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裁断机

仪器信息网裁断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裁断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裁断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裁断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裁断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裁断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裁断机相关的解决方案。

裁断机相关的资讯

  • 体外诊断试剂及耗材行业分析(图)
    随着我国临床诊断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研发技术的不断提高,体外诊断(IVD)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医药行业中发展最快,也最活跃的细分行业之一。虽然目前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其发展一直受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ldquo 十一五&rdquo 期间,国家&ldquo 863&rdquo 计划首次支持了生物医学关键试剂的重点项目,2005年以来,政府相关部门更是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将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诊断相关酶制剂等产业的发展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将体外诊断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体外诊断行业包括仪器、试剂和耗材,其中IVD市场80%是试剂,本报告以诊断试剂为主,兼顾部分耗材情况,较少讨论诊断仪器。  1.体外诊断试剂概况  体外诊断,即In Vitro Diagnosis,缩写IVD,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样品(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包括试剂、试剂产品、校准材料、控制材料、成套工具、仪表、装置、设备或系统等等,包括血液检测、尿液检测等等。本报告以体外诊断试剂为核心,并兼顾部分耗材情况,探讨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1.1 体外诊断试剂是什么  体外诊断试剂隶属于生物制品行业,是下属诊断试剂行业中的一个细分领域。  体外诊断试剂是指用于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物)、质控品(物)等,其作用原理为:诊断试剂与体内物质在体外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体液内某些物质&mdash &mdash 比如糖、脂肪和蛋白质&mdash &mdash 会和体外诊断试剂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特定的反应,生成特定的产物,消耗定量的体外诊断试剂,而这些是可以被定性或者定量测量出来的,再通过与正常值的对比,从而判断检测对象的生理状态是否正常。  1.2 体外诊断试剂分类  体外诊断试剂的分类方法比较多,通常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按照检测原理分类,这也是现在的主流分类方法。根据检测原理或者检测方法,体外诊断试剂可以分为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微生物诊断试剂、尿液诊断试剂、凝血类诊断试剂、血液学和流式细胞诊断试剂等,生化、免疫和分子诊断试剂为我国诊断试剂主要的三大类品种,目前分子诊断中的核酸诊断占据主要市场,生物芯片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目前由于成本较高,开发难度大,使用量还比较小。  对于以上三种分类,如果从检测端角度来看,其中生化诊断检测项目的检测原理基本相同,主要是利用某些特定的生物化学反应的特定底物或者产物,然后再通过检测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出标的物浓度,从而推算出人体的某些生化指标,如糖、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免疫诊断在原理上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但是检测端的方法就比较多了,检测方式多样化,比如利用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而准确测量抗原抗体结合的放射免疫(放免)、利用氯金酸在特定环境下通过静电作用与蛋白质大分子结合的胶体金技术、利用活性酶作为标记物的酶联免疫(酶免)、利用镧系元素(稀土元素)螯合物荧光寿命长的特定进行检测的时间分辨荧光法(TRFIA)和利用化学发光原理和免疫反应原理相结合的化学发光检测(CLIA)。   放免由于对环境污染较大,现在逐渐被其他免疫诊断方法所替代,目前酶免是免疫诊断中比较主流的方法。  核酸诊断是目前分子诊断中的主要部分,另一种是生物芯片技术。分子诊断的检测目标直接是决定生命性状的遗传物质和表现形式,包括DNA、RNA和蛋白质。在具体诊断技术方面,核酸诊断中的代表技术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此外还有NDA测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DNA印迹技术(DNA blottin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连接酶链反应(LCR)。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等。目前PCR是核酸检测中主要使用的方法。  第二,按医疗器械受理和审评的体外诊断试剂,它包括临床血液学和体液学检验试剂、临床化学检验试剂、临床免疫学检验试剂和微生物学检验试剂等共计九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按照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不包括国家法定用于血源筛查和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第三,按药品受理和审评的体外诊断试剂。按照这一分类原则,可将体外诊断试剂分为六大类,包括ABO血型定型试剂(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试剂(盒)、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试剂(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试剂(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诊断试剂(盒)、梅毒螺旋体抗体试剂(盒)和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   除放免试剂(盒)外,前五种诊断试剂如果用于血源筛查时,按照药品受理和审评 如果用于临床诊断,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前五种诊断试剂如果用于血源筛查则需要进行批批检,以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  第四,按照《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分类,根据产品风险程度由高至低的顺序,将按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依次分为第三类、第二类、第一类产品,并实施分类注册管理,其中第三类产品注册管理部门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类产品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第一类产品为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一)第三类产品:国家药监局直接管理  1.与致病性病原体抗原、抗体以及核酸等检测相关的试剂   2.与血型、组织配型相关的试剂   3.与人类基因检测相关的试剂   4.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试剂   5.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检测相关的试剂   6.与治疗药物作用靶点检测相关的试剂   7.与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的试剂   8.与变态反应(过敏原)相关的试剂。  (二)第二类产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药监局管理  1.用于蛋白质检测的试剂   2.用于糖类检测的试剂   3.用于激素检测的试剂   4.用于酶类检测的试剂   5.用于酯类检测的试剂   6.用于维生素检测的试剂   7.用于无机离子检测的试剂   8.用于药物及药物代谢物检测的试剂   9.用于自身抗体检测的试剂   10.用于微生物鉴别或药敏试验的试剂   11.用于其他生理、生化或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的试剂。  (三)第一类产品:市级药监局管理  1.微生物培养基(不用于微生物鉴别和药敏试验)   2.样本处理用产品,如溶血剂、稀释液、染色液等。  2.体外诊断试剂产业链情况  体外诊断试剂上游的核心原料包括诊断酶、引物、抗原、抗体等等,此外还有各种精细化学原料,包括氯化钠、碳酸钠和各种氨基酸以及有机酸等,这些精细化工品的作用主要是调配诊断试剂的缓冲溶液系统。体外诊断试剂的下游主要是医疗和科研机构,按照用途可以大致划分为医学检测和血源筛查两块。和体外诊断试剂相关的两个平行的行业包括体外诊断仪器和体外诊断耗材两部分。  2.1 体外诊断仪器情况  体外诊断仪器目前以进口产品居多,尤其是中高端市场这一块,国外设备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不同类型的体外诊断试剂对仪器的依赖度也不同,例如生化诊断仪器以开放式居多,免疫诊断仪器以封闭式居多。此外,同种类型的体外诊断仪器自动化程度不同,对于试剂的开放程度也不相同,通常高度自动化的仪器是封闭式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仪器是开放式的。  以生化检测设备为例,生化分析仪是临床生化诊断的主要诊断仪器,也是大多数医院最基本的和必备的检验设备。与手工、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相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检测结果不受操作影响等优势,是生化检测发展的方向。发达国家大部分生化诊断均已实现自动化,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二三级医院高端市场中使用较多,基层医院还处于手工、半自动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存的时期  在我国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市场中,日立、奥林巴斯、贝克曼(奥林巴斯诊断业务被贝克曼收购)三家公司占据了约60-70%的市场份额,其中日立占有约30-40%的市场份额。生化试剂主要用于配合手工、半自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验设备使用。   2.2 体外诊断耗材情况  体外诊断耗材主要指真空采血管,由于静脉血液所含有的丰富病理信息,临床检验实验室常用标本中70%是人体静脉血液标本,真空采血管作为主要的体外诊断样本容器,在诊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真空采血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是循证医学发展的产物。最早的采血管是开放式,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第一代真空采血管采用负压技术,使得整个采血过程与外界隔离,第一代真空采血管的出现是传统采血方式的革命性事件。在第一代真空采血管的基础上,第二代产品在血液样本采集、盛装和转运环节制定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流程,使得真空采血管的规格、材质、抽吸量、添加剂等关键指标有了国际标准。第三代真空采血系统考虑到了血液样本离开人体后的变异作用,这样的变异作用将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所以这一代真空采血管的作用已由静脉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转运装置转变为静脉血液标本分析前变异控制和处理系统。   采血管是血液离开人体后的第一站,血液离开人体过程中和离开人体后,由于活细胞与活性蛋白对环境的变化发生应激反应,致使血液标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生理学性质等发生变化,改变其原始性状,是血液检测面临的主要问题。血液标本发生变异导致检验结果无法确切地说明在体组织与器官之间的真实情况,医疗机构的检验结果可能是一个失真信息的报告,从而违背了循证医学追求的目标。所以针对不同的血液检测项目,要使用不同的真空采血管。在具体实践中,某些诊断项目,不同的诊断试剂对真空采血管的要求也不同,某些诊断试剂的诊断结果会受到采血管的显著影响。   2.3 下游需求情况  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的下游需求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医学检测,包括医院、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以及防疫站,其中医院是体外诊断行业最大的下游需求端 第二类是用于血源筛查,这个领域的需求端主要是血站系统,其使用总量相对较小,但是对于诊断试剂有着较高的灵敏度的要求。  单从使用量上来看,血站系统在体外诊断试剂市场中占比较低,从检测项目上来看,血站系统的检测项目相对较窄,但是从诊断试剂的使用结构上来看,目前血源筛查主要使用的免疫诊断试剂中的酶联免疫试剂,同时目前在推广核酸诊断,而在医院市场中,核酸诊断的使用则相对较少,所以血站系统的体外诊断试剂使用量虽然比较小,但是对于某些特定的诊断试剂的需求量相对比较大。  3.体外诊断试剂市场分析  3.1 我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现状  体外诊断市场中包括诊断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三部分,其中诊断试剂是占比最大的一块,比例在80%左右,其余20%左右的市场是诊断设备和耗材。2011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的总规模预计在146亿元左右,从2007年至2010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整体增速平稳上升。预计在2014年体外诊断市场总体规模将超过260亿元,2010-2014年的年均复合增速在21.6%左右。  体外诊断领域中,诊断试剂占比在80%以上,根据预测,2011年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将近150亿元的市场规模中,体外诊断试剂的规模为120亿元左右,占比82%,其中免疫诊断试剂占整个诊断试剂市场的约29%,生化诊断试剂占26%,免疫诊断和生化诊断主要用于临床诊断,二者占全部诊断试剂市场份额的55-60%的份额 包括分子诊断试剂在内的其他诊断试剂占比27%   体外诊断领域中,诊断试剂占比在80%以上,根据预测,2011年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将近150亿元的市场规模中,体外诊断试剂的规模为120亿元左右,占比82%,其中免疫诊断试剂占整个诊断试剂市场的约29%,生化诊断试剂占26%,包括分子诊断试剂在内的其他诊断试剂占比27%。  2010年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的市场规模将近100亿元,预计2014年这一数据将接近230亿元,4年间的复合增速约为23.1%,略高于体外诊断行业的整体增速。  3.2 全球体外诊断试剂行业情况&mdash &mdash 核酸诊断异军突起  根据专业机构预测,2012年全球的IVD市场规模将超过560亿美元,2007年这一数字约为420亿美元,5年间的复合增速为6.07%。从全球的增速情况来看,IVD市场基本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  从地区来看,全球不同地区和国家的IVD市场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IVD市场规模体量大,它们占据了全球约3/4的IVD市场规模,但是他们的市场已步入了成熟期,增速较慢,预计2007-2012年的年均复合增速在4%左右,而以中国、拉丁美洲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型市场,虽然目前的市场总量较小,但是增速高,年均复合增速在12-16%之间,其中中国的IVD市场规模预计2012年将达到将近22亿美元(约合143亿人民币),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将由2007年的2%上升到4%。  在具体品种方面,如下图所示,横轴为细分品种的市场份额(2012年预测),纵轴为2007-2012年的年均复合增速,球体大小代表细分市场规模的大小。图表中右侧图例是按照CAGR由高到底的顺序排列。我们以10%的市场份额和10%的复合增速为界,将图分为4个区域,我们注意到在IVD行业内没有体量大增速高的细分领域,微生物和分子诊断、流式细胞技术以及核酸诊断是增速最快的三个品种,它们的年均复合增速在10%以上,其中核酸诊断在全部细分领域中,是唯一一个兼顾了市场容量和复合增速的细分领域。  在市场规模方面,快速诊断试剂(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其中市场份额最大的是用于糖尿病快速诊断的试剂,以及用于科研和医院系统的快速诊断试剂,二者合计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此外,临床化学诊断试剂的市场份额12%,是第三大细分领域。这三个细分市场的特点是容量大,增速低,其复合增速在5%左右,临床化学诊断试剂的复合增速仅为2%左右。  4. 我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未来驱动因素  体外诊断试剂作为诊断用药,与一般治疗用药不同,诊断试剂是医生给患者提供诊断方案前的重要参考依据,我们认为诊断试剂行业的扩充将最直接受益于我国诊疗人次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就诊人次上升和卫生费用的提高将是带动行业发展的持久动力,而我国传染病形式的严峻、血源筛查核酸检测工作的推广和行业整合将是未来推动诊断试剂行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4.1 诊疗人次稳步增长,卫生费用增长乏力,结构调整或成为扩容动力  诊疗人次稳步增长是体外诊断行业扩容的最直接动力,2011年我国卫生机构的诊疗人次超过60亿人次,同比增速接近8%。2004年这一数字为40亿人次,7年间增加了超过20亿人次,我们认为未来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速放缓,但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将使诊疗人次稳步增长。  诊疗人次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的影响是显著而直接的,我们将2005年-2011年我国人诊疗人次增速与科华生物和达安基因的业绩增速进行对比,发现它们之间具有较好的吻合特征。  我们注意到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从2000年的4600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接近1万亿用了大约6年时间 201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接近2万亿元,比2006年又翻了一番,而这次翻番仅用了3年的时间。卫生费用规模的迅速扩张,一方面意味着医疗卫生市场的容量增大,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随着基数的增大,卫生费用的增速明显下降,201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速仅为11%左右,是历史低点。  我们认为未来体外诊断市场扩容的机会更多地蕴藏在卫生费用的内部调节中。目前的矛盾在于药品费用增长过快,药品费用在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过高。  药品费用方面,2011年,我国的药品费用将近9400万元,同比增长了24%。2009年我国的药品费用大幅增长,随后三年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而同期我国的医药卫生总费用增速已经出现了明显下滑。  药品费用占比方面,2008年药品费用在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约为35%,是近十年的最低水平。但在之后,随着药品费用的大幅增长,药费在总费用的占比明显提升,2011年这一比例达到了42%。  在医院收入和患者消费层面来看,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医院药品收入平均占总收入的44%,药品收入是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 同时在消费端,2011年门诊的次均消费中,药费占比超过55%,住院患者中,人均消费中超过40%用于药品消费。  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药费在总费用中的占比明显偏高。以2007年数据为例,美国的药费占比最低,仅为12%,占比最高的韩国也不过25%,而当年中国的比例为42%。药费占比下降将是未来我国卫生费用发展的趋势。  从政策层面方面来讲,国务院在今年四月公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未来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是调整医药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体外诊断作为确定患者病症的重要手段,我们预计这项费用未来在总费用中的占比将有提升,这将成为未来体外诊断试剂和相关耗材市场扩容的重要来源之一。  4.2 传染病形势严峻,刺激诊断试剂行业发展  在我们前面提到的几大类诊断试剂中,免疫诊断试剂是占比最大的一类,约占全部诊断试剂的将近30%的市场份额,分子诊断占比相对较小,大约占4-5%的市场份额。免疫诊断试剂主要用于肝炎检测、艾滋病检测、肿瘤检测和孕检,分子诊断主要用于传染病的检测,它们未来将受益于国家对传染病大力控制而带来的市场扩容。  