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拉沙里菌素钠盐标准溶液

仪器信息网拉沙里菌素钠盐标准溶液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拉沙里菌素钠盐标准溶液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拉沙里菌素钠盐标准溶液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拉沙里菌素钠盐标准溶液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拉沙里菌素钠盐标准溶液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拉沙里菌素钠盐标准溶液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拉沙里菌素钠盐标准溶液相关的解决方案。

拉沙里菌素钠盐标准溶液相关的论坛

  • 求助大神,关于环丙沙星标准溶液配置的问题!!!!

    最近在研究按照农业部1025号公告-14-2008测试鸡肉中的环丙沙星,但是从供应商那里只能买到盐酸环丙沙星的标准品,请问配置标准溶液时是否需要把盐酸环丙沙星的质量换算成环丙沙星??我觉得是需要换算的,但是又看到GB 29692—2013中也是用的盐酸环丙沙星的标准品,配置溶液时却没有换算。 请各位大神帮忙解答!!!!!

  • 求助大神,关于环丙沙星标准溶液配置的问题!!!!

    最近在研究按照农业部1025号公告-14-2008测试鸡肉中的环丙沙星,但是从供应商那里只能买到盐酸环丙沙星的标准品,请问配置标准溶液时是否需要把盐酸环丙沙星的质量换算成环丙沙星??我觉得是需要换算的,但是又看到GB 29692—2013中也是用的盐酸环丙沙星的标准品,配置溶液时却没有换算。 请各位大神帮忙解答!!!!!

  • 【每日一贴】拉沙里菌素钠

    【每日一贴】拉沙里菌素钠

    【中文名称】拉沙洛西钠;拉沙里菌素钠【英文名称】lasalocid sodium;Bovatec【结构或分子式】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3/201203151948_354993_1855403_3.jpg【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612.77【熔点(℃)】191~192℃(分解)【毒性LD50(mg/kg)】 本平对小鼠口服LD50为146mg/kg。鸡口服LD50为75~142mg/kg。对鸡添加拉沙洛西钠每吨75g0~8周,停药后屠宰,残留量最高部位是皮和脂肪,其次是肾脏和肝脏,但停药2天后,各组织残留量均小于0.05e-6。【性状】 本品为白色至棕色粉末。【溶解情况】 微溶于水,可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用途】 本品抗球虫效果很好,使用量每吨饲料添加75~125g本品。【制备或来源】 由Streptomces lasaliensis发酵而产生。【其他】 该产品很稳定,在37℃可保存6个月不变;25℃下可保存18个月不变;制成预混剂后,25℃保存12个月。其含量仍维持在95%以上。【生产单位】略

  • 标准溶液中哪些元素可以长久保存

    请教各位前辈,哪些元素的标准溶液可以配制后放比较久都没问题的,As、Pb、Cd、Ni、Cr五个元素可以吗?我配制的标准溶液里面就这五个元素,浓度都在0.25μg/mL~2μg/mL之间,配制的100mL的标准溶液里面加入的介质是7mL浓硝酸和3mL浓盐酸,保存就是常温干燥的环境中,当然没有太阳直射了。能保存两三个月吗?另外标液在没有测试的时候是不是必须要把瓶盖盖上呢?

  • 【分享】低浊度标准溶液保存方法初探

    浊度是表示水质最重要的物理外观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准确地测定水的浊度,可有效地指导净水、输水过程,保证供水水质。 福尔马阱(Formazin)聚合物悬浮液是当前世界上水质测量最常用的浊度标准液。我国国家标准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规定了用福尔马阱聚合物悬浮液作标准溶液,用散射光浊度仪测定水的浊度的方法。在实际测定过程中,需要经常使用较低浊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测量用浊度仪的标准,标准溶液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测定结果。本文对几种低浊度标准溶液用不同容器在不同温度下保存时浊度的变化倩况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保存低浊度标准溶液的适宜方法,对浊度标准溶液的使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1实验方法1.1试剂与仪器 浊度标准溶液(母液):400NTU,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零浊度水:Mjlli—Q超纯水经0.2lAm滤膜过滤。散射光浊度仪:美国HACH2100No1.2实验方法 用零浊度水将400NTU浊度标准溶液(母液)逐级稀释成2NTU、8NTU、20NTU(由于稀释和仪器误差,实际浊度低于该值)的浊度标准溶液,分别用小口磨口玻璃瓶和塑料瓶盛装,在小于10Y的冷藏室、室温(约28C)和细菌培养箱(37C)中保存,于配制当天和放置l天、2天、5天、7天、14天、25天后测定其浊度,每次测定5次,取平均值。 2结果讨论2.1不同保存容器和保存温度浊度标准溶液的浊度变化见表1-表31.85NTU浊度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保存浊度变化情况(单位:NTU) 表1 温度时间 10℃ 28℃ 37℃ 塑料瓶 玻璃瓶 塑料瓶 玻璃瓶 塑料瓶 玻璃瓶 配置当天 1.85 1.85 1.85 1.85 1.85 1.85 放置1天 1.86 1.85 1.83 1.84 1.77 1.80 放置2天 1.84 1.86 1.81 1.81 1.73 1.78 放置5天 1.83 1.84 1.78 1.82 1.66 1.69 放置7天 1.81 1.84 1.77 1.78 1.57 1.66 放置14天 1.82 1.83 1.70 1.72 1.24 1.51 放置25天 1.79 1.83 1.51 1.58 0.65 1.32 表2:7.16NTU浊度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保存浊度变化情况(单位:NTU) 温度时间 10℃ 28℃ 37℃ 塑料瓶 玻璃瓶 塑料瓶 玻璃瓶 塑料瓶 玻璃瓶 配置当天 7.16 7.16 7.16 7.16 7.16 7.16 放置1天 7.15 7.16 7.15 7.15 6.99 7.02 放置2天 7.15 7.17 7.13 7.14 6.93 6.96 放置5天 7.15 7.16 7.09 7.11 6.84 6.84 放置7天 7.14 7.15 7.02 7.06 6.57 6.72 放置14天 7.14 7.15 6.81 6.87 6.01 6.32 放置25天 7.15 7.16 6.67 6.78 4.79 5.94 表3:18.5NTU浊度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保存浊度变化情况(单位:NTU) 温度时间 10℃ 28℃ 37℃ 塑料瓶 玻璃瓶 塑料瓶 玻璃瓶 塑料瓶 玻璃瓶 配置当天 18.5 18.5 18.5 18.5 18.5 18.5 放置1天 18.5 18.5 18.5 18.4 18.2 18.3 放置2天 18.4 18.5 18.4 18.5 17.9 18.0 放置5天 18.5 18.4 18.5 18.5 17.0 17.6 放置7天 18.3 18.4 18.2 18.0 16.5 17.1 放置14天 18.2 18.3 17.7 17.8 15.7 16.6 放置25天 17.9 18.3 17.1 17.3 14.7 15.8 2.2讨论 2.2.1实验的几种低浊度的标准溶液,在小于10℃冷藏保存时,25天内浊度变化均低于4%,14天内浊度几乎不下降。因此,稀释后的低浊度标准溶液在冰箱内冷藏保存,可保证在较长时间内使用而浊度不下降。 2.2.2室温(28℃)或37℃培养箱中保存,浊度愈低的标准溶液随放置时间延长浊度降低愈多;保存温度愈高,浊度降低速度愈快。在室温(28℃),2NTU的浊度标准溶液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天,8NTU和20NTU的浊度标准溶液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0天。在较高温度(约37℃)下,各低浊度标准溶液的浊度在配制后1天即出现明显下降,因此,浊度标准溶液不宜在较高温度(37℃)下保存。 2.2.3不同浊度的标准溶液,用玻璃容器保存其浊度下降程度低于用塑料容器保存,标准溶液浊度愈低,保存温度愈高,这种影响愈大。因此,低浊度标准溶液宜用玻璃容器保存。 3结束语 实验表明,低浊度标准溶液最适宜用玻璃容器在低于10℃的环境中冷藏保存,这样可保证在较长时间内使用而浊度不发生变化。室温保存则根据室温的高低,存放时间有所不同。

