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细胞跨定仪

仪器信息网细胞跨定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细胞跨定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细胞跨定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细胞跨定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细胞跨定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细胞跨定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细胞跨定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细胞跨定仪相关的资讯

  • 鸿星尔克900万跨界投资单细胞测序领域
    近日,有消息称鸿星尔克投资了某单细胞测序公司。事实上,是鸿星尔克旗下荣盛投资参与了德运康瑞的1.3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荣盛投资跟投900万)。荣盛投资是由鸿星尔克品牌创始人吴荣光创立,专注于投资通过持续支持和投资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的、具有革命性创新技术的生物医药公司,从而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德运康瑞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以“全链条单细胞多组学技术”为支撑的生物科技企业,依托自主创新的“单细胞富集与检测、单细胞测序、单细胞生信分析”平台,提供单细胞全场景应用解决方案。该公司通过创新上游方法学,成功突破了现有以10x Genomics和BD为代表的国际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泊松分布原理限制,有望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局面,并助力这种精准医疗的颠覆性技术早日应用于科研、生物制药和临床等领域。该轮融资将用于加速公司多款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Paired-seq,Digital-seq,和Well-paired-seq)的深度研发与商业化推广落地,并通过在肿瘤、优生优育、以及生物制药领域的合作,持续挖掘基于单细胞技术的精准医疗应用潜力。德运康瑞创始人杨朝勇教授是全球最早参与开发单细胞测序核心技术和元器件的资深专家之一。杨朝勇表示:“在世界前沿科技领域,靠简单模仿国外技术的策略,往往难于获得持续发展动力并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尤其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和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专利上的挑战和各种风险。坚持自主创新发展模式,才有望实现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解决“卡脖子”问题,并实现超越。”德运康瑞CEO李嘉成表示:“非常感谢投资人对德运康瑞的认可和信心。本次融资后,会加大公司单细胞测序技术研发与商业运营上的投入,加快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合作,推进单细胞技术在包括临床在内的不同应用场景上的数据积累。我们也即将在苏州工厂生产体系认证完成后,先期启动RareCaSt单细胞富集与检测产品的临床报证。公司还将陆续在主要中心城市建立实验室,创新性地开展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基于单细胞的精准医疗应用探索,而此类用中国智慧造福人类健康的引领性工作,也是很多临床专家非常期待的事情。”单细胞测序作为可以高效检测不同细胞中基因异质性表达的工具,未来在疾病精准研究与治疗方面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用于癌症、辅助生殖以及免疫学等领域,如研究癌症起因和治疗、检测胚胎是否携带遗传缺陷的基因、精确检测单个免疫细胞的遗传物质及理解机体复杂的免疫机制等。鸿星尔克投资集团选择投资单细胞测序公司,说明十分看好单细胞测序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BCC Research的一项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全球单细胞分析(Single-cell Analysis)的市场达5.4亿美金,预测将从2015年的6.3亿美金增长到2020年的16亿美金,复合增长率达21%。鸿星尔克投资旗下荣盛投资表示:“我们非常看好德运康瑞在单细胞测序领域的前景,其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是国内少有的从源头创新实现突破,拥有自主专利,打破国外垄断局面并有机会实现赶超。非常荣幸能跟杨朝勇教授和李嘉成总经理为首的德运团队合作,将持续支持德运康瑞打造成为单细胞技术平台型公司,引领单细胞技术向临床市场迈进。”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利用“缓冲”策略开发光稳定荧光探针揭示活细胞内脂滴动态过程
    近日,大连化物所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团队利用“缓冲”策略,发展了细胞内脂滴动态识别荧光探针LD-FG,该探针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可在空间超分辨成像的基础上实现高时间分辨率和长时间稳定成像,从而发现了多种新的脂滴动态过程。  脂滴是维持脂质和能量稳态的关键细胞器,由中性脂组成的内核及包裹其外的单层磷脂组成。脂滴表面分布着多种蛋白,以调控脂类的储存、代谢及脂滴运动。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脂滴具有更多的生理功能,例如抗菌免疫能力、促进药物积累和激活能力、内核膜代谢能力、与其他细胞器相互作用以交换营养分子、作为癌症和衰老大脑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标志物等。尽管对脂滴功能的机制缺乏研究,但已证实这些功能与脂滴生命周期的动态密切相关。揭示脂滴的动态有助于研究脂滴的功能机制和发现新的功能。然而,脂滴的数量、位置、大小和组成在细胞之间甚至在同一细胞内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脂滴的生命周期、时间和位置上也通常不可预测且难以观察。此外,这些事件在脂滴生命周期中的发生率仍然未知。这种细胞异质性和不可预测性要求用于探测脂滴动态的成像技术不仅具有对脂滴的识别能力,更需要具有较好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以及长时间的的稳定成像能力。  超分辨荧光成像可突破衍射极限实现最高可达单分子的空间分辨,但荧光团易光漂白而迅速淬灭的问题使得超分辨荧光成像一直面临着时间分辨率低和成像时间长的挑战。因此提高荧光团的光稳定性是超分辨荧光成像面临的前沿问题。  本工作中,徐兆超团队提出了“缓冲荧光探针”(buffering fluorogenic probe,BFP)的策略来解决脂滴动态成像中光稳定性的问题。“缓冲”策略(buffer strategy)是指在成像过程中,脂滴内部光漂白的荧光探针被外部周围新的和完整的荧光探针有效取代,即荧光探针交换速率大于漂白速率时,即可确保脂滴成像的光稳定性。该策略要求探针在脂滴外部时处于荧光淬灭的状态,并且在脂滴外具有较高的浓度以保证足够的缓冲能力。LD-FG有适中的脂溶性保证了既有足够的分子对脂滴进行荧光染色,同时又有足够比例的分子在脂滴外作为缓冲池。缓冲池不仅可以快速补充脂滴中的光漂白探针,保证了长时间荧光成像的光稳定性,还可以及时染色细胞中的新生脂滴,并接收脂滴减小或消亡中释放到外部的探针。  基于LD-FG优异的光稳定性,团队借助结构光照明显微镜对脂滴的多种动态过程进行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成像,首次发现了两种新的脂滴融合模式,包括多个脂滴的同时融合和线粒体介导的融合;揭示了细胞不同区域和不同细胞之间的异质性;提出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成熟的新模型,即首先进行快速脂滴融合,接着是缓慢成熟步骤;首次在细胞中观察到融合过程中的哑铃形中间形态,证明聚结(coalescence)并不像以前知道的那样罕见,而是在细胞中无处不在的。  作为最小的生命单元,细胞是含有细胞器、分子复合物和功能单分子的多体系、跨尺度的复杂系统,不同尺度单元又根据其位置、结构、运动、浓度以及与其他功能单元的动态相互作用,精确、有序和协调地执行复杂多样的细胞功能,这使得细胞具有个体与系统性相统一、异质性、高度动态、不确定性等多种特征。团队期望“缓冲荧光探针(BFP)”的策略可以在未来用于开发针对更多不同细胞内生物靶点的光稳定探针,最终实现细胞内生物分子全景超时空分辨动态成像。  相关成果以“Stable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of Lipid Droplet Dynamics through a Buffer Strategy with a Hydrogen-bond Sensitive Fluorogenic Probe”为题,于近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大连化物所1818组博士研究生陈婕和博士后王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化物所创新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 质谱“跨界”医学 妙用蛋白组学分析——访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胞与再生生物系及化学系葛瑛教授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2020年,美国质谱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ASMS)将质谱界内“最高荣誉”之一的Biemann奖章授予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葛瑛教授 (https://labs.wisc.edu/gelab/),以表彰其应用基于高分辨率质谱的top-down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心脏疾病研究领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该奖项是对质谱先驱—Klaus Biemann教授的纪念,表彰获奖者个人在其学术生涯的早期就在基础和应用质谱领域获得显著成就,因此该奖项的获得者均为中青年的杰出科学家。strongBiemann奖章自1997年颁布以来共授予了24位科学家,作为2020年的奖项获得者,葛瑛教授既是该奖项自颁布以来的第七位女性科学家,也是该奖项历史上第三位获得此荣誉的华人学者。/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葛瑛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基于top-down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也起始于博士求学期间,彼时她师从Fred W. McLafferty,后者提出了著名的strong麦克拉弗蒂重排反应/strong,也被喻为质谱界泰斗。葛瑛在博士毕业后做出了一个与多数科研学者不同的抉择,她决定先加入美国惠氏制药(后并入辉瑞制药公司)从事药物研发工作,这段工作经历需要她与不同研究领域的工作者合作完成研究内容,也让她切身感受到了交叉学科研究模式的可行性和高效性,更为她日后赴任高校开启交叉学科的研究之路“凿”开了一道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葛瑛团队突破了传统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界限,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和top-down方法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并通过新的方法策略获得了对心脏疾病等病理学研究的新颖洞见。仪器信息网近期采访了这位优秀的女性质谱工作者——威斯康星大学的葛瑛教授,与她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探寻她光环加身的科研成果背后有何奥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450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50b38277-e0d1-4e19-92d0-ffef8ecafdd6.jpg" title="葛瑛.jpg" alt="葛瑛.jpg" width="300" height="450"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胞与再生生物系及化学系教授 葛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以质谱为中心的技术开发/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质(PTMs)在许多关键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蛋白质组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解释分子作为一个系统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了解细胞系统在健康和疾病中的功能至关重要。当前蛋白质组学的质谱分析主要有bottom-up(自下而上)和top-down(自上而下)两种方法,Bottom-up是传统的手段,它将蛋白质的大片段混合物消化/酶解成小片段的肽后再进行分析,是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质谱技术,但该方式无法取得与PTMs之间相关联系的信息。而Top-down技术则不再需要酶切的过程,可以直接对完整的蛋白——包括翻译后修饰蛋白以及其它一些大片段蛋白测序,而非仅仅针对多肽,这就使得与翻译后修饰相关的信息能最大程度的保存下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基于top-down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分析是表征完整蛋白质组的新兴手段,它可以对来自于全细胞或组织裂解液的复杂混合物中的完整蛋白进行快速、灵敏的分析,提供一个系统、定量的蛋白质评估。然而,由于蛋白质组的高度复杂性和动态性,蛋白质组学的分析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蛋白质难溶于水、新的蛋白分离纯化方法有待探索以及根据top-down获得的数据来确定蛋白特性和有效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计算机工具十分匮乏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因此葛瑛团队就蛋白质组学分析面临的难题开展了系列研究,首先便是蛋白质溶解度的问题。在蛋白质的分析过程中,为了有效地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蛋白质,提取缓冲液中通常含有表面活性剂,但是传统的表面活性剂与质谱不相容,它们通常存在极大的抑制蛋白质的质谱信号,因此在质谱分析前要先除去表面活性剂。基于此,葛瑛团队创造性地合成了可光降解的表面活性剂Azo,Azo的功能与常规表面活性剂非常相似,但却在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中间加入了可以通过简单紫外线照射被破坏的化学键。在进行质谱分析之前,可以通过暴露于光来裂解键,这样Azo就会分裂,仅留下蛋白质分子。葛瑛说到:“Azo能够对整个蛋白质进行有效的质谱分析,开辟了研究膜蛋白质的新道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其次,针对完整蛋白质色谱分离法并不完善的问题,葛瑛团队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多维色谱法——在线HIC/MS(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用于在非变性模式下高分辨率分离完整蛋白,展示了该方法在Top-Dwon蛋白质组分析的潜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不仅如此,针对难以使用质谱检测低丰度蛋白质等难题,葛瑛团队研发了新型纳米材料用于富集蛋白质,实现了利用top-down质谱法富集、鉴定、定量和表征完整的磷酸化蛋白。近日,葛瑛教授团队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化学系金松教授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子刊《自然· 通讯》,团队开发了基于纳米材料的蛋白质组学新方法,将功能化的超顺磁性纳米颗粒(NPs)与自上而下蛋白组学质谱分析结合,在有效地从血清中富集心脏肌钙蛋白I(cTnI)(cTnI是一种心脏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的同时也能很好的去除血清白蛋白。该研究成果将在蛋白组学研究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揭示cTnI的分子指纹图谱,便于精准医疗研究。a href="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643-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32, 96)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0, 32, 96) "(原文链接:《Nanoproteomics enables proteoform-resolved analysis of low-abundance proteins in human serumspan style="color: rgb(0, 32, 96) text-indent: 2em "》)/span/span/a/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此外,对于top-down数据分析工具开发不足的问题,其团队开发了综合软件工具MASH Explorer软件,实现了不同质谱厂商的数据统一分析,并结合了多种用于反卷积和数据库搜索的算法,以进一步推动top-down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发展。span style="color: rgb(0, 32, 96) "(软件免费下载 /spana href="https://labs.wisc.edu/gelab/MASH_Explorer/index.htm"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32, 96)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0, 32, 96) "https://labs.wisc.edu/gelab/MASH_Explorer/index.htm/span/aspan style="color: rgb(0, 32, 96)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在不断钻研的基础上,葛瑛团队进一步将其开发的方法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问题的研究上,比如在正常和患病条件下建立心脏肌丝蛋白修饰的图谱,探究其调节心脏和骨骼肌收缩力的功能结果,以及利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综合研究方法评估干细胞疗法治疗心力衰竭的功效,并了解心脏再生过程中的信号传导机制。她在心脏生物学领域取得了重要发现,例如,其团队确定了心肌肌钙蛋白I的磷酸化和肌动蛋白同工型转换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生物标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跨界要知己知彼/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从上文不难看出,葛瑛的研究内容不仅跨越了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的传统界限,更创造性地将其在生物化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医学相结合,获得了对心脏疾病等病理学研究的新颖见解。“科学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领域内真正的突破,很多时候来自于这个领域之外,来自于其它领域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跨界’研究。” 葛瑛说道:“从另外一个‘视角’去解决问题,往往能得出意想不到的结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交叉学科很热门,但研究难度也不小。如何克服跨领域探索的挑战?笔者向葛瑛抛去这个问题。结合其自身的经历,在跨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葛瑛一直积极地、努力地保持着好奇心,在不同的专业领域积蓄知识和力量。葛瑛表示:“随着长期对一个研究方向的不断深入,自然需要不断扩展,我当时进行跨界研究的契机是在加入麦迪逊医学院组建蛋白质中心后,开始有很多机会与生物学家以及医生合作,这就需要我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包括阅读其他领域的文献,跨领域沟通研究等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另外,想要真正深入了解一个科研领域,也必须要找到对应的‘圈子’,并且要知己知彼。”葛瑛分享了一段故事:“当我准备利用系统生物学方法深入了解心脏病等研究时,我阅读了上千篇心脏医学的文章,去参加该领域的学术研讨会,不断地扩充我的知识,有一次在一场心脏学会研讨会上,我遇见该领域的一位‘大伽’,并主动上前与他交谈,过程中他提到看过我发表的关于心肌钙蛋白的文章,对我赞誉很高,借那次机会,他推荐了多位医学领域的学者给我认识,也为我后来进行跨界研究提供了资源和平台。这是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跨界,你必须要知己知彼。当然我很幸运能够得到多个领域(质谱,蛋白质组学,色谱 和 心脏学会)的前辈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 非常感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对科学研究来说,跨界是必然的,而当跨界研究的时候找到一个突破口也十分必要。葛瑛的团队是多元化的,既有生物学、化学方向的学生,也有医学方向的学生。围绕课题组的两大主要方向,技术开发和生物医学研究,化学系的学生以发展技术为中心,最终落地到应用上,而生物系的学生以研究一种疾病为中心展开课题。此外,课题组实验室的设置也同样多元化,一层楼里有化学实验室、生物工程实验室和临床实验室,这样的环境也为组内的学生提供了跨界沟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与平台。“我们实验室已经不是单纯的化学实验室或生物实验室,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称为‘交叉研究中心’。”/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采访的最后,葛瑛也表示,不管从事的是化学研究还是生物学研究,最终都是想要解决生命科学的问题,因此质谱技术也好,生物医学应用也好,团队都希望能更好地实现精准医学,最终造福人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采访编辑:万鑫/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后记:/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当下时代的科学研究已经不仅仅需要培养“标准型人才”,更多的创新成果和研究领域的成长点都发生在领域的边缘或几个不同领域的交界处,因此,越来越需要像葛瑛这样掌握各种知识的研究学者。与此同时,科研学者如果能够自由发挥,把自己培养成“非标准型人才”,也许更利于将来的创新研究。/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font-family: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点击图片了解葛瑛团队更多内容:a href="https://labs.wisc.edu/gela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32, 96)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color: rgb(0, 32, 96) "https://labs.wisc.edu/gelab//span/a/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font-family: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labs.wisc.edu/gelab/" target="_blank"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8/uepic/a7c8ff9b-cf8b-40b8-bcf2-b2a9d68a1b5a.jpg" title="葛瑛团队.jpg" alt="葛瑛团队.jpg"//a/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font-family: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spanbr//p
  • FGF-2 热稳定细胞因子——专为干细胞与类器官设计,解决生产难题