艾滋病发病人数逐年攀高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字,2000年我国艾滋病发病人数253人,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上涨到20450人,11年增长了80倍 每十万人的发病率由0.02上升到1.53。  而这仅是艾滋病发病人数,由于艾滋病潜伏期较长,所以这个数字没有包括HIV病毒携带者数量,如果考虑病毒携带者,这一数字将更大。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年鉴,2000-2011年我国艾滋病发病人数总计在8.7万人左右,而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量就已经达到了约70万人。  此外,我国艾滋病发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潜在威胁在于男男同性恋人数的上升。目前我国尚缺乏对该人群的准确统计,但是根据网易新闻转引青岛医学院张北川教授的观点,认为目前国内同妻(同性恋的妻子)数量在1000万以上,据此测算男性同性恋者数量至少在2000万上下。2006年由中国疾控中心牵头完成的首个国内男男同性恋调查报告显示,这一群体是艾滋病感染的高位人群,其感染率高达2.2-3.3%(不同城市见的差异),这一感染率是正常人群的1500倍以上。  国务院于2012年发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ldquo 十二五&rdquo 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根据该行动计划,我国将在2015年底,使艾滋病存活和感染者数量将控制在120万左右。   病毒性肝炎患者数量庞大  我国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患病率较高,2006年至今每10万人的患病人数稳定在100人左右。    目前我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估计超过1亿人,从卫生部公布的近几年我国每年检查出乙肝患者数量来看,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我们认为这和近些年我国卫生部门开展的乙肝控制规划工作有关,根据我国对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诺,2012年我国的5岁以下乙肝病毒感染率控制在2%以下,而2006年我国的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仅为0.96%。我们预计未来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将继续保持稳中有降的趋势,但由于病毒携带者数量庞大,乙肝的控制形势依然严峻。  丙肝是病毒性肝炎中仅次于乙肝的第二大疾病,我们注意到丙肝患者数量增加显著。2008-2011年,我国乙肝患者数量总体下降,而丙肝患者数量的年均复合增速为17%,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整体增速。   艾滋病和部分病毒性肝炎患病率的上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传染病的防控面临着严峻形势,临床传染病检测目前主要使用的免疫诊断试剂,我们认为这将成为未来支撑免疫诊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预计2014年我国的免疫诊断试剂市场规模超过80亿元,市场占比小幅提升,达到36%左右。  4.3 血站系统核酸检测大力推广,或带来市场扩容  我们在上文中指出,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的下游主要是临床检验和血源筛查,从总量和种类上来看,临床检验是最主要的消费端,血源筛查主要指血站系统,这一块的消费总量相对较小,诊断试剂使用范围也比较小,但是临床诊断的市场增量主要来自诊疗人次的提升,以及卫生费用的增长,而对于血站系统而言,血源筛查的核酸诊断试点工作正在进行,未来将全面铺开,将带动体外诊断试剂&mdash &mdash 尤其是核酸诊断试剂的市场规模的扩容。  血站系统的血液检测结果直接关乎临床用血的安全性,最终的检测结果是决定性信息,而临床的检测结果是给医生的参考性信息,所以血站系统对于诊断试剂的灵敏性要求要高于临床的诊断试剂。  目前我国有400多家血站,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血站等等,先从献血量和献血人次上来看,1998年我国的采血量不到1000吨,献血人次不到250万人次,到2011年,采血量突破了4000吨,献血人次超过了1200万人次。献血人次的增加意味着血源筛查市场容量的扩大。  血站的血源筛查检测项目包括乙肝(HBV)、丙肝(HCV)、艾滋病(HIV)、梅毒、转氨酶(ALT)、血型、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根据从今年6月1日开始执行的《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与2002年版本显著区别在于,对于乙肝(HBV)、丙肝(HCV)和艾滋病(HIV)的检测都增添了核酸检测的方法,而在2002年的规程中,这些项目的检测都使用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为何要开展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相比于ELISA检测,可以显著缩短窗口期,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下表中,黑色数字是ELISA检测方法的窗口期,红色数字是NAT方法的窗口期,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NAT方法的检测窗口期明显低于ELISA方法,换句话说,以HBV病毒检测为例,献血者如果在感染病毒的第17天献血,ELISA方法无法检测出来,应为该方法的窗口期为21天,而采用NAT方法就可以检测出阳性,因为该方法的窗口期为15天,提高了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卫生部自2010年开始启动核酸检测(NAT)试点工作,一期共有15家血液中心参加。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完成核酸检测将近230万人份。根据我们的统计,在试点完成的这将近230万人份的核酸检测中,诺华和罗氏占据了将近80%的份额,国产试剂占比相对较小。正如我们前文所阐述的一样,血源筛查的检测试剂比临床检测试剂的灵敏度要求要高,目前进口产品在灵敏度和稳定性方面占有优势,所以诺华和罗氏的产品在NAT试点工作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NAT方法与ELISA方法相比,最主要的优势是灵敏度高,这对于血站系统的血源筛查尤为重要,但是NAT方法的劣势在于其相对较高的成本、操作复杂和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较多。相比之下,ELISA方法虽然在灵敏度上逊于NAT方法,但是其成本低,可以实现高通量检测,并且操作简单,此外,ELISA试剂的选择余地也相对较多。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根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未来的检测将是ELISA+NAT,它们不存在相互取代的关系。如果采用两种检测方法,那么从检测准确性角度考虑,两种方法不会选择同一品牌的诊断试剂。从目前试点推广的情况来看,诺华和罗氏占据了明显优势,但是我们认为未来NAT全面铺开后,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将逐渐提高。科华生物、达安基因和浩源生物等公司将在这一领域占领自己的一块新阵地。   试剂行业中增速最高的一个细分领域。受益于我国未来对传染病控制的加强,血液筛查领域的核酸诊断推广,未来我国的分子诊断领域将实现高速的增长,预计2010-2014年的年均复合增速在26%以上。  4.4 行业整合,由分散走向集中  2005年全球前18名IVD企业占据了72%的市场份额,2007年前16家企业占据了76%的市场份额,而前四大IVD企业&mdash &mdash 罗氏、西门子、雅培、强生&mdash &mdash 占据了全球约一半的市场份额。  IVD行业的集中度在继续提升,尽管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注意到,大型制药企业在不断地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2006-2007年西门子频繁出手,斥资超过150亿美元先后收购了DPC、拜耳(诊断)和德灵的诊断试剂业务,这也帮助西门子公司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IVD生产企业。2009年贝克曼收购日本奥林巴斯诊断业务,时隔两年,贝克曼库尔特便被丹纳赫公司以68亿美元价格收购。作为IVD行业龙头的罗氏公司也没有停止收购扩张之路,2011年罗氏以1.19亿美元收购了德国PVT公司,进一步巩固了IVD行业龙头地位。  与我国医药行业的整体情况类似,我国IVD行业属于新兴产业,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步晚,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根据IVD专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约300~4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200家,但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约20家,企业普遍规模小、品种少。  我们对国内IVD市场情况进行了粗略统计,我们统计了国内IVD行业主要公司2011年的收入情况,经过我们粗略的统计,国内体外诊断行业的集中度明显偏低。科华生物、匹基生物和达安基因等15家IVD龙头企业,2011年收入之和仅占当年我国IVD市场规模的33%,而在前文中我们看到全球市场中,前5大企业就占据了全球50%以上的份额。我们认为我国IVD行业未来将通过并购实现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实力雄厚的医药企业也可能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入IVD领域,例如人福医药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收购北京巴瑞,从而进入IVD领域。
  • 诊断试剂集采,向行贿重灾区开刀!IVD行业地震,外资巨头直接弃标
    8月25日,安徽国贸大厦内,来自多家检测试剂(IVD)企业的代表在这里参与谈判。这是安徽省检验试剂集采的议价现场。根据现场传出的信息,谈判共分为2组,雅培、西门子、迈瑞、新产业等13家企业参与谈判;罗氏诊断、贝克曼、安图等企业则直接放弃谈判。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集采。早前在8月19日,安徽省医药集采平台公布临床IVD集采公告,曾明确提到,这次集采由省纪检委直接部署,旨在“整治购销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图源: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省纪委主导集采,这在中国医药领域集采史上是闻所未闻的奇谈。8月22日,天风证券在投资者会议中提到:7月14日安徽省医保局召开有关IVD集采的吹风会,省医保局副局长万勇痛斥药企“大肆搞商业贿赂,腐蚀医护人员,让知名的专家进了监狱”,万勇直接放话:“为什么专项采购?是你们逼着我们干的!”受贿案是IVD集采导火索这次集采的主要品种,是检测试剂的重中之重——化学发光检测试剂。在所有检测试剂里面,免疫诊断的市场销售额占比位列第一,达到38%左右,化学发光试剂又是免疫诊断的重心。根据兴业证券研究所数据,国内化学发光市场规模接近300亿元,约占免疫诊断总市场的70%。安徽这次集采力度很大,涉及的发光试剂大多为封闭系统,也就是说医院买了某个品牌的仪器,就要定向购买某个品种的试剂。因此,今年6月,迈瑞医疗在回应投资者时曾自信满满地提到,“化学发光集采的实施难度较大”。显然,安徽这次的决心更大。在天风证券提及的实录中,万勇明确表示:“不降价那就换机器,没有什么专机专用!”业内纷纷猜测:省医保局领导放出如此狠话,与年初曝光的“检验科主任受贿”一事有关。2021年3月,安徽省纪检监察网通报:安徽医科大学二副院检验科主任管世鹤接受审查。管世鹤是博士生导师、皖江学者,身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函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多个头衔。他的落马让安徽全省医疗界震惊。检验试剂单价低,但种类繁杂、用量大、更新快。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医院,检验科每年的创收能占到全院的10%左右。更为关键的是,IVD的采购并不像药品那样进行省级采购。一位医院内部人士告诉健识局:各科室汇总检测试剂需求后,上报到医院,医院向卫健委报送后开展招标采购。事实也的确如此,单个医院招采IVD,是长久以来的普遍现象。图注:医院招采检验试剂信息创收额巨大、主要由医院自行组织招采,寻租空间就这样诞生了。万勇在上述吹风会上提到:“被捕的涉案人员承认,给到医生的回扣最高能达到12%-13%。”前述人员也向健识局透露,检验科主任在医疗耗材的采购上有绝对的话语权。检验科主任受贿被抓的案例屡见不鲜。今年6月,四川阿坝州人民医院的医疗腐败窝案被连根拔起,检验科主任罗玉雷就是主要涉案人之一;去年,黔江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付晓和同事被曝共同受贿1770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正因如此,这次安徽试剂集采才有了不同的意味。根据网传的会议实录,安徽专项集采的目就是要打掉灰色收入,“引导价格回归合理水平”。随着罗氏诊断、贝克曼的退出,国内企业可能会在化学发光试剂这个市场上找到一线生机。此前,根据方正证券发布的数据,化学发光领域罗氏诊断、雅培、贝克曼等老牌外企占据超过8成的市场份额,国内1000余家企业只能去争夺剩余的2成利润。这次集采,把过去由外企牢牢把控的市场敲开了一道缝。隐秘路径:LDT市场监管难8月20日,IVD集采消息挂出的第二天,迈瑞医疗、新产业的跌幅分别超过17%和14%;安图生物则连续三个交易日暴跌。根据安徽医保局的试剂集采规则:已经列入谈判议价,但未参加谈判、或谈判不成功的品种,将被纳入备案目录进行重点监测。也就是说,没谈成的会被“重点监控”,基本就失去安徽医药市场。然而,罗氏诊断、贝克曼、安图等企业依然选择了退出谈判。敢于弃标,是因为在IVD临床应用中,医院不是唯一的出口,大量第三方实验室实际在帮医院做检测。对于它们的监管,医保部门可能插不上手。第三方实验室简称LDT,在新冠疫情中,LDT在各地接纳了大量核酸检测任务。但在平时,LDT的业务主要来自于医院外包。此前有LDT企业告诉健识局:“医院的检测项目一般测一两百种,但第三方实验室的检测项目至少在400种以上。”相对来说,IVD市场规模并不算突出,仅为800亿元左右。相较而言,最大的利益方其实是面向终端用户的体外诊断服务。高禾投资数据显示,其规模已达到2000亿元左右。患者在医院做检测项目,交的是检测服务费,而不是试剂费。试剂占检测服务成本的30%左右。上述人士称:第三方机构能拿到医院的单子,存在很多不透明的空间,导致“以前试剂企业只要行贿医院医生,现在还要给第三方一笔回扣。因此罗氏诊断等企业不参与,但他们会有别的办法。”试剂集采只是砍掉了医院端的行贿空间,但相关检测项目能很快转移到第三方实验室。如果检测服务费不降或者少降,试剂企业就能通过第三方实验室,找到新的“价值空间”。8月23日,金域医学在投资者交流纪要中表示:试剂带量采购会降低检验服务的利润,医院无利可图,就只能选择外包,这反而是利好第三方实验室的。种种迹象表明,光是管住医院采购试剂那只手还不行,还要管住医院检测项目外包的另一只手,才能真正把患者的检测负担降下来,缓解看病贵的难题。
  • 体外诊断试剂最大联盟集采来袭 国产厂商获更多政策红利
    近日,由江西牵头的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从网络流出的征求意见稿内容来看,此次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联盟集采好于此前市场预期,预计产品降幅会相对温和。征求意见稿对采购品种、意向采购量及最高申报价、申报要求、中选企业确定形式等要点进行了规定。具体如下:联盟成员:此前规划22个成员单位,但从《征求意见稿》看,又新增了云南,合计成员单位23个,规模与国采相当。具体包括江西省、河北省、山西省、内蒙、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海南省、重庆市、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新疆、新疆建设兵团、云南省。采购品种:本次集采涉及包括总蛋白、白蛋白、血氧、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等26个检测项目。具体如下图所示:图表1 肝功生化检测试剂省级联盟采购品种采购周期:本次带量采购周期为2年,可视情况延长1年,自中选结果实际执行之日起计算。分组规则:按医疗机构采购需求将企业分为A、B两组分别竞价。全联盟意向采购量90%或任一省份意向采购量前90%的企业进入A组,其他企业进入B组(保证大部分优质生化厂家均能参与集采);A组不足10家由B组补充。B足不足5家,则全部进入A组。竞价规则为:在拟中选规则的设计上较为宽松,拟中选价格排序中未进入前60%的头部企业,仅需在规定的最高有效申报价基础上降价20%即可入围,且不受中选企业数量限制。相较于此前的脊柱集采等降价幅度温和。协议采购量方面,最低价中标的企业可获得100%的意向采购量,以此类推。而报价在限价0.7倍及限价0.8倍之间的企业,则只能获得40%的意向采购量,剩余量二次分配,由医疗机构自行决定采购意向。总结结合此前的安徽化学发光集采来看,国内厂商获得更多政策红利。此前,我国高端医院的化学发光市场主要由外资巨头垄断,集采后国产化学发光企业迅速崛起,在部分三甲医院实现了国产替代。图表2 安徽省部分化学发光集采结果数据来源:体外诊断网、公司公告、中康产业研究中心整理以国内医疗器械龙头迈瑞为例,截至2022 年二季度末,迈瑞医疗 在安徽省化学发光仪器新增装机量中占据了三分之一市场份额,并且成功进入了近30家三甲医院,大大缩短了仪器入院的时间,试剂业务实现近80%的收入增长。从整个行业来看,国内化学发光的技术与外资在不断缩小,国产发光品牌渗透率也在不断提高。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数据,国产化学发光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0%提升到2021年的25%。图表3 2015和2021年国产发光市场份额变化(按厂家)数据来源: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中康产业研究中心整理目前国内化学发光市场约仍有70%-80%的空间被几大外资巨头占据,在集采政策的驱动下,国内厂商的销售规模将快速提高,高性价比的国内厂商进口替代的空间巨大。
  • “面向重大疾病治疗的纳米载体材料及诊断技术”取得突破
    p  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纳米载体技术和检测技术是重大疾病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纳米生物医学对人民健康、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支持了“面向重大疾病治疗的纳米载体材料及诊断技术”主题项目。近日,科技部高新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对该主题项目进行了验收。/pp  该项目研发了用于癌症治疗的硅质体纳米药物载体材料和靶向技术,优化了纳米载体结构并评价了生物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 开发了肝癌靶向聚合物基纳米载药系统,设计组装了形貌和结构可控的锌基纳米复合药物载药体系,实现了药物有效控释并完成靶向、药效及生物安全性评价 开发了纳米磷酸钙载药材料和载药可降解椎间融和器 研制出载银介孔硅纳米颗粒载体,实现了对活性抗菌成分的控释 设计制造出多喷丝头、多管并行小口径纳米纤维人造血管批量生产设备、仿天然多层结构纳米纤维人造血管 建立了光致发光材料及纳米微萃取材料在罪犯调查中的应用方法,并在犯罪现场勘测初步应用,研制出多种可用于心血管疾病和流感病毒检测的超灵敏快速定量检测试剂 初步建立荧光量子点快速检测研发体系。/pp  “十三五”期间,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新材料技术和重大疾病治疗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科技部制定了《“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围绕新型生物纳米材料的研发,加强医学科学前沿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启动面向2030年的健康保障重大工程,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加快诊疗新技术、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研发和产业化,显著提高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ppbr//p
  • 重视产前与新生儿筛查市场,强化诊断力量——访PerkinElmer人类健康高级副总裁Jim Corbett
