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联网管理系统

仪器信息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联网管理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联网管理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联网管理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联网管理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联网管理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联网管理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联网管理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联网管理系统相关的资讯

  • 哈希在线水质分析仪器为山东省环境自动检测监控联网系统助力
    日前,山东省内所有的重点污染源都已经安装了全省联网的环境自动检测监控系统。 该类系统在山东省共设立了1300多个,覆盖全省100多家城镇污水处理厂、1047家重点监管企业,城市主要水源地、60条河流的116个河流断面、17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全部被纳入到监测系统中,这意味着山东省90%以上的污染源排污情况和水气环境质量都得到了实时监控。与此同时,依托省、市、县三级数据传输网络,监测数据可以直接传输到省环境监控中心,接受各级环境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哈希公司的水质分析仪器在中国已经有超过20年的成功应用,此次作为在线水质分析仪器的供应厂家, 共向山东省各个环境监测点提供了数百套符合国家标准方法的CODmax铬法COD分析仪、AmtaxTM Compact 氨氮分析仪等在线水质分析仪器产品。系统运行以来,凭借运行可靠、运营成本低、测量精确、操作简单的优良性能得到了众多环境监测站好评。 在很多大型项目中,各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如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停滞。这就要求在线水质检测仪器的安装、调试乃至培训都必须要做到快速响应,按照客户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哈希公司本地化服务模式在此次山东省环境自动检测监控联网系统项目中&ldquo 再显身手&rdquo 。以&ldquo 快速响应,高质高效&rdquo 的服务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项目要求,赢得了客户的满意。 哈希公司将凭借着最先进的水质监测解决方案以及完善的服务和技术支持网络,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为各行业用户的应用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守护着水质与人类的健康! 关于哈希 哈希公司是美国财富500强企业之一&mdash &mdash 丹纳赫集团下属的一级子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拉夫兰市。哈希公司是致力于设计和制造水质分析、监测仪器及其试剂的科研生产企业,产品涵盖实验室定性/定量分析、现场分析、流动分析测试、在线分析测试,能够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市政污水、工业循环水、污染源排放口、地表水、地下水、半导体超纯水、制药、电力及饮料等多个领域。生产线分别分布于美国、瑞士、德国、法国和英国。
  • 990万!某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求购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
    p  湖北诚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委托,就其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2020年湖北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项目组织公开招标,欢迎符合条件的投标人参加投标。/pp  strong一、项目概况/strong/pp  1、采购人: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pp  2、项目名称: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2020年湖北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项目/pp  3、招标编号:HBCN-202006-078/pp  4、招标内容:本次采购共分2个包。采购内容:一包: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及联网管理平台改造升级 二包:湖北省地表水自动监测运维检查。采购清单详见第四章。/pp  5、采购总预算价:990万元,其中一包:940万元,二包:50万元。超预算价做废标处理。/pp  6、关于多包的规定:本项目只能投一个包,不可多包投标。  /pp  strong二、招标文件获取方式/strong/pp  (1)发售时间、地点及发售方式:招标文件从2020年6月3日至2020年6月9日(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00,节假日除外)在湖北诚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现场公开出售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欢乐大道9号正堂时代写字楼1006室,招标文件费为每套人民币400元,售后不退,不办理邮寄。/pp  (2)报名购买招标文件时需提供资料: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或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副本 中国裁判文书网截图 信用信息查询记录截图(信用中国、中国政府采购网) 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承诺书 法定代表人证明或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及身份证。/pp  (上述资料验原件留复印件,复印件上需加盖公章并装订成册)。/pp  strong三、招标公告期限/strong/pp  2020年6月3日上午8:30起至2020年6月9日17:00止/pp  strong四、投标文件的递交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及地址/strong/pp  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2020年6月28日下午14:30整(北京时间)/pp  递交地点:湖北诚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pp  地 址:武汉市洪山区欢乐大道9号正堂时代写字楼1005室,届时敬请参加投标的代表携带法人代表授权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出席开标仪式。/pp  strong五、采购人联系方式:/strong/pp  采购单位: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pp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338号/pp  联 系 人: 彭丹/pp  电 话:027-87883881/pp  strong六、代理机构联系方式/strong/pp  代理机构:湖北诚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pp  地 址:武汉市洪山区欢乐大道9号正堂时代写字楼1006室/pp  联 系 人:张全雷/pp  电 话:17702724456 027-88721008/p
  •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软件
    系统概述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支持多因子数据采集接入,具备数据审核、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能够帮助环境监测部门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空气质量变化,为环境监督管理、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系统界面图 数据审核 图 数据看板
  • 环境监测总站公布最新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合格目录
    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获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认证检测合格产品名录(截止2015年6月24日)。此次目录包括2012年至2015年认证合格的11个生产厂商的16台仪器,检测项目为SO2、NO2、O3、CO、PM10,可测PM10的仪器共7台。具体名录如下:序号单位名称仪器名称报告编号检测项目1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YX-AQMS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2-030SO2、NO2、O3、CO、PM102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C98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3-008SO2、NO2、O3、CO3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AQMS-1000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3-034SO2、NO2、O3、CO、PM104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GH-01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连续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3-038SO2、NO2、O35武汉宇虹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TH-2000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 2013 &ndash 103SO2、NO2、O3、CO、PM106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HAQMS2000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 2014 &ndash 005SO2、NO2、O3、CO、PM107ENVIRONNEMENT环境技术(北京)有限公司AQMS-2M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 2014 &ndash 007SO2、NO2、O3、CO、PM108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MODEL 15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4&ndash 076SO2、NO2、O3、CO9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GH-02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4 &ndash 090SO2、NO2、O3、CO10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EAQM-1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4&ndash 112SO2、NO2、O3、CO11北京中晟泰科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DASIBI-4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4&ndash 123SO2、NO2、O3、CO12广州嵘烨生环保产品有限公司System 3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5&ndash 026SO2、NO2、O313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GH-03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5&ndash 028SO2、NO2、O3、CO14深圳市绿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AQMS-GR-2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5&ndash 050SO2、NO2、O3、CO相关阅读:时隔一年半 环境监测总站再次更新数采仪合格目录环境监测总站CEMS合格名录更新环境监测总站水质自动采样器合格名录更新环境监测总站紫外吸收水质在线监测仪合格目录更新
  •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在检名单公布
    2013年12月3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外发布截至2013年12月1日,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在检企业名单。名单内容如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在检企业名单(截至2013年12月1日)序号申请企业产品型号产品名称1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HAQMS2000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2武汉宇虹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TH-2000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3ENVIRONNENMENT 环境技术(北京)有限公司AQMS-ESACN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4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HPM2000E颗粒物PM10自动监测系统5武汉宇虹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TH2000PM大气颗粒物浓度监测仪6ENVIRONNENMENT 环境技术(北京)有限公司MP101M-PM10颗粒物监测仪
  • “物联网”助推无锡环境监测
    作为“感知环境,智慧环保”中国环境监测物联网数据应用管理示范工程之一的江苏省无锡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日前正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无锡市物联网在环境管理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COQT(社会第三方投资、统一建设、运营、质量控制、实现数据应用)模式在全国环境监测领域的示范与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此次框架协议明确了由无锡市环保局总体规划、邦达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与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COQT模式承担无锡市空气环境监测系统的投资、建设、运营、质量控制与监测数据应用的合作内容。  物联网由感、传、知三部分组成,“感”就是要求各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进行建设,“传”需要政府统筹建设、共享传输网络,“知”就是各部门的业务形象化、数据共享、大众所知。无锡市提出的“感知世界,智慧环保”是物联网在环保领域应用的形象概括,表明环保部门要感知环境就必须依靠环境监测,而环境监测的自动监测技术就是物联网在环保工作上的具体应用。  据了解,物联网产业作为无锡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在环境监测监控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积极进展。无锡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工作,将其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的大气质量监管工作中,对提升无锡市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效益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也在江苏省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COQT模式是环境监测由企业建设、运营、维护、提供有效的数据,政府验收、监督、考核、购买数据的方式进行,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创新,也是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全新模式,这次无锡市利用社会资金一次性改造无锡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是一个探索,提升了无锡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水平,也是提升物联网在空气质量监测与感知能力,更是贯彻落实“五中全会”提出的“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的要求。  在此次协议签订会上记者了解到,此次合作将对无锡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进行新站建设与旧站改造,提升环境空气监测感知能力的应用水平 为无锡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提供长期有效的运行维护服务,建立监测数据的质量保证体系 并根据环境监测物联网数据应用管理示范工程进度,逐步延伸扩展至其他监控对象。
  • 建设空气自动监测站一百九十七个,黑龙江基本建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健全监测机制、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能力,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日前,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核总工程师、二级巡视员陈家厚向媒体介绍了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近年来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陈家厚指出,黑龙江省监测机制更加健全,按照“谁考核,谁监测”“谁执法,谁监测”的原则,理顺了全省生态环境监测运行机制,确保各类监测活动有序开展。全省监测网络更加完善,基本建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全面开展环境质量、生态状况、污染源监测工作,客观、准确反映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其中,全省建设空气自动监测站197个,覆盖县(区)级及以上城市;布设地表水监测点位345个,覆盖跨县域界面和重点管控水体;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159个,覆盖具备建站条件的所有国控断面和重点管控断面;设置土壤环境监测点位1404个,覆盖所有市、县行政区;设置声环境监测点位3388个,覆盖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黑龙江省监测能力稳步提升,组织开展驻地监测中心实验室升级改造,搭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监测系统,形成快速发现问题、及时分析问题、高效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机制。组织开展监测系统业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对省、市、县三级共1285名监测人员开展培训。作用发挥更加突出,每日开展13个地市未来7天空气质量预报,充分运用走航车监测、无人机监测、视频监控等手段,强化环境污染成因分析。全面开展水、气、土、声、生态、农村、污染源等监测工作,完善基于监测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制度,每月开展城市环境质量排名。“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2023年全国和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巩固环境质量监测、强化污染源监测、拓展生态监测,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水平,重点做好3方面工作。”陈家厚说。严格管控生态环境监测质量。健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监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加强监测网外部质量监督与核查,确保自动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加强监测数据联网与共享。严格按照要求,推进全省监测站点与国家联网。建立完善监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与地方共享监测数据。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水平。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补齐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设备短板。持续开展全省监测系统业务能力培训三年行动。
  • EVS:如何使用自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系统运营102个项目
