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布格替尼

仪器信息网布格替尼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布格替尼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布格替尼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布格替尼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布格替尼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布格替尼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布格替尼相关的解决方案。

布格替尼相关的资讯

  • 拟结题验收的77个973计划项目名单公布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2013年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国科基函〔2013〕21号  各项目依托部门:  973计划&ldquo 小麦高产优质品种设计和选育的应用基础研究&rdquo 等77个项目(项目清单见附件)于今年8月实施期满,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应进行结题验收。结题验收工作分为课题验收和项目验收两个阶段。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会同项目依托部门组织,于9-10月进行 项目验收由科技部负责组织,拟于11月上旬进行。  结题验收的重点是项目研究计划完成情况、项目实施效果、研究成果的水平与创新性、项目首席科学家作用、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优秀人才培养情况,以及项目组织管理等。  请各项目按照&ldquo 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rdquo 的要求,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于10月15日前完成课题验收,10月25日前完成项目结题验收材料网上提交和纸质材料报送工作。其中,资源环境领域项目在项目结题验收前,应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源环境领域项目数据汇交暂行办法》的要求完成数据汇交工作。&ldquo 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rdquo 、&ldquo 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材料报送要求&rdquo 等文件可在973计划项目管理系统(http://www.973.gov.cn/areamana.aspx)下载。  各项目应在课题验收前两周将课题验收工作安排及验收专家组建议名单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审核。  项目验收时间及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联系人:辛圣炜 于笑潇 钱万强  电 话:010-58881073 58881072 58881513  传 真:58881077  电子信箱:jcc973@vip.sina.com  附件:2013年973计划结题验收项目清单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2013年7月1日
  • 排污许可具体实施行业公布 拟含80个二级行业(附全文)
    自国务院发布《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之后,环保部陆续公布或拟公布多项配套文件以配合排污许可制度的顺利实施。近日,环保部针对《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试行)》征求意见,对需要申请排污许可证的具体行业以及申领时间进行了详细规定。  此次《目录》涵盖《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中规定的行业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规定的所有重点行业 2014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中筛选出的主要污染物总排放量约前80%的行业以及国控污染源涉及的行业。最终,此《目录》涵盖了31个一级行业类别和1个一级通用工序类别,共包括80个二级行业和4个具体通用工序。  所谓通用工序是指锅炉、工业炉窑、电镀、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等污染较大,且公众较关注的一些工序,如企业所在行业未纳入《目录》但含有上述工序,也需申领排污许可证。  对于不同的行业也规定了不同的实施时限,部分行业实施时限为2017年,部分行业实施时限为2020年。而对于具体的实施细则则需参考《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排污许可正式来袭 仪器/监测行业的机会在哪里?)。  31个一级行业类别包括农副食品加工 食品制造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 纺织业 纺织服装服饰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和纸制品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石油加工、煤炭加工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 医药制造 化学纤维制造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 金属制品 汽车制造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电力生产 水的生产和供应 餐饮业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品修理业 卫生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公共设施管理业  通用工序包括热力生产、工业炉窑、电镀设施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  附件: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试行)(征求意见稿).pdf
  • 国拨经费超30亿!科技部公布6个重点专项129个拟立项项目
    今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稀土新材料”、“智能传感器”、“物态调控”6个重点专项2021年拟立项项目,共公示129个项目。“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2021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围绕中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短时高频储能技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主动支撑技术、特大型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技术、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与能效提升技术、基础支撑技术等 6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拟启动 20 项指南任务,拟安排国拨经费 6.67 亿元。其中,围绕中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方向,拟部署 2 个青年科学家课题,每个课题拟安排国拨经费不超过 500 万。 “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2021 年度指南围绕电子物态调控、拓扑物态调控、人工微结构物态调控等 3 个重点任务进行部署,拟支持 22 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4.6 亿元。同时,拟支持 8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4000 万元,每个项目 500 万元。“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2021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围绕稀土永磁材料强基及变革性技术、新型高效稀土光功能材料及应用技术、高效低成本稀土催化材料及应用技术、稀土材料绿色智能制备和高纯化技术、稀土物化功能材料及应用技术、稀土新材料及材料基因工程 6 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三个层面,拟启动 33 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 3.47 亿元。其中,拟部署 11 个青年科学家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 3300 万元,每个项目 300 万元。“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专项2021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先行、重点关键技术优先原则/要求,围绕流域水系统健康诊断与病因识别、流域水资源系统调配与高效利用、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治理、水源水质风险阻断与饮用水安全供给等 4 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拟启动 15 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6 亿。“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2021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需求牵引、场景驱动、强化体系、协同发展的原则,围绕智能传感基础及前沿技术、传感器敏感元件关键技术、面向行业的智能传感器及系统、传感器研发支撑平台等 4 个技术方向,按照基础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用,拟启动 27 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 3.985 亿元。其中,在智能传感基础及前沿技术方向,拟部署青年科学家项目,支持不超过 3项,拟安排国拨经费 900 万元,每个项目 300 万元。“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2021 年度指南部署坚持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围绕特大 洪涝干旱、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大规模地质灾害、特大地震灾害、 极端气象灾害、复合链生灾害等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危险化学 品和化工园区安全、矿山安全、城市建设和运行安全、交通运输 和物流安全、火灾高效预防与扑救、特种设备安全等风险监测预 警与事故防控,以及灾害事故现场保障、抢险救援、生命救护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共 15 个技术方向,按照共性关键技术、示范应 用,拟启动 22 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概算 6.2 亿元。
  • 山东质量检验协会批准发布《水泥中水溶性铬(VI)含量的快速筛查方法》等9项团体标准
    依据《山东质量检验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经研究,山东质量检验协会批准发布《水泥中水溶性铬(VI)含量的快速筛查方法》(T/SDAQI 092—2023)等9项团体标准(见附件)。特此公告。 附件:《水泥中水溶性铬(VI)含量的快速筛查方法》等9项SDAQI团体标准信息一览表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起草单位1 T/SDAQI 092—2023 水泥中水溶性铬(VI)含量的快速筛查方法发布之日起实施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道乐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淄博鲁中水泥有限公司、泉头集团枣庄金桥旋窑水泥有限公司、章丘华明水泥有限公司。2 T/SDAQI 093—2023 复肥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筛查方法发布之日起实施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潍坊市安丘生态环境监控中心、临沂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济南市产品质量检验院、济宁市质量计量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盟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济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盟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 T/SDAQI 094—2023 热轧带肋钢筋快速筛查方法发布之日起实施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潍坊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钢铁集团永锋临港有限公司、山东广富集团有限公司、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锦冠冶金科技有限公司。4 T/SDAQI 095—2023 儿童三轮车现场检验规程发布之日起实施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齐鲁工业大学、中科国晟(北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5 T/SDAQI 096—2023 儿童推车现场检验规程发布之日起实施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齐鲁工业大学、中科国晟(北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6 T/SDAQI 097—2023 儿童自行车现场检验规程发布之日起实施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齐鲁工业大学、中科国晟(北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7 T/SDAQI 098—2023 婴儿学步车现场检验规程发布之日起实施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齐鲁工业大学、中科国晟(北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8 T/SDAQI 099—2023 电线电缆中阻燃元素的快速筛查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发布之日起实施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连大学。9 T/SDAQI 100—2023排污、排水用多元融合塑料(PAE)内筋增强管材发布之日起实施聊城瑞盛德丰塑胶有限公司、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聊城大学、新乡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院、河南城建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院、新乡市市政工程处有限公司、山东时雨塑胶工业有限公司、山东珑耀管业有限公司、辽宁东信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华信塑胶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陆宇塑胶有限公司、河南城建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智行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宁津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山东质量检验协会2023年11月30日山东质量检验协会关于批准发布《水泥中水溶性铬(VI)含量的快速筛查方法》等9项团体标准的公告.pdf
  • 17个项目!基金委公布一批拟资助项目
    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芬兰科学院合作交流项目拟批准资助通知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芬兰科学院(AF)签署的协议和之后达成的共识,2021年双方继续共同资助中芬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的合作交流和双边研讨会项目。经过公开征集,共受理申请63项,其中合作交流项目申请61项,双边研讨会项目申请2项。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及双方机构共同协商,拟对以下15个合作交流项目和2个双边研讨会项目予以资助。合作交流项目资助期限为2022年3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双边研讨会项目资助期限为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序号科学部编号项目名称中方申请人中方依托单位项目类型11211101357预测网络度量及其应用史永堂南开大学合作交流21211101365磁性颗粒筏在磁场加载时的力学行为:褶皱和断裂刘建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合作交流31211101366车辆闭环多体系统半递推模型的动力学超实时仿真量化分析与研究潘勇军重庆大学合作交流43211101896中国和芬兰草地氧化亚氮减排─豆科牧草的贡献沈禹颖兰州大学合作交流53211101901面向森林生长无人机影像监测的双曲深度神经网络方法研究梁欣廉武汉大学合作交流64211101303多源地理数据驱动的城市场景深度理解:以中芬主要城市为例钟燕飞武汉大学合作交流74211101310南极固定冰次表层融化:现场观测、数值模拟和业务化预报服务赵杰臣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合作交流85211101820光/电场驱动仿生黏附表面徐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交流95211101833复杂边界条件下固体炭层微观形态对热解气体内部渗流和传热影响的研究李开源武汉理工大学合作交流105211101835面向碳中和社会的绿色建筑智慧监控与数字化运维曹世杰东南大学合作交流115211101838可更换连梁-组合桥墩可拆卸连接构造传力机理与抗震性能贺君长沙理工大学合作交流125211101848基于中高纬度结冰湖泊现场实测数据的关键物理驱动因子对冰下水生化要素影响机制和数学模式研究李志军大连理工大学合作交流136211101389基于液晶弹性体的超大共振调谐超表面和超薄翼膜飞行机器人研究刘言军南方科技大学合作交流147211101259信息技术在阻断新冠病毒中的角色和影响:在中国和芬兰的对照研究钟力炜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交流158211101524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患者β淀粉样蛋白PET定量分析和MRI影像组学特征的合作研究林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交流162211101473从临床到分子机制的多维度探索——基础研究赋能慢性及传染性疾病的运动转化医学研究达林泰上海交通大学在华会议176211101394中芬“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人工智能设计与制造(AI-PSC)”研讨会吴朝新西安交通大学在华会议最终资助结果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项目通知书为准。同时,请中方申请人在收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送的“资助项目计划书填写通知”后,按照要求填写“资助项目计划书”,连同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一并寄送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材料接收组。联系人:申洁电话:010 6232 7017邮箱:shenjie@nsfc.gov.c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2022年2月18日
  • Photonic Lattice发布PHL online应力双折射仪KAMAKIRI -X stage 新品
    KAMAKIRI -X stage 主要特点:STS的低配版,可升级STS 。 操作简单,可以调整色彩显示更直观的了解双折射分布。 记录双折射的数值数据,以进行进一步详细分析。应用领域:相位差薄膜(TAC/PC/PMMA/COC)保护薄膜(PET/PEN/PS/PI)树脂成型玻璃 技术参数:项次项目具体参数1输出项目相位差【nm】,轴方向【°】2测量波长543nm(支持客制化)3双折射测量范围0-260nm(支持客制化)4主轴方位范围0-180°5测量重复精度1nm(西格玛)6测量尺寸A4(标准)7定制选项可定制大载台创新点:欧屹科技代理的是其旗下KAMAKIRI品牌的双折射/残余应力测量设备,其高速相机CCD芯片与Photonic Lattice公司的偏光阵列片完美结合,研制在线双折射/残余应力测量仪,世界上仅有KAMAKIRI可以提供,广泛应用于光学薄膜,PVA,PC,COP和TAC等领域。PHL online应力双折射仪KAMAKIRI -X stage
  • 喆图GEMTOP邀您相约analytica China 2016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2016年10月10-12日,第八届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将再次绽放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为来自全球实验室行业的专家和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盛会。上海喆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已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响应中国“质造”的口号,坚持服务至上、品质至上的原则。公司自创立以来专业致力箱体仪器的研发生产,公司一贯遵循:“靠质量和诚信赢得客户,追求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的经营理念和“做好产品质量是最大的积德行善”的质量理念,公司目前已与众多知名企业和高等院校及科研事业单位精密合作,并赢得了诸多用户的信任和业界相传的口碑。喆图GEMTOP将携一大批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科学仪器参与盛会,展位号:N1馆1825,欢迎您前往参观。喆图GemTop仪器将盛装出席十月上海慕尼黑展会,展位号:N1馆1825,让我们期待十月与您相遇在上海,相会在慕尼黑!
