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蜂胶对照药材

仪器信息网蜂胶对照药材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蜂胶对照药材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蜂胶对照药材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蜂胶对照药材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蜂胶对照药材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蜂胶对照药材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蜂胶对照药材相关的解决方案。

蜂胶对照药材相关的资讯

  • 蜂胶产品原材料掺假成潜规则 仪器检测不出
    共同打造高质量的生活,欢迎收看《每周质量报告》。11月14日,我们栏目播出了《甜蜜的谎言》,对一些蜂蜜厂用果葡糖浆大量掺假勾兑假蜂蜜的情况做了报道。节目播出后,浙江省质检部门对节目中报道的问题蜂蜜厂产品进行封存和抽样检测,将根据抽检结果进行处罚,北京、浙江等地的工商部门也对蜂蜜市场进行了清查整顿。我们也将跟踪报道对造假企业的处理结果。我们今天的节目继续关注另一种蜂产品,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混入自身分泌物形成的一种胶状物质。被公认为具有调节血脂、血压、血糖等保健功能。蜂胶好是好,但是产量比较稀少,一个五六万只的蜂群一年只能产100多克蜂胶,所以蜂胶又被誉为“紫色黄金”。据中国蜂产品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蜂胶每年产量约300吨。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蜂胶每年的实际销量却将近1000吨。那么这些多出来的蜂胶又是从哪冒出来的呢?  【正文】  河南省长葛市是全国有名的蜂胶生产基地,这里有一些专卖店,专门销售蜂胶软胶囊、蜂胶片等蜂胶产品,很多产品包装上都标称“天然蜂胶”。  然而在宇枫苑蜂业有限公司的专卖店,销售人员却告诉记者,真正的天然蜂胶被称作“紫色黄金”,每年产量稀少。  这名销售人员还透露,一些所谓的天然蜂胶其实都是用别的东西冒充的。  【同期】宇枫苑蜂业有限公司专卖店 销售人员  现在都冒充纯天然蜂胶。都是冒充天然蜂胶了,蜂胶还是要从蜂巢里面刮出来的胶才叫蜂胶。  【正文】  那么,用来冒充天然蜂胶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按照产品包装上的地址,记者找到了这种蜂胶的生产厂家——河南宇枫苑蜂业有限公司。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厂生产蜂胶软胶囊之类的蜂胶产品,所用的原料在当地叫“提纯蜂胶”,里面蜂胶含量高达95%以上,是使用天然蜂胶为原料提纯加工而成。但是在这家厂的提纯加工车间,记者并没有看到所谓的天然蜂胶原料。  在车间的角落,有两口大锅,锅里正在熬制一种黑色的胶状液体。(空镜)  这名负责人承认,真正的天然蜂胶数量稀少,提纯后每公斤售价高达700多元。这里正在熬制的确不是什么天然蜂胶,而是一种价格相对便宜的胶。  【同期】河南宇枫苑蜂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记者:这个出厂价多少钱一公斤?  我给你咱说实话,(每公斤)160元。  【正文】  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胶正是用来冒充蜂胶的东西,当地其他一些厂家也在使用。随后,记者对蜂源、维康、长兴等几家规模较大的蜂产品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事实的确如此。在河南维康蜂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这种“类似蜂胶的东西”经过提纯加工后,就变成了一种黑色的胶状物,外观和真正的“提纯蜂胶”非常相似,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差别。(空镜)  【同期】河南维康蜂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国内蜂产品行业当中,咱们国内最尖端的仪器也是检测不出来的。  【正文】  那么,这种几乎能够以假乱真的黑色胶状物究竟是什么呢?在河南长兴蜂业有限公司,记者目睹了这种胶状物的加工过程。河南长兴蜂业有限公司是当地规模较大的蜂胶生产企业,每年产值达数千万元,蜂胶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同期】河南长兴蜂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蜂胶我们排第一位。  记者:你们排第一位。  没有比上我们的。  记者:哦,那你这个一年蜂胶的产量是多少?  我们产量最高是80吨。  【正文】  在蜂胶生产车间,大量用来浸泡蜂胶的塑料桶摆放整齐。一名工人承认,这种黑色的液体其实不是蜂胶。  【同期】河南长兴蜂业有限公司 工人  记者:你那个桶里是什么?  这是“树胶”。  【正文】  这种浸泡好的“树胶”液体,经过过滤、沉淀、提纯等多道工序,被加工成一种黑色的胶状固体,然后经过简单包装便可出售。  这家厂里的负责人后来承认,他们厂生产的所谓“提纯蜂胶”,正是使用这种“树胶”加工而成,每公斤最低售价140元。  【同期】河南长兴蜂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记者:140一公斤那个是?  “树胶”。  记者:“树胶”是占多少?全部是“树胶”还是?  90%,90%的“树胶”。  记者:90%的“树胶”  对。  【正文】  那么,这种“树胶”究竟是用什么东西加工的呢?  【同期】河南长兴蜂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原料就是树胶,杨树芽。  记者:就是杨树芽子?  对。杨树芽再挤挤,再加工加工把胶挤出来,皮扔掉不要。  记者:然后就提取出来了?  对,再提提。挤出来再敖干,干了再粉碎以后再提(取),要几道工序。  【正文】  原来,所谓的“树胶”,其实就是一种使用杨树芽为原料,人工提取加工而成的树脂胶状物。《蜂胶国家标准》明确规定,非蜜蜂采集,人工加工而成的任何树脂胶状物不能称之为蜂胶,更不允许添加到真正的蜂胶里面。然而当地一些生产厂家却使用这种人工提取的“树胶”,按比例进行配制加工,冒充真正的“提纯蜂胶”。  【同期】河南维康蜂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记者:你这边的销量是蜂胶多还是“树胶”多,一年的话?  “树胶”多。  记者:“树胶”能销多少吨一年?  “树胶”能占60%。  【正文】  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使用“树胶”假冒蜂胶的做法,有些厂家竟然还有一套所谓的“原则”。  【同期】河南宇枫苑蜂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做,我倒有一个原则,最起码不能伤害人,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个绝对可以放心。有任何问题这个……因为这包括蜂蜜我们做了很多年了。咱做食品的,这几年国家管理也严格了。你做食品,说个土话,不能干那坏良心的事。这是最起码一个底线,不能做一些坏良心的事。  【演播室】  用杨树芽做的所谓“树胶”来冒充纯天然蜂胶,生产厂家负责人居然还说不能做坏良心的事情。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发现,树胶要变成蜂胶蒙混过关,厂家还要偷偷往里加一些神秘的原料,那么,加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大量掺假的所谓天然蜂胶最终又流向了哪里呢?  【正文】  在河南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无意中透露,他们厂在使用“树胶”加工所谓“提纯蜂胶”时,还要添加其他一些特殊的东西。  【同期】河南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  记者:这个其他的都是什么东西呢?  ”“树胶”,你就知道是“树胶”就可以了。  记者:别的没有了?  我给你讲,这些东西不可能什么都(跟你讲),我们这叫商业机密。  【正文】  那么,这种被称作“商业机密”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记者跟随一名生产负责人来到车间,看到的也都是一些塑料桶、沉淀罐等生产设备,和其他厂家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生产车间旁边一个小屋里,几个牛皮纸包装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生产负责人打开包装桶,从里面取出一种黄色的粉末。  【同期】河南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 生产负责人  记者:这个叫什么?这个,叫什么?  槲皮素。  记者:槲皮素?  对。它本身就是黄酮的一种。  【正文】在旁边另一个桶里,装着一种名叫“芦丁”的黄色粉末。  【同期】河南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 生产负责人  记者:这就是芦丁?  对。  【正文】  这名负责人承认,槲皮素和芦丁都是人工提取的黄酮类物质,主要就是在使用“树胶”生产所谓“提纯蜂胶”的过程中,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添加,用来提高总黄酮含量。  【同期】河南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 生产负责人  记者:现在(加这个黄酮的)客户多吗?  有不少,基本上三分之二要,黄酮给我高一点、高一点。  【正文】  这名负责人所说的“黄酮”,在《蜂胶国家标准》中统称为“总黄酮”。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总黄酮”含量是检验蜂胶的一项重要指标。蜂胶之所以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是因为蜂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但这种物质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饮食中摄取。据这名负责人透露,“树胶”里面也含有总黄酮,所以才会被用来冒充蜂胶。另外,像蜂胶软胶囊、蜂胶片等蜂胶产品,同样也是把总黄酮含量作为检测指标,因此这些产品原料的总黄酮含量越高,用量就越少,生产成本也就越低。最后,这家公司的总经理承认,他们厂一直使用这种方法生产所谓的“提纯蜂胶”,经过多年的论证,技术和配方都很成熟,产品得到市场普遍认可。  【同期】河南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两百多的,大家在市场上论证过的。大家已经这都属于潜规则了,只要销路可以,反正这个配方也是经历了将近十年。都是这样去做的,你何必呢?对不对。  记者:啊,这种勾兑的蜂胶已经干了十年了?  十年了。  记者:流行了十年了?  整整十年。  【正文】  从这名总经理提供的销售单据中,记者看到,购买这种所谓“提纯蜂胶”的客户多达十几个,其中有不少知名厂家,采购价大多都是200多元一公斤。  【同期】河南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  记者:200多元这个,230元这个,像全金药业要的那个呢?  他这个就是18%的。  记者:就是18%的蜂胶?  对。  【正文】  原来,这种每公斤售价200多元的所谓“提纯蜂胶”,除了18%左右的蜂胶成分,其余大部分都是“树胶”。在这家厂的院内,这种所谓的“提纯蜂胶”装车待发。记者注意到,这批产品在包装外面又裹了一层白色的编织袋。  【同期】河南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 总经理  记者:这是哪个厂家要的?  这就是浙大的。  记者:浙大叫什么?全金?  全金药业。 它叫全金药业,也叫浙大生命药业。  记者:哦,那这个价位怎么样?  这个230元的。  记者:这个就是230元的。  对。  【正文】  几天后,记者在浙江省杭州市找到了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具有40多年医药生产研究的专业背景,目前主要生产全金牌蜂胶软胶囊等几十种保健品。这家公司在产品手册中宣称,所用的原料是“巴西天然蜂胶”。一名销售负责人再三强调,这种蜂胶原料货真价实。  【同期】浙江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负责人  蜂胶这一块,对我们来说呢,是买原料过来,我们是用最好的原料。每一步都要考究,最后这个产品才对得起你这么大的企业,你这个品牌。  【正文】  随后,记者来到这家厂的原料库房,只见门口堆放的一批原料非常眼熟,包装外面也裹着白色的编织袋,上面贴着“长葛”至“杭州”的货运单。  【同期】浙江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工人  记者:蜂胶在哪里?  这个是今天刚到的。  记者:今天到的,这是从哪个地方过来的?  这个是河南长葛。  记者:河南长葛什么厂子?  药厂。  记者:有名字吗?  有名字,叫河南长葛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  【正文】  原来,这批原料正是记者之前在河南长葛蜂源公司看到的那种所谓的“提纯蜂胶”,采购价每公斤只有200多元、里面含有大量的“树胶”成分,但是这种原料到了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成了所谓的“巴西天然蜂胶”。在这家厂的GMP车间,这种原料经过进一步加工,就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全金牌蜂胶软胶囊。通过印刷精美的产品手册,被宣传成“巴西天然蜂胶”, 然后进入北京、杭州等一些大中城市的药店进行销售。在杭州市天天好大药房,全金牌蜂胶软胶囊每瓶售价高达148元。药店销售人员宣称,这种蜂胶使用起来效果很好。  【同期】杭州天天好大药房 销售人员  三高人群降血脂、血糖啊,糖尿病都可以吃,高血压。抗菌消炎的,各方面的。  记者:明显吗这个效果?  很明显、很明显的。  【正文】在另一家药店,销售人员表示,这种蜂胶产品的真实性不容质疑。  【同期】杭州九洲大药房 销售人员  我们这么大的药店如果你都有这种怀疑的话,那小药店干脆你就不敢去了。在杭州的话这种假产品是不大会有的,我们药店开了这么久了从来不会去进假货。这种东西都不好乱来的,全部是通过药监局检测以后认证出来的,你没有药监局的检测,你这种产品都不能上柜卖的,说句实在话。  【演播室】  片子当中浙江全金药业的那位销售负责人称,他们是用最好的原料,最后这个产品才对得起这么大的企业,对得起这个品牌,而事实却截然相反。我们注意到,从上期节目的假蜂蜜到今天的假蜂胶,造假的原料厂无一例外都是行业内上规模的大企业,而今天的节目中像浙江全金药业这样的知名制药企业也身陷其中。片子当中造假蜂胶原料厂家负责人有一句话:大家都属于潜规则,都流行十年了。蜂胶原料掺假的严重情况可见一斑,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将在全国范围开展蜂产品打假专项执法行动,严查蜂产品造假,我们也将继续关注。好,感谢收看《每周质量报告》,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 五道检测关口看护原料 鉴别蜂胶真假
    发明专利鉴别蜂胶真假 五道检测关口看护原料  ――杭州蜂之语蜂业有限公司十年潜心钻研蜂产品检测防假技术抵御假冒  “到底现在有多少蜂产品的质量是安全可靠?”  “潜规则存在有10年了,到底有没有人能够鉴别出蜂产品的真伪?”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蜂蜜和蜂胶等蜂产品造假的潜规则被媒体揭露,一时间引起了消费者的高度关注,他们为了自己的消费安全大声疾呼。  其实媒体曝光的这些假冒蜂产品还是有技术手段可以鉴别出来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止一位业内专家表示,虽然目前法定的检测标准有些滞后,但是鉴别蜂产品的办法还是有的,只不过是这些办法目前还是属于科学研究的成果,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标准,还不能成为执法检查的依据。  专家介绍说,浙江大学和一些有良心和责任感的企业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积极开展研究,已经形成了几种成熟的鉴别检测方法。杭州蜂之语蜂业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他们自1998年首次发现蜂产品原料存在掺假现象以来,就一直把防假技术研究作为公司的核心工作,并且成功地把这些技术方法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图为质检中心实验室一角。  虽然亚洲养蜂业联合会主席SIRIWAT WONGSIRI教授第一次到这家公司就大声惊叹:“我非常震惊在中国蜂业界能看到如此好的加工企业,我要让全世界的蜂业同仁都来中国看一看。”  虽然这家公司10年来陆续在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的软硬件建设上投入了上千万元巨资,建立了国家认可的业内一流的检测实验室,研究出了获得国家专利的真假蜂胶原料鉴别技术,建立了有五道关口的蜂蜜原料检测程序,来保证产品纯正。  虽然最挑剔的日本人也对这家公司产品给予充分肯定,让公司的蜂皇浆产品占据日本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  但是在国内失灵的市场中,它却没有办法从假冒伪劣的包围中脱颖而出,无法有效把自己安全优质的蜂产品送到尽可能多的消费者手中。  这家公司就是杭州蜂之语蜂业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蜂之语有累积10多年的品牌美誉度,有占地约6.7公顷的现代化厂房,数千名员工,还有遍布江浙沪的200多家专卖店和近10万名会员……在很多人看来,拥有这些资本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销售应该至少在5亿元以上,而蜂之语现在的年销售只有1亿元。  公司负责人钱志明不无伤感地说,蜜蜂养殖和蜂产品加工,向来被人称为甜蜜的事业,但是面对横行的假货,他们的内心却是充满了苦涩。面对泛滥的假冒,他们选择了坚守,坚守良心和品质,苦练内功,等待市场规范的那一天。  为什么好产品没有人要。  那是因为假冒太强大,强大到了以假乱真,劣币驱良币的程度。  钱志明说,由于便宜的假货、劣质货太多,慢慢的,蜂之语的新客户少了,老的客户虽然买你的东西,但也怨声载道,以为企业有暴利,一边吃,一边抱怨。  每每听到这样的反馈,钱志明都感觉像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据介绍,从2004年~2007年,“蜂之语”每年的增长速度保持在30%左右,而近两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0%,今年前10个月,销售居然刚刚和上年持平。  尽管日子越过越艰难,但是钱志明和他的“蜂之语”并没有气馁,在国内蜂产品假冒伪劣愈演愈烈的情形之下,依然坚守洁身自好、踏踏实实追求品质。  钱都花在“里子”上  建成国内一流实验室  对于保健品行业来说,“面子”工程最重要。一般企业都会把大把的钞票花在广告宣传上,但是“蜂之语”却反其道而行之,而是把大部分的资金都花在了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上。而且钱志明和同事们有一个朴实的观点,一流的产品品质需要有一流的检测手段做保证。因而从1995年起,蜂之语就筹资投建检测中心。当业界几乎所有企业还在用人工品尝的方式来测定蜂王浆质量时,“蜂之语”已经开创行业先河,引进全国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  此后企业在检测装备上的投入就没有停止过,为了提高检测水平,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资金购置检测设备。目前,检测中心现有试验面积1500平方米,配有LC/MS/MS液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酶联免疫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检测设备。  2007年,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领导来蜂之语检查指导工作时特别指出,蜂之语检测中心已具备了完善的检测能力,要积极推进国家实验室的认可。