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割灌机

仪器信息网割灌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割灌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割灌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割灌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割灌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割灌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割灌机相关的解决方案。

割灌机相关的资讯

  • 注意一个细节,养成一个习惯,让金相镶嵌机更好用更长寿!
    工作、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总结一些实用的经验和养成自己的习惯,这些经验和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又快又好的完成相关事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效率。做金相镶嵌也是如此,在对金相试样进行镶嵌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注意一个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细节,并且养成习惯,我相信,一定能让你的金相镶嵌机更好用且更长寿!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使用热压金相镶嵌机进行样品镶嵌时,无论什么品牌,什么型号,镶嵌的操作流程大致相同,镶嵌使用的耗材通常是粉末状的镶嵌树脂粉。这些粉末状耗材的特点就是,在向镶嵌筒倾倒时会飘散到筒和舱盖的边缘及缝隙;样品镶嵌完成,取出样块后,镶嵌筒底部也会或多或少的残留一些固化后的树脂残渣。由于这些飘散粉末和固化后残渣数量很少,可能肉眼看着也不明显,就忽略了及时清理,使它们存留在哪里,积累的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不同热镶嵌树脂混杂,导致后面镶嵌的试样表面边缘保护不好,影响样品制备的质量,甚至影响显微观察的评判数据准确性;对于需要打硬度测试的试样还可能会带来数据误差。因此,我们日常工作中,每次试样镶嵌制备完毕后,就要认真清理镶嵌筒底部、镶嵌筒舱盖及边缘缝隙中的残留树脂,为下一次样品制备做好准备。这一关键细节,对延长热压金相镶嵌机的使用寿命也是很有帮助的。可脉检测小编认为,在热镶嵌的操作中,注意这个细节,养成清理设备的习惯,能让你的金相镶嵌机更好用更长寿。认同的老铁们给点个赞......
  • 12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获批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2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3月15日,经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2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3月16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2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适用于《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21号)规定的人群。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相关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附件: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 市场总局深夜挂牌,食品监管还有几个待解问题
    p  昨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东路八号原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大楼前挂牌。历经五年博弈,大市场监管格局开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800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478bc258-1b30-423d-b54f-343f9bb3b30b.jpg" width="600" vspace="0" hspace="0" height="800" border="0"//pp  不久前,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曾在会议中介绍,市场监管总局计划于4月10日正式挂牌组建。回顾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挂牌的经历,也是前一天深夜先行换牌布置妥善,第二天上午由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和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共同主持了简短的揭牌组建仪式。/pp  也就是说,今天,主管市场监管的副总理,也可能莅临三里河东路,与总局党委书记毕井泉、局长张茅,共同为正式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揭牌,并部署下一步的大市场监管工作。/pp  此前张茅在会议中提到,将于2018年6月20日前完成三定方案并报批。机构改革具体时间表如下:/pp  3月25日前深入传达学习三中全会精神 /pp  3月24日召开推进机构改革工作会议,王沪宁同志参加 /pp  3月31日前配备部门领导班子成员 /pp  4月20日前完成转隶组建 /pp  5月31日前上报三定规定草案 /pp  6月20日前三定方案报批 /pp  9月底之前落实新的三定方案 /pp  2018年年底验收。/pp  据此前网传的测试版市场总局官网显示,原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食品安全总监兼综合司(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秘书处)司长(秘书长)的孙梅君出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分管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综合司(食品安全办秘书处)、食监一司、食监二司、食监三司、特食注册司、中保委以及其他综合性司局中的与食品有关业务工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2.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103px "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4/noimg/fa2ae6c1-0ad0-47d5-820b-b0ed29b38837.jpg" width="600" vspace="0" hspace="0" height="103" border="0"//pp  无论如何,食品安全划归大市场监管已毋庸置疑。/pp  但是,三定方案未出,仍有不少疑问尚未获得解答:食品监管不再单列,是否存在“被忽视”的可能性?多部门合一之后如何保证食品监管的专业性?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制进程如果因机构改革放缓,企业该如何应对?/pp  食谈君再次采访了政府监管研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发院研究院刘鹏,就市场总局成立后食品监管的走向进行探讨。/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公共食谈:您认为从目前的机构改革路径来看,食品安全监管处于怎样的位置?食品及特殊食品不再单列,是否意味着我国食品安全已经进入了常态化,无需“特殊”处理?/span/pp  ◆刘鹏:/pp  从目前的机构改革路径来看,食品安全监管将会被统一纳入到市场秩序监管的范畴,成为新成立的市场监管总局诸多监管职能中的一个普通组成部分。由于合并前的三大总局加上发改委、商务部的一些职能司局,一共将近有60个司局,合并后的大市场监管总局的司局数量将会精简至25-30个左右,这就意味着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最多也就1-2个司。特殊食品单独单列出专门的司局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原总局下面跟特殊食品相关的事业单位大部分应该会保留。/pp  特殊食品虽然特殊,但在本质上仍然是按照食品管理,特殊主要还是体现在跟一般食品产品的功效、安全风险和监管的程序上,并不必然体现在监管机构的内设上。/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公共食谈:食品并入统一监管后,是否会出现被“忽视”的可能性?将如何避免?/span/pp  ◆刘鹏:/pp  统一监管后,食品监管只是诸多职能之一,从前期的调研来看,两种可能性都存在:一方面有部分地方将原来相对零散的监管队伍进行有效整合,突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中心地位,使得70%左右的监管力量都转移到食药安全监管工作上来,食药工作不退反进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地方只是简单合并监管部门,并没有区分合并后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被弱化。也就是说,综合监管体制并不必然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弱化,重要的还是地方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监管的投入。/pp  为了防止食品安全工作被忽略,可以考虑在内设机构设置食品安全机构方面需要提出刚性化要求、强化对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负总责的考核与督查力度、制定不同级政府食品安全事权责权清单、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等。/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公共食谈:目前药品采取单独监管模式,“大监管”情况下,食品,尤其是特殊食品的监管专业性如何保障?/span/pp  ◆刘鹏:/pp  从监管科学性与产品风险程度分析,药品的安全风险较高,监管的专业性也比特殊食品要高。特殊食品本身的安全风险相对较低,即便是特殊医用食品,也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因而如果按照药品来管,容易把产业管得过死而丧失活力。/pp  特殊食品这里的监管专业性可以分为技术专业性与执法专业性两个维度。食品,尤其是特殊食品的风险在我国目前主要还是人为造假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因此其技术专业性更多的应当依靠原食药总局下面的部委事业单位来保障,基层监管的工作更多的是执法的专业性。要让这两种专业性相互结合配合起来,相得益彰。/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公共食谈:本次成立市场监管总局也借鉴了地方经验,您认为哪些地区的监管模式值得借鉴?/span/pp  ◆刘鹏:/pp  深圳很早就在统一监管的大背景下单独设置食品安全监管的独立二级机构,天津也是很早就在省级层面设立了统一的市场监管委员会,这两个地方对于在综合监管背景下如何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中心地位应该是有一些前期探索经验的。/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公共食谈: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制有可能因机构改革而步调放缓,您认为应当怎样尽快对接,将注册制尽快推入正轨?企业应当如何应对这一问题?/span/pp  ◆刘鹏:/pp  特殊食品的注册和备案制放缓主要是因为机构改革调整需要有一个过渡期,各方面机构重组和人事到位也需要有个过程,但从长远来看应该不会对特殊食品注册和备案制改革有实质性的影响。企业应该继续将原有制度下企业应该完成的准备工作和提交资料准备好,同时与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对监管部门的政策动态保持密切关注,一旦机构改革过渡期结束,就可以按照原来的工作进度继续推进。/pp  另外,从长远来看,企业和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渠道呼吁监管部门将特殊食品的注册和备案制的立法位阶提高,这样更加足以保持制度和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公共食谈:您认为今后食品监管还将面临哪些难点?应如何解决?/span/pp  ◆刘鹏:/pp  从近期来看,食品安全监管,特别是省市层面的监管工作,可能会受到机构改革的冲击,因此需要在落实机构改革时认真按照“费随事走,人随事走”的原则做好编制、经费和设备的划转工作,防止食品安全监管人才的流失和原有监管队伍的涣散,保障监管人员的积极性。/pp  从长期来看,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仍然需要在推进信息化监管、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强化基层监管、促进监管行刑衔接、加强社会共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做长期努力。/p
  • 科技部征集新冠现场快检应急项目应对假阴性等 要求最晚一个半月获证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仪器信息网讯 科技部最新发布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b2340d02-9358-42c1-bca6-d07dc4501970.jpg" title="微信截图_20200208230756.png" alt="微信截图_20200208230756.p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strong无法满足大量排查诊断检测/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科技部在今日发布的通告中明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普通实时定量荧光PCR核酸检测试剂的迅速上市和临床应用在患者临床诊断和疑似患者排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操作繁琐、耗时长、需要集中送检等限制,还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增长的大量疑似患者、无症状感染者等排查诊断的检测需求。/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strong征集应急快检产品研发,要求最晚一个半月取得临床证书/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次应急项目涉及3个快检产品研发,分别是strong核酸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及试剂/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进行确诊快检/span,需涵盖检测因变异导致的检测假阴性等,要求一个月内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strong抗原快速检测试剂/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进行疑似和无症状患者快检/span,要求一个半月内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strong抗体快速检测试剂/strong/span(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进行疑似患者排查/span,要求一个月内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strong核酸检测是重点 采样和确诊成监控难点/strong/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近日,strong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康熙雄/strong在接受仪器信息网的采访中提到新冠疫情的防控难点。他认为从检测角度来说,新冠疫情防控的难点在于确诊和准确采样。“首先,把疑似患者转变为确诊患者,这是不容易的事情。”第二个难点在于采集样本的准确性。采集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够反映疑似病例的真实状态很关键。(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00203/521217.shtml" target="_blank"详情点击:北京天坛医院康熙雄:新冠疫情防控亟需快速、自动化、抗感染仪器设备/a)/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br//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本次通知具体详情如下:/span/strong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strong一、项目要求/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1.项目应聚焦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现场快速检测的应急需求,突出结果导向,围绕疑似患者的快速诊断和密切接触人群的现场筛查这一核心目标,明确研究目标和时间节点,集中力量攻关。/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2.项目研究涉及人体研究的,应按照规定通过伦理审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涉及人类遗传资源采集、收集、买卖、出口、出境等,应遵照《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执行;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应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3.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应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对项目各个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4.获得立项的项目牵头单位应在立项批复的半个月内申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并达到受理要求。/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strong 二、申报要求/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1.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覆盖相应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可下设课题。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2.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3.项目牵头申报单位、项目参与单位以及项目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4.项目(课题)负责人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对项目负责人无限项要求,无年龄等要求,只要有能力、有决心为打赢防疫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均可参与申报。/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5.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得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strong 三、申报方式/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1. 网上填报。请项目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将项目申报书进行网上填报,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申报书。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项目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项目申报书格式可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专栏下载。/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20年2月8日16:00至2020年2月13日16:00。/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http://service.most.gov.cn/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2999(中继线)/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istic.ac.cn/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2. 材料报送和业务咨询。请各申报单位于2020年2月13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申报书(纸质,一式2份),寄送至专业机构。项目申报书须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打印。/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4号楼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邮编:100039/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咨询电话:010-88225068/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pp style="line-height: 16px "img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style="font-size:12px color:#0066cc "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2/attachment/7ffaa011-3319-4c98-b4b3-e02701a06320.doc" title="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doc"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doc/a/pp style="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0em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科 技 部/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0em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  2020年2月8日/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4px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xxgzbd" target="_blank"点击进入仪器信息网特别专题:“抗击新冠疫情 仪器人在行动”/a/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e57bfdc5-4341-4c87-9e04-712ab85e4fcc.jpg" title="微信截图_20200201193435.png" alt="微信截图_20200201193435.png"//p
  • 2011 Struers推出DuraVision通用宏观硬度计
    DuraVision是新一代创新型的通用、宏观硬度试验机产品线,用于测试布氏、维氏、洛氏和/或努氏硬度测试。DuraVision产品线涵盖了常规硬度测试的整个载荷范围,即1-3000 kgf,并提供空前的易用性。主要特点:传感器加载技术,实现精确可重复的加载测试载荷1-250 kgf和20-3000 kgf,因此可对所有材料和应用执行硬度测试全自动测试周期,包括自动对焦和自动硬度评估简易且灵活的夹持大型、可延伸的测砧**带电动测头的V概念设计,提供高效稳定的测试条件**自动开始和脱夹功能,缩短了周转时间**LED照明系统,实现均匀照明强度自动照明调节,轻松执行硬度测试集成光学变焦带暗场照明的环形灯,实现对软质金属的最佳布氏硬度测试*6位自动转塔台,可快速简便地在多个测试方法间进行转换*触摸屏操作,简便易用带统计和报告功能的易用软件集成PC,可实现联网数据输出和跟踪远程登录功能,可集成在联机系统中欲了解更多信息或预约现场演示,请联系您本地的Struers销售代表,或拨打司特尔公司电话021-52288811,邮件struers.cn@struers.dk,也可访问公司网站www.struers.com 或DuraVision网站www.dura-vision.com。
  • 国家药监局:新冠检测试剂名单(共54个)——新冠疫情防控医疗器械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2020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点击查看:国家药监局发布2020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其中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新冠疫情防控医疗器械产品名单中包括新冠检测试剂共计54个。2020年,共批准54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25个核酸检测试剂,26个抗体检测试剂,3个抗原检测试剂),其中包括8个核酸快速检测产品,形成了完整的检测技术体系,产能达到2401.8万人份/天,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国家新冠肺炎药品医疗器械应急平台时指出,检测试剂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新冠疫情防控医疗器械产品名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54个)序号产品名称注册人注册证号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057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上海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058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059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060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063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064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065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176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17710六项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芯片法)成都博奥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1781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1791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博奥赛斯(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1821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博奥赛斯(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1831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1841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1981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广东和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1991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2121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239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2402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法)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2412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杂交捕获免疫荧光法)安邦(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2982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2992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RNA捕获探针法)上海仁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3002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RNA恒温扩增-金探针层析法)武汉中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3012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双扩增法)武汉中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3022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3222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3652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3662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3673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江苏硕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3843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新兴四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4573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4943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4953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4963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4973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博奥赛斯(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4983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博奥赛斯(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4993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5203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5234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深圳联合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5354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量子点荧光免疫法)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5364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北京纳捷诊断试剂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5374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法)北京华大吉比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5674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卡尤迪生物科技宜兴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6444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7494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7694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7704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稀土纳米荧光免疫层析法)厦门奥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7764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新兴四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7965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8305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北京金沃夫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8315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CRISPER免疫层析法)杭州众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9195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5205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940相关阅读:1、重磅!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请共3477项,国家药监局发布2020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2、2020年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医疗器械之新冠检测仪器汇总(共20个,附名单)
