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土壤湿地剖面梯度监测系统

仪器信息网土壤湿地剖面梯度监测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土壤湿地剖面梯度监测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土壤湿地剖面梯度监测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土壤湿地剖面梯度监测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土壤湿地剖面梯度监测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土壤湿地剖面梯度监测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土壤湿地剖面梯度监测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土壤湿地剖面梯度监测系统相关的论坛

  • 【转帖】土壤剖面观察及土体构造评价

    一、目的要求观察土壤剖面能了解土壤内在物质的转化,是研究土壤形成、识别和评价土壤的重要方法之一。掌握土壤剖面观察方法和技术,就能准确地鉴别土壤类型,找出土壤性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为制定合理的利用改良土壤提供依据。 通过实验,基本掌握土壤剖面坑的撤职、挖掘和观察记载的一般技术。要求学会分析土壤剖面的形态与土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能依据观察分析结果对土壤构造进行评价,提出土壤的利用和改良措施。二、仪器试剂铁锹、土铲、锄头、剖面刀、放大镜、铅笔、钢卷尺、小刀、橡皮擦、白瓷比色板、土壤剖面记载表、10%盐酸、酸碱混合指示剂、赤血盐三、操作步骤(一)土壤剖面的设置与挖掘1、土壤剖面的调协 剖面位置的选择一定要有代表性。对某类土壤来说,只有在地形、母质、植被等成土因素一致的地段上设置剖面点,才能准确的反映土壤的各种形状。除此之外,避免在路旁、田边、沟渠边及新垦搬运过的地块上设坑。2、土壤剖面的设置 在选好剖面坑点的位置后,现在坑点上划出剖面的轮廓,然后挖土。剖面观察坑的规格一般为长15m,宽08m,深15m.深度不足1m这,挖之母雁、历史曾获地下水面位置。观察面要垂直向阳,其上方要禁止对土和踩踏。观察面的对面要挖成阶梯状,以便于观察是上下和减少挖土量。索瓦出的土,要将表土和底土分别对在土坑的俩册,一边观察面能看到龙杯、垄沟的表层变化。在作物生长节,要尽量保护作物。 剖面挖掘后,将剖面的观察面分成两半,一半用土壤剖面刀子上而下地整理成毛面,一半用铁铲削成光面,以便观察时相互进行比较。(二)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与记载1. 剖面层次的划分 自然土壤剖面层次的划分,是按发生层次划分土层,一般把它划分为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淋溶层、底土层等层次。耕层土壤层次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2. 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与记载(1)土壤颜色土壤颜色有黑、白、红、黄四种颜色,但实际出现的往往是复色。观察时,先确定主色,后确定次色,次色即在前面,主色即在后面,确定颜色时,旱土以干状态为准,水田土色以观察时土壤所处状态为准。(2)土壤质地 野外测定土壤质地,一般用手测法,其中有干测法和湿测法两种,可相互补充,一般以湿测法为主。(3)土壤结构观察土壤结构的方法,是用挖土工具把土挖出,让其自然落地散碎或用手轻捏,使土块分散,然后观察被分散开的个体形态的大小、硬度、内外颜色及有无胶膜、锈纹、锈斑等,最后确定结构类型。(4)松紧度 野外鉴定土壤松紧的方法是根据小刀插入土体的深浅和阻力大小来判断。① 松:小刀随意插入,深度大于10cm;② 散:稍加力,小刀可插入土体7~10cm;③ 紧:用较大的力,小刀才能插入土体4~7cm;④ 紧实:用大力,小刀才能插入土体2~4cm;⑤ 坚实:用很大力,小刀才能插入土体1~2cm;(5)土壤干湿度 按各土层的自然含水状态升级,其标准如下:① 干:土壤呈干土块,手试无凉感,嘴吹时有尘土扬起。② 润:手试有凉感,嘴吹无尘土扬起。③ 湿润:手试有潮湿感,可捏成土团,但自然落地即散开,放在纸上能使纸变湿。③ 紧:用较大的力,小刀才能插入土体4~7cm;④ 潮湿:放在手上使手湿润,能握成土团,但无水流出(6)新生体新生体不是母质所固有的,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铁子、铁猛结核、石灰结核等等,它们反映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的转化情况。(7)侵入体原不是母质固有的,也不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产物,是外界侵入土壤中的物体,如瓦片,砖渣、炭屑等。它们的存在,与土壤形成过程无关。(8)根系 反映作物根系分布状况,其分级标准为:① 多量:每平方厘米有10条根以上的。② 中量:每平方厘米有5~10条根。③ 少量:每平方厘米有2条根左右。