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箱

仪器信息网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箱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箱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箱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箱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箱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箱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箱相关的解决方案。

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箱相关的资讯

  • 国家卫计委回函明确智云达是“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的研制单位
    “地沟油”是从泔水油、煎炸老油、地沟中提取出的油脂,由于“地沟油”中的酸价、过氧化值检测容易超标,在油脂煎炸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如苯并芘,另外“地沟油”加工过程中也会混入有机溶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黄曲霉毒素也有可能超标,而黄曲霉毒素是公认的致癌物质,所以食用地沟油极易损害人体健康,生产、销售“地沟油”或者将“地沟油”混入食用油进行销售是违法行为。由于对于地沟油检测的研究滞后于“地沟油”回流餐桌,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地沟油检测方法一直是个难题,并且“地沟油”通过过滤、萃取、除臭等多个处理步骤后,基本符合地沟油检测指标,所以迫切需要能研发出检测“地沟油”的特征指标及方法。 为了能尽早解决“地沟油”检测的问题,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2011年9月,国家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牵头,组建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领域权威专家在内的“地沟油”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开展了“地沟油”检验方法的研究工作。通过公开征集、专家论证、盲样考核和综合评价等程序。最终从征集到的315项“地沟油”检测方法中,初步确定了7种方法(4种仪器法和3种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推荐作为鉴别“地沟油”的筛查方法,用于发现“地沟油”违法犯罪的线索。其中3种可现场使用的快速食品检测法中就包括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的“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 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是经过一系列程序最终被专家、国家卫生部认可、推荐的快速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并且智云达的“地沟油”检测方法也已获得国家专利,然而在市场上也同时存在着很多其他“地沟油”检测产品,存在打着国家卫计委认可的名号进行销售的侵权行为,智云达向国家卫计委发函,国家卫计委回函表示,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地沟油”筛查方法的函》(卫办监督函(2012)878号)明确“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研制单位为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快速的地沟油检测产品时一定要谨防其他公司盗用卫生部推荐认可的名号进行销售的行为,以免买到假冒、伪劣、质量不过关的产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 智云达“地沟油”筛查方法再次接受盲测检验
    “地沟油”是从泔水油、煎炸老油、地沟中提取出的油脂,由于“地沟油”中的酸价、过氧化值容易超标,并且可能混入有机溶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也有可能超标,所以食用地沟油极易损害人体健康,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地沟油的检测方法一直是个难题。 为了能尽早解决地沟油检测的问题,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2011年9月,原国家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牵头,组建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卫生检验、化学分析等领域权威专家在内的“地沟油”检验方法论证专家组,开展了“地沟油”检验方法的研究工作。通过公开征集、专家论证、盲样考核和综合评价等程序。最终从征集到的315项“地沟油”检测方法中,初步确定了7种方法(4种仪器法和3种可现场使用的食品检测快速法),推荐作为鉴别“地沟油”的筛查方法,用于发现“地沟油”违法犯罪的线索。其中3种可现场使用的食品安全检测快速法中就包括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的“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 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是经过一系列程序最终被专家、国家卫生部认可、推荐的快速检测方法,并且智云达的“地沟油”检测方法也已获得国家专利,然而在市场上也同时存在着很多其他地沟油检测产品,存在打着国家卫生部认可的名号进行销售的侵权行为,智云达向国家卫计委发函,国家卫计委2014年6月10日回函表示,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地沟油”筛查方法的函》(卫办监督函(2012)878号)明确“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研制单位为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地沟油”快速检测产品时,一定要谨防有公司盗用卫生部推荐认可的名号进行销售的行为,以免买到假冒、伪劣、质量不过关的产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直以来,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紧密配合国家卫计委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展“地沟油”检验方法的研究工作,智云达公司研发的“地沟油”检测产品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继国家卫计委6月10日回函明确智云达是“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的研制单位之后,6月19日,智云达又接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送出的第三批总计13个盲样的抽样检测工作,智云达将以高质量的产品接受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盲测,确保产品的可靠、稳定性,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质量过硬快速的“地沟油”检测产品。
  • 赛默飞拉曼光谱快速筛查地沟油方法引关注
    2007年地沟油事件爆发,自此&ldquo 地沟油&rdquo 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之一。地沟油学名&ldquo 废弃物回收油脂&rdquo ,种类繁多,有老油,甚至有从下水道淘出的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要识别这些油的特质。但是由于&ldquo 地沟油&rdquo 成分复杂、差异性大,给检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内外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为适应打击和遏制食用植物油中掺杂地沟油的行为,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筛查检测地沟油方法。  在2015年6月11日召开的&ldquo 2015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rdquo 上,赛默飞中国区化学分析业务高级商务总监胡翔宇先生透露,经过全国5家权威机构的协同验证实验,赛默飞拉曼光谱技术快速筛查地沟油方法验证结果通过率达到100%。赛默飞中国区化学分析业务高级商务总监胡翔宇先生  说起赛默飞的拉曼光谱快速筛查地沟油方法研究过程以及所具有的优势,胡翔宇先生介绍到,赛默飞在2012年时就地沟油检测方法开发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开展了合作。期间发现植物油烹用前和烹用后的拉曼光谱图呈现完全不同的形态,基于此,历经3年多的时间,利用赛默飞DXR拉曼光谱仪,检测了超过10万个参数和信息,建立了地沟油判别的专利分析方法。  据介绍,该方法建立了植物油分类判别分析模型,以及多种油类样品地沟油筛查判别分析模型,可以对食用成品植物油(&ldquo 好油&rdquo )、5%/10%/20%掺杂(地沟油)植物油、掺入植物油的废弃物回收油脂样品都做到了100%检出。该地沟油筛查方法的准确性高,且具有便捷性,样品测量时无需制备样品及消耗化学试剂,测试和分析一份样品过程仅耗时5min左右。赛默飞应用工程师现场进行了演示  对于拉曼光谱技术快速筛查地沟油方法的应用前景,胡翔宇先生说到,目前该方法正在几家实验室进行试用,一些相关用户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兴趣。该方法适用于粮油生产企业、使用食用油的快速食品生产企业,以及疾控中心、监督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  面对一些热点、突发事件,赛默飞都能及时推出解决方案,赛默飞的反应机制是怎样的?对此,胡翔宇先生介绍到,赛默飞公司内部有一个&ldquo 行业小组&rdquo 专门跟踪行业热点,当一个热点事件爆发,该小组会召集赛默飞各产品线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各种方法的试验。由于赛默飞产品线跨度非常广,大部分问题都可以直接解决。不过,鉴于行业内专家、政府监管部门等对于一些热点比较有发言权,赛默飞也积极与这些专家和机构展开合作。除了最新推出的这个拉曼光谱技术快速筛查地沟油方法,赛默飞还与贵州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经过了5年时间开发出了一套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在线判别设备,可以检测茶叶的营养成分等参数。未来,还将扩展到拉曼光谱等技术方面。赛默飞展台及食品安全移动检测车  在此次展会上,赛默飞还重点推介了快检技术产品,现场展示了食品安全移动检测车,以及一些手持式分析仪器。胡翔宇先生认为,快检技术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分别是快速多样化、单一专业化,二者就其最终目标都是降低检测成本。之前,由于快检技术的准确度、重复性等还存在一定的局限,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但是自从新食品发推出后,以及快检技术的精准度等也得到了大幅提高,目前可以看到政府以及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快检技术的应用。撰稿:刘丰秋
  • 台湾再次掀起地沟油事件,地沟油快检成热点
    地沟油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进入市场的“决心”,近日,台湾黑心油又现,强冠公司拿废弃食用油回锅成食用油,再次让民众闻油色变,医生也提醒,长期食用废弃食用油会提高心血管疾病、肠胃道肿瘤及肝肿瘤风险。那么,如何选购安全食用油?有专家表示,油品分调和油、配方油及纯油3种,标示、成分都要写清楚,进口油品有产地,也要标出来,消费者需要注意这些信息。食用油一定要放在阴凉通风处,如果油味道已出现异样,表示油质已裂解败坏,对健康有威胁,不要再吃了。今年9月3日,在百度世界大会上,董事长李彦宏在其演讲中再次提到一度颇为神秘的“百度筷搜”。这次“筷搜”不再是“概念”而成了产品。在展示现场,这款便携式健康生活智能设备赚足眼球,它看起来和一日三餐的普通筷子没什么差别,却拥有智能检测地沟油、饮用水酸碱度和水果甜度、品种和产地等特色功能,可连接智能手机,随身携带使用。而此前,CCTV10科教频道《我爱发明》——地沟油现形记,曾经专题报道智云达的“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试剂箱。这款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试剂盒是卫生部推荐的 3种可现场使用的“地沟油”快速检测方法之一。它操作简单,样品不需要前处理,操作简单,可对各种“地沟油”进行快速筛查。这也是一直以来智云达竭诚为消费者服务的见证。消费者如有需要可以考虑购买地沟油相关快检产品,我们都期望,我们的食用油不再让我们焦虑,做好自己的功课,或许比等待相关部门的鉴定更加有效。
  • 赛默飞推出基于拉曼光谱的地沟油快速筛查方法
    &ldquo 地沟油&rdquo 三个字总能触动消费者的敏感神经,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讨论的话题之一。地沟油学名&ldquo 废弃物回收油脂&rdquo ,种类繁多,有老油,甚至有从下水道淘出的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要识别这些油的特质。国内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ldquo 地沟油&rdquo 成分复杂,差异性大,给检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2011年12月,卫生部组织向社会广泛公开征集&ldquo 地沟油&rdquo 检测方法。于2012年5月经专家和相关机构进行科学论证,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据介绍,4个仪器法包括3个质谱法和1个核磁共振法,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包括1个试剂盒法和2个紫外光谱法。不过,这些检测方法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为适应打击和遏制食用植物油中掺杂地沟油的行为,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筛查检测地沟油方法。日前,赛默飞联合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师邓平建,利用赛默飞DXR拉曼光谱仪结合独特的专利分析技术,基于油品光谱整体形态的差异,建立了地沟油的判别分析方法:拉曼光谱-判别分析法快速筛查植物油中废弃物回收油脂。  研究发现地沟油筛查标志物是一组由高温加热、烹用、煎炸及废弃等劣变过程所产生的特定劣变产物。该标志物的指纹图谱与植物油拉曼图谱在整体形态上有显著差异。经过采集植物油烹用前和烹用后的拉曼光谱图,显示两者的拉曼谱图呈现完全不同的形态,说明烹用后植物油产生大量的劣变产物产生了特征指纹信号,而且这些裂变产物经过精炼处理并不能除去,反而会在精炼过程中随着油脂的纯化而得到富集和浓缩,所以地沟油的特征光谱形态不会因为地沟油的精炼程度加大而改变消失,这为建立快速筛查方法提供了有力依据。  该方法从植物油中筛查地沟油,准确度高,检测速度快,测试和分析一份样品过程仅耗时5min左右,样品测量时无需制备样品及消耗化学试剂。  DXRxi显微拉曼成像光谱仪是于2014年初登陆中国市场的,详细情况请见:&ldquo 赛默飞发布显微拉曼新品速度提升为亮点&rdquo   详细解决方案请见:拉曼光谱-判别分析法快速筛查植物油中废弃物回收油脂撰稿:刘丰秋
  • 探究智云达“地沟油”快检产品
