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荧光素酶来源于发光菌

仪器信息网荧光素酶来源于发光菌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荧光素酶来源于发光菌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荧光素酶来源于发光菌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荧光素酶来源于发光菌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荧光素酶来源于发光菌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荧光素酶来源于发光菌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荧光素酶来源于发光菌相关的解决方案。

荧光素酶来源于发光菌相关的论坛

  • 绿豆的消暑功效来源于绿豆皮

    绿豆的消暑功效来源于绿豆皮,中医也叫做“绿豆衣”,主要是其所含的多酚类物质发挥作用。绿豆煮的时间越短,多酚类物质含量越高,它的抗氧化活性也越高,解暑功能也最好,因此想要消暑热,绿豆无需煮开花。

  • 食品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哪里?

    看到食品检测版面控制重金属检测,那么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哪里??食品中都有那些重金属?标准规定的重金属是常规检测项目,那么没有规定的重金属污染有检测的吗??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yc1010.gif

  • 【分享】直读光谱激发光源的作用于选择

    激发光源的作用与选择要求 激发光源是直读光谱仪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给分析试样提供蒸发、原子化或激发的能量。在光谱分析时,试样的蒸发、原子化和激发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这些过程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而这一系列过程均直接影响谱线的发射以及光谱线的强度。 由于样品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元素对象、浓度、蒸发及激发难易不同,对光源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没有一种万能光源能同时满足各种分析对象的要求。直读光谱仪分析的误差,主要来源于光源部分,因此,光源的选择十分重要。在选择光源时应尽量满足下列要求:1. 高灵敏度,随着样品中元素浓度微小的变化,其检出信号有较大的变化;2. 低检出限,能对微量及痕量成分进行检测;3. 良好的稳定性,试样能稳定地蒸发、原子化和激发,使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密度;4. 谱线强度与背景强度之比大(信噪比大);5. 分析速度快,预燃时间短;6. 构造简单,安全、易操作;7. 自吸收效应小,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宽。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不确定度来源于哪?

    [font=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新宋体][size=12px][color=#333333]光谱分析中也存在着不确定度,那这些不确定是从哪里来?[/color][/size][/font][b]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不确定度[/b]  在这里,数据处理过程是指从测量的谱线强度计算样品中元素浓度的过程,包括根据标准样品建立校正曲线和根据校正曲线计算未知样的浓度。在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确定校正曲线的过程中,校正模型的选用、基体校正方法、谱线重叠的校正方法、标准数据的准确性至分析浓度的范围等都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产生影响。要对这些因素进行逐一精确分析是比较困难的,但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体系,还是能作比较全面的计算。Rashmi等就对用散射辐射法测定轻基体中Fe时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b]  标准不确定度的估计[/b]  前面对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介绍,下面介绍几个主要过程的标准不确定度估计方法。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实际上是由多个不确定度分量合成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即取样(ul)、样品制备(u2)、强度测量(u3)和回归分析(u4,包括校正模型、校正系数的选择和标准样品标准值的准确性)。在实际分析中,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可能是对分析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起决定作用的分量,那么就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小其不确定度。此处的标准不确定度均采用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以免量纲不一致。一般来说,如不说明,标准不确定度均指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实验标准偏差也指相对标准偏差。

  • “荧光假单胞菌”是“发光猪肉”的元凶

    猪肉为何会在黑夜里发出荧荧蓝光?昨天下午,北京市工商局对外揭晓“谜底”:通过抽检发现,这是一种叫荧光假单胞菌的细菌在“作祟”,与猪肉安全无关。  专家介绍称,该细菌并不可怕,对正常人群不具有致病性。  抽检未发现荧光增白物  近期,有几位消费者反映在建欣苑菜市场、八里桥市场等处购买的猪肉,夜晚会发出荧光,担心吃了可能对身体有害。而这些肉都是从正规屠宰场批发,且肉身上有检验检疫章(本报12月12日曾报道)。  近日,北京工商部门组织了抽检,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对送检样本进行荧光增白物质和荧光假单胞菌检测,结果显示,送检样本均未检出荧光增白物质,不过都检出了荧光假单胞菌。  猪肉煮熟可杀灭该细菌  “荧光假单胞菌能产生黄绿色荧光色素而使猪肉发光”,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系教授王贺祥介绍,这种细菌在肉及肉制品、禽蛋类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中,易生长繁殖。  王贺祥说,荧光假单胞菌属于革兰氏阴性嗜冷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植物、动物活动环境中,也是存在于人类肠道的正常细菌,对正常人群不具有致病性,不必对其恐慌。  如何杀灭猪肉上的细菌呢?王贺祥介绍,该菌在42℃就会停止生长,超过70℃,只需数秒即可杀死。  市工商局也表示,消费者购买到的“发光猪肉”,可能在屠宰、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污染了荧光假单胞菌,只要猪肉本身没有腐败变质,可以通过焯、炒、煮等方式将猪肉熟制后食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 【求助】请教欧盟关于邻苯二甲酸盐物质的控制,来源于哪个标准或指令或法规?

    请教欧盟关于邻苯二甲酸盐物质的控制,来源于哪个标准或指令或法规?最好能提供这个标准或法规,不胜感激谢谢了!现在我们的客户要求我们提供产品不含邻苯二甲酸盐的证明,但是我们产品由不同材质零件组成:电镀的铁件,塑料件(PP/PE/PVC/PA/ABS/TPR),铝件、玻璃钢件、包装物有:纸箱、拉伸膜、PE塑料袋、打包带等,这些需要全部送检证明吗?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 【原创大赛】“正版仪器+盗版方法”打造更强测试方法(发光菌)

    【原创大赛】“正版仪器+盗版方法”打造更强测试方法(发光菌)

    “正版仪器+盗版方法”打造更强测试方法(发光菌)摘要:本文从发光菌急性毒性测试方法的原理出发,分析了现行国标方法的缺陷,并深入比较了国外主流仪器的优缺点。进而总结出一套可靠性更高的急性毒性测试方法。方法涵盖实验分析、干扰分析、数据处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同时,针对现有方法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建立青海弧菌Q67毒性数据库及真和发光菌研发两个方向。为发光菌急性毒性测试方法新国标的修制定提供了参考。☆ 正版仪器:checklight水质毒性分析仪☆“盗版”方法:结合国标、文献及多种国外方法后的集合版 发光菌急性毒性测试在水环境应急中是比较常用的仪器,它不仅能指示被测水体的毒性强弱,还能间接反映某种未知污染物(或已知物质,但暂无检测方法的)的相对浓度。与其他生物急性毒性测试方法相比,以发光菌为受试生物的测试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耗时较短(仅需15min),此外其还兼具操作简便、仪器便携等优点,在国内外环境应急监测中广泛应用。 从分析方法上看,国内外以发光菌为受试生物的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很多,中国国内也有发光菌急性毒性测试方法。除GB/T 15441-1995外,其他方法多与需要配套专门的仪器。下面,我们从测试方法的共性与其差异上探讨国标的不足,并初步讨论改进后测试方法的优越性1 共性分析——基本测试原理 几个方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基本测试原理保持一致。即: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311519_461343_1653274_3.jpg 细菌生物发光反应是由分子氧作用,胞内荧光酶催化,将还原态的黄素单核苷酸及长链脂肪醛氧化为及长链脂肪酸,同时释放出最大发光强度在波长为490nm处的蓝绿光。 式中,是黄素单核苷酸还原型;FMN是其氧化型;RCHO是长链脂肪醛(C8以上);RCOOH是由醛氧化而成的相应脂肪酸;hv代表光子(最大发射波长490nm) 当发光细菌接触有毒污染物时,细菌新陈代谢则受到影响,发光强度减弱或熄灭,发光细菌发光强度变化可用发光检测仪测定出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毒物浓度大小与发光细菌光强度变化成一定比例关系,因此可通过发光细菌来监测环境中的有毒污染物。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311520_461344_1653274_3.jpg图1 有毒物质抑制发光机理☆抑制发光机理:①直接抑制参与发光反应的酶类活性;②抑制细胞内与发光反应有关的代谢过程。2 差异性分析——方法深入剖析2.1 国标方法GB/T 15441-1995 中国对于发光菌的研究起步较晚,1995年才颁布以发光菌为受试生物的急性毒性测试国标方法。从理论上说该方法应该集各家所长,充分吸收国外对于此方法研究的优点,但使用过该方法的人都知道,国标方法还是存在着4个不足之处。 其一是仅对每管菌的荧光强度放入计算公式,未对空白样品的荧光强度进行计算分析,而实际分析中受发光菌质量及环境条件的影响,空白往往也有一定偏离,不将空白引入计算公式将产生较大的测试偏差; 其二是许多非毒性因子的影响未被放入干扰分析中。如营养盐、浊度等; 其三是测试的受试生物为明亮发光杆菌,由于国内外对该菌的毒性测试数据较少,没有毒性数据库支持。 其四是对于数据的质量控制,目前在标准上提及的较少。2.2 国外方法及仪器 现行国标存在不足之处,那是否可以直接套用国外的方法呢? 下面对市场上主流的仪器checklight水质毒性分析仪与美国SDI的DeltaTox发光细菌毒性检测仪测试方法及