    植物源重组蛋白系列产品 “生长因子控制细胞的维持、增殖和分化,是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学的关键工具“内毒素污染的微小差异会对细胞培养产生巨大影响“无动物成分和无内毒素生长因子可提高细胞培养物的一致性,这是获得可重复结果和过渡到临床应用的关键 公司介绍 Core Biogenesis是一家来自法国的以细胞因子产品线闻名业内的厂家,致力于为干细胞研究和细胞制造工业提供下一代重组蛋白。其独家研发的植物来源细胞因子,打破了传统细胞因子局限性,以无动物、无抗生素、无内毒素、无致热性,无细菌、病毒和朊病毒等优势,迅速占领国际细胞因子市场。 植物系统-生产平台 CORE BIOGENSIS研发了专有的植物系统生产平台-亚麻荠,用来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生产。其生产的多个物种(如人,牛)的重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广泛应用于iPSCs, MSCs,免疫细胞等领域。 FGF-2 STAB专为干细胞生产设计 FGF-2 STAB FGF-2 STAB是一种 新型的热稳定生长因 子,可让您以更少的培养基更换更高效地生长FGF-2依赖性细胞培养物。 应用场景 干细胞培养(iPSCs、NSCs、MSC)类器官培养与生产细胞治疗生产 产品特点 “高纯度:均大于95%的纯度“不含动物成分与内毒素:无动物成分和无内毒素生长因子可提高细胞培养物的一致性,这是获得可重复结果和过渡到临床应用的关键。“半衰期长:较传统FGF-2生长因子半衰期延长10倍,长达20天“生物活性高且稳定:全部生物活性保持在稳定的蛋白质构象中“周末无需进行换液操作“降低至少50%培养成本 热稳定性=长达20天半衰期+稳定的蛋白质结果+生物活性 由于FGF-2 STAB中9个氨基酸,FGF-2 STAB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这导致细胞培养条件下的半衰期延长至 37°C,与野生型相比,蛋白质稳定性提高了 10 倍。 50%成本降低+周末无需换液工作 研究人员和制造商在多能干细胞培养过程中必须保持非常严格的每日计划,以避免自发分化会降低培养质量。FGF-2 STAB具有增加半衰期和蛋白质稳定性的性质,可将稳定的生长因子持续暴露于细胞中,从而为显影剂提供更简化的喂养计划,并最终在最终干细胞群中实现所需表型的更均匀的组成。实现FGF-2 STAB蛋白稳定性的切实好处:显著减少补料细胞所需的培养基量,并减少补料次数,节省人工成本,避免不方便的周末补料。 产品规格 产品规格FGF-2 STAB(RUO)FGF-2 STAB(cGMP)身份分子量质谱分析生物 活性EC50系列EC50 + - 国际单位 (IU)纯度SDS-PAGE 的 95%UPLC95-97%无菌无菌过滤 0.2 μm + 生物负荷测试无菌 USP 71 和欧洲药典 2.6.7内毒素低于检测水平的鲎试剂测定USP 85 欧洲药典2.6.14支原体不适用阴性宿主细胞DNA/蛋白质含量不适用附件测试自主批次不含动物成分不含不含批次间一致性不适用是的法规遵从性ISO9001ISO9001, USP 1043, 欧洲药典 5.2.12
  • ibiPore可视化的Transwell:可实时观察流动、剪切力作用下细胞迁移、侵袭、细胞间相互作用
    德国ibidi的ibiPore可以实时观察流动、剪切情况下的细胞侵袭、迁移、细胞相互作用等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统计时,不需要将膜取下,也不需要将另一边的细胞擦掉(经常将膜擦破,导致实验失败),可直接将μ-Slide放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细胞可以通过两种方式,选择贴壁于氮化硅膜的上下两侧。可以把细胞种植在膜下边,避免自由落体的说法,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21世纪注定是一个生命科学的世纪,科研工作者们如果想在这个世纪去决胜,能做到一点,不仅要好的idea,领先的技术,更需要得心应手的好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天为大家介绍德国ibidi的μ-Slide ibipore SiN (图1), 一款具有多孔氮化硅膜的μ-Slide载玻片,可用于实时观察流动、剪切力条件下的细胞侵袭、迁移以及细胞相互作用的可视化的“ transwell ”,更多应用请参阅文中(Intended Use的相关内容)。图1. ibipore及ibipore SiN氮化硅膜培养细胞的染色结果。图片背景为在ibipore氮化硅膜上培养细胞的荧光染色结果,规则排布的白色圆点为氮化硅膜的孔隙ibipore有上下两个独立的通道(见图2),两个通道 overlap 的区域由一个孔径大小均一的氮化硅膜隔离开(见图3)。两个通道可以分别培养细胞,通过两种方式,细胞可以贴壁于氮化硅膜的上下两侧。在细胞侵袭实验中,普通的transwell只能将细胞培养在上侧,这样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并不能明确的说明是由于重力作用还是侵袭能力本身造成的。而ibipore考虑到这一因素,建议实验者在氮化硅膜的下侧进行细胞培养,检测细胞向上侧通道进行迁移的能力,进而巧妙的排除了重力作用对侵袭实验的影响。配合ibidi流体剪切力系统以及加热孵育系统,可以在流动、剪切力条件下实时的观察细胞的侵袭以及迁移等实验。德国ibidi公司为满足不同实验的需求设计了不同孔径的氮化硅膜(见图4)。ibipore与传统的transwell实验最大区别有三点:①. ibipore可以在上下两个通道中培养细胞,这样可以观察细胞向上的侵袭情况,排除以往实验中重力作用的影响;②. ibipore中间的氮化硅膜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可以实时成像观察侵袭情况,也可以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③. ibipore可以配合ibidi流体剪切力系统,观察淋巴细胞等在流动状态下的侵袭情况。ibipore产品介绍ibipore产品特点:* 透过薄而多孔的薄膜获得卓越的光学性能* 有着广泛的应用,细胞可完全粘附到顶部-基底* 对于不同细胞类型有多种孔径大小可以选择应用:1.流动状态下跨内皮细胞迁移2.2D或3D凝胶内细胞层的共培养和传输分析3.顶部-基底细胞极性分析4.顶部-基底梯度的细胞屏障模型分析5.细胞迁移分析(例如,用于研究肿瘤侵袭或转移)在μ-Slide ibiPore IV型胶原涂层3μm孔径中人类内皮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相位对比度、DAPI(蓝色)、VE钙粘蛋白(绿色)和F肌动蛋白(红色)的叠加图像。技术特点:1.SiMPore的微孔氮化硅膜2.中间具有多孔光学膜的跨通道结构3.优异的光学性能,堪比盖玻片4.孔径大小0.5μm,3μm,5μm,8μm供选择5.中间膜0.4µ m(400 nm)6.使用工作距离0.5mm的物镜7.与ibidi泵系统(流体剪切力系统)完全兼容8.下部通道中明确的剪切力和剪切速率范围µ -Slide ibiPore SiN工作原理µ -Slide ibiPore SiN由插入两个通道之间的水平多孔膜组成。上部通道是膜上方的静态储液池。下部通道是灌注通道,用于对附着在膜上的细胞施加限定的剪切应力。上部通道和下部通道仅通过隔膜彼此连通。图2. ibipore组成示意图多孔膜由氮化硅(SiN)制成,这种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化学和机械稳健性。400nm厚的氮化硅膜非常适合成像和显微镜观察,没有任何自发荧光或透明度问题(如玻璃)。SiN材料可以直接用于贴壁细胞培养,也可以选择用ECM蛋白包被。应用建议:孔径 & 孔密度什么是孔密度孔密度是指膜的空隙体积分数。是孔隙的体积除以膜的总体积。下面的图形为采用相同的放大倍数。图3. 不同孔径的氮化硅膜不同应用的建议孔径:不同的细胞大小和直径不同,根据具体实验请选择不同孔径图 4. 为不同应用推荐的不同孔径的氮化硅膜Intended Use经证实的应用这些应用已由ibidi研发团队或者我们的用户进行过试验。Endothelial Barrier Assays内皮屏障分析在膜一侧培养单层细胞。细胞可以在静止或者流动剪切力条件下培养。Co-Culture and Cell Barrier Assay共培养和细胞屏障分析在膜的两侧分别培养单层细胞。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进行信号传递、共培养以及迁移实验(例如,分析药物通过上皮或内皮屏障的传递)。Apical-Basal Cell Polarity Assays顶端-?基底端细胞极性分析3D凝胶基质中的化学因子可以导向在膜另一侧培养的单层细胞的极性发生。Potential Use潜在应用以下示例将讲述该产品进一步的潜在应用。ibidi仍需在内部测试这些应用,因此我们无法提供特定的实验方案。但是,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些应用应该是可行的。Trans-Membrane Migration in 2D/2D跨膜迁移在膜的一侧培养单层细胞。可以观察悬浮的白细胞在流动状态下的滚动、粘附以及侵袭情况。Cell Transport in a 3D Gel Matrix细胞在3D凝胶基质中的传递3D凝胶基质中的细胞迁移:在流动状态下,观察白细胞的滚动、粘附以及向3D凝胶基质中肿瘤细胞方向的迁移情况。Application Examples 应用实例MDCK和NIH-3T3细胞的相差显微镜观察Madin-Darby犬肾(MDCK,左)和NIH-3T3(右)细胞在μ-Slide ibiPore SiN,孔径0.5μm的玻片中,无蛋白质包被。接种后,将细胞在静态条件下在培养箱中保持20小时。相差显微镜,4倍物镜。请注意,这张图像中的中心多孔区域看起来更暗,因为0.5μm的孔隙无法用低分辨率物镜分辨。流动条件下HUVECS的相差显微观察人脐静脉上皮细胞(HUVEC)在μ-Slide ibiPore SiN中,孔径3μm的玻片中,有纤连蛋白包被。将细胞接种并在具有ibidi泵系统/流体剪切力系统的流动条件(10达因/cm2)下在培养箱中保持12小时。固定后的相位对比显微镜,10倍物镜。流动下HUVECs F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荧光显微镜观察人脐静脉上皮细胞(HUVEC)在μ-Slide ibiPore SiN,孔径5μm玻片中的免疫荧光染色,有纤连蛋白包被。将细胞接种并在具有ibidi泵系统/流体剪切力系统的流动条件(10达因/cm2)下在培养箱中保持12小时。绿色:肌动蛋白(鬼笔肽),蓝色:细胞核(DAPI)。荧光显微镜,20倍物镜。选择指南:ibidi跨膜分析实验解决方案参考文献:Salvermoser, Melanie, et al. "Myosin 1f is specifically required for neutrophil migration in 3D environments during acute inflammation." Blood,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131.17 (2018): 1887-1898. 10.1182/blood-2017-10-811851Rohwedder, Ina, et al. "Src family kinase-mediated vesicle trafficking is critical for neutrophil basement membrane penetration." Haematologica (2019). 10.3324/haematol.2019.225722Non-Recommended Applications不建议的应用因技术原因,本产品不适用于以下应用,应避免使用.本产品不适用于:1.上通道灌流2.两个通道的灌流3.跨膜流动4.筛选应用订购信息
  • 第六届IGC 2022定档8月北京,基因治疗、细胞免疫及干细胞治疗等多元化前沿技术荟萃!
    作为免疫、基因及细胞治疗领域产学研医转化影响力最高的年度品牌盛会之一,IGC 2022第六届免疫基因及细胞治疗大会将于8月30-31日在北京盛大召开。• 对于前沿疗法的申报、技术评价、伦理遗传资源的政策与监管有哪些最新要求?• 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的非临床药理毒理、CMC该如何评价?动物及替代模型该如何选择?• 推进临床,IIT/IND该如何满足申报要求?首次人体试验我们该怎么进行剂量的爬坡、试验的设计?• 国内不同载体递送(AAV及其他病毒、纳米颗粒LNP-mRNA、外泌体等)技术、基因编辑技术、通用型细胞治疗技术、iPSC干细胞技术、再生医学基因治疗等的前沿研发与药物转化将有哪些突破与融合?如何应对CMC产业化挑战?• 应对实体瘤挑战,细胞免疫联合治疗将有哪些布局以及组合可能?临床前与临床进展几何?• … … 面对前沿创新疗法的成药性与监管挑战,IGC 2022全新升级启航!IGC将从4大会场14大细分专题出发,解析国内外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最新的政策与监管趋势,探讨国内外AAV及其他病毒载体基因治疗、非病毒载体基因治疗(纳米颗粒核酸递送、外泌体等)、体内基因编辑治疗、通用型细胞免疫治疗、实体瘤细胞免疫治疗与联合、干细胞基因治疗、iPSC与MSC干细胞治疗等的新研究、新技术、新产品的领先突破,促进国家产学研医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加快中国免疫基因及细胞治疗的产业转化!感恩回馈!老客户专享!6月17日前,5人组团注册报名,立减¥1380 起!更有限时早早鸟特惠!为感谢行业同仁对IGC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特面向IGC的往届参会嘉宾与参展企业,开放惊喜参会/参展折扣!详情欢迎联系组委咨询:180 1793 9885(同微信)全新升级 | 大会结构百家争鸣:基因治疗技术创新与研发• 专题:基于病毒载体的下一代基因治疗研发• AAV 基因治疗• 其他病毒载体下的基因治疗• 专题:基因编辑疗法与新型非病毒递送下的基因疗法• 体内基因编辑技术与疗法研发• 新型非病毒递送系统下的基因疗法-纳米颗粒、外泌体等• 专题:基因治疗热点聚焦• 基因治疗IIT/IND申报与非临床评价• 基因治疗临床需求、申报及研发领先实践强强联合:下一代细胞免疫治疗与联合治疗• 异体通用型细胞免疫治疗监管与评价• 通用型细胞免疫治疗创新研发• 实体瘤免疫细胞治疗及联合治疗• 非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时代已来:干细胞治疗研发与产业化• 干细胞治疗监管与评价• 再生医学干细胞基因治疗前沿• iPSC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治疗研发• 下一代MSC干细胞治疗研发-外泌体、同种异体等精英荟萃 | 谁将参加?工业界药物发现、研发、药理毒理、临床部1. 细胞免疫治疗2. AAV及其他病毒载体基因治疗3. 基因编辑治疗4. 非病毒载体基因治疗、核酸疗法5. 干细胞治疗、干细胞基因治疗6. 从事肿瘤联合治疗:免疫检查点抗体/溶瘤病毒/肿瘤疫苗科研院校研究员/学者医学院、生命科学、药学院、免疫所医院临床医生/研究员肿瘤科血液科生物治疗科眼科神经科其他上游供应商原料、耗材、仪器、设备、软件解决方案CRO/CDMO/法规/市场服务提供商政府/监管机构… … 百家争鸣 | 往届嘉宾盛况(列举)高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Jonathan Sprent,美国科学院、澳大利亚科学院双院士罗建辉,国家药审中心生物制品药学部部长宾夕法尼亚大学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开发实验室Joseph Melenhorst,宾夕法尼亚大学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开发实验室主任袁宝珠,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细胞资源储藏及研究中心主任Michael G. Covington,Juno首席CMC法规政策和战略负责人颜光美,中山大学药理学教授,中山大学原副校长石远凯,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韩为东,解放军总医院分子免疫学研究室主任蒋海燕,Editas Medicine临床前科学副总裁田志刚,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免疫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免疫学研究所所长Saar Gill,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助理教授、Carisma Therapeutics联合创始人饶春明,前中检院生验所重组药物室主任,国家药典执行委员孟淑芳,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院生物制品检定所细胞室研究员张叔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高光坪,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医学院终身讲席教授、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于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重组药物室副研究员Sol Ruiz,EMA生物制品工作组主席、EMA CAT前沿治疗委员会西班牙主席、西班牙药监局生物药与前沿疗法负责人Mark A. Kay,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人类基因治疗学系主任,前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顾问委员会主席王建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副所长林欣,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基础医学系系主任Joe Fraietta,宾夕法尼亚大学助理教授与科学总监、DeCART Therapeutics联合创始人范勇,科济生物全球注册事务高级副总裁,前FDA、CBER药学审评员,国际细胞与基因治疗学会(ISCT)孔祥银,安达生物首席科学家,中科院肿瘤与微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分子遗传学课题组组长李秋棠,纽福斯CSO、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眼科和视觉科学系终身教授刘卫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移植与免疫治疗病区副主任… … *更多往届嘉宾阵容及会后报告,欢迎联系组委:180 1793 9885(同微信)6月17日前,5人组团注册报名,立减¥1380 起!更有限时早早鸟特惠!扫码咨询共促发展 | 招展/论坛组织工作全面启动IGC 2022第六届免疫基因及细胞治疗大会的招展/论坛组织工作现已全面启动。• 多种合作形式火热开放中!基于IGC在业界的品牌影响和优质口碑,现已与30余家免疫基因及细胞治疗领军供应商企业达成参展意向。🔥主题演讲、包袋赞助、独家冠名等多种合作形式火热开放中!名额有限,详情咨询:180 1793 9885(同微信)• IGC 2022 演讲嘉宾火热征集中!演讲摘要/论文投稿,经组委评估并确认的嘉宾将享受以下福利:• 获得一张免费全程参会证;• 会议期间午餐券、嘉宾招待晚宴;• 在会议期间专享演讲嘉宾休息室;• 组委会官方宣传与推广。投稿邮箱:igc@bmapglobal.com 扫码查看官网赞助 / 演讲 / 媒体合作事宜,欢迎联系组委会电话:+86 180 1793 9885邮箱:igc@bmapglobal.com网址: www.bmapglobal.com/igc2022
  • 技术线上论坛|5月25日《如何实现自动化、高通量单细胞力谱测量?单细胞显微操作技术一步搞定!》
    [报告简介]单细胞粘附力作为生物机械学分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细胞与外周相互作用的直观体现,能够有效的反映出细胞与基质或细胞之间相互作用能力。细胞与基质之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小,一般都在nN别,过去通常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才能够进行测量。但是原子力显微镜方案往往具有通量低,操作繁琐等问题,使得单细胞力谱的研究非常繁琐。基于此,Cytosurge推出的全新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给细胞力谱测量带来了新的希望。该技术结合了的原子力显微镜探测技术与微流体控制系统,能够直接通过使用中空的原子力探针将细胞通过负压抓取在探针表面,并不需要激活细胞的任何通路信号,为粘附力的测量带来了大的优势。一方面,这种方法能够提供远比蛋白结合牢固的多的粘附力,能够将细胞牢固的固定在探针上并且无需包被探针。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生物化学处理,这种方法不会改变任何细胞表面的通路,从而能够得到接近细胞原生的数据。该系统具备高度自动化,能够快速,全自动的完成力学的测定,让单细胞力谱研究变得十分容易。本报告将介绍FluidFM单细胞显微操作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并结合多篇发表在期刊Nature、Cell、Bioactive Materials等上的近科研成果,深入阐述这种技术在单细胞力谱测量方面的新进展。[直播入口]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FluidFM单细胞显微操作技术群,届时会在微信群中实时更新直播入口,无需注册!扫码进群,即刻获取直播链接,无需注册![报告时间]05月25日 下午15:00-16:00 [主讲人介绍]Tamás Gerecsei 亚太区席应用科学家,高FluidFM解决方案工程师,Cytosurge AGTamás是一位生物物理学家,毕业于Etvs Loránd(ELTE罗兰大学)。 在与FluidFM在学术环境中合作多年后,他加入了Cytosurge公司,成为了一名训练有素的微纳米系统工程师。在Cytosurge AG,Tamás不断推动并拓展FluidFM技术的应用边界,并使FluidFM技术应用于各地研究人员的课题中。您可以经常发现他在各种专业的学术会议上传播关于Cytosurge和FluidFM技术的信息。 郭亚茹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医学中心,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并入选北京大学医学部 2021年博雅博士后项目,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ioactive Materials、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等杂志上以作者或共同作者的身份发表5篇。 2021年,在Bioactive Materials发表了题为:Matrix stiffness modulates tip cell formation through the p-PXN-Rac1-YAP signaling axis的研究文章,报道了基质硬度通过p-PXN-Rac1-YAP信号轴调节细胞形成,这项工作不仅有助于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寻找佳材料,也为肿瘤治疗和病理性血管再生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在生物材料设计和治疗一些病理情况方面具有特殊意义。本实验研究人员采用了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系统——FluidFM技术,实现了单个细胞的分离,单个细胞粘附力的测量。 [原理&应用简介]FluidFM技术如何测定细胞粘附力?众所周知,细胞在基质上进行单层培养时,吸附在基质表面时主要会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力,一种是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粘附力,另一种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附力。因此对于细胞粘附力来说,单个细胞的粘附力就是细胞与基质之间的作用力。而单层细胞的细胞粘附力则是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力和细胞基质与细胞之间作用力之和。如下图所示:因此只要同时测定单个细胞粘附力即可得到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力则可以通过同时测量单层细胞的细胞粘附力和单个细胞的粘附力做差得到,如下公式所示:Force cell-cell ≌ Force Monolayer – Force Indiv.cellFluidFM测量力学步骤与一般的原子力显微镜十分类似,但是操作却远比原子力显微镜简单,这得益于FluidFM有的中空探针。这种探针无需像普通原子力探针一样对探针进行修饰或者将细胞提前粘连在探针上,可以直接在液体中原位抓取细胞,完成粘附力测定,并且在测量后探针仍然可以继续进行测试,并且无需对探针进行更换或再修饰。FluidFM技术测量单细胞力谱的基本流程。仅需操作鼠标系统即可自动完成对细胞的抓取和粘附力的测量。此外FluidFM系统会自动记录探针运动轨迹和力学曲线,如上图中所示当探针开始靠近细胞后,探针表面开始出现压力变化,当系统达到设定力学值后系统会自动停止下降并开始施加负压抓住细胞。随着探针开始上升,细胞给予探针的拉力随之增高,并逐渐达到临界,随后细胞脱离基质,探针受力趋近于零,而这一过程中探针受力的大值即为细胞粘附力。FluidFM技术测量HeLa细胞核CHO细胞的粘附力。能够高通量测量单细胞粘附力谱FluidFM测量粘附力十分智能化,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单个细胞的粘附力测定,一天可完成上百个细胞的测量,能够大幅度提升单细胞力谱测量的通量,让单细胞力谱研究变得简单、快速、高通量。 应用举例一:FluidFM技术测定衰老内皮细胞的力谱内皮细胞衰老导致细胞表型的改变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关系。随着细胞的衰老,细胞的粘附力等机械属性会有很大改变,因此对于细胞粘附力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细胞衰老的变化。Nafsika Chala等人利用FluidFM技术对血管内皮细胞与基底之间的粘附力进行研究发现,衰老的细胞与正常细胞存在着nN别粘附力差异。如下图所示:FluidFM技术用于衰老与正常细胞的单细胞粘附力测定。对比衰老小、大和正常细胞的细胞尺寸(a)、细胞粘附力(b)和细胞周长(c)及单细胞粘附力/面积(e)和单细胞粘附力/周长(f)的变化。研究者认为,衰老内皮细胞的粘附力增加是与细胞的粘着斑增加有关,表明衰老细胞能够加强与基质的相互作用从而防止内皮剥脱,但是受制于血流的影响这种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 应用举例二:FluidFM揭示应力依赖性酵母交配中的分子相互作用性凝集素是芽殖酵母酿酒酵母介导细胞聚集交配的关键蛋白。交配细胞表达的互补凝集素类“a”型和“α”型的结合是促进细胞的凝集和融合的关键。Marion Mathelié-Guinlet等通过测量“a”型和“α”型结合的单个特定键的强度(~100 pN),发现延长细胞间的接触能够大地增加了交配细胞间的粘附力,而这种增强可能是由于凝集素的表达。FluidFM技术用于酵母属间交配过程单细胞力谱测量。MATa与MATα相互作用的示意图(a)和Fluid测量细胞间相互作用示意图(b)及测量结果(c);用DTT和DEPC药物刺激研究二硫键和His273对粘附的影响(d)、其示机制意图(e)和无粘附、DTT和DEPC粘附发生的概率(f);以及物理应力增强MATa和MATα细胞之间的粘合力(g)、发生频率(h)及破裂长度(i)。此外,研究组发现凝集素二硫键在粘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一作用主要来自于α-凝集素的组氨酸残基His273。更为有趣的是,作者发现机械张力增强了相互作用的强度,这可能是由于激诱导凝集素构象从弱结合折叠状态转换成强绑定伸展状态导致。这项研究很好地展现了一种理解控制酵母性别的复杂机制的可能方法。 总结 细胞粘附力测定在细胞生命科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手段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缺乏一种能够有效抓取细胞并进行力学测定的手段。现如今FluidFM技术在细胞粘附力测定中的使用,使得研究者们有了一种能够有效、低损的方式抓取细胞,配合原子力显微镜的测量的特性,真正意义上做到、无损、快速的测量单细胞粘附力,帮助研究者寻找细胞粘附力与细胞生命发展、肿瘤细胞转移之间的关系。
  • 【全网征集】万元奖金!新品细胞计数仪中文slogan等你来定!