  • 8部门关注水泥中水溶性六价铬安全风险
    2月21日,质检总局召开水泥中水溶性六价铬风险会商会,就如何有效处置水泥中水溶性六价铬质量安全风险,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安全监管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进行了会商。这也是2009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开展以来,质检总局首次召开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会商会。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出席会议并讲话。  魏传忠在讲话中指出,水泥中水溶性六价铬问题事关重大,希望各部门高度重视,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合力解决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共同促进提高水泥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于质检部门来说,他强调,一是要结合环境保护、水泥产业发展等方面情况,加快制定水泥中水溶性六价铬限量标准并尽快实施 二是要以适当方式向水泥生产企业通报相关风险信息,督促生产企业查找原因,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据悉,在今年1月发布的《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质检总局提出,要以消费品为重点,以产品质量中影响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等因素为内容,建立以风险信息采集为基础、风险监测为手段、风险评估为支撑、风险控制为目标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体系,形成以预防为主、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本次多部门参与的风险会商会,就属于风险处置机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 零突破!泽布替尼成首款FDA批准的中国本土抗癌新药
    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这是全球癌症患者的福音,更是中国新药研发的里程碑:就在刚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中国企业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以“突破性疗法”的身份,“优先审评”获准上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271px height: 30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11/uepic/485bd3ec-2749-41f6-acc3-3bd7cf2bf3b5.jpg" title="抗癌药.png" alt="抗癌药.png" width="271" height="30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泽布替尼与BTK蛋白复合物晶体结构示意图/span/pp style="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由此,泽布替尼成为第一个在美获批上市的中国本土自主研发抗癌新药,改写了中国抗癌药“只进不出”的尴尬历史。/p
  • 工信部:拟定杭州等12个城市入选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建议名单
    为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经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等环节,拟确定杭州等12个城市入选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建议名单。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2年9月16日-9月22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将意见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联系方式:010-68205201,传真:010-66023282序号城市1杭州2武汉3成都4宁德5南通6潍坊7合肥8株洲9广州10深圳11包头12齐齐哈尔
  • 药典委:2015版药典(二部)拟新增品种493个品种
    关于2015年版药典(二部)品种收载情况的公示  各有关单位:  目前2015年版药典(二部)的编制工作已接近尾声,二部收载品种已基本确定,现将品种收载情况公布如下:  1.2015年版药典(二部)拟新增品种493个,具体见附件1   2.2015年版药典(二部)未收载2010年版药典(二部)中的品种共24个,具体见附件2   3.2015年版药典(二部)采用药品名称与原药品名称不一致的品种共6个,具体见附件3。  如有疑问,请及时来函(必要时附相关数据)与我委联系,来函请加盖公章。  附件:  1、2015年版药典二部拟新增品种名单  2、2015年版药典(二部)未收载2010年版药典(二部)中的品种名单  3、2015年版药典(二部)采用药品名称与原药品名称对照  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5年1月14日
  • 美商务部宣布将27个中国实体从“未经验证清单”剔除
    当地时间2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最新声明称,工业和安全局(BIS)将33个实体从“未经验证清单”(Unverified List,简称UVL)剔除,其中27个实体位于中国。声明称,这一决定于21日对外公开展示,并将于次日(22日)在《联邦公报》上公布后生效。声明还说,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执法事务的助理部长马修阿克塞尔罗德称,“我们将33家实体排除在(清单)外,表明了当企业或东道国政府与工业和安全局合作,并成功完成最终用途核查后,它们会得到切实的好处。”具体名单如下:北京普科测控技术有限公司(Beijing PowerMac Company)北京世维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eijing SWT Science)北京众合航迅科技有限公司(Beijing Zhonghehangxun Technology)重庆鑫钰航科技有限公司(Chongqing Xinyuhang Technology Co., Ltd.)丹东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Dandong Center for Food Control)湖南大科激光有限公司(DK Laser Company Ltd.)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uangdong Guanghua Sci-Tech Co.)广电计量检测(北京)有限公司(Guangzhou GRG Metrology & Test (Beijing) Co., Ltd.)故城县锋鑫钛合金制品有限公司(Gucheng Xian Fengxin Titanium Alloy ” “Hunan University)湖南大学(Hunan University)嘉麟精密光学(上海)有限公司(Jialin Precision Optics (Shanghai) Co., Ltd.)济南博多数控机床有限公司(Jinan Bodor CNC Machine Co., Ltd.)丽水正阳电力建设有限公司(Lishui Zhengya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洛阳微米光电技术有限公司(Luoyang Weimi Optics)南昌大学(Nanchang University)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anjing Gova Technology Co. Ltd.)青岛科创质量检测有限公司(Qingdao Sci-Tech Innovation Quality Testing Co. Ltd.)双翔(福建)电子有限公司(Shuang Xiang (Fujian) Electronics)Sino Superconductor Technology苏州超微精纳光电有限公司(Suzhou Chaowei Jingna Optoelectric Co.)苏州森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Suzhou Sen-Chua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天津光谷科技有限公司(Tianjin Optical Valley Technology Co., Ltd.)TRI Microsystems无锡恒领科技有限公司(Wuxi Hengling Technology Co., Ltd.)Yunnan FS Optics Co., Ltd.云南天合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Yunnan Tianhe Optoelectronic Co., Ltd.)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Zhuzhou CRRC Speci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 2021数理科学部发布X射线反射镜等10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5个
    8月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十四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其中,2021年数理科学部共发布10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5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2021年数理科学部共发布10个重大项目指南如下:“超大型航天结构空间组装动力学与控制”重大项目指南“材料长效使役性能高通量表征的力学理论与实验方法”重大项目指南“活动星系核反馈在星系演化中的作用”重大项目指南“致密天体活动与爆发的宽能段时变与能谱研究”重大项目指南“基于强太赫兹源的声子调控诱导电子新结构与物性研究”重大项目指南“基于铌酸锂薄膜的超高速多维光场调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指南“粲夸克衰变中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重大项目指南“基于LHAASO实验的粒子天体物理前沿问题研究”重大项目指南“先进核能系统中材料的若干协同损伤作用机理研究”重大项目指南“高精度X射线反射镜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重大项目指南10个重大项目指南关键内容如下:“超大型航天结构空间组装动力学与控制”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瞄准超大型航天结构的减重设计和空间组装需求,提出满足在轨动力学要求的组装结构轻量化设计新理论;建立空间组装过程的“轨道-姿态-结构”耦合动力学新模型,揭示空间组装过程的耦合动力学演化新规律;提出空间组装过程的“轨道-姿态-结构”一体化稳定控制新理论;探索解决超大型航天结构动力学试验“天地一致性”问题的新方案。二、研究内容(一)超大型航天结构的轻量化和可控性设计。(二)超大型航天结构空间组装过程的动力学演化。(三)空间组装过程轨道-姿态-结构一体化稳定控制。(四)空间组装过程动力学与控制的地面模拟试验。“材料长效使役性能高通量表征的力学理论与实验方法”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建立基于全场分析的梯度材料表征力学理论,发展多重物性宏微观高通量测试技术,通过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多尺度机理研究和机器学习,构建材料短时数据与长效使役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实现对其使役寿命的精准预测,应用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高速列车车轴材料和全固态电池材料。二、研究内容(一)基于梯度样品全场分析的高通量表征力学理论。(二)梯度样品宏观层次高通量表征实验方法。(三)梯度样品微观层次高通量表征实验方法。(四)机理驱动的使役行为跨时空尺度映射。“活动星系核反馈在星系演化中的作用”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获得不同光度活动星系核风的观测证据、以及风的速度、质量流与活动星系核光度的定量关系;将低红移星系气体的探测深度和中高红移星系的光谱数量提高一个数量级,并结合数值模拟,得到在不同红移处星系以及星系际介质的各种性质,特别是星系的恒星形成率、气体含量、星系际介质的X射线、发射和吸收线,及其与活动星系核反馈的内在关系;发展并完成星系尺度上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程序,获得不同的反馈模式分别对星系中气体和恒星形成率的影响以及风与辐射各自在反馈中起到的作用;将基于最真实和准确的活动星系核物理,完成一组包含新模型的宇宙学数值模拟,大幅改进目前的宇宙学尺度星系形成与演化研究。二、研究内容(一)活动星系核风的观测研究:反馈的内边界条件。(二)星系尺度上的活动星系核反馈:观测研究。(三)星系尺度上的活动星系核反馈:数值模拟研究。(四)星系外大尺度上的研究:观测约束以及宇宙学数值模拟。“致密天体活动与爆发的宽能段时变与能谱研究”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发现几百个伽马射线暴,建立MeV能区高统计性的伽马暴样本,理解伽马暴相对论喷流的伽马射线辐射机制;监测上百例引力波、高能中微子、快速射电暴等爆发现象,揭示它们的爆发机制以及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的并合物理过程和机制;系统地获得十余个吸积中子星双星和黑洞双星的高能X射线时变和能谱演化特征和分类,理解黑洞周围的吸积过程、相对论喷流的产生以及硬X射线辐射机制;测量约十个致密星(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基本参数(质量、磁场、自转),理解致密天体的基本性质;开展银道面巡天,监视约200个X射线天体的活动,发现致密天体硬X射线新的活动并且开展后随观测证认研究。二、研究内容(一)极端天体爆发的物理机制。(二)黑洞X射线双星系统吸积与喷流过程。(三)中子星X射线双星系统吸积盘与中子星相互作用。(四)河内宽能段的巡天监测和后随观测研究。“基于强太赫兹源的声子调控诱导电子新结构与物性研究”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围绕声子调控诱导电子新结构与新奇物性的研究目标,在研究手段上发展必要的突破现有太赫兹光源性能极限的强场产生新方法,实现具有宽频(整体频谱范围覆盖0.1-50 THz)、强场(场强突破GV/m)、高重复频率、频谱连续可调等优异特征的强场太赫兹光源,并通过人工微结构实现太赫兹近场强光场微区再增强条件;重点开展强场下非平衡态电子的多自由度(电、热、磁、光、谷、轨道)动力学物理过程研究,揭示光子与各量子激发在超强太赫兹光场范畴内的相互作用新机理(如电子、声子及光子复合激发机理);探索实现声子态调控的远离平衡态的新型量子态(如高温超导相、拓扑量子相、Floquet量子态等)及化学反应(如合成氨反应)的远离平衡态相干操控新效应。二、研究内容(一)强场太赫兹源调控电子行为的理论研究。(二)超强太赫兹光场构筑及实验方法研究。(三)强场太赫兹源对量子材料相干调控研究。“基于铌酸锂薄膜的超高速多维光场调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片上全域光场快速调控的需求,通过超限制备技术突破铌酸锂薄膜新微纳结构、少层结构加工工艺,利用铌酸锂材料自身的多重特性,实现对光场以及部分相干光场的多维度超高速调控,实现对光场的强局域与非线性调控;发展基于电光效应的人工微结构光场多维调控新方法,并阐明其物理机理。从基础铌酸锂薄膜材料微纳加工技术开始,到片上集成光子器件,最后到片上光场快速调控,建立不同于现有光场调控的新体系。二、研究内容围绕基于铌酸锂薄膜的超高速多维光场调控技术,发展基于电光效应的人工微结构光场多维调控新机理与方法;突破现有微纳加工技术的能力限制,开展铌酸锂薄膜刻蚀机理及微纳芯片制造工艺研究,利用高品质铌酸锂薄膜光场调控芯片实现超高速多维光场调控及其应用。(一)铌酸锂刻蚀机理及铌酸锂薄膜微纳芯片制造技术。(二)铌酸锂薄膜莫尔晶格结构中光场局域及片上非线性增强。(三)铌酸锂薄膜少层微纳体系时空光场多维联合调控。(四)基于铌酸锂薄膜的光场相干性快速调控及应用。“粲夸克衰变中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利用BESIII采集的海量粲强子样本,特别是在3.773 GeV采集的20 fb-1的数据,充分发挥近阈粲强子成对产生、背景低和量子关联等独特优势,开展中性粲介子量子关联特性的研究,精确测量相关不同末态的平均强相位差和CP本征态成分比例,为CKM矩阵的相角的精确测量提供关键参数;精确测量CKM矩阵元和,检验CKM矩阵的幺正性,探索新的CP破坏来源;精确测量粲强子衰变常数和半轻衰变形状因子,与格点QCD理论计算值比较,刻度格点QCD计算,探寻超出标准模型新现象;系统地研究粲强子的强子末态衰变,研究强子谱学和末态相互作用,检验夸克味对称性;研究粲强子衰变,高精度检验轻子普适性,寻找稀有或禁戒的衰变过程,精确检验标准模型理论、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在理论上发展和完善非微扰能区的格点QCD计算和有效理论模型,理解粲强子弱衰变的动力学,检验相关的唯象模型,提高对粲强子衰变中CP破坏、衰变常数和形状因子等理论预言的精度。二、研究内容(一)阈值处中性粲介子量子关联性研究。(二)粲强子的强子末态衰变机制研究。(三)精确测量CKM矩阵元和粲介子衰变常数。(四)精确测量粲介子半轻衰变形状因子和检验轻子普适性。(五)粲强子衰变中探索新粒子和新相互作用。“基于LHAASO实验的粒子天体物理前沿问题研究”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瞄准银河系内1015eV宇宙线起源这一重大问题,基于LHAASO实验数据精确测量每个超高能伽马射线源的辐射能谱、空间分布和时变,联合国内外射电、光学、X射线等设备数据完成相应天体源的多波段观测和分析,建立和优化多波段辐射模型,研究带电粒子在天体中的加速过程与辐射特征,寻找宇宙线起源和加速证据,同时基于LHAASO数据完成银盘弥散伽马射线、膝区宇宙线分成分能谱和宇宙线大尺度各向异性测量,建立宇宙线在银河系内的起源、加速和传播的整体图像。二、研究内容(一)超高能伽马射线源的搜寻与测量。(二)伽马射线源多波段多信使研究。(三)伽马射线源内的粒子加速、辐射与输运过程的研究。(四)星际介质中弥散伽马射线相关物理研究。(五)基于宇宙线的能谱和各向异性测量研究其起源和传播。“先进核能系统中材料的若干协同损伤作用机理研究”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瞄准服役于聚变能等先进核能的典型材料,充分利用国内大型托克马克、高热负荷测试和多束离子辐照等装置,厘清高能中子-嬗变氢氦、中子辐照-粒子流-热负荷两类协同损伤作用的耦合机制;阐明多种因素作用下材料遭受的协同损伤效应的机理;建立能够模拟上述协同损伤作用的实验与计算模拟方法;基于计算和实验模拟,实现在聚变堆等综合服役环境下国产低活化钢、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钢、钨基合金等关键材料的筛选及性能评估。二、研究内容(一)高能中子辐照的离位损伤与氢、氦对材料的协同损伤作用机制研究。(二)高能中子辐照离位损伤与热负荷、粒子流对聚变堆第一壁协同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三)多因素协同损伤效应的长时大尺度计算模拟方法建立。(四)聚变中子-氢-氦协同效应的多离子束模拟实验方法建立。“高精度X射线反射镜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基于超高精度反射镜表面形貌对相干X射线波前传输的影响,研究单晶硅纳米形貌的原子级构建规律,揭示超强X射线辐照下单晶硅材料和薄膜的损伤机理及力热变形机制;建立跨尺度全频谱纳米表面形貌的在线和离线高精度表征方法,发展大尺寸超高精度反射镜的复合加工技术和集成技术,实现相干X射线波前的在线实时操控和自适应主动补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X射线高精度反射镜的全链条创新技术体系。二、研究内容(一)大尺寸复杂轮廓单晶硅纳米精度表面形貌构造规律研究。(二)全频谱纳米形貌的综合检测评估方法研究。(三)高亮度相干X射线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机制。(四)光机集成系统中跨尺度表面形貌的多物理场影响规律研究。
