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智能仪表

仪器信息网智能仪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智能仪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智能仪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智能仪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智能仪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智能仪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智能仪表相关的解决方案。

智能仪表相关的资讯

  • 跨时代智能化产品,T81智能仪表全面上市
    制造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自动化和信息化,称重设备也将不再只是个简单的称重工具,而是企业生产制造、内部物流、以及质量管理的一个个核心节点。称重设备的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奥豪斯Defender? 8000电子称重仪表(T81智能终端),帮助您迈向工业4.0 !T81上市发布会揭幕仪式4月20日、21日,奥豪斯展台观众云集,热烈关注着奥豪斯新品发布会。在奥豪斯华北区销售经理张友权和产品经理的揭幕下,奥豪斯隆重发布T81电子秤仪表。奥豪斯产品经理也为观众解说了产品相关信息,获得到场观众的踊跃咨询。智能仪表的新时代选择 奥豪斯Defender 8000称重仪表拥有强制校准功能,极大程度上增加称重的准确性。全金属外壳,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出色的防电磁干扰性能及IP防护性能,能够在恶劣环境中使用;防水板防护达到IP65,可在潮湿和粉尘严重的场合无忧使用。那么,T81还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呢?T81智能终端秤产品特点:不受限制的功能:奥豪斯提供丰富的标准功能应用模块选择,只需换上不同的软件,T81可以满足您任何关于称重管理方面的要求。如果您有自己独有的管理要求,我们可以为您提供定制的软件。智能称重: T81不仅可设计输入窗口,将信息通过各种方式采集上来,结合重量信息,传递给后台,生成真正可以用于企业管理的数据包;还可以允许设定称重流程,确保不会因为操作失误而产生错误的数据。数据存储 : T81可以保存10万条左右的称重记录,能满足用户较长的使用需求。奥豪斯非常感谢这两天到现场的朋友们,奥豪斯将持续致力于产品创新,为大家推成出新,提供优质的产品。更多的产品信息,可致电4008-217-188进行咨询,谢谢!
  • 东方智能仪表董事长黄志刚获“第十七届福建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p  3月28日电 第十七届福建省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近日揭晓,闽南师大校友、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黄志刚荣获“第十七届福建省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pp  黄志刚是闽南师大79级数学专业毕业生,先后当选漳州市第十一、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漳州市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漳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曾获漳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被授予“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建设者”“漳州市第三批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pp  作为东方科技集团的领军人物,黄志刚一直以创新、科技、人文的经营理念,不断打造研发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其产品服务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最具规模的仪器仪表制造企业之一。东方科技集团9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欧美、一带一路国家,公司生产的系列安检产品参与全运会、青运会、金砖国家厦门会晤的安全保障工作。其下属子公司漳州市东方智能仪表有限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创新型企业,公司累计持有已获授权国家专利134项。/pp  据悉,福建省优秀企业家两年评选一次,由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组织开展,此次共有122位企业经营管理者上榜。/p
  • 安徽天长致力打造智能仪器仪表产业
    2月24至25日,中国智能制造及感知物联高峰论坛暨2023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高工会在安徽省天长市举行。本次高峰论坛以“共谋产业发展、共创行业新高、共享资源成果”为宗旨,邀请了230余位来自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技术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仪器仪表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高峰论坛现场。天长市委宣传部供图天长市作为安徽省科技创新的典范,是全国有名的“智能仪表之乡”,经过40多年的创新发展,形成了产品门类全、应用范围广、技术水平高、竞争力较强的仪器仪表产业集群。目前,仪器仪表产业已成为天长市工业经济“挑大梁”的首位产业,企业数突破450家,其中规模企业76家,高新技术企业62家,建成了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22年实现产值近300亿元。天长市智能仪器仪表产业集群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100家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滁州高新区智能测控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22年创新型产业集群”,全省仅3家。安徽天康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天长市仪器仪表产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了天长市的一个支柱产业,以天康集团为首的天长市仪器仪表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综合性工业自动化仪表的研发制造基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协会会长、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朋在峰会致辞中对天长市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予以肯定。安徽天康集团压力变送器智能检测生产线。天长市委宣传部供图近年来,天长市围绕仪器仪表产业补链延链,强化项目支撑,积极对接优质企业,加强业务协同和产业配套,相继引进产业链高端企业近20家,其中德国普力斯特公司投入2亿元,打造智能传感器、变送器研发与制造基地。积极打造产业联盟,30余家仪器仪表骨干企业与5家省内外高校院所、10余家沪苏浙知名企业共同组建仪器仪表产业技术联盟。“我们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紧盯仪仪表线缆、新能源、合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为主体,绿色食品、医药医疗用品及器械、电子信息三大潜力产业,明晰重点发展方向,打造‘3+3’产业体系,在项目招引上做到‘精准出击’。”天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阚绪瑞作招商推介。峰会邀请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石化、国机集团、川仪集团、汉威电子科技集团、中铁科研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近100家国内仪器仪表行业的设计、研发、制造、应用领军企业和单位参会。期间,围绕智能仪器仪表产业链条的缺项和延伸方向,天康集团、安徽自动化仪表公司、徽宁集团、晶锋集团、江元科技等天长市多家企业与重庆川仪集团、汉威科技集团等行业内多家企业、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天康集团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平台,聘请4名行业顶级专家为特聘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研究院院长谭久彬与天长市政府合作多年,是天长市仪器仪表产业顾问。他认为,天长市工业经济发展很好,也很有雄心壮志,希望今后在推动制造业特别是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大力推行产业链‘链长制’,抓好‘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加速打造产业集群;另一方面要贯穿‘质量立市、品牌强市’理念,通过主动对接行业质量检测资源、建立市域产业质量标准体系等途径,大力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和质量水平,打造在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这次峰会将有力推进天长市补齐仪器仪表产业短板、全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推动产业共建与研发合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响仪器仪表‘天长智造’品牌。”天长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永冰说。
  • 仪器仪表商杜威智能新三板上市 2015年营收879万
    近日,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告显示,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挂牌。  杜威智能成立于1996年8月26日。公告显示,杜威智能2014年度、2015年1-12月营业收入分别为912.73万元、879.4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0.12万元、-105.34万元。  新三板资料显示,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仪器仪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产品为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及暖通行业仪表的基础类产品,产品包括压力、液位、温度、温湿度、流量等工业自动化标准产品,并且已经形成产品品种全面、系列化成套产品提供的模式。第二层级为向物联网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智能仪表及物联网监控软件等智能技术网络产品。公司拥有12项专利。
  • 今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经济指标或达预期目标
    “从‘十一五’末期开始,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加快了向中高档产品发展的速度,开发了一批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中高档产品。仪器仪表行业受到国内外经济疲软的影响,出口不畅,国内项目减少,生产企业材料与人力成本升高,造成市场需求不旺,产业低迷,全国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同比增速缓慢,环比增速下降。”10月15日,中国仪表协会副理事长吴幼华接受采访时表示。  “年初受宏观经济影响,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同比分别下降了12.8%、14.1%,年初利润同比增幅为-14%,低于2009年1~2月的-13.7%,堪称本世纪低点。”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奚家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2012年6月,在仪器仪表行业7种主要产品中,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分析仪器及装置、电工仪器仪表等产量环比增速出现负增长。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比增速负增长达51.27%以上。  1~6月,仪器仪表行业各子行业产品产量部分实现增长。其中,电工仪器仪表累计同比增速出现负增长,负增长达到3.57%以上。  “今年以来,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产销由年初低点波动向上,目前已在中速增长区(15%~20%)持稳,预计全年产销同比增幅可达18%左右。如宏观经济无突发性重大波动,仪器仪表行业今年主要经济指标可以达到年初预期目标。”奚家成说。  仪器仪表行业前景广阔  “随着节能降耗、低碳经济、民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结构和转型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并带动了风电、核电、物联网、智能电网、高铁和轨道交通等一批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为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市场。”昆明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方原柏表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也已经真正跨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时代。  “目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已形成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布局较为合理,具有相当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的产业体系,已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最大的仪器仪表生产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仪器仪表生产国。从产品的科技水平分析,目前绝大部分国产仪器仪表产品处于国际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水平,中低端产品品种基本齐全,能够批量生产,且质量稳定。”吴幼华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75.09亿元,同比增长14.86% 完成销售产值2980.36亿元,同比增长14.94%。1~6月,全国仪器仪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14.13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0.18%。下半年仪器仪表行业总体上仍持续上半年走势,需求和产销仍处高位,但增幅将缓慢回落,预计全年产销增幅将略高于上年或基本持平。  奚家成分析说,由于原材料、元器件等硬成本平稳微降,人工成本上升势头趋稳 信贷状况改善,企业应收有所缓解 调结构稳增长等财政投入逐步实施,需求缓慢上升。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在持续两年高位增长后继续上升,行业整体上处于良性发展阶段。  近年来,智能仪表成为仪器仪表行业的新方向,也是未来抢占高端、尖端产品市场的重要发力点,有部分产品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国内智能仪表市场需求旺盛,是促进国内智能仪表技术发展强劲的动力。  诸多“瓶颈”待解  “目前这种形势比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形式还要严峻。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是对外投资。欧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深陷债务危机,不仅对仪器仪表行业,对我国各行各业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第二是房地产,目前楼市的低迷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除此之外,我国基础建设投资的放缓、稳健的货币政策、内需不足等都对我们仪器仪表行业造成一定的压力。”红旗仪表有限公司销售副总李平叶对当前形势作了如是分析。  吴幼华坦言:“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在高端技术上与国际上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国家重大项目上依赖进口产品相当严重。说明我国仪器仪表发展仍有很大空间。尤其在工业信息化,装备智能化,物联网社会化方面要下大力气追赶国际一流水平。这也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正面临产业、产品结构拐点的开始。”事实上,中国仪器仪表工业在外资大举进入和进口激增的严峻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仪器仪表产业也面临一些瓶颈,如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工程应用水平,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高端产品的性能追求等,这些与国外技术的差距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实的情况是,国内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仍有巨大的差距,比如关键核心技术匮乏,低水平重复,产品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在高端精密仪器上仍严重依赖进口,大量进口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其中仪器仪表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尤为突出。这就客观上造成了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能过大、近年扩张过快的企业所面临的困难较大,急需进行企业管理与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  【评】智能仪表技术与国外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一直以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品,在高端、尖端产品领域还比较薄弱,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但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中国仪器仪表企业不仅局限于中低档产品为主领域的发展,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已有能力在某些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和垄断的局面。一方面充分发挥行业比较优势,巩固和扩大在一般产品领域的地位和成果 另一方面,在科学仪器和测试控制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缩小差距是本国企业的发展途径。  我国智能仪表研制已经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尽管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但是已经开始向高级阶段迈进,部分产品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突出的表现在我国近年来智能仪表技术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高档产品领域如集装箱检测设备、质谱仪、多光谱遥测等 智能仪表相关国际标准方面,如用于工厂自动化的以太网EPA现场总线和用于过程自动化的WIA-PA无线网络两项标准等。  事实上,我国智能仪表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工程应用技术上。我国我国智能仪表的核心部件多采用国外产品或技术,自主研发实力薄弱,集成能力落后,在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实用性方面的差距比较大。而实际工程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应用范围不广和对应用技术重视不够,针对各行各业产品的具体应用技术与国外有更大的差距。  然而,随着信息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微电子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特种加工技术、集成技术、纳米技术等高科技发展迅猛,相应地对仪器仪表的制作和设计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也激发了行业的技术研发动力,使遥感距离更远、更方便、更稳定、无污染、更低廉等成为仪器仪表的必备条件。智能仪器仪表技术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未来,中国智能仪表行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和突破,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智能仪表的产业化运作能力、重视产品的工程应用技术、不断提高产品档次。  应该指出的是,国家要发展,仪器仪表必须先行。正如专家们建议的那样,未来或许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扶持和改善:国家政策应加大对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和政策) 以资本整合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兼并和整合 在技术研发方面应加大国家队的建设 在产品质量方面应加大对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的本质提升 在国家项目中应加大对国产仪器仪表使用率的奖励和扶持。
