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数字水平尺

仪器信息网数字水平尺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数字水平尺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数字水平尺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数字水平尺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数字水平尺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数字水平尺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数字水平尺相关的解决方案。

数字水平尺相关的资讯

  • 课桌椅尺PR0360
    PRO360课桌椅尺技术参数: PRO360课桌椅尺4个方向360度完全测量多用途测量工具,量角器、倾角仪和水平尺三合一量 程: 4× 90° (0~360° ) 显示分辨率: 0.1° 精 度: 0° 和90° &le 0.1° 其余&le 0.2° 。4个方向360度完全测量多用途测量工具,量角器、倾角仪和水平尺三合一量 程: 4× 90° (0~360° )显示分辨率: 0.1° 精 度: 0° 和90° &le 0.1° 其余&le 0.2° 金坛市亿通电子有限公司电话:0519-82616576 82616366
  • 《Adv. Eng. Mater.》:跨尺度金属微结构增材制造
    近年来,微米尺度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光学、微机器人、微电子学等领域。目前,微米尺度3D金属结构可以采用聚焦电子/离子束诱导沉积、激光感应光致还原等3D打印技术直接制备而成,或者采用双光子聚合3D打印技术结合电镀技术多步制备而成。其中,基于金属离子局部电化学还原反应的电化学沉积技术被认为具有极大的优势:该技术无需进行任何后处理,而且可制备致密性好、导电、无污染的金属样件。然而,如何在保持打印分辨率的情况下提高打印速率是该技术面临的一个难题。本研究论文是基于中空原子力显微镜(AFM)悬臂梁的金属电化学沉积3D打印系统,在保持电场电势和体素高度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施加压力和喷嘴直径对体素水平尺寸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打印过程中保持喷嘴直径不变,针对施加压力的实时调整可以实现体素面积两个数量级的跨越,并且通过改变施加压力,使用孔径为500nm的喷嘴成功制备了四根线径不同的铜线圈。基于以上研究,该技术通过精确调整体素尺寸不仅可以实现同一打印样件从亚微米级到亚毫米级的跨尺度制作,而且还可以显著提高打印速率。该技术使用铜作为金属打印材料,但同样适用于其他电镀金属。 图1. 基于中空AFM悬臂梁金属电化学沉积3D打印系统示意图及打印过程示意图 图2. 使用孔径为500nm的喷嘴打印的四根线径不同的铜线圈的SEM图,其中,a图和b图是同一结构的两种不同视图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em.201900961关于摩方精密重庆摩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BMF,Boston Micro Fabrication)从事微纳3D打印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专注于高精密3D打印领域。摩方精密采用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 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技术,该技术具有成型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等突出优势。作为高精密增材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已和众多全球知名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包括GE医疗、美国强生、日本电装、安费诺、泰科电子等,产品广泛应用在连接器、精密医疗器械、消费电子、精密加工等行业。摩方精密也与瑞士Exaddon AG公司合作,在中国区进行微纳金属3D打印设备提供服务和推广。基于电化学沉积技术的金属微增材制造技术,Exaddon创新地设计了微纳金属打印系统CERES。CERES可以在室温下以亚微米级分辨率打印复杂的微金属结构,尺寸从1 μm到最大1000 μm(人类的头发一般为80~90μm),并且无需进行后处理。Exaddon CERES 微纳金属3D打印系统官网:https://www.bmftec.cn/links/10
  • naica®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精准量化胰岛素编码基因DNA甲基化水平
    导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增长。除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外,环境污染物被认为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环芳烃 (PAH)是一类含有2-7个芳环的有机化合物,由自然和人类活动产生并广泛存在的污染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PAHs水平与成人和儿童的肥胖和二型糖尿病相关。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上发表了题为《Prenatal exposure to a mixture of PAHs causes the dysfunction of islet cells in adult male mice: Association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的文章。文中应用naica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对胰岛素编码基因DNA甲基化水平进行量化,揭示了产前暴露于多环芳烃混合物对成年雄性小鼠胰岛细胞功能的不良影响。应用亮点:▶ 使用naica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对胰岛素编码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进行量化。▶ 在产前暴露于500µg/kg PAHs的小鼠中,胰岛素编码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 产前暴露于PAHs可能促进I型糖尿病的发病。作者使用8种PAHs的混合物进行了实验,以研究产前PAHs对成年期胰岛细胞功能和质量的影响,同时试图阐明 I型糖尿病发病的环境原因。他们分离了成年雄性小鼠的胰岛,对胰岛素编码基因的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图1. 产前暴露于多环芳烃对成年雄性小鼠胰岛素编码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影响。(A) 数字PCR结果代表性一维图。(B)胰岛素编码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每个处理三只母鼠, 每只母鼠取一个雄性后代) 。在本研究中,子宫内暴露于500µg/kg PAHs的小鼠胰岛中胰岛素编码基因启动子中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增加,同时胰岛素编码基因转录显著下调。▲图2. 不同PAHs浓度对胰岛素编码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原文链接如下: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7651322005358期刊介绍: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1977创刊,隶属于爱思唯尔出版集团。是一份多学科交叉期刊,主要研究环境污染对包括人类健康在内的生物体的暴露和影响。最新影响因子为7.129。naica六通道数字PCR系统法国Stilla Technologies公司naica六通道数字PCR系统,源于Crystal微滴芯片式数字PCR技术,自动化微滴生成和扩增,每个样本孔可实现6荧光通道的检测,智能化识别微滴并进行质控,3小时内即可获得至少6个靶标基因的绝对拷贝数浓度。
  • 填补空白!中智科仪发布数字脉冲延迟发生器“STC810”
    导读:中智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最近成功自主研发出STC810八通道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该产品以10ps延迟精度和35ps超低抖动性能脱颖而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高端科研仪器自主创新树立了里程碑。STC810拥有8个独立高精度延时通道,采用了软件、触屏和旋钮操控模式相结合,同时配备多功能接口以适应多元化需求。这一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关键设备空白,极大提振了我国自主创新信心。STC810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发展树立了榜样,鼓舞着更多企业积极从事科技创新,共同推动我国科研装备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正文:在当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中,精准的时间和信号控制技术作为众多高科技领域发展的基石,在通信、雷达探测、医学成像等重要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我国市场上,高端数字延时脉冲发生器这一关键设备长期以来被美国厂家的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所主导。虽然国内部分企业也投入研发同类型产品,但在核心技术指标上,如延时精度与外触发抖动等方面仍难以达到与该厂家相媲美的水平。然而,为打破国际垄断局面,实现高端数字仪器设备国产化替代的目标,中智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历经艰辛攻关,成功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台式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STC810。这款专为科研工作者精心打造的产品,在性能和人机交互体验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智科仪自主研发的STC810八通道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内置八个独立可调延时输出通道,使用户能够轻松灵活地调节延迟时间、脉冲宽度以及频率等多种参数,以满足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在核心性能方面,STC810以卓越的10ps延时精度挑战,同时将外触发抖动降低至35ps,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充分体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研发实力和技术进步。STC810摒弃了传统的数码管显示模式,采用了先进的彩色触摸屏界面设计,大大提升了操作便捷性和直观性,使得实验过程中的参数设置更为高效、准确。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软件控制系统,STC810进一步简化了实验操作流程,无论是调整延迟、设置脉冲宽度还是频率,都能迅速响应,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值得一提的是,STC810还具备分频处理功能,能在外部触发模式下实现70纳秒内的超短内置延迟,并支持低至0.25V的触发阈值,兼容上升沿和下降沿触发,同时适应高阻抗和低阻抗环境下的稳定运行。通过多功能输出端口的设计,确保了STC810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应用场景下发挥出色作用,真正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比肩的精准同步延时能力。为了全面剖析“STC810”八通道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的研发历程、技术创新及市场前景,我们特意与中智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部负责人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共同探讨了国产同类产品目前所遭遇的挑战以及蕴含的发展机遇。通过深入挖掘“STC810”的研发故事及其关键技术突破,我们揭示了这款产品如何成功应对国际竞争压力,实现对高端市场的突破,并为我国科研领域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展示了国产科学仪器在追求卓越性能与便捷操控上的不懈努力与创新成果。以下视频链接是与研发负责人探讨STC810数字延迟发生器发展历程与背后故事的对话:在与中智科仪研发负责人的深度对话中,我们共同追溯和剖析了STC810数字延迟发生器的研发历程及其背后的创新故事。这次互动使我们全面回顾了产品从设计构想到实际应用的发展历史,并深入体悟到其中所经历的曲折过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从而深刻认识到创新道路上的挑战与突破对于产品研发的重要性。中智科仪在长期深耕时间分辨成像系统领域的基础上,为应对市场和技术挑战,以及降低潜在的供应链风险,自主研发了一款台式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STC810。这款产品源自公司核心相机技术中的时序控制功能扩展,不仅实现了对延时和脉冲宽度的高精度调节,还能够与镜头耦合型sCMOS相机及EyeiTS高速像增强模组完美融合,成为时间分辨成像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研发过程历经近五年的时间,团队在面对国内同类型技术空白、基础理论研究与算法层面相对薄弱的挑战时,以及在高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下的担忧中,决定主动出击,攻克关键技术难题。经过数年的持续努力,去年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发出性能媲美国际先进水平的STC810。产品的核心亮点在于其外触发抖动达到了35皮秒的极低水平,远超国内市场上最优产品的500至800皮秒表现。同时,设备采用了先进的彩色屏幕显示技术,提供丰富全面的信息展示和便捷的操作体验,极大地提升了人机交互效果。展望未来,STC810同步时序控制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广泛适用于医学成像、激光雷达、时间分辨成像、量子精密测量、仪器触发与同步等多个尖端科技领域。这款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仅彰显了中智科仪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研发实力,更预示着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有望为中国乃至全球科研事业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图1 优于35ps外触发抖动图2 10ps延时精度图3 彩色触摸屏显示图4 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经典应用以下视频链接是STC810分别在PC端软件/触屏操作/面板旋钮操作下的视频演示:以下链接是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借助中智科仪STC810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用于等离子体诊断的时序系统控制的应用分享的文章:STC810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用于等离子体诊断的时序系统控制-中智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is-systems.com) 以下链接是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光学精细成像实验室借助中智科仪STC810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用于测试激光器触发与火焰动态拍摄的应用分享的文章:STC810八通道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用于激光同步触发与火焰动态拍摄-中智科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is-systems.com)结论:通过深入听取研发工程师对STC810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从最初构思到最终实现的全程回顾,以及分享的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技术难关及其克服经历,结合当前我国高端设备自主研发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国产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未来的发展路径将尤为强调核心技术的自主突破、市场疆域的有力拓展和应用领域的深层次挖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核心层面:1.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持续投入研发,提升脉冲产生、精确延时等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实现核心部件和整机系统的全面自主可控。2. 高性能产品持续创新: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研制更高精度、更稳定、更具灵活性和智能化的新型数字延迟脉冲发生器产品,满足不同行业领域对精密时序控制的高端需求。3. 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不断探索并进入新的应用场景,如量子计算、超快激光、高速通信、粒子加速器等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服务。4. 市场竞争力增强: 通过技术创新与品质升级,提高国产设备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树立国产品牌形象。5. 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界的协同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共同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条,支撑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 数字PCR准确量化定量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ctDNA甲基化水平
    导读 :基因调控区的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这种表观遗传学改变在生物学上是稳定的,并存在于循环肿瘤DNA(ctDNA)中,使其适合于早期检测和无创动态监测肿瘤负荷。数字PCR技术凭借其较高的灵敏度、精度、准确度以及对抑制剂的耐受度,针对低浓度样本检测时优势显著。文献解读: 法国贝桑松大学医院肿瘤生物学系的研究者在BMC Cancer(IF:3.8)发表了题为The detection of specific hypermethylated WIF1 and NPY genes in circulating DNA by crystal digital PCR&trade is a powerful new tool for colorectal cancer diagnosis and screening的文章。在转移性和II/III期结直肠癌(CRC)患者中,WNT inhibitor因子1(WIF1)和神经肽T(NPY)的甲基化程度较高,作者评估是否可以使用WIF1和NPY的甲基化程度作为一种结直肠癌标志物,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将亚硫酸氢盐法(bisulfite-将未甲基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与数字PCR相结合的方法。 文章相关结果: ▲Bisulfite方法检测甲基化的原理 A、Naica Crystal Miner分析软件给出的 3D点图,用于检测超甲基化WIF1和NPY和参考基因ALB。 B、通过测量在未甲基化DNA的背景下甲基化DNA的系列稀释液获得的标准曲线。为了确定观察到的突变体数量是否显著高于LOB,使用了基于假阳性概率的贝叶斯方法。对于每个结果,通过减去最终的假阳性分区(通过其概率分布加权)来校正阳性分区的数量。当校正后的95%置信区间的下限包括零时,该样本被视为阴性。 3色Naica Crystal Digital PCR检测WIF1和NPY 分别检测了10个来自III期或IV期CRC患者和5个健康个体的血浆样品。来自CRC患者的所有血浆DNA样本的高甲基化WIF1和NPY得分均为阳性,而在健康个体中未检测到高甲基化的WIF1和NPY。通过将WIF1和NPY浓度与ALB参考浓度对比评估,血浆DNA中的高甲基化WIF1比例范围为8%至93%,而高甲基化NPY的比例范围为0.1%至78%。血浆样品中检测到的检测限甲基化WIF1和NPY量分别为5.1和1.2cp/μL。 ※ Concentration of ALB (white bars), hypermethylated WIF1 (black bars) and hypermethylated NPY (hashed bars) in plasma of CRC patients and healthy individuals. 通过上述方法,即经亚硫酸氢盐转化后再进行3色数字PCR方法,能够在每25μL体系中可靠的检测低至25和5个拷贝的高甲基化WIF1和NPY,并且该检测结果可以用作通用的结直肠癌标志物和肿瘤特异性突变的替代物。使用3色Naica Crystal Digital PCR检测WIF1和NPY,结果和理论值一致,未出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该研究的结论是使用naica系统检测结直肠癌(CRC)中特定超甲基化的WIF1和NPY基因可以作为CRC诊断和筛查的强大新工具。研究发现,与邻近非肿瘤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的NPY和WIF1基因显著超甲基化(WIF1的p值0.001 NPY的p值0.001)。此外,研究发现NPY或WIF1在液体活检中的超甲基化具有95.5%的敏感性[95%CI 77–100%]和100%的特异性[95%CI 69–100%]。研究结果表明,NPY和WIF1的超甲基化是CRC的恒定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与它们在致癌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无关。 |欢迎来电垂询| naica️ 全自动微滴芯片数字PCR系统申请试用,大家可以拨打电话010-57256059或者官微申请,诚挚邀请您到Stilla数字PCR中国技术示范与服务中心参观,期待与您相见。 艾普拜生物提供多种靶点的数字PCR检测试剂盒和检测assay,欢迎订购和咨询。 个性化定制服务 艾普拜生物数字PCR个性化定制服务覆盖多种检测试剂需求 ( 如鉴定、易位、突变检测、多重突变、高阶多重等 ),更多信息请联系您身边艾普拜生物工作人员或电话联系我们。
  • 629万!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专用仪器设备采购
