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欧洲赤松

仪器信息网欧洲赤松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欧洲赤松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欧洲赤松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欧洲赤松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欧洲赤松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欧洲赤松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欧洲赤松相关的解决方案。

欧洲赤松相关的资讯

  • 日本领事馆总领事、大使赤松秀一一行访问摩方精密(深圳)
    3月7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赤松秀一总领事・ 大使一行到摩方精密(深圳)进行参观访问,摩方精密日本分公司总经理何军对此表示热烈欢迎。赤松秀一一行首先深入了解了摩方精密的发展历程及科研成果,并对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随后,赤松秀一一行参观了摩方精密的设备生产车间和精密样件,3D打印设备在此展现出来的能力让参观者们的印象十分深刻。赤松秀一总领事、大使在参观超高精密样品时,对摩方精密的微纳3D打印技术能制造出这么小的精密零件感到非常惊讶,多次感叹摩方精密的技术能力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与此同时,摩方精密(深圳)日本事业部负责人陆俊辉对于摩方精密正在进行的、利用特有3D打印技术来量产终端产品的项目进行了详细讲解,赤松先生表示更加期待。通过此次访问交流,赤松秀一一行对摩方精密的技术和产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期待摩方精密可以继续发挥其优势,进一步加强科研、精密电子、医疗等领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应用产品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实现更大的进步。官网:https://www.bmftec.cn/links/10
  • 华大基因斥资1000万美元建欧洲华大(BGI Europe)
    丹麦时间2010年5月17日下午,中丹经贸合作论坛暨商务合同签字仪式在哥本哈根举行。在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和丹麦经济商业部大臣布莱恩-米克尔森的共同见证下,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李松岗教授代表华大基因在商务合同上签字并正式宣布欧洲华大(BGI Europe) 在丹麦哥本哈根成立。  欧洲华大总注册资本为500万丹麦克朗(约86万美元),首年计划在丹投资1,000万美金,招聘本地工作人员20至50人。以哥本哈根为欧洲华大的总部,预计在两年内建立起高通量的测序平台,使欧洲华大成为华大基因在欧洲的生产基地,覆盖欧洲所有国家,与相关的科研机构、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在基础科学研究,农业与生物能源开发,个体化健康等领域为欧洲合作伙伴提供技术研发、产品开发、项目拓展等机会,逐步将欧洲华大建设成欧洲最大的测序服务和生物信息中心之一。
  • 屹尧科技正式出征欧洲,走进国际市场第三站
    中国制造走进欧洲,第一站必定是走进德国。屹尧科技也不例外,在结束了美国匹兹堡PITTCON 2016和阿联酋迪拜ARAB LAB展会后,屹尧科技便马不停蹄的奔赴德国慕尼黑国际分析生化展,正式走进德国,走进欧洲。 德国设计与中国制造完美结合 屹尧科技与德国的渊源,最早起源于2009年与获得代表工业设计最高水平的红点奖获得者的德国专业设计公司-WILDDESIGN的合作,可以说屹尧科技的产品是德国设计与中国制造的完美结合。 以TOPEX智能型微波消解仪为例,不仅在产品外观设计方面,符合欧洲人崇尚低调奢华的品味,在产品品质方面,也沿袭了德国人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的理念。这种理念不仅体现在对产品外观的追求,更体现在仪器安装的每一颗螺丝钉,每一条排线,每一个细节的完美追求。屹尧科技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推行的工位安装、模拟山路颠簸测试、破损性实验、出厂质检与第三方检测双重检测、6S安全管理等措施,都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保障。 源于德国的国际化设计理念 基于与德国专业工业设计公司的合作,屹尧科技在产品设计中更多是的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始终坚持以使用人在试验中“让过程更简单,让过程更轻松“的理念,切实感觉屹尧科技的增值服务。还是以这次慕尼黑展会中首次走进欧洲的TOPEX智能型微波消解仪为例,在研发立项时,研发设计团队就要求站在实验室的使用人员角度考虑,除了要求能够提供炉腔和微波源之外,我们还需要提供什么?包括全球首创的微波“定向压缩”技术,显著提高微波能效,大大提供客户的工作效率;自由触控和实时影像的双屏显示技术,客户操作便捷又安全可靠。 坚持品质与创新,征服欧洲指日可待 欧洲对新事物和新挑战的态度最开放,中国制造走进欧洲的华为,以电信设备品牌带动智能手机的溢价,价格已超过国内的同款手机;网络化时代带来的路由器需求,使得TP-Link进驻德国普通家庭̷̷中国制造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已经渐渐走进欧洲。屹尧科技只要坚持国际化设计理念,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款产品,征服欧洲指日可待。
  • 综述:转基因农产品在欧洲艰难“破冰”
    p  欧洲是世界上对转基因农产品管理最为严格的地区之一,对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一直高度谨慎。但种种迹象表明,欧洲在转基因农产品种植以及安全性认可问题上已出现了松动。/pp  事实上,欧洲转基因农产品也并非被完全拒绝。已有两种转基因作物获准在欧盟种植,分别是美国孟山都公司的MON810转基因玉米和德国巴斯夫公司的Amflora转基因土豆。此外,包括NK603转基因玉米在内的44种转基因农作物获准进口到欧盟销售,品种涵盖棉花、大豆、油菜、土豆和甜菜等。/pp  此外,近年来,不少研究机构和科学家相继发声,既为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背书,也呼吁破除制度障碍、推动转基因技术在欧洲加快发展。/pp  不久前,著名的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了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科学指引,意在消除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疑虑。报告指出,转基因作物制成的食品可安全食用,没有证据显示它们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pp  而针对转基因作物可能的环境影响,皇家学会在科学指引中说:“作物不会简单地因为经过转基因技术改造就对环境产生损害。”/pp  早在2014年,就有20多位欧洲顶尖植物学家联名致信欧盟指出,如果不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欧洲农业的发展目标将遥遥无期。/pp  转基因农产品在欧洲引发诸多是非,首先源于欧洲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有着特殊的“心理情结”。自英国发现疯牛病以来,欧盟区域内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在随后的“二恶英”污染、禽流感、口蹄疫等一连串事件的冲击下,欧洲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谨慎了许多。/pp  而转基因作物正好是在欧洲人普遍担心食品安全的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质疑。欧盟委员会进行的一项调查曾显示,56%的欧盟国家公民敌视转基因技术,其理由是与用动物骨粉喂牛一样,“转基因技术只能给开发者带来更多利润,而对整个社会没有任何好处”。此外,对转基因技术缺乏了解,特别是媒体对转基因技术风险的肆意夸大,也让欧洲人一直对转基因食品疑虑重重。/pp  转基因食品的是非背后,还隐藏着经济利益的矛盾。截至201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815亿公顷,种植面积连续19年持续增加,而欧洲的种植面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同的经济利益使得一些欧洲国家对转基因作物存在排斥态度。/pp  不过在欧洲“挺转”与“反转”的长期争论中,最有标志性的是英国科普作家、著名“反转斗士”马克· 莱纳斯的“倒戈”。莱纳斯曾在1996年写了被认为是第一篇“揭露转基因食品罪恶”的文章,还曾组织数十人持刀破坏转基因试验田。/pp  然而在2013年1月,莱纳斯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自己“妖魔化”转基因食品的行为加剧了公众对转基因的恐惧情绪,他对此表示道歉,并强调“现在市面上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毒理和药理安全测试,因担心其危险而拒绝它无异于因噎废食”。   凯茜· 马丁是欧洲知名植物研究机构约翰· 英尼斯中心的高级研究员,长年致力转基因作物研究。她对新华社记者说,过去25年里超过500个独立研究机构对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进行了大量研究,至今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显示它们在环境影响和健康安全方面比传统农作物和食品风险更高。/pp  尽管科学界在不断呼吁,转基因农产品在欧洲“破冰”仍面临障碍,特别是欧盟内部政治因素。/pp  去年1月,欧洲议会通过一项法令,允许欧盟成员国根据各自情况选择批准、禁止或限制在本国种植转基因作物,让一些国家有权在国内禁种转基因作物。去年10月,欧洲议会又否决了欧盟委员会让各国自行决定是否禁止或限制转基因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一项建议。一个立法和一个否决,反映了欧盟内部对待转基因的分歧。/pp  欧盟食品安全局转基因生物专家组前任主席乔· 佩里认为,欧盟其实已没有任何科学上的理由去推迟批准一些成熟的转基因作物在成员国商业种植,“唯一的原因也只是政治上的”。/pp  凯茜· 马丁分析说,欧洲一些农业大国担心引入转基因农产品会损害本国传统农产品市场,因此它们一直倡导欧盟限制甚至禁止转基因农产品,导致研发转基因技术的企业纷纷放弃欧洲市场。/pp  面对这一状况,英国政府咨询机构——科技委员会发表报告警告说,欧盟在转基因技术管理上过度保守,繁文缛节导致产品审批流程缓慢,在这一领域已开始落后于美国和中国等国家。/p
  • “基因魔剪”专利之战:欧洲专利局VS美国专利与商标局