④ 无根:见不到根痕。(9)石灰质反应 用10%稀盐酸,直接滴在土壤上,观察气泡产生状况,估计其石灰含量。① 无石灰质:无气泡、无声音,估计含量为0。② 少石灰质:徐徐产生小气泡,可听到响声,估计含量为1%以下。③ 中量石灰质:明显产生大气泡,但很快消失,估计含量为1%~5%。④ 多石灰质:发生剧烈沸腾现象,产生大气泡,响声大,历时较久,估计含量为5%以上。(10)亚铁反应 用赤血盐直接滴加测定。(11)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测定中的混合指示剂法。(12)土壤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是指出现地下连续水面与地表的距离。各种作物对地下水为的要求不同,其高低分级如下,仅供参考:① 高位:地下水位小于30cm.。② 中位;地下水位为30~60cm。③ 低位:地下水位大于60cm。

  • 【转帖】浅谈土壤剖面水分仪的开发意义与应用

    一、土壤含水量测试方法概述:土壤水分贮存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监测是农业气象、生态环境及水文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工作之掌握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对农业生产、墒情监测预测和其化相关生态环境监测预测服务和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二、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测定水分的方法:1、 传统的土钻取样然后烘干称重法(重量比):虽然能够较准确地度量土壤水分含量,但工作量大,耗时耗力,特别是当天气条件恶劣时,农业工作人员将付出更大的工作量。另外取样会破坏土壤,深层取样困难,定点测量时不可避免由取样换位而带来误差,在很多情况下不可能长期定点监测,受土壤空间变异性影响也比较大。2、 FDR单点采集法(容积比):利用FDR的原理来测定土壤的容积含水量,测试精确度与以上第一种有所差距,但是快速简便,但只能一定测定一个点。3、 TDR单点采集法(容积比):利用TDR的原理来测定土壤的容积含水量,测试精确度与以上第一种有所差距,但是比第二种的稳定性要好一些。三、国内墒情与旱情的概念与监测的特点:1、 长期性:单一的探头测量可称作是土壤容积含水量,而长期的土壤水分的动态监测存储一段时间以来的水分变化被水利及气象部门称为土壤的墒情。也就是说有意义的墒情监测是长期的,动态的。2、 多点性:对于植物生长来说,真正测量土壤表面的水分是不够的,正常的植物都需要深一度的水分值才能表明他是否可以吸收,在水利国家标准里要求,实验站必须要长期监测多层多点水分,有些地区要求为分布于地面10 cm,20 cm,40 cm,60 cm,80cm,100 cm处的水分的长期动态的监测,以了解墒情与旱情的情况 四、现在国内快速土壤水分仪器的情况:在我国的农田指导水利灌溉方面,FDR和TDR容积法快速水分仪很受欢迎,因为这两种水分仪可以长期将传感器埋于地下,实现长期监测。不受实验条件的影响,而精度也达到了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对作业人员素质无任何要求,属于非常适用于进行田间推广的一种便携式快速仪器(具体参见http://www.top17.net/product/2029.html )。优点:快速,也可长期监测,将数据保存缺点:单点采集,如需多点就必须要将土壤切开,在剖面10 cm,20 cm,40 cm,60 cm,80cm,100 cm上多插几个探头。费力费时,前期工作量大。由以上分析看来,在墒情监测方面国内需求的要点是:携带方便;精确度高;插入方便,无需大量前期工作的仪器。但这种仪器只在国外有做,国内所有生产的企业都没有做出能满足以上所有要求的土壤水分速测仪现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也开发出一种剖面水分仪,这个产品市场前景很好,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的重点,也是我们以后推广的重点。现在我们要对这款仪器有所了解:土壤剖面水分测定仪用途:可用来测量土壤等被测物的不同深度剖面含水量。原理:利用FDR原理(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根据探测器发出的电磁波在不同介电常数物质中的反射不同。计算出被测物含水量。功能特点:l 完全遵循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l 在硬件元器件方面以最大限度的延长产品寿命和和稳定性为前提,充分考虑降额和冗余设计;l 在电源和通讯接口加装防雷和电涌保护设备;l 软件设计充分考虑界面操作的友好性、系统的兼容性、容错性和健壮性,具有数据自动补抄、自动上传功能;l 生产使用的元器件全部进行环境应力老炼、筛选;l 出厂设备根据需要要进行环境防护三防(防潮湿、防盐雾和防霉菌)设计,并进行温度、冲击和振动试验。