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

仪器信息网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相关的资讯

  • 直接向心脏给药的心梗治疗仪问世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7/insimg/e8c06864-abfc-4d26-876c-d41f51abd8cc.jpg" title="1_201806131035391U5U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自然-生物医学工程》:科学家研制出新型心肌梗塞治疗仪/pp  《自然· 生物医学工程》期刊日前发表文章称,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可以帮助心肌梗塞患者的特殊装置,可直接连接到受损的心脏组织,向心脏给药。/pp  心脏病发作后,心脏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心力衰竭。心脏任何区域的损伤和血管堵塞都会导致疤痕组织的形成,最终造成心脏瓣膜失灵或心室衰竭。/pp  来自美国、爱尔兰和英国的科学家团队研制出一种名为Therepi的设备,能够介入从心脏病发作到心力衰竭的过程。该设备是一个小型容器,可直接连接到心脏组织,通过软管与患者皮肤上或皮下的特殊装置连接,药物可通过软管输送至心脏。/pp  研究人员表示,该设备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不需要特殊技能。即使没有医生的帮助,患者也可以使用常规注射器按照所需剂量给药。该设备可成为治疗其他器官疾病的通用平台,有助研发针对多种疾病的新疗法。/p
  • 我国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帕金森治疗仪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世界首台帕金森治疗仪2月28日在哈尔滨市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这一成果标志着世界性医学难题帕金森病有了新的治疗方法,突破了国际上治疗帕金森病主要依赖药物和手术的局限,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帕金森病是世界性医学难题,全球大约有400多万患者,中国已超过200万,且每年新增近10万。目前,药物治疗只能控制症状而不能治愈,且不能停止或改善疾病的发展,其日益突出的失效现象和不良反应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手术治疗主要有毁损术、脑深部电刺激术和组织细胞移植术,毁损术因其对脑神经的破坏不可逆,还会产生很多并发症,有的终身致残,现已不主张采用 脑深部电刺激术,即安装脑起搏器,因其需要在脑内植入异物而存在风险,且费用高昂,约12万-26万之间,有条件做手术的医院和患者十分有限,目前我国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尚不足2000例 组织细胞移植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向脑内移植能够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如胎脑或神经干细胞,尚处于探索中。  奥博帕金森治疗仪项目已于2011年1月31日获得了国家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这一课题组负责人孙作东研究员是“脑细胞激活论”创立者,他经过多年的脑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提出了新观点,即:激活多巴胺能神经元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并率领科研团队应用内源性神经递质调控技术,历时五年终于研制成功了奥博帕金森治疗仪。该仪器突破了国际上治疗帕金森病主要依赖药物和手术的局限,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又一新方法,填补国内外空白。  据介绍,奥博帕金森治疗仪是黑龙江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特别适用于轻、中度帕金森病,可明显改善因此所导致的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症状。仪器分医用型和家用型,家用型因其操作方便,治疗成本可控制在2万元以内,易被患者所接受。该项目已被黑龙江省政府列为“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生物工程项目拟予以重点支持。奥博帕金森治疗仪为非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是独立的治疗手段之一,特别适用于轻、中度帕金森病,可明显改善因此所导致的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症状。仪器分医用型和家用型,家用型因其操作方便,治疗成本可控制在2万元以内,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 我国首台全固态连续激光鲜红斑痣治疗仪研制成功
    在“十一五”863计划“全固态激光器及其应用技术”重点项目的支持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承担的“全固态激光治疗血管瘤设备”课题取得重要突破,研制出国内首台全固态连续激光鲜红斑痣治疗仪,近日顺利通过验收。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北京心润心激光医疗设备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根据光动力作用原理和鲜红斑痣的病变特点,利用全固态激光技术,研制出国内首台全固态连续激光鲜红斑痣治疗仪。该治疗仪输出稳定、光斑质量均匀、临床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和临床疗效好、设备达到了同类产品的国内外先进水平。目前,该项目成果已获SFDA批准在临床试用2000余例,有效率100%。  鲜红斑痣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并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的、终生性常见多发病,发病率高达3-5‰,我国每年约有5-8万患者出生。该设备的成功研制,不仅为数百万鲜红斑痣患者带来福音,而且有力地促进我国相关激光医疗设备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 锦玟发布锦玟JRDH-18/30L热垫式治疗仪恒温测试系统新品
    锦玟JRDH-18/30L热垫式治疗仪恒温测试系统根据YYT 0165-2016 热垫式治疗仪标准制作而成,用来校验热垫的温度等性能指标。集成了测试槽,恒温测试源,精确定量传输系统于一体,方便了客户的实验操作。● 设计美观,操作方便,可满足客户的温度测试需要;● 采用大屏数字显示,数显分辨率0.1℃。带排水阀门,根据客户要求可带脚轮。● 可根据标准准确的以2L/min~6L/min的流量向测试槽输出恒温水源;● 通过液位显示器可以清楚的看到恒温槽内的水量情况;● 具有超温保护、超温鸣叫报警,可设定超温报警温度,超温时可自动切断负载;● 智能PID控制,可自动根据不同的介质自动整定参数;● 恒温源,测试槽均采用优质不锈钢制作,防腐耐用;恒温源槽体容积:30L控温范围:-5~100℃温度分辨率:0.1℃ 液位观测:有流量范围:1~13升/分钟转速精度误差:<0.5%转速范围:0.1~600(转/分钟)电源:220V 50HZ更多资料可以询问本公司销售人员,为您提供更合适的定制方案!创新点:1、将测试箱,恒温源,精准流量泵三者整合到一个整体仪器中,改变了原来的要使用三种仪器在使用中需要自己连接各种管路,需要到不同地方操作不同的仪器来来设定需要的参数,跑来跑去很麻烦,本设备整合之后只需要在一个操作面上设定需要的参数,同时里面的衔接部分已经做好,不用客户自己动手,方便客户操作使用,也节约了时间成本。锦玟JRDH-18/30L热垫式治疗仪恒温测试系统
  • 锦玟发布锦玟JRDH-18/30L热垫式治疗仪恒温测试系统新品
    锦玟JWRD-1830FB热垫式治疗仪恒温测试系统根据YYT 0165-2016 热垫式治疗仪标准制作而成,用来校验热垫的温度等性能指标。集成了测试槽,恒温测试源,精确定量传输系统于一体,方便了客户的实验操作。● 设计美观,操作方便,可满足客户的温度测试需要;● 采用大屏数字显示,数显分辨率0.1℃。带排水阀门,根据客户要求可带脚轮。● 可根据标准准确的以2L/min~6L/min的流量向测试槽输出恒温水源;● 通过液位显示器可以清楚的看到恒温槽内的水量情况;● 具有超温保护、超温鸣叫报警,可设定超温报警温度,超温时可自动切断负载;● 智能PID控制,可自动根据不同的介质自动整定参数;● 恒温源,测试槽均采用优质不锈钢制作,防腐耐用;1)恒温器参数 内胆采用304不锈钢(1.5mm),外壳也采用不锈钢制作,内槽尺寸:600×300×100mm(长×宽×高),槽体四周+底部30mm厚保温泡沫,上面盖一块8mm厚PVC板,内部盘管采用外径12mm铜管,带2个把手。重新优化设计的恒温器内部盘管回路示意图:外形尺寸660×360×130mm外壳材质SUS304不锈钢内胆尺寸600×300×100mm内胆材质SUS304不锈钢开口尺寸600×300mm工作台面材质PP循环出水位置左侧或左右两侧保温层厚度30mm循环接口直角“L”型PVC盖板厚度8mm2)高精度可调流量泵流量范围0.01~13升/分钟转速精度误差<0.5%转速范围0.1~600(转/分钟)转速分辨率0.1(转/分钟)电源电压220±10%50Hz/60Hz功率小于300W防护等级IP31机箱尺寸350mm×235mm×315mm重量15KG泵头YZ353)循环恒温水槽参数内槽容积30L外壳材质优质钢板烤漆控温范围5~100℃内槽材质Sus304不锈钢控温精确度±0.1℃ at 37℃循环流量12L/min控制器PID 微处理器控制接口尺寸直径12mm循环泵功率40W电源220V 50HZ更多资料可以询问本公司销售人员,为您提供更合适的定制方案!创新点:1、将测试箱,恒温源,精准流量泵三者整合到一个整体仪器中,改变了原来的要使用三种仪器在使用中需要自己连接各种管路,需要到不同地方操作不同的仪器来来设定需要的参数,跑来跑去很麻烦,本设备整合之后只需要在一个操作面上设定需要的参数,同时里面的衔接部分已经做好,不用客户自己动手,方便客户操作使用,也节约了时间成本。锦玟JRDH-18/30L热垫式治疗仪恒温测试系统
  • 160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计划采购全自动医用超声清洗机及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等仪器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440606-2022-15440项目名称:全自动医用超声清洗机+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600,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全自动医用超声清洗机):合同包预算金额:95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医用超声波仪器及设备全自动医用超声清洗机1(套)详见采购文件95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交货期: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30日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及验收并交付使用。合同包2(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合同包预算金额:650,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2-1医用激光仪器及设备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65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交货期:合同签订生效之日起30日内完成交货、安装、调试及验收并交付使用。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投标供应商应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提供下列材料: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投标(响应)时提交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登记证或身份证等相关证明) 副本复印件。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投标人必须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2021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及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复印件(要求:审计报告由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或其它合法审计机构出具)或基本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的复印件(要求:资信证明书内容应能够清晰准确反映投标人最近6个月内(从本项目采购公告发布之日起,往前倒推计算)的商业信誉情况和满足采购文件有关要求。如成立时间不足6个月的,按成立时间提供)】。3)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投标人可提供但不限于以下举例的证明材料(如经营场所或所拥有的设备购置发票或技术人员情况或资源等图片描述或材料复印件)。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包1)须提供①投标截止日前6个月内任意1个月依法缴纳税收的有效证明材料和②投标截止日前6个月内任意1个月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凭据(专用收据或社会保险缴纳清单)相关证明材料。如依法免税或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包2)须提供①投标截止日前6个月内任意1个月依法缴纳税收的有效证明材料和②投标截止日前6个月内任意1个月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凭据(专用收据或社会保险缴纳清单)相关证明材料。如依法免税或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提供相应证明材料。5)参加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包1)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参照投标(报价)函相关承诺格式内容。 重大违法记录,是指投标人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对于“较大数额罚款”,根据《财政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较大数额罚款”具体适用问题的意见》(财库〔2022〕3号),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较大数额罚款”认定为200万元以上的罚款,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明确规定相关领域“较大数额罚款”标准高于200万元的,从其规定)(包2)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参照投标(报价)函相关承诺格式内容。 重大违法记录,是指投标人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对于“较大数额罚款”,根据《财政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较大数额罚款”具体适用问题的意见》(财库〔2022〕3号),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较大数额罚款”认定为200万元以上的罚款,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明确规定相关领域“较大数额罚款”标准高于200万元的,从其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合同包1(全自动医用超声清洗机)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如下:本项目不属于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合同包2(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如下:本项目不属于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合同包1(全自动医用超声清洗机)特定资格要求如下:(1)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 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同时参加本采购项目(或采购包) 投标(响应)。 为本项目提供整体设计、 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 监理、 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 不得再参与本项目投标(响应)。 投标(报价) 函相关承诺要求内容。(2)投标人必须是医疗设备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具有有效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3)投标人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记录失信被执行人或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或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未处于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中的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期间。(以采购代理机构于投标截止日当天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及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查询结果为准,如相关失信记录已失效,投标人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加投标。合同包2(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特定资格要求如下:(1)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 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同时参加本采购项目(或采购包) 投标(响应)。 为本项目提供整体设计、 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 监理、 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 不得再参与本项目投标(响应)。 投标(报价) 函相关承诺要求内容。(2)投标人必须是医疗设备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具有有效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3)投标人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记录失信被执行人或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或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未处于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中的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期间。(以采购代理机构于投标截止日当天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及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查询结果为准,如相关失信记录已失效,投标人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参加投标。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2年12月27日 至 2023年01月04日 ,每天上午 00:00:00 至 12:00:00 ,下午 12:00:00 至 23:59:59 (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广东省政府采购网https://gdgpo.czt.gd.gov.cn/方式:在线获取售价: 免费获取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2023年01月17日 09时00分00秒 (北京时间)递交文件地点: 广东省政府采购网https://gdgpo.czt.gd.gov.cn/开标地点: 广东省政府采购网https://gdgpo.czt.gd.gov.cn/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1.本项目采用电子系统进行招投标,请在投标前详细阅读供应商操作手册,手册获取网址:https://gdgpo.czt.gd.gov.cn/help/transaction/download.html。投标供应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涉及系统使用的问题,可通过020-88696588 进行咨询或通过广东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运维服务说明中提供的其他服务方式获取帮助。2.供应商参加本项目投标,需要提前办理CA和电子签章,办理方式和注意事项详见供应商操作手册与CA办理指南,指南获取地址:https://gdgpo.czt.gd.gov.cn/help/problem/。3.如需缴纳保证金,供应商可通过"广东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金融服务中心"(http://gdgpo.czt.gd.gov.cn/zcdservice/zcd/guangdong/),申请办理投标(响应)担保函、保险(保证)保函。4.本项目采用远程电子开标的,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应当按照本招标公告载明的时间和模式等要求参加开标。在投标截止时间前30分钟,应当登录云平台开标大厅进行签到,并且填写授权代表的姓名与手机号码。若因签到时填写的授权代表信息有误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由供应商自行承担。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地址: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乐从大道中路A163号联系方式:0757-28338112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广州金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岭南大道北129号中区1座17层联系方式:0757-83130272、0757-83130985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关小姐、黎小姐电 话:0757-83130272、0757-83130985广州金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22年12月27日
  • 中药治疗新冠新进展 化湿败毒颗粒获首个治疗新冠肺炎中药临床试验批件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新冠疫情以来,中医药发挥的作用受到的各方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认为,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日前,化湿败毒方成为首个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临床试验批件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的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span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text-indent: 2em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消息,3月18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为领队的首批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知,团队研制的化湿败毒颗粒获得临床试验批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化湿败毒颗粒的临床批件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的首个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临床批件。是中医药对此次疫病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而创新所得。/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介绍,化湿败毒颗粒新药研发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处方确定、疗效确证、新药研发、注册申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疗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从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在国家临床诊疗方案的基础上,“边救治,边总结”,进行以临床救治为核心的疾病规律与有效治疗方案探索,进一步优化获得——化湿败毒方。在救治武汉新冠肺炎患者过程中,该方在抗击病毒,消除炎症,提高免疫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该方得到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仝小林院士、刘清泉、张忠德等专家组成员 王永炎院士、晁恩祥国医大师、薛伯寿国医大师等专家组顾问及刘景源、张洪春等专家的认可,王永炎院士还为该方做出方解,并被列入第六、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在一线应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围绕化湿败毒方,前方分别在金银潭医院、东西湖方舱医院、将军街社区卫生院开展重型、轻型、普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病例积累。在此阶段,前方与后方磨合形成无缝衔接的数据传输、整理、加工、分析的工作模式,促进了从经验向数据的转化,为新药申报提供了充足的人用经验证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在临床救治初期,后方也做好了新药研发的准备工作。确定化湿败毒方后,启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流感技术体系应急性任务。依托西苑医院完成医院制剂研发形成化湿败毒颗粒,并于2月20日获得北京市药监局备案。其中,按照新药研发的要求,完成制剂工艺、质量标准及中试生产等药学研究任务。中药研究所GLP中心,完成急性毒性实验,并形成申报资料。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采用新冠病毒动物模型评价了化湿败毒颗粒的抗病毒作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项目组依照国家药监局特别审批程序,于3月11日向国家药审中心提交新药注册申请 3月18日,获得新药临床试验批件,是首个获批的治疗新冠肺炎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批件。下一步,项目组将按照批件要求,积极推进药学及临床试验工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根据前期通过新冠肺炎尸体解剖和病理的研究发现,虽然新冠病毒的感染主要表现为病毒性肺炎,但事实上可以对人体的多个重要脏器和免疫系统都造成损害。对此,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在制定应对“新冠病毒”的战术时,会对人体有全面的考虑。/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新冠肺炎在中医病因病机上面,是毒、湿、寒、热、燥、瘀、虚。瞄准病毒的作用机理,化湿辟秽,宣肺通腑,活血解毒。/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化湿败毒方传承了中医理论的精华,由多个经典名方化裁而来,由十四味药构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如果把抗击“新冠病毒”看做球赛,从战术上,具体来说,在前场,针对病毒主要感染的肺部,主要选取了麻杏甘石甘汤、宣白承气汤中的部分药物,起到宣肺清泄,疏散上焦的作用 在中场,则选取达原饮、藿香正气散中能够化湿和胃的药物,起到斡旋中焦的作用 在后场,主要任务是活血解毒,所以主要选取来自桃仁承气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的药物,通达下焦 针对临床解剖所反映出来的新冠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损害,化湿败毒方还有针对性地加强防守力量,增强机体抵抗力,因而选取了起到补气扶正、调理气血的黄芪赤风汤、玉屏风散。/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从临床上看,通过对75例重症病人使用效果观察发现,化湿败毒方在核酸的转阴和症状的改善方面是有显著差异的。另外在方舱医院452例的随机对照,显示在核酸转阴以及症状方面也是有显著性差异的。此外在将军路卫生院做了124例,也是有显著差异。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开展科学评测,用冠状病毒去感染实验小鼠,其肺部炎症的改善效果也证实了这一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  通过解剖发现,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攻击惨烈。病毒攻击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严重下降,甚至出现艾滋病样改变,而且免疫细胞大量受损,消耗严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一项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化湿败毒方构成的14味药中有10味药与病毒的Mpro及Spike蛋白有结合力,其余4味中药主要体现在对免疫、炎症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ppbr//p
  • 中药抗“疫”:莪术油注射液协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背景介绍: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治疗尚无特效药,国家医疗救治主管部门陆续发布多个针对COVID-19的诊疗方案。strong莪术油及其制剂在抗病毒、治疗肺纤维化等方面的疗效已被多项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所证实,推测在COVID-19的临床治疗中可试用莪术油注射液,特别是治疗肺间质改变造成的肺纤维化、促进止泻、减少患者发热时间等。/strong此外,与抗病毒、抗生素等临床配伍使用的经验提示,莪术油注射液可用于减少COVID-19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引发性肝损伤,提高治疗效果。为莪术油及其制剂在协同治疗COVID-19中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呈现全球蔓延之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指出,该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为潜伏期1~14 d,一般为3~7 d。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胸部影像学的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造成肺间质改变,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我国首例COVID-19病例遗体解剖报告称:尸体检验肉眼所见与影像学改变分布情况相符合,即与肉眼所见肺泡灰白色病灶对应,提示COVID-19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后病变仍聚焦于肺部,肺部有纤维化及实变,但严重程度小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其他脏器损伤尚证据不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鉴于SARS-CoV-2和SARS在分类序列和引起疾病临床症状上均具有相似性,并且2003年SARS病毒感染康复患者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肺部病变,推测COVID-19患者康复后也会有肺部遗症、肝心遗症和心理遗症。同时,在温州COVID-19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临床专家发现患者在康复且核酸转阴后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肺间质改变。因此,如何在临床治疗中阻断肺间质改变,避免肺纤维化,尤为重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莪术油系从莪术Rhizoma CurcumaeCurcuma 中提取所得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有莪术醇、莪术二酮、榄香烯等。临床多用其治疗病毒性肺炎、妇科炎症、小儿呼吸道疾病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本文通过对莪术油及其制剂在抗病毒、治疗肺纤维化等方面的众多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报道进行梳理,结合SARS-CoV-2自身病理学特征、现有临床诊疗报道和患者遗体病理解剖等特点,初步探索莪术油及其制剂协同治疗COVID-19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科学使用提供参考依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莪术油及其制剂概述/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莪术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Ling、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或蓬莪术C. phaeocaulis Val. 的干燥根茎,其性温,味辛、苦,归肺、肝、脾经,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效。莪术油系从莪术中提取得到的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有莪术醇、莪术二酮、莪术烯醇、异莪术烯醇、吉马酮、榄香烯、姜黄素等,最早收载于《中国药典》1977年版。莪术油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炎、抗病原体、增强免疫力等,以及广泛的临床应用,包括小儿呼吸道疾病、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肠炎、妇科炎症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采用现代制药技术精制而成的莪术油注射液,其原药材为温莪术,原料药为莪术油,辅料为聚山梨酯80。临床适应证为“用于病毒引起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小儿病毒性肺炎 消化道溃疡,甲型病毒性肝炎,小儿病毒性肠炎及病毒性心肌炎、脑炎等”。虽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开始研究,20世纪90年代获准生产,2002年7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但受原料药限制,莪术油注射液目前仅浙江天瑞药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2019年销售量近160万支。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占比最多,分别为46.40%、21.71% 其次为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脑炎、肺炎、病毒性肠炎、疱疹性咽颊炎、腮腺炎,占比为1%~7%。迄今累计销售额逾1.2亿元,数百万患者获益。