  • 【转帖】低浊度标准溶液保存方法初探

    浊度是表示水质最重要的物理外观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准确地测定水的浊度,可有效地指导净水、输水过程,保证供水水质。 福尔马阱(Formazin)聚合物悬浮液是当前世界上水质测量最常用的浊度标准液。我国国家标准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规定了用福尔马阱聚合物悬浮液作标准溶液,用散射光浊度仪测定水的浊度的方法。在实际测定过程中,需要经常使用较低浊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测量用浊度仪的标准,标准溶液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测定结果。本文对几种低浊度标准溶液用不同容器在不同温度下保存时浊度的变化倩况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保存低浊度标准溶液的适宜方法,对浊度标准溶液的使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1实验方法1.1试剂与仪器 浊度标准溶液(母液):400NTU,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零浊度水:Mjlli—Q超纯水经0.2lAm滤膜过滤。散射光浊度仪:美国HACH2100No1.2实验方法 用零浊度水将400NTU浊度标准溶液(母液)逐级稀释成2NTU、8NTU、20NTU(由于稀释和仪器误差,实际浊度低于该值)的浊度标准溶液,分别用小口磨口玻璃瓶和塑料瓶盛装,在小于10Y的冷藏室、室温(约28C)和细菌培养箱(37C)中保存,于配制当天和放置l天、2天、5天、7天、14天、25天后测定其浊度,每次测定5次,取平均值。 2结果讨论2.1不同保存容器和保存温度浊度标准溶液的浊度变化见表1-表31.85NTU浊度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保存浊度变化情况(单位:NTU) 表1 温度时间 10℃ 28℃ 37℃ 塑料瓶 玻璃瓶 塑料瓶 玻璃瓶 塑料瓶 玻璃瓶 配置当天 1.85 1.85 1.85 1.85 1.85 1.85 放置1天 1.86 1.85 1.83 1.84 1.77 1.80 放置2天 1.84 1.86 1.81 1.81 1.73 1.78 放置5天 1.83 1.84 1.78 1.82 1.66 1.69 放置7天 1.81 1.84 1.77 1.78 1.57 1.66 放置14天 1.82 1.83 1.70 1.72 1.24 1.51 放置25天 1.79 1.83 1.51 1.58 0.65 1.32 表2:7.16NTU浊度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保存浊度变化情况(单位:NTU) 温度时间 10℃ 28℃ 37℃ 塑料瓶 玻璃瓶 塑料瓶 玻璃瓶 塑料瓶 玻璃瓶 配置当天 7.16 7.16 7.16 7.16 7.16 7.16 放置1天 7.15 7.16 7.15 7.15 6.99 7.02 放置2天 7.15 7.17 7.13 7.14 6.93 6.96 放置5天 7.15 7.16 7.09 7.11 6.84 6.84 放置7天 7.14 7.15 7.02 7.06 6.57 6.72 放置14天 7.14 7.15 6.81 6.87 6.01 6.32 放置25天 7.15 7.16 6.67 6.78 4.79 5.94 表3:18.5NTU浊度标准溶液在不同温度保存浊度变化情况(单位:NTU) 温度时间 10℃ 28℃ 37℃ 塑料瓶 玻璃瓶 塑料瓶 玻璃瓶 塑料瓶 玻璃瓶 配置当天 18.5 18.5 18.5 18.5 18.5 18.5 放置1天 18.5 18.5 18.5 18.4 18.2 18.3 放置2天 18.4 18.5 18.4 18.5 17.9 18.0 放置5天 18.5 18.4 18.5 18.5 17.0 17.6 放置7天 18.3 18.4 18.2 18.0 16.5 17.1 放置14天 18.2 18.3 17.7 17.8 15.7 16.6 放置25天 17.9 18.3 17.1 17.3 14.7 15.8 2.2讨论 2.2.1实验的几种低浊度的标准溶液,在小于10℃冷藏保存时,25天内浊度变化均低于4%,14天内浊度几乎不下降。因此,稀释后的低浊度标准溶液在冰箱内冷藏保存,可保证在较长时间内使用而浊度不下降。 2.2.2室温(28℃)或37℃培养箱中保存,浊度愈低的标准溶液随放置时间延长浊度降低愈多;保存温度愈高,浊度降低速度愈快。在室温(28℃),2NTU的浊度标准溶液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天,8NTU和20NTU的浊度标准溶液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0天。在较高温度(约37℃)下,各低浊度标准溶液的浊度在配制后1天即出现明显下降,因此,浊度标准溶液不宜在较高温度(37℃)下保存。 2.2.3不同浊度的标准溶液,用玻璃容器保存其浊度下降程度低于用塑料容器保存,标准溶液浊度愈低,保存温度愈高,这种影响愈大。因此,低浊度标准溶液宜用玻璃容器保存。 3结束语 实验表明,低浊度标准溶液最适宜用玻璃容器在低于10℃的环境中冷藏保存,这样可保证在较长时间内使用而浊度不发生变化。室温保存则根据室温的高低,存放时间有所不同。

  • 原花青素标准溶液的测定,怎么不显色??

    我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葡萄枝条中的原花青素,具体方法如下:(1)试剂配制A:1%香草醛溶液(称取1.000g香草醛溶于甲醇液中,最后定容到100mL);B:8%的盐酸液(取8mL浓盐酸溶于甲醇中,定容至100mL)。显色剂:A∶B=1∶1,现用现配。(2)标准曲线绘制配制原花青素标准溶液,浓度为1.2mg/mL(精密称取儿茶素标准品0•120 0 g,用pbs缓冲溶液溶解,用甲醇定容至100 ml,配制成浓度为1 mg/ml的标准溶液。)。分别取1、2、3、4、5mL,然后定容至10mL。再各取1mL(另取1ml甲醇液为空白液),分别加入5mL显色剂,摇匀,避光,在(30±1)℃恒温水浴中保持30min。取出,在500nm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值,绘制标准曲线图。这里有一个问题,我没看到有显色出现啊,应该是显什么色的?溶液标准品是应该直接用甲醇溶解,甲醇定容还是用蒸馏水溶解,甲醇定容呢????求大神解答!!!

