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茜素红

仪器信息网茜素红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茜素红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茜素红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茜素红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茜素红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茜素红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茜素红相关的解决方案。

茜素红相关的论坛

  • 茜素红S显色试剂

    用于碳酸盐矿物染色试验的茜素红S,目前的这种试剂染色效果很不理想,不知各位是否有同感。

  • 求助:文献资料

    求助文献资料:(1)在乙醇—水介质中采用硫酸钡沉淀滴定法测定氯化钡中钡的含量;《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 (2)应用茜素红S快速滴定硫酸钠;《化学世界》;1965.09(3)用茜素红S法测定硫酸根及消除钾钠干扰的研究;《山西化工》;1991.03

  • [求助]极谱测定钙和镁有好方法没有?

    现在接触到的资料极谱法测定钙多用茜素红,镁用铬黑-T色素保质期很短,配出来很短时间就不能用了。大家有不用色素的方法?或者有办法让配出来的放置时间更长?谢谢了

  • 【求助】希望大家帮忙!

    1 0.1%茜素红指示液的配制方法2 0.1mol/L 氯化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如果大家手头上有该配制方法,希望能贴出来!谢谢!

  • 【原创】关于微量芒硝的测定方法

    请教各位兄弟我想测定的芒硝的浓度在1%左右请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准确的滴定呢听说可以用电位滴定法,不晓得具体的操作,那个好心人可以回复我一个呢还有,好象可以用茜素红做指示剂,以无水乙醇稀释后,用BaCl2滴定,但是终点颜色很不好判断,请问有什么改进的方法没的?先谢谢了

  • 【资料】通用化学试剂参考信息

    指示剂 货号 品名 产地 规格 单位 参考价(元) T01001 百里酚酞 国产 AR 25g 69.00 T01002 百里酚酞 国产 Ind 25g 69.00 T01003 邻菲啰啉 国产 AR 25g 75.00 T01004 铜铁试剂 国产 AR 25g 24.00 T01005 茜素红 国产 Ind 25g 20.00 T01006 刚果红 国产 Ind 25g 68.00 T01007 碱性品红 国产 AR 25g 29.00 T01008 靛蓝二磺酸钠 国产 AR 25g 52.00 T01009 靛蓝二磺酸钠 国产 CP 25g 43.00 T01010 甲基红 国产 AR 25g 18.00 T01011 苯酞红 国产 Ind 25g 63.00 T01012 茜素黄R 国产 AR 25g 12.00 T01013 二甲基黄 国产 Ind 25g 26.00 T01014 苯胺蓝(醇溶) 国产 BS 5g 14.00 T01015 溴百里香酚蓝 国产 Ind 25g 74.00 T01016 亚甲基蓝 国产 Ind 25g 21.00 T10017 硫酸耐尔蓝 国产 BS 5g 11.00 T01018 孔雀石绿 国产 AR 25g 10.00 T01019 苏木色精 国产 BS 5g 75.00 T01020 溴酚红 国产 Ind 5g 47.00 T01021 石蕊 国产 Ind 25g 39.00 T01022 甲基橙 国产 Ind 25g 12.00 T01023 瑞士色素 国产 BS 25g 41.00 T01024 苏丹Ⅲ 国产 BS 10g 7.00 T01025 荧光桃红B 国产 BS 25g 23.00 T01026 间甲酚紫 国产 Ind 5g 26.00 T01027 间苯二酚蓝 国产 Ind 25g 14.00 T01028 苏丹黑B 国产 / 25g 51.00 T01029 伊文思蓝 国产 BS 1g 39.00 T01030 溴甲酚紫 国产 Ind 25g 42.00 T01031 铬黑T 国产 Ind 25g 10.00 T01032 姬姆氏色素 国产 BS 25g 66.00 T01033 甲基百里香酚蓝 国产 AR 5g 60.00 T01034 萘酚绿B 国产 Ind 25g 48.00 T01035 亚甲基绿 国产 BS 5g 30.00 T01036 吡啰红G 国产 BS 10g 27.00 T01037 副蔷薇苯胺 国产 Ind 25g 53.00 T01038 丁基罗丹明B 国产 CP 5g 7.00 T01039 甲基红麝香草酚蓝 国产 Ind 5g 13.00 T01040 葡萄糖凝胶G50 国产 / 25g 414.00 T01041 铜铁试剂 国产 CP 25g 20.00 T01042 钼酸铵 国产 AR-CP 500g 93.00 T01043 酚酞 国产 Ind 25g 8.00 T01044 刚果红试纸 国产 100'S 盒 4.00 T01045 红石蕊试纸 国产 100'S 盒 5.00 T01046 兰石蕊试纸 国产 100'S 盒 5.00 T01047 红石蕊试纸 国产 150'S 盒 7.00 T01048 碘化钾淀粉试纸 国产 100'S 盒 56.00 T01049 醋酸铅试纸 国产 100'S 盒 4.00 T01050 酚酞试纸 国产 100'S 盒 4.00 T01051 精密试纸 国产 0.5-5.0 本 2.00 T01052 广范试纸 国产 1-14 本 2.00 T01053 精密试纸 国产 2.5-4.0 本 2.00 T01054 精密试纸 国产 3.8-5.4 本 2.00 T01055 精密试纸 国产 0.5-5.0 本 2.00 T01056 广范试纸 国产 1-4 本 3.00 T01057 精密试纸 国产 7.6-8.5 本 2.00 T01058 茜素红 国产 Imd 25g 16.00 T01059 碱性品红 国产 生染 25g 27.00 T01060 亮绿SF 国产 BS 25g 28.00 T01061 伊文思兰 国产 10g 315.00 T01062 靛红 国产 生物 25g 45.00 T01063 溴甲酚紫 国产 Imd 25g 52.00 T01064 百里香粉兰 国产 AR 25g 55.00 T01065 甲基紫 国产 BS 25g 9.00 T01066 甲基红 国产 AR 25g 14.00 T01067 酸性品红 国产 生物 25g 21.00 T01068 铬黑T 国产 Ind 25g 21.00 T01069 吉氏色素 国产 生化 10g 36.00 T01070 酚红 国产 AR 25g 56.00 T01071 中性红 国产 BS 25g 17.00 T01072 乙基红 国产 Ind 5g 1.80 T01073 苏丹Ⅳ 国产 BS 25g 14.00 T01074 邻苯二酚紫 国产 Ind 5g 27.00 T01075 半二甲酚橙 国产 AR 5g 74.00 T01076 二甲酚橙 国产 AR 10g 10.00 T01077 甲基麝香草酚兰 国产 Ind 5g 49.00 T01078 四碘萤光素 国产 Ind 25g 54.00 T01079 酸性铬兰K 国产 Ind 10g 30.00 T01080 铬天青S 国产 Ind 10g 30.00 T01081 茜素黄R 国产 Ind 25g 8.00 T01082 钙黄绿素 国产 AR 10g 46.00 T01083 萘酚绿B 国产 Ind 25g 42.00 T01084 二甲基黄 国产 Ind 25g 25.00 T01085 虎红钠盐 国产 BR 10g 46.00 T01086 萤光素 国产 AR 25g 22.00 T01087 萤光素钠 国产 BS 25g 30.00 T01088 藏红T 国产 BS 25g 69.00 T01089 付品红 国产 Ind 25g 58.00 T01090 丽春红S 国产 生染 5g 22.00 T01091 达旦黄 国产 CP 25g 32.00 T01092 乙氧基黄叱精 国产 CP 25g 17.00 T01093 苯胺兰(醇) 国产 BS 25g 17.00 T01094 溴酚兰钠盐 国产 CP 25g 101.00 T01095 溴酚兰 国产 Ind 10g 40.00 T01096 氨基黑10B 国产 BS 10g 10.00 T01097 溴麝香草酚兰 国产 Ind 10g 214.00 T01098 普鲁士兰 国产 BS 25g 1.50 T01099 洋红 Fluka Fmp 10g 41.00 T01100 溴甲酚绿 国产 AR 10g 41.00 T01101 靛红 国产 CP 25g 24.00 T01102 靛兰 国产 CP 25g 24.00 T01103 次甲基兰 国产 BS 25g 17.00 T01104 甲基兰 国产 BS 25g 14.00 T01105 考马斯亮兰C250 Fluka 10g 47.00 T01106 曲利苯兰 Chuoma 10g 56.00 T01107 亮绿 Fluka 进分 25g 88.00 T01108 灿烂绿 国产 Fmp 10g 48.00 T01109 甲基绿 Fluka Fmp 10g 138.00 T01110 茜素 国产 Ind 10g 23.00 T01111 天青Ⅱ 国产 BS 25g 6.00 T01112 孔雀石绿 国产 Ind 25g 6.00 T01113 俾士麦棕y 国产 BS 25g 15.00 T01114 苏木精 国产 Emp 10g 153.00 T01115 石蕊 国产 Ind 25g 37.00 T01116 甲基橙 国产 Ind 25g 9.00 T01117 吉氏染色素 国产 生染 10g 26.00 T01118 瑞氏色素 上海 国产 BS 25g 47.00 T01119 黑色素(醇) 国产 生物 25g 6.00 T01120 刚果红 国产 Ind 25g 30.00 T01121 橙黄G 国产 BS 25g 20.00 T01122 苏丹Ⅲ 国产 BS 25g 10.00 T01123 苏丹Ⅰ 国产 BS 25g 17.00 T01124 玫瑰红B 国产 AR 25gg 23.00 T01125 甲酚红 国产 AR 25g 12.00 T01126 苏丹Ⅱ 国产 CP 25g 9.00 T01127 结晶紫 国产 AR 25g 9.00 T01128 龙胆紫 国产 BS 25g 10.00 T01129 沙而万紫 进分 5g 7.00 T01130 灿烂甲酚兰 国产 进分 10g 162.00 T01131 茜素黄GG 国产 Innd 25g 14.00 T01132 伊红(醇) 国产 AR 25g 33.00 T01133 曙红y(醇溶) 国产 BR 25g 40.00 T01134 铬兰黑R 痃 Ind 25g 20.00 T01135 尿旦白试纸 国产 20'S 支 1.50 T01136 尿酮体试纸 国产 20'S 支 1.50 T01137 胆红素试纸 国产 20'S 支 2.00 T01138 尿糖试纸 国产 20'S 支 2.00 T01139 尿糖试纸 国产 30'S 支 3.00 T01140 三联试纸 国产 100'S 支 12.00 T01141 伊红B(C.Ⅰ.45400) 国产 BS 5G 10.81 T01142 甲基红(C.Ⅰ.13020) 国产 CP 25G 16.28 T01143 甲酚红 国产 AR 10G 15.30 T01144 甲酚红 AR 10G 甲酚红 国产 AR 25G 36.50 T01145 碱性品红(C.Ⅰ.42685) 国产 BS 25G 13.33 T01146 对二甲氨基偶氮苯磺酸钠 甲基橙 国产 ID 100G 35.10 T01147 对二甲氨基偶氮苯磺酸钠 甲基橙 国产 ID 25G 8.96 T01148 二甲酚橙 二甲酚桔黄 国产 ID 10G 23.87 T01149 橙黄G(C.Ⅰ.16230) 国产 ID 25G 18.40 T01150 茜素黄R(C.Ⅰ.14030) 国产 AR 25G 12.07 T01151 二甲基黄 对二甲氨基偶氮苯 国产 ID 25G 31.03 T01152 铬黑T(C.Ⅰ.1.4645) 国产 ID 25G 15.17 T01153 百里酚蓝 麝香草酚蓝 国产 ID 25G 38.05 T01154 间苯二酚蓝(C.Ⅰ.51400) 国产 ID 25G 41.84 T01155 次甲基蓝 国产 BS 25G 35.86 T01156 甲基紫 碱性紫(C.Ⅰ.42535) 国产 BS 25G 9.26 T01157 结晶紫(C.Ⅰ.42535) 国产 BS 25G 10.81 T01158 龙胆紫(C.Ⅰ.42535) 国产 BS 25G 8.99 T01159 溴甲酚紫 国产 ID 25G 42.12 T01160 苏丹1(C.Ⅰ.12055) 苏丹黄 国产 BS 1KG 446.47 T01161 苏丹1(C.Ⅰ.12055) 苏丹黄 国产 BS 25G 13.20 T01162 苏丹3(C.Ⅰ.26100) 国产 BS 25G 9.41 T01163 双环已酮草酰二腙 国产 AR 25G 33.70 T01164 罗丹明B 玫瑰红B 碱生玫瑰精 国产 Z2 250G 277.15

