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那碎因

仪器信息网那碎因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那碎因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那碎因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那碎因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那碎因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那碎因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那碎因相关的解决方案。

那碎因相关的资讯

  • Envirosuite 入选加入美国NASA X-59静音超音速航空测试项目
    5月7日星期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包括Envirosuite (当时以EMS Brüel & Kjær竞标)在内的联合体供应商被选中,在全美范围内提供一系列大规模的社区测试,以推进商业超音速航空旅行的引入。该项目总价值为2900万美元,其中200万美元用于EVS项目,为期8年,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引人注目的项目,它使EVS处于航空业的前沿。PART-1静音超音速航空测试是一个什么项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建造一架名为X-59的测试飞机(上图为实物),该飞机的设计目的是产生超静音的超音速音爆。解决了协和式超音速飞机之前的一个关键限制,协和式超音速飞机在巡航时会产生巨大的音爆(高达110分贝,类似于军用飞机起飞时的音爆),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禁止它在陆地上飞行。 • 航空工程学的进步意味着可以减小引起音爆的冲击波的大小,在接近60dB的地方产生更多的“声波撞击”,类似于商用喷气机或车门关闭。 • 通过该测试计划,NASA试图在全美范围内进行的多达6次试飞活动中,测试社区对这些音爆的反应,这些试飞活动在美国各地不同的气候和城市环境中进行,包括旧金山湾等主要城市地区。 • 测试项目的结果将与国际监管机构和政府组织共享,以通过一项有关静音超音速音爆的国际联合标准,推进静音超音速飞机的认证和商业推广PART-2Envirosuite 在这个项目中参与哪些工作?• Envirosuite是整个项目的核心,为HMMH和主要联合体合作伙伴提供基于云的计算、分析和数据展示工具集。这包括管理一系列部署的噪声(音爆)监测终端、地面和大气天气传感器、社区响应数据以及所有结果分析。 • 虽然听起来很复杂,但EVS正在利用工具集,我们已经由NASA资助进行了必要的修改。这项工作集中在初始准备和测试阶段,之后我们将过渡到社区测试阶段的SaaS-plus支持模型。PART-3项目的时间进度如何安排?• 我们的最初工作着眼于为2022年中期做准备,届时我们将使用位于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NASA尼尔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AFRC)进行的X-59飞机在莫哈韦沙漠进行首次测试飞行. • 如果测试成功,则该项目将启动6项大型社区测试的计划,每年进行2项社区测试,总体计划于2029年结束。PART-4我们为何参与其中,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我们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联系的HMMH邀请参加的,因为之前的联合体供应商在上一轮加仑斯顿(Galveston)用改进的F-18快速喷气机进行声波击测试时遇到了一些问题。NASA对创新解决方案也很感兴趣,HMMH介绍我们和其他联盟供应商一起提供这种创新方法。 • 对于Envirosuite来说,虽然这个机会并不严格符合公司的战略,但它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活动,对未来的商用超音速航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长期发展的机会,为将这些飞机引入我们已经服务的机场做准备,并提供比我们的竞争对手更先进的技术能力。 • 跨洲竞标团队他们通过Covid-19封锁和居家命令协作,找到了以不同方式利用我们工具集的机会,将我们连接到美国政府采购系统,同时浏览联邦采购立法。所有那些不辞辛劳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1如何获得更多的信息?INTRODUCE• Envirosuite的EIS团队将领导Envirosuite和area项目,并与HMMH合作,在联合体合作伙伴中开始项目规划和启动。此外,还组织了一次内部简报会,随后将举行启动仪式。•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可通过Envirosuite官网联系的Matt Mills-Brookes & Simon Heath• 或者,如果你对超音速飞机感兴趣,那么看看这个youtube视频(Supersonic Planes are Coming Back),它提供了更多关于超音速运输的信息,协和飞机为什么停止飞行。你永远不会知道,在未来10-20年内,你可能会以超音速飞行。• 或者,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X-59,可以查看美国宇航局NASA官网。但简而言之,它的定制飞机是由洛克希德马丁臭鼬工厂制造的,同样的人给你带来了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包括SR-71黑鸟、F-117夜鹰和F35照明II。END关于EnvirosuiteEnviroSuite Limited (ASX: EVS) 是一家从事环境咨询和科技服务公司。该公司专注提供从大洋洲到美洲和欧洲的环境咨询,监测,预测管理和自动化报告解决方案。该公司的EnviroSuite环境管理系统将实时监测和预测模型与高分辨率天气预报和自动化数据分析相结合。EnviroSuite将多个来源的实时数据收集至云端,提供显示,即时分析,自动报告和警报。该公司提供的服务包括:空气质量,环境和无组织排放监测审计服务和炭排放管理,水监测和评估,声学咨询,气味评估。关于爱唯施 北京爱唯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亚Envirosuite公司(股票代码:EVS )的全资子公司。有30多年的环境咨询管理经验,擅长数据分析和建模,以自主开发的软件为服务平台将实时数据收集至云端,提供显示,即时分析,自动报告和警报, 爱唯施区域大气质量管理平台是爱唯施旗下针对大气环境开发的综合性的、集实时监测、逆向溯源、源点解析和正向预测等一系列实用可靠的功能模块于一体的管理平台。 在世界各地积累了丰富的大气质量和水质监管成功案例。2020年2月收购了著名的环境噪声管控公司EMS Brüel & Kjær,EMSBK专门从事环境噪声和振动监测,是一家提供连续无人值守及移动式环境监测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是全球解决机场噪声公认的市场领导者。收购后 EVS成为横跨空气质量、水质监管和环境噪声监测三大领域的公司。
  • 必胜客员工误将汤匙粉碎 制“金属”饮料出售
    由于店员操作失误,将一把金属汤匙混入碎冰机里,粉碎后的金属屑末漂浮在冰沙里,上海必胜客一餐厅居然将如此制成的“金属”饮料出售给顾客,结果导致一名3岁儿童食用后体内“铬”含量严重超过国家安全标准。事发2个多月后,必胜客餐厅虽承认上述事实,但就是迟迟不愿与顾客达成谅解。  今年8月1日中午,顾客陈峥和家人至必胜客公司在上海市龙茗路开设的餐厅就餐。在就餐过程中,发现必胜客出售的3杯“香芒冰情”冰沙类饮料、1杯“红黑双莓”冰沙类饮料中含有大量漂浮物。在与店方交涉后,服务员以锡箔纸为由搪塞,并强行收走上述饮料。在其收走前,陈峥用汤匙取了一勺“香芒冰情”,结果发现漂浮物竟然是带有尖锐棱角的金属小碎屑。当时,他们家人都已经饮用了上述饮料,且先上的一杯“香芒冰情”已经被3岁多的小孩基本吃完了。  随后,陈峥与必胜客公司进行了多次交涉,并在消费者协会、警方、食药监局等机构的督促下,必胜客公司才承认造成上述情况系因该店员工在制作冰沙时操作失误,将一把金属汤匙与冰块一起放在打冰机内打碎,又未按流程销毁,直接将受污染的饮料出售给顾客。  据陈峥讲述,小孩在第二天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经X光检测,小孩腹部L3右侧横突旁小片状高密度影,考虑异物可能(注:医学上所称光检测出的高密度影最有可能的就是金属异物),因小孩无法承受手术,故医生只得建议密切随访。1个月后,小孩因腹部不适再次至儿科医院就诊,经粪便检测,有隐血,经体内微量元素检测,铁含量下降。  经咨询专家及查询相关资料,如该带有棱角的金属屑留在小孩腹中,会造成肠包块、结石 金属与胃酸等体液产生化学反应导致人体内金属含量变化 金属碎屑刺破血管进入心、肺、肝、肾、脑等人体脏器 排出体外时划破小孩稚嫩的肠道肛门等消化器官的多种可能。而随着腹部蠕动及血液流动,X光检测也存在盲区。  而陈峥在内的4名家人也于8月2日到瑞金医院集团附属闵行区中心医院就诊,虽经检测未查出腹部有高密度影,但医生称随着腹部蠕动及血液流动,X光检测存在盲区,故医嘱他们密切随访。  另经检测,必胜客餐厅的问题饮料中出现的金属碎屑为铁、锰、铬、镍的不锈钢成分,但其中的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过国家安全标准,而铬金属一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铬盐又属于强致癌物质。  事情发生后,必胜客公司虽多次与顾客协商调解处理上述事件,但仅同意赔偿顾客1000元餐券,陈峥认为必胜客公司缺乏必要的诚意,故一直协商无果。  此外,当时除陈峥家一行人外,在该餐厅有几十人在就餐,不能排除其他顾客是否也食用了被金属铁屑污染的问题饮料。目前,闵行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介入调查。
  • 中国高分子科学奠基人于同隐逝世 享年101岁
    p  于同隐,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有机化学家、高分子科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创建人和带头人、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2月6日10时56分在上海仁济医院浦东分院逝世,享年101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2/noimg/4a10c2d9-f94e-471c-a982-24d4223d9ba0.jpg" title="e2d2726f-566c-45f4-9435-8133462bb8eb_size45_w600_h428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ai "著名有机化学家于同隐6日上午在沪去世 复旦大学供图/span/pp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斯人已逝,谨以此文回顾于老先生的一生,寄托我们的无限哀思。/pp  乐山水,寿期颐。/pp  96岁高龄时,他去浙江台州游玩,兴致勃勃地在码头看上半天海,紧接着登上温岭长屿山看“天下第一硐”,仔仔细细听介绍、看说明。/pp  95岁时,他登上杭州北高峰,登上数百级石阶,不在话下。/pp  94岁时,他去香港,夜里11点半登上太平山欣赏夜景,还独自在山顶溜达了一圈。/pp  ....../pp  这位老人名叫于同隐,是我国高分子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创建人与学科带头人。他长期从事高分子粘弹性和高分子合金研究,研制了取得重大社会效益的人工肺,开拓了蚕丝等天然大分子研究新方向,为我国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p  strong化学报国,辗转梦圆/strong/pp  1917年9月6日,于同隐出生于江苏无锡一户小康之家。自5岁入小学到高中毕业,于同隐接受了完备的新式教育。小学时的他“并不都是按时回家的,常常流连于崇安寺闹市的喧嚣,猴子戏、西洋镜、梨膏糖......一路走一路玩一路吃,完全是个顽皮淘气的小孩子。”中学时代,于同隐每天都要翻阅各种报纸和进步刊物。他很喜欢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其“有趣味有价值”的内容、“明显畅快”的文风深深吸引了他。/pp  1934年,于同隐顺利考取了浙江大学化学系。由于基础扎实,进入大学以后,于同隐的成绩突飞猛进。1937年抗战爆发,于同隐随浙江大学汇入西迁的长途跋涉中,并在战乱中毕业。/pp  1943年,毕业5年后,26岁的于同隐回到母校浙江大学任教,投身学术界。他说:“为了贯彻出国的愿望,同时痛恶这些机关中的生活,所以虽然那时学校的待遇低很多,仍旧决心回到学校??在回到学校的这两年中,埋头做实验和读书,总算为苦烦的心情找到了出路。”/pp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于同隐获得机会,跟随有机化学领域的名师、时任浙大化学系主任的王葆仁从事科研工作。在王葆仁的指导下,于同隐与同为青年教师的高善娟合作,一同完成了他学术生涯中的第一项科研成果。这篇论文“处女作”于1945年1月被送至美国审稿,历经两年辗转,最终于1948年发表在当时国内水平最高的专业化学期刊——《中国化学会会志》上。/pp  第一篇论文发表之时,于同隐已身在大洋彼岸,成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名研究生。1951年1月,于同隐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在学校200多名研究生中,于同隐的成绩名列前茅,被推举为荣誉化学会会员,获得了一枚象征开启科学大门的金钥匙。这是美国化学界很高的荣誉,意味着他是该领域的学术精英,想要在美国获得工作机会是非常容易的。然而,和当时的很多中国学者一样,于同隐下定决心回国。他回忆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会想回到祖国来,尤其在祖国迫切需要的时候。看到美国的繁华,心中很羡慕,我们中国要能埋头苦干五十年,一定可以和他们一样。”/pp  当时正值朝鲜战争,中美处于交战状态。美国国内出台了《麦卡锡法案》,用监视、迫害等手段阻止在美华人学者返回中国,对涉及尖端科学技术的专家学者控制尤为严格。历经波折,1951年6月,于同隐终于带着妻子蔡淑莲离美回国。轮船到达香港后,港英政府不让他们登陆,把他们禁闭在轮船的一间舱房里。中国政府知道后,派了一艘小船把他们接到广东,夫妇二人这才回到了祖国。1952年8月,于同隐夫妇来到复旦大学。35岁的于同隐是当时化学系中最年轻的教授,蔡淑莲则在分析化学教研室。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伉俪二人为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pp  strong转投新学,建立学科/strong/pp  于同隐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做的头一件大事,就是组织编写教材。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于同隐带领有机化学教研组,编写了《有机化学》和《有机结构理论》等讲义,翻译了《有机化学教程习题》等参考文献/pp  1958年,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创设高分子化学研究所,于同隐被任命为副所长。对于同隐来说,接受这样的任命,意味着放弃已有相当基础的有机合成研究,转向对他而言全新的高分子科学领域。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慎重考虑两星期后,于同隐决定接受任命,主持与领导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工作。/pp  要搞高分子物理,就会碰到很多数学和物理的题目,而数学素来是于同隐的短板。高考时,高等代数三角一门,于同隐仅得了24分,解析几何仅42分 大学里唯一的数学课程初等微积分与微分方程也只是刚好及格,是他所有课程中得分最低的。这样的数学知识与水平,很难解决物理方面的问题。/pp  已过不惑之年的于同隐,坚持自学补课,并率先在教研组给青年教师讲解高分子物理中常用到的数学矩阵,介绍高分子的多重结构。由于复旦的高分子学科是在“大跃进”的背景下仓促建立的,师资不足,为此,学校抽出12名化学系三年级的本科学生,让他们提前毕业,留校充当高分子专业的青年教师。