    “基因魔剪”CRISPR-Cas9(以下简写为CRISPR)的专利之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是是非非近年来成为生物医学界的热门谈资。美国对这一专利归属的宣判余音还未了,欧洲专利局(EPO)近日又宣判了欧方立场,硝烟一时再起。  据《科学》杂志官网27日报道,EPO宣布,有意将CRISPR在欧洲的专利权授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和德国亥姆霍兹传染病中心组成的国际团队,该团队拥有该技术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所有细胞和生物的专利权。这与2月中旬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SPTO)宣判哈佛—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张锋团队“拥有CRISPR编辑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专利”完全背离,双方在两次交锋中各赢一次,打成平手。  同一专利 两种结果  2012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詹妮弗杜德娜与法国微生物学家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首次在《科学》杂志上报道称,CRISPR能在试管中精确切割DNA。但博德研究所在实现该技术编辑人类细胞的研究中领先一步。虽然两家机构在同一年先后向USPTO提出专利申请,但由于申请了快速通道,博德研究所率先被授予CRISPR用于编辑真核生物细胞的专利。加州大学关于CRISPR用于编辑细菌、植物、动物和人类等所有类型细胞的专利申请却迟迟没有获批,甚至面临被退回的后果。  加州大学并没轻言放弃,他们已经准备就USPTO的判决寻求法律解决途径。现在,EPO也站到了加州大学这边,等最终专利文本和专利费用等后期细节敲定后,这一国际团队将正式获得EPO的专利授权。  背后经济利益驱动  科技日报记者就EPO宣布CRISPR专利最新结果采访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张岩博士,他告诉记者,从技术上来说,这一工具目前用于敲除特定DNA片段效率很高,但敲入特定DNA的效率并不高 而且,虽然都号称该技术一旦转化成产品,将带来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市值,但还需长达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研发,这一天的到来仍然路漫漫。  张岩博士表示,目前所有利用这一工具开展的任何科学研究都不需要专利授权,只有当研发产品上市获利后,这些专利拥有者才能分享收益。但两家机构热衷于炒作,站在前台的是科学家和研究团队,背后主使者或是风险投资公司,这些炒作与背后公司的股价息息相关,炒作得好,股价会飙升。  至于欧洲方面为何会选择加州大学和其合伙团队,张岩博士认为也有政治考量,团队中的部分科学家来自欧洲科研机构,而欧洲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比甚至超过美国,当然不愿“拱手相让”。  双方或达成和解 共享专利  张岩博士预期,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双方达成和解,这与亚利桑那大学专利专家罗伯特库克-迪根的观点一致。库克-迪根一直主张加州大学和博德研究所通过交叉专利许可实现专利共享,这样才能为CRISPR或将创建的数十亿美元医药价值提供最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主任姚克枫告诉记者,很多大型电子产品公司会通过签署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解决争端,共谋发展。签署这一协议可免除相互阻斥、避免昂贵的侵权诉讼,有助加强技术合作以及减少交易成本。  许多公司已经开始为CRISPR支付专利费用,一些甚至开始研制与CRISPR专利有关的产品,如果加州大学主张其在欧洲的专利权,那些与博德研究所签订授权协议的公司将会面临麻烦。库克-迪根表示,欧洲方面的宣判再次证明,CRISPR专利之争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 欧洲工厂行:体验IKA的“大”创新
    仪器信息网讯 德国时间2012年6月16日,借ACHEMA 2012召开前夕,IKA(艾卡)公司在德国总部举行了盛大的2012年新品发布及工厂参观活动。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IKA代理商代表约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仪器信息网作为媒体代表也应邀参加,由此我们开始了“欧洲工厂行”的第一站。IKA新品发布活动现场  IKA创建于1910年,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如今的公司总裁是Rene Stiegelmann先生。历经两代人的奋斗,IKA现已成为实验室小型仪器设备全球著名的供应商,年销售额超过1亿欧元,公司在美国、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日本和韩国设有分公司,全球员工约900人。此次我们参观的是IKA位于德国南部小镇施陶芬的总部,IKA总部及中国的员工热情接待了我们。  50款新产品:源于并超越用户反馈  参观之行的首站则是领略IKA新研发推出的50多款创新产品,3个全新产品线及2款世界首创产品。50多款创新产品涉及磁力搅拌器、顶置式搅拌器、分散机,旋转蒸发仪、研磨机、离心机、摇床混匀器,干浴器,反应器,量热仪等系列 3个全新系列产品线是移液器,恒温循环系统和离心机 2款世界首创产品是指正在申请专利的一次性试管研磨机,精巧而高度自动化的C1量热仪。参观了IKA应用实验室展示的所有新品,听了IKA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我们在IKA新产品中深深体会到一种“大”创新。IKA的很多创新来源于用户反馈,更是超越了用户反馈, 这正是她的“感人”之处!  在所有的创新中,我们可以看到IKA对于产品安全性、易用性、方便性、智能性的特别关注与追求。  在安全性方面,IKA所有系列产品都将实验操作者的安全性放在首位。无论是摇床,离心机,干磨机都有开盖即停功能, 以免样品溅出 旋转蒸发仪有断电保护功能,玻璃组件会自动提升离开水浴锅 具有TFT显示屏的各种仪器有屏幕操作锁定功能,以防止其它人员误操作 试管分散机与试管研磨机首创性地采用一次性试管或研磨杯,无需清洁,充分防止样品交叉感染,同时保证实验人员安全 恒温循环器采用安全泄流阀,防止烫伤等。IKA小型试管研磨机,使用一次性研磨杯  在产品应用性、方便性方面,IKA也是颇费心思。磁力搅拌器具有称重功能及测量粘度功能,充分考虑了实验人员的应用习惯;新的RV8触摸灵动旋转蒸发仪仅需通过触摸式按键就可以轻松将旋转蒸发仪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并考虑实验人员左右手的习惯 新设计的2D/3D混匀器的夹具,特别设计成可以放置不同大小,各种样式的样品容器垫 新款的小型试管研磨机充分考虑有干净研磨需求的用户,使用一次性研磨杯,即用即取 干浴器加热块为模块化设计,并特设测温孔,客户可连接温度计选择测量加热块的温度或样品的温度,以便用户准确控温等等。无线控制的顶置式搅拌器  高科技与智能性也是IKA特别关注的。全新产品线恒温循环器和冠名“欧洲之星”的顶置式搅拌器控制型系列,首次使用TFT显示屏,采用无线控制技术,可控距离长达10米 通过“打电话”寻找遥控器的方式也让人颇觉得意外 同时引入了蓝牙技术,并通过电脑及实验室软件可同时控制64台仪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KA的C1 所采用的量热技术,实现将所有热值测量模式在一个小型量热仪上完美实现“三合一”。IKA小型量热仪个性化的磁力搅拌器  此外,IKA在产品外观设计上的创新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磁力搅拌器,IKA采用了新型的玻璃面板,并个性化地印上不同的图案,IKA让实验室仪器不再仅仅是实验室仪器本身,带给人们更多的遐想。  探寻新产品背后的秘密:对产品倾注太多的爱  这些创新产品是如何诞生的?又经过怎样的测试过程?下面我们所参观IKA总部工厂就将揭开答案。  据IKA副总裁Georg Kiefer先生介绍,“研发是IKA最为重要的战略部门之一”。研发人员的思想又是如何变成最初的产品,这就要通过设在IKA实验室仪器生产车间入口处的一个封闭式的“样品加工车间”来实现。当研发人员有了最初的产品设计思想时,这个车间工人可以通过三维加工仪器,制作出该产品的立体模型,完成最初的工业设计 如果公司高层对于产品的模型满意,下一步则需要该车间的机械工程师和电子工程师完成结构及电路设计等。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有很多次的反复,直到IKA认为完美了才最终进入流水线生产。带领我们参观的IKA广州仪科实验室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Klaus Jacuk先生告诉我们,“在此车间工作的工人有的都工作了20多年,IKA产品中很多创新思想都来自于他们。可以说创新已经融入了IKA员工的血液里,每位员工对于IKA的创新都有自己的贡献。”此时,我们也不由地想到了IKA 总裁 Rene Stiegelmann 先生在我们参观之前的开场演讲所说的,“研发过程中我们有了太多的快乐,我们对产品也倾注了太多的爱。”样品加工车间一角  经过样品加工车间,我们就看到了IKA实验室仪器生产车间。这个车间并不大,但是每条生产线井井有条,错落地分布在各个空间内。参观之日正好是周末,工厂内只有2-3个员工在生产线上工作,为我们展示IKA仪器的生产过程。在IKA生产车间,我们看到了2台机械手在安装及检测仪器。安装电路板的机械手  上图所示的机械手正在安装IKA多点加热磁力搅拌器的电路板,机械手通过不同工具头的更换,逐步完成焊接、线圈安装等过程,工人只需将所需的材料和配件放入即可。无人驾驶的“小货车”(左) 纸箱自动折叠装置(右)  在IKA磁力搅拌器的生产线上,一个工人和一台机器人就完成了磁力搅拌器的组装及最后的包装入库。在这条生产线上,我们还看见一个可以自动将之纸皮折成箱子的自动装置,而包装好的产品搭载在一个无人驾驶的“小货车”上,便可以自动入库。长期运转测试车间  IKA技术副总裁 Mr. Eble告诉我们,“IKA的新产品在上市前,除了要在质检部门及应用中心做测试外,还需要在一个特殊的房间里做长期的运转测试。”这件特殊的测试房间位于IKA工厂内的一个角落,大门紧锁,当工作人员打开大门,我们瞬间听见了轰隆隆的响声,而映入眼前的是各类正在不停运转的仪器设备。  我们看到的仅是IKA新产品推向市场,送达用户前的一些环节。当我们问及IKA如何面对市场上“跟风者”时,Georg Kiefer先生说到,“我们始终在创新,我们把‘跟风者’视为推动IKA不断前进的动力。当然,我们现在更加重视对专利的保护。此次推出的新产品涉及的很多技术,IKA都在全球申请了专利。”  参观花絮  在德国南部小镇施陶芬,IKA是一家很有影响力的公司。由于我们的到来,小镇也变得热闹非凡。而作为当地有名望的公司,IKA在发展的同时,也很重视回馈社会。在IKA生产车间,我们看到了一个“Hands for children”的区域。Klaus Jacuk先生告诉我们,“这是IKA总裁René Stiegelmann提出的一个慈善项目。公司邀请IKA退休员工义务在这条生产线上工作,而由这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所得的利润都用于回馈社会,帮助有困难的儿童。”Hands for children生产线  此次IKA之行,我们还见到了IKA微电影中的主演及拍摄地。据悉,微电影的创意来源于IKA的总裁先生,IKA希望通过微电影传达一种快乐实验的理念。我们在IKA微电影拍摄地——应用实验室也体会到轻松实验、快乐实验的氛围。IKA应用实验室  为了欢迎各地的代理商朋友,IKA在施陶芬小镇的古堡举行了一场盛大的Party,IKA的工作人员、Party演员及服务人员均穿着中世纪的衣服,让我们也一起体会了古老的德国文化,以及欧洲人的能歌善舞。城堡Party掠影来自中国的代理商合影留念(采访编辑:杨娟)
  • 探访“粒子物理王国”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图)
    来宾在瑞士日内瓦参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多媒体中心。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跨瑞士和法国边境,是全球重要的粒子研究机构,重点模拟研究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最初状态。  新华网日内瓦2月21日电(记者刘洋 杨京德)从瑞士日内瓦驱车进入法国,沿途宁静的田园风光令人沉醉。这是一片位于阿尔卑斯山与汝拉山雪峰间的平原,镶嵌着一座座牧场、葡萄园、古朴村镇,而就在平原地表之下100多米深处,无数粒子或许正围绕着一个周长27公里的巨大环形设备,以接近光速运行,并剧烈碰撞。  这不是科幻小说的虚构,而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最重要的设备——大型强子对撞机运转的情景。经过近两个月的技术维护后,按计划,对撞机21日再次开始运行。记者有幸在此之前,由研究中心的中方研究员、粒子物理学家任忠良博士带领,进入研究中心并探访这神秘的地下“粒子物理王国”。  科研“地球村”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建于1954年,是二战后欧洲合作的产物,但今天的研究中心早已不再局限于欧洲,而更像一个“地球村”,会聚了来自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580余所大学与科研机构的近8000名科研人员,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山东大学等中国科研院所的近百名师生。  漫步在研究中心园区里,可以看到宽阔的草坪上和露天咖啡座上,不同肤色、不同装束的学者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操各种口音的英语或法语讨论问题。  除进行前沿物理试验外,研究中心还承担了为世界各国大学培养物理学人才的任务,许多物理学家的硕士或博士论文都在这里完成。  研究中心洋溢着尊重科学的气氛,就连园区的各条道路都以在科学领域有重大贡献的人士名字命名。从第一个设想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到发现镭和钋等放射性元素的居里夫人,他们对人类认知的贡献,以这样的方式被铭记。  地下“粒子物理王国”  大型强子对撞机位于日内瓦附近、瑞士和法国交界地区地下的环形隧道内。为探测质子撞击试验产生的结果,研究中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安装了4个探测器同时进行试验,其中最大的就是位于瑞士一侧的超环面仪器。  经过两道严格安检后,记者跟随任忠良博士深入地下100多米的超环面仪器试验现场。站在坑道内高耸的钢结构探测器旁,如同站在希腊神话里的擎天巨神脚下,深感一己之渺小。  这个圆柱形庞然大物高25米,长45米,重7000吨,相当于埃菲尔铁塔或100架波音747客机的重量。任忠良博士说,超环面仪器就像一架高精度巨型数字照相机。对撞机发射的粒子束经过这个探测器时发生碰撞,产生的粒子沿着碰撞半径方向向外发散,这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物理现象都会在这一高性能探测器上留下影像。