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氯菌酸标准品

仪器信息网氯菌酸标准品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氯菌酸标准品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氯菌酸标准品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氯菌酸标准品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氯菌酸标准品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氯菌酸标准品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氯菌酸标准品相关的解决方案。

氯菌酸标准品相关的论坛

  • 食品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限量标准的疑问

    食品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限量标准规定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大于40%时,菌落总数限量为40000,如果是氨基酸含量大于40%是否适用于这一限量标准呢?(正常情况下的限量标准是1000)

  • 【分享】各类食品落菌总数的标准

    菌落总数是食品中重要的安全卫生指标,表示食品受细菌污染的程度。但很多人确不知道食品落菌总数的标准,上海尼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摘录下,仅供参考。1、膨化食品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401-2003《膨化食品卫生标准》规定,膨化食品的菌落总数应为≤10000cfu/g、大肠菌群应为≤90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膨化食品。2、固体饮料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规定,固体饮料产品的菌落总数应≤1000cfu/g;大肠菌群应≤90MPN/100g;霉菌应≤50cfu/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固体饮料。3、糕点、面包、月饼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 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规定,月饼产品中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500cfu/g,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0MPN/100g,霉菌计数不得超过100cfu/g;蛋糕生产的标准要求:菌落总数≤10000cfu/g,大肠菌群≤300MPN/100g,霉菌≤150cfu/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糕点类产品。4、食醋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19-2003《食醋卫生标准》规定,食醋中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00cfu/mL ,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食醋。5、冷冻饮品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59.1-2003《冷冻饮品卫生标准》规定,含淀粉或果类的冷冻饮品菌落总数应≤3000cfu/g,大肠菌群应≤100MPN/100g;含乳蛋的冷冻饮品的菌落总数应≤25000cfu/g,大肠菌群应≤450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雪糕或冷饮。6、饼干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7100-2003《饼干卫生标准》规定,非夹心饼干的菌落总数不得超过750cfu/g,夹心饼干菌落总数不得超过2000cfu/g;饼干产品的霉菌计数不得超过50cfu/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饼干。7、巴氏杀菌、灭菌乳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645 -2005《巴氏杀菌、灭菌乳卫生标准》规定,灭菌乳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cfu/g,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乳制品。8、蜜饯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4884-2003《蜜饯卫生标准》规定,蜜饯食品中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0cfu/g;霉菌不得超过50cfu/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乳蜜饯产品。9、调味品的落菌总数标准 依据SB/T10371-2003《鸡精调味料》标准规定,鸡精调味料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90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鸡精产品。10、瓶装水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324-2003《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纯净水的菌落总数应≤20cfu/ml,大肠菌群≤3MPN/100ml;强制性国家标准GB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的菌落总数应≤50 cfu/ml,大肠菌群应≤3MPN/100ml;强制性国家标准GB8537-1995《饮用天然矿泉水》规定,天然矿泉水的菌落总数为50cfu/ml,大肠菌群为0。若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纯净水或矿泉水。11、酱腌菜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14-2003《酱腌菜卫生标准》规定,酱腌菜产品的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0MPN/100g,若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酱腌菜。12、食糖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3104-2005《食糖卫生标准》规定,白砂糖、绵白糖的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cfu/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糖制品。13、肉干、肉铺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规定,肉制品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0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肉制品。14、油炸小食品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6565-2003 《油炸小食品卫生标准》规定,油炸类炒货大肠菌群为≤30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炒货制品。15、果、蔬汁饮料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297-2003《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规定,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产品的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酵母不得超过20cfu/mL,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果、蔬汁饮料。16、果冻的落菌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299-2003《果冻卫生标准》规定,果冻中菌落总数≤100cfu/g、大肠菌群≤30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果冻产品。17、黄酒的菌落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58-2005《发酵酒卫生标准》规定,黄酒产品的菌落总数应≤50cfu/ml,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黄酒。18、芝麻酱的菌落总数标准依据国家标准规定芝麻酱产品的大肠菌群应≤90个/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芝麻酱。19、碳酸饮料的菌落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59.2-2003《碳酸饮料卫生标准》规定,碳酸饮料产品的酵母应≤10cfu/mL,菌落总数应≤100cfu/mL,大肠菌群应≤6MPN/100mL;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碳酸饮料。20、熟肉制品的菌落总数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规定,菌落总数标准限量值为≤30000cfu/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熟肉制品。21、豆制品及面筋的菌落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11-2003《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规定,定型包装非发酵豆制品的菌落总数为≤750 cfu/g;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2712-2003《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规定,定型包装发酵性豆制品的大肠菌群为≤30MPN/100g。若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豆制品或面筋。22、方便面的菌落总数标准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400-2003《方便面卫生标准》规定,方便面的面块+调料菌落总数为≤50000cfu/g,大肠菌群为≤150 MPN/100g,超过国家标准规定可判断为不合格方便面。

