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高通量测序用外周血胎儿

仪器信息网高通量测序用外周血胎儿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高通量测序用外周血胎儿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高通量测序用外周血胎儿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高通量测序用外周血胎儿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高通量测序用外周血胎儿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高通量测序用外周血胎儿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高通量测序用外周血胎儿相关的解决方案。

高通量测序用外周血胎儿相关的资讯

  •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11-09  国卫办妇幼发〔2016〕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推动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满足广大孕妇对产前筛查与诊断分子遗传新技术服务的需求,规范有序开展以胎儿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为目标疾病的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合理规划布局,完善服务网络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要求,将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纳入辖区内产前诊断技术统一管理。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合理规划,建立以产前诊断机构为核心、以产前筛查机构为采血点、以具备能力的医学检验所和其他医疗机构为技术支撑的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网络,优化服务流程,建立转诊机制,满足群众需求。产前诊断机构可独立或与具备相应检测能力的医学检验所和其他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产前筛查机构应当在产前诊断机构指导下承担采血服务,并与其建立合作机制,落实后续检测与产前诊断服务。  二、规范技术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我委在总结前期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见附件1,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指导全国规范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完善规章制度,做好筛查、诊断和随访等环节的有效衔接,规范提供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医务人员要按照医学伦理原则,全面、准确告知孕妇相关服务内容,尊重孕妇知情权和选择权,保护孕妇隐私,维护孕妇权益。各地要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加强相关工作质量评估。按要求定期报送相关工作信息(见附件2),并做好信息分析与利用,不断提高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质量。  三、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有序开展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作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强化日常监管,加强校验检查,设立黑名单,建立退出机制。对于非医疗机构和非医务人员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采血或检测的,按照非法行医进行查处 对不具备资质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或采血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等规定进行处罚。同时,采取设置意见箱、12320热线电话以及与新闻媒体合作等形式,鼓励群众和社会媒体举报或曝光违法违规机构与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广大孕妇权益。  本文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此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妇幼妇卫便函〔2015〕4号)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医护便函〔2014〕407号)中涉及产前筛查与诊断专业试点机构的有关规定同时废止。附件1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docx附件2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数据信息表.docx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6年10月27日
  • 医生必看: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
    2015年1月15日,卫计委妇幼司发布第一批产前诊断试点单位,同时发布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与卫计委医政司发布的第一批试点相比,本次妇幼司发布的《通知》更为详细。这份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规定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在临床上的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及临床质量控制。另外,还给出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知情同意书、临床申请单及临床报告单的参考模板,为试点单位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  为规范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临床应用工作,制定本规范。该规范主要包括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的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等内容。第一部分 适用范围  一、适用目标疾病  根据目前技术发展水平,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产前筛查与诊断领域适用的目标疾病为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  二、适用时间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时间应当为12+0-26+6周,最佳检测时间应当为12+0-26+6周。  三、适用人群  (一)血清学筛查、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临界风险(即 1/1000&le 唐氏综合征风险值1/270,1/1000&le 18 三体综合征风险值1/350)的孕妇。  (二)有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证者(先兆流产、发热、有出血倾向、感染未愈等)。  (三)就诊时,患者为孕 20+6周以上,错过血清学筛查最佳时间,或错过常规产前诊断时机,但要求降低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风险的孕妇。  四、慎用人群  有以下几种情形的孕妇属于慎用人群,即在该人群中本检测的筛查效果较适用人群有一定程度下降,即筛查的检出率下降,假阳性及假阴性率上升,或已符合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指征,知情后拒绝直接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包括:  (一)产前筛查高风险,预产期年龄&ge 35 岁的高龄孕妇,以及有其他直接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  (二)孕周12 周的孕妇。  (三)高体重(体重100 千克)孕妇。  (四)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以下简称 IVF-ET)方式受孕的孕妇。  (五)双胎妊娠的孕妇。  (六)合并恶性肿瘤的孕妇。  五、不适用人群  (一)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夫妇一方有明确染色体异常的孕妇。  (二)孕妇 1 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移植手术、细胞治疗或接受过免疫治疗等对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结果将造成干扰的。  (三)胎儿影像学检查怀疑胎儿有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或其他染色体异常可能的。  (四)各种基因病的高风险人群。  六、其他  (一)对未接受中孕期血清学筛查而直接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的孕妇,应当在孕 15 周至 20+6周期间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评估。  (二)严禁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用于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第二部分 临床服务流程  一、临床技术程序  (一)凡符合适用人群标准并自愿进行此项检测的孕妇,或符合慎用人群标准但强烈要求进行此项检测的孕妇,医师应当对孕妇本人及其家属详细告知该检测的目标病种、目的、意义、准确率、风险和局限性,以及检测的种类、费用和技术流程。  (二)在孕妇充分了解以上事项后,产前诊断机构负责收集孕妇病史、签署知情同意书、采集外周血,根据检测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胎儿是否有相应非整倍体综合征高风险。  (三)医师应当对孕妇提供检测后临床咨询及高风险孕妇的后续处理,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高风险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并负责随访妊娠结局。  二、知情同意书签署  (一)产前诊断机构只对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该检测的孕妇进行检测。  (二)医师在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应当告知当事人以下要点(知情同意书模板见附图 1):  1. 对存在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建议其优先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  2. 告知该检测能检出的目标疾病种类。  3. 告知该检测能够达到的检出率、假阳性率,强调该检测结果不能视为产前诊断,高风险结果必须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 以及低风险结果具有假阴性的可能性。  4. 告知该检测有失败的风险,可能会要求重新采血。  5. 根据知情同意书内容告知该检测的局限性。  6. 根据知情同意书内容告知影响该检测的因素。  7. 医生对病例个案认为应该说明的相关问题。  三、检测申请单填写  (一)医师应当询问孕产史、孕周、胎数和已进行的其他产前检测、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的结果,以及询问是否进行过细胞治疗、异体输血或是否为肿瘤患者等情况(申请单参考格式见附图 2)。  (二)医师应当协助孕妇准确填写检测申请单上的内容,包括:孕妇姓名、出生日期、采血时体重、孕妇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末次月经日期、筛查孕周、早孕或中孕期血清学筛查结果等。  四、临床标本的采集  (一)采用唯一编号对采血管进行编号。建议采血管采用条形码作为编号标示,该编号应当与知情同意书和送检单上的编号一致。  (二)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采取孕妇静脉血 样本处理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三)标本的贮存和运输。  1. 已分离的血浆标本运输:在 4-8℃冷藏条件,冷链运输,运输时间不得超过 4 小时 在 0 摄氏度以下的冷冻运输不应超过 72 小时。  2. 已分离的血浆标本长期保存应在-70℃,保存过程中避免反复冻融。  五、检测报告的审核发放  (一)自抽取孕妇外周血至出具检测报告的周期不应当超过 15 个工作日,其中发出因检测失败须再次采样的通知不应当长于 10 个工作日。  (二)检测报告须经由 1 名具备产前诊断临床资质的副高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审核并签发(报告参考格式见附图 3)。  (三)检测报告应当以书面报告形式告知受检者,医务人员应当通知受检者或其家属获取该报告的地点和时间。  (四)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信息:  1. 孕妇的姓名、年龄、孕周、末次月经时间。  2. 样本编号、样本状态、采样日期和报告日期。  3.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4. 每一种目标疾病的检测值,正常参考范围。  5. 以目标疾病的低风险或高风险作为结果报告。  6. 检测者、审核者。  7. 其他相关提示。  (五)对高风险结果的孕妇,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尽快通过电话或短信息等方式专门通知,建议该孕妇进行后续产前诊断,并做好追踪随访。  六、检测后的临床咨询及高风险孕妇的后续处理  (一)对结果为低风险的孕妇,应当提示此检测并非最终诊断,不排除漏检的可能,且不能排除其他染色体疾病。  (二)对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应当建议其进行后续介入性产前诊断 不应当仅根据本检测高风险的结果做终止妊娠的建议和处理。  (三)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负责高风险病例的后续临床咨询和产前诊断,临床咨询率应达 100%,产前诊断率应达 95%以上。  (四)如果存在胎儿影像学检查异常,无论该检测结果是低风险还是高风险,都应当对其进行专业的遗传咨询及后续相应诊断服务。  七、检测后妊娠结局的追踪随访  (一)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对所有检测高风险对象进行妊娠结局(包括后期流产、引产、早产或足月分娩等)的追踪随访,随访率应达 100%,失访率宜小于 10%。  (二)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对于检测低风险对象妊娠结局的随访率应大于 90%,随访时限应为胎儿出生后 12 周内(建议有条件的试点产前诊断机构随访至产后 1 年)。  (三)随访内容包括:妊娠结局、胎儿或新生儿是否为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患儿以及其他临床诊断和/或遗传学诊断(建议有条件的产前诊断机构对后期自发流产、死胎、致死性的早产胎儿开展遗传学诊断,作为妊娠结局随访的一部分内容)。  八、资料与标本的保存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相关资料,包括检测送检单、知情同意书以及相关的数据信息均应当在产前诊断机构保存 3 年以上,剩余血浆样本应保存至产后 2 年以上。第三部分 临床质量控制  一、21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9%,18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7%,13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0% 复合假阳性率应不高于 0.5% 复合阳性预测值应不低于 50%。  二、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按季度报送临床应用试点工作量及筛查结果,包括筛查检出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和检出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病例数、发生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数等数据信息。具体报表见附图 4。  附图:1.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知情同意书(参考模板)  2.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申请单(参考模板)  3.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报告单(参考模板)  4.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 工作情况报表
  • 解读: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及技术规范
    《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及有关技术规范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11-09一、什么是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是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等分子遗传技术检测孕期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片段,以评估胎儿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风险。根据目前技术发展水平,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的目标疾病为3种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   二、 文件制订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1997年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问世以来,技术进展迅速,逐步从实验室研究演变为临床使用。因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属于当代前沿产品和技术研究范畴,涉及伦理、隐私和人类遗传资源保护、生物安全以及医疗机构开展基因诊断服务技术管理、价格、质量监管等问题。为保证公众使用基因测序诊断产品的安全、有效,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2014年2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我委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临床使用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的通知》(食药监办械管〔2014〕25号)。2014年3月起,我委委托中华医学会、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和全国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评估确定了一批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开展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3个专业临床应用试点工作。2014年12月和2015年1月,分别印发了《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医护便函〔2014〕407号)和《关于开展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妇幼妇卫便函〔2015〕4号),确定了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工作方案及技术规范,其中包括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107家产前诊断机构和9家医学检验所。   通过一年来的试点工作,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进一步证实,该技术临床应用的对象、定位和技术要求也更加成熟。各地纷纷反映,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新形势下,对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的需求增长迅速,希望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规范和流程,尽快推广应用。   三、《通知》主要内容有哪些?   为推动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满足广大孕妇对产前筛查与诊断分子遗传新技术服务的需求,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2016年,我委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关于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及《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   《通知》要求,将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纳入产前诊断服务网络和技术体系统一管理,要求各地从以下三个方面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完善服务网络。要求各地根据实际合理规划,建立以产前诊断机构为核心,以产前筛查机构为采血点,以具备能力的医学检验所和其他医疗机构为技术支撑的技术服务网络。强调产前诊断机构与产前筛查机构、医学检验所及其他医疗机构要建立合作关系,优化服务流程,建立转诊机制,满足群众需求。   二是规范技术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要求医疗机构要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完善规章制度,做好产前筛查、诊断和随访等环节的有效衔接,规范提供孕期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同时要加强人员培训,定期报送信息,做好质量评估,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有序开展。主要强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该技术作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强化日常监管,加强校验管理。同时严厉查处非法、违规开展该技术的行为。   四、《技术规范》主要内容有哪些?   《技术规范》包括基本要求、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检测技术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指标等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基本要求。规定了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医疗机构、人员、设备试剂和工作要求。强调产前诊断机与产前筛查机构及其他具备高通量基因测序等分子遗传技术能力的医疗机构合作时,双方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   第二部分为适用范围。明确了该技术的目标疾病、适宜时间、适用人群、慎用人群和不适用人群。   第三部分为临床服务流程。对检测前咨询及知情同意、检测信息采集、标本采集及运转、临床报告的出具发放、检测后咨询及处置、妊娠结局随访、标本与资料信息的保存等临床服务流程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部分为检测技术流程。规范了标本的接收、信息记录要求、血浆DNA的提取、文库构建、DNA序列分析、数据分析与结果判断、检测结果的出具、检测数据的存储与安全等工作。   第五部分为质量控制指标。明确了检出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检测失败率等质量控制指标的具体要求。   相关链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
  • 卫生部:2015全国胎儿无创产前检测实验室室间质评申请开始