  • 固安高新区: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四个维度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01.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a3143a0c-a580-46c3-bf00-330b0f0c4e1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2.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b7ac055d-b38d-4e12-bc88-cfed08c7ef8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依托区位优势产生协同创新的势能/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3.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a30e00f7-869e-48c4-ae76-6a025e227fce.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固安卫星导航产业园展厅/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4.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0bbfb24c-9cf6-4b5c-80e1-cfcbc295825d.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鼎材科技专家介绍OLED材料/strong/pp  固安县,曾经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地方,15年前,其在河北省的经济实力排名十分靠后。如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框架下,该县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重点,新兴战略产业不断“加持”,已然成为PPP模式探索实践中,带有浓重“科技创新产业兴城”色彩的新型园区典范。/pp  摒弃了传统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固安工业园区(河北京南· 固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身)自2002年建设伊始,就立足国际视野,前瞻谋划,高起点起步,倾力打造“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pp  回溯2015年年底,随着《京津冀协同规划纲要》的出台,河北省被定位成“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而固安依托十多年来具有前瞻性的新兴产业布局,已然成为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张名片。/pp  河北京南· 固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固安高新区)作为产业升级的有效载体,在北京正南50公里处,像巨大的磁场一样,吸引着北京乃至全国的高端资源向这里集聚。/pp strong 第一个维度:新范本/strong/ppstrong  PPP市场化运作机制下的区域建设/strong/pp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市场化运作机制,是指政府与企业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目标在于使合作各方达到共赢。/pp  高新区投资大、周期长,PPP的模式可有效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在政府的支持、指导下,确保园区建设不偏离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方向。早在15年前,谋求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固安县政府,和刚刚涉足产业新城业务的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就采取这样的模式合作建设固安高新区,真可算得上“思想解放,高瞻远瞩”。/pp  15年来,双方精诚合作、各司其职——政府是园区开发建设的决策者,拥有规划、土地等的主导权,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质量实施监管,并专门设立园区管委会,负责与企业进行相关事务的对接 华夏幸福作为投资开发主体,负责园区的设计—投资—建设—运营—服务等一体化运作,有效解决了固安高新区建设中的机制、人才、资金、服务、环境等一系列难题。/pp  15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政府与社会资本始终关注“无缝对接”,已经成为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创造出“1+1 2”的效果。/pp  2015年7月,固安县政府与华夏幸福共同探索的PPP模式,作为创造性典型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与此同时,固安高新区入选国家发改委PPP示范项目,是13个项目中唯一的园区开发运营项目 2016年,又被纳入财政部、科技部等20个部委PPP示范项目库 2017年3月,“固安高新区新型城镇化PPP项目供热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准发行完毕,是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证监会首批推荐项目中唯一园区PPP项目的资产证券化产品。/pp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中,固安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跻身“中国县域经济创新力”前三甲,荣获“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一名。/pp  如今,走进固安,你很难把这里定位为一个单纯的工业园区或新型城镇,绿树环绕的厂房、日渐繁荣的街区、功能完备的商务配套……眼前这一切在提醒来访者,这里是一座源于工业区而高于工业区的“产业新城”。/pp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我们希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固安得到最完美的诠释。”固安县相关负责人如是说。/pp  strong第二个维度:新格局/strong/ppstrong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集聚/strong/pp  历经15年的发展,固安高新区从一片荒地蝶变为集聚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现代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高端高新产业的宜商宜业、宜居宜游的产业新城。/pp  固安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多年来,固安高新区一直践行“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借助邻近北京科技创新资源的区位优势和便利条件,积极打造产、学、研互融互通的产业创新平台,推动技术商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进而实现以“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pp  近年来,固安县委、县政府陆续出台了《固安县关于鼓励总部经济、高端经济发展的规定》《固安县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固安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固安县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推动创新发展的政策。/pp  截至目前,固安高新区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引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7家,吸引高层次人才103人,已实现博士后成果转化项目75个。/pp  通过积极导入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与要素,固安高新区逐步形成了新型显示、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集群,伴随着近在咫尺的北京新机场建设,一个拥抱世界的创新高地正在加速崛起。/pp  以新型显示为例,目前,园区内已集聚云谷(在建)、京东方、鼎材、翌光等6家企业,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产业链条逐步完善。随着龙头大项目建设,其带动效应正在逐步彰显。/pp  其中,核心技术源于清华大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谷第6代AMOLED项目,有望成为代表我国参与国际新型显示产业竞争的首个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预计2018年中期建成投产。项目设计面板产能3万片/月,主要生产中小尺寸AMOLED屏幕,可满足近9000万部智能手机屏幕需求。云谷AMOLED技术团队已主导制定4项OLED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pp  此外,传承清华大学发光材料技术、成功实现OLED产业化的鼎材科技,在PMOLED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四成以上。其彩色光刻胶技术在北京研发成功后,在固安高新区已经实现中期试验和规模化量产。/pp  翌光作为国内OLED照明系统先驱,在固安高新区内的定制化生产业已能够满足产业化需求,并正与国内最大的车灯厂商合作,试水新能源车辆尾灯,成品汽车最早将在今年内入市。/pp  京南· 固安高新区为新型显示产业设定的目标远大——/pp  到2018年,初步健全显示产业链条,建成国家级显示科技创新中心 2021年,智能终端龙头企业入驻,两大产业集群协同,完成研发、中试、生产(面板、终端、配套)全面布局,打造成为京津冀规模最大的高世代新型显示研发和生产基地 到2025年,打造千亿级“全链条、全要素、全生态”的智能硬件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ppstrong  第三维度:新动能/strong/ppstrong  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升级/strong/pp  如果说整个国家都在竭尽全力推进整体创新实力,那么各区域、各机构也都应该不断审视自己的定位、资源和发展目标,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打造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点。/pp  2014年11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固安高新区升级为省级高新区。为进一步整合优化京津冀创新资源,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实施意见》等,并与科技部建立了部省工作会商机制及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部署,2016年9月,河北· 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作为全国首个,得到科技部批复同意建设。固安高新区成为示范区“一区十一园”当之无愧的桥头堡。科技部明确提出,京南示范区建设要义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核心,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pp  真抓实干让固安高新区成为京津资源辐射外溢的创新模式和样板,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立足互联互通、着眼共建共享的思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中尤为明显。/pp  以主要布局在肽谷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生物医药产业为例,聚焦高端医疗器械、生物药领域,建立集检测检验、中试孵化、知识产权服务、技术交易服务、股权投资服务为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引入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生产,形成“研发孵化—生产制造—康养服务”三者联动的全产业链共振发展模式。截止到目前,园区内已累计签约44家企业,在孵科研项目达到35个,并聚集起包括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研发、诊断试剂、第三方检验机构等细分领域的50余家企业。/pp  时间来到今年11月4日,一则发生在固安的大事,上了科技部的官方网站。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30家企业,以及实验用试剂耗材诚信供应联盟齐聚固安,联袂入驻固安高新区,为“全球一流的生物医药创新增长极”的定位再增砝码。/pp  河北省科技厅认为,此次国内生物医药领域顶尖企业集中落户,标志着固安生物医药产业晋级2.0时代,同时也为固安构建“全球技术商业化中心”(简称GTC)增添了新动能。/pp  固安县委书记杨培苏介绍说,生物医药是固安高新区深耕多年和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此次签约入驻的30家企业所持有的核心技术,集聚了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最前沿科研成果。入驻后,固安生物医药产业将形成高端制剂、脑科学、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公共服务与基因治疗等五大平台。/pp  “五大平台的全面建立将加快固安生物医药产业从量变到质变,全力打造京南生物医药产业的新高地。”固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总结道,“这也标志着固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由过去的以研发为核心,成功实现批量导入创新资源和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实现产业化的转变。”/pp strong 第四维度:新生态/strong/ppstrong  多级孵化机制驱动下的创新创业/strong/pp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pp  这一点在县域经济崛起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成为长期具有指导意义的努力方向。/pp  一直以来,参与园区开发的企业,其运营能力和对科技企业服务能力经常受到质疑。政府如何增加园区的公共服务属性,运营商如何摆脱园区“物业”的尴尬角色,一直以来都是PPP模式下,政企双方共同探索寻找破解的难题。/pp  在一份科技部官方网站上,一篇来源为河北省科技厅的《京南“硅谷”呼之欲出》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值得反复揣摩——/pp  “固安高新区,自建园之初,便引入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市场力量。华夏幸福不仅参与园区前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定位,而且全程参与园区招商运营、产业布局,积极搭建金融、人才、创业等产业促进平台。让市场发力,固安成功地由传统农业县蝶变为产业新城。”/pp  难能可贵的是,固安高新区的入园企业虽然立足和发力的行业不同,但都在持有核心技术的同时,抱着一种扎根在此、长久发展的信念,对未来的规划十分明确。/pp  他们看中了华夏幸福在招商过程中的专业咨询、在建设厂房时的高端定制、在服务过程中的增值和高效,这些都在说明一个事情——运营商自身已经融入到了定位不同的战略新兴产业中去了,他们为产业整体发展提供深度咨询,并且将企业头疼的跑审批、报材料等耗时费力的事情都揽下来,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管家式”服务。/pp  以固安肽谷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例。产业研究部门发现,要想让生物医药在固安落地生根,要能接受该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从实验室研发到中试,从中试到临床前中试等等环节,每一步都不能少。其中,中试能把实验室药物在生产线上小规模量产,保证药效一致性,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但中试生产线却是新药研发公司的奢侈品。/pp  为此,华夏幸福提前建成了生物制药中试生产线,还参与生物制药企业共性技术平台及设备的投资和购置,建设实验室前也将特殊要求一一形成定制化方案。所有这些努力,让第一家“开张”的德阳生物创始人带着核心技术直接拎包入驻。/pp  六年弹指一挥,德阳生物已经有三个新药项目在全速推进,发展势头良好。其中,新型长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嵌合体新药,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从“研发”到“临床前中试”的突破性进展。这一过程,通常需要三年。/pp  这只是华夏幸福主导孵化高端企业中的一个经典案例。而这样的案例,在固安高新区比比皆是。/pp  目前,固安高新区已经形成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载体,建设了全国首个国家博士后成果转化基地,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为创业者提供产学研对接、投融资路演、战略合作伙伴引进、上市辅导等专业服务。/pp  其中,固安众创空间作为固安科技创新的“苗圃”,位于固安高新区内的国际创业中心,是由固安县人民政府、华夏幸福、太库科技联合打造的复合型创新、创客、创业载体。截止到目前已累计孵化54个项目,主要涵盖生物医药、智能设备、互联网、电子信息、新材料、文化创意等产业方向,当前在孵项目22个,其中博士后项目11个,已毕业项目32个。/pp  值得一提的是,固安高新区依托太库科技全球孵化器,在深化与美国硅谷、以色列、日本等创新尖峰地区的合作方面,积极拓展出常态化联动合作渠道和模式。2017年,太库科技就以国际化联动为特色,为固安导入以色列马可波罗、硅谷五月花等海外考察团资源,同时,联合华夏幸福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美中硅谷协会、以色列商会联合会、韩国忠北创造经济革新中心等高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从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层面有效提升了固安创新环境。/pp  此外,清华大学重大科技成果中试孵化基地、中科院理化所中试孵化基地等载体建设也在同步发展,同时,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中直院所的技术转化,也在军民融合特色的新型孵化器中如火如荼地进行。/pp  2016年年底以来,首届中国信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会、全球科技成果转化大会暨第五届中国OLED产业发展论坛等高层次活动相继在固安高新区举办,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传递新观点,营造新氛围。/pp  固安高新区正在紧紧抓住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机遇,持续推进技术商业化和国际创新合作,积极探索出“全球技术—华夏加速—固安创造”的新模式,搭建链接国际创新资源的平台载体,为深入推进全方位开放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p
  • 地方食药监管机构改革年内完成 整合县级食品安检资源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省、市、县三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原则上分别于2013年上半年、9月底和年底前完成。  整合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  意见明确,省、市、县级政府原则上参照国务院整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能和机构的模式,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对食品药品实行集中统一监管,同时承担本级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参照相关要求,省、市、县各级工商部门及其基层派出机构要划转相应的监管执法人员、编制和相关经费,省、市、县各级质监部门要划转相应的监管执法人员、编制和涉及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机构、人员、装备及相关经费,具体数量由地方政府确定。同时,整合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建立区域性的检验检测中心。  乡镇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派出机构  意见说,在整合原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监部门现有食品药品监管力量基础上,建立食品药品监管执法机构。地方各级政府要增加食品药品监管投入,改善监管执法条件,健全风险监测、检验检测和产品追溯等技术支撑体系。食品药品监管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可在乡镇或区域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派出机构。要充实基层监管力量,配备必要的技术装备,填补基层监管执法空白。在农村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要设立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承担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职责。  食用农产品管理无缝衔接  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对本地区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的要求,统筹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调整,确保配套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项工作有序衔接。  农业部门要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强畜禽屠宰环节、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和有关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强化源头治理。各地可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对食用农产品监管职责分工方式,按照无缝衔接的原则,合理划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农业部门的监管边界,切实做好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与批发市场准入管理的衔接。卫生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标准、风险评估等相关工作。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切实履行监督、指导、协调职能,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完善政府、企业、社会齐抓共管的综合监管措施。  严禁过渡期突击提拔干部  改革过渡期间,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责任和药品监管责任仍由原系统承担。各有关部门做好人、财、物的划转。要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确保各项工作上下贯通、运转顺畅,及时处理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实现与新建机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平稳过渡。  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编制、人事、财经纪律,严禁在体制改革过程中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突击提拔干部,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对违反规定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 NMPA:已批准27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
    4月13日,国家药监局再次审查批准1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4月13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7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适用于《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21号)规定的人群。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相关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附件: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 NMPA: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获批产品增至24个
