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科立前列内脂二醇

仪器信息网科立前列内脂二醇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科立前列内脂二醇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科立前列内脂二醇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科立前列内脂二醇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科立前列内脂二醇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科立前列内脂二醇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科立前列内脂二醇相关的解决方案。

科立前列内脂二醇相关的资讯

  • 百灵威独家提供Ferak Berlin β-丙内酯
    新春伊始,百灵威与德g有名高纯化学品生产商&mdash &mdash Ferak Berlin GmbH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百灵威将在中g(包括香港、澳门)dj代理Ferak公司明星产品&beta -丙内酯(&beta -Propiolactone),并全面负责销售、技术应用与支持等各项业务。在疫苗生产用原、辅料的全球制造商中,s屈y指的是德gFerak Berlin公司。该公司提供的&beta -丙内酯,是专用于预防狂犬病、出血热等灭活类疫苗生产的z佳灭活剂。创立于1954年的Ferak Berlin,主要业务是实验室化学品,外包研发和有机合成产品,尤其是高难度的化合物合成与工艺开发。公司有3个生产基地,产品远销世界40多个g家地区。明星产品&beta -丙内酯(BPL)具有COS by the EDQM、DINISO9001:2008权威认证,易水解、无残留、无危害,可直接作用于病毒或病原物核酸;灭活时间短,效果明显,可大大缩短疫苗的生产周期。因此,自1984年&beta -丙内酯作为狂犬病疫苗灭活剂问世以来,已被世界各g的工厂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疫苗的生产之中,在造福人类的救治活动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目前,百灵威已具备提供50万种化学品和数百项专业服务的能力,包括生命科学、药物研发和环境保护等l域。这些产品和服务推动了祖g科技和工业生产的蓬勃发展,创造出了大量的高纯精细产品,对食品安全,净化空气环境,高效药物研发,征服人类顽症以及新能源开发等,正在发挥出j其重要的作用和贡献。
  • 华东师大研究揭示抗疟剂显现治疗前列腺癌潜力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易正芳及同事近日的一项新研究报告称,抗疟化合物可抑制小鼠前列腺癌和肿瘤转移。相关成果12月14日凌晨发表于《自然—通讯》。前列腺癌的生长依赖雄性激素及其受体。临床试验表明,可阻断雄激素受体的药物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策略。但前列腺癌可能对这些药物表现出抵抗性,因为雄激素受体有替代表达形式,而目前的药物无法抑制它们。为了寻找新型雄激素受体阻断剂,研究人员对自然化合物库进行了筛选,发现抗疟剂臭椿酮是可以阻断所有不同形式雄激素受体的有力抑制剂。在细胞和小鼠中,该药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肿瘤转移形成。事实上,该药与影响雄激素受体稳定性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导致肿瘤细胞内的受体降解。研究者认为可考虑使用该药治疗对现有疗法具有抵抗力的前列腺癌,而且它有助于推动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 全自动特性粘度仪在聚己内酯(PCL)材料中的应用
    聚己内酯(PCL)材料是一种以二元醇为引发剂,由己内酯开环聚合而得到的热塑性结晶聚酯。熔点为59~64℃,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60~65℃,表现为典型的树脂特性,具有一定刚性和强度,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可作为改性剂提高其他高聚物的某些性能。聚已内酯(PCL)材料的结构单元由五个非极性亚甲基和一个极性酯基组成,这种结构使得聚己内酯(PCL)材料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和加工型,并且这种结构特点也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因而广泛应用于绿色环保材料和医用材料领域之中。根据GB/T 37642-2019标准中规定了聚己内酯(PCL)材料在生产及研发品控中的各项指标及方法,其中乌氏粘度法测定的特性黏度是其核心指标之一。聚己内酯(PCL)材料特性黏度的测定过程中,常使用自动特性粘度仪作为分析仪器,在大幅减轻人员操作负担的同时,更精准、高效的进行实验。IV3000系列全自动特性粘度仪具有操作方便,分子量适用范围广泛,数据重复性良好等优点,所以成为聚己内酯(PCL)材料等高分子材料化验分析中的常用实验仪器,为聚己内酯(PCL)材料的研发及生产提供更精准的实验数值参照。以杭州卓祥科技有限公司的IV3000系列全自动特性粘度仪、MSB系列多位溶样块、ZPQ智能配液器一整套黏度测试设备为例: 实验流程:1. 智能配液过程使用ZPQ智能配液器进行配液,点击配液功能后,直接输入浓度和质量(可通过连接天平直接获取),可直接计算出所需要的目标体积进行移液并且精度可达0.1%。可避免因手动配液方法导致的精度差、效率低及数据误差等问题。ZPQ智能配液器还具有密度计算功能,移取液体体积后,输入质量(可与天平通讯,直接获取),即可自动计算出密度值。2. 溶样过程MSB系列多位溶样块,采用金属浴的方式进行加热溶样并具有自动搅拌功能,同时最多可容纳15个样品。溶样效率快、转速可调、溶样时间可调、溶样温度可调、溶样温度最高可达180℃。3. 测试过程IV3000系列全自动特性粘度仪可实现自动连续测量,全程无需人员看管。并且采用的智能红外光电传感器,保证测量时间可精确到毫秒级,可有效确保实验数据的精度,避免人工实验导致误差。4. 测试结果:IV3000系列全自动特性粘度仪连接电脑端,得出结果可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并有数据储存、多样化粘度分析报表等多种功能。5. 粘度管清洗干燥过程:仪器自动排废液、清洗并干燥粘度管,粘度管无需从浴槽中取出,粘度管不易损坏,减少耗材成本支出。清洗模式可多种选择,同时具有废液分类收集功能,减少废液回收成本及避免因多种废液混合导致的风险。IV3000系列全自动特性粘度仪可实现自动测试、自动排废液、自动清洗及干燥,告别了粘度管是耗材的时代。
  • 纳博热发布Nabertherm带内置废气清洁装置的灰化炉新品
    L ../11 BO型灰化炉专为需要焚烧大量样品的工艺而设计。应用领域有如食品的灰化,注塑模具的热清洗或对烧失量的确定。另一种应用是陶瓷产品的脱脂,例如在增材制造之后。灰化炉具有一个被动安全系统和一个内置的废气后处理器。通过排气扇将废气排出,同时向炉内输送新鲜空气,从而保证总是有足够的氧气用于灰化过程。在此,进入的空气从窑炉加热装置后经过,由此得到预热,从而可以确保达到良好的温度均匀性。产生的废气将由炉膛导入内置的后燃烧装置中,它们在那里得到进一步燃烧并被催化式清洗。可以在灰化过程(至最高温度600 ℃)结束后直接进入后续过程至最高1100 ℃。??最高温度 600 ℃用于灰化过程??最高温度 1100 ℃用于后续过程??从三面加热(两侧和底部)??陶瓷加热板带有内置的加热丝??通过用不锈钢纹理板制成的双壁式外壳实现很低的外部温度和很高的稳定性??只使用根据TRGS 905标准分类为不致癌的一类或二类纤维材料??钢制收集盘,用于保护窑炉底部??机械式锁定件在弹簧辅件的帮助下关闭炉门(铰链门),可防止炉门在无意间被打开??在排气通道中进行热力式/催化式后燃烧,直至温度最高达600 ℃??后燃烧装置的温度控制器可调温至最高850 ℃??排气情况被监测??通过底部加热板预热进气??过温保护限制器,根据EN 60519-2标准热力保护级别2调节断开温度,以防止窑炉和工件超温??明确的应用请遵守操作手册??纳博热控制器的NTLog基本功能:用一个USB闪存记录工艺数据??控制器的说明参见样本第72页额外配置??通过用于监视、记录和控制的VCD软件包进行工艺控制和记录见第样本75页创新点:L ../11 BO型灰化炉专为需要焚烧大量样品的工艺而设计。相较传统灰化炉,此款灰化炉具有一个被动安全系统和一个内置的废气后处理器,还可用于陶瓷照片的脱脂。Nabertherm带内置废气清洁装置的灰化炉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无创筛查前列腺癌新方法
    2014年9月2日华盛顿 癌症筛查是预防癌症死亡的极其重要的工具,越早发现病例越可及早治疗。尽管现存已有很多对不同类型的癌症的筛查方法,仍然需要更安全,廉价,和有效的筛查方法来挽救更多的生命。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近日,由中国广东医学院的李绍新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证实了一种无创筛查前列腺癌的新方法的潜力。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成功测试了这项方法&mdash 它结合了已存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一种新的精密的分析算法技术&mdash 支持向量机。  如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联合物理协会(AIP)出版的《应用物理快报》中的新文章 所述,他们对68个健康志愿者和93个被临床确诊罹患前列腺癌的病人的血液样本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结合支持向量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新技术对癌症病例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8.1%。  如果该项技术在临床实验中被证明安全有效,那么它将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工具,帮助医生和患者促进前列腺癌症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李博士说。  &ldquo 结果表明, 无标记血清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有很大潜力被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无创筛查,&rdquo 李博士说。&ldquo 和传统的筛查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非创伤性,高敏感性和简单。&rdquo   一种常见的癌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首要癌症死因。每年有899,000新增病例,死亡人数达260,000,占全球范围内癌症致死人数的6%。1/6的男性会在他们的一生中罹患这种癌症。  多年来, 尽管通过检测蛋白质标记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浓度提升就可以筛查前列腺癌症的早期病例,但这种方法远不完美,因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的提升可以是由很多和癌症无关的因素引起的。这样就会导致过度诊断,不舒服的组织活检和其他不必要的治疗,价格昂贵而且会有严重的副作用。 正因为如此,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目前(USPSTF)不建议基于PSA的前列腺癌筛查方法。  据李博士所说,已经有很多科学家在考虑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应用在癌症检测方面,因为这种具有表面敏感性的光谱技术已经问世好多年,其敏感性可识别低丰度关键分子,如污染物表面的杀虫剂残留。这就使得这项光谱技术可完美的应用于辨别DNA, 蛋白质和脂肪分子的细微信号, 也是李博士的团队所致力研究的方向。  李博士说,挑战在于如果有光谱信号的改变,变化往往是非常细微的。对比从68个健康志愿者和93个前列腺癌症病人身上抽取的血清样本,二者光谱信号的差别十分微小几乎探测不出来。为了准确地区分这些血清样本,李博士的研究组使用了强大的光谱数据处理算法技术&mdash 支持向量机, 这样才有效地显示出了样本光谱信号的区别。  李博士说,尽管这项工作还是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研究结果已经显示出血清拉曼光谱结合支持向量机在无创前列腺癌症的筛查方面的潜力。李博士补充说,下一步的研究将对现有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并探索该技术是否能被用于区分癌症的分期。  该研究文章, "Noninvasive prostate cancer screening based on serum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s authored by Shaoxin Li, Yanjiao Zhang, Junfa Xu, Linfang Li, Qiuyao Zeng, Lin Lin, Zhouyi Guo, Zhiming Liu, Honglian Xiong and Songhao Liu,于2014年9月2日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过此日期,可通过http://scitation.aip.org/content/aip/journal/apl/105/9/10.1063/1.4892667在线访问。  文章的作者来自广东医学院,广东省医学分子医学诊断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师范大学。
  • 莱伯泰科再添利器,让实验室安全自制高纯液氮不再是梦!
