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洋蓟素

仪器信息网洋蓟素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洋蓟素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洋蓟素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洋蓟素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洋蓟素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洋蓟素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洋蓟素相关的解决方案。

洋蓟素相关的论坛

  • 【资料】食品等生活中的常见激素

    我们生命的维持和发展,都离不开激素。但是,激素也不能高一点点,或者低一点点,否则我们同样也吃不消。 激素是身体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激素的量非常少,往往用十亿分之一克作为测量单位。只要一点点激素,我们的身体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我们生命的维持和发展,都离不开激素。但是,激素也不能高一点点,或者低一点点,否则我们同样也吃不消。 以下汇总食品中易带入的激素,方便检测人员提供预警能力。  [b]  牛、羊、猪等家畜[/b]   在肉牛和奶牛中使用激素,促进牛的生长。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国家禁用,但国内有人在互联网上宣称销售此类激素。   性激素:有苯甲酸雌二醇、雌激素、黄体酮、己烷雌酚、雄激素;   牛羊增重剂:有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酶醇(右环十四酮酚,Zeranol) 商品名为“增肉素”,β-合成激素(β-兴奋剂,β-营养调节例)松果体素(褪黑激素,MLT) ;   促蛋白质合成剂:有生长激素(GH)、免疫GRF、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多肽激素猪生长激素(PGH)和牛生长激素(BGH)。硫脲嘧啶(Thiouracil) 苯丙酸诺龙与春波龙(去甲雄三烯醇醋酯TBA) 、碘化酪蛋白(Thyroprotein) 、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b]  鸡等家禽[/b]   养鸡业中使用最广泛的添加剂是Roxarsone,能促进鸡的生长,是一种有机砷化物,毒性远远低于无机砷化物,但可能影响体内的激素作用。   在肉食鸡中:PRL、激素瘦素(leptin)、食欲素(orexin)。   在禽蛋中: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睾酮。[b]  杀虫剂[/b]   类似激素活性。包括:DDT(大多数国家已禁用,但仍有国家在使用,而且这种杀虫剂对人、其他生物和环境具有持久毒性)、林旦(lindane)、硫丹、莠去津以及杀真菌剂代森锰和乙烯菌核利,还有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b]  虾蟹等甲壳类[/b]   经常添加脱皮激素。[b]  鱼类[/b]   经常添加17 α-甲基睾丸酮。[b]  反季节水果[/b]   常用催熟药物,含有雌激素等。[b]  香水、古龙水(低浓度香水)及化妆品[/b]   今年5月,多伦多的环境卫士组织联合美国加州的化妆品安全运动协会对17种香水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共有38种“秘密”成分,包含12种不同的紊乱内分泌的化学成分——平均每种产品中含4种。   报告指出,以哈里贝瑞命名的Halle香水和水亮银光(Quicksilver)还有詹妮弗洛佩兹代言的Glow by JLo,每种都含有7种不同的紊乱内分泌的化学成分,包含6种模仿雌激素的成分和1种于甲状腺效应有关的成分。[b]  婴儿奶瓶等[/b]   奶瓶、罐或其他食品包装中所含的塑料成分具有类似激素的作用。具体有PVC和塑化剂、双酚A等。[b]  化工产品[/b]   许多化工产品或副产品会污染环境,在食物链中积聚,进入人体后会干扰激素的作用,二英、多氯联苯,还有用作阻燃剂的多溴联苯醚等。[b]  黄豆、大豆及豆制品[/b]   含有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等。[b]  蜂王浆(补品等)[/b]   蜂王浆含有肾上腺素、性激素(雌二醇、睾酮和孕酮三种)。[b]  避孕药[/b]   含有雌激素、孕激素。

  • 羟丙甲纤维素气相检测甲氧基含量过低..................

    进口羟丙甲纤维素甲氧基和羟丙氧基标准是使用填充柱,查看了药典和百度,最终用的是DB-624,使用的是药典附录甲氧基、羟丙氧基里面的方法条件。内标的RSD很好。甲氧基含量标准:28%-30%。(测定结果18.9%)羟丙氧基含量标准:7%-12%。(测定结果9.4%)各位有做过这实验的遇到过这种情况么?或者实验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注意事项没。。

  • 【原创】水飞蓟素质量

    大家好,很久没来了!现在有个问题请教大家!我们现在想做水飞蓟素的出口,但是找了几个厂家的样品都不是很好,经检测后,有个厂家的样品溶剂残留稍微好点,但是检测出含量又不很稳定,另外的厂家含量比较稳定,溶剂残留又偏高,根本不能判断质量谁好谁坏。有没有高人帮忙分析下水飞蓟素存在的这种只来那个问题?能不能提供一些质量比较稳定的水飞蓟素的厂家。

  • 【讨论】激素门——谁是奶粉的“杀-手”?!