    为更好突出打造力显智能的新品细胞计数仪INCount充分彰显产品特点和品牌特色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细胞计数仪INCount中文slogan!只要您对我们的细胞计数仪感兴趣!有创意!有想法!即可参与本次中文slogan征集我们会投票选出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入围奖3名:奖金1000元一语值“万”金!就差您的投稿!您的创意,我们买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产品创作出符合产品特点的slogan我们给您的创意加点劲儿!INCount C全自动细胞计数仪是集高清成像、精准计数、智能分析为一体的细胞计数系统,搭载深度学习智能识别算法,准确分割细胞聚团,实现精准计数及数据可视化:一键开启、快捷方便、8s计数,让细胞计数快人1秒,胜人一筹!快速了解INCount准(ACCURATE)1.高清成像600万彩色高帧率CMOS10倍标准物镜0.25 NA值2.智能识别算法确保计数结果准确稳定,准确分割细胞聚团,获得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识别重复精度CV5%。3.大样本量细胞统计分析一次可支持6样本各3个视野的成像统计,符合统计学,保障数据准确性。快(EFFICIENT)1.指尖触控触屏操作,简单方便。2.预设多种实验类型实验流程采取一键“宏”模式,预设了台盼蓝、AO/Pl等实验类型,简化手动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效率。3.实现8s样本台盼蓝计数,35s双荧光AOPI计数。智(SMART)1.智能识别结合先进软件和深度学习的智能识别算法,可自动对焦、自动曝光、告别复杂参教设置,最大程度减少用户间操作差异。2.数据可视化内置多种可视化数据分析图像模式3.高性能硬件和配置12核酷睿isCPU,运算快速,分析流畅,智能分析不卡顿。+(AND MORE)1.细胞转染效率分析、细胞周期分析在实现细胞计数的基础上,INcount还可以帮动用户进行组胞转染效率分析和细胞周期分析,精确定量、定性分析,无需第三方分析软件,大大提高实验者效率。2.支持定制支持用户定制,助力更多用户实验。本次slogan征集均在视频号进行投稿的小伙伴们搜索【力显智能】官方视频号即可在留言区参与评论!力显智能评选组将在本期投稿结束后,对在留言区收集到的投稿进行公众号投票初选,按照投票结果产生一名一等奖、三名入围奖,其中: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入围奖3名:奖金1000元(注:奖金包含著作权转让费)一语值“万”金!就差您的投稿!您的创意,我们买单!关于我们About us 宁波力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INVIEW)是专业从事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和产品研发的科技企业,依托复旦大学的自动控制、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香港科技大学的生物、光学、图像处理等的技术,拥有光学、生物、自控、机械、信息技术等多领域交叉学科技术团队,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技术产业化,推出了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系统iSTORM、细胞智能监控助手赛乐微等一系列产品,帮助人们以前所未有的视角观察微观世界,突破极限,见所未见。
  • 阿拉丁细胞培养总动员,一起快乐实验吧
    阿拉丁细胞培养总动员,一起快乐实验吧 Aladdin&i-Quip的优势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技术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通过细胞培养得到大量的细胞或其代谢产物。因为生物产品都是从细胞得来,所以可以说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中最核心、最基础的 技术。 细胞培养泛指所有体外培养,其含义是指从动物活体体内取出组织,于模拟体内生理环境特定的体内条件下,进行孵育培养,使之生存并生长。细胞培养工作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新药研发等各个领域,成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 阿拉丁为您提供全面的细胞培养技术,现货充足的各种培养所需试剂。芯硅谷作为阿拉丁的耗材品牌,为细胞培养实验准备了各系耗材,包括:细胞培养板,深孔板,各容积培养皿、培养管等。阿拉丁-芯硅谷是您细胞培养实验的首选。 产品列表&mdash &mdash 细胞培养专用试剂货号品名规格CAS号包装A103539抗坏血酸 用于细胞培养50-81-7500gA103540抗坏血酸 用于植物细胞培养50-81-7100g,500gP110425L-苯丙氨酸 非动物源,EP, JP, USP ;用于细胞培养,98.5 to 10163-91-225g,100g,500gT108222L-苏氨酸JP, USP ;用于细胞培养,99.0-101.0%72-19-525g,100gI115775L-异亮氨酸EP, JP, USP73-32-525g,100g,500gE103809乙醇胺 99%,细胞培养专用141-43-5100ml,500mlT100896噻唑蓝(MTT) 98%298-93-11g,5g,25g,250mgC114435矮壮素 植物细胞培养级,&ge 99%(HPLC)999-81-55g,25gG115554D-半乳糖胺盐酸盐 for cell culture,99%1772-03-81g,5g,250mgC111538氯化钠 用于细胞和昆虫细胞培养,&ge 99.5% (T)7647-14-52.5kg,1kg,500gP100088亚碲酸钾 99.5%7790-58-125g,100gC139524干酪素 suitable for insect cell culture9000-71-9500gC110500干酪素 technical grade9000-71-92.5kg,500g,500mlH104201肝素钠 185 USP units/mg9041-08-11g,5gH123383肝素钠 &ge 180 USP units/mg9041-08-1100KU,250KU,500KU,1000KUB111605硼酸 用于细胞培养和植物细胞培养, &ge 99.5%10043-35-3500gM112543氯化锰,四水 昆虫细胞培养级,&ge 99%13446-34-9100gS104205水合胆酸钠 98%206986-87-05g,25g,100gS104206水合胆酸钠 for cell culture,&ge 99.0%206986-87-025g,100g产品列表&mdash &mdash 细胞培养专用耗材货号包装品名详细参数B1559-03100EA三角形细胞涂布棒三角推边宽度:30mm 全长:208mm 颜色:蓝色 材料:PP 是否消毒:是 包装类型:热封袋B1559-05100EA三角形细胞涂布棒三角推边宽度:60mm 全长:235mm 颜色:蓝色 材料:PP 是否消毒:是 包装类型:热封袋C1623-0250EA6孔细胞培养板孔数:6 孔径:35mm 生长面积:9.61cm 类型:平底,加盖 是否TC处理:否 是否灭菌:是C1623-0450EA24孔细胞培养板孔数:24 孔径:16mm 生长面积:1.91cm 类型:平底,加盖 是否TC处理:否 是否灭菌:是C1623-0650EA96孔细胞培养板孔数:96 孔径:7mm 生长面积:0.35cm 类型:平底,加盖 是否TC处理:否 是否灭菌:是C1623-1250EA6孔细胞培养板,TC处理孔数:6 孔径:35mm 生长面积:9.61cm 类型:平底,加盖 是否TC处理:是 是否灭菌:是C1623-1650EA12孔细胞培养板,TC处理孔数:12 孔径:22mm 生长面积:3.87cm 类型:平底,加盖 是否TC处理:是 是否灭菌:是C1623-1750EA12孔细胞培养板孔数:12 孔径:22mm 生长面积:3.87cm 类型:平底,加盖 是否TC处理:否 是否灭菌:是C1623-1850EA24孔细胞培养板,TC处理孔数:24 孔径:16mm 生长面积:1.91cm 类型:平底,加盖 是否TC处理:是 是否灭菌:是C1623-1950EA96孔细胞培养板,TC处理孔数:96 孔径:7mm 生长面积:0.35cm 类型:平底,加盖 是否TC处理:是 是否灭菌:是C4219-0120EA细胞刮刀手柄长度:250mm 刀片长度:30mm 是否灭菌:是C4219-0220EA细胞刮刀手柄长度:250mm 刀片长度:30mm 是否灭菌:是C4219-0320EA细胞刮刀手柄长度:400mm 刀片长度:18mm 是否灭菌:是C4219-0420EA细胞刮刀手柄长度:400mm 刀片长度:30mm 是否灭菌:是C6057-0150EA细胞筛材质:尼龙网 颜色:蓝色 尺寸:40&mu m 是否灭菌:是C6057-0250EA细胞筛材质:尼龙网 颜色:白色 尺寸:70&mu m 是否灭菌:是C6057-0350EA细胞筛材质:尼龙网 颜色:黄色 尺寸:100&mu m 是否灭菌:是D3815-0110EA384孔深孔板,方形孔类型:普通型 材质:聚丙烯 容积:120&mu l 颜色:透明 底部形状:V型 是否灭菌:否D3815-0310EA384孔深孔板,方形孔类型:低吸附型 材质:聚丙烯 容积:120&mu l 颜色:透明 底部形状:V型 是否灭菌:否D3815-0510EA384孔深孔板,方形孔类型:普通型 材质:聚丙烯 容积:190&mu l 颜色:透明 底部形状:V型 是否灭菌:否L1557-01100EAL型涂布棒长度:156× 38mm 颜色:蓝色 材质:ABS 是否消毒:是 包装类型:纸塑袋M4939-011EA覆四氟涂层微量取样匙类型:海曼型 长度:150mmP4184-0160EA60mm细胞培养皿尺寸:60× 15mm 生长面积:26.17cm2 TC处理:否 灭菌:伽马 描述:普通型适合悬浮培养P4184-0260EA60mm细胞培养皿,TC处理尺寸:60× 15mm 生长面积:26.17cm2 TC处理:是 灭菌:伽马 描述:标准型适合贴壁培养P4184-0360EA100mm细胞培养皿尺寸:100× 20mm 生长面积:55.65cm2 TC处理:否 灭菌:伽马 描述:普通型适合悬浮培养P4184-0460EA100mm细胞培养皿,TC处理尺寸:100× 20mm 生长面积:55.65cm2 TC处理:是 灭菌:伽马 描述:标准型适合贴壁培养P4940-011EA外覆PTFE涂层取样匙,双平头类别:双平头,圆形平头和锥形平头 长度:200mm 刀片尺寸(最宽的部位):约44× 6mmP4941-011EA外覆PTFE涂层取样匙,平头和勺头类别:平头和勺头 长度:225mm 直径:4.7mmR1596-04500EAPP培养管,无边外径× 高:12× 75mm 容量:5ml 材质:PP 类型:无刻度 是否消毒:否 包装类型:热封袋R1596-05500EAPS培养管,无边外径× 高:13× 75mm 容量:5ml 材质:PS 类型:无刻度 是否消毒:否 包装类型:热封袋R1596-11250EAPS培养管,无边外径× 高:16× 100mm 容量:8ml 材质:PS 类型:无刻度 是否消毒:否 包装:热封袋T1558-01500EAT型细胞涂布棒,已灭菌长度:140mm 颜色:蓝色 材料:ABS 是否消毒:是 包装类型:纸塑袋D1554-011000EA普通型接种环类型:1&mu L环形 材料:软性PP 全长:200mm 环直径:30mm 颜色:蓝色 是否消毒:是 包装类型:纸塑袋更多产品请访问阿拉丁官网www.aladdin-e.com
  • 近亿元A+轮融资!墨卓生物大力推进单细胞测序技术!