超环面仪器抓取碰撞影像的速度可达每秒4000万次,从而在粒子级别上记录任何细微的变化。  为处理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3000台计算机会同时运转,从大量无效碰撞数据中选取符合研究需要的少数粒子高能对头碰撞记录并加以分析。即便如此,筛选出的有用数据量仍大得惊人。这一探测器运行一年产生的数据如用DVD光盘刻录,所有光盘铺排起来将长达7公里。  人造宇宙大爆炸  为从微观世界揭开宇宙起源的奥秘,研究宇宙产生初期的环境,物理学家设计了通过粒子对撞,模拟宇宙大爆炸的试验,大型强子对撞机就是进行这一模拟过程的“利器”。  可想而知,实现高能粒子对撞并非易事。据任忠良博士介绍,大型强子对撞机使用了超低温、超导等超越人类现有工业水平的尖端技术。  为产生偏转粒子所需要的强磁场,对撞机采用液态氦将管道温度降至零下271摄氏度的超低温,用低温超导技术产生零电阻以保障磁场强度。此外,为维持低温,减少管道内外热量交换,还使用了真空技术,对撞机周长27公里的环形管道内的真空空间相当于巴黎圣母院的大小。  低温还带来金属等材料热胀冷缩的问题,这就要求在管道连接处使用可滑动的接点,但可滑动连接点同时也带来另一个问题:上万个连接点中,任何一个点如因接触不良出现微小电阻,强大的电流通过时就会瞬时释放大量热能,毁掉超导状态。热量还会气化冷却管道用的液态氦,导致大爆炸。  2008年,对撞机调试过程中就发生了一次类似事故,使整个试验的进度延后一年。研究中心花了整整一年,投入超过5000万瑞士法郎(约合5300万美元)才将设备修复。  寻找“上帝粒子”  大型强子对撞机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找希格斯玻色子。它是由英国人彼得希格斯等物理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基本粒子,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因此被称为“上帝粒子”。  这种粒子就像神话中的独角兽一样难觅影踪。在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中,总共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其中的61种都已被验证,唯独希格斯玻色子始终游离在物理学家的视野之外。找到这种粒子,就找到建筑粒子物理学经典理论大厦的最后一块基石,如证明它不存在,整座大厦就要被推倒重建。  此前,许多顶级物理研究机构曾试图通过对撞试验寻找希格斯玻色子,但都没有成功。如今,有了世界上能量级别最高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对捕获这头“独角兽”充满信心。  研究中心主任、德国粒子物理学家罗尔夫霍伊尔说,对撞机在过去一年表现非常出色,因此大家普遍对试验充满信心。霍伊尔风趣地化用莎士比亚的名言说,希格斯玻色子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在未来两年内揭晓。
  • 欧洲两大科学机构计划合并
    因两大泛欧洲科学机构计划合并,有着37年历史的欧洲科学基金会(ESF)可能会在2011年消失,或者说,将以新的形式重生。据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欧洲国家研究理事会(EUROHORCS)首脑提出与ESF合并,以便为欧洲国家科学资助机构发出统一、强大的声音。  合并后的新机构的暂时名称为欧洲研究组织(European Research Organization)。尽管有关机构合作的细节还在制订之中,但部分观察家却痛惜欧洲科学基金会的这种变化,特别是部分科学研究院将排除在新机构之外。  1973年,为了支持特定科学项目的合作,欧洲国家的几个基金机构创建了ESF。如今,该基金会包括79个组织,包括研究资助机构和实施研究的机构,以及西方风格的科学院。  基金会的主要功能是资助欧洲的研究人员和机构合作,组织会议。基金会的年度预算大约为5000万欧元,占欧洲科学总经费的5%,而且绝大部分经费来自欧洲国家研究理事会的成员国。然而,《科学》的文章指出,基金会从未发挥过杰出欧洲基金组织的作用,欧洲研究理事会主席 Helga Nowotny说:“它一直靠其成员的紧密约束在维持。”  另一方面,EUROHORCS的成员国控制着290亿欧元,也即85%的欧洲公共研究经费,但这个机构却没有一个总部或工作人员,没有统一的信息渠道。  瑞士研究理事会负责人P?覿r Omling说:“我们意识到来自欧洲国家研究理事会和欧洲科学基金会的声音非常不清楚。”欧盟研究理事会要求关注超越国家的科学政策,创立了欧洲科学园和创新联盟,而EUROHORCS的成员国则希望对地方科学战略产生更多的影响。ESF的大多数成员国也是EUROHORCS的成员国。  大机构的合并计划于2010年提出,目的是为欧洲国家的研究机构提供更为一致的声音,同时ESF将从一个基金组织改变为一个致力于研究战略和游说的机构。EUROHORCS现任主席Dieter Imboden说,合并后,我们将努力把两个机构过去最优的特质加以合并,并勇敢地舍弃一些东西。  机构合并的迹象已经出现。ESF已经不再主动邀请经费申请报告,基金会首席执行官Marja Makarow强调,绝大部分现有的项目将会兑现经费。  ESF主要资助实验室之间大型、复杂的跨学科合作。欧盟也资助了长期的科学和技术合作项目,它的“重大挑战”项目如神经退化性疾病项目,联合了各国的力量而不是重复投入。因此,即使ESF的项目消失了,也不会留下一片空白。  然而,ESF的消失让部分人感到遗憾,比如,ESF前首席执行官、地球物理学家、欧洲科学主席Enric Banda认为,欧洲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得到加强的科学基金会,在经费的支持下更加关注合作。  EUROHORCS希望将新机构的成员限制为研究资助机构或研究实施机构,这意味着国家科学院将被排除在外,比如瑞典皇家科学院。Marja Makarow 说,通过新型年度联合会议,新机构将努力维持与这些学术机构的联系。  Makarow表示,EUROHORCS的成员机构均是非常有实力的机构,但在过去却是分散的,现在是将它们联合起来,直接指导欧洲的科学政策。她说,新机构将请科学专家为政策制定者们预测趋势、推动跨国际合作,最紧迫的则是帮助欧盟制订它的下一个7年研究项目。
  • 深度对比|欧洲沼气究竟领先我们多少?
    通过对比欧洲与我国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及各自技术特点,笔者提出了欧洲大型沼气工程技术国产化尝试方向,阐述了沼气工程监测技术对于促进沼气工程自动化运行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沼气工程监测系统在沼气工程中的应用。一、欧洲沼气工程技术现状欧洲沼气工程技术发展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已是世界上沼气厂最普及的地区。欧洲的沼气工程技术主要以高浓度有机废弃物联合消化工艺(CSTR)为主,绝大多数配备热电联产系统。欧洲沼气工程具体的技术特点如下:①重视原料复配,产气率高欧洲沼气工程原料不仅包括牛粪、猪粪、鸡粪等畜禽粪便,还有玉米、马铃薯等能源作物,以及屠宰场废弃物、城市餐厨垃圾、城市污泥等。通过这些原料的混合和合理复配,可以提高原料中的碳、氮含量,并调整出可使产气率最高的碳氮比。德国90%以上的农场沼气工程采用混合原料发酵。②工艺统一,热电联产,效益高在德国和丹麦,90%以上沼气工程选用CSTR工艺,统一的工艺有利于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同时便于接管运营后续服务的开展。热电联产指产出的沼气主要用于发电,33%~37%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在发电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余热,用于CSTR加热和农场或社区供热,提高了沼气的利用效率,增加了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③实现自动控制,运行管理便捷利用厌氧消化系统专用的自动控制系统与软件,实现沼气工程的自动化管理和远程监控,节省大量人力的同时又提高了工程生产效率。比如国内一万头牧场大型沼气工程,操作管理人员达30人之多,而同等规模沼气工程中欧洲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只需1~2人。④沼渣沼液及时还田,杜绝二次污染沼渣、沼液贮存期约3~6个月,施于周围农田。许多农场建的沼气工程多采用2个发酵罐串联发酵,其中第一个发酵罐贮存并在其中连续产气,同时该罐还兼做沼气贮气装置。贮存在第二个发酵罐的料液经过一段时间后被排放出来,然后作为有机肥喷施到农田里,所以不存在废液二次污染问题。此外,沼气工程配套设备与技术装备先进,如进料设备、搅拌设备、脱硫设备、沼气存储设备、热电联产设备、沼气工程监测成套设备等优良性均处于世界沼气行业的领先地位,并且沼气工程自动化程度高。沼气工程无论规模大小全部只需一人管理即可稳定运行,节省人力资源,降低运行成本。二、我国沼气工程技术现状中国沼气建设同样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史,中间经历了快速发展期和回落阶段,如今也已步入了新的发展局面。我国沼气工程技术具有如下特点:①工艺类型多,效率普遍不高我国在发展沼气工程的过程中,在户用沼气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而大中型沼气工程由于缺乏行业权威组织统一的技术指导,南北方地区差异较大,各地分别用土法建沼气工程,发酵温度低,缺搅拌,沼气产气率低。②产品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我国建大中型沼气工程开始以处理废弃物和生产能源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充分利用资源为出发点,在工艺设计中对产品的应用重视不够,包括有机肥的生产、沼气发电余热的利用等。在产品产量低、使用率低的情况下,工程的经济效益自然就差,这也是我国沼气工程发展缓慢、运行困难的根本原因。③工程设备化低,生产方式落后受限于技术水平和成本控制,普遍采用传统的现场加工安装的方式,没有实现工程的设备化和标准化,传统安装方式工期长,难维护,不便于检修,质量难保障。同时,进出料方式落后,手动操作管理,不但需要人工较多,而且外观不佳,影响厂区整体环境。三、欧洲沼气工程技术国产化方法近年来,国内沼气工程技术的进步有目共睹,例如根据本地的温度环境及原料等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杜绝二次污染等。笔者认为,为了使我国能尽快达到欧洲沼气发展水平,我们还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①走原料集约化道路目前我国的沼气工程原料比较分散,多数以自己供给为主,这样的原料比较单一,且不能维持大型沼气工程的产气需要,重复建设,浪费严重。所以我们在设计沼气工程时,充分考虑当地的原料资源,如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厂废料,农畜粪便等,将这些有用的资源全部为我所用,在当地单独建立一个大型的沼气工厂。②走自动化道路我国目前的沼气生产基本靠人力装料,人员监控,没有使用自动化设备来进行生产,所以效率较低,且生产维护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因此,我国的沼气生产应该走自动化道路,实现自动装料出料,自动监控发酵、存储及输送,这样我国的沼气生产才能提高效率,且有利于推广。此外,沼气工程本身有公益的性质,可以走“企业自筹资金,申请国家资助,利用国际援助,引进投资运营”的模式,提高项目建设水平,确保项目的收益。四、沼气工程监测系统在沼气工程中的应用沼气工程监测技术是促进沼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运行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关于推动沼气工程向工业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农业部也曾于去年11份在武汉召开了国际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培训班,并组织参观了国内沼气工程远程监测领域的先行企业四方仪器自控。沼气工程监测系统以气体成分和流量传感器为依托,集成监测设备,同时结合软件开发技术,把沼气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传递,将沼气工程与业主、操作者、管理部门联系起来,以实现对沼气及附属产品生产销售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服务、管理和决策。大中型沼气工程监测方案Gasboard-9230早在2013年,四方仪器自控自主研发的沼气工程物联网系统就经湖北省科技厅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工信部物联网发展专项资助。目前,该系统已实现了多个省市沼气工程的远程监控。在大型沼气工程现场的应用红外气体分析仪(防爆型)Gasboard-3500沼气工程监测系统在沼气工程验收、监督、运行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沼气工程管理和运行可靠的数据来源。在实际应用中,业主可根据沼气工程流量、成分数据,指导确定沼气工程的运行参数;另一方面,该系统可分省、市、县、业主四级网络访问权限,对各大中型沼气工程数据进行统计报表和历史趋势分析。总的来说,沼气工程监测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提高沼气工程管控水平和生产效率对沼气工程生产全程进行在线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可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问题,排除运行故障;通过系统优化,能提高产气量、提升脱硫效率、热电联产效率,掌控沼气生产质量,实现沼气工程管理科学化、运行智能化,同时节约劳动成本,降低能耗,提高沼气工程总体生产效率。②保障沼气工程运行安全通过沼气工程物联网智能预警系统和视频监控,能对运行参数异常、设备故障、操作违规和灾害天气发出警报,及时通知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如:沼气站内烟雾探测报警、水位超高报警、沼气泄漏、物料过载报警,无关人员误入、违规操作报警等,能排除人员伤亡、工程损坏、起火爆炸等安全隐患,有效保障沼气工程运行安全。(来源:沼气圈)