  • 【原创】生物发光点滴知识

    化学分析中应用较多的是萤火虫生物化学发光和细菌生物化学发光。萤火虫的生物发光原理是:荧光素 + ATP + O2 氧化荧光素 + AMP + hv(λmax=562 nm)细菌生物化学发光的原理是:FMNH2 + RCHO +O2 FMN + ROOH +H2O +hv其中,FMNH2:黄素单核苷酸;FMN:脱氢黄素单核苷酸。生物化学发光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均高于化学发光反应。把生物发光检测技术与流动注射技术结合,已用于ATP[53]、葡萄糖氧化酶(GOD)、过氧化氢[54]、LDH[55]等的检测。Arthur等[56]从微生物荧光素酶、FMN及四癸醛中提取出一种新的发光试剂,不仅价格便宜,灵敏度高,且稳定性好,可用它检测一系列细胞代谢物如乳酸酯、NADH[57]等,由于生物发光具有较好的反应选择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特异性的临床测试和诊断分析领域。

  • 生物发光技术在细胞学检测中的应用

    生物发光技术在细胞学检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就生物发光技术的种类、机理、及其技术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就其在细胞学检测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展开了讨论。关键词:生物发光; ATP;荧光素酶;细胞凋亡;细胞内游离Ca2+自从20多年前,Marlene A DeLuca’s第一个成功的获得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luc基因)的转基因烟草以来,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BL)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技术, 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而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一些新生物技术工具的出现,尤其在某些关键技术如生物传感器、基因序列分析、活体细胞ATP 测定]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使生物发光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极大提高了生物发光的检测和快速应用,其应用范围更进一步扩大[1]。1 生物发光的种类和特点尽管自然界中的生物体普遍存在发光现象,它们的发光机理、强度和光谱范围存在着很大差异。目前,国际上根据发光的机理不同将生物发光分为:受激荧光,发光生物发光,化学发光和生物的超微弱发光[3,4]。1.1 受激荧光受激荧光是指生物体在受到外界光辐射的作用时,体内固有的荧光物质或吸收的荧光标记物发光的现象。在生物学领域中,由于分析物质荧光的方法敏感性极高,而且几乎所有的有机分子都能够直接或经过适当的化学处理后发生荧光,故很早就受到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学和医学中的荧光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荧光分析最多的是荧光显微技术,基本工具为荧光显微镜。但一般的荧光显微镜某些情况下荧光的亮度不足,使观察困难随着光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已经发展出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操作更加方便,实验可重复性提高,使受激荧光的应用更加广泛[5]。1.2 发光生物发光在生物发光领域中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发光现象就是以萤火虫的闪光为代表的发光生物发光[3]。现在,已了解各种发光生物发光的基本反应,在这个领域中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例如在体外重组虫荧光素酶,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工合成荧光素;体外模拟细菌发光体系已获成功;细菌的发光基因已被提出,同样也已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水母发光蛋白已经分离纯化,一级结构已经清楚。由于生物发光的量子效率极高,所以研究生物发光能量的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近年来被广泛应用的发光蛋白,如GFP、YFP、CFP 等,其发光原理就是源自动物的自发发光,从而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6]。1.3 化学发光化学发光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为氧化还原反应)发出可见光的现象[6]。化学发光反应是由两个关键步骤组成:激发和发射。许多化学反应进行时能释放足够的自由能而把参加反应的物质之一激发到能发射光的电子激发态,生成一种激发态产物,在它回到基态时,剩余能量转变成光子能量产生发光现象。随着化学发光物质合成技术的进步,化学发光在生物医学及其它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7,8],将化学发光与免疫反应结合起来建立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化学发光标记是继荧光标记,放射性核素标记,酶标记三大标记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最新检测技术[8]。1.4 生物超微弱发光 随着生物发光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乃至大分子都在发光,不过发光强度更弱。这些有关生物超微弱发光(ultra-weak bioluminescence)的研究课题,构成了当前生命科学发展前沿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生命系统的超微弱光子辐射(ultra-weak photon emission from living system) [8]。20世纪60~70 年代以来,各国先后出现了一些研究小组专门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如日本的稻场文男小组(1991)研究了鼠肝核的超微弱天然光子发射;德国F.A. Popp小组提出了“生物光子”概念和一系列的相干理论[9]。目前研究已涉及到细胞、亚细胞乃至生物大分子的层次[ 9,10]。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DNA 是生物超微弱发光的一个辐射源。1.5 生物发光特点研究发现生物发光有以下几个特点:① 生物发光的颜色范围很宽,可从红光到深蓝光;② 氧是几乎所有生物发光系统中必须的因素;③ 生物发光是由“荧光素酶”与“荧光素”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④ 所有的生物发光反应似乎都是酶-底物类型的反应,但复杂程度不同,某些生物发光反应涉及3 种或4种底物,而另一些生物发光反应甚至需要3个或4个酶的体系[8]。[/size]

  • 还搞不懂生物发光成像和荧光成像的区别?一篇文章告诉你!

