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人成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

仪器信息网人成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人成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人成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人成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人成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人成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人成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相关的解决方案。

人成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相关的资讯

  • 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处理方法与培养步骤!
    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处理方法与培养步骤! 一、细胞简介平台编号:Bio-129531规格:1×10⁶ Cells/T25培养瓶细胞信息:MUTZ-3细胞名称:MUTZ-3人急性非淋巴白血病细胞产品类别:人源细胞系生长特性:贴壁生长培养体系:DMEM+10%FBS传代方法:1:2传代细胞形态:上皮细胞样冻存条件:无血清细胞冻存液保存条件:95%(Viability by Trypan Blue Exclusion)传代方法:1:2传代 传代情况:2~3天换液 培养体系:温度:37℃ ;气相:空气,95%;CO2,5% 细胞描述:本库的细胞仅用于科研工作,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其他目的,使用者不得将本库细胞转让给第三者。 冻存条件:完全培养基50%+40%FBS+10%DMSO,液氮 用途:细胞系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细胞收到后处理方法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至良好状态后灌满完全培养液并封好瓶口是细胞运输的最好办法。收到细胞回到自己的实验室后,先打开外包装,用75%酒精喷洒整个瓶消毒后放到超净台内,严格无菌操作,培养箱静置2-4小时。镜下观察:未超过80%汇合度时,可将瓶装的完全培养液收集至离心管中,加入6ml完全培养基,放入37℃、5%CO2孵箱培养;超过80%汇合度时,根据情况传代或者冻存,具体操作见细胞培养步骤。(注意发货的是密封培养瓶的话,放入培养箱培养记得培养瓶盖子拧松) 三、细胞培养步骤1)复苏细胞:将含有1mL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37℃水浴中迅速摇晃解冻,加入5mL培养基混合均匀。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4-6mL完全培养基后吹匀。然后将所有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中培养过夜(或将细胞悬液加入6cm皿中),培养过夜。第二天换液并检查细胞密度。2)细胞传代:如果细胞密度达80%-90%,即可进行传代培养。3)细胞冻存:待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时,可进行细胞冻存。弃培养基后加入少量胰酶,细胞变圆脱落后,进行离心收集,1000RPM条件下离心8-10分钟,去除上清,按冻存数量加入血清及DMSO,冻存比例为90%FBS+10%DMSO。 对于悬浮细胞,传代可参考以下方法:方法一:收集细胞,1000RPM条件下离心8-10分钟,弃上清液,补加1-2ml培养液后吹匀,将细胞悬液按1:2到1:5的比例分到新的含8ml培养基的新皿中或瓶中。方法二:可选择半数换液方式,弃半数培养基后,将剩余细胞悬起,将细胞悬液按1:2到1:3的比例分到新的含8ml培养基新皿中或者瓶中。PS:若客户收到2ml小管细胞,收到细胞后,用75%酒精喷洒整个管子消毒后放到超净台或安全柜内,严格无菌操作;将小管细胞转移至T25培养瓶或6cm培养皿,加入5ml左右完全培养基混匀,放入培养箱过夜培养后查看细胞密度:若密度未超过80%,换液继续培养,视情况传代或者冻存。若密度超过80%,可直接进行传代(方法同上)。 四、细胞接收后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1、如果细胞为贴壁细胞,而收到时呈悬浮或者部分悬浮的状态,请将悬浮的细胞即时离心,加15%血清的完全培养基到新的培养皿/瓶继续培养3天;同时原培养瓶中剩下的贴壁细胞更换为15%血清的完全培养基培养3天。3天后若原瓶或者新瓶中的细胞都没有出现增值而是继续脱落死亡,请及时联系实验室技术人员会跟进解决。2、贴壁细胞生长缓慢;适当提高血清浓度(最高不能超过20%),或可根据该细胞生长密度,考虑胰酶消化后,转移到新的培养瓶继续培养。3、生长不均:贴壁细胞若出现分布不均,成岛状生长,可将细胞进行消化,重悬打散细胞,加入新鲜培养基进行培养。 五、特别注意:(如使用公共实验室或者初次接触细胞培养,建议添加双抗培养)1、收到细胞后请尽快更换为含15%血清的新鲜培养基,如因特殊情况需要继续使用原瓶,请在原瓶培养基中额外添加10%的血清,(原瓶培养基的继续使用时间最长不宜超过72小时)。2、贴壁细胞收到当天切忌立刻消化,请将细胞换液后放置培养箱孵育到第二天再做消化传代,请优先选择直径6cm的培养皿进行传代培养。3、如签收时出现培养瓶壁破裂,漏液等情况请及时做好照片记录并联系实验室。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 关闭CML干细胞活性有望攻克白血病干细胞
    美国亚特兰大12月9日召开的第54届美国血液协会年会暨博览会上,天普大学医学院报告了他们在研究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治疗方面的进展。他们设计出一种关闭CML干细胞活性的方法,以此遏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研究人员指出,该发现有望带来攻克癌症干细胞耐药性的个体化新疗法。  在CML中,骨髓干细胞中的基因ABL1和BCR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叫做BCR-ABL1的酶,在其驱动下产生了过多白细胞。尽管在治疗上,伊马替尼(imatinib)是一种比较成功的药物,但患者始终处在病情复发的风险中。论文高级作者、天普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授托马斯· 斯科斯基解释说,白血病有一个小型干细胞库来对抗治疗,残余的白血病干细胞会积累大量致命的DNA变异,并能够有效地自我修复,从而在DNA中埋下致命隐患,最终导致病情恶化。  为此,研究小组用了一种不会伤害正常细胞的方法攻击了白血病干细胞修复DNA的路径,而正常细胞的修复机制与白血病细胞不同。他们用小鼠做了一系列实验,显示出瞄准一种特殊的蛋白质RAD52,能遏制白血病干细胞的自我修复过程。&ldquo 我们希望这种方法能根除白血病干细胞,治愈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rdquo 斯科斯基说。  &ldquo 我们早期的研究也发现,RAD52基因是白血病发展的关键因素。&rdquo 论文第一作者、该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博士后金伯利· 克莱姆说,小鼠骨髓细胞在缺乏RAD52时,CML会停止发展,这表明CML要依靠RAD52来实现自身DNA修复。  一种最普遍的DNA损伤是&ldquo 双链断裂&rdquo ,当RAD52蛋白发生变异时,就不能再与DNA结合修复断裂。研究人员用一种&ldquo 适配子&rdquo 加入到BCR-ABL1阳性骨髓细胞中,发现RAD52被阻止与DNA结合,白血病骨髓细胞会累积过多的双链断裂,最终死亡,而适配子对正常细胞则没有影响。  克莱姆说:&ldquo 用这种方法,最终可能生产出一种小分子抑制剂,从其致瘤根源上瞄准白血病细胞。&rdquo 斯科斯基补充说,该方法也有望扩展到其他癌症。
  • 北京基因组所等解析NK细胞白血病功能基因组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A{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stylep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起源于NK细胞异常增殖,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多器官衰竭,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吞噬血细胞的现象,病情凶险。ANKL患者即使积极接受正规治疗,平均生存时间也仅有几个月。目前,临床上ANKL的治疗面临两大问题:患者对传统化疗方案不敏感,医学界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和指南;NK细胞白血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在亚洲(报道病例多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和中南美洲更常见,国际上以往只有少数病例的零散研究。NK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改变不明确,这制约着临床医生选择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pp  NK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组发生了哪些改变?分子水平的变化是否能提供新的治疗策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王前飞研究组,联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武汉同济医院周剑锋团队,首次运用多种组学测序技术和功能试验结合的方式回答了上述问题。11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emIntegrated Genomic Analysis Identifies Deregulated JAK/STAT-MYC-biosynthesis Axis in Aggressive NK-cell Leukemia/em为题,在线发表在emCell Research/em上。/pp  研究团队对近50例中国ANKL患病人群进行基因组、转录组以及代谢组的整合分析,结果显示,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基因在NK细胞白血病中频繁发生突变。突变增强了JAK/STAT的信号传递功能,促使下游能够控制细胞代谢水平的MYC基因活化,进而一批参与代谢功能的基因过量的表达,NK白血病细胞呈现了代谢极其旺盛的特点(核苷酸和糖的代谢最突出);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疾病模型的一系列功能研究,证实了上述发现。此外,研究人员发现了在NK细胞白血病中携带能够修改遗传物质的表观修饰基因的突变,如TET2等基因。/pp  该项研究揭示,NK细胞白血病存在代谢活跃的特征,这提示传统化疗方案联合抗代谢药物如左旋门冬酰胺酶可以有效缓解疾病进展;研究发现的JAK/STAT通路以及高度活化的MYC基因,也是开展新型治疗的靶点。依据该成果,周剑锋团队已启动相应的临床试验,致力于寻找能够治疗NK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案。该原创性研究成果彰显了我国在NK细胞白血病研究和治疗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能力和信心,将引起更多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对恶性NK细胞白血病的关注。/pp  研究工作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重点部署等的资助。/pp style="text-align:center "img alt="" oldsrc="W020171122411423608568.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uepic/b47a2669-8dcd-4cdd-b0f7-a100fe072802.jpg" uploadpic="W020171122411423608568.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alt="" oldsrc="W020171120490093627118.gif"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uepic/13c03bae-3fbe-434f-9205-5b4e1f8ca4b1.jpg"/ANKL发病机理模型及潜在的治疗新靶标/p
  • 研究发现新活性物质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分裂
    上海沪峰日前发表研究公报,称发现了一种新的活性物质,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分裂,而且有望在抗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被称为XD14的活性物质可以抑制BET蛋白家族中的几种蛋白功能。BET蛋白也称为表观遗传识别蛋白,可以识别细胞组蛋白中的表观遗传学信息变化,并传递激发细胞分裂等的信号。以白血病为例,血细胞内BET蛋白的基因突变会干扰这种信号传输,导致病变细胞不受控制地分裂,从而损害人体的组织器官。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虚拟筛选的方法,找到了这种新的活性物质。他们在计算机模拟的模型中,研究了大约1000万种分子化合物的特性,以鉴别出能够阻止某些BET蛋白传递信号的物质。研究人员对60种不同类型的癌细胞进行了XD14的测试。实验结果证明XD14能够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分裂。上海沪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经销批发鸡elisa试剂盒,牛elisa试剂盒,羊elisa试剂盒,猪elisa试剂盒,elisa试剂盒厂家培养基专卖,培养基,干燥培养基,显色培养基,招商代理的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企业。主要经营ELISA试剂盒、细胞、血清、抗体、金标试剂盒、生物试剂、耗材、培养基、一抗、二抗、毒素、移液器等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大部分地区 ,销售额逐年稳步提高。上海沪峰生物科技拥有雄厚的实力、合理的价格和优良的服务,能够及时解决和满足客户的各方面的需求,与国内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市场上树立了公司的良好信誉和形象。
