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杂色曲霉

仪器信息网杂色曲霉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杂色曲霉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杂色曲霉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杂色曲霉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杂色曲霉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杂色曲霉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杂色曲霉相关的解决方案。

杂色曲霉相关的论坛

  • 【求助】杂色曲霉素与蛋白质偶联???

    我想将杂色曲霉素偶联到蛋白质分子上(可用基团-NH2,-COOH,NH4...等蛋白质上拥有的基团),共价连接。。。以备后期检测用,,希望大家能够有好一点的建议。。[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7/11/200711190837_70334_1613111_3.gif[/img]

  • 原吸吸纯水出现杂色火焰,求解??

    本次清洗维护了雾化室,对仪器做了简单调试,出现吸纯水是,有多长杂色火焰出现,不能回到较纯正的蓝色火焰。放空气中又回到较纯正的蓝色火焰疑问如下:1.可能有哪些因素出现这样的情况?2.如何进行排查和调整?3.经测定 提升量偏大 50ml 用时7分钟就吸完了。接出废液为48ML,这样的结果对试验有哪些影响么,实际比较吸光度到时挺不错的。谢谢大家!!!!

  • 日本取消对中国产养殖杂色鲍中呋喃唑酮的强化监控检查

    日本取消对中国产养殖杂色鲍中呋喃唑酮的强化监控检查2014年8月25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医药食品局食品安全部监视安全课发布食安输发0825第1号:取消对中国产养殖杂色鲍中呋喃唑酮、羽衣甘蓝中六氯苯、冬瓜中甲霜灵和精甲霜灵的强化监控检查。 根据2014年度进口食品等的监控检查计划,按2014年3月28日发布的食安输发0328第10号(最终修正:2014年8月6日发布的食安输发0806第5号),对食品实施监控检查。 此次,根据过去一年的检查结果,取消对中国产养殖杂色鲍中呋喃唑酮、羽衣甘蓝中六氯苯、冬瓜中甲霜灵和精甲霜灵。

  • 茶叶中多毒素液质分析回收率低

    我做茶叶中多种毒素的测定,回收率一直很低,用waters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TQS,毒素是黄曲霉,赭曲霉,呕吐毒素,杂色曲霉,伏马毒素等,用的226小柱,回收率不好,求助一下大神,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 【原创】优惠价格供应各类毒素标准品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黄曲霉毒素B2-Aflatoxin B2黄曲霉毒素G1-Aflatoxin G1黄曲霉毒素G2-Aflatoxin G2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黄曲霉毒素M2-Aflatoxin M2桔霉毒素-Citrinin脱氧瓜萎镰菌醇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富马毒素B1-Fumonisin B1富马毒素B2-Fumonisin B2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棒曲霉素-PatulinT2 毒素-T2 Toxin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Zearalenone杂色曲霉毒素-Sterigmatocystin串珠镰刀菌素-Moniliformin烟曲霉素 -fumagillin青霉震颤素-Penitrem A疣孢青霉原-Verruculogen我公司提供的毒素类标准品已经在国内各行业广泛使用,能够满足客户的检测要求。所有产品均经过严格检测,每批次产品有检测报告、色谱图以及COA证书。010-62132608 rxn_rapid@126.com

  • 霉菌及霉菌素的污染

    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食品后,引起的危害主要有二个方面:即霉菌引起的食品变质和霉菌产生的毒素引起人类中毒。霉菌污染食品可使食品的食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不能食用,造成 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平均有2%的谷物由于霉变不能食用。霉菌毒素引起的中毒大多通过被霉菌污染的粮食,油料作物以及发酵食品等引起,而且霉菌毒素中毒往往表现为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有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癌、致畸和致 突变等。 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对食品的污染以南方多雨地区为多见,目前已知的霉菌素素约有200余种,不同的霉菌其产毒能力不同,毒素的毒性作用也不同,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肝脏毒、肾脏毒、神经毒、细胞毒及类似性激素样作用。与食品关系较为密切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岛青霉素、黄天精、桔青霉素、层青霉素、单端孢霉素类、玉 未赤霉烯酮、丁烯酸内醋等。(一)影响霉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影响霉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因素是很多的,与食品关系密切的有水份、温度、基质、通风等条件,为此,控制这些条件,可以对食品中霉菌分布及产毒造成很大的影响。 1、水份 霉菌生长繁殖主要的条件之一是必须保持一定的水份,一般来说,米麦类水份在14%以下,大豆类在11%以下,干菜和干果品在30%以下,微生物是较难生长的。食品中真正能被微生物 利用的那部分水份又称为水份活性(Wateractivity缩写为Aw),Aw越接近于1,微生物最易生长繁殖。食品中的Aw为0.98时。微生物最易生长繁殖,当Aw降为0.93以下时,微生物繁殖受到抑制,但霉菌仍能生长,当Aw在0.7以下时,则霉菌的繁殖受到抑制,可以阻止产毒的 霉菌繁殖。 2、温度 温度对霉菌的繁殖及产毒均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霉菌其最适温度是不一样的,大多数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在0℃以下或30℃以上,不能产毒或产毒力减弱。如黄曲 霉的最低繁殖温度范围是6-8℃,最高繁殖温度是44-46℃,最适生长温度37℃左右。但产毒温度则不一样,略低于生长最适温度,如黄曲霉的最适产毒温度为28-32℃。 3、食品基质 与其它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一样,不同的食品基质霉菌生长的情况是不同的,一般而言,营养丰富的食品其霉菌生长的可能性就大,天然基质比人工培养基产毒为好。实验证实,同 一霉菌菌株在同样培养条件下,以富于糖类的小麦、米为基质比油料为基质的黄曲霉毒素产毒量高。另外,缓慢通风较快速风干霉菌容易繁殖产毒。 4、霉菌种类 不同种类的霉菌其生长繁殖的速度和产毒的能力是有差异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强者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黄绿青霉素、红色青霉素及青霉酸。目前已知有五种毒素可引起动物致癌 ,它们是典曲霉毒素(B1、G1、M1)、黄天精、环氯素、杂色曲霉素和展青霉素。

  • 【资料】新方法—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试剂盒

    方法简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残留经过提取,提取液经过滤、稀释后,滤液经过含有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此抗体对黄曲霉毒素B1 、B2 、G1 、G2具有专一性、黄曲霉毒素交联在层析介质中的抗体上。用水将免疫亲和柱上杂质除去,用洗脱剂将其洗脱于点滴扳上,滴加衍生化试剂,在紫外灯下观察。若有蓝紫色荧光说明样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B1 、B2,若显黄绿色荧光,则说明样液中含有黄曲霉毒素G1 、G2。 如果需要我给大家发些资料,我的联系电话 010-52029052 贾先生 jiazhizeng@163.com qq 40446052 留下信箱 我给大家发些资料

  • 食品安全危害的种类:一、生物性危害

    常见的生物性危害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霉菌。 1。细菌 按其形态,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按其致病性,细菌又可分为致病菌、条件病菌和非致病菌。食品中细菌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危害表现在两个方面。 (1)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2)引起食源性疾病。若食品被致病菌污染,将会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2.病毒 病毒非常微小,不仅肉眼看不见,而且在光学显微镜下也看不见,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察觉到。病毒对食品的污染不像细菌那么普遍,但一旦发生污染,产生的后果将非常严重。 3.寄生虫 在寄生关系中,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具有重大的食品安全意义。畜禽、水产是许多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消费者食用了含有寄生虫的畜禽和水产品后,就可能感染寄生虫。例如吸虫(Trematoles)中间宿主是淡水鱼、龙虾等节肢动物,生吃或烹调不适,会使人感染吸虫。 4.霉菌 霉菌可以破坏食品的品质,有的产生毒素,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黄曲霉素、杂色曲霉素、赭曲霉素可以导致肝损伤,并具有很强的致病作用。

  •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黄曲霉毒素有17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性有关。B1的毒性(其毒性比氰化钾毒性高)及致癌性极强且耐热(B1的分解温度为268℃左右,一般烹调加工破坏很少),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B1最为多见。 黄曲霉毒素分布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等食物中;在水中的溶解范围为10毫克/升~20毫克/升, 可大量溶解于氯仿、甲醇、二甲基亚砜等中等极性的有机溶剂中,不溶于己烷、石油醚和乙醚;易被碱或强氧化剂破坏;进入人体后主要经消化道吸收,大部分分布 在肝脏、肾脏,少部分分布在血液、肌肉、脂肪组织中,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为羟基化作用、去甲基作用和环氧化作用。

  • 干货!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都有啥?