  • 阿维菌素的测定时标准品的问题

    阿维菌素测定时,标准品要求阿维菌素B1a大于87%,那在配制储备液时,需不需要折算纯度?还有的标准只要求阿维菌素纯度大于99%,没有折算。但疑惑的是阿维菌素的残留物是阿维菌素B1a,而测定结果是阿维菌素。应该不是同一物质吧。

  • 吉他霉素、硫酸粘菌素兽药典标准

    (1)求助吉他霉素、硫酸粘菌素兽药典2010版标准,手上有的版友,能不能麻烦把这两个扫描一下或者传真一下也行,需要传真操作的版友麻烦站短联系,我告知传真号码。(2)吉他霉素对照品进液相色谱是只有一个A5峰,还是有多个色谱峰, 对照品的纯度是多少?

  • 液相测出绿原酸标准品的峰不分叉,样品中绿原酸的峰分叉是什么原因?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跑[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的时候磷酸水放久了之后忘记更换了,但第一次跑的时候是用留了很久的磷酸水跑[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测出样品中绿原酸的峰是完整的,标准品也是好的,到第二天更换磷酸水,并冲洗好柱子之后,在次跑[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时样品中绿原酸的峰分叉,但是绿原酸标准品的峰不分叉是什么原因?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 乳酸菌饮品很随意,酸奶更有益

    乳酸菌广告效果乃商家随意而为 专家:酸奶更为有益中广网北京11月22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实习记者陈彬)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年来,乳酸菌饮品花样百出,商家打出的"乳酸菌"概念广告也是五花八门。但乳酸菌饮品真的"能够帮助肠胃做运动",其功能真如商家宣传的那么玄乎吗?专家指出,乳酸菌广告往往是商家随意而为,并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要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就必须尽早出台行业标准。 每天中午,记者发现多数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都会饭后买一瓶乳酸菌饮品,仿佛真能让它"帮助肠胃做运动".食用乳酸菌饮品实质上是为我们补充乳酸菌,使人体菌群达到平衡,从而有益健康。上海交通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食品学会乳酸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晓奎表示广告效果都是厂家随意而为,没有机构认证。 郭晓奎:那些厂家在做广告上都是自己随意而为的,并没有哪个权威机关或者学术机构来验定,咱们国家从来就没有一个机构出这个认证。 继味全、达能之后,光明、伊利、蒙牛先后推出了自己的乳酸菌产品。商家各出奇招,时而请美女明星代言,时而请某医学博士,貌似权威。此外,商家总喜欢用一些不为人知的专业菌名做噱头,A+B益生菌、B益畅TM菌等。有的商家还推出"植物乳杆菌",用"自然"的名义抬高价格。其实,"植物乳杆菌"只是因为最初是在植物上发现的而得名,并不是在植物上独有的。 专家建议,传统固性酸奶更为有益。乳酸菌饮品主要配料为水,脱脂奶粉和食用香料,其含奶量甚少,千万不能将乳酸菌与酸奶等同看待。同济大学医学院营养与保健食品专家张欣文教授表示还是酸奶营养价值高。 张欣文:乳酸菌饮料里面放了比较多样的食品添加剂,所以它的营养价值来说就没有酸奶那么高。 记者发现,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中,只有6种乳酸菌饮品获得了国家批准文号。其中,杭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是用"味全R活性乳酸菌饮品"的名字申请批准文号,并属于国产保健食品类,而市场上销售的"味全活性乳酸菌饮品"中,却将R去掉,以普通食品出售。其他诸如光明、伊利、蒙牛等品牌虽大推活性乳酸菌的保健功能,但并不属于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行列。郭晓奎表示大多企业所用菌种都是未经严格实验的。 郭晓奎:咱们国内大多数企业用的菌种都是没有经过严格的随机、对照、多中心等多种测试的。它可能委托两家企业做一下或者两家医院做一下实验,但是这个实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恐怕都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一个很乱的,但有前景的,管理上跟不上或者说学术支持也跟不上的一个行业。

