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交叉导轨

仪器信息网交叉导轨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交叉导轨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交叉导轨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交叉导轨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交叉导轨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交叉导轨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交叉导轨相关的解决方案。

交叉导轨相关的资讯

  • 海顿科克全新推出自带驱动电机的RGS导轨
    海顿科克直线传动是直线传动领域的著名企业,最近公司又推出了一款全新的产品,那就是自带了驱动电机的科克RGS导轨,这是一个集成了导轨,步进电机和驱动器的全新产品,这个革命性的产品完全改变了以前结构复杂和接线凌乱的布局,使之成为了一个结构非常简单,而又可以精确传动的新产品!这款RGS产品的承重滑块是带消隙技术的,这可以保证传动的精度可以达到最高,同时该滑块拥有自动补偿技术,就是滑块在长时间工作中有了磨损以后,它可以自动补偿间隙,从而能够保证其运动精度不受影响!另外该滑块是由科克一种高性能的塑料聚合物,名叫Kerkite的材料制作而成,其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点!在导轨的其他表面都涂了TFE干性润滑剂,整个产品在其整个工作寿命内都是免维护的!电机后面自带的驱动器是海顿科克公司的专利产品,它虽然体积小巧结构简单,但是和其他单独的驱动器有着同样强大的功能,它最大可以做到64细分!该RGS导轨是海顿和科克两大公司合并以后,两个公司产品的完美结合,它使得传动控制变的更为简单,这对安装空间有着严格要求,需要精确传动的设计方案,这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同时也让您的产品变的更加精密,高贵!更多信息请访问海顿直线电机(常州)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haydonkerk.com.cn
  • 海顿科克推出带IDEA的BGS06直线导轨
    海顿科克直线传动是AMETEK集团公司下的一员,最近推出了一款全新的产品-带IDEA智能驱动器的BGS直线导轨系列,该直线导轨系统整合了直线导轨,43000系列单叠厚或者双叠厚电机,IDEA智能驱动器3大部件。所有的BGS直线导轨系统都由直线步进电机和高精密的303不锈钢螺杆来驱动,螺杆都涂有Black Ice TFE涂层,这是一种耐磨并且可以免维护的干性润滑涂层,和螺杆配套使用的是具有科克专利的消间隙螺母,螺母精密固定在滑块内部,滑块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整个系统坚固耐用,运行平稳。BGS06直线导轨系统标准参数如下:机械参数:适配电机:43000单叠厚或者双叠厚电机最大行程:610mm最大水平负载:600N弯矩负载:Roll: 15.75 NmPitch: 10.75 NmYaw: 12.40 NmIDEA驱动控制器:方便的控制界面通过美国RoHS认证自我检错功能输入电压:12-48V最大电流:2.6A RMS电流过载能力:加速期间最高30%通讯方式:USB或者RS-485数字输入/输出:4/4BGS直线导轨高度集成所有运动控制部件,可以为OEM厂家或终端客户极大的节省空间,提高设备整体精密性,而且相比较客户单独购买电机,丝杆,导轨,驱动器等等部件自行装配也可以极大的节省成本。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的设计要求,海顿科克还可以为客户定制BGS,特殊定制部分可以包括,接线方式,行程长度,底座结构等方面,如您还有特殊要求,也可以像我们提出来,我们同样可以为您定制。 更多信息请访问海顿直线电机(常州)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haydonkerk.com.cn
  • 海顿科克推出折叠式电机驱动的RGS导轨
    海顿科克直线传动是直线传动领域的领军企业,最近公司又推出了一款180度折叠安装驱动电机的RGS导轨,这种设计可以很好的满足在狭小的空间需要精确定位的应用环境。 这种折叠式的RGS导轨包含一个传统直线系统应含的所有部件,包括一个步进电机,同步带,传动丝杆,底座支撑,导轨和负载块。在底座上还带有可以安装传感器等部件的U型槽,电机和丝杠之间的标准传动比有2:1,1:1和1:2,使用轻质铝带轮和玻璃钎维增强尼龙同步带。丝杠导程范围从0.050in/rev到1.2in/rev。当使用2:1传动比,0.050in/rev丝杠和200步每转的步进电机,位置分辨率可达到千分之0.125in。在高速应用中,1:2传动比的同步带和1.2in/rev的丝杠配合可提供的最大速度达到7in/s。 海顿科克所有的RGS和RGW直线导轨都配有带消隙螺母的负载滑块,消隙螺母可以有效的提高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镁铝合金做成的花键形式的导轨和303不锈钢做成的螺杆都涂有Kerkote TFE涂层,终身免维护,该折叠式RGS导轨最大的负载能力可以达到35lbs。 更多信息请访问海顿直线电机(常州)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haydonkerk.com.cn
  • 海顿科克全新设计的BGS04直线导轨系统
    海顿科克直线传动是美国著名的AMETEK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公司新近推出了一款全新的BGS04系列直线导轨,该产品是全新开模设计的产品,特别适用于高弯矩负载的应用场合,全新的结构设计使它能在高侧向负荷和高悬臂负荷的情况下,仍然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BGS04直线导轨的核心传动部件是由303不锈钢制作而成科克丝杆,丝杆涂有干性润混油脂TFE涂层,和螺杆配套使用的是具有科克专利的消间隙螺母,螺母精密固定在滑块内部,滑块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坚固耐用,整个系统的动力源可以选用海顿的28000双叠厚电机或者43000系列电机。BGS04直线导轨是专门针对重负载情况设计的新品,其能承受的的最大的水平,垂直和旋转方向的剪切力分别为6.60NM,7.70NM,7.75NM,最大的水平负载是10公斤,其传动螺杆的导程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选择, 从0.635MM-25.4MM范围内可选,配合步距角为1.8度的步进电机,该直线导轨的步进步长为0.003MM-0.127MM,其行程长度从25MM-460MM可选!如果选择43000系列电机做动力源,还可以选配海顿的IDEA智能驱动器,该驱动器体积小巧,功能强大,集成安装在电机后部,几乎不占空间,使用非常方便!更多信息请访问海顿直线电机(常州)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haydonkerk.com.cn
  • 新品上市| HKP 推出全新 EGS 系列精密直线导轨
    阿美特克是精密运动控制系统的全球制造商,旗下品牌海顿科克宣布推出全新EGS04精密微型导轨。EGS,全称“高效导轨系统efficient guided system”非常适用于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和电子组装领域,满足其对于高速、高效点对点运动的需要。EGS底座采用RGS的螺杆支撑结构,结合低高度托架(16mm)的滚珠导轨,相较于竞品可实现更高的速度能力和更高效、更稳定的负载支撑能力。而且,相比较传统的皮带加齿轮箱设计,EGS更易于使用且体积可减小约50%。EGS提供了“栓传动 ”的设计,非常有利于系统整合,减少了多部件结合设计的许多工作,例如:额外的工程设计、多个供应商的管理以及如何集成并保证组件的精密性。EGS的其他优点:✔ 最大行程1米(40英寸),且运行速度不受影响✔ NEMA标准 Size11或 17 尺寸混合式步进电机✔ 采用螺杆驱动的机械优势✔ IDEA驱动与电机一体系列✔ 可采用的配置选项✔ 无刷伺服42mm电机✔ 不配置电机✔ 标准或长托架✔ 多种导程螺杆组件✔ 旋转编码器
  • 海顿科克全新推出RGS04-双滑块直线导轨
    海顿科克直线传动是传动领域的知名的领军型企业,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不断的推出传动领域的新产品,近日公司又推出了一款带两个驱动滑块的RGS04系列直线导轨,该导轨应用了很多海顿科克的专利技术,并且自带了海顿科克的IDEA驱动电机(该电机自带编程功能)。RGS04直线导轨构造精巧,定位精确,是OEM厂家的首选。     该直线导轨的最大特点就是拥有两个同步运行的驱动滑块,滑块是由特殊的聚合材料做成,并且这两个滑块都带有自动磨损补偿和消间隙功能,这是海顿科克保证滑块实现精确定位的特有技术,整个直线导轨表面都涂有黑色的Kerkote的特氟伦涂层,在整个使用过程中都是免维护运行。  该直线导轨自带了海顿的IDEA电机(也可不带),IDEA电机是一款智能电机,是海顿的专利产品,在海顿的混合式直线步进电机上集成了驱动器,控制器,这使得电机的控制变得异常的简单,通过一根普通的数据线,就可以通过电脑对电机的运动进行编程,并且拥有强大的调试功能。  海顿科克通过自己的强大研发技术把原本分开部件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这给OEM厂家和和多终端客户带来了巨大好处,这省去了他们东拼西凑购买和组装各个部件的麻烦,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他们的采购成本。  RGS04系列直线导轨可以应用在科学仪器,实验室设备,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一些其他需要精确传动的地方!  更多信息请访问海顿直线电机(常州)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haydonkerk.com.cn
  • 海顿科克最新推出BGS08直线导轨系统
    海顿科克直线传动是美国AMETEK集团公司的一员,是全球直线传动领域的领军型企业,最近公司新推出了带滚珠导轨的BGS直线导轨系统,BGS08是为大负载传动专门设计的,在大载荷的情况下,它可以保证整个运动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BGS08系统其能承受的的最大的水平,垂直和旋转方向的剪切力分别为22.5NM,26.3NM,30.2NM,最大的水平负载可以达到100KG,其传动丝杆的导程范围为2.5MM-25.4MM,选配上步距角为1.8度的步进电机以后,其步进步长范围为0.0125MM-0.127MM,其整个系统的有效行程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做到25MM-760MM之间。 BGS08系统头部的驱动电机是海顿的57000系列电机,传动丝杆由303不锈钢做成,表面涂有TFE涂层,TFE涂层是干性润滑油脂,免维护,和螺杆配套使用的是具有科克专利的消间隙螺母,螺母精密固定在滑块内部,滑块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坚固耐用,另外根据客户需求,可以选配57000系列单叠厚或者双叠厚电机。 IDEA可编程驱动器也是BGS08系统的可选配部件,可以直接安装在电机后端盖上,为客户节省很多安装空间,BGS08是海顿科克全新设计的直线传动整体方案,其各种可选方案,极大的满足了客户自己的应用要求,有着极其广大的应用的前景! 更多信息请访问海顿直线电机(常州)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haydonkerk.com.cn
  • 最小化交叉污染 扩展LC/MS/MS定量范围
    目的为证实在进行四个以上数量级进行定量时, LC/MS/MS的样品残留量可降低至可测得的水平以下。背景现今质谱仪的灵敏度已经能够实现跨五个数量级的检测,且柱上进样量的定量下限可低至阿克级。要使高性能质谱仪的灵敏度不断增加,也要求LC系统上的样品交叉污染达到最低,以优化分析性能。有关验证跨多个数量级的生物分析方法的规范通常要求最高浓度校准品的样品残留量不多于最低浓度校准品的20%。1因此,为使校准范围跨四个数量级,必须使样品残留量低至0.002%以下。若校准范围在四个数量级以上,则必须使交叉污染减少至更低的水平。通常,随着对柱上进样量交叉污染的要求不断严格,系统污染变得非常关键。LC系统及方法必须能够重复地将分析物自进样器、管道及色谱柱上去除,以使每次进样都没有交叉污染。在对奥美拉唑进行分析时,Xevo TQ-S上的ACQUITY UPLC I-Class系统可使样品残留量减少至0.0005%以下,且其线性定量范围跨度可达四个数量级以上。解决方案Xevo TQ-S是具有高灵敏度的用于LC/MS/MS分析的质谱仪。它需要一个能够解决交叉污染问题的UPLC 入口,以与该仪器宽泛的线性动态范围相匹配。ACQUITY UPLC I-Class系统可选用两种样品管理器:固定定量环(SM-FL)或流通针式(SM-FTN)进样器,这两者在设计上均能实现良好的抗交叉污染性能。在分析奥美拉唑时,采用SM-FTN设计。该种类型的进样器,在分析过程中,以移动相(梯度)冲洗针头内部。在进样口,FTN采用单种溶剂清洗针头外部,且在设计上能够实现防止清洗溶液与样品或流动相接触。在密封面同时清洗针头以及密封垫可减少污染几率。清洗程序已编入本方法中,且可设置为在进样之前以及进样之后清洗。清洗溶剂的组成取决于样品,且其必须能够很容易地溶解分析物。对于pKa为8.8的奥美拉唑来说,可采用含有氢氧化铵的清洗溶剂来清洗注射器。此外,当将氢氧化铵用于流动相时,系统的交叉污染将更低。在碱性条件下,可使奥美拉唑的离子化效率进一步提高。为评估交叉污染,向色谱柱注射具最高浓度(10 ng/mL或10 pg)的标准品。如图1所示,在注射最高浓度标准品之后首次进行空白注射时,未观察到有交叉污染。基于校准曲线,确定样品残留量低于0.0005%,而这低于质谱的检测下限。如图2所示,在500 ag至10 pg范围内,采用1/x权重系数,可获得相关系数为0.99997的线性,这足以证实可在与Xevo TQ-S连用的ACQUITY UPLC I-Class系统上对奥美拉唑进行线性校准。小结ACQUITY UPLC I-Class系统非常适用于需要跨四个以上数量级进行定量的高灵敏度LC/MS/MS方法的交叉污染要求。在对奥美拉唑进行分析时,在Xevo TQ-S上未检测到样品残留,且由此可知,样品残留量已减少至0.0005%以下。由于样品残留量很少,可在500 fg/mL至10 ng/mL或500 ag至10 pg之间进行校准。参考文献1. http://www.fda.gov/downloads/Drugs/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s/ucm070107.pdf
  • 三院士谈“学科交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主任医师顾瑛是位一号难求的临床大夫,却“意外”出现在了今年中科院院士大会信息技术学部的会场。  “信息学部能选择激光医学,我感到交叉学科的春天来了。”顾瑛说。  感受到春天的不止顾瑛一人。中科院院士制度改革后,特别设立了交叉学科推荐机制,多位交叉学科新院士通过该渠道当选。  “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应用于医学,如果能用于诊治人类疾病,将是科技发展的更高境界。”顾瑛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为此,她也抓住各种机会同其他院士交流,探讨如何借助其他学科的力量解决临床医学难题。  数据显示,百年诺贝尔奖有41%的获奖者属于交叉学科,且比例日益升高。近日,多位中科院院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形势下,学科交叉步子应迈得更大。  顾瑛:两条腿不等长就会摔倒  作为信息技术学部的第一位临床医生院士,顾瑛认为,自己绝不会是最后一位,因为“信息学部包含的学科特别多,几乎没有一个学科是医学不需要的”。  我国的医疗数据量巨大,需要信息手段分析与应用,各种诊治设备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如刚刚兴起的数字医疗和便携式医疗设备,已经形成了颇为可观的市场。  “我时刻能感受到患者对医学科技进步的迫切需求,然而面对众多医学难题,单靠临床医生是很难解决的。”顾瑛说,“人是最复杂的生命体,人类健康不仅仅是医生和生物学家的事,也是全体科学家的事。有了其他学科的支持,医学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从事交叉科学30年,顾瑛最大的感受是,学科交叉融合之后,视野开阔了,技术手段丰富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效果绝对是“一加一大于二”。  但医学同其他学科融合也非易事。曾有科学家形容,刚开始时的感觉是“四处碰壁,困在‘小黑屋’里”。  对于这一点,顾瑛感受深刻:“我们团队30年才做出一点成果,长期没有高影响因子的文章,我作为临床大夫还可以看病,但对专职科研人员来说就太艰难了,真需要有长期探索、甘于寂寞和另辟蹊径的勇气。”  究其原因,顾瑛指出:“最大问题在于两条腿不等长,比如临床医学这条腿长,信息技术就是短腿,两者差距太大时,根本走不了,一动就摔倒。所以必须找到相匹配的长腿,还要解决知识融合、协调前进的问题,这就是交叉学科为什么更强调团队合作与强强联合。”  此外,她认为,交叉学科面临的另一大困难是较为小众,评价体系不成熟,项目评审中很少有交叉学科的专家参加,还需要政策引导 第三大挑战在于突破旧思维、接受新概念。“不过有创造力的人往往乐意接受挑战。”顾瑛说。  李衍达:不在乎成功只在乎兴趣  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李衍达就是一个不畏挑战的人。  李衍达的大部分学术生涯都是在学科交叉中度过,60岁开始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是当时的“少数派“之一。现如今,很多大学都设立了生物信息学专业。  回忆起十几年前建立生物信息学研究组的初衷,李衍达说:“哪里有信息,哪里就需要我们。上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后,数据量大增,我发现DNA实际就是个编码系统,这个领域全世界还没有人完全搞清楚,大有可为。”  从彼时火热的IT界转向较为冷门的生物信息学,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选择,李衍达却不在乎:“我不怕别人笑话,只要感兴趣就研究。”  采访中,李衍达用的最多的词是“兴趣”,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转过几次行,每次对搞不搞得成功不是太在乎,关键是我有兴趣。所以必须让科学家自由探索,这是我的深刻体会。”  在生物信息学之前,李衍达从事过石油勘探数据处理和IT。每次转行,碰上不懂的知识怎么办?  “不怕,学嘛!”李衍达说:“谁不是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在大学里真正学到的东西有限,大部分是工作后自学的。我们团队有共识,只要不断学习,短腿也可以长长。”  如今,李衍达团队中一些自动化领域的科研人员甚至被误认为生物专业出身。除了具备基本知识,他还要求能够提出问题。“只分析别人提供的数据,是做不成大事的。要做到一流,必须自己提出问题。”  他说:“很多学科都是相互交融的,切忌学了什么就受到局限。结合自己的知识,可能还能理解得更深刻。”  如今,李衍达发现,分子生物学和信息学越走越近。“人体很复杂,比较难交叉,但这是未来发展趋势,做科研是问题出发,目的是解决客观问题,只要涉及到别的学科,就要学习。”  杨芙清:鸡蛋只有打破才能融合  “你看过电视剧《陆军一号》没有?”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杨芙清兴致勃勃地问《中国科学报》记者。  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她哈哈一笑:“你去看看嘛,我看了三遍!”  杨芙清说这部电视剧中最吸引她的情节是,两军交战,失败的一方请教“成功秘笈”,获胜一方拿出3个鸡蛋代表其麾下的3个不同兵种,虽然放在一个碗里,但还是3个独立的鸡蛋,只有打破了才能融合起来统一指挥。  “这和总书记提出的思路是一致的,科技创新要协同创新、融合创新。”杨芙清总结说,只有工业强、农业强、国防强,我国才能成为真正的强国,因此工程科技要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科等其他学科交叉,重点培养能交叉融合、系统创新的人才。  “总书记说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国现在需要交叉融合型人才,没有深厚的知识体系难以应对科技的迅猛发展,这是现在形势发展的需求。”杨芙清强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才培养必须具有前瞻性,根据国家和国际发展趋势来规划。  今年3月,“十三五”规划提出今后5年的100个大项目,杨芙清所在的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第一时间学习、梳理出其中对信息科技人才的需求,利用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政策优势,重新调整了专业方向。  然而,灵活调整学科设置却是一般高校的奢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是高教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很重、责任很大。”杨芙清说。  对于未来,顾瑛也寄希望于教育。她说:“从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建设开始着手,交叉学科的创新活力才能真正迸发。”