    摘要:“地沟油上餐桌”新闻爆出,让市民恐慌。专家们意见不统一,有的认为是谎言,有的认为实际情况更严重,市民不知道该相信谁。如果您怀疑自己吃到了“地沟油”,那就自己来检测吧。  近日媒体报道,一款“地沟油”检测产品《“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速测盒》即将面市,为了了解该产品的具体情况,仪器信息网编辑走访了该产品的生产企业——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云达)副总经理李坚刚先生及研发人员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有关媒体称,5月22日,卫生部表示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检测法。李坚刚介绍说,“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以下简称:多参数检测法)是3个快速检测方法之一,该方法是由智云达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联合成立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发而成,已被国家卫生部作为鉴别“地沟油”的筛查方法推荐给工商总局、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安部、商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使用。  智云达的研发人员介绍说,多参数检测法主要通过3步对油样品进行检测: 第一步:取一定样品,加入适量试剂1,在沸水中加热5分钟,与标准比色管对比,如样品的颜色接近或深于标准比色管的颜色,则样品极性指标不合格 第二步:将适量样品置于0~10摄氏度的冰箱中30分钟,如样品出现凝固或絮状物,则样品可能参杂了动物油脂 第三步:取一定样品,加入适量试剂2,摇匀,静置10分钟,如果样品显纯浅黄色,则表示样品酸价过高,如溶液浑浊,说明样品水分超出正常值。如果上述4项指标任何一项为阳性,,则表示该样品为阳性、不合格,建议不要食用。  研发人员接着说,多参数检测法非常易学上手。方法中使用的设备非常简单:杯子、瓶子、架子、管子、电热杯、冰箱 操作过程也非常通俗:加液体、摇动、计时、煮沸、看颜色、冷藏。这是一种非常适合餐饮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等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员检测食用油是否是地沟油的方法。智云达开发的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试剂盒  该试剂盒针对不同的使用用户有不同的包装,给餐饮企业和消费者定制的小包装为10个样本装,售价460元。并且此包装已经在智云达的淘宝商铺进行销售。  产品详细情况请查看:http://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1881/
  • 试剂显色或成为地沟油检测新方法
    到饭店吃饭,很多人都担心是否吃的是地沟油。9月25日,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获悉,被卫生部今年5月份认可的3种有效快检“地沟油”方法之一的“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检测试剂盒”小包装,即将生产和销售。这种试剂盒能在半小时内快速测出“地沟油”。对此研发方表示,“检测试剂盒”只是初次筛选检验,准确率为80%,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是地沟油,还需要精密仪器检测。  原理:让地沟油成分露出马脚  据了解,国家卫生部关于地沟油的检测方法相关研究在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的专家论证之后,目前已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可用于“地沟油”的初筛,但目前这7种方法还在进一步验证和完善中。  昨天,“检测试剂盒”的研发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心、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检测原理是根据极性组分的指标,“地沟油”与食用油相比,其经过反复煎炸或高温加热等会产生一些物质,即便精炼也难以被取出,被称为“极性标志物”。通过检测“极性标志物”的多少,可以作为判定是否为“地沟油”的重要指标。极性标志物可与极性检测试剂反应显红色,极性标志物含量越高则红色越深。操作:有些复杂,半小时出结果。  虽然说是“快速筛查”,但记者了解到,实验方法还是有些复杂。据介绍,这种试剂盒包含4个指标检测试剂,共需4个实验,分别得出结果后综合判断是否为地沟油。第一个实验用吸管取油样6滴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1毫升检测液,摇动30秒钟,再将试管放入沸水中加热5分钟,取出后与标准管对比,呈现的红颜色深于标准颜色的,则被判定为阳性,即80%的可能性为“地沟油”。整个实验过程需要半小时。  此外,还有3个实验分别对动物油脂、酸价腐败指标、水等只有“地沟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检测,通过4个实验的结果综合比对,确认是否为“地沟油”。  市民吴女士在得知地沟油快速筛查方法出台后,不由心动,打算也买一个,以后到饭店吃饭,一测就知道是否是地沟油了。可是仔细研究完这个方法后,她放弃了这个念头。“太复杂了,还要放在沸水中加热,并不太适合老百姓使用。”  效果:只能作为初筛,正确率80%  今年5月,卫生部公布了7种有效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其中3种为快速检测法,当时卫生部新闻办的工作人员表示,检测“地沟油”的方法是否有效,要通过“盲样测试”实验来进行考核。即将食用油和不同浓度的“地沟油”样品标号,给提供方法的科研机构检测,通过甄别出其中含“地沟油”的样品正确率,来确认其方法是否有效。研发方负责人反复向记者强调,“检测试剂盒”的准确率并不是100%,只能作为初筛,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是地沟油,还需要精密仪器检测。在卫生部“盲检”的40个样品中,快检试剂的正确率80%,算是一种较有效的检测方法。  价格:“试剂盒”小包装约200元  据了解,这种被卫生部认可的“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已完成实验室准备阶段,将正式投入生产和销售。据研发方透露,小包装试剂盒将在淘宝等网上渠道销售,销售价格是200元。  反应:监管人员检测将更方便  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安全监管处处长陈滨告诉记者,对于基层监管人员来说,确定了地沟油检测方法之后,在日常的执法过程中将更加方便和便捷。快速检测方法虽然不能作为执法依据,但能够对餐馆的所用油品进行一个初步筛选,确定油品有问题之后,进一步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在目前,南京药监部门的工作人员只能从源头进行监管,追溯餐馆购买食用油的渠道是否正规。  链接:地沟油检测难度有多大  地沟油的检测是个老大难问题,卫生部征集检测方法至今才有了初步结果。与此同时,网上也曾经一度流传一些辨别地沟油不靠谱的技巧。  地沟油检测为什么这么难?据了解,当前我们所说的地沟油,实际上已不单单是字面意义上,从下水道打捞上来的油脂,而是作为废弃食用油的统称,包括地沟油、潲水/泔水油、煎炸老油、劣质动物油等。  江南大学的油脂专家介绍,虽然质监部门和科研机构一直致力于找出各类废弃食用油脂的共通点,但是,由于废弃食用油的来源各不相同,经过各种加工和勾兑,结果,不仅包含的物质五花八门,含量也不尽相同。这给检测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目前地沟油也分为“三六九等”,加工工艺好的地沟油拿到实验室里各项指标都很“漂亮”,大部分符合国家标准。  专家告诉记者,地沟油和食用油都是以甘油酸脂为主要基本成分,但其他的油脂机体复杂,干扰因素多,而且目前造假者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 网售地沟油检测试剂不靠谱 未有统一有效检测方法
    近日,一款名为&ldquo 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试剂盒&rdquo 的产品在百度知道等网站引起网友围观,有网友专门发帖,询问该产品是否可以为家庭所用。商家宣传的&ldquo 该产品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rdquo 更是夺人眼球,记者查询到该产品的生产商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并登录由其主办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网。该网站宣称&ldquo 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试剂盒&rdquo 通过检测四个指标是否异常,综合分析判定是否为地沟油。而且&ldquo 本方法使用的设备简单,操作过程简单快捷,对检测人员技术要求低,检测费用低。本方法适合于监督管理部门、餐厅和个人对各种地沟油的快速筛查&rdquo 。  由于地沟油来源多样,含有物质复杂,针对地沟油检测手段,卫生部去年向全国发起征集活动,截至去年年底共征集到762份关于地沟油检验方法或检验指标的建议,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检测法,但这些方法仍然在验证和完善阶段。昨日,记者就这一问题问询了市疾控中心卫生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卫生部并未在全国统一推广相关检测方法或手段。  对于各类食品的检测,无论设备还是检测方法,其专业性一般较强。濮阳市卫生监督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的检测方法较为烦琐,所用时间较长,检测仪器的价位也不适合普通家庭。针对家庭和个人的地沟油检测设备在网上售卖,市民也发表了不同看法。市民扈先生认为,花钱买仪器还不如直接买压榨花生油,省事又放心。而有的市民则认为,如果有方便快捷、价格合理的家庭版本的检测设备,不仅普通老百姓受益,还能帮助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各个监管机关,共同促进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
  • 食品检测来把关 《生活面对面》:芝麻酱里有“地沟油”
    芝麻酱是广大消费者非常喜爱的香味调味品之一,火锅中不可缺少,夏天凉拌面中也要加入,而且其营养价值丰富,对中老年人有很好的保健价值。您对平时在家里吃的芝麻酱都放心吗,有没有想过里面添加了什么东西呢?最近谣传芝麻酱里有“地沟油”,地沟油去哪了,不会暗藏在食品中吧?带着这样的疑问BTV北京电视台《生活面对面》栏目专题报道了:芝麻酱里有地沟油?您家里人知道吗?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食品检测专家:于勇 为了证实购买的造假芝麻酱上面含有的一层浮油是否为地沟油,《生活面对面》栏目特邀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食品检测专家于勇老师同大家一起来探究那些隐藏在芝麻酱里面的秘密。首先于老师取一滴芝麻酱上层的浮油,加入到试管中,然后在试管中加入神秘试剂浓盐酸,随后试管发生了颜色变化,出现红色。食品检测专家于老师解释道:这是试剂和芝麻酱里面的芝麻酚发生反应,芝麻酚含量越高试管颜色越深,芝麻酱越纯。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箱 但是这样还不能解释谣传中的芝麻酱里面有地沟油的疑问,于是《生活面对面》栏目组随食品检测专家来到北京智云达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箱的辅助下,现场进行“地沟油”快速筛查试验,此产品是卫生部推荐和认可的快速检测地沟油的办法。于老师在芝麻酱上面的浮油中抽取一定量的浮油,分别滴入到4个比色管中,再在比色管中加入地沟油试剂,均匀摇动,最后放到沸水中煮沸。经过五分钟后取出,然后对4个比色管进行颜色观察,检测结果呈现阴性,最后证明芝麻酱里面不含有地沟油,但有可能掺入了别的植物油。 看来芝麻酱中有地沟油的说法还真的是谣传,但是一度让消费者“谈油色变”的“地沟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其潜在的健康危害更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智云达作为您身边的食品检测专家,食品快速检测产品能更好的帮您辨别身边的油脂是否安全,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在购买食品时要通过正规途径到正规超市购买。
  • 消费者自检地沟油试剂盒面市 最快半小时出结果
    今后,除了卫生、工商等执法部门外,餐馆和消费者也可自行检测所售和所食用的油脂中是否含有“地沟油”成分。昨天,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获悉,被卫生部今年5月份认可的3种有效快检“地沟油”方法之一的“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将首次正式市场化生产和销售——“检测试剂盒”小包装,价格为200元左右,能在半小时内快速测出“地沟油”结果。  ■最快半小时可出结果  需4个实验综合判断  记者看到,这种试剂盒包含4个指标检测试剂,最快可在半个小时左右检测出食用油是否混入“地沟油”。共需4个实验,分别得出结果后,还需综合判断。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研究中心研究员桑华春博士举例说,第一个实验用吸管取油样6滴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1毫升检测液,摇动30秒钟,再将试管放入沸水中加热5分钟,取出后与标准管对比,呈现的红颜色深于标准颜色的,则被判定为阳性,即80%的可能性为“地沟油”。  这个实验原理是“地沟油”与食用油相比,其经过反复煎炸或高温加热等会产生一些物质,即便精炼也难以被取出,被称为“极性标记物”。通过检测“极性标志物”的多少,可以作为判定是否为“地沟油”的重要指标。该极性标志物可与极性检测试剂反应显红色,该极性标志物含量越高则红色越深,红色深度超过临界值则为阳性。  此外,还有3个实验分别对动物油脂、酸价腐败指标、水等只有“地沟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检测,通过4个实验的结果综合比对,确认是否为“地沟油”。  ■快检通过“盲样测试考核”  查出“地沟油”的有效率为80%  今年5月,卫生部公布了7种有效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其中3种为快速检测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检测“地沟油”的方法是否有效,要通过“盲样测试”实验来进行考核。即将食用油和不同浓度的“地沟油”样品标号,给提供方法的科研机构检测,通过甄别出其中含“地沟油”的样品正确率,来确认其方法是否有效。  “我们收到卫生部送来近40个样品,样品只有编号,需要通过快检试剂查出哪个是“地沟油”,把检测结果送回卫生部。正确答案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只是后来有关负责人通知说,正确率80%,算是一种较有效的检测方法。”桑华春博士告诉记者,这种被卫生部认可的“地沟油多参数综合快速筛查方法”完成实验室准备阶段,将正式投入生产和销售。常常接到电话咨询,最主要的购买者主要包括各地的卫生、工商等执法机构、知名餐饮连锁企业以及一些消费者。  追访  “检测试剂盒”小包装售价约200元  一个“地沟油”样品的实验室检测至少需要100元,而同样的快速检测只需20元。“中国农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研究中心与某公司合作开发的试剂盒已经完成实验室准备阶段,即将正式上市销售。”桑华春博士介绍说,针对政府采购设计的大包装,100个样品装价格2000元 给餐饮企业和消费者定制的小包装为10个样本装,价格为200元左右。据透露,小包装试剂盒将在淘宝等网上渠道销售。  一位常年从事食品监管执法的干部表示,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在政府,不需要百姓人人会快检。但如消费者有强烈责任感、好奇心和操作能力,尝试一些快检也未尝不可,如发现案件线索还可举报,获得政府的奖励。  新闻背景  “地沟油”来源复杂 检测难度大  2011年,山东等地陆续查获“地沟油”,相关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地沟油”三个字还是令中国老百姓闻之色变,也让政府下决心重拳出击整治。同年12月13日,卫生部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向科研机构征集“地沟油”检验方法的研究和论证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黄昆仑介绍,广义的“地沟油”除指来自宾馆、饭店的剩菜的潲水油外,还指利用劣质猪肉、内脏及其皮经简单加工、炼制的废弃动物油脂,以及经过多次反复使用超过规定使用次数的煎炸油脂。“地沟油”来源复杂,要有效鉴别,需要分析检测多个参数综合分析判定,才能降低错判和漏判百分率,难度很大。  “地沟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建立有效鉴别“地沟油”方法,对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食用油质量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不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还没能找到区分“地沟油”的核心技术,防范“地沟油”最需要的不仅是检测,更是加强从源头杜绝“地沟油”流向餐桌的监管。
