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光源箱

仪器信息网光源箱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光源箱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光源箱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光源箱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光源箱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光源箱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光源箱相关的解决方案。

光源箱相关的资讯

  • 科学目视色彩评估的方法与标准光源箱的应用
    色彩作为视觉艺术和工业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其准确评估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美观性至关重要。科学的目视色彩评估方法能够帮助设计师和制造商准确判断色彩,确保色彩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科学目视色彩评估方法,并以SpectraLight QC标准光源箱为例,探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在色彩评估过程中,使用标准光源是至关重要的。标准光源箱提供7种光源,包括模拟日光(D50或D65)、冷白荧光灯(CWF)、白炽灯(A)、水平日光(Horizon)、UVA和两种可选荧光灯(U30、U35或TL84),以及2个可选的LED光源(L940或L950)。这些多样化的光源选项确保了在不同照明条件下都能进行准确的色彩评估。为了确保色彩评估的一致性,需要在标准的观察条件下进行。这包括设定特定的观察角度(如45°/0°或0°/45°)、观察距离和背景色。这些条件的标准化有助于减少由于观察条件不同而引起的色彩感知差异。色样对比是一种直观的色彩评估方法,即将待评估的色样与标准色样或参考色样进行直接比较,以此来判断色差。此外,色彩匹配技术也广泛应用于色彩评估中,通过调整色样的三原色成分,使其在视觉上与标准色样或参考色样匹配,从而评估色彩的准确性。虽然目视评估依赖于人的视觉感知,但色度计和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可以提供客观的色彩数据,辅助判断色差的大小或色彩的具体参数。这些仪器的使用可以增强目视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SpectraLight QC标准光源箱是一款专为满足严格视觉评估需求而设计的设备,它提供了7种光源选项,包括可调节的模拟日光(通过加滤光片的卤素灯实现)和可选的LED灯,以适应不同的评估场景。该设备旨在确保整个供应链中的视觉评估始终保持一致,同时提供出色的报告功能和可追溯性,以便于监控和管理色彩质量。SpectraLight QC标准光源箱为整体视觉色彩评估提供了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在整个供应链中建立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对于品牌商和规格指定方,这个系统不仅确保了操作的一致性,还提供了出色的报告功能和可追溯性,从而增强了管理效率和质量控制。对于供应商而言,SPLQC标准光源箱能够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设置审批检查点,从而确保产品从设计到质量控制的每个阶段都符合标准。作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SPLQC标准光源箱不仅减少了人为错误,还通过标准化视觉评估条件,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可靠性。科学的目视色彩评估方法对于确保产品色彩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通过使用标准光源、建立标准观察条件、进行色样对比和色彩匹配,以及控制环境因素和训练有素的观察者,可以有效提高色彩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SpectraLight QC标准光源箱作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在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提升产品的美观性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爱色丽彩通 ”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球知名的色彩趋势、科学和技术公司,爱色丽彩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色彩。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色丽彩通
  • 北京优纳珂亮相2018合肥光源用户学术年会
    7月29日至31日,2018年合肥光源用户学术年会在福建省福州市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办,福州大学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国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领域的430位代表来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开幕式 本次会议通过大会邀请报告、用户报告、青年学术论坛、专家委员会会议及海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出合肥光源在过去的一年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新思考,同时,通过合肥光源、北京光源、上海光源关于装置的运行和开放共享情况的报告,也充分体现了合肥光源对于前沿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作用。优纳珂展台 北京优纳珂科技有限公司是瑞士Dectris公司在中国同步辐射区的独家授权代理,作为会议赞助商在会议期间设立了展台并展示了同步辐射用的一系列探测器,获得众多与会者的关注。与会者咨询产品关于北京优纳珂: 北京优纳珂科技有限公司是德国Mar公司、法国Xenocs公司、 德国STOE公司、英国牛津OxfordCryosystems公司、瑞士Dectris公司在中国的驻华销售办事处及售后服务中心,专业从事X-射线散射及衍射结构分析类仪器及相关配件、耗材在国内推广、销售及研发与生产,我们经过不懈努力向客户提供全集成的,高附加值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关于瑞士Dectris公司: 瑞士Dectris公司长期从事于单光子计数混合像素探测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X射线探测器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该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同步辐射,各科研领域实验室以及工业应用,并获得用户的高度认可。
  • 贺利氏特种光源即将亮相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
    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Productronica China)进入倒计时,这是中国电子制造行业领先展会,聚焦精密电子生产设备和制造组装服务,展示电子制造核心科技。贺利氏特种光源作为其生产中的固化方案提供商,即将携光博士“惊艳”亮相。届时展台上有丰富的抽奖活动,期待您的光临和参与。3月14日至16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2馆 2115展位与你不见不散!/★ 瞧瞧咱高颜值展位 ★/ 超有范的紫外固化方案,就在E2.2115贺利氏展台有“内涵”,超有范此次参展的紫外固化业务部门,拥有从有极灯、无极灯到LED的不同紫外光源,满足您的多种固化需求。紫外(UV)固化是一种光化学过程,是利用高强度的紫外线进行照射,将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油墨,油漆,黏合剂加以瞬间固化。与传统的干燥方法相比,紫外线固化具有诸多优点: 提高生产速度 降低废品率 提高抗划伤性和耐溶剂性 并且易于实现超强粘结极具“亲和力”,超有范贺利氏特种光源的紫外固化光源广泛用于多种工业紫外线固化应用,从胶粘固化、汽车零部件、汽车头灯、CD制造、柔版印刷、玻璃雕刻、地板、图画艺术、喷墨打印、大幅面打印、标签打印、金属雕刻、窄幅和宽幅、胶版印刷、光学镜头涂层、包装、PCB制造、电子元器件、医疗仪器、导线标记、紫外清漆、紫外精饰̷“后台”够硬,太有范 专业的研发部门和应用中心 可以提供深度技术咨询 定制光源 满足您的个性化需求 完善的售后服务技术部门 为您的工业生产提供质量保障 这么有范,等你来聚 欢迎大家跟我们的专家当面沟通,我们在E2馆2115展位恭候您的光临!
  • 卓立汉光携波长可调单色光源亮相德国慕尼黑光电展
    第二十三届德国慕尼黑光电展于2017年6月26日在德国慕尼黑展览中心举行,该展会是全球唯一覆盖整个光电子行业所有门类、展示最尖端科技的专业光电博览会,目前,卓立汉光与Mountain Photonics GmbH 联合参加展出,卓立汉光携最具影响力产品:波长可调单色光源亮相展会现场! ZOLIX&Mountain Photonics GmbH德国慕尼黑光电展展位号:B2.340 卓立汉光与Mountain Photonics GmbH 已正式签订代理协议,由Mountain Photonics GmbH全权代理卓立汉光产品推向德国市场,Mountain Photonics GmbH 在光电行业累积了70年的经验,为客户推广最全面的光学测量技术专业产品。 Mountain Photonics GmbH德国慕尼黑光电展(展位现场图) 卓立汉光自1999年成立,通过数年的不断努力,成为了光电行业知名的生产厂商, 2000年我司推出第一套量产型三光栅光谱仪后,不断推出了多套荧光、拉曼、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太阳能电池检测等光谱测量系统,广泛应用在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与试验,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了一份力量,产品凭借优良的品质远销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此次展会,与Mountain Photonics GmbH公司联合展出的Omni-λBright亮谱系列产品, 其应用市场广泛: 用于荧光光谱测试系统的激发光源 生物荧光测试 探针台应用 CCD相机 CMOS相机 紫外光传感器 红外光传感器 太阳能电池测试 PEC光电化学电池量子效率测试 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度标定 眼部防护用品光谱测试 光学镜头透过率测试 透反吸测试系统光源 更多卓立汉光产品详情,请登录公司展台: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更多产品详情:可调单色光源
  • 攻克“光源中的光源”,中国芯走上新道路
    当前,芯片问题广受关注,而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以极紫外(EUV)光刻机为代表的高端光刻机,则是我国集成电路(IC)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迈过的“如铁雄关”。如何在短期内加快自主生产高端光刻机的步伐,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笔者认为,应找准关键技术,攻克核心设备,跻身上游产业。认清光刻关键技术对于光刻机,凭什么美国可以左右荷兰阿斯麦公司(ASML)EUV光刻机的出海国家?ASML又为什么“愿意”听从美国的“摆布”?一方面,美国在ASML早期研发阶段给予大力扶持,帮助其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继续扶持ASML的条件之一,ASML供应链里至少要有55%的美国供应商。另一方面,在美方协助下,ASML得以顺利收购几大可能阻碍其技术升级的关键供应商,例如通过收购全球准分子激光器龙头企业美国Cymer公司,控制了EUV产业链上除镜片组外最重要一环——13.5纳米极紫外光光源。鉴于此,美国通过下注ASML及推动其在上游产业建立技术壁垒,完成了对光刻机产业链的控制。从技术层面看,Cymer公司采用的是激光等离子(LPP)技术路线,这一技术离不开泵浦激光器。泵浦激光器是德国TRUMPF公司专门量身定制的正方形折叠腔轴快流二氧化碳(CO2)激光器,它的原理是由高功率密度、高重频、波长10.6微米的激光束照射锡液滴(液相锡靶),光/热复合致锡原子电离,锡等离子体直接辐射波长13.5纳米、功率约250瓦的极紫外光。这是国际公认的最具工程实现价值的技术路线,其他如同步辐射、自由电子激光等方法距离规模化应用还差很远。攻克EUV光源核心设备笔者认为,如果我国能提供财力、人力、物力,精准定位并攻克LPP关键技术,还是有望打破高端光刻产业技术瓶颈的。EUV光刻机是一套极其复杂的光机电系统,主要核心设备是EUV光源、光学镜组、高速超精密运动双工件台,其中EUV光源是光刻机最核心设备,而高端CO2激光器又是EUV光源更基础的核心设备,是“光源中的光源”。因此,我们应首先攻克高端CO2激光器,研制比轴快流更先进的大功率板条波导(SLAB)CO2激光器,即万瓦级的SLAB CO2激光器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精尖端气体激光器产品,在EUV光源供应链中对标德国TRUMF公司。第二步,攻克EUV光源。目前,Cymer公司采用液相锡靶的LPP方案研制的EUV光源仅能输出约250瓦极紫外光,使ASML的EUV光刻机每天只能处理约200片晶圆,生产速度和效益较低,不能满足IC制造商有关日处理300~500片及以上晶圆的急迫要求。要想实现此目标,EUV光源需要提高30%以上输出功率,而液相锡靶LPP技术很难再提高。如果用更先进的CO2激光器结合全新概念的气相锡靶技术方案,研制更大功率EUV光源,将使我们快速跻身核心零部件提供商行列。如能攻克这两个核心设备,成为独立掌握极紫外光源制造技术的国家,将大幅提升我国在高端光刻机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关键成果及技术难点CO2激光器作为EUV光刻机的核心部件,引发全球对气体激光技术的重新认知。这充分说明气体激光器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激光器件。CO2激光器已发展4代,而今标志性的SLAB气体激光技术是国际能量光器件制造商们追逐的技术高地。德国Rofin公司是全球第一家拥有SLAB专利技术体系、能够生产千瓦级以上SLAB激光器件的企业。美国Coherent公司2016年出资9.34亿美元收购了Rofin,获得梦寐以求的SLAB技术。目前,我国是国际上第二家独立拥有SLAB专利技术体系、能够生产千瓦级以上SLAB激光器件的国家,并创新性研发了“板条放电预电离横向激励大气压激光器”,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尖端气体激光器产品、跻身高端光刻机全球产业链奠定了知识产权和产业化基础。凭借相关技术储备,我国有机会在较短时间内攻克万瓦级SLAB CO2激光器核心设备。不过,研制EUV光源会面临三大技术难关:一是精密流量控制的气相锡靶;二是激光束照射方式;三是极紫外光收集镜制造和镀膜。
  •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光源性能拓展通过工艺测试
    2022年8月12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光源线站工程的光源性能拓展部分顺利通过了中国科学院条财局组织的工艺测试。 工艺测试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夏佳文院士任测试组长,徐刚研究员任测试组副组长。此外,线站工程工艺测试组总组长胡天斗研究员参加了测试,中科院条财局重大设施处樊潇潇视频参加了工艺测试会议。专家组听取了工程加速器分总体负责人姜伯承研究员汇报的光源性能拓展部分建设情况及自测报告,讨论确定了工艺测试内容和测试大纲,进行了现场实测。经现场测试和对以往测试的确认,结果表明光源性能拓展后的储存环加速器总体性能参数,以及超高磁场弯铁及长直线节双腰磁聚焦系统、低温系统、束流测量系统、束流控制系统、插入件系统、轨道快反馈系统、SLEGS光源系统的技术性能参数值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指标。 上海光源二期线站工程根据光束线站的建设需求对储存环加速器进行了升级改造,即光源性能拓展: 将储存环的第3和第13单元改造成带2.29T超高磁场弯铁的DBA磁聚焦结构单元,增加2段1.89m直线节用以引出更多束线(图1),提高弯铁辐射光子特征能量至18.7keV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图2);将第11和16单元的超长直线节改造成双腰低βy直线节(图3),以满足安装两条高性能束线的要求;将第12单元的标准直线节进行局部消色散光学改造,以满足安装超导扭摆器的需要;以上改造均对局部光学函数进行了匹配(图4),以使全环的光学函数得到优化。储存环聚焦结构改造于2019年完成,随后投入日常运行,改造完成后的上海光源在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中继续处于先进水平(表1)。图1. 超高磁场弯铁的DBA磁聚焦结构单元布局图及实景照片图2. 超高磁场弯铁照片以及常规和超高磁场弯铁的辐射功率谱比较图图3. 长直线节双腰布局图及实景照片图4. 改造前后的储存环光学函数(局部)对比图表1. 上海光源储存环主要参数改造前后的对比研制了13台插入件(表2、图5),包括6台真空内波荡器(IVU)、3台低温永磁波荡器(CPMU)、1台椭圆极化波荡器(EPU)和1组双椭圆极化波荡器(DEPU)、1台多磁极永磁扭摆器(MPW)和1台超导扭摆器(SCW),并陆续安装到储存环上;在此基础上,新建了基于康普顿散射的激光和电子束伽玛源(图6),伽玛能量范围0.4~20 MeV,满足了新光束线站建设的要求。 表2.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插入件参数图5. 各种类型插入件图6. SLEGS光源系统 新建了束团纯化系统和纯度监测系统,获得10-5量级的高纯净度的高流强单束团束流(图7)来满足时间分辨实验的需求。 图7. 束团纯化系统照片和效果图 新建了被动式超导三次谐波腔系统及配套的650W/4.5K液氦低温系统(图8、图9)并已完成调试,实现了24.5mA高流强单束团和200mA束团串混合填充模式的稳定运行,满足了快速成像线站的技术要求。图8. 超导三次谐波腔和束团纯化测量装置测得单束团流强图9. 低温系统(液氮/氦气储罐、4.5K和2K冷箱) 此外,还增加了轨道快反馈系统矫正铁数量,提高轨道快反馈系统的抑制带宽和抑制效果(图10);升级改造了横向束流反馈系统,实现了混合填充模式逐束团反馈,增加了系统动态范围到31db。图10. 轨道快反馈系统(左图参与快轨道反馈系统的轨道稳定性(快轨道反馈系统8小时工作);右图束流轨道噪音积分谱(FOFB打开/关闭))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于2016年11月动工建设,在工程经理部的组织下,光源性能拓展部分按进度计划节点推进。2017年7月完成长直线节双腰改造,2018年7月完成第一台插入件(IVU)上线安装,2019年1月低温系统完成全部设备安装,2019年9月完成3和13单元超高磁场二极铁改造,2020年9月完成SLEGS光源系统相互作用腔上线安装,2021年3月完成超导扭摆器(SCW)上线安装,2021年9月完成三次谐波腔上线安装,并在2021年12月调试达到束线要求,实现了24mA单束团+200mA束团串填充模式,支撑快速成像线站完成了工艺测试(新闻链接: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截止目前,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已完成了用户支撑实验系统、实验辅助系统、光源性能拓展和11条光束线站(20个实验站)的工艺测试,新建光束线站试运行已支撑用户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通过加速器性能拓展工程的实施,拓展了光源光子能谱范围,增加了插入件直线节占比,即增加了可建束线的数量,实现了快速成像要求的高流强单束团和束团串的混合填充模式,同时,保持了加速器主要性能参数的先进性,提高了光源运行稳定性。