  • 【分享】三种钙指示剂

    钙指示剂指铬蓝黑R(又名酸性铬蓝黑、茜素蓝黑、依来铬蓝黑R)。钙-羧酸指示剂又名钙羧酸钠、钙红,学名2-羟基-1-(2-羟基-4-磺基-1-萘基偶氮)-3-萘甲酸钠,习惯上也被称为钙指示剂。钙黄绿素学名3,3'-双(甲胺二乙酸)荧光素。一般标准及各种分析方法中所称的钙指示剂指的是钙-羧酸指示剂,变色明显,灵敏度高。

  • 番茄红素到哪里去了?

    番茄红素到哪里去了?

    [align=center]番茄红素到哪里去了?[/align]番茄红素是植物中所含的一种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成熟果实中。它是目前在自然界的植物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它可以有效的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各种疾病。因此,它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关注。[img=,690,28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0/201810112139293088_9755_2428063_3.png!w690x287.jpg[/img][b]番茄红素的检测是一项有意思的检测。番茄红素本身不稳定,所以本实验没有使用番茄红素的标准品。聪明的科学家用苏丹红作为标记物,找出了苏丹红和番茄红素的对应关系。通过用苏丹红做标准曲线,然后根据纯度和苏丹红的紫外吸收,换算成为番茄红的浓度。在实验过程中因为标准品和待测样品不是同一个物质,所以体现在分析时间上是有差异的。我做番茄红的时候一直找不到样品的色谱峰,后来我一直找原因,是不是番茄红素因为本身不稳定消失了?后来问过企业的工作人员才知道,番茄红素样品在高温条件下都分解完毕了!后来我改善了分析方法,缩短了样品提取的时间,只要样品溶解完全即通过滤膜直接进样,事实证明检测结果是准确的。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什么呢?尽信书不如无书。液相色谱检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色谱柱,溶剂,仪器,标准品,样品前处理等诸元,从分离学上讲色谱柱是核心。样品处理的好不好直接决定检测的成败!如果一味的按照标准去处理样品,最后的检测结果反而会很低。[/b][img=,690,20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0/201810112139567936_6934_2428063_3.jpg!w690x203.jpg[/img]上图为色谱分析的条件

  • 请您了解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它的抗氧化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3.2倍,维生素E的100倍。作为一种超级抗氧化剂,番茄红素有助于抵抗心脏病和多种癌症。从品种上讲,红色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最高,从成熟度上讲,越成熟的番茄里番茄红素含量越高,建议选购红色熟透了的番茄。

