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核物质

仪器信息网核物质专题为您整合核物质相关的最新文章,在核物质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核物质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核物质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核物质话题讨论。

核物质相关的论坛

  • 【求助】【核磁问题】关于核磁可以检测物质的问题

    近日在波谱分析课以及课下自学中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核磁所能检测的物质不能是金属或者顺磁性的,好像是说会对仪器造成损害;当时就有疑问,如果我要检测的物质是一个顺磁性的金属有机配合物,要鉴定其结构的话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此外,后来学到化学位移试剂的时候,为了得到更清晰的谱图,加入的化学位移试剂也是通过产生顺磁或者抗磁的磁场,是化合物中H的化学位移发生变化,这又该如何理解?到底核磁所能检测的物质是否有限制?

  • 离子阱和TOF在两个几乎差不多质核比物质的操作

    一般关于质谱都是说根据不同的质核比分开来检测,根据检测限分辨率等要求。但如果两个物质质核比几乎一样的,性质或者组成差别很大的两个物质,在离子阱和TOF中,怎么分开或者怎么操作呢?比如m/z=200以及m/z=2000的各两种。 请问各位老师,这种有计算公式之类做为两个仪器比较的么?

  • 核磁共振标参物质制备

    现在做核磁共振,需要用到4-(N-Methylpyrrolidino)bicyclo-octan-8-one trifilate作为内标,不知有谁用过这种物质,会4-(N-Methylpyrrolidino)bicyclo-octan-8-one trifilate的合成,求合成方法,不甚感激!

  • 采购光谱仪器,在签合同之前,有必要用标准物质“考核”一下该仪器吗?

    近日,有一家单位的采购告诉我,由于听信了某仪器厂家销售人员的话,购置了一台新仪器。但实验室的同事反应该仪器并不好用,做回收实验,回收率也很低。厂家派人多次上门调试也不见多大效果。结果新买的仪器成了闲置设备。 如此说来,采购光谱仪器,是不是事先用标准物质“考核”一下该仪器?对于口碑不错的仪器,也要这样做吗?

  • 【求助】关于手性物质的核磁谱图分析

    新人报道,问一个关于核磁的问题~最近做的一个小分子本身含有两个手性中心,结果做出来的核磁谱图特别复杂,尤其是两个手性中心中间的亚甲基,被裂分成了N个峰……问了一下老师,说这个谱图比较难分析,因为各种手性异构体的化学位移不相似,因此N个峰可能是不同的手性异构体叠加得到的。如果要精确分析必须做手性分离……不知道大家遇到过这种情况没有?如果有的话有没有好的处理方法?谢谢啦~

  • 标准物质的定级评审

    标准物质的定级评审 我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计量法实施细则》以及《标准物质管理办法》的规定,将标准物质作为计量器具实施法制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标准物质定级评审属于国家行政许可项目。 全国标准物质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负责,国家质检总局对标准物质的申报、技术审查、定级评审和批准发布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组织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计量技术机构、专业技术委员会、研制标准物质的企业等单位的专家,成立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负责受理标准物质定级和制造许可证的申请,组织评审和考核工作。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下设国家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其秘书处挂靠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负责国家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日常工作,接受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委托,组织对研制单位标准物质的定级鉴定评审和制造能力的现场考核(复查)工作,提交评审、考核报告。国家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下设若干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国家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交办的标准物质技术评审及现场考核任务。 其中,各部分的管理职责是: (1)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 ①协助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制、修订标准物质管理规章及技术文件,研究国外标准物质量传溯源体系,提出我国对标准物质管理模式的建议。 ②负责受理标准物质定级鉴定和制造许可证的申请,组织评审和考核。 ③负责建立标准物质技术管理专家队伍,管理国家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原国家标准物质专家委员会),组织培训评审技术人员。 ④对标准物质申报、评审和使用中出现的申诉和投诉做出裁定。 ⑤负责建立标准物质档案,编制目录,向社会提供有关信息,开展其他有关标准物质行政管理工作。 ⑥组织参与国际组织有关标准物质的活动。 (2)管委会办公室 ①具体负责标准物质的受理申请,组织落实定级鉴定评审、现场考核(复查)计划,提交报批材料、核发证书等日常管理工作。 ②监督标准物质技术评审及现场考核的公正性、规范性。 ③受理对标准物质申报的咨询服务和申诉工作。 ④组织调查申诉事项并提出对申诉的处理意见。 (3)国家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 ①接受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委托,承担标准物质的定级鉴定评审和制造能力的现场考核工作,提交评审、考核报告。 ②负责标准物质管理规章及技术法规、文件的起草、修订和宣贯。 ③承担标准物质监督、复查的技术组织工作。 ④指导专业委员会的技术工作。 ⑤提供与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的技术咨询。 ⑥跟踪标准物质的国际发展动态,根据需要撰写技术发展报告。 ⑦完成管委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4)专业委员会 ①负责国家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交办的标准物质技术评审及现场考核。 ②在处理申诉和投诉过程中提供技术咨询。 ③完成国家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资料来源:国家标准物质网资料中心