为此,蜂之语检测中心开展了包括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检测标准、补充各种操作规程、提高检测人员业务素质培训等工作。  2008年,浙江出入境检验检验局将蜂之语公司检测中心列入省级出口企业实验室认可的6家试点实验室之一,并于当年10月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核。  “完全没有想到在我国蜂产品企业中会有这样的实验室规模和管理水平。”2009年9月,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专家在考察了蜂之语的实验室后对蜂之语检测中心大加赞赏,认为蜂之语检测中心在蜂产品行业里是顶尖的。同年10月国家认可委安排专家对蜂之语检测中心进行初评。  2010年4月16日,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委员会寄来了认可证书,从此,杭州蜂之语蜂业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成为我国蜂行业企业中率先获国家实验室认可的企业实验室。  加强与科研院专家的技术合作,积极与质检主管部门的沟通,是“蜂之语”加强企业检测科研实力的另一个有力手段。“蜂之语”与浙江大学签订5年的合作协议,与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养蜂学会等单位形成了长期合作的机制。而与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不定期的交流,特别是请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专家每年1~2次为全体职工进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讲座培训,极大地提高了职工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同时,“蜂之语”每年定期与日本蜂产品实践家进行技术交流,使“蜂之语”对产品的检测水平和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把握始终走在前面,保持了“蜂之语”在蜂产品行业中的领先水平。  钻研防假冒技术  率先建立了我国蜂胶指纹图谱库  “蜂之语一直从原料控制着手,与假冒伪劣作斗争,发现行业内有什么问题,马上就解决。”  在蜂之语采访,碰巧看到了一本大红证书,是由杭州市科技局颁发的,原来蜂之语研究的一种鉴别蜂胶真假的科研成果――《一种利用液相指纹图谱鉴别蜂胶真伪技术的研究》获得了杭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公司检测中心主任周萍告诉记者,这个鉴别方法是12年前开始研究的,已经在2009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保护。也就是说,蜂之语与假蜂胶的斗争,已经持续了10多年了。  周萍说,蜂之语第一次发现蜂胶有假是在1998年。当时的假蜂胶可以用感官鉴别的方法来作明确判断,但如果制假手段越来越高明,以至于用感官方法不能鉴别真伪的时候,该怎么办?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应该可以使用仪器检测的手段来解决,于是他们就从利用现有的仪器开始,研究蜂胶真伪鉴别的方法,2006年又去买国际上最先进的仪器,200万元一台,仪器买回来之后,又开始收集全国及世界各国的蜂胶原始样本,全部收集回来,总共是56个样本,然后利用HPLC指纹技术,一个样本一个样本地建立蜂胶的指纹图谱,通过比较液相指纹图谱中的选定共有峰的特征来判断蜂胶真伪,经过多年的摸索,方法不断成熟,最终建立起了我国蜂产品行业的种类最齐全的蜂胶指纹图谱库。  到现在为止,蜂之语是我国蜂产品行业率先拥有这样的蜂胶指纹图谱库的企业,有了这个蜂胶指纹图谱库,什么样的蜂胶产品,只要测出来一对照,是真是假就全都清楚了。  在研究中,蜂之语公司的技术人员先后撰写了《蜂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一种利用液相指纹图谱鉴别蜂胶真伪技术的研究》、《蜂胶在不同载体中的抑菌试验研究》等多篇高水准的论文,发表在国家一级专业期刊《蜜蜂杂志》和《中国蜂业》上。  2009年,蜂之语的蜂胶真伪鉴别技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了发明专利,专利号是ZL200510060230.8。  从源头防假  五道关口筛查蜂蜜原料  和蜂胶一样,蜂蜜的造假多年来也十分严重,而且造假手段不断升级。  据了解,控制蜂蜜质量的现行蜂蜜国家标准GB18796-2005,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其中的真实性指标是用来判断蜂蜜的真伪的,是强制性质量指标,蜂蜜产品必须符合要求。这个蜂蜜的真实性指标就是碳4植物糖,检测标准是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布的国家检测标准GB/T18932.1《蜂蜜中碳-4植物糖含量测定方法 稳定碳同位素比率法》。国家标准出台的当时,确实对蜂蜜的掺假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蜂蜜市场得到了净化。然而,没有多久,市场上就出现了碳-3植物糖,即以大米、甜菜等为原料的糖浆,而国家标准检测的是碳-4植物糖(即以玉米、甘蔗为原料的糖浆)含量。所以,近来越来越多的碳-3植物糖浆开始用于蜂蜜的掺假,而这种掺假的蜂蜜完全能够通过碳-4植物糖检测,也就是说符合国家标准。因此,现行国家标准已经不适用现在蜂蜜市场的实际情况,大部分掺假蜂蜜按现行国家标准检验都符合要求,而新版蜂蜜国家标准正在修订之中。这也是不法厂家造假猖獗的一个原因。  为了保证自己不受假冒侵害,蜂之语潜心搜集国内外各种检测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制定了蜂蜜原料的五步检测法,即每一批蜂蜜原料在入库前都要经过五道检测关口。  第一关是蜂蜜感官鉴别。  第二关是国家标准要求的碳-4植物糖检测。  第三关是TLC试验:通过薄层层析的方法检测蜂蜜中的寡糖。  第四关是羟甲基糠醛(HMF)含量检测。  第五关是蛋白质含量分析。  在五次检测中只要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原料都被退回。  要保证蜂蜜的真实性,还必须从源头和原料抓起。蜂之语还建立了一套严密的蜂农管理制度,把握好蜂农源头关。蜂之语早于2002年建立了蜂业合作社,对加入合作社的蜂农进行信誉评定、登记,并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公司聘请专家、技术员对合作社蜂农进行养蜂指导和现场养蜂生产监督,确保产品的真实性。  在生产过程中,蜂之语蜂蜜还需要检测二次质量指标,一次是在浓缩后,检测蜂蜜的水分、色度和微生物 另一次是灌装前,检测同样项目,以监控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蜂之语蜂蜜在包装完毕前要取样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另有留样备查。只有成品检测结果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才可以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  整个生产进程中,蜂之语蜂蜜生产车间的洁净度为10万级,完全按照保健食品GMP的要求进行生产环境洁净度的设计要求,其生产过程的生产管理要求也是完全按照GB17405保健食品GMP的要求。同时,执行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22000(HACCP)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四大管理体系整合,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监督,确保产品质量。  相关链接  蜂之语蜂蜜原料  五道检测关口  第一关是蜂蜜感官鉴别:蜂蜜与高果糖浆有着不同的感官,蜂蜜有花香,味鲜而甜润略酸,滋味饱满,富于光泽,而糖浆就没有。掺入糖浆的蜂蜜,天然的花草香气弱小,味道也比较单一,口感不丰满,没有蜂蜜独有的鲜味,颜色比不掺假的蜂蜜要浅。  第二关是碳-4植物糖检测:这是目前蜂蜜国家标准真伪鉴别的一个指标,市场中仍有碳-4植物糖的假蜜在流通,因此很有必要检测。  第三关是TLC试验:即通过薄层层析的方法检测蜂蜜中的寡糖,因为高果糖浆在制备过程中,淀粉中的高分子糖类被残留在蜂蜜中,检测这些糖能够判定蜂蜜的真伪。出口日本的蜂蜜必需通过TLC试验,我国有一个国家检测标准:GB/T18932.2-2002蜂蜜中高果糖淀粉糖浆测定方法――薄层色谱法。现在已经有部分糖浆生产企业能够生产高纯度的产品,能够通过TLC的试验。  第四关是HMF的控制检测:蜂之语研究发现,新鲜的蜂蜜羟甲基糠醛(HMF)含量为零,随着贮存时间延长、或者蜂蜜加工时受热,其含量会慢慢升高 而高果糖浆是淀粉的水解物,淀粉水解、脱色精制后,最后需要加热浓缩,以达到蜂蜜相似的水分含量,才有利于产品的保存。经过检测,糖浆中的HMF在16mg/kg~163mg/kg之间,因此掺入糖浆的蜂蜜原料HMF必须被检测出来。国家《蜂蜜》标准中HMF的质量标准是小于40mg/kg,而蜂之语原料蜂蜜中HMF的质量标准是小于2mg/kg。  第五关是蛋白质含量分析:蜂蜜因为蜜蜂在采蜜时混入蜂花粉,因此蜂蜜中有一定的蛋白质,其含量一般为0.1~1%之间,如果原料中的蛋白质未被检出,或者小于0.05%,则怀疑掺假。  蜂胶、树胶和掺黄酮类化合物的指纹图谱     典型的蜂胶HPLC指纹图谱(1、2、3、5号峰信号强)     典型的杨树胶HPLC指纹图谱(1、2号峰信号弱, 3、5号峰无信号或者很弱)     典型的杨树胶中掺入芦丁、槲皮素的蜂胶制品HPLC指纹图谱(1、2号峰信号弱, 3、5号峰无信号或者很弱,芦丁、槲皮素峰信号异常高)
  • 药监局严查用树胶假冒蜂胶原料行为
    新华网北京11月25日电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25日发布通知,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含蜂胶原料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全面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使用树胶假冒蜂胶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严肃处理。  近期,有媒体报道少数生产企业存在使用假冒蜂胶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为保障消费者安全,通知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蜂胶原料采购是否符合要求,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进行重点检查。  通知指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一律暂停生产销售,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并采取责令召回等措施。  通知强调,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强蜂胶原料管理,不得采购树胶假冒蜂胶,应当严把进货关,建立原料采购记录和供应商档案,保证原料采购可溯源,确保原料质量。
  • 紫色黄金蜂胶潜规则揭秘:市场2/3或为假蜂胶
    继央视称在淡水珍珠之乡浙江诸暨和海水珍珠粉集散地广西北海,发现使用贝壳粉冒充珍珠粉已是公开的秘密之后,关于“紫色黄金”蜂胶的潜规则再被揭露。  据悉,国内每年实际蜂胶销量近1000吨,而中国蜂行业协会秘书长赵小川表示“年产蜂胶只有350吨”,近650吨的销量出入,令整个行业陷入尴尬。国家药监局上周末发出紧急通知,称企业除不得采购树胶假冒蜂胶外,还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责令召回,加诸保健食品之上的紧箍咒今年以来不断收紧。  市场2/3或为假蜂胶  据了解,156万只的蜂群一年只能产100多克蜂胶,按中国蜂产品协会公布的数字和赵小川的说法,我国蜂胶年产量只有300-350吨。而每年近1000吨的实际销量其实是均用杨树芽人工提取加工而成的树脂胶状物。这种树胶出厂价每公斤60-140元,真正的天然蜂胶每公斤售价则高达700-800元,正是其中巨大的差价令相当多企业十年如一日地参与造假行为。  就如同在蜂产品中加入果葡糖浆、淀粉、麦芽糖等以达到国家标准一样,要使得树胶变成蜂胶蒙混过关,还要添加槲皮素和芦丁等人工提取的黄酮类物质,以满足国标中的蜂胶总黄酮含量。据专家介绍,原料蜂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一级品≥15%,二级品≥8%,但由于黄酮类含量很容易造假,所以并非含量越高越好。  记者了解到,供应真蜂胶的蜂农们由于蜂胶本身产量低,又对温度极其敏感难以处理,且价格偏低,仅是韩国市场上蜂产品的七八分之一,因此部分已不愿再生产蜂胶。  食品药品监督局严查保健食品  在蜂胶事件忽如一夜沸沸扬扬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上周末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含蜂胶原料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称对使用树胶假冒蜂胶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一律要求依法严肃处理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一律暂停生产销售,并采取责令召回等措施。与此同时,像对三聚氰胺实现源头控制一样,要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强蜂胶原料管理,严把进货关,建立原料采购记录和供应商档案,保证原料采购可溯源。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2010年保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对保健食品进一步念起了紧箍咒,要求严格查处制售假劣保健食品等行为。紧接着,保健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曝光,监管法规与通知也层出不穷。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理想食品”、产业规模数十亿的螺旋藻市场中,国内打着同样品牌的产品价格差异高达5倍以上,其中要么品质极度低劣,要么假冒。而两月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同样发布通知,对以珍珠粉为制剂原料的药品生产企业实施全面监督检查。贝壳粉事件让珍珠粉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山下湖股价应声下跌,网上颇受追捧的浙江长生鸟也一时间无人问津。本次树胶事件则让今年上半年刚完成股份制改造、原本正谋求上市的全金药业28个自然人股东上市造富的美梦遭遇障碍。  专家观点  全国蜂产品协会副会长郑尧隆  蜂产品剧减使造假更加横行  正常产品供应不上,造假成本又低廉,自然使得一部分不良企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市场。尤其是今年的极端天气严重破坏了油菜等各种蜜源植物的生长、开花与泌蜜,造成蜂产品急剧减产50%以上,造假更因此而横行。
  • “全金蜂胶”被曝造假 武汉多家药店仍销售
    楚天都市报 11月28日,家住江岸徐洲四村的胡女士反映,上网时,突然发现自己吃了5年的全金蜂胶软胶囊,已被央视曝光为假冒伪劣产品,但是,在武汉许多药房柜架上还能买到这种假蜂胶。  据了解,11月22日,CCTV《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浙江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的蜂胶是用人工熬制的杨树胶作为原料,而并非自称的巴西天然蜂胶。而“全金药业”前身为浙江浙大生命药业有限公司。记者在胡女士家里看到,7瓶还没有吃完的蜂胶胶囊,的确都产自该公司。  胡女士说,这些“蜂胶”每小瓶的售价均在160元以上,她每年要吃几十瓶,逢年过节,还经常买来送好友。“如今牙齿缺钙,经常拉肚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吃这个有关?”胡女士说,想到自己吃了好几年的假蜂胶,不免忧心忡忡。  记者随后走访了徐洲新村、二七路、黄石路等5家大小药房,发现蜂胶产品非常多,其中3家药房还在出售“全金蜂胶”。在徐洲新村一家药房,记者看到该品牌蜂胶售价每瓶168元,营业员一再强调说,该产品为天然蜂胶,可降低高血糖、高血脂,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记者询问,是否知道该产品已被央视曝光?对方称:“不知道。也没有接到下架通知。”  对此,华中农业大学蜜蜂研发中心主任张新军介绍,蜂胶是蜜蜂从树芽、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混入蜜蜂自身分泌物形成的一种胶状物质,具有抗氧化功效及调节血脂、血糖等保健功能,而树胶对人体没有任何保健作用,很普遍 蜂胶价格在每公斤800元左右,而杨树树胶价格仅60元左右,因此不少商家以树胶充蜂胶,以牟取暴利。  记者随即将情况反映到相关工商部门。工商部门表示,将尽快调查。
  • 央视曝光销售假蜂胶:蜂胶用树胶造假整整10年
    这就是用来造假的树胶。  我国每年蜂胶销量3倍于产量 造假者称国内最尖端仪器检测不出  央视曝光浙江全金药业销售假蜂胶 杭州不少药店均有销售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混入自身分泌物形成的一种胶状物质。被公认为具有调节血脂、血压、血糖等保健功能。蜂胶好是好,但是产量比较稀少,一个五六万只的蜂群一年只能产100多克蜂胶,所以蜂胶又被誉为“紫色黄金”。  据中国蜂产品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蜂胶每年产量约300吨。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蜂胶每年的实际销量却将近1000吨。那么这些多出来的蜂胶又是从哪冒出来的呢?  河南省长葛市是全国有名的蜂胶生产基地,在宇枫苑蜂业有限公司的专卖店,销售人员却告诉记者,一些所谓的天然蜂胶其实是用树胶冒充的。  所谓的蜂胶中90%是树胶  河南宇枫苑蜂业有限公司销售人员称,现在纯天然蜂胶大多都是冒充的。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厂生产蜂胶软胶囊之类的蜂胶产品,所用的原料在当地叫“提纯蜂胶”,里面蜂胶含量高达95%以上,但是在这家厂的提纯加工车间,记者并没有看到所谓的天然蜂胶原料。在车间的角落,有两口大锅,锅里正在熬制一种黑色的胶状液体。  这名负责人承认,真正的天然蜂胶数量稀少,提纯后每公斤售价高达700多元。这里正在熬制的确不是什么天然蜂胶,而是一种价格相对便宜的胶,每公斤只要160元。  在每年产值达数千万元,蜂胶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河南长兴蜂业有限公司,一名工人承认,这种黑色的液体其实不是蜂胶,而是树胶。  这种浸泡好的“树胶”液体,经过过滤、沉淀、提纯等多道工序,被加工成一种黑色的胶状固体,然后经过简单包装便可出售。厂里的负责人后来承认,他们厂生产的所谓“提纯蜂胶”,正是使用这种“树胶”加工而成,其中90%是“树胶”,每公斤最低售价140元。  河南维康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国内最尖端的仪器也是检测不出来的。  据了解,所谓的“树胶”,其实就是一种使用杨树芽为原料,人工提取加工而成的树脂胶状物。而《蜂胶国家标准》明确规定,非蜜蜂采集,人工加工而成的任何树脂胶状物不能称之为蜂胶,更不允许添加到真正的蜂胶里面。  造假厂商竟自称有原则不能害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使用“树胶”假冒蜂胶的做法,有些厂家竟然还有一套所谓的“原则”。  河南宇枫苑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做,我倒有一个原则,最起码不能伤害人,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个绝对可以放心。有任何问题这个……因为这包括蜂蜜我们做了很多年了。咱做食品的,这几年国家管理也严格了。你做食品,说个土话,不能干那坏良心的事。这是最起码一个底线,不能做一些坏良心的事。”  在进一步调查中记者发现,树胶要变成蜂胶蒙混过关,厂家还要偷偷往里加一些神秘的原料。其中一种黄色的粉末是槲皮素,此外还有芦丁。  据称,槲皮素和芦丁都是人工提取的黄酮类物质,主要就是在使用“树胶”生产所谓“提纯蜂胶”的过程中,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添加,用来提高总黄酮含量。  所谓的“黄酮”,在《蜂胶国家标准》中统称为“总黄酮”。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总黄酮”含量是检验蜂胶的一项重要指标。蜂胶之所以有良好的保健效果是因为蜂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但这种物质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饮食中摄取。  河南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这是潜规则,只要销路可以,反正这个配方已经经历了十年,很多厂家都是这样去做的。  造假蜂胶杭州也有销售  从这名总经理提供的销售单据中,记者看到,购买这种所谓“提纯蜂胶”的客户多达十几个,其中有不少知名厂家,采购价大多都是200多元一公斤。  这种每公斤售价200多元的所谓“提纯蜂胶”,除了18%左右的蜂胶成分,其余大部分都是“树胶”。据称浙江的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其中的客户。  几天后,记者在浙江省杭州市找到了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具有40多年医药生产研究的专业背景,目前主要生产全金牌蜂胶软胶囊等几十种保健品。这家公司在产品手册中宣称,所用的原料是“巴西天然蜂胶”。一名销售负责人再三强调,这种蜂胶原料货真价实。  浙江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称,“蜂胶我们是用最好的原料。每一步都要考究。”  随后,记者来到这家厂的原料库房,只见门口堆放的一批原料非常眼熟,包装外面也裹着白色的编织袋,上面贴着河南“长葛”至浙江“杭州”的货运单。  原来,这批原料正是记者之前在河南长葛蜂源公司看到的那种所谓的“提纯蜂胶”,采购价每公斤只有200多元、里面含有大量的“树胶”成分,但是这种原料到了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成了所谓的“巴西天然蜂胶”。  在这家厂的GMP车间,这种原料经过进一步加工,就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全金牌蜂胶软胶囊。通过印刷精美的产品手册,被宣传成“巴西天然蜂胶”,然后进入北京、杭州等一些大中城市的药店进行销售。在杭州市天天好大药房,全金牌蜂胶软胶囊每瓶售价高达148元。药店销售人员宣称,这种蜂胶使用起来效果很好。( 据央视)