  • 卓立汉光可调单色光源的应用 — 均匀光源
    技术介绍: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灯源,这些灯源只一般提供复色光,不能根据用户的实际应用提供单一或是较短波段范围的光,因此可调光源也就孕育而生。光源经过不同特点的分光器件(一般为单色仪),输出或是高分辨高窄线宽光,或是高能量的复色光,从而可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使用。产品应用:均匀光源是可调光源一个重要分支,一般可用于探测器如(CCD,CMOS)的响应均匀性测试等光电领域测试。CCD像素非均匀性测试:CCD芯片是由多个像素组成。在CCD制造过程中,因为硅基材料本身质量,以及生产工艺等因素,即使在同一个采集参数下(曝光时间,读出速率等),各像素的暗电流,量子效率还是会有细微的差别。在一些大面阵相机使用的场景,如天文观测,需要在CCD相机使用前对感光芯片的各像元的响应非均匀性做统一的测试。 均匀光源是该测试中的重要环节,光源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都会影响到测试的准确性。 图1:CCD芯片非均匀性测量流程图,内含TLS(可调光源)和积分球如上图所示灯源经光谱仪分光后由积分球输出成为均匀光源,然后照射待测CCD相机进行测试。根据测试响应波段的要求,一般灯源可以选用卤素灯作为光源,用光功率计放置于积分球出口,测量光源在不同电流时的能量输出。经过长时间开启后,(一般30分钟以上),再次测量输出能量数值。经过对比,得到一个电流最佳值使得灯源在长时间工作后仍可保持1%以内的稳定性。光源均匀性测试可以用光功率计在XY电移台上以一定间隔(如1cm),在CCD测试位置获得光源照射到CCD面上的不同位置的照射强度均匀程度。在光源的强度稳定性和均匀性符合测试指标后,接下来可以进行CCD非均匀性测试。分别在挡光和不挡光状态下获得相机在同一AD等参数的情况下图像数据。然后在逐一针对不同曝光时间分析像素点的数值输出。最后得到对CCD芯片的响应均匀性测试,并重新建构测试芯片的暗电流和光电流的分布情况。 图2:卓立汉光推出的基于可调光源的均匀光源系统卓立汉光经过多年的研发,针对不同的光源需求,推出基于不同光源和单色仪的可调光源系统(TLS系列光源) 图3:不同灯源组合灯源加320mm焦距谱仪组合TLS光源灯源不稳定性输出范围氙灯(75W、150W)1%200-2000nm氙灯(300W、500W)10%200-2000nmEQ光源1%200-2000nm溴钨灯(150W、250W)1%350-2500nm40W红外光源1%1.1-12um 灯源加200mm焦距谱仪组合TLS光源灯源不稳定性输出范围氙灯(75W、150W)1%200-1000nm氙灯(300W、500W)10%200-1000nmEQ光源1%200-1000nm溴钨灯(150W、250W)1%350-2500nm40W红外光源1%1.1-8um 引用文献:1, Liang Shaolin, Wang Yongmei, Mao Jinghua, Jia Nan, Shi Entao,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0417004, 48(2019)2, EMVA Standard 1288,Standard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Image Sensors and Cameras,2021Wang Shushu, Ping Yiding, Men Jinrui, Zhang Chen, Zhao Changyin,Proc. SPIE 11525, SPIE Future Sensing Technologies, 115252I (2020)
  • 杨福家院士带你看“上海光源”
    这是3月16日拍摄的“上海光源”高性能电子储存环旁的部分实验站。 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今天,“上海光源”正式竣工。这项总投资约12亿元、历经4年零4个月建设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终于成功绽放出七彩的春光。  “上海光源”有何奥妙?它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啥关系?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杨福家院士不仅是该领域的专家,而且早在1995年,他曾和谢希德等科学家一起,在市政协相关会议上提出“在上海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提案,为“上海光源”的故事写下了一个精彩开头。转眼14个年头过去,从上海到全国,各级领导、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为上海光源工程殚精竭虑,也理应让更多人知道“上海光源”、了解“上海光源”。杨福家院士欣然应邀,带领本报读者一起“神游”上海光源。  它是一个“光的博物馆”  新闻视点:平心而论,大多数人恐怕直到现在还不是很明白,“上海光源”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能派什么用场。您能否用简单的语言先给大家做一下科普?  杨福家:“上海光源”的学名叫“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严格来说,它不是用来制造我们肉眼可见的“光”,而是发出从远红外到硬X射线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与可见光相比,这些“看不见的光”波长更短,能量更高。  简单来说,“上海光源”的工作原理,是让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在磁场中作曲线运动,因为改变运动方向而释放的能量,将转换成各种波段的电磁波。其本质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可见光和X光一样,都是电磁波。电磁波又叫电磁辐射,由于这种现象最先是1947年在高能物理实验用的同步加速器上发现的,因而被命名为同步辐射(Synchrotron radiation)。  “上海光源”坐落于张江,距地铁二号线终点站不算太远。这幢圆盘形的地标建筑,一直被人们形容为巨型鹦鹉螺。其实,这只“海螺”足有上海体育场那么大,是我国迄今最具规模的重大科学工程,并至少具有30年科学寿命。  根据上海光源工程的平面图,“螺壳”内部的主体结构分为三部分:外圈为432米周长的一个大环———储存器 与之相切的内圈,是一个180米周长的小环———增强器 小环还连着一根40米长、直直的尾巴———直线电子加速器。在这条有直道、有弯道的“光电隧道”中,能量传送方向为“直线—小环—大环”。  出光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高压电从直线加速器扣动“电子枪”,发射出无数个电子。它们在直线隧道内的真空电磁场中疾行,加速至接近光速水平,能量达到150兆电子伏特(150M eV)。接着,这股低能光束线便打弯“注入”内圈小环隧道———增强器,能量在转圈的瞬间被提升22倍左右,变成35亿电子伏特(3.5G eV)的高能光束线,最后“注入”外圈大环隧道———比400米跑道还长的储存器。高能光束线昼夜不停地高速穿行,并沿着大环不断“转圈”,在不同切线方向上“条分缕析”,引出数十束不同波长的形形色色的光,覆盖从远红外线到硬X射线的所有波段,供外围大厅内成百上千的实验站科研人员进行多学科研究。  因此,“上海光源”这只鹦鹉螺可谓“光芒”齐放,使不同学科的科学家能在同一个“光的博物馆”内各取所需。  能给蚂蚱触角拍X光片  新闻视点:“上海光源”有哪些具体用途呢?  杨福家:它可以产生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能为各领域的科学家做研究提供条件。例如对医学专家来说,可能在这里找到一种新的射线,成像效果比现在的X射线更好,也许今后医院里就不用X射线拍片了———这就和普通人的生活有很近的关系了。  以X射线为例,“上海光源”所发出的X射线,品质绝对是世界一流的。目前,国际上的X射线成像技术越来越高精尖,不仅趋向于更高的空间分辨率(纳米量级),同时趋向于更快的时间分辨率(1毫秒或更短)。“上海光源”即将对外开放的X射线成像及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正朝这些方向努力。打个比方,这座光束线站,若为一只活体蚂蚱拍X光照片,包括蚂蚱触角里面的微细管道、呼吸器官等都可一览无遗,这是传统X光机无法办到的。  用途还有很多。在材料科学领域,利用“上海光源”产生的高亮度同步辐射光束,可以揭示材料中原子的精确构造,得到有价值的电磁结构参数。它们既是理解材料性能的“科学钥匙”,也隐含着发明新颖材料的原理来源   在地球科学领域,利用X射线作为微探针,能深入了解地壳深处和地幔中矿物的演变和转化,对于矿床地质、矿物、岩石、探矿以及地球化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在微细加工技术领域,利用X射线深度光刻技术,可以“搞定”线宽在几十纳米以下的高度集成电路   在石化及化学工业领域,可以研究催化机理和催化剂特性,有助于发明新型催化剂,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的效率和产出   在产品研发与检测方面,可进行飞机发动机和航天器疲劳测试、纸浆无氯漂白工艺改进、化妆品效果分析等 ……  “上海光源”计划下月正式对国内外科研用户开放的光束线,共有7条。7束光各配套一座实验站,供课题单位及专家们进行科学实验。目前已收到78所大学、科研院所的用户课题申请242份,累计2868个机时,首批课题正在评审中。  这还只是“小试牛刀”的一期工程。据专家估计,整个上海光源总共能建约60条光束线,每条线上可建1—2个实验站。每条光束线的投资,相当于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规模。可以想象,今后在这个鹦鹉螺里,将诞生多少令世人惊叹的科学奇迹!  总能量居世界第四  新闻视点:“上海光源”目前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  杨福家:我可以很肯定地说,参观“上海光源”,你会打心眼里为中国人感到自豪。它的性能超过同能区现有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建造或设计中的性能最好的中能光源之一。今后,它将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印度等地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一起,在亚洲形成可以与欧美同类装置媲美的、能量和性能分布合理的光源群,成为面向世界的同步辐射实验平台。  同步辐射光源是世界主流的高能物理装置之一。据了解,自1947年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同步辐射现象,这类光源装置迄今已发展出第三代。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是“附生”于高能物理实验专用对撞机的兼用机 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是基于同步辐射专用储存环的专用机 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是基于性能更高的同步辐射专用储存环的专用机,如“上海光源”。据悉,“上海光源”电子束总能量已跻身世界四强,仅次于日、美、欧的同类装置。  目前,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有一、二、三代同步辐射光源50多台,其中像“上海光源”这样的第三代光源,已建成10多台,而在建和设计中的至少也有13台。预计2010年前后,全球每天都有上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利用这些光源产生的不同波长的光,从事前沿学科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  微观层面的“发射卫星”  新闻视点:“上海光源”究竟有多难造?  杨福家:“嫦娥”工程大家比较熟悉,其实“上海光源”的工作原理,有点像微观层面的“发射卫星”———就是要通过施加外力,让电子在一个个指定轨道上运行,其精度要求,比发射卫星高100万倍。当然,我们也有容易的地方,就是万一把电子搞丢了不要紧,把卫星搞丢了可不行。上海光源工程进展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在国际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国外有不少投资比我们高、建造时间比我们长的同类装置,质量却不如我们理想。我在很多场合都会跟人提起“上海光源”,因为我们做得真是太漂亮了!参与其中的许多年轻人,原本在学术界默默无闻,“上海光源”的成功,也令国际同行立马注意起他们来,真可以说是学术界难得的“一夜成名”。  建“上海光源”有多难?举个例子,为保持光束流的高度稳定,光源轨道的垂直稳定度须控制在1微米以内。  控制这1微米有多难?要知道,各种干扰因素实在不少:施工的地基会有不均匀的沉降,储存环隧道和实验大厅的地板会扭曲和变形,储存环隧道内空气的温度甚至冷却水的温度都在变化,还有各种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振动源……任何一个细节出问题,都无法保证实现这个“1微米以内”的目标。所以工程人员随时随地都在严密监测,用一系列手段使光源稳定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承建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的技术人员分成不同班组,从早8点到晚5点,从晚5点到早8点,24小时都能在工程现场见到他们。即便在严格控制的25摄氏度恒定室温下,这些专家有时还是会憋出一身汗。在那几百米长的“光之隧道”内,必须像列车编组一样,将一段段光电设备拼接安装到位。精贵的单件设备,有的达上吨重,却要求工程师屏气凝神、小心轻放。正是有无数工程技术人员的兢兢业业,“上海光源”的光束流轨道稳定度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还有,10万多个信号点,没有接错一根电缆 国际上通常要2至3个月完成的工程环节,“上海光源”只用了两个星期……在前几天进行的专家测试中,国内外同行一致认为“建设质量达世界一流”。  也许就像杨福家院士所说,这些成功,还都是“前奏”。随着“上海光源”的对外开放,以后将有更多看点。在这个大平台上进行的多种实验,每一个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姑且拭目以待。
  • 埃赛力达科技收购贺利氏特种光源,巩固其在全球特种光源市场的地位
    埃赛力达科技公司是一家工业和医疗技术制造商,专注于提供具有市场驱动力的创新光子解决方案,埃赛力达近日宣布已成功从贺利氏集团(德国哈瑙)完成对特种光源业务的收购包括德国、英国、美国、中国和日本的运营业务,以及全球多个主要应用中心和销售办事处。特种光源业务专注于研发和制造从紫外线到红外线的特种光源部件和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分析仪器、工业固化、水处理、电子制造、医疗和美容治疗、电池生产等领域。“我们很高兴特种光源及其强大的团队现在成为埃赛力达的一部分。现在,埃赛力达和特种光源结合了各自的知识和制造专长,可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光技术产品。埃赛力达科技首席执行官Ron Keating表示:“我们共享基于客户深度参与且经过实地验证的市场推广战略,这有助于取得市场成功,并确保与客户之间的长期业务关系。”此次收购特种光源是埃赛力达科技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系列战略性收购的最新举措。“我们对新合作伙伴关系带来的可能性感到非常振奋。”特种光源董事总经理Roland Eckl表示:“我们看到了重大的机遇,通过结合双方的能力,不仅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客户群,还能持续加速实现盈利性增长。”该收购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完成。交易条款未予披露。关于埃赛力达科技Excelitas Technologies Corp.埃赛力达科技是一家的工业技术制造商,专注于提供具有市场驱动力的创新光子解决方案,满足我们OEM和终端客户对传感、检测、成像和照明的关键需求。埃赛力达服务于医学、生命科学、工业、半导体、智能建筑、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的众多应用,致力于促进客户在众多终端市场取得成功。我们的团队由7,500多名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工作,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关于特种光源NoblelightNoblelight特种光源是全球特种光源领域技术与市场的先驱者之一,产品波长覆盖从紫外线到红外线,适用于工业、科学及医疗应用,业务遍及欧洲、亚洲和美国。我们设计和制造的红外线、闪光和紫外辐射器、系统及解决方案,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制造、环保、医美、研发、分析测试技术等领域。
  • 埃赛力达科技收购贺利氏特种光源,巩固其在全球特种光源市场的地位
