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多通道高性能电池腐蚀测试仪

仪器信息网多通道高性能电池腐蚀测试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多通道高性能电池腐蚀测试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多通道高性能电池腐蚀测试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多通道高性能电池腐蚀测试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多通道高性能电池腐蚀测试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多通道高性能电池腐蚀测试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多通道高性能电池腐蚀测试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多通道高性能电池腐蚀测试仪相关的资讯

  • 金属所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获进展
    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通过不同价态的金属钒离子相互转化实现电能的存储与释放,具有本质安全、设计灵活、成熟度高的特点。该技术是双碳战略下国家电力系统长时储能领域首选的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 “新一代100MW级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应用示范”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项目,对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运行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而电极系统作为钒离子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媒介,其传质特性与活化特性直接决定全钒液流电池的转换效率。 因此,开发适用于工程化应用的电极结构优化策略与材料调控方法,是实现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运行的基础与核心。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腐蚀与防护中心腐蚀电化学课题组在高性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新进展。科研人员在深入理解电池极化特性的基础上,以电极系统传质特性和电化学活性为切入点,以工程化应用为导向,先后通过引入流场优化设计和电极改性调控,显著降低了电池浓差极化与活化极化,实现了全钒液流电池高性能长循环运行。 全钒液流电池正负极以不同价态钒离子为活性物质,以水系溶液为支持电解质,具有环境友好和容量可恢复等优势,但受电极内部活性物质传质特性和流阻的局限,目前高功率全钒液流电池电堆运行仍面临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运用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在电极系统中引入结构化流场设计,开展传质、传动量与电化学反应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的电池内部模拟分析(图1),优化了高电流密度下电极内部的传质特性,协同降低了电池浓差极化与流动阻力,有效提升了高电流密度下单电池的转换效率。 同时,对32kW电堆的动态模拟预测显示,电堆在200 mA cm-2高电流密度下恒流运行系统转换效率可提升约15%(图2),为实现高功率电堆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新方法与新途径。相关成果以Regulating flow field design on carbon felt electrode towards high power density operation of vanadium flow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450, 138170)上。 传质特性的优化在提升全钒液流电池高功率运行方面展示了显著效果,但全钒液流电池负极侧V2+/V3+迟缓的电化学动力学特性仍在一定程度制约了全钒液流电池高功率运行下的转换效率。针对这一问题,在课题组前期杂原子掺杂调控电极的研究基础上,科研人员提出了工程化易操作的基于固-固转化的电脱氧工艺方法。 该方法在碱性条件下通过还原涂覆在电极纤维界面Bi2O3粉末,制备了具有高氧化还原可逆性的Bi负载电极(图3),显著提升了负极V2+/V3+电化学动力学特性。理论计算进一步揭示了V-3d和Bi-6p轨道杂化作用对电荷转移过程的促进作用。以此为基础组装的全电池实现了350 mA cm-2电密下450个循环73.6%的稳定能量转换效率输出(图4),400 mA cm-2高电密下运行转换效率有效提升近10%,为高功率电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成果以Boosting anode kinetics in vanadium flow batteries with catalytic bismuth nanoparticle decorated carbon felt via electro-deoxidization processing为题,发表在《材料化学杂志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DOI:10.1039/D2TA09909H)上。 图3.(a)电脱氧制备工艺;(b)热力学计算和脱氧反应机理;(c)电解池示意图及循环伏安曲线图;(d)还原电位及表面形貌图;(e)电极成分表征。图4.(a)电极物理及电化学表征;(b)界面电化学理论计算;(c)全钒液流电池实验。
  • 哈工测评|新老机型比比看系列 ——【HQ多通道电化学测试仪】
    哈工测评|新老机型比比看系列 ——【HQ多通道电化学测试仪】作为拥有70多年历史的水质分析仪器专业制造公司,在进入中国的20多年间,哈希秉承“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理念,以满足中国用户在差异化、专业化、智能化方面的需求为宗旨,与智慧水务形成联动,减少资源占用,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在产品研发设计上,也始终朝着绿色化、集成化、智慧化、低运维量的方向发展。不断努力开发满足中国本土需求的产品。本期哈工对比的是多通道化学测试仪,从设备操作、数据储存等多方面比较两款机型,看看新机型在哪些方面为您带来更大价值,让您的水质检测工作更加高效准确。HQ多通道电化学测试仪包括电池舱在内的全设备防水防尘,内置校准及故障诊断标准流程。同时升级到高对比度屏幕,实现简单直接的校准及故障排除操作,省时省力。HQ还新增单机版DO便携式操作仪表和三通道便携分析仪表,保证产品的测量精准性及准确性。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END
  • “极端条件下高性能储能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项目启动
    5月3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极端条件下高性能储能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深圳召开。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项目咨询专家组由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大学等专家学者组成。项目将针对极端条件下锂离子电池面临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发展适用于极端条件的电池原位/非原位表征技术,系统研究极端条件下电极、电解液及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动态演化规律和失效机制,研制出兼具耐低温、抗高温、宽温域、高比能、长寿命、高安全的新型锂离子电池,并实现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我国极端环境用高性能储能电池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对于促进我国储能技术地域均衡发展,推动极地科考、深空探测等领域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深圳先进院党委书记吴创之致辞。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先进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成会明对实施方案进行了阐述。与会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面向极端条件下高性能储能电池关键技术瓶颈,聚焦性强,符合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课题设置合理,研究团队实力强,研究思路清晰。此外,专家在扩大数据量、完善评价标准、细化考核指标、注重课题间衔接等方面给与了建议,希望研究成果能早日落地,实现极端环境下大规模使用。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学友好协商,在深圳市共同建立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是广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广东省电镜学会、广州地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深圳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南山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深圳大学城开放实验室服务平台成员单位之一。
  • 动力电池安全性能检测实验室场地建设规划条件
    p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政策的利好和社会资本的涌入,新能源行业特别是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生长。怎么建设和规划好一个全新的新能源锂电池检测实验室是许多新能源制造关联企业的痛点。新能源锂电池实验室不同于其他家用电器、灯具照明或汽车电子产品实验,由于锂电池在试验过程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锂电池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废气、冒烟、明火、甚至出现爆炸、溶液飞溅等情况,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环境空气污染、设备损坏、实验人员受伤,甚至对人身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无论锂电池试验室规模大小,都有必要在新能源电池实验室的场地建设,设备购置,以及日常的运营成本给予充分的重视和了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1.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b5a6c188-4150-44ec-aebe-786d32141b2b.jpg"//pp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31, 73, 125) " span style="color: rgb(84, 141, 212) "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一、(规划)锂电池实验室设计依据及设备部署:/span/span/span/strong/pp  strong1、依据标准规范:/strong/pp  满足GB/T 32146.2-2015《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气实验室》标准规范要求设计。/pp  实验室主要用于锂电池强制性安全检查试验,提供稳定可靠的环境条件。为了评估电池在存储、运输、误用和滥用等情况下,是否会引发过热、明火、爆炸、有害气体溢出、人员安全等情况,由此应运而生的电池安全检测标准有:国际标准(IEC 62660、IEC62133)、欧盟标准(EN62133、EN60086)、中国标准(GB31241-2014)、美国标准(SAE UL)、日本标准(JIS),针对新能源锂电池应用较为广泛的标准是UN 38.3、GB/T31467.3-2015、GB/T 31485-2015、SAND 2005-3123、UL1642、UL2054、UL2580、JIS C 8711、JIS C8714、JIS C 87115、ISO 16750、ISO 12405、SAE J2464。电池标准针对的检测项目,大体可分为电性能适应性、机械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测试三大类的检测。/pp  1)电性能适应性:包括电池工况容量、各种倍率的充放电性能、过充性能、过放性能、短路性能、绝缘性能、自放电特性、电性能寿命等。其中过充、过放、短路的实验过程风险较大,可能会存在明火爆炸等剧烈现场。/pp  2)机械适应性:加速度冲击、机械振动、模拟碰撞冲击、重物冲击、自由跌落、电池包翻转、洗涤试验、挤压和钢针穿刺等。其中钢针针刺和挤压的实验过程风险较大,可能会存在明火爆炸等剧烈现场。/pp  3)环境适应性:热滥用(热冲击)、温湿度循环、高低温循环、冷热冲击、温度骤变、真空负压测试、盐雾试验、浸水试验、海水浸泡和明火焚烧等。其中明火焚烧实验过程风险较大,可能会存在爆炸的情况。/pp  strong2、(规划)锂电池实验室设备布局:/strong/pp  在实验室建设初期规划实验室,既可以降低实验操作风险,同时也能系统的形成检测能力,通常具有完整测试能力的电池检测实验室,可规划成如下功能分区:/pp  1)电性能检测区,此区域主要涉及的仪器是充放电机柜、内阻测试仪、绝缘强度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数据采集设备等,由于电池的实测容量与测试温度有关,因此应对此区域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pp  2)机械性能测试区,此区域主要涉及的仪器包括充放电机柜、振动试验台、冲击碰撞试验台、翻转试验台、三综合实验台,由于设备质量重、体积大、噪音大,且部分检测设备需要下挖,因此此区域多放置在一楼,做好隔音和隔震措施。/pp  3)环境测试区,此区域主要完成温度、湿度、老化、热分析等实验,涉及的仪器包括充放电机柜、高低温箱、负压箱、温湿度实验箱、热分析仪、数据采集设备等,此区域需要24h连续长时间工作,因此容易出现麻痹大意导致安全事故。/pp  4)辅助功能区,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包括样品室(放置测试前后的电池样品)、库房(放置闲置线缆、工具等)、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区等。样品室存放电池样品,需要频繁检查电池状态。/pp  5)电池安全测试区,此区域开展的测试均带有危险性,包括样品不成熟导致的风险以及测试本身的风险,包括的测试项目:跌落、针刺、挤压、燃烧、过充、过放、短路、浸水、海水浸泡、高温充放电等项目,涉及的设备包括充放电机柜、跌落试验台、针刺试验机、挤压试验机、燃烧试验机、短路试验机、浸泡设备、高温箱等。由于此区域着火爆炸概率较高,因此需要建设行之有效的尾气排放和处理措施,以避免对环境的影响。/pp  strong注意:GB/T 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以及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部分试验项目适用。/strong/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二、(规划)锂电池实验室测试程序:/strong/span/pp  strong1. 电池材料检测/strong/pp  电池材料的测试主要为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测试,所有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均属于仪器分析,测试的全过程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最终产生的废弃样品及未测试的多余样品均交还送检单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2.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f6c52bd6-dbf2-4a1a-887f-274ec60e8e5f.jpg"//pp  工艺流程简述:称取电池材料—电池材料制样—上机分析—结果输出。/pp  strong2、电池单体常规测试、电性能、安全性能和失效性能、可靠性检测/strong/pp  电池单体常规测试包括外观、极性、尺寸和质量,涉及到目检、电压表检测、量具和衡器检测手段,四种测试项目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均不产生任何环境有害物质。电池单体电性能测试包括放电容量、倍率、循环寿命,涉及到的设备有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仪和电池模块充放电性能测试仪,以上两种设备基于电化学原理进行检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测试过程中不产生任何环境有害物质。/pp  电池单体安全性能测试包括过充、过放、短路、跌落、高低温、针刺、挤压多项,涉及到针刺机、挤压机、跌落台、高低温箱和过充过放专用设备,所有的测试项目都在专用测试设备内执行,同时操作人员按照国标要求配备有严格的防护措施,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测试结束后产生的失效电池交由送检单位回收处理,对环境不产生影响。电池单体可靠性测试主要包括循环寿命、不同倍率放电特性、不同温度放电特性、充电特性、自放电特性、不同温度自放电特性、存贮特性、过放电特性、不同温度内阻特性、高温测试、温度循环测试、跌落测试、振动测试、容量分布测试等,以上测试涉及到的设备主要为电性能测试仪和部分安全性测试设备,电化学性能测试设备基于电化学原理对电池进行电性能检测,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 不产生化学反应,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pp  电池单体失效分析和电池模型分析在上述可靠性检测、安全性检测、常规检测及化学组成检测等基础上开展,检测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不产生化学反应。对环境不造成污染。/pp  工艺流程简述:电池单体试样遴选—电池试样连接检测设备—设备自动检测—数据输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3.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cc2f2757-c359-499b-b8d0-caf36db2fe17.jpg"//pp  strong3. 电池模块常规测试、电性能、安全性能和失效性能、可靠性检测/strong/pp  电池模块常规测试包括外观、极性、尺寸和质量,涉及到目检、电压表检测、量具和衡器检测手段,四种测试项目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均不产生任何环境有害物质。电池模块电性能测试包括放电容量、倍率、循环寿命,涉及到的设备有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仪和电池模块充放电性能测试仪,以上两种设备基于电化学原理进行检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测试过程中不产生任何环境有害物质。/pp  电池模块安全性能测试包括过充、过放、短路、跌落、高低温、针刺、挤压多项,涉及到针刺机、挤压机、跌落台、高低温箱和过充过放专用设备,所有的测试项目都在专用测试设备内执行,同时操作人员按照国标要求配备有严格的防护措施,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测试结束后产生的失效电池模块交由送检单位回收处理,对环境不产生影响。电池模块可靠性测试主要包括循环寿命、不同倍率放电特性、不同温度放电特性、充电特性、自放电特性、不同温度自放电特性、存贮特性、过放电特性、不同温度内阻特性、高温测试、温度循环测试、跌落测试 、振动测试、容量分布测试等,以上测试涉及到的设备主要为电性能测试仪和部分安全性测试设备,电化学性能测试设备基于电化学原理对电池进行电性能检测,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 不产生化学反应,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pp  电池模块失效分析和电池模型分析在上述可靠性检测、安全性检测、常规检测及化学组成检测等基础上开展,检测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不产生化学反应。对环境不造成污染。/pp  工艺流程简述:电池模块试样遴选—电池模块试样连接检测设备—设备自动检测—数据输出。/ppimg title="4.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b7a7a4dd-b45a-46cf-bc6f-1964c0ab31ef.jpg"//pp  strong4. 电池系统常规性能、电性能、安全性能和失效性能检测、可靠性检测/strong/pp  电池系统常规测试包括外观、极性、尺寸和质量,涉及到目检、电压表检测、量具和衡器检测手段,四种测试项目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均不产生任何环境有害物质。电池系统电性能测试包括放电容量、倍率、循环寿命,涉及到的设备有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仪和电池模块充放电性能测试仪,以上两种设备基于电化学原理进行检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测试过程中不产生任何环境有害物质。/pp  电池系统安全性能测试包括过充、过放、短路、跌落、高低温、针刺、挤压多项,涉及到针刺机、挤压机、跌落台、高低温箱和过充过放专用设备,所有的测试项目都在专用测试设备内执行,同时操作人员按照国标要求配备有严格的防护措施,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测试结束后产生的失效电池系统交由送检单位回收处理,对环境不产生影响。电池系统可靠性测试主要包括循环寿命、不同倍率放电特性、不同温度放电特性、充电特性、自放电特性、不同温度自放电特性、存贮特性、过放电特性、不同温度内阻特性、高温测试、温度循环测试、跌落测试、振动测试、容量分布测试等,以上测试涉及到的设备主要为电性能测试仪和部分安全性测试设备,电化学性能测试设备基于电化学原理对电池进行电性能检测,测试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 不产生化学反应,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pp  电池系统失效分析和电池模型分析在上述可靠性检测、安全性检测、常规检测及化学组成检测等基础上开展,检测过程都不涉及任何化学处理步骤,不产生化学反应。对环境不造成污染。/pp  工艺流程简述:电池系统试样遴选—电池系统试样连接检测设备—设备自动检测—数据输出。/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5.