组成:探头:圆柱式土壤水分探头(标配为4或6个点位),这些点位可以自由定位用户想测的深度,自由固定操作软件:Windows友好操作界面,用于数据的存储和下载预埋探管:由PVC材质制成,重量轻,抗腐蚀,除标配长度外,还可选长度0.9米、1.2米、1.5米 基本技术指标:传感器测量原理 高频电容 测量范围 0~100%Vol(土壤体积含水量) 准确度 +2%土壤体积含水量 分辨率 0.1%体积含水量 输出选项 RS232和RS485 电流消耗 400uA 静态100mA 采样 校准时的精度 R2 = 0.992 精度 +/- 2.5% 有效温度 +/-3% ,5-35℃ 工作温度 0~75℃ 感应范围 99%是从管子外部10cm以内的范围读取 采集数据 1000组 传感器直径 50.5毫米 管道直径 56.5毫米 仪器组成图: 五、我们的土壤剖面水分仪与国外土壤剖面水分仪对比的优势 国内产品 国外产品 价格 价格合理 价格奇高 专业性 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 国内没有特别熟悉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适用性 全中文软件,适用性广 全英文软件,不适用于基层人员操作 合理性 探头点位可按自己的要求定位,可以随意改动,线长可按客户要求定做 探头点位距离固定化,不能改动,线长不能定做 精度 出厂前进行标定,精度高。也可以按客户提供的土壤进行重新标定 国外土质与国内不太一样,所以出厂前标定不适用于中国,精度会有影响

  • 【转帖】全国耕地土壤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实施土壤监测过程中监测点的建立、监测的内容、观测记载、分析测试及编写报告的技术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全国耕地的土壤监测。2.术语2.1 土壤监测土壤监测指土壤基础地力监测。是通过土壤调查、化验,植株分析,田间作业及作物生长情况与产量记载等方法,对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产能力,进行动态监测。2.2 土壤基础地力耕地土壤的地形地貌、成土母质特征,农田基础设施及培肥水平,土壤理化性状等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2.3 监测点为进行土壤长期定位监测而设置的观测、试验、取样的地块。3 监测点的处理3.1 不施肥处理(空白区)旱地小区面积0.1亩以上,用设置保护行、垒区间小埂等方法隔离 。水稻土小区面积0.05-0.1亩,用水泥板或其它材料作隔板,防止肥、水渗透,隔板高0.6-0.8m,厚0.05m.埋深0.3-0.5m,露出地面0.3m。该处理连续进行三年后停止。蔬菜不设置无肥区。3.2 常规措施处理面积不小于0.5亩或直接用大田定点观测。以当地主要种植制度、种植方式为主(见附录B),耕作、栽培等管理方式、施肥能代表当地一般水平。4 土壤监测内容4.1 气象调查收集气象台哨或记载监测点所在地常年的几项主要气象要素数据。按表1的项目调查与记载。4.2 监测点基本情况的调查与记载4.2.1 土壤环境与农业生产情况拍摄景观照片。按表1的项目调查与记载。4.2.2 基础剖面的观察与记载挖掘基础剖面,采集剖面样,拍摄剖面彩色照片。按表2要求进行剖面形态描述与记载。4.2.3 基础剖面样的采集与化验按剖面发生学层次取样。建点时取样化验一次。化验项目见表24.3 监测农化样的采集与化验农化样分为五年一次和每年一次采集与化验两种形式,在本年度最后一季作物收获后,立即在监测地块采集土样。4.3.1 五年一次农化样采集与化验建点时不分处理区采集土样。以后每五年一次,在常规施肥区采集土样。水稻土按耕层和犁底层,旱地按耕层、亚耕层分层采取混合土样,每一个样要求有20个以上的取样点采土混匀。化验项目见表3。4.3.2 每年一次农化样采集与化验在每年度最后一季作物收获后,立即在监测地块的常规施肥区采集土样。水稻土、旱地只采集耕层,蔬菜地采集耕层和亚耕层土样。每个样要求有20个以上取样点采土混合。化验项目见表34.4 植株样的采集与分析选择主要作物的主栽品种(各大区主要作物见附录B),每种作物在每季作物收获前采集常规施肥区有代表性的植株样本。大株作物取5株以上,小株作物20株以上。果实与茎叶分别分析。(蔬菜不测定养分含量)化验项目见表34.5 测定方法土壤监测测试方法表分析项目 引用标准 测试方法土壤 机械组成 吸管法或比重计法(质地分类参见附录D)容重 环刀法酸碱度 pH计法(水土比1:1)碳酸钙 GB 9835?8 气量法、重量法或容量法交换量 EDTA-铵盐快速法或其它方法有机质 GB 9834?8 重铬酸钾滴定法全氮 GB 7173?7 硫酸-硫酸钾-硫酸铜消煮蒸馏滴定法碱解氮 扩散法全磷 GB 9837?8 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比色法有效磷 GB 12297?0 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全钾 GB 9836?8 氢氧化钠熔融-火焰光度计法缓效钾 硝酸煮沸浸提-火焰光度计法速效钾 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速 Cu DTPA浸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分光光度计法效 Zn DTPA浸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分光光度计法微 Fe DTPA浸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分光光度计法量 Mn