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安妥明标准品

仪器信息网安妥明标准品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安妥明标准品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安妥明标准品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安妥明标准品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安妥明标准品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安妥明标准品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安妥明标准品相关的解决方案。

安妥明标准品相关的资讯

  •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出台内幕:系多部门妥协结果
    近日,媒体爆出生鲜乳国标在关键时刻“一夜翻盘”,两项关键性指标修改。这个标准曾被质疑为“倒退20年”。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标准怎么制订,究竟谁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卫生部官员表示,国标制订是相互“妥协”的过程,其底线是保证“安全”。  针对舆论的质疑,卫生部官员表示,主要问题不是公众对某一国标的关心,而是对整个食品安全的不信任。  对于食品安全标准制订过程中不透明等质疑,卫生部表示会采取措施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如果企业参与就等于绑架,这种话太幼稚了。”11月30日,卫生部一间会议室里,卫生部监督局食品安全标准处处长张旭东回应乳品标准被企业绑架时说。  两天前,《人民日报》报道79岁的西部乳业协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一直在为两年前的一场会议耿耿于怀:他不知道什么原因让协商一致的生鲜乳食品安全国标中的关键指标,在最后发布时发生颠覆性改变。  报道一出,立即引来舆论关注。  而这种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质疑并非第一次。从2010年6月份开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就屡被质疑“降低”、“企业绑架”和“暗箱操作”。质疑范围囊括乳品国标、速冻食品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等多个方面。  据了解,自“三聚氰胺”事件后,食品安全就遭遇信任危机。  有卫生部官员表示,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消费者对新国标缺乏信任。  对此,卫生部将采取措施,邀请消费者参与国标制订,并增加公示方法,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生鲜乳标准“妥协”  2009年,一场卫生部组织的十几名专家参与的小范围讨论会上,专家们对生鲜乳食品安全国标中关键指标达成一致意见:每克生乳菌落不超过50万个、每百克生乳蛋白质不低于2.95克。  就在这份送审稿提交半年后,2010年3月正式发布的生鲜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生鲜乳中这两项核心数据分别变为“200万和2.8克”。  “这是颠覆性的改变。”11月29日,魏荣禄说,这一蛋白质指标,甚至比1986年定的2.95克的标准还要低。  多位卫生部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专家表示,生鲜乳国标是协调妥协的结果。而农业部在这一标准的制订上,起到决定性作用。  12月4日,有参与该国标制订的专家透露,当时在对乳制品标准进行清理时,对是否制订生鲜乳安全标准就展开了激烈讨论。  因为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是消费者能买到的产品,要保证食用安全。但生鲜乳是原料,不会流通到普通消费者手上(生鲜乳是指刚吸取未经任何处理的奶)。  不过,农业部坚持认为,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里面应包括生鲜乳,“这是考虑食品安全标准强制性强,有利于监督。”上述专家说。  还有内部专家回忆,部与部之间争论不下,最后必然要有一方妥协。“当时乳制品标准已制定了两年半时间,如果一方不妥协,整套乳制品标准体系可能就出不来。”  上述专家称,最后标准中选用的“2.8”即是农业部提出来的。  11月30日,张旭东坦言,生鲜乳标准制订时,他们和农业部讨论较多。  张旭东说,“2.8克”是经过“协商”,“左右衡量”的结果,采纳的是农业部门提供的行业基础数据。  参与制订标准的专家说,卫生部这个标准出来后,等于把球踢给了农业部。  生鲜乳菌落总数和蛋白质含量只关乎质量,而跟食品安全没关系,选择“2.8克”的安全低限后,有关部门需重新制订质量标准。  比如食品质量需增加分级,特级一级二级等。但食品安全标准是不能分级的,一级和二级必须都是一样安全。  “国标是安全的底线,我们鼓励企业制订更高的标准。”张旭东说。  “国情”下的安全标准  “说‘妥协’大家肯定不爱听,社会这么高的期望,会骂死你。”11月下旬,一名曾多次参与标准制订工作的专家说。  据其透露,制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时,除了保证安全之外,还要考虑经济、国际贸易、社会接受程度、宗教、文化、历史等因素。  简单言之,要因“国情”而“妥协”。  记者采访到的参与标准制订的专家都认为,“标准出来不能毁掉一个产业”。  根据农业部提供的数据,如果标准把蛋白质指标提高到2.95克,就会有一部分奶被销毁,但这部分奶并不影响安全。  “奶农的命运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张旭东说。  据了解,1986年制订2.95克标准时,基本都是国营农场。而目前中国奶业76%都是散户养殖。  散户养殖的奶牛生长条件比较恶劣。另外,随着麦麸、玉米、精饲料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奶农们不会亏本养牛。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王加启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精饲料投入不足影响奶蛋白含量,而现在生鲜乳平均蛋白质含量甚至比1986年时还低。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如果标准影响食品供应,这就不是制订标准的初衷。  一位制订标准的专家举例称,国家收购粮食时,是收购后再将不合格的粮食销毁。而涉及粮食的安全标准,指标的高低关乎国家粮食供应安全。  “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的观点,在有的吃的情况下再谈安全”。  这位专家说,“黄曲霉毒素B1”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谷物霉变产生这种霉菌,肝炎患者再受到这种毒素的攻击,患肝癌的几率会增大。  “这也是被判了死刑的毒素,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还会允许粮食中存在一定量,为什么不是零呢?”11月23日,一位食品安全评审委员会专家说,“若定到零,那会损失多少粮食?又会让多少人挨饿?”  专家举例称,上世纪50年代,波兰政府将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定为“不得检出”,那几年,波兰人几乎就不知道花生是什么味道。  国际法典委员会作出风险评估,标准的改变,可能会减少多少肝癌患者,可能要销毁掉多少粮食等等。根据多方的衡量,最后给出“黄曲霉毒素B1”的指导限量值。  而各国在这一毒素限量的制订上,也有高有低。  “健康是需要有承受的,不是100%的零风险。”这位要求匿名的专家说,消费者肯定希望越严越好,“但就像降房价一样,老百姓的期望和国家的承受能力总是有区别的。”  上述评审委员会中的权威专家说,正是考虑国情、食品供应等因素,国标最终是由政府、行政部门进行风险评估来确定。  “每次都吵得很凶”  乳品安全标准制订,与制订其他标准最大的不同是:一支由十余个单位组成的协调小组,独立于专家组之外。  这个协调小组牵头人是卫生部副部长,协调小组成员包括农业部、国家标准委、工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十多个单位。  “协调小组负责人,主要是管理部门的领导。”11月30日,参与制订标准的专家透露,协调组推荐的70多名专家成立专家组。  张旭东说,食品安全法出台前,农业部、工信部、质检部门都有相关乳制品规定,制订新标准就需废止老规定,因此成立了协调组。  而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食品安全国标最权威的机构是卫生部组织成立的“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  11月30日,张旭东说,审评委员全部来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并没有企业参与。  审评委员会最高级别的审评机构是主任委员会,其构成体现了行政与技术双重色彩。  参加者以卫生部部长陈竺级别最高,他也是审评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另外副主任委员分别是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  其他参加者除了三名院士外,还包括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审评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等人,他们都是各部委的官员。  食品安全标准首先经秘书处初审,而后提交审评委员会分委员会审评,最终提交给主任委员会审评。  “简单来说,审评委员会分委会为食品安全标准提供技术支持,主任委员会则是行政把关。”  但有时行政权力也影响了分委会的决策。  有的审评委员会专家抱怨,有时候,部门领导参与分委会讨论,没有办法完全以科学为依据独立来审评标准。  审评委员会中,共有10个分委会300多名委员,包括污染物、添加剂、兽药残留等方面。  一位审评委员会专家描述说,每次分委会开会,“都吵得很凶”,在座的都是业内知名的专家,即使是分委会主任委员说的,有不同意见还是要说。  比如近期热议的农作物中的某种污染物,应该撤销还是保留,分委会主任委员试探性提出可以暂时保留,但是讨论会上其他专家几乎一致认为应该撤销。  最终,分委会达成一致,新标准中应撤销这一物质。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  在是否要撤销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时,专家都“吵破了头”,有人认为,增白剂添加在面粉里是安全可靠的,也没有证据证明增白剂影响健康,而另一批专家则持相反意见。  争论过于激烈,最后只能投票解决,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专家认可撤销。  企业的因素  魏荣禄参加过三次乳品安全标准讨论会,他记得第一次时,“好几个国外乳企代表坐在那里”,让他“很不舒服”。  乳品标准关键数据的改变,也被多名专家质疑为“被企业绑架”。  “从程序看,这是不可能的。”卫生部11月30日举行的一次小范围的记者会面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郭云昌说。  同日,卫生部监督局食品安全标准处处长张旭东说,此次提出异议的专家,在制订乳品国标时确实提出了不同意见,但这些意见,最后没有被采纳,“他们不是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也代表不了其他研讨会的其他委员”。  卫生部提供了一份“乳品质量安全标准工作专家组成员名单”,其中包括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3人,中国疾控中心工作人员16人,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学者5人,三元、蒙牛、伊利、光明、雅培、美赞臣、达能、湖南亚华等乳品企业代表9人。  卫生部的说法是,这些企业代表多是行业协会推荐,推荐的多是大企业。  有审评委员会专家透露,标准必须考虑行业的现状,大企业往往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方向。所以,有些标准会被误认为有利于大企业。  而事实上,大企业并非都希望标准降低。  一位专家记得,在一次关于食品微生物标准的研讨会上,专家认为可以取消某一种微生物的检测,但是企业则集体反对。他们认为行业发展良莠不齐,取消检测可能导致无法监管,最终影响消费者对整个行业产品的信任。  但是,有企业确实存在跟专家“拉关系”。  一位审评委员会专家发现,“跨国企业最关心标准,甚至有专人跟踪标准的制订,经常到部里,到专家这里了解情况。”  记者调查发现,有些企业还会想办法和专家进行“私下”沟通。  曾在一次食品安全论坛间隙,一企业的代表找到审评委员会某权威专家,让他建议放宽某食品安全指标,并交给他一份建议书。  这位专家说,按程序,建议书应交给审评委员会秘书处。  据一大型乳企原公关人员透露,大企业公关部主要针对两类人,一是媒体记者,另一部分则针对政府和专家。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企业会邀请专家参加论坛、还请专家对新技术论证评估等。  对于企业为食品安全标准赞助的说法,张旭东予以否认。他说,所有食品安全标准制订修订,都是由财政全额拨款。“不可能拉赞助”。  “我们要求委员,为了保证审评工作公正性,不能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兼职,或者从事有利益冲突的活动。”张旭东说。  对于企业和专家在私下里的接触,张旭东认为,标准制订遵循协商一致原则,最后还要分委会和主任会议决策,即便企业和某个专家有私下交易,也不可能影响标准制订。  “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专家和企业之间存在问题。”张旭东说,也欢迎公众发现问题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  公众参与被指“走过场”  但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权威专家在标准制订过程中作用很大。  据内部人士透露,12月2日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上,已经讨论通过撤销稀土限量标准。也就是说,茶叶中的污染物检测,将有望不再包含稀土。  但此标准定稿后,又进行了复议。  其中的原因是,有中科院院士给高层领导人写信,此信又被转到卫生部,于是分委会又对标准进行复议。  为此,专家组还专门去中科院院士局与写信的院士进行座谈,最后,院士们同意了分委会专家组的意见。  相对于专家们的热情,公众在常规标准制订中则显得“冷淡”。  目前,每项食品安全标准都要经过两个月公开征求意见。  2010年卫生部公布202项标准制订修订计划。今年公布100多项标准的制订修订计划,但在征求意见阶段引起舆论关注的只有乳品新国标、速冻米面食品、添加剂标准等几项。若不是媒体报道,更多的食品安全标准在两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中成为“零回应”。  正因此,征求意见被一些人认为是“走过场”。  “就像造飞机火箭,我也提不出意见。”一位审评委员会专家认为,隔行如隔山,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业属性导致很多普通人不能100%参与。  其中在大米中添加防腐剂问题上,食品添加剂标准刚公布,还是粮食部门和企业关注的,并通过媒体表达撤销诉求,遂引起舆论反弹,卫生部也做出要进行研究的表态。  但此事中,即便是专业人员,也未必能完全注意网上的征求意见稿。  针对上述问题,张旭东透露,卫生部正打算与消协合作,在食品安全制订过程中,将邀请消费者参与,提高标准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度。标准处也打算在卫生部官网,设立食品安全标准制订栏目,循环滚动征求意见。  安全是底线  “三聚氰胺事件”后,公众对乳品等食品安全的关注就像火药桶一触即发。  生鲜乳标准首次质疑在2010年,之后一年半中,多个食品安全国标遭舆论危机。  卫生部新闻办工作人员也有些无奈。几乎每3到6个月,就要处理一起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的“危机”。  其中,卫生部组织相关的新闻发布会、媒体沟通会、专家见面会就不下四、五场。  标准过于专业和缺少公开透明的程序,被普遍认为是公众对新国标缺乏信任的原因之一。  有官员则说,“现在的问题不是消费者对某一标准的关心,而是对整个食品安全的不信任。”  之前,铁观音等茶叶中爆出稀土含量超标。12月2日,该限量标准被同意撤销,有卫生部官员担心,或将又会引起一场舆论危机。  但标准一味妥协,底线是什么?  对此,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说,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  他表示,很多人认为供港食品安全标准高,但这样食品成本也高,普通老百姓肯定承受不起。食品安全标准,保证安全是底线。  11月29日,魏荣禄记得在他参加的一次乳制品标准的讨论会上,主持人上来就说:“今天只谈安全,不谈健康。”  但魏荣禄仍坚持认为,健康和安全,应该“一起搞”。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流程图  立项:有关部门向卫生部提出立项建议。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提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  卫生部组织成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以下简称审评委员会)对立项建议进行研究,向卫生部提出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咨询意见。  起草:卫生部采取招标、委托等形式,择优选择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单位承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起草工作。  标准起草完成后,应当书面征求标准使用单位、科研院校、行业和企业、消费者、专家、监管部门等各方面意见。  审查: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初审,通过初审的标准在卫生部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 审评委员会专业分委员会会议审查,采取协商一致的方式,在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参会委员四分之三以上(含四分之三)同意的,标准通过审查 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审议通过后,秘书处报送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批准: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审核后报送卫生部。审查通过的标准,以卫生部公告的形式发布。  (资料来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 卫生部委托开展完善食品添加剂标准工作
    卫生部监督局关于委托开展完善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工作的函    卫监督食便函〔2010〕85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根据卫生部等9部门《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10〕89号),对尚无质量规格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由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定。  为做好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指定工作,现委托你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现行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进行梳理,收集有关部门、协会和企业提出的指定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材料,参照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标准,组织相关机构起草标准草案报我局。有关工作进展请及时函告我局。  联系人:张哲、刘明  联系电话:68792839,68792986  传真:68792408  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 食品安全专家分析打不败的三聚氰胺 称妥协出标准
    食品安全问题何以无解?  —— 专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院士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困扰中国的一个包袱。政府目前正集中精力对付此事,可惜阴影不散。7月,“三聚氰胺”死灰复燃,再现江湖,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的产品被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500余倍,举国哗然,说明食品安全工作异常艰巨,随时可能出现反复风险。在此前后,一些疑似食品安全与卫生事件接连发生,我们的食品供应环境愈发显得扑朔迷离。  困局难破,食品安全症结何在?中国面临的情况究竟有多么棘手?本刊记者就此问策于中国工程院陈君石院士。陈院士是一位权威的食品安全专家,他的主要工作是旨在帮助政府更好地提高监管效率。  打不败的三聚氰胺  《南风窗》: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屡次重出江湖。政府官员表态说“要一查到底,要坚决打击”,为什么又无法令行禁止?  陈君石:政府不可能知道2008年产生了多少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怎么可能掌握所有这些信息?当时三聚氰胺主要问题是出现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上。国家质检总局的统计,我们差不多有200家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企业。美国有多少?只有4家。那普通奶粉企业有多少家?不知道。我相信政府也不掌握这个情况。不仅是政府不好发现问题,小企业本身就会出问题,这些小企业的素质就摆在那儿的。  国家质检总局有一个论点,就是说我们大型食品企业虽然少,但市场占有率非常高,这是事实。但几十万小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虽然低,出点问题就够了,用不着都出问题。我们必须看到,这些中小型企业尽管所占份额不多,他们生产的东西我是不吃的,你也是不吃的,要进北京的大超市也是进不来的,但是很多老百姓还在吃,很多地方都在吃。这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这绝不意味着政府不该监管,消费者要求政府加强监管是天然合理的,但你也得考虑切合不切合实际。只有生产者依法生产、依法养殖、依法种植,我们的问题就少了。  《南风窗》:大家的困惑,是2008年“三鹿事件”中当事人依法该抓的抓了,该枪毙的也枪毙了,怎么事情到现在还没完?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陈君石:食品安全问题不会随着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就不见了,它会和我们长期同时存在。我们有两亿多的农户,在分散地从事食用农产品的生产,食用的,或作为食品加工原料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大多是两亿多农户用分散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就我们对于农民的文化知识、素养和守法意识的了解,市场上买回来的蔬菜,要农药残留百分之百不超标,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现在检测样品的数量,不能说太少啊。在瘦肉精的兽药残留上,农业部早有规定,瘦肉精是不许用的,但你知道养猪有多么分散么?非常分散的,现在政府一声令下,所有养猪户都不用瘦肉精了?我绝不是为政府推卸责任。监督两亿多的农户,你要有多少监督员去监督啊。  另外一个背景,我们有50万左右的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10万元以下就盖个厂房,员工10个人以下,你说这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还不包括餐馆,他们的素质,你就拍拍脑袋想想,使用食品添加剂都不超标,糖精都合格,防腐剂使用都合格?这也是不现实的。  什么时候这两个背景得到根本性改变,我们的生产就比现在要安全得多了,也就是说三聚氰胺这种事情基本上就不会有了,也不可能没有被销毁。因为显然现在是没有被销毁啊。你想想,我这个乳品企业本来就不太大,好容易生产出来了那么几十或几百吨超标奶粉,我能舍得把它销毁么?我往农民家里头一放,过一段又卖给别的企业了。政府查得过来么?  《食品安全法》的出炉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绝不是一个法就能改变整个基本状况,实施这个法比不实施好,但是不能说问题就不再出现了。三聚氰胺问题没有了,出来一个四聚氰胺,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当然是不该有的,但现在是市场经济,这是能够杜绝的么?  食品安全是与非  《南风窗》:今年的海南“豇豆事件”,武汉市农业局最先曝光出来,三亚市农业部门对此“特别的不理解”,认为不应该这样做,据说按照通常做法,这种情况只限于内部通告,曝光出来“于国于民都无益”。两个部门掐出一个“潜规则”。您怎么看这个现象?要曝光还是不要曝光?  陈君石:这个豇豆事件,应该不是太奇怪的事情。我不认为是普遍存在潜规则。假如他们说的整个行业是这样的,那肯定是不对的。“豇豆”被查处有非法使用的农药残留,当然要曝光,但问题要讲清楚,‘我们已经处理了,并未对消费者造成危害’。另外,媒体老喜欢说“毒豇豆”,在我们医学上这个毒字是不能随便用的,毒的就是说吃了要中毒的。其实这个所谓的“毒豇豆”,吃了也不会中毒,因为含量没有那么高。你要光说这个豇豆不合格,不说“毒豇豆”,消费者的神经不会崩得那么紧。  《南风窗》:今年的“农夫山泉”事件,也有人指是潜规则作祟。三亚工商局也承认了错误,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君石:检验是不应该出错的,但你知道我们有多少检验机构啊?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我们是分段的监管,检验机构也分散在各个部门,而且现在检验机构是越来越多,工商局本来是没有实验室的,现在也要有了,因为管流通环节啊。这些实验室跟我们食品生产企业一样,他们的素质,有很棒的,有中不溜的,当然也有很差的。  海南的这次检验肯定是有问题的。假如这个事情没有什么背景的话,技术上发生点差错也是可以理解的。任何工作都会出错,当然它绝对不应该出错,而且是代表政府出的报告,是作为执法依据的。  《南风窗》:工商局作为一个政府职能部门,怎么可以出错呢?你是监管者啊,这样一来,叫大家怎么对你有信心?  陈君石:起码他有一点没有做到,就是复查。这个是有规定的。曝光以前,应该复查,这个环节是必须的,因为谁也不能保证第一次检测就是对的。这个事件,先不管他技术水平怎么样,就是工作程序就没有对头,这个责任是逃不了的。就是工商局的责任。(没了下文)当然了,应该有所交待,咱们都讲透明度。  《南风窗》:“五常香米”最近也是闹得人心惶惶,本来就没有那么多产量,厂家往普通米里掺香精,以次充好。  陈君石:假如真的是加了香精,那这是个弄虚作假的问题,不等于食品安全问题。香精是可以食用的。我不赞成把假冒伪劣的食品和不安全的食品划等号,我承认假冒伪劣食品中有一部分确实是不安全的食品,但绝大部分假冒伪劣食品不构成安全问题。假鸡蛋,吃了没问题。五常的香米,也是。  假冒伪劣不等于不安全食品,我这个观点到目前为止是失败的。没有一个政府官员愿意接受。他们认为打假是食品安全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事情,所以农业部去打假,卫生部去打,司长要去打假,部长也要去打假。  《南风窗》:就是说我们在用对付食品安全问题的精力和投入去对付假冒伪劣食品,杀鸡用了牛刀?  陈君石:假冒伪劣跟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和对待,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你划等号以后,一是无形中夸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数量,本来没有这么多问题,你假的也算进来,问题就多了。第二,处理打假是谁的责任?处理食品安全又是谁的责任?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主要是地方政府的责任,充其量工商部门应该介入,农业部、卫生部有他们的职能,应该集中力量去管好职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问题,我觉得卫生部去打假就是不务正业。  妥协出标准  《南风窗》:食品安全标准现在清理整合进展怎么样?  陈君石:我们有横向的标准,比如污染物的标准,添加剂的标准,农、兽药残留的标准等,纵向的有乳和乳制品的标准,肉和肉制品的标准等,多得不得了,不可能一天之内全部按《食品安全法》完成清理,出台新标准。  现在第一个乳和乳制品标准已出台了,第一套66个标准公布了。多么艰苦啊,从2008年末就开始了,国务院直接指令的,乳和乳制品的标准一定要先清理整顿。讨论了一年多,开了不知道几十次的会。我要说60次可能还少了,仅仅是专家会。还有不同层次的会,因为不是一家说了算,我们很复杂,是分段管理。  现在出一个标准就难得不得了。标准是一个妥协的产物,一定是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观点,到最后只能有一个标准,怎么不妥协呢?不妥协就出不来标准了。妥协就是折中,你让一步我也让一步。  《南风窗》:打架怕是难免的。  陈君石:讨论必然打架。今年年初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就打破了原来的食品卫生标准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全打乱了,这么一个多部门组成的审评委,下面分了十几个专门委员会,一类标准由一个分委员会来评审。这个机构已经成立,而且开始运作。除了乳和乳制品66个标准,今年年底以前还有几个要出台,大概都是横向的标准,就是适用于各类食品的,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残留、污染物等,横向标准打架可能性会少一些,影响面又大,就把它放在前面了。本来计划是在两年之内把所有标准都清理整顿完毕,但是很多专家认为太冒进了,做不到。  总而言之,我的意思是说这不是一个很快的事情。现在叫做食品安全标准,也就是与食品安全无关的质量指标应该不纳入,这件事情本身就不容易。我是管质量的,我愿意放弃么?这次媒体最为关注的乳和乳制品标准,生乳蛋白质含量从2.95%倒退到2.8%,这个指标跟安全性没多大关系。有什么必要制定生鲜奶的蛋白质标准?我作为企业,愿意收购什么样的就收购什么样的,让企业决定不好么?收购来2.8%的和3%的做出来的奶粉都一样,只是价格和成本不一样,从安全角度来讲没区别。可是,管生鲜奶的部门就坚持要设这个标准。最后就妥协了。  还有脂肪,干嘛要定乳的脂肪标准?现在很多人愿意吃脱脂奶了。但是这次我们的标准中就规定了。《食品安全法》明文规定的是安全标准,但跟安全无关的质量指标,原来是存在的,现在要把它拿掉,你说难不难?  《南风窗》:您参加会议,有提什么建议?  陈君石:我去听听,也讲了几句话,结果遭到某些专家的攻击。我就是说,这个蛋白质、脂肪标准不是安全指标。那可不得了,这些专家搞了多少年的乳制品,就说你可不要把我们这个乳制品行业给毁了。我有这么大能量么?这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观点,只不过别人讲得比较含蓄。  监管部门思想不端正  《南风窗》:您怎么评价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状况?  陈君石:中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表现在监督员之多,监督频率之高,抽检样品之多,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我们现在看重终端产品抽查,这是最落后的监管模式。到这个时候了你来管他,没用了。食品安全监管,开始全世界都是做终端监管,后来发现不解决问题,还得从过程抓起,先进国家现在主要都是过程监督,监督企业的生产过程。  《南风窗》:过程监管在中国行不行得通?  陈君石:难度很大。我们有50多万中小企业啊,放到美国也没办法过程监督。那么多的企业,大的本来不太需要监督 小的,也监督不过来。这要一步一步来。首先要思想端正,现在监管部门思想上并不端正。你看QS这个标准,本来是“质量安全”,摇身一变,变成中文说是“生产许可”。生产许可就是一个过程许可,我许可你生产,是监督生产过程,不保证你产品合格。可是现在QS贴在了每一个产品的包装上,这不是一个笑话么?  本来应该放弃国家担保企业产品的质量。政府干嘛要保证你这个产品质量啊?但在终端产品包装上还贴上了,变成政府对你每个产品都负责任,政府都许可?但这是政府规定,必须贴上,不贴就不许卖。所以说这是矛盾。  历史上,QS和免检是一个性质,都是国家来担保。这本来是企业的责任,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法》写得非常清楚,政府干嘛去包?本来过程监督是响当当的事情,政府发个证书就完了,如果出了不合格的产品,我就狠狠地罚你。  生产许可证仅仅是第一步,然后要有生产的规范,监督员进厂检查,要看他遵不遵守规范,而不仅仅是抽样检查。但是,企业按不按规范,我怎么知道,我就看你的生产记录,我突然来了,你不可能重新编一个记录吧?国外就是这样的。所以这个过程监督比抽样检查要先进得多,更科学,也更省劳动力。  过程监督最大的阻碍,还是认识问题,我们已习惯于终端产品抽检为主,如果真的减少终端产品抽检,很多实验室就没有活干了。
  • 邵明立:建立最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和法规制度
    在日前召开的2009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就2009年工作做出总体部署,提出了建立最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和法规制度等七项工作。   邵明立指出,2009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全力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稳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形成新机制;  二、完善标准体系和监管法制建设,建立最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和法规制度;  三、加强食品消费环节、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监管;  四、大力规范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秩序,严把产品准入、严控过程质量、严查安全风险、严究事故责任;  五、解决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一方面推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另一方面整治和严厉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法行为;  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努力取得食品药品监管反腐倡廉建设新成效。