/pp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江明正是这12名学生之一。江明院士回忆说,高分子学科建立之初,于同隐曾专门请来数学系教授为大家上课。当时读的是一本俄文专著,非常难读,他就带着大家一起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请数学系的老师讲解。/pp  于同隐还亲自带着大家在化学系图书馆查阅资料,资料都是英文原版,可大家学的是俄语,看不懂。于同隐总是不厌其烦地一句句翻译了再讲解。到了1959年冬天,他还专门开办了英文突击班,教了一个寒假,帮大家打下阅读英语文献的基础。正因为如此,虽不是于同隐的在册弟子,江明院士也总说自己是于同隐的学生,“他真正是我们科学道路上的引路人”。/pp  1980年底,复旦大学设立材料科学研究所,于同隐出任第一任所长,高分子学科全体人员成建制地从化学系转入了材料科学研究所,撑起了材料科学的半壁江山。履新之后,于同隐立即对高分子实验室进行了整顿和重建,大规模更新了仪器设备。经过几年发展,复旦的高分子实验室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并且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pp  1993年5月14日,复旦高分子第一代学人终于梦想成真,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和高分子科学研究所正式成立。经过20余年发展,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在国内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等三大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属于国际前沿领域,其代表性的研究方向有聚合物凝聚态物理理论与计算、聚合物自组装和生物大分子(丝素)材料等。/pp  strong“抓大放小”,倾力育人/strong/pp  于同隐的工作奠定了复旦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基础,为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他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其独到的人才培养方式。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中国第二代高分子科学代表人物沈家骢将其称为“于同隐模式”。他的研究生张炜曾将“于同隐模式”总结为八个字:学术自由、百花齐放。/pp  于同隐自195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文革”结束时他已逾六旬,此后还培养了17名硕士、31名博士。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于同隐只抓大事不管小事。他的学生、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邵正中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于老师给你圈定一块他认为有价值的地,让你自己去刨,到底能挖出红薯、金子,还是什么都挖不出,就要看你自己的努力程度了。”/pp  不过,于同隐并不是完全“放羊”。给学生指出有前景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后,他让学生在该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不懂的地方,他随时会给予解答,或者与学生共同研究,直到解决为止。多年来,他坚持给研究生开一门文献阅读课。通过这门课,学生不仅提高了英文阅读水平,更了解了学术发展的前沿,对自己的选题也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pp  他的第一个硕士、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杜强国说:“你的进展他一直掌握着,他也不来逼你。只要有困难就一起讨论,介绍你去看一些什么书。”/pp  他的第一个博士、中科院院士杨玉良说:“他把你带到一片森林,然后把你放到一棵树上,但是你别老待在这棵树上,因为他也教会了你跳到其他树上的可能性。当你看到其他的树,你又跳不过去,他就给你跳跃的能力与机会。”因此,他的研究生中,不少人都“能游走在各种不同的领域”。/pp  杜强国回忆说,他们的研究课题碰到了困难,曾跟于同隐商量,看在他们是“老”研究生,“上有老、下有小”的面子上,能否换一个容易一点的题目。但于同隐笑笑,就是不放松,然后鼓励说:“不难的,你们有什么困难,到时候我们一起讨论,能做得出来的,不要担心。”/pp  于同隐在人才培养上,并不仅限于自己的研究生,他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也耗费了不少精力。在复旦高分子学科建立之初,很多时候可以说于同隐是“手把手”地教他们。在这些年轻教师看来,于同隐最大的贡献是培养了一大批人,并以他的个人魅力团结了一批人。一个单位经过了“文革”以后,人们往往有所间隙,要把那么多人捏在一起,把整个教学科研搞好,并非易事,然而于同隐做到了。有人评价,关键是“他淡泊名利,对人宽厚,哪怕是以前整过他的人,他也不会计较”。/pp  退休后的于同隐长期保持着规律的学习生活习惯。除了吃饭、睡觉、外出散步,他就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在书房看书。他一直关注着高分子科学最前沿的信息,即使90岁后,也常常一个人坐着公交车到浦西福州路外文书店去买最新的专业书。2005年,88岁高龄的他还在《化学世界》上发表《漫谈化学反应》和《从化学反应到生命》这样的科普文章。/pp  于同隐阅读兴趣非常广泛,哪朝哪代有过什么著名人物,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最近几年,他也阅读一些文学著作,莫言、陈忠实、村上春树等许多作家的经典作品他书房里都有。/pp  别人眼里的一代大家,在自己的生活里却乐得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个世纪的风云散去,面对生活、面对未来,于同隐还是那个“没有一分钟会在他面上找不到笑容”的孩童,优哉游哉,云淡风轻。/ppbr//p
  • 华师大精密光谱科技实验室5年引进19人 平均年龄33岁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4/insimg/2bb4c1fe-4e10-422a-9b7f-139e933f4d3a.jpg" title="136214125_14923885398391n.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阿秒团队成员在做实验/pp  在全国15家数理学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占得一席。夜晚降临,当学生们在丽娃河畔观赏美景时,有一批人在理科楼实验室“挑灯夜战”———对于灵敏度要求极高的实验,在夜晚做,往往是最好的。/pp  这是一个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成长的实验室,上世纪50年代建校时,华东师大有个分子光谱教研组,到2000年左右,建成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又挂上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牌子。/pp  去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吴健从日本、德国留学归来,36岁的他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最近,吴健团队自主研制了一套分子多维精密测控平台,已经有多个国外知名课题组慕名来到上海,利用这个平台进行科研工作。/pp  strong追求高灵敏高精度高分辨/strong/pp  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肖洛、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霍尔都在他们的获奖感言中,表达了对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感谢,因为测量精度、分辨率和灵敏度的每一次提高,都会推动科技向前发展一步。/pp  这是一个在时间、空间、频率、温度上不断追求极限的实验室,他们的目标是“三高”———高灵敏、高精度、高分辨。以时间为例,他们是国内较早和较好地掌握飞秒技术的团队。/pp  飞秒是10的-15次方秒,飞秒与秒的时间差就如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在这个尺度下,人们能看到分子中原子核的振动,不过想要看到更小的电子和离子的运动,就需要更短的时间尺度———阿秒。/pp  阿秒是10的-18次方秒,如何获得它是世界级难题。/pp  在研究中,把时间转换成空间是惯用手法,吴健团队发现,光子不仅有上下振动,还有左右偏振,光场振动一圈的周期是2.6飞秒,把时间投射到360度上,得出的每度时间是7.2阿秒。2013年,吴健团队首次用光场震动的方式做出了阿秒,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Nat.Commun》上。/pp  1秒到底有多长?对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辈子都没考虑过的问题。“秒”的定义是时间标准的基础,目前通用“秒”的定义是以原子在微波波段上的跃迁为标准的,而“光钟”的定义则是以原子在光波波段上的跃迁为标准的,它的精度比微波钟要高很多。吴健领导的实验室正在做国内最好的光钟,挑战定义时间精度的极限。/pp  strong用“组合拳”攻克世界级难题/strong/pp  目前,实验室汇聚了59位科研工作者、十几个课题组,近5年来承担的科研任务多达200余项。在这里,每个课题组都“身怀绝技”:有最快的———阿秒团队 有最冷的———用激光法把原子冷却到极度接近绝对零度的纳G(温度单位“卡尔文”)级别,在这个尺度上能获得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有最懂单光子脾气的———很容易观察光子的能量吸收和变化。由于实验室在速度、频率、冷却、操控方面拥有独树一帜的技术,因此特别善于通过巧妙配置不同的技术解决科学难题,打出漂亮的“组合拳”。/pp  去年,他们攻克了分子精密测量与调控,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也是迄今唯一的“分子强场电子-离子四体符合测量体统”。这个项目就是把实验室中4个各有所长的团队联合到一起攻关———冷原子团队负责“定”住原子 飞秒团队和光梳团队负责分子成像 善于控制单光子的团队负责观察。由于每个团队都能达到世界级水平,做出的科研成果自然也是世界级的。/pp  strong用成就感留住年轻人/strong/pp  在吴健领导的实验室采访,能感受到比较纯粹的科研氛围。他们会为一时无法找到实验数据与科学规律间的联系而困惑 也会为微观世界一个新现象的发现而喜悦。/pp  都说留人难,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近5年来,吸引了19位平均年龄在33岁的年轻人加入。为何能留住这么多年轻人?吴健道出了其中关键———成就感。/pp  2012年回国时,36岁的武海滨组建了超冷量子原子气体精密控制实验室,去年他在《科学》上发表论文,揭示强相互作用超冷费米原子气体所隐含的动力学对称性 38岁的吴光研究员主持开发的单光子探测器,已有近30台被国内8家科研单位使用……实验室59人中,入选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的共计47人次,而这5年引进的19人中,已经有3人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pp  这样的成就感极大地激励着有潜力的年轻人,让他们乐于选择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尺度上不断精进。/ppbr//p
  • Nat Genetics | 染色体碎裂驱动癌基因扩增
    2019年,BioArt曾解读Nature Reviews Cancer上的一篇观点文章(这篇观点文章是3月发表),讲述了染色体外DNA的(Extrachromosomal DNA,ecDNA)过去和未来(详见BioArt报道:特别推荐丨环状DNA的过去和未来),详细介绍了癌基因在ecDNA上扩增的重新发现的过程,强调ecDNA在肿瘤发病机制和加速癌症进化中的重要性。然而ecDNA的结构如何呢?同年11月21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Paul Mischel教授团队(注:Mischel正是Nature Reviews Cancer的通讯作者之一另外在2017年,Mischel团队曾发表一篇Nature文章揭示了染色体外癌基因扩增与肿瘤的关系)发表了Nature文章对ecDNA进行了详细解析,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证明了ecDNA的存在形式是—环状,即ecDNA变成了eccDNA(详见BioArt报道:Nature亮点 | 吴思涵等首次解析肿瘤染色体外DNA的环状结构与功能)。功能上,eccDNA在癌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原癌基因(详见BioArt报道:Nat Genet 丨ecDNA:在癌症基因组图谱上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来源上,eccDNA不仅来自于染色体,甚至可以整回到染色体中(详见BioArt报道:再一篇!Nat Genetics报道染色体外环状DNA新功能:驱动神经母细胞瘤基因组重排),那么,还有一个问题,eccDNA是否有序列或位置特异性,表观遗传学领域大佬哈佛医学院张毅教授于今年10月20日在Nature上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并提到eccDNA可能是基因组DNA随机断裂产生片段的环化产物(详见BioArt报道:专家点评Nature | 突破!张毅团队揭秘染色体之外环状DNA的前世今生)。再回到癌症,基因扩增对于癌症的发展“功不可没”,其扩增可以分为染色体外扩增(如双微体,double minutes,DM)和染色体内扩增(如均匀染色区,homogeneously staining regions,HSR)。除了DM和HSR,还有一种是巨型标记染色体(giant marker chromosomes)或者新染色体(neochromosomes)。这些概念也说明了癌症基因扩增中演化的复杂性。尽管扩增演化中的部分形式的机制已经相对比较明确了,比如串联重复等,但大部分还是不甚清楚。2021年11月15日,德国科隆大学儿童医院Matthias Fischer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文章Chromothripsis followed by circular recombination drives oncogene amplification in human cancer,利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一种新型扩增,并命名为“地震扩增”(seismic amplification,注:这一术语原本属于地质学或者地震相关学科),这一扩增的特点为多重重排和不连续的拷贝数,并且在38种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生率为9.9%(在38种不同类型肿瘤共计2756例病人中,出现例数为274,占9.9%)。机制上,地震扩增起始于染色体碎裂,产生染色体外环状DNA,之后是环状重组,由此导致原癌基因拷贝数增加、表达升高,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首先,研究人员检测了79例神经母细胞瘤样本的全基因组数据,对其基因扩增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经历过14次及以上内部重排的扩增子定义为“地震扩增”。根据这一定义,神经母细胞瘤中228个扩增子中有20个属于“地震扩增”,并且影响了79例样本中的19例。其热点区域主要有两个,2p24(内部有MYCN)和12q13/12q15(内部有CDK4和MDM2)。除了神经母细胞瘤,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TCGA上37种不同类型癌症的2677个肿瘤样本,对其“地震扩增”进行了描述。由于染色体碎裂可产生大规模的基因重组,研究人员比对了染色体碎裂和“地震扩增”的区域,发现77.6%的地震扩增子与染色体碎裂区域至少部分重合,其中34.9%是完全重合。同时研究人员排除了断裂—愈合—染色体桥循环(breakage-fusion-bridge cycles)是地震扩增起始事件的可能性。之后,研究人员对重排和扩增事件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地震扩增”的过程模型:1)一个或多个染色体区域发生染色体碎裂;2)将随机片段整合为环状DNA;3)发生环状重组事件(这些环状重组事件与肿瘤细胞高频突变有关);4)扩增区域或保留在双微体中、或以均匀染色区形式整合进染色体中、或形成新染色体。重要的是,“地震扩增”在肿瘤细胞中是稳定的,而非变化的。总之,该研究定义了一种复杂的基因扩增形式——“地震突变”,并描述了其扩增过程,为理解癌症基因组演化包括染色体外环状DNA提供了新的解读。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1-00951-7