  • 媒体质疑广州镉大米事件处理:品牌产地仍未公布
    原标题:广州镉大米事件挤牙膏 官方仍未公布镉大米品牌、产地  严厉到什么程度?依据这部司法解释和刑法相关条款,可以让那些为了谋财不惜害命的人倾家荡产、人头落地。当然,人头落地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饮食安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规划财务司负责人王小岩  16日中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挂牌后举行的首场发布会上,总局规划财务司负责人王小岩放出如上“狠”话。此言一出,舆论称快!因为,国家食品主管部门的这个表态,让公众感受到了,新一届政府对食品安全“重典治乱”的承诺!  然而就在同一天,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其网站上发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餐饮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检测结果,其中米及米制品近45%镉超标。而据《南方日报》随后的报道,此次广州市抽检发现的问题大米来自中央储备粮长沙直属库、湘潭直属库、常德直属库、益阳直属库以及湖南省粮食局直属的湖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等中央直属库和地方粮库。  这样的巧合,让不少人觉得“湖南问题大米”这回是撞枪口上了!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人们的意料。广州食药监局负责人最初表示,只公布数据,暂不便公布具体名单。  昨天下午,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一名陈姓科长又回应称,“有一些信息的公布不在我们这一级,所以我们还得请示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公布。”  与此同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大三女生陈晓岸,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昨天下午向广州市食药监局寄出信息公开申请函,要求公开镉含量超标的大米品牌、厂家、处置措施等相关信息。  直到昨天晚上,广州市食药监局才“挤牙膏”般地公布了涉事4家餐饮单位和处置措施,但还是没有公布镉超标大米的品牌和厂家。不过,我们注意到,其中一家涉事餐饮单位就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食堂。  难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学生陈晓岸会说这样一句话:“我深爱的广州,能给我一碗安心的米饭吗?”  今天中国之声记者张棉棉再度拨通了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助理的电话,这一次,面对记者有关有毒大米品牌的不断追问,这位负责人似乎只会说一句话:“如果说我们有进一步的情况会通报给大家”。  记者:我想问您一下这个后面没有品牌吗?咱没有检测过那些品牌是不合格的吗?负责人:我们现在如果有进一步的信息我们马上会通报给大家,谢谢您谢谢您支持我们。  记者:你刚才跟我说是在没有进一步的情况,是说咱们调查的本身就没有做这个调查,还是说您这边没有了解,我问别人就可以问到?  负责人:我是说,我如果有进一步的情况,会及时通报给大家,也谢谢媒体朋友们对我们的支持。  记者:咱们没有做过那些品牌不合格的调查吗?  负责人:我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我们昨天晚上已经把相关的情况给报了大家,我们有下一步,有进一步的情况我们会及时通报给大家,你看好吗?谢谢您。  广州市食药监局称,今年第一季度广州餐饮环节抽检情况中,米及米制品的镉含量抽检,是该局对部分餐饮单位进行的针对性抽检,抽样量较少、抽样范围较窄,只代表局部、个别的餐饮单位米和米制品抽检情况,不代表广州市整体情况。  那么,广州市食药监局在抽检中,真的难以查到镉超标大米的品牌和厂家吗?  多年从事政府相关法律事务工作的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的杨灿律师:  杨灿:餐饮企业它购买的确实是某一品牌的大米的话,那这个还没查到是某个品牌的,确实好象不太可能,你监管部门在查验的时候,肯定会对餐饮企业查的时候就会核实,你的大米来源自什么地方,你大米的品牌是什么,我认为如果是说餐饮企业购买的时候,购买的不是那种散米,品牌的大米就应该能够查清楚这个大米到底属于哪些品牌的。  面对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出的回应,当地很多市民都发出了无奈的一声叹息,站在超市的米柜前,一位姓周的市民脸上写满了愤怒与困惑。  市民:现在都不知道吃什么好,什么都有毒,今天本来是要来买米的,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广州市食品监督管理局也不公布什么品牌不能买,那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咱们起码要公布一下给牌子啊,好让我们知道哪些买哪些不能买。  在采访中,杨灿律师表示,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一定要及时公开,不能遮遮掩掩。  杨灿:越遮掩越容易引起老百姓的怀疑,越容易引起公众对于公正权、执法权等权利的信任度。我们可能对所有的米都会产生怀疑,如果你公开了,仅仅这几家的米是不合格的,那我不吃这几家就可以了。既然是对老百姓的权益保护,也是对合法商家的一个保护,实际上我认为也是对这个行业的保护。越遮掩越不利,不仅对政府不利,对老百姓不利,也是对这个行业的不利。  我们敦促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能够尽快公开涉事镉超标大米的品牌和厂家,不要让我们的米及米制品,像中国的乳制品一样,成为下一个失去信任的重灾区。
  • 污泥检验国标 新增14个分析项目填补国内空白
    4月29日日,记者从青岛水务集团获悉,为提高我国污泥检验水平,填补国内检测空白,日前住建部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检验方法》修订编撰工作交与青岛水务集团,修订工作目前已经启动,将于今年12月完成送审稿,2017年2月报批。  据介绍,2003年至2005年,青岛水务集团科技中心排水监测站起草组织编写了原国标,并主导实验验证,包括25个污泥检测项目和54个检测方法,填补了当时国内污泥检测方法的空白。该标准实施10年来,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置技术不断提升发展,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和污泥处置也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及规范,尤其是检测技术及检测设备日益提升及发展,对污泥检测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提高我国污泥检验水平,进一步填补国内检测空白,日前,国标修订工作已在排水监测站启动,并组建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山东省、青岛市主管部门,以及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具有国家级计量认证资质的排水监测站专家成员组。“新增项目都是国内污泥检测领域以前开展少或没有开展过的检测项目,缺少相应的原理、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步骤,同时需要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联合测定法、量热仪和元素测定等仪器,对污泥样品前处理要求很高,实验难度很大。 ”水监测站站长高燚告诉记者,修订工作还确定了污泥低位热值测定方法研究、标准样品制备研究和多环芳烃测定方法研究3个大的研究专题,都是国内检测领域的空白。
  • 12个!山东省2021年度拟建省重点实验室名单公布
    日前,山东省科技厅公示了2021年度拟建省重点实验室名单,依托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建的“山东省生物活性物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依托山东大学筹建的“山东省环境过程与健康危害重点实验室”等共计12个实验室入选。2021年度拟建省重点实验室名单公示表序号 省重点实验室名称 依托单位主管部门1山东省生物活性物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2山东省机器人跨平台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3山东省集成电路EDA 创新重点实验室济南概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济南市科技局4山东省航空动力热物理重点实验室青岛航空技术研究院、中科航星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5山东省无机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枣庄市科技局 6山东省淀粉生物基材料与绿色制造重点实验室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潍坊市科技局7山东省生物基材料助剂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吉青化工有限公司潍坊市科技局 8山东省海洋智能装备与海底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交大日照海洋智能装备研究院、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公司日照市科技局9山东省林果种质资源创新与精准育繁重点实验室山东大丰园农业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大学日照市科技局 10山东省硅单晶半导体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德州学院、山东有研艾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德州市科技局11山东省医疗健康纺织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欣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大学滨州市科技局12山东省环境过程与健康危害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山东大学
  • 205个!《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其中涉及储能领域相关标准制修订205个,未来将根据新型储能技术现状、产业应用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思路,逐步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目标到2023年制修订100项以上新型储能重点标准,加快制修订设计规范、安全规程、施工及验收等储能电站标准,开展储能电站安全标准、应急管理、消防等标准预研,尽快建立完善安全标准体系;跟踪储能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开展新型储能关键设备技术要求、检测标准制修订;根据新型储能与风电、光伏和火电等电源联合运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用户侧储能配置需要,开展多种新型储能产业链关键环节标准制修订;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初步形成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基本能够支撑新型储能行业商业化发展。到2025年,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可逆燃料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等领域形成较为完善的系列标准;加强与国内外标准化组织技术交流,着力打破产业发展瓶颈,规范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储能电站安全;加大国际标准化力度,深度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工作,支撑标准走出去。逐步构建适应技术创新趋势、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按照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逻辑,综合不同的功能要求、产品和技术类型、各子系统间的关联性,将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框架分为基础通用、规划设计、设备试验、施工验收、并网运行、检修监测、运行维护、安全应急八个方面。设备试验类标准涉及39个,主要对新型储能电站主要设备及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检测等进行规定,主要包括各种储能设备本体、管理系统、功率控制系统、监控系统等主要设备技术要求及储能系统、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要求,梯次利用电池及系统技术要求等方面标准。检测监测类标准涉及23个,主要对电力储能电站及主要设备检验、监测进行规定,包括型式试验、出厂检验、现场试验等检测试验方法和状态监测等标准。通知全文如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能源局(发展改革委),有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能源行业标准化管理机构、能源行业中央企业:现将《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2023年2月5日(此件公开发布)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为充分发挥标准在新型储能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构建适应技术创新趋势、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支撑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安全、规模化发展,制定本指南。一、基本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强化标准实施应用,统筹推进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持续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切实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安全、规模化发展。(二)基本原则。政府引领、市场配套。构建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调配套的二元标准体系。强化政府标准在基础通用、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等领域的引领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团体制定高技术、原创性标准,优化市场配套标准供给。强化安全、服务监管。加强新型储能电站安全相关标准研制,降低安全事故风险。加强储能电站安全稳定运行、风险预警、事故排查、事故处置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标准研制,强化各环节标准中安全要求,支撑新型储能电站全链条安全监管。国际接轨、协同发展。加强与全球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进新型储能国际标准制定。积极转化采用国际标准,确保新型储能技术和产品国际接轨。(三)建设目标。根据新型储能技术现状、产业应用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思路,逐步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2023年制修订100项以上新型储能重点标准,加快制修订设计规范、安全规程、施工及验收等储能电站标准,开展储能电站安全标准、应急管理、消防等标准预研,尽快建立完善安全标准体系;跟踪储能产业技术发展动态,开展新型储能关键设备技术要求、检测标准制修订;根据新型储能与风电、光伏和火电等电源联合运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用户侧储能配置需要,开展多种新型储能产业链关键环节标准制修订;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初步形成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基本能够支撑新型储能行业商业化发展。到2025年,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可逆燃料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等领域形成较为完善的系列标准;加强与国内外标准化组织技术交流,着力打破产业发展瓶颈,规范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储能电站安全;加大国际标准化力度,深度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工作,支撑标准走出去。逐步构建适应技术创新趋势、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二、标准体系(一)体系框架。按照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逻辑,综合不同的功能要求、产品和技术类型、各子系统间的关联性,将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框架分为基础通用、规划设计、设备试验、施工验收、并网运行、检修监测、运行维护、安全应急八个方面。 图1 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架构(二)体系内容。1. 基础通用。基础通用类标准主要对新型储能标准体系中的共性技术进行规定。其中,基础类主要涉及新型储能领域的术语、图形、符号、编码等方面标准;通用类主要根据不同的储能应用场景,提出涉及全局性的要求。2. 规划设计。规划设计类标准主要对新型储能电站规划研究、勘察设计、评估、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全过程技术管理以及对储能系统的建设条件、选型配置进行规定,从电站规划、电站勘察、系统集成、电站设计、电站节能与环保评估以及电站各专业及关键设备技术监督、运行指标评价、后评价、设备监造、项目管理以及技术经济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3. 设备试验。设备试验类标准主要对新型储能电站主要设备及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检测等进行规定,主要包括各种储能设备本体、管理系统、功率控制系统、监控系统等主要设备技术要求及储能系统、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要求,梯次利用电池及系统技术要求等方面标准。4. 施工验收。施工及验收类标准主要对新型储能电站工程施工、安装、验收进行规定,包括电站土建及各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启动验收、项目交接、施工质量评定等方面标准。5. 并网运行。并网运行类标准主要对新型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要求以及测试方法、运行控制进行规定,包括储能系统接入电网电能质量、功率控制、电网适应性、接入电网测试等技术要求。6. 检测监测。检测监测类标准主要对电力储能电站及主要设备检验、监测进行规定,包括型式试验、出厂检验、现场试验等检测试验方法和状态监测等标准。7. 运行维护。运行维护类标准主要对电力储能电站运行、维护检修进行规定。包括电站运行监视、运行操作、巡视检查、异常运行及故障处理等方面运行要求、设备及系统维护要求等方面要求。8. 安全应急。安全应急类标准主要对新型储能电站建设、运行阶段的安全等进行规定,提出电化学储能电站设备设施安全、操作安全、运行安全、专属安全设施配置和维护等方面技术要求以及储能电站应急管理方面相关要求,涵盖储能电站建设、运行、维护、检修、消防、试验等方面。三、组织实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推动构建以储能产业为主、相关产业协同的标准协调工作机制,确保新型储能标准体系“顶层设计科学、层次结构清晰、职责范围明确、合作协调顺畅”。建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制定和发布绿色通道,满足新型储能产业快速发展需求。鼓励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加强对政府颁布标准的配套,提升标准供给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双边或多边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标准化活动,参与标准法规制定和协调工作。紧密贴合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适时修订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指导新型储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国家能源局结合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完善行业标准化组织设置,结合新型储能与风电、光伏和火电等电源联合运行需要,研究建立新型储能技术多种应用场景、各产业链环节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积极推动标准在各类储能示范工程应用,营造新型储能行业发展良好政策环境。各有关方面要在财政资金、科技研发项目等方面加强对标准研制、试验验证和贯彻实施的支持。要加强标准宣贯和培训,引导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对标达标,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储能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附件:新型储能标准体系表.doc