  • 【小贝开讲】流式应用实例分享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课程主题:【小贝开讲】流式应用实例分享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课程时间:2021/06/08 14:00课程简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常见血液病,其中B-ALL 约占85%,T-ALL约占15%。ETP-ALL占T-ALL的15%,即约占儿童ALL的2.25%,临床少见,是一类具有独特免疫表型的高危疾病。本文介绍一例儿童ETP-ALL,并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2020年的T-ALL病例,讨论国内国际ETP-ALL采用标准不同,ETP-ALL在T-ALL的比率存在差异。王维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主任检验技师医学博士,临床检验副主任技师* 目前担任流式细胞术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成员,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分会形态诊断工作组学组秘书,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分会流式和细胞分析学组成员。*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和血液学诊断,主要从事流式细胞术在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和儿童实体肿瘤、及免疫缺陷等疾病中的检测及诊断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获得人才培养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及省市级课题多项,目前共发表及参与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发表中文核心论文多篇。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愈率高达90% 我国学者再获国际大奖
    p style="text-indent: 2em "2月5日晚,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8舍贝里奖授予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竺教授、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院安娜.德让(Anne Dejean)、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修格.德.特(Hugues ?De The),表彰三位科学家发现白血病的分子机制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革命性治疗方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600" height="331" title="1.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31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b384673d-def3-4d61-8922-0e9e07105e56.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该奖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并宣布,奖金由舍贝里基金会提供。此基金会由瑞典商人班特· 舍贝里于2016年创立,他捐献了20亿瑞典克朗用于推动聚焦于癌症、健康和环境的科学研究。该奖100万美元,直追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负责颁发该奖项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化学以及经济学奖的评选机构。/pp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这三位科学家获奖的原因是他们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进行联合靶向治疗,使得这一疾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跃升至90%以上,达到基本“治愈”标准。同时,从分子机理上揭示了ATRA和砷剂是如何将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和凋亡,从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pp  使用砷剂的理念起源于传统医药,但在该疗法中为科学实验加以证实。获奖者有条不紊地揭示了导致此种疾病的分子机理,从而使其科学治疗成为可能。他们识别了该型白血病细胞中的一种特异基因突变,并对其错误蛋白质加以摧毁,从而阻断了导致病人死亡的过程。该疗法使得癌症细胞失去自我更新能力而被清除。在许多国家,此种联合疗法已成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治疗。/pp  瑞典皇家科学院舍贝里奖秘书长托福高德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该治疗方法是在确认了得病基因的情况下再用药,因此治疗效果十分明显,治愈率高达90%。/pp  陈竺教授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与两位博士分享负有盛名的2018舍贝里奖是我的莫大荣誉,因为该奖是对癌症研究重要贡献的认可”,他认为,“获得此奖并不仅仅意味着荣耀,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促使我和我的团队以及合作者们要继续努力破解其他类型血液癌症的发病机理,通过与其他伙伴的合作来发展针对这些疾患的创新、有效治疗策略。”/pp  现在,三位获奖者依然活跃于癌症研究领域。安娜.德让主要致力于继续她在肝癌领域的工作,研究癌症发展进程中蛋白质修饰的意义 修格.德.特主要在研究刺激癌症细胞成熟及阻断其自我更新的潜在治疗方法 陈竺则正从事其他类型白血病遗传和分子学改变的研究。/pp  strong陈竺简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2.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2/insimg/3d532f47-e507-4e86-aa1c-7b045604e1e0.jpg"/  /pp  陈竺,研究员,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br//p
  • 常与急性白血病混淆的罕见病,有什么特异性表现?
    肥大细胞白血病(Mast cell leukemia,MCL)又称为组织嗜碱细胞白血病,约占恶性肥大细胞肿瘤的 15%。但因其罕见,在体内恶性增殖的晚期表现及症状,又与急性白血病相似,所以很容易与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急变或伴骨髓嗜碱粒细胞增多的 AML 混淆。那么,面对 MCL 有什么相应的诊断策略吗?有哪些特异性表现可以作为诊断的突破口吗?以下临床病例可为您详细解答:////病史介绍:患者男性,59 岁。反复腹泻、乏力、皮疹、消瘦 1 年;面色黝黑,贫血貌,睑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不大,B 超示脾脏肿大,肋下 7 cm 可触及,肝脏肿大,肋下 2 cm 可触及。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18.2×109/L,红细胞计数 1.64×1012/L,血红蛋白 60 g/L,血小板计数 142×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22%,淋巴细胞 30%,单核细胞 3%,嗜酸性粒细胞 2%,分类不明细胞 42%,原始细胞 1%,有核红细胞 2 个/100 个白细胞。初步检查及诊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二系增生受抑,巨系增生活跃。血小板散在或小簇可见。髓片中分类不明细胞约占 79%,散在或成堆分布。此类细胞胞体大小不一,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胞核圆或不规则,可见单个核、双核、分叶核,部分胞核中可见核仁,胞质中充满深紫色大小不一的颗粒。细胞化学染色结果:POX(-)100%;PAS(-)10%,(+)14%,(+++)76%;NAS-DCE(+)100%;甲苯胺蓝染色(+)100%;图 1 骨髓染色基因检测:骨髓 KIT 基因 F522C 突变。骨髓活检:骨髓象提示造血组织增生明显活跃,未见幼稚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增多和聚集。可见一类细胞弥漫单一性分布,胞体小,胞质少,胞核呈圆形的细胞异常增生。巨核细胞数量大致正常,胞体中等,核有分叶,散在分布。骨髓间质骨小梁规则,未见明显纤维化。该细胞免疫组化结果:CD34(-),CD117(+),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显示粒系细胞阳性。综上分析考虑肥大细胞(mast cell,MC),提示 MCL 可能。流式检测方案及检测结果:以所有 WBC 设门,异常细胞比例约占 61.1%,该群细胞 CD45 强表达、SS 中等、FS 较大,强表达:CD9,CD33,CD117;表达:CD2,CD13,CD203c;不表达:CD3,CD4,CD5,CD7,CD19,CD56,CD11b,CD15,CD14,CD64,CD123,CD25,CD34,CD38,HLA-DR,CD138,MPO,CD79a,cyCD3图 2 流式细胞学检查结果(以上数据来自 Navios 流式细胞仪采集,Kaluza 软件分析)病例分析与诊断策略:参考*****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为 MC。总结与思考:急性肥大细胞白血病很少见,容易与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急变或伴骨髓嗜碱粒细胞增多的AML混淆。在免疫表型上、形态学以及免疫组化的染色结果*******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完整诊断策略及病例思考。作者简介:吴婧硕士,主管技师,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研究所主要从事白血病和淋巴瘤免疫分型工作。////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病例、课程。注册学员即可学习更多临床病例、大咖课程!注册用户中,也将随机选取 30 位,送上「鼠」于你的精美公仔!责任编辑:杭璐阅读原文
  • 首个通过FDA批准的白血病细胞疗法采用了赛默飞的CTS Dynabeads技术
    2017年9月5日,上海——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近日批准了一项新型细胞疗法,用于治疗25岁以下复发性或难治性儿童、青少年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诺华公司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疗法Kymriah™ (tisagenlecleucel,曾用名CTL019),是首个获得FDA批准的CAR-T免疫疗法。它使用了专门研发的细胞治疗系统(CTS™ )Dynabeads™ 磁珠技术,这是作为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细胞治疗系统(CTS)方案的一部分。磁珠对经过基因编辑的T细胞进行分离、活化与扩增,在每位患者体内识别并对抗癌细胞。赛默飞拥有的磁珠平台正在助力全球范围内其他癌症治疗CAR-T细胞疗法的研发与商业生产。在细胞疗法制造中,CTS Dynabeads CD3/CD28微珠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平台,能够优化生产,并同时确保高再生性。Dynabeads CD3?CD28 CTS™ “CAR-T疗法使用每个患者的自体细胞进行专门定制,这也是精准医疗的具体体现”,赛默飞中国区总裁江志成(Gianluca Pettiti)表示:“目前精准医疗正在开启医学新革命,赛默飞正在撬动其全方位技术、创新与服务,推动精准医疗革命的前进。特别是在中国,赛默飞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发展战略顺应中国“十三五”规划重点,我们将结合国际发展趋势与中国本土需求,为中国市场提供最为先进的技术,助力健康中国,造福民众健康。” 在中国,赛默飞目前已经和多个领域的医疗机构开展了大量合作,包括建立精准医疗联合研究平台、联合诊断中心和联合培训中心等。其依托由生命组学平台、基因测序仪、知识库以及云平台组成的全方位精准医疗解决方案,主要服务于包括生物样本库、精准肿瘤、生殖与健康和精准用药等四大领域。目前,企业参与了全球多个国家的精准医疗项目,其中包括美国“癌症登月计划(CancerMoonshot)”。 注:Dynabeads仅限于研究使用,或者用于制造基于细胞、基因、或组织的产品。 Kymriah是诺华所有的商标。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约65,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供市场所需药物、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领先结合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全方位服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超过35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40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6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全国共设立了5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媒体垂询:赛默飞世尔科技高赫公共关系经理电子邮件:sura.gao@thermofisher.com电话:(86-21) 6865 4588-2695 公关公司 爱德曼国际公关秦雯电子邮件:Cherry.Qin@edelman.com电话: (86-21) 6193 7411