    2014年12月15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布2015年全国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通知,表示将于2015年度正式开展全国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室间质量评价也称为能力验证实验(以下简称PT),是指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标本并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反馈实验室上报结果并评价实验室操作的活动,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判定实验室的校准、检测能力以及监控其持续能力。长期以来,PT一直是临床实验室和公共卫生实验室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室间质评目的:提高实验室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高通量测序检测的质量  卫生部对全国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高通量测序检测展开室间质量评价,主要目的是提高实验室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高通量测序检测的质量。通知原文如下:  &ldquo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迅速,并已由实验室研究进入到临床检测应用,如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检测、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等,其中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检测目前已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仪器和试剂。为提高实验室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高通量测序检测的质量,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于2015年度正式开展全国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rdquo   2014室间质评结果:绝大多数结果符合预期  这并不是卫生部第一次发布全国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通知,2014年11月,为配合卫计委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试点工作,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开展了该项目的全国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并要求各临床实验室使用日常所用试剂和程序进行检测。以下是2014室间质评主要结果,数据来源于《全国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 和 T13)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调查活动结果报告 》。  1、样本情况  本次共发放 20 个质评样本,编号分别为 1401、1402、1403、1404、1405、1406、1407、1408、1409、1410、1411、1412、1413、1414、1415、1416、1417、1418、1419、1420。样本为人血浆,样本量为 700µ l。其中 15 份样本用于本次PT 成绩评价,5 份样本用于正式质评发放样本类型的参考,不纳入本次 PT 成绩评价。具体信息见下表。  2、各检测平台使用的实验室数及相关参数  本次质评涉及多个检测平台(由于 CFDA 为检测仪器和配套试剂共同审批,因此本小结中所提及的检测平台,除 LDT 外,均同时代表该平台及相应的配套试剂)。其中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检测平台:BGISEQ-100(武汉华大基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BGISEQ-1000(武汉华大基因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DA8600(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检测平台有:NextSeq CN500,BioelectronSeq 4000,NextSeq 500,Ion Proton,Hiseq2000, Hiseq 2500,Ion torrent PGM。需要说明的是,没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试剂和仪器,均属实验室自用方法(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LDT),具体不同平台的参数见下表。  3、实验室回报结果情况  共计有 81 家实验室回报质评结果,4 家实验室报告了两个平台的检测结果,共计收到结果 85 份,其中有效结果 84 份(即回报结果完整、在截止日期内回报的结果)。医院临床实验室共计回报 73 份结果,独立实验室回报 12 份结果。总体来说,本次质评绝大多数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均符合预期结果。在 15 份 PT 评价样本中,98.8% (83/84)的实验室与预期结果完全相符,只有 1 家实验室两份阳性样本报告了&ldquo 临界/灰区&rdquo 的结果,其余结果也均与预期结果相符,具体的总体结果回报情况见下表。  4、各检测平台不同样本的符合率情况  一家使用 Hiseq 2500 的实验室报告了 1405 和 1413 号样本(预期结果为 T13 阳性)&ldquo 临界/灰区&rdquo 的结果。其他平台所有实验室检测结果均与预期结果相符,无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5、各检测平台对所有样本检测的测序原始数据量和唯一比对 reads 数情况  6、PT 成绩情况  PT 成绩&ge 80(即 80 和 100 分)的实验室发放质评合格证书 PT 成绩80 分的实验室和未回报完整定性结果的实验室发放质评参加证书。本次质评中,PT成绩为 100 分的实验室 83 家,PT 成绩在 80~100 分(含 80 分)的实验室 1 家。1 家实验室获得质评参加证书。  对开展高通量测序 NIPT 临床检测实验室的启示  在2014室间质评的报告最后,卫计委指出:虽然各临床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良好,但基于本检测项目在大多数实验室均尚未对临床开展,因此,在将来正式开展高通量测序 NIPT 临床检测中,仍需谨慎对待。  尽管目前商业化的平台(包括 CFDA 批准或正在进行注册的平台)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结果判读方面,进行了简化,但是与以往临床实验室开展的核酸检测项目相比,基于高通量测序的 NIPT 仍然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检测过程。通常,NIPT 的检测流程包括:DNA 提取,文库构建,文库纯化,文库定量,文库混合、测序以及结果分析的过程,完成一个批次的检测至少需要 3~4 天,此外,在文库构建和文库定量中,会涉及到 PCR 扩增过程。  因此,如实验室开展高通量测序 NIPT 的日常检测,需为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具有一定的核酸检测的基础,选择合适的检测平台,并进行性能验证,具备经过严格培训的高素质实验人员,建立实验室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在每批次的检测中需使用阴性质控和弱阳性质控,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具体来说,在本次质评中,部分实验室仅有两个不同的区域,不符合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设置要求 在选择检测平台时,医院临床实验室不建议采用实验室自用方法 (LDT),因为LDT 首先需要建立自配试剂的标准操作程序,然后还需对检测系统(包括检测仪器、试剂以及生物信息学算法)进行性能评价,给出重复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特异性、临床敏感性、临床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等等性能指标,而目前来说,对于单个临床实验室,要完成 NIPT 的性能评价是非常困难的 实验室需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并需考虑到开展大量样本检测后,出现文库构建失败、检测过程操作错误、QC 未通过以及&ldquo 灰区&rdquo 样本需复检等情况,以及针对此情况,评价可能对检测流程和报告时间产生的影响 在当前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仪器设备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后,是否仍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能否保持原有的 QC未通过率以及检测失败率 此外,也不排除技术快速的发展,新的检测平台的出现,或者在原有检测平台上的进一步更新,导致现有的检测平台可能面临更新或淘汰。  临床实验室需明确,基于高通量测序的 NIPT,只是一种筛查试验,而不是诊断试验,遗传咨询和进一步的检测非常重要。并且由于检测原理是基于外周血游离 DNA,因此具有一定的检测局限性,例如母体嵌合、胎盘嵌合、双胎、外周血胎儿游离 DNA 比例低等均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总结:无创产前检测离规范使用又近了一步  不管怎样,卫计委发布室间质评,就已预示着这项技术成熟、临床应用急需的检测离规范使用又近了一步,而2014年率先通过室间质评的技术平台,例如上文提到的华大基因、达安基因、贝瑞和康、博奥生物等公司,无疑将在后续竞争中获得合作终端和客户更多的信任。(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附: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5年全国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通知  卫检中字[2014]第04号  &emsp &emsp 各参评单位实验室:  &emsp &emsp 室间质量评价(以下简称&ldquo 室间质评&rdquo )是临床实验室保证和改进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行政管理和实验室认可的基本要求。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迅速,并已由实验室研究进入到临床检测应用,如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检测、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等,其中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检测目前已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仪器和试剂。为提高实验室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高通量测序检测的质量,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于2015年度正式开展全国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emsp &emsp 一、一般情况  &emsp &emsp 1. 临检中心2015年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高通量测序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相关信息见附录1。  &emsp &emsp 2. 临检中心室间质评信息处理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室间质评信息系统,室间质评申请、检验结果与相关信息回报、统计分析图表获取等通过信息系统完成。室间质评信息系统运行网站为检验医学信息网(http://www.clinet.com.cn),信息系统及其使用说明参见网站相关介绍。计划书内容及本通知涉及各种技术文件也可在网站获取。  &emsp &emsp 3. 临检中心向参评实验室收取室间质评费用,用以维持室间质评计划运行。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收费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卫生部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等收费问题的复函》(发改办价格[2003]1066号)。  &emsp &emsp 二、申请  &emsp &emsp 1. 2015年外周血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和T13)高通量测序室间质量评价申请日期为自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各参评实验室应在截止日期前提出申请。  &emsp &emsp 2. 原参加过临检中心质评的单位直接网上申请,用本单位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检验医学信息网(http://www.clinet.com.cn),完整填写&ldquo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5年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申请表&rdquo (一)和(二)(见附录2) 2015年新参评单位需将完整申请表(一)和(二)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发送临检中心,发送后电话联系临检中心(联系方式见本通知第四项),以确认收到申请,同时获取实验室编码及室间质评信息系统登录信息。  &emsp &emsp 3. 提交申请表后,按规定时间交纳室间质评费用。请将室间质评费用统一汇款至:  &emsp &emsp 户 名: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emsp &emsp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崇文门外大街支行  &emsp &emsp 帐 号:0200000509014494542  &emsp &emsp 联 系 人:李静  &emsp &emsp 联系电话:(010)5811-5052  &emsp &emsp 请务必先申请,确认申请成功后再进行汇款。  &emsp &emsp 三、质控品接收、检测及统计结果和质评报告获取有关详细情况将在第一次质评样本寄出时告知。本年度质评邮寄样本的费用,采用到付的形式,即邮寄的费用由参评单位承担,特此说明。  &emsp &emsp 四、联系方式  &emsp &emsp 实验室遇有室间质评有关的任何问题,请与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室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emsp &emsp 电话:(010)5811-5055、5811-5065、6527-3025  &emsp &emsp 传真:(010)6527-3025  &emsp &emsp 电子邮箱:EQA@nccl.org.cn  &emsp &emsp 联 系 人:王薇 何法霖 钟堃 赵彦 李国华  &emsp &emsp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emsp &emsp 2014年12月15日
  • 国家卫计委妇幼司发布第一批高通量测序产前筛查临床试点名单
    2015年1月15日,卫计委妇幼司发布第一批产前诊断试点单位,全国31个省市地区共有109家机构入选。同时发布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与卫计委医政司发布的第一批试点相比,本次妇幼司发布的《通知》更为详细。这份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规定了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在临床上的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及临床质量控制,为试点单位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目前产前诊断和筛查方法包括有创性和无创性两大类。有创性产前诊断,包括绒毛活检、羊水穿刺和脐血穿刺,是目前进行产前诊断的&ldquo 金标准&rdquo 。但是由于需要侵入性操作,根据文献报道流产风险达0.5-1%,并可能会引起宫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根据目前技术发展水平,NIPT的目标疾病为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该检测技术仅需抽取孕妇外周静脉血(5ml),提取血浆中游离的DNA,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评估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风险率,其准确率高,且完全避免了有创产前诊断带来的流产风险。NIPT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为广大孕妇产提供一种更为高效、安全、可靠的产前筛查选择。  此次卫计委妇幼司所发布的第一批产前诊断试点单位均是医疗机构,对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进行产前筛查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附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试行)  为规范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临床应用工作,制定本规范。该规范主要包括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的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第一部分 适用范围  一、适用目标疾病  根据目前技术发展水平,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产前筛查与诊断领域适用的目标疾病为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即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  二、适用时间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时间应当为12+0-26+6周,最佳检测时间应当为12+0-26+6周。  三、适用人群  (一)血清学筛查、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临界风险(即 1/1000&le 唐氏综合征风险值1/270,1/1000&le 18 三体综合征风险值1/350)的孕妇。  (二)有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证者(先兆流产、发热、有出血倾向、感染未愈等)。  (三)就诊时,患者为孕 20+6周以上,错过血清学筛查最佳时间,或错过常规产前诊断时机,但要求降低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风险的孕妇。  四、慎用人群  有以下几种情形的孕妇属于慎用人群,即在该人群中本检测的筛查效果较适用人群有一定程度下降,即筛查的检出率下降,假阳性及假阴性率上升,或已符合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指征,知情后拒绝直接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包括:  (一)产前筛查高风险,预产期年龄&ge 35 岁的高龄孕妇,以及有其他直接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  (二)孕周12 周的孕妇。  (三)高体重(体重100 千克)孕妇。  (四)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以下简称 IVF-ET)方式受孕的孕妇。  (五)双胎妊娠的孕妇。  (六)合并恶性肿瘤的孕妇。  五、不适用人群  (一)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夫妇一方有明确染色体异常的孕妇。  (二)孕妇 1 年内接受过异体输血、移植手术、细胞治疗或接受过免疫治疗等对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结果将造成干扰的。  (三)胎儿影像学检查怀疑胎儿有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或其他染色体异常可能的。  (四)各种基因病的高风险人群。  六、其他  (一)对未接受中孕期血清学筛查而直接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的孕妇,应当在孕 15 周至 20+6周期间进行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评估。  (二)严禁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用于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第二部分 临床服务流程  一、临床技术程序  (一)凡符合适用人群标准并自愿进行此项检测的孕妇,或符合慎用人群标准但强烈要求进行此项检测的孕妇,医师应当对孕妇本人及其家属详细告知该检测的目标病种、目的、意义、准确率、风险和局限性,以及检测的种类、费用和技术流程。  (二)在孕妇充分了解以上事项后,产前诊断机构负责收集孕妇病史、签署知情同意书、采集外周血,根据检测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胎儿是否有相应非整倍体综合征高风险。  (三)医师应当对孕妇提供检测后临床咨询及高风险孕妇的后续处理,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高风险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并负责随访妊娠结局。  二、知情同意书签署  (一)产前诊断机构只对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该检测的孕妇进行检测。  (二)医师在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应当告知当事人以下要点  1. 对存在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建议其优先选择介入性产前诊断。  2. 告知该检测能检出的目标疾病种类。  3. 告知该检测能够达到的检出率、假阳性率,强调该检测结果不能视为产前诊断,高风险结果必须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 以及低风险结果具有假阴性的可能性。  4. 告知该检测有失败的风险,可能会要求重新采血。  5. 根据知情同意书内容告知该检测的局限性。  6. 根据知情同意书内容告知影响该检测的因素。  7. 医生对病例个案认为应该说明的相关问题。  三、检测申请单填写  (一)医师应当询问孕产史、孕周、胎数和已进行的其他产前检测、产前筛查或产前诊断的结果,以及询问是否进行过细胞治疗、异体输血或是否为肿瘤患者等情况  (二)医师应当协助孕妇准确填写检测申请单上的内容,包括:孕妇姓名、出生日期、采血时体重、孕妇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末次月经日期、筛查孕周、早孕或中孕期血清学筛查结果等。  四、临床标本的采集  (一)采用唯一编号对采血管进行编号。建议采血管采用条形码作为编号标示,该编号应当与知情同意书和送检单上的编号一致。  (二)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采取孕妇静脉血 样本处理按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  (三)标本的贮存和运输。  1. 已分离的血浆标本运输:在 4-8℃冷藏条件,冷链运输,运输时间不得超过 4 小时 在 0 摄氏度以下的冷冻运输不应超过 72 小时。  2. 已分离的血浆标本长期保存应在-70℃,保存过程中避免反复冻融。  五、检测报告的审核发放  (一)自抽取孕妇外周血至出具检测报告的周期不应当超过 15 个工作日,其中发出因检测失败须再次采样的通知不应当长于 10 个工作日。  (二)检测报告须经由 1 名具备产前诊断临床资质的副高级以上职称医务人员审核并签发  (三)检测报告应当以书面报告形式告知受检者,医务人员应当通知受检者或其家属获取该报告的地点和时间。  (四)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信息:  1. 孕妇的姓名、年龄、孕周、末次月经时间。  2. 样本编号、样本状态、采样日期和报告日期。  3.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4. 每一种目标疾病的检测值,正常参考范围。  5. 以目标疾病的低风险或高风险作为结果报告。  6. 检测者、审核者。  7. 其他相关提示。  (五)对高风险结果的孕妇,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尽快通过电话或短信息等方式专门通知,建议该孕妇进行后续产前诊断,并做好追踪随访。  六、检测后的临床咨询及高风险孕妇的后续处理  (一)对结果为低风险的孕妇,应当提示此检测并非最终诊断,不排除漏检的可能,且不能排除其他染色体疾病。  (二)对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应当建议其进行后续介入性产前诊断 不应当仅根据本检测高风险的结果做终止妊娠的建议和处理。  (三)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负责高风险病例的后续临床咨询和产前诊断,临床咨询率应达 100%,产前诊断率应达 95%以上。  (四)如果存在胎儿影像学检查异常,无论该检测结果是低风险还是高风险,都应当对其进行专业的遗传咨询及后续相应诊断服务。  七、检测后妊娠结局的追踪随访  (一)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对所有检测高风险对象进行妊娠结局(包括后期流产、引产、早产或足月分娩等)的追踪随访,随访率应达 100%,失访率宜小于 10%。  (二)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对于检测低风险对象妊娠结局的随访率应大于 90%,随访时限应为胎儿出生后 12 周内(建议有条件的试点产前诊断机构随访至产后 1 年)。  (三)随访内容包括:妊娠结局、胎儿或新生儿是否为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患儿以及其他临床诊断和/或遗传学诊断(建议有条件的产前诊断机构对后期自发流产、死胎、致死性的早产胎儿开展遗传学诊断,作为妊娠结局随访的一部分内容)。  八、资料与标本的保存  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相关资料,包括检测送检单、知情同意书以及相关的数据信息均应当在产前诊断机构保存 3 年以上,剩余血浆样本应保存至产后 2 年以上。  第三部分 临床质量控制  一、21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9%,18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7%,13 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应不低于 90% 复合假阳性率应不高于 0.5% 复合阳性预测值应不低于 50%。  二、试点产前诊断机构应当按季度报送临床应用试点工作量及筛查结果,包括筛查检出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和检出 21 三体综合征、18 三体综合征、13 三体综合征病例数、发生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数等数据信息。 小科普:唐氏筛查与 NIPT比较  唐氏筛查(简称唐筛)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手段,其原理是利用孕早期或孕中期血清生化标志物的数值,同时结合年龄、体重等影响因素计算胎儿患21-三体、18-三体和神经管畸形的风险值。在我国,唐筛大约可检出60%的唐氏综合征患儿,对于显示唐筛高风险的孕妇,经过羊水穿刺确诊后,仅有5%-10%显示为真阳性,也就是说另有90%-95%的唐筛高风险孕妇是没有问题的,但也要承担心理和经济的双重负担。  与唐氏筛查相比,无创性产前筛查具有如下优势:  (1)筛查准确率更高:对于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NIPT准确率据报道可达90%以上,大大降低了唐筛假阳性结果带来的后续创伤性产前诊断的风险及心理和经济负担   (2)无创产前筛查可筛查出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三种疾病,对于其他染色体异常也可提示,而唐氏筛查只检出21-三体和18-三体两种染色体非整倍疾病。  (3)筛查孕周范围更广:早孕期唐筛适合孕周为11-13周,中孕期唐筛为15-20周,而无创产前基因诊断适合孕周为12+0-26+6周,最佳检测孕周为12+0-22+6。
  • 高通量测序的十年:从科研进入临床