    4月2日,国家药监局再次审查批准1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4月2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4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适用于《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21号)规定的人群。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相关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附件: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 盘点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0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3月29日,经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1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3月29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0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适用于《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21号)规定的人群。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相关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附件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1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3月30日,经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1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3月30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1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适用于《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21号)规定的人群。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相关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 31个!国家药监局批准科华生物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4月29日,国家药监局再次审查批准1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此次获批的产品为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采用胶体金法。截至4月29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31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适用于《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21号)规定的人群。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相关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国家药监局已批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序号产品名称注册人注册证号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830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北京金沃夫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831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940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北京华科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08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6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天津博奥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7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8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重庆明道捷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9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乐普诊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01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11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91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01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11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51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厦门奥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781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791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801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94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952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042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072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262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南京申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272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山东博科诊断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302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702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伯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712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复星诊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042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河北精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072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海孵(海南自贸区)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083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673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68
  • 30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已获国家药监局审批
    p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全球爆发,为应对紧张的疫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世界卫生组织(WHO)开放了应急审批通道,加快了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审批。/pp  截至2020年4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应急审批30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其中核酸检测试剂18个,抗体检测试剂11个。/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fc1c3afd-f4ae-4abe-a700-d415c1fcdb0d.jpg" title="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53e6a346-4813-47fe-a129-2c845e666379.jpg" title="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47477b62-e549-4092-8924-873b645e3957.jpg" title="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5aee653a-b32d-490f-9631-373db5d2f4d1.jpg" title="4.jpg"//pp  国外疫情日趋严峻,各国陷入试剂盒短缺的困境。国产试剂盒具有先发临床和成本优势,多家国内企业开始向世界各国出口试剂盒。3月开始,欧洲严峻疫情态势产生新冠检测的巨大需求,多家中国企业瞄准了欧洲庞大的新冠检测市场,并积极推动自主研发的新冠检测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截至4月22日,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从事新冠检测相关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近千家,其中产品已获得CE认证的企业超过160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0404379e-912a-430f-b106-aca47ad0b730.jpg" title="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71d61962-8497-47f3-8608-af1043148700.jpg" title="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df187219-bf2a-4e89-ab23-94a4ca9c7ea4.jpg" title="7.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61f2bed2-3645-445e-9c14-395d53d2005c.jpg" title="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d7410435-3594-41ff-aaa0-14521835a91e.jpg" title="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c579c680-4a92-4316-b0f4-385724f8eb3b.jpg" title="1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7f3ec9cb-459b-407d-be41-3d5a7336e8b0.jpg" title="11.jpg"//pp  相比欧盟CE认证而言,美国市场的准入门槛更高。截止2020年4月27日,核酸检测产品已获得美国EUA的40余家企业中,多为业内知名的跨国巨头企业,其中有四家中国企业:华大基因、南京科维思、迈克生物、复星医药 而核酸检测产品已同时取得国内NMPA注册证书、欧盟CE认证和美国FDA EUA的国内企业只有华大基因、迈克生物、复星医药三家公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5/uepic/0f4ed02b-5674-419b-a054-56cffe083dd4.jpg" title="12.jpg" alt="12.jpg"//pp  在抗体检测产品中,乐普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于3月27日取得FDA EUA准入,安图生物的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英文名称:Anti-SARS-CoV-2 Rapid Test)于2020年4月24日获得FDA EUA认证。此外,国内企业万孚生物、三诺生物等的抗体检测试剂盒也已按照FDA发布的《Policy for Diagnostic Tests for CoronavirusDisease-2019 during the Public Health Emergency》完成Notification程序,并且完成了公司注册和产品列名,标志着公司该产品具备了在美国上市销售的资格。/pp  2020年4月25日,我国商务部发布公告,“自4月26日起,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的出口企业,报关时须提交书面声明,承诺产品符合进口国(地区)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海关凭商务部提供的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生产企业清单验放”。这也就意味着新冠检测产品的出口只需要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无需拥有国内注册证。但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出口企业必须进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企业清单才能被验放。目前,符合规定的企业都在积极申请加入,截至4月28日晚,已有51家企业进入清单。/pp  而在此前2020年3月31日,国家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有序开展医疗物资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号),要求自4月1日起,同时获得NMPA注册证书和国外特定区域准入资格的企业可实现国内及获授权的国外地区新冠检测产品的销售。此次“双证”限制的放开,进一步促进国内IVD企业的新冠检测产品出口。/p
  • 46个!NMPA再批2新冠抗原试剂——丹娜(天津)生物、贝尔生物 附名单
    12月23日,经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2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46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相关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国家药监局已批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序号产品名称注册人注册证号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830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北京金沃夫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831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940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北京华科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08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6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天津博奥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7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8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重庆明道捷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9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乐普诊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01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11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91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01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11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51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厦门奥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781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791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801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94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952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042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072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262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南京申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272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山东博科诊断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302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702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伯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712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复星诊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042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河北精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072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海孵(海南自贸区)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083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673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683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厦门宝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6823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0803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无锡科智达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2243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5393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江苏美克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5883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佰奥达生物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103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133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144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174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204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厦门为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214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艾维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7634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7644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7934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794
  • 44个!NMPA再批2新冠抗原试剂——迈克生物、艾维可生物 附名单
    12月22日,经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艾维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2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44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相关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国家药监局已批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名单序号产品名称注册人注册证号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830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北京金沃夫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831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940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北京华科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08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6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天津博奥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7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8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重庆明道捷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9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乐普诊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01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11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91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01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11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51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厦门奥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781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791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801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94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952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042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072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262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南京申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272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山东博科诊断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302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702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伯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712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复星诊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042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河北精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072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海孵(海南自贸区)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083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673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683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厦门宝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6823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0803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无锡科智达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2243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5393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江苏美克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5883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佰奥达生物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103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133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144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174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204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厦门为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214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艾维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7634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764
  • 又添1款!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4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据国家药监局消息,3月17日,经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1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4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 按照《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规定,抗原检测主要适用于三种人群:第一种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第二种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第三种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 湖南监管部门避谈镉大米 官员称要保护农业经济
