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间氯苯甲酸甲酯

仪器信息网间氯苯甲酸甲酯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间氯苯甲酸甲酯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间氯苯甲酸甲酯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间氯苯甲酸甲酯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间氯苯甲酸甲酯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间氯苯甲酸甲酯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间氯苯甲酸甲酯相关的解决方案。

间氯苯甲酸甲酯相关的论坛

  • 二氯苯甲酸、乙酸等用什么色谱柱?

    二氯苯甲酸、乙酸等用什么色谱柱?样品中含二氯苯甲酸、乙酸、乙酸丁酯、醋酸铜、四甲基乙二胺、4-甲基吡啶应该怎么处理?用什么色谱柱?用安捷伦6890 FID色谱仪

  • 【求助】3,5-二氯苯甲酸的分析方法

    最近公司开发3,5-二氯苯甲酰氯的原料3,5-二氯苯甲酸,请问高手该用什么什么方法去中控和分析含量呢,我用液相色谱试了好久,原料和产品不能很好的分离,请高手帮帮我!

  • 欧盟限制化妆品中使用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

    欧盟委员会发布官方公报(EU)No358/2014,修订了欧洲化妆品法规No1223/2009附件Ⅱ,限制物质清单新增尼泊金异丙酯、羟苯异丁酯、羟苯苄酯、4-羟基苯甲酸苯酯、戊烷基对羟苯甲酸酯5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  此外,修订案还规定二氯苯氧氯酚在漱口水中使用最大浓度为0.2%,在其他化妆品如牙膏、手皂、扑面粉中使用最大浓度为0.3%。羟基苯甲酸及其盐和酯类作为单酯中的酸用于制作配制品中的最大浓度为0.4%,作为混合酯中的酸最大允许浓度为0.8%。2014年10月30日前,不符合新规的化妆品仍可在市场上正常销售,2015年6月30日起,所有市场上流通的化妆品必须符合新规。  对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企业:一是密切关注欧盟化妆品修订案,及时掌握法规变化动态;二是强化同进口商的沟通,做好过渡期期间的合同评审,避免因法规认识偏差导致的退运风险;三是加强产品质量管控,通过优化升级生产工艺、第三方检测,确保降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限制物质含量,确保平稳过渡。

  • 【转帖】中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

    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中国奶制品中大多检出了苯甲酸(benzoic acid)。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苯甲酸含量尚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每日允许摄入量推荐值,但其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值得关注。  在最新(2009年2月)出版的国际期刊《食品管理》(Food Control)上,广州市食品工业卫生检测所戚平等研究人员对中国乳制品的苯甲酸含量进行了分析。  苯甲酸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但乳制品中不允许添加。一般情况下,苯甲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对包括婴幼儿在内的一些特殊人群而言,长期摄入苯甲酸也可能带来哮喘、荨麻疹、代谢性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期间,研究人员从广州商店和超市购买了142份乳制品,其中包括巴氏消毒奶、超高温灭菌奶、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  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这142份乳制品样本中,有109份检出了苯甲酸,其含量从0.51毫克/千克到110毫克/千克不等。  其中,情况最好的是巴氏消毒奶,24份产品仅有11份检出苯甲酸。而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检出率,分别高达87.1%和85.7%。  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是因为巴氏消毒奶在低温下储存,且储存时间短,不利于苯甲酸的出现。  戚平告诉《财经》记者,他们检测的所有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都不高,“说明不是厂家人为添加的”。  他推测说,乳制品中苯甲酸的来源可能与环境因素、生产过程等有关。例如,汽油不完全燃烧等环境污染,最终也会在自然环境中形成苯甲酸;奶牛养殖中饲料和兽药的滥用,也可能带来苯甲酸。  此前,国外也有研究在液态奶中检测出苯甲酸。与之相比,中国液态奶的苯甲酸水平要高一些。  戚平强调,根据他们检测的情况,中国乳制品的苯甲酸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即使是食用苯甲酸含量最高的那种婴幼儿配方奶粉(88毫克/千克),也不会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允许摄入量(5毫克/每千克体重)。  不过,他同时指出,苯甲酸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长期健康影响值得关注。  根据农业部2007年底发布的推荐标准《绿色食品 乳制品》,苯甲酸含量不超过30毫克/千克的乳制品,才可称为绿色食品。而此次抽样分析发现,婴幼儿奶粉的平均苯甲酸含量达到了36毫克/千克,普通奶粉更是达到了49毫克/千克。  戚平及其同事在论文中建议,奶牛养殖户和乳制品厂家应该在饲养、生产和储存等环节尽力避免苯甲酸的出现。例如,确保饲料的质量,以减少奶牛对苯甲酸的摄入;增加对苯甲酸含量的监控;寻找影响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的因素等。