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b6ae167e-9e9b-439b-8098-99f7fc7e2f3f.jpg"//pp  strong5、(温馨提示) 由于新能源锂电池能量高度集中,且密集安装,因此即便是正常的试验测试(如各种充放电性能、高空模拟),也可能因误操作导致危险,下面列举新能源锂电池存在的潜在风险:/strong/pp  1)着火、燃烧、爆炸/pp  磷酸铁锂电池在电解液中添加过充添加剂非水有机体系的电解液具有低燃点的易燃性质,它在温度升高的密闭电池体系内极易和充放电过程中非常活跃的电极材料发生一连串催化放热反应,从而引起热失控。同时电解液和电极材料之间的副反应伴有气体产生,当电池内压力达到设定的阀值,泄爆阀开启,并伴随气体泄放。如果电池内部集聚温度过高,与空气种的氧气的接触的情况下引起有机电解液的燃烧,最终导致电池的爆炸。/pp  电池检测中的各种滥用实验的实质,是通过各种手段使电池发生外部短路或内部短路,引起正负材料和电解液的直接反应,电池温度急剧升高。电池的散热性和压力的释放能量决定了电池着火、燃烧或爆炸。对实验现场的着火、燃烧、爆炸的防护,重点是保证试验现场压力要有足够的释放空间,防止燃烧扩展和压力的突然释放,可采取加固防爆壳体、快速压力泄放、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进行预警检测,以实现不爆炸货弱能量的反应。/pp  2)有毒气体的排放/pp  由于电解液含有有机溶剂,在安全检测过程中,电解液的高温气化导致有毒气体的排放,通常有毒气体是通过电池泄爆阀打开后溢出,其气味刺激。当被测样品是大功率的新能源电池时,有毒气体的含量较多,且成分更为复杂,其排放问题更要注意,UL 2580规定了有毒气体释放量的检测要求。有毒气体的排放的防护重点,是加装有害气体检测传感器监测有害气体含量,加装抽风装置或无害化处理装置将有毒气体抽离实验室,避免操作人员与有害气体的接触。/pp  3)漏液的污染性/pp  电池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液,漏液会腐蚀设备和测试台的外表面。应加倍关注富液设计电池的这种危害。因此无论是在有意破坏的漏液,或是实验过程意外泄露,都应该关注人员防护、设备防护和测试环境防护。其防护重点是通过严格操作流程管理和规范,将漏液的腐蚀侵害降至最低。/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三、(规划)锂电池实验室——通风系统特点:/strong/span/pp  1、因锂电池在做破坏性测试时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烟雾或者燃烧废气,需要考虑到通风环保设施要求 系统所作用的通风设备较复杂,流量较大。通风设备在工作期间可根据实际须要控制使用数量,风机负载随通风设备增减而变化。/pp  2、系统控制采用各实验室布点控制,即利用同系统的各通风设备的电动调风阀或在附近设置信号开关,利用电动调风阀或信号开关输送信号远距离控制风机启停。采用电动调风阀对通风设备进行流量调节。/pp  3、采用在风机入口处加装消声器的方式对通风系统进行噪声处理,对于电机功率小于4KW,A式传动的风机采用橡胶减振,对于电机功率大于4KW,C式传动的风机采用阻尼弹簧减振器减振。/pp  4、因应节能要求及实际需要,对全面排风系统P1及局部排风系统P3、P4、P5、P6系统功率≥4KW的通风系统采用变风量变频控制系统控制。节约电能同时也可大大延长风机使用寿命。/pp  5、因应现代环保要求,根据废气类别对P4、P5、P6系统的排气采用酸雾净化塔、活性炭干附等进行环保治理。/pp  6、实验室的通风换气次数取每小时10~20次。/pp  7、支管内风速取6~12m/s,干管内风速取8~14 m/s。/pp  8、通风设备设计风量:单台1800*800*2350mm排毒柜设计排风量:1400~2100CMH 单台1500*800*2350mm排毒柜设计排风量:1100~1700CMH 单台500*500mm原子吸收罩设计排风量:800~1300CMH 单台万向排烟罩设计排风量 180~300CMH。/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四、(规划)锂电池实验室——内部装饰/span/strong/pp  strong1、天花/strong/pp  (1)实验室、办公室天花采用轻钢龙骨吊600*600mm的铝合金扣板天花。/pp  (2)结合通风和机电要求,实验室天花选用铝合金扣板天花可以大幅度降低通风和机电施工难度和强度,也利于日后的正常维护和检修。/pp  (3)实验室天花采用铝合金扣板天花美观,大方,无污染,还可以搭配其他一体化装修完成整个装修工程。/pp  (4)实验室天花采用铝合金扣板天花可以有效的防霉、防潮。/pp  (5)洁净室采用彩钢板天花板。/pp  strong2、地面/strong/pp  (1)实验室地面按照甲方要求保留原有抛光砖地面600*600mm。/pp  (2)抛光砖技术成熟,整洁,美观,灰缝小,易于清洁。/pp  (3)在装修过程中,抛光砖的铺设最适合于办公场所。/pp  (4)抛光砖可承受多人办公场所的磨损,维护后不变色不需打蜡抛光等繁复操作。/pp  (5)洗涤室利用原有地面,节约成本。/pp  (6)优质防滑地砖可以有效杜绝液积留在地板上对实验室工作人员造成的不便。/pp  strong3、墙体/strong/pp  (1)新砌墙身采用轻质砖砌180mm厚砖墙,双面批荡面贴500*500抛光砖。/pp  (2)采用其他墙体全部贴500*500抛光砖/pp  (3 走廊用12mm厚钢化玻璃做玻璃隔墙,踢脚线材质选用抛光砖。/pp  (4)采用玻璃间隔的设计使得开放式实验成为一种可能。/pp  (5)采用玻璃间隔的设计令人视野开阔,整体实验室洁净、明亮。/pp  strong4、门窗/strong/pp  (1)实验室统一采用12mm厚钢化玻璃地弹簧门,增加实验室通透性。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分为900*2100mm、1200*2100mm、1500*2100 mm三种规格,根据具体情况,洁净室的门为800*2100 mm。/pp  (2)实验室主通道入口用1500*2100mm钢化玻璃双开门,外加电脑磁卡感应门锁(配10张卡)。/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四、(建议)锂电池实验室注意事项:/strong/span/pp  实验室设计之初就应该全面性的考虑到被测试锂电池出现爆炸、燃烧、漏液等问题。/pp  strong1.爆炸前预警:/strong由于电池起火爆炸前会有很大的变化,可以传感器充分检测指标达到爆炸前预警的目的。这些变化包括——温度升高、电流突然增大、泄爆阀打开、有害气体溢出等,其中温度和电流是预警的重要指标,对相同规格的电池具有相似的指标,通过概率分布可形成较好的爆炸预测。/pp  strong2.爆炸过程控制:/strong电池连锁爆炸是爆炸过程控制的重点,通过切断电流回路、降低爆炸现场温度、阻断燃烧路径、撤离着火源头等方式,其中以切断电流回路和干冰灭火方式最为有效。既能起到控制火情,同时也保留了测试样品。/pp  strong3.污染物可回收:/strong污染物包括固态污染物和气体污染,通过电池回收罐收集固态污染物回收时,要避免二次危险。有害气体的回收成本非常高昂,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pp  strong4.试验室防爆系统:/strong房间内安装2个传感探头。测试单元放置在室外可随时的监测试验室内的气体是否超标。报警系统分2级控制当第1级报警时启动声音报警,此时不切断电路。当浓度继续升高时达到2级报警时报警器自动打开风阀启动抽排风系统并切断实验室电源。防爆室内部采用1.2mm厚的钢板焊接而成,墙体可采用铝塑板或其他材料支撑,整改防爆室具有耐火、防止爆炸物飞出等功能。防爆门采用往里面推开的开门方式,必须具有防止冲击波导致开门的问题,门上配置有防爆玻璃观察窗,并且窗上焊接有铁柱防止玻璃破裂。防爆室上空设置有铁制的通风管道,其作用有二 1、当有燃烧、烟雾时,开启风机抽风,2、主要用于泄放爆炸时的压力。因此通风管道需要做宽,建议尺寸不小于500mm× 600mm× 870000mm。/pp  strong5.每个防爆室配置有防爆灯,视频监控探头。/strong视频监控探头对准被测物位置。每个防爆室的底部设置有设备的连线门洞:100mm× 200mm 在高1000mm处也设置有直径500mm的连线门洞,门洞的里面一侧设置有钢铁挡板。防爆室作为样品储存室使用,并配置有小一匹分体式空调作为恒温,外墙配置有直径120mm的排气扇。里面配置有消防烟感探头。/pp  strong6.充放电区:/strong设置有试验台,台面分有仪器操作位置和样品区,样品区四周及底面采用1.2mm不锈钢板焊接 前面设置有开门 上方开孔,用于泄放用。也可以在上方加装排气管道。样品区的侧面开有直径50mm的孔用于连接线。样品区可放置定做的防爆箱。/pp  strong7.消防要求:/strong在人员操作区和样品区设置有消防烟感探头。/pp  strong8.视频监控要求:/strong共用七个视频监控探头,五个用于防爆室,两个用于冲放电区,在防爆室外配置有视频监控显示器,可在测试过程中查看到里面情况,并具有连接内网功能,可便于在办公室查看具体情况。空调恒温功能:在人员操作区采用原来配置有的5匹空调,另外在A防爆室加装小一匹空调用于储存室。/pp  strong9.实验室噪音:/strong实验室噪声源主要为测试设备、风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其噪声值约为 50~75dB(A)之间。/pp  strong10.电气控制柜及电气连线,有永久性的标志,并与图纸相符,同时符合国家有关的标准。/strong设备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可靠地保护人身安全。测试系统应增加电源切换开关,能够给各台位提供不同频率的电源(同时包括每台的一路市电供电。试验室有高温保护装置,具有过流、漏电保护、有保险丝。/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五、(规划)锂电池实验室水电要求:/span/strong/pp  1.配备电源:3Φ5W 380V,50/60Hz 总功率约130KVA /pp  2.独立地线:接地电阻≤4Ω /pp  3.给水:配管连接直径Φ20 水压≥0.15MPa,水质洁净无杂质 /pp  4.排水:配管连接直径Φ100。/pp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六、(设计)锂电池实验室测量系统精度:/strong/span/pp  1.所以控制值的准确度应在以下范围内/pp  2.电压:± 1.0% /pp  3.电流:± 1.0% /pp  4.温度: ± 2℃ /pp  5.时间:± 1.0% /pp  6.尺寸:± 1.0% /pp  7.容量:± 1.0%。/pp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七、锂电池防爆实验室典型设计应用:/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img title="6.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99c27761-dfaf-494b-a3db-5c2355573e90.jpg"//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锂电池实验室效果图)/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7.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cab6d5f4-6ae1-4329-ab4d-24dfb53560e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测试系统综合交钥匙工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8.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839110f4-dffb-4911-a168-6afd61901ad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电池整体实验室正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9.pn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6/insimg/d9e4888e-a8a8-465a-9cfc-f8526ff437a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电池整体实验室背面)/pp  strong作者:东莞市高升电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DELTA德尔塔仪器)/strong/p
  • 院士领衔,2019全国高性能电池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发展交流会召开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9年3月21日,“2019全国高性能电池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发展暨电池行业智能制造技术交流会”在南京召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1734.jpg" alt="IMG_1734.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10a7f3da-9da2-4eba-9f62-6bb731f2d9a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大会现场/span/pp  会议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协办,旨在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满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的需求,充分交流我国电池行业高性能电池研究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成果。杨裕生院士、吴锋院士领衔,及200余名相关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及其他电池应用企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专家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仪器信息网作为合作媒体全程报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1694.jpg" alt="IMG_1694.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358b9501-b623-4bf3-af30-424479f1872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专职副理事长王敬忠主持大会开幕/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1730.jpg" alt="IMG_1730.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6efadeca-746c-405a-8dd6-5e646aeca62e.jp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赵金生大会致词/span/pp  在大会致词中,赵金生首先向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十二五以来,我国电池工业整体保持了较快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步伐加快,锂离子电池在不断满足并加速普及数码产品、信息化电子产品的需求基础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动力电池的异军突起,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之一。接着表示,据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 2018年,我国电池行业的主营业务达到6416.63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5.5亿元。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约127万辆和1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和61%。此背景下便形成本次会议的主题:“在巩固现有新能源动力电池健康发展基础上,要瞄准世界高科技前沿,加速探索适宜我国国情市场预期的新型动力电池研发和制造”。最后,赵金生宣布大会开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1753_副本.jpg" alt="IMG_1753_副本.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ff26e6ba-a8c1-43cf-af60-c055fe8ee01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全国电池行业增选技术专家证书颁发仪式合影/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i(部分增选专家还在赶往现场路上。增选专家名单:宋金保、温兆银、袁中直、周浩慎、杨续来、郑伟伟、刘建国、丁晓阳、陈人杰)/i/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1765.jpg" alt="IMG_1765.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59fba53b-fac2-4320-ad67-52451c8b969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杨裕生院士,解放军防化研究院研究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题目:电池和材料的“高性能”——从理念到实践/span/pp  杨裕生院士在报告中从五方面展开“高性能”电池的理念到实践。在定义方面,“电动汽车电池的高性能”主要是安全性高 寿命长、价格低 所需资源不受制于人 比能量、比功率满足所装汽车的要求。要避免将高比能连通过作为衡量电池性能的首要指标。安全性的重要性方面,安全第一是不同电动汽车的共同要求。不要片面追求高比能电池方面,举例中,三元电池相关的Tesla三元电池已经失火烧车十余辆。并从技术、发展路线、补贴政策、思想方法等角度分析了电动汽车频发燃烧的根本原因。磷酸铁锂电池方面,表示要振兴我国磷酸铁锂电池产业,并要发展以硬炭为负极的电容型磷酸铁锂电池。在结束语中,杨裕生院士指出我国电动汽车的合理发展路线,即以节能-减排为宗旨,不直接或间接消耗石化燃料,不增排二氧化碳,从太阳能、光伏等途径进行增程式电动车。最后指出难寄希望的两种“高性能”汽车动力电池:“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和“后锂离子电池”的锂硫电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1847_副本.jpg" alt="IMG_1847_副本.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4982adfd-e444-4597-98b4-1a479afdcb9c.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温兆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主任研究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固体电解质二次电池进展/span/pp  温兆银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固体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发展现状及最新进展。指出高性能固体电解质可以有效地解决二次电池的安全隐患问题,并可显著提高电池的比能量,完全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问题,为实现锂电池的长续航、长寿命奠定基础。多种金属锂/固体电解质的界面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金属锂的枝晶生长和在陶瓷电解质中的扩展。高质量的固体电解质是固态锂硫电池发展的保障,高阻抗界面是高性能固态锂硫电池的主要障碍。纳硫电池、纳镍电池是两种典型的固体电解质电池,国外已经实现规模化应用,我国正在快速发展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1880.jpg" alt="IMG_1880.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e90be398-c11b-454f-b1a0-4068997a852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黄学杰,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高容量合金负极材料的研究/span/pp  锂离子电池应用空间不断拓展,高性能电池的发展依赖于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技术的进步。黄学杰首先分别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典型负极材料的产品类别、比容量、发展方向,及优缺点。接着结合电镜、电化学等表征手段介绍了系列对锂电负极材料的研究,指出负极材料由硅炭负极向合金负极的演变。最后介绍了即将建设的中科院北京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将建设国内最大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化学储能、物理储能、太阳能电池综合测试分析、LED综合测试分析及清洁能源用同步辐射光源线站等研究平台。其中的互联互通惰性气氛电池材料与器件综合分析测试平台主要功能包括电池材料综合物理、化学、电化学分析 国内外电池材料与器件对比分析 电池产品失效分析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1976.jpg" alt="IMG_1976.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82ff045c-8b88-48a9-8dc6-2e2734a4d3a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杨续来,合肥国轩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动力电池市场化选择中的若干技术问题/span/pp  近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杨继来首先介绍了市场化过程中三个重要因素,即高安全(系统安全是底线)、低成本(成本是市场因素)、长寿命(技术组合的实力体现)。接着结合多种检测手段,讲解分析了厚电极与电池寿命即安全的关系、电极材料的物理包覆向电化学包覆的转变、锂枝晶生长抑制及电池一致性检测的方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004.jpg" alt="IMG_2004.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9d326f36-a8a3-4704-833d-1f9905b65717.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王力臻,郑州轻工业大学教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研究/span/pp  王力臻首先介绍了硅、石墨作为负极材料分别存在的体积膨胀率大、比容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纳米化、薄膜化、复合化等解决方案。