    高通量测序的推出背景:  2004年全球多个国家共计预算30亿美金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以后,发现单单完成一个人的基因组序列还远远不足以理解人类自身及疾病的机理。由于有了已经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当做参考基因组,采用廉价、快速的方法对多个样本、群体、病种基因组的比对测序就能提供大量有价值的科研和临床信息。这就要求测序价格足够低、速度足够快,然而对测序结果是否易于拼接、组装基因组则没有明确需求。于是,美国国家基因组研究院(NHGRI)提出了把全基因组测序降至1000美金的研究规划,从而引领科学界、企业界大力发展测序技术。  高通量测序的十年:  2005年,454公司首先推出了二代测序仪 2006年,Solexa推出了Genome Analyzer,2007年年初Illumina收购了Solexa公司,在随后的几年陆续推出了Hiseq2000、MiSeq、Hiseq2500、MiseqDx、NextSeq 500测序仪,占据了高通量测序的大部分市场。ABI也在2007年推出的是SOLiD测序平台,随后收购了454测序仪发明者创立的Ion Torrent,转而大力推广PGM和Ion Proton平台。2014年,也就是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的第十年,illumina公司的Hiseq X平台已经实现了1000美金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的目标。虽然这个价格的实现,需要在保证未来数年充足机时的情况下才能完成,但也比十年前的30亿美金降低了300万倍。除此以外,还有好多公司开发了第三代测序仪,比如Pacific Biosciences的PacBio RS测序仪,DNA模板无需二代测序常用的PCR扩增的方法,就可以实现长读长、实时的测序 Oxford Nanopore MinION测序仪只有USB存储器那么大等等。  2013年9月,illumina公司的MiseqDx平台,首次通过了美国FDA的技术认证,作为开放平台和囊纤维化的试剂产品准许进入临床,标志着经过10年的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已从纯科学研究的平台进入临床诊断领域。  各代测序的应用范围:  一代测序(Sanger)适合单一片段,长度小于800bp的精准测序 二代适合快速、低价测量海量数据,每次测序能产生数百、数千万条序列,但读长不超过500bp 而以PacBio为代表的三代测序更适合单分子测序,最长可以到几十K的读长,但测序质量略低。所以目前还没有哪一代测序技术可以完全取代同类技术,并不能简单的通过名字来判断技术先进性,重要的还是各个平台都有各自最适合的应用领域。  高通量测序应用范围:  无需BAC文库构建就可以进行全基因组鸟枪法冲测序 数以千万计的序列同时测序 测序结果无需通过毛细管电泳获得等等特点决定了高通量测序仪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基因组从头测序、基因组重测序、目标片段测序、数字化基因表达谱、小RNA测序、甲基化测序、蛋白质DNA相互作用测序等等。本文主要就高通量测序的几个应用在临床诊断领域的开展做一个简单介绍。  高通量测序的临床应用:  1.染色体疾病检测  2008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和斯坦福的Stephen Quake先后发表文章提出通过检测母体外周血中的游离DNA,可以准确的判断该孕妇胎儿的染色体非整倍体,该技术无需常规的羊膜腔穿刺、绒毛膜穿刺等创伤性染色体疾病检测技术,故常被简称为无创产前检测。  无创染色体检测的技术核心为拷贝数变异的原理。测序所得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算法,把所有序列比对到人类参考基因组。通过计数每一个染色体的唯一对应的序列条数来获取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情况。如果其中有一个染色体增加一条或缺少一条,则该染色体的拷贝数会显著增加或减少。  在当前常见的无创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主要针对T21、T18、T13这三个染色体三体综合征。从国内外各家公司公布的数字来看,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都可以达到99%。相对血清唐氏筛查技术,无创技术大大提高了准确率,降低了假阳性率。从而推动产前检测技术极大的发展,也帮助高通量测序真正的进入了临床转化应用阶段。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性染色体异常(XXX、XO、XXY)等也颇为常见,由于X染色体(155mb)相对Y染色体(60mb)要大很多,血浆游离DNA中母体的DNA含量占50~90%,从而造成无创检测性染色体异常 具有一定的难度,准确率基本在90%左右。  除了染色体非整倍体以外,染色体病还有微缺失微重复,是指染色体上有局部片段缺失或出现重复片段。常见的表现为染色体上的部分三体、部分单体,比如猫叫综合征、迪格奥尔格综合征(Digeorge) 、Wolf-Hirschhorn syndrome、Prader-Willi syndrome等等。自从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无创产前检测,业界也开始使用该技术来检测微缺失微重复。由于微缺失微重复染色体改变相对较小,需要较深的测序深度,才能较准确的判断染色体变异情况。  以上提到的都是无创的方式去检测染色体非整倍及微缺失微重复。对于诊断筛查成年人、婴幼儿、流产组织等染色体变异情况,利用高通量测序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相对于传统的Array CGH,高通量测序技术更准确、速度更快、检测分辨率更高,需要的起始样本量更低,只要几纳克。  产前检测领域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每一个结果都会影响一个还未出生的小生命,对于检测的准确率相对其他检测技术要求要高很多。不管是假阴性还是假阳性,都要求尽可能的低,否则会引起很多临床纠纷。而且由于要给后续的产前诊断技术正确尽可能多的时间,所以就要求检测周期尽可能短。无创染色体检测需要每一个样本有一定的测序量,但并不是简单的说测序越深结果就一定越好,需要保证每批测序的稳定性,就对实验室流程控制、试剂盒本身的质量控制、数据分析的校正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哪怕一台测序仪就跑一个样本,几十倍于常规的测序通量,也不一定就能准确判断结果阴阳性。  2.基因突变检测  不同于一代测序针对单一片段的测序检测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往往可以针对一个基因多个位点、多个基因或全外显子突变的快速检测。在这类检测中,首先通过PCR或者探针捕获的方式富集待检区域的DNA,然后通过高通量测序仪进行测序。高通量测序的准确率不如一代测序,所以为了得到准确的结果,每一个碱基位置都需要至少100条以上的序列结果。由于一个或多个基因位点组合、哪怕是全基因组外显子组合,也就70mb左右的DNA区域,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实现100X以上的测序深度,往往都可以达到1000X以上。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为当前最常用的单基因突变检测,检测结果可用于辅助临床医生筛选可受益于易瑞沙、特罗凯和凯美纳等靶向药物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常用的方法为荧光定量技术,需要做多个反应。根据Ensembl的数据库,EGFR最长的编码形式有28个外显子,编码区共有9821个碱基,不管是一代测序还是荧光定量都很难一次把EGFR全部位点都检测到。而针对10K的区域,对于高通量测序来说只需完成10mb测序量(1000X)就可以精确检测所有位点的信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高通量测序仪一次测序都可以完成10G~1.8T,也就说可以一次开机至少可以完成1000个以上病人的样本。  对于单基因的检测,除非这个基因很长,或者具有大片段的缺失、重复,否则用高通量测序来做单基因检测有点大材小用,现实临床检验工作中要短时间聚齐1000个病人的样本也颇有难度,样本太少的话单个样本的平摊成本就会剧增。因此对于基因突变检测,高通量测序技术更适合多基因组合、甚至全外显子捕获等测序方式。  3.微生物、病毒、细菌鉴定  采用PCR方式来鉴定微生物、病毒、细菌非常快捷、廉价,但是需要利用已知物种的DNA序列设计PCR引物探针,对于未知物种则一筹莫展 一代测序的方法是可以鉴定未知物种,但是样本要求是经过分离培养,DNA背景单一,混合多个物种的DNA样本,一代测序会产生大量杂峰而无法正常得出测序结果。而高通量测序无需做任何培养、分离、也无需事先知晓物种,只要把待测样本的基因组DNA构建测序文库,测序产生数十万~数千万条不同的DNA序列,即可以轻易知道待测样本中有何种微生物、病毒、细菌、每一个物种的比例、碱基是否有突变、是否为新物种。  2009年H1N1病毒爆发感染时,有一名病人死于呼吸系统引起的多器官衰竭,然而并不知道具体的死因。科学家把病人的肺部穿刺组织的DNA拿来做高通量测序。最终在950万条序列中,含有0.85%的序列来自于H1N1病毒基因组,从而帮助科学家发现了该病人的真正死因。在这样高人类基因组干扰的背景下,目前其他技术都难以快速发现致病病毒序列、以及分子分型。  结核杆菌感染现在越来越严重,由于结核杆菌生长缓慢,发现结核杆菌感染及分子分型往往需要数月的时间。而结核杆菌的基因组只有4.4mb,利用高通量测序仪可以非常早期发现结核杆菌感染,同时还可轻易测得结核杆菌基因组的大部分区域,便于选择合适的敏感药物,以及确定是否为全新分子分型。  肠道微生态为目前热门的研究领域,在肠道内微生物种类众多,各菌群的种类和比例会影响人体的建库、代谢情况。高通量测序仪也是该领域的唯一选择。  4.肿瘤相关检测  除了前述的肿瘤基因突变检测以外,在血浆中寻找肿瘤组织脱落的DNA片段,对早期发现肿瘤、监控术后复发等领域被寄予厚望。血浆中大部分为正常组织的脱落细胞DNA,如果有肿瘤发生,异常增生的细胞脱落外周血循环,降解成低丰度DNA片段,由于含量低、碎片化DNA,基因芯片和PCR都不能正常检测。在无创产前检测的技术流程上做分析优化,高通量测序技术可精确检测游离DNA的每一个碱基,从而发现是否有肿瘤突变基因存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也曾提出,首先对手术肿瘤组织进行全基因组深度测序,发现个体化的肿瘤基因组融合片段,随后在外周血中利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该个体化基因组融合片段的丰度,如果丰度提高则提示肿瘤有转移、复发的可能。  总结  十年来,高通量测序慢慢从实验室进入了临床检验,展现了蓬勃的生机及想象空间,未来肯定还有很多新的检测项目有待开发。10年来,高通量测序的单碱基成本已经降低了数百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新生儿都会有自己的基因组序列。海量数据的产生,也会反过来帮助近几年遭遇瓶颈的药物研发机构,研发更多的个体化药物。  高通量测序本身还有很多局限性,一次测序需要多个样本混合、成本还是相对昂贵、数据分析具有挑战性、操作环节多。企业界、科学界都在解决测序仪的稳定性、样本处理的便捷性、一体化数据分析等等问题。就像二代测序技术无法取代一代测序一样,高通量测序技术也无法取代PCR、FISH等其他类型的分子诊断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会成为未来分子诊断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推动技术前进。
  • 因美纳携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亮相第三届进博会
    · 全球行业领先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全线产品首次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因美纳大中华区总部落户上海,持续加大投入中国市场,进一步助力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和生物基因产业发展,改善国人健康· 积极引进全球行业领先技术和产品,赋能中国生物基因产业生态2020年11月4日,中国上海——基因测序和芯片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因美纳(Illumina)携全线基因测序产品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随着因美纳加入进博“朋友圈”,全球行业领先的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产品也首次悉数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本届进博会结合疫情防控热点,首次设立了“公共卫生防疫专区”,将医疗健康与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性提上新的高度。2020年,因美纳领先的新一代测序技术(NGS)为全球联合抗疫提供了关键的技术保障,确保了全球科学家展开合作,共同推动新冠病毒的发现、监测、溯源及预防与治疗等研究工作。疫情爆发之初,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交的新冠病毒全基因序列就运用了因美纳平台。在研发新冠疫苗的过程中,谢晓亮院士团队在筛选新冠有效抗体的工作中也利用了因美纳平台。此外,因美纳现场展出的产品也包括了李兰娟院士团队发表新冠病毒变异研究中所使用的NovaSeq™ 6000以及北京新发地新冠病毒溯源研究中所使用的NextSeq™ 550。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前夕,因美纳旗下NextSeq™ 550Dx测序平台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使用的批准,将助力进一步提升中国临床疾病诊断的水平,支持健康中国2030愿景的早日实现。“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挑战。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应对疫情防控,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今年的进博会在这一背景之下顺利筹备和举办实属创举,展现了政府和主办方的决心和能力。自2005年进入中国以来,因美纳见证了中国不断开放的过程,感受到了中国市场持续提升的营商环境,这些变化为跨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今年是因美纳首次参加进博会,我们将倾力为中国的客户和采购商展示行业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并提供各项服务。”因美纳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表示,“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已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是重大的国计民生问题。自创立以来,因美纳就秉持‘以基因的力量改善人类健康’的公司使命。未来,我们将继续不遗余力地赋能中国基因产业生态,支持中国相关领域的科技研究,助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长远发展,并最终改善国人的健康水平。”因美纳公司创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在全球有超过7,800名员工,为11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2019财年,因美纳全球营收达36亿美元,其中研发投入占比高达全年营收的18%。通过持续创新,因美纳开发出了全面的基因组学产品线,包括基因测序仪、基因芯片扫描仪、耗材以及分析工具。凭借每一次技术突破,因美纳公司帮助全球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认知基因世界。因美纳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肿瘤学、生殖健康、遗传医学、感染病学、农业及其他新兴领域。中国是因美纳公司全球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自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公司不断加速本土化进程。2019年,因美纳全新的大中华区总部落户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新总部建筑面积超5,000平方米,包括一个涵盖全线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客户体验中心。同年,因美纳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建成新的中国分拨中心。在中国,因美纳通过不断引入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中国科研及临床领域的快速发展。因美纳广泛地与国内合作伙伴及客户深入合作,致力于共同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要的服务和产品。全新的公司中文品牌名“因美纳”寓意:广纳众人之智,释放基因之能,探索生命之美。不出国门看遍全球:一探全球行业领先兼具实力和颜值的基因界爆款作为本届进博会现场的亮点之一,因美纳带来了全球领先的高通量测序产品家族系列,许多参展嘉宾有机会一睹神秘的基因测序仪。此次因美纳展台的参展商品包括iSeq™ 100、MiSeq™ Dx、NextSeq™ 550、NovaSeq™ 6000,以及2020年最新推出的NextSeq™ 2000,涵盖了全面的基因组学产品线,包含整合的测序系统、耗材以及分析工具,能够应用于生命科学、肿瘤学、生殖健康、遗传医学、感染病学、农业及其他新兴领域等不同场景。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全球科学家联合起来共话了一次人类创举,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生命科学时代。一直以来,因美纳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基因测序的水平,降低测序成本,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科研、临床和应用需求。如今,有超过15,000台因美纳测序平台在全球各国投入使用,超250,000篇文献是基于因美纳的测序技术产生的数据。· NextSeq™ 2000测序平台是因美纳于2020年全新发布的桌面式测序系统,兼具实力与颜值。NextSeq™ 2000拥有超过75项技术创新,兼顾测序的速度、质量及成本,以整合的测序平台和先进的基因组分析加速器造就强大而精简的工作流程。同时,其还具备集成化一步上样和无需清洗的干系统特点。NextSeq™ 2000的创新技术满足了中国客户对各种规模和场景实验室的部署要求,助力中国科学家不断实现科学研究的突破。· NextSeq™ 550测序平台是结合了强大功能的桌面式高通量测序仪,突破了传统的应用局限。NextSeq™ 550使得外显子组,转录组和全基因组测序成为日常的研究手段。同时,其在测序功能之外还能进行芯片扫描。这一通用、灵活的测序平台使研究人员可以轻松地在不同应用之间切换,以支持不同规模的项目。2020年10月26日,NextSeq™ 550Dx测序平台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使用的批准,将助力进一步提升中国临床疾病诊断的水平。·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是迄今为止因美纳公司最强大的测序平台,改良的化学方法和计算架构使其突破了原有的测序通量上限,2017年与全球同步首发中国市场。NovaSeq™ 6000推动了基因组学空前的进步,其灵活性和扩展性可实现前所未有的全面研究——从高分辨率的单细胞研究到肿瘤-正常图谱、开发液体活检和规模化群体测序。其突破性测序能力可以让研究人员以更高样本量、更大的广度和深度对基因组开展大规模的项目。每次运行,最高可以对48个人类全基因组进行测序。NovaSeq™ 6000出色的性能和更低的单位测序成本极大加速了全球基因组学的研究进程,让更多人从精准医学中获益。· iSeq™ 100测序平台是因美纳产品线中体积最小的产品,突破了传统应用场景的限制,实现了“便携式”测序的目标。iSeq™ 100结合了公司成熟的边合成边测序(SBS)技术以及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检测技术,在产出高精度数据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便捷性和易维护性。MiSeq™ 测序平台是因美纳全球首款桌面式测序仪,其微型化流体系统使测序仪突破了体积的局限。2018年,MiSeq™ Dx测序系统成为公司首个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临床使用的进口新一代测序系统。因美纳在积极引入测序平台的同时,还致力于提供更完善的实验室解决方案。从2011年收购Epicentre获得Nextera技术,加强NGS文库制备能力,到2018年5月,收购EdicoGenome,引入其DRAGENBio-IT平台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因美纳正以安全、快速、高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进行基因组数据分析和管理的解决方案,开拓基因测序产品更为广泛的应用,满足中国客户不断增长的多元化需求。科技兴国健康中国:助力中国科研及临床发展,打造多领域合作生态系统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人口大国。对于健康长寿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发展之上,也在健康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2016年,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发展指明了道路。同年,中国推出精准医疗计划,研究成果将惠及成百上千万国民。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获得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并更好地应对生物安全风险,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中国生物科技产业在政策、法律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将迎来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其中,基因测序技术将在科研和临床领域实现更深更广的应用。因美纳在这一过程中持续为基因组学研究赋能,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着力打造本土生态系统,积极推动中国生物基因产业的发展。· 恶性肿瘤是目前国民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每年中国有数以百万计的新发肿瘤病人,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健康中国行动》提出到2030年中国的总体癌症生存率不低于46.6%,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预防和早筛早诊,肿瘤精准治疗不可或缺。在肿瘤检测领域,因美纳拥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和领先的基因检测产品。多年来,因美纳与多家中国本土肿瘤检测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共同为中国患者开发肿瘤分子诊断产品,助力实现肿瘤精准医疗,惠及了众多中国患者。2018年,燃石医学基于因美纳测序平台开发的癌症检测产品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中国首个NGS体外诊断产品,至此肿瘤NGS检测正式进入临床医院检测科室。此后,世和基因以及艾德生物与因美纳共同发开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也相继获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准。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诊断和肿瘤早筛市场的发展,多家中国肿瘤检测公司成功或计划上市,因美纳始终支持和助力。·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感染病学和微生物学领域再次受到全球关注。长期以来,因美纳都将病原微生物作为其全球关注和拓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因美纳领先的测序技术为病毒的追踪传播、实时监测、病毒溯源、指导疗法和疫苗开发等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保障。截止今年7月,中国共有超过55家实验室使用NGS方法在各项平台上发布了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其中超过80%的研究使用了因美纳技术平台。今年8月,因美纳携手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成立了微生物基因测序研究与应用示范中心,将运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加快病原微生物研究,构建生物安全的基础。· 在全球范围,罕见病和遗传疾病逐渐受到社会更多关注。目前已知的罕见病超过了7000多种,中国罕见病患者数量超2000万。在中国,可谓罕见病不罕见,而其中大部分罕见病又与遗传因素有关。在罕见病遗传病检测领域,因美纳与众多中国合作伙伴一道,致力于利用领先的基因测序技术推动未确诊罕见遗传疾病领域的研究和诊疗。通过为客户提供操作性强、高效、便捷的检测解决方案,大幅缩短患者的求医过程。新一代测序技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大幅提升了临床医疗效率,疾病表型基因包,医学外显子组,外显子组家系等测序应用,遗传病临床研究的检测能力从常规10-15%提升到了30-40%。自进入中国,因美纳在遗传疾病检测领域同包括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医院和研究机构展开了广泛的全基因组测序合作,推动罕见病疑难病诊疗进一步提速升级,并节约综合诊疗开支,优化医疗决策。· 中国每年有超过千万的新生儿出生,优生优育一直以来是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国策。在生殖健康领域,因美纳拥有全球行业领先的基因组学解决方案,依托稳定可靠的测序平台,与中国的合作伙伴深入战略合作,帮助解决跨度从孕前,到孕期,到出生成长整个人类生命周期中遗传健康的各种问题。2015年,贝瑞和康与因美纳合作生产的基因测序仪NextSeq™ CN500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极大满足了中国生殖健康领域的需求和发展。2017年,安诺优达与因美纳共同开发的NextSeq™ 550AR及试剂产品获批,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中国临床市场。同时,因美纳参与了包括《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检测规范化应用北京专家共识(第一版通用部分)》、《基于孕妇外周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无创产前筛查胎儿基因组疾病技术标准》等在内的相关专家共识与团体标准的制定,积极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以无创产前检测(NIPT)为例,中国合作伙伴运用因美纳平台累计完成的检测数超过600万例,筛查出超过10,000例的唐氏综合征胎儿,为社会和家庭减少了百亿计的经济负担,为中国的优生优育持续助力。多年来,因美纳一直秉承着用全球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卓越的产品和技术竭诚服务的宗旨,为中国基因组学领域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未来,因美纳将持续关注中国市场,利用技术、产品和资源优势,助力中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建设,推动中国基因检测领域的发展以及扩大临床市场的应用。以此次进博会为绝佳契机,因美纳愿充分展示自身前沿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并通过与多方合作交流,深度挖掘本土产业的发展与合作机会,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实现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未指明临床获批应用的相关技术仅供研究使用(RUO),不得用于临床诊断关于因美纳因美纳公司致力于推动和激发基因组学的发展而不断改善人类健康。专注创新使我们成为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并为全球范围的科研、临床和应用市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肿瘤学、生殖保健、农业及其他新兴领域。
  • 基于半导体芯片测序仪的无创产前诊断方法问世
    5日,美国和中国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基于半导体芯片测序仪的无创产前诊断方法,可以根据孕妇血样检测出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征等与染色体异常有关的先天缺陷。  对于有必要接受染色体异常检查的孕妇,传统诊断多采用羊膜穿刺或绒毛膜采样的方法,大多在怀孕12周左右进行。这些介入性方法有两大缺点:一是时间长,需要2周到3周才能出结果。二是穿刺针有不到1%的几率扎到胎儿,可能引发感染甚至流产。  由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广州医科大学、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与广州爱健生物技术公司等机构研发的新诊断方法则基于新型高通量测序技术,只需抽取孕妇2毫升血样,就能诊断与染色体异常有关的先天缺陷,包括最常见的唐氏综合征、导致形体和器官多种异常的爱德华氏综合征等。  这种高通量测序技术,能一次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脱氧核糖核酸)进行序列测定。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遗传医学研究所所长张康教授表示,新诊断方法速度快,可把诊断提前到怀孕第9周,4天便能出结果,准确率也非常高。  张康表示,其所用的测序仪器基于半导体芯片,每次工作只需15个样本,测序时间只有2.5小时,可由医院直接完成所有检测,能提高诊断速度,降低检测成本。  张康还认为,随着大龄母亲越来越多,新生儿出生缺陷几率呈上升趋势。上述新技术利用母亲的少量外周血,就可以把胎儿染色体缺陷准确检测出来,有助于降低出生缺陷对于社会和家庭造成的负担。