  •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 第三轮通知
    为推进生物医学工程前沿技术创新和发展,加快抢占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科技制高点,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定于2024年5月17日—18日(5月16日报到)以“医工融合协同创新”为主题召开“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会议地点:苏州市科技城清山会议中心。大会共设置1个主论坛和5个专题论坛。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学术专家、临床专家、产业专家报告和研讨,展示近年来在生物医学成像、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医学仪器、康复治疗等方向的新技术、新进展,推动“生-医-工交叉融合”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质量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大会(2024,苏州),热忱期待从事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参会。大会组委会论坛主席吴成铁 党委书记、所长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樊瑜波 院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论坛执行主席周连群 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特邀嘉宾(按姓氏笔画排序)王振常 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张玉奎 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学思 院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郑海荣 院士 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徐宗本 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参会嘉宾(按姓氏笔画排序)丁利军 南京鼓楼医院张周锋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丁建勋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 炜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所于成功 南京鼓楼医院张思东 南京鼓楼医院万明习 西安交通大学张晓东 天津大学王卫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张雅超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王文学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张道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 均 华南理工大学张鹏飞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丽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陆 建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王启飞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陈方圆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王 乾 上海科技大学陈江龙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王常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陈 阳 东南大学王强斌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陈 雨 上海大学王 瑜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 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龙 勉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陈洪敏 厦门大学田 捷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所陈 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 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陈新建 苏州大学他得安 复旦大学范怡敏 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吕宏旭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季 申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吕 毅 西安交通大学季敏标 复旦大学朱本鹏 华中科技大学金 晶 华东理工大学朱雪松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少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融融 同济大学郑 健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庄 杰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赵凌霄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刘小龙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胡振华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 冉 天美仪拓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施 俊 上海大学刘成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姚保利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 刚 厦门大学秦建忠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 宏 东南大学顾 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笑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倪大龙 上海交通大学刘润辉 华东理工大学徐 飞 南京大学刘斯淼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徐圣进 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刘 斌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徐 峰 西安交通大学刘 斌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所徐家科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关柏鸥 暨南大学高长有 浙江大学米 鹏 四川大学高 阳 南京大学孙立宁 苏州大学高明远 苏州大学孙敏轩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高 欣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李 飞 西安交通大学高 峰 天津大学李光林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郭 晴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 伟 苏州高新区科创局陶春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建清 南京医科大学曹国华 上海科技大学李跃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曹殿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 锐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 江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杨西斌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崔崤峣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杨 兴 苏州市立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梁兴杰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杨志谋 南开大学尉迟明 华中科技大学杨洪波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屠 娟 南京大学杨 健 北京理工大学喻洪流 上海理工大学杨 健 西湖大学程 茜 同济大学肖海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傅东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吴方刚 飞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谢 飞 苏州市政府吴旭翔 苏州高新区政府廖希明 苏州市科技局吴宇奇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端洪菊 苏州高新区科招中心吴练秋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熊 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富根 东南大学缪丽燕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勤峰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缪 鹏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何晖光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樊瑜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谷陆生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华丹 北京协和医院宋爱国 东南大学穆 宇 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张 丽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戴亚康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会议信息会议主题:医工融合协同创新会议地点:苏州市科技城清山会议中心(苏州市虎丘区科技城稼先路35号)会议日期:2024年5月16-18日 5月16日注册报道 5月17日8:30-18:00大会论坛、分会报告 5月18日9:00-12:00分会报告日程安排论坛会议名称论坛安排时间5月17日开幕式+大会特邀报告主会场四季厅8:30-12:00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论坛四季厅A14:00-18:00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前沿技术论坛半山厅A14:00-18:00生物医用材料前沿交叉论坛阳山厅13:30-18:00生物医学仪器与康复治疗前沿交叉论坛贡山厅14:00-18:00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清山厅14:00-18:00光学显微技术联盟理事会(闭门会议)龙山厅20:30-21:30BMEF编委会(闭门会议)茅山厅20:30-21:305月18日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论坛四季厅A9:00-12:00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前沿技术论坛半山厅A9:00-12:00生物医用材料前沿交叉论坛阳山厅8:30-12:00生物医学仪器与康复治疗前沿交叉论坛贡山厅9:00-12:00开幕式+大会特邀报告时间:2024年5月17日 8:30-12:00地点:四季厅主持人:周连群大会议程时间内容报告人主持人8:30-8:45嘉宾致辞周连群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8:45-8:55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8:55-9:05医工融合签约9:05-9:10参会人员合影9:10-9:45外泌体蛋白组技术进展张玉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9:45-10:20智能化推动国产化:我国基础医疗装备自主创研的可行路径徐宗本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10:20-10:30茶歇10:30-11:05基于CT的结直肠癌前病变智能检测系统的创建王振常中国科学院院士 首都医科大学11:05-11:40生物医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与器件陈学思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1:40-12:00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推介端洪菊苏州高新区科招中心分会场01:生物医学成像技术论坛时间:2024年5月17日 14:00-18:002024年5月18日 9:00 - 12:00主持人:薛华丹、张丽、崔崤峣、高欣时间题目报告人主持人5月17日14:00-14:20磁对生命医学研究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吕毅西安交通大学薛华丹北京协和医院高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4:20-14:40AI在医工交叉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李跃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14:40-15:00胰腺影像领域的潜在科研问题薛华丹北京协和医院15:00-15:20内镜引导手术导航研究与应用杨健北京理工大学15:20-15:40任务驱动的智能X射线成像算法及应用陈阳东南大学15:40-16:00茶歇16:00-16:20超声跨尺度血管成像与高效诊疗万明习西安交通大学张丽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崔崤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6:20-16:40多模态超声-光声骨成像方法及仪器他得安复旦大学16:40-17:00光纤光声显微成像关柏鸥暨南大学17:00-17:20弛豫铁电单晶在医学成像的应用探索李飞西安交通大学17:20-17:40基于微小型换能器的高分辨超声成像崔崤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5月18日9:00-9:20基于碳纳米管X射线的CT影像技术创新与应用曹国华上海科技大学崔崤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9:20-9:40复杂生物组织光声检测进展程茜同济大学9:40-10:00定量组织光学成像方法与应用高峰天津大学10:00-10:20介入内放疗手术机器人的研制与应用陆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10:20-10:40茶歇10:40-11:00医学图像内容生成与智能调控王乾上海科技大学高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1:00-11:20放射影像诊疗探针功能设计及其精准诊疗肿瘤研究陈洪敏厦门大学11:20-11:40基于超快平台的超分辨显微成像及其临床应用吴方刚飞依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40-12:00高分辨超声/光声多模成像和医学应用张雅超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分会场02: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前沿技术论坛时间:2024年5月17日 