接着介绍了其团队制备的两种硅碳复合石墨混合负极,通过电镜、电化学、XRD、拉曼等表征手段的验证,表明其制备的炭包硅法可以有效缓解硅膨胀带来的问题,硅碳与石墨之间具有协同效应,提高了混合负极材料脱锂容量,但首次或前几次充放电循环的库伦效率仍较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044.jpg" alt="IMG_2044.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33883819-c9f2-4eb0-a5b5-0e94de2968a0.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周豪慎,南京大学教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开发下一代二次电池——锂空,锂硫和钠离子电池/span/pp  实现二次电池更高能量密度的目标激励人们寻求新的储能体系。拥有超高理论能量密度,且材料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的出现,为实现这一目标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但同时这些新型的储能体系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挑战。周豪慎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MOF基隔膜抑制枝晶生长的机理,接着重点介绍与讨论了锂空、锂硫、钠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和进展,及其机理研究和产业化问题。/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055.jpg" alt="IMG_2055.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06d5ddb6-19b1-4d04-96c0-f2a6de548ff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袁中直,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技术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锂原电池的技术现状与未来/span/pp  2017年锂一次电池前十大出口企业中,亿纬锂能以4179.2万美元高居榜首。相比二次电池,一次电池具有高比能、长寿命(储存寿命)、宽温度范围等特点。袁中直手心爱你介绍了液态阴极锂电池与固态阴极锂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当下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接下来技术发展趋势。接着介绍了锂原电池电压滞后的一系列解决方案,最后在讲到锂离子电池对原电池市场的冲击时,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1.5V的USB可充锂离子电池的多项优越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099.jpg" alt="IMG_2099.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bed71f14-3595-4436-946d-08c74273e21f.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俞会根,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固态电池最新技术进展/span/pp  俞会根首先从分类、原理角度介绍了固态锂电池相对液态锂电池高能量密度、更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等优势。并进一步从电池结构、能量密度、比功率、正负极材料、技术路线等方面介绍了两者的区别。表示,固态锂电池尚存在电解质层与电极层界面电阻较大、循环过程中电解质相与电极内颗粒接触变差、安全性与热失控行为机理不明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但所有问题有可能在3年内找到解决方案,5年内实现小试,8年内实现大规模应用。接着主要介绍了固态锂电池在各领域及各国家的应用及标准化建设情况。最后介绍了全球固态锂电研发团队及企业的布局分布,并讲解了卫蓝新能源在此方面的多项背景技术、核心制造技术及技术发展路线,预计2021年后实现规模化电动汽车市场应用。/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138.jpg" alt="IMG_2138.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157f2d48-dca2-487e-86d0-c48ad09a856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解明,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CEO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精准纳膜包覆/掺杂技术(PNCD)在高比能量锂电池中的应用/span/pp  解明主要介绍了未来高比能量锂电池发展趋势及PNCD技术在电池正负极中的应用,具体包括高镍811& NCA、高电压单晶532& 622、高电压钴酸锂、负极石墨、全固态电池界面调控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145.jpg" alt="IMG_2145.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1ce2b27e-bc27-4a6f-b8b6-507295d5ac1b.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专家:郑伟伟,欣旺达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新形势下新能源乘用车对动力电池技术与测试的需求/span/pp  2018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00.8万量,同比增长88.5%。郑伟伟认为新形势下市场形式面临的主要变化表现为:补贴退坡、特斯拉进入(国产中高档新能源和燃油车都面临严峻考验)、充电普及、隐患难处。关于电池系统的技术需求,私人家用与运营出租车需求差异大。关于电池系统的测试需求,主要介绍了“三宗四横”评价体系,三纵指电芯、模组、BMS,四横指仿真虚拟验证、集成验证、系统验证、整车标定验证四大类试验类型。接着介绍了每种试验类型的验证项目、标准及具体要求。/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256.jpg" alt="IMG_2256.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7b33b910-b074-4a86-9f8a-68351d2fa31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邵丹,广州能源研究院/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动力电池关键材料检测技术/span/pp  中国拥有最大的电动汽车保有量,锂电池产业也随之迎来高速发展机遇。追求高能量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全方位的测试评价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性能,开发安全可靠的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过程中尤为重要。邵丹首先分别介绍了我国现行部分电池关键材料检测标准,包括正极材料31项、负极材料3项、电解液12项、隔膜7项、其他电池材料7项。接着介绍了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的双向检测技术。即“自上而下实施检测”实现关键材料性能评价、整体解决方案,及“之下而上实施检测”实现精准定位储能产品材料问题。“自上而下”中材料理化性能检测主要包括基础性能(元素含量、微观形貌、晶型结构、粒度分布、比表面、孔径分布、硬度测试等)、电性能(充放电比容量、库伦效率、循环寿命等)、安全性能(阻燃特性、氧化还原特性、穿刺、拉伸、热性能等) 其他还包括材料匹配性能测试、极片理化性能检测、电池性能检测。提及部分检测技术包括原位XRD技术、电镜、核磁共振、试验机、热分析、粒度仪、比表面分析等。最后介绍了国家化学储能材料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整体概况。/pp  strong接下来,还进行了十余位邀请专家报告,鉴于篇幅有限,余下嘉宾报告请点击链接: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26" style="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span/stronga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324/482257.shtml"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trong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54" style="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spanspan id="_baidu_bookmark_start_40" style="line-height: 0px display: none "?/span【专家报告续】/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pan/a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展商.jpg" alt="展商.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4a1a019f-a52d-45b6-bd4a-b738e2e47f23.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部分展商/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ldc/" target="_blank"img title="620172.jpg" alt="620172.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1eb7fb3e-0ab4-404f-84f8-9f2b72c57745.jpg"//a/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3月26日“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与应用”网络在线研讨会,邀您在线参会a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ldc/"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免费线上参会报名链接】/span/a/span/strong/pp /p
  • 长纤维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纤维锂离子电池为智能织物等各种可穿戴电子产品提供能源供给。批量生产柔性、安全和可清洗的纤维电池线轴,是推动便携式和可穿戴电子产品发展的关键。目前,主流研究方向是制造直径为数十至数百微米的纤维锂离子电池,然而迄今为止,研制的纤维电池只有几厘米长,且整个电池能量密度低,大规模生产长纤维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仍然是一个挑战。近期,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受托管理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新型纤维状储能器件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项目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经过协同攻关,将钴酸锂正极和隔膜包裹的纤维负极扭在一起制造出不同长度的纤维锂离子电池,并发现电池的内阻随着长度的增加而减小。研究团队将纤维锂离子电池编织成大面积纺织品,将其集成到日常服装中,破坏性实验证明,经各种方式折叠或被汽车碾压后,该电池未发生燃烧或爆炸,即使经机器清洗或被刀片刺穿后,仍可继续为平板电脑充电,呈现出良好的安全性能。此外,将该纤维锂离子电池纺织品制成保健夹克,用于个人实时健康管理,对接受康复体育锻炼的囊性纤维化患者、骨髓瘤或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效果。该研究成果有望实现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生产,为下一代智能纺织品、生物医学和商业可穿戴设备开辟一条全新的路径。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9月发表在Nature上。
  • 专家报告续|2019全国高性能电池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大会圆满闭幕
    p  strong仪器信息网讯/strong 2019年3月21日a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323/482252.shtml" target="_blank"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2019全国高性能电池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发展暨电池行业智能制造技术交流会”在南京召开/span/strong/a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1735.jpg" alt="IMG_1735.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18b0fdf0-c80a-432f-a84f-7b8187067de8.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大会现场/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嘉宾.png" alt="嘉宾.pn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d296256b-0113-4903-bdff-f7b8c30473d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部分参会嘉宾/span/pp  会议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协办,旨在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满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的需求,充分交流我国电池行业高性能电池研究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成果。杨裕生院士、吴锋院士领衔,及200余名相关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及其他电池应用企业、科研部门、大专院校专家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仪器信息网作为合作媒体全程报道。/pp  大会由二十余位特邀专家报告组成,继a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90323/482252.shtml" target="_blank"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上半场专家们的11个精彩报告/span/strong/a之后,下半场11个专家报告精彩继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431.jpg" alt="IMG_2431.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71cb7fa2-2bb6-49a3-9fb9-098cd188e48f.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王金良,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及生产安全事故防范/span/pp  王金良从五个方面介绍了锂电的安全与防范。安全风险方面,相比其他电池,由于可燃的有机电解液和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锂电安全风险更大。锂电电池组更是被比喻为“自带火柴(短路)的油桶”,这些潜在隐患主要是锂电客观不可完全避免的内部缺陷,以及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一致性下降等导致的。安全问题主要因素和表现方面,主要因素包括电池外部短路,工艺、材料缺陷、环境、碰撞挤压、电解液产生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遇火源闪爆等。主要表现有燃烧、常规爆炸、空间爆炸、高电压触电、产生有毒气体等。锂电行业安全现状方面,由于锂电被打上“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标签,长期存在的产品安全及生产安全事故未得到先关方面足够重视。近两年来,媒体公开披露的涉锂电生产安全事故平均每月有2起以上。安全生产已引起国家多部门重视,专业安全生产 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等已在制订中。锂电生产安全事故防与消方面,工厂安全防范重点工序和区域包括化成充电、老化静置、荷电态电池成品库、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电池等。安全防范措施包括工厂设计应控制能量集中,坚持防范为主方针等。安全事故的消除要采取有效灭火方法、安全管理制度、降低产品和生产安全风险方法的研究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310.jpg" alt="IMG_2310.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aa94d26c-b6ac-4dcc-a7a2-ae9904507ec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沈龙,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研发首席/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石墨负极材料性能需求趋势/span/pp  沈龙首先与大家共同回顾了碳负极从FVDF油体系到SBR水体系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探讨。表示人造石墨性能优势明显,产业布局不合理,未来的主导材料 天然石墨主要应用在对膨胀束缚力强圆柱电池 硬炭在特殊需求领域批量使用,但前提是补锂 硅炭合金具有高能量密度,与石墨搭配的技术进步,使用量有望越来越多。接着介绍了快充、低膨胀两种高性能人造石墨的设计思路,以及低成本人造石墨的开发思路。最后讲解了硅炭材料匹配石墨的设计选择。认为人造石墨还有更广的应用潜力,成本也会随着发展进一步降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341.jpg" alt="IMG_2341.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953a9d87-e286-45af-a0af-739f0dca55a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00.jpg" alt="00.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1f5c8d63-fe21-4cc2-b003-f748c15668cf.jpg"//pp  动力电池长续航、低成本的目标决定了三元材料的技术路线是高镍低钴,这对电池生产湿度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除湿设备及净化工程初投资大,工期拖延等质量不可控等行业痛点,孙鹏从能耗、工程质量控制等角度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为设备、工程、智能控制等环节提供一站式交钥匙工程整体解决方案。最后分享了该公司在国内的部分高兴能电池试验线成功案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367.jpg" alt="IMG_2367.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f69cbf06-3a37-4797-875e-1f34ad7f5b5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刘建国,南京大学教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究/span/pp  燃料电池被时代周刊列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新科技之一,在我国,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行已经超过10个城市。同时,燃料电池也面临性能、成本等方面的挑战。刘建国首先围绕质子交换膜、电催化剂介绍了车用工况下电池的失效机制。接着介绍了南京大学开发的25瓦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及制备过程。也分享了甲酸燃料电池的工作机制及催化剂研究进展。在应用方面的工作,创建了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进行燃料电池系列产品开发,并建成了国内首个CMA认证的燃料电池检测中心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477.jpg" alt="IMG_2477.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ced3241c-5b4d-4bf7-8a16-8e544a1097ba.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杨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硅基负极研究——从粘结剂到电解液添加剂/span/pp  近年来,硅基负极材料已成为高比能电池体系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大容量硅基负极带来的强体积变化会导致颗粒粉末化、SEI不稳定等问题。杨军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针对硅基负极强体积变化,展开的稳定硅电极结构与循环性能的两种方案研究。一是采用有效的电极粘结剂,二是采用兼容的电解质与添加剂以稳定SEI膜。结果显示,大体积变化的粉末电极需要高弹性且刚柔并济和有自愈合功能的粘结剂 新型HDD双组分电解液添加剂分别从无极和有机层面改善SEI性能,显著提高了电池的高温性能。理化硅代替金属锂作负极能显著提高电池循环性能,但会降低电压输出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486.jpg" alt="IMG_2486.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6c6a5e41-93c5-4a46-85b8-314a3e5f96c9.