  •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研究所建测试实验室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ITEI)现已被HART通信基金会(HCF)正式授权,建立测试实验室,将向广大国内外自动化仪表企业提供HART和WirelessHART现场设备的测试服务。     HART是HART通信基金会于1985年推出的用于现场智能仪表和控制室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经过20多年的发展,HART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流程工业,是国际上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标准IEC 61158的类型20。2007年,HCF适应工业应用需求正式发布了用于流程工业的无线通信标准WirelessHART(HART 7.1)。并且在2010年,WirelessHART成为工业无线国际标准IEC 62591。  在国内,HART被视为通过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创新以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水平的一项重要通讯技术。国家863计划自“九五”科技攻关开始,历经“十五”、“十一五”期间在先进制造领域重点项目中,连续支持基于HART、WirelessHART等主流现场总线技术的智能化模块、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以及具有HART等现场总线接口的大型石化工程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的研制与示范应用。  近10年来,随着HART和WirelessHART技术在中国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水处理等过程自动化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自主开发HART和WirelessHART产品。为了更好地服务及促进中国市场的更快发展,经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努力,与HART通信基金会于2010年末达成一致,支持将HART和WirelessHART协议规范转换为中国推荐性国家标准外,并在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建立HART & WirelessHART测试实验室。现在,经过一年多认真的筹备以及严格的技术培训和审核,2012年6月1日该实验室被HART通信基金会正式授权。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HART & WirelessHART测试实验室的建立,将帮助国内设备厂商确保基于HART及WirelessHART产品的质量,以促进我国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进一步产业化,更为国内用户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证。
  • 汉威科技2018年财报解读:仪表业绩增速最快
    p  近日,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威科技)公布了2018年公司财报。汉威科技是国内知名的气体传感器及仪表制造商、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2018年汉威科技业绩达15.12亿,业绩增涨4.7%。但净利润下滑44.1%,为6166万,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公司及子公司的商誉减值影响。自证监会去年11月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后,市场上已有超过百家上市公司去年业绩及公司净利润受到商誉减值影响发生剧烈变化。/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a5d7de80-0923-40cb-b7f1-6bdd826654c1.jpg" title="汉威科技财报.png" alt="汉威科技财报.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汉威科技2018、2017年业绩对比/strong/pp style="text-align: right line-height: normal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数据来源:汉威科技公司年报)/span/pp  2018年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业绩收入占汉威科技整体收入的67.1%,汉威科技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是以公司生产的智能仪表为基础,将仪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过NB-IoT等多种通讯方式传输至物联网系统形成的综合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智慧市政系统解决方案、智慧环保系统解决方案和智慧安全系统解决方案等。从毛利率水平看,该业务近30%的毛利率明显低于传感器和智能仪表业务毛利率水平,根据汉威对这部分业务的解释,这其中也包含一部分仪表、传感器等仪器设备收入。未来,怎么让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比单纯的卖仪表传感器更挣钱,这也是汉威科技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智能仪表业绩增速最快,达23.8%,与此相伴的是该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增长近36.8%。传感器收入达1.55亿,业绩收入略有下滑。/pp  2018年汉威科技投入研发经费10,668.68万元,同比增长17.11%,研发人员增加116人。更多的资金投入及科研人员的增加帮助公司取得了不少进展:2018年,汉威科技开展了10项新方向业务项目调研,包括研发完成了独立式小烟感和NB-IoT烟感产品 全光谱水质检测仪的产品开发 持续推进超声波气体检测技术的研究等。而在专利方面,汉威科技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证书34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外观设计5项 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1项。其中,与仪器相关的专利主要为外观设计专利。4项发明专利分别为“管道气体泄漏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因长期冷置而漂移的传感器显示修正方法”、“渗滤液厌氧反应器的进水配水系统”和“一种有机废气的冷凝回收溶剂装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4/uepic/13b9406d-cb3d-4853-8d27-17d611896f43.jpg" title="汉威科技2.png" alt="汉威科技2.png" width="628" height="388" style="width: 628px height: 388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汉威科技2018年研发投入/strong/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来源:汉威科技公司年报)/span/pp  公司层面,2018年汉威科技新设立河南汉威智慧消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汉威科技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可以看做汉威在行业和区域上扩展的最新动作。同期内撤销北京威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之前主要负责汉威科技的居家智能与健康业务。/pp  虽然综合解决方案这样的集成业务在汉威科技中占比最高,但在汉威科技之后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汉威科技领导表示今后公司还是会着力发展传感器业务,未来公司的工作重心将重回传感器领域,重点发展多门类的传感器产品,各方资源也会优先倾向传感器业务的需求,通过发展传感器为物联网市场的需求提前做好准备。/p
  • 金湖仪器仪表产业集聚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1-2日,“市监护航 聚力发展”暨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金湖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仪器仪表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紧紧围绕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议题,积极战略谋划,建言献策,推动了金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打响了金湖仪器仪表产业集聚效应、品牌效应。近年来,金湖县紧抓南京都市圈建设的战略发展机遇,在仪器仪表产业持续发力,在县内形成了以经济开发区为主阵地,金南、塔集等镇(街)工业集中区为支撑,苏仪集团、杰创科技、华海测控等企业为龙头的协同发展格局。主导产品也从石油装备配套仪表拓展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显示控制等五大类168种,并逐步向成套智能化系统拓展;主要市场也从最初的县内市场,走向欧美、拉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政策助力,产业基础日益厚实为不断放大仪器仪表产业影响力,金湖县将智能仪表作为全县制造业重点培育打造的八大重点产业链之一,出台《金湖县仪器仪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一企一策”建立起重点企业挂钩培育工作机制。今年1月,金湖县人民政府与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签定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各类仪器仪表市场经营主体近2000家,2022年,全县仪器仪表产业实现开票销售22.54亿元、同比增长24.44%;入库税收7922万元,同比增长26.75%。针对仪器仪表特别是智能仪表制造企业存在的“小而活”、高成长的特点,建设湛钢(江苏)智能仪表产业园,打造初创型、科技型仪器仪表企业孵化平台。瞄准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方向,聚焦产业发达地区,组建仪器仪表产业招商小分队,大力实施驻点招商、以商引商,目前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个、2000万至1亿元高科技项目3个。科技加持,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持续实施技术攻关,是金湖县仪器仪表产业抢占市场的关键举措。为此,在规上仪器仪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金湖县大力鼓励企业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强化校企合作方式,实现研发平台升级改造。现已与同济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引进省科技副总11名,获评省“两站三中心”11个。各类企业拥有有效专利1381项,承担省市科技项目18个,入选江苏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目录12项,通过江苏省级新技术新产品鉴定6个。坚持以智改数转赋能企业转型,拥有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11家,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0家,红光仪表创成江苏省智能车间,为以“多品种、小批量、高精密”为业务特点的仪器仪表企业树立了智能化生产的标杆。截至目前,全县有仪器仪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占全部高企总数的16.8%;省级以上研发中心11家,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1家,江苏省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淮安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江苏省智能车间2家。金湖县也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金湖县仪器仪表特色产业基地”称号。个性发展,产业成果多点开花经过多年的努力,越来越多的智能仪表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转移等方式,各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代表性产品,先进性、可靠性和稳定性逐年提高。苏仪、杰创、杰克、华尔威等企业部分产品技术领先于国内其他同行,杰克仪表参与20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全县有3家企业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同时,红光仪表于今年获批第二批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企业,从单纯的设备生产领域向提供系统设计等服务领域拓展。通过多年精细化发展,该县仪器仪表企业已逐步成长为市场细分领域的“小巨人”“隐形冠军”,拥有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5家,国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随着江苏省工业物联网装备(热工仪表)计量中心的落户金湖,更为该县仪器仪表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涵盖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员培训、出厂检测等多方面的优质、先进服务和产业整体的便利,产业成果将进一步得到彰显。金湖县以“市监护航、聚力发展”暨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契机,将金湖仪器仪表集聚区培育成为首批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推动省计量院在金湖设立工作联络点,打造金湖仪器仪表标准研制,制定和发布地方标准,扶持金湖仪器仪表企业申报积极省质量信用AA和AAA、“江苏精品”、省长质量奖,促进产业升级,持续打响金湖县仪器仪表产业集聚效应。
  • 重庆仪器仪表产业力争4年内产值破百亿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奚家成曾到重庆调研,他认为,中国的仪器仪表产业虽然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但企业分布散、规模小、竞争力弱的局面仍然存在,影响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  以重庆市仪器仪表产业的龙头老大四联集团为例,虽然近年来该集团一直保持了行业竞争优势,但是发展中的企业始终面临“做不大”的烦恼:截至去年,集团在仪器仪表方面的产值仅有近40亿元。  重庆市提出培育“2+10”战略性新兴产业,仪器仪表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四联集团计划,用4年时间做强做大仪器仪表产业,力争2015 年仪器仪表方面产值接近100亿元 推动重庆市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门类齐全、系统成套能力最强的综合性智能仪器仪表研发生产基地。  打造国内重要智能仪器仪表基地  “‘十二五’期间全国经济转型,给仪器仪表行业带来利好。”市经信委有关人士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  他分析,随着重庆市进入工业化中期,机电制造业的地位相对上升,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向着与仪器控制紧密结合的中高端方向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重庆市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将长期提升对测控装备的需求,仪器仪表行业市场前景光明。  在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抢抓机遇,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优势,四联集团明确了自己的发展路径——  首先,开拓节能环保、核电、船用仪表等新市场领域,大力推广变频器在节能市场的应用。其次,争取在控制系统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从流程工业自动化领域逐渐延伸到其它测量和控制领域,早日进入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4年,四联集团将力争打造6—8个国内市场占有率前三名的拳头产品,包括压力变送器、流量计、调节阀、电动执行机构、分析仪器、温度仪表、超声波物位计等,争取压力变送器、流量计、执行器成为世界级产品 通过巩固和扩大行业领先优势,造就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旗舰。  不仅如此,重庆市计划依托四联集团等企业,建设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门类齐全、系统成套能力最强的综合性智能仪器仪表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中心,创建国家智能仪表工程中心,突破新型传感、新型人机界面、高可靠性、集成控制等关键技术,争取2015年全市仪器仪表产业产值超过 100亿元。  校企合作破解人才需求瓶颈  业内人士介绍,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仪器仪表行业面临的“人才荒”现象也日益突出。  中国测试仪器学会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对我国相关行业进行调查发现,人才匮乏及大量流失成为测试仪器行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严重障碍,国有企业尤其如此。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新发布的全国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状况中,机械与仪表类专业名列需求榜首,需求量远超第二位营销类专业。这表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由于高端精英人才严重短缺,市场甚至出现百万年薪难觅仪器仪表行业高端人才的奇特局面。  重庆如何破解人才需求瓶颈?  校企合作,成为仪器仪表产业突围的关键。为了加快人才储备,四联集团旗下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与合肥工业大学联手,成立合肥工业大学——重庆川仪自动化仪表技术研究中心,希望通过拓展双方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搭建坚实的平台。此外,重庆市将在“十二五” 期间创建国家智能仪表产学研战略联盟,解决高端人才短缺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去年正式启动新型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去年10月立项开展“全国工业自动化人才认证培训” (IAAT)项目。“IAAT”以培养技能型、创新型工业自动化人才为目标,将为我国的工业控制自动化建设培养出更多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 指尖“拨”仪表,光影照星空丨仪表与照明分系统助力航天员出舱