  • 【原创大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河豚鱼及鳗鱼中的林可霉素、竹桃霉素、红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螺旋霉素、吉它霉素、交沙霉素残留的研究

    【原创大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河豚鱼及鳗鱼中的林可霉素、竹桃霉素、红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螺旋霉素、吉它霉素、交沙霉素残留的研究

    0.9940。河豚鱼中的8种抗生素和鳗鱼中林可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吉它霉素方法检出限(LOD)为2.0 μg/kg;鳗鱼中螺旋霉素、竹桃霉素、交沙霉素、替米考星方法检出限(LOD)为5.0µg/kg。回收率在75.4%~124.0%之间。八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r)在1.34%~5.79%之间,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RSDR)在6.20%~15.27%之间。可以用于河豚鱼和鳗鱼中8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的定性和定量。河豚鱼和鳗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营养丰富。由于目前中国的河豚鱼和鳗鱼主要是养殖的,在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使用抗生素用于保护鱼体正常生长。养殖用药主要是林可霉素、竹桃霉素、红霉素、替米考星和泰乐菌素等,该类抗生素通过羟基以苷键与去氧氨基糖或二甲氨基糖缩合成碱性苷,作用于细胞核糖体50 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曾广泛应用于食用动物作为预防和治疗用药,而通过食用途径进入人体,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世界各国对抗生素药物残留均有严格的限量要求,欧盟已限制在供食用动物中的饲料中使用,中国也有相应的要求。近年来,日本、韩国针对河豚鱼以药物残留为借口相继对中国河豚鱼实行贸易技术壁垒,限制和排斥中国河豚鱼出口。因此,为破解该类壁垒、促进出口,一种高灵敏度的测定河豚鱼和鳗鱼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多残留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林可霉素等抗生素的吸收光谱多在紫外末端区,缺乏可用的特征紫外吸收区位。已见报道的文献中,主要分析方法有微生物法、荧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薄层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CE)和液质联用技术LC-MSn法法。在近期的文献报道中,测定大环内酯类残留,样品前处理大多采用缓冲溶液提取合固相萃取技术分析技术,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这种技术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特异性好,能够对低浓度的样品进行很好的定性确认,已经成为食品和环境中污染物定性、定量分析的重要手段。文献报道的测定大环内酯类分析方法多应用于食品和动物产品,未见到同时适用于河豚鱼、鳗鱼的相关检测研究。在参考以上文献的基础上,建立用Tris缓冲溶液提取河豚鱼和鳗鱼中8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Oasis HLB固相萃取柱萃取、净化,罗红霉素为内标,LC-MS-MS检测河豚鱼和鳗鱼中8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新方法。该方法经过4年的推广使用,提取操作简单、回收率稳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未发现不良反应,林可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吉它霉素检出限达到2.0µg/kg,鳗鱼中的螺旋霉素、竹桃霉素、交沙霉素、替米考星检出限达到5.0µg/kg,低于国际上该类药物残留限量的检测要求。1 实验过程1.1 主要试剂水,符合GB/T 6682,一级。甲醇、乙腈,色谱纯。甲醇溶液(2+3)。定容液:0.01 mol/L乙酸铵溶液+乙腈(17+3)。tris溶液:依次溶解12.0 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和7.35 g氯化钙(CaCl2·2H2O)于1000 mL水中,用盐酸调节pH值为9。标准物质:林可霉素(CAS 7179-49-9)、竹桃霉素(CAS 7060-74-4)、红霉素(CAS 59319-72-1)、替米考星(CAS 108050-54-0)、泰乐菌素(CAS 74610-55-2)、螺旋霉素(CAS 8025-81-8)、吉它霉素(CAS 1392-21-8)、交沙霉素(CAS 16846-24-5)和内标物质罗红霉素(CAS 80214-83-1),纯度≥95%。2.0 μg/mL标准工作溶液:依次准确称取每种标准物质适量,用甲醇溶解至浓度为1.0 mg/mL的标准储备溶液;将标准储备溶液用甲醇逐步稀释为2.0 μg/mL的标准工作溶液。1.0 μg/mL内标标准溶液:准确称取罗红霉素适量,用甲醇溶解为浓度1.0 mg/mL的内标储备溶液;将内标储备溶液用甲醇逐步稀释为1.0 μg/mL内标标准溶液。测定河豚鱼用基质标准混合工作溶液系列:分别吸取1.0 μL、2.0 μL、5.0 μL、25.0 μL浓度为2.0 μg/mL的标准工作溶液,依次加入到相应的试剂瓶中,再分别加入20.0 μL内标工作溶液,用河豚鱼样品空白提取液定容至1.0 mL。配成内标物浓度均为20 ng/mL,林可霉素、竹桃霉素、红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螺旋霉素、吉它霉素和交沙霉素分别为2.0 ng/mL、4.0 ng/mL、10.0 ng/mL、50.0 ng/mL的四个浓度水平的测定河豚鱼用基质标准混合工作溶液系列。测定鳗鱼用基质标准混合工作溶液:分别吸取浓度为2.0 μg/mL的林可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吉它霉素标准工作溶液各1.0 μL、2.0 μL、5.0 μL、25.0 μL和螺旋霉素、竹桃霉素、交沙霉素、替米考星标准工作溶液各2.5 μL、5.0 μL、10.0 μL、25.0 μL,依次加入相应的试剂瓶中,再分别加

  • 元素标准溶液的保存

    元素标准溶液的配制一般用的是容量瓶,大家对于这些标准溶液的保存是怎样的呢?是直接用容量瓶保存还是用其他容器呢,保存的温度有相应的规定吗?

  • 【原创】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请教各位一下:在标定盐酸标准溶液时,用无水碳酸钠作基准准确还是用硼砂准确? 假如我要配制0.5mol/L的盐酸,标出的结果是0.4741mol/L,溶液的体积估计为13000mL,请问我应该加几毫升浓盐酸? 谢谢

  • 【分享】原子吸收仪分析单元素标准溶液

    下午好,大家从事操作原子吸收光谱仪,我们首先是做标准曲线,一、做标准曲线就需要配制各单元素四至五个不同浓度点标准溶液;配制单元素如铅、铜、铬、汞,镉、银等,一般保质为几个月? A 、一个月期限 B、二个月期限 C、三个月期限 D、半年期限 二、原子吸收光谱仪各单元素标准溶液浓度为1000ug/ml,在配制过程中要加入不同浓度介质溶液如(10%硝酸.5%盐酸)等.最关键是各单元素生产批号, 有效期为两年,单元素有值日期;单元素标准溶液由国家标准样品证书;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批准;然而单元素两年有效已经是否如处理; A 、两年单元素有效过期就作废处理, B 、继续使用半年至一年是否合理; C 、请购新标准品;三、新购的单元素标准品买回检查生产批号已经过三个月 处理方法; A 、退换近期生产生产 批号单元素标准溶液; B 、 厂家或代理商不予退换应如何处理; C 、接收新进标准溶液,下次注意就好;四、 国家标准样品证书的标准单元素正规厂家有多少?并且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批准;如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纳克标准溶液、百灵科技有限生产标准溶液等。

  • 标准溶液期间核查问题

    请问各位专家,各位的标准溶液期间核查是如何进行的,我先说一下我们的吧:1.开启一支新的有效的标液,配制三个浓度等级。例如:10、20、30ug/mL2.用待核查的标液,稀释到20ug/mL3.建立曲线,把稀释后的待核查标液测试十次,求标准偏差。4.评判方法用:En值其实还可以用t检验,均值—极差控制图可以评判。有几个疑问:1、例如移液管、人员操作等引入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感觉此方法核查不是很好。 2、有些标液开封后需要一次性使用,例如:六价铬标准溶液,证书要求开封后一次性使用,但实际是用不完的,剩余很 多,造成浪费。 3、标准溶液属于标准物质,按道理是每一瓶都需要期间核查,但工作量挺大的,部分元素一个星期就用完了。有没有文件规定,标准物质在使用期间至少需要核查一次?盼复!谢谢!