    项目编号:SDGP370000000202202000883 项目名称: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专用仪器设备采购 预算金额:629.0万元 最高限价:无 采购需求:标的标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本包预算金额(单位:万元)A全自动互感器负荷箱测试仪、三相便携式电能表检验装置等 1 详见招标文件要求 225.100000 B比对平尺、电子水平仪等 1 详见招标文件要求 154.920000 C砝码、标准砝码等 1 详见招标文件要求 184.300000 DX射线荧光光谱仪 1 详见招标文件要求 64.680000 合同履行期限:详见招标文件要求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振动筛分仪校准规范》等24项江苏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报批文本
    根据《江苏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对拟发布的24项江苏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报批文本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8月14日至2024年9月14日。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24年9月14日前(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以书面形式向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反馈,需提供真实姓名、所在单位、有效联系方式和主要依据。联系人:卢成静;地址: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07号龙江大厦801室;电话:025-68952675。 附件1:江苏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报批文本目录.doc 附件2:江苏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报批文本.rar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8月14日附件下载.zip相关标准如下:振动筛分仪校准规范同心度检测仪校准规范水平尺专用校准装置校准规范
  • 数字化赋能助力江苏高标准农田建设,从“靠天吃饭”转为“看天管理”
    江苏海门高标准农田样板区,智慧化监管守护千亩良田在江苏海门的悦来镇和常乐镇,管理部门通过数智农业云平台,能够实时掌握农田生产情况,科学开展农事工作;管理者通过手机APP客户端,能够实时监测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线上“照看”农作物生长,并通过智慧化监管手段指导农事操作的每一步动作。随着农业智能装备以及数智农业云平台的投入和使用,传统农田的管护方式正发生着深刻改变,“科技兴农乘风起,屋中知尽田间事”的农事画面正在上演。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海门区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年,海门总投入1.9亿元用于6.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同年,托普云农在江苏海门区的悦来镇和常乐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从科技服务出发,围绕农业生产过程监控、病虫害智能监测、农业气象预警等方面,提高海门区高标准农田的智能化管护水平。江苏海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农田“天眼”实时监测田间情况过去种田,需要到田间地头察看作物长势、杂草清理、灌溉及虫害防治等情况,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也很低,尤其对于种粮大户、植保人员以及农田管理者来说,不同田块的情况更是难以知悉。通过在田间布设“天眼”,轻松解决田间巡检难题。作为新时代的田间“巡检员”,“天眼”可24小时实时工作,自带高清摄像头,及时发现田间缺苗、杂草、倒伏等异常情况,使用者在手机上点点即可实时查看不同田块信息,智慧高效又省时省力。病虫害智能监测护航作物成长为实现粮食产量的最大化,“黑科技”在高标准农田上随处可见。智能虫情测报灯,田间英勇的“侦察兵”,及时测报大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草地贪夜蛾等农田害虫,自带云平台,可在线查看虫情数据,提供虫情预警信息,虫情测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大幅提升,让病虫害防治工作更轻松。除此之外,智慧性诱测报系统、风吸式杀虫灯、孢子自动捕捉系统等田间“黑科技”也在持续发力,联动手机软件,进行病虫害的收集处理,守护田间作物生长,为农户增产增收提供技术保障。农业气象监测提升农田抗灾能力从“靠天吃饭”转为“看天管理”,气象数据收集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气象监测系统每天对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风向、风速、雨量、大气压等做精准分析,配套数智农业云平台,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预测、降水预测等数字化模型,对天气、降水等状况进行提前监测或预警。有了气象数据支持,农户“靠天吃饭”成为过去,气象“吹哨人”让农田抗灾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如今,走进海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一股现代农业气息“扑面而来”。平坦笔直的机耕路两侧绿树成荫,一块块良田如同棋盘一样整齐排列,田间排列着的智能监测装备遥相呼应。随着智慧化管护水平大幅度提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加,粮食产能与效益稳步增长,未来,托普云农将继续扎根数字农业领域,持续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新动能。
  • 首批!托普云农入选大连市数字乡村服务资源池
    11月2日,大连市委网信办发布了大连市数字乡村服务资源池首批入池企业名单,经专家评审,托普云农从75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大连市数字乡村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商名单。“大连市数字乡村服务资源池”是市委网信办组织遴选,旨在通过筛选一批基础条件好、技术实力强、服务能力优、行业认可度高的数字乡村建设支撑服务单位,推进省级试点乡村建设,优化数字乡村服务供给、高质量带动大连市数字乡村建设。托普云农是国内先行的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商,在数字乡村建设服务领域,通过信息技术与农业专业深度融合,软件与硬件双向协同的双轮驱动战略方针,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实践。参与起草团体标准化文件——《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规范》,整合三农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搭建浙江省、桐乡市、长兴县等地的乡村大脑,开发“亲农在线”、“土肥管家”等的数字乡村服务新应用、新场景,完善乡村监管服务体系,推进更多“数字化”元素融入“三农”领域,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推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和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田间智能硬件装备,开发全链条覆盖的数字化监管系统,建设乔司数字农业园区、湘东种业产业园、兰溪市数字田园等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助推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 此次成功入选大连市数字乡村服务资源池首批入池企业名单,标志着我司在数字乡村服务领域获得了大连市相关主管单位和专家组的认可,托普云农也将更加精益求精,进一步注智赋能,把在数字乡村标准构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带到大连,让数据资源成为大连乡村发展的“新要素”,让数字应用成为大连乡村生活的“新场景”。
  • 河南省计量院:以科研创新助力建筑工程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
    4月20日,由河南省计量院“精密制造及智能计量”科研团队,历时9年,自主创新完成的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核心设备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通过了由河南省仪器仪表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谭久彬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经过专家组详实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仪器设备量值溯源方法研究及相关计量标准装置自动化研制等方面实现了集成创新,在全自动图像式水平尺校准装置、全站仪反射棱镜遥控系统、垂直度检测尺校准装置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专家组对项目研究工作十分肯定。认为项目组所做贡献不仅仅体现在计量标准装置的研制,更重要的是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量值溯源体系和能力的整体提升。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在工程质量检测上下大功夫,尤其是几何参数。参数要测得准,就要用数据说话,这就体现出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的重要性。谭久彬院士指出,项目成果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尤为迅速,建筑工程体量越来越大,素有“基建狂魔”之称,很多大工程大项目举世闻名。但从国内整体情况来看,建筑行业建造效率提升很快,但建造质量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工程质量检测指标粗,要求低等问题,所用的测量仪器良莠不齐。如果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设备长期不进行量值溯源,就会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多种建筑工程检测设备的系统误差的累积,可能导致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近年来,建筑工程方面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迫在眉睫。该项目组选择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领域作为研究方向,意义重大。专家组建议,项目组应开展持续性研究,进一步梳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仪器设备,摸清所涉及的检测参数、仪器设备种类底数,对现有计量技术能力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检测仪器设备量值溯源体系。该科研项目顺利完成并通过专家鉴定,是河南省计量院长期以来坚持“科技引领发展”思路的实践成果,更是落实“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具体举措。近年来,河南省计量院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发展”的工作思路,注重科研投入,完善科研制度,尽最大能力为科研工作创造条件,解放束缚科技工作者的手脚,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并实现成果转化,以计量技术支撑河南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 海外收购:巨星科技2268万欧元收购徕卡旗下PT公司
    p  12月14日,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以2268.6 万欧元收购Leica 公司持有的PT公司100%股权,同时增资630 万欧元。/pp PT 是世界领先的高端激光测量仪器研发制造企业,而巨星科技旗下已有华达科捷和欧镭激光两个激光仪器企业,收购完成后将拥有全部主流激光智能工具产品,而PT 拥有国际领先的研发团队、核心制造技术和一整套世界级标准的产品生产技术,利于提升公司产品的整体研发制造实力和国际竞争力。/pp  收购有利于公司发展工业级客户,推进与Leica 公司进一步战略合作。巨星科技手工具产品原本仅定位于消费级市场,收购完成后可以进入建筑工程和测量测绘领域,利于公司发展工业级客户,获得全新的市场和客户资源。/pp  Leica 是世界顶级精密测绘仪器和测绘软件企业,3D 激光雷达技术全球领先,后续双方将加强技术和渠道合作,推测未来有可能在3D 激光雷达和激光全站仪等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ppstrong 部分公告原文如下:/strong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巨星科技:关于部分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strong/pp  公司拟使用 21,474 万元募集资金增资全资子公司香港巨星国际有限公司,其中 2268.6 万欧元用于购买 Leica Geosystems AG 持有的 PRIM’TOOLS LIMITED股权,630 万欧元用于对其增资。投资完成后,公司拥有 PRIM’TOOLS LIMITED 100%股权。(汇率以 12 月 8 日欧元兑人民币 7.4083 为基础)/pp  strong新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分析/strong/pp  随着世界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精准高效的距离信息和测量技术成为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相互对应的重要手段。激光工具和仪器越来越成为替代传统光学工具和仪器的选择。/pp  巨星科技从 2015 年进入激光产品领域,先后通过并购华达科捷,设立欧镭激光,不断扩大公司激光智能工具的版图。/pp  PRIM’TOOLS LIMITED(以下简称“PT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高端激光测量仪器研发制造企业,其母公司 Leica Geosystems AG(以下简称“Leica 公司”)拥有全球最专业完整的测量测绘解决方案,是全球领先的激光测量产品研发制造企业。/pp  PT 公司及其国内全资子公司东莞欧达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激光测量仪器及其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为基础,为国际测量技术巨头提供激光测量产品的生产制造企业。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为激光扫平仪,产品定位高端,面向欧洲市场销售。东莞欧达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拥有独立自主的创新与生产制造能力。/pp  PT 公司主要产品有:1、自动激光扫平仪,Leica 公司和 PT 公司合作开发设计,由 PT 公司独家生产的全球最高端、工艺设计最为复杂的扫平仪,具有距离远,分辨率高,防水安全等级高,坡度设置,稳定性好等优点,是全球同类产品的标杆 2、激光扫平仪,PT 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高端扫平仪,功能全面稳定,成本优势明显 3、激光探测器、遥控器,全球领先的激光产品配件。/pp  本次通过收购 Leica 公司旗下的 PT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激光智能工具方面的实力,符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有利于公司在激光智能工具、激光仪器和激光雷达等产品的整体布局。/pp  strong项目的市场前景/strong/pp  激光测距技术出现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最早在航空、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随着激光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曾经价格高不可攀的激光测量技术依靠其优异的性能,全面进入了社会工业和生活的各个部门,逐步在测绘、工业测量、自动化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直以来激光测量技术以其特有的毫米级精度和强大的抗干扰性,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感技术广泛运用在大地测绘、工业施工、交通勘察、精确定位等领域。/pp  随着世界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精准高效的距离信息和测量技术成为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相互对应的重要手段。激光工具越来越成为替代传统光学工具和仪器的选择。巨星科技在 2015 年开始全面进入激光产品领域,先后并购了华达科捷,设立了欧镭激光,正是看准了这一领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pp  strong项目竞争优势/strong/pp  (1)整合激光智能工具产品链/pp  现在主流的激光智能工具包括:激光测距仪、激光标线标点仪、激光扫平仪、激光水平尺、激光管道仪、全站型电子测距仪、3D 激光扫描仪、激光雷达等。巨星科技以及子公司华达科捷在激光标线标点仪、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激光水平尺等产品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6 年巨星科技成立了杭州欧镭激光技术有限公司,重点发展 3D 激光扫描仪和激光雷达等新型激光测量传感技术。PT 公司又是目前世界领先的高端激光测量仪器研发制造企业。本次收购完成后,Leica 公司将会继续加强和巨星科技的合作,包括激光管道仪、全站型电子测距仪、3D 激光扫描仪、激光雷达等全方位的激光产品。因此,本次收购完成后巨星科技将拥有全部主流激光智能工具产品,进一步完善公司激光智能工具的产品链,有利于公司智能装备板块的整体发展。/pp  (2)加强公司激光智能工具研发制造实力/pp  PT 公司是 Leica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拥有一个国际领先的研发团队、核心制造技术和一整套世界级标准的产品生产技术。目前,PT 公司不仅拥有发明专利,还拥有精准的质量控制技术以及完整的光管测试设备,确保其所生产产品高精确度和高准确度。/pp  本次收购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激光智能工具产品的整体研发和制造实力,加大公司激光智能工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pp  (3)有利于公司发展工业级客户/pp  巨星科技一直是全球消费级手工具产品的领跑者,但在工业级产品、建筑工程和测量测绘领域由于品牌和技术的限制,行业地位无法达到 DIY 工具市场的高度。/pp  本次收购,公司可以成功进入建筑工程和测量测绘领域,有利于公司更好的发展工业级客户,获得全新的市场和客户资源,从而进一步拓展公司原有的手工具业务。/pp  (4)推进与 Leica 公司进一步战略合作/pp  Leica 公司是一家全球性公司,在测量解决方案的创新设计方面拥有近 200年的历史,其产品和服务深受全球专业人士信赖,能够帮助用户采集、分析和显示空间信息,满足航空航天、国防安全、工程制造等行业的测量需求。PT 公司拥有较高的产品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pp  而 Leica 公司母公司 Hexagon 则是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提供商,广泛服务于各种关键行业。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双方将继续加强技术和渠道合作,为推进激光测量产品(包括激光全站仪、激光雷达等)的全面战略合作打下坚实基础。/pp  strong项目经济效益分析/strong/pp  PT 公司 2015 年合并报表净利润 1279.25 万元,2016 年 1-9 月份净利润 978.65万元。公司完成并购后,将会给 PT 公司提供更多的运营资本和客户资源,为公司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董 事 会/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十四日/p
  • 工信部:我国炼化等领域智能制造水平世界领先
