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革兰氏染色液

仪器信息网革兰氏染色液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革兰氏染色液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革兰氏染色液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革兰氏染色液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革兰氏染色液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革兰氏染色液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革兰氏染色液相关的解决方案。

革兰氏染色液相关的论坛

  • 革兰氏染色

    将革兰氏染色的第一液滴加在已固定的涂片上染色,一般染(),用水洗去。 A、30秒 B、60秒 C、80秒 D、90秒

  • 革兰氏染色验证试验

    进行革兰氏染色验证试验时,载玻片先用脱脂棉沾酒精擦拭干净,再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烤热杀菌下,然后用滴头加入什么液体一~二滴,再用灭菌过的接种针接种一环将培养物涂布再液滴表面,以将培养物涂片开来,我看革兰氏染色操作视频是这样的,但是标准的操作方法并没有提到用滴头加入什么液体一~二滴,而是直接接种涂布啊。

  • 关于革兰氏染色试剂

    我最近做总大肠菌群的革兰氏染色镜检的时候,发现沙黄总是没办法染色,最后的颜色不知道是结晶紫脱色不成功留下来的微紫红色,还是什么颜色,没办法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进行有效区分,大家有谁有用过什么厂家的革兰氏染色试剂盒或者厂家的沙黄好用的给推荐一下,我愁死了

  • 请教各位老师关于革兰氏染色

    最近要评审了,这段时间做了个练习。用棉签在厕所擦拭,弄了4个水样,同时做总大肠和粪大肠。结果是粪大肠阳性,按理说总大肠是不是也该阳性?可是我染色镜检的时候,染出来是紫色(革兰氏阳性)。。。。。搜了些资料,都说脱色是革兰氏染色的关键,脱色不够,容易染成假阳性;脱色过度,容易染成假阴性。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把握这个关键呢?各位老师可有什么[color=#33cc00]诀窍[/color]可以指教指教,比如看到什么现象表示脱色刚好,或是脱色过度。。。。先谢过各位老师了。

  • 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不仅用来观察细菌的形态,而且它还是细菌鉴定的重要方法,它可将全部细菌区分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两大类。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为:涂片→固定→结晶紫色染色→水洗→碘液媒染→水洗→酒精脱色→番红复染→水洗→干燥→观察。  涂片 与单染色法相同。  固定 与单染色法相同。  结晶紫染色 染色1分钟,然后水洗并用吸水纸吸干。  碘液媒染 染色1分钟,然后水洗并吸干。  酒精脱色 用95%酒精脱色,直到酒精不出现紫色时即停止(大约半分钟),然后立即水洗,并吸干。  番红复染 染色3分钟左右,然后水洗并吸干。  镜检 在显微镜油镜头下观察,菌体显蓝紫色的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显红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菌。

  • 【分享】大肠菌群革兰氏染色技术的实验研究结果

    [size=18px][font=宋体] 在大肠菌群测定过程中,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又是一步很重要的鉴定阶段,革兰氏染色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判断该菌落是不是大肠菌群,而革兰氏染色正是一门难以掌握的最基本的细菌学实验技术,许多分析人员因缺少这方面熟练技术而显得对革兰氏染色结果没有把握,有的只好通过多次反复试验以求得一个仍不很肯定的判断结果,既浪费时间又不能保证染色结果是否正确,很可能还导致大肠菌群测定错误或失败,我们在多年的大肠菌群测定分析的实践基础上,通过纯培养一株大肠杆菌(Escherchiacoli )和一株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并进行多种条件下的革兰氏染色实验比较,以观察革兰氏染色易受哪些因素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这项技术的最佳操作方法。[/font][/size][font=宋体][size=18px][font=宋体]1 [/font][/size][size=18px][font=宋体]实验材料1.1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大肠菌群中很重要也很有代表性的一种.在某次大肠菌群测定过程中,选取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上不同的典型菌落,按《应用微生物学实验法户〕 中大肠菌群细菌分离法得到甲基红试验阳性、VP 试验阴性、发酵柠檬酸盐阴性、利用脉酸试验阴性等特征的一株大肠杆菌.[/font][/size][font=宋体][size=18px]2 [/size][size=18px]实验结果与分析 2.1菌龄的影响 16h 和24h的大肠杆菌和枯草芽抱杆菌革兰氏染色均能得到正确结果,但32h以上的枯草芽抱杆菌有13.3%出现阴性结果。出现阴性反应的枯草芽抱杆菌同时发现很多菌体已经不呈典型杆状,显然由于培养时间过长,枯草芽抱杆菌(阳性菌)或已死亡或部分菌自行溶解了,造成细胞壁通透性增大而呈假阴性。因此在大肠菌群测定时,细菌在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时间不宜超过24h,以免阳性菌呈假阴性干扰革兰氏染色的正确性.2.2细菌堆积密度影响 涂片时生理盐水中细菌浓厚时,菌体明显堆积在一起,从而影响酒精脱色效果,甚至在细菌堆中仍残留结晶紫,因而无论大肠杆菌还是枯草芽抱杆菌,凡密集成堆的常常呈阳性反应,而均匀分散的大肠杆菌和枯草芽抱杆菌都能得到正确结果,因此测定时应以分散开的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反应为准. 我们认为在大肠菌群革兰氏染色时菌龄、细菌密集程度、媒染时间、酒精脱色程度这几方面因素会对染色的正确性产生影响.在大肠菌群测定时,革兰氏染色的最佳条件应该是:细菌在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时间不宜超过24h ,涂片时应以分散开的细菌染色为准,碘媒染时间以1 min为宜,酒精脱色程度是革兰氏染色的关键,脱色时间应严格控制在2S 一30S之间。为进一步确证革兰氏染色操作正确,应把未知菌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上的典型菌落(cdony)与已知的大肠杆菌和枯草芽抱杆菌的混合菌同片染色,如果混合菌能分辨出阳性菌和阴性菌,则也能肯定未知菌革兰氏染色结果是正确的.[/size][/font][/font]