14:00-18:002024年5月18日 9:00 -12:00主持人:杨西斌、吴练秋时间题目报告人主持人5月17日14:00-14:20理工医交叉融合促进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力医学:从生物力学和力生物学到力诊断学和力治疗学徐峰西安交通大学杨西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4:20-14:40光纤内窥成像与测量徐飞南京大学14:40-15:00超声断层成像技术及产业化尉迟明华中科技大学15:00-15:20受激拉曼散射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及交叉科学研究探索季敏标复旦大学15:20-15:40基于微器官的IBD临床前筛选模型建立及药物研发吴练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15:40-16:00茶歇16:00-16:20近红外二区光学分子影像技术研发与临床转化胡振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吴练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16:20-16:40脑机接口系统优化及应用金晶华东理工大学16:40-17:00快速光声成像及应用刘成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17:00-17:20多参数表面波散射成像装置的构建与蛋白质分析研究 张鹏飞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7:20-17:40光学显微内窥成像技术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杨西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5月18日9:00-9:20时间分辨荧光显微镜用于脂滴成分研究 史文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杨西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9:20-9:40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显微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谷陆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9:40-10:00全脑尺度、多通道、闭环控制的神经光学研究穆宇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10:00-10:20茶歇10:20-10:40细胞智能分选系统王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影像平台10:40-11:00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及机制庄杰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1:00-11:20内镜切除技术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李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会场03:生物医用材料前沿交叉论坛时间:2024年5月17日 13:30-18:002024年5月18日 9:00-12:00主持人:吕宏旭、刘润辉、倪大龙、缪鹏时间题目报告人主持人5月17日13:30-13:50力-材料-组织细胞相互作用研究及应用樊瑜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吕宏旭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13:50-14:10硅酸盐生物材料及生物医学应用常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4:10-14:30近红外Ⅱ区荧光成像研究王强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14:30-14:50纳米医药的生物医学工程基础与转化研究梁兴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14:50-15:10脑机接口与脑疾病诊疗王常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5:10-15:30抗菌抗炎材料及产业化研究高长有浙江大学15:30-15:50茶歇15:50-16:10The Nexus of Cellular Mechanism and Biomaterials Innovation杨健西湖大学刘润辉华东理工大学16:10-16:30肝脏细胞互作的跨尺度力学-生物学耦合龙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6:30-16:50免疫纳米适配子与抗体递送王均华南理工大学16:50-17:10超稳定均相药物混合系统构建及临床应用刘刚厦门大学17:10-17:30骨微环境中的新型血管生成因子:骨损伤修复的治疗潜力徐家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17:30-17:50多肽酶促自组装与细胞器药物递送杨志谋南开大学17:50-18:10基于生物力学的抗拔出骨钉设计王丽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月18日9:00-9:20生物材料与类器官构建朱融融同济大学缪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9:20-9:40高分子四价铂前药肖海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9:40-10:00智能抗癌纳米药物吴富根东南大学10:00-10:20纳米修复医学用于器官损伤治疗倪大龙上海交通大学10:20-10:40肿瘤微环境调控聚氨基酸材料丁建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0:40-11:00茶歇11:00-11:20模拟多肽的抗耐药菌聚合物生物材料刘润辉华东理工大学倪大龙上海交通大学11:20-11:40生物催化材料陈雨上海大学11:40-12:00DNA自组装及其生物传感器缪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2:00-12:20高分辨分子光谱技术在先进材料光谱及成像分析中的应用刘冉天美仪拓实验室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分会场04:生物医学仪器与康复治疗前沿交叉论坛时间:2024年5月17日 14:00-18:002024年5月18日 9:00-12:00主持人:杨洪波、孙敏轩、刘斌、秦建忠、杨兴、吴勤峰时间题目报告人主持人5月17日14:00-14:20类脑表达与计算王卫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洪波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孙敏轩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4:20-14:40高端医工装备创新与发展孙立宁苏州大学14:40-15:00基于视触感知反馈的混合脑机接口技术宋爱国东南大学15:00-15:20纳米探针与活体成像高明远苏州大学15:20-15:40光致超声:理论、器件及应用朱本鹏华中科技大学15:40-16:00茶歇16:00-16:20外周神经肌肉多模生理信息同步获取及功能康复应用李光林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秦建忠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6:20-16:40脑卒中患者身心镜像康复机器人的研究李建清南京医科大学16:40-17:00基于 SMA驱动的柔性上肢外骨骼研究骨骼研究喻洪流上海理工大学17:00-17:20多源神经信号计算陈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7:20-17:40智能康复技术在医养结合中的应用陶春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月18日9:00-9:20肝癌肿瘤新抗原免疫治疗刘小龙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杨兴苏州市立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孙敏轩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9:20-9:40团簇酶与神经损伤修复张晓东天津大学9:40-10:00基于超声RF信号和奇异值分解的射频消融实时监测研究屠娟南京大学10:00-10:20面向现场快速检测的医工交叉研究刘宏东南大学10:20-10:40茶歇10:40-11:00刺激响应纳米药物用于肿瘤的精准诊断和靶向治疗米鹏四川大学吴勤峰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刘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1:00-11:20面向上肢虚拟康复的力触觉作用及其整合机制研究刘笑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20-11:40智能康复机器人人机协同运动关键技术研究刘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分会场05: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时间:2024年5月17日 14:00-18:00主持人:戴亚康、高欣、赵凌霄、郑健时间题目报告人主持人14:00-14:20脑疾病与病理AI诊断张道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戴亚康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4:20-14:40从脑机接口到脑机融合何晖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4:40-15:00眼科影像人工智能诊断陈新建苏州大学15:00-15:20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的探索周少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凌霄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5:20-15:40RNA三维结构预测熊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40-16:00茶歇16:00-16:20基于超声影像的智能诊断研究施俊上海大学高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6:20-16:40睡眠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高阳南京大学16:40-17:00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戴亚康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郑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17:00-18:00闭门圆桌会议戴亚康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会议注册报名会议费用:学生参会800元/人;职工参会1500元/人,含4餐正餐(自助或桌餐)住宿费用自理。会议费缴纳、发票开具:扫描下方二维码,根据引导缴费、开具发票。开票请扫:个人信息录入:住宿信息大会邀请和报告嘉宾已由会务组统一预留房间,会议注册报到时告知住宿安排。由于参会人数众多、酒店房源有限且正值旅游旺季,请报名参会嘉宾及时自行联系酒店订房。酒店协议价格如下:酒店协议价格(费用自理)苏州清山会议中心(大会会场酒店)地址:虎丘区科技城稼先路35号协议价:大床房/双床房:460元/天(含单早)联系方式:0512-66890999(报苏州医工所协议价)苏州科技城万达美华酒店地址:虎丘区漓江路8号20幢协议价:大床房/双床房:380元/天(含双早),豪华大床房:430元/天(含双早)联系方式:0512-66369666(报苏州医工所协议价)苏州纽威丽筠酒店地址:虎丘区科技城锦峰路198号协议价:大床房/双床房:380元/天(含单早),高级大床房/双床房430元/天(含单早)联系方式:0512-65639999(报苏州医工所协议价)交通信息苏南硕放机场出发:打车:约33公里,车程约41分钟,网约车费约70元。公交:可乘苏锡公交1号线至文昌花园南站(约53分钟)后换乘356路至清山酒店北公交站(约48分钟),步行至会场。全程约2.5小时。苏州火车站出发:打车:约20公里,车程约30分钟,网约车费约40元。公交:可乘快线3号至清山酒店北公交站(约55分钟),步行至会场,全程约1.5小时。苏州北站出发:打车:约31公里,车程约40分钟,网约车费约60元。公交:可乘轨道交通2号线至苏州火车站站(约30分钟)后换乘快线3号至清山酒店北公交站(约55分钟),步行至会场。全程约2小时。苏州园区站出发:打车:约30公里,车程约40分钟,网约车费约60元。公交:可乘轨道交通3号线至铜墩地铁站(约60分钟)后换乘快线3号至清山酒店北公交站(约30分钟),步行至酒店。全程约2小时。苏州新区站出发:打车:约18公里,车程约25分钟,网约车费约30元。公交:可乘坐轨道交通3号线至铜墩地铁站(约15分钟),后换乘快线3号至清山酒店北站(约30分钟),步行至酒店,全程约1.5小时。会期天气情况会务联系总体联络协调: 曹平薇 电话:13214303927 赵莎莎 电话:15152261879交 通: 王冠琳 电话:18013070130住 宿/用 餐: 刘雨鑫 电话:13596026345 会议信息请扫二维码(持续更新中)
  • 2012年科学基金资助:“交叉”是关键词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第三章总体部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主要着眼于统筹学科布局,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学科交叉,激励原始创新。  去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会议”上作报告时说:基金委根据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十二五”期间遴选了114个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和26个跨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对学科交叉和重点领域进行了统筹部署。学科交叉再次被重点强调。  翻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不难发现,“交叉”一词俯拾皆是。  在“量大面广”的面上项目指南中,各科学部均明确提出优先或重点资助“交叉”学科领域的项目。数理科学部面上项目指南中提出:“数理科学部一直重视并将继续加大力度支持……以及学部内和跨学部的学科交叉项目。”并将数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问题作为2012年度考虑特殊资助的方面单独列出。  化学科学部对此的表述为:鼓励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理论、技术和成果,倡导源头创新与学科交叉,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推动化学与化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并“鼓励和优先支持在学科交叉融合基础上提出的研究课题”。  生命科学部一直坚持积极鼓励开展具有创新性学术思想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尤其是对原创性的、对学科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的项目申请,或是在长期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新理论、新假说和学科交叉的申请项目给予特别的重视。  地球科学是认识行星地球系统的形成和演化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等以及这些分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2011年度地球科学部共资助面上项目申请1391项,跨科学部交叉项目有129项,学部内学科交叉项目所占的比例更高。  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鼓励申请人提出具有创新学术思想和有特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质性的学科交叉和合作研究,通过学科交叉研究促进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  信息领域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具有明显跨学科的特点,信息科学部重视信息与数理、化学、生命、医学、材料、地学、管理等学科的交叉研究,鼓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进行合作研究,提出跨学科交叉研究项目。  管理科学部面上项目指南称,管理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性交叉科学……“十二五”期间,本科学部将更加积极地支持原创研究,鼓励跨学科的综合性交叉研究。  医学科学部也鼓励与其他领域融合的多学科交叉研究。  此外,在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指南中,对交叉学科都有“重点支持”、“优先资助”、“鼓励开展”等表述。  可见,在科学基金的资助要求中,“交叉”是个关键词。申请者应该问问:今年你“交叉”了吗?