    BLOG EVSOmnis几十年来,全球一直在预测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最初由地方和国家政府承担,现在私营部门已经有了高度成熟的使用案例。近场、近实时预测空气质量建模和管理系统,专注于特定设施或设施群的空气质量管理,在10到15年前首先被采矿、矿物加工、废水处理和政府组织采用。我们使用Envirosuite在过去12年中运行的102个项目数据,分析了空气质量管理系统的实时和预测使用数据.1是什么推动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系统的采用?简而言之,对环境空气质量问题采取行动以降低风险仅知道现存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如何有效地将行动集中在问题的原因上。由于许多类型的排放污染物不可见,因此忽视问题随着时间推移,排放量经常变化很大,其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天气条件。最初,自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是由改善环境绩效的需求驱动的。新的合规性需求,需要新的环境空气质量管理方法。在某些情况下,环境许可证要求采用近乎实时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或预测。通常由私营企业提供和支持,但由组织本身使用,很少有人对这些类型的系统特征进行公开分析。2使用自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测分析102个项目的类型作为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行的 2022 年 CASANZ 会议的一部分,Envirosuite 的全球采矿主管 Matt Scholl 和 EVS Water 经理 Chaim Kolominskas 发表了一篇题为“近实时空气质量建模、预测和管理系统的采用和发展”的论文(Uptake and evolution of predictive and near real time air quality modelling, forecast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s)本文目的是了解是否可以使用更大的项目数据集来指导如何进一步改进近场、近实时和预测空气质量建模和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本文分析了过去12年来空气质量管理实时和预测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趋势,这些数据来自Envirosuite在该领域正在进行的项目的匿名数据,总共102个项目。项目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空气质量/计量建模和预测这些类型的系统使用某种自动气象建模和/或扩散建模来进行空气质量管理。排放源识别建模此类别包括用于确定空气质量影响、事件或投诉来源的解决方案。建模(如反向轨迹建模)对于此类别中的所有解决方案都是通用的。快速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此类解决方案包括自动分析、报告和分发与空气质量管理相关的监测信息。Envirosuite的Omnis软件结合了实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天气预报和排放建模,使用户能够管理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3使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测系统的102个市政或工业应用的采用情况在全球102个正在进行的项目中,基于建模的解决方案(39%)和基于监测的解决方案(36%)被同等使用,25%的项目使用了排放源识别建模解决方案。在使用方面,根据102个活动项目的90天使用统计数据(截止到2022年4月),74%的解决方案交互与基于监控有关,16%与建模和预测有关,10%与某种排放源识别建模有关。使用统计提供了几个更有趣的剖析:62% 的项目与 1 种以上的解决方案相关联。拥有最频繁用户的项目每天访问该解决方案超过20次。平均而言,28% 站点的用户至少每天访问该解决方案。从这些见解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要在多种解决方案中对环境空气质量问题采取有意义的行动,详细的、可操作的见解是必不可少的。上图显示了活动位置的概念模型 - Envirosuite的Omnis软件推出的一项功能,允许用户识别其设施中的未知排放源。4如何使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来识别有问题的排放源?当今工业运营商或市政当局不能仅依靠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进行主动分析,仅知道存在问题是不够的,您需要知道如何有效地将行动集中在问题原因上。Envirosuite的Omnis软件即将推出的一项功能称为活动定位,旨在帮助在运营中遇到排放问题但不知排放源的客户。为用户提供准确的见解,以有效地针对产生排放问题的区域。用户可以“临近预报”,比以往更准确地做出具体的运营决策。历史活动位置可以为有效调查排放事件提供明确的分析。此外,Omnis的排放源识别功能为运营商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提供了价值,使其及时了解哪些排放源需要立即关注。我们的解决方案帮助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减轻排放影响并管理复杂的基础设施。关于我们澳大利亚Envirosuite公司(股票代码:EVS)。有30多年的环境咨询管理经验,擅长数据分析和建模,以自主开发的软件和硬件为服务平台,向客户提供实时监测,分析报告,溯源预测等功能为一体的专业环境管理解决方案。在世界各地积累了丰富的大气/水/噪声监管等环境管理成功案例。2020年2月,收购专业的环境噪声监测公司EMS Brüel Kjæ r后,EVS成为横跨大气质量、水务监管和环境噪声监测三大专业领域的公司。
  • 最新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合格名录
    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认证检测合格产品名录(截至2016年6月7日)。序号单位名称仪器名称报告编号检测项目1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YX-AQMS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2-030SO2、NO2、O3、CO、PM102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C98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3-008SO2、NO2、O3、CO3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AQMS-1000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3-034SO2、NO2、O3、CO、PM104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GH-01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连续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3-038SO2、NO2、O35中科天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TR-Ⅳ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3 - 072SO2、NO2、O3、CO、PM106武汉宇虹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TH-2000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 2013 – 103SO2、NO2、O3、CO、PM107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HAQMS2000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 2014 – 005SO2、NO2、O3、CO、PM108ENVIRONNEMENT环境技术(北京)有限公司AQMS-2M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 2014 – 007SO2、NO2、O3、CO、PM109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MODEL 15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4–076SO2、NO2、O3、CO10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GH-02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4 –090SO2、NO2、O3、CO11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EAQM-1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4–112SO2、NO2、O3、CO12北京中晟泰科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DASIBI-4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4–123SO2、NO2、O3、CO13广州嵘烨生环保产品有限公司System 3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5–026SO2、NO2、O314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GH-03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5–028SO2、NO2、O3、CO15深圳市绿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AQMS-GR-2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5–050SO2、NO2、O3、CO16武汉怡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YT-3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5 – 125SO2、NO2、O3、CO17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YX-AQMS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5 – 128SO2、NO2、O3、CO18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AQMS-1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6 – 044SO2、NO2、O3、CO19中兴仪器(深圳)有限公司AQMS-6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6 – 045SO2、NO2、O3、CO20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C98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6 – 054SO2、NO2、O3、CO21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GH-01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6 – 063SO2、NO2、O322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QMS-9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6 – 068SO2、NO2、O3、CO
  • 环境监测的“互联网+”路径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被称为&ldquo 史上最严&rdquo 的新环保法自今年1月实施以来,各地环保部门执法力度日益加大,而中国环保产业在新法的约束与推动下,发展日趋成熟。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应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ldquo 互联网+&rdquo 环保或许能够成为当今产业潮流中最为夺目的产业之一。这些都是在近日举行的&ldquo 互联网+&rdquo 环保产业发展论坛上,国家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及环境监测服务提供者们得出的一致结论。环境监管模式创新&ldquo 新法赋予了环保部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新监管手段,这是对环境监察机构的肯定,也对环境执法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rdquo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处长杨子江说,互联网的加入,为重点污染源监控提供了新的手段。据了解,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一万多家国家重点环境监控企业,基本上都装有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四大类需减排的污染物排放量。&ldquo 按照要求,大部分地方直接监管的一级环保局都会把监测数据向社会实时公开。&rdquo 杨子江说。此外,我国已有29个省市的环保部门使用手机、笔记本等便携设备协助环境执法。&ldquo 把执法程序固化在手机App和电脑软件里面,现场考察工厂的排污指标情况时,只需要将达标部分画勾,未达标部分画叉,这样自动生成执法笔录。&rdquo 杨子江介绍说,这要根据不同的生产企业进行软件的调整和更新。环保部门对环境的监测方法不断创新,个人对环境信息的获得也越来越方便。蔚蓝地图是阿里巴巴作出的使互联网和环保行业结合的尝试,通过这款App,用户可以点击获得全国各个地区水、空气、土壤的参数和指标。&ldquo 蔚蓝地图充分体现了环境监测的全民参与和服务自治。&rdquo 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事业群部委业务事业部业务拓展专家胡穗说。&ldquo 一个App既能提升公众参与度,推进政府处理一些老百姓关注的问题,还能提高企业的研发和技术能力,最终三位一体地做一些社会关注的事件,为客户、为企业、为社会带来一些贡献。&rdquo 胡穗在提到蔚蓝地图的设计初衷时说。互联网为环保监测、执法提供越来越多方法的同时,传统工具的使用并没有被放弃。记者拨打12369环保热线反映小区附近环境问题时,被告知其执法管辖范围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水、气、声、渣。12369环保热线确实有人接听,并详细解答,这也使得普通百姓对工矿企业监督、投诉有门。多渠道资源整合&ldquo 有了&lsquo 互联网+&rsquo 环境执法的技术基础,下一步就是怎么把它们整合起来,让互联网的作用成倍或者成几何方式提升执法效力。&rdquo 杨子江分析说,&ldquo 执法人员数量不可能无限扩充,技术手段的应用肯定是必要的。&rdquo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处长汪志国指出,互联网与环境监测结合应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数据传输。&ldquo 现在全国各个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地表水数据、饮用水源地数据、土壤数据等,我们将这些原始监测数据以及加工之后的监测报告发送给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由监测总站负责审核并形成综合报告。&rdquo 汪志国说。第二,环保监测部门利用远程网络质控平台,实时了解每一个企业的运行情况、数据质量情况,出现异常会报警。第三,信息发布是环境监测利用互联网最多的形式。据介绍,环保部2013年1月1日建立全国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发布城市空气实时监测数据,包括PM10、PM2.5、SO2、NO2、O3、CO2等6项指标的实时监测数据和空气质量指数;从2015年1月1日起,实现了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实时发布全覆盖,环保部官网均可查到数据。&ldquo 此外,卫星遥感监测、综合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系统等智能环保建设的加强,使得环境数据资源越来越充分、环保管理越来越科学。&rdquo 汪志国说。环保企业的互联网思维或许能给环保产业带来更大效益。博乐宝互联网智能净水器的水质滤膜,其使用和耗损情况可以通过手机查看,&ldquo 这是直接利用互联网成为产品的组成部分。&rdquo 北京金控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斌举例说,如果将净水器搬到厨房台面之上,加个屏幕投放广告,&ldquo 这样互联网的使用就脱离了产品本身,靠占有客户而占有产品终端&rdquo 。目前,小米就在开发一款此类净水器,硬件价格实惠。&ldquo 这种新商业思维就是互联网思维,它是把当前的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重构。&rdquo 杨斌介绍,这款净水器的市场预计已经达到4亿美元。给产业带来新发展新环保法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肯定了环保的基本国策,完善了一系列环保管理制度,还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同时强化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环保责任。&ldquo 新环保法对环保产业的推动无疑是巨大的。&rdquo 杨子江介绍说。&ldquo &lsquo 互联网+&rsquo 环境执法推动环境监测产业发展,对环境监测设备软件和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提升了环境监测产品质量、性能适应性,提升了监测技术水平,加快环境监测制造业的发展。&rdquo 汪志国感叹,&ldquo 环保监测的技术和产品通过与互联网融合,更新换代非常快。&rdquo &ldquo 互联网+&rdquo 给环保产业带来的变化还包括技术集成的创新和产业模式的创新。&ldquo 环境工程将互联网、物联网、信息管理等多领域成熟的技术做了一个集成,&lsquo 互联网+&rsquo 就是把这些元素都加进来。&rdquo 河南大河水处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苗伟介绍说,&ldquo 大数据运营管理云平台在工业水处理方面,为第三方运营服务提供了全套科学的实用工具,为工业用户效益的提升和第三方运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rdquo &ldquo 互联网的进步推动环保监测产业进而带动了整个环保产业发展。&rdquo 北京西思多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振刚说。细化到环保监测产业,handle技术或许能助一臂之力。&ldquo 互联网就是信息高速公路,路修通了,路上跑的内容却没有&lsquo 牌照&rsquo ,handle就是给这些内容发&lsquo 牌照&rsquo 和标识的。&rdquo 高振刚说,&ldquo 对互联网数据进行标识、解析、管理,将有利于保持各项数据的唯一性、安全性和可拓展性,今后,环保产业在企业端、平台端、客户端也要通过类似技术获得联系。&rdquo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对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进行阶段性验收。&ldquo 这个平台要求编码体系要科学、数据在全世界都能解析、建立全世界数据管理机构。环保监测和执法当中的难题或许能够通过该技术得到解决。&rdquo 高振刚说。&ldquo &lsquo 互联网+&rsquo 将使环保产业从文化、理念、组织、战略到销售模式进行重新部署和思考。&rdquo 高振刚说,&ldquo 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 施密特曾预计我们目前所认识的互联网将消失,到时,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活动都离不开互联网,就像每个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到时,环保产业所面临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rdquo 背景资料环境监测技术新机遇目前环境监测是以环境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的测定,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并描述环境状态与演化、科学预报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环境监测是开展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制定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依据。我国环境监测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环境监测已经从单一的环境分析发展到生物监测、物理检测、生态监测、遥感、卫星监测。自动连续监测逐步替代了原来的间断性监测,检测范围也从一个断面发展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全国。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和环境质量报告制度,并正在迈向标准化。而且,环境监测信息、环境管理政务等实现对公众的公开化,监测系统紧扣环境管理和社会公众的需求,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提升了环境监测的形象。虽然我国环境监测暂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是我们对于未来的发展应该有信心。为了保障人们呼吸清新空气、饮用干净水、享受放心食品,我国正在全力加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染的防治工作,安全处置危险废物,确保空气、水源、海洋、放射性、电磁辐射等的环境安全。对于未来,环境监测技术正在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由微量分析向痕量、超痕量发展;由污染物成分分析发展到化学形态分析;仪器也逐步走向联合使用和电子计算机化。
  • 江苏印发《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管理办法(试行)》