    湖南攸县及衡东县4个米厂所产大米镉超标,食安办和质监局互“踢皮球”,均未披露大米镉超标情况。一位湖南省级政府职能部门官员表示,大米重金属超标全国都有,湖南大米重金属超标也早已存在,但湖南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过于炒作湖南大米镉超标之事,对农业经济影响很大。  5月18日,广州市药监局发布检测结果称,湖南攸县及衡东县4个米厂所产大米镉超标,湖南省相关政府部门却一直没有给出说法。  昨日 (5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到湖南省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采访得知,多起大米镉超标事件发生之后,相关部门仍没有检测计划。湖南省食安办和湖南省质监局互“踢皮球”,均认为应由对方披露此次大米镉超标的情况。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镉是明确规定必须检测的项目,该标准要求镉含量不得超过0.2mg/kg。而《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要求企业对大米入库前及出库时,都必须进行检测,未达国家粮食卫生标准的大米不能上市流通。  近年全国多地曝光大米镉超标事件之后,山西、安徽等多地质监部门皆对大米中镉含量进行检测并公布了检测结果。湖南近年频出大米镉超标事件,但记者却未在媒体上看到湖南质监部门对大米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情况。有专家表示,由于法律、标准体系不完善、各管部门关系没有理顺等种种原因,多部门执法在目前体现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相互推诿。相关官员表示,过于炒作湖南大米镉超标,对湖南农业经济影响很大。  质监局、食安办“踢皮球”  2013年5月18日,广州市药监局发布信息称,经过对数个餐饮场所的检测,发现多个大米品牌存在镉超标情况。其中,湖南株洲攸县,衡阳衡东县共有4家大米厂所生产的大米镉超标。  2013年2月,亦有媒体曝出2009年深圳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在湖南购买了上万吨食用大米,经深圳质监部门检验,该批大米质量不合格,重金属含量超标。  而此前,湖南大米重金属超标之事已广受关注与诟病。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大米从生产、流通到食用,共有农业、质监、工商及药监局等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监管与检测。5月20日,记者赶往湖南多个相关政府部门进行采访。  湖南省药监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药监局只对食堂、餐馆等场所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检测,一般的常规检测为食品是否变质、发霉等情况,而对于大米食品中的镉等重金属并未进行检测,因为重金属种类较多,检测需要相关的设备与较高的费用,一般是针对某些方面出现了特定的问题,才会就某一项重金属进行检测,至今尚未发现大米食品镉超标的情况。  上述负责人称,在广州市药监局公布湖南多地大米镉超标结果之后,该局尚未有针对大米食品镉含量进行检测的计划。  昨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湖南省质监局,想了解该局近年来对大米中镉含量的检测情况。记者经由该局法规处介绍至食品安全处,该处工作人员称主管人员正在开会,让记者等候。但不久后记者却被告之,湖南省政府已要求,关于湖南大米镉超标事件的相关情况,由湖南省食安办统一发布信息。而湖南食安办工作人员却告诉记者,当日上午湖南省政府相关会议已经明确,关于大米镉超标事件的相关情况由湖南省质监局负责,对于广州市药监局此次所公布的几家大米企业大米镉超标的核查情况及信息发布,皆由湖南省质监局处理。  保护农业经济?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近年来,湖南、江西等地皆被曝出大米重金属超标事件,而山西、安徽等多地的质监部门对本地所销售的大米进行了检测并公布了检测结果,但却鲜见湖南各级质监部门公布湖南所产大米的重金属检测情况。  一位湖南省级政府职能部门官员对记者说,近年来,大米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在全国多地皆有存在,湖南所产大米重金属超标的情况也早已存在,比较普遍,根本不用再进行检测。但湖南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过于炒作湖南大米镉超标之事,对于湖南的农业经济影响是很大的。  据湖南省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省农业产值2651.7亿元,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90.8万公顷,全省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2.3%,达300.65亿公斤。  上述官员称,湖南大米重金属超标的事情,不是农业或哪一个部门能解决的,湖南近年大力发展工业,相关企业要进行排污,有的企业还非法排污,这都导致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进而导致大米重金属含量超标。但土壤被污染了,总不能不种水稻了。  可如何解决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与大米重金属超标之间的矛盾呢?上述官员表示,大米中镉等重金属超标确实对人体有损害,近年来湖南省一直为减少重金属污染而努力,比如规范相关企业的排污,治理江河与土壤环境等,但这些工作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较长的周期。  粮食检测“九龙治水”  根据 《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大米入库前,收购和储存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入库的粮食进行质量检验,同时中央和地方粮食承储企业还应对粮食储存品质进行检验。  《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 (试行)》要求企业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对储备粮入库质量和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  但在粮食出库时,正常储存年限内的粮食销售出库,检验只需由储粮企业自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即可。以深粮集团为例,集团相关技术人员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09年以后,集团自建粮油质量检测实验室,检验也由自己完成。  有业内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检测由企业自身进行,真正去做全面检测的企业并不多。  深粮集团上述技术人员表示,针对储备库性质的企业,国家粮食局会每年会在强制性地进行春秋两季的检查。对于民营的生产厂、大米加工厂等,则由企业交予有计量认证资格的机构进行检验。  对于具体的检测项目,国家规定“正常储存年限内的粮食,检验项目主要为国家粮食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质量指标 在储存期间使用过化学药剂并在残效期限内的粮食,应增加药剂残留量检验 色泽、气味明显异常的粮食,应增加相关卫生指标检验。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辖区内粮食可能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真菌感染的情况,增设相关卫生检验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后发现,该标准要求镉含量不得超过0.2mg/kg。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04年起,食品安全从原来由卫生部门一家管的体制,变成多部门实施分段监督的体制。具体来说,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 质监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 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查处重大事故 商贸系统包括商务部和地方商委主管生猪屠宰、酒类,餐饮、超市、农贸市场。  有专家表示,由于法律、标准体系不完善、各监管部门关系没有理顺的种种原因,多部门执法在目前体现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市政府发布的各种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管理过程中获得的好处不多,还要担责,这种“苦差”常常出现没有任何部门愿意承担食品监管的职责,市政委、工商局、食药监局等部门互相“踢皮球”。  名词解释:  镉大米  大米镉含量超标,主要是土壤中镉含量超标,引起的植物吸收。过度使用化肥是原因之一。一些磷肥和复合肥中镉含量超标,能够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镉。空气和水镉污染,也将导致水稻在生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镉。  危 害:人在食用这种镉含量超标大米之后,镉在人体内会导致患骨痛病。镉超标大米的危害镉对身体危害最严重的是结缔组织损伤、生殖系统功能障碍、肾损伤、致畸 和致癌。最新研究成果还表明,镉能引发人类乳腺癌。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镉只有1%~5%被胃肠道吸收,所以食用镉超标大米是机体摄入镉的一种可能,大量 长期食用会导致慢性中毒。
  • 科技部表彰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163个、先进个人314名
    日前,科技部表彰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163个、先进个人314名。其中,中国疾控中心4个集体和9名专家获得表彰。疫情发生以来,我中心科研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攻坚克难,奋勇拼搏在疫情防控科研工作第一线,充分展示了我中心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分别为卫生应急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病毒病所基因测序团队、病毒病所BSL-3实验室。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分别为徐建国、许文波、谭文杰、王大燕、邹小辉、黄保英、邵一鸣、吴尊友、李中杰。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7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
    4月1日至13日,经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6款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上市。截至4月13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27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国家药监局已批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 序号产品名称注册人注册证号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830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北京金沃夫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831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940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北京华科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08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6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天津博奥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7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8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重庆明道捷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9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乐普诊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01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11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91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01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11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51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厦门奥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781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791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801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94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952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042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072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262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南京申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272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山东博科诊断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302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702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伯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712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复星诊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04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适用于《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21号)规定的人群。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相关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docx
  • 40个!国家药监局最新批准中山生物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上市
    12月11日,经国家药监局审查,批准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40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加强相关产品上市后监管,保护患者用械安全。国家药监局已批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序号产品名称注册人注册证号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830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北京金沃夫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831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940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北京华科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08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南京诺唯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6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天津博奥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7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8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重庆明道捷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49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乐普诊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01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11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591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01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11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651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厦门奥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781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791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801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荧光免疫层析法)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94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3952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042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072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262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南京申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272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山东博科诊断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302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702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伯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4712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复星诊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042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河北精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072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海孵(海南自贸区)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083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673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5683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厦门宝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06823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0803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无锡科智达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22435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5393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江苏美克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58837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佰奥达生物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103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133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1440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401617
  • 新冠检测试剂“哄抬价格”,越南卫生部长被革职
    据央视新闻,越南国会6月7日发布消息称,越南国会批准对于越南卫生部部长阮青龙革职决议。在479名国会代表中有473名代表同意撤销阮青龙国民议会代表资格,471名代表同意批准解除阮青龙越南卫生部部长的职务。据越南国会方面表示,阮青龙在任职期间在管理上缺乏责任感、纪律松散以及在发行生物制品和医疗设备相关工作中存在违反防疫规定等问题。6月6日,阮青龙已被越共中央开除党籍。据新华社4月援引越通社报道,越南共产党中央检查委员会3月31日认定,卫生部长阮青龙和曾任科技部长的河内人民委员会主席朱玉英等高级官员失职失责、疏于管理,导致一家企业哄抬新冠检测试剂盒价格、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越南政府今年1月向国会提交的调查报告指出,越亚科技公司利用疫情非法牟利,同时,部分人在组织采购和招投标过程中违反规定,滥用职权。报告说,这是越南政府指示公安部紧急和严厉查处的严重违法案件。2021年9月21日,越南首都河内当日起放松疫情管控,解除自当年7月以来实施的保持社交距离措施,允许理发、餐饮等非必需服务行业恢复营业。图为河内街头车流明显增加。(新华社/越通社)越共中央检查委员会3月28日至31日开会,其间审议这起案件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科技部和卫生部党组干事会、科技部领导失职失责,领导、指导和管理工作不到位,两部门部分领导和单位违反党的规定和国家法律。越共中央检查委员会“点名”一些领导干部对上述违法违规行为承担共同责任,对履职和执行任务中违法违规行为承担个人责任。这些官员包括:河内市人民委员会主席、原科技部部长朱玉英,越共中央委员、卫生部部长阮青龙,科技部副部长范公祚,卫生部副部长阮长山等。2021年9月5日,在越南安江省,一名中学生参加开学典礼前接受核酸检测。(新华社/越通社)越南快报网站援引越共中央检查委员会的决定报道:“这样的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严重后果,致使国有资本和财产损失,造成社会忧虑并影响党和卫生部、科技部的声誉,必须考虑予以纪律处分。”越通社报道,针对财政部一些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调查将继续。2020年初,为缓解新冠疫情防控压力,越南科技部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其中,军事医学院牵头并同越亚科技公司研发新冠检测试剂盒。去年12月,警方逮捕越亚科技总经理潘国越。初步调查显示,潘国越及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同一些省份的医院、疾控中心领导勾结,以远高于试剂盒生产价格的定价向医院和疾控中心供应新冠检测试剂盒。潘国越今年1月承认,哄抬价格幅度达45%,并给越亚科技“合作伙伴”发了8000亿越南盾(约合3503万美元)“奖金”。他还承认通过贿赂一些个人赚取超过5000亿越南盾(2190万美元)。越南公安部3月3日宣布,已经追回、查封、冻结相关涉案人员资产超过1.6万亿越南盾(7006万美元),已发现科技部新冠检测试剂盒研发项目的管理、研究、转让环节存在问题,卫生部在批准试剂盒上市和就价格与越亚科技谈判过程中也存在问题。这起案件先前已导致至少25人接受调查,包括部分省级疾控中心的高级官员。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当地时间5月13日晚表示,越南从5月15日0时起暂时暂停对入境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的要求。根据该指示,越南总理要求越南卫生部密切监测疫情情况,以便给予适当指导。根据该国卫生部现行的规定,通过航空、公路、水路、铁路进入越南的人需要在72小时内进行PCR核酸检测或是24小时内的快速测试。检测结果呈阴性方可入境。根据越南卫生部5月13日的统计显示,越南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0693141例,其中死亡病例43063例。
  • 市场监管总局发文:严格防控食品塑化剂污染
    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食品中你“塑化剂”污染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落实食品生产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控油脂类、酒类食品受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俗称塑化剂)污染风险。/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该指导意见包括油脂类、酒类生产经营过程防控内容、该类食品应遵循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塑化剂最大残留量的规定及对油脂类食品的定义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下:/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食品中“塑化剂”污染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span/strong/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为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防控油脂类、酒类食品受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俗称塑化剂)污染风险,保障食品安全,现提出以下意见:/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一、食品生产者应加强原辅料管控,建立并严格落实原辅料供应商审核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对采购的油脂类、酒类食品原辅料,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要开展塑化剂项目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二、食品生产者应加强食品相关产品管控,建立并严格落实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在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的基础上,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塑料包装材料、密封垫片等开展塑化剂项目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使用含有塑化剂的塑料包装材料、密封垫片等包装油脂类、酒类食品。/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三、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加强油脂类、酒类食品生产经营过程防控,使用塑料材质的设备设施、管道、垫片、容器、工具等,不得含有塑化剂,避免食品接触污染。应加强贮存、运输、交付、销售等环节控制,防止因贮存温度高、运输交付不当等问题造成塑化剂污染。鼓励企业使用不锈钢材质的设备设施、管道、容器、工具等。/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四、企业生产经营的油脂类、酒类食品,应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塑化剂最大残留量的规定。白酒和其他蒸馏酒中邻苯二甲酸二(α-乙基己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分别不高于5 mg/kg和1 mg/kg。油脂类、酒类食品中DEHP(白酒、其他蒸馏酒除外)、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DBP(白酒、其他蒸馏酒除外)最大残留量,分别为1.5 mg/kg、9.0 mg/kg、0.3 mg/k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五、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油脂类、酒类食品生产经营者塑化剂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严查原辅料采购、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是否存在塑化剂污染风险,严查食品包装材料和盛放食品的容器是否含有塑化剂。加强风险监测,发现存在塑化剂污染风险问题的,要督促企业排查原因、彻底整改。严厉查处生产经营过程中非法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违法违规行为。/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六、本指导意见所称油脂类食品,包括食用植物油、食用油脂制品、食用动物油脂、含油调味料及富含油脂的食品等脂肪性食品;酒类食品,包括白酒、食用酒精、葡萄酒、配制酒、黄酒、果酒和其他蒸馏酒等乙醇含量高于20%的食品。/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市场监管总局 /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2019年11月3日/span/ppbr//p
