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动态检重

仪器信息网动态检重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动态检重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动态检重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动态检重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动态检重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动态检重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动态检重相关的解决方案。

动态检重相关的资讯

  •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1. 前言 向可持续和环境友好型能源供应过渡对社会和工业都是一个挑战,而电网正成为一个瓶颈。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用电负荷增长迅速,而输电线路的输送容量受到热稳定限额的制约,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然而,扩建电网既费时又费钱。但实际上,已经有可能通过依赖天气的架空线路运行来提高现有容量的利用率,简而言之:输电线路动态增容(DLR— Dynamic Line Rating)。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是在保证系统稳定、设备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对线路的运行状况和外界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实时计算出满足热稳定限额的最大输送容量,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实时调整输送容量,充分利用线路客观存在的隐性容量,提高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同时减少输电设备的投资。动态增容技术在不突破现行技术规程规定的条件下,可保证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运行,因此有很强的实用性,对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2. 影响输送容量的因素 输送容量由载流量决定。载流量是在规定条件下,导体能够连续承载而不致使其稳定温度超过规定值的最大电流。导线温度的变化受发热功率和散热功率决定,发热功率包括:太阳光照射吸热、电流作用热、磁滞损耗等,散热功率主要包括有空气流动引起的热量流失、导线自身向外界辐射的热量等。综上,导线实际输送容量或载流量主要与 2 个因素有关:Ø 自然因素o 风速风向、温湿度、太阳总辐射,导线温度等Ø 导线的物理性能。o 导线的吸收系数、辐射系数、最大允许温度、导线直径、阻抗等 图1 影响线路载流量的环境因素 导线的物理性能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导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膨胀,线路下垂,产生弧垂现象,垂度同时受到线路的电流负荷和线路周围的小气候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监控弧垂和净距控制,需要对线路周围的小气候进行智能可靠的监测,监测因素包括:大气温度、光辐射、风速等。下面展示了几个要素对输送容量的影响程度:Ø 大气温度F 2 ℃的波动 – 约±2% 容量F 10 ℃的下降 – 约+11% 容量Ø 光辐射F 云遮挡 – 比较小F 日食 – +18% 容量Ø 风速提高1m/sF 45゜ – 约 18% 容量F 90゜ – 约 23% 容量 图2风速对等电流线路温升的影响 图3风对线路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风速越大,线路的温升越小;反之,风速越小,温升越大。图3直观的展示了受风影响的一段线路,温度较低,线会更加紧绷;相反,在无风或弱风状态下的线路,温度更高,线会变得更松弛,弧垂越严重。3.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的概念 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导体能承受高达约150%的电流负荷增加或更高。为了保证极端条件下的安全运行,德国电网运营商根据所谓的标准仲夏天气条件计算了很长一段时间,即:在静态环境下,温度35°C(95°F),风速0.6米/秒的弱风和900瓦/平方米的强太阳辐射。在中欧地区,这种情况在一年中的只有几天而已。因此,在所有其他时间里,线路可以承受更大的电流负荷。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的目标是使用这些以前未使用的容量,在不突破现行技术规程规定的条件下或不超过静态容量前提下,来提高传输容量,充分利用传输线路。 图3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的示意图 从图3很清晰地看出,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如:1年), 可以利用的未使用的容量是非常巨大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实时地确定可以利用的真实动态容量;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三、优化电网的时效。4. 动态增容监测系统的系统结构 输电线路动态增容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就是利用传感器采集这些自然因素,结合导线的物理性能 计算出导线的实时载流量,分析并计算出输电线路的隐性容量。动态增容在线监测系统,共包括 3部 分:采集终端、动态增容主站和数据存储服务器。其中,采集终端包括:机箱、供电、数采、传输模块、各类传感器和摄像头。 5. 气象要素监测解决方案 导体温度直接接触测量固然是一种方案,但是受外界强电磁干扰等因素,测量难度大。外界环境因素测量是对导体温度直接测量的补充,同时,优化动态容量实时调整提供数据支撑。OTT Hydromet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气象水文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以下产品可以很好的服务于电网动态增容系统里。Ø 气象传感器Lufft WS501,集成度高,用于测量温度、湿度、气压、太阳辐射、风速和风向Ø 安装在桅杆上,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导线上的主要条件;Ø 用于可靠数据收集和存储的Sutron XLink 500数据记录器; Ø 电源和通信由专门设计的OTT 机柜提供,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
  • 科研人员在高动态压缩感知成像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压缩感知成像作为一种计算成像技术,具有突破奈奎斯特采样极限、高通量测量、单像素成像等优势,在对地遥感、激光雷达、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传统压缩感知成像在空间、时间动态范围上与普通成像相比均存在不足。一方面,压缩感知成像对探测器提出了过高的动态范围要求,导致在有限探测器位数条件下的成像质量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压缩感知成像需要多次调制与测量获取信息,因此难以满足实时成像的应用需求。针对空间、时间高动态压缩感知成像的实际需求,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刘雪峰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并不断取得新进展。在空间高动态成像方面,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稀疏测量结合并行抖动的压缩感知成像方法,利用稀疏调制降低待测信号动态范围,并以叠加随机抖动信号的多像素探测提升光学测量的有效动态范围,显著提高了探测器位数受限时的压缩感知成像质量,并将对探测器的动态范围需求降低至1比特(图1)。相关工作发表在光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Optics Express(IF:3.833)上,并于近日被全球工程领域著名科技网站Advances in Engineering(AIE)遴选为关键科学文章进行专题报道。在时间高动态成像方面,该研究团队与北京理工大学量子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了并行压缩感知成像技术的研究,提出基于并行调制采样的系统标定与图像重建方法,使压缩感知成像达到实时成像速度,同时具备像素超分辨成像能力。基于此原理,研制高分辨率中红外成像样机,可利用320×256像素中波红外探测器实现1280×1024分辨率实时成像(图2),该技术对于解决高性能红外传感器分辨率不足对红外成像设备发展的制约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工作发表在光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IF:4.939)上。图1. 不同探测器动态范围条件下的压缩感知成像结果对比图2. (a) 中红外像素超分辨成像样机示意图 (b) 对分辨率靶标及远距离目标的超分辨成像结果
  • 政策/市场动态篇|​2022流式朋友圈大事记(中)
    仪器信息网特别盘点了2022年中国流式细胞仪市场新产品、新技术等行业动态信息,分为上、中、下篇,以飨读者。本期将回顾盘点【流式政策、企业/市场动态】部分。回顾查看:年度盘点|2022流式朋友圈大事记(上):新产品新技术篇——企业市场动态篇——(收并购投融资)2022年11月|自主研发流式细胞仪|泛肽生物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欲加速打破流式垄断市场格局泛肽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肽生物”)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元生创投独家投资,取势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在流式细胞技术平台的持续研发与市场拓展,为临床患者提供免疫功能精准评估综合解决方案。泛肽生物经过5年时间的研发,最终成功开发出可以同时检测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的核心原材料和算法软件,可实现更精准的免疫功能评估。该产品已于2022年6月成功获批国内首张免疫细胞线粒体检测IVD证书,泛肽生物希望通过以该产品为代表的多种独家创新型流式检测产品,来打破被进口产品长期垄断的流式市场僵局,本轮融资将支持公司加速这一进程。2022年11月|苏州四正柏和美国流式CRO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苏州四正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苏州四正柏”)近日和美国Masterpiece Flow Cytometry Services LLC (“MPFCS”)及其创始人签署了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协议。在该战略合作协议下,苏州四正柏将和MPFCS以及其创始人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企业优势,加速MPFCS的CRO服务布局和业务规模,MPFCS本身会获得苏州四正柏的产品代理权并且优先使用和推广苏州四正柏的产品,也可以为苏州四正柏从技术培训、组合设计等方面赋能。2022年9月|凌视科技“超高速流式细胞成像分析项目”入围中关村前沿科技TOP109月14日下午,2022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国际赛道生物健康领域决赛在中关村国际孵化器举办。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单位联合指导。最终凌视科技公司“超高速流式细胞成像分析项目”成功入围2022年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国际赛道生物健康领域TOP10。2022年08月|宸安生物与欧易/鹿明生物达成战略合作,推进质谱流式细胞技术发展与应用7月29日,上海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鹿明生物”)与上海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宸安生物”)在宸安生物上海总部正式完成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战略合作致力于推进以质谱流式细胞技术为核心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科研技术服务及临床诊断平台布局,运用优势系统加速临床诊断研究及创新药物研究,本次鹿明生物与宸安生物合作也将进一步联合助力临床专家和创新药企研发。2022年08月|在体流式生产商光域生物医学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光域生物医学(Light Dimension BioMed)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由专业医疗投资机构苇渡创投独家投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和临床技术创新。光域生物医学的研发管线以“在体免抽血光学技术”为中心,应用方向包括检测(无标记泛瘤种CTC、免疫细胞、干细胞、血小板、药物分子、脂类分子、纳米粒等)和治疗(光捕获CTC、光治疗帕金森症等),为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全新的光学仪器和解决方案。光域生物医学近期将在国内知名三家医院启动在体检测技术相关的临床研究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产品临床试验和产品型式试验,申报医疗器械注册证。2022年07月|层浪生物获数千万A轮融资|IDG资本投资层浪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DG资本投资,资金将用于公司流式细胞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点击查看层浪生物在线展位 层浪生物聚焦流式细胞领域,致力于实现流式技术自动化、常规化,应用分析傻瓜化、智能化,已经推出多款流式产品。目前主营产品2激光8色流式细胞仪MateCyte™于2021年1月成功获得NMPA注册证,高端产品3激光14色流式细胞仪LongCyte™ 26种型号均已经获得CE认证,正在申请NMPA注册证。下半年将陆续推出流式样本制备仪FA3000L,流式检测抗体等试剂。2022年07月|普罗亭质谱流式检测实验室获得全球首个CNAS认可证书!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正式向浙江普罗亭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中心颁发了实验室认可证书(注册号:CNAS L16635),这标志着CNAS肯定普罗亭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以及检测能力达到了“中国认可、国际互认”的要求。2022年02月|碧迪生物拓展癌症术后检测诊断领域,收购流式企业Cytognos近期,碧迪生物(纽约证券交易所:BDX)宣布已完成对Cytognos的收购。Cytognos专门从事血癌诊断的流式细胞术、血液疾病的MRD和免疫监测研究以及临床信息学,加速了BD扩大其血癌诊断、免疫监测研究和信息学产品组合以解决患者问题的战略,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免疫反应和 MRD。2022年01月|招商健康领投,唯公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2022年1月,唯公科技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招商健康领投,老股东全球生命科学龙头企业旗下的中国创新基金、同创伟业跟投。