    近日,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墨卓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LYFE Capital(洲嶺资本)领投,老股东源码资本和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云祥基金跟投,全面支持公司发展。据悉,本轮融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扩充公司单细胞产品研发管线,大力推进全球独有的高通量微生物单细胞基因组学平台(MobiMicrobe™ )的研发和推广,并持续推进各产品的研发生产、商业化落地和市场的开拓,着力加速和其他的产业从业者一同打造多元、高效的单细胞生态系统。墨卓生物2018年创立于哈佛大学。基于世界领先的液滴微流控技术平台,墨卓生物致力于用创新微流控和单细胞测序技术赋能科学研究与精准医疗,升级诊断与检测质量,提高生命科学研究水平,为科研人员与医生、患者带来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此前,墨卓生物于2021年8月获得华盖医疗长三角早期基金领投,源码资本和比邻星创投跟投的1.5亿A轮融资;此次A+轮再一次获得专业投资者的青睐,彰显了墨卓生物强大硬核的自主创新研发实力及广阔的商业化发展前景。墨卓生物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微流控和单细胞测序技术创新和开发,目前已经建立了单细胞测序、数字PCR两大产品线,拥有微流控、测序、生化、硬件开发、生信等关键技术。据了解,墨卓生物正在推进包括单细胞转录组产品在内的多个管线。同时,有超过15个开发项目也在进展中。现阶段墨卓生物推出的核心产品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解决方案,包括MobiNova-100单细胞测序文库构建系统,MobiCube单细胞转录组建库试剂和芯片,以及MobiVision 生信分析软件。这一系列产品比肩国际一流水平,可实现高质量、高性价比、全面替代。其应用覆盖生命科学研究、液体活检、伴随诊断等多个领域。MOBINOVA-100+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点击查看在线展位)此外,墨卓生物产品在全球微生物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其 MobiMicrobe™ 微生物高通量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带领微生物的研究进入高通量单细胞时代,研究成果经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并引起广泛关注,具有极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墨卓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裴颢博士表示:墨卓生物团队厚积薄发,凭借其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高效开发完成国内一流水平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平台和产品——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解决方案,并于今年正式走上商业化道路。本轮融资顺利完成,代表了资本界和产业界对单细胞测序赛道和墨卓生物的深刻理解和认可,衷心感谢LYFE Capital洲嶺资本及老投资人对墨卓生物的信任和支持。本轮融资后,墨卓生物将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打造完整的单细胞多组学产品矩阵,不断扩大产品线,丰富产品维度,建立产品体系和技术壁垒;继续提高通量、降低价格,使得单细胞技术惠及更多科学研究,加速科研向临床的转化,为生命健康服务。墨卓生物致力于打造国内外一体的研发平台,期待和其他的产业从业者一起打造多元、高效的生态系统。LYFE Capital洲嶺资本投资副总裁郭振君表示:墨卓生物深耕微流控和单细胞测序技术多年,奠定了其扎实、系统化的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目前单细胞检测在科研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可,未来正在向临床应用拓展,无疑将具有更巨大的应用潜力。我们坚信墨卓成熟的管理模式、顶尖的研发实力以及稳健的商业化路径将带领公司实现新的辉煌。LYFE Capital洲嶺资本长期关注生物医药领域,我们坚定看好墨卓生物的长期发展,亦将与新老股东一道为公司的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与助力。源码资本投资人表示:墨卓生物首创的微生物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实现了微生物组学领域的科学突破,代表着生命科学领域交叉跨界的新范式。墨卓生物创业团队背景多元,学科跨界,也拥有数十年一流跨国医疗器械企业的研发和商业化经验。源码一贯重视交叉跨界的创新,将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全球资源网络,支持墨卓生物不断创新。更期待墨卓生物凭借科学研究成果,迎来更远大发展。云祥基金温广宇表示: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科学研究与精准医疗企业,墨卓生物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帮助用户实现科研和临床的目标,实现用生命科学服务人类健康的愿景。单细胞测序被明确写入“十四五”国家生物医疗产业重点研发计划中,充分体现出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战略性意义。我们期待与墨卓生物合作,共同加速单细胞多组学在临床的落地应用。关于LYFE Capital(洲嶺资本)LYFE Capital 洲嶺资本系全球领先的医疗投资平台,我们笃信“医疗无国界”,每一次投资选择皆为推进生命医学的进步、解决全球医疗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洲嶺资本运用平台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和遍布全球的行业资源为被投企业创造价值。我们国际一体化的投资团队全力支持各阶段的前沿企业,助企业家在全球市场中充分实现公司增长潜力。关于源码资本源码是具有创业者精神的投资机构。自2014年春创立以来,源码坚持投资于科技驱动的创新,投资于持久真实价值的创造,已经投资了超过300余家创业公司(如字节跳动、美团(3690.HK)、贝壳找房(NYSE:BEKE)、理想汽车 (NASDAQ:LI,2015.HK)等),阶段跨越种子期、早期和成长期,行业涵盖生命科学、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数字化、出海、消费科技等。源码管理资金规模人民币和美元基金总计折合约350亿元人民币。关于云祥基金云祥基金设立于2019年12月,是一家重点投资于战略新兴产业内的智能制造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是乌镇为更好建设“一区三地”,支持乌镇创业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成立的政府引导基金。主要面向“乌镇院士智慧谷”平台落地和拟落地项目开展投资活动。关于墨卓生物云祥基金设立于2019创新驱动、卓鉴未来,墨卓生物创立于美国波士顿,落地中国浙江,汇集了由国际一流科学家和跨国医疗器械公司高管等组成的一批优秀人才。墨卓致力于用创新微流控和单细胞测序技术赋能科学研究与精准医疗。目前已经成为拥有微流控、测序、生化、硬件开发、生信等关键技术,推出单细胞测序与数字PCR双技术平台,在液体活检、伴随诊断、生命科学研究等多领域并行发展的科研+IVD解决方案领跑者。
  •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分会2011年年会在京举行
    仪器信息网讯 2011年11月10 -12日, 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分会主办,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分会2011年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年会非常强调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专门设立了临床疾病的干细胞治疗分会,特别邀请了神经内外科,生殖医学和肿瘤等临床专家到会交流。本届年会包括主题报告和九场大会报告,来自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等700余名国内外业内人士参加了本次大会报告。仪器信息网作为合作媒体参加了年会开幕式及主题报告。  大会现场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干细胞中心李凌松主任主持,李凌松主任说:“经过10年的努力,中国干细胞研究的实力显著增强,研究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前沿,某些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世界同行的认可。中国的干细胞研究已经由‘国外引进跟踪’”向‘原创性发现’跨越发展,特别是干细胞的临床转化研究,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北京大学干细胞中心李凌松主任  随后,干细胞生物学分会徐国彤会长对学会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徐国彤会长提到:学会过去在组织重要课题的探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普及干细胞科学知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学会还将在促进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干细胞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转化方面取得更多成绩。  干细胞生物学分会徐国彤会长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Hans Keirstead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徐国良先生、美国Johns Hopkins医学院程临钊先生、美国UCSF丁胜先生分别作了年会主题报告,就干细胞的临床应用、DNA甲基化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干细胞命运调控等方面向与会者作了分享与探讨。  报告人:美国加州大学的Hans Keirstead先生  报告题目: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Derivate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报告人:美国Johns Hopkins医学院程临钊先生  报告题目:Human Cell Engineering:Cellular Reprogramming and Genome Editing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与细胞研究所徐国良先生  报告题目:DNA Oxidation towards Totipotency in Mammalian Development  报告人:美国UCSF丁胜先生  报告题目:A Chemical Approach to Controlling Cell Fate  据悉,大会开幕式及主题报告结束后,九场大会报告将陆续举行,内容涉及干细胞研究的各个重点领域。近年来,干细胞研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界最活跃和最具影响的领域,本次盛会为促进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场观众积极提问
  • Nature子刊!华大智造研发团队发布基于对比学习的多模态单细胞算法,快速实现千万级单细胞多组学数据建模
    近日,华大智造研发团队在Nature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IF=25.898)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ntrastive learning enables rapid mapping to multimodal single-cell atlas of multimillion scale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多模态单细胞算法工具——Concerto (协奏曲)。“协奏曲”的命名, 既包含了“对比学习建模细胞表征”的英文首字母,又暗含了组织器官中不同类型、不同状态的细胞协同发挥作用之意。该算法通过自监督训练的方式,可快速对千万级无标注的单细胞多组学数据进行建模,得到的细胞表征(cell embedding)可以用于自动注释、多模态整合、聚类、跨批次整合、参考映射注释等下游应用。Concerto在各项任务中都展现了优异的性能,进一步丰富了单细胞大数据领域的算法工具。研究背景单细胞多组学工具在解析细胞多样性的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绘制单细胞水平的多组学图谱,进而从多模态角度揭示细胞功能或状态的异质性。百万甚至千万级别的单细胞多组学大数据需要通过智能高效的计算工具助力科学发现,定义细胞类型和状态。同时,已发表的大量未经人工注释或者注释颗粒度不够精细的数据集本身也是宝贵的资源,若加以有效利用,可以帮助快速解读新产生的数据集。目前主流的单细胞数据分析工具大多依赖于统计学特征选择(如高可变基因)和线性降维方法(如主成分分析PCA[1])来提取关键信息,但该预处理方法可能会造成信息量丢失。此外,单细胞数据集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批次效应,在数据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在保留每个样本包含的细微生物学状态差异前提下完成批次效应的适度去除。随着单细胞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亟需可快速构建千万级别单细胞多模态图谱并可实现映射注释的算法。华大智造自主开发的Concerto算法,采用人工智能领域新兴的对比自监督学习框架并进行优化适配,以应用在海量单细胞组学数据的建模中。何谓对比学习?简而言之,就是构造一个直观简洁的学习任务,让机器去对比和区分哪些样本与哪些样本相似,哪些样本与哪些样本不相似,从而学习到每个样本蕴含的高阶特征。这就好比是试图理解世界的婴儿,即使还未建立起认知世界的知识框架,也可能会意识到,相比于“史努比”,“加菲猫”和“黑猫警长”长得更像。婴儿通过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异同,或许可以学习到这些物体最重要的特征。对比学习示意图相比于传统的监督学习,在自监督学习中,机器学习的标签来自于样本自身。在真实世界中,有标签或者说有高质量标签的数据集是稀缺的,通过对比学习这样的自监督训练框架,可以很好地利用大量真实世界未注释的数据集。在机器视觉领域,Google和Meta近年来相继提出多种对比自监督学习算法,包括SimCLR[2]、 MoCo[3]等。在ImageNet分类基准测试中,最新的自监督算法甚至能优于有监督的基线方法。正如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所预测,自监督学习是AI的未来,它就像人一样自觉观察数据,可能使AI产生类人的推理能力。在生物学领域,通过新兴的单细胞、时空组学工具获得的全新数据集,大大拓展了人类对于复杂生物系统的认知,这些数据还有大量未被人类标记或仅仅是依赖于已有知识进行注释。借鉴机器学习领域中不依赖标签数据的智能建模思想,以无偏的方式去利用好这些全新的单细胞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新的细胞类型、细胞状态,进而重新定义细胞类型。华大智造团队通过构造对比学习任务,让每个细胞自己跟自己“学习”,类似的细胞离得更近,不类似的细胞离得更远,从而实现对千万级别单细胞数据的快速建模。基于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便携、易用、经济友好的DNBelab C4单细胞建库平台,结合GPU的使用,利用Concerto构建千万级别的单细胞参考集仅需1.5h,快速注释5万个细胞仅需8s。同时,该模型可以整合不同模态、不同批次、不同测序平台和不同单细胞建库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Concerto的对比学习架构可以有效支持将一个细胞的所有基因作为输入建模,避免了直接降维过程中的信息丢失,同时该优势对于跨数据集的迁移注释至关重要,可以更好地扩展跨数据集间可利用的交集基因信息。华大智造DNBelab C4 Concerto模型架构具体而言,研究团队对每个细胞通过非对称的“双塔”蒸馏模型框架,并借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的隐空间Dropout策略[4],得到一个细胞的两个不同表征(cell embedding)并使其互为正样本,而与其他细胞则互为负样本。通过对比学习在超球面空间[5]上将正样本拉近,负样本推开,从而学习到高质量的细胞表征(图1a)。经过Concerto训练好的细胞表征,可以在zero-shot或者few-shot的场景下应用于多种下游分析任务(图1c)。图1 Concerto模型的结构示意图Concerto整合单细胞多模态数据在RNA和蛋白同时测序的人类外周血单核细胞数据集中(PBMC160K),作者利用Concerto进行多模态数据整合,作者发现:细胞的不同模态信息反应了之前科学家定义的不同细胞分类的颗粒度和类型。例如: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在只用RNA模态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区分,需要加上蛋白的信息;而如果只用蛋白的模态,单核细胞monocytes和树突状DC细胞不能很好地分开,需要加上RNA的信息(图2)。Concerto在整合了RNA和蛋白质两个模态后,学到了更好的细胞表征:细胞大类和存在细微生物差异的细胞亚群都被很好地区分,而且也很好地捕捉到了细胞发育的轨迹。如CD8 T细胞谱系,可以看到CD8 naïve — CD8 TCM — CD8 TEM的轨迹,并且可以通过高维超球面空间到二维的映射看出,杀伤性的T细胞和NK细胞的距离更近,说明Concerto学习到的映射空间可以将功能接近的细胞互相靠近。图2 Concerto在RNA、蛋白、RNA+蛋白三种设置下学到的细胞表征在迁移注释任务的表现在公开的胰岛细胞数据集上(HP)迁移注释任务中,与目前主流单细胞迁移注释算法比较,Concerto准确率最高(图3),超过了纽约基因组中心Rahul Satija团队开发的Seurat V4[6]、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Fabian Theis团队开发的scArches[7]以及Broad研究所Soumya Raychaudhuri团队开发的Symphony[8]。人类胰岛数据集(HP)包括5种单细胞测序方法得到的数据,Concerto整合4种技术构建了一个参考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用到任何标签信息,只是“each cell learns from itself”。然后把待注释的数据投射到这个参考空间,每个待注释的细胞都可以“找到”在参考空间里和它最像的k个参考细胞,最后只需要综合这k个参考细胞的信息就可以为待注释细胞打上注释。另外,Concerto除了可以跨技术平台进行迁移注释,也可以跨物种进行迁移注释。图3右展示了Concerto利用HP数据构建参考空间,对鼠胰岛(MP)细胞进行注释的性能。图3 胰岛数据集上迁移注释性能比较,华大智造Concerto模型准确率超过现有方法就像序列比对工具BLAST 将生物序列数据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功能一样,将新产出的包含不同样本、研究、疾病状态的单细胞数据集,映射到复杂的、数百万细胞的参考图谱上,可以实现快速识别相关的细胞状态和表型,此种方法将成为单细胞数据分析的全新范式。本研究另一亮点在于,利用现有已注释数据构建大型的细胞图谱作为参考(Reference),新的数据作为查询(query),可以直接在Reference上“查找”最相近的“已知“细胞,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query细胞的性质了。构建百万级别免疫细胞参考图谱,对新冠数据进行快速注释在COVID-19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华大智造DNBelab C4产出的新冠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数据与其他研究小组已发表的通过其他平台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构建了大型新冠病人外周血免疫细胞参考图谱,涵盖了健康人及轻型、重型COVID-19患者,并针对查询数据集进行快速注释,发现不同感染状态差异的免疫学信号。由于在参考数据中存在与查询数据类似的与疾病相关的细胞状态,所以Concerto可以快速将查询新冠数据集映射到参考图谱上。Schulte-Schrepping等人[9]的研究主要针对髓系细胞,如单核细胞monocytes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在不同感染状态下的差异。通过参考映射的快速注释,复现了该数据集的淋系细胞与其他新冠研究里的一致信号,如Concerto注释了稀有细胞亚群proliferative-exhausted CD8 T,与Su[10]等人的研究一致。此前,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刘龙奇团队联合中国疾控中心等机构科学家利用华大智造C4单细胞平台进行了大规模的新冠研究[11],注释出了activated CD4 T细胞,并发现这种细胞的丰度会在患者体内上调。此次,利用Concerto构建的新冠参考数据集包含了这种细胞类型,也成功在Schulte-Schrepping的数据集中注释出activated CD4 T细胞,同时发现Schulte-Schrepping数据集中新冠患者的activated CD4 T细胞差异高表达CD2AP基因,也与此前华大研究院等人的发现一致。通过此项研究也证明,华大智造C4平台产出的数据可以和其他平台适配。将来科研人员可以利用Concerto构建整合不同单细胞数据产出平台的大型参考数据集,用以对新产出的数据进行快速注释。图4 将健康人与COVID-19患者整合的参考数据集对查询数据集进行迁移注释华大智造高级副总裁倪鸣博士表示:“单细胞组学的研究已进入高通量、大数据、多模态的研究阶段,此次基于对比学习的最新人工智能方法Concerto 用于单细胞参考数据集映射注释成果的发布,丰富了华大智造此前自主研发DNBelab C4单细胞平台,实现了单细胞组学领域硬件与软件的深度结合,相信未来会在单细胞领域赋能更多用户。”单细胞多组学时代的来临,使得重新定义细胞成为可能。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曾提出 “六定”:定性、定量、定位、定时、定向、定标。未来,华大智造将继续开发用于单细胞多组学研究的硬件、试剂、软件工具,支持科研人员提高研究效率、拓展探索的边界。
  • 这家初创单细胞公司推出新技术:无需专用仪器 可适应多个测序平台
    英国初创公司CS Genetics正致力于将一种无需专单细胞专用析仪器的单细胞分析技术商业化,该公司称这种技术简单、灵活、易于扩展。 预计该公司将在2024年发布首个单细胞RNA测序试剂盒。首席执行官杰里米-普雷斯顿(Jeremy Preston)于2022年加入CS Genetics公司,此前曾在Illumina公司工作十多年,他表示:"我们的第一款产品将是SimpleCell™ 3′基因表达产品,名为SimpleCell,这个名字展示了我们拥有最简单的单细胞技术,没有之一。CS Genetics 技术的核心是一种单细胞索引方法,它借助所谓的动力学约束(kinetic confinement)来控制三维溶液空间内的反应动力学。"公司的基础技术是由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卢卡斯埃德尔曼(Lucas Edelman)博士开发的。总体而言,CS Genetics 的动力学约束技术利用了两种专有解决方案:一种名为 CPair 的索引试剂,可将索引序列直接传递给单个细胞;另一种是动能封闭缓冲液 (KCB),这是一种双功能试剂,可实现热激活细胞裂解和动力学约束索引。更具体地说,CPair解决方案包含细胞结合分子,这些分子锚定在所谓的编码链的末端(这正是CS Genetics的名字来源),这些编码链是附着在珠子上的工程化DNA链。编码链还包含用于对核酸进行条形码处理的索引寡核苷酸。当细胞被引入CPair 试剂时,经过优化的化学计量促使 CPair 与细胞以一比一的比例结合。随后加入一种专有的粘性缓冲液,这种缓冲液的设计目的是防止索引寡核苷酸在细胞-CPair 复合物之间的空间扩散。细胞与CPair 试剂结合后,可在进一步处理前冰冻或冷藏保存。细胞配对后,加入动力学约束缓冲液,通过热激活裂解细胞,释放细胞中的核酸成分。温度升高也会释放编码链上的索引寡核苷酸,然后通过冷却反应将条形码与目标核酸杂交。之后,用户可以使用标准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测序就绪的单细胞文库。据普雷斯顿介绍,该方法的一个优点是,不需要物理分离细胞来进行单细胞定位,因此不需要专用的单细胞处理设备。此外,他还表示,该方案以溶液为基础,不涉及组合索引或乳状液,执行起来相对简单。"只要你有一台可以旋转条形试管或平板的离心机,有吸管,精准的多通道移液器,和一台热循环PCR机,你就可以进行测定,基本上就是这样。"他还表示,在细胞配对和热激活裂解之间停止这一过程的能力 "非常有价值"。"通常情况下,单细胞检测一旦开始,工作量就很大。CPair解决方案给了你巨大的灵活性——可以批量处理更多样品,也可以进行一些时间点和多参数实验。"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在人和小鼠细胞上 "广泛"测试了这项技术,包括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神经元、小鼠脑组织离体细胞和脾脏组织细胞。该公司还没有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组织样本上测试过这种方法,但普雷斯顿表示 "没有理由说它行不通"。至于灵敏度,内部数据显示,该方法可以常规地捕获每个细胞中的2000多个基因,不过普雷斯顿认为这一指标还可以更高。虽然该公司尚未最终确定其产品规格,但他表示公司的目标是每个样本最多能捕获约 5000 个细胞,此外,细胞捕获率达到 40% 以上。就周转时间而言,从进行实验到测序的工作流程大约需要七个小时,CS Genetics将努力进一步缩短周转时间。普雷斯顿表示,自动化也还有 "很大的空间",有可能为 "更大规模的单细胞研究 "采用这种方法打开大门。虽然公司的初始产品是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开发的,但单细胞文库可以通过商业化工具包去适配到其他测序平台。他补充说,内部研究表明,使用 Element Biosciences 和 Illumina 平台对相同样本进行测序时,数据质量 "完全相同"。此外,普雷斯顿声称该公司的方法可以 "自然地获得最长的 RNA 片段",因为它 "对细胞非常温和",没有任何微流体或剪切成分。该公司还用 PacBio 测序技术测试了该产品,在没有任何优化的情况下,测序结果 "很好",读取长度达到 2 kb。定价方面,普雷斯顿表示该技术将比市场领先者 "便宜很多",同时与其他无仪器单细胞技术 "相当"。CS Genetics公司在 6 月份启动了一项技术开放计划。由于 "资源有限",该公司只接受了十几家早期客户,包括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斯托沃斯医学研究所、苏黎世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普雷斯顿说:"我们正在努力解决一些小问题,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该实验的 "占地面积极小",只有两个盒装组件。第一款产品设计可容纳 8 个样本,但该公司计划随后推出 16 个样本的版本。最初的目标客户将是核心实验室,但该公司也瞄准了可能在药物研发流程中部署单细胞分析的制药公司。据悉,CS Genetics 已经获得了一笔 "小额 A 轮投资",计划在 2024 年进行 B 轮融资。普雷斯顿表示,随着公司筹集到更多资金,他们将在欧洲和美国建立并扩大一支跨洲团队。目前,公司在英国剑桥设有小型研发总部,约有 20 名员工,另外,包括普雷斯顿在内的五名员工在加利福尼亚州负责商业运营。除转录分析外,该公司还计划进一步开发动力学约束技术的其他应用,如利用抗体选择性捕获单细胞。该公司还在单细胞水平上开展了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概念验证工作。征稿通知:基因测序仪是解码生命科学的利器,因其技术壁垒高、开发难度大,市场长期被少数几家跨国企业垄断。近些年,基因测序仪市场格局正在快速发生变化,涌现出许多新企业并纷纷推出自主研发的商品化测序仪。基于此,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基因测序仪新势力”专题,并向测序技术研究专家、测序仪应用专家和基因测序仪企业广泛约稿,充分了解基因测序新企业、新仪器、新技术及新应用进展。投稿邮箱:lizk@instrument.com.cn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 3i流式新品|华沃生物流式细胞仪HwCyte获批上市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2月7日,根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郑州华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双激光六通道流式细胞仪获批上市!(豫械注准20242220144),型号为HwCyte-1026、HwCyte-1026M。华沃生物HwCyte流式细胞仪据华沃生物官网公布,该款流式细胞仪采用双激光六通道配置,雪崩二极管检测器APD,光电转换效率高,操作简捷高效,检测结果快速精准,助推流式在临床的广泛使用。主要特点:功能强大: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稳定性。自动智能:全自动检测,采集分析同步进行。省时省钱:4s极速开机,简单开关机流程,鞘液耗损量低。日常新品申报入口 ↓↓↓https://www.instrument.com.cn/Members/NewProduct/NewProduct————————————————————关于郑州华沃生物科技公司郑州华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06月12日,是一家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依托于美国弗吉尼亚医学院,郑州大学医学院等国内外顶尖科研团队,目前拥有首席科学家1名,医学、生物学博士4名,公司致力于实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精神性抑郁、癫痫,儿童全用药等的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测试剂、设备开发,精准医疗,安全用药等民生领域。为加快研究开发进度,于2019年2月2日又在弗吉尼亚成立美国研发中心。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建设具有国际标准的研发、生产、市场、销售和客户服务体系,始终保持与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汇聚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领域跨学科的专家,使公司在产品研发、大数据运用等领域更加彰显优势。公司注重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培养满足科研和产业需要的综合性创新人才,实现从科技到产业的跨越。