  • 上海技物所研制光学载荷随风云三号G星顺利入轨
    北京时间2023年4月16日9时36分,风云三号G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上海技物所研制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降水型)、高精度定标器、短波红外偏振多角度成像仪和红外地平仪(已在卫星入轨初期捕获地球)随星入轨,将按既定程序开展工作。   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降水型)作为业务主载荷之一,单轨道规则刈幅达1200公里,可获取可见光/红外云图以及云顶温度、云顶高度、有效粒子半径和云形态学方面参数,辅助判断降水云的存在。   高精度定标器和短波红外偏振多角度成像仪是星上两个试验载荷。高精度定标器将首次开展在轨太阳交叉定标技术验证试验,并将高精度辐射定标结果传递给同平台或其他卫星可见/近红外遥感仪器,为星上光学载荷测量结果的统一定一个“标尺”,为未来卫星监测资料融合应用、建立气候数据集奠定研究基础。   短波红外偏振多角度成像仪使国内首次具备短波红外波段的偏振多角度卫星观测能力,将探索为实现云、气溶胶和地表等相关参数的高精度定量化反演提供观测信息,从而提高在天气预报、气候变化和地球环境监测领域等方面的能力。
  • “十四五”基金委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全文)
    2021年交叉科学部共发布6个重大项目指南,拟资助6个重大项目,项目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得超过1500万元/项。  (一) 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可由一位申请人单独申请或两位申请人共同申请:  1.共同申请时,两位申请人分别为第一申请人和第二申请人。  2.第二申请人与第一申请人不是同一单位的,第二申请人所在的境内单位视为合作研究单位。  3.共同申请时,在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中申请书的在线填写、提交均由第一申请人和所在依托单位完成。  (二)每个重大项目应当围绕科学目标设置不多于5个重大项目课题,课题之间应当有机联系并体现学科交叉。每个课题的合作研究单位的数量不得超过2个,项目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5个。课题申请不设共同申请制。  “THz波段神经生物物理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神经信息传导的关键生物分子在太赫兹波段存在“指纹谱”信息,特定频率的太赫兹波可被生物分子吸收,可能发生构象变化从而导致生物功能的改变。通过对神经太赫兹波段信息产生和传输机理、太赫兹波增强脑认知、调节脑兴奋和抑制平衡等科学问题的研究,探索神经信息高速传输机制及治疗神经疾病的新方法。  一、科学目标  研究外界刺激诱发神经系统产生太赫兹波信息的机制以及太赫兹波调节脑认知的机理,实现神经太赫兹波信息传输的高灵敏探测,发展有效治疗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的新型神经调控新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一) 神经系统太赫兹波信息产生、传输机理及探测方法。  研究太赫兹场沿有髓神经中继接力模型、传输模式、特征参数与郎飞结三能级信息放大模型及其分子光谱。分析外界刺激神经系统产生太赫兹波的机理,建立活体神经太赫兹场传输和离子通道耦合特性的高灵敏度探测方法。  (二)太赫兹波影响脑认知的机理。  研究太赫兹波对脑皮层认知区域的影响机制、对神经离子通道等的作用规律,以及太赫兹波调节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等)的释放规律,明确太赫兹波影响认知的机理,实现太赫兹波对学习速度的提升。  (三)太赫兹波调节脑神经网络的机理。  研究太赫兹波对皮层神经网络中兴奋和抑制平衡的调节作用,分析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反应在太赫兹波作用下的变化规律,提出太赫兹波对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治疗的新方法。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THz波段神经生物物理研究”,受理代码T02。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复杂人机系统的人因安全理论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航空、航天、航海、核电、高铁等领域中灾难性事故仍时有发生。在此类复杂人机系统中,仅依靠装备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难以确保系统安全运行,人因安全问题(与人因相关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国家重大人机系统高质量发展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系统深入了解复杂人机系统事故背后的人因作用过程及机制,建立人因安全理论体系,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手段,探索新的研究范式,为解决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因安全相关的基础科学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对于提升复杂人机系统的安全性乃至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科学目标  针对复杂人机系统中的人因安全问题,阐明人的不安全行为特征和检测原理,各类影响因素对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 建立面向安全的人机功能分配方法,形成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原理 发展人因安全评估方法,形成适用于解决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因安全问题的理论体系 结合航天、核电等重大复杂系统应用领域开展验证,实现人因安全问题的可评估、可预测。  二、研究内容  (一)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机理研究。  研究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不安全行为的检测原理与方法。  (二)面向人因安全的人机交互动态过程研究。  基于人机交互动态过程分析,研究人机功能分配方法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特征对安全的影响机制。  (三)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因安全问题的建模、仿真与评估。  建立由人员异常行为、机器行为及人机动态交互等构成的一体化模型并开展特殊任务场景下的仿真研究,发展人因安全分析与评估方法,实现复杂人机系统中人因安全问题的可评估、可预测。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复杂人机系统的人因安全理论研究”,受理代码T04。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与新方法”重大项目指南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代不断推进至纳米尺度,现有EDA技术的发展面临仿真优化效率低和可靠性设计匮乏等两大挑战。通过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数学、物理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实现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和新方法,并完成新一代功能验证和布局布线的加速EDA工具原型、大规模原子级器件仿真(TCAD)工具原型、面向数字流程的可靠性设计EDA工具原型。  一、科学目标  面向纳米尺度集成电路的重大需求,针对EDA仿真优化效率低和可靠性设计匮乏的困难,构建大规模并行加速理论与方法,建立基于缺陷物理的高可靠性模型,研制出功能验证和布局布线的加速EDA工具原型、大规模原子级器件仿真(TCAD)工具原型 提出高可靠性的微观理论、测量表征、多机制耦合模型和跨层次设计方法,研制出面向数字流程的高可靠性设计EDA工具原型。  二、研究内容  (一)EDA加速与最优化的理论及方法。  面向数字前端的功能验证,提出定制加速方法 面向数字后端的布局布线,提出大规模并行加速理论和方法 面向数字流程中的最优化问题,提出大规模自动分解方法和复杂约束下迭代式可行性寻求的方法,研究自适应批量最优搜索收敛机制。研制功能验证和布局布线的加速EDA工具原型,实现在相同求解精度下将效率提升3倍以上。  (二)大规模原子级TCAD的理论及方法。  面向纳米尺度器件的原子级仿真,提出异构加速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包含复杂边界条件的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和量子输运模拟方法,发展面向工业级半导体器件的原子级TCAD核心技术,实现大规模原子级TCAD工具原型,仿真规模超过5000个原子。  (三)基于缺陷物理的器件和电路的可靠性建模及计算。  面向纳米尺度先进工艺节点,研究新型快速测量技术,实现对缺陷产生和填充释放的动态观测 研究缺陷的微观性质及其对器件性能退化的影响,构建包含复杂结构和多物理场耦合机制的器件集约模型,提出与电路仿真工具兼容的可靠性模型和计算方法。  (四)面向数字流程的跨层次可靠性设计方法。  面向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研究包括架构级、逻辑级、电路级、物理级等多个层次的可靠性设计方法,以实现可靠性感知、优化和增强的设计流程,完成数字流程的可靠性设计EDA工具原型。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高效率、高可靠性设计的EDA新理论与新方法”,受理代码T02。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海岸带环境变迁与文化文明演替”重大项目指南  海岸带-大陆架是史前人类生存演化的重要区域。通过地球科学、考古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着重查明两万年以来我国东部海岸带-大陆架沉积环境变迁、农业起源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证据,阐明海岸带环境变迁与东亚文化文明演替传播的过程和机制。通过中华文明起源等科学问题引导下的变革性技术和理论探索,深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建设与发展。  一、科学目标  以地球科学和考古学学科交叉为研究手段,获取我国东部海岸带-大陆架关键区域的高质量地质环境、文化文明记录,重建两万年来不同时间尺度自然环境变迁过程和文化文明演替序列,揭示海岸带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农业起源、文明起源与环境变迁关系的新理论,力争实现海岸带文化文明研究范式的突破,引领人类早期文明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  二、研究内容  (一)海岸带沉积环境与人类文化遗存探查。  基于高质量、高分辨率沉积记录,重建两万年来我国东部海平面变化、海岸带-陆架沉积序列,查清关键时段古海岸线变迁过程,揭示沉积环境变化规律和控制因素,构建海岸带-大陆架古人类活动遗存探查技术体系,探寻人类文化遗存分布的证据。  (二)气候-生态演变过程与早期人类影响辨析。  综合运用古气候、古生态定量方法,重建两万年来不同时间尺度海岸带高分辨率气候-环境变迁历史及重要事件,阐明海岸带特征时段气候-生态特征、演变及机制,揭示海岸带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过程、方式和强度。  (三)海岸带史前社会发展与中华文化文明关系探究。  应用考古新材料、新技术,重建海岸带早期文化文明演替的时空格局,揭示早期文化交流与人群迁徙的时间和路径,建立海岸带不同区域特征时段的人群生存策略和资源利用模式,阐明海岸带史前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贡献。  (四)海岸带环境变迁与文化文明演替机制探索。  建立海岸带环境变迁与文化文明演替数据库,揭示农业起源和传播、人口变化、土地利用等对温室气体变化的影响,构建气候环境演变与文化文明演替关系模型,提出文化文明演化与海岸带环境变迁关系的新理论。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海岸带环境变迁与文化文明演替”,受理代码T04。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组织器官仿生控冰冻存的分子机制”重大项目指南  组织器官是在器官移植、生育力保存、新药研发和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等领域具有重大医学及科研价值的珍贵生物样品。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组织器官不能长期冻存只能短期冷藏,导致捐献器官的废弃率高,实现组织器官冻存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  受自然界中严寒地区生物控冰抗冻机制的启发,近年来人体安全的仿生控冰材料在细胞冻存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并在组织器官冻存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同时,显微学、多组学等先进技术为冻存组织器官多级结构与生理功能损伤机制研究以及功能修复提供了可能。因此,采用全新的仿生控冰原理,精准揭示组织器官冻存过程中的维持与损伤机制,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效反馈研究闭环,是组织器官保存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  一、科学目标  选择合适的模式动物器官作为冻存对象,揭示组织器官复杂环境中冰晶形成机制,创制控冰冻存新材料,建立多级结构与生理功能评估策略,形成损伤预防和修复新方案,实现模式动物器官的安全有效冻存,为组织器官冻存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积累。  二、研究内容  (一)探究组织器官冻存过程中控冰新机制。  选择合适的模式器官作为冻存对象,探究复杂组织器官在降温、复温过程中体系内外冰晶成核、形貌及其分布的时空规律,阐明冰晶生长及其控制的物理与化学机制。  (二)创制仿生控冰新材料。  创制人体安全的组织器官控冰冻存新材料,探讨仿生控冰材料在组织器官内的生物相容性与代谢动力学,揭示其在组织内的控冰构效关系。  (三)揭示冻存过程对组织器官结构与生理功能的影响。  在多层级生物结构与生理过程水平揭示冰晶损伤与抗冻应激的关联反应,明确组织器官的低温生物学效应并绘制低温生物网络图谱。  (四)建立组织器官冻存后生物功能恢复技术。  以模式器官作为冻存对象,创建适宜的控冰冻存体系与冻存活性评估标准,建立组织器官活性冷冻保存与功能重建全过程的生物医学干预策略。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组织器官仿生控冰冻存的分子机制”,受理代码T03。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濒危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作用,但由于其濒临灭绝或已功能性灭绝,已严重影响中医药体系的完整性和中医药发展的可持续性。濒危药材研究涉及化学、药学、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亟需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究范式,解决濒危药材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代用品研究的科学难题,为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一、科学目标  聚焦临床常用濒危药材,阐明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揭示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研制出1-2种名贵濒危药材代用品,创建濒危药材复杂体系研究新范式,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二、研究内容  (一)濒危药材复杂体系中独特疗效物质的精准表征。  选择疗效确切的濒危药材,明确其中独特疗效物质的种类、结构、含量、比例,及其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并阐明构-效关系、量-效关系、组-效关系以及协同作用等。  (二)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干预重要生命过程的机制。  针对濒危药材中的独特疗效物质,发现并鉴定其作用靶标与调控网络,揭示靶标蛋白及作用通路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阐明这些物质对疾病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机制。  (三)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的高效绿色制造。  解析濒危药材中独特疗效物质编码基因、合成及表达调控机制,突破独特疗效物质体外合成的关键步骤,实现仿生与异源合成等高效制备与人工绿色制造。  (四)濒危药材原创人工代用品的研制。  以天然濒危药材中独特疗效物质的结构、含量、比例、药效等为基础,遴选濒危药材人工代用品的最佳配方,研制与天然濒危药材化学成分一致、功效等同、安全性更高的人工代用品。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研究”,受理代码T03。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8月4日印发
  • 中国科大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揭牌
    为进一步整合生态与环境学科力量,加强学科建设,培养相关领域的高水平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7月21日,中国科大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中国科大副校长张淑林致辞,她充分肯定了生态与环境学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希望相关学科以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的成立为契机,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科教结合、校企结合为抓手,加强院系、校企之间的联系,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增强服务科研、教学和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探索一条产学研联动的全新发展模式。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欧阳志云在致辞中介绍了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表达与科大加强深层次合作的愿望,希望以交叉学科中心为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学术交流,共享科教资源,共同培养研究生,共同开展科研合作。  随后,张淑林和欧阳志云共同为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结束后,还召开了交叉学科中心发展研讨会。中国科大生命学院副院长周丛照、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利顶分别汇报了交叉学科中心建设的进展情况,介绍了中心的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按照中科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台站的标准,建设安徽沿江湖群生态站 以交叉学科中心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同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会议还就大家共同关心的如何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参与区域环境建设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科大生态与环境研究生交叉学科中心由中国科大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建。交叉学科中心的建设目标是,通过科教结合、校企联合,培养生态与环境学科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开展一流的科学研究,参与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创建国内一流的生态与环境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