  • 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关于假肠膜明串珠菌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假肠膜明串珠菌申请新食品原料、聚天冬氨酸钾等16种物质申请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环己胺封端的1,1'-亚甲基二(4-异氰酸基环己烷)均聚物等11种物质申请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特此公告。附件: 假肠膜明串珠菌等28种“三新食品”的公告文本.pdf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2月7日附件 1新食品原料假肠膜明串珠菌 假肠膜明串珠菌中文名称假肠膜明串珠菌拉丁名称Leuconostoc pseudomesenteroides其他需要说 明的情况1. 批准列入《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使用 范围包括发酵乳、风味发酵乳、干酪、发酵 型含乳饮料和乳酸菌饮料 ( 非固体饮料),不包括婴幼儿食品。2. 食品安全指标须符合以下规定:铅(Pb,干基计),mg/kg ≤1总砷(As,干基计),mg/kg ≤1.5沙门氏菌,/25 g ( mL)0金黄色葡萄球菌,/25 g ( mL)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25 g ( mL)0附件 2 聚天冬氨酸钾等 16 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一、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序号名称功能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量 (g/L )备注1聚天冬氨酸钾PotassiumPolyaspartate稳定剂和凝固剂15.03.01葡萄酒0.3—二、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序号酶来源供体1氨基肽酶Aminopeptidase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2蛋白酶 Protease李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樟绒枝霉 Malbranchea sulfurea3磷脂酶 A2Phospholipase A2李氏木霉 Trichoderma reesei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4麦芽糖淀粉酶 Maltogenic amylase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嗜热脂解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5木聚糖酶 Xylanase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6乳糖酶 (β-半乳糖苷 酶 ) Lactase(beta-galactosidase )Papiliotrematerrestris—7羧肽酶Carboxypeptidase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8脱氨酶 Deaminase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三、食品用香料新品种序 号名称功能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量备 注12- 己基吡啶 2-Hexylpyridine食品用香料—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应用于各类食品中( GB 2760-2014 表 B. 1食品类别除外)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食品标准体系“瘦身”后仍存混乱:交叉、重复、脱节
    “标准一大堆,不知用哪个”——2013年起,国家卫生计生委全面启动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梳理出近5000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最后整合发布为约1000项标准的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但《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国食品标准长期存在的交叉、重复、脱节、矛盾等问题依然没有完全解决。  “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监管办法,但在食品标准体系建设与执行中依然存在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葛俊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表示。  食品标准承载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不过,葛俊杰发现,“目前一些食品安全标准本身就有一定问题。”他举例,一些食品安全产品标准中仍包含各种质量指标、产品指示菌指标等与食品安全非直接关联的指标,致使监管部门按照食品安全产品标准开展监督抽查中,一旦出现质量指标不合格的情况,即被公示为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了食品安全问题科学、正确的解读。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标准的管理和执行上。“例如,各类推荐性产品标准大量出台并被‘绑架’为强制执行标准,既弱化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作用,又造成强制执行标准清理整合‘越整越多’。”葛俊杰说。  据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我国的食品标准基本分为强制性标准和非强制性标准 而按标准种类分,则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大类,其主管部门各不相同。  葛俊杰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科学区分标准类型,强化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也认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纷繁复杂,很容易导致企业适用混乱,也一定会导致企业避高就低地去执行行业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柯俊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则指出了食品标准的另一个问题:食品安全标准缺失依然存在。“食品添加剂等产品标准、餐饮操作卫生规范等规范类标准、食品包装新材料等相关产品标准还不完善。”  “希望尽快推进食品安全体系的完善,提高食品安全标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柯俊呼吁,制修订一批限量标准、食品产品标准、生产经营卫生规范以及配套检测方法等标准,加紧出台适用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食品分类体系,完善标准之间的引用和衔接配合机制。
  • 盘点:重金属“铊”标准限量知多少
    2022年3月,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要强化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包括铅、汞、镉、铬、砷、铊和锑,特别增加了铊和锑。其实,在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就已经提出要开展涉铊企业排查整治行动。为什么加入“铊”?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负责人答记者问时介绍说,一些地区铊、锑重金属污染问题凸显,近2年发生多次涉铊涉锑环境事件。为加强环境风险管控,防控意见将铊、锑确定为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将锑矿采选、锑冶炼列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重点行业。《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还提出四项管控措施:一是加强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控,督促企业对矿石原料、主副产品和生产废物中铊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减少使用高铊的矿石原料。二是开展排查治理,开展重有色金属冶炼、钢铁等典型涉铊企业废水治理设施除铊升级改造,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重点省份要制定铊污染防治方案,强化涉铊企业综合整治。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在涉铊涉锑行业企业分布密集区域下游,依托水质自动监测站加装铊、锑等特征重金属污染物自动监测系统。四是完善标准体系,对于涉锑产业集中分布的地区,要加快研究制定地方性生态环境标准,推动解决区域性特色行业污染问题。要监管,必然要有相应的标准可依。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涉及水中铊含量的环境质量标准或排放标准如下:序号国家或地区标准名称标准限值(μg/L)排放监控位置一、水质基准与水质标准1美国水质基准(保护人体健康)0.24(摄入水和生物) 0.47(仅摄入生物)2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2.0(饮用水最高允许值)0.5(饮用水最安全阈值)3加拿大水生生物基准0.84俄罗斯饮用水卫生标准(2002 年)0.15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0.1(集中式生活饮用水 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 准限值)6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0.17中国《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0.1(I 类、II 类、III 类); ≤1(IV 类);>1(V 类)8上海《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DB 31/T1091-2018)0.1二、排放标准9中国《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 31573-2015)5车间或生产设施排 放口10中国湖 南《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 (DB 43/968-2014)5总排放口11中国广 东《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 准》 (DB 44/1989-2017)5(现有企业); 2(新建企业)车间或生产设施排 放口;总排放口12中国江 苏《钢铁工业废水中铊污染物 排放标准》(DB 32/3431-2018)2车间或生产设施废 水排放口13中国上 海《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 31/199-2018)5(向敏感水域直接排 放);300(向非敏感水 域直接排放;间接排放)总排放口14中国江 西《工业废水铊污染物排放标准》 (DB 36/1149-2019)5车间或生产设施排 放口;总排放口15美国美国含铊危险废物最佳示范技术背景 文件(1990年)140车间或生产设施排 放口16德国德国污水排放规定条例规定有色金属 制造废水(2004年)1000车间或生产设施排 放口17德国德国污水排放规定条例规定废物焚烧(2004年)50车间或生产设施排 放口随着铊排放污染问题的逐渐暴露,相关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地完善。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水环境管理司制订《涉铊重点行业排放标准修改工作方案》,拟以标准修改单的形式,分批修改涉铊重点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纳入铊排放限值和相应管理要求。之后,《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2012)、《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2-2010),《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770-2014)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0-2011)等标准修改单相继发布。以上标准修改单中,不仅增加总铊排放限值要求,而且增加了相关的检测方法。由以上标准涉及的检测方法来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石墨炉原子吸收等仪器或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会。另外,文件还指出,标准实施后国家发布的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如适用性满足要求,同样适用于本标准相应污染物的测定。标准污染物项目限值(mg/L)污染物排放监 控位置水污染物浓度测定方法标准直接排放间接排放《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2012)修改单总铊钢铁联合企业:0.05 mg/L钢铁非联合企业:若仅有烧结(球团)工序,则总铊排放限值为 0.006 mg/L;若既有烧结(球团)工序也有其他工序,则总铊排放限值为 0.05 mg/L。)钢铁联合企业总铊排放限值为 0.05 mg/L。对于钢铁非联合企业,若仅有烧结(球团)工序,则总铊排放限值为 0.006 mg/L 若既有烧结(球团)工序也有其他工序,则总铊排放限值为0.05 mg/L车间或生产设 施废水排放口HJ 700-2014《锡、锑、 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770-2014) 修改单总铊0.0145车间或生产装置排放口HJ 700-2014;HJ 748-2015《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6132-2010)修改单总铊0.006(生产工艺:硫铁矿制酸)车间或生产装置排放口HJ 700-2014;HJ 748-2015《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0-2011)修改单总铊0.006(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铵、重过磷酸钙、复混肥;硝酸磷肥按磷酸铵的排放限值执行。)车间或生产设 施废水排放口HJ 700-2014《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6-2010)修改单总铊0.017(0.005 适用于采矿或选矿生产单元废水单独排放的情形)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HJ 700-2014;HJ 748-2015
  • 超900款产品数据信息接入“墨卡托” 福禄克与京东工业品共建仪器仪表行业标准
    测量仪器是工业生产质量控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型号、规格可谓五花八门,从几百元的数字万用表,到几千元的电能质量分析仪,再到几万元的高端示波器… … 彼此之间不仅价格跨度极大,适用场景也截然不同。如何根据测量场景需求精准选型测试仪器,一直是困扰工业企业的难题。  近日,全球知名测量仪器品牌福禄克与京东工业品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数智化选型方面深入探索。福禄克京东工业品自营旗舰店上线后,福禄克将旗下热像仪、电能质量、功率分析、示波表、过程校验、接地绝缘、万用表、钳型表等900多款产品的数据信息与京东工业品“墨卡托”标准库已完成无缝对接,通过打造“系统找货”的自动筛选服务,大大提高企业的选型效率。 在工业生产中,各类测量仪器的规格、型号可多达数万种。以电气测量为例,电网工人测量高压电所用的钳形表量程可达1000A,能够在不切断导线的情况下测量高压电线中通过的电流;而反观实验室中常用的示波器,虽然量程只有1A,但精度却可以达到10-6 A。而即便是钳形表和示波器本身,也有极其众多的规格。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体选择哪种型号、哪种规格的测量仪器,需要综合考虑量程、精度、测量方式等多种因素,选型工作就显得尤为关键。而在传统采购模式中,测量仪器的选型完全依靠人力,采购人员需要对着厚厚的产品手册查询各项参数,再就使用场景进行横向对比筛选,不仅效率低,而且严重依赖采购人员的专业经验。  福禄克与京东工业品打造的数智化选型系统,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墨卡托”工业品标准商品库是结合京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各品类头部品牌商的专家经验,通过对海量工业品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知识抽取,构建出的工业品知识图谱。通过将福禄克的产品数据信息与京东工业品“墨卡托”标准库已完成无缝对接,企业只需在京东工业品选定品类后,根据系统所提示的参数维度选择相应需求范围,即可获得精准的型号推荐。在前期试点项目中,“墨卡托”工业品标准商品库成功将工业品供需匹配度提升了86%。 福禄克亚太区总经理、副总裁胡祖忻表示,非常高兴与京东工业品合作,这很好地补充了我们的数字化服务能力。未来,在“墨卡托”标准选型服务基础上,福禄克的技术工程师和销售代表等各层资源也将与京东工业品无缝对接,提供产品选型、技术咨询及售后服务的全方位支持。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合作,与京东工业品共建仪器仪表领域的行业标准,有力助益产业链各环节无缝连接。
  • 食品安全标准深陷拉锯战 公众参与被指走过场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拉锯战”  国标公众参与度较低被指程序不透明 参与制订专家称国标需考虑国情和行业因素  近日,媒体爆出生鲜乳国标在关键时刻“一夜翻盘”,两项关键性指标修改。这个标准曾被质疑为“倒退20年”。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标准怎么制订,究竟谁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卫生部官员表示,国标制订是相互“妥协”的过程,其底线是保证“安全”。  针对舆论的质疑,卫生部官员表示,主要问题不是公众对某一国标的关心,而是对整个食品安全的不信任。  对于食品安全标准制订过程中不透明等质疑,卫生部表示会采取措施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如果企业参与就等于绑架,这种话太幼稚了。”11月30日,卫生部一间会议室里,卫生部监督局食品安全标准处处长张旭东回应乳品标准被企业绑架时说。  两天前,《人民日报》报道79岁的西部乳业协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一直在为两年前的一场会议耿耿于怀:他不知道什么原因让协商一致的生鲜乳食品安全国标中的关键指标,在最后发布时发生颠覆性改变。  报道一出,立即引来舆论关注。  而这种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质疑并非第一次。从2010年6月份开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就屡被质疑“降低”、“企业绑架”和“暗箱操作”。质疑范围囊括乳品国标、速冻食品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等多个方面。  据了解,自“三聚氰胺”事件后,食品安全就遭遇信任危机。  有卫生部官员表示,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消费者对新国标缺乏信任。  对此,卫生部将采取措施,邀请消费者参与国标制订,并增加公示方法,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生鲜乳标准“妥协”  2009年,一场卫生部组织的十几名专家参与的小范围讨论会上,专家们对生鲜乳食品安全国标中关键指标达成一致意见:每克生乳菌落不超过50万个、每百克生乳蛋白质不低于2.95克。  就在这份送审稿提交半年后,2010年3月正式发布的生鲜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生鲜乳中这两项核心数据分别变为“200万和2.8克”。  “这是颠覆性的改变。”11月29日,魏荣禄说,这一蛋白质指标,甚至比1986年定的2.95克的标准还要低。  多位卫生部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专家表示,生鲜乳国标是协调妥协的结果。而农业部在这一标准的制订上,起到决定性作用。  12月4日,有参与该国标制订的专家透露,当时在对乳制品标准进行清理时,对是否制订生鲜乳安全标准就展开了激烈讨论。  因为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是消费者能买到的产品,要保证食用安全。但生鲜乳是原料,不会流通到普通消费者手上(生鲜乳是指刚吸取未经任何处理的奶)。  不过,农业部坚持认为,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里面应包括生鲜乳,“这是考虑食品安全标准强制性强,有利于监督。”上述专家说。  还有内部专家回忆,部与部之间争论不下,最后必然要有一方妥协。“当时乳制品标准已制定了两年半时间,如果一方不妥协,整套乳制品标准体系可能就出不来。”  上述专家称,最后标准中选用的“2.8”即是农业部提出来的。  11月30日,张旭东坦言,生鲜乳标准制订时,他们和农业部讨论较多。  张旭东说,“2.8克”是经过“协商”,“左右衡量”的结果,采纳的是农业部门提供的行业基础数据。  参与制订标准的专家说,卫生部这个标准出来后,等于把球踢给了农业部。  生鲜乳菌落总数和蛋白质含量只关乎质量,而跟食品安全没关系,选择“2.8克”的安全低限后,有关部门需重新制订质量标准。  比如食品质量需增加分级,特级一级二级等。但食品安全标准是不能分级的,一级和二级必须都是一样安全。  “国标是安全的底线,我们鼓励企业制订更高的标准。”张旭东说。  “国情”下的安全标准  “说‘妥协’大家肯定不爱听,社会这么高的期望,会骂死你。”11月下旬,一名曾多次参与标准制订工作的专家说。  据其透露,制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时,除了保证安全之外,还要考虑经济、国际贸易、社会接受程度、宗教、文化、历史等因素。  简单言之,要因“国情”而“妥协”。  记者采访到的参与标准制订的专家都认为,“标准出来不能毁掉一个产业”。  根据农业部提供的数据,如果标准把蛋白质指标提高到2.95克,就会有一部分奶被销毁,但这部分奶并不影响安全。  “奶农的命运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张旭东说。  据了解,1986年制订2.95克标准时,基本都是国营农场。而目前中国奶业76%都是散户养殖。  散户养殖的奶牛生长条件比较恶劣。另外,随着麦麸、玉米、精饲料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奶农们不会亏本养牛。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王加启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精饲料投入不足影响奶蛋白含量,而现在生鲜乳平均蛋白质含量甚至比1986年时还低。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如果标准影响食品供应,这就不是制订标准的初衷。  一位制订标准的专家举例称,国家收购粮食时,是收购后再将不合格的粮食销毁。而涉及粮食的安全标准,指标的高低关乎国家粮食供应安全。  “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的观点,在有的吃的情况下再谈安全”。  这位专家说,“黄曲霉毒素B1”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谷物霉变产生这种霉菌,肝炎患者再受到这种毒素的攻击,患肝癌的几率会增大。  “这也是被判了死刑的毒素,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还会允许粮食中存在一定量,为什么不是零呢?”11月23日,一位食品安全评审委员会专家说,“若定到零,那会损失多少粮食?又会让多少人挨饿?”  专家举例称,上世纪50年代,波兰政府将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定为“不得检出”,那几年,波兰人几乎就不知道花生是什么味道。  国际法典委员会作出风险评估,标准的改变,可能会减少多少肝癌患者,可能要销毁掉多少粮食等等。根据多方的衡量,最后给出“黄曲霉毒素B1”的指导限量值。  而各国在这一毒素限量的制订上,也有高有低。  “健康是需要有承受的,不是100%的零风险。”这位要求匿名的专家说,消费者肯定希望越严越好,“但就像降房价一样,老百姓的期望和国家的承受能力总是有区别的。”  上述评审委员会中的权威专家说,正是考虑国情、食品供应等因素,国标最终是由政府、行政部门进行风险评估来确定。  “每次都吵得很凶”  乳品安全标准制订,与制订其他标准最大的不同是:一支由十余个单位组成的协调小组,独立于专家组之外。  这个协调小组牵头人是卫生部副部长,协调小组成员包括农业部、国家标准委、工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十多个单位。  “协调小组负责人,主要是管理部门的领导。”11月30日,参与制订标准的专家透露,协调组推荐的70多名专家成立专家组。  张旭东说,食品安全法出台前,农业部、工信部、质检部门都有相关乳制品规定,制订新标准就需废止老规定,因此成立了协调组。  而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食品安全国标最权威的机构是卫生部组织成立的“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  11月30日,张旭东说,审评委员全部来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并没有企业参与。  审评委员会最高级别的审评机构是主任委员会,其构成体现了行政与技术双重色彩。  参加者以卫生部部长陈竺级别最高,他也是审评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另外副主任委员分别是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  其他参加者除了三名院士外,还包括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审评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等人,他们都是各部委的官员。  食品安全标准首先经秘书处初审,而后提交审评委员会分委员会审评,最终提交给主任委员会审评。  “简单来说,审评委员会分委会为食品安全标准提供技术支持,主任委员会则是行政把关。”  但有时行政权力也影响了分委会的决策。  有的审评委员会专家抱怨,有时候,部门领导参与分委会讨论,没有办法完全以科学为依据独立来审评标准。  审评委员会中,共有10个分委会300多名委员,包括污染物、添加剂、兽药残留等方面。  一位审评委员会专家描述说,每次分委会开会,“都吵得很凶”,在座的都是业内知名的专家,即使是分委会主任委员说的,有不同意见还是要说。  比如近期热议的农作物中的某种污染物,应该撤销还是保留,分委会主任委员试探性提出可以暂时保留,但是讨论会上其他专家几乎一致认为应该撤销。  最终,分委会达成一致,新标准中应撤销这一物质。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  在是否要撤销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时,专家都“吵破了头”,有人认为,增白剂添加在面粉里是安全可靠的,也没有证据证明增白剂影响健康,而另一批专家则持相反意见。  争论过于激烈,最后只能投票解决,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专家认可撤销。  企业的因素  魏荣禄参加过三次乳品安全标准讨论会,他记得第一次时,“好几个国外乳企代表坐在那里”,让他“很不舒服”。  乳品标准关键数据的改变,也被多名专家质疑为“被企业绑架”。  “从程序看,这是不可能的。”卫生部11月30日举行的一次小范围的记者会面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郭云昌说。  同日,卫生部监督局食品安全标准处处长张旭东说,此次提出异议的专家,在制订乳品国标时确实提出了不同意见,但这些意见,最后没有被采纳,“他们不是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也代表不了其他研讨会的其他委员”。  卫生部提供了一份“乳品质量安全标准工作专家组成员名单”,其中包括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3人,中国疾控中心工作人员16人,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学者5人,三元、蒙牛、伊利、光明、雅培、美赞臣、达能、湖南亚华等乳品企业代表9人。  卫生部的说法是,这些企业代表多是行业协会推荐,推荐的多是大企业。  有审评委员会专家透露,标准必须考虑行业的现状,大企业往往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方向。所以,有些标准会被误认为有利于大企业。  而事实上,大企业并非都希望标准降低。  一位专家记得,在一次关于食品微生物标准的研讨会上,专家认为可以取消某一种微生物的检测,但是企业则集体反对。他们认为行业发展良莠不齐,取消检测可能导致无法监管,最终影响消费者对整个行业产品的信任。  但是,有企业确实存在跟专家“拉关系”。  一位审评委员会专家发现,“跨国企业最关心标准,甚至有专人跟踪标准的制订,经常到部里,到专家这里了解情况。”  记者调查发现,有些企业还会想办法和专家进行“私下”沟通。  曾在一次食品安全论坛间隙,一企业的代表找到审评委员会某权威专家,让他建议放宽某食品安全指标,并交给他一份建议书。  这位专家说,按程序,建议书应交给审评委员会秘书处。  据一大型乳企原公关人员透露,大企业公关部主要针对两类人,一是媒体记者,另一部分则针对政府和专家。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企业会邀请专家参加论坛、还请专家对新技术论证评估等。  对于企业为食品安全标准赞助的说法,张旭东予以否认。他说,所有食品安全标准制订修订,都是由财政全额拨款。“不可能拉赞助”。  “我们要求委员,为了保证审评工作公正性,不能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兼职,或者从事有利益冲突的活动。”张旭东说。  对于企业和专家在私下里的接触,张旭东认为,标准制订遵循协商一致原则,最后还要分委会和主任会议决策,即便企业和某个专家有私下交易,也不可能影响标准制订。  “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专家和企业之间存在问题。”张旭东说,也欢迎公众发现问题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  公众参与被指“走过场”  但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权威专家在标准制订过程中作用很大。  据内部人士透露,12月2日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上,已经讨论通过撤销稀土限量标准。也就是说,茶叶中的污染物检测,将有望不再包含稀土。  但此标准定稿后,又进行了复议。  其中的原因是,有中科院院士给高层领导人写信,此信又被转到卫生部,于是分委会又对标准进行复议。  为此,专家组还专门去中科院院士局与写信的院士进行座谈,最后,院士们同意了分委会专家组的意见。  相对于专家们的热情,公众在常规标准制订中则显得“冷淡”。  目前,每项食品安全标准都要经过两个月公开征求意见。  2010年卫生部公布202项标准制订修订计划。今年公布100多项标准的制订修订计划,但在征求意见阶段引起舆论关注的只有乳品新国标、速冻米面食品、添加剂标准等几项。若不是媒体报道,更多的食品安全标准在两个月的公开征求意见中成为“零回应”。  正因此,征求意见被一些人认为是“走过场”。  “就像造飞机火箭,我也提不出意见。”一位审评委员会专家认为,隔行如隔山,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业属性导致很多普通人不能100%参与。  其中在大米中添加防腐剂问题上,食品添加剂标准刚公布,还是粮食部门和企业关注的,并通过媒体表达撤销诉求,遂引起舆论反弹,卫生部也做出要进行研究的表态。  但此事中,即便是专业人员,也未必能完全注意网上的征求意见稿。  针对上述问题,张旭东透露,卫生部正打算与消协合作,在食品安全制订过程中,将邀请消费者参与,提高标准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度。标准处也打算在卫生部官网,设立食品安全标准制订栏目,循环滚动征求意见。  安全是底线  “三聚氰胺事件”后,公众对乳品等食品安全的关注就像火药桶一触即发。  生鲜乳标准首次质疑在2010年,之后一年半中,多个食品安全国标遭舆论危机。  卫生部新闻办工作人员也有些无奈。几乎每3到6个月,就要处理一起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的“危机”。  其中,卫生部组织相关的新闻发布会、媒体沟通会、专家见面会就不下四、五场。  标准过于专业和缺少公开透明的程序,被普遍认为是公众对新国标缺乏信任的原因之一。  有官员则说,“现在的问题不是消费者对某一标准的关心,而是对整个食品安全的不信任。”  之前,铁观音等茶叶中爆出稀土含量超标。12月2日,该限量标准被同意撤销,有卫生部官员担心,或将又会引起一场舆论危机。  但标准一味妥协,底线是什么?  对此,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说,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  他表示,很多人认为供港食品安全标准高,但这样食品成本也高,普通老百姓肯定承受不起。食品安全标准,保证安全是底线。  11月29日,魏荣禄记得在他参加的一次乳制品标准的讨论会上,主持人上来就说:“今天只谈安全,不谈健康。”  但魏荣禄仍坚持认为,健康和安全,应该“一起搞”。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流程图  立项:有关部门向卫生部提出立项建议。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可以提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  卫生部组织成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以下简称审评委员会)对立项建议进行研究,向卫生部提出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咨询意见。  起草:卫生部采取招标、委托等形式,择优选择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单位承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起草工作。  标准起草完成后,应当书面征求标准使用单位、科研院校、行业和企业、消费者、专家、监管部门等各方面意见。  审查: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初审,通过初审的标准在卫生部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 审评委员会专业分委员会会议审查,采取协商一致的方式,在无法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参会委员四分之三以上(含四分之三)同意的,标准通过审查 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审议通过后,秘书处报送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批准: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审核后报送卫生部。审查通过的标准,以卫生部公告的形式发布。  (资料来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仅2成接轨国际 名企频出问题