    p  面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对日渐兴盛的生命科学领域,PerkinElmer通过收购等战略快速拓展到不同的细分领域中。发展中国市场是PerkinElmer人类健康领域开拓业务的重要战略,在2009年和2012年,PerkinElmer连续在中国收购了一家医学诊断技术供应商和一家分子诊断筛查技术公司,并于2014年在中国开设了首家独立医学实验室。PerkinElmer收购的两家中国诊断公司目前情况如何? 独立医学实验室的运营情况和未来市场是怎样的?针对中国的政策和环境,PerkinElmer还有哪些举措? 仪器信息网编辑就以上问题于美国波士顿的霍普金顿采访了PerkinElmer人类健康高级副总裁Jim Corbett。/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trongimg title="sss.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7766a76e-a813-4ab5-9c3f-25e0ebaebb84.jpg"//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trongPerkinElmer人类健康高级副总裁Jim Corbett/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20px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收购中国两家诊断公司旨在“帮助满足用户的高端和中低端需求”/span/strong/span/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细胞遗传、新生儿筛查、产前筛查等一直是PerkinElmer人类健康部门重点投入和发展的领域。中国新波生物(SYM-BIO Lifescience)是向中国各大医院,特别是与传染病相关的领域提供诊断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产品主要用于乙肝早期诊断和定量检测。2009年PerkinElmer收购了中国新波生物。三年后PerkinElmer又收购了为血库和临床试验室提供传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筛查技术的中国上海浩源公司(Haoyuan Biotech Co., Ltd.),从而增长了进入血液核酸检测筛查市场的竞争力。/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在问到为何连续收购两家中国诊断公司时,Jim说:“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到满足中国客户的高、中、低端需求。中国人口众多,一些地区对医疗的接受程度还在提高中。如果价格过于昂贵的话,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购买。所以我们连续收购了中国本土的两家公司,其技术、合理的价格以及本地化生产的优势,使得PerkinElmer在中国获得了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据了解,PerkinElmer仍然继续将这两家公司的研发中心设在中国,他们认为,只有更了解当地需求才能真正实现服务的专业性。Jim还告诉我们,“中国已经有近400家血库,在当今中国血液筛查市场我们已经占有约35%市场份额。”目前,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只为中国用户服务。但在今后,很有可能会面对全球市场。/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新生儿数量庞大,产前和新生儿筛查意识有待提高/span/strong/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继收购了中国的新波生物和上海浩源之后,2016年1月PerkinElmer又收购了瑞典分子诊断公司Vanadis Diagnostics。PerkinElmer希望通过收购引入更多的优良技术和扩展更多市场渠道。Jim表示,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也将继续收购相关领域的企业。在具有良好增长空间的市场中,如果某公司的技术被PerkinElmer看好,并拥有与PerkinElmer原有业务相关联的新领域,那么它很可能就是PerkinElmer的下一个收购对象。/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此次收购的Vanadis Diagnostics公司正在开发基于游离DNA数据分析的非侵入式产前诊断平台。PerkinElmer将继续拓展其相关的产前和新生儿筛查新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应用,这也是为中国刚刚开放的二胎政策做准备。Jim说:“中国十三五规划中的二孩计划的确给PerkinElmer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同时我们也感到有责任为提高中国和全球新生儿健康质量提供更多的技术力量。”/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全球每年新生儿约有1.3亿,中国的新生儿约占到1700万。据PerkinElmer提供的数据,中国平均新生儿检测项目数仅为6项,而在美国这个数字大于30项。Jim说,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方面的限制新生儿缺陷率比较高。在中国的部分地区民众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的认识还不够,其实这些医学检查非常重要。一些疾病如果提前被检出是可以治疗和治愈的,积极干预对新生儿健康非常有帮助。/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2014年,PerkinElmer与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签订了在中国600个乡村推广新生儿筛查的合作。据Jim介绍,这项合作进展的非常顺利,为中国乡村地区新筛检测提供了方便。在项目进行中PerkinElmer还培训了一批优秀的新筛实验室技术人员及医护人员。从样本采集和筛选、验证测试、临床诊断到确诊后治疗、数据监测与管理,这些工作都将在当地的医院中进行,一般从采样到出报告约1-2天的时间,阳性样本会进一步复查和确诊。/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20px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112, 48, 160)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font-size: 20px "中国医学测试将逐渐分担到独立医学实验室/span/strong/span/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在诊断技术方面,PerkinElmer还在中国苏州建立了独立医学实验室,能够为医院和普通患者提供包括新生儿缺陷检测和预防、传染病检测和预防、重大疾病预防等医学检验服务。/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Jim说, “该实验室刚刚开设一年多的时间,但已经拥有120个用户,其样品量仍在不断增长,尤其是胎儿宫内检测项目。”据PerkinElmer的数据,目前中国市场98%-99%的医学检验在医院中进行。医院要进行门诊诊断、治疗等工作,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得到这项服务,有关医学检测的工作非常适合放在医院之外的专业检测实验室中进行。Jim预言,在接下来几年,中国的很多医学测试将逐渐分担到独立医学实验室中。/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在讨论竞争优势时,Jim说:“虽然有些医院会由于检测量太多把常规检测项目交给独立医学实验室,但是我们并不准备争这杯羹。”PerkinElmer的战略是做医院不能做的、专业化、复杂化和个体化的医学检验,如传染病、生殖疾病和孕产妇、胎儿检测。“我们会弥补医院检测项目的不足,更好的让患者受益。”/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Hopkinton_副本.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04/insimg/bca6b12c-95f3-4c55-b808-f1e664e6d9ec.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采访地外景照/span/strong/ppspan style="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  在过去的2015年,PerkinElmer人类健康部门给公司带来了60%的营业额 未来,这个数字或将继续增长。“虽然我们在以上谈到的医疗诊断业务增长势头很猛,但对于中国广阔的市场增长程度还是太小了”。Jim表示,现在中国政府和人民越来越重视健康质量,“我们还将继续发展孕产检验、新生儿筛查和传染病预防等技术,并为中国的人民健康提供帮助。”/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采访编辑:郭浩楠/p
  • 罗氏拟裁员1000人 并向诊断部门注资$3亿
    罗氏关闭一研发中心 拟裁员1000人  瑞士罗氏制药公司20日宣布,公司将关闭其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前总部中心,该总部中心也是罗氏制药公司在美国的一个生产研发中心,此前该中心曾成功研发出了Valium(安定)药物以及各种干扰素药物。罗氏制药公司计划将于2013年年底正式关闭其在新泽西州纳特利地区的总部中心,预计届时将大幅砍掉一千多个工作岗位,罗氏制药公司的此举也是为了整合公司的研发分支。  罗氏制药在新泽西纳特利地区的总部中心主要负责其在美国境内的药物研发,销售以及各种注册需求,1929年该总部中心正式成立,一直正常运行至2009年。2009年,罗氏制药公司宣布收购基因泰克制药公司,然后将该总部迁往基因泰克制药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也就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南旧金山地区。  罗氏制药公司总部位于瑞士西北部城市巴塞尔,旗下的畅销流感药物是Tamiflu(特敏福,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以及预防各种流行性感冒)。罗氏制药公司计划将其在新泽西州的前总部中心同其在瑞士巴塞尔和德国潘茨堡地区的研发中心进行合并,届时公司在瑞士以及德国的研发中心将会新增80多个工作岗位。  十年前,罗氏制药公司在新泽西州的总部中心发展规模十分壮大,当时该总部中心占地面积119英亩(折合约48公顷),总部中心员工人数高达一万多名,集聚研发专家以及医学专家,成功研发了数种治疗癌症,丙型肝炎病毒,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其他炎性疾病的新药。罗氏制药公司宣布收购基因泰克制药公司之后,向基因泰克制药公司在加州的总部迁移了五千多名员工,而罗氏制药在新泽西州的这个总部中心则逐渐走上末路。  罗氏制药公司新闻发言人Daniel Grotzky表示,公司此前在新泽西州总部中心的试验项目将分为两种走向,凡是初期临床试验效果不佳的关节炎药物将取消试验资格,相对而言,临床试验效果较佳的药物将转移至基因泰克制药公司总部中心进行剩余的试验。与此同时,一些肝炎药物研发项目将转移至罗氏在瑞士的研发中心进行,一部分注射型癌症治疗药物将由罗氏制药公司在德国潘茨堡地区的研发中心进行研发。  Daniel Grotzky并未公布此次计划的具体开支细节,但是节省下来的费用将用于罗氏制药公司的药物研发上,预计2013年,罗氏制药公司对新药的中后期研发项目数量将会在今年的基础上增加20%。  本站此前也报道,全球数家知名制药巨头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裁员以及“瘦身计划”,辉瑞制药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罗氏制药公司此次宣布“瘦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全球经济萎靡不振,公司必须以该种方式降低本身开支;政府部门出台新政策,希望制药商降低药物销售价格;公司在研发项目上开支增加;有些药物在晚期试验中的临床数据不佳;仿制药市场的竞争压力加大。  罗氏制药公司新泽西州总部新闻发言人Darien Wilson表示,今年八月中旬,公司将向全体员工正式公布此次计划,员工届时将根据自己意愿选择离职或者是迁移至位于美国东海岸地区的新总部中心,据了解,罗氏制药公司将在东海岸建立的新总部中心将会提供240多个工作岗位。  罗氏制药将向诊断部门注资3亿美元  瑞士罗氏制药公司21日表示,未来十年之内,公司将会向其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的诊断设备以及药物研发总部注资3亿美元,预计截止至2017年,该笔资金将会创造一百多个新工作岗位。  据罗氏制药公司表示,这项新资金将主要用于各种投资,比如翻新公司在该地区的研发大楼,购买糖尿病药物研发项目中所需要的试纸,同时还将用于升级该总部当前的技术信息系统等。首先,罗氏制药公司将会利用这笔资金创立一个商业教育中心,该中心主要面向的是诊断行业方向的客户,届时该教育中心将会向客户解说罗氏诊断设备以及产品的具体性能以及使用指南等常识。预计该商业教育中心于今年秋季开班,每一年可以给1,500多名客户进行培训。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罗氏制药公司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地区的诊断学研发中心就开始负责公司在诊断学方面的所有动态项目,截止至目前为止,该中心共有三千多名员工,三分之二以上的员工主要是销售人员,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生产人员。  罗氏制药公司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中心是其在美国的一个重要生产中心,该生产中心主要生产的是罗氏整合性血糖试纸(Accu-Chek)以及各种诊断设备和产品。  罗氏诊断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杰克菲力普斯(Jack Phillips)表示,罗氏制药公司的强项是体外诊断,公司今后的发展中心依然是体外诊断。  据了解,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前景甚佳,而罗氏制药公司正是这一领域的领头羊。据医药行业数据预测数据显示,体外诊断行业2010年的市场总价值高达450亿美元,但是截止至2015年,体外诊断行业的潜在市场价值将高达六百亿美元。  罗氏制药公司表示,公司旗下的诊断部门在体外诊断行业的市场份额高达20%,远远超过其他的竞争对手,如雅培制药公司,西门子公司以及强生制药公司等。罗氏制药公司还表示,今年早些时候,公司还计划出资67亿美元收购分子诊断领头企业Illumina生物技术公司,但是最终因为收购价格过低,遭到对方董事会的拒绝,尽管如此,罗氏制药公司表示不会因此就放弃其他的收购机会,今后公司将继续寻找合适的收购对象。
  • 赛默飞世尔财报新增专业诊断部分
    美国时间2011年10月6日,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今天表示,在其财务报告中新增专业诊断业务部分。  此后,公司将有三个财务报告部分:分析技术、专业诊断、实验室产品和服务。而此前赛默飞世尔德财务报告只有分析技术及实验室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收购Phadia之后,我们的专业诊断业务已具有相当规模的 (收入超过20亿美元),并获得更多一些高增长的终端市场,”赛默飞世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rc Casper在一份声明中说到。 “我们新的财务报告结构将为投资者提供信息,以便他们更深入了解公司情况。”  调整后,赛默飞世尔的财报将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分析技术部分:分析仪器和生物科学  专业诊断部分:解剖病理学、临床诊断、微生物学、免疫诊断试剂(以前Phadia业务)和医疗市场渠道  实验室产品和服务部分:实验室产品、研究和安全市场渠道和生物制药服务  赛默飞世尔还提供了一些历史财务业绩反映了新财报的结构。  截至2011年7月2日的第二季度,赛默飞世尔分析科技部分收入9.292亿美元,专业诊断部分收入 5.695亿美元,实验室产品和服务美元收入15.3亿美元。
  • 通用电气医疗集团(GE Healthcare)任命新的分子诊断业务总裁
    2005年12月19日美国新泽西州 Piscataway 消息 —— 通用电气医疗集团(GE Healthcare)宣布任命Gene Cartwright为分子诊断业务部的总裁,全面负责临床体外诊断业务。 通用电气医疗集团Bio-Sciences业务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Peter Loescher表示:“体外诊断是疾病预测和早期干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非常高兴Gene Cartwright能加入Bio-Sciences并领导公司的这个业务增长点。他在诊断学方面的重大成功和丰富经验,将成为我们在分子诊断领域继续投入和发展的巨大财富。” Loescher 还透露,目前分子诊断技术已经进入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领域,帮助人们理解基因组标记物在“基于症状”向“基于筛查”的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通用电气医疗集团与牛津大学已经开展了两年的结直肠癌研究合作,作为业界首个全面的疾病诊疗开发项目,致力于通过成像的和基因组的病理学方法来大大改进目前的疾病分期技术。迄今为止,通用电气医疗集团是全球唯一一家涵盖人体/活体动物成像、信息技术、分析仪器和体外诊断等广泛技术领域的公司。 Cartwright加入通用电气医疗集团前在著名的Abbott实验室工作,在诊断学方面有超过20年的丰富经验。他获得斯坦福大学的化学博士学位后,在Abbott以科学家的身份开始了他杰出的职业生涯,后来成为Abbott分子诊断业务的战略计划副总裁。
  • 丹纳赫中国诊断、生命科学管理架构调整 设立中国区平台总裁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丹纳赫/strong刚刚(3月14日)发布公告称,为了在中国取得成功,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和诊断业务将转向以平台为主导的模式。丹纳赫在每个平台都任命了一位中国区平台总裁。这样的架构可能对其业务产生深远影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新架构下,生命科学和诊断平台的商务团队将直接向各自的中国区平台总裁汇报,同时向各运营公司全球总裁虚线汇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丹纳赫生命科学、诊断平台的运营公司和中国团队已经开始制定新的组织架构。从2019年6月开始,丹纳赫将对新的中国区平台总裁领导下的中国商务团队进行初步调整。与此同时,丹纳赫保留了丹纳赫中国董事会和总裁一职,与平台和运营公司的领导人合作,促进相关平台的基础建设、职能协同、DBS文化和人才战略的持续发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c55dcef8-51b6-4a54-82cb-bfe95d5a7568.jpg" title="微信图片_20190314133543.jpg" alt="微信图片_20190314133543.jpg" width="600" height="159"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159px "/span style="line-height: 1.5em "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span style="line-height: 1.5em "▲丹纳赫业务架构(牙科预计在2019年独立)/span/pp style="line-height: 1.5em "span style="line-height: 1.5em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cadc8660-27ca-44eb-bb2a-9b997cde3497.jpg" title="微信图片_20190314133552.jpg" alt="微信图片_20190314133552.jpg" width="450" height="299"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299px "//pp style="line-height: 1.5em "span style="line-height: 1.5em "/spanbr//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2018年丹纳赫业务营收占比/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font-size: 20px "strong  丹纳赫中国诊断业务-架构调整/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18年,丹纳赫诊断业务营收62.58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1%,是丹纳赫第二大业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56880212-53d2-4004-9c82-4b7d4d9bdca0.jpg" title="微信图片_20190314133557.jpg" alt="微信图片_20190314133557.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line-height: 1.5em "▲丹纳赫诊断业务四大品牌/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丹纳赫任命strong彭阳/strong为中国区诊断平台总裁,向丹纳赫诊断平台执行副总裁strongDan Daniel/strong汇报,任命即时生效。从现在起至今年6月,彭阳和 Dan Daniel 将领导实施新架构所需的组织规划工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0650db85-9383-4906-89ab-ef049fbd8738.jpg" title="微信图片_20190314133602.jpg" alt="微信图片_20190314133602.jpg" width="600" height="405"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405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彭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trong彭阳将继续担任丹纳赫中国及北亚区总裁/strong,向丹纳赫高增长市场高级副总裁Jonathan Clark 汇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彭阳于2007年加入SCIEX新加坡,在2015年被任命为JAPAC总经理之前,曾历任运营、销售和服务部门的一系列职位。加入SCIEX之前,彭阳在新加坡的PerkinElmer 和AlliedSignal 公司工作了15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font-size: 20px "strong丹纳赫中国生命科学业务-架构调整/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2018年,丹纳赫生命科学业务营收64.71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3%,是丹纳赫最大的业务。/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bf4cd831-eef3-4358-b1df-2ec6952f948a.jpg" title="微信图片_20190314133605.jpg" alt="微信图片_2019031413360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1.5em "▲丹纳赫生命科学业务七大品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丹纳赫任命strong李冰/strong为中国区生命科学平台总裁,向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执行副总裁 Rainer Blair 汇报,任命即时生效,以领导将于6月生效的新的组织架构的设计工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李冰目前是strong颇尔的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strong,之前是丹纳赫中国区增长和创意总监,负责支持所有运营公司用DBS工具推动业务增长。在过去的20年里,李冰在多家全球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工作过,这些企业涉及能源、建筑设备和成像等多个行业。/ppbr//p
  • 国内首证!彩科生物单分子免疫检测AD试剂盒获批,助力阿尔茨海默症诊断