  • "假蜂胶"后续:企业基本属知假造假 药监局责令整改
    市场上大量假冒蜂胶产品客观存在 蜂胶、树胶之间有较大差异,企业基本属知假造假最简便辨识方法:低于1.2元/粒的蜂胶胶囊基本为假货  蜂产品的信任“危机”还在延续。  其实在上周成都召开的相关蜂产品行业培训会议上,就有人担忧:蜂蜜的问题出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蜂胶。  当时人们没想到,作为蜂产品中的高端系列,假蜂胶的盖子被揭开得那么快,而且更加触目惊心。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蜂胶产品质量问题的曝光中称,浙江全金药业生产的假蜂胶在杭州不少药店均有销售。还称在蜂胶原材料中添加树胶造假是行业内非常普遍的现象,已经存在十余年。  并且,在央视报道之后,仍有三个问题困扰人心:一是蜂胶和树胶真的无法区别吗?央视报道中,造假者称“国内最尖端的仪器检测不出”,所以“造假整整10年” 二是市场上确实大多数为假冒蜂胶吗?“产量300吨,实际市场销量却近千吨”?三是蜂胶生产企业是否知假造假?  蜂产品的水,究竟有多深?  “技术”问题:蜂胶、树胶是否可检  我们先来探讨技术问题。尖端仪器真的检测不出假蜂胶吗?  桐庐“蜂之语”蜂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比较大的蜂产品经销商,副总陈建清说,树胶冒充蜂胶,这个情况他们大约在1998年就发现,确实如报道所称,造假横行10年了。  因为蜂胶和树胶主要成分都是黄酮类物质,如何区分一直是业界的一道难题。  经过十年的研究,“蜂之语”研究出了一套“指纹图谱”技术。  技术很专业,实验室周主任解释尽量深入浅出:通过技术手段从蜂胶或者树胶中将黄酮类物质提取出来,然后放到高校液相色谱仪里,每个物质都出现一张类似于“心电图”一样的波峰。不同的物质会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不同的“峰”,技术上称为“谱带”。  正是根据蜂胶和树胶谱带的不同,是以区别。  就此,我们继续向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省蜂业协会理事长胡福良教授求证。胡老师从博士开始就专注于研究蜂产品,尤其是蜂胶。  胡老师说,目前他带领的两个博士生有两项检验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一项类似于“指纹图谱”,另一项更具说服力,原理是分析树胶和蜂胶的成分,有一种物质是树胶当中有,而蜂胶当中没有的。而且该物质非常稳定,难以去除,一经检测,真假立判。  据了解,这些检测技术目前都处在实验室阶段,如果要上升到“行业标准”阶段,还需一个过程。  “市场”问题:绝大多数都是树胶吗  央视报道中称:据中国蜂产品协会公布的数据,我国蜂胶每年产量约300吨,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每年的实际销量却将近1000吨。  市场上蜂胶产品真的有很多是假冒的吗?假冒比例有如此之高吗?  胡福良教授说,市场真实数据很难统计,但大量假冒是“客观存在”的。  根据今年以来的原料价格,基本可以判断:纯蜂胶价格应该在800元/公斤以上,一般的蜂胶胶囊,消费者可以自己算一下,如果价格低于1.2元/粒,基本上都是假的。  “企业良心”问题:蜂胶企业是否知假造假  根据上两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又想到第三个问题,是不是因为蜂胶、树胶难以检测,会不会有些企业不小心买到了假原料,也就是树胶原料,然后当作蜂胶来生产,换句话说是不是那些卖假蜂胶成品的企业本身也是受害者?  浙江全金公司昨晚在其网站上发布的《关于全金蜂胶产品质量问题处理紧急公司函》中也提出:原料厂家“河南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有出厂合格检验报告书……国家标准规定的蜂胶原料的功效成分检测指标仅仅是总黄酮,我公司按照国家标准GB/T24283-2009进行检测,结果都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但无法识别生产厂家原料中总黄酮的来源。  但是,多方采访下来,“那些卖假蜂胶成品的企业本身也是受害者”的可能性被无情地推翻了。  有生产厂家坦言,原料进来的时候,一是价格判断,近年来,纯蜂胶价格每公斤为七八百元,而树胶每公斤只要150元上下。二是外形判断,树胶的原料是杨树芽,只要稍有经验,那和蜂胶还是一眼就能辨别出来的,提取过程中气味也完全不一样。即便是提取后两者外观接近,但是气味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所以,“知假造假”,不可原谅。  在对胡福良教授的几次采访中,他都会说到蜂农。他担心制假现象对整个行业带来的冲击,研究了几十年,蜂产品确实是个好东西,假的应该被去除,行业则需要维护,“尤其是蜂农,靠天吃饭,很辛苦,现在蜂蜜价格甚至低于白糖,如此被低估,蜂农们需要保护”。  相关新闻     将记者请出公司后,全金药业的员工关上了大门。  浙江全金药业:停止蜂胶产品生产召回相关批号产品  11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杭州九堡九环路48号的浙江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一楼到四楼的楼梯两边,挂满了宣传公司业绩的海报。  记者找到副总裁办公室,一位女工作人员拦住了我们。该工作人员请示后告诉记者:“不好意思,现在不方便接受采访。”并说,下午公司已再次接受了央视采访,事件结果会在当天晚些时候公布在公司官网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  记者提出希望能直接和负责人对话,也遭到了拒绝。同时,记者发现,该公司网站上登出的热线咨询电话已经停机。  傍晚,记者登录该公司网站,首页“公司新闻”一栏中,最新更新的《关于全金蜂胶产品质量问题处理紧急公司函》中表示,对全金蜂胶以下批号产品因使用了“河南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的原料作如下处理:  1、从零售货柜上撤柜,上述批号产品停止销售。  2、希望代理商协调好零售商,对于购买该上述批号产品的消费者给予退货、退款等处理,由我公司承担。  3、零售终端客户同意退货给代理商,代理商将上述批号产品暂就地封存,等待官方处理结果,我公司做统一处理决定。  函中还提到“对蜂胶产品停止生产销售”,附表中有一批停止销售产品的批号。  下午,记者随机走访了两家大型连锁药店和一家大型连锁超市,都没有发现“全金”牌蜂胶产品。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封存原料、产品并送交检验机关检测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于昨天对全金药业进行了现场检查。  与此同时,昨天下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首页上已经出现《省局迅速部署应对蜂胶产品质量事件》的通报。  其中称:据检查,浙江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浙江浙大生命药业有限公司,2010年5月进行改制变更为浙江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证照齐全的专业生产保健食品的生产企业。2006年3月该公司取得全金牌蜂胶软胶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国食健字G20060355),2008年正式生产。该企业于2010年6月和9月从河南省长葛市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购进蜂胶原料生产成全金牌蜂胶软胶囊上市销售。执法人员在全金药业的原料仓库和成品仓库分别发现了蜂胶原料(标识为河南省长葛市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生产)及全金牌蜂胶软胶囊成品,并对其进行了现场抽样和封存。  11月22日上午,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下一步工作,提出四项措施。一是立即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整改 二是立即对有关原料和成品进行抽样封存,并及时送交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三是对企业违法违规生产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四是立即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迅速对相关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  据悉,全金药业目前已经主动停止生产,并发布产品召回公告。
  • 蜂胶造假行为震惊高层 国家药监局要求从严处理
    核心提示: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使用树胶假冒蜂胶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一律要求依法严肃处理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一律暂停生产销售,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并采取责令召回等措施  每经网11月25日快讯(每经记者 陈时俊 发自上海)11月25日晚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则名为《关于加强含蜂胶原料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就近期媒体广泛关注的不法蜂胶生产厂商以树胶冒充食用蜂胶一事作出紧急回应。  根据该《紧急通知》中内容的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含蜂胶原料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保健食品生产日常监管等有关工作要求,对辖区内含蜂胶原料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全面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蜂胶原料采购是否符合要求,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同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使用树胶假冒蜂胶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一律要求依法严肃处理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一律暂停生产销售,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并采取责令召回等措施。最后,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强蜂胶原料管理,不得采购树胶假冒蜂胶,应当严把进货关,建立原料采购记录和供应商档案,保证原料采购可溯源,确保原料质量”。  此外,该《紧急通知》还要求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于2010年12月30日前将监督检查情况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许可司。  据了解,除了国家食药监局的紧急处理“树胶丑闻”,中国蜂产品协会也于11月24日发布了一则《关于严防掺杂使假和加强行业诚信建设的通知》,要求“严防掺杂使假 提高认识,配合做好专项检查工作 加强自查自纠 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企业自律,抵制恶性竞争 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  通知全文如下:  关于加强含蜂胶原料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  食药监办许[2010]1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近期有关媒体报道少数生产企业存在使用假冒蜂胶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为加强含蜂胶原料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含蜂胶原料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保健食品生产日常监管等有关工作要求,对辖区内含蜂胶原料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全面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蜂胶原料采购是否符合要求,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二、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使用树胶假冒蜂胶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一律要求依法严肃处理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一律暂停生产销售,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销售者停止销售,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并采取责令召回等措施。  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强蜂胶原料管理,不得采购树胶假冒蜂胶,应当严把进货关,建立原料采购记录和供应商档案,保证原料采购可溯源,确保原料质量。  请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于2010年12月30日前将监督检查情况报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许可司。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 检测技术受限成假蜂胶霸市主因
    中国蜂行业今年可谓风波不断。继不久前蜂蜜被曝掺蜜精等勾兑后,近日被业内誉为“紫色黄金”的蜂胶又被推到风口浪尖,有报道称中国蜂胶市场近9成为假货,一时舆论哗然。行业专家表示,假蜂胶横行,蜂农和蜂行业都很受伤,而技术受限是这一问题持续长达十余年的主要原因。  树胶当蜂胶 一场长达十年的行业骗局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树胶),混入其上腭腺、蜡腺的分泌物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因其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而倍受推崇,但其产量却很有限。有数据显示,一个5~6万只的蜂群一年只能生产蜂胶100-150克,蜂胶也因稀而贵,被誉为“紫色黄金”。  但近日“紫色黄金”遭遇了尴尬。有媒体报道称,我国每年实际的蜂胶销量近1000吨,而中国蜂行业协会秘书长赵小川表示“我国年产蜂胶350吨”,两者之间有近650吨的出入。  据报道,这650吨是被“潜规则”了,“树胶”冒充“蜂胶”,长期霸市。该报道称中国蜂胶市场近9成为假货。对此,赵小川表示没有做过相关统计,不能做相关评价。  而据记者了解,涉及制假的企业从1998年就开始拿树胶当蜂胶,这个潜规则已在蜂胶行业内潜伏了十余年,甚至成了医药公司共识。本次被曝光名单中,甚至涉及中国蜂行业协会多家会员单位,而浙江全金药业等知名制药公司等悉数在列,树胶变蜂胶几乎成了一场行业骗局。  参与《蜂胶国家标准》制订的我国知名蜂产品研究专家、浙江大学教授胡福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上确实存在部分蜂产品企业利用树胶假冒蜂胶问题,“有些是出于自我保护,别的企业在做,成本低,他们就跟风。”  胡福良曾经和他的博士生们一起利用自己发明的检验技术对市面上的蜂胶产品做过检测,而对检测所得假蜂胶比例问题,胡福良教授显得很保守,“只能说较多。”  芦丁:蜂胶中的“三聚氰胺”  树胶如何能充当真蜂胶不被识破?一场行业骗局为何十年后才被拆穿?  原来,蜂胶制假者利用“蜂胶来源于植物树枝”这一原理,采集杨树树皮、叶等加入水进行压榨和熬煮,取得粘手的树胶,而其与蜂胶在外观、气味上等极其相似,感官上难以辨别。  尽管通过此种手段提取的树胶在外观上与蜂胶基本无异,但它并不含黄酮——一种蜂胶含有的并且是有关部门检测时的质量指标物质。于是制假者在树胶中加入人工提取的黄酮类物质槲皮素和芦丁,这恰与假劣奶粉为过氮成分检验关就添加三聚氰胺的手段类似。有些假蜂胶产品甚至还堂而皇之地打出“选蜂胶看黄酮”、“蜂胶黄酮含量越高越好”之类广告蛊惑消费者。  据胡福良介绍,黄酮是目前我国对蜂胶检测的主要质量指标,真蜂胶中含有包括芦丁、槲皮素在内的100多种黄酮物质,统称为总黄酮。但目前我国对蜂胶的检测以检测“芦丁”含量换算总黄酮为主,称为“芦丁法”,也有部分检测“芦丁”和“槲皮素”两种成分。  “由于检测成分单一,制假者就有可趁之机,他们利用人工合成的芦丁和槲皮素,计算好成分,来替代本来应该是蜜蜂合成的动物性黄酮,有关部门在检测时是无法做出判别的。”胡福良表示,技术性问题是这场骗局得以维持十余年的主要原因,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很纯熟的检验蜂胶的技术。  胡福良同时表示,在和他的博士生们一起推广检验蜂胶的新技术时,“受到了一些阻力,主要是一些蜂产品企业家们,但目前我们已经申请了专利。”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已介入调查  记者昨天从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官方网站获悉,由于浙江省内的浙江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涉及此次蜂胶产品质量问题,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已于22日下发紧急通知,加强对该省所有以蜂胶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企业的监管,并将对所有蜂胶产品进行抽样调查。