  • 314名个人、163个集体!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疫情拟表彰名单
    根据《科技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国科办奖〔2021〕23号),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各专班单位评选推荐,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拟表彰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163个,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314名。按照要求,已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抗疫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原则上不再重复表彰。  现将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12月15日至12月21日。如对拟表彰对象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45  联系电话:010-68511855  电子邮箱:jlbzcc@mail.nosta.gov.cn  附件:1. 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拟表彰名单  2. 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拟表彰名单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拟表彰名单(314 名)  李 松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黎毅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教授  肖小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钟 武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行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二级教授、主任医师  张先恩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丁惠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张福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王 兰(女) 中国食品药物检定研究院研究员  冯占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长  崔一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李海燕(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主任医师  王军志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  徐建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邵一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王晨光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翟晓梅(女) 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汪萱怡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云涛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员  李英丽(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主审审评员、副研究员  陈 凌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  王震玲(女) 四川大学副研究员  张林琦 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航文 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秦成峰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韩娟娟(女)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四级调研员  宋 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武治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代理处长、副研究员  王曙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管理岗八级  张 靖(女)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马 昭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管理岗八级  吕晓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管理岗  马 豪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李金明 北京医院研究员  杨 振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主任药师  王佑春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首席专家、研究员  李红然(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审评员  康熙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王 丹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徐英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研究员、教授  李 军(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注册研究处处长  刘 佳 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命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梁 冰(女)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处长  王景林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黄保英(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危宏平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  徐 宏(女)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  宋 蕊(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耿 佳 四川大学研究员  胡凤玉(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副院长、研究员  戴 俊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卫生检疫研究所副主任、主任医师  何蕴韶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  高 博 福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福州海关口岸门诊部)副主任、主任技师  李 响(女) 卡尤迪生物科技宜兴有限公司董事长  华文浩(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杨运桂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副所长、研究员  王奇慧(女)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赵国屏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  杨瑞馥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王健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研究员  李立明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吴仲义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程明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四级调研员  周 桔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处长、副研究员  周媛媛(女)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业务主管  李中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处长、研究员  吴尊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李敬云(女)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陈瑜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贾 娜(女)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谭文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应急技术中心主  任、研究员  王大燕(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研究员  陆 剑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许文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研究员  蔡俊雄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党委书记、院长、二级教授  王 斌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  吴爱平 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袁志明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  姚艳丰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高级实验师  郑永唐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宋天章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刘江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邓 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研究员  彭小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  刘红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池 慧(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步志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钟功勋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范昌发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  徐 珍(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郝 莎(女)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  斯文越(女)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科教与数据管理部科研管理人员  邓子卿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沈月雷 百奥赛图(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杨英勇 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运输管理处副处长  孔德发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副处长  刘东辉 中央网信办  喻思南 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二级记者  张深源(女)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产品总监  张 扬(女) 新华通讯社音视频新闻编辑部主任记者  谭元斌 新华通讯社湖北分社记者  白岩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高级编辑  朱宛玲(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环球资讯广播部记者  金振娅(女) 光明日报社主任记者  佘惠敏(女) 经济日报社主任记者  张之豪 中国日报社记者  张 素(女) 中国新闻社政文部科教文卫采编室副主编、记者  韩晓乐(女) 中南民族大学化工系副主任、讲师  曹志冬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曾大军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彭 龙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臧亚丽(女)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建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  吴俊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王腾蛟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陈 薇(女)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 涛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公共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  王鹏达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刘弋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尚 健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  许敏丰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医疗 AI 算法专家  钱天翼 腾讯医疗健康(深圳)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杨忠程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算法研究员  高耀宗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高级工程师  郭 佳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工程师  陈志广 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大数据与云计算部部长  冯圣中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主任、研究员  金 钟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研究员  王 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研究员、主任医师  商洪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张俊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张卫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药学院教授  陈平雁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教授  于江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司中药民族药处处长、主任药师  胡晓茹(女)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研究员  汪 祺(女)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研究员  阳长明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中药民族药药学部副部长、主任药师  韩 玲(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中药民族药临床部部长、主任药师  李秀丽(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药师  刘 聪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主管药师  杨洪军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研究员  王燕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连凤梅(女)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究员  边宝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沈 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李 慧(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赵海誉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葛又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史楠楠(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马 艳(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邱 岳(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三级调研员  吕晓东(女) 外交部军控司副处长、一级调研员  伍竞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四级调研员  姜世勃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吴 婷(女)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尹卫东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 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唐 宏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施 红(女) 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胡宝洋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刘东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副研究员  傅斌清(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曹建如 驻马来西亚使馆一等秘书  周顺杰 驻德国使馆二等秘书  刘 磊 驻印尼使馆二等秘书  杜冠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教授  邹小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研究员  王 磊(女)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一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岳广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科教处副处长、研究员  苏晓兰(女)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义文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陆震鸣 江南大学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教授  于 欢(女) 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  余 昊 河南科技学院植保系副教授  朱 虹(女)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医师  邵安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治医师  徐玮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  李嘉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主管药师  郭 蕊(女)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医师  刘文雯(女)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师  沈心亮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  左致玮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科员  饶波华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运营体系建设处处长  王 琳(女)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董 进 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院长  秦 川(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胡克勤 洛娃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陈 宽 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李长缨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 晋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研究员  刘 义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医药健康科技处一级主任科员  朱 涛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首席科学官  蒋 智(女) 天津金匙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任 立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研发总监  王 锐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生物医药处处长  李林琼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二级调研员  贾振华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主任中医师  陈廷友 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孙殿兴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传染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渠志灿(女) 山西纳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教授  马 啸 山西省科技资源与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中心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兼科研与设备管理部主任  李诗呈(女) 大同市科学技术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科副科长  高利军 忻州市科学技术局农村与社会发展科科长  王瑞利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布仁巴图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教授  刘胜田 包头市稀宝博为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主管  田璐佳(女)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生物医药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处副处长  张秀月(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主任护师  许 磊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组组长、研究员  付 帅 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主任  殷艳玲(女)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主任护师  张 东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王 放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  马晟利(女)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黑龙江省医院党委副书记、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刘志岩 哈尔滨星云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康为民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唐 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教授  吕 龙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董潋滟(女)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技术和医药处副处长  傅大煦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  石 政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交流合作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王雪根 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研究员  曹 林 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  吴 群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丛兴忠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四级调研员  叶 琳(女)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副主任  吕建新 杭州医学院教授  谢志军 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员  郭天南 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  黄恩启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良丹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处处长、教授  王东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念志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陈田木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副教授  宋浏伟 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工程师  刘小龙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福建孟超肝胆医院副院长  陈 健 福建福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  易剑峰 宜春学院教授、江西英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技顾问  余 康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三级主任科员  毛向群(女) 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科科长、主任医师  李淑英(女) 南昌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史卫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  王 成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外二科主任、主任医师  崔云龙 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腾腾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二级主任科员  常俊标 河南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李建生 河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主任医师  王云龙 河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梅云(女)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邬堂春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教授  白 翔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电信学院教授  金梅林(女)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巴元明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二级教授  陈唯军 武汉华大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研究员、教授级高工  李 