    2022年9月2日0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期间,陈冬、刘洋在舱外作业,蔡旭哲在舱内配合支持,并使用智能显示器进行状态监视和操作。航天员使用的智能显示器、笔记本计算机等智能交互设备和舱内舱外照明设备均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人机交互团队研制。团队承研的仪表与照明分系统是载人航天领域独有的、最具特色的分系统,是航天员与航天器的“纽带”。航天员通过该分系统设备操作航天器、感知航天器。在经历了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等几代发展后,仪表与照明分系统全面进入了智能化时代。音视频环绕,两大利器协作在轨出舱任务需要三名航天员合作完成,且面临不同舱段协同、舱内外协同、天地协同等复杂场景,如何高效沟通协作是一个难点。仪表与照明分系统可以为航天员提供视频语音为一体的分布式数字化远程终端系统,提供天地间文本、图片、流媒体混合通信模式,创建并实现了视频图像多媒体组播共享的点播系统。在出舱任务中,航天员可通过智能显示器实时监测舱外图像及机械臂全景、局部图;同时,话音系统支持天地会议通话、专用通话、出舱通信等多种模式的话音通信。确保航天员之间、航天员与地面之间“看得清、听得准”。四两拨千斤,指尖舞动机械臂仪表智能显示设备和机械臂操作台梦幻联动,组成面向双臂管理的操作平台,实现空间双机械臂多点动态接入的操作管理,为航天员提供在舱内完成空间机械臂多模式操作的友好人机交互操作体验。系统首次将力反馈技术引入空间机械臂的在轨操作中,可较好增强操作者的临场感,并通过快捷按键、图形页面软按键,进行全部机械臂操作。同时,提供灵活的软件维护方式,可在轨更新操作交互界面。照明全覆盖,点亮漫漫夜空此次出舱任务,仪表与照明分系统为航天员准备了两台新的神器:云台照明灯。随问天实验舱发射的云台照明灯具备全覆盖角度转动的能力,为此次出舱任务点亮舱外环境,成为航天员舱外行走的“灯塔”。舱外云台灯是空间站首次在轨应用的照明设备,通过多自由度转动机构以及投光灯光学系统设计,使得航天员出舱路径以及舱外作业点的照度得到充分保障。定制随心愿,享受太空生活不同于地球,太空没有昼夜、四季的变化。航天员在轨每天会经历大约14次日出日落,体内的生物钟很容易被打乱,并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睡眠障碍、倦怠和健康损害。为此,仪表照明分系统统一规划了空间站多舱段多自由度动态照明为主、固定照明为辅的一体化、多维度、定量化照明系统。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后,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通过手机APP调节舱内照明环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运动模式,避免长时间单调的环境带来的不适,从而保证航天员更高效地工作、更放松地享受高质量睡眠,让他们在太空工作和生活更加活力满满。简约不简单,工作效率up仪表智能显示器采用先进的图形交互技术,创建了空间站面向用户的新一代自主配置人机交互模式。仪表智能显示器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简洁明了的界面上通过文字、图形、动画多种方式,实现航天器信息的显示与处理。它还汇集了包括飞行信息、报警信息、航天员身体健康情况等内容,航天员可以通过首页索引快速查看到想要的信息。在执行专项任务时,航天员可以实时监视相关动作涉及的设备参数状态,以支持出舱任务、机械臂操控、手控遥交会对接等操作。另外,仪表与照明分系统精准对接在轨任务规划,设计了专项任务页面的交互流程,实现了“自动切换页面”和“一键手动切换”,使得航天员可以专注任务本身,免去繁琐操作。不论是在轨工作还是生活,智能仪表照明不仅能够帮助航天员高效完成每一项在轨任务,而且能够为航天员提供高品质太空生活,陪伴守护航天员多彩太空旅行的每一天。
  • 国内外仪器仪表行业目前水平及发展趋势分析
    仪器仪表行业是我国发展的新型行业,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我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空间具备了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国内科技目前水平及发展趋势  仪器仪表行业整体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仪器仪表产品中普遍采用,约15%的产品实现了智能化,达到国际90 年代水平 30%的产品实现了数字化,达到国际80年代末期水平。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可以承接30万-60万千瓦火电站、核电站、30万吨合成氨、 120吨转炉、日产30万立方米城市煤气站工程、成套大型炉窑等大型工程成套控制项目。  大类产品满足需要程度:中高档科学测试仪器国内市场满足率为30%,中低档科学仪器满足率65% 生产过程测量控制仪表及系统产品在大型工程项目中的品种满足率达50%,中小型工程达70%。进口产品往往是科研、生产所需的重大、关键设备,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  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仪器仪表生产、科研、营销体系。建成了一批科研开发机构(其中机械系统的仪器仪表专业科研所20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9家) 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经营、管理、技术人才。特别是部分中低档产品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各种数字万用表、电度表、水表、煤气表、水准仪、中低档光学显微镜、望远镜等产量世界前列,在基本满足国内需要的同时,大量出口。  通过科技攻关、联合开发、合资合作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国产化等多种形式,使我国仪器仪表行业部分中高档主导产品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形成生产能力。自主开发的主要产品包括中小型DCS、现场总线智能仪表、总线式测试系统、汽车专用检测试验设备、超声诊断仪器、微波等离子光谱、新型扩散硅敏感元件等,引进技术国产化的主要产品有记录仪、精小型调节阀、新型变送器、光谱、色谱、扫描电镜、水质分析仪、专用复合材料等 合资合作的主要产品有大型 DCS、EJA、流量计、电子经纬仪、动平衡试验机、高低温试验仪器等。  一批国有、集体、民营、三资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市场竞争,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并显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和后劲,已形成主导、核心力量。  国外科技目前水平及发展趋势  数字化、智能化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仪器仪表产品进一步与微处理器、PC技术融合,仪器仪表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提出的 “DSPS”概念为例,以DSP芯片为核心,配合先进的混合信号电路、ASIC电路、元件及开发工具等提供整个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  仪器仪表中采用了大量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的新器件、表面贴装技术(SMT)、多层线路板印刷、圆片规模集成(WSI)和多芯片模块(MCM)等新工艺,CAD、CAM、CAPP、CAT等计算机辅助手段,使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模糊控制、人工神经元网络等新技术在现代仪器仪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网络化  当前国际上现场总线与智能仪表的发展呈现多种总线及其仪表共存发展的局面。HART、FF、Profibus、Lonworks、WorldFIP、CAN等总线都从应用于某一领域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展。  多种智能化仪器仪表已陆续推向市场,仪器仪表正经历着深刻的智能化变革。集成测试系统也走向了网络化,各台仪器之间通过GPIB总线、VXI总线相连。  微型化  MEMS是80年代中末期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被视为21世纪广泛应用的新技术。被列为美国“对国家安全及繁荣有重大影响”的22项重大技术之一的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技术,主要是依托微型化技术。应用MEMS技术的微型仪器仪表被称为芯片上的仪器仪表,MEMS产品包括汽车加速计,压力、化学、流量传器、微光谱仪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航天、生物医疗、汽车工业、军事、工业控制等领域。  MEMS产品在国外发达国家已产业化,年增长率高达10%-20%,预计2001年MEMS产品将形成高于8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美国德州仪器、罗斯蒙特、德国Karlsruhe研究中心、摩托罗拉公司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了该技术。
  • 那些年,我们一起用过的梅特勒托利多称重仪表
    那些年,我们一起用过的梅特勒托利多称重仪表 梅特勒托利多,作为全球领先的精密仪器及衡器制造商,在百年悠久发展历程中一直保持着技术和市场的领先性。1987年,MT进驻中国,至今已伴随中国用户走过了三十个春秋。在这30年中,MT用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产品,持续努力地为客户创新解决方案、改善业务流程、创造价值。30年,仿佛弹指一挥间,我们的产品始终创新,引领着行业的发展,在不断更新换代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产品。那些年,我们一起用过的MT称重仪表那些明星产品,你还记得吗?8142仪表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 由机械到电子,如同由算盘到计算器的发展,更先进、更精准、更快速、更可靠。8142仪表上市于1980年代,是名副其实的80后。作为当年应用于车辆衡的中高档仪表,它稳定可靠,厚重扎实,极具工业感的外观设计在当年广受好评,因其极佳的可靠性,迅速成为了中国衡器行业的标杆,可谓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上市已近30年,虽然功能已无法和现在的后辈产品媲美,但至今仍有配置了8142仪表的汽车衡在我们的客户现场稳定服役,可见我们第一代明星产品的实力。最早的电子称重仪表 十几年前,我们还生活在机械秤的时代。那时候的机械秤是这样的: 而彼时,MT已经率先在中国开启了电子称重仪表时代,8142系列仪表就是开启这个时代的先锋者。 Panther最经典的工业控制仪表“ 工业控制功能赋予了称重仪表更多的角色和能力,如同传统手机到智能手机的变革,方寸之间,尽在掌握。 Panther 仪表诞生于90年代,定位于过程称重系统,可连接PLC,是国内最早最经典的工业控制仪表之一,是为化学工业、制药、食品和其它过程工业应用而设计的高品质称重终端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称重场合。用户现场的Panther仪表T800智能仪表,开启车辆称重2.0时代“ 智能仪表,如同单片机到智能电脑的提升,多种针对车辆称重量身定制的特有应用,更专业,更智能化。 T800诞生于00年代,是一款高集成度的多功能仪表,定位于轨道衡、汽车衡、及各种非标要求的称重系统。它拥有专门为车辆称重所量身定制的一系列特有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称重的专业化程度,成功接棒8142成为新一代明星产品,开启了车辆称重的2.0时代。用户现场的T800仪表 ICS系列真正结合行业应用进行设计考量,实现快速生产直观、快速、精确,“小鲜肉”也有大能量! 计数和自动检重是容易使人精疲力尽的工作,因为操作人员需要集中注意力快速进行准确称量。 ICS 系列称重仪表从行业应用需求进行设计考量,提供了与生产过程的无缝集成解决方案,实现高效的称重、计数、累加、检重、灌装。 同时,一体化的秤台设计、清晰的彩色显示、紧凑的外观,也让ICS系列仪表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仪表“小鲜肉”,广受好评。带信号条的 ICS669 终端显示实际的灌装状态。带全彩色图形显示屏 colorWeight 的 ICS449 终端,通过变色功能指示称重状态。 使用ICS仪表准确计数IND560/570/780 二次编程,仪表实力派“ 一个产品,百变功能,各种定制系统,您就可轻松实现!这一系列先进的仪表针对性能和多功能性而设计,广泛适用于多种手动和自动称重应用,是集颜值和实力于一身的实力派。重要的是,其具有的Task Expert二次开发环境,赋予了仪表二次编程功能,可创建功能模块,针对特定的称重问题定制专用的解决方案,组建符合用户需求的系统,从而灵活地集成至工业称重系统和过程中。IND780仪表工作现场 IND880 / IND880A触屏旗舰,新时代的新工业电脑“ 全新视觉和触摸体验,IND880系列就是称重仪表界的iPhone X。 IND880A(高级版)采用工业级的高亮液晶显示器以及工业触摸屏一体化设计技术,基于WIN7系统,是一台完善的工业PC电脑,带来前所未有的使用和视觉体验。 IND880(标准版)基于WIN CE系统,同样拥有全新的触摸体验和6.5"工业级高亮TFT彩色液晶显示屏,采用了独特的按键触屏的一体化设计,可同时支持触摸与按键两种方式的操作。 IND880系列拥有各种工业现场总线的PLC接口、IP69k级防护、二次开发功能,无论是外形、配置、功能、效率,都毫无疑问是目前称重仪表界的旗舰级产品。
  • 我国仪器仪表的机遇与挑战发展之旅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领域对于实验室仪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激发了我国一批批仪器仪表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为我国科研领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先进的技术支持,也使得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有了一个质的的变化和发展。但是随着国外仪器仪表产品的不断涌入,尤其是实验室仪器中高端产品一直被国外垄断。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局势,国产仪器仪表到底存在哪些不足呢?国产仪器仪如何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呢?成为了我国仪器仪表行业需要面临的最主要的难题。    案例    “做实验之前,我们很想买国产仪器,价格上肯定合算一些,但根据我们的经验,国产仪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容易出问题。所以,我们宁可多花一点钱买使用时间更长的进口仪器。”一位从事病毒研究的科学家这样说。想必这也是我国许多仪器用户的共同感觉。可见,中国国产仪器仪表产品面临信任危机,造成同档次的国产货无法和进口货平等竞争,这种现象在高端科研仪器方面表现尤其明显。    国产仪器仪表现状    在技术上,现有国内中低档产品大部分可与替代进口产品,大拿高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即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与国外产品相比,约相差l一2个数量级。    在测量精度上,现有国内产品与外国产品一般相差1个数量级。因为中国对仪器的基础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研究不够,一些影响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如精密加工技术、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产品,特别是高档产品的性能不够稳定和可靠。    在功能上,目前,外国产智能化程度相当高,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数字处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扰对信息影响,提高了产品的耐环境性和测量真实性。而国内现有产品智能化程度还较低。    国产仪器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用的时候还行,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出问题。故障率高得吓人。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方法不成熟,一是材料不过关,还有质量把关不严或是没有资金投入。另外,有些专家们清高自好,不愿意跟国产的仪器厂家合作,也不愿拿出看家的本领来支持国产仪器,他们宁可去给进口仪器写宣传性质的所谓技术成果。    国产仪器仪表研发举步维艰    一欠需求牵引    这种牵引首先应该表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生产的具体任务对某种仪器的需求上。有了需求,才会有人去研制和生产仪器,如果这些仪器能够占领市场并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自然会有人去做。    目前牵引拉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的科研还远未成为当今世界的领跑者,反而是以跟踪研究居多。这种状态下所用的科研仪器以已经商业化的、有钱就买得到的成熟产品为主。而目前拥有充足经费的采购者们倾向于采购比较现成的进口仪器,似乎除了国防等领域需求的高端仪器,很少有人愿意进行自主研发或采买国产仪器。实际上,真正有望做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实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依靠有自己特点的先进科研仪器,特别需要那些运用到许多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自主研发的仪器,这样的仪器没有现成的产品可买,即使有类似的也需要买回来再升级改造和进行系统集成。显然,如果不重视仪器的研发,在实验手段这个环节上就轻易地输掉了关键的一局,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直接使自己处于落后的位置。    要形成高端科研仪器研发的有效牵引,一方面,研究工作要超越目前的跟踪模仿阶段的“二流”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的“一流”水平 另一方面,仪器研发水平本身也要上去,帮助大家建立对国产科研仪器的信心。    二欠投入和政策    目前我国的仪器研发经费是不足的,而且还很不均衡,因此“钱”必然长期困扰仪器研发工作。    我们应该注意到,除了直接投入,目前用在采购仪器上的钱,有一部分实际会间接用到研发上,因为如果国内的科研院所都能花比较多的钱用于采购国产的新型科研仪器,就可以使国产科研仪器的创新—研发—销售形成一个顺畅的良性循环,如能让企业乐于投入大笔的经费在研发环节,这样研发和生产的队伍也容易稳定,自然会对创新非常有利。    因此,在科研仪器采购的经费安排上,也应有适当的政策鼓励科研院所采买国产仪器,虽然这些国产仪器在技术指标上尚不能全面和国外进口仪器抗衡,但是却在使用、维护和维修方面要比进口仪器便利和便宜得多。    为了搞好原创性的科研仪器研发,项目主管部门应该把仪器自主研发成果作为科研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各单位在制定员工考评和奖励制度时,应该明确新仪器开发和改进方面工作量的计算标准及相应的奖励规格,这样才能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研仪器的研发。    三欠基础和能人    国产科研仪器研发根基尚浅,基础薄弱。这一方面源于我国在基础材料和加工技术方面比较落后,这种落后影响到了包括仪器仪表行业在内的整个工业技术领域。主要表现在常用的基础材料和器件的质量不够好,虽然可凑合着用在普通的民用技术中,但用于高端的研究型仪器,则很难保证其技术指标能够达到科学研究的要求 有时虽可以通过“优中选优”选出最合适的材料和器件,但成本太高很难被产业化大量生产和使用。    另一方面的基础薄弱,是指理论基础。目前做仪器研发的人主要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在理论水平方面通常低于那些需要使用仪器做研究的科学家,对一些与仪器研发相关的重要的科学原理没有吃透或掌握不全面,难以对仪器的相关原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因而难以迅速形成新的设计。此外,由于大学的分科教育体制,很多研究和技术开发人员的知识面不够宽,也影响了他们对仪器的研发能力的提升。    而做仪器研发,有些能人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有基础扎实、立足于科学前沿、对所涉足领域的科学问题非常清楚的一批高素质、有实践经验的人作为设计师,他们要知道目前急需的研究手段和实验技术,能提出原创性的解决方案,并善于整合资源实现设计。随后,还要有能工巧匠做出好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国产科研仪器。当然,这些能人都不是天生的,需要长时间的仪器研发工作去培养和锻炼,研发团队也需要不断的磨合。    四欠核心和深度我国对科研仪器研发的介入深度不够,经常是浅尝辄止。由于全新原理的原创科研仪器的价值通常不容易迅速被人所认识,因此靠新仪器打开市场赚钱较难。从事仪器研发和生产的单位更习惯于生产、改进和销售那些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仪器,包括以往市场份额大、口碑好的老型号仪器和对这些老型号仪器做小的改进,通过提高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增加部分功能、改进外观设计等方式来获得用户青睐。这种小修小改的“研发”远远无法达到原创的级别,只是这样做便于赚钱,所以不少科研仪器的研发生产单位乐此不疲。    目前我国很多仪器的核心部件实际是进口国外产品。这种利用产自不同国家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仪器的状况在全球化时代虽属正常现象,但其中有一些根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却仍自我标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货精品,则完全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五欠信心和人气    正是由于前面提及的一系列原因,国产仪器的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往往都缺少足够信心。生产者对原材料和器件没信心,对自己的产品也没信心。销售者在向用户推销时更喜欢炫耀他所卖的仪器里面有哪些部件完全是进口的,仿佛进口的“标签”就是高质量高性能的保证书一样,却对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没有足够的信心。    许多使用者也对国产仪器缺乏信心。真正理解原创性的国产科研仪器研发工作的意义,并能够自觉支持和投入这方面工作的人还不多。    目前不仅主管领导对仪器研发重视不够,有时甚至在科研队伍中也有很多人不赞同做自主研发,或者即使不反对,也不会积极协助做仪器研发的人。没有一定的人气,这种科研仪器的研发可能会变成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从而影响研发积极性。    此外,一件复杂的研究型仪器的研制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通常需要一定规模的团队(甚至是跨单位、跨行业的组合)的合作。这个研发团队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团队合作制度,其成员应该具有高度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尽可能多地沟通交流,避免闭门造车,这样才能把仪器的研发工作真正做好。目前,国内包括仪器研发在内的很多科研合作还需要加强。    国产仪器仪表行业前景光明    我国是仪器仪表行业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国家,而且近年来相对于全球仪器仪表3%~4%的增长率。