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梅氏弧菌

仪器信息网梅氏弧菌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梅氏弧菌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梅氏弧菌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梅氏弧菌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梅氏弧菌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梅氏弧菌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梅氏弧菌相关的解决方案。

梅氏弧菌相关的论坛

  • 弧菌分离培养基

    碱性琼脂 用于霍乱弧菌分离培养蛋白胨10g ,氯化钠5g,牛肉膏3g ,脂20g ,蒸馏水1L 。将前4 种成分混合于水中,加热溶解,校正pH 至8.4 ,分装后121℃ 灭菌15min ,倾注平板。凡急性患有水样便标本做增菌培养的同时,应直接取标本接种到碱性琼脂平板或亚碲酸钾琼脂平板上。置35 ℃ 培养12-16h ,观察结果。霍乱弧菌生长较快,菌落大而扁平,呈青灰色,半透明,光滑湿润。在亚碲酸钾琼脂上菌落呈灰黑色。 各实验室凡自配培养基或商品培养基,在使用前可用标准菌株生长对照,临床实验室可送防疫部门所设立的专门检验机构进行目的菌监测,质量可靠者方可使用。EL-Tor弧菌生长良好;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生长抑制。 置4℃ 冰箱,1 周内用完2 碱性胆盐琼脂 用于霍乱弧菌分离培养蛋白胨10g ,牛肉膏5g,氯化纳5 -10g ,琼脂20g,胆盐(牛、猪)2.5g,蒸馏水1L。 将上述成分称量混合于水中加热溶解,校正pH 至8.4 ,分装121 ℃ 灭菌15min ,倾注平板。取粪便标本或增菌培养物1 接种环接种平板,置35 ℃ 温箱培养16-18h 。霍乱弧菌迅速生长,其它细菌生长较缓慢。在16-18h 后,霍乱弧菌的菌落,直径可达2mm左右,呈扁平,青灰色,半透明,光滑湿润,易挑起。其它细菌菌落小而凸起,不透明,或有色素。同碱性琼脂置冰箱,1 周内用完。3 庆大霉素琼脂用于霍乱弧菌分离培养。 蛋白胨10g ,牛肉浸膏3g ,氯化钠g,构椽酸钠10g,无水亚硫酸钠3g ,蔗糖(或白糖)10g ,琼脂15-20g 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 “双抗液”2 ml,蒸馏水1L 。将上述成分(除“双抗液”外)称量混合于水中,加热溶解,校正pH 至8.4 ,分装灭菌121 ℃ 15 min ,待冷却至50 ℃ 后,每100ml内加“双抗液”0.2ml,另加5g / L 亚碲酸钾溶液0.1ml,再倾注平板。最后每毫升培养基内含有庆大霉素0.5U ,多粘菌素B6U 。将粪便标本或增菌培养物划线接种到该平板上,置35 ℃ 培养16-18h。 由于该培养基抑制性强,其它非弧菌科细菌被抑制,而霍乱弧菌生长迅速,16h 菌落可达2mm,菌落青灰色半透明,扁平,光滑湿润。若培养时间长,菌落略黄色、隆起,中心厚而不透明。霍乱弧菌(小川、稻叶)生长良好,培养18-24h 菌落直径2.5-3.0mm;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生长抑制。置4 ℃ 冰箱内,1 周内用完。注:(1)该培养基国内有商品出售,多数产品已加入庆大霉素,使用时,应详阅说明书。(2)“双抗液”配制:98ml 工灭菌蒸馏水中加庆大霉素(25 000U / ml)1ml,多粘菌B 或抗敌E ( 300 000U / ml)1ml4 ℃ 冰箱保存,1 月用完。4 四号琼脂用于霍乱弧菌分离培养 蛋白胨10g ,氯化钠5g,牛肉浸膏3g ,亚硫酸钠(无水)3g ,枸椽酸钠10g ,猪胆汁粉5g,十二烷硫酸钠20g,利凡诺(雷佛奴尔)3g ,琼脂粉12g ,庆大霉素亚碲酸钾混合液1ml,蒸馏水1L。将前8种成分放入玻璃或搪瓷容器内(严禁用铝制容器等金属容器),加入蒸馏水,加热溶解混合后,调整至pH8.0 ,然后按12%加入琼脂,煮沸至琼脂溶化后,冷至60 ℃ 左右,按每100ml琼脂加入庆大霉素亚碲酸钾混合液(1ml 40 000U 庆大霉素加79ml蒸馏水混合后,加入0.8g 亚碲酸钾溶解混合即成,每毫升含500U 庆大霉素和10g / L 亚碲酸钾)0.1ml,摇匀,倾注平板。 取待检标本划线接种平板,置35 ℃ 培养过夜。8h 后即可初步观察结果。24h 培养后,霍乱弧菌呈中心黑色、较大而扁平的菌落。配成的培养基呈亮黄色透明;EL-Tor弧菌稻叶型生长良好;EL-Tor弧菌小川型生长良好;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抑制生长。注:(1)庆大和亚碲酸钾混合液应新鲜配制并置冰箱保存。(2)雷佛奴尔应避光保存,而且每批均应预试后方可使用。成品培养基应避光保存。