/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莪术油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0.3%[8-9],包括变态反应、呼吸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等,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过敏样反应、胸闷、过敏性休克、血压降低、脉搏微弱等。儿童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这与其在儿科应用较广泛、儿童脏器尚未发育成熟等有关,但不良反应消除速度快、预后好,长期使用也未见对主要脏器的明显损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莪术油注射液用于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巴韦林、青霉素、头孢类等抗病毒和抗生素类药物,但应注意控制静脉滴注速度,并在使用前对患者进行过敏反应测试。现有针对莪术油注射液提高稳定性和降低溶血性风险的研究结果提示,后续可通过改变莪术油注射液的配方等,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综上所述,莪术油与其制剂莪术油注射液在临床治疗用途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  莪术油及其制剂治疗COVID-19的可行性分析/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治疗炎症反应的可行性分析/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魏海明团队研究发现在SARS-CoV-2感染后,CD4+ T细胞被迅速激活,成为致病性Th1细胞,并产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同时诱导炎症CD14+和CD16+以及单核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IL-6)的高表达,加速炎症的产生。这些过多又异常的免疫细胞可能大量进入肺循环,进而破坏免疫环境导致肺功能损伤。/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莪术油有活血祛癖之效,临床多用于治疗痈疽肿毒等症,结合现有研究,推测莪术油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消炎的功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莪术油发挥抗炎作用是通过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下调由脂多糖(LPS)诱导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和IL-6水平,通过减少氨基末端激酶(JNK)的磷酸化水平,从而产生抗炎活性 以及通过抑制TNF-α、Toll样受体2(TLR2)mRNA、可溶性钙结合(S100B)蛋白表达从而发挥抗炎疗效。此外,莪术油中的莪术二酮、姜黄素等单体化合物等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IL-1β、IL-6及TNF-α等蛋白分子的高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trong直接作用于SARS-CoV-2的可行性分析/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临床上通过观察70例小儿病毒性肺炎患者发现,莪术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A1和A2有直接灭活作用。莪术油能使H1N1病毒蛋白的表达和RNA合成均受到抑制,从而抑制H1N1病毒的复制。通过体内实验发现,莪术油还可以减少由H1N1引起的肺损伤以及血清和全血细胞中的病毒载量,以及抗病毒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内病毒数量,这进一步证明了莪术油能抑制病毒复制。/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已上市品种莪术油注射液多年临床使用结果显示,其可有效影响病毒的侵入和复制 可抑制病毒核蛋白(NP)表达、减少病毒粒子 对呼吸综合症病毒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杀灭或阻断作用 对流感甲型病毒、柯萨奇病毒B3、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型等有抑制作用 可以迅速缓解病毒性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缩短患者病程,预后良好,且安全性较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2003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临床团队研究了SARS中医药介入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SARS憋喘期病情平稳时,配合莪术油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改善显著,且时间较早,重症患者病死率低。/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根据最新研究,在早期从5名武汉COVID-19患者体内获得的5例SARS-CoV-2基因组基本上一致,通过对其保守的7个非结构蛋白进行对比,发现SARS-CoV-2属于SARS相关病毒(SAR-Sr-CoV),并与SARS具有高度同源性。莪术油注射液在SARS病例中有过临床应用,故推测对于SARS-CoV-2也有药效。来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的最新临床观察性研究(浙江大学应急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20XGZX029)结果则显示,莪术油注射液可有效改善COVID-19普通型患者的咳嗽等症状,促进肺部病灶吸收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治疗肺纤维化的可行性分析/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根据国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诊断标准中可以总结出,SARS-CoV-2感染患者肺部间质改变易导致肺纤维化,从而导致呼吸窘迫甚至衰竭[38],而肺纤维化病变的发展可以作为判断COVID-19患者病情的发展依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莪术油中的莪术醇可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的表达,缓解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莪术醇还可通过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减少DNA复制,抑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分泌胶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莪术与三棱联合用药能有效降低大鼠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同时减少肺组织细胞过度凋亡,从而抑制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莪术与黄芪联合用药时能显著抑制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抑制TGF-β1及TGF-β1 mRNA的表达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治疗发热与腹泻的可行性分析/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莪术油治疗病毒引起的发热和腹泻,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的活性,其次其活血化瘀、改善肠道微循环的作用可促进受损上皮细胞的再生,进而促进肠道对水和电解质的回吸收,治疗腹泻 以及通过增加巨噬及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治疗发热。莪术油退热、止泻作用良好,在临床上已经有很多成功使用莪术油注射液治疗的病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袁洞君等研究发现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时,莪术油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利巴韦林对照组(76.0%),同时莪术油注射液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利巴韦林治疗组。莪术油注射液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发现治疗组患儿喘憋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X线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并且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8、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张玉玲取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病61例,用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后,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病毒唑,总有效率为68.96%)。单晓英等对100例秋季腹泻患儿除用常规治疗(使用利巴韦林抗病毒,通过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并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及口服微生态制剂和黏膜保护剂等综合治疗),还加用莪术油静滴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6%。周云兰用莪术油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治疗160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高于(P 0.01)对照组总有效率(77.5%)。郭仲田将莪术油注射液用于160名患者进行腹泻治疗,结果显示5 d内治疗组与对照组退热、止吐、止泻、脱水纠正的例数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此方法用于婴幼儿腹泻治疗同样有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上述研究提示,对于病毒性肺炎引起的发热,莪术油及其制剂的退热效果好于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常规药物,并兼有治疗腹泻等作用。因此可以考虑用于有发热、腹泻等症状的COVID-19患者。/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与其他治疗药物合用的可行性分析/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在2003年SARS爆发期间,医院采用大剂量激素疗法,虽然保住了患者的性命,但大多数患者发生了股骨头坏死等后遗症。在此次COVID-19疫情中针对炎症的治疗方面,最初诊疗方案中也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据统计在128例COVID-19患者中仅有45%的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且未收到预期效果,表明糖皮质激素可用于COVID-19的治疗证据有限。虽然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肺部炎症渗出,但也可能导致病毒清除延迟,最终增加患者死亡风险。而同期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无股骨头坏死等不良反应。/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莪术油及其制剂莪术油注射液单独使用时可治疗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与抗生素、抗病毒药联合使用能提高这些药物单独使用时的疗效,且与大部分抗生素都能配伍。莪术油注射液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因子水平 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115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组(P 0.05)[66] 联合抗生素头孢唑啉钠治疗病毒性肺病,能缩短体温恢复正常、喘憋消失、肺部啰音消失、咳嗽缓解时间。这些研究说明,莪术油注射液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用时,除协同增效外,还能提高总有效率,减少喘憋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X线恢复正常时间等。推测莪术油注射液对人感染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如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都将有所改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莪术油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抗病毒和抗生素类药物,因此合理使用莪术油注射液,还能降低其他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量,减少药物毒性。/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提升免疫力并保护肝脏的可行性分析/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COVID-19患者机体本身有炎性反应,而病毒会引起胆汁淤积,由此进一步激发的炎性反应可能造成肝损伤,甚至引发细胞因子风暴。此外,COVID-19患者在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由于缺氧时引发炎症因子进一步的释放,也会引起肝损伤。然而目前针对COVID-19的治疗药物如利巴韦林、糖皮质激素等,均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肝损伤。/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多项研究证明,莪术对多种肝脏疾病肝纤维化、乙型肝炎、肝癌有治疗作用。莪术油中的莪术醇可以抑制Ras同源基因-Rho相关螺旋卷曲蛋白激酶(Rho-ROCK)信号通路,达到抗肝纤维化的效果 莪术油可通过下调TGF-β1、转录激活因子2(Smad2)、转录激活因子3(Smad3)蛋白和mRNA表达来减轻血瘀证肝纤维化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 或通过下调瘦素诱导活化的大鼠肝星形细胞(HSC)中锌指蛋白1(Gli1)的表达,参与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HSC的活化与增殖,并能通过下调Gli1的表达而下调Wn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抑制HSC活化与增殖,从而抑制肝纤维化。/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Diao等研究分析了2019年12月—2020年1月在武汉2家医院住院的522名COVID-19患者的住院数据中T细胞、CD4+、CD8+ T细胞和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结果表明,COVID-19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60岁以上)和需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的患者,T细胞、CD4+和CD8+ T细胞总数显著减少。T细胞数与血清IL-6、IL-10和TNF-α浓度呈负相关,疾病衰退期患者的IL-6、IL-10和TNF-α浓度有所下降,T细胞计数恢复。莪术油可以通过下调Fas/Fas L通路,使得TLR2、TLR4蛋白和RAF原癌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C-Raf)蛋白表达下调,导致相关因子TGF-β1以及IL-10等的表达下调,起到免疫增强作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trong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的可行性分析/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自COVID-19暴发以来,临床针对其各种症状进行差异化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除直接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外,还配合其他药物以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有效退热、止泻以及保护肺器官以防发生肺纤维化损伤。根据现有临床研究报道,COVID-19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严重时可见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CS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中医认为COVID-19属于疫戾之气的范畴,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病位在肺脾,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以“瘀”贯穿疾病始终,因实邪阻滞,经脉不畅,气血不通,而至“瘀”。莪术具有活血化瘀之效,活血化瘀主要是针对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引起血液的运行瘀滞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血液循环瘀阻,是许多疾病发生的基础,而胸闷、呼吸困难是肺部纤维化的表现形式。中药以疗效佳、毒副作用低体现其优势。针对本病的病机,在COVID-19治疗中可减轻患者肺部纤维化程度,从而提高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关于COVID-19的病灶,多数中医专家认为在肺,如王玉光教授认为“湿毒”是COVID-19的病理核心,病灶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指出本病的主要病位在肺,胃肠道的症状仅是一个兼证。各省市自治区诊疗方案将COVID-19归属于疫病范畴,病灶在肺,可累及脾胃,为感受疫戾之气所致。肺纤维化的病机复杂、变化多端,临床治疗以辨证治疗为主,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扶正祛邪、软坚散结、宣肺涤痰、清热解毒、宽胸理气等治疗方法。而这次感染SARS-CoV-2的患者,其病情发展都较为迅速,使得身体极度虚弱,按照《难经》中“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理论,此时应该先补脾,再健肺。中药莪术归肝、脾、肺经,《本草经疏》《药品化义》《萃金裘本草述录》和《汤液本草》等医学著作认为莪术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益气之效,能够同时补气健脾,强健肺气。《中国药典》2015年版也载明其功能主治为“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等。因此,采用现代工艺提取温莪术挥发油并精制而成的莪术油注射液,可避免中药传统口服给药方式起效慢、有效成分利用率低等不足,并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快速到达因SARS-CoV-2感染的病理部位,及时发挥药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strong结语与展望/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自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国家主管部门积极鼓励中医药疗法的介入,临床上通过“强化中西医结合”切实缩短了病程,这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疫病无疑是一大肯定。中医根据疾病的演变,适时调整治疗方案。此次针对COVID-19的诊疗,除探究其成因,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其分型,并跟西医的分型对比衔接,做到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如中医初期寒湿郁肺证对应西医临床轻型,此时可应用麻杏石甘汤 重症期内闭外脱对应临床危重型,推荐使用醒脑静注射液。中西医在临床诊疗上精准协同,有助于深入认识COVID-19,优化诊疗方案,增强用药的精准度,从而全面提升临床救治效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莪术油注射液治疗COVID-19同时具备中医理论和现代化研究成果依据,推测其在促进患者退热、加速止泻、减少肺纤维化、提升免疫力及改善患者肝功能上将有积极作用,并可与其他抗病毒药物协同作用,如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药物毒性 联合利巴韦林、奥司他韦降低药物毒性缩短退热时间并治疗因疾病引起的腹泻 对于初期COVID-19患者,可强健肺气,防止其向中期、重症期发展,可实现中医“治未病”初衷 对于处于重症期的患者可配合其他药物在抗病毒的同时治疗肺纤维化 对处于身体恢复期的人能补气健脾,助益身体机能恢复和提高免疫力,防止再次感染,为解决此次疫情中“肺疾”问题新增一味良药。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性研究,获得更多统计学数据后,科学辨证施治。此外,莪术油注射液源于中药材温莪术,其原料药莪术油成分亦较复杂,生产工艺、原药材和辅料的质量等都可能影响到制剂质量。因此,未来要加强原料药莪术油物质基础研究,建立多指标检测方法,控制其化学成分、杂质成分的含量,提高莪术油注射液质量标准 保障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在目前仍然是受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而注射液能在患者昏迷不能吞咽时使用成为它的一个优势。因此,使用中药注射液进行临床治疗前应对其进行充分的安全性测试,使用时应做到完全遵守医嘱,杜绝滥用。同时寻找新的注射液配方,如载药脂肪乳,以及筛查中药注射液中能起到治疗的成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成分复杂而导致的安全性问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随着越来越多中药、中成药及其治疗方案的融入,中医药在抗击COVID-19疫情期间的作用和价值得以进一步发挥。通过梳理莪术油注射液对抗COVID-19多个方面的可行性,以期为后续临床验证性试验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挖掘莪术油注射液抗SARS-CoV-2的机制提供基础信息,加快其获准临床应用速度,从而为我国快速打赢这次疫情保卫战做出应有贡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75em " /ppbr//p
  • 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明显疗效,中药鉴别仪器一般为光谱和色谱仪器
    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明显疗效,筛选出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药品。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人di一时间上场,仁心仁术,大医精诚,凝聚了前行动力,彰显了特色优势,贡献了重要力量。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于湖北武汉举行的第九场发布会上,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等介绍了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的作用,并回答记者问。中医药的介入,成为这次武汉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全国新冠肺炎确诊案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与会专家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早期没有te效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总结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规律和经验,目前已筛选出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这些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药品有明显疗效。目前,中国有关组织和机构已经向意大利、法国等国和我国的港澳地区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中成药、针灸针等药品和器件。及时主动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把中国zui新版本的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翻译成英文,跟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分享。同时,中国还通过远程视频交流提供技术方案,向日本、韩国、意大利、美国、伊朗、新加坡等分享救治经验。(记者 喻京英)中药鉴别仪器一般为光谱和色谱仪器:1 高效液相色谱仪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近年来,紫外、可见色谱法鉴别中药比较常见。3 此外,还有差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分析仪等,这些仪器一般价格昂贵。
  • 刘昌孝院士:新冠肺炎治疗药物,发挥老药新用与中药优势
    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仪器信息网讯 近日,/span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中国抗生素杂志》主编刘昌孝院士发表主编专论《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关注疫情防控药物研发》,基于当前疫情的发展,刘昌孝院士团队在专论中对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发展的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性、疫苗预防、治疗药物应用和治疗药物研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评价。/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4b5fa1ce-4f52-45e8-b31b-e60c485fe838.jpg" title="截屏2020-02-12下午2.04.37.png" alt="截屏2020-02-12下午2.04.37.p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治疗药物研发的考虑,文中强调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基于临床疗效做好老药新用/strong/spanstrong,/strong即过去用于治疗冠状病毒肺炎(如SARS治疗)的干扰素、利巴韦林、以及亲环蛋白抑制剂有一定的选择可能性,这些药物已获批上市,用于不同病毒感染的治疗,因此其在人体内的代谢特征,使用剂量,潜在疗效及副作用都很明确,但缺点在于这些疗法过去广谱,不能针对性地治疗冠状病毒,另外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目前给出的抗病毒药物正在或计划开展用于治疗新冠病毒肺炎,其中5个是已经批准上市的药物(治疗艾滋病3个,治疗流感药物2个),未批准上市而正在临床实验的在研新药物(IND1个)。/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tron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586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4f6021e3-7c8b-4a26-9d0e-de9b605c80f9.jpg" title="截屏2020-02-12下午2.11.25.png" alt="截屏2020-02-12下午2.11.25.png" width="300" height="586"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14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904a545a-f906-4835-a775-de875edce29e.jpg" title="截屏2020-02-12下午2.24.07.png" alt="截屏2020-02-12下午2.24.07.png" width="300" height="14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化学结构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cience近日报道了remdesivir用于新冠病毒治疗的可能性,据报道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北京毒物药物研究所也在进行“老药”的抗冠状病毒作用研究。药物的开发公司Gilead正在与美国和中国的合作研究所进行沟通,讨论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的可能性。/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00px height: 40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2/uepic/429cd065-7bc2-4001-90bb-0788c4e440d5.jpg" title="截屏2020-02-12下午2.39.40.png" alt="截屏2020-02-12下午2.39.40.png" width="300" height="408"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洛匹那韦(lopinavir)/利托那韦(ritonavir)片(克力芝,Aluvia)是AbbVie Deutschland GmbH& Co.KG于 2001年由欧盟首先批准上市的抗病毒药物,我国于 2013年批准进口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克力芝)适用于与其它抗反转录病毒药物联合用药,治疗成人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有关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用药经 验主要来自于未接受过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基于 艾滋病、丙肝、SARS和新型冠状病毒等的蛋白酶结构的相似性,艾滋病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片等抗病毒药物有望成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药物。strong国家卫健委等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通知,其中抗病毒治疗方案推荐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为候选药物。/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其次,文中强调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要发挥中药优势/strong/span,医学观察期乏力伴有发热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选择使用连花清瘟胶囊等中药。/span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刘昌孝院士团队发表的论文在中医药应用方面提到,“中医药曾在SARS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针对此次疫情,国家卫健委中医药专家推荐,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在医学观察期乏力伴有发热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选择使用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防风通圣丸、血必注射液等中成药。”/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就开展了连花清瘟抗冠状病毒SARS的研究,结果表明,连花清瘟胶囊抑制SARS-CoV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为0.09mg/毫升,其治疗指数为40.33,可明显抑制SARS病毒的复制。连花清瘟也是为数不多有证据表明具有抗SARS-CoV作用的中药之一。因此,连花清瘟颗粒在说明书中确切写明具有抑制SARS这一冠状病毒的作用。/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正是以岭药业在2003年“非典”期间研发的中药新药,其治疗感冒、流感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大量实验、临床研究的证实。十多年来在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禽流感等一系列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屡屡发挥重要作用,已19次列入国家指南,“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曾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因此,无论是感冒、流感,还是新冠肺炎,都可以服用连花清瘟进行防治。/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相关新闻可点击了解更多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text-indent: 2em "strong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t/xxgzb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抗击新冠疫情,仪器人在行动”专题/a/strong/span/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text-indent: 2em "相关仪器推荐:/span/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随着疫情的发展,对新冠病毒治疗推荐用药的色质谱相关分析及解决方案的需求或将增加,详情可点击相关仪器专场及解决方案了解更多:/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专场相关解决方案专场: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51.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51.html/strong/span/a/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液相色谱仪器及相关解决方案专场: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2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rgb(0, 32, 96)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color: rgb(0, 32, 96) "stronghttps://www.instrument.com.cn/zc/23.html/strong/span/a/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75em "br//p
  • 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被责令召回
    7月28日,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医疗器械召回事件报告表,涉及武汉市九头鸟医疗仪器开发有限公司。
