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肌氨酸标准品

仪器信息网肌氨酸标准品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肌氨酸标准品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肌氨酸标准品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肌氨酸标准品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肌氨酸标准品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肌氨酸标准品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肌氨酸标准品相关的解决方案。

肌氨酸标准品相关的论坛

  • 肌氨酸的红外图谱。

    百度:中文名称:肌氨酸中文别名:N-甲基甘氨酸;肉氨基酸;肌氨酸;N-甲基甘氨酸;肌氨酸;N-甲基甘氨酸英文名称:Sarcosine英文别名:N-Methylglycine; Sarcosine, 99%; H-Sar-OH; Sarcosine,(Methylaminoacetic acid; N-Methylglycine); Methylaminoacetic acidCAS:107-97-1EINECS:203-538-6分子式:C3H7NO2分子量:89.0932

  • 高效液相色谱谷氨酸标准品总是出两个峰

    [color=#444444]做液相色谱谷氨酸标准品总是出两个分不开的峰是什么原因?用的衍生试剂是异硫氰酸苯酯(PITC),流动相a是醋酸钠溶液,流动相b是乙腈溶液。[/color][color=#444444][color=#444444]是梯度洗脱,流速1ml/min,衍生为室温下衍生1小时[/color][/color]

  • 椰油酰甘氨酸钠

    十二酰N甲基甘氨酸钠是属于椰油酰甘氨酸钠一类吗?它不是也是肌氨酸吗?求助各位大神

  • 【求助】急求标准品

    下列几种标准品,请大家帮忙告诉我哪里可以买,感激不尽!甲硫腺苷(Methylthioadenosine)、S-腺苷-L-高半胱氨酸(S-Adenosyl-L-Homocystsine)、腺苷蛋氨酸(Ademethionine)、对甲苯磺酸(p-toluenesulfonicacid)这类的标准品有没有很好的大公司在供应的?

  • 标准石油类储备液,谷氨酸优级纯试剂

    各位,标准石油类储备液各位都在那里购买到的,还有四氯化碳环保专用试剂(上海昂林推荐天津科密欧),我这里是苏州的,有没有附近的同行?百度搜索国家标准物质中心弹出了一堆国家标准物质网站,感觉全部是私人小公司,不敢买啊。大家都是怎么买的。同问谷氨酸优级纯试剂在哪里买的?谢谢各位同行前辈帮忙解答!

  • 椰油酰甘氨酸钠

    各位大神,我在做一个椰油酰甘氨酸钠的分析,走的是gcms ,可是每次坐下来都会有一个肌氨酸的成分存在,ms出现的结构谱图就是N上面又连一个碳原子,但是厂家明确说是甘氨酸啊,我也不知道怎么区别两者,求各位大神帮我[img=,690,92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3/202003182041532183_1806_3878797_3.png[/img]

  • 关于征求《食品添加剂 甜菊糖苷》等2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及《食品添加剂 天门冬氨酸钙》第1号修改单意见的函

    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办公厅,粮食局、标准委、认监委办公室,各有关单位: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我委组织起草了《食品添加剂甜菊糖苷》等2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以及《食品添加剂 天门冬氨酸钙》(GB29226-2012)的1项修改单(见附件1-2)。现征求你单位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4年3月25日前将意见反馈表(附件3)以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我委。   食品添加剂标准(附件1)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传  真:010-52165424   电子信箱:zqyj@cfsa.net.cn   《腌腊肉制品》等3项标准(附件2)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传  真:010-52165414   电子信箱:spbz@cfsa.net.cn   附件:1.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TempPic\@BJ~@}6X9_WR@WY 食品添加剂标准22项.rar    2.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TempPic\V]JTAB~42X12EB6VV06H7}2.tmp[/img] 《腌腊肉制品》等3项标准.rar    3 .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TempPic\$BBMS${P184M@}JRB5IW]32.tmp[/img]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doc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4年1月21日

  • 乳粉中甘氨酸的标准

    [color=#444444]含乳饮料中甘氨酸小于[/color][color=#444444]50mg/kg[/color][color=#444444]判定为合格[/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谁知道乳粉中甘氨酸的标准为多少[/color][color=#444444]?[/color][color=#444444]谢谢[/color]

  • 求助:哪里可以买到如下标准品

    急购如下标准品: 细胞色素C(MW12500)、抑肽酶(MW6500)、杆菌酶(MW1450)、乙氨酸—乙氨酸—酪氨酸—精氨酸(MW451)、乙氨酸—乙氨酸—乙氨酸(MW189)。提供分子量相近的多肽或蛋白标准品也可。[em61]