  • 【原创大赛】铜铅对费氏弧菌的联合毒性初探

    【原创大赛】铜铅对费氏弧菌的联合毒性初探

    铜铅对费氏弧菌的联合毒性初探 铜和铅是某些电镀企业和矿企常见的污染元素。在中国现行的污染物控制标准中采用的是单因子控制的方法,其实这个方法存在很大的漏洞。下面,我通过铜铅这两种污染物对费氏弧菌的联合毒性的测试,来分析水体中共存这两种离子时,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原理我就不多说了,先来看一下费氏弧菌毒性检测的仪器、菌种和简要测试过程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150941_404324_1653274_3.jpg☆这个就是我们用的急性毒性仪(荷兰的)。插个题外话,其实只要一般荧光仪就行。美国SDI的delta-tox我也用过,感觉不怎么好,所以这块国产化空间还是挺大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150946_404326_1653274_3.jpg☆这个费氏弧菌是网上的截图,干板上的。(其发光量和所处环境密切相关)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150947_404329_1653274_3.jpg☆急性毒性测试简要流程 在单一重金属元素对费氏弧菌的毒性作用分析中,我们已经对包括铜和铅在内的多种重金属的毒性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Cu<2.5mg·L-1,Pb<3 mg·L-1时,随着毒物剂量的不断增加,发光菌的相对发光率不断降低,说明毒性强度与污染物质量浓度呈正相关。表1单个重金属离子对费氏弧菌的毒性作用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122116_403545_1653274_3.jpg注:表中r表示发光菌的抑制率与污染物的质量浓度相关系数 对于Cu和Pb二元金属的联合毒性作用,将其分别配制成4个系列质量浓度,0.005,0.05,0.125,0.25和0.375mg/L,Cd和Pb以等比方式混合,Cu和Pb以等比方式混合.对发光菌进行毒性试验,同时记录发光菌的相对发光度,并分析各混合元素的毒性剂量与发光菌的毒性效应关系,它们的联合毒性作用剂量与效应关系见图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11/201211122116_403546_1653274_3.jpg 试验结果显示,Cu+Pb的混合溶液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发光强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它们的联合作用剂量与其毒性效应具有明显的正相关(P0[fon

  • 【分享】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一、培养基明细: 名称 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APW) 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TCBS)3%氯化钠三糖铁琼脂(TSI) 嗜盐性试验用培养基 3%氯化钠甘露醇试验用培养基 3%氯化钠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 3%氯化钠MR-VP培养基 我妻氏血琼脂基础 氧化酶试剂 革兰氏染色液 ONPG V-P试剂盒 弧菌显色培养基

