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

仪器信息网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相关的厂商

  • 400-860-5168转1432
    关于理加联合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的生态环境仪器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始终坚持为国内用户提供全球更先进的生态环境仪器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涵盖稳定性同位素测定、痕量气体测量、地物光谱测量、高光谱成像测量、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大气颗粒物监测、水化学分析、野外便携和长期监测分析仪器。理加公司总部位于北京,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不断增长,规模不断壮大,在广州和武汉均设立了办事处。理加公司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与用户紧密合作,为用户提供专业技术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仪器应用水平,协助用户在科研领域不断创新。理加公司以先进的技术和产品,配以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和良好的信誉。 理加公司先后为国内的权威研究机构、大学和监测部门提供了大量高水平的仪器。公司先后获得了多项“211”工程,“985”工程,水利部“948”项目、农业部“学科群”项目、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 (CFERN)的大额订单。这既是用户对我们的支持和厚爱,也是对我们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给予的认可和肯定。 代理产品:1. 中国区代理商和技术服务商:加拿大ABB公司(原LGR公司)、英国ASD公司(现隶属于Malvern Panalytical)、美国Resonon公司、美国AirPhoton公司、法国AMS公司、加拿大 Ambience Data公司、加拿大Spectral Devices公司、Cropsense作物长势监测仪;2. 中国区代理商和技术服务提供商:美国Campbell公司、美国YSI公司、加拿大Itres公司、美国Tetracam公司、美国Thermofisher公司(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美国Apogee公司。 自主研发产品: 理加公司拥有一支常年从事仪器研发的专业团队,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多名资历丰富的研发、结构设计、测试及生产调试工程师。理加公司自主研发的植物和土壤水分真空抽提装置、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监测系统、土壤剖面梯度痕量气体采集装置、土壤水稳性试验仪等,已成功获得20余个实用新型证书,并已投入生产和市场销售,已有诸多用户使用并取得了大量重要的科研成果,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一致赞誉。1. 稳定性同位素测量前处理设备:LI-2100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LI-2000植物土壤水分真空抽提系统2. 土壤气体通量测量设备:SF-3500土壤气体通量测量系统、PS-3500便携式土壤气体通量测量系统、SF-9000多通道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PS-9000便携式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 技术实力:1. 重视售后人才培养:在为用户提供先进仪器和周到技术服务的同时,理加公司积极派遣技术工程师赴厂家学习仪器操作技巧和维修技术,提升整体售后服务水平。2. 技术服务实力强大:现在,理加公司已经是加拿大ABB 公司(原LGR公司)中国区技术中心、美国ASD公司(现隶属于Malvern Panalytical)中国区售后服务中心。工程师有十余年的维修经验,具有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和维修能力。3. 建立定标实验室:理加公司还兴建了定标实验室,负责美国ASD光谱仪及Resonon高光谱成像仪在中国的定标与维修工作,大大提升了地物及成像光谱产品在中国的定标与维修效率,更大地降低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和维修费用,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18年1月,理加联合顺利通过了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覆盖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大气土壤呼吸监测系统,水气同位素前处理设备的研发及科研设备的销售。这标志着理加联合质量管理水平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是理加人又一个里程碑。 新的挑战与机遇Novel Instruments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历经十余年,理加公司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球更先进的仪器及技术解决方案。我们通过自身经验的积累和对未来高精尖科技的不懈追求和完善,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专业专注、持续改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断进行自我创新、科技创新,我们将勇往直前,不懈奋斗,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更符合您要求的产品,更贴心的服务。By scientists, for scientists!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留言咨询
  • 主营: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便携式光照强度测定仪,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叶绿素荧光测定仪,便携式叶面积仪,活体叶面积测定仪,叶水势测定仪,便携式植物光合荧光测定仪,植物冠层分析仪,土壤水分湿度测定仪,土壤三参数计,土壤水分盐分温度计,土壤温湿度速测仪,便携式土壤PH酸度仪,土壤氮磷钾养分速测仪,土壤紧实度计,土壤养分速测仪,田间小气候观测仪,小型便携式气象站,土壤温湿度记录仪,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仪,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仪,水中水下叶绿素测定仪,多参数水质测定仪,便携式发光菌毒性检测仪,植物冠层测温仪,光温湿记录仪,便携式水质硬度计,便携式余氯计,便携式流速流量计,植物根系测定扫描仪,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仪,植物气孔计,植物叶水势测定仪,土壤呼吸测定系统,去离子蒸馏水机等销售与服务为一体。公司宗旨Tenet Of Company:以人为本,恪守诚信, 致富思源!客户是企业的财源 “诚信”使财源连绵不断 作为SINTEK公司员工,我感到非常高兴;作为SINTEK公司总经理,我感到任重道远。我的工作就是“留心”:留住员工的心 留住客户的心。
    留言咨询
  • 武汉汉林苑科技有限公司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南国际城,公司主要以研发、生产、销售一体的经营模式,主要致力于土壤检测仪器,植物检测仪器和环境检测仪器方面的研发销售,是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的综合型技术企业。主营产品有主营产品有土壤养分测定仪、土壤温湿度测定仪、土壤水分仪、土壤电导率仪,土壤盐度计,土壤水分温度盐分测定仪、土壤ph测定仪、土壤三参数测定仪、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土壤土钻,土钻综合套装、根钻套装、原装土壤取样器等;植物光合仪、植物叶片蒸腾速率测定仪、植物呼吸测定仪、植物冠层测量仪、植物根系扫描分析系统、植物叶绿素测定仪、植物叶面积仪、植物茎秆强度仪、植物叶片厚度仪等;物联网自动气象站、手持式气象仪、大棚环境监测站、大棚环境记录仪、温湿度记录仪、CO2记录仪、雨量记录仪、太阳辐射记录仪等仪器。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农业、林业、教学、科研、气象、环境等领域,目前已经有多家农业高校、科研机构、农业推广站、土肥站、农林局等在使用我公司产品,并得到了广大客户一致的好评。公司坚持以优质的售后服务,对销售的每台仪器进行技术培训,定期回访,答疑解惑,深受用户信赖和支持。
    留言咨询