  • 焦念志: 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离不开学科交叉
    前不久,十余名院士专家共同见证了我国首个海洋领域国家基础科学中心——“海洋碳汇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基础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成立。该中心以“应对气候变化、支撑碳中和需求”为宗旨,通过多学科交叉方式开启全链条海洋研究。中心的领衔科学家是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他长期致力于海洋生态与环境领域的研究,提出的创新性理论对于实现海洋碳负排放具有重要价值。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焦念志院士。他将答案指向海洋,并强调了学科交叉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结合多年实践,焦念志表示:“学科交叉往往有利于综合性地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正处于基础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大力提倡学科交叉,注重交叉科学的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记者:在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海洋有哪些潜力?焦念志:我国已在国际上宣布了“双碳”目标,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实现碳中和必须同时采取减排和增汇(增加碳汇)措施,多路径协同发展。如果说减排是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立下的“军令状”,那么增汇则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开出的“保险单”。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总储碳量是大气圈的近50倍、陆地碳库的近20倍,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活跃碳库,助力碳负排放的潜力巨大,在缓冲气候变化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记者:基于您提出的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理论,您一直在积极推动海洋碳汇事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焦念志:我在海洋科研一线已经工作了四十余年,一直在和海洋微型生物打交道。我们发现,海洋中有无数体积极小、但数量极大的微型生物,它们能够把活性有机碳转化为惰性有机碳,从而将碳长期地保存在海洋里。这一理论,为解开海洋碳库之谜提供了“钥匙”,成为国际海洋碳汇研究的新热点。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的海洋碳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以碳中和全球共识为牵引、以海洋碳负排放科学问题为抓手,已经汇聚了来自33个国家的78家科研院所的科学家。大家通过学科交叉,协同攻关海洋碳汇这一跨学科的国际性难题,目标是打造一个以我国为核心的海洋碳负排放科研示范基地,建立海洋碳负排放技术规范和国际标准,为全球海洋碳负排放提供智慧方案。记者:打造科研示范基地、建立国际标准,这些工作已不局限于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在推动研究成果落地。作为科研工作者,您做这些工作的初衷是什么?焦念志:科学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科学家不应该是待在实验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局外人。现实社会要求科学家在公共领域中,不仅要探寻科学真理,还要参与政府决策、传播科学知识,并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让科学研究成果惠及社会。例如,全球各国争相提出的碳中和战略目标,就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才能够实现。要注重培养科研人才的跨学科思维记者:您主持的许多海洋科学研究都是以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开展的。在您看来,学科交叉是否是未来科研取得突破的关键?焦念志: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单一学科知识很难全面、完整地解决某一问题。海洋科学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其分支学科众多,包括海洋生物学、化学海洋学、海洋物理学、海洋气象学、地质海洋学等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以海洋碳汇这一宏大命题为例,已知的重要海洋碳汇机制包括微型生物碳泵、生物碳泵、溶解度泵、碳酸盐泵。这些储碳机制分别从生物、物理、化学方向解释了海洋中的储碳现象,它们并非彼此割裂,而是互相紧密联系。要解决如此宏大的科学问题,必须汇聚国内外智力,多学科交叉进行协同攻关。毋庸置疑,学科交叉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重要条件之一。不仅是海洋碳汇研究,科学研究普遍需要考虑多学科方向交叉融合。我国正处于基础科学和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大力提倡学科交叉,注重交叉科学的发展。记者:目前,我国高校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方面的开展情况如何?您有哪些学科建设方面的建议?焦念志: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以及相关部委和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被各大高校所重视。一些高校和研究所更是走在了前头,作出了示范。我认为,在倡导跨学院、跨高校、跨国合作以开展学科交叉研究的同时,更应该从人才培养抓起,在培养科学研究未来人才的起步阶段,就注重对科研人员开展跨学科思维的训练。基础研究成果的取得不可能一蹴而就记者:今年,中心的成立为海洋领域基础科学研究打开了新局面。不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而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未来我们要如何做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焦念志: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这个问题是体现在多方面的,比如对基础研究投入有待提升、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等。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已经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就对全面加强基础研究作出了部署。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但基础研究成果的取得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科学家的长期坚持和付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是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突破的核心力量。做好基础研究工作,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工作者的考核评价体系,让他们能够在基础科学领域潜心研究;同时,也要加强对基础科研人才的补贴和投入,重视基础科研平台和实验室的搭建,为基础研究及其参与的科学家提供坚实的后盾和优越的实验平台。除此之外,传承是促进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前所述,要注重对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培养,培育更多具有科研精神、视野广阔的创新人才。
  • 微型光纤光谱仪—交叉C-T型和M型光谱仪对比分析
    摘要:光纤光谱仪自从上个世纪末被发明以来,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交叉式切尼-特纳(czerny-turner,简称c-t)光路和基本型c-t光路(m型光路),是光纤光谱仪中最常见的两种分光光路,本文将详细介绍交叉c-t光路和m型光路的基础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交叉c-t光路结构紧凑、灵敏度较高,而m型光路分辨率较高、杂散光性能更优。  常见的微型光谱仪一般是基于光栅分光,光谱仪的光学光路系统主要分为反射式和透射式系统,透射式系统光学系统体积较小并且光强较强,但在远红外到远紫外的光谱范围内缺少制造透镜所需要的材料,会导致测得的光谱曲线不准,因此现代微型光谱仪很少采用这种结构 反射式系统适用的光谱范围较广,虽然相比透射式系统光强较弱,但反射镜不产生色差,利于获得平直的谱面,成像镜选用反射镜能够保证探测器系统接收光谱的质量。所以市面上主要以反射式光路的光谱仪为主。  反射式光路中,目前光纤光谱仪市场,比较普遍采用的光路结构形式分为:基本型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结构(非交叉式)和交叉式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结构。基本型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结构因其形状酷似字母“m”,因此也常被称为m型光路结构,这便是m型光路的由来。  图 1基本型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结构,光路看上去像字母“m”,所以也称为m型光路。m型光路看上去也像阿拉伯数字“3”,因此奥谱天成m型光路光谱仪的名称均带有3(第三位数为3),如atp5030、atp5034、atp3030、atp3034   图 2 交叉式c-t光路结构示意图  光谱仪光路的光学性能,主要受数值孔径、球差、像散、慧差,及各种像差的综合性影响,从而决定了系统的光学灵敏度、杂散光和光学分辨率。  常见光谱仪采用球面反射镜,球差是必然存在的,球面镜无法使系统中各球差项相消,交叉式和m型光路都只能校准到一定的水平,球差是一种累加的方式。m型光谱仪可通过控制相对孔径来使球差小于像差容限,从而满足分辨率的要求,在设计中有选择的缩小m型光路的数值孔径可以比较明显的提高分辨率。如果想更进一步的消除球差影响,那么可以采用抛物面或者自由曲面的方式来进行优化设计,但是成本昂贵,加工难度大,所以目前并没有被市场接受。  交叉式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结构的慧差相对于m型光路来说有个相对突出的特点是,慧差可以被校准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数值,并且得到的光谱斑点较为规整。具体体现在对交叉式结构分辨率的提升上。  m型光路在像散优化中具有明显的天然优势,可将像散校正到一个很低的水平。相反的交叉式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在像散的校准方面比较弱,使得该光路的光谱分辨率较低。  m型光路由于是一种相对对称的光学结构,杂散光会略微好于交叉对称型光路,但这并不会直接体现在两种系统的杂散光最终指标上。杂散光的抑制主要还是通过外部光学陷阱,内部采用吸光材质或者增加粗糙度来提高对漫反射光的吸收,最终达到消除杂散光效果。  交叉式切尼-特纳光路是由m型光路发展而来,我们通常认为交叉式光路是一种折叠式的光路,所谓折叠式就是在整体的结构尺寸和空间利用上有必然的优势,结构更紧凑合理。m型光路则是一种展开式光路,在整体的尺寸和空间利用上不及交叉式切尼-特纳光路。因交叉式光路最为紧凑,所以在微型光谱仪中通常采用的是就是这种交叉式光路。而针对于分辨率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则更多的采用m型光路。  分辨率是光谱仪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从像差优化设计来看,m型光路像差优化效果更好,使得m型光路拥有更佳的分辨率,主要被用于高分辨率光谱仪中。而交叉式切尼-特纳(czerny-turner)光路则用于中低分辨率光谱仪中。表 1 m型光路和交叉式c-t型光路的对比  奥谱天成的光谱仪系列产品齐全,依据m型光路和交叉式切尼-特纳光路各自的光路特点和客户需求,设计了多款相应的仪器,各自均对应不同的应用领域:  l atp2000、atp5020、atp3040、atp5040采用了交叉型ct光路,重点突出结构的紧凑性和高灵敏度   l atp3030、atp5030、atp3034、atp5034采用m型光路,重点突出高分辨率和低杂散光。  狭缝50μm,光谱仪范围200-1000nm两者的分辨率对比。图3可观察到,m型光路整段分辨率表现为中间最好,两边逐渐变差 交叉型光路往长波方向分辨率逐渐变好。这部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设计优化中,可从设计中去调整不同的分辨率走势来达到设计的要求。图4中可看出,在520nm处两种不同光路的点列图情况,m型光路的rms半径值为11 μm,交叉型ct光路的rms半径值为98 μm。m型光路实际测试fwhm=1.3nm,交叉型光路实际测试fwhm=2.5nm。m型光谱仪分辨率明显好于交叉型光谱仪。在实际的使用和光谱仪选择中,客户可根据分辨率、杂散光、灵敏度、体积等几个指标有针对性的挑选相应的光谱仪,从而使得仪器与使用需求完美匹配。图 3 奥谱天成生成的atp2000和atp3030图 4 两种光路结构的分辨率rms spot radius对比,200-1000nm波长范围,从图中可以看出,交叉c-t型光路的光斑尺寸为75 μm,而m型光路的光斑尺寸仅为3.5 μm,m型光路的分辨率优于交叉c-t型 (a)交叉型ct光路(该光路应用于atp2000) (b)m型光路(该光路应用于atp3030)  图 5 200-1000nm光谱范围,两种光路结构在520nm处的分辨率对比,交叉c-t型光路为98.9 μm,m型光路为11 μm,可知m型光路的分辨率明显优于交叉c-t型 (a) atp2000交叉型ct光路 (b) atp3030m型光路表 2 奥谱天成采用m型光路的光纤光谱仪和采用交叉c-t光路的光纤光谱仪,型号的第三位数字为3的均为m型光路 型号首位数字为5、6的,探测器具有制冷。  图 6 奥谱天成的光纤光谱仪产品集
  • 南开大学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
    近日,南开大学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中心由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商学院、物理科学学院、泰达生物技术研究院、化学学院等多个学院参与共建,以构建南开生态碳汇研究特色为目标,瞄准碳中和生物增强地球(陆地、海洋、大气)核心碳汇机制与管控策略研究。南开大学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启星介绍了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概况。南开大学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通过建设室内模拟-野外观测-大数据智能分析-碳中和治理标准研发一体化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在提升生态碳汇基础理论与治理策略创新上获得重大原创性突破,争取承接国家重大项目、培育出国家级高端领军人才、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建设成具有南开特色、南开名片的生态碳汇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尽早实现和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南开力量。南开大学原校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主席、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龚克在致辞中说,党的二十大对我国这一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的碳中和做出了进一步的顶层设计,这个设计把实现碳中和与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统一起来,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局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统筹-协同”战略,即“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面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能单独应对。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服务中国”的传统,组建碳中和交叉科学中心,将推动碳中和学科群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完)
  • 化学会年会拾贝 学科交叉之于分析化学
    学科交叉的实质是不断产生创新,而创新又是科学研究的本质要求,因此创新与学科交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乃至新学科的产生,常常在不同的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学科交叉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在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召开期间,笔者碰巧听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那娜副教授所作的学术报告,再一次领略了在分析科学创新研究中学科交叉的魅力。 那娜,女,2002年获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学士学位,2005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硕士毕业,同年赴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张新荣教授。2007年9月~2008年6月在&ldquo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rdquo 资助下,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赴美国普渡大学化学系库克斯(Cooks)教授组学习。2009年获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同时兼任英国皇家化学会旗下J.Anal.Atom.Spectrom.杂志的中国区新闻记者。 纳米材料表面化学发光是样品分子在纳米催化剂表面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伴随的化学发光现象。近年来,那博士和她的合作者们对纳米材料表面的催化化学发光现象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设计了一系列适用于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的传感器。具体而言就是,不同的样品分子在同一种纳米材料表面响应所得到的化学发光信号不同,同一种样品分子在不同纳米材料表面上的化学发光响应信号也不同。因此,每一种物质若在一组特定的纳米材料上进行响应,就可以获得该物质的化学发光信号指纹图谱。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可实现不同样品分子的识别。由于各传感单元的发光强度和光谱特征又能够通过温度进行调节,因此这种传感器阵列可综合化学发光强度、光谱变化、温度效应所提供的多维信息进行样品检测,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但是这类传感器阵列仍存在一些应用上的局限。譬如对于气态烃类物质而言,当使用碱土纳米材料作为感应单元时,它们的催化发光活性非常差;再譬如,如果不采用高温和大体积进样的话,该技术很难用于检测液态样品。那博士和她的合作者们巧妙地将质谱技术中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电喷雾离子化技术引入到他们的实验装置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被分析物的催化反应活性,实现了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对液态样品(例如: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糖)的分析。这一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分析化学杂志上。 如果仔细品味一下那博士在会议上所介绍的工作,就会发现它涉及了催化化学、质谱技术、纳米材料、化学计量学、光谱学、临床诊断等诸多领域。它需要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而且这个团队里成员的学术背景也应是各有特色,互为补充。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点已为大家所认可。那么,如何取得原始性创新呢?借助学科交叉来开拓新的视角,是实现创新的一条道路。(主编当班)