    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发生三聚氰胺和地沟油等一系列事件之后,人们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黄曲霉毒素这类真菌在世界不同地区都发现大量存在于食品中,它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生代谢物。目前,已知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余种 , 即B1,B2,B2a,G1,G2,G2a,M1,M2等,黄曲霉毒素B1是其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实验结果显示,其毒性是人们熟知的剧毒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黄曲霉毒素B1可诱发癌症和皮下肉瘤,并且可使动物的肝、肾、大脑和神经系统等产生病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黄曲霉毒素的危害被大量报道,以致黄曲霉毒素已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一种真菌毒素。因此,寻求准确、快速、简便、价廉的检测方法,对黄曲霉毒素进行高效的定性定量分析,是黄曲霉毒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下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评述。【薄层色谱法】1.薄层层析(TLC)法TLC 法是测定黄曲霉毒素的经典方法,在薄层板展开后,在365 nm紫外灯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分别显示紫色、蓝紫色、绿色和绿色荧光。TLC 法的特异性较差,灵敏度相对较差,且测定黄曲霉毒素专一性不够,经常引起测量误差。但由于此法设备简单,易于普及,所以国内外仍在使用。2.高效薄层(HPTLC)法HPTLC 法测定黄曲霉毒素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样品处理方法——固相萃取法(SPE)中针对真菌和病毒的多功能净化(MFC)柱。采用MFC柱净化后,仅用单相展开即可达到分离测定的目的,不仅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进一步减少了有毒有害溶剂的用量。Stroka等将免疫亲合柱净化应用于 TLC法测定,进行单相展开并用荧光密度计定量,此方法能检测含量明显低于当前欧盟标准的黄曲霉毒素。Kamimura 等用HPTLC方法测定玉米、花生、荞麦等样品,并与通过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认证的分析花生及花生制品中黄曲霉素的官方方法CB(Contamination Branch)法和 BF(Best Foods)法进行比较,4种主要黄曲霉毒素的检测限均不高于0.2μg/kg,回收率与CB法一样均高于BF法。3.高压薄层色谱(OPTLC)法高压薄层色谱于1979年由Tyihak提出,它结合了经典薄层色谱法、高效薄层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是一种能够提高薄层分离效率的平面液相色谱技术。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成熟,OPTLC 法在饲料和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Eszter Papp等发展了一系列适合检测玉米和小麦中黄曲霉毒素的OPTLC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由于具有稳定、准确、灵敏等优点,HPLC法已成为当前进行黄曲霉毒素定量研究的首选方法。分析黄曲霉毒素的液相色谱方法包括正相液相色谱方法(NPLC)和反相液相色谱方法(RPLC)。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系统易操作,流动相具有低毒性,可同时分离、分析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且不受样品沸点、热稳定性、和分子量限制,所以目前使用荧光检测器的反相HPLC法已经成为检测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测定方法。Chiavaro等根据不同环式糊精增强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荧光释放的不同效果,发展了将环式糊精加入到流动相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黄曲霉毒素 B1,B2,G1,G2 的检测限均在0.3μg/kg以下,M1的检测限在0.0005μg/kg以下,几种黄曲霉毒素都呈线性反应关系。这种方法也被用于测定自然污染及人工添加样品。【免疫学方法】黄曲霉毒素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是将生物大分子的免疫学特性与化学特性结合起来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对样品纯度要求不高的特点,特别适合于大批量样本的检测。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免疫学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放射免疫测定法、亲和层析法、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及免疫层析法。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ELISA法是在免疫学和细胞工程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微量检测技术,分为直接法、间接法、双抗体夹心法和竞争法,其优点是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定性定量准确而且检测速度快(比薄层法提高了近 200倍),特异性强,荧光物质、色素、结构类似物对结果无干扰,回收率高,提取方法简单,成本较低,特别适合于对黄曲霉毒素Bl污染监测控制中大量样品的筛查。缺点是ELISA法中酶的活性易受反应条件影响,测定结果重复性较差,测定结果易出现假阳性问题;此外ELISA试剂寿命短,需要低温保存,葡萄酒类、含盐量高的酱油、含脂量高的花生油在提取时要进行调节pH 值、脱盐、脱脂等特殊处理。2.亲和层析法亲和层析法利用免疫化学反应原理,采用大剂量的单克隆抗体,选择性吸附提取液中的抗原物质黄曲霉毒素。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灵敏、高选择、高特异性等特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试样的净化效果及检测灵敏度,同时可显著减少有毒有害试剂的使用,有利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3.放射免疫(RIA)法RIA法与ELISA法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它们所使用的标记物不同,ELISA 法的标记物为酶,RIA法所用的标记物一般为放射性元素氚(3H)。该方法是将毒素 -3H标记物与样品加抗体进行竞争性结合,除去未结合的部分,测定其放射性,放射性强则说明样品中毒素含量低,反之毒素含量高。实验证明 ELISA比RIA灵敏度更高且更简便,并且RIA需要特殊设备,有放射性元素污染问题,人员需要安全防护,现在已经很少使用。4.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的主要原理是荧光标记的毒素在样品缓冲液中与未荧光标记的毒素对特异性抗体的竞争性结合。分子质量越大,分子旋转速度越慢,荧光偏振值越大。Nasir等报道了用基于荧光偏振的装置检测不同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5.免疫层析(IC)法IC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免疫分析技术,其操作简单,快速,人员不用培训,且不需特殊的仪器设备,非常适用于现场测试和进行大量样品的初筛。免疫学与仪器结合方法近年来,随着黄曲霉毒素在食品中的检出标准越来越严格,很多人采取了免疫学与仪器结合的方法来检测黄曲霉毒素,发展了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1.免疫亲和柱净化荧光光度法张艺兵等提出了一种以免疫亲和柱净化结合荧光光度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新方法,此法利用抗原抗体——对应的特异吸附特性,以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为填充柱,特异性、选择性地吸附黄曲霉毒素,再以甲醇为流动相将结合的黄曲霉毒素洗脱下来然后通过溴溶液衍生,所得衍生物可发射荧光,再通过荧光光度计分析即可以测定毒素含量。此方法克服了TLC法和HPLC法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剧毒的真菌毒素作为标定标准物和在样品预处理过程中使用多种有毒、有异味的有机溶剂对操作人员造成身体伤害和污染环境的缺点,所需仪器设备轻便易携带,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灵敏度可达1μg/kg,回收率在85%以上。一个样品只需10~15 min便能直接读出测试结果,比传统方法快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缺点是此法只能测定黄曲霉毒素的总量且对试剂要求比较高,检测中药材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时结果会出现一些假阳性。2.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亲和柱(IAC)是将特异性的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与载体蛋白偶联并填柱而成。由于抗原抗体有一一对应的特异性吸附关系,所以IAC能特效性地、高选择性地吸附黄曲霉毒素,而让其它杂质通过柱子,使样品得以纯化,吸附的黄曲霉毒素可以被极性有机溶剂洗脱,再用HPLC法进行定量检测,其优点是具有高度特异性,可除去绝大多数干扰物质,检测限达1ng/g,还具有快速、溶剂使用少、可以自动化和再生利用的特点。缺点是柱成本高,商品化 IAC 仅适合几种毒素,有时需要加预柱净化。3.多功能净化柱高效液相色谱法Wilson和Romer开发了独特的真菌毒素多功能净化(MFC)柱,MFC柱提供一种快速的一步萃取纯化方法,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与其它净化柱相反,它含有亲脂性(非极性)和电荷活性成分(极性),当样品提取液通过柱时,MFC柱保留样品液中的干扰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类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等,而待测组分黄曲霉毒素不被吸附而直接通过,从而一步完成净化过程,除去90%的杂质,减少了传统净化方式淋洗杂质和洗脱待测样品的步骤,从而达到净化目的,这一点是IAC 和普通SPE净化柱所不具备的,并且与IAC相比净化效果同样理想,回收率高,灵敏度高,检测限低。【超光谱(HS)法】一直以来,黄曲霉毒素的检测都用化学方法,并且有些化学方法的检测结果非常准确,但是化学方法都要耗费大量的检测时间,检测费用较高且损坏检测样品,所以研究一种快速、准确、无损样品的检测方法对粮食产业是至关重要的,超光谱法检测黄曲霉毒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的原理是首先通过光源激发待测样品,再通过设备捕捉成像,然后对成像进行特征抽取和特征排列,最后实现区别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和未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样品。Haibo Yao等利用超光谱法分析了长波紫外线激发下的玉米粒的光谱BGYF 响应,首先用中心激发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光照射检测样品,被检测到黄绿色荧光的玉米粒,手动挑选出来,结果显示,在500~515 nm波长范围具有较强的黄绿色荧光发射光谱峰,选取500~515 nm有较强黄绿色荧光的玉米粒作为阳性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与正常组对比,呈黄绿色荧光成像的黄曲霉毒素浓度的平均水平浓度是5.114μg/g。这个实验证明了玉米只有在感染黄曲霉毒素多的时候才会发出黄绿色荧光

