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冻土模型试验动力加载试验系统

仪器信息网冻土模型试验动力加载试验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冻土模型试验动力加载试验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冻土模型试验动力加载试验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冻土模型试验动力加载试验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冻土模型试验动力加载试验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冻土模型试验动力加载试验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冻土模型试验动力加载试验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冻土模型试验动力加载试验系统相关的论坛

  • 【分享】土木结构试验的加载方式

    土木结构试验的加载方式1-1重物加载  在建筑结构试验和检验中重物加载是最经常使用的加载方法之一,是使用容重较大的又容易获得的物质对结构或构件施加荷载的方法。  重物加载的优点是:1.适于长时期的建筑结构试验,并能保持荷载值的稳定;2.荷载重物容易获取,加载方法简单方便,经济可靠。  为了施加较大的集中荷载,往往利用荷载放大机构。杠杆是最简单的荷载放大机构,又因其制造简单方便,荷载值恒定不变,适用于长时期的试验加载。  在试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加载重物,不论采用哪种物质作为重物荷载,必须在试验前对荷载值进行称重,保证重物荷载值的准确性。由于重物荷载的体积庞大,在进行建筑结构破坏性实验过程中应采取尽安全保护等措施,保证试验的安全。 1-2机械式加载  机械式加载方法就是利用简单的机械设备对结构施加荷载,机械式加载对建筑结构可施加集中荷载。  机械式加载的优点是加载机械设备简单可靠,实现加载容易。1-3气压加载  1.气压加载  气压加载是使用压缩空气或高压氮气建筑结构施加均布荷载。压缩空气和高压氮气是通过橡胶气囊给结构施加荷载的,为了提高气囊的试验压力荷载,结构的四周应砌筑支承边墙,使结构、支承边墙和地面将气囊包围在其中,达到增高气体荷载压力的目的。 2.负压加载  气压加载的另一种方法是抽真空,形成大气压力差实现对结构的均布加载。  气压加载适用于对板壳等大面积的结构物施加均布荷载,其优点是加卸荷载方便可靠,荷载值稳定易控制。1-4液压加载u   液压加载在建筑结构试验中是理想的加载方法之一,它不但可以对建筑结构物施加静荷载,也可施加动荷载。液压加载的原理清晰,加载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能产生较大的荷载,而且荷载容易控制准确稳定,并能实现多点同步加载,是目前建筑结构试验应用最广技术先进的加载方法之一。  1.液压加载的分类  液压加载器根据结构和不同的功能分为:液压千斤顶、单向作用液压加载器、双向作用液压加载器和电液伺服作动器。  液压千斤顶是一种简单的起重工具,可用于施加集中荷载。单向作用液压加载器不能单独使用进行加荷,需要配备液压系统,形成液压加荷系统。其结构简单,加荷工作行程大,可在使用中倒置安装,易实现多点同步加载。双向作用液压加载器的特点是:活塞两侧液压油的作用面积基本相当,因此,双作用液压加载器可施加往复拉压加载,为抗震结构试验中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提供了加载器具。电液伺服加载器是在双作用液压加载器的基础上配置电液伺服阀、拉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组成的可控加载装置。  2.液压系统   液压加载系统包括液压系统和荷载支承系统,液压系统由液压控制系统和液压加载器组成。液压控制系统由油箱、高压油泵、测力装置及各种阀门组成。一个液压系统可以控制多个液压加载器。配置不同的荷载支承系统,利用液压加载系统可做各种建筑结构(屋架、梁、柱、板及墙板等)静载试验。  电液伺服作动器的电液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系统及微机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由油泵站及电液伺服作动器组成。微机控制系统包括:装有模数(A/D)及数模(D/A)转换卡的微机、应变仪及信号放大器组成。由电阻应变片、位移传感器和拉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组成闭环控制。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具有频响快,灵敏度高,控制精度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建筑结构试验中应用范围较广,电液伺服作动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完成结构静荷试验、结构动荷试验、结构低周疲劳和模拟地震试验等等。  3.液压加载器荷载的标  液压加载器必须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的具有检测资质的试验室或检测站的标定, 标定液压加载器时应采用实际使用方式进行标定,建立荷载—压力表示值的关系曲线,才能保证试验荷载值的准确性。"   标定液压加载器时,由于压力表示值的低端和高端属于压力表低灵敏度的区域,因此,在压力表示值不灵敏区域内不可进行液压加载器的标定。在压力表示值的灵敏区域内均匀地取6个以上测量点,测取压力表示值和相应的试验机荷载示值,反复测试三次取各测点的平均值,然后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给出压力表示值与液压加载器顶出力间的拟合直线方程,在试验时利用直线方程的关系进行加载。

  • 【转帖】关于多通道耦合加载疲劳试验

    关于多通道耦合加载疲劳试验多通道协调加载试验系统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通道之间不耦合,只有相位协调关系,这类的系统国内有生产,象新三思的JNT4000系列。另一类是多通道的耦合加载,这类系统不仅仅是相位的协调关系,还存在各个通道之间的解藕问题,比如MTS公司的六自由度的道路模拟试验系统,在车辆的一个轮毂的三个坐标上安装三个作动器,实现六自由度的加载,模拟道路载荷谱,这样的系统就不仅仅是三个作动器进行简单的相位控制就可以实现的,而需要将道路采集回来的真实路谱进行迭代。还有一种是简单的解耦,如太空穿梭游戏机,将规定的三维轨迹进行解耦,计算出每个作动器在时域的运动谱,然后进行分别驱动即可,这种模式技术含量相对低得多。关于道路模拟试验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1)道路数据的采集和保存:在车辆的期望部位安装相应的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由驾驶人员驾乘车辆在规定的试车场跑道或自然路面上行驶,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保存。(2)数据的评价和编辑:将在不同编号的跑道上采集的数据下载到RPC中的不同文件夹中,然后对数据进行评价和编辑,即借助复杂的统计理论和疲劳分析工具剔除对疲劳贡献不大的时间历程,保留有意义的原始数据,获得期望信号Y(f)。通常在数据的评价和编辑结束后,保留下来的有意义的时间历程不到20%的总历程,而保留下来的原始数据却超过总数据的90%,这就意味着台架试验所用的时间将小于跑道时间的25%,大大缩短了试验周期,加快了车辆的研发速度。(3)求解包括被试件在内的整个试验系统的频响函数(FRF—Frequency Reponse Function):即传递函数矩阵。将控制器、伺服阀、作动器、试样(被试车辆或零部件)、传感器等定义为一个统一系统,求解这一系统的频响函数。将被试车辆或零部件安装到试验台架上,RPC产生一个宽频带的数字白噪声信号X(f)输入到系统中,由安装在车辆上的应变片和加速度传感器回收输出信号Y(f),根据公式(4)求解系频响函数H(f)。系统输入输出信号传递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输入输出信号传递示意图Y(f)=X(f)H(f) (3)式中Y(f)为回收信号函数矩阵; X(f)为驱动信号函数矩阵; H(f)为系统频响函数矩阵;由公式(3)得:H(f)=X-1(f)Y(f) (4)式中X-1(f)为驱动信号传递函数矩阵的逆矩阵;X(f)=Y(f)H-1(f) (5)式中H-1(f)为系统频响函数矩阵的逆矩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资料】电液伺服多点协调加载疲劳试验机

    【资料】电液伺服多点协调加载疲劳试验机

    电液伺服多点协调加载疲劳试验机 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多点协调加载疲劳试验机,用于对锚具、金属制品、金属小型构件、交通工具、建筑材料构件、砼制品构件、建筑小模型、桥墩减震橡胶垫、梁等进行: 单点静态压缩试验; 单点动态压缩试验; 单点低频疲劳试验; 单点低周循环疲劳试验; 简支梁三点弯曲动静试验; 组合梁三点弯曲动静试验; 多点协调加载试验; 结构力学试验; 交通工具造簸试验。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6/200806041040_91864_1634361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6/200806041040_91865_1634361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6/200806041040_91866_1634361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6/200806041040_91867_1634361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6/200806041040_91868_1634361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8/06/200806041040_91869_1634361_3.jpg[/img]

  • 恒温恒湿试验箱温湿度校准系统模型的建立

    恒温恒湿试验箱温湿度校准系统模型的建立是依据各类气候试验箱、恒温恒湿试验箱、高低温湿热试验箱、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培养箱及大型试验环境的温湿度测试检定方法。主要参考了以下标准: GB/T 10586-2006《湿热试验箱技术条件》 GB/T 5170.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总则》 GB/T 5170.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 湿热试验设备》 GB/T 5170.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温度试验设备》 JJF 1101-2003《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 GJB/J 3827-1999《标准恒温恒湿箱检定规程》等的要求,应同时多点测试才能满足要求。因此确定多传感器多点实时温湿度测量的方案。