    导读6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提到,截至目前我国已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超过6000家,炼化、印染、家电等领域智能制造的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韩夏表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取得了长足进展。支撑融合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融合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抓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行动。截至2021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1.3%和74.7%,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0.7和25.9个百分点。在新技术、新应用的作用下,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企业形态、业务模式和就业方式都加速变革,有力促进制造业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二是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发布智能制造国际标准42项、国家标准300多项,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国家标准的覆盖率达到97.5%。建成了700多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8%,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了38%,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三是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加快建设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截至目前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标识解析体系已经完成夯基架梁,五大国家顶级节点稳定运行,二级节点基本实现全国省级地区全覆盖。培育较大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800万台(套),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四是大力提升产业支撑能力。2012至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规模从10.7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软件产业规模从2.5万亿元增长至9.5万亿元,双双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筑“魂”强“基”成效显著,工业APP数量突破60万个,经营管理类的工业软件市场占有率达到70%,产品稳定性、可靠性持续提升。韩夏指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完善融合发展政策体系,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行动,提升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 43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发布实施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密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等24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有关规定,现批准《密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等24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发布实施。序号编号名称批准日期实施日期备注1JJG2094-2021密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2021-12-282022-06-28代替JJG2094-20102JJG499-2021精密露点仪检定规程2021-12-282022-06-28代替JJG499-20043JJG655-2021 噪声剂量计检定规程2021-12-282022-06-28代替JJG655-19904JJG831-2021铸造用砂模硬度计检定规程2021-12-282022-06-28代替JJG831-19935JJG1182-202120Hz~1kHz矢量水听器检定规程2021-12-282022-06-286JJG1183-2021铁路辙叉结构高度测量器检定规程2021-12-282022-06-287JJF1097-2021平尺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代替JJF1097-20038JJF1229-2021质量密度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2021-12-282022-06-28代替JJF1229-20099JJF1258-2021步距规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代替JJF1258-201010JJF1945-2021凝血分析仪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11JJF1946-2021波浪测量仪(声学法)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12JJF1947-2021铂-钴色度仪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13JJF1948-2021油气回收检测仪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14JJF1949-2021水质硬度计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15JJF1950-2021螺纹量规扫描测量仪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16JJF1951-2021基于结构光扫描的光学三维测量系统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17JJF1952-2021X射线荧光测硫仪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18JJF1953-2021硫化学发光检测器气相色谱仪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19JJF1954-2021体积声源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20JJF1955-2021次声传感器校准规范(耦合腔比较法)2021-12-282022-06-2821JJF1956-2021氢原子频率标准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代替JJG1004-200522JJF1957-2021铷原子频率标准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代替JJG292-200923JJF1958-2021铯原子频率标准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代替JJG492-200924JJF1959-2021通用角度尺校准规范2021-12-282022-06-28代替JJG33-2002特此公告。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12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漫透射视觉密度(黑白密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等19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有关规定,现批准《漫透射视觉密度(黑白密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等19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发布实施。序号编号名称批准日期实施日期备注1JJG2028-2021漫透射视觉密度(黑白密度)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2021-12-082022-06-08代替JJG2028-19892JJG211-2021亮度计检定规程2021-12-082022-06-08代替JJG211-20053JJG452-2021黑白密度片检定规程2021-12-082022-06-08代替JJG452-20064JJG719-2021直流电动势工作基准检定规程2021-12-082022-06-08代替JJG719-19915JJG1181-2021体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γ辐射治疗源检定规程2021-12-082022-06-086JJF1932-2021椭偏仪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7JJF1933-2021光学轴类测量仪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8JJF1934-2021超声波风向风速测量仪器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9JJF1935-2021自动气象站杯式风速传感器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10JJF1936-2021紫外分析仪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11JJF1937-2021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分析仪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12JJF1938-2021数字式气压高度表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13JJF1939-2021热式风速仪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14JJF1940-2021电磁天平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15JJF1941-2021光学仪器检具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16JJF1942-2021导航型卫星接收机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17JJF1943-2021冲击测量仪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代替JJG973-200218JJF1944-2021电容式测微仪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代替JJG570-200619JJF1175-2021试验筛校准规范2021-12-082022-06-08代替JJF1175-2007特此公告。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12月14日
  • 赛默飞亮相Analytica China 2018,打造数字化科学生态系统
    2018年11月1日,上海——近日,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携重磅新品亮相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2018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 China 2018)。赛默飞将通过构建数字化科学生态体系,全方位展示其在分析生化领域创新产品以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其在医疗健康、制药与生物制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领域的客户解决研发挑战,提高实验室生产力。作为亚洲大型的分析和生化技术领域的国际性博览会,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是业内众多企业全面展示新技术、产品,同时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最佳专业平台之一。此次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赛默飞将搭建一个名为“创新实验室”的展台,其中将展出如Ion GeneStudio™ S5新一代测序仪、Thermo Scientific™ iS2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nvitrogen™ EVOS™ M5000细胞荧光成像系统等众多重磅产品。赛默飞展台作为本次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总裁圆桌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建立科学生态系统”也引起了广泛讨论。近年来,科学研究领域正在朝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但同时,大量复杂而综合的研究又强调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这就要求现代科学仪器也需兼具强专业性和高交互性的特点。在此次展台中,以赛默飞云为代表的赛默飞数字化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赛默飞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够在赛默飞各部门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搭建一个共同的信息交互平台,以数字化的方式让信息的获取更便捷,从而加速科学研究效率。赛默飞中国区总裁艾礼德(Tony Acciarito)发言赛默飞中国区总裁艾礼德(Tony Acciarito)先生表示:“作为科学服务行业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在创新和数字化的脚步从未停歇。Analytica China不仅仅是展现我们的创新实力的平台,同时也希望助力数字化科学生态系统的构建,让赛默飞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惠及中国科学创新的每一个环节。”35年来,赛默飞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对本土化需求的探索。赛默飞将继续加深和中国客户的沟通和交流,持续研发适用本土的创新产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我们的客户让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 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纽约证交所代码:TMO)是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年销售额超过220亿美元,在全球拥有约70,000名员工。我们的使命是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我们帮助客户加速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解决在分析领域所遇到的复杂问题与挑战,促进医疗诊断发展、加速药物上市进程、提高实验室生产力。借助于首要品牌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和Unity Lab Services,我们领先结合创新技术、便捷采购方案和全方位服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公司网站:www.thermofisher.com关于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进入中国发展已超过35年,在中国的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广州、香港、成都、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昆明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员工人数约为4500名。我们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析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耗材和软件等,提供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服务。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现有8家工厂分别在上海、北京、苏州和广州等地运营。我们在全国还设立了6个应用开发中心,将世界级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带给中国客户,并提供应用开发与培训等多项服务;位于上海的中国创新中心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研发适合中国的技术和产品;我们拥有遍布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和特别成立的中国技术培训团队,在全国有超过2400名专业人员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使世界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网站:www.thermofisher.com媒体垂询:赛默飞世尔科技高赫公共关系经理电子邮件:Sura.gao@thermofisher.com电话:(86-21) 6865 4588-2695公关公司爱德曼国际公关艾云飞电子邮件:Levin.ai@edelman.com电话:(86-21) 6193 7536
  • 聚焦42个重点领域!四川将在这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四川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重点领域(2024版)》,围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装备、生物制造、清洁能源、先进材料等方向,聚焦42个重点领域培育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提到,要在智能网联汽车、氢能及燃料电池、精制川茶、特色发酵调味品等多个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要在太赫兹技术、通导融合卫星网络与产业应用、工业软件、稀土功能材料等多个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序号领域名称技术难点1人形机器人重点攻克高爆发驱动关节、高推力作动器、高功率伺服驱动器、智能灵巧手等核心部件,突破运动控制、智能感知、人机交互、精准操作等一系列智能核心算法,形成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并建立核心部件与整机性能测试评估手段,开展人形机器人基础通用、运动控制、性能测试和仿真测试标准化工作,形成相关国家/行业标准,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2中低速磁浮交通针对常导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在城市轻轨、市域(郊)轨道交通、磁浮旅游交通领域的独特优势,开展车辆、轨道梁、道岔及控制领域的技术攻关,突破磁浮交通一体化系统集成、车辆低成本轻量化、悬浮高品质走行减振、磁浮梁新材料配方、磁浮轨道高精度制造、高效安全磁浮道岔设计生产、全自动高集成度智能运行控制系统研制等核心技术,打造全数字化、高智能化、低成本化的先进磁浮交通系统,提升磁浮交通全系统的创新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3中小推力航空发动机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等相关指示批示精神,重点围绕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开展双层壁超冷单晶涡轮叶片、高空性能匹配技术、高度弯扭高效率风扇技术、小尺寸高负荷高压涡轮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600公斤级、1500公斤级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总装、试车、修理,打造我省飞发协同一体化平台,带动航空发动机产业高质量发展。4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核心基础零部件围绕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重型燃机、先进核能、高参数火电、特大型先进水电、深海深地、氢能等领域高端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开展核心材料设计、物理性能、超纯净化冶炼技术、先进成形技术、微观组织均匀性及性能调控等工艺技术研究,突破高端耐热长寿命材料、高韧抗冲刷耐蚀先进材料等设计、制造、表征以及产业化技术,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核心基础零部件研制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需要。5智能网联汽车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示范,突破人—车—环境系统综合态势感知、高精度地图与定位、自动驾驶决策方法、人机交互等技术,促进LTE-V/5G、大数据/云平台、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的融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6氢能及燃料电池围绕清洁高效电解水制氢、高效储氢运氢、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关键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等开展共性技术研究,重点突破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系统等关键技术瓶颈并实现产业化,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同步水平。7太赫兹技术重点围绕高精度雷达、高速通信、高功率电磁能、电子对抗、生物医学、无损检测、科学研究等领域对太赫兹技术的迫切需求,从研究、设计、试验、制造四个方面,突破高功率/超宽带太赫兹源技术、太赫兹芯片集成化技术、太赫兹波传输与调控技术、太赫兹光谱技术、太赫兹核心器件的高精密加工与集成技术以及太赫兹生物、太赫兹雷达与通信等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与工艺,构建完整的从基础研究、器件、系统研制到应用示范的创新链条,形成覆盖相关太赫兹频段的优势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8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围绕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技术产业化所需材料、工艺路线、设备等开展研究验证,突破薄膜晶体管(TFT)基Micro-LED显示屏量产所需驱动架构设计、背板加工、巨量转移、修复、封装、模组等核心关键技术,实现规模化量产可行性验证,提升产线工艺水平达到国际先进。9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工艺围绕功率半导体核心材料与器件,开展高品质外延晶片生长技术、超宽禁带半导体的异质集成单晶衬底技术及高功率器件等技术研究,推动相关材料与器件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实现自主可控,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降低关键元件“卡脖子”风险,取得国内领先地位。10通导融合卫星网络与产业应用面向卫星载荷、地面设备及服务、空间信息应用、北斗导航、遥感等重点领域,构建卫星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重点突破整星制造、系统集成、无线接入、有效载荷、阵列天线等卫星互联网技术的研发、论证及试验,打通卫星研制、卫星发射、卫星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应用等关键环节,牵引和带动宽带卫星通信、卫星宽带应用、低轨移动通信等领域高速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1车规级数模复合芯片面向信息通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等领域,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一致性及长效性模拟及混合集成电路技术发展,围绕汽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身电子、仪表及娱乐系统、照明系统、电池管理系统(BMS)及车身控制等多场景,突破大尺寸硅晶圆封装、三维堆叠集成等关键技术,开发协议、升降压、无线充、电源管理等车规级数模复合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2微流控器官芯片瞄准生命科学研究、疾病模拟、新药研发、个性化医疗等板块,以微流控芯片为核心,在芯片上构建器官生理微系统,开展重要生命器官构建的工程化技术研究,突破高仿真度、高通量、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持久稳定等各类仿生模型及器官芯片关键技术,形成高标准、高自动化人体仿生器官芯片,实时监测细胞活性、细胞外环境变化和药物效应等生物学过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3硅基微波芯片、组件及微系统面向6G通信、雷达探测、太赫兹成像系统、安防应用等领域,构建硅基微波技术创新平台,涵盖硅基微波芯片、组件以及微系统工艺;重点突破器件建模、硅基超高频芯片设计、可重构微波器件、功能可重构射频系统、微系统工艺、微波电路人工智能(AI)设计等关键技术;形成微波芯片设计流程以及微波组件微系统设计、制造平台;开发谱系化硅基微波芯片、以微波芯片为核心的多功能组件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4数字机器人面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重点行业,建设数字机器人论证与开发平台,重点突破行业数字化水平采集项研究、工具包轻量化部署、多智能体动态调度、异构数字机器人协同等关键技术,满足咨询评估、轻量化开发、快速部署、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与调用等数字机器人研发推广关键需求,带动兼容主流模型的人工智能应用产业快速发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15工业软件重点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工业软件自主研发及工程化应用、产品化和产业化发展领域。