DTPA浸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分光光度计法元 B GB 12298?0 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素 Mo 极普法或硫氰酸钾比色法植株 全氮 过氧化氢消煮蒸馏法或扩散法全磷 过氧化氢消煮钼锑抗比色法全钾 过氧化氢消煮火焰光度计法主要参考资料:1、《土壤理化分析》,南京土壤研究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农化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出版社3、《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出版社4.6 监测年度的计算方法对于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或两年三熟制地区,年度计算以冬作前一年的播种整地的时间为始到当年最后一季作物收获为止。对于一年一熟制地区,只种一季冬作(冬小麦)实行夏季休闲或只种一季春作(玉米、谷子、高粱、棉花、中稻)实行冬季休闲的,年度计算以前季作物收获后开始,到该季作物收获为止。种植绿肥与种植其它作物一样处理、观测和记载。4.7 田间作业记载监测员对全年度当日田间作业情况记载在表4上,主要作业内容包括:4.7.1 作物种植记载一年度内每季作物的名称、品种(注明是常规品种或杂交品种)、播期、播种方式、收获期等。4.7.2 耕作耕、耙、中耕、除草时间、次数。4.7.3 施肥基肥、追肥次数和用量,施肥的时间与所处的作物生育时期、方式 (撒施、穴施、条施、根外施等)、肥料品种、化肥有效养分的百分数等。4.7.4 灌排灌溉设施(井、渠、提)、灌水次数、时间、水量,排水方式 (明沟或暗沟)和效果,地面连续降水量(mm)和排除的时间、地下水位降低深度。4.7.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种类、发生时间、危害程度、防治方法与防治效果。4.7.6 风、雨、雹、旱、涝、霜、冻、冷等灾害出现的时间及强度。4.7.7 其他对监测地块有影响的自然、人为因素。4.8 作物产量的测定对处理区的每季作物分别进行果实与茎叶产量的测定。果实产量测定可以去边行后实打实收。也可以随机取样测定,全田块取五个以上面积1-2m2(小麦)、5-10m2(玉米)的样方实脱测产。为便于取样,把1-2m2或5-10m2换算成穴数或米垄数。茎叶产量根据小样本进行果实与茎叶重量比的考种数据换算。保证有足够的单株数量,一般穴播作物考种取10穴;条播细秆作物取1米垄;条播粗秆作物取5-10米垄(蔬菜不测产,棉花分籽棉和秸秆测产,并把籽棉折成皮棉)。产量按表5中项目填写4.9 施肥整理与计算一年度内每季作物的施肥情况分别进行整理和计算,按表4中项目填写4.10 监测点年度资料汇总表按监测点年度资料汇总表3项目填写。5 建立耕地土壤监测数据管理系统5.1 国家级耕地土壤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与要求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建立国家级耕地土壤监测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要有录入、修改、查询、统计、输出等功能,包括表1、表2、表3中的全部内容。5.2 省级耕地土壤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与要求各地按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建立的国家级土壤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建立省级耕地土壤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内容要包括表1、表2、表3中的全部内容。省级耕地土壤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主要是为各省录入国家级土壤监测点数据,并上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并且把省、地、县三级监测点也应当纳入计算机统一管理,以加快数据的传输与处理。6 编写报告6.1 土壤监测年度报告内容6.1.1 主要指当年耕地质量现状评估,并与上年耕地质量状况比较。如土壤养分(有机质、氮、磷、钾)、施肥量(有机肥和化肥)、作物产量的变化分析。6.1.2 通过对各级土壤监测点、肥料试验及有关统计资料等的分析,提出区域性的配方施肥方案,合理利用耕地以及保持和提高耕地质量的措施和对策。6.2 中、长期(五年、十年)耕地质量报告内容6.2.1 不同等级耕地类型的数量变化及现状评估:如吨粮田建设标准和现有的数量;中低产田的标准和现有数量等。6.2.2 耕地质量变化趋势评估,如土壤肥力变化规律,尤其是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的消长情况;改造中低产田的数量和投入;施肥量(有机肥和化肥)的变化;几种主要耕作制度对耕地质量的影响;作物产量变化;氮、磷、钾肥的肥效变化;耕地增产潜力分析等。6.2.3 提出合理利用耕地以及保持和提高耕地质量的措施和对策。

  • 【实战宝典】如何开展土壤三普的剖面土壤调查与采样?