  • 【分享】医学中的数学模型

    [size=3][font=宋体]一、医学数学化的发展历史[/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数学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17 世纪。1615 年英国医生哈维(Farvey W)在研究心脏时应用流体力学知识和逻辑推理方法推断出血流循环系统的存在,18世纪欧拉利用积分方法计算了血流量问题,这些都是历史上应用数学研究生命科学的突出事例。但是,真正大范围地将数学应用于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则出现在20世纪中叶。1935年,Mottram对小白鼠皮肤癌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肿瘤细胞总数N随时间的变化速度与N成正比,并获得了瘤体在较短时间内符合指数生长规律的研究成果。1944 年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Schrodinger E)出版了《生命是什么》(What is life)一书,应用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知识描述了生命物质的重要特征。在薛定谔的影响下,沃森(Watson JD)和克里克(Crick FHC)利用当时对蛋白质和核酸所做的射线结晶学研究以及其他与DNA结构有关的研究,于1953年建立了DNA超螺旋结构分子模型,验证了薛定谔的设想。在书中,薛定谔还利用非平衡热力学从宏观的角度解释生命现象,认为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从环境中取得“负熵”,以使生物系统内的熵始终处于低水平。20多年后,普律高津(Prigogine I)等人提出耗散结构理论,将对生命系统的研究推广到薛定谔预言的领域,为此普律高津于1977年荣获了诺贝尔奖。作为医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背后的许多数学影像也许更能说明数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巨大潜力:英国生理学家、生物物理学家Hodgkin和Huxley建立了神经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时膜电位变化的模型,揭示了神经电生理的内在机制,因而于1963年共享诺贝尔奖;基于二维雷当变换(Radon transform)创建CT成像理论的美国科学家Cormack AM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奖,丹麦科学家Jerne NK则应用数学原理研究免疫网络理论获得1984年的诺贝尔奖。这些奖项有力地表明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离不开数学,数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重大,高层次的成果往往有赖于合理的数学模型的建立。[/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数学不仅推动了人们探索生命世界的步伐,事实上两者结合已经产生了多个十分活跃的学科。1901年Peanson 创建生物统计学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在医学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如目前常用的显著性检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最大似然模型、决策树概率分布、微生物检测等,都属于基于统计学原理的数学模型及分析。1931年,Volterra在研究食物链的基础上,应用微分方程组研究生物动态平衡,完成了《生态竞争的数学原理》,开创了生物数学(biomathematics)这一新的分支。近年来,可视人及虚拟人的研究、计算医学(computational medicine/biology)、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生理组学(Physiome)等新的学科及领域的出现,使数学这一工具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生物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之一,它具有调节机制复杂、多输入、多输出等特点,而且由于很多变量或参数很难在体测量及控制,仅仅通过实验研究来揭示其间的复杂关系,会非常困难且不易得到一致的结论。建立生物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利于获得生物系统的动态与定量变化,帮助阐明生物医学中有关作用机制等基础性问题,同时通过模型及仿真实验不仅可以得到正常状态,还可以获得异常或极端异常状态下的生理变化预测,以及代替一些技术复杂、代价高昂或难以控制和重现的实验,为临床或特定条件下的方案设计提供预测及指导。此外,从伦理学的角度,人们也希望医学研究中能够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减轻临床试验中人体试验对象不必要的痛苦,因此生理系统的仿真与建模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包括呼吸、血压、体温、各种调节系统等,都已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模拟实验。针对特定应用的模型,如细胞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模型、生物种群生长模型、神经网络、心血管模型、临床计量诊断模型等,也不断呈现并得到应用。在本节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以应用最为成功的模型之一,药物动力学模型为例,说明医用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二、医用数学模型实例:药物动力学模型[/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于1937年由Teorell开创,主要内容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体外实验数据以及人体生理学知识,结合数学模型,定量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运转规律,为药物的筛选提供指导。[/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众所周知,新药研发过程费用昂贵、时间冗长、淘汰率高,大约有90%的候选药物在临床期间被淘汰,主要原因有口服吸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过短等等。为提高新药研究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药物研发成本,药物动力学模型已为全球各大制药公司应用。传统的新药研发流程中,药物动力学的应用主要在药物研发的中后期,近年来,人们开始在药物研发的早期对其药物动力学特性进行模拟研究,以尽早淘汰药物动力学参数不理想的候选药物,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成本。比如药物虚拟筛选(virtual screening)就是指在化合物合成前,先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其药动学相关特性,进行初步筛选。此外,药物动力学模型在研究药物处置及作用机制、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用药、新药开发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药物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包括房室模型、非线性药物动力学模型、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药理药物动力学模型、统计矩模型等。下面以最常用的房室模型,结合前面所述的建模步骤,对药物动力学模型的建模过程进行分析描述。[/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一)背景和问题表述[/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药物进入机体后,在随血液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吸收、分布、代谢,最终被排出体外。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即单位体积血液中药物的含量,称为血药浓度。血药浓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因此,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药时曲线,建模目的是建立能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并能反映给药方式、给药时间间隔、给药剂量等对分布的影响。[/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二)模型构建[/font][/size][size=3][font=宋体] [/font][/size][size=3][font=宋体]上述问题属于人体与外界以及人体内部的物质交换问题,研究这类问题最常用的是房室模型。药物动力学的房室分析方法将人的机体看做由不同房室构成的系统,每个房室代表药物在其中分布大致均匀的组织或体腔。如血液及供血丰富的肝、心、肾在特定情况下可视为一个房室,而血供不足的组织如肌肉、皮肤等可视为另一个房室。为了进行严格数学描述,常对模型做如下假设:①房室具有固定容量,且药物在每个房室内的分布是均匀的;②各房室间可进行物质交换,且至少有一个房室可与外环境进行交换;③房室间的物质交换或药物转移服从质量守恒定律,即系统中物质总量的改变等于输入总量与输出总量之差;④线性假设:药物的转移速率与药物浓度成正比。[/font][/size]

  • 【讨论】试验机测试吨位选取方式

    在一般的工程测试当中,对于不同材料或者不同条件下的测量需要不同的试验机机型和吨位选择。下面介绍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来挑选试验机型号。 首先在测量之前需要搞清楚材料的刚性是必要的,可根据试件的固定方式如简支,和加载方式建立手算或简单的有限元模型,在加载吨位的10%~50%范围内初步估计一下试件在该处的位移。根据计算所得位移判断作动器的位移控制精度是否合适,比如,试件在加载点的最大位移仅0.1mm,而位移控制精度也约为0.1mm,则设备精度不够,不适合用于该试验。根据计算所得位移,在试验过程中判断试验是否正常进行,试件受力是否正常,是否处于非线性以及非线性程度大致在什么水平。 所说上限指给试件可能施加的最大荷载。波动是指(可用于动力加载的)液压伺服试验机内部的油压可能采用了一个高频的波动作控制用,因此,其压力值或拉力值总是在变化,其变化幅度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不对试验造成影响。

  • 汽车动力电池测试系统说明

    汽车动力电池测试系统是目前新能源汽车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测试系统,那么,除了冠亚的汽车动力电池测试系统,在新能源汽车测试中电池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目前铅酸电池由于比能量及比功率均较低,已经淘汰,在汽车上常用的动力蓄电池主要有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镍氢电池属于碱性电池,具有不易老化,无需预充电以及低温放电特性较好等优点。动力系统都是燃料电池和镍氢电池集成的,镍氢在高温环境下,电池电荷量会急剧下降,并且具有记忆效应和充电发热等方面的问题。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中镍氢电池SOC应保持在40%-60%之间,充放电电流应处于160-240 A的范围,温度应维持在常温附近,以确保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都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辅助能源系统。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镍氢电池的1.5-3倍。其单体电池的平均电压为3.2V,相当于3个镍锌或镍氢电池串接起来的电压值,因而能够减少电池组合体的数量,降低单体电池电压差所造成的电池故障发生概率,从而提高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对燃料电池汽车中的燃料电池系统建模的方法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电化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理论基础上,建立比较复杂的一维或多维物理模型。这种模型可根据不同燃料电池的结构参数建立相应模型,分析压力、温度、湿度、流量、催化剂、管道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对燃料电池工作的影响。但这种模型复杂不直观,且运算速度慢。另一种则采用较简单的数学经验模型并结合相应的商业软件,这种方法具有直观快速的特点,但该模型只能针对特定的燃料电池系统,其建立需依靠实验数据。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元件,它既像静电电容一样具有很高的放电功率,又像电池一样具有很大的电荷储存能力,由于其放电特性与静电电容更为接近,所以仍然称之为“电容”。  如果仅采用超级电容作为辅助能源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电动汽车长时间停机后再次启动,由于超级电容的自放电效应,在燃料电池的能量输出尚未稳定时车载辅助系统的供电将无法保障。况且超级电容能量密度很低,若要达到一定的能量储备能力其设备体积势必加大。当前超级电容都是与其他动力电池一起购车辅助电源系统,在燃料电池汽车上使用的。为了克服精确的描述超级电容的特性,可以采用阻抗法进行建模代替简单RC回路模型。超级电容当前SOC主要基于超级电容的输出电压:  汽车动力电池测试系统是目前新能源市场上比较新兴的设备之一,所以,新能源电池厂家在购买汽车动力电池测试系统的时候需要注意其设备质量以及售后服务,使得汽车动力电池测试系统的测试更加有效。

  • 【分享】土壤水环境中污染物运移双点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

    《土壤水环境中污染物运移双点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摘要:在考虑对流弥散、平衡/非平衡双点吸附解吸、微生物降解等情况下,建立了土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有限差分解。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并对一阶吸附解吸速率常数k和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总点位的比例f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分析研究表明:参数k对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又与非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总点位的比例(1-f)有关;污染后期土壤吸附相的存在,也会起到增加土壤水溶质浓度的作用,且k越大,这种作用越明显。1 引言2 数学模型的建立2.1 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控制方程2.2 定解条件3 数学模型的有限差分解4 模型分析4.1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4.2 对模型参数k 的分析4.3 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比例f 对参数k 的灵敏度的影响5 结论本文建立了双点平衡/动力学吸附溶质运移模型,并用有限差分法对其进行了离散,通过编制的相应程序对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1)土壤中各点的浓度随着时间的增加,总是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某一时刻形成一个峰值;随着深度的增加,这个峰值会逐渐减小;远离输入端的峰值要比靠近输入端的峰值出现的晚一些。(2)靠近输入端的土壤前期浓度要比远离输入端的土壤前期浓度大很多,而靠近输入端的土壤后期浓度要比远离输入端的土壤后期浓度略小些。(3)停止污染物输入之前,对应于每一时刻的土壤水相浓度沿深度均呈递减趋势,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土壤中各点的浓度也不断地增加。停止污染物输入之后,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而且随着时间的增加,浓度的峰值逐渐降低且峰值点沿深度逐渐下移。(4)在污染后期土壤吸附相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土壤水的溶质浓度。(5)参数k 对于土壤中浓度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k 的敏感性与非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总点位的比例有关,比例越大, k 的敏感性越强。