  • 副溶血性弧菌—海鲜的头号杀手

    夏天,正是大家都吃海鲜的时候。 一提到海鲜,人们便会想起美味可口的多宝鱼、大龙虾、扇贝、生蚝等,在沿海地区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不过大家在品尝之余也得留个心眼,若在细节上不注意,因吃海鲜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2011年7月18日,遂昌县一个赴厦门旅游的旅行团因食用叶子鱼导致多名游客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等,经确定食源性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为罪魁祸首。据深圳疾控中心2012年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深圳平均每年发生30-50起中毒事件,中毒总人数在300-500人,其中有四成源于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7-9月为该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常以集体发病方式出现。主要危害 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般为急性肠胃炎,其发病急、潜伏期短,主要症状为腹痛,并有腹泻、恶心、呕吐和胃寒发热等,也可导致免疫低下的人群发生致命的败血症,中毒发生情况与临床表现跟摄入的致病菌量有关。广东省2012年统计数据表明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肠胃炎占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的34.7%,已成为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细菌,其对人类的危害已经超过沙门氏菌。致病性菌株所含有的主要毒力因子包含耐热直接溶血素(tdh) 、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trh)、不耐热溶血素(tlh)、Ш型分泌系统(T3SS1和T3SS2)或尿素酶等。来源和传播途径 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分布在海水和鱼、贝类、虾、海蜇等海产品中,携带该菌的食品可以通过交叉污染从而引发食物中毒,如可以通过污染淡水产品以及其他没有携带该菌的食品如畜禽肉、咸蛋等以及器具进行传播,因此水产品产地、销售、加工场所、超市、菜市场等都可能成为引发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关键场所。检测方法 目前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标准为GB 4789.7-201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该标准包含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方法,菌株经生化鉴定后进行血清型(O抗原和K抗原)分型。1996年以后临床上分离的致病性强的大流行株有14种血清型,O1:K25、O1:K41、O1:K56、O1:KUT、O3:K6、O3:K58、O3:K68、O3:K75、O4:K8、O4:K12、O4:K68、O4:KUT、OUT:K6、O5:KUT。预防措施 根据该菌不耐热、不耐酸以及交叉污染的特点,可以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动物性食品应当煮熟透后再吃;  2、对加工海产品的器具需要严格的清洗消毒; 3、加工过程中生菜和熟菜要区分开来;  4、隔餐的剩菜食用前应充分加热;  5、在烹调过程中可适当加点食醋。

  • 【求助】霍乱弧菌需要二次增菌么

    [back=rgb(255, 255, 255)][color=#000000][size=4] 用行标SN/T1022-2001霍乱弧菌检验标准.里面的这句描述不理解,希望高人帮忙指点一下.[/size][/color][/back][back=rgb(255, 255, 255)][color=#000000][size=4]称取检样25克,加入装有225毫升碱性蛋白月工资水增菌液(APW)的广口瓶内.36度培养6h-8h和16h-24h。以接种环取6h-8h和16h-24h增菌培养液的生长物划线TCBS平板。[/size][/color][/back][back=rgb(255, 255, 255)][color=#000000][size=4]是说同一个APW增菌液在6-8小时时划线,16-24小时时再划线,而不是要另外的接种于其他的增菌液,是这样么?还有霍乱弧菌在T1N1平板上形态是怎样的?[/size][/color][/back]

  • GB4789 弧菌

    问一下:副溶血性弧菌在TSI培养基里,怎么样算是有运动性,谢谢。

  • 美国华盛顿州爆发弧菌疫情 染菌牡蛎被召回

    据美国食品安全网站报道,近日华盛顿州5人因食用生牡蛎而感染了副溶血性弧菌,目前该州正在对部分可能感染弧菌的牡蛎实施召回。 9月24日华盛顿州卫生部门告诫消费者,勿食用产自胡德运河4号养殖区的牡蛎,这些牡蛎生产日期介于8月30日与9月19日之间,它们可能感染了弧菌,该菌可引起人体患上弧菌病。同时华盛顿州卫生部还建议经销商、零售商、餐馆勿出售或者分销这些产品。 弧菌感染的症状通常出现在食用染菌食物后15小时左右,尽管症状表现出来的时间长达4天,这些感染症状包括: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头疼、发烧、怕冷。通常症状会在2天后自行消失,然而对于免疫力低下者或者肝病患者来讲,这些人的病程会较长,感染后症状会较为严重,有时甚至造成死亡。 贝类在食用前应放于冰箱贮藏,要杀灭牡蛎中可能含有的病菌,需保证其烹饪温度达到145℉。