  • 亚洲首台HiSeq X Ten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仪落户上海
    云健康 Illumina HiSeq X Ten 全基因组测序、云健康基因科技和云健康生命中心运营启动仪式  1月20日,云健康宣布启动Illumina HiSeq X Ten全基因组测序,同时旗下云健康基因科技和云健康生命中心正式运营。云健康的成立和运营将为中国健康产业带来积极的影响与创新发展模式。  据介绍,作为基因测序平台的世界知名供应商,2014年,Illumina发布HiSeq X Ten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平台。云健康与Illumina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将亚洲首台用于大健康领域的HiSeq X Ten引入上海,率先推进HiSeq X Ten在健康和临床研究领域内的应用。Illumina HiSeq X Ten作为目前最稳定,最精准的全基因组测序平台,只需要几毫升血液就可以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对于探索DNA密码,了解自身遗传背景,研究自身健康状况有着更为先进和科学的指导作用。  Illumina亚太区副总裁Tim Orpin解读了Illumina HiSeq X Ten全基因组测序仪的优势:(一)稀缺性:目前全球仅10余台战略性投放,数量稀少。(二)高通量:目前世界上测序通量最高的平台,整套系统一年能完成1.8万人的全基因组测序。(三)高精度:采用目前世界上被采用最广泛的边合成边测序技术,以及国际/国内专家联合分析测序结果,数据精度通过时间的检验。(四)低成本:作为最科学、最先进的健康评估手段,全基因组测序在很长一段时间因高昂的费用和冗长的时间成本让大众望而却步,但目前全基因组测序成本的下降已经满足大众所能承受的水平。  云健康医疗科技集团合伙人、总裁、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金刚博士强调了X Ten技术对未来大健康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影响:&ldquo X Ten技术使得全基因组测序不再是昂贵的服务。全基因组测序应用即将普及到每一个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即将走进普通百姓的健康评估应用,成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研究的主流检测技术。&rdquo   云健康医疗科技集团董事长高宝君表示,云健康产业链由云健康基因科技、云健康生命中心、云健康诊所、云健康大数据、云健康样本库、云健康基因研究院六大平台组成。云健康在技术上拥有三大突出优势:基因检测技术、抗衰老调理技术、抗肿瘤个性化诊治技术。云健康致力于应用国际目前最先进的基因和医疗技术倡导和引领预防医学,预治未病事业的发展,引入全球最先进的Illumina HiSeq X Ten高通量全基因测序仪、德国尖端慢病绿色调养及日本细胞还元工法,整合国内外一流的医疗资源,同时藉由商业地产运营经验,通过多合作、大资源、多渠道,真正联合实现大科学和大产业的全面发展。
  • 华大智造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引领行业迈入人人基因组时代
    导语:当地时间2019年1月9号,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华大智造总裁余德健受邀参加第37届J.P. Morgan医疗健康大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并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他正式公布超高日通量测序仪MGISEQ-T7价格,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助力行业进入人人基因组时代。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华大智造总裁余德健发表演讲MGISEQ-T7: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日产数据达6Tb,单G费用仅$52018年10月,华大智造在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3)发布的超高通量测序仪MGISEQ-T7, 是目前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的基因测序仪, 单日数据量可达6Tb,PE150测序仅需24小时。在本次会议上余德健公布了这款超高通量测序仪价格为每台一百万美金,每Gb测序费用为5美金,是目前全球较低的测序试剂价格。余德健表示,“目前,在全球70亿人口中,仅有2000万人拥有部分基因组数据。因此,想要做到人人都有自己的全基因组数据,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超高通量测序仪MGISEQ-T7以更高的通量、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能够帮助我们真正走向人人基因组时代。” 华大智造之所以有信心引领人人基因组时代,是基于对自主核心技术的自信。华大智造测序仪核心技术DNBseq?,无需PCR扩增,其变异检测准确性更高、reads重复率更低(2%)、几乎不存在 index misassignment。同时,结合单管长片段建库技术(single tube Long Fragment Reads, stLFR)——华大智造核心专利技术之一,能够在一管中实现10-50Kb长片段文库和短读长测序相结合,不仅仅能够实现高精确度变异检测,还能解析复杂的结构变异,获得趋近于完美的个人基因组。这一技术可应用于无创产前检测中,通过母亲白细胞stLFR测序和血浆高深度测序可以直接获得完整胎儿基因组,弥补因为母亲外周血中胎儿DNA浓度不足导致的变异检测错误,能够实现除了T21、T18和T13之外的单基因疾病检测。stLFR技术在肿瘤和单基因病等疾病研究和应用中也有巨大潜力。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测序仪MGISEQ-T7全球测序者计划启动,重塑行业生态基于自主研发的测序平台,华大智造顺势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以重塑行业生态。余德健介绍,华大智造于2018年7月在中国启动测序者计划,旨在协助行业内需要测序数据产出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实现自主测序平台建设,鼓励基因组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该计划在中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在此基础上,华大智造正式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将为成员提供可靠的核心工具,在这一开放平台上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包括试剂、培训及应用指导,推动基因测序行业的发展。其中,测序者计划成员基因组研究和应用公司微基因WeGene已经预定MGISEQ-T7成为首台用户,结合华大智造提供的完整解决方案, WeGene计划在2019年完成年通量4万人WGS(30X+)的全基因组测序实验平台建设,并在2020年将通量升级至12万人WGS以上。 余德健在演讲尾声提道,“从2013年到2019年,华大先后推出七款测序仪,超高通量测序仪MGISEQ-T7让华大智造能够实现超越,站在产品和技术的最前端,给全世界提供一个基本的可以选择的权利。”
  •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一):基因测序市场格局介绍
    基因测序无疑是未来看好的技术之一,但其真实价值几何?什么样的创业项目不值得投资?什么样的技术才有护城河?什么样的应用方向才可能正确?基因测序的前景还有哪些瓶颈?作为基因测序领域的资深从业者,Life Technologies(现为Thermo Fisher收购)公司全国临床与科研事业部销售总监、Thermo Fisher公司全国临床市场战略总监柴映爽写了一系列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以下为柴映爽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有一家无创产筛基因测序创业公司寻求1000万的融资,A和B两家投资者来洽谈。投前估值6000万,投后估值7000万。由于有多家感兴趣,因此公司持有人觉得有必要抬高价格以利谈判,把全国预计该做无创产筛的孕妇人数上升一些,把预计收费价格上抬一些,市场容量算出来有千亿,最后改为投前估值9000万,投后估值一个亿。  由于基因测序是一个新的投资方向,又是资源稀缺性项目,对很多投资机构来说很难确定真实估值,恰巧市场有一家融资成功的同类公司估值两个亿,于是大家就以这家公司作为参比。最后认定一个亿的估值,A和B放弃对赌协议,各投资了500万。  这就是国内目前不少基因测序项目在投资时发生的类似情况。基因测序属于小众的知识领域,对于投资者来说,存在知识理解的门槛,因此面对多个投资标的,投资机构很难鉴别哪个是优质项目。  现实情况中,优质项目的创业者往往会考虑限制自己项目的估值,以利下一轮融资时有更多市场主动权。另外由于中国社会的复杂关系,基因测序的相关法规也不完善,创业者为了实现事业目标,以及融资后保证自己的股权话语权,也会邀请多个投资者参与,因此A和B可能都会得到机会。僧多粥少的结果是A和B还会去寻找其他项目,一些非优质项目也一样被纳入视野,后续其他优质项目估值会因此继续水涨船高,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市场泡沫的形成。  随着时间的进展,投资者逐渐积累了行业知识,鉴别无创产筛项目的能力上升,然而已得到投资的无创产筛基因测序公司在市场中的行为导致环境竞争上升,市场空间变小,新的无创产筛项目不再受到追捧,技术人才还在,投资的冲动也在,大家开始转向肿瘤领域,觉得可能比产筛市场还大,反正也算不清楚。在中国2014年开始加强反腐和新三板改革之后,加上传统产业亟待新的业务增长点,对于基因测序这样一个有很多想象空间的方向,有更多的创业者、资金、传统企业加入,热闹非凡,股市里各路公司都号称自己跟基因测序沾点边,股票都在大涨,这就是2015年开始的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  基因测序无疑是未来看好的技术之一,医疗和健康,是基因测序最大的应用市场。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有更多的人关注基因测序是好事,有助于整个社会共同思考其合理的模式和创造它的真正价值。但是如同任何新技术曲线(下图)一样,基因测序正处于高峰前期的炒作阶段,高峰过后得不到回报的资金撤离,必然会制造一个下跌时期,就像2002年前后出现的互联网冬天一样。什么样的创业项目不值得投资?什么样的技术才有护城河?什么样的应用方向才可能正确?基因测序的前景还有哪些瓶颈?作为这个领域的市场从业者,在这里贡献一些个人看法,供创业者和投资者参考,也希望基因测序在正确的呵护下成长,在未来真正可以为中国的老百姓带来价值。  一、市场格局介绍  我们用个简单的波特模型分析一下目前基因测序行业的市场:  1. 对上游供应厂家议价能力很低  目前基因测序行业内的公司(我们暂把它们称为基因测序应用商)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上游厂商只有Thermo Fisher(收购了Life Technologies)和Illumina两家能够选择,且选择了其中之一作为产品开发平台,就几乎不可能再更改到另外一家,除了仪器外,还必须向该厂商购买仪器运行所需耗材如测序芯片,即便是得到授权在国内生产的,也要购买关键部件。在这方面,应用商全部受制于上游制造企业,基本上谈不上有议价能力,采购的比例越高,议价能力越弱。  当然,上游厂家处于初期市场竞争的考虑,在市场未饱和时,一般不会涨价反而有可能继续降价,但面对亲密程度不同的合作者,价格有可能不同。以无创产筛为例,从公开资料来看,基因测序应用商每个检测的成本中必须向上游厂家采购的试剂要占到至少20-30%,因此,市场不断扩大,对上游厂商是很有利的,因为其中的20-30%都是自己的,随着应用商优化工作流程降低其他成本,这个比例还可能进一步增高,届时只要一涨价,这些基因测序应用商就只能够接受。这一点和另一分子诊断目前的主流平台定量PCR不同,定量PCR的试剂盒厂家已经完全不受制于任何一家上游制造企业。  2. 对下游客户议价能力有限  在医疗健康领域,基因测序应用商的产品,基本上还是通过医院到达消费者手中。也有一些公司在探索引导个人基因组数据的另类消费,如做高端基因体检等等。基本上基因测序应用商都没有自己的医院资源,很多还需要依赖渠道商去打开终端市场,由于医院的数量有限,目前有高通量测序试点资质的医院更少,面对同一家医院入口,市场中同类的基因测序应用商的数量,远远高于有实力的渠道商数量,因此在下游采购者方面的议价能力也显得不那么强,何况中国医疗环境一直倡导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终端定价还要受到地方经济水平和物价收费的制约。  3. 新的进入者分割有限的市场资源  基因测序应用市场以临床医院为主,基于中国医院的实际情况,每一个市场在起步阶段如果两种模式并存的话,集中收样模式基本上会输给投放模式。限于各种条件,三级医院是目前看得见的高通量基因测序市场,全部加起来大概在1400家左右,但目前高通量测序临床上只开展了四个专业方向的应用,因此实际能应用的医院还不够多,再加上试点单位的限制,商业通路环节的成本升高,短期来看市场资源还是有限的,但新的进入者还很多,资本市场比较充沛,除了从科研转型的国内国外创业者以外,传统医疗企业、非医疗企业都在琢磨进入,而基因测序的技术人才以及不得不具备的生物信息学人员显得比较有限,大部分公司很难同时拥有优秀的技术人才+生物信息学人才+基因领域市场营销人才的组合团队。未来不排除上游厂商也进入这一领域分享蛋糕,会给现有的应用商带来很大的威胁。  4. 同业竞争格局  2015年之前,多数基因测序应用商重点关注无创产筛领域,随着几家公司拿到CFDA注册证,市场格局大体形成,不具备下游控制力的小型公司很难后来居上,因此从2014年下半年起,很多应用商转向肿瘤领域,同质化的现象比较重,这里一个问题是终端资源有限,大家基本策略都是买仪器—投放医院合作收样本—自己建黄种人肿瘤数据库—用数据库评估药物疗效或患者风险。而全国拿到无创产筛试点的也就108家,肿瘤试点20多家,遗传病试点没公开,基本也在10-20家左右,辅助生殖试点更少。在临床市场份额方面,Thermo(Life)确实走在了Illumina之前,医院的装机量已经大大超过了Illumina,试点单位中更是如此。试点单位已有了仪器,且目前国家开放二次试点的可能性很小,加上目前非试点医院中已经不少已经有了高通量测序仪,使得再次投放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都变得有限,市场上至少有20家以上测序应用商,部分手中还有仪器没有投放出去,因此在试点政策取消之前,如今单指望投放仪器来掌握终端医院市场已经很困难,即使能成功投放,可能多家供应商不得不同时分享一家医院有限的样本量,企业固定资产很高而回报现金流很有限甚至收不回投放成本。  同业竞争格局产生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基因测序应用商的利润下降,为了竞争有限的医院资源,大家不断降低下游价格,甚至出现亏本竞争。有些大幅降价实质是暗中牺牲了质量。正面影响是部分测序应用商开始尝试新的思路降低成本,比如从外周血里捕获胎儿有核红细胞或是检测游离甲基化DNA以减少测序深度和通量,客观上带动了技术层面的探索。或是通过更好的数据解读服务来强化对医生的指导以增加下游话语权,客观上加深了临床对基因测序的理解,使得基因测序能更加正确地应用于临床工作。  5. 新的替代方法目前不具备威胁  基因测序是分子诊断的金标准,目前无法取代。高通量测序的最大优势是将几十个上百个基因检测一次性完成,并精确检测突变类型和结构变化细节,非常适合需要短时间内完成多种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领域(前提是这些基因检测都具备临床意义)。PCR方法方便快速,但在检测更多靶点时,多重PCR的条件很难优化。基因芯片比测序好的地方是可提供高度一致性的数据,但易出现假阳性,往往还要测序或定量PCR进行验证。质谱方法快速且便宜,但基本还是检测蛋白质和代谢物,应用到检测核酸还有困难。也有人在尝试开发用常规一代测序检测大量基因位点的方法,效果还不得而知。当下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探索,如从外周血里寻找循环肿瘤细胞(CTC),或是用数字PCR检测外周血里的游离DNA片段(cfDNA)等等,这些技术都还在很早期的阶段,仪器的检测精度有限,另外临床价值不清晰,肿瘤细胞进入血液的时间和比率是多少,检测到的细胞能代表什么肿瘤,细胞数量或cfDNA含量和实体肿瘤大小关联程度有无标准,如何去除大量生物学计算带来的误差,都还在研究之中。目前来看,能代替基因测序的概率偏小,更多出路是和基因测序联用。  未完待续,精彩内容请关注后续系列报道: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二):基因测序的误区和瓶颈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三):什么才是护城河?  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四):对未来的预测和建议  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柴映爽,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学士和国家CDC病毒所基因工程学硕士。曾在欧美制药公司工作,2004年初进入Life Technologies 的前身Applied Biosystems公司工作至今,见证了十年来中国基因科学和分子诊断的飞速发展。个人兴趣在于研究基因科学的最新成就,致力于推动成熟的基因科学成果进入中国分子诊断市场并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患者能够受益于最新的分子诊断技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作者所供职机构无关。
  • 华大智造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
    p  当地时间2019年1月9号,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华大智造总裁余德健受邀参加第37届J.P. Morgan医疗健康大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并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他正式strong公布全球最高日通量测序仪MGISEQ-T7价格,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助力行业进入人人基因组时代。/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5d5541b0-b12f-4c33-956d-3903153568e9.jpg" title="1.jpg" alt="1.jpg" width="468" height="350" style="width: 468px height: 350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华大智造总裁余德健发表演讲/span/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MGISEQ-T7: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日产数据达6Tb,单G费用仅$5/span/strong/pp  2018年10月,华大智造在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3)发布的超高通量测序仪strongMGISEQ-T7, 是目前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的基因测序仪, 单日数据量可达6Tb,PE150测序仅需24小时/strong。在本次会议上余德健公布了这款超高通量测序仪价格为strong每台一百万美金,每Gb测序费用为5美金,是目前全球最低的测序试剂价格。/strong余德健表示,“目前,在全球70亿人口中,仅有2000万人拥有部分基因组数据。因此,想要做到人人都有自己的全基因组数据,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超高通量测序仪MGISEQ-T7以更高的通量、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能够帮助我们真正走向人人基因组时代。”/pp  华大智造之所以有信心引领人人基因组时代,是基于对自主核心技术的自信。华大智造测序仪核心技术DNBseq™ ,无需PCR扩增,其变异检测准确性更高、reads重复率更低( 2%)、几乎不存在 index misassignment。同时,结合单管长片段建库技术(single tube Long Fragment Reads, stLFR)——华大智造核心专利技术之一,能够在一管中实现10-50Kb长片段文库和短读长测序相结合,不仅仅能够实现高精准度变异检测,还能解析复杂的结构变异,获得趋近于完美的个人基因组。这一技术可应用于无创产前检测中,通过母亲白细胞stLFR测序和血浆高深度测序可以直接获得完整胎儿基因组,弥补因为母亲外周血中胎儿DNA浓度不足导致的变异检测错误,能够实现除了T21、T18和T13之外的单基因疾病检测。stLFR技术在肿瘤和单基因病等疾病研究和应用中也有巨大潜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e223b76d-bcfe-42b8-b0ad-20374faa6924.jpg" title="2.jpg" alt="2.jpg" width="507" height="286" style="width: 507px height: 286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测序仪MGISEQ-T7/span/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全球测序者计划启动,重塑行业生态/span/strong/pp  基于自主研发的领先测序平台,华大智造顺势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以重塑行业生态。余德健介绍,华大智造于2018年7月在中国启动测序者计划,旨在协助行业内需要测序数据产出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实现自主测序平台建设,鼓励基因组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该计划在中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在此基础上,华大智造正式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将为成员提供可靠的核心工具,在这一开放平台上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包括试剂、培训及应用指导,推动基因测序行业的发展。其中,测序者计划成员基因组研究和应用公司微基因WeGene已经预定MGISEQ-T7成为首台用户,结合华大智造提供的完整解决方案, WeGene计划在2019年完成年通量4万人WGS(30X+)的全基因组测序实验平台建设,并在2020年将通量升级至12万人WGS以上。/pp  余德健在演讲最后提道,“从2013年到2019年,华大先后推出七款测序仪,超高通量测序仪MGISEQ-T7让华大智造能够实现超越,站在产品和技术的最前端,给全世界提供一个基本的可以选择的权利。”/p
  • 关于病原体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产品的几点考虑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的统称。据统计感染性疾病死因占全部死因的25%以上,是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长期以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一直依靠形态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病原体分离培养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新兴的病原体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是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特定临床样本中所有核酸进行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病原体的检测方法。与传统基于分离培养的病原体检测技术相比,该技术从理论上讲能够无偏倚的检测各类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包括难以培养的病原体以及新发病原体。mNGS技术是一个开放的分析和诊断系统,对于mNGS技术所检测的病原体数量未有明确规定,根据不完全统计,开展相关检测服务的机构已纳入的病原体有近万种,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为疑难危重症及罕见病原体感染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在特定的临床应用场景下,具有临床意义。针对mNGS的临床应用,目前已有多个临床专家共识。结合该技术的特点,我中心对相关产品的临床应用、设计开发、验证确认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当前的几点考虑总结如下。一、关于产品预期临床使用场景基于mNGS技术的产品与常规的病原体检测产品相比,具有检测过程较为复杂、易受到人源基因的干扰、检测时间较长、结果解读专业要求高、检测成本高等特点,一般用于传统检验方法未能给出明确病原学结果从而影响患者准确诊疗的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危急重症或排除其他发热疾病。推荐临床通过拟诊先行传统微生物检验及常规分子生物学产品检测常见病原体,不盲目使用mNGS技术。在必要或紧急情况下,如危急重症、群体性感染事件等,可考虑与常规方法同步进行检测。对常规微生物学检查容易明确的病原体不建议进行mNGS检测。从临床角度,mNGS结果不能单独作为病原学确诊或排除的证据。适用场景举例如下:(一)患者表现为发热或发热症候群,病因未明确(符合不明原因发热定义),考虑感染或不除外感染,但规范性经验抗感染治疗无效,在应用常规技术检测的基础上,开展mNGS产品检测。(二)各种原因导致患者急危重症表现,不除外感染所致,或考虑继发或并发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在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开展mNGS产品检测。(三)免疫受损患者疑似继发感染,常规病原学检查未能明确致病原或/和规范性经验抗感染治疗无效,建议进一步完善常规病原学检测的同时,或在其基础上,开展mNGS产品检测。(四)疑似局部感染,病原学诊断未明确、不及时处理则后果严重时,在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开展mNGS产品检测。(五)高度疑似感染性疾病,但病原学诊断未明确且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建议进一步完善常规病原学检测、处理原发感染灶,调整经验抗微生物治疗方案的同时开展mNGS检测。(六)慢性感染,或慢性疾病不除外感染,尤其是二者临床表现相似、难以鉴别时,病情严重或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需要明确病因,建议在完善常规检测、调整经验治疗的同时开展mNGS产品检测。(七)其他患者疑似特殊病原体感染或从相关流行病学角度考虑需要进行mNGS产品检测。二、关于产品的检测样本及适应证mNGS产品在目前的临床应用研究中涉及多种适应证,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流感染、局灶性感染、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等,对于具有相关临床症状的病例,应在按照现有诊疗流程进行标准化诊疗的基础上开展检测。针对患者感染部位不同,采集的样本类型也不同,产品适用的样本类型主要包括:静脉血、脑脊液、痰液、肺泡灌洗液、胸腔积液、腹水、组织、局灶穿刺物、粪便等多种类型。