  • 因美纳与默沙东共同打造全新重磅领先检测产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2022 年 6 月 22 日,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宣布推出一项与默沙东(默沙东是美国新泽西州肯尼沃斯市默克公司的公司商号,在美国和加拿大以外被称为默沙东)共同开发的科研检测产品。该检测产品的诞生,源自于因美纳致力于推动精准医疗发展的承诺:广泛地实现全面的基因组分析,助力关键性研究的开展以推动实现肿瘤精准医疗。这一全新的检测产品在领先的、已商业化分发的TruSight™ Oncology 500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一种新的基因组特征的评估。未来,该产品将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不包括美国和日本),助力全球的科研工作者通过识别用于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评估的基因突变,进一步解锁肿瘤基因组。因美纳首席医学官 Phil Febbo 医学博士表示:“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状态已成为含有高度 DNA 损伤的肿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包括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通过单个样本和单次检测,TruSight Oncology 500 HRD 检测可以为实验室提供全面、精准、灵敏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提升我们对肿瘤基因组特性的认知。” TruSight™ Oncology 500 (仅供研究使用)检测是基于新一代测序(NGS)的综合性检测方法,利用成熟的因美纳 NGS 技术和Myriad Genetics(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YGN)经验证的HRD 技术,助力实验室精准检测基因组不稳定性,同时分析 500 余种基因,包括与 HRD 状态相关的基因。HRD是一种基因组特征,用于描述细胞无法有效修复DNA双链断裂。当出现该特征时,细胞需要依赖备选的、容易出错的DNA修复机制,这可能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并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分子病理学诊断部门参与了 TSO 500 HRD 早期评估项目,将因美纳 TSO 500 HRD原型产品的检测结果与来自Myriad Genetics经验证的参考标准进行比较。“我们非常高兴因美纳推出了 TruSight Oncology 500 HRD检测产品,我们对早期评估项目的结果十分满意,”慕尼黑工业大学分子病理学诊断部门负责人 Nicole Pfarr 表示:“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实验室项目中,将这一检测纳入常规。通过将HRD检测与 TruSight Oncology 500 结合在一个工作流程中,即可了解肿瘤基因组的全貌,同时保持实验室的分析效率。”大型队列研究表明,全景变异分析(CGP)可在多达 90% 的样本中发现相关变异。与多次、反复检测相比,单次、全面检测可以使用更少的样本来评估多种生物标志物,返回结果也更快。作为试剂盒化、可商业化分发的解决方案,该方法有助于消除 CGP 和 HRD 检测在内部开展的障碍,以便各种规模的实验室都可以开展此项功能强大的检测。默沙东研究实验室临床肿瘤学早期开发高级副总裁 Eric H.Rubin 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与因美纳一起达到这一里程碑,将用于 HRD 评估的检测方法商业化,助力临床研究的发展并拓展临床试验的可及性。”这项科研检测预计将于今年8 月开始在全球(不包括美国和日本)发行。此外,因美纳与默沙东于2021 年 9 月宣布的合作内容之一,即正在为欧盟和英国市场开发一款全新的 HRD 伴随诊断(CDx)检测产品,将帮助识别 HRD 状态呈阳性的卵巢癌患者。 此次与默沙东的合作,扩展了因美纳与肿瘤学行业领军企业的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癌症诊断和精准医疗的发展。 关于 TruSight Oncology 500TSO 500 是一种仅供研究使用的泛癌种检测,可实现全景变异分析。TSO 500 旨在识别 523 个基因中已知和未知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利用肿瘤样本中的 DNA 和 RNA 鉴定对癌症发展和进展至关重要的关键变异,例如小 DNA 变异、融合和剪接变异。此外,该检测还评估关键免疫肿瘤生物标志物,如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该检测可获取全面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实验室可以将多个单基因或小panel 的工作流程整合至单个检测中,节省活检样本和时间。精彩会议预告点击图片免费报名参加“第五届基因测序网络大会”
  • 是时候升级你的超声波粉碎机了!
    搞生命科学研究的,哪个实验室没有一两台趁手的新芝超声波细胞粉碎机?他们大部分长这样:新芝生物超声波粉碎机迭代演进图它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效应,由换能器将电能量通过变幅杆在工具头顶部液体中产生高强度剪切力,形成高频的交变水压强,使空腔膨胀、爆炸将细胞击碎。另外,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产生剧烈地扰动作用,使颗粒产生很大的加速度,从而互相碰撞或与器壁碰撞而达到破碎、乳化和分离的效果。超声波工作原理图新芝生物的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因其可靠的性能、灵活的参数设置、较小的样本损耗,一直都是生命科学研究者最喜欢的产品。然而,英雄也有短处!常规的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因为其设计原理限制,存在几个不甚完美之处,比如:污染:实验时,变幅杆需要与样品直接接触。实验完成后清洁比较麻烦,而且容易造成样本间的交叉污染。升温:高强度超声波容易导致液体升温,对温度敏感型样品进行实验,一般需要加入冰块辅助降温,影响样本体积也可能增加样品污染的风险,且在持续时间较长的实验过程中,依旧容易升高温度。通量低:除多通道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外,目前几乎所有的超声波细胞粉碎机都采用单一变幅杆的形式,样品需逐个处理,效率相对较低。为弥补这些缺陷,新芝生物推出进化款非接触式超声波细胞粉碎机——SCIENTZ08-IIICSCIENTZ08-IIIC非接触式超声波粉碎机也叫杯式超声破碎仪,可在密封、无菌、恒温条件下进行超微量、多样品破碎。相比传统的探头超声波细胞粉碎机,解决了以下痛点:1防止交叉感染因采用非接触式设计,样品可放在离心管或其他密闭容器中直接进行实验,与变幅杆不直接接触,杜绝了样品交叉污染的风险。2防样品升温仪器采用双层内胆设计,可搭配外接恒温槽使用,样品在破碎过程中始终在4~10℃环境中,尽可能保留了生物活性,保障样本安全。3通量高仪器采用专用可旋转支架,一次可放入0.2ml、0.5ml、2ml样品管12个,同时支持5ml、50ml样品架定制。除此之外,SCIENTZ08-IIIC采用一体式机身,有效节省实验室宝贵的空间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了噪音干扰。主要应用方向:高通量测序仪样本前处理细菌和细胞破碎及提取膜蛋白均质, 乳化反应贵重试剂的超声处理预想一睹真容,或了解新款产品更多信息,详询新芝生物各地办事处。 部分文章一览 ChIP assay(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样本前处理Shen, Y., Zhang, F., Li, F. et al. 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in QRICH2 cause male infertility with multiple morphological abnormalities of the sperm flagella. Nature Communication 10, 433 (2019).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8-08182-x研究过程中,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PCR和ChIP-qPCR。ChIP实验使用ChIP-IT Express Enzvmatic Kit (Active Motif)进行。简单地说,用1%甲醛固定睾丸组织,在细胞裂解缓冲液中提取染色质,然后在混合有蛋白酶抑制剂的裂解缓冲液中提取染色体,然后在冰水混合物中采用新芝生物的非接触式超声进行染色体剪切,剪切后平均长度为500 bp。1%的剪切染色质被保留作为阳性对照输入DNA,另一部分在随后的PCR中用IgG孵育沉淀作为阴性对照。剩余的染色质用抗QRICH2的抗体孵育沉淀。采用PCR和qPCR对ORICH2结合的CABYR和ODF2靶区进行扩增。qPCR数据同时采用Fold Enrichment Method和Percent Input Method进行分析,在Percent Input Method中,靶DNA片段在睾丸组织中富集的值归一化为1%输入DNA的值。 ▼End
  • 因美纳与Myriad Genetics深化合作关系, 将在美共同提高HRD检测可及性
    2023年3月2日,全球基因测序和芯片技术的领导者因美纳(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与基因检测和精准医疗领导者Myriad Genetic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YGN)宣布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在美国市场扩大肿瘤学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检测的可及性和应用。根据合作协议,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HRD(TSO 500 HRD)这一仅供研究使用的检测产品现已在美国投入应用。此次合作关系的扩展还将在制药行业建立一个独特的伴随诊断(CDx)联盟,以进一步推动基于基因的靶向疗法的临床研究。扩大HRD科研检测的可及性TSO 500 HRD科研检测融合了Myriad金标准产品MyChoice®CDx HRD技术与因美纳泛癌种检测TSO 500。该检测是与美国默克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以外被称为默沙东)和Myriad Genetics共同开发的。在与Myriad建立初步合作之后,因美纳于2022年6月在全球范围内(不包括美国和日本市场)推出了HRD和TSO 500组合产品。TSO 500 HRD提供了独立的、全面的泛癌种检测方案,能确定关键的遗传变异和同源重组修复缺陷,这些信息对于了解癌症的发展和进展至关重要。HRD状态已成为含有高度DNA损伤的肿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包括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因美纳全球副总裁兼肿瘤业务部总经理Kevin Keegan表示:“研究不断揭示HRD状态与多种癌症的相关性越来越强,该检测产品的上市将支持美国实验室从单个样本中获得最全面的肿瘤分析。”Myriad Genetics肿瘤部总经理Michael Lyons表示:“我们与因美纳的合作将一流的HRD技术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一款全面的检测解决方案,能够推动临床科研的进展,最终将给患者带来福音。此次TSO 500 HRD在美国上市,将进一步增强我们与领先制药公司和学术机构合作的能力,扩大了临床试验的可及性,加快了研究和科学创新的步伐。”该产品现可在美国市场接受订购和发货。因美纳和Myriad将分别负责提供市售试剂盒和集中的实验室服务。TSO 500客户正期待早日使用该试剂盒,例如美国大型独立肿瘤学/血液学医疗机构之一的佛罗里达癌症专家和研究所。佛罗里达癌症专家和研究所所长兼主治医师Lucio N. Gordan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在单一工作流程中提供因美纳的TSO 500基因组图谱分析泛癌种检测和HRD评估。通过使用我们医生首选的HRD检测方法——Myriad公司的MyChoice CDx技术,这将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肿瘤基因组并保持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我们期待着扩大并加深与因美纳和Myriad Genetics的合作关系。”全新CDx联盟基于这一战略联盟,因美纳和Myriad希望在全球范围(不包括日本市场)与制药公司建立联合HRD伴随诊断合作关系。HRD CDx联盟的目标是推动MyChoice HRD检测伴随诊断和基于TSO 500 HRD检测的未来临床体外诊断检测获得监管机构批准。因美纳全球副总裁兼肿瘤业务部总经理Kevin Keegan表示:“该CDx联盟旨在进一步促进全球HRD检测和治疗的临床研究。这将有助于针对精准基因疗法开展更多临床试验。”关于TruSight Oncology 500和TSO 500 HRDTSO 500是一种仅供研究使用的泛癌种检测方法,可实现全景变异分析。TSO 500旨在识别涉及523个基因的已知和新发现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利用肿瘤样本中的DNA和RNA鉴定对癌症发展和进展至关重要的关键变异,例如小DNA变异、融合和剪接变异。此外,它还能评估关键的基因组特征,如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性和HRD。TSO 500 HRD使研究人员能够识别用于HRD评估的基因突变,从而加深对肿瘤基因组的了解。HRD是一种基因组特征,用于描述细胞无法有效修复双链DNA断裂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细胞将依赖于容易出错的替代DNA修复机制,这可能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最终形成肿瘤。