  • 欧洲议会议员通过立法推动欧盟芯片产业发展
    上周二,欧洲议会议员支持通过促进生产和创新以及制定应对短缺的紧急措施来确保欧盟芯片供应的计划。工业和能源委员会通过了两项法案草案:一项是关于“芯片法案”的法案,旨在加强欧盟芯片生态系统的技术能力和创新,另一项是关于芯片联合承诺,以增加对开发此类欧洲生态系统的投资。在对“芯片法案”的修正案中,欧洲议会议员更多地关注下一代半导体和量子芯片。将建立一个能力中心网络,以解决技能短缺问题,并吸引研究、设计和生产方面的新人才。该立法还将支持旨在通过吸引投资和建立生产能力来提高欧盟供应安全的项目。“欧洲芯片”倡议在另一次投票中,欧洲议会议员以68票赞成,0票反对和4票弃权通过了Chips联合承诺提案,实施了“欧洲芯片”倡议下预见的措施。该计划旨在通过投资欧盟范围内开放可访问的研究、开发和创新基础设施来支持大规模能力建设。它还将促进尖端和下一代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欧洲议会议员强调,为了促进创新,将需要新的资金,以及重新分配来自地平线欧洲的资金。《芯片法案》报告员Dan Nica(S&D,RO)表示:“我们希望《欧盟芯片法案》能够将欧洲确立为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参与者。预算不仅需要与挑战相称,并通过新资金提供资金,而且我们希望确保欧盟在研究和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友好的商业环境,快速的许可流程,并为半导体行业投资熟练的劳动力。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欧洲的增长,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并为未来的危机建立正确的机制。芯片联合事业报告员Eva Maydell(EPP,BG)表示:“微芯片是欧盟数字和绿色转型以及我们的地缘政治议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呼吁新的资金,以反映欧洲芯片行业的战略重要性。欧洲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也在大力投资他们的半导体设施、技能和创新。我们可能没有美国那样巨大的财政火力,但委员会和理事会提供的预算需要反映挑战的严重性。背景议会的一项研究强调,欧洲在全球半导体产能中的份额低于10%。立法提案旨在将其提高到20%。2022年议会分析强调,疫情揭示了全球供应链长期存在的脆弱性,前所未有的半导体短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显示了未来几年可能发生的事情。除其他问题外,这些短缺导致工业成本上升和消费者价格上涨,并减缓了欧洲的复苏步伐。
  • 欧洲最大制药企业在华设亚太研发中心
    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记者张晓松)欧洲最大药品生产企业赛诺菲-安万特集团驻华机构6日宣布,将在中国设立其亚太研发中心,辐射包括日本、俄罗斯和印度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加速开发针对这一地区疾病的创新药物和创新疗法。  赛诺菲-安万特集团驻华机构表示,这是该集团设立的第一个地区性研发基地,体现了他们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高度关注。  该中心将落户中国上海,针对亚太地区疾病特点,加速开发创新药物和创新疗法,满足这一新兴市场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同时,加强产品引入及与中国科研界的战略合作,在传统中药等领域进行科研探索。  由于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近年来,亚太地区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日益流行,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也呈现加快增长趋势,引起全球医药研发和生产领域高度关注,世界各大制药企业相继在华设立研发中心。  赛诺菲-安万特集团是欧洲第一大药品生产企业,也是最早在中国设立办事处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
  • HORIBA在欧洲成立新研发中心
    2012年12月20日,HORIBA在欧洲成立了新的研发技术中心,该中心位于Saclay科技城,占地7500平方英尺。  该中心将作为HORIBA的欧洲总部,主要服务于来自法国、德国和英国的1700名员工,面积将来可以扩展到18000平方英尺。该中心主要用于HORIBA 在当地的业务,包括HORIBA Jobin Yvon的衍射光栅和科学仪器生产业务,HORIBA 2012年收购的生医光电专家Genoptics公司业务,以及HORIBA的医疗和科学仪器事业部在法国的销售团队。  HORIBA欧洲总经理Michel Mariton介绍说:“该工厂的位置临近学术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研究生院,预计将有助于公司在纳米系统,生物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电脑辅助算法技术研究方面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另外,HORIBA也在寻找同法国关键的技术供应商进行合作,期望能够找到小型创新型高技术公司进入日本市场的机会。”
  • 欧洲议会通过纺织品标签新规定
    2011年6月3日,据香港贸发网的消息,欧洲议会在2011年5月11日通过新例,规定在欧盟销售的服装如有采用源自动物的物料,必须在标签上说明。这项规定旨在确保消费者能区别真正或人造毛皮及皮革产品。  此外,欧洲议会要求欧盟委员会在2013年前完成研究,探讨纺织品中可能有害的化学物质对健康有何影响。  今年较早时,欧洲议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就规例内容达成非正式协议,这项协议现在获得议会正式通过。协议的文本仍须得到成员国审批。  根据建议规例,纺织品标签必须清楚显示,产品是否含有源自动物的非纺织品部分,例如毛皮和皮革。此举有助消费者辨别含有人造毛皮或皮革的产品,以及含有源自动物物料的产品,对有过敏症的消费者来说特别重要。  最初,欧洲议会还建议从第三国进口的产品,应强制规定须附有原产地标签。这份提案因遭到部分成员国大力反对而遭否决。  理事会同意要求欧盟委员会就原产地标签计划的可行性提交报告。该计划旨在向消费者提供关于原产地的准确资料,以确保纺织品的来源能被追溯。  此外,欧洲议会并要求欧洲委员会就下列各项展开可行性研究:  协调护理标签规定,目前这类规定在欧盟属自愿性质   设立服装统一尺寸标签制度,在全欧盟实施   标示纺织品里的致敏物质。  欧委会还应评估,过敏反应和纺织品里的化学物质如着色剂、杀生物剂和纳米粒子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以及新科技如微晶片、无线射频识别(RFID)将来能否代替传统标签。欧委会须于2013年9月前完成报告,届时可能会一并提交立法议案。  上述关于纺织品标签的建议规例,预计于理事会下次会议中通过,并有机会于今年下半年在欧盟官方公报刊登,而20天后则会生效。
  • 约定您!2016 CHINA LAB 仪器展 -- 德国MC.ART 产品首发,多款欧洲产品华南首发
    广州国际分析测试及实验室设备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CHINA LAB 2016)又快到了! 不能错过华南仪器界的一年一届的盛会,广州语特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即将盛装出场,必须约!时间:2016年3月31日至4月2日地点: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展位号:1号馆1D39,1D40 广州语特公司本次有4个展位,将展出四个品牌的主打产品:英国Bibby Scientific, 德国ART (即Miccra ART), 瑞士盖博 Gerber Instruments, 德国MC.ART。德国MC.ART 是广州语特2016年重点推出的品牌,是实验室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新秀,号称实验室小型“机器人”的提供者。本次将展出其典型代表产品--全自动分散乳化系统。英国BIBBY 展品仍旧占据了主通道的显眼位置,除了展出各类实验室前处理仪器,熔点仪,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外, 还将在华南首次展出去年收购的子品牌PCRmax 旗下的PCR仪 -- AC 1。同时,德国ART 的在线分散系统与瑞士盖博的乳食品设备也是在华南首次亮相。 德国CAT搅拌器也将如期展出其常规搅拌器。展台新品多多,亮点多多,即刻预约吧! 到场观众还有礼品赠送哟!电话预约热线电话:020 8252 0656 林小姐; 175 2004 6398 郑经理关于语特 和 [英国Bibby ] [德国ART,MC.ART, CAT ] [瑞士Gerber Instruments] ( www.youtoolinstru.cn.)广州语特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搅拌器/分散乳化机等实验室样品制备等通用仪器, 熔点仪/光度计/冰点仪等分析仪器,以及PCR等生命科学仪器。 作为英国比比(Bibby )在中国南方的首代,广东,广西,四川,重庆,云南,海南,贵州和西藏是我司的服务范围。语特公司也是德国ART, 德国CAT,瑞士Gerber Instruments 在中国的首代。l 英国BIBBY 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作为英国最大的实验室科学仪器生产商, 旗下有4个子品牌:Stuart,Techne,Jenway,Electrothermal. 专注于样品前处理等通用实验室仪器(如:熔点仪, 搅拌器, 混匀器,摇床, 培养箱,干浴器/氮吹仪,水浴,菌落计数器, 纯水蒸馏器),分子生物学研究设备(基因扩增仪PCR,荧光定量,杂交箱);分光光度计/超微量紫外等分析仪器,及平行反应工作站相关产品。 l 德国ART 成立于上个世纪,是德国乃至全球最专业的分散乳化专家。顶级分散乳化产品从实验室仪器,中试产品到工业设备, 分散头种类组合高达上百种;应用领域覆盖了化工,化妆品,制药,食品,环保等各大领域。l 德国CAT 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是德国样品制备仪器方面的专家之一, 以”品质稳定”而闻名。其顶置式搅拌器种类多样,从手持式,教学用,到科研通用型,高粘度型,是CAT的代表产品线。l 瑞士Gerber Instruments 有超过120的历史,是专注于乳食品行业的典型代表。其产品冰点仪, 乳脂离心机, 食品专用PH计, 流出式粘度计等, 风靡欧洲及其它大陆国家。l 德国MC.ART 是实验室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新秀,号称实验室小型“机器人”的提供者。其典型代表产品有:全自动分散乳化系统,实验室自动抓取装置,实验室自动封装设备,其它实验室自动控制设备,以及实验室自动化的定制 。
  • Rtec举行2022年欧洲销售会议
    2022RTEC欧洲销售会议 Rtec 2022年欧洲销售会议在Rtec 瑞士公司举行,来自欧洲多个国家的合作伙伴和代理公司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期间大家对2022 上半年进行了总结以及对新产品进行了培训和演示。Rtec欧洲在过去一年高速成长,在表面三维形貌以及微纳米划痕压痕测试设备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UP系列表面三维形貌仪从白光干涉、共聚焦、AFM、光谱反射等不同技术角度及性能规格角度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机型选择,是用于三维形貌测量、表面形貌纹理数据分析的优秀测量仪器,SMT-5000划痕压痕仪为用户提供了纳米、微米、宏观不同尺度的各种涂层和薄膜的精确定量结合力、抗划性、材料/涂层硬度、弹性模量、蠕变等提供了更完整的测试解决方案。 他们是一支才华横溢、充满激情的团队,该团队对我们正在开发的测试仪器领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2022下半年我们会全力以赴,勇求进步!