这是唯公科技在2021年获得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生物技术领域赛优胜项目奖后,再次受到资本的青睐。2022年1月|苏州医工所转让流式细胞仪、数字PCR成果 将由江苏天瑞完成产业转化1月11日下午,苏州医工所与江苏天瑞仪器举行“双激光流式细胞仪”和“数字PCR分析系统”两项成果转化协议签约。江苏天瑞仪器董事长刘召贵,医学检验仪器研发中心负责人余正东,苏州医工所所长唐玉国,苏州国科医工集团总经理刘俊秋等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苏州国科医工集团副总经理刘宇主持。 ——政策标准/指南共识篇——2022年09月-12月| 政府贴息医疗贷款新基建政策|流式企业纷纷推出解决方案(点击查看)2022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事关流式细胞仪性能验证!规定了医学实验室在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领域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血液一般检验、血栓与 止血检验、流式细胞分析、体液检验常用检测项目的基本技术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开展血液与体液检验的医学实验室。文中针对从事流式分析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对于流式细胞分析的常用检测项目中抗体选择要求、对流式细胞分析仪的性能验证内容等均做阐述。2022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流式细胞仪在列1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点击查看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开展的项目【免疫功能检测】被列入必备检验项目清单中;检测技术平台包括:流式平台,并开展检测项目≥50 项。2022年08月|流式细胞术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发表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的《流式细胞术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介绍了流式细胞术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场景。——产业动态——2022年07月|填补国内空白 |“高性能流式细胞分选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7月22日,由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牵头,清华大学、季华实验室、济南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苏州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参与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流式细胞分选仪”项目启动会在苏州医工所正式召开。会议由苏州医工所计划与质量处处长郭智慧主持。以上就是2022年度流式相关的政策、企业市场动态大事记的回顾盘点。下期,我们将为广大用户盘点回顾2022年度流式技术成果动态、线上线下重点会议等,敬请持续关注。回顾查看:年度盘点|2022流式朋友圈大事记(上):新产品新技术篇
  • 《光栅尺静动态特性研究及动态检测装置研制》通过验收
    近日,广东省计量院承担的原省质监局科技计划项目《光栅尺静动态特性研究及动态检测装置研制》顺利通过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光栅尺静动态特性研究及动态检测装置研制》项目由广东省计量院计量科研部牵头完成。该项目针对现有光栅尺检测装置静态校准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光栅尺运行速度、加速度等实际工况运行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精密气浮导轨的光栅尺静动态误差检测装置,可模拟光栅尺不同的运行速度、加速度工况,研究了几何参数、运行速度、加速度等因素对光栅尺测量精度的影响。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各1件,发表科技论文2篇。项目产品经第三方机构校准,主要技术指标满足任务书(合同)要求。   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广东光栅数显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必力信光电有限公司等光栅设备生产、经销企业,使用效果良好,获得较好评价。
  • PTR-TOF动态分析鼻腔中白酒风味变化
    白酒被称为中国的国酒,一般由高粱和其他谷物经过固态发酵、蒸馏和陈化生产而来。白酒的香味多样,包括浓香、酱香、谷香、花香等,这些香型被总结为白酒风味轮(图1)。其中,浓香型(strong aroma-type)最受欢迎,具有独特的窖香和强烈的果香和菠萝香,窖香有类似烧烤和发酵过程的泥土气味,被视为高质量浓香型白酒的特点。据文献报道,白酒中有超过2000种风味物质,是蒸馏酒中香味物质最丰富的。此前的原位风味分析主要通过分析唾液成分来实现,而唾液成分并不能完全代表口腔环境。直接进样PTR-TOF质谱仪可以通过呼气模块直接取样口腔或鼻腔中气体,实时分析和监测口腔环境,更真实反映白酒在食用过程中影响观感的组分动态变化。实时进样也最大程度避免了传统采样和存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活性物种损失或者副反应。同时,相对于传统GC方法,PTR-TOF对含氧,含氮及含硫等风味物种有更好更广更敏感的覆盖能力。图1 白酒酿造过程和风味轮PTR-TOF实验方法鼻后嗅觉香气实验借鉴了前人实验,采用TOFWERK Vocus PTR-TOF检测呼吸气中的白酒味道和回味。8位品评员饮用4mL白酒后,戴上专用面罩来采集鼻腔中的呼吸气(120秒),空白呼吸气为饮酒前30秒,每个样品重复测量三次,每次测量期间,品评员至少休息1小时,并摄入足量饮用水。Vocus PTR-TOF总采样气流为2L/min,呼吸气样品气流约10mL/min,整个实验期间飞行时间质谱仪的分辨率约10,000。PTR-TOF鼻腔白酒香气的定性分析实验过程中,Vocus PTR-TOF共监测到超过500个离子(m/z 20-300),扣除空白呼吸气背景后,研究员用相对标准偏差(RSD)和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评估了所有离子,保留RSD>50的离子从而确保白酒香气分子在整个实验中有足够的信号强度变化,并确保离子的M-K检验z<0且p<0.01,即离子在余味中呈显著性递减趋势。总共有69个离子被用作表征白酒香气的目标离子。基于GCxGC-MS的结果,82种香味物质对应的24个PTR-TOF离子峰为白酒主要的挥发性物质。PTR-TOF白酒主要香气物质聚类分析一般将饮酒过程分为“风味爆发阶段(burst-stage)”和“余味阶段(after-taste)”,两个阶段之间有离子峰的转折点。本研究使用了分层聚类分析(HCA)来评估白酒香气的主要挥发性香味物质,这些物质被分为7组,图2显示了它们的强度变化。图2 七组挥发性香味物质强度变化的HCA分析图组A:主要由小分子醇、醛、酚、呋喃和含硫化合物组成,它们极性强,log P值小(即亲水性强),能够在口腔内快速释放。它们的甜味和酒味在白酒的“风味爆发阶段”占主导,由于气味迅速消逝,几乎不参与白酒的余味。而在白酒陈化过程中,小分子间的共价键不断形成,组A物质会越来越少,白酒的“爆发”强度也会越来越低。组B:组B又进一步分为组B-1和B-2。组B-1中主要是C3-6的醇、酸、酯、含硫化合物和乙酸乙酯。其中,乙酸乙酯是白酒的主要风味物质;3-甲硫基丙醇嗅觉阈值很低,是芝麻香型白酒的重要风味。该组化合物在“爆发阶段”信号迅速升高,并在余味阶段迅速降低,它们主要贡献了白酒入口阶段的花香味和甜味。组B-2中主要是C6-8的醇、酯、酸和酮。该组的化合物释放晚于B-1组,但对余味的贡献很大。这主要是因为碳链长度主导了化合物的极性和log P值,从而导致了B-1组和B-2组不同的风味释放特性。组C:组C包括乳酸乙酯和硫代丁酸甲酯。在饮酒时,乳酸乙酯迅速在鼻腔中挥发,由于白酒中乳酸乙酯含量很高,它在余味阶段仍有很高强度,口腔黏膜对酯类也有一定滞留效果,延长了香气的释放。组D:组D为苯乙醛、对甲苯醛、3,3-二乙氧基-1-丙醇。其中,苯乙醛有甜味和可可香气,香气活性值(OAV)=4,即对白酒香气有较大贡献。在爆发阶段,这些物质呈波动性变化,而在余味阶段,它们和组B-2消逝速度类似。组E:组E主要是C8-10的酯、醇和酸。关键香气物质是己酸乙酯和庚酸乙酯,它们具有强烈的甜味、果香味和菠萝香味。在作者此前研究中,具有脂肪和蜡质香气的辛酸和1-壬醛也具有很高的OAV。这些物质在爆发阶段信号上升,并在余味阶段缓慢下降。由于它们的log P值较大,所以很难释放到口腔气中,而是保留在口腔黏膜表面的蛋白上。组F:这组主要是苯乙酸乙酯和2-乙酸苯乙酯,它们的log P值很高,因此很难释放到口腔中,主要在白酒余味中。苯乙酸乙酯(OAV=6)具有蜂蜜和玫瑰香气,是白酒余味的重要组分。组G:组G主要是C10的酯,由于它们疏水性较强,很少参与香气组成。白酒品酒过程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释放与具体的物质种类、极性,尤其是,疏水性相关。白酒物质释放到鼻腔的过程是挥发性物质在乙醇-水溶液和周围空气中挥发的动态平衡。比如,白酒中酯的释放就与碳链长度有关,碳链越短,酯的亲水性越强,在爆发阶段信号上升和余味阶段信号下降得越快,而碳链越长,酯就越倾向于留在口腔中,形成余味。其他课题组有类似的发现。化合物浓度同样重要,高浓度的乳酸乙酯在整个品酒过程中都是香气的主要贡献者。PTR-TOF主要香气物质与感官评价关系课题组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研究香气物质与白酒的9种感官评价的关系。如图3中显示,数值越高表示香气物质对该感官评价的贡献度越大,负值表示该组物质能够屏蔽相应感官。分析结果显示,对酯类物质,E组(C8-10化合物)对白酒关键风味贡献最大,提供了果香、甜味和花香,B-2组(C6-8化合物)次之,B-1组(C3-6化合物)较少,G组的长链酯(C10)对感官评价贡献最小。图3 香气物质与感官评价关系乳酸乙酯是最重要的白酒香气物质,与曲香(Qu-aroma)和蒸馏谷物香气(Distilled grain aroma)关联性较强。D组的苯乙醛、对甲苯醛有草项、肉桂和椰子香,连同3,3-二乙氧基-1-丙醇,它们丰富了白酒的动态感官轮廓。A组小分子具有甜味、奶油味、酒香和焦糖香,与白酒的甜味有强烈关联。F组的苯乙酸乙酯与谷物香(Grain aroma)和甜味强烈关联。值得注意的是,白酒的动态风味轮廓与课题组之前研究的静态风味轮廓有明显区别,动态风味轮廓中引起感官评价变化的主要香气物质是1-丁醇、乳酸乙酯、苯乙醛、辛酸、己酸乙酯和庚酸乙酯。PTR-TOF对含氧风味物种的高灵敏度检测能力以及完整动态捕捉能力更有效地帮助区分白酒的“风味爆发阶段”和“余味阶段”的风味轮廓,以及不同物质对两个阶段的动态风味贡献。参考文献[1] doi.org/10.1016/j.lwt.2023.114430
  • 讲座:动态光散射技术在生物大分子及其蛋白中应用
    主讲人:Vincent Hsieh, Ph.D. (美国Wyatt公司,Senior scientist) 时间:2012/02/15(星期三) 下午14:00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A203室 主要内容:Introduction to light scattering (LS): Dynamic LS A brief history of LS and Wyatt Technology Corp. Basic DLS theory 简要介绍动态光散射技术原理DLS: NanoStar & PlateReader 动态光散射介绍 (包括高通量动态光散射介绍)及其在蛋白上的应用MUBIU&zeta & DLS 大分子迁移率与DLS技术在生物大分子中的应用Conclusions & Questions 联系人:Wyatt北京代表处 兰先生 010-82292806
  • 应用 | 揭秘动态表面张力对个人护理中喷雾产品粒径的影响
    研究背景制备个人护理应用方面的喷雾产品对于配方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产品要求在雾化容易的同时, 最佳尺寸范围的乳化液滴要确保足够数量在目标区域上的沉积,但也需避免形成小液滴(小于100 μM)来减小喷射漂移。后者对使用者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小液滴可能会导致吸入口中),也可能造成喷射产品的效能降低。为了满足以上的需求 , 喷射乳液的配方必须保证符合以下的标准 :1.最合适的液滴尺寸分布,确保在目标区域上的最大沉积和附着 , 而且无漂移现象 2.在目标区域表面的良好涂布性和肤感。以上两个标准要求表面活性剂在气 / 液界面迅速吸附(降低动力学表面张力)。然而 , 这个表面张力不能低于临界值,从而可以防止乳化液滴尺寸过小而产生漂移 。喷雾液滴的形成原理在喷射过程中, 液体被压经喷嘴, 并在静力学压力下形成液滴 。高于某个静力学压力值, 液体通过喷嘴形成连续喷射, 而后分散成小液滴 。这个连续喷射, 而后分散成小液滴的过程是受到表面压力的结果 。球形的表面积和它的表面自由能(表面积 ×表面张力)小于其他对称体 。因此 , 少量的其它形状的液滴将会形成更小的球形液滴 。动态表面张力与粒径的关系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于喷雾液滴尺寸分布的影响 , 在于他们对于表面张力的影响,表面张力一定程度上推动着雾化的产生。因为表面活性剂降低了水的表面张力 , 会形成粒径更小的液滴 。配方中含表面活性剂 , 帮助降低表面张力, 其雾化所需要的能量比不含表面活性剂的产品要少。因此 , 同样的能量输入, 会得到更小尺寸的液滴 。然而, 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简单 。在雾化的过程中,会不断形成新液体的表面。这种溶液的表面张力, 依赖于形成新界面的时间与表面活性剂从溶液内部迁移到气/ 液表面的吸附速度和扩散速度。如果形成新界面的时间比表面活性剂扩散和吸附的速度快, 那么喷雾液体的表面张力不会比纯水大很多,会形成大尺寸液滴 。相反, 如果形成新界面的时间比表面活性剂吸附的速度慢 , 那么喷雾液体的表面张力会进一步降低,形成较小的液滴尺寸 。图1显示两个不同表面活性剂体系A和B在不同吸附速度下 , 随时间t而变化的表面张力 γ,也可以叫作动态表面张力。这些曲线可以通过使用KRÜ SS最大气泡压力法来测量。气泡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以不同的频率形成,控制气泡形成的时间并且测量气泡中所产生的最大压强,可以得到不同时间下的表面张力。在短时间内,观察到表面活性剂体系B比A的体系所带来的表面张力更小 。许多体系的动态表面张力和时间对数的曲线可分为4个阶段:诱导区、表面张力快速下降区、介平衡区和平衡区。在诱导区,由于吸附在界面层上的助剂质量浓度太低,溶液的表面张力较大;随着助剂大量被吸附到溶液表面,表面张力急剧降低,就形成了快速下降区;而随着溶液表面助剂分子的积累,吸附接近饱和时吸附速度变慢,就形成了介平衡区;足够长的时间后当表面吸附达到饱和体系进入动态平衡阶段表面张力达到平衡,此即为平衡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种类和质量浓度不同,其溶液体系达到上述各阶段所需时间不同,表现为各溶液体系间动态表面活性的差异。从线性相关性关系的角度上来说,时间指标越小,动态表面张力与雾滴指标之间的关系越倾向于线性状态,可以通过测试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动态表面张力来优化雾滴尺寸和粒径。传统意义上采用静态表面张力为指标研究雾滴形成的方式并不合理,在有关喷雾的实践工作过程当中,选取动态表面张力作为研究指标有着更为显著的优势。 图2. 动态表面吸附曲线图动态表面张力与粒径关系的示例图3. 不同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曲线 表1. 不同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粒径分布从图3和表1示例曲线可以明显看到,可以通过控制动态表面张力来优化雾滴的粒径,张力在一定时间内下降的越快,雾滴粒径越细腻。为了避免雾滴尺寸过小而产生雾滴的漂移,可以将表面活性剂的张力调控在一定范围。在实际生产中,喷头尺寸、喷雾压力也是改变喷量、雾滴粒径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仅讨论了动态表面张力的改变对喷雾粒径的影响,期望能为配方设计工作者提供合适的思路。本文有删减,详细信息见原文萨瓦特 塔琼斯,玛丽克莱尔 堤尔曼,杜 晶.喷雾型产品的配方原理[J].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4.