  • 利用光谱流式技术,基于TRBC1评估T αβ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T细胞克隆性
    研究背景T-LGLL是一种罕见的慢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 CLPD),其特征是血液或组织中的成熟细胞毒性T细胞,如大颗粒T淋巴细胞(T-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 T-LGL)的克隆性增生。由于缺乏特异性基因标志物,其表现(绝对计数变化、形态、免疫表型特征等)又常常与反应性扩增相似,因此,在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 T-LGLL)的诊断检测中,证明扩增的 T-LGL 的克隆性仍然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没有淋巴细胞增多(lymphocytosis)的情况下。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分析T细胞受体β链恒定区1(Constant region 1 of T-cell receptor β chain, TRBC1)的表达(后续用TRBC1-FCM表示),已被证明是评估Tαβ细胞克隆性的一种有效、简单、快速和特异的方法。然而,由于更为成熟的Tαβ细胞相较于总Tαβ细胞,往往显示出更为宽泛的TRBC1+/TRBC1 -比值,TRBC1-FCM方法对于诊断T-LGLL 克隆性的实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研究目的研究者希望通过直接比较正常 Tαβ-LGL 与T-LGLL中 TRBC1+ 和 TRBC1-Tαβ 细胞的相对分布和绝对计数,验证TRBC1-FCM方法在诊断T-LGLL中特异性T细胞克隆的实用性。研究方法研究纳入了54例样本(EDTA抗凝的全血),样本分别来自17例正常对照(HD),8例反应性 Tαβ 淋巴细胞增多症,5例HDc(有T-LGL克隆的HD),及24例Tαβ-LGLL 患者(18 名 TαβCD8-LGLL、5 名 TαβCD4-LGLL 和 1 名 Tαβ 双阴性 LGLL)。利用Cytek Aurora全光谱流式细胞仪,研究者设计了两组免疫分型方案(Panel I 和Panel II)对样本进行检测分析,整个过程严格遵循EuroFlow SOP进行。Panel I ,主要为TRBC1+细胞成熟标记(如CD27, CD28, CD45RA and CD62L等) Panel II,包括12个骨架抗体(TRBC1、成熟标记、LGL常见异常表型标记),4个主要系别标记(CD3, CD4, CD8 和 TCRγδ),TCRVβ和CD45。两组光谱流式免疫分型方案详细信息如下图1:图1-基于光谱流式的免疫分型方案结论利用Panel I,研究者比较了含有多克隆(n = 25)和单克隆(n = 29) LGL的血液中TRBC1+和TRBC1−的Tαβ-LGL的分布和绝对计数。总体而言,多克隆性TRBC1+或TRBC1− 的Tαβ-LGL细胞数量(百分比)在0.36 ~ 571细胞/μL之间(3.2 ~ 91% TRBC1+细胞),而单克隆性LGL的细胞数量(百分比)在51 ~ 11,678细胞/μL之间(0.9%或96% TRBC1+细胞)。因此可以认为,通过总Tαβ细胞群体中TRBC1表达谱鉴定的病理性T-LGL的绝对计数不能作为检测Tαβ克隆性的通用(单一)标准,特别是在没有淋巴细胞增多和/或血液中携带相对较少(2000 个细胞/μL)的TαβCD4-LGL或 TαβCD8-LGL 克隆的 T-LGLL 例中。相反,一旦将EM 和 TE Tαβ 细胞中的 TRBC1+ 细胞的百分比纳入考虑,所有携带单克隆细胞的T-LGLL和HDc例可以被明确识别,并可与仅有多克隆细胞的例区分开来。图2-TRBC1+和TRBC1−细胞的绝对计数和相对分布(多克隆vs.单克隆)接下来,研究者将TRBC1-FCM方案结合TCRVβ库和异常表型检测(Panel II),以进一步验证 TRBC1-FCM 方法在临床环境中对 T-LGLL 中 T 细胞克隆性进行高灵敏度评估的实用性,并提高其检测(小)LGL 克隆的特异性。一共有12个例的样本被纳入此步研究(6 个 HD、2 个 TαβCD8-HDc 和 4 个 TαβCD8-LGLL)。结果发现,T-LGLL 和 HDc 例中克隆性 TRBC1+ 或 TRBC1-的 Tαβ 和 TαβCD8 细胞的绝对计数(32-5,515 个细胞/μL) ,显著高于来自正常/反应性例的多克隆 TRBC1+ 和 TRBC1- 的总 Tαβ(0-25 个细胞/μL)和 TαβCD8(0-21 个细胞/μL)细胞(图 3A&C)。但对TRBC1+ 细胞百分比的分析却并未观察到显著差异。提示,基于表达单个 TCRVβ 家族的细胞中 TRBC1 的表达模式识别 Tαβ-LGL 的克隆性,应该基于(表达单个TCRVβ 家族的克隆性 TRBC1+ 或 TRBC1- Tαβ 和 TαβCD8 细胞)绝对细胞计数和/或异常表型表达的综合评估。图3- TCRVβ 家族中 TRBC1+ 细胞的绝对计数和相对分布(多克隆vs.单克隆)讨论利用光谱流式技术,研究者验证了 TRBC1-FCM 方法的临床实用性,并进行了拓展。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得益于Cytek全光谱流式仪器的高参数和高灵敏的检测能力,研究者可以将多种免疫标记(TRBC1, TCRVβ 库,异常表型标记,成熟相关标记等)同时检测和分析,详细了解TRBC1 表达谱和不同 TCRVβ 家族在正常/反应性 CD28-EM 和 TE Tαβ 中的分布情况。研究数据显示,在存在LGL 淋巴细胞增多症的患者血液中, T-LGLL的 TRBC1+ Tαβ 细胞百分比有显著改变(增加或减少)(大约 0 或 100%),因此研究者认为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和简便地评估这类患者血液中的T 细胞克隆性。相反,在没有淋巴细胞增多(或者怀疑 TαβCD4-LGLL)的情况下,检测 T 细胞克隆性,需要在TRBC1-FCM 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检测表达单个 TCRVβ 家族的 T-LGL 亚群的绝对细胞计数。由于样本数量有限,研究者也提出,如果需要进一步比较 TRBC1 -FCM方法与传统的 T 细胞克隆性检测方法,则需要进行更大的样本研究以验证本他们的发现。#参考文献:Muñoz-García, N. Morán-Plata, F.J. Villamor, N. Lima, M. Barrena, S. Mateos, S. Caldas, C. van Dongen, J.J.M. Orfao, A. Almeida, J. High-Sensitive TRBC1-Based Flow Cytometric Assessment of T-Cell Clonality in Tαβ-Large Granular Lymphocytic Leukemia. Cancers 2022, 14, 408. https://doi.org/10.3390/cancers14020408.关于CytekAbout Cytek /Cytek Biosciences, Inc.(Nasdaq: CTKB)作为一家全球技术领先的生命科学技术公司,通过其受专利保护的全光谱分析(Full Spectrum Profiling™ ,FSP™ )技术,提供高分辨率、高参数和高灵敏度的新一代细胞分析工具。Cytek的创新技术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完整光谱信息,以实现更高水平更高灵敏度的多参数检测。Cytek的FSP™ 平台包括其核心仪器 —— Aurora和Northern Lights™ 分析系统、Aurora CS分选系统、试剂、软件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面和完整的解决方案。Cytek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Fremont,在全球设有分部和分销渠道。更多的相关信息,请登录Cytek的官方网站:www.cytekbio.com和www.cytekbio.com.cn。注:Cytek, Tonbo Biosciences, cFluor, Full Spectrum Profiling™ , FSP™ 和Northern Lights™ 是Cytek Biosciences, Inc. 的商标或注册商标。Cytek全光谱检测技术相关专利包括但不限于:US10739245B2,US11169076B2,US10788411B2。 /
  • FDA批准艾伯维突破性抗癌药Imbruvica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FDA批准艾伯维突破性抗癌药Imbruvica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美国生物技术巨头艾伯维(AbbVie)抗癌管线近日在美国监管方面传来特大喜讯,FDA已批准突破性抗癌药Imbruvica(ibrutinib)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一线治疗。此次批准,首次为CLL群体提供了一种无化疗(chemotherapy-free)的一线治疗选择,同时也使得Imbruvica在美国的治疗适应症达到了5个之多。此前,Imbruvica已获FDA批准用于:复发性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经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携带17p删除突变的CLL、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M)。在美国,大约有11.5万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每年新增约1.5万例。CLL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平均诊断年龄为71岁。此次批准,标志着CLL临床治疗的一个重大飞跃,将为CLL群体提供除传统化疗之外的一种新的一线治疗选择。Imbruvica最初由美国医药巨头强生(JNJ)与Pharmacyclics公司共同开发,之后,强生在去年3月计划以超过170亿美元收购Pharmacyclics,但却被艾伯维以210亿美元成功抢婚。通过此次收购,艾伯维获得了这款“钱”途无量且与自身肿瘤学管线完美互补的突破性抗癌药Imbruvica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权,该药在美国监管方面先后获得了突破性药物资格、优先审查资格、加速批准及孤儿药地位。去年,Imbruvica在美国已获批的4个适应症,为艾伯维带来了近10亿美元的收入。业界对Imbruvica的前景也十分看好,预计该药的年销售峰值将突破50亿美元。此次,Imbruvica一线治疗CLL新适应症的获批,是基于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III期RESONATE-2(PCYC-115)临床研究的数据,该研究在269例初治(既往未接受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老年患者(年龄≥65岁)中开展,调查了Imbruvica相对于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独立审查委员会(IRC)的评估结果,与苯丁酸氮芥相比,Imbruvica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中位PFS:未达到 vs 18.9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84%,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此外,与苯丁酸氮芥相比,Imbruvica也与显著更高的IRC评估的总体缓解率相关(ORR:完全缓解+部分缓解,82.4% vs 35.3%,p<0.0001)。Imbruvica治疗组有5例(占3.7%)实现完全缓解,苯丁酸氮芥治疗组有2例(占1.5%)实现完全缓解。Imbruvica(ibrutinib)是一种首创的口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复制和转移所需的BTK发挥抗癌作用。Imbruvica能够阻断介导恶性B细胞不可控地增殖和扩散的信号通路,帮助杀死并降低癌细胞数量,延缓癌症的恶化。在临床试验中,Imbruvica单药及组合疗法针对广泛类型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展现出了强大的疗效,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套细胞淋巴瘤(MCL)、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WM)、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癌(CLBCL)、滤泡性淋巴瘤(FL)、多发性骨髓瘤(MM)及边缘区淋巴瘤(MZL)等。