  • 间氯过氧苯甲酸液相检测色谱峰无法回到基线?在线等

    间氯过氧苯甲酸和间氯苯甲酸检测时,C18.8都试过,磷酸缓冲盐,醋酸缓冲盐,三氟乙酸,有机相ACN甲醇都试过,都不行,两个峰之间的基线总是在20毫伏。急!!!!不知道为什么?刚开始怀疑溶解问题,用初始比例溶解也不行。

  • 【转帖】您觉得苯甲酸是人为添加的吗??

    继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奶制品又遭遇“苯甲酸”风波。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最新出版的国际期刊《食品管理》上,广州市食品工业卫生检测所戚平等发表论文称,研究发现,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中国奶制品中大多检出了苯甲酸,该物质对婴幼儿健康影响值得关注。  针对这一消息,广州市食品工业卫生检测所相关人士昨日表示,戚平的论文只是对市场上奶制品中的苯甲酸含量进行调查,并未就苯甲酸对人体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生产时可能带入苯甲酸  据报道,在最新出版的国际期刊《食品管理》上,广州市食品工业卫生检测所戚平等研究人员对中国乳制品的苯甲酸含量进行了分析。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期间,研究人员从广州商店和超市购买了142份乳制品,其中包括巴氏消毒奶、超高温灭菌奶、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142份乳制品样本中,有109份检出苯甲酸,含量从0.51毫克/千克到110毫克/千克不等。情况最好的是巴氏消毒奶,24份产品仅有11份检出苯甲酸。而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检出率,分别高达87.1%和85.7%。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是因为巴氏消毒奶在低温下储存,且储存时间短,不利于苯甲酸的出现。  戚平说,检测的所有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都不高,“说明不是厂家人为添加的”。他推测,乳制品中苯甲酸的来源可能与环境因素、生产过程等有关。例如,汽油不完全燃烧等环境污染,最终也会在自然环境中形成苯甲酸。戚平强调,根据检测情况,中国乳制品的苯甲酸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但他同时指出,苯甲酸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长期健康影响值得关注。  中国奶制品大部分都含苯甲酸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社会关注。记者昨日多次致电广州市食品工业卫生检测所,均被告知戚平正好外出几天。一位张女士在电话中表示,这篇论文是戚平的个人见解,不代表单位立场。张女士称,“原文只是对目前市面上的奶制品抽查了一部分,对苯甲酸含量进行分析,并未对苯甲酸对人体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张女士表示,戚平将会对这一事件作出澄清。  企业应不会人为添加  记者查询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添加剂食用卫生标准》发现,苯甲酸作为一种防腐剂,允许用于冰棍、果酱、蜜饯、糖果、醋、酱油、调味料、饮料、酒等二十多种食品生产中,添加的最大使用量从0.5克/千克到2.0克/千克不等。允许添加的食品名单中没有任何乳制品。  上海食品生产专家表示,苯甲酸可用于饮料等食品生产中,但是奶制品中不允许使用。一般企业在奶制品生产过程中,也不会人为添加苯甲酸来防腐。奶制品中之所以检测出苯甲酸,有可能是原料带进去的,标准范围内的微量苯甲酸对于人体也不会有什么危害。