  • 解释核壳物质的 EDS element mapping

    解释核壳物质的 EDS element mapping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1/201311181052_477795_2826981_3.jpg这是 一种(Sr0.7La0.3)(Ti0.9Nb0.1)O3——(La0.75Sr0.2Ba0.05)0.175Ce0.825O1.891核壳复合物,前者作核,后者做壳。mapping选取了Sr,Ti,Ce。文献说可以表征出核壳结构,但是我完全看不出来。恳求各位专家来解释一下。

  • 原位核磁测试

    各位大神们本人想做个原位核磁,但是不想让样品在核磁内部加热,可以在外面加热到一定时间再加入核磁内部测样嘛?一般3mg 的 13C标记的物质测C谱测多长时间就可以出谱?在此先多谢各位

  • 【求助】固体核磁的图谱可以用液体核磁标准图谱数据分析吗?

    新手,刚刚接触,好多不懂,搜索过相关帖子但是没找到答案,可能是问题有点白痴,请各位不吝赐教,[em0805]求助:手头有目标物质的液体核磁图谱的相关标准数据作为参照,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得到的目标物质只能进行固体核磁的检测,面临的困惑是:如果打出固体核磁的图谱,那我能用我所有的液体核磁图谱的相关数据作为参照标准去分析所得的固体核磁图谱吗?

  • 【金秋计划】+t1核磁是什么?

    t1核磁(T1 NMR)是指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中的一种参数,用于描述核自旋在外加磁场中的弛豫过程。在核磁共振实验中,样品置于强磁场中,经过一系列的射频脉冲和探测过程,可以得到核自旋的弛豫时间。其中T1(纵向弛豫时间)是指核自旋在外加磁场中,从激发状态返回到平衡态所需的时间。 t1核磁在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通过测量T1弛豫时间,可以获取样品中不同核自旋种类的信息,如化学位移、相对丰度、分子结构等。这对于化学物质的鉴定、物质的定量分析以及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t1核磁是核磁共振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与T2(横向弛豫时间)一同用于描述核自旋的弛豫性质。T1和T2的数值取决于样品的性质以及实验条件,不同的核自旋种类通常具有不同的T1和T2数值,因此可以通过T1和T2的测量来区分不同的核自旋种类,并获得样品的结构和组成信息。

  • 欧核中心研究反物质是否会下落

    新华社日内瓦4月30日电 (记者刘美辰 吴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ALPHA项目组在一份新研究报告中说,在成功“抓住”反氢原子较长时间后,他们目前正试图直接分析反物质与引力的相互作用,以确定反物质到底是向下落还是“向上落”。 与人们所熟知的物质不同,反物质的原子由带负电的质子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据当前理论预计,氢原子和反氢原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因此它们与引力的相互作用方式也应该相同:不管是氢原子还是反氢原子,一经释放就会受到向下的作用力。但这一理论还有待实证检验。 ALPHA项目组此前用特殊磁场将反氢原子“抓住”达1000秒。然后反氢原子被释放,研究人员利用对位置敏感的湮灭探测器观察其运动轨迹,试图分析引力对被释放的反氢原子的影响。 ALPHA项目组于4月30日在英国《自然通讯》期刊上报告说,这是科研人员首次能对反物质与引力的相互作用进行直接分析。不过,他们目前还只是迈出了直接观测、分析引力如何影响反物质的第一步,因为根据现阶段的数据仍无法确认反物质在引力的作用下到底是向下落还是“向上落”。 据介绍,ALPHA实验设备升级后,明年将重新启动。届时在更多数据支持下,有望更好地直接观察反物质如何受引力作用。 项目组研究人员乔尔·法扬斯说:“如果反物质真的‘向上落’——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改变对宇宙运行方式的看法了。”

