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达格列嗪研发用

仪器信息网达格列嗪研发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达格列嗪研发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达格列嗪研发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达格列嗪研发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达格列嗪研发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达格列嗪研发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达格列嗪研发用相关的解决方案。

达格列嗪研发用相关的资讯

  • 秦轲:专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创新研发,全力实现中高端产品国产化
    深圳 2023年11月3日讯(记者 贺靛婧)为庆祝第7个“深圳人才日”,展现新时代宝安人才精神风貌,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宝安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局)推出《宝安人才风采录2023》,讲述各领域优秀人才在宝安的创新创业故事,传播人才好声音,传递人才正能量。本篇采访对象为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轲。人才之问:“让每一位电子工程师都能拥有专业级的数字示波器。”带着这样一个目标,大学毕业后的秦轲,从深圳白石洲的一套两居室起家,创立鼎阳科技。从一家草根工作室到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一路走来,他是如何带领团队打开市场,将产品远销海外?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他又是如何破局,成功填补国内空白?对于鼎阳科技未来的发展,他又有着怎样的目标和规划?人才简介:从事示波器前期研究工作,主要瞄准低端数字示波器市场。2005年推出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第一代数字示波器ADS7000系列产品。2007年正式成立公司,2008年底,带领公司将自有品牌“SIGLENT”推向市场,短短几年,公司便迅速成长,成为全球市场主流的示波器厂商。2019年上半年,公司的示波器出口总量排名第一,中国本土品牌示波器出口量首次领先。2021年12月,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从业期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且个人专利获得中国优秀专利奖:是电子科技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与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发展顾问。在位于宝安区安通达工业园内的鼎阳科技办公楼,秦轲正在公司展厅内,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着鼎阳科技的核心产品。鼎阳目前拥有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这四大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产品线,对于电子工程师而言,它们是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基础和关键性设备,是如同“眼睛”一般的存在。而鼎阳科技正是国内极少数具有这四大主力产品研发、生产和全球化品牌销售能力的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企业,也是四大主力产品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并在2021年12月迎来了“高光时刻”: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锚定蓝海 扬帆起航作为鼎阳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秦轲在回顾创业历程时,颇为感慨。“2000年初期,当时市场上没有国产示波器的存在,一台最便宜的进口泰克数字示波器在国内卖接近1万元,功能单一的模拟示波器价格也需要几千元。”“能不能让中国的工程师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示波器呢?”带着这样的愿景,秦轲将目光对准了空间巨大的数字示波器国产化市场,“当时一台数字示波器的利润很高,中国还没有能够把它成功做出来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2002年,秦轲携手他在电子科技大学的同学邵海涛,扎进了国产数字示波器的蓝海,在深圳白石洲的一套商住两居室内,开始了创业之旅。秦轲。尽管有所心理准备,秦轲一行却也没想到眼前的竟是这么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为了研制出第一台数字示波器,他们花光了当时所有的积蓄,但进展仍然不理想。“我们起初将数字示波器的研发想得过于简单了,原本计划半年的项目周期,最终却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技术难度高、科研门槛高、工作量巨大,这是秦轲对于前期研究工作的总结。两年半来,秦轲写了约21万行C语言代码,而邵海涛则完成了所有的硬件原理图、PCB(印制电路板)等设计工作。“那段时间,我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紧接着凌晨5点再爬起来继续工作。”秦轲说道。秦轲部署安排工作。后来,控制工程专业出身且有多年硬件工程师从业背景的赵亚锋以顾问形式加入团队,帮助编写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代码,为团队注入了新的智力与活力。2005年,秦轲团队推出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第一代数字示波器ADS7000系列产品,并在市场上一炮而红,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励精图治 抢占市场就这样,鼎阳科技抓住了全球示波器市场由模拟示波器向数字示波器转移的机会,迅速地发展了起来。随后几年,这款数字示波器逐步量产,用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以当时低于进口示波器一半的价格,满足了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期待,迅速打开了国内市场。2007年,经过两年的积累,秦轲团队的示波器业务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鼎阳科技也从一个草根工作室,正式成立公司。秦轲意识到,完全依靠ODM业务会让公司未来的增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于是,他开始着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成功将自有品牌“SIGLENT”推向市场。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2015年,鼎阳科技的自有品牌业务首次超过ODM业务;到2020年,鼎阳科技的自有品牌业务在其全球的销售额中占比达到89.53%。除数字示波器外,鼎阳科技也逐步发展起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向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四大主力产品线发力。这四大主力产品通过同样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终端用户重叠度高,相互之间能够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提高了鼎阳科技的品牌门槛并增加了客户黏性。2019年,鼎阳科技产品出口量首次超过国外厂商,做到了全国第一,成为全球市场主流的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厂商。鼎阳科技产品展示厅。潜心研发 成就龙头“鼎阳的规模从一开始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今天有了400多人,产品线也从单一的数字示波器,发展到了四大主力产品线,并逐渐向高端方向发展。”秦轲表示,公司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就,与注重研发的战略密不可分。2022年,鼎阳科技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49%,公司员工有四成为研发人员。作为公司掌门人,秦轲深刻地意识到,身处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不需要什么重资产,科研人才就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我们在人员的招募,特别是研发人员的招募上是不遗余力、不惜成本的,但其他一些非必要的开支、可花可不花的费用,我们还是比较节约的。”他表示。凭借着十余年来在研发上的高投入,鼎阳科技目前形成了四大底层技术和12项核心技术,并连续推出多款填补国内空白的仪器。2021年12月,鼎阳科技作为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第一股成功登陆科创板。目前,鼎阳科技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数以万计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客户群体,终端知名企业客户包括美的、迈瑞、特斯拉、思科、大疆、英特尔、谷歌、比亚迪等,下游应用涵盖通讯、半导体、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消费电子、教育科研、政府单位等行业。鼎阳科技相关荣誉。秦轲表示:“国内中高端市场长期被国外优势企业占据,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加上公司中高端产品的突破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内客户开始转向购买公司产品,最直接的表现是最近两年国内市场的营收增速大大高于全球整体增速,预计未来几年这一趋势仍将保持”。力求突破 再创辉煌一路走来,鼎阳科技在安通达科技园,从一片小区域逐渐扩大到6层楼,企业扎根宝安,日益壮大。2017年,鼎阳科技被评为宝安创新百强企业。“当时我们都很意外,因为公司规模还不是很大。”为此秦轲特意去问了负责申报的同事,了解到这之中有一套量化、公正、透明的企业评价体系,助力企业向上发展。在前行的道路上,宝安良好的营商环境,丰富的配套政策,如一对一个性化服务、人才房配给、租金减免等,也为鼎阳科技的成长添砖加瓦。鼎阳办公大楼。“这一两年来的‘黑天鹅’事件确实比较多,例如芯片的涨价以及短缺、疫情、俄乌冲突等,或多或少也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秦轲表示,但随着公司展开一些系统性方法去应对,以及各级政府的支持与帮扶,公司营收已有较大的改善。近日,鼎阳科技披露2023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增加43.27%。秦轲表示:“从市场份额、品牌、渠道、产品档次等方面,我们都跟欧美巨头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攻克一些新的射频微波相关的模块、电路、算法、协议等技术。”未来3到5年,鼎阳科技将继续聚焦于四大主力产品的高端化发展,并往更高带宽和频率去挺进。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线,增加产品的家族成员,加大在品牌建设以及渠道建设上的投入。“我们将致力于提高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并逐步实现中高端产品的国产化,进而发展成为更具国际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创新能力的通用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行业优势企业。”秦轲说道。
  • 300个!陕西省公布2023年度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入选名单,多家仪器企业在列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入选名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加力加速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根据《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项目建设方案》(陕科发〔2021〕16号)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第二批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的通知(陕科办发〔2022〕126号),经单位申报、推荐审核、专家评审、厅务会审定,确定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有限公司、西电宝鸡电气有限公司等300家单位牵头组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陕西省科学技术厅2023年1月16日附件:2023年度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名单序号队名首席科学家首席工程师牵头单位1医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赵永涛李超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有限公司240.5kV环保充气柜“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智慧周长江西电宝鸡电气有限公司3电磁加载技术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曹增强曹勇陕西大工旭航电磁科技有限公司4超精密异形复杂零部件内腔先进精整“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施卫米天健陕西金信天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陶瓷基防弹复合材料在军用方舱外防护上的产业化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涛程艾琳北方长龙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电磁空间认知“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赞刘振宇陕西世纪华耀科技有限公司7基于传统中医理论和中药牧草配伍的新型天然功能羊奶研发和临床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贾庆安王军旗西安市军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8宇航超高模量碳纤维产业化生产质量控制系统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卢江波张鸿翔陕西天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9葡萄绿色高效优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振文张旭陕西亨悦酒业有限公司10陕西省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牛育华陈金拴延安车村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大截面电力电缆接头的电磁快速加工“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杨兰均白晓斌西咸新区麦特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12小麦抗逆优质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孙道杰徐永林陕西杨凌伟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3航空发动机用高性能镍基高温合金制备与加工创新‘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兵付宝全西安聚能高温合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4建筑外立面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罗昔联刘壮西安中易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5综治大数据空间共享与应用能力创新“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艳赵丹陕西艺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6定边羊产业提质增效“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屈雷夏振峰定边县八福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17果园全程机械化智能化装备“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陈军刘东琴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18能源管控研究与应用方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建学贠保记西安西瑞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9中深层地热能高效取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毕胜山王鹏涛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20水体细菌快速检测试剂研发与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林金水王贵锋西安海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1低多层全装配式复合结构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黄炜吴鹏西咸新区矩阵住宅工业有限公司22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研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亮刘朝龙宝鸡思迈龙精密传动有限公司23超高纯磷化铟多晶材料合成技术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高正明黄小华陕西铟杰半导体有限公司24高端ADB智能制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耿俊浩吴涛陕西法士特赫德克斯制动系统有限公司25有机蔬菜栽培专用有机基质及营养液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建明李保宏杨凌霖科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高性能压电陶瓷材料“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飞李景雷陕西格微荣交电子陶瓷合伙企业(普通合伙)27智能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鹏晏志鹏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8超快激光精密制造技术研发及装备产业化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赵华龙杨小君西安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9无人机试验测试“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俊彪潘计辉爱生无人机试验测试靖边有限公司30无液氦超导磁体用超导线材批量化制备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陈彪郭强西安聚能超导线材科技有限公司31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化主轴“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小虎谢晶晶秦川集团(西安)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32山地苹果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马锋旺贾艳升吴堡县丰润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33高性能手性发光器件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明明贺保珍陕西咸中科技有限责任公司34数字文旅信息隐私保护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姜晓鸿王功乐陕西骏途网文化旅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5热场用3D针刺碳/碳复合材料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樊威郭华盈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咸新区分公司36集成电路可靠性预计及寿命建模分析“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瑞唐磊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37金属镁智慧化工厂大数据平台“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陈荣石王晓敏西安亚欧电气设备集团有限公司38设施农业土壤修复治理“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高瑞霞陈琳西安鼎盛生物化工有限公司39基于齿槽骨牙周微环境的定向诱导增生技术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汪焰恩李欣培西安博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0主粮功能化加工“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江昊梁玉梅陕西陕富面业有限责任公司41基于LTE-A技术的高带宽安全无线自组网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杜军朝张锋国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42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朱永生石永进西安中车永电捷力风能有限公司43智能仿生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徐海波吴悦西安缔造者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44新一代低轨通信相控阵天线技术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逸群陈剑西安航天天绘数据技术有限公司45轨道交通先进高分子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孔杰周琳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46生物钛及其先进功能涂层“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杨巍陈曦西安赛特金属材料开发有限公司47中药凝胶贴膏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牛晓峰张德柱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8工程机械表面工程与智能再制造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凌范翠玲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49抗儿童难治性癫痫1类创新药物93S-1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贾璞白亚军陕西鸿道生物分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50特种功能涂层关键材料可控合成“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胡军张海信西安经建油漆有限责任公司51伺服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窦满峰祝恒洋西安微电机研究所有限公司52发酵羊乳质量控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贾玮宋望成陕西天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3矿井电气火灾智能防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伟峰王旭陕西西科智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4骨伤科中药新药研究与大品种二次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袁普卫蔡慧侠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5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宋庆文田鸿昌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有限公司56物联网软件与系统安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汤战勇张龙飞西安猎鹰科技有限公司575G雷达“科学家+工程师”黄海生丁福恒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58深部复杂地层新型TBM智能化高效掘进装备研发及典型灾害防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丁自伟侯涛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59煤基费托合成油中α-烯烃精准吸附分离技术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马和平何观伟西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60NVDIMM存储池多级非易失性并行存储架构研究及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薛涛刘卫乾西安奥卡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61高性能超轻镁锂合金设计与制备关键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宋文杰王瑞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62工业图像缺陷检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景军锋赵瑾西安获德图像技术有限公司63建筑光伏技术与能源系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登甲李梦媛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64面向物联网核心技术的5G无线通讯技术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天龄董峰西安海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65太阳能驱动氢热电多能互补综合供能“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师进文贾海平陕西燃气集团富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6茶渣中纳米纤维素产业化提取及高附加值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宁芮之胡歆陕西止茶智能装备有限公司67小型化低成本激光陀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田爱玲李佳程西安中科飞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68基于自主可控的自动铺丝技术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段玉岗秦建宏西安华晟复材科技有限公司69纳米催化薄膜材料研发及其在交通源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黄宇张振波陕西省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有限公司70特种功能纺织防护用品新材料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薛朝华李静陕西锦澜科技有限公司71航天器用超大功率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赵泓懿韩刚毅陕西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2航空TiAl合金叶片制备关键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梁霄鹏贺卫卫西安赛隆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73核医疗成像用大尺寸碲锌镉晶体工程化技术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涛贾宁波陕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74单晶硅晶体微气泡形成机理与气泡检测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赵谦赵曼西安地山视聚科技有限公司75含阿维菌素纳米农药的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启路赵来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6推力矢量型垂直起降飞行器关键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爱军高莘青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77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优势中成药二次开发与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许洪波李志平陕西汉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8大鲵食品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冯宪超曹军毅陕西华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9新一代高效防晒剂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坚哲贺晨卉西安厚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80基于微小型差分光声光谱传感技术环境监测系统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丽娴曹临君西安聚能仪器有限公司81“基于虚拟筛选和深度生成模型的抗2型糖尿病药物发现与优化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生勇麻纪斌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2生鲜乳质量标准技术研发与应用“樊霞+高勤叶”队伍樊霞高勤叶陕西秦云农产品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83航空航天紧固件用TC4大单重钛合金丝材制备及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陈忠伟巴宏波陕西天成航空材料有限公司84机械密封的泄漏与磨损调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吕晋军张军西安奥奈特固体润滑工程学研究有限公司85新型功能性干酪“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吕欣吴珊西安银桥乳业(集团)有限公司86航空航天高性能钛合金板材加工“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朱文光王勤波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87抗旱节水、优质多抗小麦遗传育种和绿色生产推广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吉万全郭永周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88重卡多源融合感知与定位“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赵峰魏杰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9矿用特种轮胎智慧化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司刚全王晓辉咸阳黄河轮胎橡胶有限公司90面向零碳物流运输的镁合金轻量化挂车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博宇姜伟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1荧光-拉曼辅助诊断与术中导航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陈雪利何建华西安中科长青医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92新一代半导体引线框架智能全检装备“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潘晓英邓万宇西安科慕芯科技有限公司93高性能毫米波通信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赵鲁豫梁策策西安朗普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94核用高功率激光智能装备研发“江鹏+刘杰”队伍江鹏刘杰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95生物陶瓷结构优化及高性能粉末工业化制备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焦华贾庆功西安聚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96骨肉瘤基础与临床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时璋段科科西安百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7油菜抗性种质筛选创制及新品种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徐爱遐罗雨国杨凌农业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98水面无人驾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一民程宇威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99煤制烯烃聚合物深加工技术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杨庆浩褚绥红陕西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100油气生产参数智能监测与实时控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党瑞荣于海陕西延长石油金石钻采设备有限公司101国产系列化民用固态监视雷达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罗丰黄鹏刚中电科星河北斗技术(西安)有限公司102大型结构件等离子弧丝材增材制造工艺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丹谢赫特曼曾凡宏西安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103组合体系桥梁智能化全寿命周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贺拴海王安华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104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及医院制剂转化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红刘峰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105基于北斗工业互联网智能油井远程监控及边缘计算“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卫斌罗辉西安众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6刀具用高性能高熵合金涂层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丁仁根丁崇亮渭南木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7绿色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及智能制造系统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郝际平薛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108智能制造在造纸行业的研发及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汤伟陈利军陕西西微测控工程有限公司109高性能硅基MEMS固态时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韦学勇邵刚西安翔腾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10智慧畜牧研发及示范“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美丽王子蕴陕西微牧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11环保型大气污染防治人影作业体系研制试验“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徐成华武玉忠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12新型臭氧发生器的研制及水处理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文刚丁亮西安安博尔电气有限公司113癌细胞靶向性小分子偶联抗肿瘤药物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何凤琴郭维博西安新通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114煤炭行业AI视觉算法及边缘计算设备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斌王学立西安博深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5自体免疫抗体及诊断试剂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闫亚平李科陕西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16虚拟电厂负荷侧调峰“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朱永灿李军陕西广林汇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17车联网与智慧交通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长乐江茜陕西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118先进功能性煤焦油基新材料“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卢翠英王勇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119基于深度认知计算的药片表面缺陷检测“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伟峰苑学功陕西至信机器视觉有限公司120火箭发动机内热环境与绝热性能分析软件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洋李亮陕西空天超算中心有限公司121油气田采出水高标准回注技术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金鑫赵杨陕西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122表面处理装备视觉识别技术应用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吴亚丽胡仲明陕西昕宇表面工程有限公司123功能性羊乳制品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陈合刘誉陕西和氏乳业集团有限公司124综采液压支架再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舒林森王昕陕西天元智能再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25环保型生物组装农药助剂产业化项目“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杨鹏周大伟西安清秀生态科技有限公司126大型公共建筑抗灾智能监测及预警诊治“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邢国华李纪明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127高亚麻酸油菜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穆建新王轩杨凌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128水导激光技术研发及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朱江峰相里景泉陕西渥特镭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29基于质量标志物分级辨识技术的秦药产品质量控制及二次开发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海静周永强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130高峰值功率高均匀度医用脱毛半导体激光研究及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晖侯栋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31陶瓷基复合材料预制体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黎云玉李世雄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132电化学水处理及绿氢回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朱云庆容纯冕陕西镐丰京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133肠道菌群与皮肤疾病“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林雁冰罗海浪西安臻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34高性能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鸿王晓飞西安航天民芯科技有限公司135煤固废高韧性路面材料与应用关键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晓军沈荣建陕西安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136治疗肺癌特色中成药二次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曹爱兰王景峰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山海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37直升机旋转部件运动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谷士鹏任晓斌西安中飞航空测试技术发展有限公司138数字孪生LF精炼炉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强陈存运西安桃园冶金设备工程有限公司139秦巴地区优质猕猴桃野生资源开发研究与新材料创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羽冯志峰陕西果业集团有限公司140新型PRMT5抑制剂的筛选及其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过程中功能评价“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健晁晓东西安初源赛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41GT微粒子防水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东旭卢威西安金投贵金属有限公司142电池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徐俊焦继业西安恩狄集成电路有限公司143电石炉高温烟气除尘净化技术研究和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冬方新军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电化发展有限公司144城市浅层地下空间病害智能化检测与防治“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斌张弓中煤(西安)地下空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45矸石充填绿色开采长距离输送管道光纤监测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柴敬朱磊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46重卡AMT变速箱高性能纸基摩擦材料工业化开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齐乐华梁博陕西航沣新材料有限公司147绿色低碳道路建筑材料研究及应用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郝培文曾赟西安众力沥青有限公司148人类BRAF/TERT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研发及临床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建中刘贵明西安博睿康宁生物医学中心有限公司149专利大数据智能推荐平台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孙笑明明健陕西长安华科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50盐湖水中重金属核晶造粒-树脂吸附相耦合的资源回收系统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金鹏康张运西安蓝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51超稳腔激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方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健宁崔杰西安超纳精密光学有限公司152复杂重型装备智能监测与远程运维“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鹏徐江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153生物发酵饲料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陈玉林叶丙奎陕西杨凌富仕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54基于开源鸿蒙微纳卫星RTOS系统研究与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立欣薛国粮星众空间(西安)科技有限公司155快速光谱分析技术及光谱仪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鲁广昊卜腊菊陕西谱光微视科技有限公司156有机硒黑豆蛋白和肽原料制备及高值化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陈雪峰朱朝德安康汉阴华晔植物药业有限公司157前沿纳米合金技术在“双碳”及汽车尾气净化领域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黄博黄博陕西天易元素科技有限公司158关于无人机蜂群组网及高效数据回传关键技术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卢光跃王辉西安猎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159光伏组件回收专项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赵跃王博西安法赫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0绿色智慧安全型隧道运营与管理“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亚琼王万平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61“双碳”目标下旱作高标准农田研究及成果转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赵西宁罗林涛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62智慧矿山-井下无人值守机器人系统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孙建永袁博陕西智引科技有限公司163井下可视化检测技术及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严正国周超西安正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64土遗址赋存环境监测集成技术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房鼎益沈健西安众源云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65开关电源集成电路设计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袁冰秦洋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166面向绿色建筑复杂工程钢筋数字化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岳焱超刘兆兴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67配电网一二次深度融合固封极柱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帅李鹏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68高性能MEMS硅谐振压力传感器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方续东赵虎西安思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169基于SAE-CNN的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系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段学超刘丹西安华谱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170铁基材料产业化制备及其土壤修复智能化“科学家+工程师”朱爱斌郑春莉陕西清岭春创环保产业技术有限公司171超清视频智能处理与新型显示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秦翰林王伙荣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2富硒猕猴桃营养高值化设计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马婷婷杨珍媛陕西圣品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73纳米多孔隔热材料研发产业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治国李海福陕西海