可见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尽管我国仪器仪表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但是我们相信国产智能仪表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2014年以来,仪器仪表行业增幅高于大部分制造业,主要得益于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科技进步、关注民生等有关政策措施的带动。具体来看,产销占全行业约40%的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因工业改造需求上升,其增幅高于全行业2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教育、车用、医疗等仪器增幅均超过20% 电子、实验分析等科学仪器的增幅均接近20%。    当今信息时代,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若稍微放慢发展速度,就会被远远抛在后面。但国内的计量仪器仪表产业水平发展滞缓,大型和高档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许多急需的专用仪器还是空白,中低档产品保证质量上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滞缓,是制约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我国仪器仪表产业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品,在高端、尖端产品领域还比较薄弱,与国外有较大差距。随着科技发展,近年来智能仪表成为仪器仪表产业新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抢占高端、尖端产品市场的重要发力点。目前我国智能仪表也在逐渐发展,并逐步缩小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伴随着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深入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广泛的信息通信技术的产业穿透和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增强。随着产业融合的加深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仪器仪表行业应用广泛。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仪器仪表及其测量控制技术得到日益广泛应用,给仪器仪表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经过近十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我国仪器仪表已经初步形成产品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开发能力的产业体系,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第二大仪器仪表生产国。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步伐稳健。从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了解仪器仪表行业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了经济高位运行的态势。即使当全球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各个行业经济东圃有所放缓,但从全景发展情况看来,仪表行业的增长速度并没有放缓。    仪器仪表行业快速发展一是因为国家的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运行 按照过去的经验,如果GDP的增长在10%以上时,仪表行业的增长率则在26%~30%之间。二是因为国家宏观调控对仪表行业的影响有一个滞后期,仪表往往在工程的后期才交付使用,因此,因宏观调控政策而减少的投资对仪表行业的影响不会太大。    每个行业的发展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国产仪器仪表行业同样也不例外。针对目前国外仪器仪表大量涌入的激烈竞争环境,需要不断加强国产仪器仪表技术实力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真正赢得市场。
  • 仪器仪表企业被注入政策“强心剂”
    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的通知,为近期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上述《行动计划》的实施期为2013年至2025年,总体目标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整体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涉及国防和重点产业安全、重大工程所需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实现自主制造和自主可控,高端产品和服务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以上。《行动计划》还制定了2013年至2015年的近期目标,未来将培育产值超1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小(中)而精、精而专、专而强”的创新型企业。  不难看出,《行动计划》的出台给仪器仪表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同时也应看到,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企业分散、成规模企业较少等诟病,一直是制约着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绊脚石。一边是国家政策东风的利好,一边又是产业发展中的长期障碍,仪器仪表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仪器仪表企业迎新机遇  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应用范围广泛,覆盖了工业、农业、电力、交通、科技、环保、国防、文教卫生等各方面。仪器仪表作为现代化大型重点成套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小觑。  2011年8月,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公布了《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明确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将主要围绕国家重大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的需求,加快发展先进自动控制系统、大型精密测试设备、新型仪器仪表及传感器三大重点。该《规划》还指出,到2015年,行业总产值达到或接近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5%左右 出口超过300亿美元,其中本国企业的出口额占50%以上,到“十二五”末或“十三五”初贸易逆差开始下降。  此次四部委发布的《行动计划》,是在上述《规划》基础上的进步一细化,重点发展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针对仪器仪表行业,国家频出利好政策进行密集调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一段时期内,尽管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同比增速缓慢,环比增速下降,甚至个别细分行业还出现环比负增长现象,但是总体来说仪器仪表行业前景广阔。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降耗、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等现状,都为仪器仪表发展带来了机遇。目前我国仪器仪表在风电、核能发电、物联网、智能电网、高铁和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也在进一步扩容。此次《行动计划》提出,对符合相关政策条件经认定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企业,可按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可见,仪器仪表企业将迎来一轮发展机遇。  平安证券投资顾问赵雷雨分析,该《行动计划》旨在增强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传感器和智能仪表通过嵌入微型计算机,被赋予了自校正、自诊断、自适应、自学习等能力,对水电煤等公用事业、高铁等战略新兴产业、食品安全等检测行业提供巨大支持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诸多瓶颈待解  作为仪器仪表生产大国,虽然我国的仪器仪表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出口地区不断扩大。但从整体上看,仍存在科研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低、制造技术、材料质量、芯片核心技术、生产的集约化和集中度、安装尺寸标准等方面的瓶颈。  此外,中国仪器仪表市场有其特殊性,即90%以上的市场由国外仪器厂商占有,国产仪器厂商处于相对弱势的位置。  高端精密仪器严重依赖进口,我国在科学仪器的研究和制造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是缩小,而是逐步拉大。  早在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退税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国内外资研发机构或中心采购国产设备,自2009年7月1日~2010年12月31日起,实行全额退还增值税政策,以鼓励和扶持国内仪器仪表,使其加快设备国产化步伐。  “此次行动计划中,也有一项计划是专门扶持培育仪器仪表骨干企业。我国生产仪器仪表的企业具有少、小、散的特点,国内仪器仪表产品比较低端,生产水平、生产能力、研发能力不足。需要培育一批有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有自己拳头产品的企业。”中国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吴幼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 浙江大学-浙江苍南仪表厂技术研发中心成立
    导读:日前,浙江苍南仪表厂与浙大工业技术研究院在浙大玉泉校区举行签约仪式,成立“浙江大学—浙江苍南仪表厂技术研发中心”。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在浙大内成立“浙江大学—浙江苍南仪表厂技术研发中心”,由仪表厂提供研发经费,“研发中心”每年承担仪表厂提出的1-2个课题,课题内容包括有气体超声流量计、产品测试装置、气体质量流量计等,协议为期5年。  日前,浙江苍南仪表厂与浙大工业技术研究院在浙大玉泉校区举行签约仪式,成立“浙江大学—浙江苍南仪表厂技术研发中心”。副县长徐海峰与浙大工研院院长赵荣祥共同为研发中心授牌。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在浙大内成立“浙江大学—浙江苍南仪表厂技术研发中心”,由仪表厂提供研发经费,“研发中心”每年承担仪表厂提出的1-2个课题,课题内容包括有气体超声流量计、产品测试装置、气体质量流量计等,协议为期5年。  据了解,苍南仪表厂是该县生产流量仪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几年,该厂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加强与各大院校的合作,搭建企业创新平台,引进人才,不断提高企业设备力量和技术力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此次与浙江大学的合作,也是基于原来合作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深层次合作。  据介绍,这次苍南仪表厂与浙江大学成立技术研发中心,是融合浙江大学在仪表、机械方面人才、包括科研资源,以项目加平台的方式进行合作,合作项目签约资金360万元,预计在以后的5年内,每年可以增加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  关于苍南仪表厂  浙江苍南仪表厂创办于1975年,是一家专业生产燃气计量仪表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质量(信誉)双保障示范单位,银行AAA级资信企业和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单位。企业已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认证、ISO14001:2004环境认证、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总资产2.85亿元,占地面积65亩,现有职工近320人,大中专以上人员占职工总数75%以上。企业设有“苍南智能仪表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0.25级大流量音速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仪表装配生产线、数控加工中心等各种先进设备,现已建设成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具有年产30万台中高档流量测量仪表生产能力的流量仪表基地。  企业主要产品有:气体涡轮流量计、气体罗茨流量计、旋进漩涡流量计、标准(核级)节流装置、气体过滤器、(智能)家用膜式燃气表、城市燃气调压(计量)装置、热量表、智能水表等十几个系列。多项产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且拥有12个专利产品、1个浙江名牌产品和2个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目前企业已承担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863”对接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浙江省质量赶超项目、浙江省新产品计划项目以及创新计划项目等的实施。企业生产的流量计产品已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東星”牌商标已于2007年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 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关于第七届理事会候选正、副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监事的公示
    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关于第七届理事会候选正、副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监事已按有关程序产生,特予公示,如对候选单位有异议,可在6月14日前发邮件至本会秘书处(e-mial:siia@siia-sh.com )。  一、候选正、副理事长单位  理事长: 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副理事长:(以单位名称笔划为序)  上海一诺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  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  上海华建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辛克试验机有限公司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横河电机有限公司  二、候选理事单位  (以单位名称笔划为序)  上海一诺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万迅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  上海贝菲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仪华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仪集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  上海申联试验机厂有限公司  上海艾络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亚泰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光华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光学仪器五厂有限公司  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  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华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华建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华魏光纤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自动化仪表七厂  上海自动化仪表十一厂  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岗崎控制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辛克试验机有限公司  上海辰竹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  上海肯特智能仪表有限公司  上海金波弹性元件有限公司  上海金陵智能电表有限公司  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科哲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唐辉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埃斯凯变压器有限公司  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减压器厂有限公司  上海朝辉压力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横河电机有限公司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三、监事  潘文渊 上海维诚信用风险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克瑞德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 “仪器仪表制造业强基战略研究”项目启动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承担的重大咨询项目&ldquo 工业强基战略研究&rdquo 暨&ldquo 四基&rdquo 项目&mdash &mdash &ldquo 仪器仪表制造业强基战略研究&rdquo 项目已于近期正式启动,并决定由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负责,组成项目组,完成&ldquo 工业强基战略研究&rdquo 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强基战略研究总报告。  &ldquo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rdquo 重大咨询项目由中国工程院立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提出判断制造强国的指标体系;对比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制造业不强的原因 提出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措施与建议等。项目将在2014年底前完成总报告,上报党中央国务院。项目分三个综合课题组和仪器等八个专业领域分课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作为仪器专业领域分课题组承接单位开展重大咨询项目&ldquo 工业强基战略研究&rdquo 暨&ldquo 四基&rdquo 项目&mdash &mdash &ldquo 仪器仪表制造业强基战略研究&rdquo 项目。  项目分四个子课题,科学仪器子课题执笔人为刘光恒,组员为金晨,环境监测仪器子课题执笔人为刘沁,组员为蔡光强,医疗仪器子课题执笔人为雷鹏,组员为高鹏和吕少波,传感器与智能仪表子课题执笔人为孙克,组员为殷波。  我国工业&ldquo 四基&rdquo (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质量技术基础)发展滞后、关键产品(技术)长期依赖国外,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和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大而不强,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基础能力薄弱,&ldquo 四基&rdquo 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相当部分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不能自给,大量依赖进口;国产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可靠性低,性能、质量难以满足主机需求,致使主机面临&ldquo 空壳化&rdquo 困境。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均将基础件(材料)放在与整机及成套设备同等重要地位,协同发展。我国工业是在资源全球配置的环境中,实现了快速发展,主机生产企业所需的许多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可以通过国际市场采购,这一方面为我国主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赢得了时间,但同时对国内&ldquo 四基&rdquo 企业的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我国&ldquo 四基&rdquo 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仍是一个不成熟的&ldquo 幼稚&rdquo 产业。 德国是公认的工业强国,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以产品质量高而著称。这得益于他们拥有一大批国际知名的零部件、元器件企业,尤其重视工艺的创新和技能人才的培养。又比如日本,从5S到8S,到10S的企业管理,均以技术为中心,提升产品质量。即使日本产品很多都在中国进行组装,但是核心的技术,核心的工艺,核心的元器件和零部件,依然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而我国,比如分析仪器,核心传感器均由国际采购而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技术依赖度,它有一个指数,不能超过50%。一旦超过这个数,将来发生的贸易不平衡、贸易壁垒、贸易摩擦,都会影响整个工业发展。 不管是从宏观上看还是微观上看,我们只有发展&ldquo 四基&rdquo 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工业强国。此次&ldquo 仪器仪表制造业强基战略研究&rdquo 也或将吹响我国仪器仪表第二次革命的号角。