  • 【分享】疲劳试验如何分类(周期,环境,加载方式,试验目的)

    疲劳试验有多种分类方法,以下就举出一些疲劳试验分类方法。[color=#000000]1. 按试样破断时应力(应变)循环周次高低可分为:低周疲劳试验、[/color][url=http://www.okyiqi.com/pages_products/proshow_17.html][color=#000000]高周疲劳试验[/color][/url][color=#000000]。失效循环周次大于5X104的称为高周疲劳试验,小于5X104的称为低周疲劳试验。[/color][color=#000000]2. 按试验环境可分为:室温疲劳试验、低温疲劳试验、高温疲劳试验、热疲劳试验、腐蚀疲劳试验、接触疲劳试验、微动磨损疲劳试验等。[/color][color=#000000]3. 按试样的加载方式可分为:[/color][url=http://www.okyiqi.com/pages_products/proshow_16.html][color=#000000]拉-压疲劳试验[/color][/url][color=#000000]、弯曲疲劳试验、扭转疲劳试验、复合应力疲劳试验。弯曲疲劳试验又可分为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圆弯曲疲劳试验、平面弯曲疲劳试验;又可分为三点弯曲、四点弯曲、悬臂弯曲疲劳试验。[/color][color=#000000]4. 按应力循环的类型可分为:等幅疲劳试验、变频疲劳试验、[/color][url=http://www.okyiqi.com/pages_products/proshow_17.html][color=#000000]程序疲劳试验[/color][/url][color=#000000]、随机疲劳试验等。[/color][color=#000000]5. 按应力比可分为:对称疲劳试验,非对称疲劳试验。非对称疲劳试验又可以分为单向、双向加载疲劳试验。单向加载疲劳试验又可以分为脉动疲劳试验、波动疲劳试验。[/color][color=#000000]6. 按试验目的可分为:[/color][url=http://www.okyiqi.com/pages_products/proshow_17.html][color=#000000]性能测试疲劳试验[/color][/url][color=#000000]、影响系数疲劳试验、对比疲劳试验、筛选疲劳试验、验证疲劳试验等。[/color][color=#000000]7. 按试样有无预制裂纹可分为:常规疲劳试验、疲劳裂纹扩展试验[/color]

  •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转载)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转载)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讲授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倪育才 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建立数学模型也称为测量模型化,目的是要建立满足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所要求的数学模型,即建立被测量Y和所有各影响量X间的函数关系,其一般形式可写为: Y=f(X1,X2,…,Xn) 可以说,建立数学模型是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最关键的第一步,也是许多初学者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遇到的第一个困难。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在摘要介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时,首先就提到要建立数学模型,并说:“The function f should contain everyquantity, including all corrections and correction factors, that can contribute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uncertainty to the result of measurement. ”。其意是数学模型f中应包含所有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有影响的修正值和修正因子。也就是说,数学模型中应包含所有应该考虑的影响量,而每一个影响量将对测量结果贡献一个值得考虑的不确定度分量。因此一个好的数学模型,其中所包含的影响量和此后不确定度评定中所考虑的每一个不确定度分量应该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既能用来计算测量结果,又能用来全面地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要找出每一个影响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往往是很困难的,有时简直不可能得到两者关系的解析表达式。于是许多初学者往往将测量中用来获得被测量的计算公式作为数学模型而列出。例如在各种测量中,最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比较测量。将被测量值y和参考标准所提供的标准量值s相比较,通过测量两者之差Δ可以计算出被测量y。于是在已经发表的各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文章中,经常见到将y=x+Δ作为数学模型的情况。但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时,则又往往脱离数学模型而重新考虑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这样的数学模型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际上毫无帮助。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某些检测项目)将计算公式作为数学模型可能是允许的,但一般说来不要把数学模型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计算测量结果的公式,也不要理解为就是测量的基本原理公式。两者之间经常是有区别的。 从原则上说,似乎所有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输入量都应该在计算公式中出现,但实际情况却不然。有些输入量虽然对测量结果有影响,但由于信息量的缺乏,在具体测量时无法定量地计算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也有些输入量由于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小而被忽略,故在测量结果的计算公式中也不出现,但它们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的影响却可能是必须考虑的。因此如果仅从计算公式出发来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则上述这些不确定度分量就可能被遗漏。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所有其他不确定度贡献因素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时,数学模型也可能与计算公式相同。 对于不同的被测量和不同的测量方法,数学模型的具体形式可能差别很大,但实际上都可以用一种比较系统的方式来给出数学模型,或者说可以给出数学模型的通式。 根据测量误差的定义:误差=测量结果-真值。同时误差又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且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于是可以得到: 真值=测量结果-误差   =测量结果-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由于修正值等于负的误差,于是上面的关系式就成为: 真值=测量结果-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测量结果+系统误差的修正值+随机误差的修正值 实际上,真值就是想得到的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于是上式可写成 被测量=测量结果+系统误差的修正值+随机误差的修正值 例1:对于常见的量块比较测量,若ls为标准量块的长度,Δl为测得的两量块的长度差,于是被测量块长度lx的计算公式为: lx=ls+Δl 由于测量时量块的温度通常会偏离标准参考温度20℃,考虑到温度和线膨胀系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计算公式成为: lx=ls+Δl+lsδαθx+lsαsδθ 式中α和θ分别表示线膨胀系数和对标准参考温度20℃的偏差;脚标“s”、“x”分别表示标准量块和被测量块;以及δθ=θs-θx和δα=αs-αx。 考虑到量块测量点可能偏离量块测量面中心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数学模型成为: lx=ls+Δl+lsδαθx+lsαsδθ+δl 将此数学模型和上面给出的通式相比较就可以发现,等式右边的第一、二项ls+Δl即是由测量得到的未修正的测量结果。等式右边的第三、四项lsδαθx+lsαsδθ是对由温度偏差所引入的系统误差的修正值,在本例中这两项的数值十分小而可以忽略,但它们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是必须考虑的。等式右边的最后一项δl,是表示由于测量点可能偏离量块中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点的偏离对测量结果引入随机误差,因此最后一项实际上是对该随机误差的修正值。由下图可见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0/201310181455_471725_2771427_3.jpg 例2:砝码校准,将被测砝码的质量与具有相同标称值的标准砝码相比较。若被校准砝码和标准砝码的折算质量分别为mx和ms,测得两者的质量差为Δm,于是被校准砝码折算质量mx的计算公式为: mx=ms+Δm 考虑到标准砝码的质量自最近一次校准以来可能产生的漂移Δmd,质量比较仪的偏心度和磁效应的影响Δmc,以及空气浮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δB后,其数学模型成为: mx=ms+Δm+δmd+δmc+δB 模型中等式右边的第一、二项为未修正的测量结果。该测量不存在值得考虑的系统误差,也就是说,在数学模型中不存在对系统误差的修正值。等式右边的第三、四、五项为对三项随机误差分量的修正量。与数学模型通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3/10/201310181455_471726_2771427_3.jpg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未修正的测量结果和系统误差的修正值通常都能比较容易地得到解析形式的数学表达式。惟有随机误差的修正值无法得到其解析形式的表达式。因此只能在数学模型中简单地加上一项,表示对随机误差的修正值。根据随机误差的定义,无限多次测量结果的随机误差的平均值等于零,因此这些项的数学期望为零。也就是说,增加这些修正值后不会对被测量的数值有影响。需要知道的是这些修正值的可能取值范围,通常可以由测量者的经验或