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74航天装备智能制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宋锐张建奇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175微纳电子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方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贺健康尹恩怀西安瑞特三维科技有限公司176连续催化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忠文万克柔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77机器人复合材料自动铺丝系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维伟王战玺陕西道博新材科技有限公司178新型显示关键材料研究与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朱生勃冯震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79黄土区紧邻地铁隧道桩基智能施工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廖红建荣学文陕西华山路桥集团有限公司180复杂结构陶瓷增材制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荣臻韦继翀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181“十大商药”饮片加工关键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学军葛人杰陕西新雨丹中药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82光转换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产品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晓明蔡步军彩虹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83煤矿用高安全性反应型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于德梅胡国和渭南陕煤启辰科技有限公司184先进材料计算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栋肖虎西安流波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85先进轨道交通振噪控制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金浩张法明陕西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86高性能超导线材绝缘关键技术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耀张宏涛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187特种通信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耿莉张博西安博瑞集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88秦创原创新生态城零碳综合能源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管晓宏高翡西咸新区城市设施管理有限公司189III-V化合物半导体激光芯片外延材料“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仇伯仓李青民西安立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190高压IGBT芯片研发及可靠性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彩琳安静芯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1基于区块链的高性能防篡改数据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兴华卫佳西安链融科技有限公司192无人机多功能折叠充气式复合材料柔性机翼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雷金奎王丹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193MEMS温度传感器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罗剑毕珍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194食品新鲜度智能检测设备开发及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兴海田斌陕西中纬智云科技有限公司195煤气化装置韧性制造与损伤智能防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代建波康灵果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96陶瓷基复合材料预制体自动化生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马龙郑宇哲陕西德西马格自动化有限公司197基于里程校准的隧道病害巡检系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韩冰樊晓东西安火眼智能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198多模态知识图谱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焦李成杨新胜陕西国博政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99新污染物水体采样设备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韩杰杜微陕西华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0黄花菜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邹志荣胡松安康正兴有机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1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资源化循环利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杜慧玲宋世杰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202延安嘉盛油井管制造创新“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建军刘高翔延安嘉盛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203传统黄酒品质提升及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耿敬章肖玉祥陕西秦洋长生酒业有限公司204中药材辐照育种“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录祥柏文科略阳县锦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5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陈克安郭治平陕西烽火宏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6富硒微藻肥开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高翔刘凯陕西通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有限公司207高端活性氧化镁的制备技术开发与工程化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马建华冯丽娟陕西航泰镁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8智慧农业系统与智能设备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孙锬锋叶彤陕西安康玮创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9生物催化制造新工艺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剑利张天陕西岳达德馨生物制药有限公司210异质结用低温浆料“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杨宏公立西安创联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211新能源汽车配套纸基功能材料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陆赵情付凯宝鸡科达特种纸业有限责任公司212中药大品种培育关键技术示范研究及产业化平台建设“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卫培峰丁建民陕西健民制药有限公司213矿产资源深源电磁探测关键技术与装备“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薛国强郭文波西安西北有色物化探总队有限公司214特色药用植物高值化利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高锦明张瑜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15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陈湘萍张智鹏西安隆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216惯性导航系统芯片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郭阳明赵国军西安国宇航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17高铁制动粉末冶金耐磨铜基复合材料闸片开发及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世锋左鹏军陕西华夏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218商洛电厂660MW超临界燃煤机组深度调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吴东垠张正峰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219三阴性乳腺癌分型试剂盒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吴晓明童永光陕西高源体外诊断试剂有限公司220高疲劳寿命丁腈橡胶高端蓄能器胶囊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杨勇张恒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21陶瓷基功能性环保特种涂料“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梅辉陈玲陕西邦希化工有限公司222基于系统级封装芯片的锂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兄文王辉西安英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223极薄煤层智能化安全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培煊李斌延安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4全国产化CPU主板(3UCPCI总线)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郭文强张维旭西安英诺华科技有限公司225煤矿液压支架高频感应熔覆修复与工艺控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海宁丁林海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226基于数字现实技术的综合应急演练“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赵永涛宋磊中陕核核盛科技有限公司227分层型水源水库水质污染原位控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黄廷林卜建伟西安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28氢能源碳中和定价核心关键技术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胡二江单英骥陕西智库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229基于深组合算法的光纤导航设备“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严恭敏寇学锋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230高能量密度金属锂基二次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喜飞杨洪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31真菌多糖提取和产品开发技术集成与示范“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徐怀德惠玉虎陕西嘉禾药业有限公司232航天铝合金增材制造与数字化工艺提升“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赵宇凡余凤鸣西安五砂机械设备有限公司233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制品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黄文欢吉少波西安英利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234航空航天用高品质钛基钎料的设计开发及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敏李进西安瑞鑫科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235长寿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成新张兴无兖州煤业榆林能化有限公司236畜禽饲料添加剂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曹阳春田渊西安鑫汉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37高性能镁合金箔带材精密成形工程化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徐春杰屠涛镁高镁诺奖(铜川)新材料有限公司238煤矿带式输送机智能测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毛清华王荣泉西安重装韩城煤矿机械有限公司239富硒魔芋创新产品开发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彦军王勇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240智慧组合导航算法开发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付强文王磊西安四维图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41人工智能赋能“双碳”双控精细化管理“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忠民杨子琼陕西埃菲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42绿色建材3D打印混凝土与数字化建造关键技术创新“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超宋心陕西秦汉恒盛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饲料添加剂新材料微丸载体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杨小军王辉华陕西瑞之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244高效精密排刀车削机床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孔令飞李旭西安精擘华科技有限公司245危化品安全效能管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黄晓俊张屾陕西宛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46非金属矿物储能材料(石墨新材料)“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杜显锋杨辉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247电炉智能运行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蔡安江余维江西安电炉研究所有限公司248认知能力评估设备研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陈希樊天放陕西百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49智能传感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赵栓峰赵高峰陕西智慧路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50基于新型纳米无机填料的特种高性能橡胶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刘辉赵宁娟咸阳三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1高性能霍尔传感器芯片“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贺永宁齐文陕西长岭迈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52国防用高性能钛合金精密热成形“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赖敏杰刘娣西安超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3新型测控天线“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任建胡海峰西安天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54心血管3D打印新技术应用与临床推广“科学家+工程师”项目杨剑马克军西安马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55黑米功能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祁珊珊周宝龙洋县朱鹮有机产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256高纯度VLP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与应用方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朝飞王晶钰杨凌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7新型高性能赋形反射面天线研究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任宇辉崔锋西安恒达微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58煤基固废资源化与装配式建筑技术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晓光董建国彬州恒得源环保新科技有限公司259新型无毒无钒分子筛型SCR脱硝催化剂研发项目“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党小庆肖雷启源(西安)大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60电推动高性能永磁材料“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马天宇吴飞西咸新区飞科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61多感知融合防爆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小旭李汉舟西安量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62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谢科予邵乐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63可降解塑料成核剂的开发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左修源齐涛陕西艾科莱特新材料有限公司264高血压精准医防融合人工智能管理平台“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冯宏剑吴群西安阿科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65大口径光学元件形性误差检测方法及装置研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马志强刘恒博西安欣维视觉科技有限公司266金属零部件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杨强车国栋西安国宏天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67空间光学精密测量“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闫明葛锦蔓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268高精度3D智能视觉检测“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亮薛丽丽西安多维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69人工智能毁伤检测识别系统开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雷涛邓思语陕西维骏创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70海防雷达探测通信一体化系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朱圣棋刘侃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271关于大功率端窗型X射线管高压电源的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高田田薇西安德摩根科技有限公司272装甲车辆用钛合金“履带销”研制及成套表面处理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陈永楠侯智敏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273林麝主要疫病流行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兴龙邓庚宁陕荣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74老慢病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高美丽席彬群陕西罗麻丹医药有限公司275应急保障与特种安全防护纤维及其制品“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鹏飞蓝海啸陕西伟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76二氧化碳加氢制航空煤油关键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常春然宁小钢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77交通基础设施性能感知智慧提升“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建伟王小雄陕西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278桑树降“三高”产品研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徐立张瑾安康康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79数字孪生教学系统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臧博刘龙陕西汇智易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80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增减材制造系统开发与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杜虎兵贾晋葛西安未来智造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81秸秆纤维木塑复合材料3D打印“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温久然贺新民陕西金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82太空及核辐射防护用耐辐照系列光学玻璃研发与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鹏飞房艳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283高密度氢纯化及储存一体化装置中试项目“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吴震高毅军陕西氢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84苹果免套袋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高义民马巧荣陕西汉唐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85绝缘材料光谱诊断技术与便携式检测仪器研制与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闵道敏李元陕西星佑未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286消防救援无人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胡楚锋王永顺西安弘运鑫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287高密度复合储氢材料规模化制备“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成永红袁政强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88智能感知的新一代康复医疗机器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旭贺琛中航创世机器人(西安)有限公司289多频段感应加热装置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王娟娟贺宏义西安容大感应加热设备有限公司290四维实景毫米波路测雷达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张华陈彬西安恒盛安信智能技术有限公司29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徐良张辉西安星网天线技术有限公司292磁锚定术野暴露(机器人)系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吴荣谦史爱华西安迈格纳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93高值化紫阳富硒茶加工“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杨兴斌夏圣英紫阳县玄昌富硒食品有限公司294新型生物农药制备技术研发与应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薛伟明杨宏勃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95永磁电机高速运行控制技术研究“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杜锦华刘家颂西安西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96高动态平台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陶明亮高新义西安华瑞恒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7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与安全充电“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雷旭石浩西安特来电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298功能性PSPI材料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孟令杰赵江波西安智柔科技有限公司299基于压电传感的皮肤听声智慧耳“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娄晓杰叶亚妮陕西犀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300研究与应用于复杂表面质量检测的高精度工业AI机器视觉技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李爱军刘金鑫西安第六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聚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之农业领域——七大农作物育种 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篇
    从“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精确育种”——记“主要粮食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项目  “十三五”末我国粮食作物良种选育将上新台阶,“主要粮食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项目已获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14191万元经费支持,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新品种培育有望在2020年前取得重大突破。  本项目是2016年“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支持力度最大的项目。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牵头实施,汇集国内优势单位57家、155名科技人员,设立“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小麦分子设计育种”“玉米分子设计育种”和“共性技术与信息平台”四个课题。  项目根据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的共性和特性,拟在分子设计育种方向上开展以下五方面的研究:一是主要粮食作物关键基因挖掘和分子设计:在分析不同地区三大粮食作物主栽品种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其产量、生育期和抗病虫等性状相关的基因型,根据水稻、玉米等基因克隆和小麦测序信息等相关信息,利用已精细定位的高产、优质、抗病虫、耐逆、养分高效利用等重要性状基因/主效位点,发掘验证育种可用的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 二是研发和提高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利用育种材料全基因组遗传背景选择、分子标记筛选、基因快速导入和优异基因聚合等手段,显著提高传统育种效率,加快品种改良速度,建立作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和应用平台,克服多性状多基因聚合、后代选择效率低等难题,大幅度提高我国分子育种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三是新品种培育与推广:通过分子组装设计,将供体亲本与主栽品种进行杂交选育,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尝试多性状、多基因位点的不同聚合方式,实现重要性状基因的聚合,创制高产、优质、抗病虫、耐逆、养分高效利用等有重大育种利用价值的新材料,最终培育出具有多种优良性状能大面积推广的突破性新品种 四是分子设计育种信息平台的建立:研制分子设计育种软件,建立农艺性状和基因信息数据库,建立并完善分子标记数据库和分子检测平台 五是生物安全的基因组编辑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在技术层面完整地对作物基因组编辑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改进、完善和创新,提高基因组编辑技术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建立生物安全的作物基因组编辑育种技术体系。  本项目的实施将建立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分子设计信息系统和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形成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及技术标准,推进优质高产抗逆与资源高效利用育种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创新,显著提升我国作物育种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培育推广突破性新品种,大幅提高作物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约水资源。揭开神经嗜性病毒的神秘面纱——记“重要神经嗜性人兽共患病免疫与致病机制研究”项目  人兽共患病防控关系动物和人民健康、环境与生态安全。随着环境、气候的改变,人类面临人兽共患病的威胁日益加剧。“重要神经嗜性人兽共患病免疫与致病机制研究”项目于2016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专项”立项支持,我国在重要神经嗜性人兽共患病的免疫与致病机制研究领域将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本项目经费为4900万元,执行期为2016—2020年。该项目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实施,汇集国内14家优势单位、38名科技人员进行联合攻关。项目将围绕狂犬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与致病机制,从7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一是病原生态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将对我国新出现的狂犬病、乙型脑炎传染源,开展遗传演化、地理分布、感染率、毒力、免疫原性等分析,并对不同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传播狂犬病和乙型脑炎的分布和流行新特点展开研究。二是病原感染与传播机制研究:将从病毒感染不同宿主细胞受体利用的角度,揭示乙型脑炎病毒跨宿主传播的分子机制,并研究狂犬病毒逆神经轴浆传输机制。三是病原复制/增殖机制研究:重点研究病毒蛋白及宿主因子在病毒复制与包装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机制。四是病原诱导天然免疫应答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发掘神经嗜性病原天然免疫识别受体,解析病原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的机制,筛选有效宿主抗病毒因子等。五是病原诱导获得性免疫应答及其调控机制研究:重点解析乙脑病毒调控Tfh细胞分化机制、狂犬病毒调控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分化机制。六是病原入侵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机制研究:研究神经嗜性病原入侵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及血脑屏障破坏的机制,为阻断病原入侵中枢神经系统提供分子靶标。七是病原诱导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解析乙型脑炎病毒诱导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狂犬病毒诱发神经递质产生异常的分子机制,为神经嗜性病毒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标和理论依据。  本项目将全面揭示狂犬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的病原生态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发掘介导狂犬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与传播的关键受体蛋白,阐明病毒复制以及与宿主免疫系统互作的新机制,解析其入侵神经系统、诱导神经损伤的关键信号通路。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狂犬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的新型疫苗、诊断试剂、药物及治疗等防控技术与产品研发提供重要理论基础,而且还将推动我国神经嗜性病原研究新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诱变育种:从“无中生有”到农作物品种持续创新——记“主要农作物诱变育种”项目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的“主要农作物诱变育种”项目已获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4774万元经费支持。  “十三五”期间本项目汇集国内48家优势单位、116名科技人员,设立了小麦诱变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创制、水稻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创制、水稻诱变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创制、玉米诱变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创制、大豆等经济作物诱变育种技术创新与品种创制、主要农作物诱变共性技术开发研究等六个课题。  本项目重点开展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主要农作物诱变损伤修复与基因突变的分子解析:研究高能重离子辐射、空间诱变、地面模拟诱变等诱发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辣椒、番茄等主要农作物变异的分子生物学效应,解析DNA损伤修复与突变发生的分子机理 结合新一代测序技术等最新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对重要突变体的特异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和分子鉴定,为育种的广泛利用和定向改良提供目的基因。二是主要农作物诱变育种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旨在提高基因突变频率,拓展突变谱和引导基因变异方向的核辐射与空间诱变等新途径,重点完善高能重离子、混合粒子场、质子、快中子等诱变因素处理靶室操作技术,建立主要农作物高效诱变技术体系 完善重要突变性状基因的TILLING、基因分型等高通量筛选平台,建立高效的突变体筛选技术体系。三是主要农作物诱变新材料创制:诱变创制大容量、呈梯度的主要农作物主栽品种突变库 根据主要农作物各生态区的需求,创制产量、品质、抗病、抗逆、株型等重要性状突变新材料。四是主要农作物优良突变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有效利用核辐射、空间诱变及地面模拟诱变等方法,与细胞工程、杂种优势利用和常规育种有机结合,培育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早熟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通过试验示范、种企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等措施方式,加速新品种的推广种植。五是诱变技术国际合作:重点开展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尼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研究与人才交流,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诱变科技创新团队,保持我国在农作物诱变育种应用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  本项目预期至2020年创制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辣椒、番茄等作物新品种15个以上,新品种在项目期内累计推广650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4.16亿元。同时,这些新品种的种子加工与推广将带动种业企业的创新发展。诱变创造出的一大批优异新种质(材料),将成为常规育种等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基础,以此作为杂交亲本,培育在产量和品质上有突破性的优良品种,将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农作物增产。精准研判 科学施检 分级预警 严防入侵——记“潜在入侵的畜禽疫病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项目  保障进出境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贸易的需求,提升口岸检疫把关技术水平,“潜在入侵的畜禽疫病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项目已获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专项”4550万元经费支持,我国潜在入侵的畜禽疫病风险研判、监测与预警技术有望在2020年前取得重大突破。  本项目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牵头实施,汇集国内优势单位21家、169名科技人员,设立“外来畜禽疫病风险分析新技术研究”“潜在入侵的畜禽疫病检测、鉴定新技术研究”“潜在入侵的畜禽疫病口岸监测技术研究”“外来畜禽疫病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未知、变异动物疫病溯源及早期监测技术研究”和“外来畜禽疫病信息化预警和溯源技术研究”六个课题。  本项目根据外来畜禽疫病的共性和特性,拟开展以下六方面的研究:一是分析境外畜禽疫病信息,绘制风险传入场景树 构建基于专家研判系统的外来畜禽疫病半定量风险分析模型及定量风险分析模型,分析外来畜禽疫病随进境动物及产品潜在传入风险 建立外来畜禽疫病风险分析数据库。二是研究潜在入侵畜禽疫病的现场筛查、实验室精准检测等技术 研究非洲猪瘟等重要畜禽疫病RPA早期检测、激光显微切割免疫荧光等精准检测新技术 开展检测方法的国际验证 研发生物安全的标准物质并组装应用。三是研究进境动物及产品监测抽样框和布点选择策略 开展基于流行病学的监测抽样技术研究 研究口岸监测的风险不确定性,构建无疫监测抽样模型和疫病发生监测抽样模型 研发相关疫病的高通量监测技术并进行监测应用。四是研究外来畜禽疫病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及试剂 研发现场便携高灵敏的一体化检测设备 整合应用现场检测技术、试剂及装备,开展口岸现场的实时在线超敏检测和结果的自动采集上报。五是研究未知变异病原宏基因组学识别技术 构建病原体特征序列数据库 研究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建立未知变异病原的分子溯源技术 建立潜在入侵的未知变异动物疫病RPA等早期监测技术并示范应用。六是整合潜在入侵的畜禽疫病口岸及现场检测数据、监测数据、未知和变异病原监测数据,构建进境动物及产品疫请数据库 研究数据治理技术,构建基于检测监测数据的进境动物及产品溯源平台 挖掘不同维度数据的潜在联系,构建疫病传播态势场景化数学模型 建立外来畜禽疫病信息化预警平台。  本项目实施后,我国潜在入侵畜禽疫病防控体系将更加完善,风险研判、口岸检疫把关以及溯源预警等能力都将得到明显“升级换挡” 建立的以国家和产品类型为检索对象的风险分析数据库,可满足快速通关放行对疫情研判的需求 项目研发的大力推广应用,可实现对口岸入境的畜禽及产品检测监测覆盖率80%以上,病原覆盖率90%以上 研究建立进境动物及产品疫情数据库 搭建潜在入侵畜禽疫病信息化分级预警平台,可满足对90%以上进境牛、羊等畜禽以及40种以上检疫性疫病进行场景化分级预警的要求。为稻粮谋 藏粮于技 强优势水稻杂交种再续力——记“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项目  为稻粮谋。在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基础上,“十三五”中国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研究继续获得国家支持,整合全国45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优势单位,实施“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向水稻更高产量冲刺,力保中国13亿人口口粮安全。  项目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实施,汇集全国各稻区45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强势单位、156名骨干研究人员,针对全国不同稻作生态区水稻生产实际情况、区域特色和拟解决的共性和个性关键问题设立了7个课题,主要从如下五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研究稻属远缘种、亚种、近缘种、生态群间优异基因利用和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拓展强优势水稻杂交种遗传基础 研究红莲型不育、光敏核不育、新型可控雄性核不育利用技术,建立安全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 研究适应现代农业转变的轻简栽培、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的强优势杂交种新株型育种技术 二是强优势水稻杂交种高效育种技术研究:利用细胞工程、高通量SNP标记等技术建立不同稻作区强优势水稻杂交种亲本快速选育技术 研究不同稻作区水稻杂种优势预测与利用技术,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强优势水稻杂交种高效育种技术体系 三是水稻杂种优势核心种群构建与资源创新:挖掘水稻高产、高光效、耐热、耐寒、抗病虫、重金属低富集、养分高效等重要性状功能基因,创建优异基因轮回选择库,创新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核心种质,创建全国不同稻作区水稻杂种优势类群及其利用模式 四是强优势水稻杂交种骨干亲本创制:利用不同杂种优势类群,创制各稻区强优势突破性新材料,培育高配合力、高异交率的新型雄性不育系及强恢复系 五是强优势水稻杂交种创制。根据全国各稻作区育种目标和生态条件,确定强优势水稻杂交种的选育指标,利用强优势亲本大群体测配,通过生态育种、穿梭育种和规模化测试,选育聚合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等优良性状基因的、适于现代耕作制度的水稻强优势杂交种,并进行大面积示范与推广。  本项目将通过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研究和强优势杂交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将快速提升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可全面提升我国粮食的供给能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本项目将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指针,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要求,预期将研创一批产量潜力更高、综合性状更强的水稻强优势杂交种。执行期间将创制强优势水稻杂交新品种30个,预计强优势杂交种累计示范推广900万亩以上,可增产粮食4亿公斤左右,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10亿元以上。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健康——记“畜禽重要病原耐药性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  “十三五”末我国畜禽病原耐药性的监测和防控体系将上新台阶,“畜禽重要病原耐药性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已获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专项”4550万元经费支持,我国畜禽病原耐药性的监控技术体系有望在2020年取得重大突破,为应对“耐药性”这一全球的公共问题和难题作出贡献。  本项目隶属“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专项”,拟建立“监测—预警—控制”一体化的畜禽病原耐药性监测和控制技术体系。本项目由华南农业大学牵头实施,联合在畜禽病原耐药性研究方面的优势单位如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30家开展合作研究  本项目将从“监测—预警—控制”三方面开展以下研究:一是耐药性监测技术研究: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适用于养殖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不同技术平台以及不同检测规模的快速、高通量耐药性检测技术或产品,建立耐药性监测采样方法标准、检测判定标准和各类耐药临界值标准,构建畜禽病原菌耐药性检测和评价标准体系。二是耐药性预警技术研究:在建立监测技术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不同规模养殖场抗菌药用药和耐药性基础数据的大样本调查,掌握我国畜禽病原菌和养殖环境耐药菌的耐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畜禽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库,畜禽病原体(重要病原菌和球虫)、养殖环境生态链中的耐药菌和耐药基因的数据库,建立动物病原菌的耐药性风险评估模型和环境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为我国建立兽药安全评价导则和环境安全评价导则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三是耐药性防控技术研究:主要通过研究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生物酶制剂和微生态类制剂等新型饲用抗生素的替代产品及综合应用技术来减少抗菌药的使用 同时针对现有的经口给药的抗菌药物进行精准的生物药剂学(BCS)分类,引导兽药制剂研发,关注兽药剂型设计工艺和投药技术相结合,以兽医临床一线药物及专用药物为研究重点,以减抗增效,避免耐药性产生为目标,开展新制剂和投药新技术研究。此外,将获得与现有抗生素联合或单独使用有效治疗耐药病原菌感染和消减病原菌耐药性的候选药物和新兽药 建立其对畜禽主要病原菌感染的药动学/药效学同步模型,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规程和用药技术,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项目的实施将显著提升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推广项目研发的耐药性防控技术,将减少我国畜禽养殖业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并培养一批从事畜禽病原菌耐药性研究的高水平人才,形成一支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队伍,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学术地位。解析机理 创新方式 提升效率——记“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形成与利用机理”项目  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在世界范围为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杂种优势的生物学基础却是国际科学界的世纪难题。过去20年的研究显示,显性和超显性是杂种优势的主要遗传学基础,但重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形成的机制还不清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形成与利用机理”,将通过比较分析杂种优势利用最为成功的禾本科作物水稻和玉米的杂种优势机理,在多种组学水平揭示杂种的组学特征,进而在基因水平阐明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能产生杂种优势,怎样才能产生强杂种优势,使杂种优势理论获得突破。  前期杂种优势组学研究主要是基于单个杂交组合,并且只限于某个组学,不能产生一个系统的组学模型来解释杂交组合的组学特征。因此,不同杂种优势强度的组合间是否有共同的组学特征?这种组学特征又是什么?在不考虑上位性效应时,中亲优势就是显性、超显性累加的净效应,并且大量的研究证明了显性、超显性在杂种优势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显性、超显性效应产生的机制是什么?海量的组学数据(转录组,代谢组数据等)和丰富的重要基因功能信息能否用来准确预测杂种优势?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科学问题。  “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形成与利用机理”项目,将回答以下科学问题:一是主要农作物不同优势杂交组合的组学特征 二是显性、超显性形成的机制 三是杂种优势的准确预测 四是高效杂种优势利用的新型雄性不育系及恢复系的创建。回答这些科学问题将对解析杂种优势的生物学基础这个生命科学界的世纪难题有所突破,并为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新策略和途径。  本项目将集中国内本领域优势单位,以水稻、玉米、油菜和小麦四大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项目的研究。集中深入地开展杂种和亲本间的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学特征比较,建立基因组结构,基因表达,代谢物分化等多组学系统模型,从组学层面揭示杂种优势的分子机制。本项目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向应用研究延伸,开展杂种优势群分析,优化不同作物的优势群,在宏观层面提出杂种组合选配的基本原则,同时,建立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在宏观选配前提下,预测有潜在强优势的杂交组合,高效选配强优势组合。杂种稳定性优势的遗传基础剖析能为选育广适性的强优势组合提供基因资源,使强优势组合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杂种优势利用系统的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机制的阐明将大大利于新的不育系创制,而新型雄性不育基因的发掘和不育系的培育将可能带来不育系繁殖和杂交种制种技术的革新。预期通过项目的实施将直接推动杂种优势利用水平的提高,进而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新的更大贡献。(来源:科技日报)