  •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王俊红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9) 摘 要:苯甲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其添加量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该文综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薄层层析法等检测方法基本原理及其近几年在苯甲酸检测技术方面研究进展,最后展望这些检测方法在苯甲酸检测方面发展前景。 关键词:苯甲酸;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TS2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78(2010)12―0037―02 苯甲酸外观为白色结晶体,有安息香或苯甲气味,其蒸气具有很强刺激性,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具有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或杀灭、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持食品鲜度作用。但若过量添加,不仅能破坏维生素B1,还能使钙形成不溶性物质,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同时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过量食用可诱发癌症〔1〕,长期使用可诱发哮喘、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等变态反应,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近年来,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热点。苯甲酸作为食品添加剂,我国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其使用限量应<0.1g/kg,故有关苯甲酸含量检测研究也备受关注。本文就苯甲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我国开展食品添加剂苯甲酸检测提供参考。 1·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起来的,具有填料颗粒小、且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特点,该法是目前应用最多一种色谱分析方法。与经典液相色谱相比,其优点是分辨率高、灵敏度高、样品量少、易回收和色谱柱可重复使用等〔2〕。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局发布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测定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规定奶制品中苯甲酸检测制样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适于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测定。祝伟霞〔1〕、Pingqi〔3〕分别以醋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溶液作为沉淀剂,对奶粉、酸奶和其它发酵乳制品进行处理,然后采用反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苯甲酸含量。证明该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方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液相色谱法除可检测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还能测定其在其它食品中含量。Tfouni等〔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巴西食品中苯甲酸含量。分别将饮料、果汁、黄油及奶酪等食品进行粉碎处理,然后与蒸馏水混合,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为碱性,最后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进行反相色谱法测定,其检测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分析要求。Liu等〔5〕采用液相色谱仪测定面粉和油炸食品中苯甲酸含量,样品经乙醇超声破碎后提取苯甲酸,然后用C18柱进行梯度洗脱。经实验测得苯甲酸线性检出范围为0.50~15.06mg/L,最低检出限为0.22 mg。 2·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简称CE),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6〕。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支流电场为驱动力,通常使用内径为25,000~100,000 nm弹性涂层熔融石英管。该毛细管特点是容积小、侧截比大,可用自由溶液或凝胶等为支持介质,在溶液介质下能产生平面状电流场〔7〕。该法具有高效、快速、样品量少、测定成本低等优点。 Han等〔8〕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采用毛细管电泳系统对食品中苯甲酸含量进行检测,经实验证实,检出限范围为10~20 ng/mL。胡美珍等〔9〕对样品进行超声、除二氧化碳处理,然后用乙醚进行抽提、净化,再将提取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仪进行检测。通过对实验条件优化选择,最终测得苯甲酸在浓度5 mg/L~5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回收率95%以上:实验过程快速、回收率高,在食品分析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李利军等〔10〕采用ACS2000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对苯甲酸进行测定,通过对缓冲体系、检测波长、分离电压等条件优化,测得苯甲酸缓冲体系为含有15 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体积分数1%乙酸,检测波长285 nm,分离电压20 KV,线性范围为5~40μg/mL。该法具有良好重现性和准确度,可用于苯甲酸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检测。 3·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出现于1952年,已成为分离科学中较为成熟、使用最普遍、运行最容易一种分离分析方法〔11〕。该法以气体作为流动相,除应用于分析气体试样,还可分析易挥发或可转化为易挥发液体和固体;不仅可分析有机物,也可分析部分无机物。随着检测技术发展,还出现与气相色谱仪联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 刘敏红等通过样品酸化,用乙醚提取苯甲酸,然后用带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测定。通过对柱温箱、载气流量等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精密度试验、准确度实验、灵敏度实验,最终证明该检测方法可行性,为苯甲酸检测研究提供另一种思路。Farahani等〔12〕运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分析饮料和生活用水中苯甲酸含量。首先将样品进行前处理,然后采用GC/MS对样品进行分析,最终测得苯甲酸线性检出范围为0.5~500μg/mL,相关性≥0.99,重复性良好(RSID<10.3%,n=8),回收率为90%~113%,从而证明该法准确、有效。 4·紫外分光光度法 该法检测原理是苯甲酸为共轭型有机化合物,在近紫外光区具有较强吸收〔13〕,经实测证实,苯甲酸在23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苯甲酸在10°时溶解度为0.21 g/100 mL水,20°时为0.28 g/100 mL水〔14〕。因此可将标样和样品用水溶解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含量检测。 曾启华〔15〕运用752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酸性食品中苯甲酸含量,经试验证实,该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在操作和结果准确性上具有一定优势,与气相色谱法比较,其结果极为接近,不会影响到对结果判断。杜向东〔16〕用751G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面粉中添加苯甲酸,其检测原理是将苯甲酸与乙醚混合后,在260~280 nm之间有典型吸光特性,最终测得苯甲酸最低检出量为1 mg/kg,回收范围84.4%~95.3%,从而证明紫外分光光度法稳定性、抗干扰性及准确性。 5·薄层层析法 该法原理是将试样酸化后,用乙醚提取苯甲酸,将试样提取液浓缩,点于聚酰胺薄层板上展开,显色后,根据薄层板上苯甲酸比移值与标准比较定性,并可进行概略定量,〔GB/T2009.29–2003〕。张秀尧〔17〕采用聚酰胺薄膜层析检测食品中苯甲酸,经实验测得苯甲酸检出下限为1μg。 6·展望 随着苯甲酸在食品中添加量检测方法相继建立,理想分析方法应是简单、快速、准确、有效、灵敏、专一、经济等特点。薄层层析法对样品前处理繁琐、复杂、耗时,易受时间、杂质等因素干扰,准确性相对较低。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是近年发展起来检测方法,此类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稳定;但所需仪器设备投资大,对操作技术要求高,尚未能得到广泛应用。而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成本低等优点,适于批量检测。随着待测食品种类扩大和食品基质成分复杂化,来自食品中非测定成分干扰将日益增多。因此对检测样品纯化、检测手段要求将越来越高,发展廉价、灵敏、专一、快速净化手段和检测方法是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略