  • 三种治疗新冠肺炎中药颗粒获批上市,为新冠肺炎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继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后,我国3种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也获批上市。据国家药监局网站消息,3月2日,国家药监局通过特别审批程序应急批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的清肺排毒颗粒、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的化湿败毒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宣肺败毒颗粒上市。据了解,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武汉抗疫临床一线众多院士专家筛选出有效方药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的成果转化,也是中药注册分类改革后首次按照《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2020年第68号)“3.2类 其他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审评审批的品种。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均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清肺排毒颗粒用于感受寒湿疫毒所致的疫病,化湿败毒颗粒用于湿毒侵肺所致的疫病,宣肺败毒颗粒用于湿毒郁肺所致的疫病。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的上市为新冠肺炎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 中药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膝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以关节软骨的进行性降解、软骨下骨的改变、关节边缘的骨赘形成、滑膜组织的炎症和增生、韧带及半月板变性和关节囊肥大为主要病理变化的骨关节疾病[1]。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的疼痛、僵硬、肿胀及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显示,KOA约占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85%,在世界60岁以上的人口中,约18%的女性和9.6%的男性患有KOA的症状[2]。KOA的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阐明,但研究发现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与OA的退变程度明显相关(图1)[3-4]。经典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细胞增殖调控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以不同的方式调节不同阶段的软骨形成,Wnt蛋白的表达与关节软骨的退变有密切的关系(图2)[5],在KOA的病理生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KOA为中医学中“痹证”“骨痹”“骨痿”等病证范畴。中药治疗KOA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并且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及复方治疗KOA的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许多研究者从中药单体、提取物及复方作用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本文主要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特性及其与KOA之间的关系及中药单体与中药复方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KOA机制方面进行综述。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溯源与特性Wnts是人类中至少19种不同分泌蛋白的家族,它们影响着大量的生物过程[7]。20世纪末,Nusse和Varmus于果蝇胚胎中发现wg基因,随后发现鼠乳腺瘤病毒整合位点中发现的Int-1基因与Wg基因同源,遂命名Wnt基因家族,而其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研究者的研究热点。β-catenin分布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其在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等多种细胞事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作用。Wnt配体与细胞膜受体蛋白卷曲蛋白(frizzled,Frz)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能够激活Wnt信号,细胞内轴蛋白(axis inhibitor,Axin)作为一个支架蛋白,可以结合多种降解复合物的蛋白质成分,调节细胞内β-catenin水平。Wnt对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GSK-3β)有抑制作用,GSK-3β磷酸化可减少β-catenin的降解。因而β-catenin在细胞质中聚集增多,之后被转运到细胞核[8-9],并与T细胞因子/淋巴增强因子等转录因子结合,诱导靶基因转录激活[10-11],如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这是G1/S转变的积极效应,从而影响相关细胞的增殖分化、调控细胞凋亡和代谢。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OAOA是一种常见的软骨退行性改变的疾病,主要由过度的机械压力、炎症和免疫改变引起[12-13]。虽然还未有明确的发病机制,但多数研究者认为OA的发生是关节软骨细胞、软骨外基质、软骨下骨质的合成及降解的平衡被破坏所导致。随着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研究在过去10年中取得的巨大进展,OA发病机制中的信号分子和转录因子已经被发现[14]。典型的Wnt信号通路涉及OA的发病机制,其中,软骨与软骨下骨的改变被认为是OA发生的首要因素,并且研究发现典型的Wn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助于增加软骨下骨重塑和骨赘形成;同时,软骨与软骨下骨的病理变化影响着OA的发展进程[15-16]。软骨下骨的广泛重塑致使骨硬化的发生,软骨下终板增厚,虽然还不清楚这种软骨下骨硬化是如何导致OA,但研究证明Wnt信号参与并能够诱导骨硬化[17]。Dickkopf1蛋白(Dkk-1)是一种分泌蛋白,是与骨吸收密切相关的功能蛋白,在维持骨质平衡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现已证实Dkk-1能够抑制Wnt信号传导,对OA软骨破坏产生保护作用,从而降低骨赘的严重程度来降低OA的进展[18-19]。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软骨细胞功能的表达至关重要,参与软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通过该通路抑制关节软骨退变的促进因子水平,维持着关节软骨的健康状态[20]。研究表明,抑制大鼠软骨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以降低MMP的表达,继而减轻软骨炎症[21]。Xuan等[22]研究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以调节小鼠成年关节软骨表面带中糖蛋白-4的表达,在关节软骨稳态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SM04690是一种Wnt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具有作为疾病修饰OA慢作用药的潜力,可以诱导成骨基因表达下调,软骨基因表达上调,抑制蛋白酶产生及减少软骨降解,从而改善OA进展[23]。Chen等[24]发现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以调控Cyclin D1参与OA的发病过程。由此推断,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以维持软骨内的平衡状态,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是一种治疗OA的理想选择。3 中药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KOA3.1 中药单体中药治疗KOA多以补益肝肾为主,中药单体治疗KOA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研究前景广阔。补骨脂是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inn.的干燥成熟果实,补骨脂素是补骨脂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常被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骨肉瘤、骨折和骨软化症,研究已证实补骨脂素可以在体内刺激局部新骨形成并触发骨的形成,可用于预防和治疗KOA,但影响软骨细胞增殖的确切分子机制仍有待阐明。Zheng等[25]研究表明补骨脂素以剂量和时间相关性地方式增强软骨细胞的活力,MTT实验和药敏实验表明补骨脂素可以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并且还发现补骨脂素可以通过增加软骨基质主要成分II型胶原蛋白(type II collagen,Col-II)的表达,对防止软骨降解具有积极作用,证明补骨脂素是治疗KOA的潜在治疗剂。青蒿素是来源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的一种抗疟药,以其安全性和选择性杀死受伤细胞而闻名,有学者发现基于青蒿素的抗炎活性和抑制KOA相关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作用,推测青蒿素可能对KOA有影响。Zhong等[26]则采用细胞活力测定、糖胺聚糖分泌、免疫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研究青蒿素对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诱导的KOA患者源性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和抗骨骼活性,发现青蒿素可以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缓解IL-1β介导的炎症反应和KOA进展。薯蓣皂苷是从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 ex Redoute根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已有研究证实薯蓣皂苷具有抗炎、调脂、抗癌、保肝等作用。Lu等[27]通过在大鼠关节内注射碘乙酸钠建立KOA模型,用Western blotting、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组织学染色法检测薯蓣皂苷的作用,结果显示薯蓣皂苷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发挥对软骨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保护作用。更重要的是,薯蓣皂苷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表达来改善KOA的进展,有望成为治疗KOA的一种新型天然药物,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大黄素(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是一种从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根和根茎中分离出来的天然蒽醌,被证明具有抗菌、抗癌和抗炎活性。此外,大黄素可抑制多种细胞类型的MMP-2和MMP-9表达。Ding等[28]通过采用大鼠前交叉韧带横断建立大鼠KOA的实验模型,关节内注射大黄素,观察大黄素的体内作用,结果显示大黄素可降低IL-1β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和Wnt信号的激活,从而改善KOA的进展。以上研究表明中药单体有效成分不仅可以通过Wnt信号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软骨退化速度,同时还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修复软骨损伤,这些成果对于研究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对KOA进行靶向精准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中药单体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KOA的调控作用见表1。3.2 中药复方传统中药复方在治疗KOA中效果明显,通常采用活血通络、补肾益气的治疗方法,但中药复方制剂的药物成分较为复杂,其中药物有效成分和具体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加味阳和汤常被用于治疗KOA,前期研究表明加味阳和汤具有保护软骨的作用,Xia等[29]通过加味阳和汤干预大鼠模型,测得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降低,说明加味阳和汤能够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降低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MMP-3、MMP-13及细胞凋亡蛋白酶-3、9(Caspase-3、9)水平,进而保护关节软骨。独活寄生汤因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和止痹痛之效,常用于治疗以关节肿胀、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骨关节疾病,谭敏枝等[30]采用独活寄生汤对KOA大鼠进行关节腔注射,不仅可以改善KOA模型大鼠膝关节肿胀程度,而且血清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MMP-3、MMP-9的表达水平也有不同程度降低,说明独活寄生汤可以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为独活寄生汤治疗KOA提供一定的研究借鉴意义。温经通络方以桂枝为君药,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活血止痛之效,唐芳等[31]发现温经通络方干预大白兔KOA模型,测得β-catenin、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Ax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果表明温经通络方可通过调控Axin水平负性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软骨细胞中β-catenin和GSK-3β表达水平而达到治疗KOA的目的。盘龙七片具有消炎镇痛、通痹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常被用于治疗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朱鹏等[32]通过选用SPF级8周龄雄性SD大鼠构建KOA大鼠模型,发现盘龙七片组TNF-α、IL-1β、MMP-13显著降低,可能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活性以缓解KOA症状。七厘散主要由秦皮、川贝母、除虫菊酯和龙骨组成,对于OA的疗效较佳。宋寒冰等[33]通过建立KOA兔模型,制备七厘散含药血清,实验表明七厘散可以减轻KOA模型兔软骨的损伤程度,这种改善作用可能与增加核心结合因子(runt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Runx2)、骨钙素(osteocalcin,OCN)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有关。有学者已发现雌激素可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34],谭志韵等[35]通过研究发现经切除卵巢以及关节注射的KOA模型组中,Wnt-4、β-catenin表达上升,GSK-3β表达下降,表明此模型中大鼠雌激素的降低可能激活了Wnt通路,在予以加味二仙颗粒干预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被抑制,软骨ECM降解和软骨细胞凋亡受到影响,软骨得以保护,KOA得到有效缓解。郭洁梅等[36]对模型大鼠ig壮骨健膝方,研究表明壮骨健膝方可能通过提高Dkk-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3(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3,sFRP-3)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从而对经IL-1β诱导退变的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起保护作用,揭示了壮骨健膝方保护膝关节退变软骨细胞的可能分子机制,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依据。以上研究采用中药复方治疗KOA的动物模型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对Wnt信号的调控作用降低炎症因子,增强软骨的修复能力,为运用此类药物治疗KOA分子机制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中药复方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KOA的调控作用见表2。4 结语与展望目前,中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KOA相关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无论是中药单体有效成分还是中药复方均可较好地保护软骨细胞,延缓疾病的发展,为临床治疗KOA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总结了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中药干预KOA的研究进展,目前中药治疗手段包括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中药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途径包括上调Wnt蛋白及Wnt通路关键因子β-catenin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下调Wnt蛋白及Wnt通路关键因子β-catenin,从而起到治疗KOA的作用。但目前虽然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中药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双向调节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中药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与其他信号通路的交互作用在KOA中的详细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仅仅是部分机制研究,缺乏有效成分及其体内代谢产物具体的作用靶点及对准确作用剂量的量效研究。应对中药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具体的有效作用成分及相应的靶点进行深入研究,为更加精准地治疗KOA提供参考,更好地发挥中药治疗KOA的优势。
  • 中药抗病毒文献解读丨岛津LCMS-8060助力新冠肺炎治疗研究
    随着国内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的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数量也开始相应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成效日益凸显。在与疫情的斗争中,传统中医药的普遍使用,为病人症状的改善和病情的控制发挥了巨大作用。 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者的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肌痛或疲劳,重症患者会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而细胞因子风暴的出现会严重威胁病人生命。 科学家们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黄芩苷、黄芩素、橙皮苷、烟碱胺、甘草酸等中草药化合物具有与冠状病毒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结合的能力,因而具有潜在的抗COVID-19病毒的作用。 在对于生物体中的这些天然化合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定量分析研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三重四极杆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复杂生物样品体系的痕量化合物定量分析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岛津旗舰级的LCMS-8060所具备的超高灵敏度和超快速分析性能,更是为广大分析科研工作者所青睐。 岛津旗舰级LCMS-8060 最近,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预印本平台Preprints上发表题为“Citrus Fruits Are Rich in Flavonoids for Immunoregulation and Potential Targeting ACE2”的文章(Cheng, L. Zheng, W. Li, M. Huang, J. Bao, S. Xu, Q. Ma, Z. Citrus Fruits Are Rich in Flavonoids for Immunoregulation and Potential Targeting ACE2. Preprints 2020, 2020020313)。 研究人员尝试从柑橘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中发现有效的抗病毒和抗炎化合物,并提出预防和治疗COVID-19的建议。 为了评估柚苷、柚皮素、橙皮苷、橙皮素、新橙皮苷、川皮苷等6种黄酮类化合物与ACE2结合的能力,研究人员对柑橘、柚子和甜橙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代谢谱分析,利用LCMS-8060对16个栽培品种的柑橘中的459种已知代谢产物进行了定量检测,并确认了不同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种类柑橘中的含量差异。 通过LC-MS / MS(Shimadzu LCMS-8060)分析了不同柑橘属种和栽培品种中六种化合物的含量。通过LabSolutions Insight LCM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离子信号峰值面积代表相对含量。(A)柚皮素,柚苷,橙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川皮苷在不同柑橘种类中的分布。(B)不同栽培品种中六种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 随后的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柚苷可以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并进一步发现可能通过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来抑制细胞因子的表达。因此,柚苷可能具有预防细胞因子风暴的潜在应用。 通过模拟分子对接,以柚苷为代表的6种黄酮类化合物均与ACE 2表现出不同的结合亲和力。柑橘类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由此表现出抗COVID-19的潜力,该研究也为柑橘类或其衍生的植物化学物质在COVID-19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中指明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献题目《Citrus Fruits Are Rich in Flavonoids for Immunoregulation and Potential Targeting ACE2》 使用仪器岛津LCMS-8060 第一作者程丽萍、郑伟康、李明 原文链接:https://www.preprints.org/manuscript/202002.0313/v1
  • 全新外泌体内容物检测技术助力治疗婴儿早产药物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外泌体内容物包含蛋白质、RNA、DNA和脂类,可被用于药物传递系统与疾病的新型诊断标志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但传统的技术方法如Western Blot,ELISA,无法获得单个外泌体的蛋白表型,更不能将检测内容物与粒径分析、浓度分析、计数等联系起来,大地制约了外泌体内容物的相关研究。单外泌体表征分析(Exoview)先利用免疫识别将特定的外泌体进行捕获分离,然后再对目标外泌体的表面标志物及内容物(如携带的蛋白质、RNA、DNA及细胞因子)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外泌体内容物的特性。近日,《Life》期刊刊登了Kammala等人的新研究成果,该团队使用全自动外泌体荧光检测分析系统 Exoview检测胎膜和胎盘外泌体的内容物,来研究母胎界面的药物转运。Exoview检测流程: 早产是一种发生率高的产科疾病,据估计,每年有1500万名婴儿出生过早,即每10名婴儿中就超过一人。早产儿的死亡率很高,每年大约有100万名婴儿死于早产并发症,许多存活下来的儿童也要面临终生残疾,包括学习障碍和视力、听力问题。直至今日,由于研究结果的不同,自发性早产的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由于孕期的特生理环境会导致药代动力学的改变以及孕期药物治疗的伦理限制,进而导致治疗过程无法标准化。近期,研究人员发现胎膜(FM)和胎盘(PLA)能够表达多种药物转运蛋白。由于胎膜具有保护作用,也有可能能够控制转运蛋白进行药物的转运。Kammala等[1]研究了一种与药物转运相关的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胎膜上的表达,以及在不同的胎膜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是否含有BCRP,从而促进母胎界面的药物转运。 图1 (A) BCRP在胎膜和胎盘的表达;(B) BCRP在胎膜和胎盘的IHC图像;(C) 胎膜和胎盘的BCRP蛋白表达水平。 图2 (A) 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在不同细胞BCRP的表达水平;(B) 不同细胞的荧光强度对比;(C) 不同细胞的BCRP蛋白水平。 图3 eFFlux荧光外流法检测BCRP功能性,BCRP被抑制后会导致荧光染料被排出细胞。(A) 不同细胞经BCRP抑制后的荧光计数对比;(B) 以荧光强度表示不同细胞的药物耐受性。 由图1-图3中的各项检测结果可知,BCRP可在胎膜的多种细胞中表达,以胎盘绒毛膜癌细胞(BeWo)作为对照,其中绒毛膜滋养层细胞(CTC)的BCRP表达要高于BeWo;不同胎膜细胞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药物转运。基于以上结果,研究组选择提取CTC和BeWo分泌的外泌体,并使用Exoview进行了外泌体表型分析。 图4 (A)CTC与BeWo两种细胞来源外泌体表面BCRP+的占比;(B) 两种外泌体内容物BCRP+的占比;(C) CTC来源外泌体内容物BCRP荧光染色图像;(D) BeWo来源外泌体内容物BCRP荧光染色图像。 由计数结果可知,无论是来源于哪种细胞,亦或是位于外泌体表面还是内部,BCRP与CD63的共表达均高于CD81和CD9;两种来源的外泌体中,BCRP更多作为内容物由外泌体进行转运,BeWo来源外泌体中含BCRP内容物的外泌体占比约为CTC来源外泌体的两倍(图A&B)。研究组次发现了CTC和BeWo细胞以外泌体内容物的形式转运BCRP。先前的研究发现,含CD63的外泌体可将跨膜蛋白转运至管腔内囊泡中,而药物转运蛋白也是一种跨膜蛋白,可以被转运至特定的组织发挥作用。胎膜细胞可通过含有BCRP的外泌体,以旁分泌的形式使其他细胞获得药物转运蛋白,影响特定组织的环境。通过这项新发现,改变现有的产科药理学,可以开发以BCRP+外泌体,尤其是CD63+/BCRP+的外泌体作为靶标的新型靶向药物,有效提高药物转运能力,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减轻孕期用药的不良反应,改善现有的孕期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1] Kammala, A., Benson, M., Ganguly, E., Radnaa, E., Kechichian, T., Richardson, L., & Menon, R. (2022). Fetal Membranes Contribute to Drug Transport across the Feto-Maternal Interface Utilizing the 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 (BCRP). Life, 12(2), 166. 全自动外泌体荧光检测分析系统(ExoView R100)简介作为外泌体表征分析的倡导者,美国NanoView Biosciences于2018年推出了全自动外泌体荧光检测分析系统ExoView,该系统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外泌体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凭借其稳定、出色的性能,短短几年在全球已有近百个客户,发表文献100多篇。ExoView的表征,能够帮助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外泌体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助力疾病诊断和新药开发。 Nanoview所开发的全自动外泌体荧光检测分析系统(ExoView R200)采用单粒子干涉反射成像传感器(SP-IRIS)技术,是一款无需纯化的全自动的新型外泌体表征设备。该设备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外泌体表征信息,包括颗粒大小、计数、表型与生物标志物共定位等,提供多层次和全面的外泌体测量解决方案。为了更好的服务中国客户;Quantum Design中国子公司在北京建立了专业的客户服务中心,正式推出专业的全方位外泌体表征测试服务,您只需要少量样品即可获得全方位的外泌体表征数据: 欢迎各位老师垂询:010-85120280。前10名订购服务的老师,可享受8折优惠!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刻订购吧!
  • PNAS主编Inder Verma教授谈基因治疗
    p  2017年12月4日到8日由冷泉港亚洲举办的LiverBiology, Diseases & Cancer学术会议在苏州举办。Inder Verma教授作为嘉宾在会议上做了主题演讲,并在会后接受了我们的采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QQ图片20171219183026.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712/insimg/7390f8a2-80c3-4d9a-add3-9e5dcd5857d9.jpg"//pp  1、改造HIV病毒做载体/pp  Verma教授是第一位对HIV进行改造并用于将外源基因导入靶细胞的科学家。这些转染后接受新基因的细胞可以被移植回体内,产生具有正常功能的蛋白,以弥补自身基因的缺失或异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现在,这种逆转录病毒载体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临床试验中常用的工具。/pp  因此在我们的专访中,一开始就请Verma教授介绍了他们是如何改造HIV的。/pp  Verma教授告诉我们,在1992年,当时所研究的载体只能把基因转入能够分裂的细胞中去。而研究工作的开展需要找到一种载体也能将基因递送到不能分裂的细胞中去,比如脑细胞、神经细胞和肝脏细胞。/pp  不久,他们意识到HIV反转录病毒可以将基因导入到神经和其它不分裂的细胞。问题是如果利用HIV病毒,去除会引起疾病的所有其它组分换入想要递送的目标基因,那么这个病毒载体是否还能转染不分裂的细胞而又不引起疾病呢?/pp  HIV有9到10个基因,但实际上只需要其中两个用于复制和整合。所以他们利用HIV病毒能够感染不分裂的细胞并且能整合到细胞的基因组的特点,去除了几乎百分之九十的HIV基因组,构建了一个能转染不分裂的细胞而又不会引起疾病的递送体系。/pp  Verma教授表示,即使到现在,在癌症CAR-T细胞治疗中的基因转导所用的载体和他们当年开发的基本一样,没有什么改变。因为百分之九十的基因组已经剔除了,没有更多的序列可以再删除,其它人所做的就是加入各自感兴趣的目标基因。主要载体构建机制还是和1996年时他们所开发出来的一样。/pp  2、理想的基因治疗载体/pp  要做好基因治疗,载体是最关键的。于是我们询问了Verma教授理想的载体应该是什么样的?教授无不幽默地说,“完全理想的是我们曾经在纸上设计的载体”。/pp  他进一步指出,理想的载体应该可以大规模生产 能够顺利转染能分裂或不再分裂的细胞 进入细胞后能在基因组中安全的位点整合,而不插入错误的位点 具备调节蛋白表达的功能,当你在想运用它的时候能够顺利开启,不用的时候顺利关闭,并且能控制在哪里表达和表达的量 不能有免疫上的副作用,否则机体会将其排斥。这样的病毒载体才是能顺利应用于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pp  简化版HIV载体已经拥有很多上面所说的优点了,虽然还不能满足所有的要求,比如他们还不能完全随意开启和关闭,但是他们可以控制它整合到基因组的位点。因此,除了不能调控开启和关闭的问题,简化版HIV载体基本上是一个几近完美的载体了。/pp  3、肝脏方面的基因治疗研究/pp  Verma教授的研究小组在脑瘤和肺部疾病方面都做出过卓越的成效,这次冷泉港亚洲会议的议题是关于肝脏的,我们很好奇的是Verma教授是不是有计划要研究肝癌?/pp  Verma教授解释说他们并不直接研究肝癌,而是将肝脏作为研究手段起作用的场所——产生蛋白质的器官。比如血友病A是缺乏凝血因子Ⅷ,血友病B是缺乏因子Ⅸ而造成凝血障碍。他们运用病毒递送凝血因子的基因,或者用纳米粒子将凝血因子的mRNA引入实验动物或人的肝脏细胞。也许将来他们会进入肝癌的研究领域,但目前是在肝脏中运用基因治疗生产疾病所缺乏的蛋白。/pp  说到肝脏的基因治疗,我们也很想知道和在肝脏中做基因治疗相比其它器官是难些还是容易一些。/pp  对此,Verma教授告诉我们,在基因治疗方面,最简单的是在循环系统的血细胞中。人体每天制造百亿个新的血细胞,因为身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够保持制造新的血细胞。所以将制造血细胞的骨髓干细胞取出并导入基因后再放回去,改造过的干细胞产生的新的血细胞就会到达身体各处。/pp  但是对于肝脏、肺、脑等就不能同样操作了,递送基因仍然是个问题。不过相对其他器官来说,肝脏要相对简单一点。首先肝脏是一个很大的器官,而且血管丰富,引入基因相对来说还不算太难。另外在基因治疗的效率方面,如何递送基因进入大量的细胞还是个难题。在肝脏组织里少量的细胞中表达新的蛋白不算难,但是在大部分肝脏组织中做基因治疗,现在虽然有一些进展,但还很是一件很难的工作。/p
  • 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发布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trong总局关于发布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通告(2018年第4号)/strong/spanbr//pp  为加强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查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见附件),现予发布。/pp  特此通告。/pp  附件:img src="/admincms/ueditor1/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801/ueattachment/d0843598-3dd6-4622-bd70-0514bdb230b2.doc"质子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评价技术审查指导原则.doc/a/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2018年1月4日/ppbr//p
  • 武汉大学药学院黎威教授课题组:可穿戴式自供电微针贴片用于增强深部黑色素瘤治疗
