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线性校准微球混装标准物

仪器信息网线性校准微球混装标准物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线性校准微球混装标准物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线性校准微球混装标准物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线性校准微球混装标准物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线性校准微球混装标准物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线性校准微球混装标准物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线性校准微球混装标准物相关的解决方案。

线性校准微球混装标准物相关的论坛

  • ICP-MS 混标的标准曲线某一种元素线性特别差,其他元素线性都还好

    ICP-MS 混标的标准曲线某一种元素线性特别差,其他元素线性都还好

    如题,新手一个,求各位大神指点。用的是混标,十种元素同时检测,出现过两次某一种元素标准曲线线性特别差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某一浓度点数值严重偏离标准曲线,但其他的都挺好的。怀疑过是溶液污染,但再次检测原液时线性又很好。工程师有说需要查看批处理前自动调谐的报告,He,常规模式,使用1ppb调谐液,质量数59灵敏度为1228,质量数89灵敏度为434,质量数205灵敏度为4374,工程师说灵敏度还可以。另外,其中一次为Ni某一浓度点偏高,跟镍材质的锥会有关系吗?平时测样挺少的,仪器基本处于关机状态,检测前会通氦气吹扫半小时。[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12.gif[/img]实在分析不出来原因了 使用原始溶液2次检测,线性又变好了[img=异常标准曲线,690,38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051548486238_6152_3301232_3.jpg!w690x388.jpg[/img]异常标准曲线[img=异常数据,690,38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051549486198_7182_3301232_3.jpg!w690x388.jpg[/img]异常数据[img=批处理前调谐结果He模式,690,38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051550525020_3012_3301232_3.jpg!w690x388.jpg[/img]批处理前自动调谐结果[img=原始溶液再次检测结果正常,690,38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051551592809_2189_3301232_3.jpg!w690x388.jpg[/img]二次测样原溶液线性良好[img=原始溶液再次检测数据,690,38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2/201802051552575997_7107_3301232_3.jpg!w690x388.jpg[/img]二次测样数据

  • 多组分混合标准溶液不成线性的问题

    各位老师好 最近在做多组分农残,把666、DDT配成混合标准储备液,然后稀释为系列浓度的标准曲线(5ppb-200ppb),但是发现,只有3个组分线性有0.995以上,其他5个组分线性只有0.98左右。 这些组分都是从同一瓶储备液稀释配制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 标准物质在仪器校准中的应用:一般原理

    关键词:标准物质网站 国家标准物质网站 中国标准物质网站 标准物质中心 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中国标准物质中心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具有低检测限、高专一性、高精密度以及自动进样等很多优点,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仪器的输出信号(峰面积、计数、毫伏等)与被分析物的测量值(克、摩尔等)之间的关系是来自于某种经验公式。一般情况下,还没有经过详细研究的物理或化学理论来精确地描述被分析物的量与信号强度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因此,测试样品中的被分析物的量无法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基本原理准确测得。大多数分析测试仪器基于实验观测,仪器信号与被分析物的量存在下列函数关系 信号强度一K×(被分析物的量)” 仪器信号强度与被分析物的量之间常常是线性关系,n=1。由于没有合适的物理或化学理论支撑这些分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上述公式中的比例常数K通常是未知的。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分析测量工作中就有必要通过被分析物含量准确已知的特殊样品(通常为有证标准物质或校准物质)来校准仪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比较用校准物质获得的信号与测试样品获得的信号,并由下列公式计算测量样品中被分析物的量 样品中被分析物的量一蒺器×校准物中被分析物的量 当分析仪器信号随被分析物的量呈线性变化(即n一1)时,可以用该公式计算样品中被分析物含量。显然,当校准物质或样品和测试样品的n和K值都相同时,用以上公式计算测试样品中被分析物量的有效性取决于,z和K的值。换句话说,分析仪器对被分析物和校准物质的响应的程必须相同。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否则校准物质所产生的的信号与测试样品所产生的信号不具有可比性。如果仍然采用上述方法计量被分析物的量,就会产生错误的分析测量结果。因此,我们必须确定仪器的校准条件能适用于要分析测试的样品,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分析仪器校准用有证标准物质(CRM)。 通常由于大多数分析测量样品的基体与校准用标准物质的基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由校准过程导出的不确定度估算一般是不全面的。所以,还必须另外使用与被测样品基体相匹配校准样品来测定,并最终修正由于校准中基体不匹配所引起的偏差。原则上讲,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已经用于校准实践,但实际上只是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应用较多,如气体分析领域中使用。很多情况下,人们使用由纯物质制备而得的校准溶液进行来校准分析仪器,并且使用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来研究考察基体效应引起的偏差。这种状况甚至使一些分析测量工作者产生了一种错误看法,他们认为基体标准物质不能用于校准,而只能用于质量控制。 校准是建立溯源性的最根本的过程。只有通过校准,才能在实践中获得对适当参考标准的溯源性。 在使用仪器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时,目标量即特定基体中特定(被)分析物的含量,通常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而是通过测量仪器的响应并将其转换为(被)分析物的含量。为确仪器的响应与(被)分析物含量之间的关系,就需在整个量程范围内,测定(被)分析物含量已知的标准物质(校准物质或样品)的仪器响应。然后,比较测得的响应与(被)分析物含量参考值(认定值),导H{响应曲线的参数(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包括这些参数的不确定度。通过使用这些数据,可以从测得的响应推算出未知样品中的(被)分析物含量,同时也可从所测响应的不确定度和响应曲线参数的不确定度推算出(被)分析物含量的不确定度。ISO 11095(使用标准物质的线性校准)给出了使用标准物质设计校准实验以及在校准曲线是直线的情况下对常见个案的校准数据评价的一般描述。本文参考了国家标准物质网资料中心的相关资料!

  • VOC混合标液的标准曲线线性不好?

    VOC混合标液的标准曲线线性不好?

    我用顶空气质联用做20种VOC混合标液的标准曲线时,近期做了好几次标曲,发现其中甲醇、乙醇、正丙醇、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正丁醇的线性很不好,都在0.99-0.998范围内,每次都是这几个组分的线性差,发现整个曲线如果描点的话,斜率是逐渐增大的。我想应该是在调谐方面出的问题、或者是仪器方面,但重新做调谐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啊,请大家帮忙解释一下,谢谢大家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7/201307240901_453287_2564758_3.jpg曲线的横坐标是浓度值、纵坐标是信号值强度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7/201307240902_453288_2564758_3.jpg图片下面五行参数依次是 标准给定浓度、出峰时间、积分面积值、校正浓度