    从三鹿“ 三聚氰胺”事件,到双汇“瘦肉精”事件,再到近期思念 、三全的“细菌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总是离不了那些行业龙头企业。  业内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像思念、三全算是比较好的企业,他们的产品都不符合国家标准,这是非常可怕的。食品安全本来是底线,现在反而不受企业真正重视。政府应该不断健全法制,各相关部门采取强硬措施 , 严厉处罚违规企业,增加违规企业的预期成本。  现象  食品安全出现“群体性事件”  速冻食品龙头企业近期集体“沦陷”,思念、湾仔码头、三全水饺先后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三全食品22日的公告承认,南京市工商局抽检公司速冻食品中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称已对该批次产品启动了召回程序。  另据媒体报道,上海质监局日前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浦东新区质监局两次对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湾仔码头”食品生产企业上海品食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进行执法调查,企业确认,该批次不合格产品共计生产154箱,每箱24袋,已全部出厂,没有库存。目前上海各大超市已将该批次产品全部下架。  早在10月份,速冻食品的龙头企业思念食品就被曝出部分水饺产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且速冻食品上游环节鲜肉、蔬菜、水产品等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并未做强制规定,再加上行业自动化、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导致众多企业产品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海通证券分析称,近三年我国速冻食品行业收入增速在25%左右,未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快节奏生产带来的饮食习惯改变、冷链物流的逐渐完善,行业还有很大增长空间。金黄色葡萄球菌事件发生后,消费者(尤其一线城市消费者)对速冻食品的消费或受到一定影响,三全、思念等品牌短期内的销售也将受到影响。  实际上,今年3月份双汇“瘦肉精”事件虽然引起了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但食品安全事件并未见减少。不只是速冻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都是重灾区,其中出问题的很多都是行业的龙头企业。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在9月底召开的全国人大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少,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  后果  “低标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少演化为标准之争,涉及国家标准大大低于国际标准、内外标准有别等问题。今年年中关于《生乳》新国际的争论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中国乳品标准被有的业内人士称为“全球最差标准”。  据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仅为23%,如我国允许的“农残”量要高出美国数倍,有危害的“植物奶油”在我国没有强制性的限量标准,我国的原料奶每毫升含菌量200万个的标准得不到国际承认。  此次速冻食品“细菌门”也陷入了有关标准问题的舆论漩涡。思念食品有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按照国家目前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水饺中确实不得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按照新的即将生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被检出有问题的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是达标的。这一表态引发公众对速冻食品标准“开倒车”和被企业绑架的质疑。  按照我国现行《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而卫生部9月6日公布的《速冻面米制品(征求意见稿)》有了量化的指标,即规定每批产品抽检5个样品中,至多只能有1个样品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在1000至10000个之间。  卫生部网站11月11日就此专门发文解释,称新标准(征求意见稿)采用 了 国 际 食 品 微 生 物 标 准 委 员 会(IC M SF)三级采样方案,用多个样品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限量指标与IC M SF基本一致,更加符合国际食品微生物采样检测要求,是科学合理的。有关新标准比老标准要求低系误读。  新标准已于11月10日结束了社会公开意见征求,最终实施的标准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将做何规定,公众目前还难以得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标准修订过程中,消费者的声音往往是缺位的,而企业有很大的冲动去降低标准,结果很可能就是企业的意见反映出来了。  “更高的标准能激发企业找到创新的手段,这是美国著名战略学家波特的观点。”郑风田说,现在很多中国企业靠低标准的产品占领市场,挤掉竞争对手,然后再慢慢提高标准。这种市场竞争策略忽视了消费者的健康,是很不负责任的。如果企业因为标准低而不去创新,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措施  食品安全监管须祭出“重典”  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一位官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像思念、三全算是比较好的企业,他们的产品都不符合国家标准,这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产品对消费者造成了损害肯定要进行赔偿,但违法成本低在食品行业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企业很少进行赔偿。  郑风田认为,食品安全本来是底线,现在反而不受企业真正重视,很多企业只管生产不管安全。此外,政府在保障农产品和食品产量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安全成本”,财政投入向食品安全方面倾斜,在提高标准后对企业进行培训和补贴。  相较而言,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行为施以重罚。比如2010年8月,美国发生因沙门氏菌污染而召回5 .5亿枚鸡蛋的事件,国会法律委员会因此一致同意,必须加大处罚力度,特别是对明知故犯者的惩罚。无论哪一个环节导致食品、宠物食品和添加剂的污染、掺假和恶意误用,都在惩罚之列。  目前,中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逐渐加强,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保持高压态势。2010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去年查办问题乳粉案件中,对有关犯罪分子的量刑标准进一步提高,其中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今年5月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分子惩处力度的内容。  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周思然建议,一是不断健全法制,各相关部门采取强硬措施,严厉处罚违规企业,增加违规企业的预期成本,同时,创造机会为其他守法的企业提供更多的福利和资源 二是将违法不整改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借助媒体平台公诸于世,损害其市场信誉 三是通过奖赏等手段鼓励知情者提供有关信息,嘉奖守法企业,重罚违法企业。
  • 农民脱贫致富不靠政府输血,检验检疫局引领高标准大显神威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ce3faedb-7650-4e3b-969b-8340a578492a.jpg" title="1.jpg"//pp  8月18日,辽宁检验检疫局与阜新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力求通过“精准扶贫”和三年滚动计划,确保2020年贝力房村顺利脱贫“摘帽”。/pp  精准扶贫合作备忘录内容包括:切实发挥职能优势,通过个性化品控方案,提升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出口;运用认证手段,对来自贫困地区的产品认证标识上附加扶贫信息,提升消费品对有机食品的感知价值,推动创建国家级示范区形成辐射效应;建立对接机制,形成特色产品产业链,推广实施“三同”工程,助力实现内外销“双增长”;积极扩大宣传,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帮扶农民从思想观念上实现“先脱贫”;实施保障扶贫,为帮扶村捐赠办公用品改善环境,出资援建卫生室,让农民“小病不出门、大病不耽误”;开展支部联动,共同抓党建、促脱贫,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pp  此前,辽宁检验检疫局局长潘城曾带队到富荣镇贝力房村调研,深入田间地头,会诊把脉。富荣镇120多户贫困家庭中,40多户没有脱贫项目,缺少启动资金。12户家庭因学致贫,13户家庭因为住房问题脱离不了贫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8/insimg/463d223f-0146-41f5-a51b-ab081da02fc1.jpg" title="1.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77px " width="600" vspace="0" hspace="0" height="377" border="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阜新的树莓/strong/span/pp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阜新的树莓栽植已经有12年历史,而且7000多亩的树莓栽植面积因为没有深加工技术帮扶,徘徊在市场边缘始终没有找到致富脱贫新路子。辽宁检验检疫局了解到这一情况,组织相关技术专家现场调研,帮助村子办理树莓有机认证和做好出口准备。同时,介绍有实力的现代农业加工企业到富荣镇投资建厂,推动树莓的深加工。预计2017年9月首批树莓产品将推向市场。/pp  下一步,辽宁检验检疫局将帮助农民用好用足检验检疫政策、措施,帮助贝力房村的树莓、花生产业做大作强,并向县域辐射,从而实现从单向的“输血式”扶贫,向提升内生动力的“造血式”扶贫转变。/pp  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架不起梁。扶贫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重而道远。辽宁检验检疫局正通过技术的精准帮扶探索出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科学扶贫、精准扶贫之路。对全国尚未脱贫和正在脱贫的农村来说,走外向型发展之路有着积极借鉴意义。/ppstrong小编点评:/strong当下有种说法,农民种什么都不挣钱,市民吃什么都害怕。究其原因,在于生产没规程,检测没标准、入市没门坎上。农产品之所以可以拿来出口创汇,那是因为这些农产品达到了进口国家的入市标准,得到了进口国市场的认可。br/  好东西才能卖出好价钱,高标准方可带来高收入。如果强化农产品市场管理,严把质量检测检验关,让劣质农产品无处藏身,市民吃得放心,农民何愁卖不到好价钱?目前,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用国际先进标准和经营方式武装农业,对农业技术进步、农产品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
  • 我国化妆品功效标准起草中
    现状:名词混乱 功效标准缺位  众所周知,目前对化妆品划分为普通化妆品和特殊用途化妆品两类,管理方式各有不同,其中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类为特殊化妆品,实施审批制,取得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销售 其他普通化妆品则在各省(区、市)化妆品卫生监管部门做好备案即可。而在《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详细规定了化妆品中禁用和限用物质 限用防腐剂、防晒剂和着色剂 规定了化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最终产品必须使用安全,不得对使用部位产生明显刺激和损伤,且无感染性等众多内容。  “但没有一项规定是针对化妆品的功效的。”北京工商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赵华表示,他是皮肤用化妆品功效性评价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起草人之一。赵华介绍说:“化妆品行业其实已存在若干标准:有针对重金属含量的,有针对原材料的,有针对膏、霜、粉、乳液这些基本形态做出规定的,有针对外包装的……但是,一瓶标注着‘美白霜’的化妆品,是否真的能美白、美白功效如何?谁也不知道。消费者购买之后,即使觉得毫无效果,也没有办法。”  赵华表示,目前惟一一个功效评价标准做得比较好的就是防晒类化妆品,这类产品有个通用的标准:SPF值。所谓SPF值,即防晒系数,表明防晒用品所能发挥的防晒效能的高低。它是根据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来确定的。SPF防晒系数的数值适用于每一个人,其计算方法是:假设紫外线的强度不会因时间改变,一个没有任何防晒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阳光下20分钟后皮肤会变红,当他采用SPF15的防晒品时,表示可延长15倍的时间,也就是在300分钟后皮肤才会被晒红。另外还有一个指数是PA。PA是1996年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公布的“UVA防止效果测定法标准”,是目前日系商品中广被采用的标准,防御效果被区分为三级,即PA+、PA++、PA+++,PA+表示有效、PA++表示相当有效、PA+++表示非常有效。  但除此之外,其他化妆品的功效标准都是一片空白。在广告中经常使用的“深度锁水保湿”、“享受时光、点亮青春”、“肌肤寸寸嫩滑”、“28天让你草地变森林”等语句,用含混不清的表述和暗示,刻意地夸大了产品功效。  完善:制定太难 推广尚待时日  “我们联合了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空军总医院,还有上海家化、欧莱雅等知名企业,研究了4年,目前也只有一项‘保湿化妆品标准’基本成型。”赵华表示,制定化妆品功效标准是一件太复杂的事。  赵华拿出起草的“保湿标准”向记者介绍,保湿功效的检测方法应该是最简单的一种:电容法测定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它的原理是基于水和其他物质的介电常数差异显著,按照皮肤含水量的不同,测得的皮肤的电容值不同,其观测参数可代表皮肤水分值。检测时,环境温度应保持22±1℃,湿度保持在50±5%,需选用30名以上的志愿者,受试部位前2~3天不能使用任何产品(化妆品或外用药品)。试验前,受试者需要统一清洁双手前臂内侧,用干的面巾纸擦拭干净。清洁后在受试者双手前臂内侧做好测量区域标记。实验中左右手前臂内侧标记4×4cm2试验区域,同一手臂可同时标记多个区域,区域间隔1cm。测试产品和空白对照均随机分布在左右手臂上。涂抹后分别测量1小时、2小时、4小时受试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的皮肤含水量。  “但是,这样的检测方法也受到了各种局限:首先是地域,比如上海和北京,温湿度差距太大,即使是同一个试验者在不同的地点,得出的数据也会相差很大。其次是人体变化,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段也会测出不同的结果。”赵华介绍,结果的随机性是标准迟迟难以出炉的主要原因。而化妆品的功效其实并不难判定,比如美白产品,可以检测使用前后皮肤的色度和黑色素值是否有变化 抗皱产品,可检测皮肤的纹理度是否变化 育发产品则更简单……  “我们现在只能做这样的事:同类产品比对结果。即同时使用测试品和对照品,进行功效比对,最后出具检测报告。”赵华表示,相关的功效标准正在制定中,最快明年就可以出台。“届时无论是厂家还是消费者,只要有硬件设备,都可以自己利用标准来对化妆品做出评测。”那么,今后的化妆品能否如防晒指数那样,直接标以“保湿指数”、“美白指数”、“抗皱指数”呢?“这是一个理想的结果,意味着对化妆品的产品说明、广告用语做出了严格规范,让消费者对功效一目了然。但是让标准实际用于产品中并得到大众的承认,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赵华说。
  • 河北食药监组织县级食品快检仪器验评 不接受进口
    p  日前,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发布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级食品安全快速检验车项目快检仪器设备(产品)验证评价公告(项目编号:HBZJ-2018N619)。/pp  公告内容显示,为进一步做好河北省县级食品安全快速检验车项目车载食品快速检测仪器设备(产品)配备工作,按照《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的通知》(食药监办科〔2017〕43号)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管理的意见》(食药监科〔2017〕49号)有关精神,决定组织进行县级食品安全快速检验车项目车载食品快速检测仪器设备(产品)验证评价。/pp  参评快检仪器设备(产品)目录及功能要求如下:/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0" border="1"tbodytr class="firstRow"td width="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序号/p/tdtd width="108"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仪器设备 br/ (产品)名称/p/tdtd width="452"p功能要求/p/td/trtrtd width="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1/p/tdtd width="108"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台式食用油质量安全检测仪/p/tdtd width="452"p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苯并芘、极性组分等的测定/p/td/trtrtd width="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2/p/tdtd width="108"p style="TEXT-ALIGN: center"便携式微生物实时检测系统(荧光PCR仪)/p/tdtd width="452"p食源性致病菌和动物源性的快速检测。检测项目主要包括:1、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包括但不限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铜绿假单胞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蜡样芽胞杆菌、阪崎肠杆菌等; br/ 2、常规食用的动物源成分(包括但不限于马、驴、鸭、猪、羊、牛、鸡、鹅)的鉴定。 br/ 3、常规转基因的鉴定,包含但不限于NOS基因、CaMV35S基因、EPSPS基因、FMV35S基因、NPTⅡ基因、PAT基因等。/p/td/trtrtd width="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3/p/tdtd width="108"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大活动保障箱(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配手持式快速检测仪)/p/tdtd width="452"p果蔬、畜禽、水产品、粮油及其制品、奶与奶制品、副食品等食品中非法添加或残留的快速检测(手持式快速检测仪配备分光光度检测模块、干式试纸/胶体金模块)。/p/td/trtrtd width="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4/p/tdtd width="108"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体化便携式食品快速检测系统/p/tdtd width="452"p化学与生物污染、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非食用物质及食品添加剂等快速检测。同时配备分光光度检测模块、干式化学分析及胶体金检测模块、薄层色谱检测模块、ATP荧光检测模块、电化学阳极伏出检测(重金属检测)模块。内置≥4个标准检测单元插槽,每个检测单元插槽大小统一、通讯接口统一。/p/td/trtrtd width="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5/p/tdtd width="108"p style="TEXT-ALIGN: center"便携式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仪/p/tdtd width="452"p粮食作物、食用油、酱油、米酒、食醋等中真菌毒素残留的快速检测。/p/td/trtrtd width="45"p style="TEXT-ALIGN: center"6/p/tdtd width="108"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快速检测箱/p/tdtd width="452"p用于农残、兽残检测,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检测,品质检查,食品添加剂相关检测,生物毒素检测等。主要配备但不限于以下产品:甲醛速测管、吊白块快速检测盒、亚硝酸盐速测管、二氧化硫快速检测盒、酱油总酸及氨基酸态氮检测盒、硼砂快速检测盒、盐酸克伦特罗快速检测卡、莱克多巴胺快速检测卡、沙丁胺醇快速检测卡、三聚氰胺快速检测卡、豆浆生熟度快速检测盒、食用油脂酸价速测卡、食用油脂过氧化值速测卡、面粉增白剂检测盒、苏丹红快速检测盒、工业碱快速检测盒、孔雀石绿速测卡、毒鼠强快速检测盒、敌鼠钠盐快速检测盒、鼠药安妥快速检测盒、鼠药氟乙酰胺快速检测盒、火锅中罂粟壳快速检测卡、肉制品色素快速检测盒、饮料中糖精钠及色素快速检测盒、牛乳尿素快速检测盒、氰化物快速检测试纸、砷汞快速检测盒、农药残留检测卡、重金属快速检测盒、黄曲霉毒素B1胶体金法快速检测盒、碘盐含碘量快速检测盒、黄曲霉素M1胶体金法快速检测盒、氯霉素免疫胶体金速测卡、硝基呋喃代解物免疫胶体金速测试剂盒(四合一)、喹诺酮类免疫胶体金速测卡等。/p/td/tr/tbody/tablep  快检仪器设备(产品)及其生产企业参与评价资格条件如下,六项要求必须同时具备,缺少一项即为不符合条件:/pp  参评仪器设备(产品)须为企业自主研发生产,具有省级或省级以上技术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 参评企业须是取得合法资质的食品快速检测仪器设备(产品)生产企业 参评企业须提供已正式发布并执行的企业标准、仪器设备(产品)基本参数、完整检验操作说明;产品在市场流通并已投入使用 参评企业须具有仪器设备(产品)生产场地及生产车间 参评企业近3年(2015年7月1日至今)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且未被列入国家信息中心“信用中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企业经营异常名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和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每一种食品快检仪器设备(产品),生产企业只能以一款型号申请参与验证评价,不接受进口产品参与评价。/p
  • 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国家标准解读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2024年第1号公告,发布47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6项修改单。其中包括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该标准代替 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增加了2016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陆续公布的食品添加剂规定,并对附录A、B、C、D、E、F都有了补充和修订。(一)关于GB 2760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食品添加剂公告的关系  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实行行政许可,对于许可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及使用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公告形式予以增补,自公告发布之日起,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者就可以按照公告的规定生产使用批准的食品添加剂。为了方便标准使用者查询,GB 2760-2024纳入了GB 2760-2014 实施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公告形式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使用规定,截至国家卫生健康委2023年第5号公告。  (二)关于食品添加剂定义的修订  根据2015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在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中增加了包含营养强化剂的内容。新品种许可、复配食品营养强化剂等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管理可参考食品添加剂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三)关于附录A的修订  附录A的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修改了附录A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查询方式。将原标准中表A.3的内容体现在表A.1和表A.2中,原表A.2合并入表A.1。二是基于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的最新评估结果,修订了部分食品添加剂品种和/或使用规定。例如删除了落葵红、密蒙黄、酸枣色、2,4-二氯苯氧乙酸、海萝胶、偶氮甲酰胺等经过调查不再具有工艺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及其使用规定;删除了罐头类食品中防腐剂、食醋中冰乙酸、果蔬汁浆中纳他霉素、蒸馏酒中β-胡萝卜素和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等的使用规定。三是修改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如增加了阿斯巴甜、安赛蜜与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乙酰磺胺酸等在相同食品类别中共同使用时的总量要求;完善了饮料类别中液体饮料与相应的固体饮料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对应关系;修订了二氧化硫、卡拉胶、瓜尔胶、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等的使用规定;将原标准中归类为“其他类”的部分食品类别重新进行了归类,并调整了相应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等。四是修改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基本信息。例如修改了苯甲酸及其钠盐等食品添加剂的中文名称、中国编码(CNS号),按照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等的最新规定,修改了爱德万甜等食品添加剂的英文名称和国际编码(INS号)等。  (四)关于附录B的修订  附录B的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对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则的修订。为避免食品用香料滥用,在B.1.4进一步明确了具有其他食品添加剂功能或其他食品用途的食品用香料的使用要求,如苯甲酸、肉桂醛、瓜拉纳提取物、双乙酸钠、琥珀酸二钠、磷酸三钙、氨基酸类等;明确食品用香料、食品用香精的标签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GB 29924-2013)的规定,凡添加了食品用香料、香精的预包装食品应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进行标示;明确食品用香料质量规格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料通则》(GB 29938-2020)及相关香料产品标准的规定。二是修改完善了部分食品用香料品种。梳理了表B.2和表B.3的食品用香料名单,删除了枯茗油等6个香料品种(其中枯茗油、葫芦巴已为香辛料,玫瑰茄、石榴果汁浓缩物、玉米穗丝已为普通食品,3-乙酰基-2,5-二甲基噻吩行业已不再使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食用香料和提取物制造者协会(FEMA)对于香料管理的变化,将大茴香脑、根皮素调整为合成香料;修改和/或增加了柚苷(柚皮甙提取物)等香料的中英文名称、FEMA编号、编码等。  (五)关于附录C的修订  附录C的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删除了部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品种。如删除了矿物油,将其使用规定与白油(液体石蜡)的使用规定进行整合;删除了磷酸铵,将其使用规定与磷酸氢二铵和磷酸二氢铵进行整合。二是基于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的最新评估结果,结合行业实际使用情况,修订了部分加工助剂品种和/或使用规定。例如根据JECFA最新评估结果,同时参考美国、欧盟的规定,删除了1,2-二氯乙烷品种和使用规定;基于工艺必要性原则,删除了β-环状糊精用于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的规定;明确了过氧化氢作为加工助剂使用时的具体功能和使用范围等。三是规范部分加工助剂的中英文名称表述。例如将6号轻汽油(植物油抽提溶剂)修改为“植物油抽提溶剂”,植物活性炭(稻壳活性炭)修改为“植物活性炭(稻壳来源)”,修改了纤维二糖酶等部分酶名称,修改了埃默森篮状菌Talaromyces emersonii等的菌种名称等。  (六)关于附录D的修订  根据修改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附录D中增加了营养强化剂的编号D.16,并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最新修订版的规定增加了营养强化剂的定义。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精》(GB 30616-2020)中关于食品用香料的定义,将D.21食品用香料定义修改为“添加到食品产品中以产生香味、修饰香味或提高香味的物质”。  (七)关于附录E的修订  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GB 2760-2014中部分食品类别与相关食品行业分类不一致,不能实现对实际食品类别的精准定位。为了使食品分类描述更加科学合理,在对各个食品行业进行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部分食品类别的描述。例如,为与相关食品产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持协调一致,修改了部分食品类别: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GB 271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醋》(GB 2719-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合调味料》(GB 31644-2018)等规定,将配制酱油(食品分类号 12.04.02)和配制食醋(食品分类号 12.03.02)这两类产品归入液体复合调味料(食品分类号 12.10.03),将“醋(食品分类号12.03)”修改为“食醋(食品分类号12.03)”等,并对相应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进行修改。再如:根据行业反馈意见,结合行业现状,修改了部分食品类别,如增加肉丸类食品类别,删除半起泡葡萄酒食品分类,修改了蜜饯凉果的食品分类,调整食糖的食品分类等。GB 2760-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pdf点击图片获取更多标准解读》》》》》》
  • 复原乳检测标准修订并实施:亮明身份有多难?