    液氮是一种惰性、无色、无臭,温度极低(-196°C)的液体,广泛应用于医疗、制药、化工材料、冶金、食品等多个领域。实验室通常使用液氮杜瓦罐储存液氮,而在液氮的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造成液氮泄露,将导致人员冻伤、缺氧等安全风险。你是否经常见到这些场景?莱伯泰科推出了LNG系列液氮发生器,与运输液氮到液氮杜瓦罐相比,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是一种简单即插即用的液氮解决方案。原理简述:通过将压缩空气除尘过滤后导入到吸附塔中,经选择性地吸附去除氧气、二氧化碳等杂质气体,产生高纯度氮气。之后通过安装在杜瓦瓶中的冷头,将瓶中的氮气冷却到-196°C从而制备高纯度液氮。内置的PSA制氮机结合制冷机、氦气压缩机和内置杜瓦罐,通过彩色触摸屏控制,一键即可全自动运行。莱伯泰科提供多种规格的液氮发生器能满足大部分相关应用和仪器的需求,并将产生的液氮储存在牢固的不锈钢杜瓦罐内。以空气为原料每天稳定制备10-80L液氮,纯度高达99.5%,而杜瓦罐的储存量为20 – 210 L。为什么选择莱伯泰科液氮发生器?l 全自动液氮生产,免除搬运,减少运输过程中25%的液氮损失。l 高效节能,内置杜瓦罐装填满后自动待机。l 降低运行成本,液氮生产成本只有购买液氮的三分之一。l 洁净- 封闭式PSA制氮循环系统、制冷机、过滤器;确保只有干净干燥的氮气才被注入杜瓦罐,并生产清洁纯净的液氮。 应用领域 NMR核磁共振光谱仪中保持液氦冷却并防止挥发 血液和干细胞样本长期保存 金属处理(快速冷却) IVF (试管受精) 诊所/医院存储样品 超导体研究 科研实验室
  • Genomic: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检测试剂盒2015年实现盈利
    背景  2015年1月12日-15日,第33届JP摩根健康投融资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往年大会上,各家公司都派出重量级阵营,公布上年度经营业绩,发布最新产品,给市场打入强心剂,以获得投资人的青睐。  Genomic Health公司执行总裁Kim Popovits在大会上总结了公司的经营目标以及发展里程。Genomic Health公司执行总裁Kim Popovits  目前,该公司的乳腺癌检测产品Oncotype DX,已经累积检测超过50万份案例。从2013年启动前列腺癌检测,至今已超过1300位医生在推广使用该公司的试剂盒,今年秋天将进行第二阶段的验证研究。虽然Popovits没有明确时间节点,但表明医疗保险报销将是下一个关键转折点。她同时强调,用于检测乳腺癌的Oncotype DX DCIS产品是公司主推产品。根据上个月报告中对1500名患者的案例分析结果显示,Oncotype DX DCIS试剂盒能够准确预测保乳手术后,未来十年内局部复发的风险性。在美国大约5万妇女进行了DCIS检测。  Genomic Health在全球大约有20亿美元的市场需求,仅在西欧地区就至少有4亿美元。该公司在某些地区直接进行销售推广,在2015年这种模式将增加公司产品的市场普及率。在德国大约有2万5千个患者选用了该公司的检测服务,占约20%的市场。在英国有2万个用户,将近10%的市场比例。  一年前,该公司推出液体活检的项目,到2016年将推出基于该技术的检测服务。目前,该前列腺癌和乳腺癌产品总共占据30亿美元市场。增加液体活检后,公司未来几年的市场将扩大到50亿美元。  Genomic Health公司研发部高级执行副总裁Steve Shak在分会讨论中表示,公司计划收集更多的数据来证明产品的有效性。首先公司会选择一个测试平台,然后与用户进行协商。  2015年,该公司希望:1.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检测试剂盒能在年底前实现盈利 2.占据美国乳腺浸润性癌症检测市场的90% 3.增加美国市场DCIS检测的采用率 4.在英国完成检测报销申请 5.实现前列腺癌检测的医疗保险 6.推进液体活检项目。
  • 我国已进入国际认证认可的第二阵容前列
    党中央、国务院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高度重视。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三中全会上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工作报告时,专门提到“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明确将质量认证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就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在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市场监管总局“统一管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作”,“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责划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外保留牌子”。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对于加强市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 (一)概念及内涵1.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概念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简称NQI)的理念最早由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UNCTAD)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在2005年共同提出。2006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提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概念,将计量、标准化、合格评定(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为主要内容)并称为国家质量基础的三大支柱,这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链条,是政府和企业提高生产力、维护生命健康、保护消费者权利、保护环境、维护安全和提高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支撑社会福利、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至今,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概念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2017年,经过国际上负责质量管理、工业发展、贸易发展、监管合作的10个相关国际组织共同研究,在2018年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发布的《质量政策——技术指南》一书中提出了新的质量基础设施定义。新定义指出,质量基础设施是由支持与提升产品、服务和过程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性所需的组织(公、私)与政策、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和实践构成的体系。同时指出,质量基础设施体系涉及消费者、企业、质量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机构、政府治理五个方面;还特别强调,质量基础设施体系依赖于计量、标准、认可(从合格评定中单列出来)、合格评定和市场监督。 2.合格评定的概念 根据国际标准ISO/IEC17000《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中的定义,合格评定(Conformity Assessment)是指“与产品、过程、体系、人员或机构有关的规定要求得到满足的证实”。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出版的《合格评定建立信任》指出,商业顾客、消费者、用户和政府官员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环保、安全性、经济、可靠性、兼容性、可操作性、效率和有效性等特征都有期望,证明这些特征符合标准、法规及其他规范要求的过程称为合格评定。 合格评定提供了按照有关标准、法规和其他规范以满足相关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这些期望的手段。它有助于确保产品和服务按照要求或承诺提交。换句话说,合格评定建立信任,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主体的需求,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者可从合格评定中获益,因为合格评定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产品或服务的依据。 ——对于企业而言,制造商和服务提供者需要确定其产品和服务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并按顾客的期望提供,从而避免因产品失效在市场上遭受损失。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也能从合格评定中获益,因为合格评定为其提供了执行法律法规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手段。 3.合格评定的主要类型 合格评定主要包括检测、检验、认证、认可四种类型。根据国际标准ISO/IEC17000《合格评定 词汇和通用原则》中的定义: (1)检测(Testing)是“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一个或多个特性的活动”。 通俗地说,就是依据技术标准和规范,使用仪器设备,进行评价的活动,其评价结果为测试数据。 (2)检验(Inspection)是“审查产品设计、产品、过程或安装并确定其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根据专业判断确定其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的活动”; 通俗地说,就是依靠人的经验和知识,利用测试数据或者其他评价信息,作出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判定活动。 (3)认证(Certification)是“与产品、过程、体系或人员有关的第三方证明”;通俗地说,就是指由具备第三方性质的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人员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合格评定活动。 (4)认可(Accreditation)是“正式表明合格评定机构具备实施特定合格评定工作的能力的第三方证明”。 通俗地说,就是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验机构、实验室的技术能力予以证明的合格评定活动。 由上述定义可知,检验检测和认证的对象是产品、服务和企业组织(直接面向市场);而认可的对象是从事检验检测和认证的机构(间接面向市场)。 4.合格评定活动的属性 按照从事合格评定活动的属性,可分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三类。 ——第一方。指由制造商、服务商等供方实施的合格评定,比如生产企业为满足自身研发、设计和生产需要而开展的自检、内审等。 ——第二方。指由用户、消费者或采购商等需方实施的合格评定,比如采购方对采购货物进行的检测、验货等。 ——第三方。指由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三方机构实施的合格评定,比如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各类认可活动等。认证、认可和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活动都属于第三方合格评定。 相比第一方和第二方的合格评定,第三方合格评定通过由具有独立地位和专业能力的机构严格依据国家或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实施,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而获得市场各方的普遍承认,不但能够有效保证质量、保障各方利益,而且能够增进市场信任、促进贸易便利。 5.合格评定结果的体现 合格评定的结果通常以证书、报告、标志等书面形式向社会公示。通过这种公示性证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以获得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的普遍信赖。主要形式有: ——认证证书、标志; ——认可证书、标志; ——检验证明、检测报告。 (二)起源及发展1.检验检测检验检测一直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和科研等活动。随着生产和交易活动对商品质量控制的需要,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的检验检测活动日益发展。到了工业革命后期,检验检测技术及仪器设备已经高度集成和复杂,逐渐产生了专业从事测试、校准、检定的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自身也成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领域。随着贸易的发展需要,出现了专门向社会提供产品安全测试、货物鉴定等质量服务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比如1894年成立的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在贸易交往和市场监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认证1903年,英国开始依据英国工程标准协会(BSI)制定的标准,对经检验合格的铁轨产品实施认证并加施“风筝”标识,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产品认证制度。到了20世纪30年代,欧美日等工业国家都相继建立了本国的认证认可制度,特别是针对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特定产品,纷纷推行强制性认证制度。 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发展,为避免重复认证,便利贸易,客观上需要各国对认证活动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规则程序,以此为基础实现认证结果的相互承认。到了20世纪70年代,欧美各国除了在本国范围内推行认证制度外,开始进行国与国之间认证制度的互认,进而发展到以区域标准和法规为依据的区域认证制度。最典型的区域认证制度是欧盟的CENELEC(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电工产品认证,随后发展的欧盟CE指令。 随着国际贸易日益全球化,建立世界范围内普遍通行的认证制度成为大势所趋。到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在多种产品上实施以国际标准和规则为依据的国际认证制度,比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建立的电工产品安全认证制度(IECEE)。此后逐渐由产品认证领域扩展到管理体系、人员认证等认证领域,比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动建立的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依此标准开展的认证活动。 3.认可随着检验检测、认证等合格评定活动的开展,各类从事检验检测、认证活动的合格评定机构纷纷出现,良莠不齐,使得用户无从选择,甚至有些机构还损害了相关方利益,引发要求政府规范认证机构、检验检测机构行为的呼声。为了保证认证、检验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公正性,认可活动应运而生。1947年,第一个国家认可机构——澳大利亚NATA成立,首先对实验室进行认可。到了20世纪8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本国认可机构。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新兴国家也都相继建立了认可机构。 认证制度随着起源和发展,逐渐从产品认证发展到管理体系认证、服务认证、人员认证等种类;认可制度随着起源和发展,逐渐从实验室认可发展到认证机构认可、检验机构认可等种类。(三)功能及作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之所以是市场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概括起来说,体现为“一个本质属性、两个典型特征、三个基本功能、四个突出作用”。 ——“一个本质属性”:传递信任,服务发展。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一切市场交易行为都是市场主体基于相互信任的共同选择。随着社会分工和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由具备专业能力的第三方对市场交易标的(产品、服务或企业组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证实,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必要环节。获得第三方的认证认可,能够显著增进市场各方的信任,从而解决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降低市场交易风险。认证认可制度诞生后,迅速广泛应用于国内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之中,向消费者、企业、政府、社会和世界传递信任。在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认证认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特性将日益显现。 ——两个典型特征:市场化、国际化。 一是市场化特征。认证认可起源于市场、服务于市场、发展于市场,广泛存在于产品和服务等市场交易活动之中,能够在市场中传递权威可靠信息,建立市场信任机制,引导市场优胜劣汰。市场主体采用认证认可手段,可以实现互信互认,打破市场和行业壁垒,促进贸易便利化,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市场监管部门采用认证认可手段,可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优化市场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降低监管成本。 二是国际化特征。认证认可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国际上普遍将认证认可作为规范市场和便利贸易的通行手段,并建立统一标准、统一程序和统一体系。主要体现在:其一,国际上在诸多领域成立了国际合作组织,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认可论坛(IAF)、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等。它们的宗旨就是建立国际统一的标准和认证认可制度,实现“一次检验、一次检测、一次认证、一次认可、全球通行”。其二,国际上已建立了全方位的认证认可标准和准则,并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对外发布,目前已发布36项合格评定国际标准,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同时,世界贸易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WTO/ TBT)也对各国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进行规范,确立了合理目标、对贸易影响最小化、透明度、国民待遇、国际标准和相互承认原则,以尽可能减少对贸易影响。其三,国际上普遍应用认证认可手段,一方面作为保证产品、服务符合法规标准要求的市场准入措施,如欧盟CE指令、日本PSE认证、中国CCC认证等强制性认证制度;一些国际市场采购体系如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也将认证认可作为采购准入条件或评价依据。