  • 教育部批准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p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pp  根据我部开展2015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经高等学校申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军队院校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遴选和网上公示,现决定批准北京大学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00个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pp  有关高校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大力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支持鼓励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广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要进一步完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共享平台,优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体系,提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队伍教学和管理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和支持服务信息化水平。/pp  地方和军队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所属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激励和支持机制,积极组织所属高校学习借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优秀经验,充分开放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特别是优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全面提升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1fbd4e1e-0d87-449d-a0e0-46fec6e45a47.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2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17794cfb-d7e8-4dcc-bdbc-407bad70749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3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a678669d-d6d1-4e46-bdd5-ead33f0de17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4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3941abb1-bc25-4afa-b005-ee2ed349f28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5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c58fc7ea-d21b-4acb-99b3-c21bae5ad21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6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69f5777f-120c-48a6-a514-11658ad4caab.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7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2/insimg/ac844ba9-5ec3-470f-8622-a7b8c218ef75.jpg"//p
  • ZOLIX发布TIMART系列通用型条纹相机新品
    TIMART系列通用型条纹相机让条纹相机走进大众实验室,助力科研人员实现超快梦想! 条纹相机是一种同时具备高时间分辨(皮秒)与高空间分辨(微米)的瞬态光学过程测量仪器,既可直接用来测量超短光脉冲辐射的强度-时间-空间关联波形,也可以作为高时间分辨的图像记录设备和其它仪器,如显微镜、光谱仪等,构成联合诊断系统,实现超快空间-强度-时间分辨或能谱-强度-时间分辨的关联参数测量,是超快光化学、光物理、荧光过程、超短激光技术等领域研究的关键工具。TIMART系列条纹相机 是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面向普通科研市场全新研制成功的通用型条纹相机。该系列条纹相机采用先进的同步扫描条纹变像管,集成了数字化同步扫描模块和单次触发扫描模块,首次实现程控切换单次扫描和同步扫描功能,极大的降低了用户使用难度,拓宽了相机使用范围。配合卓立汉光的光谱测试系统,可实现200nm到850nm光谱范围高灵敏时域光谱测量。同步扫描模式最高可实现300MHz同步测量,单次扫描模式可实现1kHz重复触发,使得条纹相机真正实现了通用化,走进普通实验室! 主要特点: l 紫外至近红外光谱响应,2ps时间分辨;条纹管多种光阴极可选,覆盖UV-VIS-NIR 宽光谱范围,最高2ps 的时间分辨率以及50lp/mm 空间分辨率l 主流核心部件,品质保障条纹管模块,增强器模块及相机耦合读出模块均选用主流厂家成熟产品,实现优异性能的同时,保障了量产稳定性和一致性l 兼容两种工作模式:高性能同步扫描/单次低频扫描模块集于一身同步扫描模块与单次低频扫描模块程控切换,可实现单次发光现象到高重频(300MHz)发光现象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获取,提升了系统通用性l 优化系统配置,提供超高灵敏度可以提供双级联MCP增强器作为信号增强,提供103-105信号增益以改善弱信号探测灵敏度;采用科研级大面阵制冷型相机作为读出单元,16 bits 输出, 10000:1 动态范围;光纤面板耦合读出方式,相比镜头耦合读出系统提升超过20倍的耦合效率!l 专业软件控制界面一体化相机控制界面,可订制化集成ccd、光谱仪一体化控制,流程清晰,操作简单;专业条纹图像采集、增强显示与数据处理软件,帮助实现数据深度挖掘;l 本地化专业技术支持服务,免除后顾之忧无需苦等出口许可,超短交货期!专业售后支持,本地技术团队快速响应!可预约免费样机、样品测试!l 与光谱仪连用,提供完整时域光谱测试解决方案 条纹相机与光谱仪配合使用,可实现光谱、光强与时间信息同时测量,完整方案可快速实现从ps到s量级宽范围时间分辨光谱测试!条纹相机选型参数列表:系列号ST10 T40T40-HDR推荐型号ST10-1LST10-2LST10-1FST10-2FT40-1FT40-1F-HDR条纹管阴极有效狭缝长度8 mm8 mm35 mm30 mm光学狭缝长度12 mm12 mm35 mm35 mm光学狭缝宽度0~3 mm 手动可调10 um调节精度0~3 mm 手动可调10 um调节精度0~3 mm 手动可调20 um调节精度0~3 mm 手动可调20 um调节精度阴极类型S20(200-850 nm),BB(200-900 nm),S25(350-900 nm)荧光屏P20,P43(P46,P47更多可选)同步扫描(S)频率40-300MHZNANA 触发(T)频率单次或 10 kHz单次或 1 kHz单次或 1 kHz条纹管时间分辨率(典型值)=2 ps(400 fs最小)50 ps(10 ps最小)10 ps条纹管空间分辨率(典型值)50 lp/mm50 lp/mm20 lp/mm扫描时间轴范围0.5 ns-1/6 fs @同步扫描-三挡可选1ns-1ms@触发扫描 三挡可选1 ns-1ms@触发扫描 六挡可选1ns-1ms@触发扫描 六挡可选像增强器 -1: 25mm单MCP; -2: 25mm双MCP40mm单MCP40mm单MCP像增强器增益(P20)-1: ≤1.00E+04 -2: ≤3.00E+05≤1.00E+04≤1.00E+04读出相机耦合方式镜头耦合1:1 光纤面板1:1 光纤面板1:1 光纤面板阵面2048*20482048*20484096*40964096*4096像素6.5um*6.5um11um*11um9um*9um9um*9um探测面尺寸13.3*13.3mm22.5*22.5mm36.8*36.8mm36.8*36.8mm像素阱深=30000e-=70000e-60000e-60000e-动态范围30000:130000:115000:115000:1制冷方式风冷或水冷水冷水冷最低制冷温度0度@风冷,-10度@水冷 -20度 -20度帧速50fps18fps3fps 16bit3fps 16bit通讯方式USB3.0USB3.0+以太网灵敏度效率一般高 高高典型特点同步扫描+触发扫描高时间分辨较低耦合效率高性价比同步扫描+触发扫描高时间分辨高耦合效率高灵敏度高性价比超长狭缝高灵敏度触发扫描超长狭缝大动态范围高灵敏度触发扫描电磁屏蔽设计 通用型XSC系列条纹相机选型指南: S---高重频同步扫描 T---单次、低重频扫描 F---光纤面板耦合读出 L---镜头耦合读出 10,20,40---条纹管狭缝长度尺寸 -1/-2----单级或双级联MCP像增强 -HDR---高动态范围 光谱仪建议选型参数列表:光谱仪型号Omni-λ2002iOmni-λ3008iOmni-λ5008iOmni-λ7508i光谱仪焦距200mm320mm500mm750mm相对孔径F/3.5F/4.2F/6.5F/9.7光谱分辨率(1200l/mm)0.3nm0.1nm0.08nm0.05nm波长准确度+/-0.2nm+/-0.2nm+/-0.15nm+/-0.1nm倒线色散(1200l/mm)3.6nm/mm2.3nm/mm1.7nm/mm1.1nm/mm光栅尺寸50*50mm68*68mm68*68mm68*68mm光栅台双光栅三光栅三光栅三光栅与条纹相机耦合中继光路耦合光谱仪入口选项光纤及光纤接口,标准荧光样品室,镜头收集耦合等 典型应用实例:1: 金属丝电爆炸试验(不同气氛压力下) (西安交通大学1)2: 有机小分子ASE 寿命测试(华南理工大学DOI: 10.1002/adom.201900701,Adv. Optical Mater.)3:激光电离空气等离子体全光谱测量 4:荧光寿命测试—某钙钛矿PL时间分辨光谱测试 5: Cs4PbBr6 以及 CsPbBr3 钙钛矿材料的超快荧光组分寿命测试(2019年10月9日的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兰州大学 ) 主要应用方向: l 超快化学发光l 超快物理发光l 超快放电过程l 超快闪烁体发光l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荧光寿命,l 半导体材料时间分辨PL谱l 钙钛矿材料时间分辨PL谱l 瞬态吸收谱,时间分辨拉曼光谱测量l 光通讯,量子器件的响应测量l 自由电子激光,超短激光技术l 各种等离子体发光 l 汤姆逊散射,激光雷达l 。。。。。。创新点:" --集成了数字化同步扫描模块和单次触发扫描模块于一体,国际首次实现程控切换单次扫描和同步扫描功能,降低了用户使用难度,拓宽了相机使用范围,增强通用性; --采用制冷型光纤面板耦合相机读出,提升了耦合效率。"TIMART系列通用型条纹相机
  • 帕纳科在中国网络发布革命性新品Zetium 改变XRF传统看法
    p  继在Pittcon 2015上的新品发布之后,帕纳科在仪器信息网webinar平台上进行全新X射线荧光光谱仪——Zetium的网络发布。据悉,Zetium是帕纳科Axios系列光谱仪的传承产品,有望改变科学家对XRF分析技术的看法。/pp  借助SumXcore技术,Zetium测量平台同时将波长色散(WD)和能量色散(ED)整合进一台仪器 同时,Zetium还拥有一个可用于快速元素分布成像的微焦斑分析工具,以及一个水泥行业专用的创新THETA游离氧化钙通路。/pp  这种独特的技术组合不仅满足了XRF用户的传统需求,还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可能性,例如,可同时进行波长色散和能量色散XRF分析,一次操作即可获取同一个样品中的所有数据,相比分别进行波长色散和能量色散XRF分析,实验时间可节省一半。在一些特殊行业,例如水泥生产时对同一系统中游离氧化钙进行测量和评估时,Zetium比传统X射线荧光光谱的优势明显。重要的是,不论如何应用,Zetium在用户的流程优化、质量控制和研究工作中,被设计为树立分析能力,易用性和可持续性的新标准。/pp  为了方便用户选用Zetium,帕纳科特意打造出五款行业专用版——水泥、聚合物、石油、金属和矿产,以及一款旗舰版。每款都有四个增强性能包可选:速度和通量提高、性能增强、稳定性和运行时间提升、灵活性改进。/pp  ....../pp  如果您也对此款新品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或扫描二维码报名“帕纳科新品Zetium光谱仪网络发布会”。/ppim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150px " alt="" src="http://img1.17img.cn/17img/old/NewsImags/images/201549144658.png"//pp   报名地址:/ppa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41"http://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meetingInsidePage/1441/a/pp /p
  • 2021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发布,拟资助9个重大项目
    8月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十四五”第一批重大项目指南及申请注意事项。其中,2021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共发布12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9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 2021年工程与材料科学部12个重大项目指南如下:1、“基于能量耗散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强-韧性关联重构”重大项目指南2、“高频高效电机用新型非晶软磁材料”重大项目指南3、“第三代半导体中压电-电/光耦合新效应、材料与器件研究”重大项目指南4、“干热岩地热资源开采机理与方法”重大项目指南5、“瞬态折展变形机构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基础”重大项目指南6、“规模化多能协同存储与能质调控”重大项目指南7、“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性能强化”重大项目指南8、“重大基础设施服役安全智能诊断”重大项目指南9、“梯级水电枢纽群巨灾风险评估与防控”重大项目指南10、“城市污水资源化与安全利用”重大项目指南11、“极地环境载荷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的耦合特性”重大项目指南12、“内禀功能耦合MA2Z4材料”重大项目指南12个重大项目指南关键内容如下:“基于能量耗散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强-韧性关联重构”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构型化复合面临的强韧化机理不清、设计调控难等瓶颈问题,研究能量耗散及变形非局域化的新原理和新技术,阐明复合构型的能量耗散机理,提出力学性能和使役行为的能量学判据,建立复合构型跨尺度设计准则,突破强-韧性倒置关系并实现关联重构,为制备高强韧金属基复合材料奠定理论基础。二、研究内容(一)金属基复合材料强-韧性关联的能耗机理。研究复合结构基元和界面的能量耗散行为,探究能耗方式对变形、断裂等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揭示复合构型能量耗散的新机理,构建“复合构型-能量耗散-力学性能”的构效关系。(二)构型化金属基复合材料跨尺度设计原理。构建能量守恒与构型化复合相结合的跨尺度力学拟实模型,研究复合构型对能量-应力-应变的分配规律和影响机制,提出相对应的能量学判据,指导高强韧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反向设计。(三)金属基复合材料构型化复合制备技术。发展跨尺度、精准调控复合构型的制备新技术,研究多相多尺度复合结构基元之间的限域作用规律,揭示复合构型和界面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实现高强韧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基于能量耗散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强-韧性关联重构”,申请代码1选择E0105。(二)咨询电话:010-62327144。 “高频高效电机用新型非晶软磁材料”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以高频高效电机铁芯为应用导向,研发出兼具高非晶形成能力、高饱和磁感强度和低磁致伸缩系数的新一代软磁非晶合金材料,形成软磁非晶材料高效研发的新技术,获得非晶铁芯低成本加工成型新工艺,突破非晶铁芯制造难题,为高频高效非晶电机在高端装备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二、研究内容(一)软磁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及其性能调控规律。研究软磁非晶合金形成过程中熔体结构的演化规律,揭示软磁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探明软磁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磁性能、力学性能的关联性及其调控规律。(二)新型高性能软磁非晶合金的高效开发技术。建立软磁非晶合金的高效制备和集成化性能表征的新方法,获得兼具高非晶形成能力、高饱和磁感强度(1.8T以上)和低磁致伸缩系数的新一代软磁非晶合金。(三)新型软磁非晶合金的加工性能优化。探明非晶铁芯加工过程中结构和力学性能的演化规律,发展非晶合金塑性调控的新方法,探索软磁非晶铁芯塑性加工的新工艺,实现非晶铁芯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加工。(四)基于新型软磁非晶合金的高频高效电机开发。发展高速非晶电机的损耗精细计算、分离理论及效率准确测试的方法和关键技术,优化非晶铁芯和高频高效非晶电机的结构,研制新一代高频高效非晶电机示范性样机。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高频高效电机用非晶软磁材料基础问题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106。