  • 付费期刊将遭欧洲多国科研资助机构抵制
    p  2018 年 9 月 4 日,来自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 11 个欧洲国家的主要科研经费资助机构,在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下,联合签署了一项令传统学术出版商极为不满的论文开放获取计划 Plan S。该计划表示:“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所有由上述 11 国以及欧洲研究委员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ERC)拨款支持的科研项目,都必须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完全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或出版平台上。”/pp  这意味着只要科学家接受了来自这些机构的研究资助,从 2020 年起他们就必须放弃把论文发表在 Nature,Science,Cell 和 The Lancet 等需要付费订阅的顶级期刊上的机会——除非这些期刊改变他们的商业模式,转变为完全开放获取期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48eb4b5c-4ada-4a17-8ada-534dc0558908.jpg" title="微信图片_20180907134943.jpg" alt="微信图片_20180907134943.jpg"/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图片来源:Opensource.com/span/pp 如果一个研究者想要将自己的论文发表在学术刊物上,那么 TA 十有八九会在下面这四种类型的期刊中做出选择:以 Nature, Science,Cell 等老牌名刊为代表的传统付费订阅期刊、半开放半付费订阅的混合型期刊、延迟开放获取期刊和完全开放获取期刊(例如著名的 Scientific Report 和 PLos One 等刊)。根据爱思唯尔 Scopus 数据库 2016 年的统计,传统付费订阅期刊数量占所有科学期刊数量的 37.7%,只有部分论文可以免费获取的混合型期刊占 45%,延迟开放获取期刊占 2.2%,而符合 Plan S 要求的完全开放获取期刊只占所有期刊数量的 15.2%。Plan S 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地改变一部分研究者的投稿选择。/pp  当然,开放获取期刊的增长势头越来越猛是近年来科学界有目共睹的事实,可是考虑到欧盟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论文发表数量,Plan S极有可能会改写各国在知名学术期刊上的“发表版图”。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在年初发布的《2018 科学与工程指标》(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8)报告,2016 年欧盟国家发表的论文数已达 61.4 万篇,占比 26.7%,远高于中国的 42.6 万篇和美国的 40.9 万篇。如果在 1 年半以后 Plan S 能够得到严格执行,那么 Nature,Science,Cell 和 The Lancet 等顶级付费订阅期刊将会失去很多来自欧洲科学家的投稿 而那些非欧盟资助的研究者则会获得更多的机会,登上这些老牌刊物的舞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e2045217-cf8a-43ea-b348-edd74203500f.jpg" title="01 2016各国论文发表数量统计.jpg" alt="01 2016各国论文发表数量统计.jpg"/ br/span style="font-size: 14px "2016 年各个国家和地区论文发表数量统计。图片来源:《2018 科学与工程指标》报告/span /pp  目前,已有 11 国的研究资助机构签署了 Plan S,并获得了来自欧盟委员会的支持。Plan S 由欧盟委员会开放获取特使 Robert-Jan Smits 率先发起。他说,Plan S 中的“S”代表“科学(science),速度(speed),解决(solution)和打击(shock)”。“论文付费阅读不仅阻碍了科学事业本身的发展,而且也成为广大公众了解研究成果的一个障碍,”这次计划的组织者、代表欧洲各国科学机构的 Science Europe 组织主席 Marc Schiltz 在接受《自然· 新闻》(Nature News)的采访时这样表示。/pp  签署 Plan S 的各国科研资助机构名单:/pp  奥地利科学基金会(Austrian Science Fund),FWF/pp 法国国家科研署(French National Research Agency),ANR/pp  爱尔兰科学基金会(Science Foundation Ireland ),SFI/pp  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Nuclear Physics), INFN/pp  卢森堡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Research Fund),FNR/pp  荷兰科学研究组织(Netherlands Organis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NWO/pp  挪威研究理事会(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RCN/pp  波兰国家科学中心(National Science Centre Poland),NCN/pp  斯洛文尼亚科研署(Slovenian Research Agency),ARRS/pp  瑞典环境、农业和空间规划研究理事会(Swedish Research Council for Environment,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Spatial Planning),FORMAS/pp  英国研究与创新中心(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UKRI/pp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瑞士等一些科研力量较强、经费供应充足的国家并未加入这项颇为激进的论文开放获取计划。但是考虑到签署了 Plan S 的 11 国联盟每年能够为欧洲科学家提供 76 亿欧元(约合 604 亿人民币)的研究经费——这几乎占据了欧洲整个科学资助体系的半壁江山,加上欧盟的明确支持态度,Schiltz 表示,未来将会有更多欧洲国家加入这项推动科研成果开源的行动中来。/pp  与此相对,各大学术期刊出版商则对这一计划表示了明确不满和严重担忧。根据《自然· 新闻》的报道,英国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and Medical Publishers,STM)的发言人表示,STM 欢迎研究资助方努力扩大同行评审论文的访问权限,但是 Plan S 仍然“需要经过深思熟虑,避免对学术自由造成意料之外的限制(require furth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to avoid any unintended limitations on academic freedoms)”。另一家科学出版巨头 Elsevier 表示支持 STM 的评论。/pp  Science 的出版者——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也表示,Plan S“无法支持高质量的同行评审,研究出版和传播(will not support high-quality peer-review, research pub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pp  拥有 3000 多种期刊的 Springer Nature 的发言人则在写给 ScienceInsider 的邮件中表示:“这可能会破坏整个科学出版系统(potentially undermines the whole research publishing system)。”/pp  然而,欧盟委员会开放获取特使 Smits 表示,Plan S 不会放弃高质量的同行评审——这仍然是他们科学出版体系中的一部分。“出版商不是敌人。我希望他们成为变革的一部分,”他这样表示。/pp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Plan S 的启动或许能为那些开放获取期刊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2016 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SCIE 收录的 OA 期刊影响因子TOP 20 中,仅有 9 家期刊在 10 分以上,与传统老牌顶刊动辄三四十甚至上百的 IF 不可同日而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d4de0b9d-693d-4d72-bcb2-4631ab957233.jpg" title="2-1.png" alt="2-1.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4px "2016年SCIE中Top20的OA期刊/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  如果 Plan S 在未来能够得到欧洲学术界的支持并且被贯彻执行,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期待一批能够超越 “CNS 们”的开放获取期刊出现,改写学术成果传播与交流的版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br/span style="font-size: 14px "/span/p
  • 第三届欧洲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在西班牙召开
    第三届欧洲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Europact)于2014年5月6日至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会议由德国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会(Dechema)、德国化学会(GDch)、英国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中心(CPACT)、欧洲制药科学基金会(EUFUS)、中国仪器仪表学会(CIS)等机构共同主办。  作为国际上关于过程分析与控制比较有影响的两大国际会议之一,Europact得到了国内外高校、研究所和相关企业的关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了由10名成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代表团团长吴幼华,成员胡昌勤、尹利辉、袁洪福、宋春风、张萍、石冬冬、褚小立、崔厚欣、张莉,分别来自研究院所、高校、企业和学会。代表团此次有三项任务:一、做大会报告及参加学术墙报交流,介绍中国过程分析及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二、参加会议和主办方见面会,深入了解彼此职能,为今后进一步交流合作打下基础 三、与欧洲组织、专家建立联系,为在中国举办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积累经验与资源。中国仪器仪表学代表团  Europact作为德国化学会(GDch)和德国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会(Dechema)联合发起的过程分析工作组(Prozessanalytik)的常规性会议,每三年在欧洲国家轮值举办。  本届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企业技术人员约270人参加。会议内容涵盖了化学计量学,过程分析新技术,实时过程检测,图像分析及过程层析成像,药品生产过程分析控制,农产品、食品、生物过程分析等内容。  会议介绍了最新的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灵敏度增强反射拉曼光谱、宽带光子时间飞行光谱、新型光纤光学技术、光子密度波光谱,X-层析成像及微波层析成像、三维图示等在过程分析中的应用技术。围绕过程分析中各种实际挑战,有关优化策略及多元校正建模新方法研究十分活跃,并强调PAT的控制功能。  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作为大会特邀报告人,在主会场上做了《过程分析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趋势》的大会报告,向欧洲及世界的过程分析专家及企业展示了过程分析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及今后发展的趋势。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中国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引起了各国专家的强烈兴趣。  会议期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还参加了主办方见面会,吴幼华常务副理事长介绍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基本概况,并介绍了学会在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学科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会议主办方Dechema、CPACT以及Prozessanalytik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组成及业务内容。  会前5月5日代表团前往欧洲最大的农产品、乳制品与饲料分析检测技术企业丹麦福斯集团进行技术交流,并在会后5月9日赴其西班牙用户参观学习。目前全球约85%的牛奶生产,80%的谷物交易,75%的啤酒生产都在使用福斯公司提供的过程分析方案。研究该企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路径,对提高我国过程分析仪器的设计生产水平,推动我国过程分析仪器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通过此次会议及技术交流活动,代表团成员充分了解了欧洲在线过程质量分析及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应用进展,体会到在线质量分析技术具有离线分析技术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在线数据具有以下优势:1、可供分析的数据量更大,重复性较好,可以剔除偶然误差对生产监控造成的影响 2、检测间隔时间短,分析速度快,可以为生产监控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信息。  代表团成员在各自应用领域均大有收获。通过此次的出访,总体心得有以下几点:  1)在线、连续、实时的生产监控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德国、丹麦等生产加工强国的重要秘密武器之一。欧洲各国对于在线生产控制的研究始终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与会许多研究报告都是在工厂中进行的研究,技术由研发到实际应用的转化速度十分惊人。代表团所参观的企业,其应用在线近红外监控生产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极高,经济效益较好。  2)红外、近红外、拉曼等光谱仪器在我国已经都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我们需要做的是加大力度进行在线监控相关的配套软硬件的开发,使前期研究成果尽快的转化到在线生产监控中。  3)分析过程分析与控制技术比较有影响的两大国际会议:欧洲Europact会议主要以应用学术技术交流为主,强调的是技术的发展 而美国IFPAC会议主要以解决实际应用为主体,强调应用的实现。两大会议针对的群体不同:Europact以高校、研究单位、企业研究部门为主要参与者 IFPAC主要从用户需求出发,寻求新技术和新的应用方法。对比两个会议,结合今年9月份将在北京举办的IFPAC-China Section会议的内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梳理,从而认真研究我国过程分析与控制学术会议的举办方针与针对性。