对于样本的采集,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无菌体液,如静脉血、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等,需按照严格的无菌操作采集样本,采集的样本须置于无菌容器内;二是,对于有菌部位的样本,如痰液、肺泡灌洗液、咽拭子等,应标明样本的采集部位,在样本采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引入该部位的正常菌群,以免干扰后续检测结果。采集的样本应尽量选取感染部位的体液或组织,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若感染部位的样本采集难度较大,可选择外周血液样本,但有可能会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品适用的样本类型推荐优先选择无菌采集的样本。关于不同适应证适用的样本类型举例见表1。表1.产品适应证与适用的样本类型举例三、关于产品检测病原体种类范围mNGS产品检测原理为对临床样本中存在的病原体核酸进行无偏倚的检测,从产品检测的技术角度考虑,除新发病原体外,产品的检测范围不应局限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常见病原微生物,应为产品适应证、适用样本中所有可报告的病原微生物。产品所检测的病原微生物受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产品配套使用的参考数据库及生信分析过程涵盖的病原体种类,如数据库中未涵盖某种病原体基因组参考序列,则该类病原体不在该产品的检测范围之内;二是检测样本类型、核酸提取等会直接影响产品病原体的检测种类,不同的样本类型可能检出的病原体会存在差别,如脑脊液样本检出的病原体主要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为主,而粪便样本检出病原体主要为消化系统感染的病原体。不同的核酸提取方式对病原体的检出种类也会产生影响,如核酸提取过程未考虑破壁,则产品可能不适用于具有厚细胞壁的病原体检测;三是产品检测的目标物是否包括不同类型的核酸靶标,如产品检测的靶标仅为DNA,则RNA病毒不在该产品的检测范围之内。相关产品的申请人应依据产品设计、适用的样本类型、适应证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产品预期用途,确定合理的病原体检测范围。四、关于产品配套使用的数据库mNGS产品检测结果,除了产生可用于比对的微生物短片段序列外,还存在大量人源、环境微生物、试剂含有的微生物等背景核酸序列,必须依靠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进行筛选、过滤、比对,最终给出微生物物种注释。结果分析过程中,数据库的使用是必需的,而且是影响mNGS产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目前相关产品在选择配套使用的数据库时,一般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为直接选择公共数据库,如:NCBI nr/nt database、NCBI RefSeq database等;另一种为自建数据库,对公开数据库中基因组序列进行挑选、整理、分类,然后通过程序软件将收集到的基因组序列整理成适用于本产品的微生物及人源序列比对数据库。针对成熟的产品,建议根据产品特点及临床需要,使用临床应用级的自建数据库。在数据库的构建、使用和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一)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全面性以及纳入物种在分类学上的代表性,对于同一种微生物,往往存在具有遗传差异的不同亚型或株,所以在选择基因组时,应考虑到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尽可能选取具有高度代表性的不同亚型或株的高质量基因组。(二)无论所选择的参考基因组的来源如何,申请人需要考虑其注释的准确性及序列的完整性,防止注释错误、命名错误或者代表性不足临床相关微生物列入库。(三)申请人应在有必要的基础上,对纳入库中的微生物的潜在的临床意义进行注释,让结果解读人员对检测的微生物有基本的认识和判断。(四)由于病原体在自然状态下是不断发生进化变异的,致病性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需要及时(或定期)对参考数据库中的基因组信息及临床致病证据进行更新。(五)当数据库发生可能影响病原体判读结果的更新后,应对更新后的数据库进行验证与确认。(六)应构建全面的人源基因序列数据库,并评估最新版国际人类参考基因组和用于构建人源基因序列数据库所选择的参考基因组差异,进而评价人源基因序列数据库的代表性,人源基因序列数据库用于在生信分析过程中过滤人源基因数据。(七)mNGS检测产品检测过程中一些样本中会存在背景菌序列、环境微生物及实验室残留微生物,这些基因序列可造成测序污染,导致假阳性结果产生;另外,一些样本(例如呼吸道样本)会存在定植微生物,因此,针对产品需要构建检测背景库用于过滤污染序列、区分背景病原体和致病性病原体。五、关于测序数据要求人体不同的样本类型单位体积含有的细胞数量有巨大的差异,最终的测序数据由微生物序列和人源基因组序列组成,不同的人源细胞含量、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类型和病原体含量的高低都会影响测序数据中目标微生物序列占比,如组织样本的人源细胞含量比较高,测序所得的序列数据中相应微生物的占比可能较少,因此,mNGS产品在不同的样本类型中,产品分析灵敏度会存在差异。该类产品可通过增加测序数据量来提高待检出的微生物数据量,或通过富集微生物含量以提升微生物序列的占比,从而提高微生物的检出率。一般而言,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测序数据量的增加,产品的灵敏度会有所提升。因此,为了保证产品具有满足临床要求的灵敏度,针对某一样本类型,应保证一定的测序数据量。产品在设计上,一般分为去除宿主人源基因与未去除宿主人源基因两种设计,去除宿主人源基因后,产品产生的相应数据量会大大减少。在缺乏有效的人源宿主去除步骤的情况下,单个样本检测所需的数据量应充分评估并设立合理的指标要求。测序模式一般为单端测序和双端测序,双端测序所花费的经济成本及时间均高于单端测序,如产品设计选择单端测序,为确保序列比对的准确性,避免因同源错配导致的序列比对错误,可参考相关专家共识的要求,如测序序列单端读长当前建议不少于50bp。为了保证数据分析的可靠性,产品检测的下机数据应有一定的质量要求。下机数据经拆分后即得到每个样本的测序数据,需要进行数据质量过滤,包括过滤测序接头、低质量序列、低复杂度序列、重复序列等,将获得的高质量读长序列作为微生物鉴定的输入数据。一般而言,数据应达到以下指标:Q30碱基数量占比80%、接头污染比例不超过1%、有效序列长度不小于50bp、数据的有效比对率应大于70%等。六、关于产品阳性判断值的研究产品阳性判断值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区分真阳性、真阴性,以及判断实验过程中污染的微生物等。基于mNGS技术的产品,阳性判断值应包含度量标准,例如检测结果中能够比对到数据库中的微生物的序列数、对某种微生物的基因组覆盖度等,可通过ROC曲线分析的方法对产品的阳性判断值进行研究。在阳性判断值研究过程中应注意,胞内菌和厚壁微生物检出率低,因此即使在检测报告中某种/某些胞内菌/厚壁菌检出序列数不高,也要考虑其为致病病原体的可能。七、关于产品检测结果的报告用于临床辅助诊断的mNGS报告应包括测序总序列数、检测病原微生物列表、检出病原特异序列数量、检测病原范围、覆盖度、测序深度、检测方法及检测技术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检测结果仅代表临床样本中检出或未检出某微生物的核酸片段,不能明确该物种与感染的关系,即使阴性结果也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对于胞内菌和厚壁微生物的检测,因技术原因存在一定的偏倚,如对于胞内感染菌因释放到体液中含量较少而导致检测敏感性偏低,对具有较厚细胞壁的病原微生物如真菌感染,可能由于核酸提取效率较低,相对检出率低,导致临床检出率和敏感性较低。因此即使在检测结果中某种胞内菌/厚壁菌检出序列数不高,也要考虑其为致病病原体的可能。mNGS信息量大,临床应用过程中,检验机构依据检测结果出具检验报告时,有些情况下不可能在结果中列举出所有检测到的病原体,对于罕见病原体、胞内菌等,可能因检出序列数少、微生物丰度低,在报告中未能列举,如果临床有疑似特殊病原体的感染,应该可以追溯原始数据库进行查询。八、关于产品验证与确认的考虑基于mNGS技术的产品,因其预期用途涵盖的病原体的种类非常广,产品验证与临床试验应对检测范围内的病原体进行有充分覆盖度、有充分代表性的性能评价。产品临床试验在入组人群上,应与产品临床适用人群一致。在对比方法选择上,应选择临床参考方法作为对比方法,临床参考方法应综合病原体分离培养、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基于宿主反应的检测结果等。同时,由mNGS获得致病病原体后,临床上会针对病原体进行精准治疗,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的随访结果也可以作为临床试验对比方法的证据。临床试验过程中,应关注试验体外诊断试剂对一些对于胞内感染菌、具有较厚细胞壁的病原微生物等的临床性能研究。参考文献:1.宏基因组分析和诊断技术在急危重症感染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02):151-155.2.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在中重症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第一版)[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0,32(05):531-536.3.《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感染病原体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0,38(11):681-689.4.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高通量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的临床应用规范化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0,43(12):1181-1195.5.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病原检测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02):107-120.6.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宏基因组测序病原微生物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09):799-807.7.Charles Y. Chiu and Steven A. Miller Clinical metagenomics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019,20, 341-355.8.fda. Infectious Disease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Based Diagnostic Devices:Microbial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Virulence Markers(Draft)
  • 南京云健康运营全球首批NovaSeq高通量测序平台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83205b1d-3574-4766-9315-eb8ed2eba779.jpg" title="8.jpg" style="width: 613px height: 733px " vspace="0" hspace="0" height="733" border="0" width="613"//pp  首批两台全球最新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仪NovaSeq6000昨日落户中国南京扬子科创中心,其中一台已落户安装在扬子科创中心-南京云健康实验室。南京云健康携手南京扬子科创中心共同成为全球首批NovaSeq6000的用户。随着新购置的20台Illumina NovaSeq6000,10台PacBio Sequel 高通量测序仪陆续安装到位,加上已购置到位的10台HiSeq Xten 扬子科创中心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人类全基因组测序中心。南京云健康是运营管理扬子科创中心高通量测序和大数据平台的核心成员之一。南京云健康通过引进囯内外顶级专业和技术团队,专注新生儿和儿童大队列全基因组测序项目的研究和大数据建设,助力打造扬子科创中国第一个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pp  NovaSeq6000运营能力是目前全球运用最广的HiSeq X Ten 的6倍。/pp  让我们来进一步解读Nova Seq6000的四大特点:/pp  strong低成本、可扩展/strong/pp  全新的可扩展测序架构,旨在未来使基因组测序的成本进一步下降。通过无可匹敌的通量、易用性、每个样品的低成本以及无与伦比的灵活性重新定义了高通量测序 /pp  strong简单易操作/strong/pp  NovaSeq6000仪器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功能,包括自动化的蔟生成、基于卡盒的试剂以及简化的流程。/pp  strong4种流动槽选择、数据产出更大/strong/pp  NovaSeq6000提供4种流动槽供选择,同时运行一个或两个流动槽,能够对3-48人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测序通量更大,数据产出更大。利用可扩展的通量,用户能够灵活开展那些需要不同产量的测序应用。/pp  strong开启更高性能新市场/strong/pp  基于超高通量和数据量,它将为对深度有极高要求的罕见基因变异检测开启更高性能的全新市场,也将为肿瘤-健康组织的超级深度测序、与复杂疾病相关的大规模基因变异分析等领域提供全新的市场,能开展更具广度和深度的大规模基因组学研究项目。/pp  云健康旨在利用最先进的测序技术,为人类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做贡献,NovaSeq6000的通量及测序速度,使得云健康原本拥有HiSeq X Ten的优势下更加如虎添翼。/pp  相关介绍:  /p  南京扬子科创中心p  由南京扬子国资投资集团投资建设,按国际最高标准打造的创新载体,总面积为20万平方米。中国第一个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就落户在此。/pp  目前,该中心已有Hiseq X-ten高通量测序仪一套(10台)投入运营,随着新购置的20台Illumina Novaseq6000高通量测序仪陆续安装到位,这里将成为中国最大的人类全基因组测序中心。/p
  • 华大智造发布超高通量测序仪 单例成本低于100美元
    美国当地时间2月7日,在AGBT(Advances in Genome Biology and Technology,基因组生物学技术进展会)上,华大智造重磅发布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该产品每年可完成高达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创造了全球基因测序仪通量的新纪录;单例成本低于100美元,实现了最佳的规模成本,为行业构筑了一款超强生产规模的“超级测序工厂”。华大智造首席科学家Rade Drmanac博士(左一)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告完成,这二十年间,伴随着核心工具自主可控与核心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测序通量及成本以 “超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华大智造DNBSEQ-T20×2的诞生,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从30多亿美元降至100美元以下,基因科技普惠人人真正照进了现实。华大智造首席科学家Rade Drmanac博士在发布现场表示:“华大智造始终秉持‘创新智造引领生命科技’的愿景。今天,我们正式推出开创性的‘超级测序工厂’——DNBSEQ-T20×2超高通量测序仪,我们衷心希望它能够为全球基因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赋能,加速人类在基因组学领域的理解和医学应用的进展,造福人类健康。”超高通量!每年完成高达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在DNBSEQ-T20×2所构建的“超级测序工厂”中,配备了开放式的并行处理系统,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测序生产规模提升至新的量级,同时支持6张超大尺寸的测序载片上机运行,每张测序载片既能独立运行不同的测序读长和测序应用,还能够支持混合测序,最大程度提高测序效率和测序规模。一台DNBSEQ-T20×2单次运行通量达42Tb(PE100)或72Tb(PE150),是常规超高通量测序仪的4.5倍至7倍。以PE100为例,单次运行可产生最高42Tb的数据、相当于420例人全基因组(WGS,30× Coverage)。按照全年300个工作日计算,DNBSEQ-T20×2每年可完成高达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超低成本!单个人全基因组测序成本低于100美元基于华大智造独有的DNBSEQ原理,DNBSEQ-T20×2采用了创新的浸没式生化反应技术,即直接将载片浸没在试剂槽中进行生化反应,反应均匀且稳定;同时试剂槽中的测序试剂可以支持载片的多次浸泡,从而实现了将耗材成本降到极致的目标。在完成5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基础上,将单个人全基因测序成本降低至100美元以内。延续DNBSEQ测序平台的技术优势,再加上高准确性的碱基识别和拷贝数校正算法,DNBSEQ-T20×2的测序质量表现优异,测序准确性高,数据序列重复率低、有效数据利用率高。超大规模!快速启用的一站式“超级测序工厂”DNBSEQ-T20×2作为一款具备超强生产能力的测序设备,如何满足大人群基因组,尤其是百万级别国家基因组项目快速启用的需求呢?在朝着“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基于对测序全流程的理解与深耕,华大智造DNBSEQ-T20×2为超大规模的基因组项目提供可选的一站式工具包,包括样本制备系统及试剂、自动化建库设备、建库试剂,以及一系列支撑海量数据处理的工具和模块,如:具备Pb级数据存储和生信分析加速处理能力的ZTRON Pro,以及可实现样本管理、实验室生产、基因数据管理的ZLIMS Pro+。目前,基于T20平台可展开WGS、WGBS、单细胞测序和时空组学测序等多种应用,能更好地满足基于超高通量测序的科学研究与临床研究的需求,推动基因组学、多组学和时空组学的大规模测序研究项目的展开,为基因科技的未来提供更多可能。基于独有的DNBSEQ测序技术打造的超高通量测序平台,华大智造在全球范围内支撑、赋能多个国家级别基因组项目顺利开展,包括助力阿联酋启动全球首个 “全民基因组计划”、印度尼西亚首个“国家基因组计划”、和“泰国基因组学综合行动计划”等。DNBSEQ-T20×2 的诞生,也将进一步满足更多大人群基因组项目对更高通量、更低成本以及更大规模的需求。速度王者!中小通量DNBSEQ-G99在美发布值得一提的是,华大智造在AGBT现场宣布在美发布G系列的最新型号测序仪DNBSEQ-G99,该款基因测序仪是全球同等通量测序仪中速度最快的机型之一,特别适用于靶向基因测序和小型基因组测序,数据产出速度快、质量高。整机通量8-48Gb,突破性地实现了12小时、PE150测序数据的产出。生命时代,未来已来。华大智造此次发布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进一步夯实、丰富了其覆盖高中低通量的全测序产品线。同时,在超高通量领域,它打破了常规测序仪的生产能力,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超高通量、超低成本、智慧集成的强大工具,秉承着造福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加速人人基因组时代的到来。
  • 4500万!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二代高通量平台测序试剂采购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编号:JSHC2023-G-001(代理机构内部编号:JSHC-2023070616B1)2、项目名称:二代高通量平台测序试剂3、预算金额:人民币肆仟伍佰万元整(¥45,000,000.00) 最高限价:人民币肆仟伍佰万元整(¥45,000,000.00)4、采购需求:二代高通量平台测序试剂一批5、合同履行期限:详见招标文件。6、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7、本项目接受进口产品投标。8、本项目为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二、获取招标文件:1、获取时间:2023年8月8日至2023年8月14日2、获取方式:网上报名(1)申领CA证书供应商进入“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登录)”―“苏州市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供应商”。详见《苏州市政府采购交易管理系统供应商操作手册》(2)登录报名供应商进入“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登录)”―“苏州市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供应商”。详见《苏州市政府采购交易管理系统供应商操作手册》(3)在网上报名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注册咨询:0512-69820846CA办理及咨询:0512-81876166交易系统维护:客服qq:751281184,864274166咨询电话:13914088964(4)依法获取采购文件的方式:报名供应商确认报名后需自行从报名系统里面下载本项目采购文件,报名日期视同为依法获取采购文件日期,投标人需打印、保留“政府采购投标报名确认单”,质疑时与质疑函一并提交。未依照采购公告要求实行网上报名的投标人,视为未参与该项政府采购活动,不具备对该政府采购项目提出质疑的法定权利。代理机构不再收取报名费或资料成本费。(5)网上询问:报名成功的供应商在下载公开招标采购文件后,对采购文件有疑问的,可在“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网上交易系统中进行询问,询问信息不显示询问人的相关资料。代理机构通过网上交易系统收到询问后以网上答复的方式予以解答,询问人通过系统查阅。(6)未依照采购公告要求实行网上报名的供应商,视为未参加该项政府采购活动,不具备对该政府采购项目提出质疑的法定权利,但因供应商资格条件或报名时间设定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等原因使供应商权益受损的除外。3、售价:无。4、本项目采用网上投标电子评标方式。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南京市医科大学姑苏学院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458号联系人:吴老师?联系电话:13776566403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江苏省华采招标有限公司地址:南京市建邺区嘉陵江东街8号综合体B3栋1单元16层联系方式:025-83603368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刘洁电话:025-83603368
  • 集成"降噪"功能!德运康瑞自研创新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发布
    单细胞测序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揭示了细胞组成和功能状态的异质性,已广泛应用在肿瘤、免疫、神经和发育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但现有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液滴捕获的方法依赖泊松分布实现细胞-微球配对,存在大量空液滴不可利用,导致试剂浪费和细胞损失;基于微孔捕获策略的平台利用细胞重力沉降随机捕获,存在有限稀释导致的微孔利用率低的问题,且存在微孔交叉污染的可能性;此外组织解离过程中细胞破裂产生游离的mRNA导致背景干扰,掩盖细胞之间真实的异质性。为克服上述问题,德运康瑞自主研发成功打造出一款创新性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Well-Paired-Seq。该平台包括自动化单细胞测序文库构建系统DECODER, 芯片试剂盒、反转录与扩增试剂盒、文库构建试剂盒及相关生信分析工具。Well-Paired-Seq基于双孔嵌套式芯片,协同局部准静态流体力学和尺寸排阻原理,实现细胞和编码微球高效精准“配对”,利用准静态流体力学特性有效清洗背景,具有高效的细胞捕获率、细胞/微球配对效率以及游离RNA去除等优势,实现高通量细胞捕获、高灵敏基因检出和单细胞高保真分子解析。Well-Paired-Seq高通量单细胞测序解决方案平台技术优势(1)高通量,单张芯片即可完成1万个细胞捕获和单细胞测序分析;(2)高灵敏,基因检出数量优异,且有效检出稀有细胞类型;(3)高效率, 细胞捕获效率稳定在60%左右,提高样本细胞利用率;(4)高保真,在芯片上直接清洗游离RNA等杂质,降低背景干扰;(5)高质量,专利技术减少微孔交叉污染还原细胞真实分子表达信息。小结Well-Paired-Seq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基于双孔嵌套式芯片的创新设计,在细胞捕获、细胞/微球配对、游离mRNA去除等方面具有出色的效率,并显著地降低了细胞损失和背景噪音,以较低的双胞率实现了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分析,在细胞捕获效率和基因检出数量等多项指标表现稳定并领先行业。德运康瑞始终立足自主创新,此次重磅推出整合硬件设备、捕获芯片、配套试剂盒和生信工具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整体解决方案,为单细胞测序技术推向精准医学应用奉献中国创新智慧。关于德运康瑞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dynamic-biosystems.com/)是一家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技术平台型企业,围绕单细胞富集与检测、单细胞测序、空间多组学技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分析需求,公司聚焦挖掘在肿瘤精准医学、优生优育以及药物发现领域的巨大潜力,致力于推动精准医疗向单细胞与空间组学时代迈进,助力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 潮州疾控中心620万元购买高通量测序系统等4台仪器
    6月23日,潮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开招标,购买自动化高通量测序与鉴定系统、微生物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4台/套仪器,预算620万元。  采购计划编号:445101-2021-00748  项目编号:成效潮招【2021】051  项目名称:潮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仪器设备采购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6,200,000.00元  采购需求:  合同包1(潮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仪器设备采购):  合同包预算金额:6,20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其他医疗设备自动化高通量测序与鉴定系统1(台(套))详见采购文件2,700,000.002,700,000.001-2其他医疗设备微生物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系统1(台(套))详见采购文件1,960,000.001,960,000.001-3其他医疗设备超净工作台1(台(套))详见采购文件40,000.0040,000.001-4其他医疗设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1(台(套))详见采购文件1,500,000.001,500,000.00  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合同履行期限:国产产品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0天(日历日)内完成交货、安装、培训、验收。 进口产品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0天(日历日)内完成交货、安装、培训、检定、验收。  本项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设备经采购人同级主管预算单位核准并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备案,允许进口产品进行投标,其他设备采购本国产品。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明确规定限制的进口产品(注: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含已进入中国境内并在国内市场有销售的进口产品)。  开标时间:2021年07月15日 09时30分00秒(北京时间)附件:投标报名登记表.doc成效潮招【2021】051公开招标潮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仪器设备采购(定稿).pdf潮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仪器设备采购委托代理合同.pdf