  • 土三轴试验机

    德国wille伺服液压控制动三轴试验系统德国wille伺服液压控制动三轴试验仪测试系统结合静态或动态围压,可以对 相应尺寸的试件执行大荷载和高频率的加载。 宽的柱间距可兼容大型三轴室,并配置温控箱和熔炉。动三轴试验仪系统能够生成和施加于试件不同类型的加载波形, 例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矩形波、锯齿波信号和 用户定义的波形。德国wille土动三轴仪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对不同尺寸的样本进行高速动态加载测试。 测量和控制的准确,以及不 同的升级模块,使配置满足您所有测试应用需求。 当您有任何测试需求时,我们都可以帮助您配置系统并予以实现。 我们所有的测试解决方案都是按照非常高质量和标准设计 和制造的。土动三轴仪系统配备了高达 10KHz 的强大动态控制器, 这使我们的土动三轴仪在动态测试领域具有独特的功能。 独特而灵活的软件以及组件,为您提供了以更好的方式运行和使 用设备可能性。高质量的土动三轴仪测试系统是一种模块化解决方案,基 本上由双柱刚性加载框架、动态作动器、具有 24 位分辨 率的多通道高速控制系统组成。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动态 轴轴向荷载、围压、反压、可选空气孔隙压,以及应变 测量组件等。 强大的多功能 GEOsys 软件支持所有测试程序,可以很好 地访问所有试验阶段。产品特点▍ 高刚度结构和高精度对中的加载框架▍ 可选落地式和桌面式▍ 很低摩擦系数的双作用作动器▍ 循环加载系统专为应力、应变或位置控制测试而设计▍ 动态荷载能力高达 300kN-50Hz▍ 适用于 38mm 至 300mm 的试件▍ 三轴室有不同压力范围,高可达 20MPa▍ 包括不同测试模块的软件,例如:标准静态三轴测试(CD、CU 和 UU)、应力路径测试、动态测试等▍ 以太网连接,可将数据快速传输到 PC▍ 多种升级选项,例如非饱和、循环围压、弯曲元、高压三轴室等▍ 可以为试件提供不同类型的加载波形,例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矩形波和用户定义的波形▍ 通过带有控制软件的 PC 直接操作设备(可提供通信协议)▍ 用于监测传感器和测试流程的高速动态控制器(2,5KHz 或 10 KHz)亮点优势可升级选项?低噪音-静音机?加载框架无需气压?低维护?CE 标志?不同的升级选项?包含所有测试模块的完整软件?可选的滑动系统,便于操作三轴室?宽大效率高的测试区域?准确/可重复的结果?上横梁可调(自动/手动)?各种流量的液压动力源?适用于小应变测试?高荷载-高频率?提供用于机械或电气零件的长连接件?可选水冷和风冷?高达 10KHz 和 32 通道的动态控制器?先进的软件提供所有用于三轴试验的模块?标准波形和用户定义波形?以太网连接到 PC 进行数据分析?适合不同样本尺寸和测试条件的各种三轴室?不需要额外的实验室基础设施?上横梁自动升降?三轴室升降机构?温控套件?弯曲元套件?非饱和测试?局部应变传感器?水下荷载传感器?高压三轴室?弹性模量测试?K0 测试?无气水装置?循环围压和反压软件:系统由GEOsys软件进行控制,软件按每个客户的配置进行了特定的设置。软件按照预设的试验方法控制系统并采集测试数据安全功能:?紧急停止按钮,遇不安全状况时,用户 可以立即停止系统 ?限位,由软件设置限位,以保护操作人 员的安全、保证设备安全、例如过载或位移超限标准规范:?ASTM D-2850 ?ASTM D-2850-03a ?ASTM D-3999-91 ?ASTM D-5084 ?ASTM D-5311 ?ASTM D-7181 ?ASTM D-7181-11 ?BS 1377-6 ?BS 1377-8 ?AASHTO T-292 ?AASHTO T-294 ?AASHTO T-307 ?AASHTO T-307-99 ?AASHTO TP-46 ?AS, JGS standards ?主要配置① 伺服液压加载架② 液压动力组件③ 三轴室和荷载传感器④ 可移动上横梁 (自动调整)⑤ 自动体积压力控制器 (VPC) - 围压⑥ 自动体积压力控制器 (VPC) - 反压⑦ 动态控制器⑧ 可实现各种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的软件伺服液压动态加载架高品质伺服液压闭环控制三轴加载架适用于在单轴或三轴试验中产生用于压缩或拉伸的高精度静态和动态荷载。 配备一个效率高的测试区域,能够在静态和动态模式下进行从小应变到大应 变的测试。根据加载架的型号,可以接受各种试件尺寸,甚至可以与环境 箱和高温炉一起使用。?作动器位于上横梁,加载单元位于特殊的隔音罩中,作动器及其所有附件均被封闭保护。 横梁可以移动到任何需要的高度,调整好后,可以手动固定在镀铬的立柱上。 动态伺服液压加载架有多种型号,可根据用户的技术试验要求进行选择,例如:桌面式、落地式、双作动器式(静态和动态作动器相互独立)液压动力单元液压动力单元为作动器、液压增压器和伺服液压试验机提供平稳的液压压力,以满足试验系统的需求。 德国wille液压动力单元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它可根据需求,提供210bar、280bar的恒压,液压动力单元可以置于加载框架旁边或远离加载框架。可通过油水换热器或空气冷却器控制液压油的温度。特殊情况下,如果液压油温度超过限值,温度开关会关闭液压动力单元,前面板上油温报警灯将亮起。?试验数据数据说明了该系列动三轴试验仪在零负载情况下的动态性能特性,实际性能将取决于被测试件和系统中选择的组件,动态性能曲线是标准伺服阀的结果。三轴室三轴室专为高要求高质量的静态和动态土壤测试而设计,可在三轴条件下测试直径从 38mm到150mm、长度直径比至少为2的圆柱形土壤试件。 这些三轴室适用于岩土实验室所需的各种测试。?主要特点▍ 适用于对试件进行静态和动态测试▍ 不锈钢低摩擦加载杆▍ 6个带快速接头的高品质无体积变化球阀,可更换压头和底板,适用于不同的试件尺寸▍ 重量轻▍ 透明腔体▍ 外置拉杆或内置拉杆▍ 包括排气阀,以优化三轴室的冲刷和脱气▍ 三轴室包含适用所有内部传感器的高耐压穿线口高压三轴室先进的高压/高温三轴室,设计用于在高达50MPa围压、高温条件下进行试验,直径可达 102mm,长度、直径比至少为2的圆柱体试件。?主要特点▍ 具有易锁定功能的不锈钢三轴室▍ 高刚性三轴室结构,带有特别定制的低摩擦活塞密封件▍ 试件尺寸可达100mm直径,200mm高度▍ 适用于所有内部传感器的耐高压过线孔所需附件:每种试件尺寸用的转接器、试件制备套件静态围压和反压系统围压和反压可通过电脑自动发生和控制,依据各种不同的试验方法、实验室设施和技术要求,从多种压力范围和不同应用方式,可选择下面的两种硬件配置。从而多种试验,如饱和度、应力/应变路径、渗透率、K0 等试验均以高的准确性和准度执行。[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9/202209171057541938_1864_1602049_3.pn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9/202209171057539348_3580_1602049_3.pn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9/202209171057540276_9155_1602049_3.pn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9/202209171057540257_9894_1602049_3.png[/img]