  • 重大突破!安徽大学自主研发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达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2022年12月31日,安徽大学完全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经过反复严格测试,连续循环运行最低温度达到9.2mK,同时获得435μW@100mK, 671μW @120mK的制冷量,已经达到国际主流产品的水平,满足了量子计算的温度和冷量需求。该设备的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关键核心技术,解除了我国在相关领域长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局面,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安大人的力量。仪器照片极低温稀释制冷机是一种能够提供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环境的高端科研仪器,是现代量子科学研究与量子技术发展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量子功能材料与器件以及新奇量子现象的探索,为量子计算机提供必须的极低温环境。目前,我国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完全依赖于从英、美、芬兰、荷兰等国家进口。随着量子计算等高科技领域竞争的日趋激烈,该设备已逐渐成为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禁运产品。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国产化的极低温稀释制冷机。研发团队安徽大学利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契机,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量子计算关键设备的“卡脖子”技术——极低温稀释制冷机进行攻关。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单磊教授团队王绍良研究员利用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双一流”学科优势,经过数轮攻坚,解决了大摩尔流量条件下极低温流体热交换效率低的技术难题,研发出具有超大比表面积的极低温高效换热部件,同时实现了相关核心部件的完全自主研发。
  • 勤恳诚信惠人达己 富睿捷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
    2021年10月14日至16日,2021年第十届华中科学仪器与实验室装备展览会(华中科仪展)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作为“中三角地区”研发检测市场交流平台,华中科仪展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专业的实验室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于高校、科研机构、检测机构、卫生疾控,研发企业技术中心等单位,在全国已经拥有较大的影响力。 杭州富睿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睿捷)是一家专业从事真空冷冻干燥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技术型企业。在本届华中科仪展的展会现场,富睿捷向现场观众展示了公司的两款2.5L实验室冷冻干燥机:实验室冷冻干燥机2.5L(-55℃)和实验室冷冻干燥机2.5L(-90℃),受到现场观众诚挚好评。 富睿捷智慧化真空冷冻干燥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FTFDS系统,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操作简单、直观的界面。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用户可以在云端获取数据,并在云数据进行存储,可以避免数据丢失,也可对冷冻干燥机进行远程控制及实时监控。极大程度降低了仪器夜间或者无人值守运行时出现的故障所导致的样品损坏等问题。用户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温度冷冻干燥机。 富睿捷的智慧化冷冻干燥机标配智慧化冻干终点判断系统,配合自主研发高精度真空传感器,并配合FTFDS系统,可以进行冻干终点的判断。内置式盘管结构,显示温度和实际温度一致,捕水能力更佳。采用WIFI、物联网技术,配合手机APP,可远程实时监控和控制设备运行。自主研发高精度真空计,真空度更真实更精准。自主研发混合制冷技术,温度更低、更稳定。一体成型冷阱,保证更好的密封性。    富睿捷秉承“勤恳诚信,惠人达己”的企业文化,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公司拥有专门的科研团队,在销售常规仪器的同时,还能为为客户定制冻干工艺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客户。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富睿捷赢得了市场和用户的信任,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环 境、食品、大健康等多种行业。相信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富睿捷能够给广大用户带来更多优秀的产品。
  • 歌尔光学上海研发中心启用 布局前沿AR光学技术
    7月19日上午,歌尔光学上海研发中心举行启用仪式。  歌尔光学上海研发中心位于闵行区华谊万创•新所科创园,着力聚焦区域产业、人才、政策等优势资源,布局前沿AR光学技术,引入国际领先的光学技术开发设备,以衍射光学为设计核心,打造从衍射光学设计、母模制作,到纳米压印、刻蚀、后段封装、性能检测的全流程闭环,填补国内衍射光波导元件设计与母模制备的技术空白;同时布局车载HUD光学业务,包含PGU、自由曲面镜、扩散片等零组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光学设计、微纳加工、微纳复制到光学检测全工艺链条光学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   自2012年开始布局光学以来,歌尔在光学领域持续开拓,已成为全球XR产品相关光学零组件的核心生产厂商,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600项,创新地开发出Pancake折叠光路光学系统,率先实现纳米压印衍射光波导全自动量产。歌尔光学上海研发中心将利用区域产业与人才优势,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的联合开发与合作,建设消费级AR眼镜和车载产品量产能力,为客户提供XR光学产品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
  • 多项仪器技术在列!湖北发布2022年度高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拟立项清单
    近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2022年度高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拟立项项目清单。华中科技大学“3D NAND闪存无损测量关键技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新型多物理场量子测量装备研发”、华中科技大学“高功率密度小型低压伺服驱动系统研发”、湖北工业大学“汽车转向热模锻件缺陷超声相控阵检测系统开发与应用示范”等102项入选。依据《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鼓励重大项目在做好设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资助经费开展自由探索以及颠覆性技术创新,该部分创新和探索可不设定方向和任务,不设定绩效目标。湖北省2022年度高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拟立项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1少模光纤的平坦高增益放大技术及应用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基于扩展波段的多芯光纤传输关键技术研究烽火藤仓光纤科技有限公司3大段长深海中继海底光缆关键技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4基于透紫外涂层光纤高密度多波长光栅阵列光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华中科技大学5超高速光电子芯片与器件开发技术研究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G高维资源智能部署与高效大规模接入关键技术华中科技大学7大容量多粒度全光组网和交换关键技术研究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面向极紫外光刻的脉冲CO2激光种子源技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9蓝光半导体激光泵浦可见光激光器研究与应用华中科技大学10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研制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1多材料送粉激光增材制造大尺寸铜/钢双金属复合构件关键技术华中科技大学12多头柔性印刷电路板(FPC)激光钻孔装备的技术研发及应用武汉元禄光电技术有限公司133D NAND闪存无损测量关键技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14OLED薄膜封装材料开发与应用武汉柔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高性能蓝光发光材料及其器件的研发武汉大学16面向城域量子通信的纳腔光调制器制备武汉大学17量子模拟与量子计算软件平台开发研究武汉大学18新型多物理场量子测量装备研发华中科技大学19微发泡聚合物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光电忆阻器应用湖北大学21长寿命超洁净轴承钢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武汉科技大学22非晶软磁粉体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33D打印高强非晶合金制备技术及其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华中科技大学24极苛刻服役环境高温合金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25高模量高强度玻璃基板制备技术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6柔性石墨烯复合薄膜储能器件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华中科技大学27储能芯片用特种碳纳米材料与器件武汉理工大学28面向建筑节能的新型储能-建材一体化关键材料研发华中科技大学29多固废协同高活性胶凝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武汉理工大学30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激光增材制备技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31高热导率陶瓷复合材料研究华中科技大学32大功率器件用高导热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武汉科技大学33复杂条件下长程行人重识别与多元分析武汉大学34海投网AI招聘助理机器人武汉鸣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35面向虚拟现实的多源数据智能建模关键技术研究武汉天际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6安全智能感知与大数据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37基于脑启发式自适应深度双流网络的动作识别中南民族大学38面向智慧城市的云平台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华中科技大学39高性能内生安全联盟链体系架构及理论方法研究武汉大学40基于区块链的视频专网智能安全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湖北工业大学41面向无人车应用的区块链数据共享平台开发武汉大学42磁光电融合的海量数据智能存储与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43大数据与AI中台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研究中船重工(武汉)凌久高科有限公司44基于图计算的社会协作网络智能分析与可视化研究湖北大学45基于机器视觉和数字孪生的工业共性技术平台研究湖北大学46基于云链融合的大数据安全智能防护与溯源关键技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47水库土质岸坡侵蚀演化过程精细化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风险预警平台研发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48多源大数据监测与信息处理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武汉大学49智能薄膜传感器集成化与网络化研究武汉大学50大规模工控网络的安全威胁智能诊断技术研究武汉理工大学51基于短语音声纹识别的物联网边缘权限瞬时认证技术研究武汉理工大学52面向车联网边缘智能的通信切换与服务迁移连续性研究武汉理工大学53联合低轨卫星/导航卫星信号的精密定位技术研究武汉大学54面向导航增强的中低轨卫星组网关键技术研究武汉大学55基于数字孪生的重型机床动力学特性在线辨识 与主动调控技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56多重不稳定场景下再制造技术及装备研发武汉理工大学57超大行程重载移动式龙门铣削装备及关键技术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8新型热交换器压力容器大规模管板群缝激光焊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华中科技大学59面向多生产模式的柔性智能制造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武汉科技大学60以安全保障为核心的钻采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湖北民族大学61高功率密度小型低压伺服驱动系统研发华中科技大学62永磁同步牵引电动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华中科技大学63磁编码器位置传感器芯片的研制东方微电科技(武汉)有限公司64基于智能视觉识别的移动机器人位姿计算系统研究华中科技大学65面向芯片热变形多场耦合测量的智能图像识别关键技术研究武汉大学66经鼻内镜柔性手术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武汉理工大学67基于多传感引导的汽车发动机飞轮壳机器人加工装备研发武汉理工大学68滨海工程废弃泥浆的高性能填料化利用技术及车载式装备研发武汉大学69水下航行体配套电源关键技术研究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2研究所70船用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2研究所71L3+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座舱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武汉理工大学72基于谐波抑制技术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智能高频碳化硅控制器开发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公司73新能源汽车复合工程塑料注射成形与超声焊接关键技术及应用襄阳光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74多模式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器研究开发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公司75汽车转向热模锻件缺陷超声相控阵检测系统开发与应用示范湖北工业大学76汽车底盘模块化和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武汉理工大学77商用车线控底盘高冗余线控气压制动系统研发与产业化武汉瑞立科德斯汽车电子有限公司78面向高等级自动驾驶的类人智能决策与控制研究华中科技大学79复杂场景高级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研发武汉大学80机器视觉与毫米波雷达融合感知技术研究及应用华中师范大学81量产级干线物流牵引车智能驾驶控制系统开发及整车集成示范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82鄂州机场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武汉理工大学83高比能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研发武汉大学84高压高镍低钴三元正极材料关键技术及稀土元素改性研究武汉工程大学85动力电池模组封装和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武汉长海电力推进和化学电源公司86新能源废旧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格林美(武汉)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871-kW级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华中科技大学88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成本催化剂制备及应用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9PEM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及示范系统武汉理工大学90高效甲醇重整在线制氢关键技术研究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2研究所91大容量高安全有机液体储运氢关键技术研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2基于氨分解的高效氢气储运体系构建及技术研究武汉长海电力推进和化学电源公司93地下盐穴规模化储氢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94多层“Janus” 结构光热-催化一体化蒸发器的制备及有机污水纯化关键技术武汉科技大学95高效率高稳定性有机太阳电池研制江汉大学96室温快速印刷制备大面积钙钛矿模组湖北大学97分布式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技术及示范应用华中科技大学98超级电容器介电材料与混合储能技术研究及装置研制湖北英特利电气有限公司99变电站噪声多源分离及数字化监测系统研究及应用示范武汉理工大学100轻量化低脉动直驱式永磁电机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华中科技大学101混合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及装备研制武汉华源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102超高压可控避雷器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国网电力科学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MTS助力港大「超级钢」研发项目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MTS 810材料测试系统黄明欣教授和博士生刘丽女士。「超级钢」在抗断裂能力获得重大突破,令「超级钢」在高端钢材要求的高承重抗变形能力(强度)、伸延扭曲成型(延展性)和抗断裂能力(韧性)三个重要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目前没有任何钢材物料能及。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黄明欣教授领导的「超级钢」研发项目,继于三年前在钢材的延展性取得重大突破后,团队与美国柏克莱国家实验室于5月8日在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合作发表的研究报告,在提升「超级钢」的抗破裂折断能力(韧性)也取得重大进展。 今次的研究成果非常重要,令「超级钢」在高端钢材要求的高强度、延展性和韧性三个重要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目前没有任何钢材物料能及。团队计划与业界合作,首先在高强桥梁缆索、防弹衣和汽车弹簧等方面制作原型,进行测试,有望把研发成果工业化和商品化。黄明欣教授钢是日常普遍使用的合金材料,汽车、航空及国防等工业对金属材料的要求,既要超高强度来大幅度提高结构承重抗变形的能力(屈服强度),也要有良好的延展性(能伸延扭曲)和韧性(不容易折断碎裂),让零部件能够精准成型,并防止出现材料和部件意外失效的情况。传统的科学观点,金属的强度、延展性和韧性三种属性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即提升其中一种属性的功能时,其余的一或两种会相应降低,三者无法俱得。MTS 647 液压夹具「超级钢」经仪器测试抗断裂能力黄教授团队的「超级钢」研究,早前在高强度和高延展性的组合上突破极限,在维持钢材的超高强度下,仍然能精准成型,今次进一步针对强度和韧性这个艰难组合,取得突破。 团队和柏克莱大学、美国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的Robert O. Ritchie教授的团队合作,成功突破超高强钢的屈服强度 - 韧性组合极限,研发出同时具备较高屈服强度(~2GPa)、较佳韧性(102MPam?)、良好延展性(19%的均匀延伸率)兼低成本的「超级钢」(又称D&P钢,因为其制作是通过崭新的「变形及配分」Deformed & Partitioned 简称为D&P的方法))(见图1和图2)。图1(A)D&P钢的三维立体组织结构;(B) 三维图解模型展示了D&P钢的独特片层状结构。图2(A)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和(B)J-积分阻力曲线。展示了D&P钢同时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韧性、延展性。(C)D&P钢的断口形貌:其断面有大量不同尺度的晶界开裂裂纹。在工业应用上,高端的钢材必须具备良好的断裂韧性,即抵抗断裂的能力,除耐用外更重要是避免构件提前失效导致意外。一直以来,提升钢材强度往往会降低其韧性,导致材料脆性增加,而有关的研究工作相当艰巨,因为当强度进入超高范围时,进一步改善材料韧性的难度将以倍增。 目前,工业生产钢材1.7GPa已属很高的屈服强度,应用于桥梁缆索,其韧性度最高也未能超越65MPa?m?,用于装甲运兵车等军用钢材,也仅在这个水平。琴弦的钢丝,屈服强度高达2.6 - 2.9GPa以维持音准,但韧性非常低,因而容易断裂。黄明欣教授展示一片「超级钢」,轻薄的钢料具备超强的抗断裂能力(韧性)、承重抗变形能力(强度)及延展性。因此,团队研发的D&P钢,在维持高硬度下,其断裂韧性超越现有钢材,目前未有任何工业应用的钢材能及。其效能也比现有航空航天用的马氏体时效钢(例如 Grade 300,其屈服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是1.8 GPa和70 MPa? m?)为高,而成本却只有其5分之1。(见图3)图3 D&P钢与其它结构材料的屈服强度-均匀延伸率及屈服强度-断裂韧性对比,其具有较优的屈服强度、均匀延伸率和断裂韧性的结合。在科学层面,团队发现D&P钢材具有非常独特的断裂方式 - 在主裂纹下方形成很多微小裂纹,这些微小裂纹能有效吸收由外力引致的能量,从而大幅提高钢材的断裂韧性,远高于目前使用的钢材料。团队开创性地提出「晶界分层开裂增韧」- 通过增加材料屈服强度以启动新的增韧机制,大幅提高钢材料的韧性。「超级钢」展示韧性 (102MPa?m?)「为了满足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全球工业界一直致力于开发及应用高强高韧的轻质、低成本新型结构材料。D&P钢不单解决了强度和韧性之间的矛盾,还具有制造方法简单及低成本等众多优势。D&P钢可通过轧制与热处理等工业界广泛使用的加工方法制造,无需额外复杂工序。」论文第一作者、黄明欣教授的博士生刘丽女士说。黄教授说:「今次进一步开发超级D&P钢达至极高的韧性,而高韧性是工业化应用的前提条件,研究成果为实现超级D&P钢的工业化应用往前迈进了一大步。这新超级钢材具备潜力,应用于制造高级防弹衣、高强桥梁缆索、汽车及装甲运兵车的轻量化、航空航天领域、建筑领域的高强螺栓和螺母等多方面。」 团队在《科学》发表,题为《晶界分层断裂实现超高强钢增韧》的论文从下方获取。 ▲▲▲详细内容请「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获取或点此链接获取
  • “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7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改革过渡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科发资〔2015〕423号)等文件要求,现对“七大农作物育种”等5个重点专项2017年度拟立项项目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  公示时间为2017年5月24日至2017年5月29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下:  “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联系人:孙康泰  联系电话:010-68598087  传真:010-68598087  电子邮件:kjbnczx@163.com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7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牵头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中央财政经费(万元)项目实施周期(年)12017YFD0500100畜禽重要疫病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涂长春1982422017YFD0500200畜禽重要病原菌的病原组学与网络调控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周锐2049432017YFD0500300畜禽重要胞内菌基因调控及其与宿主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华中农业大学何正国2174442017YFD0500400畜禽重要胞内寄生原虫的寄生与免疫机制研究沈阳农业大学陈启军1856452017YFD0500500畜禽肠道健康与消化道微生物互作机制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姚军虎2082462017YFD0500600猪重要疫病免疫防控新技术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1900472017YFD0500700鸡重要疫病免疫防控新技术研究扬州大学彭大新2073482017YFD0500800水禽重要疫病免疫防控新技术研究四川农业大学汪铭书1833492017YFD0500900牛羊重要疫病免疫防控新技术研究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毛开荣19074102017YFD0501000动物疫病生物防治性制剂研制与产业化吉林农业大学钱爱东20714112017YFD0501100动物重大疫病新概念防控产品研发东北农业大学李一经21784122017YFD0501200严重危害畜禽的寄生虫病诊断、检测与防控新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殷宏17654132017YFD0501300畜禽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源头防控与阻断技术研究吉林大学刘明远17684142017YFD0501400新型畜禽药创制与产业化华中农业大学袁宗辉18214152017YFD0501500中兽医药现代化与绿色养殖技术研究湖南农业大学曾建国18444162017YFD0501600畜禽疫病防控专用实验动物开发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刘长明17284172017YFD0501700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重要疫病防控与驯养繁殖技术研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刘全17674182017YFD0501800边境地区外来动物疫病阻断及防控体系研究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王志亮17184192017YFD0501900畜禽繁殖调控新技术研发中国农业大学田见晖18704202017YFD0502000畜禽现代化饲养关键技术研发华中农业大学蒋思文21554212017YFD0502100优质饲草供给及草畜种养循环关键技术研发中国农业大学杨富裕17004222017YFD0502200畜禽群发普通病防控技术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王九峰18794232017YFD0502300烈性外来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发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金祥17554  附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7年度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docx
  • 金钦汉:第一届科学仪器行业研发特别贡献奖获奖感言
    第一届科学仪器行业研发特别贡献奖获得者,浙江大学金钦汉教授  主席,各位同行:  我是在临来北京开会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获奖这件事的,真的非常意外,当然也就非常感动。谢谢同行和网友们的厚爱!真的非常感谢!  我能够走到今天,是许许多多亲人和朋友帮助和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我一定要在这里表示对他们最由衷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我自己的小家庭!大家可能知道,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父母都没有上过学,我们兄弟姐妹9人,为了让我能够一路上学到底,我大妹妹一天书都没有读过,我哥哥小学毕业就辍学了,我大弟弟在我考上大学的同时考上了我们家乡最好的中学之一&mdash &mdash 金华一中,但是他也不得不为让我继续念书而辍学了。全家仅我一人念了大学,当了教授,其他8位兄弟妹妹迄今都还是地道的农民。作为&ldquo 草根教授&rdquo ,我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资本,我只有&ldquo 夹起尾巴做人&rdquo ,不断奋斗才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家庭亲人的一片深情。  其次,我要感谢我先后所在的吉林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两个团队的同事和学生们,正是与他们一起几十年的共同奋斗才有了我们迄今为止的一切成果。  第三,我要感谢咱们的国家。从中学起,我实际上是靠国家助学金完成所有学业的。上大学时我口袋里只带有父母向亲友借来的8元钱就出发了,一出来就是4年,完成了从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到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的全部学业,靠的就是国家的助学金和许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后来出国留学,靠的也是国家的全额资助。&ldquo 九五&rdquo 以后还得到了科技部攻关项目等多项经费支持。没有国家的支持和培养,没有我的今天。  第四,我要感谢培养了我的几所母校(浙江省东阳中学、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及其老师们,特别是唐敖庆、孙家钟院士和孙亦樑教授,是他们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并学会了为国家出力的种种能力。  第五,我要感谢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化学系和曼切斯特大学理工学院仪器装置和分析科学系的G. F. Kirkbright教授,是他把我领进了仪器科学领域。还要感谢美国Indiana大学化学系G. M. Hieftje教授为我创造了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合作共事的机会,坚定了我团队&ldquo 做前人之未做,至少中国人未做&rdquo 的信念。  第六,我还要感谢仪器科学界的前辈们,特别是王大珩、金国藩和方肇伦三位院士,他们都曾多次用自己的真知灼见当面教育和帮助过我,鼓励我为祖国的科学仪器事业多做有益的事情。  最后,我还要感谢曾经严厉批评过我,甚至反对过我的学术界朋友们,你们的严格要求,使我懂得学会谨慎,知道科学来不得半点含糊 使我更加振奋精神、充满激情地继续学习、研究、去追求卓越!  再次谢谢在场的每一位朋友!  浙江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金钦汉  2014年4月18日
  • 2010年全球十大药企研发投入与研发状况简析
    据近日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第13届美国生物工业技术组织(BIO)CEO与投资者大会上的消息,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和生物技术医药领域研究公司BioMed Tracker通过对2003~2010年新药研发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目前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整体成功率不足 1/10,远低于以前1/6~1/5的水平。新药研发生产力呈现的下降趋势严重。  候选药物失败率上升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近年来,管理部门提高了新药批准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门槛 公司内部收益下降 市场销售竞争加剧和药物试验要求越来越严格。另外,研究还发现:新适应证药物的批准率为1/7,扩展适应证药物的批准率为1/30。同时,扩展适应证药物的临床试验成功率远低于平均水平,大分子药物获得批准的机会是小分子药物的两倍。  在全球新药整体研发生产力不断下降的同时,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投入仍旧居高不下。2010年,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投入达674.1亿美元,其中研发投入前10名的制药公司占整个制药行业总研发投入的10%以上。分析师认为,近年来药物研发投入居高不下,主要是受药物专利期满、行业并购等因素影响。其中,辉瑞通过对公司研发结构的调整使药物研发投入达到94亿美元,位居制药企业首位。与2009年的研发投入相比,2010年除罗氏、强生、赛诺菲-安万特和百时美施贵宝略有下降之外,辉瑞、默沙东、诺华、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礼来的增长比例都较大,其中默沙东的增幅达45%。  以下,本文将对2010年全球研发投入前10名制药公司的研发投入和药物研发状况进行简析。  NO.1 辉瑞  辉瑞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94亿美元,比2009年的78亿美元增长了近20%。  辉瑞公司寄予厚望的新药包括今年年末有望被批准的非小细胞肺癌药物克唑替尼(crizotinib),肾癌药物阿西替尼(axitinib)和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药物伯舒替尼(bosutinib)。  去年12月,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蛋白酪氨酸激酶(JAK)抑制剂tasocitinib的Ⅲ期结果公布,该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和机体功能。由于tasocitinib在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因此有望成为辉瑞晚期新药中的一个“重磅炸弹”级产品。  另外,辉瑞与百时美施贵宝合作开发的apixiban在卒中预防研究中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辉瑞与Elan和强生合作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bapineuzumab目前处于Ⅲ期临床研究阶段。  先前辉瑞计划于2012年将药物研发投入削减至80~85亿美元,最近又决定降至65~70亿美元。届时,辉瑞的药物研发投入将会位列罗氏、默沙东、诺华和强生之后的第五位。辉瑞研发投入的消减主要涉及到位于英国桑威治市的研发中心和美国康涅狄格州格罗顿的全球研发中心的泌尿、变态反应和RNA 干涉(RNAi)研究方面的1000名研发职位裁减。不过,辉瑞将会加强公司在美国波士顿、旧金山和英国研究中心的研发能力。另外,辉瑞更加依赖外部合作资源,会加强与研发外包(CRO)公司的合作。  NO.2 罗氏  罗氏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92亿美元,比2009年的97亿美元下降了约5%。  罗氏一直在追逐“重磅炸弹”级新药,公司在以近470亿美元收购基因泰克之后,迅速赢得了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大型生物制药公司的荣誉,而且罗氏不存在像辉瑞和其他大型制药公司所面临的药物专利期满的问题。不过,罗氏的新药研发在去年年底也遭遇了挫折。罗氏的糖尿病药物他司鲁泰(taspoglutide)由于副作用而遭遇研发失败。  与其他大型制药公司一样,罗氏也重新对新药研发领域进行了调整。罗氏削减了RNAi的5亿美元的研发投入。去年年底,罗氏还分别与Ligand公司在丙型肝炎项目上和Transgene公司终止了合作协议。  去年12月,罗氏宣布裁减600名研发人员。但是,罗氏在通过各种途径削减研发投入的同时,还具有一些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曲妥珠单抗 -DM1(T-DM1)虽然已经被FDA延期批准,但仍旧是罗氏很有希望的产品,该公司一直寻求T-DM1治疗乳腺癌适应证的批准机会。另外,罗氏与 Plexxikon公司合作开发的转移性黑素瘤药物PLX4032(又称RG7204)也具有较好的表现。研究者对罗氏的癌症药物RG3616和 pertuzumab在今年提交新药申请寄予厚望。  与辉瑞和诺华一样,罗氏准备在中国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医药市场,将会为像罗氏这样的大型制药公司提供新的机遇。  NO.3 默沙东  默沙东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81.2亿美元,比2009年的56亿美元增长了约45%。  默沙东CEO肯尼斯弗雷泽表示:“默沙东要想完成2013年的研发预算就需要进一步降低短期内的成本开支。另外,我们还决定对未来长期战略进行投资。”默沙东公司的执行副总裁、默沙东研究所及实验室的负责人彼得金称,公司研发投入急剧增长将会有助于把更多的新产品推向市场。  2009年默沙东的研发投入达到56亿美元,不过公司却遭遇了极大的挫折,因抗凝剂Vorapaxar研发失败损失了17亿美元。不过去年默沙东的研发投入终于有了回报,其口服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抑制剂boceprevir,获得美国和欧盟批准进行快速审查,有望能用于治疗慢性丙肝 另一个产品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抑制剂胆固醇新药anacetrapib,可使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40%,极具“重磅炸弹”级潜力 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Ridaforolimus也可能具有治疗多种癌症的适应证。默沙东还与Ariad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全球共同对癌症药物进行开发和商业化。  去年底,默沙东以5亿美元收购了糖尿病药物开发商SmartCells。默沙东还计划把公司打造成生物仿制药领域的领跑者。  NO.4 诺华  诺华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80.8亿美元,比2009年的72.8亿美元增长了约11%。  当一些大型制药公司计划削减研发投入之时,至少诺华不会做此考虑。2010年诺华的研发投入位于研发投入急剧增长的默沙东之后,随着辉瑞研发投入的下降,诺华将会进入全球生物制药公司研发投入的前三名。  去年年底,诺华计划再招收200~300名研究人员,使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的研究基地人员翻倍,该公司将会为此花费6亿美元。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总裁马克费什曼博士称:“当然,削减投入可以增加公司的短期利润,不过我们更重视公司的长期发展。”  诺华的研发战略更倾向于依靠公司内部的研究,而不是像其他大型制药公司那样追逐具有风险的生物技术公司的新产品。另外,该公司非常重视个体化用药和那些治疗较小患者群而又具有治疗多种疾病适应证药物的开发。诺华目前有147项临床开发项目,包括最受关注的晚期罕见病药物——库欣综合征治疗新药 SOM230 (pasireotide)。  2010年,诺华具有“重磅炸弹”级潜力的新型多发性硬化症口服药物芬戈莫德(Gilenya)获FDA批准上市。今年诺华的脑膜炎球菌疫苗Bexsero有望在英国获得批准上市,公司还将会向FDA提交炎性疾病新药ACZ885 (canakinumab)的申请。  NO.5 强生  强生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68.4亿美元,比2009年的69.8亿美元下降了约2%。  去年,强生的前列腺癌治疗药物阿比特龙(Abiraterone)在后期临床试验中表现良好,这为其通向美国和欧洲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 1月,拜耳与强生联合递交了每天一次口服的新型抗凝血药物利伐沙班(Xarelto)的新药申请。去年12月公布的Xarelto对14000余名患者的 Ⅲ期试验显示,与华法林相比,每日一次服用Xarelto可使血栓发生率降低20%,而且在预防卒中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预防颅内出血的安全性。分析师认为 Xarelto具有“巨型重磅炸弹级”(年销量达30亿美元)药物的潜力。  强生的丙型肝炎蛋白酶抑制剂TMC435目前进入了Ⅲ期研究阶段,是首个每日服用一次的蛋白酶抑制剂药物,用于以前干扰素治疗后病毒复发的丙型肝炎1型患者。另外,强生的抗SGLT2糖尿病药物Canagliflozin,目前也正在对1万名患者进行Ⅲ期研究。  NO.6 葛兰素史克  葛兰素史克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60.9亿美元,比2009年的56.1亿美元增长了近8%。该公司今年的研发投入预计将会增长14%。  去年,葛兰素史克决定对公司的研发结构进行调整,以促进公司研发投入的产能。1998年~2007年,葛兰素史克年均投入30亿美元以上,却没有获得一个新分子实体。面对投资者的指责,葛兰素史克以裁员并出售位于意大利维罗纳的研究中心作为回应。  当前,葛兰素史克对罕见病药物领域越来越感兴趣了。该公司还加大了对新兴市场和疫苗领域的投资。同时,葛兰素史克还缩减了收购力度,2010年收购投入为3.54亿欧元,远低于2009年的28亿欧元。  今年2月份,葛兰素史克公布了30项Ⅲ期或者注册研究项目。从2010年起,该公司有10个新分子实体和新疫苗陆续进入Ⅲ期研究。目前,葛兰素史克有7个新药正在等待审评,到2012年底将会增加到15个(包括1型或者2型糖尿病药物、罕见病药物和癌症药物等)。  最近,葛兰素史克与美国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联合开发的红斑狼疮药Benlysta获得FDA批准上市。葛兰素史克已经向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和俄罗斯提交了该药的上市申请,而且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向更多的国家提交申请。该公司估计Benlysta的销售额在50亿美元。  NO.7 赛诺菲-安万特  赛诺菲-安万特2010年的研发投入为59.4亿美元,比2009年的61.8亿美元下降了约4%。  赛诺菲-安万特对公司的研发战略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在收购方面也屡有大手笔。如去年夏天,赛诺菲-安万特以5.60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TargeGen,以涉足恶性血液疾病研究领域。早在2009年,赛诺菲-安万特以5亿美元收购加利福尼亚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BiPar Sciences,从而获得了中期阶段的癌症药物iniparib(目前处于Ⅲ期研究阶段)。今年年初,赛诺菲-安万特以超过20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健赞。这项交易是生物科技行业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收购交易,从而为该公司进军罕见病药物领域奠定了基础。赛诺菲-安万特在进行大量收购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加强与学术机构的合作,以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赛诺菲-安万特在新的研发战略调整中表示将会重视外部资源的作用。从今年2月份开始,赛诺菲-安万特有55项临床开发项目,13项Ⅲ期研究或者批准申请项目需要外包。  该公司目前开发的具有较好疗效的Ⅲ期阶段新药有糖尿病药物利西拉来(lixisenatide),每天一次口服的多发性硬化症药物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赛诺菲-安万特其他极具希望的Ⅲ期阶段新药还有抵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实验药物奥瑞布林(ombrabulin)。另外,赛诺菲-安万特还与Regeneron公司联合对癌症药物阿柏西普(aflibercept)进行开发,最终的研究结果有望在今年中期公布。该公司还在对登革热疫苗进行开发。  另外,赛诺菲-安万特对健赞的收购为其带来2013年年底前有望获得批准的3种新药:多发性硬化症药物Lemtrada (alemtuzumab)、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药物mipomersen和1型戈谢病(家族性脾性贫血)药物eliglustat tartrate。  NO.8 阿斯利康  阿斯利康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53亿美元,比2009年的44亿美元增长了近20%。  去年继辉瑞的tanezumab和强生的fulranumab两个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类止痛药因副作用而停止研究之后,阿斯利康也主动停止了公司的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medi578的研究,而分析师认为,神经生长因子抑制剂类药物的市场在年均110亿美元左右。  另外,阿斯利康还相续遭遇了呼吸系统抗病毒药物motavizumab、前列腺癌药物zibotentan和结肠癌药物Recentin的Ⅲ期研究失败。去年,阿斯利康抗血小板疗法新药Brilinta被FDA推迟批准,并被要求提供附加资料。阿斯利康的vandetanib虽遭遇肺癌研究失败,不过却赢得了专家委员会推荐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癌。  2010年6月,阿斯利康和Targacept宣布共同对严重抑郁症新药TC-5214进行Ⅲ期临床开发。另外,阿斯利康一直在寻求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阿斯利康同意向Rigel公司支付12.4亿美元(先期支付1亿美元)获得fostamatinib (R788)在全球范围内独家开发和商业化的许可协议。  NO.9 礼来  礼来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48.8亿美元,比2009年的43.2亿美元增长了约13%。礼来称,今年该公司还将会维持较高的新药研发投入增长速度。不过,去年礼来却关闭了新加坡的研发中心,裁员130人。  去年8月份,礼来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semagacestat因不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而且患者病情还出现了恶化而遭遇失败。  如今,礼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糖尿病药物Bydureon(糖尿病特效药百泌达的长效一周一次的版本)上。去年秋季,FDA要求礼来补充Bydureon对QT(心电图QT间期)的研究资料。而礼来的黑素瘤药物tasisulam因有参加试验的患者死亡而终止研究。  虽然礼来在药物研发中屡遭失败,不过该公司目前还有多项药物处于后期研究阶段及一些待评估项目。  NO.10 百时美施贵宝  百时美施贵宝2010年的研发投入为35.6亿美元,比2009年的36.4亿美元下降了约2%。  去年,百时美施贵宝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18.3%,预计今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将会增加。  百时美施贵宝在去年开发的多种新药处于后期研究阶段,包括极具发展前景的皮肤癌药物易普利姆玛(ipilimumab)、癌症药物XL- 184、糖尿病药物达格列净(dapagliflozin,与阿斯利康共同开发)和抗凝血剂阿哌沙班(apixaban)。另外,百时美施贵宝还有达沙替尼(Sprycel)、阿达木单抗(Orencia)和沙格列汀(Onglyza)获批了扩展适应证。预计到2012年,百时美施贵宝的后期研究阶段的产品中将会有5个产品获准上市。  百时美施贵宝和辉瑞共同开发的用于高危风险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新药apixaban,在去年秋天因研究者发现可增加急性冠状动脉症状患者的出血倾向而被叫停。去年9月份,百时美施贵宝与阿斯利康合作开发的实验性2型糖尿病药物dapagliflozin的研究结果显示,其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改善糖基化血红蛋白的疗效和格列吡嗪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的疗效相当,并且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体重。百时美施贵宝与礼来合作开发的晚期阶段癌症药物 necitumumab最近遭遇了注册挫折,不过此药的另一项Ⅲ期研究仍将持续进行。另外,百时美施贵宝与Exelixis公司的甲状腺髓样癌药物 XL184正在联合开发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武田制药2010年的研发投入达到35亿美元,依据现在的汇率,武田制药实际研发投入与百时美施贵宝相当,成为亚洲制药公司中研发投入最多的公司。