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相关的仪器

  • 自动植物 土壤 水真空抽提系统 BJJL-2100-1型水真空抽提系统可用于抽取植物、土壤或组织中的液态水和气态水,同时冷凝形成液态水,以便进行水(汽)的理化性质和同位素分析。主要特点 一体式机箱结构设计、操作方便透明玻璃管连接、观测直接高度真空、高效抽提 技术指标 1.真空抽提管:标准 6通道真空抽提管, 每3通道用一个真空挡板阀单独控制(1个玻璃组件损坏其他3通道不受影响)。2.极限真空压力:0.4pa 3.转速:1500rpm 4.加热温控表7个,含一个主管路加热,主管路加热能有效的去除管路里的水汽 5.真空度表:测量范围 0.4~100pa;分辨率 0.01pa;精度 1%;6.水浴加热样品试管,水浴体积:=350ml,温度可调:20℃-100℃ 7.冷却温度:-196度液氮 8.抽提效率:最快60样品/天(根据提取难易程度,数量会发生变化) 9.系统漏率:=1pa/min10.样品管体积:=50ml11.抽提率:99.99%;12.回收率:99%-100%;13.玻璃真空套件和样品试管需要法兰接口 14.真空泵流速:4L/s 15.尺寸:100*45*95cm 16.柜式结构,温控表和主机一体式设计,便于操作。配置说明2100-1型真空抽提系统,包括 1套 真空泵(含3个手动挡板阀和高真空波纹管),6通道玻璃抽提系统、1套真空计、6套加热及温度控制系统、1套系统支架、6个 500ml液氮转移瓶(保温、耐液氮低温)、6个水浴热器 ,12个升降台,50支 50×15 样品管、50支 150×10 收集管。液氮用户自备。
    留言咨询
  • LI-2100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稳定同位素方法是大气、水文和生态等多种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土壤和植物水分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广泛应用于植物蒸腾蒸散的拆分、根系水分利用效率、植物水分运输与吸收机制等研究中。传统的植物与土壤水分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低温在线蒸馏和共沸蒸馏等。低温蒸馏方法是目前最通用的水分提取方法,但操作过程中需要添加液氮,操作繁琐,玻璃组件易损。共沸蒸馏方法,则需要加入价格昂贵的甲苯或二甲苯等作为溶剂,不仅有害身体,而且污染环境。随着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水同位素测量速度越来越快,现有的水分提取手段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拥有一套操作简便、提取快速的全自动植物与土壤水分提取设备,是当前水同位素研究工作的迫切要求。工作原理: 该设备采用超低压真空蒸馏冷冻的原理,将样品中的水分在超低压的环境中加热蒸馏,在低温环境中冷凝收集,从而实现水分无分馏的提取。系统主要由超低压系统、加热系统、冷冻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整个过程在控制系统的监控下自动完成。技术特点:沿用传统经典方法,数据可靠;全自动提取:全过程无人值守;操作简便:放置样品后一键操作,无需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快速高效:提取速度110样品/天;无需液氮:采用压缩机制冷,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安全便捷:系统具有自我断电与自我保护功能;质量控制:故障提示与自动报警,避免了错误的样品提取;全球首创:专利技术,全球首创功能强大的全自动植物土壤真空抽提设备。技术指标:工作原理:专利设计的全自动超低压低温冷凝方法提取速度:110样品/天可同时提取样品数:14个抽提率:98%回收率: 99%-101%压力精度:1x10-1~104Pa(±10%读数),1x104~105Pa(±20%读数),1x10-2~10-1Pa(±30%读数)真空泵:5L/min, 24V,最高压力0.3bar制冷:无需液氮,压缩机与冷阱结合,最低制冷温度可达-95℃制热:电磁制热,最高制热温度可达130℃显示与操作:TFT LCD(12寸,800*480,65536色)触摸式人机友好交互界面自动保护:温度过高或超出设定值温度,加热系统自动关闭自动报警:制冷系统故障提示并报警与真空泄露故障报警尺寸:90×74×110 cm 重量:120 kg订货指南:LI-2100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包括加热单元,真空和控制单元,冷阱,金属提取套件,收集管和样品瓶等。制造商:中国 LICA
    留言咨询
  • BJJL-2200型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可用于抽取植物、土壤或组织中的液态水和气态水,同时冷凝形成液态水,以便进行水(汽)的理化性质和同位素分析,土壤和植物水分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广泛应用于植物蒸腾蒸散的拆分、根系水分利用效率、植物水分运输与吸收机制等研究中。传统的植物与土壤水分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低温在线蒸馏和共沸蒸馏等。低温蒸馏方法是目前最通用的水分提取方法,但操作过程中需要添加液氮,操作繁琐,玻璃组件易损。共沸蒸馏方法,则需要加入价格昂贵的甲苯或二甲苯等作为溶剂,不仅有害身体,而且污染环境。随着同位素分析技术的发展,水同位素测量速度越来越快,现有的水分提取手段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拥有一套操作简便、提取快速的全自动植物与土壤水分提取设备,是当前水同位素研究工作的迫切要求。 主要特点 一体式机箱结构设计、操作方便透明高硼硅管连接、观测直接高度真空、高效抽提一键设定无需繁琐的样品处理系统异常报 技术指标真空抽提管:标准16通道真空抽提管(可同时提取16个样品), 每一个真空挡板阀单独控制极限真空泵压力:400pa 提取块加热能有效的去除管路里的水汽 压力测量范围:测量范围 1~100000pa;分辨率 0.1pa 操作界面: LCD液晶显示屏,触摸式操作界面电加热,最高制热温度:180度冷却:内置压缩机全自动制冷 制冷温度:最低-103度抽提效率:120样品/天(根据提取难易程度,数量会发生变化)冷阱降温时间:30-60 min 冷冻温度:-45度抽提率:大于98%;回收率:98%-100%;玻璃真空套件和样品试管需要法兰接口 真空泵流速:5L/min 尺寸:100*70*85cm 柜式结构,一体式设计,便于操作配置说明2200型真空抽提系统,包括 1套 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主机,1套冷阱系统,16通道抽提系统、1套真空计、1套加热及温度控制系统、1套系统支架、,100支 样品管、100支 收集管。
    留言咨询