    特种光源业务专注于研发和制造从紫外线到红外线的特种光源部件和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分析仪器、工业固化、水处理、电子制造、医疗和美容治疗、电池生产等领域。“我们很高兴特种光源及其强大的团队现在成为埃赛力达的一部分。现在,埃赛力达和特种光源结合了各自的知识和制造专长,可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光技术产品。埃赛力达科技首席执行官Ron Keating表示:“我们共享基于客户深度参与且经过实地验证的市场推广战略,这有助于取得市场成功,并确保与客户之间的长期业务关系。”此次收购特种光源是埃赛力达科技自2010年成立以来一系列战略性收购的最新举措。“我们对新合作伙伴关系带来的可能性感到非常振奋。”特种光源董事总经理Roland Eckl表示:“我们看到了重大的机遇,通过结合双方的能力,不仅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客户群,还能持续加速实现盈利性增长。”该收购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完成。交易条款未予披露。关于埃赛力达科技Excelitas Technologies Corp.埃赛力达科技是一家领先的工业技术制造商,专注于提供具有市场驱动力的创新光子解决方案,满足我们OEM和终端客户对传感、检测、成像和照明的关键需求。埃赛力达服务于医学、生命科学、工业、半导体、智能建筑、国防和航空航天领域的众多应用,致力于促进客户在众多终端市场取得成功。我们的团队由7,500多名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工作,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关于特种光源NoblelightNoblelight特种光源是全球特种光源领域技术与市场的先驱者之一,产品波长覆盖从紫外线到红外线,适用于工业、科学及医疗应用,业务遍及欧洲、亚洲和美国。我们设计和制造的红外线、闪光和紫外辐射器、系统及解决方案,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制造、环保、医美、研发、分析测试技术等领域。
  • 上海光源通过验收 总投资超过14亿
    上海光源外景  1月19日下午,总投资超过14亿元的上海光源(SSRF)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意味着这个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历经10年立项和52个月建设,即将正式对国内外科研用户开放。  无论是投资还是规模,上海光源都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大科学工程,它能做什么?其科学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是不是自主研制?……记者为此专访了上海光源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等专家。  “它是一个多学科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  上海光源犹如一台功能强大的“超级X光机”和“超级显微镜”,其亮度是最强的X光机的上亿倍,具有波长范围宽、高强度、高亮度、高准直性、高偏振与准相干性、高纯净并可准确计算等一系列比其他人工光源更优异的特性,是继电光源、X光源、激光光源之后第四次为人类文明带来革命性推动的一个新光源。  由30多位院士和专家组成的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上海光源以世界同类装置最少的投资和最快的建设速度,实现了优异的性能,成为国际上性能指标领先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是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  “它的用处太多了,是一个多学科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江绵恒说,“它提供性能非常优异的光——从红外线到高能X射线(硬X射线)宽广波段、光谱连续的光,为我国及全世界诸多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先进又不可替代的工具。”  利用它,可从事生命、材料、环境、医学、药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以及微电子、医药、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诊断等高技术开发应用的实验研究。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沈旭研究员告诉记者,使用上海光源,他研究晶体结构的效率提高了数十倍,“以前用普通X光衍射,要做几天的工作,现在只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可以说实现了质的飞跃。”  “将同时容纳上千名科学家一起工作”  从空中俯瞰,上海光源仿佛一个美丽的巨型“鹦鹉螺”。这个巨大“鹦鹉螺”内部,有一台周长180米的增强器,一台周长432米的电子储存环,还有首批建设的7条光束线和实验站。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鹦鹉螺”是由2100根48米深的混凝土的桩基撑起来的。江绵恒说,这个建筑内部,科学实验的要求很高,比如振动不能超过1微米。在隧道内部,温度的要求是27摄氏度,正负不超过0.2摄氏度,而上海光源做到了正负不超过0.1摄氏度。52个月的建设周期,也创造了世界纪录。  自2009年5月6日,上海光源对用户开放试运行,至2010年1月13日,累计提供用户机时15436小时,用户已超过1000人,执行了101个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用户课题432个,涵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十几个学科,取得了一批很好的实验结果。  “第一批,我们建成了7条光束线和实验站,可同时容纳近百名科学家开展实验。”江绵恒说,“我们计划在2020年左右再建成约30条光束线站,到2030年建满达到60条光束线站,到那时将同时容纳上千名科学家一起工作。”  “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科技队伍做出来的”  上海光源已进入国际上性能指标领先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行列,其中不少指标处于国际最好水平之列,且性价比高,自主研制的设备超过70%,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储备。  “上海光源从建筑、装置到设备,它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科技队伍做出来的,安装也是我们自己的技术工人队伍完成的,达到了非常高的工艺水平。”江绵恒说,比如180米的增强器,用于修正电子束流轨道的56块校正磁铁,1块也没用就调通了,说明我们的设计、加工、安装都几乎没有偏差,在世界加速器界可能是“空前”了。  江绵恒还介绍说,上海光源是中科院和上海市完美合作的结晶,其主要参建、参研单位有上百家。国际先进的定位,对这些单位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需要他们“跳一下”才有可能达到。而就是在这个“跳一下”的过程中,在工程科研团队的指导与合作下,相关单位和企业的技术能力都获得了提升、飞跃。  “我们需要更先进光源的前瞻部署”  上海光源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建设大科学工程实验装置方面,具备了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和技术集成的能力,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但是也应该看到,世界上最早的第三代的光源是1991年建成的。”江绵恒说,“尽管我们有自己的创新,但在时间上落后了将近20年。而且,新光源——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已在国际上加速发展起来,美国SLAC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去年已经出光,德国、日本、韩国等也已起步。”  江绵恒因此强调:“我们也需要同时进行更先进光源的前瞻部署。”他透露,中科院已经向国家建议,在上海光源的北面,建设一台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开展短波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预先研究 希望在这之后,再向国家申请建设硬X射线的用户装置,把我国与先进国家在光子科学领域的发展差距缩短到10—15年左右。
  • 江绵恒:上海光源,“加速”科技创新
    1月19日,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验收会在上海召开。验收会召开前,上海光源工程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欣喜地接受了记者专访。  他指出:“上海光源以远少于世界同类装置的投资,以世界上同类装置的最快建造速度,实现了优异的性能,进入国际上性能指标领先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行列,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同步辐射装置之一。”  同时,他强调,上海光源高质量的建成,是依靠我国自己培养的中青年科学家,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坚强有力的领导和紧密有效的院地合作和积极争取国际交流合作的典范,“上海光源工程的建成是一种民族自强的体现,她显示了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决心和意志”。  《科学时报》:上海光源能做什么?上海光源的科学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江绵恒:上海光源是一个多学科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它提供性能非常优异的光——从红外线到高能X射线(硬X射线)宽广波段、光谱连续的光,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诸多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提供了一个最先进又不可替代的工具。  比如医学成像,上海光源的成像线站的静态分辨率已经达到0.8微米——比千分之一毫米还小,远远优于传统X光成像(毫米级)。  又比如材料研究,上海光源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XAFS)线站已经开展了对催化剂反应过程的原位动态研究,小角散射线站进行了离线的碳纤维原丝纺丝成形过程、蚕丝形成过程的材料结构研究,下一步要争取做到原位研究。  《科学时报》:建设上海光源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上的意义何在?  江绵恒:中国科学院曾经作过一项研究,人均GDP少于300美元的经济体,其技术创新一般处于以使用技术为主的阶段 300~4750美元时,一般处于以改进技术为主的阶段 人均GDP到4750美元以上时,就要依靠自己创造技术了。我国现在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我们要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而上海光源就为自主创新所需要的前沿探索和技术突破提供了高效手段。  概括来说,上海光源的意义有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上海光源将为我国的多学科前沿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先进的实验平台,将为提升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作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利用上海光源的同步辐射实验技术开展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学科之众多,应用的领域之广泛,是其他大科学装置无法比拟的。  第二,上海光源将为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创造优良条件,为组建综合性国家大型科研基地奠定基础。上海光源首批建设的光束线和实验站居国际先进水平,可同时容纳近百名来自不同学科和高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开展科学实验。将来线站建满后,同时容纳的研究人员可达上千名 同时围绕上海光源将建设蛋白质研究中心——国家已立项开始建设,材料研究中心、纳米研究中心等。如此之多的研究人员聚集在这里,使上海光源自然而然成为综合性的大型前沿研究中心,为萌发新思想、创造新方法和开辟新学科提供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  第三,上海光源将直接带动我国相关工业的发展。除了为相关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研发手段之外,上海光源本身属集成创新,它的建设涉及加速器、光束线站及建安方面的众多关键技术难题,上海光源的建设也直接带动我国现代高性能加速器、先进电工技术、超高真空技术、高精密机械加工、X射线光学、快电子学、超大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高稳定建筑等先进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大科学工程的实践证明,这种带动作用的间接效应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非常大的。  《科学时报》:上海光源是以自主研制为主吗?它的成功研制对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江绵恒:由这个领域的院士专家进行的工艺鉴定认为,上海光源实现了高水平的集成创新,自主研制的设备超过70%。实际上,上海光源从建筑、装置到设备,它的设计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科技队伍做出的,它的安装也是我们自己的技术工人队伍完成的,达到了非常高的工艺水平,令国际同行叹服。比如180米的增强器,用于修正电子束流轨道的40块校正磁铁,1块也没用就调通了,说明我们的设计、加工、安装几乎没有偏差,在世界加速器界可能是“空前”的。  上海光源工程的参建、参研单位主要的就有上百家。上海光源国际先进的定位,对这些单位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需要他们“跳一下”才有可能达到。而就是在这个“跳一下”的过程中,在工程科研团队的指导与合作下,相关单位和企业的技术能力都获得了提升、飞跃。  《科学时报》:院市合作在上海光源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您如何评价与上海市共建上海光源这一机制创新?  江绵恒:上海光源是院市合作的典范。这种合作创新机制为地方聚焦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创造了成功范例。  需要强调的是,上海市对上海光源这一大科学工程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1998年上海光源预研研究时,总经费8000万元中,上海市就投入了6000万元,中国科学院则组织北京高能所、合肥光源的专家骨干,与上海应用物理所的科研人员组成预研工程队伍,为上海光源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程立项开工,上海市无偿划拨了张江的300亩地,并且将上海光源工程纳入上海市重大工程和首批科教兴市重大项目予以保障,极大地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在争取和完成这一国家任务的过程中,院市双方通力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创了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的新模式。  《科学时报》:上海光源工程的人才队伍是如何培养和建设的?是什么样的激励机制使上海光源工程建设队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建成上海光源?  江绵恒:我为有一支凝结着严谨高效、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的上海光源工程队伍而深感自豪,正是这种“上海光源精神”激励着他们拼搏攻关。  我们的前工程办主任汤杰,在2009年2月,距成功只有2个月的时候,因积劳成疾,高血压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年仅43岁。他是一个很机灵的上海小伙子,能力很大。挣钱的机会很多,但他为了热爱的上海光源事业,十几年如一日,全心投入工程,在工地、现场几乎总能看到他,是公认的上海光源的“大管家”。为什么?这是精神的力量。  上海光源工程队伍,开工时主要骨干的平均年龄约37岁,在加速器界显得很年轻,缺乏工程经验,而且队伍规模也很不足。怎么办?经验不足,我们就加强培养和岗位锻炼,提倡“干中学”,请来国内外特定领域的专家交流指导,组织专业知识培训、参加夏季加速器学校学习,提高能力 送到国外在建光源短期学习实践,在调试时实行跨分总体、跨线站的排班制度,积累经验。规模不足,我们根据需要引进关键岗位适用人才——上海光源本着务实原则引进人才,骨干队伍中直接从海外引进的约8%,主体主要是通过国内科研实践的锻炼自主培养。经过工程建设的锤炼,我们培养造就了一支高水平能战斗的年轻的大科学工程队伍。  《科学时报》:上海光源下一步如何发展,有什么计划和设想?  江绵恒:首先是高质量地运行好上海光源,使首批7条线站充分发挥作用,产出高水平的用户实验成果。工程验收后,就要转入运行开放,要成立上海光源的运行组织体系——国家科学中心。  其次要尽快把后续线站建起来。现在国家批准的蛋白质研究设施工程已开工建设,将在上海光源上建设5条光束线和6个实验站。我们有一个规划,希望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启动上海光源二期工程,建设25条左右的光束线站,基本达到实验方法和应用领域的学科覆盖。然后在下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进行三期工程的建设,再新建或升级改造20条左右的线站,满足最新的学科发展和用户需求,将上海光源效率发挥得比较充分。  同时,要进行更先进光源的前瞻部署。现在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已在国际上加速发展起来,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已经出光,德国、日本、韩国等也已起步。我们已经向国家建议,在这个园区内、上海光源的北面,建设一台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开展短波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预先研究 希望在这之后,再向国家申请建设硬X射线的用户装置,把我们与先进国家在光子科学领域的发展差距缩短到10~15年左右。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科技投入不光是在国际最高水平上的追求,同时也要最大程度地惠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在2020年后的又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有望进行三期工程建设,再新建或升级改造20条左右的线站,满足最新的学科发展和用户需求。可以预见,届时国内外上千名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将同时在此昼夜不息地开展实验和研究,容纳量将10倍于目前水平。