  • 【实战宝典】如何确定标准溶液的有效期?

    【实战宝典】如何确定标准溶液的有效期?

    [font=宋体]发帖人:[/font][color=black]Insm_75159e87[/color][font=宋体]链接:[/font][url=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867515]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9[/url]61381[b][font=黑体][color=black]问题描述:[/color][/font][/b][font=宋体][color=black]实验室的标准溶液,有必要每次都领用新的吗?请问内标开封后能使用多久?当测定同一个项目,不同标准方法中规定的标准物质有效期不同时,实验室标准溶液的有效期如何确定?[/color][/font][font=黑体][b]解答:[/b][/font][font=宋体]标准物质标准溶液研制生产单位一般都是经过[/font]CNAS-CL04-2017[font=宋体]《标准物质[/font]/[font=宋体]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认可的单位。标准溶液在生产研发过程中要经过定值分析、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等过程,其中稳定性检验又有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检验,通过稳定性检验趋势分析法评估确定有效期。对于稳定性较好的标准溶液,在保存得到的情况下可以多次使用。对于有效期短或者不稳定的标准溶液或者开封后溶剂产生变化的,有必要每次使用在有效期内且没有开封的标准物质,开封后应立即使用。[/font][font=宋体]挥发性的标准溶液开封后不能长期保存,半挥发的标准溶液冷冻保存可以保存[/font]1-2[font=宋体]个月。开封后的标准溶液如果要继续使用应该进行期间核查,用新开瓶标准溶液验证已用标样浓度,确保标准溶液的测定值还在推荐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例如,四氯乙烯中石油类标准物质,溶剂是四氯乙烯,开瓶后立即测定和开瓶后放置[/font]4 h[font=宋体]测定,其红外光谱的吸光度发生了变化如下图,产生的谱线杂峰对石油类的测定产生影响。[/font][align=center][img=UKN7H8)_C(O_]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3/202303241320226559_3138_3389662_3.jpg!w568x200.jpg[/img][/align][align=center][font=黑体]图[/font]5-2 [font=黑体]四氯乙烯溶剂放置时间红外谱图变化[/font][/align][font=宋体]内标溶液也属于标准溶液的一类。使用内标溶液有个特点是样品加入的内标浓度和校准曲线中内标浓度是保持一致的,如《土壤和沉积物[/font][font=宋体]多环芳烃的测定[/font] [font=宋体][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质谱法》([/font]HJ805-2016[font=宋体])中内标物[/font]2[font=宋体]-氟联苯和对三联苯-[/font]d14[font=宋体]以及《土壤和沉积物[/font] [font=宋体]多环芳烃的测定[/font] [font=宋体]高效[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色谱[/color][/url]法》([/font]HJ784-2016[font=宋体])中的内标:十氟联苯,或者通过三通同步载入相同量进入仪器测定,如[/font] [font=宋体]《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方法[/font] [font=宋体]第[/font]3[font=宋体]部分:钡、铍、铋等[/font]15[font=宋体]个元素量测定[/font] [font=宋体][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法》([/font]DZ/T0279.3[font=宋体])中使用内标元素铑、铼,校准曲线和样品加入的量是一致的,因此内标溶液浓度因打开后放置一段时间后(有效期内)有些变化,最终对结果影响可以忽略。[/font]

  • 标准物质/标准溶液期间核查1

    一、哪些标准物质/标准溶液需进行期间核查? 原则上,所有具备一定储存期限(即非现配现用)的标准物质/标准溶液均应进行期间核查。但由于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且相关法规文件未有硬性规定,很多实验室会根据标准物质/标准溶液的储存期限、稳定程度等因素,确定需进行期间核查的标准物质/标准溶液清单以及相应的核查频次。一般建议储存期在3个月以上的标准物质/标准溶液,在其有效期的中间时间点应至少进行1次期间核查(针对性质不稳定的标准物质/标准溶液,可适当增加核查频次),如发现其外观、储存条件发生变化或怀疑其导致检验检测结果异常等情况,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核查。

  • 滴定液、标准溶液管理制度

    关键词:滴定液、标准溶液管理制度 目的:建立滴定液与标准溶液管理制度,保证检验数据准确无误。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品分析用滴定液与标准溶液的管理。责任人:QC科长、滴定液与标准溶液配制人、标化人、复标人。主体内容1 滴定液与标准溶液由专人配制、标化、复标及发放管理。2 滴定液与标准溶液试剂质量要求2.1 配制滴定液与标准液的试剂为“分析纯”化学试剂,配制前应检查封口及包装情况,应无污染、在规定的使用期内。2.2 配制滴定液与标准液所用的水为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注射用水。2.3 用来标定滴定液浓度的基准物质应为“基准试剂”,为防止基准试剂存放后可能吸潮,配制前应干燥至恒重(应按药典规定)。3 滴定液与标准溶液的配制:3.1 称重是决定所配标准溶液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必须按规定使用灵敏度万分之一(或十万分之一)的专用天平。3.2 玻璃仪器应清洁无痕迹,所用容量玻璃仪器须经过校正,有校正合格证。如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均选用一等品(A级)。3.3 严格按中国药典或者其它法定标准规定的配制方法配制,实验操作规范,符合要求。3.4 滴定液的浓度标定值应与名义值一致,应为其名义值的0.95~1.05;若超出此范围,应加入适量的溶质或溶剂予以调整。3.5 配制标准溶液与滴定液须放在与溶液性质相适应的洁净瓶中,贴好状态标志。4 滴定液的标定和复标4.1 滴定液标定和复标所需天平与玻璃仪器必须符合3.1项和3.2项的要求。4.2 滴定溶液配制后应摇匀,放置三天以上(或按各品种的要求)方可标定(有些需过滤),标定方法按中国药典或其它法定标准执行。4.3 滴定溶液必须由第一人进行标定,第二人进行复标。4.4 每次标定或复标应作几份平行操作,一般不得少于三份,其结果应有严格的一致性,然后采用算术平均值,结果的相对偏差均不得超过0.1%。4.5 以标定计算所得的平均值和复标计算所得的平均值为各自测得值,计算二者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1%,否则应重新标定。4.6 如果标定与复标结果满足误差限度的要求,则将二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滴定结果。5 滴定液的配制、标定、复标与标准溶液的配制应有完整的专用原始记录。6 复标合格的滴定液及配制好的标准溶液须贴标签,标签上写明:品名、浓度、配制日期、标化日期、标化温度、标化人、复标温度、复标日期、复标人、使用效期等。7 滴定液应定期复标。滴定液的使用期限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为1-3个月,超过期限不得使用。8 滴定液与标准液的贮存与发放8.1 滴定液与标准溶液的贮存环境应与其配制标定室相同。8.2 贮存于一个单独的房间内或一个专用柜中,由专人负责保管发放。8.3 瓶口注意防尘。一般可用无毒、洁净的塑料袋捆紧,必要时注意避光保存。8.4 每日检查贮存间的温度情况并记录,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特别应注意那些稳定性差的滴定液。8.5 超过使用期限的保管人员不得发放,使用人员不得使用。8.6 所有检验用的试剂、指示液、缓冲液等,均须按规定贴上瓶签。标签上应注明名称、规格、配制日期