(二)咨询电话:010-62327144。 “第三代半导体中压电-电/光耦合新效应、材料与器件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一、科学目标针对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中压电极化制约大功率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性能的瓶颈问题,研究压电-电/光多场耦合新效应,建立三维精准局域应力调控的新方法,为实现大功率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变革性突破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二、研究内容(一)压电-电/光耦合新效应。研究第三代半导体异质结处载流子的产生、分离、弛豫、复合的超快过程及其与压电-电/光多场耦合的关联,从原子层面揭示压电-电/光多场耦合新效应,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精准构筑、应力固化与性能调控。精准构筑低维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揭示材料组分、微结构、缺陷行为与压电-电/光特性的内在关联;研究第三代半导体中应力固化的新机制,发展原子级三维应力调控和外延应力固化的新方法。(三)压电-电耦合增强的大功率晶体管的研制与应用。研究第三代半导体压电-电耦合器件新设计方法,发展压电异质结生长、器件构筑和应力调控等关键技术;面向雷达、通讯领域的需求,研制突破当前功率瓶颈的大功率晶体管。(四)压电-光耦合调制的发光二极管的研制与应用。研究第三代半导体大失配外延引入的压电场对光电器件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开拓压电-光耦合大幅提高光电转换量子效率的新方案,开发高能效的发光二极管,推动照明领域的节能减排。三、申请要求(一) 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第三代半导体中压电-电/光耦合新效应、材料与器件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E0207。(二) 咨询电话:010-62328234。“干热岩地热资源开采机理与方法”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干热岩地热开采面临的钻井完井难、压裂造缝难、流动取热难等瓶颈问题,研究高效建井、造储与采热的新原理与新技术,揭示高温储层动态力学响应机制及缝网连通机理,阐明注采井干扰下地应力场演化规律,建立多场时空演化下强化取热与调控方法,为形成干热岩地热高效开发技术奠定理论基础。二、研究内容(一)高温储层岩体物理力学变化规律与表征方法。研究高温下干热岩天然裂缝形态、渗透率等物理、力学特性的演变规律;建立非连续性岩体孔隙/裂隙精细化表征方法和本构表征模型。(二)高温岩石动态损伤机理与高效破碎方法。研究高温环境钻头在轴-扭耦合冲击下的力学动态响应特征,及其与干热岩的作用机理;评价高温岩石的可钻性,并建立高温固井和提高井眼清洁度新方法。(三)高温岩体复杂缝网造储理论与技术。研究高温岩体地应力场、温度场重构特征,揭示天然裂缝对人工裂缝扩展干扰的作用机制,阐明多场耦合作用下缝网起裂、演化、渗流的影响规律,形成干热岩压裂造储理论与方法。(四)复杂缝网内取热工质渗流与传热规律。研究不同工质在干热岩储层缝网内的渗流特征、传质传热规律、水化/溶蚀反应特征,及其对缝网渗流场的影响规律,厘清注入流体参数对采出流体温度-压力-相态等的作用机制。(五)开采过程多场时空演变规律与流动调控方法。进行地质建模,构建宏观尺度的数字化“透明”干热岩体,研究多场耦合下地应力场、缝网形态、渗流场、温度场等时空演变规律,建立取热效率和干热岩开采寿命预测模型。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干热岩地热资源开采机理与方法”,申请代码1选择E0401。(二)咨询电话:010-62327136。“瞬态折展变形机构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基础”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瞬态折展变形机构创成、机构-结构协同变形、与服役环境强耦合等理论问题,研究瞬态机构创成新原理与机构-结构多构态协同变形新机制,揭示机构-结构-环境交互作用机理,突破瞬态折展变形机构与服役环境融合设计及验证的新技术,构建瞬态机构-变形结构-环境融合的机构学理论与技术新体系。二、研究内容(一)瞬态可重复折展变形机构创成原理。研究多构态折展变形机构创成原理及构态间重复变换与锁定机制,阐明机构瞬态响应效应与损伤失效机理,发展瞬态机构高效驱动与“型-性-度”一体化设计方法。(二)机构-结构刚柔复合系统连续光滑协同变形机制。建立变形结构宏-细-微多尺度力学模型,揭示机构多构态运动与结构大变形全域协调机理,发展连续光滑大变形与承载功能一体化的机构-结构复合系统设计新理论与方法。(三)瞬态机构-结构复合系统与多场环境耦合作用机理。研究力-热-噪等多场环境下瞬态机构-结构复合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揭示瞬态机构-变形结构-复杂环境耦合作用机理,阐明瞬态系统驱动模式与瞬变流场的力-热-噪-变形相互适应机制。(四)瞬态折展变形机构与服役环境融合设计及验证方法。研究瞬态机构-变形结构-复杂环境融合设计新方法,发展极端环境下瞬态折展变形机构服役性能评价方法与模拟试验测试新技术,对机构服役性能进行预示、反演和验证。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瞬态折展变形机构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基础”,申请代码1选择E0501。(二)咨询电话:010-62327084。“规模化多能协同存储与能质调控”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规模化多能存储面临储电安全管控、储热传递强化与调控、电制燃料热-电协同等瓶颈问题,研究基于热物理/热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及电-燃料转化储能的多能协同存储新原理与新技术,揭示电/热/化学多能协同转换存储与能质调控机制,构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多能协同存储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二、研究内容(一)大容量电能存储与安全管控。研究大容量电能存储中储能电池多参数耦合在线状态诊断、故障预警及安全管控,发展化学电池本质安全理论和再生修复新技术,探索规模化电能物理转换与协同存储新方法。 (二)高功率密度热物理储能。研究高功率密度热物理储能的传热传质强化与智能管控,建立储热材料-装置的多相多尺度传热传质耦合模型,发展高导热储热材料及规模化高功率密度储热装置的热设计新方法。(三)高能量/功率密度热化学储能。研究高能量/功率密度热化学储能及能质调控新原理,揭示热化学储热材料传热传质强化与活性维持机理,提出规模化高密度热化学储能能质传输与化学反应耦合协同强化新方法。(四)高效率/能量密度电化学燃料储能。研究规模化电化学燃料储能的“可再生能源-电能-热能-燃料”有序对口转化,揭示电化学-热物理耦合转换过程中热/质/电/离子传递规律,形成热-电协同制取化学燃料的新技术。(五)规模化多能协同存储与能质调控。研究规模化多能协同存储的能量传递、存储及调控,构建 “源-储-荷”耦合匹配的多能协同存储与能质调控新理论,形成基于电网/热网/气网融合的多能协同存储和输配新方案。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规模化多能协同存储与能质调控”,申请代码1选择E0607。(二)咨询电话:010-62327131“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性能强化”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的强绝缘、高可靠、长寿命的瓶颈技术问题,从解耦电荷、电场与微观结构/宏观界面之间的多尺度复杂关联着手,研究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电荷输运抑制,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电场调控,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耐电寿命提升,为解决高压电缆国家重大需求提供理论支撑。二、研究内容(一)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电荷输运抑制理论与方法。研究聚烯烃绝缘多级结构和杂质(缺陷)对电荷输运的影响机制及其调控。(二)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交流电场调控理论和方法。研究聚烯烃交流绝缘的宏观/介观界面设计、交流电场-热场耦合机制与设计、交流电场调控理论与方法。(三)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直流电场调控理论和方法。研究聚烯烃直流绝缘的宏观/介观界面设计、直流电场-空间电荷-热场耦合机制与设计、电场-空间电荷调控理论与方法。(四)高压电缆聚烯烃交流绝缘耐电寿命提升。研究聚烯烃电缆绝缘状态原位表征识别、多级结构与界面协同减缓聚烯烃绝缘交流电老化机制、聚烯烃交流绝缘剩余寿命理论。(五)高压电缆聚烯烃直流绝缘耐电寿命提升。研究聚烯烃绝缘直流电热老化机制、空间电荷和热场调控协同减缓聚烯烃绝缘直流电老化机制、聚烯烃直流绝缘剩余寿命理论。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高压电缆聚烯烃绝缘性能强化”,申请代码1选择E0702。(二)电话:010-6232830。“重大基础设施服役安全智能诊断”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服役性态感知识别不完备、安全风险预警不及时、性能演化和寿命预测不精准等瓶颈问题,研究重大基础设施结构服役安全智能诊断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结构服役性态多元感知与智能识别、服役性能多维评价和时变演化预测等基础科学问题,为构建重大基础设施服役安全智能诊断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二、研究内容(一)重大基础设施结构服役安全智能诊断多维表征性态指标及其体系。利用深度学习等智能方法,解析结构服役性能与性态指标的偶联机理,确定智能诊断服役性能关键表征性态指标,建立材料-构件-连接-结构的服役性能多维表征性态指标及其体系。(二)重大基础设施结构服役性态多元感知与智能识别。研究服役性态多元智能感知新技术,建立数字信号诊断信息的高效提取理论和识别方法;研究缺陷损伤识别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挖掘关键识别特征,提出典型缺陷损伤的智能识别方法。(三)重大基础设施结构服役性能智能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数据-物理耦合驱动的结构服役性能与多维表征性态指标映射机理的解析方法,建立基于关键表征指标体系的结构服役性能智能评价理论,提出结构服役安全高效智能量化评价方法。(四)重大基础设施结构服役性能演化机理与寿命预测方法。解析和挖掘结构服役性能与关键表征性态指标的全寿期时变演化机理,考虑可靠度水准、荷载与作用、服役环境、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特征,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结构服役寿命预测方法。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重大基础设施服役安全智能诊断”,申请代码1选择E0806。(二)咨询电话:010-62328359“梯级水电枢纽群巨灾风险评估与防控”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梯级水电枢纽群区域地震活跃、地质灾害高发、高水头大流量、地震-地质-洪水灾害连锁效应等特点,探明极端荷载发生与作用的时空特性,建立溃坝及洪水演进数值模拟方法,揭示枢纽群灾害链形成和演化机制,提出枢纽群巨灾风险评估与防控理论,为梯级水电枢纽群安全保障提供科学支撑。二、研究内容(一)区域尺度巨灾因子识别与表征。研究强震、巨型滑坡、特大洪水等极端自然灾害事件的数值仿真方法,揭示极端荷载时空分布特性,建立区域尺度的巨灾因子识别方法,提出潜在灾害源表征指标体系。(二)水电枢纽系统的潜在失效模式与灾变机理。研究极端荷载作用机制,揭示枢纽系统的功能失效机制、潜在破坏模式与灾变机理,提出水电枢纽系统的溃坝致灾判别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三)梯级水电枢纽群灾害链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梯级水电枢纽群超标洪水的演进过程,灾害形成机制与链式放大效应,建立枢纽群灾害链数值模拟方法,揭示灾害链演化机制,建立梯级水电枢纽群灾害链形成条件判别的指标体系。(四)巨灾风险评估与减灾方法。研究梯级水电枢纽群的巨灾损失估算模型,建立巨灾风险分析方法与安全管理原则,提出梯级水电枢纽群巨灾风险评估与防控方法。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梯级水电枢纽群巨灾风险评估与防控”,申请代码1选择E0906。(二)咨询电话:010-62328362。“城市污水资源化与安全利用”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城市污水资源化过程中由病原微生物、有毒化学品残留导致的生态健康风险、由水质复杂而导致的高能耗高药耗等瓶颈问题,研究水质安全与减碳降耗的污水再生新原理和新技术,突破关键污染物定向转化与无害化新方法,构建适应我国污水特征和资源化需求的污水再生与安全利用理论和技术体系。二、研究内容(一)污水资源化关键毒害因子识别与风险评估。研究污水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潜在系统风险,建立水中关键风险物质高通量筛查及快速检测新技术,发展基于不同污水再生利用途径和暴露终点的生态健康风险评估新方法。(二)污水中病原微生物健康风险控制理论和技术。研究污水再生与利用过程中病原微生物与消杀副产物的作用关系,阐明病原微生物及消毒副产物的协同转化与调控机制,发展保障污水资源化生物与化学安全的新理论、新技术。(三)污水中有毒化学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无害化机制。研究城市污水资源化过程中关键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及毒性变化规律,突破污水中微量有毒化学污染物的高效削减新原理,发展高风险污染物的解毒减害理论与技术。(四)污水碳氮磷协同转化新技术原理。研究水质风险防控与高值资源回收过程,阐明污水中物质转化、能量代谢机制,突破污染物定向回收新技术,建立集资源绿色回收与安全利用为一体的污水资源化原理方法体系。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城市污水资源化与安全利用”,申请代码1选择E1002。(二)咨询电话:010-62327092“极地环境载荷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的耦合特性”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海冰力学行为的跨尺度递进关系、冰与波流的动态耦合机理、冰与结构物的能量互馈机制等科学问题及相关联的水面重型破冰船和水下战略航行体破冰能力预报技术问题,研究极地环境载荷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的耦合特性,提出水面和水下两大重要装备破冰能力精确预报新方法,构建我国极地装备研发设计的关键理论和核心技术。二、研究内容(一)海冰力学行为的跨尺度演变规律。主要研究海冰在晶体、亚米、工程等不同尺度上的力学行为、揭示海冰力学行为随尺度的变化规律与内在机制、建立能够解释海冰力学行为的多尺度分析理论和协调尺度差异的本构关系。(二)极区风、浪、流与海冰相互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冰水混合区浪流传播的能量衰减理论、冰水混合区多冰块动态耦合机理、风浪流作用下的海冰破碎与漂移堆积机制。(三) 结构与海冰的相互作用与能量互馈机制。主要研究海冰分布及海冰与结构碰撞过程的随机性表征、结构与海冰之间的能量互馈机制、海冰破坏演化规律的建模与重构。(四)重型破冰船破冰能力预报方法。主要研究重型破冰船艏向、艉向、旋回三种破冰模式下冰-水-船-桨相互作用的破冰过程与碎冰运动、破冰载荷与船体结构响应特性、破冰能力预报方法。(五)水下航行体垂直破冰能力预报方法。主要研究水下航行体准静态向上和高速向上两种破冰场景下的近冰面效应与航行特性、垂直破冰载荷与航行体结构响应特性、垂直破冰能力预报方法。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极地环境载荷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的耦合特性”,申请代码1选择E11。(二)咨询电话:010-62327137。“内禀功能耦合MA2Z4材料”重大项目指南一、科学目标针对传统材料中一些独特但矛盾的功能特性难以耦合或耦合效应弱的重大难题,建立内禀功能耦合MA2Z4材料的设计原理,发展制备理论和方法,革新材料创制范式,揭示功能结构单元耦合诱导的新物性和新效应,并开发新应用,为电子信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二、研究内容(一)MA2Z4材料的设计与性能预测。高通量计算与预测MA2Z4材料及其电学、磁学、光学、声学和超导等基本物性,阐明其功能单元耦合对MA2Z4物理性质的调控规律,实现内禀功能耦合特性目标导向的MA2Z4材料设计。(二)MA2Z4材料的制备理论与方法。开展MA2Z4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生长机制研究,阐明其功能单元的结构特征,研究其生长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建立MA2Z4材料的制备理论和方法,实现高质量材料的控制制备。(三)MA2Z4材料的物理性质与新效应。开展MA2Z4材料中磁性、超导、拓扑等性质的实验研究,阐明MA2Z4材料中多种内禀功能物态的耦合机制,并揭示多种内禀功能物态强耦合下MA2Z4材料中的新物性与新效应。(四)MA2Z4材料在新原理器件与新能源中的应用探索。 针对MA2Z4材料的独特性能,研究新原理器件的构建和新能源的高效转化,阐明内禀功能耦合MA2Z4材料在电子信息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优势。三、申请要求(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内禀功能耦合MA2Z4材料”,申请代码1选择E13。(二)咨询电话:010-62327138。
  • 标准建设再进一步 《拉曼光谱仪通用规范》拟立项
    p  对于仪器方法的推广来说,标准显得格外重要。标准先行,不仅可以促进应用市场的拓展,还可以引导产品技术的发展。对拉曼光谱而言,相关标准的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仪器的推广应用,不过现在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观,相关的标准制定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pp  2018年4月15日,由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起草的《便携式拉曼光谱快速检测仪校准规范》JJF (闽) 1085-2018正式批准发布,2018年6月15日起实施,本规范为首次制定。其归口单位为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起草单位为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厦门市普识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加起草。/pp  2018年7月26日,国家标准委发文征求意见,拟立项685个国家标准项目中,《拉曼光谱仪通用规范》在列。/pp  国家标准计划《拉曼光谱仪通用规范》由TC124(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TC124SC6(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仪器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要起草单位为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厦门普识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pp  本标准项目周期12个月,申报日期2018年1月9日,公示开始日期2018年7月26日,公示截止日期2018年8月10日,国际标准分类号为71.040.10/p
  • 重磅!11大领域148个热点和新兴前沿发布!有你的研究方向吗?