  • 大连光源有哪些应用:能给原子拍视频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光源”,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1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这套总长100米的装置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自由电子激光是国际上最新一代先进光源,也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科学研究、国防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大连光源”是我国第一台大型自由电子激光科学研究用户装置,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也是世界上最亮的极紫外光源。它也是继“合肥光源”和“上海光源”之后,我国在该领域的又一次重要探索。极紫外光是什么,这套先进的大科学装置基本原理又是什么,将有哪些应用?  光源亮、脉冲短,微观世界看得更清楚  人类已经知道,很多物理和化学过程在本质上都是原子和分子运动的过程。要控制或利用这些过程,需要研究其中涉及的原子和分子的反应机制,也就需要精确且高度灵敏地探测所涉及的原子和分子。  自19世纪以来,电和电磁波就成为人类认识和感知物质世界的最重要的媒介和手段,比如通过麦克风把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再进行处理和传输。人类研究原子和分子的反应机制,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将其变成易于识别和处理的电信号。其过程是把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打”(电离)出来,可以得到原子分子以及物质的结构和动态信息,进而在微观层次上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  近代物理已经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电磁波,同时也是粒子。光子本身带有能量,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就越高。而当光的波长短到约100纳米时,一个光子所具备的能量就足以电离一个原子或分子而又不会把它们打碎,这个波段的光称为极紫外光。但是由于在科学实验中,需要探测的原子或分子数量可能非常少,存在时间也非常短,普通的极紫外光源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必须要有高亮度的极紫外光源,即极紫外激光。“光源亮,微观世界可以看得更清楚 脉冲短,我们可以看到分子和原子在物理和化学变化中超快的过程。”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杨学明院士说。  最亮的“闪光灯”、最快的“快门”,能让分子、原子“无处遁形”  极紫外激光能电离几乎所有组成普通物质的原子和分子,因此,极紫外激光也无法在普通物质中产生和放大,只能在“特殊物质”中产生,这个“特殊物质”就是脱离原子核而单独存在的自由状态的电子。  根据电动力学原理,加速运动的电子会向外辐射电磁波,振荡的电子辐射电磁波能力非常强。常用的无线信号,无论是电视还是手机,都是通过驱使电子在天线里来回振荡发射电磁波。  “大连光源”由加速器、波荡器和光束线站三部分构成。先由时间宽度为几个皮秒的脉冲激光(驱动激光)在光阴极上打出一簇高密度的脉冲电子,再利用直线加速器将这个脉冲电子束加速到3亿电子伏特的能量,电子的速度与光速非常接近。另一束皮秒或者相近时间宽度的强激光(种子激光)照射在这个高能电子束上,电子束中的电子在种子激光的作用下,就会按照激光的波长在空间重新分布(调制),然后让被调制的电子束继续穿越一系列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电子在周期性磁场中就会一边以光速向前飞行,一边左右摆动,向前辐射出光线。途中各处发射的光会叠加增强,同时电子自身辐射的光也在调制电子自己的空间分布,从而使得电子更加强烈地辐射光线,适当地选择周期性磁场的强度,就会使得种子激光中的某个谐波成分按照前述方式急剧地自激放大并达到饱和,从而输出极紫外激光。  “‘大连光源’有最亮的‘闪光灯’,峰值功率的亮度比太阳光高100亿倍的100亿倍,有最快的‘快门’,出光长度能达到飞秒(1飞秒等于一千亿分之一秒)、皮秒,不但能让分子、原子‘无处遁形’,还能给它们‘拍电影’,将物理化学反应的全过程动态记录下来。”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用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大连光源”的大用场。  应用广泛,有助于理解雾霾形成的机理  “大连光源”采取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包括引入双馈入电子直线加速管、楔形波荡器技术等,自行设计和搭建的驱动激光的整形系统及其稳定性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基建工程以及主体光源装置的研制,3个月内调试成功,创造了我国同类大型科学装置建设的新纪录。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院士认为,“‘大连光源’建成出光,成为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又一成功范例,将为我国的科技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一套真正的用户装置,‘大连光源’将成为一个面向全世界的研究平台。”杨学明表示。建成以后,“大连光源”将成为当今世界上在极紫外波段最强的自由电子激光,因此是研究与原子分子过程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科学问题的利器。“大连光源”综合实验装置还以极紫外相干光源为依托,配套研制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用于研究与燃烧、大气以及洁净能源相关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实验站,使得该装置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在国际上不可替代的研究平台。  据了解,“大连光源”在燃烧化学、极紫外光光刻、生物分子结构及动力学、大气雾霾化学等领域应用广泛。“以大气雾霾为例,大气中的化学物质与水分子作用后,形成分子团簇,这些团簇在生长过程中吸附各种污染物分子,生长为较大的气溶胶颗粒,并逐渐成长为雾霾。利用‘大连光源’的极紫外软电离技术,就可以研究雾霾的生长过程,从根本上理解雾霾形成的机理,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未卿表示。  延伸阅读  合肥光源  1983年4月,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正式立项,建设我国第一台专用同步辐射光源,被称为“合肥光源”。1989年合肥光源建成,并发出中国第一束“神奇之光”。利用“合肥光源”,我国首次完成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太阳风离子探测器正机的实验标定和测试,首次获得了X射线全息图样等。  上海光源  1999年,“上海光源”项目预研工作正式启动,2009年建成投入运行。  “上海光源”其实就相当于一台巨型的“超级显微镜”,它可以给微观世界,例如花草树木的呼吸过程、人体蛋白质分子活动等,拍摄高清晰度的科学照片。“上海光源”建成后,出光的稳定性始终保持良好,为中国科学家进一步扩宽了探索视界。
  • LED光源的显色性及评价方法
    1、显色指数CRI若把CRI应用于RGB组合型LED,可能引起误导,因RGB组合型LED缺少大量黄色光谱,它对黄色的显色性很差。RGB组合型光谱的波峰狭窄且波峰之间的间隔较大,光谱分布对波峰外饱和色的显色性很差。CRI计算采用的标准色样板为非饱和色,对于衡量连续且频带较宽的光源的显色性比较好;对于LED 等饱和色光源,显色性评价准确性会有一定的误差。如图2,选取12块标准色卡与标准光源对比,受试LED光源A(Ra =80)对右边四块饱和色的表现不如受试LED光源B(Ra =67)。2、色质指数CQS基于CRI在评估LED光源时,存在色空间不均匀、标准色样少、饱和度过低等问题。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给出一种新方法——色质指数(Color Quality Scale ,简称CQS),来评价 LED 等新型白光光源的颜色品质。与CRI类似,CQS也采用验色法。通过被测光源与参考光源,照射同标准色样,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色差。区别于CRI的非饱和色,CQS选取15种饱和色,它们平均分布于整个可见光谱中。如图3,色质指数CQS测试色板的颜色由红到紫构成近乎连续变化的偏饱和颜色。计算CQS值所需的数据都可以从光源的光谱和色样的颜色属性中推导出来,对15块色样的颜色位移量的初始计算与对CRI色样的计算相似,但是CQS值是取15个数据的均方根值,即:式中:Qa——Qi的15个数据的均方根值;Qi ——被测光源与参考光源照射同一套标准色样的色差,i取1~15。相比于CRI(Ra)的计算,CQS(Qa)的计算方法在色差的权重上得到了增强,这样即使在色样间有一些色差,也不会对最终结果产生重大影响。CQS兼顾了LED白光等饱和色和样板色的完整性,但在准确评价颜色的保真度、偏好度不同种族人群方面,需要进一步进行视觉实验和完善。3、电视光源一致性指数TLCI欧洲广播联盟(European BroadcastingUnion,简称 EBU)在2011年11月发布了另外一种针对演播室灯光的测试标准——电视光源一致性指数(Television Lighting ConsistencyIndex,缩写为TLCI),它充分考虑了电视摄像机对照明环境的要求。TLCI是用光谱辐射计对一个光源发出的光谱能量分布进行测量和计算的。TLCI标准的测试与CRI有些类似,是由一张色彩对比图标显示比对结果确定的。其测试色块有24块,如图5,左侧测试色块显示了由标准摄影机所还原并在标准显示屏上显示的参考光源和被测光源,右边的表格提供了12个色彩区块调整亮度、色度和色调所需的指示。右下的图示则画出了被测光源(深黑色曲线)和参考光源(浅色曲线)的光谱强度分布对比图。
  • 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建成并试开放
    新华社上海4月29日电(记者 杨金志、张建松)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上海同步辐射光源29日建成竣工,并对用户试开放。“上海光源”的建成使用,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为我国的科研史增添几项“最大”“最先进”,更在于它可以打破科学界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零敲碎打的现象,成为理顺我国科研体制的重大契机。  “上海光源”可同时容纳几百名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公司企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展实验工作。诚如老一辈科学家所言,如此多的研究人员同时使用“上海光源”,自然就能创造特有的科研氛围,为不同学科间的学术交流提供天然环境 也能为萌发新思想、创造新方法和开辟新学科创造有利条件。  至今,我国仍有一些投入数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科研设备因为“单位所有”限制,只能自家设备自家用,基本处于“半沉睡”状态,维护成本高昂。许多大型科研设备重复建设、重复引进,浪费惊人。譬如我国海洋科研至今未建成一只可以共享的科考船队,不同系统的科研单位都热衷造船购船,出海的耗费巨大。  在国有大型研究单位科研设备利用率低下的同时,还有不少中小企业、科研院所却由于资金所限,无力购买和使用大型科学装置,导致研发受阻,创新不足,最终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和国家的整体竞争水平。  近年来,上海及其他长三角地区建立大型科学仪器服务平台,力推科学仪器共享。这种通过政府引导和一定的财政补贴,在使用者和所有者之间建立合理租用关系的模式,已经取得显著效果。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远大目标。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深化科研领域的体制改革。“上海光源”也好,其它科学装置也好,只有打破“各自为政”的制度壁垒,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之利器”。
  • 激光驱动白光光源|每天使用3小时,至少可用8年的高亮度光源
    众所周知,传统的辐射校准光源,如氘灯、石英窗卤素钨灯、长弧氙灯等无法在200 nm-800 nm范围内保持较高的输出,并且在使用100小时或更短时间后需要进行重新校准,在使用500小时后还需要更换灯泡。图1 LDLS与其他传统光源的性能对比基于此,Hamamatsu集团旗下的Energetiq公司研发出单点激光驱动光源技术,并将其命名为激光驱动白光光源(Laser Driven Light Source, LDLS),该类光源不仅可以在170nm-2500nm的光谱范围内提供超高发光亮度,而且整个光源的发光寿命相比较于传统光源也高出了整整一个数量级。激光驱动白光光源(LDLS)激光驱动白光光源(以下简称,LDLS)由一个特殊设计的灯室、驱动激光光源、激光聚焦光路、光源输出光路、光源控制器等主要部分组成。图2 LDLS发光原理其原理是采用无电极结构,将外置1000 nm左右波长的激光汇聚到光源灯室中,加热氙等离子体至足够高温时发光,灯室发光后系统会自动给灯室断电,发光等离子体的状态就一直由外部激光器所保持。图3 LDLS产品参数与常见的有氘灯、钨灯、氙灯等传统光源相比,LDLS在亮度、稳定性、UV波长覆盖、寿命上都有很大突破。LDLS性能优势1、高亮度LDLS是高亮度光源,可以将光源压缩成一个极小的点,拥有极高的功率密度,超小光点成像(~0.1 mm)变得更容易,也更容易耦合进光纤、光谱仪等各种光学设备。适用于成像应用和测量诸如微芯片、生物细胞等精密测量样本的应用。图3 氙灯光源灯焰与LDLS灯焰比较2. 宽光谱范围LDLS光谱分布涵盖了深紫外—可见光—近红外的光谱范围(170nm-2500nm),光谱分布平坦相比于传统光源在深紫外波段光谱有极高光谱强度(10X)。图4 EQ-99X和卤钨灯光谱分布对比图5 LDLS系列光源光谱强度分布和传统光源对比3. 长寿命LDLS具有超长灯室寿命,超9000小时典型时长(低耗材成本),与传统光源(氙灯、氘灯、卤钨灯)相比校准时间间隔更长、漂移更低。图6 LDLS光源寿命4. 高稳定性LDLS 以每秒200帧的速度收集和存储2500张图像 ,使用ImageJ(图像分析软件)计算每张图像的质心; 发光等离子体质心位置标准差: 水平方向—0.145 µ m;垂直方向—0.094 µ m。产品应用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单色仪光源薄膜检测 滤光片/光学元件测试原子吸收光谱材料特征检测环境分析高光谱成像气相分析测量光学传感器检测生命科学与生物成像
  • 如何选择正确的商用照明—CWF和TL84光源的区别
    颜色的产生依赖于光源、物体和观察者三者的交互作用。光源通常发出400纳米至700纳米波段的光,这覆盖了人眼可见的光谱范围,包括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当这些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中的颜料或其他物质会选择性地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物体反射的光的波长组合决定了其颜色。因此,光源的性质对我们所看到的颜色有重要影响。例如,CWF和TL84两种荧光光源,尽管都属于荧光光源,但它们的光谱组成和发光特性的差异会影响在这些光源下观察到的颜色表现。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一、CWF光源和TL84光源是什么?CWF(白荧光)光源是一种标准型荧光光源,通常用于美国的商场和办公机构。它的色温为4150K,符合CIE(国际照明委员会)标准照明体F2。CWF光源的显色指数(CRI)大约为62,其特点是发射大量的绿色光和较少的红色光,因此在进行对色时常被许多美国品牌商所选用。而TL84光源是一种窄带型荧光光源,属于三基色荧光灯。这种光源广泛应用于欧洲和环太平洋地区的商店和办公环境。它的色温大约为4000K,符合CIE标准照明体F11。TL84光源的显色指数约为85,其显著特点是释放出大量的绿色光。欧洲和日本的客户通常会指定使用TL84光源来进行对色工作,因其较高的显色指数可提供更好的颜色还原度。二、CWF光和TL84光源的区别1、色温CWF(冷白荧光)光源和TL84光源在色温方面存在细微的差异。根据SpectralLight Qc光源箱中的光源要求,CWF光源的色温标准为4150±200K,而TL84光源的色温标准为4000±200K。尽管这两种光源的色温相近,但它们仍然展现出略有不同的光色特性。色温是指光源发出的光色与理想黑体在相同温度下发出的光色相匹配时的温度,通常以开尔文(K)为单位。色温的微小差异可能导致光色的轻微变化,但这种差异通常对于人眼辨识来说并不明显,特别是当色温差异较小时。2、显色指数CRI显色指数(CRI)是衡量光源再现物体颜色的能力的量化指标。CWF(冷白荧光)光源的显色指数大约为62,这表示它在颜色再现方面的性能是中等的,可能不会准确地再现所有颜色。相比之下,TL84光源的显色指数约为85,表明它具有更好的颜色再现能力,能更准确地呈现颜色。从附件中的光谱功率分布图可以看出,CWF光源与TL84光源在光谱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例如,CWF光源在绿色光区域有一个较高的峰值,而在红色区域的发光强度较低。与此相对,TL84光源在绿色区域也显示出较高的峰值,但在红色区域的发光强度显著高于CWF光源。这些差异在光谱分布上造成了两种光源在颜色再现上的不同表现,这可能影响我们对物体颜色的感知和判断。因此,当选择光源进行颜色匹配和评估时,考虑光源的显色指数和光谱功率分布是非常重要的。3、适用范围CWF(Cool White Fluorescent)光源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商业环境,因此美国客户可能会特别指定使用CWF光源来评估颜色。例如,知名的零售和品牌企业如苹果(Apple)、PVH、Ann Taylor、Home Depot、Sears和沃尔玛等,均可能采用此类光源来确保其产品颜色的一致性(虽然沃尔玛已经开始向LED照明转型)。在欧洲,TL84光源作为商业荧光灯的标准选择,被广泛指定用于颜色评估。欧洲客户如玛莎百货(Marks & Spencer)、迪卡侬(Decathlon)、Zara、阿迪达斯(Adidas)等品牌在色彩管理流程中通常会选择TL84光源。这反映了各地区在光源选择上的标准和偏好差异,对于全球业务运营的品牌来说,了解这些差异是至关重要的。爱色丽SPLQC光源箱提供多种光源选择,包括CWF和TL84在内的七种不同光源,以及可选的LED光源。这种多功能性使其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可在设计、定标、预生产、生产以及质量保证和出货质检的多个阶段支持色彩评估。通过使用该光源箱,可以帮助识别和校正颜色问题,从而减少由色彩误差引起的浪费和返工,这可能有助于缩短产品的市场推出时间,并有望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三、年终优惠活动年终特惠,机不可失!爱色丽限时折扣,适用于多款精选产品。更有“以旧换新”优惠活动,帮助您节约采购成本,同类别其他品牌型号亦可参与。了解详情或参与活动,详情咨询爱色丽官方。四、关于爱色丽“爱色丽彩通 ”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成立于1958年。作为全球知名的色彩趋势、科学和技术公司,爱色丽彩通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品牌、制造商和供应商管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色彩。