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陈瑶,万象一二三股份公司/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A123’Advancwd Cathode Material Development for Vehicle Electrification/span/pp  A123系统公司是美国一家专业开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和能量存储系统的公司。为满足汽车市场对更大的电动行驶里程以更低的成本的需求,A123不断开展富镍阴极材料和互补阳极技术的研究。陈瑶主要介绍了在镍锰钴(NMC)技术方面的进展,A123已扩大了NMC产品的制造范围,目前NMC产品占其年产量的一半以上。具体新产品技术主要介绍了NMC622和NMC811。/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525.jpg" alt="IMG_2525.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9d2bc64a-be1e-46bf-b03e-889a9a87ae42.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沈海燕,江苏双良锅炉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经理/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双良锅炉在电池行业的热能利用系统解决方案/span/pp  沈海燕主要介绍了电池行业热能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双良锅炉针对这些现状提供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和产品。并介绍了一系列电池知名企业热能利用典型案例分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576.jpg" alt="IMG_2576.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f16d4a05-9ed9-46b4-959c-1f1efbbb075b.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龚璇,武汉镭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监/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电池智能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应用分享/span/pp  企业应用中的信息流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系统(ERP)、过程管理系统(MES)、过程控制系统(PCS)等 。龚璇首先介绍了MES的概念,即制造执行系统。接着介绍了镭立科技电池行业MES系统,从工艺维护、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管理、溯源管理、回收管理等方面详细进行分析。最后从整体框架、应用场景、售服管理等角度分享了MES系统在电池行业的应用案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596.jpg" alt="IMG_2596.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553838d5-f6ff-44f5-a49a-da35990bbed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陈人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多电子高比能二次电池新体系及关键材料的研究/span/pp  锂硫电池具有比容量高、资源丰富、耐过充、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单质硫与放电产物导电性差、单质硫充放电过程中产生收缩和膨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人杰首先介绍了从电极材料、电解质、隔膜等多角度的新材料、新体系研究工作。正极材料相关材料研究体系包括核壳结构硫聚噻吩复合材料、聚苯胺包覆多壁碳管/硫复合材料、石墨烯基硫/碳3D复合材料、基于层状碳阵的硫正极材料等。电解液方面研究包括LiODFB添加剂、新型离子液体基功能电解质。隔膜方面研究包括碳纸作功能性隔层,聚多巴胺包覆隔膜、基于硼掺杂石墨烯纳米片材料的轻量化的隔膜涂覆层等。接着还介绍了锂硫电池及关键材料的从基础到工程化研究。最后,介绍了新型固态功能电解质研究,包括离子液体基复合电解质-准固态三元纳米复合电解质、离子液体基液态复合电解质-环链协同效应、离子液体基固态复合电解质-长寿高倍率复合固态电解质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646.jpg" alt="IMG_2646.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253076bf-c4e8-435f-8ee3-be4ca3edf8bf.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刘立伟,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科技与纳米放生研究所研究员/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高质量薄层石墨烯规模制备及提升锂电能量密度应用研究/span/pp  刘立伟分别就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表征,高质量薄层石墨烯制备及其在化学储能、涂料、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一介绍。最后总结表示,高质量薄层石墨烯是新一代导电剂:可以提高压实密度、能量密度 改善高低温性能 使用高温、高电压时,提高安全性 增加魂环稳定性。高质量薄层石墨烯涂层集流体:降低电池内阻 防止电解液服饰、增加循环稳定性 更薄、附着力更高 增加电池电压的一致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IMG_2683.jpg" alt="IMG_2683.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e6a91e84-6f86-4159-b97d-d74caf79583c.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报告专家:雷立旭,东南大学教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  报告题目:电池的循环生产技术/span/pp  雷立旭首先介绍了电池循环生产技术的概念,包括废旧电池物理拆解、活性物质化学处理、全新电池的生产等。接着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团队在电池循环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专利技术的实现方案,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对专利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表示,二次电池的循环生产技术是以废旧电池为主要生产原料重新生产新电池的技术,它可以使废旧二次电池所有组份资源化 该技术是解决二次电池生产和应用的必需技术 使用最彻底的物理分离可以减少化学处理处理过程的需求,降低二次污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width="600" height="823" title="精彩瞬间.jpg"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823px " alt="精彩瞬间.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74dd6cb1-f208-4be0-b28b-73660459bcfc.jpg"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  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会场精彩瞬间a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ldc/" target="_blank"img title="620172.jpg" alt="620172.jp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3/uepic/1eb7fb3e-0ab4-404f-84f8-9f2b72c57745.jpg"//a/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76, 240) "3月26日“锂离子电池检测技术与应用”网络在线研讨会,邀您在线参会a style="color: rgb(255, 0, 0)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 href="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ldc/" target="_blank"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免费线上参会报名链接】/span/a/span/strong/ppbr//p
  • 负极材料粒度分布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生产工艺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负极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粒度、比表面积、振实密度、真密度、灰分、pH值等。其中,粒度分布作为负极材料的重要技术指标,它还影响比表面积和振实密度,从而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和综合性能。一、粒度分布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负极材料的粒度分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和性能:1、粒度分布影响体积能量密度负极材料的颗粒大小应当具有合适的粒度分布,体系中的小颗粒能够填充在大颗粒的空隙中,有助于增加极片的压实密度,从而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2、粒度分布影响充放电性能负极材料的颗粒越小,锂离子嵌入时所需要克服的范德华力也就越小,嵌入越容易进行,而且颗粒越小,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的通道越短,越有利于快速达到充分嵌锂状态,从而具有更好的充放电性能。3、粒度分布影响循环性能实验表明,颗粒越小的石墨负极有较大的初次容量,但不可逆容量也较大;随着粒径增大,初次充放电容量降低,不可逆容量减少。同时,石墨颗粒越小,与电解液接触的比表面积越大,初次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SEI膜所消耗的电荷就越多,不可逆容量损失也就越大。因此,合理的粒度分布不仅能够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初次容量和初次效率,而且能够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4、粒度分布影响生产工艺负极材料的粒度分布会直接影响电池的制浆和涂布工艺。在相同的体积填充份数情况下,材料的粒径越大,粒度分布越宽,浆料的黏度就越小,这有利于提高固含量,减小涂布难度。颗粒的粒径以及分布宽度对浆料黏度的影响二、负极材料对粒度的要求在负极材料相关的标准中,对材料颗粒的粒度分布提出明确的要求,具体如下:三、欧美克高性能激光粒度分析仪如何满足锂离子电池材料粒度检测要求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来料检验普遍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粒度检测,选择高性能的激光粒度仪是获得准确粒度分布信息的重要保证。对于一款高性能的激光粒度分析仪,往往采用合理的光学结构、高性能的光电元器件以及科学的反演模型,从而体现出良好的重复性、重现性、真实性、分辨率等测试性能。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从1993年开始从事激光粒度分析仪的研发、生产和应用,积累了丰富的激光粒度分析仪研发、生产和应用经验。从1999年开始,欧美克激光粒度分析仪系列产品在锂离子电池研发、生产领域逐步获得行业认可。下面,从几个小案例管中窥豹,看看欧美克如何匠心智造每一款产品,又是如何站在行业应用的角度为用户提供粒度解决方案的。1、大角散射光的球面接收技术(DAS)的应用确保散射光能信息的准确获取对少量的大/小颗粒及样品各个粒径组分的准确识别,需要仪器制造商在无盲区光学设计、高精度元器件、装配工艺、算法及软件智能控制上不断优化,提高产品分辨能力。例如早先的激光粒度仪将多个光电转换元件探测通道放置在一块或两块平面上,然而傅立叶透镜的聚焦面通常呈弧形分布,平面布置的探测器很难将所有角度的散射光能信息都准确地聚焦获取。以欧美克LS-609型激光粒度分析仪为例,在散射光能探测器的设计时,将常见的失焦影响较大的多个大角探测器通道以分个独立的方式放置在与其散射角相对应的傅立叶透镜焦点位置,保证所有散射光角度的信号都是无混杂的,提高了散射光分布角度分辨能力。与此同时,各个独立的探测器有利于在探测器上布置杂散光屏蔽装置,同时也防止了散射光在不同探测器上的相互干扰,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噪声,提高细微差异的分辨能力。大角散射光的球面接收技术(DAS)2、优良的测试性能准确反映出测试样品的细微差别(1)Topsizer对粉体材料的大、小颗粒具有高超的分辨能力欧美克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含有少量大颗粒的石墨原材料的粒度分布图和粒度分布表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对于体积含量在0.5%以下的极少量60-100μm的颗粒,以及体积含量在1%左右的2μm以下颗粒,均能够灵敏的检测出来其详尽的粒度分布。显示了Topsizer对粉体材料的大、小颗粒具有高超的分辨能力,对于电池产品的安全性能和容量性能有更准确的指导意义。如果对于对少量小颗粒特别关注,在软件上,甚至可以采用数量分布替代体积分布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放大小颗粒的权重,对小颗粒数量上的变化进行更易识别的测试和生产质控。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分布较宽的样品,由于大小颗粒在尺寸上差异本身就很大,同样体积的大小颗粒的数量相差将会异常大,取样和分散测量上的少许波动会导致测试结果数量分布上较大的偏差。下图是应用欧美克Topsizer激光粒度仪对D50为0.1μm左右的超细隔膜材料氧化铝的粒度测试粒度分布图。(2)LS-609激光粒度仪具有优良的重现性下图是欧美克LS-609激光粒度仪对磷酸亚铁锂3次取样分散测试粒度分布的叠加图,及特征粒径的统计结果,显示该仪器对磷酸亚铁锂的测试拥有优良的重现性。 此外,不同使用环境还可以选配不同的进样器,分析软件还具有用户分级、权限管理、数据完整性及可追溯功能,欧美克激光粒度分析仪真正做到了性能可靠、操作简单、维护量少,是值得信赖的高性能激光粒度分析仪。参考文献【1】沈兴志,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高性能激光粒度分析仪在电池材料测试中的应用【2】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激光粒度分析仪在锂离子电池行业中的应用【3】苏玉长,刘建永,禹萍,邹启凡,中南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粒度对石墨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4】旺材料锂电,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标准最全解读【5】中国粉体网,粒度对负极材料有什么影响?
  • R&S推出全新LCX测试仪,强化高性能阻抗测量产品组合
    R&S LCX系列的LCR表能够用于传统的阻抗测量以及针对特定元件类型的专门测量,并提供研发所需的高精度以及生产测试和质量保证所需的高速度。用于高精度阻抗测量的R&S LCX LCR测量仪。   罗德与施瓦茨推出的新款高性能通用阻抗测试仪系列能够覆盖广泛的应用领域。R&S LCX支持的频率范围为4Hz至10 MHz,不仅适用于大多数传统家用电源的50或60 Hz频率以及飞机电源的400 Hz频率,还适用于从低频震动传感器到工作在几兆赫的高功率通信电路的所有设备。   对于选择合适的电容、电感、电阻和模拟滤波器来匹配设备应用的工程师来说,R&S LCX提供了市场领先的高精度阻抗测量。与此同时,LCX还支持以生产使用精度进行更高速度的质量控制和监控测量。测试方案包含生产环境所需的所有基本软件和硬件,包括远程控制和结果记录,仪器的机架安装,以及用于全系列测试的夹具。   R&S LCX使用的自动平衡电桥技术通过测量被测设备的交流电压和电流(包括相移)来支持传统的阻抗测量。然后用该数据来计算任何给定工作点的复阻抗。作为一种通用LCR测量仪,R&S LCX涵盖了许多应用,如测量电解电容和直流连接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等效串联电感(ESL)。   此外,除了全方位的阻抗测量之外,用户还可以测试变压器及测量直流电阻。为了研究元件的阻抗值在不同频率和电平下的变化,选配装置R&S LCX-K106能支持以频率、电压或电流作为扫描参数,进行动态阻抗测量。   R&S LCX系列推出两个型号:R&S LCX100的频率范围为4 Hz至300 kHz,R&S LCX200的基本配置频率范围为4 Hz至500 kHz,可选配覆盖高达 10 MHz 所有频率的选件。两种型号均配备出色的测量速度、精度和多种测量功能。包括:配备大型电容式触摸屏和虚拟键盘,支持所有主要测量工作的点击测试操作。   用户也可以使用旋钮设置电压、电流和频率值。不常用的功能则可以使用菜单操作。设置、结果和统计数据可以显示在屏幕上,还能导出以便进行自动后处理。用户最多可选择四个测量值并绘制成时间曲线,将最大值和最小值显示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地进行通过/失败分析。   罗德与施瓦茨的子公司Zurich Instruments AG生产的MFIA阻抗分析仪作为R&S LCX的完美补充,能够支持更多材料的阻抗研究。通过MFIA,研究人员可以表征半导体或进行材料研究,范围包括绝缘体、压电材料、陶瓷和复合材料,组织阻抗分析、细胞生长、食品研究、微流体和可穿戴传感器。
  • AEM:正、负极界面工程并行实现高性能锂硫全电池
    导读对高能量密度和高倍率储能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电池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其中锂硫电池(LSB)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受益于硫(S)和锂(Li)之间的多电子和多相转化,LSB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和高比能量密度。但锂硫电池目前存在严重的多硫化物穿梭、硫正极氧化还原动力学缓慢以及锂负极不可逆枝晶生长等问题。 成果简介鉴于此,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Enabling selective zinc-ion intercalation by a eutectic electrolyte for practical anodeless zinc batteries”的文章。滑铁卢大学 Linda F. Nazar教授等人采用非原位/原位技术揭示了Zn2+与质子嵌入化学之间的竞争,并开发了一种混合共晶电解质来减轻Zn枝晶生长。关键创新近期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Interfacial Engineering on Cathode and Anode with Iminated Polyaniline@rGO-CNTs for Robust and High-Rate Full Lithium–Sulfur Batteries”的论文。该工作提出了正极和负极双界面工程策略,对于正极,亚胺化聚苯胺(iPANI)用于实现能量工程以诱导中能级吸附多硫化物,并催化硫物种的氧化还原转化,并通过iPANI自组装到集成支架上实现形态工程通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碳纳米管(CNT),即iPANI@rGO-CNT。对于负极,iPANI@rGO-CNT复合材料的高导电性和亲锂性以及多孔纳米结构有利于锂离子的均匀沉积,显著防止锂枝晶的生长。借助iPANI@rGO-CNT纳米反应器的协同效应,所制备的LSB具有出色的倍率性能和出色的循环寿命。核心内容解读在制备iPANI@rGO-CNT过程中,PA作为促进该反应的催化剂和iPANI链最终质子化亚胺的稳定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加速LiPS的扩散和转化(图1a)。在将锂金属沉积到该主体中作为负极后,具有高导电性和亲锂亚胺键的多孔iPANI@rGO-CNT主体可以形成均匀的电场,从而调节均匀的Li沉积并抑制枝晶生长(图1b)。【图1】iPANI@rGO-CNT纳米反应器在全LSB中的作用机制。a)促进硫物种转化和锂负极b)调节锂沉积的亲锂主体的示意图。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2d、e)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元素映射图像(图2f)进一步证实了iPANI分布良好的纳米结构阵列。【图2】iPANI@rGO-CNT主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a,b)横截面SEM,c)iPANI@rGO-CNT纳米孔内的连续iPANI阵列,d)TEM,e)iPANI箭头的HRTEM图像,以及f)iPANI@rGO-的元素映射图像CNT的主体。g)iPANI@rGO-CNT、PANI@rGO-CNT和rGO的拉曼图案和h)FTIR曲线。i)iPANI@rGO-CNT和PANI@rGO-CNT中胺键和亚胺键的比例。iPANI@rGOCNT、PANI@rGO-CNT和rGO主体的化学结构和组成通过拉曼、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量进行研究(图2g、2h)。为了更好地比较交联前后的PANI状态,对PANI@rGO-CNT和iPANI@rGO-CNT进行了高分辨XPS。图2i中计算并总结了几种亚胺和胺键相应的比例。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了这些亚胺和胺键对LiPS的吸收能力(图3a-3c)。【图3】催化机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a)Li2S8在不同官能团上的计算吸附能。iPANI@rGO-CNT的b)基态S0和激发态T1之间的电荷密度差异和c)基态S0和激发态T1的LiPS吸附能。d)在Li2S6溶液中浸泡12小时后不同主体的紫外-可见光谱。e)iPANI@rGO-CNT吸附Li2S6后N 1s的高分辨率XPS光谱(其他峰)。f)具有不同正极的LSB的穿梭电流曲线。g,h)具有不同正极Li2S6对称电池的扫速下的CV曲线。i)Li2S8/四甘醇二甲醚溶液在2.05 V下在不同表面上的恒电位放电曲线。为了验证假设,进行了可视化吸附测量,以使用rGO-CNT支架和超级P(SP)作为基准来研究iPANI@rGO-CNT对LiPS的强锚定作用。在6小时和12小时后,iPANI@rGOCNT使深黄色Li2S6溶液脱色更彻底,该结果与紫外-可见光谱中吸附测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图3d)。