  • 评估UPLC/UV分析中的交叉污染
    评估UPLC/UV分析中的交叉污染目的为证实ACQUITY UPLC I-Class系统对于多种样品(包括极高浓度的样品)均具有低交叉污染性能。背景当需要在同一次色谱分离中同时定量高浓度及低浓度的组分时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需解决样品残留问题。通常,为观察低含量的与主要分析物相关的杂质,必须注射高浓度的样品。为对分析物中的杂质进行精确分析,必须解决好分析物的样品残留问题,以使得不会因为低估存在于样品中的杂质的量,从而影响杂质计算值。在进行杂质分析时,样品浓度需达很高,且解决途径可能颇具挑战性。应注意稀释液、流动相、以及清洗溶剂的组分,以使样品残留量较低。系统设计在解决样品残留问题上也具有重要作用。通常,样品导入分析系统的方式越简单,则越容易解决样品残留问题,特别是当采用注射方法导入多种疏水性及极性差异较大的化合物时。ACQUITY UPLC I-Class系统可以轻松解决颇具挑战性的某些相关化合物分析时的交叉污染问题。解决方案ACQUITY UPLC I-Class系统在设计上可实现低交叉污染,因而在用于分析多种相关化合物时具有极佳性能。Sample Manager的流通针式进样(FTN)设计可带来优化的高精度注射,并获得极佳的样品回收率。在等度运行期间使用梯度溶液清洗针头的内部,且在色谱运行期间清洗针头外部。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样品残留问题,并且不会使总注射循环时间增加。为证实使用ACQUITY UPLC I-Class系统可很容易解决样品残留问题,选择性质差异较大的三种不同化合物。氯已定较粘稠,且通常非常难以完全自进样器去除。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疏水性极强的一种化合物,且需要高浓度的乙腈来使它从色谱柱上洗脱。咖啡因是亲水性物质,且通常不难以从进样器上去除,因而使其成为极佳的探针化合物,用以确定没有样品仍残留于该系统中。按UV响应为1.5 AU ± 0.1 AU的浓度注射各化合物,并测定在随后的空白注射中的样品残留量。如图1所示,对所有这些化合物,均未检测到可测得的样品残留量。为确定每种化合物的样品残留量,制备高浓度的样品(20x至40x浓缩),并注射至ACQUITY UPLC I-Class FTN。测定每种化合物在首次空白注射中的样品残留量,得知这三种性质差异较大的分析物的样品残留量均少于0.001%。小结解决多种分析物的样品残留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分析系统的重要性能。不论分析物的性质为何,ACQUITY UPLC I-Class系统的设计均可产生极低的交叉污染。Sample Manager的FTN注射平台的设计简单、灵活,因而可简单直观地对方法进行优化;因而可满足挑战较大的应用的要求,例如分析低浓度相关化合物。 联系人:张林海沃特世公司市场部86(21) 61562642lin_hai__zhang@waters.com 周瑞琳(Grace Chow)泰信策略(PMC)020-83569288grace.chow@pmc.com.cn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正式亮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已经公开上线第九学部--“交叉”学部的官网 神秘的“交叉学部”终于显露真身,一起来看一下(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可进入官网):国自然交叉学部截图  一、学部概况  “经中央编办复字〔2020〕46号文件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20年11月成立交叉科学部,负责统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叉科学领域整体资助工作 组织拟定跨科学部领域的发展战略和资助政策 提出交叉科学优先资助方向,组织编写项目指南 负责受理、评审和管理跨学部交叉科学领域项目 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国际合作研究的组织和管理 负责相关领域专家评审系统的组织与建设 承担交叉科学相关问题的咨询。  交叉科学部以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为导向,以交叉科学研究为特征,统筹和部署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新兴科学前沿交叉领域研究,建立健全学科交叉融合资助机制,促进复杂科学技术问题的多学科协同攻关,推动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科技突破口,探索建立交叉科学研究范式,培养交叉科学人才,营造交叉科学文化。  交叉科学部目前设有综合与战略规划处以及四个科学处。    处室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如下:  二、资助范围  1、综合与战略规划处  负责组织相关专家和科学处进行交叉学科战略研讨 制订项目资助和学科发展战略 统筹各类基金项目与行政经费的年度预算、资源配置和资助计划等 负责科学部各类项目的综合管理 制订交叉科学研究的评价机制及管理办法 负责科学部信息与网络建设、政务管理和运行保障等 承办科学部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2、交叉科学一处  基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交叉科学研究,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解决信息、生命、材料、能源、环境等领域的核心基础科学问题,取得重大突破或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增长点。  3、交叉科学二处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空间、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交叉科学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解决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与复杂系统相关的控制工程、精密制造、先进智造等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以及工程与制造领域中的重大瓶颈问题。  4、交叉科学三处  基于理学、工学、医学等领域的交叉科学研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揭示生命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阐明与生命、健康相关的复杂系统多层次作用机制,应对人类健康与疾病防治中的重大挑战。  5、交叉科学四处  基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管理等领域的交叉科学研究,围绕宏观复杂系统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问题,探究人类文明演化的自然规律和历史嬗变的科学成因、自然与社会的互馈机制、人地系统的动态结构等,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
  • 韩启德:“科学基金推进交叉科学研究大有可为”
    韩启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医学部主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第十、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同时我国的科学技术正在飞快地发展,目前我们已不应该满足于跟跑世界科技前沿,需要争取并跑甚至是领跑。我们面临着很多的科研无人区,如果要再往前发展,学科交叉融合是一个必然的途径,也是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加速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所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交叉科学部正当其时,且在目前的科研需求和国家支持下,交叉科学部一定能够办好。  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现在技术和科技之间的结合、融合越来越明显,我们要解决的很多问题与基础科学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因此在交叉科学部领导下组织开展的相关科研项目会是非常丰富的,有很多涉及交叉融合的重要工作可以推进,交叉科学部的发展空间巨大。  交叉科学部要勇于迎接挑战。当前,交叉科学研究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局有:形成交叉研究文化难、建立深度交叉合作难、获得交叉研究资助难、评估交叉研究成果难、获得学界社会认可难等。交叉科学部的工作面临着这五个方面的挑战,任务非常艰巨。  交叉科学部必须正确定位。学科交叉的关键在于提出好的研究问题,要实行目标导向,科学部初期要下大力气去主动发现与组织好的项目,但更重要的是创造有效的交流平台,发挥纽带作用。自然科学基金委主要帮助、扶持已经在做以及正要做的有意义的研究,既要引领,又不能包办代替,具体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应该由科学家来决定。这里涉及到研究的战略和管理机制尺度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探索。  交叉学科的研究务求实效。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要防止一哄而上。交叉科学部刚成立,既要对它充满期待,更要给予包容和支持,夯实交叉学科发展的每一步,培育新兴交叉领域的重大原创突破。  发展交叉学科还需要各方面团结协作,原有学科的优秀团队与人才之间要打破界限进行融合,政府相关各部门间要进行协作,新成立的交叉科学部要与原有各科学部紧密合作。此外还需要完善符合学科交叉的同行评议制度,包括评审专家选择、培训、意见申诉等制度。  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的成立是推动交叉科学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顺应学科发展交叉趋势,也符合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交叉科学部要加强面向重大战略需求和新兴科学前沿交叉领域的统筹和部署 建立学科交叉融合资助机制和资源配置模式,促进多学科对综合性复杂问题的协同攻关 尊重不同学科特点,鼓励个性发展,推动深度交叉融合,努力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和新的研究范式,为国家培养变革性交叉科学人才。
  • 医工融合协同创新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成功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2024年5月16-18日,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在清山会议中心圆满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命科学仪器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江苏省高端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和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为大会的支持单位。大会为期1.5天,以“医工融合协同创新”为主题,80余位科研专家、临床专家、产业专家分享了精彩报告,吸引近300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以及相关领域企业代表参会。大会现场大会主论坛由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周连群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吴成铁、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廖希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陈江龙、苏州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伟为大会致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思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郑海荣院士、北京友谊医院王振常院士、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谢飞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吕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昕、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院长于成功、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缪丽艳、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所长王强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苏州市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卢潮、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旭翔、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李伟等专家领导莅临大会现场。吴成铁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廖希明 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陈江龙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毛伟 苏州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本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设置了1个主论坛和5个专题论坛,主论坛环节,四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院士分享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张玉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外泌体蛋白组技术进展》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尺寸为30-200nm的囊泡,存在于体液、组织及细胞培养液中,携带脂质DNA、RNA、蛋白质等重要功能性成分,其中干细胞外泌体在临床方面有重要应用,如用于治疗脑损伤。但是目前干细胞外泌体用于临床还面临规模化制备的多方面问题,纯度、通量和质控是制约外泌体临床发展的瓶颈。传统的外泌体富集方法主要包括超速离心、膜过滤等,但存在回收率低或者纯度低等问题。张院士团队合成了反向富集微球材料,利用外泌体尺寸差异实现外泌体的反向富集,效果好于传统方法。张院士还详细介绍了鹿茸干细胞外泌体的应用,包括治疗小鼠肠炎、皮肤创伤、骨缺损等。徐宗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智能化推动国产化:我国基础医疗装备自主创研的可行路径》当前智能化改造是实现我国医疗装备国产化的重大机遇,用AI技术可用来提升医疗装备性能,解决“卡脖子”难题,更优质地服务于人民健康。徐院士介绍了在这一方向上的两大探索,一是分布式微剂量CT,二是快速/超快MRI。徐院士讲到,X射线辐射是一类致癌物,新一代CT系统的核心应该是低剂量,当前的国际专家共识是:真正的低剂量成像时代尚未到来,目标是追求sub-mSv的微剂量成像。其次,分布化是新一代CT系统的发展趋势,分布式CT影像中心有多个应用场景,能够解决院际/院内自由部署、集成度高难以实现低剂量等诸多问题,让CT的商业价值、医疗价值、社会价值更大。目前徐院士团队成功研发分布式微剂量CT已经在有些医院安装,其算法效果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商业化CT系统,同时还在做小型化便携式CT系统。此外,徐院士介绍了新一代MRI的趋势,核心是解决成像速度慢的问题。徐院士最后总结了智能化带动国产化的可行性技术途径:软硬分离、数物融通、用计算换性能、个性化代替菜单式、上下游贯通、大数据与AI技术的深度使用。王振常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基于CT的结直肠癌前病变智能检测系统的创建》王院士介绍了国内外结直肠癌病变筛查的情况,2020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193.2万,死亡93.5万,超过93%的结直肠癌源于腺瘤性息肉,从息肉增生到癌变周期5-10年。有数据显示,CTC检出息肉灵敏度≥6mm为80%,≥10mm为88%,结直肠癌灵敏度为96%,CTC≥10mm的癌前病变及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可与肠镜媲美。美国2008年将CTC列入指南,2018年将其列入联邦医保。我国结直肠癌新发已上升到全球第二位,由于医疗资源不足、依从性低,肠镜很难用于筛查。结直肠癌缺乏有效防控体系,现有CTC技术存在检测精度低、效率低、无法实现自动识别和定位等问题,急需系统创新。在此背景下,王院士团队开展了智能检测系统的研究工作,核心创新包括三点:基础算法创新、多视角联动技术和病变识别方法创新。目前已经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发表了相关论文,下一阶段重点是降低假阳性。这项工作充分体现了算法、工科和专用系统等多方面的交叉融合。陈学思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医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与器件》陈院士介绍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及产业化进展和可吸收医用高分子材料与器件的开发情况。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酸酯类等)的特点是性能可调、成本偏高;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等)特点为从硬塑料到柔性材料,成本可控,应用前景好;和天然高分子材料(淀粉、纤维素等)成本较低、可塑性差,需进行预处理方可塑化加工。陈院士介绍了团队己内酯合成研究进展,对这类材料的表征结果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合成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性能一致。己内酯应用场景可拓展至外科医疗、手术缝合线、胶黏剂、航天阻尼、农用地膜等。陈院士还详细介绍了聚乳酸合成研究成果和应用领域。聚乳酸产业市场现状:2022年全球聚乳酸总产能约63万吨,应用领域如制作吸管、3D打印等。目前,陈院士团队已获得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4个,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1个,Ⅰ类器械注备案证24个。陈院士讲到,做科学研究,不仅要发文章,更要产业化,实现应用。苏州市高新区科技招商中心主任端洪菊作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推介苏州市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2.46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43万亿元,全国第二,被网友称为“地表最强地级市。”是经济强市、工业强市、产业强市。苏州高新区于1990年开发建设,1992年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30多年发展,占苏州2.5%的土地,创造出近8%的经济总量,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全国高新区前列。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1835亿元,蝉联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这里创新资源高度聚集,产业集群活力迸发,不仅有多个院所平台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力量,还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主导产业和新能源、光子及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及大健康等新兴产业。主论坛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周连群研究员主论坛后,大会特别设置了“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前沿论坛”、“消化健康与显微成像前沿技术论坛”、“生物医用材料前沿交叉论坛”、“生物医学仪器与康复治疗前沿交叉论坛”、“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交叉论坛”5个专题论坛,80余位科研专家、临床专家、产业专家分享了报告,其中不乏领域学术带头人,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在上述方向的新技术、新进展,论坛的成功召开为推动“生-医-工交叉融合”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分论坛掠影茶歇交流企业风采