  • 于爱民:快速筛查和检测非蛋白氮/水解蛋白及地沟油技术、难点和展望(高德江博士代)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6月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主办,北京雄鹰国际展览公司承办的2012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FAS 2012)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到了多位食品、农产品监管部门的领导和食品质检领域的著名学者做主题报告。  如下为吉林大学化学院于爱民教授报告(高德江博士代)的精彩内容:吉林大学化学院高德江博士报告题目:快速筛查和检测非蛋白氮/水解蛋白及地沟油技术、难点和展望  在报告中,高德江博士从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讲起,介绍了蛋白质的一系列检测方法及其特点。国家标准的方法主要有凯氏定氮法、分光光度法、燃烧法等。此外还有行业标准及ISO标准、AOAO标准等。基于上述方法标准,各仪器厂商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仪器的研发:凯氏定氮仪、多功能近红外分析仪、全自动杜马斯燃烧法定氮仪、真蛋白质快速检测仪等。并介绍了蛋白质快速检测仪的应用和影响因素。  随后,高德江博士重点介绍了地沟油的相关检测手段和方法。高德江博士介绍到,地沟油可以分为狭义地沟油、新型地沟油和煎炸地沟油,暂无确切的定义,也就无相应的特性指标,更无准确的检测方法,最多也只是筛查方法。地沟油的相关筛查指标主要有酸价、电导率、胆固醇、多环芳烃、特定基因组成、脂肪酸分布、表面活性剂、挥发性成分、生物胺等,另外还有纳米增强拉曼光谱法、微量元素分析法、时域太赫兹波谱技术、核磁技术等检测方法。  相对而言,仪器法比快速法的识别率高,但是,快速法具有现场快速识别的优势,二者可以互为补充。不过,地沟油成分复杂、差异性大、给检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这些检测方法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最后,高德江博士还介绍了国外对“地沟油”的处理方法,其中,日本要求餐饮行业的废弃食用油必须全部回收,并以较高价格卖给日本政府,而日本政府则将这些地沟油提炼后用作垃圾车的燃料。加拿大也通过成熟产业链让地沟油变废为宝。希望这些国家对于地沟油的举措能给我国以借鉴。
  • “地沟油”哪儿去了?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总书记视察南锣鼓巷时在展板前,习近平问介绍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北京市市政管委负责人,“地沟油哪去了?”。负责人回答,北京各区都建了废弃油脂处理厂,年回收废弃油脂10万吨,还有70万吨通过市场化渠道处理。总书记又问:“没有去搞麻辣烫吧?”负责人说,我们在这方面加强了管理和监控。总书记问出了广大中国人的心声,虽然说得是没有去搞麻辣烫吧,但是我们知道“地沟油”回流餐桌都是可恨的。 众所周知,地沟油并不仅仅是来源于地沟,任何从餐厨垃圾、下水道、复炸、变质肉回收、加工来的废弃油都被称为地沟油。地沟油由于其来源和加工过程卫生状态恶劣,所以对人体危害极大,地沟油是使用过的食用油,营养价值已经被破坏掉了,不仅没有营养价值,更是存在酸价高、过氧化值高的问题,并产生苯并芘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可导致胃癌、肝癌、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脱发和体重减轻等危害。另外地沟油在回收及加工过程中会掺入重金属、胆固醇、有机溶剂甚至塑化剂等有毒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成重金属中毒、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各种癌症,由此可见地沟油的危害。 地沟油危害极大,一起又一起地沟油事件另人们感到恐慌及愤怒,期待国家监管部门能做好地沟油的监管,由于地沟油检测研究是在地沟油产生之后才出现的,并且地沟油来源复杂,内在组分不一,着实给科研和监管部门带来不小的难题,经过大量的研究,北京食品安全监控中心曾发布地沟油检测的四大类核心指标: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和特定基因组成,根据核心指标进行的检测能提高检测准确率,但是对设备、操作技术也有较高要求。在地沟油的监督管理方面还是不便于广泛普及。 2011年12月,我国卫生部组织向社会广泛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共收到762份关于检验方法或检验指标的建议。2012年5月,卫生部表示已经初步确定了4种仪器法和3种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其中智云达多参数地沟油快速检测法位列卫生部确定的3种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之一。地沟油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大量样品,能起到初筛的作用,因而在加强地沟油现场监督检查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尽管在习总书记问地沟油哪去了,没有去搞麻辣烫的时候,负责人说已经做好了管理和监控,但是我们知道管理好地沟油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我们期盼地沟油不要回流餐桌,但现实生活中仍会有这样的担忧。我们也知道做好地沟油的回收,从源头上管好地沟油是最重要的,但是由于非正规废弃油收购企业比生物柴油收购企业给出的价格更具优势,所以一些餐饮企业将餐厨垃圾倒卖给了非正规废弃油收购企业,并最终回流餐桌。所以地沟油的回收仍是个难题,牵涉到法律、法规、技术等其他问题,所以目前做好地沟油检测与鉴定也是非常重要的。研发出检测准确率高的地沟油检测产品,让地沟油无所遁形,智云达一直在努力。
  • 专家解读"地沟油"为何难检测 最终可能综合判断
    昨天,一则消息引人关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通过卫生部网站表示,正在组织开展“地沟油”检验方法的研究和论证工作,并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沟油”的检验方法。  今年9月,卫生部曾经发布消息称,正全力组织科研攻关研究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据了解,目前已经征集到5种“地沟油”检验方法,但在专家论证后,发现这些方法特异性不强。“特异性不强是指没有很好地分辨出哪些是地沟油,哪些是食用油。”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征集到的方法,尚不能作为“地沟油”的有效判断手段。  就此,记者采访了长期以来一直对食品安全问题保持关注的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学院王浩博士,王浩认为,根治“地沟油”关键不在于检测,而在于监管和治理。  解读  “地沟油”成分复杂难检测  王浩说,“地沟油”本身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包括一部分泔水油、炸制过的油以及动物的劣质下脚料制出来的油,是非安全成分制出来的油的统称,成分比较复杂。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现在的“地沟油”生产已经不是人们印象中黑作坊似的制作规模,有的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还出现与食用油按一定比例勾兑的情况。这给检测带来了更大的难度,用食用油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这些工厂化生产的“地沟油”都是合格的。  王浩介绍,“地沟油”之所以不好检测,原因在于还没有找到“地沟油”与食用油的区分标志物。“比如,我们看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区别,只需要看有无发动机即可,前者有发动机,后者没有发动机 再如检测早孕,只需要检测孕酮即可。现在,‘地沟油’和食用油之间很难找到这样一种区分标志,如果找到就简单了。”
  • 科技部已就“地沟油”检测难题立项攻关
    油掺油,神仙愁———当不少消费者因地沟油事件选择“暂时管住嘴巴”时,专家们也在为如何揪出地沟油而紧锁眉头。  发愁是因为,目前尚无一种权威有效的方法能够识破所有的地沟油———由于来源多样、成分复杂,且勾兑比例不同,摆在专家面前的是千变万化的非标准样品。  这种经地下作坊简单“变脸”后的油品,真就“神仙难辨”吗?昨天,记者就此向业内人士求教。专家们普遍认为,地沟油并非深不可测,可如何又快又准地揪出地沟油,的确是科学界面临的一道新课题。  现有技术不准确、有盲区  “相貌”平常的地沟油,其实各有各的“来头”:下水道中油腻的漂浮物,剩饭剩菜中提取的泔脚油,还有快餐店里反复煎炸残留的废油。这些来路不正的餐厨垃圾原本不堪入目,但经过洗涤、蒸馏、脱色、除臭等再加工之后,居然堂而皇之地获得了“新生”:它们通常与新油以一定比例勾兑,进而回流至饭店餐桌。  单凭人的感官,地沟油的色、香、味与普通食用油几乎没有分别。即便是能探明底细的仪器也常常被“愚弄”———从主要成分上分析,地沟油所对应的仍然是“甘油三酯”,与普通油脂无异。  难道在地沟油反复加工的生命轨迹中,就没有留下任何“马脚”吗?当然有。在厨师烹饪过程中,盐、味精等作料会与食用油充分融合,金属离子由此混迹其中 炒菜锅里,植物来源的食用油难免与肉类等动物脂肪混合,致使其中的胆固醇含量骤增。  于是,一些单一指标的检测方法陆续诞生。比如,3年前,武汉工业大学学生刘志金利用金属离子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发现“潲水油”的电导率是一级食用油的5-7倍,按照这一思路,他发明了一种半小时鉴别地沟油的检测方法。不过,停留在论文上的方法终因无法回避的误判而被束之高阁。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洪告诉记者,见诸报道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其实并不少,但现有技术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盲区,准确率也有待提高,尚不足以充当监管“判官”。一般而言,电导率法适合地沟油含量在20%以上的勾兑油,而胆固醇法则要求地沟油含量在10%以上。  新方法中有望引入“指纹图谱”  对付地沟油,专家们真的束手无策吗?将来,有没有可能像检测蔬菜农药残留那样,一张试纸就能揭发地沟油呢?业内人士表示,眼下,要从地沟油中找到一种显著区别于普通食用油的单一标记物非常困难,换句话说,仅用一只“鼻子”难以嗅出地沟油。  那么,两只、三只“鼻子”有没有可能呢?“这正是我们要尝试的方法。”去年,国家科技部已针对地沟油的检测之困予以立项,黄凤洪带领的团队正是勇于挑战的答题人。在他们的备选答案中,合力搜索“罪证”的“鼻子”还真不少———除了电导率、胆固醇、反式脂肪酸、生物毒素等多个指标之外,异常灵敏的“电子鼻”将为不同油脂建立指纹图谱,当然也包括不同来源的地沟油。黄凤洪说,攻关小组将从错综复杂的数据中找出多个参数间的相互联系,综合多只“鼻子”的判断,最终确定地沟油存在与否。  事实上,通过多种方法相互印证,已成为研究者截获地沟油的共同思路。此前,有专家根据不同油脂在冷冻状态下的结晶形状,再利用色谱仪、光度计等分析手段,在一小时内测出食用油中的地沟油含量。  企业等待出台国家标准  以“地沟油检测”在网上进行关键词搜索,记者找到了一家注册在复旦科技园的生物技术公司。据介绍,一种以“薄层色谱法”为原理开发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可用于识别地沟油。在一组对比图上,接触过疑似地沟油的薄层色谱硅胶板上,呈现出一条明显的拖尾斑。不过,公司负责人高晨昊坦言,仅凭这条“拖尾斑”只能对油脂样品进行初步筛查,若要进一步“确诊”,还需借助实验室仪器的后续分析。目前,相关仪器正处于进一步优化中。  高晨昊告诉记者,几年前,公司就开始了地沟油检测技术研发,不过市场反映平淡,一直少人问津。最近,随着地沟油事件不断升温,陆续有客户前来打听,可惜国内至今没有成熟产品。眼下,公司正面向社会征集疑似地沟油样品,提供免费检测,以此不断完善试剂盒的准确性。  “我们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地沟油检测标准,明确其中的特异性标志物,以便指导仪器鉴定工作的系统开展。”高晨昊说。
  • 半小时快速检测地沟油? 专家评价不一
    约需半小时就能检测地沟油的试剂盒,一个只卖200元,节后销售--你会不会买?这则"检测地沟油的试剂盒首次进行市场化生产和销售"的新闻,最近引发热议。记者昨日联系到该产品的研发方、销售方及专家进行求证。  "据我所知,学院历时数月研究出的这种检测方法参与卫生部的''打擂'',已经被卫生部定为有效快检地沟油的3种方法之一。"作为研发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告诉记者,各家研究机构对于地沟油检验方法的科研攻关,都聚焦于寻找地沟油的特征物质,"思路一样、各有高招,只是我们找得比较准确"。  至于价格和销售日期,销售方称事实上尚未确定。这家位于北京的科技公司,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是中国农大食品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培训基地。研发方告知,快速检测的准确率通常在80%左右,但只能作为初步筛选,进一步确认还需精密仪器。"我们这种检测试剂的准确率肯定相对较高,所以才能胜出。"罗云波说,"但任何检测方法,即便非常精密,也不能说100%,这就是科学。"  对此,不止一位专家表示:地沟油的类似快速检测方式只能是模糊推断,离真正确认尚有距离。"地沟油往往是按一定比例掺在普通油里,如果比例低于5%甚至1%,哪还能否检测出呢?我个人认为,悬!"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一位知名专家对记者说。据他透露,现有的快速检测方式效果并不理想,难以向千家万户普及。  快速检测试剂半小时验明地沟油 专家对其评价不一  那么,这个小试剂盒是怎么把"地沟油"抓个现行呢?而它的检测结果是否可信?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提出的检测方式,被卫生部5月份认可为3种有效快检"地沟油"的方法之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表示,检测方式的创新在于找到了"地沟油"的特征物质。  罗云波:就是那个特征物质如果一旦找到了,那么它八九不离十是地沟油,同时再配合几个劣质油的其他指标,这么两三个指标,配合在一起,就可以基本判定,这个东西是地沟油。  这种试剂盒包含4个指标检测试剂,共需4个实验,其中有将盛有油的试管放入沸水中加热5分钟,取出后与标准管对比,呈现的红颜色深于标准颜色的,就有80%的可能性为"地沟油"。  这个只是检测一个指标的试验过程。拿到试剂盒之后,具体要如何使用?怎样辨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快速检测技术研发中心的桑华春博士对此进行了介绍。  桑华春:做三个实验四个指标,第一个指标就是极性标志物,做这个实验很简单,第一就是你取一个试管,向试管里面加6滴油,然后再加一毫升试剂,然后摇30秒,开水里面加热5分钟,然后拿出来。这个试剂盒里面有一个标准比色管,颜色比那个管子深或者是接近那么就是地沟油阳性,如果比较它浅就是阴性。第二个指标看食用油里面是否搀有动物油脂,就做一个凝固实验,可以在0-10度的冰箱里面放半个小时拿出来,看它是不是凝固了,如果凝固了的话,就可能是含有动物油脂,就可怀疑它为地沟油。第三个实验是检查两个成份,一个是水分,一个是酸价,地沟油这种劣质油它的水分和酸价有可能超标,这个实验也很简单,取个试管加一滴油再一毫升试剂摇10秒钟然后再放10分钟观察现象,这三个实验就做完,根据这四个指标来看,如果四个指标之一是阳性,我们就判它为地沟油,所有指标都检为阴性我们就判它是正常的食用油。  整个实验过程需要耗费半小时。研发方透露,小包装试剂盒网络销售价格大概在200元。实验过程和试剂盒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也还是有一定门槛的。对此,桑华春博士表示,这种检测方法,主要适用于检测机构和相关企业。  桑华春:我们主要还是想面向监管部门和企业,主要是生产企业,它进货可以用这个来检是不是有地沟油。另外在流通领域,比如说超市进货它可以检一下。餐厅不是要进油嘛,它也可以检验一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认为,这种检测更适合执法使用,不倡导百姓日常使用。  罗云波:油的好坏、食物的好坏不应该是老百姓的任务,应该是监管者的任务,我不主张我们后院去种一块地,我们再去养一头牛,这个完全不靠谱。  用半个小时时间,通过检测4项指标,这样的结果是否专业可信?它的正确率有多少?  研发方负责人反复向记者强调,"检测试剂盒"的准确率并不是100%,只能作为初筛,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是地沟油,还需要精密仪器检测。在卫生部"盲检"的40个样品中,快检试剂的正确率80%,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认为,这样的检测只是模糊的评判。  董金狮:目前地沟油里有害成份胆固醇比较多,还有一些黄曲霉毒素,还有其他的一些过氧化物,就这些化学物质而言,目前没有在哪一个产品里面同时含这几种物质,所以现在要用一种快速的方法来准确的判定比较困难,所以国家现在也没有标准、方法。  董金狮表示,这种方法无法作为法律依据。  董金狮:我觉得一个方法是不是可行要经过卫生部门的食品安全评估委员会进行最终确定,但没有确定之前,如果推荐这种方法,不能作为执法的依据,也就是说即使你测出来是地沟油你对饭店也没有投诉的依据,也不能作为执法的依据。  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徐州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恩岐。刘恩岐说,这只能作为筛查的技术,起到震慑作用,但是判断它是地沟油还有一段距离。  刘恩岐:地沟油如果按1比10或1比20和普通油掺和在一起,这是不是能检测出来还是一个问题。检查可以判断这个油是不合格的,是对人体有害的,但我们不能判断说他是地沟油。因为油脂经过氧化,这些东西可能超标,但是地沟油超标的可能性很大。
  • 实验显示精炼地沟油多数符合食用油标准