突破重点工业领域工业软件协同攻关、软硬件支撑体系构建及工业软件协同研发等关键技术;突破研发设计类、生产制造类、经营管理类和运维服务类工业软件产品全场景、全流程、上下游协同联动的测试试验验证环境构建技术;突破重点工业领域工业软件设计及研发、测试及验证、接口集成等标准规范体系研制支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6人工智能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化应用,开展高质量数据集、可信人工智能理论、协同控制和优化决策、认知与推理、智能安全检测等共性技术研究,打造民用航空、医药健康、智慧交通等重点垂直领域大模型及标杆示范应用,建设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据、算力、算法理论与创新体系,构建全链条、全过程、自主可信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生态。17元宇宙聚焦数字孪生、感知交互、智能显示、内容生成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VR/AR/MR/XR)、三维(3D)建模、实时渲染、机器视觉、语音识别、图形图像处理、智能传感、数字人、脑机接口,触觉反馈、多模态信息融合等技术瓶颈,加快图形计算芯片、高端传感器、声学元器件、光学显示器件等基础硬件研发创新,强化新一代通信网络、先进存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技术支撑,推进在元宇宙在工业、文旅、教育、能源、交通、消费、城市等领域融合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8密码技术及应用聚焦密码算法技术,实现优化、轻量化密码实现、同态密码/抗量子密码等先进密码算法研究与实现、后量子时代算法平滑替代等关键技术,突破高性能(40G以上)密码芯片、低功耗/微功耗(物联网等领域)密码芯片、安全模块嵌入国产处理器(密码内生的国产CPU)设计与实现技术,强化软件密码模块、高性能/高安全等级的密码板卡、通用密码虚拟专用网络(VPN)、服务器密码机、云服务器密码机等产品供给,推进在物联网、云计算、车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卫星互联网、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等新的应用场景安全赋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稀土功能材料研究新型稀土高效提取分离新方法及关键技术、稀土制备过程物料闭路循环利用技术;超高纯稀土材料制备方法及关键技术;开发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其靶材等深加工产品的制备技术、开发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稀土抛光粉和稀土抛光液,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满足电机、液晶、硅晶片、高档玻璃基片抛光等应用要求。20高效太阳能电池系统性研究异质结电池技术,基于超薄硅片(低于100um),开发匹配先进钝化技术的金字塔绒面制作以及背面抛光工艺。开发新一代的钝化技术,实现表面原子级别的氢钝化。开发新一代的微晶硅生长技术,实现垂直生长技术和低接触电阻性能。开发高迁移率、高透过率低铟/无铟透明导电薄膜,降低总拥有成本(TCO)。开发基于异质结太阳电池先进金属化技术,如铜互联,先进印刷技术。突破0BB电池和组件端的先进互联技术,提升光伏组件效率,降低成本。21先进陶瓷材料及元器件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多层(积层,叠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低温共烧陶瓷(LTCC)、高温共烧陶瓷(HTCC)等高性能陶瓷材料、电子浆料及元器件整体需求,重点突破铜基反铁电MLCC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技术、介电常数6至10系列化LTCC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技术、HTCC集成电路封装外壳材料的研制及应用技术、高质量LTCC/HTCC电子浆料以及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用电子浆料配方设计及制备技术等关键技术,解决我国高性能电子材料及核心元器件多项“卡脖子”及国产替代问题,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22精准靶向高端制剂围绕临床亟需的重大疾病救治领域,针对精准靶向药物开发各阶段的关键技术进行突破,重点攻克替代进口自主培养基开发技术等生物药物研究及工程化技术、稳定高产的优质细胞株构建技术、靶向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抗体偶联(ADC)工程化偶联纯化评估与控制技术;打造覆盖源头创新、成药性评价、临床转化与验证和工程化等全过程研究关键环节的技术平台;开展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疫苗、生物治疗药物的开发、大规模制备及临床评价,推动精准靶向药物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3核医疗药物及装备围绕“健康中国战略”,解决放射性医用同位素及其原料受制于进口的瓶颈,突破镭-223、钇-90、镥-177、铼-188等核素制备及量产关键技术,实现反应堆产医用同位素国产化及商业化,重点研究放射性核素标记生物分子药物和体内介入生物相容性载体,重点突破具有精准靶向性、诊疗效果好的标记放射性药物及相关核医疗装备的研制,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和诊疗一体化,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4新型智能医学装备围绕高端医学装备“卡脖子”关键技术开展重点攻关,以需求为导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物联网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磁共振成像系统、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医疗健康装备的研制开发、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制造,实现智能医学装备新突破,打造成为国内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5功效化妆品围绕化妆品创新原料开发和产品功效评价,聚焦川产道地天然资源和绿色发展,重点突破活性生物载体包裹和多功效物质复配工艺、促皮肤吸收/渗透/细胞组织靶向新技术、皮肤精准分型/无创检测装备研制与“个性化”产品研发等共性关键技术,搭建基于人体大数据的化妆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评级、风险预警和监测系统,开展规模化生产制备和产业化,打造行业顶先的一流技术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中心,实现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集群。26血液和免疫疾病治疗创新药物制造围绕血液制品和免疫细胞治疗产品在血液疾病和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重大需求,以提高传统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目标,重点突破创新型高浓度人免疫球蛋白生产工艺技术,并尽快实现产业化;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半衰期延长技术,构建高效表达重组人凝血因子的工程细胞株,加速新一代重组人凝血因子产品及长效化迭代产品的工艺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同步推进细胞培养基、层析填料等关键卡脖子原材料的国产化替代研究。基于自然杀伤(NK)细胞的抗肿瘤细胞活性及安全性,重点开展治疗肿瘤的免疫细胞药物开发,攻克NK细胞扩增技术、慢病毒转导NK技术、降低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7天然药物重点围绕四川省中药资源高质量发展,中药“说清楚、讲明白”等需求,聚焦药用植物遗传学、本草基因组学、药用植物时空多组学、功效物质生源合成途径解析、功效物质筛选及其药效机制评价等领域,重点突破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川产道地药材遗传成因和生态成因解析、“优质、优形”新品种选育、高质量栽培、中药大品种培育、功效成分机体内靶点筛选、天然产物成药性结构修饰、新药创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中国药”目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8高端电子化学品围绕电子化学品、同位素化合物、卤素气体、硅族气体、掺杂气体及高纯材料,聚焦散热材料、显示材料、印制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集成电路等方面“卡脖子”化学品,重点突破同位素化合物、高纯试剂(用于显影、清洗、剥离、刻蚀)、光刻胶、高纯靶材、特种气体及净化材料等材料,重点攻克高能束流微细特种加工、纳米加工、吸附提纯等共性关键技术及特种气体定向除杂、合成、纯化、充装、检测等技术瓶颈。29高性能工程塑料重点围绕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氟硅弹性体、液晶聚合物、聚氨酯以及前瞻性工程材料领域方向,针对四川省内高性能工程塑料、液晶聚合物等关键聚合技术及工艺研发;工程塑料改性、注塑与模压成型等关键工艺及装备研发;工程塑料及聚氨酯等材料的三维打印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高强度、耐热、耐腐蚀、电绝缘、环保阻燃高性能氟硅弹性体关键合成技术及装备研发,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30先进膜材料及分离技术围绕流程工业的复杂组分气体及液体净化分离的清洁生产需求,重点突破金属膜材料核心产品,开展膜材料技术、膜元件制备技术、膜分离技术、关键装备技术、工艺技术以及系统耦合集成,形成系统工程技术,建设气体高效过滤技术、液体清洁净化技术和PM2.5及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研究及转化平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1氟硅高分子材料重点围绕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建筑、电子信息、电力电器、轨道交通、汽车制造、防腐工程、新能源与战略新兴产业等工业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对高端氟硅高分子材料的迫切需求,从研发、设计、试验、制造、应用研究五个方面,突破氟硅精细化学品分子设计及其催化合成技术,高纯氟硅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氟硅精细化学品及材料制造装备及过程强化技术,特种氟硅功能材料及关键制备技术,高端电子工业用氟硅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氟硅高分子专用特种功能性助剂的结构设计及合成技术,氟硅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及功能性开发技术,氟硅高分子材料制造设备及工艺、产品应用场景测试技术。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打破国外垄断。32可降解塑料重点围绕市场消费、农业生产等领域对可降解塑料产品迫切需求,在新产品、新应用领域进行研发突破,提高可降解塑料市场份额,实现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等各种可降解塑料装置大型化,利用非粮食生物类原料实现PLA等生物基生物降解产品工业化交付,持续提高产品性能、降低制造成本,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可降解时间精确控制要求。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33新型植物保护剂围绕本质安全和低碳绿色清洁化生产,利用微通道、管式反应器、平推流反应器等连续流反应器实现草甘膦、草铵膦关键中间体或植物保护剂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实现高纯无钠草甘膦、草铵膦和L-草铵膦关键生产技术突破,实现芸苔素内酯等生物农药新工艺技术突破;实现硝化、加氢、氯化、氟化等高风险工艺采用微通道、管式或者釜式连续流生产植物保护剂关键中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34氰胺系新材料围绕天然气-氰胺-碳氮新材料产业链拓展与技术升级,针对尿素和三聚氰胺为原料生产双氰胺工艺技术需要,开发和优化高性能、低成本分子筛催化剂;高性能氰胺系列碳氮材料及专用化学品等下游应用技术;低成本三聚氰胺耐火板生产工艺及产品;高性能氮系和氮磷系阻燃剂工艺及产品;腈基树脂复合材料工艺及产品;氰胺系掺氮电池正负极材料工艺及产品。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35生物纤维材料围绕生物纤维材料高品位生丝洁净制造难题,重点突破制丝环节中影响生丝品质的选茧、煮茧、鲜茧缫丝质量难以把控等几大技术难点,攻克选茧劳动用工量大、误选率高、影响生丝品质的问题,攻克煮熟蚕茧均匀性、洁净度难以提升等技术难点,攻克鲜茧缫丝丝胶黏性不够,严重影响抱合成绩等技术难题;研发基于机器视觉识别技术的智能化选茧设备,提高选茧的质量和效率,减少选茧劳动用工;通过“真空+”技术创建一体化、自动化煮茧工艺流程及技术方案,研发形成涵盖大、中、微型煮茧机的三个系列产品;应用减压煮茧技术攻克鲜茧缫丝质量瓶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用于鲜茧缫丝的煮茧技术体系及工艺路线;实现提高生丝质量、降低原料茧耗、节能减排,大幅提高吨丝效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6绿色生物基纤维围绕绿色低碳生物基纤维,重点突破高品质纤维用竹浆粕、废旧纺织品回收浆粕、生物基功能纤维等制备技术,攻克提升竹浆粕反应活性、降低灰分及金属离子含量等关键难题,攻克废旧纺织品精准分拣、高效脱色、多组分分离等关键难题;围绕生物基纤维环境友好生产过程,重点突破高效、低耗、大容量莱赛尔生产技术和装备,攻克浆粕干法投料快速溶胀、高效率溶剂回收、低原纤化产品绿色制备等难题,形成生物基功能纤维生产关键技术;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体系和绿色制造标准,实现关键共性技术自主可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7优质白酒重点突破优质白酒酿造原料专用品种的选育及应用、酿酒功能微生物定向选育及精准代谢调控技术、酿造机理解析及质量提升技术、老窖池活态传承和窖池养护关键技术、智能化酿酒装备研发及数字化控制技术、白酒产业绿色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等,加速推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形成白酒酿造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白酒优质品率。38精制川茶重点围绕茶叶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展茶叶干热后处理、后发酵处理、风味重组等技术研究。重点突破茶叶风味品质的量化指标与控制技术研究;采用现代仪器设备,研究各类茶叶的特征成分与含量标准,制定量化指标,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开展茶膳食和茶叶综合利用创新研究应用,重点提升茶叶精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9预制菜针对预制菜风味保真差、复热品质还原难、货架期短等瓶颈问题,围绕预制菜上中下游进行全产业链研究,重点开展原辅料的等级评估、标准化预处理与保鲜、预制菜风味锁鲜和保真、护色保质、安全和健康营养、绿色包装、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智能无人工厂设计、冷链配送系统、数字可追溯系统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创新运用原料科学、营养科学、风味科学、食品机械学、基础化学、蛋白质组学、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等食品科学理论,构建预制菜标准体系,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及范围,在原材料、加工工艺、储存、冷链运输等方面建立行业、地方、团体等各级标准,加速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链研究及转化平台,技术水平达到全国领先水平。40特色发酵调味品重点支持传统发酵调味品现代化升级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专用复合调味品、营养功能性调味品、预调理食品的技术创新与新产品开发;采用组学、超显微成像、分子感官分析等技术,明确品质提高和劣变机理;采用组学和高通量测序等关键技术定向筛选关键发酵菌株,突破发酵菌株高活性高稳定性微生物发酵剂制备技术瓶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1工业资源高效利用围绕能源矿产资源和战略矿产资源采-选-冶-加工-利用全流程副产物高效利用,重点突破低品位尾矿/尾渣替代工业原/燃料技术以及直接高值材料化转化技术、副产资源多元稀贵组分高效富集分离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及配套核心装备/工艺、末端排出物深加工及耦合转化胶凝材料/填料/玻璃/陶瓷/节能材料/工程材料技术等,实现工业资源全组分分类高效综合利用和提质增效,打造我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体化产业链,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2绿色低碳技术及装备围绕节能减排及“双碳”目标,重点突破高效节能电机装备、锅炉节能环保装备、太阳能热发电产业技术及装备、高氨氮工业废水低碳治理技术、高效燃气节能技术、吸收式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高效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等,大幅提升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效,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减少产品各生产要素支出,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绿色低碳技术及装备研发、示范及推广应用。
  • 数字化改革“成绩单”⑪丨乡村应用:浦江“数字农旅”应用
    金华市浦江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名优特水果产品众多。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由浙江森特信息(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支撑打造的浦江“数字农旅”应用,正在成为浦江县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乡村旅游游前、游中、游后的优势,形成线上线下服务体验的闭环过程,积极探索“农旅+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加快农旅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旅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全面规范提升发展水平。一、应用需求 围绕着“数字农旅”应用的三类用户群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农旅经营主体 ①民宿申办处于纸质阶段,申报的材料多、跑路多; ②民宿、农家乐等农旅资源官方推广渠道少,无官方背书; ③有房无人,信息不对称。 公众 不知道浦江有什么农旅资源,好吃的在哪里、好住的在哪里、好玩的在哪里。供需信息不对称。 政府部门 ①民宿、农家乐等农旅资源底数不清、经营状况掌握不全面; ②卫生、消防等多头管理,信息未同步; ③农旅主体监管和服务手段单一、滞后。原来民宿农家乐定级是主观判断,缺乏数据支撑。二、改革场景 以“数字化+农旅”为引领,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浦江乡村旅游业发展,按照政府统筹、资源整合、协同共享、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建设“数字农旅”应用,努力做到各渠道的农旅大数据接入,使管理服务系统协同有效、农旅综合服务体系更便捷、农旅营销更jing准,从而促进农旅资源信息共享,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推进“诗画浦江”建设,创新农旅大数据应用服务,力争打造一个“赶超全省、引领全国、服务大众”的数字农旅平台,推动浦江农旅在“创新管理、提升服务、促进营销”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促进全县旅农旅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造诗画浦江乡村旅游新模式。 农旅大脑,汇聚乡村旅游之数 立足浦江县现有农旅信息化基础,汇集农旅数据资源,强化大数据技术与农旅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工具,重点建设集数据分享、数据分析、数据预警、数据应用为一体的农旅大脑,为领导决策、政策发布和农旅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农旅地图,绘就乡村旅游画卷 结合GIS,整合浦江乡村吃(农家乐)、住(民宿)、娱(一村一景)、购(买农产品、采摘等)、24节气游乡村等资源,构建浦江农旅地图,为游客基于位置提供旅游服务(LBS),包括查询、浏览、预定等功能。 掌上农旅,点燃乡村旅游引擎 以浦江民宿为核心,建立乡村游小程序,覆盖乡村旅游全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所有内容,为游客提供更完善的旅游服务,借助微信的流量以及用户粘性,吸引游客提高目的地知名度。 借助外来游客短信推送、景点扫码、第三方专业旅游引流软件合作等形式,扩展推广渠道。 民宿管理,解决政府监管之难 建立民宿管理系统,实现从民宿申报、审批、巡查、评定到退出的全过程管理,形成民宿产业的闭环管理,通过经营主体和游客的数据分析和反馈,优化政策方针,强化品牌建设,规范经营管理,提升游客体验,实现数据循环利用。 按照数字化改革要求,优化民宿办理许可证的业务流程,通过线上递交民宿ban证材料,协同农业农村、文旅、自规、卫健、公安等多部门联审,让数据多跑路,推动民宿ban证“一次都不跑”。 建立安全巡查小程序,支持巡查部门对消防设施安全、疫情防控、客流量等方面进行巡查时,做台账记录,推动浦江民宿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的发展。 三、应用成效 通过浦江“数字农旅”应用,打造“指尖上的浦江农家乐、民宿”,让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游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不断提高浦江农家乐、民宿的知名度。 目前已完成民宿申办审批达1万次,规范民宿经营管理,排除安全隐患,汇聚农旅资源,更好服务游客,多部门联审、提升效率,统一运营、提升经营能力。
  • 数字化改革“成绩单”⑫丨数字乡村:亲民智治