  •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建设获进展
    10月29日至30日,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中的能源材料线站(E-line)软X射线分支和硬X射线分支、稀有元素分析线站通过了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组织的工艺测试。  本次工艺测试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试专家组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市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的专家组成(其中,11位现场、5位线上),麦振洪研究员为现场测试组长,胡天斗研究员任总组长(线上)。中科院条财局重大设施处樊潇潇参加会议,工程经理赵振堂院士及副经理、高研院副院长邰仁忠研究员分别致辞。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总工程师王劼作的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总体报告以及各测试项目负责人作的自测报告,审定了工艺测试大纲,并分组进行现场实测。根据实测结果,专家组一致认为能源材料线站的软X射线分支和硬X射线分支、稀有元素分析线站的各项指标全部达到验收指标,部分优于设计指标。  能源材料线站是一条软、硬X射线结合的复合型线站,其硬X射线分支为国内首条通过工艺测试的硬X射线高能量分辨谱学线站,具备了高能量分辨X射线发射谱和高能量分辨X射线荧光吸收谱(HERFD-XANES)等实验方法,可有效解决传统吸收谱方法能量分辨低以及无法识别因轨道间电荷转移导致的关键性能变化的瓶颈。实验站关键设备“基于球面晶体的高分辨发射谱仪”在国内属首次研制。上海光源团队通过开展联合攻关,自主设计机械运动结构、自主开发运动控制与数据采集模块,克服了精密光学、机械稳定、谱学数据处理与信号采集与反馈等方面的难题,利用条纹分析晶体研制出硬X射线七晶发射谱仪(XES)(图1)。经专家组现场工艺测试,能量范围覆盖3.2-19.5 keV,能量分辨优于2 eV(图2),可有效识别轨道间电荷转移。  能源材料线站软X射线分支线可为用户提供共振X射线发射谱(RXES)、共振弹性X射线散射谱(REXS)等实验方法。RXES适用于揭示电池材料体相及固液界面氧化还原过程中电荷转移等电子特性。REXS可应用于探索量子灵巧材料中的电荷、轨道及自旋等长程序,并可用于研究有机材料(如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刻胶等)中的相分离及相畴大小分布。在该分支线在建设过程中,科研人员设计并研制了迄今为止世界上首套双联、互穿光栅单色器(图3),巧妙解决了局促空间下软、硬X光并行通过的难题;研制出国内首台中分辨率超高真空共振发射谱仪(图4),同时,关于该谱仪系二期关键预研设备,项目组在充分调研国际上已有发射谱仪的基础上,基于能源材料研究的科学需求与特点,设计和优化谱仪各方面参数(光栅类型、数目、优化能量点、长度、曲率半径、变线距、出入射臂长、CCD像素阵列、倾角),在测试中能量分辨率达65meV(图5),优于设计指标90meV;研制出国内同步辐射首台软X射线散射仪(图6),在超高真空环境下集成样品的六轴自由度运动及探测器臂的三轴自由度,采用散射仪直接坐地与腔体振动解耦,样品分体铜辨冷却,测试转角分辨率达0.005度(优于设计指标0.01度),冷却温度达15K(优于设计指标20K)。  稀有元素分析光束线站面向我国核能领域研究的重大需求,以U-Pu和Th-U循环中存在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为目标,建立了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的放射性样品先进实验手段。线站建立了样品检测监测、储存室和通风系统等放射性样品实验环境(图7),可进行固体(粉末压片)和液体的放射性样品实验,α和β放射样品的放射性活度可达1.85 GBq/Sample,γ放射样品的放射性活度可达185MBq/Sample。线站光子能量可覆盖5-50keV,实验方法以高分辨衍射和高分辨发射谱为特色,高分辨衍射实验测得20keV的X射线,LaB6的(110)面衍射峰(12.11o)半高宽达到0.0087o的高分辨能力(图8),高分辨发射谱学在光束线使用Si(111)晶体时在U L3边的发射线13.618keV的弹性散射峰半高宽达2.8eV的分辨率(图9)。此外,实验站(图10)还覆盖了常规性X射线衍射(散射)、谱学和成像等同步辐射表征技术,并提供微束实验表征方法。稀有元素分析线站已获得辐射安全许可证,成为国内第一条可进行放射性样品实验研究的综合性线站,将在我国的核科学研究领域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属于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于2016年11月20日正式开工。该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6条性能先进的光束线站、实验辅助系统、光源性能拓展、建安工程及配套公用设施。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创新的设计,将实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近乎极限的时间、空间以及能量分辨能力,全面提升上海光源科技策源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截止目前,已有12线23站完成工艺测试投入试运行。图1.硬X射线七晶发射谱仪图2.发射谱仪的能量分辨率图3.双联、互穿光栅单色器图4.中分辨率超高真空共振发射谱仪图5.谱仪能量分辨率65meV@445eV图6.软X射线散射仪图7.样品检测监测、储存和通风系统图8.高分辨衍射角分辨测量结果图9.发射谱能量分辨率测试结果图10.稀有元素分析实验站
  • 新品上线—连续可调LED光源
    想要一款可调光强强弱的LED光源吗?BROLIGHT可以满足您的需求!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我们这款新品吧!BIM-6216系列连续可调LED光源用于科学研究及一般照明应用,也适用于需要荧光激发及窄带照明测量。此系列光源使用SMA905连接直接耦合到光纤,具有较高的耦合效率,以确保高效率的荧光激发。BIM-6216系列光源有两种工作方式,第一种是内部模式(INT),可以使用外部旋钮调节光强强弱,第二种是外部模式(EXT),可以通过DB9接口为光源提供电源及调节光强强弱,方便集成到客户系统中。01Features特点• LED发光芯片采用进口芯片,其性能稳定• LED光源使用寿命:2,000 小时• LED带有散热模块,稳定性好• 易于集成02Application应用领域荧光检测、高解析度光学、医疗应用、光解媒反应、UV胶固化、特种照明等03Typical Datas典型数据04Dimensions尺寸图
  • 尼康TS100荧光光源
    尼康TS100是一款人机学设计且使用简单的倒置显微镜,尼康倒置显微镜TS100可搭载落射荧光系统,TS100可以搭载落射荧光附件,满足各种应用的不同需求。且所有的尼康标准滤光块都可以用于其落射荧光附件中,同时最多包含两个滤光块。尼康TS100荧光光源明慧TS100倒置显微镜荧光光源荧光效果接近原厂模块。参考原厂设计,按显微镜实测开模,匹配度高,荧光效果接近原厂模块,成本更低,物超所值。标配紫外、蓝色、绿色等激发光组,通过旋转滑块选择合适的激发光组,进行荧光观察或切换明场观察,广泛应用于组织培养、斑块测量、血分类计数。与明慧公司的显微操作系统结合使用,可用于实现广泛用于细胞工程、发育和基因工程、电生理、药理学和神经化学领域的显微操作技术。通用型荧光模块,无需改变显微镜原有的光学系统,灵活匹配。双色荧光及多色荧光等多种配置方案可选,支持特殊波段需求定制,满足大部分的荧光科研实验需求,给普通的显微镜“一键”升级荧光。明慧TS100倒置显微镜荧光光源明慧TS100倒置显微镜荧光光源技术参数:名称规格光源可调节LED使用寿命>30000h光线调节范围0-100%线性调节观察方式明场/荧光荧光通道数1/4荧光通道(B/G/U单、双、三色可选)UV紫外激发组DAPI:360nm/50nm 400nm 410nmLPB蓝色激发组FITC:475/35nm 500nm 530/50nmG绿色激发组TRITC:530/40nm 560nm 575nmLP切换方式旋转注:激发滤光片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改变,详情请咨询。尼康TS100荧光光源优势:荧光模块搭配尼康TS100倒置显微镜生物学和医学的许多领域 细胞遗传学中的染色体分析神经组织中的组织化学以及蛋白质和核酸的定位组织和细胞中的一定的物质进行定位和定量 可以测定细胞中蛋白质、DNA, RNA等一些组分的含量倒置荧光模块(三色)BGU-LED-IMH倒置荧光模块(双色)BG-LED-IMH广州明慧致力于光学显微镜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凭借公司技术人员对光学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显微镜解决方案,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光学显微镜、光学成像和光学实验设备。
  • 红外光源研究获进展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近日,国际半导体产业杂志Semiconductor Today 报道了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张子旸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刘峰奇、王占国实验室合作研制中红外宽谱光源阵列的最新成果。该成果发表在Optics Letters上。/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中红外宽谱光源基于半导体量子级联材料,光源的有源层由30个重复的级联周期组成,各周期之间通过低掺杂的n型InGaAs分隔开。研究人员所设计的有源区能带结构如图1所示,它采用了双声子共振结构,一个周期的有源区包含四个耦合的应变补偿In0.678Ga0.322As/In0.365Al0.635As量子阱。这种结构通过两次光学声子辅助弛豫来实现更高效的低能级载流子抽运,从而增大粒子数反转,提高自发辐射效率。使用这种材料结构的宽谱光源具有阈值电流密度更低、输出功率更高等优势。/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为了获得抑制激射实现超辐射发光所需要的低反射率(小于10-6),中红外宽谱光源器件尺寸一般比较大,因此很难制备成集成的器件阵列结构。研究人员所设计的宽谱光源器件波导结构如图2所示,这是一种双沟道脊型分段波导器件结构,由直条端、倾斜条形区、J型波导三部分组成。这种波导结构通过两次反射率的突变,利用比较小的器件尺寸就满足了低反射率的要求。基于这一结构,研究人员制备了一系列宽谱光源阵列,得到了室温连续输出功率2.4mW,谱宽199cm-1,远场发散角20° 。中红外光源在大气通信、空间遥感、化学检测、医疗诊断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该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支持。/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360d2fb2-5a36-4f02-8777-818e5c049a43.jpg" title="1.png" alt="1.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图1:基于四阱耦合双声子共振的量子级联能带结构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 /pp style="text-align: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cd213e91-46f1-4f16-8a43-f6aaf101ee36.jpg" title="2.png" alt="2.p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left "图2:中红外量子级联宽谱光源器件阵列示意图。左上:显微图像。右上:SEM图像。 /p
  • 揭秘“大连光源”:人类探测微观世界的利器
    1月15日,辽宁省大连市,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大连光源”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视觉中国供图  冬日的辽东半岛,海风凛冽刺骨。位于大连这座滨海城市西侧的长兴岛,因四面环海,人口稀少,更显得肃杀、冷清。但就在这里,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刚刚诞生。  1月15日,我国最新一代光源“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即“大连光源”,发出了世界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评价这一成果时说,这是该院乃至我国又一项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大连光源”中90%的仪器设备由我国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装置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开创了我国科学研究专家与大科学装置研制专家成功合作的先例。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走进“大连光源”,采访有关专家进行揭秘。  看不见的“光”:人类探测微观世界的利器  在大连长兴岛,“大连光源”躺在一个长达100多米的隧道里。在这里,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灯光闪烁的实验仪器,以及各类如同爬山虎般顺着架子连接着仪器的线缆,当然,还有各种看不见的“光”。  现实中,人们接触最多的“光”,怕是手机屏幕、电脑电视屏幕发出的光,还有白炽灯、霓虹灯的光,白天的太阳光,夜里的月光,以及大自然中水母、萤火虫发出的光,等等。那么,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电磁波。  ——近代物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并且发现光这种“电磁波”,还是人类认识和感知物质世界,探测原子和分子等微观世界的最重要工具。  比如,对于声音和图像,人类可以通过麦克风和摄像头转换成“电”信号,然后进行处理和传输。同样地,对于物质世界中的原子和分子,如果要“看到”它们,也只需要将其转换成易于识别和处理的“电”信号。  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打”出来,让原子、分子变成带有正电荷的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击打在探测器上,就会形成“电”信号。如此,科学家就可以灵敏地探测即“看到”微观世界。  这其中的关键点,即将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打”出来。不过,并非所有的“光”都能实现这一点。“极紫外光”是其中一种。  根据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戴东旭的说法,光(电磁波)本身带有能量,其波长越短,能量就越高。也因此,它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后者包括紫外光、红外光、X光,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  可见光的能量算是小的。其波长大致处于400~700纳米之间,可以刺激人的视觉细胞产生信号。  波长小于可见光的紫外光,因为能量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比如320~400纳米和270~320纳米之间的紫外光。  不过,当波长短到100纳米附近时,光所具备的能量,足以电离一个原子或分子而又不会把分子打碎,这个波段的光,被科学家称为“极紫外光”。  “大连光源”就是要造出这种“光”。一旦造出,就是人类探测微观世界的一把利器。  最新一代光源是“拍电影”,上一代是“拍照片”  “大连光源”总负责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杨学明院士讲了一个故事:19世纪末有人问,马在奔跑时,究竟有没有四蹄同时离地的瞬间?一时间众说纷纭,因为仅靠人眼观察,实在无法判断。