另一方面作为贸易便利化措施,通过双多边互认避免重复检测认证,如国际电工委员会建立的电子电工产品测试及认证体系(IECEE)、电子元器件质量合格评定体系(IECQ)、防爆电气产品认证体系(IECEX)等互认安排覆盖全球90%以上经济体,极大地便利了全球贸易。 ——三个基本功能:质量管理“体检证”、市场经济“信用证”、国际贸易“通行证”。 认证认可,顾名思义是对产品、服务及其企业组织进行符合性评价并向社会出具公示性证明,满足市场主体对各类质量特性的需求。在政府部门减少准入限制之“证”的情况下,市场主体间增进互信便利之“证”的功能越发不可或缺。 一是质量管理的“体检证”。认证认可是依据标准、法规等要求,运用多种质量管理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合乎标准规范进行诊断和改进的过程,是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通过认证认可活动,能够帮助企业识别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和风险因子,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企业获得认证,需要经过内审、管理评审、工厂检查、计量校准、产品型式试验等多重评价环节,获证后还需定期进行证后监督,这意味着全套“体检”,能够持续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从而切实加强质量管理。 二是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在市场中传递权威可靠信息,有助于建立市场信任机制,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并引导市场优胜劣汰。获得第三方权威认证,是证明企业组织具备参与特定市场经济活动资质能力、证明其提供商品或服务符合要求的信用载体。例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内外招投标、政府采购通常对参与竞标企业设立的基本条件,涉及环境、信息安全等特定要求的还会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作为资质条件;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国家“金太阳”工程等将节能产品认证、新能源认证作为准入条件。可以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为市场主体提供了信用证明,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为市场经济活动发挥着传递信任这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认证认可由于国际化的特征,各国都倡导“一次检验检测,一次认证认可,国际通行互认”,因而能够帮助企业和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发挥着协调国际间市场准入、促进贸易便利等重要功能,是多双边贸易体制中促进相互市场开放的制度安排。多边领域,认证认可既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促进货物贸易的国际通行规则,也是食品安全倡议、电讯联盟等一些全球采购体系的准入条件;双边领域,认证认可既是自贸区(FTA)框架下消除贸易壁垒的便利工具,也是各国政府间关于市场准入、贸易平衡等贸易磋商谈判的重要议题。在许多国际贸易活动中,都把国际知名机构出具的认证证书或检测报告作为贸易采购的前提条件,以及贸易结算的必备依据;不光如此,不少国与国之间的市场准入谈判,都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作为重要内容,写入贸易协定。 ——四个突出作用:改善市场供给、服务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市场开放。 一是面向市场主体引导提质升级,增加市场有效供给。目前所有国民经济门类和社会各领域都已全面推行认证认可制度,形成了涵盖产品、服务、管理体系、人员等各种认证认可类型,能够满足市场主体和监管部门的各方面需求。通过认证认可的传导反馈作用,引导消费和采购,形成有效的市场选择机制,倒逼生产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增加市场有效供给。近年来,认监委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发挥认证认可既能保“安全底线”、又能拉“质量高线”的作用,在获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在食品、消费品和服务领域推行高端品质认证,激发了市场主体自主提升质量的积极性。 二是面向政府部门支撑行政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效能。国际上一般将市场分为前市场(销售前)和后市场(销售后)两个环节。无论是在前市场的准入和后市场的事中事后监管中,认证认可都能够促进政府部门转变职能,通过第三方实行间接管理,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在前市场准入环节,政府部门通过强制性认证、约束性能力要求等手段,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的领域实行准入管理;在后市场监管环节,政府部门在事中事后监管中,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专业化优势,将第三方认证结果作为监管依据,保证监管的科学性、公正性。在充分发挥认证认可作用的情况下,监管部门不需把主要精力放在全面监管数以亿计的微观企业及产品上,而是应重点监管数量有限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借助这些机构将监管要求传导到企业身上,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是面向社会各方推动诚信建设,营造市场良好环境。政府部门可以将企业及其产品、服务的认证信息作为诚信评价和征信管理的重要依据,健全市场信任机制,优化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方面,通过认证认可手段,确保进入市场的企业及其产品、服务符合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起到源头把关、净化市场的作用;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方面,认证认可向市场提供独立公正、专业可信的评价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源错配,形成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起到规范市场秩序、引导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优化市场消费环境方面,认证认可最直接的功能就是指导消费,帮助消费者识别优劣,避免遭受不合格产品的侵害,并且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改进产品和服务,起到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升消费品质的作用。 四是面向国际市场促进规则对接,提升市场开放程度。世界贸易组织《技术贸易壁垒协定》将合格评定作为各成员方共同使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要求各方合格评定措施不得对贸易带来不必要障碍,并鼓励采用国际通行互认的合格评定程序。我国“入世”时,作出了统一市场合格评定程序、对国内外企业及产品给予国民待遇的承诺。采用国际通行互认的认证认可方式,可以避免内外监管的不一致和重复,提高市场监管的效率和透明度,有助于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我国经济“走出去”“引进来”提供便利条件。随着“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加快推进,认证认可的作用更加显现。我国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就把认证认可作为促进贸易畅通和规则互联互通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与东盟、新西兰、韩国等达成的自贸区协定中,都作出了认证认可方面的互认安排。 二、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发展概况(一)发展历程 认证认可在我国是“舶来品”。我国认证认可制度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认证认可工作试点和起步阶段(1978—1991年) ——认证领域。1978年,我国重新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始了解到认证是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1981年,我国加入国际电子元器件认证组织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产品认证机构—中国电子元器件认证委员会,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借鉴国外认证制度的开始。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相继建立了关于家用电器、电子娱乐设备、医疗器械、汽车、食品、消防产品等的一系列产品认证制度。 ——认可领域。1980年,原国家标准局和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共同派员组团参加国际实验室认可大会(ILAC),国际认可活动在我国开始萌芽。1985年,开始推行实验室认可制度。 2.认证认可工作全面推行阶段(1991—2001年) 1991年5月,国务院第83号令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的质量认证工作由试点起步进入了全面规范推行的新阶段。 ——认证领域。这一阶段,除全面建立和实施产品认证外,在管理体系认证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继建立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制度。 在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认证制度是原国家技术监督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针对国产品安全准入为主的“长城标志”认证制度和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针对进口商品安全准入的“CCIB标志”认证制度。 ——认可领域。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相继成立了中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CRBA)、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和中国产品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P),开展国内市场的认可工作;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继成立了中国国家进出口企业认证机构认可委员会(CNAB)、中国进出口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CIBLAC),开展进出口领域的认可工作。 3.统一的认证认可制度建立和实施阶段(2001年至今) 我国从国际上引入认证认可制度后,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不同部门在各自行业领域分别推行,客观上造成各自为政、多头管理、重复认证等一系列弊端。最为突出的是,由于当时内外贸市场分割,对国产品和进口产品分别实施两套不同的认证制度,不符合国际通行的国民待遇原则。在“入世”谈判时,这一问题成为谈判焦点。在中国“入世”议定书中,我国政府作出了统一建立产品认证制度的承诺,涉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条款多达23项。2001年8月,为了适应我国“入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质检总局,并成立国家认监委,这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统一的认证认可管理体系。 ——管理部门统一:国家认监委作为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 ——法规统一:2003年11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认证认可条例》,该条例建立了既适应国际通行规则、又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认证认可管理制度。 ——认证体系统一:以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为核心,建立了国家统一管理的认证制度体系。2002年5月,国家正式实施了新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核心是对国产品和进口产品实现“四个统一”(即统一产品目录、统一适用的国家标准、技术规则和实施程序、统一标志、统一收费标准),以此取代“CCIB标志”认证和“长城标志”认证。 ——认可体系统一:2002年8月,在原进出口和国内两套认可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认可体系;2006年3月,为适应国际认可组织的要求和变化,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合并,成立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作为唯一的国家认可机构。 2018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统一管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工作。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责划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外保留牌子。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进入新时代。(二)工作体系 认监委成立以来,根据国际通行规则和我国发展实际,构建了与国际全面接轨的认证认可体系,全方位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有目共瞩的积极作用。 1.法律体系。建立了以《认证认可条例》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已有19部法律、17部行政法规、14部规章明确写入认证认可的条款。 2.制度体系。依据国际规则和国情实际,建立了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认证制度、国家认可制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认证人员注册制度等,全面涵盖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活动。目前,强制性产品认证共覆盖19大类142种产品;自愿性认证共包括产品、服务、管理体系3大类49项小类;认可共包括12项基础认可制度、27项专项认可制度。 3.组织体系。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实施” 原则,建立了以市场监管总局(认监委)作为主管部门、相关部委和单位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作为议事协调机构、全国各地认证监管部门作为执法监督主体、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机构作为实施主体的组织机构体系。 4.监管体系。建立了“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对认证机构、认可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实行准入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 5.标准体系。将36项合格评定国际标准全部等同转换为国家标准,已发布94项国家标准、136项行业标准,统一规范了评价依据。 6.国际合作互认体系。共计加入21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对外签署13份多边互认协议和121份双边合作互认安排。此外,我国已与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双边合作关系,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便利化安排。(三)发展数据 1.证书数 截至2018年底,累计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193.7万张,其中,强制性产品认证64.3万张,自愿性认证证书129.4万张。证书总数比2017年底增长10.5%。 2.企业数 (1)获证组织:62.5万余家;(2)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效证书涉及企业:73569家(其中,境外企业5352家,境内企业68217家)。 3.机构数 共有认证机构481家、检验检测机构3.9万余家;获得认可资格的认证机构171家,获得认可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10439家。 我国累计颁发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证书、获证组织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产值超过2700亿元,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 (四)工作成效 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对外开放贸易,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保障质量安全方面。切实发挥强制性认证实施市场准入的“保底线”作用,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了消费者利益。我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以来,灯具产品的抽查合格率由32%提高到94%,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抽查合格率由不足10%提高到97%。 2.提高供给质量方面。切实发挥自愿性认证促进质量提升的“拉高线”作用,在百万家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在智能马桶盖、电饭锅、智能家电等消费品和医疗保健、养老、金融等服务领域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在食品农产品行业推行有机、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在机器人、北斗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在各地运用认证认可手段培育“浙江制造”“深圳标准”“上海品质”等区域质量品牌,带动了产业和消费提质升级。我国单位GDP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为69.85张/10亿美元,获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率达9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促进绿色发展方面。大力推行节能低碳环保认证认可制度,开展温室气候排放第三方核查审定,多措并举引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2016年11月,国务院下发国办发[2016]86号文件,决定将目前分头设立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经对获得认证的节能、节水产品测算,“十二五”期间累计节能2.2亿吨标准煤、节水390亿吨。积极探索有机认证助力精准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机制,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446个拥有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全国129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中,有45个来自贫困县。 4.促进对外贸易方面。我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国际互认范围覆盖占全球经济总量90%以上的区域,为我国大量产品、服务出口提供“一次检测,一次认证,全球通行”的便利化服务。以电子产品为例,每年有6万多家中国企业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安全认证测试证书(IECEE-CB),平均降低出口成本1/3以上。以食品为例,“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覆盖的食品贸易占全球食品贸易总额的65%,我国加入该组织互认体系后,每年有4000余家食品企业从中受益。 5.服务政府职能转变方面。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采用认证认可方式替代原有审批许可方式,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促进了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近年来,认监委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铁路、消防、安防、司法鉴定、知识产权保护等认证认可制度,有效提高了行业管理水平;此外,还有北京市海淀区、辽宁省大连市、广东省江门市等地方政府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认证的政府部门达2000多个,显著提高了管理服务效能。 (五)强国指标为准确研判我国认证认可在国际上的发展地位,科学指导认证认可强国建设,国家认监委从2016年开始组织开展认证认可强国评价指标研究,构建了相对科学、系统和完整的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认证认可强国指数1个一级指标,制度建设、服务发展、产业实力、创新驱动、国际影响、基础能力6个二级指标,法律法规、制度供给,贸易促进、安全保障、社会治理,产业规模、质量效益、服务输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专业主导、机构任职、国际互认,机构建设、人才培养16个三级指标。 2.指数测算经过测算,在可进行国际比较的12项指标中,我国在贸易促进、社会治理、产业规模、机构任职等4项指标处于相对领先水平;法律法规、安全保障、专业主导、服务输出、国际互认、人才培养等6项指标处于中等水平;质量效益、技术创新等2项指标相对落后。 综合来看,我国已进入国际认证认可的第二阵容前列,正在加快迈向认证认可强国行列。
