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血护分析仪

仪器信息网血护分析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血护分析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血护分析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血护分析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血护分析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血护分析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血护分析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血护分析仪相关的资讯

  • 783.3万!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等一批医疗设备采购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ZK-CGZGK2021121项目名称: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等一批医疗设备预算金额:7833000元最高限价:1包:2893000元2包:2390000元3包:2550000元采购需求:本项目共3个包,采购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等一批医疗设备。具体采购要求详见附件《采购需求》,采购清单如下:包号序号采购品目名称单位数量预算单台限价(万元)预算总价(万元)备注1包1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台165289.3进口2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台160进口3涂片机台114.3进口4微量元素分析仪台1150国产2包5生物显微镜台255239进口6体视显微镜台225进口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台150国产8样本存储罐(存放精液)个25进口9样本存储罐(存放卵子)个15进口10电动手术台张27国产3包11二氧化碳培养箱台335255进口12透明带红外激光光学系统套160进口13显微操作系统套190进口合计783.3 合同履行期限:国产产品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30天内交付,进口产品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90天内交付是否允许联合体投标:否
  • 109万!辽源市中医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采购项目
    1.项目编号:2882-234JLJHZBLY7,项目采购X[20221117]-0175号项目名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预算金额:72.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72.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①货物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要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简要技术要求:1.同时机上检测容量:≥3600测试;2.检测结果获取速度:每小时可获取多达≥300个结果;3.样本容量:≥40个样本,可连续添加样本;4.样本信息储存能力:≥5000个样本;5.单项检测结果获取时间:2.5-5分钟; ②质量要求: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 ③供货地点:辽源市中医院2.项目编号:2882-234JLJHZBLY8,项目采购X[20221117]-0177号项目名称:全自动凝血分析仪预算金额:37.0000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37.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①货物名称、数量、简要技术要求:全自动凝血分析仪1套,简要技术要求:1、PT 单项报告时间≤2.5分钟。2、样本针最低采样量≤2ul。3、仪器机身占地面积小于等于0.5㎡。4、清洁功能:PT、APTT、FIB、FDP、DD项目检测前后,仪器使用科室自产去离子水完成对样本针和试剂针的清洁,不需消耗其它清洗液。 ②质量要求: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 ③供货地点:辽源市中医院合同履行期限:签订合同后15 个工作日安装调试完毕。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全球代谢组学市场近19亿美元 分析仪器占最大份额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根据国外某研究机构调研显示,2020年,全球代谢组学市场规模约19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41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3.4%。制药及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支出的不断增长、政府和私人资金对代谢组学研究的投入,以及代谢组学相关仪器的持续创新,正在推动全球代谢组学产业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 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982e3416-6e6e-45c5-8438-b591374d32e2.jpg" title=" 111.jpg" alt=" 111.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font-size: 20px color: rgb(79, 129, 189) " strong Covid-19 对全球代谢组学市场的影响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COVID-19大流行严重影响了生命科学仪器市场。分析仪器部门在制造和供应链方面正面临着挑战,例如按时向终端用户交付产品,以及满足对产品和服务的不均衡需求等。色谱仪、质谱仪和其他用于代谢组学研究的仪器市场也出现了短期负增长。其原因可归结于以下因素:主要终端用户的产品需求下降、大多数行业的运营受限、对研究和学术机构的资金不足、主要学术机构暂时关闭、供应链中断以及因封锁而提供基本/售后服务方面的挑战。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学术界是代谢组学研究相关仪器的主要终端用户之一。新冠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众多研究中心、学术机构和实验室暂时关闭。因此,色谱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如赛默飞、珀金埃尔默、沃特世以及安捷伦等,在2020年第一季度,其分析仪器的部门收入遭受了重大损失(分析业务部门销售收入下降超过10%,由于全球主要终端用户的短期负增长和业务抵消)。然而,新冠对制药和生物技术、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这些行业的几家企业在发达国家同比都出现正增长。然而,这些行业的一些最终用户没有购买新的分析仪器,这也影响了相关仪器的需求。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考虑到当前新冠疫情以及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通过提供基本药物、疫苗、试剂盒和其他供应品来控制病毒传播的贡献,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该行业对代谢组学研究相关仪器的需求将增加。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 color: rgb(79, 129, 189) font-size: 20px " strong 代谢组学市场动态 /strong /span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驱动因素:为代谢组学研究提供的大量政府和私人资金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代谢组学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日益重要,因为它们有助于揭示与疾病的发病、进程以及治疗响应相关联的特定代谢物的代谢水平。随着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人们越来越关注能够有效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的新方法。而代谢组学则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方法,因此这一领域正在开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此外,近年来,在药物开发中对代谢生物标志物的关注有所增加。由于这些因素,政府和私人对代谢组学研究的投资正在增加。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根据代谢组体创新中心(TMIC)的报告显示,代谢组学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增长。在多种疾病(例如癌症)研究中,一些高影响力的代谢组学发现,增加了对全球代谢组学设备的投资。例如,2018 年,美国在Regional Comprehensive Metabolomics Resource Cores (RCMRC)s投资超过 6500 万美元,而美国大学也被认为在全国各地建立代谢组学核心研究机构设施方面投入了同等数量。加拿大已在其代谢组学相关研究和基础设施方面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在过去8年,这些投资在北美地区促进了80多个大学代谢组学设施的出现。此外,澳大利亚已在其代谢组学平台Metabolomics Australia投资超过4900万美元,荷兰向Netherlands Metabolomics Centre投资约6900万美元,英国已投资4500多万美元在帝国理工学院的National Phenome Centre。因此,不同国家对代谢组学研究的投资不断增加,将在预测期内推动代谢组学市场的增长。 /p p dir=" ltr"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em " 新兴市场也为创新提供了空间。特别是中国,拥有庞大的基础设施,中国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拥有大量政府和私人资金。这导致许多大型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在中国建立了最先进的研究设施,与印度等亚洲国家一起推动下一个突破性的药物发现。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限制:与数据检测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代谢组技术分析会产生大量数据。此外,由于小分子代谢物的化学多样性,不可能使用单一的分析技术来研究整个代谢组。因此,生成的数据不仅复杂,而且对物理存储、准确分析以及对可视化的合适软件/数据库的需求在成比例增长。因此,研究过程中生成的数据高度复杂、管理难度大,将阻碍代谢组学市场的发展。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机遇:生物标志物发现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指“一种可客观检测和评价的特性,可作为正常生物学过程、病理过程或治疗干预药理学反应的指示因子”。生物标志物对于开发体外诊断工具、环境毒理学筛查方法以及药物发现和开发技术非常重要。代谢组学在近年来被广泛的作为一种生物信息学工具来识别新的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是医学科学中需要更好地定义和诊断疾病,预测不良药物事件,并最终使患者群体受益。此外,在不久的将来,识别与安全性、敏感性和抗药性相关商业药物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将为代谢组学市场带来重大增长机会。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按产品与服务,分离工具在代谢组学市场占有最大份额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代谢组学相关仪器,预计将在2020年占代谢组学领域最大的市场份额。分析仪器在小型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方面的技术进步 全世界医学、营养学和代谢组学领域与研究有关的活动数量增加;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实现有效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有望在预测期内推动这一阶段的增长。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按应用划分,生物标志物发现部分在代谢组学市场所占份额最大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生物标志物发现领域预计将在2020年占最大市场份额。使用代谢生物标志物来评估患者的病理生理健康状况正在增加。近年来,由于重大技术进步,代谢组学已成为发现生物标志物的重要工具。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根据对应领域,癌症预计在预测期间以最快的速度增长。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根据对应医学领域,代谢组学市场已细分为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紊乱、先天性代谢缺陷和其他适应症(呼吸道和传染病)。预计2020年癌症市场将占最大市场份额,增长率也最高。这主要归因于癌症患者人数的增加以及随后对癌症治疗的需求的增加。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按终端用户,学术和研究机构在代谢组学市场所占份额最大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20年,学术和研究机构在代谢组学市场所占份额最大。代谢组学领域的研究活动越来越多,为学术和研究机构提供资金进行代谢组学研究是造成该领域最大份额的因素。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 2019年,北美在代谢组学市场所占份额最大 /strong /p p style="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代谢组市场占最大份额。北美地区占很大份额,可归因于在美国代谢组学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的存在,美国生物医学研究的增长,以及 CRO 和制药公司在该地区的临床前活动不断增加。 /p
  • 标委会分析仪器分会参观雪迪龙
    仪器信息网讯 2016年6月14-16日,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析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124/SC6)三届一次会议暨国家标准审查会在北京召开。借此机会,标委会组织广大委员参观了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雪迪龙总工程师郜武、市场部经理王海接待了一行人员。参观雪迪龙工厂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郜武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了雪迪龙的生产车间。一层为系统集成车间,根据产品种类的不同,分为CEMS组装区、工业过程组装区、VOCs系统组装区等。二层为仪器车间,仪器的调试、返修仪器的修理等均在此完成。广大委员与郜总和雪迪龙的技术人员对各个产品线进行了深入交流。  之后大家参观了雪迪龙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此实验室主要是开展环境检测第三方服务。雪迪龙第三方检测实验室  雪迪龙公司以“创建中国一流的环境监测公司 打造世界一流的分析仪器品牌”为目标,其产品覆盖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环境信息化、第三方运维服务和第三方检测服务六方面。交流会现场  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雪迪龙通过自主研发、收购并购、参股等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产品线。目前雪迪龙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产品包括CEMS、固定污染源和无组织排放VOCs监测、烟气/大气汞监测、便携式烟气汞监测、噪声扬尘监测、环境质量小型站、生物综合毒性预警仪器、水质重金属监测仪、便携式红外分析仪、便携臭氧校准仪、标准气发生器、便携多气体校准系统、在线式质子转移质谱仪、便携式飞行时间质谱仪、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移动应急监测车、台式XRF和便携式XRF等。  除此之外,王经理还为我们重点介绍了雪迪龙的环境信息化、智慧生态园区、工业过程分析等业务。
  • 不锈钢分析仪加工用麻花钻切削刃参数的改进
    针对不锈钢材料钻削加工所用标准麻花钻的几何参数的不适应性,以及不锈钢材质钻削加工的特点,主要提出以下几项不锈钢分析仪器改进措施: (1)增大两条主切削刃的外刃锋角。因为不锈钢的线膨胀系数较大,孔容易收缩。因此,外刃锋角应磨大一些,一般为135° ~140° ,适当加大锋角,有利于排屑,还有利于提高钻头耐用度。同时,磨出圆弧刃并增大该处的前角。这样,不锈钢检测仪器减小了切削力和切削时的振动,减少了切屑的变形。 (2)修磨棱边。标准麻花钻的副后角为0° ,为减少棱边与工件孔壁间的摩擦,可将钻头的两条棱边磨出6° ~8° 的副后角,并留出宽度为0.1~0.2 mm左右的窄棱边。经过生产实践检验,钻头经过这种方法修磨后,耐用度可提高一倍左右。 (3)修磨主、副切削刃相交处。加工不锈钢时,可将主切削刃外缘处的前刀面磨去一部分,以减小该处的前角,不锈钢元素分析仪保证了足够的强度及改善了散热条件。 (4)磨出分屑槽。由于两条主切削刃较长,排屑不畅,而且不易断屑,故沿钻头的一条主切削刃后刀面上磨出数条(一般为两条)错开的分屑槽,有利于排屑和断屑,以及切削液的注入,改善切削条件。 (5)修磨横刃。横刃在切削过程中,起着极为不利的作用,因此修磨横刃成为改善麻花钻切削性能的主要措施。同时磨短横刃及加大前角。经这种方法修磨的钻头,不仅分屑好,还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可以加大进给量。不锈钢化验仪器经过生产实践的检验,通过对标准麻花钻作上述几何参数的改进,在切屑不锈钢时,轴向力可降低约40%,钻头的耐用度可提高3~4倍,同时,被加工孔的表面质量也有所改善,提高了生产效率。 南京第四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技术部发布 http://www.nsfcn.com