  • 纳米隧道电穿孔技术可对细胞精确用药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16日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名为“纳米隧道电穿孔”的新技术,或称为NEP。利用其给细胞注射基因治疗药剂时,不用针头,而是用电脉冲通过微小的纳米隧道,几毫秒内就能把精确剂量的治疗用生物分子“注射”到单个活细胞内。该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纳米技术》杂志网站上。  长期以来,在进行基因治疗时,人们对插入细胞的药剂数量无法控制,因为人体绝大部分细胞都太小,最小的针头也无能为力。而“NEP让我们能研究药剂和其他生物分子是怎样影响了细胞的生物和基因路径的,现有其他技术都无法达到这么细微的水平。”该校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教授詹姆斯李说。他们用这种方法,将定量的抗癌基因成功插入到白血病细胞中并杀死了它们。  研究人员用聚合物压制成一种电子设备样机,用DNA(脱氧核糖核酸)单链作为模板来构建纳米隧道。詹姆斯李发明了一种使DNA链解旋的技术,并使其按照需要形成精确结构。他们给DNA链涂上一层金涂层并加以拉伸,使之连接两个容器,然后将DNA蚀去,在设备内部留下一条连通两个容器的尺寸精确的纳米隧道。  隧道中的电极将整个设备变成一个微电路,几百伏特的电脉冲从一个装药剂的容器经纳米隧道到达另一个装细胞的容器,在隧道出口处形成了强大的电场,与细胞自身的电荷相互作用,迫使细胞膜打开一个小孔,足够投放药物而不会杀死细胞。调整脉冲时间和隧道宽度,就能控制药物剂量。  为了测试NEP能否递送活性药剂,他们把一些治疗用RNA(核糖核酸)插入了白血病细胞,发现5毫秒的电脉冲能递送足够剂量的RNA杀死这些细胞 而更长的脉冲,如10毫秒,能杀死几乎所有的白血病细胞。作为对照,他们还插入了一些无害的RNA到白血病细胞中,这些细胞都没死。  詹姆斯李指出,由于这种方法一次只能给一个或几个细胞注射,更适合用在实验室。目前他们正在开发一种机械式细胞装载系统,一次能给10万个细胞注射,有望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我们希望NEP能最终用于早期癌症检测与治疗,比如在干细胞或免疫细胞中插入精确剂量的基因或蛋白质,引导它们分化改变,不必担心过量注射带来的安全问题,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回体内作为一种细胞基础疗法。”詹姆斯李说,这种方法还可能用于白血病、肺癌及其他肿瘤。
  •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厂家年底促销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厂家年底促销 详情请咨询:021-54385660 18018521092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产品说明:超声波细胞粉碎机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空化效应的多功能、多用途仪器。它能用于多种动植物、病毒、细胞、细菌及组织的破碎,同时可用来乳化、分立、匀化、提取、消泡、清晰、纳米材料的制备、分散及加速化学反应等。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应用范围: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微生物学、物理学、动物学、农学、制药、化工、污水处理、纳米材料等领域。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主要特征:●超声探头为进口钛合金材质,经久耐用。●高能效换能器,确保功效强劲。●振幅自动调节,在不同的负载状况时振幅保持一致。●工作时间,超声间歇均可设置。●微机控制,超声功率连续可调。●集成温度控制防止样品过热。●隔音箱均采用特殊隔音材料,隔音效果好。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技术参数:型号工作频率(KHz)超声波功率(W)随机变幅杆破碎容量(ml)可选配变幅杆占空比价 格(元)QFN96-II20-2510-150Φ60.2-150Φ2、Φ3,Φ8,Φ101-99.9% 9000QFN88-II20-2510-250Φ60.2-250Φ2、Φ3,Φ8,Φ1011500QFN92-II20-2520-650Φ6或Φ100.2-500Φ2、Φ3,Φ10,Φ12,Φ1512500QFN98-III19-23200-1200Φ2050-1000Φ15、Φ22、Φ25、Φ2820700 温控型(★:以下三款均带有温度控制功能)型号工作频率(KHz)超声波功率(W)随机变幅杆破碎容量(ml)温度保护价格(元)QFN92-IID20-2520-900Φ6或Φ100.2-600样品温度至90℃16500QFN98-IIID19-23200-1200Φ2050-100022000QFN99-IID19-23400-1800Φ20或Φ22250-120027200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QFN96系列http://www.qfnmall.com/product-1764.html
  • 案例:超声波破碎仪破碎细胞液的实操流程
    超声波破碎仪破碎细胞液的操作流程破碎细胞液是超声波破碎仪在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领域中常见的应用之一。以下是使用超声波破碎仪进行细胞液破碎的基本操作流程:注意:在进行实验前,请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样品的特性,合理选择超声波破碎仪的参数,并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操作流程准备工作: 准备需要破碎的细胞液样品,将其放入合适的管或容器中。确保使用的容器和超声波破碎仪的处理装置(破碎杵、破碎管等)是洁净的。确保超声波破碎仪的电源连接正常,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置超声波破碎仪参数: 打开超声波破碎仪的控制面板,设置合适的参数,包括超声波功率、工作时间、工作模式等。这些参数的设置需根据细胞液的性质和实验要求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处理装置: 根据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装置,例如破碎杵、破碎管或破碎尖。不同的处理装置适用于不同类型和量的样品。装载样品: 将装有细胞液的管或容器放置到超声波破碎仪的处理装置中。注意确保样品的容器符合仪器要求,以避免因容器形状或材质不适配而影响破碎效果。进行超声波破碎: 启动超声波破碎仪,开始超声波破碎。根据实验要求,可以选择连续工作或脉冲工作模式。监控样品的温度,确保在破碎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多的热量。监控破碎过程: 在破碎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时间间隔停止超声波破碎,检查样品的破碎程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破碎时间,以确保达到理想的细胞破碎效果。结束破碎: 破碎完成后,停止超声波破碎仪的运行。取出样品,根据实验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如离心、分析等。清洗工作: 清洗超声波破碎仪的处理装置和样品容器,以防止交叉污染。按照仪器和容器的清洗要求进行操作。以上是一般超声波破碎仪破碎细胞液的基本操作流程。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参数设置应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仪器的型号而定。
  • Illumina因美纳将捐款200万现金,发放免费试剂抗击疫情
    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导致的肺炎疫情源自武汉,蔓延全国。Illumina因美纳作为全球基因测序的领先品牌,为了全力支持中央及各地政府的疾病防控工作,我们火速开展行动:/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strong调动全球资源,增援疫区防控物资/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Illumina因美纳将向湖北红十字会捐赠200万元人民币专项资金,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区急需的医疗物资购买。同时,因美纳第一时间联络美国总部,迅速调集全球四大区资源,将分批向中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院等免费发放逾百万元建库及测序试剂,助力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应急需求,为病毒鉴别、溯源及变异监测提供坚实保障。/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strong奋力抗击疫情,全员、全天、全区域支持/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自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基因组序列一经公布,因美纳技术专家年三十赶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现场支持工作。由于检测工作繁重,待测序样本数量多,为了缓解一线检测人员工作压力,提升每日样本检测通量,因美纳特别提供NextSeq 550测序平台,并对建库、测序、数据分析整体实验流程进行了跟进式的现场支持与培训。/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在武汉全城隔离的情况下,因美纳工程师利用微信、视频电话等通讯手段,远程为湖北省CDC提供培训、指导、解惑,协助检测人员第一时间独立完成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成功获得武汉本地分离毒株全序列重要信息。/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strong秉承实干为要,提供测序全流程方案/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是病原学确证的关键,是快速应对病毒核酸检测需求,开展引物、探针精准设计的必要条件,也是疫情进展中,病毒变异监测的重要手段。在病毒爆发最初,1月20日云南省CDC利用因美纳的新一代测序技术(NGS)从云南首例患者样本直接测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随着疫情的发展,因美纳技术专家快速响应,制定详细患者样本与毒株测序方案,无私提供各地CDC与哨点医院单位使用,同时深入一线,提供细致入微的到场装机、调试或远程技术指导,协助多家单位顺利完成病毒测序工作。/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1.5em "因美纳员工虽身处全国各地,针对疫情工作成立数个特别工作组,迅速反应。对抗疫情,因美纳责无旁贷。我们将持续关注疫情进展,随时待命,积极为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援,与全国人民并肩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 "仪器信息网持续跟踪报道科学仪器厂商在疫情防控、病毒检测方面的信息,不间断更新与补充专题内容,也积极呼吁更多仪器企业加入到驰援疫情战斗的行动中。更多厂商抗击疫情信息请点击下图,进入《抗击新冠病毒 仪器人在行动》专题查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50px height: 12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791a220a-44c2-4b0a-87d9-e5ea764ec1b3.jpg" title="banner.png" alt="banner.png" width="550" height="123" border="0" vspace="0"//ppbr//p
  • 袁谷教授:ESI-MS方法鉴别环肽非对映异构体、碎裂机理及DNA识别的研究
    仪器信息网讯,2009年11月7日,由中国质谱学会有机质谱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联合举办的“2009年中国有机质谱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为期三天,出席会议人数达300人。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也应邀参加。  此次质谱年会为与会代表准备了丰富的报告内容,内容涉及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环境科学、食品安全、毒物分析中的质谱应用研究以及质谱仪器研发的新技术、新进展等。仪器信息网将进行系列报道。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的袁谷教授以手性物质为研究对象,创新地选用质谱作为分析手段进行研究。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的袁谷教授 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ESI质谱法鉴别环肽非对映异构体、环肽质谱碎裂机理研究、环肽识别乙肝病毒发卡型DNA研究、环肽识别HIV-1双链DNA研究。课题组利用ESI-MS测定了8个4对环肽非对映异构体特征离子的相对强度,成功区别了8个异构体,同时用MS鉴别了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并确定了相对含量,建立了鉴别环肽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的标准曲线和计算方法。  研究发现:MS/MS是鉴别异构体的有用方法 环肽分子对DNA具有识别功能 质谱是分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好方法。
  • 年仅42岁国家杰青因工作积劳成疾逝世 去年刚发表材料领域Science
    我国知名材料学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杰青、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光电学院副院长、光谷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周军教授因工作积劳成疾,于 2021年3月12日不幸去世,享年42岁。周军教授挚爱科学研究,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工作。去年,周军教授刚刚在国际著名期刊《科学》(Science)以First Release的形式刊发了团队最新研究进展。周军教授,中共党员,1979年8月23日出生于湖南郴州;2001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 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许宁生院士;2007年至 2009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王中林院士;2009 年以教授(博士生导师)身份受聘入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2016年至今担任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一职,2021年担任光谷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先后入选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人才荣誉称号。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纪念章等。担任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副主编、中国真空学会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职务。周军教授先后培养了博士后15名,博士生 36 名,硕士生 29 名,其中 12人获得国内高校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2人获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多名本科生赴国际著名学府深造。周军教授一生以“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为座右铭,锲而不舍地追求科学真理,脚踏实地、潜心钻研、严谨治学、堪为名师。周军教授的逝世是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哀悼并深切缅怀周军教授!周军教授安息!