    【讨论】激素门——谁是奶粉的“杀-手”?!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8/201008111427_235960_1622715_3.jpg[/img][size=4]目前激素门闹的沸沸扬扬,谁是奶粉的杀手?牛奶的过错?奶牛的过错?草的过错?大地的过错?你、我、他的过错?——谁是奶粉的“杀-手”?=================================就奶粉中的激素检测方法,欢迎我们仪器人站出来,拿起武器的时候到了,我们应该向激素宣战!因为我们是分析人![/size]

  • 【讨论】什么是“牛奶激素”

    说起现在的牛奶,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现在的牛奶都是激素催出来的,味道营养都不行……”.所谓的“牛奶激素”其实是牛的生长激素,实际上,目前在多数国家都不允许使用。“牛奶激素”的作用 [align=left]  生长激素是动物脑中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用于促进动物的生长。牛的生长激素自然就叫“牛生长激素”了,简称bGH。好几十年前,人们就发现把bGH注射到母牛体内可以促进产奶。不过,这一发现在当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那时候,bGH只能从死牛的脑袋中提取,其成本会大大超过增加的奶量。 [/align][align=left]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让bGH的应用成为可能。把控制合成bGH的基因转到细菌中,通过培养细菌就可以合成出同样的蛋白质来。这样得到的牛生长激素被称为“重组牛生长激素”,简称为rbGH,有时候也用另一个简称rbST。[/align][align=left]  跟社会上各种关于“牛奶激素”的传说不同,rbGH并不能让奶牛平白无故地产奶。在奶牛生小牛之后,其产奶量会逐渐增加,通常到70天 达到最多,然后逐渐下降。如果在到达这个最大量之前给奶牛注射rbGH,那么产奶量的下降就会变得缓慢。这样,奶农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牛奶。平均而言,使用了“牛奶激素”之后,产奶量可以增加百分之十几。 [/align]

  • 鸡儿长得快,是激素惹的祸吗?

    鸡儿长得快,是激素惹的祸吗?

    现在的肉鸡为什么只养40多天就能吃了?是因为在饲料中添加了激素吗?答案是否定的。今天的肉鸡之所以长得快、长得大,主要是良种选育和养殖技术的提高带来的结果。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9/201109142102_316579_1609805_3.jpg当亲戚朋友向您问起肯德基“蜈蚣鸡”的真假时,您一定能迅速地给出答案。但是如果他们接着问,“现在的肉鸡长得这么快,是用激素催起来的吗?”您也许就会犹豫一下了。没错,许多人提起规模化养殖的商品肉鸡时总是把它和激素联系在一起,似乎使用激素成了这些肉鸡的“默认属性”,或者至少是“普遍配置”。其实这种想法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绝大部分的养殖户不敢、也没有必要对鸡使用激素。