  • 大连化物所利用原位化学交联—质谱技术解码细胞中蛋白质动态结构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子高效分离与表征研究组(1810组)赵群研究员和张丽华研究员等人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龚洲副研究员合作,提出了利用原位化学交联—质谱技术(in vivo XL-MS),解码细胞中蛋白质动态结构的策略。该策略将AlphaFold2的结构作为先验信息,结合in vivo XL-MS数据与多种结构计算方法评估结构与交联信息的匹配度,重构了细胞内多种蛋白质,尤其是多结构域蛋白质和固有无序蛋白质(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IDP)的原位动态结构。为深入研究蛋白质在细胞微环境中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提供技术支撑。活细胞内蛋白质的原位动态结构对于揭示其生物学功能至关重要。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助力蛋白质结构预测的发展迭代,AlphaFold2实现了对蛋白质结构的全面预测,然而该方法对柔性区域的结构预测仍面临挑战。近年来,in vivo XL-MS以高通量、高灵敏,且对蛋白质纯度要求低等优势,在解析活细胞内蛋白质的原位动态结构方面展示出重要潜力。张丽华团队一直致力于in vivo XL-MS新技术研究,实现了蛋白质原位构象和相互作用的规模化解析(Anal. Chem.,2020;Anal. Chem.,2022;Anal. Chem.,2022;Anal. Chem.,2022;Anal. Chem.,2023;Angew. Chem. Int. Ed.,2023;Nat. Commun.,2023)。   本工作中,针对多结构域蛋白质,研究团队提出了将结构域作为整体,利用结构域间的XL-MS数据对细胞内蛋白质动态结构建模,实现了三种多结构域蛋白质——钙调蛋白、hnRNP A1和hnRNP D0在细胞内的动态结构表征。此外,针对IDP,研究团队提出了两种互补的结构表征策略:一是将XL-MS信息直接转换为距离约束用于IDP的结构计算,二是首先使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进行无偏采样,然后基于XL-MS数据对采样结构进行评估和筛选。利用这两种策略,研究团队解码了高迁移率组蛋白HMG-I/Y和HMG-17在细胞内的动态系综构象。   上述成果以“Decoding Protein Dynamics in Cells Using Chemical Cross-Linking and Hierarchical Analysis”为题,于近日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1810组博士研究生张蓓蓉。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促会等项目的资助。
  • 于兆斌先生:动态断裂仪器化冲击技术在材料测试及新品种开发中的应用
    仪器信息网讯 为提高广大试验机用户的应用水平,并促进用专家、用户、厂商之间的相互交流,2012年5月16日,在CISILE 2012召开期间,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机分会与仪器信息网主办、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与我要测网协办的“第一届中国试验机技术论坛”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综合楼二楼204会议室成功举办。  如下为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试验机产品经理于兆斌先生所作报告的精彩内容: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试验机产品经理于兆斌先生  报告题目:动态断裂仪器化冲击技术在材料测试及新品种开发中的应用  报告伊始,于兆斌先生介绍到,北京纳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是中国钢研集团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6000万人民币,是一家以冶金和材料检测仪器、标准样品的研制和销售为主的专业公司,在2012年1月正式更名为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其产品涉及试验机系列、硬度仪系列、金属原位分析仪、火花光谱仪、ICP光谱、碳硫氧氮氢分析仪、飞行时间质谱炉气分析系统、无损检测仪、在线检测系统和标准样品等。  此外,于兆斌先生还非常自豪地说到,钢研纳克在国内已经设有27个办事处,服务网络几乎遍及全国;钢研纳克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已参与制定了8个与试验机相关的标准;十一五期间,钢研纳克取得14项科研成果,获得了14个奖项与11项专利,制修订4项国际标准;此外,钢研纳克在永丰还建立了产业基地,设有仪器化冲击试验机生产车间、光谱调试车间、气体调试车间等。  目前,钢研纳克公司推出基于光学引伸计的新型微机控制材料试验机,该产品采用CCD动态摄像方式,实现了非接触式实时测量微小形变与全程测量,同时还可测量轴向和横向变形、自动计算材料延伸率等。这台新型微机控制材料试验机完全符合最新拉伸标准GB228-2010,解决了细丝、薄带、脆性等样品试验中形变测量不准确的技术难题。  接下来,于兆斌先生着重介绍了动态断裂仪器化冲击技术在材料测试及新品种开发中的应用。最后指出,要发展我国重要工程的相关规范,包括动态断裂分析在内的安全评估至关重要。因为普通冲击试验不能反映断裂过程,不能满足工程需要,而仪器化冲击试验机则能够完整地反映试样的断裂过程,如钢研纳克推出的NI系列冲击试验机产品便是可供用户选择的产品之一。  会议现场
  • 国家认监委解读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最新动态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8年7月23-25日,第二十四届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研究会年会召开。会上,国家认监委实验室与检测监管部监督管理处处长谢澄在特邀报告中,深入解读了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pp style="text-indent: 2em "截止 2017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 36327家,延续了数量上逐年上涨的趋势,年增长率较2016年增涨9.3%。共实现营业收入2377.47 亿元,共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76亿份。全行业共有从业人员111.93万人。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575.6万台套,全部仪器设备资产原值2871.33亿元,实验室面积6484.15万平方米。/pp style="text-indent: 2em "当前,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华东长三角地区、华南珠三角地区,与我国制造业和经济发达省市分布呈现正相关。数量排在前十位的省、市、自治区依次为山东省(2632 家)、广东省(2610家)、江苏省(2063家)、河南省(2034家)、河北省(1901家)、浙江省(1866家)、四川省(1740家)、辽宁省(1492家)、湖南省(1374家)、湖北省(1368家)。这份排名近年来几乎没有变化,仅第十位由去年的陕西变为今年的湖北。/pp style="text-indent: 2em "近五年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整体资源量、体量和营业收入都在大幅度增涨,整体发展形式良好。从2013年至今,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增涨超过12000家,营业收入增涨近1000亿,就业人数则逐年新增6-7万,中、大型仪器设备和出具报告数也都增幅明显。谢澄表示,当前,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平均每天出具报告约103万份,对整个社会影响力巨大。另外,我国的检验检测行业相对年轻,2/3的机构成立年限在15年以内。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超过一半,近60%的人员有中高级职称,成为高素质人才集中扎堆的服务行业。/pp style="text-indent: 2em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事业单位制的实验室数量占比逐年下降从2005年的65%下降到2017年的31%。企业制占比则大幅上升,已从2013年的55%增长到2017年的64%。从资产属性角度看,民营实验室占比已高达46%,外资检验检测机构进驻中国市场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另外,2017年,企业制检验检测机构的的仪器设备拥有量达到304.32万,超过事业制检验检测机构的262.24万台。谢澄表示,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布局已经出现结构性的根本变化,以企业制主体,极具市场氛围的行业体系初步形成,并将促进国家一系列检验检测相关改革政策的出台。/pp style="text-indent: 2em "谢澄指出,虽然我国检验检测行业一片光明,但是也存在一些隐忧。首先,平均每个检验检测机构每年出具报告数量变化趋势整体呈下滑趋势,市场竞争严峻,检测市场的扩张速度与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的增幅不平衡; 其次,我国的检验检测行业仍然存在“小、散、弱”的不足,缺乏国际性的检测认证平台;最后,人均产值增幅缓慢,事业制检验检测机构的活力需要进一步释放。/p
  • 动态光谱成像:化工安全监测的“火眼金睛”
    历时近3年,完成“看见并定位”气体泄漏的创新之举,丰富安全预警监测手段… … 在前不久落幕的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挑战杯”上,由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曹汛带领的科研团队,凭借项目“化工气体泄漏智能眼——光谱视频相机及预警系统”荣获主体赛道一等奖。指导老师曹汛年轻有为,他不仅是最年轻的国家科技三大奖一等奖完成人之一、“80后”国家重大仪器项目负责人,还是今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从实验室阶段的技术路径调研、原理验证与光学系统搭建,到样机阶段设计完善硬件、进行算法研发,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与优化,历时近3年。最终,在曹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们攻坚克难,完成了‘看见并定位’气体泄漏的创新之举。”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一学生周凯来是南大计算成像实验室成员之一,从研究生阶段便跟着曹汛从事光谱成像领域的科学研究。“永远保持兴趣和热爱,凡事只要热爱,就不会觉得太苦闷。”这是曹汛对学生最常说的话。也正是凭着自己对科研的热爱,为了攻克动态光谱成像“卡脖子”难题,他甘坐“冷板凳”,始终保持专注,钻研处于空白地带的动态高光谱成像技术,推动光谱成像由“静”至“动”跨越,引领动态高光谱成像国际科技前沿。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得到诺贝尔奖得主的积极关注和引用,还被多个国际权威机构评价为该领域数十年以来的“革命性进展”。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动态光谱成像是个完全陌生的新名词,然而在化工企业领域,这项技术却扮演着化工安全监测“智能眼”的重要角色。气体泄漏是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因之一,传统监测技术存在易受环境影响、监测范围小、报警滞后等问题,新兴的光谱视频监测技术也面临着被国外所垄断的困境。气体监测最大的困难在于要监测的泄漏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形状在不断变化,也没有清晰的边界和颜色特征,所以比传统目标的监测难度大大增加。“经过不断试验打磨,我们针对常见的化工泄漏气体,专门设计了光谱智能预警监控系统,实现气体泄漏的快速感知、实时监测与及时预警,优先防范和化解化工生产和环境污染的重大危险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曹汛和团队成员马不停蹄,跑遍了全国上百个化工生产园区,“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全国10余个省市的大型化工园区和重点企业,大大降低了各类化工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发生。”在课题组成员眼里,曹汛是他们的“科研领路人”,而在曹汛的科研探索道路上,也有一位令他印象深刻的“人生导师”——南大校友、“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院士。“作为南京大学的一名教师,程院士第一次踏入罗布泊后,把一生中最好的20多年时光献给了茫茫戈壁,为科研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才智。如何做一个纯粹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所在领域作出成绩,程院士就是最好的榜样。”曹汛说,除了科研,他最喜欢做的事便是和学生们一起,未来还将带领他们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在科研领域继续“追光之旅”。
  • ECHO发布便携式土壤动态气体含量检测仪新品
    便携式土壤动态气体含量检测仪同时检测土壤中动态的CO2(二氧化碳),O2(氧),CH4(甲烷),Rn(氡),H2(氢),H2S(硫化氢),SO2(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VOC(挥发性有机物)等。该检测仪适用于现场, 如田地,森林,垃圾填埋场和其他区域。该设备通过蓝牙连接到平板电脑。 n 原理各种气体传感器检测测量头内的气体浓度。 软件直接在现场计算气体浓度变化。准确的GPS确定测量确切位置。 n 应用l 来自土壤的变动的CO2;l 学校/幼儿园游乐场的气体存在;l 碳指纹和温室气体;l 地面火灾火山后的有毒气体 l 地面火灾后的活动;l 农艺学;l 温室气体;l 搜索铀矿,建筑材料测试。 n 优点l 便携,小巧轻便;l 地图位置(内置GPS模块);l 最多5种不同范围的气体传感器;l 通过操作平板电脑,手机或电脑; n 技术规格l 背包尺寸 - 设备:500 x 350 x 200 mm,重量:7.5 kg;l 检测头尺寸 - 测量头:390 x 200 x 200 mm,重量:3 kg;l 操作条件:5-40 C 90%RH,无冷凝;储存条件:20-40℃90%RH,无冷凝;l 电源:锂离子电池90-264 VAC,47-69 Hz;平板电脑:蓝牙,GPS,Windows平台。 n 气体传感器系列l 传感器O2:量程:0-25%,精度:2%;l 传感器CO2:量程:0-5.000ppm,精度:2%;l 传感器CH4:量程:0-10.000ppm,精度:5%;l 传感器H2:量程:0-1.000 ppm / 0-10.000ppm,精度5%;l 传感器Rn:量程:0-10 MBq /m3(EEC);创新点:最多5种不同范围的气体传感器通过操作平板电脑,手机或电脑便携式土壤动态气体含量检测仪
  • 发布国检集团 DST-V动态弹性性能测试仪新品
    仪器名称:固体材料弹性性能测试仪(触摸屏)型号:DST-V仪器用途:用于测试固体材料的弹性性能,包括玻璃、陶瓷、石墨、金属和合金、塑料和高分子制品、岩石、木材和复合材料等多种类型的材料,通过简单的敲击,即可得到杨氏弹性模量、剪切弹性模量、泊松比等信息,具有测量范围广,精确度高和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仪器采用触摸屏一体设计,开机即用,无需预热、校准或调整,测试速度快。测试样品的尺寸要求较少,不需要特别制样。非接触式检测,测试样品无污染、无破坏。仪器方便升级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进行测试,非常适合科研和质检领域。仪器原理: 测试时将样品放置在不影响样品自由振动的支撑体上,敲击样品,以激发振动。利用振动传感设备收集振动信号,得到振动频率,结合样品重量、长度、宽度、厚度等样品尺寸信息,软件即可计算出杨氏弹性模量、剪切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数据。符合标准:JC∕T 2172-2013 精细陶瓷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 脉冲激励法GB/T 22315-2008 金属材料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GB 3074.2-2008 石墨电极弹性模量测定方法GB/T 30758-2014 耐火材料 动态杨氏模量试验方法(脉冲激振法)JC/T 678-1997 玻璃材料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ISO 12680-1耐火材料动态杨氏模量试验方法—脉冲激振法ASTM E1876-01(2009)固体材料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脉冲激振法)技术参数:频率范围:20~20000Hz频率分辨率:0.1Hz测量项目:杨氏模量:2~300GPa 误差:±0.5% 剪切模量:2~200GPa 误差:±0.5% 泊松比: 0~0.5 误差:±5% 阻尼比: 0~1试样形状:长条状 或 圆棒状试样尺寸:长条状样品的长度/厚度3圆棒状样品的长度/直径4可测样品类型:所有具有弹性性能的固体材料 创新点:1.仪器采用触摸屏一体设计,稳定可靠,人机交互界面友好。2.开机即用,无需预热、校准或调整,具有测量范围广、测试速度快、精确度高和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3.非接触式检测,测试样品无污染、无破坏。4.零耗材,使用成本低。国检集团 DST-V动态弹性性能测试仪
  • 为何坚持“动态清零”?何时恢复正常生活?官方最新回应
    自10月10日起,人民日报仲音已连续三天聚焦“抗疫”,指出“躺平”不可取。此外,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也接连发声,表示精准防控疫情不容松懈,保持定力巩固抗疫成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0月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新闻1+1》主持人白岩松昨日视频连线采访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提出诸多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问题,“有的国家疫情都结束了,球场坐8万人都不戴口罩,我们为什么还要动态清零?”,“你们有没有推算过,现在我们就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等于说是疫情防控政策发生重大的改变,可能的后果或者现状怎么样?”,“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期待,生产和生活的秩序能尽早地恢复到正常,针对这一点,有没有时间表,我们为此应该做些什么?”,梁万年对此一一解答。以下为采访内容文字版:白岩松:这两天媒体陆续发表评论,强调信心和耐心,我也注意到有些人说,“疫情都三年了,我们还要打持久战吗?”您怎么看待很多人的这种担心?梁万年:我也跟大家一样,期盼疫情早点结束,但是这个新冠肺炎的疫情,确实太独特了,这个病毒很狡猾,我们目前还不能说疫情就结束了,我们目前仍然还面临着疫情的风险。从全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还处在大流行阶段,世卫组织还未宣布大流行结束,它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从我们的外防输入的压力来看,现在在逐渐的加大,特别是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它的传播速度在加快,它的隐匿性在增强,但有一个好处,它的致病率在下降。不过,从总的一个感染来看,它对人群的健康威胁,还是大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还是坚持我们的防控策略,优化防控措施,来为最终战胜疫情做准备。白岩松:我们现在继续执行动态清零的政策,背后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我们担心的是什么?梁万年:动态清零是一个总的方针,这个总方针是在我们国家的抗疫理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下所确立的,它的核心问题不是说病毒的清除,也不是说一例病例都不能发生,而是对于疫情的清零。简单说就是,发现一起疫情就扑灭一起疫情,让它不出现连续性的社区传播和规模性的反弹,这就是动态清零。在当下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强调我们的总策略总方针?为什么要强调对发生的疫情进行围捕?主要是考虑三个方面:1、这个疾病和病毒我们对它了解的情况,以及它的毒性和致病能力2、我们的抵抗力,特别是卫生健康系统的救治能力和防控能力3、我们整个社区的公共卫生的干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力求取得一个平衡,只要不失衡,对整个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就不会造成大的危害。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力,和病毒和疾病之间,还无法做到完全的平衡。所以必须要介入社会公共卫生的干预措施,来取得平衡。基于这一点,我们现在最担忧的是,如果我们不加以严格的管控,我们会导致一些大量的感染,大量的感染会出现一些重症病例,乃至死亡病例的出现。另外,一旦感染人数增多,就会产生医疗系统的挤兑。最终反过来,就会加剧人们的恐惧心理,对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这是我们最担忧的一个问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的一个最重要的考虑。白岩松:梁教授,您一定也听到了另外的声音:有的国家疫情都结束了,球场坐8万人都不戴口罩,我们为什么还要动态清零?梁万年:从全球的情况来看,大家可能认为其他国家完全放松了,完全对疫情都不管了,其实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也不完全是这样。从全球各个国家来看,绝大部分国家是在入境这一块进行放松和调整,那么从国内疫情防控调整的这块措施上,它只是由过去把社区作为第一套防线,退回到医疗机构,把防止医疗机构的挤兑,把防重症和死亡作为最重要的防线,并不是完全躺平和放任不管,对社会公共卫生的措施,会根据疫情的需要再适度采取,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也反复呼吁个人的防护,比如戴口罩、保持适宜的社交距离,这也是被大家反复强调的,尤其从公共卫生专家这一块,从国际情况来看,为什么我们国家还是一个比较严格的措施呢?我们前几波的疫情触及是最小的,所以我们发病率、感染率、重症率、死亡率,在全球来看是最低的国家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严格的措施执行,面对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我们很容易“破防”,一旦“破防”,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将是巨大的。白岩松:另外有一种声音在议论,现在奥密克戎在变异的过程中越来越弱了,死亡率在下降,重症数在下降,同时无症状感染者转化率都变得很低了,既然都很轻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这么严?梁万年:从病毒和疾病本身来看,确实展示了这个特点,从奥密克戎的变异株来看,它的传播性在加快,隐匿性在增强,同时对疫苗对感染后所形成的免疫的逃避能力也在增加,从疾病的症状来看,无症状和轻症的比例在增加,致死率也在下降,这是个事实。但是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衡量一个疾病的危害性有两种不同的视角:1、国际上通用的视角,群体视角,而不是个体的视角:重要的是看这个病的死亡率,这个死亡率计算的分母是全人群,分子是感染这个疾病后导致死亡的人群2、个体视角:往往是对患病的个体来看这个疾病危害度有多重,奥密克戎的症状的严重度在下降,算个体的危害是病死率,病死率的分母是感染或者是患病的人群,分子是因为疾病后死亡的人群我们搞公共卫生的,搞疫情防控的人,看的重点危害是它的死亡率,如果感染人口量很大,虽说病死率很低,两个一乘,死亡率是高的,死亡的绝对数是大的,所以它仍然是一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所以它会导致一些超额的死亡,或者叫额外死亡,所以我们在现阶段对疾病的防控手段,包括我们的药物、疫苗还没有完全达到我们理想状况的情况下,加强防控,对保护生命也是必要的。