    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为探索具有火星村特色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钱塘新区火星村村委搭建“火星村智慧数字云平台”,并由浙江森特信息(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技术支撑,通过数字化为群众搭建一座“链接”政府的桥梁,持续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带动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智治,赋能乡村振兴。一、应用需求 乡村治理效能不足 ①标准规范缺失,数据采集手段落后,对火星村底数不清; ②村务公开不够实时、彻底,村民参与渠道单一,缺乏内生动力; ③持续运营机制未形成,导致乡村治理数字化效果不明显。 农业发展模式落后 ①传统生产模式缺乏科学管理,农业生产效率、品质不高,产业发展慢; ②火星村土地有效利用率不高,土地流转不够高效,供需关系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缺少规范化的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和相关政策扶持。 农民服务手段相对单一 ①目前村内较多事务采用手工式、经验式工作方法,效率有待提高; ②农民反馈渠道单一,不能及时得到响应,对于解决过程不能及时信息同步。二、改革创新 围绕数字化改革理念,目前平台已建设乡村数据资源、乡村土地管理、乡村服务应用、特色应用四大模块,聚焦智慧、治理、邻里、生产等未来乡村场景,赋能乡村生产、生活、生态,致力打造村域整体智治有机闭环体系。 汇数据:完善乡村数据资源 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设备等新兴技术,充分挖掘、整合乡村特色数据资源,建立火星村乡村数据仓和数据驾驶舱,遵循《浙江省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基础数据规范》,完成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分析等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实现与省、市、区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促发展:全面推动土地管理数字化 基于火星村土地管理、流转业务管理需求,结合GIS技术,实现“以图管土地”,“以图管流转”的信息化、jing准化管理模式。建立土地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土地资源信息图形化来实现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具备对土地基础信息、流转信息查询和统计等功能;同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属、流转合同等进行数字化档案管理。 惠民生:建设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建立乡村生活服务体系,构建“数字火星人”应用,搭建政府、村委与村民的信息交互桥梁,结合“浙里办”、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入口形式让村民快捷的获取信息服务、获得帮助、解决问题。让“数字火星人”成为激发乡村活力的纽带。建立“红黄绿”三色服务动态管理机制,对村民服务落实状态进行预警,体现火星村“诉求做到你钉我来办,你盯着我办,我办好你顶”的服务型政府管理理念。 巧治理:提升智慧便民功效 建立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依托钱塘华数的电视内容、乡村服务一体机等服务方式,结合“数字火星人”应用,实现乡村信息发布的“五屏”同步公开(触摸屏、电脑屏、大屏、手机屏、电视屏),实现一键通知,五屏同步,扩大乡村信息发布影响力,提升工作效率。三、应用成效 ①打造乡村治理新模式。建成可视化、可研判的“火星村智治一张图”,目前已整合党建服务、乡村土地、乡村产业、智慧安防等数据要素,以数字赋能撬动火星村建设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变革,提升乡村产业、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数字化水平,打造运行规范、提质增效、决策科学、全民参与的整体智治乡村。 ②打造乡村服务新体系。建成“火星码”,聚焦乡村数字鸿沟与服务不均等问题,为村民提供无感知、有温度的数字服务,你呼我为,解决村民服务诉求,打破信息不对称,让数字福利惠及全村村民。
  • 工信部等八部门:大力发展生物制造 提升分离纯化等先进技术装备水平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生物制造,增强核心菌种、高性能酶制剂等底层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分离纯化等先进技术装备水平,推动生物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加快融合应用。支持新型功能性纤维在医疗、新能源等领域应用。搭建跨行业交流对接平台,深挖需求痛点,鼓励企业开展技术产品跨行业交叉应用,拓展技术产品价值空间,打造一批典型案例。详情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规〔2023〕2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委、局)、财政厅(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分行,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各监管局,中国证监会各派出机构,有关中央企业:传统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主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为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如下意见。一、发展基础和总体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制造业已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发展优势,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领域,为有效应对外部打压、世纪疫情冲击等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近80%,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我国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问题仍然突出,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基础不牢,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上升,巩固提升竞争优势面临较大挑战,需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转型升级。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坚持创新驱动、系统推进,坚持先立后破、有保有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增强。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0%,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57%。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一)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优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制造业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鼓励面向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制定先进技术转化应用目录,建设技术集成、熟化和工程化的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势领域锻长板,推进强链延链补链,加强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完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支持传统制造业深耕细分领域,孵化新技术、开拓新赛道、培育新产业。持续巩固“去产能”成果,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完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制度,科学细化项目管理目录,避免对传统制造业按行业“一刀切”。(三)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支持企业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薄弱领域,加快攻关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强化传统制造业基础支撑体系。深化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应用,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促进整机(系统)和基础产品技术互动发展,支持企业运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实施技术改造,扩大创新产品应用市场。(四)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聚焦消费升级需求和薄弱环节,大力开发智能家居、绿色建材、工艺美术、老年用品、婴童用品等领域新产品。推动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加高端产品供给,加快产品迭代升级,分级打造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实施卓越质量工程,推动企业健全完善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建设,持续保护老字号,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高端品牌。推动传统制造业标准提档升级,完善企业技术改造标准,用先进标准体系倒逼质量提升、产品升级。三、加快数字技术赋能,全面推动智能制造(五)大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支持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推广应用新型传感、先进控制等智能部件,加快推动智能装备和软件更新替代。以场景化方式推动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探索智能设计、生产、管理、服务模式,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标杆。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智改数转网联在中小企业先行先试。完善智能制造、两化融合、工业互联网等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等贯标,提升评估评价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和数据安全防护,构建发展良好生态。(六)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化协同。鼓励龙头企业共享解决方案和工具包,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和产业链资源共享。推动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和平台作用,支持构建数据驱动、精准匹配、可信交互的产业链协作模式,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产品溯源等应用,建设智慧产业链供应链。支持重点行业建设“产业大脑”,汇聚行业数据资源,推广共性应用场景,服务全行业转型升级和治理能力提升。(七)推动产业园区和集群整体改造升级。推动国家高新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共享制造模式,实施整体数字化改造。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引领,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源在线化、产能柔性化和产业链协同化,提升综合竞争力。探索建设区域人工智能数据处理中心,提供海量数据处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开发等服务,促进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探索平台化、网络化等组织形式,发展跨物理边界虚拟园区和集群,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四、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八)实施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落实工业领域和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开展产能置换政策实施情况评估,完善跨区域产能置换机制,对能效高、碳排放低的技术改造项目,适当给予产能置换比例政策支持。积极发展应用非粮生物基材料等绿色低碳材料。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体系,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和碳捕集、封存、综合利用工程试点示范。有序推进重点行业煤炭减量替代,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增长,提升工业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九)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开发推广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制修订一批低碳、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标准,促进资源节约和材料合理应用。积极培育绿色服务机构,提供绿色诊断、研发设计、集成应用、运营管理、评价认证、培训等服务。发展节能节水、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等绿色环保装备。强化绿色制造标杆引领,带动更多企业绿色化转型。(十)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分类制定实施战略性资源产业发展方案,培育创建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升原生资源利用水平。积极推广资源循环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旧动力电池、废旧家电、废旧纺织品回收处理综合利用产业,推进再生资源高值化循环利用。推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废规模化综合利用,在工业固废集中产生区、煤炭主产区、基础原材料产业集聚区探索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新模式。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提升工业水资源集约节约水平。(十一)强化重点行业本质安全。引导企业改造有毒、有害、非常温等生产作业环境,提高工作舒适度,通过技术改造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深化“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增强安全生产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加大安全应急装备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在民爆等高危行业领域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支持石化化工老旧装置综合技术改造,培育智慧化工园区,有序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和长江经济带沿江化工企业“搬改关”。五、推进产业融合互促,加速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十二)促进行业耦合发展。推进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等产业耦合发展,推广钢化联产、炼化集成、资源协同利用等模式,推动行业间首尾相连、互为供需和生产装置互联互通,实现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和产业循环衔接。大力发展生物制造,增强核心菌种、高性能酶制剂等底层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分离纯化等先进技术装备水平,推动生物技术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加快融合应用。支持新型功能性纤维在医疗、新能源等领域应用。搭建跨行业交流对接平台,深挖需求痛点,鼓励企业开展技术产品跨行业交叉应用,拓展技术产品价值空间,打造一批典型案例。(十三)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传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推广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模式、新场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应用深化。推动工业设计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设计优化和提升,创建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和行业性、专业性创意设计园区,推动仓储物流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增强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培育创新生产性金融服务,提升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水平。(十四)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根据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和制造业转移发展指导目录,充分发挥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优势,结合产业链配套需求等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承接转移承载力,差异化布局生产力。在传统制造业优势领域培育一批主导产业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支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发挥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等载体作用,推动技术、装备、标准、服务等协同走出去。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加强战略谋划、统筹协调和重大问题研究,推动重大任务和重大政策加快落地。各地区各部门协同联动,鼓励分行业、分地区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出台配套政策、抓好推进落实,形成一批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政策宣贯、行业监测、决策支撑和企业服务。(十六)加大财税支持。加大对制造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以传统制造业为重点支持加快智改数转网联,统筹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传统制造业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培育和评定,按规定充分享受财政奖补等优惠政策。落实企业购置用于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所得税抵免政策,引导企业加大软硬件设备投入。(十七)强化金融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相关再贷款,为符合条件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资金支持。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等政策作用,引导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优化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加大传统制造业股权投资支持力度。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股票、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进行技术改造或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十八)扩大人才供给。优化传统制造业相关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专业设置,全面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鼓励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长效机制,扩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推进新工科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专业特色学院,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面向传统制造业领域培养一批数字化转型人才、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和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2023年12月28日
  • 检验检测设备管理策略