  •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七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在重庆隆重召开
    p  2016年9月23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第七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在重庆隆重召开,来自协会的理事单位和会员企业的代表150余位参加了会议,理事长吴朋、专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跃光、副理事长王学信、刘龙官、钟琼华、毛磊、贺剑锋、殷卫宁、高玉清、李源、欧阳劲松、王宗辉、庄庆伟等领导出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610/insimg/0c1c196b-60b0-4065-92df-114efddbfdbf.jpg" title="201609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信息.jpg"//pp  会议由理事长吴朋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李跃光同志代表协会理事会做的《七届三次理事会议工作报告》。报告就一年来协会的工作做了认真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代表们对协会的工作和服务理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同意下一步的工作设想。/pp  会议听取了李跃光同志对《仪器仪表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的解读,大家认为该建议对行业现状、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以及“十三五”任务目标、发展路径、重点发展内容等方面有中肯的分析,对指导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pp  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吸收新会员的建议和关于设立现场设备集成技术专业委员会两项议案。结合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以及仪器仪表产业面临的现状和今后发展方向,本次理事会专门邀请有关行业企业管理者和行业专家,结合智能制造、工业4.0、产业转型升级等当前热门话题做了专题报告。/pp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磊做《工匠精神与深度制造》的报告,南京菲尼克斯杜品圣博士做《从工业4.0到产品4.0,智能仪表的春天》的报告,华为企业无线宽带总经理李胜利做《华为eLTE-IoT使能垂直行业全物联》的报告,上海屹尧仪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倪晨杰做《做一家有耐心的好公司》的报告。/pp  会议期间,协会组织参会代表参观了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器分公司和重庆材料研究院。/ppbr//p
  • 仪器仪表产销值年均增长15% 五年内将达万亿
    仪器仪表产品广泛运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环保、国防、文教卫生、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在旺盛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空间。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仪器仪表行业产销规模首次突破5000亿元。按照协会制定的“十二五”规划要求,未来五年行业产销值达或接近万亿元,年均增长15%,累积升幅74.9%以上,仪器销售规模在“十二五”期间将接近倍增。  据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带动仪器仪表行业高增长的重要动力。近年来,随着装备水平的提高,仪器仪表在工程设备总投资中的比重已达到18%左右。协会人士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不少项创新发展工程,如海洋工程、新能源工程等,相关工程会带动仪器仪表需求的增长和提升。  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规划要求,期内全行业利润总额将达713亿元,年均增幅为13% 主营收入利润率达到8.5%-9%,总资产达到8700亿元。  规划还要求,届时,龙头企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末期,业内产销超百亿元的企业将达到3-5家,超10亿元的企业将过百家,其市场集中度将达到25%。  这意味着,即便是作为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的销售规模也有巨大的提升空间。2010年的年报数据显示,先河环保主营业务收入约1.7亿 聚光科技约6.5亿左右,天润企业约2.76亿,较协会对“龙头企业”的定义均有巨大差异。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行业出口额超过300亿美元,且出口增幅大于进口增幅,其中本土企业的出口比例将大于50%。同时,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行业内上市企业数量力争达150家左右,本土企业的产销值占行业总值的70%以上,本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大于60%。  国内科技目前水平及发展趋势  仪器仪表行业整体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中期水平,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仪器仪表产品中普遍采用,约15%的产品实现了智能化,达到国际90年代水平 30%的产品实现了数字化,达到国际末期水平。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可以承接30万-60万千瓦火电站、核电站、30万吨合成氨、120吨转炉、日产30万立方米城市煤气站工程、成套大型炉窑等大型工程成套控制项目。  大类产品满足需要程度:中高档科学测试仪器国内市场满足率为30%,中低档科学仪器满足率65% 生产过程测量控制仪表及系统产品在大型工程项目中的品种满足率达50%,中小型工程达70%。进口产品往往是科研、生产所需的重大、关键设备,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  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仪器仪表生产、科研、营销体系。建成了一批科研开发机构(其中机械系统的仪器仪表专业科研所20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9家) 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经营、管理、技术人才。特别是部分中低档产品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各种数字万用表、电度表、水表、煤气表、水准仪、中低档光学显微镜、望远镜等产量世界前列,在基本满足国内需要的同时,大量出口。  通过科技攻关、联合开发、合资合作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国产化等多种形式,使我国仪器仪表行业部分中高档主导产品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并形成生产能力。自主开发的主要产品包括中小型DCS、现场总线智能仪表、总线式测试系统、汽车专用检测试验设备、超声诊断仪器、微波等离子光谱、新型扩散硅敏感元件等,引进技术国产化的主要产品有记录仪、精小型调节阀、新型变送器、光谱、色谱、扫描电镜、水质分析仪、专用复合材料等 合资合作的主要产品有大型DCS、EJA、流量计、电子经纬仪、动平衡试验机、高低温试验仪器等。  一批国有、集体、民营、三资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市场竞争,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并显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和后劲,已形成主导、核心力量。  2011的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将保持平稳发展势头,不会像2010那样的“快速”。而国内仪器仪表行业在良好的发展背景下也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下,想要在全球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有很多“鸿沟”要跨越。  目前,中国60%的科研仪器依赖于进口,每年将投入25%资金用于购买科学仪器。中国已经成为跨国仪器公司竞相争夺的阵地。仪器仪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家重视科学仪器的创新的支持,仪器仪表市场潜力巨大。
  • 数说仪器仪表行业的十年成长之变
    随着节能降耗、低碳经济、民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结构和转型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并带动了风电、核电、物联网、智能电网、高铁和轨道交通等一批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为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市场。  2012上半年,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75.09亿元,同比增长14.86% 完成销售产值2980.36亿元,同比增长14.94%。1~6月,全国仪器仪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14.13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0.18%。这仅仅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十年发展的一个小脚印。从2002年至2012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与中国经济一样,上演着由弱变强的巨大变化。  “十五”我国成亚洲第二大仪器仪表生产国家  我国仪器仪表工业起步较晚,在“九五”期间有了迅速发展,在此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齐全的仪器仪表生产、科研和营销体系。为了加大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力度,国家相关部门在“十五”期间集中力量调整了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了工业自动化仪表、电工仪器仪表、科学测试仪器、环保仪器仪表、仪器仪表元器件、医疗仪器、信息技术电测仪器、尖端测量仪器八大类仪器仪表。  “十五”初期,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员,成功加入WTO。2001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进出口总金额153.7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314.68%。其中,仪器仪表行业出口总数量55.46亿(个/件/台),同比增加15.2% 出口总金额61.95亿美元,同比增加0.9%。仪器仪表行业进口总数量17.9亿(个/件/台),同比减少13.2% 进口总金额91.78亿美元,同比增加26.3%。总体看来,仪器仪表行业出口总数量有所增加、总金额基本持平,进口总数量有所减少、总金额增幅较大。尤其到了2003年,我国已跃居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的第二大仪器仪表生产国家。  2005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支柱性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从高技术产业的行业结构看,2005年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比上年分别增长18.7%和18.9%,增速仅次于信息产品制造业。  “十一五”仪器仪表实现年均20%超高速增幅  “十一五”是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自建国而依赖发展最快的五年。目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已经成为国际上行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发展国家中,我国仪器仪表行业也是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齐全的国家。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长为11.2%,而仪器仪表行业却实现了年均20%的超高速增幅。  2006年,仪器仪表行业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狠抓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产销稳定增长,实现利润增长较快。2006年工业总产值2194亿元,同比增长27.5%。2006年实现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31%,增幅虽比上年略有下降,但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7.5%,增幅提高0.6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中国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1335亿元,同比增长29.1% 产品销售收入1289亿元,同比增长30.7%,均处历史高位 利润同比增幅在40%以上,资产总值同比增幅在18%左右,行业整体上处于良性发展阶段。  2008下半年开始,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对我国外向型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2008年进口额达到219.5亿美元,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在2004年进口增幅逐年下降的基础上,2008年进口增幅出现反弹 出口额115.8亿美元,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同比增长27%,增幅创2004年以来新低 进出口逆差103.7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亿美元。  2009年中国仪器仪表工业总产值达405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88%,产品销售总额达3945.2亿元,增长率为9.11%,产品销售率为97.3%。出口额达315亿美元,其中进口208.7亿美元,与上年同比下降4.9% 出口106.5亿美元,与上年同比下降8%。  2010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为8085亿元,销售收入7985亿元,利润990亿元 进出口总额600亿美元,其中进口348亿美元,出口252亿美元。企业总数7154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占0.07%,民营企业占69.9.%,三资企业占20.2%,其他企业占9.83%。  “十一五”期间仪器仪表行业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发展,其原因不外乎为:首先,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两化融合的进一步加深,带动了各个经济领域对自动化的需求,从而也带来了仪器仪表产业的繁荣。其次,十一五期间,国内仪器仪表技术的显著提高,致使部分国外市场份额逐步被国内市场取代,增加了国产仪器仪表的市场占有率。第三,中国市场对于仪器仪表的需求使得许多跨国公司十分重视中国市场这块蛋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从此前需要进口的产品转化为本土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仪器仪表行业的市场规模。  “十二五”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011年1-12月,全国仪器仪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098.55亿元,同比增长28.98% 完成销售产值5,913.34亿元,同比增长28.21%。  从‘十一五’末期开始,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加快了向中高档产品发展的速度,开发了一批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中高档产品。2012年仪器仪表行业受到国内外经济疲软的影响,出口不畅,国内项目减少,生产企业材料与人力成本升高,造成市场需求不旺,产业低迷,全国仪器仪表行业产销同比增速缓慢,环比增速下降。  进入“十二五”,面对市场的种种不确定因素,把握未来技术趋势,赢得市场先机是每个企业都在思索的问题。随着微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智能仪表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无疑将成为仪器仪表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 河南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坚方案印发 高端仪器仪表为主攻方向