    p 日前,江苏印发《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管理办法(试行)》。全文如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关于印发《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strong/pp各市、县(市、区)生态环境局(环境保护局):/pp 为加强我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确保监测数据客观、准确,我厅组织制定了《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厅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pp style="text-align: right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pp style="text-align: right "2019年1月17日/pp style="text-align: right "(此件公开发布)/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自动监测站管理办法(试行)/pp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空气自动站)运行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客观、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厅字〔2017〕35号)、《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环发〔2015〕175号)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环办监测函〔2017〕290号)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pp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空气自动站包括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以下简称国控空气自动站)、省本级和市县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或委托第三方建设并购买服务的空气自动站、国家交由地方托管的空气自动站以及各级各类专项用途的空气自动站。/pp 第三条 按事权分级管理原则,国控空气自动站由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配合生态环境部管理,省本级建设的空气自动站和省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以下简称省控空气自动站)由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其他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设的空气自动站由本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管理(见附录一)。/pp 第四条 空气自动站正常运行是指站点布设、站房建设、仪器安装、数据传输、仪器采样、分析和质控等方面工作情况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见附录二)。/pp 第五条 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认定为空气自动站受到干扰干预,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pp (一)未经相应管理权限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同意,擅自停运、变更、增减环境空气监测点位或者故意改变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属性的 /pp (二)破坏损毁监测设备、站房、通讯线路、信息采集传输设备、视频设备、电力设备、空调、风机、采样泵、采样管线、监控仪器仪表或其他监测监控辅助设施的 /pp (三)人为操纵、干预或者破坏空气自动站运行维护管理的正常参数设置的 /pp (四)采取人工遮挡、堵塞和喷淋等方式,干扰采样口或周围局部环境的 /pp (五)未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批准,擅自进入国控空气自动站站房、房顶、站点栅栏及采样器20米范围内的;未经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批准,擅自进入省控空气自动站站房、房顶、站点栅栏及采样器20米范围内的;未经市或县(市、区)环境监测机构批准,擅自进入市或县(市、区)控空气自动站站房、房顶、站点栅栏及采样器20米范围内的;/pp (六)故意更换、隐匿、遗弃空气自动站标准样品,或者通过稀释、吸附、吸收、过滤、改变保存条件等方式改变空气质量监测样品性质的;/pp (七)故意不真实记录或者选择性记录原始数据,篡改、销毁原始记录,或者不按规范传输原始数据的 /pp (八)其它影响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真实性的。/pp 第六条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防范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开展本级事权范围内空气自动站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加强对空气自动站第三方运行维护机构(以下简称第三方运维机构)的监督管理。/pp 第七条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依规保障环境空气自动站正常运行。/pp 第八条 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空气自动站管理工作中承担以下职责:/pp (一)全省空气自动站的综合管理,组织制定并实施省控空气自动站的建设、验收和运行规划,并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和规范;/pp (二)组织全省空气自动站质控体系运行情况监督检查。/pp (三)协助生态环境部开展国控空气自动站的建设、验收和运维管理。/pp 第九条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协同有关部门为空气自动站正常运行提供用地、电力、网络、防雷和安全等基础条件的保障,并建立保障制度。/pp 第十条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当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开展空气自动站日常运行管理、质量控制、监督检查等工作,并负责本级事权范围内第三方运维机构的考核。/pp 第十一条 省环境监测中心应当会同驻市环境监测中心及各地方环境监测机构承担以下职责:/pp (一) 在技术上设计、优化、调整全省空气自动监测网络;/pp (二) 对各地自建空气自动站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pp (三) 配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委托的第三方质量控制机构进行国控空气自动站检查。/pp 第十二条 第三方运维机构对其负责运维的空气自动站承担以下职责:/pp (一)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有关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开展运维工作,并负责空气自动站的质量管理、仪器设备维修和安全工作;/pp (二)每周至少一次现场检查维护、校准,并按照国家和省质量管理要求做好各项记录,日常运维工作内容与要求、现场检查维护前一天报备等事项需参照国控空气自动站运行管理实施细则中运维工作相关要求以及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pp (三)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建立空气自动站质量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和运行维护计划;/pp (四)按照国家信息发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合同约定对涉密监测数据保密。/pp 第十三条 第三方运维机构应当配合省、市环境监测管理人员做好各项质量监督检查和空气自动站安全工作,发现空气自动站不正常运行时,应及时向事权所属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pp 第十四条 对政府不当干预导致空气自动站出现不正常运行的或弄虚作假问题突出的市、县(市、区),由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约谈其政府负责人,督促所在地政府查处和整改,并向社会公开通报处理结果。/pp 第十五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或指使他人干扰干预空气自动站监测工作,导致空气自动站不正常运行的,由负责调查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违法线索移送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pp 第十六条 空气自动站运行维护人员或质量控制人员实施或参与干扰干预空气自动站,导致自动站不正常运行的, 依法予以处罚。涉嫌违法犯罪的,负责调查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相关线索移送公安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相关情况通报信用管理机构。/pp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生态环境厅负责解释。/pp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pp 附录一/pp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简称国控空气自动站,是经生态环境部批准设置的,以监测城市建成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目的而设置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pp 省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简称省控空气自动站,是经省生态环境厅批准设置,以监测县(市、区)建成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目的而设置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pp 省本级建设的空气自动站:为生态环境厅投资建设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建设并购买服务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pp 国家交由地方托管的空气自动站:生态环境部投资建设并委托给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管理的空气自动监测站点。/pp 附录二/pp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 664—2013)/pp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HJ655-2013)/pp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653-2013)/pp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HJ 817-2018)/pp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验收技术规范》(HJ193-2013)/pp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654-2013)/pp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和质控技术规范》(HJ818-2018)/pp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pp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定》(HJ663-2013)/pp style="text-align: right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 2019年1月17日印发/p
  • 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最新进展
    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最新进展&mdash &mdash CIOAE 2014之在线分析综合类专场  仪器信息网讯 近来,&ldquo APEC蓝&rdquo 一度成为了互联网上、朋友圈中的传播热词,可见人们对于环境空气污染问题的关注。  为了实时监测数据和空气质量指数等信息,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构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ldquo 据不完全统计,现阶段我国的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已经基本覆盖了1800多个市、县。&rdquo 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尹洧教授在今天(26日)召开的CIOAE 2014之在线分析综合类专场上表示。CIOAE 2014之在线分析综合类专场  他介绍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基于干法仪器的生产技术、利用定电位电解传感器原理、结合国际上成熟的电子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研制开发出的最新科技产品。该系统符合国家对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国产化程度高,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是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理想仪器。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一套以空气质量监测仪器为核心的自动测控系统。而空气质量监测仪器一般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式,湿法的测量原理是库仑法和电导法等,需要大量试剂,存在试剂调整和废液处理等问题,操作繁琐,故障率高,维护量大;干法则基于物理光学测量原理,利用顶电位电解传感原理,样品始终保持在气体状态,没有试剂损耗,维护量较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理想的性能价格比。  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在经历了第一代湿法仪器、第二代干法仪器后,近年来一种基于差分吸收光谱法(也称长光程法,英文简称DOAS。)原理的监测仪器开启了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的第三个时代,不仅能够分时测量SO2、NO2、O3三个主要参数,还能测量THC(总碳氢)、CH4、NMHC(非甲烷总烃)、BTX(苯系物)等有机污染参数,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成分研究,&ldquo 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引进了这种采用DOAS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系统。&rdquo 尹洧教授补充到。  然而,&ldquo 观察我国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现状,普遍化、自动化、标准化较世界先进水平都具有一定差距。&rdquo   近年来,国外已经开始发展灵敏度更高的长光程吸收光谱仪,区别于DOAS,这种仪器是基于激光光源进行监测,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同时,激光雷达技术具有距离分辨率高和实时测量范围较大等特点,在环境监测应用方面已得到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重视,目前已成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发展的新方向。  另外,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地面观测数据结合后向轨迹模型、空气质量预报模型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的大气环境监测和预报系统,可对大气环境形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认识,这也是目前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尹洧教授(中)与天津大学赵友全教授(右)、中国计量院王德发博士(左)会上交流探讨编辑:刘玉兰
  •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城市站运维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p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厅字〔2017〕35号,以下简称《意见》),生态环境部于2017年12月组织对10个省(区、市)27个地级以上城市51个地方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以下简称地方站点)开展了运维质量专项检查。在本次检查中发现部分省市对地方站点运维工作重视不够,监管不到位,部分地方站点运维质量不高。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站点运维和监管工作,提升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pp  一、充分认识加强地方站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pp  客观、准确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是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数据质量事关政府公信力和环境管理水平。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地方站点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规范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行为,保障监测数据的客观准确、真实可靠。/pp  二、完善地方站点及周边环境条件保障/pp  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建立健全防范和惩治环境监测人为干扰干预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行政区域内站点管理措施。按要求制作各站点的警示站牌,严禁非运维人员进入自动监测站房或采样平台20米范围内 坚决取缔影响、干扰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正常运行的设备设施。/pp  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完善站点安全保障措施。采样区域要设立有效护栏,护栏高度以有效保障运维人员安全为准 完备稳压和防雷设施 规范监测仪器线路和管路连接 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保护站房安全。/pp  三、加强地方站点日常运行维护/pp  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应要求运维机构按规范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养护,建立故障报修制度。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PM2.5)监测仪、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分析仪和动态校准仪应按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及时进行校准,确保仪器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用于校准监测仪器的设备(流量计、温度计、气压计)必须经检定校准。/pp  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在本行政区域内建立站点仪器运行异常或数据信息异常的应急处理预案与检修、处理和报告制度。发现仪器处于异常工作状态,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定期对采样头和采样管道进行清洗,及时或定期更换仪器设备耗材,保持站房内部环境干净整洁,布置整齐。/pp  四、强化地方站点质量管理/pp  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行政区域内站点的量值溯源与传递、手工比对、质控考核等工作,按规定做好质控记录,建立原始记录和电子记录档案。加大地方站点运维人员培训力度,强化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职业操守意识,提高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不断完善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监督考核和奖惩机制。/pp  五、组织开展监督检查/pp  各省级环保部门按照《关于加强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环办〔2014〕43号)、《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及本通知要求加强对地方站点运维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并于2018年7月30日前将检查整改落实情况报送我部。我部将结合贯彻落实《意见》相关工作部署,适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pp  联系人:杨嘉玥/pp  电话:(010)66556824/pp  邮箱:zhiguanchu@mep.gov.cn/p
  •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合格名录(截止2017年9月30日)
    p  近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认证检测合格产品名录(截止2017年9月30日)。/ptable width="6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1" align="center"tbodytr class="firstRow"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strong序号/strong/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center "strong单位名称/strong/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center "strong仪器名称/strong/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center "strong报告编号/strong/p/tdtd width="104"p style="text-align:center "strong检测项目/strong/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1/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ENVIRONNEMENT环境技术(北京)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AQMS-2M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 2014 – 007/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M10/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2/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EAQM-1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 2014–112/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3/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北京中晟泰科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DASIBI-4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 2014–123/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4/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广州嵘烨生环保产品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System 3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 2015–026/p/tdtd width="104"pSO2、NO2、O3/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5/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LGH-03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 2015–028/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6/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深圳市绿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AQMS-GR-2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 2015–050/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7/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武汉怡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YT-3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2015– 125/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8/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YX-AQMS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2015– 128/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9/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AQMS-1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2016– 044/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10/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中兴仪器(深圳)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AQMS-6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2016– 