    【实战宝典】如何开展土壤三普的剖面土壤调查与采样?

    [font=黑体]解答:[/font][font=宋体]剖面样由预设样点的外业定位核查结果确认采样位置,同时剖面位置所处田块、样区、景观单元中应具有最大代表性。[/font][font=宋体]如果人为影响在该地区处于主导地位,选择位置应体现人为过程影响的强度;如果人为影响较少,选择位置应尽量避开居民点、交通道路、沟渠等易受人为干扰的地段。[/font][font=宋体]剖面挖掘应遵循以下原则:(1)基于若干观察剖面反复核查而确认的剖面挖掘地点,应该在景观部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面具有代表性;(2)观察面应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避免出现阴影遮挡;(3)观察面上部严禁人员走动或堆置物品,以防止土壤压实或土壤物质发生位移而干扰观察和采样;(4)挖出的表土和心底土应分开堆放于土坑的左右两侧,观察完成后按土层原次序回填,以保持表层的地力。[/font][font=宋体]在相对平整的平原、微起伏的缓岗、梯田、园地,剖面尺度见图[/font]6-1[font=宋体],需要注意观测面深的挖掘过程中,如遇岩石,则挖到岩石面以下[/font]10 cm [font=宋体]处。[/font][font=宋体]受地形和林灌植被的影响,在无法选取相对平缓、植被少遮挡的样地挖掘剖面时,可以选择裸露的断面或坡面作为剖面挖掘的点位,但是为了保证剖面的完整性和样品免受污染,自然断面或坡面上修葺的剖面,应尽可能向坡面或断面内部[/font][font=宋体]延伸[/font] 20[font=宋体]~[/font]40cm[font=宋体],直至裸露出新鲜、原状土壤。[/font][img=,608,25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3/202303241331231547_9181_3389662_3.jpg!w583x257.jpg[/img][align=center][font=黑体]图[/font]6-1[font=黑体]土壤三浦标准土壤剖面示意图[/font][/align][font=宋体]观察剖面的过程需要对剖面拍照,标准剖面照作为土壤单个土体的[/font]“[font=宋体]身份证件照[/font]”[font=宋体],直观地反映了土壤的发生层及其形态学特征,是野外认识和理解土壤发生过程和土壤类型的直接证据。因此,标准剖面照应当清晰、真实、完整地呈现土壤形态学描述特征,并做到描述记录与之相对应。[/font][font=宋体]标准剖面照的具体要求如下:[/font][font=宋体]剖面挖掘完成后,由左边[/font] 1/3[font=宋体]~[/font]1/4 [font=宋体]宽度用剖面刀自上而下修成自然结构面,右边的部分保留为光滑面。凹凸不平的自然面,直观反映了土壤不同的发育阶段形成的土壤结构、[/font][font=宋体]质地、新生体类型及其差异,以及根系丰度、孔隙状况、土壤动物痕迹等;相对应而言,右边光滑面更加清晰地反映了土壤发生层厚度、边界过渡特征、颜色差异、紧实状况等特征。[/font][align=center][img=,377,33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3/202303241331291712_1183_3389662_3.jpg!w438x352.jpg[/img][/align][align=center][font=黑体]图[/font]6-2[font=黑体]土壤剖面照片示意图[/font][/align][font=宋体]拍摄时,应自上而下垂直放置和固定好帆布标尺,剖面摄影时镜头尽可能与观察面垂直。摄影者可能需要趴在地面进行拍摄,保持镜头视角与剖面方向水平、居中。拍摄的照片包括全剖面照片(如图6-2)和各个发生层照片、局部新生体特写照片、侵入体或土壤动物活动痕迹照片等(如图 6-3)。晴天拍摄要注意遮住观察面的阳光,避免曝光过强,影 响画质,并避免出现部分阴影。 剖面照片建议用专业相机拍摄,如果用手机拍摄,必须 用外业 App 集成的摄影模块,避免出现颜色失真。[/font][align=center][img=,498,37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3/202303241331345041_2722_3389662_3.jpg!w475x356.jpg[/img][/align][align=center][font=黑体]图[/font]6-3[font=黑体]新生体照片示例[/font][/align]

  • 【转帖】全国耕地土壤监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耕地土壤监测是保护耕地质量和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土壤监测管理,包括土壤监测点设置、样品采集分析化验、资料整理与应用、人员的选择、培训与表彰、经费来源与使用等。   第三条 国家级土壤监测的管理必须按本办法和《全国土壤监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执行,省、地(市)、县各级耕地土壤监测可参照执行,或结合各地实际,制定适合当地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规程。   第四条 国家级土壤监测的管理工作,由农业部委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土肥站、测试中心、农技中心)负责本行政区域土壤监测管理工作。   