  • 标准物质在仪器校准中应用的一般原理

    标准物质在仪器校准中应用的一般原理 在使用仪器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时,目标量即特定基体中特定(被)分析物的含量,通常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而是通过测量仪器的响应并将其转换为(被)分析物的含量。为确定仪器的响应与(被)分析物含量之间的关系,就需在整个量程范围内,测定(被)分析物含量已知的 标准物质 (校准物质或样品)的仪器响应。然后,比较测得的响应与(被)分析物含量参考值(认定值),导H{响应曲线的参数(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包括这些参数的不确定度。通过使用这些数据,可以从测得的响应推算出未知样品中的(被)分析物含量,同时也可从所测响应的不确定度和响应曲线参数的不确定度推算出(被)分析物含量的不确定度。ISO 11095(使用标准物质的线性校准)给出了使用标准物质设计校准实验以及在校准曲线是直线的情况下对常见个案的校准数据评价的一般描述。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具有低检测限、高专一性、高精密度以及自动进样等很多优点,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仪器的输出信号(峰面积、计数、毫伏等)与被分析物的测量值(克、摩尔等)之间的关系是来自于某种经验公式。一般情况下,还没有经过详细研究的物理或化学理论来精确地描述被分析物的量与信号强度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因此,测试样品中的被分析物的量无法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基本原理准确测得。大多数分析测试仪器基于实验观测,仪器信号与被分析物的量存在下列函数关系 信号强度一K×(被分析物的量)” 仪器信号强度与被分析物的量之间常常是线性关系,n=1。由于没有合适的物理或化学理论支撑这些分析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上述公式中的比例常数K通常是未知的。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分析测量工作中就有必要通过被分析物含量准确已知的特殊样品(通常为有证标准物质或校准物质)来校准仪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比较用校准物质获得的信号与测试样品获得的信号,并由下列公式计算测量样品中被分析物的量 样品中被分析物的量一蒺器×校准物中被分析物的量 当分析仪器信号随被分析物的量呈线性变化(即n一1)时,可以用该公式计算样品中被分析物含量。显然,当校准物质或样品和测试样品的n和K值都相同时,用以上公式计算测试样品中被分析物量的有效性取决于,z和K的值。换句话说,分析仪器对被分析物和校准物质的响应的程度必须相同。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否则校准物质所产生的的信号与测试样品所产生的信号不具有可比性。如果仍然采用上述方法计量被分析物的量,就会产生错误的分析测量结果。因此,我们必须确定仪器的校准条件能适用于要分析测试的样品,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分析仪器校准用有证标准物质(CRM)。 通常由于大多数分析测量样品的基体与校准用标准物质的基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由校准过程导出的不确定度估算一般是不全面的。所以,还必须另外使用与被测样品基体相匹配校准样品来测定,并最终修正由于校准中基体不匹配所引起的偏差。原则上讲,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已经用于校准实践,但实际上只是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应用较多,如气体分析领域中使用。很多情况下,人们使用由纯物质制备而得的校准溶液进行来校准分析仪器,并且使用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来研究考察基体效应引起的偏差。这种状况甚至使一些分析测量工作者产生了一种错误看法,他们认为基体标准物质不能用于校准,而只能用于质量控制。 校准是建立溯源性的最根本的过程。只有通过校准,才能在实践中获得对适当参考标准的溯源性。 本文参考了国家标准物质网资料中心的相关资料

  • 校准曲线非线性引起的不确定度

    请问校准曲线非线性引起的不确定度是如何评估的?下面有一种评估方法,但是理解上有点困难....大家讨论一下啊~其次典型ICP-OES校准曲线的谱线发射强度数据(原始数据略)按照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的不确定度评估公式计算工作曲线非线性引起的不确定度urel(C),结果见表3,其计算公式为:u(Cpred)=s/B*√∧2/∑(Cj-C)]式中,s为残差标准偏差;B为拟合的标准直线方程的斜率;P为做样品时重复测量的次数;n为用来做校准曲线的点的个数;Cpred为待测溶液中玩具中的重金属测浓度,也即Csol浓度,此处各元素标准要求限量所对应的溶液浓度值,见表3所列;为用来校准的溶液的平均浓度。[table] [tr][td=9,1][align=center]表3 工作曲线非线性引起的不确定度计算结果[/td][/tr][tr][td][align=center]元素[/td][td][align=center]As[/td][td][align=center]Ba[/td][td][align=center]Cd[/td][td][align=center]Cr[/td][td][align=center]Hg[/td][td][align=center]Pb[/td][td][align=center]Sb[/td][td][align=center]Se[/td][/tr][tr][td][align=center]Csol mg/L[/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r][tr][td][align=center]U(C) mg/L[/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r][tr][td]urel(C)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d][align=center] [/td][/tr][/table]

  • 为什么用ICP做出来的线性很好,但一反测标样会跟标准值相差很远

    我用的仪器是热电的ICP6300用来进行金属制品中的元素含量分析,一般就是低合金钢。每次测定都用混标来做校准曲线,线性一般可以达到0.999,做完校准曲线立即反测一个标准样品,发现测量值和标准值相差较远。比如有一个标样中的Cr含量是0.933%,反测出来的结果有时会是0.9或0.91,相差很大。我标样用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称量的,标样都是0.500Xg,稀释到250ml。求各位仪友帮我解答下。