  • 中生医疗:流式细胞仪差异化需求日益明显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style="font-size: 14px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span/span/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4px "近年来,流式细胞仪市场“动作”频繁。2018年9月,安捷伦以2.5亿美元收购国产流式制造商ACEA,被业内称“靠谱国产品牌又少一个”。2018年10月,Luminex同意以7500万美元收购默克的流式细胞仪部门(于2019年1月完成此项收购),将Amnis和Guava品牌收入囊中,从而扩大了Luminex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领域。2019年1月,中生(苏州)医疗自主研制的流式细胞仪已在吉大一院投入临床使用。2019年2月,达科为与必达科共同推出Exflow品牌流式细胞仪。2019年2月,国产厂商赛雷纳也推出流式细胞仪新品。2019年,唯公科技研发的Easycell系列流式细胞仪也将获证上市。此外,博奥生物、竞天生物等国产厂商也于近年纷纷发布流式细胞仪产品。/span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4px "  目前国内流式细胞仪厂商已达20余家,流式细胞仪技术不断发展,仪器不断小型化, 融合微流控、显微成像技术,未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流式细胞仪的发展已有数十年,为何各厂商近年纷纷选择布局流式细胞仪市场?流式细胞仪市场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了对我国流式细胞仪市场发展情况作必要解读和评价,仪器信息网邀请strong中生医疗总经理/strongstrong董峰博士/strong谈一谈对流式细胞仪的看法。/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liushixibaoyi" target="_blank"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font-size: 14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点击进入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family: 宋体,SimSun font-size: 14px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进击的”流式细胞仪专题/span,解锁更多流式行业信息!/span/strong/span/a/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391" height="566" title="董峰博士-中生.jpg" style="width: 206px height: 293px " alt="董峰博士-中生.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c4089801-df5f-4919-a9df-85c9be83cc5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生医疗总经理 董峰博士/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376" height="282" title="原理图2.jpg" style="width: 376px height: 282px " alt="原理图2.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7869713a-f162-47a7-8b41-8895f80bda80.jpg"/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流式细胞仪检测原理(源于网络)/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仪器信息网:您认为流式细胞仪的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有哪些不同?/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董峰博士:/strongstrong第一、起步时间不同/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与国际医疗器械巨头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高端医疗设备,仍然由跨国企业主导。流式细胞仪的发展也不例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早在1953年,贝克曼库尔特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流式细胞仪 1973年,BD公司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流式细胞仪FACSⅠ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相比之下,国内流式细胞仪的起步较晚,1979年,北京师范大学才引进了中国第一台流式细胞仪(FACS 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在之后的几十年中,我国不断在医疗诊断行业增大资金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虽然进口流式细胞仪,仍占据着国内大部分市场,但现在已有不少国内企业推出了流式细胞仪,经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国产的流式细胞仪已初步具备了与进口产品相竞争的能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第二、产品需求不同/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对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相对较高,现阶段以产品升级换代需求为主,所以对流式细胞仪的功能化要求会越来越高。而我国因起步晚,尚处于发展阶段,市场普及需求和升级换代需求并存,整体市场增速较快,流式细胞仪市场需求差异化会更加明显。/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第三、发展速度不同/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从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来看,随着我国政策向好及资金扶持,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明显要高于全球增速,我国医疗器械占全球的比重也逐年不断上升。据中国产业研究网统计,国内流式细胞仪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也高于全球增速。可以预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仪器信息网:请您谈谈流式细胞仪在中国的市场前景以及未来机遇。/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董峰博士:/strong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的预防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也逐年攀升,刺激医院对医疗设备的需求快速增长。随着国家持续推动分级诊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县级和基层医疗机构得到政策和资金支持,对医疗设备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流式细胞仪,因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方法灵活、分析速度快等优点,且随着流式细胞仪及其检测技术的日臻完善,目前已普遍应用于免疫学、血液学、肿瘤学等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领域。未来流式细胞仪的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仪器信息网:目前流式细胞仪市场是被巨头“垄断”的状态,国产流式细胞仪的市场机会在哪里?如何在该市场中进行有效竞争?/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董峰博士:/strong目前国内的流式细胞仪市场仍然由跨国企业在主导。特别是BD(Becton Dickinson)和BC(Beckman Coulter)两家大公司。而国产的流式细胞仪仍然在获得市场认可的过程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昂贵的进口医疗设备也是推高医疗费用的主要原因。所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政府开始逐渐控制医疗诊断费用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不断推进,基层医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我国大部分基层医院预算有限 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产品智能化,促进流式细胞仪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国产流式细胞仪将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近年来,国产品牌凭借价格优势和政策支持获得了较高的二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市场份额,但主要集中于低值耗材和低端诊疗设备。而三级医院的医疗设备仍然以进口仪器为主。主要原因就在于国产医疗设备核心技术缺乏、品牌推广不力和售后服务欠佳。三方面因素环环相扣,最终导致了医院和患者对国产医疗设备的不信任。所以,国产企业需要不断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比重,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功能,使产品更符合临床的实际需求 不断增加品牌推广力度 通过创建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提升售后服务能力,解决客户后顾之忧。才能在“潜力无限”的医疗器械市场中占一席之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仪器信息网:贵公司的流式细胞仪技术特点是什么?看好的细分市场领域哪些?/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trong  董峰博士:/strong为了打破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所谓的“洋垄断”现象,我们推出了这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化全自动流式细胞仪—ZS-AE7S。采用单激光5荧光通道的设计,可以满足临床90%的流式项目检测。各种技术参数都符合最新版本的流式细胞仪行业标准要求。ZS-AE7S流式细胞仪采用双侧荧光信号收集结构设计,有效提高荧光信号的灵敏度 采用新型的APD探测器替代传统的PMT探测器,荧光线性得到了很大提升 拥有高达107的动态显示范围,避免了繁琐的电压调节步骤 拥有可视化的荧光补偿工具,支持自动在线补偿,离线补偿,方便初学者上手,缩短数据分析时间 支持项目模板功能,一键调用采集和分析条件,自动获得报告结果,促进流式细胞术在临床的推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肿瘤相关疾病诊断是流式细胞仪在临床医学中应用最早的领域。细胞DNA含量直接代表了倍体状态,流式细胞仪可以对肿瘤细胞的DNA含量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流式细胞仪在癌前病变的早期检测、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癌症患者基数大,据报道,2018年新发癌症病例429万例,平均每天有1万病人被诊断为癌症病人,流式细胞仪在肿瘤领域应用潜力巨大。所以,我们非常看好流式细胞仪在这个方向的应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324" height="278" title="377800ced5dc48a79c619c462dd5ece6.jpg" style="width: 324px height: 278px " alt="377800ced5dc48a79c619c462dd5ece6.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e93e97c2-d8b7-4660-bc6e-9b6ab4d43be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中生医疗ZS-AE7S流式细胞仪/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仪器信息网:请介绍贵公司流式细胞仪技术的发展历史?/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trong董峰博士:/strong中生(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拥有着一脉相承的创新血统。为了打破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长期被跨国企业垄断的局面,中生苏州管理层经过研究后,决定将公司的发展重心转移到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和生产。针对流式细胞仪在医疗卫生、科研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十二五”863计划中,提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新型流式细胞仪研制指南,将流式细胞仪的国产化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因此,中生苏州对医用新型流式细胞仪进行了立项。经过核心团队不懈的努力,突破一系列技术难关,终于在2018年推出了这款小型化全自动的流式细胞仪,并获得了药监局颁布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同年,这款流式细胞仪获批苏州市年度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另外,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举办的“创之星”评比活动中,获得了“年度体外诊断优秀创新产品”的荣誉称号,创新成果得到了政府和业界的认可,推动了我国高端医疗设备的发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span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 "strong仪器信息网生命科学官微“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none "3i生仪社/span”上线啦!关注了解更多生命科学干货资讯!/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qrcode_for_gh_91d290758d40_258.jpg" alt="qrcode_for_gh_91d290758d40_258.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2f13baa4-2eed-4ed5-abbe-6c9f441528a5.jpg"//p
  • 性价比谁与争锋?大连华微新推单细胞分选仪仅售36.8万
    性价比谁与争锋?大连华微新推单细胞分选仪仅售36.8万——“HW-cyclone旋风系列2023”单细胞液滴制备与分选系统,破茧而出!大连华微生命科技,推出“HW-cyclone旋风系列”单细胞液滴制备与分选系统(2023款),单激光(基础版)售价36.8万!此消息一出,业内哗然!单细胞分选设备平均百万的售价,被大连华微靠自研专利技术,砍掉三分之二!这——还没完!单细胞液滴制备与分选相应耗材:华微生命的微流控芯片,更是达到惊人的低价:RMB200-600元/片,仅为进口单价的1/10—1/5;一次性管线耗材,低至人民币10元+/次……单细胞领域,注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西方人说:技术,不能让中国人掌握!似曾相识,像中国高铁一样,只要研发起步不落后于西方,中国民族企业就能靠自己的智慧,以“铁杵磨针”的韧性不辍耕作,就能捅破高科技那层“窗户纸”,而核心技术一旦被中国企业掌握,就能创造物美价廉的高性价比产品,让全球客户都买得起、用得上!而性价比——是中国制造在高科技领域:靓丽的标签!图1 大连华微生命科技推出的“HW-cyclone旋风系列”单细胞液滴制备与分选系统这么低的售价,能和国外百万以上的产品pk么?性能如何?功能是否拉跨?和流式技术对比,细胞活性怎么样?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这个被预言为“2023年性价比新高度”的“HW-cyclone旋风系列”单细胞液滴制备与分选系统。一、结构 (1)基于用户显微镜的开放式研发体系,包括:“HW-cyclone旋风系列”单细胞液滴制备与分选系统、显微镜、进样驱动装置(注射泵或压力泵)、微流控芯片等部分组成,不仅大幅降低采购成本,更方便改造、升级甚至用户自行设计(变更)各流程环节,个性化科研,才能让灵感迅速转化为科技成果。此外,系统的1+N积木式结构,以及客户常用的注射泵、压力泵等传统进样方式,与客户科研习惯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从源头(细胞进样悬液),至最终分选成果收集,全流程低成本管线通路(含微流控芯片),可一次性或多轮使用,“一次抛”方式杜绝了污染与交叉影响;“多次抛”常见于相同试剂重复实验或高效教学环节,并可大幅降低成本。图2 大连华微生命科技推出的“蓝晶系列”单细胞液滴包裹与分选类微流控芯片二、功能针对单个细胞、细菌、病毒、线虫、细胞团等1-100um粒径范围的生物颗粒,进行液滴包裹、检测、按阈值分选等操作。 (1)单细胞微滴包裹(微滴批量制备)(2)细胞检测: 荧光标记 无标记技术(高级版)(3)细胞分选(以下方式任选其一): 电场力分选 磁场力分选 流体驱动柔性分选(4)特色技术(均高端机型/版) 单细胞液滴包裹时空滴删除功能 液滴切分功能 液滴再注液功能 连环分选(分选后再分选) 一分三路分选 分选后捕获(培养、扩增) 多种类单核1+1分选(5)升级扩展 升级至多激光/多通道, 扩展至影像传感、拉曼检测等检测方式; 增配单细胞自动植板系统(96/384孔板,单孔入单滴); 升级至疾风、暴风、飓风、龙卷风等大连华微高端系列; 根据客户想法,升级为其它个性化微流控方式三、价格(直销)(1)单激光分选系统(单通道基础版):36.8万元RMB;(2)微流控芯片(通用款或批量型):200-800元RMB;(3)管线通路耗材:10-30元/实验;(4)生物显微镜、泵、试剂、PC电脑等均可客户自备。 (提醒用户:长期实验使用,请重点考量耗材成本)四、系统原理(1)单细胞液滴包裹原理 针对细胞、细菌等1-100um粒径的生物颗粒,基于两相不相溶液体,在“十”、“T”、“Y”等形式液路中的通道交叉口,利用剪切力,生成均一的液滴,实现微观下细胞个体之间的分离。 (2)分选原理有别于流式分选技术对细胞极大伤害性的高压鞘液,本产品采用低液压驱动,肿瘤细胞等敏感生物颗粒几乎不会收到液压方面的伤害。基于电磁场、介电力、流体驱动等方式,针对单个细胞在分叉通道处,根据实时检测参数,施力向不同的分支驱动液滴,实现分选,其中电场力、介电力驱动效率高达:1000个细胞/分钟;五、功能及参数 (1)单细胞液滴包裹:1,000—50,000 drop/min (2)电场力/磁场力/介电力分选:1,000 drop/min (3)无标记分选:100 drop/min上述分选通量,无法与流式细胞仪(每秒数万个)相提并论,原因之一:降低的速度,极弱的液压推动,就是为了——细胞活性!如果流式分选针对某种细胞分选的活率为30%,华微采用的弱压驱动分选原理,使细胞分选活率达到流式的2至3倍(60%-90%),其分选成果符合单细胞基因测序的活率要求。尤其针对肿瘤细胞等脆弱样本,细胞保活的优势明显。原因之二:匹配单细胞植板流程。从另一个角度,如果下一环节是单细胞孔板滴注,那么,针对秒级的板孔间喷嘴移动,超过5Hz的分选速度,对整个系统的单细胞植板效率影响不大。六、活性因采用柔性低压力驱动方案(1-30PSI可调,压强可低至流式1/70),以及从头至尾的液滴全流程包裹策略,且细胞无需沾染电荷,故活性远优于流式分选技术,分选后细胞活率60-99%表1 常见流式分选设备喷嘴与压力配置表七、耗材微 流控芯片(液滴制备、液滴分选、特定功能定制芯片);管 线耗材(管路、夹具、连接件等),价格低廉,成本可忽略。大连华微生命科技,产品源于元器件级别的自主研发,客户众多,质量经过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三甲医院、中国海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985/211高校,及其它众多客户应用及检验,性能稳定,价格低廉,拥有更亲民的性价比。公司创始研发团队包括:五位北京大学校友、两位原中科院资深工程师、多位国内985/211高校毕业生,并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合作单位的多位教授、博士或其它科研人员,进行长期合作。大连华微生命科技,是中国单细胞液滴分选领域的“清晨耕耘者”,(国内未发现比华微更早的商业化产品研发&制造商),用“十年磨一剑”描述毫不为过——在2013年,创始人就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攻克多项西方对我国的“卡脖子”技术,并历经无数次改进优化,并实现了国产化。2021年,大连华微生命科技携手大连医大附属医院(三甲)、大连交通大学,以源于企业创始人专利技术的“单细胞柔性分选技术”,入选“2021年大连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并喜报频传,两年来不断获取新成果(预计2024年实现商业化,敬请期待)。大连华微的每一次技术革新,或能提高性能,或大幅降低成本,都承载着华微人潜心研发、敢于挑战未来科技的创业精神,我们将一如既往,不辍耕作,在单细胞细分领域不断探索,致力于全球业内的前沿科技研发,为中国民族工业添砖加瓦。企业简介:大连华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Dalian Life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以下简称大连华微),科技型企业,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微流控系统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依靠自有专利技术,立足独立研发民族品牌,致力于微流体控制科技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历经十年的探索磨砺,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业内客户带来全新的选择。未来公司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创新科研,与广大华微客户一起携手进步,共同推动着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做世界细分领域有话语权的中国高科技民族企业。
  • IDEX Health & Science 推出流式细胞仪滤光片
    纽约州罗彻斯特市,2023 年 2 月 27 日——IDEX Health & Science (IH&S) 推出了专为流式细胞术应用设计的新 Semrock 品牌的 Nanopede&trade 系列滤光片。 "我为我们的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检测客户感到兴奋,” 应用科学家 Elizabeth Bernhardt 博士说, “因为 Nanopede 跨越光谱的方式为他们的仪器提供了方便性,以满足现在和未来的荧光标记改革。”流式细胞仪通过散射光测量和荧光标记检测细胞。在光谱流式细胞术中,使用离散的背靠背(光谱相邻)滤光片收集整个光谱中的荧光。然后将光子合并,以便光谱分解可以分辨出哪些荧光标记存在于被询问的细胞中。因此,光谱流式细胞术需要在离散步骤中覆盖 UV、可见光和 NIR 的滤光片,这可能导致需要平衡仪器成本和光学滤光片性能。IDEX Health & Science 了解这些需求,我们很自豪地宣布推出我们新的 Semrock 品牌滤光片系列,该系列涵盖 20 nm 全宽半高 (FWHM) 步长的可见光谱。Nanopede 系列中的前十款滤光片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您的应用,这只是我们不断发展的流式细胞术产品线的开始,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流式细胞术市场。我们的团队了解每台流式细胞术仪器都是不同的,与我们合作定制滤光片以满足您的特定应用需求。