还进行了XPS测量(图3e)以研究iPANI@rGO-CNT对LiPS的吸附机制,表明其和LiPS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进行电化学测量以研究iPANI@rGO-CNT增强的硫物种转化的氧化还原动力学。图3f显示了iPANI@rGO-CNT在所有测量的正极中的最小穿梭电流,揭示了LiPS的极好的锚定效应和抑制多硫化物穿梭。此外,先后进行了不同扫描速率的循环伏安图(CV)测试,以证明硫氧化还原动力学(图3g,h)。为了直观地说明具有可逆转化的亚胺键对增强氧化还原动力学的积极影响,进行了Li2S成核测试(图3i)。显然,iPANI@rGO-CNT比rGO-CNT和SP提供更大的容量,表明更有效的Li2S成核和更好的氧化还原动力学。随后,组装电池以探索其催化转化活性。如图4a、b中的循环伏安法(CV)曲线所示,S-iPANI@rGO-CNT电池显示出最大的响应峰值电流、最小的极化电压和第一还原峰起始电位上移。此外,在所有扫速下,S-iPANI@rGO-CNT正极的积分面积都大于S-rGO-CNT正极的积分面积,说明S-iPANI@rGO-CNT正极具有更高的硫利用率。与S-rGO-CNT相比,S-iPANI@rGO-CNT电池显示出较小的Tafel斜率(图4c-4e)。这些结果表明,iPANI@rGO-CNT有效地加快了固-液和液-固转化率,并具有良好的可逆性。此外,研究了不同样品中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并在图4f-h中进行了总结。图4i显示处于T1状态的S-iPANI@rGO-CNT正极在自由能图中从S8到Li2S的所有转化步骤都具有低能垒,进一步证实了iPANI@rGO-CNT可以催化硫物种转换效率更高。【图4】LSB与各种主体的反应动力学研究。a)S-rGO-CNT和b)S-iPANI@rGO-CNT正极在0.1到0.5 mVs−1的扫速下的CV曲线。从c)Li2S8到L2Sn(2 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6)、d)L2Sn到Li2S和e)Li2S到Li2Sn的转化反应的Tafel图,在0.1 mV s−1下具有不同的电极。f-h)不同正极的Li扩散特性通过CV峰值电流与扫速平方根的关系图。i)S8转化为Li2S的自由能。为了直观地观察iPANI@rGO-CNT主体对锂枝晶生长的限域作用,利用光学显微镜原位监测运行过程中负极表面的形貌变化(图5a、b)。基于有限元方法,进行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以模拟局部电流密度和整体电场分布,以揭示3D有序纳米孔结构的影响(图5c-e)。显然,与均匀导电iPANI聚合物互连的极其有序的纳米孔导电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局部电流密度,从而超越二维平面对应物的性能。根据Sand的时间模型推断,降低局部电流密度会抑制初始枝晶的形成。另一方面,iPANI@rGOCNT主体在初始锂沉积和随后的循环中保持均匀电场,从而使锂离子流动均匀并抑制枝晶生长(图5d)。【图5】iPANI@rGO-CNT对枝晶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和模拟研究。a,b)裸锂(a)和Li-iPANI@rGO-CNT(b)负极表面形貌的原位光学显微镜图像。c)iPANI@rGOCNT支架中局部电流密度分布的模拟。d)iPANI@rGO-CNT电极和e)Li成核过程中裸Li电极的电场分布模型。f)AFM图像和g)iPANI@rGO-CNT支架的放大AFM图像。h)KPFM图像和i)iPANI@rGO-CNT支架的放大KPFM图像。j)使用裸锂和Li-iPANI@rGO-CNT负极的对称电池在1 mA cm-2电流密度和1 mAh cm-2容量下的比较循环稳定性。k)Li-iPANI@rGO-CNT负极对称电池与其他复合负极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循环寿命。通过模拟实际工作条件进行反复剥离/沉积测试,以探索iPANI@rGO-CNT的耐久性并评估其对锂枝晶的抑制作用,如图5j所示。这些结果表明,即使在高电流密度下,优异的亲锂性和结构稳定性也有助于锂的均匀沉积,从而缓解锂金属的枝晶生长问题。为了证明具有均匀电流密度的亲锂纳米孔结构在锂负极保护中的优越性,列出了近期研究工作的循环性能以供比较(图5k)。对由S-iPANI@rGO-CNT正极和Li-iPANI@rGO-CNT负极制造的Li-S全电池进行了全面的电化学性能评估。图6a-6c的结果表明,可逆转变降低了LiPS的转化能垒,纳米孔结构抑制了Li枝晶的生长,进而导致氧化还原动力学增强。进行了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以进一步揭示S-iPANI@rGO-CNT电极电荷转移特性的潜在原因(图6d)。与其他电极相比,S-iPANI@rGO-CNT电极具有最小的初始电荷转移电阻并促进了锂离子扩散动力学。【图6】全LSB电化学性能。a)S-iPANI@rGO-CNT||Li-iPANI@rGO-CNT电池的CV曲线。b)S-iPANI@rGO-CNT||Li-iPANI@rGO-CNT、S-iPANI@rGO-CNT||裸锂电池、S-rGO-CNT||Li-iPANI@rGO-CNT电池和S-rGO-CNT||裸锂电池的首圈CV曲线曲线。c)恒电流充放电曲线。d)初始EIS图。e)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f,g)长循环寿命和相应库仑效率的比较。h)S-iPANI@rGO-CNT||Li-iPANI@rGO-CNT在高硫负载下的面容量。i,j)在0.5 C的第一个循环期间,S-iPANI@rGO-CNT正极的原位拉曼光谱。k)Li-S软包电池持续点亮LED指示灯。S-iPANI@rGO-CNT||Li-iPANI@rGO-CNT电池表现出最佳的倍率性能。在低电流密度下极高的初始容量接近于先前工作的电池性能,在0.05 C时具有高能量密度,突出了该电池的巨大潜力。同时,在将电流密度切换回0.2 C时可以恢复1009.6 mAh g−1的更高比容量,这表明有效抑制LiPS穿梭和锂枝晶生长可以显著提高电池的可逆性(图6e)。在各种电流密度下研究了循环性能,以探索具有可逆调节的有机氧化还原催化剂的3D纳米反应器的可持续性,以实现氧化还原动力学,如图6f、6g所示。还制造了具有4 mg cm−2高载量的复合S正极(图6h),S-iPANI@rGO-CNT||Li-iPANI@rGO-CNT电池在0.2 C下表现出出色的循环性能,提供742.5 mAh g−1的高初始比容量,100次循环后仍保持606.6 mAh g−1。这些结果证实了通过3D可逆调节纳米反应器改善氧化还原动力学的可行性。此外,进行了原位Raman测量以原位监测可溶性Li2Sn在充电/放电过程中的转化过程(图6i,j)。为了评估电极的实际性能,使用准备好的软包电池测量了LED的发光性能(图6k)。成果启示综上所述,通过具有可逆内置催化剂的3D纳米反应器探索正极和负极的界面工程,以此抑制LiPS穿梭并调节锂枝晶生长。纳米孔内丰富的亚胺键为LiPS和锂离子提供了足够的吸附和催化位点。作为硫复合正极的主体,LiPS(锂化/阴离子态)内置的–NH+=/–NH+–键的可逆电子重排降低了LiPS的转化能垒,从而加速了LiPS的催化和转化。作为锂复合负极的主体,极其均匀的电荷传输路径提供了均匀的电场并实现了高锂离子通量,从而实现了平稳的锂沉积,并显著抑制了锂枝晶。受具有内置催化作用的3D结构的青睐,所制备的iPANI@rGO-CNT主体赋予Li-S全电池出色的倍率性能和极好的循环寿命。3D有序纳米反应器的内置催化策略可以通过实现具有高能量密度的LSB的潜在商业价值来带来美好的未来。
  • 全新便携式双通道多参数测试仪上市
    我们很高兴在此隆重宣布:恒奇公司所代理的梅特勒-托利多全新便携式双通道多参数测试仪系列产品于2009年3月正式上市。  全新便携式双通道多参数测试仪系列产品包含三款仪表,可用于测量pH、电导率、溶解氧  和离子浓度。  全新的便携式双通道多参数测试仪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制药、生物技术、食品饮料、化  妆品、环境、教育、化工、石化、电力等各行各业,其全新的设计概念和更便捷的操作将  大大增加梅特勒-托利多pH产品在便携式仪表市场的竞争力。  我们坚信,全新便携式双通道多参数测试仪系列产品的上市必将为我们赢得更多的用户!  让我们共同努力开创崭新的局面!  仪器说明:  SevenGo Duo (SG23)  • 单通道或双通道快速、简单的测量  • 可同时测量和显示pH/mV和电导率/TDS/电阻率/盐度  • 坚固耐用的IP67防尘防水仪表,适合苛刻环境中使用  • 高分辨率的显示和超大字体,保证操作无比轻松  • 自动、手动终点模式,确保测量的重复性  • 99组数据存储  • ISM智能电极管理,保证使用最新的校准数据  • 丰富的附件,包括双电极夹、橡胶护套、户外便携箱SevenGo Duo pro(SG78/SG68)  • 可同时测量和显示pH/mV/离子和电导率/TDS/电阻率/盐度或pH/mV/离子和溶解氧  • 直观友好的操作界面,包括中文在内的10种菜单语言  • 背光功能,可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使用  • 现代化的仪器安全性保证,包括普通与专家模式、校准提醒、密码保护、限值监测  • 支持GLP格式,可存储500组数据  • 红外线无线通讯,连接电脑或打印机  • 自动、手动、定时3种终点模式,适合不同样品测量,确保测量的重复性  • 更丰富的ISM智能电极管理,可直接读取电极的序列号、ID、最近5次校准数据
  •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3D打印功能结构一体化金属微点阵助力高性能锌离子电池
    电化学储能是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技术,是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战略需求。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廉、生态友好、体积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大规模储能体系。然而,锌负极存在枝晶生长、不可逆副反应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锌离子电池的发展。锌负极表界面对锌离子电池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化学(电解液添加剂)或材料层面(界面涂层修饰),电极功能结构的精准设计和可靠制造是对化学和材料研究的重要补充。通过微纳尺度先进制造技术优化电极结构的尺寸、结构和空间排布有望从制造学科角度为提高锌离子电池性能开辟新的途径。近日,湖南大学段辉高教授、张冠华副教授、张夏楠等人突破传统锌负极优化策略,提出“多功能3D结构电极”新思路,借助跨尺度高精度3D打印技术(摩方精密,nanoArch P140)和化学沉积/电沉积技术成功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锌负极的可靠制造。多级金属点阵结构的3D通孔结构和超亲水表面能够有效调控电极电场分布,实现诱导锌金属优先沉积到点阵通孔结构内侧,保证点阵电极表面锌均匀沉积。通过电极在电解液中的电流密度分布模拟和锌沉积/剥离过程的原位显微观察证实3D Ni-Zn微点阵电极具有更低的锌成核过电位、更多的成核位点、更均匀的局域电场分布、更高的可逆锌沉积/剥离效率。此外,由3D Ni-Zn微点阵负极和聚苯胺插层的氧化钒正极组装而成的全电池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这种具有有序3D通孔结构的导电金属微点阵为开发其它高性能金属(如Li,Na, K, Mg, Al)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成果以“3D-printed multi-channelmetal lattices enabling localized electric-field redistribution fordendrite-free aqueous Zn-ion batteries”为题目发表于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顶级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003927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长沙市科技局基金等资金支持。图1. 3D Ni-Zn微点阵结构制备流程示意图图2. 3D Ni-Zn微点阵电极相关表征图3. 由3D Ni-Zn电极所制备的对称电池和半电池性能图4. 2D Ni-Zn、3D Ni-Zn电极的电解液中电流密度分布仿真以及循环后的超景深显微镜图片和相应高度云图图5. 在2D Ni、3D Ni电极表面沉积不同容量锌的SEM照片与相应示意图图6. 与PVO正极材料相匹配的全电池性能
  • 环球分析测试仪器有限公司助力第三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高峰论坛
    2024年4月11日-4月13日环球分析测试仪器有限公司应邀携德国札纳电化学工作站及美国艾德茂电化学工作站参加了在重庆帕格森蒂两江蒂苑酒店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高峰论坛暨展览会"。德国札纳电化学工作站及美国艾德茂电化学工作站凭借其性能优异、简洁易用操作软件、强大离线数据分析软件、优越性价比及强大的拓展功能等诸多亮点受到广大参会科研学者的支持。 本次大会以“氢助双碳、引向未来"为主题,邀请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精英、涉氢企业、社会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家等齐聚美丽山城。旨在促进氢能产业技术“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推进氢能产业链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拓展氢能产业领域相关新技术、产品示范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环球分析测试仪器有限公司是德国札纳公司和美国艾德茂公司在中国的总代理。在此次会议展出了德国札纳公司生产的ZenniumPro和ZenniumX新型电化学工作站,以及CIMPS光电化学谱仪、瞬态光电响应测试模块、IPCE模块、透射/吸收光谱测试系统、光电化学发射测试系统等;并展出了美国艾德茂公司生产的Squidstat Plus、Squidstat Prime、Squidstat Solo、Squidstat Penta、Squidstat Decka、Squidstat Venta、Squidstat Cycler等型号的电化学工作站。参会的很多专家教授都是我们的老用户,也带给我们很多好评和建议,我们会秉承用户至上的原则,在设备研发的道路上再接再厉,为我们的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科研利器。
  • Fluxim发布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测量系统新品
    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测试系统整合了AAA级稳态LED太阳光模拟器和56通道的独立测试单元,配合光强稳定反馈控制系统和光谱调节功能,同时密闭的腔室可对样品的温度、湿度等进行控制,达到ISOS测试要求,从而对太阳能电池的长时间稳定性进行准确的测量与分析。 主要特点: * 集成了A++AA+级/AAA级稳态LED太阳光模拟器; * 寿命超过10000小时的LED灯; * A++级/A级光谱,并可根据应用调节; * 光强稳定性反馈控制系统; * 多达56通道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 高精度JV和稳定性测量; * 最大功率点追踪,Voc和Jsc每个通道独立选择; * 扫描电压±10V; * 最大电路50mA/通道; * 温度控制范围RT~150℃; * 测试环境控制(氧气、湿度度);创新点:1)多达56通道测试;2)整合3A级LED太阳光模拟器3)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控制4)长时间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测试5)LED灯泡长寿命,A级或A+级光谱6)自动化程序控制多通道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测量系统
  • AMETEK发布i-BEAM系列高性能双向回馈式程控直流电源系统
    AMETEK发布i-BEAM系列高性能双向回馈式程控直流电源系统阿美特克程控电源事业部近期发布了 Sorensen&trade 品牌i-BEAM系列产品,这是一款高性能、双向、回馈式、程控直流电源系统。i-BEAM系列产品具有完整的直流输出和回馈能力,单机功率最高可达650kW,并联系统功率最高可达1.3MW。电压范围可选80V、120V、300V、600V、800V和1000V;单机1000A时,可实现满功率输出。其可配置为单通道,双通道和四通道。i-BEAM系列产品具有直观的前面板触摸显示屏,用户能够轻松设置和监测输出参数、测量结果和系统配置。此外,其还提供多种通信控制选件,包括VNC以太网、Modbus、CAN、EtherCAT、Profibus DP、 Profinet、LabVIEW、Matlab和高速模拟量控制等。优势特性 单机功率:35KW-650KW,并联可达1.3MW 双向电压:80V/120V/300V/600V/800V/1000V 单通道电流:±200A/600A/1000A,并联达±4000A 通道数量:单通道,双通道和四通道 快速动态和高稳定性,电流上升时间1ms 可在电源和回馈模式无缝切换(控制精度:0.1%FS) 回馈效率达96% 15英寸彩色触摸显示屏,多国操作语言可选 短路电流(Icw<3kA) 专业的电池测试和电池模拟模式 高可靠性且经久耐用的组件(MTBF长达18万小时) 符合EN60204-1和ISO13849-1安全标准 IP20 防护等级(参考EN60529) 独特冷却设计,无需与后壁保持较远距离单通道型号和多通道型号产品i-BEAM系列产品是双向回馈式程控直流电源,可配置为单通道,双通道和四通道的系统。单通道型号产品支持能量输出和能量回馈,且可在电源和回馈模式无缝切换。多通道型号产品除了具有单通道型号产品的特性,还具有更多的优势特性。1. 多通道i-BEAM系列产品支持通道并联,可根据需求两两通道并联或全部通道并联。2. 多通道i-BEAM系列产品具有内部直流链路,可将电流从整流器传输到每个DC/DC转换器,支持通道间共享电能,在测试中减少电能损失。3. 多通道i-BEAM系列产品支持多个产品同时测试,任意通道的被测物生成的电能可直接回馈至直流链路,为其他通道提供电能,降低整体的交流负载峰值,提升了电能效率,提高了测试的灵活性。典型应用i-BEAM系列产品适用于高功率电子产品测试应用,如汽车、储能、电力电子和航空航天产品等,满足从前期研发(R&D)到设计验证和生产测试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测试需求。 电池模拟 电池测试(充电/放电) 直流电机测试 动力系统测试 燃料电池负载测试 太阳能电池板模拟 大功率熔断器,接触器和断路器测试阿美特克程控电源事业部阿美特克程控电源事业部是模块化/机架式电源和数采设备的供应商,为航空航天、能源发电、工业制造和科研教育等领域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电源和数采产品以及完善的电力电子解决方案,当前拥有品牌California Instruments, Sorensen, ELGAR, AMREL和VTI。阿美特克(纽交所代码:AME)是工业技术解决方案的优选供应商,服务于各种极具吸引力的利基市场,年销售额超过 70 亿美金。阿美特克增长模式整合了四大增长战略 — 优质运营、新产品开发、市场扩张、以及战略收购 — 并严格关注现金生成和资本部署。阿美特克的目标是在整个业务周期内实现每股收益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并实现总资本的卓越回报。阿美特克成立于 1930 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已有 90 多年的历史,是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成分股之一。
  • 国产纳米级固态钠离子电池下线,瞭望2024中国固态电池发展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固态电池作为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性的新型电池技术,已经成为未来电池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就在今年年初,国产第一块大容量高能量密度的纳米固态钠离子电池中试产品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固态电池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国产纳米级固态钠离子电池技术特点1、高能量密度国产纳米级固态钠离子电池采用了先进的纳米材料技术,使得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相比传统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固态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了30%以上,达到了250Wh/kg以上,甚至有望突破300Wh/kg。这意味着在相同体积或重量下,固态钠离子电池可以存储更多的电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 2、长寿命固态钠离子电池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由于采用固态电解质,电池内部不存在液态电解质易泄漏、腐蚀等问题,因此电池的寿命得到了显著提升。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国产纳米级固态钠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10000次以上,远高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寿命。 3、高安全性固态钠离子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高温、过充、短路等极端条件下,固态电解质不易燃烧和爆炸,有效降低了电池的安全风险。此外,固态电解质还可以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降低了电池内部短路的风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4、低成本钠元素在地壳中的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成本低廉。相比锂元素,钠元素的提取和加工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固态钠离子电池的生产成本。此外,固态钠离子电池的结构相对简单,无需使用大量的贵金属催化剂和隔膜材料,也有助于降低成本。 2024年中国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趋势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将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固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以上,成本降至1元/Wh以下。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技术创新我国固态电池技术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在材料研发、电池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我国科研团队不断取得突破。例如,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发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具有高离子导率和低界面阻抗的特点;清华大学研发的固态电池制备技术,实现了电池的高效、稳定生产。