    检验检测设备是检验员进行检验检测的重要手段,是检验检测数据科学、准确的重要保障。为了保证检验检测设备的准确、稳定、耐用,科学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检验检测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利益,责任重大。检验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除了要求检验员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外,还须借助检验检测设备,对检验项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科学的数据,对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做出准确判断。  然而没有规范的管理,检验检测设备就难以发挥其作用,甚至还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为保证检验检测设备的准确、稳定、耐用,科学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本人就检验检测设备的管理工作发表个人观点,希望进一步引起同行对检验检测设备使用和管理的重视,以加强检验检测设备的规范管理,提高利用率,使其更好地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服务。  统一管理专管共用  基于检验检测设备品种多、规格繁杂、数量大的特点,应实行统一管理,专管共用。仪器设备购置后,除了发放到各部门和个人外,其他专管共用仪器设备均存放于仪器设备库,由设备管理员统一保管。为了检验员外出检验时设备存取方便,仪器设备库宜设置在一层,应满足仪器设备存放要求,防火、防潮、防尘、防热、防震。  设备入账时,每台设备统一给出唯一编号,发放给检验员的检验工具箱,箱内的设备都应分别设编号。同时,为了便于管理,每台设备编制一个条码。通过扫码器识读设备条码,能方便快捷地获取设备的相关信息。设备入库时,按照设备类别分别存放于设备架上。设备类别可分为机电类、承压类和通用类,同一类别的设备按照下重上轻存放,定格、定位,平稳放置,陈列整齐。每台设备贴上设备信息标签(标签应防水、粘性好),并挂设备状态标识牌。设备架上对应贴上(或插上)相应的设备信息标签卡。设备状态采用“三色”标识管理,绿色为合格,黄色为准用,红色为停用。所有仪器设备要做到账、物、卡相符。  利用微机进行管理  微机应用已成为现代设备管理的重要手段。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条码技术相结合,建立设备管理数据库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快速、高效地处理设备管理中的各类账表,自动生成作业计划并予以监督实施。设备管理系统应包括设备台账,设备的维护、修理、检定(校准)、借还、转账,检索查阅,打印等内容,应设置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自动提示功能:对逾期未还设备、超期未检定设备的提示。统计查询功能:对需检定(校准)、报损、报废等设备的筛选过滤,分类统计汇总。领用归还功能:领用、借还设备时,读取设备条码和借者条码,调出相应信息办理。财务接口功能:使设备的资产价值及其变化反应到财务系统。  定期检定(校准)设备  需要检定(校准)的设备,制定检定(校准)计划,定期检定。凡是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检定周期,送有能力、资格和溯源性的法定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定期进行强制检定。包括钢卷尺、石油闪点温度计、天平、砝码、压力表、绝缘电阻测量仪、接地电阻测量仪、个人剂量仪、声级计、有害气体分析仪、酸度计、分光光度计、溶氧测定仪等。非强制检定的设备,其校准可由外部校准机构进行,也可由本机构进行自校准。如超声波测厚仪、X射线机、超声波探伤仪、磁粉探伤仪、硬度仪、黑度计、水平尺、钢直尺、游标卡尺、焊缝检测尺、塞尺、百分表、电子经纬仪、水准仪、点温计、温湿度计、照度计、浊度计、有机热载体残碳分析仪、运动粘度分析仪、万用表、钳形电流表、转速表、激光测距仪、力矩扳手、指针式拉压测力计、转向参数测试仪等。  另外,需送检的设备应按照计划分批送检,不能一次全部外送,影响检验检测工作的连续性。检定(校准)完毕,及时将检定证书(校准报告)归档,检定结论、下次检定日期及时对应更新。对检定不合格的设备,制定维修或报废处理计划。  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配置先进、高精的仪器设备,能提高检验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但也有不足。如购置进口的仪器设备,纯英文的操作界面和存储数据,操作难度较高,而检验员英语水平高低不一,现场检验不方便查阅,这使得检验员宁愿使用国产陈旧简易的设备。针对这样的问题,建议对购买进口设备时,要求商家配备中文说明书、中文界面操作标识等。其次,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设备操作培训时,可制作一段动态的关于设备操作说明、技巧及注意事项等的演示录像,检验人员只需花几分钟时间就可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技巧,既节省了检验人员面对繁重的检验任务,琢磨设备如何使用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又可提高现代化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和价值。  除了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检验检测技术和装备,加以消化和创新,检验人员还应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研究出符合特种设备行业特点和需求的特色设备,促进本行业事业和经济发展。  资源共享发挥价值  对某些高、精、尖、贵但利用率较低的检验检测设备,如便携式直读光谱仪,其分析精度高,稳定性好,可在检验现场快速定量分析Fe、Cu 等基体材料中的各种元素,精确分析S、P以及不锈钢中的超低碳,能精确、稳定、快速地对锅炉压力容器的钢材材质检验,但其价格昂贵,约60余万元/台。因此,对于这类仪器设备,可协议外租,实现机构间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设备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特种设备检测所)
  • 创新技术利用智能手机无创持续检测你的血糖水平变化
    上周日AI医学讲座中分享了有关血糖、血压、心脏健康和认知变化等四项至关重要的健康指标检测及可穿戴+AI技术应用。今天又有新突破进展——利用智能手机直接监测血糖变化。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利用可见光和近红外传感器,如智能手机或智能手表中的传感器,无创性估计血糖水平。这一创新技术应用将为糖尿病患者和血糖偏高的人提供了一个最便捷、且无痛的血糖监测替代方案。目前检测血糖水平,已经进入了无创/非侵入性血糖检测时代,但是仍需要微小刺入皮肤后检测血液。由于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近红外区域没有独特的吸收峰,将其与血液中其他成分或物质区分开一直存在技术挑战。日本科学家通过研究并发明了一种创新方法,利用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振荡之间的相位延迟(异步性)检测血糖水平变化。通过在健康受试者的试验验证,使用智能手表和带有高亮度LED的定制智能手机支架测量这一相位延迟,验证了与血糖水平变化形成相关性。这项技术可以在现有的数字化设备(智能手机、手表、挂件)以非侵入性方式监测血糖水平,为糖尿病患者检测血糖带来了颠覆性改变。与此同时,上周美国FDA也发出警告称,在不刺穿皮肤情况下出于医疗目的测量血糖水平的智能手表或戒指可能不准确,应该避免使用。这一警告是针对越来越多声称能以非侵入性方式测量血糖水平的手表或戒指可穿戴设备。FDA声明目前尚未授权和认可任何此类可穿戴设备。
  • 数字化改革“成绩单”⑥丨桐乡“田保姆”
    在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下,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浙江森特信息围绕桐乡市粮油、杭白菊、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过程,以政策补贴为抓手,强化农技推广,整合社会化服务资源,构建“田保姆2.0”,实现了农户“零接触”、监管“多方位”、服务“全托管”。 在2021年11月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推出的“我的数字化改革故事”征集活动中,浙江森特信息(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打造的“田保姆”为农服务应用从全省80多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为数字化改革9个优秀案例之一。且自上线以来,注册农户超4万人,发放补贴2503万元,提供社会化服务1.2万人次,好评率100%。 一、需求分析 桐乡是浙北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粮食总产稳定在13万吨以上,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种粮农户1.6万多户。生产过程中发现缺少快速服务入口、惠农政策申办繁琐、流程审批复杂以及找技术困难等问题。 ①数字化改革的必要进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政府的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落实“最多跑一次”指导思想,政府需要对信息获取渠道,信息反馈模式有更为现代化的手段,所以“种粮一件事”是政府数字化转型中的必然进程。 ②落实三农服务的长效窗口 “田保姆”定位在农民最关心的“一件事”上。土地、气象、农技、农资、农机、金融、保险、补贴等都是解决农民最着急的问题。想民所想,供民所需,只要农民还要种田,“田保姆”的服务就不会中断。 ③管理规划标准的迫切需要 通过“田保姆”的建设与管理,就是要实现精细化、动态化、标准化管理,通过建章立制、细化标准、优化流程,实现农户通过使用“田保姆”全程在线上政策补贴申请、流转、审核,能够充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二、改革创新 田保姆围绕桐乡田间种植产业,以政策补贴为主要抓手,强化业务服务,整合社会化服务资源,从生产销售、风险防控、资金物质保障三方面进行数字赋能,解决农民切实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①全国首创种粮补贴一次通办 通过GIS地理遥感信息,结合田保姆线上种粮补贴应用,实现农户补贴线上申报,乡镇线上材料审核,农业农村局线上数字统计、财政线上补贴发放。 ②全国首创粮食种植一键托管 整合全桐乡农机、农资、农技社会化服务资源,围绕种粮育苗、耕种、飞防、采收、烘干、存储、粮食订单等全过程实现农户线上一键预约,服务组织一键响应。 ③全国首创农田信息一码查询 构建数字农田专题数据库,整合地理信息、主体信息、地块信息、地力信息、种植信息等相关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农田一码查询、一码感知、一码预警等码上集成应用。 三、应用成效 “田保姆”为农服务应用主要取得了以下三大成效: ①坚持需求导向,解决了农户关心、企业关注的问题 在“田保姆”服务平台上推出了集政府、银行、保险、担保等部门协同多跨的“田易保”和“田易贷”两大功能模块。为全方位满足农事生产需要,又推出了耕、种、管、收、储、销一体化服务,以全市统防统治为例,目前已开展“田保姆”特色化服务17.9万亩,无人机使用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7倍。 ②坚持目标导向,拓宽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的渠道 运用地理信息、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全市粮食作物长势、灾害监测、产量预测的定量评价,确保田间管理更加科学精准,农作物丰产丰收。打通生猪精密智管、桐乡农安、低收入数字化帮促等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③坚持问题导向,提升了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的能力 建立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管机制,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全市耕地每月遥感动态监测,通过影像数据自动分析预警占用耕地情况。为了高效推动土壤资源的永续利用,构建土壤健康管理一张图,精准指导农户科学施肥用药,每亩肥药施用量同比减少23.7%。 “田保姆”为农服务,不仅局限于此。未来,浙江森特信息(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将会深耕该服务品牌,在做大做强数字平台的同时,不断优化与健全为农服务体系,助推桐乡市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
  • 五部门发文推动机械、电子、汽车相关仪器设备可靠性水平提升
    近日,为提升制造业可靠性水平,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工信部联科〔2023〕7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两步走”目标:第一阶段到2025年,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按照夯基础、优服务、促提升的思路,通过开展技术攻关、建立标准体系、完善公共服务等举措,力争形成100个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推动1000家以上企业实施可靠性提升,为实现第二阶段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阶段到2030年,聚焦锻长板、促成效,按照树标杆、强带动、促转化的思路,充分发挥可靠性标准引领作用,推动10类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可靠性公共服务机构和可靠性专业人才,促进我国制造业可靠性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成为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实施意见》聚焦机械、电子、汽车三个重点行业,一方面,通过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可靠性,促进相关行业产品可靠性提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另一方面,发挥行业基础优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为其他行业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制造业可靠性整体水平提升。在基础产品方面提出:机械行业,重点提升仪器仪表用控制部件、传感器、源部件、探测器、样品前处理器等关键专用基础零部件和高端轴承、精密齿轮、高强度紧固件、高性能密封件等通用基础零部件的可靠性水平;电子行业,重点提升氮化镓/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精密光学元器件、光通信器件、新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高适应性传感器模组、北斗芯片与器件、片式阻容感元件、高速连接器、高端射频器件、高端机电元器件、LED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水平;汽车行业,重点聚焦线控转向、线控制动、自动换挡、电子油门、悬架系统等线控底盘系统,高精度摄像头、激光雷达、操作系统等,深入推进相关产品可靠性水平持续提升。在整机装备与系统方面提出:机械行业,提升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测试分析仪器、光电检测仪器、生物医学仪器等高端仪器设备精度和可靠性水平;电子行业,重点提升曝光机、蒸镀机、切片机、涂覆机等电子专用设备,质谱仪、示波器、电子透镜等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水平;汽车行业,重点突破基于数字化试验场的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可靠性检测与评价技术,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软件功能性能、可靠性水平、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综合能力,提升动力电池健康状态评价、使用寿命评价、安全性及故障预警、低温适应性等可靠性和耐久性测试评价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可靠性水平提升。《实施意见》全文如下:
  • 数字化改革“成绩单”①丨乡村大脑:打造“数字三农”浙江样板
    2021年,是浙江数字化改革的元年。作为全国数字化建设的排头兵,浙江加快“数字三农”建设步伐。其中,由浙江森特信息(托普云农全资子公司)承建的“浙江乡村大脑”,作为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智慧农业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浙江森特信息服务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十余载,从最早的业务系统建设,到平台型的智慧农业平台和乡村智慧网建设,到今年的乡村大脑建设,一直深度参与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的数字化建设。 “浙江乡村大脑”作为浙江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核心引擎,统筹整合数据资源、智能组件等数字资源,推进全省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跨主体的“三农”数据“全面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应用“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为农服务“上下联动、实时高效”。一、聚焦“谋”,高标准谋划总体架构 为更好推动数据共享和数字赋能,在浙江乡村大脑建设过程中,加强平台的顶层设计,统一编制总体方案、数据标准和建设规范。浙江森特信息参与制定了统一用户、统一门户、统一地图规范、统一数据等十二统一建设规范。通过打造数据中台,实现模型算法、业务组件、工具组件、地图服务和数据服务等应用支撑服务;通过打造业务中台,实现统一日志服务、统一文件服务、统一API网关、统一服务注册配置、统一认证服务和统一API工具等基础支撑服务。 以“互联互通、以用促建、共建共享”为原则,应用业界成熟的大数据中台产品,贯穿目录编制、治理、归集、入仓、采集、分析等六大环节,提高数据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实现聚数、看数和用数。二、围绕“建”,高标准夯实数字底座 按照“全省统建,市县共用”原则,构建统一的三农地图服务和数字化工具箱,推动全省应用支撑共建共享机制,资源高效配置机制。 按照主体、装备、区划、村庄、土地、监测、机构七大类,实现对土地、主体等对象的精准落地管理,实现全省农业产业、农村资源等业务信息的空间分布、定位查询和时空分析。 打造数字化工具箱。致力于推进全省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三农数据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为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提供数据资源目录查询、时空图、数据共享等在线数字化服务。三、聚焦“用”,高标准支撑多跨协同 作为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的支撑平台,“乡村大脑”提供数据全生命周期闭环处理能力,着力构建农业资源、技术装备、主体人才、产业产品、经济政策、社会事业、市场营销、农村信用、乡村文化、美丽乡村等十大数据库,形成全省统一的三农数据资源标准规范,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仓互联互通,现已归集12亿条数据。 支撑业务场景建设。目前乡村大脑支撑落实16个浙农系列应用场景的贯通与统一的工作,推动由条块建设、各自为阵向统一平台、全面协同转变,各部门横向协同,省市县纵向贯通,提高涉农信息服务能力和农业农村管理水平,驱动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通过多源异构的时空数据融合贯通,建立统一的全省农业农村时空图服务平台。制定规范、统一标准,输出看图服务和计算服务。 托普云农作为国内先行的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商,坚持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供给侧改革,先后打造了以浙江“乡村大脑”为代表的省级应用,以仙居“亲农在线”为代表的便民应用,以古林数字大田为代表的“无人农场”,以“西湖龙井”为代表的数字茶园。数字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涵盖100+市县农业云平台、30000+服务经营主体,覆盖上万个乡镇。 未来,托普云农将继续结合自身创新优势,依托智能装备与综合性数字解决方案,有机融合浙江森特信息的信息化服务能力,持续为“数字三农”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 重磅 I 新羿生物推出五色通道流式微滴数字PCR系统
    2021年4月30日,北京新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具备多达五个荧光检测通道的微滴数字PCR系统,一举将基于流式检测的微滴数字PCR检测通道数推向了全球领先水平!将使微滴数字PCR更快捷、更容易、更高效地分析生物样本,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有力工具。这一高性能产品的推出,既是数字PCR仪器领域的突破,也体现了我国在高端仪器设备研制方面的进步。数字PCR作为一种新兴的核酸检测和定量方法,因为其绝对定量、单分子灵敏度等突出优势,正成为生命科学和精准医学领域的关键技术,在重大疾病的精准诊断、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方面应用日益广泛,国际主流生命科学和医学诊断企业竞相投入研发。数字PCR的技术路径,主要包括反应体系分割和荧光检测两个关键环节。从反应体系分割实现方式可以分为微滴和微孔两种方式,从检测方式可以分为流式和成像检测两种方式。其中,微滴方式具有耗材成本低、微滴尺寸均一性好、样本通量高等优点;流式检测具有荧光检测灵敏度高、信噪比高、多指标检测能力强、液滴数目不易受限制等优点。基于微滴和流式检测结合的技术路线开发的数字PCR平台,在数字PCR多个关键环节表现更优异且性能继续升级的发展潜力大。新羿生物通过自主创新,是掌握上述流式微滴数字PCR核心技术的领先企业。精准医学尤其分子诊断的快速发展,对于多指标并行检测需求日益迫切,目前全球市场上,流式微滴数字PCR系统仍然以2-4色荧光通道为主。新羿生物利用首创的激光准共聚焦光路高效激发液滴荧光,在光谱带宽内完成更多荧光通道检测,利用专利算法消除通道间的荧光串扰,从而实现5色荧光通道同步高速检测,在全球率先推出五色荧光通道的流式微滴数字PCR平台,不仅实现了荧光通道数的突破,还实现了高灵敏度高信噪比的微滴荧光检测,领先国际行业水平。新羿五色通道数字PCR的优点(SMART):Saving:节省稀有样本、检测试剂耗材和检测时间;Multiplex:满足多指标联检需求;Accurate:提供准确的核酸定量结果;Rapid:3小时内获取检测结果;Throughput:一次扩增多至96个样本。新羿五色通道数字PCR的创新点:1.全球首创准共焦光路,微液滴流式5色荧光通道同步检测实现高信噪比液滴荧光检测,无需专门添加本底荧光,每个通道性能稳定一致。可获得更丰富的样本数据信息,多重检测应用空间大。2.全新的高维分水岭分类算法五色荧光通道自动分类,简化多指标体系的荧光分类过程,分类结果准确可靠,分析结果查看便捷直观。3.全封闭微滴PCR扩增和检测全封闭PCR扩增和检测,有效防止气溶胶污染,保证结果准确。“作为一家研发和生产高端数字PCR的高科技企业,新羿生物致力于提供持续创新的核酸检测技术,努力追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此次在全球率先推出五色通道微滴流式数字PCR系统,将有助于临床科室和研究团队节约人力以及时间成本,节省珍贵的临床样本,提升工作效率。”新羿生物杨文军博士说。●关于新羿生物●新羿生物成立于2015年,位于中关村科技园,专注于分子诊断技术的自主创新及重大疾病应用转化,拥有在仪器、芯片、材料、试剂软件等领域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公司发展迅速,申请国内外专利100余项,授权专利40余项,持续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承担国家级科研基金,公司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国际领先数字PCR系统,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体外诊断优秀创新产品金奖,荣获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总冠军,公司秉承“创新,让精准触手可及”的理念,发展多指标、高通量、自动化、防污染、成本低的分子诊断技术,致力于成为领先的生命科学和分子诊断企业,服务于生命科学、精准医疗、药物开发及健康管理。
  • 京津冀城市群领跑数字经济!降低碳排放作用明显