直到有人设计出一套连续拍照的装置,将马连续奔跑的过程“分解”为一帧帧照片,才得出了结论。  杨学明说,要研究物质是如何变化、运动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过程“记录”下来,能够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如今,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入,科学家已经知道,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很多物理和化学过程,在本质上都是原子和分子过程。  而要控制或利用这些物理和化学过程,在杨学明看来,就需要在实验室里,研究这些过程所涉及的原子和分子的反应机制,因此,就需要精确并且高灵敏度地“探测”所涉及的原子和分子。  事实上,为了“看到”微观世界,人类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工具,这类工具统称为“光源”,其中一类在科学上广泛使用的光源,利用了粒子加速器获得高能粒子,高能粒子在磁铁阵列中震荡产生的高亮度的光被称为同步辐射光。  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经说过,粒子加速器,是人类拥有的最接近时间机器的设备。而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记录,也是在粒子加速器中创造的。  从上世纪40年代,美国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展了第一代高能电子束同步加速器之后,高亮度的同步辐射光源,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研究最为重要的实验工具之一。世界各国先后建立了几十台第三代光源,我国也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合肥光源、广东散裂中子源、兰州重离子装置、上海光源等。其中合肥光源和上海光源属于第三代光源。  如今建成的“大连光源”,则是第四代,也是最新一代的光源,即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研究员说,这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也是世界上最亮的极紫外光源。  那么,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和第四代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究竟有何区别?  赵振堂打了一个比方,上一代是“拍照片”的,而最新一代光源是“拍电影”的,进一步说,即第三代光源只能“看到”微观世界物质的结构,而第四代光源则能记录下微观世界物质的动态过程。  杨学明以雾霾为例,从现有的研究来看,霾是一个从分子结构聚集起来的团簇,包括水、污染物等,那么在研究雾霾时,不仅要知道它是什么结构,即由什么组成,还要搞清楚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聚集在一起的,这就需要科学家不仅要看到静态的结构,还要看到动态的过程。  比如,在空气潮湿的时候,空气中霾的成分通常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为什么会这样,这就需要对其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也因此,杨学明将“大连光源”这个第四代光源,称为观察原子、分子反应过程的摄像机,在原子、分子层次上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  科学研究专家与大科学装置研制专家首次携手  第四代光源还有一个特点:足够亮。  赵振堂给出一组对比:比起一般家用的白炽灯,太阳的亮度是其1万倍 比起太阳,第三代光源则要亮100亿倍 那么,比起第三代光源,第四代光源还要再亮100亿倍。这里的亮度,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也称为峰值亮度,定义是单位时间内、单位立体角内、单位面积上、单位波长范围内所发射的光子数量。  在这般光源的照射下,几乎所有的原子和分子都“无处遁形”。戴东旭说,如今建成的“大连光源”,就是当今世界上在极紫外波段最强的自由电子激光,因此是研究与原子分子过程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科学问题的强有力的利器。  事实上,在越来越强调协同创新,而非“单打独斗”的大科学时代,像“大连光源”这样的大科学工程,越来越为科学界所重视。  如今,“大连光源”的建成出光,在王恩哥看来,也将大大促进我国在能源、化学、物理、生物、材料、大气雾霾、光刻等多个重要领域研究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的科技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杨学明也告诉记者,新的仪器发展,是学术研究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没有新的科学仪器,在物理化学领域可以说是寸步难行。他还记得,当初之所以提出建设“大连光源”,正是因为科研工作多年受困于反应中间体的探测难题。  当时,他找到赵振堂,双方一拍即合:这是我国打造新一代光源的绝佳契机。更为重要的是,双方都意识到,这一项目将是科学研究专家与大科学装置研制专家的首次携手,而这,对于未来加快推动大科学装置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很快,“大连光源”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的资助,于2012年年初正式启动,2014年10月正式在大连长兴岛开工建设。仅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基建工程以及主体光源装置研制。  去年9月24日22时50分,超过300兆伏的电子束流,依次通过自由电子激光放大器的各个元件。终于,总长18米的波荡器阵列,发出了第一束极紫外光。  如今,经过调试后的“大连光源”,早已能发出更为强大的光束。但科学家并不会止步于此,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未卿透露,国内未来很有可能进军X射线波段的第四代光源。
  • 上海光源运行两年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我国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作为多学科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向用户运行开放两年以来,已经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加速了我国科技创新。“通过二期线站的建设,上海光源将基本实现波段覆盖、研究方法覆盖和应用领域覆盖,从而极大地提升上海光源的综合研究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大科学平台。”有关专家相当兴奋。  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副主任何建华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光源首批7条光束线站累计提供用户机时52720小时,吸引了全国186家产学研各类用户,进站实验人员达6095人次,已执行通过专家评审的课题申请1474个,涵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化学、环境和地球科学、高分子科学、医药学、地质考古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上海光源用户科研成果丰硕,已发表研究论文172篇,包括《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级刊物7篇,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上海光源是一台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它应用广泛,装置开放运行以来,已初步显示出在提升我国诸多科技领域创新能力上的重要作用,成为我国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培养凝聚优秀人才的重要多学科实验研究平台。  与目前世界上投资最多、综合性能指标一流的英国“钻石光源”相比,在投入运行的前两年内,上海光源无论在用户数量还是用户成果方面都毫不逊色。“装置设备运行状态非常好,机器开机率、故障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表示,“作为建设和运行单位,用好光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海光源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依托上海光源,将形成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  以结构生物学领域为例,上海光源一经投入使用,立即改变了我国结构生物学以往主要依赖国外同步辐射装置开展前沿领域研究的局面,支撑用户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结构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推动我国结构生物学研究快速迈向国际前沿。目前利用上海光源开展蛋白质晶体结构研究的研究组已达105个,占国内从事这方面工作研究组的绝大多数,涉及“973”课题45个、“863”课题26个。而且,上海光源本身也已成为吸引我国结构生物学人才快速集聚的一个重要因素。  利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的实验平台,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讲座教授张明杰及其团队今年2月11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肌动蛋白7a的突变如何导致先天性失聪失明的研究论文。  根据医学统计数字,听力障碍在新生婴儿中相当普遍──每1000个新生婴儿中就有几个病例。在失聪或弱听的儿童中,有3%至6%是Usher综合征患者。Usher综合征是一种基因失调的病症,它会导致病人在生命不同阶段蒙受不同程度的听力或视力丧失。  张明杰团队利用在上海光源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BL17U采集的晶体X光衍射数据,成功解析了肌动蛋白7a与Sans(另外一种可导致Usher综合征的蛋白质,其功能主要是充当桥连蛋白,将肌动蛋白7a的运输物体与其链接在一起)蛋白质复合物2.8埃分辨晶体结构。  “这项发现可以用于解释在肌动蛋白15a上发现的许多致病突变而造成非综合征型耳聋性遗传病。”有关专家评价说。  通过利用X射线吸收谱学线站,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包信和研究组与上海光源BL14W线站科研人员密切合作,在纳米催化剂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突破,其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上。  利用X射线成像光束线站,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同步辐射成像技术,直接动态观察到直流电场对合金凝固过程中的枝晶生长的作用 在高血压及卒中后脑血管形态变化的同步辐射影像学研究中,科研人员成功观察到小鼠豆纹动脉静态成像,该结果目前国际上未见报道 此外,科研人员还获得了蝗虫活体呼吸过程动态高分辨成像。  直接服务于产业的技术研发,是上海光源开放运行工作的另一亮点。两年来,有多家企业利用上海光源进行技术开发,涉及的行业有制药、化工、技术鉴定等,已取得了良好效果和显著进展,这方面需求呈上升趋势。  作为一个多学科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用户使用上海光源需提前申请,等候“机时”。随着申请用户越来越多,上海光源机时已供不应求。目前除了我国科研人员申请使用上海光源外,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的部分科研人员也通过合作渠道成为上海光源的用户。  “当初建设首批线站时,我们预计1年的申请用户大概是300个。但实际上,我们接待的用户数超过了预期的5倍。尽管我们已经对用户进行了一定的筛选,但目前设备还只能满足一半用户的部分需求。”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首席科学家徐洪杰说。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研究员丁建平是上海光源的常客,已在此完成研究并发表了多篇结构生物学领域的成果论文。“上海光源为我们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机时不够用,常常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丁建平说。  根据设计,上海光源具有建设60条以上光束线站的能力,一期工程建成了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XAFS光束线站等7条光束线站。为更好地满足我国科技创新需求,上海光源已紧锣密鼓地启动了后续建设。其中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将依托上海光源,建设用于蛋白质三维结构测定、蛋白质动态过程研究和功能成像分析等5条光束线站,预计将于2013年12月建成。  据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副主任介绍,上海光源后期建设将瞄准国家战略需求、重大科研需求和产业研发需求,在首批已建成的7条光束线站和6条在建光束线站的基础上,新建若干条光束线站以及相关辅助设施,基本实现波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的全覆盖,极大提升上海光源作为国家大科学平台的综合研究能力。
  • 中国迄今最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宣布建成
    4月29日,中国最具规模、世界瞩目的重大科学工程——中国科学院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竣工典礼在其实验大厅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共同启动竣工装置,并为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揭幕。上海市市长韩正,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中科院副院长、工程总指挥江绵恒,陈森玉院士,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分别致辞。  新华网上海4月29日电 题:中国迄今最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宣布建成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刘丹 杨金志  经过长达16年的孕育、52个月的紧张施工,中国迄今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上海光源”29日宣布建成,并同时宣布对国内外用户开放共享。  这标志着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跨上一个新台阶,不仅为中国科学界和工业界提供了一个与世界同步的大科学实验平台,带动中国科技创新和相关工业的发展,同时也表明中国在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方面,具备了高水平的技术集成和创新能力。  总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的“上海光源”工程坐落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从空中俯瞰,整座建筑如一座巨大的银灰色“鹦鹉螺”——其设计理念是体现光的闪亮与柔美,吸引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  工程的主体建筑是三大加速器——一台150MeV(1.5亿电子伏特)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一台能在0.5秒内把电子束能量从150MeV提升到3.5GeV(35亿电子伏特)的全能量增强器,以及一台周长432米的3.5GeV高性能电子储存环。  作为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上海光源”的建成还将与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印度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一起,形成堪与美欧媲美的“光源群”,成为面向世界的同步辐射实验平台。  根据设计,“上海光源”具有建设60条以上光束线和上百个实验站的能力。目前首批建成了七条光束线站,分别是:生物大分子晶体学线站、XAFS光束线站、硬X射线微聚焦及应用线站、X射线成像与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软X射线谱学显微光束线站、X射线衍射光束线站和X射线小角散射光束线站。  所谓“同步辐射”,是由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在磁场中作曲线运动改变运动方向时所产生的一种电磁辐射。同步辐射光源被科学家称之为继电光源、X光源和激光光源之后,第四次为人类文明带来革命性推动的新光源。其高准直性、高极化性、高相干性、宽频谱范围、高广谱亮度、高光子通亮等优良特性,为人们开展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带来了广阔前景。  这是3月16日拍摄的“上海光源”高性能电子储存环旁的部分实验站。科学家要研究比“可见光”波长更短的物体,要“看清”病毒、蛋白质分子甚至金属原子等微观物体,必须选用与这些微观物体大小相近或更短的波长的光束,来照射微观物体,利用光束在物质中的衍射、折射、散射等能够检测到的特性,或者利用光束与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光激发、光吸收、荧光、光电子发射等特性,来探究未知的微观世界。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目前,全球建成和在建的同步辐射光源装置共有60余座,其中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13台。