  • 中国基因组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今年是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协作组发表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20周年。20年前,我国圆满完成了承担的“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任务。中国科学家通过参与这一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带动了中国基因组学研究从追赶到并跑,从而跻身世界前列。  6月2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和华大基因联合举办“纪念国际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和‘1%项目’完成座谈会”,回顾基因组学发展历程,推动我国生命科学更快、更好地发展。  从1%到第一梯队 基因测序刻上“中国”印记  “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在美国首先启动,进而英、日、法、德相继参与,组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协作组,其核心内容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获得人类全面认识自我最重要的生物学信息。  这场被誉为生命科学领域“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盛宴”,中国要参与吗?  答案是肯定的。1994年,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在谈家桢、吴旻、强伯勤、陈竺、沈岩、杨焕明等科学家倡导下启动。1999年9月,继美、英、日、法、德之后,中国成为第六个“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参与国,也是其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人类基因组由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作为参与这项工作的唯一发展中国家,1999年起,中国集中了一批生物学家参与并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三千万个碱基的排序。”中科院院士、华大基因联合创始人杨焕明说。  2001年8月26日,中国科学家提前高质量完成“1%项目”的基因序列图谱。  “也许‘1%项目’对整个项目而言有些微不足道,但它的实施给我国基因组学发展所带来的意义却是重大的。同时,‘1%项目’也对社会公众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基因及基因组普及教育,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开拓了无限的空间。”杨焕明说。  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使中国平等分享该计划所建立的所有技术、资源和数据,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独立完成大型基因组分析的国家。  杨焕明表示,中国科学家“抢”到的“人类基因组计划”1%份额,让这个人类科技史的重要里程碑上刻下了“中国”二字。更重要的是,它还带动了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从追赶实现并跑,并在测序仪的研制和量产以及生物信息学软件的开发等方面逐渐走向全球第一梯队。  生命科学的“大科学”时代曙光初现  20年来,“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取得的划时代成就,给人类对疾病和物种演化的认知带来了革命性变化。  通过参与这一计划,中国科学家得以在短时间内学习并追赶发达国家的先进生物技术,先后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小麦A基因组、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研究,以及对熊猫、家猪、家鸡、家蚕等动物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工作,使我国的基因组学研究得以跻身世界前列。  2010年,科学家怀揣了数十年的梦想成为现实。基于基因组全序列发现了一个个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的突变,使得基因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近年来,有多位地中海贫血、白血病患者等受益于基因技术被治愈。这些治疗奇迹也给科学家巨大的信心。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病毒及人类的基因组序列在病毒检测、疫情跟踪以及疫苗研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类基因组序列就像元素周期表一样重要。可以说人的生、老、病、死都与人类基因组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杨焕明说。  他表示,这场疫情也再次提醒我们:我们对生命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人类基因组计划”不仅促进了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而且正在积极深化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合作的“大科学”融合,共同构建生命科学的“大数据”时代。
  • 新高度: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前列
    随着2016年“5.20世界计量日”的日益临近,计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计量,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应该时刻关注计量。近日,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秘书长马爱文撰文论述了计量对中国制造的重要性和作用。  该论文指出,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强调: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聂荣臻元帅曾经说过: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那么对于中国制造呢?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马爱文秘书长认为,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前列。  一、中国制造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中国制造2025》,在全面分析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的重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等基础上,国务院提出了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九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通过分析这九个方面的关系,中国制造的实质可以概括为:通过创新、融合、强基,实现质量提升、企业转型和快速发展。  创新,《中国制造2025》中上百次用到“创新”一词,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创新领域和创新概念,如设计创新、工艺创新、创新网络、创新联盟、创新模式等,但最为主要、最为基础的是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是其他创新最为依赖的技术基础。我国虽然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优势,95%的高档数控机床、85%的集成电路、80%的高端芯片依赖进口。究其原因,科技的落后是我国制造业落后的主要因素。必须通过科技发展与创新,全面提高中国制造创新能力,激发中国制造的创新活力,推动中国制造实现创新发展,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融合,就是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特征。美国提出的网络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以及德国的工业4.0,其实质都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问题。中国的制造水平落后于德国、美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必须加快这种融合,加快“机器换人”进度,这样中国的制造才能在“再工业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只有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才能不断“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制造的竞争实力。  强基,就是要夯实中国制造的各项基础。我国已提出“四基战略”,就是把“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做为我国的工业发展的基础。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决定着整机的精度 生产工艺、基础材料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与效益,产业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现代化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能力。要实现中国制造,必须夯实这四个中国制造的基础,不断提升精密加工、智能制造以及高质量产品的制造能力,才能全面提升我国基础工业发展水平和快速发展的能力。  二、计量测试技术是中国制造的基础  (一)计量测试技术是科技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  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排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之后,而我国的计量测试能力和水平也在这些发达国家之后,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计量对整个制造业的影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讲: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在成百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计量测试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归纳出来的。计量对科技具有很强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2015年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大会上讲:计量测试技术是创新的“种子”和“引擎”,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计量测试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没有计量测试提供准确、可靠、一致、有效的计量测试数据,就很难提出创新的思路,也很难验证创新的成果。从科技领域来看,每一次计量测试精度的提高或者新的测试方法的提出,都会带来一些科技新发现,带来一些科技新发明,也会带来一些新技术上革命与进步。  (二)计量测试技术是“融合”的基础。  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智能”“大数据”将成为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智能产品、智能装备,及至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这些都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智能”,就必须以计量测试为前提,为手段。以智能制造为例:一个智能产品(原材料)的基本信息,如基本尺寸、基本成份含量,都必须经过计量测试才能得到 这个智能产品(原材料)要与智能装备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智能制造加工,必须经过计量测试才能相互感知,才能对智能产品(原材料)进行定制(按提前计量测试好的要求)化加工 加工后的基本信息只有通过计量测试才能重新写入新的智能产品中,为下一道工序加工提供新的更加完备的基本信息。德国一家玻璃智能制造生产线上有3000多个传感器,正是这3000多个计量测试用的传感器,不停地感知有关信息,并经传输、分析、再感知、再分析,才能保证制造出带有“智能”功能的玻璃产品。带有“智能”功能的玻璃产品再进入“智能”物流或其他“智能”制造过程中,成为社会需要的更加“智能”的产品。在整个“智能”制造过程中,计量测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计量测试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智能”产品最后的质量和效益。  (三)计量测试技术是“四基”的基础。  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包括基础检测技术)构成我国制造业的基础。直接把基础检测技术列入国家战略发展的基础,这足以说明基础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但更为重要的是:计量测试技术也是其他“三基”(基础零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工艺)的基础。以基础零部件为例:齿轮是机械加工、高精密仪器制造等各类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零部件,齿轮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机械加工的精度。大连理工大学王立鼎院士是齿轮研究方面的专家,他制造的齿轮可以和德国的齿轮精度相一致。他多年来担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的常务理事。2013年,我拜访他时,曾经问他:齿轮制造与计量测试有什么样的关系?他对我讲:要制造出高精度的齿轮,就必须要有更高精度的计量测试手段。同时他还讲到:我国精密加工机床精度不高,机器噪音大,寿命短等,造成的原因表现上是齿轮之间或轴承之间的有效啮合不好,深层次原因是我国在这方面的计量测试精度不够。在现代化的生产工艺过程中,计量测试是实现工艺过程控制的技术基础,计量测试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同样,在原材料的制造过程中,如果计量测试不准确,精度不够高,同样会直接影响到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四)计量测试技术是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基础。  在工业企业,人们常讲的一句话是:计量是企业的“眼睛”。的确,从原材料进厂,到企业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到企业的产品检测,再到企业的节能减排增效,计量都发挥着重要的“眼睛”作用。但随着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计量测试将成为现代化企业的“中枢”,甚至是大脑。在智能制造过程中,使用微型传感器进行计量检测,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传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经过计算分析,再将指令传达到智能设备,智能设备进行智能操作。这时,计量测试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眼睛”,而变成一个系统,包括传输、分析甚至执行。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这一整套过程都会集成到一个小小的芯片上。计量测试已完全构成了一套系统,成为一个“智能人”。未来要实现定制化智能制造,一条生产线已不再只生产一种规格的产品,要随时检测、随时调节、随时制造不同规格、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性能的产品。这时更需要不断进行计量测试。计量测试水平以及计量测试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影响中国“智造”的关键。早在上世纪初,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就把合格的原材料、先进的生产工艺以及计量测试技术做为现代化企业的三大支柱。计量测试已成为现代企业保障产品质量、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基础。欧盟2002年一项统计表明,计量通过支持技术创新对欧盟GNP的贡献达0.77%,数额达610亿欧元。随着社会进步对科技的依赖,这个数字肯定还要高。  三、加快推进计量测试技术进步,引领中国制造快速发展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实现中国制造,计量测试技术必须先行。  (一)加强计量测试前沿技术研究,不断提高计量测试精度。  