    黑色素瘤是一种与表皮层黑色素细胞密切相关的高度恶性皮肤癌。经皮递药是手术替代或者补充治疗皮肤癌的有效方法,它可使药物能够穿透皮肤屏障并直接作用于肿瘤部位。然而,随着黑色素瘤的进展,表皮黑色素瘤细胞会持续浸润真皮,形成皮肤深部黑色素瘤。深部皮肤肿瘤的有效治疗依赖于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增强药物渗透。虽然微针(MNs)和离子导入技术在经皮给药方面已展现出效率优势,但皮肤弹性、角质层的高电阻和外部电源要求等需求挑战,仍然阻碍了它们治疗深部肿瘤的有效性。基于此,武汉大学药学院黎威教授和姜鹏副教授课题组设计开发了一种集成柔性摩擦电纳米发电机(F-TENG)的可穿戴自供电载药微针(MNs)贴片,旨在增强深部黑色素瘤的治疗。微针由水溶性微针基质材料与带负电荷的pH响应纳米粒子(NPs)混合而成,其中纳米粒子中装载着治疗药物。该装置充分利用MNs和F-TENG的优势(F-TENG能够利用个人机械运动产生电能),治疗性NPs可以在MNs贴片插入皮肤后渗透到深层部位,在酸性肿瘤组织中迅速释放药物。在深部黑色素瘤小鼠模型对比实验中,使用集成的F-MNs贴片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MNs贴片,预示这集成F-MNs贴片在深部肿瘤治疗的巨大潜力。该贴片通过摩方精密microArch S240(10μm精度)制备完成,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Enhancing Deep-Seated Melanoma Therapy through Wearable Self-Powered Microneedle Patch”的文章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武汉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陈媛、硕士研究生何光琴和博士研究生赵环环为共同第一作者,武汉大学药学院黎威教授和姜鹏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首先,研究者采用气体扩散法合成了具有pH响应性质的Ce6@CaCO3 NPs, Ce6@CaCO3 NPs为100 nm左右均匀分布的球形结构,表面修饰PEG进一步增强纳米粒子的胶体稳定性。在pH = 7.4的中性环境中,纳米粒子维持稳定的结构,使得封装的药物难以释放。在pH = 5.5的酸性环境中,纳米粒子结构被破坏,可实现药物的快速释放(如图1)。图1 Ce6(DOX)@CaCO3-PEG NPs的合成与表征a) Ce6(DOX)@CaCO3-PEG NPs的合成和药物释放过程示意图。b)合成Ce6@CaCO3 NPs的TEM图像。c)游离Ce6、游离DOX和Ce6(DOX)@CaCO3-PEG的紫外可见光谱(蓝色和黑色虚线矩形分别表示Ce6和DOX的特征吸收峰)。d) DLS测定的Ce6(DOX)@CaCO3-PEG NPs的粒径分布。e) Ce6@CaCO3和Ce6(DOX)@CaCO3-PEG NPs的Zeta电位。f) Ce6(DOX)@CaCO3-PEG NPs在不同pH值(7.4、6.5和5.5)的PBS中孵育0.5 h后的代表性TEM图像。g) Ce6(DOX)@CaCO3-PEG NPs在不同pH值(7.4、6.5和5.5)的PBS中随时间变化的水动力直径变化。Ce6(DOX)@CaCO3-PEG NPs在不同pH值PBS中h) DOX或i) Ce6的体外释放谱。每个点代表平均值±SD (n = 3个独立重复实验)。***p 0.001, ****p 0.0001。 随后,作者在细胞上验证了纳米粒子的抗肿瘤疗效。药物被纳米粒子包封后显著增强了细胞对药物的摄取。除此之外,纳米粒子结合Ce6的光动力和DOX的化疗疗效,实现了光动力和化疗联合治疗的抗肿瘤疗效,其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光动力或者化学疗法(如图2)。图2 Ce6(DOX)@CaCO3-PEG NPs的体外行为a) B16-F10细胞对Ce6(DOX)@CaCO3-PEG NPs的摄取。b) Ce6(DOX)@CaCO3-PEG NPs孵育4 h后细胞摄取量的定量测定c)激光照射下游离Ce6或Ce6@CaCO3-PEG孵育后B16-F10细胞的细胞活力。两种处理的Ce6浓度相当。d)游离DOX或Ce6(DOX)@CaCO3-PEG孵育后B16-F10细胞的细胞活力。两种处理的DOX浓度相当。e) 660 nm激光照射不同处理下B16-F10细胞内ROS检测。f)用Ce6@CaCO3-PEG或Ce6(DOX)@CaCO3-PEG NPs处理B16-F10细胞在激光照射或不照射下的细胞活力。g)不同处理后B16-F10细胞的活/死测定。这些处理具有相同的DOX或Ce6浓度。绿色荧光:钙素-AM 红色荧光:碘化丙啶(PI)。每个点代表平均值±SD (n = 3个独立重复实验)。*p 0.05, **p 0.01, ***p 0.001. ns表示无显著性。同时,研究者通过硅橡胶和导电织物制备了一种典型的接触和分离模式的柔性摩擦电层F-TENG,可以通过接触通电和静电感应的耦合效应将生物机械能转化为交流电(AC)输出。然而,为了有效地为离子电泳系统供电,交流输出必须转换成直流(DC)。因此,作者制作了电源管理系统(PMS),将F-TENG的交流转换为直流,同时显著放大电流。最后将柔性的F-TENG与载药微针结合,制备成一种可穿戴的装置(如图3)。 图3 一种工作在接触分离模式下的柔性TENG (F-TENG)。a) F-TENG的原理图(左)和照片(右)。b) F-TENG工作机理示意图。c)短路电流,d)开路电压,e) F-TENG的转移电荷。f)连接整流桥和LED灯的F-TENG输出电流。g)连接电源管理系统和LED灯的F-TENG输出电流。(f)和(g)中的插图是15秒内电流峰值的放大视图和LED灯的光学照片。h)手动驱动F-TENG连接到PMS的电流。i)可穿戴式F-MN贴片原理图。可穿戴的F-MN贴片j)贴在人体手臂上之前和k)贴在没有皮肤穿刺的情况下的演示照片。 微针通过真空浇筑法,将载药的纳米粒子与水溶性基质PVA/suc混合后填入PDMS模具中制备得到,并用导电的PPy作为微针背衬填入。制备好的微针与F-TENG通过导电胶连接得到F-MN装置。此外,将偶联FITC荧光的葡聚糖作为模型药物被微针递送到到皮肤后,通过荧光分布可以看出连接F-TENG的微针装置具有更高效和深部的药物递送(如图4)。图4 F-MN贴片的制备与表征。a) MN贴片制作工艺示意图。b)制备的MN贴片的光学图像和c) SEM图像。d) FITC -葡聚糖负载MN贴片的代表性明场(左)和荧光显微镜图像(右)。e)右旋糖酐-MN贴片插入后大鼠皮肤代表性明场和荧光显微镜图像。f)荧光图像和g)植入或不植入F-TENG的大鼠皮肤后残余MNs的相应荧光强度(FI)。h)代表性显微镜图像,i)药物穿透深度,j)外用葡聚糖溶液或葡聚糖-MN贴片加F-TENG或不加F-TENG后大鼠皮肤组织切片对应的荧光强度。每个点代表平均值±SD (n = 3个独立重复实验)。*p 0.05, **p 0.01, ***p 0.001, ****p 0.0001. ns表示无显著性。微针尺寸:高850 μm,尖端直径10 μm,底座直径400 μm.而后,作者在小鼠体内观察F-TENG产生电流的能力以及在体内药物递送的效果。将F-MN装置应用在小鼠肿瘤部位后,F-TENG能够将运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小鼠体内维持恒定的电流,有效促进微针中负载的药物向更深部的肿瘤渗透,同时也提高了药物在体内的递送效率和作用时间(如图5)。 图5 F-MN装置提高了体内给药效率。a)经F-MN贴片处理的荷瘤小鼠照片。(插图:治疗小鼠时,MN贴片被连接。正极连接小鼠左前肢,负极连接MN贴片)。b) F-MN贴片作用于肿瘤部位的示意图。c)治疗过程中通过MN贴片的电流。d)不同处理小鼠给药后24 h的荧光图像。红色虚线圈表示肿瘤部位。e)不同处理的荷瘤小鼠及肿瘤部位照片。f)代表性图像,g)相应的药物穿透深度,h)局部应用NPs或MN贴片或f -MN贴片后肿瘤部位组织切片在体内的相对荧光强度。每个点代表平均值±SD (n = 3个独立重复实验)。*p 0.05, ***p 0.001, and ****p 0.0001.最后,作者探究了该装置对体内深部黑色素瘤的疗效,成功在C57BL/6小鼠体内构建了深部黑色素瘤模型,并将其分为5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结果表明单次使用F-MNs贴片的治疗表现出比单独使用MNs贴片更优越的治疗效果,能够将中位生存期由对照组的8天延长至21天,表明该装置在治疗深部肿瘤具有很大的潜力。此外,作者检测了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并对其心肝脾肺肾进行HE染色切片,从而进一步证明材料的安全性(如图6和图7)。图6 F-MN贴片在B16-F10黑色素瘤小鼠中的抗肿瘤行为。a)处理过程示意图。b)不同肿瘤深度荷瘤小鼠的代表性超声图像和c)肿瘤组织的组织学切片。d) (c)中的深度量化。e)五组不同处理小鼠的平均肿瘤生长曲线。f)第9天各给药组小鼠肿瘤重量。g)第9天各组离体肿瘤形态。h)各组小鼠治疗后体重。i)各治疗组小鼠存活率曲线。j)各组肿瘤组织切片H&E、Ki67、TUNEL染色分析。每个点代表平均值±SD (n = 5个独立重复实验)。*p 0.05, ***p 0.001, ****p 0.0001. 图7 F-MN贴剂的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a)各组主要器官切片H&E染色分析。不同处理后小鼠血清生化指标b)丙氨酸转氨酶(ALT)、c)血尿素氮(BUN)、d)肌酐(CR)、e)总胆红素(TBIL)各组全血中f)白细胞(WBC), g)红细胞(RBC), h)血小板(PLT)的数量。数据以mean±SD (n = 5个独立重复实验)表示,ns表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开发了一种与F-TENG集成的可穿戴自供电MN贴片,并首次用于治疗深部实体肿瘤。F-MN贴片能够通过可溶解的纳米颗粒将载药的纳米颗粒递送到皮肤中,并通过纳米发电机将个人机械运动转化为电能,从而提供足够的驱动力将治疗性纳米颗粒推进深部肿瘤,进而显著提高药物递送穿透效率。在到达酸性肿瘤位置后,pH响应性NPs表现出快速解离和释放化学分子(DOX)和光敏剂(Ce6),从而显示出强大的协同根除肿瘤细胞的能力。在小鼠深部黑色素瘤模型中,单次给药这种F-MN贴片能够实现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此外,荷瘤小鼠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体内生物安全性令人满意,这表明了该贴片在临床治疗深部实体瘤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这种有效的装置具有出色的传输能力,可以很轻松地将生物大分子或治疗性NPs经皮输送到深部,将来也可局部或全身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如糖尿病。
  • 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获批上市 共178款国产创新医疗器械获批
    近年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要求,积极推动创新医疗器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医疗器械上市,促进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患者健康需要。2022年9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质子治疗系统”创新产品注册申请。该产品是“十三五”期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专项”的重点支持项目,也是我国首台获准上市的国产质子治疗系统。该产品的获批上市,标志着我国高端医疗器械装备国产化又迈出一步,对于提升我国医学肿瘤诊疗手段和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该产品由加速器系统和治疗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加速器系统包括注入器系统、低能传输系统、主加速器系统、高能束流传输系统和辅助电气系统,治疗系统包括固定束治疗系统、180°旋转束治疗系统和治疗计划系统。产品提供质子束进行放射治疗,在实现肿瘤部位高剂量的同时,可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剂量,特别是靶区后组织的剂量,适用于治疗全身实体恶性肿瘤和某些良性疾病,具体适应症应由临床医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产品批准的适用范围使用产品,同时应当严格遵守卫生健康部门的诊疗规范。在该产品的注册申报过程中,国家药监局按照“提前介入、专人负责、全程指导,科学审批”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积极沟通,多方协调,加大产品注册申报指导,加快审评审批进程,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基础上推动产品尽快上市,满足患者使用高水平医疗器械的需要。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全名单: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序号产品名称生产企业注册证号1基因测序仪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434021712恒温扩增微流控芯片核酸分析仪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4005803双通道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脉冲发生器套件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2109704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电极导线套件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2109715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延伸导线套件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2109726MTHFR C677T 基因检测试剂盒(PCR-金磁微粒层析法)西安金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4011487脱细胞角膜基质深圳艾尼尔角膜工程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4605818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4014819乳腺X射线数字化体层摄影设备科宁(天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30205210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外显子缺失检测试剂盒(荧光定量PCR法)上海五色石医学研究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5340229311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77038712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芯片法)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40032713脱细胞角膜植片广州优得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46057314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脉冲发生器套件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21098915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电极导线套件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21099016药物洗脱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北京先瑞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77102017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77104018胸骨板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46158219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33215620人工晶状体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22174721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6354228022低温冷冻消融手术系统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58308823一次性使用无菌冷冻消融针海杰亚(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58308924可变角双探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设备北京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33068125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系统浦易(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46067926经皮介入人工心脏瓣膜系统杭州启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46068027介入人工生物心脏瓣膜苏州杰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46069828一次性可吸收钉皮内吻合器北京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65087429左心耳封堵器系统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77088130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46324131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22329632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46143433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21157034人类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多重荧光PCR法)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40001435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 山东赛克赛斯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65003136血管重建装置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77010237miR-92a检测试剂盒(荧光RT-PCR法)深圳市晋百慧生物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40010838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测定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北京纳捷诊断试剂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40015739脑血栓取出装置江苏尼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77018640定量血流分数测量系统博动医学影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21028241人EGFR/ALK/BRAF/K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广州燃石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40028642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北京联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22029343人EGFR、KRAS、BRAF、PIK3CA、ALK、ROS1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40029444复合疝修补补片上海松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13029245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系统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06033746EGFR/ALK/ROS1/BRAF/KRAS/HER2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南京世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40040847植入式骶神经刺激电极导线套件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12040948植入式骶神经刺激器套件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12041049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广州市康立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准2018340050650人类10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40050751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广东中能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05052052瓣膜成形环金仕生物科技(常熟)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13053453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01059854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8305059955多孔钽骨填充材料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13000156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13009357病人监护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07015458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13018259左心耳闭合系统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13027860左心耳封堵器系统上海普实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13027961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软件中科超精(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21028162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06028063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系统湖北锐世数字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06036464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起搏系统Micra Transcatheter Leadless Pacemaker system美敦力公司Medtronic Inc.国械注进2019312029765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13049466一次性使用血管内成像导管南京沃福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06060167无创血糖仪博邦芳舟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07060268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重庆永仁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12060369脱细胞角膜植片青岛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16067970冠状动脉造影血流储备分数测量系统苏州润迈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07096971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传感器苏州润迈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07097072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扫描系统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06099873核酸扩增检测分析仪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06102674穿刺手术导航设备医达极星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01003475冠脉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北京昆仑医云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21003576人EGFR/KRAS/BRAF/HER2/ALK/ROS1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厦门飞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09477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苏州贝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18178生物可吸收冠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山东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13019779药物球囊扩张导管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13044580心血管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设备及附件深圳市中科微光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06044681RNF180/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44782等离子手术设备湖南菁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01047483肿瘤电场治疗仪NovoCure Ltd.国械注进2020309026984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Edwards Lifesciences LLC国械注进2020313029185经导管二尖瓣夹及可操控导引导管Abbott Vascular国械注进202031303258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析软件上海鹰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2106868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深圳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21068788髋关节镀膜球头中奥汇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13070789取栓支架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03072890血流储备分数测量设备深圳北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07077491压力微导管深圳北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07077592氢氧气雾化机上海潓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08006693记忆合金钉脚固定器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13082394冠脉CT造影图像血管狭窄辅助分诊软件语坤(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21084495KRAS基因突变及BMP3/NDRG4基因甲基化和便隐血联合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胶体金法)杭州诺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40084596药物洗脱PTA球囊扩张导管浙江归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03085797周围神经修复移植物江苏益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13089898肺结节CT影像辅助检测软件杭州深睿博联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21092099椎动脉雷帕霉素靶向洗脱支架系统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03130971100髂动脉分叉支架系统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30022101锚定球囊扩张导管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30023102一次性使用血管内成像导管苏州阿格斯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60169103一次性使用电子输尿管肾盂内窥镜北京北方腾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60175104幽门螺杆菌23S rRNA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400227105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深圳睿心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210270106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30275107临时起搏器深圳市先健心康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20299108紫杉醇洗脱PTCA球囊扩张导管浙江巴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30297109周围神经套接管北京汇福康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30298110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微创(上海)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60384111经导管主动脉瓣系统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30464112自膨式动脉瘤瘤内栓塞系统Sequent Medical Inc.国械注进20213130233113陡脉冲治疗仪天津市鹰泰利安康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准20213090497114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北京心世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210574115颅内药物洗脱支架系统赛诺医疗科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30575 116腔静脉滤器科塞尔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30594117单髁膝关节假体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30600118内窥镜用超声诊断设备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60608119机械解脱弹簧圈上海沃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30649120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30655121口腔种植手术导航定位设备雅客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10713122一次性使用清创水动力刀头惠州海卓科赛医疗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10779123水动力治疗设备惠州海卓科赛医疗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10780124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苏州雷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50789125球囊扩张血管内覆膜支架系统W.L. Gore & Associates, Inc.国械注进20213130411126腹腔内窥镜手术设备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10848127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北京中仪康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400868128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深圳硅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70871129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微泰医疗器械(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070872130生物疝修补补片卓阮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30873131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苏州同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20987132人工角膜北京米赫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准20213161017133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31059134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MEDTRONIC INC.国械注进20213130538135植入式可充电脊髓神经刺激器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19136植入式脊髓神经刺激器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20137植入式脊髓神经刺激电极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21138植入式脊髓神经刺激延伸导线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22139植入式脊髓神经刺激电极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23140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024141直管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009142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延伸导线套件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84143双通道可充电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脉冲发生器套件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85144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电极导线套件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86145双通道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脉冲发生器套件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087146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108147消化道振动胶囊系统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90282148移动式头颈磁共振成像系统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289149颅内出血CT影像辅助分诊软件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210309150磁共振成像系统鑫高益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431151髋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杭州键嘉机器人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462152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苏州微创畅行机器人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509153脊髓神经刺激测试电极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511154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骨圣元化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510155髂静脉支架系统 苏州天鸿盛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512156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起搏系统Medtronic Inc.美敦力公司国械注进20223120231157血管内成像设备全景恒升(北京)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642158一次性使用血管内成像导管全景恒升(北京)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641159患者程控充电器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676160胸主动脉支架系统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685161消化道内窥镜用超声诊断设备北京华科创智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721162一次性使用冷冻消融球囊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763163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苏州康多机器人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10762164经导管人工肺动脉瓣膜系统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862165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航天泰心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20892166伽玛射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50891167耳鼻喉双源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北京朗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951168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974169血管内超声诊断仪器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975170肠息肉电子结肠内窥镜图像辅助检测软件成都微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210981171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颗粒Ethicon, LLC国械注进20223140374172脑炎/脑膜炎多重病原体核酸联合检测试剂盒(封闭巢式多重PCR熔解曲线法)BioFire Diagnostics,LLC国械注进20223400387173吻合口加固修补片北京博辉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130983174医用粘合剂杭州亚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21122175慢性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腾讯医疗健康(深圳)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211140176磁共振成像系统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1141177优美莫司涂层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山东吉威医疗制品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31247178质子治疗系统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51290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doc