果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主任科员  王荣鹏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三级主任科员  张丽娜(女)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教授  刘 军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主任、教授  李 凯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二级主任科员  郭 塨 长沙市科学技术局局长、一级调研员  江山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徐远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  师  杜伟民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陈毓君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二级主任科员  陈真诚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教授  张剑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郝二伟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员、教授  黄志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一级调研员  陈 峰(女) 海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高炳玉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  郑永先(女) 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林 玲(女) 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罗 韬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冷 静(女) 重庆市中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主任中药师  丁 健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唐 蓉(女)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程师  杨胜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室主任、教授  杨正林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教授  唐健元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牟 禹 成都博奥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  吴岸琪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  陈一川 毕节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文良红 贵州卡布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备经理  和占龙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动物部主任、研究员  温伟波 云南省中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董兴齐 云南省传染病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冯 悦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尼 珍(女)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二级主任科员  罗 强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一级主任科员  永 革(女)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肺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白玛罗布 西藏藏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副教授  乔 斌 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网络中心工程师  柴 蕊(女)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张呈生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癌症中心主任、精准医学中心教授  李 汛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张志明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俞冬梅(女) 兰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王明学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江 磊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杨广智 青海省青藏科学考察服务中心副主任  马吉云 青海省国有科技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研究员  赵建华(女) 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二级主任医师  童安荣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副院长、二级中医主任医师  赵志军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科研处副处长、研究员  潘春甜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副处长  李风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教授、主任医师  陈金成 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吴玉华(女)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张 璇(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左维泽(女)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  杜 娟(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医院感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张 青(女) 塔里木大学医院主管药师  张海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学技术局办公室主任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拟表彰名单(163 个)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生物制品药学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  清华大学医学院张林琦研究团队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临床实验(Ⅲ期)“长城”项目组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科研攻关团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新冠应急疫苗研发攻关组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新冠肺炎疫苗与抗体研究团队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厦门大学医用生物制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团队  艾棣维欣(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检定所新冠疫苗检验实验室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生物制品临床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生物安全处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火眼科技攻关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医疗器械标准管理研究所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冠病毒快速检测(POCT)试剂攻关组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临床与生物统计二部  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攻关团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病原确证与溯源科技攻关团队  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上海海关口岸门诊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新冠病毒分子溯源团队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外交部国际司五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重大专项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基因测序团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管理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 BSL-3 实验室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冠疫情流行与防控策略研究团队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特殊场所新冠病毒传播研究团队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组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中心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基础研究与社会发展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规划评估处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行业发展处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食品消费品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新冠肺炎动物模型构建科研攻关团队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生命科学处  中央宣传部新闻局文化新闻处  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新闻督查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宣传组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政务信息处  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科技采访室  新华通讯社国内新闻编辑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科技新闻采访室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疫情预测分析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冠疫情大数据分析团队  北京大学计算社会科学团队  阿里巴巴达摩院医疗 AI 团队  腾讯觅影影像 AI 辅助诊疗团队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胸部 CT 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及“新冠肺炎防疫小依医生”开发团队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冠肺炎全流程 AI 辅助诊疗方案团队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应用发展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司中药民族药处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中药民族药临床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  西安市第八医院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  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药民族药检定所中成药室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综合处  清华大学拉美中心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抗疫攻关团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教授团队  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呼吸机抗疫工作专项团队  河南师范大学国家药监局创新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阿吉艾克拜尔艾萨团队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科技一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规划与风险管理处  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科技创新处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检疫管理处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审查业务研究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中药科技处  北京昭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  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  天津市口岸非传统安全(NTS)风险防控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引智育才工作处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德路通(石家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大健康与生物医药科技处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院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负压救护车项目研发组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生物医药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处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社会发展处  吉林省跨区域基因诊断前沿技术科技创新创业团队  吉林省辽源市科学技术局  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抗新冠肺炎应急药物研发攻关团队  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服务中心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处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福州大学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抚州市曹山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团队  山东省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山东省传染性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  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应急科技攻关团队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  常德市科学技术局  生物岛实验室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  海口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医疗管理科  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冠病毒感染检测技术攻关团队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所  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分子医学研究中心  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  西藏藏医学院附属医院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金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冠核酸快检项目组  甘肃省应对新冠肺炎特别专项科研攻关组  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新冠肺炎预测团队  金昆仑锂业有限公司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宁夏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新疆中亚互联孵化器有限公司  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护理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科学技术局
  • 科技部征集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应急项目,要求三个月内完成抗体评价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4月28日,科学技术部发布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 /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0em "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4/uepic/f2701a01-2920-47da-8e6d-6744997f1d4c.jpg" title="捕获.PNG" alt="捕获.P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0em text-align: center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中和抗体具备阻断病毒侵染目的细胞的潜力,在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康复期病人血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显示出中和抗体在新冠病毒肺炎治疗方面的潜力。单克隆抗体具有作用机制明确、易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是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研究的重点方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strong本指南旨在/strong/span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具有成熟临床前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基础、产业化转化成功率高、能快速进入临床研究的抗新冠病毒全人源单克隆中和抗体,包括全抗、抗体片段、双抗、抗体恒定区融合蛋白药物等,加快推动新冠病毒抗体药物临床评价,增强新冠病毒肺炎治疗和预防手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研发目的/span/strong:开发中和作用高、体内外模型评价充分、产业化 成功率高的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增强新冠病毒肺炎治疗和预防手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考核指标/span/strong:抗体人源化程度高、与抗原的结合能力低于10nM、 建立抗体依赖增强作用评价模型、在P3条件下显示新冠活病毒阻断中和活性(EC50)低于10nM。完成申报临床试验所要求的药 学研究、非临床研究(包括一般药理学、药效、药代和安全性评价),以及制定科学规范的临床试验计划和方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时间节点/span/strong:三个月内完成抗体评价,一年内获得临床受理文号。/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strong拟支持项目数/strong/span:不超过5个。/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strong有关说明/strong/span:团队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较强的产业化能力, 鼓励产学研合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trong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具体通知如下:/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各有关单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科技部将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要求,遴选项目择优支持,会同药监局共同组织推进项目实施。有关事项通知如下。/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一、项目要求/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1. 项目应聚焦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产品研发的应急需求,突出结果导向,明确研究目标和时间节点,集中力量攻关。/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2. 项目研究涉及人体研究的,应按照规定通过伦理审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涉及人类遗传资源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等,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应遵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使用合格实验动物,在合格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保证实验过程合法,实验结果真实、有效,并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3. 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应无条件按期递交到科技部指定的平台,对项目各个承担单位乃至今后面向所有的科技工作者和公众开放共享。/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strong二、申报要求/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覆盖相应指南研究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下不设课题。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项目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3.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项目参与单位以及项目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4. 项目(课题)负责人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 对项目负责人无限项要求,无年龄等要求,只要有能力、有决心为打赢防疫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均可参与申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span/pp 5. 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得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三、申报方式/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1. 网上填报。请项目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将项目申报书进行网上填报,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申报书。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项目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项目申报书格式可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专栏下载。/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20年4月28日16:00至2020年5月8日16:00。/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http://service.most.gov.c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技术咨询电话:010-58882999(中继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istic.ac.c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 材料报送和业务咨询。请各申报单位于2020年5月8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申报书(纸质,一式2份),寄送至专业机构。项目申报书须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直接生成打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4号楼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邮编:100039/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咨询电话:010-88225047/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科技部 /pp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0年4月27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 "strong附件:/strong/span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pdf.gif"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margin-right: 2px "/a href="https://img1.17img.cn/17img/files/202004/attachment/ae1d37f0-8d6f-4c4e-b66a-70568356dcde.pdf" title="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pdf"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 rgb(0, 102, 204) "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产品研发应急项目申报指南.pdf/a/p