  • 【原创大赛】创新性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一步净化法)

    【原创大赛】创新性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一步净化法)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乳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摘要:建立测定乳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含量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ProElut AFT固相萃取柱净化,以正己烷和三氟乙酸衍生后,通过DiamonsilC18(2)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水、乙腈和异丙醇,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365nm,发射波长43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黄曲霉毒素在0.01~5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0%~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58%~4.21%,方法检出限为牛奶:0.02~0.06μg/kg,奶粉:0.04~0.12 μg/kg。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现在发现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污染物,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是最为常见且最重要的五种衍生物,可存在于土壤、坚果、谷物、食用油、及乳制品中。由于新生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抵抗力较弱,所以婴幼儿食品尤其是奶粉、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尤为重要。 目前,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TL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TLC法对人和环境的污染系数大,操作繁琐,灵敏度不高,很难普及。ELISA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定量不精确,易出现假阳性结果。HPLC-MS法仪器昂贵,检测成本较高,而HPLC-FLD操作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同时仪器价格适中,适宜推广。另外,乳制品成分复杂、蛋白含量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所以样品净化在检测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的净化方法主要采用免疫亲和柱(IAC)净化和其它固相萃取柱净化,如石墨化碳黑柱;CN柱;HLB柱等。IAC虽然选择性好但是价格昂贵、储存条件苛刻、保存期短,其它固相萃取柱净化过程中涉及步骤较多,且净化效果一般。故本文选择ProElutAFT固相萃取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乳品中黄曲霉毒素,方法灵敏度高,步骤简单,净化效果好,成本较低,适合推广。1 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RF-20A荧光检测器,柱温箱,涡旋混合器(予华仪器),高速离心机(予华仪器),旋转蒸发仪(予华仪器),12孔固相萃取装置(迪马公司),Diamonsil C18(2),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迪马公司),ProElut AFT固相萃取柱(迪马公司)。乙腈、甲醇、异丙醇均为色谱纯(迪马公司),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标准品浓度10 μg/mL(Sigma)。分别取标准品各10 μL于10 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至刻度,配置成10ng/mL中间液,0-4 ℃避光保存。1.2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C18(2),250 mm×4.6 mm,5 μm;流速:1 mL/min;检测器:FLD,Ex: 365 nm,Em: 435nm;柱温:30 ℃;进样量:20 μL;流动相:A-水;B-异丙醇 : 乙腈=3 : 2;梯度程序: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171533_556047_2452211_3.png1.3样品提取1.3.1牛奶、原料乳等液态奶制品称取2 g样品,加入2mL乙腈,涡旋混合1 min,再加入4 mL乙腈,涡旋混合1 min,4000 rpm,离心5 min,取上清液4 mL,作为上样液待净化。1.3.2奶粉等固体奶制品称取2 g样品,加入5mL水,涡旋混合2 min,样品与水充分混匀,加入5 mL乙腈,涡旋混合1 min,再加入10 mL乙腈,涡旋混合1 min,4000 rpm,离心5 min,取上清液5 mL,作为上样液待净化。1.4样品净化用10mL乙腈活化ProElut AFT固相萃取柱,将上样液加入柱中(流速控制每滴/两秒),接收流出液,采用10 mL乙腈洗脱样品(流速控制每滴/两秒),收集流出液,合并流出液,在40 ℃下减压蒸馏浓缩至大约2 mL,向旋蒸瓶中加入5 mL无水乙醇,继续减压蒸馏至完全干燥,依次加入0.5 mL正己烷和0.5 mL三氟乙酸,旋好玻璃塞充分混匀衍生液,45 ℃静置10 min,然后挥干衍生液,用10%乙腈水溶液定容至0.5 mL,待检测。2结果与讨论2.1色谱条件的选择分别考察了不同比例的甲醇-水、乙腈-水、乙腈-异丙醇-水为流动相对五种黄曲霉毒素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相为水,B相为异丙醇: 乙腈=3 : 2条件下进行梯度洗脱,可使五种黄曲霉毒素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图1)。原因为乙腈中加入异丙醇可降低流动相极性,增加样品与色谱填料间的吸附-脱附次数,从而增加分离度。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171534_556048_2452211_3.png2.2提取溶剂的选择比较了正己烷、甲醇、乙腈对黄曲霉毒素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用正己烷提取时会产生乳化现象,且会提取出大量脂肪,影响净化效果;甲醇提取同时可除掉部分蛋白,但是也会有少量脂肪溶解;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既可除掉绝大多数蛋白质,同时对油脂的溶解度大大降低,因此本实验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2.3固相萃取柱的选择对于乳及乳制品类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柱进行样品进化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本文采用了硅胶、氨基、PSA、C18、CARB、AFT填料的固相萃取柱,发现采用硅胶柱时黄曲霉毒素回收率极低,应该是样品与硅羟基形成了部分死吸附导致;采用氨基柱、PSA柱净化,可吸附少量的油脂及酸性杂质;采用C18柱可吸附弱极性和中等极性的维生素、脂肪等杂质,但这些固相萃取柱都不能达到同时吸附样品中多种干扰物的效果。AFT萃取柱为黄曲霉毒素检测专用多功能净化柱,可在保证高回收率的前提下同时吸附蛋白、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干扰物,达到很好的净化效果(图2、图3)。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171536_556049_2452211_3.pn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7/201507171536_556050_2452211_3.png2.4回收率结果分别对牛奶、奶粉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每个样品平行测定6次,计算回收率及RSD值(表1、表2)。结果表明,牛奶中添加的黄曲霉毒素回收率为83%-93%、RSD为1.5%-2.8%;奶粉中添加黄曲霉毒素回收率为75%-96%、RSD为1.7%-4.2%,结果满意。3.结论黄曲霉毒素毒性强,若存在于食品中尤其是婴幼儿食品中会对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本文建立测定乳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含量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本方法通用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符合现代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1、 GB\T5009.24-2010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2、GB\T17480-2008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3、 AzizA. Fallah.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9,47:1872-18754、 SN/T1664-2005 牛奶和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1、B1、B2、G1、G2含量的测定5、 王娜,潘治利等.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