  • 标准溶液的分类及管理介绍

    [align=center][b]标准溶液的分类及管理介绍[/b][/align]1[b]标准溶液的分类[/b]当我们以化学分析法或仪器分析法进行分析测定时,往往需要配置标准溶液。标准溶液就是已知其主体成分或其他特性量值的溶液。按照用途的不同,又分为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和pH测量用标准溶液。[b]1、标准滴定溶液[/b]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主要用于测定试样中主体成分或常量成分,有两种配制方法:一是用一级或二级标准物质(又称“基准试剂”)直接配制;二是用分析纯以上规格的试剂配成接近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标准物质进行测定(称为“标定”)。GB601-88《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是我国唯一的标准方法。标准滴定溶液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符号为c(B),单位为molL-1,意指每升溶液中含有的滴定剂B为基本单元的物质的量(mol)。例如,某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为c(1/2H2SO4)=0.1000molL-1,又如,c(1/5KMnO4)=0.1021molL-1。[b]2、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b]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又称仪器分析用标准溶液,GB602-88《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给出了83种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该种溶液所含的元素、离子、化合物或基团的量,以每毫升含有多少毫克表示。该标准规定的多数标准溶液浓度为0.1mgmL-1,少数是1mgmL-1,仅一种是10mgmL-1。规定浓度下溶液比较稳定,可称为贮备液,当需要使用更低浓度时可按要求稀释,制成标准系列溶液。[b]3、pH测量用标准溶液[/b]当用pH计测量溶液的酸度时,必须先用pH标准溶液对pH计进行校准。[align=left]2[b]标准溶液的管理[/b][/align]1、标准溶液的制备和标定、使用管理,由检验室设专人负责。2、标准溶液的制备必须严格按GB/T601-2002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规定进行,专人配制和标定,且不得少于两人,标定时应详细记录标定过程。3、标准溶液实行标志管理,制备好的标准溶液应在标签上注明名称、浓度、基准物质名称、配制人、配制日期、标定人、标定日期、保存时间,并合理放置,由专人妥善保管。4、标准溶液的配制人和标定人要填写“标准溶液的制备与标定原始记录”。配制好的标准溶液由室主任批准后,方可使用。5、标准溶液在检验室内应单独放置,并保证室内环境条件符合要求;标定好的标准溶液在常温下的保存时间不得超过两个月;超过期限的标准溶液由配制人员重新标定,作好相应的记录和标签。6、检验人员使用标准溶液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向室主任反映,做好相应处理。转载于《分析测试百科网》

  • 哪些标准物质/标准溶液需进行期间核查?

    ????原则上,所有具备一定储存期限(即非现配现用)的标准物质/标准溶液均应进行期间核查。但由于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且相关法规文件未有硬性规定,很多实验室会根据标准物质/标准溶液的储存期限、稳定程度等因素,确定需进行期间核查的标准物质/标准溶液清单以及相应的核查频次。一般建议储存期在3个月以上的标准物质/标准溶液,在其有效期的中间时间点应至少进行1次期间核查(针对性质不稳定的标准物质/标准溶液,可适当增加核查频次),如发现其外观、储存条件发生变化或怀疑其导致检验检测结果异常等情况,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核查。

  • 标准溶液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模板

    [align=center][b]标准溶液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模板[/b][/align]原创 色谱室老司机1.1核查目的保证实验室所使用的标准(滴定)溶液量值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对使用中的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期间核查,验证标准(滴定)溶液量值准确、性质稳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1.2适用范围适用实验室所使用的标准(滴定)溶液的期间核查。1.3检查项目标准(滴定)溶液外观性状、包装完整性、有效期、保存条件、溶液是否澄清、有无污染、是否有标准物质证书、量值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等。1.4检查依据标准物质期间核查程序。1.5检查方法1.5.1感官(外观)检查:包括包装是否完好、溶液是否澄清、有无沉淀、内容物是否污染、有效期、证书情况、储存情况、参数标准值(或前次检测结果)及不确定度等。1.5.2量值核查(测定)及数据处理方法用与待核查之标准溶液不同源的另一标准溶液作标准,测定待查标准溶液的浓度6[sup]-10[/sup]次,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及极差,然后用代用t检验法计算L值并判定核查结果。 L=(-μ)/R, 式中,L——代用t检验法L临界值,标准液核查结果均值, μ——标准溶液标准(示)值, R——核查结果极差。1.5.3核查结果判定若计算得出的L≤L临界值表中L值(α=0.05)时,说明该核查标准溶液的核查结果与标准值无显著性差异,该标准溶液可继续使用。反之,核查结果与标准值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室对该标准液的量值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应采取预防措施(查 L 临界值表得 L(α=0.05,n=10))。1.5.4核查结论若核查标准溶液的核查结果与标准值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标准溶液核查合格,可继续使用。