  • CNS前沿文献追踪 – 用SIM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DNA修复、联会、交叉互换
    减数分裂前期染色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此次分享的文章关注减数分裂前期DNA损伤修复、联会复合物形成、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简述一下减数分裂前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细线期(Leptotene),DNA发生双链损伤(DSB);偶线期(Zygotene)重组酶RAD51结合到一条损伤的DNA单链上,进行同源寻找,诱导DNA单链侵入同源双链DNA;粗线期(Pachytene)联会复合物形成,将同源染色体“粘”在一起;双线期(Diplotene)形成交叉互换复合物(CO)。纵观整个减数分裂前期,重要事件有三 - DNA损伤修复、联会复合物形成、交叉互换复合物形成,此次分享的文章用SIM超分辨技术对减数分裂进行观察,研究这三个事件的时空关系 – 上图来源于网络 为了提高信噪比,文章作者用了核spreading的方法制样,细节可找原文研究一下 先观察各个时期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量的变化:染色体交叉互换复合物CO(COSA-1是CO的marker)实际上是DNA损伤修复转化而来,因此DNA损伤修复蛋白和CO的形成密切相关,涉及的蛋白主要包括重组酶RAD-51、单链DNA结合蛋白RPA-1、解旋酶BLM、CO促进因子MSH-5。文章作者以线虫生殖细胞为研究对象,根据染色体形状(HTP-3为染色体轴marker)将生殖细胞所处时期归类(上图主要关注偶线期zygotene和粗线期pachytene,DSB-2指示粗线期早期),统计生殖细胞细胞核内各种蛋白点的数量后,以分裂时相和点数分别为xy轴做图。各损伤修复蛋白在粗线期达到峰值,到粗线期末期消失,值得注意的是从CO的角度去看可将DNA损伤修复分为CO相关修复和非CO相关修复,MSH-5因其有促进CO形成作用,到粗细期末期在核内仍可观察到 单纯的看CO形成(COSA-1为CO marker),可发现CO在粗线期末期形成(红框代表粗线期早期,绿框代表末期) 通过对大量不同生殖细胞的观察、归纳总结,文章作者概括出了上图:细线期(leptotene)RAD-51结合到染色体上;偶线期(zygotene)各种DNA损伤修复蛋白都结合到了染色体上,同时因为同源介导修复的作用,出现了同源染色体相互靠近的现象;粗线期(pachytene)各种修复蛋白达到高峰后离去,部分损伤修复转化为CO;双线期/终变期(diplotene/diakinesis)仅剩CO marker COSA-1 看完各个修复蛋白随分裂时相量的变化之后开始看它们的空间分布,首先是偶线期的重组酶RAD-51:在染色体附近,大部分成对或细长的状态 粗线期早期解旋酶BLM也是成对或细长的状态,延着染色体分布 粗线期早期单链DNA结合蛋白RPA-1同样成对或细长状态,延染色体分布,有时以单点存在,且和BLM彼此接近 粗线期早期MSH-5以单点状态分布,定位在BLM成对的两点之间或挨着BLM单点 相较粗线期早期的单点分布,在粗线期末期MSH-5成对分布,横在两条相互靠近的染色体之间,在粗线期末期DNA修复相关蛋白只剩下BLM和MSH5,两者十字交叉分布,CO复合物位于十字中心附近到双线期(diplotene)MSH-5和BLM的分布发生变化,有“萎缩”变少的趋势,到终变期(diakinesis)完全消失 看完DNA修复蛋白和CO的空间关系之后,作者开始研究联会复合物和CO的空间关系,笔者在网上搜索了一张联会复合物的电镜图片:联会复合物包括边缘和中间两部分,边缘呈“梯子”状,中间呈一条细线 – 上图来源于网络SYP-1和SYP-2反映的是联会复合物中心区,可见在粗线期早期COSA-1只是靠近联会复合物,到粗线期末期,联会复合物会鼓起一个空泡,COSA-1定位到空泡中形成CO,一直到双线期CO和联会复合物都保持着这样的空间关系这张图说明了染色体(HTP-3)、联会复合物(SYP-1)、CO(COSA-1)之间的空间关系:联会复合物(绿色)位于两条染色体(红色)中间,将同源染色体“粘”在一起(和别的研究者的电镜结果一致),CO(蓝色)定位在联会复合物空泡内,被联会复合物包裹 有文献报道联会复合物可促进CO形成,但这方面的机制尚不是很清晰,所以文章作者做了两类突变(突变联会复合物中心区或突变促CO因子),看突变对DNA损伤修复蛋白的影响:发现突变后粗线期早期明显延长,DNA损伤事件变多 COSA-1被突变后(CO受影响)粗线期末期MSH-5不再定位到染色体附近:DSB-1为粗线期早期marker,野生型在失去DSB-1进入粗线期末期后染色体附近尚仍有MSH-5分布,而突变型染色体附件不再有MSH-5 突变syp-1后(联会复合物受到影响),到粗线期末期(红框内为早期,黄框内为早-末转化,绿框内为末期)BLM消失(前面的实验在野生型上观察到的是BLM到粗线期末期仍存在) 突变影响联会复合物后COSA-1和MSH-5的空间关系受到影响野生型中到粗线期末期MSH-5和BLM十字交叉分布,定位在同源染色体中间,可突变影响联会复合物后,两者十字交叉分布现象消失,且MSH-5会错误的定位到染色体上 这是一篇Cell,只有两个作者,通篇都是显微镜的图,足以说明超分辨技术的威力。显微镜的文章一个很大的门槛是工具使用,工具掌握了,选好题,直接把别人研究的细胞、分子行为拍遍就能成文̷̷ Woglar A , Villeneuve A M . Dynamic Architecture of DNA Repair Complexes and the Synaptonemal Complex at Sites of Meiotic Recombination[J]. Cell, 2018:S0092867418303982.想了解更多CNS级期刊最新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常有更新哦,也可加笔者微信交流:qianle522568
  • 山西省11市交叉检测蔬菜农药残留
    山西省农业厅今年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首次推行“大交叉抽样”的方式,各市交叉取样,且抽出的样品确保不会在本地检测中心检测。供世博会蔬菜会重点抽样检测。  按照惯例,全省11个市的蔬菜农残检测一直推行“交叉取样”的方式。今年也不例外,按照安排,大同与朔州、长治与晋城、临汾与运城、忻州与阳泉、吕梁与晋中分别互相抽样检测,省中心与太原中心负责抽检太原市。但省农产品质检中心主任闫会平称,那充其量是“小交叉”。目前,全省共有四个蔬菜农残检测中心,分别为省中心、太原中心、运城中心、晋城中心。比如让运城和临汾交叉抽检,最后运城的样品最终又由运城质检中心检测,结果很可能有失公允。今年为了避嫌,如果运城和临汾交叉抽检,样品拿到后就送到晋城检测,所以称为“大交叉”。此外,今年我省有多家蔬菜生产基地供应上海世博会,省农产品质检中心将重点关注供沪蔬菜。  监测的蔬菜种类以茎类、葱蒜类、白菜类、豆类、绿叶类、甘蓝类、果菜类、瓜菜类、块根类九大类蔬菜为主。抽检品种以番茄、辣椒、大白菜、芹菜、韭菜、花椰菜等常食用菜为主。其中,批发市场抽样中9大类蔬菜每类各占1/9左右,生产基地抽样中可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但所抽蔬菜品种应属于九大类蔬菜。  11个市中,每个市每次抽样总数为40个。为了保证检测的公正性,省农业厅要求,样品抽取时应避开病虫害和其他非正常植株。抽取的样品要完好,不能有变质或虫害,应是成熟期或即将上市的产品。  除了蔬菜,方案还对畜禽产品的监测做了详细部署。畜禽产品的监测品种分别是猪肝、鸡肉、牛奶、鸡蛋。监测地点涉及全省11个市的22个县(市、区),分别是太原市的阳曲县、清徐县,大同市的南郊区、阳高县,晋中市的榆次区、太谷县,长治市的长治县、长子县,运城市的盐湖区、永济市,吕梁市的文水县、孝义市,临汾市的尧都区、侯马市,晋城市的泽州县、高平市,阳泉市的郊区、盂县,朔州市的朔城区、山阴县,以及忻州市的原平市、定襄县。
  • 山西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实行交叉抽样
    由于蔬菜安全是关乎大众的身体健康,加之日前出现的海南问题豇豆和湖南的问题青豆,使得全国不断加大对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山西省农业厅今年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首次推行“大交叉抽样”的方式,各市交叉取样,且抽出的样品确保不会在本地检测中心检测。其中,对供应世博会的蔬菜重点抽样检测。  目前,山西全省共有4个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分别为省中心、太原中心、运城中心、晋城中心。按照惯例,全省11个市的蔬菜农残检测一直推行“交叉取样”的方式。据该省农产品质检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充其量是“小交叉”,例如让运城和临汾交叉抽检,运城的样品最终又由运城质检中心检测,结果很可能有失公允。  今年为了避嫌,如果运城和临汾交叉抽检,样品拿到后就送到晋城检测,所以称为“大交叉”。此外,今年山西省有多家蔬菜生产基地供应上海世博会,省农产品质检中心将重点关注供沪蔬菜。  监测的蔬菜种类以茎类、葱蒜类、白菜类、豆类、绿叶类、甘蓝类、果菜类、瓜菜类、块根类九大类蔬菜为主。  抽检品种以番茄、辣椒、大白菜、芹菜、韭菜、花椰菜等常食用菜为主。其中,批发市场抽样中9大类蔬菜每类各占1/9左右,生产基地抽样中可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但所抽蔬菜品种应属于九大类蔬菜。11个市中,每个市每次抽样总数为40个。为了保证检测的公正性,省农业厅要求,样品抽取时应避开病虫害和其他非正常植株。抽取的样品要完好,不能有变质或虫害,应是成熟期或即将上市的产品。  除了蔬菜,该省还将对猪肝、鸡肉、牛奶、鸡蛋等畜禽产品进行监测,监测地点涉及全省11个市的22个县(市、区),分别是太原市的阳曲县、清徐县,大同市的南郊区、阳高县,晋中市的榆次区、太谷县,长治市的长治县、长子县,运城市的盐湖区、永济市,吕梁市的文水县、孝义市,临汾市的尧都区、侯马市,晋城市的泽州县、高平市,阳泉市的郊区、盂县,朔州市的朔城区、山阴县,以及忻州市的原平市、定襄县。
  • 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在东莞松山湖成立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9e7c31f8-7a04-4df1-a94f-4adb92d4665a.jpg" title="W020181205311361116385.jpg" alt="W020181205311361116385.jpg"//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 11月24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揭牌br//pp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dfe77ded-e9a2-4025-a7d2-94729debcc53.jpg" title="W020181205311361447347.jpg" alt="W020181205311361447347.jpg" style="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center "//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于今年4月25日揭牌。目前一期的1.7万多平方米的办公区正在装修中,进驻的10个团队预计近期就可以在里面开展实验工作。/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strong■聚 焦/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11月24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到场致辞,并为相关专家授聘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心澄,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院士高鸿钧,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郑海涛,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黄少文等出席活动。/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出席活动的还有20多位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科学院的院士,国内多所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多家研究所所长以及相关部门、机构的专家代表。/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strong以材料科学为核心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由东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是广东首批4家省实验室之一,总体规划1200亩,首期计划投资经费超过50亿元。2018年4月25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东莞挂牌成立。实验室定位于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及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粤港澳科研中心。/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该实验室计划打造公共技术平台、前沿科学研究、创新样板工厂以及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其中,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依托实验室,联合国内外各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机构,吸取国际类似研究机构的成功经验,邀请国际一流学者进行中长期或短期访问,以持续深入的科学研讨会为主,打造系列知名国际会议和讲习班,旨在建成高水平、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平台。/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该中心将以材料科学为核心,面向生命、能源、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持续关注国内外相关科学前沿和最新动态,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创新思想和成果源泉。/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此外,该中心未来将面向社会开放,宣传和普及材料科学及相关学科交叉所形成的各种成果,锻造先进的科学文化基础,促进和培养更多的优秀年轻人才投身于前沿研究 保持与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实验室发展提供战略咨询,并引领中国乃至世界交叉学科的发展。/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strong东莞正加快向“科技引领产业”转变/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致辞时表示,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东莞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一环。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的建成挂牌,标志着实验室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预示着实验室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肖亚非表示,近年来,东莞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行动计划,目前已与北大、清华等高校共建了32家新型研发机构,中国散裂中子源去年已经开始运营,南方光源也有望落户东莞。/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目前东莞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58家,今年有望突破4500家,总数居广东省地级市第一。东莞正加快实现从“科技支撑产业”向“科技引领产业”、从“分散式创新”向“协同式全域创新”、从“服务自身发展为主”向“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三个转变。/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肖亚非表示,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等重大战略。广东省对东莞明确提出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国家级粤港澳台创新创业基地、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三大定位。东莞将对照这些目标要求,重点规划建设面积达53平方公里的中子科学城,全力推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加快建设,更好地发挥对东莞乃至全省、全国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strong将为人才开展交流和合作搭建平台/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珠三角一直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的制造中心,并聚集了一系列国际知名高校和大批高水平的学者、专家。在东莞建设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正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粤港澳地区在产业、高校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我国的基础研究发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中科院院士王恩哥表示,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的揭牌,标志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广大专家的指导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将有望成为粤港澳科技领域的亮丽名片。/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在科学研究中,人才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的成立,将为人才开展交流和合作搭建平台。王恩哥表示,未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将通过利用好广东、香港、澳门的高校资源和工业发展等优势,在全国培养科研人才、开展前沿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将推动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目前建设进展如何?据王恩哥介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首批4家省级实验室之一。虽然项目启动还不足一年,但各项工作推进非常快,基建设计正在全面开展。同时,今年以来,实验室还吸引了10个全球顶尖创新研发团队加入,其中4个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6个来自于高校、科研院所。/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未来将如何与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等大科学装置进行互动?王恩哥表示,近年来,我国启动建设了一大批大科学装置,这给极端条件下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但建设大科学装置只是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如何用好大科学装置、推动科学研究出成果才是关键。而材料实验室,正是用好大研究成果、推动成果转换的一个平台。/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strong■延伸阅读/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5em "strong  建设科学中心意义何在?/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在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上,科学中心的成立对于促进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p style="line-height: 1.5em "  如上个世纪初,丹麦成立了以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玻尔为中心的玻尔研究所,吸引了世界各国最活跃的学者前来访问,大家还聚集到一起讨论最前沿的学术问题。自由的学术环境和活跃的交流气氛,使得玻尔研究所成为全球大师云集的理论物理研究中心,并形成了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产生了一大批划时代的学术思想和创新成果,对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量子物理的研究,为世界范围的半导体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ppbr//p