    [align=center][b][font=宋体][/font][/b][/align][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size=18px]还搞不懂生物发光成像和荧光成像的区别?一篇文章告诉你![/size][/font][/align][font=&][size=16px][color=#ff0000] 引言[/color][/size][/font][font=&][size=16px]当[/size][/font][font=&][size=16px]夜晚降临,[/size][/font][font=&][size=16px]当[/size][/font][font=&][size=16px]中国四川天台山的萤火虫[/size][/font][font=&][size=16px]们[/size][/font][font=&][size=16px]幻化成满目[/size][/font][font=&][size=16px]“[/size][/font][font=&][size=16px]星空[/size][/font][font=&][size=16px]”[/size][/font][font=&][size=16px]的美景时[/size][/font][font=&][size=16px],[/size][/font][font=&][size=16px]游弋在[/size][/font][font=&][size=16px]太平洋深处的[/size][/font][font=&][size=16px]发光水母们[/size][/font][font=&][size=16px]正[/size][/font][font=&][size=16px]散发着[/size][/font][font=&][size=16px]柔和[/size][/font][font=&][size=16px]的[/size][/font][font=&][size=16px]绿色[/size][/font][font=&][size=16px]光芒[/size][/font][font=&][size=16px]。同样是关于“光”的美景,[/size][/font][font=&][size=16px]相同点是我们都是通过肉眼去观察,实际上它们[/size][/font][font=&][size=16px]有着[/size][/font][font=&][size=16px]截然不同的发光[/size][/font][font=&][size=16px]原理。[/size][/font][font=&][size=16px][/size][/font][font=&][size=16px]如同萤火虫和发光水母一样[/size][/font][font=&][size=16px],[/size][/font][font=&][size=16px]活体光学成像技术包括[/size][/font][font=&][size=16px][b]生物发光[/b][/size][/font][font=&][size=16px]与[/size][/font][font=&][size=16px][b]荧光成像[/b][/size][/font][font=&][size=16px]两种。生物发光和荧光成[/size][/font][font=&][size=16px]像[/size][/font][font=&][size=16px]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技术[/size][/font][font=&][size=16px],[/size][/font][font=&][size=16px]以其操作简便及直观性成为研究小动物活体成像的[/size][/font][font=&][size=16px]理想方法[/size][/font][font=&][size=16px],[/size][/font][font=&][size=16px]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不断发展[/size][/font][font=&][size=16px]。那么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size][/font][font=&][size=16px]的[/size][/font][font=&][size=16px]区别到底在哪里[/size][/font][font=&][size=16px]呢[/size][/font][font=&][size=16px]?是否所有的活体成像设备都能同时检测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呢?[/size][/font][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size=16px][color=#c00000][b]不同点[/b][/color][/size][/font][/align][font=&][size=16px]类似于我们都是通过肉眼去观察萤火虫和发光水母一样[/size][/font][font=&][size=16px],[/size][/font][font=&][size=16px]生物发光与荧光成像在本质上都是机体中特定的细胞或材料发出光子被高灵敏度的[/size][/font][font=&][size=16px]CCD[/size][/font][font=&][size=16px]检测到形成图像[/size][/font][font=&][size=16px],[/size][/font][font=&][size=16px][b]但是生物发光与荧光成像产生光子的过程和机制是完全不同的[/b][/size][/font][font=&][size=16px]。[/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请大家继续向下看↓[/size][/font][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6px][b]产生光子的原理[/b][/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b]不同[/b][/size][/font][/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6px]生物发光[/size][/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6px]荧光成像[/size][/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4px]生物发光需要[/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color=#ff0000][i]两类化学物质[/i][/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一类被称作萤光素,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酶。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ATP,并与氧气发生反应,反应中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从而发光[/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是[/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color=#ff0000][i]化学能转化为光能[/i][/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size][/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4px]荧光的发光需要[/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color=#ff0000][i]荧光物质和激发光源[/i][/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当荧光蛋白或荧光物质[/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被一定波[/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长光激发后,电子被激发到高能级,随后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发出比激发光波长更长的荧光[/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是[/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color=#ff0000][i]物理[/i][/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color=#ff0000][i]过程[/i][/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size][/font][/align][/td][/tr][/table][font=宋体][size=16px]当我们[/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理解[/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了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的发光原理之后[/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我们就能很好的理解[/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为什么生物发光[/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检测前[/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需要注射[/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荧光[/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素[/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以及为什么荧光成像需要配置激发光源。[/size][/font][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6px][color=#c00000][b]相同点[/b][/color][/size][/font][/align][font=宋体][size=16px]既然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的原理截然不同,那么就没有相同的地方吗?[/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同上述所说的,[/size][/font][font=&][size=16px]生物发光产生的光子和荧光成像产生的光子[/size][/font][font=&][size=16px]都[/size][/font][font=&][size=16px]可以被高灵敏的[/size][/font][font=&][size=16px]CCD[/size][/font][font=&][size=16px]检测[/size][/font][font=&][size=16px]并形成图像[/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就像一个人的眼睛就可以既看到萤火虫又可以看到发光水母一样。除此之外,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都需要对目标细胞进行标记,让细胞产生荧光素酶或者荧光蛋白。[/size][/font][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6px][b]都需要对细胞进行标记[/b][/size][/font][/align][table][tr][td][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6px]生物发光[/size][/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6px]荧光成像[/size][/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4px]哺乳动物生物发光,一般是将 Firefly luciferase 基因(由 554 [/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个[/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氨基酸构成,约 50KD)即荧光素酶基因整合到预期观察的细胞染色体 DNA 上以表达荧光素酶,培养出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株,当细胞分裂、转移、分化时, 荧光素酶也会得到持续稳定的表达。[/size][/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14px]通过将荧光蛋白基因[/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例如绿色[/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荧光[/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蛋白,[/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由[/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约[/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23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整合到目标细胞染色体上以表达荧光蛋白,[/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培养出能稳定表达[/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荧光蛋白[/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的细胞株,当细胞分裂、转移、分化时, [/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荧光蛋白[/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也会得到持续稳定的表达。[/size][/font][/align][/td][/tr][/table][font=宋体][size=16px]到目前为止,相信大家对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的区别已经很清楚了,但[/size][/font][font=&][size=16px]是[/size][/font][font=&][size=16px]肯定也会有更多的疑惑[/size][/font][font=&][size=16px]![/size][/font][font=&][size=16px]例如科研工作者比较关心的问题[/size][/font][font=&][size=16px]:[/size][/font][font=&][size=16px][b]针对我的课题[/b][/size][/font][font=&][size=16px][b],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哪个好?什么情况下选择生物发光,什么情况下选择荧光成像。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的应用范围有区别吗?[/b][/size][/font][font=&][size=16px]别急,我们下期再继续为大家解答更多关于活体[/size][/font][font=&][size=16px]光学[/size][/font][font=&][size=16px]成像技术的问题!!!欢迎对活体成像技术有疑问的老师和同学在评[/size][/font][font=&][size=16px]论区留言,共同学习,共同交流。[/size][/font]