  • 基因治疗,如何走出泥潭
    基因本身是无法自己进入到细胞体内的,必须依靠一定的载体才行,而病毒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病毒可以侵入人体。可是病毒插入染色体后的位置是随机的,谁也无法保证它不会突然触碰到某些癌基因,治病不成,反把它们给激活了。  ①将修饰的DNA注入载体  ②载体结合到细胞膜  ③载体通过囊泡进入细胞  ④囊泡解体释放出载体  ⑤载体将新基因导入细胞核内  ⑥细胞利用新基因表达蛋白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距离基因治疗的第一例人体试验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然而,这项曾被寄予厚望的治疗手段至今难以真正在临床上实现应用,人们也经历了从开始的盲目乐观与热情到意识到其副作用时的失望与怀疑。也许,回归理性并坚持走下去,基因治疗才有前途。  据2012年12月24日BBC报道,英国科学家分析了20个具有肠癌家族遗传史的人的基因组,发现了两处会引起肠癌发病率显著升高的基因变异,分别是POLE和POLD1。POLE 和 POLD1是负责DNA损伤修复的基因,这两个基因功能异常会导致损伤的DNA积累,从而有可能引起肠癌。而这一结果也被认为有助于医生识别出肠癌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事实上,从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布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到2012年“千人基因组计划”公布1092个高分辨率人类基因组遗传变异整合图谱,人类谱写的生命“天书”越来越精细,科学家们也试图从中读出遗传和致病的密码。然而,截至目前,美国FDI尚未批准任何一种用于临床的基因治疗药物或者方法,基因治疗并非如大众希望的那样可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治疗手段。  副作用让基因治疗跌入谷底  所谓基因治疗,就是把一个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放到病人的细胞中,借此替换缺失和功能异常的基因,或者,借此过度表达好的基因,把坏的基因遮蔽住,最终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方法。  医生可以选择体内或者体外治疗,前者是直接将携带基因的载体注射到受损细胞所在区域,后者则是抽取病人的血液或者骨髓,分离出未成熟的细胞,接着将基因送入这些细胞,再重新注射到病人的血液中。这些细胞会移动到骨髓,在那边成熟并大量增殖,最终替换掉那些受损的细胞。  基因治疗在1990年第一次进行了人体试验,截至2004 年6月底,全世界范围内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方案已有987 个。“基因治疗一度在欧美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研究员聂凌虎说。  可正当研究人员信心满怀之时,几起因基因治疗而诱发的事故顿时让这股热潮跌入冰点。  自2000 年以来,法国巴黎内克尔医院Fischer 教授对17 名患有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实施基因疗法,正常的基因植入到患儿体内,修复有缺陷的免疫系统,当时疗效很显著,但是从2003 年开始,其中5名患者出现了类似白血病症状,后有一名患病儿童死亡。  至此,美国FDA开始意识到基因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长期的副作用。大量基因治疗临床试验被搁浅,人们对于基因治疗的期望也跌入谷底。  基因载入不可控,一不小心搞破坏  其实,基因治疗产生副作用的“罪魁祸首”就是输送治疗基因到达致病靶点的载体。  基因本身是无法自己进入到细胞体内的,必须依靠一定的载体才行,而病毒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病毒可以侵入人体。  理想的基因治疗应该能根据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的不同,调控治疗基因在适当的组织器官内和以适当的水平或方式表达。可是,目前,科学家还不具备这样的掌控力。  聂凌虎说,病毒插入染色体后的位置是随机的,谁也无法保证它不会突然触碰到某些癌基因,治病不成,反把它们给激活了。  “因为癌基因被激活的原理之一就是外源DNA插入过程中破坏了其本身的结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瑶解释。  而让李瑶始终不看好基因治疗的,还在于肿瘤疾病几乎都是多基因疾病,致病机制非常复杂。  在肿瘤领域,p53被视为最有分量的抑癌基因,50%以上的肿瘤疾病都与这个基因的功能缺失有关。2004年,深圳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p53 抗癌注射液(又名“今又生”),由我国SFDA批准上市,它也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正式用于临床基因治疗的药物。  但聂凌虎告诉记者,此后,因其疗效得不到业内的一致认可,开发者又陷入专利和股权官司,“今又生”并没有获得预想的口碑和经济收益。  “p53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癌症并不是一股只有单个决口的洪流,一旦发病就是诸多关口一齐崩溃,拦得住p53,也很难拦住所有。”他表示。  推进基因治疗,攻克“载体”难题是关键  目前,在基因治疗领域,学界主要攻克的对象就是载体,通过改造使其提高安全性和效率。其中,非病毒载体就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非病毒载体最初在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中的使用率很低,但它的生物安全性显然要高于病毒载体。随着脂质体、多聚物,以及它们的复合物等载体的出现,结合电脉冲、超声等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导入效率和靶向性。因此,聂凌虎认为,很难说,现在的小众产品未来就不会超越主流的病毒载体。  而目前被认为最为理想的是一种被称为腺相关病毒(AAV)的载体,它没有毒性,不致病,宿主范围广,稳定性好。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在12名年龄介于8岁到44岁之间的利伯氏先天性黑内障(LCA)病人身上,使用了以这种无毒性小病毒为载体的基因疗法。  研究人员将正常的基因RPE65植入眼部,在眼球后面产生感光色素,取代了那些因病丧失的色素,从而恢复眼部的光敏性。尽管该疗法并没有让所有病人恢复正常视力,但是,有一半的人重见了光明。  不过,据聂凌虎介绍,国外还存在一种新的思路,那就是通过移植基因来改良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属于骨髓细胞,它可以产生血液和免疫系统中所有的细胞,被改良造血干细胞可以使宿主产生新的免疫系统,从而让肿瘤消失,这与直接移植造血干细胞的效果相似。同时,造血干细胞是悬浮的,即使是病毒载体进入,在整个循环系统里面,它们也能相对均匀地接触这些悬浮的细胞,避免冲撞到“要命”的细胞而产生副作用。  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就用通过改良的慢病毒载体将抗黑色素瘤T细胞受体基因插入到小鼠的造血干细胞中,并最终完全消除了肿瘤。  “基因治疗的突破也许会从造血干细胞开始。”他认为。  基因诊断更成熟,治疗主要靠引导  从开始的盲目乐观与热情到意识到副作用时的失望与怀疑,对于基因治疗,人们正在回归理性。正如李瑶说的,基因治疗的确有一定价值,尤其在一些单基因遗传病以及某些肿瘤疾病上,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在当前的认识和技术水平下,大多还在Ⅰ/Ⅱ期临床试验阶段,距离应用还差得很远。  不过,专家们一致认为,相较于基因治疗,基因诊断技术则要现实和成熟许多。据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基因检测部公开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存在1000多种疾病的基因诊断技术。  在那些已知致病基因的疾病诊断中,可以通过个人DNA的检测,观察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对应基因有突变,或者基因表达程度问题,从而判断疾病是否发生。  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应该是对新生儿单基因遗传病以及染色体异常的筛选,比如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症、色盲等等。  此外,对于成年人来说,还有例如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镰刀型贫血症、老年性痴呆等等,当然还有人们熟悉的一些癌症,比如结肠癌、乳腺癌等等。  而在聂凌虎看来,乳腺癌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模式是当前个体化基因医疗的一个理想模式。  BRCA1和BRCA2被称为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一个女性如果发现携带这种基因,在70岁以前她有65%的几率患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检测在发达国家作为一项预防乳腺癌的手段早已进行。有意思的是,它们虽然“凶猛”,BRCA1突变者对化疗的临床反应率为100%,可以说非常敏感,化疗的治愈效果自然很好。  “这种模式,即通过基因诊断先使疾病层层分型,再针对每种类型进行对应的引导治疗。”聂凌虎坦言,单指基因治疗,目前在临床应用上也只能做到引导用药、治疗。
  • 解析:基因治疗作用机制、技术路径与行业发展趋势
    一如大家所知,生命科学的中心法则是所有生命活动遵循的基石,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之一Francis Crick在1958年提出的这一规则为现代分子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奠定了最坚实的科学基础,也为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近年来愈发明显的新型modality、多学科融合的新型疗法、不断涌现的生物技术新范式提供了底层科学上的指导。倚锋资本投资团队遵循这一科学法则,尝试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与其中存在的投资机会。题为“生命科学中心法则系列”,本篇为第一期“基因治疗”,作为开篇,期待讨论与交流。基因治疗的定义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基因治疗是一种根本性的治疗策略,有望从根本上治愈一些现有常规疗法不能解决的疾病。导入的基因可以是与缺陷基因对应、在体内表达具有特异功能的同源基因,也可以是与缺陷基因无关的治疗基因。按照导入基因的策略,可分为三种类型:基因增补、基因抑制、基因编辑。图片来源:Nature,兴业证券研究所基因治疗的三种策略从源头而言,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是基因层面出了问题,根据基因变异类型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1)基因突变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功能异常,表现为蛋白质没有功能、功能变弱或过强,甚至产生有害蛋白;2)基因表达强度异常,表现为不该表达的基因表达、应该表达的基因不表达、基因表达的强度过强或过弱等。基因增补:将外源基因导入表达靶细胞(如肝脏细胞),其表达产物能修饰缺陷细胞的功能,是目前已上市和在研基因疗法的最主要策略。简而言之,就是“缺啥补啥”,也是迄今理论基础最清晰、最容易成药的策略。基因抑制:使无法正常工作的致病基因减弱或沉默,实现方式有些类似于基因编辑,难度较大。相比之下,小核酸干扰机制(RNAi)反而更适用于该策略。基因编辑(以CRISPR/Cas9为代表):切割靶基因,并对其进行精确编辑(删除、插入、替换等),实现对患者基因组“错误”基因的修正,基因编辑可以认为是基因治疗的终极手段,其涉及的治疗过程比基因增补复杂、潜在风险也更大、技术挑战也更高,目前发展阶段不如基因增补成熟。基因治疗的作用机制:中心法则生命科学的中心法则:在生物体内,遗传信息沿着“DNA-RNA-蛋白质”的方向逐级传递,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表现形式,亦是一切有机生命体的表现形式,因此疾病发生时多表现为蛋白质层面的异常;DNA、RNA、蛋白质三个层面,传统的小分子(如靶向药)、大分子(单抗,重组蛋白等)都是针对蛋白质层面的治疗策略,基因治疗是针对源头(DNA)的治疗策略,RNAi、mRNA是针对中间过程的治疗策略。图片来源:Nature;倚锋资本投资团队绘制;网络根据中心法则,每一个生理过程都可以理解为特定的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达的结果,平衡被打破就会诱发疾病。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理论上都可以在DNA水平进行解释,这也是基因治疗的理论基础。根据基因变异类型的不同,导致疾病发生的基因异常大致可分为两类:1)基因突变导致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功能异常,表现为蛋白质没有功能、功能变弱或功能过强,甚至产生有害蛋白;2)基因表达强度异常,表现为不该表达的基因表达、应该表达的基因不表达、基因表达的强度过高或过低等。然而,疾病的发生往往涉及多个基因,对应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调控网络,仅对某一个或几个基因进行调节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对人体基因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仍然非常有限,存在大量未被发现的新基因和信号网络。基因和疾病太多的不确定性极大地限制了基因治疗的应用领域,故而基因治疗目前只适用于少数致病机制或治疗方案非常明确的疾病,其中以单基因遗传病为代表。资料来源:倚锋资本团队整理基因治疗与传统药物的成药机制比较小分子(以靶向药、小分子抑制剂为代表)、大分子(以单克隆抗体为代表)大多作用在蛋白质层面,基本作用机制是抑制或激活特定蛋白的活性 基因治疗从DNA的层面介入,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疾病的发生。图片来源:researchgate.net资料来源:倚锋资本团队整理基因治疗的分类体内&体外根据给药方式和治疗流程的不同,基因治疗可分为“体内”治疗和“离体”治疗(体外)两大类:“体内”基因治疗的操作流程相对简单,大致可分为3个步骤:1)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正常基因插入到 病毒载体的DNA上;2)将重组后的病毒DNA体外包装产生具有感染能力的完整工程病毒;3)把重组后的病毒直接注入病人体内,病毒感染病变细胞并将正常基因带到靶细胞中,实现疾病的治疗。“体外”基因治疗可分为6个步骤:1)将正常基因插入到病毒载体的DNA上;2)将重组后的病毒DNA体外包装产生具有感染能力的完整工程病毒;3)获取病人的体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等,体外培养扩增;4)用重组后的病毒感染获取的病人细胞,病毒把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中;5)对携带正常基因的重组细胞体外 培养扩增;6)将携带正常基因的重组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实现疾病的治疗。图片来源: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华金证券研究所细胞与基因治疗(Cell Gene Therapy)细胞治疗是指利用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的特性,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获取和/或通过体外扩增、特殊培养等处理后,产生的特异性功能强大的细胞,回输体内后,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并不容易划分清楚,为了更好的概括,有一种方法是将细胞和基因治疗合称细胞和基因治疗(cell and gene therapy,CGT);另外一种是分为广义、狭义的区分,按照技术类别来分,这种方法更容易区分。狭义的基因治疗只是基因递送,不包括CAR-T/TCR-T和溶瘤病毒治疗,广义的基因治疗则包含了基因递送和 CAR-T/TCR-T、溶瘤病毒。图片来源:The source, harvesting procedure, culture and several potential uses of stem cells,兴业证券研究所基因治疗的技术路径分类(FDA)FDA将基因治疗产品按照技术方式分为五类(载体方式):质粒DNA基因治疗:是指基因工程化的、能够将治疗性基因导入人类细胞的环形DNA分子。通常是分离/扩增目的基因后将其导入到质粒中,然后转染细菌进行质粒的增殖,以生产用于治疗的质粒产品,质粒进入细胞核后可转录出mRNA从而表达目标蛋白。比如2019年3月在日本获批的Collategene,即为搭载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的质粒,用于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产品:对病毒进行改造(比如删去复制基因)去除其引发传染性疾病的能力,再将目的基因通过质粒共培养的方式装载到病毒颗粒中,病毒感染细胞进入细胞核后释放目的基因并转录表达。比如于 2019年5月由FDA批准上市的诺华公司的Zolgensma,即为搭载SMN1基因的改造AAV9病毒,递送到神经系统后可表达出SMN蛋白从而可以治疗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曾经为史上最昂贵的药,售价为210万美元。(Bluebird的Zynteglo在2022年8月17号于FDA获批,高达280万美元/1900万人民币,刷新了世界最昂贵药物的记录。但是在短短一个月后,2022年9月16日Bluebird又再一次官方宣布FDA已加速批准基因治疗药物Skysona上市,用于减缓4-17岁早期活动性脑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CALD)男孩神经功能障碍的进展,Skysona在美国的定价为300万美元,这意味着全球最贵药物的记录在短短30天内再次被打破,最新的天价药王诞生)。细菌载体基因治疗:通过改造去除细菌(如沙门氏菌)引发传染性疾病的能力但仍然保留其对某些组织(如肿瘤)的亲和性,再将目的基因/寡聚核苷酸导入细菌,给药后即可感染靶细胞并释放基因改造材料。暂无该类药物上市,在研的包括癌基因沉默的产品、提高癌抗原表达的产品。基因编辑治疗:能够精确对生物体基因组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从而达到破坏有害基因或者修复变异基因的目的。基因编辑技术包括同源重组、锌指核酸酶(ZFNs)技术、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技术和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CRISPR/Cas9技术。目前暂无药物上市。细胞基因治疗产品:从患者提取细胞后,经过基因改造(通常使用病毒载体)后返输回患者体内。比如于2017年获批的Kymriah,即是将患者的T细胞取出,通过慢病毒将CD19抗体基因转染到T细胞中,该基因可在T细胞表面表达出CD19抗体,经筛选增殖后回输患者体内,实现对B细胞淋巴瘤的杀伤。图片来源:FDA,The promise and challenge of therapeutic genome editing,兴业证券研究所基因治疗的核心因素核酸序列的设计。1)直接影响目标蛋白的表达,以及分泌效率;2)DNA序列决定了蛋白的表达,同时也决定了表达蛋白的二级、三级结构(蛋白的折叠与空间构象,是生命科学的最重要话题之一);3)蛋白的二级与三级结构又直接会影响到从靶细胞(如肝脏细胞)向血液中的分泌能力。这是决定药物剂量的第一个因素。将核酸序列递送至靶细胞中,即:递送问题。如何更加有效的将核酸序列递送至靶细胞,取决于载体的递送效率、载体的制备质量、对靶细胞的转染效率。这是决定药物剂量的第二个因素。工业化生产(CMC,临床转化)。基因治疗的CMC(关键化学、制造和控制)不同于传统的化学药,在整个IND临床报批、上市后稳定生产供应要求更高,而且有一点非常关键:基因治疗是新兴技术,获批上市的产品为数尚少,不像传统的小分子与大分子药,没有大范围的可遵循的IND、BLA(NDA)、CMC固定行业标准,所以企业与监管机构的有效沟通显得格外重要。一款优秀的基因治疗产品,从科学到临床的几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致病基因。比如DMD,序列改造很重要,将改造后的序列装进容量有限的AAV里面做成药,是几乎所有基因治疗产品都要面对的首要核心话题 又譬如血友病A,删除B Domain,如何保留序列、如何引入外源序列、增强分泌,亦是一个核心的science话题。所以,在第一个层面上的设计,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后续的研发与推进;第二个要素是基因表达的系统。病毒的瞬时作用元件,首要是启动子,天然抑或是人工改造的启动子,在基因药物的设计中非常重要,不同的启动子;还有在表观遗传学里面,增强子起到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第三个要素是基因载体。以AAV为例:复制的起点、包装的信号、末端的序列,AAV的自身天然序列ITR,外壳蛋白的CAP序列 第四个要素是基因导入系统。转入到特定的组织细胞里面,AAV不同血清型、突变型、人工改造型,决定了基因药物的有效性、副作用;优化AAV的设计,使其具备更好的组织靶向性、器官靶向性,将会有效的降低剂量、降低毒副作用;第五个要素是在临床用药的实施。不同的给药方式,如静脉、肌肉、鞘内注射、玻璃体/脉络膜上腔注射的具体选择,对于不同的产品、患者群体、以及不同的适应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Zolgensma在国外是静脉注射,在国内报批的临床是鞘内注射(2022年6月开启,北大一院儿科熊晖教授)。核酸序列设计针对翻译后蛋白合成过程进行优化,特异性启动子,蛋白折叠、适量表达等多种因素;启动子效果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根据具体的治疗蛋白需求,设计恰到平衡的启动子是关键之一;针对蛋白质分泌过程进行优化,增加目标蛋白向血液中的分泌效率(外泌率)、提高目标蛋白的活性 譬如,如何让肝脏细胞把蛋白快速分泌到血液循环中,真正起到治疗效果;如果生产的蛋白不能正确的折叠、不能有效的分泌出细胞膜,而是“憋”在细胞里面,就会造成毒性。上述两点使得治疗效果得以改善,同时可以降低治疗剂量,这对于基因治疗是关键制约因素之一。序列设计往往在过分强调载体优化的大背景下被忽略。从投资的角度而言,或许是一个差异化的机会。图片来源:网络递送载体现有基因治疗载体的核心话题是基因到达靶细胞的效率,理想状态下只要能把基因递送到指定的细胞上,许多疾病基本可以治疗,但实现起来有诸多困难。比如,肝脏疾病只有40%的传递效率,眼科疾病20-40%,脑科疾病甚至低于10%(由于血脑屏障);理想的基因治疗载体特性:1)具有靶向特异性,能靶向特定的器官、组织、细胞,且可以高效转导、长期稳定表达转基因;2)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和递送大片段的治疗基因;3)具有高转导效率,能感染分裂和非分裂的细胞;4)缺乏自动复制载体自身的能力,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的或致病性,不会引起炎症;5)高度稳定、易制备、可浓缩和纯化,具备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其中:对于靶细胞的转染效率与安全性(毒性)直接相关,因为较高的转染效率意味着较低的使用剂量,直接降低了细胞毒性,最典型的就是肝毒性。图片来源: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载体的分类非病毒载体:主要有裸露的DNA、质粒、脂质体、微球粒,以及内源性的物质如外泌体、红细胞及囊泡、血小板。该类载体具有低免疫原性、可以多次给药等优点,但目前工程化、量产化的CMC、纯化等工艺问题还存在不少瓶颈;病毒载体:包括腺相关病毒(AAV)、慢病毒(LV)、腺病毒(AdV)和逆转录病毒(RV)等,相比于腺病毒和逆转录病毒来说,腺相关病毒(AAV)与慢病毒载体(LV)安全性较好,两者所占临床试验的比例近年来也在逐步增加,其中AAV载体已经成为基因治疗的首选载体;当前大部分CGT治疗项目为病毒载体,使用非病毒载体的项目大约仅占项目总数的28.3%。几种载体的对比资料来源:倚锋资本团队整理基因治疗的首选载体:AAV - 自然进化的礼物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是一种大小约为26nm,只包含一条单链线状DNA基因和蛋白质衣壳的无包膜病毒,最早在恒河猴肾细胞的培养物中首次发现;AAV是目前发现的一类结构最简单的单链DNA缺陷型病毒,所以无自主复制能力,需要与辅助病毒(腺病毒或疱疹病毒)进行共感染以便复制,需要辅助病毒(通常为腺病毒)参与复制。目前的科学界共识是AAV不会导致任何人类疾病,大多数成年人都感染过AAV病毒,但尚未发现该病毒是任何疾病的致病因素。图片来源:Semantic Scholar作为基因疗法载体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携带的蛋白衣壳与野生型AAV几乎完全相同,然而衣壳内的基因组中编码病毒蛋白的部分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治疗性转基因(transgene)。AAV基因组中唯一被保留的部分是ITRs,它起到指导基因组的复制和病毒载体组装的作用。将编码病毒蛋白的部分完全删除的优点是:一方面可以最大化重组AAV携带转基因的容量,另一方面减小体内递送转基因时产生的免疫原性和细胞毒性。AAV作用机制重组AAV颗粒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表达的糖化受体相结合,通过网格蛋白(clathrin)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内吞形成的内体(endosome)酸化之后,病毒衣壳的VP1/VP2部分构象发生变化,导致病毒从内体中脱离,并且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进入细胞核后,单链DNA从衣壳中释放出来。这时单链DNA还不能进行转录,它们需要变成双链DNA。单链DNA可以利用宿主细胞的DNA聚合酶来 合成互补链,或者两条从不同AAV颗粒中释放的互补链退火(annealing)形成双链DNA。双链形式的AAV基因组然后利用ITRs进行分子内或分子间基因组重组,这一过程让AAV基因组成为稳定的游离DNA(episomal DNA),导致基因组能够在不再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持续进行基因表达。图片来源: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AAV血清型的靶向性目前已发现12种AAV血清型和100多种突变体,不同血清型的区别在于衣壳蛋白,因此导致不同血清型AAV对各组织或细胞感染效率不同(靶向性)。多数基因疗法的靶向组织是肝脏、横纹肌和中枢神经系统,几乎所有天然AAV能够在肝脏中转染,因此重组AAV为靶向肝脏提供了优良的基因递送平台,包括A型和B型血友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AAV8和AAV9衣壳蛋白能够靶向身体中的多种肌肉类型,这让AAV介导的基因疗法能够用于治疗多种肌肉疾病,其中包括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值得一提的是,肌肉可以作为生成治疗性分子的“体内工厂”,因此靶向肌肉组织的基因疗法可以用于治疗非肌肉疾病。AAV递送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包括眼睛和大脑。眼睛是一个相对隔离的环境,直接进行眼内注射递 送AAV基因疗法能够达到治疗多种遗传性眼病的效果。Spark公司开发的获批疗法Luxturna就是治疗由于RPE65基因突变而导致失明的患者。资料来源: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AAV载体面临的一些问题预存免疫(pre-existing anti-AAV antibody):据传染病学统计,40-80%的人体内携带针对AAV的抗体。这可能导致AAV作为基因疗法载体在未递送转基因时就被免疫系统摧毁,降低转基因的表达水平。解决策略包括使用从非人灵长类中分离的AAV衣壳,AAV载体的理性设计与定向进化。提高AAV载体对于组织的特异性:几乎所有天然AAV衣壳蛋白能够在肝脏中引发有效的转基因表达;AAV8和AAV9衣壳蛋白能够靶向身体中的多种肌肉类型;AAV9和AAVrh.10能够穿越血脑屏障。通过载体设计优化得到更多组织特异性更佳的AAV载体也是当前的方向。装载容量的问题:AAV载体的容量只有约4.7kb,对于很多较大的基因,需要选择其截断的有功能的区域,如递送凝血八因子FVIII时去除了其B-domain,递送DMD基因时,选择了micro-DMD基因。核心解决策略在于优化治疗基因序列的设计。图片来源: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AAV基因治疗的发展现状2016-2019年临床以AAV为载体的基因治疗试验数量增长迅猛,从不足10个增加到了接近45个 临床试验中所用最多的是基于AAV2血清型载体,但是新的血清型如AAV8、AAV9、AAV10也在不断被用于临床试验 以AAV为载体的基因治疗主要靶向眼、肝、肌肉和脑部,其中尤以靶向眼部疾病的临床试验数量为多,大多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图片来源: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基因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眼部疾病、血液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其它遗传类疾病。目前全球已发现7000多种已确定的罕见病,超过80%的罕见病具有已知的单基因致病机理。从基因治疗MOA的角度而言,最佳的适应症范围即为单基因致病机理的遗传疾病。比如,眼科适应症在基因治疗中具有以下优势:1)相对的免疫豁免;2)两只眼睛,其中一只可以做control;3)相对安全;4)AAV的用量相对较少;5)20%的遗传疾病都发生在眼睛上,可选择疾病种类较多。基因治疗的获批上市产品体内基因治疗获批三款:Glybera(已退市,UniQure)、Luxturna(Spark)、Zolgensma(诺华)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Spark,Luxturna,FDA首款2017年12月,FDA批准了Spark公司的Luxturna上市,用于治疗双等位RPE65基因突变导致的II型先天性黑蒙症 (LCA,Leber’s congenital amaurosis),Luxturna是FDA历史上第一个基因治疗药物。已有研究发现了19个与LCA相关的致病基因,其中由RPE65基因突变导致的LCA称为LCA II型,约占LCA的16%。RPE65基因突变导致RPE65蛋白失去异构酶活性,从而造成光感受器细胞不能对光发生反应,最终导致视力丧失。Luxturna采用了AAV2载体,递送RPE65基因,直接注射到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在患者细胞表达RPE65蛋白后,细胞内的视黄醛循环得以继续,从而渐渐获得感光的视觉能力。图片来源:Spark公司官网;网络罗氏在2019年12月完成了48亿美元收购企业Spark Therapeutics的交易,包括已上市的罕见眼科疾病药物Luxturna和处于III期阶段的B型血友病疗法SPK-9001等。Luxturna每只眼睛定价42.5万美元,双眼治疗价格在85万美元(眼科基因疗法的独特优势是:可以选择单眼治疗,也可选择双眼治疗)。其2018年共销售了75份,销售额达2700万美元。从Spark Therapeutics公司公布的III期临床试验数据来看,在接受治疗的29名患者中有27名患者的规力得到了显著改善,有效率高达93.1%,随访1年后,仍有21名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效果。Leber氏先天性黑蒙症(LCA)是一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由至少18个不同基因的突变引起。它是儿童遗传性失明的最常见原因,10万名儿童中会有3人受到影响。该疾病一般出现在儿童时期,并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和潜在的失明。LCA最常见形式为LCA10,约占所有患者的20%-30%,目前没有可用的治疗选择。全球首个上市的眼科基因疗法Luxturna的方法在LCA10患者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导致该病的突变基因太大,无法放入用作运送工具的灭活病毒中。目前正在临床中的做法是采用Crispr基因编辑策略。诺华,Zolgensma2019年,FDA批准了诺华公司研发的AAV基因疗法Zolgensma,用于治疗2岁以下患有存活运动神经元1(SMN1)等位突变导致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儿童患者。Zolgensma采用了AAV9载体,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将SMN1基因递送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挥功能。