  • 【分享】牛奶中的雌激素及其安全性

    [size=4] 牛奶是人类重要的食品之一,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质及其他人类所需的营养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倍受人们青睐,各个国家都鼓励人民消费牛奶及乳制品,WHO也把人均乳制品列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目前世界年人均牛奶消费量约为100kg,我国乳品消费也在不断增长,Agriculture and Agri-FoodCanada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液态奶年人均消费量为2kg,到2004年上升至7.7L(约合8kg)。  随着人们对EDCs的逐渐重视,不少学者开始研究食物中雌激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尤其是牛奶。Ganmaa等[1]学者认为现在消费的牛奶中雌激素水平较100年前有明显增加。虽然目前各国政府对牛奶中的雌激素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但现代牛奶中雌激素水平及人类长期饮用牛奶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正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尤其在我国,奶类消费的群体以儿童和青少年居多,长期饮用高含量雌激素的牛奶是否会对其生长发育等产生不利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牛奶中雌激素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行回顾。  [b]1、牛奶中的雌激素[/b]  雌激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相似、分子中含有18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是与动物繁殖有直接关系的生殖激素。雌激素主要有三种类型:雌酮、雌二醇和雌三醇。雌二醇有两种形式,有生物活性的17β-雌二醇和无生物活性的17α-雌二醇。  雌激素可应用于奶牛生产中,主要与孕激素等一起诱导奶牛发情和泌乳。因此,现代牛奶中的雌激素包括内源性雌激素,即奶牛本身产生的雌激素,和外源性雌激素,即应用于奶牛的雌激素,但目前普遍认为在规范用药的前提下雌激素药物残留量可忽略不计。  人类现在消费的牛奶与100年前不同:首先,现代饲养的奶牛多为经基因改良的高产奶牛如Holstein(荷兰的一种奶牛),品种与100年前不同,不同品种奶牛分泌的牛奶中雌激素含量不同[2];其次,饲养方法不同,100年前人们用牧草饲养奶牛,而现在为增加牛奶产量,通常用含动物蛋白的高蛋白饲料饲养,可能会增加现代牛奶中雌激素含量[3];最重要的是,现代奶牛生产中,奶牛在生产后三个月即可进行人工受精,替代了自然交配,几乎在整个怀孕期间持续泌乳,尤其是妊娠后期,其血清中雌激素水平显著提高,牛奶中的雌激素也随之增加[4]。据估计大约75%的商业化牛奶来源于妊娠奶牛[3]。  商业化牛奶是经均一化作用和巴氏灭菌法作用后的产物,而销售前牛奶的巴氏灭菌过程不能彻底灭活这些激素,有文献报道西方饮食中动物源性雌激素主要来源于牛奶和乳制品,占雌激素消费的60-70%[4]。因此对商业化牛奶中雌激素的评估更有价值。Wolford等[5]运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商业化牛奶中雌激素的浓度,雌酮、17β-雌二醇和雌三醇分别为(33.7±2.7)pgml-1、(6.4±1.1)pgml-1和(9.0±2.0)pgml-1。另有学者检测两种商业化奶牛(Holstein和Jersey)牛奶中的雌激素浓度时,发现他们显著高于20年前报道的浓度,提示近期乳制品的激素水平随着现代乳品工业的发展快速增加[3]。而我国奶牛的饲养主要以小规模、分散型的农户饲养为主,奶源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尤其在激素使用方面,如规范使用兽药和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等监控较难,有可能造成牛奶中激素含量增加。2005年9月-2006年3月期间我们曾对无锡市销售的部分本地和外地生产的市售全脂纯牛奶中的雌性激素进行检测,发现市售全脂纯牛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雌性激素,不同品牌全脂纯牛奶中雌性激素水平有差异,同一品牌不同批号中雌性激素水平也有波动[6],牛奶中高雌性激素水平是否会对人类健康有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牛奶中的雌激素可由血循环中的雌激素通过血-乳屏障进入乳汁,也可部分由乳腺合成,血浆中和牛奶中雌二醇浓度相似,但牛奶中雌酮浓度是血浆中的4倍。硫酸雌酮是牛奶的主要雌激素,有较高的生物活性,一旦进入人体,能够迅速转换为雌酮和雌二醇。雌酮大多与蛋白结合,在检测牛奶中的雌激素时,Ganmaa等[7]发现雌酮占雌激素的69%,结合型雌酮占优势。硫酸雌酮可用于绝经期妇女的激素替代疗法,其血浆半衰期长,能够被肠黏膜完全吸收,且形态无改变。Remesar等[8]计算人类饮食中雌酮吸收率,发现46.6%来源于乳制品。据测量,如每天消费一杯牛奶,将有700ng的硫酸雌酮被摄入,该数量比健康成年男性循环中的雌激素高500-1000倍。  [b]2、牛奶中的雌激素与人类健康[/b]  牛奶中的雌激素为食物源性雌激素,可被人体吸收,是属外源性雌激素的一种。近年来,EDCs样作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EDCs是指可通过食物链或直接接触等途径进入体内,影响体内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和代谢,从而对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产生多方面影响的化合物,它可通过模拟内源性激素或拮抗正常的内源性激素,干扰内分泌功能,其主要表现为雌激素样作用。Guillette[9,10]研究发现EDCs可引起鳄鱼生殖腺发育异常、血浆雌激素水平升高,并可引起雄性鳄鱼低精子浓度及血浆睾酮浓度下降等。有美国学者报道,EDCs与近20年来男孩尿道下裂[11]和女孩乳房早发育[12]有一定的关联。我国学者张树成等[13]在分析男性精[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color][/url]量的变化时发现,在过去15年间里,男性精子质量下降、数量减少,可能与EDCs有关。Boyle等[14]学者认为,人类精子数量减少及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的升高与动物性食物摄取量有关,而动物性食品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雌激素,其是否与上述疾病相关需进一步研究。  现代牛奶中的高雌激素水平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Hill等[15]对北美白人、黑人及南非黑人尿中性激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素食非裔美国人雌激素排泄减少,而西方饮食的南非黑人雌激素代谢增加。Bernstein等[16]报道,亚洲妇女牛奶和乳制品消费量低,其血浆雌激素浓度低于白种人,后者乳制品消费量高,支持牛奶消费与血浆雌激素浓度有相关性。上述研究提示牛奶中雌激素水平可影响人体雌激素的代谢。  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与牛奶的消费有一定相关性。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乳腺癌的发生与乳制品等的消费呈正相关,并认为饮食中的脂肪是乳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7,18]。然而,自50年代起全脂牛奶的消费稳步下降,代之为脱脂牛奶,而乳腺癌的发病率却有所增加[19],此现象使上述理论面临挑战。Ganmaa等[1]学者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40个国家饮食与女性乳腺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17、0.779和0.814,推测牛奶和乳制品中雌激素与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文献报道牛奶及乳制品消费增加了男性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度[3,18,19],但其中的机制尚不清楚。Chan等[20,21]学者研究前列腺癌的发病因素时,发现乳制品中的钙可降低1,25(OH)2D3的浓度,1,25(OH)2D3为前列腺的保护因子,故乳制品和钙是男性前列腺癌发生危险因素之一。但Qin等[3]对大量的文献分析后认为牛奶中的脂肪和钙不能完全解释前列腺癌的发生,提出牛奶及乳制品中的雌激素可能为前列腺癌发生的诱因之一。  牛奶中的雌激素是否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系统发育等,目前研究资料甚少。然而,青春期前儿童体内产生雌激素少,对于外源性激素敏感性较高,暴露于外源性性激素对于其是危险的,可能使其生长加速和/或出现乳房发育等[22]。研究发现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因素可能是性早熟的重要病因之一[23-25]。虽然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牛奶中的雌性激素可能引起上述疾病,但倪继红等[26]发现人参蜂皇浆可引起儿童性早熟,而其中就含有相当量的雌激素。Matagne等[27]在体外研究雌二醇对幼年雌鼠下丘脑GnRH脉冲式分泌的影响时,发现注射雌二醇后可出现GnRH脉冲间隙减少,阴道开口及首次发情时间提前,认为雌二醇可影响新生雌鼠大脑中与性激素分泌有关细胞的分化,导致性早熟。Ganmaa等[7]就牛奶对雌雄大鼠亲代子代生殖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牛奶对两代生育力、生殖能力及生殖器官发育等方面无明显损害,但在均衡营养的前提下,牛奶对大鼠生长有促进作用,牛奶组子代中有一例出生时即死亡,三例有骨骼异常,而在对照组中未出现类似情况,该结果是否与牛奶中的雌激素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size][size=4][/size]