  • 最全的无机元素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1、锂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6.1078g无水氯化锂或7.9202g硫酸锂,溶于少量水中,移人1000m1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锂。 (2)称取5.3228g碳酸锂,加水约150ml,缓慢加入盐酸(10%)至溶解完全,煮沸除去二氧化碳,冷却后移人1000mI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锂。2、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2.5421g氯化钠(预先在400一450℃灼烧至恒量,无爆裂声,冷却至室温后使用)或2.3051g无水碳酸钠.溶于少量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钠。3、钾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1.9068g氯化钾(预允在400一500℃灼烧至恒量,无爆裂声,冷却至室温后使用),于300ml锥形瓶中,溶于少量水后,移人l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lmI含有lmg钾。4、铷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1.4148g氯化铷(在110℃烘干过)或1.5620g硫酸铷,溶于少量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1合有1mg铷。5、铯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1.26675g氯化铯(在110℃烘干过)或1.40886g硫酸铯,溶于少量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1合有1mg铯。6、铜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1.0000g金属铜,加入20ml硝酸(1十1),低温加热溶解并蒸发至近干,再加入10m1硫酸(1十1),小心继续蒸发至冒白姻,冷却后加水浸取,待盐类全部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铜。 (2)称取3.9281g硫酸铜(CuSO45H 2O)溶于少量水中,滴入几滴硫酸(1十1),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铜。7、银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1.0000g金属银于300mI烧杯中,加入25ml硝酸(1十1),加热溶解完全后,继续加热煮拂以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lml含有lmg银。 (2)称取1.5748g硝酸银,溶于100ml水中,移入10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lml含有lmg银。8、金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0.1000g纯金于200ml烧杯中,加入1 0mI王水,加热至完全溶解,加入1m1氯化钠溶液(10%),于水浴上蒸干,加入盐酸继续蒸干,重复两次,再加入10m1盐酸溶解残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刘度,摇勺。此溶液1ml含有0.1mg金。9、铍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1.0000g金属铍于150ml烧杯中,加入10毫升盐酸(1十1)或硫酸(1十1),缓缓加热至溶解,冷却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勺。溶液盐酸或硫酸酸度保持约1—2%。此溶液lml含有1mg铍。 (2)称取19.6488g硫酸蚀(BeSO44H2O)或20.75258硝酸铍〔Be(N02)23H 20〕,溶于少量水后,加入1 m1硫酸(1十1)或硝酸(1十1),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勺。此溶液lml含有1mg铍。10、镁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1.0000g金属镁或1.6583g氧化镁成10.1266g硫酸镁(MgSO47H 2O),加入20ml水、慢慢加入20m1盐酸(1十1), 待溶解完全后,加热煮沸,冷却后核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镁。11、钙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 称取2.4971g预先在105---110℃干燥至恒量的碳酸钙(CaC03)于300m1烧杯个,加入20ml水,然后滴加盐酸(1十1)至完全溶解,再加入10ml盐酸.煮沸除去二氧化碳,取下冷却,移入l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择至刻度,摇匀。此溶液lmlI含有1mg钙。12、锶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3.0418g氯化锶溶于盐酸(0.3mol/1)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以盐酸(0.3mol/1)稀释至刻度(或溶于水中,配制成水溶液),摇匀。此溶液l ml含有lmg锶。13、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1.7785g氯化钡,溶于少量煮沸过的水中,冷却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合有1mg钡。14、锌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1.0000g金属锌于300 m1烧杯中,加入30一40ml盐酸(1十1),使其溶解完全后,加热煮沸几分钟,冷却后移入1000m1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lml合有lmg锌。 (2)称取1.2447g氧化锌(预先在900℃灼烧至恒量),于300ml烧杯中,加入20ml硫酸(0.05mol/1),使其溶解完全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据匀。此溶液lml台有lmg锌。15、镉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1.0000g金属镉于300m1烧杯中,加入20—20m1盐酸(1十1)溶解完全后,冷却,移入l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lmg镉。 (2)称取2.0311g氯化镉于300m1烧杯中,溶于少量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lml含有1mg镉。16、汞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1.6631g硝酸汞于300m1烧杯中, 加入20m l硝酸(1十3),以水稀释到50ml左右,待溶解完全后移入10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此溶液lml含有1mg汞。 (2)称取1.3535g氯化汞,溶于少量水(或溶于0.5mol/l硫酸)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此溶液lml含有1mg汞。 (3)称取1.0000金属汞于300m1烧杯中,加入20—30m1硝酸(1十1),移至通风橱内慢慢加热分解。分解完全后加水稀释、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溶液酸度为1%。此溶液1m1含有lmg汞。没完待续

  • 配制的标准溶液和外购的标准溶液需不需要放在冰箱里?

    大家好! 我们单位要申请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最近请了一家咨询公司进行了相关培训。那位老师在看了我们的化学实验室,在看到配制的标准溶液时,她说:“购买的标准溶液和自己配制的标准滴定溶液要放在冰箱里面”,不知道各位同行的实验室是怎么做的,把标液放在冰箱里有必要吗?