  • 化妆品防腐剂之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又叫尼泊金甲酯,白色结晶粉末或无色结晶,易溶于醇,醚和丙酮,极微溶于水,沸点270-280℃。主要用作有机合成、食品、化妆品、医药的杀菌防腐剂,也用作于饲料防腐剂。 由于它具有酚羟基结构,所以抗细菌性能比苯甲酸、山梨酸都强。其作用机制是: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变性,并可抑制微生物细胞的呼吸酶系与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它属酚类防腐剂,对各种霉菌、酵母菌、细菌有效,但尼泊金酯的杀菌力低,通常与尼泊金乙酯混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加成性和协同性。添加量0.1%~1.0%。防腐活性与溶液ph值有关,当ph值为7时,其活性为原有活性的2/3;如ph值为8.5,则降低为原有活性的一半。会被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如甲基纤维素、明胶蛋白质等束缚而使其失去防腐活性。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里面对其限制使用,要求不得高于0.4%,检测方法为用甲醇提取样品以后,用液相色谱法检测。

  • 【讨论】苯甲酸的检测结果被闷了多久?

    据报道,广州市食品工业卫生检测所戚平等研究人员在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期间从广州市面购买了142份乳制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中有109份检出了苯甲酸,其含量从0.51毫克/千克到110毫克/千克不等。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检出率,分别高达87.1%和85.7%,早有国标《含乳饮料》(GB/T21732-2008)“苯甲酸的指标不能超过标准0.03毫克/千克”,而在2008年以前,苯甲酸在乳制品中的国家标准还是空白,而今科研人员检测出几百倍乃至几千倍含量的苯甲酸,不知道[color=#DC143C]国家食品安全管理对此关注还要缺位多久?[/color]

  • 【分享】乳业再掀“苯甲酸风波”奶粉将设苯甲酸限量值

    酸奶制品由于其发酵过程中,可能会自动生成苯甲酸,故按规定,酸奶制品可以允许检出苯甲酸,但纯酸牛乳、调味酸牛乳不得超过30毫克/千克,果料酸牛乳不得超过230毫克/千克。而其他乳制品按规定则不得检出苯甲酸。牛乳中天然存在苯甲酸,这是无法避免的。 “不得添加”并不意味“不得检出”,只有摸清乳品中苯甲酸的含量范围,才可以正确判断哪些是不良厂商“非法添加”,哪些是本身具有的。[B][color=#DC143C]苯甲酸限量值多少才是合理的?[/color][/B]