  • 重磅!我国牵头制定并发布全球首个干细胞国际标准
    9月24日,第三届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大会暨标准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发布了干细胞领域一系列相关标准,包括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干细胞国际标准ISO 24603,以及1项国家标准和7项团体标准。据了解,大会发布的国际标准ISO 24603《人和小鼠多能性干细胞通用要求》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系统中第一个干细胞的标准,规定了多能干细胞的建系培养、生物学特性、质量控制、信息管理、分发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会长陈晔光院士认为,这是我国干细胞发展历程中必须要走的一步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路,对整个领域行业的标准化,以及对我们人类的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生物学分会会长季维智院士表示,第一个干细胞国际标准的发布说明我国在这个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一些方法技术的研究已经站在世界第一梯队。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生物技术委员会(ISO/TC276)WG2召集人George Dagher也表示,ISO 24603国际标准提供了多能性干细胞建立维持特性鉴定的要求,是这个领域关键的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郑健副司长表示,这项国际标准不仅仅是世界科技舞台的准入证,是经济社会活动的通用指南,更是干细胞领域国际话语权的体现。为干细胞相关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我国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又注入了一剂新的强心剂。会上发布的国家标准《细胞无菌检测通则》和《人干细胞研究伦理审查技术规范》等7项团体标准,涵盖了科研、临床和产业等方面,对人干细胞研究伦理、干细胞及其衍生物的关键质量属性、质量控制等进行了系统规定。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卞修武院士为大会做了干细胞创新平台年度工作报告。他回顾了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对解决人类复杂难治性疾病方面的重要意义,回顾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一年以来针对领域和产业发展中需求最迫切的环节和方面所做的重要工作,并表示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同创新平台今后将在干细胞研究、临床和产业转化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方面持续努力奉献、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图片由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提供)
  • 国内首家“男性生精细胞学实验室”成立
    3月18日,国内首家“男性生精细胞学实验室”成立仪式暨“转化医学”研讨会在北京同济医院举行。  原卫生部副部长,现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以及北大男科中心、北医三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医院的国内知名男科学专家参加了成立仪式和研讨会。  转化医学是“从实验台到临床”的一个连续、双向、开放的研究过程,是新世纪医学研究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和未来医学研究的主要模式。我国的转化医学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发展很快,一些院校和科研单位都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我国转化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曹兴午教授创立的“精液脱落细胞学”,就是男科领域转化医学的一个成功典范。  曹兴午教授首先做了题为《“精液脱落细胞学”与“转化医学”》的专题演讲,为大家讲解了这种全新的男性不育诊治模式和医学理念。曹教授倾毕生之力开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学说,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患者反哺式的无私帮助以及对后继者的谆谆教诲令人感佩。  同济医院李翠英博士则用具体病例为大家介绍了“生精细胞学”在男性不育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殷大奎先生对由曹兴午教授于国内首创的“精液脱落细胞学”予以充分肯定,认为“男性生精细胞学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男性不育诊断已从传统的精液分析和睾丸活检,跨越到了精子形态和细胞分析的新阶段。专家们对穷尽曹兴午教授的“精液脱落细胞学”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它开辟了男性不育诊断的新路径。  成立仪式上,殷大奎先生和北京同济医院院长黄海先生向曹兴午教授颁发了聘书,聘请他担任“生精细胞学实验室”主任,向李翠英博士颁发北京同济医院不育科学科带头人聘书,并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国内知名男科学专家们就诊疗过程中所遇难点病例以及我国转化医学的重点、模式、前景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男科学在未来应成为转化医学研究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 技术专家眼中流式细胞仪的“用武之地”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412" height="232" title="image001.jpg" style="width: 412px height: 232px " alt="image001.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ee2cfefc-b77f-4ad9-a46f-1d54621e9f0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图片源自:GEN官网/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流式细胞仪凭借其独特的检测原理和强大的荧光抗体技术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这种熟悉的技术,流式细胞仪的应用仍存在许多惊喜。例如,流式细胞仪越来越接近临床医生、环境现场工作人员和食品安全检查员。流式细胞仪也在传统应用领域中找到了新的用途,例如研究型实验室和生物制药生产线。未来流式细胞仪将与组织学诊断、分子诊断等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为临床提供更准确、更完整的疾病诊断报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liushixibaoyi" target="_blank"i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trong点击进入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进击的”流式细胞仪专题/span,解锁更多流式行业信息!/strong/span/i/a/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来自不同流式细胞仪供应商的三位技术专家分别就流式细胞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在非传统领域的应用作了分享,供广大仪器用户了解学习。三位技术专家分别为艾森生物流式细胞仪全球支持经理Garret Guenther,赛默飞世尔抗体、免疫分析、蛋白质和细胞分析副总裁兼总经理Dara Grantham Wright和伯乐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全球应用及协作经理Yasha Talaga。/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问题一:流式细胞仪作为研究工具不断发展。在实验室外,流式细胞仪在哪些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strong/span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Guenther:/strong流式细胞仪的临床应用包括验证移植前的造血干细胞和识别癌症及免疫缺陷病中存在的免疫细胞亚群异常。随着仪器变得越来越小并且更容易操作,流式细胞仪也开始用于疾病筛查诊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此外,科学家正在将流式细胞仪应用于从生物制造和生物加工监测(包括水质测试和农业和食品安全认证)到兽医学、海洋学和生态学研究。 鉴于其在溶液中检测和定量分析的高通量能力,流式细胞仪系统将很快适应各种研究机构和工业部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231" height="377" title="image002.jpg" style="width: 231px height: 377px " alt="image002.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8674e1fa-aac2-4ef4-a72c-ac01c12ed1b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style="text-indent: 0em "艾森生物流式细胞仪全球支持经理 Garret Guenther/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Wright:/strong流式细胞仪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单细胞分析工具。 近年来,随着荧光标记物数量的增加,流式细胞仪的 “多路复用”能力也随着增加。 我们现在可以在单细胞分辨率下分析包括蛋白质和核酸在内的数十种“标记物”,同时得出有价值的种群统计数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展望未来,流式细胞仪需要越来越简化。今天,它仍然被认为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技术。随着流式细胞仪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新的领域,特别是在非传统的免疫学工作流程中,该技术将通过更加智能的仪器和预配置试剂来实现简单化流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241" height="339" title="image003.jpg" style="width: 241px height: 339px " alt="image003.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b1aeafb1-4241-4b38-8a01-0179948fe5c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 style="text-indent: 0em "赛默飞世尔抗体、免疫分析、蛋白质和细胞分析副总裁兼总经理Dara Grantham Wright/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Talaga:/strong流式细胞仪在临床诊断中一直很重要。 最近,流式细胞术已被用于改进小颗粒的分析,例如循环外泌体,其有望用于液体活检。现如今,流式细胞仪正在进入单细胞分析领域。由于流式细胞仪能够从小样本中收集大量信息,我们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科学家将对生物和临床样本中的单细胞进行分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242" height="403" title="image004.jpg" style="width: 242px height: 403px " alt="image004.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0876f9ca-c462-4444-82f4-82ab6849b6a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伯乐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全球应用及协作经理 Yasha Talaga/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问题二:短短几年的时间,CRISPR已成为风靡科研圈的基因编辑工具。这一被誉为“世纪发现”的魔剪革新了生物医学研究,并为基因疾病以及其它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流式细胞仪如何促成基因编辑术“CRISPR热潮”?/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Guenther:/strongCRISPR技术具有直接或间接治疗各种疾病的巨大潜力。 作为CRISPR工具,流式细胞术对于验证CRISPR执行正确靶向以及测量基因编辑功能效果非常重要。流式细胞术可用于鉴定CRISPR的功能靶标(特别是在免疫细胞中),以监测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表面标志物的变化。 此外,随着高通量自动采样功能的进步,流式细胞仪可以很容易地用作CRISPR的筛选平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Wright:/strong随着基因编辑技术日益成熟,细胞分析工具的需求也在增加。 在最简单的层面上,如果我们修改单元格的“编程”,我们会影响其功能,因此我们需要技术来帮助我们分析下游发生的情况。 我们是否破坏、诱导或改变了蛋白质的产生? 目标细胞群体内修饰的效率如何? 我们的“编辑”会影响细胞功能的其他方面吗? 是否存在意外或脱靶效应? 随着基因编辑领域的发展,流式细胞仪和功能细胞分选将成为帮助回答这些问题越来越重要的技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Talaga:/strong在过去几年中,大量公司在CRISPR从确定转染率到分选细胞的过程中使用流式细胞仪。 我们已经确定,流式细胞术正在推动这些科研活动的开展。在伯乐,我们将流式细胞仪纳入了我们的CRISPR工作流程。 除了监测转染和富集细胞群外,我们还用流式细胞仪来确认“编辑”和进行下游分析。通过配对多种工具和技术,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问题三:现在流式细胞仪已应用于免疫学,是否会出现新的应用以推进免疫治疗?/span/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Guenther:/strong随着免疫治疗领域的不断扩大,流式细胞仪将在各种免疫疗法的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发现该方法主要涉及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细胞验证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监测患者的治疗细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免疫细胞的许多细胞亚群和功能标记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快速有效地分析,因此流式细胞术也可以用于预测脱靶效应。最后,一个新兴领域是将流式细胞仪整合到多组学中,可实现精确医学在免疫肿瘤学中的应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Wright:/strong传统免疫学的基础是免疫功能,既有先天性,也有后天性。免疫疗法也不例外,我们需要了解肿瘤对逃避免疫反应的作用,以及可以利用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特点来完全消除或者避免肿瘤。/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科学家们正在利用流式细胞仪以及声学聚焦流式细胞仪等新技术对肿瘤微环境进行研究。这些技术在这一研究领域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处理组织样本,并且可以对稀有细胞群进行有效分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trongTalaga:/strong慢性病毒感染和癌症一直试图逃避免疫系统。今天,我们认识到免疫系统不能被孤立进行研究。相反,必须认识到它与微生物组的关系,以及它对联合治疗的(潜在)脆弱性。 我们一直在学习跨越科学学科并交流知识和技术。/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这种跨学科工作和知识共享的结合反过来又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新兴免疫疗法时代”。那些将流式细胞仪纳入更大工作流程(例如包括PCR检测)的科学家正在取得更大的成功。例如,PCR检测之后会进行电穿孔和流式细胞术应用,使研究者能够获得关于干细胞的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工作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欢迎关注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3i生仪社/span公众号,了解更多生命科学资讯!/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qrcode_for_gh_91d290758d40_258.jpg" alt="qrcode_for_gh_91d290758d40_258.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2bd3328f-5412-4beb-8819-75e26687ff84.jpg"//p
  • CytoFLEX流式细胞家族又一突破力作,拓展检测极限
    贝克曼库尔特拓展了 CytoFLEX 流式细胞术平台的检测极限,首台标配型分析仪隆重上市,配备雪崩光电二极管,提供紫外和红外线激光器。美国迈阿密 —— 2017 年 9 月 5 日 —— 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事业部发布了一款流式细胞仪,它是第一台能够提供横跨整个可见光范围激发光源的标配型流式细胞仪,开启了癌症研究的新篇章,为广大癌症研究人员带来了福音CytoFLEX LX 蓝光-红光-紫光-黄绿光-紫外光-红外光系列流式细胞仪融合了从 355 nm 的紫外光到 808 nm 的红外光,同时,还配备了雪崩光电二极管 *(APD)。这款流式细胞仪使研究人员有史以来第一次实现了对可见光谱外沿的运用。这款台式 CytoFLEX 结构精巧紧凑,具备卓越的分析性能。它能够充分发挥雪崩光电二极管探测器的有效用途,实现仪器卓越的灵敏度。上述探测器搭配不同的激光器,可以检测受到激发后的细胞所发出的光子。此外,它还添加了全新的紫外线激光器,进一步拓展了研究人员的应用领域。“现在,广大科研人员认识到了 CytoFLEX 超高的灵敏度,及其在技术上的卓尔不凡,”贝克曼库尔特流式细胞仪业务部副总裁兼总经理 Mario Koksch 说道。“高效的光管理巩固了各个分析阶段的效果,有效采用了最早用于电信行业的光纤光学系统,促使我们打造出了一款小身材、大智慧的研究工具。”人们普遍认为流式细胞术是单细胞分析的强有力技术,从传统上来说,这项技术集中关注可见光谱的中心位置。“既然广大研究人员体验了 CytoFLEX 的出色性能,毋庸置疑,他们也在期待着 UV 激发光源发挥效用。” CytoFLEX LX 的产品经理 Maria Gentile 说道。这款仪器开辟了正常和异常条件下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新研究领域。这将带来诸多好处,例如,可以确保研究人员将未染色的自发荧光群落与阳性染色群落区分开来。CytoFLEX LX光谱的另一端为红外线波长,即 808 nm。“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需要在原本狭小的空间内,纳入越来越多的探测器,” Gentile 女士补充道。“光谱红外线端的开辟,体现了流式细胞术性能的激增。生物学家们能够在光谱中获取空间,简化复杂的实验方案,帮助他们梳理细节,更有意义的是,还可以改变他们分析细胞的方式。” 在原有的 CytoFLEX 设计中纳入雪崩光电二极管探测器(这在其他流式细胞仪中不可用),这项明智的决策,开拓了研究的无限可能。这款探测器能够在 400 至 1100 nm 波长范围内保持稳定的高量子效率,确保在使用新红外线激光器时,可以改善其性能。此外,CytoFLEX 包含广泛的、经过重新定位的带通滤片,具有升级灵活性,可添加额外的参数和直观软件,以便实现多色分析。“CytoFLEX 技术拓展了流式细胞术的潜能,并开拓了其在复杂研究环境下所能发挥的作用,” Koksch 说道。“贝克曼库尔特致力于拓展各种可用工具,为重要领域的科研工作助一臂之力。
  • 技术线上论坛| 9月28日《单细胞基因工程——FluidFM® 单细胞技术与CRISPR的完美结合》
    报告简介: 随着CRISPR/Cas技术的发展,将突变的引入基因组并获得细胞系的技术路线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然而,要将这种基因编辑的能力转化为疾病治疗的能力,必须跨越几个障碍。先基因组编辑递送效率仍然较低;其次仍然存在非特异基因组区域突变的风险;另外同源重组编辑效率仍较低。为了跨越这些障碍,我们将FluidFM技术与CRISPR相结合,将基因编辑复合物直接注射到目标细胞的细胞核中,从而我们成功跨越了基因组递送的障碍。此外,将CRISPR核糖核酸蛋白复合物受控地传递到靶细胞的细胞核,也将大限度地减少脱靶编辑的可能性,并通过共注射HDR模板增强同源重组。另外,我们的单细胞方法避免了繁琐的选择过程,并将材料成本降至低。综上所述,利用FluidFM技术进行单细胞基因组工程将提高科研领域和工业领域中生物医学研究中细胞系开发项目的质量和速度,并降低成本。报告重点:☛ FluidFM技术是什么?它如何应用于CRISPR和细胞系构建;☛ 真正的单细胞基因组工程:自下而上方法的优势;☛ 通过减少脱靶编辑和避免繁琐的克隆挑选过程,获得高质量的单克隆细胞株;☛ 通过降低试剂和细胞使用量来进一步降低成本;☛ 真正的从单个细胞开始,加速了细胞系构建过程;报名注册:您可以通过点击此处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注册页面。扫码即刻注册!报告时间:2021年9月28日 21:00 - 22:00 (北京时间) 主讲人:▪ Dr. Tobias Beyer▪ CSO / 高细胞生物学家,Cytosurge AG公司▪ Dr. Tobias Beyer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得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在多伦多LTRI完成博士后研究,随后他加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组长(Prof. Wutz and Prof. Corn组)。本次讲座,他将整合他在细胞生物学、细胞信号转导和胚胎干细胞方面的专业知识,将CRISPR/Cas9和FluidFM技术结合起来阐述其在单细胞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在Cytosurge公司, Dr. Tobias Beyer负责对FluidFM OMNIUM应用方向的把关,并不断拓展FluidFM OMNIUM的应用。技术线上论坛:https://qd-china.com/zh/n/2004111065734