  • 天然色素: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天然的红色开链烃类胡萝卜素,纯品为针状深红色晶体,其化学结构是11个共轭双键和2个非共轭双键组成的直链型碳氢化合物。?人类自身和动物都不能产生番茄红素,目前制备途径主要是植物提取、化学合成和微生物发酵。番茄红素是一种功能性 天然色素,具有预防多种癌症、保护心脑血管、保护皮肤、提高免疫力等 生理功能,广泛应用于 保健品、 化妆品和食品饮料等领域。应用1)保健品GNPD数据显示,全球共177种含有番茄红素的补充剂新产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可查询到,获得 国食健字的番茄红素的 保健品有31种,其中进口保健品2种,其他均为国产保健品。这31种保健品主要用于抗氧化、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调血脂等,其中有2种是片剂,1种油剂,其余均为胶囊。2)化妆品GNPD数据显示,含番茄红素的护肤新产品有81种,彩妆51种。典型的产品如番茄红素保湿乳液等,有美白和抗衰老效果。国产产品有番茄红素美白精华涂抹针,具有抗氧化、抗过敏、美白的功效。3)食品饮料番茄红素在食品和饮料领域,番茄红素获得了欧洲的“新颖食品”批准和美国的 GRAS(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身份,其中非酒精饮料最受欢迎。GNPD数据显示,有20种新产品:面包、早餐麦片等领域7种;加工肉类、鱼类和蛋类领域7种;奶制品领域7种;巧克力和糖果领域6种;酱料和调味料5种;甜点和冰淇淋5种。中国专利200810017681介绍了一种番茄红素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方法,将其应用于乳制品中,既保持了乳制品的营养又丰富了其保健功能。

  • 食品合成色素胭脂红的前处理工作

    各位同仁,由于初次处理食品合成色素胭脂红,按照GB/T5009.35所示方法,加入聚酰胺颗粒,上级测试未检测出含量(加标回收实验),是不是聚酰胺颗粒吸附效果不好啊,有没有具体做过的?

  • 【资料】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番茄红素

    [size=5]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番茄红素[/size] 来源: 作者:齐国鹏,赵锁奇摘 要:以超临界C02作为流动相,在压力15.0~20.0MPa,温度25~50%,携带剂乙醇或正己烷的浓度分别为0~30%和0~20%的范围内考察了番茄红素及其氧化产物在C18色谱柱上的保留值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佳的分离条件。对超临界丙烷萃取的番茄红素原料、萃取产物及萃余物进行了定量分析,考察了重复性及平行性。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番茄红索的保留时间在3min以内,定量结果的重复性与平行性好。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色谱,番茄红素1 引 言番茄红素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广泛分布于番茄、西瓜、葡萄等各种植物体中,作为多烯芳香烃,番茄红素是很强的抗氧化剂,可以消除血管中的自由基,淬灭单线态氧,对于抑制癌症有一定的效果。近年来,对番茄红素的分析方法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常用的方法是HPLC、T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HPLC准确度较高,但有机溶剂耗费多;TLC设备要求不高,但分析时间长、精密度差;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简单,但由于p.胡萝卜素等的干扰,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利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胡萝卜素已有报道,LesellierE列和Aubert 利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对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进行了分析。但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专门分析番茄红素还未见报道。超临界流体具有高的扩散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有机溶剂用量少,操作温度低等优点,本文通过考察色谱柱温度、超临界流体的压力、超临界流体的组成及携带剂浓度等因素对番茄红素分离的影响,为研究番茄红素建立一种有力的分析分离方法。2 实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本实验室自行组装的超临界流体色谱仪,包括:两台ISCO 260DM 型注射泵输送二氧化碳,一台ISCO100DM型注射泵输送携带剂,三台泵由一台控制器控制,可以准确控制柱前压和携带剂的流量;冷冻机(重庆四达实验仪器厂)冷冻二氧化碳到一6℃;恒温箱(海安石油仪器厂);TSP-100高压UV-VIS检测器(美国TSP公司);Rhendyne 7125形六通进样阀配20μL定量管等部分。二氧化碳(北京氦普北分气体工业有限公司,纯度99.99%);无水乙醇(北京化工厂,分析纯);正己烷(北京化工厂,分析纯)。2.2 样品及处理样品包括:番茄红素标准品,β-胡萝卜素,室温下放置半个月后的氧化的番茄红素标准品,加入β-胡萝卜素的氧化番茄红素标准品;超临界丙烷萃取番茄产品,萃取的番茄原料,萃余物。将上述样品分别称取适量溶于正己烷中。2.3 色谱条件Spherisorb Ctg色谱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尺寸:250mm×4.5mm,10μm填料);流动相为二氧化碳-乙醇,二氧化碳-正己烷;检测波长:472nm;进样量:20μL;温度、压力、流动相流速及组成以下说明。3 结果与讨论3.1 番茄红素的定性分析本实验所用的番茄红素的样品为超临界丙烷萃取番茄产品,其中主要的杂质为β-胡萝卜素,同时由于番茄红素易于氧化,所以对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氧化物、胡萝卜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分别注入番茄红素标准液、氧化后的番茄红素标准溶液、加入β-胡萝卜素的番茄红素标准溶液。结果如图可看出,番茄红素及其氧化物,β-胡萝卜素的保留时间随极性的减小而增加。3.2 最佳条件的确定为了保证番茄红素的定量准确,通过考察压力、温度、流动相组成及浓度对番茄红素与其氧化物分离的影响,确定了番茄红素分离的最佳条件。3.2.1 柱前压的影响 改变柱前压,当柱前压由17.0MPa增加到20.0MPa时,番茄红素及其氧化物的容量因子逐渐减少,两者的保留时间都缩短,但番茄红素与其氧化物可以实现分离。3.2.2 柱后压的影响 当柱前压、温度及携带剂流速不变,将柱后压由15MPa增加到19MPa,番茄红素与其氧化物的容量因子均减小,但番茄红素与其氧化物的相对保留值随柱后压的增加而减小,分离度也有减小的趋势。3.2.3 温度的影响 容量因子随温度增加的变化趋势如图看出,随温度升高,番茄红素与其氧化物的容量因子降低。番茄红素与其氧化物的相对保留值在室温时最大。由图也可看出,分析温度较低时,番茄红素与其氧化物的保留时间较长,但分离度较大,所以,分离的温度可选择室温。3.2.4 携带剂的影响 当乙醇浓度由5%增加到8%时,番茄红素容量因子减小很快,当浓度增大到16%时,番茄红素与其氧化物的相对保留值减小,乙醇合适的浓度为8%~10%。若以正己烷做携带剂,变化趋势与乙醇相同,番茄红素与其氧化物的相对保留值与乙醇作为携带剂时的值相差不大,大约1.2。但在相同的浓度下,正己烷做携带剂分离番茄红素的容量因子比乙醇小。3.3 番茄红素的定量分析3.3.1 绘制番茄红素的标准工作曲线配制一系列浓度的番茄红素标准溶液,分别取20μL的上述标准溶液进色谱,并根据浓度.峰面积作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方程为Y =一0.049+7.42×0.0000001X(Y的单位为g/L),拟合度为0.9990,线性关系较好。线性范围:3~240mg/L。3.3.2 超临界萃取番茄红素样品色谱图 选好适当的色谱分离条件,取20μL番茄红素产品的正己烷溶液进色谱,将产品中番茄红素的峰面积代入标准曲线,即可求出溶液中番茄红素的浓度,并求出产品中的番茄红素含量。3.3.3 精密度及平行性测定 分别称取适量的同一批番茄产品、原料、萃余物各2份,溶于10mL的正己烷中。取各份上述溶液平行测定4次,结果列入表可以看出,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6%以内,具有良好的精密度,且结果的平行性也很好。结合含量及总量进行物料恒算可以看出,原料中的番茄红素总量与产品及萃余物中番茄红素的总量较吻合,得到的结果可靠、准确。4 结 论(1)使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在C18色谱柱上定性分析番茄红素,可通过改变温度、压力、携带剂浓度来改善分离条件。本研究确定的优化条件为柱前压20.0 MPa,柱压降在3.0~4.0MPa,分离的温度选择室温,携带剂浓度在8%~10%。番茄红素的保留时间大约3min,分析时间短于HPLC。(2)超临界流体色谱定量番茄红素,相对标准偏差在6%以内,结果的重复性和平行性较好。References1 Cheng Jian(成坚),Zeng Qingxiao(曾庆孝).Food and Fermentation lndustr/ez(食品与发酵工业),1999,26(2):75~782 Wang Qiang(王强),Han Yashan(韩雅珊),Dai Yunqing(戴蕴青).Chinese J.Chromatogr.(色谱),1997,15(6):534~535