  • 谈在基因测序领域如何创新和定位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颠覆式创新”是经常听到的一个词,也成了很多创业者和投资者梦想的目标。“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这个概念是哈佛的Clayton Christensen 于1997年提出来的。大致是说有新的技术或模式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或是现有产品的替代者,通过小市场、低价格、低性能、新特性、低利润等特点,逐渐对传统市场领导者实现颠覆,如个人桌上型电脑给计算机行业带来了颠覆。而传统的市场领导者,则可以通过专注高端盈利客户,开发更好的产品进行持续性创新,来对抗颠覆式创新。  基因测序是这两年的火热领域,主要是由高通量测序(NGS –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带来了成本下降引起的。而人们常把它定义为一种颠覆式的创新。那么,基因测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创新呢?  1、NGS技术本质上是持续性创新  基因测序并不是一项新的技术,传统的基因测序是Sanger法测序,目前广为谈论的基因测序,基本上说的是高通量测序(NGS)。从颠覆式创新的定义来看,NGS并不符合这一概念,它本质上还是对传统基因测序的改进(传统Sanger法测序“被一代化”且逐渐被取代),一开始的客户也并非传统基因测序领域里的低端客户。  如果能创造一个全新的市场,则属于颠覆式创新。举另一个例子,刚刚出现的以CRISPR技术为代表的基因编辑很可能是颠覆式创新。虽然说技术本身还不完美,但开辟了潜在的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物种改造的新市场,并使得基因技术向个人化掌握成为了可能。目前高通量测序只有Hiseq X10有这个可能,因为它的低廉成本加速了大量数据的产生,可能创造新市场。  NGS技术带来测序成本下降后,如何更快、更简便地获取更可靠的数据,成为了市场中的一个稳定需求。由于生物信息人才的缺乏,也出现了专门从事生物信息数据解读处理的公司。长远来看,生物信息数据和应用场景的其他数据结合,则可能会出现新的产品,带来新的市场。就像iPhone对于手机来说只能算持续性创新,但因为有了iTunes,创造性的连接了硬件、软件和服务,改变了市场定位和客户价值,颠覆了个人电脑,发展出了新的商业模式。  技术创新,客户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很多人对基因测序市场存在一个困惑:仪器用着别人发明出来的,试剂用着别人家生产的,几个人出来拉一支队伍好像都能做。这么多创业公司,好像都是先进测序仪公司的打工者,到底什么是属于自己的?虽说模仿在目前的市场也能生存,但没有创新,未来拿什么去竞争呢?  深入一点想,技术本身很少有颠覆,如何运用才可能带来颠覆。目前基因测序的很多技术创新,更多是一种差异化。差异化的价值,要融入对口的应用领域才能得以体现,而要融入应用领域,必须要对客户流程、商业环境有很深刻的洞察。一旦市场细分以后,往往会发现技术的差异化就可以成为一个壁垒。基因测序是一个前沿领域,创业者多为技术出身,天然带有重技术,轻市场的特征,所以常常会倾向于依靠自己技术上的差异化特点,而商业模式比较雷同,这一点最好能有所改变。商业模式常常呈现时间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一直模仿不一定合适。创新的商业模式是最好的护城河。创新的方式,可以分成三类:技术创新,客户流程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基因测序比较多的应用是在医疗领域和消费者领域(DTC – Direct To Consumer)。在这两个领域,创新的方向建议有所不同。目前的技术创新多为技术改进创新,本文不重点赘述。  2、医疗领域主要在流程中创新医疗领域,是一个多方监管且很难改变的领域,新的技术不代表都可以改变规则。就像即使你开着最好的跑车,在高速上也得限速120码。此外医疗并非单纯的科技,医学实践大部分决定应该是人文伦理和社会道德方面的,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并不代表在医疗应用上会一定有很大价值,创新者走得太快可能就成了先烈。但其实医疗流程中永远存在诸多不完美需要解决之处,包括因国情产生的特殊问题,相关政策之间的矛盾,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对接,职能科室之间的对接,患者和医生在数量、知识、资源等方面的高度不对称,等等。研究医疗的流程并加以改进,会是很好的创新方向。  2014年,我的两位Life Technologies公司的R&D前同事回国创业,正值无创产筛如火如荼,几家公司已经占据了市场,再进入有一定压力。但他们发现在NIPT整个业务链条流程中,有一个环节,就是所有无创产筛公司在寄送血样的过程中,都要用到同一家国外公司的保鲜采血管,价格谈判空间很小,然而随着无创产筛其他试剂成本的下降,该采血管在整体成本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0%且在上升,于是他们研究开发了一种可替代的Ardent保鲜采血管,新鲜样本可以稳定保存和运输5-6天,基于国内的物流速度已经可以满足工作需要,但价格低于进口产品。这一产品推出后立即产生了销量和利润,同时带动了他们其他业务的发展。  再说无创产筛检测唐氏综合症的市场,外周血检测出阳性以后要进行羊水穿刺做最终诊断,如果还是阳性,孕妇基本都会考虑终止妊娠。由于羊水穿刺时间多为16周以后,因此终止妊娠的方法是比流产(一般在12周以前)伤害性更大的引产。随着当下社会的变化,中国每年800-1000万次人工流产,其中25岁以下女性已经上升到47.5%。而流产女性重复流产比例高达55.9%。这就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高龄孕妇有过多次流产史。唐氏筛查阳性之后的终止妊娠对于未来更多的产妇来说,既往的流产史加上几乎“别无选择”的引产,以后继发不孕的几率可能增加。这一医疗流程其实还是有问题的。虽然有人希望把NGS无创产筛纳入政府买单的医保,但NGS无创产筛并不符合成为一线筛查的条件,从卫生经济学角度不见得是对国家医疗资源的科学有效的应用,倒是由商业保险来买单更合理。随着孕前遗传病筛查和胎儿医学的逐渐兴起,这一医疗流程最需要的是在接下来去寻求更加合适的女性怀孕完整解决策略,基因测序可以考虑如何参与到这一医疗流程的革新中去。  基因测序在流程中寻找细分市场  肺炎是常见的疾病,细菌、真菌、病毒等都是常见的病原体。目前国内由于流程难以规范,很多肺炎患者在转诊至三甲医院或专科医院前,已经用上广谱抗生素,导致三甲医院收治病人时因病菌已受到一定抑制,痰培养时间长且难有结果,鉴定病原体也很难区别杂菌,很多肺炎病人直至出院都是依靠经验性治疗,一旦变成重症肺炎更是飞机大炮全用上,如果能在避免杂菌的干扰下,用高通量测序快速检测病原体的耐药性,两天内能出结果的话,可以使医生根据病原学调整治疗药物,更加精准地用药。  有人希望用液体活检来进行早期无症状时的肺癌筛查,但这一技术富集和检测的难度还很高,若到肿瘤后期才能检测到的话,又失去了早期筛查的意义。而且仅凭外周血的检测也不好确定其部位来源,有基因突变也并不等于就会形成有临床意义的肿瘤,反而对被检测者的心理负担很大。须知,病人经历的病痛才是医学介入的原始理由,新的技术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过度医疗。要推进这一技术,可能需要结合更细化的不同临床流程。  肺癌又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从生长规律来说,是从支气管开始,肺泡上皮细胞或支气管黏膜上皮出现过度增生,继而细胞变异,经过一段时间后变为原位肺癌,再生长发展成浸润性肺癌。癌细胞形成后无休止生长,并损伤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进而由原发病部位脱落进入循环系统而向全身扩散。在肺癌的医疗流程上,低剂量CT(LDCT)可以发现直径小于5mm的微小病灶,已经被推荐用于早期筛查。但LDCT发现的微小病灶有可能难以进行肺穿刺活检,被检者只能定期随访,这个时候检测外周血可能也很难。但理论上,肿瘤细胞进入支气管液比进入血液更早,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BAL)操作简单常见,临床上用于肺癌的细胞学检查。如果通过低剂量CT筛选出可疑病人,结合对相关区域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在灌洗液中检测CTC、ctDNA或DNA的甲基化水平,可能更容易富集和检出,因为样本来源来自局部非全身,全身的血液总量要好几升,而灌洗液才20-50ml。并且作为联合低剂量CT扫描的后续进一步筛查手段,可能比单纯的外周血检测作为早期筛查更容易在临床落地。  临床流程中有很多市场值得挖掘。如胸外科有时候会碰到双侧肺均发现病灶,怎样确定是双侧原发性病灶还是对侧转移性病灶是个难题,因为这两种情况下肺癌的分期不同,需要不同治疗方案。如果能够通过基因测序,根据驱动基因和非驱动基因的进化速率的不同,绘制出不同病灶的基因进化树,结合好的生物信息算法,则有可能建立参考的基因学诊断标准以帮助区别。  医疗流程中三个商业概念  医疗流程中的缺陷或商机,对医疗非常了解的人更可能会认识到,这就是为什么建议在基因测序应用商的团队中一定要有懂得医学的人。在医疗流程中寻找可创新之处,对产品销售也有好处。建议有三个概念需要重点关注:  1)购买流程(Buying Process):是一种精确的描述,用以说明某一特定顾客在不同特定场合所表现的实际的、当前的行为,包括一系列步骤以及关键性选择。如患者的buying process,就包含对健康状况感知产生考虑,到与医师进行的最初讨论,一直到持续治疗(如果采用药物疗法的话),当中的关键性选择有决定求医、选择医师、风险评估等等。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子诊断为例:  2)影响点(Leverage Point):是buying process中的关键支点,代表了产品所面临的机会。应该针对影响点开发产品。  3)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是在影响点上希望加以强化或改变的顾客行为,以增加对产品的购买与使用。  3、消费者领域考虑商业模式创新  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业务(DTC—Direct-to-consumer),技术本身并非最重要,需要的是能够产生重复消费或新消费者,比如说香烟可以带来重复消费,或是满500送50下次的折扣券。DTC领域相对于技术和客户行为流程来说,商业模式更加重要。商业模式,主要要考虑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DTC业务最好首先在这三方面考虑创新。  基因测序要完全给全社会带来价值,则NGS未来走入DTC业务是一定的。由于现阶段还存在许多其他条件没有成熟,基因还并非一种大众商品,目前进军DTC业务的NGS公司,很多DTC业务没有实际的价值,都在摸索中前行。如果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仅仅靠试图唤起客户的“好奇心”来购买基因测序产品,则难以产生重复消费或新消费者,业务模式不可持续。  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  基因测序作为前沿技术,在DTC业务中,买卖双方几乎无法做到信息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给客户带来的疑虑将对持续购买产生障碍。因此,必须考虑如何降低客户的信任成本。除了将客户在购买过程和购买体验中获得的满足感进行推广之外,建议企业寻找基因测序可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公信力,并且业务探索可以“得道者多助”,减少前进途中的风险。  这里举一个思路,是2012年我组建公司临床部门业务时,为了完成销售指标琢磨的。当时是想找一个市场中的缺口创建一个商业模式来产生新业务,但是后来因各种内部原因没有去做。 我们国家每年有20万以上失踪儿童,只有千分之一能找回。不少失踪儿童被卖去其他城市用于乞讨。民政部估计街头流浪乞讨儿童在100-150万左右。公安部门的困扰在于,接到家长报案时,不知道失踪儿童在哪里。看到街头流浪儿时,不知道父母也无法立案。两边信息很难及时对接,打拐的整个成本很高,限制了国家打击力度,导致犯罪增加。为了信息对接及时,出现了一些诸如“随手拍”之类的微博打拐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犯罪分子接下来采用蒙面甚至是毁容等方式来作为对策。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中国的社会问题。  DNA作为遗传信息是唯一且可靠的,已经被用于亲子鉴定和犯罪分子鉴定。对于打拐来说,同样可以用来作为遗失儿童的父母与流浪儿童的信息对接。但是目前指望国家出钱来建立DNA打拐数据库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变成一个可持续运作的商业模式。市场上除了遗失儿童的家庭有需求之外,没有遗失儿童的家庭,也有预防风险的需求。因此在商业模式中,可以考虑在一些主要城市由担心儿童遗失的家庭付费建立商业性质的儿童DNA数据库(丢失时可免费使用),全国一年1700万新生儿,假设有10万参与数据库,每个家庭收费2000,则一年收入就有2亿。去掉仪器、试剂和人员成本,剩下的利润足够用于免费检测街头流浪儿。只要建库人份数大于疑似遗失儿童检测份数,就可以保证持续盈利。  这个商业模式的好处是:1. 在资金流上进行创新。解决在处理打拐案件过程中的支出费用来源问题,同时使弱势家庭的支出可以从富裕家庭得到弥补 2. 在信息流上进行创新。将犯罪分子的目标人群、被犯罪分子拐卖以获利的疑似遗失儿童的DNA信息共同整合 3. 由于社会公德性极强,因此在处理业务的各个方面时容易得到社会谅解和支持 4.未来 业务可以进一步扩大至老年痴呆者走失及遗传病等市场。  该项目远景可期,然而近期还得考虑如何先落地:1. 首先得有家庭愿意付费参与,需要考虑突破信用瓶颈。为此可考虑采用众筹模式,去除对检测可靠性和隐私安全的顾虑。另外,利差成为目前保险的主要盈利手段,保险正趋向于成为吸纳资金运作的营销方式。因此也可以考虑与保险结合。2.从街头疑似走失儿童身上取到DNA并不困难,但要有人力去做。为此应该请民间志愿者组织(大约有50多个)参与,并与当地公安机关配合以减少破案难度。只要这种模式成功帮助一两个家庭找到失踪儿童后进行市场宣传,后续来源基本不是问题。  DTC实际是针对群体而非个体的业务。针对个体的医学方案解决健康问题,针对群体的医学方案解决社会问题。DTC业务的公司如能首先解决社会问题,则社会公信力大大提升,有助于降低其他产品的客户信任成本,在未来竞争中因客户心智的影响而处于优势。  人工智能可能带来基因测序DTC业务的突破  基因测序未来的DTC业务应该是全基因组测序为主。特别是像Hiseq X 10这样的仪器出现后,会因数据形式的统一标准化而确定市场格局。DTC的业务中,基于基因测序的疾病预测对民众非常具有吸引力,然而现在就进行商业化更多是利用普通民众对基因的神秘感来赚钱,并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际的价值,长远来说损害了企业的公信力。  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带动了深度学习的技术,使得人工智能再次成为未来的热点。人工智能与NGS结合,有可能是DTC业务的一个突破口。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有可能预示传统意义上不能预示的东西如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基因预测。目前基因的大数据的问题是:数据之间的关系可能是高度非线性的。基因和疾病的关系,有些是决定的,有些是非决定的。或是两个基因都不能影响疾病,但叠加在一起就会影响疾病。就像下棋时,某一步棋,对最终取胜的影响关系是很复杂的,并非简单直接的关联。另外,测序找到一堆突变,有些是已知的而有些是未知。这样的情况,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很难分析。  针对普通消费者的全基因组报告,因为都是用传统统计学分析,无法处理数据间关联的不确定性,使得消费者难以做出确定性的决策,而确定性的决策才应该是DTC业务所追求的目标(另一种办法是将消费者按个体特征进行分组入选,然后寻找尽可能确定的对应决策)。思维过程是联想求解、搜索求解和推理求解。联想机制使得我们可以将A+B-C自动归约为A-C,从而减少搜索的深度。传统的统计方法很难做到联想求解。  但是Alpha狗(Alphago)程序的出现展示了一道曙光。Alpha狗的突破之处,在于它能够通过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来自我训练,通过对数据的学习不断修正结果,以类似直觉的方式看出来数据里面的pattern,推断出这些数据中有什么可能的关联。数据越多,算法中的权重系数越容易调整的比较精确。样本量足够大时,加上疾病的数据标注,让Alpha狗再分析一遍,有可能指出还不知道的疾病和疾病风险,从而减少不确定性,价值巨大。但Alpha狗还需要发展,比如说建立除了推理以外的联想机制。  知识本身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前者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等方式获取和学习,后者数量和重要性远大于显性知识,通常是实践中积累所获得的,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很难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依赖于基因数据这种不完整来源的健康决策似乎是一种隐性知识,如何能将隐性知识实现共享,可能要靠人工智能实现。现实问题是,机器学习似乎需要多多益善的数据,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因此需要人工智能可以在依靠少量数据快速学习,以及直觉心理学方面取得进展。  未来市场上会出现各种基因数据库。如何实现整合共享迅速扩张数据库,便于Alpha狗的训练?如何让人工智能依靠各种不同的基因数据库进行自我学习?在这个Bots的时代,或许可以参考新的交互方式——问对方一个问题时,需要提供一个回答作为回报。在使用基因数据库的同时通过数据交易形成更大的宝藏,以利于人工智能进行自我训练的学习,而学习的重点在于基于已知推断未知。这一点对于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尤为有用。  总的来说,DTC业务应该是基因测序的未来,否则基因测序无法像互联网一样带给整个社会以价值。DTC业务回报巨大但需长期抗战。建议先解决社会问题以建立公信力,并整合新的技术进展,运用网络和网络联盟,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角度进行创新。全力以赴地削减各种成本是必须的,但也要在商业模式创新和降低成本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更好、更快、更便宜,三个要素要满足2个以上。  4、创新取决于定位  一家公司的商业定位,基本可以概括为:We provide(What)to(Whom) with the benefit of(What)comparing to(Which competitor)because (Why)。所有成功的公司,都可以很简洁地用这个套路描述清楚。  比方说,无创产筛可以有两种定位,在最早市场宣传的时候,被简单概括为:We provide( 一种在孕妇外周血检测胎儿DNA方法) to (高龄孕妇) with the benefit of( 减少穿刺失败的风险) comparing to (传统的羊水穿刺) because( bla bla。。。)。从这里可以看出,无创产筛是想要替代传统羊水穿刺的,因为这是一个存量市场,这也是无创产筛能够在一开始市场快速扩大的原因。然而这是一种持续性创新而非颠覆性创新,当其试图取代羊水穿刺时引起了争议,这一benefit在医生群体中没有被广泛认可。医生并不认同羊穿应该被舍弃,羊水穿刺的失败风险其实非常低,检测得到的信息也更多更准确,而且在医疗领域,要取代一种现行诊断标准,本身还必须能够在法规上具备等同地位。在2012年前后妇产科学术界展开了多次讨论,最后被围产医学专家共识定位为“一种近似于诊断的高精准度筛查”技术。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新技术和传统路线的一种妥协。  另一种商业定位是:We provide(一种在外周血早期检测唐氏综合症的方法)to(高龄孕妇)with the benefit of (更早得到胎儿唐氏风险的精确判断)comparing to(羊水穿刺的第16周)because(bla bla。。。),这一新的定位,使得NIPT在孕妇的整个筛查流程中不知不觉成为了一个新的市场,其benefit得到了医生和孕妇的认可,羊水穿刺也成为与之相连的后续方案,二者和谐共存。NGS的第一个临床应用顺利落地,带动了基因测序市场的热度。  这一市场的发展空间前景如何?在中国未来若干年,孕妇人数的自然增长速度,比不上流产人数和不孕不育人数的增长。如果要再扩大市场,就要考虑选择新的竞争对手,扩展客户范围。唐氏筛查的医疗流程最大的体量是早中孕期唐氏筛查,但检出率只有60-70%,因此现在很多人倾向于未来去替代这个血清学一线筛查的市场。无创产筛的定位于是变成了:we provide (一种精准的早期检测唐氏综合症的方法)to(高龄孕妇)with the benefit of (更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comparing to(血清学唐氏筛查)because(bla bla。。。)。  这一定位乍一看上去不错。但是,任何筛查手段的首要属性都是“成本”和“简单”,并非“准确”。而这却是目前NGS本身的相对弱项。中国幅员广阔且地区发展不平衡,“低水平,广覆盖”一直都是适合国情的医疗卫生原则。在大部分地区NGS作为筛查还是受制于成本偏高,技术依赖性强,以及标本远距离寄送带来的质量和管理成本上升。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提到:“当技术对于患者而言不可及时,技术就没有价值。”(健康报:《胡大一:医学价值体系已出现混乱》)虽然作为NGS相对简单的技术应用,无创产筛成本其实已经接近了发达省市可以买单的筛查价格,但是距离一两百块的传统筛查成本仍然略显勉强。而操作的复杂性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变。即便有一天替代血清学筛查,也很容易被新的更简便筛查方法所颠覆,比如说有人想开发的新的滤纸干血片法或是新的POCT技术(更加满足“成本”和“简单”的属性)。因此,NGS用于无创产筛由于不具备完美定位,用于一线筛查不大现实,只能作为一种选择性的筛查策略,其未来市场成长空间带有不确定性。  我们再看另一很热闹的肿瘤学领域,NGS应用的方向是治疗、预后和早诊。靶向药物应用之前需要行基因检测已经是标准流程,在不同技术手段之中,NGS可以概括成:we provide (一种。。。的方法)to(考虑靶向用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with the benefit of 。。。)comparing to(xx技术方法)because(bla bla。。。) 。各家公司有的将benefit定义为“缩减时间和成本”,然而这方面面对Super ARMS的时候NGS不见得具备优势。有些定义为“可检测更多的基因”,然而检测的基因不见得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与肿瘤有关(做研究更合适些)。很多公司宣传自己的时候,各种特点大而全,没有针对性的竞争对手,定位不够清晰,反而给人感觉这些公司都差不多的印象。  ctDNA检测更多用来探索预后和早诊,但早期诊断的定义和临床现行标准是否一致,似乎是个问题。多数人宣传的benefit都是比组织穿刺活检更好以及克服异质性、寻找耐药靶点等,比较雷同,不够细分。举个例子,肿瘤的耐药性可能来自于未知的位点,因此对NGS测序数据的质量和广度要求其实更高,并且需要比较高(如1000X以上)的测序深度,数据量大导致分析的时间也比较长,各家公司在这方面是否可以考虑定义自己的benefit。产品定位不明确,在市场推广的时候,临床医生也不明确临床获益到底在哪里,很多都演变成了以商业驱动来推广,变成过度医疗,这种短期的销售额不足以走的长远。  以上可以看出,整个定位中,这五个元素缺一不可。创新意味着带给客户新的benefit,但benefit必须要和竞争对手做比较才有意义,而竞争对手因医疗流程阶段的不同而不同。选择哪一个竞争对手,则要根据自身技术来考虑,并要警惕同样符合这一benefit的新的的甚至是传统的技术对手。  作者为Life Technologies(现为Thermo Fisher收购)公司全国临床与科研事业部销售总监、Thermo Fisher公司全国临床市场战略总监。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所供职机构无关。
  • Tecan公司扩展的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样本制备解决方案
    瑞士/苏黎世、2011年6月29日&ndash Tecan公司今天发布其扩展的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样本制备解决方案。基于Freedom EVO自动化液体处理平台的该专用解决方案扩展了对Life Technologies公司的最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仪SOLiD 4以及SOLiD 5500样本制备的支持,实现全自动断片化文库的制备工作。Life Technolgies公司协助Tecan公司开发了这一扩展方案,且在Freedom EVO 75平台上进行了完整的验证。按照用户通量的需求,Tecan公司能为用户提供基于Freedom EVO 75平台的紧凑型方案(一次性处理1-24个样本),或基于Freedom EVP 150大型平台的高通量方案(一次性处理1-96个样本)。Tecan公司同时在其网页上公布了有关方案的具体信息及相关文档:www.tecan.com\ngs。Tecan公司在高通量测序的发展初期即开展相关样本制备自动化的工作。基于灵活的Freedom EVO自动化液体处理平台,Tecan公司的高通量测序样本制备解决方案集成了包括类似Covaris自适应聚焦超声DNA剪切断片化设备在内的样本制备过程所需的各种模块,从而实现高度重现的全自动样本制备。全自动的样本制备不仅节约了研究人员用于高通量测序前的样本准备时间,也完全排除了因为手工操作而可能导致的人为错误或误差,在大幅度提高处理通量的同时,实现了高度可重复的样本制备过程,并确保了测序结果的再现性与可靠性。有关更多高通量测序样本制备的信息,请联系当地的Tecan员工或经销商。 有关Tecan集团瑞士Tecan集团(www.tecan.com)是全球领先的试验室设备与自动化方案供应商,服务于包括生物制药、法医以及临床诊断等实验室在内的多个领域。Tecan集团致力于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包括生命科学领域在内实验室所需的广泛且全面的自动化解决方案。Tecan集团的客户包括制药及生物技术公司、大学以及研究所、法医实验室、以及诊断及检测实验室。Tecan集团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OEM设备供应商,能够提供全方位的OEM设备研发与生产,以及为伙伴公司提供关键性组件。Tecan集团公司于1980年成立于瑞士,在欧洲及北美拥有研发与生产基地,并在全球超过5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销售及服务网络。Tecan集团在2010年的销售额为3.71瑞郎(3.56亿美元或2.69亿欧元)。公司注册股票在瑞交所上市(TK: TECN/ Reuters: TECZn.S/ ISIN: 12100191)。
  • 诺禾致源与华大智造达成合作!拓展高通量测序服务矩阵