    一组3个样本,从左至右分别为地沟油原始油、脱色处理后的油、脱臭处理后的油,图中包含了煎炸老油、泔水油、阴沟油等各个种类组别。从感官上看,不少样本的地沟油经过脱色脱臭精炼处理后,几近正规食用油。  东方网记者吴颖10月20日报道:浑浊发臭的地沟油经过精炼,竟然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一段时间以来,公众把视角聚焦地沟油检测标准。东方网记者了解到,上海科研机构已经初步建立一种快速筛查法,能够在1-2分钟内对地沟油进行简单筛选,专家同时预计“近期要形成百分之百科学准确的、具备执法依据的检测标准还非常困难”。  地沟油“变身”麻油可能性大  业内人士告诉东方网记者,地沟油返回餐桌要经过收集、运输、初炼、流通、精炼、再流通等多个环节,目前收购一吨原始地沟油的花费在4000、5000元左右,而从事地沟油精炼的地下工厂出厂价8000元左右,加之炼耗部分,精炼工厂每吨油利润空间在千元上下。  对于地沟油重返餐桌的去向,据透露其“变身”麻油的可能性很大。“一吨食用大豆油价格万元,一吨麻油可以卖到27000元左右,更重要的是麻油颜色深重,又有气味掩盖。”  东方网记者采访发现,不合理的烹饪习惯和合法企业违法勾当也直接助推了地沟油重返餐桌。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普通家庭对食用油倍加珍惜,煎炒烹炸常常反复用油。据悉,如今即便在五星级大酒店也依然保留了使用老油的习惯,“如果老油颜色深了,饭店都会自己过滤,或者用于红烧等重色味的菜,最后还可以用来炸辣椒油。”酒店饭店的初衷,除了节约成本,还因为老油香气足,尤为符合国人的餐饮需求。  此外,相关部门执法过程中发现,一些具有正规经营资质的厂家或公司在“环保、科技”合法外衣的掩护下,干起了违法勾当。此前,上海就曾查处多起相关案件,不法分子以提炼柴油等各种名目掩饰非法收购倒卖地沟油。据了解,在外省市某些地区,一些合法生产企业也涉足地沟油勾当。“饲料油厂正常业务就会接触地沟油,大型油罐车进出厂区十分正常,厂里经过精炼和脱脂的油基本达到合格食用油标准,转手下家就有可能重返餐桌,厂方还可以以不了解客户购买后的产品去向来推卸责任。”  精炼地沟油多数符合食用油标准  地沟油横行市场,科学检测就素手无策了吗?  学界对地沟油定义尚无定论,广义的概念为一切废弃食用油,具体主要包括来自餐厨废油脂的泔水油(或称潲水油)、煎炸老油、阴沟油三大类。在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实验室,东方网记者看到了9种一组分类放置的地沟油,分别为泔水油、煎炸老油、阴沟油的原油及经过脱色、脱臭处理的精炼油。从感官判断,经过脱色、脱臭处理的精炼地沟油清澈透亮,几乎和正规食用油没有区别。  研究人员介绍,从2010年7月开始,上海市科委正式立项研究“地沟油”检测方法,建立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地沟油样品库。截至目前,课题组收集样品逾千个,其中既有原始地沟油,也有在上百个市场流通的疑似精炼地沟油,尤其对上海及周边江浙地区基本达到全覆盖。  “绝大多数的地沟油经过过滤、脱色、脱臭精炼处理后,都能够达到国家食用油标准。”实验显示,对照现行的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精炼地沟油酸价、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非常接近或完全达到国家标准。而现有的各种地沟油检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或特征指标专一性不强,或检测灵敏度不高,或检测准确性不高,无一能成为地沟油掺伪检测的有效监管工具。  2分钟快速筛查法初步形成  油脂氧化程度可以反映油脂质量劣变和新鲜度,何种指标能够对地沟油进行差异化鉴别?据介绍,地沟油加工过程能够去除游离脂肪酸,降解或转换氢过氧化物,传统检测油脂劣化的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难以发挥作用。为此,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在国内率先提出、基本论证了地沟油特征指标——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并建立了检测方法。实验表明,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在地沟油精炼过程中“只增不减”,特别是据此对精炼煎炸老油与精炼阴沟油检测准确率几近100%。  不过,研究人员坦言,这种方法对泔水油的检测还没有完全的把握,特别是对氧化程度不高的泔水油,加之不法商贩往往将精炼地沟油与好油掺混,在检测过程中可能误判。  在研究高等级检测方法的同时,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还锁定快速筛选法的研究。目前,一种2分钟快速筛查地沟油的方法初步形成。科研人员采用低场核磁技术,检测了上百个样品的老油和阴沟油,准确率几乎100%,对泔水油的准确率在70%左右。配合正在研制中的快速检测仪器,这种方法对日后一线执法工作帮助较大。  “未来地沟油的检测可能采取多种指标组合。”专家判断,“真正要形成具备执法依据的检测技术还需时日”,“在有科学准确的仲裁检测方法作为支撑之前,快速筛选法也难以单独发挥大作用”。
  • 苏州完成地沟油鉴别技术:10分钟快速检测
    将食用油检测设备&ldquo 浓缩&rdquo 在一只手提箱大小的仪器上,能快速的分辨出各种食用油的品质,不到10分钟就能使&ldquo 地沟油&rdquo 在显示屏上现出原形。日前,苏州市卫生监督所与苏州有关公司合作,顺利完成市科技项目&mdash 长光程紫外光谱&ldquo 地沟油&rdquo 鉴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该方法成熟可靠、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特别适用于基层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开展&ldquo 地沟油&rdquo 监督筛查。  据悉,当前国内相关机构和企业研发的&ldquo 地沟油&rdquo 检测方法多达315种,而该项研究的方法是通过国家卫计委权威论证的三种方法之一,目前该项研究的相关仪器已达到90%的准确率。  苏州市卫监所副所长陆仲寅表示,基层食品安全执法机构在打击&ldquo 地沟油&rdquo 违法犯罪行动中,往往采用大规模的市场抽检,必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上食用油检测一般由通过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在实验室检验油品的酸价、过氧化值和极性组分等指标,检测时间长、费用高。这样往往使得工作效率难以提高,不法分子逍遥法外。这项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难题。  此外,陆仲寅还表示,由于不法商贩将&ldquo 地沟油&rdquo 收集后经过水油分离,过滤、加热脱水、脱色等程序,使用消费者不能从感官上鉴别,实验室常规指标也检测不出来。而这项研究中的紫外光谱分析法,可以对精炼过的&ldquo 地沟油&rdquo 中的有机物,特别是极性物质的组分和含量进行鉴别。  据了解,苏州市卫监所近期将开展食用油专项整治,通过现场检查和快速检测筛查食用油质量,一旦检测异常,甚至发现&ldquo 地沟油&rdquo 违法线索,立即追查到底,并送实验室检测确认 另一方面,市卫监所还将与公安、工商、质监和食药监等部门加强配合,严厉打击&ldquo 地沟油&rdquo 制售窝点,规范餐饮业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发现来源不明的食用油必须追根溯源,保障苏城百姓身体健康和消费安全。
  • 地沟油快筛技术即将问世 已进论证阶段
    12月19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称,将于12月19日至31日组织对广州、珠海、佛山等9个市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进行督察,餐饮服务的食用油将是重点检查内容。  据悉,广东省药监局已委托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开展“地沟油”快筛技术研究,目前已经进入专家论证阶段。  据介绍,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此前已启动了《广州市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并从9月9日起对外征求意见。12月19日,广州市药监局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该办法已列入2012年广州市政府规章起草计划正式项目,有望明年从政府规章层面建立起包括“地沟油”在内的废弃食用油脂监督防范机制。  根据《办法》的规定,广州全市登记在册的41917家餐饮企业和数千家食品生产企业的餐余油脂,都将纳入《办法》的有效监管。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加工的食品中掺杂废弃食用油脂的将被处以高额罚款。最高将处以利润十倍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当场吊销执照。  《羊城晚报》19日刊登了《江西百万公斤地沟油流入广东》报道后,广东省工商局和广州市工商局高度关注,均表示将继续加强食用油的巡查监管。  针对江西省南昌县与东莞市公安部门联合破获的这一起地沟油制售案件,广东省工商局表示,将根据公安机关通报的情况,对相关违法企业进行查处,如果涉案金额达到法定数量,将吊销违法企业的营业执照。  广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后加强对食用油的巡查监管,对检查中发现价格异常低廉或者有其他异常情况的,将联合其他部门追查来源,一查到底”。  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食用油时首先要观察油的颜色,一般来说,精炼程度越高,油的颜色越淡。其次是看透明度,要选择清澄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最后是嗅无味,取一滴油放在手心,双手摩擦发热后闻不出异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异味就不要买。
  • 探访扬大检测中心 追踪地沟油真相
    近日,厦门口岸发现台湾&ldquo 地沟油&rdquo 食品,味全、珍味、85度等多家知名品牌被曝使用当地一家工厂提供的地沟油当原料超过1年,上海、厦门等地已经发现并下架大量问题产品。事件公布后引发市民广泛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地沟油,地沟油能否检测?针对这些问题,昨日记者采访了扬州大学测试中心专家张明主任。  1 到底什么是地沟油?泛指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  什么是地沟油?对于老百姓来说,地沟油似乎就是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经过简单加工以后提炼出来的油。  张明认为,地沟油泛指的是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以及油炸食品的油使用后又再次回到了餐桌。  地沟油的来源极其复杂,&ldquo 有的是来自屠宰场的动物废弃物,有的甚至是被人遗弃后不能使用的各类变质的肉制品,有的是用于工业原料的猪皮等物,甚至还有饭店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rdquo   地沟油之所以如&ldquo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rdquo ,张明认为,一是因为地沟油来源复杂,重新进入餐桌后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会产生&ldquo 恶心&rdquo 的感觉 另一方面,商家将这些不值钱、相当于垃圾的原材料,用于赚钱谋取暴利,这是一种不法的手段 更关键的是,地沟油的确会产生诱发癌症的物质。  在检测专家张明看来,理论上的地沟油由于存在二次提炼,通过反复加热和高温过程加工,将会产生一种不良物质&mdash 多环芳烃,这是一个容易诱发癌症的有害物。  然而,是不是有了多环芳烃的食用油就是地沟油,或者说没有多环芳烃的食用油就不是地沟油,对此,张明表示,&ldquo 问题不是这样简单。&rdquo   2 地沟油能不能检测?精加工后能躲过常规检测  &ldquo 现在经过精加工后的地沟油很难辨别。&rdquo 张明表示,虽然目前来说,很多人都在从事地沟油检测的研究,但是部分精加工后的地沟油,有些几乎可以用&ldquo 以假乱真&rdquo 来形容,即使用仪器也很难检测出来部分指标。  那么这些精加工的地沟油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张明告诉记者,地沟油精加工的过程中,都会将油脂等加温融化,用水洗掉皮毛等大块杂物,去水去杂质后,还会对油品进行精馏,通过这一方式,其含有的可诱发癌症的多环芳烃等沸点低的有害物质经过汽化、沉淀、去杂质,就无法检测出来。  至于网上流传的&ldquo 看颜色、闻气味、听响声&rdquo 等方法来辨别地沟油,张明告诉记者,餐厅将重复使用的油用滤纸进行过滤,再用活性炭进行吸附后,从外表上看,这些地沟油几乎与普通食用油无异,但当中溶解进入油内的多环芳烃其实都被人食用了。  记者查询资料后发现,一些企业通过反复熬制的方法除了让地沟油没有异味以外,还让地沟油的酸价降下来。这样做出来的地沟油不但从外观、气味上能&ldquo 以假乱真&rdquo ,甚至能通过这一方法逃过相关部门的常规检测。  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酸价越低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对此,张明说,&ldquo 酸价低,又怎么能区别是地沟油,还是真正的好油?&rdquo   3 地沟油为何难检测?至今尚未有国家统一标准出台  地沟油检测为何如此之难呢?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几年前,卫生部就开始向社会公开征集&ldquo 地沟油&rdquo 检测方法,并且于2012年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但是目前国内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  张明表示,根据现行的《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关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标检测包括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和农药残留等9项指标,但这其中并不包括多环芳烃。&ldquo 针对上述指标,即使是地沟油炼出来的油也都可能是合格的,根本无法针对地沟油进行辨别性的检测。&rdquo   &ldquo 就目前而言,国内尚未有检测地沟油的统一标准,仅凭肉眼或味觉难以分辨,就连技术部门也需要通过多种测量与综合分析才能鉴别得出。为了规避相关检测,地沟油生产商可能会提升技术加工工艺,来规避对地沟油部分成分的检查。&rdquo   为什么台湾能够查出地沟油?相关的事件,在大陆也有所报道。对此,张明指出,这些案件的曝光,基本都是从源头查出的。查清了供货源头,地沟油事件也就水落石出。  4 国标为何迟迟不出台?地沟油由于来源不同,难界定  张明认为,地沟油检测标准迟迟未能出台,与地沟油的标准界定较难也有很大的关系。  &ldquo 毕竟这不是像检测细菌超标、重金属超标那么容易。&rdquo 他补充说,地沟油由于来源不同,如何确定检测标准是一大难题。  &ldquo 如地沟油经过人为特殊处理后,检测发现并不是所有地沟油样品都含有多环芳烃。&rdquo 张明表示,此外用基因检测的方法,可以检测出植物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油脂,但是基因检测的方法成本相当的高,而且更加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产品,对于厨房内的产品,就存在检测难的问题。  多环芳烃生活中很容易产生  对于反复加热生产地沟油,容易产生的多环芳烃类物质,张明解释,其实在生活中这一物质也很容易产生。  &ldquo 有机物燃点一般在400摄氏度左右,当温度超过200摄氏度以上,但是尚未达到400摄氏度时,就会产生多环芳烃一类物质。&rdquo 张明解释,平时在使用锅具做菜时,油烧到冒烟了就很容易产生多环芳烃,抽烟、烧秸秆、汽车的尾气,包括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都有可能产生多环芳烃类物质。
  • 财经观察:中石化炼地沟油是不务正业