    在国家支持民企“从4月1日起,由农业部发布、用于检测判断复原乳的“《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简称《标准》)开始正式实施。该鉴定标准的实施,能否让过去羞羞答答的复原乳从此在市场上大大方方地亮明身份?  事件  复原乳检测标准修订并实施  复原乳又称还原奶,是指把新鲜牛奶经过高温杀菌干燥制成奶粉后,再兑入一定比例的水或者牛奶还原成液态奶的乳制品。通俗地讲,复原乳是用奶粉勾兑还原而成的牛奶,但是我国规定,低温巴氏奶是绝不允许使用奶粉还原。  据农业部官方消息,前述《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修订,增加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糠氨酸的方法、修改了原有乳果糖的测定方法,这样做可以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经多家检测机构验证,该《标准》能够确保检出结果的准确性。  专家组介绍,《标准》选取的标示物——糠氨酸和乳果糖,均为生乳中含量极低的物质。作为乳品工业的一种乳原料,奶粉在复原之后至少还得再经过一次热杀菌,因此复原乳制品所经受的热伤害程度强于以生鲜乳为原料的乳产品。《标准》的检测原理是根据生鲜乳、巴氏杀菌乳、UHT灭菌乳和奶粉在生产过程中糠氨酸和乳果糖变化的规律显著不同,通过测定糠氨酸和乳果糖的含量并结合其比值建立模型,来判定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是否添加了复原乳,因此修订后的标准可以准确鉴定复原乳。  修订后的《标准》替代了之前的农业行业标准NY/T939-2005,这个标准可以追溯到10多年前。  早在200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曾下发《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凡在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自当年10月15日起,生产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上醒目标注“复原乳”。  然而,尽管有了新规出台,但当时我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还没有复原乳检测方法标准。后来,农业部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制定了《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标准提出了根据糠氨酸和乳果糖两种物质在液态乳中的含量,判定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是否含复原乳成分的技术路线。  农业部当时表示,经多家乳品检测机构验证,该方法具有准确、稳定和可重复的特点,符合检测技术标准的要求。这项标准的颁布,填补了中国复原乳检测方面的空白,突破了监管违禁添加复原乳和不正确标识复原乳的技术瓶颈,维护了消费者知情权。  背景  复原乳横行摧残国内养殖业  10多年前国家出台复原乳标识政策绝非无的放矢。那么,10年前的复原乳检测标准以及相关标识政策在市场中执行得又如何呢?  据业内透露,我国很多企业使用浓缩全脂乳或全脂乳粉与水按比例勾兑成复原乳。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进口工业奶粉勾兑复原乳成为惯用手法,这也成为“倒奶”、“杀牛”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做法给本土奶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多数企业采用复原乳却未明确标注,也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据了解,2014年底2015年初,“用牛奶浇地”、“奶农杀牛倒奶”等事件在河北、河南、山东、青海、江苏、广东、内蒙古等地频频发生,一时间“倒奶杀牛”现象迅速蔓延并达到一个高潮。  “究其原因,除了国际供应量增加外,国内乳品企业大量使用进口奶粉还原复原乳是一个重要因素。”王丁棉表示,产品结构出了问题,从而影响下游的原奶收购价格,最终演变成“倒奶”事件。  “国际大包粉目前到国内的价格是每吨1.7万元,最低时每吨1.4万元,按照每吨奶粉可还原8.5吨液态奶推算,用进口奶粉还原奶的成本每公斤仅为2元,而目前国内鲜奶价格每公斤约为3.4元”,一家大型乳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250毫升牛奶为例,使用复原乳加工的成本要比采用鲜奶加工的成本要低0.35元以上。“而在出售时价格相差无几,用复原乳加工利润很客观。”该负责人感慨地表示,液态奶如此,奶粉行业也是如此。  其实,几年前,行业协会就曾表示,我国已进入世界高奶价行列,“价格趋高已经成为制约乳制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王丁棉表示,国内人工成本高、饲料成本高都是原因。“另外,国内的奶牛养殖业,由于环境土地原因,采用的是集约化牧场模式,包括污水处理及粪便处理等配套项目很多,成本较高”,一家大型乳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像澳洲等国外市场,其土地资源丰富,基本都是农户散养模式,成本较低。  探访  市场上复原乳不少标注的不多  早在2013年,乳业专家魏荣禄就爆料称,市场上可能60%以上打着纯牛奶旗号的液态奶都是用奶粉冲兑的。该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广发泛关注。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彼时我国部分地区部分企业确实存在60%复原乳的可能,现在复原乳量有所下滑,但是比例仍然不小。  王丁棉告诉记者,乳粉在我国的用途除了用于婴幼儿奶粉原料外,还用于加工雪糕、冰淇淋、饼干、糖果等快消食品 另外就是作为调味乳、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的辅料 其次就是作为液态奶还原原料。  王丁棉表示,去年我国进口大包粉65万吨,再加上我国自己生产的142万吨奶粉,二者相加207万吨。  “去年我国生鲜乳产量为3755万吨,按1:8.5比例推算,去年国内自己生产的142万吨奶粉大约消耗1200万吨生鲜乳,再加上农民散卖等各种消耗,这样还剩下大约2350万吨生鲜乳,主要用来加工巴氏奶、常温奶、酸奶等”,王丁棉表示,但是去年我国乳企生产出来的液态奶(不包括乳酸菌等饮料产品)总量却有2850万吨,这就说明,最起码有500万吨液态奶是用奶粉还原而成,折合使用奶粉量将近60万吨,占去年207万吨奶粉总量的30%左右。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真正标注“复原乳”的产品非常少,记者仅发现旺旺牛奶标注了醒目的“复原乳”字样,味全风味发酵乳外包装上也标注“复原乳”字样。除此之外,其他品牌无论是常温纯牛奶还是低温巴氏奶、酸奶配料表中基本都标注“生牛乳”。  企业不标注缘于担心卖不动  既然数字说明复原乳在市场中仍然有不少的占比,但为何在售的产品中却很难觅到标注了“复原乳”字样的液态奶产品?  对此,王丁棉表示,尽管10年前农业部出台复原乳鉴定标准并号称突破技术瓶颈,但实际上业内都知道,当年那个检测标准并非特别有效,这让企业有胆量不标注“复原乳”。  “反正很难鉴定出来”,王丁棉表示,另外复原乳经过两次超高温加工,先从原奶生产成奶粉,然后又从奶粉还原成奶,其营养成分损失较大,尽管是安全的,但如果直接标注“复原乳”,产品恐怕就不好卖了。  据悉,早在2015年10月15日复原乳标识政策正式实施以前,市场上有不少企业酸奶都是采用奶粉还原,并在配料中注明“奶粉”,然而政策正式实施后,当时味全成为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在产品上明示“复原乳”标识的企业。然而企业诚信的标注举动,却引起了消费者对“复原乳”概念的一些误解,一段时间内味全销售下滑。  专家观点  逼复原乳现身还需调整政策  那么此次新的标准出来后,市场上的复原乳是否就能彻底现身了?王丁棉对此表示不乐观。他说,且不说鉴定方法是否确实有效,就说这标准也不过是行业标准,而且是农业部出台的,而市场监管职能并不在农业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能否协同管理也是个问题。  “还原乳问题解决不好,纯粹靠市场调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奶农的养殖问题”,王丁棉表示,这个课题尽管很大,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王丁棉表示,建议对乳制品企业实施两种政策,一方面,对企业收购使用本土的生鲜奶数量实行备案公告制度,如此,企业若使用了80吨鲜奶,却产出了100吨液态奶,其有多少还原奶数量就一目了然 另一方面,对企业使用本土奶源生产的产品,在税收上给予减免优惠。这样一方面倒逼国内企业主动使用国产奶源,另外也一定程度弥补了国内外价差,从而解决国内奶源的出路问题。  “假如再发生乳企拒收奶农合格牛奶的问题,政府可立即注销其生产资格”,王丁棉认为,既然政府给企业颁发了生产许可证,那么企业就有权利和义务收购奶农的牛奶,因为奶农根本没有生产加工能力 而乳企一定坚持使用进口奶源的话,那么政府可为其颁发另一种生产许可证,用有别于使用国内奶源的一种政策法规来规范企业。  消费建议  根据不同需求选择牛奶产品“目前消费者对于复原乳的抵触情绪远不像10年前了”,王丁棉表示,从国家政策规定看,复原乳是允许存在的,当然也有存在的必要。这主要是中国的奶源主要集中在八大产区,全国20多个省市还是缺新鲜奶源,只能靠复原乳弥补。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自己想要的产品”,王丁棉表示,如果追求营养成分更高、口感更新鲜的,建议使用当地的区域低温奶品牌 如果对这些没有特别的追求,复原乳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企业必须明示,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 《GB 5009.35-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标准解读!
    “食品5009”标准作为中国的一套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标准涵盖了多种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包括食品中各种成分的测定方法,以及食品接触材料的环保测试等。5009系列标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互配套使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仅今年实施的5009系列标准就已超过30项。在这样的背景下,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2024年食品检测标准全面解读——GB 5009系列”主题约稿,以增强业界专家和技术人员、疾控中心相关机构工作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向仪器用户提供食品检测领域更丰富的产品、技术解决方案。本文邀请到广州莱奥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分享食品中合成着色剂测定新国标GB 5009.35-2023相关的技术及解决方案。食品着色剂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丰富的色彩感官能刺激我们的味蕾、增加我们的食欲;正因如此,商家经常会在食品中添加各种各样的食品着色剂,但着色剂问题不容忽视,今年4月3日,上海市场监管局公布万豪酒店分公司有5批次青团添加了禁用着色剂,有柠檬黄、亮蓝等着色剂;今年4月25日,四川凯佳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麻辣牛肉片(2023/11/17、1.0kg/袋),胭脂红检测值为0.0097g/kg,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今年国家颁布了GB 5009.35-2023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代替了以下三大标准:1、GB 5009.14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2、GB/T 9695.6-2008《肉制品 胭脂红着色剂测定》3、GB/T 21916-2008《水果罐头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把不同基质的规整到新标,原理统一为固相萃取法,说明固相萃取针对不同基质,具有广泛的适配性;固相萃取技术中,正压固相萃取是较为先进技术,压力高达100psi,不合格事件中青团粘稠基质,需要用到正压固相萃取,才能充分的提取,保证结果准确性。本文对于新标着色剂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方法解读,以及提供该方法的配套解决方案。一、 GB 5009.35-2016 与GB 5009.35-2023 对比需要注意的地方项目旧标准(5009.35-2016)新标准(5009.35-2023)原理变化聚酰胺粉吸附法/液-液分配法乙醇氨水提取-固相萃取净化仪器条件柱温:35℃,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检测波长:415 nm(柠檬黄、喹啉黄),520 nm(新红、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酸性红和赤藓红),610 nm(靛蓝、亮蓝)。分析时间21min42min检出限和定量限方法检出限:柠檬黄、新红、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均为0.5mg/kg,亮蓝、赤藓红均为0.2 mg/kg(检测波长254 nm时亮蓝检出限为1.0 mg/kg, 赤藓红检出限为0.5mg/kg)。样品取样量为2g,定容体积为2mL时,柠檬黄、新红、胭脂红、日落黄、喹啉黄、赤藓红的检出限均为0.5 mg/kg,定量限均为1.5 mg/kg,苋菜红、诱惑红、亮蓝、酸性红、靛蓝的检出限均为(0.3mg/kg,定量限为1.0 mg/kg。二、实验过程注意事项:1、称取样品称取样品时,需要注意均匀取样,以果酱为例,如果是盒装的,需要上中下层均匀取样,保证样品颜色均匀;硬质糖果,可加5ml水,40℃恒温震荡溶解后,再进行提取步骤。2、样品提取1) 乙醇氨水属于易挥发溶剂,需要现用现配;2) 乳制品提取液遇到混浊,可采取高速冷冻离心或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再离心。3) 固体样品,如粉丝,样品干硬,若水浴后,溶胀效果不佳,可以适当延长水浴时间,让样品充分溶解。4) 准确移取(乙醇氨水)提取液10ml,50℃氮吹浓缩至3ml左右,目的是为了保证过柱之前,充分去除氨水,保证上样pH=6左右,满足WAX混合型弱阴离子对上样也要求,保证小柱对合成着色剂有很好的吸附作用。(WAX混合型弱阴离子小柱对强酸性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选择性)3、过柱1) WAX阴离子固相萃取小柱,不同批次之间有误差,同一批次需要进行验收测试,合格后才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2) 淋洗过程,如茶叶为例,天然色素较多,可适当加多点甲酸水和甲醇的量,去除水溶性和脂溶性天然色素杂质。3) 洗脱,若基质着色剂含量较多,可适当增加洗脱溶剂含量,直至洗脱至溶液无色为止;洗脱液氨化甲醇现配现用。4) 氮吹过程,氮吹至近干,不要完全吹干,对于粘稠基质,吹干,不易复溶。复溶液需要pH=9的乙酸铵缓冲溶液复溶,确保赤藓红的回收率。5) 若洗脱后,填料上还有残留颜色,并且回收率偏低,则考虑含氨水的提取液和洗脱液是否现配现用,氨水含量不足,导致ph值偏低,洗脱不完全。4、实验结果1) 靛蓝合成着色剂性质不稳定,实验结果回收率偏低的话,很大原因是降解了,所以,建议靛蓝标准品现配现用。2) 实验结果11中合成着色剂回收率,除了赤藓红偏低,其余的回收率都满足90%-110%。最后一步的复溶液可试试pH=9的乙酸铵:甲醇=9:1,提高回收率。3) 过膜时候需要选择亲水的PTFE滤膜,才不会吸附色素。合成着色剂是食品安全中尤为重要的检测项目,针对蜜饯等等粘稠基质过柱,莱奥公司推出了正压固相萃取仪、氮吹浓缩仪和氮气发生器整套解决方案,粘稠基质轻松过柱,过柱后直接氮吹,无需转移样品;48位正压固相萃取仪48位氮吹浓缩仪氮吹用氮气发生器广州莱奥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莱奥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广州,是一家专注于色谱质谱前处理仪器及氮气发生器开发制造的高科技企业,团队人员拥有十几年的质谱仪、前处理仪器、氮气发生器从业经历。公司自主开发生产氮气发生器、固相萃取仪、氮吹仪等,并代理国内知名品牌的色谱质谱仪器,服务于全国食品、制药、临床检验、环境、司法鉴定、科研院所等行业。莱奥将继续潜心研发,推出更多行业需要的产品和方案,努力成为您身边的质谱方案专家!