    2023年12月29日,诺禾致源与华大智造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引入华大智造旗舰机型DNBSEQ-T7测序平台,以满足客户对测序服务平台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拓展高通量测序服务矩阵。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服务测序公司,中国生命科学服务百强企业,诺禾致源拥有覆盖全球的业务服务能力和难以比拟的测序平台化规模,丰富全面的测序服务产品,以及多年积累的项目经验,始终致力于为全球的科学界提供专业、稳定、优质、高效的测序服务。新测序平台的引入将进一步印证,诺禾致源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和综合的服务能力及技术支持。华大智造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彭欢欢(左)与诺禾致源产品中心总经理李依雪(右)作为双方代表签约诺禾致源产品中心总经理,李依雪表示:“华大智造的T7平台在低成本、低重复序列等方面的优势,极大地满足了我们广大客户的测序需求。我们希望能够不断拓展基于T7平台的应用场景及相关测序服务产品,尽可能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多、更优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希望该平台能更好的助力分子育种的业务布局。”华大智造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彭欢欢表示:“华大智造始终致力于为中下游用户提供先进的生命科技工具,基于独有的DNBSEQ技术,DNBSEQ-T7已经全面升级生化、流体及光学系统,且高效多产的产品优势已在全球范围内支撑的多个国家级别大人群基因组项目中得到验证。我们期待此次与诺禾致源的合作,能够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大规模基因组学发展,为行业伙伴赋能。”华大智造DNBSEQ-T7基因测序仪DNBSEQ-T7测序平台日产出通量高达7Tb, 具有低重复序列、低标签跳跃率、低成本、高准确率等优势。诺禾致源此次引入DNBSEQ-T7测序平台,旨在借助该平台的高准确性及超高通量优势,进一步的拓展全基因组、转录组等研究领域的应用, 为客户提供更灵活多样的测序策略选择,同时促进大样本量队列研究项目的进程推进,极大的缩短数据交付的进程,快速建立基因数据库,推进后续分析研究的发展。此外,诺禾致源表示,新平台将支持其在国家种业振兴战略下的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应用,结合诺禾致源NGP液相芯片、低深度重测序等生物育种前期基因分型重要工具,通过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快推进挖掘优异种质资源,快速高效培育新品种,助力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双方团队合影留念(华大智造副总裁彭欢欢左三,华大智造全国大客户总监赵明左四,诺禾致源产品中心总经理李依雪右五,诺禾致源中国区总经理孙振左五)关于诺禾致源: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315),成立于2011年3月。公司专注于开拓前沿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高性能计算在生命科学研究和人类健康领域的应用,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基因科技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公司构建了高素质的综合团队,团队成员来自海内外名校,同时,诺禾致源建立了高通量大规模的基因测序平台和高性能计算平台,以支持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健康领域对大数据分析和存储的需求。业务遍及全球6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客户超过7,000家。与众多学术机构建立广泛合作,截至2023年6月,联合署名或被提及的SCI文章达20,000篇,累计影响因子近120,000。取得软件著作权320项,专利62项。合作伙伴包括3700余家科研院所和高校、650余家医院、2600余家医药和农业企业。作为国内基因测序领域佼佼者,诺禾致源业务覆盖基因测序、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技术支持等,为全球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医院、医药研发企业和农业企业提供综合服务。诺禾致源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围绕基因科技产业的上中下游,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拓宽产品和服务的领域,从而成为全球领先的基因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推广产业发展。关于华大智造: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大智造”,股票代码:688114)成立于2016年,业务布局遍布六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服务累计超过2,600个用户,并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科研、生产基地及培训与售后服务中心等,已成为当前全球少数几家能够自主研发并量产从 Gb 级至 Tb 级低中高不同通量的临床级基因测序仪企业之一,始终秉承“创新智造引领生命科技”的理念,致力于成为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缔造者,专注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以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为精准医疗、精准农业和精准健康等行业提供实时、全景、全生命周期的生命数字化设备和系统。
  • 聚焦J.P.摩根健康产业大会 华大智造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引领行业迈入人人基因组时代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组织活检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也是分子检测的主要方法,可用于指导治疗决策。液体活检,特别是来自血浆的游离循环DNA(cfDNA)检测,正迅速成为标准肿瘤活检的重要微创辅助手段,甚至可能是一种潜在替代方法。Ryan B. Corcoran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综述,详细汇总分析了cfDNA分析在肿瘤患者中的目前在临床应用情况、瓶颈以及前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液体活检简介/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尽管液体活检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外周血cfDNA分析,但这一概念事实上还包括从血液或其他体液中分离和分析肿瘤释放物质(如DNA、RNA,甚至完整细胞)。利用专门的技术,可以从正常血细胞的背景中检测和分离循环肿瘤细胞,进一步行分子分析,甚可在免疫抑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当地时间2019年1月9号,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华大智造总裁余德健受邀参加第37届J.P. Morgan医疗健康大会(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并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他正式公布全球最高日通量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12553.htm"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color: rgb(0, 112, 192)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测序仪MGISEQ-T7价格(/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trongi点击查看该仪器信息/i/strong/spanstrong)/strong/span/a,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助力行业进入人人基因组时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c767a064-d4b3-4dc8-8bf6-6cc6cb4d933d.jpg" title="1.jpg" alt="1.jpg" width="542" height="406" style="width: 542px height: 406px "//pp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华大智造总裁余德健发表演讲/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MGISEQ-T7: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日产数据达6Tb,单G费用仅$5/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018年10月,华大智造在第十三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3)发布的超高通量测序仪MGISEQ-T7, 是目前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的基因测序仪, 单日数据量可达6Tb,PE150测序仅需24小时。在本次会议上余德健公布了这款超高通量测序仪价格为每台一百万美金,每Gb测序费用为5美金,是目前全球最低的测序试剂价格。余德健表示,“目前,在全球70亿人口中,仅有2000万人拥有部分基因组数据。因此,想要做到人人都有自己的全基因组数据,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超高通量测序仪MGISEQ-T7以更高的通量、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能够帮助我们真正走向人人基因组时代。”/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华大智造之所以有信心引领人人基因组时代,是基于对自主核心技术的自信。华大智造测序仪核心技术DNBseq™ ,无需PCR扩增,其变异检测准确性更高、reads重复率更低( 2%)、几乎不存在 index misassignment。同时,结合单管长片段建库技术(single tube Long Fragment Reads, stLFR)——华大智造核心专利技术之一,能够在一管中实现10-50Kb长片段文库和短读长测序相结合,不仅仅能够实现高精准度变异检测,还能解析复杂的结构变异,获得趋近于完美的个人基因组。这一技术可应用于无创产前检测中,通过母亲白细胞stLFR测序和血浆高深度测序可以直接获得完整胎儿基因组,弥补因为母亲外周血中胎儿DNA浓度不足导致的变异检测错误,能够实现除了T21、T18和T13之外的单基因疾病检测。stLFR技术在肿瘤和单基因病等疾病研究和应用中也有巨大潜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6be3171c-63ee-4bc9-a10d-8e2cb4e7a4ec.jpg" title="2.jpg" alt="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C312553.htm" target="_blan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trong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全球日生产能力最强测序仪MGISEQ-T7(i查看该仪器更多信息/i)/span/strong/a/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全球测序者计划启动,重塑行业生态/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基于自主研发的领先测序平台,华大智造顺势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以重塑行业生态。余德健介绍,华大智造于2018年7月在中国启动测序者计划,旨在协助行业内需要测序数据产出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实现自主测序平台建设,鼓励基因组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该计划在中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在此基础上,华大智造正式启动全球测序者计划,将为成员提供可靠的核心工具,在这一开放平台上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包括试剂、培训及应用指导,推动基因测序行业的发展。其中,测序者计划成员基因组研究和应用公司微基因WeGene已经预定MGISEQ-T7成为首台用户,结合华大智造提供的完整解决方案, WeGene计划在2019年完成年通量4万人WGS(30X+)的全基因组测序实验平台建设,并在2020年将通量升级至12万人WGS以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余德健在演讲最后提道,“从2013年到2019年,华大先后推出七款测序仪,超高通量测序仪MGISEQ-T7让华大智造能够实现超越,站在产品和技术的最前端,给全世界提供一个基本的可以选择的权利。”/span/p
  • 高通量基因组测序等三项革命性技术服务于医疗领域势不可挡!
    p  随着人们探索和操控基因组技术的进步,生物医学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过去,人们形容新事物发展速度喜好用“火箭”般,而如今测序技术的推进,医疗技术也正以“基因”数据的递增速度而快速进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66px" title="1.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3be80e62-fc24-44d6-817e-5b970178a9cf.jpg" width="450" height="366"//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安永预测的2020年医疗服务模式/pp  美国杰克逊实验室(The Jackson Laboratory)建立于1929年,是一个非赢利性的独立研究机构。80多年以来,杰克逊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一直从事基于小鼠的生物医学研究,并在小鼠的繁育、小鼠遗传学和在研究中如何选择运用实验小鼠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知识和经验。/pp  作为世界最大的遗传基因工程研究中心,杰克逊实验室认为:有三项技术正在势不可挡地服务于制药和医疗领域,依次是:高通量基因组测序,CRISPR基因编辑和单细胞基因组学。借助于上述技术,科学家们逐渐揭开了蕴藏于人体的DNA的奥秘,并试图溯源复杂疾病的本质。本文主要从它们如何出现?如何工作?以及如何改变生物医学进程三个方面来阐述这3大技术。/pp  strong高通量基因组测序/strong/pp  strong如何出现?/strong/pp  人体的基因有30亿个碱基对,由碱基对排列差异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为了发现这些差异,科学家发明了仪器来读取A、G、C、T的意义。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对传统测序一次革命性的改变,一次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使得对一个物种的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细致全貌的分析成为可能,所以又被称为深度测序。/pp  2005年,454公司首先推出了二代测序仪 2006年,Solexa推出了Genome Analyzer 2007年年初Illumina收购了Solexa公司,在随后的几年陆续推出了Hiseq、MiSeq、NextSeq等多种系列测序仪 ABI推出了SOLiD测序平台,随后收购了454测序仪发明者创立的Ion Torrent,转而大力推广PGM和Ion Proton平台 2014年,也就是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的第十年,Illumina公司的Hiseq X平台已经实现了1000美金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的目标。2015年,华大子公司CG推出新款“超级测序仪”Revolocity?,该系统结合了Complete Genomics新一代测序技术和操作经验,可以对人全血、唾液等各种样本进行自动化的DNA提取。/pp  strong如何工作?/strong/pp  高通量基因组测序主要包括样本准备(sample fragmentation)、文库构建(library preparation)、测序反应(sequencing reaction)、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由于具体操作已经是人尽皆知,在此不赘述。/pp  strong如何改变生物医学进程?/strong/pp  高通量测序(NGS)从兴起到现在已有10余年的时间,但其成本下降依旧只是这几年的事情。随着成本的不断下降,高通量DNA测序平台已经发展为基因组和各种基因文库序列检测的强大工具。大容量的抗体基因库是目前获得抗体新药的基础,高通量DNA测序技术为从海量的抗体基因库中快速发现功能抗体分子提供了可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38px" title="2.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e7f238c7-b10b-41ef-8f55-b78132d2e3bc.jpg" width="450" height="338"//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NIH统计的读取DNA序列成本/pp  1000美金价格的实现比十年前的30亿美金降低了300万倍。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公司开发了第三代测序仪,比如Pacific Biosciences的PacBio RS测序仪,DNA模板无需二代测序常用的PCR扩增的方法,就可以实现长读长、实时的测序 Oxford Nanopore MinION测序仪只有USB存储器那么大等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00px" title="3.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27198d7b-8d57-45f9-956d-a171bed7410f.jpg" width="450" height="30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NIH统计的基因组测序价格/pp  随着高通量测序的普及,全基因组测序将越来越普遍(花更少的时间和金钱),基于NGS平台展开的各类医疗服务,犹如基于ios系统的APP,在一个较小的平台上,可以按需使用相关的检测,实现大规模并行测序。/pp  strongCRISPR基因编辑/strong/pp  strong如何出现?/strong/pp  在细菌的基因末端,一段 DNA序列会紧接着一段它自己的反向序列,然后再接一段大约30bp左右的、貌似是由碱基随机排列而成的DNA序列,科学家们曾称之为“空格DNA(spacer DNA)”,由于在大约40%的细菌和90%的古细菌(archaea)中都能够观察到这种现象,于是科学家们给这种序列取了一个名字——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简而言之CRISPR。如今,CRISPR热度已赶超上世纪末开始大放光彩的简称PCR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p  strong如何工作?/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429px" title="4.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a38ec20e-35f3-4839-a2e8-f33de8fac2c2.jpg" width="450" height="429"//strong/pp  CRISPR/Cas9技术的产生与DNA测序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CRISPR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可以切割基因的“手术刀”蛋白Cas9 另一部分是拖着“手术刀”在基因组的“茫茫大海”中精确定位的向导RNA(Guide RNA)。一些科学家用灭活版本的Cas9蛋白与向导RNA结合,改造出只有精确定位功能的CRISPR技术,可用来关闭或打开几乎任何单个基因,或者精细地调控它们的活跃程度,这被视为令人激动的一个研究方向。/pp  strong如何改变生物医学进程?/strong/pp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改造大自然。现在,有了被誉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人类有望以前所未有的能力改造自身。CRISPR技术问世仅3年,就已被全世界生物医学实验室和制药企业广泛应用。/pp  首先,通过CRISPR方法构建一种小鼠动物病理模型仅需数周,远低于过去的近1年时间,并能以更快的速度对基因进行研究,同时可以一次对细胞内的多个基因进行遗传学改造,研究这些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次,通过CRISPR技术成功打造“基因驱动”系统,并被用于根除疟疾、登革热等虫媒疾病、消灭或控制入侵物种等 第三,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利用CRISPR技术一次性敲除猪细胞中62个逆转录病毒基因,从而扫清猪器官用于人体移植的重大难关,给异种器官移植工作带来了曙光,为全世界需要器官移植的上百万病人带来希望 第四,中山大学黄军就利用CRISPR技术成功修改人类胚胎基因,或可用于治疗地中海贫血等疾病。/pp  科学家们梦想能操纵基因,CRISPR如今让它成为现实,它的能力令人极其兴奋。科研人员相信,在CRISPR的推动下,一场生物医学领域的革命正在到来。无论好坏,我们正翱翔在CRISPR的世界里。/pp  strong单细胞测序是一个新兴的领域/strong/pp  strong如何出现?/strong/pp  细胞是生物学的基本单位,人体大约由200种不同类型近40兆(trillion)个细胞组成。在这种显著的多样性中,科学家们通常都是在大批量地探索细胞,曾发现了一种对成千上万个细胞一次分析的办法,不过这反映的是人体的整个细胞,而不是单个特定细胞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从单个细胞中提取的DNA(RNA/蛋白)不足以进行基因组规模的研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5.gif"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39110477-e58d-476b-852a-35794be3293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捕获单个细胞和泡沫分离的液体,并准备进行分析/pp  单细胞测序指DNA研究中涉及测序单细胞微生物相对简单的基因组,更大更复杂的人类细胞基因组,是在单细胞水平对全基因组进行扩增与测序的一项新技术。尽管早在1990年,Norman Iscove的课题组就通过PCR技术实现了对cDNA分子的指数级扩增,证实对单细胞进行转录组分析是可行的 但单细胞测序萌芽于2010年,2013年左右才真正发展起来 2014年,单细胞测序的应用被列为Nature Methods年度最重要的方法学进展 2015基因组学前沿研讨会将单细胞组学单独列为一个单元。/pp  strong如何工作?/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19px" title="6.jpg" border="0" hspace="0"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1/noimg/d1abc8a9-c305-47a3-8c66-3aec359bedd0.jpg" width="450" height="319"//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单细胞测序的工作流/pp  单细胞测序分为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单细胞基因组测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为:单细胞DGE、单细胞polyA测序、单细胞lncRNA测序 单细胞基因组测序分为:单细胞外显子组测序和单细胞全基因组重测序。/pp  strong /strong/pp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主要包括癌症领域和生殖领域的应用。譬如华大基因用解析单细胞基因组研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一种血癌)和肾透明细胞癌(一种肾癌)的肿瘤内部遗传特征 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遗传学家通过单细胞分辨率乳腺癌遗传学发现单个细胞通常包含数十个罕见突变,而这些突变采用大型肿瘤测序方法通常无法检测到 Smart-Seq的基因组测序方法可以深入分析临床相关的单细胞 谢晓亮团队通过MALBAC进行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同时筛查助力孕妇诞生了试管婴儿。/pp  总之,利用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人员可以逆向操控发育过程,揭示出了单个的前体细胞类型是如何生成这两种不同的成熟肺泡细胞的。在个别细胞之间的遗传差异表达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为癌症发生、发展机制及其诊断、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杰克逊实验室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室主任Paul Robs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目前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而增加专门从事研究领域的实验室或将为更多的生物学家提供最好的可用工具来进行基因组学研究 单细胞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或将为更多的联合研究提供更多机会。/p
  • 谢晓亮:从单细胞研究到高通量测序