  • 环境激素有什么危害?

    研究发现,环境激素会影响正常激素的功能,它会干扰基因。它被怀疑与多种疾病都有关系,其中包括乳腺癌、早产、不育症、哮喘、小儿多动症、自闭症、肥胖与糖尿病、子宫纤维肌瘤及多囊卵巢等。“双酚A奶瓶”曾一度被媒体吵得火热,双酚A正是环境激素的一种。在动物体内,极低含量的双酚A就有可能导致乳腺癌、前列腺癌、染色体异常、性早熟、肥胖、多动症、膀胱梗阻等。而双酚A除了存在于大家早已熟知的奶瓶外,还会出现在食品罐头涂层,或超市的收银小票上。如果只接触很少的量,是不是就安全了?品种完全一样的小白鼠,其中一只在刚刚出生后即被注入1ppb的 “环境激素”乙烯雌酚(DES)(一个ppb是相当于小鼠体重十亿分之一重量的剂量),另一只则什么都不注入。每天,两只白鼠吃一样多的食物,也做一样多的运动。结果在成年后,那只注射了1ppb乙烯雌酚(DES)的小白鼠体态明显肥胖;而在另一个实验中,一只在出生后即被注入1000ppb乙烯雌酚(DES)的小鼠,则在成年后比正常白鼠更为消瘦——高剂量和低剂量的环境激素对生物体细胞的破坏机理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却是:幼年的暴露可导致成年以后的疾病:即使是极微小的剂量,也可能使得生物的发育偏离正常的航道,为成年后的疾病埋下隐患。 (摘自文献)