  • 【资料】食品中的毒素

    1 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毒素①动物类食品中的天然毒素(1)动物肝脏中的毒素动物肝脏富含蛋白质、VA、叶酸,但同时也含有胆固醇及胆酸,肝脏是动物重要的电写废物和外源毒素的处理工厂,其中肝脏中主要的毒素物质为胆酸、内胆酸、脱氧胆酸和牛磺胆酸构成的混合物,毒性依次为牛磺胆酸脱氧胆酸胆酸,摄入量小不会中毒,脱氧胆酸对人肠道上皮细胞癌如结肠癌、直肠癌有促进作用。(2)海洋鱼类毒素:金枪鱼、蓝鱼,贮藏在不适宜的条件下容易产生组胺导致中毒;(3)河豚毒素:河豚味美而剧毒,多存在于河豚的卵巢、皮肤、肝脏甚至肌肉中,其LD50 为8.7μg/kg体重,人经口服的最大致死量为408.7μg/kg体重。(4)贝类毒素:主要为麻痹性贝类毒素和腹泻性贝类毒素。②植物类食物中的天然毒素(1)致甲状腺肿大物质: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机体缺碘,食用某些十字花科甘蓝属的蔬菜如油菜、包心菜、花菜、芥菜等一会致病,其主要物质是以黑芥子硫苷为前体的物质和硫氰酸酯。(2)生氰糖苷:广泛存在于豆科、蔷薇科和稻科中的糖苷水解形成氢氰酸,如木薯、杏仁、枇杷、豆类等。(3)消化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α-淀粉酶抑制剂;(4)生物碱糖苷:含氮有机化合物,马铃薯变绿的地方有龙葵碱。2 生物污染主要是一些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大肠杆菌毒素等。3 化学污染化学污染的食品毒素主要有:重金属、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残留农药、食品添加剂等。4 食品加工中形成的毒素有一些加工过程如烟熏、煎炸、烘烤、高温杀菌等中形成的毒素,常见的有:苯并[a]芘、Maillard 反应产物和一些杂环胺,腌肉中形成的亚硝基胺等。

  • 黄曲霉毒素有何危害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黄曲霉毒素有17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性有关。B1的毒性(其毒性比氰化钾毒性高)及致癌性极强且耐热(B1的分解温度为268℃左右,一般烹调加工破坏很少),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B1最为多见。 黄曲霉毒素分布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等食物中;在水中的溶解范围为10毫克/升~20毫克/升, 可大量溶解于氯仿、甲醇、二甲基亚砜等中等极性的有机溶剂中,不溶于己烷、石油醚和乙醚;易被碱或强氧化剂破坏;进入人体后主要经消化道吸收,大部分分布 在肝脏、肾脏,少部分分布在血液、肌肉、脂肪组织中,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为羟基化作用、去甲基作用和环氧化作用。 为什么奶粉中会含有黄曲霉毒素 人类接触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来源是污染的食物,有两种通过膳食可以摄入:途径一是由受黄曲霉毒素(主要为B1)污染的植物性食物摄入,途径二是经饲料而进入奶或乳制品(包括乳酪、奶粉等)的黄曲霉毒素(主要为M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副教授何计国(微博)介绍,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黄曲霉毒素是微生物产生的,不像三聚氰胺属于恶意添加。黄曲霉毒素是脂溶性的,如果牛饲料中存在黄曲霉毒素,牛肉中含量不会很高。但内脏特别是肝脏中含量会高。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加热到280°都不会被破坏,所以奶粉中只要含有,就不会被去除。紫外线只能少量破坏。 黄曲霉毒素有何危害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生产企业如果使用劣质的原料,如发霉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产食用油,则有可能造成黄曲霉素超标,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食用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会出现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并有呕吐、厌食和发烧等症状。重症者在2~3周后出现腹水、下肢水肿,甚至死亡,死亡前出现胃肠道出血。黄曲霉毒素危害性大,存在范围广,为了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的发生,维护人类健康,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作了限量要求。下面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检验检疫要求:  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GB2761-81)规定,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中不得超过20微克/公斤,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中不得超过20微克/公斤,大米、其他食用油中不得超过10微克/公斤,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中不得超过5微克/公斤,婴儿代乳食品中不得检出,其他食品可参照以上标准执行;牛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限量卫生标准(GB9676-88)规定,不得超过0.5微克/公斤。 测定黄曲霉毒素方法有哪些 目前,测定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有薄层层析法、液相色谱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法、免疫层析法、微柱筛选法、金标试纸法等。我国现行使用的国家标准GB/T 5009.22-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GB/T 5009.23-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方法,GB/T 5009.24-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与B1的测定方法。此外,卫生部于1990年11月发布了《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的防霉去毒措施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专业教授徐克成介绍,颗粒状的被污染粮食可通过晾晒、清洗消除部分黄曲霉,但如果是粉末状的食物或饲料,则很难通过以上方法清除。 (1) 防霉:控制粮食含水量在12~13%以下即可防霉。保持米粒及花生外壳的完整,使用化学熏蒸剂,对防止霉菌侵染也有一定作用。 (2) 去毒方法: 挑除霉粒:适用花生。因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发霉,变色,破损及皱缩的花生中,挑除后,可使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降低。碾轧加工及加水搓洗:适应于大米,因毒素主要存在于米糠及大米表层。脱胚去毒:适用于玉米。脱胚法有两种:一是浮选,将玉米碾3MM左右的碎粒。加入清水,搅拌,轻搓,胚部碎片轻而上浮,捞出浮层;二是碾轧法,将玉米碾轧,去掉外皮及胚部.4)加碱破坏毒素:适用于食用油.5)其他:如紫外线照射,盐炒法等有一定去毒效果。 (3) 加强食品卫生监测。

  • 赭曲霉毒素对食品的影响

    【内容摘要】赭曲霉毒素是一种无色结晶化合物,溶于极性溶剂和稀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微溶于水。该化合物相当稳定,在乙醇中置冰箱避光保存一年以上而不破坏。有较高的耐热性,制罐头的豆子经漂白、加盐及在番茄酱中加热1h后,仍然能存留56%的赭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是一种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霉菌毒素,是人类可能的致癌剂。除了潜在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性外,赭曲霉毒素A也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神经毒性以及致畸性的物质。赭曲霉毒素最初是从南非的赭曲霉毒株中分离出来的,由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ts)、洋葱曲霉(Aspergillus alliaceus)、鲜绿青霉(PencillilJⅡlviridicatum)、徘徊青霉等代谢产生,包括7种结构类似的化合物,赭曲霉毒素A是其中毒性最强的物质,是自然界中的主要天然污染物。在一些国家的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率可达2%~30%。该化合物主要表现为肾脏毒性。在巴尔干地方性肾病流行区,6%~18%人群的血液中能检出赭曲霉毒素A。(1)结构与性质赭曲霉毒素是分子结构类似的一组化合物,包括赭曲霉毒素A、B、C、D和a等,其中赭曲霉毒素A是主要的污染物。赭曲霉毒素是一种无色结晶化合物,溶于极性溶剂和稀的碳酸氢钠水溶液中,微溶于水。在紫外光下赭曲霉毒素A呈绿色荧光。该化合物相当稳定,在乙醇中置冰箱避光保存一年以上而不破坏。有较高的耐热性,制罐头的豆子经漂白、加盐及在番茄酱中加热1h后,仍然能存留56%的赭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如图4—2所示。(2)食品中赭曲霉霉素的来源与分布赭曲霉毒素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的某些菌种产生的二次代谢产物,产毒菌种见表4—2。[color=#075