上海光源属于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之一,能量居世界第四,仅次于日本的SPring-8(8 GeV)、美国的APS(7 GeV)和欧洲的ESRF(6 GeV)。  与中国已有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相比,上海光源具有高亮度、高强度、高稳定等优点,强度是X光机的上万倍,亮度是最强的X光机的上亿倍,可同时提供从远红外线、紫外线,到硬X射线等不同波长的高亮度光束,每年供光机时将超过5000小时。  上海光源工程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申请建造,由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承建,于2004年12月25日正式破土动工。  上海光源工程指挥部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说,上海光源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大科学工程,工程包含了众多系统,涉及超导高频及低温技术、超高真空技术、高精度数字化电源技术,以及先进光束线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部件研制及系统集成难度极高。  在建设过程中,中国工程人员攻克了软土地基微振动控制、消防性能化设计等诸多技术难题,90%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直接带动了中国现代高性能加速器、先进电工技术、超高真空技术、高精密机械加工等先进技术和工业的发展。  “上海光源工程是全国大协作的结晶,代表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最先进水平,彰显了中国综合科技实力。”上海光源工程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杨福家院士说。  截至目前,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已经收到来自全国78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301份申请材料,各地科研人员计划在“上海光源”的七条光束线站上开展生命科学、医学与制药、新材料、物理、化学、石油化工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上海光源工程座落在上海浦东著名的张江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地块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杨桥村南部,工程用地范围约20万平方米,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以零地价转让给上海光源工程使用。  上海光源将对有巨大产业前景的微电子、微机械等高新技术的开发,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科学界和工业界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由于在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张江高科技园区已存在微电子与光电子工艺、先进复合材料、红外光电材料和器件、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中的上千家高科技开发商,均是上海光源的潜在用户。  上海光源工程一期拟建约45000平方米,东西长分别为588至615米,南北宽为333米,总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为50857平方米。上海光源是中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在一座银灰色、如鹦鹉螺外形万人体育场大小的圆形建筑内,建有一台能量为150M电子伏特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一台周长为180米、能量为3.5G电子伏特的增强器,以及一台周长达432米、能量为3.5G电子伏特的电子储存环,还有沿电子储存环外侧依次分布的多条光束线和实验站等。  上海光源工程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建造,由中央政府和上海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开中国重大基础科学研究之先河。上海光源的建设将为构建科研新体制增添一份宝贵的经验。  同步辐射光源被科学家称之为继电光源、X光源和激光光源之后,第四次为人类文明带来革命性推动的新光源,为人类认知世界提供了更有力的工具。它具有常规光源不可比拟的优良性能,如高准直性、高极化性、高相干性、宽频谱范围、高光谱耀度和高光子通量等,好比一台多用户的超级显微镜,是照亮微观世界的“神奇之光”。它所能照亮的学科之众多,应用领域之广泛,都是空前的。像普通的X光胶片只能模糊地看到骨骼,但是同步辐射光透射的影像就能探测分子级甚至亚分子级结构,如蛋白质和DNA等等,而且轮廓非常清晰。  高性能的同步辐射光源将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团簇物理、化学、医学、药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以及微电子、医药、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疗诊断和微加工等高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不可替代的先进实验平台。  为保持光束流的高度稳定,光源轨道的垂直稳定度须控制在1微米以内。上海光源是极其复杂的大科学工程,包含有众多系统,它们分别涉及超导高频及低温技术、超高真空技术、高精度数字化电源技术、高性能磁铁及机械准直技术、高性能束流诊断技术、先进控制技术,以及先进光束线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部件研制及系统集成难度极高 特别是须在保证各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达到很低的故障率,以实现提供十几到几十小时的稳定束流、年运行5000小时以上供光时间的预定目标。  上海光源的建设将直接带动中国现代高性能加速器、先进电工技术、超高真空技术、高精密机械加工、X射线光学、快电子学、超大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高稳定建筑等先进技术和工业的发展。大科学工程的实践证明,这种带动作用的间接效应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非常大的。艾滋病毒  仅以生命科学为例,生命科学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科学已成为各发达国家竞相抢占的制高点,而以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为主要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研究,其中80%以上的工作需要在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进行,利用高强度和高亮度的同步辐射光,科学家可以很清晰地“看见”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病毒等)的三维结构,掌握它们在生化反应过程中,结构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所以上海光源将成为中国生命科学前沿研究不可或缺的大科学设施。  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方法是当前测定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最有力手段,是研究生命现象与生物过程的利器。研究清楚致病病毒分子及周围人体生物组织分子的三维结构,弄清病毒的致病机理与过程至关重要,然后进行计算机模拟,有针对性地设计出能对致病分子进行屏蔽或抑制的药物分子结构,再合成新药,这比传统的筛选法周期短得多,成本也低得多。利用这种方法,国外已成功研制出用于抑制艾滋病的药物,对于降低艾滋病的死亡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2003年中国出现SARS疫情后不及,中国科学家就利用同步辐射光成功测定了SARS病毒主蛋白酶的结构,为研制抵御SARS病毒的药物提供了重要信息。  在石化及化学工业中,催化剂起着核心作用,对石油化工的效率产出有重要影响。中国在某些催化剂和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方面有着相当好的基础和科技积累,但放眼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均已在同步辐射光源上建有专用的光束线站,研究催化机理和催化剂的特性。  假如没有高性能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先进技术的支持,中国企业将面临十分被动的局面。上海光源将是新型催化剂研发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此外,基于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微细加工技术已成为发展微电子机械系统的主要支撑技术,微细加工将在不长的时间内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随着业界对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科学界估计,对线度在几十纳米及以下的集成电路,第三代同步辐射光刻技术有可能将成为主要的光刻手段。  材料科学是支撑高技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未来的技术革命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型材料的发明,例如半导体、高分子聚合物、合金、陶瓷、超导材料、复合材料、金属玻璃以及纳米材料等,这些具有异乎寻常性能的新型材料将在计算机、信息、通讯、航空航天、机器人、医药、微机电和能源等新兴产业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利用上海光源所产生的高亮度同步辐射光束,可以揭示材料中原子的精确构造和得到有价值的电磁结构参数等信息,它们既是理解材料性能的"钥匙",也隐含着发明新颖材料的原理来源。  移动通讯和便携式电脑市场的迅猛发展导致对质轻、价低、续航时间长的可充电电池的需求激增,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对全新机理的高性能电池研究需求更是世界瞩目的焦点,各国的制造商正在为掌握新的电化学反应以开发高性能的电池而陈兵鏖战,而同步辐射光正是他们手中的新式武器。  “上海光源”的用户并不仅限于高科技机构,还包括众多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企业。比如,著名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已经多次采用同步辐射光源来研究毛发角蛋白的分子结构,开发更高性能的产品。  上海光源包括一台约40米长、把电子枪产生的10万电子伏特电子束加速到1.5亿电子伏特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在模型中心位置,红色直线段)、一台周长180米、能在0.5秒内把电子束从1.5亿电子伏特加速到35亿电子伏特全能量的增强器(红色小环)和一台周长432米、35亿电子伏特的高性能电子储存环(外圈蓝色大环)和诸多的引出光束线(青色曲线)。  其电子束能量为35亿电子伏特,仅次于日本的SPring-8 (80亿电子伏特)、美国的APS(70亿电子伏特)和欧洲共同体的ESRF(60亿电子伏特),居世界第四。  上海光源的设计建造符合中国国情,投资适中,在宽广的光子能区具有好的性能价格比。上海光源可同时提供从“硬X射线”到“远红外”全波段的高亮度光束,性能被优化在用途最广泛的X射线和硬X射线能区。利用近年来技术的新进展,在5~20keV光谱区间可产生性能趋近前述美日欧三套大而昂贵的高能量光源所产生的高耀度硬X光 在1~5keV光谱区间可产生目前世界最高耀度的同步辐射光。  其将在亚洲地区与日本SPring-8 (80亿电子伏特)、韩国PLS (25亿电子伏特)、印度Indus-II (25亿电子伏特)和中国台湾TLS (15亿电子伏特)等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一起形成能量和性能分布合理的光源群,成为面向世界的同步辐射实验平台。  沿着周长432米、35亿电子伏特的高性能电子储存环的切线方向可以引出光束线,建立试验站。上海光源总共将建设近60条以上光束线和上百个实验站。上海光源首批建设的7个光束线实验站居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每天可容纳几百名不同学科领域或公司企业的科学家、工程师,夜以继日地在各自的实验站上使用同步辐射光。  上海光源的二期工程——再建22至24条光束线的计划,也已经递交。上海光源圆形建筑内具有建设60多条不同光束线的能力,能日夜不断为环绕四周的上百个实验站供光,几十条光束线和上百个实验站全部建成后,同时容纳的研究人员可达上千名。如此之多的研究人员同时使用上海光源,就创造了特有的科研氛围,为不同学科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天然的优良条件,使上海光源自然而然成为综合性的大型前沿研究中心,为萌发新思想、创造新方法和开辟新学科提供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  中国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是寄生于高能物理实验专用的高能对撞机的兼用机,如北京光源(BSR)就是寄生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典型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第一代同步辐射光源有17台。  中国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HLS)。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是基于同步辐射专用储存环的专用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有23台。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内景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间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在于作为发光光源的电子束斑尺寸或电子发射度的迥异。例如第二代的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其电子束发射度约150纳米弧度,而第三代的上海光源,其电子束发射度约4纳米弧度,光源点水平束斑尺寸约150微米、垂直束斑尺寸仅约10微米。二者相差近40倍,结果得到的光亮度差1600倍,近三个量级!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有13台,正在建造和设计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有12台。  上海光源作为先进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本身具有很高的现代高科技的融合度和集成度,因此它将成为中国显示综合科技实力的标志性重大科学装置,并为提升国家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科技实力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正计划筹建以上海光源等大型设施为依托的上海应用物理国家实验室。该国家实验室在发展光源物理与技术的同时,还将大力开展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性研究,如空间技术向小型化和微型化发展中所需要的新型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与研制、健康领域中疾病的新型诊断技术和新药的设计与遴选技术研究、结构与功能材料研究、强光技术研究、有机化学领域前沿问题研究等。这个计划组建的国家实验室将成为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综合性高科技研发中心。
  • 上海BILON品牌氙灯光源开始供货了
    上海比朗仪器有限公司最新消息,推出BILON系列最新产品BL-GHX-Xe-300 氙灯光源:  氙灯光源是国内最先进的光催化(光化学)研究级光源。广泛应用于光解水制氢、光降解污染物、各类模拟日光可见光加速实验、各类模拟日光紫外波段加速实验等研究领域。该光源可实现高能量密度、长时间连续照射。结合各种滤光片可实现多种的组合手段,实现窄波段的催化剂改进效果评价及宽带通总体催化效果评价。该产品可配合多种反应器(系统)可完成固、液、气相的在线及离线分析实验。 氙灯光源 外观图  氙灯光源主要特征  ●专用300W氙灯稳流电源。  ●灯箱及散热模组。  ●转向头及滤光装置。  ●透射-反射式滤光片(可见高反)。  ●原装进口300W氙灯。  ●配有升降装置。  ●控制机箱有光反馈的外接口,可以增加光反馈电路,增加光的稳定性。  氙灯光源技术参数  ◆灯泡功率:300W(进口)。  ◆功率调整范围:150~300W连续可调。  ◆灯泡寿命:不低于 1500H (满功率运行) 。  ◆最大电流:22A。  ◆总光功率:50W。  ◆平行光光斑直径:30~52mm(依照射距离)。  ◆平行光发散角:平均6° 。  ◆散热形式:进口的金属扇风机+金属散热模组。  ◆光收集形式:椭球全反射  ◆光学窗口直径: 24.0mm (圆斑)  ◆工作光斑直径: 40-52mm(圆斑)  ◆光输出形式:水平、垂直照射或任意角度照射(沿光轴可自由旋转)  ◆入射 45 度转向后垂直向下(亦可水平照射)  ◆红外透射:透射率不低于 80%,波长范围:800nm-1100nm  ◆可见反射:反射率不低于 95%,波长范围:350nm-780nm  ◆滤光片安放装置:有,直径为 52mm  ◆标准配置:专用300W氙灯稳流电源灯箱、散热模组、转向头及滤光装置、透射-反射式滤光片(可见高反)、升降台。  上海比朗仪器有限公司在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多位光催化科研工作者的提议下,最新推出BILON系列BL-GHX-Xe-300 氙灯光源系统,该系列除了可以进行氙灯光催化外,可以配套光解水制氢系统部分配件,做到国内微型小量光解水制氢方面研究,是目前国内体积最小、最为合理、便捷采集优势系统,欢迎广大催化科研界工作者咨询!