  • 《蜂胶中杨树胶的检测方法》行业标准发布
    《蜂胶中杨树胶的检测方法&mdash &mdash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行业标准GH/T 1081-2012已于7月9日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一直以来,蜂胶产品检测手段的滞后发展为市场上以树胶等物质冒充蜂胶的造假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长期困扰着蜂产品行业。蜂胶是工蜂采集树脂等植物分泌物与其上颚腺、蜡腺分泌物等混合形成的胶黏性物质,杨树胶是杨属植物的芽、叶子或树皮等组织经人工熬制加工,再经乙醇提取而成的提取物。浙江大学胡福良、张翠平等发现:树脂中水杨苷会在蜜蜂腺体分泌的&beta -葡萄糖核糖苷酶等作用下水解,然而在杨树胶的加工过程中却能够稳定存在;此外,杨树胶中含有而蜂胶中不含有的特征成分&mdash CCP(分子量为406)。因此建立了将试样经乙醇提取,浓缩,溶解于水后,紫外检测213nm处水杨苷和CCP的有无判断蜂胶中是否含有杨树胶的方法。 该标准采用赛分科技生产的HP-C18(4.6 x 150 mm,5 µ m)色谱柱,建立了以水杨苷和CCP为参照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案。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epax HP-C18(4.6 x 150 mm,5 µ m);流速:1mL/min;采用乙腈和0.5%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3 nm;柱温:30oC;进样量:5 µ L。这种鉴别方法可准确定性并定量,从而判断出蜂胶中是否掺入杨树胶。此次《蜂胶中杨树胶的检测方法&mdash &mdash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行业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必将为广大养蜂者、蜂产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Sepax HP-C18色谱柱产品介绍: Sepax HP-C18色谱柱专门为高比例水相流动相下的分离而设计,十八烷基官能团通过亲水性极性基团键合至硅胶表面(如上图),从而使得色谱固定相在高比例水相的流动相中仍保持高度稳定,因此,特别适合各种极性化合物的高效分离。另外,HP-C18采用单层官能团键合技术和残余硅醇基封尾技术,因此具有高选择性和高分离效率。 Sepax HP-C18固定相的理化参数:硅胶:球形, 高纯度(金属杂质10ppm)孔径:120Å 200Å 粒径:3、4、5、7和10µ m3、5和10µ m孔体积:1.0mL/g1.0mL/g比表面积:300m² /g200m² /g固定相结构:单层全封尾单层全封尾碳载量:17%10%关于赛分科技 赛分科技有限公司(Sepax Technologies, Inc)总部位于美国特拉华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致力于开发和生产药物与生物大分子分离和纯化领域的技术和产品。赛分科技是集研发、生产和全球销售为一体的实业型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液相色谱柱及耗材、固相萃取柱(SPE)及耗材、液相色谱填料以及分离纯化仪器设备。在液相色谱领域里,赛分科技已开发出了100多种不同型号的液相色谱材料,涵盖了反相、正相、超临界(SFC)、手性(Chiral)、离子交换、体积排阻、亲和、HILIC等各种类别,为世界范围内液相色谱产品最为完善的企业之一。 赛分科技的创新技术使之生产出具有最高分辨率及最高效的生物分离产品,包括体积排阻、离子交换、抗体分离、和糖类化合物分离色谱填料和色谱柱,可广泛地应用于单克隆抗体、各种蛋白、DNA、RNA、多肽、多糖和疫苗等生物样品的分析、分离和纯化。赛分科技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产品线已使赛分成为全球生物分离的领航者。 公司网站: www.sepax-tech.com.cn www.sepax-tech.com
  • 蜂胶市场造假严重 专家称国标过低是重要原因
    山东省蜂业协会、中国蜂业学会、中国蜂产品学会等专家在接受齐鲁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蜂产品混乱,“国标”太低是很重要的原因。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胥保华介绍,现在市场上的蜂胶产品纯正的不多,蜂胶产品掺入树胶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原因是检测起来比较困难,普通消费者无法分辨。目前,浙江大学的专家正在研究比较可行的检测仪器和方法。”胥保华说。  对于现在的蜂产品市场,研究蜂学的胥保华用“乱象横生”来形容,“蜂蜜、蜂王浆掺假早就被市民所知,现在又爆出了蜂胶造假,在我看来,国家标准也有一定问题。”  山东省蜂业协会副理事长、山东蜂业与蜂产品质量检验所所长张西坤说,蜂胶的“国标”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消费者购买蜂胶看的主要是“黄酮类含量”,这也是国家标准检测的重点。  据张西坤解释,国家有关规定中,蜂胶总黄酮含量指标,即原料蜂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一级品≥15%,二级品≥8%.“但黄酮类含量很容易造假,加入一些物质就可以随意控制黄酮类的含量,所以并不是黄酮类含量越高越好。”  知蜂堂专家刘玉敏认为,假蜂胶产品乱象的根源就是国家检测标准低,不少人往蜂胶里非法加入中药、西药,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市场上蜂胶产品大多傍上“巴西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养蜂学会副会长、中国蜂产品学会副会长宋心仿表示,巴西蜂胶是比较早的,但是巴西实行机械化养蜂,产量还没有我国大,所以出口的可能性比较小。  宋心仿认为,市场上蜂产品造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原来是在蜂产品中加白糖,再后来为了达到国家标准增加果葡糖浆、淀粉、麦芽糖等。这样造出的蜂产品在口感、含量上都能达标,这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他看来,解决方法就是修改国家标准,让造假“没那么容易”.  记者了解到,山东蜂业协会已经在山东多地对纯正蜂胶进行检测试验,得出数据后进行分析,最终推动“国标”的修改。
  • 蜂胶市场亟待规范 违规添加禁而不止
    现今市场上蜂胶产品的种类众多,但繁荣的背后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违规添加到一证多用,从夸大服用效果到将批准文号当做摇钱树,究竟这些乱象的成因何在?主管部门又将如何整治?本文将为您逐一揭开。  蜂胶是蜜蜂从胶源植物新生枝腋芽、花蕾、创伤处采集的树脂类物质,经与蜜蜂腺体分泌物混合转化而成的胶状物质,是一种具有抗菌消炎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天然物。近年来,蜂胶保健食品以其保健功效而风靡市场。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蜂胶产品以“披洋皮”、虚假宣传、夸大功效、一证多用等手段,企图鱼目混珠,为消费市场埋下了安全隐患。《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通过大量调查走访,揭开部分蜂胶产品的红盖头,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  蜂胶产品乱象丛生  乱象一:违规添加禁而不止  早在2002年,卫生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就将蜂胶列为《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2007年7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关于食品中添加药物成分有关问题请示的回复》中明确指出,国家规定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只能在保健食品中使用。也就是说,普通食品是不可以用蜂胶做原料随意添加的。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在《关于蜂胶产品暂不纳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的复函》中,首次提出蜂胶属可用于保健食品目录中的物品,如需开发用于普通食品,应按照有关规定程序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估。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在部分“食”字号普通食品中发现蜂胶等原料,并请示卫生部,保健食品是否可作为生产“食”字号普通食品的原料。卫生部批复称,蜂胶等原料属于《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经研究认为,上述名单所列品种仅限用于保健食品,未经安全性评价证明其食用安全性的,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生产经营。2009年8月11日,卫生部致函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药监局(卫办监督函(2009)709号),商请做好蜂胶产品监督管理工作,再次重申蜂胶产品纳入保健食品管理,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生产经营。  尽管国家对蜂胶的使用范围一直都有明确规定,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数蜂胶产品仍是“食”字号,并没有获得保健食品的身份,也没有获得保健食品的许可,却堂而皇之地在药店和超市专柜中大张旗鼓地销售。  2009年10月9日,《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在特易购商业(广东)有限公司(圣地店)销售的汕头市积士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王室蜂胶燕麦滋养羹”的包装标识上发现,其内容标识为“配料:奶粉,蜂胶等,卫生许可证号:粤卫食证字第0501A00061。”  2009年10月27日,在广州市荔湾区君康大药房销售的湖北李时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蓓利蜂胶软胶囊”产品的包装标识内容如下:“配料:蜂胶,大豆油,明胶,甘油,卫生许可证号:蕲卫食字【2005】第00013号 广州德晖中西药店出售的2009年8月30日生产的标识为“健逦蜂胶软胶囊”产品的参数标示为“主要原料:纯蜂胶(每100g含总黄酮≥4500mg) 食品卫生许可证:鲁卫食证字【2008】第370783-0216008号。”  2009年9月24日,在广州市越秀区德政中路251号广州健民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健华店销售的绍兴市田力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蜂胶胶囊”的产品参数为“配料:蜂胶粉,规格:300mg 100粒,标准代号:Q/STSO10,卫生许可证:(浙)卫证字(2007)第330682100100号。”  2009年11月6日在广州市越秀区普康药房经营的药店销售的标识为“美澳健牌蜂灵胶软胶囊”产品的包装标识内容为“配料:蜂胶,灵芝孢籽粉,植物油,等。卫生许可证号:粤卫食证字【2003】第1600A00071号 生产商:广东美丽康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日期是:20090204。”  上述产品均是没有正规保健食品文号,以食字号卫生许可证号销售的产品。依据卫生部及质检总局文件,上述产品似属涉嫌违规添加蜂胶的普通食品。  2009年11月5日,《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库查询得知,2003年以后,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进口蜂胶胶囊只有3种,蜂胶液有4种,有160种国产蜂胶产品获得了国食健字号,是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的正规保健食品(2003年以前卫生部审批的未统计)。  普通消费者因缺乏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自然无法辨识所购买的产品是药品、保健食品还是普通食品。药店市场上销售的五花八门的蜂胶产品,到底应该归属于保健食品还是普通食品?产品是否合法?之间有何区别?在受访时,很多消费者表示自己不明白不清楚。  这也就是那些涉嫌违规的食字号产品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这种混乱的现象也引起了国内嗅觉灵敏的职业打假人的注意。一些国内知名的职业打假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武器,向药店和厂家自发地展开了一场打击食字号蜂胶产品的围剿战。可以说,职业打假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些违规企业和经营者的疯狂,但是,他们的成果并不乐观。他们购买问题产品后投诉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时,部分基层执法工作人员也不十分清楚这类产品是否违规违法。工商局让他们找卫生局,卫生局让他们找食品药品监督局,几个部门推来推去。不得已,他们只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来起诉。可是,部分法官因对法律政策和部门规章的理解不同,有的并不支持他们的诉讼主张。而他们的败诉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些涉嫌违规企业和商家的气焰。  乱象之二:一证多用 夸大宣传  并非产品上标有保健品文号就是完全安全合法的保健食品,因为市场上还有一个保健品文号出现在不同产品外包装上的现象。  《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查询到,国食健字G20050028证书文号系威海紫光科技园有限公司申请的“金奥力牌蜂胶胶囊”的国产保健品证书。批准的保健功能是“增强免疫力”,适宜人群是:“免疫力低下者”。  记者调查发现,该保健品批准文号在被多家公司共同使用。比如标称广州鑫海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威海清华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蓓美力蜂胶软胶囊” 标称美国康之源国际集团提供技术支持威海清华紫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康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美国康纳斯金奥力牌蜂胶软胶囊” 标称美国加州洛杉矶(安倍)公司授权、监制,广州市益体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安倍百合康牌蜂胶软胶囊”,都在共用这个国食健字G20050028证书。  记者在联众医药网上的威海清华紫光金创力事业部招商信息上看到,招商产品名称为“金创力蜂胶软胶囊”不但用的是国食健字G20050028文号,食用方法及食用量也由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复的“每日2次,每次2粒”变成了“每日2次,每次1〜 2粒”。食品医药网上一则招商信息显示,一款名为“纽约加佰利蜂胶软胶囊”出具的证书文号也是G20050028文号,但把批准的保健功能“增强免疫力”,扩展到了“增强免疫力、修复胰岛细胞调节内分泌、调节血糖、血脂、血压、软化血管、抑制肿瘤,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适宜人群由批复的:“免疫力低下者”扩展到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 需增强免疫力者 免疫力低下、体质虚弱、易感冒人群 内分泌失调、色斑、皱纹、青春痘较多者 胃肠炎、肝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用法用量也一样擅自变成了“每日2次,每次1〜 2片。”在广州明轩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招商中,国食健字G20050028蜂胶软胶囊的功效作用变成了“预防糖尿病、有效对抗糖尿病并发症”,适宜人群变成了“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人士。”  2009年10月26日,《兰州鑫报》上一则蜂胶活胰软胶囊的广告上称,蜂胶活胰软胶囊是由全国医药500强清华紫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历经7年,组织国内外12位糖尿病治疗专家,结合自身多年对蜂胶的研究积累,耗费巨资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蜂胶提速降糖产品。它从控制血糖,阻止并发症入手,独创轰动全球医学界的“蜂胶提速降血糖疗法”!快速降血糖,一个月到正常,彻底摆脱降糖药,控制并发症……蜂胶活胰软胶囊,纯天然蜂胶提取,安全无毒,不含激素!服用3〜 5天:胃肠通畅,饥饿感消失,睡眠改善,感觉身体有力,起色好转 服用10天:恢复尿糖平稳,其他西药可酌情减量 服用1个月:恢复人体自愈能力,血糖恢复正常,西药逐渐停服,口喝多饮、四肢无力、眼前模糊等症消失。服用3个周期:停服西药,胰岛分泌恢复正常,肝、肾功能恢复健康,摆脱并发症威胁!”夸大治疗范围的非法广告的最后,经销商还没忘记让消费者辨明真伪:“怎样确定蜂胶活胰的品质?第一步: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第二步:点击’数据查询’,输入产品批号G20050028即可知道蜂胶活胰是合法正规的优质产品。”又是这个万能的“G20050028”证书,产品名称却已经由“金奥力牌蜂胶胶囊”变身为了“蜂胶活胰软胶囊”,保健功效更是被说得神乎其神。  记者曾联系该证书所有者威海紫光科技园有限公司,试图了解到底哪些公司与其有真正的合作关系,以便揭开此证书泛滥实情,但对方一直没有对此作出任何说明。  乱象之三:产品批号闻风而变  消费者徐利波于2009年9月28日在广州市海珠区好信大药房购买了南宁富莱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深圳惠普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普生)营销的“惠普生蜂胶胶囊”,回家后发现该产品标识的配料如下:天然蜂胶,甘油,明胶。执行标准号:Q/NNFLX005,卫生许可证号:南卫食证字(2006)第450101-000389号。遂认为该公司生产销售的“惠普生蜂胶胶囊”使用蜂胶作为原料,涉嫌缺乏国家行政部门法定依据向《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举报,要求协同政府职能部门对此事予以关注,以净化改善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  后来惠普生与消费者达成了和解。面对记者的置疑,惠普生一再强调该产品生产销售是合法合规的。当记者问道,公司既然认为是合规合法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公司不但不会把产品撤柜,还将继续生产销售?该工作人员则表示,自己只是客服工作人员,无法回答记者的问题。  而后来记者在几大药店看到,几天时间,原来药店里摆放的所谓“合规合法的”惠普生蜂胶胶囊已经改头换面成了“惠普生乐人牌蜂胶VE软胶囊”。不但产品换了外衣,而且摇身一变成了“国食健字G20090110”。记者随后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库查询到,这个文号是2009年5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给北京奥达康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证书文号,名称为“乐人牌蜂胶VE软胶囊”。记者仔细研读了惠普生这款产品发现,生产厂家没有变,依然还是南宁富莱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美国大宝龙国际集团监制,深圳惠普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营销。