  • 文献速递│荷载溶瘤病毒干细胞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研究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组具有髓系特征的多发性异质性恶性肿瘤。通过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性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方式,可以提高患者五年总存活率;但是,与其他血液肿瘤相比,AML的治疗效果较差,最常见的表现是缓解后复发。因此,对于复发和化疗耐药的患者来说,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具有有效和可控副作用的治疗药物和技术。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 OVS)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型病毒,通过直接溶解感染的肿瘤细胞和间接增强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力来介导肿瘤细胞的破坏。其种类有: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单纯疱疹病毒-1(Herpes simplex virus-1, HSV-1)、呼肠孤病毒(Reovirus)和溶瘤腺病毒(Oncolytic adenovirus)等。由于OVS优先破坏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害,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AML细胞感染溶瘤病毒会显著增加肿瘤细胞的死亡率,这为AM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已经在多个临床试验中进行了安全性和可行性的探索。然而,B淋巴细胞会对血液循环中的OVS产生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Bntibodies、NAbs),从而阻止病毒的传播,最终会降低病毒的治疗效果。▲ OVS的双重作用模式,优先靶向并杀死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几乎没有有害的影响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类存在于多种组织(如骨髓、脐带血和脐带组织、胎盘组织、脂肪组织等),具有多向分化潜力的多能干细胞。在过去的十年中,MSCs被认为是OVS的理想载体,其原因有:(1)、MSCs为病毒提供了一个复制场所;(2)、MSCs能避免被免疫系统清除;(3)、MSCs确保病毒能到达肿瘤部位;(4)、MSCs会分泌细胞因子,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然而,携带溶瘤病毒的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SCs, Huc-MSCs)的抗肿瘤效果及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潜力近日,贵州医科大学成体干细胞转化研究重点实验室赵星和何志旭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Huc-MSCs作为呼肠孤病毒的细胞载体,并使用博鹭腾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携带呼肠孤病毒的Huc-MSCs和MSCs在活体内对AML的治疗效果和抗肿瘤效果。该工作有助于提升研究人员对MSCs携带OVS的抗肿瘤机制的理解,并可能为临床治疗AML提供新的策略。相关成果已在国际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发表。评价携带呼肠孤病毒的Huc-MSCs在体内的治疗效果。根据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可用于体内移植的Huc-MSCs的定量,将呼肠孤病毒(Luc-MSCs-Reo)负载于Huc-MSCs,并静脉注射注射到AML小鼠模型内。通过博鹭腾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进行成像,结果显示Huc-MSCs位置同肿瘤THP-1细胞定位相同。小鼠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表明,接受呼肠孤病毒感染的Huc-MSCs的小鼠的中位存活时间比接受裸鼠呼肠孤病毒的小鼠显著增加。这些数据证实了Huc-MSCs作为呼肠孤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携带呼肠孤病毒的Huc-MSCs对AML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评价携带呼肠孤病毒的MSCs的体内抗肿瘤效果。建立具有免疫活性的小鼠AML模型,通过博鹭腾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进行成像,结果显示标记DIR的MSCs和呼肠孤病毒感染的MSCs对C1498肿瘤具有肿瘤归巢能力,提示携带呼肠孤病毒的MSCs维持其固有的向肿瘤细胞迁移的能力。根据各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肿瘤中的病毒RNA定量显示、治疗后小鼠血清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到肿瘤中CD8的表达结果,可得MSCs有效地将呼肠孤病毒运送到肿瘤部位,并触发小鼠的免疫反应,对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证实了MSCs载体能够增强呼肠孤病毒的抗肿瘤效果。▲ 携带呼肠孤病毒的MSCs对C57BL/6小鼠C1498肿瘤的治疗作用
  • 北京基因组所揭示新靶点在巨核细胞发育和再生中的作用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A{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style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TRS_Editor A{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12px line-height:1.8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 }/stylep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王前飞研究组,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程临钊合作,揭示了emNOTCH4/em作为转录因子RUNX1的靶基因调控体外巨核细胞发育,并筛选出可促进体外巨核细胞再生的小分子抑制剂。该研究找到了体外巨核细胞再生的新靶点,并提出利用罕见病寻找再生靶点的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mBlood/em杂志上。此外,新靶点NOTCH4及其抑制剂的医药用途已申请国内及国际专利。/pp  巨核细胞(MK)是骨髓中高度多倍体化且高效生成血小板的重要细胞,而血小板在止血、伤口愈合以及维持机体稳态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转录因子RUNX1单等位基因胚系突变会引起MK发育障碍和血小板减少的家族性血小板疾病(FPD),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程临钊前期研究工作发现,利用FPD病人来源的多能干细胞(hiPSCs)体外模型可重现病人表型,而通过基因打靶修复emRUNX1/em突变后可恢复其巨核细胞的生成能力。/pp  为揭示FPD巨核发育障碍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促进体外巨核细胞/血小板再生,王前飞研究组利用疾病干细胞体外模型结合功能基因组学,找到了一系列受RUNX1调控并对巨核细胞生成具有重要作用的靶基因和通路。研究首次揭示emNOTCH4/em作为转录因子RUNX1的直接靶基因,负向调控体外巨核细胞发育;并筛选出Notch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使得从多能干细胞和脐血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生成巨核细胞的产量提高近十倍。该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临床输注,治疗包括血小板减少症、肿瘤化疗后、手术外伤出血等在内的多种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具有较高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pp  研究工作获得了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科院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等的资助。/ppbr//pp style="text-align:center "img alt="" oldsrc="W020171108585863114385.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1/uepic/a1c35c81-e1de-405a-ba9f-de92cec28fe9.jpg" uploadpic="W02017110858586311438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新靶点可促进体外巨核细胞再生/p
  • 砒霜联合维甲酸治疗白血病 被FDA列入一线疗法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500" height="376" title="001.jpg"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76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1/insimg/9bcb4559-2ff1-43de-ad35-f743b80b962d.jpg" border="0" vspace="0" hspace="0"//pp  1月15日,Teva宣布FDA批准Trisenox(arsenic rioxide,三氧化二砷)注射液联合维甲酸(retinoic acid,RA)一线治疗存在t(15,17)易位或PML/RARα基因表达的新确诊的低风险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pp  在此之前,FDA基于已经公布在科学文献中的临床数据以及Teva对三氧化二砷全球安全数据库的回顾数据,授予了Trisenox优先审评资格。Trisenox同样的适应症在2016年11月获得了欧洲EMA的批准。/pp  III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中位随访50个月,初治低危或中危APL患者接受Trisenox联合维甲酸(RA)治疗的总生存率达到了99%,并且几乎没有复发。/pp  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导致无法控制的出血,如果不治疗,患者可能在几小时或几天内死亡,被FAB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该亚型约占全部AML患者的5%,在美国每年新确诊人数约1500人,在欧洲每年大约确诊1500-2000例。/pp  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如果追根溯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亭栋教授当之无愧是砒霜治疗白血病的第一人。陈竺教授团队应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 和三氧化二砷 (ATO) 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进行联合靶向治疗, 使得这一疾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跃升至 90% 以上, 达到治愈标准。/pp  NCCN指南公布了三氧化砷(As2O3)注射液重要安全信息,警告了分化综合征和心脏传导异常的严重不良反应。APL患者采用三氧化砷治疗期间症状可能包括发烧、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浸润、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体重增加或外周水肿,低血压,肾,肝,或多器官功能障碍。/pp/p
  • 首个雄性独有抗白血病基因现身
    p style="text-indent: 2em "据英国《独立报》官网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了首个只出现于雄性体内的基因UTY。研究人员称,在人类和实验鼠身上进行的研究表明,UTY可帮助人类对抗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癌症。这项研究将改变人们对Y染色体的理解,并可能带来新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疗法。/pp style="text-indent: 2em "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X、Y染色体共享许多基因,但只有少数基因(包括UTY)仅在Y染色体上被发现。科学家一直认为,Y染色体只携带使胚胎发育为雄性而非雌性胎儿的遗传信息。/pp style="text-indent: 2em "维康基金桑格研究院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 遗传学》上撰文指出,UTY似乎提供了对抗AML的额外保护层。/pp style="text-indent: 2em "他们研究了人类和小鼠身上的X染色体基因UTX,试图了解其在AML中发挥何种作用。结果发现,UTX的丧失会加速AML的恶化,因为健康的UTX基因在协调细胞蛋白质和基因表达中发挥关键作用。他们还发现,UTY会保护缺乏UTX的雄性老鼠对抗AML的恶化,因为它可以执行UTX在预防细胞疯长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且,UTY的抑癌作用对其他几种人类癌症也有效。/pp style="text-indent: 2em "论文主要作者、桑格研究所的玛尔歌泽塔· 格兹达德卡博士说:“以前有人认为,Y染色体的唯一功能是制造男性性特征,但我们的研究表明,Y染色体也可以对抗AML和其他癌症。”/pp style="text-indent: 2em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AML患者的生存率仍然很低,新研究有助科学家更全面地了解有关AML发病和恶化的遗传基因,了解这一过程对于开发针对AML的靶向药物至关重要。/p