045/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11/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EC98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2016– 054/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12/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LGH-01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2016– 063/p/tdtd width="104"pSO2、NO2、O3/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13/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AQMS-9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2016– 068/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14/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苏州微纳激光光子技术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LDAI-I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2016– 125/p/tdtd width="104"pSO2、NO2、O3/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15/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武汉天虹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TH-2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2016– 137/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16/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XHAQMS2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2016– 175/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17/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ENVIRONNEMENT环境技术(北京)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AQMS-2e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2017– 081/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18/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Model 15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2017– 116/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rtd width="55"p style="text-align:center "19/p/tdtd width="154"p style="text-align:left "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p/tdtd width="120"p style="text-align:left "LGH-02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p/tdtd width="85"p style="text-align:left "质(认)字No. 2017— 136/p/tdtd width="104"pSO2、NO2、O3、CO/p/td/tr/tbody/table
  • 我国首个室内环境监测物联网系统发布
    在10月10日世界居室卫生日之际,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了适用于室内环境污染监测控制的物联网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线传输,全天候监控室内环境污染情况,不但实现远程监控,通过计算机、手机客户端进行查询和自行监控室内和车内环境质量,还可以与空气净化器、新风交换机配套使用,实现了室内环境污染净化治理的智能化。  当前,家装和家具污染、大气环境中的PM2.5污染和新车内的化学污染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三大室内环境污染问题。该系统的研发成功,充分利用了物联网和大数据的优势,体现了大数据的优势,解决了我国室内和车内环境监控的难题。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将接管所有空气自动监测站
    p  环保部今天宣布,截至本月底,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事权将从地方环境监测机构全部上收至国家。1436个国控站点全部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直接管理,并委托社会监测机构运行维护。/pp  一个值得注意的背景是,近期,各地频繁曝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数据被造假的案例,如西安监测人员给自动监测仪“戴口罩”,河北禁止监测仪附近大型机动车通行等。/pp  环保部监测司有关负责人今天也介绍,针对环境监测和运维机构在国家和地方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运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环保部专门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提出了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的要求,为提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和质控水平提供保障。另外,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年,监测数据客观、真实、准确,直接关系到对各地落实“大气十条”、改善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的考核与评价。/pp  自2012年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我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建成1436个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形成了国家和地方两级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为考核地方环境空气质量、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提供了重要依据。/pp  环保部监测司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正因为监测数据已经成为考核地方环境质量是否达标的重要依据,现有的国家、地方两级监测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否则就出现了“考核谁、谁监测”的现象。地方环保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各种考核压力下,行政干预数据质量的冲动较大,自动监测事权上收势在必行。/pp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说,监测事权上收后,原始数据第一时间直传总站,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直接管理国家网,负责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审核。地方为国家网运维条件提供保障,共享国家网监测数据,但不再参与数据的生产和审核。/pp  此外,还要改革国家环境空气网、地表水网和土壤网的运行模式,通过委托社会机构监测、联合监测、分环节委托不同机构采样测试等手段,提升监测质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采取委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运维的模式开展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采取委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运维)或流域上下游环保系统监测机构联合监测的模式开展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采取地方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采样,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委托有能力的实验室集中制样、贴标和分析的模式开展。/pp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成立国家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评估委员会,组建国家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专家库,重点打击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公正性和权威性。/p
  • 和诚环保发布H6型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球型)新品
    H6型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球型)产品简介:利用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地理信息技术等,实现7*24h在线监控的在线监控系统,并且支持现场视频监控。一旦发现违规行业,监管单位可以立刻制定整改措施。一方面可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能够在造成严重的影响前给予制止,提升城市印象。主要特点: 仪器设备为小型,安装、拆卸和设备维护简便。 检测因子: PM2.5、PM10、SO2、NO2、CO、O3传感器可插拔式设计,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监测参数自由组合。 可选配: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或其他检测因子。 供电方式:内置电池、太阳能、市电多种供电可选。推荐内置电池加太阳能供电方式。 采样周期:1-60分钟可自由设定。 通讯方式:GPRS无线通讯。 工作环境温度:-50℃~100℃ 工作环境湿度:0%RH~99%RH 设备具备自动定期纠偏校正功能和接收指令校正功能。同时具有云端自动在线校准功能,自动修正传感器漂移及环境干扰。 设备具备工况状态自动上传功能,特别是当设备部件或者整体出现异常状态时,具备状态预警功能。 具备设备状态指示功能,可直观辨别设备工作状态。 支持断电续传功能,避免网络环境问题造成的数据丢失。 具有硬件自诊断自恢复功能。 设备可自动报告传感器运行状态,整机电源供给状态等。 通过远程终端对设备进行远程程序升级。 安装简便,立杆或利用现有电线杆安装,可抗强风天气。主要资质:CCEP环境保护产品认证证书CMA检测报告创新点: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地理信息技术等,实现7*24 h在线监控的在线监控系统,并且支持现场视频监控。一旦发现违规行业,监管单位可以在第一时间制定整改措施。一方面可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能够在造成严重的影响前给予制止,提升城市印象。H6型微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球型)
  •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认证检测合格产品名录(2016年11月30日)
    2016年12月1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了最新版的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认证检测合格产品名录,截止日期为2016年11月30日。  详细列表如下:序号单位名称仪器名称报告编号检测项目1ENVIRONNEMENT环境技术(北京)有限公司AQMS-2M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 2014 – 007SO2、NO2、O3、CO、PM102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MODEL 15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4–076SO2、NO2、O3、CO3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GH-02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4 –090SO2、NO2、O3、CO4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EAQM-1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4–112SO2、NO2、O3、CO5北京中晟泰科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DASIBI-4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4–123SO2、NO2、O3、CO6广州嵘烨生环保产品有限公司System 3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5–026SO2、NO2、O37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GH-03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5–028SO2、NO2、O3、CO8深圳市绿恩环保技术有限公司AQMS-GR-2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5–050SO2、NO2、O3、CO9武汉怡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YT-3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5 – 125SO2、NO2、O3、CO10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YX-AQMS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5 – 128SO2、NO2、O3、CO11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AQMS-1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6 – 044SO2、NO2、O3、CO12中兴仪器(深圳)有限公司AQMS-6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6 – 045SO2、NO2、O3、CO13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C98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6 – 054SO2、NO2、O3、CO14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GH-01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6 – 063SO2、NO2、O315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QMS-9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6 – 068SO2、NO2、O3、CO16苏州微纳激光光子技术有限公司LDAI-I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6 – 125SO2、NO2、O317武汉天虹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TH-2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6 – 137SO2、NO2、O3、CO18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HAQMS2000型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 No. 2016 – 175SO2、NO2、O3、CO
  • 231万!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四会分局计划采购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站点仪器设备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GDLKX022-013项目名称:2022年四会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站点仪器设备更换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2,314,000.00元采购需求:合同包1(2022年四会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站点仪器设备更换项目):合同包预算金额:2,314,000.00元品目号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技术规格、参数及要求品目预算(元)最高限价(元)1-1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二氧化硫分析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190,000.00-1-2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二氧化氮分析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189,000.00-1-3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一氧化碳分析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192,000.00-1-4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臭氧分析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190,000.00-1-5大气污染防治设备PM10颗粒物分析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296,000.00-1-6大气污染防治设备PM2.5颗粒物分析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298,000.00-1-7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气象参数分析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70,000.00-1-8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多气体校准装置1(套)详见采购文件149,000.00-1-9大气污染防治设备零气发生器1(套)详见采购文件69,000.00-1-10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能见度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96,000.00-1-11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便携式甲烷非甲烷总烃分析仪1(套)详见采购文件475,000.00-1-12大气污染防治设备配套安装系统1(套)详见采购文件30,000.00-1-13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安装调试及手工比对技术服务1(项)详见采购文件70,000.00-本合同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合同履行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0个日历天内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1.投标供应商应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提供下列材料: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投标(响应)时提交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登记证或身份证等相关证明) 副本复印件。分支机构投标的,须提供总公司和分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总公司出具给分支机构的授权书。2)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提供投标截止日前6个月内任意1个月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关材料。 如依法免税或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 提供相应证明材料。3)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供应商必须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2021年度财务状况报告或基本开户行出具的资信证明) 。4)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按投标(响应)文件格式填报设备及专业技术能力情况。5)参加采购活动前3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参照投标(报价)函相关承诺格式内容。 重大违法记录,是指供应商因违法经营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根据财库〔2022〕3号文,“较大数额罚款”认定为200万元以上的罚款,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明确规定相关领域“较大数额罚款”标准高于200万元的,从其规定)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 无。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合同包1(2022年四会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站点仪器设备更换项目)特定资格要求如下:(1)供应商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记录失信被执行人或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或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不处于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中的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期间。(以资格审查人员于投标(响应)截止时间当天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及中国政府采购网(http://www.ccgp.gov.cn/)查询结果为准,如相关失信记录已失效,供应商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2)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 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同时参加本采购项目(或采购包) 投标(响应)。 为本项目提供整体设计、 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 监理、 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 不得再参与本项目投标(响应)。 投标(报价) 函相关承诺要求内容。三、获取招标文件时间: 2022年12月20日 至 2022年12月27日 ,每天上午 00:00:00 至 12:00:00 ,下午 12:00:00 至 23:59:59 (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地点:广东省政府采购网https://gdgpo.czt.gd.gov.cn/方式:在线获取售价: 免费获取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2023年01月10日 09时30分00秒 (北京时间)递交文件地点:四会市广场南路建设大楼内(肇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四会分中心)五楼开标2室开标地点:四会市广场南路建设大楼内(肇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四会分中心)五楼开标2室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六、其他补充事宜1.本项目采用电子系统进行招投标,请在投标前详细阅读供应商操作手册,手册获取网址:https://gdgpo.czt.gd.gov.cn/help/transaction/download.html。投标供应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涉及系统使用的问题,可通过020-88696588 进行咨询或通过广东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运维服务说明中提供的其他服务方式获取帮助。2.供应商参加本项目投标,需要提前办理CA和电子签章,办理方式和注意事项详见供应商操作手册与CA办理指南,指南获取地址:https://gdgpo.czt.gd.gov.cn/help/problem/。3.如需缴纳保证金,供应商可通过"广东政府采购智慧云平台金融服务中心"(http://gdgpo.czt.gd.gov.cn/zcdservice/zcd/guangdong/),申请办理投标(响应)担保函、保险(保证)保函。-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1.采购人信息名称:肇庆市生态环境局四会分局地址:四会市行政广场南路2号联系方式:3268088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名称:广东立可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地址:肇庆市端州区芙蓉路27号联合担保大厦综合楼4楼419房联系方式:170170916283.项目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区小姐电 话:17017091628广东立可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12月20日