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相关的资讯

  • 2100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土壤水与植物茎木质部水的同位素偏差研究
    【摘要】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异质性影响着土壤水和植物茎木质部水的同位素组成。然而,土壤水分条件对广泛报道的土壤水-植物茎木质部水同位素偏差的影响尚缺乏系统地评估。为此,本研究连续两年在两个土壤水分条件不同的样地测定了柠条茎木质部水和土壤水的δ2H和δ18O值(利用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LI-2100,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提取土壤和植物茎木质部中的水分,然后进行同位素测量)。结果表明,在较湿润的样地1,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水在两年中都表现出明显的同位素偏差(两者的重叠率20%),土壤水-茎木质部水lc-excess差值(Δlc-excess)平均值为10.7‰,茎水SW-excess的平均值为&minus 9.1‰。但在干旱年,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束缚水高度匹配。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的样地2,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水在湿润年发生同位素偏移,两者的重叠率为20%,Δlc-excess和SW-excess平均值分别为13.7‰和&minus 11.8‰。有趣的是,在干旱年份,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水同位素的重叠率达到97%。样地2土壤含水量与Δlc-excess值呈正相关,与SW-excess值呈负相关。本研究表明土壤束缚水与柠条茎木质部水同位素之间较高的匹配度,支持了“两个水世界”假说。土壤水-植物茎木质部水同位素偏差极有可能与土壤含水量驱动的土壤水同位素异质性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阐明了不同水分条件下植物茎木质部水和土壤水同位素信号的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植物在异质土壤中如何吸收水分。【研究区域】该试验是在中国黄土高原北部六道沟小流域 (38°46′-38°51′N,110°21′-110°23′E)进行。【研究方法】(1) 土壤束缚水同位素的计算本研究中,将张力计在&minus 60 kPa压力下收集到的水分视为土壤移动水,而压力值大于&minus 60 kPa时收集到的水分则视为土壤束缚水。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上,土壤水吸力为60 kPa时对应的土壤含水量被认为是土壤束缚水的最大含水量。土壤水的质量含水量可以通过野外试验测定。土壤水含水量与土壤束缚水最大含水量的差值为土壤移动水的含水量。最后,根据实测的土壤水与土壤移动水的同位素值,可以计算出土壤束缚水的同位素值。式中,δLMW 、δBW、δMW分别为土壤束缚水、土壤水和土壤移动水的同位素值,θLMW、θBW、θMW分别为土壤束缚水、土壤水和土壤移动水的土壤含水量。(2) lc-excess值的计算按照Landwehr and Coplen(2006)的方法,计算了土壤水和植物茎木质部水的lc-excess值,并利用两者的差值(Δlc-excess)评估同位素偏差。Δlc-excess值越大,表明植物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水同位素偏差越大。式中,下标“s”代表样本,a和b分别是区域降水线LMWL的斜率和截距。(3) SW-excess 值的计算按照Barbeta et al.(2019)的方法,计算了柠条茎木质部水的SW-excess值,用以评估柠条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水同位素之间的偏离程度。若SW-excess为负值,则在δ2H-δ18O双同位素图中茎木质部水位于土壤水的下方。SW-excess值越负,表明柠条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水同位素偏差越大。式中,下标“s”代表柠条茎木质部样本,abw和bsw分别是2018-2019年每个月份土壤水线的斜率和截距。(4) 重叠面积法评估植物-土壤水同位素偏差利用R软件中的SIBER(Stable Isotope Bayesian Ellipses)模型计算了植物茎木质部水和土壤水的重叠面积,最后给出两者的重叠面积与茎木质部水面积的比值(%)。较高的比值意味着植物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水同位素重合度高。【结果】图1 研究期间植物水和土壤水δ18O和δ2H值的标准椭圆(95% 置信区间)。图2 样地1-2土壤水-茎木质部水分lc-excess差值(Δlc-excess)及茎水SW-excess值。图3 不同吸力下土壤水分类型示意图及样地1-2水分特征曲线。图4 植物水和不同移动性的土壤水δ18O和δ2H值的标准椭圆(95% 置信区间)。图5 土壤含水量与(a)Δlc-excess和(b)SW-excess的关系。【结论】植物茎木质部水-土壤水同位素偏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水分提取方法、植物生理和土壤水分动态等多个方面。前人的研究已经为植物茎水同位素异质性、水分提取方法和同位素分馏如何影响同位素偏差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但这些影响因素均不能为本研究结果提供合理的解释。本研究在两个土壤水分条件不同的采样点,连续两年对灌木种柠条茎木质部水和土壤水进行取样。结果发现湿润样地(样地1)在丰水年或干旱年以及干旱样地(样地2)在丰水年均发生了茎水-土壤水同位素偏差,而样地2在干旱年份,柠条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水在δ2H-δ18O双同位素空间上高度重合。此外,样地1茎木质部水与土壤束缚水同位素趋于一致,进一步支持“两个水世界”假说。样地2土壤含水量与Δlc-excess呈正相关,与SW-excess呈负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植物茎木质部水同位素偏差极有可能与土壤含水量驱动的土壤水同位素异质性密切相关。该研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该试验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目前的数据限制了我们进一步明晰水分提取技术和植物茎水同位素异质性是否会对同位素偏差产生影响。尽管这些解释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本研究,但仍然不能排除这些因素对本研究的潜在影响,有必要在未来研究中全面地加以考虑。无论如何,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植物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如何利用水分,并有助于预测它们对水文气候变化的响应。
  • 理加LI-2100全自动真空抽提系统的海外之旅
    不同水体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可用于植物水分利用来源、水汽输送、土壤水运移和补给机制、补给源和地下水机制、水体蒸发、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区分、径流的形成和汇合、重建古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因而引起了水文学家,生态学家以及气候学家等的广泛关注。但问题是:在进行水稳定同位素测试之前如何将植物木质部和土壤中的水分无分馏的提取出来?LI-2100是LICA自主研发的一款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且已通过CE认证。从根本上解决了植物和土壤水分提取的难题,克服了传统液氮冷却的繁琐,不仅可以防止同位素分馏,而且安全高效,不会对植物和土壤造成破坏。可与LGR水同位素分析仪和质谱仪配套使用。许多科学家已经结合LI-2100和LGR的水同位素分析仪进行了诸多研究。从研发生产至今,LI-2100在国内已经销售了近百台,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利用这台仪器发表了诸多文献,得到了用户的众多好评。随着LI-2100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及众多文献的发表,国外的一些科学家也开始关注理加公司研发生产的LI-2100,理加公司也积极在海外推广该产品,由此拉开了LI-2100走出国门、走向海外的序幕。LI-2100在海外的安装案例1.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应用:利用LI-2100抽提土壤、植物中的水,进行同位素相关研究。科学家简介:Laura De Simone Borma (劳拉德西蒙娜博尔玛)1988 年毕业于欧鲁普雷图联邦大学土木工程专业,1991 年获得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以及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土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博士学位(1998)。自 2009 年起在 INPE(国家空间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从事生态水文学和土壤物理学领域的工作,重点是实地观察陆地和极端天气事件对土壤-植物-大气相互作用以及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影响。她目前是 INPE 的 PGCST(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生)和 PGSER(遥感研究生)的教授。协调 CCST/INPE 的生态水文学 (LabEcoh) 和生物地球化学 (LapBio) 实验室。她是 ISMC(国际土壤建模联盟)的成员。她对巴西不同生物群落中土壤-植物-大气相互作用、生态水文学以及水和气候调节的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研究感兴趣。LI-2100在海外的安装案例2. 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应用:利用LI-2100抽提土壤、植物中的水,进行同位素相关研究。 LI-2100在国内的部分安装案例1、沈阳气象局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3、广西植物园4、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发表文献1. Qiu X, Zhang MJ, Wang SJ. 2016.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hydroge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water bodies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northwestern Tibetan Plateau.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75(23):1491.2. Wang J, Fu BJ, Lu N et al. 2017. Seasonal variation in water uptake patterns of three plant species based on stable isotopes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09: 27-37.3. Huang XY, Meyers PA. 2018. Assessing paleohydrologic controls on the hydroge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leaf wax n-alkanes in Chinese peat deposit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doi: 10.1016/j.palaeo.2018.12.017. 4. Sun L, Yang L, Chen LD et al. 2018. Short-term changing patterns of stem water isotopes in shallow soils underlain by fractured bedrock. Hydrology Research, doi: 10.2166/nh.2018.086. 5. Zhang YG, YU XX, Chen LH. 2018. Comparison of the partitioning of evapotranspiration –numerical modeling with different isotopic models using various kinetic fractionation coefficients. Plant and Soil, 430: 307-328, https://doi.org/10.1007/s11104-018-3737-z. 6. Zhao X, Li FD, Ai ZP et al. 2018. Stable isotope evidences for identifying crop water uptake in a typical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rotation field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21-131.7. Zhu G, Guo H, Qin, D et al. 2018. Contribution of recycled moisture to precipitation in the monsoon marginal zone: estimate based on stable isotope data. Journal of Hydrology, doi: 10.1016/j.jhydrol.2018.12.014. 8. Che CW, Zhang MJ, Argiriou AA et al. 2019. The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water bodies at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PAC) of the western Loess Plateau, China, Water, doi:10.3390/w11091742.9. Li EG, Tong YQ, Huang YM et al. 2019. Responses of two desert riparian species to fluctuation groundwater depths in hyperari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Ecohydrology, 1-12. 