  • 不再等三周,新设备一个小时之内诊断白血病
    据巴西媒体报道,巴西科研人员最近利用纳米生物复合材料研制出一种新型电子设备,可以像测血糖一样快速诊断白血病,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时间。据介绍,这种新设备可在一个小时之内检测出患者是否携带癌细胞,而现行的诊断方法最长要三个星期才能有结果。鉴于某些白血病的癌细胞扩展速度极快,快速确诊有着重要意义。  巴西圣保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将纳米金粒子与一种称为菠萝蜜凝集素的物质结合,并加入荧光染料,制成纳米生物复合材料传感器,以此为基础研制出新的检测设备。  菠萝蜜凝集素是一种从菠萝蜜中提取的蛋白质,能够识别人体癌细胞里大量存在的特定糖类物质,进而确认癌细胞的存在。如果血液样本中存在癌细胞,与传感器发生相互作用后,就会发出荧光。研究人员说,这种方法类似于通过血液检测测量血糖值。  除了所需时间短,新设备还有低成本、便携等优点,有利于诊所推广使用。研究团队计划在更大范围的病人中进行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其效果并寻求实用化,预期该产品有可能在两年内投放市场。
  • FDA批准辉瑞白血病新药
    p  2017年9月2日,辉瑞(Pfizer)公司宣布,其新药Mylotarg(gemtuzumab ozogamicin)得到了美国FDA的批准,用于治疗表达CD33抗原的新诊断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成人患者。FDA同时也批准该药物用于治疗2岁及以上的CD33阳性AML患者,这些患者经历复发或对初始治疗没有响应。值得一提的是,Mylotarg是首款包括儿童AML适应症的药物,也是唯一一款靶向CD33的AML治疗方法。/pp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种在骨髓中形成的快速进展的癌症,会导致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增多。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统计,今年约有21380人被诊断为AML,还有10590人会死于AML。这一领域还有医疗需求未被满足。/pp  Mylotarg是一款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含有可以靶向CD33的单克隆抗体和与之连接的细胞毒素卡其霉素(calicheamicin)。CD33是一种在成髓细胞表面表达的抗原,在多达90%的AML患者中都存在。当Mylotarg与CD33抗原结合时,它可以被吸收进细胞,然后在癌细胞内释放卡其霉素将其杀死。/pp  Mylotarg与化疗联合的安全性和疗效在临床试验ALFA-0701中得到证实。这项试验共有271名CD33阳性的新诊断AML成人患者。他们被随机分配接受Mylotarg与柔红霉素(daunorubicin)和阿糖胞苷(cytarabine)联合治疗,或只接受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治疗 。结果显示,接受Mylotarg与化疗联合治疗的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 survival,EFS)长于那些只接受化疗的患者,中位EFS分别为17.3个月和9.5个月(HR=0.56 [95%CI: 0.42-0.76])。/pp  单独使用Mylotarg的安全性和疗效也在两项独立的临床试验AML-19和MyloFrance-1.1中得到证实。第一项试验共有237名新诊断的AML患者,他们不能耐受或选择不接受加强化疗。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Mylotarg治疗或最好的支持治疗,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结果显示,接受Mylotarg治疗的患者的生存期长于那些只接受支持治疗的患者,中位OS分别为4.9个月和3.6个月(HR=0.69 [95%CI: 0.53,-0.90], p=0.05)。第二项试验是单臂研究,共有57名CD33阳性的经历一次复发的AML患者。经过单疗程Mylotarg治疗后,26%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中位缓解时间达到11.6个月。/pp  使用Mylotarg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发热、恶心、感染、呕吐、出血、血小板水平降低等。较严重的副作用会出现低血象、感染、肝损伤、肝静脉阻塞和严重出血等。/pp  “我们在仔细审查了新的给药方案后批准了Mylotarg。审查表明这种治疗的好处超过风险,”FDA肿瘤卓越中心主任兼FDA药品评价和研究中心的血液学与肿瘤产品办公室代理主任Richard Pazdur博士说:“Mylotarg的历史强调了检查癌症患者治疗的替代剂量、用药安排和用药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那些最容易受到治疗副作用影响的患者。”/pp  “FDA批准Mylotarg填补了许多AML成人和儿童患者未满足的需求。如果不治疗,这一疾病可以在几个月甚至几个礼拜致命,而且复发率很高,”辉瑞肿瘤部全球总裁Liz Barrett女士说:“基于临床数据、实际经验和AML群体的支持,我们很感激Mylotarg如今有望帮助广大AML患者。”/pp  “今天对患者、家属和整个AML群体都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Mylotarg的获批带来了期待已久的治疗方案,可以为AML患者带来更深度、更持久的缓解,”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Jorge Cortes医生说:“多年之后,我们终于看到AML治疗领域的进步,这让我又有了改善患者治疗结局的希望。我很高兴我可以为众多成人和儿童患者提供Mylotarg靶向治疗。”/pp  Mylotarg曾在2000年作为单独疗法,得到了美国FDA的加速批准,它也是首款获得批准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然而,后续的临床试验未能继续彰显这款新药的疗效,安全性上也引起了一些担忧,因此辉瑞公司曾主动将它撤下市场。在调整了剂量,并补充了更多数据后,这款创新药物的收益-风险比终于获得认可,重新上市。我们祝贺辉瑞公司,并感谢新药研发人员永不言弃的精神,也期待这款新药可以给AML患者带来疾病缓解。/pp  参考资料:/pp  [1] FDA approves Mylotarg for treatment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pp  [2] Pfizer Receives FDA Approval for MYLOTARG? (gemtuzumab ozogamicin)/pp  [3] Pfizer官网/p
  • 睿昂基因一款白血病检测试剂盒获批
    6月5日,睿昂基因发布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苏州云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BCR-ABL P210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荧光RT-PCR法)获得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体外诊断试剂)》。BCR-ABL P210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荧光RT-PCR法)用于体外定量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标本中的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BCR-ABLP210的RNA,监测CML治疗反应。该产品是睿昂基因继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白血病相关15种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荧光RT-PCR法)之后,在白血病领域取得的第3张三类医疗器械证书,也是目前国内白血病定量跟踪筛查领域唯一获批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一种以髓系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恶性疾病。全球年发病率为1.6-2/10万,占成人白血病总数的15%-20%。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使CML的病程彻底改观,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CML已经成为一种慢性可控制的肿瘤。因此,对CML进行准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 装修甲醛高度超标 小业主患上白血病
    小业主患上白血病 装修甲醛高度超标房主状告装修公司  众所周知,高浓度甲醛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同时也是引发白血病的重要因素。并可导致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据一位姓孙者称,2002年3月,他委托某装饰公司为其门头沟区的一套楼房进行装修。该公司提供所有木料,并按约定完成装修项目,孙某支付了装修款15500元。  2005年4月,孙某的女儿查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5年,经有关部门检测,发现该楼房室内甲醛超标。随后,孙某租房居住,将装饰公司诉至法院。他要求返还装修款、物业费、取暖费等3.6万余元,门头沟法院近日一审判决,在甲醛超标依据标准发布前,孙家房屋已装修完成,装饰公司和孙某均无过错,基于保护业主权益,装饰公司补偿孙某9100元。  被告装饰公司辩称,他们不存在违约行为。双方对甲醛超标无过错  法院委托室内装饰环境监测中心检测,装饰公司装修后,空气中甲醛含量超过国家GB/T18883-2002标准。  门头沟法院对孙某房屋装修后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的事实予以认定。但GB/T18883-2002标准发布半年前,孙家已装修完毕,装饰公司和孙某对装修后甲醛含量超标的后果均无过错。在立足保护业主基本人权,法院一审判决装饰公司补偿孙某装修款、搬家费、租金等共计人民币9100元。
  • 罗氏NimbleGen定制捕获芯片用于白血病亚型分子标记发现
    许多白血病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中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及非典型慢性髓性白血病(BCR-ABL1-negative atypical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的诊断通常仅仅基于粒细胞的恶性增殖,以不含有其他白血病的基因标记作为诊断标准,而缺乏对其本身驱动基因的认识。近期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1对这类白血病的分子机制进行的深入研究。作者对27例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非典型CML骨髓或血液样本进行了部分基因定向高深度测序,分析基因突变的情况,发现一个基因CSF3R的突变在这个类群病人中的尤其常见。而CSF3R基因的功能正是细胞生长因子的受体,可以刺激中性粒细胞分化和增殖,这与这类病人的临床表型一致。同时对病人分离的肿瘤细胞进行tyrosine kinase&ndash specific small interfering RNAs 或 small-molecule kinase inhibitors筛选实验。对于突变进行体外细胞转化实验验证,并用原始细胞克隆进行药敏试验。这些实验验证了这一基因的突变改变下游信号通路,也可造成细胞的增殖。药敏试验也证实了该基因的多种突变可对不同的下游通路中的抑制剂敏感,尤其一个病人在接受相应的抑制剂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作者认为,CSF3R突变在CNL及atypical CML的常见,而在其他白血病亚型中相对罕见,可用于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及非典型慢性髓性白血病白血病分型的重要分子诊断参考。在CSF3R基因突变的发现过程中,主要利用NimbleGen的定制型序列捕获芯片,对1683个基因的外显子序列进行富集后,再进行二代测序仪进行深度测序。突变分析结果中,这一病人群体中的59%携带CSF3R突变,可活化这一受体,突变主要分布在CSF3R的两个独立区域内,分别导致CSF3R下游的SRC family-TNK2或者JAK Kinase的活化。图:显示不同CSF3R基因突变对于细胞通路的影响。1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为越来越多疾病的致病机制探索提供更加有效地手段,其中之一是利用高深度的定向测序方法寻找疾病相关基因。通过NimbleGen序列捕获芯片,可对人类全外显子组序列,或者所感兴趣的部分基因进行高效富集,衔接二代测序,可以更加经济有效地进行研究工作,同时也减少的数据分析的压力,这方法已经为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所采用。1.Oncogenic CSF3R mutations in chronic neutrophilic leukemia and atypical CML. Maxson JE, Gotlib J, Pollyea DA, Fleischman AG, Agarwal A, Eide CA, Bottomly D, Wilmot B, McWeeney SK, Tognon CE, Pond JB, Collins RH, Goueli B, Oh ST,Deininger MW, Chang BH, Loriaux MM, Druker BJ, Tyner JW.N Engl J Med. 2013 May 9 368(19):1781-90. doi: 10.1056/NEJMoa1214514.