    近日,彩科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科生物)的“人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检测试剂盒(数字酶联免疫法)”和“人磷酸化Tau-181蛋白(pTau-181)检测试剂盒(数字酶联免疫法)”正式获得NMPA批准上市。这也是基于数字酶联免疫方法学(单分子免疫)检测AD标志物的国内首张注册证。AB1-42检测试剂盒湘械注准20232400418pTau-181检测试剂盒湘械注准20232400417Aβ1-42 & pTau-181检测试剂盒《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 血浆P-tau181浓度升高区分Aβ-PET阳性与阴性或 Tau-PET阳性与阴性的性能较高,鉴别AD痴呆与非AD痴呆的准确性较高”,此外,诸多文献和数据也表明,人磷酸化Tau-181蛋白在AD患者的诊断上优于其他标志物,Aβ1-42可以作为辅助性诊断AD的生物标志物之一,但是由于受到血脑屏障的限制,外周血中脑源性蛋白的浓度较低,且易受到血浆基质蛋白的干扰,应用传统的ELISA方法或化学发光方法不能获得理想的检测效果。彩科生物人磷酸化Tau181蛋白(pTau-181)检测试剂盒与人β淀粉样蛋自1-42(Aβ1-42)检测试剂盒,在彩科生物AXL/SXL单分子阵列免疫分析仪上可以定量检测血浆中pTau181/Aβ1-42的蛋白浓度,适用于痴呆的辅助判断。
  • 罗氏公布2021年财报:新冠影响巨大,分子诊断业务激增29%
    2021年,罗氏集团营收达628亿瑞士法郎(合680.9亿美元),比2020年的583.2亿瑞士法郎增长8%。在集团整体营收中,其中制药部门销售额为450.4亿瑞士法郎,比2020年的445.3亿瑞士法郎增长了3%。诊断部门销售额为177.6亿瑞士法郎,比2020年的137.9亿瑞士法郎增长29%。诊断业务在诊断部门,分子实验室的收入从2020年的37.6亿瑞士法郎增长到2021年的48.1亿瑞士法郎,增长率达28%。罗氏公司首席执行官Severin Schwan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由于新冠疫情公司营收出现“巨大的影响”,但公司基础业务也保持稳定增长。他补充说,目前市场对新冠病毒检测的工具需求“非常高”,预计公司在2022年第一季度分子诊断业务仍将表现强劲。核心实验室的收入从2020年的61.9亿瑞士法郎增加到2021年的74.7亿瑞士法郎,增长了21%,为诊断产品贡献了42%的销售额。罗氏公司表示,营收主要来自免疫诊断业务,特别是传染病和心脏测试,以及在亚太、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销售。分子实验室的销售额从去年的37.6亿瑞士法郎增长了28%,达到48.1亿瑞士法郎,为诊断产品的销售额贡献了27%。分子诊断业务增长主要受新冠疫情推动,特别是Delta变异病毒推动了疫情防控检测数量,尤其是高通量PCR检测的增加。Schinecker还表示,自新冠肺炎大流行开始以来,罗氏已经交付了超过12亿次新冠病毒检测。他指出,未来的需求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目前与Omicron变种有关的激增的时间长短、新变种的出现或以前变种的重新出现,以及疫苗的有效性。床旁检测(Point of Care)的营收从去年的10.8亿瑞士法郎增加了一倍多,达25.8亿瑞士法郎,为诊断部门贡献了近15%的销售额,这一急剧增长主要是由于该公司推出了SARS-CoV-2快速抗原检测。罗氏公司每月的抗原检测能力超过1亿次,公司为SARS-CoV-2和流感快速抗原测试的组合获得了CE认证,并正在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合作,使其获准进入美国市场。但预计随着夏季的临近,对抗原检测的需求将大幅下降,因为大多数抗原检测订单来自政府,而这些订单会随着数量的激增而波动。他说,随着呼吸季节的减弱,抗原订单将出现“急剧下降”。Schinecker表示,公司2022年将出现非常温和的增长,并预判新冠病毒疫情发展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Omicron变异病毒传播是最后一次疫情飙升,在此之后新冠肺炎将成为流行病,与新冠病毒检测相关的业务也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放缓。第二种情况是疫情仍在持续,新一波疫情正在发生。制药业务2021 年,制药部门的销售额为 450 亿瑞士法郎(490亿美元),增长 3%。新上市药品,即 Hemlibra(血友病)、Ocrevus(多发性硬化症)、Tecentriq(癌症)、Evrysdi(脊髓性肌萎缩症)和 Phesgo(癌症)的强劲需求推动了该部门的增长。治疗 COVID-19 的药物促进了销售增长(Ronapreve 用于高危 COVID-19 患者,Actemra/RoActemra 用于重症COVID-19 肺炎患者)。生物仿制药对肿瘤药物 Avastin 、Herceptin和MabThera / Rituxan的竞争影响放缓,下半年出现了从 COVID-19 大流行中复苏的迹象。对于罗氏制药,肿瘤学仍然是主要的研发领域,癌症免疫治疗产品组合是关键驱动力。眼科、神经科学和免疫学是其后期投资的其他重要领域。同时,罗氏在2021年启动了 16 个 III 期试验,并有14 个新化合物处于 III 期试验或申请批准。
  • 安捷伦任命Simon May为安捷伦诊断与基因组学集团总裁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天宣布任命Simon May为公司诊断与基因组学集团(DGG)总裁。Simon May此前担任Bio-Rad Laboratiories执行副总裁兼生命科学集团总裁,并将于5月6日加入安捷伦。安捷伦首席运营官兼候任首席执行官Padraig McDonnell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并欢迎Simon May 加入安捷伦团队。Simon深厚的技术知识、丰富的经验以及他职业生涯中对战略、持续改进和卓越运营的关注,是对我们DGG集团积极抓住当前机遇、助力客户将伟大科学变为现实的重要补充。“在担任Bio-Rad执行副总裁兼生命科学集团总裁之前,Simon May还在该公司担任过其他重要职务,包括数字生物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以及全球商业运营高级副总裁。在2014年加入Bio-Rad之前,Simon May曾在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任职10年,并在MWG Biotech公司任职过。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实验室岗位,之后步入销售、产品管理和业务领导岗位。Simon May在英国利物浦大学获得了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后来又在该校担任了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员。
  • 解读中国橡塑机械安全标准现状
    12项强制性国标已制定  近年来,人们通过研究越来越认识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既能带来经济的繁荣,也会带来伤害事故的高发。如何保障生产安全,包括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使用安全,已经是近年来中国工业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重大课题。  橡胶塑料装备制造业在中国整个机械行业中属于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的行业,步入21世纪以来,橡胶塑料机械制造业在中国机械行业乃至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增加,生产、销售、出口贸易和效益均快速增长。就橡胶塑料机械产品而言,要想在产品设计、制造直到使用、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贯彻“防患于未然”的安全工程原则,就必须要处理好装备自身的安全与安全生产管理的关系。即必须从标准入手,制定出产品的安全标准。中国橡胶塑料机械安全问题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在“十一五”期间已提到了议事日程。  2006年,全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橡胶塑料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工作会议,会议讨论确定了橡胶塑料机械专业安全标准制定计划、规划和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的原则。同年中国橡胶塑料机械第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GB20055-2006《开放式炼胶机炼塑机安全要求》出台。  2007年-2010年,标委会全面启动了中国橡胶塑料机械安全标准的研究,并完成了“橡胶塑料注射成型机安全要求”、“密闭式炼胶机炼塑机安全要求”、“橡胶塑料压延机安全要求”、“平板硫化机安全要求”和“橡胶塑料挤出机和挤出生产线”安全要求系列标准、“橡胶塑料粉碎机械”安全要求系列标准的制定。  总归来看,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橡塑机械安全标准从无到有,已制定了1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中国橡胶塑料机械安全标准的陆续出台为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保证中国橡胶、塑料制品生产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加快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建立健全中国橡塑机械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和促进中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机械安全基础和通用标准的应用  中国机械安全标准按照国际通行规则,也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一般为基础安全标准 B类为通用安全标准 C类为专业机械安全标准。  中国为加快机械方面的立法工作,在机械安全领域建立统一原则和统一方法,以便更好更快地与国际接轨,到目前为止,在机械安全领域,国家已制定发布标准180多项,占整个装备制造业国家标准总数的4%,行业标准约110项,占装备制造业行业标准总数的1.3%。这些标准中,橡胶塑料机械常用或直接引用的一些相关基础标准约84项。  国外橡塑机械安全标准  目前,中国橡胶塑料机械安全标准大多采用欧洲EN标准。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是欧洲标准(EN)和技术规范的主要提供者,欧盟自1985年之后相继建立了几十个与安全相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中,CEN/TC145是专门负责制定“橡胶塑料机械安全标准”的技术委员会。  欧盟把执行欧洲指令及技术标准当作一个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准入条件。到目前为止,CEN已完成安全标准达600~700余项。而在C类标准中,涉及橡胶塑料机械专业的标准有16项,这些标准均是由TC145中的14个工作组制定的。  除欧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员国必须遵守这16项标准外,一些发达国家也不同程度的采用了这些标准。  这些标准在内容上一般包括了各产品安全要求中的定义、危险列举、安全要求及措施、安全要求及措施的验证及安全使用信息。  2010年12月2日,CEN/TC145主席ClaudioCelate先生及一行在北京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全国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中欧橡胶塑料机械标准化工作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通过Celate主席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几个信息:  (1)TC145负责制修订欧洲的橡胶塑料机械的技术标准,该标准本身并不是强制的,但欧洲指令要求橡胶塑料机械产品必须达到相应的安全和健康要求,当不使用TC145制定的EN标准时,需要有相关的证明文件,表明橡胶塑料机械产品达到了相应的安全和健康要求。从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欧盟国家基本上百分之百的橡胶塑料机械产品都符合TC145标准,因为符合TC145标准是最方便和有效的方法。  (2)目前中国企业越来越关心欧洲市场,中国的橡胶塑料机械也越来越多的进入欧洲市场。但有一些中国的橡胶塑料机械产品虽然有CE标志,但没有完全符合TC145标准。  (3)CEN/TC145于2009年12月份新成立了第17个工作组,轮胎定型硫化机工作组,这与我们SAC/TC71制定的轮胎定型硫化机安全要求国家标准不谋而合,这说明双方在推动橡胶塑料机械产品安全性能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  尚待完善的工作  中国橡胶塑料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积,但还有一些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  尚未形成完整的安全标准体系  当前,本专业已经制定系列安全标准,但从数量上看,一些具有重大危险的产品还远远没有被覆盖,如:废橡胶、废塑料的粉碎加工设备,裁断和成型设备等易产生安全隐患的加工设备。  与国外先进标准尚存在差异  目前,我们已经或正在转化的欧盟标准有12个,还有一些未进行转化,其中等同采用的数量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  —些电器元件依赖于进口   成本的增加是困扰制造企业执行安全标准的难点   用户对安全性能高、但看似复杂甚至误认为多余的安全结构还需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   我们对国外先进标准的理解还存在差异   中国的一些橡胶塑料机械产品结构和应用环境、工艺要求还有一定的差异。  标准的实施  中国正在继续推动橡胶塑料机械产品提高安全性能,目前部分产品已经有了安全标准,但是实施和推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新的标准出台还需要通过实施,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等同、修改或非等效采用国外先进标准,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也需要通过标准的实施进行验证。  在中国,一般涉及安全性能要求的标准大多为强制性标准,也就是说是必须要执行的。如果产品纳入到CCC目录,在国内加贴CCC标志,则更需要满足强制性标准的内容。所以,不论是基于何种需要,作为生产单位对强标的实施都应该加强贯标意识。  下一步工作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标委会今后将做好以下工作:  完善橡胶塑料机械安全标准体系  (1)根据GB/T12783“橡胶塑料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国家标准所列举的产品类别统计,橡胶塑料机械有近百种产品,面对如此多的产品,如何完善产品的安全标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近几年中国大量的制修订了A、B类机械安全标准。及时贯彻执行中国A、B类机械安全标准,并尽量在本专业C类标准中加以引用,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原则的统一性。  加快本专业C类标准的制修订速度  (1)应尽快解决量大面广且存在安全隐患产品的无安全标准的问题。  (2)从2006年第1个安全标准的出台,已经经过近5年的应用实施,第2个强标,也就是大家非常关注的GB22530-2008《橡胶塑料注射成型机安全要求》于2009年11月开始也已经实施1年多的时间了。  由于这些安全标准主要采用了EN标准,然而中国的一些橡胶塑料机械产品结构和应用环境以及工艺要求等与欧洲会有一定的差异,我们对EN标准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所以通过中国标准的实施与应用,我们也会及时发现问题,并对标准做及时的修订。  加大橡胶塑料机械安全标准的宣贯工作  国家标准只有通过宣传和贯彻,才能被人们广泛接受和掌握,才可能真正在机械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全过程中加以实施。  标准的贯彻实施是标准编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标委会将组织好宣贯工作,提高各企业对橡塑机械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使企业自觉地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贯彻标准,不断提高产品安全质量水平。  加强与国外标准化组织的联系  CEN/TC145是当前专门制定橡胶塑料机械安全标准的国外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通过2010年12月份CEN/TC145主席ClaudioCelate先生的到访和交流以及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和欧盟之间橡塑机械安全标准方面的沟通,建立了长期的、经常性的联系渠道。  目前,欧盟EN部分标准也在修订,我们将随时分析和了解动态,适时修订中国的国家标准。CEN/TC145第17工作组—轮胎定型硫化机工作组,正在制定《轮胎定型硫化机安全要求》,我们也将及时了解和跟踪工作进展信息,同时做好中国的相关标准的制定。  最后,欢迎业界随时就“橡塑机安全标准化工作”向标委会提出建议和意见,将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标委会秘书处。也希望本专业安全标准能受到各界的关注,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安全标准化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 从打破垄断到抗疫中坚的自主化PCR分子诊断技术崛起 ——专访天隆科技创始人彭年才教授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新冠病毒诊断利器“核酸检测”被广泛熟知和认可,而作为核酸检测中重要的支撑技术之一,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展现出全面的优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PCR研发生产企业也迈上了更高的发展台阶。面对蓬勃发展的此情此景,殊不知十年前的国内分子诊断产品市场还是进口仪器的天下,但随着国内一批杰出人才的涌现,带领企业励精图治,打破技术垄断,让分子诊断技术大范围的走进国内临床实验室。其中,作为PCR领域中的实力头筹,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可谓国内PCR技术企业的代表性缩影。籍此,本媒体邀请“天隆科技”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彭年才教授做客专访,展开天隆科技为代表的自主化PCR技术崛起之路。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彭年才教授破垄断自主研发创造价值PCR技术由美国科学家穆利斯(Mulis)发明,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关注,穆利斯也因此获得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1997年,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隆)正式成立,并专注于基因检测、分子诊断领域仪器及试剂的研发与生产,产品覆盖核酸提取仪及试剂,以及基因扩增、荧光PCR等仪器及配套试剂的研发生产,牢牢把握住了PCR这一领先技术的发展先机。彭年才教授介绍:“无论是分子诊断,还是免疫学或生化检测,是基于不同的检测技术原理。在疾病诊断方面,如果仅依靠单一的检测技术,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缺陷。PCR技术一经发明后,凭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便捷、检测速度快等特点,在病毒检测、病原检测、肿瘤检测、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及用药指导等方面优势明显,在病毒检测领域更有‘金标准’之称,所以发展极为迅速。”上世纪90年代,PCR技术被进口品牌长期“垄断”,且国内也只有部分三甲医院才能开展检测,在实际中并未广泛普及。为了满足未来临床实验室向精准诊断的方向发展,让更多医疗机构用得起分子检测技术,国产PCR企业跃跃欲试,自主研发生产的PCR分析仪和试剂悉数登场。彭年才教授指出:“近年来,随着PCR技术的愈发成熟,国内发展势头强劲,核心技术也相继攻克。从早期的终点定量PCR到此次在疫情中大放异彩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国产PCR仪和试剂不但实现进口替代,且出口到国外的销量也持续增长。”目前,天隆科技的PCR技术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了对多种需求的完整覆盖,从针对疫情防疫任务的自动化高通量检测技术平台,到灵活易用的一体化分析设备以及丰富的配套试剂耗材,天隆科技实现以领先技术创造价值的本色属性。进一步深入临床拓展未来随着国产化时代的到来,分子诊断更有“遍地开花”之势,用户类型也从少数的大型三甲医院迅速下沉到更广泛的医疗服务机构,应用范围包括病原体检测、传染病防控、肿瘤检测、个体化用药等诸多临床细分领域。以新冠疫情检测为出发点,彭年才教授介绍了PCR技术的临床应用优势:“国家卫健委最新颁布的第八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中再次明确指出,最优选的检测方式就是PCR核酸检测。此外,在慢性病、肝炎、艾滋病,包括非洲发生的埃博拉疫情等,分子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已经极为广泛。此外,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使得个性化医疗趋势被大大推进,从多重病原快速检测到个性化用药,再到肿瘤风险评估及遗传病检测等,这一发展方向与分子诊断的发展轨迹高度契合,而在这些应用场景中,都可以看到天隆科技的身影。”当下疫情趋于平缓,天隆的销售业绩依然强劲,靠的就是“深入临床”,例如肝炎、手足口病、慢性病等成熟的优势项目,既服务了社会公共卫生事业,也带动了企业更新一轮的加速发展。彭年才教授道出:“天隆今天的成绩正是源于20余年的仪器与试剂研发的技术积累,并在国家众多科技计划的支持下和数亿资金的投入下,才能在分子诊断行业内实现跨越式发展。未来,分子诊断将是朝着快速检测、高通量、自动化和小型化、便携式的方向发展”。对此,天隆还将持续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加大投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赴前程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主持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并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应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回顾疫情期间,彭年才教授带领天隆团队真正做到初心如磐、责任在肩,排除万难、扩大产能,研发生产出大量抗疫急需的核酸检测物资,成为国内外抗疫物资保障和国家核酸能力建设的中坚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2021年1月,彭年才教授荣获由中央统战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中央多部门联合评选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奖项,全国IVD领域不足五人获此殊荣。对此彭年才教授表示:“一代一代的PCR产品层出不穷,从定性到终点定量,再到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时间由过去的几个小时到现在的一个小时,技术发展永无终点,而打破国际垄断、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既是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也是天隆作为一家科技企业的使命与责任。”历经风雨,见证彩虹。目前,天隆已经取得基因扩增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核酸提取仪、超敏乙肝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等多种分子诊断产品数十个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此外,天隆在感染性疾病、个体化用药、遗传性疾病等领域的PCR检测试剂盒也具有丰富的积累和技术积淀,硕果累累。未来,天隆将继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肩负起科技创新重任,将造福于民的科学精神融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光辉事业之中,实现一家科技型企业应有的社会价值。