  • 物联网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关注土壤-发展农业
    物联网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关注土壤-发展农业【FT-TS600】土壤含水量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信息,快速准确地测定农田土壤含水量,不仅对研究土壤含水量和作物生长发育期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而且还可以按照科学的灌溉时间调节,实现自动灌溉精细化,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  FT-TS600土壤墒情监测站是一款高度集成、低功耗、可快速安装、便于野外监测使用的高精度自动气象观测设备。  该设备支持有线、GPRS、蓝牙等传输方式,免调试,可快速布置,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高校、科研等方面。主要针对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温度进行监测,通过水分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土壤的体积含水量(VWC)和温度值。同时,根据用户需求,可以扩展配置土壤电导率、土壤PH、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太阳辐射、雨量等气象传感器。技术参数  1)土壤水分:测量范围:0-100%,精度:±3%,探针长度:5.5cm,探针直径:3mm,探针材料:不锈钢  2)土壤温度:测温范围 -40+125℃,测量精度±0.5℃,分 辨 率:0.1℃  3)土壤电导率:测量范围 可选量程:0-5000us/cm,10000us/cm,20000us/cm,测量精度0-10000us/cm范围内为±3% 10000-20000us/cm范围内为±5%,分辨率0-10000us/cm内10us/cm, 100000-20000us/cm内50us/cm(选配)  4)土壤PH:测量范围:0-14 分辨率:0.1 测量精度:±0.2%(选配)  5)空气温度:测量原理二极管结电压法,-40℃~85℃(±0.3℃)(选配)  6)空气湿度:测量原理电容式,0~100%RH(±2%RH)(选配)  7)太阳辐射:测量原理光电效应,0-2000W/m2(0.1W/m2)(选配)  8)光学雨量:测量原理光电式,0~4mm/min(选配)  9)数据存储:不少于50万条   10布设时间:1人,不大于30分钟完成布设   11)生产企业具有ISO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  12)生产企业具有和土壤墒情软件注册证书  13)生产企业为3A级信用企业
  • 青岛众瑞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解决方案
    一背景 1国家出台 160 余项政策文件,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 2各地方政府与部门相继出台 440 余项政策文件,促进了空气质量全面达标。 32012 至 2015 年,全国国控监测站点已从 661 个增至 1436 个。 4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相关内容: →“构建以自动监测为主的大气环境立体综合监测体系” →“国家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从 1436 个增加至 1734 个”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重点区县加密设置 279 个监测站点” →“常规监测站点覆盖全部空气质量超标区县和百万人口以上区县”→“污染严重的乡镇(街道)增设小微站点或单指标监测站点” ...二参考标准 1hj 590-2010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 2hj 654-201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3hj 965-2018 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4hj 1043-2019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的自动测定 化学发光法 5hj 1044-2019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自动测定 紫外荧光法 6jjg 551-1988 二氧化硫分析仪检定规程 7jjg 635-1999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检定规程 8jjg 801-2004 化学发光法 氮氧化物分析仪检定规程 9jjg 1077-2012 臭氧气体分析仪检定规程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 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2020 年) 10 ccaepi-rg-y-041-2019 小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三系统简介青岛众瑞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可对环境空气质量 24 小时进行连续自动监测,迅速准确地收集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地反映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规律,为环保部门的环境决策、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和决策参考。青岛众瑞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包含校准比对、现场监测、远程监控、应用支持,系统整体框架图如下:系统整体框架图3.1 校准对比 校准比对主要参照《jjf 1907-2021 环境空气在线监测气体分析仪校准规范》,可采用动态稀释 法原理和动态添加法原理进行相关设备校准。同时,也可使用便携式仪器进行 so2、co、nox、o3 现场对比,以保障测量数据的准确性。3.2 现场监测 现场监测系统主要包含采样系统、污染物监测单元、动态配气系统、数据管理、网络数据传输等,对环境空气中so2、co.....pm10)及气象5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同时,还可以通过视频对现场实时监测。现场监测系统示意图3.3 远程监控 远程监控系统包含四大模块:浓度曲线显示,数据查询报表,区域监测布点,实时数据查看。远程监控系统示意图3.4 应用支持 青岛众瑞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提供四大应用支持: 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评价、考核 2应急预警、测管联动 3系统运维、数据分析 4污染防治、环境治理
  • 解读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 分指标设计传递体系
    p 环境保护部日前印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为什么要出台《规定》,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环境保护部监测司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ppstrong自动监测标准传递工作亟待健全完善/strong   /pp 与手工监测相比,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起步较晚,但发展快,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健全和完善,各国控站点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工作急需加强。   /pp 一是环保系统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臭氧溯源和传递体系。由于各SRP量值校准方法、技术要求以及实验室质量控制等缺少统一标准和管理规定,影响了臭氧监测数据的一致性。因此急需建立全国环保系统的统一且规范的臭氧标准传递体系。   /pp 二是颗粒物标准传递工作急需加强。颗粒物(PM10和PM2.5)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事权上收至国家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委托社会运维机构负责国控站点的运维 “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部还将依托部分技术能力强的省级环境监测站组建区域质控实验室,形成国家—区域—运维机构三级质控体系。因此,颗粒物手工采样器标准传递体系和传递工作程序均需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另一方面,颗粒物采样滤膜材质不统一,应加强质量核查和评估,确保颗粒物自动监测数据的溯源性和可比性。   /pp 三是标准气体质量存在差异。在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和CO)自动监测中,需使用标准气体对自动监测仪器进行定期校准。目前,国内标准气体制备机构较多、标准气体种类繁杂,个别标准气体量值存在偏差,应加强对标准气体及其标准传递工作符合性的质量核查。   /ppstrong进一步推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规范化管理  /strong /pp 一是履行政府职责,完善现有标准传递体系的客观需求。《规定》的出台,完善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体系,为规范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提供了制度依据,从而使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工作有章可循,依规管理。   /pp 二是落实《“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迫切需要。2016年11月,环境保护部印发了《方案》。《方案》中提出构建国家—区域—运维机构三级质控体系,建设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量值溯源和传递体系,建成臭氧自动监测量值溯源传递体系,健全颗粒物手工监测比对体系,完善SO2等常规气态污染物的标准传递体系等,并明确2017年底完成所有国控站点的颗粒物监测手工比对、臭氧量值溯源和传递的工作目标。《规定》的出台,是细化、落实《方案》的具体举措,将进一步推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规范化管理。/ppstrong分指标设计不同的传递体系/strong   /pp 《规定》按照不同监测指标,遵循标准传递原理,设计了3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体系。   /pp (一)颗粒物(PM10和PM2.5)标准传递体系   /pp 建立基于手工与自动监测比对的颗粒物比对平台,是实现颗粒物自动监测结果溯源的基础。颗粒物比对平台由颗粒物一级比对平台(国家级)、二级比对平台(区域级)和三级比对平台(运维机构)组成。   /pp 颗粒物标准传递体系由两部分组成,即颗粒物手工采样器标准传递体系和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标准传递。其中,颗粒物手工采样器标准传递体系对应比对平台分成三级,采取逐级比对的方式进行传递。颗粒物自动监测仪器标准传递是各级比对平台均需具备的标准传递能力,将参比方法通过比对方式传递至各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仪器。   /pp (二)臭氧标准传递体系   /pp 我国臭氧标准传递体系由臭氧一级标准(监测总站和标样所的SRP)、臭氧二级标准、臭氧传递标准(控制标准和传递标准)、臭氧工作标准和臭氧分析仪5部分组成,臭氧一级标准采用逐级或跨级传递至臭氧分析仪。   /pp (三)气态污染物(SO2、NO2、CO)标准传递体系   /pp 为确保标准气体质量,《规定》要求环境保护部标准样品研究所定期对各国控空气站在用标准气体标准传递符合性进行质量检查。   /ppstrong明确职责分工和监督检查机制 /strong  /pp 《规定》确定了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体系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标准传递的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和监督检查内容。   /pp (一)明确责任机构。确定了环境保护部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工作实施统一管理,明确了三级标准传递机构的组成,其中一级标准传递机构由监测总站和标样所组成,区域质控实验室为二级标准传递机构,空气自动监测站运维机构为三级标准传递机构。   /pp (二)细化工作职责。环境保护部负责组织建设一级、二级标准传递机构,建立标准传递技术体系,开展标准传递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监测总站承担一级标准传递机构能力建设,包括建立颗粒物(PM10和PM2.5)一级比对平台和臭氧一级标准,为标准传递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承担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标样所负责建立臭氧一级标准,为臭氧标准传递和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在用标准气体标准传递工作符合性的质量检查。区域质控实验室负责二级标准传递机构能力建设,向下级标准传递机构进行颗粒物手工采样器和臭氧标准传递工作,承担监测总站组织的区域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的质量检查工作。运维机构承担三级标准传递机构能力建设,负责三级标准传递机构标准传递工作。   /pp (三)构建体系架构。确定了颗粒物(PM10和PM2.5)标准传递体系、臭氧标准传递体系和其他气态污染物标准传递体系架构以及与各级标准传递机构对应的关系。其中颗粒物(PM10和PM2.5)一级比对平台的手工采样器作为环境保护系统一级标准。通过颗粒物(PM10和PM2.5)一级比对平台传递确认的二级比对平台的手工采样器作为环境保护系统二级标准。通过颗粒物(PM10和PM2.5)二级比对平台传递确认的三级比对平台的手工采样器作为环境保护系统三级标准 对于臭氧传递,监测总站和标样所的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SRP)作为环境保护系统臭氧一级标准,区域实验室SRP作为环境保护系统区域级臭氧标准,运维机构通过国控站点配备使用的臭氧校准仪、多气体动态校准仪等装置,将臭氧传递标准传递至臭氧分析仪。   /pp (四)规范工作程序。按照各级标准传递机构职责,遵循标准传递原理,规定了颗粒物、臭氧和气态污染物标准传递工作程序。一是一、二级标准传递机构应向下级标准传递机构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颗粒物(PM10和PM2.5)手工采样器的比对工作。三级标准传递机构应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颗粒物(PM10和PM2.5)自动监测仪器标准传递工作。监测总站应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在用手工采样器和采样滤膜的质量检查。二是将臭氧一级标准每年拿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比对,监测总站每年组织一次环境保护系统内臭氧标准传递工作。三级标准传递机构配置两台或两台以上臭氧校准仪等,每年由臭氧一级或二级标准校准一次。三是标样所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在用标准气体标准传递工作符合性的质量检查。  /pp (五)明确工作要求。一是要求各级标准传递机构制定标准传递计划并如期实施。二是要求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要求,送至有资质的计量部门检定。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选择送至计量部门校准,或开展标准传递。三是要求各级标准传递机构开展标准传递时,使用的计量器具经过溯源,使用的标准气体为国家依法批准的有证标准物质或标准样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四是要求各级标准传递机构每年向上级标准传递机构提交工作报告,一级标准传递机构向环境保护部提交报告。    /pp (六)落实监督检查。一、二级标准传递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开展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质量检查工作,检查结果上报环境保护部。对标准传递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由相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p
  • 浙江省辐射防护协会立项《环境空气氚自动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等2项团体标准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更好地发挥团体标准对行业治理的支撑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及《浙江省辐射防护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于2024年2月1日组织专家组审议并通过了《环境空气氚自动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等2项团体标准(见附件)的立项事宜,现予以公告。请通过立项的各标准起草单位按照相关要求,严格遵守标准制定程序,落实立项评审意见并做好数据、检测方法分析和验证工作,切实提高标准编制的技术水平,增加标准的适用性和实效性,保证标准质量,广泛征求意见,按期完成标准编制的相关工作。联系人:夏林芝 联系电话:0571-87356614电子邮箱:237026825@qq.com 附件:浙江省辐射防护协会团体标准立项项目 序号项目名称制修订主要起草单位1《环境空气氚自动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制定浙江恒达仪器仪表股份有限公司2《气溶胶 钋-210 α能谱仪法》制定浙江国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辐射防护协会2024年2月5日2项团体标准立项公告.pdf