  • 解读 | 专家解读黄曲霉毒素

    一、背景信息  近日,媒体曝光了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两地市场所出售的部分散装花生油存在黄曲霉毒素超标情况。黄曲霉毒素是什么?毒性怎样?本期将为您解读。  二、专家解读  (一)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最早被发现于1960年,是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parasiticus)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以上,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B2a、G2a、BM2a和GM2a等。黄曲霉毒素的热稳定性非常好,常规烹调和加热法不易分解。  世界范围内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当广泛,包括谷物、坚果和籽类以及牛乳等,尤以玉米、花生被污染的程度最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食物在田间未收获前被黄曲霉等产毒菌浸染,在适宜的气温和湿度等条件下繁殖并产毒,或未经充分干燥,在储藏期间产生大量毒素。食用油也存在容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问题,但通过原料筛选、碱炼、吸附等控制手段可以使成品油中黄曲霉毒素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二)摄入量决定黄曲霉毒素是否引起急性中毒。  世界范围内曾报道数起人类的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如非洲的霉木薯饼中毒,印度的霉玉米中毒等。2004-2005年肯尼亚暴发了迄今史上最大规模的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事件,中毒千余人,死亡125人,中毒玉米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高达4400ppb(μg/kg),是罕见的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一般为一过性发烧、呕吐、厌食、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肝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死亡。  根据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标准规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如果在安全限量范围之内,并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风险。  (三)全球已高度重视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控制。  黄曲霉毒素B1是影响人和动物健康的主要真菌毒素之一,也是全球食品安全控制中最主要的真菌毒素。200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全世界食品和饲料真菌毒素法规报告中显示,除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规定以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范围为1-20ppb,黄曲霉毒素总量(AFB1、B2、G1、G2)的限量范围为0-35ppb。  2011年我国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1)中规定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为20ppb。  (四)“土榨油”看似原生态实存安全隐患。  近年来,“纯天然”和“原生态”成为部分消费者的追求,除了购买“土榨油”外,也有使用家用榨油机自制油的方式。对于这两种榨油方式,专家认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除了原料品质是否过关的问题,“土榨油”或自榨油还存在下列问题:未经过精炼加工,杂质多,易氧化变质;榨油设备不易彻底清洗干净,残留的油渍及谷物残渣在氧化后会产生霉变,食品安全隐患很大;此外,资源利用率低,会造成很大浪费。  三、专家建议  (一)科研人员应加大“从田间管理到加工过程”对黄曲霉毒素污染及控制手段的研究力度,为保证食品安全提供更加有效的科技支撑。  (二)以玉米、花生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特别是“土榨油”生产作坊,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重视原料安全,严格把关每一个生产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媒体应注重全面、科学、客观报道,采用相应领域权威专家的专业观点,以正确解读国家相关标准法规,引导消费者理性认识和理解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避免公众过度恐慌。  (四)消费者应注意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注意产品的标签、标识,做到在保质期内妥善储藏。特别应注意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食用油,不要片面迷信“纯天然”和“原生态”制品。来源:国家食药监局

  • 希腊评估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对儿童的风险

    据sciencedirect数据库消息,2013年3月《食品与化学毒物学》(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杂志上发表了评估市售牛奶中黄曲霉毒素对儿童暴露风险的研究。 本次研究的采样时间为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间,从希腊乳制品市场中抽取的共计196份乳制品样品进行黄曲霉毒素M1检测,抽样种类包括普通牛奶、有机牛奶和儿童牛奶。 研究人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M1含量,测试结果表明:46.5%的样品中黄曲霉度M1检测结果为阳性,含量分布在5-10ng/l之间。两份牛奶样品黄曲霉毒素M1含量超过欧盟标准。研究者采用黄曲霉毒素M1危害系数进行风险评估,危害系数计算分为两种情况:1)阳性样品危害通过实际检出值计算;2)阴性样品危害采用检出限(LOD)/2估算。 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牛奶黄曲霉毒素M1危害系数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儿童暴露风险研究中,研究者依据儿童的年龄、体重、日牛奶饮用量制定暴露评估方案。极限评估结果表明:假设所有牛奶种类均具有黄曲霉毒素M1显着风险的情况下,1-3岁儿童受到的风险最高。

  • 【原创大赛】中药材黄曲霉检测技术方案

    中药材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方案一、 中药材质量安全现状 中药材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基础。中药材在田间生长、采收加工、储藏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会因污染霉菌而发生霉变。这些霉菌分泌的有毒代谢产物使中药材发霉变质,直接威胁到群众的用药安全。中药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展青毒素,伏马毒素等。中药材的种类是影响真菌毒素污染的主要因素,易污染的中药材,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均可产生真菌毒素。温度和湿度条件也可以影响真菌毒素的增长,如:黄曲霉毒素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均可以产生;赭曲霉毒素需要在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才能产生。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在国际市场上的持续升温,其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真菌毒素残留作为中药材微量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一般不表现出急性毒性,但通常有较强的蓄积性,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明显,严重影响中药材的安全性。二、 中药材真菌毒素控制相关国家法规 近年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断加大中药监管力度,努力保持中药质量总体稳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中药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国食药监安187号文件)中 ,要求加强对黄曲霉毒素、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等安全性指标的检测和控制,切实保证中药材质量和安全,另要求企业具备与生产品种相适应的检验设备和能力,严把质量检验关。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开展药品快速检验技术研究,搭建检验技术共享平台”、“加快推进药品快速检验技术在基层的应用,配置快速检验设备”,“加强县级机构快速检验能力建设”的要求。三、 中药材真菌毒素检测项目及限量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柏子仁、莲子、使君子、槟榔、麦芽、肉豆蔻、决明子、远志、薏苡仁、大枣、地龙、蜈蚣、水蛭、全蝎等14味药材及其饮片品种项下增加“黄曲霉毒素”检查项目,限度为“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 μg/kg;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总量不得过10 μg/kg”。2010 版《药典》附录IX V 黄曲霉毒素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另外增补药典描述该法检测建立增加光化学柱后衍生法。四、 检测方案介绍(一) HPLC仪器分析法 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符合2010版《药典》附录IX V中黄曲霉毒素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另外增补药典描述该法检测建立增加柱后光化学衍生法。1. 设备和耗材配置序号品名规格及参数数量用途1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荧光检测器一台分析检测2真菌毒素色谱柱150/250mm一支 3黄曲霉毒素总量免疫亲和柱1ml,25支/盒:若干高特异性,纯化样本4KRC光化学柱后衍生反应装置货号:PHRED-KRC-KRC一台适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5高速均质器达到22000rpm以上,一台耐腐蚀,高速6玻璃纤维滤纸100P,110mm,1.5μm一盒霉菌毒素专用过滤7八位泵流操作架货号:EQ-PUMP-8一台用于控制免疫亲和柱过柱流速8黄曲霉毒素混标黄曲霉毒素B1, G1; B2;G2(4/1/4/1),1ml用于定量分析标准品的配制2. 样品前处理:普瑞邦为中药材提供不同的处理方案(详细方案请联系普瑞邦,普瑞邦开发了针对多种中药材基质提供优化的处理方案)3. 免疫亲和柱净化:富集--洗涤--洗脱--收集全部洗脱液供化学衍生检测用。4. 化学衍生为什么使用光化学衍生器? 由于黄曲霉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和产生荧光的特性,因此可以进行HPLC-紫外或荧光检测,但是同时黄曲霉毒素中的B1、G1 由于其在含水的流动相中容易产生荧光淬灭,因此在很多的实验中都会采用衍生法测定黄曲霉毒素。衍生的方法也很多:有柱前的,柱后的,在线的,由于在线的柱后光化学衍生有明显的优势,所以现在被增补为药典的检测方法,优势主要在于无需任何化学试剂、对人员无伤害;无需人员直接操作、避免误差; 无需担心衍生液腐蚀检测器。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二)酶联免疫法优点缺点灵敏度高、耗时较短、样本处理比较简单、对技术人员要求不高、检测成本低、可同时检测大批量样本。适用于大量样本快速定量筛查。可能存在一定假阳性率(交叉反应率)。 黄曲霉毒素总量试剂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大量样本的定量分析。1. 方法原理采用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在微孔板上预包被黄曲霉毒素抗原,加入样本(或黄曲霉毒素标准品溶液)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黄曲霉毒素特异抗体。样本或标准品溶液中的抗原与预包被在板孔上的抗原竞争结合酶标抗体。未结合的酶标抗体在洗涤时被除去。再加入TMB显色液,读取吸光值。样品吸光值与其所含黄曲霉毒素总量成负相关,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得出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总量的含量。2. 设备和试剂配置:序号品名规格及参数数量用途1黄曲霉毒素总量试剂盒96T,灵敏度:0.1ppb货号:EKT-011一盒定量分析检测2离心小柱25T一盒净化样本3酶标仪(酶联免疫检测仪)滤光片:450nm一台测定结果3. 样本前处理:中药材:粉碎、溶解、离心,取上清液加入PriboSpin离心小柱进行净化。 为什么要用PriboSpin离心小柱?中药材的基质复杂,提取时样本液颜色较深,而且不容易去除。有机试剂提取净化方法繁琐,试剂挥发对环境及人体造成危害,且净化效果不稳定。用PriboSpin离心小柱,则只需提取液离心过柱,即可去除提取液中的杂质,方便快捷,净化效果好,且回收率可以达到85%以上。4. 检测步骤免疫反应30min;洗板5次;显色反应30min;终止反应,酶标仪读OD值。5. 分析结果的表述 用酶标仪判读结果。五、 温馨TIPS1. 中药中真菌生长繁殖的有利条件主要是适宜的温度与水分。如能将中药贮存于10℃以下,水分保持在10%以下,就能有效地防霉。2. 从事真菌毒素科研及检测的人员,必须注意防护,如穿戴隔离衣帽,在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工作时,应戴口罩,并尽量防止孢子飞扬。3