  • Cancer Cell | 实现小儿神经髓母细胞瘤早期诊疗——LcGWS检测脑脊液cfDNA
    1947年,Mandel和Metais首次报道了外周血中存在游离DNA(Cell-free DNA, cfDNA)。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中的cfDNA主要来源于白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在某些疾病和特殊状态下,如组织损伤、癌症和炎症反应等,细胞内的DNA片段也会被释放到各种体液中(血浆、脑脊液、尿液等)成为cfDNA。在癌症早期,当患者还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时,细胞内DNA状态就已经发生变化,这些DNA被释放到体液中,使得体液cfDNA中包含了与癌症相关的重要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和处理,可对癌症进行非侵入式诊断,实现癌症的早期诊疗,因此,cfDNA检测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液体活检形式。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是一种恶性的儿童胚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具有沿软脑膜转移的倾向。根据基因组特征可分为4个亚群:WNT、SHH、 Group 3和Group 4。手术切除结合放化疗是目前治疗MB的首选治疗方案(可治疗约70%的病人),术后的标本则作为诊断和肿瘤特征分析的证据。MB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约1/3患有MB的儿童最终都是死于该疾病,存活下来的患者也需要长期忍受由于治疗而产生的毒性。目前,除了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细胞学检测,还没有可靠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来反应MB的进展情况。因此,通过纵向样本开发强大的、微创的、临床可操作的生物标志物是非常必要的。研究显示,在 CNS 恶性肿瘤患者中,CSF来源的cfDNA比从血浆中分离出来的cfDNA具有更大的效用【1-2】。MB基因组几乎没有热点驱动突变,而是以普遍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 CNVs)为特征,因此限制了cfDNA 突变分析在MB中的通用性【2-3】。近日,来自美国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的Paul A. Northcott团队在Cancer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erial assessment of 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 in medulloblastoma liquid biopsies的文章。研究人员利用MB中染色体不稳定性的特点,通过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Low-coverage whole-genome sequencing, Lc-WGS)对来自123名MB患者的476例CSF来源的cfDNA样本进行分析,鉴定了可作为可测量残留病变(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 MRD)标志物的CNVs,阐释了cfDNA检测的疾病预测价值和诊断价值。本研究共收集了来自123名MB患者的共476例CSF样本,提取cfDNA进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lcWGS),并进行后续分析(图1)。首先,作者评估了cfDNA来源的CNVs作为MRD标志物的效用。数据显示,在67例样本(67/105)中检测到了MRD;相反,7例非肿瘤CSF样本中都没有检测到cfDNA来源的CNVs,即MRD阴性。MRD阳性CSF样本与相应的原发性肿瘤之间的CNVs检测谱高度一致。MRD检测与疾病的转移状态、分子亚群和肿瘤位置显著相关,与年龄、性别、切除范围、细胞学检查结果以及切除和脑脊液取样之间的时间无关。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相应的脑脊液细胞学结果如何,MRD在高危疾病患者中的阳性率相似:91例脑脊液细胞学阴性的样本中有56例样本的MRD呈阳性。图1. 样品收集及检测流程图随后,作者探究了连续MRD检测与疾病复发之间的关系。在30/77(39%)例放疗后、21/75(28%)例化疗中及20/68(34%)例治疗结束的患者中检测到MRD。出现疾病复发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MRD持续率明显高于没有复发的患者。在MRI显示病情完全缓解的32例病人中,有16例病人在复发前3个月时就检测到了MRD,此时影像学或细胞学异常还不能检测到。在所有持续接受放化疗或细胞学有差异的12例病人的CSF样本(n=27)中均检测到了MRD。24/25例患者在病情发展的3个月内采集的脑脊液标本中MRD呈阳性;在病情没有进展的患者中,193/209(92%)例CSF样本都是MRD阴性。那么,连续检测MRD在临床上有何价值?作者发现,那些放化疗后、治疗期间或已经结束治疗的病人中,MRD阳性病人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比MRD阴性的病人差很多。与治疗结束时MRI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标准评价进行比较,同时进行的MRD检测对于病人分类更有效,其对残留病变的灵敏度也更高(64% vs. 24%)。在治疗结束的病人中,12/20(60%)MRD-阳性的病人的MRI/细胞学检查正常,但后期其中的10位病人的病情都有所进展;其余两例病人MRI正常其MRD也呈阳性。在高风险患者中,治疗结束时的MRD与PFS有显著关系。作为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变量,随访期间MRD检测与PFS显著相关。接下来,作者对疾病复发中的肿瘤相关分子图谱进行了分析。为了同时在早期和疾病进展期检测渐进性疾病(Progressive disease, PD)和MRD阳性患者的CSF,作者比较了从患者匹配的CSF样本中提取的CNVs谱,发现了染色体非整倍性,提示12/15(80%)例患者存在克隆选择或进化。cfDNA 分析可以更早地检测出那些在疾病复发时占主导地位的肿瘤克隆。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也注意到了原位肿瘤与cfDNA中检测到的CNVs不一致的情况。例如,患者sj024被诊断为Group4髓母细胞瘤,随后又出现转移性骨骼复发。然而与相应的原位肿瘤CNV检测结果相比,患者的cfDNA来源的CNVs谱更符合复发肿瘤特性,提示患者的CSF样本中包含了具有侵略性的亚克隆,可以驱动疾病的进展。最后,作者进一步评估了基于 lcWGS 的 cfDNA 分析在其他儿童脑肿瘤中的适用性。通过对17名非髓母细胞瘤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所有患者在其相应的原发肿瘤中都存在染色体和/或局灶性CNVs。基于lcWGS分析CSF来源cfDNA显示,13例(76%)样本呈MRD阳性,包括3例转移样本。此外,作者还观察了与临床过程相呼应的cfDNA样本的分子反应,其与MB中的发现类似。综上所述,该研究利用从MB和其他CNS肿瘤患者收集的脑脊液样本的大型纵向队列,首次有效地、系统地论证了CSF来源的cfDNA谱在儿童CNS癌症中检测MRD的临床效用(图2)。虽然液体活检的种类和方式非常丰富,但作者认为使用lcWGS检测CSF来源的cfDNA中的肿瘤相关CNVs非常适合于MB:(1)MB切除后患者脑脊液或血浆中cfDNA的含量明显低于其他脑肿瘤患者【4-5】,这种低于毫微克的产物,若采用其他检测方法(如表观遗传组和突变分析)是极具挑战的,但对lcWGS已经足够;(2)染色体CNVs在儿童MB中几乎无处不在,捕获CNVs无需使用定制探针来靶向不同的突变驱动基因,适用于缺乏已知驱动基因突变的MB样本。该研究支持将前瞻性cfDNA评估纳入MB临床试验,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技术改进,最终实现根据MRD反应进行个性化治疗。图2. cfDNA检测流程及临床效用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1.09.012
  • 比朗最新发布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BILON96-II
    原标题:比朗最新发布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BILON96-II  继超声波细胞粉碎机新一代BILON96-II 在实验室研究成功之后,现已经可以投入使用,新产品已经在火爆销售中。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空化效应的多功能、多用途仪器。它能用于多种动植物、病毒、细胞、细 菌及组织的破碎,同时可用来乳化、分立、匀化、提取、消泡、清晰、纳米材料的制备、分散及加速化学反应等。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BILON96-II主要特征:  超声探头为进口钛合金材质,经久耐用,高能效换能器,确保功效强劲,振幅自动调节,在不同的负载状况时振幅保持一致,工作时间,超声间歇均可设置,微机控制,超声功率连续可调,集成温度控制防止样品过热,隔音箱均采用特殊隔音材料,隔音效果好。  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微生物学、物理学、动 物学、农学、制药、化工、污水处理、纳米材料等领域。  技术参数:超声波细胞粉碎机BILON96-II型号工作频率(KHz)超声波功率(W)随机变幅杆破碎容量(ml)可选配变幅杆占空比BILON96-II20-2510-150&Phi 60.2-150&Phi 2、&Phi 3,&Phi 8,&Phi 101-99.9%BILON88-II20-2510-250&Phi 60.2-250&Phi 2、&Phi 3,&Phi 8,&Phi 10BILON92-II20-2520-650&Phi 6或&Phi 100.2-500&Phi 2、&Phi 3,&Phi 10,&Phi 12,&Phi 15BILON98-III19-23200-1200&Phi 2050-1000&Phi 15、&Phi 22、&Phi 25、&Phi 28温控型(★:以下三款均带有温度控制功能)型号工作频率(KHz)超声波功率(W)随机变幅杆破碎容量(ml)温度保护BILON92-IID20-2520-900&Phi 6或&Phi 100.2-600样品温度至90℃BILON98-IIID19-23200-1200&Phi 2050-1000BILON99-IID19-23400-1800&Phi 20或&Phi 22250-1200超声波细胞粉碎机http://www.bilon99.com/html/106-145.html
  • 磁光克尔效应系统再发Nature:全反铁磁隧道结新突破!
    巨磁阻效应自发现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MRAM、磁传感器等自旋电子器件中。目前,基于巨磁阻效应的自旋电子器件主要是铁磁体磁隧道结,其研究和发展受限于铁磁体的使用。因此,为进一步提升自旋电子器件的磁阻比等性能,探究其他磁体开发的高效自旋电子器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近期,东京大学的Satoru Nakatsuji团队对手性反铁磁体Mn3Sn组成的磁隧道结进行了深入探究。作者首先对Mn3Sn手性反铁磁态中自旋正极化、负极化和磁八极的投影态密度进行了表征,发现八极矩的大多数和少数能带之间存在明显的能量漂移,与铁磁性铁中自旋矩的大多数和少数能带的漂移非常相似,并根据第一性原理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Mn3Sn在基于隧穿磁阻(TMR)的器件(如MRAM)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此外,为了更好的观测其TMR效应,作者制备了基于Mn3Sn的磁性隧道结( MTJ ),测得室温下的隧穿磁阻(TMR)比率约为2%,出现在手性反铁磁状态下簇磁八极的平行和反平行构型之间。该成果以《Octupole-driven magnetoresistance in an antiferromagnetic tunnel junction》为题发表在Nature上。图1 带簇磁八极的反铁磁隧道结(a)铁磁(FM)隧道结示意图(b)反铁磁(AFM)隧道结示意图(c)(d)铁磁隧道结和反铁磁隧道结的投影态密度图(pDOS) 本文中,作者使用了英国Durham公司的磁光克尔效应系统-NanoMOKE3,通过系统自带的磁滞回线测量功能,对反铁磁隧道结顶部和底部Mn3Sn电极的矫顽力进行了测量。图2 室温基于手性Mn3Sn反铁磁体的磁隧道结表征图 (a)高分辨率TEM表征图(b)磁光克尔测量示意图(c)顶部和底部Mn3Sn反铁磁体的磁滞回线图 英国Durham公司是依托于英国Durham大学的高科技企业。与Durham大学强大的磁光学研究相对应,Durham公司的Russell Cowburn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英国科学院院士)设计并研发了灵敏度能到10-12 emu兼具Kerr显微镜与回线测量功能的高精度磁光克尔效应系统——NanoMOKE3。相比于历代MOKE系统,NanoMOKE3系统将磁光克尔的光路部分集成在光学盒中,避免了实验人员测试前搭建光路的工作,大大减少了实验人员操作量。另外,光学盒中的光路经过特殊设计,可以同时实现极向克尔和纵向克尔的测量,无需调整光路,只需更换镜片即可完成极向克尔和纵向克尔的切换。左)NanoMOKE3磁光克尔效应系统;右)NanoMOKE3光学集成盒因其高集成度的系统设计和开放式的样品环境,NanoMOKE3具备丰富的拓展性。实验人员可以以NanoMOKE3系统为基础,与其他实验设备组合搭建,进行其他领域方面的测量。一、低温磁光克尔系统NanoMOKE3系统允许用户在样品台部分搭建低温恒温器,实现低温磁光克尔的测量。例如,下图所示为NanoMOKE3与美国Montana Instrument无液氦低温恒温器进行了组合使用,从而实现了10K以下的磁光克尔测量。NanoMOKE3的低温磁光克尔测量性能在国内外领域内具有极高的水平。此低温MOKE方案已在南方科技大学安装使用。NanoMOKE3 磁光克尔系统与 Montana Instrument无液氦低温恒温器组合使用示意图二、晶圆扫描探测系统如今,越来越多的晶圆检测设备采用非接触式的光学测量,取代了传统的接触式晶圆测试方法。其中,以磁光克尔效应原理进行晶圆检测的方法就因其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而被广泛使用。Durham公司在现有磁光克尔系统基础上改造升级,推出了超高灵敏度的晶圆扫描探测系统(wafer mapper),专门用于测量整个晶圆表面的磁滞回线和磁畴图像。系统中集成的磁光克尔能对整个晶圆样品区域(可按X和Y轴自由移动)进行磁滞回线扫描和区域Mapping的测量,最终绘制得到晶圆样品整体区域的磁性分布图,从而完成晶圆样品的检测。该款晶圆级磁光克尔测绘仪选用NanoMOKE3特创的光学盒,继承了其测量速度快,操作简单的优点。整个测量过程可以通过系统自带的LX PRO3软件完成,无需进行繁琐的实验预设值,大大增加了实验效率。晶圆扫描探测系统装配图 Durham公司特创的NanoMOKE3磁光克尔光学集成盒是Cowburn教授从事MOKE系统研发和深耕多年的结晶。不但减轻了实验人员的操作繁琐度,更重要的是以磁光克尔效应为基础,为更丰富领域的测量提供了可能,有望助力各个领域科研人员实现更高水平的突破!参考文献:[1]. Chen, X., Higo, T., Tanaka, K.et al. Octupole-driven magnetoresistance in an antiferro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Nature 613, 490–495 (2023).