    2011年7月第八期《自然&mdash 方法学》刊登了Monya Baker撰写的一篇人物特写,详细介绍了在当期发表的论文 &ldquo Fluorogenic DNA sequencing in PDMS microreactors&rdquo 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学谢晓亮教授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全文翻译如下:  在科学界,合情合理的实验也可能会出现令人吃惊的结果。当谈到他的实验室时,谢晓亮把他的主要研究分成三个领域:活体细胞中的动态基因表达研究,单分子酶学和免标记显微成像技术,而现在,又多了一个由于意外而诞生的新领域&mdash &mdash 高通量测序。  目前常见的测序技术&ldquo 焦磷酸测序&rdquo 是通过边合成DNA边测序实现的,当加入新三磷酸核苷酸时,荧光素酶水解三磷酸键所产生的能量会以光的形式发出,然而光信号转瞬即逝,需要检测系统能够灵敏地捕捉到这一瞬间的光信号。 另一种常见的技术是基于荧光的测序,相比之下,它可以产生一个稳定的光信号,但需要很多额外的化学修饰步骤才能产生荧光。在这篇Nature Method的文章中(指Sims, P.A., Greenleaf, W.J., Duan, H. & Xie, X.S.. Nat. Methods 8, 575&ndash 580 (2011).),谢晓亮和他的同事们推出了一种新型的测序技术,这种技术兼顾焦磷酸测序的简单流程和荧光检测的稳定信号,这使得高精确度并循环周期短的测序成为可能。  单分子荧光酶学的开端要追溯到十多年前,当时谢晓亮作为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的一位研究员,正在研究表征单个酶分子活性的方法,为此,他和同事曾应用过一个含有可发荧光的吖啶黄素基团的酶。那时,诸如 Helicos和Pacific Bioscience等公司也刚刚宣布了他们的DNA单分子测序计划。谢晓亮对把单分子酶学应用于DNA测序领域很感兴趣,但由于他已经在哈佛就职,这个想法仅仅被搁置于专利层面。&ldquo 我需要学着做个教授&rdquo ,谢晓亮说。  谢晓亮偶尔会尝试把基于荧光基团测序的想法推荐给一些研究生或博士后,但是年轻的科学家们通常不大敢尝试这一想法。&ldquo 提些建议对我来说是很容易的,因为我有很多项目,总有一些会成功的&rdquo ,谢晓亮解释道,&ldquo 但是对学生来说这是个很大的赌注,并不是所有人都敢于接受这种挑战。&rdquo 一位四年级的研究生Peter Sims听说了这个想法,当即接受了这个挑战,尽管当时他完全可以由单分子马达在活细胞的研究来获得学位。 Sims表示这种潜在的高通量测序激发了他的浓厚兴趣,但是对于所需的在核酸上修饰荧光基团的化学工作,他还没有经验。&ldquo 他当时刚刚涉足于此,才开始学习&rdquo ,谢晓亮说。谢晓亮和Sims共同商定了一个期限,如果Sims在此之前还没有获得显著的成绩,他就退回到原来的课题上,开始写毕业论文。  捕捉荧光信号就像成功产生荧光一样重要。在博士后William Greenleaf帮助下,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ldquo 微反应容器和荧光化学二者的结合,便是这项测序新技术的精髓。&rdquo 谢晓亮说。Greenleaf设法加工出了这些含有微反应容器的芯片,它是由可以重复密封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合物制成。谢晓亮说,没有这种材料,他的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不可能做出这种尝试。&ldquo 我想把推广PDMS的功劳归于George Whitesides(George也在哈佛大学工作)&rdquo ,他说,&ldquo 基于PDMS我们才能够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芯片上的实验室,而且他们真的很好用。&rdquo   但是研究进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后来的实验中,含有荧光基团的分子总是会扩散到PDMS 中或是产生一些不可信的伪信号。实验室的另一位成员段海峰加入了他们的小组,负责合成新型的荧光分子。此时,Sims和谢晓亮定下的期限也快到了,但他们仍没有做出很好的结果。  Sims和Greenleaf制定了另外一项计划,但是仅仅是对多拷贝的DNA测序而并非单分子测序。当时谢晓亮正在苏格兰出差,一天深夜他和Sims进行了一次电话长谈,讨论Sims是否应该退回到原来的项目来写毕业论文。谢晓亮回忆道: &ldquo 那真费了我好大一笔电话费。我说,&lsquo Peter,请你再想想,我们再尽快地尝试一下,如果你真的做到了,学术界将对你的毕业论文产生极大的兴趣。&rsquo &rdquo 几周后,他们果真拿到了数据,并且Sims在他的答辩中成功地阐述了这种测序方法。谢晓亮富有哲理地说:&ldquo 你开始一直在对着一堵墙作战,后来你稍微改变了方向,这就大不一样了&rdquo 。Sims也有另外的动机,他曾和谢晓亮开玩笑说,&ldquo 我做这个只是想毕业。&rdquo   虽然这项测序技术本身还是基于DNA扩增的,但谢晓亮希望它能为通用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提供一条道路。谢晓亮说:&ldquo 尽管我们的技术并不是我最初希望的DNA单分子检测,但它依然为单细胞中DNA单分子测序提供了可能。&rdquo
  • 南中医高通量测序平台690万仪器采购中标公告
    SJC2011060186南京中医药大学高通量测序平台项目中标公告  江苏省省级行政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受南京中医药大学委托,就南京中医药大学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开标、评标、定标,现就本次招标的中标结果公布如下:  一、项目名称:南京中医药大学高通量测序平台  采购编号: SJC2011060186  二、招标项目简要说明:略。  三、招标公告媒体及日期:2011年07月19日江苏省省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网站、《中国财经报》、中国政府采购网站、江苏政府采购网。  四、评标信息:  评标日期: 2011年08月12日  评标地点: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42号江苏省省级行政机关政府采购中心413电子评标室  评标委员会名单:  毕向东、李丽、王书奎、蒋理、华子春、徐斌、梁照林  五、中标信息:  分包1:  中标供应商名称:江苏苏美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中标供应商地址:南京市长江路198号7楼  中标金额:陆佰捌拾玖万柒仟圆整(¥6,897,000.00)  六、本次招标联系事项:  联系人:赵国文  联系电话:025-83286913  传真电话:025-83286920  联系地址: 南京市中央路42号江苏省省级行政机关政府采购中心  邮政编码: 210008  网址: www.jszfcg.gov.cn
  • 安诺优达宣布与Oxford Nanopore达成合作,引进最新的PromethION高通量测序平台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近日,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诺优达)宣布正式与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以下简称Oxford Nanopore)达成合作,引进Oxford Nanopore最高通量测序平台——PromethION,此举将进一步增强安诺优达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基因组学服务能力,扩大基因组中心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提供多种测序平台的协同服务,安诺全力服务合作伙伴,为生命科学多个领域,如农业、基础研究、医学和健康等领域的研究发展和成果转化提供核心工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PromethION是Oxford Nanopore推出的最新款超高通量测序设备,它支持实时、长读长、直接DNA和RNA测序工作流程。PromethION一次最多可运行48个测序芯片,每张测序芯片包含多达3000个纳米孔通道,最多一次可有144000个有效通道进行测序。所有芯片同时运行通量可达Tb级,能够满足科研用户超高通量的、快速周转测序需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7b65d9c5-8623-4e1d-b793-bccee632c745.jpg" title="1.jpg" alt="1.jpg" width="483" height="318" style="width: 483px height: 318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size: 14px "PromethION 高通量测序仪/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成立至今,安诺优达已具备大规模的研发及服务能力,建立了领先的实验体系,搭建了生物大数据云计算生态系统 配备了包含Oxford Nanopore PromethION、PacBio Sequel、Illumina HiSeq X Ten、NovaSeq 6000、NextSeq 550AR等新一代测序仪的大规模测序平台。今年7月,安诺优达南方中心——浙江安诺优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成。多项举措将进一步拓展安诺优达在基因测序领域的战略布局,为打造国际领先的大规模基因组中心建立硬件基础,也为开展全球化的基因测序业务建立重要竞争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安诺优达/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114f9059-a56f-4666-a341-8c76c2d217a2.jpg" title="微信截图_20181207115758.png" alt="微信截图_20181207115758.png" width="176" height="104" style="width: 176px height: 104px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安诺优达总部位于北京,在浙江义乌建有南方中心,是中国知名的基因企业、亚洲一流的基因组中心。先后获得国家发改委首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企业、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2016中国最具科技引领力企业等资质荣誉,并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公司专注于基因组学技术在人类医学健康和生命科学研究两大领域的产业化应用,目前已在测序设备和分子诊断试剂、医学检测与研究、科研服务、基因大数据和云平台服务等方面具备了优秀的产品体系,形成了覆盖业务上游、中游、下游的全产业链布局及强大的Bio-IT产业化服务能力,赢得了广大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strong/ppstron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58fc39c1-adc0-4b5c-bf19-7c5dedfa829d.jpg" title="微信截图_20181207120145.png" alt="微信截图_20181207120145.png"//pp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Oxford Nanopore公司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开发基于纳米孔科学的颠覆性电子单分子传感系统。Oxford Nanopore的新型电子DNA/RNA测序技术正用于一系列生物研究应用。包括大规模人类基因组学、癌症研究、微生物学、植物科学和环境研究。纳米孔技术具有完全的可扩展性。像Flongle这样的小型适配器解决了对按需、快速、小型测试或实验的需求,并且可以在实验室或现场使用。口袋大小的MinION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便携式测序设备,可以提供大量长读长测序数据。对于较大的基因组学项目,台式GridIONX5可以按需一次运行多达五个MinION测序芯片。最近推出的PromethION是纳米孔测序的高通量设备,旨在按需使用多达48个测序芯片,每个测序芯片可提供超过百Gb的测序数据。/span/p
  • 高通量测序公司:国外靠内容 国内拼硬件
    上个月回国参加曹雪涛院士举办的转化医学国际会议,在上海会见了几家国内的诊断公司(迈瑞,科华,阳普医疗等),回来后也很忙,和许多国际分子诊断公司接触谈合作,包括Roche,Promega, CardioDx, Illumina, Sequenom, OraSure, Foundation Medicine等等。有些是电话会议, 有些是登门拜访:  和这些公司的合作,有些是以iCubate为主,有的则是以iRepertoire为主,也有的是两个都感兴趣。其中,Sequenom, CardioDx, Foundation Medicine等都是通过提供临床测序服务来盈利的。  高通量测序技术出现以后,很多公司都试图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产业化,包括国内的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但是纵观国内公司和美国公司,一个很显著的差别就是做什么:国内公司拼的是硬件,你有一台测序仪,我有一百台,于是就有了规模,有了品牌,有了市场 而在美国的一些公司,比如Sequenom, Sequenta, Foundation Medicine等等临床测序公司,他们的特点不是靠硬件投入来获取市场发言权,而是靠做内容,提供独特的临床价值。  Sequenom靠无创产前诊断盈利。从香港大学Dennis Lo那里得到知识产权以后迅速研发了一些质量控制相关的特有技术,然后做临床验证,通过CLIA机制进入收费临床市场。  Sequnta是从我们iRepertoire公司获得知识产权使用许可后开拓血液病的指导治疗市场。  Foundation Medicine则是把通用的Exon Capture+NGS技术标准化,规模化,通过提供服务进入市场。  而这些公司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没人用硬件投入来说事,有多少台测序仪器并不重要,用这些仪器来干什么才是重要的。  我们iRepertoire公司目前还没有通过CLIA机制进入临床市场,因为我们还在寻找Killer App. 有了一套独特的技术(免疫组库定量扩增技术),有了恰当的技术平台(Illumina测序平台和iCubate自动建库平台),接下来就是从哪个病入手的问题了。  Illumina公司新任Medical Officer,原美国国家癌症中心(NCI)主任Rick Klausener,上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为Illumina公司寻找今后5-10年临床应用的发展大方向。我最近和他的一次谈话时他透露,未来临床测序的三大块肥肉就是:人类基因组测序,包括外显子测序 人类寄生菌群测序,包括肠道和其它部位的菌群 和免疫组库测序。而其中免疫组库是他非常看好的发展方向(新颖,敏感,特异性强,符合逻辑)。  那些像Sequenom, Sequenta, Foundation Medicine的公司,即使已经有了&ldquo 内容&rdquo (可测的疾病),他们还是睁大眼睛寻找新的内容,新的增长点。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公司对我们免疫组库技术都非常感兴趣,合作也是必然的。  相对而言,国内的临床测序公司还都挤在无创产前诊断领域,靠拼硬件,拼价格来争取空间。为什么不能去开发出一些独特的&ldquo 内容&rdquo 来呢?  生物技术创新有仪器创新和内容创新两方面,就像IT行业的电脑硬件创新和软件开发创新有两方面一样。既然我们在硬件创新方面已经输了,在软件(内容)方面为什么不能胜出呢?  这还要从内容创新的起点讲起。我在不久前的一篇博文里面讨论过内容创新的问题。其实,内容创新很容易,(1)选择一个适应症;(2)组织一批临床标本;(3)找到诊断指标;(4)把实验步骤标准化;(5)进行规范的临床验证(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试剂,实验室,人员,对照组等)。还有,要把临床通路(clinical pathway)搞通,就是谁开单(哪个科室,什么专科医生),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病人用,取什么样标本,怎么写报告,怎么样问保险公司要钱等。  谁能抢先把&ldquo 内容&rdquo 做出来,谁就在市场上获得先机。我们在硬件上已经靠进口了,如果在内容上还是靠山寨的化,那么落后就是必然的了。其实国内山寨别人的内容(无创产前诊断)的原因也是临床通路自己走不通,用别人的先例来和政府部门说事。也就是说,内容创新关键还是政府开通CLIA实验室机制。没有临床通路,产业化的路子就不通,企业也不得不靠山寨生存。  做内容,也就是&ldquo 转化医学&rdquo 要干的正经事,就是把论文里写得很漂亮的东西变成医院里很实用的东西。  九月底,我应(程京院士)邀参加一个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分子诊断大会,17个应邀演讲嘉宾中有12个院士!可谓规模空前。我会讲我在分子诊断方面转化医学的一些经验,希望能有半数以上的院士能呆满全程,听到我接近会尾的演讲。
  • 珀金埃尔默与中国企业战略合作:加快国产高通量测序相关设备的集成创新
    近日,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参加了国内肿瘤体外诊断(IVD)服务商臻悦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臻悦生物”)在泰州市中国医药城举办新址落成庆典仪式。双方将进一步深化业务交流,携手推进国内外业务深度合作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与臻悦生物从2020年7月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加速臻悦肿瘤检测自动化技术平台的建立,双方共同打造了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Genecast Genius X),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X为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G1的下一次迭代,进一步提高了建库中的人工流程自动化水平。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是基因检测中的关键建库步骤开发的全自动仪器,可以取代人工作业,进行全自动的精确步骤,如样品添加、清洗和扩增。2022年8月,该系统获得了江苏药监局颁发的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苏械注准20222221650)。同时双方也在打造入院型全自动一体机作为新的合作项目,并在医院、政府和科研市场加大合作力度,共同拓展自动化产品的销售渠道,在更紧密的合作下共同促进中国基因检测产业的发展。图片来源于珀金埃尔默官方公众号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大中国区总经理刘疆先生表示:珀金埃尔默是全球领先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自1978年进入中国市场,一直秉持“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提供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医学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更好地解析疾病机制,开发新型治疗方案。此次,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与臻悦生物战略合作将加速肿瘤分子检测全自动方案在临床端的实施,推动个性化和精准医疗在临床中的普遍应用。此项目也将成为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中国OEM合作案例的里程碑。臻和科技创始人兼CEO杜波先生表示:随着国内肿瘤IVD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行业迸发出巨大的潜力,臻悦新址的建成和使用,将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服务新增的市场,使得肿瘤IVD产品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由臻和牵头、臻悦等10家单位联合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临床高通量基因检测全自动一体化系统研发”项目已在近日正式启动。这套系统的成功研发,将有助于提升临床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医院内的应用普及率,也因此促进与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战略合作签订,加快国产高通量测序相关设备的集成创新。新冠疫情爆发后,珀金埃尔默诊断业务得到快速发展,2022年8月,珀金埃尔默宣布拆分其应用、食品和企业服务业务,计划成为一家纯粹的生命科学和诊断公司。珀金埃尔默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rahlad Singh在过去的演讲中表示:拆分之后,该公司将与被拆分的业务共享品牌名称几个月,但新业务最终将拥有单独的名称和品牌标识。 随着主营业务的调整,珀金埃尔默也在不断深化本土化进程,具体表现包括与中国的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关于臻悦生物:臻悦生物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由臻和科技全额投资建设的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华大智造基于HotMPS高通量测序试剂的测序设备正式进入英国市场
    北京时间7月8日,华大智造宣布,即日起,基于HotMPS高通量测序试剂的测序设备可以在英国市场正式销售。据介绍,基于HotMPS高通量测序试剂的DNBSEQ-G400测序仪定制版(MGISEQ-2000在部分海外国家名称已切换为DNBSEQ-G400)将在近日入驻包括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在内的英国客户。首批英国客户的测序数据预计将于今年11月,在伦敦举行的第14届下一代测序和临床诊断大会(14th Annual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and Clinical Diagnostics Congress)上进行展示。华大智造欧非区负责人侯勇博士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将HotMPS测序产品拓展到英国市场。我们成熟且经过验证的DNBSEQ测序技术为客户带来了新的选择,我们相信这对于推动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借助我们的英国本地团队,我们已准备好为一直在等待这一消息的客户提供支持。“DNBSEQ-G400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高通量测序仪之一。根据近期英国法院签署的同意令,华大智造于6月23日开始接受HotMPS英国市场订单并陆续发货。此前,HotMPS高通量测序试剂盒已于4月27日在部分国家正式上市,相关测序数据也于6月11日在维也纳举行的欧洲人类遗传学会议(ESHG)上公布。HotMPS高通量测序试剂盒基于华大智造DNBSEQTM测序技术的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cPAS)而开发,保留了低错误率、低重复率、低标签跳跃率等优点,同时在测序过程中使用的核苷酸和酶方面取得了根本性突破。HotMPS高通量测序试剂盒具有更强的信号、低系统性序列错误等优点,并且兼容常用的文库制备方法。据介绍,华大智造将在未来继续为英国市场提供更多的测序产品,包括用于实现全基因组、全外显子组、RNA 和宏基因组测序的文库制备试剂盒,相关上市计划将于今年9月份在拉脱维亚里加举行的第17届国际基因组大会里加分会(ICG-17,Riga)上宣布。
  • 超高通量测序仪 加快实现基因检测人人可及——视频采访华大智造产品经理汪婧婧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19年4月18日,“2018科学仪器行业优秀新产品”获奖名单于2019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9之“仪器风云榜颁奖盛典”上揭晓。2018年度,共有299家国内外仪器厂商申报了680台最新上市的仪器新品。经仪器信息网编辑初审、2018科学仪器优秀新品评审组初评,127台仪器新品入围,最终22台仪器脱颖而出。/pp  华大智造生产的MGISEQ-T7基因测序仪便是其中之一。年会上,我们特别采访到华大智造产品经理汪婧婧,请她谈一下此款基因测序仪的创新之处及应用领域。script src="https://p.bokecc.com/player?vid=426F4F24FE93506D9C33DC5901307461&siteid=D9180EE599D5BD46&autoStart=false&width=600&height=490&playerid=5B1BAFA93D12E3DE&playertype=2"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仪器信息网:获得2018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的MGISEQ-T7基因测序仪与公司上一代产品,或是与行业内同类产品相比有何创新之处?/strong/span/pp  strong汪婧婧/strong:基因测序仪属于生命科学仪器制造业的顶端产品。此次MGISEQ-T7基因测序仪获得仪器信息网颁发的“2018科学仪器优秀新产品”奖项,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华大智造在2013年收购了美国CG公司的核心测序技术,之后一直持续创新,目前已经实现了测序仪研发制造的完全自主可控。我们拥有的核心测序技术DNBSEQTM,有效避免了DNA模板扩增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积累,通过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高密度芯片,很好地保证了基因测序结果的准确率。/pp  此次获奖的MGISEQ-T7超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在速度、通量以及灵活性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strong一是速度快/strong:MGISEQ-T7通过融合流体、酶工程以及软件信息、整体包装等多种技术,运行速度进一步提高;strong二是通量高/strong:MGISEQ-T7基因测序仪是目前通量最高的测序仪产品,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60例人基因组测序;strong三是灵活性高/strong:通过专门设计的四联芯片平台,能支持不同应用领域的工作场景,灵活性进一步提高 四是自动化水平高:机器内各部件高度自动化整合,自动化水平相比桌面式测序仪进一步提高,操作更加简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5/uepic/a874bc15-e2d6-45dc-b6cb-d9bef4b3f176.jpg" title="MGISEQ-T7.png" alt="MGISEQ-T7.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GISEQ-T7基因测序仪/pp  MGISEQ-T7基因测序仪是目前世界通量最高的测序仪,代表华大智造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转变,超高通量测序仪的问世,将进一步降低测序成本,推动人类基因组检测更快实现人人可及。/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仪器信息网:该款新产品最适宜的应用领域是什么?能解决哪些以前解决不了或者解决不好的问题?/span/strong/pp  strong汪婧婧/strong:MGISEQ-T7基因测序仪作为目前全球通量最高的测序仪,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60个人的基因组测序,远高于桌面型测序仪,适用于国家级、企业级、消费级大规模基因组测序项目。/pp  基因是生命的源代码,指导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命过程。我们希望人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基因组信息,从更高的维度管理人的生命活动,最终掌握人的生老病死。/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仪器信息网:该类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是什么?华大智造有没有针对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的研发工作?/span/strong/pp  strong汪婧婧/strong:作为全球能量产临床级测序仪的三家厂商之一,华大智造主要关注两方面的内容:从技术层面来说,要实现基因组测序通量进一步提高,成本进一步下降,需要发展超高通量的大型化测序仪,实现大规模中央型测序模式。从产业层面来说,当基础科研进一步完善之后,希望测序产业能够向临床转化。后者会促使基因测序设备成为小通量小型化的快速诊断设备,其可以用在生育健康、肿瘤、感染病等领域。/pp  提到基因测序检测技术,最早的测序技术是Sanger测序,这是基因测序的金标准,也被成为一代测序技术,在此之后的技术都是NGS(下一代测序技术)技术。人为的按照不同路径来对测序技术进行划分,比如华大智造、Illumina和赛默飞世尔等主流公司的技术都是基于大规模平行测序的技术。您提到的三代或者四代测序技术只是测序的另一种技术路线,这种测序手段不需要将基因打成小片段或者进行扩增等,而是运用其他检测方式,但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即获取A/T/C/G的序列信息。华大智造在不同的技术路线都是有布局和探索的。/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