  • 【分享】美国更新食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的进口警报

    2011年4月25日,美国FDA更新23-14号进口警报。由于含有黄曲霉毒素,对国外食品实行自动扣留,实行自动扣留的对象为红色警报清单中的制造商。 该警报取代下列进口警报: . 21-15号:无花果酱中含有黄曲霉毒素的进口警报; . 23-10号:对巴西坚果的检测; . 23-11号:坚果中含有黄曲霉毒素的进口警报; . 23-13号:南瓜子中含有黄曲霉毒素的进口警报; . 33-11号:含有坚果的酥糖中含有黄曲霉毒素的进口警报。 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 寄生曲霉 (a.parasiticus) 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致癌物。 可参考以下FDA符合性政策指南: . CPG Sec. 555.400 食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 . CPG Sec. 570.200 巴西坚果中含有黄曲霉毒素; . CPG Sec. 570.375 花生及花生制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 . CPG Sec. 570.500 开心果中含有黄曲霉毒素。 红色警报清单上有中国大陆企业1家。 更多详情参见:http://www.accessdata.fda.gov/cms_ia/importalert_581.html

  • 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检测

    [font=&][color=#666666]点击链接查看更多:[url]https://www.woyaoce.cn/service/info-392.html[/url]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主要包括B1、B2、G1、G2、M1、M2、P1、Q、H1、GM、B2a和毒醇,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M1是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分子型式含B1、B2、G1、G2、M1、M2等,其中M1和M2主要存在于牛奶中,B1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color][/font][font=&][color=#666666]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具耐热性,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其破坏,裂解温度为280℃。加入强碱和5%次氯酸钠可完全破坏;酸性条件下稳定,在pH值1-3的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在水中溶解度较低,溶于油及一些有机溶剂,如氯仿和甲醇中,但不溶于乙醚、石油醚及乙烷。食品中所污染的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其毒性目前一般认为有三种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color][/font][font=&][color=#666666]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建立了检测食品、乳粉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方法。[/color][/font][font=&][color=#666666]检测方法:[/color][/font][font=&][color=#66666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GB 5009.24-2010[/color][/font][font=&][color=#66666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 GB 5413.37-2010(不做第三法)[/color][/font][font=&][color=#666666]限量标准:婴幼儿配方食品按GB 5009.24-2010规定的方法检测;乳及乳制品按GB 5413.37-2010规定的方法检测。限量要求≤0.5μg/kg。[/color][/font]

  • 独家解读黄曲霉毒素有何危害

    独家解读黄曲霉毒素有何危害2011年12月26日09:36 新浪健康   国家质检总局24日公布了近期对200种液体乳产品质量的抽查结果。抽查发现蒙牛、长富纯牛奶两种产品黄曲霉毒素M1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据称,牛奶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主要是因为奶牛食用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所致。什么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会导致哪些疾病?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代谢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黄曲霉毒素有17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性有关。B1的毒性(其毒性比氰化钾毒性高)及致癌性极强且耐热(B1的分解温度为268℃左右,一般烹调加工破坏很少),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B1最为多见。  黄曲霉毒素分布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花生、谷物、果仁和大米等食物中;在水中的溶解范围为10毫克/升~20毫克/升, 可大量溶解于氯仿、甲醇、二甲基亚砜等中等极性的有机溶剂中,不溶于己烷、石油醚和乙醚;易被碱或强氧化剂破坏;进入人体后主要经消化道吸收,大部分分布 在肝脏、肾脏,少部分分布在血液、肌肉、脂肪组织中,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为羟基化作用、去甲基作用和环氧化作用。  为什么牛奶中会含有黄曲霉毒素  人类接触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来源是污染的食物,有两种通过膳食可以摄入:途径一是由受黄曲霉毒素(主要为B1)污染的植物性食物摄入,途径二是经饲料而进入奶或乳制品(包括乳酪、奶粉等)的黄曲霉毒素(主要为M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副教授何计国(微博)介绍,此次牛奶中检出的是黄曲霉毒素M,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据了解,应是饲料受到了污染造成的。但是如果饲料的原料(粮食)保存好的话,污染黄曲霉毒素的概率不会很高。此次事件中的黄曲霉毒素来源于饲料,经过代谢形成。黄曲霉毒素是微生物产生的,不像三聚氰胺属于恶意添加。黄曲霉毒素是脂溶性的,如果牛饲料中存在黄曲霉毒素,牛肉中含量不会很高。但内脏特别是肝脏中含量会高。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加热到280°都不会被破坏,所以牛奶中只要含有,就不会被去除。紫外线只能少量破坏。  黄曲霉毒素有何危害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生产企业如果使用劣质的原料,如发霉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产食用油,则有可能造成黄曲霉素超标,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食用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会出现急性中毒。临床表现以黄疸为主,并有呕吐、厌食和发烧等症状。重症者在2~3周后出现腹水、下肢水肿,甚至死亡,死亡前出现胃肠道出血。黄曲霉毒素危害性大,存在范围广,为了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的发生,维护人类健康,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作了限量要求。下面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检验检疫要求:  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GB2761-81)规定,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中不得超过20微克/公斤,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中不得超过20微克/公斤,大米、其他食用油中不得超过10微克/公斤,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中不得超过5微克/公斤,婴儿代乳食品中不得检出,其他食品可参照以上标准执行;牛乳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限量卫生标准(GB9676-88)规定,不得超过0.5微克/公斤。  目前,测定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有薄层层析法、液相色谱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法、免疫层析法、微柱筛选法、金标试纸法等。我国现行使用的国家标准GB/T 5009.22-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GB/T 5009.23-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方法,GB/T 5009.24-1996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与B1的测定方法。此外,卫生部于1990年11月发布了《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食品的防霉去毒措施 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专业教授徐克成介绍,颗粒状的被污染粮食可通过晾晒、清洗消除部分黄曲霉,但如果是粉末状的食物或饲料,则很难通过以上方法清除。  (1) 防霉:控制粮食含水量在12~13%以下即可防霉。保持米粒及花生外壳的完整,使用化学熏蒸剂,对防止霉菌侵染也有一定作用。  (2) 去毒方法:  挑除霉粒:适用花生。因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发霉,变色,破损及皱缩的花生中,挑除后,可使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降低。碾轧加工及加水搓洗:适应于大米,因毒素主要存在于米糠及大米表层。脱胚去毒:适用于玉米。脱胚法有两种:一是浮选,将玉米碾3MM左右的碎粒。加入清水,搅拌,轻搓,胚部碎片轻而上浮,捞出浮层;二是碾轧法,将玉米碾轧,去掉外皮及胚部.4)加碱破坏毒素:适用于食用油.5)其他:如紫外线照射,盐炒法等有一定去毒效果。  (3) 加强食品卫生监测。

  • 黄曲霉素的简易鉴别试验

    最近家里新买了花生,但花生红衣上有些褐色斑点 以为是发霉了,不知道有没有简易方法鉴别一下有没有发霉啊?就是测下有没有黄曲霉素!