    div class="rich_media_content " id="js_content" style="visibility: visible "p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p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向全球发布了《2020研究前沿》报告。/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 /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报告基于2014年-2019年的论文数据,遴选展示了在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数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等11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中,较为活跃或发展迅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38个新兴前沿,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 /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5px background-color: rgb(0, 122, 170) color: rgb(255, 255, 255) "1. 农业科学、植物学和动物学/span/stron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传染病、植物生理、作物科学、药用植物、动物营养六个子领域。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热点前沿数量最多,有3个,分别是粮食加工方法、果蔬干燥加工和食品智能包装研究。/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d48fb8e4-d08f-425b-8fb9-1f32958ac1c7.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259.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259.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注:紫色为重点热点前沿(下同)/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该领域中,“可降解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学调控技术及机制研究”为新兴前沿。/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ecad3f9f-91b3-43c4-b966-493d663a0698.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09.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09.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5px background-color: rgb(0, 122, 170) color: rgb(255, 255, 255) "2. 生态与环境科学/span/stron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两个子领域。生态科学子领域热点前沿涉及物种入侵、森林生态及生态模型方向;环境科学子领域热点前沿涉及污水处理的原理和技术、大气污染、环境污染物的环境特征与风险研究。/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58780b0f-d59e-4445-bf28-01be2a581877.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17.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17.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该领域中,“生物柴油中混合组分和添加剂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为新兴前沿。/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983f4328-f3d4-4098-908c-7e25ff016d16.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22.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22.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5px background-color: rgb(0, 122, 170) color: rgb(255, 255, 255) "3. 地球科学/span/stron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地质学、海洋科学、气候变化三个子领域。其中,7个TOP10热点前沿属于地质学相关研究,包括流体注入引发的地震活动研究、利用好奇号开展盖尔陨石坑的岩石矿物学研究等。/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bc169e8f-71b4-4ceb-bee9-f03926eddb50.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26.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26.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该领域中,“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预测模型研究”为新兴前沿。/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5px background-color: rgb(0, 122, 170) color: rgb(255, 255, 255) "4. 临床医学/span/stron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肿瘤免疫与靶向治疗、新型靶向药物治疗常见慢性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医学人工智能、生物类似药规范使用、器官移植等领域。/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628b434-9400-4450-a65e-8df116f9800a.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33.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33.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该领域中,共有14个新兴前沿,主要涉及肿瘤防治、肠道微生物与疾病关系、口服多肽药物治疗糖尿病、乙肝阳性供体器官移植管理四大领域。/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1f9fcbfb-538a-451b-a662-aff9a966ab7e.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36.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36.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5px background-color: rgb(0, 122, 170) color: rgb(255, 255, 255) "5. 生物科学/span/stron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疾病、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疾病、耐药菌、抑郁症、肿瘤相关基础研究、蛋白质靶向降解、碳酸酐酶抑制剂等方向。/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1a86cee-a7a4-4ff6-ad27-237db74370bb.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48.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48.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该领域中,共有9个新兴前沿,主要研究主题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相关基础研究、肠道微生物、抑郁症、基因编辑技术等相关研究。/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b48a792b-5df0-472e-b10b-d709a2fdbb74.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53.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53.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5px background-color: rgb(0, 122, 170) color: rgb(255, 255, 255) "6. 化学与材料科学/span/stron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有机合成、光学材料、气体分离和纯化、储能材料、电池材料、二维材料等方向。/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e65a6809-919a-40ea-bf5d-eec14cd354ef.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58.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358.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该领域中,共有6个新兴前沿,主要涉及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电池、纳米生物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化学工艺和废水处理等领域。/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9390c296-bac9-4739-9165-6107db3f6df0.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05.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05.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5px background-color: rgb(0, 122, 170) color: rgb(255, 255, 255) "7. 物理学/span/stron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量子物理、理论物理、光学等领域。/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2976da8c-01f0-45f8-9c06-1c4534db11f1.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11.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11.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该领域中,共有2个新兴前沿,一项聚焦理论物理研究,即“Gauss-Bonnet引力下的黑洞自发标量研究”,一项聚焦凝聚态物理研究,即“二维范德瓦尔斯异质结的莫尔超晶格研究”。/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091f95cf-8e5d-457c-ae83-8c52b3bdb714.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15.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15.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5px background-color: rgb(0, 122, 170) color: rgb(255, 255, 255) "8. 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span/stron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围绕“一黑两暗三起源”重大科学问题展开。其中,4个热点前沿涉及引力波观测与理论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黑洞和中子星性质研究。/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该领域中,“弦论‘沼泽地’猜想与宇宙学”为新兴前沿。/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ff667924-16a7-4e72-a32e-9523d8a00c91.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20.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20.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5px background-color: rgb(0, 122, 170) color: rgb(255, 255, 255) "9. 数学/span/stron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样本均数最优估计方法、神经网络中的奇异态研究、偏微分方程性质及求解研究、多层贝叶斯建模、高维模型性质及应用研究、概率布尔网络的优化控制研究、变分不等式问题、不动点问题的迭代算法等领域。/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f0978fdb-7fdb-4191-a47c-42ba0d496e3b.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26.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26.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5px background-color: rgb(0, 122, 170) color: rgb(255, 255, 255) "10. 信息科学/span/stron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op10热点前沿主要分布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移动边缘计算、无人机通信、图像处理、长距离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配等方向。/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13872c0a-7e74-4435-bbb8-69fc61125f0a.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43.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43.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 style="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5px background-color: rgb(0, 122, 170) color: rgb(255, 255, 255) "11. 经济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span/stron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Top10热点前沿中,有4 个热点前沿与数字经济和智能化社会相关,有3个热点前沿与资源和环境问题相关,有1个热点前沿与心理学问题相关。/span/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1/uepic/728cc2f0-2f3d-4d3c-8035-c26a3ebcf099.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48.jpg" alt="微信图片_20201117113448.jpg"//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br//sectionsection style="padding-left: 1em padding-right: 1em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该领域中,共有3个新兴前沿,分别为“区域可再生能源与经济发展”、“养育方式和短期/长期社会化结果”和“人工智能对区块链智慧合约的推动在供应链管理和智慧城市中的应用”。/span/section/div
  • 科技部发布973计划152个2019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 44个优秀
    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科技部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4年立项的1个项目、2015年立项的151个项目的结题验收。  项目验收结果显示:  1.“光合作用分子机制与作物高光效品种选育”等152个项目自立项实施以来,总体执行情况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予以通过验收。其中,“作物-固氮根瘤菌特异与广谱共生的分子机理与设计”等44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大功率屏蔽式核主泵自主化形性协同制造原理”等108个项目验收结果为良好。  2.“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区域特征、环境风险与控制原理研究”等152个项目财务验收结果为通过财务验收。对于课题结余资金的处理,科技部将按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  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9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第一承担单位项目依托部门项目验收结果财务验收结果973计划农业科学等9个领域2014CB744400基于空间微生物变异规律探索重要感染疾病防控新策略研究方向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良好通过2015CB05720020/14nm集成电路晶圆级三维集成制造的基础研究朱文辉中南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057300大功率屏蔽式核主泵自主化形性协同制造原理雷明凯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057400航空发动机运行安全基础研究陈雪峰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057500压电精密驱动功能部件的基础研究裘进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通过2015CB057600高压氢系统大型承载件设计制造的基础研究郑津洋浙江大学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057700特大跨桥梁安全性设计与评定的基础理论研究张建仁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057800高水压越江海长大盾构隧道工程安全的基础研究袁大军北京交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057900强震区重大岩石地下工程地震灾变机理与抗震设计理论盛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5CB058000燃(油)气爆炸灾害安全性基础研究方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058100TBM安全高效掘进全过程信息化智能控制与支撑软件基础研究李建斌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059900玻璃微纳阵列高效超精密模压制造基础研究周天丰北京理工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良好通过2015CB060000大跨桥梁持续环境荷载的时变效应与服役性能评估伊廷华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060100道路沥青混合料全天候服役的损伤机理罗蓉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部、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060200复杂采空区大规模坍塌的灾害孕育机理研究周子龙中南大学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150100光合作用分子机制与作物高光效品种选育张立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5CB150200油菜高产油量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王汉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良好通过2015CB150300牛羊重要寄生虫致病机制的分子基础朱兴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良好通过2015CB150400作物高产高效群体与关键生态因子的匹配及其调控张福锁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150500作物高产高效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及其调控沈其荣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150600微生物群体感应通讯系统与病害防控基础研究张炼辉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150700可控水体中华鲟养殖关键生物学问题研究常剑波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水利部良好通过2015CB150800人工草地生产力形成机理与调控途径梁正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158200稻田自然生物膜养分转化功能与调控机制吴永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158300作物-固氮根瘤菌特异与广谱共生的分子机理与设计王二涛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5CB250900陆相致密油高效开发基础研究姜汉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251000高压直流短路电流开断机理及其应用基础荣命哲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251100新型高性能二次电池的基础研究吴锋北京理工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通过2015CB251200海洋深水油气安全高效钻完井基础研究孙宝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251300大规模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基础研究秦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251400典型化工冶金过程节能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张锁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5CB251500燃煤发电系统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基础研究杨勇平华北电力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251600我国西北煤炭开采中的水资源保护基础理论研究张东升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258400高比能锂硫二次电池界面问题的基础研究谢佳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258500致密储层压裂诱发微地震的发震机理与波传播规律王一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351700视觉认知的脑工作机理及高级脑机交互关键技术研究龚怡宏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351800基于视觉特性的视频编码理论与方法研究高文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351900可延展柔性无机光子/电子集成器件的基础研究冯雪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352000纳米分辨快速光学成像机理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刘旭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352100超灵敏微纳生物化学传感器集成自治系统基础研究夏善红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352200基于开源生态的网构化软件开发原理和方法金芝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352300面向城市管理的三元空间大数据计算理论与方法朱文武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352400城市大数据三元空间协同计算理论与方法过敏意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352500城市大数据的计算理论和方法陈宝权山东大学教育部、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358600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检测应用基础研究邹贵付苏州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358700大数据群体计算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李国良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358800移动应用恶意行为检测控制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杨珉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5CB452600中国西南特提斯典型复合成矿系统及其深部驱动机制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育部、自然资源部优秀通过2015CB452700典型山地水土要素时空耦合特征、效应及其调控邓伟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452800登陆台风精细结构的观测、预报与影响评估端义宏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优秀通过2015CB452900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物质输入对海湾生态环境影响机理与调控原理黄小平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453000中国北方巨型砂岩铀成矿带陆相盆地沉积环境与大规模成矿作用金若时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自然资源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5CB453100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区域特征、环境风险与控制原理研究郑明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5CB453200热带和中高纬季节内振荡的动力机理及延伸期预报方法研究李天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453300近海环境变化对渔业种群补充过程的影响及其资源效应金显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良好通过2015CB458900富营养化湖泊中POPs在底栖-浮游耦合食物网中的传递行为和机制刘永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459000新型持久性有机物在电子废弃物污染源及周边区域的迁移转化与修复控制王莹莹南开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5CB553400大气细颗粒物引发呼吸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干预研究蒋澄宇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良好通过2015CB553500精神活性物质成瘾记忆的形成和消除马兰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5CB553600中国人代谢综合征的分子营养机制及干预研究宁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553700炎-癌生物信号交互调控癌进展及阻抑治疗分子机制陈志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优秀通过2015CB553800炎-癌信号互作在肿瘤发展和肿瘤干预中作用的研究韩家淮厦门大学教育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良好通过2015CB553900恶性肿瘤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研究詹启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优秀通过2015CB554000结直肠癌和肝细胞癌的癌前病变和侵袭的早期分子事件研究曹广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良好通过2015CB554100异种肝脏移植免疫耐受机制及诱导窦科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良好通过2015CB554200重要病原细菌关键生物学特性适应性进化机制的研究朱宝利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554300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逃逸与免疫病理研究钟劲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554400基于病证结合的气血相关理论研究刘建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良好通过2015CB554500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吴焕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通过2015CB559100多囊卵巢综合征关键基因调控网络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师咏勇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559200模型驱动的奖赏记忆相关脑区的功能整合研究李健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654600高储能密度无机电介质材料的关键问题南策文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654700高性能轮胎橡胶材料制备科学与关键技术刘力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654800高速、重载轮轨系统金属材料与服役安全基础研究何华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良好通过2015CB654900新型多铁材料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原子尺度观测与表征王鹏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655000高效率、低成本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彭俊彪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655100严酷环境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长寿命的基础研究缪昌文东南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655200非烧蚀防隔热一体化轻质热防护材料及其演变规律张大海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良好通过2015CB655300面向应用的高性能水处理膜设计与制备汪勇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5CB659300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热传导的机理及调控朱嘉南京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659400硅基微结构材料的中红外非线性光学效应及中红外探测的研究刘晓平南京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755400活细胞的太赫兹波无标记检测技术基础研究府伟灵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良好通过2015CB755500脑胶质瘤精准诊疗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郑海荣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5CB755600灵长类神经回路精细结构成像的新方法和新工具曾绍群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755700生物固氮及相关抗逆模块的人工设计与系统优化林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良好通过2015CB755800飞机结冰致灾与防护关键基础问题研究桂业伟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755900超深渊生物群落及其与关键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刘峰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自然资源部优秀通过2015CB759500大脑皮层微尺度信息传入活动图的绘制谌小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5CB759600高压大容量碳化硅IGBT电力电子器件若干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张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856000非结构数据的统计学习:数学基础及算法鄂维南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856100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郑永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856200表观遗传信息建立与解读的分子基础朱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5CB856300靶向线粒体代谢的分子探测与过程调控郭子建南京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856400睡眠脑功能及其机制研究陆林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856500分子基功能碳材料新型拓扑结构的基础与前沿研究JaySiegel天津大学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856600基于惰性体系的新一代化学转化施章杰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856700北京谱仪IIItau-粲物理实验研究沈肖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5CB856800非晶体系的热力学、动力学微观特征和时空关联性基本物理问题研究汪卫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5CB856900高压缩重子物质的物理实验研究许怒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857000暗能量观测:基于大规模红移巡天精确测量宇宙膨胀历史和结构增长速率杨小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857100110米大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关键技术研究王娜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859700基于逆康普顿散射的高增益超快x光源若干前沿问题研究向导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859800新抗病毒基因的作用机理与病毒拮抗机制的研究杨海涛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蛋白质研究等6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5CB910100真核生物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颜宁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910200植物细胞表面受体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周俭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5CB910300基于蛋白质调控网络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汤超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910400代谢应激和肿瘤发生发展中蛋白质修饰动态调控及生理病理效应雷群英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5CB910500流感等重要病毒与宿主动态互作的细胞分子机制陈吉龙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910600DNA损伤响应重要蛋白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机制研究华跃进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910700蛋白激酶R在脓毒症中导致免疫抑制的分子调控机制吕奔中南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910800单分子膜蛋白原位定量检测技术的研发及其在神经突触膜蛋白研究中的应用陈伟浙江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910900叶绿体重要生理过程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解析张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5CB921000宏观量子态的表面与界面调控王亚愚清华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921100高迁移率半导体及新型二维电子材料的新有序态谢心澄北京大学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921200磁电功能氧化物界面的量子调控和原型器件研究吴迪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921300强自旋-轨道耦合体系中的关联效应及其量子态调控胡江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921400受限磁结构中的自旋相关输运及其动力学吴义政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5CB921500垂直磁各向异性铁磁/半导体异质结构中自旋调控赵建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921600多重非常规外场耦合下二维材料的物性调控与器件研究缪峰南京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921700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及相关异质界面电磁特性的量子调控于浦清华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931800肺癌在体分子分型的新型纳米分子成像探针基础研究孙夕林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931900耐极端条件的有机含氟纳米材料的研究胡金波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5CB932000功能纳米材料在地下水体优控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景传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932100难溶性药物口服纳米制剂的转运机制及临床转化研究张强北京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932200钙钛矿型太阳电池的基础研究黄维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优秀通过2015CB932300面向车用燃料电池的纳米-介观-宏观多级结构的电催化体系的研究田中群厦门大学厦门市科学技术局、教育部优秀通过2015CB932400面向光信息处理功能的新型纳米等离激元器件研究徐红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932500柔性能源存储纳米材料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伍晖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932600基于响应性生物探针设计的微纳米器件用于乳腺癌早期检测的基础研究夏帆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942800消化器官发育的细胞和分子基础罗凌飞西南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5CB942900植物根干细胞形成与可塑性调控的分子机制李传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943000长非编码RNA在精子发生中的功能及机制文波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优秀通过2015CB943100利用遗传修饰猪及小鼠研究骨骼肌与脂肪发育的分子机制李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良好通过2015CB943200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发育及其相关疾病的调控机制吴励清华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943300母-胎交互对话异常致妊娠相关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李大金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5CB943400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与肠道免疫相关疾病的关系邱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良好通过2015CB943500复叶发育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周传恩山东大学教育部、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953600地球工程基础理论和影响评估研究JohnMoore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953700全球陆表能量与水分交换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作用的卫星观测与模拟研究施建成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953800末次冰消期以来中国中东部极端气候环境事件与农业起源发展和人类适应研究郑洪波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953900北极海冰减退引起的北极放大机理与全球气候效应赵进平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954000南海碳循环过程、机理及其全球意义戴民汉厦门大学教育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优秀通过2015CB954100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相互影响的模拟与评估林珲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良好通过2015CB954200草地土壤碳氮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机制研究冯晓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5CB954300全球变暖背景下南极绕极流区的子午向环流的变化及其气候效应张钰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964400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免疫学基础研究杨永广吉林大学吉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964500小分子药物调控细胞命运及其机理研究谢欣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5CB964600眼上皮成体干细胞原位再生治疗重要致盲眼病的机理研究刘奕志中山大学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良好通过2015CB964700干细胞修复动物肝病模型中受损肝组织的方法及机理研究李尹雄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良好通过2015CB964800干细胞衰老的细胞分子机理及转化应用研究刘光慧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优秀通过2015CB964900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造血干细胞的调控机理及功能研究黄河浙江大学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良好通过2015CB965000三维培养下电刺激及信号通路调控干细胞分化为螺旋神经元研究杨晓伟同济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良好通过
  • 招投标将迎来重大变革,财政部拟取消最低价中标的规定!