  • 【原创大赛】2014年食源性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风险监测分析

    【原创大赛】2014年食源性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风险监测分析

    2014年食源性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风险监测分析1951年,藤野最早从日本的一次暴发性食物中毒胃肠炎中分离鉴定出副溶血性弧菌,栽毒食品被查清是水煮和半干幼龄沙丁鱼制品,这次事件导致272人患病,其中死亡20人。该菌是一种嗜盐性弧菌,存在于近海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贝类等海产品或盐腌渍品中,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引起急性胃肠炎甚至败血症。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沿海5个省份1992年-2001年的数据显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居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之首,中毒食物主要为海产品。尤其在夏秋季节的沿海地区,经常由于食用含有大量副溶血性弧菌等等海产品而引起暴发性食物中毒,在非沿海地区,食用被此菌污染的盐渍食品亦常有中毒发生。现将2014年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情况汇总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试剂和仪器 使用的培养基有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TCBS)琼脂、3%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琼脂、3%氯化钠三糖铁琼脂购买于北京路桥公司,副溶血性弧菌诊断血清购买于日本生研公司。主要仪器包括均质器,电子天平:感量0.1g,VITEK-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1.2依据和方法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制定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要求进行增菌、分离、鉴定、菌种保存及送上级实验室复核。试验程序见图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12/201412051443_526012_2433088_3.jpg

  • 【原创大赛】霍乱弧菌实时PCR快速检测方法之应用

    霍乱弧菌实时PCR快速检测方法之应用摘要:实时PCR检测霍乱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总结:弧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水中为多,有100多种,主要致病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前者引起霍乱,后者引起食物中毒。霍乱为甲类传染病,以传播快,发病急,流行面广而备受重视。如何及时控制霍乱的发生,早发现、早诊断是关键。目前霍乱弧菌检测仍以传统培养法为主,其操作繁琐,耗时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采用PCR技术应用于细菌的快速诊断。然而传统PCR技术易污染,造成检测失败。自1995年美国PE公司提出实时PCR检测原理后,实时PCR以其快速、定量、无需后电泳、无交叉污染等突出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本文采用探针技术建立霍乱弧菌的实时PCR方法,并用于霍乱的快速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第二届网络原创作品大奖赛】霍乱弧菌(V.cholerae)的概述

    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和埃尔托生物型(EL-Tor bio-type)。这两种型别除个别生物学性状稍有不同外,形态和免疫学性基本相同,在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特征上没有本质的差别。自1817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七次世界性大流行,前六次病原是古典型霍乱弧菌,第七次病原是埃尔托型所致。  1992年10月在印度东南部又发现了一个引起霍乱流行的新血清型菌株(0139),它引起的霍乱在临床表现及传播方式上与古典型霍乱完全相同,但不能被0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所凝集,抗01群的抗血清对0139菌株无保护性免疫。在水中的存活时间较01群霍乱弧菌长,因而有可能成为引起世界性霍乱流行的新菌株。  (一)形态与培养特性  新从病人分离出古典型霍乱弧菌和ELtor弧菌比较典型,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菌体一端有单根鞭毛和菌毛,无荚膜与芽胞。经人工培养后,易失去弧形而呈杆状。取霍乱病人米泔水样粪便作活菌悬滴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极为活泼,呈流星穿梭运动。营养要求不高,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长良好。因其他细菌在这一PH不易生长,故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性增殖霍乱弧菌的培养基。在碱性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mm,圆形,光滑,透明。  霍乱弧菌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靛基质反应阳性,当培养在含硝酸盐及色氨酸的培养基中,产生靛基质与亚硝酸盐,在浓硫酸存在时,生成红色,称为霍乱红反应,但其他非致病性弧菌亦有此反应,故不能凭此鉴定霍乱弧菌。EL Tor型霍乱弧菌与古典型霍乱弧菌生化反应有所不同。前者Vp阳性而后者为阴性。前者能产生强烈的溶血素,溶解羊红细胞,在血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透明溶血环,古典型霍乱弧菌则不溶解羊红细胞。个别EL Tor型霍乱弧菌株亦不溶血。  (二)抗原性  根据弧菌O抗原不同,分成Ⅵ个血清群,第Ⅰ群包括霍乱弧菌的两个生物型。第Ⅰ群A、B、C三种抗原成份可将霍乱弧菌分为三个血清型:含AC者为原型(又称稻叶型),含AB者为异型(又称小川型),A、B、C均有者称中间型(彦岛型)。  (三)抵抗力  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弱,EL-Tor生物型抵抗力较强,在河水、井水、海水中可存活1~3周,在鲜鱼,贝壳类食物上存活1~2周。  霍乱弧菌对热,干燥,日光,化学消毒剂和酸均很敏感,耐低温,耐碱。湿热55℃,15分钟,100℃,1~2分钟,水中加0.5ppm氯15分钟可被杀死。0.1%高锰酸钾浸泡蔬菜、水果可达到消毒目的。在正常胃酸中仅生存4分钟。  (一)致病性  人类在自然情况下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饮食物经口传染。在一定条件下,霍乱弧菌进入小肠后,依靠鞭毛的运动,穿过粘膜表面的粘液层,可能藉菌毛作用粘附于肠壁上皮细胞上,在肠粘膜表面迅速繁殖,经过短暂的潜伏期后便急骤发病。该菌不侵入肠上皮细胞和肠腺,也不侵入血流,仅在局部繁殖和产生霍乱肠毒素,此毒素作用于不粘膜上皮细胞与肠腺使肠液过度分泌,从而患者出现上吐下泻,泻出物呈“米泔水样”并含大量弧菌,此为本病典型的特征。  霍乱肠毒素本质是蛋白质,不耐热,56℃经30分钟,即可破坏其活性。对蛋白酶敏感而对胰蛋白酶抵抗。该毒素属外毒素,具有很强的抗原性。现已能将该毒素高度精制成晶状,仍保持极强的生物学活性。  霍乱肠毒素致病机理如下:毒素由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又分为A1和A2两个肽链,两者依靠二硫链连接。A亚单位为毒性单位,其中A1肽链具有酶活性,A2肽链与B亚单位结合参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中的转位作用。B亚单位为结合单位,能特异地识别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1个毒素分子由一个A亚单位和4℃6个B亚单位组成多聚体。霍乱肠毒素作用于肠细胞膜表面上的受体(由神经节苷脂GM1组成),其B亚单位与受体结合,使毒素分子变构,A精致单位进入细胞,A1肽链活化,进而激活腺苷环化酶(AC),使三磷酸腺苷(ATP)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细胞内 cAMP浓度增高,导致肠粘膜细胞分泌功能大为亢进,使大量体液和电解质进入肠腔而发生剧烈吐泻,由于大量脱水和失盐,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血循环衰竭,甚至休克或死亡。  (二)免疫性  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再感染者少见。病人在发病数日,血液中即可出现特异性抗体,7℃14天抗体滴度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较低水平,但能持续约3个月之外。病后小肠内可出现分泌型lgA。体液抗体与免疫的关系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局部 SlgA可在肠粘膜与病菌之间形成免疫屏障,有阻断粘附和中和毒素的作用。