  • 番茄红素的测定方法

    我们在试制番茄调味酱,测番茄红素的方法是先用甲醇洗去黄色素,再用苯洗番茄红素,洗下的番茄红素用苯顶容,在波长485nm下测消光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待测的浓度.大家说说这方法的利与弊,哪位高手还有更好的方法希望传教一下.

  • 番茄红素的作用与 好处

    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11.gif番茄红素是植物中所含的一种天然色素。,胡萝卜素的一种,主要存在于茄科植物西红柿的成熟果实中。它是目前自然界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科学证明,人体内的单线态氧和氧自由基是侵害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罪魁祸首。番茄红素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远胜于其他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其淬灭单线态氧速率常数是维生素E的100倍。它可以有效的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各种疾病。所以,它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关注。 另外还有抗衰老、抗辐射和保护皮肤、乳房和子宫保健、提高男性生育能力等作用。  常吃番茄红素的作用和好处。产品作用 1、 抗衰老:强抗氧化,释放电子中和自由基,促进细胞再生,延缓衰老;  2、 抗肿瘤: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氧化游离基,降低肿瘤危险性,抑制肿瘤的生长; 、  3、 抗辐射,保护皮肤:抑制和清除自由基,防止外界辐射、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4、 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5、 对乳房和子宫的保健,减少乳腺癌和宫颈癌的发病率;  6、 可提高男性生育能力。  产品特点: 1、 最强的抗氧化剂 番茄红素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强的抗氧化剂,被西方国家称为“植物黄金”。 科学证明,人体内的单线态氧和氧自由基是侵害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罪魁祸首。番茄红素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远胜于其他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其淬灭单线态氧速率常数是维生素E的100倍。它可以有效的防治因衰老,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各种疾病。  2、 防癌抗癌 番茄红素通过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预防和修复细胞损伤,抑制DNA的氧化,从而降低癌症的发生率。 番茄红素还具有细胞间信息感应和细胞生长调控等生化作用。它能诱导细胞连接通讯,保证细胞间正常生长控制信号的传递,调控肿瘤细胞增殖,起到抗癌防癌作用。 补充番茄红素可以降低罹患子宫肌瘤、宫颈癌、前列腺癌的风险。  3、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自由基造成的退化效应,是心血管疾病的头号元凶。一旦产生血液中脂质过氧化连锁反应,使脂肪酸产生聚合作用。当这些大分子的脂质聚合物沉积在血管壁时,便会使血管发生硬化和阻塞。 在欧洲的多家医学研究中心所做的临床试验显示,番茄红素由于其很强的 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 液相色谱走色素,赤藓红找不到峰

    液相色谱走色素,赤藓红找不到峰

    [color=#444444]用安捷伦液相跑色素,标液的曲线还可以。样品是雪碧,前处理有超声排二氧化碳,然后用水稀释10倍混匀上机,赤藓红却死活找不到峰,想请问大神们,这是什么原因?我是否要换一种样品做?[/color][color=#444444][img=,690,26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7/201907081108154167_6724_1801607_3.jpg!w690x260.jpg[/img][/color]

  • 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

    [color=#333333]西红柿富含的番茄红素可以降低血液脂质水平,阻碍[/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坏[/color][color=#333333]”[/color][color=#333333]胆固醇被氧化,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颜色越红越成熟的西红柿番茄红素含量越高,因此购买时最好挑选红一些、软一些的。[/color]

  • HPLC检测茄红素

    茄红素国标检测稳定性问题请问大家,有用国标检测过茄红素吗?改方法在使用HPLC检测时是否出现检测系统稳定性较长的问题。即从开始平衡系统一直到最后检测值稳定大概需要7天时间,而如果中间间隔时间不检测,其检测值一天比一天高,我想请问有人有相同的经验吗?

  • 【求助】氧化铁红的前处理

    氧化铁通常指三氧化二铁,化学式Fe2O3,分子量159.69,棕红色粉末,俗称铁红。密度5.24g/cm3,熔点1565℃。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跟酸反应,生成铁盐。在高温下可被氢气、一氧化碳等还原成铁。用作颜料、抛光剂、催化剂等。灼烧硫酸亚铁或氢氧化铁制得。如果要测其中的铅含量,该如何处理

  • 科技日历——有机化学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天然染料

    科技日历——有机化学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天然染料

    1841年的今天,德国有机化学家卡尔·格雷贝诞生。1868年,他和卡尔·利伯曼以从煤焦油中提出的蒽为原料,人工合成了橙红色染料:茜素,并很快投入市场,代替了天然的茜素。这是有机化学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天然染料。此外,他还提出了苯环上邻(ortho-)、间(meta-)、对(para-)取代位置的命名。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2/201402241510_491003_2646159_3.jpg

  • 求助:有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氟含量吗?为什么我连标准曲线都做不出来?

    根据IEC 60684-2-2003标准中的第45.2条方法A,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氟含量。首先配制茜素弗兰指示剂:2.5g的茜素络合指示剂,溶于15ml异丙醇,再加35ml蒸馏水,再将不溶物过滤掉。再配置50ppm的标准氟溶液。分别移取0、1、2、3、4ml标准氟溶液至100ml容量瓶,分别加入5mlNaOH(0.5M)溶液和茜素弗兰指示剂,再定容至100ml。于630nm处分别测量吸光度。悲剧了,5个浓度系列的吸光度都是一个值。这是什么原因呢?有谁采用类似方法测过氟含量吗?恳请高手指教!