  • 中国首例基因编辑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 北大邓宏魁等完成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9月1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邓宏魁研究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研究组以及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课题组(但陈虎教授于2019年7月24日因病逝世,令人惋惜)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表的新研究,表明中国科研人员首次完成基因编辑干细胞有望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span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0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b66cd802-4183-4b41-a0a8-84d2df241498.jpg" title="image001.png" alt="image001.png"//pp/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利用CRISPR基因编辑的成体造血干细胞在患有艾滋病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长期重建》(CRISPR-Edited Stem Cells in a Patient with HIV and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的研究论文。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教授及北京佑安医院吴昊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徐磊博士、王军博士、博士生刘宇林及谢良福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李程教授、博士生王龙腾为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作者于文章摘要中表明:在人类基因治疗的背景下,CRISPR(定期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基因组编辑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CCR5是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的合理但不是绝对保护的靶标,因为CCR5缺失的血细胞对HIV-1进入具有很大的抗性。将CRISPR编辑的CCR5消融的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s)移植到患有HIV-1感染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完全缓解时具有完全供体嵌合状态,并且携带消融的CCR5的供体细胞持续超过19个月而没有基因编辑相关的不良事件。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断期间,具有CCR5消融的CD4+细胞的百分比小幅增加。虽然已经实现了CRISPR编辑的HSPC的成功移植和长期植入,但淋巴细胞中CCR5破坏的百分比仅为约5%,这表明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虽说是探索性阶段的实验,但这个消息已经十分振奋人心了,也让更多的患者及患者家庭看到了希望。回顾此前关于艾滋病治愈的一些历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2007年,一名同时患有白血病和艾滋病的“柏林病人”在接受具有CCR5-Δ32突变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清中的HIV病毒得到有效清除,实现了艾滋病的“功能性治愈”。因此,通过基因编辑敲除成体造血干细胞上CCR5基因,再将编辑后的细胞移植到艾滋病患者体内有可能成为“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的新策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据了解2017年,邓宏魁研究组建立了利用CRISPR/Cas9进行人造血干细胞基因编辑的技术体系。经过基因编辑后的人造血干细胞在动物模型中长期稳定地重建人的造血系统,其产生的外周血细胞具有抵御HIV感染的能力,该研究成果发表在《Molecular Therapy》(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协会旗下期刊)上。为了实现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后记:/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基于CRISPR的成体造血干细胞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在患者体内实现长期稳定的基因编辑效果,经过编辑后的成体造血干细胞能够长期重建人的造血系统。本研究针对基因编辑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首次在人体内探索了基因编辑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对于推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多种疾病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span/p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3cb97fd0-41a5-4f9c-88a3-32da8e744f12.jpg" title="image002.jpg" alt="image002.jpg"//p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邓宏魁教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p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43333e7f-394c-44d4-a649-88d6a2edf52a.jpg" title="image003.jpg" alt="image003.jpg"//p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吴昊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pp style="text-indent: 0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90d5571f-a5f1-4117-befa-19548ca4b6ad.jpg" title="image004.jpg" alt="image004.jpg"//p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陈虎教授(1962年2月17日-2019年7月24日)原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全军造血干细胞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军事医学研究院原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医师。/span/pp style="text-indent: 0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0f3b5f6a-8b92-4d71-a352-4a9101805407.jpg" title="企业微信截图_20190914192607.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75em "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9/uepic/eb15f44c-0fb8-48d9-bbb5-63832cded779.jpg" title="2e25b9b6-d0c8-4dda-8b8d-af6ff29795e8.jpg"//pp style="text-indent: 0em "br//p
  • 文献速递ㅣ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在白血病耐药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是一种由造血干细胞染色体t(9;22)(q34;q11)易位引起,并在分子水平上形成Bcr-Abl融合基因的骨髓增生性疾病。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s)可以缓解疾病,但TKIs耐药性是治疗失败或诱发急性白血病的主要问题。根据Abl激酶结构域点突变的不同,TKIs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Bcr-Abl依赖型和非Bcr-Abl依赖型。Bcr-Abl依赖型的耐药性最常见,它会干扰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Imtatinib, IM)结合和随后的激酶抑制。然而,超过50%的耐药CML患者中并没有Bcr-Abl突变。▲ 慢性髓系白血病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s C, PKCs)在细胞周期调节、增殖、凋亡和造血干细胞分化等多种细胞过程中发挥作用,并和Bcr-Abl协调参与对恶性细胞转化至关重要的几种信号通路。实验和临床证据表明,使用PKC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治疗CML。最近,不同的PKC亚型也被报道参与CML细胞的耐药,但是,PKC信号在CML TKIs耐药中的作用并不清楚。▲ 蛋白激酶C的晶体结构近日,贵州医科大学王季石教授课题组根据先前的研究结果:一种泛PKCs抑制剂星孢菌素(Stauroporine)在低浓度下可以有效地逆转K562R细胞(没有任何突变)的IM耐药,因此推测Bcr-Abl非依赖型IM耐药可能是由PKC亚型介导。在此基础上,鉴于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在CML TKIs耐药中起基础性作用,研究首次在Bcr-Abl非依赖型TKI耐药的CML患者CD34+细胞中检测到9种PKCs亚型的表达。对PKC亚型异常表达所介导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时,使用博鹭腾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拍摄的活体成像实验结果,从体内进一步证明PKC-β的过表达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表明靶向PKC-β过表达可能是克服CML耐药的一种新的治疗机制。相关成果已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抑制PKC-β可增强IM对CML细胞的体内杀伤作用(a) 博鹭腾AniView100拍摄的不同药物处理的CML小鼠模型中白血病细胞的活体示踪成像图。LY333531: PKCβ 抑制剂。(b) 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CD33+和CD45+细胞。(c) 直方图显示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各组小鼠CML细胞的差异。(d) 各组小鼠的生存曲线。(e、f) 比较各组小鼠脾脏体积和重量。(g、h) Wright‘s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中CML的进展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表示p0.01,*表示p0.05。参考文献1、Ma D, et al. PKC‐β/Alox5 axis activation promotes Bcr‐Abl‐independent TKI‐resistance i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J].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2021.2、Zubair M S, et al. Cembranoid Diterpenes as Antitumor: Molecular Docking Study to Several Protein Receptor Target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 核辐射可致白血病和甲状腺癌 及时补碘防范辐射
    人一年内能接受最高核辐射量就是1000微西弗,已从事30年核辐射防治的湖南省劳卫所(湖南省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副所长、核物理专家李植纯说,这相当于我们照射一次X光片接受的核辐射量。  “目前,日本核电站爆炸幸亏只是一般化学性爆炸,而不是反应堆的爆炸。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反应堆的爆炸,所以日本核电站爆炸,不会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造成危害。”湖南省劳卫所核辐射防治专家刘建军博士说。  每人每年可接受的辐射量,约为照1次X光  生活在地球上,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放射性照射。我们常说的辐射分为两种: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是指电磁辐射、激光等。电离辐射指核辐射或放射事故产生的辐射。按照来源划分,电离辐射可分为天然电离辐射与人工电离辐射。天然电离辐射来自外太空和地球本身。人工电离辐射来自人类活动。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可通过反应堆生产出多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制造出多种射线装置。  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委员会的数据,每人每年可接受的辐射剂量在2.4个毫西弗 (辐射剂量单位,1毫西弗=1000微西弗)。其中,来自空气中氡的剂量就为1.16个毫西弗,接近人均接受剂量的一半。氡气主要来自土壤及各种建筑材料。室内氡暴露导致的肺癌仅次于吸烟,是诱发肺癌的第二位重要因素。所以,国际上和中国都对室内氡浓度给出了限值。  各国对食品、饮用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也有限制。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职业照射剂量限值,每年每人接受的有效剂量不能超过20毫西弗,对广大公众,每年每人接受的有效剂量,不能超过1毫西弗(1000微西弗)。人体照射一次X光片,接受的核辐射量大概也是1000微西弗左右。  日本11日发生强烈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发生故障,当局采取注入海水等降温措施防止危险发生。14日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再次发生氢气爆炸,不过日本政府表示,核反应堆安全核没有受损,因而不大可能引发大规模泄漏。  根据日本检测到的数据,核电站内随后检测到的核辐射量为每小时1015微西弗。1015微西弗是什么概念呢?已从事30年核辐射防治的湖南省劳卫所(湖南省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副所长、核物理专家李植纯说,日本每小时的核辐射量,相当于人体每年可承受的最大核辐射量。  遭遇辐射,白细胞会明显降低  刘建军博士说,自然界存在着三种射线:α、β、γ射线。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短时间内大剂量电离辐射引起的放射性损伤,称急性放射病。较长时间超过允许剂量的辐射损伤,称慢性放射病。此病常见于接受过量射线的工作人员、公众及核武器爆炸的罹难者,主要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内脏出血、组织坏死、感染及恶性病变等。  “核辐射对人威胁最大就是白血病和甲状腺癌。”李植纯说。遭遇核辐射,最先的变化是血象,一般情况下白细胞会明显降低,严重时,会患上白血病;另外一种的危害是造成甲状腺癌的发生。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因遭受核辐射患甲状腺癌。  日本广岛和长崎曾被原子弹轰炸,受电离辐射暴露的有几十万人。根据对这些人的调查结果,辐射引起的白血病病例增加得最多,其次是多发骨髓瘤。良性和不明原因肿瘤也有增加。只有直肠癌、胰腺癌和子宫癌病例,与无受照人群相比,没有增加。  发生核辐射事故,尽早服碘片  发生核辐射事故怎么办?李植纯说,发生核辐射事故时,最好是离开辐射区,如不能,那就在家关好门窗,这样能起到屏蔽核辐射的作用,在户外,要对五官严防死守。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碘-131是日本本次核泄漏事件中,在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之一。它是碘的放射性同位素,被人体吸入后可能引发甲状腺疾病。  其次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 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刘建军博士说,补充“碘”对防范核辐射有用,除了含碘的药物外,海产品一般都富含碘,其中以海带和紫菜含碘最为丰富,多吃此类食品也有助于抵抗核辐射。
  • 贝克曼邀您参与第十四届泛太湖白血病/淋巴瘤流式研讨会
    一年一度的临床流式盛会——泛太湖白血病/淋巴瘤流式及遗传学进展与标准化协作组研讨会(以下简称“泛太湖流式研讨会”)将于6月在苏州拉开序幕啦。 风雨兼程十数载,继往开来一脉承,在不知不觉泛太湖流式研讨会已经开到第十四届了!但无论岁月如何改变,也无论环境如何改变,泛太湖流式研讨会的宗旨依然是为了进一步交流国内白血病/淋巴瘤发病的新趋势和诊断与分型经验,完善适合国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促进白血病/淋巴瘤诊断和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本次泛太湖流式研讨会的内容包括流式继续教育项目、血液病新方案分享及讨论等环节,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参与此次研讨会还将授予继续教育I类学分。现诚邀全国医疗系统的血液科医生及从事血液病诊断工作的血液科实验室、检验科和中心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报名与会,共享学术盛宴! 会议信息如下 丨报到时间丨 2022年6月9日-10日 丨会议时间丨 2022年6月10日-12日 丨会议地点丨 苏州石湖金陵花园酒店 (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南溪江路88 号,电话400-8888-934) 丨主办方丨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国家卫健委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日程安排如下 本次会议注册免费,食宿交通自理。边学习流式的进展,边享受学术盛宴的同时,还能边获得继续教育学分,心动不如心动,赶快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关注“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微信公众号查看本篇文章并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吧!报名成功后请保留相关信息,在会议期间可以凭报名成功的信息到贝克曼库尔特的展台领取DxFLEX临床流式分析仪或CytoFLEX SRT流式细胞分选的限定款冰箱贴哦!