白岩松:接下来就关注代价的问题,最近这几个月议论这个问题的人会越来越多:病毒在减弱,对经济的冲击却在加大,我们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你怎么看待代价问题,尤其在经济层面?梁万年:做疫情防控一方面是要控制住疫情,另一方面是要平衡疫情的控制和社会经济发展,包括老百姓正常生产生活的维持,如何平衡好它,就是一个均衡的问题,理论上来说,一个传染病的疫情,它必会造成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对正常生活的影响,那么如何来衡量,在两害中如何取其轻,就是要用动态的眼光来总体上均衡,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算代价的时候,一定是算总体上的。包括代价付出之后产生的收益,也是要算总体的账的,这种总体上,要加上生命的维护,我们正常的医疗服务的共进,再加上经济的发展,正常生产生活的维护,所以算账仅仅从经济的角度来算,它肯定是片面的,应该把社会、民生,大的账,甚至是局部地区和整体之间的关系,短期的代价和长远的代价,都要综合考虑。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我们中国所采取的防控的策略方针是最具成本效益的,也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白岩松: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期待,生产和生活的秩序能尽早地恢复到正常,针对这一点,有没有时间表,我们为此应该做些什么?梁万年:近三年的疫情防控,我们都在期盼着最终能战胜疫情的这一天,能够恢复到2019年以前的状况,我想,对政府也好,对我们老百姓也好,都是期盼,这种时间表,我们也在努力,努力战胜疫情,但是现阶段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也很难明确说,在几月份几个月我们就达到了这种标准。记得过去我们说过,如果真的要战胜疫情,我们对病毒、疾病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深,现在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它的变异还在加快,变异了之后,奥密克戎它的病毒性在下降,病死率在下降,但是奥密克戎并不一定就是最终的变异株,这一点科学上是比较肯定和明确的,那么它再变的话会怎么样,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包括我们对疾病本身,疾病感染以后,它的后遗症现在又放到了重要的科学问题上来,第二个方面从我们战胜疾病的武器和手段来看,我们现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我们的疫苗防重症防死亡的效果是好的,但是防感染的效果没有那么好,我们还是要再继续努力,因为我们还在加快研发药物,加快疫苗的研发和接种策略,我想达到这个期盼需要我们全社会各行各业每个人都坚持下来,树立信心,一定会战胜疫情。白岩松:我们针对时间表再做一个大胆的假设性的推进,比如来年春天,两会也开完了,我们来逐步放松疫情防控政策,让日常生产生活恢复秩序,未来几个月的时间加快老年人疫苗的接种、医院的建设、防止挤兑、药品尽早跟大家见面等等,有了这样的一个目标,大家都愿意配合,这方面您觉得怎么样?梁万年:这个时间咱们从科学上来说是无法明确划定的,但是这三年的疫情抗击,可以说我们一直是按照这种方式在做的,我们一直在持续根据我们病毒的了解,根据我们的能力和手段,工具箱的丰富,在不断优化和完善我们的策略和措施,我们的防控方案,从第一版到第九版,都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一直在持续地优化、完善、和调整相关的措施和组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正如你说的,我们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包括我们的医疗救治、老百姓的健康素养、基层能力建设、药物的研发、疫苗的进一步的接种,等等,我们现在还是要再加一把劲,把我们的疫苗接种率,特别是弱势人群、老年人群的接种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加快药物的研发和生产,特别是口服的,在老百姓家庭就能用的一些药,这些都是我们期盼的。白岩松:你们有没有推算过,现在我们就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等于说是疫情防控政策发生重大的改变,可能的后果或者现状怎么样?梁万年:我们做过这方面的测算,因为奥密克戎的变异株它的传播力,比以往的德尔塔病株要快很多,现在的BF.5、BF.7传播更快,也就是说只要你一放松,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被感染,这种感染的概率那有百分之几十,即使它的病死率比较低,但总的死亡率会比较高,就会造成大量的感染、重症、死亡。另外有大量的感染者,出现症状后去就医,就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挤兑,挤兑之后正常的医疗服务需求就很难保证,那么自身所产生的死亡和重症就会出现,这是我们最担忧的。现在我们还没有一个刹车机制,放开它之后一旦出现情况,再想把它控制住,是很难的。白岩松:现在很多防控政策比较僵化,比如说饭店老板让顾客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戴口罩,吃饭的时候摘下来,下一口不吃之间又戴上,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情况?怎么去避免?梁万年:我也看到了媒体报道的这些情况,首先,动机肯定是好的,为了更好的防控,但是做得如何科学是最重要的。精准防控、科学防控是最关键的,不论是地方部门也好,还是个人也好,都是强调科学强调结合实际的可操作性。
  • ​整合结构质谱法和计算模拟法探究糖原磷酸化酶中磷酸化介导的蛋白变构调控和构象动态性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介绍一篇本课题组发表在ACS Chem. Biol.上的文章,Insights into Phosphorylation-Induced Protein Allostery and Conformational Dynamics of Glycogen Phosphorylase via Integrative Structural Mass Spectrometry and In Silico Modeling1。变构调节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可以用于调控细胞过程。糖原磷酸化酶(GP)是第一个被鉴定出的与变构调节相关的磷酸化蛋白。GP是一个分子量约196kD的同源二聚体蛋白,是糖代谢中重要的组分,也是2型糖尿病及癌症的靶点。AMP结合以及Ser14的磷酸化介导了GP的变构调节,使其构象从非活化的T-state GPb(未磷酸化状态)转变为活化的R-state GPa(磷酸化状态)。即使目前X-射线晶体学法解析出了GP的原子级蛋白结构,但受限于较大分子量,其结构动态性的检测较为困难,因此与GP变构调节相关的结构动态变化过程仍较为模糊。核磁共振(NMR)谱及分子动力学(MD)模拟等是探究蛋白质结构动态性的常用方法,但NMR分析存在分子量上限,且样品消耗量大,MD模拟的时间尺度和力场准确度有限。质谱(MS)法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是蛋白质结构、动态性以及构象变化分析中强有力的一款技术。氢氘交换质谱(HDX-MS)通过监测蛋白骨架酰胺氢原子与溶液中氘的交换来反映蛋白质构象动态性,因此适用于探究由配体、蛋白结合或共价修饰引起的蛋白质构象变化。同时,多个软件实现了由HDX-MS数据计算保护因子(PFs)和吉布斯自由能,从而提取残基水平的蛋白动态性信息。此外,在先前的工作中2, 3,我们整合了native MS和top-down方法(native top-down,nTD-MS技术),成功实现了多个蛋白复合物的一级序列到高阶结构等多方面信息的检测(包括测序、翻译后修饰、配体结合、结构稳定性、朝向等)。整合多种结构质谱法(整合结构质谱法)可以有效填补传统生物物理法中结构到动态性联系中的空缺,更好地表征变构调控现象。本文整合了HDX-MS、nTD-MS、PF分析、MD模拟以及变构信号分析检测了磷酸化介导的GP变构调控的结构和动态性基础,为GP的变构调控过程提供了见解。根据X-射线晶体学结构报道(图1a),T-state GPb转变为R-state GPa时,二聚体界面中N-末端尾部、α2、cap’(图1b)以及tower-tower helices区(图1c)发生了明显的结构重排,导致催化位点开放,从而底物磷酸吡哆醛(PLP)可以结合。尽管有晶体学报道,但与变构调控关联的构象动态性仍有待探寻。图1.(a)磷酸化介导T-state GPb(PDB:8GPB)向R-state GPa(PDB:1GPA)的构象转变;亚基相互作用界面:(b)C端区域和(c)tower-tower helices,GPb为蓝色,GPa为绿色。首先我们通过nTD-MS进行了检测。如图2a、b,谱图中观察到了GPb的单体和二聚体信号,其中二聚体为主要形式;GPa除了单体和二聚体外,谱图中还存在少量四聚体,但仍以二聚体为主要形式。当增加sampling cone(SC)电压时,GPb、GPa保留了其二聚体形式(图2c、d)。随后我们选择离子(29+)并在trap池中进行了碎裂(图2e、f、g、h),谱图低质荷比区GPa的碎片相对峰强度较GPb高,说明GP的二聚体互作界面较为稳定,且GPb亚基结构较GPa稳定。nTD-MS不仅能够探究GPb、GPa的结构差异,也能够为接下来的HDX-MS实验做好前期样品质量检查工作。图2.不同活化条件下GPb、GPa的nTD-MS谱图。(a、b)SC=40V;(c、d)SC=150V;(e、f)SC=150V、trap=100eV;(g,h)SC=150V、trap=200eV。左侧为GPb,右侧为GPa。随后我们进行了HDX-MS实验。图3a中展示了五个时间点的HDX heat map。图3b为通过PyHDX软件计算产生的PF值。其中N-端(1-22)以及tower helix前的loop区域(256-261)的氘代值较高、PF值较低,说明这些区域较为柔性或是结构较为无序。此外我们发现,tower-tower helices(262-276)区域的氘代值较低、PF值较高,表明helices的旋转可能是由前端可塑性铰链区触发的,而非helices本身的变形和重塑引起的,这些发现在晶体结构数据中均有吻合之处。除这两个区域外,GPa和GPb基本保持了稳定的整体结构。而从1μs原子级MD模拟计算得到的均方根波动(RMSF)和溶剂可及表面(SASA)中我们也发现(图3c),这两个区域数据与HDX-MS信息有所吻合,但MD模拟中部分区域未和HDX-MS相吻合的区域可能跟序列覆盖不足相关。图3. (a、d)GPb和GPa在不同标记时间下的氘代热图并映射到结构中(PDB: 1GPA)。(b、e)基于HDX-MS数据计算得到的PF值并映射到晶体结构中。(c、f)MD模拟中RMSF和SASA值并映射到结构中。从氘代差异图(图4a)中可以看出,4个区域呈氘代降低趋势(红色方框),多个区域呈氘代上升趋势(蓝色方框)(GPa-GPb)。而PF差的变化趋势与氘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图4b)。由数据可知,N-端和tower-tower helices的变化说明磷酸化介导的变构稳定了这两个区域,α1-cap-α2区域的动态性轻微下降。除此之外多个区域(尤其是tower-tower helices序列后的区域)均表现为PF值下降,说明相比于GPb,GPa催化位点附近的区域动态性增强了。接下来我们根据HDX kinetic plot特征将其进行了分类,并详细讨论了所属区域的变化。图4.(a)GPa-GPb HDX-MS的氘代差异图。(b)GPb到GPa PF的变化。 首先是N-端和C-端的变化(图5)。N-端残基1-22表现氘代下降,这说明N-端具有一定可塑性。受N-端区域磷酸化和结构变化影响,C-端区域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此外,残基30-50(cap区)和残基111-117(α4back-loop)区表现氘代下降,而103-109(α4front)表现氘代上升。根据晶体结构推测,cap区和α4back-loop的氘代变化受N-末端变化影响,原有的残基相互作用被打破,形成新的残基间相互作用,同时这两个区域也经历了结构重排,因此表现出较明显的氘代变化。残基88-99(β2-α3)和残基125-141(β3-L-α6)氘代上升。总的来说,磷酸化使得cap′/α2界面互作增强了,同时磷酸化基团和精氨酸残基的静电相互作用是cap区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而α1和α2起到锚定作用,其相对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图5.GPb(a)和GPa(b)的N-端和C-端区域的局部结构和HDX动力学曲线(c)。 此外,tower-tower helices(α7,残基262-278)区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图6)。250s loop是表面暴露区域,未与其他区域发生接触,其氘代下降可能是因为自身结构的收缩。而肽段262-267和268-274氘代下降提示该区域可能发生了低周转率或强互作的结合反应。280s loop区氘代值上升。这些变化均说明,tower-tower helix的角度的改变不仅影响了二聚体界面结构,而且还影响了其靠近催化位点的周围区域。因此我们结合晶体结构推测,磷酸化和N-端相对位置的改变,使250s loop自身结构收缩,从而打破了Tyr262' -Pro281和Tyr262-Tyr280′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两个亚基的tower helices发生相对滑动,倾斜角度增加。图6.GPb(a)和GPa(b)tower helix区域的局部结构和HDX动力学曲线(c)。 最后是催化位点、PLP结合位点和糖原存储位点的变化情况(图7)。催化位点周围多数区域均表现氘代上升趋势。我们推测,随着Pro281、Ile165和Asn133间的相互作用被打破,Arg569与Ile165、Pro281、Asn133间的互作也随之打破,因此催化位点和PLP结合位点周围的残基溶剂可及性上升,局部区域结构变得更为灵活,催化位点开放并转变为活化构象。糖原储存位点位于GP表面,距离催化位点30Å,除了α23(残基699−708)外,HDX-MS在糖原存储区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变化。图7.GPb(a)和GPa(b)的催化位点和PLP(橙色)结合位点的局部结构和HDX动力学曲线(c)。结合以上所有数据,我们对磷酸化调节的动态机制进行了推测(流程图1)。磷酸化后,N-端尾部残基与acidic patch的互作被打破,也导致N-端尾部的有序化以及C-端尾部的无序化以及伴随的其他结构变化。通过在pSer14和Arg69和Arg43′之间形成新的盐桥,N-端残基被重定位,随之带来的是Asp838和His36′间的盐桥断裂。随着三级和四级结构的转变,250s loop收缩并发挥类似“门环”的作用,当其收缩时,Tyr262′-Pro281与Tyr262-Tyr280′之间的相互作用、276-279区与162-164区之间的氢键也被打破,导致tower helix发生相对滑动,tower-tower helices之间的作用被打破,同时将结构变化传递到催化位点。最后,280s loop和催化位点以及PLP结合位点附近的残基松动,通往催化位点和底物磷酸盐识别位点的通道打开,酶得以活化。流程图1.GP变构调节过程中,被打破(蓝色)或新形成的(红色)关键残基相互作用。 本文整合nTD-MS、HDX-MS、PF分析和MD模拟检测了GP磷酸化变构调节过程的结构和动态基础,通过该整合结构手段揭示了GP构象柔性、局部动态性以及长程变构调控构象变化中值得关注的信息。各个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也在一定层面存在局限,我们期待将HDX-MS信息与计算模拟信息进行更深度的整合以实现二者对蛋白质结构更精确的分析。撰稿:罗宇翔编辑:李惠琳原文:Insights into Phosphorylation-Induced Protein Allostery and Conformational Dynamics of Glycogen Phosphorylase via Integrative Structural Mass Spectrometry and In Silico Modeling李惠琳课题组网址:https://www.x-mol.com/groups/li_huilin参考文献1.Huang, J. Chu, X. Luo, Y. Wang, Y. Zhang, Y. Zhang, Y. Li, H., Insights into Phosphorylation-Induced Protein Allostery and Conformational Dynamics of Glycogen Phosphorylase via Integrative Structural Mass Spectrometry and In Silico Modeling. ACS Chem. Biol. 2022.2.Li, H. Nguyen, H. H. Ogorzalek Loo, R. R. Campuzano, I. D. G. Loo, J. A., An integrated native mass spectrometry and top-down proteomics method that connects sequence to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acromolecular complexes. Nat. Chem. 2018, 10 (2), 139-148.3.Li, H. Wongkongkathep, P. Van Orden, S. L. Ogorzalek Loo, R. R. Loo, J. A., Revealing ligand binding sites and quantifying subunit variants of noncovalent protein complexes in a single native top-down FTICR MS experiment. J. Am. Soc. Mass Spectrom. 2014, 25 (12), 2060-8.
  • 免费网络课程 | 6月23日卫生级动态称重在先进工业包装系统中的应用
    培训内容动态称重技术在现代食品、药品及其他包装系统中被广泛应用。随着市场和监管的日益严苛,卫生级的称重产品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次讲解将介绍HBM卫生级称重传感器、变送器和全新的过程化控制软件界面,通过实例的演示让听众直观地获得对全新HBM产品的印象。培训时间6月23日(周三)下午14:00-15:00课程对象从事食品药品包装机械的研发技术人员,其他包装类设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等。费用:免费备注培训将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进行,请自备具备上网条件的电脑或手机。报名方式:关注HBM测试与测量微信公众号,点击会员中心-会议中心,进入会员中心-点击课程,即刻报名。* 注册报名后,您可以点击HBM微信公众号菜单栏【会员中心】-【注册/登陆】,进入个人中心,找到您报名的所有课程。
  • 我国科学家开发新型荧光探针用于检测内源大麻素的时空动态变化
    内源性大麻素(eCB)是由神经元合成和释放的一类脂类神经调质分子,可参与大脑多个脑区的突触可塑性调节,对情绪、睡眠、食欲等神经活动过程具有调控功能。内源大麻素系统的调控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成瘾、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诸多神经疾病和精神类疾病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缺乏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实验手段直接检测在体eCB的动态变化。  近日,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一项题为“A fluorescent sensor for spatiotemporally resolved imaging of endocannabinoid dynamics in vivo”的研究中,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基于人源大麻素受体CB1和循环重排的绿色荧光蛋白cpEGFP开发了eCB探针eCB2.0,用于检测eCB的时空动态变化。  研究人员利用人源性大麻素受体CB1作为探针的骨架,并把对结构变化敏感的绿色荧光蛋白cpEGFP嵌入受体,改造后的CB1与eCB结合会引发构象变化,而构象变化则会被转换为荧光信号,因此可通过检测荧光亮度变化来反映eCB水平的变化。研究团队在体外培养的细胞、脑片和活体小鼠上均能检测到稳定的eCB信号,该探针被证实具有亲和力强、灵敏度高、分子特异性、相应速度快等优点。  该项工作首次实现了对eCB的高时空间分辨率记录,为科学界深入研究eCB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重要功能和调控机理提供了有力的新工具。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1-01074-4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 Biotechnology》,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 424万!广东省2022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招标
    项目编号:440001-2022-22231项目名称:2022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4,244,5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2022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项目):合同包预算金额:4,244,5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其他水利管理服务区域水土流失监测、水土流失动态分析评价、监测点水土流失监测、土壤侵蚀量计算和监测资料整(汇)编等。1(项)详见采购文件4,244,5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之日起至项目通过验收。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曲大辉教授课题组在动态荧光材料研究中获重要进展
    作者:张双虎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曲大辉课题组在动态化学调控分子发光研究中获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发光可控的多色荧光材料在生物成像、信息存储加密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如何实现对分子发光的智能调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近几十年来,化学家相继开发出许多荧光波长可控、具有刺激响应性的智能荧光材料。然而,多数材料的发光性能局限于双稳态或多稳态之间的动态切换,限制了其在高级防伪和数据加密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基于动态多色荧光体系的信息加密材料 受访者供图近年来,具备高度动态性,尤其是时间尺度动态性的智能荧光体系发展受到了人们关注。这种体系的特点在于荧光性能(波长、强度等)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通过精准设计与调控,研究者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观测到多种荧光信号。这一特点使得信息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加密成为了可能,为构建动态信息加密存储材料提供了新思路。然而,如何构建具备高度动态性,尤其是时间尺度动态性的智能荧光材料,仍然存在巨大挑战。曲大辉课题组合成了具备两个酰腙取代基元的两亲性分子,该分子的发光性能与分子的组装行为密切相关。研究者通过亲疏水作用力调控分子的动态组装行为,实现对其荧光颜色的可逆调控,在很大范围内能够调节其发光颜色从蓝到橙并包含白光。基于这一动态荧光体系,该团队构建了三维码、荧光墨水等智能信息加密存储材料,并进一步采用蒸发调控荧光策略,成功构建出时间尺度上的信息存储加密材料,即荧光四维码(三维码+时间维度)。在该材料上编码的信息具有时效性,在不同的时间读取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正确的信息只在特定的时间能被读取出来,进而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1978-x 原标题:《华东理工大学动态荧光材料研究获进展》
  • 污染源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软件