  • 【金秋计划】基于CiteSpace的雷公藤红素知识图谱分析

    雷公藤红素(celastrol)主要来源于卫矛科雷公藤属的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同时也存在于南蛇藤、独子藤等植物中[1],蜂蜜中也有发现[2]。雷公藤多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林中,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等地,朝鲜、日本亦有少数分布。雷公藤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以根入药,味苦、辛,性凉,有大毒,具有祛风、解毒、杀虫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雷公藤对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性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是较为可靠的免疫抑制类中药,被称为“中草药免疫剂”[3]。从雷公藤根部提取出的雷公藤总苷包含多种活性单体成分,其药理活性良好,素有“中草药激素”之称[4]。雷公藤红素是首个从雷公藤根皮中分离得到的天然活性产物,是一种具有醌甲基结构的去甲木栓烷型五环三萜(图1),具有抗肿瘤、抗炎、抗风湿、抗肥胖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类风湿关节炎、2型糖尿病等[5-6]。 图片 文献计量学是一门定量分析知识载体的交叉科学,是集数学、统计学、文献学为一体,注重量化的综合性知识体系。通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能够准确把握研究现状,探索新的研究方向。雷公藤红素自2007年被Cell杂志列为最有可能、最值得开发为现代药物的5种天然化合物之一以来[7],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现存的中英文有关雷公藤红素文献进行可视化处理,旨在呈现相关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等情况,形成对雷公藤红素的全面认知,有利于解读当前雷公藤红素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帮助研究者更清晰、透彻地理解雷公藤红素发展现状,并为该领域的今后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分别以“雷公藤红素”和“celastrol”为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分别得到中文文献744篇、英文文献1 254篇。 1.2 数据筛选 人工剔除掉数据库中的重复文献、图书、报纸文章、会议论文、成果报告以及不相关的内容。 1.3 数据可视化 将CNKI及WOS的文献分别以Refwork及文本格式导出,并以download_*.txt命名。使用CiteSpace 6.1.R4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去重、格式转化。设置CiteSpace的参数:(1)时间分区(time slicing):时间段为2000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时间切片为1;(2)节点类型(node types):分别选择“作者(author)”“研究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进行分析;(3)阈值选择(selection criteria):g-index(k=25),Top N=50,Top N%=10.0%;(4)剪切方式(pruning):“作者”“研究机构”分析选择“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关键词”分析选择再加上“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对转化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其发文量、作者共现性、研究机构共现性、关键词共现性、关键词爆发时间、关键词聚类、研究方向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文趋势 分析相关论文的发文趋势有助于了解该学科的研究现状、成长速度及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雷公藤红素的发展状况,通过对CNKI和WOS数据库中的中英文文献进行系统统计,时间跨度覆盖了2000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筛选去重后获得了中文文献674篇、英文文献1 147篇。从图2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近20年来雷公藤红素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整体趋势呈现出稳定增长,同时英文文献的数量明显高于中文文献。具体而言,可将发文量的变化分为3个主要阶段。第1阶段跨越了2000—2007年,这一时期的发展相对平稳,研究逐渐积累。第2阶段,从2008—2017年,呈现了渐进的增长态势,显示了雷公藤红素领域受到持续关注并逐渐成熟。第3阶段自2018—2022年,是一个迅猛增长的时期,且为该领域的广泛研究爆发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研究截至2023年6月30日,数据统计仅覆盖到112篇,因此出现下降趋势,但并不影响前述趋势的有效性。第2阶段的增长可能与2007年Cell杂志将雷公藤红素列为最有可能也最值得开发为现代药物的5种天然化合物之一,引发广泛关注有关[7]。总地来看,雷公藤红素相关文献的年发文量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背后的原因可能是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推动,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升,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蓬勃发展。作为具有巨大潜力的天然活性成分,雷公藤红素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索。这一趋势有望在未来继续,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图片 2.2 国家、机构、作者分析 2.2.1 国家分布情况 分析文献作者所在国家的分布情况有助于了解各国对雷公藤红素的研究热度,同时也有助于研究雷公藤红素的植物基原和国家影响因素。全球范围内,共有59个国家和地区参与雷公藤红素的研究,发文量前12的国家见图3。中国的发文量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这可能是因为雷公藤红素主要来源于雷公藤或南蛇藤的根皮、茎和叶,且雷公藤属于中国传统中药,故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对雷公藤红素的研究投入相对更多,也更关注其潜在应用和价值。此外,美国和韩国也在雷公藤红素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别贡献了220篇和63篇文献。这表明雷公藤红素的研究具有国际性的合作和影响,不仅受到中国的关注,还在全球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兴趣。综上所述,各国在雷公藤红素研究领域的贡献不仅反映了该领域的热度,还反映了雷公藤红素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天然活性成分的国际重要性。 图片 2.2.2 作者合作网络 在CNKI数据库中,共有674篇文献涵盖了503位作者,其中发文最多的作者是张振海(7篇)。作者合作网络见图4-A,共包含503个节点和638条连线,密度为0.005 1。张振海、陈彦和瞿鼎等作者构成了1个核心的合作团队,专注于雷公藤红素给药系统及抗癌药理作用的研究。总体而言,其他作者尚未形成规模较大且完整的合作研究团队,这可能不利于雷公藤红素研究的协作发展。在WOS数据库中,共有1 147篇文献涵盖了405位作者,其中发文最多的作者是Gao Wei(17篇),主要关注雷公藤红素的生物合成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如图4-B所示,包含405个节点和371条连线,密度为0.004 5。Gao Wei、Su Ping和Huang Luqi等作者构成了另1个核心合作团队,在研究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的同时,更加侧重雷公藤红素的生物合成研究。总体上看,其他作者合作研究团队已有雏形,预示着雷公藤红素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希望。 图片 2.2.3 机构合作网络 CNKI数据库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7篇)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7篇),其次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6篇)。推测可能是由于江苏省为雷公藤主要产地之一,且该地机构对雷公藤红素研究较为重视。中文文献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见图5-A,包含409个节点和211条连线,说明尚未形成完善的合作机构团队,机构间的合作研究较少,有待加强各机构间的团队合作以推动相关研究。WOS数据库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56篇),其次是Sichuan University(30篇)、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29篇)。英文文献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见图5-B,包括405个节点和371条连线,密度为0.004 5。英文文献发表机构间的合作在上述机构的带领下,形成了庞大且完整的机构合作网络,有利于机构间的相关经验交流与合作互补,进而促进雷公藤红素的研究发展。 图片 2.3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的总结凝练,通过分析关键词能够快速地了解论文主旨,有效掌握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 2.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对CNKI数据库中雷公藤红素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共现分析,结果如图6-A所示。该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包含276个节点和403条连线,排名前30的高频关键词见表1。通过分析共现图谱和高频关键词可知,与雷公藤红素相关的前5高频关键词为凋亡、雷公藤、细胞凋亡、雷公藤甲素、增殖,出现频率分别为41、34、30、24、19次。这表明药理作用、活性成分、化合物来源均是当下研究的热点。出现频率前30的关键词可分为6个大类。(1)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是雷公藤红素研究的重点内容,相关高频关键词共有17个,包括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多发性骨髓瘤、凋亡、细胞凋亡、增殖、乳腺癌、小胶质细胞、胶质瘤、抗肿瘤、肝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代谢组学。说明中文文献中药理作用研究的热点是抗肿瘤、抗炎、抗风湿。(2)化学成分:探究雷公藤红素相类似的化学成分是对雷公藤红素研究的拓展,相关高频关键词有5个,包括雷公藤红素、雷公藤甲素、含量测定、化学成分和雷公藤次碱。雷公藤甲素、雷公藤次碱与雷公藤红素均为雷公藤总苷的组成成分,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可以为新药源的开发提供思路。(3)植物基原:植物基原的探寻是雷公藤红素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相关高频关键词有3个,包括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南蛇藤。雷公藤红素主要来自于雷公藤,探究雷公藤红素的植物基原可以拓展其获取途径,选取质最优、量最大的基原植物进行培养,丰富雷公藤红素资源。(4)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对研究结果有巨大影响,相关高频关键词有2个,包括分子对接、综述。说明前人对雷公藤红素的总结阐述较多,倾向于用分子对接的方法进行研究。(5)中药:雷公藤红素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药材雷公藤,相关高频关键词有2个,包括中药、中医药。表明雷公藤红素研究的背景与传统中药的关联。(6)给药系统:雷公藤红素的给药系统是近年来的新兴热点,对应的相关高频关键词为体外释放。雷公藤红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风湿、抗炎活性,但其人体吸收率较低。以何种方式更好地利用雷公藤红素,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片 图片 对WOS数据库中雷公藤红素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如图6-B所示,该关键词共现图谱包括204个节点和294条连线,节点数量较中文文献略少,排名前30的高频关键词见表2。通过分析共现图谱和高频关键词可知,英文研究中频率前5的关键词是activation、celastrol、expression、apoptosis、NF-κB,出现频率分别为213、187、184、179、143次。说明英文文献同样注重雷公藤红素的药理作用。可以大致分为5个大类。(1)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是雷公藤红素研究的重点内容,相关高频关键词共有21个,包括activation、expression、apoptosis、NF-κB、growth、inhibition、cells、oxidative stress、inflammation、cancer、induction、mechanisms、obesity、rheumatoid arthritis、down regulation、pathway、disease、cancer cells、proliferation、therapy、autophagy。说明英文文献中涉及的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肿瘤、抗肥胖、抗炎、抗风湿。与中文文献相比,英文文献雷公藤红素相关药理作用关键词更多,种类也更丰富。除此之外,英文文献与通路相关的高频关键词多于中文文献,说明对雷公藤红素在细胞层面通过信号通路对机体产生影响的研究更多。(2)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是雷公藤红素研究的基础,相关高频关键词有4个,包括celastrol、triptolide、identification、triterpene。相较于中文文献稍少,但是提到了雷公藤红素所属的三萜类成分。同时中文文献侧重报道雷公藤红素的含量测定,而英文文献侧重于雷公藤红素的检测鉴定。