但是比之前的产品多了个出品单位,就是这家北京奥达康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乱象之四:批准文号变身“摇钱树”  业内知情人士告知记者:市场上大部分同样规格的蜂胶产品价格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大多产品成本其实很低,所以吸引了很多企业来到这个行业淘金。但是据说一个保健品文号申请下来要几十万元,而且申请过程长,通过难度大。而没有保健品文号又无法在市场上销售,所以好多公司只能采用与有证单位共同合作生产的办法来经营。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持有者可凭此证书转让技术或与他方共同合作生产。转让时,应与受让方共同向卫生部申领《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副本。申领时,应持《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并提供有效的技术转让合同书。《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副本发放给受让方,受让方无权再进行技术转让。”  这条规定给了无证企业一个机会,也成为有证企业的摇钱树。据了解,在实际操作中,所谓合作生产,其实就是双方签订一份合作协议,办妥相关行政手续。真正核心的还是要支付给具备证书的公司或企业一部分挂名费用,或者按产销量利润分成,或者委托生产,然后就能够合法的把对方文号和名称打在产品包装上,使因无证不合法的产品摇身变成有证合法。  记者在北京奥达康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网站上看到,“公司的宗旨是帮助中国公司和国际制药和保健品企业加速他们的产品在中国的申报进程,提高申报的成功率,优化客户的显性和隐性成本,降低投资风险。奥达康坚信:只有与客户成为合作伙伴才能确保长期的业务联系,很多和我们初次合作后的客户都成为了我们的老客户,这是对我们这一理念的有力证明。”  主管部门已着手规范市场  针对于蜂胶产品的诸多乱象,中国蜂产品协会蜂胶专委会在《关于当前蜂胶产品市场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表示,蜂胶未列入2002年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51号)发布的食品和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就是说蜂胶产品不能以食品名义生产销售。卫生部在同一文件中将蜂胶列入保健食品原料名单,就是说蜂胶类产品必须经过申报,获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后方取得合法的生产销售资格。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外的任何机构都无权审批蜂胶保健食品。  凡标注地方批文号的蜂胶产品,均为无效批准文号,产品包装上须标注保健食品标注。《意见》最后指出,蜂胶专委会将在报请中国蜂产品协会批准后,择机对蜂胶产品的合法性、产品质量、广告宣传等情况进行市场调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蜂胶行业健康发展。中国蜂产品协会在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的《关于当前蜂胶产品市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建议尽快加强规范管理的报告》里也强调,个别企业将蜂胶产品作为普通食品,明显违反了保健食品管理的相关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对此进行了回复,在《关于加强蜂胶产品规范管理意见的复函》中显示,为防止食品生产企业将蜂胶作为普通食品生产销售,质检总局将组织修改相应的市场准入细则,逐一清理发放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记者了解到,2009年8月上旬,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保健食品行业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和企业界将焦点集中在保健食品审批制度上。部分专家强调,对保健食品的管理,如果从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监管模式向轻审批重监管模式转变,全面实行备案制管理,将会大大促进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保健行业专家提交书面意见至国务院法制办(以下简称《意见书》)。《意见书》认为,当前审批制度不够科学,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一是批号花费不菲。二是重复审批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审批效率低下。四是可执行性较差。  2009年10月15日,第二次全国蜂胶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全国一百多家蜂胶生产经营企业代表参加了该次会议。  在会上,赵小川副会长公布了200余个国家批准的蜂胶保健食品名单及存在突出问题的企业与产品名单,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现行的法规标准生产,规范蜂胶市场。  另悉,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委会日前公布了新的《蜂胶》国家标准(GB/T24283-2009),该标准已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 假冒蜂胶或致重金属中毒 专家支招如何鉴别
    蜂胶,无论是保健,还是治病, 已被公众所认同。但最近一些不良企业用树胶冒充蜂胶,或在胶囊中灌注酱油的造假行为被曝光之后,立刻引起人们的质疑和谴责。蜂胶为什么具有保健功能?它适 应于哪些人群?怎样才能买到质量好的蜂胶?假蜂胶对人体有何危害?下面,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解答。  天然配比是保健关键  营养专家认为,蜂胶是一种纯天然的健康物质,对人体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综合性作用。蜂胶的保健治疗作用,关键不在于 高含量的黄 酮,而在于它绝妙的天然配比,以及多种物质起到多病同治的目的。因此,我国批准蜂胶的保健功能是调节血脂、调节血糖、调节免疫。  蜂胶为 什么具有这样的作用?专家介绍,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混入其上腭腺、蜡腺的分泌物加工而成的一种胶状物质,含有大量的黄酮类、萜烯类 等化合物以及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因为蜂胶生产量少,收集困难,特别是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被人们誉为“紫色黄金”。  蜂胶含有300多种天然成分、3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如预防流感、消炎抗菌、治疗溃疡、健肠胃等。  医疗专家说,蜂胶的主要作用是清理血管、降血脂等,适应于高血脂、高血糖、免疫力低下人群使用。但它毕竟是一种保健品,保健品不等于药品,有病 还应看大 夫。他们提醒,保健品也不能当饭吃,也有一定的服用数量、疗程以及禁忌,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  多种多样的鉴别方法  专家指出,蜂胶的功效取决于其300多种天然有效成分,并非单一的黄酮,总黄酮含量并不是鉴别蜂胶好坏的标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蜂胶只具备国家批准功能的一项或两项,少数蜂胶才能同时具备3项功能。  专家说,购买蜂胶时,我们应知晓其主要特性和鉴别方法。注意查看是否有正规的国食健字的批准文号,可先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上查找 一下该产 品是否通过国家的GMP认证及进口蜂胶有没有《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正宗蜂胶滴到玻璃杯中的水面上,可形成不易消散的油膜,而树胶滴入水中后,会迅速 扩散到杯壁上 蜂胶闻起来有芳香气味,而树胶则有一股恶臭味 正宗蜂胶摸起来黏度较大,树胶黏度明显不够。同时,还可用眼看来鉴定蜂胶的外观和颜色 用口 尝去鉴定蜂胶的味道 用95%的酒精溶解的方法去鉴定蜂胶的纯度。  专家对一些人喜爱用蜂胶软胶囊的做法持反对意见。这是因为软胶囊在经过高温定型时,大量珍贵成分流失,大幅降低了蜂胶特有功效。专家说,蜂胶是否易吸收在于蜂胶分子结构,并非取决于产品剂型,消费者认为软胶囊好吸收的观点是错误的。  假冒蜂胶有较大危害  近年研究报告表明,大约两万只蜜蜂只能生产20千克的蜂胶,而我国每年的蜂胶原料产量为200多吨,而市场上销售的产品竟然达到500吨之多。可见,有超过一半的蜂胶产品都是假冒或者真假参半的。  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违规厂家生产的假冒产品是数不胜数,造成蜂胶市场极度混乱。很多蜂胶产品包装上都标称“天然蜂胶”字样,实际上主要原料却 是杨树 芽。 这些杨树芽经浸泡、过滤、沉淀、提纯等多道工序,再加入少量蜂胶,即可被加工成类似蜂胶的黑色胶状固体。树胶要变成蜂胶,厂家还偷偷加了一些槲皮素 和芦丁,提高蜂胶中的黄酮含量,以应对检测。其实,这些人工黄酮对人体是有害的。  专家指出,蜂胶的保健功能是其天然配比形成的,人为添 加槲皮素和芦丁等物质来提高蜂胶中的黄酮含量,一是破坏了蜂胶成分的原有配比,二是起不到养生保健作用。假冒蜂胶因多项技术不过关,会给人体造成极大危 害。如将没有经过提纯过滤的毛胶加入到胶囊里面,毛胶里面的病菌和重金属严重超标,会造成人体重金属中毒。又如将灌注酱油胶囊冒充天然蜂胶,自然没有蜂胶 的保健功能。因此,专家提醒大家,买蜂胶千万不要图便宜,万一食用了劣质蜂胶或假胶,既损害了身体,又耽误了病情。
  • 欧盟允许进口我国蜂胶蜂花粉
    8月20日,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签署补充决议2012/482/EU,修订关于允许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产品目录的2002/994/EC决议,正式将蜂胶、蜂花粉纳入目录内。该决议已于8月22日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  2002年初,因氯霉素事件,欧盟对我国蜂产品实施禁运。同年底,在我国向欧盟提供已施行残留监控等证据后,欧盟发布2002/994/EC决议,允许进口我国蜂蜜、蜂王浆,但该目录中未提及蜂胶、蜂花粉等其他蜂产品。虽然此后我国其他蜂产品均顺利出口欧盟多年,但今年3月至今,陆续有我国出口欧盟蜂胶、蜂花粉被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国家通报非法进口或被扣留。事发原因是部分欧盟成员国认为,蜂胶、蜂花粉不在2002/994/EC目录之列,禁止进口。经国家质检总局与欧盟紧急协商,目前欧盟终于正式将蜂胶、蜂花粉纳入许可进口目录。  在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企业在对欧出口蜂产品时应注意三点。一是该决议仅适用于供人类食用或动物饲料用的动物源性产品,对属于非食用动物源性蜂产品的蜂蜡,应按欧盟1069/2009法规规定,在欧盟TRACES体系进行备案。二是按该决议要求,出口欧盟的蜂产品应批批检测,并附带我国官方证书。三是由于目前我国与欧盟蜂花粉的HS编码不同,对其出口可能带来证书等方面的麻烦,尚需留意。
  • 起诉“颐寿园”食品添加蜂胶 索十倍赔偿
    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实施后,“保健品行业何去何从”和“十倍赔偿金”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近日,南昌一位市民引用《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将国内知名的蜂产品生产企业——颐寿园(北京)蜂产品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称“颐寿园”方面在普通食品中添加蜂胶销售,违反了国家的禁止性规定,已对消费者构成了欺诈,请求法院判决对方支付10倍赔偿。日前,新建县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此案,并将于11月20日开庭审理。   “颐园蜂胶液II”包装盒上没有“蓝帽子”标识和“国食健字”批号  “颐园蜂胶液II”没有“蓝帽子”标志  6月6日,位于南昌市新建县新建大道上的“颐寿园”蜂产品专卖店迎来了一位“大客户”。这位女士一次性选购了40余盒“颐园蜂胶液II”产品,总价达3149元。虽然“颐寿园”蜂产品有限公司被誉为行业龙头企业,“颐园”牌系列蜂产品销量一直不错,但店员们仍对完成这样一笔交易感到惊喜不已。  就在6天前,《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实施。这部法律明文规定,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在此之前,很少有人会对陈列在保健品货架上名目繁多的保健品仔细查看,看看外包装上是否具有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和“蓝帽子”标志,40多盒蜂胶液的购买者——孙女士也不例外。  “这些蜂胶液并不是我一个人用,而是很多朋友一起购买的。”孙女士表示。“为什么这种蜂胶液上没有‘蓝帽子’?”在亲友的提醒下,孙女士发现了这个之前被忽略的问题。她仔细查找了蜂胶液的外包装盒,并没有发现“卫食健字号”和“蓝帽子”标识,拆开几盒蜂胶液,也没有找到关于这种蜂胶液是否拥有“保健食品”身份的说明。  出于对这些蜂胶液安全性的顾虑,孙女士把所有的蜂胶液都收回装好。在她看来,如果这种蜂胶液没有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批文,那么就不属于保健食品,不仅保健功能得不到保障,甚至还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消费者提出10倍赔偿遭拒  “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打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孙女士的家人说道。他们向“颐寿园”方面去电话询问这种蜂胶液是否已经获得了保健食品的批号。  “他们(指厂商)说获得了批号,我们问是哪个批号,他们答复是‘京卫食证字’。获得了‘京卫食证字’就可以生产保健食品了吗?他们说可以,整个行业都是这样做的。”这个说法显然没有说服孙女士。  更重要的是,孙女士知道只有获得“国食健字”的食品,才是经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拥有正规资质的保健食品。“‘颐寿园’的这种蜂胶液没有获得‘国食健字’,也就不是保健食品了,这样的商品我们不能要。”再次与厂商取得联系时,孙女士等人提出了退货赔偿的要求。  孙女士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向厂商提出了10倍赔偿的要求。  虽然坚称蜂胶液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颐寿园”方面还是同意了退货要求。不过,对于赔偿问题,“颐寿园”则表示无法接受。孙女士被告知赔偿一事有待商量,让她在家等待回复。  孙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在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接到过“颐寿园”方面打来的电话。  消费维权还是商业竞争?  等待一个多月后,感觉被“忽悠”了的孙女士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江西华特律师事务所刘行律师接到委托,向颐寿园(北京)蜂产品有限公司发出律师函,要求对方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孙女士购买的不合格产品实行退一赔十。  “颐寿园”方面没有针对律师函进行书面回复。一位自称收到了律师函的人给孙女士回了电话,在电话中,这位自称“颐寿园”员工的人拒绝支付10倍赔偿,并声称,孙女士并非普通消费者,在她背后有南方一著名蜂产品公司的管理人员出谋划策。他认为这是一起商业竞争,而非简单的消费维权。如果孙女士提起诉讼,“颐寿园”方面将以消费者敲诈的名义提起反诉。  “我们本想协商解决问题,还等了很长时间。现在要起诉了,我们通过律师发函给对方,正式提出要求,怎么反倒成了敲诈?”孙女士的家人对这一说法嗤之以鼻。  9月初,孙女士正式向南昌市新建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颐寿园(北京)蜂产品有限公司退回购买产品的货款3149元,赔偿31490元,共计34639元。记者获悉,新建县人民法院将于11月20日开庭审理此案。  “颐寿园”方面是否有证据证明这起诉讼背后存在恶意的商业竞争?对此,记者电话联系了颐寿园(北京)蜂产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事业部的一位工作人员以不清楚情况为由,拒绝对此事进行表态,并建议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企划部。截至记者发稿时,企划部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未获“国食健字”蜂胶产品禁销售  蜂胶产品是否在获得“卫生批准号”(如“京卫食证字”)之后,不需要获得“国食健字”即可生产销售?记者调查发现,对于蜂胶的使用范围,有关部门早有规定。  为了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2002年2月28日,卫生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并印发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该名单首次将蜂胶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引发的《关于印发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问答(三)》中,注明国家规定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只能在保健食品中使用。这意味着只有保健食品才能添加蜂胶。  对于蜂胶是否能作为普通食品生产销售一事,中国蜂产品协会曾咨询国家质检总局。2009年3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关于加强蜂胶产品规范管理意见的复函》中回复,国家规定的可以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只能在保健食品中使用。个别企业将蜂胶产品作为普通食品,明显违反了保健食品的相关规定。  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库查询得知,自2003年12月12日之后,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保健食品以来,只有160种国产蜂胶产品获得了“国食健字”号,是经过审核的正规保健食品。记者注意到,在“颐园”系列蜂产品中,只有“颐园牌蜂王浆”和“颐园牌蜂软胶胶囊”获得了“国食健字”批号。这也就意味着包括“颐园蜂胶液II”在内的蜂胶产品,其保健功效均未获得国家认证。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监察处明确表示,蜂胶仅限用于保健食品,因此没有获得国食健字号的蜂胶产品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 蜂胶造假缘何能横行十年
    继曝光蜂蜜造假之后,最近央视又揭开了蜂胶造假的“黑幕”。不法企业用树胶冒充蜂胶,国内蜂胶九成是树胶。调查结果可谓触目惊心,更可怕的是,如此造假在业内竟已横行10年。  所谓的树胶,其实就是一种使用杨树芽为原料,人工提取加工而成的树脂胶状物。而《蜂胶国家标准》明确规定:非蜜蜂采集,人工加工而成的任何树脂胶状物不能称之为蜂胶,更不允许添加到真正的蜂胶里面。  不法厂家用树胶冒充提纯蜂胶,背后当然是利益驱动。一家蜂胶产品生产厂家负责人介绍,真正的天然蜂胶提纯后每公斤售价高达700多元,而所谓“提纯蜂胶”最低售价140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使用蜂胶造假有些厂家竟然还有一套所谓的“原则”。河南一家公司总经理声称,“最起码不能伤害人”、“不能干那坏良心的事,这是最起码一个底线”。听了这话,实在让人心寒,如今做食品的,已把吃不死人作为最后底线了,这也难怪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了。  蜂胶造假事件曝光后,有关部门已采取紧急行动。然而,公众仍然有疑问,蜂胶造假已经横行10年,为何要等到媒体曝光后,有关部门才能发现问题?记者暗访都能揭露造假,专业监管部门为何就发现不了?