  • 【分享】核 物 理 学

    核物理学又称原子核物理学,是20世纪新建立的一个物理学分支。它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射线束的产生、探测和分析技术;以及同核能、核技术应用有关的物理问题。它是一门既有深刻理论意义,又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学科。核物理学的发展历史 初期 1896年,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这是人们第一次观察到的核变化。现在通常就把这一重大发现看成是核物理学的开端。此后的40多年,人们主要从事放射性衰变规律和射线性质的研究,并且利用放射性射线对原子核做了初步的探讨,这是核物理发展的初期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们为了探测各种射线,鉴别其种类并测定其能量,初步创建了一系列探测方法和测量仪器。大多数的探测原理和方法在以后得到了发展和应用,有些基本设备,如计数器、电离室等,沿用至今。 探测、记录射线并测定其性质,一直是核物理研究和核技术应用的一个中心环节。放射性衰变研究证明了一种元素可以通过衰变而变成另一种元素,推翻了元素不可改变的观点,确立了衰变规律的统计性。统计性是微观世界物质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同经典力学和电磁学规律有原则上的区别。 放射性元素能发射出能量很大的射线,这为探索原子和原子核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武器。1911年,卢瑟福等人利用α射线轰击各种原子,观测α射线所发生的偏折,从而确立了原子的核结构,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这一成就为原子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不久,人们便初步弄清了原子的壳层结构和电子的运动规律,建立和发展了描述微观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量子力学。 1919年,卢瑟福等又发现用α粒子轰击氮核会放出质子,这是首次用人工实现的核蜕变(核反应)。此后用射线轰击原子核来引起核反应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原子核的主要手段。 在初期的核反应研究中,最主要的成果是1932年中子的发现和1934年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合成。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中子的发现为核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中子不带电荷,不受核电荷的排斥,容易进入原子核而引起核反应。因此,中子核反应成为研究原子核的重要手段。在30年代,人们还通过对宇宙线的研究发现了正电子和介子,这些发现是粒子物理学的先河。 20世纪20年代后期,人们已在探讨加速带电粒子的原理。到30年代初,静电、直线和回旋等类型的加速器已具雏形,人们在高压倍加器上进行了初步的核反应实验。利用加速器可以获得束流更强、能量更高和种类更多的射线束,从而大大扩展了核反应的研究工作。此后,加速器逐渐成为研究原子核和应用技术的必要设备。 在核物理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就注意到它的可能的应用,并且很快就发现了放射性射线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这是它在当时就受到社会重视的重要原因,直到今天,核医学仍然是核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大发展时期 20世纪40年代前后,核物理进入一个大发展的阶段。1939年,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现了核裂变现象;1942年,费密建立了第一个链式裂变反应堆,这是人类掌握核能源的开端。 在30年代,人们最多只能把质子加速到一百万电子伏特的数量级,而到70年代,人们已能把质子加速到四千亿电子伏特,并且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产生各种能散度特别小、准直度特别高或者流强特别大的束流。 20世纪40年代以来,粒子探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半导体探测器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测定射线能量的分辨率。核电子学和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善了获取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同时也大大扩展了理论计算的范围。所有这一切,开拓了可观测的核现象的范围,提高了观测的精度和理论分析的能力,从而大大促进了核物理研究和核技术的应用。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人们对原子核的基本结构和变化规律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基本弄清了核子(质子和中子的统称)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各种性质,对稳定核素或寿命较长的放射性核素的基态和低激发态的性质已积累了较系统的实验数据。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各种适用的模型。 通过核反应,已经人工合成了17种原子序数大于92的超铀元素和上千种新的放射性核素。这种研究进一步表明,元素仅仅是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的物质结构单位,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天体物理的研究表明,核过程是天体演化中起关键作用的过程,核能就是天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人们还初步了解到在天体演化过程中各种原子核的形成和演变的过程。在自然界中,各种元素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都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 通过高能和超高能射线束和原子核的相互作用,人们发现了上百种短寿命的粒子,即重子、介子、轻子和各种共振态粒子。庞大的粒子家族的发现,把人们对物质世界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粒子物理学,有时也称为高能物理学。各种高能射线束也是研究原子核的新武器,它们能提供某些用其他方法不能获得的关于核结构的知识。 过去,通过对宏观物体的研究,人们知道物质之间有电磁相互作用和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两种长程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原子核的深入研究,才发现物质之间还有两种短程的相互作用,即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在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现象的发现,是对传统的物理学时空观的一次重大突破。研究这四种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它们之间可能的联系,探索可能存在的靳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粒子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毫无疑问,核物理研究还将在这一方面作出新的重要的贡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