  • 欧洲议会通过欧盟现代化海关法典
    2013年9月11日,欧洲议会采纳了现代化海关法典。这套法典一生效,即会改名为欧盟海关法典,并会简化欧盟海关程序及扩大集中清关范围,令营商成本减少。  现代化海关法典将是欧盟各国海关规则及程序的架构法规,将会把现时按个别情况而实行的多种措施订为法例,能为在欧盟营商的香港公司厘清法例条文。此外,海关规则及程序也会简化,令商贸交易更有效率。  欧盟理事会预计未来数周采纳这项海关法典,因此法典可于2013年11月1日生效。建议法规在欧洲议会采纳30个月后实施,换言之,现代化海关法典将于2016年5月1日实施。  现代化海关法典规定经济营运商与海关之间所有数据、文件、决议及通告的互换,必须采用电子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实现无纸化及全面电子化,目标是到2020年底全面使用资讯科技。  新的海关法典原拟于2013年6月24日实施,但由于所需的电子系统尚未准备就绪,因此推迟实施日期。事实上,所有人手操作系统到2013年甚至新海关法典实施后(2016年5月)会继续存在,期间可能会使用非电子数据处理技术。  新海关法典令实施海关决议的规则更加统一,这些现代化的规则将规管贸易商的权利和责任,并列明违反海关规则而须缴付海关收费的解决方案。  法典内的其他条款,将加快认可经济营运商(AEOs)的清关程序。当局会根据下列情况决定是否给予“认可经济营运商”地位:  a. 遵守海关及税务规定的纪录   b. 良好的商业及运输记录管理系统   c. 偿付能力证明   d. 与所从事活动有直接关系的能力标准或专业资格   e. 适当的保安及安全标准  简化海关程序令认可经济营运商受惠(维持现行简化程序或订立新的简化程序)。其中一项好处是实施“集中清关”措施,让认可经济营运商以电子方式报关,并于所在地的海关进出口办事处缴付关税。  认可经济营运商在提交报关单后,其货物便获得放行,可直接在欧盟市场自由流通。不过,即使货物已经放行,海关部门仍有权检查文件或货物。检查可能在货物管有人、涉及经营人士或文件管有人的处所进行。  另一项重要改变与港商息息相关,是把入境加工、海关监管加工以及货物销毁合而为一。授权管有人在货物进口后,可以决定转口进口货品、加工货品、销毁货品或让货品自由流通的数量。  临时储存仍是一种特别制度,并继续实施保证金措施。不过,储存时间则延长至90日。货物也可被同一人或其他人由临时储存设施转移至另一个临时储存设施,但当中须不涉过境程序。此外,授权管有人必须取得认可经济营运商地位,才可把货物转移至其他成员国。  简化海关法例料可降低营商成本,而通过订立更完善的法规也可为企业和民众厘清法律条文。现代化海关法典让贸易商可以全面受惠于欧盟海关使用最新资讯及通讯技术带来的好处,有助推广贸易及节省成本,同时改善海关的管制效能。  详情参见:http://ec.europa.eu/taxation_customs/resources/documents/common/legislation/proposals/customs/com(2012)64_en.pdf
  • 欧洲工厂行:走进BUCHI神秘的玻璃仪器制造“王国”
    仪器信息网讯 瑞士时间2012年6月21日下午,我们应约来到了位于瑞士Flawil小镇的BUCHI公司总部参观访问,而这也是我们此次欧洲工厂行的第三站。BUCHI公司客户支持负责人Markus Metzler先生及负责全球公关的Janine Fischer女士热情接待我们,Markus Metzler先生还带领我们参观了BUCHI的工厂。  1939年,Walter Buchi先生在一个地下室创建了BUCHI公司,公司最初从事特殊玻璃生意。1957年,BUCHI推出了世界首台旋转蒸发仪,由此开创了玻璃和电子完美结合的典范。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R.恩斯特就曾称赞BUCHI制作的仪器都像水晶般透明干净,并说:&ldquo 化学家正逐渐变成&lsquo 仪器操作员&rsquo 而不是一个&lsquo 主观能动者&rsquo 。这就意味着大量灵感的丢失。BUCHI是个例外,值得赞赏。&rdquo   目前,BUCHI在全球有员工600多人,拥有14家分支机构及55家代理商,足迹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包括旋蒸方案、多样品平行蒸馏、工业旋蒸、凯氏定氮、索氏萃取和快速溶剂萃取、中压分离纯化制备色谱、喷雾干燥系列、熔点仪、近红外等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BUCHI位于Flawil的总部  作为世界首台旋转蒸发仪的诞生地,BUCHI引领着旋转蒸发仪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与此相关的玻璃制造技术,探秘BUCHI神秘的玻璃仪器制造也是此行最吸引我们的地方。  据Markus Metzler先生介绍,&ldquo 在Flawil小镇BUCHI有员工约200人,并有两个生产设施,其中一个生产设施主要用于玻璃仪器加工制造和零部件的机械加工,另一个生产设施则用于组装、测试及库存产品。&rdquo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玻璃加工制造车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旋转蒸发仪中所使用的各种玻璃器件的制作过程。BUCHI的玻璃制造主要以手工制作为主,配合一些辅助的仪器设备。在这里,我们看到从外部采购的一个个普通的玻璃管在BUCHI工人的手中却发生着奇妙的变化,一件件犹如艺术品般的玻璃仪器由此诞生。据Markus Metzler先生介绍,&ldquo 一个员工要经过3年的培养才能熟悉玻璃仪器制造的所有过程,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玻璃仪器制造师。&rdquo BUCHI工人正在对冷凝管进行加工  旋转蒸发仪中所使用的冷凝管制作最令我们好奇,它究竟是怎样制作出来的?Markus Metzler先生告诉我们,&ldquo 冷凝管中的螺旋部分是通过BUCHI设计的一台机器来自动完成的。一条长长的细小玻璃管边用高温烧,边旋转,最终就形成螺旋管。此后,将其放入大的玻璃管中,再由人工进行相关制作。&rdquo   经过了烧、吹、拉成型之后的玻璃仪器还需要经过烘烤、涂层、清洗等过程,最后才能与仪器配套销售。  在BUCHI出品的玻璃仪器上,我们总能看到印有&ldquo BUCHI&rdquo 字样的标,据介绍,原来只要在制作好的玻璃仪器上贴上有BUCHI标识的贴纸,经过高温的烘烤之后,&ldquo BUCHI&rdquo 字样就印在了玻璃仪器表面上。BUCHI机加工车间  从玻璃仪器加工制造车间出来,我们来到了位于一楼的机加工车间。令我们意外的是,BUCHI还拥有如此强大的机加工能力。据Markus Metzler先生,BUCHI绝大多数的零部件都由自己加工。在机加工车间,我们看到了十几台各类机床,其中一台机床配备了几十种刀头,可以加工非常复杂的模具。BUCHI组装车间  在玻璃仪器及零配件生产完毕后,则进入到组装及测试环节,而这是在另一座生产设施中完成的。Markus Metzler先生特别给我们介绍了BUCHI在组装环节的零部件管理,据介绍,&ldquo 在每个模块的组装工作台上,所有涉及的零部件均有人员进行统一管理,一旦有缺就会自动补上。同时在每个工作台上均有一本操作手册,手册将该工作台所涉及的零配件全列出,并且用照片显示出每一步的组装步骤,这样员工就可以很清楚了解到所需完成的操作。&rdquo BUCHI立体仓库符合各地标准的电源线准备发往世界各地的产品(左)、发往新疆的产品(右)  Markus Metzler先生告诉我们,一个旋转蒸发仪的组装完成只需3小时的时间。在BUCHI,我们看到了很多准备发往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许多是发往中国,有一台还是发往新疆乌鲁木齐的。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完整参观了BUCHI34条产品线中的一条,对于更多的产品线没有来得及造访,如BUCHI最新推出的创新可选滴定/颜色法全新自动凯氏定氮仪,以及去年BBC新闻报道的救小男孩的微胶囊造粒仪,但是能够深入BUCHI神秘的玻璃仪器加工及机械加工&ldquo 腹地&rdquo ,看到神奇的制造工艺,此行我们已收获颇丰!  后记:  七十多年间,BUCHI从地下室起家的&ldquo 家庭作坊&rdquo ,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国际化的公司,这份家业也从Walter Buchi先生传至其儿子Reinhardt Buchi先生的手中,然而唯一不变的是BUCHI精湛的玻璃仪器手工制作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关注,以及BUCHI始终的承诺&ldquo Quality in your hands&rdquo 。  此外,BUCHI也很重视社会责任。在BUCHI的玻璃仪器制造车间设有一个专门的区域,而这个区域向学生们开放,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的玻璃仪器制作过程,以及这份在火与玻璃作用中所发生的神奇变化。(采访编辑:杨娟)
  • 欧洲食品安全局否定转基因玉米致癌论
    欧洲食品安全局否定转基因玉米致癌论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大约3个月前,英国期刊《食品和化学毒物学》刊登的法国卡昂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塞拉利尼等人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喂食美国孟山都公司NK603转基因玉米的实验鼠寿命比正常实验鼠短,并且前者出现肿瘤的几率更高,整个报告有图有真相,令人触目惊心,印象深刻。  这份报告一出,立刻引发轩然大波。无论是转基因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纷纷站出发表观点。如今,三个月过去了,欧洲食品安全局就此作出最终评估,彻底否定了这种转基因玉米有毒甚至致癌的研究结论。然而,转基因玉米到底是否有害的争论却并没有停止。  今年9月份,一张身上长着又大又鼓肿块的小白鼠的照片引起媒体注意,这些小白鼠正是塞拉利尼的实验品。法国24电台这样报道:  “小白鼠身上的肿块大到它体重的四分之一,科学家说这惨不忍睹的照片正是证明了转基因玉米对动物有毒。这项在法国北部一所大学进行的试验发现80%食用转基因玉米的小白鼠死于肿瘤或者器官衰竭,而吃自然生产出来的食物的小白鼠只有30%的发病率。”  法国科学家表示,正是肝脏和肾脏中的高毒素导致了小白鼠的死亡。  科学家:我们觉得这很严重,因为直到试验进行4个月尤其是第二年期间小白鼠才发病,而目前工业试验只进行3个月。  然而,欧洲食品安全局在11月28日的公告中写道,卡昂大学研究人员试验得出的研究结论不仅缺乏数据支持,而且相关实验的设计和方法都存在严重漏洞,这些问题说明,可接受的科研标准在实验中没有得到遵守,因此,没有理由重新审查先前就NK603玉米安全性所做的评估。不过,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首席科学家薛达元提出疑问,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推翻花费两年完成的试验,是否言之过早?  薛达元:一个报告,一个实验,应该要有很多的数据来支撑,人家那个实验也做了两年了,所以你要否定一个结果,起码也要做到两年时间,要重复做实验,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看有没有这样的问题,但是这么快就否定了,我觉得也是一个问题。  而另一方面,受到的质疑美国孟山都公司对这项试验也做出了回应。  凤凰卫视刘芳:他表示说老鼠本来正常的饮食结构当中是不包括玉米的,这次长期给它吃玉米恐怕有待商榷,另外孟山都公司也提出来说这一份科学研究必须要看整个所有取样的过程,以及他做实验的过程,孟山都公司表示说他们会关注这一个事件,实验还要多做几次才能够真正得到科学的结果。  其实,这已经不是转基因作物第一次受到怀疑。比如,对于抗虫转基因作物,有观点认为转基因抗病抗虫的功能来自于毒蛋白基因,虫吃了会死,人吃了怎么办?这听起来似乎很可怕,不过,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谢家建告诉记者,抗虫基因不是说所有的虫子都会被干掉,这其中有误读。  谢家建:他说的虫子都能杀死,这句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只能杀某种特定类的昆虫,其他的一些昆虫不是这个科这个目的,它基本没有什么作用,采用的这个蛋白基因是非常专业性的,这种蛋白是来源于一种细菌,这个细菌是作为我们的一个生活杀虫剂,已经使用了70多年,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发现对人有什么坏处,对人有什么毒性或者过敏性都没有。  长期以来,一提到转基因,不少欧洲人都会报以警惕的目光,这使得转基因食品一直难以端上欧洲人的餐桌。这项实验公布于众之后,法国农业部门立即表示要加强监管。  法国农业部门:不管怎样,我们要推动提高欧盟在转基因方面的标准,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转基因作物在这方面的风险。  对待转基因食品,欧洲人的态度俨然分成了两派,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对于转基因作物的利弊现在科学家似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薛达元更用“说不清”来总结这些争议。  薛达元:说不清楚,因为一些机构做的一些实验,说转基因对健康是有危害的,以前也有好多次,但是这个报告出来之后,后面总是被否定的,这里面一种情况就是它真的可能对健康不会有那么大的问题。第二个也可能生物技术公司比较强大,给他施加压力,有可能是这样,所以究竟是哪一种我也没有办法区别。
  • 欧洲专利局判定Illumina专利无效,华大智造测序仪在多国实现销售