  • 直播预告 | 通过扫描电镜,给粉体材料做诊断
    粉体是由许许多多小颗粒物质组成的集合体,在纺织、建材、中药、食品、保健品、饲料、国防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与粉体打交道的从业者而言,粉体材料的形貌,组成和晶型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此,具有高分辨,直观性等特点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粉体分析工作中被广泛使用,是我们了解材料信息的重要帮手。国仪量子SEM应用工程师尹相斐SEM5000和SEM3100扫描电镜拍摄的粉体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粉体产品进行高分辨成像后,研究人员可以对粉体进行直接精确的粒度表征,并且获得颗粒的粒形特征、表面粗糙度、成分特征等信息,再结合图像识别技术就可以对粉体样品特征进行快速统计,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粉体信息。另外,因粉体的显微形貌对其性能有着巨大影响,扫描电镜也能帮助研究人员掌握粉体性质所造成的影响。扫码填问卷,赢取定制好礼!但电镜图的解读工作对于非专业的电镜使用者来说存在一定难度。到底该如何入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50004月28号下午14:30-15:30,来自国仪量子的SEM应用工程师尹相斐将在线上为粉体材料从业者带来《通过扫描电镜,给粉体材料做诊断》的专题分享。尹相斐工程师专业从事扫描电镜相关的显微分析应用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她在报告中将基于扫描电镜的原理和国仪量子扫描电镜产品,对扫描电镜在锂离子电池、陶瓷、微球等热门粉体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欢迎关注国仪量子公众号,参与直播!粉体材料表征利器——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国仪精测的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可对粉体材料进行准确高效的表征,为粉体材料提供精准的比表面积测量以及孔径分析,在化学、材料、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产品具有测试高效、结果准确、性价比高、自动化操作简单易学等诸多优势。
  • 布鲁克:积极拓展诊断市场
    在第31届摩根大通医疗卫生年会上,布鲁克总裁兼CEO Frank Laukien进行演讲,其中重点介绍了公司最近在诊断领域的努力。这一新兴机会的关键是其MALDI BioTyper,该产品公司在全球已经安装了700台。该系统用于对微生物进行识别和分类,已经在市场销售数年。现在,该技术已经被允许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和日本等地区应用于诊断领域,另外,布鲁克正在寻求适合欧洲的CE-IVD标志。公司还计划申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在今年下半年将这些系统作为体外诊断的装置。  于几个月前发布的三重四极质谱仪Evoq,将帮助布鲁克进一步进入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  Laukien还指出,Skyscan和Carestream Molecular Imaging部分业务的收购,以及成为飞利浦心血管成像方面的合作伙伴,使布鲁克得以进入并扩张其临床市场。  公司官员没有透露他们将如何做的细节,以及制定的目标。但他们在Q&A环节,提及了公司的研发费用大约占收入的11.5%,而且未来可能会下降。此外,他们还暗示公司有可能进行裁员。编译:刘丰秋
  • 重磅!段小缨女士获任GE国际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7fb0a306-979e-4fa2-b433-51ffeb0266fc.jpg" title="企业微信截图_20190125174405.png" alt="企业微信截图_20190125174405.png" width="296" height="250" style="width: 296px height: 250px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019年1月24日,GE宣布任命段小缨女士(Rachel Duan)为国际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直接向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拉里· 卡尔普 (Larry Culp)汇报,任命将于2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这个职位上,段女士将全面负责GE在北美和欧洲以外的成长型市场的发展战略制定及运营,包括开创新业务、财务和风险管理,品牌建设及维护以及人才培养,以确保GE在这些市场现有的从公司到国家市场的战略思路和整体竞争优势,支持各垂直业务部门的发展。GE在这些市场的领导以及职能部门将向段女士汇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7bcdc207-f6d0-40f8-85cb-09bee76c4306.jpg" title="微信图片_20190125180318.jpg" alt="微信图片_20190125180318.jpg" width="291" height="388" style="width: 291px height: 388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段小缨女士(Rachel Duan)/pp  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拉里· 卡尔普在宣布这项任命中时说:“Rachel在GE有20多年的工作历练,是公司内外广受尊重的业务领袖并兼具全球视野和格局。在过去几年,Rachel为GE医疗以及GE在整个大中华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GE以业务部门为公司重心这个新的运营模式下,Rachel的个人魅力以及对GE业务需求和GE在成长型市场整体利益推动的完美平衡令她成为这个驱动GE全球增长职位的不二人选。”/pp  段小缨女士1996年加入GE,期间职责范围不断扩展。她曾先后出任包括北美和亚太区不同市场及业务集团的多个职务,涉及塑料、高新材料以及医疗等行业,在GE积累了深厚的跨地区和跨业务部门的业务运营和团队管理经验。2014年7月,段女士出任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中国是GE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单一国家市场,段女士是GE中国首位来自本土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也是GE首位担任这一角色的女性。/pp  段女士在接受这项新任命时说:“我非常感谢GE对我的信任。我期待和各区域市场的领导以及职能部门的同事通力合作,建立一个有高度战略性并精简高效的运营团队,专注于开发GE在各市场的增长潜能,为各垂直业务部门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为GE整体业务和品牌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1/uepic/ed879f83-f7a5-483c-9be0-91b37318cf47.jpg" title="微信图片_20190125180656.jpg" alt="微信图片_20190125180656.jpg" width="323" height="233" style="width: 323px height: 233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图片来自GE官方微信留言区/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另外,据GE官方微信表示,段小缨女士(Rachel Duan)仍会负责GE中国和GE医疗中国。/p
  • 第三届同心鉴论坛:体外诊断原材料论坛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12月16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和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同心鉴论坛:“体外诊断原材料论坛”顺利召开。本次论坛采用线上形式,为期半天的论坛吸引700余位相关领域从业人员出席并进行了积极热烈的线上互动。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宋海波会长为本次会议致辞。宋海波讲到:“中国体外诊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和规模。2020年,我国的IVD产品的生产规模达到1500亿,首次超过进口品牌,这与抗疫产品的大量生产密不可分。但在疫情期间,暴露出来关键原材料供应的短板问题,引起了业界广大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IVD上游原材料是体外诊断生产的“芯片”,直接影响到产业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需求,如何解决和克服体外诊断上游原材料在供应中存在的产能和物流问题,是我们每一个IVD人都需要高度关注和密切思考的问题。”宋海波会长致辞本次会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委会办公室主任陈吉波主持,6位科研专家和企业家分享了精彩报告内容。主持人 陈吉波摘要:免疫诊断试剂, 占高达诊断试剂的40%多的比例, 由于POCT免疫诊断试剂的某些特有的优势, 使免疫诊断试剂的市场份额更大。由于部分免疫试剂的大规模应用, 相当多的试剂被成功的模仿。更多的研究人员和公司投身于新的免疫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临床运用。由于所介入的科研和工程人员对开发和生产到市场理解的角度不一样, 在以上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本作者就该过程的关键点与各位进行探讨,以期待摸索出更有效的路径,从而走在竞争的差异点。 这个过程中,研发人员,工业化人员,和临床研究人员如何有机协同推进项目的进展,从而更好为需求服务。摘要:疫情推动了体外诊断的快速发展,加上资本的助力,IVD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然而,随着中美脱钩风险的扑朔迷离,关键原料“卡脖子”技术存在断供风险,带量采购日趋普及,成本压力骤增,核心原料国产化日趋紧迫。酶作为体外诊断核心原料之一,研发与生产存在三大难关:关键酶功能的挖掘及改造、宿主微生物的大规模发酵、酶制剂与检测体系的适配性研究。本报告,将介绍酶功能挖掘与改造的四大关键技术,并以抗羟版肌酐检测试剂和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AMP)试剂开发为例,总结精细化研发到规模制造的经验。摘要:在先进的体外诊断技术中,磁性纳米颗粒已成为免疫分析、核酸提取和分子诊断的关键原料。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这些磁性材料的制备和表面修饰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现代体外诊断技术中发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包括核酸提取、新冠病毒检测、化学发光分析、细胞筛选、药物输送以及磁介导热疗等领域。摘要:纳米微球在体外诊断领域的应用多种多样,在POCT、化学发光、流式荧光、核酸提取方面都有涉及。本次报告主要会从微球的物化特性出发,深度解析微球作为上游原材料,在IVD领域能发挥广泛且强大作用的内在原因,并且通过微球在具体检测平台中的真实案例,探讨微球与蛋白在偶联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摘要:(1)我们为什么要开发分子检测高端酶? (2)如何开发分子诊断高端酶?(3)高端分子诊断酶的应用。摘要:新冠免疫检测包括感染患者的抗体和抗原检测、疫苗接种后的中和抗体检测,涉及到的原料有新冠N和S蛋白、抗原检测的配对抗体,及抗人IgG/IgM抗体,免疫层析使用的质控抗体和放大系统中用到的微球,我们系统评价的自产和国产的新冠免疫检测原料,为新冠的免疫诊断提供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后,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颜光涛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再次回顾了每一位讲者的报告内容并感谢与会者对本次会议的支持,他还讲到:“最近两年,免疫检测、POCT以及核酸检测,始终占据整个诊断产业的“前三甲”,涉及相关诊断产品的原材料,包括磁珠、抗体以及其他各项支撑材料,其质量和工艺水平是决定我国以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物质基础。各厂家对于原材料的高质量具有强烈需求。如果政策适当、人们对该领域发展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大家充分协调合作,我相信我国体外诊断的水平,尤其免疫检测、POCT和分子诊断的水平将会有新的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比例会得到迅速地提高。”颜光涛主任总结发言工作人员合影点击以下链接,会议回放视频可在2个工作日后于本页面观看: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vdrawmaterial2021/
  • 迪谱诊断荣获CFS财经峰会2022杰出品牌形象奖
    7月28~29日,CFS2022第十一届财经峰会暨2022可持续商业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浙江迪谱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凭借自主创新、高端制造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塑造的品牌力,在此次盛会上荣获“杰出品牌形象奖”。迪谱诊断战略总监林明祥先生(左二)出席大会CFS财经峰会设立于2012年,是集国内众多财经及大众媒体之力打造的一项大型活动品牌。如今,财经峰会已经成为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交流平台之一。第十一届财经峰会以“激活高质量发展澎湃活力”为主题,齐聚1000余位政商领袖、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出席,论道行业发展趋势,探寻中国经济转型新动能,共享新时代发展新机遇。经过企业申报、第三方推荐、评委会专家审定,迪谱诊断凭借在核酸质谱等高端分子诊断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以及在推动产品标准建立、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行业引领作用,摘得“杰出品牌形象奖”。此次获奖,是业界对迪谱诊断创新能力、行业推动力及企业品牌力的高度认可。迪谱诊断2022杰出品牌形象奖杯迪谱诊断自主研发生产的DP-TOF飞行时间核酸质谱仪,是国内首款获批的通用型核酸质谱,是准确、经济、简单、便捷的中通量基因检测平台,已获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浙江省工业新产品鉴定;新引进的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是高通量测序的POCT,是长读长、实时、按需测序的便携式基因检测平台。两款平台都比较容易实现入院检测,是临床可及的高端基因检测技术,在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迪谱诊断将持续深耕高端基因解析工具制造领域,聚焦分子诊断需求,创新产品思维,打造国产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让人们都能享受到准确、经济、快速、简单的基因检测服务。
  • 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在药包材检测仪器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在药包材检测仪器中,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应用,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药品包装安全的重要守护者,它在保障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的重要性安瓿瓶作为一种常见的药品包装容器,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药品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健康。因此,对安瓿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作为专业的检测工具,通过模拟安瓿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承受的力量,测试其折断强度,从而判断其是否能够承受外部压力而不折断。这一测试过程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安瓿瓶的质量问题,还能为药品包装设计和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二、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的应用价值1. 保障药品安全:通过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的测试,可以确保药品包装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降低因包装问题引起的安全风险。对于抗压强度不足、物理性能不稳定的安瓿瓶,测试仪能够及时发现并提醒生产者进行改进,从而避免药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包装问题而受损。2. 提高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能够精确测量每个安瓿瓶的折断力,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这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一致的产品质量能够提升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满足消费者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期望。3. 提高生产效率: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的设计通常注重易操作性,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大量样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这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快速高效的检测过程能够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三、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与其他药包材检测仪器的关系在药包材检测仪器中,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与其他类型的检测仪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药品包装质量检测体系。例如,药包材耐冲击性能测试仪用于测试药品包装材料的抗冲击性能,而撕裂度仪则用于评估包装材料的耐撕裂性能。这些仪器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共同确保药品包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在与其他检测仪器的配合使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药品包装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综合使用多种检测仪器来全面评估包装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这有助于生产企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优化包装结构,提高药品包装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四、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的发展趋势随着药品包装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未来的安瓿瓶折断力测试仪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自动化和精确化的发展趋势。例如,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测试仪能够实现对安瓿瓶折断力的更精确测量和更快速分析;同时,通过集成更多的功能模块和智能化控制系统,测试仪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自动化检测和数据管理。
  • 三思纵横高端试验机打破市场垄断