  • 质谱技术揭示一种白血病病毒蛋白激活IKK-NF-κ B通路中的生化机制
    4月15日,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质谱分析系统用户浙江大学夏总平实验室在PLoS Pathogens 刊物上在线发表题为HTLV-1 Tax Functions as a Ubiquitin E3 Ligase for Direct IKK Activation via Synthesis of Mixed-Linkage Polyubiquitin Chains 的研究论文。  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1)是第一种被发现的与人类疾病相关的逆转录病毒,全球已有超过1500万人被感染,该病毒能够引起包括成年人T细胞白血病(ATL)、HTLV-1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瘫痪(HAM/TSP)以及HTLV-1葡萄膜炎(HU)在内的诸多严重疾病。HTLV-1感染后一旦发展成为ATL,由于其病程发展快且预后差,85%的患者会在发病后4年内死亡。遗憾的是,针对HTLV-1至今仍没有疫苗或者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HTLV-1的基因组上,除了编码逆转录病毒所必须的结构和功能蛋白以外,还编码着一系列的调节蛋白,包括Tax、Rex、HBZ等。其中,最重要并且研究最为广泛的,就是Tax。已有的研究表明,Tax激活IKK-NF-κ B通路的能力,对于HTLV-1引起ATL等疾病是必要的。但是,其具体激活的机制并不明了。  为了探究Tax激活IKK-NF-κ B的具体的生化机制,夏总平实验室首先在体外无细胞体系中建立了一个Tax激活IKK的生化反应。利用这个反应,结合经典生物化学分离纯化的方法,他们鉴定到宿主细胞内的几种特定的E2泛素转移酶——UbcH2、UbcH5c和UbcH7——对于Tax的活力是必要的。他们进一步发现Tax是一个E3泛素连接酶,它能够利用上述E2合成非锚定的混合型多聚泛素链(free mixed-linkagepolyubiquitin chains)。而这种泛素链在体外可以直接地激活IKK。  质谱系统彭超博士作为该项研究的合作者和共同作者,通过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帮助解析确定了这种非锚定的混合型多聚泛素链,并进行了初步的定量分析,为此项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持,为成果的发表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项研究揭示了Tax的新型生化功能以及它在激活IKK-NF-κ B通路中具体的生化机制,阐明了前人研究中的诸多矛盾和疑问,为后续相关研究以及HTLV-1感染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Tax激活IKK-NF-κ B通路机制模式图。在炎症因子(如IL-1β )刺激细胞时,E3 TRAF6和E2 Ubc13/Uev2会合成K63连接的多聚泛素链,以此来激活TAK1激酶复合体,TAK1磷酸化激活下游的IKK激酶复合体,并最终使NF-κ B通路激活。而当HTLV-1感染时,病毒编码的蛋白Tax作为一个E3,能够利用宿主细胞内的泛素化系统合成混合型连接的多聚泛素链,这种泛素链可以直接激活IKK激酶复合体,从而使NF-κ B通路激活,造成慢性炎症,并最终引起包括成年人T细胞白血病(ATL)在内的诸多疾病。
  • “小贝开讲”之流式细胞术在MDS及相关疾病检测中的应用
    时间:2018年5月31日 19:30 - 20:30内容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在临床上,MDS与其他的髓系增殖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一个普遍的难点。随着各种检测技术在临床上应用不断深入,流式细胞术在MDS及相关疾病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来自道培血液病医院的流式细胞术主任王卉老师,专业从事流式检测工作多年,在流式细胞术检测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主讲人简介:王卉陆道培医疗集团病理和检验医学科副主任,流式细胞室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血液免疫学会流式细胞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北京医学检验学会体液和血液学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 从事临床流式细胞术检测和细胞分选16年,参与编写专业书籍8本(2本待出版)。擅长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淋巴瘤、非造血系统肿瘤、微小残留病变等临床诊断。独立签发临床流式诊断报告十余万份,其中50%为来自全国各大医院会诊的疑难病例。
  • 重磅!世界第5例艾滋病治愈者|干细胞移植后停药4年无复发
    近日,有研究人员宣布一位现年 53 岁的德国感染艾滋病(HIV)男性患者已经治愈。研究人员为了保护他的隐私,将其称之为“杜塞尔多夫患者”(the Dusseldorf patient),他是全球第五例 HIV 治愈确诊病例,是第三例通过实验性治疗清除 HIV 的患者。这则消息来自周一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结果。为保护隐私,该男子被研究人员称为“杜塞尔多夫病人”,他是第5个被证实的艾滋病患者被治愈的案例,也是第三例通过实验性治疗清除 HIV 的患者。2014年,该男子接受了干细胞移植。2019年的一次会议上,科学人员首次公布他被成功治疗的细节,经过多年的监测,科研人员如今终于正式宣布,他已被治愈。研究人员表示,这名“杜塞尔多夫病人”在4年前停止了HIV药物治疗,如今他的体内已经很久没有检测到HIV。盘点5例艾滋病治愈者盘点2009年“柏林病人”科研人员公布了第一例被治愈的艾滋病病例,被治愈的患者名叫蒂莫西雷布朗。在当年发布的研究成果中,他被称为“柏林病人”。2019年“伦敦病人”: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医学》月刊20日刊载的论文中说,一名获称“杜塞尔多夫病人”的艾滋病患者约10年前接受干细胞移植,停止抗艾药物4年后体内未再检测到活跃的艾滋病病毒,从而成为继“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后第三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2022年“希望之城”病人:研究人员27日报告称,一位现年66岁的白血病患者在接受了干细胞移植后艾滋病得到长期缓解,或已经实现“治愈”。这是全球第四位被宣布“治愈”的艾滋病患者,也是目前年龄最大的患者。2022年“纽约病人”:在美国丹佛举行的第29届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CROI)上,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团队报告了一个案例:纽约一名感染艾滋病毒(HIV)且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女性在接受了来自对HIV具有自然抵抗力供体的干细胞移植后,成为迄今为止全球第一位女性和第三位治愈艾滋病的人。2023年全球第五例被证实的艾滋病治愈案例以上4人都接受了干细胞移植手术。他们从捐赠者那里得到了一种抗HIV的突变,这种突变删除了一种名为CCR5的蛋白质,HIV通常利用CCR5进入细胞。据悉,全球人口中只有1%的人携带了这种基因突变,他们因此对HIV具有抵抗力。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2022年全球艾滋病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约有150万艾滋病新发感染病患,超过全球既定目标100多万人,每分钟都有人因艾滋病死亡。在人类与艾滋病40年来的斗争中,还未找到完全治愈的方法,但在艾滋病早期预防、检测、治疗与药物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在上述攻克艾滋病的进程中科学仪器技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仪器信息网为帮助广大用户深入了解艾滋病预防治疗、检测、药物研究,加强科普、学术、技术交流,也会在2023年开展相应主题网络研讨会,届时将邀请艾滋病领域临床医生、杰出科学家、检验医学专家、仪器研发技术专家等分享精彩报告,敬请关注。点击回顾2022年“共抗艾滋,红丝带同行”主题公益科普讲座
  • Nature:科学家研究急性髓性白血病药物敏感性
    《自然》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个数据集,揭示了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的特定突变与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联。这些发现有望增进对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生物学和临床方面的理解。 急性髓性白血病是一种非常多样化的疾病,发病快,数周或数月,主要表现贫血,出血,骨痛 , 疲劳、发热、肝脾大。一组在形态、遗传学、临床表现、治疗和愈后等方面均不同的异质性肿瘤。 WHO将髓系肿瘤分为四类,即AML以不成熟髓细胞在骨髓里聚集,以及骨髓造血抑制为特征。目前已在患者中观察到至少11种遗传类别和近2000种不同的突变基因。这些复杂的突变模式使得开发有效的药物疗法变得颇具挑战性,尽管目前存在少数可用的疗法,但是它们在过去三四十年间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Brian Druker及其同事报告了Beat AML项目的初步结果,Beat AML是包含了562名AML患者的672例肿瘤活检的数据集。研究人员综合采用外显子组测序(测序编码蛋白质的基因)、RNA测序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研究肿瘤样本的差异。他们发现了以前未在AML中观察到的新突变,以及突变和药物治疗反应之间的关联。例如,观察到FLT3、NPM1和DNMT3A基因突变与依鲁替尼药物敏感性之间存在显着关联,这表明携带这些基因的突变版本(特别是FLT3)的患者可能对该特定疗法更敏感。 以上这些结果,加之未来基于该数据集的其他发现可能带来治疗AML的临床新方法。
  • 北大血液病研究所:通过国际慢性髓性白血病分子检测参比实验室验证
    近日,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在国内首次通过国际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分子检测参比实验室的验证,获得有效的转换至国际标准的转换系数(CF)。   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BCR-ABL mRNA水平已成为CML患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中疗效评价不可或缺的指标。由于不同实验室试剂、仪器、实验方案以及操作人员等不同,造成各家的检测结果不同,不能直接比较,影响了其在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通过验证后,国内的CML的疗效评估体系就能实现与国际接轨,为血液病研究所参与国际临床实验及发表高质量的SCI文章奠定基础,最终让CML患者受益。”相关负责人表示。
  • 利用iPS细胞高效制造造血干细胞技术问世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开发出了利用实验鼠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高效制造造血干细胞的技术。医生未来在治疗白血病时,有望利用这种技术制造大量造血干细胞,从而代替骨髓移植。  造血干细胞位于骨髓中,可以分化为红细胞和白细胞。东京都临床医学综合研究所与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iPS细胞先制作出了中胚层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发育为血管和肌肉等组织。随后研究人员向中胚层细胞植入LhX2基因,最终生成了大量的造血干细胞。  研究人员接下来用放射线照射实验鼠,使其失去造血功能,再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一部分实验鼠体内。结果显示,和没有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实验鼠相比,接受移植的实验鼠寿命大幅延长,生存了4个月。  研究人员指出,此前利用iPS细胞培养造血干细胞时,难以单纯生成造血干细胞,还会混杂其他细胞,而这次开发出的新技术使造血干细胞的生成效率达到了原有方法的四五倍。  目前在对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是移植与患者血液类型接近的正常人骨髓,以利用其中的造血干细胞,帮助患者恢复。研究人员希望在确认安全性后,将这种新技术用于人类的白血病治疗。相关论文已刊登在新一期美国《血液》杂志网络版上。