  • 视频采访:金钦汉透露MPT最新研发进展
    日前,中国科学仪器行业的&ldquo 达沃斯论坛&rdquo &mdash &mdash 2014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4)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展年会上,仪器信息网采访了浙江大学金钦汉教授。金钦汉教授在接受仪器信息网采访时,对自己的研发团队、国家、母校和师长、亲友、同行及网友等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也透露了最新的研发进展。
  • 热烈祝贺北裕仪器研发中心成立
    北裕仪器在上海市越界智汇园区成立了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以应对不断扩大的研发部门的工作需求。研发能力是科技型企业的生存之本,它不但决定了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也是将市场信息转化为产品的技术保证。研发中心的成立对于北裕仪器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之前很长时间能够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细分行业取得90%的市场份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有针对性的研发投入。我们通过虚心的向用户学习,听取用户建议,让研发人员深入现场,不停的技术更新,使得产品的改进更加符合客户需求和使用习惯,产品质量和易用性大幅提高。北裕仪器的后续发展依然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我们只有开发出真正满足客户需要的优质产品,才能够为市场所接受,客户所认同,北裕仪器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更大成就。我们将以研发中心的设立为契机,在继续推进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其它同样性能稳定的分析检测仪器,丰富产品线,为企业的下一步做大做强做好技术储备。研发中心的成立也给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是公司信心和实力的表现。北裕仪器的研发中心将继续秉持谦虚的态度,持续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加上有力的资金保证与和谐稳定的团队,我们深信,一定可以将企业的分析仪器事业扩充到一个更大的高度,创造出更加价值的新产品。我们将努力为成为分析仪器行业的国内国际知名品牌而不懈奋斗。看今朝,我们踌躇满志;展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在北裕仪器研发中心成立之际,非常感谢长期以来对我们给予支持和肯定的合作伙伴以及广大新老客户,愿我们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以下为公司研发中心掠影:以上是公司进行产品研发的场所,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营造富有情意的工作氛围,是提升工作质量的必要因素。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在关于仪器的电路设计,软件开发,机械制造和综合应用等领域,集中了一大批该细分行业非常有经验的技术骨干。在强大的研发团队的带领下,北裕仪器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 长春科新姜松哲:研发以致用
    仪器信息网讯 长春是中国试验机的发源地,长春科新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长春科新公司试验仪器研究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2002年改制为长春科新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科新在2011年产值已经达到8000余万元。  姜松哲告诉仪器信息网,公司目前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虽然公司已经改制,但是内部管理还是沿用原来研究所的管理方法,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产品的宣传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发展。长春科新试验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松哲  “管理理念上,科新有些滞后,但是在研发上,在国内试验机企业中却始终名列前茅。”姜松哲感慨地说。  “公司推崇‘研发以致用’的理念,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科研,科新从试验机的核心测控技术、机械设计、材料到工艺等,都投入很大的精力。很多项目在研发的初期便与市场挂钩,一有成果就很快完成转化、生产和商品化。”姜松哲讲到。  技术上,姜松哲谈到,公司在教学、研发、质量控制等领域拥有众多专利。这其中包括科新特有的高分辨率A/D转换技术、三态闭环控制、各种专用夹头、非接触式视频引伸计、同轴度调整器等。试验机所有的关键部件和材料均经过严格筛选测试,主机结构、夹头构造、控制器响应、数据采集、数据通讯等均通过电脑辅助设计和计算机模拟仿真系统进行反复试验分析。  高温炉使用粗炉丝 提高使用寿命  姜松哲介绍说:“科新研发的RD系列电子式蠕变持久试验机的拉杆配备了双调心机构,确保试样与受力中心同轴,消除了同轴度不好引起的弯曲力;高温炉在国内首次采用5的粗炉丝,使高温炉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近10倍;软件具有通讯校验线程、扩大量程、断电恢复等功能;此外,该试验机不仅可以进行蠕变持久试验,还能做应力松弛、低周循环试验。”RD系列电子式蠕变持久试验机  伺服作动器 采用静压轴承结构  姜松哲告诉仪器信息网(http://www.instrument.com.cn/),PA型电液伺服动静万能试验机的伺服作动器采用静压轴承结构,其与通常的硬支承相比,具有磨阻小,启动压力小,动态响应快;夹头为封闭式结构,体积小,重量轻,刚度高,动态响应快;高刚度的移动横梁由工程缸全程液压升降,并与锁紧缸互锁,使其移动方便,易于定位,锁紧可靠;油源由多台泵组组成,工作时根据需要自动控制1台泵组或多台泵组同时工作。PA型电液伺服动静万能试验机  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机 完整再现冲击全过程  “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机的原理建立在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移动距离的乘积的物理概念之上。为此,试验机需要配备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及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测定整个试验工程中的冲击力和位移,获得弹性、塑性、韧性断裂过程的参数,即屈服力、最大力、不稳定裂纹扩展起始力、不稳定裂纹扩展终止力及与其力相应的位移和能量。”姜松哲介绍到。  姜松哲提到,JBY系列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机具有如下特点:数据采集、运算速度快,并能实时显示,试验机可以完整再现试样冲击全过程 该冲击试验机设有1MHz和100KHz两个采样速率,可根据材料的脆韧性选择。JBY系列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机  超静音伺服油源问世 减少漏油  “国家倡导节约现有能源消耗量,提倡环保型新能源开发。”姜松哲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公司投资研发出一种新型节能油源-YZ系列超静音伺服油源。众所周知,传统的电液伺服静态试验机油源均由比例伺服阀(或比例阀)控制,无论其是恒压控制,还是恒流量控制,由于受油源升温较快的限制,仅用于断续工作的试验机上。而YZ系列超静音伺服油源,管路简单,减少漏油,既能自动控制压力,亦可控制流量,在长期连续工作状态下,温升低于3℃。此外,该新型油源除具有传统试验机伺服油源的三态闭环控制的功能外,还具有长期控制恒试验力,恒变形的能力。  “目前,公司开发出的全新系列的电液伺服钢绞线拉力及应力松弛试验机、电液伺服混凝土徐变试验机、电液伺服岩石流变试验机等均配备了该油源。”姜松哲补充说。YZ系列超静音伺服油源  附录:长春科新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简介  长春科新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试验机供应商之一,是国内材料和结构力学性能测试领域的先驱和引领者。  科新试验机型号丰富,包括了各种规格的电子式试验机、电液式试验机、专用试验机等在内的动静态材料试验系统,可进行拉伸、压缩、弯曲、剥离、剪切、疲劳、环境等力学性能试验。科新试验机被应用到各种苛刻的测试应用场合,有着广泛的用户群。科新品质的可靠性已经被多年的使用市场所证明,成为材料测试用户的信心保证。  科新试验仪器应用领域广泛,产品覆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矿企业、质量监督检验、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 涉及冶金、建材、机械、橡胶、塑料、包装、胶粘剂、玻璃钢、型材、涂料、纸张、电碳、帘子线、碳纤维、弹簧、纺织等各个行业。
  • 奶制品、禽蛋及饲料中三聚氰胺化学快检方法研发成功
    三聚氰胺一般禁止在食品和农产品中添加,人体特别是婴幼儿在摄入一定量的三聚氰胺后会产生严重的危害。由于三聚氰胺的检测主要是采用仪器分析方法,且所用的仪器设备价格昂贵,运行费用高、样品预处理复杂、测试时间长等不利因素而难以普及。因此,建立化学快速检测法检测常见食品、农产品中低浓度三聚氰胺,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  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科研力量对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成功研制出液态奶中三聚氰胺化学快速检测方法并开发出检测试剂盒。为进一步完善对奶制品、禽蛋及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对检测试剂盒进行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组织实施了省科技重大专项“奶制品、禽蛋及饲料中三聚氰胺化学快速检测方法的研发及产业化”,由兰州大学等单位承担完成,近日通过了成果鉴定。该成果研究建立并完善了用化学测试法快速检测奶制品、禽蛋及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方法,填补了用化学方法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技术空白,已建立了甘肃省地方标准,取得了创新性的科技成果。  该方法筛选了可与三聚氰胺进行配位反应的特异性沉淀剂,通过观察溶液的浑浊度,作为检验三聚氰胺的依据,并将两大类性能良好的吸附剂分别作用于含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溶液,再用不同解吸剂处理,通过仪器分析测定了洗脱液中的三聚氰胺,筛选出了综合性能最佳的吸附剂和解吸剂,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等多种试验,筛选出了针对奶制品、禽蛋和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经过多家国家法定质检机构的检测验证,结果稳定,灵敏度较高,且检测成本低、操作方便,用该方法检测出的结果符合国家检测标准,能为奶制品、禽蛋和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安全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 不止一个陈涌海!盘点那些“多才多艺”的学术大咖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6年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半导体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连日来,各大媒体网站被一位名为“陈涌海”的科学家刷屏。一把随身的吉他,一曲高亢的《将进酒》,这位“摇滚博导”曾登上2012年央视网络春晚,近期又登上了窦唯的最新专辑,再度走红于网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c7e7799c-3668-4e30-bf15-cb3de3ba4cbf.jpg" title="8f08cc85-0103-4c54-84ce-66f3271bff2c_副本_副本.jpg"//pp  钦佩之余,小编不禁联想到前段时间同样因才艺“爆红”的北医男神詹启敏院士,再由此想开去,猛然发现分析测试圈内这样被科研事业“耽误”的艺术家并不少!接下来,仪器信息网编辑将为您盘点圈内那些“多才多艺”的学术大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92aee3f3-c289-490b-8788-5c40cb71a13f.jpg" title="09811bd4326143f983f7e0d1e18bcb81_th_副本.png"//pp  strong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詹启敏院士/strong/ppstrong  特长:唱歌、作词、琵琶、演讲/strong/pp  2016年4月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的詹启敏是位新晋男神,不仅由于高超的医技,也因为他在艺术方面颇高的造诣。詹启敏曾创作过《再闻涛声》《家乡灯光》《天使的身影》等歌曲,而在2016年毕业典礼上由他亲自作词并演唱的一首《同窗之谊是没有血缘的亲情》,更令无数学生难忘。/pp  2017年3月11日,詹启敏做客中央电视台《开讲啦》,一改往日知识精英“高冷范”,不仅“接地气”地讲述了精准医学的深刻涵义,更在台上现场演奏医学版的敦煌《飞天》,真正做到让科学与艺术在巅峰握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noimg/2dd96a85-94db-4b89-bce4-1882a3374b31.jpg" title="20141223143148.jpg"//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strong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储晓刚研究员/strong/span/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strong  特长:小提琴/strong/span/pp  与食品中有害物质分析与代谢机理研究方面的成就一样,储晓刚在小提琴上的技艺也常为业内人士称道。关于储晓刚对小提琴的“痴迷”,还曾经有这样一件轶事:任“三高”乐团乐手时,为不影响别人休息,储晓刚干脆租了一个地下室,有空就去地下室演奏。有次在凌晨四点,还发短信给当时的乐团艺术总监助理、中国交响乐团乐队首席刘云志,说他正在练琴。/pp  仪器信息网2014年十五周年庆典时,还曾邀请储晓刚现场演奏一曲马斯涅的《沉思》,余音袅袅,令当时到场嘉宾至今难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3e350f87-5994-45b0-b2d4-7968c4658fab.jpg" title="9bd1964f-7533-4d0c-a694-6fb027816306_副本.jpg"//pp  strong浙江大学化学系朱岩教授/strong/ppstrong  特长:长跑/strong/pp  从事离子色谱分析研究,在研究领域内发表论文数全球第一、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论文排名第三......朱岩的一个身份是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而50岁开始跑步,2年半时间跑了3000公里,参加过四次全马、十一次半马、两次山地全程马拉松、四次短途越野、两次百公里越野、八次标准铁人三项赛、两次半程铁人三项赛......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长跑健将”。/pp  在朱岩的朋友圈里,经常可以看到有关长跑赛事的分享。即使出差工作或外出旅游,他也常备着一双跑鞋,工作比赛双管齐下,就像他自己说的“走到哪练跑到哪”,都分不清是“开会的时候顺便比赛,还是比赛的时候顺便开会”了。2017年情人节当天,朱岩还跑出一朵红花绿叶的玫瑰花,送给正值生日的夫人,这大概是小编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noimg/8cbd4c45-4781-4834-a086-c410ae20a121.jpg" title="3c8ac1bb-0c3c-4d13-be40-b557e84f2def_副本.jpg"//pp  strong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尹洧研究员/strong/ppstrong  特长:对联/strong/pp  尹洧在对联上的造诣在圈内也是出了名的。2016年末,由尹洧、丁明玉、李梅等几位老师精心策划,仪器信息网鼎力赞助的“仪器朋友圈”年末联谊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活动上,身为主持人的尹洧用自创的字谜和对联,带动现场轻松热闹的气氛。/pp  2011年普析公司二十周年庆典时,尹洧还曾送上一副对联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上联:仪器界 奋发图强 业绩卓著有目共睹 下联:普析人 勇攀高峰 成果丰硕 无坚不摧)/span,以祝普析二十周年芳龄正茂。珀金埃尔默成立八十周年,尹洧创作对联一副: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披(P)荆斩棘 锐意进取 造仪器精品 一(E)往无前 更上层楼 创公司辉煌。/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3/insimg/277b0e64-7444-4e43-ab3c-a476d1f1cb28.jpg" title="untitled_副本.jpg"//pp  strong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曾凡一研究员/strong/ppstrong  特长:爵士、萨克斯、演讲、舞台剧/strong/pp  曾凡一,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而她的另一个身份,则是次女中音。作为科学家,曾凡一有过很多跨界之举,和美国演员、导演一起学语言表达、演讲表演,自编自演百老汇舞台剧 学萨克斯,又以此为机缘,唱起了爵士。2014年底,曾凡一还在东方艺术中心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带来多首自己创作的歌曲。著名音乐批评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勇评价:“她唱的爵士乐韵味之纯正,中国没几个人可与之相比。”/pp  值得一提的是,曾凡一的父亲曾溢滔院士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他喜欢文学并擅长摄影和油画,对交响乐有独到的见解,他创作的获奖小说被改编成话剧,拍摄成电影。而曾凡一的母亲黄淑帧7岁开始学习钢琴,在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读书时,担任学校话剧团团长,还在上海市的歌唱比赛中获得大奖。遗传基因有多强大,看看这一家人就知道了!/pp  除上述大咖外,还有strong中科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聂宗秀研究员的二胡,复旦大学丁传凡教授的毛笔字,中科院长春光机所陈星旦院士的唱歌实力/strong....../pp  正如“摇滚博导”陈涌海一样,尽管科研任务和行政工作都十分繁重,但分析测试圈内的这些大咖们,也因各自的兴趣爱好,享受着人生的轻盈自恣。/p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学术大咖?如有推荐,欢迎于文末留言补充!/span/p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纳米科技等9个重点专项
    p style="text-align: left "  2月16日,科技部网站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根据通知内容,本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包括9个项目:/pp style="text-align: left "  1.“纳米科技”;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3.“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5.“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6.“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7.“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8.“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9.“智能农机装备”。/pp style="text-align: left "  详细内容如下: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国科发资〔2016〕37号/p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有关单位:/pp  《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国发64号文件)明确规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按照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实施,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研发布局和协同创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重点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围绕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以目标为导向的重大项目群。重点专项按程序报批后,交由相关专业机构负责具体项目管理工作。/pp  按照国发64号文件的要求,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的项目形成机制,面向2016年凝练形成了若干重点专项并研究编制了各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已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以下简称“特邀咨评委”)和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并按程序报国务院批复同意。根据“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现将“纳米科技”等9个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pp  一、项目组织申报要求及评审流程/pp  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根据项目不同特点可设任务(或课题)。申报项目应根据总体目标提出明确、可考核的约束性指标。项目申报单位推荐一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任务(或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作为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之一。/pp  2. 项目的组织及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聚焦研发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pp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pp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项目申报单位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签署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诚信承诺书。从指南发布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30天。/pp  ——各推荐单位参考往年推荐规模,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单位及其合作方的资质、科研能力的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报送。/pp  ——专业机构在受理项目预申报后,组织形式审查,并开展首轮评审工作。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根据专家的会议评审结果,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确定进入下一步答辩评审。对于未进入答辩评审的申报项目,及时将意见反馈项目申报单位和负责人。/pp  ——申报单位在接到专业机构关于进入答辩评审的通知后,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写并提交项目正式申报书。从接到通知日到正式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20天。/pp  ——专业机构对进入正式评审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会议答辩评审。申报项目的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报告答辩。专业机构将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建议立项。/pp  二、组织申报的推荐单位/pp  1. 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 /pp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 /pp  3. 原工业部门转制成立的行业协会 /pp  4. 纳入科技部试点范围并评估结果为A类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纳入科技部、财政部开展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pp  各推荐单位应在本单位职能和业务范围内推荐,并对所推荐项目的真实性等负责。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荐与其有业务指导关系的单位,行业协会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行业试点联盟推荐其会员单位,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其行政区划内的单位。推荐单位名单将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开发布。/pp  三、申请资格要求/pp  1. 申报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1年以上(注册时间为2015年3月31日前)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政府机关不得作为申报单位进行申报。申报单位同一项目须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pp  2. 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申报当年不超过60周岁(195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工作时间每年不得少于6个月。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含任务或课题)。/pp  3.“纳米科技”、“量子调控与量子通信”、“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3个重点专项中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青年科学家项目不设课题,项目负责人及参与人员申报项目当年不超过35周岁(1981年1月1日以后出生)。青年科学家项目负责人须同时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pp  4. 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限申报一个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的申报项目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两个 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到2016年12月底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pp  5. 特邀咨评委委员及参与重点专项咨询评议的专家,不能申报本人参与咨询和论证过的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pp  6. 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证明,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证明,并随纸质项目预申报书一并报送。/pp  7. 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pp  8. 对于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请详见各重点专项的申报指南。/pp  各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相关参与人员承担改革前计划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pp  四、具体申报方式/pp  1. 网上填报。请各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填报。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预申报书格式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专栏下载。/pp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16年2月25日8:00至3月18日17:00。申报项目通过首轮评审后,申报单位进一步按要求填报正式申报书,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交,具体时间和有关要求另行通知。/pp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 /pp  技术咨询电话:010—88659000(中继线) /pp  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most.cn。/pp  2. 组织推荐。请各推荐单位于2016年3月21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纸质,一式2份)、推荐项目清单(纸质,一式2份)寄送科技部信息中心。推荐项目清单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pp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木樨地茂林居18号写字楼,科技部信息中心协调处,邮编:100038。/pp  联系电话:010—88654074。/pp  3. 材料报送和业务咨询。请各申报单位于2016年3月21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预申报书(纸质,一式2份),寄送承担项目所属重点专项管理的专业机构。预申报书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pp  各重点专项的咨询电话及寄送地址如下:/pp  (1)“纳米科技”重点专项:010—58881073 /pp  (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010—58881078 /pp  (3)“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010—58881079 /pp  (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010—58881071 /pp  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寄送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一号9号楼,邮编:100044。/pp  (5)“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010—59199380。/pp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寄送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邮编:100122。/pp  (6)“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010—68510207 /pp  (7)“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010—68598087 /pp  (8)“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010—68511009 /pp  (9)“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010—68511832。/pp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寄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邮编:100045。/pp  附件:/pp  1.“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p  2.“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p  3.“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p  4.“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p  5.“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p  6.“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p  7.“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p  8.“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p  9.“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科 技 部/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6年2月5日签发/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6年2月16日发布/ppbr//p
  • 浙大苏州工研院揭牌 3年内将建成10个研发中心
    今年开始大力实施“三年跨越计划”的苏州高新区,正在加快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2月21日,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高新区举行,该研究院将成为浙江大学在江苏省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总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伟强,副市长浦荣皋,高新区领导王跃山、胡正明、钮跃鸣、徐炳兴等出席揭牌仪式。仪式上,高新区与浙江大学还签订了《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定位为“聚焦高新区、服务苏州市、辐射江苏省”的开放性公共创新服务机构和浙江大学在江苏省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总部。研究院将组织浙江大学优秀团队及科研成果,根据苏州市和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在3年内建成10个技术国内领先、具备较强产业化能力的研发中心,有力提升相关产业的科技研发水平,为推动高新区乃至全市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到2013年,工研院将达到300人规模,到2015年,将达到500人规模,培育3家以上省部级研究机构,争取国家级机构,R&D经费支出超过5000万元。研究院将为高新区、苏州市,培育与发展电力电子器件、数字医疗器械、智慧城市及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10家以上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企业,每个中心拥有1-2项标志性的产业化技术项目,2015年,实现科技转化产值10亿元以上。  据了解,去年12月17日,在江苏省科技厅与浙江大学共同举办的“江苏科技日”活动中,苏州高新区与浙江大学签订了“关于共建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框架协议,在苏州科技城共建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地方政府将在3年内给予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投入,用于平台建设、运营费用、技术开发、人才补贴、办公场所等方面。  为进一步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园区”,实现“三年跨越计划”的战略部署,近年来,高新区积极推动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源头性知识载体的合作,有力提升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截至目前,高新区已分别与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联合建立培训中心、研究生产业化基地、软件硕士培训基地、生物医药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还与清华、南大、同济、中科院等50多个知名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浙江大学有着110多年的辉煌历史,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众多理工学科领域在国内具有技术、人才优势,能够直接与高新区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接。(双明)   图为浙大苏州工研院揭牌现场。
  • 3亿元补助禽流感监测 生物试剂企业加紧研发
    财政部网站日前传出信息,近日中央财政下拨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项目补助资金3亿余元,主要用于支持开展H7N9禽流感、流感样病例、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及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等工作。  在检验试剂方面,已有多家上市医疗器械企业在积极开发相关产品,丽珠集团下属诊断试剂公司丽珠试剂厂目前正抓紧开发相关诊断试剂,而健康元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太太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现已研制并生产出禽流感H7N9荧光PCR检测试剂盒。  此外,达安基因方面对外透露已研发出H7N9禽流感病毒1代检测试剂盒 科华生物也表示在疫情发生之初即获得了相关病毒的毒株,正投入H7N9监测试剂的研发中。  此外,日前国药集团盈天医药向中国医师协会捐赠50万元德众玉屏风颗粒,有关负责人表示,“江苏、北京、福建、武汉、甘肃、云南等省市出台的《H7N9禽流感防治方案》中,均将玉屏风颗粒或其加减方列为预防推荐用药,所以近期市场销量出现明显增长。”
  •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新增95个(附名单)
    根据《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管理办法》(农加发〔2016〕2号),农业农村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单位自主申报、地方主管部门审查推荐、形式审查、专家会议评审等程序,提出了2018年拟新增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名单。  其中,拟新增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95个,分别依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等127家单位建设 拟对依托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等2家单位建设的研发专业中心原有名称进行变更。公示期为2018年8月23日-30日,名单如下: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2018年拟新增公示名单一、粮食加工领域研发中心名称依托建设单位1国家稻米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研究所、庆安东禾金谷粮食储备有限公司2国家面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安徽青松食品有限公司3国家稻米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4国家小麦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天香面业有限公司5国家玉米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国家螺蛳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7国家速冻米面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河南农业大学、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8国家面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安徽盼盼食品有限公司9国家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0国家玉米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青岛农业大学、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11国家甘薯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福建连城健尔聪食品有限公司12国家青稞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产品开发与食品科学研究所、西藏天地绿色饮品发展有限公司13国家小麦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一加一天然面粉有限公司14国家马铃薯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北大荒马铃薯集团有限公司15国家高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16国家马铃薯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甘肃正阳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二、油料加工领域研发中心名称依托建设单位17国家油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18国家芝麻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合肥燕庄食用油有限责任公司19国家花生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山东金胜粮油食品有限公司20国家油菜籽加工加工技术研发中心金太阳粮油股份有限公司21国家大豆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山东万得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三、果品加工领域研发中心名称依托建设单位22国家柑橘保鲜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23国家柑橘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浙江丰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4国家苹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陕西众果果汁有限公司、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5国家坚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6国家苹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烟台泉源食品有限公司27国家浆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沈阳农业大学、丹东君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8国家红枣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新疆农垦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新疆叶河源果业股份有限公司29国家芒果保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浦果香园食品有限公司30国家果脯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北京红螺食品有限公司31国家浆果保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名称变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四、蔬菜加工领域研发中心名称依托建设单位32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新疆中亚食品研发中心(有限公司)33国家辣椒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4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河南大学、河南龙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5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浙江百兴食品有限公司36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湖北中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7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宁波天胜农牧发展有限公司38国家豆瓣酱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9国家蔬菜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北京牵手果蔬饮品股份有限公司40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江西省新安食品集团有限公司41国家辣椒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青岛柏兰集团有限公司42国家榨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重庆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43国家泡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四川省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44国家发酵蔬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名称变更)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五、畜产加工领域研发中心名称依托建设单位45国家蛋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湖北神地农业科贸有限公司46国家猪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得利斯集团有限公司47国家蛋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8国家羊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黑龙江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49国家牛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山东农业大学、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50国家猪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河南科技学院、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51国家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52国家羊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陕西科技大学、陕西金牛乳业有限公司53国家羊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内蒙古草原宏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54国家禽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5国家禽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南京黄教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56国家禽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57国家羊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衡水志豪畜牧科技有限公司58国家兔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重庆阿兴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59国家牦牛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60国家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有限公司六、水产品加工领域研发中心名称依托建设单位61国家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市鄱阳湖农牧渔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2国家红藻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集美大学、绿新(福建)食品有限公司63国家鱼糜及鱼糜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渤海大学、辽宁安井食品有限公司64国家鲟鱼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65国家远洋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浙江工业大学、海之星集团公司66国家冷冻调理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67国家小龙虾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湖北交投莱克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68国家海水鱼类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司69国家鲅鱼(蓝点马鲛)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荣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七、茶叶加工领域研发中心名称依托建设单位70国家普洱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71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72国家抹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江苏鑫品茶业有限公司73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74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贵州贵茶有限公司75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重庆市二圣茶业有限公司八、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研发中心名称依托建设单位76国家中药材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中国药科大学、江苏茅宝葛业有限公司77国家糖料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中粮屯河糖业股份有限公司78国家中药材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吉林省白山本苜药业有限公司79国家化州橘红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化州化橘红药材发展有限公司80国家辣木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天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81国家蜂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延边宝利祥蜂业股份有限公司82国家特医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广州力衡临床营养品有限公司83国家人参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康美新开河(吉林)药业有限公司84国家鹿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吉林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85国家甘蔗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广西农垦糖业集团红河制糖有限公司86国家咖啡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87国家草本植物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88国家糖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广东展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89国家蒙药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呼伦贝尔市盛博生态科技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90国家槟榔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海南绿槟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91国家枸杞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92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武汉轻工业大学、恩施德源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九、农产品加工装备领域研发中心名称依托建设单位93国家面制品包装装备研发专业中心青岛海科佳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94国家茶叶加工装备研发专业中心长沙湘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95国家果蔬加工装备研发专业中心江苏楷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96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装备研发专业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市绰盈制冷设备有限公司97国家农产品初加工装备研发专业中心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精谷种子机械有限公司