  • 生物试验中化学发光的标记

    吖啶酯以及相关化合物通过简单的加入氢氧化钠以及过氧化氢就可以使吖啶酯标记的抗原或抗体发光,这种抗原或抗体采用一种活性标记物[2',6'-dimethyl-4'-(N-succinimidyloxycarbonyl) phenyl 10-methylacridinium-9-carboxylate]来获得。发光过程非常短暂,只是快速的一闪,持续时间小于5s。这么短暂的发光过程给反应的起始与测量带来了一定的限制(Weeks et al.1983,Law et al.1989)。通常是将试剂直接注入放在光度计暗仓内光探测器前面的试管内来检测发光。吖啶酯以及氨甲酰吖啶类似物[acridinium-9-(N-sulronyl) carboxamide](Kinkel et al.1989,Mattingly 1991)是用于免疫分析的主要化学发光标记物(可从Assay Designs lnc,Athens,GA;Behringwerke AG,Marburg,Germany;Ciba Coming Diagnostics,Medfield,MA以及Molecular Light Technology Research Ltd,Cardiff,UK等处获得)。这类标记的检测的最小量为~0.5attomol(0.5X10-18mol)。基于杂交保护的非分离DNA探针分析(nonseparation DNA probe assay)方法已被设计出来(Arnold et al.1989)。这种类型的分析无需将结合与未结合的标记物分开,因而分析可方便的一步完成。这种杂交保护分析利用已与互补DNA杂交的吖啶酯标记探针与溶液中游离探针之间水解速率相差百万倍的特性,在pH7.6的硼酸缓冲液中破坏游离探针的化学发光特性,从而使水解后的化学发光仅仅来源于已杂交的标记探针(可从Gen-Probe,San Diego,CA获得)。 鲁米诺及其类似物鲁米诺(Luminol)是第一个用于免疫学分析标记的化学发光化合物(Schroeder et al.1978)。在合适的催化剂(辣根过氧化物酶、微过氧化物酶(microperoxidase)、铁氰化物)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加入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可导致发光。然而,通过鲁米诺的5-氨基进行标记会使发光量减少10倍。异鲁米诺,一种鲁米诺6氨基异构体,其发光效率较鲁米诺低(量子产额0.1%),但当通过第6位进行标记时可使发光量增加10倍。因而,这种化合物以及其氨基取代类似物,比如ABEI(N-(4-aminobutyl)-N-ethylisoluminol),已在免疫分析应用中成为最受欢迎的标记物(Kohen et al.1979;Pazzagli et al.1982)。吡啶哒嗪(Pyridopyridazines)代表另一类化学发光化合物。早期的数据显示这些化合物,尤其是8-氨基-5-氯-7-苯基和8-羟基-7苯基衍生物,可作为检测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标记和协同底物(co-substrates)。与鲁米诺相比,这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化学发光特性(约为50倍)(Masuya et al.1992)。 碱性磷酸酶磷酸金刚烷基1,2-二氧杂环丁烷(如:AMPPD;disodium 3-(4-methoxyspiro[1,2-dioxetane-3,2'-tricyclo[3.3.13,7]decan]-4-yl)-phenylphosphate)以及5-位取代类似物(如:5-choro:CSPD;可从Tropix Inc获得)已成为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最为广泛使用的化学发光底物(Bronstein et al.1989,1990,1991;Schaap et al.1989)。这种酶的检测极限是1 zeptomole(10-21摩尔)并且其发光持续时间超长(1h),因而特别适合与基于膜的分析。这个反应的发光强度可被尼龙膜表面以及特定的多聚物增强,如:聚氯苄(苄基二甲基铵)乙烯(polyvinylbenzyl(benzyldimethylammonium)chloride)。对尼龙膜来说,这种增强作用是用于其疏水性基团对去磷酸化的反应中间体的螯合作用;从而稳定和减少中间体的非发光性降解。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化学发光分析目前被广泛地用于印迹试验以及DNA序列测定(Beck and Koster 1990,Tizard et al.1990)。 beta-半乳糖苷酶AMPGD(Adamantyl 1,2-dioxetane aryl galactoside)做为这种酶的底物现已越来越流行。这种酶从芳香环的第3位裂解半乳糖苷基团产生一种苯氧化物中间体,这种中间体的降解可导致发光。对这种酶采用这种分析方法的检测极限为30zeptomol。 辣根过氧化物酶鲁米诺以及其他环状二酰基酰肼(cyclic diacylhydrazides)化合物是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化学发光协同底物。采用鲁米诺、过氧化氢,以及一种增效剂(如:4-碘苯酚或4-羟基肉桂酸),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碱性同工酶可被检测出的最小量96h)。 葡萄糖氧化酶目前已经发展了几种用于葡萄糖氧化酶的法学发光分析。异鲁米诺或鲁米诺在微过氧化物酶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可用于分析葡萄糖氧化酶与葡萄糖反应所产生的过氧化物(Sekiya et al.1991);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化学发光荧光基团致敏的bis(2,4,6-trichlorophenyl)oxalate反应来检测(Arakawa et al.1982)。 商业试剂、试剂盒及光度计对于可获得的化学发光试剂和试剂盒以及用于发光测定的光度计的全面的评述已有发表(请参见Stanley 1992,1993)。一系列关于化学发光在基础及应用领域的当前进展的资料汇编也同样可以得到(请参见Kricka and Stanley 1992,Kricka et al.1993,Wilkinson 1998)。化学发光可采用一系列的检测设备来进行检测,包括光电倍增管(采用光子计数或灵敏度较低的光子流模式(photon current mode))、硅光电二级管、CCD照相(Wick 1989)摄影或胶片摄影(Kricka and Thorpe 1986)。CCD照相由于是检测二维光源(如膜以及96孔微板)的方便且灵敏的方法而被广泛使用。除此以外,它还能容易的监测发光动力学、可通过图像增强以及背景减影来改善结果质量。

  •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于哪些方面?