  • 征集L-半胱氨酸盐酸盐等55种食品添加剂技术必要性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公开征集L-半胱氨酸盐酸盐等55种食品添加剂技术必要性和安全性评价材料的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12-01-17 14:20:42 卫办监督函〔2012〕9号 各有关单位:根据工作安排,我部正在组织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为做好标准修订工作,现征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附录A中L-半胱氨酸盐酸盐等55种食品添加剂的技术必要性和安全性评价材料。对于上述食品添加剂品种中已无技术必要性或安全性存在问题的,我部将组织重新评估和审查,并按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予以处理。请于2012年1月31日前按下列方式反馈意见:传真010-67711813或电子信箱gb2760@gmail.com。附件:L-半胱氨酸盐酸盐等55种食品添加剂二○一二年一月九日

  • 新食品原料之“茶氨酸”

    文/刘志军 华测检测[align=left]一泓清可沁诗脾,鲜爽茶感缘何来。优质的绿茶会有一种“鲜爽”的风味,喝茶的人对茶叶的鲜爽感应该不会陌生。那么,究竟是哪类成分物质让人有如此沁人心脾的感觉呢?[/align][align=left][color=black]不同品种茶叶泡出来的茶口感会有差异,例如绿茶的清香爽口、红茶的醇厚浓烈、黑茶的陈味香醇。导致不同品种的茶口味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类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含量有所不同,[/color]茶叶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等。各成分含量多少与茶的口感息息相关,如:[color=black][/color]鲜味:主要成分为氨基酸,鲜中带甜,细嫩的茶叶中含量高。涩味:主要成分为多酚类物质。甜味:主要成分为可溶性糖及部分氨基酸。苦味:主要成分为咖啡碱、花青素、茶叶皂素。[/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b]了解茶氨酸[/b][/align][align=left]上面我们讲到茶叶中各成分与茶口感的关系,原来茶的鲜爽感主要是因为茶叶中的氨基酸。氨基酸有很多种,绿茶中的鲜爽口感主要是一种叫“茶氨酸”的成分在发挥重要作用。茶氨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游离氨基酸,纯的茶氨酸为白色针状体,易溶于水,具有甜味和鲜爽味,是茶叶滋味的组分。茶氨酸在化学构造上与脑内活性物质谷酰胺、谷氨酸相似,是茶叶中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茶氨酸含量因茶的品种、部位而变动,干茶中茶氨酸含量约为新茶的1~2%左右,其含量随发酵过程减少,这就是为什么陈茶或者发酵茶的口感更偏醇厚浓烈,而绿茶的口感更清新鲜爽。[/align][align=left]1950 年,日本学者酒户弥二郎从绿茶中分离出了产生这种风味的主要物质——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命名为茶氨酸。茶中的茶氨酸是左旋的,按照命名法记为“L-茶氨酸”。此后的研究发现,茶氨酸不仅为茶带来鲜爽风味,它本身还具有许多生理功能。比如它能突破血脑屏障直接影响大脑活动,从而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茶氨酸对大脑各部位单胺类代谢影响时发现,茶氨酸可以促进脑中枢多巴胺释放,提高脑内多巴胺生理活性。多巴胺是一种活化脑神经细胞的中枢神经递质,其生理活性与人的情感状态密切相关。尽管人们对茶氨酸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并不是十分清楚,但茶氨酸对精神和情感的影响无疑有部分是来自于对中枢神经递质多巴胺生理活性的作用,当然饮茶抗疲劳作用也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来自这一效果。[/align][align=left][/align][align=left][b]什么样的茶富含茶氨酸?[/b][/align][align=left]作为饮料,“好茶”的根本标准还得是“好喝”,而茶氨酸以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茶的风味呈正相关,也就是说茶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的茶,往往会更好喝。[/align][align=left]茶氨酸的合成跟茶树的光合作用、生长环境温度密切相关。如果光照不足、或者温度较低,那么茶氨酸的分解就会受到抑制,茶的芽和叶中就会积累比较多茶氨酸。春天茶叶发育期间温度较低,所以茶氨酸的分解以及儿茶素的合成受到抑制。这样春茶中茶氨酸含量高而茶多酚含量相对低。而夏茶和秋茶生长采摘时温度较高,光合作用旺盛,相对而言茶氨酸含量低而茶多酚含量高,口感也就与春茶不同。[/align][align=left]茶叶中的茶氨酸含量一般为1%~4%左右,富含茶氨酸的茶叶主要有三类。[/align][align=left]第一类来自于品种优势,例如安吉白茶和福鼎白茶,都有明显的品种优势。安吉白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显示最高可达8%,说明其富含茶氨酸。[/align][align=left]第二类来自于环境优势,比如高山茶中的庐山云雾茶、阿里山乌龙茶、杉林溪乌龙茶、奇莱山乌龙茶都具有“高茶氨酸”的特征。高山茶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常处于云雾中,阳光受到较多遮挡,且高海拔区域的气温低于低海拔的区域,这类茶中的茶氨酸含量也就相对较高。[/align][align=left]第三类来自于工艺优势,日本人常用遮荫的方法来提高茶叶中茶氨酸的含量,以增进茶叶的鲜爽味。日本抹茶在生产时采用人工遮阴的方法,目的就是减弱茶叶生长过程光合作用而使得茶氨酸含量大大提升。当年酒户弥二郎分离茶氨酸,用的玉露茶就是通过人工干预茶叶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而得来的。[/align][align=center][b] [/b][/align][align=left][b]怎样才能得到可以作为“食品原料”的茶氨酸呢?[/b][/align][align=left]不管是作为食品添加剂、膳食补充剂,还是食品原料,都需要相对纯度较高的茶氨酸。中国批准作为新食品原料的茶氨酸对纯度的要求为≥20%。这大大高于茶中茶氨酸的含量——也就是说,把茶氨酸分离提纯,是它实现这些用途的前提。