  • GB/T 22554-2010校准曲线线性检验方法简介及Excel计算表

    GB/T 22554-2010校准曲线线性检验方法简介及Excel计算表

    [align=center][b][size=16px]GB/T 22554-2010校准曲线线性检验方法简介及Excel计算表[/size][/b][/align] [size=16px]化学分析工作经常做校准曲线绘制,然后用回归方程计算校准函数y=a+bx。通常我们习惯用相关系数r是否接近1去评判校准函数的好坏,但是相关系数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它接近于1的程度与数据组数n相关,数据组n越小越容易得到1,数据组n越大相关系数越容易偏小,这容易给人一种假象。而且相关系数只能说明数据点是否近似在一条直线上(线性关系),不能评估校准函正确度(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大小,因此只用相关系数去评价校准函数的好坏是有所欠缺的。[/size] [size=16px]本帖介绍采用《GB/T 22554-2010 基于标准样品的线性校准》进行校准曲线线性检验的方法,由于GB/T 22554标准中有大量计算,我根据标准制作一个Excel计算表,以GB/T 22554例题的计算过程讲解Excel计算表的用法。为了方便新手入门了解,对于标准中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术语及公式符号,我尽量翻译成直白的话简单说明。当然,如果大家觉得本帖又枯燥又长,也可以从这里开始猛往下滑,只看第三部分Excel表使用说明,也不影响使用本Excel计算表。[/size] [b] [size=16px]第一部分 首先介绍基于GB/T 22554-2010进行线性校准的标准依据[/size][/b][size=16px] 《GB/T 22554-2010 基于标准样品的线性校准》 《GB/T 35655-2017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和内部质量控制实施指南 色谱分析》 《GB 17378.2-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size] [size=16px][b]第二部分 GB/T 22554-2010进行校准函曲线线性检验的方法[/b][/size][size=16px] GB/T 22554-2010校准函数线性检验的步骤,可归纳为以下流程图1:[/size] [img=,690,117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5/202005110922132675_2139_1618939_3.jpg!w690x1171.jpg[/img] 图1 GB/T 22554-201线性校准流程图 [size=16px]由以上流程图,GB/T 22554线性校准的方法有3个,分别为“基本方法”,以及该基本方法的两种替代方法“单点校准方法”、“夹逼技术”。其中单点校准方法是一种快捷技术,在保证校准函数线性性前提下,只用一个标准样品去“重新校准”测量系统。夹逼技术就是用两个含量尽可能从两侧靠近(或夹住)未知量值的标准物质,去校准测量系统。但是这两种方法在使用上都有局限性,以下主要介绍“基本方法”,“基本方法”按流程图可分为以下10个步骤。[/size][size=16px] [b]步骤1 校准实验期间采集数据[/b] 使用至少3个标准样品,每个标准样品至少测量2次进行校准实验采集数据。[/size][size=16px] [b]步骤1 校准实验期间采集数据[/b] 使用至少3个标准样品,每个标准样品至少测量2次进行校准实验采集数据。[/size][size=16px] [b]步骤2 数据做x-y散点图[/b][/size] 根[size=16px]据步骤1的数据作图,在这一步骤的作用是目测检查测量系统异常及可能的离群值,以及校准函数线性假定的诊断,常数剩余标准差假定的初步判定。在这个步骤里面如果发现有系统异常和离群值,就要补做数据点或重新试验。见下图2:[/size] [img=2 数据采集及作图,336,45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5/202005110924113217_3684_1618939_3.jpg!w336x454.jpg[/img] 图2 数据采集及作图 [size=16px]在这一步骤校准函数线性假定的诊断,可以通过相关系数来判断,以上数据计算的相关系数为Rxy=0.999964。要是以前我们一看这相关系数好大,这条曲线好直啊马上就通过了是不是?但是且慢,正如以上说的,这条曲线很直但并不代表这条曲线的精密度也是好的,因此我们还要进行校准函数精密度的评估。[/size][size=16px] [b] 步骤3 常数剩余标准差假定下线性校准函数的估计[/b] 步骤3的“常数剩余标准差假定”代表两层含义,一是假设校准函数的线性合格(也就是这条曲线很直),另一个是假设“常数剩余标准差”也合格。“常数剩余标准差”我们可以这么简单理解:“剩余标准差”是表征这条曲线上,所有数据点测量值与这条曲线拟合值之间差值(残差)的离散程度。如果一条曲线上所有数据点的残差,都是随机均匀的正态分布状态,那么所有数据点估计出来的“剩余标准差”,就无限接近一个常数(就是某个正态分布密度函数数值),这就是所谓的“常数剩余标准差”。[/size][size=16px] 实际实验操作中,由于仪器、试剂、环境、操作方法等误差因素,往往会偏离“常数剩余标准差”这种理想状态的。在不知道这条曲线精密度的情况下,我们先假设这条曲线是符合“常数剩余标准差”这种理想状态,然后进行各种参数的计算,见下图3[/size] [img=,372,45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5/202005111005150438_5484_1618939_3.jpg!w372x453.jpg[/img] 图3 常数剩余标准差假定下线性校准函数的估计[size=16px] [b]步骤4 常数剩余标准差假定下校准函数与残差作图([color=#ff0000]重点步骤[/color])[/b] 根据以上步骤3计算出来的校准函数和残差,做出以下3个图,其中有个图是跟上面散点图是重复的,这里不贴了,主要是看下面这两个图4和图5。本步骤不是由公式计算得到一个数值比对大小进行直观的判断,而是需要人工看图用人脑进行评估,因此要重点详细说明:[/size] [img=,690,43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5/202005111005358917_1927_1618939_3.jpg!w690x435.jpg[/img] 图4 常数剩余校准差假定下线距拟合值的残差作图[size=16px] 先看以上图4线距拟合值的残差图(本帖图片编号与计算表中不同),如果校准函数是符合“线性假定”和“常数剩余标准差假定”这种理想状态的话,那么以上残差图的每一个点应该随机分布在以“0”为中心线的两边,呈正态分布。这样我们就直接跳过以下步骤5、步骤6做“常数剩余标准差假定”的校准函数拟合不足评定,拟合不足评估又通过的话,就可以使用计算的校准函数y=a+bx了。实际上我们平常只要相关系数通过了,就直接得出校准函数y=a+bx的做法,就是这种“常数剩余标准差假定”的缩减版。[/size][size=16px] 大部分还是出现以下两个情况: 1) 每个拟合值的点都偏向在中心线的一边,而且每相邻的点都连着一起增大或减小(参见GB/T 22554的图3),这种情况说明校准曲线的这条直线还是不够直,这就要跳出“基本方法”的步骤,采用“夹逼技术”进行评估, “夹逼技术”本帖不详细介绍了。[/size][size=16px] 2) 残差值的散布随着拟合值而增大或缩小,就比如以上图4,拟合值越大,数据点残差的分散就越扩大,就表明偏离“常数剩余标准差假定”了。象这种情况我们再结合图5,进一步判定这条曲线是不是符合“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size][size=16px] [img=5 对应标准值的线距重复测量标准差作图,690,43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5/202005110934261240_5335_1618939_3.jpg!w690x435.jpg[/img][/size] 图5 对应标准值的线距重复测量标准差作图 [size=16px]3)在图5中,如果随着标准样品的标准值的增大,重复测量标准差也跟着增大或减小,这组数据的拟合线也会倾斜着上升或是下降。这就说明了变量“重复测量标准差”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另一个变量“标准值”的变化,则两个变量是成比例关系的,也就是所谓的“比例剩余标准差”。在本例的图5中,这条拟合线是斜着往上升,说明这条曲线符合“比例剩余标准差”,那以下就按“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的步骤做了。如果这条曲线是符合“常数剩余标准差假定”,则拟合线应该是接近平行线的才对。[/size][size=16px] 2012年到2014年间楼主实验室还有用分光光度法的时候,也曾用GB/T 22554校准方法Excel计算表进行不少验证,其中一个经验就是:基本上所有曲线校准都是符合“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没见过“常数剩余标准差假定”的。[/size][size=16px] [b]步骤5 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下校准函数的估计[/b][/size][size=16px] 本步骤5也是采用步骤1校准实验期间采集的原始数据,重新进行估算。前面常数剩余标准差假定下校准函数模型,不就是因为各个数据点的残差随着拟合值的增大而增大,大小不一样不成立吗?那这个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下校准函数估计的模型,就用倒数关系加权修正,把大的残差变小,把小的残差变大,让所有残差都变成差不多大小,然后对原始数据也加权修正,算出一大堆加权拟合后的参数。这部分的计算步骤跟以上步骤4差不多,这里就不贴图了,具体看Excel计算表。[/size][size=16px] [b] 步骤6 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下校准函数和残差作图[/b][/size][size=16px] 接以上步骤5计算的各种参数作图,这里一共是作两个图。其中一个“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下校准函数和残差作图”,也是检验加权拟合后校准函数的线性(看曲线直不值),这里也不贴图了。最主要的还是看图6: [/size][size=16px] [img=,690,33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5/202005111006291662_9970_1618939_3.jpg!w690x335.jpg[/img][/size] 图6 比例剩余校准差假定下对应于线距加权拟合值的加权残差作图[size=16px] 以上图6可以跟以上图4对比,拟合值和残差经过加权修正后,加权残差数值随机散布在以“0”为中心线两边,不再像图4一样逐渐扩大了,这说明加权拟合是成功的,那就接着往下做。[/size][size=16px] [b]步骤7 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下校准函数拟合不足的评定[/b][/size][size=16px] 到这一步骤就是前面提到的校准函数精密度评估了。这个“校准函数拟合不足的评定”的主要内容是用的F显著性检验(ANOVA方差分析),比较前面“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模型“把大的残差变小,把小的残差变大”加权修正做法所造成的误差,是否大于各个点残差离散分布的大小程度(纯误差)。如果不大于,就说明我们前面的做法是对的,拟合不足评估通过,就可以接受使用计算的校准函数y=a+bx了。具体的计算看下图7:[/size] [img=,690,15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5/202005111006501282_4754_1618939_3.jpg!w690x152.jpg[/img] 图7 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下校准函数拟合不足的评定[size=16px] 表中各种骚操作计算大家可以不用理会,直接看Excel自动判定校准函数拟合不足的线性假定结果成立不成立就可以了。如果还是不成立的话,那就要进行原因调查了,标准中给出不成立的原因是:这条曲线还是不够直,或是没有进行真实的重复性实验。所以说啊,不管相关系数看起来是多么漂亮,曲线图上直线看起来是多么的直,还是到这一步校准函数拟合不足的评定结果说了算。[/size][size=16px] 而计算表也显示,按我们以往的做法只用相关系数评定,直接得出的校准函数是y=0.2358+0.9870,而用GB/T 22554方法加权修正后的校准函数是y=0.2469+0.9851,校准函数已经有了改变。而拟合不足评定的总偏差平方和则从前者的316.83猛降到0.04,这精密度提高的不是一点半点。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只用相关系数判定校准函数好坏是不够的,用GB/T 22554方法则精细的多,结论可靠的多。[/size][size=16px] [b]步骤8 校准直线统计检验(参考)[/b][/size][size=16px] 这一步骤校准直线统计检验不是GB/T 22554的内容,而是参考GB 17378.2的方法,随后GB/T 35655-2017也引用。