    [font=宋体][size=16px]作为一名食品检测员,看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心里总有些许忐忑。原因有三:1.计算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能否指导实际工作,是否合理?2.查找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是否全面,有没有遗漏?3.结果表达正确与否,是否能准确表示测量不确定度?针对这些问题,为大家详细讲解测量不确定度相关内容。[/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 [/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0000ff]从繁杂的检测步骤中清晰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就像抽丝剥茧,要仔细仔细再仔细,来不得半点马虎。二问,测量不确定度来源于哪些方面?[/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4px]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从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考虑,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一般来源于: 被测对象、 测量设备、测量环境、测量人员和测量方法。[/size][/font][b][font=宋体]被测对象[/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eb1e1e]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被测量即受到测量的特定量,深刻全面理解被测量定义是正确测量的前提。如果定义本身不明确或不完善,则按照这样的定义所得出的测量值必然和真实之间存[/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333333]在一定偏差。[/color][/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eb1e1e]实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完善[/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被测量本身明确定义,但由于技术的困难或其它原因,在实际测量中,对被测量定义的实现存在一定误差或采用与定义近似的方法去测量。[/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例如:器具的输入功率是器具在额定电压,正常负载和正常工作温度下工作时的功率。但在实际测量中,电压是由稳压源提供的,由于稳压源自身的精度影响,使得器具的工作电压不可能精确为额定值,故测量结果中应考虑此项不确定因素。故只有对被测量的定义和特点,仔细研究、深刻理解,才能尽可能减小采用近似测量方法所带来的误差或将其控制在一个确定范围内。[/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eb1e1e]测量样本不能完全代表定义的被测量[/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被测量对象的某些特征如:表面光洁度,形状、温度膨胀系数、导电性、磁性、老化、表面粗糙度、重量等在测量中有特定要求,但所抽取样本未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自身具有缺陷,则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度。[/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eb1e1e]被测量不稳定误差[/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被测量的某些相关特征受环境或时间因素影响,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保持动态变化,导致结果的不确定度。[/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b][font=宋体]测量设备[/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计量标准器、测量仪器和附件以及它们所处的状态引入的误差。计量标准器和测量仪器校准不确定度, 或测量仪器的最大允差或测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均是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必须考虑的因素。[/size][/font][b][font=宋体]测量环境[/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eb1e1e]在一定变化范围或不完善的环境条件下测量[/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温度 、振动噪声、供给电源的变化[/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空气组成、大气压、空气流动[/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污染、热辐射[/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eb1e1e]对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认识不足[/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由于对相关环境条件认识不足, 致使测量中或分析中忽视了对某些环境条件的设定和调整,造成不确定度。[/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b][font=宋体]测量人员[/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a 模拟式仪器的人员读数误差即估读误差,读取带指针仪表或带标线仪器的示值,即读取非整数刻度值时,由于估读不准而引起的误差。[/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b 人员瞄准误差[/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采用光学仪器通过使视场中的两个几何图形重合来对线进行测量, 对线准确度与操作者经验和对线形状有关。[/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c 人员操作误差[/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如测量时间的控制、测点的布置。该项取决于人员的经验、能力、知识及工作态度、身体素质等。[/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b][font=宋体]测量方法[/font][font=宋体][size=16px][color=#eb1e1e]测量原理误差[/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测量方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原理误差,对被测量定义实现不完善。[/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例如在馅料脂肪含量测定中,由于样品粘性大,利用索氏抽提法抽提出的脂肪仅仅是样品表面的,馅料内部的脂肪抽提不完全,这样必然造成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度。[/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eb1e1e]测量过程[/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89b23b]测量顺序[/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应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规定的进行。 遗漏或颠倒某一操作过程都有可能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甚至使测量失去意义。[/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89b23b]测量次数[/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一般来说测量次数不同,测量精度也不同,增加测量次数,可以提高测量精度。但 n>10 以后,σ已减少得非常缓慢。此外,由于测量次数愈大,也愈难保证测量条件的恒定,从而带来新的误差,因此一般情况下取 n=10 以内较为适应。[/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89b23b]测量所需时间[/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有的测量规定必须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完成超出则结果不准确。如酸价检测中,指示剂在15s内无明显褪色即可。[/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89b23b]测量点数[/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操作规范规定测量若干点,但实际检测中,为节省时间或出于其它考虑减少或增加了测量点数,也对最终结果有影响。如在噪声测试中。[/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89b23b]瞄准方式[/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测量方法不同,采用的测量仪器不同,对应的瞄准方式也不同,如采取目测或用光学瞄准,其瞄准精度必然不同。[/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89b23b]方向性[/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测量结果须在一定稳态下获得,实验中以不同方向趋于稳态,对于有些测量设备,如具有滞后或磁滞性的仪器读数是不同的。[/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eb1e1e]数据处理[/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f5b930]测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赋值不准[/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标准器具本身不可避免存在着制造偏差,它是由更高一级的标准来检定的,这些高一级的标准本身也存在着误差。[/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f5b930]物理常数或从外部资料得到的数据不准[/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外部资料中提供的数据很多,是由以前的测量为基础或单纯凭经验得出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f5b930]算法及算法实现[/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采用不同的算法处理数据,如计算标准差 σ ,分别运用贝塞尔法和极差法,所得结果必然不同。[/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f5b930]有效位数[/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数据有效位数不同,精度不同,应根据测量要求或所采用的测量设备而定。[/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f5b930]舍入[/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由于数字运算位数有限,数值舍入造成不确定度。[/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color=#f5b930]修正[/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6px]有些系统误差是可以修正的,但由于对误差因素本身的认识不充分,修正值也必然存在着不确定度。[/size][/font][b][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总结[/font][/b][font=宋体][size=16px] [/size][/font][font=宋体][size=16px]需正确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以保证产品质量,又不会造成误判。首先应充分考虑测量设备、测量人员、测量环境、测量方法等方面众多来源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作到不遗漏、不重复、不增加。并正确评定其数值,其中设备来源不确定度可经过量值溯源,由上一级计量基标准的不确定度取得;也可利用所得到的检定校准证书,测试证书或有关规范所给的数据;方法不确定度经过研究和评定,其不确定度影响可能很小。评定不确定度的原则和框架,不能代替人的思维、理智和专业技巧。它取决于对测量和被测量的本质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因此,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的质量和实用性,主要取决于对不确定度影响量的认识程度和细致而中肯的分析。[/size][/font][font=宋体][size=14px] [/size][/font][b][font=宋体][size=14px][color=#888888]文章来源:[/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4px][color=#888888]网络[/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4px][color=#888888]封面图片来源:[/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4px][color=#888888]创可贴会员,能力验证小编整理。[/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4px][color=#888888]提醒:[/color][/size][/font][/b][font=宋体][size=14px][color=#888888]文章、视频、图片等所有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内容及其他涉法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 特此声明![/color][/size][/font]

  • 重发化学发光与生物发光(转载)

    化学发光是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一种光辐射现象,可以分为直接发光和间接发光。直接发光是最简单的化学发光反应,有两个关键步骤组成:即激发和辐射。如A、B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物质,反应释放的能量被C物质的分子吸收并跃迁至激发态C*,处于激发的C*在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产生光辐射。这里C*是发光体,此过程中由于C直接参与反应,故称直接化学发光。间接发光又称能量转移化学发光,它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首先反应物A和B反应生成激发态中间体C*(能量给予体);当C*分解时释放出能量转移给F(能量接受体),使F被激发而跃迁至激发态F*;最后,当F*跃迁回基态时,产生发光。 一个化学反应要产生化学发光现象,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是该反应必须提供足够的激发能, 并由某一步骤单独提供, 因为前一步反应释放的能量将因振动弛豫消失在溶液中而不能发光 第二是要有有利的反应过程, 使化学反应的能量至少能被一种物质所接受并生成激发态 第三是激发态分子必须具有一定的化学发光量子效率释放出光子, 或者能够转移它的能量给另一个分子使之进入激发态并释放出光子。 化学发光分析测定的物质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物质是化学发光反应中的反应物;第二类物质是化学发光反应中的催化剂、增敏剂或抑制剂;第三类物质是偶合反应中的反应物、催化剂、增敏剂等。这三类物质还可以通过标记方式用来测定其他物质,进一步扩大化学发光分析的应用范围。 化学发光反应的发光类型通常分为闪光型(flash type)和辉光型(glow type)两种。闪光型发光时间很短,只有零点几秒到几秒。辉光型又称持续型,发光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或几小时至更久。闪光型的样品必须立即测量,必须配以全自动化的加样及测量仪器。辉光型样品的测量可以使用通用型仪器,也可以配有全自动化仪器。本产品针对辉光型化学发光反应进行检测。 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是化学发光中的一类,特指在生物体内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发光现象,主要由酶来催化产生的。如萤火虫产生的。现在我们实验中经常用到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这些皆为生物发光。 生物发光和化学发光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现象。至今人们已知能发光的生物,种类繁多,从低等的细菌到高等的发光鱼类,从植物幼苗、植物枝叶到人体表面经络穴位、脑、肝、血清等,其发光的主要物质几乎都是由莹光素酶、莹光素及其辅助回子所组成。随着对生物发光机制的深入研究,一些生物体的发光体系已经初步搞清并用这些体系去分析生物体和化学中的一写微量物质。生物发光分析法渐渐地被引入医学领域,诸如通过莹火虫莹光素酶发光体系测量细菌中的AT已用以确定尿路感染中的细菌数,以发光细菌的发光强度为指标去定量抗菌素的效价,标定环境的污染状况等。因此,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工业方面:发酵工业中测量主物量,控制发酵条件;油脂、食品工业中测量油脂、食品的氧化变质程度;橡胶、塑料工业,测量产品的老化程度,检测掺入抗氧化原料的效果,医药工业,检测抗菌的效价。 农业方面:根据植物幼苗的发光强度,判断植物的抗寒性、抗热性。抗盐性及农作物营养发育生长状况等,为农业育种和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药学方面:测量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相伴随的化学发光强度和使用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查肌体的免疫功能,了解体内微量激素、微量元素、维生素及药物的含量。测量体液中的AT已判断肌体的能量代谢状况,尿路感染的程度,测量血清(血浆)的化学发光强度。间接地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程度,鉴别诊断某些病思。测量自由基的反应,为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筛选有效的自由基药物。 环保方面:用细菌、动物、植物及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指标监测环境污染。由于发光测量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反应速度快、使用方便等优点。发光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必将在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检验、毒理学及医学、农业、工业。环保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促进发光分析技术的发展,我厂为社会提供高灵敏、高稳定度、线性范围宽、应用面广、有计算机控制及自动作图、自动数据处理、自动打印结果的8HO一C型全自动生物化学发光测量仪。为生物、化学发光及超微弱发光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对发光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作出一定的贡献。