(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是雷公藤红素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出现3个高频关键词,分别为in vitro、design、mice。相较于中文文献采用软件手段的分子对接和综述,英文文献更倾向于使用动物实验相关研究手段,2种研究方式各有优劣,应取长补短。(4)给药系统:给药系统是雷公藤红素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出现1个相关高频关键词,为nanoparticles。相较于中文文献报道的体内释放,英文文献显示已经形成较成熟的纳米给药系统。(5)植物基原:植物基原是雷公藤红素探究的重要部分,出现1个相关高频关键词,为Tripterygium wilfordii,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在植物基原方面研究较少,这可能是因为中药材雷公藤主产于中国,国内研究有地理优势和历史渊源。这些关键词共现和高频关键词分析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英文文献中对雷公藤红素研究的关注点和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图片 2.3.2 关键词热点聚类分析 将关系较为紧密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有助于将研究热点可视化呈现。“聚类#”后的数字越小,说明该类研究的规模越大。本研究将CNKI检索到的与雷公藤红素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见图7-A。此聚类模块值(Q)=0.762 5,Q>0.5,平均轮廓值(S)=0.980,S>0.7,说明聚类结果合理显著。将7个聚类模块分为3大类。(1)药理作用:该大类包含了聚类#0(凋亡)、聚类#2(增殖)、聚类#5(抗肿瘤)、聚类#6(抑制作用)4个小聚类,主要反映了雷公藤红素在抗肿瘤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对肺癌、肝癌、胃癌、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黑素瘤、神经胶质瘤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8]。Ni等[9]发现,雷公藤红素能够下调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并有效阻断p65亚基的核转位,通过上调p27表达、调控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梁柳春等[10]发现,雷公藤红素还有抗炎及免疫抑制、抗肥胖、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2)药物资源:该大类包括聚类#1(雷公藤)、聚类#3(中药)。雷公藤甲素主要来源于雷公藤和南蛇藤等传统中药,这些药材一直以来都在中医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3)化学成分:该大类包括聚类#4(雷公藤甲素),是雷公藤总苷的主要成分之一,雷公藤总苷被称为“中草药激素”,其组成成分还包括雷公藤晋碱和雷公藤次碱等萜类活性成分,具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功效[11]。这些聚类分析结果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雷公藤红素研究的热点和不同方向,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图片 将WOS数据库中雷公藤红素相关文献关键词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见图7-B,Q=0.766 9,Q>0.5,S=0.893,S>0.7,说明聚类结果合理显著,具有实际意义。将10个聚类分为药理作用、药物资源2大类。(1)药理作用:该大类包括聚类#0(oxidative stress)、聚类#1(extracellular vesicles)、聚类#2(rheumatoid arthritis)、聚类#3(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聚类#4(expression)、聚类#5(breast cancer)、聚类#7(inhibition)、聚类#9(activation)、聚类#10(growth)。这些关键词反映了英文文献中对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的研究广泛。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在抗肿瘤、抗炎、抗风湿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内容。与中文文献相比,英文文献在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领域的研究范围更广泛,研究方向更多元化。(2)药用植物资源:该大类包括聚类#6(Tripterygium wilfordii)和聚类#8(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二者含义相同,均代表雷公藤,为其拉丁名的不同写法。这表明中英文文献在药物资源领域研究报道均较为深入,同时药物基原在国内外均有较高关注度。 2.3.3 聚类热点时间分析 为了更好地展示不同时间段的热门研究方向,将图7-A的中文关键词聚类图转化为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图8)时间线图聚焦于不同聚类在时间维度上的分布,有利于发现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由图8可知,2007年以前以雷公藤红素的聚类#5(抗肿瘤)和聚类#6(抑制作用)研究为主;2007年以后,聚类#0(凋亡)、聚类#1(雷公藤)、聚类#2(增殖)、聚类#3(中药)、聚类#4(雷公藤甲素)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且聚类#0(凋亡)的研究持续时间较长,表明这一方向的研究在不同时期都备受关注。将图7-B的英文关键词聚类图转化为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图9)。由图9可知,在2007年以前,WOS数据库中雷公藤红素相关的研究数量和方向较CNKI数据库更多,如聚类#10(growth)和聚类#9(activation),且全部11个聚类研究持续性均较好。总体上相较于雷公藤红素相关中文文献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英文的时间线图聚类更多,分布更密集,每个聚类持续时间更长。这些时间线图提供了关于雷公藤红素研究的时间演变趋势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图片 图片 2.3.4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分析是将某段时间内频次变化高的关键词筛选出来,展现关键词出现的起止年份以及突变强度,可以清晰地表现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预测雷公藤红素未来发展情况。WOS数据库中的雷公藤红素研究突现关键词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故以WOS数据库中英文研究关键词突现图为例分析雷公藤红素研究热点的变化。如图10所示,共包含25个突现关键词。其中强度最大的是“triterpene”,为10.7,持续时间为2010—2014年。2007年雷公藤红素被Cell期刊列为最有可能也是最值得开发为现代药物的5种天然化合物之一,其主要药效基团是位于A/B环上的醌甲基等结构。雷公藤红素所属三萜类化合物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这也可能是“triterpene”关键词强度很高的原因之一。 图片 持续时间最长的突现关键词是“cancer cells”,从2009年持续到2018年。这说明雷公藤红素自被发现以来,其抗肿瘤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作为热点研究方向经久不衰。同时突现关键词中还有“heat shock”“kappa b activation”“inhibitor”等与抗肿瘤相关。雷公藤红素已被发现对肺癌、肝癌、胃癌、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黑素瘤、神经胶质瘤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drug delivery”和“delivery”分别成为2018年和2019的突现关键词,说明在雷公藤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较为完善的基础上,大量学者开始关注给药系统的研究。尽管雷公藤红素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但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毒性较大,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给药系统成为近年来新的研究热点。靶向叶酸受体和线粒体的载体雷公藤红素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透明质酸包被的线粒体靶向脂质体、尺寸可控的雷公藤红素纳米颗粒等相关研究陆续出现,能够在降低雷公藤红素自身毒性、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同时,丰富雷公藤红素给药系统[12-14]。这些研究进展为雷公藤红素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2.4 高被引文献分析 文献引用量是反映当前研究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CNKI数据库中引用次数排名前10的雷公藤红素相关文献见表3。其中被引频次最多的是出自《中华肿瘤杂志》的“雷公藤红素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170次,该研究通过测定雷公藤红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株增殖的影响,观察其对血管内皮细胞株迁移、小管形成和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发现雷公藤红素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并具有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该研究说明雷公藤红素具有明显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抗肿瘤作为雷公藤红素最重要的药理作用之一,除了被引频次第1的文献外,被引频次第2、5的文献“雷公藤红素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株增殖的体外研究”和“雷公藤红素对U937细胞Notch 1、NF-κB信号蛋白通路的调控作用”都与抗肿瘤作用相关,说明雷公藤红素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方向。 图片 被引频次排第4的文献是出自《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的“雷公藤红素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共被引用61次。该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可减少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肺组织干细胞因子蛋白表达强度,证实雷公藤红素具有支气管抗炎作用。另外2篇文献“雷公藤红素对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对IL-6 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和“雷公藤红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中RANKL、OPG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同样涉及雷公藤红素的抗炎作用和作用机制。 出自《中草药》的“HPLC法测定雷公藤及其片剂中雷公藤红素”一文中建立了快速高效的雷公藤红素HPLC测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雷公藤红素的化学成分提供了理论基础。“环境胁迫对雷公藤中雷公藤红素含量的影响”则探讨了水分、光照、土壤氮含量的轻度胁迫对雷公藤幼苗中雷公藤红素含量的影响,为提高雷公藤药材品质提供参考。“雷公藤红素的研究进展”为综述性论文,内容丰富广泛,涵盖了雷公藤红素提取工艺、含量分析、药理活性等多项内容。该文被引量较多,较为经典,对雷公藤未来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WOS数据库中引用量前10的英文文献如表4所示。被引频次最多的文献是2010年在Cancer and Metastasis Reviews杂志发表的“Regulation of survival,proliferation,invasion,angiogenesis,and metastasis of tumor cells through modulation of inflammatory pathways by nutraceuticals”,被引用170次。该研究探索了饮食与健康之间的联系,对饮食习惯预防癌症进行着重分析,讨论包含雷公藤红素在内的香料、豆类、水果、坚果、蔬菜等食物通过调节炎症途径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侵袭、血管生成和转移。该文献阐述了肿瘤形成的原因和抑制肿瘤的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雷公藤红素的抗肿瘤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英文文献被引频次第2、4、5、6、8、10亦与雷公藤红素抗肿瘤的药理作用相关,且多数提到了抗肿瘤通路,说明雷公藤红素抗肿瘤研究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不断深入的研究热点。 图片 “Treatment of obesity with celastrol”揭示了雷公藤红素通过增强瘦素敏感性,抑制食物摄入,阻断能量消耗的减少,从而显著减轻了高瘦素血症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质量,该文献被引频次排名第3位。肥胖一直是人类长期面临的问题之一,也是雷公藤红素未来研究方向之一。“Celastrols as inducers of the heat shock response and cytoprotection”被引342次,该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能够刺激基因转录,该功能类似于热应激的动力学激活热休克转录因子,从而对致命细胞应激表现出细胞保护作用。该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有望成为一类新的热休克反应调节剂。排名第5的文献“Chemical and biological approaches synergize to ameliorate protein-folding diseases”被引313次,该研究证明通过使用小分子蛋白稳定调节因子,可以增强先天细胞蛋白稳态,有望改善功能性蛋白失