  • 滨海民企研发分析仪:3滴血可检测14项生化指标
    早上一到公司,张凯宁就忙得不亦乐乎,签订单、接待咨询、安排生产&hellip &hellip 张凯宁是天津微纳芯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自豪地说:&ldquo 我们自主研发的杀手锏产品&lsquo 小旋风&rsquo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打破了进口产品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迅速占领市场,很多医疗机构和代理商都主动跟我们谈合作。是天津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和创业环境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先机。&rdquo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开发区泰达服务外包产业园的天津微纳芯科技有限公司。在实验室记者看到,实验员把血样滴加到一次性试剂盘中,然后放入分析仪,根据屏幕提示,简单操作几下,等候10分钟左右就得到了检测结果。实验员告诉记者:&ldquo 设备目前可以检测的项目达30种,涵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糖脂及心肌酶等多种血液生化指标。根据客户的要求,选取不同的检测组合, 3滴指血一次最多可检测14项生化指标,而且都是按照机器提示操作,非常简单。&rdquo   采访过程中,张凯宁一边给记者引路,一边不停地接电话,他不好意思地说:&ldquo 真是太忙了,都是咨询购买的。我们的分析仪去年半年就完成1000万的销售额,今年预计能完成5000万。&rdquo   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代表,张凯宁说:&ldquo 公司的创始人原来都在深圳工作,天津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尤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让我们充满信心,所以千里迢迢来津发展。开发区规范的管理、简便的申请流程、贴心的服务,还有对自主创新的重视,都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没有选错地方。&rdquo
  • 中国原子吸收的“前世今生”——访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前总工章诒学
    1954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A.Walsh提出了有关原子吸收光谱(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分析方法的理论。1958年,第一台商品型火焰AAS 仪器问世。自此,开启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发展历程。   谈到中国原子吸收的生产制造历史,不得不提到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二光),很多的&ldquo 第一&rdquo 发生在二光。而对于中国原子吸收仪器的研发、制造历史的亲身经历,对于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了解&hellip &hellip 莫过于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前总工章诒学。   到2014年,章诒学研制原子吸收光谱已有33年历史,亲身经历、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怎样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端到高端,产量和市场从少到多,成为一种量大面广、可以和国外仪器一比高下的科学仪器。而如今,章诒学还工作在研发的第一线,另外,每年参加PITTCON等光谱方面学术会议与展览会,积极了解原子吸收的最新进展。   日前,仪器信息网的编辑就中国原子吸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采访了章诒学。 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前总工 章诒学 中国原子吸收的&ldquo 里程碑&rdquo   国内第一台商品原吸   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分析仪器市场需求已经打开,但是商品化的光谱仪器国内几乎没有。当时原子吸收正经历从科研装备向商品化仪器转变的过程。据章诒学回忆,根据国家规划,当时机械工业部向北京市机电工业局下达了建立&ldquo 物理光学仪器生产基地&rdquo 的任务。北京光学仪器厂部分物理光学仪器、北京科学仪器厂物理光学仪器的研发人员、装配人员、设计图纸、装配工具以及初步样机等全部打包&ldquo 搬&rdquo 到了二光。二光成立于1968年12月, 1988年更名为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现归属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文中统称&ldquo 二光&rdquo )。   我国原子吸收商品仪器的研制始于北京科学仪器厂的倪国栋(浙大光仪系毕业)原子吸收研发团队,该团队1971年加入到二光。在已有研发的基础上,1972年即推出了国内第一台商品原子吸收WFX-Y2型,火焰原子化方式。不过据章诒学介绍,这款仪器并没有大批量推向市场,只生产了10多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第一台原子吸收没有成功产业化呢?章诒学说,Y2的研制过程中,有色院、矿冶院作为合作方试用了Y2,而试用结果是认为Y2有不太成熟的地方,需要继续改进。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国内第一台石墨炉原吸   在从原子化、火焰稳定性、喷雾器供气等方面不断对Y2改进的同时,国际上出现了石墨炉原子吸收仪器,专家们和研发团队建议我国开展石墨炉技术的研制。   说到这里,章诒学是1972年加入到了原子吸收团队,Y2研制时处于学习阶段 在1973年初开始石墨炉原子吸收WFX-Y3型研制的时候,章诒学已经开始负责Y3石墨炉机械设计 1979年倪国栋由于个人原因离开二光的时候,章诒学开始担任原子吸收团队的负责人。   Y3的研制中,中科院环境化学所倪哲明团队的马怡载先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马怡载先生对石墨炉原子化技术非常感兴趣。当时由于中国还没有开放,很多工作都需要自己动手。中国石墨炉原子吸收的研制是从寻找高纯度、高密度、高强度要求的石墨材料开始的,马怡载先生与章诒学分别赶赴兰州炭素厂和哈尔滨电炭厂,最终从兰州炭素厂找到了符合要求的石墨材料。之后,在大量的石墨炉分析试验中,了解到热解镀层石墨管的寿命长、灵敏度高,章诒学找到了北京电子管厂和航天部1院703所王恩福,正巧王恩福与章诒学二人是北大校友,其部门是研制火箭头上使用的石墨部件,巧的是为响应军转民号召,正在积极寻找民用项目。二人交流了原子吸收仪器中石墨管的技术需求,王恩福部门的大型进口设备、技术能力完全可以解决该问题。说起来非常有意思的是,后来王恩福看到了原子吸收石墨管的市场空间和前景,自己成立了专门公司,一直运营到现在。   历经了两年的时间,解决了石墨材料、热解石墨管加工、电源设计等技术难题,1975年二光推出了WFX-Y3型石墨炉原子吸收。Y3技术革新的地方不只是增加了石墨炉法,还实现了数字化。当然,这个数字化和现在所说的数字化不一样,原来的Y2是指针显示,Y3则实现了数码管显示。这两方面的技术进步,都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可以说与国际先进技术保持了同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Y3还在1978年获得了第一届科学大会奖,科学大会奖是现在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的前身,Y3能够获得国家级大奖,其意义和分量不言而喻。   计算机化的原吸   1978年,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很多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其中,电子工业首先垮台。如现在很火的798文化创意园的前身是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园,目前主要依靠收取文化创意工作室的租金生存。这种冲击肯定是给国家工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不过换个角度来讲,例如,对于分析仪器行业来说,大量国外的质量好、价格也不贵的电子元器件涌进来,使得电路板整体故障率下降,促进了分析仪器质量的提升。   章诒学一直坚持&ldquo 追寻国际先进技术不断改进&rdquo 的观念,认为产品改进是无止境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国际接轨、信息更通畅,原子吸收的研发人员积极地学习电子、光学等方面先进技术。&ldquo 当时原子吸收的市场、应用已经多起来了,普及程度大,已被列为量大面广的分析仪器。&rdquo 章诒学说道,&ldquo 当时在原子吸收技术进步方面,最主要的发展是计算机化。&rdquo   1985年二光推出了采用计算机进行控制的WFX-1F型原子吸收产品。当然,当时还是286、386等单板机 并且仪器内置了一个9寸电视机显示屏幕。由于计算机的引入,可以实时检查原子化过程中信号变化,达到了毫秒级响应速度,发现了一些原理性问题。另外,1F还推出了自吸收扣背景技术,说到自吸,当时是与广西化工所马治中先生合作的。马治中先生实验室有一台二光的Y2,马先生虽然是研究分析化学的,但是对电子技术很感兴趣,他通过改动Y2的电路实现了自吸收背景校正。   WFX-1F的技术进步较多,在1986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是原子吸收光谱历史上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级奖项。   在1984年国家鼓励技术引进的时候,原子吸收方面也引进了日立、精工等产品。对于技术引进,章诒学说从中学到了很多,如一种新型的原子化技术&mdash &mdash 钨舟电热原子化,才知道原来原子化方式不只有火焰和石墨炉,后来,这种原子化技术的变更-钨丝电热原子化应用在了二光后来的910型便携原子吸收仪器上。另外,更主要的还是学到了装配、机械加工技术,在工业设计等方面也受到了启发。   发展塞曼原吸   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原子吸收扣背景技术,章诒学对于恒磁场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技术一直比较偏爱,尤其关注日立公司的恒磁场技术。可以说二光的塞曼原子吸收仪器研发上受日立公司技术影响较多。章诒学介绍,日立的原子吸收从170、180、5000、2000,一直到3000型,始终坚持在恒磁场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技术方向上改进,并且不断有新&ldquo 东西&rdquo 出来,&ldquo 这种坚持自己技术路线不断进步的理念值得学习。&rdquo   二光的塞曼背景校正技术是与广州测试所的何华焜先生合作的,何先生是中国最早研究塞曼背景校正技术的人之一。1988年的时候何华焜先生与二光合作推出了交变磁场塞曼背景校正技术的WFX-1G,不过,虽然该样机通过了鉴定,但在后期的试验中发现由于交变磁场部件振动导致基线&ldquo 振荡&rdquo 显著,并且由于该技术不能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上,最终,WFX-1G没有批量生产。不过这也为二光继续研究塞曼背景校正技术打下了基础,仍然是与何华焜先生合作,经过了3年研究,在2006年,二光推出了并列式火焰与石墨炉原子化系统、恒定磁场横向塞曼效应背景校正WFX-810。   1975年WFD-Y3石墨炉、1985年WFX-1F计算机、2006年WFX-810塞曼代表了中国原子吸收的技术进步的步伐。其中,像石墨炉技术、自吸收扣背景技术等的研发几乎与国际同步,而自吸扣背景还可能早于国外。   中国原子吸收早期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冶金、地质,后来扩展到了环境、食品、医药等领域。国产厂商除了二光之外,还有北分、上分、南分、沈分等。 原子吸收技术的&ldquo 现在与未来&rdquo   &ldquo 单光束与双光束&rdquo 之争   &ldquo 单光束与双光束&rdquo 之争这个话题是章诒学提出的,她还自豪的说在单光束与双光束的光路设计方面是我们中国影响了外国。事件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大量的进口原子吸收产品涌进了中国,进口原子吸收多采取了双光束的光路设计,而大部分国产原子吸收则是采取单光束设计方式。单光束光路设计简单、光强高,弱点是基线漂移、稳定时间长。而双光束的基线稳定性好,弱点是光路复杂、光强弱,砷等弱光元素受影响较大。   当时国外公司极力宣传双光束的优势,基线稳定、不用预热、开机就能使用等。当时,邓勃、马怡载、何华焜、吴廷照等老一辈原子吸收学者们组织了一次PK活动,现场测试、比较国内外原子吸收仪器的稳定性。PK的结果是,单光束的原子吸收仪器效果更好,虽然其基线漂移是缺陷,需要稳定一定时间才能使用,而且当时的元素灯稳定性没有现在的好,稳定时间多在十五或二十分钟。但是单光束原子吸收的光能量强、信噪比好。如今,随着光源制作技术的发展,元素灯的预热时间变短了很多,性能更稳定 而且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引进,调零方便,基线漂移很容易解决。   相反,双光束仪器设计的镜子多,而多一块反射镜最少也要损失15%~20%的能量,原子吸收本就是减弱光强度的过程,如此导致检测到的信号非常弱。那次PK之后,可以说,国外仪器公司也有不坚持双光束的了,至少将双光束当作卖点进行大力宣传的少了很多。   原吸&ldquo 短板&rdquo 之多元素同时检测   分析速度慢、一次只能分析一个元素是原子吸收的固有缺陷。而2004年,德国耶拿公司在世界上首次推出了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耶拿的连续光源原子吸收是通过采用脉冲氙灯作为连续光源、中阶梯光栅的分光系统、CCD 检测器等技术,实现了多元素连续检测。   不过,不同元素的原子化条件差异很大,即使是采用连续光源,真正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仍有难度,仍需要发展新的技术。另外,连续光源原子吸收仪器的结构与运行都相对复杂,而且,中阶梯光栅等技术具有一定难度,国内短时间内无法达到。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原子吸收走了另外一条技术路线:多元素灯+CCD。多元素灯,用两种以上金属合金制作的空心阴极灯,据了解相关部件供应商现在最多已经可以做到8元素灯。&ldquo 今后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定制特色多元素灯,不过哪些元素适合组合在一起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rdquo 章诒学说。   大势所趋之现场检测、小型化   就像标题所说的,小型化、便携化,能够现场检测,是分析仪器&ldquo 大&rdquo 的发展方向,也是原子吸收的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全社会对于环境健康和人类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在内的各类重金属检测仪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场小型化、便携式、车载等专用的重金属检测仪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随着大型直读光谱、质谱仪器的迅速发展,原子吸收要保持其仪器和操作上简便易用的特长,应使原子吸收仪器向小型化、专用化方面发展。   2010年,二光推出了便携式原子吸收WFX-910型,采用CCD检测器和钨丝电热原子化器,实现了三元素同时检测。不过,章诒学也说道,仍然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如:真正实现多元素的同时检测 软件和整体结构的继续改进 目前910在现场还是手动操作,未来可以自动化程度更高些,如远程控制、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等,逐步实现江河湖海的实时监测,因为我国的很多江河的源头都是在远离人烟的地方,如果仪器能够远程控制开机、采样、运行、报数据等将为国家水环境事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样品处理和分析条件方面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实现真正能拿到野外使用。   章诒学还遗憾地说道,910推出后,由于没有方法标准的支持,检测出的结果不被认可,使得该仪器的市场推广成了大问题。   多功能化是方向吗?   近年来一些仪器公司推出了多功能的原子吸收,如沈阳华光推出过一台集合了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于一身的原子吸收。北京华夏科创公司推出主要用于饮用水标准中11项指标检测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ldquo 二合一&rdquo 的多功能原子吸收光谱仪。   不过,对于这种多功能的原子吸收,其实用性、客户反应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   &ldquo 样品前处理仪器化&rdquo 缺乏   样品前处理技术的仪器化,是所有分析仪器都面临的问题,章诒学指出,&ldquo 前处理技术是开启新应用市场的关键。&rdquo 样品前处理是分析工作的一道坎,分析化学的人不会&ldquo 搞&rdquo 仪器,&ldquo 做&rdquo 仪器的人不了解分析,所以,目前,样品前处理属于两边都够不着的&ldquo 空白区&rdquo 。   说到这里,章诒学举了一个例子,当时910便携原子吸收推出后,蒋仕强老师非常看好910在饲料行业原料进厂前的检测应用,推荐去联系廊坊一家饲料企业,该企业质控经理看过测试数据后,认为910 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不过,企业的分析人员水平较低,无法胜任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对此,质控经理提出了一个要求,能否将910的前处理做成自动、&ldquo 傻瓜相机&rdquo 式的?对于这样的要求,章诒学说自己受到了&ldquo 刺激&rdquo ,&ldquo 太难了,仪器厂家对于这方面很外行,不过这一定是一个方向。&rdquo   仪器小型化的目的是为了在现场能够进行检测,恰恰目前还缺少了一个环节&mdash &mdash 样品前处理,未来在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可做。全自动化、半自动化的前处理技术或发现新的处理方法解决传统方法不好解决的问题,再或者,另辟蹊径&mdash &mdash 发展直接进样技术。 也谈国内外的差距   &ldquo 总的来说,中国的原吸与国际发展方向一致、同步,&rdquo 章诒学说道,&ldquo 国产原子吸收仪器研发力量越来越弱,国内仪器企业的光机系统、分析软件、电路设计的人才很缺乏。&rdquo   长期稳定性之殇   总体来说,国内外原子吸收之间最大的差距是在于长期稳定性。国产原子吸收的长期稳定性较差,这也是用户购买国产原子吸收不自信的地方。用户普遍反应是&ldquo 使用时间长了之后,故障多,数据重现性差。&rdquo   国内外制造水平存在差距之外,关键零部件如光电倍增管、固态检测器等目前几乎都是进口的。很多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该大力扶持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一揽子解决方案的&ldquo 真与假&rdquo   国产原子吸收的用户多是县级单位、企业的用户,仪器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更加需求全面解决方案。国外厂家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了包含前处理方法、配套试剂等环节。而国内真正能够做到全面解决方案的厂家还不多。   究其原因,章诒学认为,国产仪器厂家的人才结构上存在缺陷,不愿意养、也养不住分析化学人才 而且对于&ldquo 不只造仪器,还要教用户用仪器,最好还能配套前处理设备或方法&rdquo 这种需求缺少意识,然而恰恰这些方面对于占领市场很重要。   同质化、低价竞争的怪圈   &ldquo 国产原子吸收的现状不是很好,同质化、低价竞争现象较严重,&rdquo 章诒学说道。国产原子吸收多是中低档产品,低价竞争的结果是利润薄、研发投入下降。对于相关产业联盟一直没能真正建起来,章诒学感到困惑,&ldquo 不形成联盟,在应对国外竞争时将毫无优势可言。&rdquo   另外,章诒学也谈到目前在仪器招投标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如&ldquo 明明两个灯就够了,偏偏要配八个灯?!灯多了之后,稳定性变差、仪器结构与运行都变得复杂。还有狭缝的个数也是,并不是越多越好,一些仪器厂家往往将这些参数宣传成了&lsquo 噱头&rsquo 。&rdquo   采访编辑:刘丰秋