  • 迪马产品应用有奖问答08.30(已完结)——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类化合物

    迪马产品应用有奖问答08.30(已完结)——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类化合物

    10,抽取5个版友);中奖名单:翠湖园(注册ID:hhx050)zgx3025(注册ID:v2844608)ZHAOGUANGXI(注册ID:ZHAOGUANGXI)玲儿响叮当(注册ID:jshbhh)mengzhaocheng(注册ID:mengzhaochen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301508_607432_1610895_3.pn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301508_607433_1610895_3.png积分奖励:所有回答正确的版友奖励10个积分(幸运奖获得者除外)。【注意事项】同样的答案,每人只能发一次PS:该贴浏览权限为“回贴仅作者和自己可见”,回复的版友仅能看到版主的题目及自己的回答内容,无法看到其他版友的回复内容。下午3点之后解除,即可看到正确答案、获奖情况及所有版友的回复内容。=======================================================================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类化合物方法:HPLC基质:蜂制品应用编号:101253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固定相:Spursil C18-EP色谱柱/前处理小柱:Spursil C18-EP 5u 150 x 4.6mm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20 mM 磷酸二氢钾(pH 7.0)=50:50 流速:1.0 mL/min 柱温:室温 检测器:UV 220 nm文章出处:AN: S1107关键字: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类化合物,HPLC,Spursil C18-EP,思博尔谱图:http://www.dikma.com.cn/Public/Uploads/images/S1107-01%20copy.png图例:1. 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4.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 【原创】关于“中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报道的几点声明

    1.关于乳品中检出苯甲酸的问题苯甲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乳制品中一般都含有苯甲酸,只是含量高低的区别。早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简明国际化学品评估文件26”(Concise International Chemical Assessment Documents 26)中对苯甲酸和苯甲酸钠进行了风险评估,文中指出:“自然界中许多动植物本身存在苯甲酸,因此可以认为苯甲酸是食品(包括牛奶)中的一种天然成分”,同时文中引用了“1989年Sieber的研究数据,给出了以下有代表性食物中苯甲酸的天然含量。牛奶痕量 – 6 mg/kg酸乳酪12–40 mg/kg干酪痕量– 40 mg/kg水果(不包括 Vaccinium 品种)痕量– 14 mg/kg马铃薯,豆,谷物痕量– 0.2 mg/kg黄豆粉,坚果1.2–11 mg/kg正常的情况下,人体都会摄入苯甲酸。此外,论文中的样品是在国内市场买到的样品,因此题目中使用的是“In China”,是一个地域概念,并不是“Of China”。因此,以“中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作为题目是对我文章不严谨也不负责任的翻译,会引起公众较大的误解,误认为乳制品中不得检出苯甲酸。2.关于“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苯甲酸含量尚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每日允许摄入量推荐值,但其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值得关注。”和“不过,他同时指出,苯甲酸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长期健康影响值得关注。”文章中并没有这两句话,原文中我是强调需要对婴幼儿的苯甲酸摄入量进行评估,以确保他们的健康,这也是文章的一个目的。从研究结果看,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都比较低,正常食用,都远远低于JECFA(联合食品添加剂委员会)确定的苯甲酸及其钠盐的ADI值(每日允许摄入量),因此是安全的。3.关于“对包括婴幼儿在内的一些特殊人群而言,长期摄入苯甲酸也可能带来哮喘、荨麻疹、代谢性酸中毒等不良反应”。在我的文章中并没有这句话,原文是“对敏感人群,低剂量的苯甲酸会引起过敏反应”,“高剂量的摄入苯甲酸也可能带来哮喘、荨麻疹、代谢性酸中毒等不良反应”。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简明国际化学品评估文件26”(Concise International Chemical Assessment Documents 26)中的论述,而敏感人群是指类似于花粉过敏等体质敏感的人群,并不是指婴幼儿。苯甲酸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剂,各个国家对苯甲酸的使用范围和添加量都有规定,我国GB2760的规定中允许在冰棍类、风味饮料(果味、乳味等)、果蔬汁中的最大使用量是1000mg/kg,另外在GB2746-1999《酸牛奶》中非添加的限量也在:纯酸牛奶30 mg/kg,风味酸牛奶230 mg/kg,但不能添加在乳制品中,因此往往认为乳制品中不得检出苯甲酸。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不得添加”并不意味“不得检出”,只有摸清乳品中苯甲酸的含量范围,可以正确判断哪些是不良厂商“非法添加”,哪些是本身具有的。4.关于“此前,国外也有研究在液态奶中检测出苯甲酸。与之相比,中国液态奶的苯甲酸水平要高一些。”文中我参考了1989年Sieber的研究数据:牛奶中苯甲酸的含量“痕量- 6 mg/kg”。在我的研究中,7%的样品中苯甲酸含量高于6 mg/kg。这是我的研究数据与Sieber的对比,是时间上的对比,不是中国液态奶和国外液态奶的对比。此外,苯甲酸的产生于人类活动也有很大关系,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简明国际化学品评估文件26”(Concise International Chemical Assessment Documents 26)中介绍到:汽车尾气中,甚至香烟中都监测到了苯甲酸。另外,苯甲酸酯类香料在光催化下也会分解产生苯甲酸。目前,已经在木材产品,铸造废水,市政焚毁炉灰中都监测到了苯甲酸。通常来说,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包括空气,雨水,雪,地表水,土壤中都存在着游离和非游离态的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与30年前相比,由于人类作用,环境中苯甲酸的含量肯定会增高,因此即使乳制品中苯甲酸本底值升高也是可以理解的。5.我的文章在2008年4月已经投稿,纯粹是一篇学术论文,其发表的时间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但由于目前中国乳制品深受各种事件困扰,文章刚好在这个敏感时期被发表,继而被人进行了不适当的报道和炒作,给公众带来了不必要的担忧。对于我的文章给消费者造成的不必要的困惑,我深表歉意。食品安全是建立在客观和严谨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的,不能捕风捉影或是断章取义,希望媒体能够以科学和客观的态度来报道相关事件,共同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 如何检测果汁中的苯甲酸和山梨酸