这些技术创新为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产业链布局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企业纷纷加大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目前,已有数十家企业进入固态电池产业链,涉及材料、设备、电池制造等环节。例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纷纷投资固态电池项目,推动产业快速发展。此外,固态电池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也在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市场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大,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固态电池作为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高安全性的新型电池,有望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动力电池。根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700万辆,为固态电池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产纳米级固态钠离子电池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固态电池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链布局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固态电池产业有望在2024年实现快速发展。然而,固态电池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材料性能提升、制造工艺优化、成本降低等。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固态电池技术走向成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电弛的解决方案2023年,武汉电弛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经过技术攻关,成功推出了DC IPT 2000/2000Pro 原位气体内压测定仪,为锂电池测试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产品方案得到了行业内先进企业的认可,其具有以下优点: 直接穿刺,精准测量传统阿基米德法、理想气体方程或其他“间接法”形式,存在实验过程繁琐、测量误差大的问题。大道至简,DC IPT 2000/2000Pro 直接对锂电池内部气体及压力进行取样和测量。通过锂电池穿刺取样这种直接测量方法,可以快速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从而极大地提升检测质量效率。 气体采样,兼容并包“间接法”测量无法兼容的问题增加电池测试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武汉电弛新能源研发团队设计一种全新的“锂电池气体采样接口(GSP)”,该接口“软硬兼容”——可同时测量软包电池、方形电池和圆柱电池等各类形态电池。便捷快速地评估电池安全性能。DC IPT 2000/2000Pro 测量方式不仅提高了测试效率,也降低了测试成本和风险。①高效便捷:用户无需在不同的测量设备之间切换或等待适配,测试效率高,降低人力时间成本。②数据准确: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算法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③高重复性:标准化接口设计和测量流程,保证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有利于比较分析。 网络接口,云端数据数据也是生产力,高效率的信息传递,对每块电池的质量状态做出快速预判。DC IPT 2000/2000Pro 预设网络接口,实现了数据联云上网,以及与其他测试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共享。企业可构建一个完整的电池测试和管理系统,实现对电池测试数据的全面管理和分析,掌握质量情况。 多通道定制,高通量测试DC IPT 2000 /2000Pro 标准款为8通道设计,可定制设计更高通道数量,满足多场景测试需求。每个通道都采用了独立的测量电路,确保了测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研究机构,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测试需求和规模,选择适合的通道数量和配置。
  • 产品应用|使用等温微量热法测试锂离子电池的质量和性能
    由寄生反应测量推动的研究突破过去十年中,在电池研究、开发和质量控制领域,已将原位和操作中等温微量热法(IMC)用作评估锂离子电池循环期间热流的主要方法。将电池循环至失效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但新兴的诊断测试能够在几周内预测长期行为。此类新兴诊断方法之一是测量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寄生热。Krause等人概述了将寄生热事件与总热量生成进行分离的程序,以对寄生反应进行量化,然后利用寄生反应数据以实现:√ 判断电池质量√ 协助活性材料配方的研发√ 研究添加剂的影响√ 研究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形成和增长√ 协助循环和日历寿命预测模型的制定通过了解寄生反应 加强新电池配方的研发J. Krause等人和Jeff Dahn小组研究了不同石墨以及电极配方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他们使用TAM III微量热仪测量寄生能量并将其与活性锂损失或库仑效率相关联的早期创新者,“确认寄生能量的来源是锂化电极和电解质之间发生的反应热。”已经证明,他们的方法对研究新材料组合和预测电池寿命是有效的。先前的工作表明,从石墨锂离子软包电池的电解质中去除碳酸亚乙酯(EC)可延长循环寿命和高压运行寿命。S. L. Glazier 等人通过联用TAM III微热量仪和电池循环器测量在高压运行期间的寄生热流,研究了无EC电解质的性能。该团队测量了寄生反应的时间和电压依赖性,以表征电池中复杂的内部反应。他们发现,不含EC的电解质“在较低电压下产生更高的寄生热流,但在4.3 V以上时的表现优于含EC的电解质。”此外,不含EC的电解质在高压暴露后能够更好地恢复到较低的寄生热流。他们的工作证实,不含EC的电解质可提供出色的高性能操作,进一步的研究可帮助改善电池在低电位下的性能,以获得更成功的电池电解质配方。通过高压热流测量 评估新型电池材料L. Glazier等人还通过测量寄生热流和容量保持率对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电池进行了比较。事实证明,他们的TAM III微热量仪有助于“了解高压锂离子软包电池中寄生反应的电压和时间依赖性。”他们使用IMC在低电压范围内研究寄生反应,以探测电解质在负电极中的反应,然后在高电压范围内进行测试,以探测氧化的正/负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含足够电解质添加剂负载的天然和人造石墨电极将产生相似量的寄生热,人造石墨产生的热量最少。电解质添加剂负载不足会产生更大的寄生热流,并且在高电压范围内的电化学性能显著恶化。长期循环行为表明,与人造石墨相比,天然石墨电池具有更快的容量衰减速度。该小组提出,在电解质负载不足的情况下,SEI层很薄,无法有效承受锂化过程中天然石墨颗粒的机械膨胀,并且由于新的SEI在暴露表面形成,会导致不可逆膨胀和更大的容量衰减率。通过评估寄生反应 为优化高镍NMC阴极制定基线C. D. Quilty等人在研究富镍锂镍锰钴氧化物(NMC)阴极电池的研究中也评估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NMC提供了高能量密度,但受到潜在的容量衰减较高的影响,因此必须谨慎限制其容量。要最大限度地提高NMC电池的寿命和高容量,需要使用一套工具来测量容量衰减机制,包括操作中IMC实验。C. D. Quilty等人使用TAM IV微热量仪实时测量(去)锂化过程中的热量,以全面了解了电池退化过程。他们指出,IMC是一个“强大的非破坏性工具,能够以超高精度捕捉循环电池释放的瞬时热流”,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帮助。他们发现,在更高电压下,容量衰减率的增加可能由更大的热能浪费或更低的电化学效率引发。他们的结论为未来的NMC阴极优化设定了基准。评估预锂化 对新型锂离子电池加工技术的影响预锂化是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该方法在电池单元运行之前增加活性锂含量。预锂化可补偿形成循环中的锂损失,如果操作正确完成,有望获得高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循环性能。然而,对预锂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仍处于研究阶段。Linghong Zhang等人使用TAM III微热量仪评估了预锂化过程和相关的寄生反应。第一个循环期间,预锂化电池产生了额外的寄生反应,但在三个循环后,“在预锂化电池和对照电池中观察到类似的来自寄生事件的热信号,表明预锂化的稳定性,以及可能不存在长期的副作用。”该研究首次展示了应用等温微量热法评估预锂化,并提供了有关该程序的有前景的结果。他们得出结论,“操作中等温微量热法是表征锂离子电池预锂化应用的有力工具。”未来的研究可继续优化预锂化,监测预锂化添加剂对大规模安全形成电池的影响尤为重要。研究背后的技术上述研究均使用到TA仪器的TAM系列微量热仪,这是一款先进的分析工具,可在受控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的热行为。许多研究将TAM与恒电位仪或电池循环器配对使用,使它们能够测量电池运行期间的热流,以获得可靠的结果。TA仪器全新推出的电池循环微量热仪解决方案专为这一应用而构建。该方案将TAM IV微量热仪与BioLogic VSP-300恒电位仪搭配成一个集成系统,从而形成一个端到端的运行中(in-operando)测量工具,在灵活和直观的系统中实时揭示电池在用户定义的温度和电压曲线下的详细热-电化学特性。现在,各级研究人员和科学家都可以通过无缝系统控制和数据分析来测量操作中的电池热流,从而缩短测试时间、加快决策。电池循环器微型量热仪解决方案包括两个主要系统的无缝软件和硬件集成:TAM IV 微型量热仪——可在受控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热行为的最先进的分析工具BioLogic VSP-300 恒电位仪/循环器——用于探测材料电性能的研究级电化学分析工具高级集成√ 仅通过一个软件接口,即可提供无缝系统控制√ 实时汇总数据,无需等待漫长的实验完成即可查看初步结果√ TAM ASSISTANT软件可一键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更快提供结果和新见解卓越生产率√ 可同时循环并测量多个电池单元和外形尺寸的寄生热量√ 无需处理或操纵电线,消除了对专项工程的需求以及与定制OEM产品相关的不安全操作风险灵敏可重复√ 温度范围扩展至4℃-150℃,更好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无与伦比的自放电测量的灵敏度和温度稳定性
  • 微观组合测试仪MCT3 | 焊接的机械性能表征
    焊接也被称作熔接,通常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如塑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焊接工艺多用于制造业,主要用途就是把小的金属材料连接成大的(按图纸或需要的尺寸),或通过连接(焊接)做出所需要的几何体。诸如造船厂、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桥梁等都离不开焊接。热源能量的分布即热量的传播和分布很大程度上与这些参数相关,然而由于热量的分布是呈现梯度的,从而造成焊缝周围的材料会受到影响,即所谓的“热影响区”(HAZ)。热影响区的形成原理非常简单,在焊缝周围的材料受到了热源的影响,而温度低于材料的熔点,但其温度足以让周围材料的显微组织发生变化。显微组织的变化可导致机械性能的变化,如可能会出现硬度增加和屈服强度降低。同时由于显微组织的发生变化,热影响区更容易出现开裂和腐蚀情况,所以热影响区通常是构件最薄弱的结构点。因此,了解热影响区和减少焊接所产生的不良热效应是至关重要。焊缝和热影响区的典型尺寸通常为数百微米至几毫米。为了研究由于焊接过程引起的局部材料变化,仪器化压痕测试方法是首选,因为它们提供了合适的位移分辨率。例如,安东帕微观组合测试仪(MCT3)可以获取焊缝或热影响区等等不同区域的硬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磨损量和摩擦性能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摩擦磨损分析仪来测量,该分析仪测量摩擦系数并可用于估计磨损率。微观组合测试仪MCT3本文将展示焊缝及其邻近局部区域的机械性能的表征手段的实际例子,同时也将总结所用表征手段对于焊接工艺好坏的评定和意义。焊缝横截面的硬度分布情况图1: 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横截面的视图和相对应位置上的硬度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使用Anton-Paar微观组合测试仪MCT3对采用弧焊工艺对球墨铸铁进行焊接后所产生的热影响区进行表征。简单来说,就是在焊缝截面上沿着从母材到焊缝的方向采用MCT3对材料进行压痕测试。压痕试验主要在两个位置上进行:焊缝区域横截面和焊缝顶面。使用的最大载荷为5 N,加载和卸载速率选择为30 N/min,在最大载荷下保载1 sec。具体是沿着从未受影响的母材穿过HAZ到焊芯进行压痕测试,单个压痕的间距为0.25 mm。压痕测试的大致位置和相应硬度分布如图1所示,结果清楚地表明了焊缝附近硬度的变化情况。靠近焊缝–在HAZ中–硬度在过渡区降低之前显著增加,在远离焊缝的未受影响母材中稳定在~3 GPa。在焊缝的上表面上发现了类似的结果(过渡区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增加),这证实了在横截面上获得的结果。该应用案例展示的是仪器化压痕测试方法对于测量焊接工艺产生的热影响区HAZ的材料性能变化的意义所在,用图1中所示的方法可以直观的获取相应位置的力学性能变化情况。从而,有助于科研人员及焊接工作者去估算HAZ的区域尺寸以及所检测出的焊缝及其周围局部区域的力学性能是否达标,更为如何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提供一份助力。堆焊工艺下焊缝的摩擦学性能研究堆焊是将硬质金属焊接在母材上的一种工艺,旨在提高母材的耐磨性,是一个很广泛的焊接应用。它用于磨机锤、挤压螺钉、高性能轴承和土方设备。它也可用于压水反应堆的阀座和泵。与其他部件摩擦接触的此类堆焊焊缝的磨损和摩擦学性能对于实际应用至关重要。以下示例显示了对球墨铸铁进行的摩擦学试验,其中铸铁的堆焊层采用等离子转移电弧工艺焊接。图2: 热影响区和母材的摩擦系数变化情况由于焊接工艺也属于快速凝固的一种冷却方式,从而得到了3mm厚度的热影响区且发现该HAZ的微观结构中存在渗碳体结构,而且硬度明显高于铸铁。总共进行了两次摩擦试验:一次在母材上,另一次在焊接材料的热影响区内。在线性往复模式下均进行共5000次循环的摩擦学表征试验,而且在最大固定载荷为1 N情况下的最大线速度为1.6 cm/s,选取的摩擦副为直径为6 mm的100Cr6钢球。摩擦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焊接层的热影响区(HAZ)的摩擦系数(~0.8)高于母材(~0.5)。图3: 采用表面轮廓仪测量并记录母材和热影响区的磨损轨迹轮廓图3展示的是运用表面轮廓仪采集并记录母材和热影响区在摩擦学试验后磨损轨迹的轮廓。通过比较图3的结果表明,热影响区的磨损远高于母材;母材的耐磨性高于热硬化区的耐磨性。图2和图3的表明,焊接工艺对焊接层热硬化区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尽管同一层的硬度有所增加。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是改变焊接参数以提高热硬化区的耐磨性,或者减小其尺寸以最小化其对零件耐磨性的负面影响。总的来说,Anton-Paar自研自产的压痕仪和摩擦学表征仪器均能为焊接工艺的研究和生产提供非常大的助力,其新一代检测手段的开发对于焊接行业是非常有意义的。安东帕中国总部销售热线:+86 4008202259售后热线:+86 4008203230官网:www.anton-paar.cn在线商城:shop.anton-paar.cn
  • 崂应发布崂应3012H-C型 自动烟尘/气测试仪新品
    崂应3012H-C型 自动烟尘/气测试仪 一、产品概述 本仪器应用皮托管平行等速采样法采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的颗粒物,用过滤称重法测定烟尘质量,应用定电位电解法定性定量测定烟气成份,全新升级的控制系统提高了仪器性能,保证了仪器的可靠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增强了控制的准确性,应用于各种锅炉、烟道、工业炉窑等固定污染源颗粒物的排放浓度、折算浓度、排放总量的测定及设备除尘脱硫效率的测定;自动测量烟气动压、烟气静压、流速、流量计前压力、流量计前温度、烟气温度、含湿量、O2、SO2、CO、NO、NO2、CO2浓度等参数。产品广泛应用于环保、检测公司、工矿企业(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糖厂、造纸厂、冶炼厂、陶瓷厂、锅炉炉窑,以及铝业、镁业、锌业、钛业、硅业、药业,包括化肥、化工、橡胶、材料厂等)、卫生、劳动、安监、军事、科研、教育等领域。二、执行标准n 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n HJ/T 48-1999 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n HJ 57-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n HJ 693-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n HJ 836-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n HJ 870-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n JJG 680-2007 烟尘采样器检定规程n JJG 968-2002 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n DB13/T 2375-2016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三、产品特点 控制系统n 采用工业级嵌入式控制器设计,抗静电能力强n 5.0寸触摸屏,高亮显示,强光下可视,宽可视角;加厚电阻式触摸板,抗干扰性好,环境适应能力强;操作界面简单友好,数据呈现直观n 带有中文输入法,方便用户输入采样地点等信息n 丰富的人机接口:具备RS232、USB等接口,支持数据通信,U盘数据转存输出n 提供USB接口,可将采样数据文件导出,同时支持仪器软件升级n 选用蓝牙高速低噪音微型热敏打印机,支持无线蓝牙和有线打印双模式,轻松掌握实时数据n 实时记录设备工作状态数据,具有采样过程停电记忆功能n 含湿量检测多模式:兼容干湿球法和阻容法两种测量模式n 具有烟尘采样和烟气测量同步运行功能n 具备故障自检功能,可对仪器功能进行检测并提示故障,方便用户的维护、使用n 具备气密性自动检测功能,可自动诊断气路的气密性,并在文件中记录动力系统n 高效采样泵,耐腐蚀,连续运转免维护,适应各种工况,具有过载保护功能n 微电脑控制等速跟踪采样,专有调节方式,响应时间快;精密压力传感器搭配稳定的流量控制,可实现超低流速的稳定跟踪n 仪器内置弹性气容,提高采样流量稳定性n 具有防倒吸功能,可防止采样结束后采集的烟尘被倒吸出来,保证采样数据的准确性n 精确电子流量计控制,实时监测计温、计压,并对流量做了温度补偿,保证流量的准确度其他n 支持烟尘采样与烟尘直读双功能(选配)n 高性能5系气体传感器,性能更稳定可靠n 一体化电化学传感器模块,可根据需要自主选配进口传感器,最多可同时测量6种气体n 气体传感器修正补偿技术:烟气测量具有气体交叉干扰自动修正算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交叉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保证了测量精度n 选配锂电池组电源,可同时给主机和低浓度烟尘多功能取样管或阻容法含湿量检测器供电,具有电池和交流电双工作模式n 工况测量前置,减少管路及线路连接,简化现场仪器连接n 工况测量支持有线和无线双通信模式,更好的满足复杂的现场需求n 选配空白样取样支架,具有同步采集全程序空白样并自动形成空白样报告功能n 预留物联网模块接口,可拓展联网功能n 仪器内置电子标签,可与仪器出入库管理平台软件配合实现仪器智能化管理n 采样文件支持二维码展示功能,通过专用软件扫一扫即可实现文件获取并转存 说 明:1、以上内容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因产品升级或有图片与实机不符, 请以实机为准,本内容仅供参考。 创新点:1、超小体积,主机仅重3.4kg2、支持烟尘采样与烟尘直读(选配)双功能3、具有烟尘采样和烟气测量同步运行功能4、工况测量支持有线和无线双通信模式,更好的满足复杂的现场需求5、含湿量检测多模式:兼容干湿球法和阻容法两种测量模式6、高性能6系气体传感器,性能更稳定可靠7、预留物联网模块接口,可拓展联网功能8、仪器内置电子标签,可与仪器出入库管理平台软件配合实现仪器智能化管理9、采样文件支持二维码展示功能,通过专用软件扫一扫即可实现文件获取并转存崂应3012H-C型 自动烟尘/气测试仪
  • 中国科大提出纳米胶束电解质新思路并用于高性能水系锌锰二次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闫立峰教授课题组通过利用两亲性甲基脲分子,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水基纳米胶束电解质。这一工作打破了以往对于电解质连续溶剂相的认识,通过纳米胶束结构包裹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建立了局部/界面相互作用网络,通过金属离子的控制释放,有效地维持了离子的三维扩散形式和有利的界面成核反应,实现了金属枝晶和电极副反应的有效抑制。相关研究成果率先在锌-锰电池体系中得到了证实,并发表于化学专业知名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锌离子电池由于锌阳极的高理论比容量(820 mA h g-1)、高储量、成本低、氧化还原电位低(-0.762 V vs. SHE)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清洁能源存储的有前途的候选者。然而,锌离子电池的寿命受到锌阳极不可逆电化学反应的严重限制,如析氢反应(HER)、“死锌”的持续积累以及不受控制的枝晶生长等。同时,以二氧化锰为正极材料代表的一系列锌离子电池普遍具有低的工作电压(1.5 V)和难以匹配锌阳极的电极容量。如何通过电解质的设计优化来调控锌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该文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纳米胶束电解质设计思路,由ZnSO4、MnSO4和高浓度甲基脲(Mu)分子通过自组装策略构建,水溶剂环境被划分为亲水区和疏水区,阳离子和阴离子则被封装到纳米域中(图1)。纳米胶束阻断了连续的水基体相,打破了水分子之间氢键网络并在胶束内部和胶束/水界面上重构了局部氢键。此外,Mu分子参与了Zn2+/Mn2+离子的溶剂鞘结构,排斥了溶剂化水分子,降低了脱溶剂化能垒,抑制了水分解反应。更重要的是,Zn2+/Mn2+离子可以可控地从胶束团簇中释放出来,以三维扩散方式扩散并在电极表面均匀沉积。此外,在锌阳极表面一种新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保护层Znx(Mu)ySO4∙nH2O得以原位生成,以避免水分子持续渗入造成的锌腐蚀。 图1.胶束电解质的自组装示意图   动态光散射结果表明电解质A3Mu中存在约14nm左右的纳米胶束,核磁结果证实了胶束内部的多重氢键相互作用,DFT计算结果也表明Zn2+/Mn2+和Mu分子上的羰基和具有更强的结合能力,进而有利于进入到胶束内核中,减少溶剂鞘结构中的水分子数(图2)。此外,红外,拉曼光谱结果也识别到了SO42-阴离子扭曲的正四面体结构,可能是由于胶束内部拥挤的空间和电荷-偶极相互作用造成的,这些结果表明了胶束电解质的成功构建。 图2.胶束电解质的核磁,红外,拉曼以及结合能计算表征   得益于胶束电解质内部氢键的重构,电解质和碳布正极界面接触角降低,MnO2/Mn2+成核电位降低,同时由于Mn2+的控制释放特性,生成了反应可逆性更高,结构更加疏松的二氧化锰颗粒。在不同SOC状态下,非原位SEM,XPS,Raman, XRD等测试方法核实了高度可逆的二电子转化反应。利用二电子反应的锌锰电池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高能量密度800.4 Wh kg-1(基于正极活性材料)以及高达1.87 V的放电电压(图3)。 图3.Zn||Mn 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生邓永琦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闫立峰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经费资助。