  • 指纹图谱鉴别 假蜂胶轻松现形
    最近正是蜂产品的收购淡季,但是浙江蜂之语公司已经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旺季紧张地准备开了。“蜂胶市场干净了很多,这在我们的检测数据上可以看出来。”蜂之语相关负责人说。  前不久,央视报道了一些不法厂家用树胶冒充天然蜂胶上市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假冒蜂胶在检测的时候能够蒙混过关、拿到检测合格报告的现象,也引起了监管部门和业界的重视。近日,央视新闻频道以浙江蜂之语蜂产品实验室为例,报道了国内一些先进的实验室辨别蜂胶造假的方法。  日前,从位于桐庐的浙江蜂之语公司总部了解到,用杨树胶冒充的蜂胶,在检测时能蒙混过关,主要是由于天然蜂胶是树胶和蜜蜂分泌物的混合物,也有树胶成分,因此很多人难辨真伪。多年从事真假蜂胶鉴别研究的周萍主任说,杨树胶之所以能检测合格,主要是由于国家标准中只要求检测蜂胶中的总黄酮含量,而总黄酮含量在造假者那里可以通过添加芦丁和槲皮素等黄酮类物质蒙混过关。  作为一家获得国家相关部门认可的企业实验室,浙江蜂之语蜂产品实验室是如何辨别蜂胶造假的呢?“通过指纹图谱鉴别法,假冒的杨树胶立即现形。” 周萍说,浙江蜂之语蜂产品实验室通过将原料蜂胶制成分析液,再通过气相和液相质谱仪分析后,可以发现一些蜂胶和树胶的不同特质。采用HPLC指纹技术将真蜂胶通过各项数值表现成一张图谱,如果与这张图谱不吻合,便是假冒蜂胶,原理类似于人类指纹。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还获得了杭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蜂之语目前是全国最大的蜂王浆加工、出口基地之一,全国蜂产品行业龙头企业。蜂之语检测中心试验面积达1500平方米,配有LC/MS/MS液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酶联免疫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检测设备。这个检测中心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资金。“1995年,我们建这个检测中心的时候,业界几乎所有企业都还在用人工品尝的方式来测定蜂王浆质量。” 周萍说。
  • 杭企砸下千万元买设备检测蜂胶真伪
    继曝光蜂蜜造假之后,最近央视又揭开了蜂胶造假的“黑幕”,蜂产品行业再次陷入诚信危机!  11月23日,在浙江桐庐的蜂之语公司总部参加了一场由百余位蜂农和日本客商参与的养蜂大会,听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声音,尤其是在目前国内蜂产品市场出现问题的现状下,蜂农、厂商有苦难言,当然也有一向最挑剔的日本客商对这家公司产品的肯定和赞言,更有诸多蜂农对本报记者的疾呼:“如果再没有更先进的检测标准出台,没有有效的市场监管,养蜂业将受到重创。”  蜂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尴尬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市场上不少所谓的天然蜂胶,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树胶熬制而成。而这些所谓的纯正“蜂胶”在经过制假企业包装之后,就变成了昂贵的天然蜂胶。而市场上同样是500克左右的洋槐蜜,有的售价近40元,有的售价却不到15元,差距为何如此之大?原因是这种价格低廉的蜂蜜中掺入了一种名叫“果萄糖浆”的人造蜂蜜。由于“果萄糖浆”为无色透明、粘稠状的液体,采购价差不多比普通蜂蜜便宜一半,掺到蜂蜜里可以使生产成本降低三四成。  这些制假产品之所以能在市场上大摇大摆地出现,与目前的国家标准滞后有关。“果萄糖浆”各项指标都是针对《蜂蜜》国家标准规定而进行研制的。其中的“糠醛”等指标和《蜂蜜》国家标准规定的甚为接近,大都能够通过检测。  由商业部早先颁发的标准代号为SB/T10096-92的蜂胶标准和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标准代号为NY/T5136-2002的无公害食品蜂胶,用这两个标准均无法鉴别蜂胶与杨树胶,原因是标准中的胶含量、总黄酮、氧化指标等项目,杨树胶均能达到要求。  “每公斤800元左右的真蜂胶要和每公斤200元左右的假蜂胶来拼,40元一瓶的好蜂蜜要和15元一瓶的假蜂蜜拼,谁拼得过谁?”一位蜂农告诉我们,“因为好品质的蜂产品与假冒伪劣产品一直拼价格战,正规蜂产品企业将没有盈利空间,直接导致蜂产品企业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最终受害的是我们这些养蜂人,如果持续下去,中国的养蜂事业将后继无人。”  自购千万元检测设备  检测中心获国家认证认可  在养蜂大会上,一位技术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两块黑乎乎的东西,外形和色泽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都是黑乎乎的,气味也有些相似。“这两块蜂胶,一个真,一个假,”蜂之语公司产品研发部的负责人周萍告诉我们。如果用总黄酮这个指标来对比,反而是假蜂胶更胜一筹。  据介绍,蜂之语目前是全国最大的蜂皇浆加工、出口基地之一,全国蜂产品行业龙头企业。目前,蜂之语用的是HPLC指纹技术鉴别蜂胶。此项技术将真蜂胶通过各项数值表现成一张图谱,如果与这张图谱不吻合,便是假冒蜂胶。这就很像人的指纹。据悉,这项叫做《一种利用液相指纹图谱鉴别蜂胶真假的方法》的技术,早在2008年就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蜂胶行业准确鉴别真假蜂胶标准的空白。  今年4月16日,“蜂之语”收到了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委员会寄来的认可证书,这张证书的获得标志着“蜂之语”检测中心成为我国蜂行业企业中第一家获国家实验室认可的企业实验室。“这张证书,是对我们多年付出的认可。”周萍说,“1995年,我们建这个检测中心的时候,业界几乎所有企业都还在用人工品尝的方式来测定蜂王浆质量。”  目前,这个检测中心与“蜂之语”企业一起发展,先后投入了1000多万元资金。检测中心试验面积1500平方米,配有LC/MS/MS液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酶联免疫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检测设备。其中“利用液相指纹图谱鉴别蜂胶真伪技术”获得了杭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保护。  建立养蜂基地从源头控制质量  前几天,蜂之语蜂业合作社刚刚开了年度交流大会,120位来自浙江、安徽、江苏等地的蜂农代表齐聚在蜂之语的厂区。  “这些蜂农是我们的原料供应方,与我们产品的质量有最直接的联系。”周萍说。作为收购方,“蜂之语”并不仅仅是收购,而是建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建立自己的蜜蜂养殖基地,把蜂农组织起来,进行培训和管理,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高的蜂农,还能得到蜂之语的特别奖励。今年,蜂之语还专门邀请了中国养蜂学会专家来给蜂农讲课。  据了解,“蜂之语”是业内极少数拥有自己养蜂场的企业,他们的有机蜂场,主要作用是试验和示范,再把成功经验向广大蜂农推广。  在蜂之语工厂,我们还遇到了一群来自绍兴的蜂之语会员正在参观。其中一位阿姨告诉记者:“我们选择了蜂之语,就想到它的实验室、到蜂场看看,回去才能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  为了让蜂之语的数10万会员了解产品,蜂之语每年都要花费上百万元安排近万名会员到工厂参观。“目前蜂产品市场上混淆视听的营销太多了,我们只能让消费者亲眼到实验室、到蜂场看过,才能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蜂产品是值得信赖的。”蜂之语公司总经理章征天如是说。广大蜂农也表示,希望广大消费者,不要因为市场暂时的问题,放弃浑身是宝的小蜜蜂。
  • 树胶冒充“提纯蜂胶” 河南5家企业被查封
    树胶冒充“提纯蜂胶”  近日媒体曝光,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蜂胶,有一些竟然是用杨树芽为原料,人工提取加工的“树胶”制成的。一家蜂胶产品生产厂家负责人介绍,真正的天然蜂胶提纯后每公斤售价高达700多元,而所谓“提纯蜂胶”最低售价140元。该负责人表示,“提纯蜂胶”其实就是树脂胶状物。  河南  记者从河南省长葛市监察局了解到,长葛市4家蜂产品企业“蜂胶中掺树胶”问题被曝光后,长葛市实施蜂胶行业大整顿。5家企业已实行查封处理,8名干部被处以行政记过和记大过处分。  据了解,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混入自身分泌物形成的一种胶状物质,它被公认为具有调节免疫力和抗氧化功效以及调节血脂、血压、血糖等保健功能。不过虽然蜂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可产量比较少。一些不良商家为牟取暴利竟然用人工熬制的杨树胶作为原料替代蜂胶。  11月21日晚,长葛市政府组织公安、工商、质监、药监、卫生等部门执法人员,对曝光的4家企业进行了查封,并责令其停业整顿。税务部门已对4家企业的纳税情况开展稽查,司法机关介入对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同时,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和分工,对分管区域内的蜂胶生产经营和流通领域,进行一次拉网式的清查,依法对问题企业实施停业整顿,对蜂胶销售的商场、超市、专卖店进行全面清查,逐户登记造册,查清蜂胶来源,对经营的所有蜂胶产品全部查封,待检测后予以处理。  目前,该市15家蜂胶企业,已全部被勒令停业整顿。对其中已查出问题的5家企业已实行查封处理。  鉴于蜂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监管不力问题,长葛市监察局对官亭乡乡长、大周镇镇长、长兴办事处主任、卫生局局长,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对官亭乡、大周镇、长兴办事处、卫生局分管副职,分别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 【行业应用】赛默飞发布针对《中国药典》 2015年版药材阿胶、鹿角胶和龟甲胶的鉴别方法
    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近日使用液相串联质谱重现了针对《中国药典》 2015 年版药材阿胶、鹿角胶和龟甲胶的鉴别方法。该方法完全满足《中国药典》 2015 年版阿胶、阿胶珠、鹿角胶和龟甲胶药材鉴别方法对于灵敏度和重现性的要求。《中国药典》 2015 年版于201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药典中检测技术的新亮点之一就是“药材阿胶、鹿角胶、龟甲胶的鉴别方法”,此方法所用的LC-MS/MS检测技术首次出现在《中国药典》的正文中。 本方法在Thermo ScientificTM TSQ Quantum Access MAXTM和TSQ EnduraTM 上开发了完全符合新版药典规定的中药材阿胶、鹿角胶、龟甲胶检测方法,只需配好流动相,按照本实验设计的步骤进行样品前处理,然后直接导入仪器方法,点击开始检测即可,使用Thermo ScientificTM LCquanTM 2.9 QF1软件进行方法编辑、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报告。本实验使用LC-MS/MS检测药材酶解液中指定的特征选择反应监测离子对,色谱峰信噪比均大于 3:1,并同时呈现与对照药材色谱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完全可以满足《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于中药材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鉴别方法的要求。更多产品信息,请查看:Thermo ScientificTM TSQ Quantum Access MAXTMhttp://www.thermoscientific.cn/product/tsq-quantum-access-max-triple-quadrupole-mass-spectrometer.html TSQ EnduraTMhttp://www.thermoscientific.cn/product/tsq-endura-triple-quadrupole-mass-spectrometer.html 方法下载,请查看:http://www.thermoscientific.cn/content/dam/tfs/Country%20Specific%20Assets/zh-ch/CMD/MS/LSMS/documents/identification-of-donkey-hide-gelatin.pdf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170亿美元,在50个国家拥有约50,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将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实验室运营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为客户、股东和员工创造价值。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有30多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 司,员工人数约38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和苏州运营。我们在全国共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国内客户,并提供应 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 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0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om 请扫码关注: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官方微信
  • 固始县对以蜂胶为原料的保健食品进行专项检查
    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我省长葛市个别企业涉嫌蜂胶造假的问题,为维护保健食品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11月27日上午,我县工商、质监、药监、卫生等单位对城区内以蜂胶为原料的保健食品进行专项检查。  行动中,执法人员先后深入城区各大超市和药店,仔细检查了保健品专柜是否销售有河南维康蜂业有限公司、长兴蜂业有限公司、宇枫苑蜂业有限公司、蜂源蜂产品有限公司以及浙江全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生产的以蜂胶为原料的保健产品。经检查,城区各大保健品经营超市及药店均没有销售上述企业产品现象。  有关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蜂胶保健品时一定要认清生产地点,如发现有销售上述企业产品现象,要及时向县卫生、药监等部门举报。
  • 曼陀罗叶中药材质量标准发布
    近日,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材曼陀罗叶的质量标准,自2021年01月04日起实施。曼陀罗叶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的叶。具有镇咳平喘,止痛拔脓之功效。常用于喘咳、痹痛、脚气,脱肛、痈疽疮疖。胃肠及胆道绞痛后,用开水冲服叶片粉末,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目前,多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曼陀罗叶即可内服也可外用,内服需谨遵医嘱注意用量,如过量摄入,会有中毒危险。具体中药材质量标准如下: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质量标准(云YNZYC-0032-2005-2021) 曼陀罗叶 MantuoluoyeDATURAE STRAMONII FOLIUM 【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的干燥叶。7~8月采摘,干燥。【性状】本品呈灰绿色至深绿色,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菱状卵形,长8~20cm,宽4~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不对称,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齿端渐尖,两面均无毛。质脆、易碎。气微,味苦、涩。【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50%乙醇20ml,浸泡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去乙醇,加水10ml,用氨试液调pH值至8~9,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两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曼陀罗叶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硫酸阿托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4μl与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0: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检查】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测定,不得过10.0%。总灰分 不得过13.0%(《中国药典》四部附录)。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1.0%(《中国药典》四部附录)。莨菪碱限度 取本品粉末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50%乙醇100ml,称定重量,浸渍1小时,超声处理20分钟,放至室温,称重,用稀乙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挥去乙醇,用氨试液调pH值至8~9,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20ml、20ml、1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定容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硫酸阿托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的斑点或不出现斑点。【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含0.035mol/L磷酸钠和0.0087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5%磷酸,0.15%三乙胺)(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6nm;理论板数按氢溴酸东莨菪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氢溴酸东莨菪碱和硫酸阿托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氢溴酸东莨菪碱0.08mg, 硫酸阿托品0.2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入2mol/L盐酸溶液10ml,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5kHz)30 分钟,滤过,残渣和滤器用2mol/L盐酸溶液25ml分五次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用浓氨试液调PH至9,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4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流动相溶液溶解,转移至5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按外标法计算含量。按干燥品计算,本品含硫酸阿托品((C17H23NO3)2.H2SO4)不得少于0.13%,含氢溴酸东莨菪碱(C17H21NO4• HBr)不得少于0.04% ,含硫酸阿托品与氢溴酸东莨菪碱之和应为0.17%~0.40%。【性味与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心经。【功能与主治】平喘止咳,散寒止痛。用于喘咳,脘腹疼痛,痛经,寒湿痹痛。【用法与用量】0.3~0.6g。外用适量。【注意】青光眼忌用。【贮藏】置干燥处。