第二章 土壤监测点的设置   第五条 监测点主要设在商品粮棉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出口创汇产品基地及大城市郊区永久性蔬菜地。充分考虑各地区的主要耕作制度、土壤类型、分布面积、生产能力、地理位置、管理水平、技术投入等具有代表性的地块上。国家级土壤监测点设立保护性标志,设点尽量避开城镇、村庄、道路,最好设在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国家级监测点长期保持不变,如必须变动,报农业部批准。   第六条 土壤监测实行国家和地方分级负责制,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体系。国家级监测点在“九五”期间控制在250个点以内。国家级与省级监测点至少按1:3配套,省级与地市级监测点按1:3配套,地市级与县级监测点按1:3配套,形成金字塔式的监测体系。   第三章 土壤监测的分析化验   第七条 国家级土壤监测点的土壤和植株样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指定在省级土肥测试中心进行。没有省级土肥测试中心的省份,要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同意的前提下,指定在同等水平的土肥测试中心或化验室完成分析化验任务。在分析过程中都要加入标准样进行质量控制。   第八条 国家级土壤监测点的土壤和植株样(指分析样),必须在省级土肥测试中心保存一定的时间,便于对以后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第四章 土壤监测资料的上报、管理与应用   第九条 县级监测主持人按“规程”要求认真填写土壤监测原始资料表和采集土壤与植株样,审定无误后,报省级土肥部门。省级土肥部门将土壤与植株样送交指定测试中心进行分析化验并对其结果和县上报的原始资料再次审定无误后,认真计算和填写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表(表1)、监测点剖面记载与测试结果表(表2)、监测点年度资料汇总表(表3)。   第十条 各省每年五月底以前将上年监测点年度资料汇总表(表3)和土壤监测年度报告上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并发布全省土壤监测年度报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并于当年七月底前完成并发布上年度全国耕地土壤监测年度报告,为有关部门提供服务 。   第十一条 建立省级土壤监测数据数据管理系统,每年定时更新数据。各省在上报年度报表时,必须同时报送数据磁盘。   第十二条 必须建立严格的档案制度。县监测主持部门负责保管每个监测点的原始档案材料。省监测主持部门负责保管县级上报的每个监测点的档案材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保管省级上报的每个监测点的档案材料,并建立全国土壤监测数据管理系统。   第十三条 土壤监测成果主要为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良,吨粮田建设,化肥的生产和科学施肥等提供重要依据,并提出耕地地力建设对策。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一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起到参谋的作用;二要为农民服务,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区域性土壤存在问题的对策。   第十四条 土壤监测的技术资料和成果按其任务下达权限,归主管部门所有,未经许可,不可单方转让、发布有关技术材料。各级土肥部门和人员都有对监测资料加强管理和实行保密的责任和义务。   第五章 土壤监测人员的选择、培训与表彰   第十五条 省级监测主持人员要有大专以上学历、工作认真、科学严谨,熟悉农业生产和计算机应用;地县级监测主持人要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工作认真、熟悉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监测员要要有初中以上文化知识,经过土壤监测技术培训,认真负责,事业心强,诚实可信,种田技术能代表当地一般水平。   第十六条 为提高土壤监测人员的素质,保证土壤监测质量。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将适时组织省级土壤监测人员进行有关数据处理方面的培训。省级土壤监测主持部门(土肥站、测试中心、农技中心)不定期的组织市、县和农民监测员进行有关土壤监测技术规程方面的培训。   第十七条 对在全国耕地土壤监测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每3-5年进行一次表彰。   第六章 土壤监测经费   第十八条 国家级土壤监测点的经费由农业部事业费支付,主要用于国家级监测点土壤调查、化验,植株分析,赔产,资料汇总等。   第十九条 省、市、县各级土壤监测经费由同级农业主管部门,协调有关计划、财务主管部门,以专项事业经费等形式予以解决,以确保此项工作正常开展。

  • 土壤剖面中金属迁移受那些因素影响?