10. Liu JC, Shen LC, Wang ZX et al. 2019. Response of plants water uptake patterns to tunnels excavation based on stable isotopes in a karst trough valley. Journal of Hydrology, 571: 485-493.11. Liu Y, Zhang XM, Zhao S et al. 2019. The depth of water taken up by walnut trees during different phenological stages in an irrigated arid hilly area in the Taihang Mountains. Forests, doi:10.3390/f10020121. 12. Liu Z, Ma FY, Hu TX et al. 2019. Using stable isotopes to quantify water uptake from different soil layer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heat under long-term tillage and straw return practices.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19.105933.13. Luo ZD, Guan HD, Zhang XP et al. 2019. Examination of the ecohydrological separation hypothesis in a humid subtropical area: Comparison of three methods. Journal of Hydrology, 571, 642-650. 14. Qiu X, Zhang MJ, Wang SJ et al. 2019. The test of the ecohydrological separation hypothesis in a dry zone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Eco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02/eco.2077.15. Qiu X, Zhang MJ, Wang SJ et al. 2019. Water stable isotopes in an Alpine setting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ater, doi:10.3390/w11040770.16. Wang J, Fu BJ, Lu N et al. 2019. Water us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ve and exotic shrub species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using an isotope technique.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76: 55-63. 17. Wang J, Lu N, Fu BJ. 2019. Inter-comparison of stable isotope mixing models for determining plant water source partitioning.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66: 685-693. 18. Wu X, Zheng XJ, Li Y, Xu GQ. 2019. Varying responses of two Haloxylon species to extreme drought and groundwater depth.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158, 63-72.19. Xu YY, Yi Y, Yang X, Dou YB. 2019. Using stable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to distinguish the sources of plant leaf surface moisture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Water, doi:10.3390/w11112287. 20. Dai JJ, Zhang XP, Luo ZD et al. 2020. Variation of the stable isotopes of water in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of a Cinnamomum camphora woodland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region.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0.125199. 21. Jiang PP, Wang HM, Meinzer FC et al. 2020. Linking reliance on deep soil water to resource economy strategies and abundance among coexisting understorey shrub species in subtropical pine plantations. New Phytologist, doi: 10.1111/nph.16027. 22. Liu L, Bai YX, She WW et al. 2020. A nurse shrub species helps associated herbaceous plants by preventing shade‐induced evaporation in a desert ecosystem. 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 https://doi.org/10.1002/ldr.3831. 23. Liu Z, Ma FY, Hu TX. 2020. Using stable isotopes to quantify water uptake from different soil layer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heat under long-term tillage and straw return practices.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19.105933. 24. Pan YX, Wang XP, Ma XZ et al. 2020. The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 plants and water sources in an artificial revegetation ecosystem in Northwest China. Catena, 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0.104499. 25. Su PY, Zhang MJ, Qu DY et al. 2020. Contrasting water use strategies of Tamarix ramosissima in different habitats in the Northwest of Loess Plateau, China. Water, 12, 2791 doi:10.3390/w12102791. 26. Wang J, Fu BJ, Wang LX et al. 2020. Water u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on tree species in different plantation type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0.108020. 27. Xiang W, Evaristo J, Li Z. 2020. Recharge mechanisms of deep soil water revealed by water isotopes in deep loess deposits. Geoderma, https://doi.org/10.1016/j.geoderma.2020.114321. 28. Xiao X, Zhang F, Li XY et al. 2020. Hydrological functioning of thawing soil water in a permafrost-influenced alpine meadow hillslope. Vadose Zone Journal, doi: 10.1002/vzj2.20022.29. Yang B, Meng XJ, Singh AK et al. 2020. Intercrops improve surface water availability in rubber-based agroforestry systems.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98, 106937.30. Yang B, Zhang WJ, Meng XJ et al. 2020. Effects of a funnel-shaped canopy on rainfall redistribution and plant water acquisition in a banana (Musa spp.) plantation. Soil, Tillage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16/j.still.2020.104686.31. Yong LL, Zhu GF, Wan QZ et al. 2020. The soil water evaporation process frommountains based on the stable isotope composition in a headwater basin and northwest China. Water, 12, 2711 doi:10.3390/w12102711. 32. Zhang Y, Zhang MJ, Qu DY et al. 2020. Water use strategies of dominant species (Caragana korshinskii and Reaumuria soongorica) in natural shrubs based on stable isotopes in the Loess Hill, China. Water, doi:10.3390/w12071923. 33. Zhang YG, Wang DD, Liu ZQ et al. 2020. Assessment of leaf water enrichment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using numerical modeling with different isotopic models. Ecological Indicators,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19.105995. 34. Li Y, Ma Y, Song XF et al. 2021. A δ2H offset correction method for quantifying root water uptake of riparian trees.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0.125811. 35. Yang B, Meng XJ, Zhu XA et al. 2021. Coffee performs better than amomum as a candidate in the rubber agroforestry system: Insights from water relations.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doi.org/10.1016/j.agwat.2020.106593. 36. Qiu X, Zhang MJ, Dong ZW et al. 2021. Contribution of recycled moisture to precipitation in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 case study based on Bayesian estimation. Atmosphere, 12, 731. https://doi.org/10.3390/ atmos12060731. 37. Zhao Y, Wang L. 2021. Insights into the isotopic mismatch between bulk soil water and Salix matsudana Koidz xylem water from root water stable isotope measurements.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5, 3975-3989.38. Shi PJ, Huang YN, Yang CY et al. 2021.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the thick loess deposits using multiple environmental tracers and methods.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1.126895.39. Zhu GF, Yong LL, Zhang ZX et al. 2021. Infiltration process of irrigation water in oasis farmland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optimization of irrigation mode: Based on stable isotope data.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21.107173.40. Fang FL, Li YJ, Yuan DP et al. 2021. Distinguishing N2O and N2 ratio and their microbial source in soil fertilized for vegetable production using a stable isotope method.