  • 【原创大赛】中船重工725所-推荐一种新型加载形式的疲劳试验机

    【原创大赛】中船重工725所-推荐一种新型加载形式的疲劳试验机

    [align=center][b]推荐一种新型加载形式的疲劳试验机[/b][/align][align=center]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试验测试与计量技术研究中心 张亚军[/align] 众所周知,最常见的疲劳试验机是轴向加载形式的。对于大多数金属材料,其疲劳性能,包括疲劳强度、疲劳寿命、疲劳极限、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疲劳[i]S-N[/i]曲线、疲劳[i]e-N[/i]曲线等,在没有特殊要求时,一般都在轴向加载的疲劳试验机上完成。对于轴系金属及其合金,其疲劳性能的考核,通常采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完成。对于处于扭转应力反复疲劳作用下的金属及其合金,通常采用扭转疲劳试验机研究其疲劳性能。 然而,在工程实际中,桥梁结构、压力容器、海洋工程结构、飞机起落架结构等,在服役过程中,在反复弯曲的疲劳应力作用下发生失效的案例屡见不鲜。譬如,对于船舶而言,尤其是处于“舯垂”或“舯拱”状态时,受到的弯曲应力非常大,对船舶的安全服役构成了极大威胁。 常见轴向加载的疲劳试验机可以通过设计三点弯曲、四点弯曲夹具而使试样或构件产生弯曲应力,但当试样或构件的材料强度较高或体积较大时,对试验机的载荷容量要求也相应较高,相应的动力、能源损耗也大。常见的旋转弯曲或扭转弯曲疲劳试验机,也只适合于工程实际中受旋转弯曲疲劳应力或扭转疲劳应力作用的金属材料,如轴系材料、螺栓螺母材料等。 本文推荐的悬臂弯曲加载形式的疲劳试验机,其加载方式不仅可以产生一个弯曲应力,而且可以通过调长力臂长度,使得只须在试样施力端施加一个很小的力,就能够在试样的最大弯矩附近,产生一个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应力,对试验机的载荷容量要求不高,因此,这种试验机应用前景广阔。不过,由于试验机功能的特殊要求,在设计制造时,需要注意试样的施力端夹具、约束端夹具、力臂调节装置、试验机作动器抗偏心能力、机架刚性等系列问题,即施力端夹具的固定螺栓需具有比试样材质更高的疲劳强度、约束端夹具最好采用磨砂面、力臂调节装置需要确保试样力臂调节的连续性、试验机作动器应具有较高的抗偏心能力,以及试验机架应有足够的刚性等。[align=left][b] 笔者曾经成功设计了两台悬臂弯曲加载形式的疲劳试验机,并以10CrNiMo钢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悬臂弯曲加载的试样[sup][color=blue][/color][/sup],通过低周疲劳表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sup][color=blue][/color][/sup],研究了空气中及3.5%NaCl盐水中的低周疲劳表面裂纹扩展速率特性[sup][color=blue][/color][/sup]、表面裂纹在不同控制模式下的扩展特性[sup][color=blue][/color][/sup]、表面裂纹扩展路径的曲折性[sup][color=blue][/color][/sup]、表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中各参量的变化规律[sup][color=blue][/color][/sup]、残余应力对表面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sup][color=blue][/color][/sup]、表面裂纹扩展长度与施力点位移的相关性[sup][color=blue][/color][/sup]、[/b][color=black]悬臂弯曲加载[/color][color=black]10CrNiMo[/color][color=black]钢的[/color][i][color=black]S-N[/color][/i][color=black]曲线试验研究[/color][b][sup][color=blue][/color][/sup][color=blue]、[/color]悬臂弯曲加载顺序对疲劳损伤参数的影响规律[sup][color=blue][/color][/sup]、悬臂弯曲加载金属材料疲劳损伤的测量方法研究[sup][color=blue][/color][/sup]等多个方面,为试验材料在弯曲疲劳应力作用下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试验参考依据。[/b][/align][color=black] 注:采用文中提到的悬臂弯曲加载形式的疲劳试验机,作者及其团队曾完成过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等多项课题,内容涉及到悬臂弯曲加载模式下的系列问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另外,目前出版的相关书籍和论文中,涉及到悬臂弯曲加载方式下的材料疲劳性能内容,大部分出自中船重工七二五所,相关的测试标准也是中船重工七二五所试验测试与计量技术研究中心执笔起草的。欢迎各位同行一起来中船重工七二五所进行探讨、研究与合作。更多讯息,可访问我们网站[img=,162,21]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40945_01_3224499_3.png[/img]或[img=,223,2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9/201709040946_01_3224499_3.png[/img]。[/color][color=black] 作者简介: 张亚军,男,1972年8月出生, 200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中国力学学会MTS材料试验协作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会员。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的疲劳、断裂、损伤、腐蚀等性能测试、分析及及结果的综合评价。 曾发表第一作者论文60余篇。2014年度合著出版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丛书《海洋工程的材料失效与防护》一书。曾负责主持国家“十一五”先进材料技术项目“某钢的疲劳性能评价技术研究”一项、“十二五”技术基础预研项目“某钢临界损伤参数的表征与测试技术研究”一项,一级、二级国防报告10余篇,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6项,主持或参与起草各类标准及规范多项。 [/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参考文献[/color][align=left][color=black]张亚军[/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梁健[/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张欣耀,等[/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一种悬臂弯曲加载表面裂纹扩展试样及其应用[/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中国测试[/color][color=black],2009,35(1):94—96. [/color][/align][align=left][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韩峰[/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张亚军[/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张利娟,等[/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压力容器用钢低周疲劳表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研究[/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材料开发与应用[/color][color=black],2011,26(4):56—59.[/color][/align][align=left][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张亚军[/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高灵清[/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张利娟[/color][color=black].10CrNiMo[/color][color=black]结构钢悬臂弯曲加载低周疲劳表面裂纹的扩展特性[/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机械工程材[/color][color=black]料[/color][color=black],2012,36(6):9—12.[/color][/align][color=black]张亚军[/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张利娟[/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高灵清[/color][color=black].800MPa[/color][color=black]级钢悬臂弯曲加载低周腐蚀疲劳表面裂纹扩展特性研究[/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材料开发与应用[/color][color=black], 2012,27(4):4—6.[/color][align=left][color=black]张利娟[/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高灵清[/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张亚军[/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表面裂纹在不同控制模式下的扩展特性[/color][color=black]. [/color][color=black]中国测试[/color][color=black],2010,36(2):26—29.[/color][/align][color=black]张亚军[/color][color=black], [/color][color=black]张利娟[/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悬臂弯曲加载低周疲劳表面裂纹扩展路径的曲折性研究[/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材料开发与应用[/color][color=black], 2013,28(3):94—97.[/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张亚军[/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魏平安[/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张利娟[/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悬臂弯曲加载表面裂纹扩展速率试验中各参量的变化规律[/color][color=black] .[/color][color=black]材料开发与应用[/color][color=black], 2013,28(2):74—78.[/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张亚军[/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张利娟[/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残余应变对表面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材料开发与应用[/color][color=black], 2012,27(5):63—66.[/color][align=left][color=black]张亚军[/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悬臂弯曲加载表面裂纹长度与施力点位移的相关性研究[/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材料开发与应用[/color][color=black], 2014,29(2):78—81.[/color][/align][color=black]张亚军[/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悬臂弯曲加载[/color][color=black]10CrNiMo[/color][color=black]钢的[/color][i][color=black]S-N[/color][/i][color=black]曲线试验研究[/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材料开发与应用[/color][color=black], 2015,30(3):27—30.[/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张亚军[/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悬臂弯曲加载顺序对[/color][color=black]10CrNiMo[/color][color=black]钢临界损伤参数的影响[/color][color=black] .[/color][color=black]材料开发与应用[/color][color=black], 2013,28(6):1—4.[/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张亚军[/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悬臂弯曲加载金属材料疲劳损伤的测量方法研究[/color][color=black].[/color][color=black]材料开发与应用[/color][color=black], 2014,29(3):1—5.[/color][align=center] [/align]

  • 【分享】我国自主研制大型衡器自动加载试验装置

    日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大型衡器自动加载温湿度试验装置,并通过专家鉴定。该装置通过机器人加卸载系统,无需拆卸衡器,便可自动化实现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大型衡器称量性能试验,整体技术指标优于国外现有装置,大幅度提升了我国衡器性能试验系统能力。  电子计价秤、电子汽车衡、轨道衡、定量包装秤、港口秤……种类众多的衡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衡器产品质量合格与否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贸易公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称量性能试验、重复性试验、除皮试验等在内的衡器性能评价试验是保证衡器计量准确、质量合格的主要手段。

  • 【分享】高速试验机的加载方式

    高速试验机的加载方式 高速试验机的快速加荷方式,决定了试验机的结构特点、速度范围及经济性,这也是试验机设计和选用的主要依据。材料产生变形时,会受到变形速度的很大影响,特别是非金属高分子材料,如聚合物、增强塑料、合成物等,具有明显的粘弹性,长时、短时、瞬时试样差异很大,常规性能将不再适用。高速拉伸试验机是了解材料特性和变形速度相关性的基本方法之一。高速试验机一般速度可达每秒数米至数百米,国外一些厂家从60 年代就已开始高速拉伸试验机的研制和生产,设计和采用了多种加荷方式,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高速试验机只能用冲击试验机代替或自制较简单的试验装置进行,试验能力有限,条件落后。比较和评价高速试验机,主要从速度、负荷、等速精度、结构复杂程度和经济性等几方面考虑。其中火药爆炸冲击式所能达到的速度最高,一般5--80m/s,高可达300m/s,但火药量控制拉伸速度不够准确,特别是等速精度不易控制。并且机器本身要吸收火药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对冲击部件进行缓冲,因此解构庞大,且试验时有一定危险性(较普通试验机)。飞轮储能式是以机械方式传递速度和功率的,速度易于控制,对凸轮挡块的正确设计可得到近似的等速,因此早期在0.5--30m/s速度范围、负荷10000N范围内,这种加荷方式较普遍,但高速大负荷时,需很大能量补偿拉伸试样变形所消耗的能量,这就需加大飞轮直径、增加质量,增加驱动部件,因此试验机结构庞大,耗能多,所以高速大负荷不宜采用此种方式。气-液加荷式集气体反应快、可膨胀作功和液压易控等优点,与飞轮储能式相比,速度范围相近,负荷范围稍大,但速度可无级调速,等速精度高,且等速段距离长,结构简单、耗能少,目前应用较多,国内也有设计。采用电液伺服控制,技术比较先进,能对输出量进行连续控制,有极快的响应速度,抗负荷刚性大,等速精度高于其它快速加荷方式,元件的功率--重量比大,因此用电液伺服阀构成快速、高精度的闭环控制系统,代表了试验机的先进水平。但这种伺服控制系统复杂,油液过滤精度要求高,元件贵,成本高,另外,闭环控制系统实现高速有一定困难,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总之,高速试验机将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有较大的试验速度变化范围,速度调整准确。二、具有高抗负荷刚性,减少试样变形对拉伸速度的影响。三、有控制试样条件的能力,等速控制精度高并不受环境条件影响。

  • 关于涂抹试验

    请教各位.涂抹试验中,无菌棉试子涂抹仪器设备或操作台的表面后,直接打开放入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吗?这个过程不会被污染吗.具体的过程是什么样子.请各位指教,不胜感激.

  • 首次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生物大分子原子结构模型

    1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组及其合作伙伴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的一个质型多角体病毒原子分辨率结构模型的研究论文。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的生物大分子原子结构模型,也是目前已报道的国内最高分辨率的冷冻电镜三维重构结果。同时,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冷冻电镜的CCD图像(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获得的生物大分子复合体的全原子模型。据生物物理所有关专家介绍,本工作完全基于生物物理所生物成像技术实验室去年4月建成并试运行的TitanKrios电镜及其附属设备完成,用单颗粒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了呼肠孤病毒科的质型多角体病毒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3.9埃),并独立构建了全原子模型。呼肠孤病毒科病毒是一类重要的双链核糖核酸(RNA)病毒,其感染宿主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人类,其中的质型多角体病毒是其两个亚科之一。该研究解析了呼肠孤病毒科质型多角体病毒的近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并构建了完整原子模型,确认了该病毒新生信使RNA的流出通道,对研究双链RNA病毒的RNA加帽机制,新生信使RNA的释放过程,以及呼肠孤病毒的蛋白衣壳的稳定性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 电动汽车电机试验测试系统有哪些?