  • 智云达研发的新产品——豆芽氨氮速测盒上市啦!
    豆芽作为芽苗菜中的一种,由于营养价值丰富,食用方便,烹调方法多样,集美容药用功效于一身,一直颇受广大消费者的亲睐。但是近来市场上频频曝光的“毒豆芽”事件,一度让消费者闻豆芽而色变。一些不法商贩在豆芽培育过程中违规使用铵盐、氨水类化肥,从而使得豆芽中含有大量的氨氮。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生产的豆芽氨氮速测盒上市了,本试剂盒适用于豆芽中氨氮的快速检测。 市场上销售的那些越是看似白净、粗壮且无根的豆芽越可能存安全隐患。一般正常培育豆芽要2-3天的时间,这样生产的豆芽一是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自然生长的豆芽卖相不美观。铵盐、氨水类化肥含有大量的氨氮,作为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加快豆芽生长,让豆芽卖相好看,为了一己私利违禁添加铵盐、氮水类化肥。 此试剂盒适合豆芽中氨氮测定,小包装方便携带,适合家庭、个人使用,且操作步骤简便,结果易于分辨。将显色管与色阶卡进行比较,即可读出豆芽中氨氮的含量。如果样品中氨氮含量≥50mg/kg,则样品为阳性样品,说明豆芽培育过程中使用了铵盐类化肥。 这些氨氮类物质在人体堆积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影响。氨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大家早已心知肚明,如果长期饮用,亚硝酸盐将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食品安全检测专家,为解决百姓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义不容辞。公司多年来已研发生产出200余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包括仪器、试剂盒、试纸、胶体金卡等。为了百姓能吃上放心的食品,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接下来还会不断推出更便捷、更快速、更安全快速的食品安全检测产品! 豆芽氨氮速测盒
  • 韩国研发出禽流感病毒检测新技术
    p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发布消息称,该院联合韩国建国大学等机构共同研发出准确检测禽流感病毒的新方法。研究小组利用光和生物传感器技术开发出分子检测平台,此平台适用于检测各种非标记定量生物分子技术。/pp  目前的标记技术会改变病毒的性质,难以观察病毒状态。该技术利用光固有特性,具有不改变病毒性质、非接触和非破坏的特性。研究组开发的太拉赫超材料,对微量的禽流感病毒亚型病毒进行定向分析。利用太拉赫超材料的分光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局限,提高灵敏度,并能准确快速检测病毒。/pp  研究组期待该技术今后可以应用于迅速判断各种疾病,特别是人体低分子物质诊断研究中。该成果近日在美国进行专利注册,并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科学报告》上。/pp/pp/p
  • 达安基因三水研发“食药卫士”
    达元食品安全技术公司拟生产的试剂仅两分钟即可检测饮用水是否安全。南方日报记者喻淑琴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喻淑琴通讯员/黄猛高王鑫谭伟健)广东省首家高校上市公司———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继2008年把医疗检测项目落户三水工业园区并投产后,又于昨日,在该园区开建国内最大的食品药品安全研发生产基地,并把达元食品安全项目作为该基地首个动工项目。  广州达元食品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三元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创建。  昨日奠基的达安三水科技园达元食品安全项目,总用地面积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650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食品药品安全研发生产基地。  奠基仪式上,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冼瑞伦和三水区区长卢立湃表示,“该项目的建成,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三水和佛山健康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达元食品安全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16500平方米,预计2011年初可建成并正式投产。届时,达元公司将把在广州的食品安全相关仪器、试剂的研发全部转移至三水。
  • 盘福生物新一代质谱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 勇夺2020大学创业世界杯成长组全球总冠军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10月19日晚,2020大学创业世界杯全球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温州医科大学落下帷幕,经过连日来的激烈角逐,现场共有5支队伍分别获奖,其中中国企业宁波盘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福生物)勇夺成长组全球总冠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aee0bdc8-bebf-47bb-8ada-e6e80932d404.jpg" title="1.png" alt="1.p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盘福生物此次代表宁波大学参赛,参赛项目为“新一代质谱技术研发与应用”。据悉,这是中国参赛项目首次荣膺该赛事全球总冠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0b5a3b67-a547-4e3f-897e-fbd0027522a4.jpg" title="2.png" alt="2.p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盘福生物“新一代质谱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依托于宁波大学质谱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针对质谱技术在医疗、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的重大需求,项目团队开展自主研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该项目相继突破仪器中离子源、离子传输、质量分析器、数据处理等设计和制造的关键技术,实现仪器整机集成、国产化和进口替代,满足和解决用户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问题,降低用户采购和运行成本。”盘福生物负责人、宁波大学正高级工程师俞建成说,该项目已产业化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QitVenture1、便携式现场快速筛查质谱仪QitVenture6。/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0/uepic/00a8b2e9-b0b6-448b-8509-81e3d2de44a3.jpg" title="4.png" alt="4.p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大学创业世界杯是由北欧非营利组织丹麦大学创业联盟发起的全球大学和大学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国际赛事,旨在加强各国在大学创新创业创造领域的深度合作,搭建全球性的开放交流平台,助力高校双创项目接轨国际市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该赛事自2015年至2019年间,此前的全球总决赛连续五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去年首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期间,中丹双方签署合作协议,该赛事正式成为首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落地成果,以及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重点活动,因此,2020大学创业世界杯全球总决赛首次走出丹麦,落地中国温州举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据介绍,2020大学创业世界杯结合了浙江省,特别是温州市的产业发展方向,设立医疗科技、绿色科技、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四个产业赛道,每个产业方向分为成长组和初创组,共8个小组。自5月11日正式启动以来,赛事共收到4131个项目报名,覆盖4大洲、71个国家、近2000所高校。其中,中国赛区收到1446个项目报名,覆盖15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近百所高校。最终评比出来自34个国家的75个项目晋级全球总决赛,最终初创组和成长组将各产生一个全球总冠军。/ppbr//p
  • 三大展会强势联动,拉动制药研发领域新发展
    ——2013生物制药与技术展、2013世界合同定制服务中国展  2013世界生化、分析仪器与实验室装备中国展与您相约6月上海  今年上半年,无论是国内H7N9禽流感的“攻坚战”,抑或是抗癌药、孤儿药物等研发突破,都给整个制药研发领域,带来了新一轮技术革新的风暴。制药研发,已不仅是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点,更是提升中国制药行业总体水平的热点问题。随着制药研发的逐渐升温,相关贸易与展示平台也受到了更多的行业关注。  2013年6月25-27日,世界合同定制服务中国展(ICSE China)、生物制药与技术中国展(BioPh China)、世界生化、分析仪器与实验室仪器中国展(LABWorld China),三展将共同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2馆,以“聚焦生物医药研发,缔造生命科学梦想”为主题,打造一个集CRO & CMO、生物制药技术与实验室设备于一体的研发盛会。  2012年三展首次联动,随即收获了展商及观众的热烈反响。2013年三展规模继续扩大,云集200余家合同定制、生物制药与实验室设备供应商,总占1万余平方米面积,预计同期高端论坛达5场,展商技术交流会逾50场,届时将吸引海内外药企研发、质检等多部门专业人士的参观交流。  汇集业内精英企业,ICSE China助力新药研发  2012年中国CRO与CMO市场达到200亿元规模以上,这标志着中国CRO与CMO行业经历发展十载,逐渐趋于成熟,市场占有稳步扩张。世界合同定制服务中国展(ICSE China)作为国内唯一为CRO与CMO行业量身打造的主题展会,致力于为数万名药厂专业买家提供研发外包的最佳解决方案。  ICSE China 2013集结国内CRO与CMO行业的龙头企业,包括药明康德、上海睿智、重庆博腾、美迪西在内的众多新老展商,展示包括合成定制、生物检测、药物化学等在内的合同研发服务(CRO),与包括工艺开发优化、工艺放大生产、合成生产等在内的合同成产服务(CMO),为制药公司等相关生产企业、各类研发机构打造一个专业合同定制的贸易聚集地。  同时,ICSE China 2013将与同期会议、论坛联动,从全球制药宏观环境剖析行业风向。同期数个高端论坛与会议将逐一解析欧盟、美国FDA、日本新令与新GMP,网罗全球药品认证与监管政策,无缝链接由“产”入“商”的创新成果,助力新药走向国际市场。  “展”“会”结合成亮点,BioPh China透析行业风云  伴随《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在即,国内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关注热点。在此大背景下,2013生物制药与技术中国展(BioPh China 2013)将再次与业内人士相约,聚焦基因工程、抗体及细胞工程等产品与技术的展示。  BioPh China 2013将延续其“展”“会”结合的传统,聚焦生物制药领域高端论坛。除“中国与世界医药论坛2013”、“生化制剂及原料药发展新思路暨2013医药经济信息分享等宏观层面、指点行业发展的高端论坛,展商也将带来新产品、新技术,于ICSE &BioPh专场展商技术交流会与专业观众交流探讨。  精彩活动来助阵,LABWorld China掀起实验室变革  LABWorld China 2013将迎来PerkinElmer、ThermoFisher、 Sartorius、Mettler-Toledo、Tegent、DKSH、Corning、Malvern、PALL、Anton Paar、Lauda、Julabo等国内外知名仪器品牌的精彩亮相,集中展示包括生化仪器、分析仪器、成套设备、配套设备、计量仪器、检测仪器、行业专用仪器等在内的实验室装备,展示最前沿的技术与解决方案。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展会将首次大胆创新,于W2生物制药研发专馆,推出“InnoLAB——前沿实验室仪器与解决方案展示秀”,届时将呈现3-4套实验室检测、研发方案,解决供水、加样、分析等热点实际问题,包括Thermo Scientific Nicolet iS5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PerkinElmer NexION 300等离子体质谱仪、Mettler-Toledo超越系列中文电位滴定仪等在内的产品将精彩亮相,更有各品牌的技术交流会现场为用户带来最新技术和产品信息。  展会背景:  “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暨“世界合同定制服务中国展”(CPhI, ICSE &BioPh China)展会由欧洲博闻展览咨询有限公司(UBM International Media)和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主办,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协办,主要展出原料药、化工品与中间体、辅料与剂型、天然提取物、合同研发外包、合同生产外包、试剂、生物技术等产品,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制药工业贸易平台。2013年展会将携“2013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与材料中国展(P-MEC China 2013)”暨“2013世界生化、分析仪器与实验室装备中国展”(LABWorld China 2013)于2013年6月25-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
  • 新地点谋新发展,新征程启新华章——热烈祝贺广州标际新办公场地启用
    庆贺广州标际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新办公地点正式启用! 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发展迅速、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原有厂房和办公场地已经满足不了公司进一步发展需要。新办公区的落成,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州标际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包装检测仪器、包装设备、气调保鲜设备等产品和提供第三方检测、标准物质能力验证的企业。经过近20年的科技创新,深受广大客户好评,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信用企业示范单位,广东省软件认证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薄膜、印刷、食品、制药、日化、光伏、烟包、质量检测机构、科研院校等多个领域。 新办公室在设计上采取简约的方式,外墙采用通透的透明玻璃,确保室内采光充足。 在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办公规模经历几次扩展,从一开始的几百多方的办公场地到几千多方的办公场地,从一开始的十几个员工到现在的三百多员工,标际能从一开始的小公司不断的发展、壮大到现在的规模,这一切都离不开标际全体小伙伴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 新办公楼的启用象征着标际的发展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意味着管理水平的提升,展示出标际崭新的形象,扩大了公司的影响力,特别是对标际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新办公场地希望全体员工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携手共进,共同创造至简更加美好的明天。 看今朝,我们踌躇满志;愿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将继续在这宏伟的新版图里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标际一起踏上全新征程,走向新的辉煌。
  • 上海交大与GE中国研发中心合作成立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
    校企强强联手,全方位展开先进制造领域的研发合作  开放式创新的又一重大举措,助推“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智造”  2012年9月24日,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与GE中国研发中心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共建联合实验室的签约仪式。未来五年,双方将投入资金和智力,并利用已有的架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实现优势互补。双方将通过实验室平台开展先进制造技术相关的合作研究。  根据协议,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与GE 中国研发中心将就智能制造系统、特种加工技术、激光增材制造和塑性成型制造技术这四个主要领域展开合作研究,这些前沿技术有望应用于能源机械、医疗设备等制造业。这正好顺应了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进入传统产业,全球制造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而技术创新是推动制造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此次上海交大与GE中国研发中心共建联合实验室,希望通过创新为纽带,实现产学研三方联动,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升级。  签约仪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忠钦强调:“中国需要在制造业领域取得更多的技术突破,帮助‘中国制造’升级到‘中国智造’,我们非常高兴与GE中国研发中心进行先进制造领域的科研合作。”密西根学院副院长黄佩森谈到,“密西根学院作为培养国际性创新型、领袖型人才的特区,着力于学院的创新和科研力量,希望能在更多的领域与GE建立长期合作。”  GE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博士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此次携手上海交大共建联合实验室是GE在中国开展开放式创新又一重大举措。希望通过双方的强强合作,共同为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先进水平贡献一份力量。”  GE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拥有四个先进制造领域的实验室,在特种制造、激光增材制造、光电材料、光学检测, 机器人焊接, 自动化技术等众多领域拥有一批从事前沿研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GE 多个业务集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次共建联合实验室是GE和上海交大开展战略合作的重要一环,未来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信息交换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多年来,GE与上海交大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12年,GE与上海交大举办了校园开放日、未来女性菁英大赛、GE基金会科技创新大赛、就业辅导、志愿者活动、逆向导师等一系列活动。
  • 色谱/质谱/光谱等200余个企业研发项目通过鉴定
    p  日前,北京市科委公示2015年度第一批北京市企业研发项目鉴定结果,本次通过鉴定的项目有7000余个,其中涉及仪器/耗材/方法开发项目有200多个。东西分析、华科仪、滨松光子、金索坤、莱伯泰科、普立泰科、普析通用、勤邦生物、中科科仪等40余家单位的200多个相关项目榜上有名。/pp  此次通过鉴定的项目涵盖了质谱、光谱、色谱等仪器及方法的开发,其中普析通用的“新型等离子体质谱软件及测控系统的研制”、金索坤的“SK系列原子荧光光谱仪(非色散原子荧光光度计)扣背景软件”、东西分析的“GC-4085型矿井气体多点参数色谱自动分析仪”等项目位列其中。/ptable width="605" align="center"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td width="605" nowrap="nowrap" colspan="2"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通过鉴定的仪器/耗材/方法开发项目/strong/p/td/trtr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企业名称/strongstrong /strong/p/tdtd width="48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项目名称/strongstrong /strong/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A-7020型氘灯自动切换机构/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GC-4085型矿井气体多点参数色谱自动分析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C-5510型二元高压梯度泵P-101A/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1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K-1305TU在线浊度分析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K-1309在线氢电导分析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K-2302便携式溶解氢分析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K-300系列仪表改造/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K-3031PK自动石油破/抗乳化测定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K-3080XS锈蚀腐蚀度测定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K-3090PM泡沫特性测定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K-3100MD石油密度测定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K-3150ZL界面张力测定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K-358多通道钠离子监测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K-7200A低温有毒气体报警器/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K-7501脱硝安逃逸在线分析系统/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K-JYY-80自动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仪/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GOS透明陶瓷闪烁体/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半导体探测器/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测光探测器/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碘化钠(NaI)闪烁体/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端窗高量子效率光电倍增管/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多碱光电倍增管/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辐射光源技术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复合闪烁体封装/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能物理用PMT/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温光电倍增管/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红外晶体/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日盲型光电倍增管/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闪烁探测器及其附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数字切片扫描装置(NDP-RS)/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双碱光电倍增管/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随钻测井探测器/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特种玻璃加工/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钨酸镉(CdWO4)闪烁体/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溴化铊(TlBr)晶体/p/td/trtr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K系列原子荧光光谱仪(非色散原子荧光光度计)br/ 扣背景软件/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19"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epline-plus全自动固相萃取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4790-plus全自动固相萃取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DryVap-plus浓缩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PSE高效溶剂萃取系统/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FAD除水装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V5多位平行浓缩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epaths-plus柱膜通用固相萃取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ePRO超级固相萃取系统/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WD30水质消解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防腐震荡沸水浴/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温高压消解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隔膜真空泵/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加热产品改进升级/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散热消音罩/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手动旋转蒸发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酸纯化/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陶瓷玻璃电热板/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特制消解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医疗水循环/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普立泰科仪器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多功能样品浓缩仪升级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流动注射应用方法模块的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全自动大小体积固相萃取-在线浓缩技术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全自动智能消解系统模块化以及防腐蚀升级技术的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新固相萃取仪应用的升级研究/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8"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800线平面全息衍射光栅制作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效率低噪声等离子源质谱接口的研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京津冀蔬菜质量安全监测检测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陆路口岸及国际列车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及信息同步系统的研制与应用/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氢化物发生器/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及配套软件和分析方法的开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微波等离子体质仪谱整机的研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新型等离子体质谱软件及测控系统的研制/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7"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勤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畜禽中兽药、激素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磁珠免疫快速检测产品研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农产品及疫苗中常见抗生素残留检测试剂研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农药残留检测试剂盒研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工程化开发及应用/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食源性致病菌在线检测技术开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现场快速检测仪器与物联网配套技术研发/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4"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场发射枪扫描电子显微镜开发和应用/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超高真空大抽速磁悬浮复合分子泵研制与应用示范/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基于分析仪器行业应用的小型分子泵的产业化培育/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镜工程化/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科天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M2.5仪器产业化/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VOC分析系统开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气细颗粒物有机碳/元素碳在线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水质产业化/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紫外分析仪开发/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国科虹谱光电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多光谱相机外场检测设备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聚氯乙烯废弃物光谱分选设备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快响成像光谱系统性能检测平台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2"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爱博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研制检测& #946 2蛋白检测试剂盒/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研制检测甲胎蛋白检测试剂盒/p/td/trtr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爱万提斯科技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全自动太阳分光光度计/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4"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奥博泰科技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被动房节能指标环境云监测系统/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浮法玻璃锡面鉴别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建筑玻璃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手持宽光谱测色仪/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9"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毒品系列检测试剂研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化学发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诊断试剂项目——肿瘤相关抗原系列/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胶体金法检测试剂研制项目——戊型肝炎、肺炎支原体等胶体金试剂研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近距离治疗仪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生物原材料研制及应用——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五项心血管疾病标志物化学发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新免疫亲和沉淀技术及其在放射免疫分析药盒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固相包被放射免疫分析药盒研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新型放射免疫分析药盒——胰岛素等6种放免药盒的研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新型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研制项目——内分泌及肿瘤酶免试剂的研制/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7"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高通量测序在科技服务项目中应用开发及优化/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基于二代测序平台的人类EGFR基因突变检测技术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辅助诊断/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目标基因富集测序方法临床应用开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胚胎植入前遗传筛查/诊断方法的开发及优化/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染色体拷贝数异常检测方法的开发及优化/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无创产前检测方法的开发及优化/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研究/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低密度SNP芯片检测系统/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碟式芯片平台试剂开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人类环状RNA芯片& 测序开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微阵列芯片平台试剂开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荧光PCR平台试剂开发/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7"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迪安临床检验所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ELISA检测平台的应用研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迪安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综合管理系统--业务流程控制平台的建立及研究应用1.0/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肺癌相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突变定量检测方法研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分子生物学检测平台研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慢性病综合管理数据平台1.0/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肿瘤标志物检测平台研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自身免疫疾病诊断技术系列研发/p/td/trtr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迪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全自动红外测硫仪DNS