  • 岛津应用:阿胶药材的定性鉴别
    胶类药材是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传统中药,为动物的皮熬制而成的明胶类物质。阿胶系驴皮经煎煮浓缩成的固体胶,能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贫血心悸、燥咳咯血、先兆流产、产后血虚、肌痿无力,是中医临床常用补益药。阿胶经水解后其胶原蛋白变为分子量更小的肽类,从而失去原有胶原蛋白的性质,无法进行来源鉴别。2015版药典对阿胶的定性方法进行了修订,由2010版的茚三酮显色法修改为采用液质联用的方法检测特征肽段,方法更科学可靠。 本文建立了一种使用岛津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8030鉴定阿胶中特征肽段,实现了阿胶定性鉴别的方法。该方法所检测阿胶特征肽段MRM色谱图中离子对539.8612.4,539.8923.8 的响应明显,完全满足2015 版药典要求色谱峰信噪比大于3:1 的要求,市售阿胶药材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所测样品中含有阿胶成分。因此,本方法可为应对药典要求实现阿胶药材的快速、准确、灵敏的定性鉴别提供参考。 岛津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LCMS-8030 了解详情,敬请点击《LCMS-8030定性鉴别阿胶药材》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 岛津微信平台
  • 国家药典委公示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
    2013年4月3日,国家药典委对药材和饮片鉴定通则进行公示,规定药材和饮片的检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公示中还将相关检测的注意事项详细注明。详情如下:附录Ⅱ B 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  药材和饮片的检定包括“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检定时应注意下列有关的各项规定。  一、检验样品的取样应按药材和饮片取样法(附录Ⅱ A)的规定进行。  二、为了正确检验,必要时可用符合本版药典规定的相应标本作对照。  三、供试品如已破碎或粉碎,除“性状”、“显微鉴别”项可不完全相同外,其他各项应符合规定。  四、“性状”系指药材和饮片的形状、大小、表面(色泽与特征)、质地、断面(折断面或切断面)及气味等特征。性状的观察方法主要用感官来进行,如眼看(较细小的可借助于扩大镜或体视显微镜)、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  1. 形状是指药材和饮片的外形。观察时一般不需预处理,如需观察很皱缩的全草、叶或花类时,可先浸湿使软化后,展平,观察。观察某些果实、种子类时,如有必要可浸软后,取下果皮或种皮,以观察内部特征。  2. 大小是指药材和饮片的长短、粗细(直径)和厚薄。一般应测量较多的供试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对细小的种子或果实类,可将每10粒种子紧密排成一行,测量后求其平均值。测量时应用毫米刻度尺。  3. 表面是指在日光下观察药材和饮片的表面色泽(颜色及光泽度) 如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颜色时,以后一种色调为主,例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 以及观察药材和饮片表面的光滑、粗糙、皮孔、皱纹、附属物等外观特征。观察时,供试品一般不作预处理。  4. 质地与断面  质地是指用手折断药材和饮片时的感官感觉。  断面是指在日光下观察药材和饮片的断面色泽(颜色及光泽度),以及断面特征。如折断面不易观察到纹理,可削平后进行观察。  5. 气味是指药材和饮片的嗅感与味感。  嗅感可直接嗅闻,或在折断、破碎或搓揉时进行。必要时可用热水湿润后检查。  味感可取少量直接口尝,或加热水浸泡后尝浸出液。有毒药材和饮片如需尝味时,应注意防止中毒。  6. 药材和饮片不得有虫蛀、发霉及其他物质污染等异常现象。  五、“鉴别”系指检验药材和饮片真实性的方法,包括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等。  1. 经验鉴别系指用简便易行的传统的直观方法观察药材和饮片的颜色变化、浮沉情况以及爆鸣、火焰等特征。  2. 显微鉴别 系指用显微镜对药材和饮片的切片、粉末、解离组织或表面以及含有饮片粉末的制剂进行观察,并根据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行相应鉴别的方法。照显微鉴别法(附录Ⅱ C ) 项下的方法制片观察。  3. 理化鉴别 系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药材和饮片中所含某些化学成分进行的鉴别试验。包括一般鉴别、光谱及色谱鉴别等方法。  (1)如用荧光法鉴别,将供试品(包括断面、浸出物等)或经酸、碱处理后,置紫外光灯下约10cm处观察所产生的荧光。除另有规定外,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  (2)如用微量升华法鉴别,取金属片或载玻片,置石棉网上,金属片或载玻片上放一高约8mm的金属圈,圈内放里适量供试品粉末,圈上覆盖载玻片,在石棉网下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至粉末开始变焦,去火待冷,载玻片上有升华物凝集。将载玻片反转后,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晶形状、色泽,或取升华物加试液观察反应。  (3)如用光谱和色谱鉴别,常用的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4. 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是指通过比较药材及饮片间DNA 分子遗传多样性差异来鉴别药材的方法。  六、“检查”系指对药材和饮片的纯净程度、可溶性物质、有害或有毒物质进行的限量检查,包括水分、灰分、杂质、毒性成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二氧化硫残留、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等。  除另有规定外,饮片水分不得过13% 饮片的药屑和杂质不得过3% 药材及饮片(矿物类除外)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150mg/Kg。  七、“浸出物测定”系指用水或其他适宜的溶剂对药材和饮片中可溶性物质进行的测定。  八、“含量测定”系指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对药材和饮片中含有的有关成分进行检测。  注意 (1) 进行测定时,需粉碎的药材和饮片,应按正文标准项下规定的要求粉碎过筛,并注意混匀。  (2) 检查和测定的方法按正文标准项下规定的方法或指定的有关附录方法进行。  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3年4月3日
  • 2015药典中药材品种HPLC检定方法集出版发行
    《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检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品种对应方法集》由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8月正式出版发行了!本书是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药学院陈世忠课题组合作完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大学作为《中国药典》药材和饮片标准的研究制定单位,参加过历次《中国药典》收载品种的增修订工作,在中药材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为了方便医药领域分析检验和科研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材和饮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两家作者单位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专长,为本书的成功出版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针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199种常用中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了补充、优化,详细介绍了药材中待测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行为、色谱条件的选用、对照品和样品的色谱图、标准曲线及重复性数据。用户依据书中给出的推荐使用条件范围或优化条件,采用相应的色谱柱,即可方便地重现书中的实验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药典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分析测试技术。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为例,一部中中药材和饮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共收载618种,其中325种药材和饮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占全部收载药材和饮片的52.6%左右。 由于《中国药典》中药品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仅规定了色谱柱填料的类型、流动相的组成和比例、检测波长和理论塔板数,未对填料的分类、粒径、色谱柱规格、流速、柱温等条件进行规定,这使得药品检验人员难于重现实验,仍需要进行色谱条件的摸索与确定。中药材成分复杂,这种不确定性更加明显。 为解除岛津中药材生产及检测用户的烦恼,自2008年开始,岛津公司与北京大学合作,对《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于2013年编写出版了《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检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品种对应方法集》,以期完善《中国药典》收载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为医药行业的检验人员、科研人员提供帮助。该书出版后获得普遍好评,成为众多中药分析工作者的重要工具书和参考书。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颁布执行为契机,岛津公司和北京大学密切合作,根据读者对上版方法集的反馈意见和新版药典收载品种的增修订,特编写了本书。本书根据新版药典对部分中药材的测定方法重新进行了修订,增加了50余种2015版药典新增中药材品种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以期为广大药物分析人员提供一部实用的参考书籍。本书可供医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制药企业从事药物研究、分析和检验的人员,药品检定所、检验检疫机构从事药品检验的技术人员以及药厂从事药品质量控制的技术人员参考。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医药、食品、环境等各领域分析技术的开发,一直关注国内外药典法规政策的发展。2015年版《药典》除加入更多的品种外,还加入了一些质量控制新方法,比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用于专属性的肽类二级质谱特征图谱鉴别,可有效区分阿胶、黄明胶等不同胶类中药材;在中药安全性控制方面,要求对中药材和饮片在种植、流通、储藏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如二氧化硫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真菌毒素、色素、内源性有害物质、微生物等进行检测控制;在检测方面增加了专属性优、灵敏度和检测效率高的检测方法。所涉及到的分析仪器包含GC、LC、LCMSMS、MALDI等,岛津都建立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检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品种对应方法集》一书目前各大电商书店均有出售。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月旭科技推出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整体检测方案
    前段时间,国家药典委员会在官网上公布了&ldquo 关于中药中重金属、农残、黄曲霉毒素等物质限量标准草案的公示&rdquo &mdash &mdash 为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和安排,经国家药典委委员会有关单位和专家对黄曲霉毒素、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等有害物质的控制方法、限度值以及重点品种进行试验研究,拟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中药的安全性指标控制项目,尤其是加强对中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的控制。 其中关于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对《中国药典》收载的柏子仁、莲子、使君子、槟榔、麦芽、肉豆蔻、决明子、远志、薏苡仁、大枣、地龙、蜈蚣、水蛭、全蝎等14味药材及其饮片品种项下增加&ldquo 黄曲霉毒素&rdquo 检查项目,限度为&ldquo 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mu g/kg;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总量不得过10&mu g/kg&rdquo 。 针对黄曲霉毒素监控体系的日益完善及其检测需求的不断增加,月旭科技近期推出了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整体解决方案,供相关用户参考。1. 适用范围适用于柏子仁、莲子、使君子、槟榔、麦芽、肉豆蔻、决明子、远志、薏苡仁、大枣、地龙、蜈蚣、水蛭、全蝎等14味药材及其饮片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含量的测定。2. 方法简介 样品经过甲醇-水提取,提取液经过滤、稀释后,经过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柱净化,此抗体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具有专一性,黄曲霉毒素交联在层析介质中的抗体上。首先用水或吐温-20/PBS将免疫亲和柱上的杂质除去,然后用甲醇通过免疫亲和层析柱洗脱,洗脱液通过带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柱后碘溶液衍生,测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也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柱后光化学衍生在254nm下用光化学的方法对黄曲霉毒素B1和G1进行衍生测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3. 分析步骤3.1提取取供试品粉末(柏子仁、莲子、使君子、槟榔、麦芽、肉豆蔻、决明子、远志、薏苡仁、大枣、地龙、蜈蚣、水蛭、全蝎等14味药材及其饮片及其制品)约15g(过二号筛),精密称定,加入氯化钠3 g,置于均质瓶中,加入70%甲醇溶液75 mL,高速搅拌2分钟(搅拌速度大于11000转/分),离心5分钟(离心速度2500转/分),精密量取上清液15 mL,置于5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 µ m)滤过,待净化。3.2净化免疫亲和柱:Welchrom Immunoaffinity Column (3 mL) (以下部分简写为Welchrom IAC)1)上样:将准确移取15. 0 mL 样品提取液注入Welchrom IAC,调节空气压力泵的压力使溶液以约6 mL /min流速缓慢通过免疫亲和柱,直至2 mL-3 mL空气通过柱体,随后调节开关,使液体以1-2 d/s的速度流出;2)淋洗:以10 mL水淋洗免疫亲和柱两次,弃去全部流出液,并使2 mL-3 mL空气通过Welchrom IAC,流速为2-3 d/s;3)洗脱:准确加入1. 0 mL色谱级甲醇洗脱,流速为1 mL/min-2 mL/min,收集全部洗脱液于玻璃试管中,供检测用,流速为1 d/s。注:1)免疫亲和柱的储存温度为2-8℃,使用前应注意回温,防止因免疫亲和柱内抗体在低温条件下失活而导致净化效果不够理想;2)上样溶液中有机相的比例不能超过25%-30%,否则会因为有机溶剂的比例过高而导致净化效果不够理想;3)洗脱后液体可用于HPLC检测。(建议用水1 : 1稀释后上样)。3.3测定3.3.1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Ultimate XB-C18,5 &mu m, 4.6× 150 mm流动相:甲醇 : 乙腈 : 水(40 : 18 : 42)流速:0. 8 mL/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65 nm, 发射波长445 nm1) 碘溶液柱后衍生化法衍生溶液:0. 05%碘溶液 (称取碘0.5g,加入甲醇100 mL使其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 mL)衍生溶液流速:0. 3 mL/min反应管温度:700 ℃反应时间:1 min2) 光化学衍生法:光化学衍生器(254 nm)。3.3.2定量 精密量取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品(黄曲霉毒素B1、B2、G1、G2标示浓度分别为1. 0 µ g/mL、0.3 µ g/ mL、1.0 µ g/ mL、 0.3 µ g/ mL),置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储备液。精密量取储备液1 mL,置于25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分别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5 µ L、10 µ L、15 µ L、20 µ L、25 µ 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另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20~25µ 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中相当于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量,计算,即得。 取样品洗脱液1. 0 mL加入重蒸馏水定容至2. 0 mL,用进样器吸取100 &mu L注人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试样的响应值(峰高或峰面积)。经过与黄曲霉毒素标准溶液谱图比较响应值得到试样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浓度。图1:黄曲霉毒素液相色谱图