  • 30岁“杰青”,34岁“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两次质疑诺奖得主的他究竟有多牛?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7/insimg/0bbeebe2-d5fe-48f6-8c66-dd752a1177d1.jpg" title="50747c29e4384bbdb03d5db11a1f1634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徐涛和学生在一起/pp  徐涛很早就表现出了“科学刺儿头”的特质:24岁,他指出进口膜片钳仪器系统中的一个“bug”,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E· 内尔(E. Neher)教授的青睐。内尔教授后来指名邀请徐涛到其实验室进行联合培养,1年后,他在内尔教授实验室又质疑了内尔本人的一个系统设计错误。/pp  他的履历表也被很多人称作“亮瞎眼”。30岁,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33岁,他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34岁,他担任科技部973项目“生物膜和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首席科学家,总经费达2500万,将如此重大的科研任务交给一个年仅34岁的科学家,在科技部也不多见。2007年至今,一直担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pp  44岁,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科学家班主任,对本科学生比对自己的硕博研究生还要偏爱。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多来体验,自费请学生吃饭,带他们打真人CS,他用各种方式,让学生爱上科研。/pp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自1986年成立以来30年获得经费最多的科学家排行榜,他排在生命科学部的第二名,共获得11个项目的资助。/pp  strong凭什么质疑诺奖得主/strong/pp  有人说,徐涛如果不在本科学习中打好数理基础,他根本不敢质疑内尔。/pp  1994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1991年)内尔博士访问华中理工大学,24岁的徐涛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博士生,给内尔演示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指出当时从国外进口最先进的膜片钳设备中(由内尔教授发明)有一个软件,存在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这个软件是用来对实验样品检测、分析的。但是有一个背景干扰没有去除掉,将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徐涛说。/pp  徐涛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且,由于本科专业是自动控制工程,他对于程序编写也很擅长。所以,他就直接把这个有问题的软件给修改了。徐涛的能力给内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5年底,他邀请徐涛到德国马克斯· 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简称:马普所)的实验室接受联合培养一年。/pp  上次的软件修改只是一个优化,在马普所,徐涛开始大放异彩。/pp  徐涛去内尔实验室时,内尔已经不亲自做实验了,他把自己的实验台给了徐涛,要徐涛把实验台拆了,重新搭一套具备先进光路系统的膜片钳设备。/pp  徐涛把这套复杂的系统完全组装起来了,还发现了内尔教授原来的设计有错误。“刚开始我指给他看,内尔还不是很相信。后来我又给他说,他想了几天,说我是对的。”这样的纠错让内尔更加认定了徐涛的科研潜力,也把更多好的科研项目送到了徐涛手里。1998年和1999年两年间,徐涛在内尔的指导下在《Nature Neuroscience》《Cell》《EMBO》杂志上共发表三篇论文,其中两篇是第一作者。/pp  在马普所跟国外学生相处时,徐涛发现国外生物学专业的学生,知识面很宽广,数理化、计算机等各方面的训练都很扎实,尤其是程序写得很溜。相对而言,国内学生物的学生,在数学、物理、编程方面的训练还是有一些差距的。/pp  徐涛组装内尔教授的那套系统时,涉及很多计算和光学系统的知识,如果他数理基础不好,就很难理解光路设计等。系统组装完后,徐涛和一个数学专业的伊朗学生搭档做“细胞内钙缓冲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的课题,要做非常复杂的计算分析。徐涛表示,“亏得在大学里面认真学了微积分,不然很难看懂伊朗同学的数学公式。”/pp  在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中,纯粹的科学发现所产生的成果仅占1/3,因仪器、手段及工具创新而取得的成果约占1/3,此外,由方法、思路创新取得的成果也约占1/3。就像内尔教授因膜片钳技术获得诺奖,他让整个细胞膜离子通道研究领域前进了一大步,全世界很多实验室都在用他的技术。又如2014年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徐涛认为生物学研究要想整个领域往前走一大步,就需要有新技术新方法的突破。/pp  2009年9月10日,中科院成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仪器与技术创新中心,徐涛任中心主任。近20年来,徐涛一直致力于膜转运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在囊泡转运领域做出了让外国同行敬佩的系统性贡献。/pp  strong科学研究的方向比速度更重要/strong/pp  2013年,詹姆斯· 罗斯曼(James Rothman)因发现SNARE蛋白而获诺贝尔奖,而徐涛对SNARE复合物的研究早于1996年在马普所求学期间。当时,大家普遍接受的理论是囊泡分泌需要解聚SNARE复合物来提供能量。随后,徐涛的工作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囊泡分泌需要形成稳定的SNARE复合物,这个模型在质疑声不断得到更多的支持,现已被广泛接受。/pp  2014年,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获得诺贝尔奖。此前通过多年研究,徐涛就已经开展了超分辨显微技术的研制,还发展了一系列具有高亮度和稳定性的光转化荧光蛋白探针,这些探针是提高分辨率的核心。新探针在众多领域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已在超过200家国内外实验室得到广泛使用。/pp  算法对提高超分辨成像的速度及分辨率至关重要。徐涛发展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新算法,受到因超分辨成像而获诺贝尔奖的莫尔纳尔(Moerner)教授的好评,认为新算法在不损失定位精度的前提下把计算速度提高了5个数量级,并可提供分子三维取向的信息。/pp  除去这些已经获得诺奖的研究,徐涛手头正在开展一项国际竞争激烈,且有可能是下一个技术风口的研究——冷冻超分辨荧光-电镜的关联成像技术。/pp  2011年,徐涛在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仪器研制专项”的支持下,自主研发了一套冷冻超分辨荧光-电镜关联成像系统(csCLEM),并取得了国际领先优势:冷冻光学定位精度达到了10nm,比之前国际报道水平提高一个数量级 首次实现了三维空间的关联成像 首次实现了哺乳细胞中蛋白相对于细胞器的纳米精度定位。该工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受邀在2015年美国Gordon会议上作大会报告,被认为是冷冻超分辨光电关联成像的“First proof of concept”实验。/pp  strong世界上没有一种“轻松的科学”/strong/pp  在很多同行眼里,徐涛的勤奋是出了名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种“轻松的科学”。/pp  在马普所,徐涛的习惯是当天的数据当天分析。他自己写了个数据分析程序,白天采集数据,晚上下班后程序会自动读取并分析数据,打出分析报表。第二天早上来了,他就边喝咖啡,边看昨天的数据分析结果。国外的学生相对比较悠闲,周末一般不来,而徐涛总是周末到实验室加班。徐涛认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主要来自于勤奋。/pp  徐涛鼓励学生积累扎实的数理功底,掌握好计算机工具,鼓励学生多进实验室,因为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pp  大三时,徐涛一下课就往实验室跑,他做的毕业课题还拿到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二等奖。大四时,他一边做实验,一边去上研究生课程,上完后考试成绩很不错,老师们就允许他明年入学后免修。这样,徐涛相当于大四提前修了研究生的课。研究生时,他用了更多时间去外面做课题,研二到北京时,他还顺道修了北京医科大学的免疫学等医学课程。中国科学院大学也给了本科生“提前上研究生课程,并算学分”的权利,所以徐涛常鼓励学生:“多学点,哪怕以后兴趣转换了,打下了好基础,也会给你更多选择的自由。”/pp  徐涛一直主张要多给本科生机会,让他们来实验室体验,收到同学的邮件,他总是即刻回复——随时可以来实验室。/pp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合办的“贝时璋菁英班”的本科生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本科生,也老爱往徐涛课题组的实验室跑。除了出差和上课,其余时间他几乎都在实验室,他说:“科学研究得动手呀,到实验室才有发挥的场地嘛!”/pp  strong在“涛班”怎样当班主任/strong/pp  2014年,徐涛开始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届本科生1408班的班主任,班校取名“涛班”。他对本科生特别上心。/pp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科教融合办公室的吕平平老师说:“徐所很忙,为工作上的事儿请他签字都要提前预约,甚至有时候,向他汇报工作都要排队。但,他对学生是最慷慨的。只要有学生在班级微信群里提问,徐所再忙都会回复,哪怕是非常小的问题,哪怕是晚上12点,他看到了也会回复。遇到需要查阅资料,不能立刻给出答案的问题,他会马上转达给其他老师,保证最快告诉学生答案。”/pp  涉及到教学的事情,徐涛也总是要第一时间解决。有一次,学生在群里抱怨实验课被延迟了,徐涛立马打电话给吕平平,问“仪器到哪了?什么时候能正常开课啊?”他给本科生开设的生命科学导论和普通生物学实验两门课,虽然都有教师助教,但仍亲自为学生答疑解惑、查阅学生作业。/pp  一次,一个学生在微信上向徐涛咨询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及其他欧洲学校的情况,没想到徐涛第二天就给她回了电话。她说,“徐老师特意为我咨询了在欧洲工作过的朋友,据他了解到的情况,他鼓励我申请这个学校,还要为我写推荐信。”/pp  徐涛以前的学生,现在的同事薛艳红说,“徐老师的科研思路很准,他给学生的指导挺细致的。比如,我们某些实验连续几次结果都不太好,觉得没什么发现。但徐老师对比着看了几次的实验结果后,就会有重要的新发现。我跟着徐老师十几年了,特别佩服他。”/pp  “涛班”的青年班主任——吴亮其说,“徐涛应该是本科生学业导师中请学生吃饭最多的老师之一,都是他自费的。”/pp  涛班的“班会”有一半数量是在饭店里开的,30个学生围坐3桌,饭前聊各种问题。吴亮其说,“徐涛特别潮,很能跟得上年轻人爱聊的话题。”班里有个又帅又有才华的小男生叫“房子祺”,徐涛也和学生一起喊他“房神”。/pp  徐涛最潮的是能带学生打真人CS,一帮小伙子都说“徐老师玩得还不错”。/pp  徐涛希望本科生能把实验室当家。中秋节,他给学生买月饼 元宵节,他请实验室的学生吃元宵。/pp  他说:“我们要培养的是有情怀的科学家,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教育如果无法使学生感受到幸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p
  • 川大苏昭铭研究员:冷冻电镜成果发Nature,绿荫场上拿冠军
    苏昭铭:博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一对一"指导教师。前不久,苏昭铭老师带领课题组在Nature发表文章。优秀的成绩并非偶然,从学生、学者到老师,苏昭铭一路走来,一路坚守。从“尖子生”到“好老师”从学生到学者,在求学的过程中,苏昭铭没有吝啬时间的付出,也未曾停止向更高处的探索。在离开北京大学后,苏昭铭前往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不断钻研的过程中,苏昭铭找到了坚守的方向。博士阶段,苏昭铭的研究方向是有机化学。“博士最后一年,随着基础知识的积累,我逐渐产生自己的想法,也发掘着自己的未来方向”,他回忆到,“在自由文献讨论的课堂上,有关生物的相关命题启发着我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博士毕业后的苏昭铭并没有止步,他先后前往美国Scripps Florida研究所,美国贝勒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阶段帮助我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过渡到一个可以从事严肃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两次转型使苏昭铭完成了研究重心从化学到生物的成功过渡,也寻找到了“让我觉得更有意义和挑战性”的科学课题。从学者到老师,时间与经验的积淀是为人师的必经之路。即使已经拥有一份华丽的简历,苏昭铭却始终“还想再去高处看看”,他质问自己,“既然我作出选择,并付出这么多时间,那为什么我不能做到世界顶尖的水平呢?”2017年,苏昭铭加入斯坦福医学院,任职高级研究员,在美国科学院院士Wah Chiu实验室从事冷冻电镜相关的研究。苏昭铭深知,对于科研,时间的积淀是必须的也是急不得的, “只有当你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清晰的目标,才能担负起领导课题组的责任”。2019年,归国后的苏昭铭选择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川大对于科研的纯粹吸引了我,川大‘华西生物国重创新班’以提升本科同学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宗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我们不仅有自己纯粹的科研追求,还能为川大的优秀人才培养做出贡献”。苏昭铭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西南地区唯一的冷冻电镜平台,在魏于全院士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应用多种冷冻电镜技术,进行RNA的结构及功能的探索,缓缓揭开了“RNA结构与功能关系”这层神秘的面纱。“苏老师是一个‘可沟通’的老师”,这是苏昭铭的第一位研究生对他的评价。谈及学生管理,苏老师回忆起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导师随性而专注的工作状态无形中对苏昭铭形成了一种指引,“他让我觉得我也可以从事科研,也意识到科研的价值与乐趣所在”。在带领课题组的过程中,苏老师也将这种观点传输给自己的学生: 一是要确认同学的心态,“科研需要大量的时间付出,对于每一名学生,我都需要确认他们是否从内心选择这样的道路,这是对他们人生的‘负责’”;二是要“接地气”,不算壮大的课题组却气氛感十足,“如果让学生对科研产生一种遥不可及的距离感,会让他们对此产生抵触与畏难情绪”。除了带领课题组进行深入的探究,基于生物治疗国重的人才培养平台,苏昭铭老师也负责部分本科教学的课程。通过扩展冷冻电镜的相关知识,带领同学们认识着前沿的科学技术,受到广泛好评。“探索”,是科研的至美之境目前,苏老师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冷冻电镜技术,探索生物大分子,尤其是RNA的精细结构。前不久,苏昭铭课题组在Nature发表文章,他们运用冷冻电镜单颗粒重构技术首次解析了全长四膜虫核酶的高分辨结构,揭示了外围区域结构及其远程调控催化活性的功能,阐明了在底物结合和催化过程中的内部引导构象的变化。在这项研究中,课题组成员主要负责电镜结果的数据处理。“对于我们的研究,数据处理对成果的贡献要占到50%以上的比重”,苏昭铭向我们介绍到,“数据的分析是对凌乱数据的梳理,不加分析的原始数据难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这项研究解析了截至目前全世界分辨率最高的纯RNA冷冻电镜结构,填补了40年来在全长四膜虫核酶结构功能研究上的空白,也为用冷冻电镜进行RNA结构研究提供了参考。攻读博士期间,苏昭铭一直聚焦于合成研究领域,学习冷冻电镜技术,而丢掉“老本行”这样巨大的转变需要勇气,也需要大量时间与经历的投入。苏昭铭用两段博士后经历完成了这个转变。第一个博士后阶段,苏昭铭瞄准了生物领域的“RNA”分子,将其与化学相联系,“在我看来,相对于蛋白质来说,RNA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而他作为中心法则中上承DNA下启蛋白质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与功能应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第二个博士后阶段,苏昭铭在贝勒医学院初步开启了RNA冷冻电镜结构功能研究之旅。回首博士后的科研探索经历,他不禁感慨道,“这样的过渡需要时间的付出,又或者说这些时间的付出成就了这样的转变”。深度、高度,是苏昭铭对待科研“纵向探索”的追求,而在选题的诞生过程中,他也总会“横向挖掘”各个领域的关联,通过冷冻电镜观测RNA的先进技术,解决现代医学的重要问题。谈到选题的诞生,他说道:“许多想法不是在办公室中凭白产生的”。读文献,帮助回顾已有的进展,而参与学术会议则是想法碰撞的重要机遇,“在交流中我们也会寻找与各个学科领域的合作关系”。“足球”,是生活之至乐所在为各学院老师所公认的,除了苏老师的科研水平,还有他精湛的“球技”。足球,是苏昭铭工作之余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苏昭铭对足球的热爱要从学生时代说起,他从小对球类运动充满兴趣,足球则逐渐更成了他在科研工作之余寻找“乐子”,放松自我的不二选项。“科研工作者与其他工作所最不相同的,大概就是‘无时无处不在思考’”,苏昭铭老师笑称,“运动帮我们保持更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来到华西后,苏昭铭在球场结识了同样热爱足球的同事朋友,带领组建了华西国重教职工球队。每周两次的足球训练,“踢着踢着就成了习惯”,足球成为苏昭铭生活的一部分。在第二届川大教职工足球联赛中,苏昭铭所在的华西国重教职工球队获得冠军,而他也在比赛中获得“最佳射手”的称号。实验室或绿茵场,苏昭铭在科研与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平衡;奔跑或思考,他似乎永远专注而充沛地,进行无止境的探索。未来,苏老师将带领课题组,继续应用冷冻电镜的技术,探索生物RNA的结构与功能,为基础医学的认知与药物疗效验证提供新的思考!
  • 超声波破碎仪的行业应用领域有哪些?