  • 2019高性能电池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发展大会3月21日将在南京举办
    p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满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的需求,充分交流在高性能电池研发中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成果,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定于2019年3月21日~22日在南京举办“2019年全国高性能电池新技术与新材料应用发展暨电池行业智能制造技术交流会”。/pp strong 一、会议组织/strong/pp  主办单位:中国电池工业协会/pp  协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pp  承办单位:中国电池工业网/pp  大会共同主席/pp  赵金生,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pp  陈立泉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pp  杨裕生院士,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研究员/pp  衣宝廉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pp  南策文院士,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教授/pp  吴 锋院士,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pp  陈 军院士,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教授/pp  strong三、主要议题/strong/pp  动力、储能、IT用电池市场发展态势及对关键材料的需求趋势 /pp  固态电池技术研究新进展与应用发展趋势 /pp  锂空气电池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发展趋势 /pp  高性能锂硫电池研究与发展展望 /pp  燃料电池的技术发展、应用与产业化挑战 /pp  新型正负极材料研究与应用 /pp  高性能隔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pp  新型固体电解质制备与电池应用新进展 /pp  石墨烯、高电压正极、硅基材料、CNT等新型材料的发展应用 /pp  新形势下对锂离子电池技术、测试的新需求 /pp  电池行业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发展应用/ppstrong  四、大会拟演讲嘉宾与主题/strong/p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tbodytr style=" height:25px" class="firstRow"td width="338" colspan="2" style="border-width: 1px border-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演讲嘉宾/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width: 1px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top-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演讲主题/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 35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杨裕生/spanstrong/strong/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中国工程院/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院士、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研究员/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电池和材料的“高性能”span____/span从理念到实践/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 35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温兆银/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亚洲固态离子学会主席,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长/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固体电解质二次电池进展/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 35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陈军/spanstrong/strong/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教授/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待定/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 35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黄学杰/spanstrong/strong/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高容量合金负极材料的研究/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 35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周豪慎/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南京大学长江教授、千人计划特聘专家/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开发下一代高性能二次电池/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 35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杨续来/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安徽省高安全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主任/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待定/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 35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丁晓阳/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待定/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 35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袁中直/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技术官/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金属锂原电池的技术进展与展望/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 35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俞会根/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span, /span原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固态电池最新技术进展/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刘建国/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南京大学教授/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郑伟伟/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欣旺达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新形势下对锂离子电池技术、测试的新需求/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王力臻/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郑州轻工业大学教授/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研究/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邵丹/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广州能源研究院博士/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动力电池关键材料检测技术/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黄世霖/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待定/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陈人杰/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北京理工大学教授/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多电子高比能二次电池新体系及关键材料的研究/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杨军/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上海交通大学教授/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硅基负极材料应用span-/span从粘结剂到电解液添加剂/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雷立旭/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东南大学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后/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二次电池循环生产技术/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刘立伟/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苏州纳米所span-/span江南石墨烯研究院石墨烯应用联合开发中心主任/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高质量薄层石墨烯规模制备及提升锂电能量密度应用研究/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width="64" style="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lef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left-color: windowtext border-top: none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陈彦彬/span/p/tdtd width="274"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span/p/tdtd width="230" style="border-top: none border-left: none border-bottom-width: 1px border-bottom-color: windowtext border-right-width: 1px border-right-color: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23px"span style="font-size:16px font-family:宋体"待定/span/p/td/tr/tbody/tablepstrong  五、时间地点/strong/pp  时间: 2019 年 3 月21日-22日(20 日注册报到)/pp  地点:南京曙光国际大酒店(玄武区龙蟠路107号)/ppstrong  六、参加对象/strong/pp  电池、材料生产企业,汽车、储能、IT等全产业链企业,检测机构、设备企业,相关院校、科研机构及投融资机构等。/pp  strong七、联系方式/strong/pp  联系人:杨光/pp  电 话:010-59227380 13126904348 68219702/pp  邮 箱:dcgy2018@126.com/ppbr//p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点专项“高性能纳米线钒系锂离子动力电池联合研发”通过验收
    受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委托,湖北省科技厅于6月27日组织专家组在武汉召开了由武汉理工大学承担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点专项“高性能纳米线钒系锂离子动力电池联合研发”项目验收会。验收会技术验收由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主持,来自全国各地7位专家参加了验收。  该项目面向清洁高效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与哈佛大学开展合作,建成了单次百公斤级纳米线钒系正极材料中试线和自动化电子生产线,完成了纳米线钒系动力电池的装配和装车实验,进行了电动汽车示范运行,该项目依托武汉理工-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和材料复合新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现强强合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国外发明专利2项、国内发明专利50余项,授权专利18项,培养人才30多人,对我国发展清洁高效能源系统产生了积极影响。
  • 我司成功开发出高性能瞬态光电压/光电流测试系统
    经过我司科技人员半年多的技术攻关,成功开发出太阳能电池高性能瞬态光电压/光电流测试系统,适用于钙钛矿结构、量子点结构和有机结构等太阳能电池测试。该系统采用特殊设计的低噪音放大电路确保该测试系统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同时考虑到材料的弛豫时间与太阳能电池结电容和取样电阻的相关性,采用优化的硬件设计方案确保了信号测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带探针的样品仓夹使得更换样品和电学互联非常方便,基于Labview的测试软件可实时采集数据/图像显示功能。此外,采用外部调制的固体激光器而非昂贵飞秒激光器产生脉冲光(最短脉宽仅7ns)使得该测试具有高性能的前提下成本大大降低。 瞬态光电流/光电压测试系统 光电压测试模块和光电流测试模块 带探针的样品仓夹
  • 第一届“锂离子电池热测试主题研讨会”暨新品发布会成功召开
    近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仰仪科技、泰默检测承办的第一届“锂离子电池热测试主题研讨会”暨新品发布会在杭州成功召开。此次会议召集了50余位来自知名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针对当下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态势、电池测试标准体系、锂电热安全与热管理技术、相关仪器仪表技术与应用的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计量大学教授、仰仪科技总经理叶树亮作为本次大会发起者出席活动,并发表开幕致辞。他呼吁参会嘉宾以开放、合作的精神共同推动行业整体进步。仰仪科技资深应用工程师邱文泽博士和格致检测委派嘉宾代表此次也应邀出席研讨会议,分别为锂电池热安全和热管理测试问题带来了完善的仪器与测试服务解决方案。此外,江汉大学王德宇教授、合肥学院杨续来教授、中汽研林春景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段强领博士,依靠各自在锂电池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为设计高性能电池产品,提升电池热管理系统安全提供了精彩的分享。仰仪科技与泰默检测重磅联手,锂电池热测试系列新品双双亮相!在大咖演讲之余,一场精心设计的新品发布会在嘉宾惊喜的掌声中揭开神秘的幕布。BIC-400A 电池等温量热仪电池等温量热仪在高集成度的台式主体外,配备了高性能油浴,使仪器控温范围达到-40℃-100℃;同时,借助可编程的恒流源控制,精确提升量热仪热焓测量准确性,为仪器带来强劲的性能提升。电池等温量热仪最大支持8通道传感器,全面测量锂电池样品各个方位的温度变化,大大降低温度分布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热腔支持多种尺寸锂电池样品测试需求,包括软包、方盒、18650、21700、26650等,基本覆盖市面上所有的电芯种类,让电池热测试拥有更加卓越的体验。TCA 3DP-160 3D热物性分析仪3D热物性分析仪依据3D传热模型和热成像测温原理研发。无须破坏制样的特点让这款仪器更适合于检测锂电池样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性能。通过热像仪采集数据和反演分析能够获取丰富的热物性数据,让实验者在工作量大幅减少的同时还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复杂样品的热物性。不仅如此,3D热物性分析仪还通过合作黑体在线校准功能、高适用性的控温样品舱及屏蔽罩等设计,大大削弱外部环境对实验过程的干扰。创新的测试原理让3D热物性分析仪拥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将为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测试的应用研究工作带来全新的测试方法和优质体验。
  • 新品推荐—信而泰DarYu系列高性能2~7层网络测试平台
    新品推荐—信而泰DarYu系列高性能2~7层网络测试平台◆新品仪器优势  ●DarYu-X系列高性能网络测试仪是信而泰推出的面向高端路由器、高端交换机、数据中心交换机以及高性能应用层设备的测试产品,具有高性能、高密度、高速率等特点,支持单框运行、多框级联等模式。  ●它采用模块化设计,由机箱、板卡和软件三部分组成。其机箱可提供3个或12个插槽,测试接口覆盖以太网1G到400G范围内的所有速率,实现按需扩展,帮助企业用户轻松应对测试业务的快速增长和未来业务发展。  ●配合信而泰基于PCT架构的新一代测试软件RENIX和ALPS, 以及X系列测试模块,DarYu系列网络测试仪可实现针对网络设备和网络系统的Layer2-7 流量测试及协议仿真,在功能、性能及安全性方面提供全面测试解决方案,满足研发、实验和质量控制等过程中的测试需求。◆主要特点  ★整机最大支持12个测试卡槽位,最多支持48个400G端口  ★全面的端口类型,覆盖400G/100G/40G/25G/10G/5G/2.5G/GE端口  ★支持路由、组播、接入、MPLS、VXLAN以及分段路由(SR)等协议的极限性能测试  ★基于FPGA的线速流量发送、统计、捕获  ★单端口最多支持400万的离散路由插入表  ★单端口最多支持64K流量的独立发送统计、128K流量的独立接收统计◆产品组成  DarYu-X系列网络测试仪由机箱、X系列测试模块、测试软件三部分组成。  ■DarYu机箱  DarYu机箱为插卡式测试仪主机,需要配合测试模块使用,根据槽位数的不同,分为两个型号:DarYu3000(3槽位)与DarYu12000(12槽位)。  ■X系列测试模块  X系列测试模块为测试仪的业务模块,包含若干测试接口,通过与被测设备的业务端口连接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接口的速率标准,分为X2-100G 系列板卡、X2-10G 系列板卡(电口)、X2-10G 系列板卡(光口)  ■Renix测试软件  Renix 是信而泰推出的适用于研发测试场景的数通一体化测试软件,该软件配合适当的信而泰机箱和接口卡,可对 DUT(被测设备)执行流量测试、协议仿真和性能测试。适用于复杂网络设备在研发阶段的测试,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ALPS 测试软件  作为业内领先的L47层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信而泰推出了基于Web化的PCT架构的新一代L4-7测试软件平台ALPS,可以满足目前广大网络安全设备厂家(包括防火墙、IPS/IDS、WAF、SLB、DPI等)、电信运营商和各大科研院所的应用及安全测试场景需求。ALPS新平台在易用性、功能性、可扩展性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  ALPS可以仿真数据、语音和数据,可以精确仿真数百万的真实终端用户和网络行为,对单个应用层感知设备(如Firewall/IPS/IDS/WAF/DPI等)或整个系统进行压力和性能测试;可以仿真大量的真实攻击流量和恶意病毒流量(包括Fuzzing测试),验证和测试5G网络安全设备和系统的检测和防御攻击和病毒的能力,为5G安全测试提供全面的性能和效能评估。如您需要更多仪器详细资料或了解更多内容,欢迎通过仪器信息网和我们取得联系!