GB/T 22554修改采用的标准ISO 11096:1996制定年代比较老,因此在GB/T 22554标准里面,检查是否有测量异常值或是测量系统异常的方法,就是看曲线图用目测检查,这就很让人挠头了。而GB/T 35655-2017第A5.3、A5.4条的做法,就是用统计学方法检验直线是否通过原点,及校准直线各浓度点的M统计量这两个项目进行辅助检查,这就比用目测检查的方法可靠多了。以没有修正之前的原始数据做检查为例,得到以下结果:[/size][size=16px] [img=图8 校准直线统计检验,561,18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5/202005110941227219_1145_1618939_3.jpg!w561x184.jpg[/img][/size] 图8 校准直线统计检验[size=16px] 由以上结果得知: 1)校准函数的截距过大,校准曲线没有通过原点。 2)标准值为6.19的数据点显示为异常值,这就表明要么是相关系数低于规定值,或是这个浓度点偏离曲线比较大。我们前面算过相关系数是Rxy=0.999964,显然这造成异常值的是后一种原因。我们可也以从上面图4也可以看到,标准值为6.19的4个重复测量值的残差都全部在以“0”为中心线的一边,而且偏离距离超出要求了。这异常值偏离曲线较大,在的曲线图肉眼是看不出来的,这也说明用统计学方法检查的好处。 如果要查找以上两个原因,以分光光度法为例,可以参考“《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回归与应用的磋商》中国环境监测 1991年 作者:陈禹方”给出的影响因素: 1)单色光纯度不够; 2)易挥发的溶剂所引起的测定溶液浓度的改变,或是溶质随溶液浓度的变化出现电离、解离或聚合的程度,或与显色剂生成有色物的配位数改变,不符合比尔定律; 3)比色皿的厚度或光学性能不一样; 4)显色反应和反应条件的问题; 5)操作上的原因 6)干扰物质的影响。 以上的原因先不说查找的有困难,就是有些影响因素就算找到了也不好整改(比如说单色光纯度不够)。我们再看Excel表中经过比例剩余标准差模型加权修正后的拟合值,则就能通过原点,而且不出现异常值了,这部分计算结果具体看Excel计算表,这里不贴图了。[/size][size=16px]这也是我以前使用GB/T 22554校准方法的一个心得,在没有使用之前,如果用GB 17378.2-2007检验出截距过大了有异常值了,要整改起来好麻烦,不整改心里总纠结。使用GB/T 22554校准方法后,大部分检验出的截距过大、有异常值都能修正过来,有点小毛病也不用重新校准试验,起码心里就舒服多了。[/size][size=16px][b] 步骤9 校准函数有效性检查[/b] 校准函数使用一段时间后,测量系统漂移或变化可能会导致校准函数失效,怎么判定校准函数已经失效需要重新进行曲线绘制?很多分析方法标准就笼统的讲述几句要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曲线确认的要求,但是又没有明确的评价方法步骤。导致有些试验室在评价过程中没有正确应用,比如说用重复性限,而不是用标准样品准确度值的临界差评定(准确度值的临界差计算方法参见GB/T 6379.6-2009第4.2.3条),这样评价校准函数是否失效的结果也是不正确的。[/size][size=16px] 而GB/T 22554给出一个完整的校准曲线确认的方法和步骤,这个方法使用至少2个尽可能覆盖正常操作条件下含量的标准样品,每个标准样品至少测量2次,定期进行校准曲线确认实验数据采集,计算出上下控制限,并用数据作图评定。以上剩余标准差假定校准函数y=0.2469+0.9851为例,选用最高和最低值含量的标准样品进行校准曲线确认数据采集,计算过程见Excel表,最后作图是这样的(请忽略本帖图号与Excel图号不同):[/size][size=16px] [img=,690,43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5/202005111007434410_6218_1618939_3.jpg!w690x435.jpg[/img][/size] 图9 比例剩余校准差假定下线距校准曲线有效性的控制图[size=16px] 本图中,对常数剩余标准差模型也好比例剩余标准差模型也好,当一个或多个di落在上下两条控制限的红线之外,则认为系统失控,需重新对m个标准样品进行测量。若重新测量的m个样品中至少有一个值仍落在控制限外,应对该点做调查,查找问题的原因。根据问题的性质,可能需要进行新的校准实验并对校准函数重新估计。以上图9中,经过连续7次检查,每次两个标准样品测量值与真值的误差点,都还在控制限上下限红线内,表示系统处于受控状态,校准函数y=0.2469+0.9851还能继续用。[/size][size=16px] 从以上计算原理,本方法计算控制值控的控制限,也是起到准确度值临界差的作用,从而评定校准函数的准确度(看看测的准不准)。在有些分析方法标准没有给出精密度(重复性限与再现性限),从而计算实验室测量结果准确度界限的,可以用本方法代替。[/size][size=16px] [b]步骤10 校准函数有效期内变换值的不确定度评估[/b][/size][size=16px] GB/T 22554还贴心的给出本次校准函数有效性检查合格后,只要是在有效期内平常做试验时,试验样品采用本校准函数计算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计算过程与结果看Excel计算表与标准,结果控制图见下图:[/size][size=16px] [img=,479,10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5/202005111008039452_6902_1618939_3.jpg!w479x105.jpg[/img][/size] 图10 校准函数有效期内变换值的不确定度评估[size=16px] 本标准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与其他GUM不确定度评估方法标准相比,本标准方法每次仅用2~3个标准样品,进行2次以上重复性测量。评估时仅通过测量数据计算标准偏差评估不确定度,不像其他GUM标准还要分A类、B类多个分项不确定度评估,而且还能随着后续校准函数有效性检查的补充数据,实时更新不确定度数值,方便是比较方便了。 按我以前在同等试验条件下,用本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的结果,比其他GUM方法的评估结果要小一些,但是结果差别又不大到像是没有加入B类不确定度分项的原因。虽然说业内对不确定度评定要不要分A类B类评定还有争议,但我对不确定度评估这方面也是半桶水,不好乱下结论说本不确定评估方法能不能用。而且这种GB/T 22554不确定度评估方法是在太小众,一般试验室评审时,我都是给评审员看用JJF 1059.1-2012、GB/T 27411-2012、GB/T 28898-2012等比较大众方法评定的不确定度报告。 当然了,对于一些小试验室没有能力评定不确定度的,也可以用本方法先凑合着用。[/size][size=16px] [b]第三部分 GB/T 22554-2010Excel计算表使用说明[/b][/size][size=16px] 本部分总算不讲那些枯燥的东西了,我估计不少人是囫囵吞枣的跳下来看的是不是?不过这真的不要紧的,本GB/T 22554Excel计算表设计为傻瓜式的使用,前面内容看个大概也不影响使用。 [b] [color=#ff0000]1)GB/T 22554-2010Excel计算表的使用说明(根据跟帖坛友反馈本文内容太多太复杂,因此红色标注提示只看这一条,其他的内容可以忽略也不影响计算表的使用)[/color][/b] 本Excel计算表的使用步骤顺序为: a)试验室按步骤1进行校准实验采集数据,输入到Excel表1。 b)然后按步骤4的要求,看看Excel图3、图4,是符合“常数剩余标准差假定”还是“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按楼主我以往的经验,大部分都是按“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的步骤往下走。 c)基本上直接跳到步骤7,看Excel表“5.2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下校准函数拟合不足的评定”,如果最后结论结果显示“线性假定成立”,就可以接受并使用校准函数了。如果到这一步发现还是有异常,就说明测量系统出大问题了,这时就结合Excel表第二部分校准直线统计检验的结果,看看是哪个点出异常值还是直线没通过原点,这时就按步骤8进行整改吧。就这三个步骤一路看下来看结果这么简单,结果有不合格栏目的Excel表自动显示红色,避免遗漏。 [b] 2)GB/T 22554-2010Excel计算表的有效数字位数问题[/b] 由于每种试验方法最终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不一样,如果使用当中需要对校准函数最终结果截距a或是斜率b的有效数字进行位数修约的,可参照我的另外一个帖子《EXCEL采用VB实现指定修约间隔及指定有效数字四舍六入五留双修约方法》自己对Excel进行修改,如有提示启用宏就打开宏: [url]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235930[/url]。 但是注意在计算过程中结果的修约位数不要去改动,GB 17378.2-2007第5.1.4条规定“在修约计算过程中对中间结果不必修约,将最终结果修约到预期位数”。按计算机普遍使用情况下,现在好多标准包括GB/T 22554例题的最终结果,也是用某种计算软件中间不修约计算出来的,标准中计算过程结果为了写的好看才修约。如果觉得不好看去改动计算过程中结果的修约位数,就会出现和GB/T 22554最终结果不一样。 在GB/T 35655-2017也有一个例题,大家有兴趣可以用GB/T 35655的数据进行计算验证,但是GB/T 35655-2017在A.4.3条“比例剩余标准差假定下校准函数的估计”步骤,对原始数据加权修正好像出了点问题,计算出校准函数的截距值“a=-0.0030”,正确的应该是“a=-0.00034”,少了个0后面的一片跟着错下去。还有GB/T 35655-2017第A.5.3条“检验直线是否通过原点”部分,即使是按标准中截距值“a=-0.0030”计算,最后计算的t值也好像是错的哎。[/size][size=16px][b] 第四部分 GB/T 22554-2010线性校准方法使用总结[/b][/size][size=16px] [b] 1)GB/T 22554-2010线性校准方法的特点[/b] GB/T 22554线性校准方法的特点,是本方法独有的比例剩余标准差校准函数模型,模型中用倒数关系把大的残差变小,把小的残差变大进行加权修正。这种加权修正做法最直观的作用,就是减小校准曲线两端高低含量测量值的方差,则。减小的误差在常量分析中的好处可能不明显,但是在比如色谱分析的微量、半微量分析就比较有优势了,特别是做中实国金能力比对试验,遇到某些元素含量比较刁钻的样品,有时候是真的能救命。 GB/T 22554标准的线性校准方法,比其他标准的方法或是计算软件自带方法更加全面,基本上校准曲线绘制遇到的问题都能在这里解决。前面也说了不少GB/T 22554线性校准方法的种种好处,也是我极力推荐本标准的理由。 [b] 2)GB/T 22554-2010线性校准方法的使用推广[/b] GB/T 22554修改采用的ISO 11096:1996标准,至今已有二十多年,ISO标准组织每5年都对ISO 11096标准进行审查,至今仍然有效,说明本标准方法使用多年依然经得起考验。我国在2010年引进本标准为GB/T 22554也有10年,但是这么一个宝藏方法标准,至今在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站都还没有对本标准进行介绍推广的文章,这也说明GB/T 22554在国内的使用率还是不高。 GB/T 22554难于推广使用,不止是海量的计算,还在于其中某些步骤需要人工手动判定,这使得本方法难于在主流统计计算软件的Minitab、OriginPro、SAS、MATLAB等采用(当然MATLAB可以与python接口或是使用python可以实现人工判定的步骤,不过这不在本文讨论之内),所以大众难于使用本标准方法。幸好我们还有万能的Excel,自己设计一个GB/T 22554Excel计算表,降低使用门槛,让更多的试验室使用本标准,提高本试验室的检测能力水平。 目前大部分国内外厂家的仪器设备,仪器测量软件内置的线性校准方法,都是很简单的线性校准检验,最多是进行回归方差分析。如果有能力厂家的测量软件使用本标准的线性校准方法,可以为客户提供更精确的校准函数、校准函数合格检查、异常值检查、校准函数有效性检查、甚至是不确定评定等服务项目,这对很多化学分析初学者都是一个福音。[/size][size=16px] [b] 后续:[/b]本文作为科普贴,在标准介绍过程中对有些名词术语的解释不是很正规,甚至是存在错误。正规的解释请参照我的另外一个帖子:合适新手自学数理统计用的书籍与统计软件简介 [url]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355109[/url] 。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出,我继续修改完善。 仪器信息网论坛的本数据处理版块,前面已有calfstone和wazcq两位前人对本标准做过介绍,本文也是在两位前人努力的基础上添砖加瓦。特别是有幸看到calfstone的帖子我才知道这个标准,他的帖子有GB/T 22554-2010标准下载:[url]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3467111[/url] 。其他标准,在网上都有下载,这里就不附上了。 楼主我学分析化学的,但工作后离化学渐行渐远,时至今日让我配个溶液都困难。这个Excel标准放我这里荒废很久实在可惜,所以分享出来,让更多人继续完善下去,也希望本Excel计算表能为GB/T 22554的推广使用尽到一份力量。[/size]