V1.0/p/td/trtr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航峰科伟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航空喷气燃料便携式检测仪/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4"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华安奥特科技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A-R1000S矿井水害防控一体化平台/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A-R1000矿井水害防控一体化平台/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A-W1000水质仪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HA-YCS25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2"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华安麦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多模传导微流膜析表面等离子共振谱仪(H-SPR)研发与产业化/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生物毒素及抗生素类残留快速检测产品项目研发/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7"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华测北方检测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恒流控温大气采样设备及管路结构专利研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设备用视觉检测保护装置(VBPD)/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食品中总砷、锑共同分析/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土壤修复多环芳烃快速检测方法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食品中B族维生素/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在线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维护/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振动试验之共振搜索研究/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华亘安邦科技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3C+H2呼气检测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红外光谱仪改进(2015年度)/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双核全自动13C红外光谱分析系统/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华益精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定量免疫荧光检测试纸/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干式化学分析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华益三代血糖仪系统/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食品安全干化学试纸/p/td/trtr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X射线荧光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测定岩棉酸度系数的对比研究/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2"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健乃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登革热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风疹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2"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金菩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ISH/PCR法检测平台/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R检测试剂及设备(表面等离子谐振法)/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7"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CA500软件开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光激化学发光试剂盒研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化学发光免疫试剂盒研制——传染病类/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化学发光免疫试剂盒研制——激素类/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化学发光免疫试剂盒研制——肿瘤标志物类/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胶体金匀相比浊试剂盒研制——胱抑素C、NGAL/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乳胶比浊均相免疫试剂盒研制——特种蛋白类/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CM4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CM4000)/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D-二聚体单抗制备技术的研究(RDH032)/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100蛋白测定试剂盒(RDA065)/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层粘连蛋白(LN)定量测定试剂盒(IMR505)/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肝胆酸多抗制备技术的研究(MAB505)/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降钙素原多抗制备技术的研究(MAB501)/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鳞状细胞抗原(SCCA)定量测定试剂盒(IMR508)/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定量测定试剂盒(RDA003)/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人附睾蛋白4(HE4)定量检测试剂盒(RDA064)/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三型前胶原(PCIII)定量测定试剂盒(IMR503)/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定量测定试剂盒(RDA037)/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定量测定试剂盒-YJ(IMR507)/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兽用生物制品原料制备技术的研究(MAH501)/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四型胶原(IV-C)定量测定试剂盒(IMR504)/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铁蛋白(FER)定量检测试剂盒(RDA026)/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透明质酸(HA)定量测定试剂盒(IMR502)/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线粒体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AST)定量测定试剂盒(化学法)(RDF040)/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羊抗CRP多抗制备技术的研究(RDH035)/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肿瘤抗原50(CA50)定量测定试剂盒(RDA041)/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肿瘤抗原50(CA50)定量测定试剂盒-YJ(IMR506)/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6"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CR反应微量化研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NP分型技术开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磁珠纯化方法的自主化研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滚环复制方法研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脑胶质瘤相关基因的测序方法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自动化生产系统开发/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4"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8D电泳仪电源/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电泳仪电源6C/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凝胶成像分析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转印电泳仪/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洛奇临床检验所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疾病相关SNP检测/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液相串联质谱法筛查先天性代谢缺陷病/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唾液激素/p/td/trtr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群智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EMS芯片及成像仪样机研制/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2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6种食源性致病菌基因快速检测试剂的研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Q60全自动化免疫分析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100蛋白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UPT-3A-1800型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盒/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白介素6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超敏肌钙蛋白I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毒品测定试剂盒(上转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胱抑素C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甲胎蛋白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降钙素原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T2)蛋白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全程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心血管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试剂盒的开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异常凝血酶原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4"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森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车载式电磁辐射在线监测系统/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多功能手持式辐射监测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固定式电磁在线监测系统/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固定式环境辐射在线监测系统/p/td/trtr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万生人和科技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便携式PM2.5检测仪/p/td/trtr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物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先进飞秒激光设备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p/td/trtr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亿森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黄曲霉毒素B1 ELISA检测试剂盒/p/td/trtr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北京中讯四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微流控PCR芯片/p/td/trtr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博奥生物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生物芯片及配套产品研发/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2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REACH法规第13、14批高关注物质的检测方法/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气颗粒物中持久性污染物多溴联苯醚检测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多种有机物污染物检测方法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三唑磷、丁草胺、吡嘧磺隆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电子样品和塑料中红磷阻燃剂的测定/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豆制品中禁用染色剂二甲基黄含量的检测/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辣椒制品中红色2G含量的检测方法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玛咖及玛咖保健食品中玛咖酰胺的检测/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玛咖及玛咖保健食品中异硫氰酸酯的检测/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玛卡及玛卡保健食品中芥子油苷的检测/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汽油中非法添加成分的检测技术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水产品中扑草净残留检测技术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饲料植物源性原料中194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饲料植物源性原料中48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塑料中偏苯三酸三辛酯的检测/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土壤和沉积物中三唑磷、丁草胺、吡嘧磺隆br/ 的检测方法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土壤中对氨基苯甲醚和对硝基苯甲醚的测定/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土壤中多种有机物污染物检测方法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治疗肥胖症的中成药中麻黄碱、芬弗拉明和西布曲明的测定/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药材及其饮片中工业染色剂的筛查方法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药材中掺重物质检测技术研究/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磁珠法植物基因组DNA提取/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含指示剂的qPCR Mix/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循环核酸miRNA提取试剂盒/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管式miRNA RT试剂盒/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重组克隆预混液/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17"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保健产品非法添加成分检测技术研究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型机械金属制品无损检测方法研究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儿童安全座椅透气性能测试技术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防手机辐射产品可靠性检测技术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复合微生物肥料成分标定检测技术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测试技术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深加工食品质量检测及其安全判别研究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金属部件焊接部位可靠性自动化检测技术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煤炭固定碳含量检测技术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门窗防水性能检测装置研制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农产品多种真菌毒素混合污染免疫亲和检测技术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汽车空气滤芯二次污染可控性能测试技术研发项目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汽车整体结构共振频率测定平台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通讯电子产品有效通信距离测定技术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压电驱动器的原位拉伸及疲劳测试装置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液晶产品光感度及色彩辨识度检测技术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音频视频电子设备信号衰减检测技术研发项目研发/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10"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RM系列放射性物质监测系统开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R系列产品非放射性电离源样机的研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大型产品相关专业技术提升专项/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多功能辐射探测仪/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毫米波成像探测仪研究开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基于CT高分辨率面阵探测器的系统研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基于半导体探测器的核测量系统研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基于大型产品平台模块构建的产品化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拉曼光谱仪产品开发及关键部件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实验室高纯锗谱仪/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4"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远东正大检验集团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纺织品中含氯苯酚的检测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面粉及其制品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测定的分析方法研究/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食用油中抗氧化剂检测方法的研究项目/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橡胶制品中N-亚硝胺的检测研发项目/p/td/trtrtd width="120" rowspan="2"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中持依迪亚(北京)环境检测分析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固废、空气或废气中溴代二恶英(PBDD/Fs)及六溴环十二烷(HBCDs)分析方法开发/p/td/trtrtd width="485"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土壤中药物分析方法开发/p/td/tr/tbody/tablepbr//p
  • 港大研发口服砒霜 “以毒攻癌”有效治血癌
    港大花了10年成功把砒霜研发成口服药物,用以治疗血癌,病人可把药水带回家自行按剂量饮用,一般每天服用两茶匙,每个疗程期为两年。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砒霜剧毒无比,浅尝一口足以取人性命。不过,经提炼及配以适当剂量,砒霜可以发挥“以毒攻癌”功用,有效治疗血癌。香港大学医学院及玛丽医院成功研发“口服砒霜”,并获得全球唯一的专利,成为拓展香港六大优势产业之一的医药业的里程碑。  研发口服砒霜的团队骨干成员,包括港大医学院内科学系血液肿瘤科及骨髓移植讲座教授邝沃林、玛丽医院内科学系血液肿瘤科及骨髓移植顾问医生区永仁。他们3月26日将出席国际研究会议,向来自北美、欧洲、非洲、澳洲及亚洲的医学专家讲解口服砒霜治疗癌症及其它疾病的功效。  港大医学院及玛丽医院至今向逾100位血癌病人提供口服砒霜,当中56人是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复发病人,55人接受口服砒霜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而且疗效较传统骨髓移植及化疗为佳 口服砒霜也有用于预防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复发,有65名病人服用后,结果只有5人再次受癌魔侵袭。  研发团队与附属港大、负责处理技术转移的港大科桥有限公司为口服砒霜在美国申请全球专利,2009年4月获批准。口服砒霜成为首只完全由香港研发的处方药物。。  港大科桥发言人余梓山25日表示,已为口服砒霜向香港卫生署申请注册,预计2010年内会有结果,取得注册号码后,可正式推广全球,预计届时售价会较美国静脉注射砒霜费用低一半。邝沃林及区永仁期望,口服砒霜将代替静脉注射砒霜,成为全球治癌新疗法 正计划向发展中国家免费提供口服砒霜,供当地病人使用,发扬人道救援精神。
  • 国拨总经费超14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个重点专项指南发布
    01、“多模态网络与通信”重点专项(拟启动23个指南任务,国拨约4.22亿;其中青年科学家12项)“多模态网络与通信”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有关部署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多模态网络与通信”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提出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专项总体目标是:开展多模态网络核心芯片、设备、关键技术和创新环境构建的研究,初步构建全维可定义的多模态融合网络架构、协议体系、安全体系和服务体系,使我国成为支持演进和创新的新型网络技术的主导者;巩固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优势,重点开展5G演进及6G技术的前期研究,开展天地一体化技术的先导研究,使我国成为6G技术、系统和标准的全球引领者,并使我国高频段通信系统核心模块和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发挥我国在光通信系统产品上的领先优势,带动光通信核心模块和芯片逐步取得竞争优势;并与微电子、光电子、新材料等方面交叉融合,借助本领域已有的产业优势,在前沿技术上率先取得突破。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21—2025年)。2022年度指南部署聚焦面向系统、行业应用的核心芯片、软件、关键设备研制和系统集成研究,同时辅以探索前沿技术,拟围绕多模态网络,新一代无线通信,超宽带光通信等三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类、共性关键技术类、青年科学家项目三个层面,启动23项指南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4.22亿元。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3600万元,每个项目300万元。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项目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申报。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实施周期不超过4年。基础前沿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参与单位不超过6个;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项目所含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3家。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应为1984年1月1日后出生,女性应为1982年1月1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除指南中特殊说明外,每个指南任务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2项。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1.多模态网络1.1多模态网络的软件定义互连交换芯片研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多模态网络软件定义互连芯片面向的数据中心、5G承载网、高性能计算等典型应用场景,开展多模态网络互连交换芯片体系架构、模态隔离转发技术、状态可编程技术、模态加载和编译技术、软件定义报文技术等研究,突破软件定义数据链路层协议、软件定义报文线速处理、高负载下模态弹性无扰隔离技术、数据平面有状态转发技术、大规模状态表下的线速转发等关键技术难点,形成多模态高效芯片处理架构,完成多模态网络软件定义互连交换芯片的设计,基于境内工艺,实现多模态网络软件定义互连交换芯片流片、封装及测试,为多模态网络系列化设备研制提供核心芯片,构建软件定义互连交换芯片演示验证系统。考核指标:基于境内16nm或更先进工艺,完成多模态网络软件定义互连交换芯片研制;支持芯片级状态可编程、模态加载/编译及运行,实现大规模状态表下的高性能转发,支持模态间的弹性隔离,支持不同模态下的有状态寻址或无状态寻址;芯片交换容量≥6.4Tbps,端口最大传输速率400Gbps,支持2种以上软件定义数据链路层协议;确定性平面转发时延≤2μs,时延抖动≤1μs;支持8级以上业务可编程能力,支持流表精确匹配,流表容量≥1M条,共享缓存64MByte;芯片配套软件支持现场可编程特性、异构业务特性和多模态应用特性;完成芯片在典型应用环境下的演示验证。完成研制报告1份、申请专利20项。1.2支撑多模态网络的软件定义控制芯片(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多模态网络技术发展,为满足多种网络模态共存对控制面多维动态管理、多样化处理策略及高安全防护的需求,基于控制面和数据面分离的多模态网络架构下,开展多模态网络高吞吐率控制面处理器架构、控制面处理器功能重构技术、分布式协同控制、控制面内生安全技术和编译技术等研究,突破芯片上弹性模态资源管理和动态微服务加载、安全传输协议、内生安全硬件设计、面向通用网络处理器编程范式的编译工具研制等关键技术难点,提出支持多模态动态管理的高吞吐率低延迟控制器芯片架构,完成支撑多模态网络的软件定义控制芯片设计并流片,研制完整集成开发工具链、应用软件库运行环境,实现面向多模态网络管理的控制设备原型样机和系统。考核指标:建立软件定义控制芯片的多模态可编程高吞吐率架构,支持多域多级管理,支持L2~L7层级协议卸载和预处理,业务管理带宽达到100Gbps以上,对数据面请求的处理效率达到通用处理器的10倍以上,对同层或上层控制器的多模态流部署及拓扑管理请求的处理带宽达到通用处理器的10倍以上;软件定义控制芯片支持微服务的动态加载,功能重构时间小于100ns,支持多业务分发、统一表决以及负反馈控制的动态调度;基于硬件可信根实现配置管理,覆盖100%配置流;对基于未知漏洞和后门攻击的防御成功率达到99%以上;基于境内28nm及更先进工艺,完成芯片研制、集成开发工具研制、控制设备原型验证样机及系统研制;集成开发工具支持高级语言编程,控制代码编译执行效率不低于80%,支持断点调试和时钟精确模拟。1.3多模态网络控制调度系统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泛在化异构网络设备所组成物理网络中多种模态网络管控需求,开展基于多模态网络的控制调度系统总体架构、分布式/层次化控制与通信技术、面向异构设备的控制面本地化技术、分布式控制面状态维护技术、多业务流多模态路由承载技术、跨模态资源协同管控与内生安全技术、算网一体的资源协同调度技术、控制面主备切换和容灾备份技术等研究,突破支持多种可编程数据面流水线技术的分布式控制面集群、算网资源协同与自动化模态隔离与加载、高可用可视化控制面维护等技术难点,形成多模态网络控制调度系统架构,开展多模态网络控制调度相关关键技术原理和原型系统的验证。考核指标:完成基于多模态网络的控制调度系统总体架构的方案设计;控制面支持多种可编程数据面流水线技术、支持分布式及层次化扩展、多种硬件架构下的控制面本地化部署、分布式状态维护、算网一体协同调度、不少于5种多模态寻址与路由协议、基于命名空间隔离的跨模态资源编排、自动化模态加载、具备高可用性;控制通道管理容量不少于1000台数据面设备,拓扑发现时间低于2s,线性拓扑端到端链路建立时间低于5s,单节点在10万pps的负载下,被动packet-out或flow-mod响应时延99%小于1ms,集群可线性扩展;与算网非协同系统相比,算网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提升30%;构建原型系统实验验证环境,对多模态网络控制调度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开展性能评估,开源原型系统相关代码。1.4多模态边缘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应对信息网络发展成为人-机-物泛在互联关键基础设施和赋能平台的趋势,构建基于多模态网络环境的边缘网络,支持多模态协议混合接入,具备内生安全特性,突破基于异构语义标识的多模态协议混合路由寻址、隐私保护、按需组网等,支持网内计算增强,实现分布式算力与多模态网络环境的融合与协同;研究分布式算力感知与网络设备数据面卸载,研究基于多模态网络环境的网内计算分发和部署等,实现面向分布式计算的网络支撑;研究多模态边缘网络的安全访问控制,支撑多模态网络中信息物理融合安全接入、异构实体的内生安全互联互通。研发多模态边缘网络设备和系统,为面向园区/行业等垂直应用提供多元、高效、安全的边缘网络服务支撑。考核指标:提出基于多模态网络环境的边缘网络方案,完成原理验证,形成面向园区/行业等场景的验证报告3份,申请发明专利10项,提交国内国际标准提案5篇;设备内部支持不少于3种异构算力资源,支持面向不少于4种网络协议的存储计算转发异构资源协同调度、模态自定义的协议解析和处理,报文处理、交换芯片和处理器国产化,支持不少于6个100Gbps接口;控制系统支持对项目研发的设备进行模态控制,支持基于资源池的计算任务卸载和协同处理,支持计算模型在多模态网络设备中的分级、动态部署,对计算请求进行任务分配的平均响应时延不超过5ms;路由系统支持不少于4种异构多模态标识接入及其混合寻址路由、统一承载,支持与现网互联互通,支持隐私保护,路由隐私的平均处理时间不超过2ms;边缘融合接入与安全认证设备支持不少于4种实体标识的统一接入认证和授权,支持不少于2个10Gbps接口和10个千兆接口,支持国密算法,处理器国产化,支持并发连接数不少于10000个,支持一体化异构标识定义、时空可感、跨层多元的持续信任评估和管控。项目研发的设备和系统需具备内生安全特性,在白盒注入测试条件下基于未知威胁差模攻击的平均抑制成功率不低于95%。1.5多模态网络节点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多模态网络智慧支撑环境,遵循“应用、业务、技术体制、智慧支撑环境”的四层架构,以面向计算的技术路线为主线开展多模态网络节点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多模态网络节点试验验证平台并对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进行验证,为多模态网络超大规模专用核心芯片的开发奠定坚实的技术实践基础。重点突破多模态智慧支撑环境网络节点的系统架构、流数据驱动、计算模型、资源构建、互联方式、控制逻辑、节点操作系统和可编程模式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实现多模态网络在智慧支撑环境节点中,共生共存、区分服务、内生安全兼并的透明转移生态。考核指标:完成多模态网络智慧支撑环境节点技术实现方案,提供试验验证报告,关键技术突破大于10项;研制开发多模态网络智慧支撑环境节点机3台、用于构建试验验证环境节点协处理机6台和多模态终端网卡20块,设备间支持协同处理,开展大于6种模态网络同时并发运行的试验验证工作,其中主流技术体制的模态网络大于3种,可以支持模态间硬隔离;多模态网络智慧支撑环境节点机端口速率支持40/100/400Gbps,交换容量不少于4Tbps,存储容量大于10TB;节点协处理机端口速率支持10/40Gbps,交换容量不少于600Gbps,存储容量大于6TB,支持带内计算;多模态终端网卡端口速率支持1000Mbps/10Gbps,支持用户自定义模态加载,支持由应用按需选择模态;多模态网络智慧支撑环境节点机、节点协处理机、多模态终端网卡核心器件采用国产器件;节点操作系统支持内生安全,能有效抑制不确定失效扰动,在白盒测试条件下威胁抑制成功率不低于95%,支持多种网络模态的动态安装和部署,可适配本项目研发的节点设备,向开源社区贡献代码,目标功能的代码贡献比例不低于50%;提交1份多模态网络节点技术研究报告,提交标准草案大于3份,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大于15项。1.6多模态网络编程环境及软件化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研究建立模态无关的多模态网络环境编程系统架构与模型,抽象网络模态的共性需求和能力特征,形成基于通用表达的网络模态编程语法,支持覆盖存储、计算、转发、安全等可定义的模态编程,支持网络模态的智能在线生成与行为验证;研制平台无关的多模态网络前端编译系统,支持网络模态的安全编程和形式化验证,基于异构的可编程资源协作实现网络模态的自动化编译与生成,具备内生安全特性;研制面向多样化平台的设备级后端编译系统支持依据应用需求实现多种模态在设备中的并发运行;研究应用驱动的网络模态智能承载技术,支持基于网络状态感知的资源编排,实现网络模态与基础环境间的优化匹配与调度;构建支持网络模态动态、并行部署的实网多模态网络环境,支持面向模态需求定制的环境资源组合和模态重构,为网络模态在多模态网络环境中的快速部署和应用提供支撑。考核指标: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多模态网络编程方案,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模态编程模型支持不少于转发、计算、存储、安全等4种操作,支持差异化网络模态能力的统一描述、智能生成和行为验证,编程语法面向用户开放;前端编译系统支持上述编程语法,支持面向不少于3种硬件资源的一体化协作编译,支持不少于5种策略的内生安全特性,支持模态语法检查和模型优化;研制面向不少于3种硬件资源的多模态网络后端编译系统,其中至少2种硬件资源的端口处理速率不低于100Gbps,支持上述编程语法,支持基于平台能力评估的模态处理流水线自动生成和优化;网络模态承载系统和工具集,支持主动和被动等2种感知方式,支持网络模态的动态缩容扩容,面向模态的调度时间为秒级,支持不少于5种业务场景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模态动态部署;基于上述成果,构建不少于10个节点的实网多模态网络环境,支持100Gbps接口,实现多元化网络模态在异构化基础网络环境中的一体化编译和部署,支持跨区域互联互通,支持不少于5种模态的安装部署和并行运行,覆盖计算/存储/转发/安全等资源要素,模态平均部署时间小于10s。1.7面向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时延和可靠性敏感业务的模态网络架构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1)探索模态移动网络体系架构与核心机理,构建减少处理时延提升网络可靠性的新型模态网络架构,突破传统移动互联网中架构时延、节点时延、可靠性、移动性、可扩展性、多样化等关键瓶颈。(2)研究低时延、低运行损耗、高可靠的自主可控网络虚拟化操作系统,支持裸金属、虚机及容器多种硬件平台的运行能力,在开放的模态运行环境中克服引入网络虚拟化后时延、资源开销增加等挑战。(3)研究面向泛在接入多模态网络的普适协同机制和分布式自治移动性管理机制,支持MEC应用的移动性管理,确保面向全场景无处不在的服务可用性,提升网络可靠性。(4)研究新型模态网络架构下,面向时延和可靠性敏感业务需求的业务链SLA保障机理,基于排队博弈、多目标优化等理论,协同优化业务链时延加权与资源效率,研究带宽保障分配方法和编排调度机制,研究适配业务需求的流量整形技术,研究基于网络拥塞感知的流量控制技术。(5)开展面向时延和可靠性敏感业务需求的模态移动网络关键技术原型验证。考核指标:形成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普适业务移动性的新型模态移动互联网络架构方案,显著简化网络架构层级、结合SRv6简化移动性管理、简化MEC业务连续性机理,显著降低链路和节点时延,降低部署成本,提升网络可靠性;完成低时延、高可靠、低运行损耗的虚拟化操作系统,支持双内核实时技术,对比普通虚拟化实时性能提升10倍(虚拟化层时延1.8多模态网络新型端到端传送协议与拥塞控制创新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拟支持4项)研究内容:面向视频会议、虚拟现实和工业互联网等多模态网络应用对高质量低时延的传送需求,针对网络异构时变不可控和应用需求多维高差异的特点,开展新型低时延传送协议研究,包括端到端新型时敏传送协议与流控、端网协同新型低时延拥塞控制、异构网络资源协同智能传送。下述研究内容可选择1项或多项进行研究:(1)基于面向连接TCP的新型低时延传送协议;(2)基于无连接UDP的新型低时延传送协议;(3)新型网络多路径智能联合传送协议。考核指标:分项对应上述研究内容:(1)研究基于TCP/UDP的新型低时延传送协议,设计端到端新型时敏传送协议与流控机制,能够高效对抗随机丢包、支持跨层协作与分级传送、满足延迟限制、适配端系统能力;(2)设计端网协同新型低时延拥塞控制方案,对网络拥塞的感知速度提升至少0.5个RTT,具有快速适配网络状态、缓解拥塞的能力;(3)研究新型网络多路径智能联合传送协议,设计多径联合传送方案,支持带宽聚合、时敏选路、切换调度。对上述各项研究任务:开发新型端到端传送协议与拥塞控制系统;针对实时视频等典型应用,完成大规模试验网络上的应用验证,开展百万级用户测试,与GoogleBBR、GoogleWebRTC、IETFQUIC等传送协议相比,弱网场景下卡顿率降低不少于20%、尾时延降低不少于50%、清晰度提升不少于10%。申请技术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提交标准草案不少于5项。2.新一代无线通信2.1AI驱动的6G无线智能空口传输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探索AI内生的新型6G空口传输机制,实现网络时空分布数据的高效挖掘利用、复杂状态空间的精准感知控制、通信计算资源的智能协调分配,显著提升网络的容量、性能和效率。重点研究无线传输环境、频谱资源、业务模型和用户特征等多维特性的深度感知挖掘机制,研究与环境和资源动态适配的空口信号波形设计和智能编译码理论与技术,实现链路智能动态调控;研究复杂融合网络环境下智能场景感知与大规模智能协同接入机制,突破高效数据样本感知获取、智能计算架构、分布算法部署与群智协同等关键难题。考核指标:提升无线系统的确定性容量1个数量级以上;提升频谱和功率等资源综合效率1个数量级以上;显著提升无线通信系统对业务和环境的动态适配能力,支持大规模用户动态接入、大范围自主干扰协调,降低系统干扰6dB以上;支持高效数据样本获取和高效训练学习,所付出的计算代价在量级上不高于所获得的空口传输性能增益。以上指标参比5G(3GPPR16)。2.26G智简网络架构与自治技术研究(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研究6G智简网络架构,支持6G新型业务应用;研究智简信息传输及网络信息理论;研究智能与通信深度融合的智简使能技术,包括智能新型网络信息传输技术、多维融合统一无线接入技术、泛在异构连接的服务质量保障与智能调度、按需动态空口配置;研究基于无线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无线网络智能自治管理技术、网络智能化能力分级评估方法。考核指标:从智简角度完成对网络架构的重新设计,形成针对6G需求的智简网络架构方案,实现智能与通信在网络内的深度融合,支持6G业务应用,实现网络智能化管理。开展原型系统研发与关键技术试验验证,相比5G系统,智简网络侧传输能力提升1倍,网络管理的自动化程度提升1倍,数据流业务识别种类不少于4类,所需算力控制在0.5TOPS以内,对业务QoS支撑能力提升1个量级,网络服务响应时间降低50%,终端接入能耗降低60%以上,在面向6G的至少3种典型场景实现动态策略自动分析、预先设计场景下系统辅助人工决策。提交标准草案不少于2项。2.36G移动通信安全内生及隐私保护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6G空口内源性安全、异构高效组网接入安全、海量用户隐私数据安全等问题,实现通信与安全的共生发展。结合6G空口无线使能新技术,研究超高吞吐量、超大连接/超低时延通信等场景的空口内生安全技术;研究面向6G超大连接的异构融合安全组网接入认证技术,高效异构组网设备快速安全接入及安全切换技术,通信安全一体化防御技术,以及面向6G超低时延的超轻量级安全传输技术;研究基于分布式可信机制的6G无线网络架构与隐私保护技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6G可信无线网络架构、6G网络的隐私信息提取与计算技术、面向6G开放性多样化应用场景的网元安全技术。考核指标:超大连接场景下,与密码学轻量级算法相比,安全计算复杂度降低50%;超低时延场景下,支持安全与通信一体化并行处理,且安全处理时延不高于通信处理时延;超高吞吐量通信场景下,信道密钥符合国标,生成速率不低于10Mbps,符合国标;开展6G网络内生安全关键技术评估与试验验证,相对于5G系统,超大连接终端节点安全能耗降低50%,安全信令开销降低50%;提出不少于3种6G网络中海量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机制;实现10000TPS以上的处理效率。2.4面向“双碳”战略的超低能耗移动通信理论与方法(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面向国家“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战略需求,研究可使未来6G移动通信系统总能耗大幅度下降且保障个性化服务质量要求的理论与方法,包括:(1)研究无线网络“双碳”标准化和评估体系;(2)建立网络能效与谱效、网络规模与覆盖、业务特性、服务质量要求等要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给出可使系统能耗大幅度下降的新型网络架构及智能调度理论与方法;(3)建立6G大规模智能传输及其处理算法的能耗模型,给出可使传输及其处理能耗大幅度降低的新机制、新架构和新算法;(4)探索可再生/可储存能源驱动、有线/无线/可见光混合的新型融合组网方法,显著增强6G能效同时保障高质量可持续通信服务。考核指标:(1)所提出的移动通信网络“双碳”理论、方法和评估标准须满足未来6G业务需求,适应未来网络规模化发展的需要。(2)在工作带宽内等效业务分布和业务量相同的前提下使系统整体能耗相比于现有5G网络降低50%以上。(3)在满足网络覆盖需求和典型业务服务质量要求的条件下使网络总体碳排放下降50%以上。2.5分布式大维无线协同传输技术研究与系统验证(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1)研究集成通信、感知、无线传能和计算一体化的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方案。研究未来应用场景和用例,确定系统设计的需求和边界;研究集成通信、感知、无线传能和计算一体化的系统架构设计;研究帧结构、调制、发射波形和多天线相关的技术方案;研究通信、感知、无线传能和计算资源分配和协作互助的机制;研究网络环境下分布式部署方案、干扰管理和波束管理等方案。(2)研究和开发原型验证系统,搭建具体场景下的验证环境,完成系统技术指标验证。研究分布式电子电路和电磁单元;研究高频段宽带分布式射频架构设计,开发原型验证系统,搭建规模化的无线组网环境,对各系统指标开展实验验证。考核指标:形成集成通信、感知、无线传能和计算一体化的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方案,单簇下行峰值吞吐量达到每秒太比特,系统感知精度达到厘米级,5米距离处的传能功率达到毫瓦级;完成原型系统设计,搭建试验验证平台,完成演示验证。申请专利不少于20项,其中国际专利10项以上。2.6基于时空多维信息的大尺度星地融合组网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空间网络具有星座构型复杂、星间拓扑高动态、单星载荷资源受限、星间星地链路异构等与地面网络存在显著差异的特征,无法直接继承地面网络现有的成熟方案,针对未来星地融合网络的建设与发展需求,面向低轨星座系统,开展基于星座星历演化、星座和终端空间拓扑几何构型等多维时空信息的编址与路由机制、时空大尺度下的网络鲁棒性敏捷保障、星地无线接入与空间承载的联合QoS保障优化、确定性的端到端数据高速可靠传送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半实物仿真验证系统,完成关键技术验证。考核指标:多维时空基准的编址与路由支持多种星座构型的大规模低轨星座(至少包括极轨和倾斜轨两种星座构型,星座总规模不低于40000颗,且支持扩展),其中卫星数量在500颗以内时的路由收敛时间不大于60s,卫星数量在500~1500颗以内的路由收敛时间不大于90s,最短转发路径占比达90%以上;支持不大于20ms的星上故障路径切换时延和不大于50ms的最优备份路径计算时延;支持面向多用户、多业务、多接入、多子网、多协议的端到端传输资源按需调度,支持不少于8种类型的星地无线接入与空间承载一体的差异化服务保障;对于时敏业务,低轨道星座内端到端(不超过5跳)传送时延不超过60ms,传送时延抖动不超过5ms(不含自由空间传播延时),支持零RTT握手与数据可靠传送能力;仿真验证系平台支持软件仿真大规模复杂星座(至少包括极轨和倾斜轨2种星座构型、不少于3层低轨道卫星轨道、单层轨道卫星数量不少于1500颗)。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10项,半实物仿真验证系统1套。2.7高动态条件下的星地协同接入与传输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未来星地融合网络具有天地融合系统跨域多维资源统一调度、星地广域覆盖以及更大传输带宽、更大网络容量的特征,需要探索星地融合的新型接入与传输架构和方法,以满足未来广域智能连接的复杂业务需求。面向低轨星座中的多星、多波束和星地协同等多场景异构接入与传输需求,研究异构融合传输机制与容量表征理论、星地融合协同接入与安全管理机制,多波束天线优化设计与跳波束管理、多域融合资源调度与干扰抑制机制、物理层安全传输等关键技术,构建半物理仿真验证系统,完成关键技术验证。考核指标:建立基于星地融合协同接入与传输技术的体系架构,支持Ka、C等频段,在低轨卫星和地面网络间的频谱共享,星地同频共享谱段资源态势预测准确率不小于90%,99%干扰噪声比(INR)不大于-10dB;完成多星协作通信下的传输信道建模,相比于单波束传输,完成采用多星或多波束协作传输,卫星系统下行峰值速率提升100%以上、下行平均频谱效率提升30%以上,上行峰值速率提升50%以上、上行平均频谱效率提升15%以上;设计星地跨域多维度资源联合调度方案,提升星地融合网络通信容量50%以上,低轨卫星波束接入速度提升50%,资源联合调度复杂度提升不超过30%;Ka频段下物理层安全机制保障卫星有效覆盖区5公里外非合作用户误码率可达50%,合法用户频谱效率损失不超过10%;半物理仿真演示验证系统具备多种网络架构、协议、算法的模拟和评估能力。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5项,其中国际专利申请不少于5项。2.8卫星高性能处理平台与智能编排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为了构建“网络无所不达、计算无处不在”的新一代泛在通信和服务一体化网络,亟待提升天基网络卫星节点的云化计算能力与智能编排水平,从而满足接入网、核心网等网元以及应用处理等机能在轨灵活部署需求。按照“就近计算、分布存储、对等共享、按需服务”的发展理念,研究天基云原生架构高性能协同容错计算技术、星地协同边缘计算智能化技术、天基通信感知计算融合技术、天基存算融合传输技术以及网元弹性天地智能编排技术,研制星载计算平台原理样机,搭建半实物地面演示验证系统,完成关键技术验证。考核指标:协同容错计算平台支持开放式计算存储架构,具备容器级、微服务级在轨实时部署能力,原理样机浮点运算能力不小于2TFLOPS,存储能力不小于10Tbit,重量小于10公斤,常态功耗不大于100W,支持网络化集群,可通过资源灵活配置满足多种卫星应用场景;支持星地网络边缘智能、云边协同、边边协同等能力,实现智能模型分级协作部署,支持5种以上的智能模型或算法,支持模型在线可信协作更新,支持秒级星地联合服务启动;设计星地融合、端到端的组网服务切片架构,在轨支持多种业务切片编排,切片服务响应分钟级;天基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处理技术,实现信息传递时延降低50%,数据压缩率提高不小于30%,算力均衡度提升25%以上,能量效率大于3×106bits/J;天基存算融合传输使信息传输效率提升3倍以上,考虑单粒子效应等异常情况,无地面干预条件下数据容错恢复率提升20%以上;设计核心网等网元功能天地动态编排和部署方案,可实现在轨按需部署核心网服务不低于3种,服务启动时间10分钟级;研制星载计算原理样机,支撑构建半实物演示验证系统。需申请专利或登记软件著作权15项,提供半实物地面演示系统1套。2.9面向6G智能应用的新型网络架构与传输方法(青年科学家项目,拟支持4项)研究内容:针对未来6G智能应用典型场景和多模态业务复杂需求,开展新型无线网络架构与传输方法研究。下述研究内容可选择1项或多项进行研究:(1)面向多模态业务的语义通信系统架构、语义通信隐私保护机制以及语义通信质量评价和保障机制;(2)面向全息通信和全息交互的新型系统架构以及多域精细感知、精准空间传输和实时精确重建等技术;(3)面向未来个性化、移动分布式智能业务需求的动态轻量级用户中心网络架构及用户侧与网络侧协同机制;(4)面向未来网络智能部署运维的开放、安全、可智能定义的新型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和传输接入协议;(5)面向超宽带实时业务、适应密集部署和不同传输距离需求的超大规模MIMO新型远近场混合传输技术。考核指标:分项对应上述研究内容:(1)支持多模态6G智能业务,实现鲁棒语义表征、模型数据隐私保护等内生安全机制,建立语义通信质量评价体系,典型业务服务质量相比于现有5G通信系统大幅提升,或在相同服务质量条件下传输效率提高50%以上;(2)实现近似连续的空间复用、电磁环境实时全息调控,显著提高空间复用效率、系统容量和感知精度,空间复用效率提升50%以上,感知重建精度达厘米级,通信容量提升1倍以上;(3)形成动态轻量级用户中心网络架构和协议方案,支持用户对网络的适度控制及网络侧与用户侧的数据协同,支持秒级网络动态更新和分钟级网络动态生成,支撑的用户中心网络1000个,系统资源消耗相比专网减少10%以上;(4)形成开放、安全、可智能定义的新型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和传输接入协议方案,支持1万以上节点规模的网络软硬件动态部署和高质量服务,实现智能网络感知、自主升级与安全运行;(5)建立阵元数目不低于256的超大规模MIMO远近场混合传播模型及空间信息的新型传播理论和传输机制,突破传统远场平面波传输和近场球面波传输的应用场景限制,提升远近场混合传播容量1倍以上。对上述各项研究任务,取得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和核心知识产权,发表高质量论文2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3.超宽带光通信3.1逼近单模光纤容量极限的光传输系统理论与实验验证(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面向单模光纤光通信系统扩容需求,聚焦系统容量提升的核心问题,研究以光纤非线性为代表的各类复杂传输损伤及相应的容量提升方法。基于现有系统器件水平和光链路条件,研究新型调制解调方式与通信系统设计方法,针对器件频偏大、端到端系统的PDL较大、光放增益不平坦和非线性功率转移等引入传输代价等问题,探索超高速光传输系统端到端全局优化方法;研究应用于波分复用光传输系统的低算法复杂度光纤非线性损伤均衡方法,突破单模光纤非线性对系统容量的限制,逼近香农容量极限;研究超高速光信号高增益编码调制、整形与均衡,建立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系统,实现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理论容量限优化理论和逼近方法的实验验证。考核指标:形成超高速单模光纤光传输系统物理损伤理论与仿真模型,给出非线性约束下的理论容量限制;形成低复杂度的非线性均衡方案,提升波分复用系统的非线性容限并具有自适应能力,其性能相比传统数字反向传输非线性补偿方法相当且复杂度降低到传统数字反向传输方法的10%以下;形成逼近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理论容量限的设计方法和算法体系,在扩展C+L波段范围内(1524~1627nm)完成传输容量不小于100Tb/s、传输距离不少于1000公里的单模光纤光传输理论验证实验系统。3.2基于空芯光纤的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研究(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目前光纤传输容量急剧增长的重大需求,聚焦可承载更大容量的新型光纤通信技术,解决现有单模光纤通信系统频谱效率低、非线性损伤大的难题,开展基于空芯光纤的超大容量、高频谱效率通信技术研究。研究空芯光纤的光传输理论,分析影响非线性、损耗、带宽和色散等性能的物理机制,建立基于空芯光纤的大容量通信理论模型;研制具有超低非线性和低损耗的空芯传输光纤(S+C+L+U波段);研究空芯光纤熔接问题,并研制空芯光纤连接和转换器件;搭建基于空芯光纤的超大容量、高频谱效率的通信系统。考核指标:研制超低非线性、低损耗空芯光纤及连接器件,空芯光纤波长覆盖S+C+L+U波段(1450~1680nm),在C+L波段范围内最小传输损耗≤0.4dB/km,S波段范围内最小传输损耗≤0.8dB/km,U波段范围内最小传输损耗≤0.6dB/km,在整个波段范围内最大传输损耗≤1dB/km。空芯光纤熔接损耗≤1dB,与单模光纤连接损耗≤0.8dB,基于自研空芯光纤及连接器,实现超大容量、高频谱效率空芯光纤通信系统,系统总传输容量≥260Tbit/s,系统频谱效率≥10bit/s/Hz,传输距离≥50km。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0项,其中国际专利不少于5项,提交CCSA标准提案不少于2项。3.3低成本高速中短距数据中心互联光通信系统(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中短距数据中心互联(DCI)及城域全光网扩容需求,聚焦低成本单波长800G/1.2T中短距国产可控全光传输系统实现方法。研究中短距光互连及城域网场景下的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的新型相干系统架构及评价体系;研究面向新型系统架构的光电融合集成芯片的设计、制备与封装技术,降低电域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的复杂度和对高端工艺的依赖;研究新型相干架构对链路损伤和器件代价的容忍能力及补偿技术;研制支撑新型相干架构的低功耗低成本光电器件与模块,包括发端光源与调制模块、收端光电信号处理模块等;研制国产可控的新型低成本相干中短距光互联传输设备,开展现网示范应用。考核指标:(1)采用新型低功耗低复杂度相干光传输技术实现单波速率不低于1.2Tb/s的2~10km数据中心光互连原型系统;(2)基于自研核心芯片和器件的国产可控新型相干光收发模块实现单波速率不低于800Gb/s的10~80km实时在线传输系统,相干光模块支持可插拔封装;(3)研制单波速率不低于800Gb/s、支持不少于40波、单跨无中继传输距离不少于80km的全国产城域网超低成本中短距波分复用相干光传输设备,并完成现网应用示范;(4)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0项,其中国际专利不少于5项;提交国际国内标准技术提案10篇。3.4基于精确感知的数字孪生及智能管控光网络(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光网络“规划、建设、维护、优化、运营”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前瞻化、自动化的需求,开展光网络精确感知和智能运维技术研究,研究光网络多维度、实时、精确感知技术,研究光网络数字孪生体系架构和仿真建模机理,构建高速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的数字孪生平台,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AI模型,实现光传输系统的精准仿真、故障智能定位和性能预测,在典型场景下完成数字孪生验证。研制基于数字孪生的光网络融合管控系统,实现高速大容量光纤传输网络的数字孪生和智能运维,开展光网络现网应用示范。考核指标:研发光网络数字孪生平台,实现高速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的数字孪生,建立从器件到网络业务的多层次孪生模型,网络节点数大于200个、传输速率不低于100Gb/s、波长范围C+L。