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49694.41. Wang JX, Zhang MJ, Argiriou AA et al. 2021. Recharge and infiltration mechanisms of soil water in the floodplain revealed by water-stable isotopes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Sustainability, 13, 9369.42. Zhu G F, Yong L L, Xi Z et al. 2021. Evaporation, infiltration and storage of soil water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zones in Qilian mountains: From a perspective of stable isotopes.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s://doi.org/10.5194/hess-2021-376.43. Qiu GY, Wang B, Li T et al. 2021. Estimation of the transpiration of urban shrubs using the modified three-dimensional three-temperature model and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0.125940.44. Tang YK, Wang LN, Yu YQ et al. 2021. Differential response of plant water consumption to rainwater uptake for dominant tree species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s://doi.org/10.5194/hess-2021-351.45. Lin W, Ding JJ, Li YJ et al. 2021. Determination of N2O reduction to N2 from manure-amended soil based on isotopocule mapping and acetylene inhibiti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https://doi.org/10.1016/j.atmosenv.2020.117913.46. Liu JZ, Wu HW, Zhang HW et al. 2021. Controls of seasonality and altitude on generation of leaf water isotopes.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s://doi.org/10.5194/hess-2021-289.47. Qin WY, Chen G, Wang P et al. 2021. Climatic and biotic influences on isotopic differences among topsoil waters in typical alpine vegetation types. Catena, 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1.105375.48. Zhang X, Zhang QL, Xu ZH et al. 2021.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gulating water consumption of Larix gmelinii forests.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https://doi.org/10.1007/s11368-021-03025-7.49. Zhu WR, Li WH, Shi PL et al. 2021. Intensifie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for water after afforestation with Robinia pseudoacacia into a native shrubland in the Taihang Mountains, northern China. Sustainability, 13(2), 807 https://doi.org/10.3390/su13020807.50. Liu ZH, Jia GD, Yu XX et al. 2021. Morphological trait as a determining factor for Populus simonii Carr. to survive from drought in semi-arid region.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21.106943.51. Zhu GF, Yong LL, Zhang ZX et al. 2021. Effects of plastic mulch on soil water migration in arid oasis farmland: Evidence of stable isotopes. Catena, 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1.105580.52. Zhao Y, Wang L, Knighton J et al. 2021. Contrasting adaptive strategies by Caragana korshinskii and Salix psammophila in a semiarid revegetated ecosystem.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1.108323.53. Shi Y, Jia WX, Zhu GF et al. 2021.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the recharge sources in subalpine of Qilian Mountains, China.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30, 3, 2325-2339.54. Wu A, Behzad HM, He QF et al. 2021. Seasonal transpiration dynamics of evergreen Ligustrum lucidum linked with water source and water-use strategy in a limestone karst area,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1.126199.55. 周盼盼, 张明军, 王圣杰等. 2016. 兰州城区绿化植物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 生态学杂志, 35(11): 2942-2951.56. 李亚飞, 于静洁, 陆凯等. 2017. 额济纳三角洲胡杨和多枝柽柳水分来源解析. 植物生态学报, 41(5): 519-528.57. 李桐, 邱国玉. 2018. 基于稳定氢氧同位素的盐水与纯水蒸发差异分析. 热带地理, 38 (6): 857-865.58. 霍伟杰, 蒲俊兵, 李建鸿等. 2019. 断陷盆地高原面典型岩溶洼地旱季土壤水氢氧同位素时空差异特征.中国岩溶,38(3): 307-317.59. 戴军杰, 章新平, 罗紫东等. 2019. 长沙地区樟树林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运动的指示. 环境科学研究,32(6): 974-983.60. 胡士可和叶茂. 2020.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柽柳水分来源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47(2):54-60.61. 李盼根, 王震洪, 李赫等. 2020. 基于稳定氢氧同位素的黄土高原不同生长年限油用牡丹水分来源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40(1): 108-115.62. 史佳美, 余新晓, 贾国栋等. 2020. 不同动力学分馏系数对北京山区侧柏叶片水δ18O的模拟. 应用生态学报, 31(6): 1827-1834.63. 苏鹏燕, 张明军, 王圣杰等. 2020.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黄河兰州段河岸植物水分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31(6): 1835-1843.64. 孜尔蝶巴合提, 贾国栋, 余新晓. 2020. 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31(6): 1807-181665. 王露霞, 梁杏, 李静. 2020. 基于典型钻孔的江汉平原地下水成因分析. 地球科学, 45(2): 701-710.66.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等. 2020. 亚热带地区不同林分下植物水分利用的季节差异. 生态环境学报, 29(4): 665-675.67.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等. 2020. 亚热带典型植物水分利用来源变化的水稳定同位素分析. 水土保持学报, 34(1): 202-209.68.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等. 2020. 亚热带湿润区樟树吸水的土层来源及研究方法对比. 水土保持学报, 34(5): 267-276.69. 郝帅和李发东. 2021. 艾比湖流域典型荒漠植被水分利用来源研究. 地理学报, 76(7): 1649-1661.70. 李雨芊, 孟玉川, 宋泓苇等. 2021. 典型林区水分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分布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32(6): 1928-1934.71. 刘秀强, 陈喜, 刘琴等. 2021. 西北干旱区尾闾湖过渡带陆面蒸发和潜水对土壤水影响的同位素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35(6): 52-59.72. 王家鑫, 张明军, 张宇等. 2021. 基于稳定同位素示踪的黄河兰州段河漫滩土壤水特征分析. 干旱区地理, 44(5): 1449-1458.73.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等. 2021. 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生态环境学报, 30(6): 1148-1157.74. 王欣, 贾国栋, 邓文平等. 2021. 季节性干旱地区典型树种长期水分利用特征与模式. 应用生态学报, 32(6): 1943-1950.75. 武昱鑫, 张永娥, 贾国栋. 2021. 基于多种同位素模型的侧柏林生态系统蒸散组分定量拆分应用生态学报, 32(6): 1971-1979.76. 张泽, 孙贺阳, 李陶珂等. 2021. 拆分典型草原群落蒸散组分方法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 43(4): 87-95.LI-2100特点1. 沿用传统经典的真空蒸馏冷冻方法,数据可靠2. 无需液氮:压缩机制冷,提高安全性3. 快速高效:一次可同时提取14个样品4. 全自动抽提:全过程无人值守5. 安全便捷:自我断电与自我保护功能6. 质量控制:故障提示与自动报警7. 全球首创:专利技术8. 氢氧稳定同位素前处理 性能指标提取速度>110 个/天可同时提取样品数14 个系统真空度<1000 Pa系统漏率<1 Pa/s抽提率>98%回收率99%-101%真空泵5 L/min, 24 V, 最大压力, 0.3bar制冷无需液氮,压缩机与冷阱结合,最低制冷温度可达 -95℃制热电磁制热,最高制热温度可达 130℃显示与操作TFT LCD (7寸, 800*480 65536). 触摸式人机友好交互界面自动保护温度过高或超出设定温度值,加热系统自动关闭自动报警制冷系统故障提示并报警与真空泄露故障报警尺寸90 cm (H)×74 cm (W)×110 cm (D)重量120 KgLI-2100是国际上第一款全自动植物土壤真空抽提系统,也是国内全自动植物土壤真空抽提系统的领导品牌。LI-2100为客户取得更为准确的数据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和保障。理加公司专注国产生态仪器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生态领域自主研发比较早、国产化比较好的一家公司。相信随着加大研发的投入和市场及时间的积累,理加公司一定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态仪器,给更多的国内外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海外市场的拓展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但理加会坚定地走出去。