  • 【原创大赛】宝宝杀手——环境激素

    【原创大赛】宝宝杀手——环境激素

    前几天有人看了我的一个原创,觉得看不懂,特写个小文阐述下。ps:我原来那个原创地址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20801/4173669/ 宝宝杀手——环境激素 近年来,又有一项和乳腺癌、生殖健康有关的新兴话题受到人们的关注,那就是环境激素。“环境激素”类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者可怕的隐形杀手角色。(为什么特称为“宝宝杀手”呢?后文中将会为您揭晓答案)2011年6月,鉴于环境激素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干扰作用,六部委发出通知,禁止生产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同年7月,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调查报告称,耐克、李宁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产品中含有壬基酚等“环境激素”;2012年,有学者对于雌激素干扰中国水源污染问题进行评估,比较了中国和德国、希腊、葡萄牙、美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的水环境,发现中国6大水系中所含的主要雌激素都比其他国家要高,引起社会对环境激素的广泛关注。1 环境激素及其种类1.1 环境激素的定义 对于环境激素的定义,各个机构都有不同的见解:USEPA:指干扰体内内稳态调节、繁殖、发育行为以及相关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作用或消除的外源因子EDSTAC:可以改变内分泌系统结构或功能,在生物的个体、后代、种群或亚种群水平造成有害效应的外源性化学物质或混合物 EEC:对生物体或其后代具有不良健康效应,会导致内分泌功能变化的外源性物质百度: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Endocrine)是指外因性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模拟体内的天然荷尔蒙,与荷尔蒙的受体结合,影响本来身体内荷尔蒙的量,以及使身体产生对体内荷尔蒙的过度作用,使内分泌系统失调。(这句话貌似是直接翻译过来的)各类定义中最核心的两个关键词为:外源性化合物、干扰内分泌系统。1.2 环境激素来源及种类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激素在环境中的存在日益增多。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防腐剂、添加剂、洗涤剂、激素类药物等,很多属于内分泌干扰物。目前,怀疑对人类健康有直接影响的化学物质约为200多种,现在能够证明或间接证明属于环境激素的物质有70种。未知或未证明的环境激素类化合物还有很多。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544_382263_165327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544_382264_1653274_3.jpg PS:人们熟知的餐盘中的瘦肉精、膨大剂、塑化剂等均疑似环境激素类物质。2 环境激素的危害环境激素的危害有很多,如我们熟知的生殖异常、动物雌性化、致癌致畸。2.1 生殖异常生殖异常是造成不孕不育最大的原因,它可以直接导致的雌性内分泌系统异常,受孕几率下降;同时部分环境激素可致孕早期孕酮含量的降低,提高流产几率。环境激素所致的生殖异常不仅发生在雌性身上,同样可能发生在雄性身上。除干扰雄性内分泌外,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损害精巢的精子发生,直接损伤包括对不同生精细胞的细胞毒性或基因毒性作用。此外有报道指出,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环境激素类物质还可能导致精巢的萎缩及其功能的丧失。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544_382265_1653274_3.jpg2.2 动物雌性化丹麦政府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语出惊人:全球两岁左右的儿童正受到“性别变异化学物”的威胁。未来也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女孩还是女孩,男孩可能“变”成女孩。日本东京都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研究发现,由于长期向东京湾排入含有雌激素的污水处理水,该海域内的许多雄性鱼已经雌性化,其中一些雄性鱼体内竟发现卵细胞,而卵细胞是雌性动物所独有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546_382266_1653274_3.jpg2.3 致癌致畸环境激素的另一大危害就是致癌致畸。80%的人类肿瘤与化学品致癌有关。对于成人来说,致癌性是环境激素不可忽视的一个危害。环顾四周,您有没有发现目前癌症发病率正在逐年提升,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癌症村。这些多数与环境激素的长期接触有关。育龄女性遭受环境激素的污染后,生育畸形胎儿的可能性大增,受害最大的是3-8个月的胎儿。所以,环境激素不仅危害我们的健康,更严重危害下一代乃至下几代的健康、生殖、发育和生存。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546_382267_165327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01208071546_382268_1653274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8/2