    电动汽车电机试验是针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部分的测试系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电机试验也为大多电机生产厂家提供了比较靠谱的测试设备。  新能源汽车在出厂是需要具备动力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集成测试能力、电子电控测试系统功能测试能力,对于零部件厂商来说,这一块的测试开发能力也是重中之重,电动汽车电机试验试验项目包括一般性能、环境试验、温升试验、电机转矩特性及效率等测试。  新能源汽车常见的电机测试系统有测功机系统,冠亚的电动汽车电机试验系统包括前段供电测试直流电源(电池模拟器),测功机,变频器,测试所需仪器仪表等,电动汽车电机试验还有一块是电机对拖测试系统,系统包括前段供电测试直流电源(电池模拟器),测试所需仪器仪表等。  测试装置中电机控制器电源部分可采用双象限直流电源或直流电源加直流负载的形式。测试用电源部分的性能及可靠性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实验能力,因此对电源有一定的要求,比如:电源输出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特性(突加载,突减载,充放电转换等),可以满足各种工况要求;电源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及转换效率,在产品稳定性及可靠性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电源应具有较高的输出精度,可以轻松满足测试系统的精度要求;电源应具有双象限特性,能够吸收电机反馈的电能,有效避免电压或电流过冲;满足标准中对电机及其控制器试验中对电源的要求,符合车辆用电池的电压电流特性。  KRY电动汽车电机试验由于使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中,其配件均采用品牌配件,运行性能更靠谱。

  • 浅析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方法磨痕结果影响因素

    浅析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方法磨痕结果影响因素

    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方法是材料类评定摩擦磨损性能的试验方法,金属材料参考国标《GB/T 12444-2006 金属材料磨损试验方法 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塑料及塑料基复合材料参考国标《GB/T 3960-89 塑料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方法》。  国标GB/T 12444-2006 试验结果处理时指出:“在块试样磨痕中部及两端(距试样边缘1mm处)测量磨痕宽度,取3次测量平均值作为一个试验数据,标准尺寸试样三个位置的磨痕宽度之差大于平均宽度值20%时,试验数据无效”。国标GB/T 3960-89也同样明确指出:“本标准以磨痕宽度来表征磨损量。测量三点,取平均值,各点之差不得大于1mm。”换句话说,就是试环-试块滑动磨损试验方法试验结束,试块的整体磨痕宽度须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否则试验无效。可见,试验结束后磨痕的状态直接表征试验的有效性。  同时,若试验结束后的磨痕状态不规则,也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磨损量的结果,摩擦系数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标准GB/T 12444-2006有说明:“由于试块在磨损中受材料转移、氧化膜行程、润滑剂渗透等影响,试块的磨损量一般不用质量损失计算。”但是,对部分材料来说,在一定条件下做磨损对比性试验,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那么磨痕的不规则性是怎样造成的,又与哪些方面的因素有关系?  如下图,为在济南益华摩擦学测试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设备MRH-3型 高速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作的一组比照试验。照片为试验结束后的磨痕状态。观察照片可知,图2接近于标准磨痕状态,整体宽度、状态相对比较均匀、规则,而图1磨痕形状为梯形偏离标准要求的磨痕状态,更有严重偏离标准要求的结果接近于三角形。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7/201607050952_599222_3080793_3.jpg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7/201607050952_599224_3080793_3.jpg 图1 图2  在这里济南益华摩擦学测试技术研究所经多年客户委托试验经验作简要分析。  第一,国标GB/T 12444-2006、GB/T3960-89中,都明确规定了试验用试样尺寸及精度。一旦试样尺寸加工不合格,如摩擦表面处理不一致、不平整、试块表面不平行、试环内孔及表面精度达不到要求等都易导致如图1的试验结果,更甚是角度更大的梯形磨痕,严重影响试验结果评价。  第二,卡具加工精度。单单试样的精度达到要求,若块试样卡具槽不平行或主轴精度等达不到要求,与试块、试环配合不好,也同样会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磨痕的规范性。  第三,设备精度。除了试样、卡具的加工精度,磨痕的规范性与设备的精度也是密不可分的。设备精度不达标,如试验相关机械部件整体装配精度、本身的精度(比如弹簧加载系统的精度、试样装卡系统精度等)皆直接影响着磨痕的规范性。  第四,人员操作因素。比如设备本身加载系统中,加载过程中试样块部分是可以自动校正试块与试环接触位置角度的,若操作人员采用的试验力值较大时,试验前直接将试验力加载至设定值,然后再启动试验,这样不仅容易造成磨痕的不规范性,更容易导致试验无法正常进行,可能在试验进行一定时间后由于摩擦力大或振动大致试验停止。  除此之外,磨痕的规范与否与材料本身也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试样块或试环接触面内部组织分布不均匀,造成摩擦接触位置相对一边硬一边软或是一边自润滑效果好一边自润滑效果不好等类似现象,也极易导致磨痕的不规范。  针对国标GB/T 12444-2006、GB/T 3960-89来说,磨痕的不规范直接导致试验的无效。只有正确认识到影响磨痕的试验因素,正确改进并使设备精度、试样加工精度皆达到标准及行业要求,提高自身测试技术水平,才能更好的提高试验的有效性,得出更有意义的研究结论,对材料作出更可靠的评价。

  • 操作洛氏硬度计加载初试验力

    对于洛氏硬度计的加载,首先清理好测试样品,工作台,保证没外界因素的情况下,使用硬度计来进行加载测试。首先将被测试的样品放置在硬度计样品台中央,顺时针缓慢调节让样品台平稳上升,压头与测试品接触,这时候屏幕出现压头运动过程图,最后一个是加载初试验力的终止位置。慢慢转动手动论,使压头到达终止位置。这时要迅速停止转动,如果稍微操作过头,不影响测试结果。如果操作过大,硬度计会报警,需要重新操作。加载完成测试自动运行,主试验力经过保持、卸载、读数、数据处理、结果显示过程,逆时针转动手轮,全部试验力卸载,硬度计显示屏恢复初始状态。文章转载自莱州金试:www.lzyiqi.com

  • 【分享】国内首台大型衡器自动加载温湿度试验装置研制成功

    日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大型衡器自动加载温湿度试验装置,并通过专家鉴定。该装置通过机器人加卸载系统,无需拆卸衡器,便可自动化实现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大型衡器称量性能试验,整体技术指标优于国外现有装置,大幅度提升了我国衡器性能试验系统能力。 电子计价秤、电子汽车衡、轨道衡、定量包装秤、港口秤……种类众多的衡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衡器产品质量合格与否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贸易公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包括称量性能试验、重复性试验、除皮试验等在内的衡器性能评价试验是保证衡器计量准确、质量合格的主要手段。

  • 【分享】直剪拉拔摩擦试验系统

    直剪拉拔摩擦试验系统是依据交通部《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 E50-2006》,采用电子传感器技术、步进电机减速传动技术、机械杠杆砝码(恒压)加载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开发的,用于土工合成材料直剪摩擦和拉拔摩擦试验的全自动试验设备。系统由主机(含水平、垂直伺服加载装置、剪切盒、主机架、电器盒)测控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部份组成,操作方便、结构紧凑、试样美观,是国内首创的用于土工合成材料试验的高效、高精度试验设备。  直剪拉拔摩擦试验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 直剪试验速度:0.02~10mm/min,无级调速;  2、 位移传感器:量程0~300mm,准确度:0.04mm;  量程0~50mm,准确度:0.04mm;  3、 拉压力传感器:0~ 50KN,准确度:0.1%FS;  垂直压力传感器:0~100KN,0.1%FS;  4、 数采仪:20×4LCD液晶显示,内存32K。  5、 垂直加载范围:50Kpa、100Kpa、200Kpa、300Kpa、400Kpa;采用伺服电机滚珠丝杆加载;  水平加载范围:0~50KN;  6、 试模尺寸:直剪试验:长×宽×高 600×300×300mm  拉拔摩擦试验:600×300×300mm

  • 【讨论】对WE系列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结构了解的进(主油缸即加载缸在哪?)

    【讨论】对WE系列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结构了解的进(主油缸即加载缸在哪?)

    小弟现正在做专用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液压系统毕业设计,[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04/201004102343_211309_2030633_3.jpg[/img]小弟现正在做专用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的液压系统毕业设计,对现在主流的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资料比较匮乏。光看产品图片,看不出来图中液压试验机的加载油缸在哪?有高手明白的,还望指点一下,不胜感激。哪位同仁有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方面的资料可提供一下,同样不胜感激。 就我自己的分析,怀疑位置1和2都有可能,但1位置不象有液压缸,2位置的丝杠据资料显示有可能是电机驱动用来抬升中间的试验台的。

  • 【分享】运动模拟系统

    【分享】运动模拟系统

    运动模拟系统: (1)、运动系统应为6个自由度即X、Y、Z方向的平动与转动。 (2)、系统控制周期20ms。 (3)、系统运动指标应达到: 序号运动指标运动范围速 度加速度 1升降0~600mm175mm/s0.8g 2左右方向-400~400mm200 mm/s0.8g 3前后方向-400~280mm200 mm/s0.8g 4俯仰-18~+18deg20deg/s90deg/s2 5侧倾-20~+20deg20deg/s90deg/s2 6横摆-25~+25deg30deg/s90deg/s2 (4)、运动平台响应与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一致性应达到90%及以上。 (5)、运动系统应具有安全检测、安全限位功能,确保平台运行安全。 (6)、运动系统六自由度平台选用3.5吨产品。 (7)、运动系统运动控制服务器选用工业控制计算机; (8)、实时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周期1ms。 (9)、实时车辆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精度应经过实车国标场地试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应达到90%及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0)、实时车辆动力学模型应能准确仿真以下极限工况:①非水平路面的仿真;②起步-停车工况的准确仿真;③制动到0车速和斜坡制动的准确仿真;④转向回正力矩的精确计算;⑤车辆自动回正、稳定性的仿真;⑥中心区的准确仿真;⑦可实现车辆急剧转向时大滑移、大非线性的准确仿真。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1/200911302201_187168_1602049_3.jpg[/img][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1/200911302202_187169_1602049_3.jpg[/img][~187170~][~187171~][~187172~][~187173~]