    p  strong系统概述/strong/pp  污染源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软件综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监测数据智能分析模型,在现有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基础上,改进自动监测数据监控方式,实现自动监测设备监测数据、工作参数、运行状态“三同时”监控,从技术上屏蔽通过软件进行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作假行为,在减轻环境监测、监察工作量的同时,实现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有效监管,提高在线监测数据质量。/pp  strong系统界面/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5/insimg/7a653070-72b3-4dbf-973a-744d42752bbb.jpg" title="信息板_副本1.jpg"//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 信息看板/ppbr//p
  • 政协委员提议建立国家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周宜开作题为《土壤污染防治刻不容缓》的大会发言时说:“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使污染物在农作物中积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其他疾病。”  周宜开建议: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已经制定了防治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的法律,但是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是空白,要抓紧制订《土壤污染防治法》。  要开展重点调查,了解典型地区土壤污染的现状,尽快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战略 尤其要严格保护耕地土壤环境,依据国家农业生产功能区划,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为重点,开展农用土壤环境评估与安全性划分,严格控制农作物产地周边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对土壤的污染,合理控制化肥、农药和农膜施用量,同时全面推广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耕地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国家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实现对全国耕地资源科学化、精确化、差别化的管理和全面监测。  周宜开列举土壤污染形势  1、耕地受农药、化肥污染的面积不断扩大,大量氮素进入土壤导致农产品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另外残留农膜恶化土壤、影响农产品质量等问题日益凸显   2、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   3、工矿场地污染问题突出   4、流域性和区域性土壤污染问题凸显,成为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瓶颈。
  • 分子光谱快检仪器的发展动态——CCATM'2014 过程/环境/气体分会场
    现场快速检测具有样本数量大、成分种类多、操作人员杂、分布地点远的特点,因此要求分析技术分析速度快、检测范围广、操作方法简、便携性能好,对仪器的要求是仪器小型化、操作简便化、软件智能化。而分子光谱技术可以很好的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在快速检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CCATM&rsquo 2014过程/环境/气体分会上,清华大学孙素琴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分子光谱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的发展动态。清华大学孙素琴教授  目前,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的分子光谱仪器有手持式/便携式红外光谱仪、手持式/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手持式/便携式拉曼光谱仪、便携式紫外光谱仪、小型分子荧光光谱仪等。小型仪器的尺寸可与常用的电压电流表相类似,稍大的仪器也可用拉杆箱等携带,非常方便。  而分子光谱仪器具有的扫描方式简单灵活、无需制备样品,直接测量等特点更是很好的满足了操作简便化的要求。与智能化的软件相结合,检测完毕能很快出结果,实现了快速识别即快速响应,扫描结果真正实现了快速定性的目的。  另外,孙教授还提到,分子光谱具有极强的指纹特征性,物质在结构或含量上的变化都会在其分子光谱上表现出来。混合物的分子光谱与其所含成分密切相关,当混合物的组成有所变化时,其分子光谱必然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奶粉为例,利用红外光谱,可同时定性分析出奶粉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组分,可以实现不同产地奶粉中各含量的差异对比,也可以实现奶粉组分含量大小的对比,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还可以实现异常成分的解析。因此分子光谱可以实现正常产品常量指标成分定性检测、定量指标成分定量检测和异常产品异常成分初步分析。  孙教授相信,分子光谱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速度快的分析技术,加上与化学计量学的结合,分子光谱技术一定会在现场快速检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动态粘度和运动粘度之间的区别
    液体的粘度是影响液体流动性能的重要物理性能。高粘度液体更容易因应力而变形,并且不易流动。低粘度液体更易于流动,抗应力性较差。测量粘度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动态粘度和运动粘度。这些指标相互关联,但用途不同。 粘度是指液体的内部摩擦,代表分子之间的电阻大小。 运动粘度是在相同温度下流体的动态粘度与流体的密度ρ之比。它是在重力作用下流体流动阻力的量度。运动粘度的单位为(m ^ 2)/ s。运动粘度ν=μ/ρ,μ表示液体的动态粘度,ρ表示液体的密度。 动态粘度是指使用单位距离的液体层的单位面积来产生单位流量所需的力。在单位制中,动态粘度的单位是pa.s。用于计算液体的动态粘度的公式为:μ=τ/(du / dy),其中τ是液体流每单位面积的内部摩擦阻力,而du / dy是速度梯度。 运动粘度和动态粘度是评价润滑油粘度的两个指标。动态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相反,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差。运动粘度越低,润滑油粘度越低,运动粘度越大,润滑油粘度越高。运动粘度测定仪适应标准:GB/T265-88应用领域:1、电力、石油、化工、环保及科研部门 2、需测定石油产品运动特性的油品。3、对油品的运动粘度粘数常规使用注意事项和特性粘数的测试。 运动粘度测定仪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是对油品等级及质量鉴别的重要理化性能指标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粘度的润滑油品,可以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可靠地工作。仪器特点1、电脑控温、计时、恒温、水浴等部分组成。 恒温浴为小缸体圆缸、双层、浴内温度分布均匀,控温效果优良。2、液晶屏幕中文显示,人机对话界面,对预置温度、试验时间等参数,菜单提示式输入,执行元件采用 SSR,其特点无触点,无动作噪声,无火花,耐振动,长寿命。3、加热器及导流筒等浴内部件采用不锈钢制作,耐腐耐用。4、采用有光源,光线亮度好,节能寿命长。5、自动计算毛细管常数与测试时间平均值的乘积;控温精度高,准确度好。6、可以计时试样运动时间,自动计算运动粘度的最终结果。技术参数测量范围:0~10000mm2/s控温设置:室温~99.9℃任意设置装卡毛细管数量:4 支恒温精度:±0.1℃试样量:10ml 加热器功率:800W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环境温度:室温~35℃重 量: 25k
  • 【企业动态】风雨兼程十五载 辉煌再谱新华章--凯尔测控
    凯尔测控试验系统(天津)有限公司创建初期,致力于各种高性能材料试验机的研发成功推 出了一系列的优质测试仪器,并先后与各大高校、研究院所、军工单位及国外研究机构建立 起密切合作,逐步成长成为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深厚的开发、研究、设计及生产制造 能力。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引进了一系列的优秀设计、研究和管理人员,积极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结 合企业雄厚的设计开发能力,在同行业中优先开发出了技术含量高、质量稳定的高科技技术 产品:微型电磁式动态力学试验系统、大型电磁式动态力学试验系统、原位拉压力学试验系 统、原位双轴力学试验系统、电子万能拉扭力学试验系统、电液伺服力学试验系统等,为中 国试验机行业的不断发展添砖加瓦。
  • 国务院印发“互联网+”指导意见 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的指导意见》。此指导意见围绕转型升级任务迫切、融合创新特点明显、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提出了11个具体行动。其中第十项为&ldquo 互联网+&rdquo 绿色生态,要求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针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各类生态要素,充分利用多维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地图等技术,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扩大动态监控范围,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依托现有互联网、云计算平台,逐步实现各级政府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ldquo 互联网+&rdquo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ldquo 双引擎&rdquo ,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已具备加快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发展的坚实基础,但也存在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理解不够深入、新业态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跨界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为加快推动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ldquo 互联网+&rdquo 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作用,现就积极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提出以下意见。  一、行动要求  (一)总体思路。  顺应世界&ldquo 互联网+&rdquo 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导向,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 着力做优存量,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着力做大增量,培育新兴业态,打造新的增长点 着力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夯实网络发展基础,营造安全网络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开放共享。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将互联网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经济社会运行新模式。  坚持融合创新。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与&ldquo 互联网+&rdquo 相结合。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  坚持变革转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平台作用,引导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创新网络化公共服务模式,大幅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坚持引领跨越。巩固提升我国互联网发展优势,加强重点领域前瞻性布局,以互联网融合创新为突破口,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安全有序。完善互联网融合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网络安全。建立科学有效的市场监管方式,促进市场有序发展,保护公平竞争,防止形成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  (三)发展目标。  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mdash &mdash 经济发展进一步提质增效。互联网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经济提质增效的促进作用更加凸显。  &mdash &mdash 社会服务进一步便捷普惠。健康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公共服务更加多元,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公众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mdash &mdash 基础支撑进一步夯实提升。网络设施和产业基础得到有效巩固加强,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固定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人工智能等技术及其产业化能力显著增强。  &mdash &mdash 发展环境进一步开放包容。全社会对互联网融合创新的认识不断深入,互联网融合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关标准规范、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ldquo 互联网+&rdquo 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ldquo 互联网+&rdquo 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ldquo 互联网+&rdquo 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二、重点行动  (一)&ldquo 互联网+&rdquo 创业创新。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以促进创业创新为重点,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放和共享,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开放式创新等,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负责,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下同)  1.强化创业创新支撑。鼓励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平台入口、数据信息、计算能力等资源,提供研发工具、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提高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培育和孵化具有良好商业模式的创业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基础条件,完善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集聚创业创新资源,为小微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务。  2.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创新优势,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社会实验室、智慧小企业创业基地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充分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商贸企业集聚区、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等现有条件,通过市场化方式构建一批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实施新兴产业&ldquo 双创&rdquo 行动,建立一批新兴产业&ldquo 双创&rdquo 示范基地,加快发展&ldquo 互联网+&rdquo 创业网络体系。  3.发展开放式创新。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把握市场需求导向,加强创新资源共享与合作,促进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及时转化,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推动各类创业创新扶持政策与互联网开放平台联动协作,为创业团队和个人开发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加快发展创业服务业,积极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引导建立社会各界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跨区域、跨领域的技术成果转移和协同创新。  (二)&ldquo 互联网+&rdquo 协同制造。  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牵头)  1.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以智能工厂为发展方向,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着力在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工业云平台、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等核心环节取得突破,加强工业大数据的开发与利用,有效支撑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2.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互联网企业整合市场信息,挖掘细分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为制造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提供决策支撑。  3.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鼓励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推行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鼓励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面向细分行业提供云制造服务,促进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加快全社会多元化制造资源的有效协同,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4.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鼓励制造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面向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鼓励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ldquo 制造+服务&rdquo 的转型升级。  (三)&ldquo 互联网+&rdquo 现代农业。  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ldquo 种养加&rdquo 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等负责)  1.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支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化、组织化和精细化水平,推进农业生产流通销售方式变革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规范用好农村土地流转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土地流转透明度,保障农民权益。  2.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在基础较好的领域和地区,普及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在大宗农产品规模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推动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普及和互联互通。  3.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保险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监测体系,为灾害预警、耕地质量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  4.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制度标准建设,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农副产品&ldquo 从农田到餐桌&rdquo 全过程可追溯,保障&ldquo 舌尖上的安全&rdquo 。  (四)&ldquo 互联网+&rdquo 智慧能源。  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加强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促进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加快发电设施、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能源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负责)  1.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加强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对接和生产消费智能化,支撑电厂和电网协调运行,促进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发电。鼓励能源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设备状态、电能负载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预测,开展精准调度、故障判断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能源协调互补的能源互联网。