    两年前,三思纵横公司董事长黄志方在接受仪器信息网采访时曾表示,公司未来发展的几个目标,一是要上市,二是要成为国内行业第一&hellip &hellip   2013年4月,三思纵横立项申报的2012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项目正式获批;9月初,三思纵横研制的1500J摆锤冲击试验机通过客户现场预验收;9月底,三思纵横深圳总部喜迁新址,新址建筑面积比原有办公和生产厂房足足扩大3倍&hellip &hellip 这些足以说明三思纵横一直顺应着黄志方的规划在飞速发展。  三思纵横获批的是哪类试验机产品的重大仪器开发专项?三思纵横推出的高端大能量试验机的用户定位及市场期望是什么?三思纵横深圳总部搬迁后的运营情况如何?带着这些疑问,仪器信息网(以下简称:Instrument)采访了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方。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方  明年年初将引入投资公司 离上市再近一步  Instrument:近两年,三思纵横的发展是否如您之前所预期的那般&ldquo 迅猛&rdquo ?  黄志方:三思纵横最近两年的发展没有如前三年那样&ldquo 迅猛&rdquo ,每年的增长速度控制在20%以内,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可以达到1.1亿元。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比以往更加重视公司运营质量。  三思纵横从一开始就为上市做足了准备,2011年实施了全员持股战略,最近两年我们特别重视公司的运营质量,严格控制欠款率,严格控制低质量的合同,财务上面不能出现任何不合规的事情,目前我们正在和准备引入的投资公司进行洽谈,预计明年年初投资公司就会进入。  Instrument:三思纵横深圳总部搬迁后的运营情况如何?  黄志方:三思纵横成立已经接近五年了,原有的办公楼和厂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公司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因此我们在深圳南山附近重新租下了一个建筑面积6500平方的办公楼和厂房,这个厂房完全可以满足我们未来五年的发展需求。三思纵横深圳总部新办公楼  利用国庆长假的七天,我们迅速完成了搬迁工作,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就全面恢复了生产和办公。在十月份,我们仍然在生产发货方面创下了新的记录,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充分反映了三思纵横全体员工的一种高度认同的企业精神和超强的工作能力。  推出高端大能量试验机 应对用户测试新需求  Instrument:贵公司新推出的1500J摆锤冲击试验机的用户定位在哪些领域/行业?  黄志方:今年年初,我们开始研制这款大能量的摆锤冲击试验机,目前已向中国北车集团交付验收,主要用于对整车性能进行测试,这款高端的大能量摆锤冲击试验机已经得到了航空航天、汽车、钢铁等行业用户的关注,例如最近上海宝钢的一个相关检测机构已经向我们订购了一台,还有许多其它地方的用户都向我们表达了订购意向。  Instrument:请您谈谈国内大能量摆锤冲击试验机用户需求与市场潜力。  黄志方:过去用户通常是截取成品的一小块材料做测试,试验主要针对的是材料本身,目前用户的测试需求日益趋向于实际工况的测试,也就是要求试验机产品还要具备模拟实际工况的一些测试,例如对半成品或成品(整车或整机),因此大能量摆锤冲击试验机的市场潜力会越来越大,据我们的测算,目前国内大能量摆锤冲击试验机的市场规模已经接近1亿元。  研制国产动态疲劳试验机 3年打破国外垄断  Instrument:三思纵横获批的重大仪器专项具体是哪类试验机?预期目标是什么?  黄志方:我们获批的是一项动态疲劳试验机开发项目,项目研究周期3年,项目总经费25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1023万元。  我们提出的目标是,3年内能够研制出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准的国产动态疲劳试验机,满足国内用户需求,打破国外垄断。对于这一项目,我们得到了很多方面的支持,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是我们的支持单位 两院院士师昌绪特别为我们写了推荐信,科技部非常重视,将其作为2012年唯一的一个试验机项目批准立项。  三思纵横是试验机行业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有责任承担起国家急需的、市场空白的行业重大科技项目,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承担一份社会责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Instrument:目前该专项的研制进度如何?  黄志方:今年,第一版的动态疲劳试验机已经研制成功,测试结果基本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目前我们正计划向科技部汇报项目进度,接下来,我们将会研发第二版的样机,在第二版样机研制成功之后,我们将会委托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用户单位对产品进行应用性的测试,我们计划在明年年底研发第三版的定型机,我们预期第三版样机将是一款成熟的、与国外产品技术水平相当的动态疲劳试验机产品,这个产品将会被大力地推向国内市场。  Instrument:目前国内动态疲劳试验机的技术现状与市场规模是怎样的?  黄志方:国产动态疲劳试验机产品发展已经超过10年了,但是各项技术指标与进口产品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始终未能得到国内用户的认可,例如测量精度不够、重复性较差、液压系统容易漏油等等,尤其是液压系统漏油几乎被一致公认为国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根据我们的测算,国内的用户每年用于采购进口动态疲劳试验机的经费大约有2~3亿元,但这一产品市场基本被国外的几个公司垄断了,由于国产动态疲劳试验机在多个方面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许多科技机构和高端应用的客户根本就不会考虑采购国产的产品,因此,我们决定开发动态疲劳试验机,直面挑战这一国内多年未能解决的难题,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我们国家在动态疲劳试验机领域受制于国外厂商的局面。(编辑:刘玉兰)
  • 新品发布 | 蔡司宫颈细胞学辅助诊断系统隆重上市
    你知道吗? 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每分钟就有1例宫颈癌新发病例。中国宫颈癌发病10.97万例,占世界18.2%,其中死亡人数接近6万例。 定期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早期发现和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需要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对上万个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极度依赖病理医生的诊断经验,同时宫颈癌筛查样本量大,也对我国病理医师人数提出了巨大挑战。 ▲ 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HSIL)▲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LSIL)▲ 霉菌 现在,蔡司携手迪英加科技,推出全新的宫颈细胞学辅助诊断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宫颈液基细胞样品并快速得到全片数字图像。细胞学智能模块实时分析全片图像,自动定位可疑病变区域,辅助您快速完成宫颈癌筛查与准确诊断。 ▲ 蔡司宫颈细胞学辅助诊断系统(蔡司和迪英加科技联合打造) 助您一站式高效完成筛查和诊断工作 蔡司宫颈细胞学辅助诊断系统集病理切片全数字化、细胞学辅助诊断和镜下实时复核于一体,无缝融入医生的日常诊断工作:成为您的“初筛”小助手,提高宫颈细胞学诊断效率和检出率。进一步助力中国宫颈癌防治能力提升,呵护中国女性健康。 • 全新的液基细胞自动影像平台,优异的光学质量,自动记录样品中每个细胞的细微差别 ▲ 灵活的多张样品装载和蔡司高级别20倍物镜扫描 • 系统整合迪英加宫颈细胞学智能分析模块,自动生成全场切片建议分析结果,辅助医生筛出大量阴性样本,同时按照TBS诊断标准提示多种病变细胞和微生物感染种类 ▲快速筛出阴性样本▲ 按照TBS诊断标准识别多种病变细胞和微生物感染种类 • 您还可以快速查看病例详情,点击可疑细胞,显微镜实时定位,帮助您实时镜下复核 ▲实时定位,直接镜下复核比对 中国防治宫颈癌相关政策 ✓ 2009年,宫颈癌和乳腺癌作为“两癌筛查”列入中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2019年,“两癌筛查”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标志着包括中国在内的194个国家首次一致承诺消除一种癌症。✓ 2022年1月,卫健委发布《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 方案指出要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基层宫颈癌筛查能力。 关于迪英加科技 病理AI企业,专注AI+数字病理领域20余年,提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病理科建设完整解决方案,全方位覆盖新一代病理科建设各方面需求,助力中国病理学科发展,为中国患者提供疾病初筛和精准诊断解决方案,以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
  • 安瓿折断力能否使用薄膜拉力试验机改造夹具测试
    在药品包装领域,安瓿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容器,其折断力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安瓿的折断力测试通常用于评估其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易于折断,以及折断时是否会产生尖锐的边缘,从而确保用户的安全。传统的安瓿折断力测试方法往往需要专门的测试设备,而利用现有的薄膜拉力试验机改造夹具进行测试,则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安瓿折断力测试的特点:测试目的:评估安瓿瓶颈部材料的韧性和强度,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意外折断而导致药品污染或伤害使用者。测试方法:通常涉及对安瓿瓶颈部施加垂直或水平的力,直至折断。测试标准:遵循特定的行业标准,如ISO或ASTM等,这些标准规定了测试方法、设备要求和结果评估。薄膜拉力试验机的特点:测试对象:主要用于测试塑料薄膜、纸张、无纺布等材料的抗拉强度。夹具配置:通常配备用于夹持薄片材料的夹具,这些夹具适用于平面或简单形状的样品。测试范围:能够测试的材料范围较广,但主要针对具有一定延展性的柔性材料。使用薄膜拉力试验机改造夹具测试安瓿折断力的可行性分析:首先,薄膜拉力试验机通常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提供可靠的测试数据。通过改造夹具,使其能够适应安瓿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在不购买额外设备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试验机进行安瓿折断力的测试。这种改造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其次,薄膜拉力试验机的控制系统通常较为先进,能够实现测试过程的自动化。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编程控制试验机的拉伸速度、力度等参数,从而模拟安瓿在实际使用中的折断情况。这种控制精度对于获得准确的折断力数据至关重要。然而,改造夹具以适应安瓿的测试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安瓿的形状和尺寸各异,夹具的设计需要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安瓿,同时确保在测试过程中安瓿的稳定性和定位准确性。此外,夹具的材料和结构也需要能够承受测试过程中产生的力,以避免因夹具损坏而影响测试结果。在技术层面上,夹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到安瓿的折断特性。例如,夹具应该能够均匀地施加力,避免因力分布不均而导致测试结果的偏差。同时,夹具的设计还应考虑到安瓿折断时产生的碎片,以确保测试过程的安全性。结论:虽然薄膜拉力试验机并非专为安瓿折断力测试设计,但通过适当的夹具改造和参数调整,理论上是有可能实现对安瓿折断力的测试的。然而,这种改造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夹具的稳定性、测试的准确性以及是否能够满足相关测试标准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与设备制造商合作,或者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以确保改造后的设备能够安全、准确地进行安瓿折断力测试。如果测试要求较为特殊或者对精度要求极高,可能更推荐使用专门为安瓿折断力测试设计的设备。
  • 布局临床诊断业务 精耕中国质谱市场——访SCIEX全球总裁Inese Lowenstein一行
    p  2017年9月,Inese Lowenstein女士正式升任SCIEX全球总裁。SCIEX中国发展战略将如何布局?临床质谱发展有什么计划?用户普遍关心的售后服务问题又如何呢?仪器信息网CEO唐海霞带领团队于日前在SCIEX中国总部办公室采访了SCIEX全球总裁Inese Lowenstein、SCIEX全球销售和服务副总裁Joe Fox、SCIEX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Maha Guruswamy、SCIEX中国区总经理邵宏。SCIEX中国区市场总监杨益全程陪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0.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f9f5d349-7bb0-4622-87fe-5f457b1fb251.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采访现场/strong/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font-size: 20px "strong为什么会选择加入SCIEX公司?/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font-size: 20px "strongimg title="002.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7baafb91-cf6b-4bbc-ad7e-90a10f60ef68.jpg"//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SCIEX全球总裁 Inese Lowenstein/strong/span/pp  Inese Lowenstein女士曾担任过默克KGaA和EMD Millipore负责人的职务,在2016年8月加入了丹纳赫,担任SCIEX全球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负责领导销售、技术和客户支持团队,以及全球市场开发和服务专业人员,她还负责全球数字营销和商业运营。2017年9月15日,她正式被委任为SCIEX全球总裁。/pp  谈到加入SCIEX的原因,Inese Lowenstein说:“公司愿景、企业活力、多元文化这都是SCIEX独特的吸引我的地方。具体讲,第一点是因为SCIEX公司‘ Placing the power of life changing answers into the hands of those who care, everywhere’的愿景。质谱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不同行业的科学家应用SCIEX质谱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改善人们的生活从而造福大众。第二,SCIEX会秉承母公司丹纳赫优秀的DBS文化,坚持不断创新与持续改善,是一家非常有活力的公司。从客户角度去考虑,SCIEX质谱灵敏度、稳定性会得到持续优化,性能越来越高。第三,SCIEX公司的全球化程度非常高,在全球化的基础上,每个地区又各有特色,保持我们与各地客户的紧密联系与支持。SCIEX中国的愿景是‘让质谱改善每一个人的生活’,我们希望在中国开发的产品可以很好地为中国客户服务。这也是我们讲的‘Develop product in china for china’。”/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trongSCIEX如何实施母公司丹纳赫的DBS文化?/strong/span/span/pp  SCIEX为丹纳赫子公司之一,具体上是如何实施DBS(Danaher Business System)文化的呢?对于这个大家特别关注的问题,Inese Lowenstein作出了回答。首先,对于丹纳赫来说,DBS应用于包括SCIEX在内的各子公司,不仅有制造方面的精益生产,还包括商业、增长、创新部分,DBS理念贯穿于丹纳赫整个的组织体系。她作为SCIEX总裁会直接参与到DBS改善活动中,这是一个任务,也是一个意愿。这些也都是她认为非常独特的。/pp  其实,DBS并没有复杂的系统在后面,只是一些简单的工具,重要的是一些管理思维。它是集团内所有人,从一线员工到最高管理层的共同语言。当这样一种共同的语言建立起来之后,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可以使用,从研发到销售,到工厂,到市场部,所有的职能部门都在用DBS这套工具以及这种思维。当有共同的语言之后,公司做决定、行动就可以很快,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想事情,用同样的语言讲话,所以这是丹纳赫和很多竞争对手比较的一个优势。举例说,如六西格玛管理之于GE公司,DBS是丹纳赫公司重要的一套工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3.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4064ee0c-0db0-4066-9343-206e5a0266f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SCIEX全球销售和服务副总裁 Joe Fox/strong/span/pp  Joe Fox说:“丹纳赫前任CEO有一句话,DBS很多是常识,但它是非常严格执行的常识。”关于DBS在SCIEX的落地实施,我们了解到DBS有一系列的工具,可以让SCIEX的每一个员工找到自己所在部门可以改善的地方,这套工具让他们有权利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改善。这是一种思维方式,每个人能够参与进来,树立起员工在自己领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并且去不断改变。/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trongSCIEX中国整体发展战略如何?/strong/span/span/pp  在丹纳赫DBS管理体系下,SCIEX中国整体发展战略如何?邵宏说:“确定SCIEX中国区发展愿景的整体基石是DBS,愿景中还包括了短期、长期的SCIEX对中国的发展计划和投入。SCIEX中国的愿景是‘让质谱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确定愿景时,我们有三个方面思考:第一是整体解决方案(Solution) 第二是品牌文化推广(Branding) 第三就是人才队伍建设(Talent)。愿景确定后,公司专门成立了Inese Lowenstein、Joe fox、Maha Guruswamy领导的委员会。In China, for China,SCIEX中国跟全球沟通非常紧密,无论是中国的短期投入计划,还是长期目标,公司都有很详细的方案。”/pp  Inese Lowenstein说:“今年SCIEX公司业绩较好,对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的整体有机增长做出了贡献,公司在中国一些高增长的领域做了投资。”首先,SCIEX会根据政府和未来大环境的发展方向确定未来的投资领域,这是最重要的第一点。精准医疗是中国政府的政策重点以及市场发展热点,质谱在其中的组学研究等领域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另外,SCIEX会关注市场和用户需求。Triple Quad™ 4500MD质谱今年通过了CFDA医疗器械认证,相信该款仪器可以在临床诊断方面发挥一定作用。SCIEX非常重视药物、食品、环境、临床诊断等与人健康相关领域中质谱的应用,会在这些领域一直持续投入。这些领域是公司的全球战略重点,也是SCIEX中国的战略重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4.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f29bd140-3588-4f75-b4ba-2ad60ea0bba7.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SCIEX中国区总经理 邵宏/strong/span/pp  中国区总经理邵宏说:“我可以真正体会到过去几年全球管理层对中国的重视和投入。”这一点从SCIEX全球管理高层Joe Fox在2016年来中国的次数达到20次以上就可以看出这种对中国市场重视。Joe Fox认为中国本土创新值得重视,2016年初SCIEX收购了中国本土企业天津博纳艾杰尔。目前,博纳艾杰尔已并入到业务相近的Phenomenox子公司,SCIEX还希望把博纳艾杰尔的产品推向全球其他国家,把中国创新推广出去。这个收购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一个结束,将来公司在中国会有更多投资。/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trong售后服务方面的进一步举措是什么?/strong/span/span/pp  在中国科学仪器市场,有一个关注度越来越高的话题,即面向用户的售后服务与解决方案。改善用户体验方面,SCIEX会如何去做?Inese Lowenstein提出,除了产品的解决方案,维修、应用支持方面的客户体验也很重要。产品的解决方案、应用支持方面,SCIEX主要有两个项目,包括SCIEXNow和SCIEX University。SCIEXNow提供了用户和专家通过电话互动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简单说,就是把专职工程师和专家团队提供给用户,以方便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另外一个匹配的项目是SCIEX University,即SCIEX大学,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定制学习SCIEX产品和应用相关知识。Maha Guruswamy重点讲了公司的产品——vMethod,这个产品是经过验证的SCIEX仪器专用方法包。这个仪器应用方法包包含了SCIEX中国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法规、方法要求去开发仪器应用方法包,可以满足中国用户用一台质谱仪同时做多种不同应用测试和很多新用户缺乏质谱仪器使用经验的特殊情况。