    为抢占装备制造产业链高端,加快河南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坚,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坚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重大技术装备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20%,打造6个千亿级装备产业链,争创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和先进农机装备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2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00家,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  《方案》明确,到2025年,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重点培育重大技术装备176项,认定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600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服务支撑重点产业链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方案》也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关键核心部件制造能力迈上新台阶,轴承、齿轮、液压元器件等零部件基本满足重大技术装备生产需要,轴承占国内市场份额突破25%,高端仪器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实现部分领域国产化替代。  《方案》同时明确到2035年,力争重大技术装备产业营业收入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40%,累计申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50项,认定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500项,政策支持体系更加完善,重点行业研发创新、集成应用水平等进一步提升,有效赋能制造业强省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发展。  《方案》提出了河南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坚的主攻方向,一是成套矿山装备、智能掘进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国际领先装备,二是先进农机装备、高端起重机械、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工业母机、机器人等国内领先装备,三是氢能装备、储能装备、航空航天装备、高端仪器仪表等前沿装备,四是轴承、齿轮及传动装置、液压元器件及密封装置等关键核心部件。  在先进节能环保装备方面,《方案》提出:面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需求,聚焦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培育我省先进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体系。提升锅炉系统智能控制和主辅机优化配置等技术水平和集成能力,发展高效、清洁、低碳节能锅炉。提升电机、风机设备能效水平,突破发展高效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创新发展高效水污染处理装备、高效节能工业窑炉和热处理成套装备、废弃物资源处置和循环利用装备。提升高端饲料成套设备、有机肥成套设备、清洁畜牧装备智能化水平。突破发展固液分离关键部件,发展压滤机、不锈钢过滤器高端固液分离设备。  在工业母机方面,《方案》提出:坚持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发展方向,增强高档数控机床、锻压设备、增材设备等工业母机有效供给能力。创新发展高精度数控轴承滚动体磨床、数控轴承套圈磨床、无心磨床、外圆磨床。突破发展大型数控车床、铣床、磨床,建设车铣复合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创新发展高精密、节能环保模压成型设备、锻压成型设备,大力发展大型铝锭连续铸造机。突破发展高功率、超大台面激光切割机床和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的增材设备、超高速等离子雾化制粉装备。  在机器人方面,《方案》提出:坚持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加快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整机、智能生产线创新突破,构建良好发展生态。突破发展工业视觉智能检测设备、控制系统,高精度、高质量机器人本体,物流搬运打包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消防、巡检、防爆机器人和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创新发展机器人减速器。  在高端仪器仪表方面,《方案》提出: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丰富应用场景,加强本地配套,实现部分领域国产化替代。突破发展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创新发展免疫、微生物、生化、分子、凝血等医疗检测设备,增强全面产品解决方案和整体服务提供能力。突破发展超广角血流成像设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影像设备、电生理标测仪器、三维心脏功能成像仪器和气相色谱仪、燃气安监系统、矿用多光谱AI(人工智能)视频监测系统。  此外,《方案》从创新、标准、企业、人才、融合等方面提出五项重点任务,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集群。  《方案》提出,要通过建强研发创新平台,强化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创新突破,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参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检测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验室等重点研发平台,引领带动省、市级研发创新平台发展。
  • 河南省印发重大技术装备攻坚方案,将高端仪器仪表列为主攻方向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坚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25年,力争重大技术装备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20%,打造6个千亿级装备产业链,争创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和先进农机装备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培育重大技术装备176项,认定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600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服务支撑重点产业链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00家,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高端仪器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实现部分领域国产化替代等。《方案》同时明确,到2035年,力争重大技术装备产业营业收入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40%,累计申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50项,认定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500项,政策支持体系更加完善,重点行业研发创新、集成应用水平等进一步提升,有效赋能制造业强省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发展。为抢占装备制造产业链高端,《方案》提出了河南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坚的四大主攻方向:成套矿山装备、智能掘进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等国际领先装备,先进农机装备、高端起重机械、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工业母机、机器人等国内领先装备,氢能装备、储能装备、航空航天装备、高端仪器仪表等前沿装备,轴承、齿轮及传动装置、液压元器件及密封装置等关键核心部件。其中,为打好高端仪器仪表攻坚战,《方案》提出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丰富应用场景,加强本地配套,实现部分领域国产化替代。突破发展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创新发展免疫、微生物、生化、分子、凝血等医疗检测设备,增强全面产品解决方案和整体服务提供能力。突破发展超广角血流成像设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影像设备、电生理标测仪器、三维心脏功能成像仪器和气相色谱仪、燃气安监系统、矿用多光谱AI(人工智能)视频监测系统。在氢能装备方面,《方案》提出聚焦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关键环节,提升高端氢能装备供给能力。突破发展高效制氢装备,安全稳定、高效可靠的储氢、加氢装备。研发高端制氢电源关键设备,加快燃料电池系统、车载供氢系统技术攻关,突破发展高效可靠的氢能与燃料电池装备。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郑州城市群为载体,创新发展氢燃料电池控制与集成装备。在储能装备方面,《方案》提出推动先进储能技术攻关,加快突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储能装备。夯实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锰酸锂材料、三元系材料、磷酸铁锂材料等优势,创新发展长寿命、高效锂离子电池,攻坚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大容量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发展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储能调控装备和稳定可靠的风光储能电源。开展电堆、电解液、电极材料、系统集成等技术攻坚,突破发展百兆瓦级及以上全钒液流储能系统。做优动力电池,做强退役动力电池储能梯级利用装备,突破发展储能电池及系统在线检测、状态预测和预警技术及装备。为加快河南省重大技术装备攻坚,《方案》部署了五项重点任务:着力创新突破、示范引领、龙头带动、人才引育、融合发展。其中,《方案》提出建强研发创新平台。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参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检测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验室等重点研发平台,引领带动省、市级研发创新平台发展。鼓励产学研用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创新中心等行业创新平台,强化联合攻坚,提升装备制造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能力、行业服务能力和研发创新整体水平。
  • 新增仪器仪表企业200家!河南发文加快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
    新增仪器仪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家,鼓励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基金……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加快全省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打造产业发展新赛道。《方案》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以上;新增仪器仪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建成相关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10家;建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高端仪器产业园区或基地3~5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高端仪器国产化替代水平“近年来,伴随信息科技、生物医疗、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的深入发展,高端仪器仪表的需求也有了质与量的突破。需求量大,市场也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产仪器已经可以与进口仪器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高端仪器仪表研发的关键技术仍被国外‘卡脖子’。”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教授张祝平说。河南如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案》提出,将加大高端仪器创新项目实施力度,增强产品研发和产业创新能力,提升高端仪器国产化替代水平和扩大应用规模。打好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攻坚战,围绕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开展原创性、探索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加快质谱、光谱、色谱、电镜等高端测量分析关键技术突破,强化自主仪器设备对重大基础研究问题的支撑作用。开展新一代智能仪表研发,支持关口用高精度电能表、控制系统及特种测控仪表等研究。主动融入国家高端仪器研发体系,引导和支持省内高水平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立足自身学科及技术优势,积极承担国家相关科研项目。同时,强化科技奖励导向作用,完善国家奖提名备用项目库,做好梯次培育储备工作,对具有冲击国家奖条件的高端仪器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鼓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方案》提出,支持省科学院在高端仪器领域设立相关科研平台,引入领军人才团队,开展高端仪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整合力量、集中资源发展高端仪器相关重点学科、重点团队、重点课题,鼓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支持科研院所、高校设立流动岗位,拓宽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豫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渠道。2023年4月,森霸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洛阳师范学院在南阳成功举行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据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森霸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内光电传感器领军企业之一,洛阳师范学院拥有河南省电磁变换与探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重点学科光学学科,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研发、产品、市场等方面优势,在联合研发中心建设、学科共建、项目实施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进人员互聘、成果共享,加快开发面向市场的新型光电传感特色产品。“省科技厅将持续加大对高端仪器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支持省内龙头企业与优势高校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为推动全省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郑煤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强劲动力,攻克了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图为工人正在郑煤机总装车间内忙碌。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孵化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方案》提出,深度挖掘我省高端仪器产业发展潜力,形成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梯次接续发展格局。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加快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遴选和独角兽(培育)企业培育引进。聚焦高端仪器整机、源部件、探测器与传感器、控制部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加快培育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落实各类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发挥智慧岛、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作用,孵化培育更多高端仪器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省智能传感器、体外诊断、数字光电等创新联合体探索协同创新模式,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引导具备条件的创新龙头企业组建新的创新联合体。专家观点:加快构筑创新高地、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张祝平认为,当前,河南正处在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深入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等十大战略,奋力推进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关键时期,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河南虽然已涌现出汉威科技、新天电子等一批上市公司,但在高端仪器仪表产业方面与国内外还存在较大差距。”张祝平表示,《方案》既体现了河南推动高端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愿景,又针对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从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主体培育、高层次人才引育等方面明确了责任单位,做出了具体部署,强化了保障措施,在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环节,强化了省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教育厅、财政厅、税务局、人社厅等众多厅局的职能分工和协同配合,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集全省之力加快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方案》的出台,对河南加快构筑创新高地、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张祝平说。
  • 专家:仪器仪表将迎石化智能工厂建设机遇
    9月2日讯,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主任解怀仁表示,仪器仪表行业将在未来两年迎接石化智能工厂建设的机遇。  近年来,中国石油和石化行业新建或者扩建了不少大型一体化现代化装置,企业仪表自动化、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在企业安全生产、降耗提质、提高整体经济消息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为石化企业实现数字化工厂提供了条件,未来10年的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智能化的炼化一体化工厂。  2012年,石化智能化工厂领域所做的工作主要是改善信息基础设施、计量仪表两个基础,深化了一些管理软件的应用,打好了智能化工厂建设的基础。  解怀仁表示,中国在2013-2014年,将规划进行企业经营分析与运营监控、HSE应急指挥、能源优化、三维数字工厂、全长优化等智能工厂重点系统的建设 ,加强集成应用,支持集中的运营管理模式,达到石化行业的先进水平。2015年,中国将重点建设知识管理系统和优化控制系统,实现全面集成和构建智能工厂的基本框架,达成自动化、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目的,建成千万吨级智能化炼化厂。  这些规划给国内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测量系统、安全仪表系统、以及信息采集等自动化仪表都有较大的需求量。  目前国内涉及到仪器仪表制造的A股上市公司有:天瑞仪器、金卡股份、奥普光电、智云股份、广陆数测等。
  • 物联网——仪器仪表制造业新的驱动力