  • 【资料】化学发光与荧光发光的区别

    [size=4]物质发光现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受热,产生热辐射而发光(化学发光),另一类是物体受激发吸收能量而跃迁至激发态(非稳定态)在反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荧光发光)。简单的说化学发光是化学变化 荧光发光是激发态的结果也就是物理变化(现在市场上的荧光棒等是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发生反应,将反应后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再由染料发出荧光是先化学反映再导致物理变化) [/size]

  • 【转帖】化学发光浅谈(一)

    [font=楷体_GB2312][size=2]地球上的生命离不开光的存在,从古代发现萤火虫发光以来,人们对自然界中发光现象的研究已有几个世纪,发光是指一种物质由电子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释放出的能量表现为光的发射。通常人们将其分为光照发光、生物发光与化学发光。光照发光是发光剂经短波长入射光照射后进入激发态,当恢复至基态时发出较长波长的可见光;生物发光是反应底物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利用ATP产能,生成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后者在恢复到基态时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出;化学发光是在常温下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光的发射,这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分析化学典型生物发光:萤火虫荧光素-萤光素酶-磷酸三腺苷体系,该体系是在有氧及镁离子参与的条件下,萤火虫荧光素与荧光素酶健合,快速形成激发态三元配合物,该激发态三元配合物恢复到基态时便产生光的发射。该反应的发光量资产率最高可达98%,已广泛用于ATP的测定,灵敏度达到10-19mol,在生物医学科学、生命科学、宇宙科学、药物学和农业生物学方面都有很成功的应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物发光其实就是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发光现象,到十九世纪末人们开始将其与简单的有机反应相联系。1877年,Radzisewski等发现咯粉碱在碱性介质中与过氧化氢等进行氧化还原时,有光子产生(发绿光);1905年,咯粉碱类似物的发光现象被报道;Albrecht于1928年证明了鲁米诺在碱性介质中具有发光作用;Glue和Petsh在1 935年第一个报告了光泽精在碱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反应产生化学发光;到19世纪60年代,随着PMT的出现和应用,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有机反应伴随有化学发光现象。 从机制上讲化学发光的是某些化合物可以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使其产物分子或反应中间态分子上升至电子激发态。当此产物分子或中间态分子衰退至基态时,以发射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即发光)。 化学发光可以分为直接发光和间接发光。 直接发光是最简单的化学发光反应,有两个关键步骤组成:即激发和辐射。如A、B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物质,反应释放的能量被C物质的分子吸收并跃迁至激发态C*,处于激发的C*在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产生光辐射。这里C*是发光体,此过程中由于C直接参与反应,故称直接化学发。 间接发光又称能量转移化学发光,它主要由三个步骤组成:首先反应物A和B反应生成激发态中间体C*(能量给予体);当C*分解时释放出能量转移给F(能量接受体),使F被激发而跃迁至激发态F*;最后,当F*跃迁回基态时,产生发光。 一个化学反应要产生化学发光现象,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是该反应必须提供足够的激发能, 并由某一步骤单独提供, 因为前一步反应释放的能量将因振动弛豫消失在溶液中而不能发光 第二是要有有利的反应过程, 使化学反应的能量至少能被一种物质所接受并生成激发态 第三是激发态分子必须具有一定的化学发光量子效率释放出光子, 或者能够转移它的能量给另一个分子使之进入激发态并释放出光子。 前面已经提到了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发光,其实很多无机化合物也能产生化学发光,在此列举了几个例子,其中含硫化物、含氮化合物的化学发光已被用作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的检测;有机物中以下几类均有化学发光现象,其中烃类也是多用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url]的检测。 较为典型的化学发光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 1、鲁米诺的化学发光反应 2、光泽精的化学发光反应 3、过氧化草酸酯的化学发光反应 4、邻菲罗林的化学发光反应 5、萤火虫发光 6、细菌发光[/size] [/font]