计量研究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精度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精确计量还将不断催生其他领域新技术的发展。伴随测量精度的大幅度提高,一大批革命性的新技术也会相继涌现,如纳米技术的应用将不断提升航空发动机的精度,也不断推动核潜艇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整体的计量测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与中国制造相关的极大、极小,极高、极低等领域差距更大。因此,要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基本物理常数等精密测量和量子计量基准研究,在应对国际单位制重大技术革命的同时,建立一批新一代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量子计量基准,为中国制造服务。要突破重点领域的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建立一批适合中国制造快速发展的国家计量基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要加强高精度、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为精准制造、敏捷制造提供精准计量测试技术服务。  同时,要加强计量测试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计量测试产业发展。计量科研项目的立项、论证等要与中国制造中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战略的科研项目对接,把科研成果的转化作为计量测试技术研究课题立项、执行、验收的全过程评审指标。要建立计量科研机构与企业技术机构交流平台,加强计量技术机构与企业联合立项、联合攻关、联合研发力度。  (二)加强先进实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推动计量测试技术与中国制造的深度融合。  要加快新型传感器技术、微型传感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等新型计量测试技术和测试方法研究,推动我国传感器产业的快速发展 要加强传感器计量检定、校准特别是自校准、自适应过程中的量传溯源技术的研究,保证传感器量值的准确可靠。要加强远程传输、远传校准、扁平校准等新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以适应“系统计量”或“整体计量”的需要。要加快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等现代制造业重点领域专用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专业计量测试水平。要加强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相关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着力解决影响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本原材料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为“四基”战略打好计量测试技术基础。要加强数控机床、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整体中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特别要在柔性制造中,加强“柔性计量”技术的研究,提高整体(机)加工(制造)精度。加强仪器仪表核心零(部)件、核心控制技术研究,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品牌产品。  (三)加强中国制造过程中智能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2005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提出了“聪明加工系统(smart machining system,SMS)”研究计划。我国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强工业生产中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为精益生产、在线检测、质量诊断、精细化管理、绿色制造提供计量测试技术保障。加强产业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为全产业链、全产品寿命周期、全量传溯源链提供前瞻性计量测试技术服务。加强智能产品、智能装备以及智能制造中相关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为智能化生产提供计量测试技术服务。要加强互联网技术中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确保计量测试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真、保准、一致、可靠。要加强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过程中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促进制造工艺的优化、实时监测、远程监控和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发展。要将计量测试嵌入到产品研发、制造、质量提升、全过程工艺控制中,实现关键量准确测量与实时校准。  计量测试是中国制造的基础,特别是随着中国制造质量的提升、制造精度的提高以及制造功能的扩大,计量测试的基础作用、先导作用将更加突显。计量测试技术必须走在中国制造的最前沿。
  • 磷酸铁锂迎发展“第二春”,欧美克高性能激光粒度仪需求强劲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按照规划,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意味着接下来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7%以上。结合前期“特斯拉Model Y低价发售”、“宁德时代逼近万亿股价”、“蔚来包下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等新闻发酵,不难发现随着磷酸铁锂电池以其低成本高安全性的优势在中低端市场不断渗透,特别是相关技术的进步也助推磷酸铁锂电池自2020年起重新扩展市场空间,其需求快速反转向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65.9GWh,同比累计下降12.9%。其中,三元锂电池累计销售34.8GWh,同比累计下降34.4%;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售30.8GWh,同比累计增长49.2%,是唯一实现同比正增长产品。中信证券指出,目前,特斯拉、戴姆勒等海外新能源汽车主流企业均明确了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预计宝马、大众等其他海外车企也将在其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中选择磷酸铁锂方案。而国内无论是宁德时代的CTP电池管理控制技术还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磷酸铁锂的高安全性助力了其在乘用车领域的回暖,都让磷酸铁锂电池开始经历第二春!伴随着宁德时代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投资项目签署,磷酸铁锂第二春的帷幕已然拉开,大规模的量产也必将刺激高性能激光粒度仪的市场需求。众所周知,激光粒度分析仪在锂离子电池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主要应用于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材料、负极材料、导电剂、隔膜涂覆用氧化铝等材料的粒度测试。从大量的制浆经验以及行业交流反馈来看,诸如钴酸锂(LiCoO2)、锰酸锂(LiMn2O4)、镍酸锂(LiNiO2)、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和磷酸铁锂(LiFePO4)等多种不同的正极材料,通常采用中值粒径D50、代表大颗粒的D90作为关键质控指标。不同材料不同工艺的产品对原材料的粒径要求也不尽相同,以分布在1-20μm范围内居多。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例,当其平均粒径为16-18μm,且粒度分布较为集中时,电池有较好的初放容量及首次效率。此外,随着电池隔膜的厚度要求不断提高,对其中添加阻燃材料的粒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常使用的隔膜氧化铝粒径从微米级逐渐发展到亚微米甚至是纳米级。随着电池性能提高对原材料的粒度要求不断提高,激光粒度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粒度测量仪器的重复性、重现性、分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标准中的粒度分布要求激光粒度仪的高分辨能力在电池材料的检验中,对测试样本中少量的大颗粒或小颗粒的准确识别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说在电池材料活性物质中如果存在少量的大颗粒,可能会对涂布、滚压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在原材料检测时就发现,则可以避免后续不良品的产生。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粒径过小的石墨粉在粉碎过程中更易于使其晶型结构发生改变,小颗粒石墨粉中菱形晶数量相对较多,而菱方结构的石墨具有较小的储锂容量,使电池的充放电容量有所降低。另外颗粒直径太小,单位重量总表面积就会很大,需要的包覆材料越多,导致电极材料的堆积密度减小而体积能量密度下降。如果能准确的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粒度测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判后续产品性能、防范风险… … 可见,电池性能的诸多方面都与正负极材料和隔膜材料等的粒径息息相关。欧美克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少量的大/小颗粒及样品各个粒径组分的准确识别,需要仪器制造商在无盲区光学设计、高品质高精度元器件、装配工艺、算法及软件智能控制上不断优化,提高产品分辨能力。例如早先的激光粒度仪将多个光电转换元件探测通道放置在一块或两块平面上,然而傅立叶透镜的聚焦面通常呈弧形分布,平面布置的探测器很难将所有角度的散射光信号都精确地聚焦获取,通过精准的独立探测器焦点曲面排布设计和一致性定位工装提高粒度仪分辨能力和仪器之间的重现性。欧美克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和Topsizer Plus激光粒分析仪是在锂离子电池行业被广泛应用的高性能激光粒度分析仪。量程宽、重现性好、分辨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等优异性能保证了测试结果和分析能力,而且与国内外、行业上下游黄金标准保持一致,不仅为用户节省了方法开发和方法转移上的时间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粒径检测不准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风险,无论在产品研发、过程控制还是质量控制上,都能够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欧美克LS-609激光粒度分析仪而欧美克LS-609激光粒度分析仪就采用了先进的激光粒度仪散射光能探测的设计,将常见的失焦影响较大的多个大角探测器通道以分个独立的方式精确放置于与其散射角相对应的傅立叶透镜焦点位置,以保证所有散射光角度的信号都是无混杂的,提高了散射光分布角度分辨能力。与此同时,各个独立的探测器有利于在探测器上布置杂散光屏蔽装置,同时也防止了散射光在不同探测器上的相互干扰,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噪声,提高细微差异的分辨能力。我们以具体的电池材料样品来看欧美克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测试性能对材料准确表征的案例。1. 欧美克Topsizer激光粒度仪测试含有少量大颗粒的石墨原材料的粒度分布图和粒度分布表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对于体积含量在0.5%以下的极少量60-100μm的颗粒,以及体积含量在1%左右的2μm以下颗粒,均能够灵敏的检测出来其详尽的粒度分布。显示了Topsizer对粉体材料的大、小颗粒具有高超的分辨能力,对于最终下游应用中电池产品的安全性能和容量性能有更准确的指导意义。如果对于对少量小颗粒特别关注,在软件上,甚至可以采用数量分布替代体积分布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放大小颗粒的权重,对小颗粒数量上的变化进行更易识别的测试和生产质控。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分布较宽的样品,由于大小颗粒在尺寸上差异本身就很大,同样体积的大小颗粒的数量相差将会异常巨大,取样和分散测量上的少许波动会导致测试结果数量分布上较大的偏差。2. 下图是欧美克LS-609激光粒度仪对磷酸亚铁锂3次取样分散测试粒度分布的叠加图,及特征粒径的统计结果,显示该仪器对磷酸亚铁锂的测试拥有优良的重现性。由此可见高分辨能力和重现性的激光粒度分析仪在电池原材料粒度检测领域能带来更好的质控效益。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所说,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创新模式已经从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型,目前中国电池材料研究处于国际先进行列。而在中国动力电池的快速创新发展必然也离不开高分辨能力和重现性的激光粒度分析仪作为质控的好帮手。通过给动力电池行业提供更专业优化的粒度检测方案,欧美克激光粒度仪的行业销售也在持续高速增长。欧美克必将一如既往不断探索,与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并行快速发展,携手创造中国奇迹,助力新能源引领世界美好未来!参考资料:1. 沈兴志,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高性能激光粒度分析仪在电池材料测试中的应用》2. 经济日报,《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举办》3. 腾讯网,《磷酸铁锂厂家齐涨价,2021年将回潮迎来“第二春”?》4. 中国证券报,《磷酸铁锂电池迎来发展“第二春” 2020年累计销售同比增长近
  • 中国计量院新实验基地多项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新实验基地为我国开展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现代计量科学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其中,防微震控制、实验室温湿度控制、洁净度控制,以及提供净化电源等技术水平均居世界前列。图为技术人员正在操控目前世界上质量分辨率最高的布鲁克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
  • 【文献速递】纳米药物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重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泌尿外科周占松主任和沈文浩副主任研究团队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靶向治疗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ntibiotic-load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esponsive nanomedicine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为题,发表在材料科学和生物材料类期刊《Acta Biomaterialia》(IF= 7.242,一区Top期刊)。△ 图1材料科学和生物材料类期刊《Acta Biomaterialia》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经常发生在男性群体中,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抗生素是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药物,然而大多数抗生素对前列腺组织的渗透性差,因此疗效较低。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科研人员制备了叶酸修饰的连接头孢泊肟酯(CPD)的活性氧簇响应型纳米药物颗粒(NPs),用于CBP的靶向治疗。由于被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和前列腺上皮细胞膜上有高表达的叶酸受体(FRs),纳米药物颗粒可以有效地进入细胞内并发挥药效。体外细胞实验表明,载有头孢药物的纳米颗粒可以有效地清除细胞内的细菌,并明显降低细胞内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患有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小鼠的活体实验结果证实,叶酸修饰的纳米药物可以穿透前列腺上皮并在腺腔内积聚,也可以观察到在CBP小鼠的前列腺组织中有叶酸受体的过度表达。△ 图2用纳米材料CPD-loaded ROS-responsive NPs靶向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机理实验表明,经叶酸修饰的纳米药物可以显著减轻CBP小鼠的盆腔疼痛,并通过清除细菌和活性氧显著降低前列腺组织中的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该研究结果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图3静脉注射Cy5标记的纳米材料到CBP小鼠模型中,然后不同时间点使用AniView系列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拍摄的荧光图像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ctbio.2022.02.044
  • 狗狗VS电子鼻:通过“嗅觉”检测前列腺癌,谁更胜一筹?
    众所周知,犬类的嗅觉十分灵敏,它们的鼻子有2亿种气味受体,这使得它们能够检测到人们无法检测到的微量气味。如今,嗅探犬已经是一种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犬类职业,它们会在机场等危险场所检测枪支、爆炸物和毒品,同时,科学家们也会训练它们通过嗅觉去检测一些疾病。  近年来,新发现表明犬类能够准确检测癫痫发作以及乳房和肺部的恶性肿瘤,而最近,有国际研究团队进一步证明,犬类能够闻到由前列腺肿瘤释放到尿液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 的气味,甚至比用于检测气味和味道的人工传感设备电子鼻更加精确,这一研究再次验证了犬类在检测人类疾病方面的可行性,同时也为电子鼻这项模仿狗狗嗅觉的产品打开了医疗领域的发展空间。  该研究以“MP30-17 A Double Blind,Prospective Study For Prostate Cancer Diagnosis in Urine Sample: Accuracy ofThe Electronic Nose Compared To Highly Trained Dogs”为题发布在《AUA Journals》。  此次的研究是一项双盲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人员以2只训练有素的曾进行过爆炸检测的德国牧羊犬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在识别尿液样本中前列腺癌特异性VOC的准确度。同时,该研究由 126 名参与者组成,他们被分为两组:前列腺癌组(n=66)和对照组(n=60)。前列腺癌组专全部为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范围覆盖疾病早期到晚期,对照组包括男性和女性,其中一些人患有癌症,一些人没有,而且对照组中没有人患有前列腺癌。每个患者会准备两个尿液样本,第一批样本被用于2只德国牧羊犬的识别,第二批样本被用于电子鼻的检测分析。  试验结果显示,这两只德国牧羊犬能够以近 98% 的准确率检测到研究对象尿液中的 VOC,每只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接近99%和98% 而相比之下,电子鼻能够以84%的准确率检测前列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5% 和 82%。此外,当只考虑检测年龄在45岁的男性群体时,两只德牧能够以近 99%的准确度检测前列腺癌,而电子鼻的准确度为 82%。犬类识别疾病的能力更胜一筹,但是电子鼻的数据也让人看到了技术更迭后的发展潜力。  该研究证明,犬类在疾病领域的诊断性能是值得信赖的,但是,因为其成本过高等问题,通过仿生学研发的电子鼻或许会因其易于重复、低成本、高度准确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美国泌尿外科协会发言人Stacy Loeb博士表示:“我们都知道嗅觉对犬类来说是一种超能力,在一个充满科技的世界里,它们似乎比我们最先进的技术更能自然地筛查前列腺癌,也希望科学技术可以从它们身上学到更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赶超。”