    近日媒体报道称,石化巨头中国石化集团拟开炼地沟油,努力将其转变为航空煤油。在地沟油频频危害国内餐桌安全而成为公害的情况下,此消息令人振奋,这为泛滥的地沟油开辟了一个可能的“出口”。但冷静一想,地沟油的收集、运输、储藏、技术处理、污染控制等成本均远远高于当前的成品油价,加上目前相关技术不成熟,无法大面积推广,开炼地沟油很可能会给处在亏损状态的中石化炼油业务带来更大的亏损,最终让消费者和纳税人买单。  开炼地沟油或难逃亏损命运  地沟油大规模变成航油“飞上天”,不再回流到餐桌,这是让人感到欣慰的举措,但是如今它的价格高出普通飞机燃油数倍,前景不被看好。  荷兰航空曾表示,由于原料成本和技术问题,该公司由地沟油转化的航空生物煤油价格是普通飞机燃油的3倍多。如今,荷兰航空进口大量废弃油原料,和合作方共同努力降低成本,但成本也仍在传统燃油之上。因为价格原因,目前荷航采取了50%地沟油燃料,50%化石燃料的混合燃料。  国航、南航、东航等国内航空公司均表示,暂时没有市场化使用生物燃料的计划,最重要的原因是这种油成本过高,航空公司不会为了循环利用资源而增加自身成本。  由于地沟油比较分散,地沟油的收集、储运、技术处理、污染控制等成本加起来,已经远远高于当前的成品油价格。现在技术还不成熟,无法大面积推广。  即便研发成熟,“地沟油”也很可能不会被大规模使用在航空领域。与非法收购者的收购价格相比,生物柴油处置企业收购原料的价格并不具备吸引力,因此一些小餐饮企业更愿意将废弃油倒卖给非法收购者,正规企业反而找不到收购市场。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说,未来要推广使用生物质航空煤油至少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国家补贴 另一种就是通过航空公司直接由乘客为生物质航油买单。  中石化作为一家拥有巨额盈利的企业,拓展新业务需要靠自己内化降低运营成本,赢取利润,而非寄望于向政府索要纳税人的钱做补贴或者增加消费者本来已经很沉重的负担。  中石化镇海炼化计划采用的原料主要是餐饮废油,也就是“地沟油”。采用餐饮废油作为原料生产航空煤油在国际上已经有成功案例。2011年10月,英国汤普森航空公司的“地沟油航班”波音757客机首航成功。  今年7月,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与上海绿铭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计划从中国购买超过1万吨的地沟油,其中首批2000吨已经发货。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将把这些来自中国的地沟油变为生物质航空煤油。政府或者消费者可以不用再投入巨资补贴中石化研发相关技术。创新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对未来预期好,有利可图企业自然会做,哪怕没有补贴。政府只要管住地沟油,不让它流入民众的餐桌即可。  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商品、人员、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中国地沟油出口荷兰能比补贴中石化自己炼制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既然无论是自己炼制还是外销都是可行出路,目前出口不仅不用自己花钱,在处理地沟油的情况下还能略有收获,何乐而不为?  油价高企 炼油业务仍亏损  今年一季度,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炼油板块共亏损近200亿元,其中,中石化炼油业务经营亏损91.72亿元。即使中石化最赚钱的炼厂镇海炼化分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炼油业务也亏损4亿元。  国家发改委曾表示,目前中国的成品油价格确实比美国高。众所周知,美国作为全球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水平非常发达,民众的收入也远远高于中国,但油价却比中国还要低,这不是因为美国的油价太低,而是中国的油价太高。由此可见,中国石化作为垄断企业,盈利应该巨大,不应出现亏损问题。  但是在油价高企,民众负担重的情况下,中石化的炼化业务居然处于亏损状态,这让民众感到非常不解。公司对于亏损的解释是,国内油价上涨幅度低于国际油价涨幅。  石化巨头总是将“国际油价上涨”列为油价上调的第一项依据。油价上涨正不断为炼油亏损买单,也逐渐为公众所熟悉。但是,目前,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刚超过50%,还有差不多一半的油与国际油价涨跌无直接联系,所有油却同样搭车“涨价”。这对普通民众来说非常不公平。  中石化炼油板块巨额亏损,但丝毫没有影响到中石化职工工资的快速增长。中石化职工去年费用的增幅,远远超过了中国去年GDP的增幅。  根据常识,如果企业亏损,一般会选择节省开支来扭亏增盈,度过难关,员工降薪甚至裁员。作为大型垄断企业的中石化,在亏损几百亿的情况下,员工收入不但没有降,反而大幅上升。  根据中石化去年的年报,2011年中石化职工费用高达415亿元,比上一年增加79亿元。这意味着,中石化职工费用去年增幅超过23%。2011年中国GDP增速为9.2%。  长期以来,中石化等国企的税后利润没有全民共享,2011年上缴红利为企业税后利润的15%,国企利润分配的不规范、不透明成为导致民众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之一。  中石化是最赚钱的央企之一,日进数亿元利润,却多年来向国家伸手要财政补贴。根据年报显示,中石化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获得50亿元、123亿元、503亿元财政补贴。要补贴的理由是,炼油板块政策性亏损。炼地沟油难度更大,由此猜想,亏损几乎是必然的,从此中石化又多了一个要补贴或者涨价的借口。  结语: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在于分工合作,地沟油问题的解决不能寄望于中石化这样垄断企业的所谓技术创新,而是依赖政府的持续有效地综合治理。民众对中石化最大的期待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提供价格更低的成品油。
  • 地沟油4大指标攻克 助公安部破案
    9月13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经过约3个月的全力奋战,全面筛查了地沟油可能涉及的80多个技术检测项目,终于找到了查出地沟油的4类有效指标,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而在公安部指挥破获的浙鲁豫等地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特大案件中,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基于前期的研究,对本案中发现的地沟油起到了检测定性作用,为确定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等起到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  3个月初步建立检测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地沟油的检测标准。”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主任路勇告诉记者,检测食用油脂是否合格、安全,依据的是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但这一标准通常用来确定企业正常生产的食用油是否合格,并没有预先将“地沟油”这一极端恶劣的“生产”方法考虑进去,因此,现有国标无法用来测定油脂是否属于地沟油。  地沟油是各种废弃食用油脂的统称。国家明确规定,不得将废弃油脂加工后再作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销售。但出于利益驱使,个别不法企业或个人将废弃油脂经加工处理后,通过“地下渠道”流向市场,对消费者的餐桌安全造成威胁。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鉴定地沟油检测技术规范,为监管部门甄别市场是否存在地沟油带来了困难。  今年6月以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多次组织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对地沟油鉴定技术开展评估。在将近3个月时间中,检测人员综合运用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理化分析及基因鉴定技术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地沟油鉴定开展了技术攻关,先后对80余个技术指标进行了全方位的筛选,确定了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等四大类、20余项有重要鉴别意义的项目,初步建立了地沟油检测的指标体系。  核心揭秘:4类指标让地沟油现出原形  第一项指标:多环芳烃(PAHs)。多环芳烃是食用油加热如炒、烤、炸、煎等后产生的含多个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绝大多数PAHs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致癌物。  第二项指标:胆固醇。食用植物油中一般不含胆固醇或含量极低。技术人员根据地沟油中可能含有动物源性成分,推断如果检出胆固醇并超过一定范围,可怀疑该油脂为地沟油。  第三项指标:电导率。正常油脂几乎是不导电的,但油脂酸败后产生的各种极性物质可使油脂产生导电性。地沟油由于掺杂了大量金属离子而产生导电性,电导率较高。  第四项指标:特定基因组成。地沟油是多种不同来源的废弃油脂混合而成,往往含有动物油脂,检测人员根据分子生物学基因鉴定方法,鉴定油脂中的动物基因,来判定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心的赵琳娜博士告诉记者:“从油中提取非常微量的动物DNA片段,也就是动物的基因序列,是极其困难的,在国际上都是一个技术性障碍。我们试验了很多方法才找到提取动物基因的办法。”  模拟试验发现地沟油存在暴利  没有地沟油样本,怎么进行试验?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外支起了炒菜锅,进行模拟实验。油条、薯条、鸡腿、肥肉……各种材料被投入了油锅,研究人员将花生油、大豆油等经过反复煎炸后,又放置了一个多星期,直到油品产生酸臭的味道。这样,模拟真实版的“地沟油”就产生了。  技术人员又利用吸附剂来去除杂质,再经过一番除味、提炼,发现“地沟油”经过几番处理后,依据现有食用油国标进行检测,指标上确实是“合格品”。更为关键的是,技术人员发现,由于吸附剂等材料比较便宜,提炼“地沟油”背后,确实存在暴利。据计算,每吨“地沟油”还原成“合格品”成本只有约3500元,而食用油市场价每吨约8000元,如果不法分子采取更简单的方法,成本还能降得更低。
  • 2012上海地沟油检测专题论坛顺利召开
    2012上海《“地沟油”检测究竟有多难?》专题论坛顺利召开  仪器信息网讯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及推动地沟油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2012年5月9日下午13:00,在BIOTECH CHINA 2012举办期间,由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共同主办的《“地沟油”检测究竟有多难》专题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上海市科委基地平台处张露璐先生、上海理工大学庄松林院士分别致辞上海理工大学刘宝林教授、上海市分析测试协会马兰凤常务副秘书长主持会议  此次主办方特别邀请了9位知名专家学者、4位相关厂商代表到会,围绕当前地沟油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现有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了精彩报告,吸引了100余位从事“地沟油”检测技术研究与相关仪器应用的专家学者、厂商代表等参会,仪器信息网作为特邀媒体出席了会议。会议现场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术总监马志英教授级高工报告题目:“地沟油”监管和法律法规现状  马志英高工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地沟油问题产生的整个过程,随后分别介绍了当前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随后,通过与国外相关管理模式的对比,马志英高工指出,目前我国食品监管部门包括卫生部门、生产质监部门、食药监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等,而如此多部门多环节实际上反而形成了监管的“盲区”。地沟油事件发生至今,相关的分类标准及检测方法标准还未发布 而地沟油检测只能发现问题,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其根本问题一方面是如何找出其原因和源头,另一方面则是长效机制、法律体系及诚信体系的建设。上海理工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所王欣副教授报告题目:低场核磁共振在“地沟油”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王欣副教授首先说到,地沟油的有效监管离不开“适用”的检测技术,而我们的研究目标就是要提供快速的地沟油初筛检测方法,低场核磁共振检测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其优势包括无损检测、操作简单快速、精确度高、样品无需前处理等。  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王欣副教授总结到,低场核磁共振检测技术可用于油脂品质的检测,结果稳定且有良好的重现性。同时,不同油脂具有特定的低场核磁共振信息图谱,而油脂掺伪程度与其低场核磁共振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劣质油精炼过程则对低场核磁共振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曹文明研究员报告题目:制约“地沟油”鉴别技术突破的瓶颈及展望  曹文明研究员介绍到,地沟油无固定组成、无典型样品,其鉴别简直是世界性难题。目前,地沟油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指标方法、仪器检测以及图谱数据库3类,而制约其突破的主要有4大瓶颈,一是“地沟油”概念混乱,定义不科学、不准确 二是地沟油专一性定性物质不确定,检测并不能对其定性 三是地沟油是一个极不标准的研究对象,不能定量检测掺伪量 四是目前的地沟油检测技术不能100%准确。  地沟油是一个内源性与外源性相结合的多指标体系,仪器快检很难独担大任,找到准确的筛查方法才是出路。最后,曹文明研究员指出两个地沟油检测重点研究方向:(1)高效富集差异性组分 (2)高灵敏痕量物分析技术。常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李殷博士报告题目:“地沟油”定性定量测定  李殷博士表示,地沟油属于食品安全领域中的食品掺假鉴别技术研究领域,目前其根源问题则是缺失有效的检测技术和标准。根据研究,地沟油氧化变质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部分形成醛、酮、酸等轻组分,另一部分则形成多聚物形式的重组分。  随后在介绍项目关键点时,李殷博士说到,该项目采取的是特征组成成分研究法,这就相当于找到了“地沟油”特有的DNA,如含丁酸的油品一定是地沟油,但丁酸指标仅适合于初炼或一次精炼地沟油的定性定量分析。因目前地沟油来源多、品种多,无法用单一方法完成地沟油所有品种检测。中科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何裕建教授报告题目:地沟油的谱学与可视化组合检测技术  何裕建教授首先介绍到,目前,地沟油检测包括理化检测法、比重法、折光率法、过氧化值法、易挥发成分检测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等众多方法。但因地沟油复杂多变,因此目标的组合测定才是硬道理,如考虑将谱学(IR、GC、MS、NMR)检测方法与可视化组合应用。通过技术研究与实验结果可得出,建立在上述谱学分析基础上的可视化检测地沟油方法,快速可靠、准确高效,对掺入正常食用油中地沟油的检测限可低至3%。  最后,何裕建教授提出建议,目前市面上的某些食用油酸度表面符合标准,但其游离脂肪酸绝对含量可能严重超标,因此建议国家对食用油建立一个游离脂肪酸含量绝对标准,如此地沟油才有对应标准。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潘炜研究员报告题目:“地沟油”检测的思考  潘炜研究员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们所认识的植物油与“地沟油”,因为地沟油成分复杂多变,因此“地沟油化学”要难于“油脂化学”。而在谈到地沟油检测到底有多难时,潘炜研究员说到,2011年起,卫生部多次面向全国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各地研究机构集合数千人提出了350多种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称为“所有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都有效,但所有的方法都不适合用于所有的地沟油”,因为350多种检测方法中没有一种能够定性“地沟油”。  最后,潘炜研究员说到,检测技术再完美也不能解决地沟油的出路,高成本研究检测技术不如高成本促成餐饮垃圾回收利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王文静博士报告题目:基于生物质谱技术检测“地沟油”的若干问题探讨  王文静博士首先介绍了生物质谱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技术优势、地沟油的有害组成与危害。随后,王文静博士指出,利用生物质谱技术来进行蛋白质组以及基因组检测,可以确定是否含有动物性成分 指纹图谱技术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油脂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但其缺点是成本高,操作性低,缺乏标准品,并且无法检测所有种类的地沟油。  因此,与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寻找检测方法,不如对地沟油的全产业链进行严密监控。相关部门和企业还应该积极探索地沟油的再利用,通过制作成生物柴油、肥皂等,让其回归正途。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杨培强高工(员工代讲)报告题目:油脂检测专用低场核磁共振仪的定位  杨培强高工首先介绍到核磁共振是至今为止获诺贝尔奖最多的一门科学技术。核磁共振分析仪应用于地沟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1)精准 (2)无辐射、无损伤、无侵入 (3)快速 (4)样品无需前处理 (5)可提供量化信息。低场磁共振技术在地沟油鉴别实例中的应用结果是阴沟油与煎炸老油检出率为100% 泔水油检出率则为70% 掺假最低检出浓度可达10%  最后,杨培强高工提出低场磁共振地沟油检测仪的10个优化目标,期望能够达到国家领先水平,实现磁体、谱仪、整机的小批量生产,并在食品及食品安全、质检等领域进行应用检测研究及推广,建立应用示范基地,推动技术与应用发展。