  • 【求助】盐酸米多君标准

    原料药盐酸米多君标准(国内:YBH09452006),5-氨基乙酰丙酸盐酸盐标准。若有特殊要求也可站内信息联系!有国外标准也行。

  • 食品标准如何分类

    谁清楚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标准的分类,什么是基础标准,哪些才算基础标准,什么是规范标准,什么是产品标准,急急急,有分送比如“绿色食品 食用菌”,这算什么标准

  • CATO独家 | 双氯芬酸钠杂质标准品

    CATO独家 | 双氯芬酸钠杂质标准品

    ◇双氯芬酸钠杂质在双氯芬酸钠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杂质,双氯芬酸钠的杂质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双氯芬酸钠杂质A:这是一种具有特定CAS号(15362-40-0)和分子式(C14H9Cl2NO2)的杂质。其分子量为278.13,密度为1.4±0.1 g/cm3,沸点为488.6±45.0°C at 760 mmhg,熔点为115-119°C;双氯芬酸钠杂质(1-(2,6-DICHLOROPHENYL)INDOLIN-2,3-DIONE):这是一种具有CAS号的杂质,其化学式为C14H7Cl2NO2。双氯芬酸钠的其他杂质:除了上述两种杂质外,双氯芬酸钠还可能存在其他杂质,如乙酰氯芬酸杂质、醋氯芬酸杂质等。CATO标准品提供的双氯芬酸钠全套的杂质,这些杂质对于药物的纯度和稳定性研究至关重要,也是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img=,607,51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2/202402192056045756_8062_6381607_3.png!w607x518.jpg[/img]广州佳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知药物研发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CATO标准品厂家,提供双氯芬酸钠全套的杂质,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可靠的分析标准品,助力药物研发事业的快速发展,以满足客户在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方面的需求。

  • 如何提高食品细菌毒素检测仪准确率

    如何提高食品细菌毒素检测仪准确率

    [size=16px]  如何提高食品细菌毒素检测仪准确率  提高食品细菌毒素检测仪的准确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实验室环境控制:细菌毒素检测需要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因此要确保实验室的清洁度。实验室内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以避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滋生。  仪器校准和维护:食品细菌毒素检测仪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校准一般由厂家或专业人员进行,实验室内应定期进行自校准,确保仪器正常运转。同时,应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日常维护,如清洗探头、更换滤膜等。  检测方法选择:不同的食品样品和细菌毒素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应选择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检测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操作规范:实验操作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和样品之间的干扰。  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应及时处理和分析,避免因数据丢失或错误而导致结果不准确。在数据处理时,应注意排除异常值和离群值,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人员培训:实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熟悉仪器操作、检测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实验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质量控制:实验室内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检测过程和质量进行监控。例如,可以采用标准物质进行质量评价,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等。  试剂和消耗品的质量控制:实验所用的试剂和消耗品应符合质量要求,避免因试剂质量问题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在购买试剂和消耗品时,应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采购的物品质量可靠。  仪器比对和验证:为了确保食品细菌毒素检测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定期进行仪器比对和验证。可以与其他可靠的检测方法或标准物质进行比对,以评估仪器的性能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食品细菌毒素检测仪的准确率,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2/202402011016087225_2491_6098850_3.jpg!w690x690.jpg[/img][/size]

  • GB5413.40 核苷酸标准品

    求助:GB5413.40 核苷酸标准品中有5种核苷酸的标准品要购买,不知道应该买哪里的。请教各位,能具体告知下购买的品牌和货号吗?胞嘧啶核苷酸 CMP:标准品,C9H14N3O8P,纯度≥99%次黄嘌呤核苷酸 IMP:标准品,C10H13N4O8P,纯度≥99%鸟嘌呤核苷酸 GMP:标准品,C10H14N5O8P,纯度≥99%尿嘧啶核苷酸 UMP:标准品,C9H13N2O9P,纯度≥99%腺嘌呤核苷酸 AMP:标准品,C10H14N5O7P,纯度≥99%

  • 乳酸菌饮品能加速肠道蠕动?您信吗?