  • 市场监管总局:到2025年新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60个以上!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全面深入推进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到2025年,新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60个以上、技术创新中心20个以上。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10个,新建国家质检中心30个以上,建成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50个以上、国家标准验证点50个以上。第一章 谋划市场监管科技发展新篇章 一、把握市场监管科技发展新态势 (一)发展基础 1. 科技基础条件建设跃上新台阶。截至“十三五”末,全系 统拥有科技人员近 14 万人,技术机构数量超过 3800 个,实验室 面积近 1100 万 m 2,科研、检测仪器设备 100 多万台/套、原值超 过 670 亿元。拥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2 个、国家创新人 才培养示范基地 3 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3 个,建成国家质 检中心 489 个、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 10 个、国家市场监管 技术创新中心 4 个、总局科普基地 22 个、总局科技成果转化基 地 15 个,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47 个、国家产业计量测试 中心 35 个、国家药监局监管科学研究基地(研究院)12 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 117 个、其他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及平台 99 个。我国专家先后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主席、国际电工 委员会(IEC )主席,实现国际咨询委员会(C C)下设工作组重 要职务“零的突破”,在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 PM P)下设 12 个 技术委员会中担任主席和候任主席数量居各成员之首。与 100 多 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科技战略协 议 55 项。 2. 科技投入和产出实现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全系统共 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近 500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 次设立“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重点专项,国拨 经费 17.83 亿元,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保障民生、培育国际竞争 优势等方面,系统开展基础性、公益性和产业共性的国家质量基 础设施(N Q I)技术攻关,确立了 N Q I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战略 地位。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16 项,“温度 单位重大变革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一代国家时间频率基准的关 键技术与应用”2 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科技成果国 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为国际标准 化工作积极贡献中国智慧,获得国际互认的校准和测量能力 (C M C )数量达到 1678 项、国际排名跃居第三,玻尔兹曼常数精 确测定为国际单位制温度单位的重新定义作出关键性贡献。 3.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市场监管科技在促进市场秩序优化、支撑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助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支持疫情防控、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中小微企业等方面持续发 力。率先接入“互联网+监管”系统,“一网通办”全面推开,政 务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自主研制北斗精准时间频率传递计 量装置,实现了超远距离欧亚链路时间传递,推动北斗链路应用 于国际标准时间计算,支撑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设。突破宽带 千瓦级大功率电磁超声仪器和 800℃超高温电磁声检测(EM A T) 传感器技术,有效满足我国承压设备领域 90% 以上高温在线超声 测厚需求。研发的功率基标准装置、高灵敏四极质谱仪、异频双 波差分拉曼光谱仪等一批设备实现进口替代,激光干涉绝对重力 仪、病毒气溶胶富集采集仪、高端电磁超声测厚仪等一批设备实 现规模化应用。积极参与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在埃塞俄比亚、 泰国、柬埔寨等国开展轻轨、遥感卫星、农业种植等多方面的标 准适用性研究。成功研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用国家标准物质 25 种,提交疫情防控国际标准提案 40 多项,联合主导新冠核酸和单 抗国际计量比对,向世界共享中国经验。推动建立统一的绿色产 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大力实施机器人、北斗基础产品、金融科技 产品、商用密码产品等认证工作,规范和促进相关行业健康可持 续发展。启动实施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在中药、化学药 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领域不断创新,推出一大批 药品审评和监管新制度、新工具、新标准和新方法,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撑。搭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为 中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质量技术服务 244.5 万家次,减免委托检 测业务费用 38.9 亿元。 “十三五”期间,随着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各类 创新资源加速整合,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成果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科技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和市场监管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更 加凸显。(二)面临形势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 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科技竞争成为国 际竞争焦点。随着新兴技术加速迭代,颠覆性技术创新触发产业 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市场监管科技带来了新契机。 把握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趋势,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科技自立自 强,要求应对国际单位制重新定义这一计量史上最为根本性的变 革,在国际计量基准量子化、量值传递扁平化进程中走在世界科 技前沿;要求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发挥标准在科技研发和产 业协同中的纽带和驱动作用,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 要求强化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监管制度规则体系,加强质量基 础设施、信用监管、反垄断、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 维护产业公平竞争权益。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 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 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 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市场监管在 提升产业基础水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和改善民 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等方面,发挥着“守底线”和 “拉高线”的重要作用,要求市场监管科技赋能,加强市场监管关 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 护运用,助力改善市场环境和质量,推动技术创新突破与市场规 模效应有机结合,提高监管工具供给能力,坚守安全底线、夯实 技术基础、促进产业和产品质量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 从市场监管领域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 既有市场形态产生颠覆性影响,市场风险加剧,要求创新监管手 段、丰富监管工具箱,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前沿新技术与市场监管业务加速融合,大力推进信用监 管和智慧监管,加快提升适应超大规模复杂市场的监管效能,构 建起流转顺畅、科学高效、执行有力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为 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加快释放市场创新潜力和活力提 供重要保障。 面对机遇与挑战,市场监管科技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 次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市场监管科技创 新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场监管科研攻关能力总体仍然偏 弱,部分重大关键技术和仪器装备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面临“卡 脖子”风险;市场监管与前沿新技术的融合程度仍然偏低,监管 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市 场监管技术机构偏少,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国家重 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尚处空白;顶尖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人才梯队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监管科技在服务经济社会发 展、促进高水平开放中的支撑作用亟需进一步发挥;有利于创新 创造的良好环境氛围仍有待优化完善,政策落实力度需要进一步 加强。“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科技必须强化系统思维,面向国 际、立足国内,围绕市场监管现代化发展需求,统筹发展和安全,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瞄准短板和不足,谋划好 发展布局。 二、明确市场监管科技发展新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系统观念,统 筹 推 进“ 五 位 一 体 ”总 体 布 局 ,协 调 推 进“ 四 个 全 面 ”战 略 布 局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 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 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大市场、大质量、大 监管”理念,以科技赋能市场监管现代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 动力,着力提升创新基础能力、科研攻关能力与科技服务能力, 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体系,推进 市场监管科技自立自强,助力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为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需求牵引,服务大局。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要求,瞄 准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重点,明确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主攻方 向,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效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要求,持 续深化市场监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制度创新对科技创新的 带动作用,增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动力,提高市场监管科技创新 水平。强化统筹,优化布局。加强顶层设计,聚焦市场监管科技创 新体系建设,强化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广泛 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推进市场监管系统 内外各类科技资源联动发展。 瞄准国际,开放合作。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持 续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国际化水平, 为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市场监管科技支撑。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较为完善的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 市场监管战略科技力量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支撑市场监管现代化成效显著。 创新基础更加牢固。争取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 新中心“零的突破”,国家科技创新基地达到 3—5 个。新建国家 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 60 个以上、技术创新中心 20 个以上。建设 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 10 个,新建国家质检中心 30 个以上,建 成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50 个以上、国家标准验证点 50 个以上, 新增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10 个以上,总局科普基地达到 30 个。 实施总局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国际化科技 人才引进力度,培养科技领军人才 40 名、青年拔尖人才 60 名、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20 个。 科研攻关实现突破。完成一批市场监管全局性、前瞻性、方向性的基础理论与战略研究成果,取得 30 个以上市场监管重大关 键技术突破,培育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成果 3 项以上,承担国家科 技计划项目(课题)550 项以上。建立新一代国家量子计量基标 准,量子计量与传感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标准数字化技术取得重 大突破,研制一批具有引领性的自主技术标准;填补一批民生保 障与重要产业领域核心检测技术及安全监管技术空白;研究形成 一批认证认可新技术、新方法;突破 N Q I协同创新和集成应用关 键技术 50 项以上,N Q I一体化能力水平显著提升、综合效能充 分显现。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建设全国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逐步实 现智慧监管。建设总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15 个以上,推动 100 项以上科技成果在市场综合监管和安全监管重点领域得到广泛应 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机制和服务体系,促进创新 成果产业化应用。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公 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数据资源供给,强化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知识产 权公共服务。建设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 20 个以上, 服务中小微企业超过 500 万家次,助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核心竞 争力的优势企业。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国际互认的校准与测量能力(C M C )保 持全球前列,我国在国际计量比对方面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国 际法制计量组织证书互认制度在中国的实施稳步推进。互利共赢 的国际标准化合作伙伴关系更加密切,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关键 技术指标的一致性程度大幅提升,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 85% 以 上,我国标准制定透明度和国际化环境持续优化。提升检验检测 机构国际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 完善认证国际合作互认体系,构建“一带一路”质量认证合作机 制,不断提高“中国认证”的国际影响力。推进市场综合监管、 安全监管、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双边 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多边合作取得新突破。三、构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新体系 建设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围 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总体要求,聚焦守 住安全底线、加强质量提升、维护市场秩序面临的科技问题和关 键需求,强化市场监管战略科技力量,推进资源布局协调、要素 流动顺畅、制度环境优化,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市场监 管科技创新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一)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资源体系 明确创新资源在科技活动全流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强化技 术机构科技攻坚能力,充分释放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对创新资源 的集聚与辐射效应,加强人、财、物等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形 成市场监管各类创新要素深度融合、按需流动,系统内外互动协 调、优势互补的科技创新发展新载体。(二)构建创新引领的科研攻关体系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市场监管科技 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市场综合监管,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 工业产品质量,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和 N Q I一体化 建设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发力点,打造高水平市场监管体 系建设的新引擎。 (三)构建高效集成的创新服务体系 坚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并举,以提升服务效能为核心,推— 11 — 进前沿新技术在市场监管科技服务中的深度应用,创新服务手段、 丰富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加快推动市场监管智慧化发展, 形成市场监管各类科技服务主体高效协作、服务内容综合集成的 科技服务新形态。 (四)构建深度融合的创新开放体系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 势特色,以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为牵引,推动建立区域间市场 监管科技合作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外以及我国区域之间多种形式 的市场监管科技合作与交流,构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国内外并行 驱动、科技资源跨区域高效流动的发展新局面。 (五)构建富有活力的科研生态体系 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导向, 突出科技人才核心地位,优化科技政策供给,破解科技体制障碍 难题,塑造管理顺畅、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市场监管科技创新 发展新环境。第二章 强化市场监管战略科技力量 四、提升市场监管创新基础能力 (一)加强技术机构建设,夯实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主根基 1. 发挥直属技术机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 究,加快监管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综合技术集成应用;完善全系统科学研究网络,优化研发布局,开展纵 向联合攻关,带动全系统市场监管技术机构整体发展。在时间频 率、电学、质量、温度等领域建立国际一流计量基准,提供面向 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具有前瞻性的计量科技创新和测试 服务;加大标准化发展战略、重点领域标准路线图和标准体系研 究力度,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准技术组织;强化市场监 管检验检测技术力量建设,提升市场监管技术机构在重点工业产 品质量风险评估、检验检测、安全评价、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的 技术保障能力;加强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技协作平台建设,构 建集特种设备安全科学研究、标准开发、工程应用于一体的技术 支撑和服务体系;发挥认证认可技术机构在合格评定领域科技支 撑作用,不断完善认证认可技术体系。 2. 促进各级技术机构能力提升。支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根据 发展需要,加强技术机构资源的统筹规划,保障科技人员队伍稳 定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推动技术机构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竞 争力和综合实力。支持各级技术机构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和自身优 势承担或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开展重大科技项目 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各级技术机构紧密对接当地产业 发展与市场监管需求,做专做优做强,创新合作方式,多渠道吸 引建设资金,增强科技服务能力。支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争 取地方政府设立市场监管相关领域重点专项,以项目引导技术机构加强科研攻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 加强国家质检中心建设管理。科学规划国家质检中心发展 布局,按照国家质检中心重点建设领域指南要求,在战略性新兴 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以及新型基础 设施建设等领域,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国家质检中心。争取 地方政府支持,将国家质检中心建设纳入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完 善国家质检中心考核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鼓励组建技术联 盟,搭建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国家质检中心之间的 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 (二)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市场监管科技创新策源 地 1. 加强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建设。围绕市场监管重点领域和 发展需求,有计划、有重点地布局建设一批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 通过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引导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开展 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及相关公益性技 术研究。建立重大科研攻关和应急项目直接委托国家市场监管重 点实验室承担机制。鼓励省部共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推 动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围绕 行业发展和区域创新,组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联盟,发挥 集群优势,开展协同攻关,强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重大 科研创新,切实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在量子计量、创新疫苗 及生物技术产品评价等领域优先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加强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大政策和项目支持, 统筹建设一批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引领前沿和共性 关键技术研究,进行技术试验、孵化、示范和推广,充分发挥在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创新管理运 行机制,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建立健全多元资金投入和利益分 配体系,形成各方共同建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创新发展模 式。加强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与产业集聚区对接合作,联 合有关产业创新联盟、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等,加快科技成果 的工程化、市场化和产业化。鼓励多地方政府协同、多区域技术 机构联合共建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推进跨区域、跨领域、 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 3. 加强市场监管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市场 监管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加强科技资源管理与共享服务应用 技术研究,强化标准规范、科学数据、重大装备与实验材料等科 技资源的有机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资源开放共享、知识产权保 护、资源安全保护等管理制度,完善科技资源存储、管理和安全 所需基础设施。扩大市场监管科技资源有效收集范围,强化科技 资源开发应用与分析挖掘,提升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以用户需求 为导向,探索精准化服务内容,创新便捷式服务方式,为科学研 究提供网络化、社会化的市场监管科技资源共享服务。 (三)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壮大市场监管科技创新生力 军 1.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统筹分类实施科技人才培养计 划,鼓励所在技术机构给予纳入培养计划人选项目经费支持。加 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做好科技专家人才选拨推荐工作。 搭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平台,支持青年人才作为科研骨干协助承 担重大科研项目。支持市场监管技术机构与相关科研机构、高等 院校、科技型企业等探索建立科技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加大对市 场监管基层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支持基层科技人才到总局直属 技术机构学习锻炼。实施分级分类精准培训,大力开展专业技术 技能培训,强化科技人才专业能力建设。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拓宽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渠道,在重点学科、重点领域引进一批 “高精尖缺”人才,加大科技人才引进保障力度。 2. 加强科技人才评价与使用。深化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改革, 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支持技 术机构根据分类评价原则,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监管科技创新需求 的人才评价模式。支持技术机构成立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专家组, 对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享受特殊薪酬待遇的高层次人才、享受 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的高层次人才进行评价。探索将高级职称评审 权限下放到符合条件的技术机构,发挥用人自主权和主观能动性。 支持技术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人才定向激励,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支持政策,优化人才发现和使用机制。 五、提升市场监管科研攻关能力 (一)加强市场综合监管技术研究,助力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围绕市场综合监管重点领域业务发展需求,以信用监管体系 建设为基础,以实现智慧监管为目标,积极开展市场综合监管基 础理论研究,加大风险智能感知、精准评价、智能决策、电子数 据取证等关键技术、平台系统和装备研发力度,强化监管工具创 新供给,实现市场综合监管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有效提升市场 综合监管效能。
  • 土壤修复之风险管控篇,“风险管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措施?