  • 声学混响室校准

    [font=&][size=16px][color=#333333]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39721.html[/url]服务背景[/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混响室是混响时间长、声场尽量扩散的房间,常用于噪声声功率精密法测定、材料吸声测试、电声器件的扩散声场特性测量等。混响室声学特性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为5年,但存在下述情况时混响室需重新校准:混响室任一反射面(包括地面)反射情况改变,扩散体数量及角度进行了调整。[font=&][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内容[/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声学混响室校准标准依据:JJF 1143-2006 《混响室声学特性校准规范》。声学混响室校准校准项目内容:本底噪声、混响时间、声压均匀性等项目的校准。[font=&][size=16px][color=#333333]检测标准[/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table][tr][td]产品名称[/td][td]检测项目[/td][td]检测标准[/td][/tr][tr][td]混响室[/td][td]混响时间[/td][td]JJF 1143-2006[/td][/tr][/table][font=&][size=16px][color=#333333]我们的优势[/color][/size][/font][font=&][color=#333333][/color][/font]中钢国检有专门的声学实验室,同时也可以做声学实验室校准。有校准的资质和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

  • 19种瓶装水采用9个标准 瓶装水概念混乱

    调查显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15家水企业中,共有19种瓶装水产品。  其生产标准可分为国标、地标和企标(产品包装上分别以“GB”、“DB”和“Q”打头)。  除农夫山泉执行的是浙江地标外,有8家执行的是天然矿泉水国标,4家执行的是纯净水国标,而包括3家矿物质水和3家其他饮用水在内的品牌执行的是各不相同的企业标准。也就是说,19种瓶装水共采用了9个不同的标准。  天然水、天然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等等,商家包装的众多瓶装水概念,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同时,每种标准背后存在的隐忧,让人对瓶装水质量生疑。此外,印刷在瓶子上,理应公开告诉消费者的企业标准,均称为“商业机密”,这些攸关健康的数据,公众无从得知。  包装饮用水标准  我国目前存在食品质量标准与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并存的局面。包装饮用水国家标准有4项,分别是:  GB8537《饮用天然矿泉水》,规定了饮用天然矿泉水的质量和卫生要求;  GB17323《瓶装饮用纯净水》规定了瓶装饮用纯净水的质量要求;  GB17324《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规定了瓶(桶)装饮用纯净水的卫生要求;  GB19298《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了除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之外的其他包装饮用水的卫生要求。  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  汇源天然矿泉水 执行GB8537  火山岩饮用天然矿泉水 执行GB8537  北大荒国水(火山冷矿泉) 执行GB8537-2008  蓝涧饮用天然矿泉水 执行GB8537  康师傅天然矿泉水 执行GB8537  阿尔山矿泉水 执行GB8537-2008  依云天然矿泉水 产品标签上并未标注生产标准  雀巢天然矿泉水 执行GB8537  配料标注混乱 依云、雀巢和蓝涧,产品标签配料标准为水,汇源和火山岩为矿泉水,还有的配料为天然矿泉水。此外,天然矿泉水国标GB8537-2008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mg/L≤0.1,相比瓶装水国标中的亚硝酸盐含量mg/L≤0.005,高出两百倍。不过,专家表示,该标准符合国际通用标准。  纯净水(国家标准)  冰露(可口可乐)饮用纯净水 执行GB17323  娃哈哈纯净水 执行GB17323  百事冰纯水 执行GB17323  华润怡宝 执行GB17323  纯净水酸性被指不健康 瓶装纯净水国标GB17323,对比瓶装水国标,缺少毒理性物质镉的指标。而其PH值为5.0—7.0,超过自来水6.5-8.5的范围,使得水质呈酸性,纯净水也被认为是酸性水。此前有专家质疑,长期饮用酸性水质对健康不利。  矿物质水(企业标准)  屈臣氏饮用矿物质水 执行Q/QCSYL0001S  冰露(可口可乐)矿物质水 执行Q/DXKKK0004  康师傅矿物质水 执行Q/14A0240S  矿物质水系人工合成 三种矿物质水品牌的配料均不同,矿物质水生产源水标注混乱。矿物质水目前尚无国标,企标未公开。有专家认为,矿物质水是纯净水基础上添加镁钾的人工合成水。而人为添加矿化剂,能不能添加,添多少,缺少研究。此外,人为改变液相,对人体健康风险也缺乏长期跟踪研究。所加入的氯化钾和硫酸镁等融水后均为强酸盐,溶于水和呈酸性,被指不利健康。  其他饮用水(企业标准)  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 浙江地标DB33/383  雀巢优活饮用水 执行Q/AAAG0002S  娃哈哈活性含氧饮用水 执行Q/WHJ0823S  统一优质饮用天然水 执行Q/HTY0026S  部分瓶装水无相应国标 雀巢、娃哈哈和统一三种水无相应国标,所执行企业标准均未公开。记者先后两次联系其中康师傅、雀巢、统一和冰露,均遭对方拒绝。  此外,农夫山泉所执行的地标被曝光在多项重金属物质指标上高于自来水国标。专家称,很多污染物是沉降的。厂商包装的深层湖水不一定更干净。