  • 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粘度测量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N,是聚酯家族中重要成员之一,是由2,6-萘二甲酸二甲酯(NDC)或2,6-萘二甲酸(NDA)与乙二醇(EG)缩聚而成,是一种新兴的优良聚合物。目前主要应用于磁带的基带、柔性印刷电路板、电容器膜、F级绝缘膜等方面,也开始逐渐延伸至碳酸饮料瓶、酸性饮料瓶等包装领域和工业电缆料、过滤器介质用单丝等工业用纤维领域。PEN化学结构与PET相似,其各项特性也与PET类似,但在分子链中PEN由刚性更大的萘环代替了PET中的苯环。使PEN比PET具有更高的物理机械性能、气体阻隔性能、化学稳定性及耐热、耐紫外线、耐辐射等性能。国标GB/T 1632.5-2008中对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黏度的测量方法给出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无定型的PEN采用苯酚四氯乙烷作为溶剂,结晶PEN采用苯酚三氯苯酚作为溶剂,再通过相关辅助设备测试PEN溶液的黏度。在PEN的黏度测试流程中,传统的手动测试方式是使用乌氏粘度管在温控精准度较高的恒温水浴槽中进行黏度测试,采用传统的手动测试方法会存在:测试精度低,测试流程繁琐等诸多弊端。随着生产企业以及研发机构等对于实验数据高标准、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自动化的乌氏粘度仪已逐步取代传统手动测试方法。以杭州卓祥科技有限公司的IV3000系列全自动乌氏粘度仪、MSB系列多位溶样块、ZPQ智能配液器一整套黏度测试设备为例:实验流程:1. 智能配液过程使用ZPQ智能配液器进行配液,点击配液功能后,直接输入浓度和质量(可通过连接天平直接获取),可直接计算出所需要的目标体积进行移液并且精度可达0.1%。可避免因手动配液方法导致的精度差、效率低及数据误差等问题。ZPQ智能配液器还具有密度计算功能,移取液体体积后,输入质量(可与天平通讯,直接获取),即可自动计算出密度值。2. 溶样过程MSB系列多位溶样块,采用金属浴的方式进行加热溶样并具有自动搅拌功能,同时最多可容纳15个样品。溶样效率快、转速可调、溶样时间可调、溶样温度可调、溶样温度最高可达180℃。3. 测试过程IV3000系列乌氏粘度仪可实现自动连续测量,全程无需人员看管。并且采用的智能红外光电传感器,保证测量时间可精确到毫秒级,可有效确保实验数据的精度,避免人工实验导致误差。4. 测试结果:IV3000系列全自动粘度仪连接电脑端,得出结果可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并有数据储存、多样化粘度分析报表和外推分析等多种功能。5. 粘度管清洗干燥过程:仪器自动排废液、清洗并干燥粘度管,粘度管无需从浴槽中取出,粘度管不易损坏,减少耗材成本支出。清洗模式可多种选择,同时具有废液分类收集功能,减少废液回收成本及避免因多种废液混合导致的风险。IV3000系列乌氏粘度仪可实现自动测试、自动排废液、自动清洗及干燥过程的自动化,告别粘度管是耗材的时代。
  •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我国农业及生物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今天在京通过国家验收。担任验收委员会两位主任之一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称,该工程是我国农业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能力建设的重大进步和标志性工程,它的验收也为“十五”以来部署的重大科学工程建设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工程的建成,使我国具备了世界水平的大规模、高通量和高效率开展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的现代化设施,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农作物基因资源分子鉴定、基因克隆、农作物分子育种的科技创新能力,使我国种质资源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由张晓强和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担任主任、200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担任副主任的高规格验收委员会认为,该工程“项目规定的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已具备年构建指纹图谱8000份以上(原指标5000份)、鉴定基因资源材料15万份次以上(原指标10万份次)、分离和测序出序列标签(EST)12万条以上(原指标5000条)、克隆和功能验证重要基因8个以上(原指标1个)的研究能力”,“项目管理规范,工程质量合格,运行良好,开放共享度高,成效显著,使我国具有了世界先进、国内领先的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核心设施和技术平台”。  据该工程依托单位中国农科院介绍,工程总投资1.7亿余元,2005年竣工并投入试运行。自投入使用以来,创新管理运行机制,聚集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全面实现了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和资源的开放共享,每年接纳客座研究人员近500人,主要仪器设备实现24小时运行,共享率超过90%,为国内外提供各类分析测试服务50万余次,提供技术咨询5万多次,每年向60万人次提供资源信息服务,向全国1000余个单位提供农作物优异种质/亲本4万余份。  工程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等重大需求,获得了种质资源评价创新利用、小麦品质评价体系、矮败小麦、转基因抗虫棉、高产抗虫三系杂交棉、高产大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审定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新品种95个,获新品种权26个 申请专利158项,获授权专利81项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958篇,其中SCI收录543篇,出版著作131部。工程已建设成为我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学科发展基地、技术创新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基地。
  • 免纯化亲和力检测 | Monolith 助力膀胱癌发生发展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膀胱癌(BLCA)是公认的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前列腺癌的10%。全世界每年有57万新bing例和21万例死亡。由于其复发倾向和持续监测和随访的必要性,它是经济负担最高的癌症之一。因此,探讨膀胱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寻找诊断和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研究内容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王行环团队此前的研究显示POLD1是膀胱癌恶性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分子。在此基础上,王行环团队证实POLD1在膀胱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高表达,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较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高表达,且与预后相关。团队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证明了POLD1能够促进膀胱癌的增殖和转移。进一步进行机制研究发现,POLD1通过与FBXW7竞争性结合MYC,从而减弱FBXW7介导的MYC泛素化降解。此外,机制研究还发现POLD1可以与MYC形成复合物参与MYC的转录调控,增强MYC的转录活性;另一方面,MYC能够转录激活POLD1,从而形成了一个POLD1-MYC正反馈回路,增强了对膀胱癌的促癌作用(图1)。这项研究成果于2023年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8160-xIF: 16.6 Q1研究人员首先通过CO-IP验证了POLD1与MYC的结合,而当去掉MYC中与FBXW7α结合的区域MB1后,就检测不到结合了。所以研究团队合成了MB1肽段,然后用NanoTemper公司的Monolith分子互作技术检测了POLD1与MB1肽之间的亲和力,并与 FBXW7α作对比,证明POLD1对MB1的亲和力比FBXW7α强,因此它可以与FBXW7α竞争结合MYC(图2)。在这个实验中,POLD1和FBXW7α 也都是与GFP融合表达在293T细胞,直接使用细胞裂解液作为target进行检测,无需纯化蛋白。图1:POLD1通过稳定MYC调节BLCA的增殖和转移,促进膀胱癌发生发展图2:MST技术检测293T细胞中过表达GFP-POLD1的裂解物与MYC-MB1 (WT)肽的结合亲和力技术优势Monolith系列仪器在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时,可以直接检测细胞裂解液中的靶标蛋白于配体的亲和力,无需纯化蛋白。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检测难纯化,或纯化后不稳定的蛋白样品,为科研人员节省蛋白纯化的时间,减少工作量。
  • 中国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 专利和论文居世界前列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十一五”期间,各项科技计划顺利实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产出成绩斐然,中国已跻身世界科技大国之列。  国家统计局3月11日发布“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科技发展成果丰硕。  报告称,“十一五”期间,科技产出成绩斐然,专利和论文位居世界前列。全国累计登记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7.9万项 累计颁发国家自然科学奖16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05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2项 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王振义等9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报告指出,这5年间,中国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具体如下:  ——“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使中国跨入深空探测新领域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并在国际TOP500组织的最新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建成   ——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支线飞机完成总装下线并首飞成功   ——首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海上试验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   ——首次环球大洋科考凯旋 水稻基因育种技术再获突破性进展   ——甲型H1N1流感疫苗全球首次获批生产。  报告指出,专利数量是反映一国科技产出能力的重要指标。“十一五”期间,中国专利部门累计受理境内专利申请363.6万件,授予专利权202.8万件,境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以24.7%和35.4%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递增。专利数量的持续增长,反映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日益提高。  报告还指出,论文也是科技产出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2008年《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三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主要检索工具分别收录我国论文11.7万篇、8.9万篇和6.5万篇,分别是“十一五”期初的1.7倍、1.6倍和2.1倍,世界排位分别从第5位、第2位、第5位上升到第2位、第1位和第2位。  报告称,“十一五”以来,中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中国的科技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领域的科技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报告提出,必须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以举国之力大幅度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奋力推进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争取早日实现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
  • 我国工业排放气制乙二醇技术获突破
    开创乙二醇生产新原料路径 降低投资30%  记者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获悉,该院开发的“回收和利用工业排放气制乙二醇技术”,日前通过由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新技术不仅开创了乙二醇生产的新原料路径,降低投资30%,还有效解决工业排放气的污染问题,已具备成熟工业化条件。  西南化工院自198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研究,并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非石油路线制备大宗化学品关键技术开发”。经过25年不懈努力,科研人员先后完成该技术的关键催化剂及配套工艺集成开发,开发了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两个核心催化剂,实现转化率100%、选择性90%条件下,6000小时以上长周期考核 通过减去复杂的“煤气化”设备和工艺,每吨产品节省甲醇消耗0.16吨、蒸汽消耗2.5吨 形成加氢反应器、聚酯级乙二醇产品精制等五大关键工艺技术,目前已获4项国家发明专利。  专家介绍,与传统石油路线、煤制路线制备乙二醇相比,采用黄磷尾气或电石炉尾气等工业排放气生产乙二醇的新技术,成本仅为4000元/吨,分别节省3500元和1000元。而从环保效益分析,按国内每年产100万吨黄磷计算,每年可减排3750吨磷化物、7500吨硫化物、200吨砷化物和1250吨氟化物。  乙二醇作为用于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主要原料,今年年底在我国产能将达到每年450万吨,消费量则为每年800万吨。若近400万吨产能缺口采用工业排放气为原料替代生产,每年可节约外汇30多亿美元,同时减少200多万吨乙烯消耗。
  • 中国蛋白质组研究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作为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执行总部,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成立5年来,已成为我国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军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投资10多个亿的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即将开工,一个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初见雏形。这一切表明,中国的蛋白质组研究水平已跻身世界前列。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与曼哈顿原子弹研制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齐名的世界三大科学“珠峰”计划,绘制一部记录人类遗传信息和生命奥秘的“天书”是全球科学家共同的愿望。要解读这本“天书”,就必须全面研究人体基因的编码产物——蛋白质。  近年来,为规模化、全景式研究人体蛋白质,以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少将领衔的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和全球科学家汇聚在一起,为真正破译、阐释、读懂这部“天书”而努力。  中国青年科学家首次领导重大国际科技协作计划   据统计,全球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中国占50%。肝炎是中国第一大疾病,肝癌为中国恶性肿瘤的第二号杀手。2002年11月,当时年仅39周岁、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贺福初院士在国际会议上提出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研究计划”,并最终赢得了与会代表的广泛支持。一年后,中国被确定为该计划的唯一牵头国,贺福初院士为唯一主席。  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研究计划的实施,无疑将会发掘出一批重要的功能蛋白,发现一批全新的药物靶标,催生一批治疗药物,为肝病预防、诊疗提供新策略,新技术,从而大大降低肝脏领域疾病医疗成本。该项研究不仅比基因组计划更为复杂艰巨,而且需要资金数十亿,即使全球科学家通力合作,也要数十年时间。  2004年6月,为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在贺福初院士的推动下,由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江中集团及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共同创建了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2005年10月,中心正式入驻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开始作为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总部,负责计划的全面实施。截至目前,已吸引了全球共16个国家、80多家实验室的数千名优秀科学家参与此项研究工作。   