  • 化学计量学能给分析仪器带来什么?——访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海龙教授
    进入20世纪之后,分析化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拥有众多仪器分支的现代分析化学学科和化学信息学科。伴随着大量现代分析仪器出现带来的“数据爆炸时代”,化学计量学得以快速发展并已成为现代分析化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   近期,仪器信息网编辑采访了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吴海龙教授,希望借此机会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化学计量学的内涵,并同时探讨化学计量学在分析仪器研发方面有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及指导作用。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吴海龙教授   Chemometrics(化学计量学)一词于1971年由瑞典化学家在申请一项基金项目时首次提出,类比生物计量学与经济计量学,将研究从化学实验产生的数据中提取相关化学信息的学科分支称之为化学计量学。   吴海龙教授介绍,“化学计量学其任务是研究有关化学测量的理论与方法学,它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理论、方法和手段,科学地设计化学实验,选择最优的测量方法,最有效地获取体系有用的特征数据,并通过解析量测数据最大限度地从中提取有关物质的定性、定量、形态、结构等信息。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面向化学研究对象的统计学与统计方法、实验设计与优化方法、信号处理、模型构建和参数估计、化学多维多元校正、化学模式识别、多维定量构效关系、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软件以及库检索等。目前,化学计量学的研究范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化学量测过程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学;另一方面就是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及其它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化学计量学是分析化学中的“高级医生”   谈到化学计量学在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功效”,吴海龙教授幽默地说:“化学计量学是有难度、有‘水平’的,专门解决较困难的问题,形象的比喻就是化学计量学是分析化学中的‘高级医生’,专门研究解决复杂对象定性、定量、定结构问题中遇到的‘疑难杂症’”。   化学世界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维世界,随着越来越多新型分析仪器的问世,取得大量量测数据已不是最困难的一步,最难解决的“瓶颈”问题却是这些数据的解析以及如何从中提取所需的有用信息等。例如,经典分析化学方法,往往只利用仪器光谱中最大吸收波长处对应的吸光度来作定量分析,不仅丢失很多其它有用信息,而且应用很有限,因为它只利用了单点量测数据的信息。我们应该亦必须应用各类最优化的策略、方法及技术迅速而有效地从所获得的多维响应数据中提取尽可能多的有关被测物质的化学成分、结构和生物化学活性等方面的信息。化学计量学就是基于这种使命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化学分支学科。   化学计量学看似深奥,其实其涉及的很多问题都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性问题,可以说是复杂体系解析的强有力和有效的工具。例如,在药物混合物的分析中,主导药物及其衍生物以及基体背景和其它干扰物都可能有较灵敏的荧光等响应,但它们相互重叠,而在常规分析过程中样品分离又比较复杂。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化学计量学中化学多维多元校正的办法就可以获得较好的分析结果,甚至可以实现性质相似干扰物共存下的感兴趣多组分的直接快速同时定性定量分析;这样可使复杂体系的分析获得“绿色”、经济、在线、近实时等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作为化学计量学核心策略的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在实际仪器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PCA 与近红外光谱相结合的应用研究较多,在不丢失主要光谱信息的前提下选择为数较少的新变量来代替原来较多的变量,解决了由于谱带的重叠而无法分析的困难。另外,在生物科学方面,蛋白质的立体结构理论预测一直是生物信息学研究的难题,近来,应用化学计量学的氨基酸主成分分析法克服了原始数据中可能的实验误差和分类上的模糊性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从而提高了预测的准确率。   吴海龙教授还特别提到,化学计量学擅长解决分析化学中有难度的问题,从简单体系到复杂体系都有其“用武之地”:   (1)复杂体系进样之后进行全谱扫描,仪器输出的是复合信号,然后用化学计量学按规律将其分成单个组分信号,进而实现对复杂体系感兴趣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这以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三维荧光光谱用于系列复杂体系进行直接准确定量分析最为成功;   (2)复杂体系经过色谱柱等物理或化学分离系统后,如果分离还不完全,仪器输出的信号可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作进一步的数学分离,进而进行全谱定性定量分析;   (3)如果复杂体系所有的组分都被分成单一组分了,那就是化学计量学中相对简单的问题了。当然还可作进一步的后续分析,如开展化学模式识别进行聚类、判别等或作多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以指导定向合成等。 化学计量学对分析仪器研发的启示   吴海龙教授认为: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分析仪器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分析仪器的研发过程,不仅仅是单个方法的建立,而是一个系统分析策略的构建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化学计量学研究,创新分析化学方法学,设计出“傻瓜”式实用分析仪器,让医学、环境、食品安全等用户得到最大的便利。   化学计量学中的“数学分离”思想可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代替“物理或化学分离”   分析化学的发展本身就和分析仪器紧密相连,吴海龙教授介绍到,分析化学如果只是单纯发展方法的话,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影响力。一个分析方法建立之后,可以用仪器的方式将其固定下来,并且可以将方法标准中的很多步骤简略掉,最终形成一个简便、完整的解决方案。如何完成这样一个过程,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发展分析战略的问题,也就是方法学。   吴海龙教授介绍说:通俗地来讲,化学计量学的“功效”就是它可以解决长期以来传统仪器及分析方法难以解决的共存物质基体干扰及“分离”问题。物质分离的过程是从复杂体系到单一组分,但是复杂体系包含的物质成分往往很多,分离体系本身的容量又很有限,所以经常有相当一部分组分分不开,最后从仪器上获得的信号是重叠的、复杂的,化学计量学在怎样分开这些组分方面就表现出了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化学计量学的一个基本功能是“数学分离”。所谓“数学分离”,是指利用数学方法处理复杂体系的复合响应信号,可以根据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相互作用或线性加和性等,将复杂体系通过计算机快速“数学分离”成单组分,然后进一步进行各组分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达到与先分离后分析相同的效果。这一过程,又可称作“数学分离”过程。吴海龙教授指出,分析仪器的发展需要方法学上的思路创新,“数学分离”可以成为研发分析仪器的创新点。   “数学分离”一般需要基于三维及以上数阵分析,利用“数学分离”与现代多通道测试手段相结合,可以研发系列新型分析仪器。将化学计量学中多维数阵分析方法与高维分析仪器相结合可以为环境、生命等科学中的复杂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吴海龙教授谈到:最近十多年来,我们综合利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在化学计量学前沿基础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较系统、深入的创新性成果,打开了现代分析科学中三维数阵分析理论及应用研究的新局面,拓展了化学计量学的研究及应用领域,实现了以“数学分离”部分甚至全部代替“物理和化学分离”,开发了相应仪器装置及软件,可用于复杂体系中干扰物共存下多组分同时定量分析(多维校正)和化学动力学过程解析等实际复杂分析难题的解决。这也是我们现阶段的努力目标。   化学计量学注重分析策略的研究,“傻瓜”式分析量测仪器有望面市   吴海龙教授介绍说,在分析仪器的研发设计时,获得单变量响应值的仪器相对简单些,获得多维响应数阵的分析仪器或联用仪器相对复杂些。威力强大的复杂仪器一方面要根据分析方法的思路来设计,另一方面,其产生的数据相对来说信息量丰富,当然同时也是很复杂的,要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将其进一步细化,然后简单化、信息化。   化学计量学的侧重点在于分析策略的研究,如果分析策略没想明白,即使其中具体的个别环节很好解决了,最后整体来看还是没什么用的。采样、样品的预处理以及之后的分析检测等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所需的全程控制就涉及系统分析策略问题。   吴海龙教授介绍到:用化学计量学的思路来研发仪器,可以省钱、省劳力、提高效益,同时可以使用户得到最大的便利。仪器公司单靠生产传统的仪器获利毕竟有限,他们必须清晰地知道分析仪器的用途,仪器之间、仪器与方法之间如何紧密结合才能达到好的分析效果,了解这些之后研发的仪器才能得到用户的“青睐”。 所以,仪器研制人员都应该来了解一下化学计量学的原理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例如,通过化学计量学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光谱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在仪器的研发过程中将化学计量学和分析仪器如三维荧光等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同时也可以使仪器本身迅速增值很多。   分析仪器的智能化将是21世纪分析化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化学计量学方法是新一代分析仪器智能化的关键构件,应予充分重视。吴海龙教授特别提到,这是俞汝勤院士多年来的殷切企盼。我们的设想就是能设计出“傻瓜”式分析仪器,如同“傻瓜”相机一样。只要仪器足够方便、足够智能,作为用户不一定要知道其中的原理及数学分离过程,只要按照操作步骤操作就可以实现复杂分析对象直接快速的定量分析了。   吴海龙教授自信地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分析仪器能获得一个什么样的复杂信号(电磁波),我们就可以解决该体系相关的复杂分析问题。不过,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在仪器的研发方面就需要有很大的突破。首先,加快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及应用可以带动分析仪器的研发。化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需要多维响应信号,就必须改进量测仪器装置,完善仪器的配置;其次,分析仪器灵敏度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灵敏度是整个仪器系统决定的,尤其是检测器。所以在仪器的研发时,对检测器灵敏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最后,吴海龙教授还特别强调化学计量学与分析仪器相结合在产业化方面目前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方面是国家标准的问题,目前,国家标准中指定的分析仪器往往很难改变;另一方面,仪器的生产厂商大都安于已有分析模式,对于新颖的分析仪器的应用前景往往“心有余悸”,所以仪器公司一般不太愿意去进行相应新颖分析仪器的研发。   “这样来说,作为开拓者,就要花很大的功夫去做,对于我自己来说,非常愿意为民族的分析仪器产业的振兴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已做了很多的努力”。   采访编辑:叶 建   附录1:吴海龙教授个人简历   吴海龙,1961年生,浙江舟山定海人,理学博士、工学博士(日本)。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责任人。任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常务副主任(2001.10-2005.03, 正处级)、主任(2005.03-2009.12)、顾问(2010.01- )。兼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2006.01-2010.12);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理事兼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近红外光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兼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任《分析化学》等八种学术期刊编委,任多个国家级、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多次担任中国化学会年会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分会共同主席。   30年来,一直从事化学计量学、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973预研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等课题。目前主持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协作主持国家973课题等。此外,还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在液膜pH化学传感器研制,稳健统计学新应用,多元校正基础理论及应用,三维数阵分析(秩估计、三线性分解、分解唯一性等)、二阶校正和二阶标准加入法、化学多维校正及多维标准加入分析法的基础理论及应用,三维图像处理、高维联用仪器数据预处理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Journal of Chemometrics、Analytica Chimica Acta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逾180篇,其中SCI论文逾130篇,被引用逾800篇次,正面他引逾600篇次。参编著学术书籍7本中8章节(约17万字)。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毕业11名、在学7名;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毕业22名、在学22名。任俞汝勤院士学术小组组长逾10年。   曾应邀在清华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等单位作学术报告,应邀在IUPAC 2001年国际分析科学大会化学计量学分会(东京)、2004年亚洲化学计量学与生物信息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海)、2009 TRICAP(化学与心理学交叉领域三维数据分析方法国际前沿研讨会,西班牙)等国际会议作邀请报告。曾荣获2002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均排名第三)、第四届湖南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2006年)等,2007年被列入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附录2: 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cbsc.hnu.cn/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院士视察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朱良漪先生呼吁国家重视分析仪器产业