  • 技术优化-----辣椒红色素中苏丹红的测定

    技术优化-----辣椒红色素中苏丹红的测定

    辣椒红色素中苏丹红的测定1 序言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染料,为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包括Ⅰ、Ⅱ、Ⅲ和Ⅳ四种类型。常作为一种工业染料,在食品中非天然存在,如果食品中的苏丹红含量较高,达上千毫克,则苏丹红诱发动物肿瘤的机会就会上百倍增加,特别是由于苏丹红有些代谢产物是人类可能的致癌物。早在2003年5月,法国发现从印度进口的红辣椒产品中含有苏丹红Ⅰ号。随后,在欧盟成员国加强检测后,又在包括咖喱粉在内的一系列进口辣椒产品中发现了苏丹红Ⅱ、Ⅲ和Ⅳ号。2005年2月,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第一食品公司”制造的伍斯特郡辣酱油使用的辣椒粉中查处了苏丹红Ⅰ号。并于2月下旬,向全球发出十五安全警告。随后,我国也加强了苏丹红Ⅰ~Ⅳ号的检测工作,发布了“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国家标准。2 样品准备/提取(1) 称取0.1 g~0.2 g样品于离心管中,加入10 mL乙腈;(2) 涡旋混合5 min,超声提取5 min,6000 rpm下离心3 min,收集上清液;(3) 残渣再用10 mL乙腈提取,每次涡旋混合5 min,超声提取5 min ,6000 rpm下离心3 min;合并两次提取液;(4) 在40 ℃下用减压蒸馏将提取液蒸干,然后用5 mL正己烷溶解,待净化。3 SPE柱净化——ProElut Silica 1 g/6 mL(Cat.#:63006) (1)活 化: 10 mL正己烷,流出液弃去; (2)上 样: 将待净化液加入小柱,流出液弃去; (3)洗 脱: 15 mL乙醚:乙腈=1:9洗脱,收集流出液; (4)重新溶解: 在40 ℃下用减压蒸馏将收集的流出液蒸干,然后用乙腈定容至2 mL后供HPLC分析。 4 分析条件 色谱柱: Diamonsil C8(2) 150×4.6 mm,5 μm(Cat.#:99650) 流 速: 1.0 mL/min [align

  • 【已应助】帮帮我,拜求期刊网上的几篇文献,一直等,等到好心人出现,不胜感激!!!

    【序号】:1【题名】茜素紫光度法检测H_2O_2/Co~(2+)产生的羟自由基【作者】:任凤莲 吴南 吴心传【期刊】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全文链接】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ZNGD200006010&dbname=cjfd2000【序号】:2【题名】苯基荧光酮法测定Cu(Ⅰ)—H_2O_2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 【作者】:任凤莲 吴南 吴心传【期刊】江西科学【全文链接】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JSKX200004004&dbname=cjfd2000【序号】:3【题名】茜素紫显色检测Cu~+催化H_2O_2产生的羟自由基 【作者】:任凤莲 吴南 吴心传【期刊】应用化工【全文链接】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SXHG200004010&dbname=cjfd2000【序号】:4【题名】水杨基荧光酮荧光法测定钴Ⅱ-过氧化氢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 【作者】:任凤莲 吴南 等【期刊】分析化学【全文链接】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FXHX200101016&dbname=cjfd2001【序号】:5【题名】茜素紫显色剂检测Fenton反应产生的• OH 【作者】:任凤莲 吴南 等【期刊】化学试剂【全文链接】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HXSJ200101016&dbname=cjfd2001【序号】:6【题名】H_2O_2-Co~(2+)产生的羟自由基的溴邻苯三酚红氧化法检测【作者】:任凤莲 吴南 等【期刊】分析测试学报【全文链接】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TEST200102014&dbname=cjfd2001【序号】:7【题名】溴邻苯三酚红氧化法检测Cu~+和H_2O_2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作者】:任凤莲 吴南 等【期刊】冶金分析【全文链接】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YJFX200106002&dbname=cjfd2001【序号】:8【题名】苯基荧光酮荧光法测定Sn~(2+)H_2O_2体系产生的• OH【作者】:任凤莲 吴南 等【期刊】精细化工中间体【全文链接】http://epub.cnki.net/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HNHG200104019&dbname=cjfd2001

  • 辣椒中掺色素椒,却能检出苏丹红4号!