  • 海河实验室巡礼:助天津细胞产业“顶天立地”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影像实验室内运行调试超高分辨共聚焦显微镜。位于滨海高新区的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的创建,是天津“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的战略举措。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担任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负责承建,目标是实现重大科研突破、重大理论创新、重要平台搭建、重要成果转化。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成立以来,面向国家医学健康领域重大需求,围绕细胞生态体系、细胞生态与免疫、细胞生态失衡与重大疾病、细胞生态重建、细胞生态研究前沿技术五个研究方向开展攻坚突破,推进“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从1到N”的成果转化,力争让我市细胞产业既能“顶天”,又能“立地”。运行一年多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构建了“揭榜挂帅”立项、“政产学研用金服”多元参与、“公司化运营”市场机制等开放式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畅通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成果快速转化的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实验室迎来首批科研人员进驻,并将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着力打造“前沿技术中心”和“产品孵化中心”两大开放平台。截至目前,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仪器设备基本完成购置和调试安装,即将开启新篇章。揭榜挂帅开放模式汇聚国内顶尖力量姜尔烈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不久前,他设计的一项骨髓移植后并发症早期诊断与预测技术,顺利完成立项并启动研究,这是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首批立项的重大研究项目之一。而这次立项的过程,和姜尔烈之前经历的有很多不同。“效率更高,而且以产业化为主要目标来要求,答辩时,还有一些企业的负责人,他们来把关有没有应用价值,在如何实现市场转化方面,给我们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对我们很有启发。”姜尔烈告诉记者。而在项目运行上,姜尔烈也感到了许多变化,“经费的使用,包括大的设备的采购比较灵活,每年可以根据第一年的完成情况决定第二年的资助力度。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几个单位,现在正处在一个早期的收集样本阶段,如果进行顺利,我们后面肯定是会找社会资本加入。”姜尔烈感受到的,就是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实施的“揭榜挂帅”机制释放的红利。实验室设计出关键技术攻关、产业融合攻关等研究方向,并公开征集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被赋予更高的自由度。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副主任周家喜说:“我们把一半的经费都拿出来做‘揭榜挂帅’项目,大约5000万元,并引入8家知名企业吸纳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一共7000多万元的资金池实实在在地支持创新。实验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目前已经精准布局50个‘揭榜挂帅’项目立项,多个重点项目研究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开放。”周家喜表示,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揭榜挂帅’组织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的模式”。作为实验室承建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并不把眼光局限于单位本身,而是放眼全国,吸纳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医科院、南开大学等17所顶尖院校团队参与,其中有7位院士承担项目,集聚国内细胞生态研发的顶尖力量进行深度合作。周家喜告诉记者:“我们的项目管理方式叫‘包干制’,充分信任项目团队。在细胞生态的研究方向之下,只要能满足我们理论创新的需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自主设置任务和考核指标。不太过多干涉经费使用,他们可以联合其他科研院所来共同实施。我们也有很多前沿探索类的项目,允许有失败。”通过“揭榜挂帅”方式,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打破传统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出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特点,建立了全新用人机制,采取全职、双聘、委派等灵活方式,引入7位院士、8名国内外顶尖专家、近20位“杰青”“优青”担任首席,会聚团队成员700余名,成为我国细胞领域高端人才聚集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截至目前,实验室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23项,其中国际专利3项。实验室牵头多家科研院所研发的“新冠复阳风险预测”专利已获授权,“新冠广谱中和抗体”专利正在积极推进转化事宜。同时,以第一单位或通讯单位发表SCI论文285篇,其中高水平论文70篇。自主创新打造细胞生态科技创新策源地如果将人体内的血细胞群比喻成“一个社会”,那么包括造血干细胞在内的不同细胞均有其自身特点,对于它们的精细化研究将对理解相关疾病机理、形成突破性诊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对单细胞研究,竞相抢占这一医学发展的前沿阵地。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和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联合完成的“血细胞分子图谱建立与血细胞生态研究”项目,日前获得2022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奖特等奖。该项目建立了全球最完整和精细的血细胞单细胞数据共享平台,为研究应激状态和疾病状态下的血细胞分子改变提供了“标准参照”,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病机制,改变现有的治疗策略,从而为广大血液病病患带来福音。为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的血细胞绘制肖像是朱平的工作之一。作为项目完成人之一,朱平把血细胞图谱通俗地比喻为“地图”。“比如说血细胞到底有多少种类,每一种血细胞都有什么功能;在不同的血液病或者其他疾病状态下,血细胞又发生了怎样的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去干预、诊治疾病。”朱平告诉记者。据了解,项目团队搭建了哺乳动物血细胞分子图谱网站,将研究成果向全球开放共享,截至目前,已有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8000次访问,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目录,大大提升了我国血细胞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依托于承建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的技术储备和资源优势,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大力推动重大理论创新,依靠原始创新、自主创新,打造细胞生态科技创新策源地硕果累累,多项重要技术取得突破:研究开发“一种具有高细胞吞噬率的仿贻贝超小脂质纳米颗粒制备方法”等2项细胞治疗产品的工程化制备技术并获批专利;建立“动物模型率先阐明FGF12作为肝脏纤维化损伤治疗靶点的可行性”等2种细胞治疗动物模型;开展“新型靛玉红衍生物治疗复发难治骨髓瘤”的临床前研究;开展“全球首次报告接受基因治疗后,在无需凝血因子IX输注治疗条件下完成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血友病B病例”等2种探索性临床试验,初步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细胞生态与细胞命运互作定量评价体系及标准……高端平台实现研究与产业双向互通走进刚刚竣工的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各类细胞技术领域的先进仪器设备已经基本完成调试安装。据悉,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园区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拥有由GMP平台、孵化器等组成的产品孵化中心,由精准质谱中心、多色流式中心、高分辨率成像中心、生物信息分析与建模中心等组成前沿技术中心,建设承载细胞生态科技攻关和产业发展的高能级载体。“你看到的这个质谱仪是目前国内最高端的蛋白质组学分析仪器,正在分析蛋白质组。这个设备速度非常快,可以把生物样本里几乎所有的蛋白组一次性分析出来,效率是其他设备的2—10倍。”青年科学家王洪向记者介绍,“你看这个圆形的透明罩,每一个罩子代表一台设备,现在实验室里安装了6个罩子也就是6台设备,未来这里将一共安装12台这样的顶级质谱仪。”“国内细胞领域研究的顶配。”王洪这样评价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刚刚建成的GMP平台。据介绍,滨海高新区投入近5亿元资金用于实验室装修改造、新建工程、仪器设备采购等硬件设施建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GMP平台总面积超1万平方米,包含免疫细胞、干细胞和病毒3套生产车间,共9条独立的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可提供病毒载体、质粒、干细胞等研发和生产服务,全面投产后,病毒产品年生产能力100批次以上,细胞产品可达500批次以上,打造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细胞与基因治疗CMC生产基地。各类平台搭建完成,实验室迎来了首批科研人员进驻,王洪就是其中之一。从美国田纳西大学毕业后,王洪在一家国际儿童肿瘤研究所工作多年,手握多项全球专利。此次加盟,王洪担任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前沿技术中心主任,并将领衔成立一个精准质谱中心,攻关新的细胞治疗技术。“2021年我入职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后,就马不停蹄地参与到实验室精准质谱中心的筹备建设之中。由于质谱技术比较具有前沿性,对空间、设施、仪器的要求都非常高,从最初的设计规划阶段,到现在的设备装机调试完成阶段,我一直深度参与其中。”王洪告诉记者,“蛋白质组学相当于芯片的制造技术,目前属于相对‘卡脖子’的项目,但其实这相当于一个关键的底层技术,适用场景非常广泛且市场巨大。”再生医学行业的龙头企业天九公司看中了王洪团队的科研成果,计划将其转化应用,用于开发一款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细胞产品,并打算投资5000万元,在高新区成立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实现转化生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超5亿元。“GMP平台搭建了细胞领域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环境,相当于我们科研人员有了自己的工厂。GMP平台将帮助科研人员把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变成产品。”周家喜告诉记者。此外,孵化器平台设置了15个孵化单元,配备细胞培养间、生化实验室、办公区等,满足企业“拎包入住”的需求。同时,入驻企业还可以享受包含前沿技术中心和1.5万笼位SPF级实验动物中心等超1万平方米的硬件支撑,以及专业团队提供投融资咨询、领域专家面对面交流等软件支持,助力初创企业的潜力项目落地生“金”。周家喜介绍说,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全资成立了载体平台公司天海未来(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设3家子公司,分别瞄准GMP平台、孵化器以及生物医药供应链,提供从“科研转化──临床研究──CMC生产──质控评价──材料供应”等全流程产业链服务,通过生态体系内各项要素的协同运作,实现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双向互通。产业聚集天津抢占细胞产业新赛道细胞治疗是指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获取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并通过体外扩增、特殊培养等处理,使这些细胞具有增强免疫、杀死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等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目的,目前主要的细胞治疗方式为免疫细胞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周家喜向记者解释道:“免疫细胞治疗,一般是指在体外对某些类型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NK细胞等进行有针对性处理后再回输人体内,使其表现出杀伤肿瘤细胞、清除病毒等功能。还有一些与造血系统相关的疾病,我们可以把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取出来,用基因编辑技术把突变的基因修复到正常的状态,然后再把它移植回去。”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细胞治疗在众多疾病特别是癌症、遗传疾病、传染病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在技术、政策、市场等驱动下,我国细胞治疗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细胞治疗被认为是创新药领域极具潜力的细分赛道。“实验室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围绕科创链布局产业链,目前已与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下游60余家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对接合作,与16家企业开展协作,与9家企业达成入驻孵化器意向。”周家喜告诉记者。为了加速科技成果“从1到N”的转化,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与国开行天津分行、海河产业基金、海尔创投等知名资本有机联动,打造“金融+投资+产业”业务模式,构建“创新链”到“产业链”完整闭环。此外,高新区还与海河产业基金共同设立生物医药基金,联手助力细胞产业发展。海泰海河基金副总经理赵金峰表示:“基金在设立初期,就已经和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这一创新动力核形成了项目对接与推进机制。基金依托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的全球、全国权威地位,通过基金的资本运作赋能,在项目早期就可以给予资金支持,助推实验室成果转化尽快落地。”目前,高新区以细胞产业为突破口正在大力推进京津冀特色“细胞谷”建设,围绕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为创新动力核形成“一核一带一圈”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体系,目前已集聚40余家细胞领域企业。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局局长赵晶说:“通过我们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高新区链接了全国甚至于全球细胞和基因这个行业当中非常优秀的企业,聚集在实验室的周围,形成了涵盖细胞提取制备、细胞存储、质控检验、研发生产、应用转化、冷链物流等全细胞产业链,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近两年来,高新区围绕细胞产业,在原始创新、产业转化、先行先试、检验检测、科学监管等方向全面布局。“未来高新区将重点围绕细胞及基因治疗、靶向药物等领域,依托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的‘强磁场’作用,不断壮大创新企业群体,着力提升京津冀特色‘细胞谷’发展能级。”赵晶表示。
  • 170万!南京农业大学全自动单细胞滴定分选系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ZF20220513(采购代理机构内部编号:0667-221JIBEP8411)项目名称:资环学院全自动单细胞滴定分选系统采购预算金额:17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序号货物名称数量单位预算金额币种简要技术要求1全自动单细胞滴定分选系统1套1,700,000.00(免税)人民币(1) 高精度X、Y、Z移动平台:工作台等设计可实现高速运行,保证分配器的准确位置,重复移动精度≤3μm(2) 清视觉采集系统:可识别低于4μm颗粒,双模式照明,水平安装≥320万像素CMOS相机(3) 可进行超微量移液工作:移液体积从300pl到1ul,可自定义,移液体积CV小于2%,液滴产生速度500滴/秒。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120天内完成本项目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诱导多能干细胞克隆效率低?这台温和、自动化的单细胞分选系统帮您搞定,分离效率高达100%!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是一类可用于疾病建模、药物开发和组织工程领域的多能诱导干细胞。与CRISPR-Cas9等功能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后,可根据不同患者的特性进行疾病相关遗传变异的研究和识别。 然而,培养hiPSCs的步骤较为繁琐,细胞对异常的处理和操作非常敏感,任何操作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细胞和遗传毒性应激的积累,进而导致不良分化和多能性丧失。基因编辑建立单细胞衍生的hiPSC克隆过程中常用的技术往往过于复杂或粗暴,导致单细胞克隆效率低下。此外,它们在确保衍生培养物单克隆性方面存在局限性。为此,英国iotaSciences公司推出了可实现100%单细胞分离的isoPick单细胞可视化分选系统,有效解决了培养hiPSCs单克隆过程中的困难。 如右上图所示,单细胞可视化分选系统isoPick采用纳升级的网格式单细胞腔室技术(GRID技术),可实现高通量、高自动化的单细胞可视化分选;确保分选所得的单细胞样品中只有一个单细胞,结果可验证、可追踪;分选过程非常温和,能够确保更高的单细胞存活率,达到更佳的克隆生长效果。单细胞可视化分选系统isoPick可全自动进行单细胞的分选、拾取并转移1.5 µ l至200 µ l的液体至PCR管或96孔板中。 使用isoPick从GRIDs内分选hiPSC单细胞置于Laminin-521,Vitronectin-N, Synthemax和iMatrix (Laminin-511)4种不同基质且含有培养基的96孔板中。以第7-10天内的时间计算得出的单细胞克隆效率可以发现,无论使用的包被基质或hiPSC细胞系,平均克隆效率均70%(上图),明显高于其他通常使用的方法(包括FACS),表明isoPick对敏感单细胞的温和处理,能够确保细胞的高存活率和更好的克隆生长效果。 isoPick使用户能够以快速、高效、自动化的方式从多样、异质的细胞群体中分离单个细胞。GRID腔室非常适合用于观察和记录单个细胞的分离过程。 用户可将单个细胞分离并直接置入96孔板用于细胞克隆。相比传统方法,这种方法用简单的线性工作流程,显著提高了细胞分离与克隆效率,操作流程高度自动化,可以将样品无缝衔接单细胞组学的后续操作。单细胞可视化分选系统的优势:全自动化流程操作非常简单 对细胞无损伤结果可追踪分离效率高达100%直接转移到PCR管或96孔板结构紧凑,体积小巧文献举例: 单细胞可视化分选系统相关文献发表于Cell、Advanced Science、Small Methods、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期刊,如下摘引了近年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和大家分享。Soitu C, Stovall‐Kurtz N, Deroy C, et al. Jet‐Printing Microfluidic Devices on Demand[J]. Advanced Science, 2020, 7(23): 2001854.Gangoso E, Southgate B, Bradley L, et al. Glioblastomas acquire myeloid-affiliated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via epigenetic immunoediting to elicit immune evasion[J]. Cell, 2021, 184(9): 2454-2470. e26.Deroy C, Nebuloni F, Cook P R, et al. Microfluidics on Standard Petri Dishes for Bioscientists[J]. Small Methods, 2021, 5(11): 2100724.Deroy C, Wheeler J H R, Rumianek A N, et al. Reconfigurable microfluidic circuits for isolating and retrieving cells of interest[J].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2, 14(22): 25209-25219.Oliveira N M, Wheeler J H R, Deroy C, et al. Suicidal chemotaxis in bacteria[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2, 13(1): 7608.样机体验: 为更好地服务中国科研工作者,Quantum Design 中国引进了单细胞可视化分选系统-isoPick样机,将为大家提供为专业的售前、销售、售后技术支持,欢迎各位老师参观试用!
  • 细胞分析技术,破译生命密码的金钥匙
    安捷伦首届细胞分析创新峰会圆满落幕,尽情展现细胞分析技术的尖端应用 序曲 奇妙的细胞地球上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诞生距今已有三十八亿年[1],然而直到三百五十多年前[2],科学家通过特殊的显像工具方才一睹它的真容。有赖于不断革新演进的细胞分析技术,如今,研究人员能够深度解析细胞结构、代谢、微环境以及细胞生命周期活动中的动态变化,为以细胞模型为基础的多学科应用及产学研转化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在全球领先的细胞分析技术阵营,安捷伦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企业。五月下旬,安捷伦在沪隆重举办了首届细胞分析创新峰会,并为享誉全球科研学术界的安捷伦 BioTek Cytation 产品家族面世十周年举办了庆典。与会嘉宾与安捷伦高层共同见证安捷伦 BioTek Cytation 产品家族面世十周年(左起:安捷伦细胞分析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罗绍光,安捷伦大中华区行业拓展与应用创新团队经理安蓉,安捷伦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杨挺,安捷伦大中华区高级市场总监郑欣,安捷伦大中华区销售拓展团队总经理朱颖新)300 多位来自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到会,与安捷伦高层以及技术工程师共同探讨了先进的细胞成像与分析技术在多学科中的深度应用。峰会聚集并展现细胞分析与研究领域前沿的理论与发现,各种思维与智慧的碰撞与交织,合奏出一曲细胞礼赞的乐章。第一章 问世十年,Cytation 助力生命科学研究持续开拓胞罗万像,聚力新生。安捷伦首届细胞分析创新峰会以此为主题,直观反映出细胞分析应用的丰富多样,也体现出细胞分析研究的目标——解读生命,改善生命。多位学界专家汇聚于此次峰会,期待深入交流安捷伦细胞分析技术在不同科研领域展现出的能力和价值,为各自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借鉴。问世至今正好十年,安捷伦BioTek Cytation毫无疑问成为本届峰会的主角。十年前,安捷伦BioTek推出了BioTek Cytation 3细胞成像微孔板检测系统,以及增强显微镜的概念,由此创造出一款自动化解决方案,帮助研究人员完成从图像采集到获取可发表数据的全过程。Cytation 3借助其丰富的功能与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推动了自动化成像的广泛应用。为中小型实验室开启了自动化成像的大门。安捷伦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杨挺致开幕词安捷伦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业务总经理杨挺在致辞中表示,十年来,Cytation 已经进驻全国近1000家实验室,让用户在自己的实验室全面掌控活细胞分析流程的应用,助力他们在细胞与生命研究领域里持续开拓。尤其是过去三年,人类与病毒和疾病抗争的这段经历,促进了生命科学领域新型研究工具的开发和利用。在这一特殊时期,以安捷伦Cytation 为代表的,基于活细胞、多参数、实时、高通量的多功能细胞成像与检测技术,为身处一线的科学工作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二章 细胞科研的夜空,群星闪耀安捷伦邀请了不同学科、以及跨学科的杰出代表,通过学术报告分享并探讨了他们的科研进展。在峰会上分享学术报告的专家(上排左起:郑明彬教授,刘嘉莉副教授,罗克博士 下排左起:印彤研究员,江宽副研究员,刘回民副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郑明彬教授分享了“微纳仿生药物可视化诊疗“进展。他使用 Cytation 在 3D 细胞球进行微纳仿生药物的靶向富集验证,并就微纳技术在疾病精确诊断和精准治疗方向提出了前瞻性见解。 中国药科大学刘嘉莉副教授介绍了“基于类器官的靶组织药动-药效时空异质性研究”及其拓展应用。她使用安捷伦 Lionheart 自动细胞成像仪进行 3D 细胞瘤球培养与检测,并基于 3D 细胞模型建立了空间异质性单细胞 PK/PD 评价新方法,希望通过外源性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内源性的代谢进行cross talk去找到相关的内源性代谢的靶标和干预的策略。 伯桢生物(bioGenous)CTO 罗克博士(Dr. Emmanuel Enoch K. Dzakah)做了题为“Bioimaging in Organoi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Perspectives”的专题报告。类器官是近十年来干细胞研究最令人振奋的进展之一,伯桢生物在类器官技术开发与医药研发应用领域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索。罗克博士特别提到,类器官模型的高通量成像采集和分析对于类器官形态特征评价、药物高通量筛选和药效评估至关重要。此外,Cytation可以用于记录和分析类器官和其他细胞如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因此在肿瘤免疫调节类抗体药物、免疫细胞疗法的药效评估上展现出巨大潜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员印彤博士介绍了“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质谱平台助力精准医学研究”进展。基于安捷伦Seahorse的细胞能量代谢分析是质谱平台新开展的业务,Cytation 作为细胞能量分析系统的联用设备,可以轻松实现活细胞能量代谢数据归一化,获得更准确的有生物学意义的细胞能量代谢数据。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江宽副研究员介绍了“流式细胞仪助力脂质纳米药物体内过程研究”进展,借助基于流式细胞术的机体细胞分离与鉴定技术,阐明脂质纳米药物体内与细胞互作及细胞间转运过程,进而明晰机体对脂质纳米药物调控机制,将极大助力脂质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吉林农业大学刘回民副教授安捷伦BioTek 自动化成像产品不仅被细胞分析、基础医学、药物开发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广泛使用,而且也在农业研究、植物发育和食品科学中也有诸多应用。刘回民副教授介绍了Cytation 5 细胞成像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以及Seahorse细胞能量代谢分析系统如何帮助他实现“玉米黄素促进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的分子机制研究”。研究了植物来源的天然化合物在代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肝炎)中的作用机制。在这些现场学术报告以外,安捷伦细胞分析的应用专家团队也着力向各方嘉宾介绍了Cytation多功能细胞成像与分析技术、流式细胞术、RTCA 非标记细胞分析以及Seahorse 细胞能量代谢分析技术的前沿应用进展,并陪同现场的参会嘉宾一起参观了演示仪器,解答用户关心的实验和使用问题。 第三章 聆听客户需求,优化产品功能报告嘉宾在峰会期间也对 Cytation 和其他细胞分析技术给予肯定的评价,以及激动人心的期待。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郑明彬教授讲到,Cytation在他的实验室里利用率非常高,并且他对其软件功能十分赞赏。郑教授的科研课题需要使用Cytation进行纳米机器人相关的监测,观察病毒是怎么被吞噬和吐出,因此要求设备具有极高的镜头捕捉效率。郑教授期待未来的Cytation着力打造出更先进、更专业的硬件,能够不仅用于细胞科研,而且能够拓展到合成生物学和细菌、甚至更小的物质研究领域。中国药科大学刘嘉莉副教授的实验室需要研究样本的时空表达差异,因此需要对不同样本的空间整体进行成像。实验室正在使用Lionheart成像产品以及Synergy H1酶标仪。她期待能够实现通过不同的license安装在不同电脑上,实现一台电脑成像,另一台电脑分析结果,以此节省时间提升实验效率。她也了解到最新的Cytation C10内嵌了共聚焦的功能,十分期待能够尝试使用。伯桢生物(bioGenous)CTO 罗克博士十分喜欢他正在使用的Cytation C10,因为它既可以实现共聚焦成像,又可以承担酶标仪的工作,并且还能检测活细胞成像。这样的设计能够帮他在同一时间完成多个实验项目,比如可以一边培养细胞,一边进行检测,这项功能对于细胞治疗这类大部分需要实时拍摄的课题非常适用。他十分期待Cytation C10能够和AI结合,自动帮助研究人员承担部分研究任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研究员印彤博士认为,除了细胞活力和增殖等基础检测功能非常完备外,Cytation在代谢组学功能研究,即活细胞能量代谢中也可大显身手。此外,在更加前沿的空间代谢组研究中,从Cytation获得的样本图像可与质谱数据整合,获得空间代谢组信息,非常有利于将研究推向深入。印彤博士期待Cytation在帮助研究者应对课题挑战的同时,也能够为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更多助力。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江宽副研究员使用安捷伦流式细胞仪来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影响、细胞如何代谢这些药物,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他对安捷伦流式细胞仪的模块化功能和整体应用的简约性十分认可。吉林农业大学刘回民副教授对Cytation系列软件的易用性、尤其对Cytation C10的成像能力十分赞赏。他认为,在传统观念里,涉及食品与农业的应用方向对细胞研究技术没有很高的需求,但是他的研究课题——食源性的天然化合物/功能活性物质,已经开始涉及医学类的需求。他期待Cytation C10不断改进成像功能,能够提供视野更大、分辨率更高的图像。 尾声 细胞分析未来可期,安捷伦推出强力技术组合安捷伦大中华区细胞分析事业部总经理罗绍光介绍部门发展历程和业务战略安捷伦大中华区细胞分析事业部总经理罗绍光在峰会上历数安捷伦细胞分析部门发展历程。自2015年收购 Seahorse Bioscience 公司,将活细胞代谢分析纳入公司重点发力的生命科学技术开始,安捷伦正式踏入了细胞分析领域。此后,安捷伦又于2018年与2019年接连并购了艾森生物(ACEA)和微孔板检测领导企业 BioTek ,正式成立细胞分析部门。借助这些举措,安捷伦开始在生命科学、癌症研究、生物制药、免疫与细胞治疗等前沿科技领域,借助多方位细胞分析技术,为用户提供更有深度、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如今,安捷伦细胞分析事业部拥有极具优势的技术组合:流式细胞分析、微孔板检测、自动化成像以及细胞代谢分析,致力于在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以及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质控整个生命周期中,为用户提供简单、精准、可靠的检测方案。通过活细胞动态和表型的实时测量,帮助研究人员充满信心地探索细胞奥秘,揭示独特的细胞生物学机理,发现创新药物靶点,推进临床前毒理学研究,并引领新一代免疫疗法开发。细胞潜力,始于分析。安捷伦首届细胞分析高峰论坛在前沿思维的激荡中告一段落,也为安捷伦细胞分析技术和团队吹响继续前行的号角。在细胞科研的夜空,安捷伦期待能够衬托出更多星星的闪耀光芒。参考文献[1] It appears that life first emerged at least 3.8 billion years ago, approximately 750 million years after Earth was formed.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9841/[2] 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是在哪一年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01601301800761404.html