  • 【分享】水中发光细菌的微毒检测

    没人发帖我来活跃气氛:发光细菌的微毒检测生物发光是某些生物的一种生理现象,海洋生物中更为多见。自1672年R.Boyle观察到发光的菌体所发出的光易被化学物质抑制后,许多科学家相继对细菌的发光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国外科学家首次从海鱼体表分离和筛选出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敏感的发光细菌,用于检测水体生物毒性,现已成为一种简单、快速的生物毒性检测手段。8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这项技术,并先后分离出海水型和淡水型的发光细菌,用以检测环境污染物的急性生物毒性;近年来还分离出明亮发光杆菌暗变种检测环境污染物致突变性,扩大了检测范围。一、发光细菌检测的原理与操作(一)基本原理发光菌检测法是以一种非致病的明亮发光杆菌作指示生物,以其发光强度的变化为指标,测定环境中有害有毒物质的生物毒性的一种方法。细菌的发光过程是菌体内一种新陈代谢的生理过程,是光呼吸进程,是呼吸链上的一个侧支,即菌体是借助活体细胞内具有ATP、萤光素(FMN)和萤光素酶发光的。综合化学反应过程为: 该光波长在490nm左右。这种发光过程极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凡是干扰或损害细菌呼吸或生理过程的任何因素都能使细菌发光强度发生变化。当有毒有害物质与发光菌接触时,发光强度立即改变,并随着毒物浓度的增加而发光减弱。这种发光强度的变化,可用一种精密测光仪定量地测定。美国Microbics公司设计制造了一套微毒测定仪器。国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也分别成功地研制了DXY-2型和SDJ-1型的生物发光光度计(生物毒性测试仪)。(二)典型操作1.典型操作方法 目前国内外细菌发光的测定常用的有二种方法。(1)新鲜发光细菌培养测定法 即将发光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当条件下(20℃±0.5℃)振荡培养到对数生长期,配制为含3%NaCl盐度的适当浓度的菌悬液加入测试管中,再加入待测液,使之和菌种接触,作用5min~15min后,读出井记录对照管和样品管发光强度。此法操作较为简便。(2)冷冻干燥发光细菌制剂测定法,把培养到对数生长期的发光细菌,以冷冻干燥法制成冻干粉剂,使用时加入冷的2%NaCl溶液复苏,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生理状态和发光水平,然后用于测定。这是国家标准方法,其优点是可实行测定的质量控制。冻干粉可长期保藏方便使用,操作简便,节约时间。2.试剂与材料(1)测试菌种 明亮发光杆菌(Pt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3小种。①新鲜明亮发光杆菌悬浮液。②或明亮发光杆菌冻干粉(800万Cell/g)。(2)培养基①液体培养基 酵母膏5.0g,胰蛋白胨5.0g,NaCl30.0g,Na2HPO45.0g,KH2PO41.0g,甘油3.0g加蒸馏水至1000ml。pH7.0±0.5。②固体培养基 培养液(按上述配方)1000ml,琼脂169g,pH7.0±0.5。(3)稀释液 3%NaCl,2%NaCl。(4)参比毒物 0.02mg/L~0.24mg/L的HgC12系列标准溶液。(5)仪器与器材①DXY-2型生物发光光度计(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制)及2ml或5ml比色管。②恒温振荡器,培养箱,手提式高压消毒锅。③10ul或20ul微量加液器,1ml注射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器[/color][/url][/color][/url],容量瓶,三角瓶。(6)检测样品 视实验目的而定。二、发光细菌法的应用根据发光细菌法的原理和方法,凡能干扰或破坏发光细菌呼吸、生长、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的环境因子,例如有毒有害的物质等都可以运用发光细菌法检测生物毒性。其主要应用包括:1.发光细菌对水、土、气中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评价及快速评价水源水和地面水的质量,渔业水体,农田灌溉水体等的检测。2.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急性毒性与评价,及污染源的毒性追踪与判断,河流流经地域的排污分担率的估算,污水合格排放的稀释率的推算与评定。3.土壤重金属急性毒性效应测定和评价,土壤金属毒性的协同或拮抗效应监测。4.化学品的毒性评价与安全性评定,化学危险品的风险评定,以及环境污染物的致突变性的评价。5.环境保护处理设施效果的监控。随着环境学科的发展,发光细菌法的应用范围和前景将愈来愈宽广。三、发光细菌法测定急性毒性的操作程序(一)发光细菌新鲜菌悬液的制备(第1法)1.斜面菌种培养 于测定前48h取保存菌种,于新鲜斜面上接出第一代斜面,20℃±0.5℃培养24h后立即转接第二代斜面,20℃±0.5℃培养24h,再接出第三代斜面20℃±0.5℃培养12h后备用。每次接种量不超过一接种耳。2.摇瓶菌液培养 取第三代斜面菌种近一环,接种于装有50ml培养液的250ml三角瓶内,20℃±0.5℃,184rpm/min下培养12h-14h备用。3.将培养液稀释至每毫升108个细胞~109个细胞,初始发光度不低于800mV,置水浴中备用。(二)菌液复苏(第2法)取冷藏的发光菌冻干粉,置冰浴中,加入0.5ml冷的2%NaCl溶液,充分摇匀,复苏2min,使其具有微微绿光,初始发光度不低于800mV。(三)样品采集与处理1.水样(1)从不同工业废水的各排放口,每4h采样一次,连续采集24h后,均匀混合后备用。(2)纳污水体 取其入口,中心,出口三个断面混合水样备用。(3)以同上方法采集清洁水,作空白对照。浊度大的污水,需静置后取上清液。一般样品不需加任何处理。水样按3%比例投加NaCl置冰箱备用。2.气体样品 以大气采样法取大气样品于气体吸收液中吸收5ml,按3%比例投加NaCl,置冰箱备用,同法收集清洁空气作为对照组。3.固体样品 取固体废弃物,按《工业固体废物有害特性试验与监测分析方法》制备浸出液,以取上清液,按3%比例投加NaCl,置冰箱备用。(四)试验浓度的选择在预备试验的浓度范围内,按等对数间距或百分浓度取3个~5个试验浓度,同时设空白对照和参比毒物系列浓度组。(五)发光细菌法生物毒性测定1.工业废水或有毒物质的生物毒性测定(1)发光菌悬液初始发光度测定取4.9ml3%NaCl溶液于比色管内,加新鲜发光菌悬液或冻干粉复苏菌悬液10ul,若测量发光度在800mv以上,允许置冰浴中备用。(2)取已处理待测废水样品,按等对数间距或百分浓度编号,并注明采集点。(3)按表依次加入稀释液,待测水样及参比毒物系列浓度溶液。(4)打开生物毒性测试仪电源,预热15min调零点,备用。(5)每管加入菌悬液0.01ml,准确作用5min或15min,依次测定其发光强度,记录毫伏数。每个浓度设三管重复。 2.工业废气(或有害气体)的生物毒性测定(1)气体直接通入法 用注射器直接注入气体于菌悬液中,经10min~20min测定发光菌光强度的变化。(2)气体吸收法 方法同工业废水测定法。(3)固体菌落法 挑选固态培养到对数生长期的发光菌单茵落,连同培养基切下,置比色管内,测定初始发光强度,然后用注射器将待测气体注入菌苔表面,经10min~20min后,测定发光度的变化。(六)实验结果处理与评价1.记录工业废水,废气的生物毒性实验数据及其计算。(1)相对发光率或相对抑光率计算公式: (2)EC50值 在半对数座标纸上,以横座标为对数浓度,以纵座标为相对抑或发光率,作图,求得EC50值。2.数据处理与评价(1)建立相对抑光率与参比毒物系列浓度的回归方程,求出样品的生物毒性相当于参比毒性的水平,以评价待测样品的生物毒性。(2)以EC50值评定样品的生物毒性水平 总之发光细菌法是检测环境生物毒性的一种好方法,它具有快速、简便、灵敏

  • 【转帖】以色列利用发光细菌监测水质

    来源:农民日报 时间:2008年2月26日 位于以色列海法的Checklight公司利用地中海沿岸一种夜间会发光的细菌开发出一种对水中污染物极为敏感的物质,将这种物质做成的基底与发光细菌相结合,再配上一个光度计,即可快速便捷地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只要将这种发光细菌放到含有害物质的水中,它们就会发出报警光信号,对这种信号测量分析,即可对污染物性质和污染程度做出判断。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尼瑞特表示,随着污染物和恐怖活动的增多,保证饮用水安全显得格外重要。目前,饮用水质量检测尚缺乏一种便捷有效的实时检测手段,此项技术,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实验显示,用这种方法检测水质,只要15分钟即可获得结果,检测成本一次只需数美元,而且能现场完成,即便是浓度很低的污染物也能及时发现,这样便可为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饮用水污染造成的损害赢得宝贵时间。