许多老一辈科学家感叹,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曾经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竭力争取,但最终仅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而在今天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中,中国青年科学家却承担了30%以上的核心任务,并且成为推进该计划的主力军团,这本身就是一种飞跃。   国际顶级刊物首次同期刊发同一单位3篇论文  《分子与细胞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领域全球影响力最大的专业性刊物。2009年3月,最新一期《分子与细胞蛋白质组学》同时发表了中心姜颖副研究员课题组、朱云平研究员课题组、钱小红研究员课题组共3篇高质量研究论文,创下该刊单期同一单位发文数之最。  5年里,中心科研人员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重大成果。他们成功鉴定了人类肝脏蛋白质13000余种;构建了国际上最大规模的、含有3480多对高可信肝脏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网络图,发现58种潜在的肝脏疾病候选基因、92种潜在肝脏表型基因和260多种新的信号通路调控分子;建立了国际上首个系统的人体器官蛋白质组数据库,被多个国际重要蛋白质组数据库和重要学术论文引用。  此外,中心还发现了脂肪肝、肝细胞病毒感染、癌变以及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标志物群、潜在药靶和候选药物;揭示了骨形成负调控分子及其在机体骨量稳态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等;寻找到了一批与肝癌、脓毒症鼻和咽癌等复杂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这些发现,为上述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预警、风险预测及个体化医疗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蛋白质组研究水平首次跻身世界前列  今年8月,一条新闻在中国乃至世界引起了轰动,由贺福初院士领衔的课题组再次获得的重大科学发现——在人类染色体的特殊位置发现了一个容易导致肝癌的易感基因区域。与此同时,《自然遗传学》在线公布了这一原创性研究成果,这是该团队近两年发表的第11篇《自然》子刊论文,继续在该领域领跑国际同行。  领跑源于人才。从成立之日起,中心就着手组建了由31位不同领域知名专家、包括10位院士组成的学委会,以及由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周钢桥、张令强等为骨干的近300人的科研大军,基本形成了以院士领衔,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科技创新团队。5年来,中心科技人员分别获得了国际蛋白质组学贡献奖和成就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求是奖、何梁何利奖、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全军科技创新群体,另有3人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8人被评为总后科技银星、新星,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人才推动发展。2009年4月,张令强研究员课题组在肿瘤研究领域发现了一种重要的新型蛋白质,可以选择性地干扰抑癌基因,可能成为肿瘤防治的新型靶向分子;2009年8月,唐丽、杨俊涛博士等在前期大规模发掘人类胎肝新基因、新蛋白的基础上,经过长年的潜心探索研究,第一个发现了在肝脏中特异表达的免疫调控分子;2009年国庆前夕,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的首届“国际蛋白质组学高峰论坛”上,贺福初院士荣获“国际蛋白质组学成就奖”。这是我国首位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发展催生硕果。2005年至2010年9月,中心共发表学术论文230篇,影响因子合计1307。其中国际顶级刊物《自然》系列子刊、《科学》发表文章11篇。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此外,还获得发明专利19项。  金秋十月,在中心成立5周年之际,又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曾被誉为“九大行星”的“两谱”、“两图”、“两组”、“三库”任务,即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表达谱和修饰谱,定位图和连锁图,生理组与病理组,样本库、抗体库和数据库,基本架构已经完成,标志着蛋白质组“九大行星”架构里第一个“人体器官”正式诞生,进一步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核心地位。
  • “小贝开讲”之胞外囊泡的超离“二维”精准纯化模式
    时间:2018年3月29日 14:00 - 15:00内容简介:超速离心一直是胞外囊泡分离和纯化的标准推荐方法之一。但没有一种单一的分离纯化方法可以完美无缺地精准纯化出特定目标颗粒,不同方法均具有其优点及局限性。我们将以胞外囊泡的分离纯化为例,深入分析超速离心如何通过不同的实验设计,分别从颗粒的“直径大小”和“密度”两个维度综合利用,从而有效去除各种或大小或密度与目标囊泡想接近的各种杂质,为下游的精准分析提供更加可靠的精准纯化样品来源。2016年和2017年,我们分别开设过两场外泌体纯化方式介绍的在线专题讲座,分享了如何高通量、可重复地获取完整的、高纯度的外泌体颗粒,介绍了超速离心这个当今外泌体分离纯化的经典方法。讲座受到了很多外泌体研究者的好评和鼓励,并持续不断的与多位相关研究老师互动,一起探讨和交流。为满足更多研究者和技术人员的对于渴望深入了解和掌握使用超离对外泌体进行分离和纯化的要求,今年我们再次开设相关主题的在线讲座。讲座将结合过去两年我们与用户沟通交流后得出的各种经验和教训,总结了一套更加深入、更加具体的外泌体超离纯化流程优化方案,从而使外泌体的纯化过程更加稳定和可重复,更加适用于后续的临床检测和工业生产的需要。如果您在外泌体分离纯化过程中碰到了疑难问题迟迟未有解决?欢迎您来参加我们的在线讲座,讲座后我们将预留足够的答疑时间,您有何相关问题都可与我们沟通,我们将与大家充分共享相关的经验。主讲人简介:霍德华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部离心机产品经理 从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科研及相关产品的应用支持和市场推广工作15年,对各种细胞、核酸、蛋白的常用和前沿技术及仪器具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曾参与了多个实验室多种技术平台的构建与优化。目前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负责离心机产品线的全国市场及应用推广业务,可为客户提供离心机及周边相关的实验完整解决方案支持。近年来,已协助国内外多家客户成功搭建外泌体相关的超速离心分离纯化技术平台,并为各地贝克曼库尔特离心机的新老用户提供了多场专题培训及疑难解答,在各种超离应用领域,特别是外泌体分离纯化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需报名或索取相关资料,请在线留言,告知需要参加的讲座名称。
  • 【霍尔德】液体在线式颗粒计数仪保障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液体在线式颗粒计数仪←点击此处可直接转到产品界面,咨询更方便】根据国内外资料统计,液压润滑系统故障中,70%~85%是由油液中的颗粒污染引起的。因此,液压润滑行业对油液的颗粒污染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对油液的监控也变得至关重要。油液的清洁度直接关系到液压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液体在线式颗粒计数仪是采用国际液压标准委员会指定的光阻(遮光)法计数原理,专门用于现场在线测量的、油液污染度等级检测装置。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检测速度快、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在高温高压等及其恶劣的条件下工作。适用于发动机油、齿轮油、变压器油(即绝缘油)、液压油、润滑油、合成油、水基类(水基液压油、水乙二醇等)、醇类、酮类等一切透光溶剂,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厂、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交通港口、钢铁冶金、汽车制造等领域。主要特点:1.采用光阻(遮光)法原理,使用高精度激光传感器,体积小、精度高、性能稳定;2.适用于现场的在线检测,可实时监测用油系统中的颗粒污染度;3.内置数据分析系统,能显示各通道粒径的真实数据并自动判定样品等级;4.标准款可直接耐压100公斤,可选配减压阀用于在线高压测量;5.具有体积冲洗和时长冲洗模式,方便用户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6.内置ISO4406、NAS1638、SAE4059、GJB420A、GJB420B、ГOCT17216、GB/T14039等颗粒污染度等级标准;7.内置校准功能,可按GB/T21540、ISO4402、ISO11171、GB/T18854等标准进行校准,一次测试可以给出所有内置标准结果;8.可独立设定所有标准任意报警级别,实现污染度或洁净度检测;9.RS232或RS485接口,支持标准Modbus协议可连接电脑、上位机、打印机、PC系统或其它设备进行数据监控、处理;10.超大存储,可选择存储在仪器内部或外部存储设备中;11.坚固外型结构,适合复杂工作环境;12.下进上出的模式有利于限度减小在线气泡对测试结果的干扰;13.可连续测试也可任意设置测试时间间隔;14.中英文双系统,客户可自由切换,适合外销出口;15.触屏或者薄膜按键操作,可自由切换,仪器界面可自由控制远端打印机的开关;16.可选接4G/5G模块,支持手机或电脑端远程数据监控、历史数据、曲线查询(选配);17.内置水分和温度传感器模块,可同时输出四种参数信息(选配)技术指标:光源:半导体激光器;流速范围:5-500m/min;检测样品粘度:≤650cSt;在线检测压力:0.1~10Mpa(选配减压装置最高压力可达42Mpa);粒径范围:1~600μm;接口:USB接口、RS232接口、RS485接口;数据存储:提供1000组数据存储空间,并支持优盘存储;灵敏度:1μm或4μm(c);极限重合误差:40000粒/m;计数体积:1~999m;计数准确性:±0.5个污染度等级。
  • 晶盛机电:碳化硅外延设备出货量位居国内前列
    近日,晶盛机电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8-12英寸大硅片设备(长晶、切片、抛光以及CVD设备等)基本实现国产化并批量交付;功率半导体设备的外延设备及高温炉管等设备也已批量交付,特别是碳化硅外延设备,出货量已经做到了国内前列;在先进制程领域,公司在12英寸减薄及外延(常压外延、减压外延)等设备进行布局。此外,还有半导体材料,零部件,辅材耗材等相关的研发与布局。据介绍,晶盛机电半导体设备业务主要聚焦于三个领域:第一、大硅片,即8-12英寸大硅片;第二、特色工艺,即功率半导体设备;第三,先进制程,即晶圆端相关设备。随着光伏行业和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硅片厂商加速推进产能扩充,石英坩埚作为硅片生产环节的核心耗材,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晶盛机电紧抓行业发展机遇,积极推进石英坩埚业务的发展进度,加速宁夏坩埚生产基地的建设和投产,随着扩产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石英坩埚业务取得快速增长。2023年度,晶盛机电将在继续强化装备领域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积极推动新材料业务快速发展,希望年度能够实现新签电池设备及组件设备订单超30亿元(含税),材料业务销售突破50亿元(含税),全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以上。
  • 天津科大食品安全检测论文被引次数居世界前列
    记者近日从天津科技大学获悉,过去10年里,该校食品安全检测研究团队发表的多篇论文被同行引用次数居于世界前列。  根据美国科技信息所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今年1月发布的最新统计结果,在2002年1月1日~2012年10月31日统计期间,天津科技大学的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检测研究团队发表的多篇论文,在工程学、农学、化学3个学科的引用次数居世界前列,其中4篇论文被引次数进入全球前1%,20篇论文被引次数进入全球前10%。  据介绍,该实验室主任、天津科大副校长王硕担任了两份国际著名杂志的编委。这从另一个方面表明该校食品学科日益受到国际同行关注。  ESI是美国科技信息所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是基于全球85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纪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从中筛选出2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科学家、研究机构,以及全球前50%的国家(或地区)及学术期刊等。论文发表数量、篇均被引用次数、总被引用次数、高影响论文数等是重要衡量指标。
  • 虹科ELPRO全新的LIBERO Gx移动物联网实时监测解决方案 致力改变医药供应链的现状
    本月,虹科ELPRO推出全新的LIBERO Gx移动物联网实时监测解决方案,致力于优化医药供应链的现状。 在同类竞争品牌中,LBERO Gx系列无线实时传输和定位数据记录仪具有长电池寿命的优势,并在行业内拥有长运输期限,符合IATA、GxP和FDA CFR 21 Part 11的要求。它们可以重复使用一年,在目前广泛的实时测量范围内测量位置、温度和湿度,温度测量范围:-200℃至+400℃。该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API集成到现有的供应链网络中。 如今,M2M和移动物联网技术使按需访问货运数据成为可能,并在发生偏离时实现即时干预。对于医药供应链来说,这意味着跨多个站点、仓库、合作伙伴和分包商的实时可视性,让产品所有者按需了解其高价值货物的现状。 我们ELPRO很高兴地宣布,LIBERO Gx是制药行业移动实时监测测量位置、温度和湿度时间超长的选择。使用新型的LTE-M和NB-IoT通信协议,这些设备提供很低的电池消耗,因此运输时间更长。多次使用的LIBERO Gx数据记录仪可以使用一年而无需充电,一次性的设备可以使用110天。 供应链合作伙伴不再需要在发货结束时发回数据。产品的快速放行和运输途中的主动干预都在托运人的掌控之中。LIBERO G可以更好地控制通过公路、航空、海洋运输的温度敏感的药品和生命科学产品,以及监测储藏室、仓库和运输集装箱。 LIBERO Gx的亮点包括:Ø 同类竞争品牌中超长的电池寿命Ø 通过缓冲存储器容量进行安全无间断的监测Ø 可选一次性和多次使用型号Ø 使用公共通信基础设施(无专有天线)Ø 将监测数据整合到一个云中:房间,设备和运输中的产品/药品Ø 基于事件的操作和通知(例如,警报,重新评估)Ø 基于云的配置和警报Ø 符合IATA和GxP规范 Ø 根据要求进行ISO 17025校准 设备的后台支撑来自软件。ELPRO Cloud提供24/7全天候服务,世界各地的指定用户都可以使用。多功能软件的新设计是根据客户可用性研究设计的。 ELPRO产品经理Simon Kaufmann说:“我们很高兴提供LIBERO G IoT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真正为药品的实时可视性和安全性设定了新的标准。LIBERO G是一种更小巧,更人性化的设备,可为客户提供同类竞争品牌中最长的电池寿命,包括一次性使用选项。LIBERO系列现在已经完善,提供实时USB和蓝牙低能耗(BLE)设备,具有最宽的测量范围,适用于所有可以想象的生命科学应用--所有这些都在同一个解决方案中。” 快速发展中的其他功能包括将API灵活集成到现有供应链网络中;将实时数据与传统数据记录仪相结合;以及配置多级警报的功能。 与所有ELPRO产品一样,LIBERO G完全符合GxP(包括经过GAMP5验证的硬件和软件),并确保符合FDA CFR 21 Part 11。LIBERO G移动物联网解决方案现已上市,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虹科LIBERO Gx无线实时传输和定位数据记录仪型号型号LIBERO GSLIBERO GLLIBERO GFLIBERO GELIBERO GH使用次数单次多次多次多次多次测量参数温度温度温度温度温度+湿度传感器类型内置温度传感器内置温度传感器内置温度传感器1个内置温度传感器+1条外接温度探头内置温湿度传感器测量范围-30℃...+70℃-30℃...+70℃-30℃...+70℃内置:-30℃...+70℃ 外接:-200℃...+400℃-30℃...+70℃ 0%rH...100%rH核心精度±0.4℃±0.4℃±0.4℃±0.4℃±0.4℃ ±2.5%rH缓存16000个测量值电池寿命110天14个月14个月14个月14个月电池类型碱性电池碱性电池锂电池碱性电池碱性电池尺寸100 x 65 x 19 mm备注:大部分LIBERO Gx数据记录仪均采用碱性电池,属于非危险品,可安全空运关于虹科和ELPRO:虹科环境监测事业部在医药供应链环境监测领域经验长达12年,与代表着高品质的瑞士ELPRO和丹麦ELLAB合作,为用户提供医药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温湿度监测方案,验证系统和校准系统,以及相关的服务。事业部所有成员具备平均5年+行业经验、法规知识和技术水平,且都受过国内外的专业培训,并获得专业资格认证。工程师们专业的服务和支持,使得虹科在医药行业获得极好口碑。此外,我们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的工作,为推广先进技术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患者能够得到安全药物,把好质量关,是我们事业部终生的奋斗目标和宗旨。
  • 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的“中国时刻”——访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高层