突破分布式发电、储能、智能微网、主动配电网等关键技术,构建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使电力设备和用电终端基于互联网进行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及时有效接入,逐步建成开放共享的能源网络。  3.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区域试点,推进以智能电网为配送平台,以电子商务为交易平台,融合储能设施、物联网、智能用电设施等硬件以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发展,实现绿色电力的点到点交易及实时配送和补贴结算。进一步加强能源生产和消费协调匹配,推进电动汽车、港口岸电等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基于分布式能源网络,发展用户端智能化用能、能源共享经济和能源自由交易,促进能源消费生态体系建设。  4.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推进电力光纤到户工程,完善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系统。统筹部署电网和通信网深度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同缆传输、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鼓励依托智能电网发展家庭能效管理等新型业务。  (五)&ldquo 互联网+&rdquo 普惠金融。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融合创新,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型企业。(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等负责)  1.探索推进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互联网企业构建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在保证技术成熟和业务安全的基础上,支持金融企业与云计算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展金融公共云服务,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稳妥实施系统架构转型,鼓励探索利用云服务平台开展金融核心业务,提供基于金融云服务平台的信用、认证、接口等公共服务。  2.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鼓励各金融机构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更广泛地区提供便利的存贷款、支付结算、信用中介平台等金融服务,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范围,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支持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开展网络借贷、网络证券、网络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等业务。扩大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试点,充分发挥保险业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作用。推动金融集成电路卡(IC卡)全面应用,提升电子现金的使用率和便捷性。发挥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的作用,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开展移动金融创新应用,促进移动金融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规模应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租赁业务。  3.积极拓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的深度和广度。鼓励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需求。规范发展网络借贷和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引导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大数据发展市场化个人征信业务,加快网络征信和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和投资者保护,建立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改进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安全性,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外溢效应。  (六)&ldquo 互联网+&rdquo 益民服务。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服务消费成本。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旅游局、网信办、信访局等负责)  1.创新政府网络化管理和服务。加快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促进公共服务创新供给和服务资源整合,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的网络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等,加快推进政务新媒体发展建设,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响应速度,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深入推进网上信访,提高信访工作质量、效率和公信力。鼓励政府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开展一批社会治理互联网应用试点,打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提升各级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对&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的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  2.发展便民服务新业态。发展体验经济,支持实体零售商综合利用网上商店、移动支付、智能试衣等新技术,打造体验式购物模式。发展社区经济,在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发展共享经济,规范发展网络约租车,积极推广在线租房等新业态,着力破除准入门槛高、服务规范难、个人征信缺失等瓶颈制约。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文化、媒体和旅游等服务,培育形式多样的新型业态。积极推广基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城市服务,开展网上社保办理、个人社保权益查询、跨地区医保结算等互联网应用,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  3.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鼓励有资质的医学检验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发展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模式。  4.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全面量化健康生活新方式。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第三方在线健康市场调查、咨询评价、预防管理等应用服务,提升规范化和专业化运营水平。依托现有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5.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  (七)&ldquo 互联网+&rdquo 高效物流。  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网信办等负责)  1.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发挥互联网信息集聚优势,聚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鼓励骨干物流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搭建面向社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仓储、运输和配送信息,开展物流全程监测、预警,提高物流安全、环保和诚信水平,统筹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构建互通省际、下达市县、兼顾乡村的物流信息互联网络,建立各类可开放数据的对接机制,加快完善物流信息交换开放标准体系,在更广范围促进物流信息充分共享与互联互通。  2.建设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在各级仓储单元积极推广应用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仓储设施与货物的实时跟踪、网络化管理以及库存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货物调度效率。鼓励应用智能化物流装备提升仓储、运输、分拣、包装等作业效率,提高各类复杂订单的出货处理能力,缓解货物囤积停滞瓶颈制约,提升仓储运管水平和效率。  3.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加快推进货运车联网与物流园区、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等信息互联,促进人员、货源、车源等信息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货车空驶率,提高配送效率。鼓励发展社区自提柜、冷链储藏柜、代收服务点等新型社区化配送模式,结合构建物流信息互联网络,加快推进县到村的物流配送网络和村级配送网点建设,解决物流配送&ldquo 最后一公里&rdquo 问题。  (八)&ldquo 互联网+&rdquo 电子商务。  巩固和增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领先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流通、消费更加普及,标准规范、公共服务等支撑环境基本完善。(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1.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农资批发市场对接电商平台,积极发展以销定产模式。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着力解决农副产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冷链仓储建设等关键问题,发展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开展生鲜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试点,促进农业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发展。  2.大力发展行业电子商务。鼓励能源、化工、钢铁、电子、轻纺、医药等行业企业,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推动各类专业市场线上转型,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整合资源,积极向供应链协同平台转型。鼓励生产制造企业面向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支持设备制造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融资租赁服务,鼓励中小微企业扩大电子商务应用。按照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大力推广电子招标投标。  3.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创新。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大数据资源,提升企业精准营销能力,激发市场消费需求。建立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建设电子商务售后服务质量检测云平台,完善互联网质量信息公共服务体系,解决消费者维权难、退货难、产品责任追溯难等问题。加强互联网食品药品市场监测监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处方药电子商务销售和监管模式创新。鼓励企业利用移动社交、新媒体等新渠道,发展社交电商、&ldquo 粉丝&rdquo 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  4.加强电子商务国际合作。鼓励各类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商发展,完善跨境物流体系,拓展全球经贸合作。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检验检疫、结汇等关键环节单一窗口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跨境权益保障机制,利用合格评定手段,推进国际互认。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管理,促进信息网络畅通、跨境物流便捷、支付及结汇无障碍、税收规范便利、市场及贸易规则互认互通。  (九)&ldquo 互联网+&rdquo 便捷交通。  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交通运输服务发展,显著提高交通运输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品质和科学治理能力。(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共同牵头)  1.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推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企业将服务性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服务,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多种出行方式信息服务对接和一站式服务。加快完善汽车健康档案、维修诊断和服务质量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2.推进交通运输资源在线集成。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公路、铁路、民航、港口等交通运输网络关键设施运行状态与通行信息的采集。推动跨地域、跨类型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推广船联网、车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感知体系,提高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在线化水平,全面支撑故障预警、运行维护以及调度智能化。  3.增强交通运输科学治理能力。强化交通运输信息共享,利用大数据平台挖掘分析人口迁徙规律、公众出行需求、枢纽客流规模、车辆船舶行驶特征等,为优化交通运输设施规划与建设、安全运行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利用互联网加强对交通运输违章违规行为的智能化监管,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治理能力。  (十)&ldquo 互联网+&rdquo 绿色生态。  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逆向物流回收体系中的平台作用,促进再生资源交易利用便捷化、互动化、透明化,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林业局等负责)  1.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针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各类生态要素,充分利用多维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地图等技术,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扩大动态监控范围,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依托现有互联网、云计算平台,逐步实现各级政府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和大数据分析。  2.大力发展智慧环保。利用智能监测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增加监测污染物种类,扩大监测范围,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体系。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机制,统一数据交换标准,推进区域污染物排放、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信息公开,通过互联网实现面向公众的在线查询和定制推送。加强对企业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整理,将企业环保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完善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信息网络,提升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风险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3.完善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优化逆向物流网点布局。支持利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跟踪电子废物流向,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搭建城市废弃物回收平台,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加快推进汽车保险信息系统、&ldquo 以旧换再&rdquo 管理系统和报废车管理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互联互通,加强废旧汽车及零部件的回收利用信息管理,为互联网企业开展业务创新和便民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4.建立废弃物在线交易系统。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各类产业园区废弃物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现有骨干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逐步形成行业性、区域性、全国性的产业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在线交易系统,完善线上信用评价和供应链融资体系,开展在线竞价,发布价格交易指数,提高稳定供给能力,增强主要再生资源品种的定价权。  (十一)&ldquo 互联网+&rdquo 人工智能。  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人工智能公共创新服务,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培育若干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骨干企业和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活跃、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等负责)  1.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建设支撑超大规模深度学习的新型计算集群,构建包括语音、图像、视频、地图等数据的海量训练资源库,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等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决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产品、工业制造等领域规模商用,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夯实基础。  2.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鼓励传统家居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集成创新,不断提升家居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创造新的消费市场空间。推动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设立跨界交叉的创新平台,加快智能辅助驾驶、复杂环境感知、车载智能设备等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支持安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发展和推广图像精准识别等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安防产品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3.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着力做大高端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提高移动智能终端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能力。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差异化细分市场需求分析,大力丰富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推动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智能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入应用,大力提升机器人产品在传感、交互、控制等方面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保障支撑  (一)夯实发展基础。  1.巩固网络基础。加快实施&ldquo 宽带中国&rdquo 战略,组织实施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加快提升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能力,促进网间互联互通,大幅提高网络访问速率,有效降低网络资费,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使互联网下沉为各行业、各领域、各区域都能使用,人、机、物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增强北斗卫星全球服务能力,构建天地一体化互联网络。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商用部署,加强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地址管理、标识管理与解析,构建未来网络创新试验平台。