  • 细胞治疗干货|免疫细胞杀伤经典案例
    在细胞治疗过程中,评价免疫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其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是细胞治疗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其中DELFIA EuTDA细胞毒法和DELFIA BrdU细胞增殖方法,凭借其高灵敏度、易操作性性等诸多优势,已逐渐成为主流的检测技术。在此,通过以下一系列的应用案例,我们将向大家展示DELFIA EuTDA、DELFIA BrdU、活体影像及放射性检测等方法如何助力免疫细胞杀伤研究。 一,CAR-T细胞杀伤毫无疑问,CAR-T疗法已成为当下最火的肿瘤细胞疗法之一。同样作为CAR-T大国,中国多数CAR-T疗法已进入临床研究,并且产业化发展迅速,而美国则还集中在临床前研发[1]。安全性是CAR-T疗法的一大挑战。除了细胞因子风暴外,CAR-T疗法还会诱发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等安全隐患。鉴于选择性去除CD45RA阳性细胞能有效抑制GVHD发生[2],研究利用CD45RA阴性T细胞群体开展靶向CD19的 CAR-T疗法,来提高治疗安全性。结合DELFIA的细胞杀伤检测法和基于Calcein-AM标记的流式法,研究证明CD45RA阴性 CAR-T细胞能有效杀伤CD19阳性肿瘤细胞系,并能作用于原代NK细胞杀伤耐受的MLL重排白血病原始细胞SJ4-11(K562为敏感细胞对照,RS4 11为耐受细胞对照)[3]。由于CD45RA-细胞主要为CD3+CD45O+记忆T细胞,因此针对常见的病原体和疫苗应有更好的回忆应答(Recall response)。通过使用DELFIA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 检测掺入的BrdU,研究确认CD45RA- T细胞对人CMV、Epstein–Barr 病毒、 herpes simplex 病毒和tetanus toxoid有更为显著的免疫反应(下图a,增殖指标)。基于同样的增殖检测平台,研究利用PBMC开展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对比不同细胞亚群的同种异体反应。相较于CDRA-效应细胞群体,CD45RA+细胞在MLR实验中具有更高的增殖能力(下图b)和IFN-γ分泌能力(下图c)[3]。 进一步的体内实验研究继续利用了PerkinElmer IVIS活体成像平台,在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证明CD45RA-的 CAR-T疗法在不诱导GVHD的同时,发挥强效的抗癌效果[3]。借助活体成像的优势,研究追踪CD19+ SEM细胞在小鼠体内的扩增情况,确认在接种18天后肿瘤的信号强度足以模拟顽固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CD45RA-的 CAR-T疗法同样能迅速发挥作用,两周内强力抑制生物发光信号至检测限以下。最后,基于同样的检测平台结合重复接种肿瘤细胞,研究证明CD45RA-的 CAR-T疗法还能作用于复发白血病小鼠模型。 二,CAR-NK细胞杀伤CAR-T细胞疗法的成功和兴起也推动了其他类型的CAR研究,其中就包括针对实体瘤的CAR-NK疗法。相较于T细胞,NK细胞可以在没有抗体和MHC的帮助下靶向疾病细胞,因此能发动更为快速的免疫反应并能有效针对无MHC I表达的肿瘤细胞。同时, NK细胞更为安全,支持“Off-the-Shelf”的大规模生产和直接异体治疗。目前在国内已有多家医疗企业推动CAR-NK治疗,如博生吉的CD7 CAR-NK。在6月份的Molecular Therapy期刊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最新的CAR-NK临床应用。为了特异靶向肿瘤细胞表面抗原NKG2DLs,研究在NKG2D受体的胞外结构域基础上融合参与NK细胞活化的核心分子DAP12,并进一步通过RNA转染途径提升CAR-NK安全性。基于DELFIA的细胞杀伤检测法,研究证明NKG2D-DAP12 (NKG2Dp)能有效的裂解多种肿瘤细胞系,优于对照NK和NKG2D-CD3z(NKG2Dz)[4]。借助Perkinelmer提供的HCT116-luc报告细胞系,研究通过活体成像方法,在体内水平证明CAR-NK能有效控制肿瘤发展。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明CAR-NK的引入能迅速引起肿瘤退缩和肿瘤细胞减少,强调NKG2D CAR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细胞治疗方案[4]。 三,T细胞杀伤T细胞不仅是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员,也是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基石。因此,T细胞功能的全面评价在肿瘤免疫疗法的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其中就包括肿瘤疫苗的研发。早期基于经典肿瘤相关抗原gp100的研究证明细胞因子RANTES的引入能显著提升小鼠脾脏细胞的杀伤能力。同时,RANTES表达的时间点非常关键。疫苗引入前12和24小时表达RANTES能有效提升T细胞的杀伤能力,而48小时则没有这个现象。基于动物实验,研究推测多种细胞参与杀伤,包括CD8+,NK细胞和CD4+细胞群体。进一步基于DELFIA细胞毒法研究证明TRAIL和FasL参与了杀伤过程[5]。 除了传统T细胞杀伤外,DELFIA细胞毒法还可以被用于检测靶向T细胞的新型免疫治疗分子,如双特异抗体(BiTE)等的细胞杀伤功能[6]。 四,NK细胞杀伤鉴于NK细胞在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其活力检测也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发过程中的核心项目。此外,NK细胞活力检测还可以用于衡量用于免疫疗法开发的新型小鼠模型。在2016年发表的一份研究中,基于DELFIA的细胞杀伤检测法证明PD-1抗体可以显著提升NOG-MHC Double Knockout小鼠脾中NK细胞靶向K562的杀伤活力。靶向免疫治疗的新小鼠模型不仅能加速新型免疫检查点药物(组合)研发,同时可以协助发现新的标志物预测疗效[7]。 除了直接杀伤靶细胞外,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也是评价NK细胞功能的一个关键指标。在今年的一份研究中,DELFIA细胞毒法被用于衡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从结果可以看出,除了阻断NK细胞的直接杀伤能力外,IVIG几乎完全抑制ADCC活力(下图上)[8]。在该研究中,除了ADCC检测外,Perkinelmer的放射检测解决方案(3 [H]-Thymidine和MicroBeta 2)也被用于衡量IVIG和免疫抑制药物对NK细胞增殖的影响。H3-掺入法证明相较于IVIG,免疫抑制药物能有效抑制NK细胞增殖(下图下),而IVIG则特异作用于T细胞活力。鉴于ADCC是单抗药物发挥临床效果的核心机制之一,其活力检测也成为大分子药物研发的必须环节[9]。 欢迎扫码登录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试剂耗材平台,点击进入car-t细胞治疗应用专题关注二维码:进入试剂耗材平台:参考资料:[1] Jia Xin Yu, et al. The global pipeline of cell therapies for cancer.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73-019-00090-z[2] Triplett BM, et al. Rapid Memory T-cell Reconstitution Recapitulating CD45RA-depleted Haploidentical Transplant Graft Content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15 Jul 50(7): 968–977.[3] Chan WK, et al.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redirected CD45RA-negative T cells have potent antileukemia and pathogen memory response without graft-versus-host activity. Leukemia. 2015 Feb 29(2):387-95.[4] Xiao L, et al. Adoptive Transfer of NKG2D CAR mRNA-Engineered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Mol Ther. 2019 Jun 5 27(6):1114-1125.[5] Aravindaram K, et al. 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human gp100 and RANTES at specific time points for suppression of melanoma. Gene Ther. 2009 Nov 16(11):1329-39.[6] Lewis SM, et al. Generation of bispecific igG antibodies by structure-based design of an orthogonal Fab interface. Nat Biotechnol. 2014 Feb 32(2):191-8.[7] Ashizawa T, et al. Antitumor Effect of Programmed Death-1 (PD-1) Blockade in Humanized the NOG-MHC Double Knockout Mouse. Clin Cancer Res. 2017 Jan 1 23(1):149-158.[8] Pradier A, et al. Small-Molecule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and Therapeutic Immunoglobulins Differentially Inhibit NK Cell Effector Functions in vitro. Front Immunol. 2019 Mar 27 10:556. [9] DELFIA经典技术应用于单抗研发及细胞治疗——AD0116细胞杀伤专题之ADCC https://mp.weixin.qq.com/s/0lkBdDHL5MFIyoeoFV4wWQ关于珀金埃尔默:珀金埃尔默致力于为创建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我们为诊断、生命科学、食品及应用市场推出独特的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解决最棘手的科学和医疗难题。凭借深厚的市场了解和技术专长,我们助力客户更早地获得更准确的洞见。在全球,我们拥有125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于150多个国家,时刻专注于帮助客户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018年,珀金埃尔默年营收达到约28亿美元,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一员,纽交所上市代号1-877-PKI-NYSE。了解更多有关珀金埃尔默的信息,请访问www.perkinelmer.com.c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