  • 基础化妆品新国标实施 部分标准高于美日
    日前,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GB/T29665-2013《护肤乳液》和 GB/T29680-2013《洗面奶、洗面膏》两个国家标准于8月起实施。购买化妆品应选择大型商超或者信誉较好企业,要求商家提供发票或者电脑打印小票,上面注明品名、厂家等内容,利于以后维权。  京华时报讯(记者钱宇阳)日前,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GB/T29665-2013《护肤乳液》和GB/T29680-2013《洗面奶、洗面膏》两个国家标准于8月起实施。至此,中国化妆品行业摆脱了基础化妆品无国家标准的尴尬境地。业内人士指出,国标的实施必将提高整个行业的门槛,也将带动整个行业的洗牌。  卫生安全指标趋严  护肤乳液和洗面奶是消费者使用最广泛的两款基础化妆品,然而此前这两个产品却一直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  据了解,《护肤乳液》和《洗面奶、洗面膏》两项新的国家标准在原料、卫生标准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修订完善了禁限用物质表等内容。  以卫生指标为例,产品中不得检出粪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规定汞含量不得大于1mg/kg、铅含量不得大于10mg/kg、砷含量不得大于4mg/kg。除了砷含量高于欧盟标准外,其他的均一样,其中部分标准高于美国和日本的标准。  资深化妆品专家晁龙表示,两款基础化妆品产品国标的出台,必将提高整个行业的门槛,将对大量低端化妆品企业形成冲击,中高端的企业会获益。行业兼并重组也将加速。  选购化妆品要&ldquo 三看&rdquo   市场上化妆品鱼龙混杂,消费者在购买时该如何选择?国际美妆教练林琼介绍,选购化妆品要&ldquo 三看&rdquo 。  一看产品外包装。购买化妆品时应仔细检查产品外包装上是否有厂名、产品名、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特殊用途化妆品许可证。打开顶盖,查看产品外观有无变色、膨胀、浑浊、起泡、分层、干缩、裂缝、霉点等现象,有无酸败气味或其他异味。  二看使用产品是否过敏。在首次购买和更换原有化妆品时,可取出少量产品均匀涂擦在手腕内侧,观察是否过敏。如果产品能均匀紧致地附着在皮肤表面,有润滑舒适感觉,说明产品质地细腻,适合购买。  三看合法票据。购买化妆品应选择大型商超或者信誉较好企业,要求商家提供发票或者电脑打印小票,上面注明品名、厂家等内容,利于以后维权。
  • 卫计委发布标准审查,“进口食品”有望得到规范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trong国卫办食品发〔2017〕14 号/strong/p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pp  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为规范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以下简称进口无国标食品)的相关标准审查工作,经商相关部门,现通知如下:/pp  strong一、明确进口无国标食品的范围/strong/pp  进口无国标食品,是指由境外生产经营的,我国未制定公布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不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通用标准或产品标准已经涵盖的食品、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告或审批的食品、由已有食品安全标准的各种原料混合而成的预混食品以及其他不属于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情形。/pp  进口无国标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管理规定。/pp  strong二、规范进口无国标食品的相关标准审查职责和程序/strong/pp  (一)职责。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的机制和流程,开展进口无国标食品标准的技术审查工作。/pp  (二)审查程序。/pp  1.申请资料的提交。申请进口无国标食品,由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或者其委托的进口商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提交所执行的相关国家(地区)标准或者国际标准。/pp  2.初审及征求意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负责对申请资料进行初审,确属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申请资料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网址:www.cfsa.net.cn)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为30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负责反馈意见的整理、汇总。/pp  3.技术审查。征求意见截止后,根据审查需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中选择相应的专家,承担具体申请材料的技术审查工作。根据需要,可邀请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以及国家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有关技术机构的专家共同参与审查工作。/pp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认为待审标准符合要求的,提出指定暂予适用相关标准的审查意见 认为不符合要求的,提出不予适用的理由并告知申请者 认为有必要制定、修订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同时提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pp  4.报批和发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将技术审查意见报送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卫生计生委审核通过后,发布暂予适用标准。需要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程序执行。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后,原文件即行废止。/pp  5.复审。有证据表明进口无国标食品其安全可能存在问题或所执行的标准技术指标发生变化等情形的,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对已发布的进口无国标食品的适用标准进行重新审核。/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7年4月17日/p
  • 食品添加剂问题不等于标准问题
    近年来,老百姓对于食品添加剂是“谈虎色变”。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也一再去除其中非必要的添加剂种类,尽管反对人士认为,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有些被禁用的添加剂是有害的。不过,专家指出,食品添加剂问题并不等同于标准问题,标准并不能确保食品安全。  2011年版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大米被允许添加双乙酸钠(防腐剂)、淀粉磷酸酯钠(增稠剂)、和脱乙酸甲壳素(又名壳聚糖,增稠剂、被膜剂)。根据2011版标准,淀粉磷酸酯钠使用的范围是粮食和粮食制品,包括大米、面粉、杂粮、块根植物、豆类和玉米提取的淀粉等(不包括原粮及焙烤食品),用量为“按生产适量使用”。双乙酸钠在大米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g/kg,但残留量要小于等于30mg/kg。壳聚糖在大米中使用量为0.1g/kg。  这三种食品添加剂立刻引起了粮食领域专家的注意,有专家表示,大米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和少量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相对稳定,在安全水分下,微生物变化非常小。大米可以保持其原有品质,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而且添加的这三种物质在防虫上也没有作用。  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原高级工程师谢华民对2011年的这次大米添加剂的风波记忆犹新。他认为,媒体的连续关注,让这三种完全没有必要出现在大米中的食品添加剂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今年的3月15日,国家卫生部公开信息中公布的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这三种添加剂的使用范围都进行了调整,大米彻底从添加剂中解放出来。淀粉磷酸酯钠的使用范围去掉了粮食和粮食制品一类,在双乙酸钠和壳聚糖两种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中都没有了大米的身影。  而在两年前的3月,一场持续了几年的关于面粉增白剂的存废之争最终有了结果。卫生部等部门3月1日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这两种物质。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已无技术上的必要性,因此卫生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撤销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作为食品添加剂。  尽管如此,反对方始终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增白剂是有害于健康的,国际食品发展委员会的食品添加剂也是允许使用的,在60mg/kg这一限量标准下使用,不会引起安全问题。  同时指出,加拿大批准的最大添加量为150mg/kg,菲律宾批准的最大添加量为150mg/kg,日本批准的最大添加量为300mg/kg,而美国批准“按生产需要添加”,并未给出最大添加量限值。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对于食品添加剂而言,不是必需品,原则上不建议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但是,范志红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其实并非标准问题。  仍以面粉为例,绝大多数消费者每天吃的面制品,比如现做现卖的烙饼、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无论在超市、早市还是早点摊,都不属于预包装食品,也就是说,这类食品是不需要有食品标签对添加剂作任何说明的。事实上,包括各类餐馆提供的食物在内,理论上,消费者无法保证它们是绝对安全的。在李里特看来,再严苛的法律或是标准、条例,关键还在于监管部门的执行和企业的自律。  不过,范志红提到,食品安全是一项双向教育,买方市场同样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她认为,老百姓在理性层面选择安全,但在感性层面却选择享受。  “酸奶追求黏稠,面粉追求细白,面包追求筋道……如此一来,那些没有任何添加剂的产品是得不到市场的。”因此,她认为,老百姓如何选择食品,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非法添加或者食品造假的市场。
  • 汇集百名专家 共话标准物质发展——2017食品/环境/职业卫生标准物质应用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仪器信息网讯 随着全球科技的迅速发展,国家、市场和消费者对各个行业的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小到蔬菜瓜果检测,大到航天军工分析,标准物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标准物质是国家级计量器具,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资质后方可研制生产。标准物质是改善和维持世界范围测量一致性体系的关键因素,是进出口贸易、食品质量控制、环境安全监测等有效测量的重要保障。2017年2月25日,“2017食品/环境/职业卫生标准物质应用技术研讨会”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丰大国际酒店举行。来自全国145家专业从事食品/环境/职业卫生标准物质研制、生产、销售的业内人士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现场  从建国开始的行业空白,到现在每年数以千计的产品研发,作为一个在标准物质行业十年风雨的民营企业,北京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坛墨质检)见证了标准物质快速发展的十年。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主办单位,坛墨质检期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帮助与会者了解更多标准物质研发、标准物质稳定性监测以及标准物质在检测过程中的应用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加强坛墨质检与业内人士的沟通交流,提升坛墨质检在行业内的产品技术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深度服务。坛墨质检董事长方燕飞致辞  本次会议邀请全国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资深研究员韩永志、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王永华、国家水质监测网/华电水务高级工程师邢宏等多位资深专家莅临现场,分享标准物质、色谱分析中常见问题、实验室质量控制等相关专业知识。全国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资深研究员 韩永志  标准物质是具有准确性量值的测量标准,在化学测量、生物测量、工程测量与物理测量领域应用广泛。标准物质与分析测试技术密不可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已经从经典的、单一的、简单的基体测试,逐渐演化为现代分析仪器为主的多组分、痕量、复杂基体测试,分析测试难度和复杂程度大幅增加,标准物质的作用凸显。近几年,我国标准物质的发展速度飞快。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有证标准物质共计10263种,其中一级标准物质2326种,二级标准物质7937种。韩永志在报告中指出,作为分析工作者,在选择和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时需要注意几点:第一,选择国家颁发证书的标准物质;第二,全面了解标准物质证书内容并严格执行;第三,选择与待测样品集体组成和待测成分含量水平类似的有证标准物质;第四,根据预期用途和不确定度水平要求选择合适级别的有证标准物质;第五,在有效期内使用;第六,取样量大于标准物质证书上规定的最小取样量;第七,在统计控制中(分析方法、操作过程处于正常稳定状态)使用标准物质。  来自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王永华和国家水质监测网/华电水务高级工程师邢宏分别以“气相色谱分析中常见问题”、“标准物质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及“标准物质稳定性监测”为题,为与会者分享了标准物质在分析检测中的重要作用和标准物质研究相关知识。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 王永华国家水质监测网/华电水务高级工程师 邢宏北京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洪涛  感恩客户,共同发展。本次研讨会上,为感谢客户及用户对坛墨质检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特举办了答谢活动。答谢活动现场  为进一步了解坛墨质检标准物质研发、生产、销售及物流等情况,与会人员参观了坛墨质检实验室、仓库,坛墨质检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到访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参观坛墨质检  此外,赛默飞世尔、安捷伦、默克以及大连依利特作为支持单位应邀参加本次研讨会,为参会企业展示最新科技前沿检测技术和仪器。
  • 【热点文章】“标准物质与标准品”专题文章推介
    【编者按】本专题由编委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张磊博士进行组稿,共收录了3篇文章,分别涉及稳定同位素氘标记盐酸曲托喹酚的制备、氘标记克伦丙罗新的合成方法研究与结构表征,以及盐酸莱克多巴胺-D6新的合成方法研究与结构表征。借助内标试剂的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只需对样品进行简单的前处理即可利用高分辨质谱进行检测,既便捷高效、降本降耗,又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因此,对天然丰度的检测用标准品进行稳定同位素标记,高效地合成出相应的内标物,对于食品检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一、稳定同位素氘标记盐酸曲托喹酚的制备1、背景介绍盐酸曲托喹酚又名喘速宁,是β2受体激动剂。目前世界范围内均采用传统的外标法进行测定,但存在着物质浓度低、样品基质复杂、干扰物质多、代谢物多样等问题。而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合成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盐酸曲托喹酚对于准确检测食品和人体代谢物中曲托喹酚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天然丰度的盐酸曲托喹酚的合成已经有了成熟报道,但关于稳定同位素标记的盐酸曲托喹酚的合成文献还未见报道。本文以廉价的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酸为起始原料,将其具有天然丰度的三个甲基通过化学手段置换为具有氘标记的甲基,进而在曲托喹酚分子中引入9个氘原子,使其具有 “内标试剂”的特性。具有较高化学纯度与同位素丰度的盐酸曲托喹酚-D9可以作为药品质检领域、运动员药检以及盐酸曲托喹酚代谢机理研究的内标物,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2、文章亮点1)本文参考天然丰度曲托喹酚的合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地改进,最终合成了稳定性同位素标记的盐酸曲托喹酚(盐酸曲托喹酚-D9)。2)将文中碘甲烷-D3替换为其他标记试剂,如13C标记或者13C和D双标记的碘甲烷,可方便地合成相对应的多种标记化合物,如曲托喹酚-13C3等,均可以作为内标试剂满足曲托喹酚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引用本文:秦爽,韩世磊,邵文哲,等. 稳定同位素氘标记盐酸曲托喹酚的制备[J]. 化学试剂, 2022, 44(4): 599-603.二、氘标记克伦丙罗新的合成方法研究与结构表征1、背景介绍克伦丙罗属于一种β2-受体激动剂,我们国家严格禁止将该类药物给动物使用,并要求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目前国内关于食品中克伦丙罗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法、液质联用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采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能够有效校正方法中出现的误差,显著提高检测方法的稳定性。目前,对于稳定同位素氘标记的克伦丙罗的合成已有文献报道但是存在路线反应步骤较长,且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分离纯化难度高,胺化过程中副产物较多等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严重依赖进口产品的问题。为解决当前合成方法中的不足,本文设计了一条全新的合成路线,以4-氨基-3,5-二氯-α-溴代苯乙酮原料,通过改良的Gabriel方法合成了氨基醇中间体,然后直接与廉价的丙酮-D6缩合得到克伦丙罗-D7。2、文章亮点1)本文以4-氨基-3,5-二氯-α-溴代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4步常规化学反应合成了克伦丙罗-D7,产物经1HNMR和ESI-MS表征确证结构正确,同位素丰度达到了98.3 atom%D,工艺稳定、操作简便,总产率可达40.9%,可实现规模化生产。2)本文设计的新合成路线,以廉价的丙酮-D6作为标记源在最后一步反应中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工艺的可操作性和原子经济性,降低了克伦丙罗标记产品的合成成本。此外,若将文中丙酮-D6替换为其他标记原子,如13C或者13C和D双标记试剂,或将第4步还原胺化反应中硼氘化钠替换为硼氢化钠,可方便地合成相对应的多种类标记化合物。引用本文:曹炜东,韩世磊,马秀婷,等. 氘标记克伦丙罗新的合成方法研究与结构表征[J]. 化学试剂, 2022, 44(4):604-607.三、盐酸莱克多巴胺-D6新的合成方法研究与结构表征1、背景介绍日前,关于盐酸莱克多巴胺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酶联免疫法检测、荧光免疫分析法等,但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是唯一一种可用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元素权威的测量方法。当前,关于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莱克多巴胺的合成方法已有报道。但存在路线较长、操作复杂,且烷基化这步反应收率较低,副产物较多等缺点。本文针对现有合成方法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条全新的合成路线,以廉价易得的4-(4-甲氧苯基)-2-丁酮(1)作为原料,进行氢-氘交换反应,高效的合成了关键的氘标记中间体,进而经过还原胺化、脱保护基等反应得到氘代莱克多巴胺-D6。与文献方法相比,此方法路线简短、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较高,可以制备较高同位素丰度的产物,具有大批量制备生产的前景。2、文章亮点1)首次以4-(4-甲氧苯基)-2-丁酮为起始原料,以廉价易得的重水为稳定同位素标记源,经氢-氘交换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4-(4-甲氧苯基)-2-丁酮-D5,再经还原胺化、脱保护基反应合成目标产物。2)所设计的合成路线短、原料廉价、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工艺易控,总产率以4-(4-甲氧苯基)-2-丁酮来计达到了44%,以关键标记中间体4-(4-甲氧苯基)-2-丁酮-D5计产率为47%,该合成路线较为方便地引入6个标记原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内标研发提供新的合成思路。引用本文:刘晓佳,韩世磊,孔香玲,等. 盐酸莱克多巴胺-D6新的合成方法研究与结构表征[J]. 化学试剂, 2022, 44(4) :608-612.以上文章转载自“ 全国化学试剂信息总站”。
  • 国家检测标准难产拖累木门企业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木门比较试验,让龙甲、春天、益圆等鼎鼎大名的木门品牌登上了质量不合格的“黑榜”。木门协会的说法是,这些木门并非不合格,只是由于适用的标准滞后了,木门行业普遍使用的是2006年由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行业标准 中消协却认为,2000年由建设部颁发的行业标准并没作废,也可以作为检测依据,根据这个标准衡量出一些指标不达标,也不能认为是合格产品。于是有的企业叫屈:我们一年花费两万多元主动送检,就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哪里知道两个标准检测出来的结果会不一致。由于国家标准“难产”,多项行业标准并行,并相互“打架”,使木门企业陷入如何选择标准的尴尬境地。  困惑:“合格”产品被检出“不合格”  “我们的产品都是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合格的,都有合格的检验报告,怎么会不合格呢?”当中国消费者协会一项关于木门的比较试验结果被媒体报道,并列举出龙甲、春天、益圆等品牌在“浸渍剥离”等指标上不达标,被认为是“不合格”产品时,登上质量“黑榜”的相关企业纷纷表示惊讶与困惑。  时间推移到一个月前。2010年12月1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外发布21家企业生产的木质门比较试验结果,大多数企业在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甲醛、沙袋撞击等项目上整体很好,但在表面胶合强度、浸渍剥离和含水率3项指标上品牌间有所差别,尤其是在“浸渍剥离”这一指标上,龙甲、春天、益圆等5个品牌超过标准值两倍以上。随着媒体竞相报道,这几个“涉案”品牌遭遇了空前的质量危机。  中国消费者协会这一看起来不过是例行公事般的比较试验,在木门行业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这些被“比较”出存在指标不合格问题的品牌都比较有名。从检测程序来看,完全是公正、公平的:产品从北京市场上购买,委托的检测单位是具有权威性的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采用的标准是目前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及行业推荐性标准《JG/T 122-2000建筑木门、木窗》,前者检测样品的甲醛释放量,后者检测样品的含水率、浸渍剥离、表面胶合强度和沙袋撞击等指标。  难题:两个标准让企业选择无所适从  业内人士透露,无论是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还是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都是国家权威的质检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都具有法律效力,具有权威性。出现检测结果不一致,关键点在于适用的标准不同。  除了甲醛释放量依据同样的行业标准以外,木门企业针对其他指标送检时大多依据2006年由国家发改委颁布的《WB/T1024-2006木质门》这一标准,检测的项目包括允许偏差、留缝限值、贴面与漆面表面外观、含水率等,而中国消费者协会进行比较试验采用的标准是2000年由国家建设部颁发的《JG/T 122-2000建筑木门、木窗》,检测项目包括含水率、浸渍剥离、表面胶合强度和沙袋撞击等。  稍加比较就会发现,除了“含水率”以外,两个行业标准检测的项目基本上是相同的。一位木门企业老总向记者透露,要达到2006年的行业标准要求,是相当容易的,只要使用的板材干燥良好,生产时外观没有较大偏差,就不会出大问题。相反,2000年的行业标准要进行破坏性试验,相关指标更难达到,比如“浸渍剥离”这项指标,就要将样品放到高温热水中浸泡几小时后,再放置在高温干燥空气中,查看其剥离程度。如果样品每一边的剥离长度超过了25mm,就被视为不达标。这样的产品在受潮的情况下,容易开胶。这也是一些劣质木门用过几年之后表面出现“脱皮”现象的原因。  “作为一个希望做品牌的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除了行业协会抽检以外,我们每年多次主动从生产线上抽取样品,送到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进行检测,生怕产品出一点差错。”一位木门生产企业老总告诉记者,每年单是主动送检产品的检测费也得花费两万多元。正是由于每次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都是合格的,才使得这些企业扬眉吐气,认为自己的产品不会存在任何质量问题。没想到中国消费者协会依据《JG/T 122-2000建筑木门、木窗》,委托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使得5家企业在“浸渍剥离”这一项上“栽”了。  由于2006年发布的木门行业标准根本没有“浸渍剥离”这一项指标,一些企业在这一指标的控制上就没有重视。“我们以为最近颁布的标准,就是最权威的标准,哪知道还有一个老标准也得执行?我们应该选择其中一个标准,还是要依据两个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我们付出的不仅是几万元检测费,而是我们在选择上无所适从啊!”一位上“黑榜”的木门老总谈起这事儿就有些痛心疾首。  呼吁:木门企业期待国家标准尽快出台  有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木门总产值已突破700亿元,工业化生产的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产业。为确保木门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成立了木门专业委员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也在酝酿成立木门分会。行业协会的诞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也让木门企业找到了“娘家”。正是在木门协会的主导下,连续3年在行业内开展“全国木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双承诺诚信宣言”活动,评出CTC木门产品质量和健康双认证的“30强”企业。引人瞩目的是,此次因“浸渍剥离”而登上质量“黑榜”的龙甲、益圆等品牌均是获得“30强”殊荣的品牌企业。  木门协会推荐企业依据的行业标准是《WB/T1024-2006木质门》,委托产品的检验机构则是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对于选择什么标准,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副主任张德志认为,只要是国家权威部门颁布的没有宣布作废的行业标准,都可以选用。国家人造板与木竹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吕斌则认为,检测机构依据的标准由委托单位确定,他们只负责按照指定标准出具公正的检测结果。尽管有人认为,既然《WB/T1024-2006木质门》和《JG/T 122-2000建筑木门、木窗》两个标准都存在,木门企业都应该满足这两个标准的要求,但业内专家却表示,这两个标准都只是行业推荐性标准,真正能够解决标准“打架”的问题,还得期待国家标准正式出台。  木门行业的国家标准在哪里?早在2007年,在木门行业呼吁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开始对制定“木门窗国家标准”进行了立项,将近4年过去了,在千呼万唤中,这个国家标准仍然“难产”。  2010年9月26日,《木门窗国家标准》送审稿举行了专家审查会,当时的说法是今年初将正式出台。木门行业在期待着,《木门窗国家标准》何时才能真正露出庐山真面目仍然是个未知数。这个囊括了木门生产、安装、消费各个环节的国家标准,将彻底打破目前多个行业标准并行、企业无法选择的混乱局面,也将给木门企业提升品质带来新的契机。在国家标准的总揽下,企业再也不能拿标准说事儿,“木门合格与否要看适合什么标准”的说法才会不攻自破。
  • 我国拟全面清整现行食品安全质量等标准
    相关新闻 卫生部:2015年底前修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日前,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将对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进行清理,解决标准间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  具体通知内容如下所示:各有关单位: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我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可从卫生部网站下载)。现公开征求社会各方意见,请于2012年2月28日前以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反馈我部监督局。  传真:010-68792408  电子邮件:biaozhun@moh.gov.cn二○一二年一月二十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为做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制定本规划。  一、食品安全标准现状  (一)建设成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于强制性技术法规,是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强化各环节监管的重要基础,也是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技术保障。各部门、各地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工作。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立了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核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现有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国家标准近1900项,地方标准1200余项,行业标准3100余项。  《食品安全法》公布施行后,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力度逐步加大,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有:一是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制度。公布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企业标准备案办法,明确标准制定、修订程序和管理制度。组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制度。二是加快食品标准清理整合。重点对粮食、植物油、肉制品、乳与乳制品、酒类、调味品、饮料等食品标准进行清理整合,废止和调整了一批标准和指标,稳妥处理现行食品标准间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三是制定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已制定公布18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复配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农药残留限量以及部分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补充完善食品包装材料标准,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四是推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顺利实施。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宣传培训,组织开展标准跟踪评价,指导食品行业严格执行新的标准。五是深入参与国际食品法典事务。承担国际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主持国,当选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亚洲区域执行委员,主办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会议、农药残留法典会议,充分借鉴国际食品标准制定和管理的经验。  (二)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近年来,受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风险评估能力和食品标准研制条件等因素制约,现行食品安全标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清理完善。《食品安全法》公布前,各部门依职责分别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标准总体数量多,但标准间既有交叉重复、又有脱节,标准间的衔接协调程度不高。二是个别重要标准或者重要指标缺失,尚不能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求,例如部分配套检测方法、食品包装材料等标准缺失。三是标准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目前标准总体上标龄较长,食品产品安全标准通用性不强,部分标准指标欠缺风险评估依据,不能适应食品安全监管和行业发展需要,影响了相关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四是标准宣传培训和贯彻执行有待加强。食品安全标准指标多、技术性强、强制执行要求高,社会关注度高,需要进一步完善标准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改进征求意见的方式和方法,做好标准的宣传解读和解疑释惑等工作。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的制约因素有:一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基础研究滞后,风险评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食品安全暴露评估等数据储备不足,监测评估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二是保障机制有待建立完善,目前缺乏专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技术管理机构,人员力量严重不足,标准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与当前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标准工作的质量。