  • 国务院印发“互联网+”指导意见 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的指导意见》。此指导意见围绕转型升级任务迫切、融合创新特点明显、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提出了11个具体行动。其中第十项为&ldquo 互联网+&rdquo 绿色生态,要求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针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各类生态要素,充分利用多维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地图等技术,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扩大动态监控范围,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依托现有互联网、云计算平台,逐步实现各级政府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和大数据分析。全文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ldquo 互联网+&rdquo 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正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ldquo 双引擎&rdquo ,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已具备加快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发展的坚实基础,但也存在传统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理解不够深入、新业态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跨界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亟待加以解决。为加快推动互联网与各领域深入融合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ldquo 互联网+&rdquo 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作用,现就积极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提出以下意见。  一、行动要求  (一)总体思路。  顺应世界&ldquo 互联网+&rdquo 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导向,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 着力做优存量,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着力做大增量,培育新兴业态,打造新的增长点 着力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夯实网络发展基础,营造安全网络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开放共享。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将互联网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经济社会运行新模式。  坚持融合创新。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与&ldquo 互联网+&rdquo 相结合。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以融合促创新,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市场要素的创新力量,推动融合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和新支柱。  坚持变革转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平台作用,引导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创新网络化公共服务模式,大幅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坚持引领跨越。巩固提升我国互联网发展优势,加强重点领域前瞻性布局,以互联网融合创新为突破口,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  坚持安全有序。完善互联网融合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网络安全。建立科学有效的市场监管方式,促进市场有序发展,保护公平竞争,防止形成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  (三)发展目标。  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mdash &mdash 经济发展进一步提质增效。互联网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基于互联网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经济提质增效的促进作用更加凸显。  &mdash &mdash 社会服务进一步便捷普惠。健康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领域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公共服务更加多元,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公众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mdash &mdash 基础支撑进一步夯实提升。网络设施和产业基础得到有效巩固加强,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固定宽带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人工智能等技术及其产业化能力显著增强。  &mdash &mdash 发展环境进一步开放包容。全社会对互联网融合创新的认识不断深入,互联网融合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关标准规范、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ldquo 互联网+&rdquo 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ldquo 互联网+&rdquo 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ldquo 互联网+&rdquo 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二、重点行动  (一)&ldquo 互联网+&rdquo 创业创新。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以促进创业创新为重点,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放和共享,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开放式创新等,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负责,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下同)  1.强化创业创新支撑。鼓励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向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开放平台入口、数据信息、计算能力等资源,提供研发工具、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提高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培育和孵化具有良好商业模式的创业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基础条件,完善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集聚创业创新资源,为小微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服务。  2.积极发展众创空间。充分发挥互联网开放创新优势,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社会实验室、智慧小企业创业基地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充分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商贸企业集聚区、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等现有条件,通过市场化方式构建一批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实施新兴产业&ldquo 双创&rdquo 行动,建立一批新兴产业&ldquo 双创&rdquo 示范基地,加快发展&ldquo 互联网+&rdquo 创业网络体系。  3.发展开放式创新。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把握市场需求导向,加强创新资源共享与合作,促进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及时转化,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推动各类创业创新扶持政策与互联网开放平台联动协作,为创业团队和个人开发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加快发展创业服务业,积极推广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引导建立社会各界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跨区域、跨领域的技术成果转移和协同创新。  (二)&ldquo 互联网+&rdquo 协同制造。  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牵头)  1.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以智能工厂为发展方向,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着力在工控系统、智能感知元器件、工业云平台、操作系统和工业软件等核心环节取得突破,加强工业大数据的开发与利用,有效支撑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2.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互联网企业整合市场信息,挖掘细分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为制造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提供决策支撑。  3.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鼓励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推行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鼓励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面向细分行业提供云制造服务,促进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与对接,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加快全社会多元化制造资源的有效协同,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  4.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鼓励制造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面向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鼓励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ldquo 制造+服务&rdquo 的转型升级。  (三)&ldquo 互联网+&rdquo 现代农业。  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ldquo 种养加&rdquo 生态农业新模式,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加快完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多样化农业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逐步建立农副产品、农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等负责)  1.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支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化、组织化和精细化水平,推进农业生产流通销售方式变革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规范用好农村土地流转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土地流转透明度,保障农民权益。  2.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在基础较好的领域和地区,普及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在大宗农产品规模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推动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普及和互联互通。  3.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保险等生产生活信息服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监测体系,为灾害预警、耕地质量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  4.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制度标准建设,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农副产品&ldquo 从农田到餐桌&rdquo 全过程可追溯,保障&ldquo 舌尖上的安全&rdquo 。  (四)&ldquo 互联网+&rdquo 智慧能源。  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加强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促进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加快发电设施、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能源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负责)  1.推进能源生产智能化。建立能源生产运行的监测、管理和调度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加强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对接和生产消费智能化,支撑电厂和电网协调运行,促进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发电。鼓励能源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设备状态、电能负载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预测,开展精准调度、故障判断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2.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能源协调互补的能源互联网。突破分布式发电、储能、智能微网、主动配电网等关键技术,构建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使电力设备和用电终端基于互联网进行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及时有效接入,逐步建成开放共享的能源网络。  3.探索能源消费新模式。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区域试点,推进以智能电网为配送平台,以电子商务为交易平台,融合储能设施、物联网、智能用电设施等硬件以及碳交易、互联网金融等衍生服务于一体的绿色能源网络发展,实现绿色电力的点到点交易及实时配送和补贴结算。进一步加强能源生产和消费协调匹配,推进电动汽车、港口岸电等电能替代技术的应用,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基于分布式能源网络,发展用户端智能化用能、能源共享经济和能源自由交易,促进能源消费生态体系建设。  4.发展基于电网的通信设施和新型业务。推进电力光纤到户工程,完善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系统。统筹部署电网和通信网深度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同缆传输、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鼓励依托智能电网发展家庭能效管理等新型业务。  (五)&ldquo 互联网+&rdquo 普惠金融。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的融合创新,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型企业。(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等负责)  1.探索推进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互联网企业构建互联网金融云服务平台。在保证技术成熟和业务安全的基础上,支持金融企业与云计算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展金融公共云服务,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支持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稳妥实施系统架构转型,鼓励探索利用云服务平台开展金融核心业务,提供基于金融云服务平台的信用、认证、接口等公共服务。  2.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鼓励各金融机构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更广泛地区提供便利的存贷款、支付结算、信用中介平台等金融服务,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范围,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支持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开展网络借贷、网络证券、网络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等业务。扩大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试点,充分发挥保险业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中的作用。推动金融集成电路卡(IC卡)全面应用,提升电子现金的使用率和便捷性。发挥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的作用,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开展移动金融创新应用,促进移动金融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规模应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租赁业务。  3.积极拓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的深度和广度。鼓励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需求。规范发展网络借贷和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引导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利用大数据发展市场化个人征信业务,加快网络征信和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和投资者保护,建立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改进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安全性,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外溢效应。  (六)&ldquo 互联网+&rdquo 益民服务。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效、便捷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服务消费成本。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教育、旅游、社会保障等新兴服务,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旅游局、网信办、信访局等负责)  1.创新政府网络化管理和服务。加快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促进公共服务创新供给和服务资源整合,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的网络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等,加快推进政务新媒体发展建设,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响应速度,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深入推进网上信访,提高信访工作质量、效率和公信力。鼓励政府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开展一批社会治理互联网应用试点,打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提升各级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对&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的宣传,提高公众参与度。  2.发展便民服务新业态。发展体验经济,支持实体零售商综合利用网上商店、移动支付、智能试衣等新技术,打造体验式购物模式。发展社区经济,在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发展共享经济,规范发展网络约租车,积极推广在线租房等新业态,着力破除准入门槛高、服务规范难、个人征信缺失等瓶颈制约。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文化、媒体和旅游等服务,培育形式多样的新型业态。积极推广基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城市服务,开展网上社保办理、个人社保权益查询、跨地区医保结算等互联网应用,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  3.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引导医疗机构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医疗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鼓励有资质的医学检验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发展基因检测、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模式。  4.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推广全面量化健康生活新方式。鼓励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提供长期跟踪、预测预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第三方在线健康市场调查、咨询评价、预防管理等应用服务,提升规范化和专业化运营水平。依托现有互联网资源和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5.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  (七)&ldquo 互联网+&rdquo 高效物流。  加快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供需信息对接和使用效率。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优化物流运作流程,提升物流仓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网信办等负责)  1.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发挥互联网信息集聚优势,聚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鼓励骨干物流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搭建面向社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仓储、运输和配送信息,开展物流全程监测、预警,提高物流安全、环保和诚信水平,统筹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构建互通省际、下达市县、兼顾乡村的物流信息互联网络,建立各类可开放数据的对接机制,加快完善物流信息交换开放标准体系,在更广范围促进物流信息充分共享与互联互通。  2.建设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在各级仓储单元积极推广应用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仓储设施与货物的实时跟踪、网络化管理以及库存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货物调度效率。