  • 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危害和处理方法!百欧博伟生物:本文说明了一般的动植物检疫实验室所产生的废弃物对人类和环境所带来的危害,并参阅有关资料,整理和总结出一些对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并提出一些减少实验室废弃物的建议,使实验室人员能够认识并重视到废弃物的危害,在处理废弃物时可以借鉴和参考,从而减少实验室废弃物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生物安全。一、前言随着世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作为一般的动植物检疫实验室,所检测的商品将会更多,所用到与检疫实验有关的药品、试剂、一次性用具、实验器械等将会增多,因此所产生的废弃物也将会随之增加。近年来,实验室所产生的废弃物由于没有进行必要的处理而直接排入外界所造成的危害,已经崭露头角,实验室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源,特别是生物性实验室,所产生的废弃物或检疫样,可能携带一些危害性生物,极有可能造成疾病的流行或某些有害生物的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二、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动植物检疫实验室的废弃物可以分为:⒈化学性废弃物:有氰化物、硝酸盐、邻苯二胺、砒霜等;⒉生物性废弃物:有作废的动植物标本、动植物检疫样品、微生物培养物、染色液等;⒊一般的废物:打碎的玻璃器皿、废纸、废纱布、橡胶以及塑料制品。三、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废弃物的危害⒈化学性废弃物⑴氰化物和硝酸盐:氰化钾和硝酸盐常用作微生物培养剂的制作。①氰化物属于剧毒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易产生氰化氢,氰化氢为剧毒气体,在实验现场的z高含量须≤0.3 mg/m3;在居民大气中z高含量须≤0.8mg/m3。CN—能与细胞色素酶牢固结合阻止Fe+3还原,是组织细胞缺氧而窒息,从而抑制多种酶的活性。②硝酸盐容易诱发糖尿病,易造成肾脏的损害,如果人们摄取了高浓度的硝酸盐,肾脏的负担加重,容易引起溶血性贫血。并且硝酸盐可以在酶和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人体血液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轻者头昏、心悸、呕吐、口唇青紫,重者神志不清、抽搐、呼吸急促,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不仅如此,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外与仲胺类作用形成具有“三致” 作用的亚硝胺类,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⑵邻苯二胺:邻苯二胺是ELISA实验常用的化学药品,可经过吸入、食入和皮肤侵入,对眼睛、粘膜、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以致微生物突变,遇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⑶砒霜(As2O3):为剧毒物质,砷化合物易和体内酶的巯基(-SH)结合,使酶失去活性,阻碍细胞正常代谢,使细胞变性坏死,从而损害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慢性砷中毒可伴随“三致”的发生。⒉生物性废弃物⑴动植物标本:动植物标本一般都用福尔马林作为防腐剂,被浸泡过的标本废弃后,上面会有甲醛气体散出。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有严重的损害,还会刺激眼结膜、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引起过敏性皮炎、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损害视神经和视网膜,引起头痛、视力下降或失明,并且具有致癌、致畸作用。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已将其列为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癌、致畸物质和重要的环境污染物。风干的标本可能因为保存不当而孳生一些病原生物(如:虫子、虫卵或霉菌等)而成为一个传染源,若不进行熏蒸或再烘干处理,则有可能损害其它标本或物品。⑵检疫样品①植物性检疫样:棉花、棉短绒、废丝、水果、花卉、木材等上面可能携带一些杂草籽、霉菌、细菌、病毒以及一些害虫等,检疫实验室对于这些检疫样品一定要妥善保管和处理,若使有害生物进入到外界环境,就有可能在新的地方疯狂生长,从而形成“生物入侵” 。如19世纪美洲仙人掌传入澳大利亚,z初是用来做篱笆,圈养牛羊,但是它迅速生长,到了1925年已侵染牧场,使得其中很大部分不能放牧,土地不能耕种,并且还以惊人的速度扩散。还有就是发生在我国的,在上世纪90 年代初,我国在大量引进观赏植物巴西铁(Dracaena fragrans )时,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随之传入,并随巴西铁迅速扩散,现已分布于北京及南方各省,并且由南向北蔓延。经调查,蔗扁蛾目前在北京各花卉生产基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时,每年巴西铁因此虫的淘汰率达50%以上,现已成为北京温室花卉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diyi,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比如,原产于南美洲的水葫芦现已遍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河流、湖泊、水塘,疯长成灾,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并且阻塞河道。第二,外来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土著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第三,生物入侵导致生态灾害的频繁爆发,对农、林、渔业等造成严重损害,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近年来,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每年达150万公顷;稻水象甲、非洲大蜗牛、美洲斑潜蝇等农业入侵害虫每年超过140万公顷,据保守估计,全国主要外来物种造成的农林业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574亿元。第四,直接威胁到畜禽和人类的健康。如豚草、三裂叶豚草的花粉就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紫茎泽兰含有的毒素能使马匹和羊患上气喘病,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曾因紫茎泽兰入侵而在一年内减少了6万多头羊,畜牧业损失达2100多万元。由于紫茎泽兰对土壤肥力的吸收力强,能极大地耗尽土壤养分,对土壤可耕性的破坏也极为严重。②动物性检疫样:血液、呕吐物、分泌物、皮张、蚕茧、精液、胚胎、肉、奶、蛋等也可能携带一些我国没有而其它国家有的动物疾病,或者是国家明文规定的一、二类传染病病原(有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这些疫病,一旦爆发或流行,将会对我国的畜牧业养殖造成巨大的危害。比如:血液中可能含有致病菌、病毒或者一些血液源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焦虫、边虫、锥虫等);皮张中极有可能含有炭疽;动物的呕吐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精液和蛋中可能含有一些垂直传播的疾病(如:精液可以携带猪瘟、PRRS、非洲出血热、口蹄疫等病原微生物;蛋中会携带沙门氏菌、禽白血病、EDS-76等病原微生物… … 这些传染病随时有可能传入我国,作为检验检疫机构,检疫是重中之重,并且检验检疫时,工作人员一定要早好自身的防护。⑶微生物培养物、染色液:微生物的培养、鉴定以及染色观察是实验室常用的用于微生物的观察、研究和判定,废弃后的培养基、染色液上会携带微生物,还有与微生物有过接触的废弃物,如一次性用品:手套、帽子、口罩、工作服、移液器的枪头以及玻璃仪器,均要做好管理和消毒灭菌处理,否则,会造成疾病的流行。例如:2003年非典流行过后,许多生物实验室加强对SARS病毒的研究,之后所报道的非典感染者,多是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研究时,由于没有做好自身的保护以及这些危险物的管理和处理工作而被感染的。⒊一般性废物:在实验室,许多打碎的玻璃器皿、废纸、废纱布、橡胶或者塑料制品被直接装进垃圾袋,扔进垃圾堆,z后再掩埋或焚烧。焚烧后,有的燃烧不彻底,又会产生新的固体废物和有害气体,造成二次污染;直接掩埋后,许多在环境中不易或不能降解,因此对土壤和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①由于这些物质的阻隔,土壤水分运动受阻,孔隙度、通透性降低,不利于土壤空气的循环及交换,致使土壤中CO2含量过高,不利于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有些含有有害成分(如聚氯乙烯类塑料),接触种子或幼芽后,会抑制种子萌发,或会使芽、幼苗灼伤。②使土壤物理性能不良而导致作物扎根困难,吸肥、吸水性能降低而减产。③如果不回收利用或回收不彻底,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四、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动植物检疫实验室所产生的废弃物因具有潜在的感染性、传播性以及危害性,若处理不当,将会严重的污染环境,危及人类、动物和自然的安全,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才能废弃,除了焚烧和深埋以外,还应该提倡回收和综合利用的方式,减少资源浪费。⒈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一般原则为防止污物扩散、污染,应该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采取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或深埋等方法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尽可能减少废物量,减少污染。⒉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废弃物的具体处理措施生物类废物应根据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整理,z后作焚烧处理。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满足消毒条件后作最终处置。⑴生物性废弃物的处理①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烧毁或及时用消毒剂浸泡,彻底消毒后,统一上交,集中存放,重新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②植物检疫样,如没有发现病虫害,则可以利用;若发现有病虫害,可以装于密闭容器内,在60-120℃下烘干1-2 h后,做焚烧或深埋处理。③动物检疫样,肉、蛋、奶、精液、胚胎、蚕茧等在没用异常的情况下可以加以利用,若有病变或异常,则应集中销毁,或焚烧或深埋。对于利用效 率不大或不能利用的检样(小块皮张等),高压灭菌后,应集中储存,妥善保管,z后统一作深埋或焚烧处理。如果量大,可以化制处理,生产一些有用的工业副产品,减少资源浪费,变废为宝、化害为利。④微生物检验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或不能回收的染色液应高压灭菌30min,趁热倒掉废弃处理。尿、唾液、血液、分泌物等生物样品,加漂白粉搅拌后作用2-4h,倒入化粪池或厕所或者进行焚烧处理。⑤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具如玻片、吸管、玻璃瓶等可以用1-3g/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然后清洗灭菌后重新使用。⑥盛标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1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用于微生物培养的,用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⑵化学性废弃物的处理①氰化物用NaOH调节PH10,加入KMnO4或者漂白粉,经充分搅拌,静置,使氰化物完全被氧化分解。②硝酸盐或者亚硝酸盐类可以,加入尿素,调为酸性条件,充分搅拌,使反应生成氮气。③邻苯二胺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高锰酸钾,使其氧化分解;也可以利用H-103树脂吸附处理,再用稀盐酸作为脱附剂回收或利用磷酸三丁脂萃取等。奇兵等人应用液膜处理高浓度的邻苯二胺废水,效果较好,主要过程包括制备乳液、液膜萃取、澄清分离等过程,用氯仿作为传质介质,将邻苯二胺以盐的形式回收,乳液可以重复利用或破乳后在制乳。④含砷废液: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氢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静置,分离沉淀,上清液达标后可排放。⑶化学性废弃物的处理一般性废弃物如打碎的玻璃器皿、废纸、废纱布、橡胶或者塑料制品,应经消毒和灭菌后,分类装进垃圾袋,统一深埋或焚烧或做回收处理。五、减少生物性废弃物的措施⒈不要购买暂时不用的药品和试剂,不要购买过多的药品和试剂。⒉促进实验室人员的知识更新,加强技术培训,避免在实验工程中污染。⒊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责任心教育和废弃物的管理,做好回收利用工作。⒋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和处理的制度和措施,使其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⒌研究无毒害、无污染的替代品,减少剧毒物的利用。⒍采用微型实验,开发绿色实验室。六、小结实验室是实践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试验基地,检疫实验室除此作用外,在进出口贸易中还具有检测货物中的病虫害,发出预警通知,防止外来疫情或有害生物的侵入的作用。所以,检疫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更应该先处理,后废弃,切实做好国门卫士的角色。为避免检疫实验室的污染危害,实验室要更加完善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制度(保证生物性废弃物能够专库贮存,专人看管,分类存放,贮存废物的容器或垃圾袋必须贴上标签,标明废弃物种类、贮存时间等,贮存时间不能太长,贮存数量也不能太多,合理及时有效的处理生物性废弃物,z大限度地保护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我国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及山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以人为本、以民为贵的优良作风。现今,我们对于废弃物的z终处理,最常用的是焚烧和深埋两种。我国还应该加强对废弃物处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寻求更彻底、更简便的方法,避免焚烧和深埋带来的二次污染,并且要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做到既不污染环境又不浪费资源。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z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中国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z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相关的方案