三是标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研制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且较分散,研制标准的能力不足。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的原则,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我国食品标准清理整合,制定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努力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基本构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要,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二)基本原则。  1.以保护公众健康为宗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体现《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标准项目与指标要涵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要求。  2.以风险评估为科学基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基础,以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的因素为重点,科学合理设置标准内容,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坚持立足国情的原则。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符合中国国情和食品产业发展的实际,兼顾行业现实和监管实际需要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注重标准的可操作性。  4.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完善标准管理制度,注重在标准制定、修订过程中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拓宽征求意见的范围和方式,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三)主要目标。  ——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到2015年基本完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的清理整合工作,解决现行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  ——加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通用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建立基本符合我国国情的、与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相适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机制。建立程序规范、公开透明、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机制,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鼓励各方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  ——强化标准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大力开展宣传培训,促进各部门、各单位学习贯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监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认真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高食品安全状况。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对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进行清理,解决标准间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  对涉及食品安全的指标和强制执行的质量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标准清理的原则和方法并开展清理工作。到2013年底,基本完成对现行1900项食品国家标准和3000余项食品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的清理,根据标准清理结果,提出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整合和废止相关标准或技术指标的清理意见 根据标准清理结果,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相关标准的整合和废止工作。  (二)加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基础标准。按照“边清理、边完善”的工作原则,在对现行食品标准清理的同时,积极借鉴国际组织和国外食品安全标准,加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解决食品安全重要标准不足和标准不配套等问题,提高标准的科学性。  重点做好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污染物、生物毒素、致病性微生物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限量、农药和兽药残留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标签、食品安全术语、分类等食品安全基础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2015年底前,修订食品污染物、生物毒素、农药和兽药残留等限量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食品标签标准 制定食品安全术语、分类标准 制定食品致病性微生物限量标准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指示性微生物控制要求,制定餐饮业即食食品微生物标准,科学设置食品产品中的微生物指标和限量 完善食品容器、包装、加工设备材料标准和食品容器、包装用添加剂使用等食品相关产品标准。  (三)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按照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安全控制的要求,做好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强化原料、生产过程、运输和贮存、卫生管理等要求,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过程,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2015年底前,制定公布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经营企业卫生规范、餐饮服务单位卫生规范等20余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基本形成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标准体系。按照食品类别、生产经营方式等特点,进一步细化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控制食品污染的要求和规定。  (四)合理设置食品产品安全标准。根据食品不同特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以风险评估为依据,制定食品中基础标准不能涵盖的危害因素限量要求和食品安全相关的强制性质量指标,覆盖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原料及产品等。  2015年底前,制定、修订肉类食品、水产品、粮食、食用油脂、酒类、调味品、豆类制品、饮料等主要大类食品产品标准,侧重通用性和覆盖面,避免标准间的重复和交叉。  (五)建立健全配套食品检验方法标准。针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限量指标,制定、修订配套的检测方法标准。  2015年底前,重点制定、修订食品中各类污染物、微生物、农药和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以及产品标准指标、包装材料等分析检测方法标准,进一步完善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等标准。  (六)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制度。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2012年底前,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规范等相关法规。2013年底前,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征求意见、标准审评、审评委员会委员管理、标准公布等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工作的公开、透明。  (七)加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宣传、沟通交流和贯彻实施。加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的宣传、培训、咨询和跟踪评价等工作力度,促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重点做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宣传和标准相关知识科普,特别是技术性强、公众普遍关注标准的宣传和解读 完善标准申报、咨询和解释等程序,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事件舆情处置程序,及时解答各方关注的标准问题 督促行业、企业主动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监管部门依标准做好食品安全监管 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掌握标准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适时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八)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研究。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工作需要,系统开展食品安全标准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增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原则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的应用研究、国际食品安全标准追踪比较研究、食品中微生物指标体系设置研究、主要功能类别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等基础研究,并在标准工作中积极转化和应用研究成果。  (九)提高参与国际食品法典事务的能力。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需要,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工作,学习和借鉴国际食品标准管理经验,同时参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维护我国食品贸易利益。  到2015年,实现全面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各项活动,动态跟踪食品法典标准工作 参与或牵头与我国食品贸易利益密切相关的国际食品标准制定、修订和相关技术交流 不断完善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主持国、亚洲地区执行委员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协调配合工作机制。由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粮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认监委、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部门建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会商机制,研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重要问题,协商落实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各项工作,细化分解本规划确定的任务,明确具体工作的目标和责任主体,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督促检查工作进展情况。  (二)落实各部门和行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的责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卫生部要牵头规划实施,组织标准清理和制定、修订工作 食品相关监管部门要对本部门制定公布的食品国家、行业标准进行清理,提出标准清理的意见并提供日常监测和监督检查数据,敦促行业和企业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经营 行业部门要主动参与和配合标准体系建设,配合标准制定、修订和标准宣传、行业引导等。  (三)加大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任务繁重、工作量大,需要配备必要的经费保障。国家财政要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经费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开展本规划确定的重点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保障经费投入,同时严格监管标准工作经费使用,确保经费高效合规使用。充分利用现有食品安全标准研制机构和行业组织,设立各类标准的技术性平台,参与标准制定和修订、宣传和技术咨询等工作。  (四)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建设,引进优秀领军人才,增加标准工作人员配备,充实食品安全标准技术力量。加强对重点科研院校、技术机构专业人才的标准化培训,加快培养一支数量足、水平高的从事标准研制的专家队伍,做好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五)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及时组织对本规划工作任务进行检查和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和效果评估,确保每项任务落实到位,同时根据食品安全监管和标准管理要求,及时、科学、动态调整本规划。《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卫生部负责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做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卫生部组织起草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指导未来五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一、主要依据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国务院商务、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其实施计划。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划及其实施计划,应当公开征求意见。”正在制定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制定食品安全标准规划和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正在制定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也对食品安全标准等工作作出规定。依据上述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我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起草《规划》。  二、起草过程  2010年,我部委托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承担《规划》起草任务,并于2011年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并修改完善《规划》。  2011年5月至8月,多次组织召开《规划》研讨会,研究食品安全标准基本状况,存在问题、食品安全标准框架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重点工作,形成《规划》初稿。  2011年9月至10月,进一步研究完善《规划》文本,请相关部门提供以往公布的食品国家、行业标准和相关建议等,充实和完善《规划》内容,并征求相关专家意见。  2011年10月至11月,组织召开3次专家研讨会,认真研究《规划》文本,梳理相关问题,进一步完善文本。  2011年11月底,组织召开相关部门、行业研讨会,通报工作情况,听取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对《规划》意见。  2011年12月,发文征求各相关部门、有关协会、部内司局等单位意见,共计收到来自23个单位64条意见。  2011年12月2日,提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第六次主任会议研究,并根据委员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文本,形成征求意见稿。  三、主要内容说明  (一)关于《规划》的定位。起草过程中对《规划》定位进行了反复研究,主要包括:一是《规划》涵盖的范围。经研究,《规划》包括食品安全标准的机制建设、人才队伍等体系建设内容,还包括标准清理完善和标准制定、基础研究等具体工作内容 二是《规划》的名称。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确定《规划》的名称,不采纳《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规划》、《食品安全标准制定规划》、《食品安全标准工作规划》等意见 三是仅限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内容,各省份可以参照《规划》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规划。  (二)关于《规划》的框架。经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食品安全标准现状,介绍了《食品安全法》公布前后的食品标准工作和食品安全标准现状,分析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第二部分明确食品安全标准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提出清理整合现行标准、加快标准制定、修订、完善标准管理制度、强化标准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等主要目标。第三部分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的主要任务,确定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标准制定、修订工作重点,明确基础标准、生产经营规范、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的制定、修订重点任务等。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特别提出建立部门会商机制,强化各相关部门和行业在标准工作中的责任,加大标准建设经费投入,开展标准相关基础研究等要求。  (三)关于标准建设成效。起草过程中曾多次研究食品标准现状,经征求专家和部门意见后,确定分别介绍《食品安全法》公布前后的工作情况。我部还专门发文请相关部门提供其颁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情况,便于准确反映食品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制约因素。  (四)关于工作任务。《规划》突出了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工作,本着“先清理”现行食品标准,再逐步“整合”完善为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原则,加快推进标准的清理整合工作。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方面,特别突出加快基础标准和生产经营规范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此外还分析提出了基础标准、生产经营规范、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的工作重点和每类标准的具体工作任务。  (五)关于食品中违法添加物管理。根据国际食品安全管理经验,食品污染物指食品在正常生产经营中本身含有或带入的物质,不包括违法添加的物质,通常不将违法添加物作为食品安全标准管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疾病信息和监督管理信息等,对发现的添加或者可能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品用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名录及检测方法予以公布。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采取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根据上述规定,我部研究公布了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名单”及其检测方法,现已公布六批“黑名单”涉及非法食品添加物64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22种,为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六)关于保障措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经反复研究,提出建立标准工作部门会商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标准体系建设重点问题。请食品相关监管部门清理本部门制定公布的标准,提供日常食品安全监测和监督检查数据,请行业部门主动参与和配合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并做好行业引导等工作。此外,还特别提出开展标准相关基础研究,为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 曼陀罗叶中药材质量标准发布
    近日,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中药材曼陀罗叶的质量标准,自2021年01月04日起实施。曼陀罗叶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的叶。具有镇咳平喘,止痛拔脓之功效。常用于喘咳、痹痛、脚气,脱肛、痈疽疮疖。胃肠及胆道绞痛后,用开水冲服叶片粉末,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目前,多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曼陀罗叶即可内服也可外用,内服需谨遵医嘱注意用量,如过量摄入,会有中毒危险。具体中药材质量标准如下: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质量标准(云YNZYC-0032-2005-2021) 曼陀罗叶 MantuoluoyeDATURAE STRAMONII FOLIUM 【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的干燥叶。7~8月采摘,干燥。【性状】本品呈灰绿色至深绿色,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菱状卵形,长8~20cm,宽4~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不对称,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齿端渐尖,两面均无毛。质脆、易碎。气微,味苦、涩。【鉴别】取本品粉末0.2g,加50%乙醇20ml,浸泡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去乙醇,加水10ml,用氨试液调pH值至8~9,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两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曼陀罗叶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硫酸阿托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4μl与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0: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检查】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测定,不得过10.0%。总灰分 不得过13.0%(《中国药典》四部附录)。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1.0%(《中国药典》四部附录)。莨菪碱限度 取本品粉末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50%乙醇100ml,称定重量,浸渍1小时,超声处理20分钟,放至室温,称重,用稀乙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挥去乙醇,用氨试液调pH值至8~9,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20ml、20ml、1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定容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硫酸阿托品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的斑点或不出现斑点。【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项下的热浸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3.0%。【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四部附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含0.035mol/L磷酸钠和0.0087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0.5%磷酸,0.15%三乙胺)(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6nm;理论板数按氢溴酸东莨菪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氢溴酸东莨菪碱和硫酸阿托品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氢溴酸东莨菪碱0.08mg, 硫酸阿托品0.2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入2mol/L盐酸溶液10ml,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5kHz)30 分钟,滤过,残渣和滤器用2mol/L盐酸溶液25ml分五次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用浓氨试液调PH至9,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4次,每次15ml,合并三氯甲烷液,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流动相溶液溶解,转移至5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按外标法计算含量。按干燥品计算,本品含硫酸阿托品((C17H23NO3)2.H2SO4)不得少于0.13%,含氢溴酸东莨菪碱(C17H21NO4• HBr)不得少于0.04% ,含硫酸阿托品与氢溴酸东莨菪碱之和应为0.17%~0.40%。【性味与归经】苦、辛,温;有毒。归肺、心经。【功能与主治】平喘止咳,散寒止痛。用于喘咳,脘腹疼痛,痛经,寒湿痹痛。【用法与用量】0.3~0.6g。外用适量。【注意】青光眼忌用。【贮藏】置干燥处。
  • 食药监局公布餐饮食品安全检验机构仪器装备基本标准
    关于印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基本标准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基本标准的通知国食药监食[2011]1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职责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保障到位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和水平,确保公众饮食安全,国家局组织制定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基本标准》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基本标准》,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快实施  加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全面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是有效履行监管职责,全面加强科学监管,确保公众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建设的重要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能力建设,为全面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优化配置,提升效能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从本地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优化配置、提升效能、有效保障、适度超前的要求,以现有的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为基础,在充分发掘和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加快配备,尽快达标,以适应全面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三、争取支持,强化检查  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加快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监督能力建设,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情况的监督检查,有关进展情况及时报国家局。附件:1.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机构技术装备基本标准国家级检验机构序号名称主要用途性能要求配置数量(台/套)1电子天平食品检验用试剂、样品和标准品的称量感量(g):0.001,0.0001,0.0000162酸度计食品检验过程中pH值的测定精度:±0.01pH63冷冻离心机食品检验过程中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等的提取分离最高转速不小于16000rpm;温度设置范围:-20~40℃24离心机食品检验过程中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等的提取分离转速介于200~15000rpm之间105超净工作台食品检验过程中提供局部超净工作环境净化级别:局部百级36生物安全柜食品检验过程中提供洁净安全的操作环境二级生物安全柜87索氏提取器食品检验过程中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的提取控温范围:室温+5~100℃;提取瓶容积不小于500mL28超临界萃取仪食品检验过程中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的提取最高操作压力可达10000psi;最高操作温度可达240℃29磁力搅拌器食品检验过程中目的物质提取或反应过程中的搅拌混匀加热温度范围:5~300℃;温度控制精确度:±1℃2010微波消解仪(高压)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消解微波输出功率介于0~1600W之间211冷冻干燥机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冷冻干燥24小时除冰量:大于2L;最大冰容量:大于5L;冷冻腔最低温度:不高于-50℃112碎花制冰机食品检验用冰的制备冰型:雪花碎冰;制冰量不小于125千克/天213高压灭菌器食品检验中灭菌试剂的制备工作温度范围:50~135℃214冰箱食品样品和试剂的存放带冷冻和冷藏室1015冷藏柜食品样品和试剂的存放温度范围:2~8℃1016立式超低温冰箱食品样品和试剂的超低温保存体积大于300L;温度控制范围:-50~86℃217超声波清洗器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提取、脱气、混匀、细胞粉碎、实验器皿的清洗等清洗器内槽采用耐酸碱不锈钢板418超声波提取器提取食品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超声波发生器与提取罐分体式;提取罐容积不大于20L219超声波细胞破碎仪食品检验过程中细胞的破碎频率:20~25KHz;频率自动跟踪220马弗炉食品检验过程中食品的灰分测定及干法消解额定温度大于1000℃;配置数字温控系统321电热恒温干燥箱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干燥控温范围:室温+10~300℃;恒温波动度:±1℃;不锈钢内胆322电热恒温培养箱食品检验过程中微生物的培养温度精确度不大于0.1℃323真空干燥箱食品检验中对照品及样品干燥真空度范围:0~0.1MPa;控温范围:40~150℃224恒温恒湿箱为食品检验提供稳定的恒温恒湿环境温度范围:0~70℃(无湿度);湿度范围:相对湿度10%~80%425可控温振荡箱食品检验中微生物的培养旋转频率:40~400rpm;温控范围:4~60℃;温控精度:±0.1℃226恒温恒湿培养箱食品检验中微生物的培养温度范围:5~60℃;容量不小于250L427霉菌培养箱食品检验中霉菌的培养温度范围:5~60℃;容量不小于150L328厌氧培养箱食品检验中微生物的厌氧培养工作腔体积不小于150L229细胞培养箱食品检验中细胞优化与培养CO2浓度范围:0.2%~20%(体积/体积)230三气细胞培养箱食品检验中微需氧菌的培养CO2范围:0%~20%;O2范围:1%~20%(体积/体积)231超纯水系统食品检验用超纯水的制备出水量不小于1.5L/min;电阻率:18.2MΩ.cm(25℃)332匀浆器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粉碎、均质和乳化。