    p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此标准首次发布。而且雄安新区印发了《雄安新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方案(2018-2022年)》。按照方案,到2022年,先行区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土壤环境质量得到初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智慧土壤”全面建成,“健康土壤”先行区初步建立。到2035年,先行区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土壤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健康土壤”先行区全面建立。今年6月份,上海市环境生态局印发了上海市建设用地地块土壤污染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工作指南(试行),进一步规范本市建设用地地块土壤污染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等活动。/pp  纵观这一系列的政策标准,我们发现“风险管控”的概念正在逐步强化。如:日前发布的两项土壤新标准,分别从安全角度出发,对农用地、建设用地不同污染物提出风险值管控 《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二审也明确提出,按照“污染担责”的原则,强化农用地风险管控责任。/pp  风险管控,顾名思义,就是在污染产生之前进行预防。就像女孩子在夏天出门前,都喜欢涂抹防晒霜一样,将紫外线隔离、避免晒黑。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也是这个道理,不可能将污染全面消除,那就减少新的污染的产生。我们强调的是风险管控,要管控土壤污染风险,通过改变土地使用方式,而不是简单依靠巨大的资金投入,对污染的土壤要加强监测监控,不让污染继续发展。/pp  事实上,预防与保护优先一直是我国土壤防治的总体思路。正如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林玉锁所言,我们对土壤污染是实行的风险管控对策,而不是一味的对土壤进行治理与修复。/pp  相对于土壤污染治理,土壤修复风险管控工程需要根据具体污染地块的性质来确定治理措施和技术路线,两者的重点、思路以及后期管理要求均不同。因为风险管控不单单是一次性的工程,需要相应的配套管理体系。届时,Soiltec China 2019(第四届中国国际土壤与地下水高峰论坛)将邀请生态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黄国鑫老师对土壤修复风险管控相关热点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相信能够让大家获益满满。欢迎各位业内人士,专家老师们积极交流报名参会。任何问题,请与我么取得联系。021-80319152,也可关注我们(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峰会),获取信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7/uepic/04191d1e-d1cd-4475-aeb4-c4746ad03057.jpg" title="soiltec china.jpg" alt="soiltec china.jpg"//p
  • 面对镉大米监管部门如此淡定
    近日,镉超标大米的消息刺激着公众敏感的神经。先是广州市食药监管局公布了8批次产品镉超标,却不公布具体品牌、生产单位及销售单位。在公众持续质疑下,17日公布餐饮单位,18日才公布问题品牌和生产厂家,证实问题大米全来自湖南。  随着8批次大米镉超标真相的公开,公众更大的疑问随之而来。本次抽检广州大米及米制品合格率仅五成多,食药监管局说抽样较少,不代表整体状况。那么整体状况如何?既然广州市有这么多镉超标大米,那么其他地方情况怎样?湖南大米镉超标了,其他产地的大米会不会存在类似安全风险?  与公众“神经敏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关部门过了头的“情绪稳定”。广州市食药监管局查出8批次镉超标产品,当初却一心一意替相关品牌、生产单位等保密。各地市场上,也大多都有湖南米,迄今除了北京等地监管部门跟进抽查外,大多数地方却置身事外。湖南作为镉超标大米的源头,也作“高高挂起”状。  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监管部门承担着一系列责任,包括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强制执行、食品检验、安全事故处置等,这是一种法定责任,容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  镉超标大米上餐桌,意味着食品安全责任链的失守。镉闯过生产、初加工、销售、制作等各责任环节,顺利到达人体终端。据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调查,湖南土壤重金属超标严重,但当地政府未对土地用途进行划分,农民种出镉超标大米而不知 在初加工环节,米厂长期未将重金属含量列入常规检测项目,检出问题也不公布 在销售环节,监管部门也习惯性保密。  食品安全,无非是一个落实责任链各环节责任的问题。每个环节责任具体是什么、责任大小已由法律规定,关键是激活它。比如《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产品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监管,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在加工与销售环节各有职责。出了问题,追责是一种法律义务。没有做好的工作,也要有个补救:市场上镉超标大米有多少、比重多大、会如何处理,应当给公众一个交待。
  • 行业观察:机构改革能否带来食品监管升级
    当食品安全的话题在社会上已经风声鹤唳的时候,所有人都期待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够出现重大突破。  在公众的期待与瞩目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立。随着5月15日晚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这个监管部门的三定方案后,这个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部门的职能浮出水面。  总局还是"协调"监管食品安全  在三定方案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设17个内设机构,总局机关行政编制345名。相比过去,机构和人员数量都有了不小的增加。  在17个内设机构中,有关食品监管的司局共3个,分别是食品安全监管一司、二司、三司。有关药品监管的共两个司,有关医疗器械监管的两个司。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三大监管职能上,食品监管似乎占据了最大的分量。  这一点恐怕是大多数人都希望看到的。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容忍度越来越小,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希望能有更多、更有效的力量来规范食品市场。  不过,在机构职责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3个食品安全监管司分工却让人有些感觉不是那么清晰。  比如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其职责是"掌握分析生产环节食品安全形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制度机制和改进工作的建议,督促下级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及时发现、纠正违法和不当行为。"  再看食品安全监管二司,其职责与一司相比,只有4个字的不同,就是将"生产环节"替换为"流通消费环节".  食品安全监管三司职责的表述是"承担食品安全统计工作,分析预测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参与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并根据该计划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主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杨小军在看到这些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界定时认为,"掌握分析、提出建议、分析预测、组织开展风险预警,这些说法意味着,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还不够强硬。"  在杨小军看来,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依然只是起着协调作用,而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阶段,其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就是协调。  "大家都希望看到真正的监管职责,过去的协调职能并没有能够解决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问题。"杨小军说。  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只负责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管。2003年,为了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在多个部门之间扯皮的问题,国务院将"食品"两个字加入国家药监局,变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这个监管局被赋予协调与食品相关的各部门共同处理食品安全事件的职责。  10年来,苏丹红、孔雀石绿、三聚氰胺、瘦肉精、皮革奶、地沟油、重金属超标大米等食品安全问题在多个部门监管、一个监管局协调的大环境下层出不穷。公众希望能有一个部门能真正担负起食品安全监管的重担。  不仅如此,让杨小军觉得不能理解的是,在这个总局的三定方案中,提出"建立让生产经营者成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有效机制。"  杨小军说,在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的关系中,生产经营者成为第一责任人的说法是没有问题的,但在监管者与生产经营者的关系中这样说,恐怕就要再思考了。这次机构改革是强化了行政监管,也是公众期望的,怎么能说让生产经营者成为第一责任人呢?监管部门与第一责任人是什么关系?  实际上,在监管的体系中,企业与监管部门的博弈旷日持久。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多位领导都曾谈到过这一点,当监管部门去查处违法违规企业的时候,往往会遇到来自企业所在地方政府的阻力。不仅地方政府会设置这种阻力,有些时候,这些企业甚至会求助于更高级别的政府部门,从而逃脱监管部门的处理。  也许是出于这样的原因,监管部门更希望让企业自律,以减轻监管的难度。在杨小军看来,在这个总局的三定方案中,本应该明确的是总局作为食品药品的监管机构,自身到底应该承担怎样具体的职责,该如何监管,而不是去讲被监管的企业要如何。  过去多段监管真的转换成两段管理了吗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三定方案中,列出了总局与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商务部、公安部的职责分工。这6个部门无一例外都有着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职责。  在机构改革之前,食品安全监管就是多头、分段监管。从田间到餐桌,要经历若干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公众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批评,认为是七八个大盖帽管不好一桌饭。  从前,往往当某个食品出现问题时,相关的监管部门就开始互相推诿。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正是在这样的监管体制下发生的,而最终的责任回溯则是政府怨企业,企业怨农民,农民怨不法收购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就表示,在食品监管体系上,各部门之间的推诿是绝对的,而且边界还有交叉。  多年来,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模式,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的认为分段管理利大于弊,但更多的学者倾向于减少监管环节。一些国家的监管模式可以借鉴。在美国,食品安全监管由FDA从头管到尾,这个机构拥有武器,可以强制执法,还有24小时的拘留权。  不过在中国,一个部门全程监管难度太大。今年两会期间,有关食品监管的机构改革一锤定音。按照当时的说法,食品安全监管简化为两段管理,也就是由农业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监管。  然而最终的三定方案中,依然看到了6个相关部门的身影。比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食品标准的制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食品包装材料、容器、食品生产经营工具等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的监督管理,商务部负责拟订促进餐饮服务和酒类流通发展规划和政策。  5月16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后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该局综合司负责人孙梅君就表示,这次改革相对过去分段监管、分头监管造成的体制弊端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任何一种事物都不是孤立的,目前仍然有若干个部门负责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工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次改革的最大变化是把原来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公室合并,但对食品的界定尚无新说法,对分段管理的改革,依然是多个部门参与。  "比如食品标准的制定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那如果遇到没有标准的食品出现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怎么办呢?是不是可以说因为没有标准,所以无法监管?"上述业内人士说。  或许真正意义上的两段管理并没有到来。  "这些年出现的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大家都知道体制上的问题就是分段管理,改革应该回应这个问题,但这个方案让大家看到的依然是多个部门参与的分段管理。"杨小军说,比如让全社会都头疼的食品添加剂,到底是谁管,从三定方案中完全看不到答案。  在这次改革之前的若干次学者研讨中,就曾提出过产品监管的模式。杨小军就是这种模式的支持者。他觉得,完全的产品监管不太可能,但可以在重要的产品上进行一管到底。将产品监管与分段管理有效结合起来。  三大职能如何平衡  为什么众所期待的食品安全监管改革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在杨小军看来,或许是部门之间的平衡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在如今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是其三大职能。这三个职能如何平衡同样面临考验。  "现在是强化了食品监管,原有的药品、医疗器械监管能否发挥得更好,还需要实践的检验。"杨小军说。  在这个三定方案中,杨小军已经发现矛盾之处。方案中称,"将药品生产行政许可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两项行政许可逐步整合为一项行政许可",但又说"将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职责下放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既然是把药品的生产行政许可与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合二为一,那怎么又能单单将药品的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下放?"杨小军说。
  • 实验“皮革老酸奶”不如攻关检测方法
    扬州大学几个有心的大学生近日在实验室用旧皮革提炼出的工业明胶成功自制老酸奶,专家称原理对了,但工业明胶放太多了,配比不够完美。(5月11日扬子晚报)  扬州大学的大学生用自己掌握的化工知识成功自制出来“皮革老酸奶”,或可以看做是对“皮革老酸奶”确实可以通过化学工艺制作的一种肯定性回应。当然,这一“实验”还有一个对公众的提醒之意,提醒公众对食品安全更多一份审慎心态,也提醒一些无良商家别以为可以“为所欲为”。  然而,学习和实验自制皮革“老酸奶”,意义终究有限。在我看来这些喜欢钻研的学生,倒不如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和解决对“皮革老酸奶”的检验检测方法上。当前,祸害公众的有毒有害食品数量众多,打击不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检测无门”,甚至“无法检测”。掺加了工业明胶之后的“老酸奶”,就面临一个无法监管、无法检测的难题。江苏省动物营养学科带头人、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动物营养学教授孙镇平坦言,“目前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头疼的问题,有些黑心作坊主按一定比例将工业明胶与食用明胶掺和加入,依据重金属指标可能无法检测出食品有问题,这种‘潜伏’的伤害往往更可怕。”  近几年沉渣泛起的“地沟油”也是如此,卫生部从去年就开始征集有效检测方法,迄今已经收集了约350多种检测方法,却没有一种能够定性 “地沟油”,监督部门为此一筹莫展,也造成监管和查处有毒有害食品的最大障碍。当前公众最关注的焦点,并不是旧皮革能不能制造工业明胶和老酸奶,最关心的是,究竟以什么方法来检测。  “攻关”皮革老酸奶或工业明胶进入食品中的检测方式,难度不会小,不过高校本身具有较强的学术和技术攻关能力,大学生们也有相对的资源优势。将主要精力转移到“攻关检测方法”上,体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一件有益食品安全的好事。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