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相关的资料

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相关的试剂

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相关的论坛

  • 【分享】土壤水分

    土壤水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水培植物除外),另外植物也可以直接吸收少量落在叶片上的水分。土壤水的主要来源是降水和灌溉水,参与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圈-水圈的水分大循环。土壤水存在于土壤孔隙中,尤其是中小孔隙中,大孔隙常被空气所占据。穿插于土壤孔隙中的植物根系从含水土壤孔隙中吸取水分,用于蒸腾。土壤中的水气界面存在湿度梯度,温度升高,梯度加大,因此水会变成水蒸汽蒸发逸出土表。蒸腾和蒸发的水加起来叫做蒸散,是土壤水进入大气的两条途径。表层的土壤水受到重力会向下渗漏,在地表有足够水量补充的情况下,土壤水可以一直入渗到地下水位,继而可能进入江、河、湖、海等地表水。土壤中水分的多少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土壤含水量表示,分重量含水量和容积含水量两种,二者之间的关系由土壤容重来换算。另一种是以土壤水势表示,土壤水势的负值是土壤水吸力。土壤含水量有三个重要指标。一个是土壤饱和含水量,表明该土壤最多能含多少水,此时土壤水势为0。第二是田间持水量,是土壤饱和含水量减去重力水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水分。重力水基本上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此时土壤水势为-0.3巴。第三是萎蔫系数,是植物萎蔫时土壤仍能保持的水分。这部分水也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此时土壤水势为-15巴。田间持水量与萎蔫系数之间的水称为土壤有效水是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部分。当然,一般在田间持水量的60%时,即土壤水势-1巴左右就采取措施进行灌溉。土壤水势可细分为重力势、基模势和溶质势。土壤水分重力势以土壤水面与土表面相平时为0。水面高于土表面时为正值(此时也称为压力势)。水面低于土表面时为负值(土壤水吸力为正值)。土壤基模势指土壤中矿质颗粒表面和有机质颗粒表面对水所产生的张力。它的值永远是负值,即总是将土壤表面的水分向土体内吸进来。土壤水分溶质势与土壤溶液中所含溶质数量有关,溶质越多,溶质势越小(即越负)。点水源入渗时,水沿湿度梯度从高水势处向低水势处流动,逐渐形成一个干湿交界分明的椭球体形状,称为湿润球,球面各处土壤水势相等。该球面称为入渗锋,在水头固定不变时,入渗锋的前进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大部分植物养分都是溶于水后随水移动运输到植物根系被吸收的。无论根系以质流、扩散、截获哪种方式吸收植物养分都在土壤溶液中进行。