  • CNS_08.009_叶绿素铜钠盐

    CNS_08.009_叶绿素铜钠盐

    [align=center][font='黑体'][size=29px]叶绿素铜钠盐[/size][/font][/align][align=center]杨宗琦[/align]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是由四个吡咯环与镁离子相互配合而形成的镁卟啉类化合物。它是天然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具有排毒养颜,抗病强身,抑菌除臭等功效,一方面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品、食品、色素、脱臭剂等方面,另一方面在医药上也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并应用于各种牙膏的开发中。但游离的叶绿素卟啉环中的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容易被氢离子取代,生成脱镁叶绿素使色泽褪去,且对光、酸和热比较敏感,使叶绿素的应用受到严重限制。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试图对叶绿素的结构进行修饰,使其变成相对稳定的金属卟啉结构,而叶绿素铜钠盐就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叶绿素铜钠盐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医学上,叶绿素铜钠盐是一类重要的药物,甚至可用叶绿素铜钠盐用于治疗白血病。本文将从基本性质、制备工艺、含量测定等方面介绍叶绿素铜钠盐。[font='黑体'][size=18px]一、基本性质[/size][/font] [align=left]叶绿素,英文名Chlorophyllin,中文别名叶绿素镁钠盐 、叶绿酸粉末、 叶绿素铜三钠,呈墨绿色粉末,着色力强,色泽亮丽,其水溶液呈蓝绿色澄清透明液,[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低醇,不溶于氯仿。水溶液透明、无沉淀。在酸性情况下([/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pH 6.5 [/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以下[/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9px][color=#000000])[/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或钙离子存在时,则有沉淀析出。[/color][/size][/font]当其水溶液pH 值小于6 时,染液底部出现粉末状沉淀,这是由于平面空间结构的叶绿素铜钠分子在酸性条件下易于聚集 。叶绿素铜钠盐可以菠菜或蚕粪为原料,用丙酮或乙醇提取叶绿素,添加适量硫酸铜、叶绿素卟啉环中的镁原子被铜置换即生成。[/align]1.1物理化学性质沸点:801.6℃at 760 mmHg分子式:C[font='calibri'][size=13px]34[/size][/font]H[font='calibri'][size=13px]31[/size][/font]CuN[font='calibri'][size=13px]4[/size][/font]Na[font='calibri'][size=13px]3[/size][/font]O[font='calibri'][size=13px]6[/size][/font]分子量:724.148闪点:438.6℃储存条件:密封于2-8℃阴凉干燥处溶解性:易溶于水,略溶于醇和氯仿。[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61804161897_7669_1608728_3.png[/img] [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8/202108061804162109_5211_1608728_3.png[/img]1.2中毒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系统性铜中毒症状包括:毛细血管损伤、头痛、冷汗、脉搏微弱、肝肾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继而抑制、黄疸、抽搐、麻痹和昏迷。休克和肾衰会导致死亡。慢性铜中毒包括肝硬化、脑损伤和脱髓鞘、肾损害;铜沉积在角膜引起人威尔逊病。还有报道铜毒性导致血红蛋白贫血和加剧动脉硬化。目前,其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1.3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1.4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建议的贮存温度:2 - 8℃,对光线敏感[font='黑体'][size=18px]二、制备工艺[/size][/font]工艺流程:原料→预处理→浸提→过滤→皂化→回收乙醇→石油醚洗涤→ 酸化铜代→抽滤水洗→ 溶解成盐→过滤→干燥→ 成品2.1方法一将富含叶绿素的原料( 国内生产以蚕沙为主) 于40~ 50℃烘干后,研细成粉末状。加粉末量3倍的乙醇丙酮混合液( 1/ 1)于40~45℃提取2.5h,抽滤,滤渣用同等体积乙醇丙酮的混合液再提取 一次。合并两次提取液并加NaOH 调pH 值为11,加热皂化( 50°C左右) 30min。皂化是否完全可用石油醚萃取来判断,上层液呈黄色即为皂化完全 。皂化完全后蒸馏浓缩回收混合液( 60°C左右) 直至体积为原来的1/4~ 1/ 3 即可。再用石油醚萃取4次。下层用盐酸调至pH 值为7,加硫酸铜后调pH值为2, 并在50℃下铜代2h。反应结束即有颗粒状沉淀形成,静置冷却。室温下收集沉淀, 先用50~ 60℃水洗涤,再用30% ~ 40% 的乙醇洗涤至乙醇层为浅绿色。再用石油醚洗涤至石油醚层为浅绿色。滤饼用丙酮溶解,用5%的NaOH 乙醇溶液沉淀,pH 值为12,收集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即得产品。在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不易过高,调节pH 值时要小心,温度过高以及pH 值过大或过小都能使叶绿素分解 。此为百度文库提供的制备方法。通过查阅知网,我们了解到以下几种从不同原材料出发的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的方法。2.2方法二:螺旋藻制取叶绿素铜钠盐基本思路:利用硫酸铜对螺旋藻进行浸泡铜化,再用丙酮乙醇混合液浸提得到叶绿素的有机溶液,再经过皂化、萃取、浓缩、干燥等步骤将叶绿素改造为叶绿素铜钠盐。具体步骤:材料:螺旋藻主要试剂:AR乙醇(沸点 78.1℃),AR 丙酮(沸点 56.1℃),AR氢氧化钠,AR 石油醚,AR 盐酸,硫酸铜晶体(CuSO[font='calibri'][size=13px]4[/size][/font].5H[font='calibri'][size=13px]2[/size][/font]O),食盐,白砂糖,可溶性淀粉,用时配成各种所需浓度。工艺流程:螺旋藻→粉碎→铜化(5%CuSO[font='calibri'][size=13px]4[/size][/font]溶液)→洗涤、脱水→浸提(丙酮乙醇混合液)→过滤→浓缩→皂化(5%NaOH溶液)→萃取(石油醚)→干燥→叶绿素铜钠盐产品具体步骤:称量 5.0g 粉碎好的螺旋藻于试管中铜化 13h 后,洗涤脱水于锥形瓶中,加入 70:30 的丙酮乙醇混合液 300mL,加盖在室温下浸提 2h,过滤,浓缩,皂化(5%NaOH 溶液),萃取(石油醚),干燥,可制得墨绿色带金属光泽的叶绿素铜钠盐产品。该文献还对叶绿素铜钠盐的稳定性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螺旋藻叶绿素铜钠盐的耐光性较较差,需在避光条件下保存;热稳定性较好,但不能高于85 ℃;不耐强酸;食盐、白砂糖、淀粉等食品添加剂无不良影响。2.3方法三:剑麻膏中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基本思路:以从剑麻膏中萃取得到的叶绿素为原料,研究了酸化、铜代、皂化条件对叶绿素铜钠盐产率的影响。该文献指出,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过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先皂化,后铜代,目前大多数文献都采用这种方法,但由于叶绿素的耐酸性较差,所得产品纯度不够,产率不高 另一种是先铜代后皂化,即将提取出的叶绿素首先脱镁铜代,使叶绿素变成比较稳定的叶绿素铜,再经皂化成盐得到产品。这种方法对反应温度和时间的要求不太苛刻,有利于提高叶绿素的稳定性。故他们采用先铜代后皂化的方法,遵循节能降耗,提高效率的原则,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所得叶绿素铜钠盐的性能和质量进行检测。实验试剂与仪器:剑麻膏,由广西武鸣东风农场提供 乙醇、丙酮、盐酸、氢氧化钠、石油醚、硫酸铜均为分析纯。BSA224S电子天平 FZ102 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 HH-2数显恒温水浴锅 723N可见分光光度计 R201L 旋转蒸发仪。具体步骤:[font='宋体']①[/font]叶绿素的提取称取30 g 剑麻膏于250 mL的三口烧瓶中,用 85% 的乙醇在 60 ℃水浴锅中提取3 h。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含有叶绿素的提取膏状物。加入丙酮,萃取叶绿素,回收丙酮,得到叶绿素膏状物。[font='宋体']②[/font]叶绿素铜的制备 叶绿素加入少量乙醇溶解,用 10%的盐酸调 pH 为酸性,这时溶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酸化脱镁 45 min 后,边搅拌边加入10%CuSO[font='calibri'][size=13px]4[/size][/font]溶液进行铜代,有絮状沉淀生成,抽滤,用热水反复洗涤,得叶绿素铜。[font='宋体']③[/font]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 叶绿素铜用少量乙醇溶解,加入 10% NaOH 溶液,75 ℃皂化 1 h,加入等量的石油醚,充分摇动,静置分层。除去上层黄色的叶黄素等脂溶性杂质,将下层深绿色的叶绿素铜钠盐收集于小烧杯中,水浴蒸干水分,在 60 ℃下烘干,即得目标产物。 该文献还讨论了酸化脱镁的条件优化,他们发现,叶绿素铜的产率随着溶液 pH 的增大而逐渐减小,pH>3时,产率下降。说明当 pH较大时,酸度不够,一部分叶绿素卟啉环中的镁离子没有脱落下来,导致叶绿素铜得率下降。所以,以pH =3 为宜。对于[font='fzktk--gbk1-00'][size=13px][color=#000000]酸化时间对叶绿素铜得率的影响[/color][/size][/font][font='fzktk--gbk1-00'][size=13px][color=#000000],研究发现[/color][/size][/font][font='ssj4'][size=13px][color=#000000],[/color][/size][/font]酸化时间超过 60 min 时,叶绿素铜的产率增大不太明显,说明酸化反应基本完成。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酸化时间以 60 min 为宜。对于酸化温度对叶绿素铜得率的影响,发现叶绿素铜得率在45-65℃随着酸化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在65-85 ℃产率变化不大,超过85 ℃时,产率突然下降。可能是高温使叶绿素铜中的环状结构氧化,四吡咯环破坏而被降解,使叶绿素铜的产率降低。所以,酸化温度以65℃为宜。对于加铜量对叶绿素铜得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硫酸铜量的增加,叶绿素铜的得率增加,加入量大于 15 mL 时,增大幅度不明显,基本保持稳定。实验过程中还发现,加铜量太多时,溶液中游离铜的量也会增多,会延长叶绿素铜的洗涤时间。考虑到实验效率和能耗问题,加铜量以15 mL为宜。对于铜代时间对叶绿素铜得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叶绿素铜的得率随着铜代时间的延长呈增大趋势,铜代时间超过2h时,叶绿素铜得率的增大幅度不大。所以,铜代时间以2h为宜。对于皂化温度对叶绿素铜钠盐得率的影响,叶绿素铜钠盐的产率随着皂化温度的升高不断提高,当温度高于85℃时,产率稍有下降,这可能是因为生成的叶绿素铜钠盐在较高的温度下会部分分解,导致产率下降,为了保证叶绿素铜钠盐的质量,皂化温度选择75 ℃为宜。