    经常会看到一些乳酸菌饮品上写着有益菌几百万几百万来着,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概念http://www.foodmate.net/file/upload/201108/17/08-43-29-86-410687.jpg对于乳酸菌饮品中的活菌数量和对人体有益的数值,目前尚无相关标准可以检测。 乳酸菌饮品因为宣传的"能加速肠道蠕动"、"促进肠道排毒"而备受女性消费者喜爱,事实上,乳酸菌饮料分为活性乳酸菌饮料和非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区分这两者的关键是---看里面有没有大量的活菌。然而事实上,活性益生菌可能因加工、发酵、运输、储存过程中种种因素就被杀死了,我们喝进腹中的活菌到底有多少,至少目前尚未可知。 夏季也是很多爱美女士的减肥季,市场上不少宣传"能加速肠道蠕动"、"促进肠道排毒"的乳酸菌、益生菌饮品成为不少女士的心头好,到底乳酸菌和益生菌是什么东西?这类饮品真的能促进肠道排毒,对肠道真的能起到所谓的保护作用?人体内究竟需要多少个乳酸菌才最恰如其分?

  • 【讨论】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混匀时间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溶液的制备,在美国药典中是“根据包装说明书上的标准和内毒素储备标准溶液的标签上关于制备和贮存的说明”进行储备液的制备,再由“充分混合内毒素储备标准溶液后,用细菌内毒素试验检查用水(BET检查用水)稀释,制成适当的系列稀释液,即得BET检查用内毒素标准溶液。”这具体是一个怎样的制备过程?而在中国药典中,标准品溶液的制备,按照说明书上步骤加内毒素检查用水后在漩涡混合器上进行15min的混合。但是,我公司所购买内毒素工作标准品说明书上提到的是进行5min的混合。这两个时间如何取舍。如果按中国药典上进行15min的混合,时间会不会过长,如此会不会对标准品有所影响?

  • 【讨论】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混匀时间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溶液的制备,在美国药典中是“根据包装说明书上的标准和内毒素储备标准溶液的标签上关于制备和贮存的说明”进行储备液的制备,再由“充分混合内毒素储备标准溶液后,用细菌内毒素试验检查用水(BET检查用水)稀释,制成适当的系列稀释液,即得BET检查用内毒素标准溶液。”这具体是一个怎样的制备过程?而在中国药典中,标准品溶液的制备,按照说明书上步骤加内毒素检查用水后在漩涡混合器上进行15min的混合。但是,我公司所购买内毒素工作标准品说明书上提到的是进行5min的混合。这两个时间如何取舍。如果按中国药典上进行15min的混合,时间会不会过长,如此会不会对标准品有所影响?