  • 革兰氏染色问题之总大肠杆菌实验操作等问题

    各位前辈好!最近练手革兰氏染色,拿江河水样,用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两个涂片结果都是红色,表明是革兰氏阴性菌。但有个疑问,是担心酒精脱色没把握好,导致把阳性菌变成假阴性。想问一下各位负责总大肠菌群的前辈,你们试验中会做一个革兰氏阳性菌来对照吗?个人觉得水体中(本人使用钱塘江水),不太可能出现革兰氏阳性菌,这种想法是不是不严谨呢。以及CMA认证时,担心老师会要求现场操作革兰氏染色,求问,大家有什么建议,比如什么地方需要注意。还有大家染色时都是在无菌操作台,还是只是在一般实验室,使用酒精灯保证一个无菌区呢?问题有点多,谢谢各位先。

  • 革兰氏染色试验的操作注意事项

    进行革兰氏染色验证试验时,载玻片先用脱脂棉沾酒精擦拭干净,再在酒精灯火焰上来回烤热杀菌下,然后用滴头加入生理盐水一~二滴,再用灭菌过的接种针接种一环将培养物涂布再液滴表面,以将培养物涂片开来,但是标准的操作方法并没有提到用滴头加入生理盐水一~二滴,而是直接接种涂布。

  • 水和废水总大肠菌群的检测(多管发酵法)中的革兰氏染色操作

    水和废水总大肠菌群的检测(多管发酵法)中的革兰氏染色操作

    大家好。本人是新手,现在在负责水和废水中的总大肠菌群的检测,采用的方法是《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多管发酵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5.2.5.1前面初发酵,挑选阳性管平板画线到伊红美蓝平板上,如何平板长起典型菌落(标准中所描述的3种典型菌落)。提问:橙色圈,1,2,3分别代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的3种典型菌落1号、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2号、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3号、淡紫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91536_557842_1657200_3.jpg涂片操作1描述:平板1有1、2、3号典型菌落,那么做一个涂片,涂片需要把这3种典型菌落都涂布在载玻片上然后染色镜检;平板2有1、3号典型菌落,再对应另外一个涂片,需要把1、3号典型菌落涂布在载玻片上;平板3有2号典型菌落,另外对应一个涂片,需要把2号菌落涂片;平板4有1、2号典型菌落,再对应一个涂片,涂布1、2号菌落。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291537_557844_1657200_3.jpg涂片操作2描述:只需要在以上4个平板中,挑选1、2、3号菌落做涂片(是1种菌落对应一个涂片,或是3种菌落涂布在同一个涂片?)复发酵接种操作操作1(4个涂片)的染色镜检结果假设如下:平板1中的1、2、3种菌,其中的1、3号菌是革兰氏阴性,2号菌是革兰氏阳性,则需要挑1、3号菌到同一根培养管做复发酵。平板2中1、3号菌是革兰氏阴性,则需要挑1、3号菌到同一根培养管做复发酵。平板3中的2号菌为革兰氏阳性,则该平板不需要挑菌做复发酵。平板4中的1号菌为革兰氏阴性,2号菌为阳性,则挑1号菌到培养管做复发酵。(有没有可能不同平板的1、2、3号菌落的革兰氏结果不一样?例如平板1中2号菌落是阳性,而平板2中2号菌落为阴性?)操作2(1个涂片)的染色镜检结果假设如下:染色镜检结果假设如下:1、3号菌是阴性,2号菌是阳性。然后复发酵接种操作同上请问那些操作过程是正确的?如果都不是,如何操作才是正确的?谢谢大家了

  • 革兰氏染色

    方法简介  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这种染色法是由一位丹麦医生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Hans Christian Gram,1853年-1938年)于1884年所发明,最初是用来鉴别肺炎球菌与克雷白氏肺炎菌之间的关系。   未经染色之细菌,由于其与周围环境折光率差别甚小,故在显微镜下极难观察 。染色后细菌与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排列及某些结构特征,而用以分类鉴定。

  • 求教总大滤膜法特征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

    请问老师们,在做总大肠菌群滤膜法的时候,是不是只有出现特征菌落(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时候,才需要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镜检,以及后续的证实试验?