    近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2)——数字经济助推区域协同发展》显示,京津冀城市群数字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居东部三大城市群首位。数字经济对京津冀消费水平拉动作用明显,并显著降低了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水平。  数字服务业在营注册资本高于长三角珠三角蓝皮书分析发现,京津冀城市群数字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居东部三大城市群首位,数字信息传输业发展具有显著优势。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数字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共计23779.62亿元,高于长三角城市群的19957.03亿元和珠三角城市群的18372.81亿元。京津冀居前三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天津、石家庄。  产业结构情况、创新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程度是影响京津冀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蓝皮书指出,京津冀城市群应在不断改善的创新环境下,有效利用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促进创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哪儿经济越发达、数据越丰富,数据采集、确权、定价的活动就会越发达。这意味着数字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对经济发展的历史路径有很强的依赖性。”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指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我国数字经济第一梯队的地位和作用,将是长期难以改变的格局。”  数字经济对京津冀消费水平拉动作用明显  在数字经济产业中,数字要素驱动产业与居民消费的联系最为密切。蓝皮书研究发现,在京津冀各城市样本中,互联网平台产业、互联网批发零售产业、数字内容与媒体产业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互联网平台产业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最为突出。  不过,数字经济总体上对京津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作用稍小。蓝皮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京津冀农村地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难以充分保障多种数字经济业态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但是,互联网批发零售业仍然对农村居民消费提升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  数字经济发展降低京津冀碳排放水平  数字经济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研究数字经济助推京津冀城市群低碳转型具有现实意义。蓝皮书对京津冀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碳排放现状进行了分析。  2009年至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数字经济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额呈上升趋势,创新成果大幅增加,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天津和河北数字经济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额占比呈上升趋势。  同时,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且分布不均衡。北京以第三产业耗能为主,天津和河北以第二产业耗能为主。2019年,北京第三产业能源消耗量占各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的51.12%,分别比天津和河北高34.01个和40.16个百分点。  叶堂林表示,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降低了京津冀城市群碳排放水平。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逐渐增强,整个社会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将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化转型,减少区域碳排放。
  • 专家云集论剑“数字农业” 博采众长共话“科技创新”
    5月28日下午,由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森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举办的2022森特能力共享平台发布会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杨华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浙江大学数字农业农村研究中心主任何勇,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冯海林会上作主旨汇报。来自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各地农业农村局,新华网、浙江电视台、杭州日报等媒体部门出席本次会议。2022森特能力共享平台发布会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现场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发表致辞王小兵:充分认识浙江数字乡村建设的市场主体和动力机制新格局 浙江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始终走在前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农业农村信息化摆到突出重要的位置,紧扣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创建,加大改革投入力度,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大规模、全链条、全要素推进农业大数据建设,为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和数字乡村发展打造了浙江样板。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2020年浙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达到66.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8.8个百分点,连续第三年稳居全国首位。 无论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智慧农业建设,还是在利用数字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乡村社会数字化治理,浙江都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政府作用,从曾经农民信箱的创建、信息经济国家示范区的建设、“最z多跑一次”的改革到去年数字化改革的重大部署,浙江省始终秉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走在前列的改革思路和创新举措值得学习和借鉴。此次大会提出的乡村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的推进思路,建设浙江乡村大脑,构建数字乡村生态合作体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互联网精神,准确把握了数字乡村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浙江省农科院副院长杨华发表致辞杨华:加深协作与信息交流,促进整个产学研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升级 当前,以技术和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成为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最z为重要的推力。数字农业也将为各产业在农业领域的高度协作并催生出更多的新兴战略产业发挥重要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乡村振兴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全新的数字农业产学研生态结构建设。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主体加深相互间的协作与信息交流将大大促进整个产学研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升级,完善的数字农业产业生态结构也必将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省农科院将发挥全省最z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优势,落实双方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乡村服务等方面精诚合作,共同推动双方事业的全面进步。 浙江大学数字农业农村研究中心主任何勇作主旨汇报何勇——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 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空天地一体化信息格局,人机环境协同的机群作业、基于作物生长需求的肥水药精j准管理。世界农业发展步入4.0时代,农业正在经历从机械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发展过程,所谓4.0时代,就是以生物种业、生物质能源、生物制品、智能农机、农业物联网、基因组编辑、聚合育种等为支撑的系列农业。比如,通过组织、器官、植株和群体的不同尺度来感知植物的生长和养分情况,实现作物生命信息的多尺度获取;通过干旱、低温、盐、热、除草剂的胁迫作物来实现表型信息的快速获取与传感仪器开发;通过模块化设计、防水防尘抗震、多功能平台、全地形作业、自动驾驶、多机协同作业打造农用多功能无人车平台;农业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新一代技术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黑科技,更是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变革。当数字经济遇上乡村振兴,聚焦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发展;探索数字化背景下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模式;研究数字化模式下的乡村规划、建设、治理、运营;研究三农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树立可推广的实践案例。综合打造数字乡村新基建,深度应用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生活、数字化人才、数字化生态,让中国的数字乡村走向世界。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冯海林会上作主旨汇报冯海林——人工智能助力农业高效发展 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专家系统技术开始应用于现代农业领域。直到2017年,我国才正式提出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中国正在进入智能农业时代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云平台等数字化手段,解决农业低、小、散等问题。人工智能能够从选种、耕种到作物监测、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等全方位覆盖。尽管如此,人工智能在农业细分领域的应用发展阶段也存在明显差异,比如,以北斗导航、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车为代表的高科技产品进入农田、参与农事活动;各种智能APP辅助日常农事操作,进行耕地、播种、租赁农机、监测作物长势或动物异常行为、病虫害识别和诊断、产量预测等行为。 农业大数据的主要特征是多源异构、实时变化。运用农业机械装备、可控环境农业和农业金融版块是目前AI+农业落地程度最z高的三个版块。CV、农业病虫害标注数据库、无人机飞行系统+农林业、知识图谱+农业、人工智能算法与模型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智能灌溉、智能种植、数字新场所等智能场景的应用,让未来农业从有限连接到泛在连接,从功能化到智能化、从封闭到开发、从一次性服务到持续性服务。
  • 第18届日本数字病理研究会在滨松市成功召开
    2019年8月29日-31日,第18届日本数字病理研究会在日本滨松市成功举办。此次大会由日本数字病理研究会主办,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承办,共吸引了300余位来自日本,美国,中国,中国台湾,蒙古国的专家学者参与,是代表日本数字病理发展水平和研发技术较高的专业学术会议。此次大会以“What we should do today toward the brilliant future of Digital Pathology”为主题,邀请了国际医疗福祉大学病理诊断中心长村义之教授和森一郎教授、龟田综合医院病理科福冈顺也教授、滋贺县立综合医院研究所真锅俊明教授以及美国DPA医学博士、解剖病理学负责人Marilyn Bui教授等数字病理领域的权威学者发表演讲。演讲主要围绕数字病理的标准化、数字病理的未来、数字病理学实践教育等问题展开,引起了现场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图为滨松公司的数字病理产品在北欧地区的典型应用案例,尤其是在全数字化和大尺寸切片批量化自动扫描方面,NanoZoomer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可靠性和优异的图片质量饱受用户好评。图为滨松公司资深应用专家小仓 隆先生主持大会流程,分享NanoZoomer系列产品在远程医疗、教学会议和AI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图为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系统事业部部长丸野 正先生作为承办方为晚宴致辞日本病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国际医疗福祉大学病理诊断中心长村义之教授、中国病理AI专家91360公司常江龙博士与大会主持人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小仓 隆 先生合影数字病理是一项针对于病理切片数字化的新兴技术。在医院的诊断、数据储存和共享、科研、会议、教学,以及第三方诊断机构的病理会诊中潜力巨大。作为行业的领导者,滨松公司也将一如既往的为中国数字病理行业提供更坚实的技术和广泛的国际合作平台,为推动中国数字病理行业的标准化、平台化以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做出我们的努力。
  • 数字新浙商专访先临三维李涛:让3D打印走进亿万家庭
    从初生到成熟,3D打印行业走过了短短的三十年。这项新兴技术曾刷爆朋友圈,时至今日人们对3D打印的认识却依旧停留在“盲人摸象”的阶段,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由于入门级的桌面3D打印机率先在教育领域得到普及,更多人仍将3D打印和“玩具”联系到一起。当我们走进位于杭州湘湖边「先临三维」的展厅内,桌面3D打印机却只是整个展厅的“冰山一角”。眼前大到比人高的金属打印机、用于航空航天的金属器件,小到精密的手持扫描仪器、用于齿科矫正的材料… … 把我们带进了一个3D打印的真实世界。作为国内3D打印行业营收领先的先临三维,从单项技术发展到建立装备、数据、服务集成体系;从单个领域应用拓展到高端制造、精准医疗、创新教育、定制消费等多领域的深度应用,沉浸行业15年。在工大学弟周青的牵线下,我们见到了几乎不曾接受公开采访的先临三维CEO李涛。这位毕业于浙大金融系的80后,低调和冷静背后,暗藏热切的呼喊:“我希望大家能真正认识到3D打印不是噱头,不是玩具,而是一套从数字化的信息采集开始,到面向性能的数字设计,最后到柔性的数字制造业全链条的技术系统。掌握好这套工具,就能突破想象力的束缚,真正带来效率、性能和品质的提升。”最终,李涛和先临三维想实现的,是让设计更加智能化、简单高效,让基于3D打印制造的个性化产品不再昂贵,能像家电一样走进亿万家庭。「数字新浙商」访谈现场洞见消费行为正呈现出“个性化”的新趋势,制造模式也从过去的标准化、规模化向高性能、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方向发展。3D打印行业的未来不是一家独大,一定会有很多企业形成整体生态,整个链条正在经历一轮设计和制造思路的变革。个性化一定是建立在高水平的标准化、模块化和数字化应用的基础上,智能化也同理。3D打印行业会成长为现代制造业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子系统。它会和当前主流的制造设计生态系统相互融合,并非简单取代。 有一本书叫《跨越鸿沟》,很多新技术在初期很吸引眼球,在初期创新市场向主流规模市场过渡时,中间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沉寂,3D打印技术现在就在这个鸿沟里,跨越鸿沟,才会走向规模化和普及化应用。——李涛谈行业发展:3D打印正经历设计和制造思路的变革章丰:从全球市场看,目前中国的3D打印产业处于怎样的水平?李涛:从数据来看,还是挺耐人寻味的。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预计,2019年全球3D打印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38亿美元,中国预计将花费近20亿美元。从地域看,美国仍是全球最大市场,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紧随其后。国内的3D打印市场起步晚于国际市场十几年,但大致上也会沿着国外市场发展的轨迹追赶,从规模上讲还很小,但从增长速度来看,国内市场会超越大部分国家。过去我们大量进口国际先进3D打印设备和技术,现在国内自主研发的设备、材料和软件也纷纷走向国际市场。 章丰:中国是制造大国,而且在大部分细分行业形成了全球领先的产业链,为什么3D打印的市场份额比较小? 李涛:目前3D打印的最大市场是在美国、欧洲等主要的经济发达区域。首先,从产品消费市场来看,经济发达的地方,消费水平会高一些,人工成本也高,对于产品制作效率、品质的要求更高,这助推了对设计和制造工具的高要求。比如在康复和医疗领域,3D数字设计和3D打印的应用在国外的用量明显比国内大,我们只有在解决常规手段或经验完全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时,医生才会不得已用到3D打印。原因是其中的结构太复杂,需要事先演练、验证,避免出现意外;同时,国内各地因为收费标准不明确,有些医生甚至自己掏腰包来承担这笔打印费用。 章丰:可以这么理解,3D打印行业的发展是由消费市场的成熟度决定的? 李涛:消费市场的成熟度是一方面,还包括认知度和必要性,对3D打印的认知到不到位、是否刚需以及消费水平,几个因素共同形成了消费市场的差异,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在业内大家还有其他观点,一些制造业企业用户提出材料的种类不够丰富、性能不够好等原因。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近年来许多材料巨头把眼光转向了3D打印,纷纷推出专门的3D打印材料,可以说现有材料已经可以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我们可以从设计上进行优化,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过去我们在制造中遇到高性能要求的时候,习惯从材料上想办法,能不能有更高强度、高耐用度的材料?3D打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将现有材料通过结构变化来实现目标性能,计算机仿真出物体在实际运行环境中的受力变形和散热状况,优化出最适宜的几何结构,最终得到一样的性能。 我个人认为,设计意识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瓶颈。很多时候,工程师的思路受限于原有的加工工艺。以我们打印服务中心接到的订单为例,几乎99%以上都是面向开模、切削加工工艺来做设计的产品,只是想在加工前用3D打印来快速验证,缩短开发验证时间。验证迭代以后,产品量产还是用原有工艺,他们没有考虑面向3D打印的特点,做高性能的结构来解决问题。但从我们国外的订单来看,有些零件一看就是非3D打印不能制造,也就是说它是为了将来以3D打印方式来量产做准备。这方面主要靠大公司推动,像航空航天和能源系统的公司。比如说发动机领域,劳斯莱斯、GE航空,包括spaceX开发的火箭推行系统,都在用3D打印开发新一代发动机。最典型的例子,2016年GE开发团队宣布把一款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845个部件合并为只有11个3D打印部件。不仅成本大大削减,而且减少了复杂性,缩短了生产周期,并且新技术可以把发动机大修时间间隔延长30%以上。 章丰:刚才讲到的几点原因中,设计能力的制约占多大比重? 李涛:我认为设计的瓶颈远远超过材料和其他因素。3D打印是一个风向标,帮助我们看到了当前中国创新所处的阶段。中国确实是制造大国,但和其他制造强国相比,自主创新的企业所占比重仍偏低。在先临三维的用户分布上,国外从大公司、中型公司到小型公司,都在使用3D打印技术。但国内的客户群主要集中在超大型公司和超小型公司。为什么?大型企业在研发下一代新产品和新应用时追求高性能,使用3D打印技术来进行优化迭代。而超小型企业不具备一开始就制造量产的能力,先打印5个、10个,然后投放市场、验证反馈、快速迭代。消费行为正呈现出“个性化”的新趋势,制造模式也从过去的标准化、规模化向高性能、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方向发展。3D打印行业的未来不是一家独大,一定会有很多企业形成整体生态,整个链条正在经历一轮设计和制造思路的变革,所以整个思路都要重构。谈个性化:辩证看待 个性化也基于标准化之上足部3D扫描仪在个性化定制领域,先临三维也积极展开尝试,将3D数字化技术和3D打印技术应用于精准的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比如在“鞋”这件小事上,公司自主研发了固定式足部3D扫描仪及手持式足部3D扫描仪,可以快速获取高精度脚型数据,结合3D打印技术,可应用于个性化定制鞋、医疗支具及矫形器定制等众多领域。章丰:高性能、小规模、个性化也随之带来一个问题,成本造价会不会升高? 李涛:要辩证地看。我们作为制造业企业,习惯性考量某个零件单体制造成本,现在一些公司开发新产品时,不仅考量制造成本,还要联动前期的设计成本、时间成本,后期的维护成本、回收成本。如果以全周期来看,会发现成本和量产规模有关。国外曾有分析表明,某个零件的制造,相比开模,在制造数量低于某个临界点后是3D打印更划算。所以整个3D打印在国外的大型企业的应用,已经覆盖到了整个产品的周期,从前期的概念验证到制造过程中的工装、模具,再到部分产品的直接生产。章丰:随着材料工艺、软件设计能力,包括计算机视觉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未来3D打印的成本曲线是否会呈现往下走的趋势?而传统的制造工艺已经成熟,它的成本曲线可能更趋向平滑。这两条曲线在未来的演变过程中,有没有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交叉?李涛:一定会。传统制造方式随着量增加,成本会线性下降,因为它的初期投入会被摊薄。3D打印的成本也是向下的,只是没那么陡,为什么?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在下降,设计工艺带来的整体成本也下降了。所以两者一定会在某个目标制造量下出现交叉点。当然最后根据产品是否用金属材料、尺寸大小,成本会有不同。