目前,可采用的分离方法有: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膜分离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发酵法、酶转化法以及植物细胞培养法等。[/align][align=left]前面说到茶氨酸易溶于水,那是不是只需要用水浸泡就可以提取出来呢?事情并没那么简单。茶氨酸溶于水的同时,茶多酚、咖啡因等各种其它成分同样会溶于水中。要分离出高纯度的茶氨酸,还需要除去其它我们不想要的成分。目前,工业上可采用的分离方法有三种: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和膜分离法。[/align][align=left]沉淀法:是最传统的提取方法,就是通过改变提取时的温度、酸碱环境把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分充分地沉淀下来再进行过滤去除,从而把我们期望留下的茶氨酸和其他成分进行分离。这种手段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流程比较长,步骤较多,在提取的过程中容易引人其他的有害物质。[/align][align=left]离子交换树脂法:大致原理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把茶氨酸吸附到树脂上,而让其他成分流过。再用溶液把茶氨酸从树脂上“洗脱”下来,就得到了茶氨酸含量大大提高的“粗品”。当然这类粗品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残留还比较多,所以需要再纯化之后得到高含量和安全性兼顾的茶氨酸成品。此方法的优点是提取的茶氨酸纯度高,缺点是成本相对传统提纯方法高。[/align][align=left]膜分离法:是现代天然产物分离中的新兴技术,在生产加工饮用水领域应用广泛,原理就是利用通过半透膜孔径把不想要的有害物质过滤掉。选择合适的过滤膜孔径是关键,可以把分子比茶氨酸大的和小的成分都去除,而只留下茶氨酸和分子大小与它接近的成分。膜分离法的优势在于不引入其他的物质,劣势是与目标分子大小相当的物质很难去除,单纯利用此方法提纯也很难获得高纯度的产品,而且此方法目前很难实现量产提纯茶氨酸。[/align][align=left]除此之外,生产茶氨酸还有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细胞培养法,但是这些方法都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align][align=left]茶叶中的茶氨酸含量本来就不高,受技术限制,目前要量产茶氨酸就会面临提取成本高的问题,再加上如果从茶叶中只是提取茶氨酸的话,经济效益就很低。春季茶树鲜叶茶多酚含量较高,做出的优质春茶往往能卖出更好的价格,也就不会用来提取茶氨酸了。不过,茶中有经济价值的成分并不止茶氨酸,比如茶多酚、咖啡因含量高,也更有提取价值。可以在提取茶多酚时产生的废液中合理利用其中含有的茶氨酸,作为一举多得的附加值产品,由此得到的茶氨酸的成本自然就跟着降低了。[/align][align=left][b][/b][/align][align=left][b]茶氨酸的安全性及法规管控[/b][/align][align=left]有科研人员对茶氨酸进行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茶氨酸的大鼠急性毒性在5g/kg以上。他们对大鼠每天服用2g/kg茶氨酸在连续28天的亚急性毒性实验中没有观察到任何毒性反应。此外,在突然变异的实验中也没有发现茶氨酸的任何诱变作用。[/align][align=left]在日本,对茶氨酸的摄入量没有限制。1964年,日本批准了L-茶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而美国FDA也在1985年给予了L-茶氨酸GRAS的分类,意味着可以根据需要用于各种食品中。中国在2014年7月18日,原国家卫计委批准了它作为新食品原料。原国家卫计委关于批准茶叶茶氨酸作为新食品原料的公告(2014年第15号)做了如下规定:[/align][align=left](1)必须以茶叶为原料,经提取、过滤、浓缩等工艺制成;----这意味着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制成的茶氨酸不能用作新食品原料;[/align][align=left](2)每日食用量≤0.4 克/天;[/align][align=left](3)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性状为黄色粉末、茶氨酸含量≥20g/100g、水分≤8g/100g,也就是作为新食品原料的茶氨酸含量(纯度)必须≥20g/100g;[/align][align=left](4)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卫生安全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align][align=left]我国现行有效的茶氨酸产品标准《QB/T 4263-2011 L-茶氨酸》中对采用生物发酵法、酶法转化或提取精制而得的L-茶氨酸的感官、理化、含量、重金属、微生物等十几个指标制定了限量要求。茶氨酸相关指标的检测方法有《QB/T 4263-2011 L-茶氨酸》中的附录B和《GB/T 23193-2017 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align][align=center][color=black] [/color][/align][align=left][b]茶氨酸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b][/align][align=left]茶氨酸在日本、美国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目前在我国可用作新食品原料使用(需要注意每日食用量和适宜人群)。茶氨酸具有优良的加工特性和稳定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点心、糖果及果冻、饮料、口香糖等食品中。总的来说,茶氨酸主要应用在如下领域:[/align][align=left]1)作为茶饮料的品质改良剂,在茶饮料生产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茶氨酸,能明显改善茶饮料的品质和风味;[/align][align=left]2)作为改善食品风味的原料,研究表明,茶氨酸可改善咖啡、可可、果蔬饮料、啤酒等的苦味,减轻葡萄酒的涩味,因此,可作为这些食品的风味改良剂。[/align][align=left]茶氨酸在常规的食品加工条件下(如杀菌、pH和加热等)比较稳定,应用范围广。目前日本已开发出添加茶氨酸的巧克力、果冻、布丁、口香糖、保健茶和各种清凉饮料。茶氨酸功能作用这么好,但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同样要注意茶氨酸原料是否达到食品级要求以及其他安全指标是否达标国家管控要求。[/align]