    超声波破碎仪因其高频振动和声波效应而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超声波破碎仪常见的应用领域:制药工业: 超声波破碎仪用于制备药物、乳化药物成分、分散纳米颗粒、破碎细胞以提取细胞内物质等。在制药工业中,超声波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加速反应过程,并改善产品的均匀性。 生物技术和细胞学: 用于细胞破碎、DNA和RNA提取、细胞裂解、蛋白质提取等。超声波破碎对于从生物样品中提取生物分子具有高效性,而且通常不需要添加有机溶剂。 化学工业: 用于化学物质的溶解、混合和反应。超声波破碎可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速率,并有助于制备胶体溶液。 食品工业: 用于乳化、分散、浸提、食品加工等。超声波能够改善食品的质地、口感和保质期,也常用于提取植物中的活性成分。 环境科学: 用于处理废水、废液、土壤样品,以加速化学反应、降解污染物等。超声波破碎可在环境科学中用于样品前处理和分析。 材料科学: 用于分散纳米颗粒、制备胶体溶液、破碎纤维、合成纳米材料等。超声波对于处理材料样品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可控性。 石油工业: 用于油脂的分散、乳化和提取。超声波破碎可以提高油脂的稳定性,增加油水乳液的均匀性。 化妆品工业: 用于制备乳液、化妆品原料的分散和混合。超声波能够提高化妆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实验室研究: 用于实验室规模的样品处理,如细胞破碎、样品分散、DNA提取等。超声波破碎仪是实验室中样品制备的常用工具。 总体而言,超声波破碎仪在多个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其高效、精确的破碎和混合效果使其成为许多实验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工具。
  • 饮料行业海纳百川,“Four会”“Two星”百舸争流!
    饮料行业海纳百川,“Four会”“Two星”百舸争流!  ——暨2011中国饮料行业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这个秋意无痕的上海,我们成功举办了2011年中国饮料行业系列活动。从11月5日至8日,从北京到上海,凝聚了多少饮料人的期待,展现了多少饮料人的梦想!不一样的收获,不一样的视觉感官冲击,企业家论坛、年会、副理事长会和科技报告会四个重量级会议和CBST2011、Bev-Model两颗耀眼的金星交互登场,都将成为下一届饮料活动的开幕序曲!  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篇之作,饮料行业企业家论坛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重头大戏。主持人和企业代表之间展开的巅峰对话,直指当前社会中大家所关注的话题——创新。无论是管理上的方式方法,还是产品上的求新求异,抑或内容上的改变改革,都无疑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步正发部长、中国饮料工业协会赵亚利理事长为本次论坛开幕致辞。  有专家评论说,中国饮料行业企业家论坛以特殊的视角,解读了当代饮料人和消费者的目标需求。该论坛上,百事公司全球董事长兼执行官卢英德女士、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及韩国区执行副总裁鲁大卫先生分别作了主题演讲,这不仅意味着本次活动本身得到饮料行业的高度认可,更代表了饮料行业交流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崭新景象,也预示着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今后将在饮料行业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创新—管理 产品 效益”,寥寥几字,蕴含饮料万象人生。  5日下午,2011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扩大会议在世博洲际酒店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特邀企业代表共40人。回顾2011,时光犹如指间沙,悄然流逝 一年工作的成果,或辛苦,或努力都早已沉淀。每项工作都好比一场战役,每个地点都像是一片战场,没有硝烟,却是激烈非凡。40位企业领袖全神贯注,从战略指挥的角度,纷纷对行业关注的问题,思考交流,并展开对明年工作计划的讨论。2011年工作的结束正是2012年企业一鼓作气发展的前奏!在“团结就是力量”的合唱中,副理事长扩大会的晚宴结束曲再次彰显的迎接未来的齐心协力!  一年一度的盛会总是受到饮料行业的关注。在这个国家经济运行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召开了以“创新—管理 产品 效益”为主题的年会。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等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领导、饮料行业上下游企业代表、相关专家学者400余人齐聚一堂。是什么吸引了如此众多的人来参与其中?是未来市场的分析和预测?是未来国家经济政策的走向?是营销创新的建议?还是自己经过努力的付出得到了认可?都有。但是作为协会,我们只是一如既往的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行业,为企业,为政府服务着。当然,在此还要感谢可口可乐、百事、康师傅、怡宝、雀巢对大会的支持,感谢你们的付出!  6日晚,Bev-Model盛典晚宴落幕世博主题馆。这是一场无与伦比的盛宴!60个奖项在当晚公布了花落谁家!举杯觥筹,畅饮交错之间,更是所有饮料人齐聚一堂的时刻!载歌载舞之时,谁曾想,一个奖杯拿在手中是何等的分量!企业深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今夜就是要欢聚,要庆祝,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  2003,承载着中国国际饮料工业科技进步交流与贸易的使命,CBST开始崭露头角并迅速崛起 2011, CBST逐渐迈向成熟回顾记忆 CBST2011,它承载着辉煌,呈现出对完美的期望在上海迎来新的里程碑。锣鼓表演的开场,忽而气势冲天,震人心弦 忽而柔美似水,展现力与美的旋律。海纳百川的门厅,更是博大经典,荟萃灵气。  每个展位,不管国内国外,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2万5千平的场馆,一旦进入,很好,欢迎来到视觉空间!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大气的,淡雅的,色彩的,印象的,无一不展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独一无二。观察每一张脸,都是认真的,热情的。从展位,到协会展台,再到VIP休息区,都是孜孜不倦的身影。用心为服务增值,这才是我们的CBST精神!观望展会景象,径自百舸争流!  如果你觉得视觉冲击不能完全带你进入饮料工业的世界,那么科技报告会一定能满足你的胃口,用技术实践充实你的大脑。值得一提的是,报告会现场场面火爆,超过预期,许多与会人员都站立在后场甚至门口来学习。从专注聆听和勤奋记录来看,节水、节能、清洁生产的企业实践案例 新设备、新工艺推广 饮料行业产品、能耗及标签标准宣贯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家的需求,每一场报告都赢得了满堂喝彩!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标准的重点解读,每个方面都从本身的特点吸引着企业的人员。这是一场分享的盛宴。因为分享,所以成就现在。  系列活动暂时告一段落,2011年也已经进入尾声,但我们看到的,得到的,是收获,是感激,是信念,是“只有更好”的执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此次系列活动中不难发现,无论是企业还是我们自己,都在坚持开创,无畏辛劳,勇敢担起这份天降大任!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执着于专注的力量。专注于我们的饮料事业发展,专注我们的饮料行业服务,只为了你我共同的夙愿。  百年饮料。  饮料百年。
  • Nature:科学家研究急性髓性白血病药物敏感性
    《自然》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个数据集,揭示了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的特定突变与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联。这些发现有望增进对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生物学和临床方面的理解。 急性髓性白血病是一种非常多样化的疾病,发病快,数周或数月,主要表现贫血,出血,骨痛 , 疲劳、发热、肝脾大。一组在形态、遗传学、临床表现、治疗和愈后等方面均不同的异质性肿瘤。 WHO将髓系肿瘤分为四类,即AML以不成熟髓细胞在骨髓里聚集,以及骨髓造血抑制为特征。目前已在患者中观察到至少11种遗传类别和近2000种不同的突变基因。这些复杂的突变模式使得开发有效的药物疗法变得颇具挑战性,尽管目前存在少数可用的疗法,但是它们在过去三四十年间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Brian Druker及其同事报告了Beat AML项目的初步结果,Beat AML是包含了562名AML患者的672例肿瘤活检的数据集。研究人员综合采用外显子组测序(测序编码蛋白质的基因)、RNA测序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研究肿瘤样本的差异。他们发现了以前未在AML中观察到的新突变,以及突变和药物治疗反应之间的关联。例如,观察到FLT3、NPM1和DNMT3A基因突变与依鲁替尼药物敏感性之间存在显着关联,这表明携带这些基因的突变版本(特别是FLT3)的患者可能对该特定疗法更敏感。 以上这些结果,加之未来基于该数据集的其他发现可能带来治疗AML的临床新方法。
  • 因美纳再次召回基因测序仪 因存在网络安全隐患
    5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因美纳股份有限公司illumina.Inc.对基因测序仪主动召回的公告,公告显示,召回原因是发现一个网络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仪器分析无法生成正确的结果或对数据安全造成潜在风险。相关附件:据悉,这已经是今年因美纳在华第二次召回基因测序仪。就在今年的4月6日,上海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召回公告,称因美纳基因测序仪(型号:NextSeq 550Dx)软件的一个组件UCS存在网络安全隐患,该安全漏洞可导致未经授权的用户远程控制仪器,改变仪器或客户网络上的设置、配置、软件或数据,或影响用于临床诊断的仪器中的患者测试结果,包括导致仪器不提供结果或提供不正确的结果、改变的结果,或数据泄露,此次召回涉及中国277台相关产品。而在去年6月初,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也曾发布信件,警示临床实验室和医疗保健提供商:某些Illumina测序仪存在网络安全漏洞。FDA表示,该漏洞影响NextSeq 550Dx、MiSeq Dx、NextSeq 550、MiSeq、iSeq和MiniSeq等测序仪器上的本地运行管理(LRM)软件。2022年6月13日,FDA发布召回通知,召回illumina旗下NextSeq 550Dx 和MiSeqDx两款基因测序仪,共涉及56个国家2201台设备,其中中国423台。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新型多重碎片化碰撞诱导解离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质谱与快速检测研究中心(102组)李海洋研究员团队在现场检测微型质谱及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基于自主研发的现场快速检测微型质谱(Anal. Chem.,2022),开发了简单易控、高碎片化效率的新型多重碎片化碰撞诱导解离技术,可实现单次进样条件下获得丰富碎片离子信息,对于化学战剂、D品的准确识别,以及新型合成D品的结构解析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D品层出不穷、种类繁多,成为当前D品犯罪案件的突出特点。此外,D品的种类不断翻新,更具伪装性、隐蔽性和迷惑性,使得检测难度大。因此,开发便携式仪器用于新型D品的及早发现,以及传统D品的现场快速准确识别对禁D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李海洋团队前期基于微型质谱关键技术,实现了传统D品和新型芬太尼类D品的定性检测(Anal. Chem.,2021;Anal. Chem.,2021;Anal. Chem.,2019;Anal. Chem.,2019),并在云南边境多个检查站开展了推广应用。  传统共振碰撞解离技术需要多次进样才可以获得多重碎片离子信息。本工作中,基于此前构建的现场检测微型质谱,该团队开发了一种简单易控的新型碰撞诱导解离方式技术,可实现单次进样条件下获取多重离子碎片信息。基于对离子阱内微区电场分布的研究,团队还揭示了该技术的微观本质,即增大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的直流偏置电压有利于增强径向电场强度,从而驱动离子进入强射频场获得能量、发生碰撞诱导解离。通过调控电场、离子的初始动能和气压等,该碰撞诱导解离技术可实现100%的碎片化率。该技术还可同时获得多个碎片离子,有利于提升识别准确性,实现痕量D品同分异构体的区分、化学战剂的准确识别等。此外,该技术通过分析母离子以及不同碎片离子之间的质量数差异,可实现对D品的结构解析与分类,适用于新型合成D品早期发现预警,在D品稽查、公共安全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关研究以“Radial Electric Field Driven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in a Miniature Continuous Atmospheric Pressure Interfaced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er”为题,于近日发表在《美国质谱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所102组博士研究生阮慧文。上述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支持。(文/图 王卫国、阮慧文)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jasms.3c00324
  • 因美纳进博“朋友圈”再升级,拓宽开放合作新视野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成功举办,带来了显著市场聚集效应与新的发展机遇。今日,已连续三年参展进博的因美纳达成多项合作签约,“以合作促创新、以创新强合作”,开放合作模式再升级。因美纳与予果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予果生物”)达成重磅签约,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技术和商业合作,共同推动全能型台式测序仪NextSeq™ 2000的国产化进程,加速创新产品引入中国,共塑高质量产业发展格局。因美纳与予果生物合作签约仪式NextSeq™ 2000测序仪拥有75项技术创新,首次整合了DRAGEN™服务器的一级和二级生信分析功能,一站式完成文库扩增、测序以及快速基因组分析,目前一次运行可生成30Gb - 360Gb的测序数据,适用于不同样本量、不同应用的测序。NextSeq™ 2000测序仪今年四季度,因美纳将在NextSeq™ 2000测序仪上推出三款全新的测序试剂:P1(100循环),P1(600循环)和P2(600循环),全面支持全基因组宏基因组和16S宏基因组。此外,因美纳计划于2024年初在该平台上推出通量更高的新型P4流动槽和XLEAP-SBS™化学技术。新推出的XLEAP-SBS™化学技术和P4流动槽预计将使通量达到500 Gb,将进一步增强测序能力,扩大平台的应用范围,同时降低测序成本,提高性能。予果生物创始人兼CEO夏涵先生表示:“全能型NextSeq™ 2000拥有强大的测序能力,操作便利,其灵活的通量适配予果的mNGS、tNGS等各类产品管线,应用于不同的临床场景。我们很高兴能与因美纳达成合作,共同推动NextSeq™ 2000的国产化进程及在医院的落地应用,为病原精准诊断领域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从而惠及更多人。”此外,因美纳还与包括海普洛斯、联川生物、美吉生物、金圻睿等在内的多家国内基因检测机构与商业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科研与临床两大领域“齐头并进”,赋能产业本土创新,加速推进优质应用、创新成果的落地与普及。签约仪式现场图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表示:“通过不断加深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因美纳会将更多产品带到中国市场,助力合作伙伴打造更符合中国患者需求的精准医学创新检测方案。我们希望通过各方的合作与努力,推动基因测序技术在科研和临床全领域、全链路应用方案的优化升级,共促中国精准医学长远发展。”