  • 美国Gamry电化学参加 2016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
    主题为“面向石油、天然气和海洋工程的腐蚀电化学”的2016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于7月13日~7月15日在中国青岛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腐蚀与防护学会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协办,来自全国的腐蚀研究者共聚青岛,交流和展示最新成果,讨论腐蚀电化学学科的前沿和发展方向,探索如何进一步推动和拓展腐蚀电化学科学和技术在我国石油工程、天然气工程、海洋工程和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美国Gamry电化学仪器公司是电化学专业仪器生产厂商。目前在中国的上海与北京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与支持中心, 维修中心。 本次大会, 产品经理司国春与技术支持工程师谈天与到会的新、老客户进行了交流和互动。 针对腐蚀领域,Gamry将具有优异测试性能的Ref 600升级至Ref 600 Plus。升级后的Ref 600 Plus频率范围扩展至10μHz~5MHz,电流范围13个量程(600fA~600mA),仪器本身噪声低至μV,具有超高的阻抗测试范围和精度μΩ~TΩ(参考阻抗精度图),集恒电位计、恒电流计、ZRA为一身,可运行完整的直流技术、交流阻抗和电化学噪声测试。优异的浮地性能,轻松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管道在线监测,高温高压反应釜等领域。 Interface 1000是另一种最佳选择,包含应用腐蚀领域的各种直流、交流、噪声等测试方法,并可组成多通道,提高测试效率。Gamry多通道系统比较灵活,同型号或不同型号均可组成多通道,各个通道之间相互独立, 也可同时进行测试。 为了更好的让新、老客户了解和熟悉使用Gamry电化学工作站,Gamry计划提供系列培训方式,包括定期上海、北京培训,安装现场培训,网络在线培训以及阻抗/腐蚀专场培训(美国),各种培训详情请参考以下链接:http://cn.gamry.com/training-info.pdf 。诚挚欢迎新、老客户前来参加。
  • Nano Energy:实验室台式XAFS助力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
    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是一种安全环保且可大规模应用的新兴储能电池,而如何开发出耐用、稳定且有益于Zn2+快速嵌入/脱出的正材料是目前主要面临的挑战。美国华盛顿大学曹国忠教授等人合作在Nano Energy上发表了题为“Fast and reversible zinc ion intercalation in Al-ion modified hydrated vanadate”的水系锌离子电池相关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水热合成法引入Al3+,有效的改善了纯水合氧化钒 (VOH) 正材料用于水系锌电池中的缺点:包括提升其离子迁移率和循环稳定性等[1]。Al3+的成功掺入,在改变V原子局部原子环境的同时,增加了材料中V4+的含量,使得合成的 Al-VOH 材料具有更大的晶格间距和更高的电导率,实现了Zn2+的快速迁移和电子转移。该正材料在50 mAg-1下的初始容量达到380 mAhg-1,且具有较好的长期循环稳定性(容量保持超过 3000 次循环)。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通过利用台式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仪(easyXAFS300+)获得了V k边的边前及近边结构谱图,并对Al3+掺杂的VOH 正材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揭示了引入Al3+后,VOH的结构变化及充放电过程中的有利作用等。图1(a),(b)和(c)所示分别为Al-VOH的SEM,TEM和EDS图,分别对样品的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图d和e分别展示了Al掺杂前后VOH的电池性能对比图,可以看出掺杂后,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升。随后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X射线吸收谱对掺杂前后的正材料进行表征。结合X射线吸收谱相关理论可知,吸收边边前谱主要发生的是在偶规则下,内层电子跃迁到空的束缚态,包含了体系的对称性和轨道杂化等信息。吸收边位置主要发生电离过程,其位置反应了吸收原子的氧化态信息。而近边谱主要涉及的是多重散射共振,反映了吸收原子紧邻原子的空间结构信息。边前结构主要反应了体系对称性和d轨道未占据态的数量[2]。如图1g所示,标准的V2O3和VO2主要是对称的[VO6]八面体结构,但V3+未占据的d轨道较少,所以V3+的边前锋强度稍低于V2O3和VO2。V2O5是不对称的[VO5]棱锥结构,未占据的d轨道更多,所以展现出更强的边前吸收峰。对于VOH来说,前边前锋强度在VO2和V2O5之间,表明其主要存在交替的[VO6]和[VO5]结构。然而,Al-VOH的边前峰比VOH更强,这是由于体系中Al-VOH中V4+比例较高,说明Al3+的引入(Al-O配位和O空位的产生)增加了V周围结构的不对称性,导致了结构的扭曲。根据 V的k-edge位置计算出V4+在Al-VOH和VOH的比例分别为29.3%和13.0%[3]。综合ICP及XANES结果,可以得出在Al3+的引入同时, O原子也被带入到VOH体系中,从而引发V4+含量的提升。图1. Al-VOH的(a)SEM图;(b)TEM图;(c)EDS图 (d)电池倍率性能对比图;(e)电池循环稳定性对比图;(f)充放电前后样品的Zn2+ XPS表征图 (g)归一化后Al-VOH及常见钒氧化物的V k边边前及近边吸收结构谱;(h)充放电后Al-VOH及常见钒氧化物的V k边边前及近边吸收结构.如图1(h)所示,放电过程中,Al-VOH中V的k-edge边前峰强度下降,主要是由于V被部分还原,其未占据的d轨道数目下降导致的。而充电后,其边前峰的强度有所提升,但与原始Al-VOH相比还是低了一点。进一步通过k-edge位置算出V4+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比例分别为45.2%和放电87.0%,可证明部分Zn2+残留在正材料中(次充电后,图1(f) XPS亦可证明)。综合上述结论可以验证:(1)残留的Zn2+导致了正材料中V4+的比例提升,有利于后续的电化学过程,且高浓度的Zn2+可以加速V4+/V3+的还原反应;(2)更高比例的Zn2+可以和Al3+一起支撑Al-VOH的主体结构,从而避免层状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过度晶格收缩和结构退化。如图2所示,在不依赖稀缺性强的同步辐射光源的情况下,台式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仪-XAFS可以对材料的原子、电子结构(键长,配位数,无序度,平均价态,结构构型等)进行精细表征,且可得到科研别高分辨率谱图数据,这将助力更多研究人员在常规的实验室环境中即可实现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的测量和分析,实现更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图2. (a) XAFS技术示意图;(b)罗兰环单色器设计;(c)easyXAFS公司台式XAFS谱仪及创始人Devon Mortensen 参考文献:[1] Zheng J, Liu C, Tian M, et al. Fast and reversible zinc ion intercalation in Al-ion modified hydrated vanadate[J]. Nano Energy, 2020, 70: 104519.[2] Sun Z, Liu Q, Yao T, et al.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spectroscopy in nanomaterials[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15, 58(4): 313-341.[3] Jahrman E P, Pellerin L A, Ditter A S, et al. Laboratory-based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on a working pouch cell battery at industrially-relevant charging rates[J].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9, 166(12): A2549.
  • 苏州纳米所等在基于纳米Nafion阵列的低Pt、高性能燃料电池研究方面获进展
    有序Nafion阵列因其在降低催化剂载量、提高燃料电池性能方面的巨大潜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有序Nafion阵列的尺寸已经从最初的微米级减小到现在的亚微米级,纳米尺寸的有序Nafion阵列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有序Nafion阵列尺寸的减小能够带来三个方面的提升:高的阵列密度提供更多的质子传递通道,高的比表面积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催化层与扩散层更多的接触位点减小界面传递阻力。但是,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较低的机械强度给其制备以及应用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图1)。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周小春、崔义,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宋玉江等在ACS Nano上发表了高比表面积、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提高燃料电池性能、降低Pt催化剂载量的研究。相较于已经报道的制备方法,该工作创新地通过Nafion乳液溶剂、Nafion阵列热退火温度,以及Nafion阵列剥离方式三个方面的研究实现了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的制备(图2)。研究人员使用DMSO作为Nafion乳液溶剂,并在140℃下进行热退火处理,显著提高了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的机械强度,其机械强度高达17.5 MPa,并高于商业Nafion 212的11.9 MPa。进一步,边缘刻蚀的方式避免了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剥离过程中大量氢气的产生与聚集,以及较高氢气压力对于Nafion阵列的破坏和Nafion膜的穿孔。该研究成功制备了高机械强度、形貌完好的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图3)。成功制备的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的直径仅为40 nm(D40),密度高达2.7×1010柱/cm2,远高于文献中已经报道的Nafion阵列的密度。高密度的Nafion阵列提供了丰富的质子传递通道,有利于催化层内质子传递阻力的降低。其次,比表面积高达51.5 cm2/cm2,为催化剂的负载提供了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催化剂利用率的提高(图4)。此外,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的尺寸优势在燃料电池上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有序Nafion阵列作为阳极一侧时,相较于尺寸更大的D400(400 nm)、D100(100nm),D40峰值功率密度最高,高达1.47 W/cm2(图5),与此同时,催化剂载量仅为17.6 μgPt/cm2。此外,D40用于阴极一侧,在61.0 μgPt /cm2的载量下,峰值功率密度可以达到1.29 W/cm2。与已经报道的文献相比,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无论应用于阳极一侧还是阴极一侧,均能够在较低的催化剂载量下获得较高的峰值功率密度。此外,该工作还为电解水和电合成催化层的合理设计提供指导。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苏州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重点专项等项目资助。图1 有序Nafion阵列尺寸的发展趋势、尺寸优势以及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的制备挑战图2 该研究中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的制备流程与已报道的制备流程的对比图3 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制备流程的影响图4 有序Nafion阵列尺寸与Nafion阵列密度、比表面积的关系图5 纳米尺寸有序Nafion阵列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电弛观察:电池气体内压测试与固态电池安全技术
    传统锂电池内的气体释放通常是由高度电解的阴极分解和SEI的形成和分解引起,对电池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会导致电池膨胀、变形、热失控等安全危害。由于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了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在消除传统锂电池的安全焦虑方面,人们对固体电池有很高的期望。 那么是不是固态锂电池就不会有内部产气和压力升高的顾虑了呢?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Timo Bartsch等人研究了一种基于β-Li3PS4固体电解质和富镍层状氧化物阴极的典型全固态电池的产气行为。研究显示,在45°C时,Li/Li+在4.5 V以上电位时检测到明显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产气。 中科院物理所聂凯会等人对PEO基固态电池体系,结合实验和计算系统地研究了其在高电压状态下的产气行为,发现了尽管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只有3.8V,但是单纯PEO电解质直到负载电压达到4.5V时才开始出现明显的产气分解的行为。 以上研究说明固态电池同样存在电池内部产气并产生内部压力的问题, 因此对固态电池的产气行为和内压研究同样重要。 电弛的解决方案2023年,武汉电弛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团队经过技术攻关,成功推出了DC IPT原位气体内压测定仪,为锂电池测试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产品方案得到了行业内先进企业的认可,其具有以下优点: (1)直接穿刺,精准测量大道至简,摒弃“间接法”测量方式,采用类似于外科穿刺方式,直接对锂电池内部气体及压力进行取样和测量。通过锂电池穿刺取样这种直接测量方法,可以快速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从而极大地提升检测质量效率。这种直接测量方法的实现原理是,利用专门设计的密封穿刺装置在电池表面制造一个局部密封的小孔,然后将电池内部气体导出到测量探头,直接测量电池内部的压力或进行进一步的气体成分分析。这种测量方式不仅可以避免系统漏气而产生的误差,还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锂电池(如软包电池、方形电池、圆柱电池等)的快速取样。 (2)气体采样,兼容并包“间接法”测量的另一大弊端在于其兼容性。由于这种方法只能针对特定类型的锂电池进行测量,这无疑增加了测试成本和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全新的锂电池气体采样接口,该接口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可以同时测量不同类型的锂电池,包括软包电池、方形电池和圆柱电池等。这一创新性接口的设计与开发基于我们对电池内部气压监测的深入理解和多年的专业经验。通过这种新型气体采样接口,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各种类型锂电池的气体内压数据,从而更好地评估其安全性能。这种兼容并包的测量方式不仅提高了测试效率,也降低了测试成本和风险。① 兼容性强:DC IPT创新性地引入了“锂电池气体采样接口(GSP)”这一技术,类似于广泛使用的Type-C接口,实现了不同品牌和类型电池测试的兼容性和互换性。DC IPT锂电池气体采样接口(GSP)打破了传统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和弊端,可同时进行软包电池、方形电池、圆柱电池的测试,无需因不同类型的电池更换不同的测量设备或方法。② 高效便捷:用户无需在不同的测量设备之间切换或等待适配,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时间和人力成本。③ 数据准确: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算法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④ 高重复性:由于采用了标准化的接口设计和测量流程,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有利于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3)网络接口,云端数据数据也是生产力,高效率的信息传递可以提升企业测试效率,对每块电池的质量状态做出快速预判。为了满足这一需求,DC IPT预设网络接口,实现了数据联云上网,以及与其他测试设备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和共享。这使得企业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电池测试和管理系统,实现对电池测试数据的全面管理和分析。用户可以跨平台(PC 、手机、Pad等)访问每块电池的气体内压测试数据,掌握质量情况。 (4)多通道定制,高通量测试在电池测试中,通道数量是衡量设备测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单台设备的通道数量越高,可承载的测试容量就越大,高通道带来的经济优势,不言而喻。DC IPT标准款为8通道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时间和成本。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设计更多通道提高测试通量,使得设备可以适应多种测试场景和需求,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研究机构,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测试需求和规模,选择适合的通道数量和配置。此外,DC IPT的多通道设计还具有优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每个通道都采用了独立的测量电路,确保了测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参考文献Increasing Poly(ethylene oxide) Stability to 4.5V by Surface Coating of the Cathode. DOI: 10.1021/acsenergylett.9b02739Gas Evolution in All-Solid-State Battery Cells. DOI: 10.1021/acsenergylett.8b01457
  • 持续赋能新能源,全面助力“双碳”目标!欧美克亮相2022世界电池产业博览会
    8月9—11日,注于动力、储能、3C以及智能终端用电池及产业链的WBE2022世界电池产业博览会暨第7届亚太电池展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盛大开幕。作为亚太电池展的老朋友,珠海欧美克仪器有限公司再次向电池行业的朋友们展示了欧美克专业高效的电池材料粒度检测解决方案。此次展会在“双碳储能”的新赛道下,关注储能与户外电源领域,吸引了673家参展企业亮相参展。展位数量2195个,展览面积55000平方米,观众47856人次。展会现场设立了电池(电芯&PACK)展区、储能技术展区、电池材料及配件展区、电池设备展区、固态电池展区、超级电容产业展区、电池回收利用展区 、换电与充电设施展区、氢能与氢燃料电池产业展区,全面展示了电池行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电池行业一直是欧美克粒度分析仪应用的传统优势行业,自2000年开始,欧美克粒度分析仪开始在镍系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等新能源行业逐步得到应用。经过多年发展,欧美克不断研发出适合电池材料粒度检测需求的高性能粒度检测仪器,针对不同电池材料的粒度检测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同时积累一大批电池行业忠实客户。近两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爆发增长,电池行业对高端粒度分析仪的市场需求也持续爆发增长,欧美克高端粒度分析仪在电池行业倍受青睐。本次展会上,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电池行业朋友对欧美克产品的青睐和信赖。针对电池行业对电池材料颗粒性能分析需求,欧美克推出了LS-609激光粒度分析仪、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NS-90Z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TD系列振实密度仪、PT-01粉体流动特性测试仪等一系列高度契合行业市场需求的热销仪器。(1)LS-609激光粒度分析仪LS-609激光粒度分析仪是欧美克新一代基础款的全自动湿法激光粒度分析仪,采用进口He-Ne激光器作为光源,激光功率更加稳定,预热时间短。结合其现代化的智能测量控制分析软件和全自动进样测量系统,使得激光粒度仪的使用体验得到有效的提升。测试范围0.1-1000um,能够满足大多数电池材料粒度检测要求。LS-609激光粒度分析仪(2)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是一款全自动干、湿二合一激光粒度分析仪,它具有量程宽、重复性好、精度高、测试结果真实、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真正站在了当前粒度检测领域的前沿,代表了中国粒度检测与分析技术的新高度,是广受客户赞誉的国产高性能干、湿法激光粒度仪。该款仪器湿法测试范围0.02-2000um,干法测试范围0.1-2000um,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电池材料粒度检测要求。在锂离子电池多行业,很多用户选择欧美克Topsizer型号激光粒度仪,除了对欧美克品牌和技术的信赖外,还因为Topsizer系列产品保证了测试结果和分析能力与国内外、行业上下游黄金标准保持一致,这不仅为用户节省了方法开发和方法转移上的时间和成本,重要的是可避免粒度检测不准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风险,无论在研发、过程控制还是质量控制上,都能够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Topsizer激光粒度分析仪(3)NS-90Z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NS-90Z 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是在成功引进和吸收马尔文帕纳科公司纳米颗粒表征技术后推出的一款兼具纳米粒度测量和zeta电位测试功能的产品。该仪器使用电泳光散射技术测定zeta电位,动态光散射技术测量粒子和分子粒度,以及静态光散射技术测定蛋白质与聚合物的分子量。NS-90Z融合马尔文帕纳科M3-PALS相位分析检测技术,并广泛采用全球化供应链的优质光电部件,例如进口雪崩式光电二极管(APD)检测器和He-Ne气体激光器等,加上精确的内部温控技术、密闭光纤光路以及先进软件算法,保障了数据的高重复性、准确性和灵敏度,使该型号仪器可以分析宽广的粒径、浓度及电位范围的样品。NS-90Z同时支持SOP标准操作以及测量数据智能评估,能够满足电池行业纳米材料的粒度检测及zeta电位测试要求。NS-90Z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4)粉体振实密度仪TD-01/02/03系列粉体振实密度仪专门用于超细粉体材料振实密度的测定。该系列测试仪的振动幅度1mm~15mm整数可调,振动频率范围0~300次/分钟可调,振动次数在0~99999次之间可以任意设定,仪器结构简单、牢固,操作简单,具有电同可调速、微电脑控制、微型打印机等功能。TD型粉体振实密度仪(5)PT-01粉体流动性测试仪PT-01粉体流动性测试仪是一款用于评价粉体流动特性的综合测试仪器,具有一机多用、测定条件灵活多样、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合多种标准等特点。仪器可直接测试粉体的振实密度、松装(堆积)密度、休止角(安息角)、崩溃角、平板角、分散度、霍尔流速等参数,通过上述测试数据的计算可得到差角、压缩度、空隙率、均齐度、凝集度等指标,还能通过上述参数查表得到流动性指数、喷流性指数等卡尔指数参数。PT-01粉体流动性测试仪凭借在电池行业专业的粒度解决方案以及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欧美克展台现场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客户前来咨询、洽谈。而面对蓬勃发展的电池行业,欧美克一定会不断进取,一如既往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奉献给电池行业的朋友们,持续赋能新能源,为谱写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