研究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体系,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试验验证平台。(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资委、网信办等负责)  2.强化应用基础。适应重点行业融合创新发展需求,完善无线传感网、行业云及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实施云计算工程,大力提升公共云服务能力,引导行业信息化应用向云计算平台迁移,加快内容分发网络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加强物联网网络架构研究,组织开展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跨行业物联网运营和支撑平台。(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负责)  3.做实产业基础。着力突破核心芯片、高端服务器、高端存储设备、数据库和中间件等产业薄弱环节的技术瓶颈,加快推进云操作系统、工业控制实时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解决方案以及高端传感器、工控系统、人机交互等软硬件基础产品。运用互联网理念,构建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用高效整合的技术产业集群,打造国际先进、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网信办等负责)  4.保障安全基础。制定国家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升互联网安全管理、态势感知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实施国家信息安全专项,开展网络安全应用示范,提高&ldquo 互联网+&rdquo 安全核心技术和产品水平。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制度和网络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加强&ldquo 互联网+&rdquo 关键领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和创新能力体系。重视融合带来的安全风险,完善网络数据共享、利用等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探索建立以行政评议和第三方评估为基础的数据安全流动认证体系,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安全。(网信办、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质检总局等负责)  (二)强化创新驱动。  1.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合作的&ldquo 互联网+&rdquo 产业创新网络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跨界交叉领域的创新平台,并逐步形成创新网络。鼓励国家创新平台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线开放,加大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等网络化开放力度。(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等负责)  2.加快制定融合标准。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引导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及推广。加快与互联网融合应用的工控系统、智能专用装备、智能仪表、智能家居、车联网等细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不断完善&ldquo 互联网+&rdquo 融合标准体系,同步推进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增强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能源局等负责)  3.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加强融合领域关键环节专利导航,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与布局。加快推进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在线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服务模式创新,提升知识产权服务附加值,支持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加强网络知识产权和专利执法维权工作,严厉打击各种网络侵权假冒行为。增强全社会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推动建立&ldquo 互联网+&rdquo 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知识产权局牵头)  4.大力发展开源社区。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和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形成的软件成果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开源。引导教育机构、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发起开源项目,积极参加国际开源项目,支持组建开源社区和开源基金会。鼓励企业依托互联网开源模式构建新型生态,促进互联网开源社区与标准规范、知识产权等机构的对接与合作。(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等负责)  (三)营造宽松环境。  1.构建开放包容环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制定实施各行业互联网准入负面清单,允许各类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领域。破除行业壁垒,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在技术、标准、监管等方面充分对接,最大限度减少事前准入限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深化电信体制改革,有序开放电信市场,加快民营资本进入基础电信业务。加快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发展改革委、网信办、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负责)  2.完善信用支撑体系。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推进各类信用信息平台无缝对接,打破信息孤岛。加强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资源在线披露和共享,为经营者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企业网上身份认证等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积累的信用数据,对现有征信体系和评测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3.推动数据资源开放。研究出台国家大数据战略,显著提升国家大数据掌控能力。建立国家政府信息开放统一平台和基础数据资源库,开展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改革试点,出台政府机构数据开放管理规定。按照重要性和敏感程度分级分类,推进政府和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公众和小微企业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商业价值,促进互联网应用创新。(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办公厅、网信办等负责)  4.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针对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加快&ldquo 互联网+&rdquo 相关立法工作,研究调整完善不适应&ldquo 互联网+&rdquo 发展和管理的现行法规及政策规定。落实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和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加快推动制定网络安全、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等法律法规。完善反垄断法配套规则,进一步加大反垄断法执行力度,严格查处信息领域企业垄断行为,营造互联网公平竞争环境。(法制办、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负责)  (四)拓展海外合作。  1.鼓励企业抱团出海。结合&ldquo 一带一路&rdquo 等国家重大战略,支持和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互联网企业联合制造、金融、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率先走出去,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相互借力,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构建跨境产业链体系,增强全球竞争力。(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网信办等负责)  2.发展全球市场应用。鼓励&ldquo 互联网+&rdquo 企业整合国内外资源,面向全球提供工业云、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网络服务,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ldquo 互联网+&rdquo 应用平台。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拓展海外用户,推出适合不同市场文化的产品和服务。(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等负责)  3.增强走出去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政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及相关中介机构作用,形成支持&ldquo 互联网+&rdquo 企业走出去的合力。鼓励中介机构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信息咨询、法律援助、税务中介等服务。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与企业共同推广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以技术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和服务在海外推广应用。(商务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五)加强智力建设。  1.加强应用能力培训。鼓励地方各级政府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会提供互联网知识技能培训,支持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开展&ldquo 互联网+&rdquo 基础知识和应用培训。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建立信息咨询、人才交流等合作机制,促进双方深入交流合作。加强制造业、农业等领域人才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互联网技能培训,鼓励互联网人才与传统行业人才双向流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办等负责)  2.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面向&ldquo 互联网+&rdquo 融合发展需求,鼓励高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能力设置相关专业,注重将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尽快引入相关专业教学中。鼓励各类学校聘请互联网领域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加强&ldquo 互联网+&rdquo 领域实验教学。(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办等负责)  3.鼓励联合培养培训。实施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办学,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深化互联网领域产教融合,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研究平台,建立一批联合实训基地。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和院校对接机制,鼓励企业在院校建立&ldquo 互联网+&rdquo 研发机构和实验中心。(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办等负责)  4.利用全球智力资源。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引进计划和鼓励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ldquo 互联网+&rdquo 领域高端人才。完善移民、签证等制度,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的分配、激励和保障机制,为引进海外人才提供有利条件。支持通过任务外包、产业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全球互联网人才资源。吸引互联网领域领军人才、特殊人才、紧缺人才在我国创业创新和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网信办等负责)  (六)加强引导支持。  1.实施重大工程包。选择重点领域,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入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分步骤组织实施&ldquo 互联网+&rdquo 重大工程,重点促进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能源、服务、农业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发展改革委牵头)  2.加大财税支持。充分发挥国家科技计划作用,积极投向符合条件的&ldquo 互联网+&rdquo 融合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统筹利用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ldquo 互联网+&rdquo 相关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等。加大政府部门采购云计算服务的力度,探索基于云计算的政务信息化建设运营新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创新风险补偿机制,探索&ldquo 互联网+&rdquo 发展的新模式。(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网信办等负责)  3.完善融资服务。积极发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等对&ldquo 互联网+&rdquo 的投资引领作用。开展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创新试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国家出资设立的有关基金投向&ldquo 互联网+&rdquo ,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相关创新型企业的投资。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增信等服务,鼓励通过债券融资方式支持&ldquo 互联网+&rdquo 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ldquo 互联网+&rdquo 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开展产融结合创新试点,探索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降低创新型、成长型互联网企业的上市准入门槛,结合证券法修订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支持处于特定成长阶段、发展前景好但尚未盈利的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与金融服务,加大贷款投放力度。鼓励开发性金融机构为&ldquo 互联网+&rdquo 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有效融资支持。(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网信办、开发银行等负责)  (七)做好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实施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切实推动行动的贯彻落实。联席会议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推进。建立跨领域、跨行业的&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发展改革委牵头)  2.开展试点示范。鼓励开展&ldquo 互联网+&rdquo 试点示范,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区域化、链条化发展。支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先行先试,积极开展&ldquo 互联网+&rdquo 创新政策试点,破除新兴产业行业准入、数据开放、市场监管等方面政策障碍,研究适应新兴业态特点的税收、保险政策,打造&ldquo 互联网+&rdquo 生态体系。(各部门、各地方政府负责)  3.有序推进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完善服务,加强引导,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ldquo 互联网+&rdquo ,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拓展,相互借鉴&ldquo 互联网+&rdquo 融合应用成功经验,促进&ldquo 互联网+&rdquo 新业态、新经济发展。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提高服务和管理能力。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的&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落实方案,因地制宜,合理定位,科学组织实施,杜绝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务实有序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各部门、各地方政府负责)
  • 监测机器微小振动的图像动态,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
    众所周知,任何机器的运转都会产生振动,有些振动代表运行正常,而有些振动则表示故障的初始信号。在预测维护领域,检测振动特征是诊断过程的关键因素,通过振动检测可以确定并缓解问题,以免发生更严重的事件。今天,小菲就给大家介绍下通过感应、放大和测量细微运动,使用户可以看到工厂资产(例如机器)上的振动特征,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传统检测费时费力,停机成本高昂传统检测机器震动的方法是在机器上部署有线传感器(例如接触式加速计)监视出现的振动。在从传感器获取数据后,对该数据进行工作振型分析,以呈现机器运动的动画模型,从而使振动模式可视化。但是据RDI Technologies(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的创始人和CEOJeff Hay博士称,该技术不仅需要花时间从多个点处采集测量数据,而且还需要能接触机器。在机器不便接触或根本接触不到时(机器前方有重重障碍或玻璃),该技术往往没有使用的可能性。另外,传统的接触式测量在安装加速计时经常需要机器停止运行,致使产生因停工而带来的高昂成本。为此,RDI Technologies的工程师开发出了一款名为Iris M的非接触式视频处理系统,该系统使用FLIR机器视觉相机感应、放大和测量机器引起的细微振动,消除了使用早期技术本身固有的缺陷。Iris M系统使用装在Vanguard三脚架上的FLIR 2.3Mpixel Grasshoppper3相机,此相机以默认分辨率为1920x1050、速度为120帧/秒的规格获取单色图像数据。从相机获取的数据将通过USB 3.0接口传输到平板电脑上,在此使用公司专用软件进行分析,使用户可以看到工厂资产(例如机器)上的振动特征。选择FLIR机器视觉相机的原因在Iris M系统中,FLIR机器视觉相机相当于数据获取的设备,它收集视频图像,然后从中提取和分析运动。FLIR 2.3Mpixel Grasshoppper3 GS3-U3-23S6M-C相机装在Vanguard三脚架上,以默认分辨率为1920x1050、速度为120 帧/秒的规格获取单色图像数据。 获取后的数据会通过防脱落电缆经USB 3.0接口从相机传输到Getac F110或Microsoft Surface Book的平板电脑上。“然后电脑软件Motion Amplification的专用视频处理算法会使机器振动可视化。它将逐帧分析每幅图像的像素,确定场景中哪些部分在移动。接下来,它将场景中所有运动振幅的幅度更改放大至肉眼可见的程度,从而加强对引起任何振动的组件之间的理解,”Hay 博士说道。通过使用电脑上运行的图形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选择图像的某一部分进行下一步分析。该系统软件将显示与这些区域关联或与时间相关的强度数据。然后可以使用各种数学函数(例如快速傅里叶变换,又称 FFT),将与时间相关的强度数据集转换为与频率相关的强度数据。随后将向用户呈现场景所选部分不同频率的未放大振幅和振动阶段。Iris M系统灵敏度高,可推广更多行业自从2016年第3季度发布以来,Iris M系统已经改变了行业内人士使用机器监控观察振动的方式。该系统不仅易于使用,还可反馈给用户可见的、简单明了的视频图像,以便用户更好地了解设备运行状况。据Hay博士称,选择FLIR Grasshopper相机已成为该系统大获成功的一个关键性原因。该相机具有12 位动态范围,可以捕获图像中亮光照射和黑暗区域之间像素强度的细微差别,使该系统软件相比于其他软件能够提取更详细的变化情况。Grasshopper相机系列将CCD和CMOS技术与Point Grey的专门技术相结合,实现了高性能、高质量的成像。但同样重要的是Motion Amplification算法本身, “得益于这套独特的算法,Iris 在测量位移方面比传统基于图像的测量工具要大约灵敏100倍。另外,在必要时,Iris M能够直接从图像点测量,可用于量化运动的位移,而不必通过解释该点测量来确定运动种类和呈现的错误,”他说。 这种技术的另一大好处就是数据反馈的速度和数据的详细程度。与传统的接触式测量系统不同,它还可以扩展,因为可以同时测量相机视野内的所有资产振动。另外,它还使自己成为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用户之间良好的沟通工具,因为任何资产的任何问题根源都可直接在视频中看到。新系统已在各种实用应用中部署,除执行对工业资产(例如机器)的状态监控外,Iris M系统也可用于分析桥梁、建筑和相似结构的结构完整性。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监控应用,以评估个体呼吸作用。
  • 新品推荐|动态范围2500000:1!滨松OPAL光谱仪问世,超越常规!