  • 【原创大赛】【分享】肯德基隐瞒速成鸡激素

    肯德基的速成鸡你怎么看肯德基早在两年前已在自检中发现鸡肉原料抗生素超标,但并未告知公众,也未采取任何公开召回行动。目前上海食安办已经派人前往检测所取证。肯德基早在2010年和2011年的自检中,就得知鸡肉原料的抗生素含量超标。其自检是委托一家上海的第三方检测所进行的,而这批原料正来自此次被爆出使用大量抗生素、激素生产“速生鸡”的山东六和集团。 检出抗生素超标后,肯德基并未立刻终止与山东六和集团的原料供应合同。而是在2012年8月才将其清除出供应商名单。然而,在肯德基12月18日公布的声明中,却将此节模糊地称为“汰弱留强”,向公众隐瞒了自检结果。“速成鸡”科普帖1.激素 快大型白羽肉鸡(即所谓的“速成鸡”)仅用45天便长到5斤左右,不到两斤饲料转化出一斤肉,实际上是行业常规水平。此现象来源于技术而绝非激素,激素并没有促进鸡肉生长的神秘力量,还会增加肉鸡患病风险。不断发展的遗传选育技术是45天出笼的内因;对应不同阶段的需求供给饲料,以及洁净无疫病的生长环境则是其外因。事实上,现在的技术早已经达到33天到37天出笼的水平了。 2.灭蝇胺 鸡舍附近的苍蝇都死了,主因是现代化养鸡场自身及周边环境的洁净度都很高,不可能有污水横流蚊蝇遍地等情景。而饲料中添加灭蝇胺则是世界通行的方法。在饲料中按规定使用方法添加制成预混剂的5ppm的灭蝇胺,即环丙氨嗪,并遵守三天休药期的规定,鸡肉中环丙氨嗪最高残留限量将低于0.05 mg/kg的限值,至于还能进入人体的,更是微乎其微了。另外,环丙氨嗪脱烷基代谢作用后生成的三聚氰胺残留也是极其微量且毒性小的,目前欧盟及国际食品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均未制订此项标准,我国风险评估显示灭蝇胺代谢产生的极低三聚氰胺残留是没有安全风险的。但对于养鸡场而言,通过全方位提高环境卫生质量来消除蚊蝇滋生,才能取胜于长远之道。 3.抗生素 2006年欧盟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投放任何种类的抗生素,而中国是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大国,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而美国仅13克,鸡均消费量虽未见相关报道,但也不容乐观。我国规定了允许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使用的药物添加剂共33个品种;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并规定疗程,通过混饲给药的饲料药物添加剂有24种。饲料药物添加剂包含有恩拉霉素、维吉尼霉素、黄霉素、安普霉素、妙菌素、阿维拉霉素、磺胺噻唑等药物。

  • 8月15日 卫生部公布激素门调查结果 奶粉激素含量正常

    中国卫生部8月15日下午就“圣元奶粉疑致儿童性早熟”调查结果举行了发布会,中国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通报调查结果,检测结果符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含量范围。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奶粉和其他婴幼儿奶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 邓海华说,检测结果表明,42份圣元奶粉中未检出己烯雌酚和醋酸甲孕酮等禁用的外源性性激素,内源性雌激素(17β-雌二醇和雌酮)和内源性孕激素(孕酮和17α-羟孕酮)的检出值分别为0.2-2.3μg/kg和13-72μg /kg,其中患儿家中存留样品雌激素和孕激素检出值分别为0.5μg/kg和33μg/kg。检测结果符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含量范围。详情参考[url=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809/2708809/]三聚氰胺续集:奶粉又爆“激素门”!——圣元奶粉“激素门”事件追踪贴![/url]

  • 你使用的护肤品中含有不为人知的激素嘛?

    爱美人士,你是否也出现了以下症状:当使用某些牌子的护肤品时,皮肤有光泽,但是一旦停用,皮肤就会出现红痒等情况,再换回原来的牌子,症状消失。你以为选到了好的护肤品品牌,殊不知,该护肤品可能添加有激素。激素是一种药物,国家命令禁止在化妆品添加,即使是微量添加也是违法的。激素可通过皮肤吸收,如果长期使用添加激素的护肤品,将会对身体造成威胁。虽然国家明令禁止护肤品中添加相关激素,但是,还是有一些让人憎恨的无良厂家添加激素。大家来讨论一下激素类的护肤品的危害吧!

  • 化妆品里面的激素

    注明"有抗过敏作用"或"敏感性皮肤适用"的一些非正规途径销售的化妆品中往往添加了激素,有皮肤过敏症状的病人用后,初期症状得到了缓解,皮肤细腻了,但一段时间后,过敏症状会重新发作。长期使用含激素的化妆品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萎缩,甚至出现多毛、皮炎等症状。同时,激素外用还可能引起人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造成内分泌混乱等症状。   "速效"成了不少护肤品吸引消费者的杀手锏,然而速效护肤品往往也可能含有激素成分。因此,如果某种护肤品使用不久就迅速见效,一定要警惕。尤其是号称能立刻消除过敏性皮炎症状的产品,含激素可能性很大。这类护肤品往往都注明"速效美白"、"敏感肌肤适用"、"抗过敏"等字样。   生活中敏感皮肤的人更应慎用速效护肤品,因为快速见效就意味着高风险。敏感皮肤患者要使用非疗效性护肤品,购买护肤品之前,一定要在耳后涂抹一点,做完皮肤测敏试验,证明无过敏症状后再做决定。   目前,市场上所谓健美丰乳霜经有关部门测定,大多含有名为"己烯雌酚"的雌激素,如果大量使用则会抑制自身体内雌激素的分泌,结果弄巧成拙,反而抑制了乳房的发育。

  • “激素”豆浆与早熟?