    苯甲酸和山梨酸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果汁饮料中,以防止其变质。但如果防腐剂的含量超过标准限度,或者长期饮用含有防腐剂的饮料,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检测果汁中的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次任务中,需要设计方案检测果汁中的苯甲酸和山梨酸,并对选定的分析方法予以验证。

  • 化妆品限用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

    对羟基苯甲酸酯,俗称尼泊金酯是一类安全高效的防腐剂, 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医药等许多方面。在化妆品行业中,由于其安全、高效和广谱的特点,长期以来被用于各类产品中。 在中国,对羟基苯甲酸酯是经过卫生部批准的化妆品组分中的限用防腐剂,中国《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规定,单一酯和混合酯的限量分别为0.4%和0.8%。在规定的范围内适量添加防腐剂对于保护化妆品的产品质量是非常必要的,防腐剂的功能是使化妆品免受微生物的污染,确保消费者的使用安全。 此外,对羟基苯甲酸酯也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酱油、醋、果酱、糕点馅、果汁和碳酸饮料等食品中,我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用卫生标准GB 2760-2007》中规定最高使用浓度可以达到0.5g/kg (相当于500ppm)。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各国及国际性官方组织的认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US FDA)批准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可以作为化妆品防腐剂使用,据统计截至到2006年,在美国仍有很高的使用频度。美国独立的化妆品原料安全性评价专家小组(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CIR)也对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化妆品中使用情况作了权威性结论,即按目前的使用惯例,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作为化妆品防腐剂成分是安全的。欧盟委员会也批准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作为化妆品防腐剂使用。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批准其作为允许添加的食品防腐剂。 消费者应该对于化妆品、食品等日常消费品中的防腐剂有正确的认识,防腐剂对于保护产品、防止有害微生物滋生和最终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只要防腐剂添加的含量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产品就是安全的,消费者尽可以放心使用。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