    前言:默克密理博(原密理博)自上世纪70年代涉足实验室纯水设备研发,如今已经成为实验室纯水领域的领导者,而Milli-Q系列实验室超纯水系统更是成为世界实验室纯水仪的金标准。  2012年2月27日,默克密理博中国首个实验室纯水工厂开幕 2012年3月15日,默克密理博针对中国市场的纯水仪产品“明澈”正式上市。一系列动作都表明2012年是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的“中国时刻”。  借参加默克密理博活动之机,仪器信息网编辑就首个实验室纯水工厂诞生始末、首款针对中国市场的“明澈”产品特点及优势等问题采访了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全球总裁Bernard Arend先生、实验室纯水业务欧洲/中国/印度销售总监Glenn Young先生、实验室纯水产品经理Stephane Dupont先生、实验室解决方案及生物科学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亮先生。采访合影(从左至右:Bernard Arend先生、仪器信息网编辑杨娟、Glenn Young先生、Stephane Dupont先生、陈亮先生)  历经8年运筹 中国首个实验室纯水工厂开幕  默克密理博中国首个实验室纯水工厂坐落在默克化工上海松江基地,该工厂是默克密理博全球第二个实验室纯水仪生产基地,另一个生产基地位于法国莫尔塞姆实验室纯水业务总部。据悉,该生产基地的诞生历经8年运筹,从密理博到默克密理博,为何一个生产基地的诞生会历经如此长的时间?而工厂诞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全球总裁Bernard Arend先生说,“其实早在2004年,我来到中国,当时制定了实验室纯水业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就涉及探索‘中国制造,服务于中国’的产品开发。这应该是我们计划中国本地化生产的开始。”  “2005年10月,我们启动打造国产化实验室纯水系统的‘龙之梦’计划,探索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的机会。随后,‘龙之梦’计划历经三期,四年时间,终于在2009年锁定了合作伙伴,成立专职负责中国中端市场开发的团队,并且推出了针对中国中端市场的过渡产品Aquelix。”  2010年3月,默克宣布收购密理博。Bernard Arend先生说,“2010年7月,在两家公司整合完成后,公司管理层做出最终决定——在实验室纯水仪国产化项目上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该项目被命名为St. Georage项目,生产基地选在了默克化工上海松江基地,并新成立默克密理博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在美、德、法、中四地密切合作下,工厂装修、组装及检测设备安装、人员培训等工作陆续展开,2012年2月27日,历经8年运筹的默克密理博中国首个实验室纯水工厂盛大开幕。据悉,该工厂目前只具有组装能力,所有的零配件均来自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总部生产基地法国。而产品也只有“明澈”产品一款,年产量在1500台左右。陈亮先生表示,“相信不久的将来,大家可以在上海生产基地看到‘中国设计、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供应全球发展中国家的纯水仪设备。”  四地联手打造针对中国市场的“明澈”纯水仪  “明澈”中文意思澄明、清澈,它是默克密理博赋予其实验室纯水中国工厂首款产品的中文品牌名。“明澈”产品融合了美、德、法、中四地的“基因”,专为满足中国客户的特殊需求而量身定制。那什么是中国客户的特殊需求?“明澈”产品又有哪些创新之处?  “明澈”产品之父、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产品经理Stephane Dupont先生说,“中国客户的特殊需求主要有三方面:其一,高的出水量 其二,合理的价格 其三,参与投标项目需要是中国制造的产品。”  “基于中国客户以上三点特殊需求,‘明澈’产品进行了部分革新。(1)在出水量方面,‘明澈’产品出水量是24L/h,而原产法国产品的出水量只有8L/h,并且独特的温度-压力反馈系统设计,能根据水温调节进水压力,从而保证无论水温如何变化,而产水流速稳定。(2)在循环水回收率方面,‘明澈’产品采用了默克密理博独特的反渗透弃水回收技术,将循环水回收率提高至66%,而目前市场上常规纯水仪的循环水回收率只有20%。(3)一机两水,‘明澈’产品除了可生产普通三级水即纯水外,还可以生产超纯水。超纯水是通过对已经产好的三级水提纯来生产的,我们原产品的提纯度一般是1-1.2L/min,而‘明澈’产品的提纯度上升到2L/min。这也是为中国客户特别定制的,满足中国实验室短时间需供应大量超纯水的需求。”  “此外,‘明澈’产品依然延续了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仪的优异创新技术,如专利的电去离子技术(EDI)、电阻率仪及TOC仪等在线监测技术、终端取水点革命技术等。”  默克密理博关注实验室纯水仪“一条龙”技术的创新  作为实验室纯水领域的领导者,默克密理博一直引领着实验室纯水技术的发展,如世界上首个实现EDI净水设备的商品化、独特在线监测技术及终端取水点革命等。默克密理博是如何看待实验室纯水技术的未来发展?  Bernard Arend先生表示,“我们知道实验室纯水制造并不仅仅是一项单一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集合,默克密理博关注实验室纯水制造所涉及的所有技术的创新。我们关注提高纯净水质量的技术,如膜过滤技术、EDI技术 关注水质在线监测技术 ,如在线电阻率仪、TOC仪技术 关注实验室纯水仪使用便利的技术,如终端取水点革命技术。此外,对于实验室纯水仪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技术,默克密理博也很关注。”  “整体来说,如今客户的需求呈现多样性,涉及纯净水质、水量,甚至是纯净水中的杂质或污染成分,所以默克密理博会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研发相关技术和产品。”  针对目前中国实验室使用瓶装水的现象,默克密理博实验室纯水业务欧洲/中国/印度销售总监Glenn Young先生说,“目前中国实验室使用的瓶装水是饮用水级纯净水,其生产的技术工艺与实验室级纯净水完全不同,并且该类型的瓶装水没有质量稳定的保障措施,从而影响到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陈亮先生补充到,“中国有这么大的瓶装水市场就证明该市场有巨大的潜力。目前,默克密理博针对这类市场推出实验室级的瓶装纯净水产品,如果实验室真要选用瓶装水,则应选用默克密理博的产品。”  采访编辑:杨娟  附录: 默克密理博公司网站  http://www.merck-millipore.com  http://millipore.instrument.com.cn/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利用“缓冲”策略开发光稳定荧光探针揭示活细胞内脂滴动态过程
    近日,大连化物所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团队利用“缓冲”策略,发展了细胞内脂滴动态识别荧光探针LD-FG,该探针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可在空间超分辨成像的基础上实现高时间分辨率和长时间稳定成像,从而发现了多种新的脂滴动态过程。  脂滴是维持脂质和能量稳态的关键细胞器,由中性脂组成的内核及包裹其外的单层磷脂组成。脂滴表面分布着多种蛋白,以调控脂类的储存、代谢及脂滴运动。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脂滴具有更多的生理功能,例如抗菌免疫能力、促进药物积累和激活能力、内核膜代谢能力、与其他细胞器相互作用以交换营养分子、作为癌症和衰老大脑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标志物等。尽管对脂滴功能的机制缺乏研究,但已证实这些功能与脂滴生命周期的动态密切相关。揭示脂滴的动态有助于研究脂滴的功能机制和发现新的功能。然而,脂滴的数量、位置、大小和组成在细胞之间甚至在同一细胞内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脂滴的生命周期、时间和位置上也通常不可预测且难以观察。此外,这些事件在脂滴生命周期中的发生率仍然未知。这种细胞异质性和不可预测性要求用于探测脂滴动态的成像技术不仅具有对脂滴的识别能力,更需要具有较好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以及长时间的的稳定成像能力。  超分辨荧光成像可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最高可达单分子的空间分辨,但荧光团易光漂白而迅速淬灭的问题使得超分辨荧光成像一直面临着时间分辨率低和成像时间长的挑战。因此提高荧光团的光稳定性是超分辨荧光成像面临的前沿问题。  本工作中,徐兆超团队提出了“缓冲荧光探针”(buffering fluorogenic probe,BFP)的策略来解决脂滴动态成像中光稳定性的问题。“缓冲”策略(buffer strategy)是指在成像过程中,脂滴内部光漂白的荧光探针被外部周围新的和完整的荧光探针有效取代,即荧光探针交换速率大于漂白速率时,即可确保脂滴成像的光稳定性。该策略要求探针在脂滴外部时处于荧光淬灭的状态,并且在脂滴外具有较高的浓度以保证足够的缓冲能力。LD-FG有适中的脂溶性保证了既有足够的分子对脂滴进行荧光染色,同时又有足够比例的分子在脂滴外作为缓冲池。缓冲池不仅可以快速补充脂滴中的光漂白探针,保证了长时间荧光成像的光稳定性,还可以及时染色细胞中的新生脂滴,并接收脂滴减小或消亡中释放到外部的探针。  基于LD-FG优异的光稳定性,团队借助结构光照明显微镜对脂滴的多种动态过程进行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成像,首次发现了两种新的脂滴融合模式,包括多个脂滴的同时融合和线粒体介导的融合;揭示了细胞不同区域和不同细胞之间的异质性;提出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成熟的新模型,即首先进行快速脂滴融合,接着是缓慢成熟步骤;首次在细胞中观察到融合过程中的哑铃形中间形态,证明聚结(coalescence)并不像以前知道的那样罕见,而是在细胞中无处不在的。  作为最小的生命单元,细胞是含有细胞器、分子复合物和功能单分子的多体系、跨尺度的复杂系统,不同尺度单元又根据其位置、结构、运动、浓度以及与其他功能单元的动态相互作用,精确、有序和协调地执行复杂多样的细胞功能,这使得细胞具有个体与系统性相统一、异质性、高度动态、不确定性等多种特征。团队期望“缓冲荧光探针(BFP)”的策略可以在未来用于开发针对更多不同细胞内生物靶点的光稳定探针,最终实现细胞内生物分子全景超时空分辨动态成像。  相关成果以“Stable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of Lipid Droplet Dynamics through a Buffer Strategy with a Hydrogen-bond Sensitive Fluorogenic Probe”为题,于近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大连化物所1818组博士研究生陈婕和博士后王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化物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 至纯之选 由此开启 默克Milli-Q® IX70XX纯水系统发布会成功召开
    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20年6月16日,默克生命科学“至纯之选 由此开启”新品发布会在仪器信息网成功举办 。本次新品发布活动吸引了四百人报名参加,共同见证默克Milli-Qsup® /sup IX 70XX纯水系统在中国的首次亮相。/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33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6c0ea9af-6910-4fba-aeea-291b4e4d2166.jpg" title="11.png" alt="11.png" width="550" height="333" border="0" vspace="0"//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默克Milli-Qsup® /supIX 70XX纯水系统/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默克公司发布全新纯水解决方案——Milli-Qsup® /sup IX 7003/7005/7010/7015 纯水系统。/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该系统可为各类实验室提供稳定可靠的高质量纯水,同时满足微生物培养基等关键应用,缓冲液配制,玻璃器具冲洗等常规应用需求。系统产水也可为其他仪器设备做供水,因而成为大多数实验室的理想纯水解决方案。/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用户不必再为水质干扰因素而烦恼。其强大的纯水技术、智能储水解决方案,再加上便捷的取水手臂上可实时监控水质,可帮助人员获得可靠、重复性良好的实验结果。此外,内置数据管理功能还可自动保护数据安全,方便查看数据、满足数据可追溯的审计要求。/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相对于上一代Elixsup® /sup纯水系统,默克的这款新纯水系统外形更小巧、操作更直观,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具有操作简便的智能触摸显示屏、易于操作的E-PODsup® /sup取水手臂,且占地面积更小,使整个空间更为整洁。/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strong主要创新点:/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搭载一系列全新的可持续环保纯化技术和设计功能,旨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无汞:ech2osup® /sup紫外灯采用UVC LED技术杀灭细菌。/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节省水电:先进的反渗透循环技术可回收废水,减少水资源浪费和总耗水量。实验室长时间关闭时,可通过“Lab Close”(实验室关停)模式减少水电消耗。/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减少废弃物:Elixsup® /supEDI连续电流去离子技术无需化学再生,无化学废弃物。与上一代产品相比,耗材寿命更长,从6个月延长至一年。纯水系统、水箱和耗材更为小巧,制造、包装和运输所消耗的塑料材料更少。/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 无纸化:在线数据访问,无纸化数据管理。基于MyMilli-Q™ 在线服务合同平台,也可实现服务合同无纸化管理。/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发布会现场的讨论气氛十分热烈,网友们对于默克本次发布的新品兴趣十足,提问不断。默克生命科学后续也将会对问题归类整理,通过默克Milli-Qsup® /sup纯水公众号予以解答。/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strong部分问题展示:/strong/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1)Insm_90708792 (14:44:55):纯化水微生物指标?/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2)v2907655 (14:53:04):新冠疫情,哪些环节会用到你们的水?/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3)v3049621 (14:55:40):我们是制药行业,用水有什么注意事项么/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4)Insm_238540e5 (15:26:48):水箱是如何保证水质的?/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5)Insm_27a3bea2 (15:27:52):请问贵公司的杀菌紫外灯和市面上的紫外灯有什么区别?/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了解更多默克生命科学纯水产品,请点下方图片进入专题查看br/ /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csxpfb"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172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6/uepic/bca8a4be-c331-4aae-a7a4-7f2f30b4e1ce.jpg" title="22.png" alt="22.png" width="600" height="172" border="0" vspace="0"//a/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发布会精彩瞬间,可点击下方链接查看: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Video/Collection/1057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strong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Video/Video/Collection/10570/strong/span/a/p
  • 博纳艾杰尔——致力于成为分离纯化整体解决方案领域专家
    第十五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 China),暨第十届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P-MEC China)于2015年6月2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国内外的2800余家企业同台展示其最新的产品及技术,上万名观众近距离的与参展企业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在此次展会上,仪器信息网编辑有幸采访到了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群杰博士。  博纳艾杰尔科技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海滨城市天津的国际化公司。秉承为全球科学家提供高效化学分离材料的原则,长期致力于研究、发展、生产分离性材料及设备。2009年,博纳艾杰尔生产的Venusil AQ C18色谱柱成功入选《欧洲药典》,成为我国首个进入欧洲药典的色谱柱。2010年底,博纳艾杰尔成立了仪器事业部,标志着博纳艾杰尔的主要业务由单纯的分离材料开发开始向分离纯化仪器进军。2011年,博纳艾杰尔开发的MAS-QueChERS系列产品首次进入美国FDA实验室,用于农残、兽残、食品添加剂等快速检测应用。2014年,博纳艾杰尔生产的CHEETAH MP 200中压制备色谱系统入选国产好仪器。截至目前,博纳艾杰尔成功开发了高纯色谱填料和色谱柱、样品前处理设备和萃取柱、高效快速分离制备纯化系统等多系列产品,同时博纳艾杰尔还承接并完成了多项色谱相关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拥有专利成果20余项,部分成果荣获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滨海新区“首届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多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Cleanert DNPH 醛酮气体样品采集管和CHEETAH 中压快速纯化制备系统先后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展位  此次CPhI 2015展会上,博纳艾杰尔展出了多款分析/制备型液相色谱柱、Claricep 中压制备柱、Cleanert 固相萃取柱、高效纯化制备系统及可与之配套使用的单极四极杆质谱仪等拳头产品。汪群杰博士介绍到,此次展出的高效纯化制备系统是为有机化学家量身打造的高效分离、纯化设备!其具有性能高、通量高、灵活、便捷,高性价比等特点,配合单极四极杆质谱仪使用可显著提升实验人员日常工作效率。高效纯化制备系统可帮助实验员在实验完成后直接进行质谱仪检测,通过质谱仪判断合成的物质是否正确,再把目标物数据输入到Flash快速制备色谱仪器中,便可把样品自动纯化出来。可实现24小时连续工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相信尤其面对一些CRO公司、药物研发企业和学校中的研究所等客户时,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博纳艾杰尔科技有限公司高效分离纯化系统  汪群杰博士谈到,博纳艾杰尔高效纯化制备系统无需溶剂过渡可实现反相体系、正相体系顺序操作,自动检测,馏份收集的实验进程。通过这样的设计,满足了用户在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高效率和高通量的要求,例如做多个样品的过夜反应。针对CRO公司,博纳艾杰尔可提供个性化的远程控制系统,实验人员在值班室中即可监控实验室中设备的运行情况,当设备出现问题时,该系统会自动进行报警,从而更好的帮实验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员成本。  未来,博纳艾杰尔科技公司将通过不断的创新、探索、成为全球分离材料的研发、生产以及分离设备制造的世界领军者之一。为保护全球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科学家提供质量可靠的分离技术。致力于成为分离纯化整体解决方案领域专家。
  • 宁波特种设备检测走在全国前列
    提高锅炉能效是节能减排的重要工作。笔者从市质监局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获悉,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日前公布了全国首批24家在用工业锅炉能效检测机构名单,市特检院锅炉能效实验室榜上有名。这标志着我市锅炉能效测试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  据市特检院院长王健介绍,该院在2007年年初就开始了工业锅炉能效实验室筹建工作,并通过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实验室于2008年2月建成投入使用,现拥有价值200余万元的国内外先进检测设备,包括全自动燃料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热值分析设备,以及超声波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红外成像仪等,拥有一支较强的能效测试队伍。截至去年年底,实验室已开展了近30次正反平衡热工测试,完成了250余台工业锅炉的节能检测任务。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