    “激素”豆浆与早熟?

    “激素”豆浆与早熟?谣言:小孩喝豆浆会早熟  大家都知道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被称为“植物雌激素”,一提到“激素”这个字眼,大家往往都很敏感,尤其担心孩子喝了豆浆,会不会性早熟?解答:不会。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11/201511281917_575405_1751239_3.png因为植物雌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微乎其微,大约只有雌激素的千分之一,至今极少有儿童因为喝豆浆引起性早熟。而且豆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极低,大约为100ug/100ml,每天一杯200毫升,也就200微克。而目前婴幼儿、儿童大豆异黄酮的推荐量为每日25毫克。所以说适量进食豆浆,是绝对不会引起孩子性早熟的。很多性早熟的孩子,深究起来,大部分孩子是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能量过剩、乱吃补品有关。  所以要真的担心孩子性早熟,还不如来点实际的:  1.避免孩子在生活中接触超越其心理年龄的内容;  2.尽量不给孩子吃营养保健品(包括牛初乳);  3.不要让孩子吃过多油炸、膨化食品,尽量不喝饮料,避免能量摄入过多;  4.减少塑料制品使用;  5.避免让孩子接触到含性激素的药物、化妆品。讨论:这些谣言您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您的专业知识和检测技能,谈谈您的观点,发挥您的想象力,参与互动,赢取积分奖励

  • 【讨论】激素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昨天拿了一块猪肉作为空白进行激素残留检测方法学研究,做了以后一大跳,猪肉中竟然含有一种合成激素,且含量很高,完全可以用SCAN方式定性,激素残留不会引起急性中毒,当其危害非常大,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 【转帖】食品性激素,很多国家不重视