    2023年3月16日,欧洲专利局(EPO)申诉委员会召开关于Illumina EP3002289听证会,3月17日听证会结束。6月19日,欧洲专利局(EPO)申诉委员会公布了关于Illumina(因美纳)与华大智造专利无效纠纷的终审裁决结果,该结果显示Illumina EP3002289专利无效。图:欧洲专利局(EPO)申诉委员会所公布的判决结果通过欧洲专利局register系统可以查询到,该裁决结果涉及到的Illumina EP3002289专利此前曾在27个国家注册,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瑞士、塞浦路斯、捷克、德国、丹麦、爱沙尼亚、西班牙、芬兰、法国、英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摩纳哥、荷兰、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典、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土耳其。而根据华大智造招股书及其他公开资料,华大智造此前涉及专利诉讼的国家包括土耳其、葡萄牙、奥地利、罗马尼亚、芬兰、希腊、匈牙利、比利时、丹麦等等,这意味着华大智造在这些国家不再受EP289专利限制,其基于CoolMPS及StandardMPS测序试剂的测序仪可以在这些国家销售。图:华大智造上市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图:华大智造招股书2022年5月7日,华大智造在官网上发布声明称,美国特拉华州地区法院的陪审团判决支持其全部请求,包括:因美纳故意对华大智造的 "双色测序技术 (Two-color sequencing technology)" 专利侵权,其反诉中提到的专利全部被判无效。2022年7月15日,华大智造再次发布声明,就与因美纳(Illumina)就美国境内的所有未决诉讼达成和解,因美纳向华大智造子公司Complete Genomics支付3.25亿美元的净赔偿费。华大智造于2022年8月开始在美国销售其基于CoolMPS技术的相关测序产品,并于2023年1月开始销售StandardMPS相关测序产品。相关会议预告:7月12-14日,仪器信息网将举办第六届基因测序大会即将召开。
  • 岛津欧洲子公司演示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
    当地时间2013年4月15日,岛津欧洲有限公司(SEG)为其新的演示实验室举行了揭幕仪式。岛津欧洲有限公司(SEG)为日本岛津公司的欧洲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杜伊斯堡,Yasuo Miura任董事长。新实验室将提高岛津公司的应用开发能力,从而为欧洲和俄罗斯的岛津分析仪器用户提供更广泛的客户支持服务。  杜伊斯堡市长Soeren Link,杜伊斯堡日本总领事Kiyoshi Koinuma,岛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Akira Nakamoto,岛津分析测量仪器部门总经理Akira Nakamoto等出席了剪彩仪式。  岛津欧洲有限公司演示实验室最初建于1987年,在过去的25年,主要用于应用分析演示等。现在新实验室的主要布局和装饰均作了重新设计,面积大小为以前实验室的3倍,达到了1500平方米。该实验室的演示仪器包括色谱仪、质谱仪、光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材料试验机,和其他岛津公司制造和销售的各种仪器。此外,它还包括新的会议室和培训室,以帮助同客户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揭幕仪式上,董事长Nakamoto指出:“欧洲国家在建立环境标准保证人类生活环境安全方面一直处于领导地位。由于岛津的经营思想为“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岛津公司一直致力于按照欧洲的标准部署我们的业务。”  新实验室将有助于提高岛津欧洲有限公司更好的展示岛津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的能力,并将提供高质量的研讨会和培训班,以提高客户满意度。此外,它还将加强岛津欧洲有限公司客户应用支持的能力。因此,这将有助于提高岛津分析测试仪器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  岛津欧洲有限公司简介公司名称Shimadzu Europa GmbH地址Albert-Hahn-Str. 6-10, 47269 Duisburg, Germany业务领域分析测量仪器、医疗仪器、工业设备董事长Yasuo Miura员工人数557 (至2012年12月31日,所有业务员工总数)成立时间1968年8月持股比例岛津欧洲有限公司持99 % ,岛津制作所持1 %资本总额15,594,000欧元编译:秦丽娟
  • 欧洲著名CDMO公司发展的秘密武器
    近年来CDMO快速崛起成为全球制药行业最热的领域。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预计2021年全球CDMO市场规模将达920亿美金,各大公司都在想办法占领这一庞大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在这一浪潮中有些企业可以凭创新技术能力脱颖而出。欧洲著名CDMO公司Angelini Pharm便是典型的代表,得益于公司流动化学平台有效利用,公司定制原料药需求不断扩充,去年下半年Angelini Pharma宣布扩大其意大利阿普里利亚工厂的原料药产能。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这家欧洲著名CDMO企业的连续流开发平台。希望可以供读者参考!Angelini Pharma是意大利罗马一家著名国际制药公司。Angelini 精细化学品公司是安吉利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医药市场开发和生产小分子原料药。该公司拥有70000平方米最先进的cGMP生产设施和研发实验室,在定制小分子中间体、监管起始材料以及原料药的开发和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流动化学平台作为欧洲领先的CDMO,Angelini精细化工致力于应用连续流技术帮助制药客户推进他们的药物开发计划,包括从研发到工业化生产。和Angelini 精细化学品流动化学平台一起进入工业化流动化学传奇世界 为什么选择康宁反应器 保证生产安全康宁反应器持液量低,材质耐高压、高温和腐蚀。可极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和危害性。 提升生产效率康宁AFR独特通道设计提高了反应效率且无需中试直接放大生产可大幅缩短项目时间。可以根据不同工艺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实现项目快速切换,按需生产。 确保质量一致性康宁反应器的高效传质和传热特性保证了反应的有效进行,大大降低副反应的发生。连续化的生产保证产物的一致性。 法规依从符合FDA, AIFA, ATEX,cGMP等合规要求。 强大的服务支持康宁公司全球化团队帮助Angelini在不到2年时间内打造CDMO高效G1工艺开发/G4多功能连续流量产平台,通过药监局审查。团队分享全球药物合成工艺开发和工业化工程实施丰富经验,为Angelini连续流工艺平台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参考和帮助。 康宁反应器技术正在成为全球CDMO 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首选。在国外除了Angelini,辉瑞、礼来和葛兰素史克等大型国际集团在很早就开始应用连续流技术进行药物的开发和生产。在国内浙江医药、齐鲁制药、药明康德及九洲瑞博制药也在不断扩充连续流技术的新应用。连续流反应器已经成为CDMO企业最重要的研发和生产设备之一。如果您对于药物合成工艺和工业化有任何问题欢迎您联系我们。
  • 2023欧洲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江雷、蔡宗苇等多位国内高校学者入选!
    近日,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Europaea,简称“欧洲科学院”,)官网公布2023年新当选院士名单。今年,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姜彤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秦岭教授等多位国内高校学者入选。  欧洲科学院又称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成立于1988年,由英国皇家学会及欧洲各国国家科学院发起,总部设在英国伦敦。下设23个学部,学科领域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等,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  欧洲科学院院士来自35个欧洲国家,主要从欧洲各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中选出,代表着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界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其外籍院士是与欧洲有着长期紧密合作的杰出科学家。自成立以来,已选出近5500名欧洲科学院院士(MAE),其中有近9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少数欧盟国家之外的科学家可以当选外籍院士,其比例小于5%。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点击了解)  1987年江雷从吉林大学固体物理专业毕业后留在本校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就读硕士 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在校攻读博士学位 1992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公派去日本东京大学学习,师从国际光化学科学家藤岛昭 1994年获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东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96年进入日本科技厅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作 1998年获得日本文部省颁发的青年特别奖励基金,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99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 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兼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 2008年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 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5年获第三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奖 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与化学方面的研究:(1)仿生超浸润材料与界面化学基础研究:主要包括限域空间内分子/离子/界面的作用规律、离子定向输运的调控规律等。(2)动态超浸润界面研究:主要包括量子限域超流化学反应、量子限域超流能量转化、量子限域超流生物信息转换等。(3)仿生超浸润材料与界面化学应用研究:主要是开发面向环境、能源、健康、资源、信息等涉及国家发展战略急需的新材料、新方法和新器件。  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点击了解)  1982年在厦门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在德国University of Marburg获得博士学位,1991-1994在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质谱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1996在美国University of Nebraska水质中心任教授,2001年受聘于香港浸会大学,现为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二噁英分析实验室主任,环境与生物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蔡教授是质谱分析领域的专家,从事质谱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特别擅长于高分辨质谱、GC-MS、LC-MS、CE-MS及其在环境、生物、药物和痕量有机污染物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凭借卓越的学术成就,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21)等多个重要奖项。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秦岭教授  1992年获得德国科隆体育大学(Deutche Sporthochschule K?ln) 实验形态学与运动医学康复专业博士学位 1993年在瑞士国际骨折内固定研究所(AO)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受聘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创伤和重建外科学系任实验室主管 1994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目前任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研究室主任、赛马会骨质疏松防治中心顾问、香港中文大学-世界卫生组识运动医学暨促进健康中心成员。秦岭教授发展了骨关节肌肉生物影像学及生物力学应用技术,并对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病生理和疗效评价进行了多年研究。同时秦教授发展和倡导开发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非侵入性康复治疗(运动、药物和物理治疗)措施, 以先进的骨关节肌肉生物影像定量分析技术评定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太极拳运动治疗和中药药物治疗作为潜在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康复措施的功效,推动了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合作研发了含中药活性小分子的骨科内植入物材料修复骨缺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姜彤教授(点击了解)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二级研究员,首席科学家,气象科技领军人才。长期从事干旱、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热带气旋等极端气候事件的识别与影响评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及适应对策研究。组织建立中国气象灾害监测、风险评估、预警和管理业务体系。
  • 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实现迷你"宇宙大爆炸"