    “2010中国(杭州)物联网与仪器仪表及自动化产业商机高层沙龙”召开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2010年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物联网,众多代表委员也聚焦物联网,并建议把它作为国家战略来抓,可见其对于我国在今后夺取全球产业链制高点的重大意义。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经过几年的时间,物联网的发展已经炙手可热,产业前景广阔,市场前景十分诱人。   仪器信息网讯 2010年5月20日,由浙江省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联合会、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主办的2010中国(杭州)物联网与仪器仪表及自动化产业商机高层沙龙在杭州金溪山庄举行。沙龙现场  来自仪器仪表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共30多人参加了此次沙龙。与会者畅所欲言,共同探讨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物联网技术对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影响。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参加了此次沙龙。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主持沙龙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弟首先介绍:“有人预测,2015年物联网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将是‘人人互联’业务的30倍,产业值将达到1万亿元。”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第一副主任、省中小企业局局长高鹰忠表示,目前浙江省具有良好的电子产业基础,并且是较早开发物联网的省份,传感网、RFID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较快,涌现出一大批民营企业,在发展物联网技术方面浙江省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未来应以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作为支撑,以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作为主要特征,以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重要基础,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弟(左)、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第一副主任高鹰忠(右)  尽快制定标准,占领制高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化工作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国际标准的采用已经十分普遍,标准化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兼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汪力成(左)、浙大中控科技集团建筑节能事业部总经理邹骁(右)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于海斌(左)、杭州家和智能控制公司董事长方正平(右)  对于实现标准化的管理,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兼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汪力成、浙大中控科技集团建筑节能事业部总经理邹骁、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于海斌研究员均表示:中国发展物联网应先占领制高点、尽快制定标准、实现标准化管理、争取主动、推动统一、少走弯路,否则会浪费大量的社会成本。朱森弟委员对此持同样观点,他说:“我们应该早着手标准体系的建立,一是技术体系标准,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每一层都有大量标准需要明确。二是基础平台的标准,应用于子节的轮廓标准等基础标准体系。早做准备,不应在若干年后发现走了许多弯路。”  杭州家和智能控制公司董事长方正平对于标准制定持不同意见,他认为标准的制定是十分重要但也是十分困难的,不能等待标准,产业之间应该融合标准。  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合作共赢  目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企业有很多,各个企业该如何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做才能更有利于物联网产业健康的发展? 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贤兴(左)、杭州自动化研究院院长徐赤(右)  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贤兴强调企业之间只有通过合作,在资金、人才、决策上进行资源整合,才能形成新的竞争力。方正平董事长认为在未来的竞争中,各个企业之间应该实现合作共赢。杭州自动化研究院院长徐赤希望在未来发展中能够由单个企业发展成为产业联盟,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  知识产权战略,保护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式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现在在很多新的领域,比如网络领域等,面临很多技术管理方面的挑战。 香港科技大学技术成果转移中心主任徐建(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李令(右)  对于此,香港科技大学技术成果转移中心主任徐建女士表示,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无论是核心技术的突破,还是商业及应用模式的突破都应受到保护。物联网的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是十分庞杂的,需要大量资源,中小企业力量有限,很难完成这样的工作,政府在工作规划中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李令博士称物联网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我们需要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这对于国家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物联网发展对仪器仪表行业的影响  要谈物联网发展对仪器仪表行业的影响,首先需要认识物联网和仪器仪表行业的关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应用技术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蒋士强认为,物联网是感知网,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很有发展前途的工程技术,仪器仪表就是物联网的源头,因为它能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加工等。于海斌研究员指出:仪器仪表是物联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能把物联网仅看成是网络技术,物联网的产业链是很长的,从传感器、到互联网、到信息处理、到应用,有很多创新的工作要做。  物联网发展对仪表仪器行业的影响,与会的多位专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应用技术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蒋士强(左)、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刘长宽、浙江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钦汉(右) 聚光科技总工程师王健(左)、上海舜宇恒平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钧(右)  浙江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钦汉教授指出,目前成分量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如食品安全、健康管理等都需要成分量检测,通过化学传感器及成分量感知技术实现成分量的实时快速采集将会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  聚光科技总工程师王健博士介绍说:“聚光科技最初是做分析仪器,进入环保领域之后开始做信息化,环保的用户数相对较少,那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希望物联网技术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上海舜宇恒平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钧谈到:“将科学仪器与物联网衔接,应用的市场非常大,比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都需要定性定量的深度感知。另外,科学仪器与物联网的接口技术和标准,与传统的接口和标准有什么区别,物联网对传统科学仪器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机会,能否带来革命性的商机,这值得我们考虑。”  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刘长宽表示,作为目前中国唯一的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我们会积极配合物联网的建设,继续跟踪物联网技术对科学仪器发展的影响,将来会开展更多的专题来讨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闫成德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闫成德发言:“我们仪器仪表制造正走出低端和价格战,向高技术含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若想在市场上争取到主控权和提高占有率,中国仪器仪表制造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对于物联网这个新兴技术,我们要进行系统的融合,提高综合集成能力,这个任务是很重的。在信息和知识社会,关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到底从哪儿出发,我认为在感知和智能技术出现之后,很可能就是在物联网,这将会是仪器制造业的驱动力和方向,我们应该抓住物联网对仪器制造业的影响和深远意义,促进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  相关新闻:2010中国(杭州)仪器仪表与自动化发展暨物联网高峰论坛开幕  附录:2010中国(杭州)物联网与仪器仪表及自动化产业商机高层沙龙嘉宾名单  浙江省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联合会、浙江大学副校长 褚健  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闫成德  浙江大学材料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 张泽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朱森弟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第一副主任、省中小企业局局长 高鹰忠  杭州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郝志毅  杭州市信息办公室主任 缪承潮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管理办公室 邬韶杭  杭州市高新区(滨江)副区长 吴兰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李令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副所长 于海斌  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首席技术官 沈晓卫  香港科技大学技术成果转移中心主任、教授 徐建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李宗津  浙江大学分析仪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金钦汉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应用技术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 蒋士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52所所长 陈宗年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院长 孙叔平  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院长 徐赤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理事长 汪力成  四联集团总工程师 张军  浙大中控科技集团建筑节能事业部总经理 邹骁  聚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健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文杰  正泰中自控制工程公司总经理 黄永忠  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总经理 林长春  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副总裁 赵志峰  杭州家和智能控制公司董事长 方正平  杭州哲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新荣  北京华夏科创仪器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新民  浙江威星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黄文谦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沈勤  浙江银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宋锋  上海舜宇恒平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钧  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 赵群  杭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卜琰  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刘长宽  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贤兴
  • 智能仪器仪表等相关26项拟立项标准公示
    p  近日,国家标准委公示26项拟立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包括《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全生命周期管理》等。br//pp  该批次公示的标准均为拟新制定标准,涉及智能制造、智能工厂、重要产品追溯等,其中仪器仪表相关标准共三项,分别为《智能仪器仪表的数据描述 定位器》、《智能仪器仪表的数据描述 属性数据库通用要求》、《智能仪器仪表的数据描述 执行机构》。/pp  依据公示内容,此次意见征集截至到12月5日。具体项目如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26项拟立项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strong/p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0"tbodytr class="firstRow"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strong序号/strongstrong /strong/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center "strong标准名称/strongstrong /strong/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strong公示截止日期/strongstrong /strong/p/tdtd width="10%"p style="text-align:center "strong操作/strongstrong /strong/p/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1/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安全 第2-4部分:IACS服务提供商的安全程序要求/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全生命周期管理/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3/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设备状态监测/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4/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工厂 过程工业能源管控系统技术要求/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5/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批控制 批生产记录/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6/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批控制 通用和现场处方模型及表述/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7/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工厂 工业控制异常监测工具技术要求/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8/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工厂 工业自动化系统工程描述类库/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9/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工厂 安全监测有效性评估方法/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10/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工厂 安全控制要求/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11/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仪器仪表的数据描述 属性数据库通用要求/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12/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仪器仪表的数据描述 定位器/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13/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仪器仪表的数据描述 执行机构/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14/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工厂 工业自动化系统时钟同步、管理与测量通用规范/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15/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制造能力等级要求/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16/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工厂建设导则 第1部分: 物理工厂智能化系统/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17/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制造能力等级评价方法/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18/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制造 制造对象标识解析体系应用指南/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19/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智能制造 系统架构/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1/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体系设计通则/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2/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码编码规范/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3/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重要产品追溯 核心元数据/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4/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重要产品追溯 产品追溯系统基本要求/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5/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重要产品追溯 产品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规范/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rtd width="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6/p/tdtd width="65%"p style="text-align:left "a href="javascript:void(0)"重要产品追溯 交易记录格式总体要求/a/p/tdtd width="17%"p style="text-align:center "2017-12-05/p/tdtd width="10%"br//td/tr/tbody/tablepbr//p