  • 【原创大赛】较为复杂的色谱峰应该如何积分

    【原创大赛】较为复杂的色谱峰应该如何积分

    较为复杂的色谱峰应该如何积分[font=宋体]色谱峰积分方法,最为重要的是需要确保色谱峰面积的积分正确。[/font][font=宋体]较为复杂的色谱图,如果存在拖尾、前伸、相邻色谱峰发生部分重叠、肩峰等现象。调整积分方法,采用正确的切割方式分割色谱峰,以获得准确的积分结果是非常重要的。[/font][font=宋体][b]简介[/b][/font][font=宋体][font=宋体]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色谱峰面积的获得变得更加容易[/font]——色谱工作者已经不再使用读数显微镜、剪纸称重的低效率的手段——色谱数据工作站可以在分析结束后(甚至分析过程中)数秒种内给出色谱峰面积的数值。[/font][font=宋体]然而问题随之而来,色谱数据工作站给出的峰面积是不是正确的呢?尤其是面对较为复杂的色谱峰(例如两个或者多个色谱峰发生重叠、色谱峰拖尾或者前伸、肩峰等),势必面临色谱峰切割的问题,如何判定色谱峰切割正确就成为新的问题。[/font][font=宋体]不论采取何种手段,确保色谱峰积分正确是最为重要的原则。[/font][font=宋体][font=宋体]虽然色谱分析实验过程中,一般要求通过调整分析条件,使得样品中各个组分的色谱峰尽可能完全分离。色谱峰分离度不良、色谱峰前伸或者拖尾严重等现象往往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峰面积积分误差。但实际工作中,因为样品较为复杂的原因。并非总可以满足分离度大于[/font]1.5[font=宋体],即完全分离的情况。那么色谱数据工作站就会面临处理复杂色谱图的工作问题。[/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例如,如图[/font]1[font=宋体]所示的某复杂色谱图:[/font][/font][align=center][img=,618,31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281812318484_9825_1604036_3.jpg!w618x312.jpg[/img][font=宋体] [/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font=宋体]图[/font]1 [font=宋体]复杂色谱图示例[/font][/font][/align][font=宋体][font=宋体]谱图[/font]“看上去”是由三个色谱峰组成的。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来切割呢?色谱数据工作站可能会给出两种解决方案(图[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或者图[/font][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哪一种方案更加正确呢?[/font][/font][align=center][img=,391,301]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281813241420_5701_1604036_3.jpg!w391x301.jpg[/img][font=宋体] [/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font=宋体]图[/font]2 [font=宋体]色谱数据工作站解决方案[/font][font=Calibri]1[/font][/font][/align][align=center][img=,350,32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281843061919_2603_1604036_3.jpg!w350x326.jpg[/img][img=,350,32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281843061919_2603_1604036_3.jpg!w350x326.jpg[/img][im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9744\wps3.jpg[/img][font=Calibri] [/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图[/font]3 [font=宋体]色谱数据工作站解决方案[/font][font=Calibri]2[/font][/font][/align][font=Calibri] [/font][font=宋体]色谱数据信号本质上是电气信号,电气信号本质上是可以叠加的,那么复杂色谱信号也可以视为由简单色谱信号叠加而成。或者说,[/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某一个[/font]“较为复杂”的色谱峰信号,是由两个或者多个“较为简单”的色谱峰信号的加和,如果可以模拟出“简单”色谱信号,那么就可以积分得到相对正确的色谱峰面积。[/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借助简单的数学工具(甚至[/font]Microsoft [font=宋体]的[/font][font=Calibri]Excel[/font][font=宋体]),可以模拟一下该色谱图的原始信号,在[/font][font=Calibri]Excel [/font][font=宋体]数据表格中输入不同的两个正态分布数列(该数据明显的特征是,发生重叠的两个色谱峰的峰高差异较大,[/font][font=Calibri]Excel[/font][font=宋体]两个数列的强度比值为[/font][font=Calibri]10:1[/font][font=宋体])。将此两个数列加和,并对此三列数据建立拟合曲线,如图[/font][font=Calibri]4[/font][font=宋体]所示:[/font][/font][im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9744\wps4.jpg[/img][font=Calibri] [img=,690,24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0/09/202009281826206872_8329_1604036_3.jpg!w690x246.jpg[/img][/font][align=center][font=宋体][font=宋体]图[/font]4 [font=宋体]模拟色谱图[/font][/font][/align][font=宋体][font=宋体]图[/font]4[font=宋体]中的灰色曲线相当于原始色谱图,此色谱图由蓝色和红色色谱图加和而成。通过该计算,如果采用图[/font][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所示的积分方式,会带来较大的积分误差。[/font][/font][font=宋体]发生部分重叠的两个色谱峰,如果峰高差异较大,应当采用切线方式(或成为拖尾方式、撇去方式)切割,获得的峰面积更为准确。[/font][font=宋体] [/font][font=Calibri] [/font][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 [/font]

  • 奶制品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

    一、概述:黄曲霉毒素主要是两种霉菌黄曲霉及 A.paraticus的二级代谢物。这些霉菌在湿热的环境和耕作土地上污染的植物产生。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AFM1)属于自然界强烈的致癌物质之一,是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本试剂盒利用酶联吸附测定法(ELISA)对牛奶和奶粉中的AFM1含量进行快速、定量检测。二、原理本试剂盒是利用直接竞争酶联吸附微孔模式进行检测,灵敏度可达20 ng/kg(ppt)。样品或标准品中游离的黄曲霉毒素M1与酶标抗原竞争结合包被在微孔中的抗体上的结合位点,奶制品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经洗板洗去多余的酶标抗原与黄曲霉毒素M1后加入反应底物,上海佑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佑隆生物科技,其与酶标物作用而成蓝色,加入反应停止液后颜色由蓝色转变为黄色,黄色越深则表明黄曲霉毒素M1越少,用酶标仪在450 nm处测定光吸收值可准确定量检测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的污染水平。三、实验需要但试剂盒不提供的试剂和仪器1、试剂:庚烷,二氯甲烷,甲醇,PBS缓冲液(pH 7.2,奶制品黄曲霉毒素M1快速检测,3.35 g Na2HPO4 ▪ 12H2O,0.2 g KH2PO4,0.2 g KCl,8 g NaCl,加蒸馏水至1000 ml)2、仪器:微孔板酶标仪,涡旋振荡器或超声波粉碎仪或摇床,离心机及离饣心管,20 μL、200 μL、1 m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器[/color][/url][/color][/url],氮吹仪或旋转蒸发仪。四、结果判定用酶标仪在450 nm处测得每孔的光吸收值(A)绘制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可准确定量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含量。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所得值乘以样品处理的稀释因子即为实际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含量。标准曲线:横坐标为黄曲霉毒素M1标准品浓度,纵坐标为百分比(即各标准品孔和样品孔光吸收值除以0 ppt标准品孔光吸收值再乘以100%所得)