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神经肌肉遗传疾病,由5号染色体SMN1基因的遗传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运动神经元存活(SMN)蛋白是维持人体运动神经元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突变将造成正常蛋白数量减少,导致运动神经元细胞死亡,引起肌肉力量减弱甚至完全丧失 该疾病非常罕见,全世界仅有约10000人患病。婴儿期起病的亚型(SMA 1)是该病最常见、最严重的亚型,症状通常出现于6个月时,由于严重的呼吸、吞咽困难,患儿往往难以活过2岁。图片来源:诺华公司官网新生儿SMA的发病率在1/6000-1/10000,按照我国每年1500万的新生人口计算,国内的I型SMA患者约在1200-2000人。该药售价为212.5万美元,一度是史上最昂贵药物。目前已经在多达37个国家获批,治疗了超过800例患儿。诺华年报显示,Zolgensma在2020、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9.2亿美元、13.51亿美元及7.42亿美元。美国:诺华表示一直与医保支付方沟通,迄今为止,覆盖了90%的商业医保的患者和30% Medicaid计划 的患者( Medicaid/白卡,是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共同拨款的联合医疗补助计划);日本:Zolgensma此前在美国定价超过2亿日元,被称为“全球最贵的药物”,在日本地区定价为1亿6700万日元(约合1110万人民币),是日本医保目录中价格最高的药品。Biomarin,valoctocogene roxaparvovec ,A型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生具有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持续或自发性出血,特别是在关节、肌肉或内脏器官中,长期可导致残疾。2018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血友病被收录其中。血友病A,即凝血因子VIII缺乏症 血友病B,即凝血因子IX缺乏症 血友病C,即凝血因子XI缺乏症。发病率以血友病A最多占85%,血友病B占15%,血友病C较少见。根据出血轻重与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的水平,将本病分为4型:重型、中间型、轻型、亚临床型。目前,重型 血友病A的治疗标准是每周2-3次静脉输注凝血因子VIII(重型血友病A约占该患病人群的50%)。值得指出的是,A型血友病涉及的基因序列较大,其基因治疗产品的研发难度高于B型血友病。Valoctocogene roxaparvovec是一种使用AAV5载体递送凝血因子VIII基因的体内基因疗法,其优势在于可能只需要一次治疗就能获得表达凝血因子VIII的基因,从而不再需要长期接受凝血因子注射 基于这一优势,该基因疗法上市后很可能会让目前的A型血友病产品“如临大敌”,且首先与罗氏的抗体药物Hemliba展开竞争。今年对60名美国血液学家的调查显示,若valoctocogene roxaparvovec顺利获批,预计在一年内将有29%的Hemliba患者和34%的凝血因子VIII患者转为基因治疗。2020年8月FDA拒绝了Biomarin的上市申请BLA,该申请基于3期临床研究的中期分析数据,以及来自1/2期研究的三年数据,FDA对BioMarin正在进行的3期临床研究270-301中的两年数据提出了新的建议,要求以年均出血率(ABR) 为主要终点,FDA建议BioMarin完成3期临床研究,并提交所有研究参与者的两年随访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2021年5月公布积极结果,Biomarin公布了给药后五年和四年随访,年均出血率减少95%,安全性数据良好 2021年6月28日,BioMarin宣布重新向EMA提交在研血友病A基因疗法valoctocogene roxaparvovec的上市许可申请 (MAA),批准决定时间预计为2022年上半年。2022年6月,又再一次宣布延期至9月。资料来源: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基因治疗的全球格局图片来源:WELIS FARGO基因治疗的负面报道1.诺华,Zolgensma诺华公司2022年8月11日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说,两名患儿在输注Zolgensma后(同时在1-10日内接受类固醇逐步递减剂量的治疗以对抗肝脏并发症)的六周死于急性肝脏衰竭,死亡事件分别 发生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一如既往案例,肝脏毒性一直困扰着基因治疗,监管机构曾警告称Zolgensma可能会导致严重的、 潜在的致命性肝脏并发症。诺华公司表示,这是Zolgensma首次发生患者因急性肝衰竭而死亡的事件。公司将更新药物的标签,明确说明Zolgensma副作用已导致死亡。图片来源:公司官网2.Biomarin,BMN3072021年9月6日,BioMarin公司宣布FDA暂停了该公司治疗苯丙酮尿症(PKU)基因疗法BMN307的 I/II期临床研究。BMN307是一种以AAV5为载体的基因疗法,其搭载的目的基因可表达功能正常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通过将PAH基因递送到肝细胞,肝细胞可作为产生功能正常的PHA的“工厂”,最终使PKU患者的血液苯丙氨酸(Phe)浓度正常化。此临床试验暂停是基于一项临床前非GLP药理学研究的新数据,该研究旨在了解BMN307药效活性在带有两个种突变(一种突变是敲除了PAH基因,另一种突变则可以使小鼠出现免疫缺陷)的小鼠中的持久性,这两个突变 可能使小鼠易患恶性肿瘤。上述临床前动物实验采用了高剂量的给药(2e14 vg/kg),较高剂量的AAV给药确 实存在较高的毒性风险。但公司进行的 I/II期临床试验采用的剂量为较低剂量(2e13 vg/kg、6e13 vg/kg)。由于AAV整合导致的癌症尚未在大型动物或人类中观察到,因此临床前啮齿动物研究的临床意义尚未确定。图片来源:2019年第37届J.P. Morgan健康大会,Biomarin3.安斯泰来,AT1322020年,日本安斯泰来相继宣布了三位受试者在AT132临床试验中死亡,前两位死于细菌感染和败血症,第三位患者死于胃肠道出血。死亡的三位患者均采用3x1014 vg/kg剂量的治疗,并在给药后3~4周内开始出现肝功能异常迹象。由于安全性问题屡发,AT132试验最终被FDA叫停。2020年12月,2020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审查了对ASPIRO试验方案的修改后,允许临床试验再开,并且将剂量降低到1.3×1014 vg/kg剂量水平。2021年9月1日,安斯泰来宣布其基因疗法AT132针对X连锁肌管性肌病(XLMTM)患者的临床试验中,一位患者在肝脏检查时发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随即宣布了暂停临床试验。而就在该位患者暂停用药的两周后,9月14日该患者去世了。这是第四位在安斯泰来AT132临床试验中去世的受试者。图片来源:公司官网;FDA官网基因治疗的风险与挑战1.治疗中出现的免疫原性/毒性,载体的高剂量,基因插入的潜在风险;2.AAV载体的优化;3.序列设计的优化,表达与分泌的优化,药效的持续性(Biomarin,血友病);4.CMC的规范化,NMPA/FDA审评标准,符合药物监管部门要求的质量控制系统;5.临床终点的拟定,define trial endpoint;6.支付体系的挑战;7.罕见病向常见病的拓展;8.临床获益与风险的平衡。资料来源:FDA官网基因治疗的差异化投资方向1.病毒载体向非病毒载体的过渡,如LNP,特别是人体内源性物质如外泌体、红细胞及囊泡、血小板;未来的大方向是低免疫原性、可重复给药;2.序列设计的持续优化、差异化,从biology的角度降低AAV剂量;3.小分子诱导、转录因子based目标序列表达开关,即带有signal on/off机制的基因治疗;4.AAV的器官靶向优化,降低空壳率,进而降低AAV剂量与毒性;5.从罕见病向常见病的拓展,譬如眼内表达抗VEGF的蛋白(脉络膜上腔注射);6.明确的MOA(science),尚待改进的技术手段(technology)。
  • 癌症治疗:纳米粒子-药物结合物临床转化应用取得新进展
    抗体-药物结合物(ADC)在靶向给药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其不足以克服肿瘤异质性所带来的给药局限。近日,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所和一家肿瘤药物公司的联合团队,采取分子工程的路径,开发了一种由超小(小于10 纳米)纳米颗粒-药物构成的缀合物(NDC),这种缀合物与ADC有许多相似之处,且在克服肿瘤异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相关成果4月22日在线发表于《材料化学》上。科研团队表示,NDC开发的关键挑战包括纳米颗粒载体和细胞毒性药物之间的连接化学设计,以及满足制造控制、稳定性和药物释放的严格标准。只有解决了这些关键环节,才可成功实现NDC的临床翻译。在这项研究中,科研团队采用相关化学方法和分子工程手段,通过精确调整粒子表面化学,将化疗药物和靶向部分共价连接到聚乙二醇(PEG)涂层包覆的超小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平台上,形成缀合物。这种方法利用颗粒表面PEG链之间的间隙来装载药物,与ADC相比,这种缀合物能够显著增强药物装载能力,同时保持良好的生物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了在癌症治疗中实现高血浆稳定性和有效药物释放,科研团队开展了相关测试,将环戊二烯硅烷分子插入到颗粒的PEG层中,并与硅芯表面的硅醇基团缩合。通过进一步反应,环戊二烯基团随后被官能团化,从而实现点击化学,细胞毒性有效载荷最终通过可切割连接物点击到颗粒上,实现在癌组织内释放药物。科研团队表示,该研究产生的靶向NDC药物,最近已进入一二期人体临床试验。纳米颗粒-药物构成的缀合物结构示意图
  • 免疫细胞疗法能否成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分享:基因编辑技术能否有助于将细胞疗法用于治疗实体瘤?珀金埃尔默旗下Horizon Discovery的乔纳森弗兰普顿 (Jonathan Frampton) 在给Laboratory News的一篇撰文中,介绍了如何利用碱基编辑技术来降低当前昂贵的治疗成本,使其成为治疗癌症的主流方法。开发同种异体细胞疗法还需解决一些挑战,包括如何避免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目前有两种有效的细胞疗法能治疗“液体肿瘤”(白血病和淋巴瘤)。诺华研发的Kymriah和吉利德科学研发的Yescarta两种药物使用的细胞均属于嵌合抗原受体(CAR) T细胞——两者最初均表现出高反应率,这种高反应率会在部分患者中形成持久的临床反应。虽然这些疗法的前期效果良好,但如何让下一代细胞疗法能够有效治疗实体瘤,仍面临不少问题。2019年,美国新增约176,000名液体肿瘤患者,而实体瘤新增患者约为160万(几乎增长10倍)。此外,由于Kymriah和Yescarta 均属于自体疗法(使用患者体内的细胞用于药物生产),这种个体的治疗成本很高,分别为475,000美元(Kymriah)和373,000美元(Yescarta),这远远超出了大众可以承受的医疗预算范围。相比之下,如使用一般抗癌药物,患者每月的花费约为10,000 美元。这种情况下,需要作出哪些改变,才能让细胞疗法成为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呢?基因编辑技术—能否将细胞疗法用于治疗实体瘤?尽管细胞疗法是一种复杂的癌症治疗形式,但它可以直接靶向液体肿瘤。细胞疗法可以通过血液进入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从而不需要靶向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也无需在杂乱无章的毛细血管网络中进行导航以及长时间驻留在免疫抑制和缺氧的实体瘤微环境中。人们普遍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细胞疗法才能应对和克服这些挑战,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避免出现脱靶染色体易位要增加存活率、增殖率和持久性,需要精确调节治疗细胞,这可能涉及对多个基因进行编辑。虽然普遍使用的基因编辑器CRISPR-Cas 在改变单个遗传信息时具有很强的稳健性,但这一过程会使得DNA双链产生断裂 (DSB) ,导致细胞出现脱靶染色体易位。借助单编辑或双编辑技术,在正确的指引和谨慎使用下,就很少会出现遗传信息的改变;不过,如需要编辑多个基因,产生染色体易位和其他遗传畸变的风险就会增加,这种风险可能会引起致癌细胞的产生,对于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潜在的灾难。在需要对一个或两个基因进行编辑,如果可以精确地识别出用于患者治疗的已编辑过细胞,就可避免易位现象。然而,当需要编辑的细胞较多时,很难精确识别已编辑细胞,进而导致致癌易位风险的增加。碱基编辑器:避免出现双链断裂碱基编辑作为基因编辑领域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碱基编辑器可以在不使用核酸酶来导入DNA 双链断裂的情况下,持续高效地在原代细胞中进行基因编辑。利用碱基编辑在DNA中形成一个缺口(或单链断裂)并借助脱氨酶改变特定的碱基对,这样就可以通过在早期编码外显子中引入终止密码子来实现高效的基因敲除。未来几年,碱基编辑会对细胞疗法的发展产生更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对同种异体细胞、非自体细胞治疗的发展的影响。通用型同种异体细胞疗法?借助同种异体细胞疗法,可以将健康供体转换为通用型治疗细胞,可以大规模生产治疗细胞并集中储存,在治疗需要时可以随时获取。但要开发同种异体细胞疗法会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如何才能避免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就必须改造现行的同种异体细胞疗法,使其具有隐身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患者的免疫系统将它视为“自我”的一部分。要开发出这样的细胞,需要修改多个基因,而且这些基因很可能会被敲除。碱基编辑器将在编辑多个基因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样能够在不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情况下,延长同种异体治疗细胞在患者体内的存活时间。同种异体细胞疗法的供应链简单、易大规模生产,成本上比自体细胞疗法更低。相关医疗经济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同种异体细胞疗法的费用可以降到每剂7500美元,毫无疑问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广细胞疗法,使其成为主流疗法。推广细胞疗法持久临床反应的高效细胞疗法是另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它需要将免疫细胞的疗法在治疗液体肿瘤中的成功经验转应用于治疗实体瘤,它需要修改免疫细胞,使其能够适应更为复杂的实体瘤微环境,同时降低此类疗法的成本。这两个目标都可以通过应用高效的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同种异体细胞疗法来实现。目前人们正利用CRISPR-Cas进行细胞开发,随着安全性不断提高,未来的同种异体细胞疗法利用碱基编辑器来改变基因信息,将为真正的细胞疗法治疗肿瘤带来雨霖。作者: Jonathan Frampton,珀金埃尔默旗下Horizon Discovery业务发展合伙人(Corporate Development Partner)
  • 新冠疫苗\基因治疗\CT均上榜!美国《大众科学》2021年度100大创新:医疗篇
    美国《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每年都会评选全球最佳科技创新大奖,这一评选已经坚持了30余年。其选择趋势从以前的优秀技术成果,已经转向那些会引领未来的科研创新。2021年获奖名单分为几个类别:医疗、电子产品、汽车、个人护理、航空航天、工程设计、娱乐、家居、安全、体育和户外活动,有哪些产品和技术上榜,一起来看看医疗篇有哪些吧。2021年的 “最佳新事物 ”奖(Best of What’s New awards)去年的 “最佳新事物奖”(Best of What’s New awards)颁发时,我们并不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新冠疫苗正在进入公众的怀抱,这激发了希望,但迫在眉睫的供应链问题让我们对未来一年的创新潜力感到疑惑。因此,当我们聚集在一起讨论获奖者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面对有限的资源、芯片短缺和持续的大流行病的挑战,工程师、开发人员和科学家们利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做了很多事情。在所有的10个类别中,效率的提高展示了我们优化世界的努力。一个新的洗发系统用更少的水带来舒适的泡沫,一个聪明的人工智能给航空公司的路线提供建议,以提高效率,一个简单的遥控器消除了对一次性电池的需求。同时,还有新冠疫情的预防、测试和治疗方面取得的成果,这些将成为我们在未来几年内抵御这一疾病的支柱。为了在这份名单上的100项技术中获得一席之地——自1988年以来,我们每年都会对这份综述进行讨论——我们相信每一位获奖者都让我们走在通往更健康、更安全、更智能、更快乐的道路上。获奖名单分为几个类别:健康、电子产品、汽车、个人护理、宇宙飞船、工程类、娱乐、家具、安全、体育和户外活动本篇为医疗篇近几十年来,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关注科学过程中最平凡的阶段。但在过去的两年里,科学的每一个渐进式进步——从了解新冠疫情的演变和开发疫苗来对抗病毒的实验室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药品批准——都意味着一件事:希望。而这正是这份年度最佳健康创新名单所强调的。除了为对抗我们这个时代最致命的流行病而发布的两种新型疫苗之外,世界上还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获准用于治疗罕见的早衰症的药物,一种新的胰岛素配方可能最终使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这种拯救生命的疗法,以及一种酝酿了几十年的疟疾疫苗。年度创新:新冠肺炎的两种突破性疫苗Pfizer/Moderna为了使人类摆脱新冠疫情,医生和公共卫生专家知道我们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世界各地的制药公司争先恐后地了解SARS-CoV-2病毒的特征,了解它如何入侵我们的免疫系统,并开发出一种有针对性的注射剂来进行预防。截至2021年11月,至少有28种有希望的疫苗已经在人类身上进行了试验,15种疫苗已经被授权在世界各地紧急使用。但有两个项目足够突出,赢得了我们的最高奖项。辉瑞公司与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合作开发的Comirnaty,以及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Moderna公司在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的帮助下开发的SpikeVax。这种疫苗不同于目前市场上的任何其他接种方式。它们是第一个所谓的mRNA疫苗——一种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技术。它们利用信使RNA发挥作用,信使RNA是告诉我们的细胞如何制造蛋白质的遗传代码。这些疫苗携带的mRNA含有制造一种在SARS-CoV-2(导致COVID-19的新型病毒)外部发现的蛋白质的指令。我们的身体迅速摧毁了错误的mRNA指令,但在我们的细胞建立相应的蛋白质之前,这些蛋白质然后附着在专门的免疫细胞上,触发系统将它们识别为入侵者并产生针对其同类的抗体。如果一个接种过疫苗的人接触到SARS-CoV-2,这些抗体可以在病毒复制失控之前就开始行动、繁殖并摧毁它,从而阻断疾病。这种针剂的效果也非常好。在临床试验中,两种剂量的方案在预防新冠肺炎的症状性病例方面至少有94%的效果。这些疫苗还几乎百分之百地抵御了住院治疗。虽然多种接种方案对遏制病毒的传播至关重要,但这两种mRNA疗法尤其有望改变大流行病的进程以及预防医学的未来。一种罕见的致命疾病的新疗法Eiger Pharmaceuticals确诊为早年衰老综合症(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的人很少能活过15岁,而且直到现在,治疗方法也只能针对其症状和并发症。当基因突变改变了携带者细胞核中一种蛋白质的形状时,该疾病就会发生。这种有缺陷的蛋白质被称为早衰素,导致细胞过早死亡。Zokinvy 能防止有缺陷的早衰素的堆积,从而将其可能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除了能延长数年寿命之外,这种新药还能减少与这种罕见病症相关的心脏和骨骼问题的症状,全世界大约有400名儿童受到这种病症的影响。基因治疗的一大进步Intellia Therapeutics可以轻松编辑人类基因组的基因编辑工具。但直到2021,这种涉及向病人注射经过调整的干细胞的方法只被用于治疗血液中突变的疾病,如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sickle-cell anemia)。2021年8月,研究人员公布了一项六人临床试验的结果,医生试图修复导致罕见肝脏疾病的遗传缺陷,即转甲状腺素淀粉样变。基因编辑技术被包装在一个称为脂质纳米颗粒的小圆球内进入肝脏,在那里它开始运作,纠正有缺陷的细胞。在这种处于临床试验第一阶段的治疗方法进入市场之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如果成功的话,它可以为治愈各种遗传病铺平道路。变革性的埃博拉疫苗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人们会出现高烧、严重出血和器官衰竭,有一半人因为出现这些症状死亡。生物技术公司Regeneron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创造了单克隆抗体——实验室制作的分子,模仿免疫系统的自然防御系统的运作来针对这种疾病,以帮助打倒入侵病毒。Inmazeb是三种抗体的组合,针对埃博拉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在一项临床试验中,接受Inmazeb治疗的154人中有66.2%存活,而没有接受的153人中只有49%存活。虽然不是万全之策,但单克隆抗体在治疗许多病毒性疾病方面一直是至关重要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2021年对两种治疗新冠肺炎的单克隆抗体疗法给予了紧急使用授权,并且还批准了另一种治疗埃博拉的单克隆抗体。第一个在家检测新冠肺炎的产品Ellume疫苗大大降低了感染和传播新冠肺炎的风险,但疫苗并不是完美的。即使在高度接种疫苗的社区中也会继续出现突破性病例。所以还需要新冠检测,Ellume的家用新冠肺炎检测产品是第一个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授权的同类产品,允许消费者在不去看医生的情况下检查他们的新冠肺炎状况。该测试由一个鼻拭子、一个滴管、处理液和一个分析器组成。一个App带你完成一步步的指示。通过蓝牙连接分析仪,将处理液倒入滴管,擦拭两个鼻孔,将拭子连接到滴管上,在分析仪上挤出五滴,然后等待15分钟的结果。Ellume公司报告说,该测试在95%的情况下能识别出阳性病例,在97%的情况下能识别出阴性病例。修复十字韧带撕裂的好方法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前十字韧带,或称前交叉韧带,斜着延伸到膝盖中间,对保持身体的直立和稳定至关重要。前十字韧带也很容易出问题;根据《临床骨科和创伤杂志》2016年的一份报告,它是膝关节重大损伤的最常见来源。修复撕裂的前十字韧带需要手术,有时还需要重建——这是一种侵入性的手术,从身体的另一个部位或从捐赠者那里获取一块肌腱和骨头,以重建撕裂的韧带。新近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BEAR植入物取代了这种材料。它由牛胶原蛋白制成,被固定在十字韧带两端撕裂的地方,将它们绑在一起。病人的身体在几个月内吸收该装置,新的、健康的组织已经在其位置上生长出来。更精确的CT扫描CT扫描提供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有助于诊断和跟踪疾病和损伤。传统的扫描器通过结合几条X射线的总能量来创建图像。在这个过程中,X射线的一些能量会丢失,导致分辨率降低。西门子的新扫描仪名为Naeotom Alpha,它使用对光子进行计数的探测器,来测量通过的每一个光粒子,从而获得更清晰、对比度更高的身体内部运作的图像。有史以来最便宜的胰岛素仅在美国就有约3400万人患有糖尿病。对其中的许多人来说,胰岛素——一种通常在胰腺中产生的帮助处理葡萄糖的荷尔蒙——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尽管如此,胰岛素仍然是一种极其昂贵的产品,即使对那些有充足保险的人来说也是如此。Semglee可以改变这种状况,这是一种可互换的生物仿制胰岛素产品——是第一种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可的产品。生物仿制药是一种生物疗法(荷尔蒙和疫苗就是例子),与已经获得FDA批准并在市场上销售的生物疗法没有明显区别,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非专利药,药剂师可以用它来替换品牌药,但不需要事先得到医生的批准。Semglee有10毫升的小瓶和3毫升的预装笔,每天皮下注射一次,在医学上与品牌胰岛素Lantus是一样的。首个疟疾疫苗据估计,疟疾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约50万人死亡。葛兰素史克公司的Mosquirix是一种酝酿了几十年的疫苗,产生了针对恶性疟原虫的免疫反应,恶性疟原虫是导致疟疾的五种寄生虫中最致命的一种,也是整个非洲最普遍的毒株。该疫苗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这一殊荣使其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和使用。虽然接种疫苗对严重的疟疾只有大约50%的效果,一年后效果明显下降,但它仍然是预防这种致命疾病的最佳方法之一。驱逐酵母菌感染的新方法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美国每年约有140万人因阴道酵母菌感染去看医生。虽然非处方药治疗通常效果很好,但更顽固的病例可能会反复发作。Brexafemme是二十多年来第一种新型抗真菌药物,代表了一种称为三萜类的全新类别。它通过阻断一种有助于在念珠菌周围形成保护层的酶而起作用,念珠菌会导致阴道酵母菌感染。没有这种保护层,微生物很快就会死亡。这种两片的配方在几天内就开始起作用,并在人的系统中保持长达两周的时间以防止复发。译者:蒂克伟
  • 新型纳米粒子可提高恶性脑瘤治疗效果
    p style="text-indent: 2em "美国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纳米粒子,能同时将两种药物运送到大脑肿瘤部位,增强对一种死亡率很高的脑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已在动物实验中取得成功。/pp style="text-indent: 2em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难以治疗的常见恶性脑肿瘤,死亡率很高。直接注射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抵达大脑和肿瘤细胞迅速对单一药物产生抵抗力,是治疗该疾病的两大难点。/pp style="text-indent: 2em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 通讯》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给脂质体纳米粒子加上转铁蛋白涂层,能使粒子顺利通过血脑屏障,并准确抵达肿瘤部位同时避开正常细胞。/pp style="text-indent: 2em "脂质体是一种中空的人工球状微粒,外壳是脂质双分子层。研究人员在脂质体内部装上化疗药物替莫唑胺,负责破坏肿瘤细胞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用外壳装载一种名为“JQ-1”的实验药物,负责阻止肿瘤细胞修复DNA损伤。两者联合发挥作用,能减少药物抵抗。/pp style="text-indent: 2em "与直接注射药物相比,用这种加了转铁蛋白涂层的脂质体运送药物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实验鼠的脑部肿瘤缩小的幅度更大,生存率也更高。此外,新方法还能避免直接注射药物导致的一些不良反应。/pp style="text-indent: 2em "研究人员说,该方法还能用于运送其他抗癌药物。血脑屏障的存在使许多药物无法用于脑肿瘤,新技术将改变这种状况,扩大选择范围。/p
  • CDE|公开征求《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意见
    2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意见的通知,全文如下:为更好引导和促进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开发,药品审评中心通过对行业调研、文献收集和专家咨询讨论会等工作,在已有《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基础上,根据目前对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的科学认知,经中心内部讨论形成《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我们诚挚地期待社会各界对征求意见稿提出宝贵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我们。征求意见时限为自发布之日起1个月。 您的反馈意见请发到以下联系人的邮箱: 联系人:戴学栋 联系方式:daixuedong@cde.org.cn 联系人:张旻 联系方式:zhangmin@cde.org.cn 感谢您的参与和大力支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2021年2月23日《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一、前言 ................................................................................... 1 二、适用范围 ........................................................................... 1 三、总体考虑 ........................................................................... 1 四、受试物 ............................................................................... 2 五、动物种属/模型选择 .......................................................... 3 六、概念验证 ........................................................................... 4 七、药代动力学 ....................................................................... 5 八、非临床安全性 ................................................................... 6 (一)总体安全性考虑 ...................................................... 6 (二)基因表达产物的风险评估 ...................................... 6 (三)插入突变风险评估 .................................................. 7 (四)载体动员(Vector mobilisation)和重组风险评估 8 九、对特定类型基因修饰细胞产品的特殊考虑 .................... 8 (一)基因修饰的免疫细胞(CAR或TCR修饰的T细胞 /NK细胞) .......................................................................... 8 (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来源的细胞产品 ............ 10 (三)基因编辑的细胞产品 ............................................ 10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基因修饰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修饰细胞 治疗产品已成为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基因修饰细胞治 疗产品物质组成和作用方式与一般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有明显不同,传统的标准非临床研究策略和方法通常并不适 用于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为规范和指导基因修饰细胞治 疗产品非临床研究和评价,在《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 导原则》基础上,根据目前对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的科学 认识,制定了本指导原则,提出了对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 非临床研究和评价的特殊考虑和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认 知程度的深入和相关研究数据的积累,本指导原则将不断完 善和适时更新。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基因修饰细 胞治疗产品是指经过基因修饰(如调节、修复、替换、添加 或删除等)以改变其生物学特性、拟用于治疗人类疾病的活 细胞产品,如基因修饰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和基因修饰的干细胞(如造血干 细胞、多能诱导干细胞等)等。 三、总体考虑 非临床研究是药物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基因修饰 细胞治疗产品,充分的非临床研究是为了:1)阐明基因修饰 的目的、功能以及产品的作用机制,明确其在拟定患者人群 中使用的生物学合理性;2)为临床试验的给药途径、给药程 序、给药剂量的选择提供支持性依据;3)根据潜在风险因素, 阐明毒性反应特征,预测人体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确定不 良反应的临床监测指标,为制定临床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依据。因此,应充分开展非临床研究,收集用于风险获益评 估的信息,以确立拟开发产品在目标患者人群中预期具有合 理的、可接受的风险获益比,同时为临床试验的设计和风险 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性依据。 由于不同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的细胞的来源、类型、 生物学特性、基因修饰方式/技术、生物学功能/作用方式、生 产工艺、非细胞组分等各不相同。在制定非临床研究计划时, 除参考《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中的对细胞制 品的一般要求外,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于产品特点和 目前已有的科学认知,结合拟定适应症、患者人群、给药途 径和给药方案等方面的考虑,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实施非临床 试验,充分表征产品的药理学、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在进行风险获益评估时,还应重点关注由非临床向临床过渡 时非临床研究的局限性和风险预测的不确定性。 四、受试物 非临床试验所用受试物应可充分代表临床拟用样品的 质量和安全性,确证性非临床试验应尽可能采用临床拟用 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作为受试物。体外、体内非临床试 验所使用的样品均应符合相应开发阶段的质量标准要求。 应阐明非临床使用样品与临床拟用样品的异同及其对人体 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可能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受种属特异性的限制,可考虑采用替 代产品(表达动物同源基因的人源细胞产品或动物源替代 细胞产品)。替代产品应与临床拟用产品采用相似的生产工艺,并对可能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质量参数进行对 比研究,以评估替代产品与临床拟用产品的质量相似性及 其对非临床数据预测性的影响。 五、动物种属/模型选择 进行非临床体内试验时,应选择相关的动物种属/模型。理想状态下,基因修饰细胞应能以其预期的作用方式在所选 择的动物中表现出在拟用患者人群中所期望的功能活性。因 此,选择相关动物时需要考虑产品的特性以及临床拟用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1)动物病理生理学特征与拟用患者 人群的相似性;2)动物对基因修饰细胞及导入基因表达产物 (若有)的生物学反应与预期的人体反应的相似性;3)动物 对异种来源的基因修饰细胞的免疫耐受性;4)临床拟用递送 /给药方式的可行性。 由于免疫排斥反应以及细胞和/或导入基因的种属特异性,常规标准实验动物很可能并不适用,而免疫缺陷动物、 转基因动物或采用同源替代产品作为受试物可能会更合适。 对于某些作用机制涉及与疾病环境相互作用的基因修饰细 胞(例如CAR-T细胞),可能需要采用疾病模型动物。采用疾病模型动物进行的非临床研究可提供活性和毒性的剂量 关系信息,可更好的评估基因修饰细胞产品的风险获益比。每一种动物种属/模型均有其优点和不足,没有一种模型可完美预测基因修饰细胞在患者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应评估并阐明非临床研究所采用的动物种属/模型与人体的 相关性和局限性,建议采用多种动物/模型开展研究。