    行走在“破”与“立”之间 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技术交流会上,原机械部国家仪表总局局长、中国分析仪器学会名誉理事长朱良漪向在座的企业家、专家们呼吁:“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就一定要先做好国内的分析仪器产业。” 85岁高龄的朱良漪强调,作为基础性产业,分析仪器产业应该得到国家重视,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也应优先应用国产的分析仪器。他讲这番话并非是简单的建议,更多的是痛心疾首的呼喊。 当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国产分析仪器价格低、市场规模很小,而国外产品(包括在国内组装生产的产品)以高价占领市场。 一位院士向记者表示:“不是不想买国产货,而是质量难以达到工作要求。”他认为,自主创新是国产分析仪器的出路,而采用国外的先进产品可以使自身的创新行为进行得更快。 “用外国的产品进行创新,再用这个创新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这样做只有失败一途。”朱良漪则认为这个观点有些荒谬。 “破”与“立”之间 那位院士绝非妄谈。有人说,中国的分析技术落后,分析仪器更加落后。这也是业界的普遍认识。 “尽管我们进口了许多国外‘先进’的分析仪器,但它们的应用水平差,方法、手段落后。”朱良漪也承认当前国内仪器制造确实存在困难,“我们的企业在竞争中只有招架之力,还无法谈及还击与创新。”他认为,这种行业现状源于缺少明晰的产业战略指导。 朱良漪强调,要在战略上进行调整,战略规划更要懂得“破”与“立”的关系。“我们不能不承认科学规律,但也不是绝对不能‘破’。‘破’要有实践依据,可以搞示范工程,也要做一些平台,利用虚拟、仿真等新技术来处理。如果认为只要规律全对就不去‘破’,认为‘破’就是全‘破’,就不会有‘立’的思想”。 参加过12年科学规划,以及苏联援助我国的156个大型项目的朱良漪,用哲学的观点阐释了分析仪器市场应有的形态。按他的观点分析,“破”是指打破外来迷信,给国内产业一个试一试的机会;“立”则是指树立起自主创新精神。 由此,市场导向也应重新制定“以国为本”的规则。“我们对仪器仪表的投入实在太少。原来的国营企业如北京分析仪器厂、上海分析仪器厂、南京分析仪器厂都已化整为零。北京分析仪器厂化成百多个小企业,只能生产重复、低水平的产品;一些支持性的课题往往给了科研单位和高校。国家对高科技产业没有从政策上给予扶植,而是单向地鼓励外商到中国办厂,将最优惠政策给了外商,这对国内企业是很不公平的。”他说。 朱良漪认为,“‘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工业,并不过时”。这也应是“立”的又一层境界。 在使用中实现创新 朱良漪指出,分析仪器对于科技产业来说,不仅是瞄准系统与大炮的关系,更像雷达系统与气象和导航的关系。据了解,现在一辆汽车中已有30%的成本用在仪表与控制,特别是分析仪器与电子控制仪器。“只有大批量地应用,才会使分析仪器产品获得改进创新的机会。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用二批三改四创’,首先就是用,根本也是用,用中创新”。 “之所以不用,是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他分析说,研究院所的专家们只要写出论文就有成就,产业化问题考虑不多;国内的加工中心或工厂只知道引进技术,没有进行很好的吸收,产品持续竞争力问题没解决;很多项目和课题与企业、工程对市场的要求距离过远。 “关键还是要用起来。”他说,“竞争力应包括外围加工、特殊材料、元件以及组织管理和人力等各种因素。从一个时期看,国内生产的产品可能不如国外的。但如果自己都不用,企业就无法继续改进和创新。有了用户才有制造,有了制造才有高科技,这样才能建立一个良性循环。” 在这一点上,科技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科研开发以企业为主的号召,将是科技企业的福音。 抓住市场的“尾巴” 目前,国际分析技术发展迅速。在美国,分析仪器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排头兵,GDP以3%的速度增长,分析仪器技术的上升速度为8%。中国出口分析仪器的总额已从1998年的1039万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13228万美元,5年间提升了12.7倍;而2003年的进口额更是高达11亿美元。 此外,竞争模式的改变也要求国内分析仪器企业要有自己的盈利模式和市场份额。保住自己的市场就要创新,当前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掠夺战转变为技术堡垒战;从生产产量、品种与价格的竞争转变为提高技术标准、使用条件更苛刻以及市场垄断等。 朱良漪认为,在分析技术领域,有些边缘技术可以实行“拿来主义”,但核心技术一定要自主创新。他建议,分析仪器企业要走大批量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的道路,建立一专多协的体系。要重视新的领域、新的理论、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方法及新的应用,将最新的技术为我所用,以提升我国技术发展速度和水平。应该对基础理论、发展理论予以重视,从而为发展新技术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朱良漪认为分析仪器将向自动化和细分化继续迈进。对此,“国内企业要团结起来,要认识到互相压价、低水平重复生产已经走到头了。迎新21世纪的挑战,唯创新是出路”。 分析仪器是人们获取物质成分、结构和状态的信息,认识和探索规律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帮助人们从“非确定性”的模糊中走向明朗。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流行病问题,以及恐怖主义问题等等,给人类生命带来史无前例的挑战。 如果没有新的分析测试方法、技术和全新的仪器,要战胜这些挑战几乎是不可能的。 朱良漪,仪器仪表工程技术专家,我国仪器仪表事业创始人之一,分析仪器行业的主要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20世纪60年代主持完成我国第一台大型同位素质谱计和色相色谱仪。80年代组织领导我国重点工程30/60万千瓦发电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成功完成总体监控系统的设计并使之投入运行,为促进和提高我国工业仪表产品的制造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 实验分析仪器行业长坡厚雪,行情蓄势待发?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资源布局不足,导致关键核心技术出现短板,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问题依然严峻。除了近期大热的半导体领域,实验室分析仪器这个细分赛道也正迎来国产替代的关键时期。那何谓实验室分析仪器?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是否能带来长坡厚雪的大行情?本文将详细解析。短期订单无虑:科教兴国战略下的大赛道正冉冉升起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大类是仪器仪表制造,中类是通用仪器仪表制造,实验分析仪器是通用仪器仪表下的小类。实验分析仪器属于典型的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实验分析仪器国内起步较晚,对进口的依赖性较强。实验分析仪器和仪器设备基本同步进入到行业发展平稳期,近年来增速有所回升。实验分析仪器属于典型的“卡脖子”行业,国家有望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其中,高端仪器自主可控是大势所趋,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推进。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国产科学仪器发展,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国产科学仪器发展。2022 年 9 月,国务院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政策面向高校、职业院校、医院等九大领域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总规模预估为 1.7 万亿。同月,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对 2022/12/31 前新增的 10 个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 2.5 个百分点,期限 2 年,额度 2000 亿元以上。政策利好推动下,以光谱仪为例,相关国内的采购重回年内新高,其中学校采购力度明显。据化工仪器网统计,中国政府采购网显示,9月份和10月份采购金额分别为6338万元和6608万元,其中学校光谱仪9、10月份采购金额分别达2294、3245万元,于10月创年内新高,发力明显。预计受利好政策持续推动,高校仪器设备更新速度加快,11、12月份光谱仪采购仍有望保持高景气度。长期长坡厚雪:全球分析仪器下一个巨头一定来自于中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的行情不止是短期政策利好驱动,而是长期长坡厚雪的好赛道。长坡:全球科学分析仪器市场空间超 4000 亿元,其中欧美、中国占比约 64%、12%,市场空间巨大。根据 SDI 发布的《2015-2020 全球分析仪器市场》数据,2020 年全球分析仪器市场约 637.5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 4000 亿),2015-2020CAGR 约为 4.4%。按地区进行划分,SDI 预计 2020 年北美及欧洲地区仍占据分析仪器市场销售主导地位,2020 年销售额约占比分析仪器总量的 64%,中国地区则只占比约 12%。从发展速度来看,中国市场增速最快, 预计 2015-2020CAGR约为 6.8%,其次是印度(5.6%)及亚太地区(5.5%)。中国市场增速分别高于美国及欧洲地区 1.6、3.7 个百分点。中国是质谱仪发展增速最快的区域。根据 SDI 数据分析报告,中国地区 2015-2020 质谱仪市场规模增速约 9.5%,超过行业预估的全球行业整体增速(7.6%)。伴随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亚洲地区或将会成为质谱仪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区域,中国、印度有望成为亚洲中质谱仪市场中的佼佼者。厚雪:全球分析仪器巨头——美国赛默飞世尔(市值 2000 亿美元)业绩表现较为出色,收入保持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赛默飞 2020 年收入达到 32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14%。多年来赛默飞收入保持稳健增长,2010-2020 年赛默飞收入复合增速高达 12%,总营收由 2010 年的 108 亿美元,快速增长至 2020 年的 322 亿美元。受益于实验分析仪器行业高景气,以及公司竞争力较强,赛默飞多年以来的盈利能力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2020 年赛默飞 EBITDA 率为 31.36%,同比提升 3.9 个百分点,且多年以来盈利能力持续向上。赛默飞的成长路径总结如下:1)深度布局生命科学与诊断板块业务。生命科学(含诊断)业务分别占比总营收 76%(丹纳赫)与 64%(赛默飞世尔);2)寻找高附加值企业进行并购。巨头们善于挑选高附加值、行业壁垒较高的优质赛道,通过不断并购构筑深厚的护城河;3)重视并购后的管理与协同; 4)重视现金流质量,不断“创造价值”。中国优质分析仪器企业目前较为分散,持续研发投入,坚持技术突破才是破局之道。国内主要质谱仪厂商包括禾信仪器、天瑞仪器、聚光科技、钢研纳克、莱伯泰科、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等。以禾信仪器和谱育科技(聚光科技子公司)为代表的国内质谱仪领先企业经过多年研发积累,技术进步较快,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市场份额提升较快,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国产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2022 年前三季度禾信仪器研发投入合计 5,248 万元,同比增长 60.73%,占营业收入比为 34.77%。公司注重自身技术研发与升级,为丰富产品线,持续加大新产品投入。公司的分布式多通道 VOCs 在线检测溯源系统荣获广东省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学技术一等奖;在食品领域,公司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合作开展基于全二维气质联用仪(GGT 0620)等国际领先的白酒分析技术,推出白酒风味组分分析检测解决方案;在环境监测领域,公司推出水质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ICP-MS1000 OW。公司研发投入成效显著,屡获认可。聚光科技旗下子公司谱育为公司研发精锐,产品多次获全国首创及国家重点奖项,目前公司已完成研发适用于多领域的高端质谱仪以及全门类的检测仪器,在技术上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已拥有与国际巨头掰手腕的能力。在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的支持下,钢研纳克成功研制了顺序式波长色散 X射线荧光光谱仪——CNX-808,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从 0-1 的突破。总之,在国家政策支持、行业需求扩大以及企业实力增强的背景下,中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正迎来高光时刻,全球分析仪器下一个巨头一定来自于中国,该赛道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半导体以及工业母机等其它自主可控行业。
  • 分析仪器分会会员单位走访雪迪龙活动成行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br/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9月23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组织会员单位走访活动,参观走访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迪龙)。分会秘书长曾伟率团,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公司教授高级工程师章怡学、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暨分会副秘书长杜江、分会副秘书长张耀华等近30名会员代表参加此次走访活动。雪迪龙董事长敖小强接待了分会走访团一行。 /p p br/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3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insimg/0c00cfb3-38d4-4af6-8bae-7902cf03a1bc.jpg" title=" 总部.jpg" border=" 0" height=" 300" hspace=" 0" vspace=" 0" width=" 600"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雪迪龙总裁敖小强接待了分会走访团一行 /p p br/ & nbsp & nbsp & nbsp 仪器仪表行业前辈朱良漪老先生曾经说过,如果把仪器仪表比作人身上穿的衣服,那么分析仪器就好比人头上戴的帽子,而在线仪器则是帽子上镶嵌的明珠。雪迪龙作为中国在线仪器生产的龙头企业,在各个方面均有让活动代表学习的地方。雪迪龙为活动代表精心组织了各产品生产线的实地参观和仓储、库存管理的观摩,并就雪迪龙当前的管理、经营情况展开深入的交流。会员代表中的新兴企业对于如何有效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受益良多;有些代表则在经营之道、扩大企业规模等方面与雪迪龙开展深入探讨。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insimg/f33809f2-b288-486c-ad65-751b11cfc84a.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13px " title=" 现场1.jpg" border=" 0" height=" 313" hspace=" 0" vspace=" 0" width=" 5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insimg/53a58db2-70ae-4750-b2b2-5d45807175f0.jpg" style=" width: 500px height: 313px " title=" 现场2.jpg" border=" 0" height=" 313" hspace=" 0" vspace=" 0" width=" 500"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实地参观走访 /p p br/ & nbsp & nbsp & nbsp 对于当前“互联网+”这一热点,雪迪龙谈到,在线仪器在这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多年来,在线仪器一直在做数据收集等方面的信息化工作,尤其在环保行业,起步更早。“互联网+”给信息化工作增加更多的内容,在深度、广度两个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雪迪龙在几年前就和某著名高校合作开展在线仪器信息化项目。敖小强说道,中国的特殊情况决定了中国的环境物联网已经是世界最好的,未来必然也是最好的! br/ /p p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style="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 src=" 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09/insimg/692f2206-f1e2-456d-b544-2d5d34f73732.jpg" title=" 合影.jpg" border=" 0" height=" 400" hspace=" 0" vspace=" 0" width=" 600" /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合影留念 br/ /p
  • LGR温室气体分析仪随“雪龙号”赴北极科考之旅
    2012年7月1日,由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供货的两台LGR温室气体分析仪(908-0011),在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停放的&ldquo 雪龙号&rdquo 科学考察船上正式投入使用,并于次日随&ldquo 雪龙号&rdquo 开启第五次北极科考之旅。 借助于这两台LGR温室气体分析仪及相关辅助设备,科研人员将获取该次航线上的温室气体(包括甲烷、二氧化碳、水汽)大气本底值及海气通量,为探讨北极变化与中国气候的相互关系打下坚实基础。 鉴于此次北极科考是我国海洋事业中最高规格的多学科综合考察,且将经历大风巨浪、严寒低温等恶劣环境的考验,用户选择在&ldquo 雪龙号&rdquo 使用LGR温室气体分析仪,也体现了908-0011精度高、测量准、漂移小、适应性强的优异特点,是对LGR分析仪卓越性能和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服务能力的充分肯定!