    p  财政部近日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时提出,将通过继续推进政府采购结果导向,探索建立用户评价机制,研究修改相关制度办法,继续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等举措,着力解决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的低价恶性竞争等问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1/uepic/ea39c91f-4d61-4429-9f41-20ae9715057b.jpg" title="1.jpg" alt="1.jpg"//pp  根据《财政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938号建议的答复》,有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建立最优品质中标制度的建议》。对此,财政部答复称,诚如代表所言,目前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市场中存在低价恶性竞争现象主要由于有关制度设计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低价恶性现象的出现还在于采购人需求设置不合理、履约验收不到位以及供应商缺乏诚信,不按投标文件和采购合同的承诺诚信履约。/pp  针对上述问题,财政部介绍,目前正在研究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设计,着力解决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的低价恶性竞争等问题。初步考虑拟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其中最受各方关注的是对相关制度办法的修改。/pp  财政部称,将调整低价优先的交易规则研究取消最低价中标的规定,取消综合评分法中价格权重规定,按照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着力推进优质优价采购。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相关探索实践,为改革积累经验。/pp  此外,财政部还表示,要继续推进政府采购结果导向,健全采购需求管理和履约验收制度,强化采购人确立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的责任,完善相关内控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引导采购人采购优质产品。/pp  探索建立用户评价机制,依托信息化系统,探索开展对供应商的用户评价,将供应商的信用信息、评价结果作为后续采购的重要依据。继续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出台针对政府采购领域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备忘录,对包括相关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维护政府采购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质量诚信联合惩戒。依法限制严重质量失信行为当事人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倒逼供应商诚信履约。/pp  据了解,近年来,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按照职责分工,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及招标投标制度,着力提高招标采购质量,实现“物有所值”的采购目标,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工作。/pp  strong一是完善制度办法,遏制低价恶性竞争现象。/strong针对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中的低价恶性竞争现象,财政部修订完善了《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规定了最低评标价法的适用范围,即技术、服务标准统一的货物服务项目 明确投标人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人的报价,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或者不能诚信履约的,且不能证明其报价合理性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将其作为无效投标处理。/pp  针对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的低价恶性竞争问题,发展改革委正牵头修订招标投标法,严格限定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应用范围,强调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适用于具有通用技术、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 同时,从要求评标委员会对疑似低于成本价投标情况进行核实、强化标后合同履行监管、加强招标投标领域信用制度建设等方面,遏制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在实践中被滥用和误用。/pp strong 二是强化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着力提高采购质量。/strong财政部印发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和履约验收的指导意见》,明确采购人是需求和履约验收的第一责任人,要求采购需求的制定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标准规范,履约验收时应当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对每一项技术、服务、安全标准的履约情况进行确认,并将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嵌入本单位内控流程,着力提高采购质量。/pp  strong三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倒逼供应商诚信履约。/strong财政部制定印发《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和使用相关主体的信用记录。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开辟专栏,发布供应商的严重违法失信记录,并将相关信息与“信用中国”网站进行共享。同时,与多部门签订联合惩戒备忘录依法进行联合惩戒,对包括严重质量违法失信行为在内的多领域违法失信行为当事人,依法限制其参加政府采购活动。/pp  strong扩展阅读/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人民日报谈" 最低价中标" ,恶意低价竞争有望得到遏制!/strong/pp  “一些地方的招投标制度可谓‘简单粗暴’。只要‘最低价中标’原则不变,就很难有什么工匠精神、百年老店!”四川仟坤集团副总裁周述军说。/pp  记者近日在江苏省的苏州和无锡、湖北省的武汉和宜昌、四川省的成都和德阳,对3省6市的100多家实体企业进行调查时发现,“最低价中标”成为企业集中诟病的问题。/pp  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一些地方和国企招标采用“最低价中标”,这种“重价格、轻质量”的指挥棒,不符合新发展理念,阻碍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  一、危害较大/strong/span/pp  strong容易导致优汰劣胜,埋下安全隐患,影响企业创新的积极性/strong/pp  “原料一吨8000元,可项目中标价格居然只有六七千元,结果往往是造假的胜利,做优的出局”/pp  一套自动售检装备,中标价居然比制造成本还低30%。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让不少企业无奈的招标现实。/pp  “现在很多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由政府或大型央企牵头招标,往往是最低价中标,压价非常严重。本来每个车站的模块成本应该是500万至550万元,但是中标价格居然只有350万元。从设备集成商到材料供应商,压力都非常大。” 国内份额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设备供应商——苏州雷格特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鑫说。/pp  企业反映,许多国企和地方政府的招标项目都采取“最低价中标”原则。然而,“最低价中标”这根指挥棒危害甚大。/pp  strong——“最低价中标”助长以次充好,导致产品和工程建设质量下降,优汰劣胜。/strong/pp  “很多地方招标,原料一吨8000元,可项目中标价格居然只有六七千元,很多正规企业根本没办法做,结果是造假的胜利,做优的出局。”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颉说。/pp  袁鑫也表示,国内招标压价严重,可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还要赚钱,因此上下游企业都在千方百计挖掘“价格低廉、质量过得去但不是特别好”的产品来投标。武汉长兴电器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卫红坦言,“最低价中标”往往就是牺牲质量来赚钱。/pp  strong——“最低价中标”极易引发偷工减料,甚至埋下安全隐患。/strong/pp  今年3月,西安地铁爆出“电缆门”事件,劣质电缆竟然在多地地铁投标中畅行无阻。“奥凯电缆的中标价已经严重低于成本,可它中标肯定是为了赚钱,那就只能偷工减料了。”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严昌龙说。/pp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小平说,“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参与‘最低价中标’,但是现在市场环境被扰乱了,产业链从下游向上游恶性传导:不压价,中不了标 中了标,产品质量往往下降。”/pp  strong——“最低价中标”影响企业创新研发的积极性。/strong/pp  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郭尧尧表示,“最低价中标”对于创新型企业很不利。“我们研发费用高,定价自然就高,尽管药效好,但是招投标上非常吃亏。”/pp  江苏双良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强表示,“最低价中标”很少考虑投标企业的产品质量,更不会去考虑技术水平如何。“我们曾去浙江竞标一个项目,招标方就要求是‘最低价中标’,根本不要求品质和运营。这样的招标制度,怎么能有转型升级?又如何鼓励企业投入创新?”/pp  “包括‘最低价中标’在内的压价竞争危害非常大,挤压的不仅是企业效益,也是持续创新的投入空间。”四川日机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经理张智说。/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二、为何“风行”/strong/span/pp  担心“说不清”,规避“履职风险”,导致一些地方倾向于“最低价中标”,“招标方普遍认为,价格低不犯错误”/pp  那么这个企业“人人喊打”的“最低价中标”,从何而来呢?/pp  “最低价中标”的法律依据是《招标投标法》。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 (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 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此外,《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第二十九条也明确规定:“评标方法包括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综合评估法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评标方法。”/pp  从以上法条可以看出,我国实施的评标方法并不唯一。那么,为何在实际操作中,价格往往成为评标的唯一要素?/pp  strong——担心“说不清”“犯错误”,规避“履职风险”,是一些地方和企业倾向于“最低价中标”的重要原因。/strong/pp  “大家都痛恨‘最低价中标’,可是产业链上每一环都在搞‘最低价中标’,因为你不搞低价,审计可能会审你!现在大力反腐,谁敢采购高质但高价的?虽说这完全是两回事,但别人都是‘最低价中标’,就怕咱有时候说不清啊。”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王平说。/pp  张智也表示,尽管现在政府采购只重视价格有客观原因,即产品质量只有使用起来才能检验,但更重要的还是“招标方普遍认为,价格低不犯错误”。/pp strong ——市场质量监管缺位、不到位,也是“最低价中标”大行其道的助力。/strong/pp  从招标到中标,从施工到竣工,我国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可谓全覆盖。但依然有一些伪劣产品能“一路畅通”,这往往与执法不严或惩处力度较低有关。/pp  严昌龙介绍,很多产品,例如电缆的质量检验检测并不难,但像奥凯这样的劣质产品却能拿到质量监管部门的合格报告,说明有关部门质量监管还有漏洞,执法力度还不够。“无论哪种评标方法,送检和抽检必须严格执法,市场的公正和监督不能缺位,否则就会劣币驱逐良币。自从奥凯电缆出事后,质监部门加大了抽检力度,我们周围很多不合规的小企业马上就关门了。”/pp  strong——招标方过于强调成本而忽视质量,也导致招标的天平倾向于价格。/strong/pp  尽管法律文件等对招投标的各项指标都做出了规定,但技术等指标的优劣很难在使用前评判,只有价格最易分出高下。为了最大程度节约资金,提高效率,一些工程在招标中故意忽视“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这个条件,将低价作为最高标准。即使发现投标人报价过低,也不启动价格认定程序,导致投标人不计成本地恶性竞争。/pp  “招标法明明要求价格不能低于成本,为啥会有人亏本竞标?因为没有人去核算合理成本。”王平说。/pp  严昌龙透露,我国普遍采用“最低价中标”,有一个客观原因就是招标方对招标产品性能并不了解,只能谈价格。“我们竞标一些国外或外资企业的项目,招标方会对产品原材料配比、产品结构等进行详尽要求,甚至根据你的设计图进行议价,优质优价,而国内这样的招标很少。”/pp  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strong三、不应延续/strong/span/pp strong 企业建议,在产品招标中,修改“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防范恶意低价投标/strong/ppstrong  “要鼓励企业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创新之路,政府采购应逐步改变‘最低价中标’模式”/strong/pp  企业一致表示,“最低价中标”影响正当竞争、降低产品质量,已经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障碍。它不仅不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不利于实施质量强国、品牌兴国等国家战略,还会埋下重大安全隐患。为此,企业建议应尽快取消商务标“唯低价是取”和“最低价中标”模式。/pp  “中国人常强调价廉物美。其实,中国制造到了现阶段,更应强调工匠精神。精心打磨的产品,投入那么多,怎么可能是低价的呢?要强调优质优价,不要再延续‘最低价中标’的传统。”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夏亚芳说。/pp  调查中,多位企业负责人建议,我国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在产品招标中,修改“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模式,采用“经评审的平均投标价法” 其次,要形成行业成本价格体系,防范恶意低价投标 最后,还要建立诚信体系,健全失信惩罚机制。/pp  “如果继续拼价格,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是不会有话语权的。要鼓励企业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创新之路,政府采购应逐步改变‘最低价中标’,给全社会释放积极信号。”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涛说,如果以政府和国企主导的招投标继续沿用“最低价中标”,可能会逼着制造业走外延性扩张的老路。/pp  企业还建议,在招标过程中,应当严把市场准入关,健全市场出清机制。对于发生过严重质量、安全事故和严重投标失信、履约失信、行贿受贿行为的投标人,以及违法违规的检测机构和人员,要依法作出严肃处理,限制其进入招标投标市场和监管领域。与此同时,也要完善政府招标过程中的追责机制,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即便是最低价,也应对招标方责任人进行追责。/pp  “像我们专门做高精尖产品的企业很难参与政府招投标,因为一些地方和国企在采购中,只要满足基本使用要求,往往更偏向于价格。可是如果是自己家里装修采购,我们会忽视质量、优先选择最低价的产品,还是优先选择质量、功能最好的,再考虑价格呢?这还是个责任问题。”四川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新蜀说。/p
  • 水体污染控制重大专项拟立项课题申报指南公布
    2013年5月20日,科技部水专项管理办公室发布水专项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第二批)择优指南的通知,通知中公布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申报指南(第二批)”,详情如下:关于发布水专项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第二批)择优指南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2013年工作计划安排》(国科发专[2013]396号)、《关于做好民口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预算编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教[2013]1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水专项2014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专项办函[2013]26号)的要求,拟组织开展2014年度立项的第二批“辽河等流域水污染减排技术验证评估(ETV)与应用示范”等17个课题择优指南的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4年立项课题申报须统一使用水专项在线管理系统(水专项网站http://nwpcp.mep.gov.cn右下角“在线管理系统”),请各申报单位注册信息成功后与水专项办联系获取单位管理员账号,并在后台管理的人员管理中添加员工账号进行网上申报,严格按照课题申报要求和申报指南编写课题申报书、课题实施方案和课题预算书(格式模板及申报功能使用指南从水专项在线管理系统下载中心下载)。请将课题申报书、实施方案、预算书一式20份(1正19副),电子版光盘2份,于2013年6月8日17时前报送至环境保护部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逾期不予受理。  我办将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暂行规定》和《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评审,择优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联 系 人:环境保护部水专项管理办公室  孙家君 魏东洋 徐 成 赵晓毅(网络管理员)  电 话:010-84665909,84665907,84665908,84665918  传 真:010-84665717  电子信箱:shuizhuanxiang@mep.gov.cn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1号国家水专项管理办公室421室  附 件: 1.水专项2014年拟立项课题(第二批)择优指南清单 2.水专项2014年拟立项课题申报要求 3.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申报指南(第二批)  水专项管理办公室  2013年5月20日
  • 雷尼替丁啊,雷尼替丁,都是NDMA惹得祸
    Breaking News美国FDA继2019年9月13日发出警示在雷尼替丁样品中检出NDMA后,于2020年4月1日发布公告要求制药商立即从市场上撤回所有处方和非处方(OTC)雷尼替丁产品。这是正在进行对雷尼替丁(商品名 Zantac,善胃得)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污染物管控的最新举措。FDA已经确定,某些雷尼替丁产品中的杂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在高于室温条件下存储而增加,并可能导致消费者暴露于不可接受的杂质水平中。NDMA是个什么鬼?NDMA全名N-二甲基亚硝胺又称二甲基亚硝基胺,分子式C2H6N2O,分子量74.08,黄色液体,可溶于水、乙醇、乙醚、二氯甲烷,属于亚硝胺类化合物。NDMA的合成通常由二甲胺与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根据ICH M7通则对基因毒性杂质的分类原则,NDMA应属于第一类已知诱变性和致癌性的物质。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NDMA被列为2A类致癌物。 NDMA大事记12018年7月5日欧盟医药管理局(EMA)公告宣布,中国某药企原料药缬沙坦含有杂质NDMA。 22018年7月13日FDA发布通告,提醒医生和患者关于几种含有缬沙坦活性成分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治疗药的自愿召回。召回原因是缬沙坦原料药中含有基因毒性杂质NDMA。 32018年9月28日FDA对中国某药企部分产品发布进口禁令,意大利官方要求欧盟国家停止进口该公司缬沙坦原料药及中间体。欧盟官方也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类似公告。42019年9月13日FDA警示在雷尼替丁样品中检出亚硝基二甲胺(NDMA)。 52019年12月5日美国FDA宣布开始检测一线降糖药二甲双胍的样品是否含有超过限度的致癌物NDMA,如果发现二甲双胍药品中存在高含量的NDMA,将酌情建议召回。 NDMA从哪来?遗传毒性杂质主要来源于原料药合成过程中的起始物料、中间体、试剂和反应副产物。此外,药物在合成、储存或者制剂生产过程中也可能会降解产生遗传毒性杂质。药物中NDMA的可能来源包含以下方面: 1. 硝酸环境下与体系中的二甲胺发生反应得到 2. 药物本身发生降解产生二甲胺,然后继续与硝酸盐反应得到 3. 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了二甲胺前体试剂,由其发生降解得到 4. 药物含有二甲胺或者类似结构,通过氯胺化或者氧化等途径降解产生NDMA,如雷尼替丁、二甲双胍等 5. 药物合成过程中使用了叠氮试剂或亚硝酸盐,在有二甲胺供体的情况下反应生成NDMA,如四氮唑类药物缬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等 6. 其他途径引入,如制药用水、辅料等 NDMA限度值?根据WHO的数据,NDMA的可接受限度AI值为0.005~0.016 μg/kg,换算后为0.375~1.2 μg/天。根据不同药物的用药特点,对NDMA的限度做了不同要求。2018年12月FDA发布了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药物中NDMA的可接受摄入量为96 ng/天。NMPA对缬沙坦的生产要求中规定了NDMA的限度不得过千万分之三(相当于EMA的暂定参考限定值0.3 ppm)。此外,在FDA的公告信中也提到二甲双胍中NDMA的可接受日摄入水平为96 ng/天,根据该值及最大日剂量则可计算出二甲双胍药品中NDMA的限度控制水平。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最大日剂量为2 g,则该产品中NDMA的可接受摄入水平是0.048 ppm。 对于雷尼替丁,FDA在公告信中提到,建议制药公司如检测发现NDMA超出可接受日摄入水平(雷尼替丁96 ng/天或0.32 ppm)则因召回其产品。此次全面撤回是发现杂质NDMA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在高于室温条件下存储而增加,从而导致严重的用药安全问题。 NDMA如何测?药品中遗传毒性杂质NDMA的含量极微,控制限度比较低,对检测方法灵敏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中国NMPA、美国FDA、欧洲药典委员会EDQM及加拿大卫生部等机构公布的NDMA检测方法主要有GCMS、GC-MS/MS、LC、LC-HRMS、LC-MS/MS法等。随着美国雷尼替丁的退市,今后雷尼替丁中的NDMA测定需求尚未可知,但其他药品如沙坦类药物、替丁类药物、二甲双胍等这些药物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地测定仍将继续。LCMS-8050同时测定沙坦类药物中NDMA、NDEA和NMBA5.0 ng/mL标准样品MRM色谱图 岛津版完整解决方案在经历全球范围内对基因毒性杂质致癌的恐慌之后,药品监管机构越来越警惕其他药物可能受到污染的风险。从缬沙坦到雷尼替丁,再到二甲双胍,由遗传毒性杂质NDMA引起的风波接连不断,NDMA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规范和指导化学药物中亚硝胺类杂质研究和审评,2020年1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起草了《化学药物中亚硝胺类杂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了更好地对该类药物中的遗传毒性杂质进行质量控制,岛津公司开发了基于GCMS、GCMS/MS、LC、LCMS/MS以及Q-TOF平台的相关药物中NDMA检测方法,精心汇编了《化学药中遗传毒性杂质NDMA的检测方案》。此外,为了应对制药行业相关用户的需求,岛津分析中心还编写了《药品中基因毒性杂质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收入了药品中磺酸酯类、亚硝胺类、残留溶剂等基因毒性杂质的应用方案。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您带来帮助。
  • CASA发布《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通用技术规范》团队标准【附标准全文】
    碳化硅(SiC)具有宽禁带、耐击穿的特点,其禁带宽度是Si的3倍,击穿电场为Si的10倍;且其耐腐蚀性极强,在常温下可以免疫目前已知的所有腐蚀剂。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简称:金氧半场效晶体管;英语: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缩写:MOSFET),是一种可以广泛使用在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场效晶体管。在SiC MOSFET的开发与应用方面,与相同功率等级的Si MOSFET相比,SiC MOSFET导通电阻、开关损耗大幅降低,适用于更高的工作频率,另由于其高温工作特性,大大提高了高温稳定性。2020年12月28日,北京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一项联盟标准T/CASA 006-2020《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通用技术规范》。该项标准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牵头起草,按照CASAS标准制定程序(立项、征求意见稿、委员会草案、发布稿),反复斟酌、修改、编制而成。标准的制定得到了很多CASA标准化委员会正式成员的支持。标准于2021年1月1日施行。附件下载https://www.instrument.com.cn/download/shtml/976637.shtml【相关阅读】企业成半导体刻蚀设备采购主力——半导体仪器设备中标市场盘点系列之刻蚀设备篇超亿采购中磁控溅射占主流——半导体仪器设备中标市场盘点系列之PVD篇上海市采购量独占鳌头——半导体仪器设备中标市场盘点系列之CVD篇第27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出炉,涉及这些仪器厂商探寻微弱电流的律动:超高精度皮安计模块亮相三家半导体设备商上榜“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862项标准获批,涉及半导体、化工检测和检测仪器等领域盘点各地十四五规划建议”芯“政策湖北省集成电路CMP用抛光垫三期项目拟购置43台仪器设备
  • 314名个人、163个集体!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疫情拟表彰名单
    根据《科技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国科办奖〔2021〕23号),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各专班单位评选推荐,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拟表彰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163个,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314名。按照要求,已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抗疫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原则上不再重复表彰。  现将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12月15日至12月21日。如对拟表彰对象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45  联系电话:010-68511855  电子邮箱:jlbzcc@mail.nosta.gov.cn  附件:1. 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拟表彰名单  2. 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拟表彰名单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拟表彰名单(314 名)  李 松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黎毅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教授  肖小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钟 武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行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二级教授、主任医师  张先恩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丁惠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张福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王 兰(女) 中国食品药物检定研究院研究员  冯占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长  崔一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李海燕(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主任医师  王军志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  徐建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邵一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王晨光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翟晓梅(女) 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汪萱怡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云涛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员  李英丽(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主审审评员、副研究员  陈 凌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  王震玲(女) 四川大学副研究员  张林琦 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航文 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秦成峰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韩娟娟(女)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四级调研员  宋 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武治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代理处长、副研究员  王曙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管理岗八级  张 靖(女)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马 昭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管理岗八级  吕晓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管理岗  马 豪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李金明 北京医院研究员  杨 振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主任药师  王佑春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员  李红然(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审评员  康熙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王 丹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徐英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研究员、教授  李 军(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注册研究处处长  刘 佳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命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梁 冰(女)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处长  王景林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黄保英(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危宏平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  徐 宏(女)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  宋 蕊(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耿 佳 四川大学研究员  胡凤玉(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副院长、研究员  戴 俊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卫生检疫研究所副主任、主任医师  何蕴韶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  高 博 福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福州海关口岸门诊部)副主任、主任技师  李 响(女) 卡尤迪生物科技宜兴有限公司董事长  华文浩(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杨运桂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副所长、研究员  王奇慧(女)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赵国屏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  杨瑞馥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王健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研究员  李立明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吴仲义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程明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四级调研员  周 桔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处长、副研究员  周媛媛(女)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业务主管  李中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处长、研究员  吴尊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李敬云(女)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陈瑜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贾 娜(女)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谭文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应急技术中心主  任、研究员  王大燕(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研究员  陆 剑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许文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研究员  蔡俊雄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党委书记、院长、二级教授  王 斌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  吴爱平 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袁志明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  姚艳丰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高级实验师  郑永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宋天章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刘江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邓 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研究员  彭小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  刘红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池 