  • 微生物染色技术

    染色方法  微生物染色方法一般分为单染色法和复染色法两种。前者用一种染料使微生物染色,但不能鉴别微生物。复染色法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染料,有协助鉴别微生物的作用。故亦称鉴别染色法。常用的复染色法有革兰氏染色法和抗酸性染色法,此外还有鉴别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如芽胞、鞭毛、细胞核等)特殊染色法。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是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1、单染色法  用一种染色剂对涂片进行染色,简便易行,适于进行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在一般情况下,细菌菌体多带负电荷,易于和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而被染色。因此,常用碱性染料进行单染色,如美兰、孔雀绿、碱性复红、结晶紫和中性红等。若使用酸性染料,多用刚果红、伊红、藻红和酸性品红等。使用酸性染料时,必须降低染液的PH值,使其呈现强酸性(低于细菌菌体等电点),让菌体带正电荷,才易于被酸性染料染色。  单染色一般要经过涂片、固定、染色、水洗和干燥五个步骤。  染色结果依染料不同而不同:  石碳酸复红染色液:着色快,时间短,菌体呈红色。    美兰染色液:着色慢,时间长,效果清晰,菌体呈兰色。  草酸铵结晶染色液:染色迅速,着色深,菌体呈紫色。2、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  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此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等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有芽胞的杆菌和绝大多数和球菌,以及所有的放线菌和真菌都呈革兰氏正反应;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芽胞杆菌都呈现负反应。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在化学组成和生理性质上有很多差别,染色反应不一样。现在一般认为革兰氏阳性菌体内含有特殊的核蛋白质镁盐与多糖的复合物,它与碘和结晶紫的复合物结合很牢,不易脱色,阴性菌复合物结合程度底,吸附染料差,易脱色,这是染色反应的主要依据。  另外,阳性菌菌体等电点较阴性菌为低,在相同PH条件下进行染色,阳性菌吸附碱性染料很多,因此不易脱去,阴性菌则相反。所以染色时的条件要严格控制。例如,在强碱的条件下进行染色,两类菌吸附碱性染料都多,都可呈正反应;PH很低时,则可都呈负反应。此外,两类菌的细胞壁等对结晶紫—碘复合物的通透性也不一致,阳性菌透性小,故不易被脱色,阴性菌透性大,易脱色。所以脱色时间,脱色方法也应严格控制。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涂片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自来水冲洗。  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1分钟。  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3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  7)蕃红梁色液(稀)染10秒钟后,自来水冲洗。干燥,镜检。  染色的结果,革兰氏正反应菌体都呈紫色,负反应菌体都呈红色。

  • 【讨论】革兰氏阳性菌知多少?(有奖问答)

    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 请大家把自己知道的革兰氏阳性菌分享一下

  • 关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转化

    【关键词】中检所对照品目录 药检所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网站 中华标准物质网 内容摘要:双链DNA片段与感受态受体菌的细胞表面特定位点结合,并激活临近的核酸酶。DNA双链中的一条单链逐步降解,同时另一条单链逐步进入细胞。 一、革兰氏阳性细菌,转化过程的几个阶段: 1.细菌感受态的形成 由于分泌一种称为感受态因子的小蛋白而导致细菌感受态的形成。 2.转化因子的吸收 双链DNA片段与感受态受体菌的细胞表面特定位点结合,并激活临近的核酸酶。DNA双链中的一条单链逐步降解,同时另一条单链逐步进入细胞。 3.整合复合物前体的形成 一种特殊蛋白与单链DNA结合,有效保护单链DNA免遭核酸酶的降解,并将其引导至受体菌染色体DNA处。 4.单链DNA转化因子的整合 转化DNA单链可以通过同源重组,置换受体细胞染色体DNA的同源区,形成异源杂合双链DNA结构。 5.转化子的形成 受体菌染色体组进行复制,杂合区段亦半保留复制,当细胞分裂后,此染色体发生分离,于是新形成一个转化子。 二、影响转化的因素 1.DNA能否进入细胞; 2.DNA进入细胞后的稳定性; 3.质粒DNA的大小,大质粒的转化效率低于小质粒,到目前,大于30kb的质粒,转化效率仍很低; 4.DNA的浓度、纯度和形状; 5.诱导感受态细菌所用的离子的种类和浓度; 6.热休克时间的长短及平板培养条件等。 本文参考了 国家标准物质网

  • 二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酵母

    二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酵母

    求问各位有没有用二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过酵母,有没有镜检图片。我这怀疑是酵母,所以染色了,图如下。[img=,375,5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7/201907031350457583_2773_1795523_3.jpg!w375x500.jpg[/im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