当缺少 相关动物模型时,可采用基于细胞和组织的模型(如2D和 3D组织模型、类器官和微流体模型),这些模拟人体内环境 的模型也可为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提供有用的补充信息。 六、概念验证 对于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除应参照《细胞制品研究 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药效学研究外,还应进行 概念验证试验,阐明对细胞进行基因修饰的理由和可行性。通常,对细胞进行基因修饰的理由可能包括但不限于:1)引 入突变基因的功能拷贝以纠正遗传性疾病;2)改变/增强细 胞的生物学功能;3)引入一个安全开关,以在必要时能够清除细胞。应根据基因修饰的目的,进行相应的体外和体内验 证试验,证明可达到基因修饰的目的。 概念验证试验评估终点可能包括:1)对细胞基因组修饰的特异性;2)引入的外源调控序列对内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或转基因的表达及功能活性;3)基因修饰对细胞正常行为和 生理功能的影响(如对扩增、分化能力的影响,对T细胞激活 和杀伤活性的影响等)。设计概念验证试验时,应考虑设置合 适的平行对照(如未修饰的细胞)。 虽然体外试验可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基因修饰细胞的设 计理念和拟定作用方式,但对于功能复杂的活细胞,仅依靠 体外试验并不足以预测基因修饰细胞的体内行为和功能。因 此,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均应尽可能考虑进行体内概念验证 试验。在设计体内概念验证试验时,建议采用疾病模型动物。对于预期在人体内会长期存续或长期发挥功能的基因修饰 细胞,如果缺乏相关的动物模型,建议采用替代产品进行体 内概念验证试验,在足够的、可行的时间窗内评估基因修饰 细胞的长期效应。 七、药代动力学 参考《细胞制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中的对细胞 制品药代动力学的一般要求,采用相关动物模型开展药代动 力学试验以阐明基因修饰细胞在体内的命运和行为(包括生 物分布、归巢、定植、增殖、分化和持续性)。这些试验可以 单独开展,也可以整合到概念验证试验和/或毒理学试验中。若基因修饰细胞表达的转基因产物可分泌到细胞外,应 阐明其在局部和/或全身的暴露特征。 八、非临床安全性(一)总体安全性考虑 在评估产品的整体风险时,除参考《细胞制品研究与评 价技术指导原则》中对细胞制品的一般要求外,还应重点关 注基因修饰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如表达转基因的风险、基因 编辑脱靶风险、载体插入突变风险、载体重组风险等。在制 定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策略时,应基于每个产品的特点,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考虑因素包括但不限于:1)临床拟用适应症、 目标患者人群和临床给药方案;2)细胞的来源、类型及其在 体内的细胞命运;3)基因修饰目的、方式及技术;4)作用 方式/机制或预期的功能活性;5)激起免疫应答能力/免疫耐 受能力;6)产品的质量因素;7)已有的非临床/临床数据;8)类似产品的已知有效性和安全性信息。 (二)基因表达产物的风险评估 通常,导入基因会随基因修饰细胞的存在而持续表达, 对于有复制能力的细胞,导入基因还可能会随细胞的增殖而 过度表达,导致基因表达产物的蓄积,进而导致毒性。因此, 若基因修饰细胞编码导入基因,应在体内试验中评估导入基 因表达产物的毒性风险。在设计试验时,应根据导入基因的 表达情况和功能活性设计试验期限和必要的终点指标,考虑 因素包括:1)基因表达水平和持续时间;2)基因表达产物 的分布部位;3)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活性。一些转基因(如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免疫调节物等)若长期持续表达, 可能会导致长期安全性风险担忧,如导致细胞非受控的生长、 恶性转化等不良反应。因此,对于长期持续表达或具有长期 效应的转基因修饰细胞,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的期限应足以评 估其长期安全性风险。为确定基因表达产物的量效关系,解 释预期和非预期的试验结果,建议在试验中伴随对导入基因 表达水平的定量检测(如采用Q-PCR或ELISA法)以及免疫 原性(ADA)检测。 (三)插入突变风险评估 一些整合性载体(如逆转录病毒、慢病毒、转座子)可 将外源基因插入整合到细胞基因组中,这可能会导致关键基 因突变或激活原癌基因,从而导致恶性肿瘤风险增加。 影响插入突变的关键风险因素包括:1)载体的整合特征, 即插入位点的偏好性;2)载体的设计,如增强子、启动子等构建元件的活性,反式激活邻近基因的潜力;产生剪接突变 体的潜在剪接位点或多聚腺苷酸信号等;3)载体剂量;4)导入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活性(如与细胞生长调控相关)和 表达水平;5)靶细胞群的转化可能性,这可能与细胞的分化 状态、增殖潜力、体外培养条件和体内植入环境等有关。 基于已有科学经验和既往非临床/临床研究结果,如果认为基因修饰细胞所采用的载体系统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细 胞基因组中并可在体内长期存续,需综合分析以上风险因素, 评估潜在的插入突变风险和致癌性风险。非临床方面,应采 用具有代表性的基因转导细胞进行基因整合位点分析,分析 细胞的克隆组成以及在关注基因(如肿瘤相关调控基因)附 近有无优先整合迹象,含有关注整合位点的细胞有无优先异 常增殖。此外,还应在临床试验中频繁检测转导细胞的基因 插入位点和克隆性来监测和减轻与基因插入突变相关的致 癌性风险。 (四)载体动员(Vector mobilisation)和重组风险评估 应基于载体的选择、载体的设计、目标转导细胞群以及 目标患者人群评估载体与内源性病毒重组和动员的风险。如 果有证据显示此类风险增加,应开展相应的非临床试验评估 载体动员和重组的风险。 九、对特定类型基因修饰细胞产品的特殊考虑 (一)基因修饰的免疫细胞(CAR或TCR修饰的T细胞/NK细胞) 对于CAR或TCR修饰的免疫细胞,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评估其靶点相关毒性和脱靶毒性风险,如采用合适的动物 模型或体外方法、计算机预测等。 应采用体外方法深入分析靶抗原在人体器官、组织和细 胞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基因表达分析库和文献调研也可能会 有助于阐明靶抗原在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的表达是否存在 差异。应采用表达和不表达靶抗原的细胞作为靶细胞进行体 外试验,确认CAR或TCR修饰的免疫细胞可特异性的识别和 杀伤靶细胞。 对于CAR修饰的免疫细胞,应采用体外方法(如人质膜蛋白阵列技术等)评估其胞外抗原识别区(一般为抗体的单 链可变区片段)与人体膜蛋白的脱靶结合风险。 TCR修饰免疫细胞的脱靶毒性可通过评估TCR与人体自身抗原肽的交叉识别能力来评估。首先,应采用体外试验测 定TCR修饰的免疫细胞与人自身抗原肽-HLA(与递呈靶抗原 肽的HLA等位基因相同)复合物的亲和力,并说明抗原肽的 选择依据及选择范围。此外,还应研究其他相关或不相关的 蛋白中是否含有靶抗原肽序列。如果TCR与人自身抗原肽有 交叉反应可能,应确定靶抗原肽的最小识别基序(motif),并 采用计算机预测分析评估交叉反应性。如果计算机预测可识 别出具有潜在交叉反应性的抗原肽,应在体外测定TCR修饰 免疫细胞对表达相应蛋白或递呈相应抗原肽的的细胞的识 别能力。如果不能排除交叉反应性,应基于含有潜在交叉反 应性抗原肽的蛋白的表达模式以及TCR与潜在交叉反应性抗 原肽的亲和力来进行风险评估。为获得TCR与其他等位HLA 潜在交叉反应性的信息,应进行足够的HLA交叉反应性筛选。对于TCR修饰的T细胞,还应关注引入TCR链和内源性 TCR之间的错配可能性,应描述和说明旨在降低错配可能性 的TCR设计策略。 (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来源的细胞产品 iPS细胞自身具有致瘤性风险,在体内可形成畸胎瘤。因此,非临床试验中应考虑进行致瘤性试验。体内致瘤性试验 建议采用掺入未分化iPS细胞的细胞产品作为阳性对照,以确 认实验系统的灵敏度。如果iPS细胞设计了自杀机制,应在体 内试验中确认/验证这种自杀机制的功能。 重编程可能会诱导细胞的表观遗传学改变,其后果尚不 完全清楚。为评估iPS细胞衍生细胞的表观遗传学改变所引起 的潜在异常特征,应采用体外和/或体内非临床试验来阐明细胞具有适当的行为和生理功能,毒理学试验还应评估细胞异 常行为引起的不良反应。应结合质量表征数据、非临床安全 性数据以及文献数据进行深入的风险评估,并就旨在保护患 者安全的风险减轻措施进行讨论。如果发现遗传学和/或表观 遗传学改变,应解决相应的安全性问题。 (三)基因编辑的细胞产品 对于基因编辑的细胞产品,应采用相关细胞进行体外在 靶和脱靶活性评估,以确认修饰酶或向导RNA对靶基因序列的特异性。虽然计算机分析可用于预测基因编辑的脱靶风险, 但选择的评价策略仍应包含体外全基因组测序比对,以证明 潜在脱靶位点未出现脱靶。应说明所选择的评价策略的合理 性和敏感性。此外,在评估脱靶活性时,还应评估种属特异 性的差异、细胞(病理)生理状态的差异或细胞类型的差异 对非临床数据预测性的影响。必要时,还应分析基因编辑对 细胞表型和生理功能的潜在影响。 参考文献 1. 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NMPA, 2017年. 2. Quality, non-clin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of medicinal products contain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cells. EMA, 2020. 3. Preclinical Assessment of Investigational Cellular and Gene Therapy Products. FDA, 2013. 4. Guideline on Quality, Non-clinical and Cli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vestigational Advanced Therapy Medicinal Products in Clinical Trials. EMA, 2019. 5. Long Term Follow-Up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Human Gene Therapy Products. FDA, 2020. 6. Guideline on the Non-Clinical Studies Required Before First Clinical Use of Gene Therapy Medical Products, EMA, 2008. 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pdf征求意见反馈表.docx
  • 云南中医药大学277.00万元采购生物显微镜,切片机,荧光显微镜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 生物显微镜,切片机,荧光显微镜 开标时间: 2022-02-11 11:00 采购金额: 277.00万元 采购单位: 云南中医药大学 采购联系人: 张老师 采购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 云南通拓招标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 任皓 代理联系方式: 立即查看 详细信息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养实训平台建设设备采购招标公告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1-12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养实训平台建设设备采购招标公告 发布日期:2022-01-12 16:02:02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养实训平台建设设备采购招标公告 项目概况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养实训平台建设设备采购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云南通拓招标有限公司(昆明市白云路与志强路交叉口同德昆明广场B区4栋501)获取招标文件,并于 2022年2 月 11日11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2.项目名称: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养实训平台建设设备采购 3.预算金额:2,770,000.00元。 4.最高限价:2,770,000.00元。 5.采购需求:本项目共划分为1个标段,投标人须对所有内容进行整体投标,不可缺项、漏项,否则投标文件将按无效处理。具体内容详见下表: 序号 项目(产品)名称 是否进口 数量 计量单位 是否是核心产品 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 1 12门更衣柜 否 2 台 否 工业 2 台式中医人工智能采集仪 (中医智能脉象仪) 否 1 台 否 3 开放式针灸辅助教学系统 否 1 套 否 4 45抽文件柜 否 4 台 否 5 儿童PT训练床 (电动多功能理疗床) 否 1 张 否 6 儿童抚触台 否 2 台 否 7 儿童手平衡协调训练器 否 1 个 否 8 儿童平衡杠及附件 否 1 台 否 9 经颅超声 -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 否 2 台 是 10 儿童专用水疗仪(高脚) 否 2 台 否 11 儿童冲淋池 否 2 台 否 12 上肢力反馈运动控制训练系统(儿童版)(上肢康复训练系统) 否 1 台 是 13 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矫姿型)(上下肢智能运动康复训练系统) 否 1 台 是 14 痉挛肌治疗仪 否 2 套 否 15 实验凳 否 225 个 否 16 多媒体一体机 否 5 台 否 17 经脉宝中医人工智能一体机(桌面型一体机) 否 1 套 否 18 熏蒸箱 否 1 台 否 19 电针仪 否 3 台 否 20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 否 4 台 否 21 假肢矫形实验设备 否 1 套 否 22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系统(训练室) 否 1 套 否 23 正置荧光显微镜 否 1 台 否 24 倒置生物显微镜 否 1 台 是 25 正置显微镜 否 1 台 否 26 冰冻切片机 否 1 台 是 具体要求等详见本招标文件第五章《采购需求》。 6.▲交货期:合同签订后30日内完成交货及安装调试,投标人可自报最短交货期。 7.交货地点:云南中医药大学呈贡校区。 8.本次招标不接受进口产品投标。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1投标人须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或注册,提供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 1.2投标人须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1.2.1良好的商业信誉指:投标人在本项目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前,在 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 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内无不良信息记录、在 信用中国 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下载的信用信息和信用信息查询栏查询的 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 中未出现不良信用信息记录(查询结果以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查询结果为准)。 1.2.2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指:提供投标人2019年度或2020年度经第三方审计的财务报告及财务报表。如投标人成立时间不足一年的,提供自成立至今的财务报表或相关情况说明。 1.3投标人须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提供书面声明或其他证明材料。 1.4投标人须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1.4.1投标人须提供以下任一依法纳税的证明材料:投标人在投标截止之日前十二个月内(税款所属时期),任意连续3个月的税务局税收通用缴款书复印件、银行电子缴税(费)凭证复印件、税务局出具纳税情况的相关证明。依法免税的,应提供依法免税的相关证明文件。 1.4.2投标人须提供以下任一社会保险费缴费证明材料:投标人在投标截止之日前十二个月内(费款所属时期),任意连续3个月的社会保险费缴款书复印件、银行电子缴税(费)凭证复印件、社保管理部门出具的有效的缴款证明。依法免缴社会保险费的,应提供依法免缴的相关证明文件。 1.5提供投标人参加本项目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重大违法记录是指投标人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吊销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的书面声明。成立未满三年的投标人提供成立以来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 1.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在 信用中国 网站没有失信被执行人记录和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记录;且在中国政府采购网没有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被禁止在一定期限内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但期限届满的除外)。信用查询截止时间:本项目公告发布以后(含发布当日)至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此项由采购代理机构进行查询,查询记录为上述网站信用信息查询结果的网页截图或网页打印稿)。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本项目不属于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 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三、获取招标文件 1.时间:2021年 1 月 13 日至2021年 1 月 20 日,每日上午9:00时至12:00时,下午13:30时至17:30时(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2.地点: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云南通拓招标有限公司(昆明市白云路与志强路交叉口同德昆明广场B区4栋501)。 3.方式:因本项目采用电子招标投标,所以投标人除网上登记外还须按要求提供纸质材料到采购代理机构完成线下登记。完成以下两种方式的登记后才算登记成功。 3.1网上登记: 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www.ynggzy.com)进行注册以及企业数字证书(CA)的办理。注册及企业数字证书(CA)办理完成之后进入云南省政府采购交易系统(网址:https://www.ynggzy.com/zfcg-tb)凭企业数字证书(CA)登陆进行登记及下载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格式为*.ZCZBJ ) 。(如有疑问可咨询24小时技术支持热线:010-86483801。) 注:如果投标人之前已经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进行过注册并办理过企业数字证书(CA),此次无需重复办理,可直接登录云南省政府采购交易系统(网址: 3.2线下登记: 持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或社会团体登记证(复印件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件)、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网上获取招标文件的截图至规定的获取文件地点获取招标文件。 4.售价:人民币500.00元/份(所有需要开具发票的,必须公对公汇款。户名:云南通拓招标有限公司;开户银行:中国银行昆明市莲花池支行;银行账号:135615364611)。 ▲5.未按招标公告规定时间及地点获取招标文件的不得参与本项目投标。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1.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 2022年 2月 11 日11点00分(北京时间)。 2.提交投标文件地点、开标地点: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科发路269号(科发路与科高路交叉口)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二楼开标厅 2 号。 投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要求,须登录云南省政府采购交易系统(网址:https://www.ynggzy.com/zfcg-tb),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完成所有电子投标文件的提交,且完成电子签名确认,并打印 上传投标文件回执 ,以确保文件上传成功。投标文件在截止时间前未完成电子签名确认的,视为无效投标,不能进入开标阶段。 同时,投标人应自行下载已上传成功的投标文件,并进行查看、解密和核验投标文件,以确保上传投标文件的正确性。 2.2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的提交电子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将电子投标文件提交至云南省政府采购交易系统(网址:https://www.ynggzy.com/zfcg-tb)。逾期提交的电子投标文件为无效文件,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将拒绝接收。 2.3根据《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大力推行网上智能开标切实减少交易现场人员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推行不见面办事,正式启用远程网上开标(不见面开标)系统。 3、电子开标及投标文件解密 投标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参加开标: 方式一:网上智能开标及远程解密 (1)投标人登录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网址:https://www.ynggzy.com),按照《网上智能开标远程解密操作指南(投标人)》完成远程解密、查看开标一览表等相关操作。本项目解密时间为30分钟,若投标人未在规定时间完成所有投标文件解密,则视为无效投标,不再进入评标阶段。 (2)因开标系统、开标现场网络、设备及其他特殊原因,导致不能正常解密投标文件的,经核实和上报相关部门同意后,可再次下达网上解密指令来延长解密时间。 (3)开标过程中如有问题,可以在线提出异议,由代理机构给予回复。在规定的异议询问时间内未提出异议的,则视为对开标结果无异议。 方式二:现场开标现场解密 (1)投标人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持加密投标文件的CA数字证书到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昆明市高新区科发路269号交易大厦)开标现场进行现场解密。招标文件其他要求不变。 (2)电子文件开标顺序:按照交易平台自动提取所有供应商的顺序在开标室进行开标。 (3)采购人宣布开启电子投标文件后,投标人按照电子文件的开标顺序上前,使用投标文件加密证书对投标文件进行解密。 (4)若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不符合采购文件要求,或因投标人原因造成投标文件开标时无法完成读取、导入或解密的,该投标文件则视为无效投标,将被撤回,不再进入评标阶段。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发布公告的媒介:本次公开招标公告在《云南省政府采购网》、《云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和《云南中医药大学校务公开专栏》上发布。 2.本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政策,政府采购促进残疾人就业等。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云南中医药大学 地 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076号 联系方式:张老师0871-65919731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云南通拓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昆明市白云路与志强路交叉口同德昆明广场B区4栋501 联系方式:任皓、杨士琦0871-65895558 3.项目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杨士琦 联系电话:0871-65895558 八、交易平台技术支持 1. 联系方式: 电子投标文件制作及上传技术支持电话:010-86483801 QQ:4009618998 地址: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五楼(昆明市高新区科发路269号交易大厦) 投标人可到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http://ggzy.yn.gov.cn)点击【在线培训】按钮进行 电子投标文件制作及上传 的学习。 企业数字证书(CA)办理技术支持电话:0871-65385613 企业数字证书(CA)办理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科发路269号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楼大厅 数字证书办理窗口。 2. 投标人办理数字证书相关资料及附件: 需提供的资料清单: 2.1公司营业执照 2.2法人身份证 2.3经办人身份证 2.4基本账户开户证 以上资料须提供复印件并加盖投标人公章。 2.5《企业证书申请表》; 2.6《企业电子公章申请表》; 2.7《个人证书申请表》; 2.8《法定代表人电子签名申请表》;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生物显微镜,切片机,荧光显微镜 开标时间:2022-02-11 11:00 预算金额:277.00万元 采购单位:云南中医药大学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云南通拓招标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养实训平台建设设备采购招标公告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01-12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养实训平台建设设备采购招标公告 发布日期:2022-01-12 16:02:02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养实训平台建设设备采购招标公告 项目概况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养实训平台建设设备采购的潜在投标人应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云南通拓招标有限公司(昆明市白云路与志强路交叉口同德昆明广场B区4栋501)获取招标文件,并于 2022年2 月 11日11点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2.项目名称: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养实训平台建设设备采购 3.预算金额:2,770,000.00元。 4.最高限价:2,770,000.00元。 5.采购需求:本项目共划分为1个标段,投标人须对所有内容进行整体投标,不可缺项、漏项,否则投标文件将按无效处理。具体内容详见下表: 序号 项目(产品)名称 是否进口 数量 计量单位 是否是核心产品 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 1 12门更衣柜 否 2 台 否 工业 2 台式中医人工智能采集仪 (中医智能脉象仪) 否 1 台 否 3 开放式针灸辅助教学系统 否 1 套 否 4 45抽文件柜 否 4 台 否 5 儿童PT训练床 (电动多功能理疗床) 否 1 张 否 6 儿童抚触台 否 2 台 否 7 儿童手平衡协调训练器 否 1 个 否 8 儿童平衡杠及附件 否 1 台 否 9 经颅超声 -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 否 2 台 是 10 儿童专用水疗仪(高脚) 否 2 台 否 11 儿童冲淋池 否 2 台 否 12 上肢力反馈运动控制训练系统(儿童版)(上肢康复训练系统) 否 1 台 是 13 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矫姿型)(上下肢智能运动康复训练系统) 否 1 台 是 14 痉挛肌治疗仪 否 2 套 否 15 实验凳 否 225 个 否 16 多媒体一体机 否 5 台 否 17 经脉宝中医人工智能一体机(桌面型一体机) 否 1 套 否 18 熏蒸箱 否 1 台 否 19 电针仪 否 3 台 否 20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 否 4 台 否 21 假肢矫形实验设备 否 1 套 否 22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系统(训练室) 否 1 套 否 23 正置荧光显微镜 否 1 台 否 24 倒置生物显微镜 否 1 台 是 25 正置显微镜 否 1 台 否 26 冰冻切片机 否 1 台 是 具体要求等详见本招标文件第五章《采购需求》。 6.▲交货期:合同签订后30日内完成交货及安装调试,投标人可自报最短交货期。 7.交货地点:云南中医药大学呈贡校区。 8.本次招标不接受进口产品投标。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1投标人须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或注册,提供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 1.2投标人须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1.2.1良好的商业信誉指:投标人在本项目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前,在 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 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内无不良信息记录、在 信用中国 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下载的信用信息和信用信息查询栏查询的 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 中未出现不良信用信息记录(查询结果以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查询结果为准)。 1.2.2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指:提供投标人2019年度或2020年度经第三方审计的财务报告及财务报表。如投标人成立时间不足一年的,提供自成立至今的财务报表或相关情况说明。 1.3投标人须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提供书面声明或其他证明材料。 1.4投标人须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1.4.1投标人须提供以下任一依法纳税的证明材料:投标人在投标截止之日前十二个月内(税款所属时期),任意连续3个月的税务局税收通用缴款书复印件、银行电子缴税(费)凭证复印件、税务局出具纳税情况的相关证明。依法免税的,应提供依法免税的相关证明文件。 1.4.2投标人须提供以下任一社会保险费缴费证明材料:投标人在投标截止之日前十二个月内(费款所属时期),任意连续3个月的社会保险费缴款书复印件、银行电子缴税(费)凭证复印件、社保管理部门出具的有效的缴款证明。依法免缴社会保险费的,应提供依法免缴的相关证明文件。 1.5提供投标人参加本项目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重大违法记录是指投标人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吊销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的书面声明。成立未满三年的投标人提供成立以来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 1.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在 信用中国 网站没有失信被执行人记录和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记录;且在中国政府采购网没有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被禁止在一定期限内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但期限届满的除外)。信用查询截止时间:本项目公告发布以后(含发布当日)至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此项由采购代理机构进行查询,查询记录为上述网站信用信息查询结果的网页截图或网页打印稿)。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本项目不属于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项目。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 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三、获取招标文件 1.时间:2021年 1 月 13 日至2021年 1 月 20 日,每日上午9:00时至12:00时,下午13:30时至17:30时(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2.地点: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云南通拓招标有限公司(昆明市白云路与志强路交叉口同德昆明广场B区4栋501)。 3.方式:因本项目采用电子招标投标,所以投标人除网上登记外还须按要求提供纸质材料到采购代理机构完成线下登记。完成以下两种方式的登记后才算登记成功。 3.1网上登记: 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www.ynggzy.com)进行注册以及企业数字证书(CA)的办理。注册及企业数字证书(CA)办理完成之后进入云南省政府采购交易系统(网址:https://www.ynggzy.com/zfcg-tb)凭企业数字证书(CA)登陆进行登记及下载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格式为*.ZCZBJ ) 。(如有疑问可咨询24小时技术支持热线:010-86483801。) 注:如果投标人之前已经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进行过注册并办理过企业数字证书(CA),此次无需重复办理,可直接登录云南省政府采购交易系统(网址: 3.2线下登记: 持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或社会团体登记证(复印件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件)、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网上获取招标文件的截图至规定的获取文件地点获取招标文件。 4.售价:人民币500.00元/份(所有需要开具发票的,必须公对公汇款。户名:云南通拓招标有限公司;开户银行:中国银行昆明市莲花池支行;银行账号:135615364611)。 ▲5.未按招标公告规定时间及地点获取招标文件的不得参与本项目投标。 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 1.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 2022年 2月 11 日11点00分(北京时间)。 2.提交投标文件地点、开标地点: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科发路269号(科发路与科高路交叉口)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二楼开标厅 2 号。 投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要求,须登录云南省政府采购交易系统(网址:https://www.ynggzy.com/zfcg-tb),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完成所有电子投标文件的提交,且完成电子签名确认,并打印 上传投标文件回执 ,以确保文件上传成功。投标文件在截止时间前未完成电子签名确认的,视为无效投标,不能进入开标阶段。 同时,投标人应自行下载已上传成功的投标文件,并进行查看、解密和核验投标文件,以确保上传投标文件的正确性。 2.2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的提交电子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将电子投标文件提交至云南省政府采购交易系统(网址:https://www.ynggzy.com/zfcg-tb)。逾期提交的电子投标文件为无效文件,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将拒绝接收。 2.3根据《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大力推行网上智能开标切实减少交易现场人员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推行不见面办事,正式启用远程网上开标(不见面开标)系统。 3、电子开标及投标文件解密 投标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参加开标: 方式一:网上智能开标及远程解密 (1)投标人登录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网址:https://www.ynggzy.com),按照《网上智能开标远程解密操作指南(投标人)》完成远程解密、查看开标一览表等相关操作。本项目解密时间为30分钟,若投标人未在规定时间完成所有投标文件解密,则视为无效投标,不再进入评标阶段。 (2)因开标系统、开标现场网络、设备及其他特殊原因,导致不能正常解密投标文件的,经核实和上报相关部门同意后,可再次下达网上解密指令来延长解密时间。 (3)开标过程中如有问题,可以在线提出异议,由代理机构给予回复。在规定的异议询问时间内未提出异议的,则视为对开标结果无异议。 方式二:现场开标现场解密 (1)投标人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持加密投标文件的CA数字证书到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昆明市高新区科发路269号交易大厦)开标现场进行现场解密。招标文件其他要求不变。 (2)电子文件开标顺序:按照交易平台自动提取所有供应商的顺序在开标室进行开标。 (3)采购人宣布开启电子投标文件后,投标人按照电子文件的开标顺序上前,使用投标文件加密证书对投标文件进行解密。 (4)若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不符合采购文件要求,或因投标人原因造成投标文件开标时无法完成读取、导入或解密的,该投标文件则视为无效投标,将被撤回,不再进入评标阶段。 五、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六、其他补充事宜 1.发布公告的媒介:本次公开招标公告在《云南省政府采购网》、《云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和《云南中医药大学校务公开专栏》上发布。 2.本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政策,政府采购促进残疾人就业等。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云南中医药大学 地 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076号 联系方式:张老师0871-65919731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云南通拓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昆明市白云路与志强路交叉口同德昆明广场B区4栋501 联系方式:任皓、杨士琦0871-65895558 3.项目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杨士琦 联系电话:0871-65895558 八、交易平台技术支持 1. 联系方式: 电子投标文件制作及上传技术支持电话:010-86483801 QQ:4009618998 地址: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五楼(昆明市高新区科发路269号交易大厦) 投标人可到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http://ggzy.yn.gov.cn)点击【在线培训】按钮进行 电子投标文件制作及上传 的学习。 企业数字证书(CA)办理技术支持电话:0871-65385613 企业数字证书(CA)办理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科发路269号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楼大厅 数字证书办理窗口。 2. 投标人办理数字证书相关资料及附件: 需提供的资料清单: 2.1公司营业执照 2.2法人身份证 2.3经办人身份证 2.4基本账户开户证 以上资料须提供复印件并加盖投标人公章。 2.5《企业证书申请表》; 2.6《企业电子公章申请表》; 2.7《个人证书申请表》; 2.8《法定代表人电子签名申请表》;