  • 【转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Fertilizer application guideline for green food production 前 言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合理使用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是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一环。为了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实施对生产绿色食品的肥料质量管理,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为生产绿色食品的生产资料使用系列准则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入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元芳、曾木祥、罗斌、王华飞。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AA级绿色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组成及使用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AA组绿色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的农家肥料及商品有机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微生物肥料、半有机肥料(有机复合肥料)、无机(矿质)肥料和叶面肥料等商品肥料。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8172、1987 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NY227-1994 微生物肥料 GBH17419-1998 含氨基酸叶面肥料 GBH17420-1998 含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绿色食品 系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3.2 AA级绿色食品 系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3.3 A级绿色食品 系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及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3.4 农家肥料 系指就地取材、就地使用的各种有机肥料。它由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积制而成的。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 3.4.1 堆肥 以各类秸秆、落叶、山青、湖草为主要原料并与人畜粪便和少量泥土混合堆制经好气微生物分解而成的一类有机肥料。3.4.2 沤肥 所用物料与堆肥基本相同,只是在滩水条件下,经微生物燃气发酵而成一类有机肥料。 3.4.3 厩肥 以猪、牛、马、羊、鸡、鸭等畜禽的粪尿为主与秸秆等垫料堆积并经微生物作用而成的一类有机肥料。 3.4.4 沼气肥 在密封的沼气池中,有机物在嫌气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制取沼气后的副产物。主要有沼气水肥和沼气渣肥两部分组成。 3.4.5 绿肥 以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异地施用或经沤、堆后而的肥料。主要分为豆科绿肥和非豆科绿肥两大类。 3.4.6 作物秸秆肥 以麦秸、稻草、玉米秸、豆秸油菜秸等直接还田的肥料。 3.4.7 泥肥 以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港泥、湖泥等经嫌气微生物分解而成的肥料。 3.4.8 饼肥 以各种含油分较多的种子经压榨去油后的残渣制成的肥料,如菜籽饼、棉籽饼、豆饼、芝麻饼、花生饼、蓖麻饼等。 3.5 商品肥料 按国家法规规定,受国家肥料部门管理,以商品形式出售的肥料。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叶面肥等。 3.5.1 商品有机肥料 以大量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及其它生物废物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商品肥料。 3.5.2 腐殖酸类肥料 以含有腐殖酸类物质的泥炭(草炭)、褐煤、风化煤等经过加工制成含有植物营养成分的肥料。 3.5.3 微生物肥料 以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的含活的微生物制剂。根据微生物肥料对改善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可分成五类: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硅酸盐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 3.5.4 有机复合肥 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及其它生物废物加入适量的微量营养元素制成的肥料。 3.5.5 无机(矿质)肥料 矿物经物理或化学工业方式制成,养分是无机盐形式的肥料。包括矿物钾肥和硫酸钾、矿物磷肥磷矿粉)、煅烧磷酸盐(钙镁磷肥、脱氟磷肥)、石灰、石膏、硫磺等。 3.5.6 叶面肥料 喷施于植物叶片并能被其吸收利用的肥料,叶面肥料中不得含有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包括含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和含植物生长辅助物质的叶面肥料等。 3.5.7 有机无机肥(半有机肥) 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通过机械混合或化学反应而成的肥料。 3.5.8 掺合肥 在有机肥、微生物肥、无机(矿质)肥、腐殖酸肥中按一定比例接人化肥(硝态氮肥除外),并通过机械混合而成的肥料。 3.6 其它肥料 系指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纺织工业的有机副产品,以及骨粉、骨胶废渣、氨基酸残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料制成的肥料。3.7 AA组绿色食品生产资料 系指经专门机构认定,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并正式推荐用干AA缓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的生产资料。 3.8 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 系指经专门机构认定,符合A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并正式推荐用于A组绿色食品生产的生产资料。 4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4.1 AA组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4.1.1 3.4所述的农家肥料。 4.1.2 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肥料类产品。 4.1.3 在4.l.l和4.l.2不能满足AA组绿色食品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允许使用3.5.l-3.5.7所述的商品肥料。 4.2 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4.2.1 4.1所述肥料种类 4.2.2 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肥料类产品 4.2.3 在4.2.1和4.2.2不能满足A级绿色食品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允许使用3.5.8所述的掺合肥(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1)。

  • 【原创】绿色食品品质标准和包装要求

    最新消息:绿色食品的品质包括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及卫生品质三部分。其外观及营养品质与国家普通食品标准相同或更严,卫生品质要求更高。在AA级绿色食品中,任何化学合成农药残留均不得检出;在A级绿色食品中,允许限制使用的化学合成农药的残留限量仅为国家或国际普通食品的1/2,其他禁用的化学合成农药的残留则不得检出。标准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要求、微生物学要求等四方面。食品包装是为了在食品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而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称。其基本要求是要有较长的保质期(货架寿命),不带来二次污染,少损失原有营养及风味,成本较低,储运方便、安全,可刺激消费者食欲。绿色食品包装除须满足食品包装的基本要求外,还应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的要求,将绿色食品标志用于产品的内外包装。标准图形、字体、图形与字体的规范组合,标准色、广告用语及用于食品系列化包装的标准图形、编号规范,均应符合《手册》的严格要求。其包装标签必须标注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和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日期标志和贮藏指南,质量(品质)等级、产品标准号及其他特殊标注内容。