    辣椒中掺色素椒,却能检出苏丹红4号!

    辣椒作为一种最常用的调味品,已经在人们的餐桌上占了很大的地盘了。对于这种日常不可缺少的食材,可要注意它的安全哦!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7/201407122238_506415_1609327_3.jpg一位熟悉辣椒加工行业的“深喉”给华商报提供线索:“兴平有些辣椒加工厂为了提升辣椒面的卖相,添加了一种名叫油溶红的工业染料。”兴平的一位辣椒加工店的老板焦某说,加工辣椒面时,会加入一种“色素椒”。“色素椒”也是一种辣椒,其颜色鲜红,打成粉末与普通辣椒面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就可达到给普通辣椒面染色的效果。一般加工辣椒面,“色素椒”与普通辣椒面的比例为3∶7,七成普通辣椒面掺入三成“色素椒”,若想要辣椒面的色相更加红艳,“色素椒”与普通辣椒面的比例可调整至4∶6。面状的“色素椒”按一定比例掺入普通辣椒面内,并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用油,搅拌后将这种混合体放至碾盘上用石碾碾轧,工人说这样做是为了让普通辣椒与“色素椒”更好地融合。果然,此前红中带黄的普通辣椒面,在经过一番加工之后,立刻变得光亮鲜红。焦某所加工的辣椒面中,真的掺入了油溶红吗?7月1日,华商报记者前往具有第三方独立检测资质的西安康派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对焦某所加工的辣椒面进行了检测。检测报告显示,在焦某所加工的辣椒面中,每千克辣椒面中含有苏丹红4号0.79毫克。 “辣椒面样品中检出苏丹红4号,就可以断定辣椒面中被添加了油溶红。”西安康派斯质量检测有限公司食品室主任贺菲表示,我国《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和《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中,都已明确禁止将苏丹红添加于辣椒及辣椒酱制品中。哥决定了,为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以后还是买干辣椒,自己磨成辣椒面吃。我都这样愉快决定了,你呢?

  • 【原创大赛】一种检测辣椒红素含量的方法

    【原创大赛】一种检测辣椒红素含量的方法

    1.前言: 辣椒红素是从成熟红辣椒果实中提取的四萜类天然色素,属类胡萝卜素。辣椒红素色泽鲜艳,色价高,着色力强,保色效果好,安全性高,在食品工业应用广泛,可用于水产品、肉类、糕点、色拉、罐头、饮料等各类食品的着色。作为一种天然色素,[url=http://baike.baidu.com/item/%E8%81%94%E5%90%88%E5%9B%BD%E7%B2%AE%E5%86%9C%E7%BB%84%E7%BB%87][color=windowtext]联合国粮农组织[/color][/url](FAO)和[url=http://baike.baidu.com/item/%E4%B8%96%E7%95%8C%E5%8D%AB%E7%94%9F%E7%BB%84%E7%BB%87][color=windowtext]世界卫生组织[/color][/url](WHO)将辣椒红素列为A类色素,在使用中不加以限量。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辣椒红素可应用于多种食品、医药以及化妆品中。目前测定辣椒红素的方法有薄层色谱法、比色法,也有采用HPLC测定的报道,但仅限于检测辣椒中的辣椒红素,未见有香肠中辣椒红素的检测方法,因此,目前急需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来进行香肠中辣椒红素的检测。2.分析步骤2.1储备液的配制 准确称量10.00mg辣椒红素,溶解到丙酮中,定容到10mL,作为1000μg/mL的储备液(实际浓度应乘以辣椒红素的纯度),置于-18℃冷藏保存;2.2标准中间液的配制 准确量取2mL辣椒红素,溶解到正己烷中,定容到10mL,作为200μg/mL的中间液,置于4℃冷藏保存;2.3标准工作曲线的配制 用标准中间液配制成1、2、5、10、20、50、100μg/mL的标液作为工作曲线用的标准溶液。2.4样品处理 精确称取2.00样品于50mL离心管中,15mL的丙酮超声提取30min,离心,上清液转移至100ml梨形瓶中。残渣用15ml丙酮重复提取一次,离心,上清液合并到梨形瓶中。37℃旋干(若最后有水残留,加异丙醇旋干)。用2mL正己烷复溶,过膜,上机。2.5 HPLC测定2.5.1仪器条件(Agilent 1260 )2.5.2色谱参数:色谱柱:Agilent ZORBAX RX—SIL,5μm,4.6mm *250mm柱温:30℃流速:0.8mL/min进样量:20μL流动相:正己烷:乙醇=90:10(V/V)3.结果与分析3.1保留时间: 20mg/L与50mg/L辣椒红素通过RX—SIL色谱柱分离,确定保留时间,如下图:[align=center][img=,490,15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8/201708071527_01_3081717_3.png[/img][/align][align=left]3.2检出限 在基质中添加相当于样品含有1.0mg/L的标准品,经前处理上机检测,计算其信噪比(S/N)>10,如图:[/align][align=center][img=,490,26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8/201708071529_01_3081717_3.png[/img][/align][align=left]3.34.4 线性关系 精密吸取辣椒红素标准品,用正己烷溶稀释成系列浓度为1,2,5,10,20,50,100,200mg/L标准溶液,分别进样测定,以峰面积响应为纵坐标,辣椒红素浓度为横坐标,得到辣椒红素的回归方程为Y=8.05659X-0.09749,相关系数:0.9998,线性关系良好。[/align][align=center][img=,490,39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8/201708071530_01_3081717_3.png[/img][/align][align=left]4.5 空白样品添加回收:[/align][align=center] [table=352][tr][td=4,1]回收率[/td][/tr][tr][td=1,2]名称[/td][td=1,2]添加浓度[/td][td=2,1]回收率%[/td][/tr][tr][td] 火腿肠[/td][td]香肠[/td][/tr][tr][td=1,6]辣椒红素[/td][td]spike-1mg/kg-1[/td][td]88.71[/td][td]91.27[/td][/tr][tr][td]spike-1mg/kg-2[/td][td]82.63[/td][td]85.42[/td][/tr][tr][td]spike-1mg/kg-3[/td][td]84.25[/td][td]86.33[/td][/tr][tr][td]spike-1mg/kg-4[/td][td]95.62[/td][td]95.1[/td][/tr][tr][td]spike-1mg/kg-5[/td][td]91.59[/td][td]89.74[/td][/tr][tr][td]spike-1mg/kg-6[/td][td]88.48[/td][td]84.55[/td][/tr][tr][td=2,1]RSD%[/td][td]5.36[/td][td]4.57[/td][/tr][tr][td=1,2]辣椒红素[/td][td]spike-20mg/kg[/td][td]93.24[/td][td]96.68[/td][/tr][tr][td]spike-100mg/kg[/td][td]98.44[/td][td]98.69[/td][/tr][/table][/align][align=left]添加回收选取市场上香肠及火腿肠做质控实验,回收均在80%-100%之间,方法稳定性良好。[/align][align=left]5.0 结语[/align][align=left] 初步用正相色谱做脂溶性物质,对此类型化合物较理想,后续继续尝试中。[img]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default/em09510.gif[/img][/align]

  • 番茄红素分不开 异构体

    我在做番茄红素的检测 用液相色谱 标品在仪器上跑出两个分不开大小相似的峰 不知道是不是异构体 谁做过 请指点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