    最近有关奶粉导致中国一些婴儿性早熟的事件引起很大关注。虽然有关部门称婴儿性早熟并非奶粉所致,但人们仍然很困惑,到底哪些食品里含有性激素或性激素过量?国外对性激素有怎样的规定?人们平时应该如何挑选食品?《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了解。[b] [color=#f10b00]养殖家禽水产中人工添加[/color][/b] “我们暴露在雌激素的环境下已经很久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color=#0021b0]性激素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及孕激素[/color]。导致孩子早熟的性激素以雌激素为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color=#0021b0]科学家已发现植物性雌激素近400种[/color]。很多天然的植物性食品都含有雌激素,比如我们常吃的[color=#0021b0]大米、大豆、芝麻、豆浆、红薯、柚子等本身就含有植物雌激素[/color]。在一些营养品,如[color=#0021b0]雪蛤、蜂王浆、羊胎素中也含有雌激素[/color]。但这些雌激素含量不大,和人工注射到动物身上的激素比起来,它们相对安全。为加快动物生长,很多水产品、鸡鸭鹅等禽类在养殖过程中都加入雌激素,[color=#0021b0]吃这些人为添加的雌激素会对健康产生不好影响[/color]。朱毅表示,奶粉一般不会蓄意添加雌激素,因为它不会增加口感,不能提高产量,也不会降低成本,没有任何价值,而奶粉的来源或加工过程中有可能混入雌激素。比如说奶牛吃的饲料如果含有雌激素,那奶牛产的奶中就有可能含有。 在美国,性激素主要存在于牛肉、牛奶以及奶制品中。1993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可以在奶牛身上注射使用牛生长激素。现在批准使用的牛生长激素包含六种激素,这些激素有的拌在牛饲料中让牛摄入,有的采用皮下注射方式。自从牛生长激素面世伊始,围绕它的争议就从未间断过。虽然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对食物中允许存在的激素残留进行了量化规定,并进行检测。但监管肉类生产的美国农业部对牛生长激素的检测并不严格。1999年,美国出口瑞士的两批次牛肉中曾发现一种早在上世纪70 年代就因可能致癌而被禁用的雌激素。相对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早已禁止乳品业使用牛生长激素。欧盟还禁止从美国进口牛肉制品。 在塑料制品中大量存在的[color=#0021b0]双酚A (BPA)、邻苯二甲酸盐和全氟酸[/color],也是[color=#0021b0]干扰人体内分泌[/color]功能的有毒化学物质。它们大量存在于罐装食品的内膜、饮料罐、供儿童磨牙用的玩具、儿童奶瓶等用品中。朱毅说,塑料中的有害物质已成为“环境荷尔蒙”,曾出现的 “雄鱼雌化”就是例子。现在男性性功能普遍低下,一定程度也是环境雌激素污染的结果。此外,有研究发现,儿童长时间看电视会使体内松果体素分泌碱少,导致性激素分泌增多,会让青春期提前到来。[b] [color=#f10b00]未将激素纳入常规检测项目[/color][/b] 对于吃多少含性激素的食物会有损人体健康,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医学研究者认为,这不仅因人而异,而且还根据不同食物有所区别。像欧洲人餐前常见的各种动物内脏食品中就含有较多胆固醇,其中约10%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适当食用这类食物,对增强性功能有一定作用。但一周吃两次就会埋下祸根。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徐筠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中的雌激素并不是常规检测项目,没有检测数据来说话,所以不能说食品中所含雌激素应该是多少。朱毅说,我国规定奶粉里不允许检出雌激素,中国和其他一些乳源国都未将激素纳入产品检测常规项目里。我国目前没有对激素设立相关规范和标准,今后应将此纳入安全监管的重点。[b] [color=#f10b00]多吃天然食品[/color][/b] 当然,雌激素并不一定都不好,人体在特定时期还需要专门补充,比如更年期妇女一般都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英国圣安德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甘薯、豌豆以及葵花子油都含有丰富的雌性激素,女性服用自然有益,而男性就要少吃为妙。黄豆中的雌性激素含量是所有食品中最高的,多吃会导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 相对于成年人,儿童对食物中残余化学物质的抵御力差很多。科学家担心,由于儿童体内的激素水平很低,所以一点点小的增长就会对他们产生不好的影响。朱毅表示,食用过量含有雌激素的食品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医学上把女孩8周岁以前乳房发育,10周岁以前月经来潮,男孩9周岁以前第二性征发育称为性早熟。严重的性早熟可能带来的危害是孩子长不高。如果孩子的心理发育落后于生理发育,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恐慌。此外,性发育越早,人的寿命就越短。 在生活中如何避免激素的过量摄入?专家建议人们特别是儿童和孕产妇尽量食用天然有机蔬菜,要多吃新鲜食品,少吃经过加工的包装食品、罐头等。吃肉时还要把肥肉去掉,因为农药和其他化学残留物大部分存在于脂肪中。朱毅说,应少吃工厂化养殖的水产品、鸡、鸭,尤其是鸡鸭的脖子,翅膀等部位,因为激素主要储存在皮下。 此外,应尽量用玻璃容器储存食品,婴儿奶瓶也最好要使用玻璃的。如果一定要使用塑料制品,最好选择那些注明“不合 BPA”的产品。(来源:环球时报;记者:郭颖、霍斯欧、李虹)

  • 新型激素或可有效治疗 二型糖尿病

    新华社柏林11月10日电 二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与受体较少结合、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所致,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德国科研人员日前发现一种新的激素,可以显著提高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人体摄入糖类后,肠道中的“肠促胰素”会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肠促胰素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简称GLP-1)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简称GIP)。但二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素作用减退,使血糖不能降下。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日前发表的研究公报称,该校与亥姆霍兹糖尿病研究中心及美国高校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新的单分子激素,能够同时对GLP-1和GIP这两种肠促胰素的受体产生作用,可以显著改善人体的血糖水平。 目前治疗二型糖尿病主要通过补充GLP-1或类似激素,但并未对另一种肠促胰素GIP发生作用,治疗效果不显著,还会引起肠胃不适。新的单分子激素却可同时对两种肠促胰素起作用,明显促进新陈代谢的效果,并减轻肠胃的不适。 参与此项研究的亥姆霍兹糖尿病研究中心教授马蒂亚斯·乔普说,新的单分子激素能够为革新糖尿病治疗方法带来希望,并为新一代“个性化”二型糖尿病治疗法提供新思路。

  • 【分享】“牛奶激素”的是非

    【分享】“牛奶激素”的是非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04/201104151255_289012_2185349_3.jpg说起现在的牛奶,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现在的牛奶都是激素催出来的,味道营养都不行……”。所谓的“牛奶激素”其实是牛的生长激素,实际上,目前在多数国家都不允许使用。美国在1993年批准了它的使用,也是至今与“国际主流”背道而驰的国家。为什么其他国家要禁用,而美国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 【原创】奶粉中激素

    拜托谁能找到奶粉中激素的检测方法。如有肉类,蛋类的激素检测方法更好。谢谢大家了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