/pp  此外,SCIEX还会持续不断地投资扩充维修、应用支持团队,确保在中国有足够的覆盖。每一位新同事都会接受很严格的内部培训,SCIEX的工程师不仅要懂仪器硬件、软件部分,还要懂应用,在应用中结合软件、硬件知识,以更好地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这也是SCIEX整体售后支持团队的发展方向。/pp  针对中国市场的客户有反馈:SCIEX维修合同与服务很好,但是价格确实较高,所以会找很多第三方维修来做。“首先,为了给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SCIEX在维修团队人员、技术上的投资是有成本的,售后服务产品会选择一个相对合适的定价水平 另一方面,第三方维修服务支持的力量可能没有和SCIEX那么好,并且可能会影响到客户对SCIEX整个品牌和仪器的整体体验,不希望客户去找第三方。”Joe Fox说到,“在价格方面,SCIEX会考虑提供不同的维修合同的选项,希望可以覆盖不同价格敏感度的客户。”/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5.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28188ee7-2b41-4549-93d1-d26522bd898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SCIEX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 Maha Guruswamy/strong/span/pp  SCIEX还会投资高科技以增进售后支持水平。如,State Scope,一款远程的监控工具,工程师或者用户不在实验室远程就可以看到仪器的状态以及是否在正常工作 另外一个是一款高科技诊断工具,帮助工程师到客户现场之前就可以根据各种信息大致判断出仪器问题。/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CIEX将会如何布局中国临床质谱业务?/span/strong/span/pp  具体到临床质谱业务在中国的发展,SCIEX将会如何布局?Inese Lowenstein给出了她的看法。第一,质谱在临床诊断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诊断分析时准确度非常重要,而质谱在准确度方面可以说是金标准。第二,发展布局方面,SCIEX的策略是首先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的医疗器械认证,然后开发出有 CFDA认证的一系列诊断试剂盒。Inese Lowenstein认为中国有机会领先全球在把质谱推向临床使用的方面。原因有两点:第一是投资,政府、私人有很多在精准医疗等健康方面的重视与投资 第二是清晰的法规,中国有很清晰的相关法规,然后SCIEX认为获得CFDA注册的医疗器械认证是开拓临床质谱市场的很难重要步骤,从这个角度讲,SCIEX也领先了很多竞争对手。/pp  邵宏说:“临床诊断方面,SCIEX全球和中国一直都是很重视的,几年前我们就成立了专门的Clinical BU团队。临床质谱方面的长期重视与持续投资是一个我们的优势。另外,在诊断方面的人才招募方面,是我们也是从全球到中国一直在做的。还有一点是丹纳赫平台的优势,跟丹纳赫平台下其他诊断公司一起,包括贝克曼诊断、雷度米特等合作非常紧密,在共享很多资源。无论是营销网络,还是试剂研发,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这也是我们和其他质谱公司很大的一个区别。”/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font-size: 20px "strong  全球质谱市场发展方向如何?/strong/span/pp  除了SCIEX在中国质谱市场发展的相关情况,Inese Lowenstein还谈到了她对全球质谱发展方向的看法。她说:“第一是简化,这里包括信息组学的一些内容,简化质谱的使用,让它变得很容易用,以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非质谱专家用户来用质谱,去解决更多实际的科学问题。第二是价格,质谱是一种相对高价的仪器,随着质谱被越来越多的使用推广,它的价格需要符合不同需求的用户。这是我们能看到的大趋势。我们相信SCIEX可以引领未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6.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5f1a6cc2-a266-4497-9560-516d75028fa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采访合影/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采访编辑:仝令坤/span/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摄影:朱愿福、白兰/span/span/pp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后记:除了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此次采访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面对中国市场与用户的质谱需求,SCIEX一直在行动。截至发稿,SCIEX公司在临床诊断方面又有一个重磅动作。其体外诊断(IVD)部门SCIEX Diagnostics 日前宣布了与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一家合资企业。迪安是一家中国领先的研究、开发和供应医学诊断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组建后的合资企业将以SCIEX Triple Quad™ 4500MD和 3200MD LC-MS/MS系统为基础,开发、注册和生产临床体外诊断试剂盒。强强联合,这是临床质谱市场的一个重要事件,也彰显了SCIEX在临床诊断市场的雄心。/span/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8px "/span/pp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了解更多:/span/strong/pp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探秘丹纳赫中国总部——独立运营 协同共进/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br//span/ppa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14/233361.shtml" _src="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14/233361.shtml"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14/233361.shtml/span/a /pp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30年收购400多家企业 丹纳赫是怎样一步步成长为行业巨头的?/spanbr//pp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a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02/232611.shtml" _src="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02/232611.shtml"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102/232611.shtml/span/a/span/pp让质谱改变每个人的生活——访SCIEX中国区高级市场开发经理杨益/ppa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019/231468.shtml"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71019/231468.shtml/span/a/pp /pp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span /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br//span/ppbr//p
  • 彩科生物完成1.5亿元B轮融资,持续发力生命科学与体外诊断方向!
    近期,彩科(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科生物”或“公司”)宣布完成1.5亿元B轮融资,由君联资本、弘晖资本和国投招商联合投资,老股东IDG资本持续追加投资。获得本轮融资后,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人才团队建设、提高生产能力以及推进重点产品的商业化。生命科学工具是生命科学产业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在早期的基础科学研究,新药研发与生产的上游支撑,还是IVD诊断原材料及高端设备,生命科学工具都是支撑生命科学行业应用创新的核心价值因素,是创新的源头和基础。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生命科学技术的快速革新、中国生命科学产业的崛起,中国生命科学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胞运动、DNA的复制和分离、配体与受体结合等)均是由分子尺度的力驱动。对单个细胞或单个生物分子的微观力学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对生命的认知。在各种产生力的方法中,单一物理场产生的力往往带有比较多的限制;而由多物理场耦合的微观力学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生命科学研究的分辨率,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平行化操控能力,从而实现微观生物系统中的自动化与工业智能化。彩科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为生命科学提供先进研究工具的公司,旨在开发高效的产品以挖掘高分辨率的海量生命科学信息,主要服务于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医药研发、临床诊断等下游产业。目前,公司以核心技术平台μ-MPF (Micro-scaled Multi Physics coupled Force) 为基础,搭建了多个应用平台,其中包括超高灵敏度生物分子检测平台,可用于多指标联检的多重磁性荧光编码微球平台以及应用于细胞多组学的高通量单细胞平行操控平台。彩科生物创始人兼CEO程鹏博士表示:“非常感谢顶尖的生命科学专业投资机构对公司的支持。彩科生物将持续专注于为生命科学产业提供先进的研究工具,服务于生命科学技术的迭代和生物医药研发范式的革新。我们非常期待与国内优秀企业开展广泛合作,让彩科生物的生命科学研究工具尽快服务于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周瑔表示:“工具的升级正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向微观层面发展,持续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彩科生物拥有一支稀缺的多学科高效协作能力的团队,并已构建了高壁垒的微观分析工具平台。我们很荣幸与公司合作,期待助力并见证公司支持中国乃至全球生命科学研发及应用。”弘晖资本团队表示:“彩科生物专注核心技术和应用的持续研发。在彩科生物团队的研发实力和产业化能力支撑下,我们期待更优的解决方案,以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体外诊断产业发展。”国投招商生命科学团队表示:“彩科生物拥有经验丰富的多学科交叉背景研发团队,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平台,专注开发下一代生命科学工具及诊断技术。作为本轮领投方,国投招商高度认可彩科生物团队所展现出的卓越研发能力与创新精神。我们期待见证公司的数字化生物技术产品,不断推动临床及生物医药应用的发展。”关于君联资本君联资本成立于2001年4月,是联想控股旗下专注于早期风险投资及成长期私募股权投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在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君联资本遵循国际通行标准,创造基金运营及管理的最佳实践。君联资本通过积极主动的增值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创新成长,在多个投资领域持续创造良好投资回报的同时,推动中国的产业进步和社会发展。君联资本以“成为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投资公司”为愿景,秉承“富而有道”的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关于弘晖资本(HLC)弘晖资本(HLC)是一家以推动科技创新为使命,以深刻产业认知为核心竞争力,赋能生物医药及消费民生等重点行业,创造长期价值的资产管理公司。弘晖资本(HLC) 管理着人民币及美元双币种基金,并在上海、北京、深圳均开设了机构。至今,弘晖资本(HLC)已投资90多家优质企业,其中20余家已于上交所、深交所、港交所及Nasdaq上市。投资组合包括:药明生物、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思摩尔国际、康龙化成、泰格医药、鱼跃医疗、圣湘生物、开拓药业、博瑞医药、奈雪的茶、百洋医药、归创通桥、科美诊断、朝聚眼科、凯因科技等。关于国投招商国投招商专注先进制造产业投资,重视技术创新、优秀企业家及团队价值,重点投资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汽车、生命科学、信息和通信技术等领域,致力推动制造业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发展。团队累计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投资人包括金融机构、社保基金、国有及民营资本。关于IDG资本IDG资本是全球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公司累计管理资产超过1500亿人民币。IDG资本重点关注互联网、新型消费及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健康、先进制造及清洁能源等领域的领先企业,投资范围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及并购重组等各个阶段,投资规模从上百万美元到上亿美元不等。
  • 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商赛科希德拟科创板IPO 仪器耗材营收占比过半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9年12月27日,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领先企业——北京赛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54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01fc2abf-b266-4116-967f-0d28bc2cbde1.jpg" title="1.png" alt="1.png" width="600" height="54" border="0" vspace="0"//pp  赛科希德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拟融资3.71亿元。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全部用于以下项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86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63d10fa0-099e-489d-8631-524d21fbe750.jpg" title="2.png" alt="2.png" width="450" height="286" border="0" vspace="0"//pp  根据赛科希德12月27日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领域的检测仪器、试剂及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医疗机构提供凝血、血液流变、血沉压积、血小板聚集等自动化检测仪器及配套的试剂和耗材,是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领域领先的国内生产商。/pp  赛科希德主要采用“自主研发生产、以销定产、以产定购、以经销为主”的经营模式。公司已形成了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集仪器、试剂及耗材于一体的产品体系,重点发展凝血检测和血流变检测产品,同时在产品的专业化、系列化及自动化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创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d4c3b581-3918-4067-8fa8-777bb795e442.jpg" title="3.png" alt="3.png"//pp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2019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2,536.83万元、15,670.19万元、20,009.07万元、10,915.54万元。 同期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3,102.15万元、3,125.43万元、5,671.28万元、3,039.14万元。/pp  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专利20项,其中5项为发明专利。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6月,公司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7.65%、90.09%、89.40%及89.28%。/pp  公司的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产品分为检测仪器、试剂和耗材三类,2018年营收构成如下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fe0b7ccc-6e3e-4263-8368-b48c3f5642f0.jpg" title="4.png" alt="4.png"//pp  报告期内,公司仪器装机数量的增长带动了试剂和耗材的销售,试剂类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断提高。/pp  在细分领域,公司产品有稀缺性:公司属于体外诊断行业下属的血栓与止血诊断行业。除迈瑞医疗外,该细分行业暂无A股上市可比公司。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厂家之一,2018年市场份额占比约为4%。/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287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ea9e3458-88d8-427e-b029-37c0bd3a62fa.jpg" title="5.png" alt="5.png" width="450" height="287"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2018 年中国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市场主要厂家市场份额/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数据来源:广州标点)/span/pp  strong全球血栓与止血诊断市场规模增速高于 IVD 行业平均增速/strong。全球范围内,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病的人群逐年增多,凝血诊断的需求也快速增长。2015年,全球血栓与止血诊断市场规模约为27.3亿美元,其中仪器市场规模占比约为58.6%,试剂及耗材市场规模占比约为41.4%。预计到2020年,血栓与止血市场规模将达到41.2亿美元,2015-2020 年间的复合增长率为8.6%,高于同期IVD市场的平均增长速度。国外企业因其技术及先发优势,在我国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据绝对地位,占有80%以上的市场份额。/pp  strong目前我国血栓与止血诊断正处于发展期/strong。2002年,我国心血管患者人数为18,050万人,2016年已增至29,000万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20.8%。2018年我国血栓与止血诊断市场规模约55亿元,近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5%,在IVD领域的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6%提升至2018年的9%。预计2023年我国血栓与止血诊断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8亿元,2018-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6.5%。/pp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strong全球体外诊断行业竞争格局/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c7f6ea28-1a51-4671-95d3-9cd0d381ea61.jpg" title="6.png" alt="6.png"//pp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strong/strong/spanbr//pp  全球体外诊断行业目前已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2017 年,以罗氏诊断、雅培、丹纳赫、西门子、赛默飞、碧迪、希森美康等为代表的医疗器械生产商占据全球 65%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一般拥有丰富的产品线,不仅包括各类体外诊断试剂,还包括各类诊断仪器以及与之相关的医疗技术服务。/pp  strong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竞争格局/strong/pp  1)国外品牌垄断高端市场/pp  罗氏诊断、希森美康、西门子、丹纳赫、雅培等为代表的国外行业巨头在国内高端市场依然保持垄断地位。大型三级医院检验科的高端诊断设备以采购进口仪器为主,国内体外诊断产品大量集中在二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等。/pp  在凝血诊断领域,希森美康、思塔高、美国国家仪器实验室长期占据垄断地位,覆盖国内大多数三级医院。国产品牌中,以赛科希德、迈瑞医疗以及上海太阳为代表,将二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作为主要目标,并不断向三级医院渗透。/pp  2)优质国产品牌涌现,行业整合加快/pp  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一批实力较强的国产品牌,凭借细分领域优势,通过加强研发、行业整合扩大产品线,迅速提升市场份额。目前,国内以迈瑞医疗、迈克生物、迪瑞医疗、深圳新产业、安图生物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在中低端产品领域迅速成长,并在高端产品领域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参与与国外品牌的竞争。/pp  国内体外诊断行业并购重组日趋频繁,行业整合加快进行。迈瑞医疗分别于2012 年和 2014 年通过收购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以及上海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入血栓与止血体外诊断领域 2015 年,迪瑞医疗 5.5 亿元并购宁波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丰富了生化诊断试剂产品线 迈克生物参股嘉善加斯戴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丰富其产品线,后者产品线涉及流式尿沉渣分析仪、流式细胞仪以及荧光流式免疫分析仪等。通过收购整合,体外诊断行业中国产品牌实力进一步增强,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pp  strong行业内主要企业/strong/pp  在主要产品细分市场,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日本希森美康(Sysmex)株式会社、法国思塔高(Stago)集团、美国国家仪器实验室(IL)、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众驰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pp  strong附:主要产品情况如下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a6884cec-bbaa-4a9b-87fe-8fac3cb434f5.jpg" title="7.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576px height: 173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1/uepic/fc16e617-bbdf-42a1-babd-375172bff934.jpg" title="8.png" alt="8.png" width="576" height="173" border="0" vspace="0"//ppstrong/strongbr//ppbr//p