  • 【原创大赛】霍乱弧菌实时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霍乱弧菌实时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摘要:实时PCR检测霍乱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总结:弧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水中为多,有100多种,主要致病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前者引起霍乱,后者引起食物中毒。霍乱为甲类传染病,以传播快,发病急,流行面广而备受重视。如何及时控制霍乱的发生,早发现、早诊断是关键。目前霍乱弧菌检测仍以传统培养法为主,其操作繁琐,耗时长。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采用PCR技术应用于细菌的快速诊断。然而传统PCR技术易污染,造成检测失败。自1995年美国PE公司提出实时PCR检测原理后,实时PCR以其快速、定量、无需后电泳、无交叉污染等突出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本文采用探针技术建立霍乱弧菌的实时PCR方法,并用于霍乱的快速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免费请客户试用最新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快速检测板

    我公司新从日本日水公司(NISSUI)引进一些治病菌的快速检测板,沙门20-24小时出结果,金葡48小时出结果,副弧菌18-24小时出结果,使用的是选择性的显色培养基,操作简单,只需取1毫升样品添加到测试板中央,等样品自动扩散开来后,倒置培养即可,一些产品还有AOAC认证,我们的原理和传统方法是一样的,觉得传统致病菌检测方法操作麻烦,对本产品有兴趣的朋友请来电索要试用装。可上网站看简介。电话:13764674081 蒲先生上海千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21-62272335/62994599

  • 【分享】发光弧菌快速检测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

    以发光的费氏弧菌为检测菌种,应用SKALAR TOXTRACER 毒素分析仪测定液态奶中三聚氰胺对费氏弧菌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发光强度的抑制率与三聚氰胺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color][/url]量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83~0.99 之间;发光强度的抑制率与液态奶中的三聚氰胺质量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79~0.94 之间。发光菌对液态食品中三聚氰胺等毒性物质的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低廉的特点,发光菌的生物毒性检测法有望在食品安全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