但总得来说,产品尺寸越小、结构越复杂,3D打印的成本越低;越大越简单,用3D打印的相对成本越高。章丰:近两年制造业经常提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用户直连制造),强调消费者端的定制化生产。鞋子就很典型,因为每个人的脚型都有差异。未来如果C2M模式逐渐普及,在工业制造端的3D打印会是怎样的面貌?李涛:个性化也是分级的,好比我们买车,也有个性化定制,但厂商提供了几个配置组合,这些配置就是相对标准化的,只是通过消费者的选择组合,变成了个性化。拿鞋举例,可能100万人中,按传统的尺码分成10个尺码,经过三维扫描建立起3D足型数据,这100万个数据通过软件自动计算和分类之后,可以归类出100个尺码。如果再往下细分,意义就不大了,就像圆周率的精确度。章丰:个性化也是“优化的个性化”,过度个性化的边际效应已经很小了。 李涛:没错,实际上采用数字化的再分类方式更智能,同样可以提供舒适度。这100万个人当中,和这100个尺码100%吻合的人,会超级合脚舒适,剩下的误差脚感上也是微乎其微。高度的个性化一般应用于康复领域,比如脚受伤了,通过建模打印一双和脚型完全一致的鞋,这类产品随着3D打印材料成本的下降,也可以控制在几百块以内,不再高不可攀。谈研发投入:高薪高水平 胜过人海战术 2018年,先临三维的研发投入高达1.405亿,相对于4.12亿元的营收,占比达到34%,相当之高。财报显示,从2012年开始,公司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超过营收的20%。章丰:多年来研发费用占比保持在20%以上,这在科技公司中也是一个很高的水平。 李涛:主要出于几点考虑。首先,公司的综合毛利相对可观,可以保证这部分研发费用。第二,因为我们所做的是图形图像领域软硬件结合的产品,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是刚需,所以待遇水平占了支出的很大一块。第三,尤其最近三年投入比重特别大,因为我们在做技术结构的调整,建立了一种梯度型的研发投入。我们把研发分成三个层次:底层是面向未来的核心算法和软件技术储备。由我们的首席科学家带着研究院的教授及员工在开发,他们做的是探索性的工作。中间层叫基础研发。基础软件和基础硬件部门负责整个公司的软硬件平台的搭建,把那些可以在近期用到产品中的软件进行架构化和标准化,把研究院的成果做成更加稳健的软件模块和算法模块,供我们的产品部门调用,实现三维扫描跟3D打印共性的技术的平台和成熟组件的开发。最后就是产品层面的开发,各产品线的研发团队面向不同行业应用,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功能开发和用户体验优化。我们坚持每年都会发布几款新产品,每年每个产品线都有新产品,现有的成熟产品,最慢两年内会更新一代。章丰:这么高频? 李涛:随着行业发展,用户需求是越来越多样化的。比如有的是拿来做零件,有的用以维修,那么维修就要用到三维视觉,如何识别它维修部位,帮助用户精准地自动定位。再举金属打印的例子,早期我们的金属打印机只有一台。后来我们发现,金属打印机用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需求——有的侧重效率,有的侧重强度,有的侧重成本,那么就要对它做细致的分类,进行迭代。另一方面,我们的用户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以前的设备主要提供给科研型的单位、高端制造业的工程师用,他们经过培训就可以按照流程使用。但是近几年,随之设备的普及,操作者可能是模具厂的工人,那么我们在软件上就要根据用户场景和使用需求做简化和一键式操作。 章丰:3D打印是一种跨学科的交叉技术,对团队人才的要求是复合型的,需要计算机、光学、机械制造、材料等等学科背景,而且很多技术处于行业演进的前端,这样的人好招吗? 李涛:很不好招,所以我们注重高薪高水平胜过人海战术,而且要人尽所长。我们的主管在行业里沉淀了多年的经验,以他们的架构能力,把需要的能力拆分成几种类型的,招相应专业的人才,进公司后还需要培训磨合。我们投入了很大一部分精力,把内部的软件架构做了模块化梳理。我认为,个性化一定是建立在非常高水平的标准化、模块化和数字化应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章丰:这个观点我很赞同,否则个性化很难走得远。李涛:智能化也是同理。智能化如果不是建立在非常高水平的数字化,以及数字化下的高度的数据结构化的基础上,靠散乱的数据、垃圾数据拿去学习,就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就像是我们常说的“Garbage in,Garbage out”(无用输入,无用输出)。谈应用领域:大众的想象真的太高了 短期内打印器官肯定不行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消费领域,但在风口来临之前,先临三维已经在行业内深耕了15年,为高端制造、精准医疗、定制消费、启智教育等领域用户提供 “3D数字化—智能设计—增材制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作为业务模块之一的3D打印服务,打造 C2M 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分布式服务模式,并在全国建立了布局了十几家线下服务中心。 章丰:这些3D打印服务中心分布在哪里? 李涛:一般在制造业相对较发达的地方,我们和地方政府合作,作为块状产业的配套。但这一块现阶段看,尝试并不太成功,原因是我们忽略了当前制造业用户所处的状态。原来我们认为在制造业发达的地方,用户需求会高,现在看需要同时满足设计、创新都发达的条件,而且这些企业的需求还不一定连贯,没有办法保证服务中心的高频运转。所以我们认为当前服务中心的模式还是集中优于分散,相应地我们做了一些调整,加强总部的服务能力,通过物流触达各地。 章丰:未来3D打印会在哪些领域形成较大规模的应用场景? 李涛:根据规模,依次是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教育文创几大领域。在接下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规模也会按照相类似的比重放大。在制造领域,目前主要是一些超大型企业和初创企业在使用,会逐渐形成辐射效应,加上设计软件门槛下降之后,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可以基于这项技术做一些这种高性能的零件。 章丰:生物3D打印的应用,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领域。按照你的估计,未来5年生物3D打印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李涛:我怕让大家失望。因为大众的想象真的太高了。短期内打印器官肯定不行,但是在人体的一些局部个性化修复领域,比如骨骼、皮肤、血管,应该会越来越多。当然这方面也需要相关的制度供给。现有的医疗器械的管理里,3D打印植入体的认证,包括一些个性化的认证,还没有被纳入。国外的认证就会快一些,美国每周都会有相关的认证性产品发出来。如果在制度供给上能跟进的话,推进会更快。谈行业图景:3D打印是制造业生态不可或缺的系统章丰:很多人对3D打印的整个行业没有一个整体认知,包括我,因为这里面有很多角色,能不能解读一下?李涛:这个问题很好,我一直想讲的就是,我们公司虽然是3D打印的一员,但我们不能代表整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未来会是一种新生态,里面会有设计、应用、材料、设备制造单位。光制造设备,根据材料和工艺种类的不同,应用方向的不同,可能都有成百上千家不同类型的专用设备的企业产生。所以3D打印行业以后会成长为现代制造业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子系统。它会和当前主流的制造设计的生态系统相互融合,并非简单取代,而是解决传统方式做不了的东西,相当于制造业的增量市场。 章丰:相对于你描述的理想生态,目前行业的发展处在哪个阶段?李涛:有一本书叫《跨越鸿沟》,很多新技术在初期很吸引眼球,然后开始应用,在初期创新市场向主流规模市场过渡时,中间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沉寂,就叫鸿沟,跨越鸿沟才会走向规模化和普及化应用,3D打印技术现在就在鸿沟里。我个人认为,整个行业需要系统的推进,有几大因素可以助推:一是大企业的辐射效应。二是3D数字设计和制造工具会越来越简单,使用体验越来越好,学习成本会低。第三,我认为教育领域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大的。我们投入了很多经历和资金在教育上,因为我们希望让大家认识到,3D打印不只是打印制造本身,它实际上是一个从数字化的信息采集开始,到面向性能的数字设计,最后到柔性的数字制造业全链条的技术系统。这一套工具掌握好了之后,你能打破想象力的束缚,创造出很多很好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因为它的复杂性,除了3D打印,没有其他手段能制造和生产。快问快答章丰:你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李涛:我们从2012年开始,能得到董事会股东的认可,支持原创性技术的高投入,而且坚持这么多年,也不会因为财务报表的压力给我们施压。 章丰:最期待发生什么? 李涛:我希望大家能真正认识到3D打印不是噱头,也不是玩具,而是能真正带来效率、性能和品质的提升的一项技术。希望国内也能用好这项技术,从设计层面去跨越鸿沟。 章丰:最害怕发生什么? 李涛:为了3D打印而3D打印。 章丰:你会如何解读“数字新浙商”? 李涛:一直以来,大众对“数字”形成的理念主要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等。很多时候,大家不会把我们做的领域认为是跟数字化有关的,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做的事恰恰代表着未来整个数字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支撑力量——3D打印是集数字化的设计、应用和制造一体化发展的行业。 数字化固然重要,它是未来智能化的根基,但未来不单单是数据层面的数字化。互联网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连通,未来设备与设备、人与设备的关系连通,也是数字经济非常重要的环节。当然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在提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如果说他们做的是“云”是“脑”的部分,完成机器本身的数字化,我们在做的就是“端”和“手脚”,让各种工具也数字化,才能真正实现互联互通。“数字新浙商”既然来采访我,说明你们看到了整个数字化的大生态,未来应该是所有产业无处不数字化,只有无处不数字化,才能无处不智能化。来源: 数字经济发布微信公众号
  • 中科先见发布数字PCR、数字化单分子测定仪新品
    2022年10月27日,深圳市中科先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后称“中科先见”)在南昌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检验医学暨输血仪器试剂博览会(CACLP)展会上发布了国内首款完整生物信息挖掘产品系统。该产品由面向分子核酸的全集成一体化数字PCR系统芯弃疾®JX-P系列和面向高灵敏蛋白质测的单分子免疫检测系统芯弃疾®JX-E系列组成,本次系统展示了中科先见及合作伙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近十年的原始创新及工程化研发成果。在本次展会上,中科先见CEO、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研究员吴天准博士为大家展示了最新发布的两款仪器:“基于芯弃疾® JX-8P芯片的全自动数字PCR仪”和“基于芯弃疾® JX-1E芯片的单分子免疫分析仪”。这两款仪器将其专利半导体技术与生物医疗检测技术深度融合,采用同一系统架构,分别面向分子和免疫两大市场的高灵敏检测应用,其部分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中科先见也是业内首家同时布局单分子核酸和蛋白超灵敏检测的企业,并将在未来进一步芯片化、集成化,实现对单分子/单细胞(核酸/蛋白/细胞)的低成本、超灵敏、全自动检测。吴天准博士深耕半导体及生物医学领域逾15年,长期致力于半导体技术与医疗器械的跨界创新,领导开发了一系列BioMEMS与微流控芯片的核心技术,拥有超过100项国内外专利,主持及常务主持各类科研/产业化项目金额达1.8亿。他介绍了如何以半导体的数字化技术为IVD检测产品提供全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吴天准博士进行了精彩的分享随后,中科先见营销总监任浩凡和研发总监张雷分别介绍了全自动数字PCR仪和单分子免疫分析仪在科研/临床中应用和布局,并展示了最新项目进展。未来公司将重点布局上游市场,提供高端器械及芯片的核心解决方案,助力肿瘤液体活检、病原检测和产前诊断等多个相关研究应用领域。目前这两款产品已与国内的著名医院、临床研究机构等单位开展科研及临床方面的合作,并获得IVD领域的重要客户验证,将来可对外提供OEM/ODM技术服务。本次发布会不仅吸引了众多从业者和上下游客户的关注,现场还有多家医院、医疗器械经销商向中科先见表达了明确的合作意愿。中科先见作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一级持股的高科技医疗器械企业,在生物芯片+医疗领域有深厚的积累,致力于打造出半导体和生物医疗互联互通的操作系统,开发基于跨界创新半导体芯片的高灵敏‍‍‍‍传感的三类高端医疗器械,包括数字PCR/单分子免疫系统等。另外,公司还成立子公司深圳市勃望初芯半导体科技,旨在为高端医疗器械细分行业提供国内首创的多样化、先进的医疗半导体芯片解决方案,填补国内医疗芯片的上游空白。芯弃疾®系列产品,提供高通量、自动化、多指标、低成本解决方案中科先见创始人吴天准表示,本次芯弃疾®系列产品核心技术是中科先见及中科院团队历经近十年技术沉淀,多学科交叉所实现的真正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截至目前,中科先见产品相关技术已申请及授权的专利接近30项。预计2023年底,公司将完成20余项国内发明专利的申请和5例全球范围内PCT专利的申请。芯弃疾®-JX-8P全自动数字PCR仪芯弃疾® JX-1E单分子免疫分析仪对比以往的医疗检测产品和高精度的生物信息挖掘产品,芯弃疾®系列产品拥有的最大优势是简易性和通用性。目前,生物信息挖掘和医疗检测的需求80%集中在细胞、蛋白、核酸分子层面。相关科室如果想要具备上述检测能力,需要购买进口流式细胞仪、电化学发光、数字PCR/测序仪以及相关的检测试剂盒,同时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这种情形下科室需要花费数千万元的成本。而本次发布的芯弃疾®系列产品是可以在细胞、蛋白、核酸层面通用化、高灵敏检测的产品,并且能够满足低丰度、珍稀样本、3~5μL样本的测试场景,节省用户综合成本接近80%。此外,参与测试的样本体积从以往的动辄几百μL变为现在的几μL。因此,在微观尺度上,分子间的运动特性发生变化,使得以往至少需要近20分钟的免疫测试,现在测试时间缩短一半,大幅提升了检测的精准性与效率。在操作层面,芯弃疾®系列产品采用便捷的一键操作模式,实现“样本进结果出”的即时检测。对用户而言,芯弃疾®系列产品比采用传统模式的产品节省80%左右的后期操作、维护及保养成本,不仅降低了操作难度,提升了操作的简易性,同时减少了综合成本,降本增效提质明显。瞄准小型化、个人化、家庭化商业场景,纵深拓展重疾早筛和精准诊断市场关于未来规划,吴天准表示,在国家鼓励医疗器械创新的大背景以及精准医疗和个性化用药等利好的推动下,芯弃疾®系列产品的市场将持续扩容。芯弃疾®生物信息挖掘系统产品,借助通用、创新、精确、快速和低成本的优势,助力整个万亿级医疗检测市场发展。他同时指出,芯弃疾®系列产品面对的市场不再是单一的“存量”或者“增量”市场,而是在“存量”提升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增量”空间,将在医疗检验各个细分领域乃至类似医疗检验的CGT等细分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市场开发和产品创新。再者,借助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医工协同”模式,以及今年NMPA和国家医保总局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相信原始创新、十年磨一剑的芯弃疾®系列产品的未来将会不可限量。在接下来商业化过程中,中科先见将基于当前芯弃疾®JX-P/JX-E系列产品对市场的深耕和洞察,进一步完善家庭化商业产品芯弃疾®JX-C的芯片化与自动化,以补足中心化PCR 实验室难以覆盖的家庭碎片化检测需求,最终实现重疾早筛及精准诊断产品的“高灵敏+低成本+简易性”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国创中心分子诊断联合实验室、分子诊断企业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除了发布重磅产品,在此次展会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中科先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分子诊断联合实验室,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子诊断中试线的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也一并正式揭牌。该联合实验室将围绕高灵敏核酸/蛋白检测的微流控、方法学和检测系统等关键技术开展为期三年的共同开发。同时揭牌的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国创中心分子诊断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基于十四五期间的国家级产业转化载体,对外开展联合开发、医疗芯片整体解决方案合作、OEM产品开发、市场合作等全方位合作模式,以先进的体外检测技术赋能分子诊断等IVD领域,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端IVD医疗器械快速发展!
  • 浙江卫视:乡村,如何在“数字”下变样
    2月19日,新华受权发布2019年国家一号文件,文件里明确指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为贯彻一号文件精神,浙江省迅速做出了具体部署,提到要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田园,以数字化推进城乡联通、产业融合。 那么,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让农民分享信息化发展成果呢? 针对这个问题,2月26日,浙江卫视《今日评说》栏目作了专题报道,并请来了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发展研究徐旭初教授进行了解读。报道通过对数字乡村战略的含义、意义、具体举措以及落实难点进行了详细解读,现在就让小托为大家梳理一下节目内容。 问:“数字乡村战略”有什么含义? 徐:我认为数字乡村,可以从三个角度去看,一个就是从农业的角度去看,是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就是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作为发展主线,推动农业的数字化转型,第二就是从农村的角度去看,就是要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推进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运用数字化技术,不断提升农村自身发展能力,第三,从农民的角度去看,要大力提升农民数字化生活水平,建设智慧乡村。 问:为什么在这时候提出“数字乡村”(“数字乡村”的意义)? 徐:因为是时候了,第一,新一轮的科学技术浪潮已经到来,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它,我们都必须迎头赶上,第二,农业供给侧改革进行到今天,必须要充分运用新型的农业技术来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三,新时代的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入新阶段,必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问:“数字乡村”有哪些具体举措? 报道例举了三个例子。 1.衢州 衢州市柯城区一家庭农场的种子因为近来的阴雨天气,导致种子十多天迟迟不出苗,而同样是柯城区的另一处农场的蔬菜却在智能大棚的帮助下已经开出了黄花。 2.湖州 湖州是和孚镇的养殖户通过手机APP以及配套设备实现数字化养殖,管理变得十分便捷。 3.嵊州 嵊州市的养蚕工厂,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全年养蚕,这里已经没有了“春蚕到死丝方尽”中“春蚕”的说法。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针对性应用,效果显著的新型数字农业发展模式。徐教授也对以上案例做了总结,他认为:不管通过什么途径进行数字化改造,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努力把生产过程的不可控变成可控,让农民不再那么“靠天吃饭”。 问:数字化改造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徐:我觉得最关键的因素是活跃主体,什么事活跃主体呢?就是那些在农业农村发展中有头脑、有能力,能够起到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的主体,农业的现代化、数字化不能完全依赖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需要有活跃主体来引导,可以是龙头企业,也可以是新型农民,甚至可以是政府,活跃主体不仅能够推动生产环节的数字化改造,还能推动经营环节的数字化,比如像农村电商。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有市场化和组织化的思维,推动那些活跃主体来引导小农户和大市场的有机衔接。 问:浙江省政府在推动数字农业改造有哪些举措? 一、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 托普云农打造的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是一套将农业农村数据共享,互通、融合的平台型系统,不仅满足了政府监管需求,也给产业服务提供了支撑。 通过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智慧农业云平台采用1+1+N(一个平台、一个中心、N个应用)的模式,该项目是浙江省“互联网+农业”的核心呈现和第一个落地应用,整合了省、市、县各级涉农资源,形成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数据汇聚互通。 另外,平台可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目前已覆盖20多个相关部门和5万多家企业。从生产主体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到监管单位的分析和利用,形成数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级联通,以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分析、用数据服务为定位,促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最终构建浙江省数字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体系。 二、浙江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 对渔船信息进行实时共享跟踪,一旦发现险情,即可调度最近的救援船只或者渔船进行紧急救援,减少渔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浙江省通过搭建一朵云(智慧农业云平台)、描绘一张图(“三农”地理信息图)、编织一张网(监测监管治理网),最终形成农业农村的数字化管理服务模式,以推进数字农业的改造。 总而言之,数字化技术让浙江省的农业农村的迎来了新面貌,随着工业现代化、商业现代化的完成,补足农业现代化的短板,能让浙江省的经济实现质的飞跃。 不过,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从规划到落实,每一个环节都要踏踏实实地落到实处,才能保证数字乡村战略如期达成目标,作为深深扎根于浙土,滋养于之江的智慧农业企业,浙江托普云农也将在数字乡村战略工作中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数字农业的美好未来,搭好云,画好图,织好网。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