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副院长朱亦鸣教授报告题目:基于时域太赫兹波谱技术的地沟油检测方法  朱亦鸣教授提到,太赫兹技术是改变未来世界的10种技术之一,同属于六大电子类新技术一列,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DNA检测、毒品检测、违禁药品检测、无损探伤等。随后,朱亦鸣教授从太赫兹波辐射/探测原理、结构示意图、样机图片多个角度介绍了时域太赫兹波谱检测系统,并举例介绍了该系统在药品检测、危险品物质区分等领域的实验成果。  同时,朱亦鸣教授还指出,食用油在1.6 THz有显著的太赫兹吸收谱峰,而多数种类的地沟油在高频处无显著峰。最后,朱亦鸣教授介绍了食用油与地沟油在太赫兹波段内的折射率变化,由此研发出基于时域太赫兹波谱技术的地沟油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解决地沟油检测难题。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郭寅龙研究员报告题目:N-烷基吡啶同位素季铵化反应结合ESI-Q-TOFMS分析食用油样品中的动物甾醇  郭寅龙研究员说到,动物甾醇的含量高低可作为食用油质量的指标。科学人员可以通过N-烷基吡啶同位素季铵化反应,再结合电喷雾离子化-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食用油样品中的动物甾醇。  通过实验验证,郭寅龙研究员总结到,特异性生化醇羟基中过量试剂容易除去,不影响质谱检测,同时其他组分(如脂肪酸、甘油)无干扰。而ESI-Q-TOFMS方法具有通量高、分辨率高且无需色谱分离,可提高离子化效率和灵敏度 串联质谱分析可产生脱去吡啶的碎片离子[M-78]+,提高定性分析的准确性。因此该方法可用于检测可疑地沟油中动物甾醇,可实现快速、高效、灵敏的筛选各种食用油。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油脂室陈凤香副主任报告题目:微量元素分析法快速鉴别地沟油的应用研究  陈凤香副主任首先介绍了地沟油现行检测指标及其存在缺陷,如多环芳烃(经特殊加工处理,大部分多环芳烃可被去除)、胆固醇(无法检测植物性地沟油)、电导率(精炼加工后,大部分地沟油的电导率与合格食用油相差无几)、特定基因与常规理化检测方法(均无法检测出精炼地沟油)。  而陈凤香副主任经过27个样品的结果统计表得出,地沟油反复使用导致总氯含量大幅度增高,有望成为鉴别地沟油与常规油样品的重要指标之一。此外,陈凤香副主任还表示德国耶拿公司的multi EA5000元素分析仪快速方便,是油品检测的有效手段。欧普图斯(苏州)光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刘春伟总经理报告题目:纳米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地沟油”检测中的应用  刘春伟先生介绍到,拉曼光谱法简单快捷,有潜力达到高于95%的检测灵敏度,被定义为现场快速高灵敏的筛检方法,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将拉曼光谱法纳入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而欧普图斯公司在2011年7月完成了国内首个“地沟油检测手提实验室”的实验室研发工作,该仪器便运用了拉曼光谱原理、纳米技术,仅重10公斤,可随时随地进行检测,十分钟内可知检测结果,可用于食品非法添加剂、产假伪劣食品、农药兽药激素残留等领域。上海恩力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仪博士报告题目:食用油与地沟油的杂质峰群和特征峰群研究及全信息处理  张伟仪博士说到,由于地沟油的复杂性,用单一检测标准去鉴定地沟油是不太可行的。因此,上海恩力检测公司研究设计了一种特殊具有选择性的提取方法,继以色谱分析方法,并利用现代生物学信息综合处理思维方法创立了一种非传统的检测模型,初步实验结果显示了我们已检测的地沟油和食用油确有不同。  最后,张伟仪博士表示,上海恩力检测公司将继续积累更多数据,确认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和检测模型,并用“杂质峰群和特征峰群研究及全信息处理方法”建立全中国的各种不同类型食用油的信息库(并与发达国家的食用油进行比对)。
  • “地沟油”之殇:技术标准不能治本
    “地沟油”,这个本来应该在环卫工作中使用的名词,如今却更多跟老百姓的餐桌联系到了一起,让大家谈“油”色变。  “地沟油”快速检测定性能否做到?食用油标准检测的问题到底出在哪?记者试图寻找答案时却发现,如果将“板子”完全打在检测标准漏洞上,实则是冤。  从确保食品安全的角度说,检测和下游监管本应是最末端环节。仅从技术角度探讨“地沟油”对人体有多大危害以及是否再流回餐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业内专家也对《科学时报》记者呼吁,安全食品不是靠监管,更不是靠检测出来的。关键是要有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并配之以严格的究责制度。  检测难在哪?  有专家指出,由于“地沟油”检验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国内外尚未建立起科学可行的检验方法,且检测标准尚不明确,这为监管带来了困难。  官方的回应似乎验证了这一说法,“地沟油”检验方法的出台正在途中。据新华社9月18日消息,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卫生部正在组织相关单位和业内专家加快对相关技术机构研发的“地沟油”检验方法进行论证。  对此,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委员刘清珺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所谓“地沟油”检测之难,其一是指现有的检测指标是针对可食用的植物油的,而“地沟油”从广义上是人们对回收利用的各类劣质油的统称,不可能事先对有问题的食品出台标准。  其二,符合标准的不一定不是“地沟油”。当前,食用油检测通常都是检测酸价、苯并芘、农药残留等9项指标。检测和造假永远是猫捉老鼠的游戏,如果仅检测这9项指标,不法分子经过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即使是“地沟油”,也可能实现表面指标的合格。从科学上讲,即使没有发现有害物质,也不能说明受检合格样品中不存在新的或潜在有害物质,但却说明现有的检测指标对检测“地沟油”、打击食用油中的掺假行为已力不从心。  标准是把“双刃剑”  记者获悉,北京市就“地沟油”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早已展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地沟油”检测技术相关研究。该中心副研究员朗爽对本报记者表示,“地沟油”由于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其检测应由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来确定。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在筛查了“地沟油”可能涉及的80多个技术检测项目后,日前公布了包括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和特定基因组成等4类能够排查“地沟油”的有效指标。  就检测标准而言,刘清珺介绍,检测和防范“地沟油”本身是有技术手段可循的,如:混入了动物性脂肪、在高温受热时会出现变化、植物性的油脂来源不是单一的、加工过程中会有电导率变化等。  但他更强调的是,各种食品的安全问题表明,检测标准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标准出台了,也应针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继续丰富完善标准,使制假售假者难以突破技术防控体系。  他还表示,标准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食品涉及的参数或添加物来源多种多样,标准只能涉及其中一部分,总会挂一漏万。另一方面,一旦确定了一部分指标,制假售假者就有了突破和绕过这个标准的“标杆”,就可以通过达到这一部分指标冒充合格产品。  出路在于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国家标准修订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在此背景下,食用油的安全如何确保?  刘清珺认为,快速检测只能作为威慑手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责任体系和诚信体系的建立。一是应规范餐饮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使用的食用油来源,呼吁通过加强行业准入制度、完善市场责任体系以及健全企业诚信体系来治理 二是在国家严格管理的情况下,应该允许一些有规范的程序和技术、经验、数据积累且获得一定资质的技术仲裁和鉴定机构从事食品安全技术仲裁,而不是只拘泥于标准。  他再次强调,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监管部门、检测机构的协同作战,能够把“地沟油”防范在食品供给体系之外,但这并不排除不法分子绕过这些标准继续牟取不当利益。技术标准需不断丰富和完善,但根本出路在于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著名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也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更不是检测出来的。  朗爽表示,国外也有“地沟油”这一概念。不同的是,各国都有相应的严格管理措施。在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美国在对家庭厨房废物处理后,废油会由统一的回收公司进行回收。德国更是每一桶泔水都备有“身份证”,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在案。
  • 地沟油检测法之争:7种方法并非完全准确
    民以食为天。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引发了无数“吃货”追捧。而在狂咽口水之余,近几年日益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让这个崇尚“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国度的民众感到失落和惶恐。  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而食品标准则是食品安全的底线。食品从农田、工厂到餐桌的全过程中,生产、检测、监管到处罚,每个环节都必须按照相应的标准来实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半个月来,早报记者回访甲醛白菜、瘦肉精、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肉宝王”添加剂等广受关注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地,试图沿着上述事件的脉络,还原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流程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现有国家标准“打架”、更新滞后、执行乏力是现有标准体系面临的主要软肋,而权威专家更是指出,《食品安全法》实施近3年来,其规定的“分段管理”方式已显现出四大弊端。  目前卫生部已初步圈定了7种检测方法,其中包括4个仪器法(3个质谱法和1个核磁共振法),以及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1个试剂盒法和2个紫外光谱法)。相对而言,仪器法比快速法的识别率高。但是,快速法具有现场快速识别的优势,二者可以互为补充。“地沟油”成分复杂,差异性大,给检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4月19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公安分局民警对查获的地沟油进行检查封存。  历时两轮八个月的公开征集,卫生部上周公布了初步圈定地沟油的7种检测方法,这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甚至有媒体将其称为解决地沟油问题的转折点。但是,由于“地沟油”成分复杂,差异性大,检测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位从事地沟油研究的高校教授告诉早报记者,“地沟油检测的确是很大的难题,但目前大部分机构过分注重对检测方法的研究,很少钻研地沟油的基础问题,如分析地沟油的构成、找出其共性等,显得有些本末倒置。如果能在尽量多的样本中找到共性,离解决地沟油检测问题就不远了。”  去年以来,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浙江警方全环节侦破两起跨省制售地沟油特大案件——相对于“问题奶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案件中主管部门的检测起到主导作用,地沟油案有些特殊,因检测无标准可依,其破获基本靠警方“环环相扣”的侦查。  办案缺少“检测”协助  浙江宁海县的江苏姜堰人茆玉华,其谋生之道颇为隐秘。  夜幕降临后,他就带上舀子、塑料桶,蹬着三轮车穿街过巷,在与餐馆厨房相连的下水道中掏捞漂浮的油花,并向餐厅、宾馆收购泔水。随后,在隔水洋村一处小树林中粗炼地沟油。每天,茆玉华能炼制50斤左右地沟油,以4200元/吨的价格卖给自称“拿去做生物柴油”的人。  在离宁海100多公里的金华婺城区白龙桥镇下杨村,60多岁的杨贵根也在粗炼地沟油,但其原料与茆玉华不同。每天9点,杨贵根骑着电动三轮车前往一个生猪定点屠宰场——他到来前,这里的清洁工会把猪的废弃物整理成堆。杨贵根将这些废弃物拿回家熬油,以4000元/吨卖给自称“拿去化工厂做肥皂”的老板。  茆玉华与杨贵根分别是“柳立国案”、“李卫坚案”中底端的炼油者,这两起地沟油大案时隔不到半年,均发端于浙江。  去年3月,浙江宁海县警方接到“有人向饭店收集餐厨废弃油脂”的举报,随后抓获收购以餐厨废弃油脂为原料粗炼地沟油的黄长水等6人。根据交代,警方又抓获了将地沟油加工成食用油销售的山东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和负责人柳立国。警方发现,柳立国把油卖给河南等多省的粮油批发商,这些人将这些油按一定比例与食用油勾兑后出售。  去年8月,浙江乐清市警方了解到“有人私自炼油”的信息,办案人员侦查发现,这些通过动物废弃物熬制的地沟油被卖给金华的李卫坚,李卫坚转卖给重庆、安徽、江苏、上海等地一些正规油脂公司。油脂公司在精加工后,将地沟油作为“牛油”、“食用油”等出售。  “我们发现,地沟油案往往存在犯罪网络结构严密、多数单线联系、跨省作案等特点。同时,因为没有专门针对地沟油的检测标准,工商、质检等部门无法通过检测手段对案件查处提供帮助,我们只能查实一个证据,固定一个证据,再追查。”一名参与这两起案件侦破的浙江警方人士介绍。  警方调查发现,无论是柳立国还是李卫坚,都已从事地沟油生产多年。柳立国交代,他2005年开始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是受身边人的诱导”。李卫坚案发前已有四、五年从业经历,起初是自己炼地沟油,后来生意越大,就鼓动侄子、哥哥等加入。  因为是见不得人的行当,从生产到销售,柳立国都做了精心伪装与严格保密。除了注册生物柴油公司、买来提炼设备,还规定所有人员进厂区须经批准,员工禁止带外来人员(包括家属)入厂、禁止和陌生人交谈。公司内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严格划分,各部门不得随意串门、打探。每次油罐车出城,都派车在后护送,确定无人跟踪,油罐车才驶上高速公路。警方调查此案时曾跟踪该公司的油罐车,护送车为掩护油罐车甚至不惜制造交通事故。  “李卫坚案”中,李卫坚在存放地沟油的房子周边装上摄像头,监控异样情况。向杨贵根等收购地沟油是不定期上门,不留任何联系方法。正规的油脂企业为掩盖向李卫坚等购买地沟油的痕迹,资金往来不会出现向李付款的记录,而通过第三方进行。如上海金山某油脂公司向李拿货,但货款记录却显示与安徽一家油脂厂结算,由安徽的油脂厂将钱打给李。  “洗白”逃过日常检测  当然,光不被人注意还不行,最关键的是要逃得过检查,这也是地沟油“洗白”过程中最具技术含量的环节——精加工。  据悉,各油脂公司精加工的方法基本类似。先将油脂加热融化,洗去大块杂质,之后加“白土”(以黏土为原料,经无机酸化处理等制成的吸附剂,外观为乳白色粉末,能吸附有色物质、有机物质),沉淀细小杂质并吸附异味——即使如此,油脂还会发臭,颜色也不清澈,还需经多次高温处理。  “这样反复熬制,除了让地沟油没有异味,更重要的是让‘酸价’降下来。这样,不但外观、气味能以假乱真,甚至能逃过相关部门的常规检测。”知情人士介绍,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数值越低,说明油脂质量、新鲜度、精炼度越好。一般食用油的酸价在3以下,而这些地沟油往往超过20,但经上述方法层层加工后可降到3以下,甚至达到1。  精加工后的大部分地沟油,经过与食用油按一定比例勾兑,就能骗过日常食用油检测。柳立国案中,浙江警方从查获的地沟油中随机抽取10个样本,按现行《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送检。结果,在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游离棉酚、总砷、铅、黄曲霉素B1、苯并芘、农药残留9项指标中,8个样本全部合格,有些甚至达到“优质”标准。而“李卫坚案”中,一家涉案油脂企业精加工的地沟油在当地质监部门年检抽检中也被检测合格。  “现行的食用油检测标准,是2005年制定的《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制定时是用来区分通过正常途径加工的食用油的优劣程度,不是区分地沟油和正常食用油的”,国内油脂领域某专家告诉早报记者,因加工过程、工艺等方面的问题,或存放时间过长,也会使正常途径加工的食用油的主要指标产生变化,导致质量变差甚至不能食用。  