调速范围:0~28000rpm333组织匀浆器食品检验过程中组织匀浆,以提取包括蛋白质、RNA和DNA在内的细胞内容物调速范围:0~30000rpm434恒温混匀器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均匀化处理混匀频率:300~1500rpm;温控范围:室温以下13~99℃;加热速度:约5℃/min635均质器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均一化处理时间范围:30~210秒或连续运转;拍击速度不大于9次/秒;有效容量不大于400mL636漩涡混合器食品检验过程中试样的漩涡混匀振荡方式:连续、点振;转速范围:0~2800rpm537固相萃取装置食品样品中目标物质的自动化提取固相萃取仪主机不少于四通道;最少处理量不少于44位138快速溶剂萃取仪食品样品中目标物质的自动化提取萃取位不少于24个139真空离心浓缩仪食品检验过程中目标物质的浓缩温度控制:0~60℃;调速范围:0~1500rpm240全自动核酸提取系统食品检验过程中核酸的提取和纯化样品通量:96孔;全自动提取;可满足PCR、测序等实验要求141氮吹仪食品检验过程中目标物质的浓缩控温范围:室温+5~200℃;温度调节精度:±0.1~0.2℃342除湿器食品检验环境的湿度控制除湿量不小于30升/天543超声粉碎机食品样品的粉碎处理超声功率不大于1200W;破碎容量不大于1000mL244旋转蒸发仪食品检验过程中有机溶剂去除旋转速度:20~180rpm;水浴温度范围:20~180º C345鞋套机保护无菌室的清洁环境按实验需要配置46自动微生物快速检测分析系统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分析可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酵母菌、芽孢菌、奈瑟氏菌、嗜血杆菌、厌氧菌进行鉴定147恒温摇床食品检验过程中微生物的控温振荡培养温度控制范围:室温+5~50℃;转速30~300rpm348低温摇床食品检验过程中微生物的低温振荡培养温度控制范围:5~60℃;转速范围:10~400rpm249恒温水浴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温度控制范围:室温~100℃;体积不小于3L350恒温振荡水浴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温度控制范围:室温~100℃;转速范围:30~300rpm151智能循环水浴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温度范围:0~100℃;控温精度:±0.1℃;容量不小于6L252显微镜(带成像系统)食品检验过程中细胞和微生物样本的观察配置4X、10X、40X、100X物镜;不少于三种荧光模块;配置CCD成像系统153全自动微生物平板螺旋加样系统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测定不少于五种接种模式;最大吸液量不小于250µ L154液氮罐食品样品、菌株和细胞株的低温保存液氮装量大于40L;工作时间大于50天255体视显微镜食品样品的显微观察变倍比不小于16;配成像系统256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食品样品中致病微生物相关基因的快速、定量分析检测通道不少于6个;具备梯度PCR功能157定性PCR仪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相关基因的扩增分析具备梯度PCR功能358多点接种仪食品检验过程中微生物的快速接种一次接种样品量不少于25个259红外接种环灭菌器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对接种环的快速灭菌中心温度不低于900℃560扫描电镜食品中微生物与细胞的显微结构观察与分析放大倍数不低于30万倍161全自动微生物免疫荧光分析系统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筛选通过酶联免疫和荧光原理快速对致病微生物进行筛选,每次处理样本量不少于30个162全自动食品微生物定量分析系统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水平的快速定量分析可全自动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等常见卫生指标的分析,日处理样本量不少于400个163全自动病原微生物检测系统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检测致病微生物,每次检测样本量不少于48个164微生物鉴定系统—全细胞脂肪酸分析系统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鉴定通过对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原理,在30分钟内对细菌、酵母等进行快速鉴定165微生物表型芯片分析系统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分型分析通过分析微生物对不同底物的反应对微生物表型进行自动化分析,分析范围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166飞行时间质谱微生物鉴定系统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鉴定30分钟以内完成对微生物的鉴定,数据库中标准菌株数据不少于2000株167全自动微生物指纹图谱分析系统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分型分析通过16sRNA杂交原理对微生物进行鉴定与分型,同时处理样本不少于10个168全自动基因指纹分析仪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分型分析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分析,4小时内对微生物进行快速分型169基因定量分析系统-焦磷酸测序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与分型通过焦磷酸测序原理对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进行快速鉴定,鉴定需要时间不超过1小时170全自动样本储存管理系统食品检验过程中核酸、蛋白、抗体、微生物等样本的保存通过电脑控制和机械臂系统,全自动完成样本的储存,储存温度不高于-80℃171基因芯片分析系统食品检验过程中多种致病基因的快速分析包括基因点样、杂交、扫描、分析系统,每次可对不少于1000个基因进行快速杂交分析172悬浮芯片分析系统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分析每个反应池检测信号不少于100个,且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173自动化革兰氏染色系统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快速革兰氏染色分析通过革兰氏染色原理,3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12个样本的染色分析174快速致病菌免疫磁珠基因筛选系统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分析通过磁珠捕获和荧光定量PCR原理对食品中致病微生物进行快速分析,同时处理样本量不少于12个,检测时限不超过2小时175全自动致病菌酶标检测系统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分析通过酶联免疫方法对致病微生物进行快速检测,同时处理样本量不少于300个176全自动平板划线系统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划线、分离快速完成平板自动化划线,每小时划板量不少于100块177培养基自动制备分装仪食品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培养基的快速分装定量无菌对培养基进行分装,每小时培养基分装量不少于10L178商业无菌自动化检测系统食品检验过程中商业化无菌检测通过ATP酶分析原理,40小时内完成商业化无菌检测179凝胶成像仪食品检验过程中DNA样品的成像分析具备单色荧光成像、多色荧光成像、化学发光、化学荧光、光密度成像功能180倒置显微镜食品检验过程中细胞和微生物样本的观察配置4X、10X、40X、100X物镜和成像系统281抑菌圈测量仪食品中抗菌成分的测定测量范围:0~35mm;分辨率:0.1mm182核酸蛋白分析仪食品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波长范围:190~840nm;0.5~2µ L样品直接进样283二维电泳系统食品中过敏原如蛋白质的差异分析配置等电聚焦电泳、垂直电泳、图像扫描和分析软件184通用电泳仪食品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分离检测配置垂直电泳、水平电泳、电源和转印装置485水平电泳槽食品中核酸的分离检测按实验需要配置486垂直电泳槽食品中蛋白质的分离检测按实验需要配置287核酸高压测序胶系统食品中核酸序列分析、蛋白质等电点分析输出电压:20~5000V;输出端口不少于4个288脉冲场电泳系统食品中致病微生物遗传物质差异分析转换角度:0~360°289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系统食品中蛋白质、游离脂肪酸、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和抗生素检测;糖类、维生素分析分辨率2~5个碱基;进样量不少于48个290真空转印仪食品检测过程中DNA与蛋白质的凝胶转膜实验小片断转印时间不多于30min,基因组大片断转印时间不多于90min291全凝胶洗脱仪食品检测过程中DNA与蛋白质的纯化洗脱时间不超过20min;收集组分不少于12条292微量过滤装置食品检测过程中DNA与蛋白质的纯化可以高压灭菌;格式:斑点印迹或狭线印迹393电穿孔仪食品检测过程中基因的转化电压输出:10~3000V;波形输出:对数消减波或方波194遗传分析系统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及致病菌的鉴定可对不少于6种不同荧光染料进行检测;配备数据采集和初步分析软件195紫外交联仪食品检测过程中DNA膜杂交分析紫外光源不少于3个不同波长296分子杂交炉食品检测过程中核酸的杂交分析工作温度范围:高于环境温度8~99.9℃;可放置不少于15个杂交管297射线计数仪食品中同位素的定量分析按实验需要配置298水分活度测定仪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5分钟内显示结果;测量精度0.01Aw;299温湿度数据跟踪系统食品采样与检测过程中温度、湿度数据的跟踪监测可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可测定温度范围:-20~140℃2100全自动基因测序仪食品中DNA序列的高通量分析读长不小于75bp;数据准确度可达到99.99%;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不少于1G11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食品检测过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波长范围:190~1100nm2102紫外透射率分析仪食品检测过程中光谱透射率的测定波长范围:240~400nm4103紫外分析仪食品检测过程中蛋白质和核酸的紫外定性分析紫外光源波长至少包含254nm、365nm4104多功能酶标仪食品检测过程中酶联免疫法的分析微孔板规格:6~384孔板;可测量荧光、吸收光、化学发光2105薄层色谱系统食品检测过程中样品的薄层点样、展开及成像含薄层色谱成像系统2106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食品样本中微生物观察及切片样本观察;组织结构的精确描绘、定位(二维和三维)和上述结构的动态变化至少配置红、绿、蓝三个激光光源;检测系统至少包含三个荧光通道和一个透射光通道1107水分测定仪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测量范围:0.001%~100%2108酒精计食品样品中乙醇含量的测定测量范围:0%~45%(质量/质量)2109纤维测定仪食品中纤维含量的测定测量样品数不小于6个/次;测量范围:0.1%~100%1110示波极谱仪食品检验中元素的分析测量下限不大于5×10-8mol/L1111测汞仪食品中汞元素的分析测量范围:0~10µ g/L;测量下限不小于0.05µ g/L1112荧光分光光度计食品中有害物质如3,4-苯并芘的测定波长测量范围:200~800nm1113氨基酸分析仪食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测量下限:20种氨基酸平均不大于3pmol1114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违禁添加的化学药物及其他有机污染物的快速筛查检测;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快速筛查检测;未知物的鉴定分析质量范围:高限不少于20万;灵敏度:不大于10-12mol;质量准确度:不大于5ppm;分辨率:不少于2万;配置源后衰变装置1115自动电位滴定仪食品中酸度、维生素C等的含量测定测量范围:pH0~14;测量精度:0.01pH2116阿贝折射仪食品样品的折射率和相关物质的浓度测定测量范围:1.3000~1.7000nD;蔗糖溶液质量分数读数范围:0%~95%;准确度:±0.00002nD2117数显电导仪食品样品电导率的测定测量范围:0.00μS/cm~199.9mS/cm;分辨率:0.01μS/cm~0.1mS/cm;精度:±0.5%量程;配置数字显示4118X射线荧光光谱仪食品中有害元素的测定元素范围:硫~铀;检出限:不大于1ppm;长期稳定性:±0.1%,重复性:±0.1%2119凝胶渗透色谱食品中农药残留、蛋白质和多糖多肽分子量测定以及样品前处理和净化四元泵;流量精度:不大于0.10mL/min;柱温箱:室温~80˚ C;配置进样器、紫外、粘度、折光检测器4120液相色谱食品中营养成分或污染物等的分离测定四元梯度泵;配置在线脱气、自动进样器、DAD、荧光检测器6121气相色谱食品中挥发性营养成分或污染物等的分离测定配置自动进样器、FID、ECD、FPD检测器3122气相顶空进样器食品中挥发性营养成分或污染物等的分离测定加热温度最高不小于200˚ C;顶空瓶位数及规格按实验需要配置1123拉曼光谱仪食品中氨基酸、多肽、蛋白质、DNA、RNA和糖类分子的鉴定分析配置激光器;光谱范围:200~2000nm;分辨率:不大于1cm-12124全自动定氮仪食品中蛋白质的定量分析配置消化系统2125原子吸收光谱仪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配置自动进样系统、火焰光度、石墨炉检测器;氢化物发生器1126脂肪酸分析仪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配置自动进样器;可同时测量脂肪和脂肪酸的含量2127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配置进样系统;ICP离子源;水冷循环2128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食品中挥发性成分或者污染物等的分离测定配置自动进样器和数据处理系统1129三重串联四极杆气质联用仪食品中挥发性成分或污染物等的分离测定串联四极杆质谱;配置自动进样器1130串联四级杆液质联用仪食品中营养成分或污染物等的分离、测定高压二元梯度泵;配置自动进样器、柱温箱、液氮罐或氮气发生器、稳压电源2131液相色谱-离子肼质谱仪食品中营养成分或污染物等的分离、测定高压二元梯度泵;配置自动进样器、柱温箱、离子阱质谱、液氮罐或氮气发生器、稳压电源2132全波段显微化学图像系统食品中混合物、粒度、组分粒子的结块、多晶体、水合物及其他痕量污染物的分析满足可见、中红外及近红外全波段扫描;配置数码CCD1133离子色谱食品样品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测定双活塞串联往复梯度泵;配置电导检测器、抑制器、样品自动进样系统2134原子荧光光谱仪食品样品中可形成氢化物微量元素的测定配置火焰或电热原子化器;光电倍增检测器213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主机;雾化室和V槽雾化器;一体式石英垂直炬管;冷却循环水冷系统;低紫外区吹扫接口1136锥入度测定仪食品样品中黏稠度的测定测量值不小于45mm;锥入精度:±0.01mm1137穿刺力测定仪食品包装瓶塞穿刺力值的测定规格:不小于500N;加载速度:50、100、150、200、250、300、500(mm/min)1138热急变试验仪食品包装玻璃制品冷热急变的合格性实验、递增性、破坏性实验分析温度范围:0~100℃;冷热槽变换时间:15±1秒;热槽温度变化:±1℃。1139内压力试验仪食品包装瓶内压力值的测定压力范围:0.50~4.19Mpa;最大使用压力:6.00Mpa;升压速率误差小于5%1140内应力试验仪食品包装玻璃瓶内应力值的测定应力测量范围:0~±1000Mpa;精度<0.1nm1141垂直轴偏差测试仪食品包装轴偏差的测定位移测头值:0.02mm;精度:0.1mm1142瓶底、壁厚测定仪食品包装瓶底、壁厚度的测定仪器量程:150mm;精度:0.1mm1143弧度测定仪食品包装瓶弧度的测定测量行程不小于20mm;精度±0.01mm1144自动振筛仪食品包装玻璃瓶中特定元素含量的分析回转速度不小于221次/分钟;回转半径:12.5mm;振幅:5mm1145水平圆周转动振荡器食品包装瓶与盖的密封性分析振荡频率:50~300rpm1146落镖冲击试验机用于厚度小于1mm的食品包装用塑料薄膜或薄片50%破损时的冲击质量和能量分析测试范围:A法:50~2000gB法:300~2000g;测试精度:0.1g1147耐破度仪食品包装材料耐破度分析测量范围:50~1600KPa;准确度<0.5﹪1148涂层柔性和粘附力测试装置食品包装材料涂层柔性和粘附力分析按实验要求装配1149内涂层连续性测试装置食品包装材料的内涂层连续性分析按实验要求装配1150韧性实验装置食品包装材料的韧性分析按实验要求装配1151氧化膜厚度测定仪食品包装材料的氧化膜厚度分析测量范围:0~200μm;测量精度:±0.5μmFS;分辨率:1μm1152密度天平食品包装材料的密度值分析称量范围:0~210g;可读性:0.01mg1153线热膨胀系数测定仪食品包装材料平均线热膨胀系数分析温度范围:0.5~300℃;升温速度1.0~35.0℃/min1154轧盖机食品包装瓶与盖的密封性分析适用范围:盖直径8~22mm1155折断力仪食品包装瓶的折断力分析仪器量程:0~200N;分辨率:0.01N1156扭矩仪瓶装食品瓶盖锁紧、开启扭矩值大小的分析量程范围:0~20Nm;精度:0.001Nm1157平氏粘度计液态食品样品的粘度分析毛细管内径为0.8±0.05、1.0±0.05、1.2±0.05、1.5±0.1或2.0±0.1mm1158硬度计食品包装材料的硬度值分析压针行程范围:0~2.5mm;压针端部压力:0.055~8.06N1159落球冲击试验机食品包装材料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固体复合硬片耐冲击实验分析冲击高度不小于600mm;冲击能量:0.15~20J1160陶瓷纤维马弗炉食品包装材料的炽灼残渣分析额定温度不小于1000℃;配置数字温控系统1161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计食品检测无菌环境紫外辐射强度分析量程:0~2000μw/cm2;分辨率:1μw/cm22162万能材料试验机食品包装材料的剥离强度、撕拉强度分析测量范围:2%~100%FS;试验力示值相对误差:±1%;试验力分辨率:最大试验力的1/2000001163湿透仪食品包装材料的水蒸气透过率分析测量范围:0.005~-100g/mm.day;精度:0.005g/mm.day1164气体透过仪食品包装材料氧气透过率分析测量范围:0.005~2000cc/mm.day;精度:0.005cc/mm.day1165热封仪食品包装材料封口性能分析,与撕拉力测试仪合用热封温度:室温~300℃;控温精度:±0.2℃‌ 1166病理组织检查设备(包括全自动脱水机、全自动组织包埋机、病理组织切片机、自动封片机、全自动冷冻切片机、输出仪、全自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食品毒理实验中组织病理学检查全智能化设计,异常情况及时判断自动处理,1.切片机:切片厚度调节最小分度值:1(μm)切片精度:±10%;2.全自动组织包埋机:可储存3L石蜡,可容纳不少于70个样品包埋盒1167激光扫描共聚焦倒置显微镜食品毒理实验中细胞结构改变的观察可对多标记组织或细胞进行定量分析1&,amp ,lt ,/DIV16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食品毒理实验过程中动物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测定样品种类:血清、血浆、尿液、脑脊液;生化测试速度:≥400测试/小时;测定参数大于100项1169实验动物生理检测系统食品毒理实验过程中动物心电、脑电、体温和血压等生理参数分析可测量的生理信号包括:1.血压;2.心电,电极直接缝合在皮下,信号干扰很小;3.肌电,不同部位,只须改变电极埋藏部位即可;4.神经电,稳定,抗干扰能力强;5.呼吸,由压力信号解读出来,有专门软件加以分析;6.体温,直接由温度传感器在体内测量出来;7.生理活动,接受器内的十字天线随时监测动物的活动1170激光扫描细胞仪食品毒理实验过程中细胞内物质的定量分析及组织扫描激光扫描通道不少于5个1171流式细胞仪食品毒理实验过程中细胞快速分类分析荧光通道不少于3个1172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食品毒理实验过程中动物血相的快速分析1.检测过程全自动操作,全自动定量;2.白细胞三分群,精确提供不少于23项参数(含WBC,RBC,PLT彩色直方图);3.微量检测,只需10µ L末稍或静脉抗凝血1173活体生物成像系统食品毒理实验过程中活体生物体内成像分析CCD像素不低于140/200万;全自动控制1174小动物活体分子成像系统食品毒理实验过程中活体生物体内监控基因的表达分析发射光滤光片之间的转换时间小于500ms1175活细胞工作站系统食品毒理实验过程中细胞和组织的全方位观察和记录实现从快速拍摄到长时间延时成像实验的高细胞活性和高信噪比成像,自动采集样本空间多维影像,配转盘式扫描共聚焦DSU系统,使用快速单色仪光源,可显示动态变化曲线。1176血气分析仪食品毒理实验过程中动物的血气分析测定pH、pCO2、pO2;可计算不少于11个参数;分析时间少于50秒1总计374  省级检验机构序号名称主要用途性能要求配置数量(台套)1电子天平食品检验用试剂、样品和标准品的称量感量(g):0.001,0.0001,0.0000132酸度计食品检验过程中pH值的测定精度:±0.01pH23冷冻离心机食品检验过程中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等的提取分离最高转速不小于16000rpm;温度设置范围:-20~40℃34离心机食品检验过程中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等的提取分离转速介于200~15000rpm之间55超净工作台食品检验过程中提供局部超净工作环境净化级别:局部百级26生物安全柜食品检验过程中提供洁净安全的操作环境二级生物安全柜37索氏提取器食品检验过程中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的提取控温范围:室温+5~100℃;提取瓶容积不小于500mL28超临界萃取仪食品检验过程中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的提取最高操作压力可达10000psi;最高操作温度可达240℃19磁力搅拌器食品检验过程中目的物质提取或反应过程中的搅拌混匀加热温度范围:5~300℃;温度控制精确度:±1℃1010微波消解仪(高压)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消解微波输出功率介于0~1600W之间111冷冻干燥机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冷冻干燥24小时除冰量:大于2L;最大冰容量:大于5L;冷冻腔最低温度:不高于-50℃112碎花制冰机食品检验用冰的制备冰型:雪花碎冰;制冰量不小于125千克/天113冷藏柜食品检验中灭菌试剂的制备工作温度范围:50~135℃1014冰箱食品样品和试剂的存放带冷冻和冷藏室1015立式超低温冰箱食品样品和试剂的超低温保存体积大于300L;温度控制范围:-50~86℃116高压灭菌器食品检验中灭菌试剂的制备工作温度范围:50~135℃217马弗炉食品检验过程中食品的灰分测定及干法消解额定温度大于1000℃;配置数字温控系统118超声波清洗器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提取、脱气、混匀、细胞粉碎、实验器皿的清洗等清洗器内槽采用耐酸碱不锈钢板219超声波提取器提取食品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超声波发生器与提取罐分体式;提取罐容积不大于20L220超声粉碎机食品检验过程中细胞的破碎频率:20~25KHz;频率自动跟踪121电热恒温干燥箱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干燥控温范围:室温+10~300℃;恒温波动度:±1℃;不锈钢内胆222电热恒温培养箱食品检验过程中微生物的培养温度精确度不大于0.1℃223恒温恒湿箱为食品检验提供稳定的恒温恒湿环境温度范围:0~70℃(无湿度);湿度范围:相对湿度10%~80%124可控温振荡箱食品检验中微生物的培养旋转频率:40~400rpm;温控范围:4~60℃;温控精度:±0.1℃125恒温恒湿培养箱食品检验中微生物的培养温度范围:5~60℃;容量不小于250L126霉菌培养箱食品检验中霉菌的培养温度范围:5~60℃;容量不小于150L627厌氧培养箱食品检验中微生物的厌氧培养工作腔体积不小于150L128细胞培养箱食品检验中细胞优化与培养CO2浓度范围:0.2%~20%(体积/体积)129三气细胞培养箱食品检验中微需氧菌的培养CO2范围:0%~20%;O2范围:1%~20%(体积/体积)130超纯水系统食品检验用超纯水的制备出水量不小于1.5L/min;电阻率:18.2MΩ.cm(25℃)131匀浆器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粉碎、均质和乳化。调速范围:0~28000rpm132组织匀浆器食品检验过程中组织匀浆,以提取包括蛋白质、RNA和DNA在内的细胞内容物调速范围:0~30000rpm133真空离心浓缩仪食品检验过程中目标物质的浓缩温度控制:0~60℃;调速范围:0~1500rpm134全自动核酸提取系统食品检验过程中核酸的提取和纯化样品通量:96孔;全自动提取;可满足PCR、测序等实验要求135恒温混匀器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均匀化处理混匀频率:300~1500rpm;温控范围:室温-13~99℃;加热速度:约5℃/min236均质器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均一化处理时间范围:30~210秒或连续运转;拍击速度不大于9次/秒;有效容量不大于400mL237除湿器食品检验环境的湿度控制除湿量不小于30升/天238旋转蒸发仪食品检验过程中有机溶剂去除旋转速度:20~180rpm;水浴温度范围:20~180℃139鞋套机保护无菌室的清洁环境按实验需要配置40自动微生物快速检测分析系统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分析可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酵母菌、芽孢菌、奈瑟氏菌、嗜血杆菌、厌氧菌进行鉴定141恒温摇床食品检验过程中微生物的控温振荡培养温度控制范围:室温+5~50℃;转速30~300rpm342低温摇床食品检验过程中微生物的低温振荡培养温度控制范围:5~60℃;转速范围:10~400rpm343恒温水浴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温度控制范围:室温~100℃;体积不小于3L544恒温振荡水浴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温度控制范围:室温~100℃;转速范围:30~300rpm545智能循环水浴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温度范围:0~100℃;控温精度:±0.1℃;容量不小于6L146显微镜(带成像系统)食品检验过程中细胞和微生物样本的观察配置4X、10X、40X、100X物镜;不少于三种荧光模块;配置CCD成像系统247全自动微生物平板螺旋加样系统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测定不少于五种接种模式;最大吸液量不小于250µ L148液氮罐食品样品、菌株和细胞株的低温保存液氮装量大于40L,工作时间大于50天149体视显微镜食品样品的显微观察变倍比不小于16;配成像系统150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相关基因的快速、定量分析检测通道不少于6个;具备梯度PCR功能151定性PCR仪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相关基因的扩增分析具备梯度PCR功能252多点接种仪食品检验过程中微生物的快速接种一次接种样品量不少于25个153红外接种环灭菌器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对接种环的快速灭菌中心温度不低于900℃554凝胶成像仪食品检验过程中DNA样品的成像分析具备单色荧光成像、多色荧光成像、化学发光、化学荧光、光密度成像功能155倒置显微镜食品检验过程中细胞和微生物样本的观察配置4X、10X、40X、100X物镜和成像系统156抑菌圈测量仪食品中抗菌成分的测定测量范围:0~35mm;分辨率:0.1mm157核酸蛋白分析仪食品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波长范围:190~840nm;0.5~2µ L样品直接进样158通用电泳仪食品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分离检测配置垂直电泳、水平电泳、电源和转印装置659水平电泳槽食品中核酸的分离检测按实验需要配置160垂直电泳槽食品中蛋白质的分离检测按实验需要配置161脉冲场电泳系统食品中致病微生物遗传物质差异分析转换角度:0~360°162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系统食品中蛋白质、游离脂肪酸、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和抗生素检测;糖类、维生素分析分辨率2~5个碱基;进样量不少于48个163真空转印仪食品检测过程中DNA与蛋白质的凝胶转膜实验小片断转印时间不多于30min,基因组大片断转印时间不多于90min164全凝胶洗脱仪食品检测过程中DNA与蛋白质的纯化洗脱时间不超过20min;收集组分不少于12条165微量过滤装置食品检测过程中DNA与蛋白质的纯化可以高压灭菌;格式:斑点印迹或狭线印迹166水分活度测定仪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5分钟内显示结果;测量精度0.01Aw;267温湿度数据跟踪系统食品采样与检测过程中温度、湿度数据的跟踪监测可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可测定温度范围:-20~140℃16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食品检测过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波长范围:190~1100nm169紫外透射率分析仪食品检测过程中光谱透射率的测定波长范围:240~400nm170紫外分析仪食品检测过程中蛋白质和核酸的紫外定性分析紫外光源波长至少包含254nm、365nm171多功能酶标仪食品检测过程中酶联免疫法的分析微孔板规格:6~384孔板;可测量荧光、吸收光、化学发光172薄层色谱系统食品检测过程中样品的薄层点样、展开及成像含薄层色谱成像系统173酒精度计食品样品中乙醇含量的测定测量范围:0%~45%(质量/质量)174纤维测定仪食品中纤维含量的测定测量样品数不小于6个/次;测量范围:0.1%~100%175示波极谱仪食品中元素的分析测量下限不大于5×10-8mol/L176测汞仪食品中汞元素的分析测量范围:0~10µ g/L;测量下限不小于0.05µ g/L177荧光分光光度计食品中有害物质如3,4-苯并芘的测定波长测量范围:200~800nm178氨基酸分析仪食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测量下限:20种氨基酸平均不大于3pmol179自动电位滴定食品中酸度、维生素C等的含量测定测量范围:pH0~14;测量精度:0.01pH180阿贝折射仪食品的折射率和相关物质的浓度测定测量范围:1.3000~1.7000nD;蔗糖溶液质量分数读数范围:0~95%;准确度:±0.00002nD181数显电导仪食品样品电导率的测定测量范围:0.00μS/cm~199.9mS/cm;分辨率:0.01μS/cm~0.1mS/cm;精度:±0.5%量程;配置数字显示182液相色谱食品中营养成分或污染物等的分离测定四元梯度泵;配置在线脱气、自动进样器、DAD、荧光检测器683气相色谱食品中挥发性营养成分或污染物等的分离测定配置自动进样器、FID、ECD、FPD检测器684全自动定氮仪食品中蛋白质的定量分析配置消化系统185原子吸收光谱仪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配置自动进样系统、火焰光度、石墨炉检测器;氢化物发生器286脂肪酸分析仪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配置自动进样器,可同时测量脂肪和脂肪酸的含量187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食品中挥发性成分或者污染物等的分离测定配置自动进样器和数据处理系统188串联四级杆液质联用仪食品中挥发性成分或污染物等的分离测定串联四极杆质谱;配置自动进样器289离子色谱食品样品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测定双活塞串联往复梯度泵;配置电导检测器、抑制器、样品自动进样系统190原子荧光光谱仪食品样品中可形成氢化物微量元素的测定配置火焰或电热原子化器;光电倍增检测器19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主机;雾化室和V槽雾化器;一体式石英垂直炬管;冷却循环水冷系统;低紫外区吹扫接口1总计179  市级检验机构序号名称主要用途性能要求配置数量(台套)1电子天平食品检验用试剂、样品和标准品的称量感量(g):0.001,0.0001,0.0000132酸度计食品检验过程中pH值的测定精度:±0.01pH33冷冻离心机食品检验过程中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等的提取分离最高转速不小于16000rpm;温度设置范围:-20~40℃14离心机食品检验过程中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等的提取分离转速介于200~15000rpm之间55超净工作台食品检验过程中提供局部超净工作环境净化级别:局部百级26生物安全柜食品检验过程中提供洁净安全的操作环境二级生物安全柜27索氏提取器食品检验过程中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的提取控温范围:室温+5~100℃;提取瓶容积不小于500mL28磁力搅拌器食品检验过程中目的物质提取或反应过程中的搅拌混匀加热温度范围:5~300℃;温度控制精确度:±1℃59超临界萃取仪食品检验过程中营养成分或者污染物的提取最高操作压力可达10000psi;最高操作温度可达240℃110冷藏柜食品检验中灭菌试剂的制备工作温度范围:50~135℃411冰箱食品样品和试剂的存放带冷冻和冷藏室412高压灭菌器食品检验中灭菌试剂的制备工作温度范围:50~135℃113马弗炉食品检验过程中食品的灰分测定及干法消解额定温度大于1000℃;配置数字温控系统114超声波清洗器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提取、脱气、混匀、细胞粉碎、实验器皿的清洗等清洗器内槽采用耐酸碱不锈钢板215电热恒温干燥箱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干燥控温范围:室温+10~300℃;恒温波动度:±1℃;不锈钢内胆216电热恒温培养箱食品检验过程中微生物的培养温度精确度不大于0.1℃217恒温恒湿箱为食品检验提供稳定的恒温恒湿环境温度范围:0~70℃(无湿度);湿度范围:相对湿度10%~80%118可控温振荡箱食品检验中微生物的培养旋转频率:40~400rpm;温控范围:4~60℃;温控精度:±0.1℃119恒温恒湿培养箱食品检验中微生物的培养温度范围:5~60℃;容量不小于250L120霉菌培养箱食品检验中霉菌的培养温度范围:5~60℃;容量不小于150L121厌氧培养箱食品检验中微生物的厌氧培养工作腔体积不小于150L122细胞培养箱食品检验中细胞优化与培养CO2浓度范围:0.2%~20%(体积/体积)123超纯水系统食品检验用超纯水的制备出水量不小于1.5L/min;电阻率:18.2MΩ.cm(25℃)124匀浆器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粉碎、均质和乳化。调速范围:0~28000rpm125均质器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均一化处理时间范围:30~210秒或连续运转;拍击速度不大于9次/秒;有效容量不大于400mL226除湿器食品检验环境的湿度控制除湿量不小于30升/天127恒温摇床食品检验过程中微生物的控温振荡培养温度控制范围:室温+5~50℃;转速:30~300rpm128低温摇床食品检验过程中微生物的低温振荡培养温度控制范围:5~60℃;转速范围:10~400rpm129恒温水浴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前处理温度控制范围:室温~100℃;体积不小于3L130显微镜(带成像系统)食品检验过程中细胞和微生物样本的观察配置4X、10X、40X、100X物镜;不少于三种荧光模块;配置CCD成像系统131全自动微生物平板螺旋加样系统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测定不少于五种接种模式;最大吸液量不小于250µ L132液氮罐食品样品、菌株和细胞株的低温保存液氮装量大于40L,工作时间大于50天133红外接种环灭菌器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对接种环的快速灭菌中心温度不低于900℃13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食品检测过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波长范围:190~1100nm135紫外透射率分析仪食品检测过程中光谱透射率的测定波长范围:240~400nm136多功能酶标仪食品检测过程中酶联免疫法的分析微孔板规格:6~384孔板;可测量荧光、吸收光、化学发光137水分活度测定仪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5分钟内显示结果;测量精度0.01Aw;138酒精计食品样品中乙醇含量的测定测量范围:0%~45%(质量/质量)139纤维测定仪食品中纤维含量的测定测量样品数不小于6个/次;测量范围:0.1%~100%140示波极谱仪食品中元素的分析测量下限不大于5×10-8mol/L141测汞仪食品中汞元素的分析测量范围:0~10µ g/L;测量下限不小于0.05µ g/L142荧光分光光度计食品中有害物质如3,4-苯并芘的测定波长测量范围:200~800nm143氨基酸分析仪食品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测量下限:20种氨基酸平均不大于3pmol144阿贝折射仪食品样品的折射率和相关物质的浓度测定测量范围:1.3000~1.7000nD;蔗糖溶液质量分数读数范围:0~95%;准确度:±0.00002nD145数显电导仪食品样品电导率的测定测量范围:0.00μS/cm~199.9mS/cm;分辨率:0.01μS/cm~0.1mS/cm;精度:±0.5%量程;配置数字显示146液相色谱食品中营养成分或污染物等的分离测定四元梯度泵;配置在线脱气、自动进样器、DAD、荧光检测器247气相色谱食品中挥发性营养成分或污染物等的分离测定配置自动进样器、FID、ECD、FPD检测器248原子吸收光谱仪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配置自动进样系统、火焰光度、石墨炉检测器;氢化物发生器149脂肪酸分析仪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配置自动进样器;可同时测量脂肪和脂肪酸的含量150原子荧光光谱仪食品样品中可形成氢化物微量元素的测定配置火焰或电热原子化器;光电倍增检测器151亚硝酸盐检测仪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检出限不大于1mg/kg;检出范围:0~500mg/kg152亚硫酸盐检测仪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检出限不大于1mg/kg;检出范围:0~200mg/kg153甲醛检测仪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检出限不大于1mg/kg;检出范围:0~500mg/kg154吊白块检测仪食品中吊白块的检测检出限不大于5mg/kg;检出范围:0~2500mg/kg155农药残留检测仪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检出限不大于3.0mg/kg;检出范围:0%~100%(抑制率)156食用油品质检测仪煎炸用食用油的品质分析量程:40~210℃;精度:±1.5℃;分辨率:≤0.5℃157余氯测量仪食品样品中余氯测量的测定光度检测范围:0~2.5ABS;余氯检测范围:0.02~2mg/L;总氯检测范围:0.1~8mg/L158电导率仪食品样品中电导率值的测量检测范围:0.10μS/cm~500mS/cm;分辨率:0.01μS/cm~1mS/cm;精度:≤±0.5%159水分测定仪食品中水分含量值的测量测量范围:0.001%~100%160温湿度计食品加工环境、实验室温度和湿度的测量测量温度:-20~60℃;分辨率:0.1℃;测量相对湿度:5%~95%161酒醇速测系统食品样品中甲醇和乙醇含量的测量测量范围:0%~80%162抗生素残留检测仪食品中抗生素、兽药残留、霉菌毒素等有害成分的快速分析配套加热器;配套试剂盒163过氧化值测量仪食用油过氧化值的测定测定下限不大于0.5meq/kg测定范围:0~22meq/kg164氨基酸态氮测量仪测定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水平测定下限不大于0.1g/100mL;测定范围:0.0~2.0g/100mL165碘含量测量仪食品中碘含量的快速测定测定下限不大于2.0mg/kg;测定范围:0~80mg/kg166甲醇测定仪食品中甲醇含量的测定量程:0~1000ppm;分辨率不大于0.2ppm167生物芯片检测系统食品中有害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至少可同时检测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6种致病微生物168微生物实时检测系统食品样品中微生物污染水平的实时检测处理一批样本时间不大于10分钟169二级生物样品安全转移箱食品检验过程中二级生物样品的安全转移全透明设计;可高压灭菌1总计96附件2: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备基本标准编号检测项目仪器设备适用范围和技术参数1中心温度、环境温度食品表面/中心温度计熟食等中心温度,专间、盒饭、储运等环境温度,手持式2距离测距仪餐饮许可等,瞬时,手持式3紫外照度紫外照度仪专间消毒,瞬时,手持式4ATPATP测量仪环境洁净度,10秒,手持式5极性组分煎炸油质量检测仪烹调煎炸油,30秒,手持式6电导率电导率仪纯净水,瞬时,手持式7pH值酸度计果汁饮料,瞬时,手持式8余氯余氯测量仪饮用水,5分,手持式9水份水分测量仪注水肉,30分,便携式10酸价测试卡植物油,2分钟,半定量11过氧化值测试盒植物油,2分钟,半定量12碘含量试剂盒食盐,5分钟,半定量13总酸试剂盒食醋,10分钟,半定量14矿物酸试剂盒食醋,10分钟,半定量15氨基酸态氮试剂盒酱油,15分钟,半定量16谷氨酸钠试剂盒味精,15分钟,半定量17农药残留农残检测仪蔬菜、水果,1小时,台式机18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检测卡蔬菜、食用盐等,1小时,台式机19亚硫酸盐亚硫酸盐检测仪金针菇、白糖等,1小时,台式机20甲醛甲醛检测卡水发产品等,1小时,台式机21吊白块吊白块检测盒面粉等,1小时,台式机22甲醇甲醇检测仪假酒,10分种,便携式23硼砂试剂盒粉丝,15分钟,半定量,试剂法24苏丹红试纸条调味品,30分钟,定性,簿层层析法25青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及三聚氰胺和黄曲霉毒素牛奶抗生素快速检测仪牛奶,0~20分钟,便携式26甲醛、二氧化硫、蛋白质等8项食品安全多功能检测仪相关食品,1小时,便携式27农残、色素、防腐剂、部分鼠药车载气相色谱仪相关食品,2小时,台式机28瘦肉精、氯霉素、磺胺、乙烯雌酚酶标仪动物性食品,2小时,台式机29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真菌毒素检测系统粮食制品,1小时,台式机30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剂检测仪食用菌、农产品等,1分钟,台式机31砷检测管食品,30分钟,定性32铅试纸条食品,30分钟,定性33氰化物试纸条食品,30分钟,定性34汞试纸条食品,30分钟,定性35敌鼠试剂法食品、吐泻物,1小时,定性36安妥试剂法食品、吐泻物,1小时,定性37毒鼠强试剂盒食品、吐泻物,20分钟,定性38氟乙酰胺试剂盒食品、吐泻物,20分钟,定性39桐油试剂盒食品、吐泻物,20分钟,定性40大麻油试剂盒食品、吐泻物,20分钟,定性41矿物油试剂盒食品、吐泻物,30分钟,定性42巴豆油试剂盒食品、吐泻物,30分钟,定性43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试剂盒食品,8~24小时,定量44大肠菌群载片和纸片法餐具表面,8~24小时,定量45霉菌载片和纸片法餐具表面,24~72小时,定量46酵母菌载片和纸片法餐具表面,24~72小时,定量47沙门氏菌试剂盒食品,48~120小时,定性48金黄色葡萄球菌试剂盒食品,48~96小时,定性49单增李斯特菌试剂盒食品,66~120小时,定性50食品采样箱51冰箱52现场快速检测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 理性看待食品安全标准之争