实现光网络的精确感知,支持光链路衰减、光信噪比、非线性损伤等多种指标的感知与表征,支持数据与模型深度融合,关键参量指标数量不少于50个,实时感知性达到亚秒级≥10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AI多维参数模型实现对线路/OTS/OCH健康度的准确预测。研制基于数字孪生的光网络融合管控系统,支持不少于3个智慧运维场景(例如:光网故障溯源、性能劣化、业务快速发放等),在现网中开展不少于3种智慧运维场景的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15项国内发明专利,提交不少于5篇国际国内标准技术提案。3.5面向深海光通信系统(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对未来深海探测网对广域高速跨介质低延时通信的迫切需求,研究构建支撑深海探测的贯通水下-跨水面-空天的新型高速通信系统及网络架构,建立水下有线无线融合光通信、空海跨介质光通信、多通信制式协同自适应空间光通信等多通信模式融合的光通信技术体系。重点开展整体通信系统架构设计、通信信道模型分析、水下光纤无线融合接入节点及其高效供能、高功率高调制速率高效发射、蓝绿光阵列集成收发、水上水下跨界质传输平台、高性能高效编解码以及大气与水下信道衰减机理与补偿抑制等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速激光通信系统的试验验证,为深海高速光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和工程应用奠定技术基础。考核指标:(1)完成海洋大气环境长距离大容量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环境海面高速空间激光通信传输设备,实现非极端海洋大气环境下大陆及岛礁平台间速率不低于40Gbps、距离不小于20km的高速空间激光通信。(2)水下光纤/无线光融合光通信系统:提出新型水下立体通信系统架构,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无线光融合型水下光通信设备,实现水下不小于10km范围内光纤通道与纤/无线光融合光通信系统,系统容量达到10Gbps。(3)空海跨介质高速光通信系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接水下与水上的空海跨介质光纤/空间融合型高速光通信系统及浮标载体平台,实现水下与空中光通信终端间的系统通信容量不小于10Gbps。(4)深海视距激光通信系统:研制适应水下复杂信道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水下视距激光通信传输设备,实现速率1~100Mbps、距离10~150m的水下视距无线光通信。申请不少于15项国内发明专利,国际专利不少于5项。3.6面向多模态应用的新型融合光通信与光交换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拟支持4项)研究内容:针对多模态应用对超大容量通信和光交换需求,开展光无线融合通信和多模态全光交换理论和技术研究,下述研究内容可选择1项或多项进行研究:(1)研究光纤信道与无线信道的融合理论以及新型点到多点超大容量模拟或模数混合前传架构、编码调制、信道补偿算法与灵活调度机制;(2)研究基于光子无线融合系统的感知通信一体化架构和实现方法以及端到端的光子无线信道融合基础理论,实现光子无线融合感知端到端优化处理方法;(3)研究支持子波长、波长和多波长等全光交换粒度模态的多模态全光交换网络体系架构和跨模态协同交换理论,突破当前可重构光上下路复用技术限制。考核指标(分项对应上述研究内容):(1)形成光与无线融合信道通信理论,构建光与无线融合前传系统,实现单波长CPRI等效速率≥2Tb/s,传输距离≥10公里,EVM≤2.5%(支持1024QAM)。实现光纤信道资源灵活调度,资源利用率提升至少20%;(2)形成面向FTTR室内高速光子无线融合接入的端到端智能感知光子无线融合通信一体化系统架构及理论模型,实现光纤信道和无线信道的融合环境感知功能,系统工作频段≥60GHz、单通道通信速率≥50Gb/s、定位精度≤5cm、成像距离分辨率≤3cm,具备端到端智能星座优化及信道均衡的能力,通信速率和定位精度等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提出至少支持子波长和波长2种模态的多模态全光交换网络体系架构、跨模态协同交换理论及多模态全光交换弹性路由算法,完成支持线路维度不少于32维的无阻塞波长交换原型设备,完成支持子波长光通道数不低于100个/波长、交换引入的开销占比不高于5%、支持光交换端口数不低于4个的子波长细粒度模态无阻塞全光交换原型设备研制,并完成不少于3个节点的组网实验验证。对上述3项研究任务:申请发明专利分别达5项以上。02、“区块链”重点专项(拟启动15项任务,国拨1.78亿,其中青年科学家拟立项3个)“区块链”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有关部署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区块链”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提出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专项总体目标是:聚焦区块链领域的紧迫技术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建立自主创新的区块链基础理论体系,突破区块链系统构建共性关键技术,加强区块链监管与治理技术研究,构建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基础平台,开展重大应用示范。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21—2025年)。2022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围绕区块链基础理论、区块链系统构建共性关键技术、区块链安全监管与治理技术、区块链基础平台、重点领域示范应用等5个方向,按照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基础平台、应用示范、青年科学家项目五个层面,启动15项指南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1.78亿元。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600万元,每个项目200万元。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5:1,基础平台、应用示范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2:1。项目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申报。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基础前沿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6家;共性关键技术、基础平台、应用示范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每个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同时担任1个课题负责人。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项目所含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3家。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应为1984年1月1日后出生,女性应为1982年1月1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除指南中特殊说明外,每个指南任务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2项。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1.区块链基础理论1.1面向区块链分布式场景的密码技术(基础前沿类,拟支持2项)研究内容:针对分布式场景下区块链安全性、可扩展性和性能等需求,研究异步网络环境下区块链中应用的分布式密码系统和密码算法设计理论,设计针对分布式密码算法的密钥管理机制,设计具有可证明安全性的分布式数字签名算法;针对区块链的隐私保护和监管需求,研究环签名、代理重加密、多重签名等密码技术的设计理论,结合其在区块链中的应用,设计安全高效的环签名算法、代理重加密协议和多重签名算法;针对区块链在节点规模、系统性能等方面的需求,研究分布式协商协议的设计理论,设计安全高效的分布式协商协议。考核指标:设计针对分布式密码算法的密钥管理机制,可支持密钥的分布式生成和安全更新,支持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认可的密码算法,通信复杂度达到立方级;提出具有可证明安全性的分布式数字签名算法,支持至少100个以上的交互参与方,满足抵抗恶意中止健壮性等特性,时间复杂度达到线性对数级;提出具有可证明安全性的分布式协商协议,通信复杂度达到线性级或时间复杂度达到常数级;提出具有可证明安全性的环签名算法,满足可追踪、可撤销、可聚合等特性,通信复杂度达到常数级;提出具有可证明安全性的代理重加密协议,满足密文不可链接性和抗合谋安全性等特性,支持多次代理;提出可证明安全的多重签名算法,满足可追踪等特性;发表高质量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0项以上。1.2面向区块链的抗量子计算公钥密码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针对量子计算对区块链密码的安全威胁和对区块链系统带来的长期安全挑战,研究具有抗量子计算能力的区块链密码算法设计理论,设计可抵抗量子攻击的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区块链密码算法;设计可抵抗量子攻击的身份认证、安全通信、安全共识等区块链密码协议;研究抗量子安全的区块链系统设计理论和数据安全存储技术,提出抗量子安全的区块链原型系统设计方法;研究抗量子安全的公钥密码算法快速安全实现技术;研究区块链中现用密码技术向抗量子计算密码技术迁移的解决方案。考核指标:提出在抗量子安全模型下具有可证明安全性的区块链密码算法,算法应至少具有128比特的量子安全强度,可支持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功能,算法单次加密解密或签名验签时间合计小于1毫秒,算法加密密文尺寸小于明文尺寸50倍,算法签名尺寸不超过5,000字节,在相同安全级别下相比于国际同类算法计算或通信效率提升不低于15%,设计的抗量子安全公钥密码算法应具备侧信道防护能力;提出在抗量子安全模型下具有可证明安全性的区块链密码协议,可支持身份认证、安全通信、安全共识、身份隐私保护等功能;提出具有抗量子计算能力的区块链原型系统设计方案,系统应支持不少于50个的共识节点,并分析系统性能与抗量子密码算法参数之间的关系,给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优化算法参数选取方案并在原型系统中进行验证;提出区块链中现用密码技术向抗量子计算密码技术迁移的解决方案;发表高质量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0项以上。1.3高延展性可证明安全共识算法及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基础前沿类,拟支持2项)研究内容:针对拜占庭共识机制的动态节点增删安全性缺乏理论保障、异步网络环境安全性难以保障、大规模网络难以支持、系统可延展性弱等问题,研究可证明安全高效、可支持动态节点、高延展性、高吞吐量的共识机制设计理论;构建复杂网络环境下共识协议的合理安全模型;研究在网络异步/半同步及大规模节点的环境中同时保障安全性及活性的高性能共识算法和负载低、延展性强的容错系统架构;设计安全共识机制中的密码学及关键技术组件(门限签名、聚合签名、可靠广播等)的优化算法,研究基于以上方案的新型可证明安全的高效分片共识方案。考核指标:给出支持节点动态加入和离开的可证明安全的拜占庭共识算法,延迟增幅低于50ms;给出精准的共识评估模型刻画共识协议的安全性;提出具有可证明安全性的共识算法,在网络带宽不低于100Mbps时,延迟低于200ms,吞吐量达到60,000TPS(每秒处理事务);对安全共识系统中需要的密码学、分布式系统关键组件进行优化和改进,并提出高效分片共识及存储方案,可延展至500个节点以上,在与非分片模式相同的时延下,分片后吞吐量提高200%;发表高质量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0项以上。1.4智能合约与法律的创新理论及方法(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针对法律条文因自然语言歧义性、模糊性带来的法律风险,研究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表达法律条文的法学原理;研究基于智能合约的法律条文表征模型,降低法律诉讼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分析对法律条文进行形式化表达的可行性与正当性,研究法律条文与对应形式化表达模型之间的一致性判定方法,比较法律条文的形式化表达和文字表达之间的优劣;研究面向法律条文的智能合约语言,研发转换至可编程语言引擎,形成可执行的智能合约;研究法律条文智能合约的高效生成和验证方法,保障一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研究智能合约应用的法律规制,设计智能合约监管合规化技术方案和相应的评测方法;研发以智能合约对法律条文进行诠释的原型应用系统。考核指标:建立1套用智能合约表达法律的法理理论和基于智能合约的法律条文表征模型;设计1种面向法律条文的智能合约语言,具备表达不少于3种法律条文类型的能力;研发可编程语言引擎,支持转换至不少于2种编程语言的可执行智能合约;构建针对合约化的法律条文评测体系,支持生成智能合约与法律条文的一致性不低于90%,法律条文要素规则关联的准确性不低于85%;形成1套智能合约应用的配套监管规范,提出智能合约的法律规制建议;研发1套支持不少于3类应用场景的智能合约表示法律条文的原型系统;发表高质量论文,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1.5面向区块链的新型密码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拟支持2项)研究内容:针对区块链在安全性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需求,开展适合区块链的新型密码理论和技术研究。下述研究内容可选择1项或多项进行研究:(1)研究同态密码等新型密码的设计以及在区块链中的具体应用;(2)研究适用于区块链的新型杂凑函数的设计;(3)研究零知识证明、隐私计算、匿名签名等实现区块链隐私保护的新型密码。考核指标(分项对应上述研究内容):(1)提出适用于区块链的同态密码算法新型设计理论和实用化关键技术,提出或实现与SEAL、Helib、HEAAN等开源库具有可比较性能或针对区块链应用具有明显优势的全同态密码方案;(2)设计适用于区块链的具有256比特安全强度的新型杂凑函数,能抵抗已知攻击并具备充足的安全冗余,且实现性能与SHA3-512相当;(3)设计支持轻量级终端的可证明安全的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方案,设计布尔电路单次AND门计算效率达到微秒级以下的隐私计算协议,设计常数签名长度的可证明安全的匿名签名方案。2.区块链系统构建共性关键技术2.1区块链存储与数据管理关键技术与方法(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区块链数据管理实现低时延高吞吐面临的技术瓶颈,研究区块链多模态数据多种类节点链上链下轻量化高效存储方法;研究支持多模态数据溯源与复杂查询的高效可信执行与检索技术;研究支持多种类节点间高吞吐、高并发事务处理机制,支持多源数据共享与协同执行;研究分片下的自适应可验证索引高效构建方法与动态可扩展共识策略;研制高吞吐低时延的区块链数据管理系统,并在医疗、金融、交通、公共安全、食品等至少3个领域的联盟机构进行应用验证。考核指标:针对区块链多模态数据管理共享协同需求,研究区块链数据管理关键技术与方法,实现区块链环境下的高效数据管理系统;研究在全节点与轻量化节点混合架构下,支持数值、文本、序列、视频等4种模态以上的数据共享、轻量化存储方法,并支持PB级数据规模应用;提供支持复杂查询以及溯源查询的可信查询算法,响应时间达到百万条/秒级;多模态数据共享负载下区块链数据管理系统吞吐率达到60,000TPS以上;支持4种以上可验证索引自适应构建方法;在医疗、金融、交通、公共安全、食品等至少3个领域进行高性能区块链数据存储与管理应用验证;申请发明专利15项以上。2.2区块链智能合约语言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在智能合约编程语言方面缺失的现状,研究简洁、安全的智能合约编程语言,支持复杂业务逻辑的抽象和表达;研究针对该编程语言的编译器,实现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等功能;研究针对该智能合约语言的执行引擎,使智能合约的部署和执行具有性能高、资源开销小等优势;研究针对该智能合约语言的验证工具,可基于模型检验或定理证明方法对智能合约的正确性、安全性进行验证;研究针对该智能合约语言的智能化开发环境,构建支撑智能合约开发、管理的软件平台。考核指标:设计1种新型智能合约编程语言,支持常规数据结构,支持常规数据结构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支持循环、递归等操作,支持常用密码算法(含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认可的密码算法),支持安全的智能合约版本升级,支持并行执行,支持异步函数调用,支持周期性自动事务,支持原生交易索引语义,支持异常捕获与处理机制,支持定义合约事件,支持跨合约调用;研发针对该智能合约语言的编译器,支持智能合约代码按级别优化,支持智能合约ABI生成,支持生成智能合约代码调试符号;定义智能合约语言的基础算子及指令集,研发针对该智能合约语言的执行引擎,支持用户输入参数调用执行智能合约中的方法,记录合约执行的结果、事件、异常和执行所消耗的资源并支持高效响应和处理机制,支持限定合约执行的资源消耗上限,引擎执行性能达到单线程每秒1亿次整数操作,执行内存消耗不超过状态及输入参数总量的2倍,支持自动垃圾回收;研发针对该智能合约语言的验证工具,支持基于智能合约功能规范和智能合约代码实现的正确性验证,支持基于通用漏洞和用户自定义漏洞的安全性验证;研发针对该智能合约语言的智能化开发环境,支持智能合约在线编译、调试、测试、管理,支持多人协作开发模式;在不少于3个区块链平台上集成执行引擎,在金融、政务、民生等领域落地不少于5个示范应用;申请发明专利15项以上。2.3区块链链上链下数据可信交互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区块链系统无法保证链下数据来源真实性、传输可靠性、隐私安全性、上链及时性等问题,研究区块链与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隐私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创新,保障链上链下数据的可信交互;研究低时延高安全自适应可监管的链上链下网络通信方案,支持在多类型终端大数据容量和复杂网络环境下数据的高效安全传输,以及区块链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研究支持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认可密码算法的隐私保护算法及标准化工程实现,提高数据的隐私保护能力,支持可验可查但敏感数据不上链、隐私数据不泄露场景;研究跨行业通用的链上链下互操作方案,支持多层级跨系统大规模的链上链下数据交互并进行应用验证。考核指标:研究1套通用的区块链链上链下数据可信交互技术框架,实现数据来源真实、网络传输可靠、执行过程可信及敏感信息安全,支持不少于3种异构链架构适配,适用于不少于5类多源数据;提出不少于5种保障数据可信性的方法,支持权威监管机构对数据传输的全程可追溯和审计,并验证存在虚假来源、传输干扰等不可靠环境中的有效性;提出不少于3种支持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认可密码算法的链上链下数据隐私保护方法,实现敏感数据链下存储链上映射,有效保障使用过程中敏感数据的正确性、隐私性和安全性;提出不少于1种低时延高安全自适应的链上链下网络通信方案,实现千万级数据量下数据上链时延不超过1秒,数据传输过程安全可靠,具备网络异常情况下的主动容错能力;在金融、农业、交通、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能源等不少于3个行业中选择至少10类区块链典型应用场景验证万级数据终端TB级数据量下的平台技术成果;申请发明专利15项以上;提交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草案1项以上。2.4安全弹性的区块链网络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底层网络的可靠和健壮对于区块链应用和系统的安全可信与执行效率的重要性,研究提升区块链承载网络传输性能的关键技术以及对常见网络攻击的安全防护机制;设计区块链网络的安全架构,具有较强的故障容忍性;研究新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区块链网络数据的通信和转发算法,网络数据的编码和压缩方法,以降低区块链数据在全网转发的时延,提高通信的有效带宽利用率,同时保证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即对各种网络协议攻击的抵御能力;研究区块链网络的端到端确定性传输技术,保证各区块链节点之间的有限时延抖动;研究流量调度和拥塞控制技术,对不同类型的上层服务提供效率支持,避免底层网络的时延波动及拥塞丢包现象;研究基于内生安全的DDoS防御技术,结合真实源地址验证,防止基于伪造地址的多类DDoS洪泛攻击,并提出对异常安全行为的事后追溯机制。考核指标:针对先进的区块链系统体系结构提出并实现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通信系统架构。(1)在受限可控的网络环境下,新型区块链承载网络能够保证在节点数500,带宽1Gbps的条件下,端到端的交易时延小于500毫秒,网络抖动小于100微秒,且该抖动不受地理距离和转发跳数影响;区块链承载网络能避免网络拥塞造成的丢包现象,保障覆盖网络的高质量通信,实现零拥塞丢包目标;可防御不少于5种常见DDoS攻击,不少于2种DDoS洪泛攻击。(2)在开放公有的网络环境下,在单分片的架构下,在节点数不小于5000,带宽40Mbps以及全球节点部署的条件下,网络通信系统能够支撑至少10,000TPS的区块链转账交易吞吐率(可在仿真环境中测试,如在实际区块链系统中部署更佳);平均95%的区块或交易数据能够在15s内传播至95%的节点,网络传输的数据冗余度小于10%;网络具有较强的故障容忍能力,网络系统能够抵御日蚀攻击,DDoS攻击,交易转发协议及编码中的哈希碰撞攻击,以及不诚实转发行为等网络攻击。申请发明专利15项以上。2.5高性能自适应跨链互通关键技术及试验验证(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研究可扩展自适应跨链互通架构,支持大规模同构/异构区块链动态接入,实现多种链间互通模式、多种跨链传输验证机制等的自适应配置,满足不同接入区块链在性能、安全、隐私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研究高性能跨链交互机制,设计实现跨链交互协议栈,实现高效、高并发的跨链传输验证与事务处理,满足链间信息与信任传递的高通量与低时延;研究跨链应用的跨平台实现与部署机制,支持跨链应用在异构接入区块链中的灵活便捷部署与发现,研究跨链资源发现机制,实现跨链资源的快速定位与发现;研究跨链治理与监管技术,实现细粒度的跨链资源访问控制、跨链隐私保护与多层级监管接入机制,解决跨链技术落地与实际应用中的管理难、定责难等问题。考核指标:提出可扩展自适应异构跨链架构,其中异构是指区块链的共识机制等底层实现不同;设计实现高性能跨链交互协议栈,支持读请求和写请求的确认时延与跨链交互的确认时延保持在同一数量级;提出面向跨链体系的治理与监管机制,包括链的接入准入、跨链资源访问控制、跨链隐私保护、跨链监管技术等;构建1套跨链验证平台,具备支持不少于5种100条区块链动态接入的能力,并实现任意接入平行链间的跨链互操作,支持5种以上链链互通模式、3种以上跨链验证方法,支持不同接入区块链间的按需自适应配置,支持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认可的密码算法;设计5种以上跨链应用,每种应用至少在3种以上异构区块链部署实现,并在金融、政务、民生、工业、农业等领域选取具有多链跨链需求的典型应用场景开展试验验证;申请发明专利15项以上,提交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草案1项以上。2.6区块链可证明安全隐私保护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区块链数据公开透明、无中心节点管控、隐私保护困难的问题,研究区块链系统的隐私安全风险,研究通用的安全可重组的隐私安全模型与形式化验证方法;研究监管友好的区块链交易隐私保护机制,研究基于零知识证明和账号匿名的可证明安全身份隐私保护方案,以及基于同态加密和安全多方计算的可证明安全内容隐私保护方案,在保护交易身份和交易内容等敏感的交易信息的同时实现对异常交易的识别和追踪溯源;研究基于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认可的密码算法的隐私交易平台并开展示范应用。考核指标:区块链协议具备在并发混合使用场景下的安全性,提供严格的形式化等证明,实现区块链交易隐私保护机制的功能正确性和规范一致性证明,满足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提出不少于3种区块链交易隐私保护方法,保护交易身份和内容等敏感信息并支持权威监管机构对异常交易信息的识别和追踪溯源;区块链隐私交易平台支持用户账户数量不低于10亿,支持日交易量不低于10亿笔,链上存储量可弹性扩展;基于平台技术成果落地不少于3类应用;申请发明专利15项以上,提交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草案2项以上。3.区块链安全监管与治理技术3.1基于区块链的社会治理与风险防控技术及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疫情防控、反洗钱、反电信诈骗、网络信息风险防控等社会治理与风险防控中的精准、可信、智能、实时等需求,研究融合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社会治理与风险防控技术体系;研究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字身份、数据安全可控流转的数字化社会治理可信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区块链、机器学习和图计算的社会风险防控规则智能化构建技术;研究融合高性能区块链、实时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社会风险实时监测、分析、预警和存证技术;研发基于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区块链社会治理与风险防控技术平台,并在社会风险防控典型应用场景进行应用验证。考核指标:提出融合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社会治理与风险防控技术架构;构建面向数字化社会治理可信服务支撑技术体系,包含分布式数字身份管理、隐私数据可信安全共享等功能,支持10亿规模分布式数字身份账户,支持不少于10种隐私数据可信共享算法;提出社会风险防控规则智能化构建技术和自动化部署方案,支持知识规则、特征规则、神经规则和图规则等3类以上规则的智能化构建技术;构建实时、智能的社会风险监测、分析、预警、存证技术能力,风险关联数据同步存证,日均数据存储量达TB级,支持图片、音视频等数据类型,社会风险监控流量不低于每秒1,000,000条,每项风险监控指标计算时延小于100毫秒;实现基于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区块链社会治理与风险防控技术平台,在疫情防控、反洗钱、反电信欺诈、网络信息风险防控等2个以上社会风险防控典型应用场景得到应用验证;申请发明专利15项以上,提交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草案2项以上。4.区块链基础平台4.1非开源联盟链基础平台(基础平台类)研究内容:构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满足国家重要核心领域非开源要求的高可控、高安全隐私、高性能可扩展、监管友好联盟链基础平台(简称“非开源自主可控联盟链平台”);研究支撑海量用户与应用场景的弹性可扩展区块链架构;面向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认可的密码算法、多维度隐私保护技术、区块链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区块链隐蔽通信及其检测技术、身份安全与密钥管理技术、智能合约安全度量与漏洞检测技术,构建国家商用密码级的安全隐私体系;面向联盟链以链治链分布式监管技术、沙盒式/嵌入式/穿透式监管技术、链上链下协同监管技术,构建面向异构多层级区块链平台的监管监测体系,提高监管感知、管控与溯源能力。考核指标:非开源自主可控联盟链平台应支持国家密码管理部门认可的密码算法,并在自主可控联盟链先进的平台架构、安全隐私保护、监管监测等方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平台自主代码比例不低于60%,关键核心组件自主代码比例不低于90%;平台每日可处理交易10亿笔以上,支持用户账户数量10亿以上,性能峰值吞吐率100,000TPS以上,交易平均时延小于1秒,链上存储量可弹性扩展;支持区块链身份认证安全保护机制、分级访问控制机制、隐私数据和隐私合约保护机制、隐蔽通信及检测机制、国产加密及数据密态运算机制,实现全链路多层级安全隐私保护,支持不少于5种的区块链安全保护机制,检测和抵御5种以上的恶意隐蔽通信方法;实现监管友好的区块链隐私保护系统,支持权威监管机构对异常交易信息的追踪溯源,支持以链治链监管框架,具备3种以上区块链监管能力手段,识别不少于10种异常行为模式,建立非法行为识别信息库,识别准确率不低于95%,形成涵盖金融监管、行业监管和内容监管的区块链协同监管体系;在金融、政务、民生、工业、农业等关键领域选择不少于3个落地示范应用,每个示范应用的注册用户规模不少于10万个;申请发明专利30项以上,软件著作权5项以上,提交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草案3项以上。5.重点领域示范应用5.1基于区块链的卫生健康数据可信共享技术及示范应用(应用示范类)研究内容:针对卫生健康数据的可信共享、深度利用等需求,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息平台,促进标准化、要素化、安全性、隐私保护下卫生健康数据的有效流通及价值发掘。研究区块链适用的多类型卫生健康数据标准、存储机制和链上链下协同交互机制,支持数据的规范上链、可靠存储与可信共享,提升数据存储与协同共享效率,提高链上数据的可用性;研究高协同卫生健康数据的可信共享与查询审计机制,保证数据使用全流程可稽查、可追溯,促进区块链技术在即时质控、精准评估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区块链临床路径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加强治疗过程中的程序化,有效促进事故定责、医疗监管应用;研究多角色主体间多方协作机制,并设计面向卫生健康数据的要素化语义网络及电子病历语义质量评估标准,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权限管理、确权鉴权、价值评估、权利分配等问题;研究基于区块链卫生健康隐私保护下的用户对齐、协同分析、同态加密等技术,在防范卫生健康数据泄露、滥用、侵权等风险的前提下,实现跨机构卫生健康数据的深度利用;研究基于区块链的卫生健康数据可信联邦学习范式及数据治理方法;开展基于区块链的卫生健康数据示范应用,有效支撑卫生健康数据的可靠存储以及在多角色主体间的可信共享。考核指标:提出基于区块链的卫生健康数据可信存储和链上链下协同交互机制与算法,构建覆盖卫生健康领域15种以上国际标准的医学语言系统,包含500万以上医学概念,提升数据共享效率与可用性;提出面向高协同卫生健康数据的可信共享与查询机制,研发相应软件系统与工具;提出多角色医疗主体间的多方协作机制,形成1套支持卫生健康数据要素定义及规则推理的知识图谱,至少包含3000万概念关系,1000条推理规则,解决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权限管理、确权鉴权、价值评估、权利分配等问题;提出不少于3项卫生健康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研发不少于8种密文等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防范卫生健康数据泄露、滥用、侵权等风险;构建融合区块链与联邦学习的可信分析系统,支持不少于5种分布式统计分析方法,构建至少10个病种的数据治理方法;建成覆盖至少3个城市、不少于3000万患者链上数据索引的示范应用平台,有效支撑PB级卫生健康数据在多角色医疗主体间的可信共享,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开发软件工具30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0项以上,提交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草案3项以上。5.2基于区块链的可信碳交易与碳中和管理示范应用(应用示范类)研究内容: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针对构建高比例清洁能源和多主体低碳资源可信交易与电碳协同运行的应用需求,利用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底层开放框架平台,建立支持全域碳排放可信监测的高性能区块链体系架构;研究区域碳排放源在线感知辨识、融汇、溯源技术,构建清洁能源生产、交易、消费关键环节和碳足迹全生命周期可信追踪模型、履约执行及实时监管的机制与方法;研究适应低碳清洁能源市场主体低成本接入认证技术和分级安全防护方法;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与个人碳数据记录装置与核算交易机制,实现用户大规模参与的情况下碳交易市场的可靠、高效、稳定运行;构建精准的多维碳排放和碳减排追踪、核查、确权和优化系统,并形成基于区块链的碳交易示范应用。考核指标:提出1套面向清洁低碳能源交易的区块链体系架构方案,部署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节点不少于30个,交易并发处理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为每一笔低碳清洁能源交易的真实性提供可信标记和追踪溯源;研制1套基于区块链的区域碳排放可信管控平台,支持区域碳排放流的全景、精确、可信监测,以及电碳联合市场协同运行,形成涵盖申报、核查、配额分配、交易、清算等环节的智能合约数不低于10类,业务响应验证时间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选取2~3个省级示范园区规模的典型应用场景,开展碳交易与碳中和管理示范应用,绿电交易量电量不低于30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不少于3万吨;开发软件工具30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0项以上,提交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草案3项以上。03、“微纳电子技术”重点专项(启动19个任务;拟国拨2.36亿,其中青年科学家13项)“微纳电子技术”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有关部署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微纳电子技术”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提出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专项总体目标是:抓住微纳电子技术的重大变革机遇,聚焦集成度、能效和设计效率三大瓶颈问题,重点突破微纳电子技术领域的前沿基础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通过新器件、新方法、新电路和新集成的多维协同创新,形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带动相关技术领域的全面进展,支撑战略性新应用。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22—2026年)。2022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拟围绕超越摩尔的微纳器件技术、智能与敏捷设计方法、新应用驱动的电路技术、模块化组装与集成等四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青年科学家项目三个层面,启动19项指南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2.36亿元。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3900万元,每个项目300万元。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项目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申报。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实施周期不超过4年。基础前沿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参与单位不超过6个;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项目所含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3家。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应为1984年1月1日后出生,女性应为1982年1月1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除指南中特殊说明外,每个指南任务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2项。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1.超越摩尔的微纳器件技术1.1后端兼容的二维半导体晶圆、器件与电路研究(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面向集成电路先进工艺节点和三维异质集成的发展需求,研究二维半导体单晶晶圆制备;开发后端兼容的关键器件工艺,包括无损转移、欧姆接触、介质集成、三维堆叠,实现高性能二维半导体晶体管;开发基于二维半导体的垂直堆叠互补场效应晶体管(CFET)工艺,实现三维堆叠的静态随机存储器原型电路;发展基于非冯诺依曼架构的二维半导体感存算融合新器件;研制数模混合的二维半导体微处理器芯片,并实现示范性应用验证。考核指标:实现不少于2种二维半导体材料的4英寸单晶晶圆并转移至硅衬底,单晶覆盖率大于99%。后端兼容关键器件工艺,温度低于350摄氏度(℃),二维半导体晶体管接触电阻≤100欧姆微米(Ωμm),逻辑门延迟时间≤100皮秒(ps)。二维半导体感存算融合器件比特数不少于8位,开关功耗≤1飞焦(fJ)。实现4位数模混合二维半导体微处理器芯片。1.2片上集成的高性能磁存储器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数据中心、高性能终端设备对高性能、低功耗、长寿命存储器的发展需求,研究片上集成的新型嵌入式磁存储器(MRAM)技术;研究新一代高性能MRAM存储器件的材料、结构、工艺、器件、模型、设计、评测等关键技术,建立新型高性能MRAM解决方案,研制高性能、长寿命原型存储芯片,实现存储功能演示。考核指标:设计新型嵌入式MRAM器件结构;完成关键材料工艺与器件集成,核心器件特征尺寸≤100纳米(nm)、访问速度≤2纳秒(ns)、写入功耗≤1皮焦/比特(pJ/bit)、可擦写次数≥1×1013;研发兼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的新型MRAM片上集成技术,实现全电控64千字节(KB)高性能MRAM原型芯片,数据保持时间≥10年、存储数据抗磁场干扰能力大于1特斯拉,并演示其读写功能及抗磁场干扰能力。1.3新原理超低功耗存储器件与电路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面向集成电路对高速度、低功耗、高能效、高可靠性的需求,研究基于极化翻转新原理的超低功耗存储器件与电路。内容包括研究新原理超低功耗器件在物理、材料、动力学和可靠性层面的机制;研究新型材料技术和器件结构,可制备基于硅基和新材料的超低功耗器件;协同优化器件的能耗、速度、工作电压、耐久性与保持性;研究基于新原理超低功耗器件的非冯诺依曼架构的电路设计方法,并探索基于CMOS工艺平台的集成方法。考核指标(下述两项考核指标完成1项或多项):(1)制备基于硅沟道的新原理超低功耗存储器件,栅长≤30纳米(nm),单比特操作功耗≤1飞焦(fJ),读写速度≤10纳秒(ns),循环耐久性≥108,数据保持性≥10年;(2)制备基于新材料的新原理超低功耗存储器件,单比特操作功耗≤10飞焦(fJ),读写速度≤30纳秒(ns),循环耐久性≥1010,数据保持性≥10年。2.智能与敏捷设计方法2.1芯片可靠性和良率导向设计方法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先进工艺芯片,从器件可靠性机理出发,研究影响芯片可靠性的各类物理机制和可靠性模型;开发可靠性导向设计方法和EDA技术,包括可靠性模型快速提取方法、可靠性快速仿真技术;开发良率导向设计方法和EDA技术,包括新型高良率分析方法、新型灵敏度分析方法和良率快速仿真技术。研制2种EDA工具并在实际产品中应用验证,形成1套联动芯片可靠性、良率、性能和功耗的芯片设计流程。考核指标:研制快速可靠性仿真和良率分析EDA工具,其中:(1)可靠性仿真工具,支持客户自定义,和国际主流仿真工具相比,在仿真精度一致的情况下,对百万门以上电路的后仿速度提升100%以上;(2)良率分析工具,支持100000以上设计变量,支持3sigma以上的良率评估分析,快速瞬态仿真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比传统蒙特卡洛方法速度提高10倍以上。以上2种工具在存储器和SoC芯片等产品中实现应用验证。2.2寄存器传输级安全分析方法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针对芯片在寄存器传输级(RTL)代码开发或者第三方IP核中存在的设计缺陷以及恶意逻辑,研究RTL层级安全漏洞分析方法,包括关键链路抽取技术、低活性节点定位技术、状态空间重构及分析技术、动态安全检测技术、硬件安全形式化验证技术和恶意逻辑精准定位技术,开发相关EDA工具。考核指标:研制RTL层级安全漏洞分析工具,关键链路分析深度≥500等效门/bit,低活性节点提取覆盖率≥95%,有限状态机重构率90%,安全形式化建模支持规模100000门,支持5种以上安全属性自动提取,在线动态检测准确度≥95%,恶意逻辑定位精度达到bit级。2.3基于强化学习的布图规划设计方法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面向集成电路规模呈指数级增长对布图规划(Floorplan)智能化的需求,研究基于强化学习的布图规划方法,设计布局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的有效表示和交互关系;研究设计奖励函数以及策略优化算法,在保证有效学习宏模块布局策略的同时,降低运行时间和算力要求;研究领域自适应策略,满足算法在不同工艺节点,多种类型设计的可迁移性。考核指标:研制基于强化学习的布图规划算法,实现1000个宏模块以上的布图规划,相比于2021年Google公司发表的方法,线长、拥塞和时延等主要性能指标均提升10%以上。3.新应用驱动的电路技术3.1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基站的高性能毫米波收发机芯片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5G/6G毫米波无线通信基站端应用需求,研制支持多频点大带宽的高性能毫米波基站收发机芯片;研究毫米波多频点大带宽可重构多通道收发机前端架构,研究毫米波芯片关键电路宽带化技术,研究毫米波高精度幅相控制技术,研究大带宽/多频带低噪声接收机前端方案,研究大带宽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研究高性能大带宽频率变换技术,探索大带宽/多频带多通道发射机方案,研究阵列前端多波束赋形技术,研究毫米波封装与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研究,研究高速数字基带处理技术。考核指标:实现1款支持多频点大带宽的高性能毫米波基站收发机芯片;芯片工作频率覆盖26/28/37/39GHz频段,通信数据传输率不低于5Gbps,可支持基带带宽不低于400MHz,最高支持256-QAM高阶调制方式;基于该芯片完成通信样机及其演示系统,通信距离大于100米。3.2处理器宽电压弹性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处理器高性能、高能效需求,开展宽电压弹性设计技术研究。研究宽电压单元、宽电压存储器等关键电路;研究PVTA(工艺偏差、电压波动、温度和老化效应)监测电路,通过片上实时监测PVTA及自适应时钟电路,在快速偏差发生时,实现电压-频率调节;研究自适应高能效架构技术,实现误差容忍/补偿的计算。并将上述技术应用于高能效AI处理器设计。考核指标:研制宽电压弹性设计关键技术,并应用于高能效AI处理器:(1)宽电压工作,逻辑和存储器工作电压范围是标准电源电压的0.6~1.2倍;(2)支持片上实时PVTA监测,其中电压陡降(droop)监测的电压测量精度≤10mV,最高采样率2GHz,支持自适应电压-频率调节,近阈值区时钟频率提升80%,自适应时钟调节速度≤2个周期;(3)动态PVT自适应计算架构,硬件电路可根据PVT和任务变化灵活重构数据通道;(4)应用于高能效无人系统AI处理器,峰值计算能效≥50TOPS/W。3.3超低功耗后量子密码处理芯片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围绕后量子密码(PQC)芯片技术在物联网(IoT)领域的应用需求,开展从算法、架构到电路3个层次的超低功耗实现和抗攻击技术研究:研究基于多变量/编码/格的硬件友好型后量子核心密码算法;研究适用于后量子算法的超低功耗专用处理器架构创新技术,包括超低功耗取指结构、运算结构与存储结构等;针对后量子密码处理器关键电路的需求,研究包括数字化攻击检测和真随机数发生器(TRNG)在内的关键电路超低功耗设计技术;研究超低功耗后量子密码处理器的汇编器与模拟器设计技术。基于上述研究工作,构建面向5G边缘应用的后量子安全的软硬件应用系统。考核指标:完成3款不同类型的后量子密码(PQC)处理芯片研究,并实现基于后量子密码芯片的应用示范系统。(1)基于格的后量子密码处理芯片:支持至少3种格密码算法,最低工作功耗小于500μW@10MHz。有效检测至少3种故障注入攻击,检测精度能够达到99%。(2)超低功耗后量子密码处理器芯片:针对国内外至少4种主流算法,最低工作功耗小于10mW@10MHz,并提供自主开发的处理器汇编器与模拟器。(3)集成真随机数发生器(TRNG)的后量子密码处理芯片,其中TRNG最高原始数据率不低于1.6Gbps,最低内核工作能耗不高于6pJ/bit,通过国内外标准测试,具备抵抗电压、温度、频率之中至少1种物理攻击的能力。(4)后量子密码处理器芯片示范应用:面向5G边缘计算的IoT网关安全服务应用,执行密钥封装协议的延时低于100ms,执行签名协议的延时低于60ms。3.4高精度多模态电信号采集芯片与集成系统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面向高分辨率智能传感的应用需求,研发高精度多模态电信号采集专用芯片及其集成系统:兼顾精度、功耗、多模态、智能化的微弱电信号传感电路实现技术;高精度阻抗测量模拟前端电路实现技术;大动态输入范围光电传感模拟前端电路实现技术,低功耗片上电信号特征分类和提取算法与电路实现技术;高精度模数转换器设计技术;高能效全集成电源管理技术。考核指标:实现高分辨率多模态微弱电信号智能传感集成芯片,支持通道数≥128,电压采集通道,噪声≤1μVrms,ADC的SNDR≥90dB;阻抗采集通道输入阻抗≥50MΩ@50kHz,噪声≤5mΩVrms;光信号采集通道输入动态范围≥120dB;片上实现不少于3种微弱电信号特征分类提取算法;集成3路输出的能量转换器,峰值效率90%,实现多模态微弱电信号采集SoC芯片集成和示范应用。3.5液氮77K低温处理器芯片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面向高性能/智能计算应用需求,探索液氮77K低温环境中计算/存储芯片技术路径。研究液氮77K器件模型、电路和片上存储器等关键技术,开发低温CMOS器件SPICE模型、标准单元电路和SRAM存储器,研制77K低温微处理器芯片;突破液氮77KDRAM芯片架构、器件模型、电路等关键技术,开发低温器件SPICE模型、DRAM存储电路及接口电路,研制77KDRAM芯片。考核指标:采用先进工艺,设计低温77KAI处理器原型芯片,4比特整数型主流神经网络下峰值能效超过20TOPS/W。设计低温77KDRAM芯片,访问能效较常温设计提升5倍以上。3.6高密度毫米波太赫兹多波束芯片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实现工作在100GHz以上的,面向未来5.5G/6G通信的高效率集成太赫兹多通道收发机系统。探究太赫兹硅基高精度时延/移相设计技术,研究太赫兹低插损高速开关结构,研究发射机系统高效率技术和提升功率回退效率的方法;研究发射机系统快速波束赋形技术;研究接收机前端系统低功耗技术;研究高性能太赫兹无源器件结构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上下行非对称太赫兹收发机架构。考核指标:研制基于CMOS工艺、工作频率在100GHz以上的通信收发芯片,发射机芯片通道数不低于8个,收发机前端数据传输率不低于10Gbps,接收机单通道功耗小于200mW,支持E/H平面+30/-30°单波束赋形扫描,发射机EIRP20dBm。3.7高能效整数/浮点存内计算技术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拟支持2项)研究内容:针对片上通用边缘端网络推理和高能效训练应用,突破存内计算支持高能效整数型计算或者浮点型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存内计算芯片高能效整数型计算或浮点型计算范式的新机制,设计高能效整数存内计算电路或高能效存内浮点计算电路,研制基于SRAM的高能效整数型或浮点型计算的存内计算芯片。考核指标:研制基于SRAM的高能效整数型存内计算芯片,支持边缘端通用神经网络,在28nm工艺下,8比特整数型主流神经网络下峰值能效超过35TOPS/W,面积效率超过100GOPS/mm2。或研制基于SRAM的高能效浮点型存内计算芯片,支持推理和训练,在28nm工艺下,16比特浮点型主流神经网络下峰值能效超过3TFLOPS/W,面积效率超过60GFLOPS/mm2。3.8智能物联网芯片自供电技术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拟支持2项)研究内容:面向智能物联网(AIoT)的能量供应,围绕大幅增加电池寿命,突破低阈值下能量采集效率受限等瓶颈问题,基于标准CMOS工艺,开展如下研究:压电能量采集器阵列架构、高效率压电能量翻转技术、超低输入电压情况下的压电采集器自启动技术;片上太阳能采集和电压转化技术、多源共同采集互惠技术;高功率动态范围、高能效片上直流电压转化技术,低功耗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将采集到的能量高效转化输出;完成上述关键技术的系统解决方案,实现集片上太阳能采集和压电能量采集一体的超低功耗多源能量收集芯片应用演示系统。考核指标:压电能量功率提升率(输出功率较标准全桥整流器输出功率的提升率,MOPIR)7,压电采集器启动电压120μW/mm2。采用全集成片上直流电压转化和最大功率点追踪技术,实现太阳能和震动能同时采集,并且能实现多输入和多输出功能,压电系统输入能量源数量≥3并且系统输出电平数量≥3,输出功率动态范围(最大输出功率与最小输出功率之比)≥103。3.9面向芯粒的高密度功率转换器电路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拟支持2项)研究内容:聚焦Chiplet应用的高密度功率转换器系统架构、系统集成及控制方法,研究高密度转换器混合拓扑架构技术,提升转换器功率密度极限;研究转换器快速响应大负载切换关键技术,优化供电余量,实现系统级效率提升;研究高密度功率转换器的系统集成方法,实现系统级功率密度提升。考核指标:采用商用硅基CMOS/BCD工艺研制出高密度高效率功率转换器芯片及系统,输入电压5V,输出电压范围0.6~1.0V,实现输出电流10A以上,峰值效率达到93%,芯片面积功率密度超过3A/mm2,在60ns内负载切换6A时输出瞬态欠压小于100mV。3.10面向芯粒的数字化宽频锁相环电路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拟支持2项)研究内容:面向Chiplet集成应用,聚焦研究宽频超低功耗锁相环IP核共性支撑技术。研究全数字锁相环系统与架构,包含高效率数字滤波器系统架构、环路噪声算法抑制技术;研究低电压低功耗宽频数字化模拟集成电路技术,包含宽带低压数控振荡器、低压高精度时间域量化器;研究低噪声全频带时钟分布和低噪声传输等技术。考核指标:基于国内纳米级集成电路工艺,研制低压低功耗全数字宽频锁相环IP核。芯片频率输出范围覆盖50MHz~6GHz,频率分辨率≤200kHz;积分范围1kHz~1GHz内抖动≤200fs;功耗≤20mW;芯片总面积≤0.5mm2。4.模块化组装与集成4.1多芯片三维集成射频微系统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高集成度射频微系统需求,开发频谱感知多功能融合的异质多芯片三维集成技术,研究多芯片异质异构三维集成架构及标准接口设计方法;研究三维集成系统多物理场耦合协同设计与仿真方法;研究硅通孔(TSV)晶圆埋置重构、多腔异构转接板与堆叠的低损耗射频三维集成工艺技术;研究高效热管理与散热技术;依托自主可控规模三维集成工艺平台,开发多功能集成融合射频微系统模块规模制造方法。考核指标:在12英寸工艺平台实现射频前端芯片、封装天线(AiP)、硅基微流道等异质异构微系统集成,堆叠层数≥4;Ka波段工作频段27~40GHz,正交一致性≥40dB;V波段工作频段57~66GHz,瞬时带宽≥2GHz;V、Ka波段阵列规模均不低于64;总功率≥1000W,热流密度≥500W/cm2。利用12英寸晶圆加工和生产平台,完成2种硅基射频微系统产品中试。4.2晶圆级芯片系统级开发环境设计与验证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软件定义晶圆级芯片的快速开发与高效应用的需求,研究涵盖计算、存储和网络的基础算核库构建技术,设计领域专用的软硬件协同计算模型与系统架构;开展系统级仿真模型与验证方法、预制件选取及生成技术的研究,支持软硬件协同的系统架构设计与评估;研究启发式算法和强化学习结合的任务自动调度机制,研究基于主动认知的任务资源高效映射,构建面向异构资源的软件定义晶圆级芯片系统级开发环境。考核指标:完成基础算核库的构建,支持仿真规模≥50个芯粒预制件、芯粒预制件种类不少于4种、算力性能不小于P级的软件定义晶圆级芯片架构设计;研制1套软件定义晶圆级芯片开发环境,支持系统级仿真、验证与评估,并完成3种以上典型算法的高效部署实现;针对典型应用,相对于主流的GCC编译器,效率提升5倍以上。4.3芯粒集成的统一网络架构和接口规范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软件定义晶上系统中晶圆互连基板的物理设计与逻辑开发标准化,研究高带宽、高灵活、高能效和低延迟的软件定义晶上互连网络架构,构建软件定义晶上互连网络通信模型与评估体系;研究支持计算、存储等异构芯粒多种通信需求的芯粒间互连接口规范,研究基于统一数据包格式的软件定义协议映射方法,实现灵活互连与高效集成;研制基于芯粒互连接口规范的晶上互连网络原型验证系统。考核指标:基于国内自主工艺,晶圆互连网络支持≥100个芯粒节点,支持2种以上层次化互连拓扑,支持容错寻路和拥塞控制机制;支持高、中、低3种间距密度的微凸点平面布局,间距密度≥120μm,相邻芯粒互连间距≤200μm;相邻芯粒互连延迟≤30ns,单通道互连带宽≥6Gbps,互连能效≤2pJ/bit,支持软件定义通道划分与链路绑定,支持软件定义IO方向,支持常用片内总线协议与接口规范的软件定义映射。