    想做个冶炼企业土壤剖面重金属调查项目,请问:1.大家土壤(剖面)中金属的迁移受那些因素影响?2.采集土壤样时,现场应了解那些参数? 3.顺便请大家推荐这方面的实战专家,给我们做顾问。

  • 摸清土壤家底,为耕地做次“全身体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而耕地的土壤质量如何,则要用一次“全身体检”来判断。自2022年启动并开展试点,目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已进入全面铺开阶段。根据国务院部署,土壤三普将于2024年11月底完成全部外业调查采样,2025年形成普查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于1958年和1979年开展全国土壤普查。4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土壤三普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重点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开展调查。  如何为土壤做“体检”,要查哪些项目?记者跟随土壤普查工作人员,探索“土壤体检”中的秘密。  [b]走进田间地头,“挖掘”土壤的变迁故事[/b]  初春之时,苏北大地仍处于乍暖还寒的时节。大清早,记者跟随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土壤普查队员开车奔赴当日第一个土壤采样地点——连云港市赣榆区墩尚镇小东关村。车辆穿过田间小路,停在距离普查点几百米的农耕路边。  外业调查,即野外作业,是通过挖掘土壤剖面、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来了解土壤空间变化规律。“外业调查不是对地表的每一寸土壤进行调查,而是用一个采样点的土壤性状代表类似的一片区域,可分为表层采样和剖面采样。今天在小东关村,进行的是剖面采样工作。”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文立向记者介绍。  采样点位于一片嫩绿的麦田之中,前一天的一场雨,让用于采样的深1.2米剖面积聚了一夜的雨水。用抽水泵处理后,土壤中不断渗出的泥水还是溅上了土壤普查队员的胶鞋和裤腿。  时常在田间地头奔忙的研究人员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小插曲”,严格的标准化外业调查采样环节一步也不能疏漏。“剖面样品采集分为几个步骤,首先要进行点位踏勘、做好前期功课,确定好点位后,就要来到现场挖掘剖面并拍照记录。采样过程中,还要根据土壤发生学原理将土壤剖面划分为各个发生层,对每一层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冯文立解释。  对于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如何定性是关键。不仅要通过眼看、手搓、比对专业色卡,来仔细确认土壤样品的质地、斑纹、颜色,也要向农户们询问地块的种植、施肥状况,“种了什么庄稼,这两年收成如何?”“肥料有哪几种?分别施了多少斤?”对于这些问题,队员们一一进行了详细记录。  采完土壤样本,已是下午一点,采样人员对于土壤的定性也有了初步的讨论结果。“在二普中,小东关村点位的土壤被鉴定为‘盐土’,随着几十年来的自然恢复和人为改造,目前的土壤已经变成了‘潮土’,同时因为多年种植水稻,土壤肥力、土壤结构也有所改变。”随此次外业调研团队一起来到现场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黄标告诉记者,摸清了土壤“家底”,未来就能够因地制宜选择合理利用土壤、保护土壤的方法。“体检结果”不仅用于农业,电力部门也可以参考土壤含盐量,确定电线、管道等设施的保护方式。  土壤三普工作开展以来,省地调院团队已奔赴全省8个区县,完成了3000多个表层样点、近60个剖面样点的调查与采集工作。外业调查采样的高效开展,离不开技术支撑。曾经要靠罗盘仪找采样点位,现在利用卫星图片等遥感资料就能获取地面景观信息,采用规则算法选定采样点。  同时,土壤三普采用了统一的国家级土壤普查工作平台系统,每个点位有自己的“身份证”,详细记录调查采样、样品流转和质量控制的过程,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更新信息。“以往我们在开展土壤样品采样时,通过填报传统纸质表格记录,往往会造成信息错漏、逻辑错误等问题,现在有了这个采样工作系统,极大提高了信息填报准确性和效率。”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华明向记者介绍。  [b]检测速度大幅提升,科学仪器助力调查[/b]  内业测试化验是土壤三普数据的重要来源。通过外业调查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将会流转到全国具有资质的检测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检测。在实验室里,检测人员对土壤样品的有机质、酸碱度、水溶性盐、重金属含量等多项指标进行测试化验,为后期开展土壤质量状况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分析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制备室里,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进行土壤样品制备,为满足不同的检测需求,土壤样品被加工至不同粒径,再根据粒径被筛选分装到不同的容器,最后流转到检测实验室接受40多个项目的检测。  内业检测中,土壤的理化性状是直接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一项“重头戏”。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室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室,几台大型检测设备正在安静地运转着。