  • 仪器仪表在智能制造中的双重身份 中仪学智能制造调研活动正式开启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 /strong谈起智能制造,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大量机器人运行的自动化无人车间,脑中浮现的可能是汽车装配、也可能是3C行业。虽然知道仪器仪表在智能制造中将发挥关键作用,但具体有哪些作用可能很少有人能说清楚 作为一个制造行业,多品种、小批量的仪器仪表行业能否采用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也是一个让人在心里打鼓的问题。/pp  为更好地服务仪器仪表行业,特别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做大做强过程中如何推动智能制造进程等问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专门组织相关制造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调研活动,首次活动于2018年3月28日成功举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制造战略推进办公室执行副主任于美梅、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仪委主任燕泽程带领企业、学术界近30人参观了北京和利时集团(以下简称“和利时”)和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经济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仪综所”)。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abd7e40e-f8c3-475e-9984-900f26173a68.jpg" title="IMG_5423_副本.jpg"/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和利时交流现场/strong/pp  和利时是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其示范项目为“智能控制系统试点示范”,直观成果为“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和利时总工程师朱毅明介绍了进行项目试点的经验。/pp  虽然和利时是一家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服务的企业,但面对自身产品 “多品种、小批量”的特性,要想实现自身生产的“智能制造”还是有很大难度,而根据自身切实需求,从数字化开始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朱工介绍到,将目前使用的ERP、MES/WMS、SCADA、PLC/MC、智能传感器/执行器、生产设备等实现纵向无缝集成,最主要的是形成信息流的闭环,即信息的收集、应用和反馈,充分发挥机器的重复性和人工的灵活性、创新性,实现人机协同,从而在可控制的成本范围内,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pp  和利时的“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主要用于PCB板的生产,经过数字化改造之后,物料采购周期缩短了9~32天,产品一次合格率从96%提升到了99.5%,单班生产人员从39人减少到了19人,年产能提升了2.2倍。当然,在PCB板自动生产过程中也少不了检测设备,主要为光学设备、光电设备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a47776ea-cb54-4e44-ad54-3f697240c44f.jpg" title="IMG_5475_副本.jpg"/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仪综所交流现场/strong/pp  仪综所是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制定的重要承担单位,2015~2017年,承担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项目9项,制定基础共性标准草案27项,国际标准2项,并建立了基础共性标准试验验证平台。仪综所副所长王麟琨博士为我们介绍了其理解的智能制造以及仪综所的智能制造综合试验平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78895683-7e5d-483a-a3cf-a65f4a46e1d4.jpg" title="initpintu_副本_副本.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上左:现场拍照;上右:制作出的相框;下:相框内框被传输到下一个流程/strongbr//pp  在智能制造综合试验平台,小编现场体验了智能制造的经典流程。在个性化定制试验线,现场拍摄一张照片、选择相框、下任务单,机床加工相框内框、相框内框经过检测后送入装有正确外框的托盘、传送到组装操作台,机械臂将相框内框、相框外框、打印机打印的照片以及外包装依次组装,组装好的相框进入成品筐,自动行驶的装卸车将成品筐运输到仓储间,出口处选择需要出库的产品,包装好的相框即从仓储间被送出。在此过程中,多个步骤安装了拍照设备来检验产品是否按照计划生产。/pp  无论是“务实”的和利时,还是想“创造经典”的仪综所,都不能说自己做到了智能制造,只能在探索中寻求提升中国制造水平的技术、方法以及流程,如仪器仪表行业可能比较适合的可移动式智能操作站,中药智能化生产过程中被大家寄予厚望的近红外技术。智能制造不是一句口号,智能制造也不能一蹴而就,这其中需要包括仪器仪表人在内的共同努力。/p
  • 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仪器仪表迈向智能化发展
    p  9月17日,备受瞩目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中国上海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由国内多家政府机构共同主办,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雷军、李彦宏、刘庆峰、马化腾、马云等众多重量级嘉宾登场,共话人工智能新发展。/pp  strong制造业转型势在必行/strong/pp  相比于20年前的互联网革命,由人工智能掀起的这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更加势如破竹。尤其是在我国,短短几年间就引领了一阵“AI热”。早在2015年,我国就出台了《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并将人工智能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 2016年,人工智能又被写入“十三五”规划以及多份产业指导文件之中 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 /pp  除此之外,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安徽、吉林、贵州等20个省市也已根据各地实际发展情况出台了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和措施,率先踏上人工智能发展之路。作为一场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人工智能之火势必会燃烧到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或将成为重要的主宰力量。正如马云在今年的大会上所说的,“未来十年到十五年,传统制造业面临的痛苦将会远远超过今天的想象。企业如果不能从规模化、标准化向个性化和智慧化转型,将很难生存下去”。可以想见,未来只有用好智能技术的企业才能够称得上成功,反之则很有可能被无情淘汰。/pp  strong仪器仪表的智能化方向/strong/ppstrong  微型化、多功能化、人工智能化、虚拟化/strong/pp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仪器仪表行业无疑也将面临人工智能的大洗牌。它就像一个用于过滤的筛子,完成智能化转型的企业留在上头,而其他企业则无法再立足。虽然相比于其他新兴产业,仪器仪表行业接触人工智能并不算早,但是已经有一批企业成为了先行者,证明了仪器仪表与人工智能之间结合的可能。譬如,虚拟仪器、智能仪器的诞生已经有了人工智能的特征——操作自动化、数据处理、人机对话等等。/pp  专业人士分析,仪器仪表行业正在从自动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更确切地说,是朝着微型化、多功能化、人工智能化、虚拟化等方向发展。/pp  首先是微型化,这不仅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需求,也是工业自动化的需求。企业需要在保证仪器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开发出体型更小、更轻便甚至功能更强大的微型仪器。此前刚刚获得第二十四届IBO设计大奖的三款仪器产品,就是优化了仪器的占地空间,满足了用户对微型化、集成化的要求。/pp  其次是多功能化,虽然目前专业化仪器仪表产品层出不穷,但对于用户而言,拥有一台多功能的综合性产品显然更为方便。多功能仪器就像一款“万能”的瑞士军刀,可以满足用户多种需求,还可以组合使用,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从长远角度来说,有利于降低仪器购买和维护成本,缩小占地空间,提高设备利用率。/pp  再有就是人工智能化,也就是仪器仪表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关键所在。简单地说,这就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代替人的一部分脑力劳动,从而为仪器仪表赋以人的视觉、听觉乃至思维能力。可以想象,未来实验室内用户可以不再动脑筋处理仪器输出的数据,而是可以直接拿到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他们的工作可能仅仅在于设计实验,而不用再费心于数据的处理。/pp  此外,虚拟仪器将成为智能仪器发展的新阶段、新方向。它以软件系统为核心,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显示等功能,只要配备一定的硬件,应用不同的软件编程,就可得到功能完全不同的测量仪器。自1986年问世以来,虚拟仪器已渐渐成为广大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得力帮手”,并在近几年越来越受重视。它的出现,为世界仪器仪表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彻底改写了测试测量产业的发展格局。/p
  • 智能计量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落户新天科技
    近日,科学技术局公布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名单。“智能计量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落户新天科技,成为业内唯一 一个智能计量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业和区域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要基地,是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与产业化、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智能计量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正式落户,充分肯定了新天科技在智能计量仪表领域的研究能力、成果水平和技术实力,确立了新天科技在智能计量仪表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标志着新天科技超越自主创新能力、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实现了跨越发展。  该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依托河南新天科技有限公司 在民用智能计量仪表领域的人才和产品 技术方面的绝对领先优势,充分整合各类科技资源,研究开发智能计量仪表领域内的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技术,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和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力度。针对智能计量仪表领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难题,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结合、引进吸收等多种途径,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的研究开发,进一步提高我国智能计量仪表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研究智能水、电、气、热表的前沿领域,掌握国内外发展动态,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  优秀的企业可以带动行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智能计量仪表研发制造的先行者,河南新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开拓创新”为根本,致力推动国内智能计量仪表技术的发展,自主研发了“流量数字修正自动补偿技术”、“智能降耗节电技术”、“混合通道集中抄录”、“数据多重备份自动编码纠错技术”等200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新天科技磨砺十二载,在非接触式IC卡水表、电表、热量表、燃气表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将为我国民用智能计量仪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推广应用发挥重要作用。
  • 新增仪器仪表企业200家!河南发文加快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
    新增仪器仪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家,鼓励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基金……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加快全省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打造产业发展新赛道。《方案》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6%以上;新增仪器仪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建成相关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10家;建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高端仪器产业园区或基地3~5家。 近年来,河南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河南制造加快向河南“智造”转变。(大河网资料图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高端仪器国产化替代水平“近年来,伴随信息科技、生物医疗、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的深入发展,高端仪器仪表的需求也有了质与量的突破。需求量大,市场也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产仪器已经可以与进口仪器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高端仪器仪表研发的关键技术仍被国外‘卡脖子’。”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教授张祝平说。河南如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案》提出,将加大高端仪器创新项目实施力度,增强产品研发和产业创新能力,提升高端仪器国产化替代水平和扩大应用规模。打好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攻坚战,围绕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开展原创性、探索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加快质谱、光谱、色谱、电镜等高端测量分析关键技术突破,强化自主仪器设备对重大基础研究问题的支撑作用。开展新一代智能仪表研发,支持关口用高精度电能表、控制系统及特种测控仪表等研究。主动融入国家高端仪器研发体系,引导和支持省内高水平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立足自身学科及技术优势,积极承担国家相关科研项目。同时,强化科技奖励导向作用,完善国家奖提名备用项目库,做好梯次培育储备工作,对具有冲击国家奖条件的高端仪器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近年来,河南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河南制造加快向河南“智造”转变。(大河网资料图片)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鼓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方案》提出,支持省科学院在高端仪器领域设立相关科研平台,引入领军人才团队,开展高端仪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整合力量、集中资源发展高端仪器相关重点学科、重点团队、重点课题,鼓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支持科研院所、高校设立流动岗位,拓宽海外高层次人才来豫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渠道。2023年4月,森霸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洛阳师范学院在南阳成功举行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据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森霸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核心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内光电传感器领军企业之一,洛阳师范学院拥有河南省电磁变换与探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重点学科光学学科,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研发、产品、市场等方面优势,在联合研发中心建设、学科共建、项目实施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进人员互聘、成果共享,加快开发面向市场的新型光电传感特色产品。“省科技厅将持续加大对高端仪器领域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支持省内龙头企业与优势高校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为推动全省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说。郑煤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强劲动力,攻克了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图为工人正在郑煤机总装车间内忙碌。(大河网资料图片)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孵化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方案》提出,深度挖掘我省高端仪器产业发展潜力,形成创新型龙头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梯次接续发展格局。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加快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遴选和独角兽(培育)企业培育引进。聚焦高端仪器整机、源部件、探测器与传感器、控制部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加快培育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落实各类中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发挥智慧岛、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作用,孵化培育更多高端仪器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省智能传感器、体外诊断、数字光电等创新联合体探索协同创新模式,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引导具备条件的创新龙头企业组建新的创新联合体。专家观点:加快构筑创新高地、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张祝平认为,当前,河南正处在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深入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等十大战略,奋力推进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关键时期,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河南虽然已涌现出汉威科技、新天电子等一批上市公司,但在高端仪器仪表产业方面与国内外还存在校大差距。”张祝平表示,《方案》既体现了河南推动高端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愿景,又针对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从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主体培育、高层次人才引育等方面明确了责任单位,做出了具体部署,强化了保障措施,在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环节,强化了省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教育厅、财政厅、税务局、人社厅等众多厅局的职能分工和协同配合,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集全省之力加快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方案》的出台,对河南加快构筑创新高地、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张祝平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