鼓励应用智能化物流装备提升仓储、运输、分拣、包装等作业效率,提高各类复杂订单的出货处理能力,缓解货物囤积停滞瓶颈制约,提升仓储运管水平和效率。  3.完善智能物流配送调配体系。加快推进货运车联网与物流园区、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等信息互联,促进人员、货源、车源等信息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货车空驶率,提高配送效率。鼓励发展社区自提柜、冷链储藏柜、代收服务点等新型社区化配送模式,结合构建物流信息互联网络,加快推进县到村的物流配送网络和村级配送网点建设,解决物流配送&ldquo 最后一公里&rdquo 问题。  (八)&ldquo 互联网+&rdquo 电子商务。  巩固和增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领先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行业电商和跨境电商,进一步扩大电子商务发展空间。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深化,网络化生产、流通、消费更加普及,标准规范、公共服务等支撑环境基本完善。(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1.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农资批发市场对接电商平台,积极发展以销定产模式。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着力解决农副产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冷链仓储建设等关键问题,发展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开展生鲜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试点,促进农业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发展。  2.大力发展行业电子商务。鼓励能源、化工、钢铁、电子、轻纺、医药等行业企业,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化采购、分销体系,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推动各类专业市场线上转型,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整合资源,积极向供应链协同平台转型。鼓励生产制造企业面向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支持设备制造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融资租赁服务,鼓励中小微企业扩大电子商务应用。按照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大力推广电子招标投标。  3.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创新。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大数据资源,提升企业精准营销能力,激发市场消费需求。建立电子商务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建设电子商务售后服务质量检测云平台,完善互联网质量信息公共服务体系,解决消费者维权难、退货难、产品责任追溯难等问题。加强互联网食品药品市场监测监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处方药电子商务销售和监管模式创新。鼓励企业利用移动社交、新媒体等新渠道,发展社交电商、&ldquo 粉丝&rdquo 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  4.加强电子商务国际合作。鼓励各类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商发展,完善跨境物流体系,拓展全球经贸合作。推进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检验检疫、结汇等关键环节单一窗口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跨境权益保障机制,利用合格评定手段,推进国际互认。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管理,促进信息网络畅通、跨境物流便捷、支付及结汇无障碍、税收规范便利、市场及贸易规则互认互通。  (九)&ldquo 互联网+&rdquo 便捷交通。  加快互联网与交通运输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交通运输服务发展,显著提高交通运输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服务品质和科学治理能力。(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共同牵头)  1.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推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企业将服务性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能停车等服务,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多种出行方式信息服务对接和一站式服务。加快完善汽车健康档案、维修诊断和服务质量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2.推进交通运输资源在线集成。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公路、铁路、民航、港口等交通运输网络关键设施运行状态与通行信息的采集。推动跨地域、跨类型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推广船联网、车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感知体系,提高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在线化水平,全面支撑故障预警、运行维护以及调度智能化。  3.增强交通运输科学治理能力。强化交通运输信息共享,利用大数据平台挖掘分析人口迁徙规律、公众出行需求、枢纽客流规模、车辆船舶行驶特征等,为优化交通运输设施规划与建设、安全运行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利用互联网加强对交通运输违章违规行为的智能化监管,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治理能力。  (十)&ldquo 互联网+&rdquo 绿色生态。  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逆向物流回收体系中的平台作用,促进再生资源交易利用便捷化、互动化、透明化,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林业局等负责)  1.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针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各类生态要素,充分利用多维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地图等技术,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扩大动态监控范围,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依托现有互联网、云计算平台,逐步实现各级政府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和大数据分析。  2.大力发展智慧环保。利用智能监测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增加监测污染物种类,扩大监测范围,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体系。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机制,统一数据交换标准,推进区域污染物排放、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信息公开,通过互联网实现面向公众的在线查询和定制推送。加强对企业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整理,将企业环保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完善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信息网络,提升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风险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3.完善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优化逆向物流网点布局。支持利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跟踪电子废物流向,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搭建城市废弃物回收平台,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加快推进汽车保险信息系统、&ldquo 以旧换再&rdquo 管理系统和报废车管理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互联互通,加强废旧汽车及零部件的回收利用信息管理,为互联网企业开展业务创新和便民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4.建立废弃物在线交易系统。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各类产业园区废弃物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现有骨干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逐步形成行业性、区域性、全国性的产业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在线交易系统,完善线上信用评价和供应链融资体系,开展在线竞价,发布价格交易指数,提高稳定供给能力,增强主要再生资源品种的定价权。  (十一)&ldquo 互联网+&rdquo 人工智能。  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人工智能公共创新服务,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培育若干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骨干企业和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活跃、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等负责)  1.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建设支撑超大规模深度学习的新型计算集群,构建包括语音、图像、视频、地图等数据的海量训练资源库,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等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处理、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决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产品、工业制造等领域规模商用,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夯实基础。  2.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鼓励传统家居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集成创新,不断提升家居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创造新的消费市场空间。推动汽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设立跨界交叉的创新平台,加快智能辅助驾驶、复杂环境感知、车载智能设备等技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支持安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发展和推广图像精准识别等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安防产品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3.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着力做大高端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提高移动智能终端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能力。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差异化细分市场需求分析,大力丰富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推动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智能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入应用,大力提升机器人产品在传感、交互、控制等方面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保障支撑  (一)夯实发展基础。  1.巩固网络基础。加快实施&ldquo 宽带中国&rdquo 战略,组织实施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加快提升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能力,促进网间互联互通,大幅提高网络访问速率,有效降低网络资费,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使互联网下沉为各行业、各领域、各区域都能使用,人、机、物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增强北斗卫星全球服务能力,构建天地一体化互联网络。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商用部署,加强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地址管理、标识管理与解析,构建未来网络创新试验平台。研究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体系,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试验验证平台。(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资委、网信办等负责)  2.强化应用基础。适应重点行业融合创新发展需求,完善无线传感网、行业云及大数据平台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实施云计算工程,大力提升公共云服务能力,引导行业信息化应用向云计算平台迁移,加快内容分发网络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加强物联网网络架构研究,组织开展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跨行业物联网运营和支撑平台。(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负责)  3.做实产业基础。着力突破核心芯片、高端服务器、高端存储设备、数据库和中间件等产业薄弱环节的技术瓶颈,加快推进云操作系统、工业控制实时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解决方案以及高端传感器、工控系统、人机交互等软硬件基础产品。运用互联网理念,构建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用高效整合的技术产业集群,打造国际先进、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网信办等负责)  4.保障安全基础。制定国家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升互联网安全管理、态势感知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实施国家信息安全专项,开展网络安全应用示范,提高&ldquo 互联网+&rdquo 安全核心技术和产品水平。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制度和网络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加强&ldquo 互联网+&rdquo 关键领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和创新能力体系。重视融合带来的安全风险,完善网络数据共享、利用等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探索建立以行政评议和第三方评估为基础的数据安全流动认证体系,完善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安全。(网信办、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质检总局等负责)  (二)强化创新驱动。  1.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合作的&ldquo 互联网+&rdquo 产业创新网络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跨界交叉领域的创新平台,并逐步形成创新网络。鼓励国家创新平台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线开放,加大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等网络化开放力度。(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等负责)  2.加快制定融合标准。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引导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及推广。加快与互联网融合应用的工控系统、智能专用装备、智能仪表、智能家居、车联网等细分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不断完善&ldquo 互联网+&rdquo 融合标准体系,同步推进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增强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能源局等负责)  3.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加强融合领域关键环节专利导航,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储备与布局。加快推进专利基础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在线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服务模式创新,提升知识产权服务附加值,支持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加强网络知识产权和专利执法维权工作,严厉打击各种网络侵权假冒行为。增强全社会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推动建立&ldquo 互联网+&rdquo 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等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知识产权局牵头)  4.大力发展开源社区。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和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形成的软件成果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开源。引导教育机构、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发起开源项目,积极参加国际开源项目,支持组建开源社区和开源基金会。鼓励企业依托互联网开源模式构建新型生态,促进互联网开源社区与标准规范、知识产权等机构的对接与合作。(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等负责)  (三)营造宽松环境。  1.构建开放包容环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制定实施各行业互联网准入负面清单,允许各类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领域。破除行业壁垒,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在技术、标准、监管等方面充分对接,最大限度减少事前准入限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深化电信体制改革,有序开放电信市场,加快民营资本进入基础电信业务。加快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发展改革委、网信办、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商务部、卫生计生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负责)  2.完善信用支撑体系。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推进各类信用信息平台无缝对接,打破信息孤岛。加强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资源在线披露和共享,为经营者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企业网上身份认证等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积累的信用数据,对现有征信体系和评测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3.推动数据资源开放。研究出台国家大数据战略,显著提升国家大数据掌控能力。建立国家政府信息开放统一平台和基础数据资源库,开展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改革试点,出台政府机构数据开放管理规定。按照重要性和敏感程度分级分类,推进政府和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公众和小微企业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商业价值,促进互联网应用创新。(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办公厅、网信办等负责)  4.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针对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加快&ldquo 互联网+&rdquo 相关立法工作,研究调整完善不适应&ldquo 互联网+&rdquo 发展和管理的现行法规及政策规定。落实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和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加快推动制定网络安全、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等法律法规。完善反垄断法配套规则,进一步加大反垄断法执行力度,严格查处信息领域企业垄断行为,营造互联网公平竞争环境。(法制办、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负责)  (四)拓展海外合作。  1.鼓励企业抱团出海。