  • 乳品乳酸菌混乱

    乳品乳酸菌混乱

    混乱一:喝一罐味全乳酸菌等于吃了18块方糖 乳酸菌饮料含糖量过高的微博近日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微博指出,虽然味全乳酸菌饮品在宣传上打出0脂肪概念, 但0脂肪不等于0热量,喝下一罐400多毫升的乳酸菌饮料相当于吃下去了15块方糖。 法治周末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大型超市,在对比了多种乳酸菌饮料的营养成分后发现,产品标注含糖量为16.2g/100ml。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011756_455415_2227357_3.png以下是部分饮料的含糖量汇总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011757_455417_2227357_3.png混乱二:乳酸菌饮料清理肠道有助健康引争议 有专家指出只有活菌才具有相应清理肠道等功能,而乳酸菌中的有效菌群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自然衰亡,相比于出厂时的活菌数,销售时可能连十分之一都没有了,这样消费者等于白白喝了糖水。各个厂家高喊益生菌清理肠道系炒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08/201308011803_455418_2227357_3.gif混乱三:包装外部看不懂 消费者选择产品时往往会看看外包装上的说明 但是由于其菌种名字很长,于是他们就用英文字母代表的缩写来表示,但这个菌种究竟是什么,很多时候只有企业自己清楚,甚至连搞研究的专家都看不懂,更别说消费者了。这一点也国家标准的空子。这一方面也亟需整治,另外一些控制性标准也需完善。