  • 英国基尔大学细胞及组织工程研究案例
    ——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并购买他们的解决方案所带来的益处将超过投资这种新型本设备所存在的风险。在英国基尔大学的多学科生物工程和治疗性小组中,研究人员开展了多个着重于细胞及组织工程学和使能技术的研究项目。这些内容包含在他们给诊所的介绍中。其中一个研究领域是再生机制,由医学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主管Alicia El Haj教授领头。挑战随着对结缔组织的组织生物工程学的关注,其中包括对骨头,软骨,肌腱和韧带的关注,El Haj教授和他的团队-博士后Dr. Yvonne Reinwald和Dr. James Henstock以及博士生Joshua Price,需要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来对细胞和组织进行静水刺激。他们现有的机械压缩系统无法对多孔他们现有的机械压缩系统无法对多孔组织培养板上的组织再造生理压力,从而测试不同的模型组织,并允许实验中存在大量的样本。他们知道,在组织内部制造生物反应器不仅消耗时间,而且还需要一支跨专业团队,这在其他实验室很难进行。作为一个早期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本土系统,他们需要行业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可靠的生物反应器,确保可重复性结果,增加处理量,并由不同部门提供使用的灵活性。最重要的是,这一系统要求在这些新型实验过程中保证细胞处于存活状态,并保持健康。购买静压生物反应器后,El Haj教授就能够进行不同种类的刺激,这是他们现有试验所无法完成的。但是变化会带来不确定性。El Haj说:“因为这是一种不同的类型,需要把所产生的结果与之前已经发表的数据进行仔细比较。此外,增加样本数量会带来风险-如果无法很好地控制系统,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变数。”因为了解到所存在的这些风险因素,因此El Haj希望从一家有声望的高端设备制造商处购买生物反应器。寻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并购买解决方案所带来的益处超过了投资这种新型设备可能存在的风险。解决方案El Haj教授和Instron共同设计了一个可以工业化生产的生物反应器。CartiGen HP生物反应器能提供静态或动态的静水压力,通过模拟生理条件,促进实验室中192份独立、同步样本中自然细胞的生长。在收集基准数据后,她就能够确定,HP生物反应器系统中所使用的多孔细胞培养板上产生了蒸发作用。“启用一个新系统的基本要求是能够保证细胞存活,”El Haj说,“细胞需要生存在含水和养分的环境中,过度的蒸发作用会对细胞产生很大的破坏。”在了解其重要性后,Instron团队做了一个小改变,以保证细胞连续和持续性的水化。他们在仪器的顶部粘贴了一张现成的薄膜,以减少蒸发作用,但同时能保证气体流通,确保细胞处于存活状态。结果生物反应器为基尔大学的再生医学团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为净水压力在众多的生物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员能借助于新的生物反应器在实验室再造一个必需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观察了解发育生物学,将来还能把发育生物学用于改善TERM疗法。El Haj说:“如果没有这套系统,现在进行的很多操作都无法实现。这套系统彻底提高了我们在3D模型上进行的生理力量研究的能力。”
  • 专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工艺取得突破|上海发布促进细胞和基因产业发展六大行动方案
    在11月15日举行的“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上,《浦东新区促进细胞和基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下简称“方案”)正式颁布。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下简称“科经委”)主任李慧对方案进行解读。李慧表示,浦东新区细胞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致力于打造比肩国际的细胞和基因产业地标,为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提供更加有力的战略支撑。到2025年争取新增创新产品4至5个,其中1至2个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培养基本关键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若干专用科学仪器和关键设备工艺取得突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新增全产业链上市企业5家以上。据悉,接下来,浦东新区将实施创新领航行动、生态优化行动等六大行动来实现上述目标,具体为:1.创新领航行动。包括连接全球资源,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激发产业创新活力,重点是推动生物医药国家实验室与大科学设施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实现关键原材料及设备工艺,专用仪器等国产化替代,并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主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组建创新联合体,引进国际技术产品,加强海外布局。2.生态优化行动。包括推动平台聚合升级,构筑人才支撑体系,打造产业交流平台等内容,重点是建立P3实验室,统筹全球生物样本库及各类平台建设与开放共享,加强人才引进,建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蓄水池,支持举办各类高规格活动,打造张江细胞和基因国际峰会这一合作交流名片。3.赋能提效行动。包括严审联动机制,支持监管科学研究,加强人仪伦理服务和生化出入境便利化改革。重点是依托国家药品及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察长三角审评,构建严审机制。推动纳入有限服务通道,审批等前置服务,提速创新产品上市进程,开展监管科学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支持市场主体以及医院、高校院所、行业组织等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与指南,发挥浦东人与资源管理服务站的作用,提高审批备案效率,深化研发用特殊物品出入境便利化改革。4.能级提升行动。强化产业前瞻布局,加强领军企业引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是优化产业项目准入标准,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扶持政策。鼓励投融资平台投新、投早、投小,对引领性、突破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支持高校院所,医疗机构联动产业资源、社会资本、建立概念验证中心。5.产医融合行动。重点是加强医学科技支持,推动示范应用推广。6.空间扩容行动。在空间布局方面,以国家级科教产业平台高度积聚的张江药谷为创新策源核心区,国际医学园为核心承载区,外高桥园为跨境、研发、生产先行区。形成中心辐射、南北联动、一体两翼,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细胞和基因产业带。在空间保障方面,张江细胞和基因产业园将拓展100万平方米物业载体,形成孵化、加速、中试到总部研发产业化的空间接力。在外高桥园区将拓展70万平方米的物业空间,重点打造跨境研发、生产、贸易一体化的发展高地。在发布会现场,澎湃科技记者采访了浦东新区科经委总经济师凌刚,对方案作进一步解析。方案亮点:四个“最”凌刚表示,本次方案的亮点可以用四个“最”总结:第一,企业数量方面来说集聚了全国最多的相关企业;第二,从产业链角度来说,拥有最完整的细胞和基因研发产业链;第三,从研发管线的数量来说,目前浦东新区的研发管线数量是全国最多的,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研发管线占中国的三分之一;第四,研发进展最快,目前国内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的两款个性化CAR-T细胞治疗产品均来自浦东新区,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复星凯特等产品。“此次制定的行动方案主要目的是加强规划引领,政策供给,服务保障,以此来推动细胞和基因产业在现有基础之上能够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提升相关业融资,为整个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战略支撑。”凌刚说道。凌刚表示,生物医药产业的赛道非常多,近期浦东新区也在谋划布局新兴赛道,同时,各方对新赛道的理解也有不同,浦东新区认为新赛道指的是发展已经相对成熟,一些关键技术已经取得突破,市场应用前景已经初步展现的生物医药领域。所以此次方案也会在浦东新区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新赛道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除此之外,凌刚认为该方案还有几个亮点:第一,浦东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建设供给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将来会有明确的计划,用于指导建设包括外高桥区域在内的两个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园区。第二,在产业融合方面,市委市政府在谋划推动建设三大产业高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如何将临床优势转化为研发优势、应用优势,如何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医疗机构的学科优势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非常注重二者的双向联动发展,以此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将来浦东新区在加强产业融合,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将会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撑,以及一些实质性的帮助举措。最大程度降低制度的滞后性凌刚还向澎湃科技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快速迭代的产业,所以促进产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就是要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这也是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30年的重要路径,就是持续不断地优化创新生态。“当然,优化创新生态的要素和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人才发展、创新平台搭建等。但是重中之重还是优化相关制度发展,最大程度降低制度的滞后性,为企业和政府机构搭建沟通的桥梁。”凌刚解释道: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相关制度规则的制定都需要企业和政府一起研究建立,有了规则指南后才能推动行业发展,因此制度的突破和创新,也是浦东新区科经委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之中,重点着力的方向之一。在此次方案里也明确提出要加强联审联动,其中一个重要考量就是希望能够搭建桥梁,让企业界和监管部门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总体来讲,相较于行业发展,制度规则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我们希望能及时联系产业各方,共同促进相关规则制度的发展。”凌刚表示。产医融合布局新赛道对于如何促进产业融合,如何积极布局新赛道,凌刚举例道:“比如合成生物学,虽然其产业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但目前浦东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诞生了凯赛生物等一批较为成熟的企业,目前也正在积极研判是否要将合成生物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还有包括医疗机器人在内的新兴领域,也许目前还未形成实质性突破,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已经有了新发展,比如大家熟知的脑机接口等。”至于如何促进医学和产业融合,凌刚认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让创新产品尽快进入临床,惠及更多百姓。这也是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之一,它不仅是一个科技产业,也是一个关系到民生福祉的民生产业,“我们希望创新产品能够在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和科学验证的情况下,快速进入临床,这也是各方都非常关注的重点。”“所以总体来看,我认为未来会坚持两个导向,一个是创新导向,包括经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通道的一些医疗器械产品创新和医疗药物创新,一个是临床价值导向,即创新产品的临床试验结果是否具有有效性。”据悉,本届张江创新峰会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中国(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支持,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上海市药学会、益诺思、药明康德、毕马威、再鼎医药、美迪西、罗氏、默克、ATLATL飞镖加速器等30余家企业机构联合承办。
  • 颜宁等在《细胞》发文报道ABCA1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
    p  2017年6月8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颜宁研究组在《细胞》(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脂类外向转运蛋白ABCA1的结构》(Structure of the Human Lipid Exporter ABCA1)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胆固醇逆向运输过程中的关键蛋白ABCA1近原子分辨率的冷冻电镜结构,为理解其作用机制及相关疾病致病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pp  胆固醇广泛地存在于高等动物的各类组织细胞当中,它不仅是细胞膜、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包括胆酸、维生素D、类固醇激素在内的许多特殊生物活性分子的前体化合物。但是,人体内过量的胆固醇积累会促进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并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及中风等)。正因为胆固醇对于人体健康具有两面性,所以细胞内的胆固醇平衡(cholesterol homeostasis)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是必须的。细胞内的胆固醇平衡涉及一系列受严格调控的过程(图1),例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介导的胆固醇摄取、以乙酰辅酶A为原料的胆固醇合成、SREBP/SCAP/Insig信号通路介导的胆固醇代谢转录调控、NPC1/NPC2介导的胆固醇胞内转运、ABCA1/ABCG1介导的胆固醇逆向运输(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等。/pp  颜宁教授研究组一直以来都在针对胆固醇代谢调控通路进行系统的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研究,在近年开始取得进展。她们相继解析了胆固醇感应蛋白Insig在分枝杆菌中同源蛋白的晶体结构(Ren et al., Science, 2015) 裂殖酵母SREBP、SCAP各自C端可溶结构域的晶体结构以及可溶结构域复合体的冷冻电镜结构(Gong et al., Cell Research, 2015 Gong et al., Cell Research, 2016) 人源胆固醇胞内转运蛋白NPC1的冷冻电镜结构(Gong et al., Cell, 2016)。/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a6900dcb-ad18-4a7e-a91e-12ed9266aba4.jpg" title="1.jpg" width="600" height="590"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590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1. 细胞内胆固醇平衡的整体示意图(图片来源:《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pp  胆固醇逆向运输是指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液循环转运回到肝脏,在肝脏中进行代谢转化再排出体外的过程。胆固醇逆向运输可以通过将过量的胆固醇从动脉血管壁细胞排出体外来阻止泡沫细胞的形成,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胆固醇逆向运输过程的第一步是ABCA1将包括磷脂和胆固醇在内的脂类向细胞外运输,然后与细胞外的脂类受体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 apoA-I)结合从而形成初生高密度脂蛋白(nascent HDL)。高密度脂蛋白HDL被认为是对人体有益的,脂类的外排和与apoA-I的结合是HDL形成的限速步。之前的研究还发现,人体中的ABCA1突变会导致HDL缺乏症,包括丹吉尔病(Tangier disease)和家族性HDL缺乏症(familial HDL deficiency)。虽然ABCA1作为胆固醇逆向运输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同时在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ABCA1的结构及其介导的脂类外向转运和初生HDL形成的机制大部分都是未知的。/pp  在最新的《细胞》论文中,来自清华大学的科研人员首次解析了人源ABCA1全长蛋白的近原子分辨率冷冻电镜结构,其中整体结构为4.1埃,关键的胞外区结构域为3.9埃。ABCA1属于ABC (ATP-binding cassette)超家族,这是第一个ABCA亚家族的高分辨率结构,结构显示它具有非常特别的胞外区结构域。虽然ABCA1的核酸结合结构域(nucleotide-binding domain, NBD)处于未结合核酸的状态,但是它的跨膜区却意外的处于“向外开放”(“outward-facing”)的状态,而以前报道的所有ABC外向转运蛋白在未结合核酸时都处于向内开放(inward-facing)的状态。ABCA1的胞外区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结构,其中包含了一个长的疏水孔道(elongated hydrophobic tunnel),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提供了非常关键的线索。ABCA1的高分辨率结构,也为理解之前大量疾病突变的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最后基于结构分析,她们针对ABCA1介导的磷脂外向转运提出了一个侧向进入(lateral access)的转运模型,这个模型不同于以往绝大部分主动转运蛋白和次级转运蛋白所采取的交替转运(alternating access)模型。在交替转运模型中,转运蛋白的跨膜区在转运过程中需要交替的呈现向内开放和向外开放的形式,从而实现将底物从膜的一侧向另一侧转运 然而在ABCA1的侧向进入模型中,跨膜区即使在“向外开放”的情况下,底物依然可以从细胞膜的内叶(inner leaflet)侧向进入跨膜区的底物结合口袋,因此ABCA1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不存在一个“向内开放”的状态(图2)。总的来说,ABCA1结构的解析不仅为理解其作用机制及相关疾病致病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丰富了我们对跨膜转运蛋白工作机理的理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06/insimg/2548f4ef-8828-4815-b1f8-52ad21318001.jpg" title="2.jpg" width="600" height="598"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598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2. 人源ABCA1蛋白的结构模型及其介导磷脂外向转运和初生HDL形成的示意图/pp  CLS项目13级博士生钱洪武和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卓越学者龚欣博士(医学院博士后)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颜宁教授和龚欣博士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CLS项目16级博士生赵馨和医学院15级博士生曹平平也参与了该项课题研究。本研究获得了清华大学冷冻电镜平台雷建林博士、李小梅和李晓敏的大力支持。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清华大学冷冻电镜平台和清华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分别为本研究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提供了支持。科技部、基金委、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清华大学、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为本研究提供了经费支持。/p
  • 3i流式简讯|IDEX推出全新流式细胞仪滤光片
    仪器信息网讯 近期,IDEX Health & Science (IH&S) 推出了专为流式细胞术应用设计的新 Semrock ® 品牌的 Nanopede™ 系列滤光片。 流式细胞仪通过散射光测量和荧光标记检测细胞。在光谱流式细胞术中,使用离散的背靠背(光谱相邻)滤光片收集整个光谱中的荧光。然后将光子合并,以便光谱分解可以分辨出哪些荧光标记存在于目标检测细胞中。因此,光谱流式细胞术需要在离散步骤中覆盖 UV、可见光和 NIR 的滤光片,这就需要平衡仪器成本和光学滤光片性能。 应用科学家 Elizabeth Bernhardt 博士表示:"我为我们的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检测客户感到兴奋,因为 Nanopede 跨越光谱的方式为他们的仪器提供了方便性,以满足现在和未来的荧光标记改革。IDEX Health & Science 了解这些需求,我们很自豪地宣布推出我们新的 Semrock 品牌滤光片系列,该系列涵盖 20 nm 全宽半高 (FWHM) 步长的可见光谱。Nanopede 系列中的前十款滤光片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上述应用,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流式细胞术市场。”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