慧(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步志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钟功勋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范昌发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  徐 珍(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郝 莎(女)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  斯文越(女)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科教与数据管理部科研管理人员  邓子卿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沈月雷 百奥赛图(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杨英勇 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运输管理处副处长  孔德发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副处长  刘东辉 中央网信办  喻思南 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二级记者  张深源(女)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产品总监  张 扬(女) 新华通讯社音视频新闻编辑部主任记者  谭元斌 新华通讯社湖北分社记者  白岩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高级编辑  朱宛玲(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环球资讯广播部记者  金振娅(女) 光明日报社主任记者  佘惠敏(女) 经济日报社主任记者  张之豪 中国日报社记者  张 素(女) 中国新闻社政文部科教文卫采编室副主编、记者  韩晓乐(女) 中南民族大学化工系副主任、讲师  曹志冬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曾大军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彭 龙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臧亚丽(女)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建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  吴俊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王腾蛟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陈 薇(女)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 涛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公共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  王鹏达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刘弋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尚 健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  许敏丰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医疗 AI 算法专家  钱天翼 腾讯医疗健康(深圳)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杨忠程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算法研究员  高耀宗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高级工程师  郭 佳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工程师  陈志广 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大数据与云计算部部长  冯圣中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主任、研究员  金 钟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研究员  王 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研究员、主任医师  商洪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张俊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张卫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药学院教授  陈平雁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教授  于江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司中药民族药处处长、主任药师  胡晓茹(女)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研究员  汪 祺(女)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研究员  阳长明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中药民族药药学部副部长、主任药师  韩 玲(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中药民族药临床部部长、主任药师  李秀丽(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药师  刘 聪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主管药师  杨洪军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研究员  王燕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连凤梅(女)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究员  边宝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沈 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李 慧(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赵海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葛又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史楠楠(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马 艳(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邱 岳(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三级调研员  吕晓东(女) 外交部军控司副处长、一级调研员  伍竞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四级调研员  姜世勃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吴 婷(女)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尹卫东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 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唐 宏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施 红(女) 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胡宝洋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刘东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副研究员  傅斌清(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曹建如 驻马来西亚使馆一等秘书  周顺杰 驻德国使馆二等秘书  刘 磊 驻印尼使馆二等秘书  杜冠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邹小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研究员  王 磊(女)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一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岳广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科教处副处长、研究员  苏晓兰(女)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义文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陆震鸣 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教授  于 欢(女) 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  余 昊 河南科技学院植保系副教授  朱 虹(女)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医师  邵安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治医师  徐玮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  李嘉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主管药师  郭 蕊(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医师  刘文雯(女)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师  沈心亮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  左致玮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科员  饶波华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运营体系建设处处长  王 琳(女)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董 进 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院长  秦 川(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胡克勤 洛娃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陈 宽 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李长缨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 晋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研究员  刘 义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医药健康科技处一级主任科员  朱 涛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首席科学官  蒋 智(女) 天津金匙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任 立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研发总监  王 锐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生物医药处处长  李林琼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二级调研员  贾振华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主任中医师  陈廷友 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孙殿兴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传染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渠志灿(女) 山西纳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教授  马 啸 山西省科技资源与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中心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兼科研与设备管理部主任  李诗呈(女) 大同市科学技术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科副科长  高利军 忻州市科学技术局农村与社会发展科科长  王瑞利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布仁巴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教授  刘胜田 包头市稀宝博为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主管  田璐佳(女)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生物医药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处副处长  张秀月(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主任护师  许 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组组长、研究员  付 帅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主任  殷艳玲(女)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护师  张 东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王 放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  马晟利(女)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黑龙江省医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刘志岩 哈尔滨星云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康为民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唐 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教授  吕 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董潋滟(女)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技术和医药处副处长  傅大煦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  石 政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交流合作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王雪根 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研究员  曹 林 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  吴 群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丛兴忠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四级调研员  叶 琳(女)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副主任  吕建新 杭州医学院教授  谢志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员  郭天南 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  黄恩启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良丹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王东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念志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陈田木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副教授  宋浏伟 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工程师  刘小龙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福建孟超肝胆医院副院长  陈 健 福建福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  易剑峰 宜春学院教授、江西英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技顾问  余 康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三级主任科员  毛向群(女)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科科长、主任医师  李淑英(女) 南昌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史卫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  王 成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外二科主任、主任医师  崔云龙 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腾腾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二级主任科员  常俊标 河南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李建生 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主任医师  王云龙 河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梅云(女)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邬堂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教授  白 翔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电信学院教授  金梅林(女)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巴元明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陈唯军 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研究员、教授级高工  李 果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主任科员  王荣鹏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三级主任科员  张丽娜(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教授  刘 军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主任、教授  李 凯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二级主任科员  郭 塨 长沙市科学技术局局长、一级调研员  江山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徐远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  师  杜伟民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陈毓君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二级主任科员  陈真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  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郝二伟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员、教授  黄志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一级调研员  陈 峰(女) 海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高炳玉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  郑永先(女) 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林 玲(女) 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罗 韬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冷 静(女) 重庆市中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主任中药师  丁 健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唐 蓉(女)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程师  杨胜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室主任、教授  杨正林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教授  唐健元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牟 禹 成都博奥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  吴岸琪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  陈一川 毕节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文良红 贵州卡布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备经理  和占龙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动物部主任、研究员  温伟波 云南省中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董兴齐 云南省传染病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冯 悦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尼 珍(女)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二级主任科员  罗 强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一级主任科员  永 革(女)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肺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白玛罗布 西藏藏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副教授  乔 斌 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网络中心工程师  柴 蕊(女)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张呈生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癌症中心主任、精准医学中心教授  李 汛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张志明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俞冬梅(女) 兰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王明学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江 磊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杨广智 青海省青藏科学考察服务中心副主任  马吉云 青海省国有科技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研究员  赵建华(女) 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二级主任医师  童安荣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副院长、二级中医主任医师  赵志军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科研处副处长、研究员  潘春甜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副处长  李风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教授、主任医师  陈金成 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吴玉华(女)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张 璇(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左维泽(女)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  杜 娟(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医院感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 青(女) 塔里木大学医院主管药师  张海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办公室主任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拟表彰名单(163 个)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生物制品药学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  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研究团队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临床实验(Ⅲ期)“长城”项目组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科研攻关团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新冠应急疫苗研发攻关组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新冠肺炎疫苗与抗体研究团队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厦门大学医用生物制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团队  艾棣维欣(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检定所新冠疫苗检验实验室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生物制品临床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生物安全处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火眼科技攻关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标准管理研究所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冠病毒快速检测(POCT)试剂攻关组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临床与生物统计二部  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攻关团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病原确证与溯源科技攻关团队  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上海海关口岸门诊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新冠病毒分子溯源团队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外交部国际司五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重大专项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基因测序团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 BSL-3 实验室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冠疫情流行与防控策略研究团队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特殊场所新冠病毒传播研究团队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组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中心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基础研究与社会发展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规划评估处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行业发展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食品消费品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新冠肺炎动物模型构建科研攻关团队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生命科学处  中央宣传部新闻局文化新闻处  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新闻督查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宣传组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政务信息处  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科技采访室  新华通讯社国内新闻编辑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科技新闻采访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疫情预测分析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冠疫情大数据分析团队  北京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团队  阿里巴巴达摩院医疗 AI 团队  腾讯觅影影像 AI 辅助诊疗团队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胸部 CT 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及“新冠肺炎防疫小依医生”开发团队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冠肺炎全流程 AI 辅助诊疗方案团队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应用发展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司中药民族药处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中药民族药临床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  西安市第八医院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中成药室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综合处  清华大学拉美中心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抗疫攻关团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教授团队  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呼吸机抗疫工作专项团队  河南师范大学国家药监局创新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阿吉艾克拜尔艾萨团队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科技一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规划与风险管理处  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科技创新处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检疫管理处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审查业务研究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中药科技处  北京昭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  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  天津市口岸非传统安全(NTS)风险防控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引智育才工作处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德路通(石家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大健康与生物医药科技处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院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负压救护车项目研发组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生物医药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处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社会发展处  吉林省跨区域基因诊断前沿技术科技创新创业团队  吉林省辽源市科学技术局  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抗新冠肺炎应急药物研发攻关团队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服务中心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处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福州大学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抚州市曹山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团队  山东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山东省传染性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应急科技攻关团队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  常德市科学技术局  生物岛实验室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海口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医疗管理科  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冠病毒感染检测技术攻关团队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所  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分子医学研究中心  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  西藏藏医学院附属医院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金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冠核酸快检项目组  甘肃省应对新冠肺炎特别专项科研攻关组  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新冠肺炎预测团队  金昆仑锂业有限公司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宁夏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新疆中亚互联孵化器有限公司  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护理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科学技术局
  • 49个!陕西省教育厅公布2023年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拟立项建设名单
    根据《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的通知》,经各高校遴选推荐,省教育厅形式审查、评前公示、专家评审和厅务会审议,拟立项建设49个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现将名单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2023年度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拟立项建设名单一、公示时间:2023年12月25日至31日,共7天。二、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通过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向陕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反映。单位反映情况的,请出具正式函件并加盖公章;个人反映情况的,请提供姓名、联系方式及有关证据等。三、各高校务必认真核对实验室的名称及相关信息,特别是实验室的名称,应规范、准确表述,如需要调整的,请及时书面反映。联系人:秦天红 赵晨瑶电话:029-88668673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563号陕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邮箱:kjc_snedu@126.com邮编:710061陕西省教育厅 2023年12月22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