  • 安东帕五月啤酒分析仪用户培训成功举办
    2013年05月23-24日,安东帕在上海培训中心成功举办了啤酒分析仪的用户培训,邀请来自青岛啤酒、华润雪花、重庆啤酒、燕京、百威、申美饮料等知名啤酒饮料厂商的质检和技术人员,针对用户在仪器的使用和维护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操作技术、维护保养培训和现场操作演示。 培训的第一天主要给用户讲解三型和四型啤酒分析仪的共同与区别之处,并就两款分析仪的校正、使用、维护和保养等做了详细介绍,第二天则根据用户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具体讲解样品测试方法及公式查表的使用等。本次培训还提供了足够的仪器操作时间,使用户能亲手实践,巩固加深对课堂上理论知识的理解。 为活跃课堂气氛,培训过程中讲师增设了有奖互动环节,以小组讨论形式提问和解答,并为踊跃发言的用户颁发奖品。这一环节使每一位用户都参与其中,也很好的解决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普适性问题,深受用户好评。而对于一些特殊的个案,讲师也在课间休息时间,和相关用户进行了一对一讨论。 培训结束后,安东帕为每位参加培训的用户颁发了培训证书,而用户们也对本次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予以了肯定评价,也反馈了一些之后培训的期望。根据用户的建议,安东帕的用户培训班将不断完善和提升,进一步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使安东帕的品牌形象更加植根人心。
  • 烟气分析仪的日常保养维护,这些很重要
    一、烟气分析仪日常维护保养计划之--例行检查。 每次使用烟气分析仪都要对仪器进行检查,检查事项有:1、开机前,检查电缆和气管连接是否正常,有无破损或松落。(注意:需要在MD3干燥器冷凝出水口安装排水管,以免冷凝物腐蚀仪器)。 2、开机后,检查气路是否畅通,排查冷凝物是否堵住排水管。 3、开机后检查仪器的气密性,确保烟气不会在气路中泄漏。(检查仪器的气密性,可以堵住进气口,若仪器的采样流量示值在2min内降至零,表明气密性合格。) 4、开机预热后,用手接触MD3干燥器上端,感受MD3内置冷却器是否制冷,或者待仪器正常运行后观察MD3蓝色指示灯是否正常闪烁。 5、开机预热后,观察MD3蠕动泵是否转动,是否正常排水。 6、开机预热后,观察仪器主机上的显示屏读数是否正常,仪器内部泵及风扇是否转动。 7、如果仪器配有加热管,需检查加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8、对于便携式烟气分析仪,每次测量完毕关机之前,按照烟气分析仪说明书上的要求通入清洁的环境空气冲洗仪器。 二、烟气分析仪日常维护保养计划之--定期保养: 1、清理:对仪器进行定期清洁,特别是探针、前置过滤器、采样管、蠕动泵头、冷凝物排水管,确保气路通畅。2、更换污损严重的部件,如过滤芯、蠕动泵头等。 3、烟气分析仪安装部位是否需要紧固,会不会有松落的危险。仪器自身需要紧固的部件。 4、定期(约6个月)校准传感器。
  • 硅酸根分析仪的如何维护保养
    硅酸根分析仪用于测量水中的硅酸根离子([ SiO3^{2-} ])。为了确保其长期稳定和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维护保养步骤和建议:日常清洁:定期清洁仪器的外部表面和操作面板,确保操作时清晰可见和易于操作。使用软布和温和的清洁剂擦拭,避免使用含有酸性或腐蚀性成分的清洁剂,以免损坏仪器表面。样品系统维护:定期检查和清洁样品进样系统,包括样品管道、泵和阀门。确保样品管道没有堵塞或残留物,以免影响样品进样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校准和验证:根据厂家指导或标准操作程序,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验证。使用标准溶液校准仪器的测量范围,并记录校准结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电极和传感器维护:如果硅酸根分析仪使用电极或传感器进行测量,定期检查并清洁它们。遵循制造商的建议,使用适当的清洁溶液或缓冲溶液进行清洗,以防止电极表面的污染或沉积物。故障排除和维修:如果发现仪器出现异常或测量不准确,应及时进行故障排除。根据仪器的使用手册,采取适当的措施或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调整。保持环境条件:确保硅酸根分析仪处于干燥、清洁、稳定的环境中,避免暴露在高温、湿度或振动的环境下。定期检查仪器的工作环境,确保其符合制造商提供的环境要求。记录和文件:记录每次维护、校准和验证的日期、结果和操作人员信息。建立完整的维护记录,以便审计和长期追踪仪器的性能变化。
  • 安东帕沈阳啤酒分析仪用户培训成功举行
    4月底安东帕在沈阳召开的啤酒分析仪用户培训成功举办,用户涉及到东北三省及北京,用户包括哈尔滨、沈阳等地的啤酒公司以及全国各省市啤酒公司集团用户都到场参加。其中有华润雪花、百威英博等企业,共到场30余人,用户反馈较好。 Alcolyzer啤酒分析系统可一步完成酒精、原浓,PH,色度和浊度值的测定,该系统的核心是根据荣获专利技术的近红外光谱测量原理而设计的Alcolyzer Beer ME测量模块,可以直接测定啤酒和啤酒混合物的酒精含量。其他饮料成分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即使在样品处于发酵期间,该仪器同样可以提供可靠的测量结果。 现场进行了样机展示,由应用工程师为客户讲解基础知识,接受用户提问,并进行现场实际样机操作培训及讲解。在操作时,客户围绕机器轻松发问,与工程师积极交流。会后也总结了具体问题,与工程师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安东帕的PBA-B Generation M是DMA 4500 M或 DMA 5000M密度计、Alcolyzer Beer ME酒精测量模块、CarboQCME 测量模块和PFD进样装置的完美组合。此外,还可以使用Xsample 510 自动进样器实现全自动操作。 安东帕在啤酒行业有着很好口碑,一直为客户量身定制测量程序。用于分析啤酒的测量仪器保持最新的产品和支持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测量方案。 2012年的新产品Lovis2000 M是根据霍普勒原理而设计的全自动滚球黏度计,它可以根据MEBAK/EBC标准准确测量动力/运动黏度,是在啤酒酿造工艺中执行快速品质控制检测的理想仪器。Lovis 2000ME模块可以直接接入DMA M模块化密度计,组成密度/黏度一体测量系统。
  • 中国兽药协会发布《动物凝血分析仪》等4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由中国兽药协会立项的《动物凝血分析仪》、《动物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动物生化分析仪》和《动物荧光免疫层析分析仪》4项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并于2024年4月18日之前将《征求意见反馈表》以邮件的形式反馈至协会,逾期未回复按无意见处理。联系人:王凯电 话:010-62103991-607邮 箱:ccvm@cvda.org.cn 附件:1.中国兽药协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2.《动物凝血分析仪》(征求意见稿)3. 《动物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征求意见稿)4.《动物生化分析仪》(征求意见稿)5.《动物荧光免疫层析分析仪》(征求意见稿) 中国兽药协会2024年3月19日中国兽药协会关于《动物凝血分析仪》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团体标准--动物凝血分析仪(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动物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动物生化分析仪(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动物荧光免疫层析分析仪(征求意见稿)中国兽药协会团体标准征求意见反馈表
  • 近期高校采购意向汇总:40台套分子互作分析仪,总额超1.3亿元
    近期政策利好消息推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纷纷启动仪器设备采购工作。自10月8日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21所高校分别发布了各自的仪器采购意向,据仪器信息网最新统计(截至10月27日),总意向金额累计超过180亿元。位居榜首的是中山大学,采购总预算超50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中南大学,采购总预算超41亿元,北京化工大学仪器采购总预算达10.8亿元,排名第三。分子互作仪作为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食品安全、环境检测和药物筛选及相关药物动力学检测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然成为本次高校实验室设备更新换代的主要目标之一。截至10月27日,复旦、浙大等15所高校发布了分子互作分析仪的采购意向,总意向金额累计超过1.3亿元。中山大学以采购总预算2553.03万元位居高校榜首,意向采购数量高达9套(台)。其次是北京化工大学,采购总预算达1580万元,而华南理工大学以1390万元采购预算摘得探花。另外,中南大学于10月16日发布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平台采购项目,预算金额为15407.万元,其中包含2套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15所高校意向采购分子互作分析仪项目详情如下:序号采购项目名称采购需求概况预算金额(万元)中山大学1分子相互作用仪详情链接 4002微量热泳动分子互作仪详情链接 2403高通量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详情链接 3004化学学院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采购项目详情链接 1705中山医学院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系统采购详情链接 2986高灵敏度分子相互作用仪详情链接 5107分子相互作用仪详情链接 3008高通量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详情链接 0.039药学院(深圳)高灵敏度分子相互作用仪详情链接 335共计2553.03北京化工大学1高精尖实验室非标记生物分子互作分析仪项目详情 3402定量合成生物育种交叉学科平台非标记生物分子互作分析仪项目详情 3403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仪项目详情 5004ForteBio Octet Red96e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BLI)项目详情 400共计1580华南理工大学1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系统详见项目详情 3002高通量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详见项目详情 4103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293详见项目详情 2934高通量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详见项目详情 450共计1453复旦大学1超灵敏高通量无标记筛选仪详见项目详情 4002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分子互作分析系统详见项目详情 3203单分子荧光分子互作分析与成像系统详见项目详情 670共计1390浙江大学1分子互作系统详情链接 3502生物大分子互作仪详情链接 4153分子互作检测仪详情链接 380共计1145山东大学1高通量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详情链接 3902细胞原位分子互作动态分析系统详情链接 4303高灵敏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系统详情链接 290共计1110中国药科大学1中国药科大学分子互作分析仪项目详情链接 5002中国药科大学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项目详情链接 450共计950北京理工大学1高通量分子间相互作用筛选仪详见项目详情 2802分析测试中心蛋白及活性分子作用研究高清分析系统采购项目详见项目详情 460共计740中南大学1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平台采购项目(2套分子互作分析仪)详情链接 15407兰州大学1第一第二临床医学院西部高发肿瘤诊疗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分子互作仪)详情链接 3202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微流控毛细管生物大分子分析仪设备采购项目详情链接 108共计428南京农业大学1多功能微量热泳动分子互作仪(MST)详情链接 2052细胞裂解液分子互作仪检测系统详情链接 180共计385东北师范大学1SPR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仪详见项目详情 380吉林大学1多功能分子互作分析系统详情链接 280江南大学1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详情链接 160四川大学1分子间相互作用仪详见项目详情 150为了能够帮助大家轻松入门,快速了解分子互作市场概况和技术流派,仪器信息网特别组织策划“分子互作分析技术”专题(点击查看)。
  • 1232万!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等设备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0615-224122030043项目名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等设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232.0万元最高限价:1232.0万元采购需求:包号是否设置最高限额预算(万元)最高限额(万元)采购目录采购需求第1包否1,2321,232临床检验设备全自动凝血分析仪,1套临床检验设备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1套临床检验设备全自动尿液流水线,2套临床检验设备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1套临床检验设备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1套临床检验设备全自动化学发光仪,2套临床检验设备流式细胞仪,1套临床检验设备移动实验室方舱,1套临床检验设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2套临床检验设备血气分析仪,1套临床检验设备全自动粪便分析仪,1套临床检验设备G实验,1套临床检验设备GM实验,1套临床检验设备96道全自动移液工作站(200ul),1套临床检验设备全自动核酸提取仪,2套临床检验设备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6套合同履行期限:国产产品:签订合同之日起30日内到货(特殊情况以合同为准)。进口产品:签订合同之日起90日内到货(特殊情况以合同为准)。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与。
  • 全球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分析仪器市场预测
    全球权威调研机构Technavio最新报告显示,预计在2013到2018年全球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分析仪器市场将保持7.83%的复合年增长率。   基因组学研究的是基因及其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是蛋白质组或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两者均使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工具和技术。基因组学通过绘制基因和DNA序列来了解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一个蛋白质组是一个基因组在特定时间内表达的一整套蛋白质。蛋白质组学主要涉及的是使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来分析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通过基因编码而来。蛋白质是所有细胞的主要组分,而且控制细胞的不同功能特性。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结构或功能的缺陷可能导致疾病,因此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技术在科研、新药研发、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应用都需要基因和蛋白缺陷的识别和研究,而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蛋白质分离、净化、识别、量化和分析都需要仪器、试剂和软件。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用到多种分析仪器,但应用最广泛的是色谱系统、质谱系统、PCR系统和下一代测序系统。   目前,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领域的主要供应商有安捷伦、Bio-Rad、罗氏集团、Illumina、PE和赛默飞,其他比较优秀的供应商还有BD、布鲁克、GE医疗、JASCO、日本电子、Luminex、Qiagen NV、Rigaku Corp.、岛津、西格玛、Spectrolab Systems、Waters等。   这个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技术的完善,主要挑战在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知识的缺乏,主要趋势为聚焦于药物研发和疾病诊断。
  • 岛津支持用户提升分析仪器日常维护水平
    日前,厦门精艺公司与岛津公司的技术人员来到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开讲《岛津分析仪器的日常维护》讲座。讲师以理论结合丰富亲身体验的方式传授给师生们液相维护的方法,并在讲解后针对师生们遇到的使用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师生们对此次维护讲解给予高度好评。卫校即将参加职业竞赛,所以说此次讲座恰逢其时。岛津分析仪器日常维护讲解及现场演示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2018中国分析仪器企业家赴日研学班圆满收官
    p    strong 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 :2018年9月9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主办,仪器信息网协办,大连好米咨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中国分析仪器企业家赴日研学班”(以下简称“赴日研学班”)圆满结束。此次赴日研学班由近20位中国分析仪器企业家组成。赴日研学班走访了日本知名企业,进行了参观和学习,并与日本当地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br/   作为研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班特别前往日本最大的分析仪器展JASIS2018参观,500家参展商的新产品、新技术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与会期间,研学班学员还莅临了仪器信息网的展位,并合影留念。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48"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914183958.jpg" style=" width: 427px height: 325px " alt=" 微信图片_20180914183958.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c8fdda26-85a2-491d-a222-0a4a088fa7de.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赴日研学班成员在JASIS2018现场合影 br/ img width=" 598" height=" 400" title=" DSC05694(2).JPG" style=" width: 427px height: 280px " alt=" DSC05694(2).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fd7d9a8e-ac80-4331-8ed0-385bc55c4963.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赴日研学班成员莅临仪器信息网展位 br/ /p p   在7天行程中,研学班实地走访了堀场制作所(HORIBA)、Techno Science、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小山事务所、ORIENTAL技研株式会社、SMC株式会社筑波工厂、A& amp D株式会社。通过实地考察以上日本知名企业的工厂、研发中心,并与现场负责人及同行进行了深度交流,研学班对日本知名企业的文化、经营理念以及管理模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此行研学班也与日本当地中小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沟通。双方在沟通中交换了彼此在企业经营中的经验、心得;探讨了面临的一些问题,并通过交流汲取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img width=" 600" height=" 451"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914185337.jpg" style=" width: 425px height: 314px " alt=" 微信图片_20180914185337.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66c42d2d-b03a-42b3-bd03-fddd114cddb5.jpg" / br/ 赴日研学班成员与日本企业负责人现场交流 br/ img width=" 601" height=" 449"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914185343.jpg" style=" width: 425px height: 316px " alt=" 微信图片_20180914185343.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b7b70a3b-525f-49bc-a641-95e67ee7fd19.jpg" / br/ img width=" 599" height=" 450"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914153813.jpg" style=" width: 424px height: 325px " alt=" 微信图片_20180914153813.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87620e1f-ce1a-4105-b211-c755f507efe8.jpg" / br/ img width=" 599" height=" 450"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914151712.jpg" style=" width: 424px height: 307px " alt=" 微信图片_20180914151712.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44dfa64b-a4fa-4416-af47-ff475c6e9e32.jpg" / br/ 赴日研学班成员与日本企业负责人合影 br/ /p p   为期7天的研学行程很快进入了尾声。行程结束当晚,学员们先后发表感言,分享自己在7天研学之旅中的收获与成长。多位学员表示,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员工的精神面貌、质量管理体系、国际化的格局、办公环境的整洁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表示会在回国后应用到自己的企业中去。 /p p style=" text-align: left "   研学班主办方为获奖学员颁发了“学习之星”奖以及“成长之星”奖,对学员的学习精神以及学习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赴日研学班团长刘长宽为学员颁奖。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7ab0cf7d-4fef-4459-92ff-bb6b5258bc56.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914230319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80914230319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颁发“学习之星”奖现场 br/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1b8c0285-cf5d-4d25-949e-561dba0195aa.jpg"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914230309_副本.jpg" alt=" 微信图片_20180914230309_副本.jpg" / /p p style=" text-align: center " 颁发“成长之星”奖现场 br/ img width=" 599" height=" 450" title=" 微信图片_20180914153911.jpg" style=" width: 423px height: 314px " alt=" 微信图片_20180914153911.jpg" src=" 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9/uepic/caa1f189-0a6e-4521-96e0-a91f6eb4369e.jpg" / br/ 2018中国分析仪器企业家赴日研学班合影 br/ /p p   通过此次研学之旅,学员们接触了日本企业成熟的经营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实地考察了日本企业并与其负责人深度交流,打开了视野。同时,学员们在与中、日同行的沟通中加强了联络,增进了感情,为日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获的欢声笑语为“2018年中国分析仪器企业家赴日研学班”画下了圆满的句点。 br/    span style=" color: rgb(255, 0, 0) " strong 本次赴日研学班纪实报道请点击以下链接:  /strong /span       br/    a href="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0914/470975.shtml" target=" _blank" title=" 眼界决定高度 思路决定出路 ——2018中国分析仪器企业家赴日研学班纪实"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80914/470975.shtml /a br/ /p
  • ABB LGR 温室气体分析仪随“雪龙2号”再次出征南极
    “雪龙”号这个名字是中国国家科学技术部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的奠基者和组织者武衡起的名字,‘龙’代表中国,‘雪’意味着南极的冰雪世界。11月23日上午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第二批101名队员日前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内基地码头启程开赴南极。这是我国自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之后,第二次派遣两艘破冰船在同一个“考察季”奔赴南极,本次任务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展开的大气成分,水文气象,极地生态的勘测工作,同时对南极地区部分水域进行微塑料,漂浮垃圾等污染物的检测,并对南极的中山站、长城站进行科研人员的替换以及物资补给。ABB LGR的温室气体分析仪就在其中进行极地大气成分观测。该设备自2012年开始,随“雪龙号”/”雪龙2号”先后经历了多次南极科考及北极科考。据悉,每次雪龙2号前往南极途中要跨越高温赤道、能让船体晃动达到40°摆幅的西风带,以及危机重重的冰山带等多重极端恶劣环境,对船上的所有装备都需要更高的适应力要求。ABB LGR温室气体分析仪不仅需要在炎热和极寒温度下具备稳定的性能,更需要对抗极端的运行环境,此外还要保证在长达数月的航行过程中零故障运行。在极风极寒的恶劣环境中探索人类的未知,是一项艰苦而又困难的科研工作,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竭力为我国科学考察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预祝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圆满成功!