上述专家介绍,地沟油已出现10多年,在《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出台起初一段时间,由于用地沟油加工的食用油往往酸价、总砷、铅等指标过高,无法进入流通领域,只能偷偷零卖给小餐馆。但这几年,地沟油犯罪网络对《标准》指标进行针对性研究,用地沟油制成的食用油往往能符合限值,通过检测。  “只重检测有些本末倒置”  5月上旬,上海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地沟油”检测究竟有多难》的论坛。让组织者始料未及的是,定位为研究者内部交流的论坛吸引了100余名各级卫生、质监等部门的官员旁听。  事实上,政府对这一领域关注已久。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透露,国内10多年前就开始进行地沟油检测技术的研究,近10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团队项目”、“科技部支撑项目”、“国家863项目”中都有涉及地沟油检测技术的专项。但地沟油是极不标准的研究对象,无固定组成、无典型样品,因此,无法找到一个特征指标。由于检测技术欠缺,检测标准迟迟未能出炉。  浙江省公安厅专案组在对“柳立国案”的调查中,曾将检测委托给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随后,该中心筛查了地沟油可能涉及的80多个技术检验项目,找到包括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组成这4类排查有效指标,并称初步建立地沟油检测指标体系。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地沟油是经人为特殊处理的,并不是所有地沟油样品都含多环芳烃,该方法不适用所有的地沟油。”  去年9月,卫生部从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征集到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并由卫生部、科技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粮食局以及中国疾控中心等共同研究制定地沟油检验方法论证方案,组建了包括油脂加工、食品安全、化学分析等领域专家、机构的论证专家组。论证后,5种方法均被发现特异性不强。  “专家组采用双盲实验,将征集的方法用于食用油及不同浓度的地沟油,看哪一种能把它们有效区分开。近30个盲样的检测,结果不理想,没有一种能完全区分,出现‘假阴性’(将正常食用油误判为地沟油)或‘假阳性’(将地沟油漏检为正常食用油)。对掺入低比例地沟油的食用油,灵敏度、准确度更低。”一位参与论证的专家表示。  随后,去年12月13日卫生部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并委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开展征集及论证工作。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共收到社会各界762个“地沟油”检测方法建议,经筛选,确定30家单位的检测方法参加考核。  据介绍,这些检测方法经过正常植物油样品不应被误判,“地沟油”样品的正确检出率高,能够将勾兑的“地沟油”样品从高到低依梯度顺序检出等原则进行考核。同时,为保证考核样品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考核所使用的正常植物油样品均从食用油厂家直接获取。“地沟油”样品由食品风险评估中心工作人员赴山东、重庆、深圳、广州及贵州等地采集而来,均为经公安部门确认的“地沟油”。然后这些“地沟油”被配制成考核样品,对以上检测方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予以验证。  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卫生部已初步圈定了7种检测方法,其中包括4个仪器法(3个质谱法和1个核磁共振法),以及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1个试剂盒法和2个紫外光谱法)。相对而言,仪器法比快速法的识别率高。但是,快速法具有现场快速识别的优势,二者可以互为补充。“地沟油”成分复杂,差异性大,给检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地沟油检测的确是很大的难题,但目前大部分机构过分注重对检测方法的研究,很少钻研地沟油的基础问题,如分析众多地沟油的构成、找出其共性等,显得有些本末倒置。如果能在尽量多的样本中找到共性,离解决地沟油检测问题就不远了。”从事地沟油研究的某高校教授说。  据了解,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已着手建立全国惟一的地沟油样本库,目前已收集到1000多种样本,有从五星级饭店里收的“老油”(多次煎炸食物的食用油),还有地沟油掏捞者一起取来的泔水油,以及在生物柴油厂收集的混合油等。这些样本将为研究地沟油及其检测方法提供支撑。一位研究者表示,他们的一项检测方法已在上海市粮食研究所的样本库中对近300种地沟油进行了检测,有效率在75%左右,接下去想做完1000多个样本,看综合有效率是多少,并根据类别,明确该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从已检测情况看,我的方法对70多个煎炸老油样本、几十个阴沟油样本的检测完全正确,对泔水油则有70%的准确率。”  10年前就已出台规定  2010年初,媒体报道不法分子加工“地沟油”后,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出《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要求迅速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使用食用油脂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环保部、农业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对餐厨废弃物建立完善的回收运输、集中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专项部署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整治与管理。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试图从源头监管地沟油。  “类似文件10年前就出台过,关键是严格执行、落到实处。从目前的情况看,10年前的文件上很多条款没有真正被严格执行。”一位地沟油研究专家坦言。  2002年4月15日,卫生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建设部联合发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规定》明确, 只能销售给废弃油脂加工单位和从事废弃物收购的单位 从事收集、加工废弃油脂活动的,应对收集、购销情况建立台账制度,记录每批油脂收集、销售的时间、数量、单位、联系人姓名、电话、地址并长期保存 从事加工废弃油脂活动的单位不得将废弃油脂加工后作为食用油脂使用、销售。  “从技术上进行地沟油检测不但不可行,而且也并非杜绝地沟油的有效方法。在我看来,地沟油可以做成生物柴油、工业油脂、肥料等,它并不是魔鬼,只是不法分子把它用到了不该出现的地方。在堵截地沟油流入食品领域的同时,要学会疏导,制定扶持政策,让地沟油物尽其用。”该专家建议。  据了解,今年4月,云南省出台《做好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工作的指导意见》,是目前全国唯一关于地沟油利用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地沟油收集、清运、提取加工和销售实行特许经营制度,要求中石油、中石化等配合做好生物柴油销售,让地沟油制生物柴油进入主渠道,解决销售和原料来源问题。
  • 我们有烟草院士 却没有地沟油院士
    地沟油问题,似乎已经成为最大的中国难题,由于未找到检测技术,各地地沟油仍是猖獗,某地甚至发生了学生怒砸涉嫌使用地沟油的学校食堂。继上次公开征集的地沟油检验方法被证明不靠谱、无法检测出地沟油之后,卫生部近来又征集到了数十种新方法。广东省药监局已经委托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开展“地沟油”快筛技术研究,目前已经进入专家论证阶段。(综合近日媒体报道)  其实也不是方法不靠谱,而是地沟油太狡猾,对手太强大,每发现一种检测的新方法,造地沟油的就会改良地沟油,而让它符合新的检测标准。就这样玩躲猫猫,检测地沟油的,老是躲不过造地沟油的,明摆着就是地沟油,你就是检测不出来,比真的食用油还像真的,这是件挺让政府部门和科学家脸红的事情。但愿这一次征集到的方法真的靠谱。  不可否认中国科学界、中国科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让人尴尬的失语和缺位。有关部门一直在向社会征集方法,看起来好像是很尊重民间的智慧,可不得不反思一下,那些靠纳税人的钱供养起来的科学家们,靠财政供养起来的研究员、研究机构们,这一次在这个问题上怎么没有发挥作用,而任由地沟油生产商的嘲弄。  不说别的,就说前段时间先后公开名单的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今年,中科院新增选了51名院士,工程院增选了54名,加起来有100多名,可是,查阅这些院士的简历可知,这100多名新增院士中,没有一个是研究地沟油、或是在检测地沟油上作出贡献的院士。地沟油问题这么严重,可没有一个院士在检测地沟油上向社会作出了贡献,去证明科学的力量。相反,倒是早几个月前传出一个丑闻:明明餐桌上很多地沟油了,可一位院士接受采访时还说“地沟油不可能回到餐桌”。食品安全方面的院士不仅不研究地沟油的检测技术,反而替地沟油打掩护,真让人不可思议。  没有出一个研究地沟油的院士,倒是出了一个烟草院士,一时引发舆论大哗--明为降低烟草危害,可很多科学家说这是伪科学,没有技术含量,实际上只会促进烟草的销量。限烟禁烟之下,为什么工程院竟然会选出烟草院士?可想而知,因为研究这个领域,有企业提供的很多科研经费,烟草堪称当下最赚钱的行业。为什么没有地沟油院士呢?答案也很简单,做这个可能没那么多经费,找不到课题。这就是利益驱动。科学奖励机制的错位下,我们会有烟草院士,而没有地沟油院士。  期待下一次院士增选的时候,出一个地沟油院士吧。别依赖向社会征集,这事儿,本就该是院士们研究的。谁研究出这个问题,从贡献上看,我觉得不仅可以给他个院士,获个诺贝尔奖都不为过。
  • 谁能脱下地沟油的“隐形衣”
    地沟油,几乎成了中国当下日益严峻的食品问题的代表,“地沟油检测”更是热门话题。  从去年12月开始,卫生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两次向全国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5月22日,卫生部透露,已初步圈定了7种检测方法,正对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考核,但目前仍未公布具体细节。  许多人不能理解:现在科学这么发达,为什么就找不到可靠的方法来检测地沟油?没有可靠的检测方法,岂不是无法解决地沟油的问题?  难寻“标准版”  准确地说,公众所说的“检测地沟油”,实际上是判定一种油是地沟油还是正常油。“检测”,必须是针对一种确定的物质。按照目前的分析技术,只要能够列举出来的成分,基本上就可以“检测”出来。但是,能够“检测”一个指标,跟用它来进行“判定”,完全是两回事。  要把检测一个指标的方法作为判定地沟油的“检测方法”,必须要做到:不冤枉好油,也不放过地沟油。目前的方法都无法单独做到这一点。  比如说,有一种方法是检测油中的电解质,因为烹饪过程中会加入盐等电解质,而没有使用过的油中不含有电解质。这样,如果检测出电解质含量比较高,就是地沟油。但是,如果一批地沟油只是炸过薯条或者油条的,那么它也完全可能不含有电解质。结果就会是:明明知道它就是地沟油,但就是“检测”不出来。  此前报道过的地沟油检测方法也都是类似的情况。比如胆固醇检测法,主要是植物油成分的地沟油也完全可以过关。而多环芳烃,如果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高温,含量也不会高。  要可靠地检测一种物质,就需要这种物质有相对明确一致的组成与性质。地沟油并非如此。作为一种食品“废料”,其组成千差万别。  狭义的地沟油是从地沟里捞出来的油,后来扩展到潲水里回收的油,现在还有废弃的动物内脏炼出的油。更广义一些,只要是使用过的油都算是地沟油,比如火锅行业的“老油”有时也被当作地沟油。除此之外,把地沟油掺杂到正常油中,更可以控制任何一个指标的数值,使之符合“检测标准”。  目前,地沟油检测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地沟油没有标准品。  据了解,上海市粮食科学研究所已着手建立全国唯一的地沟油样本库,目前已收集到1000多种样本,有从五星级饭店里收的“老油”(多次煎炸食物的食用油),还有地沟油掏捞者一起取来的泔水油,以及在生物柴油厂收集的混合油等。  这些“地沟油”被配制成考核样品,对地沟油检测方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予以验证。  但是,地沟油本身没有一致的“标准”,“好油”也各不相同。要用一种方法来可靠地进行“判定”,理论上的可行性就很低。  不论什么检测方法,都需要标准品。比如,纯的橄榄油有各种成分的含量指标标准和要求,但是地沟油的生成过程复杂,炸10次还是20次是没有办法鉴定的,更没有办法判定什么才是“标准”的地沟油。  当然,我们关心的是一种油是否含有害物质。只要含有任何一种有害物质,不管它是不是地沟油,就是不合格产品。在理论上,我们可以对地沟油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一一检测,任何一项不合格就判定为“地沟油”,或者至少是“不合格的油”。  这样当然可以保护我们,但这种思路没有现实意义。按照地沟油的不同来源,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能有几十上百种。即使我们挑出“最有害”、“最常见”的,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外国,食品废料基本都是进入工业生产领域,并且有相关严格的操作标准和要求。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食品废料进入食品生产领域,这样,地沟油的检测也没有相关经验借鉴。例如在日本,对于食品废料有明确的处理渠道,同时,违法成本很大。不敢说食品废料百分之百不会回流餐桌,但极少。  推广实施难度大  在卫生部找到的检测方法里,包括4个仪器法(即3个质谱法和1个核磁共振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即1个试剂盒法和2个紫外光谱法)。  详细来说,质谱法就是分析离子的电核和质量比,分析有机物的构造和原子成分。具体操作来说,是把地沟油样本进行电离,打成离子,将得到的参数和标准品(“几乎不存在的”地沟油标准品)进行比较。  质谱法的成本较高,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的仪器成本,操作和日常维护费用高。  核磁共振法的仪器成本大大高于质谱法,而且对于检测目标的纯度要求极高。例如,在县级城市的商检基层单位,用这样昂贵的仪器是不现实的。  试剂盒法是用来检测特定基因的,每次检测大概需要30元到90元左右。这种方法的检测成本较小,但是单一方法检测地沟油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几种方法综合检测考虑。  试剂盒法的检测也有缺陷。特定基因的检测需要一系列的分子水平的工作,而且如果目标检测物标志性的分子不存在于地沟油中,就无法得出结论。  紫外光谱法,是用来检测胆固醇的,检测时需要购买并设立标准品,可以按照需要由国家下发,使用分光光度计来衡量,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  说到人员培训和设备、成本方面。任何一种检测,不管有多简单,也依然需要设备和检测人员。检测员至少需要大学毕业才有学习的基础。一项常规检测,几十元、上百元的开销并不出奇。如果针对地沟油的特定成分,需要几十项检测,总的花销就是一笔巨款。再考虑到这样的一次检测可以代表多大的一批油,就不难理解:经过这样检测的油,谁还吃得起?从这个方面来说,以上几种检测方法的推广实施难度较大。  国家可以在省一级城市,或者中央级实验室进行抽样检测。而即便是中央级实验室,基础检测人员也需要进行前期培训,不论是政府部门的检测机构,还是第三方的检测机构,都需要人员培训和大量设备、检测相关资金支持。  即便有4个仪器法和3个可现场使用的快速法,也只是对正规的食用油销售渠道容易实施。而实际上,新闻报道中的地沟油往往是流向路边摊、小餐馆或食堂。这些小规模的使用者,基本上是“明知故用”,这也是全面监管的另一个难题。  需完善生物燃料法规  “地沟油”并非中国才有。  在任何用油烹饪的地方,都必然产生废弃的食用油也就是广义上的地沟油。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地沟油检测方法”,甚至也没有人去做这种研究。但他们也并没有“地沟油流回餐桌”的问题。  “地沟油流回餐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管它是真是假,也不管地沟油的危害是大是小,都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打击、处罚等,是解决它的直接手段。而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这远远是不够的。  它是垃圾,而合理利用的垃圾却又能成为宝贵的资源。合理地回收利用潲水油,能够减少对于石油的需求。虽然说它对于能源问题的解决只是杯水车薪,但其绝对数量仍然相当可观。更重要的是,回收潲水油避免了它流入环境,甚至餐桌,对于环保而言是治本之道。  但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餐饮和食品加工企业来说,把废弃的食用油尽可能地收集好,避免它进入潲水中,可以大大减少后续的再利用成本。