  • 取消中药材GAP认证,并非放而不管
    p  2月15日,CFDA官网消息显示,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10号),规定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捕获.gif"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4feeb035-cfb2-43b2-a0b3-0737654a2ded.jpg"//pp  a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application/SampleFilter-S22002-T000-1-1-1.html" target="_self"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中药材/strong/span/aGAP作为一项旨在推动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质量的非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02年起至今,已有10余年。采访中,有业内人士推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还将继续推行,取消中药材GAP认证后,监管仍会加强,相信还有其他后续管理措施出台。/pp  strong中药难为“无米之炊”/strong/pp  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中药材GAP基地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药材GAP认证从2004年至2012年5月7日,发布了16个公告,共有70余家企业(不计重复)、95个基地、60多个中药材品种通过中药材GAP认证。/pp  有专家认为,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后,将由中药生产企业(包括饮片、中成药生产企业)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保证负责,确保供应临床、医药市场的所有药品质量信息可溯源。/pp  “谁向市场供应药品,谁就该对药品质量负全责。取消认证,是简政放权的举措之一。但作为相关生产企业,要保证药品质量稳定可控,药材质量稳定是关键,这是必须进行规范化种植的意义所在。中药生产企业对自己所使用到的所有药材质量负全责:药材质量信息可追溯,药材有稳定可控的来源。比如还在征求意见中的《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生产所使用的药材信息备案是必须的。”某大型药企研发中心博士陈周全分析认为。/pp  在他看来,对于存在资源瓶颈的药材,企业必须自建或共建规范化种植基地,确保可持续生产。现在从政府到监管机构,到行业,都强调生产的可追溯质量保证体系。药材没有稳定可控的来源,药品的生产将会是无米之炊,可能也就自动退出了。/pp  记者留意到,在近期不少地区发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中,基地建设成为重要发展目标。《贵州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建设1个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个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5个省级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申报国家认证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累计达8个以上。《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实施意见》发展目标明确,到2020年,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将在现有600万亩的基础上,增至1000万亩,并建设100个以上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00个以上省级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示范园,以及申报国家认证单品种中药材GAP种植基地。/pp  strong中药材种植不是“大棚种菜”/strong/pp  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中药材生产与中药标准化和现代化所应关注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pp  在记者此前参加的一个有关中药材GAP研讨会上,权威专家周荣汉教授表示,在实施中药材GAP过程中,有一大问题就是传统中药材生产与农业现代化。尽管GAP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充其量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组合,形成有进步意义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在改革、创新方面却并不显著。/pp  此外,少部分企业完成GAP建设后疏于管理、流于形式,把中药材GAP基地当作向外推介、展示形象的招牌,只做表面文章,“重建设、轻管理”,建设之初能做到合理规划,对照标准,严格把关,一旦建成,后期管理出现松懈,这样违背科学、不注重后期管理的中药材GAP基地自然不会长久,也没有任何实施意义,因此建议提出复检制度。/pp  “企业规范化种植不是为了GAP而GAP,而是为了保证自己的重点产品,核心产品有合格的药材可用。为保证中药药效,对于药材的种植,业内有不少同仁强调采用仿野生种植,而不是像‘大棚种菜’一样。”前述药企人士表示。/pp  那么,如何保证药材质量?规范化生产如何实施?中药现代化之路如何更加理性与科学?都是传统中医药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现实问题。/pp  另悉,除取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外,国务院还决定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批准等7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食品药品行政审批事项。/pp  根据CFDA官网消息,本月初,国务院印发《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规定取消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批准、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研究立项审批的初审、国产保健食品注册的初审、特殊用途化妆品审批的初审、处方药转换非处方药申报资料的初审、药品注册补充申请的初审、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的初审等7项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实施的审批事项。/ppbr//p
  • 北大与岛津共推《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检定》方法集
    ----对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品种---- 我国是天然药物之乡,对中草药的探索研究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目前大约有12800多种药用植物,我国各地常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近30年来,随着分析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色谱、光谱等分析手段引入了中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中。 2010年版《中国药典》于2010年1月颁布,并于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共收载药品品种4567种(药典一部收载2165种,二部收载2271种,三部收载131种)。药典一部中新增中药材65种,饮片439种,修订了359种中药材和饮片标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新增率达到89%,中药和中药饮片在该版药典中被摆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无论在数目还是具体指标上,都有了飞跃。新版药典中药品种的修订大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来进行药品的鉴别、检察和含量鉴定,以提高分析灵敏度和专属性,解决常规分析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新版药典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含量测定技术。然而,《中国药典》中药品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仅规定了色谱柱填料的类型、流动相的组成、检测波长、柱温和理论塔板数,未规定柱填料的分类、长度和粒度等条件,因此这使检验人员难于重现实验,在实践中仍然需要进行色谱条件的摸索与确定。 岛津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食品、环境、医药等各领域分析技术的应用方法开发,一直关注国内外药典法规政策,积极应对当今的新局面。北京大学药学院承担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中药材的修订工作,在这个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为了方便相关分析工作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2010年版药典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两个作者单位强强联手,发挥各自专长,为本书的成功编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鉴别、检查和含量鉴定的中药材品种,对药典收载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了充实、优化,详细介绍了药典收载情况、药材高效液相色谱行为、色谱条件的选用、仪器配置、对照品和样品的色谱图、定量标准曲线及重复性数据。第二部分介绍了针对上述中药材品种的快速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本书方法实用、数据可靠,检测人员根据书中的方法完全可以重复实验,将会对分析工作提供莫大的便利。 本书中常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部分的所有图谱和数据均由北京大学药学院陈世忠教授课题组提供;快速液相色谱分析部分的所有图谱和数据均由岛津(广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本书由曹磊、[日]端裕树主编,陈世忠、黄涛宏副主编,参加编写工作的还有岛津公司分析中心的姚劲挺、周璐颖、郝红元和冀峰等。本书可供研究机构及制药企业从事药物合成、药物分析、中草药研究的研究人员,全国各地药品检定所、检验检疫机构从事药品检验的技术人员以及药厂从事药品质量控制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从事相关液相色谱分析的企业或人员,以及高等院校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为扩大中国事业的规模,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 目前,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60多个技术服务站,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 岛津作为全球化的生产基地,已构筑起了不仅面向中国客户,同时也面向全世界的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并力图构建起一个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生产体制。 以&ldquo 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rdquo 为目标,岛津人将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 药材造假登峰造极,拉曼光谱一眼辨别,堪称制药原料“守护神”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高度发展、健康服务业蓬勃增长,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地位日益凸显。特别是今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大疫情,中医药更是全方位、全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确诊患者使用率达80%以上。中药材为中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合格、有效的中药材是居民健康生活的保障,中药材的安全性问题因而受到极大关注。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非接触,无损的快速检测技术,能方便地给出物质的结构、组分等指纹信息,并且能从分子层面上识别各类物质及晶型结构,非常适合用于制药过程及药材来料检测。虽然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制药行业,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红外吸收光谱相比,拉曼光谱具有如下明显的技术优势:光谱分辨率更高,能给出更多的光谱细节,信息更加丰富;拉曼测试简单,不需要制样;具有更好的共焦显微性能,空间分辨率达到亚微米级,可给出样品的精细化学组分分布图像;可在线原位分析;可更加直接的与多变量校正、回归分析结合,从而进行定量分析。显微拉曼以上特点决定了拉曼光谱在制药的各个环节中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如:原料筛查;过程监控,包括反应、晶化、配药、干燥、混合等;晶型识别;有效成分和赋形剂的表征等。以下原材料检测就是奥谱天成的拉曼光谱仪在药物中的典型应用之一。随着三七等中药市场的火爆,劣质、掺假等现象也变得日益凸现,拉曼光谱分析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三七药材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和吡格里西啶类碱等化合成分。其中,每一种化学成分都对应着唯 一的拉曼光谱,每条光谱具有其特有的特征峰值。拉曼光谱鉴别中药材的原理过程:首先借助奥谱天成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拉曼光谱仪,测出待测样本的拉曼光谱;然后作光谱预处理,再基于谱峰识别算法,求得拉曼光谱特征峰值的位置;最 后通过比对中药拉曼光谱数据库,即可实现中药材的无损识别和分类。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测试三七光谱图三七样品在显微共振拉曼光谱仪 785nm 激发光波长激发条件下,获得了一条含有很多特征峰值的拉曼光谱。将特征峰值的位置与表1 数据对比,可以判定该三七的光谱特征峰值与表 1 中不同化学成分的特征峰值位置基本吻合,进而可鉴定出实验样品三七以及其品质的优劣。《中国药典》作为中国生产、供应、使用和管理部门检验药品的权威法典,已经在2010年版的附录中增加了拉曼光谱法的指导原则,今后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单位和企业关注拉曼在制药和药检方面的应用,我们也会不断拓展拉曼在该领域的表征方法,提供拉曼在药物成分定量研究、相态测定、药物结晶过程研究、生产过程实时监测以及药理研究等方面的信息。更多关于拉曼应用于制药方面的方案,欢迎交流!
  • 国家药典委推出首部数字化国家药品标准 —《数字化中药材标准》
    主 编国家药典委员会开 发科迈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  综合消息。近日,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主编的《数字化中药材标准》1.0版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该数字出版物由科迈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为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背景下的国家药品标准的实现形式和集大成者,《数字化中药材标准》作为全数字化中英文对照出版物,旨在为海内外广大用户系统使用及研究包括《中国药典》2010年版和2015年版在内的我国各级中药材质量标准提供数字支撑平台。  建立以《中国药典》为核心的国家药品标准数字化平台是我国药品标准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完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引导药品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标准管理效率等方面将具有“以点带面”的示范及推动作用。有鉴于此,国家药典委员会自去年开始积极组织并探索开展了数字化药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第一阶段计划主要从我国具有国际主导权的中药材标准入手,拟建立涵盖《中国药典》、局(部)颁药材标准以及地方药材标准等在内的我国数字化中药材标准体系。  《数字化中药材标准》1.0版收录了包括《中国药典》一部及增补本所收载的中药材品种,以及《中药材显微鉴别图鉴》、《中药材及原植物图鉴》、《中药材薄层色谱彩色图集》、《高效液相色谱图集》等药典配套丛书及其支持数据。共计收载中药材标准618项,相关性状、显微鉴别、含量测定等各类专业插图3452幅。标准正文同时提供中、英文版本并支持双语对比显示。此外,软件界面采用了中、英、法、德、日语等多种语言;还实现了对同时期《美国药典》、《欧洲药典》、《日本药局方》、《印度药典》、《越南药典》、《韩国药典》等各国药典关于中药材(植物药)质量标准收载情况的统计。整个平台自设计开发阶段即融入了特色鲜明的药品标准“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概念,从而更好地为全行业提供围绕药品标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服务。  经过国家药典委员会和有关委员、专家及技术团队的共同努力,《数字化中药材标准》1.0版现由人民卫生出版社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这是我国中药材标准领域首次探索性提出数字化标准的概念,其必将对加速构建我国自主创新的数字化药品标准体系、促进中药材质量标准持续提高、巩固我国在中药材标准制定和国际协调等方面的主导地位、提升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将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中承担应有的历史使命并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家药典委员会张伟秘书长向美国药典会首席执行官Ronald Pievincenzi赠送最新出版的《数字化中药材标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