    迷你“宇宙大爆炸”通过令铅离子高速撞击产生,撞击产生的温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100万倍。图为迷你“宇宙大爆炸”的电脑效果图。   大型强子对撞机内部  据英国媒体9日报道,科学家借助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成功完成了创造迷你版“宇宙大爆炸”的实验,产生了一个温度为太阳核心温度100万倍的火球。参与这个项目的英国科学家热烈庆祝了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  太阳核心温度的100万倍  大型强子对撞机创造了一个迷你版本的“宇宙大爆炸”,而宇宙正是诞生于大约140亿年前的大爆炸。报道称,实验的成功将开启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新世纪。  据报道,迷你版“宇宙大爆炸”是通过令铅离子高速撞击产生的,撞击产生的温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100万倍,重现了大爆炸后宇宙的瞬间状况。  ALICE离子对撞实验项目英国小组成员、伯明翰大学物理学家戴维埃文斯博士说:“我们对这一成就激动万分。对撞实验产生了迷你版本的宇宙大爆炸,而且实验中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温度和密度。这个过程发生在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内,生成了炽热和稠密的亚原子火球,温度超过10万亿摄氏度,即太阳核心温度的100万倍。在这一温度下,连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也被融化了,产生了称为‘夸克与胶子等离子体’的炽热而稠密的夸克与胶子汤。”  将帮助了解“强作用力”  强大的磁体令铅离子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在地下数百英里的隧道内高速运转。铅离子以相反两个方面飞行,最后聚焦变成一个狭长的光束,被迫在ALICE探测器内撞击。科学家希望通过夸克与胶子等离子体对强作用力有更多的了解。强作用力是自然界存在的四种基本作用力之一。  埃文斯说:“强作用力不仅使原子核牢牢地绑定在一起,而且还对它们98%的质量负责。我现在期待着研究大爆炸发生后瞬间构成宇宙的一小部分物质。”ALICE探测器是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组成部分。  名词解释  大型强子对撞机  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上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旨在探究宇宙起源,它建在法国与瑞士边境地下一条16.7 英里(约合27公里)长的环形隧道内,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负责管理。  大型强子对撞机共有4台探测器构成,它们分别安装在环形隧道的4个地下巨洞内,分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周围。其中,ALICE探测器高16米、宽26米、重约1万吨。  来自全球30个国家、100个科研机构的大约1000位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参与了ALICE实验。英国方面有8位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以及7名来自伯明翰大学的博士生参与了这个项目。在铅原子核撞击期间,ALICE探测器以每秒1.2千兆字节的速度下载数据,生成相当于300万张CD存储的信息。  本地链接  20多名中国科学家参与  大型强子对撞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设计,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建设,建造费用高达37.6亿欧元。  中国在相关实验中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并参与物理分析,20余名中国科学家参与了“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的共同资助下,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成为LHC项目的一部分。据悉,LHC探测器的部分结构是在我国制造完成的。对撞机的前期研制结束后,我国科学家也得以分享对撞期间的研究数据。  2008年9月10日,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正式启动,9月19日在隧道第三段至第四段尝试进行5万亿电子伏特质子束流运行时,因出现氦泄漏,对撞机被迫停止运作。2009年11月20日,大型强子对撞机重新启动。
  • 欧洲议会通过欧盟玩具安全新法规
    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洲议会全体会议18日通过一项欧盟玩具安全新法规,旨在以最高标准保障欧盟市场上的玩具安全。   该法规由欧盟委员会在修改1988年欧盟《玩具安全指令》的基础上于今年1月25日提出,重点对玩具用料、特别是化学物质的使用做出了严格规定,包括禁止使用易致癌、致突变、影响生育的物质和铅、汞等有毒重金属、限制镍等物质的使用量、依严重程度禁用或限用致过敏的芳香剂等。此外,新法规还对玩具的设计、标识、生产和进口商责任、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欧盟委员会负责企业和工业事务的副主席费尔霍伊根对欧洲议会通过玩具安全新法规表示欢迎。
  • 欧洲修订多类产品环保标签准则
    2009年12月4日,欧盟《官方公报》刊登欧洲委员会第2009/888/EC号决议,修订多类产品的环保标签准则,其中包括灯泡、电脑、洗涤剂及若干类化妆品(肥皂、洗发水及护发素)。据悉,环保标签计划始于1992年,在2000年及2009年修订,旨在建立制度,向符合若干生态准则的产品颁发标签。有关准则载于第1980/2000号规例,属自愿性质,对欧盟产品和外地制品一视同仁。计划涵盖的产品类别包括清洁产品、电器、纸品、纺织品、家居及园艺产品、润滑剂等等,并且不时纳入更多产品类别。  欧盟环保标签是欧洲委员会采纳的“可持续消耗及生产与可持续产业政策”工作计划其中一环。第1980/2000号规例本身并不涵盖每一类产品的准则,各类产品的准则载于不同的委员会决议中。于2009年12月4日公布的第2009/888/EC号决议,把12类产品的环保标签有效期延长,其中包括:  1.灯泡——第2002/747/EC号决议  关于灯泡的环保标签准则适用于单端灯泡和双端灯泡。灯泡生产商须符合产品能源效益、寿命、流明维持率及汞含量这四方面的要求,才能获得能源标签。灯泡产品的生态准则有效期原定于2010年4月30日届满,现已延长至2010年12月31日。  2.衣物洗涤剂——第2003/200/EC号决议  衣物洗涤剂包括粉状、液体及其他任何形式的衣物涤剂,用来洗涤纺织品,主要在家用洗衣机中使用,亦有机会在自助洗衣店或一般洗衣店中使用。衣物洗涤剂的环保标签准则旨在鼓励:使用压缩洗衣剂,以节省运输成本和能源 降减产品使用的化学品份量,以减少水污染 减少包装,以尽量减少废料产生。  洗衣剂的生态准则有效期原定于2010年2月28日届满,现已延长至2010年12月31日。  2.个人电脑——第2005/341/EC号决议  个人电脑上的环保标签,旨在向消费者显示该产品在使用和待用时同样消耗较少能源 含有较少可能危害健康和环境的物质,例如金属 报废后会由生产商免费回收 易于拆解和循环再造 已通过升级来提高耐用程度。  个人电脑的生态准则有效期原定于2010年5月31日届满,现已延长至2010年12月31日。  3.手洗碗碟洗洁剂——第2005/342/EC号决议  手洗碗碟洗洁剂环保标签旨在显示该产品对水生环境影响较少 不含某些危险物质 对藻类在水中的繁殖影响有限 大部分可以生物降解 使用较少包装 载有关于正确环保用法的资料 保证去污效力至少和传统产品看齐。  手洗碗碟洗洁剂生态准则有效期原定于2010年12月31日届满,现已延长至2011年6月30日。  3.手提电脑——第2005/343/EC号决议  手提电脑上的环保标签显示该产品在使用和待用时同样消耗较少能源 含有较少可能危害健康和环境的物质,例如金属 报废后会由生产商免费回收 易于拆解和循环再造 已通过升级来提高耐用程度 使用带来较少污染的电池。  手提电脑生态准则有效期原定于2010年5月31日届满,现已延长至2010年12月31日。  4.肥皂、洗发水及护发素——第2007/506/EC号决议  肥皂、洗发水及护发素的环保标签旨在鼓励:限制可能有害成份的份量,以减少水污染 减少包装,以尽量减少废料产生 减少或防止因使用有害物质而可能对环境构成的风险。  此外,准则亦希望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肥皂、洗发水及护发素的生态准则有效期原定于2010年6月21日届满,现已延长至2011年12月31日。
  • 天美(欧洲)任命Paul Gillyon为Scion仪器公司新一届CEO
    p  2014年底,天美从布鲁克收购了原瓦里安气相和气质产品线并成立赛里安仪器公司(Scion Instruments)。据相关消息,日前,天美(欧洲)——Scion任命Paul Gillyon为新任CEO,负责Scion全球的GC、GC-MS和色谱数据系统(CompassCDS)业务。Paul Gillyon曾在PerkinElmer、Bio-Rad和Thermo Fisher担任高管职位,最近的职位是在为高科技产业提供封闭解决方案的IDEX商业集团担任总经理职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Paul Gillyon.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b8d5383b-daf7-4cde-a08e-787c25a0102b.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Paul Gillyon/strong/pp  建立在瓦里安GC和GC-MS的基础上, Scion开发、生产和销售从GC单机到全套配置的仪器系统。自2014年底被天美(欧洲)收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重组,目前位于荷兰的新的GC分析仪器配置中心,以及位于奥斯汀德克萨斯州的用于销售和支持的办公室已经开放。Paul Gillyon将负责Scion的GC和GC-MS产品以及新市场的战略投资,同时拓展CompassCDS的功能和兼容性。/pp  天美(欧洲)首席执行官Chris O’Connor说,“Scion加入天美之后,我们在分析实验室的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得到加强。天美(欧洲)给经销商和客户带来了免费赠送的产品,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我们可以共享工程资源和销售渠道。我相信,以Paul丰富的行业经验,加上Scion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天美集团的实力,这必将是一个成功的组合。”/pp  目前,天美(欧洲)包括Scion Instruments、Edinburgh Instruments、Froilabo、Precisa、Dynamica 和 Edinburgh Sensors。br//p
  • ICOS 为欧洲城市开发世界先进温室气体测量概念
    原文链接:https://www.icos-cp.eu/event/1064#:~:text=ICOS%20has%20been%20granted%20an,carbon%20dioxide%20in%20the%20atmosphere.编译:昕甬智测ICOS全新城市温室气体观测概念试点城市:巴黎、慕尼黑、苏黎世ICOS(国际碳观测系统)一项已获得欧盟资助的项目,旨在为城市地区开发温室气体测量系统。 该项目的目标是汇集和评估不同的测量方法,以用来确定大气中来自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项目为期四年,将帮助城市开发用以执行气候行动计划的工具和服务。大多数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因此城市是全球减排工作的核心。 ICOS 观测提供了欧洲大陆和国家尺度的温室气体相关信息,然而,过去的观测结果在更小的城市尺度上难以提供足够的细节。如今ICOS采取崭新的策略,一个欧盟委员会已授予的Horizon 2020 项目将引入城市温室气体观测的崭新概念。欧盟委员会授予ICOS的一个Horizon 2020将开展城市温室气体测量服务到目前为止,全球许多项目已经测试了不同的方法来观测城市温室气体。然而,此类科学测量的运行还欠缺系统化。主要的科学挑战涉及(1)各种技术在城市地区的实际应用,(2)不同的观测技术和测量结果的整合,以及(3)将观测数据用于排放量的验证。现在,ICOS 科学家们正准备解决这些问题。基于15个城市的观测网络助力开发适用性强大的温室气体测量服务为了测试不同地区、不同测量方法的可行性,科学家选择了三个不同规模的城市作为试点:巴黎、慕尼黑和苏黎世。为了增加项目影响力,并确保所开发的概念适用于不同国家、不同地理环境的各种类型的城市,其他 12 个城市——赫尔辛基、哥本哈根、鹿特丹、安特卫普、克拉科夫、布尔诺、海德堡、巴塞尔、波尔图、巴塞罗那、罗马和雅典,正在加入这项崭新的城市网络。城市网络及相关的科学家们专家将支持该项目为城市定义和设计适合用途的服务,帮助其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排放和其他气候行动的目标。PAUL项目——连结其他欧洲地区和全球框架和倡议与 ICOS 的其他业务一样,PAUL 项目(“Pilot Application in Urban Landscapes – towards integrated city observatories for greenhouse gases,城市景观中的试点应用——面向温室气体综合城市观测站”)旨在支持欧洲绿色协议和巴黎协定。项目配合欧盟绿色二氧化碳报告,该报告概述了建立未来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监测和验证支持(MVS)能力的各类需求。PAUL 项目将与致力于设计和优化高排放区观测网络的各种全球研究计划和项目合作。项目还将与世界气象组织的 IG3IS 倡议密切连接,该倡议目前正在编制城市温室气体观测的良好实践指南,和其他与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密切相关的议题。该项目将为城市地区温室气体观测的长期可持续性提供一个崭新概念。
  • 耗资5亿打造仪表计量系统研发基地产品主供欧洲
    耗资5亿打造仪表计量系统研发基地产品主供欧洲深圳某科技公司在蓉投资计量系统研发生产基地。据了解,总投资超5亿元的项目,从落户到投产用时不到5个月。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把这样的速度解读为“信心和决心”。近日的投产意味这家中国500强企业正式开启了“立足天府 计量全球”的新征程。研发部门迁至成都据了解,该公司1994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主要业务包括硬盘零部件、固态存储、通讯及消费电子、医疗器械、芯片封装与测试、关键零部件等产品的先进制造服务,以及计量系统、支付终端、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在国内外设有六个研发制造基地,在美、英、荷等十多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或研发团队。今年2月24日,该公司与成都高新区签署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初期设计日电表产能将超过10000台。借蓉欧铁路对接欧洲市场从投产仪式上获悉,该项目落户成都高新区,是在成都、重庆两市考察了8个区县投资环境之后的选择。该公司董事长谭文鋕表示:“专业的政务环境、良好的产业基础、成熟的配套条件,保证项目快速推进、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据介绍目前基地主要生产的是供应欧洲市场的智能表计。目前蓉欧快铁从成都到波兰罗兹或德国杜伊斯堡大概需12天,这比海运时间节省三分之二。根据测算,如果用40尺货柜,产品价值能高于100万美金,走蓉欧铁路就会比较划算。“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更能及时地满足客户对货物交接的需求,还降低了企业运营的成本。而且成都正在和东南亚国家合作建设泛亚班列,这条线路一旦开通,将对产品出口东南亚带来极大的便利。”本文来自仪器仪表商情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