  • 【原创大赛】化妆品项目中标准菌株的管理

    [align=center][b]化妆品项目中标准菌株的管理[/b][/align] 公司新增化妆品检测项目,为加强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管理,保证实验室的检测质量,保证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菌株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本文根据 SNT 2632-2010 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SN/T1538.1-2005.培养基制备指南 第1部分:实验室培养基制备质量保证通则进行讲解化妆品项目中标准菌株的管理。 首先确定范围和依据,这个上述已讲,然后确定人员职责,确定使用者编写,管理者审核,负责人批准。 1、购置 微生物实验室主管每年根据检定菌株的使用情况,提出购买计划,交由实验室经理审批后,向有资质的机构或者供应商采购所需的标准菌株,购买时,需询问与确定菌株的编号和代数,以便确认菌株种属和传代时控制代数。 2、验收 购买标准菌株到货后,由试剂管理员和微生物检测人员共同核对生产企业提供的资料、菌株名称、规格数量、外观特征、批号、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应填写“标准菌株接收记录”,内容包括:名称、数量、编号(无编号者按检定菌种的编号原则编号)、代数、来源、接收日期、接收人等,贴好标签并按照产品说明要求储存于适宜的温度环境。 3、储存实验室采用MAST Cryobank菌种保藏管对标准菌株进行保存。菌种保藏管内含特制的小珠多颗和特殊溶液,将培养好的菌株接入溶液中,摇匀成菌悬液,菌体即吸附于小珠上,然后吸出溶液,将保藏管置-70℃可保存 10 年,置-10℃至-15℃可保存 1-3 年。对需要保存的菌株进行必要的纯化,挑取生长旺盛时期的菌落,接入Cryobank 小管中,通常需要接 入4-7 环,对于苛养菌应多接一些。拧上盖子,充分剧烈震荡,用无菌吸管将溶液吸走,尽可能吸干,马上放入冰箱中,温度越低越有利于保存。4、复苏将Cryobank 小管从冰柜中取出。不要让小管内融化。若一次取出多支小管可以使用CRYOBLOCK 以防止融化现象。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小管用无菌针或无菌镊子取出一颗小珠。将小珠放在适合该菌生长的平板上滚动或直接置于肉汤中培养。最后,将小珠以污染材料的推荐处理方式安全地丢弃。5、制备标准储备菌株复苏标准菌株前应准备适于该菌种生长的培养基和培养设备,所有操作均应在符合生物安全保护及无菌条件下进行。 启开标准菌株前,用75%酒精棉消毒西林瓶表面。在无菌条件下,按铝盖上的箭头方向打开塑盖,撕开铝盖,打开西林瓶胶塞,加入复苏液(购买菌株包装中提供),将标准菌株冻干菌种(干粉)制成悬浮液,然后用无菌滴管或[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器[/color][/url][/color][/url]吸取适量,移至非选择性固体培养基平板(或液体培养基)上(除特殊情况或特别推荐外),按附件2所述的培养条件进行培养和传代保存以标准储备菌株。有个别冻干菌种(如弧菌属、乳杆菌属等)复苏速度较慢,可操作后,同时将菌悬液置推荐的培养条件培养过夜,再选用适合生长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操作见培养后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并检查其纯度,如发现纯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选用适合该标准菌株生长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并按推荐的培养条件进行培养,培养后观察目标菌的菌落特征与生化特征,挑取典型菌落做纯培养后再使用。6、制备工作菌株当工作菌株代数小于5时,可直接用上一代工作菌株转接下一代工作菌株。取在冰箱 2~8℃保存的工作菌株用适宜的培养基进行传代,并将新传代的培养物替代原有的菌种,作为工作用菌种。也可取用MAST Cryobank菌种保藏管保存的菌种,进行复苏,直接作为工作菌株。细菌每1个月传代一次;霉菌、酵母菌每2个月传代一次。当超过5代,须用标准储备菌株传代。传代时注意无菌操作,使菌株不死亡,不污染、不丢失。同时实验人员也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如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佩带无菌手套,实验完成以后消毒实验进行的区域、实验仪器和器具。如发生意外,如菌株泄漏或人员受伤,微生物学检测人员应立即向主管报告以便及时进行处理。代后,按标准菌株的编号原则编号,并在每一支菌种管上贴上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名称、编号、代数、传代日期、操作人、有效期。同时及时填写《菌种传代、分离记录》7、编号及保管标准菌株的编号采用字母加数字表示:英文缩写字母—代次—传代日期—顺序号菌株的英文缩写字母:大肠埃希菌(E.c)、金黄色葡萄球菌(S.a)、黑曲霉菌(A.n)代数用一位带有下标数字的字母表示:标准储备菌株用G表示;工作菌株用W表示;如G3表示标准储备菌株第3代;W3表示工作菌株第3代。传代日期用6位数字表示:年份取最后两位数,月、日分别用两位数。如2019年10月12日传代的第一支大肠埃希菌作为标准储备菌株的编号为:E.c - G[sub]1[/sub]- 01。标准菌株的保管标准菌株设专人加双锁保管,并对所保存的菌种建立《标准菌株保存、领用登记台账》8、检定菌种的定期检查与鉴定 (期间核查)在菌种的保存期间,应每天检查保存菌种冰箱的温度、菌种管的塞子是否松动或生霉,并及时填写《标准菌株检查记录》(附表4),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菌种在保存期内均应根据菌种的特性(工作菌株每转种两代一次、标准储备菌株每三个月一次)检查其菌落性状、革兰染色、显微镜下菌体形态及生化特性等项目,若发现与原菌种变异较大,应重新分离、纯化、鉴定、再加以保存或购置新的标准菌株,并做好《标准菌株鉴定记录》9、领用与使用微生物检测人员从微生物实验室主管领取工作菌株或标准储备菌株,用于日常检验或验证试验,使用后及时填写《标准菌株使用登记台账》,以便追踪菌株使用历史。10、销毁下列情况的菌株或培养物或被污染的器具等,必须采用121℃、45分钟湿热灭活处理:新一代菌株制备成功后的上一代菌株;使用完后的菌株和带有标准菌株的器具和培养物;超过有效期的菌株;凡被污染、变异、可疑等异常情况菌株;其他应废弃的菌株。废弃菌株的销毁由微生物检测人员提出申请,交微生物实验室主管批准后,由微生物检测人员进行灭活处理,并有其他人在场监督,并填写《废弃菌株(物品)销毁处理记录》综上,购置标准菌株后,应通过接收、验收、复苏、传代、存储、使用、期间核查和废弃销毁等工作步骤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建立相应的表格,保证可追溯。

  • 【原创大赛】标准解读 |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有哪些新要求?

    【原创大赛】标准解读 |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有哪些新要求?