  • HPLC检测谷氨酸,购买的标准品出峰良好,自己配制的不出峰,求指点~谢谢

    主诉:HPLC检测谷氨酸,跑购买的A家mix标准品,出峰情况良好,可是用我自己配制的谷氨酸单标溶液,就什么都没有了。设备:A家 HPLC 1100,FLD 1200柱子:Agilent Ecllpse AAA(4.6 mm×150 mm,5μm)流动相:A:40 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10 mmol/L NaOH调节PH至7.8); B:乙腈:甲醇:水=45:45:10。衍生剂:A家成品,磷酸缓冲液,OPA,FMOC标准品:1、A家购买的成品15种(?)mix;2、实验室自行配制的谷氨酸溶液 注:实验室配制谷氨酸溶液的方法 谷氨酸粉末,Sigma的【95436-100mg [b]L-Glutamic acid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TraceCERT[/b]】 取上述粉末,用1 M的HCl配制成10 μmol/mL储备液,再用0.1 M的HCl配制成 5nmol/mL的使用液。 使用的时候用0.1 M的HCl稀释成所需梯度使用。麻烦各位老师帮帮忙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我的标准品配制方法不对么?没做过氨基酸的粉末配制,由于牵扯后面的衍生试验,是不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需要特别添加的地方呢?谢谢各位老师!~~

  • BOD关于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问题

    HJ505 2009标准中对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的要求是采用优级纯的葡萄糖和谷氨酸,但是我发现谷氨酸好像没有优级纯的采购,一般都是BR(生物纯),各位同行是在那里买到的优级纯葡萄糖?还是有什么替代说法?

  • 【求助】检测甘氨酸含量是用高氯酸标准溶液非水滴定问题?