    每一起关乎食品安全的事件,必将引发一轮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讨论。  今年4月农夫山泉“标准”之争的不断升级,究其根源,便是由国内食品安全标准乱象肇始。  食品安全,标准先行——这已是业界的共识。因为,一个科学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既是衡量食品安全问题的标尺,亦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卫士。  标准更新滞后、交叉不一、矛盾重复,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现状。全国政协委员、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更是认为,食品安全标准混乱、不健全,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直接原因。  因此,尽快清理标准,定分止争,是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与居民健康保护的第一要务。  标准之争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认为,现代社会之所以需要标准,是因为绝大多数消费者无法凭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判定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的品质。如果他们对产品的基本品质没有把握,对其安全性没有信任,那就会减少购买此类产品。  产品标准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市场中就某种产品和服务达成了标准之后,意味着消费者只要购买此类的产品或者服务都能满足基本的安全,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甄别成本。  尽管标准很重要,但食品领域多套标准共存的现象普遍存在,且更新滞后。这意味着,多套标准之下,一些标准互相重复、打架,另一些重要标准却是一片空白。  比如,除食品的质量标准外,还有食品的卫生标准 此外,还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还有一些行业标准 在国家层面上,有强制标准、推荐标准和指导标准。这些食品标准加起来大约有5000个。  多套标准交叉不一、矛盾重复,不仅容易引发公众质疑,更容易让行业和企业无所适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企业甚至会避高就低。  我国现有的食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大类,主管部门各不相同。仅果蔬这一类行业标准,就分布在农业、林业、商检、商业、轻工、供销6个主管部门。  再以包装饮用水为例。目前,我国共有4份包装饮用水的国标,分别是《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08)、《瓶装饮用纯净水》(GB17323-1998)、 《瓶 (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和《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GB19298-2003)。  除了国标外,随着包装饮用水行业的发展,矿物质水、山泉水等“概念”的包装饮用水也不断出现,一些企业开始使用企业标准生产 同时,一些地方也出台了地方标准。不同标准间出现了一些空白和交叉,造成监管难题。  农夫山泉的“标准”之争,正是暴露出在我国食品领域的多套标准并存的混乱现象。  它的弊端是,同一套标准下合格的产品,行业或企业按照另一套标准却有可能不合格。标准打架,不仅让企业无所适从,更让监管部门及研究者无所适从。  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研究工程师颜丽发现,在农业部发布的农业标准NY/T833-2004《草菇》和原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商检标准SB/T10038-1992《草菇》中,有些地方用不同的定义各自进行归类,甚至用相反的指标进行互相矛盾的界定。  再以金霉素为例,在GB16869国标中,规定的残留量为1毫克/公斤,而国家质检总局规定的标准为0.1毫克/公斤。在其他标准规定中,金霉素在肉中的残留量为0.1毫克/公斤,在肝中为0.3毫克/公斤,在肾中为0.6毫克/公斤。  面对此种现象,全国政协委员、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认为,食品安全标准混乱、不健全,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直接原因。“现行的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标龄在10年以上的占1/4,而个别标准甚至已经超过20年未修订。”他指出,历史包袱、行业利益、交叉繁琐的行政程序造成了食品安全标准的落后。  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在参加4月9日第25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时,陈君石表示:舆论所认为的“食品安全事件是由标准缺失造成的”这一观点并不正确。世界上所有市场上的食品中,只有很少部分是有标准的。  但他同时也认为,在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惟一有多套国家级食品标准的国家,这种现象只有中国有。矛盾显而易见,企业苦不堪言。  “因为不是一个部门制定的,互相不通气,在安全指标这一共同指标上,比如,同一食品测定铅含量,若按这个标准是合格,按那个标准就不合格了。”陈君石说。  农夫山泉“标准”之争事件后,统一包装饮用水标准的呼声已经得到主管部门的回应。国家卫计委正在加紧对《瓶装饮用纯净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标准进行清理,将整合公布新的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清理工作的展开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逐步颁布各类卫生标准和行业标准。1989年,标准化法实施。其中规定,中国现行标准体系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推荐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两种类型。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在此之后,两部有关食品安全标准的重量级法律才逐渐出台,分别是2006年的《农产品质量法》、2009年的《食品安全法》。  时至今日,标准化法依然停留在1989年。“标准化法应尽快修订和完善了。”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对本刊记者表示。  如果从1980年开始算起,三十年间,中国食品标准仅有过三次大范围的颁布和修订。现行标准的标龄在10年以上的占了1/4,个别的标准甚至已超过20年未修订。根据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这种局面在2009年的食品安全法颁布后,开始有了改观。  食品安全法确立了今后食品标准将整合成一套强制性标准,即“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可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2009年,我国开始了食品标准的大清理工作。  201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四项工作目标,其中提到:要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的清理整合工作   加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通用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机制,建立程序规范、公开透明、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表示,自食品安全法颁布后,卫生计生委在完成食品安全法规定的任务——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更加现实的问题——如何解决现存多套食品标准之间矛盾、交叉、重复的问题。自今年起,卫计委又开始了另一项工作——将对现行的大量食品标准清理整合,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再有任何强制性食品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近日,卫生计生委制定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和《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包括包装饮用水标准在内的近5000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清理工作,将于2013年底完成清理任务,于2015年底前完成现行食品标准整合工作。  从2009年食品安全标准诞生的那一刻起,这部法律注定要解决多年来众多食品标准并行管理而带来的沉疴旧疾,这是食品安全标准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陈君石向媒体透露,按照工作步骤,标准清理正在从标准审评的专业委员会,到国家部委层面,一步一步地推进。“遵循原则是,只有惟一一套国家强制性食品安全标准。”  消费者应参与制定  目前,关于标准清理工作的最新消息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该中心称,食品标准清理生产经营规范专家技术组集中召开清理工作会议,对本组负责清理的396项食品标准逐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分别提出了废止、整合修订、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等意见,截至目前,有377项食品标准得出了初步清理意见,占待清理标准总数的90%以上。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汪国钧表示,标准清理还需再提速。如涉及标准新制定和修改,还应多吸纳企业、行业协会、专家、公众等广泛参与,不能只被一些大户“操控”。  汪国钧的话在另一个层面的意思是,清理整顿过程并非易事。最大的困难就是清理整顿标准中,各部门、各位专家之间的看法不一,存在分歧。  “不过,最后总能通过妥协达成一致意见。”陈君石说。  “标准之争就是利益之争。标准低一点,就有大量企业被放进去,标准一高,一些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就会被淘汰。我们的某些标准恰恰是迁就了一些落后企业。”邱宝昌这样认为,这也是大众对标准制定过程的普遍看法。  对于这种观点,作为业内人士,陈君石自有他的看法:公众是被媒体误导了。起草某些标准需要企业参与,是因为企业不仅最了解生产情况,也是标准的执行者,如果一套标准出台后,超过50%的样品不合格,那这套标准还有何意义?在整个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企业只参加起草,并不参与评审和最后的卫生部行政审查。  邱宝昌律师则认为,企业可以适当参与标准的制定,但更应该强调消费者的参与权,消费者要有票决权和知情权。要改变标准的制定被企业“绑架”的现状,就要举行多次听证,要弱化企业的利益。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对本刊记者表示,主管部门应邀请专家、消费者等共同论证,参与包装饮用水标准的制定,以确保该标准具有安全、可靠、合理、可操作性以及可诉性等。  “制定标准时,政府要转变职能,要由过去的保护企业利益转变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各种标准不统一和有冲突的,该废止的废止,该立新的立新。”刘俊海说。  客观看待中国标准  实际上,客观地看,食品安全标准并非被公众诟病的那样不堪。  正如陈君石所说:“我不认为中国标准是落后的,国与国之间的情况不同,食品标准不尽相同,不能简单、机械化地比较。标准不是越高越好,关键在执行。简单来说,我国的食品标准总体上是适用的。修订前存在多套标准,修订时参照国外标准,兼顾本国国情,这是世界通行做法。”  “并不是欧盟和日本的标准就是最好的。世界各国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时,都会相应照顾本国利益,保护本国的企业。”农业部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吴成业表示。  如福建省的鳗鱼80%出口到日本,但日本本土也产鳗鱼,为保护国内产业,便增加对中国鳗鱼的检测项目,制造贸易壁垒。他们非常清楚我们用什么药,所以每次都能卡住我们。  在我国,进口的品客薯片被查出含有禁用的食品添加剂溴酸钾,进口乐事薯片、依云矿泉水也先后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这三大国际知名企业的产品被我国判定为不合格,正是因为中国的标准在某些方面严于欧盟、美国。  媒体报道中,经常看到“某某添加剂在国外禁用,而中国却允许使用”,于是认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落后,不能保障消费者健康。其实我们也很容易找到“某某添加剂国外允许使用而我国禁用”的例子,比如面粉增白剂。再比如,大米是中国人的主食,因此中国给大米制定的指标就比欧美要严格。对于大米中镉的限量,国际标准是0.4毫克/千克,而中国则是0.2毫克/千克。  这是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钟凯的观点,他表示,单纯地比较标准的数量和个别指标的适用范围意义不大。  钟凯认为,消费者总是希望制定更严格的标准,风险当然越低越好,但是好食品是有成本的。如果标准严到大多数企业技术水平都跟不上,那市场供应就要出问题,我们就要饿肚子。如果十几亿人向国际市场张开大嘴,恐怕食品价格的上涨是国民无法承受的。欧美的食品生产比我国富足得多,居民收入也比我们高得多,因此他们也更有“资本”制定更为苛刻的标准。  随着国力增强和技术水平的进步,中国越来越重视参与国际食品法典(CAC)工作。目前中国是CAC下属两个重要分委会的主持国,一个是食品添加剂分委会(CCFA),另一个是农药残留分委会(CCPR)。我国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比如大米中砷限量国际标准的起草就是由我国专家牵头。这些事实足以说明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技术能力已经得到国际上的充分肯定。  钟凯认为,标准在满足保护健康的前提下,高低取舍主要考量的是经济和贸易因素。在WTO的规则下有一个重要原则是“非歧视性”,简单讲就是不能“宽以待己,严以律人”,对待国内食品和进口食品不能用两套标准。当然,更不能把在本国超标的产品出口到标准更宽松的国家,同时也不能人为设置贸易壁垒阻止国外产品的进口。  例如2012年曾经出现的茶叶农药残留超标事件,由于欧盟基本不生产茶叶,他们在WTO规则下可以制定极为严格的标准,保证进入欧洲的是最好的产品。因此本质上这并非是食品安全问题,而是贸易问题。  “标准总是要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标准的‘国际接轨’是指制定标准的原则、程序和科学依据要符合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而不是一味要求标准的数量与数值与国际标准的相符。”钟凯如是说。
  • 卫计委开展食品地方标准清理工作
    近期,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存在食品地方标准与食品国家标准相交叉、重复和矛盾问题,社会各方高度关注。国家卫计委委正在组织开展食品标准清理,并要求各地组织开展食品地方标准清理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地方标准清理工作,具体详情如下:卫计委关于开展食品地方标准清理工作的通知卫办监督函〔2013〕3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近期,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存在食品地方标准与食品国家标准相交叉、重复和矛盾问题,社会各方高度关注。我委正在组织开展食品标准清理,并要求各地组织开展食品地方标准清理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食品地方标准清理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快开展食品地方标准清理工作  《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规定: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实施后,相应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废止。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计生委)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依法履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相关职责,按照我委《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卫办监督函〔2012〕913号),加快食品地方标准清理,到2013年12月底,完成地方标准清理工作。在清理工作中,要坚持科学性原则,突出工作重点,重点清理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存在交叉、重复、矛盾问题,按照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和清理工作原则,对标准内容进行对比研究,科学做出清理结论。对已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应当及时废止相应的食品地方标准,对现行地方标准中食品安全指标与强制性国家标准不一致的,应当及时废止地方标准或组织修订。同时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进一步规范食品标签中产品执行标准的标注,并通报相关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标签的监督检查。  二、加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工作  (一)严格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范围。各地应当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将食品及原料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适合当地监管需要的检验方法作为立项重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交叉、重复和矛盾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已经涵盖的食品品种的,不宜重复制定食品产品的地方标准。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计生委)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计划时,应当及时征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意见。  (二)加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公布工作。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严格遵循标准制定工作程序,要以保证公众健康为宗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充分考虑地方食品特点和饮食习惯。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公布工作应当公开透明,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并征求其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计生委)意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经省级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在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文本的同时,还应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和解疑释惑工作。  (三)开展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备案工作。我委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承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备案具体工作和技术指导,将对符合条件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予以备案。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计生委)应依法、依程序报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备案材料。  (四)实施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制度。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计生委)应当根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组织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收集标准执行情况、问题和建议,逐步修订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确保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相衔接配套。  三、加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能力建设和保障措施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计生委)要明确具体承担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等工作的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强化食品安全标准人才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工作列为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加强监督和考核评价,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此外,要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逐步落实各项保障机制。  各地在标准清理工作中如遇重大问题,请及时函报我委。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  2013年4月25日
  • 陈竺:适合中国国情食品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围绕生乳安全标准是否降低的热议,速冻食品安全标准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担忧……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每每牵动各界视线,成为关注焦点。食品安全标准直接关系老百姓健康权益,关系产业行业发展和贸易利益。担负标准制定任务的卫生部近年来开展了哪些工作?标准的制定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公开透明?新华社记者近日专访了卫生部部长陈竺。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标准体系初步建立问: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进展如何?答: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卫生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将食品安全纳入医改重点项目,作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普惠制度向人民群众提供。2009年《食品安全法》公布施行后,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标准体系,内容涵盖从原料到产品中涉及健康危害的各种卫生安全指标,包括食品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原料、生产环境、设备设施、工艺条件、卫生管理、产品出厂前检验等各个环节的安全要求。问: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卫生部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答:一是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制度。公布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企业标准备案办法,明确标准制定、修订程序和管理制度。组建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建立健全标准审评制度。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确定未来五年的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二是已制定公布185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农药残留限量以及部分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三是修订公布了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23类、2314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依法撤销了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等39种食品添加剂。四是加快食品包装材料标准清理工作。对行业提交的3000余种食品包装材料进行系统清理,公布了107项包装材料用树脂名单。公告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生产。五是加强标准宣传解读和解疑释惑。在卫生部官网公开标准文本,便于各方下载和查询。通过印发文件、制定标准问答、召开座谈会和新闻发布会、举办培训班、在线问答等方式,向公众科学介绍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公布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标准热点问题。六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我国已连续5年担任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2011年我国又成功当选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亚洲地区执行委员。卫生部充分利用上述有利条件,加强国际食品标准的跟踪研究,促进我国食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发展。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工作仍面临挑战问: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存在哪些突出问题?答:尽管标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受我国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风险评估能力和食品标准研制条件等因素制约,现行食品安全标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清理完善,《食品安全法》实施前,我国有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食品质量等多类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同时并存,总计超过5000余项,标准数量多,标准间既有交叉重复、又有脱节和矛盾的问题 二是个别重要标准或者重要指标缺失,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求,例如有的缺乏配套检测方法、食品包装材料标准等 三是标准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目前部分标准标龄较长,食品产品安全标准通用性不强,一些标准指标风险评估依据不足 四是标准宣传培训和贯彻执行有待加强,食品安全标准指标多、技术性强、强制执行要求高,公众、媒体、行业均高度关注,但相关标准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有待改进完善,比如,健全广泛征求意见的机制和有效解读标准方式、方法。问:清理整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难在哪里?答: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基础研究滞后,我国风险评估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食品安全暴露评估等数据储备不足,监测评估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保障机制有待建立完善,目前缺乏专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技术管理机构,专业人员力量和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与当前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标准工作的质量 三是标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标准研制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且较分散,标准研制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虽然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工作面临上述困难和挑战,我们将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好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修订完善工作。同时,希望社会各方面能够给予充分的支持、理解,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标准工作水平。
  • 梅特勒托利多参加2010北京标准物质国际研讨会
    为进一步推动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新兴、热点领域标准物质研制应用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10标准物质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10月26日-29日在北京召开,梅特勒托利多公司作为大会特邀厂商积极参与了此次大会。本次研讨会着眼于探讨具有现代技术特色的标准物质新理论和新发展,以及公共安全、大众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热点领域标准物质及准确测量技术的最新研究应用进展与趋势。会上,梅特勒托利多还未在中国正式上市的Quantos定量加样系统引起了众多参会代表的驻足观看,中国临床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检验分会荣誉主席杨振华先生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梅特勒托利多的Quantos定量加样系统,可帮助实现微量样品的自动化定量加样,这是实验室称量技术上的一个飞跃。高度紧凑的定量加样系统,具有220g量程和0.005mg可读性。符合美国药典(USP)的典型最小称量值可低至10mg。只需轻触按键,Quantos系统即可直接精确的加入目标样品量,避免超过设置的允差范围。通过加样头内部,可以存储例如样品ID、质量、日期等信息的射频识别(RFID)芯片,确保全面的可追溯性。 关于梅特勒托利多 作为全球领先的精密仪器及衡器制造商,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 TOLEDO)在百年悠久发展历程中一直保持着技术和市场的领先性。梅特勒托利多提供的解决方案遍布实验室、工业及零售业(商业)的各个流程与环节,从高精度的微量分析到千吨以上的称重应用,梅特勒托利多统一的团队、全球的服务网、完美的解决方案帮助全球用户增进效率、创造价值,轻松应对各种挑战。了解更多,请访问:www.mt.com
  • 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发布《食品中非法添加物西布曲明的快速检测 拉曼光谱法》等2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根据《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T/JSAIA 010-2023《食品中非法添加物西布曲明的快速检测 拉曼光谱法》和 T/JSAIA 011-2023《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盐酸二甲双肌的快速检测 拉曼光谱法》2 项团体标准已按规定程序审查、审批通过,现予以发布。特此公告。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2023年10月9日关于发布《食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等2项团体标准的公告.pdf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