  • 分光光度法流动分析仪的校准探讨

    [b]分光光度法流动分析仪的校准探讨[/b][size=14px][b]一、波长示值最大允许误差[/b][/size][size=14px] 一般来说,作为校准滤光片用的标准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了保证仪器的稳定性是不会带到现场的,那么滤光片就需要送检。但是滤光片很容易受潮,而且受潮后性能降低,项目分析的灵敏度会大幅度降低。建议每次送检时,将滤光片用干净的纸包好放入带有干燥剂的密封袋中送检,流转进入实验室后,放进专用干燥器中,并保证干燥器的硅胶处于无水状态。[/size][size=14px] 对滤光片的校准,首先需要对滤光片表面进行清洁处理:(1)可用洗耳球吹净表面浮尘;(2)经委托方允许后,对污染严重的滤光片用脱脂棉蘸清洗液(乙醇和乙醚的1:4混合物)擦净表面。接着,按照JJF1568-2016《分光光度法连续流动分析仪校准规范》要求,就可以顺利进行波长示值误差的校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家的流动分析仪对应的滤光片,对同一个物质的分析,它所对应的波长是有区别的。例如,荷兰SKALAR生产的SAN++总氮的滤光片为540nm,而德国SEAL生产的AA3总氮的滤光片为550nm。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分辨清楚各个厂家的滤光片的波长标称值。此外,对于采用多通道全谱直读式CCD检测器的流动分析仪,是不需要滤光片选择波长的,只要仪器自检通过便可进行其他项目的校准。[/size][size=14px][b]二、测量线性[/b][/size][size=14px] 校准前的准备:开机前检查各条试剂管路连接是否良好,防止漏气或不严实导致泵液不正常;仪器开机后,先走纯水,清洗管路,检查管道有无漏水或压力是否稳定;纯水冲洗一段时间后,将管道放入对应的试剂瓶中,从管路内溶液的颜色可以看出试剂是否置换掉纯水通过流通池,接着便是等待基线稳定后进行校准。一般来说,整个稳定的时间需要(1~2)h,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配制[/size][size=14px]根据规范描述,配制范围约为两个数量级,均匀分布5个浓度点的系列标准溶液,来测量仪器的线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若配制的浓度点相差100倍跨越两个数量级,会导致最低点基本被基线掩盖,无法读出准确的响应值。根据经验,不管是SKALAR还是SEAL厂家生产的系列仪器,通常最佳的配制范围为一个数量级,浓度最低点和最高点最好不要超过20倍。以AA3仪器为例,在确定好系列标准浓度后,在开始分析前,需要对仪器的增益进行调整。用标准浓度中的最高点来进行调节,响应太高超出100%,则降低增益;响应太低则调高增益,最终使信号响应的峰值落在纵坐标的80%以上,在90%附近更好。当然,如果仪器的基线噪声不是太好,在排除试剂中微小颗粒物或气泡影响、泵管老化、透析膜破裂等原因之后,在保证最低浓度点能够读出的情况下,可牺牲响应值,适当调低增益,以得到较好的基线,使后续校准能够顺利进行。[/size](未完待续)

  • 【讨论】基体匹配标准曲线怎么没线性?

    测定氧化镁原料中的硼、硫酸根、钙,配置标准曲线时按照氧化镁中镁含量大致加了相当量的高纯镁。但是上机时,硫、硼、钙的曲线均无线性,响应和蒸馏水空白相当。硫酸根标准曲线没线性是硫酸根与镁形成微溶物的原因?但是硼和钙与镁没有任何化学反应,却一样没有线性,这就让人想不通了。请教各位朋友,会有什么因素导致这种现象?ps:硼与硫酸根为混合标准曲线。

  • 校准曲线的相关要求

    1.校准曲线工作范围确定:实验室应根据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和样品预处后预计的浓度或含量范围确定校准曲线工作范围。 2.应在校准曲线浓度范围要求:校准曲线浓度范围均匀布置6个或以上的校准标准点(包括空白或一个低浓度标准点)。不同浓度点的校准标准要单独配制,不能通过稀释同一母液获得。由此得到的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7。 3.校准标准每个浓度点测试次数:至少要重复测定2次,建议3次或更多,检测顺序随机确定。 4.检查校准曲线各浓度点的标准偏差与浓度的关系:若标准偏差为一常数,则为直线回归 若偏差与各浓度点的浓度成线性相关,则为加权直线回归。 5.校准和线性度的方法:校准和线性度的有多种方法,具体选择方法,视具体情况而定。 6.确定校准曲线是否稳定:需要在不同时间,制作同一条曲线的重复性。 7.单点校正当目标组分含量或浓度在工作曲线工作范围内时,可使用单点校正,但应研究单点校正范围。 8.对标准方法进行线性及校准验证需要满足的要求: a) 在方法(非标或者标准方法)规定的工作范围内确定校准曲线的各个浓度点。浓度点个数应满足第2点的要求(曲线浓度点的要求),*低浓度校准点应远离检出限位于定量限附近,中间点为目标分析物日常检测平均浓度水平,*校准点浓度为工作范围的*点或接近*点 b) 如果实验室经过技术判断,认为按照a)中的要求还不能实现验证的目的,可参照第9点的要求,实施进一步的验证。 9.对非标准方法线性及校准进行确认需要满足的要求: a)实验室用有证标准样品,采用比较检测法检测样品中目标组分含量时,应研究线性度及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b)线性度及其对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内容包括:线性范围、工作范围、校准函数拟合及检验、校准曲线核查、单点校正可行性及单点校正范围研究 c)如果不能确定目标组分含量与仪器信号的关系,可以按照GB/T22554《基于标准样品的线性校准》给出的方法进行校准函数参数估计及检验 d)在完成线性范围、工作范围、校准函数拟合及检验的基础上获得的校准直线还应满足第8点a)的要求 e)如果一条校准曲线在*低浓度到*浓度范围内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可考虑分多段制作校准曲线。