  • 活体光学成像技术专栏| 荧光成像与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的比较

    [i][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引言[/font][/font][/i][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在上一期的专栏里[/font][/font][font=宋体],我们对荧光成像和生物发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对比。同时也留下了几个问题:[/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针对我的课题[/font][/font][font=宋体],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哪个好?什么情况下选择生物发光,什么情况下选择荧光成像。别急,今天将为大家解答关键问题:[/font][b][font=宋体][color=#ff0000]荧光成像和生物发光成像的优缺点是什么?[/color][/font][/b][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一、 [/font][b][font=宋体]荧光成像技术的优点[/font][/b][/align][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相比生物发光成像[/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荧光成像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1. [/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荧光蛋白及荧光染料的标记能力更强[/font][/font][font=宋体]。[/font][/b][font=宋体]荧光标记分子种类繁多,包括荧光蛋白、荧光染料、量子点标记等,可以对基因、蛋白、抗体、化合药物等进行标记。[/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应用范围极广[/color][/font][font=宋体],可以对样本进行[/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多色标记[/color][/font][font=宋体],一个样本同时获得多种细胞或药物的分布[/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2. [/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信号强度[/font][/font][font=宋体]高[/font][/b][font=宋体]由于荧光成像的[/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光子强度较生物发光更强[/color][/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持续时间长,对[/font]C[/font][font='Times New Roman']CD[/font][font=宋体]的灵敏度要求相对较低,不需要必须配备低温冷[/font][font='Times New Roman']CCD[font=宋体]即可获得清晰的成像结果,节省实验成本和购置成本。[/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3. [/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实验成本低[/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成像过程简单[/font][/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相比生物发光成像,成像前无需注射荧光素酶底物。有合适的激发光源照射就可以发出特定波长的发射光[/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只要荧光基团稳定,就可实现[/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color=#ff0000][font=宋体]随时激发随时发光随时检测[/font][/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4. [/font][b][font=宋体]从活体到离体均可成像[/font][/b][font=宋体][font=宋体]相比生物发光只能在活细胞内才会产生发光。荧光蛋白或荧光染料只需要保持荧光基团稳定即可稳定发光。可以在活体或离体组织器官进行观察,在实验前期荧光材料制备阶段,可以直接在[/font]E[/font][font='Times New Roman']P[font=宋体]管中进行成像观察[/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5. [/font][b][font=宋体]应用范围广[/font][/b][font=宋体]相比生物发光成像,荧光成像技术应用范围极广。在肿瘤生长与转移、药物的分布与代谢、纳米颗粒的靶向性与代谢、植物基因的表达、生物相容性材料开发、新型标记技术的开发等多个研究中均可用到荧光成像技术。([/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font=宋体]点击了解[/font]FOBI[font=宋体]整体荧光成像在上述领域的应用[/font][/color][/font][font=宋体])[/font][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二、 [b][font=宋体]生物发光技术的优点[/font][/b][/font][/align][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相比荧光成像[/font][/font][font=宋体],生物发光成像的主要优势表现在:[/font][b][font=宋体]1[font=宋体]、特异性强,无自发荧光[/font][/font][/b][font=宋体]以荧光素酶作为体内报告源的生物发光方法,特异性极强。由于动物本身没有任何自发光,使得生物发光具有极低的背景和极高的信噪比。[/font][b][font=宋体]2[font=宋体]、[/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高灵敏度[/font][/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由于生物体内很多物质在激发光的照射[/font][/font][font=宋体]下[/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也会发出荧光[/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这些非特异性荧光背景会影响检测灵敏度[/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荧光成像的灵敏度最高可在动物体内检测到约[/font]10[/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4[/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细胞,而生物发光具有在动物体内监测[/font]10[/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2[/font][/sup][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数量级细胞的灵敏度。[/font][/font][b][font=宋体]3[font=宋体]、检测深度更高[/font][/font][/b][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对于需要在深部[/font][/font][font=宋体]组织[/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下进行的研究(检测的深度在[/font]3~4cm[font=宋体])[/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应用生物发光是最佳的选择[/font][/font][font=宋体]。[/font][b][font=宋体]4[font=宋体]、[/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精确定量[/font][/font][/b][font=宋体]由于荧光素酶基因是插入细胞染色体中稳定表达的,单位细胞的发光数量、发光条件相对稳定。即使标记细胞在动物体内有复杂的定位,亦可从动物体表的信号水平测量出发光细胞的相对数量。[/font][font='Times New Roman'][color=#ff0000][font=宋体]荧光成像和生物发光技术[/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color=#ff0000][font=宋体]是互为补充[/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color][/font][font='Times New Roman'][color=#ff0000][font=宋体]分别满足不同的研究领域[/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对于不同的研究,可根据两者的特定及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color][/font][table][tr][td][font='Times New Roman'] [/font][/td][td][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优点[/font][/align][/td][td][align=center][font=宋体]缺点[/font][/align][/td][/tr][tr][td][align=center][font=宋体]荧光成像技术[/font][/align][/td][td][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荧光染料、蛋白标记能力强,可用于多重标记[/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信号强度大,成像速度快[/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实验成本低[/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体内、体外,器官、活体均可成像。[/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 [/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应用范围极广[/color][/font][/td][td][font=Wingdings][color=#333333]n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非特异性荧光限制了灵敏度,体内检测最低约[font=Verdana]104[/font][font=宋体]细胞[/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n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检测深度受限制[/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较难精确体内定量[font=Verdana] [/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td][/tr][tr][td][align=center][font=宋体]生物发光技术[/font][/align][/td][td][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特异性强,无自发荧光[/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背景低[/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高灵敏度,在体内可检测到几百个细胞[/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2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可精确定量[/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td][td][font=Wingdings][color=#333333]n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信号较弱,检测时间较长,需要灵敏的[font=Verdana]CCD[/font][font=宋体]镜头,仪器价格贵[/font][/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n [/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要求高[/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Verdana][color=#333333]需要注入荧光素,实验成本高[/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color][/font][font=Wingdings][color=#333333]n [/color][/font][font=宋体][color=#333333]只能用于细胞标记,应用范围窄。[/color][/font][/td][/tr][/table][i][font=宋体]结束语[/font][/i][font=宋体]随着活体成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荧光标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学研究需要用到活体光学成像的方法。无论大家是选择生物发光或者荧光成像技术,苦恼总是随之而来,例如:[/font][font=宋体][color=#ff0000]生物素在体内可以维持多长时间?荧光蛋白和染料种类繁多,我该怎样选择呀?[/color][/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别急,下期我们继续为大家介绍关于活体成像技术应用与选择的问题与难点。[/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url=http://dwz.date/cwes]点击了解更多活体成像技术的应用与仪器信息![/url][/font][/font][align=center][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参考文献[/font][/font][/align][font='Segoe UI'][color=#222222]1. [/color][/font][font='Segoe UI'][color=#222222]Su, Y., Walker, J.R., Park, Y. [/color][/font][i][font='Segoe UI'][color=#222222]et al.[/color][/font][/i][font='Segoe UI'][color=#222222] Novel NanoLuc substrates enable bright two-population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in animals. [/color][/font][i][font='Segoe UI'][color=#222222]Nat Methods[/color][/font][/i][font='Segoe UI'][color=#222222] [/color][/font][b][font='Segoe UI'][color=#222222]17, [/color][/font][/b][font='Segoe UI'][color=#222222]852–860 (2020). [/color][/font][font='Segoe UI'][color=#222222]2. [/color][/font][url=#!][font='Segoe UI'][color=#222222]M.Keyaerts[/color][/font][/url][url=#!][font='Segoe UI'][color=#222222]V.Caveliers[/color][/font][/url][url=#!][font='Segoe UI'][color=#222222]T.Lahoutte[/color][/font][/url][font='Segoe UI'][color=#222222] [/color][/font][url=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referenceworks/9780444536334][font='Segoe UI'][color=#222222]Comprehensive Biomedical Physics[/color][/font][/url][font=等线][color=#222222] [/color][/font][url=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referenceworks/9780128012383][font='Segoe UI'][color=#222222]Volume 4[/color][/font][/url][font='Segoe UI'][color=#222222], 2014, Pages 245-256.[/color][/font]

  • 可以致癌的二恶英,它的产生来源于何处?如何检测?如何消灭?

    二噁英简介:二噁英类(Dioxins)全称分别是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简称PCDFs)。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呋喃(PCCDs)。Dioxins包含PCDDs和PCDFs,为一级致癌物,难降解,易造成生物累积和放大,可长距离传输,无处不在,同族体繁多。主要来源于固体废弃物的焚烧、其他燃烧或热处理过程、含氯化工产品或生产工艺的副产物、氯漂白或消毒以及汽车尾气、二次释放等。二噁英的特性:毒性高(一级致癌物),难降解,生物积累和放大,长距离传输,无处不在,同族体繁多,分析要求高。二噁英的来源:固体废弃物的焚烧,其他燃烧或热处理过程,含氯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的副产物,氯漂白或消毒,汽车尾气,二次释放和其他。插曲 :很多客户都误以为,在燃烧过程中,降低火候就可以令到二恶英产生得越少。其实不是的,在燃烧过程中需要充分燃烧,充分燃烧少接触空气。因为二恶英不是直接机器读出来的,是做完实验计算出来的,测出来之后含氧量高(即是因为燃烧不充分)会导致二恶英的数值增大。欢迎对二恶英有兴趣的朋友前来交流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