  • 人工气候模拟系统由什么组成

    人工气候模拟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功能气候模拟试验设备,其功能是在一定空间内模拟一种或多种气候条件状态,可进行高温干燥试验、低温冻融试验、湿热寒潮试验、温度循环试验、湿度循环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盐雾试验、淋雨试验、结露试验、日照试验、C02和S02的酸性气体腐试验及有盐类及化学物质浸的海水浸润试验等。 为试验样品提供多种环境条件和不同的测试手段,并实现多种耦合环境的模拟,包括气候环境与力学荷载作用的综合、气候环境与腐工业环境的综合等,且充分考虑试验的综合环境设置、荷载施加反力架的布置、腐环境下加载方式和设备防护等多种综合因素。  而人工气候模拟系统是由集成多功能气候试验室和环境模拟试验室两部分组成,两个试验室既可以独立进行试验,也可以移动充气密封分隔门来实现试验空间的加大或缩小,直至合并成一间的最大空间,以便做大型构件的加载试验。

  • 传动轴测试系统

    传动轴寿命试验台-该设备主要用于模拟各种路况的工况对传动轴进行寿命试验。试验机设备由机械和电气控制两大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机座、动力驱动、加载装置、摆动机构、移动机构以及冷却系统等;电气控制部分主要由主轴转速测量控制系统、加载扭矩测量控制系统、摆动测量控制系统、计算机测控操作系统等组成。该设备通过计算机操作界面可实现试验工况的设定,以满足不同传动轴的试验规范和标准,整个试验过程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完成,并打印输出相应的试验报告。等速传动轴试验设备-本试验台可进行各种轴类、杆件的动态扭转疲劳试验及静态扭转刚性、强度试验。适用于汽车传动轴、等速万向节、球笼、汽车半轴、汽车驱动桥壳等零部件的扭转疲劳及静扭转性能试验。 动态扭转可实现对称循环和非对称循环疲劳试验。并可模拟等速万向节实际工矿下(装车状态)的动态扭转疲劳试验,工件安装角度可以360°自由旋转。试验时计算机按设定的参数,控制试验台自动进行。屏幕显示扭矩值、角度值、频率、振幅、循环次数和加载波形,到达设定次数,自动停机打印结果报告单。在试验台大扭矩、扭角范围内,还可实现静态扭转刚性、强度试验,显示打印刚度值和静扭转刚性曲线、静扭转屈服扭矩和屈服扭转角度及扭转曲线图。试验台具有电机过载、试验扭矩转角超载、保护停机、油温过高、滤油器堵等报警。 主要技术指标: 大扭矩:  ±5000N?m(静态)扭矩精度: ±1%F.S(静态)大转角: ±45°转角精度: ±0.5°(静态)摆动频率范围: 0--15Hz加载波形:正弦波 可测试件长度: 300--1500mm等速传动轴试验设备*)传动轴静扭试验台是由加载系统、传动系统、STC300数字式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及计算机测量控制显示系统等组成,适用于对各类构件如传动轴、半轴等静态力学的性能测试。本试验机符合的相关标准:JB/T9370—1999《扭转试验机技术条件》GB10128—1988《金属室温扭转试验方法》QC/T523—1999《汽车传动轴总成台架试验》等速传动轴功能试验设备 * 等速传动轴寿命试验设备

  • 多通道协调加载系统

    多通道协调加载系统多通道协调加载系统[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3/202203252154390152_1348_1602049_3.pn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3/202203252154389595_3970_1602049_3.png[/img]

  • UT系列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

    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硬件结构,从而具备了广阔不尽的开发潜能,为科研、品质控制等工作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可操作性强,应用广泛的试验平台。UT系列产品主要用于从纳米、显微及宏观水平上,对各种材料,薄膜/涂层/改性层,固态或液态的润滑层,润滑油和润滑剂的力学、摩擦学特性和实际工况的研究及其评价的测试系统。被测样品可以是尺寸直径从纳米尺度(如纳米碳管)到几百毫米的任何形状物体。UT系列摩擦磨损试验机可广泛的应用于材料科学、薄膜涂层、生物、化工、石油、微电子、微型传感器、半导体材料、自动控制、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及机械工具的材料研究和开发,还可以应用于工业产品的失效与可靠性的评价、质量控制及检验;也可以按所有的ASTM 和多种ISO的标准进行试验测量。同时也可以向各类不同领域中的用户提供检测服务。UT系列摩擦磨损试验机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可以对各种薄膜/涂层通过压/划/磨等测试其结合强度、弹性模量、显微(纳米)硬度、显微(纳米)划痕、三维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断裂韧性、蠕变、润滑/抗磨特性、抗冲击能力、抗划痕能力、耐腐蚀性能、失效以及疲劳等等;可以对固态或液态的润滑油(脂)的润滑特性和粘滑特性进行评价;可以对各种材料的电接触进行评价。同时它还可以提供各种理想的检测模式,比如在经典摩擦学中的各种实际工况模拟测试:针对盘,球对盘,四个球,环对块,盘对盘等。UT系列摩擦磨损试验机是由控制器和检测器组成的。控制器是由八个数据通道和一个对所有运动模式进行模拟的智能化执行器所组成。因此,在一个测试过程中UMT可实现多种信号的同时原位检测:摩擦力、载荷力、转矩、材料表面的接触电阻、声发射、温度、磨损量、、纵向位移等等;在检测器上装有高精密度的传感器,这样UT就可以监测样品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置、受力情况以及运动状态。另外在系统的选配件中还提供了试验过程中对界面微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数字摄像系统,三维表面形貌仪,原子力显微镜。并且在此系统上还可以增加高低温环境湿度控制系统。UT——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它提供了多种运动方式,例如直线运动方式、旋转的运动方式和振动方式,还可以通过软硬件实现各种复杂的复合运动模式。运动速度可从0.1毫米/秒(或0.001rpm)到50米/秒(或10000rpm)任意可调。低于或高于这个指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从选配件中选择。UT系列摩擦磨损试验机通过独特的闭环的伺服机械系统实现准确动态加载。以致UMT可以提供恒力加载模式、线性增量加载模式和通过软件实现对样品的任意动态加载模式。施力范围可从0.1mN(10mg)到5kN(500kg)。测试环境温度选件:-150 摄氏度 至 1500摄氏度。显微划痕测试模块(Micro-Scratch)加载系统:精确的自动伺服控制加载,可恒力加载或连续线性加载。 针尖: 络氏和维氏金刚石压头(Rockwell and Vickers Indenter)。 金刚石压头(Diamond Stylus):2-200 mm。 碳化物、蓝宝石、铁球(Tungsten carbide, sapphire, steel balls):1.5-25 mm。 钢针(Steel needles):0.1-1 mm。 载荷范围:1μN-1000mN,1mN-30N,0.1N-5kN。 传感器: 声发射: 高频能达到5.5MHz。 摩擦系数。 表面接触电阻。 用于微观图像的数字式光学显微镜:550X。 CCD相机:视频及静止图像。 表面形貌观察及检测:原子力显微镜或三维形貌仪。 划痕模式: 通过独特的闭环的伺服机械系统实现准确动态加载,可以提供恒力加载模式、线性增量加载模式和通过软件实现对样品的任意动态加载模式。 可实时记录法向力/摩擦力/穿透深度/声发射信号,从而可对实际样品准确可靠的获得膜与基底的结合力,或研究薄膜或其他样品表面的摩擦/磨损行为。 实时在线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及纪录 样品形状:任何形状 样品尺寸:1μm – 任意尺寸