  • 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公布杰青优青项目评审组名单
    关于公布交叉科学部202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组名单的公告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现公布交叉科学部202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组名单:  公布时间:2021年6月29日至2021年7月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2021年6月29日
  • 陕西:打响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交叉检查西北第一战
    按照2023年国家各区域质控工作方案的要求,西北质控中心于2023年7月25日派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技术人员配合华南区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西北区域内的站点进行交叉检查。交叉检查内容包括对西北区域内3%至5%的国控网城市空气自动站开展SO2、NOX、CO和O3、PM10和PM2.5运维规范性和数据准确度检查。数据是开展一切分析工作的基础,数据质量问题是核心,而站点是否正常运行掌握着分析工作准确性合理性的“命脉”,因此保证站点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数据质量就成了监测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的交叉检查正是对在监测站房仪器的一次全面“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不足,是对全西北区站点运行情况的摸底排查,同时也是各个技术人员交流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取长补短的良好平台。检查人员到达站点后,认真查看站房环境、仪器状态,对站房环境保障情况、采样系统维护效果、仪器日常维护效果、质控控制效果、监测项目标识情况、通讯系统维护效果、运维人员情况、档案记录、运维工作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且详尽的检查和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跟站点负责人员进行交流与反馈,后续也将持续跟进整改情况。   为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评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检查人员需用携带的设备与站点设备进行数据比对工作。“头顶烈日,面朝仪器”——检查技术人员在经过严格选取的比对仪器的架设位置上,一丝不苟的调整仪器参数,每一个数字都严格按照比对要求精心设定,用自己的专业性、严谨性保证比对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比对结果可以客观合理地对站点仪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为此次交叉检查工作整体的结论提供真实客观准确的比对数据。   此次检查的开展打响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交叉检查“西北第一战”,标志着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监督交叉检查工作的全面开始。此次交叉不仅仅展示整体西北区域监测水平和监测工作成果,同时也是西北区域监测人员外查内省的良好时机。相信通过此次交叉检查,发扬优点查漏补缺,西北区域的监测质量会更上一层楼,更能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更好地支持生态环境数据分析工作,为生态环境决策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896万!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化学生物学前沿交叉创新中心仪器招标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SCIT-FG(Z)-2023080031项目名称: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化学生物学前沿交叉创新中心仪器招标项目预算金额:896.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本项目共4个包,采购一批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化学生物学前沿交叉创新中心仪器。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180日内交货并安装完毕。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二、获取招标文件时间:2023年09月08日 至 2023年09月14日,每天上午9:00至12:00,下午12:00至17: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http://sale.scbid.net方式:在我司指定网站(http://sale.scbid.net)购买,具体购买流程详见该网站的“在线购买流程”。招标文件售后不退,投标资格不能转让。售价:¥600.0 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三、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 称: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     地址:/        联系方式:/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 称:四川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四街66号2栋22层1号            联系方式:潘先生,19180986629            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潘先生电 话:  19180986629
  • 有交叉,才有高精尖---访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记者:2008年1月,在547名两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2007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各有一条涉及“光子”这一领域。一条是中国科学家“实现六光子薛定谔猫态”,另一条是法国科学家“成功追踪到光子活动”。您怎么看这一“巧合”?   刘旭:我觉得有两层含义。一是呈现出光学工程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国际光子学前沿领域中,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发展拓展了光学工程学科前沿基础研究的领域及方向,光学工程学科将在微观与介观光学领域产生很多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同时,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光学工程学科提出了更多、更高的工程技术需求,将促进光学工程学科高速发展,并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二是凸显出光学工程技术在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具有比电子带宽宽、容量大、安全性高、电磁干扰小、速度快、材料廉价等多重优点,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是光的世纪。作为人类与信息的基本界面技术,光学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大容量光通信、光存储、光显示、光互联、光信息处理、光子医疗和军事武器装备以及先进防御系统中,预期还会在未来的光计算中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在光学工程这些最前沿的领域,我们实验室开展了哪些研究?     刘旭:我们实验室一直是将发展国家急需的先进光学仪器技术作为主要工作。包括从应用研究层面开拓新型光学仪器技术研究、大力开展光学器件与仪器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两个方面。因此,实验室始终把目标定位在将光学工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研究有机结合,拓展现代光学与光子技术及仪器技术的新领域、促进我国光学技术与光电产业的发展上面。目前,实验室主要有精密光学仪器与检测技术和微纳光子技术及器件两个研究方向。   记者:目前这些研究进展如何?   刘旭:近几年来,我们实验室在光纤传感关键技术、微纳光纤及其器件、负折射率介质和光子晶体、高清晰度液晶投影显示技术及系统、多功能高集成度光电子集成器件等方向上开展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   纳米光纤技术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当前光子学方向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已在纳米光纤谐振腔以及增益介质型纳米光纤、微光纤激光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液晶投影光学引擎与元件技术研究上实现突破,研制出一系列填补国内空白的投影显示设备;在光子晶体与人工负折射介质研究中取得诸多进展,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在生物光子检测技术上,在国内首次获得人眼底活体视网膜高分辨层析图像,取得了优于商业化产品(ZeissHumphrey第三代眼底OCT仪)的满意结果,成果属世界前列水平;在精密光学检测和加工设备方面,实验室与国际著名企业合作研制成功分辨率为1微米的12英寸硅片一次曝光镜头,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国内大学很多实验室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我们实验室把很多精力放在光学器件与仪器技术的产业化推广上,您是怎样考虑的?   刘旭:基础研究的成果不进行转化,不进行推广应用无异于纸上谈兵。学科建设与服务国家需求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作为我国光学仪器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成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迫切需要的技术和产品,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才能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一直以来,我们实验室以国家的需求为目标,从国家发展急需的先进光学仪器技术入手,确定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攻克技术难题,再以取得的成果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前面我介绍的几个研究方向都是我们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重大需求和学科国际前沿发展趋势,承担和完成的重大科研任务。像我们实验室研制完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为国家发展所急需的光纤传感技术和核心传感器件;液晶投影光学引擎与元件技术研究,推进了国家投影显示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成为投影显示光学元件产业的大国。国家计委产业化专项“数码彩色激光打印技术”,填补了我国数字图像彩扩与激光打印技术的空白,并且成功实现产业化,推进了我国数码产业的发展。   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针对近几年长三角光学产业主要依靠承接国外光学加工订单,科技含量低、缺乏发展后劲的现状,我们实验室在精密光学检测和加工、数码彩扩、高分辨电光投影显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阵列波导光栅(AWG)波分复用等光电集成器件方面开展研究,这些新的光学技术带动了区域光电产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实验室先后与与浙江舜宇集团、浙江水晶光电、富通集团、宁波永新、上海嘉光等国内主要的光学产业集团进行产学研合作,支持了长三角地区诸多光学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长三角光学产业群。   记者:那么,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如何进一步推进科学研究和学科的发展?   刘旭:近5年,我们实验室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35项,100万元以上的重大横向科研项目14项,总经费逾亿元,其中国家级经费占一半。技术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达8亿元以上。   在这些重大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实验室得以成功组建了一支学位层次高、整体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   记者: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光学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点建立起来的,近年来学科的发展也非常令人瞩目。作为这个学科的负责人,您认为靠什么来保持实验室和学科不断进步的活力?   刘旭: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在近几年的评估中名次逐年上升,从2002年的全国第四名,2004年的全国第二名,到2006年的全国第一名。推进学科和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因素很多,我觉得最大的活力来自于我们成功组建了一支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人才。特别是由前沿研究方向的优秀人才组成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和学术素质高、科研水平好、视野与国际接轨、具有较强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原创能力的教学科研队伍至关重要。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注重引进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加盟,形成交叉综合的优势。我们还加强与校内计算机、化学、机械、农业及信息电子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凝练新的学科发展方向。   记者:浙江大学光学工程学科被誉为“中国光学工程人才培养的摇篮”。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如何?   刘旭:优秀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也是我们实验室的新鲜“血液”,在这里,他们既是学生,也是科研工作者,许多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有他们的功劳。在对他们的培养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科研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依靠项目资助和自筹资金建立了研究生创新实验教育平台。我们建立了博士生读书报告制度,培养博士生跟踪和融入学科研究前沿的能力。重视加强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步伐,每年都会选派几名研究生到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培养。   同时,我们先后在宁波理工学院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办专业方向,为地方培养人才;为兵装集团开办培训班,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开办光学设计、光学薄膜培训班,为全国企业人才提供深造机会。   记者:实验室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光学仪器研究基地。您觉得目前实验室与国际相关领域知名的研究机构相比还有哪些差距?怎样去缩小这些差距?   刘旭:应该看到我们仅仅是在主要点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很多方面,如思想理念、研究人员队伍,以及科学研究的活力等与国际知名实验室相比,还有相当距离。   今后,我们以国际知名实验室为目标,加大实验室队伍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大对国际知名学校博士学位获得人员的引进力度,着力吸引著名高校特别是国际知名大学的博士加入研究人员队伍,改进我们的研究人员结构,促进队伍的建设与国际视野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努力提高实验室研究实力与战略视野,通过更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提高科研水平与规模,努力寻求社会资源,使本实验室更好、更快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现代化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者按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光纤传感关键技术、微纳光纤及其器件、负折射率介质和光子晶体、高清晰度液晶投影显示技术及系统、多功能高集成度光电子集成器件等方向上开展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   纳米光纤技术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当前光子学方向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已在纳米光纤谐振腔以及增益介质型纳米光纤、微光纤激光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液晶投影光学引擎与元件技术研究上实现突破,研制出一系列填补国内空白的投影显示设备;在光子晶体与人工负折射介质研究中取得诸多进展,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在生物光子检测技术上,在国内首次获得人眼底活体视网膜高分辨层析图像,取得了优于商业化产品(ZeissHumphrey第三代眼底OCT仪)的满意结果,成果属世界前列水平;在精密光学检测和加工设备方面,实验室与国际著名企业合作研制成功分辨率为1微米的12英寸硅片一次曝光镜头,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