  • 土壤水势测定仪有哪些测量项目

    土壤水势测定仪有哪些测量项目

    [size=16px]  土壤水势测定仪有哪些测量项目  土壤水势测定仪是用来测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和水势的仪器,通常可以测量多个相关的参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壤水势测定仪的测量项目:  土壤水分含量(Soil Moisture Content):这是测定土壤中水分的百分比,通常以体积百分比或质量百分比表示。  土壤水势(Soil Water Potential):土壤水势是指土壤中水分的势能或吸附力,通常以帕斯卡(Pascal)或巴(Bar)为单位表示。它可以用来衡量土壤中水分的可用性,即水对植物的可用性。  土壤温度(Soil Temperature):土壤水势测定仪通常也能测量土壤的温度,这对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土壤中的生物活动很重要。  盐分浓度(Salinity):一些高级的土壤水势测定仪可以测量土壤中的盐分浓度,这对于农业和土壤管理非常重要。  气温(Air Temperature):有些土壤水势测定仪还可以同时测量环境空气温度,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这些测量项目的组合可以帮助农民、土壤科学家和环境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土壤的水分状况和土壤的生态系统。不同的土壤水势测定仪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测量项目,具体取决于仪器的型号和用途。[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270933083262_8775_6098850_3.jpg!w690x690.jpg[/img][/size]

自动植物土壤水真空抽提系统相关的耗材

  • 土壤水势传感器
    EQ3 Equitensiometer土壤水势传感器在土壤水势范围内提供稳定的基质势和土壤温度测量。EQ3采用了先进的ThetaProbe探头技术,避免了传统注水式张力计的诸多问题,特别适合在干燥土壤中使用。测量水势(基质势)在0~1000kPa的范围内,能够提供可靠准确的测量。 EQ3 Equitensiometer土壤水势传感器优点 1 方便,准确和可靠性替代注水式张力计2 免维护:无需重新注水或排气3 内置温度传感器4 可长时间埋设(IP68),耐低温工作原理 EQ3由精密土壤水分传感器(ML3 ThetaProbe)组成,其探针嵌入多孔材料中(平衡体)。该材料在含水量和基质势之间具有已知的稳定关系。当EQ3传感器插入土壤中时,平衡体内的基质势与周围土壤的基质势平衡。用EQ3直接测量基质材料的含水量,并用每个Equitensiometer提供的校准曲线将其转化为周围土壤的基质势。EQ3 Equitensiometer土壤水势传感器应用 EQ3 Equitensiometer非常适合于土壤和基质中水势的静态长期监测。它甚至可以安装在冻土中。典型的应用包括环境、植物、土壤、生态、地质科学研究,以及土木工程和农业工程应用。EQ3的总量程为0~1000 kPa,在100~500 kPa之间达到优良的精度。这使得它非常适合植物水分胁迫研究——甚至是在非常干燥的土壤中。
  • EQ15平衡式土壤水势传感器
    用途:平衡式土壤水分张力仪(Equilibrium Tensiometer)是一种全新的拥有多项专利保护性土壤水势测量仪器。水势是在等温条件下,从土壤中提取单位水所需要的能量,单位是巴 (1 bar=100kPa)。在土壤中,水势是决定水流方向和速度的主要因素,它是判断土壤水分对植物有效性的唯一标志。不同土壤的水势可以直接相互比较。 准确测定水势,在研究土壤水分的流动,植物的抗旱生理,自动控制节水灌溉, 土壤湿度监测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原理:EQ15平衡式张力计由两部分组成:平衡传感器和含水量测量器。平衡传感器由一种特殊材料组成, 这种材料具有两个特点:很稳定的含水量和水势之间的关系,高度透水性。 良好的透水性保证其水势和被测量的土壤同步变化。含水量测量器随时测量平衡传感器中的含水量,因含水量和水势之间的关系已知,测得含水量即测得土壤水势。含水量测量器被固定在平衡传感器内,探头周围的环境量稳定不变,从而避免了测量含水量时常见的土壤密度,石头,根系的影响,保证水势测量的精确度。 与传统土壤水势测量仪的比较:目前市场上可见的测量水势的仪器和方法从精度,测量范围,稳定性方面都有不同缺陷,不能完全满足实地使用的要求。传统张力计测量范围小(0 ~ -0.8bar), 只可以在湿润土壤中使用,而且易损坏;干湿球湿度计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精度低,不宜户外使用;石膏块精度低,稳定性低,受土壤pH值影响大。 平衡式土壤水势张力仪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测量范围大,包括了植物可生存的全部范围;精度高,误差小于5kPa;使用简单,无需任何保养和维修措施,完全适于户外长期使用; 测量精度不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碱性土壤除外); 可用数采进行多探头连接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1500kPa (0 ~15巴)测量精度±10kPa(0~100 kPa),读数10%(-100~-1500 kPa)适用温度工作温度0~40°C,存放温度-30~70°C,可留置于冻土中适用土壤非盐性土壤(土壤溶液的电导率1mS/cm)电源5~15V直流,每次测量最大消耗23毫安×5秒输出模拟式输出100~800mV尺寸17cm×4cm×2cm,其中须插入土壤的为前端的7.5 cm重量350g (不含电缆)电缆长度5米,可延长到100米材质不锈钢外壳,全密封 产地:德国
  • TDR 350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速测仪探针
    FieldScout TDR 350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速测仪产品简介:产品用途:TDR350土壤水份仪主要用于测量土壤水分含量来判断土壤的干旱程度以指导农业灌溉。测量范围:0-100% 百分比体积水容量产地:美国FieldScout TDR 350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速测仪产品特点:体积轻巧,携带方便实时液晶显示操作简单易懂内置数据采集器,RS232接口实时数据存储配合GPS绘制土壤水分分布图FieldScout TDR 350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速测仪基本技术指标:测量原理:时域反射原理测量单位:百分比体积水容量分 辨 率:1.0%精 度:±3.0%范 围:0%-饱和电 源:4个AAA电池可用12个月数据采集器容量:3250个(不含GPS数据),1350个含GPS数据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