    国标检测甘氨酸含量的原理是什么国标中,检测甘氨酸含量是用高氯酸标准溶液非水滴定的,用的是结晶紫指示剂,请问,原理是什么呢?国标中没有提到~~氮基乙酸含量的测定检测方法提要:试样以甲酸为助溶剂,以冰乙酸为溶剂,以结晶紫为指示剂,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氨基乙酸的含量。

  • 加急!在线等大神,标准品峰突然从一个变成两个

    前几天L羟脯氨酸标准品走出的峰还是一个单峰,今天突然间分解成两个峰,而且峰面积之和差不多等于以前的峰面积,流动相,柱子,都没问题,也没有被污染,各位大神又遇到过这种情况么?急急急在线等

  • 关于“乳制品中L-羟脯氨酸的测定”

    最近做乳制品中的L-羟脯氨酸的测定。所用的方法是下列附件的方法,该方法与国标9695.23—2008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想向各位高手请教一下。1.该方法用酸性氯化亚锡进行水解,将氯化亚锡溶于浓盐酸中。国标是用浓硫酸进行水解,这两者有什么不同?2.国标明确规定样品中加30ml的浓硫酸,在105℃的干燥箱内恒温16h;附件中的标准没明确规定温度,就说样品中加100ml酸性氯化亚锡溶液,然后放入几粒沸石,恒温水浴回流16h。那么问题出来了,究竟应该水浴多少度?如果也是100℃左右的话,那16h过夜很不现实;如果需要100℃左右,能不能不水浴回流,而是放入恒温箱内,这样可以吗?3.我做了三次该实验,效果都不理想,主要表现在:1.标准曲线走的非常不好,出现过一次空白管比前2个标准系列的吸光度值还要高。2.没有生成红色的化合物,加完显色剂之后,颜色是浅褐色,不知道这样对不对总之,该实验做的非常不理想,现在非常着急,而且我表述的可能会不太明确,想找做过该实验的高手们指导一下,如果谁看见这条信息,并且正好可以给哦指导一下,请加我QQ:414827197.验证的时候就写“羟脯氨酸”。本人非常非常着急,希望尽快得到大家的帮助!

  • 【求助】在食品氨基酸检测过程中,样品胱氨酸峰分不开

    在食品氨基酸检测过程中,遇到胱氨酸出峰时有两个峰,两个峰紧挨着,怎么就分不开,胱氨酸含量高另外一个就高,胱氨酸含量低另一个就低,标准样品检测没有这种情况,样品是盐酸消化过的,柱子是资生堂的C18柱子请问各位大侠,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 求助甘氨酸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甘氨酸允许使用的范围为调味料和豆奶,最大使用量是1g/kg,但是我却在GB2760怎么也没有咱找到这个啊,请问谁知道甘氨酸到底是在哪年增补的啊?急求,谢谢

  • 求助苯丙氨酸和缬氨酸二级质谱图

    本人正在做氨基酸的同位素示踪分析,想求助苯丙氨酸和缬氨酸标准质谱图,分析其是怎么断裂的。本人用的是三重四级杆液质做的二级扫描,得到好多准分子离子但是想和谱库对比一下。谢谢谢谢

  • 韩国拟定食品添加剂标准规范修订案

    韩国拟定食品添加剂标准规范修订案 来源: 厦门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网 时间:2011-6-24 2011 年5 月17 日,韩国发布 G/SPS/N/KOR/388 号通报:食品添加剂标准规范修订案。修订内容包括“标准规范”及“器皿、容器和包装食品接触面消毒液”两项,主要内容涉及: (1)木聚糖酶(Xylanase) 、5’-脱氨酶(5’-deaminase) 、α-葡糖苷酶(α-glucosidase) 、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硒酸钠(sodium selenate)及钼酸钠(sodium molybdate)为新批准项目。 (2)修订以下 22种食品添加剂定义:合成香料物质、糖化酶、溶菌酶、万寿菊提取物、α淀粉酶、蛋白酶、焦糖色、天然香料物质、天门冬酰胺酶、高粱色、甜菜红、甘蓝红色素、栀子红色素、可可色素、红曲黄色素、红花黄素、芙蓉色素、非洲酪脂果色素、紫甘薯色素、紫山芋色素、葡萄汁色素及磷虾颜色。 (3)修改以下4 种食品添加剂的分规范:L-胱氨酸;L-谷氨酸;磷酸一铵;L-左旋及焦糖色。 (4)修改以下几种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焦亚硫酸钠、钾焦亚硫酸钠、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次硫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山梨酸钙、聚乙烯吡咯烷酮、抗坏血酸棕榈酸酯,disodium 5’-cytidylate,disodium5’ -uridylate, 5’ -adenylic acid及5’ -cytidylic acid。(5)碘被批准作为一种器皿、容器和包装的食品接触面消毒液。 (6)修订以下 4 种器皿、容器和包装食品接触面消毒液的成分规范:二氯异氰尿酸钠,双氧水,过氧乙酸和柠檬酸。 拟批准和生效日期待定, 评议截止日期为 2011 年7 月10日。

相关资讯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