  • 章诒学:四十年来寻剑客,直到如今更不疑——访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前总工
    章诒学,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8-1994年在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先后担任技术员、产品主管设计员、研究室主任、总工程师、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一直从事光谱仪器总体设计工作,曾主持设计四代原子吸收光谱仪共22个型号产品。1994年至今仍担任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技术顾问。章诒学的一生几乎都献给了中国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事业,至今,她研制原子吸收光谱仪已有近39年时间,亲身经历、参与和见证了中国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端到高端,从少到多,进而成为一种量大面广、可以和进口同类产品一较高下的科学仪器,2017年她荣获了“科学仪器行业研发特别贡献奖”。近些年,中国光学仪器产业发展迅速。据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光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已经从2014年的约212.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约54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5%。未来五年,预计中国光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2.8%的增长率持续增长,2023年将达到829亿元左右。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中国老一辈光学仪器专家的贡献,就没有中国光学仪器产业蓬勃发展,老一辈“仪器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值得仪器行业的年轻一代铭记学习。近期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前总工章诒学,请她为我们讲讲老一辈研发人的“仪器梦”。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前总工 章诒学择一事而终一生章诒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市机电工业局设计公司,并在半年后调入北京电机学校科研处,研制中国的激光器。“1964年,激光刚刚问世不久,国内在这个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连最基础的红宝石都需要自己亲手生长。”章诒学说。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章诒学等人全凭摸索,在1965年底造出了我国第一台激光治眼仪的样机,并进入动物实验阶段。但好景不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相关研究也被迫停摆,北京电机学校科研处也解散了。1968年,顺应国家要求,科研处的部分人员与原学校附属工厂合并,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二光)正式成立,章诒学也进入了二光,并从此开始了她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研制之路。提到中国光谱仪器的起源,一定绕不开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中国光谱仪器的很多个“第一”都孕育于此。章诒学在第二光学仪器厂一直从事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研发工作,中国原子吸收历史上多台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产品都与她有直接的关系。当谈到1972年国内推出的第一款商品级原子吸收光谱仪——WFX-Y2型,章诒学感触颇深,这是她原子吸收研发之路的起点。1972年,以倪国栋为首的原子吸收研发团队加入到二光,有一天,当时的厂长李刚突然对她说:“明天你去倪国栋那里报到,去研究原子吸收!”就这样,章诒学正式加入了原子吸收研发团队。同年,WFX-Y2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投产,章诒学也成了中国第一台商品化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参与者。“刚进入研发组就遇到了很多困难。”章诒学说。章诒学在北京大学主修光学专业,主要学习光谱分析,对仪器设计和制造没有过多的接触,刚进入研发团队,她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看不懂设计图。“我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制图这门课,学习的都是理论性的知识,对于制图根本一窍不通。” 章诒学说。于是她从头学起,与团队的人讨论,向一线的工人师傅请教,很快就弥补了制图的短板。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光开始研制WFX-Y3型石墨炉原子吸收时,章诒学已经开始负责Y3的石墨炉机械设计。1979年倪国栋由于个人原因离开二光的时候,章诒学接过了“挑子”,成为了二光原子吸收团队的负责人。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我国原子吸收光谱仪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二光陆续推出了WFX-Y3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计算机控制的WFX-1F型原子吸收光谱仪等产品,并获得了第一届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前身)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这是原子吸收光谱仪历史上最早获得的国家级奖项,其意义和分量不言而喻。1984年,正迎国家科委(现科技部)鼓励技术引进,地质部准备引进30余台进口品牌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经过协商后,该进口企业提供了30余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零部件及技术图纸,由二光进行组装。“通过这次引进,帮助我们将仪器中某些零件设计的更合理,但我最感兴趣的恰恰是它电加热的原子化器,这对我们后来的仪器开发产生了一定的启发作用。”章诒学说。随后,我国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也进入了自我发展阶段,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原二光)产出了很多具有自身特色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器。1998年,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首次推出了配有富氧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化器的WFX-110/120型火焰与石墨炉一体化原子吸收光谱仪,有效地用于高温元素测定;2006年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推出了WFX-810型恒磁场横向塞曼效应背景校正的并列式火焰/石墨炉原子化器原子吸收光谱仪器,显著地减少辐射光通量损失、提高了信噪比;2010年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公司推出属国际首创的WFX-910便携式原子吸收光谱仪,方便携带到现场检测环境使用。这些仪器都饱含了章诒学的心血。直至今年年初,八十余岁高龄的章诒学仍每日出现在北分瑞利的工作区域,活跃在光谱研发的第一线,这份“工匠精神”值得科学仪器行业的每一位从业者学习。仪器制造者要和使用者“在一起”据了解,中国的第一台商品化原子吸收光谱仪WFX-Y2型面世后,并没有大批量推向市场,只生产了10多台,主要原因是WFX-Y2有不太成熟的地方,还需要继续改进。当时,原子吸收光谱仪作为一种主要靠从国外引进的仪器,国内相关的技术尚不成熟,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仪器改进也变得异常困难。“我特别感谢钢铁研究院、冶金研究院和有色金属研究院这三大院,以及陶继华、吴廷照、何华焜等几位专家。”章诒学说:“当时他们都是各研究院分析室的研究人员,一般来说作为仪器的使用者,是不愿意让你去拆卸他们的仪器的,可这些人恰恰不同。新的进口仪器来了以后,他们会主动叫你来,把内部的配件一个一个拆卸下来让我们看。不仅如此,他们还会从使用者的角度提出意见,帮助我们进一步改进。”“我觉得那段日子是一段非常好的时期,对仪器的制造业,特别像二光这类企业和这些应用单位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也没有什么界限,更没有所谓的利益关系,大家的交流都很无私。”章诒学说:“中国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研发,也多亏了这些用户。”中国科学院环化所马怡载是国内最开始研制石墨炉的专家,章诒学回忆:当时他做出石墨炉后,主动拿到二光一同进行实验。“马怡载非常勤奋,环化所在北五环,当时二光还在酒仙桥,我们每天7:40上班,他一定准时到,一段时间里,天天如此。” 章诒学说。现在想想好像没什么,但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当时,有些难以想象。在马怡载和几位专家的帮助下,二光在1975年成功研制了WFD-Y3型单光束数字式火焰石墨炉互换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中的石墨炉原子化器及其控制电源都是马怡载研制的,该仪器荣获了1978年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奖,并于1979年以WFX-1B型投入批量生产。除了马怡载,吴廷照、何华焜等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也在原子中国吸收光谱仪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章诒学说:“那时候在这些使用者的带动下,我们作为仪器制造者也有很高的热情,有更多的劲头儿投入到仪器的发展和进步当中,正是这种集合各方力量、无私奉献的合作,才让中国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觉得作为仪器制造者,想要把仪器做好,一定要和使用者保持密切的联系,应该以学习的态度向使用者请教,他们就是你的老师。从他们那里获得信息能够指导你仪器发展的方向,如果你能帮助他们实现需求,你的仪器一定会在某个技术上或是某个领域中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所以我是特别愿意跟这些研究者保持密切联系的。”章诒学强调。在仪器研发过程中,除了来自仪器使用者们的支持,还有核心器件企业的助力。原子吸收光谱仪作为光学仪器,光电探测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简称滨松)是全球知名的光子技术、光产业制造商,其生产的光电倍增管等器件是原子吸收光谱仪重要的组成部分。滨松与章诒学有着长期亲密合作的,早在80年代,章诒学就作为中方专家代表,赴日参观了滨松公司本部,进行了技术交流。谈到此,章诒学分享了一次令她印象深刻的滨松技术交流会。2008年,章诒学参加了滨松在重庆举办的用户会(滨松会定期举行技术交流会),对滨松有了全面的了解。“做事态度极其认真,是日本企业给我留下的印象。”章诒学说:“听了他们的介绍,会给你一种信心,觉得他们的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而且我在多年的仪器研发中,他们光电倍增管几乎从来没有出过问题。甚至在仪器的售后服务中,也几乎从来没有过因为光电倍增管的问题而导致仪器故障。”此外,章诒学回忆,滨松在会后认真询问了参会用户的意见,与她自身所推崇的研发工作理念“和用户工作在一起”是一致的,表示只有真的愿意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开发出好的产品。一份热爱、一种情怀、一颗让中国与世界比肩的心提起老一辈的仪器人,章诒学总是热情洋溢,对年轻一代的仪器人,她也是时刻牵挂。近些年国家虽然越来越重视科学仪器发展,但仪器自主研发却并非“顺风顺水”。对此,章诒学表示,年轻一代仪器研发人员毕业后就直接来到企业从事仪器研发工作,对他们来说,研制仪器就是空中楼阁,没有根基。他们没有在装配生产线上工作过,对自己所研制的仪器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甚至对仪器究竟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关键问题在哪、每个部件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等问题都不是十分清楚,而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章诒学觉得,每个研发人员都需要在装配车间工作一段时间,“按我的经验,仪器研发人员,至少应该在装配车间工作半年以上,才能对整个仪器有自己的理解,而且要多思考,用心去看、去做、去记录,决不能走马观花。”她还指出:一些装配线上的老工人经验丰富,经常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应该多听听他们的声音。“我觉得,现在对仪器感兴趣的年轻人并不多,有些人只是单纯的找个岗位混饭吃。”章诒学说:“如果大家都是这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就不可能用心去搞研发。”她还说到:“最重要的是要真正对仪器研发有兴趣,热爱它。过去中国科学仪器的发展靠的是那些对仪器感兴趣的人,像马怡载、吴廷照、何华焜等很多老一辈的仪器人,他们主要的工作是分析,他们可以不研究仪器,仪器的好坏跟他们没有直接关系。仪器不好用,他们完全可以只跟单位反映,其它都不用做,但是他们没有。正是因为对仪器的兴趣,他们研究仪器,思考怎样用自己的能力把它改进的更好。这些人真的令人钦佩,中国原子吸收光谱仪能发展到今天,和这些人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脱不开关系。”当提到老一辈人为什么有如此高的研究热情时,章诒学表示:“我觉得这是一种情怀,是一种热爱,大家都希望在自己所在的时代,通过努力,可以让中国的产品,自己做的产品能够赶上世界先进的水平,我们当时就是这样的想法,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对于目前中国科学仪器的发展,章诒学表示:仪器研发的关键还是人才,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是国家短时间投入就能有成效的。而中国科学仪器的未来还是要交给年轻一代的。章诒学希望,年轻人能够坚持努力,慢慢积累,为中国的科学仪器提高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在采访中,章诒学反复提到,在她的仪器研发生涯中,上一辈的研发工作者给了她很大的影响,现在正需要像她一样的老一辈仪器人影响如今的年轻一代。采访的最后,章诒学有几句嘱咐想对当代仪器行业的年轻人说,请看以下视频:后记:科学仪器作为一把利剑,在科学研发和工业生产中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在一些领域不及某些发达国家,很多时候是因为检测设备能力不足。某个科学仪器性能提升的一小步,就可能是促进某个行业前进的一大步。章诒学等老一辈的科学仪器研发者,他们所做的就是为中国“寻”一把无比锋利的“剑”,可以让中国在与国际的技术博弈中不落下风,让仪器使用者在他们的领域中开出一片新的天地。“择一事而终一生”,这句话用在章诒学身上再合适不过。在采访中,小编能感觉到,章诒学对她一直所专注的科学仪器事业感到骄傲。不仅如此,她还怀着一颗为让中国原子吸收赶超世界而奋斗的心,且从未改变,值得我们学习、敬佩。如今,她虽然退居二线,但仍在中国光谱研发的事业中发光发热。感谢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敬礼!采访编辑:吴优
  • 延长便携沼气分析仪使用寿命,这样维护就对了!