  • 美国标准物质的现状

    关键词:进口光谱标样 有色金属标样 有色金属成分分析标准样品 有色金属光谱分析标准样品 铸铁光谱标样 不锈钢标样 目前美国该系列出版物其详细名称目录如下:260—1 白口铸铁光谱化学标准物质的制备(1964年6月)260—2铜基光谱化学标准物质的制备(1964年10月)260—3光谱低合金钢标准物质的金相特性(1964年10月)260—4标准物质资料来源(1965年2月)260—5铜基合金溶液x射线光谱分析的准确度(1965年3月)260—6 白口铸铁标准物质的化学分析方法(1965年7月)260—7铜基光谱化学标准物质的化学分析方法(1965年10月)260—8铀浓缩物的分析(1965年12月)260—9 NBs发布的19种放射性核素制备中所使用物质的半衰期(1965年11月)260—10 光谱标准物质弹壳黄铜及低合金钢的均匀性描述(1965年12月)260—1l 铅硅玻璃的粘度(1966年11月)260—12光谱标准物质白口铸铁及不锈钢粉坯的均匀性描述(1966年9月)260—13 铁化合物化学位移的穆斯保尔光谱标准(1967年7月)260—14黑色金属标准物质1090,109l和1092中氧的测定(1966年9月)260—15 检验织物颜色对光的牢固度,使用标准光敏纸校正碳弧光的推荐方耘(1967年6月)(此材料由260—4l代替)260—16按粉末冶金法制造的钨钼合金(W20%)的标准物质制备及微探针特性自描述(1969年1月)260一17 同位素及分析标准物质硼酸(1970年2月)260—18使用标准磁带振幅测量“程序A”校正NBs一级标准磁带(1969年11月(参见260—29)260—19金的蒸气压实验室间测量的分析(1970年1月)260—21镉和银蒸气压实验室间测量的分析(1971年1月)260—22硅铁合金均匀性描述(1971年2月)260—23标准硼硅玻璃的粘度(1970年12月)260—24氧化还原标准的比较(1972年1月)260—25含4%标称奥氏体的标准物质(1971年2月)260—26 NBS和美国钢铁协会测定钢中氧和氮的联合计划(1971年2月)260—27铀同位素标准物质(1971年4月)260—28 微量分析金银和金铜合金标准物质481和482的制备及定值(1971年8月260—29使用标准磁带振幅测量“程序A一2型”校正NBs二级标准磁带(1971年6月)260—30苏联发行的标准物质(1971年6月)260—31 电解铁标准物质(4~300)K热导率(1971年11月)260—32 高准确度分光光度技术用的标准石英槽(1973年12月)260—33 窄分子量分布聚苯乙烯标准物质’705两批的对比(1972年5月)260—34热电压(1972年4月)260—35奥氏体不锈钢标准物质735从5~280K的热导率(1972年4月)260—36 NBS标准物质915用于血清中钙测量的仲裁方法(1972年5月)260—37 NBS粘土标准分析方法(1972年6月) 260—38光谱镜反射标准的制备和校正(1972年5月)260—39 高纯金属电阻率特性描述的涡流衰变方法(1972年5月)260—40通过合作研究选择热分析温度标准(1972年8月)260—41 作为校正碳弧光用于检验织物颜色对光的牢固度的标准光敏纸的使用(1972年8月)260—42线性聚乙烯标准物质1475的特性描述(1972年9月)260~43奥氏体铁一铬一镍合金的制备及均匀性特性描述(1972年11月)260—44标准物质767的制备及超导凝固点法的使用(1972年12月)260~45粉末铅基颜料标准物质1579(1973年3月)260—46奥氏体不锈钢标准物质735和798从(4~1200)K的热导率和电阻率(1975年3月)260—47电解铁标准物质797和奥氏体不锈钢标准物质798从(5~280)K的电阻率(1974年2月)260~48 标准物质933和934作为临床实验室精密温度计的使用及描述(1974年5月)260—49作裂变示踪使用的校正玻璃标准(1974年11月)260—50电解铁标准物质734和797从(4~lOOO)K的热导率和电阻率(1975年6月)260—5l作为分光光度计标准物质的玻璃滤光片930的选择、制备、定值及使用(1975年11月)260—52标准物质730和799从(4~3000)K的热导率及电阻率(1975年9月)260—53 pH测量的标准化(1975年12月,修订本)260—54作为紫外吸收率标准的重铬酸钾溶液的定值和使用(1977年8月)260—55钼标准物质781从(273~2800)K的焓及热容(1977年9月)260—56铂67标准物质1967——标准热电偶材料(1978年2月)260—57美国标准物质指南(1978年2月)260—58用于氧气传送测量的聚酯软片的标准物质1470(1979年6月)260—59 电磁共振强度标准的标准物质2601(1978年8月)260—60血清中钠的测定的一种参考方法(1978年8月)260—61线性聚乙烯标准物质1482,1483,1484的特性描述(1978年12月)260—62 0.5K以下使用的温度参考标准(1979年4月)260—63血清中钾的测定的一种参考方法(1979年5月)260~64一种荧光标准物质——二水合硫酸奎宁(1980年1月)260—65 NBS标准物质、NBS研究材料以及其他有关样品的微区均匀性研究 .(1979年9月)260—66用于校正分光光度计波长刻度的钕镨玻璃滤光片(1979年10月)260—67血清中氯化物测定的一种参考方法(1979年11月)260—68 用于分光光度计的一种标准物质——在石英上镀金属的滤光片(1980年4月)260—104美国国家标准局发布的生物和植物标准一览(1985年1 1月)260—105 美国国家标准局发布的环境研究分析及控制标准一览(1986年3月)260—106美国国家标准局制备、分析、鉴定SRM 2694(模拟雨水)所使用的方法和程序及使用介绍(1986年7月)260—107 SRM 1965微粒球标度(10pro聚苯乙烯球)(1988年l 1月)260—108美国国家标准局发布的高压气瓶和渗透管标准物质一览(1987年5月)260—109 二氧化硅薄片的折射率标准和导出的椭圆形厚度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定值(1988年10月)260—1 10普兰特水泥化学成分标准(配料、包装及检验)(1988年2月)260一111美国国家标准局临床、生物、地质、环境元素浓度数据汇总(1987年l 1月)260一l 12微量化学分析玻璃标准物质SRM 1871~1875(1990年2月)260—1 13 临床实验室精密温度计的使用与描述SRM 934(1990年6月)260—1 14用于光学显微镜线宽测量系统校准的光亮铬标准物质SRM 476(1991年1月)260—115 NIST标准物质3201的校准(0.5时(12.65ram)系列螺旋微型磁带)(1991年2月)260—1 16作为分光光度计用标准物质玻璃滤光片SRM 930和SRM 1930的选择、制备、定值及使用(1994年3月)260一117用于光学显微镜线宽测量系统校准的标准物质SRM 475一抗反射——铬线宽标准(1992年1月)260—1 18磁带卷标准物质3202的校准(18磁道并联和36磁道并联螺旋,12.65mm(0.5时),(1491 CPmm)(37871(Pi)))(1992年7月)260—1 19用于光学显微镜线宽测量系统校准的标准物质SRM 473一抗反射——铬线宽标准(1992年9月)260—120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标准物质2084用户指南:CMM探针性能标准(1994年)260一121 按照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硅半导体隙间氧浓度的标准物质的定值(1994年)260—122 用于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波长标度校准的聚苯乙烯薄片SRM 1921(1995年)260—123海军黄铜(Mc 62M 63)光谱标准物质的工艺及制造的进展(1995年)260—124铝凝固点标准SRM 1744(1995年)260—125化学批量标准物质定值的统计学见解(1996年7月)260一126作为气体标准的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溯源标准物质方案(1996年7月)260—127 标准物质SRM 1747:锡凝固点槽和标准物质SRM 1748:锌凝固点槽(1997年8月)260—128 标准物质SRM 2036:在1064nm波长下用于测定光密度的透射滤光片260—129标准物质SRM 473:作为校准光学显微镜线宽测量系统的标准物质减反射——铬线宽标准(1997年2月)260—130作为280K到340K的热阻标准物质1450C玻璃纤维板(1997年4月)260—131 用双重组合4探针测定的100mm直径硅电阻率标准物质SRM 2541至SRM2547(1997年)260—132标准物质1745:铟凝

  •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这个大家都比较清楚,主要从相关系数r看,一般要求r大于等于三个九。之前做实验有时候浓度高时,线性不好,高浓度点不在标准曲线上,而是在标准曲线的下面,而且离拟合的标准曲线比较远。遇到这种情况,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就很差,有时候才一个九,最后我终于想明白了,如果自己用手动拟合的话,用平滑的曲线去连接所有点的话,你就会发现,如果在线性范围内,连接起来就是直线,如果超出了线性范围,连接起来就是一条弯曲的曲线。

  • 土壤半挥发,HJ 834校准曲线难做,愁啊!

    准备扩项土壤半挥发,76种混标液体直接进样,只有酚类化合物线性不好,比如:2,4二硝基苯酚,4,6二硝基-2甲基苯酚,五氯苯酚等。仔细查看了HJ 834标准,附录B.2提到酚类标准物质需要衍生化。请问各位师兄,酚类化合物线性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衍生化吗?大家做校准曲线时,液体标样衍生化了吗?