  • 【转帖】黄曲霉的生长条件

    黄曲霉的生长条件是什么?它容易在哪些食品里面滋生?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是一种容易在种子类食物中滋生的霉菌。在25-30℃的温度下,80%-100%的相对湿度,17%-18%的种子水分含量,粮食、坚果、油籽等产品最容易滋生黄曲霉。幸好,各种豆类,包括大豆,并不是黄曲霉喜欢繁殖的材料,它更喜欢花生、玉米和大米等食品。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曲霉是粮食、豆类、油籽等种子类食品受潮时滋生的,种子总体而言仍然处在水很少的状态,而不是已经充分吸水的状态。人们都有一个经验:水汪汪的大米粥、绿豆汤,从来不会长霉,而是很快变味坏掉——因为水多的时候细菌繁殖非常快,根本轮不到霉菌繁殖。霉菌们所热爱的培养基质,大多是一些相对“干”一点,但又干得不够的食品,比如馒头啊,面包啊,糕点啊,受潮的种子之类。所以,面包放久之后会长出白色、绿色、黑色的霉斑,却不会发酸变臭,正是因为它的状态符合霉菌的胃口。 为什么呢?因为霉菌是非常喜欢氧气的,具有较强的“陆生”特性。如果把食品泡在水里,氧气不足,它们就很难繁殖起来。知道这个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就会明白,霉菌几乎不能在淹水条件下产毒,所以泡豆子不可能长出黄曲霉毒素来。 所以说,买大豆的时候,要注意大豆的干燥程度,储藏中也要避免让它受潮。如果担心豆子在储藏当中被黄曲霉污染,那么先用水泡一泡,然后把泡豆水扔掉,实际上反而更为安全。 事实上,绝大部分豆制品加工时,都需要经过泡豆程序。不管是煮豆粥,做豆腐,做纳豆,或做豆酱等。所谓泡豆带来致癌危险,纯属违背科学常识的不实说法,大可不必为此惶恐不安,更不必为此不敢喝豆浆、不敢吃豆腐。 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天泡豆子,如果超过4小时,最好能放在冰箱当中。因为泡豆的水分很高,很容易繁殖各种细菌。细菌不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却可能让豆子产生难闻的味道。如果不幸污染了某些致病菌,它们繁殖过度,或产生细菌毒素,都可能引起胃肠道疾病。尽管在打豆浆、做豆腐时还需要经过加热杀菌,也不可不防啊!

  • 这里有黄曲霉毒素检测解决方案,请注意查收!!!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color=#85624b]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较高。[/color][color=#85624b]B1 、B2和G1、G2,就是经常经常出现在农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代表,毒性较强的排行“B1”,B表示蓝色,因为它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出蓝色荧光。[/color][color=#85624b]除了亲兄弟B2之外,它还有堂兄弟G1和G2,因为在紫外光下发射黄绿色荧光而得名。[/color][color=#85624b][b]为什么要检测黄曲霉毒素[/b][/color][color=#85624b][b][color=#85624b]当人摄入大量的黄曲霉毒素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color][color=#85624b]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color][color=#85624b]AFT的致癌力也居首位,是目前已知致癌物之一。[/color][/b][/color][color=#85624b][b][color=#85624b][b]方法简介[/b][/color][/b][/color][color=#85624b][b][color=#85624b][b][color=#85624b]本方法是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液相色谱荧光检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严格按照2015版药典相关要求,此法适用于各种中药材、饲料、食品等几十种黄曲霉的检测。[/color][/b][/color][/b][/color]

  • 赭曲霉(OTA)检测方法

    求助求助求助赭曲霉基质加标检测出来浓度低,峰杂是怎么回事儿前处理第一步:2ml空白样品+20ml浓度为4:1乙腈水稀释第二步:超声波均质1h,再震荡2min混匀第三步:加萃取包震荡混匀2min离心第四步:取萃取完上清液+净化包离心第五步:取净化后的上清液+毒素氮吹浓缩/取上清液氮吹+毒素第六步:过滤膜上样[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7/202307311701541069_1988_6113927_3.png[/img]

  • 粮油小麦黄曲霉毒素检测仪优点

    [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7/202407090908329905_3489_5604214_3.jpg!w690x690.jpg[/img]  粮油小麦黄曲霉毒素检测仪的优点远不止我们已知的那些。首先,其高精度和准确性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款仪器采用先进的生物传感技术和光学检测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小麦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即使是微量的毒素也难以逃过它的"火眼金睛"。  其次,检测仪的操作简便性也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需要复杂的操作步骤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而这款检测仪则采用一键式操作,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在短时间内上手,降低了检测难度和人工成本。  此外,粮油小麦黄曲霉毒素检测仪还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它能够实时记录检测数据,并通过内置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小麦的品质和安全性。同时,这款仪器还支持数据导出和打印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数据的保存和分享。  最后,粮油小麦黄曲霉毒素检测仪的便携性也是其一大亮点。它采用小巧轻便的设计,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检测。无论是在农田、仓库还是加工厂,只要需要检测小麦的黄曲霉毒素含量,这款仪器都能迅速投入使用,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粮油小麦黄曲霉毒素检测仪以其高精度、简便操作、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便携性等优点,成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工具。

  • 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产生的毒素,物理化学性质相当稳定,不被巴氏消毒法破坏。哺乳类动物摄入被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饲料或食品后,通过羟基化作用转化成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B1的简介:黄曲霉毒素是多种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物,主要包括四种呀型(黄曲霉 毒素B1、B2、G1、G2,其中B1毒性最强,是主要的检测类型,但若其 他类型的浓度高,同样具有很大危害性)。它存在于谷物、坚果、棉花 籽及其他食品或饲料中,具有致癌性 ,可导致人罹患肝癌、黄曲霉毒素 中毒、瑞氏综合征和其他慢性疾病;动物可通过进食被污染 的饲料接触 到黄曲霉毒素。因此,大多数国家都限制食品或饲料中黄曲霉素B1的 含量检测原理: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剂盒采用固相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原理。微孔中包被有对黄曲 霉毒素B1具有高亲和力的抗体。黄曲霉毒素B1酶标物与标准品或样品的黄曲霉毒素 B1竞争结合微孔中包被的抗体。孵育一定时间后,倾倒微孔中的内容物,洗涤非特 异性反应物。随后加入底物试剂,溶液变为蓝色。颜色强度与黄曲霉毒素B1酶标物 的量成正比,与样品或标准品中黄曲霉 毒素B1的 浓度成反比。最后加入酸性终止 液,终止反应并将微孔中溶液颜色变为 黄色,使用酶标仪在450nm下测微孔中溶液 的OD值。比较样品OD值与试剂盒提供的标准品的OD值,即可获得检测结果。下面带大家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224_347084_236683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233_347085_236683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243_347088_236683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234_347087_236683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245_347089_2366837_3.jpg样品处理:1.稀释孔中+200ul酶标物+100ul标准品/样品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248_347091_2366837_3.jpg2.混匀吸打,只少3次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249_347092_2366837_3.jpg3.从每个稀释孔中吸取100ul混合液,转移至相应抗体包被微孔中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251_347093_2366837_3.jpg4.室温孵育15min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252_347094_2366837_3.jpg5.孵育完成后,用洗板机洗涤4次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254_347095_2366837_3.jpg6.根据样品标准品个数计算所需底物体积,将所需底物体积置于单独容器中 然后移取100ul底物至每个微孔中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257_347096_2366837_3.jpg7.室温下孵育5min(下图是孵育5min后的颜色变化图,颜色由之前刚加入的浅蓝变为深蓝)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259_347097_2366837_3.jpg8.计算样品和标准品所需终止液的体积,将所需终止液体积置于单独容器中,然后按照与底物 相同的添加顺序和速度,向每个孔中加入100ul终止液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301_347098_236683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301_347099_2366837_3.jpg9.用酶标仪在450nm下读取并记录每个微孔的OD值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303_347103_2366837_3.jpg10.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304_347104_2366837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1/201201312305_347105_2366837_3.jpghttp://ng1.17img.c

  • 【求助】黑曲霉菌种确认

    请教下大家,黑曲霉的菌种确认是否只是进行菌体生长的形态和显微镜观察? 大家显微镜的观察中,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单适宜呢? 显微镜观察后,根据孢子形态辨别?另外,大家做革兰氏染色时候,时间是怎么把握的呢,我按书本里的操作怎么每次做的都不太理想呢?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