晶圆级芯粒互连接口行业标准提案1项;标准验证原型系统1套。04、“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重点专项(启动8个任务,拟国拨2.15亿,其中青年科学家3项)“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有关部署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提出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新型计算系统结构、新型存储架构、新兴软件与新兴计算场景,构建神经元计算系统、图计算系统、存算一体系统、拟态计算系统等新型计算系统,系统效能相比传统计算技术提升至少一个数量级;针对大规模数据存储与新型计算需求,研制内存池化与分布式存储、近数据处理与智能存储、持久数据存储系统等新型存储系统与关键技术,存储性能提升一个量级;突破软硬协同关键技术,在晶圆级集成、数据流、机密计算、云边端协同、自然人机交互等领域取得支撑技术突破,构建新型架构上的系统软件、人机物融合系统、软件智能化开发等生态体系,支撑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平稳快速发展。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22—2026年)。2022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拟围绕新型计算系统结构与系统、新型存储系统、领域专用软硬件协同计算系统、新兴软件与生态系统等4个技术方向,按照共性关键技术、青年科学家项目两个层面,启动8项指南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2.15亿元。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1200万元,每个项目400万元。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项目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申报。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项目所含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3家。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应为1984年1月1日后出生,女性应为1982年1月1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除指南中特殊说明外,每个指南任务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2项。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1.新型计算系统结构与系统1.1感存算一体的神经元计算机系统(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研究感存算一体的神经元计算模型及范式;设计并研制多感知融合和多模态信息处理的感存算一体芯片;研究动态可高度扩展的神经元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神经元计算机计算资源调度与管理的软件技术;研制支撑神经元计算机运行的基础软件;研究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神经计算算法;开展在“云-边”协同与边缘应用场景下的典型应用。考核指标:研制感存算一体化的神经元计算机系统,包括神经元计算模型及范式、专用的感存算一体处理芯片、神经元计算机硬件系统、神经元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其应用开发环境、面向神经元计算机的编程语言等,神经拟态硬件电路实现的神经元数量不少于1亿,实现3类以上感知信号的多模态处理能力,能效比现有系统提升10倍以上,峰值计算能力达到每秒1P突触运算。实现2个以上典型边缘应用场景。1.2面向近似计算的高效神经元计算系统(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研究面向神经元芯片实现的神经元与突触近似计算单元架构;研究面向近似计算的神经元计算模型优化技术;研究高度动态可扩展的神经元近似计算框架;研究面向不同硬件实现、不同计算模型的高效容错机制;研究面向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典型应用场景的高效神经元计算原型系统。考核指标:在相近精度与同等算例规模下相比传统计算设备计算功耗降低50%以上、计算效率提升100倍以上;容错机制提供原型系统支持;支持动态调整任务精度-性能-功耗杠杆;支持CNN、SNN、Transformer等多个主流智能计算模型,并能够应用于3种以上主流神经元计算应用场景。1.3面向科学计算的量子计算算法与验证(青年科学家项目,拟支持2项)研究内容:针对复杂科学计算快速高精度模拟需求,探索科学计算量子算法加速理论,研究量子有限体积法、量子牛顿法等科学计算技术,研究面向大规模数据的量子随机存储器,研究基于量子虚拟机的科学计算仿真应用,研究基于真实量子计算机的复杂科学计算算法验证。考核指标:完成2种以上专用量子计算算法的软件实现,加速性能两个数量级以上;优化软硬件环境,实现高效量子计算模拟加速器,能够对1000节点以上的大规模网格进行流体仿真,为典型仿真提供支撑,计算精度满足应用需求;提供基于真实量子计算芯片的验证专用量子计算算法;提供2种量子虚拟机验证专用量子计算软件;提供1种可用于构建、优化、编译量子程序的量子编程框架。2.新型存储系统2.1面向分布式异构计算系统内存池化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研究分布式异构内存池化技术提升数据密集型应用场景的效率和性能,实现计算架构从以CPU为中心到以数据为中心多计算引擎架构的变革,支持计算、内存解耦,实现独立扩展。研究分布式异构内存架构,实现单节点多层级混合内存扩展,具备跨节点内存数据高可用性能力,跨节点基于RDMA或自主协议的分布式异构内存池化,数据计算在内存池的计算引擎中完成;研究自主的高性能总线网络,实现CPU、加速器和I/O设备由一致性高速互连网络连接,为内存池化提供互连保障;研究异构算力与数据处理模型间的亲和性,设计高效的任务调度机制和数据放置策略,充分发挥计算侧、存储侧、通信侧的多样化算力实现高通量数据处理,支持数据库、数据分析等应用,支持文件、块、对象存储服务。考核指标:构建1套基于分布式异构计算内存池化为关键技术的计算系统,基于自主研发的网络支持超过128节点的集群规模,异构计算、分布式异构内存池可独立扩展,支持加速器计算引擎独立进行内存扩展,分布式异构内存池系统带宽可扩展,节点间包含系统软件开销和传输开销的端对端通信延迟平均低于2μs,99.9%的长尾延迟不超过20μs,比现有的分布式内存系统通信延迟降低3倍以上。提交CPU、加速器和I/O设备高速互连网络相关接口的标准1篇。实现多层级内存架构以及分布式内存池化技术使能规模化应用在百TB级内存中完成数据近实时性处理,支持持久化键值对存储系统、大型AI模型训练等典型数据密集型场景的应用验证。键值对存储系统读操作不低于1亿ops,写操作不低于2000万ops,比现有的分布式键值对存储系统吞吐率提高5倍以上。对比传统分布式计算架构,同等算力下百TB级大数据的大型AI模型训练等典型数据密集型应用性能提升5倍以上。3.领域专用软硬件协同计算系统3.1超异构软硬件协同计算统一框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通用计算能力增长放缓、现有架构-工艺迭代下晶体管性能还未充分挖掘问题,研究超异构模式下的“算法-架构-工艺”跨层协同优化设计工具链,实现领域算法集合硬化成专用电路进行验证,包括:面向共性操作集合的参数化负载特征表达和提取工具、领域专用架构和算法参数空间的联合探索方法、领域专用架构设计描述、RTL级别硬件电路的自动生成系统。超异构支持变结构计算,具备结构自适应及运行时动态优化特性。开展领域专用加速系统的示范应用。考核指标:共性操作集合涵盖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三个应用领域,形成不少于3个超异构可重构计算架构,能够变结构支撑不少于30种关键算法,相比通用处理器性能功耗比加速2个数量级以上;形成包括领域专用语言设计、面向超异构资源池的高效编译以及支持静态重构与动态优化的智能管理调度在内,能够实现不同算法高效部署与运行的全栈式软件工具链,领域专用架构描述语言和计算编程语言能够表达功能、结构和物理3个层面,设计开发周期缩短50%以上;负载提取算法支持混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2种分析方法;设计空间探索技术同时考虑计算、存储、通信3类资源,支持连续变量空间和大量离散的整形变量空间的快速搜索。3.2多通道融合的自然人机交互系统(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研究人-机-物融合环境中多通道融合自然人机交互的生理心理机制;研究舒适型类人感知的多模态动作和意图协同感知技术;研究支持无需穿戴设备的裸手触觉自然交互的视听触多感官时空一致融合高沉浸呈现技术;研究支持虚实融合操作的自然人机交互软件支撑环境;研制多通道融合多人协同的自然人机交互系统,并在虚实融合高沉浸式典型场景下开展示范应用。考核指标:研制多通道融合的自然人机交互系统。支持双手十指协同自然交互手势和裸手触力觉反馈呈现;眼动跟踪精度0.5度,主观眼动意图识别正确率75%以上;支持柔软度、摩擦、纹理、温度、振动、形状等5种以上模态的多元融合裸手触觉呈现装置;支持多元触觉、三维力、三维力矩的融合呈现硬件平台;支持50平米大空间自由移动裸手触力觉交互;触力觉交互平均时延小于10毫秒;支持视听触多通道时空一致融合呈现;虚实融合操作软件所能支持的同步联动协同交互模式不少于3种,协同交互操作的语义理解准确率不低于90%,协同交互响应延迟小于30毫秒;在虚实融合高沉浸式的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文旅等典型场景应用。4.新兴软件与生态系统4.1服务器无感知计算系统软件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研究以服务器无感知计算(Serverless)模式为核心的新一代微服务开发模式,研发面向新型服务器无感知计算模式的分层云原生系统软件栈,覆盖编程与开发模型、数据存储、资源管理、任务调度、基准测试等多层次;研究云原生环境下支持服务器无感知计算下多类型异构硬件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分配,显著提高系统吞吐量,并降低服务时延;研究支持无状态函数和有状态函数的高性能运行时系统,根据应用需求提供多层次的一致性保证,在保证一致性前提下提高系统性能;研究面向多租户资源竞争场景的云原生性能隔离技术,保障多租户运行无感知计算时的性能隔离,提高资源利用率;探索服务器无感知计算模式下的新型微服务运营模式,为科学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Web应用等多类型长、短服务场景提供高层函数服务开发接口,提高云服务的易用性;关键技术在大型云服务提供商验证并形成标准。考核指标:针对特定典型负载的函数启动时延,其中冷启动降低2个数量级,热启动降低1倍以上。典型应用服务器无感知计算云原生计算模式相比传统计算模式端到端时延增幅不超过20%、系统吞吐量降幅不超过20%。突发流量场景下函数实例千倍自动扩展的时间开销达到秒级。典型云原生服务器无感知计算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提供有状态和无状态的管理。提供至少10个以上服务器无感知计算基准,覆盖人工智能、Web服务、大数据等多个领域。与同平台其他服务混部情况下,通过性能隔离方式提高20%吞吐量。可防御同平台不同实例间的信息泄露。关键技术验证服务规模不少于10万,形成2项服务器无感知计算相关标准。4.2基于云际计算的云监管与治理系统软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云际计算全时全域的多样化存算和数据确权流通等复杂性需求,研究契约式横向跨域、由点及面协调地理分布资源的多方磋商机理,支持先进计算生态系统可持续成长演化的动态重构;研究多目标优化的动态任务分配机制和接入资源并行调度方法,最大化释放计算基础设施效能,满足新兴应用工作流的多样化需求;研究大规模资源跨域协同交互的监控、度量和监管等支撑机制,形成联邦式多方计算治理体系;在突破上述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瓶颈技术基础上,形成云际计算系统软件的参考实现并开展示范应用。考核指标:建立云际契约式横向跨域的分布连接模型,形成面向云际多样化场景需求的深度并行调度体系,设计1组面向关键环节技术的验证逻辑与评估方法;物化沉淀1组开源框架、工具和服务;在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中形成3个云际计算系统软件示范应用;云际计算覆盖的云服务主体10个以上,管理的计算节点不低于105量级,综合算力规模接近1Eflops,支持PB级云际存储资源协同;形成3项云监管与治理系统相关标准。05、“信息光子技术”重点专项(启动27项任务,拟国拨3.59亿,其中青年科学家8项)“信息光子技术”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创新有关部署安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信息光子技术”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提出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专项总体目标是:积极抢抓新型光通信、光计算与存储、光显示与交互等信息光子技术发展的机遇,重点研发相关核心芯片与器件,支撑通信网络、高性能计算、物联网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21—2025年)。2022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应用导向,拟围绕光通信器件及集成、光计算与存储、光显示与交互三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青年科学家项目三个层面,启动27项指南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3.59亿元。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2800万元,除指南任务1.16和1.17各500万元外,其余项目均为300万元。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项目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申报。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基础前沿类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4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6家;共性关键技术类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项目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青年科学家项目不再下设课题,项目所含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3家。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年龄要求,男性应为1984年1月1日后出生,女性应为1982年1月1日后出生。原则上团队其他参与人员年龄要求同上。除指南中特殊说明外,每个指南任务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2项。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1.光通信器件及集成技术1.1硅基异质光子集成关键工艺及集成技术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单一材料光芯片性能受限且异质光子集成工艺平台欠缺的现状,建立硅基异质光子集成工艺平台,提供新型光电集成芯片的研发和工艺验证能力。重点研究超低损耗、超高集成密度氮化硅波导工艺及其与硅波导的高效耦合技术,以及氮化硅波导器件与III-V族激光器的高效耦合技术;研究与CMOS工艺兼容性良好的低损耗氮化硅3D波导制备工艺;开发III-V族激光器和硅光波导阵列的晶圆级集成(键合方式或直接外延方式)和高效耦合工艺;开发与硅光波导集成的薄膜铌酸锂或电光聚合物调制器工艺;研究多材料体系下异质集成器件的多场耦合仿真技术;开发标准化的硅基异质光子集成芯片的射频封装技术;探索硅基单片光电集成工艺。考核指标:建立硅基异质集成光子芯片工艺研发平台,并开发出一系列高性能硅基异质集成光器件和芯片。具体指标包括:(1)在低损耗光通信波长窗口,典型硅光波导损耗≤1.5dB/cm,在晶圆上的良率≥80%。(2)在低损耗光通信波长窗口,开发绝缘体上硅(SOI)与氮化硅波导集成工艺,氮化硅波导损耗≤0.1dB/cm,与硅波导层间耦合损耗≤0.1dB,在晶圆上的良率≥80%;研制出与SOI集成的氮化硅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件,8通道,通道频率间隔100GHz,插入损耗≤2.5dB,通道间串扰≤-20dB。(3)实现III-V族激光器与多路硅光波导阵列的晶圆级高效耦合和集成,通道数≥8,单路耦合损耗≤2dB;激光器耦合至硅波导的光功率≥1mW,边摸抑制比≥35dB。(4)研制与硅光波导集成的薄膜铌酸锂或电光聚合物(电光系数≥50pm/V)高速电光调制器,带宽≥60GHz,Vπ≤3V,片上插损≤3dB。(5)开发国产化硅基异质器件仿真设计工具,可实现不少于3种材料体系(氮化硅、III-V族、薄膜铌酸锂、聚合物)的硅基异质器件性能仿真,仿真设计结果与本项目所制备器件的实测性能偏差≤10%,结合工艺线建立工艺开发套件(PDK)。(6)开发标准化的硅基异质光子集成芯片的射频封装技术,封装器件带宽≥50GHz。(7)基于本项目所开发工艺,研制出一款硅基光电单片集成样品,并完成动态功能演示。申请发明专利30项以上,技术就绪度不低于7级,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5项,本项目所开发工艺的用户数不少于30家(以加工合同和加工费拨付凭证为准),支撑3项以上“信息光子技术”专项项目的研发,为国内行业骨干企业和设计单位提供流片服务。1.2III-V族光子集成关键工艺及集成技术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当前欠缺III-V族光子集成芯片加工工艺平台的问题,建设开放共享的III-V族光子集成工艺平台。研究高质量外延、二次外延和选区外延技术,建设和完善III-V族光电器件工艺线;研究无源波导的传输损耗和偏振等问题,研制偏振分束、偏振旋转、光混频器等各类无源器件;研究集成化激光器的波长调谐与稳定性控制技术,研制集成化窄线宽激光器;研制III-V族激光器、调制器和探测器的光子集成芯片;研究新型中介层、电镀和倒装键合等异构集成技术,形成高密度封装方案。支撑国家重点研发任务的实施,为我国关键科研院所和企业提供流片服务,为产业界和学术界提供开放共享的芯片加工平台。考核指标:建设III-V族光子集成芯片加工工艺平台,实现稳定的工艺流程,对社会开放共享。具体考核指标包括:(1)开发出III-V族波导的标准化制备方法,加工精度达到40nm,波导宽度误差≤20nm,刻蚀深度误差≤10nm,波导传输损耗≤1dB/cm,工艺可重复性优于90%,外延缺陷密度≤10cm-2。基于III-V族波导研制3dB耦合器、偏振分束器、偏振旋转器、光混频器等无源器件,3dB耦合器损耗≤1.0dB,偏振分束器消光比≥25dB,偏振旋转器损耗≤3.0dB,偏振消光比≥10dB,90度光混频器相位精度优于±4度,建立工艺开发套件(PDK)。(2)研制出集成化窄线宽激光器,线宽≤200kHz,输出功率≥10mW@150mA。研制出集成化可调谐激光器,调谐范围≥5nm,输出功率≥7mW@150mA。研制出高稳频激光器,稳定度标准方差≤5×10-8@100s,输出功率≥2mW@150mA。(3)开发出III-V族调制器和探测器的标准结构与工艺参数,研制出III-V族调制器,3dB带宽≥50GHz,半波电压≤1.5V,损耗≤1.0dB。研制出III-V族平衡探测器,3dB带宽≥50GHz,暗电流≤10nA,响应度≥0.8A/W,平衡探测器阵列内响应度一致性优于±2.0%。(4)开发标准化的III-V族有源/无源器件的仿真设计软件,仿真设计结果与本项目所制备器件的实测性能偏差≤10%。(5)研制出400Gb/sIII-V族光子集成收发芯片。(6)开发标准化的III-V族光子集成芯片的射频封装技术,封装器件带宽≥50GHz。申请发明专利30项以上,技术就绪度不低于7级,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5项,平台外单位的用户数不少于30家(以加工合同和加工费拨付凭证为准),支撑3项以上“信息光子技术”专项项目的研发,为国内行业骨干企业和设计单位提供流片服务。1.3光电融合集成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面向大规模光电融合集成发展趋势,研究光电融合集成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单片光电集成芯片的光电一体化建模理论;针对光电一体化协同设计难题,研究单片集成光电子器件和微电子电路融合新架构,以及电-光-电全链路仿真设计新方法;研究微电子-光电子异构集成工艺的物理基础,开发微电子-光电子集成工艺,攻克气相沉积低损波导和器件集成技术;研制高速硅光调制器、探测器及与微电子驱动芯片、跨阻放大器(TIA)芯片等多种功能元件的单片融合集成技术;研制光电混合闭环反馈控制和单片光电融合集成收发芯片。考核指标:研制出单片光电融合集成芯片,掌握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具体考核指标包括:(1)完成光电融合一体化设计和建模,开发仿真软件1套并获得软件著作权。(2)气相沉积的硅薄膜材料的光学传输损耗≤0.1dB/cm,电子迁移率≥100cm2/(Vs),工艺温度≤450℃,波导光传输损耗≤1dB/cm。(3)研制出低功耗高密度8通道光收发芯片,互连速率≥1Tb/s,实现高速硅光调制器、探测器等多种功能元件及与微电子驱动芯片、TIA芯片、自动偏振控制和波长锁定电路的融合集成,每个通道发射波特率≥50GBaud,发射机功耗≤5pJ/bit,调制器带宽密度≥1Tbps/mm2。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发明专利50项以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1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4级。1.4大动态超宽带微波光子器件与集成(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面向未来卫星通信、宽带移动通信、航天遥感测控等应用,开展大动态、超宽带、高线性的微波光子收发器件及相关集成技术研究。开展多材料体系微波光子集成芯片全流程设计环境、高效率高精度多物理场仿真建模以及光电联合仿真设计技术研究。研制出大动态、超宽带、阵列化光收发芯片,包括高功率低噪声激光器、阵列化高线性电光调制器、超高精细光学幅相调控器件和高饱和光功率光电探测器等核心微波光子器件。研究微波光子阵列芯片的封装集成技术及系统应用,研制基于集成微波光子芯片的同时多波束相控阵系统样机。考核指标:研制出高性能微波光子阵列芯片与小型化功能模块。具体指标包括:(1)微波光子多材料体系仿真设计平台:支持绝缘体上硅、氮化硅、二氧化硅、薄膜铌酸锂和铟磷基等5种以上材料体系,支持光电芯片器件设计、链路分析、版图绘制、工艺模拟全流程设计,支持仿真器件规模≥500个,器件模型误差≤5%,仿真结果偏差≤5%,微波光子核心元器件IP数≥30个,支持工具参数化调用。(2)高功率低噪声激光器:输出光功率≥200mW,边模抑制比≥35dB,相对强度噪声≤-160dBc/Hz。(3)超宽带电光调制器阵列芯片:3dB带宽≥70GHz、射频半波电压≤3V、通道数≥8。(4)光电探测器阵列芯片:3dB带宽≥70GHz、饱和光功率≥13dBm、响应度≥0.6A/W、通道数≥8。(5)微波光子可重构光芯片:片上可编程单元数≥100,消光比≥30dB,具备灵活可重构能力,实现路由、功分、滤波、延时等功能。(6)研制基于微波光子集成芯片的同时多波束演示系统一套,阵列规模≥4×4,瞬时带宽≥4GHz,波束扫描范围≥90°×90°,波束旁瓣抑制比≥15dB。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发明专利20项以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1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4级。1.5可见光通信核心芯片与技术(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面向未来无线通信拓展新频谱资源需求,研究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泛光通信系列单元器件、集成阵列器件和单芯片多功能集成器件。研究可见光发射单元器件及其材料和结构,包括非相干和相干两类光源,进行集成化设计和制备;研究可见光波段外调制器,提升发射模块的调制效率和响应速度;研究可见光接收器件及其新材料和结构,设计出在可见光波段具有高外量子效率和高响应度的材料,并进行接收单元器件的制备;研究可见光接收集成阵列,设计和实现具有柔性曲面的接收器,增大接收视场角,提升接收灵敏度;搭建可见光通信系统测试平台并进行示范应用。考核指标:(1)发射端非相干光源的绿光和黄光的发光效率分别达到50%和30%,相干光源在450nm波长的电光转化效率达到30%,两类光源在450nm波长时的输出光功率均达到10W以上。非相干光源预均衡后的3dB调制带宽达到500MHz,相干光源预均衡后的3dB调制带宽达到5GHz。(2)高速高灵敏可见光通信接收氮化镓单元器件的响应度达到300mA/W,研制出规模达到3×3的阵列芯片,速率不低于10Gbps。(3)可见光通信收发模块与信号处理模块的频谱效率不低于7bit/s/Hz,集成接收模块的响应时间不大于0.1微秒。(4)高速可见光通信离线测试系统在通信距离大于1m时,传输8路波长,实现总共100Gbps的通信速率,传输误码率小于3.8e-3;高速可见光实时通信测试系统的单波长通信速率不小于10Gbps。(5)实现不低于1000个用户的商用示范,并探索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定制化应用。申请发明专利≥30项,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2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4级。1.6城域单载波1.2Tb/s相干光传输集成芯片与模块(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城域高速大容量通信应用需求,研究超高速集成相位调制器和相干接收机,研究支持单通道128Gbaud的电光调制器及驱动器、光电探测器及跨阻放大器的集成技术;研究高波特率、高频谱效率的先进调制及解调算法;研究高速信号的光电芯片间互连技术,光芯片和电芯片协同设计、制备与集成封装技术;研制单载波1.2Tb/s相干光传输集成芯片与模块,并在城域光通信网中实现示范应用。考核指标:(1)工作波长覆盖C波段,电光调制器芯片速率≥128Gbaud,静态消光比≥30dB,静态插损≤8dB。(2)光电探测器芯片速率≥128Gbaud,混频器相位误差≤±5°,相干接收芯片的共模抑制比≥30dB。(3)电光调制器芯片和驱动器芯片共封装后带宽≥65GHz,光电探测器芯片和跨阻放大器芯片共封装后带宽≥65GHz。(4)1.2Tb/s相干光收发集成模块,单载波传输净荷速率≥1.2Tb/s,传输距离≥80km;实现1.2Tb/s相干光模块在城域光通信网络中的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20项发明专利,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2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5级。1.7跨波段可调谐激光发射与调制接收集成芯片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跨波段大容量传输的应用需求,研究新型C+L波段可调谐窄线宽单片集成激光器芯片,研究用于激光器的宽范围调谐和高精度控制技术,研究C+L波段可调谐激光器的小型化封装技术;研究C+L波段硅基相干光收发集成芯片,包括高速调制器阵列、高精度90度混频、宽带探测器阵列;研究高速驱动器芯片和跨阻放大器芯片与光芯片的光电共封装技术,研究收发集成器件的控制技术;研制符合商用标准的小型化可插拔模块,实现典型示范应用。考核指标:(1)研制出C波段(1529.16~1567.13nm)和L波段(1570.01~1610.06nm)的可调谐激光器集成芯片,洛伦兹线宽≤300kHz,波长锁定精度ITU±1.5GHz,并实现C+L波段可调谐激光器的小型化混合集成封装。(2)C+L波段400Gb/s单片集成相干光收发芯片,工作波长范围覆盖C波段和L波段,调制器静态消光比≥22dB,混频器相位误差≤±5°,探测器响应度≥0.6A/W,偏振隔离度≥30dB,芯片3dB带宽≥35GHz,通道波特率≥64Gbaud,波长切换/锁定时间≤5s,激光器功耗≤2.5W。完成光收发模块光电共封装并实现C+L波段≥400km的系统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20项发明专利,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2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6级。1.8400GE短距离多模光互连芯片与模块(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高性能计算或数据中心高速光互连应用需求,研究高速率面发射激光器(VCSEL)芯片设计和制备工艺技术;研究高速率、高响应度、低暗电流的面接收探测器芯片设计与制备工艺技术;研究多模4×100Gb/s驱动控制电路技术;研究多模4×100Gb/s跨阻放大及时钟恢复电路技术;研制多模400Gb/s芯片板载封装(COB)光收发模块技术与系统应用。考核指标:(1)研制出工作波长840~860nm的VCSEL激光器芯片,3dB调制带宽≥27GHz,阈值电流≤1.5mA,RIN≤-145dB/Hz,出光功率≥2mW,斜效率≥0.3mW/mA。(2)研制出接收波长达到830~870nm的探测器芯片,3dB探测带宽≥28GHz,响应度≥0.5A/W,暗电流≤10nA。(3)实现4通道集成化光收发模块,封装尺寸和带宽密度符合QSFP112标准,传输速率达到400Gb/s(4×106.25Gb/s),发射机色散眼图闭合代价(TDECQ)≤4.5dB,总功耗≤10W;实现多模光纤传输,传输距离≥70米。实现多模4通道集成光收发模块在高性能计算或数据中心中的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35项发明专利,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2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6级。1.92.5D/3D共封装1.6Tb/s光电融合集成芯片与模块(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高性能计算或数据中心高速光互连应用需求,研究2.5D/3D共封装1.6Tb/s光电融合集成芯片与模块技术。研究光电共封装技术,替代可插拔光模块产品形态,实现高能效、高密度的超大容量数据交换;研究小型化低偏压、低插损硅基电光调制器阵列芯片、硅基光电探测器阵列芯片、小型化低插损波分复用及解复用芯片,实现上述3种芯片的多路单片集成;研究多通道光纤阵列与硅光芯片的高效率耦合技术,研究多波长集成式光源技术;研制高集成度、低抖动和高能效的驱动和跨阻放大芯片;研究光电共封装的高密度互连和高精度组装技术,以及光电紧耦合的多场协同设计技术,实现高密度光电集成互连功能模块与系统验证。考核指标:(1)电光调制器芯片单通道速率≥112Gb/s,3dB带宽≥40GHz,驱动电压≤2.0Vpp;光电探测器芯片单通道速率≥112Gb/s,3dB带宽≥40GHz,响应度≥0.9A/W。(2)多波长集成式光源器件,单波长输出光功率≥16dBm,偏振消光比≥16dB,光源中心波长为1271±5.75nm,1291±5.75nm,1311±5.75nm,1331±5.75nm。(3)O波段4通道CWDM波分复用/解复用器插损≤2.5dB,通道间串扰≤-20dB,光谱3dB带宽≥6nm;驱动器芯片单通道速率≥112Gb/s,跨阻放大器芯片单通道速率≥112Gb/s。(4)高密度光电集成互连功能模块总工作速率≥1.6Tb/s,单通道速率≥112Gb/s,调制消光比(ER)≥3.5dB,发射机色散眼图闭合代价(TDECQ)≤3.4dB,通信容量密度≥50Gbps/mm2,光链路功耗≤10pJ/bit。完成无误码光互连功能验证,单模光纤传输距离≥100m,申请不少于20项发明专利,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2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5级。1.10高速相干空间激光通信光电子芯片(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更高带宽、更大容量的空间激光通信光子芯片的迫切需求,研究高速相干通信发射芯片、高速相干通信接收芯片、光子器件混合集成设计与制备等关键技术,解决空间激光通信终端体积过大、功耗过高、通信带宽不够的难题;研究空间激光通信演示验证试验,解决空间激光通信大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分发等关键核心问题,在空间激光通信、智能成像等重大应用领域形成应用示范。考核指标:(1)高速相干通信发射芯片:通信速率≥40Gbps,激光线宽≤10kHz,调制方式QPSK,激光波长1550nm,输出光功率≥2W,光束质量M2≤1.1,偏振消光比≥15dB;通过振动、高低温、抗辐射等空间应用测试。(2)高速相干通信接收芯片:本振激光线宽≤10kHz,激光功率≥15mW,IQ正交相位误差≤5°,锁相精度≤5°,共模抑制比≥25dB,接收灵敏度≤-37dBm@40Gbps;通过振动(20~2000Hz)、高低温(-55~85℃)、抗辐射(0.1rad(Si)/s~50rad(Si)/s)等空间应用测试。(3)激光通信演示验证:研制2套激光终端工程样机,开展链路距离千公里级演示验证,实现空间激光通信试验,通信速率≥40Gbps,捕获时间≤60s。申请不少于20项发明专利,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2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7级。1.11面向下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的前传光电子芯片与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研究面向下一代超大容量宽带移动通信前传关键光电子芯片的设计制备、功能集成和系统测试技术;研究T比特量级的相干光载波聚合光电子集成芯片;研究多信道高质量相干光源、大带宽调制器、波长复用聚合器和全带宽相干探测器;研究集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智能性能监测和软件定义自适应速率的移动前传的光电子与微电子集成模块;研究奈奎斯特和超奈奎斯特光子信号处理核心算法、系统集成和应用测试。考核指标:(1)集成高质量多波长光源,光源波长数不少于10,总输出功不少于13dBm。(2)调制器芯片及模块,支持子载波复用,单波长支持复用支路不小于8,单波长峰值速率不低于1Tbit/s。(3)相干探测芯片及模块,支持相干载波聚合,载波聚合探测数量不少于8,探测峰值速率不低于1Tbps。(4)T比特量级的相干光载波聚合系统,支持10波×150GHz总频谱带宽,传输距离不小于25km。实现典型应用示范,申请不少于30项发明专利,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2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5级。1.12面向光纤通信网络光模块的专用核心IC芯片(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光纤通信网络高速光模块需求,研究面向50G接入网光模块专用核心IC芯片,包括突发型跨阻放大器(TIA)芯片、激光器驱动(Driver)芯片、突发型限幅放大器(LA+CDR)芯片;研究面向400G城域网相干传输光模块专用核心IC芯片,包括线性跨阻放大器(TIA)芯片和高线性调制器驱动(Driver)芯片;研究骨干网800G/1.2T相干光模块专用IC芯片,包括高带宽复杂调制下的线性放大芯片和低失真调制器驱动芯片。突破高带宽、高摆幅和高线性度等关键设计技术,形成覆盖光纤通信网络应用场景的整套专用IC芯片。考核指标:(1)研制出50G接入网光模块专用IC芯片:通道速率达到50Gb/s;TIA的3dB带宽≥30GHz,跨阻增益≥70dBΩ;激光器驱动电压幅度≥1.9Vpp,偏置电流≥80mA,LA+CDR芯片突发响应时间≤400ns。(2)研制出400G城域网相干传输光模块专用IC芯片:通道速率达到64Gbaud,通道数≥4;其中,线性TIA芯片6dB带宽≥45GHz,跨阻增益≥60dBΩ;驱动器芯片输出电压幅度≥3.0Vpp,驱动器芯片6dB带宽≥45GHz,非线性失真THD≤5%。(3)研制出800G/1.2T骨干网相干传输光模块专用IC芯片:通道速率达到128Gbaud,通道数≥4;线性TIA芯片6dB带宽≥60GHz;驱动器芯片输出电压幅度≥3.0Vpp,驱动器芯片6dB带宽≥60GHz,非线性失真THD≤5%。构建支撑接入、城域、骨干光通信网络专用光模块配套高速电路芯片的自研能力。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20项发明专利,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2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6级。1.13面向数据中心光互连模块的专用核心IC芯片(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针对超大规模数据中心400G/800G光互连模块需求,研究面向400G短距光互连模块的专用IC芯片,包括线性跨阻放大器(TIA)芯片、高速调制驱动(Driver)芯片和数据与时钟恢复(PAM4CDR)芯片;研究800G短距光互连模块的专用IC技术,包括高带宽PAM4格式接收端跨阻放大器芯片、多路解复用芯片、发射端多路复用芯片和高速调制驱动芯片。突破高灵敏度、高带宽、大摆幅和高线性度等关键设计技术,形成覆盖数据中心光互连应用场景的整套专用IC芯片。考核指标:(1)研制出400G短距光互连的光模块专用IC芯片:通道速率达到56Gbaud,PAM4调制格式,通道数≥4;线性TIA芯片的3dB带宽≥35GHz,跨阻增益≥60dBΩ;驱动器芯片输出电压幅度≥2.0Vpp,驱动器芯片的3dB带宽≥35GHz,PAM4CDR芯片偏置电流≥80mA。(2)研制出800G短距光互连的光模块专用IC芯片:通道速率达到112Gbaud,通道数≥4;线性TIA芯片3dB带宽≥45GHz;驱动器芯片输出电压幅度≥2.0Vpp,驱动器芯片的3dB带宽≥45GHz。构建支撑数据中心光互连专用光模块配套高速电路芯片的自研能力。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20项发明专利,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2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6级。1.14高功率低噪声半导体激光器(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面向激光雷达、光学传感、微波光子学等需求,研制高功率低噪声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研究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增益材料及结构设计和半导体激光器噪声抑制方法,掌握相关材料生长、器件设计、工艺开发和器件制备以及噪声等性能表征技术。考核指标:工作波长1525~1550nm,出光功率≥200mW,相对强度噪声≤-170dBc/Hz,实现蝶形封装,满足实际应用要求。激光器功率和噪声综合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5项发明专利。技术就绪度不低于5级。1.15光反馈与温度不敏感半导体激光器(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面向高性能光子集成与低成本光模块等应用需求,研制光反馈与温度不敏感半导体激光器。研究光反馈对半导体激光器腔内谐振影响的物理机制,研究突破半导体激光器抗反馈能力的机理与方法,研究提升半导体激光器温度稳定性的机理与方法。从外延生长、器件结构、工艺制备等方面研究光反馈与温度不敏感半导体激光器的可靠实现方法,掌握激光器有源区和限制层等材料生长关键技术、激光器的系统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探索面向硅光子集成的光反馈与温度不敏感半导体激光器。考核指标:实现O或C波段激光出射功率≥15mW;光反馈容忍度≥-10dB,边模抑制比≥35dB;工作温度范围覆盖-40℃~85℃,激光器特征温度(T0)900K。抗光反馈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无光隔离器封装验证和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5项发明专利。技术就绪度不低于5级。1.16超大带宽电光调制器(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面向未来超高速通信系统的需求,研究电光调制器的新材料和新机理,突破基于现有电光效应的传统调制器的带宽性能极限,显著提升电光调制器带宽;研究超大带宽电光调制关键技术,包括可增强电光转换效率的新型波导结构、电学结构和驱动器集成方案,降低调制器尺寸和驱动电压。考核指标:研制出突破传统极限带宽的超大带宽电光调制器和集成发射机,具体指标包括:实现O和C波段电光调制器3dB带宽≥200GHz,半波电压≤5V@40GHz,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5项发明专利。技术就绪度不低于5级。1.17超大带宽光电探测器(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面向未来超高速探测系统的需求,研究半导体光电探测器中光场/电场耦合及光生载流子高速输运过程,研究光电探测器带宽的综合制约因素和实现突破的系统性途径和方法;从材料生长、器件结构、测试表征技术等方面出发,探索复合光波导超模式等新原理,研究超大带宽光电探测器的基础理论与实现方法,突破关键制作工艺,实现超大带宽光电探测器。考核指标:研制出O或C波段的光电探测器,3dB带宽≥200GHz,探测响应度≥0.4A/W。总体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5项发明专利。技术就绪度不低于5级。1.18基于低维材料的视觉本能反应型光电子器件(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面向物联网中数据密集型前端的高速图像信号处理需求,基于低维材料优异的光电响应特性,研究感算一体的神经形态人工视觉系统,简化硬件架构的同时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开发基于低维材料的大规模智能像元阵列设计、加工和集成技术;探索感算一体硬件与先进智能算法高效耦合的技术方案;针对空间光形态下的图像数据,研究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模拟域加速计算方法。考核指标:研制基于低维材料的感算一体神经形态光电子器件,阵列像元规模不小于8×8,器件响应速度不小于100Hz,重构开关功耗小于10pJ;在前端硬件层面,支持可自定义操作数的模拟域图像卷积计算,使用器件对三类噪声图像的平均分类精度大于90%。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10项发明专利。1.19光子引线键合混合集成光收发芯片(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针对异质异构混合光子集成中的光互连挑战,研究基于双光子吸收聚合的光子引线键合(PWB)光互连技术,研究双光子吸收固化材料及其光学折射率调控方法,验证其环境适应性和长期稳定性;研究典型应用场景中光子引线键合的建模仿真、波导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III-V族、硅基、氮化硅和薄膜铌酸锂等多种材料体系光电子芯片的低损耗光子引线互连技术,研制多通道混合集成光收发芯片。考核指标:3D打印光子引线波导传输损耗≤3dB/cm;芯片与芯片间光子引线连接损耗≤2dB,包含III-V族、硅基、氮化硅和薄膜铌酸锂等4种以上材料体系芯片;光纤与芯片间光子引线连接损耗≤1.5dB;实现基于光子引线键合技术的8通道400Gb/s(8×50Gb/s)混合集成光收发芯片及模块,满足距离2公里以上光通信需求;满足-40℃~85℃环境温度,湿度≤85%条件下使用,长期可靠性不小于5000小时。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5项发明专利,技术就绪度不低于5级。1.20基于谷自由度调控的偏振探测器件(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研究高温无外场下实现对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高效自旋注入和谷自由度有效调控的机理和实现方法,研究基于单层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异质结的谷光开关器件和片上灵活调控的全斯托克斯矢量光电探测器。考核指标:在高温无外场下实现自旋注入效率≥80%,谷光开关器件开关比≥20dB;全斯托克斯矢量光电探测器室温下工作波长覆盖可见到近红外波段(600nm~1600nm),线偏振光测量误差≤5%,圆偏振光测量误差≤8%,研制出原型光电偏振探测器件。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5项发明专利,技术就绪度不低于5级。1.21超宽带捷变频光电振荡器(青年科学家项目)研究内容:面向电子信息系统对超宽带捷变频微波信号源的需求,开展超宽带捷变频光电振荡器技术研究。研究光电振荡器的模式调控和非线性机理,突破传统光电振荡器模式难以超宽带捷变频调控的限制,研制超宽带捷变频以及低相噪的光电振荡器。考核指标:研制出超宽带捷变频光电振荡器,频率切换时间≤100ns,单频相位噪声≤-130dBc/Hz@10kHz,频率捷变覆盖范围:1~65GHz,信号输出功率≥10dBm。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5项发明专利,技术就绪度不低于5级。2.光计算与存储技术2.1晶圆级硅光互连片上计算系统(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面向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等应用场景,研制高性能与高能效的晶圆级光电融合硅光互连片上计算系统。研究面向硅光互连的数据流驱动、功能优化等软硬件协同计算架构关键技术;研究光电融合的硅光信号传输的芯粒互连接口标准及计算芯粒设计技术;研究晶圆级计算系统的硅光互连网络技术;研究晶圆级封装技术,开展晶圆级大功率供电、晶上长距离低损耗硅光互连、超高热流密度晶上系统散热等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软件编译环境下,实现任务在片上资源的高效灵活映射,并在数据中心及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考核指标:(1)研制计算系统专用的软硬件协同的晶圆级光电融合集成芯片,晶圆尺寸8寸或12寸,计算系统可实现远端海量数据实时高密度计算功能,支持计算、存储、互连、I/O等4种以上不同功能的光电芯粒互连,计算性能不低于P级,能重比提升不低于5倍。(2)研制高带宽、低延迟、低开销的光电互连接口电路,单通道光电互连速率≥56Gbps,相邻芯粒互连延迟≤10ns,光电融合交换容量≥25.6Tbps,功耗≤10pJ/bit。(3)芯粒间互连密度≥10000pin/cm,集成芯粒数量≥50,互连密度≤20μm/20μm(线宽/线距);供电散热密度≥0.3W/mm2。(4)研制配套软件,任务配置生效时间≤500ms。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30项发明专利,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1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5级。2.2光电混合通用计算系统(基础前沿类)研究内容:传统电子计算机系统在算力和功耗等方面存在瓶颈问题,光电混合逻辑计算是指输入数字信号以光和电两种载体导入光电子集成芯片中执行相应逻辑运算的新型计算方式,有望极大地提升数字计算的算力和降低能耗。研究新型光电混合逻辑计算的通用计算系统架构,探索智能化可编程光电混合逻辑芯片的机理,实现高并行度、集成化和可编程的逻辑门阵列;研究光电混合逻辑的集成光子回路,通过多逻辑级联、光电混合逻辑架构、电路系统辅助实现通用计算系统,实现多比特位的加法、减法、比较器等光学数字电路系统,突破光子逻辑运算的扩展性和级联性难题;开发光电混合逻辑计算系统样机,结合电路控制系统研制具有扩展性的多比特位光学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通用计算原型机。考核指标:(1)研制出超大容量可编程光电混合逻辑计算芯片,实现光学逻辑功能任意重构(两输入对应16种全套光逻辑门)、复用波长数≥10、输出端口数≥4的并行逻辑计算芯片,单芯片计算能力达1TOPS以上。(2)研制出多逻辑单元级联的光电混合逻辑芯片,展示单通道速率25Gbit/s以上的2比特光学全加器、全减器、数字比较器等演示验证系统。(3)结合电路控制系统,开发光电混合逻辑计算系统样机且具有演示功能,展示不少于4比特位光学四则运算等通用计算功能。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20项技术发明专利,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1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5级。2.3TB级光存储技术及光盘库研制(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大容量数据的低功耗、长寿命存储应用需求,研究超分辨光信息存储技术,突破衍射极限,实现50纳米及以下分辨率的超分辨记录与读取。突破单张标准光盘1TB及以上容量的光信息存储技术,研制超大容量光盘库;研发新型高精度高稳定性光盘材料和光盘结构;研发伺服和信号分离检测技术,降低层间干涉,降低相邻信号干扰;研发新型高速多值信号处理、编解码及数据组织技术,提高光盘读写实时校正能力及数据恢复能力,保证系统的可靠性。考核指标:(1)光记录与读取比特等效分辨率≤50nm,信道间距≤180nm;开发多值(≥3)光信息存储技术;(2)实现双面多层刻录和读取,单张标准光盘存储容量≥1TB;(3)研制出超大容量光存储光盘库,光盘库单机柜存储容量≥6PB;精密机芯技术的D-MLSE(最大似然序列估计)值≤15%,双光头同时读写与传输速度≥1Gb/s,光盘寿命≥100年。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不少于30项技术发明专利,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3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7级。3.光显示与交互技术3.1感存算一体光电融合芯片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视觉图像大数据边缘实时处理需求,研究智能化三维堆叠型视觉信息光电感存算芯片技术,包括:研究灰度、深度兼容成像并具备速度感知功能的多维度视觉信息传感技术;研究多维度视觉信息处理器架构及电路设计技术;研究面向多维度视觉信息处理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智能处理算法技术;研究多层芯片三维堆叠集成技术以及相关可靠性问题;研制出智能化三维堆叠型视觉芯片,具备图像信息智能化识别、检测、追踪及图像语义理解等功能,在先进显示、人机交互等场景实现应用。考核指标:研制出多维度视觉信息传感器,二维视觉图像分辨率不低于200万像素、成像帧率不低于100fps,深度图像分辨率不低于100万像素、深度图像生成速率不低于60fps,速度场分布图分辨率不低于100万像素、生成速率不低于30fps。研制出面向多维度视觉信息处理的视觉处理器芯片,芯片算力不低于4TOPS@8-bit;智能化识别、跟踪、检测处理任务达到实时,在特定数据集上的Top-5目标识别率不低于85%。实现TSV孔径不高于15μm、TSV深宽比不低于6:1、层数不低于3层的多维度视觉信息传感器、处理器、存储器的三维堆叠集成,研制出面向先进显示与交互应用的感存算一体光电融合系统芯片。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2项,申请发明专利20项以上,技术就绪度不低于6级。3.2光电混合集成的激光雷达芯片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移动平台的智能感知需求,研究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及其一维二维兼容阵列,实现阵列在多物理场中的光耦合、热控制和电信号的加载;研究半导体光放大器及其与硅基光波导异质集成结构和工艺;研究线性调频连续波激光器及其线性化控制;研究激光雷达光束的光学扫描机制,包括光学相控阵、焦平面开关阵、波长扫描、微振镜等;研究大范围扫描、窄光束发射的光学扫描和接收芯片;研究适用于激光雷达应用的新型光电混合集成技术和相关封装工艺。考核指标:(1)多波长可调谐单模激光器阵列芯片,单管功率大于60mW,阵列波长覆盖范围大于80nm。(2)线性扫频连续波激光器功率大于100mW,扫频带宽大于3GHz,线宽小于100kHz,线性度优于99%,扫频周期小于10μs。(3)光学扫描芯片实现水平视场扫描角度大于120°,垂直视场扫描角度大于15°,光束发散角小于0.2°;激光雷达扫描帧率大于10fps。(4)光电探测器阵列规模不小于128×32或等效探测点云规模不小于132×28。(5)实现激光雷达的集成化和小型化封装,盲区≤0.5m,测程高于100m@10%反射率,测距精度≤5cm,测量速度范围≥±100km/h,测速精度≤0.1m/s。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2项,申请发明专利20项以上,技术就绪度不低于6级。3.3基于VCSEL的三维图像识别与感知芯片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研究内容:面向移动终端的低功耗高精度三维感知的需求,研究低功耗和高精度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建立多节芯片结构新技术和阵列化驱动电路,实现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阵列的高电光转换效率、高发光功率密度及阵列发光的高一致性;研究高速二维及三维兼容视觉传感器,和多模式三维探测机制,包括结构光、间接飞行时间(iToF)或直接飞行时间(dToF);研究光场调控新原理和新技术,实现高光学效率、高保真度的光学元件;研究亚毫米精度三维图像重建技术,以及高性能的三维重建算法。考核指标:(1)研制出高电光转换效率、高出光功率密度、高一致性和高可靠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阵列芯片,电光转化效率(PCE)不小于55%,斜率效率不小于1.9W/A,发散角全角不大于22°,输出光功率大于4W,阵列发光一致性大于95%,波长温漂小于8nm(-40℃~85℃)。(2)研制出大像素规模、大动态范围、高探测效率和精度的多模式高速传感器,分辨率大于30万(或CMOS传感器分辨率大于200万),兼容二维三维探测成像,三维探测输出XYZ数据、PDE大于10%(940nm波段),二维探测输出灰度图像、灰度阶数大于8bits,三维帧率不低于30fps、二维帧率不低于60fps;研制出高质量衍射光学元件,视场范围大于25°×25°;研制出高精度三维图像识别系统,目标距离1~2m@10%反射率,成像距离精度小于1mm;目标距离5~10m@10%反射率,成像距离精度小于1cm。实现典型示范应用,申请发明专利20项以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MSA提案不少于1项,技术就绪度不低于6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