  • 校准用标准气体混匀方法

    均匀性是考察标准气体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标准气体的特性应该是均匀的即在规定的范围内其量值保证不变。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制备的标准气体,都需要进行混匀处理。标准气体的混匀方法有:热处理法、钢瓶滚动法、特殊充填法、自然扩散法、其他混匀方法等,几种混匀操作方法如下: 1、热处理法:一般将制备好的标准气体的容器置于40℃以下的温水浴中加热,使气体组分较快的混合均匀。 2、自然扩散法:将充入标准气体的钢瓶倒立在合适的位置,静止不动,靠气体本身的自然扩散来达到混合均匀,但此法所需时间较长。 3、钢瓶旋转滚动法:将钢瓶水平放在混匀半置的滚动轴上,使它绕轴心旋转民。该法混匀所需时间短,操作简单。 4、特殊充填法:在充填某些气体时,可将钢瓶倒立并保持45℃的倾斜,从下端充气,促使气体绝热膨胀,产生放热效应,气体可以在充填的同时混合均匀。 5、其他混匀方法:采用静态混合容器或使用特殊构造的容器阀门,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使标准气体混合均匀。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混匀处理,要考察所研究的标准气体的均匀性,一般采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法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进行测定,以考察标准气体的均匀性,通常用平均值的一致性检验方法来判断。由于均匀性是考察同一瓶标准气体在制备完以后,多长时间量值达到稳定,由有限次测定得到的平均值,在方法的不确定范围内应该是不显著的。如果差异是显著的,这个因素就是标准气体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 【讨论】关于征求《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提取类》(征求意见稿)等5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意见的函

    发文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 法律级别:国家法律 法规状态:制定 有 效 性:现行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防治制药工业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我局决定制定《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提取类》等5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标准编制单位已完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规定,现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有关材料印发给你们,请研究并提出书面修改意见,并于2007年11月20日前反馈我局。   联系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 周凤保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  邮政编码:100035  联系电话:(010)66556215  传  真:(010)66556213  附件:1、 征求意见单位名单     2、 《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提取类》(征求意见稿)     3、 《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提取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4、 《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中药类》(征求意见稿)     5、 《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中药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6、 《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生物工程类》(征求意见稿)     7、 《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生物工程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8、 《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混装制剂类》(征求意见稿)     9、 《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混装制剂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 标准曲线的点,范围越宽,标准曲线线性更好还是更差?

    请问一下各位大虾。标准曲线的点,范围越宽,标准曲线的线性是更好还是更差?比如说:在做铅的标准曲线的时候,第一种标准曲线范围是“0-50ug/L”,第二种标准曲线范围是“0-100ug/L”,他们都是6个点做标准曲线(仪器自动稀释)。一般会哪种标准曲线的线性更好?个人认为第一种的标准曲线线性更优于第二种标准曲线的线性。你们是怎么认为的? 有实际经验的前辈请不吝赐教!!!!!有想法的大虾,也请欢迎参加讨论。

  • 【求助】标准曲线线性范围

    请教大家个问题: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与标准溶液系列的配制.如铬元素的线性范围为2mg/l.我认为标准系列应配制在0~2mg/l之间.可我现用的行业标准SY/T5982-94推荐的系列是0,1,2,3,4,5mg/l. 我觉得超出了线性范围.其它一些元素也是,我糊涂了,请大家帮忙解释.

  • 校准曲线建立方法秘籍

    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前者用标准溶液系列直接测量,没有经过预处理过程,这对于样品往往造成较大误差;而后者所使用的标准溶液经过了与样品相同的消解、净化、测量等全过程。凡应用校准曲线的分析方法,都是在样品测得信号值后,从校准曲线上查得其含量(或浓度)。因此,绘制准确的校准曲线,直接影响到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与否。此外,校准曲线也确定了方法的测定范围。如何正确绘制校准曲线?用一系列被测物标准溶液,按照标准方法规定的步骤,将被测物转变为有色溶液,制备好的标准系列和空白,在方法选定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已被测物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步骤:1)对标准系列,溶液以纯溶剂为参比进行测量后,应先作空白校正,然后绘制标准曲线;2)标准溶液一般可直接测定,但如试样的预处理较复杂致使污染或损失不可忽略时,应和试样同样处理后再测定;3)校准曲线的斜率常随环境温度、试剂批号和贮存时间等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因此,在测定试样的同时,绘制校准曲线最为理想。否则,应在测定试样的同时,平行测定零浓度和中等浓度标准溶液各两份,取均值相减后与原校准曲线上的相应点核对。其相对差值根据方法精密度不得大于5%~10%,否则,应重新绘制校准曲线;如何检验校准曲线?1)线性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对于以4~6个浓度单位所获得的测量信号值绘制的校准曲线,分光光度法一般要求其相关系数|r|≥0.9990,否则应找出原因并加以纠正,重新绘制合格的校准曲线。2)截距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准确度,在线性检验合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回归方程y=a+bx,然后,将所得截距a与0作t检验,当取95%置信水平,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时,a可做0处理,方程简化为y=bx,移项得x=y/b。在线性范围内,可代替查阅校准曲线,直接将样品测量信号值经空白校正后,计算出试样浓度。当a与0有显著性差异时,表示校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结果准确度不高,应找出原因予以校正后,重新绘制校准曲线并经线性检验合格。在计算回归方程,经截距检验合格后投入使用。回归方程如不经上述检验和处理,就直接投入使用,必将给测定结果引入差值相当于解决a的系统误差。3)斜率检验:即,检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方法灵敏度是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在完全相同的分析条件下,仅由于操作中的随机误差导致的斜率变化不应超出一定的允许范围,此范围因分析方法的精度不同而异,例如,一般而言,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要求其相对差值小于5%,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则要求其相对差值小于10%等。如何正确的控制校准曲线?被测物转变为有色溶液的反应称为显色反应或发色反应,显色反应介质的pH条件、显色剂用量、显色反应的时间和温度、为消除共存物干扰而加入的掩蔽剂、甚至加试剂的顺序,都要按照方法步骤的要求执行。有时,标准系列虽然不像实际试样那样组成复杂,但仍要求与试样进行同样的处理步骤,以便控制校准曲线上的数据点的空白、回收率等因素。建立校准曲线时,测量吸光度的参比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方法用纯溶剂作参比,两个比色皿都放溶剂时,“样品比色皿”的吸光度测定值为比色皿成对性校正值。此后,所有样品吸光度测定值都须扣除此值,进行校正,然后,以纯溶剂为参比,测定空白及标准系列的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第二种方法直接用空白为参比,当两个比色皿都放空白时,测定比色皿成对性校正值,然后,测定标准系列的吸光度,绘制校准曲线。两种方法得到的两条校准曲线互相平行,但第一种方法可测定空白的水平,后一种方法不能测定空白,理论上校准曲线通过原点。若空白为零,两条校准曲线重合。无论用什么作参比,实样测定时应该使用与建立校准曲线相同的比色皿和同样的参比。比色皿的成对性校正对于使用已久的比色皿有必要,尤其是测量吸光度很小的样品时,校正可保证测量值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小结 使用校准曲线时应注意: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应用标准溶液制作校准曲线时,如果分析步骤与样品的分析步骤相比有某些省略时,则制作的校准曲线称为标准曲线。如果模拟被分析物质的成分,并与样品完全相同的分析处理,然后,绘制的校准曲线称为工作曲线。因此,如果基体效应对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时,应使用含有与实际样品类似基体的标准溶液系列进行校准曲线绘制。来源:实验与分析

  • 【原创】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

    请教大家个问题: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与标准溶液系列配制的关系.比如元素铬的线性范围是2mg/l以内为直线,那么我的标准曲线范围应在多少合适?是0~2mg/l吗? 可我用的行业标准SY/T 5982-94 推荐的标准系列是:0.0, 1.0,2.0,3.0,4.0,5.0mg/l. 我觉得超出了线性范围.

  • 【讨论】标准曲线的线性系数

    同一组标准溶液,一开始做出来Al的标准曲线的线性系数很差,放了一段时间后,再做Al的线性系数达到3个9,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每次配的标准溶液Al的线性系数也只有2个9,其他元素都是好的,各位这是什么原因呢,我配的是稀土混标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