    随着我国沼气事业的蓬勃发展,产品智能化、使用方便化、检测科技化成为户用沼气及配套产品的发展趋势。为了便于诊断沼气池启动、维护和维修中遇到的问题,小编在此介绍一些沼气分析仪使用和维护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助技术员们更好的掌握和使用。 检测原理目前应用较多的为红外检测方法。沼气中CH4和CO2对红外光吸收光谱中主要吸收峰波长为3.4μm和4.26μm,根据该波长被吸收光的强度计算出气体中CH4和CO2浓度。使用及维护方法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携带的便携式分析仪应轻置轻放避免撞击。到达现场应静置几分钟后开机检测,并且在检测中应保持分析仪的平稳。按下电源键开机,预热3~5 分钟。由于空气中甲烷含量很少,按下调零键用空气作为标准样品校正沼气成分分析仪。当被检沼气量较少或气压较低,开启检测仪自带的微型泵进行抽吸以保证进气量充足和均匀,使检测数据更为精确。当沼气量充足且气压较大时,可不用微型泵抽吸而直接检测。同一沼气样品读取3次检测的平均值作为最终检测结果。检测完毕后及时关闭检测仪。可配置最接近沼气成分的CH4:CO2为60:40的标准气体,对仪器进行校正并计算修正系数。 为了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和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必须对被检测的沼气进行脱硫处理,避免因H2S气体带来的仪器设备腐蚀。同时建议再次接通硅胶干燥器( 部分仪器自带) ,充分吸收沼气中带来的水分,避免引起仪器腐蚀和数据偏移。当硅胶干燥剂由蓝色经吸水后变成粉红色,加热干燥后重新装入干燥器使用。常见问题及对策1.检测新池产气时同一气体甲烷含量差距很大原因:设备没有处于稳定状态;管路中空气未排净;测量时未进行气体置换。对策:分析仪开机后应静置3 ~ 5 分钟,测试时最好平放避免振动带来仪器偏差;新池中空气含量高,检测前应排空沼气管路中空气;每次测量后用洗耳球吸取空气,充分吹洗和置换分析仪内气体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2.分析仪的进、出气口出现锈蚀现象原因:沼气中硫化氢气体在有水蒸汽存在条件下具有强腐蚀性,必须脱硫和脱水处理。对策:当不具备脱硫条件时,可将沼气用生石灰预处理后用于检测,也可起到脱硫的作用,但注意不要被石灰灼伤;分析仪进气口链接硅胶干燥器脱水处理,当硅胶颗粒变色后,高温加热后重复使用。来源:微信公众号@沼气工程及其测控技术,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
  • TOC分析仪操作、维护和应用技术研讨会 ---会后报道
    TOC分析仪操作、维护和应用技术研讨会会后报道此次TOC分析仪操作、维护和应用技术研讨会已于2019年9月27日顺利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实行小班制培训,各行业的专业用户大家齐聚一堂,接受Elementar产品经理的系统培训,并一起探讨TOC分析仪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本次会议得到了德国总部的大力支持,邀请到德国产品经理Alt Fabian博士亲自主讲。会议期间,由贵司售后经理带领大家参观了中国总部实验室,并且和德国产品经理亲切互动,探讨问题,交流心得。德国元素Elementar将持续不断地举办更多类型的研讨会、请大家尽请关注。德国Elementar专注元素分析一百多年,让我们一起将元素分析的应用技术不断发展,共同助大家的工作更上层楼。
  • 湖北锐意推出碳通量气体检测、发动机排放检测及燃气热值分析等高端气体分析仪器
    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决策部署,设立了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面向教育、实训基地、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新型基础设施等十大领域。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665.SH)旗下全资子公司湖北锐意自控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锐意”)是一家专业提供气体成分及流量测量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四方光电核心气体传感技术平台的优势,开发了系列非分光红外(NDIR)、非分光紫外(NDUV)、紫外差分吸收光谱(UV-DOAS)、激光拉曼(LRD)、超声波(Ultrasonic)、热导(TCD)、光散射探测(LSD)等技术原理的气体成分流量仪器仪表,产品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冶金、煤化工、生物质能源等各个行业。湖北锐意针对国家政策以及当前研究热点问题,选择碳通量气体检测、发动机排放检测及燃气热值分析三个重点方向,推荐以下行业解决方案。一、碳通量气体检测解决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监测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评价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特征,为“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参考数据,为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研究依据。碳通量在线监测网络主要包含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测量和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两种方法。湖北锐意依托气体分析传感器平台优势,分别开发了土壤碳通量分析仪与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一)土壤碳通量分析仪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主要是通过土壤呼吸来实现碳循环,对土壤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的准确监测是评价生态系统中碳汇过程的关键。通量测定法是最为常用的测定方法,即直接测定土壤和大气间的CO2交换量,也是评价土壤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键。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双碳”政策,碳监测为碳计量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煤矿等区域的无组织碳排放是碳监测的难点之一。土壤碳通量分析仪利用非分光红外气体分析技术(NDIR)测量CO2浓度、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测量CH4、N2O浓度。仪器外形小巧便携,方便获取多个不同点位的数据,完成不同空间与高度限值的测量要求,支持长期、连续、准确的测量。主要应用于土壤碳通量监测、森林碳通量监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城市污染气体排放监测、固定污染源排放监测;高校关于环境科学、农业学与林业学相关研究等。(据测量场景不同可选配多款型号气体测量室)土壤碳通量分析仪技术参数(二)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涡度协方差(又称涡动相关法)技术是测量和计算大气边界层内垂直湍流通量的重要大气测量技术。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结合多款气体分析仪与超声风速仪,模块化设计,外形小巧,安装灵活。相互无干扰,专为高空监测而设计。通过对微气象中的三维风速与气体浓度进行精确测量,完成对生态系统与大气之前湍流交换的监测,即时收集流动畸变数据。适用于边界层气象研究、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含量监测、野外大气监测、碳水循环研究、空气通量研究、遥感数据验证等。图左:开路式(CO2/H2O)气体分析仪图中:开路式(CH4)气体分析仪图右:三维超声风速仪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技术参数二、发动机排放检测解决方案内燃机工业是我国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GB 18352.6-2016(轻型车国六)、GB 17691-2018(重型车国六)和GB 20891-2014的2020年修改单(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等移动源新生产车排放法规以及GB 18285-2018(汽油车)、GB 3847-2018(柴油车)和GB 36886-2018(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在用车排放法规。其中引领内燃机行业技术发展的是新生产车排放法规,该法规体系中要求的高精度发动机排放检测设备,主要包括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目前都是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产品。由于设备构成十分复杂且涉及多项高精度测量技术,进口设备往往十分昂贵,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单套价格通常会达到数百万元甚至是千万元以上,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单套价格也通常会达到百万元以上。进口设备不仅价格贵,还存在供货周期长、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作为内燃机产销第一大国的实际需求。湖北锐意依托气体成分流量仪器仪表研发平台基础优势,结合近20年发动机排放分析仪研发经验,吸收国际先进应用经验,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突破,战略性加大投入,成功研发了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以及非常规气体分析仪等全系列产品,具有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测量准确、性能稳定、兼容性强和高效服务等特点,可满足科研机构、制造企业和检测机构等国内外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一)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基于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的实验室标准工况排放测试是我国移动源排放法规体系中被广泛采用的标准方法,湖北锐意针对性开发了Gasboard-9802发动机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及其配套的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结合高精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技术(HFID)、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UV-DOAS)、非分光红外技术(NDIR)、长寿命电化学传感器技术(ECD)与凝结核粒子计数技术(CPC),同时测量发动机排气中THC、NOx、CO、CO2、O2等气体体积浓度及颗粒物数量浓度,其超低量程同时具备准确性高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完全满足排放法规技术要求以及实际应用需求。Gasboard-9802发动机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具有功能齐全、准确性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适用于轻型车、重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各种移动源国家排放法规,可满足各种工况下不同排量和不同燃料类型内燃机的法规排放测试试验需求。目前,湖北锐意的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设备已经逐步成功应用于科研机构、发动机制造企业、轻型汽车制造企业、摩托车制造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等。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 武汉某知名高校醇氢发动机排放测试研究项目2、 常州某大型发动机制造企业实验室排放气体检测项目(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基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实际工况车载排放测试是一种更能反映移动源真实排放水平的排放测试方法,已经被我国轻型车、重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法规引入作为标准方法的重要补充,正在法规检测和市场监督抽查等应用场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湖北锐意针对性开发了符合法规要求的Gasboard-9805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该系统采用全自主的核心传感器分析技术,可实现排放物CO、CO2、NO、NO2、THC和PN浓度测量,以及排气流量、GPS数据、环境温湿度、大气压力的测量,并具备测试过程引导、自动计算排放总量、导出测试报告等功能。依托自主搭建的排气质量流量标定系统和颗粒物PN分析仪标定系统等关键标定平台,为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溯源标定和质量检验提供了保障。目前,湖北锐意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科研机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制造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等。Gasboard-9805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浙江某大型农用机械制造企业车载排放测试项目(三)非常规气体分析仪发动机尾气中NH3和N2O等非常规气体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和排放法规检测项目。湖北锐意分别采用高温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UV-DOAS)和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成功开发了发动机原排直采NH3分析仪和N2O分析仪,已应用于新能源发动机研发工作。NH3和N2O分析仪技术参数(四)在用车排放检测系统湖北锐意基于双光束红外(NDIR)、微流红外(NDIR)、非分光紫外(UV-DOAS)等核心气体传感技术,自主研发了包括气体传感器平台、尾气分析仪、透射式烟度计、振动式发动机转速表的在用车排放检测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满足: GB 18285-2018,GB 3847-2018,GB 7258-2017,GB 7258-2017,GB 20891-2014等国标以及JJF 1375,JJG 688-2017,HJ 1014-2020等技术要求。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动车检测机构、汽车制造厂、汽车修理厂、科研机构、环保执法部门等。三、燃气热值分析解决方案天然气、沼气以及工业生产中可燃气体的高效利用对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准确测量可燃气体成分及热值并自动优化控制燃烧过程是提高燃烧效率和控制排放污染的重要途经。天然气等碳氢燃料的气体成分分析主要依赖气相色谱法,但该方法的响应时间达90s以上,往往不能满足大多数场合的实时控制应用需求。湖北锐意在气体分析传感器平台优势基础上吸收国际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和应用经验,并结合国内应用需求,自主研发了以光谱吸收技术原理为主的一系列气体成分及热值在线测量设备,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功能齐全等特点,可满足石油天然气、沼气、污水气体系统、垃圾填埋、玻璃陶瓷、化工、电厂和内燃机等领域应用。(一)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激光拉曼光谱法可以使用一个激光光源同时探测除惰性气体之外的所有气体分子,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过程气体成分在线监测技术。但激光拉曼光谱法的特征信号较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在气体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2012年四方光电牵头承担 “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的研发与应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解决了检测信号弱等诸多难题,成功开发了LRGA-60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设备融合10项授权发明专利,通过对仪器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探测装置等核心硬件进行激光功率增加、气体压力提高、作用光程增长、散射光大范围收集等技术创新,以及采用基于Ar基底自动扣除、基于标定气体干扰自动修正等激光拉曼特有的软件算法,消除环境温度、压力、干扰气体等对被测气体的影响,实现了对低密度过程气体的高精度监测,已广泛应用于天然气、乙烯裂解气、生物质燃气、变压器油溶解气、煤化工等各大领域。在热值监测领域,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具有突出优势。以往旧式热值仪往往只能监测总碳氢化合物的热值总量且易受水分影响,而湖北锐意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可以分别监测显示各组分热值,采用的特征指纹谱技术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在气体监测领域可取代气相色谱(GC)与质谱(MS):LRGA-60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LRGA-31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武汉某大型轧钢厂加热炉热值监测项目2、 非洲某大型天然气开采监测项目(二)煤气分析仪(便携型)湖北锐意煤气分析仪可同时监测8种气体浓度并自动计算显示煤气/天然气热值,且多组分同时测量无交叉干扰。据以往用户使用案例的监测结果统计来看,湖北锐意煤气分析仪在热值监测方面平均为用户节省约10%的燃烧热能,此数据反应到庞大的工业产量基数上,为用户企业节省了十分可观的燃料成本。湖北锐意红外气体分析技术包含公司授权专利12项。其中消除交叉气体干扰技术集成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针对CO、CO2、CH4和CnHm检测)、热导H2传感器以及电化学O2传感器,并通过软件进行修正得到准确的八组分浓度数据并计算热值。基于该技术开发的煤气分析仪能够与昂贵的在线气相色谱仪作用相当,省却了载气等长期耗材,并具备热值分析功能。主要应用于煤化工、钢铁冶金等领域的煤气成分及热值测量、高校科研院所的气体取样分析以及新能源行业的气体成分测量等。Gasboard-3100P煤气分析仪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抚顺某石油化工研究院生物质原料热解实验室检测项目(三)便携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也是一种混合气体,不同气源生产的天然气组分会有所不同,在天然气用作燃料时,因组分不同导致其热值出现差异。目前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都对天然气具有依赖性。对燃烧过程中气体浓度及热值的连续监测,可精确了解天然气的燃烧效率,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湖北锐意便携式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可同时测量多种气体浓度,并自动计算天然气热值,可取代燃烧法热值仪。相较于适用于高校与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燃气具生产企业、燃气计量检测部门、节能监测部门、环保和配气等行业、天然气公司、液化气厂、液化气站等。Gasboard-3110P便携式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技术参数
  • 湖北锐意推出碳通量气体检测、发动机排放检测及燃气热值分析等高端气体分析仪器