    [size=16px]GB 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标准更新;GB 3160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散装即食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新标准出台。两个标准共同构成了我国对食品中致病菌的限量标准,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强化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全过程管理,助推行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健康发展。[/size][align=center][size=16px]这两个标准针对食品中致病菌的新要求有哪些呢?[/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下面小C带大家解读这两个标准,[/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便于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做好质量管控[/size][/align][b][size=24px]标准解读[/size][size=18px]1.适用范围[/size][/b][size=16px]◆ GB 29921-2021(简称“新版”)相较于GB 29921-2013(简称“旧版”)[/size][size=16px]新版适用范围:保留了“预包装食品”的要求;且产品类别增加乳制品和特殊膳食食品两项。[/size][size=16px]新版不适用范围:不适用于执行商业无菌要求的食品、包装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其中,“执行商业无菌要求的食品”替代了旧版“罐头类食品”;“包装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则是替代了旧版本标准正文的“包装饮用水除外”,明确写到不适用范围中。[/size][size=16px]◆ GB 31607-2021为新增的散装即食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size][size=16px]适用范围:适用除预先包装但需要计量称重的散装即食食品外的散装即食食品,包括热处理散装即食食品、部分或未经热处理散装即食食品、其他散装即食食品。[/size][size=16px]不适用范围:餐饮服务中的食品、执行商业无菌要求的食品、未经加工或处理的初级农产品。[/size][b][size=18px]2.GB 29921新旧版变化细节[/size][/b][align=center][img]https://p2.itc.cn/images01/20210926/9a63ca5bf5da41598e4c4ba59936e84c.png[/img][/align][size=18px][b]3.新标GB 31607中散装即食食品中致病菌限量[/b][/size][size=16px]该标准为第一个散装即食食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含了5种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size][align=center][img=,500,36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9/202109271802214475_5794_3169908_3.png!w500x363.jpg[/img][/align][b][size=24px]企业风险管控建议[/size][/b][size=16px]1)标准的实施日期。GB 29921-2021于2021年11月22日实施,GB 31607-2021于2022年3月7日实施;产品的生产日期在标准实施后应当满足新标准要求,尤其是散装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关注致病菌在销售过程中的风险防控。[/size][size=16px]2)乳制品、特殊膳食用食品除满足产品标准要求外,致病菌需同时满足GB 29921-2021要求;且不同细类的产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所采用的检测方法不同。[/size][size=16px]3)水产制品、即食果蔬制品和冷冻饮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关注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污染风险和超标风险。[/size][size=16px]4)即食调味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控制。[/size][size=12px]参考资料来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数据检索平台[/size]

  • 【分享】乳制品新标准及食品新标准

    [b]新发布的GB 4789-2010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共10个,将于2010年6月1日起实施:[/b] GB4789.1-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GB4789.2-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4-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4789.10-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检验 GB4789.15-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4789.18-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与乳制品检验 GB4789.30-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GB4789.35-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GB4789.40-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b]新发布的GB 5009-2010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共7个,将于2010年6月1日起实施:[/b] GB5009.5-2010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5009.3-2010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4-2010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5009.12-2010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009.33-2010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GB5009.24-2010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 GB5009.93-2010 食品中硒的测定[b]新发布的GB 5413-2010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共30个,将于2010年6月1日起实施:[/b] GB5413.33-2010 生乳相对密度的测定 GB5413.30-2010 乳和乳制品杂质度的测定 GB5413.34-2010 乳和乳制品酸度的测定 GB5413.3-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的测定 GB5413.29-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溶解性的测定 GB5413.27-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GB5413.5-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糖、蔗糖的测定 GB5413.6-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 GB5413.9-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 GB5413.10-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 GB5413.11-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的测定 GB5413.12-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2的测定 GB5413.13-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 GB5413.14-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 GB5413.15-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 GB5413.16-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叶酸(叶酸盐活性)的测定 GB5413.17-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泛酸的测定 GB5413.18-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 GB5413.19-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游离生物素的测定 GB5413.21-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钙、铁、锌、钠、钾、镁、铜和锰的测定 GB5413.22-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磷的测定 GB5413.23-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碘的测定 GB5413.24-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氯的测定 GB5413.25-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肌醇的测定 GB5413.26-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牛磺酸的测定 GB5413.35-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β-胡萝卜素的测定 GB5413.36-2010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GB5413.37-2010 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 GB5413.38-2010 生乳冰点的测定 GB5413.39-2010 乳和乳制品中非脂乳固体的测定[b]其他一些6月实施的标准:[/b] GB21703-2010 乳和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 GB22031-2010 干酪及加工干酪制品中添加的柠檬酸盐的测定 GB19301-2010 生乳[b]根据国家标准委2009年第15号国家标准公告,如下标准也于2010年6月起实施:[/b] GB/T 24831-2009 香蕉穿孔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