结合&ldquo 一带一路&rdquo 等国家重大战略,支持和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互联网企业联合制造、金融、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率先走出去,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相互借力,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构建跨境产业链体系,增强全球竞争力。(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网信办等负责)  2.发展全球市场应用。鼓励&ldquo 互联网+&rdquo 企业整合国内外资源,面向全球提供工业云、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分析等网络服务,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ldquo 互联网+&rdquo 应用平台。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拓展海外用户,推出适合不同市场文化的产品和服务。(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网信办等负责)  3.增强走出去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政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及相关中介机构作用,形成支持&ldquo 互联网+&rdquo 企业走出去的合力。鼓励中介机构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信息咨询、法律援助、税务中介等服务。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与企业共同推广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以技术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和服务在海外推广应用。(商务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五)加强智力建设。  1.加强应用能力培训。鼓励地方各级政府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会提供互联网知识技能培训,支持相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开展&ldquo 互联网+&rdquo 基础知识和应用培训。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建立信息咨询、人才交流等合作机制,促进双方深入交流合作。加强制造业、农业等领域人才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互联网技能培训,鼓励互联网人才与传统行业人才双向流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办等负责)  2.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面向&ldquo 互联网+&rdquo 融合发展需求,鼓励高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能力设置相关专业,注重将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尽快引入相关专业教学中。鼓励各类学校聘请互联网领域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加强&ldquo 互联网+&rdquo 领域实验教学。(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办等负责)  3.鼓励联合培养培训。实施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办学,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深化互联网领域产教融合,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研究平台,建立一批联合实训基地。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和院校对接机制,鼓励企业在院校建立&ldquo 互联网+&rdquo 研发机构和实验中心。(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信办等负责)  4.利用全球智力资源。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引进计划和鼓励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ldquo 互联网+&rdquo 领域高端人才。完善移民、签证等制度,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的分配、激励和保障机制,为引进海外人才提供有利条件。支持通过任务外包、产业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全球互联网人才资源。吸引互联网领域领军人才、特殊人才、紧缺人才在我国创业创新和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网信办等负责)  (六)加强引导支持。  1.实施重大工程包。选择重点领域,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投入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分步骤组织实施&ldquo 互联网+&rdquo 重大工程,重点促进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能源、服务、农业等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发展改革委牵头)  2.加大财税支持。充分发挥国家科技计划作用,积极投向符合条件的&ldquo 互联网+&rdquo 融合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统筹利用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ldquo 互联网+&rdquo 相关平台建设和应用示范等。加大政府部门采购云计算服务的力度,探索基于云计算的政务信息化建设运营新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创新风险补偿机制,探索&ldquo 互联网+&rdquo 发展的新模式。(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网信办等负责)  3.完善融资服务。积极发挥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等对&ldquo 互联网+&rdquo 的投资引领作用。开展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创新试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国家出资设立的有关基金投向&ldquo 互联网+&rdquo ,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相关创新型企业的投资。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增信等服务,鼓励通过债券融资方式支持&ldquo 互联网+&rdquo 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ldquo 互联网+&rdquo 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开展产融结合创新试点,探索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降低创新型、成长型互联网企业的上市准入门槛,结合证券法修订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支持处于特定成长阶段、发展前景好但尚未盈利的互联网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与金融服务,加大贷款投放力度。鼓励开发性金融机构为&ldquo 互联网+&rdquo 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有效融资支持。(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网信办、开发银行等负责)  (七)做好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实施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切实推动行动的贯彻落实。联席会议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推进。建立跨领域、跨行业的&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发展改革委牵头)  2.开展试点示范。鼓励开展&ldquo 互联网+&rdquo 试点示范,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区域化、链条化发展。支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先行先试,积极开展&ldquo 互联网+&rdquo 创新政策试点,破除新兴产业行业准入、数据开放、市场监管等方面政策障碍,研究适应新兴业态特点的税收、保险政策,打造&ldquo 互联网+&rdquo 生态体系。(各部门、各地方政府负责)  3.有序推进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完善服务,加强引导,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ldquo 互联网+&rdquo ,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拓展,相互借鉴&ldquo 互联网+&rdquo 融合应用成功经验,促进&ldquo 互联网+&rdquo 新业态、新经济发展。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提高服务和管理能力。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的&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落实方案,因地制宜,合理定位,科学组织实施,杜绝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务实有序推进&ldquo 互联网+&rdquo 行动。(各部门、各地方政府负责)
  • 最新认证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合格产品名录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认证检测合格产品名录(截止2012年5月4日)序号单位名称仪器名称报告编号1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XHAMS 2000型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0-0582武汉宇虹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TH-2000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0-0683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MODEL 1500型环境空气自动连续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0-0774武汉宇虹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TH-2000Z1型振荡天平法颗粒物监测仪质(认)字No.2011-0195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AQMS-2000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质(认)字No.2011-0326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QMS-900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1-0407北京中晟泰科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Dasibi-4000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1-0808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LGH-100型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监测仪质(认)字No.2011-0819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5014I-FH62 C14 PM10在线监测仪质(认)字No.2012-01210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YX-AQMS型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认)字No.2012-030
  • 助力上海振华集团复产,高效推进长兴基地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项目建设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特殊时期,碧水源参股公司中兴仪器继续深入贯彻李干杰部长 “统筹谋划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到疫情防控和业务工作‘两不误’”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上海振华集团,高效推进长兴基地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项目建设。上海市始终走在全国大气监测的最前沿,2020年1月,经过激烈的角逐,中兴仪器以高性价比的方案、高质量的服务标准从多家同行上市公司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兴基地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知名企业,主要生产大型集装箱机械、散货装卸机械和其他产品如大型钢桥等,是国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长兴基地是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生产基地之一,也是世界规模最大、技术一流的重型装备制造生产基地,位于长江口的长兴岛。长兴基地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从环境潜在风险隐患、环保设施运行、环境治理路径等方面,帮助企业找准污染治理的痛点,建立起“专家把脉问诊、对症开出药方、企业照方抓药、政府监督实施”的运行机制,环境监管由“被动”变为“主动”。根据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兴基地大气污染排放情况和上海市重点产业园VOCs组分监测因子要求,监测站点以点线相结合的方式,采用成熟的GC-FID/MS、DOAS、β射线、光谱等在线监测技术监测环境空气中VOCs组分(监测组分涵盖环保部印发的《2018年重点地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案》提到的所有VOCs种类)、非甲烷总烃、PM10、NOx/NO2/NO、NH3、HCl等特征污染物,建设监控中心和综合监控及预警平台。监控中心包括监控中心硬件改造和应用支撑平台、环境数据中心、厂区环境综合管理平台等软件平台建设。“本项目时间短、工期紧、点多面广。” 且受冬季施工和春节休假、疫情的双重影响,给项目实施带来很大的难度。中兴仪器第一时间制定工作方案,组建交付团队,确保各项工作职责明晰、责任到人,交付团队克服了一系列困难,为保证项目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工,中兴仪器项目工程师积极遵守当地防控政策,于2月15日赶赴上海,在完成定点隔离酒店居家隔离后,第一时间进厂开展安装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高效推进项目执行进展。项目立足监测发现问题、评估分析问题、环保隐患排查等的闭环管理,实现“工业聚集区大气污染防治“环保管家”服务新模式,建成后将为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数据支撑,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认证检测合格产品名录(截止2015年11月20日)
    p  2015年11月24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了最新的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认证检测合格产品名录,共包含17台仪器。/pp  目录如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a style="COLOR: #0070c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title="" href="http://www.instrument.com.cn/zc/1702.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0070c0"strong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strong/span/a认证检测合格产品名录(截止2015年11月20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QQ截图20151126092638.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d3c94887-9a34-4124-ac32-6ab8c38c7af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title="QQ截图20151126092722.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1/insimg/629c78d3-437b-4e96-ade7-3468dfe6b1f4.jpg"//p
  • 环境监测总站印发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手工对比核查等两项技术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行与持续改进,落实《国家环境监测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办法(试行)》,保障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质量,总站组织编制了《国家环境监测网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PM2.5)自动监测手工比对核查技术规定(试行)》和《国家环境监测网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现场核查技术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并转发辖区内的相关监测站。  附件1:《国家环境监测网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PM2.5)自动监测手工比对核查技术规定(试行)》  附件2:《国家环境监测网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现场核查技术规定(试行)》  2014年12月2日
  • 合肥正在建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设20个点位
    记者获悉,合肥市生态环境局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相对完善的天地空一体化立体生态环境监测网,目前建成水环境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点178个,建成2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标准站、133个大气小型标准站。同时,合肥正在建设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设20个点位。在水环境方面,合肥市建成水环境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点178个,覆盖全市主要河流、湖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成27个国省控站点, 151个市控水质自动监测站点,覆盖全市主要河流、湖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已形成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水质监测体系。同时,合肥市在环巢湖重点河流设置283个视频监控点,环巢湖设置43个视频监控点位,并将卫星遥感技术与水华遥感监测、黑臭水体监测等场景相结合,提供决策技术支撑。在大气环境方面,合肥市已建成2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标准站、133个大气小型标准站,22个固定式机动车排气遥感监测点,20路机动车黑烟车抓拍点,226个秸秆禁烧高空远程视频监控点,重型柴油车OBD远程在线监控4100余台套,以及卫星遥感图像应用于臭氧层监测、秸秆焚烧、大气气溶胶监测等场景。“正在建设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点位数量20个。”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已安装联网污染源监控企业490家,排口860个,设备数2120台套,同时在企业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并联网。记者了解到,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实现所有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全面接入”、监控画面“一屏集成”,无缝对接气象、水利、交通等部门,接入工地扬尘、雨污管网、气象信息、城市空间信息等相关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发挥数据价值,通过水环境大数据平台,实现“一网覆盖、多维融合”。目前,接入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内各类生态环境信息系统近40个,对接巢湖管理局、城乡建设局、水务局等部门共享数据,总接入量达21亿条,做到海量、多源、异构的环境数据纵横贯通。
  • 捷讯:安徽蓝盾光电子公司再传捷报 中标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级环境监测网空气自动站建设项目
    10月12日,我公司中标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省级环境监测网空气自动站建设项目。 当前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建设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为进一步实现甘肃省各市县环境质量监测全覆盖,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近期开展了新的一批省级环境监测空气自动站建设项目。在本次招标采购项目中,我公司顺利中标该项目的第2包,将为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白银市、金昌市及酒泉市6个地级市的21个县区提供共计21套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设备(包括分析仪、质控设备、数据采集传输设备等),进而为甘肃省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联网建设工作提供设备服务支持。 安徽蓝盾深耕环境监测仪器领域多年,一如既往的为环保用户提供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的环境监测产品及系统完善、精准公正的运维服务。安徽蓝盾愿与社会各界共同推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