    滨松借助独特的探测器技术、F/2.2大口径光学系统、极低杂散光设计,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光谱仪——滨松0PAL-Luxe 光谱仪。在 200 nm 至 900 nm 的光谱范围内达到2,500,000:1 的极高动态范围,比常规科研级光谱仪高2~3个数量级,满足强弱光谱信号同时测试的需求。产品特点2,500,000:1 动态范围F/2.2 相对口径200nm -900nm覆盖0.9nm光谱分辨率±0.1nm光谱准确度应用激光测试等离子体光谱薄膜测量吸光度测量颜色测量光化学拉曼光谱测试示例图1:激光测试图2:全息滤光片OD值的测量(532nm) 图3:薄膜厚度测量 图4:氮化镓的光致发光测量
  • 关于联合开展 KLCS-2201“动态光散射法颗粒粒度检测”比对实验的通知
    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标委字〔2022〕15 号关于联合开展 KLCS-2201“动态光散射法颗粒粒度检测”比对实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家标准制定项目《纳米技术 动态光散射法粒度分析仪技术要求》于 2021 年正式立项,项目批准号 20212956-T-491。为了对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参数进行验证,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与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北京粉体技术协会联合组织开展 “动态光散射法颗粒粒度检测”比对实验,计划编号为“KLCS-2201”,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一、检测项目本次比对要求使用动态光散射法粒度分析仪测定颗粒的粒度。二、参加单位以能提供颗粒的粒度分析检测项目的单位为主,欢迎各实验室积极参加。三、组织实施本次比对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专委会和北京粉体技术协会联合组织,国家标准项目起草组负责比对实验的具体运作,包括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备、分发样品,回收和分析结果,起草结果报告等。四、时间安排2022 年 4 月正式启动;2022 年 5 月分发样品及作业指导书;2022 年 6 月结果回收分析;2022 年 8 月前完成实验结果报告。各参加单位应正确认识比对的目的和意义,客观真实反映检验能力和水平,确保计划取得实效。五、联系信息秘书处联系人:高洁,010-82545672,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 11 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项目组联系人:朱晓阳,电话:13601393948,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 11 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俊杰,电话:13661221655,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 18 号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高原,电话:13910812410,通信地址: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27 号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颗粒学会颗粒测试专业委员会北京粉体技术协会二O二二年四月十八日
  • 动态表面张力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
    5G、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等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计算机等应用领域的发展,对芯片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快了芯片制程升级,从而带动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半导体晶圆制造工艺包括清洗、曝光、显影、刻蚀、CMP(化学机械抛光)、切片等环节,需要用到各种特殊的液体,如显影液,清洗液,抛光液等等,这些液体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对工艺质量效果产生深刻的影响。动态表面张力在半导体晶圆清洗工艺的应用半导体晶圆清洗工艺要求芯片制造技术的进步驱动半导体清洗技术快速发展。在单晶硅片制造中,光刻,刻蚀,沉积等工艺后均设置了清洗工艺,清洗工艺在芯片制造进程中占比最大,随着芯片技术节点不断提升,对晶圆表面污染物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些高的清洁度要求,在其中部分需要化学清洗的工序,清洗剂的浓度一定要保持在适当的浓度范围之内,成功的清洗工艺有两个条件:1. 为了达成所需的清洁效果,清洗剂的浓度需要在规定范围内。2. 在最后的漂洗过程后,须避免表面活性剂在硅晶圆上残留,残留的表面活性剂对后面的处理工艺会造成不利影响。清洗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道工序,甚至影响器件的成品率和可靠性,然而在清洗工艺过程中,工人往往疏于监控清洗和漂洗工序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经常过量,而为了消除表面活性剂过量带来的不利影响,又往往要费时费力地增加漂洗工序阶段的成本。德国析塔SITA动态表面张力仪监控晶圆清洗工艺中清洗剂的添加德国析塔SITA动态表面张力仪通过动态表面张力的测试,建立清洗槽液的表面张力值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关系曲线,进而实现通过监控晶圆清洗工艺中表清洗剂表面张力的变化来调整清洗剂的添加量,从而优化晶圆清洗工艺。动态表面张力在半导体晶圆切片工艺的应用半导体晶圆切片和CMP工艺要求晶圆切片工艺是在“后端”装配工艺中的第一步。该工艺将晶圆分成单个的芯片,用于随后的芯片接合(die bonding)、引线接合(wire bonding)和测试工序。在芯片的分割期间,金刚石刀片碾碎基础材料(晶圆),同时去掉所产生的碎片。在切割晶圆时某一种特殊的处理液会用于冷却工作时的刀片,这种处理液中会加入某种表面活性剂,以此来润滑刀片并移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碎片,改善切割品质、延长刀片寿命。在半导体晶圆CMP工艺中,利用机械力作用于晶圆片表面,同时研磨液中的化学物质与晶圆片表面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来增加其研磨速率。抛光液是 CMP 技术中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被加工工件表面的质量以及抛光加工的效率。在CMP抛光液中,一般使用水基抛光液作为加工介质,以去离子水作为溶剂,加入磨料(如 SiO2、ZrO2 纳米粒子等)、分散剂、pH 调节剂以及氧化剂等组分,每个组分都具有相应的功能,对化学机械抛光过程起到不同的作用。磨料通过抛光液输送到抛光垫表面后,在抛光垫和被加工表面之间同时受到压力作用以及相对运动的带动,通过对被加工表面形成极细微的切削、划擦以及滚压作用,对表面材料进行微量去除。磨料的形状、硬度、颗粒大小对化学机械抛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分散剂是一种兼具亲水性与亲油性的界面活性剂,能够均匀分散一些不溶于液体的固体颗粒,对于抛光液而言,分散剂能够减少抛光液中磨料颗粒的团聚,提高抛光液中磨料的分散稳定性。德国析塔SITA动态表面张力仪监控晶圆切片和CMP工艺种特殊处理液和抛光液的添加目前在晶圆切片和CMP工艺中,监测切片过程中的特殊处理液和研磨液表面活性剂浓度往往容易出现问题,如果将样品送到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成本高,且有一定时差,无法快速矫正表面活性剂浓度。德国析塔SITA动态表面张力仪,可以建立液体表面张力值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关系曲线。在几分钟内完成特殊处理液和研磨液动态表面张力的测量,进而可以量化数据呈现液体表面活性剂浓度,帮助工人迅速将实际值与期望值作比较,及时调整表面活性剂浓度。动态表面张力在半导体晶圆光刻工艺的应用半导体晶圆在光刻工艺中使用显影剂溶解光刻胶,将光刻胶上的图形精确复制到晶圆片上。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溶液是常用的显影剂,人们往往在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溶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以降低表面张力,改善光刻工艺中光刻胶的粘附性,改善光刻显影液对硅片涂胶面的润湿,使溶液更易亲和晶圆表面,确保一个稳定且不与表面几何形状相关的蚀刻过程。德国析塔SITA动态表面张力仪监控TMAH溶液表面活性剂浓度德国析塔SITA动态表面张力仪,可以建立TMAH溶液表面张力值与表面活性剂浓度关系曲线。通过快速连续监控TMAH溶液表面张力,并在设定的范围内自动比较数据,使用工人可以在表面活性剂浓度超出限定值后,短时间迅速反应采取相关措施。同时析塔SITA动态表面张力仪可对MAH溶液的润湿性能进行简便快捷的分析。操作简单、无需任何专业经验。动态表面张力在半导体晶圆蚀刻工艺中的应用在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晶圆进行蚀刻工艺,将显影后的简要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在蚀刻时接触化学溶液,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使用工人往往在蚀刻液中添加异丙醇IPA,以降低蚀刻液表面张力。晶圆蚀刻工艺中容易存在的问题是:蚀刻过程的对流会引起异丙醇的快速蒸发,蚀刻液表面张力增加,蚀刻工艺质量下降。因此需要将蚀刻液中异丙醇浓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德国析塔SITA动态表面张力仪监控蚀刻液中异丙醇浓度德国析塔SITA动态表面张力仪可以精确快速测量蚀刻液动态表面张力,使用工人可以将测量值与实际所需值进行对比,得出异丙醇浓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如超出限定值后,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采取相应措施,达到高质量的蚀刻工艺和避免异丙醇过量,节省成本。 析塔SITA动态表面张力仪在半导体行业的客户案例德国析塔SITA动态表面张力仪介绍德国析塔SITA动态表面张力仪采用气泡压力法测量液体动态及静态表面张力,通过智能控制气泡寿命,测出液体中表面活性剂分子迁移到界面过程中表面张力的变化过程,即连续的一系列动态表面张力值以及静态表面张力值。德国析塔SITA动态表面张力仪,共有4种型号。附录(英文原文)●Monitoring of wetting characteristics of etchants and developers●Monitoring the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of TMAH-solutions●Monitoring the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in wafer cleaning processes翁开尔是德国析塔SITA中国独家代理,如需了解各种关于析塔表面张力仪信息以及应用,欢迎致电【400-6808-138】咨询。
  • 华电智控发布动态校准仪动态稀释仪标定稀释仪新品
    产品描述:DC4210-N 动态校准仪是华电智控根据现有气体在线监测行业的需求自主研发的一款高精度气体校准仪,设备通过质量流量计控制输出不同比例的流量,实现配置不同的气体浓度,主要应用于VOCs在线监测设备、环境空气监测设备的标定与气体质量控制。产品特点:? 高精度进口质量流量计控制配比,可靠性高,重复性好,零漂小;? 7寸触摸屏显示,菜单式结构,操作简单方便;? 稀释范围广,可实现1:1000的样气稀释比例;? 支持多种气体同时稀释,响应速度快,满足现场标定需要;? 全过程软件自动控制,实时监控气体流量和气体浓度值;? 具有自动清洗功能,根据程序设定自动执行管路清洗;? 具有开机自检功能,设备异常时发出报警提示;? 所有气路采用惰性化材料,维护量少,维护费用低。技术参数:? 环境温度:5℃~50℃? 精度保证温度:15~35℃? 相对湿度:<85%RH? 电源:AC220V±22V,50Hz? 外形尺寸:标准4U结构? 重量:6Kg? 响应时间:10s? 稀释比例:1:1000(可扩展)? 精度:±1.0%S.P.( ≥30%F.S.)? ±0.3% F.S. ( 30%F.S.)? 线性精度:±0.5% F.S. ? 重复性:±0.2% F.S. 创新点:U相结构设计,体积小,重量轻进口质量流量计,精度高,控制稳定可进行多气体稀释可与CEMS设备VOC设备同步联用,实现在线稀释、连续标定动态校准仪动态稀释仪标定稀释仪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