把这些收集的油提供给合法的再利用机构,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被非法打捞的机会。这或许会增加一点餐饮和食品加工企业的劳动量,但是比起“地沟油”的传说影响人们对于行业的信心,这些付出是完全值得的。  对于从事废弃食用油回收利用的机构而言,尽可能地为餐馆、食品加工企业乃至个人提供方便的收集装置,并且主动上门收集,必然会大大增加人们的配合程度。  不过,把潲水油转化为合理的用途,依然需要相当的成本,跟流回餐桌相比,利润明显要低。这种产业是否有利可图,将影响到投资者的积极性。但是,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它毕竟还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如果直接的经济效益不足以支撑这个行业,就需要由政府通过一定的措施来调节。即使是用税收优惠甚至经济补贴来刺激,依然是值得的。毕竟,社会效益对于投资者不一定有吸引力,但是对于政府来说至关重要。  例如,在加拿大人的餐桌上没有“地沟油”,因为厨余废油不但不会立即被排入下水道,还会经过一系列处理“再生”成为生物燃料、肥皂和润滑油等产品,这得益于加拿大从废油的源头到终端所建立的一条完整产业链和监管系统。政府为保证“地沟油”能再生利用,制定了生物燃料法规,为餐馆和家庭提供上门回收废油服务,环保机构也会从中担当中介和科普的角色。如此成熟的产业链条让这些“地沟油”得以变废为宝。  地沟油可做燃料驱动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潲水油的主要成分依然是植物油一种可以燃烧的有机物。所以,废弃油脂的利用,最容易想到、也最常规的就是用作燃料来驱动发动机。  常规的汽车发动机需要把汽油喷雾打火,植物油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它的出路在于柴油发动机。不过,与通常的柴油相比,不管是纯的植物油还是废弃的潲水油,粘度都太大,无法直接使用。而潲水油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也可能对柴油机的运行产生损害。所以,要把潲水油用于发动机,就必须进行一定的处理。  一条路是处理油,让它符合柴油机的需要。潲水油先经过过滤等操作去除固体杂质,然后加入酒精或者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油中的脂肪酸会脱离甘油“骨架”与酒精或者甲醇反应,生成“生物柴油”。反应混合物中除了生物柴油,还会有脂肪酸离开之后剩下的甘油,没有反应完的酒精或者甲醇以及少量的水等。所以,反应混合物还需要进一步地分离纯化,最后才得到纯净的生物柴油。这个过程比较复杂,废弃的食用油相当于石油加工中的“原油”,经过炼制而得到的生物柴油可以直接用到柴油发动机上。  另一条路,是改装发动机使之直接燃烧食用油。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随着石油短缺掀起过研发高潮。到了八十年代,随着石油价格的下降和生物柴油的美好前景,很快没落了。直到最近,因为石油价格飞涨,生物柴油的成本又居高不下,这种思路又重获关注,且在实际操作上有很大进展。  食用油的高粘度会导致它进入发动机后不能完全燃烧,产物会损害发动机的运行。值得庆幸的是,当把油预先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其粘度就会降到可接受的范围,从而在柴油机中正常燃烧。  通常,这种方案是在柴油发动机上增加一些装置。使用的时候先用普通柴油启动发动机,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来预热植物油,然后把油路切换到植物油,就可以循环运行下去。这种方案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餐馆等地方产生大量废油只要把车开到餐馆的废油罐旁,就可以免费加油。只要省下的油钱能够超过改装发动机的费用,就有利可图。  在美国,废弃食用油通常是油炸的产物,相对来说杂质也不多,使得这种方案更有可行性。在美国市场上,有许多进行这种改装的服务。最便宜的改装费只要几百美元,就可以让一台柴油车使用废弃食用油做燃料。  这种方案的短处也很明显。  首先,它需要两个油箱,分别装食用油和常规柴油,所需要的空间自然就增大了,通常只能用在对于发动机总体所占空间要求不高的地方,比如公共汽车或者农用机械等。因为油不经过其他处理,改装的发动机中会有一个过滤的装置,而这个过滤器会需要经常更换。废油的质量也比较重要,如果杂质太多的话带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大。  另外,这样改装的车在热带地区运行起来比较容易,而在寒冷的地方,预热就困难些。也有公司开发直接使用植物油的发动机,不需要柴油来启动。在德国,就已经有这样的发动机出现了。  除了驱动发动机,直接燃烧产生热量也是一种思路。在许多民宅中,暖气是通过燃烧柴油来获得的,对于油的质量要求不高,经过简单处理的废弃食用油可以使用。另外,垃圾处理公司通过焚烧它来发电,也是简便易行的方案。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潲水油的其他用途。在2010年的美国化学会春季年会上,就有一个公司介绍了他们在美国能源部资助下开发出的潲水油新用途节能涂料。  在美国多数地区,冬天的暖气、夏天的空调,都是耗费能源的事。如果房顶使用黑色涂层,保温性能就会比较好。但是,这样的房子到了夏天,就会从阳光中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增加空调的负担。如果使用白色的涂层,则是相反有利于夏天节省空调费用,但是冬天却又需要更多的暖气。  而这种用废弃食用油做成的涂料却可以二者兼得。环境温度高于某个值的时候,它会反射阳光的热量 而低于那个温度的时候,它就会吸收阳光的热量。这样,它就有助于保持房子里边的冬暖夏凉,从而减少总的能量消耗。而且,改变制作配方,还可以改变这个“转折温度”。  这项技术的开发者声称,虽然废弃食用油通常有异味,但制造出的涂料却没有气味。根据所加的添加剂,它还可以呈现不同颜色。他们估计,若测试结果良好,有望在三年后实现商业化。  (作者系科学松鼠会成员)
  • 地沟油和一次性筷子将被专项严查
    地沟油和一次性筷子将在全国范围内被专项严查。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对严防“地沟油”及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一次性筷子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分别作出规定。  食用油脂和一次性筷子将“安检”  国家药监局昨天发出通知,分别要求各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迅速开展对辖区餐饮企业采购、使用食用油脂和一次性筷子的“安检”和抽验 严查餐饮服务单位进货查验记录及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如发现地沟油和残留有害物质的一次性筷子踪迹,各地食品监管部门须立即责令相关餐饮企业停止使用,并将隐患产品监督销毁。  除了多年来屡禁不止的地沟油,今年央视315晚会还曝光部分一次性筷子的生产过程:经历熏硫磺、石蜡、双氧水等多种化学药品的加工,残留多种有害物质 被工人用脚踩,筷子上留下“特殊标记” 在流程的多个环节,没有一处对筷子进行消毒。  国家药监局表示,此次专项督察行动目标是严防地沟油和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一次性筷子流入餐饮环节,切实保护公众餐饮安全。  群众投诉举报线索将及时核实  除了主动督察,国家药监局还要求各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群众投诉举报,及时对举报线索进行核实,如查实餐饮服务单位采购的食用油脂来源不明,或采购、使用“地沟油”的,食品监管部门不仅须立即叫停使用并销毁,同时须对相关餐饮单位依法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将吊销其餐饮服务许可证。
  • 中国农大地沟油速测试剂盒将投产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当地沟油这个词进入到人们视野的时候是两年前,当时大家都在想怎么来辨别地沟油的办法,但一直没有一个特别可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研制出一种快速专门用来快速检测地沟油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首次正式进行市场化的生产和销售。  据了解,这种检测试剂盒的小包装价格为200元左右,能够在半小时内就快速检测出地沟油,那么这样的装置是不是真的能够将地沟油抓一个现形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提出的检测方式在5月份被卫生部认可为3种有效快检"地沟油"的方法之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表示,检测方式的创新在于找到了"地沟油"的特征物质。  罗云波:就是特征物质如果一旦找到了,那么它八九不离十是地沟油,同时再配合几个劣质油的其他指标,这么两三个指标配在一起就可以基本判定这个东西是地沟油。  不过,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认为,这样的检测只是模糊的评判。  董金狮:目前地沟油里有害成份胆固醇比较多,还有一些黄曲霉毒素,还有其他的一些过氧化物,就这些化学物质而言,目前没有在哪一个产品里面同时含这几种物质,所以现在要用一种快速的方法来准确的判定比较困难,所以国家现在也没有标准、方法。  董金狮关注地沟油问题多年,他提到,家庭餐桌的剩菜、炸薯条用的老油倒掉后是地沟油,从潲水里回收或从废弃动物内脏炼出的油也称为地沟油。地沟油种类多且复杂,无法用一个系统的尺度衡量。  董金狮:比如说我正在吃的时候是食用油,吃完以后剩下就叫地沟油,吃完以后剩下或者你吃的过程中可能有几分钟差异油不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用一个方法确定它肯定就是地沟油不科学。  研发方负责人反复向记者强调,"检测试剂盒"的准确率并不是100%,只能作为初筛,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是地沟油还需要精密仪器检测。在卫生部"盲检"的40个样品中,快检试剂的正确率80%,算是一种较有效的检测方法。董金狮表示,这种方法无法作为法律依据。  董金狮:我觉得一个方法是不是可行要经过卫生部门的食品安全评估委员会进行最终确定,但没有确定之前,如果推荐这种方法,不能作为执法的依据,也就是说即使你测出来是地沟油你对饭店也没有投诉的依据,也不能作为执法的依据。  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徐州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恩岐。刘恩岐说,这只能作为筛查的技术,起到震慑作用,但是判断它是地沟油还有一段距离。  刘恩岐:地沟油如果按1比10或1比20和普通油掺和在一起,这是不是能检测出来还是一个问题。检查可以判断这个油是不合格的,是对人体有害的,但我们不能判断说他是地沟油。因为油脂经过氧化,这些东西可能超标,但是地沟油超标的可能性很大,至于市场上宣传的快检办法,我觉得可能还有些夸大。  虽说这是"快速筛查",但这种试剂盒包含4个指标检测试剂,共需4个实验,其中有将试管放入沸水中加热5分钟,取出后与标准管对比,呈现的红颜色深于标准颜色的,也就是80%的可能性为"地沟油"。整个实验过程需要半小时。研发方透露,小包装试剂盒将在淘宝等网上渠道销售,销售价格是200元。那么这个试剂盒对普通公众是否受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认为,这种检测更适合执法使用,不倡导百姓日常使用。  罗云波:油、食物的好坏不应该是老百姓的任务,应该是监管者的任务,我不主张我们后院去种一块地,在那儿去养一头牛,这个完全不靠谱。
  • 质检引入快速检测设备 1小时测出“地沟油”
    品厂用的油好不好,一个小时就能告诉你答案。近日记者从锡山质监局了解到,针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地沟油”专项检查中,用上了这种快速检测技术,就能迅速判断油品的好坏。  近日,锡山质监局对辖区内的2家食用油脂生产企业的产品及11家肉制品、糕点生产企业的原料油脂开展了现场快速检测工作。检测人员现场随机抽取了肉制品企业原料库房内的桶装原料油,糕点生产企业的固态液态辅料油以及自制猪油,油脂生产企业的成品油脂共计24批次。现场通过试剂滴定的方式,检测油脂中过氧化值的含量,一个小时内就能迅速得出结论。此次专项检查中,所有企业所用油脂均符合国家标准,所有液态油色泽均匀,无沉淀。检查人员还核查了企业购进的食用油标识以及索票索证情况,企业使用的油品来源正规,未发现使用“地沟油”的迹象。食品科相关人士介绍,快速检测设备是今年4月份加入了他们检查一线的队伍,可以快速检测20多个项目。一旦在快速检测过程中,发现食品某些指标异样,将立刻抽取样品正式送检。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迅速在生产领域发现问题食品。
  • 专家解析:“地沟油”检测难在哪里?
    仪器信息网讯 “地沟油”检测产品及检测方法相继公布,尽管众多仪器厂商均声称自己的产品可以用于“地沟油”检测,但“我要测”(www.woyaoce.com)网对相关专家的采访显示,到目前为止,“地沟油”检测尚无科学办法。  据媒体报道,2012年5月,卫生部正在验证和完善已收集到的7个“地沟油””检测方法。时间已过去近半年,截止到目前,再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亦有媒体报道,卫生部2次向社会征集“地沟油”的检测办法,到目前仍然没有公布可以推广使用的检测方案,那么“地沟油”到底能不能检测,其检测难点是什么?  “地沟油”定义须准确  “当前,对什么是地沟油,尚未形成统一的官方概念。”“我要测”网采访到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说,他认为,狭义地看,“地沟油”仅指阴沟油,即那些进入下水道、阴沟、隔油池等的废弃食用油。这位专家称,这类阴沟油回收炼制后的主要去向是生物柴油或其他化工原料,而不会用于提炼食用油返回餐桌,因为其含油率低、提炼难度大,加工成本高,在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已不具备返回餐桌的价值。  目前返回餐桌的“地沟油””主要是煎炸老油和泔水油(或称潲水油),不过也不排除有极少量的阴沟油掺到煎炸老油和泔水油中后,回流到餐桌。这种状况已得到大量的“地沟油”圈内从业人员确认。  “地沟油”是否有毒  该专家介绍说,地沟油是无标准的东西,提炼加工方法与提炼程度千差万别,使得地沟油的化学构成十分多变,可以肯定的是,提炼程度不高的地沟油难免会外源性毒素超标,提炼程度过高的还可能内源性有毒氧化产物超标。所以,至少多数情况下地沟油有害健康。  “地沟油”如何上餐桌  为了研究“地沟油”,该专家花费了大量精力了解“地沟油”的产业链情况,多次暗访相关企业,并收集了上千份不同的“地沟油”样本进行分析。他告诉“我要测”网,在“地沟油”从业圈内,煎炸老油、泔水油、阴沟油通常是分类收集,粗加工方法各异,粗炼后一般不混合装运,售价也不一致。煎炸老油和泔水油经过加热、脱渣、脱色、脱臭,其色泽、气味、滋味等感官指标,以及酸价和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大多可接近或完全达到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16-2005),掺混后难以与合格食用油区分。  从既往“地沟油”的加工与市场流通情况看,这些经过炼制的二次油基本上都是混合油脂,极少情况下是单一品种的废弃食用油,主要是以散装的形式,卖给一些日常用油量较大的餐馆、饮食摊,及一些不良的油脂生产厂。  “地沟油”检测难在哪  这位专家表示,目前,开发的检测方法和手段主要是针对“地沟油”中的理化指标、外界污染物及油脂生成物的检测。  理化指标主要有:酸价、过氧化值、凝固点、折光率、色泽等 但是这些指标在精炼的过程中,都可能达到正常油品的指标。即用理化指标检验的方式,容易造成“漏杀”。  外界污染物是指合格油品中不应该超标含有的物质,主要源于外界的污染,如重金属、真菌毒素、洗涤剂、食盐等。“地沟油”属于二次用油,在使用环境中,往往可能掺入污染物。但“地沟油”的来源多样化,其所掺污染物的可能性也不同,比如:并不是所有的“地沟油”中都含有重金属。  油脂生成物是食用油在煎、炒等过程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水解产物、热质变产物等。但是这些物质不仅存在“地沟油”中,合格的食用油在长时间搁置的过程中,也会氧化、水解,产生这些物质。以此方法,会造成“错杀”。  “目前还不没有找到某一种物质,作为‘地沟油’中共有且特有的标记物,来区别‘地沟油’和合格油。检测物确定不了,检测方法也就无从说起了。”这位专家说。  “地沟油”检测的出路  经过大量研究方法的实践,这位专家认为,地沟油概念不统一,缺失定性物质或指标,是制约地沟油检测技术突破的瓶颈。检测对象不明确,何谈准确检测?特性不明,靠什么定性?由于该瓶颈的存在,因此:1、地沟油的检测不存在方法准确率,只有针对特定样品的某一次的准确率,宣称某某方法准确率90%云云,是毫无意义的 2、不能定量检测,地沟油是极不标准的东西,此地沟油非彼地沟油,宣称某方法可检出10%的地沟油掺伪量的说法,也就毫无意义的。  这位专家强调,“区分”与“鉴定”的本质不同。非合格食用油不一定都是地沟油。目前很多方法都是基于“非合格食用油”的检测来判定地沟油的,包括部分面向社会征集到的7个方法。这类“区分”方法来判定地沟油,理论上就存在漏洞。诸如过期油等不合格油的种类非常多,怎能都归入“地沟油”?  针对某一种物质的检测来定性确证“地沟油”,这种方法还行不通。目前来说,较有效的办法,是进行筛查。即给地沟油分类,针对每一类地沟油找出具特异性的标记物或指标,多个指标的组合检测。因为“地沟油”的来源极其复杂,因此,筛查时要用多指标检测,抓出“嫌疑犯”。  就长远来说,还需要加强对“地沟油”基本属性的研究,对“地沟油”的检测研究分步走、分类走更切合实际。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