    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决策部署,设立了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政策面向教育、实训基地、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新型基础设施等十大领域。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665.SH)旗下全资子公司湖北锐意自控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锐意”)是一家专业提供气体成分及流量测量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四方光电核心气体传感技术平台的优势,开发了系列非分光红外(NDIR)、非分光紫外(NDUV)、紫外差分吸收光谱(UV-DOAS)、激光拉曼(LRD)、超声波(Ultrasonic)、热导(TCD)、光散射探测(LSD)等技术原理的气体成分流量仪器仪表,产品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冶金、煤化工、生物质能源等各个行业。湖北锐意针对国家政策以及当前研究热点问题,选择碳通量气体检测、发动机排放检测及燃气热值分析三个重点方向,推荐以下行业解决方案。一、碳通量气体检测解决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监测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和评价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特征,为“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参考数据,为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研究依据。碳通量在线监测网络主要包含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测量和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两种方法。湖北锐意依托气体分析传感器平台优势,分别开发了土壤碳通量分析仪与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一)土壤碳通量分析仪土壤生态系统中的碳元素主要是通过土壤呼吸来实现碳循环,对土壤呼吸过程中CO2释放量的准确监测是评价生态系统中碳汇过程的关键。通量测定法是最为常用的测定方法,即直接测定土壤和大气间的CO2交换量,也是评价土壤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关键。国家正在积极推动“双碳”政策,碳监测为碳计量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煤矿等区域的无组织碳排放是碳监测的难点之一。土壤碳通量分析仪利用非分光红外气体分析技术(NDIR)测量CO2浓度、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测量CH4、N2O浓度。仪器外形小巧便携,方便获取多个不同点位的数据,完成不同空间与高度限值的测量要求,支持长期、连续、准确的测量。主要应用于土壤碳通量监测、森林碳通量监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城市污染气体排放监测、固定污染源排放监测;高校关于环境科学、农业学与林业学相关研究等。(据测量场景不同可选配多款型号气体测量室)土壤碳通量分析仪技术参数(二)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涡度协方差(又称涡动相关法)技术是测量和计算大气边界层内垂直湍流通量的重要大气测量技术。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结合多款气体分析仪与超声风速仪,模块化设计,外形小巧,安装灵活。相互无干扰,专为高空监测而设计。通过对微气象中的三维风速与气体浓度进行精确测量,完成对生态系统与大气之前湍流交换的监测,即时收集流动畸变数据。适用于边界层气象研究、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含量监测、野外大气监测、碳水循环研究、空气通量研究、遥感数据验证等。图左:开路式(CO2/H2O)气体分析仪图中:开路式(CH4)气体分析仪图右:三维超声风速仪大气环境涡度协方差测量系统技术参数二、发动机排放检测解决方案内燃机工业是我国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国已经颁布和实施了GB 18352.6-2016(轻型车国六)、GB 17691-2018(重型车国六)和GB 20891-2014的2020年修改单(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等移动源新生产车排放法规以及GB 18285-2018(汽油车)、GB 3847-2018(柴油车)和GB 36886-2018(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在用车排放法规。其中引领内燃机行业技术发展的是新生产车排放法规,该法规体系中要求的高精度发动机排放检测设备,主要包括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目前都是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产品。由于设备构成十分复杂且涉及多项高精度测量技术,进口设备往往十分昂贵,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单套价格通常会达到数百万元甚至是千万元以上,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单套价格也通常会达到百万元以上。进口设备不仅价格贵,还存在供货周期长、使用成本高等问题,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作为内燃机产销第一大国的实际需求。湖北锐意依托气体成分流量仪器仪表研发平台基础优势,结合近20年发动机排放分析仪研发经验,吸收国际先进应用经验,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突破,战略性加大投入,成功研发了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以及非常规气体分析仪等全系列产品,具有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测量准确、性能稳定、兼容性强和高效服务等特点,可满足科研机构、制造企业和检测机构等国内外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一)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基于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的实验室标准工况排放测试是我国移动源排放法规体系中被广泛采用的标准方法,湖北锐意针对性开发了Gasboard-9802发动机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及其配套的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结合高精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技术(HFID)、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UV-DOAS)、非分光红外技术(NDIR)、长寿命电化学传感器技术(ECD)与凝结核粒子计数技术(CPC),同时测量发动机排气中THC、NOx、CO、CO2、O2等气体体积浓度及颗粒物数量浓度,其超低量程同时具备准确性高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完全满足排放法规技术要求以及实际应用需求。Gasboard-9802发动机排放全流稀释定容采样系统(CVS)具有功能齐全、准确性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适用于轻型车、重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各种移动源国家排放法规,可满足各种工况下不同排量和不同燃料类型内燃机的法规排放测试试验需求。目前,湖北锐意的全流稀释排放测试系统设备已经逐步成功应用于科研机构、发动机制造企业、轻型汽车制造企业、摩托车制造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等。Gasboard-9801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 武汉某知名高校醇氢发动机排放测试研究项目2、 常州某大型发动机制造企业实验室排放气体检测项目(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基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实际工况车载排放测试是一种更能反映移动源真实排放水平的排放测试方法,已经被我国轻型车、重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法规引入作为标准方法的重要补充,正在法规检测和市场监督抽查等应用场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湖北锐意针对性开发了符合法规要求的Gasboard-9805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该系统采用全自主的核心传感器分析技术,可实现排放物CO、CO2、NO、NO2、THC和PN浓度测量,以及排气流量、GPS数据、环境温湿度、大气压力的测量,并具备测试过程引导、自动计算排放总量、导出测试报告等功能。依托自主搭建的排气质量流量标定系统和颗粒物PN分析仪标定系统等关键标定平台,为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的溯源标定和质量检验提供了保障。目前,湖北锐意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科研机构、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制造企业及相关检测机构等。Gasboard-9805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浙江某大型农用机械制造企业车载排放测试项目(三)非常规气体分析仪发动机尾气中NH3和N2O等非常规气体污染物排放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和排放法规检测项目。湖北锐意分别采用高温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技术(UV-DOAS)和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成功开发了发动机原排直采NH3分析仪和N2O分析仪,已应用于新能源发动机研发工作。NH3和N2O分析仪技术参数(四)在用车排放检测系统湖北锐意基于双光束红外(NDIR)、微流红外(NDIR)、非分光紫外(UV-DOAS)等核心气体传感技术,自主研发了包括气体传感器平台、尾气分析仪、透射式烟度计、振动式发动机转速表的在用车排放检测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满足: GB 18285-2018,GB 3847-2018,GB 7258-2017,GB 7258-2017,GB 20891-2014等国标以及JJF 1375,JJG 688-2017,HJ 1014-2020等技术要求。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动车检测机构、汽车制造厂、汽车修理厂、科研机构、环保执法部门等。三、燃气热值分析解决方案天然气、沼气以及工业生产中可燃气体的高效利用对节能减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准确测量可燃气体成分及热值并自动优化控制燃烧过程是提高燃烧效率和控制排放污染的重要途经。天然气等碳氢燃料的气体成分分析主要依赖气相色谱法,但该方法的响应时间达90s以上,往往不能满足大多数场合的实时控制应用需求。湖北锐意在气体分析传感器平台优势基础上吸收国际先进的产品设计理念和应用经验,并结合国内应用需求,自主研发了以光谱吸收技术原理为主的一系列气体成分及热值在线测量设备,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功能齐全等特点,可满足石油天然气、沼气、污水气体系统、垃圾填埋、玻璃陶瓷、化工、电厂和内燃机等领域应用。(一)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激光拉曼光谱法可以使用一个激光光源同时探测除惰性气体之外的所有气体分子,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过程气体成分在线监测技术。但激光拉曼光谱法的特征信号较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在气体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2012年四方光电牵头承担 “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的研发与应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解决了检测信号弱等诸多难题,成功开发了LRGA-60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设备融合10项授权发明专利,通过对仪器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探测装置等核心硬件进行激光功率增加、气体压力提高、作用光程增长、散射光大范围收集等技术创新,以及采用基于Ar基底自动扣除、基于标定气体干扰自动修正等激光拉曼特有的软件算法,消除环境温度、压力、干扰气体等对被测气体的影响,实现了对低密度过程气体的高精度监测,已广泛应用于天然气、乙烯裂解气、生物质燃气、变压器油溶解气、煤化工等各大领域。在热值监测领域,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具有突出优势。以往旧式热值仪往往只能监测总碳氢化合物的热值总量且易受水分影响,而湖北锐意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可以分别监测显示各组分热值,采用的特征指纹谱技术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在气体监测领域可取代气相色谱(GC)与质谱(MS):LRGA-60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LRGA-3100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武汉某大型轧钢厂加热炉热值监测项目2、 非洲某大型天然气开采监测项目(二)煤气分析仪(便携型)湖北锐意煤气分析仪可同时监测8种气体浓度并自动计算显示煤气/天然气热值,且多组分同时测量无交叉干扰。据以往用户使用案例的监测结果统计来看,湖北锐意煤气分析仪在热值监测方面平均为用户节省约10%的燃烧热能,此数据反应到庞大的工业产量基数上,为用户企业节省了十分可观的燃料成本。湖北锐意红外气体分析技术包含公司授权专利12项。其中消除交叉气体干扰技术集成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针对CO、CO2、CH4和CnHm检测)、热导H2传感器以及电化学O2传感器,并通过软件进行修正得到准确的八组分浓度数据并计算热值。基于该技术开发的煤气分析仪能够与昂贵的在线气相色谱仪作用相当,省却了载气等长期耗材,并具备热值分析功能。主要应用于煤化工、钢铁冶金等领域的煤气成分及热值测量、高校科研院所的气体取样分析以及新能源行业的气体成分测量等。Gasboard-3100P煤气分析仪技术参数应用案例1、抚顺某石油化工研究院生物质原料热解实验室检测项目(三)便携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也是一种混合气体,不同气源生产的天然气组分会有所不同,在天然气用作燃料时,因组分不同导致其热值出现差异。目前无论是工业还是民用,都对天然气具有依赖性。对燃烧过程中气体浓度及热值的连续监测,可精确了解天然气的燃烧效率,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等具有积极作用。湖北锐意便携式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可同时测量多种气体浓度,并自动计算天然气热值,可取代燃烧法热值仪。相较于适用于高校与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燃气具生产企业、燃气计量检测部门、节能监测部门、环保和配气等行业、天然气公司、液化气厂、液化气站等。Gasboard-3110P便携式红外天然气热值分析仪技术参数
  • 在线分析仪器用户及企业高层对接会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11月26日,北京的国家会议中心,&ldquo 用户及国内外知名仪器生产企业高层对接会&rdquo (以下简称:对接会)召开。对接会为&ldquo 第七届中国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国际论坛暨展览会(简称 CIOAE 2014)&rdquo 现场活动之一,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曹乃玉主持。对接会吸引来自用户单位、设计院、仪器厂商、高校等单位的40多人参加。   高层对接会现场   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 曹乃玉 主持会议   在线仪器行业曾经是很封闭的领域。但是,自2005年之后,发展很快,从业人数几何倍增 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从一开始的石油化工,到现在的环保、钢铁冶金、半导体等 以后甚至可能扩展到船舶运输&hellip &hellip 用户代表谈到,在线仪器要切实做到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帮助用户提高生产效益 希望国产在线仪器厂商做好产品,为&ldquo 中国制造升级&rdquo 增光、添彩。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郜武也表示,用户真实的需求不是满足采购、使用了仪器,而是仪器测试得到的结果,是&ldquo 仪器&rdquo 为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对接会上,围绕着如何促进中国在线仪器发展这个问题,与会代表展开坦率而友好的交流。正如聚光科技的在线防爆质谱在扬子石化得到应用和认可,国产在线仪器发展趋势向好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质检测中心翟家骥谈到,这些观念基本得到认同:国产在线仪器基本上不比国外差、在技术上也不错。但是,翟家骥也表示,国产厂商在很多细节方面做的不够好,如:宣传、标书制作等。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杜汇川谈到,仪器做的再好,用户使用不好,仪器性能发挥不出来,责任因归属于厂商的培训不到位,厂商别让用户自己来研究如何用好你的仪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沈毅也谈到,西门子的产品不错,但也不是所有用户都说好。这些问题的的产生不仅仅源于仪器本身,生产现场千差万别,各种问题都有可能出现。如果有一个公共平台,能够在这平台上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如:专家热线,将能进一步促进中国在线仪器应用发展。此外,有关&ldquo 备件&rdquo 的标准化问题也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点。   &ldquo 工艺&rdquo 成为会场经常涉及的一个词。厂商应该熟悉&ldquo 工艺&rdquo ,甚至比用户更熟悉,这是用户的声音。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孙磊说到,设计院是连接用户和厂商的纽带,了解、熟悉&ldquo 工艺&rdquo 很重要。杜汇川当场表态,欢迎厂商、高校、设计院的朋友们到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现场交流,并提供熟悉工艺、模型检验等支持!   与会代表也高度关注在线分析仪器应用及发展国际论坛暨展览会自身发展。今年的CIOAE 2014,相比往年有一定进步,与会代表在予以认可的基础上,也纷纷为下一步能取得更好成绩出谋划策。如,如何扩大论坛自身宣传?如何做好工作总结,总结其中成功的经验以引导下一届工作开展?   与会代表正视在线仪器发展中的问题,以坦率、积极的心态,努力寻求更高更快的发展道路,成为本次会议的特色。最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刘长宽表示,会议主办方将认真总结,在以后工作中能做的更好!
  • 印尼客户来公司考察光谱分析仪
    印尼客户来公司考察光谱分析仪 近日,麒麟集团--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接受印尼考察团来赴我司,亲临公司生产线现场: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系列、金属元素分析仪系列等。并进行光谱分析仪现场测试,提出客户检测需求对铁水成品率的控制,技术工程师陪同客户为期三天访问与交流,期间印尼客户提出如何提高钢铁成分炉前化验等问题,来提高对原铁水的成分控制,减少报废率。这一问题在麒麟公司专业人员面对面的交流分析,以实践检验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最后表达了合作的意向。 南京麒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012年6月11日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