  • 宁波材料所SERS探针肿瘤体外诊断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早诊、早治”是根治肿瘤的最佳途径。目前临床肿瘤诊断方法主要依赖手术和穿刺活检,是侵入性检查手段,给患者带来了生理痛苦和心理负担。因此开发一种非入侵式、高检测灵敏度的谱学/图像分析引导技术应用于实体肿瘤的前期诊断和术后评估是实现肿瘤精准诊断的关键,也已成为材料科学和生物学科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纳米材料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图像具有高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增强特性、稳定性高、可提供组分指纹信息等检测优势,可高效应用于肿瘤的液体活检,实现外周血样中肿瘤细胞的精准诊断。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纳米生物材料团队在SERS生物探针材料设计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纳米生物材料团队开发了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和磁共振造影(MRI)增强的Fe3O4双模态成像生物探针,研究发现超小粒径Fe3O4纳米粒子具有显著的SERS活性(5×10-9 M检测极限)。Fe3O4纳米粒子具有高效的光诱导电荷转移(PICT)效应归因于Fe元素的多个价态能级促进电子跃迁。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进一步揭示了超小粒径Fe3O4纳米粒子的窄带隙和高电子态密度能够明显提高SERS-目标分子体系中的振动耦合共振效应。通过构建具有高灵敏度和肿瘤靶向特异性的Fe3O4生物探针,可以实现不同亚型三阴乳腺癌肿瘤细胞的体外SERS信号/成像区分鉴定。同时,Fe3O4的生物探针也展现出对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主动靶向MRI造影特性,实现了半导体生物探针的SERS-MRI双模态成像分别用于体外和体内肿瘤成像,不仅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优势,而且在影像引导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图1)。相关成果以“Multiple Valence States of Fe Boosting SERS Activity of Fe3O4 Nanoparticles and Enabling Effective SERS-MRI Bimodal Cancer Imaging”为题发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Fundamental Research上。进一步,为了高效提取外周血样中的肿瘤细胞,提高SERS纳米生物探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检测能力。纳米生物材料团队联合宁波诺丁汉大学任勇副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微流控富集分离与拉曼光谱快速检测肿瘤细胞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微筛分离手段和肿瘤靶向特性的黑色氧化钛(B-TiO2)SERS生物探针用于循环肿瘤细胞(CTC)原位检测。该研究先利用微筛芯片对人体血液中目标细胞进行纯化分离,以排除大部分血液细胞的干扰,再利用叶酸修饰的SERS生物探针识别芯片上捕获的肿瘤细胞,从而实现外周血样中单个肿瘤细胞筛选和原位检测,实验结果具有高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该研究工作设计的微流控-SERS生物探针能够有效应用于临床肿瘤样本的有效检测,有望为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提供新的策略(图2)。相关成果以“TiO2-based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bio-probe for efficient circulating tumor cell detection on microfilter“为题发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22,210:114305(https://doi.org/10.1016/j.bios.2022.114305)。此外,纳米生物材料团队开发了生物相容性较好、具有选择性增强特性、光谱稳定性强的半导体氧化银SERS纳米生物探针,应用于外周血样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该研究先利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对外周血样中的血细胞进行分离,排除红细胞和白细胞对SERS检测的干扰,再通过叶酸修饰的SERS生物探针靶向识别血样中的肿瘤细胞,从而实现外周血样中单个循环肿瘤细胞的原位精准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样的有效准确检测也证明了Ag2O基SERS生物探针具有优异的临床应用前景(图3)。相关成果以”Octahedral silver oxide nanoparticles enabling remarkable SERS activity for detecting circulating tumor cells”为题发表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2022,65: 561-571(https://doi.org/10.1007/s11427-020-1931-9)。图3 Ag2O基SERS生物探针用于肿瘤细胞检测为了进一步研发高SERS活性的半导体纳米材料,纳米生物材料团队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林教授团队,通过制备多孔ZnO纳米片,在材料表面引入大量缺陷态,提高了ZnO材料的SERS增强因子,并发现一种低温增强半导体SERS活性的方法,低温可以有效削弱晶格的热振动,从而减少声子相关的非辐射跃迁复合,能够有效促进表面缺陷态能级相关的电子跃迁,展现出了低温SERS生物传感的应用潜力(图4)。相关成果以”Low temperature-boosted high efficiency photo-induced charge transfer for remarkable SERS activity of ZnO nanosheets”为题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2020, 11, 9414(https://doi.org/10.1039/d0sc02712j)。图4 半导体材料低温SERS效应基于上述开发的系列SERS纳米生物探针,通过与浙江省肿瘤医院邵国良主任医师团队合作,SERS探针能够有效用于临床病人外周血样中的乳腺癌、肝癌和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准确检测,已完成180例不同癌种临床样本有效检测,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单细胞水平,检测准确度可达90%以上。进一步的研究发现,SERS生物探针可有效区分不同亚型的乳腺癌肿瘤细胞,实现乳腺癌分子分型鉴定检测(专利申请号:202110745849.1、202210148829.0、202210425260.8)。
  • 专访“抗体生产原材料及装备国产化联盟”:志在打破国际垄断、助力医药产业
    p  自1986年首个抗体药物Orthoclone OKT3获批上市以来,FDA共批准上市超70款抗体药物。近两年,抗体行业更是迎来了热潮,是生物医药产值的重大板块。日前,记者在由易贸医疗主办的2018 EBC易贸生物产业大会第一现场,“偶遇”了一个特殊的联盟组织,请他们从自身角度细谈中国抗体行业的发展现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6e800a91-0a23-4773-93ce-c4bbd55ef53a.jpg" title="1.png"//pp  当下,中国生物医药正处于一个“好时节”——政策利好、资本热捧、技术突破,行业正经历着大的变革。其中,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是医药行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板块之一,抗体生产原材料及装备的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国内相关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pp  2017年11月16日,在国内生物制药行业发展转型升级、国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技术平台公司药明生物与多宁生物、利穗科技共同宣布,成立“抗体生产原材料及装备国产化联盟”。/pp  随后几个月,广州齐志生物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也先后加入该联盟,继续扩大平台实力,助力生物药的生产原材料、设备国产化地广泛应用。在2018 EBC易贸生物产业大会现场,多宁生物、利穗科技、纳微科技和齐志生物再一次齐聚,共同推动平台的发展。/pp  “‘抗体生产原材料及装备国产化联盟’顺应产业需求而成立,主要致力于医药企业,特别是抗体,生产原材料及装备的国产化,包括从上游到下游的一系列设备、技术、工艺以及解决方案的支持。”上海多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庆在采访中表示。/pp  多宁生物成立于2005年,产品线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基与一次性生物技术装备。孙庆认为,虽然从整个产业出发,多宁生物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在抗体研发、生产工艺里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是作为联盟的成员,他们致力于打破国外企业对一次性生物技术产品的垄断,提高国有化抗体效率、降低生产成本。/pp  利穗科技是一家国内领先的生物制药分离纯化工艺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我们目前已建成20000平方米的产业化制造基地和3000平米应用开发技术中心,提供生物制药分离纯化专业技术和产品,覆盖药物发现、中试放大和规模生产的全过程。”利穗科技销售总监张磊表示道。/pp  抗体药物仍然是一个年轻行业。从最初分子的发现到最终的上市,新药研发凝结着大量的心血,同时也承担着极大的风险。如何整合资源、促进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持续健康成长?这是大家正试图解决的问题。/pp  作为联盟的“后来者”,纳微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色谱填料、层析介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包括离子交换、疏水、金属螯合及protein A等层析介质以及糖分离分析用色谱填料等在内的产品体系可以满足从实验室分析检测到工业大规模分离纯化的各种需求。“在抗体工艺开发中,纳微科技的使命在于打破国际企业对下游纯化的垄断。”纳微科技林海春告诉记者。/pp   齐志生物主营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胞生物反应器及其成套设备,提供利用细胞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生产疫苗和抗体等产品的工艺技术服务。齐志生物高级研究员、副总经理刘社际介绍说:“公司经过多年的潜心研发和设计,已经实现了国产生物反应器的飞跃,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认为,联盟提供了一个完整平台,让企业不再“孤军作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c3ceb890-104d-47d0-9a68-d1729c747df4.jpg" title="2.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8EBC易贸生物产业大会 现场/p
  • 彩科生物完成1.5亿元B轮融资,持续发力生命科学与体外诊断方向!
    近期,彩科(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科生物”或“公司”)宣布完成1.5亿元B轮融资,由君联资本、弘晖资本和国投招商联合投资,老股东IDG资本持续追加投资。获得本轮融资后,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人才团队建设、提高生产能力以及推进重点产品的商业化。生命科学工具是生命科学产业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在早期的基础科学研究,新药研发与生产的上游支撑,还是IVD诊断原材料及高端设备,生命科学工具都是支撑生命科学行业应用创新的核心价值因素,是创新的源头和基础。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生命科学技术的快速革新、中国生命科学产业的崛起,中国生命科学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胞运动、DNA的复制和分离、配体与受体结合等)均是由分子尺度的力驱动。对单个细胞或单个生物分子的微观力学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对生命的认知。在各种产生力的方法中,单一物理场产生的力往往带有比较多的限制;而由多物理场耦合的微观力学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生命科学研究的分辨率,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平行化操控能力,从而实现微观生物系统中的自动化与工业智能化。彩科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为生命科学提供先进研究工具的公司,旨在开发高效的产品以挖掘高分辨率的海量生命科学信息,主要服务于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医药研发、临床诊断等下游产业。目前,公司以核心技术平台μ-MPF (Micro-scaled Multi Physics coupled Force) 为基础,搭建了多个应用平台,其中包括超高灵敏度生物分子检测平台,可用于多指标联检的多重磁性荧光编码微球平台以及应用于细胞多组学的高通量单细胞平行操控平台。彩科生物创始人兼CEO程鹏博士表示:“非常感谢顶尖的生命科学专业投资机构对公司的支持。彩科生物将持续专注于为生命科学产业提供先进的研究工具,服务于生命科学技术的迭代和生物医药研发范式的革新。我们非常期待与国内优秀企业开展广泛合作,让彩科生物的生命科学研究工具尽快服务于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周瑔表示:“工具的升级正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向微观层面发展,持续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彩科生物拥有一支稀缺的多学科高效协作能力的团队,并已构建了高壁垒的微观分析工具平台。我们很荣幸与公司合作,期待助力并见证公司支持中国乃至全球生命科学研发及应用。”弘晖资本团队表示:“彩科生物专注核心技术和应用的持续研发。在彩科生物团队的研发实力和产业化能力支撑下,我们期待更优的解决方案,以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体外诊断产业发展。”国投招商生命科学团队表示:“彩科生物拥有经验丰富的多学科交叉背景研发团队,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平台,专注开发下一代生命科学工具及诊断技术。作为本轮领投方,国投招商高度认可彩科生物团队所展现出的卓越研发能力与创新精神。我们期待见证公司的数字化生物技术产品,不断推动临床及生物医药应用的发展。”
  • 一文看懂华为制裁史:从“限芯”到“断供”再到重“芯”出发
    华为被制裁的历程始于近年来,特别是美国政府对其采取的一系列严厉措施。以下是华为被制裁的主要历程:1、2018年:1月9日:华为失去了美国运营商ATT的手机订单。2月13日:FBI主管Chris Wray警告不要购买华为手机。3月22日:华为手机失去了零售商百思买(Best Buy)的支持。12月1日: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被捕,美国向加拿大要求引渡。12月5日:英国运营商BT声称将剔除华为的4G设备并且不采购华为的5G核心网设备。12月7日:路透社报道日本将停止购买华为和中兴的设备。12月12日:加拿大法院批准孟晚舟1000万美元保释。2、2019年:1月3日:一份报告建议特朗普使用行政命令禁止华为和中兴的销售。1月4日:参议员提出了一项两党法案,以解决对华为公司的担忧。1月23日:媒体报道孟晚舟可能会被引渡至美国。1月29日:美国以涉嫌盗窃商业秘密和欺诈为由对华为提出23项起诉。5月:美国政府将华为及其附属公司列入一份贸易管制的“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商品和技术,除非获得特别许可。这一举措使得华为面临严重的供应链风险和技术瓶颈。3、2020年:6月:美国政府进一步限制了华为使用美国软件和技术,使得华为在软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困难。8月:美国政府再次加大对华为的制裁力度,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商品和技术。英国政府决定禁止英国电信运营商使用华为的设备于2027年之后的5G网络建设中。4、2023年至今:美国政府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对华为进行打压和限制,包括禁止其参与美国的5G建设和与美国公司的贸易往来,并在全球范围内向盟友施压,禁止使用华为设备。华为在面临制裁的过程中,不仅受到了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还面临着全球范围内对其技术和产品的质疑和限制。然而,华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努力克服困难,保持了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华为也积极寻求与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以推动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019年:制裁行动启动华为在5G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美国政府因此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对华为实施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然而,这一年的制裁并未对华为业绩产生重大影响,其营收仍实现了19.1%的增长。2020~2022年:手机出货量下滑美国进一步加重对华为的制裁,限制了使用美国技术或设备的外国公司向华为出售产品。这一举措导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骤减,但华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逐渐稳定了市场份额。2023年:新品发布与市场反弹华为推出Mate 60 Pro系列手机,采用自家研发的麒麟9000S芯片,展示了华为在芯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Mate 60系列的热销,标志着华为手机业务开始回暖。此外,华为还发布了笔记本电脑“擎云L540”,采用自主研发的麒麟9006C芯片,进一步展现了华为在多元化领域的实力。2024年:持续创新与发展华为发布Pura系列手机,继续巩固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同时,华为上海研发基地(青浦)计划建成,预计将有3.5万名科技研发人员进驻,进行终端芯片、无线网络和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任务。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提升华为的研发实力,推动其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