  • 国家药监局对PCR、质谱、液相色谱等27类医疗器械涉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内容进行调整
    今天,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2年第30号),对27类医疗器械涉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内容进行调整。此番调整涉及PCR仪、微生物质谱鉴定系统、质谱检测系统、液相色谱分析仪器等。(点击下方附件查看完整版本)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2年第30号公告附件.docx.docx其中让医美届最为关注的是,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为进一步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依据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和监管工作实际,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程序》有关要求,国家药监局决定对《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进行调整。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调整内容  对27类医疗器械涉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内容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内容见附件。  二、实施要求  (一)对于附件中调整涉及的09-07-02射频治疗(非消融)设备中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可按《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的规定申请注册。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相关注册人、生产企业应当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全面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确保上市产品的安全有效。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相关注册人、生产企业应当主动向所在地(进口产品为代理人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产品按医疗器械研制注册计划、适用的安全性标准承诺、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顾客投诉处置及不良事件制度和执行情况等。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加强对该类产品注册人、生产企业的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快完成产品注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自2024年4月1日起,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备案)的企业,不得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对于调整内容的其他产品,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等,按照调整后的类别受理医疗器械注册申请。  对于已受理尚未完成注册审批(包括首次注册和延续注册)的医疗器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继续按照原受理类别审评审批,准予注册的,核发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注册证备注栏注明调整后的产品管理类别。  对于已注册的医疗器械,其管理类别由第三类调整为第二类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如需延续的,注册人应当在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按照改变后的类别向相应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延续注册,准予延续注册的,按照调整后的产品管理类别核发医疗器械注册证。  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内发生注册变更的,注册人应当向原注册部门申请变更注册。如原注册证为按照原《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核发,本公告涉及产品的变更注册文件备注栏中应当注明公告实施后的产品管理类别。  (三)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内容调整的宣贯培训,切实做好相关产品审评审批和上市后监管工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2年第30号公告附件.docx.docx
  • QIAcuity数字PCR为您的基因细胞治疗研究保驾护航
    基因治疗是将外源功能基因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基因缺陷和异常所导致的疾病,达到治疗目的的新型疗法。根据其治疗途径的不同,基因治疗可分为体内治疗和体外治疗。与基因治疗不同的是,细胞治疗则是利用患者自身或供体的活细胞,经体外改造后回输患者体内,替换受损细胞、病变细胞或刺激人体免疫反应和再生,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目前,基因细胞治疗有望从根本上治愈肿瘤、遗传病和感染性疾病等常规疗法不能解决的疾病。得益于生物技术的进步和相关政策的利好,基因细胞治疗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我国《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指出[2],无菌检测、支原体检测、内毒素检测、细胞存活率、总细胞数量、病毒载体滴度/纯度、效应细胞比率、CAR转导/转染效率、CAR基因拷贝数、复制型病毒残留等质控指标必须通过严格测试,以保证相关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细胞治疗质控流程基因治疗质控流程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基因细胞治疗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如何确保和提高质量控制的精准性是基因细胞治疗的成功研发和顺利生产的关键。与传统荧光定量PCR技术相比,数字PCR作为一种可精准实现核酸分子绝对定量的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载体构建、细胞转染/病毒包装、污染监测和生物分布等完整的质控过程,为基因细胞治疗相关产品的成功研发和安全生产保驾护航[3]。自动化的质控检测是提高基因细胞治疗产品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的重要途径之一。质控检测的自动化不仅可以减少不同批次产品间的差异变化和交叉污染,还可降低时间成本。QIAcuity集成式纳米微孔板的数字PCR系统,将微反应体系制备、PCR扩增和数据分析集成到全自动仪器中,整个流程只需一步手工操作即可在2小时内快速获得实验结果。在提升检测速度和操作简便性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减少由于人工操作不当等外界因素引入而导致的实验误差。如何确保和提高基因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开发基因细胞治疗产品亟待解决的问题。QIAcuity dPCR系统作为一种全自动化的基因细胞治疗产品质控工具,结合经优化设计的高度特异和灵敏dPCR Assays,可精准实现支原体和残留宿主细胞等污染物的单拷贝检出以及重复展现病毒载体的拷贝数(95%的置信区间,CV<10%),更大程度提高基因细胞治疗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10x梯度稀释的CAR-T细胞线性关系(LOD为0.13copies/ul)dPCR检测载体拷贝数一致性评估(a样本CV值为3%;b样本CV值为4%)在基因细胞治疗的整个质控流程,QIAGEN可实现CD3、CD28和ICOS等外源目的基因、AAV病毒滴度、残留宿主细胞、总细胞量、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检测,所有Assays均经过严格的湿实验验证,确保其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细胞治疗应用基因治疗应用参考文献1. B Furuta-Hanawa,T Yamaguchi,et al.Two-Dimensional Droplet Digital PCR as a Tool for Titration and Integrity Evaluation of 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al Vectors[J]. Human gene therapy methods,2019,30(4):2. 食药监总局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8,13(01):47.3. X Dai,Y Mei,et al.Standardizing CAR-T therapy: Getting it scaled up[J]. Biotechnology advances,2019,37(1):4. Lu Alex,Liu Hui,et al. Application of droplet digital PCR for the detection of vector copy number in clinical CAR/TCR T cell products[J].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20,18(1):END
  •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2736.80万元采购洗瓶机,生物安全柜
    详细信息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QJQ22A00347)公开招标公告 重庆市-綦江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1-20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QJQ22A00347)公开招标公告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0日 项目概况: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网上下载”获取采购文件,并于 2022年12月12日 09:3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号:QJQ22A00347 项目名称: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27,368,000.00元 最高限价:27,368,000.00元 采购需求: 包号:1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麻醉机、手术动力系统 980,000.00元 3 套 包号:2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电脑中频治疗仪、气压波治疗仪、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微波治疗仪、悬吊康复系统、姿势控制训练系统 786,000.00元 23 套 包号:3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支气管镜电子肠镜系统电子输尿管镜电子输尿管软镜系统膀胱镜宫腔检查手术一体镜微创针(刀)镜治疗设备椎间孔镜手术系统便携式支气管镜宫腔镜检查镜 3,357,000.00元 22 套 包号:4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生物安全柜多参数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呼吸分析仪经皮黄疸仪耳声发射仪床旁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 623,000.00元 9 套 包号:5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移动DR数字化脑电图仪 (动态脑电图仪)全自动智能染色封片系统眼前节综合分析仪 2,035,000.00元 4 套 包号:6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光学相干断层成相扫描仪(OCT) 1,250,000.00元 1 套 包号:7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可站式病床多功能脚架输血输液加温器耳鸣康复治疗仪重症超声床旁肺功能仪睡眠监测仪器肛门直肠压力检测系统生物反馈治疗仪超声脉冲导入治疗仪 1,874,000.00元 19 套 包号:8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微波治疗仪低频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神经功能电刺激手功能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周围神经检查仪肺功能测定仪电动PT床电动直立床红光治疗仪音频治疗仪 1,616,000.00元 21 套 包号:9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心电监护仪转运有创监护仪胎心监护仪心电图机(十二导联)痉挛肌低频治疗仪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全自动蜡疗机小数字OT训练系统音乐训练仪早期语言评估与训练系统智能音乐鼓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单通道)超短波治疗仪智能采血管理系统 1,790,000.00元 54 套 包号:10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电离子综合治疗仪鼓膜治疗仪鼻腔冲洗器 195,000.00元 3 套 包号:11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极速温干燥柜眼科器械清洗机口腔手机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热风机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组织粉碎器宫腔镜冷刀系统 2,090,000.00元 11 套 包号:12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电动舌肌按摩仪儿童减重步态训练系统儿童认知训练互动训练系统儿童悬吊康复训练系统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 469,000.00元 8 套 包号:13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显微镜血液净化机 540,000.00元 2 套 包号:14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生物反馈胃肠动力仪 280,000.00元 2 套 包号:15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三舱真空清洗消毒器 1,800,000.00元 1 套 包号:16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高频电刀 201,000.00元 3 套 包号:17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 550,000.00元 1 套 包号:18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恒温冷藏柜 96,000.00元 3 套 包号:19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皮肤镜图像处理工作站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Q开关激光治疗机电子注射器控制助推装置 900,000.00元 4 套 包号:20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低频磁疗机吞咽功能治疗仪上下肢主被动评估训练系统中频电疗仪电动起立床一体式AI睡眠筛查系统心理健康管理系统 684,400.00元 17 套 包号:21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710,000.00元 2 套 包号:22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视频眼震图仪 400,000.00元 1 套 包号:23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冲洗液袋用加压器输液泵工作站推注泵中心输液站输液泵 384,600.00元 41 套 包号:24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3,400,000.00元 2 套 包号:25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高流量吸氧机 110,000.00元 2 套 包号:26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胰岛素泵 144,000.00元 6 套 包号:27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颈椎牵引器电动牵引装置呼吸肌训练器腰椎牵引器电动牵引装置 103,000.00元 3 套 最高限价总计:27,368,000.00元 合同履行期限:详见招标文件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否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无 三、获取公开招标文件的地点、方式、期限及售价 获取文件期限:2022年11月20日 至 2022年11月25日。 每天上午08:00:00至11:30:00,下午15:00:00至17:30: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 文件购买费:0.00元/包 获取文件地点:网上下载 方式或事项: 详见招标文件 四、投标文件递交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 2022年12月12日 09:30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重庆市綦江区公共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开标室(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通惠大道69号市民服务中心b栋四层) 五、开标信息 开标时间: 2022年12月12日 09:30 开标地点:重庆市綦江区公共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开标室(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通惠大道69号市民服务中心b栋四层)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保证金交纳账户详见附件 八、联系方式 1、采购人信息 采购人: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 采购经办人:金财桥 采购人电话:15223303787 采购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古南街道沱湾支路54号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代理机构:重庆市綦江区公共资源综合交易中心 代理机构经办人:余清 代理机构电话:023-48671230 代理机构地址:重庆市綦江区通惠街道通惠大道69号b栋4楼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王老师 项目联系人电话:023-48671761 九、附件 C064-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包1至包10).doc C065-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包11至包27).doc 保证金账号.docx 免责声明: 本页面提供的内容是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由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布的,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对其内容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C064-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包1至包10).doc C065-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包11至包27).doc 保证金账号.docx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洗瓶机,生物安全柜 开标时间:2022-12-12 09:30 预算金额:2736.80万元 采购单位: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重庆市綦江区公共资源综合交易中心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QJQ22A00347)公开招标公告 重庆市-綦江区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2-11-20 招标文件: 附件1 附件2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QJQ22A00347)公开招标公告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0日 项目概况: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网上下载”获取采购文件,并于 2022年12月12日 09:3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号:QJQ22A00347 项目名称: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预算金额:27,368,000.00元 最高限价:27,368,000.00元 采购需求: 包号:1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麻醉机、手术动力系统 980,000.00元 3 套 包号:2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电脑中频治疗仪、气压波治疗仪、神经功能重建系统、微波治疗仪、悬吊康复系统、姿势控制训练系统 786,000.00元 23 套 包号:3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支气管镜电子肠镜系统电子输尿管镜电子输尿管软镜系统膀胱镜宫腔检查手术一体镜微创针(刀)镜治疗设备椎间孔镜手术系统便携式支气管镜宫腔镜检查镜 3,357,000.00元 22 套 包号:4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生物安全柜多参数血小板功能分析仪呼吸分析仪经皮黄疸仪耳声发射仪床旁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 623,000.00元 9 套 包号:5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移动DR数字化脑电图仪 (动态脑电图仪)全自动智能染色封片系统眼前节综合分析仪 2,035,000.00元 4 套 包号:6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光学相干断层成相扫描仪(OCT) 1,250,000.00元 1 套 包号:7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可站式病床多功能脚架输血输液加温器耳鸣康复治疗仪重症超声床旁肺功能仪睡眠监测仪器肛门直肠压力检测系统生物反馈治疗仪超声脉冲导入治疗仪 1,874,000.00元 19 套 包号:8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仪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微波治疗仪低频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神经功能电刺激手功能康复训练与评估系统周围神经检查仪肺功能测定仪电动PT床电动直立床红光治疗仪音频治疗仪 1,616,000.00元 21 套 包号:9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心电监护仪转运有创监护仪胎心监护仪心电图机(十二导联)痉挛肌低频治疗仪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全自动蜡疗机小数字OT训练系统音乐训练仪早期语言评估与训练系统智能音乐鼓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单通道)超短波治疗仪智能采血管理系统 1,790,000.00元 54 套 包号:10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电离子综合治疗仪鼓膜治疗仪鼻腔冲洗器 195,000.00元 3 套 包号:11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极速温干燥柜眼科器械清洗机口腔手机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热风机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组织粉碎器宫腔镜冷刀系统 2,090,000.00元 11 套 包号:12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电动舌肌按摩仪儿童减重步态训练系统儿童认知训练互动训练系统儿童悬吊康复训练系统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 469,000.00元 8 套 包号:13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显微镜血液净化机 540,000.00元 2 套 包号:14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生物反馈胃肠动力仪 280,000.00元 2 套 包号:15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三舱真空清洗消毒器 1,800,000.00元 1 套 包号:16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高频电刀 201,000.00元 3 套 包号:17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 550,000.00元 1 套 包号:18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恒温冷藏柜 96,000.00元 3 套 包号:19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皮肤镜图像处理工作站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Q开关激光治疗机电子注射器控制助推装置 900,000.00元 4 套 包号:20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低频磁疗机吞咽功能治疗仪上下肢主被动评估训练系统中频电疗仪电动起立床一体式AI睡眠筛查系统心理健康管理系统 684,400.00元 17 套 包号:21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710,000.00元 2 套 包号:22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视频眼震图仪 400,000.00元 1 套 包号:23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冲洗液袋用加压器输液泵工作站推注泵中心输液站输液泵 384,600.00元 41 套 包号:24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3,400,000.00元 2 套 包号:25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高流量吸氧机 110,000.00元 2 套 包号:26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胰岛素泵 144,000.00元 6 套 包号:27 包内容 最高限价 数量 单位 简要技术要求 颈椎牵引器电动牵引装置呼吸肌训练器腰椎牵引器电动牵引装置 103,000.00元 3 套 最高限价总计:27,368,000.00元 合同履行期限:详见招标文件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否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无 三、获取公开招标文件的地点、方式、期限及售价 获取文件期限:2022年11月20日 至 2022年11月25日。 每天上午08:00:00至11:30:00,下午15:00:00至17:30: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 文件购买费:0.00元/包 获取文件地点:网上下载 方式或事项: 详见招标文件 四、投标文件递交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 2022年12月12日 09:30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重庆市綦江区公共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开标室(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通惠大道69号市民服务中心b栋四层) 五、开标信息 开标时间: 2022年12月12日 09:30 开标地点:重庆市綦江区公共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开标室(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通惠大道69号市民服务中心b栋四层)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保证金交纳账户详见附件 八、联系方式 1、采购人信息 采购人: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 采购经办人:金财桥 采购人电话:15223303787 采购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古南街道沱湾支路54号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代理机构:重庆市綦江区公共资源综合交易中心 代理机构经办人:余清 代理机构电话:023-48671230 代理机构地址:重庆市綦江区通惠街道通惠大道69号b栋4楼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王老师 项目联系人电话:023-48671761 九、附件 C064-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包1至包10).doc C065-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包11至包27).doc 保证金账号.docx 免责声明: 本页面提供的内容是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由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布的,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对其内容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C064-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包1至包10).doc C065-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麻醉机等医疗设备采购(包11至包27).doc 保证金账号.docx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