  • 试验机的市场分析

    访中国仪器仪表协会试验仪器分会秘书长李春明教授级高工  2012年5月,在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与仪器信息网主办、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与我要测网协办的“第一届中国试验机技术论坛”上,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试验仪器分会秘书长李春明高工谈到:“目前,我国拥有一个世界上试验机企业数量最多的企业集群。该企业集群所提供的试验机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对中低档次产品的市场需求,个别产品的性价比已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国际知名的试验机制造企业也已进入中国市场,几乎垄断了国内高档产品的市场份额,有些厂家还和国内企业争夺中档产品的市场份额”。  那么,面对这种现状,国产试验机企业该如何和国外试验机企业竞争?就此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李春明高工,请其对我国试验机行业的技术和市场发展进行了剖析,借此希望可以为国产试验机行业的良性发展指明方向。  昨天:行业初具规模 产品以仿制为主 工业总产值不到1亿元  采访伊始,李春明高工讲到,解放前的旧中国几乎没有专业生产试验机产品的企业,更谈不上形成一个试验机制造产业。在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49-1979年),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一是1949年10月20日,我国第一个试验机专业生产厂家—长春仪器厂(后更名为长春材料试验机厂)诞生,标志着中国试验机制造业的开始;二是1959年3月,第一机械工业部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在长春成立,标志着我国能独立地开展试验机制造技术的研发与产品的创新。到70年代末期,长春、天水、济南、上海、莱州、汕头、丹东、苏州成为试验机的主要生产区域,这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小的试验机制造行业。  在这30年间,我国试验机的主要生产厂家有30家左右,生产规模较小,产品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主要有机械/液压式的万能试验机及其附具、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机械式振动台、动平衡机、A扫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探伤仪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据估计工业总产值在0.5-1亿元人民币。而此时长春试验机研究所研制的电子万能试验机、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高温真空冲击试验机、高温真空蠕变试验机、声发射检测仪等产品代表了当时我国试验机的技术发展水平。  此外,长春试验机研究所以其行业归口所的身份,开展了试验机行业产品的标准化工作、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建立了试验机技术情报网,设立了材料试验机测试中心站(国家试验机产品质检中心的前身),编辑出版了我国试验机行业学术期刊—《材料试验机》(现名《工程与试验》),这些都对我国试验机行业的技术发展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这一时期,李春明高工指出:“应该充分肯定,在这30年(1949-1979)期间,我国试验机行业的自主崛起和发展减轻了西方国家对我国技术封锁所产生的影响,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的发展起到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保障作用”。  今天:形成200家企业群 技术进展喜忧参半 工业总产值已达60亿元  改革开放30年,即(1980-2010)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我国试验机的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静态试验机的测量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且电子万能试验机、微机控制液压万能试验机的技术指标已接近或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部分产品的性价比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2)基于DSP技术的电液伺服动静万能试验机、基于全数字化技术的高频疲劳试验机等产品已投放市场,标志着国产动态试验机的关键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  (3)多通道、多自由度协调加载的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和实际工况模拟试验系统的开发有较快的进展,有些产品已开始投放国内市场;  (4)动平衡机的测量控制技术进步很快,性能指标和稳定性都有明显提高,国产全自动去重平衡机已批量投放国内市场;  (5)大吨位电动振动台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6)硬度计的测量控制显示技术有了明显的进展,里氏硬度机计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另外,满足用户个性化要求的各种试验机发展也很快。如生物力学试验机、大型结构试验机、高低温恒温恒湿盐雾等环境试验机、岩土力学模型试验机、电子蠕变试验机、仪器化冲击试验机、非金属材料试验机、数字化超声波探伤仪、X射线实时成像探伤系统、大型X射线货物/车辆、行李检查系统、高温高速线材电磁超声探伤仪等。  不过,李春明高工同时指出:“国产试验机与国外产品相比,在技术水平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静态试验机方面,国产试验机在精度等一般性指标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不大,但是在工艺性能、稳定性、可靠性、个性化定制、软件的开放性和可升级性以及试验机的应用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而在动态试验机方面,国产试验机的关键技术如:伺服阀、作动器、控制器和应用软件等几乎没有重大突破,例如:各企业所用的伺服阀几乎全是国外的,而对于控制器,国内少数厂家只可以制造单通道、标准型的控制器,目前还不具备研发多通道或是同时满足多种技术指标的、可实现多通道协调加载、稳定性好的、功能比较强大的控制器的能力”。  此外,李春明高工还谈到:“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和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试验机行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全国生产试验机的厂家接近50家;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76家,再加上规模以下企业,保守估计,国内生产试验机的厂家不会低于200家,已经形成了一个企业群,其中骨干企业近20家。2010年,1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已达到60亿元人民币,当年市场销售额也已超过59亿元人民币,出口额接近1亿美元”。  对于这一时期,李春明高工总结到:“现阶段我国试验技术已从静力学试验阶段过渡到动力学试验阶段,少数试验技术已进入到动载与环境综合模拟试验技术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1995-2010)期间,国产试验机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产品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产品的品种得到了快速发展,产品的应用也几乎覆盖了现代工程科学理论研究和工程性能试验的各个领域”。  明天:面临国内市场良好环境 迎来四大发展趋势 工业总产值将超百亿  伴随着国家基础战略产业、十大振兴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对新材料、零部件、结构件、整机整车和各类工程项目的检测、试验提出了新的更多、更高、更复杂化的需求,这些为试验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据李春明高工预测,未来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是:  (1)在试验对象方面,从材料、零部件扩展到整机、整车、系统、重大设施和各类工程项目;  (2)在试验空间方面,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实验室扩展到企业的中心实验室、质检部门、生产现场、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甚至扩展到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  (3)在试验方式方面,从单个试样离散方式扩展到批量试样且在线连续、实时、自动化方式;  (4)在试验理论方面,我国试验技术和试验方法会随着工程理论研究和工程性能试验的发展不断被创新。  伴随着试验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试验机产品的发展会朝着功能模块化、系列化、共用化方向发展;朝着特种、专业化方向发展

  • DYE-2000型混凝土压力试验机

    主要结构DYE-2000型混凝土压力试验机主要由主机、液压系统和测力单元等组成。1、 主机主要由上梁、立柱、调节丝杠及手轮、承压板、油缸和活塞等组成。丝杠末端与上压板间装有活动球座,操作时当上压板底面与试件顶面接触后,能自动适应试件高度方向的细微倾斜度,使两平面互相接触全面,从而使度件受力均匀。根据试件大小,可转动手轮和丝杠,以适当调节试验空间。下压板顶面上刻有定位线框,便于将试件放置在中心位置。2、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送油阀、回油阀、油箱、滤油器及油管等组成。液压泵为轴向五柱塞超高压泵,由电动机直联驱动,送油阀上设有安全阀,过载是可溢流,起安全作用。操纵送油阀手轮,可调节油缸进油量,以达所需加荷速率。打开回油阀,可使油缸内和油泵来的油全部流回油箱。3、 测力单元主要包括测控系统、打印机和压力传感器等。(详见所附《RFP-03智能测力仪使用说明书》4、 电气系统由电动机、启动按钮、停止按钮、交流接触器、熔断器等组成。使用方法 1 操作者必须熟悉DYE-2000型混凝土压力试验机机床操作顺序和性能,严禁超性能使用设备。2 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 开机前,按设备润滑图表注油,检查油路是否畅通。开启气阀调节系统压力、润滑压力、平衡缸压力,调节油雾装置。   4 检查变速箱油标油位,启动主电机空转5分钟后,寸动滑块至下死点,调节滑块高度,锁紧球头丝杆锁紧机构。   5 关闭机床电控总开关,关闭电控柜空气开关。   6 清洁机床,按设备润滑图表注油润滑混凝土压力机,水泥压力试验机,压力试验机:混凝土压力机主要用于测试混凝土、水泥、高强度砖、耐火材料等建筑材料试块的抗压强度,也可用于其他非金属材料的抗压强度的试验。混凝土压力试验机的横梁可以通过两个很长行程的提升装置进行调整,并且带有可靠的夹紧系统将横梁固定在高刚度的镀铬立柱上,这个设计可以使得可以进行快速、简便以及精确的横梁定位,在测试一些不同高度的试样的时候具有很好的优势。加载架具有很高的轴向和侧向刚度,经过精确调整,可以用于高级的建材测试。混凝土压力机,水泥压力试验机,压力试验机:混凝土试验机采用非常高刚度的四柱式结构加载架,单加载头设计,上下压力板都带有注油式球座装置。立柱经过镀铬处理,液压活塞经过硬化处理并且具有很高的表面加工精度以保证压力试验机的最高性能。弯折测试架上采用双向作动器,提供快速的控制方式并且可以用来测试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压力试验机采用非常高刚度的四柱式结构加载架,单加载头设计,上下压力板都带有注油式球座装置。加载立柱经过镀铬处理,液压活塞经过硬化处理并且具有很高的表面加工精度以保证试验机的最高性能。试验机经过精确调整,可以连接到带有低噪音液压源组的落地式控制器,或者式连接到其他的带有液压源的其他测量系统。

  • RTEC摩擦磨损试验机

    Rtec摩擦磨损试验机特点:摩擦磨损试验机主要用于对多种材料,薄膜/涂层/改性层/块体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润滑层,润滑油和润滑剂的力学、摩擦学特性和实际工况的研究及其评价的测试系统,测试标准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实现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多种摩擦磨损测试模块的互换,如旋转球盘/销盘,高速往复, Timken环块等,同时实现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多种信号的同时原位检测:摩擦力,载荷力,在线磨损深度以及在线三维形貌(磨损深度,宽度,体积,粗糙度等),拉曼检测等。传感器采用模块式互换设计结构,可实现从低载荷到高载(5000牛顿)的大跨度检测。测试下试样平台可同时在XY方向移动,实现旋转和XY三轴的复合运动,实现三种同时运动的复合摩擦磨损运动轨迹。高温环境测试保持内部温度的恒定及均匀性,高温可达摄氏1000度。Rtec摩擦磨损试验机参数:项 目 简 述简述1.测试系统载荷范围:1μN – 5000N,涵盖了(1) 纳米材料和薄膜的纳米、显微力学性能测试(2) 显微材料和涂层的显微力学性能测试(3) 金属、陶瓷材料和润滑油宏观力学性能测试 选配在线原位形貌三维成像检测 销盘\球盘\盘盘,旋转运动速度:0.1rpm – 5000rpm 高速线性往复运动频率: 60Hz匀速线性往复:Y 精确往复式高载线性测试平台:zui大行程:250 mm 位移分辨率:1 micron 速度:0.001 to 10 mm/s 承载:0.5kNX 精确往复式高载线性测试平台zui大行程:200 mm 位移分辨率:1 micron 速度:0.001 to 10 mm/s 承载:0.5kN 环块运动速度:0.1rpm – 5000rpm 多种施力模式:恒力模式、线性增量模式、动态加载模式等 2.加载方式通过伺服机械系统动态加载,这种加载方式不但可以对曲面实现动态恒力加载,而且还能有效地消除高速状态下加载所引起的误差。并且动态加载对同一区域进行几次测试,得到的曲线具有优异的可重复性。 3.实验参数原位检测:摩擦力、摩擦系数、负载、扭矩、临界载荷、表面接触电阻、电容、表面声波、温度、磨损量等等各种工况模拟:球-球、球-盘、销-盘、环-块、盘-盘等等,以及活塞环在汽缸中,螺母-螺丝间隙耦合,滑动和滚动的齿轮,人工关节、牙齿、人造心脏瓣膜、人造皮肤、外科手术缝合线和注射针头,化妆品等产品中进行检测载荷范围:0.1mN(10mg) 到2KN(200Kg)4.可配置配件温度环境腔:-120℃ - 1000℃湿度环境腔:10% - 95% RH可模拟液体环境[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5/202105211746157857_4218_1602049_3.png[/img]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