  • 蛋白质组学研究新成果|解锁紫外光解离(UVPD)质谱产生的内部碎片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分享一篇2024年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文章,Panda-UV Unlocks Deeper Protein Characterization with Internal Fragments in Ultraviolet Photodissociation Mass Spectrometry1。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来自北京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的常乘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王方军教授。  在过去的十年里,UVPD (193nm)因其出色的碎裂效率而备受关注。它能够产生a/x, b/y, c/z等多种类型离子,并能够对小于30 kDa的蛋白质提供近乎完整的序列裂解。它是完整蛋白表征的有利工具,能够提供序列、PTM、次级结构等丰富信息。常规的UVPD分析主要依赖于识别N-端或C-端碎片(a/x, b/y, c/z),尽管已经满足大部分的小分子蛋白质(20 kDa)的需求,而对于大分子蛋白质的表征仍然有限。通过解析内部碎片(ax, ay, az, bx, by, bz, cx, cy, cz)而进一步获得更深度的序列信息是常用的策略。但由于内部片段数量庞大和匹配的低置信度,导致内部片段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开发Panda-UV这一新型软件工具,通过结合质谱校准技术和皮尔逊相关系数(PCC)评分系统,实现了UVPD内部碎片的有效识别和高精准匹配。Panda-UV有非常友好的界面,即便不具备编程技能也能使用(图1)。使用者需要提供蛋白序列、去卷积后的质谱数据、固定修饰信息、甚至非共价结合配体还能作为unlocalized modification添加进去用于holo-fragmemts的搜索。PCC评分系统将对碎片离子实验测定的同位素分布与理论计算的同位素分布进行比较,由此过滤掉低置信度的匹配。此外,软件中还增加了Mass Calibration用于校正实验测定的m/z或去卷积后的mass,以便获得更准确的内部碎片匹配和打分。  图1. Panda-UV使用界面  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当设定好所有参数提交后,程序会先进行碎片匹配。首先以20 ppm进行N-端或C-端的碎片匹配,计算所有匹配上离子的平均质量误差(ppm),此误差将带入以下公式mass_calibrated = mass/(1 + error × 10-6),用于去卷积后的质量校正。该步骤可以尽可能扣除由仪器测定引入的误差,以便后续更准确的打分和匹配。完成校准后,再使用用户自定义ppm对校准后的去卷积质量进行第二轮碎片匹配。完成碎片匹配后,进入碎片PCC打分阶段。通过根据碎片离子的带电荷量以及化学式生成理论的同位素分布,将其与实验测定的同位素分布进行比较,主要比较同位素峰之间强度的变化趋势。完成PCC打分之后,需要删除不明确的匹配。由于理论搜索空间大,一个实验碎片可以在定义的质量误差范围内(ppm)匹配多个理论碎片,综合考虑质量误差和PCC评分,以去除歧义匹配。完成碎片匹配后,Panda-UV会根据蛋白序列和碎片匹配结果绘制蛋白整体的碎裂图以及各个残基位点的末端/内部碎片强度汇总图。  图2. Panda-UV工作流程  通过在三种模型蛋白质上进行全面基准测试,展示了Panda-UV强大性能(图3)。内部片段的加入使得识别的片段数量提高了26%,并将平均蛋白质序列覆盖率提高到了93%,解锁了模型蛋白质中最大蛋白碳酸酐酶II的隐藏区域。此外,平均65%的内部片段可以在多次重复实验中被识别,展示了Panda-UV识别片段的高置信度。与现有的内部片段匹配软件ClipsMS进行对比,Panda-UV通过对代码框架的优化,搜索模型蛋白的一个质谱数据不超过9分钟,比ClipsMS快50倍。最后,在分析单克隆抗体时,Panda-UV将识别的片段数量翻倍,mAb亚基的序列覆盖率可以提高到86%,并且CDR几乎完全测序,显著提高了mAb的识别准确性(图4)。  图3. A) B)Panda-UV与C) D)Clips MS解析CA、Mb、Ub三种蛋白的UVPD数据对比  图4. Panda-UV在mAb UVPD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总的来说,Panda-UV赋予研究人员解锁UVPD数据中内部片段的能力。尽管Panda-UV是专门为UVPD设计开发的,但是用一般解离方法(例如:HCD、ETD)得到的质谱图也是兼容的。Panda-UV揭露了完整蛋白质表征的隐藏深度,为蛋白质组学top-down深度分析提供了帮助。  撰稿:刘蕊洁编辑:李惠琳文章引用:Panda-UV Unlocks Deeper Protein Characterization with Internal Fragments in Ultraviolet Photodissociation Mass Spectrometry  参考文献  1. Zhu Y, Liu Z, Liu J, et al. Panda-UV Unlocks Deeper Protein Characterization with Internal Fragments in Ultraviolet Photodissoci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al Chem. 2024 96(21): 8474-8483.
  • 因美纳中国生产制造基地正式启用
    今日,因美纳在沪正式启用在华首个生产制造基地,并计划未来五年逐步实现高端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全面本土化生产。项目一期总投资额近5000万人民币,公司计划未来5年将投资超4.5亿元以建设在华生产制造能力。未来,因美纳上海制造基地将成为其全球第三个区域生产中心。此外,因美纳首阶段实现16款临床应用测序试剂的制造本土化,计划于今年年底向中国用户交付首批产品。
  • 吉因加国产测序平台获准RNA预期用途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公开信息显示,已批准吉因加自主品牌国产基因测序仪Gene+Seq-2000和Gene+Seq-200的适用范围变更申请。两款仪器分别于4月14日和4月27日通过审批,新增了“对核糖核酸(RNA)进行测序”的适用范围。在基因检测应用场景不断扩展的今天,单纯的DNA测序无法满足迅猛增长的临床需求,而RNA测序扮演者越发重要的角色,国产测序平台在该领域获批应用,为临床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必将更好地支撑起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NGS技术在临床合规落地。 吉因加表示: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应用于临床的医疗器械产品应具备相应的适用范围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测序仪大多是“在临床上用于对来源于人体样本的人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测序”,例如聚焦生育领域DNA检测、肿瘤DNA检测以及遗传病DNA检测等,不包含人的RNA,也不包含来源于人体样本的病原的DNA和RNA检测等应用,不能够完全满足目前临床合规开展各类基因检测的需求。 本次Gene+Seq-2000和Gene+Seq-200获批 “可用于人体样本的不仅限人的DNA和RNA测序”,可以检测包括肿瘤融合基因、病原RNA、全转录组等多种需求,可以真正实现DNA和RNA基因检测需求的全覆盖。测序仪适用范围/预期用途Gene+Seq-200该产品采用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用于对来源于人体样本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进行测序Gene+Seq-2000该产品采用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用于对来源于人体样本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进行测序测序仪A该产品用于对来源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组织的人基因DNA测序测序仪B该产品用于人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序测序仪C该产品基于边合成边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用于对来源于人体样本的人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测序在临床应用方面,其实已经有较为成熟的RNA应用场景,比如对肿瘤融合基因的检测。DNA测序在检测融合基因时,对于仅发生在RNA或DNA层面融合丰度低的情况,以及对于存在长内含子或重复序列融合的情况均存在局限性,而RNA测序除了能够有效检出这些融合之外,还能发现更多未知融合,为未来的药物研发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将DNA检测与RNA检测相结合,可以实现核心治疗靶点及罕见、有效的融合变异的同时测定,弥补常规检测方法可能出现的漏检、融合基因不明确等不足,有效提高融合基因检出率,更好地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及治疗。因此,多项指南都在推荐将DNA检测与RNA检测相结合,以更全面覆盖基因融合/重排,更大程度地提高临床获益。
  • 组织捣碎机促销,绝对低价
    组织捣碎机绝对的低价,原价980,现价只要500元,拿的越多越便宜哦!!!!本机适用于科学研究、医学治疗、化工制品、食品加工类捣碎及生物化学、植物、营养物质等实验之用。技术数据: 电源电压:交流220V 50Hz 电机功率:120w 调 速:启动&mdash 12000转/分容量范围:50&mdash 500ml、最大可达1000ml联系方式: 地址: 金坛市经济开发区华兴路180号 电话; 0519&mdash 82616576 82616366 传真; 0519&mdash 82613699 Http://www.eltong.com
  • 检测瘦肉精 肉得剪碎煮熟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瘦肉精、三聚氰胺、重金属超标、蔬菜农药残留超标,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成分到底是如何检测出来的?近日,记者来到吉林省榆树市内的两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现场见证了食品安全检测的全过程。  12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榆树市刘家镇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这个快检室面积不到5平方米,设在刘家镇政府办公楼内。  两名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正在快检室内忙碌着,快检室内有一台电脑,一台荧光增白剂检测仪、两个食品安全检测箱,一个电子天平,还有一台小型冰柜。  &ldquo 我们就是用这些设备检测食品的,每天早上我们都要到市场上采购食品样品,包括米、面、油等,然后拿到快检室检测。&rdquo 快检员钱莹已经在这里工作快1年了,可以熟练操作这里的每件设备。她告诉记者,快检员没有休息日,一年365天每天都要做检测,虽然有时候感觉工作累点,但是她很高兴能够从事这份工作。  &ldquo 平时也有老百姓拿着食品到检测室来检测,有米、面,还有肉类等。&rdquo 据钱莹介绍,平均每天快检室要做4个食品检测,目前快检室可以检测35种项目,包括菌类(荧光增白剂) 饮料、糖等(色素) 肉类(肉水分、瘦肉精) 真假果汁、真假葡萄酒的鉴别 白酒(甲醇、乙醇) 伪劣蜂密、陈化粮、苏丹红、牛奶(三聚氰胺) 肉肠等(亚硝酸盐)、黄花菜(二氧化硫)、面粉(过氧化苯甲酰)等。  检测陈化粮 利用试剂1分钟搞定  &ldquo 这是我们今天早上买回来的大米,现在我就演示一下。&rdquo 钱莹说着把一小撮大米放入样品显色管中,然后放在电子天平上称量,按照要求取样的大米重量要达到2克。  完成称重后,钱莹从快速检测箱里拿出一瓶浅红色的试剂,这个就是陈化粮试剂。她用移液器抽取3毫升陈化粮试剂放入样品显色管内,盖紧显色管上的盖子,然后上下摇晃30秒钟。这时记者看到,显色管内的溶液变成了绿色。钱莹把显色管放到陈化粮色阶卡上做对比,色阶卡从左到右有5种颜色。  &ldquo 你看,这个溶液的颜色是绿色,说明这个大米是新米,颜色越绿,说明样品越新。而如果溶液的颜色为黄色或橙色,那么这个大米就是陈化粮。&rdquo 钱莹说,检测陈化粮的流程很简单,操作熟练后大约1分钟就能完成检测。  检测三聚氰胺 将牛奶滴入检测卡后观察  检测完陈化粮,钱莹又拿出一盒牛奶,准备检测牛奶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  记者看到,她从食品安全检测箱内拿出一张三聚氰胺快速检测卡,这张检测卡是白色的,长约8厘米,从外形上看像一个U盘。  在检测卡上有一个加样孔,加样孔上面标有英文字母S。在加样孔左侧有一个细长的显示孔,显示孔上标有C和T两个字母。钱莹又用吸管吸了一管牛奶,小心地滴在加样孔里,一共滴了5滴。5分钟之后,记者发现,检测卡的显示孔上出现了两条红杠。  钱莹说:&ldquo 出现两条红杠,说明被检测的样品属阴性,是合格的。如果显示孔上C杠位置出现一条红杠,T杠位置没有出现红杆,那么说明样品属阳性,证明被检测的牛奶中就含有三聚氰胺。&rdquo   检测瘦肉精 要把肉剪碎加热离析  &ldquo 在检测肉类之前,我们需要把肉切碎,放到沸腾的水中煮。&rdquo 钱莹说着就操作起来,她首先把鲜肉剪碎,然后装到离析管中,盖上盖后放入沸水中加热15分钟。  加热之后,取出离析管冷却。  随后,她又拿出一张&ldquo 瘦肉精快速检测卡&rdquo ,把吸管插入已经冷却的离析管中,提取2滴肉品渗出液滴在检测卡上,30秒之后再滴入2滴,反应5分钟之后,根据检测卡上是否出现阴性线,就能判定是否含有瘦肉精。  焦点  A级餐饮单位  要求设快检室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吉林省食品安全监督保障体系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议上获悉,我省将对大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A级评定标准进行调整。  本次调整,在原有评定标准基础上,对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和大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增加快速检测室、电子台账两个否决项和视频监控系统一个鼓励项。  A级餐饮服务单位应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扩大食品安全监控范围,使食品安全预警前移。有效阻止有毒有害食品流向餐桌,实现从&ldquo 治病&rdquo 到&ldquo 防病&rdquo 转变。  同时,A级餐饮单位应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电子台账,通过电子管理台账,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可以查知餐饮单位的进货、消耗、库存、诚信情况等信息。  &ldquo 目前全省1300多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构成了食品安全筛查的防火墙和安全网。&rdquo 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臧友维表示,&ldquo 各地要进一步充实快检人员,对于快检人员短缺的问题,可以通过聘任或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合作等方式解决,要保证每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站有4名检测人员,每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有2名检测人员。要严肃工作纪律,确保节假日期间检测工作正常运转。&rdquo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