  • 我国积极开展“第四代光源”科学研究
    随着我国世界一流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SSRF)的竣工验收,我国正在积极进行更先进光源的前瞻部署。  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介绍,中国科学院正在进行“第四代光源”———自由电子激光光源的预研,并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结果”。目前,中国科学院已经向国家建议,在上海光源的北面,建设一台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开展短波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预先研究。  江绵恒表示,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已在国际上加速发展起来,美国SLAC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已经出光,德国、日本、韩国等也均已起步,并已被提到战略高度予以部署和实施,我国也应该加快发展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希望在预研后,再向国家申请建设硬X射线的用户装置,就可以将我国与先进国家在光子科学领域的发展差距缩短到10—15年。  自由电子激光光源(Free Electron Laser简称FEL),是一种以相对论高品质电子束作为工作介质,在周期磁场中,以受激发射方式放大电磁辐射的新型激光光源。由射频电子直线加速器驱动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是具有可工作于整个X射线波段区的高亮度、短脉冲、可调谐的新型相干X射线光源,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第四代光源”的可行技术路线之一。
  •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5月15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中国科学院会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组织召开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验收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副司长任中保、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担任验收委员会主任并分别讲话。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总经理赵振堂院士作工程建设总结报告。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工艺、设备资产、建安、财务、档案等专业组的验收意见,审核了相关材料,对上海光源线站工程进行了实地考察。国家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按指标、全面、高质量完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各项建设任务。建设队伍坚持自主创新,推动我国同步辐射方法与技术体系的原始创新,在广泛的光子能区内建成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同步辐射实验方法体系,建立了先进的同步辐射技术支撑体系,上海光源的综合能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整体性能已位于国际上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前列水平。试运行期间,项目整体运行稳定可靠、成果显著,科技与社会效益突出,将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验收委员会一致同意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的“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解决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为主要目标,在上海光源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建立先进、系统的同步辐射实验方法与综合研究手段,全面强化和拓展实验能力。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6条性能先进的光束线和实验站、拓展光源性能、建立用户辅助实验室和用户数据中心等。工程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2023年7月全部建成。通过上海光源线站工程的建设,项目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了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关键设备,建成了一批关键性能指标位居国际前列或独有的光束线站,使得上海光源的实验研究能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线站工程投入运行后,上海光源将共有34条束线46个实验站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覆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化工催化等多学科领域,成为国际上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中线站数量最多、能区覆盖范围最广、实验方法丰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时,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采取“建好一批开放一批”的模式,工程试运行期间,新建线站已服务约8万小时,用户发表科学论文近500篇(包括《科学》《自然》《细胞》等期刊论文12篇),并为35家国内领军企业提供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支撑科技发展的效果初步显现。验收委员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档案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及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共20余位专家组成,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机关有关管理部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等的相关负责人,项目参建单位负责人,以及科研人员代表参加验收会。上海光源俯瞰图上海光源用户实验大厅上海光源中控室
  • 广东新光源产业“孵化器”将在罗村形成
    广东新光源产业“孵化器”不久将在罗村形成。25日,占地1500亩、投资3亿元的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化基地核心园区一期项目在罗村街道正式奠基,并率先启动4栋科技楼建设,预计明年3月完工。  按照规划,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化基地计划投资3亿元,集研发、孵化、示范、认证、检测、生产及LED产业联盟核心生产地带为一体。其中,核心园区分为综合示范、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专业生产和生活配套五大功能区。整体布局以科技研发中心和总部综合景观为中心,同时在园区兴建灯泡形状的人工湖,暂名为灯湖。  率先建设的4栋科技楼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位于新光源核心园区标志性景观——灯湖的北面区域。内部将设置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小企业孵化加速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预计明年3月可以建成使用。  科技楼建成后,将通过引进美国、香港等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进驻,开展新兴半导体照明灯等新光源产品的研究开发,探索LED芯片、LED生产机械等新项目,延伸新光源产业链。届时,核心园区将打造成全省新光源产业科研的“孵化器”。罗村办事处副主任刘宗阳说,核心园区将发挥示范效应作用,引领传统照明产业转型提升,最终形成“罗村光电”区域品牌。  南海区区长区邦敏说,核心园区的启动建设,将大大加快南海新光源产业发展,推动南海产业向都市型产业转型。  佛山市委常委、副市长叶明权说,希望南海藉着核心园区的启动建设,在新光源行业发挥好引领作用。  据了解,罗村将致力完善新光源的产业链,力争到2012年实现核心园区的聚集升级,产值达5亿元 到2015年产值超10亿元,成为华南地区的生产、封装及研发基地,最终形成“罗村光电”区域品牌。  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化基地核心园区“磁场效应”凸现,园区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规划,吸引了一批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纷纷落户。本台记者谢伟、通讯员杨东媚报道  在核心园区动工仪式上,南海区与中山大学签署共建国家级半导体照明工程中心,罗村街道分别与国家电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中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共建国家级半导体照明检测中心合作备忘录和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协议等,携手推动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化基地发展。  据介绍,国家级半导体照明检测中心建成之后,将直接为珠三角LED企业提供强大的照明技术检测服务,并成为国内照明检测能力最齐全的检测中心。同时,中心还将开展与国外的权威机构合作与互认,为国内的产品出口扫除壁垒。  中山大学佛山研究院院长王钢说,目前,国际国内正积极开展半导体照明相关标准化的制定。随着核心园区建成,一些科研、检测机构的陆续进驻,到那时,南海就可以参与半导体照明标准的制定。  尽管罗村照明行业起步较早,已聚集了一批照明行业的人才,但随着传统照明行业向新光源方向转型的趋势,企业也急缺科技型和技术型的人才。初步估计,今后5年,罗村将需要引入1万名新光源产业的中高端人才。  针对将来基地企业技术人短缺的实际,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林润惠表示,将有针对性地输送和培训人才,为基地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据了解,罗村今年将加快引进科研、鉴定、检测等公共性服务平台机构,将核心园区打造成全省新光源产业科研的‘孵化器’。  为推动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化基地核心园区的建设,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以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绿色照明产业的发展。继续是本台记者谢伟、通讯员杨东媚的报道:  为加快以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绿色照明产业的发展,广东省、佛山市及南海区均将绿色照明列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并写入相关产业规划。佛山市和南海区都将位于罗村街道的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化基地作为实现城市转型与产业转型,加快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市、区针对基地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包括:安排10~20亿元作为绿色照明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 未来5年,绿色照明产业创造的地方财政收入全部用于支持基地绿色照明产业的发展,并给予厂房、用地等租金补贴 对半导体外延、芯片等重大投资项目重点扶持 通过专项财政资金,培育10家左右以LED为代表的绿色照明龙头企业 扶持20家左右封装、灯具一体化的LED集成制造企业 引导扶持50家左右的传统灯饰灯具企业转型升级 鼓励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产品检测认证机构 建设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完善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  南海区区长区邦敏说,政府今后将继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扶持以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绿色照明产业的发展。  广东省科技厅副巡视员廖兆龙说,从产业规模来看,广东省绿色照明产业已达130多亿,企业已有2000多家,从业人员130多万。为此,省政府也正在研究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推动绿色照明产业的发展。
  • 走进中科院上海光源:照亮中国科学的未来
    上海张江科技园区里,张衡路、祖冲之路、蔡伦路&hellip &hellip 这些以中国古代科学家命名的街道营造出了浓浓的科学氛围。  乘坐磁悬浮列车路过张江时,一座类似巨大蜗牛壳的建筑引起了过往乘客强烈的好奇心。这便是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  穿过一条走廊,前来探秘的《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了&ldquo 蜗牛&rdquo 的内部。灰色是上海光源内部的主色调,显得稳重而严肃。而螺旋形的加速器通道则是整个光源内部的主要结构。  &ldquo 在这个硕大的圆形装置中,注入器提供电子束并使其加速到所需能量,电子束以接近光速在闭合环形的真空电子储存环中运行,并在磁场作用下放出同步辐射光。&rdquo 站在上海光源大厅里的沙盘模型前,负责接待记者的上海应物所研究员、自由电子激光部主任王东告诉记者。  记者很好奇:&ldquo 加速器通道是全封闭的吗?&rdquo   &ldquo 由于加速器隧道中有辐射,外墙浇筑了1米多厚的混凝土,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绝对安全。&rdquo 上海应物所大装置部负责光源工作的闫山川介绍说。  来到上海光源的中控室,灰色的墙上写着&ldquo 格物致知&rdquo 、&ldquo Light&Truth&rdquo (光即真相)几个字。一名工作人员正在监控着十几台同时运行的电脑。姜伯承博士毕业后便留在这里工作,负责保障上海光源整个系统的运行。&ldquo 每年供光机时都超过5000小时,除了寒暑假之外,每天24小时几乎都排满了。&rdquo 他说。  &ldquo 上海光源&rdquo 光源能量位居世界第四,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辐射光源之一。&ldquo 上海光源&rdquo 具有建设60条以上光束线和上百个实验站的能力,每天可容纳几百名科研人员。这些实验站便是上海光源发挥作用的舞台。  &ldquo 同步辐射光有什么用呢?&rdquo   王东介绍:&ldquo 同步辐射光在实验站里&lsquo 照射&rsquo 到各种实验样品上,科学仪器记录下实验样品的反应信息或变化,经处理后变成一系列图像。&rdquo   出自上海光源的&ldquo 光&rdquo 不仅照亮了自然界的真相,也照亮了中国科学的未来。  &ldquo 这些年上海光源帮助中国科学家取得过哪些成果?&rdquo   &ldquo 上海光源从2009年开始服务,陆续在各个科研领域发挥作用。&rdquo 一边走,王东一边细数着这些年来科学家利用上海光源取得的重大成果。  今年1月,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唐幸福课题组在抗碱金属脱硝(SCR)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研究在控制氮氧化物的排放及减少大气中颗粒物(PM2.5)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012年,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中心颜宁、施一公研究组利用&ldquo 生物大分子晶体学光束线站&rdquo ,揭示了一类蛋白特异识别其靶标基因的分子基础,该成果还入选了《科学》杂志评选出的&ldquo 2012年十大突破&rdquo 。  更早一些的还有,在2011年,在&ldquo X射线小角度衍射线站&rdquo 的配合下,浙江大学教授高超研究组发现了氧化石墨烯的手性液晶相行为,这项工作为提出新的结构模型打下了基础。  踏进实验站,十几名科研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旁边,一座新的实验站正在修建,身穿灰色制服的工人正在仔细地安装仪器,身旁的氮气罐正冒着白气。在这个大型的光源里,基建、维护、服务和科研工作一样,时刻都在井井有条地进行着。  在高质量地运行上海光源的同时,上海应物所还在大力开展下一代先进光源的研究。如今,上海应物所技术团队已经完成&ldquo 高增益谐波产生自由电子激光放大饱和&rdquo 实验,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后世界第二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最新的实验结果被该领域顶尖杂志《自然&mdash 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选为封面文章发表,项目负责人、上海应物所所长赵振堂也因此接受了该杂志专访。  今年,总长为300米的第四代光源装置&ldquo 上海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rdquo 有望在园区内动工,标志着我国大型先进光源的发展进入全新的阶段。  &ldquo 期待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能为更多的科学家服务,产生更多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rdquo 王东充满希望地说。
  • 如何校准照度计?选对校准光源是关键
    图1 用于光密箱内照度计校准光源照度计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以确保它们给出正确的结果。然而,在许多测试中,存在背景光。任何数量的背景光都可以到达传感器并影响校准数据。因此,客户要求 Labsphere (蓝菲光学)提供一个均匀校准光源,以防止背景辐射影响到校准。解决方案图2 Labsphere(蓝菲光学)用于光密箱内照度计校准光源标准的 Labsphere(蓝菲光学) HELIOS V系列系统虽具有单个光源但动态范围出色,且可以满足了客户的光谱要求。将 Labsphere(蓝菲光学)积分球和框架朝下旋转到一个定制的密封暗箱中,在那里测试客户的照度计。带 90° 旋转镜的外置卤素灯用于微调灯泡亮度的手动衰减器校准硅探测器,可准确测量亮度带有快门滑块、针孔滑块和人眼滤光片的滤光片选择器 定制的不透光黑匣子外壳照度计安装平台高度可调密封的磁性检修门拉丝索环馈通,允许照度计的电缆在没有杂散光进入的情况下退出暗箱HELIOSense 软件用于控制和监控系统门打开,露出一个带有插槽平台和锁定夹,用于固定客户的照度计。两个小 L 型手柄可以转动来解锁平台,然后平台轻松向上滑动到测试位置。L 形手柄锁定平台到位,门关闭后,可以开始测试了。产品特点图3 可见波段光谱辐亮度图4 系统均匀性99.3%暗箱可防止任何背景辐射在测试过程中到达传感器,最大限度地提高校准的准确性具有 99.3% 的面均匀性和 99.3% 的角度均匀性,确保每次测试都能获得准确的结果Labsphere 与客户密切沟通,使客户能够收到与其内部组件相匹配的系统使用 Labsphere 的 HELIOSense 软件可以轻松实现组件控制以及实时数据收集和可视化提供完整的校准报告,包括光谱辐射、亮度、均匀性和色温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