对于皂化时间对叶绿素铜钠盐得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叶绿素铜钠盐的得率随着皂化时 间的延长而增大,≥60 min 后得率趋于稳定。皂化时间较短时,用石油醚萃取的过程中,分层不明显,醚相呈绿色,说明没有皂化完全。所以,皂化时间以60 min 为宜。对于pH 对叶绿素铜钠盐得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pH>11 时,叶绿素铜钠盐的得率趋于稳定,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 pH为9或10时,用石油醚萃取酯溶性物质时,界面会有固体颗粒,分层界面不清晰,醚相为绿色,这都是因加碱量不够,导致皂化不完全。所以,皂化时以pH = 12为宜。该文献还对叶绿素铜钠盐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对于耐光性,研究表明叶绿素铜钠盐在强光下不稳定,但与叶绿素相比,已经大大提高了耐光性。对于耐热性,实验结果为在90 ℃以内,叶绿素铜钠盐的吸光度基本保持不变,颜色均为绿色 温度高于90 ℃时,吸光度开始有下降趋势,但幅度不大,即使是在110 ℃时,叶绿素的保存率也为96.9%,说明叶绿素铜钠盐的耐热性还是比较理想的,可添加到处理温 度在100 ℃以内的食物中。对于耐酸碱性,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溶液的吸光度随着pH的增大而升高,pH在3~6 范围内,吸光度变化幅度不大,溶液颜色呈土绿色 pH = 7时,吸光度值有个比较大的跳跃 在 7~12 范围内,吸光度的变化幅度也不太大,溶液颜色呈碧绿色。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 pH<3时,溶液中会出现大量沉淀,这可能是因为叶绿素铜钠盐在强酸条件下生成了不溶于水的叶绿素铜酸 当pH>11时,因碱性太强,加速脱酯反应,使叶绿素分解,溶液的吸光度迅速下降,但在碱性条件下,因不发生脱镁或碳环裂解反应,却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色泽,在使用中只要控制溶液 pH 值在近中性或偏碱水平,就能基本维持叶绿素铜钠盐的稳定性。综上可以得出,采用先铜代后皂化的方法制备叶绿素铜钠盐,即叶绿素提取出来后先脱镁铜代,增加中间产物的稳定性,在后续操作中,不必考虑因温度太高或时间太长而使叶绿素分解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产率和纯度。从剑麻膏中萃取制备叶绿素铜钠盐的优化条件是: 酸化时 pH = 3,酸化时间 60 min,温 度 65 ℃ 铜代时硫酸铜加量1.5 g,时间2h 皂化时温度 75 ℃,时间 60 min,pH = 12。在此条件下,产率为 4.46% ,产品为墨绿色粉末,略带氨臭,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绿色透明澄清液,微溶于或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有Ca[font='calibri'][size=13px]2+[/size][/font],Mg[font='calibri'][size=13px]2+[/size][/font]存在时,产品中会有少许白色沉淀,在空气中容易吸潮,应隔绝空气保存。[font='黑体'][size=18px]三、含量测定[/size][/font]3.1试剂与材料氢氧化钠乙酸铵甲醇冰乙酸聚酰胺粉:粒径0.150mm~0.180mm。3.2试剂配制氢氧化钠溶液(4mol/L):称取16.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称取0.4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乙酸铵缓冲溶液(0.2mol/L):称取7.708g乙酸铵,用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解吸液: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甲醇=1+10(体积比)。3.3标准溶液配制精确称取经105℃±1℃干燥至恒重并按其纯度折算为100%质量的叶绿素铜钠标准品0.0500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棕色容量瓶中,此溶液浓度为500μg/mL,当天配制,避光保存。3.4标准工作溶液准确移取500μg/mL标准溶液10mL至100mL烧杯中,加入0.2mol/L的乙酸铵溶液30mL,用4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冰乙酸调pH5~6。加入3.0g聚酰胺粉,充分搅拌2min,避光静置5min用约20mL蒸馏水转移至 G3砂芯漏斗中抽滤,弃去滤液。用75mL 解吸液分3次解吸色素:每次倒入约25mL解吸液,浸泡2min,再振摇2min,抽滤并用20mL解吸液洗净抽滤瓶中残液。收集滤液,用解吸液定容至100mL,配制成浓度为50μg/mL的标准溶液,此溶液临用时配制。[font='e-bz'][size=12px][color=#000000] [/color][/size][/font]3.5被测样品溶液后期处理向含有被测样品粉末或样品浆液的100mL烧杯中加入0.2mol/L的乙酸铵溶液30mL,溶解并混匀样液,用4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冰乙酸调pH5~6。加入3.0g聚酰胺粉,充分搅拌2min。将样品溶液用约20mL60 ℃±2 ℃蒸馏水转移至 G3砂芯漏斗中抽滤,弃去滤液。再用75mL 解吸液分3次解吸色素,抽滤并用20mL解吸液洗净抽滤瓶中残液,收集滤液,用解吸液定容至100mL。3.6仪器条件测定波长:405nm。比色皿:1cm。3.7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取标准工作液0mL、5.0mL、10mL、20mL、30mL、40mL、50mL至100mL容量中,用解吸液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 0μg/mL、5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的标准系列。以0μg/mL溶液为空白,测定其吸光值。以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试样溶液的测定取经过前处理的样品的制备液,以标准曲线的0μg/mL为空白,测定其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获得样品溶液中叶绿素铜钠的浓度。本标准检出限为0.001g/kg,定量限为0.005g/kg。3.8总铜含量试样处理[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准确称取 [/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0.1g [/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试样,精确至 [/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0.000 2g[/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置于硅皿中,在不超过 [/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500[/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下灼烧至无碳,用[/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1[/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滴[/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2 [/color][/size][/font][/align][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滴硫酸湿润,再次灰化。用质量分数为[/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10%[/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的盐酸溶液分[/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3[/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次(每次[/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5mL[/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煮沸溶解灰分,并过滤[/color][/size][/font]于100mL容量瓶中,冷却后用水定容至刻度,此为试样液。测定[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除试样处理外,其他步骤按[/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GB/T 5009.13[/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规定的方法测定。[/color][/size][/font][/align]游离铜含量3.9试样处理[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准确称取[/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0.1g[/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试样,加水约[/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50mL[/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溶解后,用[/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1mol/L [/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盐酸调节[/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pH[/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至[/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4.0[/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定容至[/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100mL[/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过 [/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滤,此为试样液。[/color][/size][/font][/align]测定[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除试样处理外,其他步骤按[/color][/size][/font][font='times new roman'][size=13px][color=#000000]GB/T 5009.13[/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规定的方法测定。[/color][/size][/font][/align]参考文献[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1】韩敏.直接皂化法制备叶绿素铜钠盐[J].应用化工,:,2014.43(4):704-707.[/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2】赖海涛.螺旋藻制取叶绿素铜钠盐的稳定性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3(3):14-15.[/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13px][color=#000000]【3】李祥.剑麻膏中叶绿素铜钠盐的制备及性能测定[J].应 用 化 工,:,2018.47(2):262-267.[/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align]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