江苏省地调院测试所副所长李明介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color][/url]、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这两项设备都已经运用于土壤样品的有效态元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等一系列指标检测中。”  同为理化性状指标,含量范围也千差万别,如土壤中的钾元素含量能达到3%。而一些有效态项目,如有效硼,在一公斤的土壤中,可能仅有零点几毫克,与常见元素差了10万倍。“对于有些理化性状指标,过去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一个人可能要花一天时间才能手工检测完50个土壤样品,而使用仪器分析可以同时检测出一个样品中多项元素的含量,50份样品仅仅是大约一小时的工作量。”李明说。  土壤三普作为一次土壤的“全面体检”,检测指标数量比常规调查更为全面,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耕地质量处处长阎海伦介绍,“与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相比,三普的调查内容更为详细,除了要调查成土环境和土壤利用信息外,针对采集的表层土壤样品和剖面土壤样品,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分别要测试化验一系列不同的土壤指标。比如,针对林地和草地剖面样,需要检测土壤容重、机械组成等17项指标,而针对耕地和园地剖面样,则需要检测43项指标。除此之外,三普还开展了前两次土壤普查中没有涉及的土壤生物调查。”  “在土壤三普的前期试点调查中,我们发现近几十年来耕地建设占用、水田改旱地、旱地改水田、耕层浅薄化、施肥不合理等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土壤的性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顺华告诉记者,“比如,沿海地区大量的盐碱荒地被改为水田后,很多原有的盐碱土变成了水稻土。又比如,苏南区域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的现象尤为明显,二普时有的土壤,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常熟原有很多土壤肥力高的‘鳝血土’,但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特点和显现出的问题,可以针对性地发展土壤改良技术,比如易涝的开深沟排水,不易灌溉的山地丘陵土壤可用于建设果园、茶园……土壤普查的结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土特产品产区的优化布局都至关重要。”杨顺华说。  [b]普查成果加快形成,交出坚实“土壤答卷”[/b]  “目前,江苏土壤普查工作进展良好,进度处于全国前列。”阎海伦表示,截至3月18日,平台显示全省已完成外业调查采样67480个,进度为99%,剩余的550个样点主要为正处于盐碱地采样季节的盐碱地样点;已完成样品制备66062个,进度为90%;已完成样品检测13474个,进度为20%。  阎海伦介绍,综合看,土壤二普与三普总体目标虽一致,都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在普查背景、具体目标、调查内容、调查方式等方面还是存在不同的地方。  “此次土壤三普中,江苏省采用‘政府+市场+科研院校+基层农技人员’组织推进机制,形成政府部门管理、经营主体承担、科研院校支撑、基层农技人员参与的合力推进方式。再就是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国家建立统一的普查工作平台,用以汇集信息数据、强化调查质量控制等。调查方式的变化,使得此次土壤普查较第二次普查的时间大大缩短。”阎海伦表示。  仪征市耕地质量管理站站长王长松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我刚毕业不久就参加了‘二普’工作,没想到在快退休时又有幸参加了‘三普’。”对于三普在二普基础上的改进,他深有感触。“当年参与‘二普’时,许多操作都是从基层开始摸索,之后上级部门再逐步完善。但‘三普’中,一开始就有很好的顶层设计作为指导,地方根据总体要求开展调查,且引入了许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土壤三普的相关成果也在加快形成,并已经得到有效应用。自2022年起,江苏在徐州新沂、盐城大丰、南通海安、泰州泰兴、扬州仪征、苏州太仓和昆山等7个试点县(市)开展了省市县三级联动试点普查。  作为最早开展土壤普查工作的试点县之一,土壤普查成果已经在仪征市的土壤上“开花结果”。茶产业是仪征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仪征绿杨春”是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产品,眼下正值栽种茶苗的关键时期,仪征正在对部分茶田进行土地深耕、修整梯坎、改种换植。“借助土壤三普试点的机会,我们在规定任务外新增了茶园土壤调查,为后续更好地开展普查成果应用提供依据。”王长松介绍。  茶叶适合种在哪里?可以在哪里扩大茶园产业?这些都是普查团队调研的课题,也是政府部门、投资商关心的问题。“根据普查结果,仪征市开发了含有中微量元素的茶叶专用肥,示范效果很好。”王长松说。  “下一步,江苏省三普的结果数据,将用于多个层面的农事指导。三普成果中的土壤类型图、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等信息,将有利于我们更具针对性地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更好地助力优化农业种植布局,优化优质和特色农产品布局,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对于江苏省盐碱地的专题评价等信息,也将促进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尤其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阎海伦表示,土壤三普的成果,将为因地制宜开展种植、施肥、改土、治理、养地等提供精准指导,为江苏谱写一份更加坚实的“土壤答卷”。

  • 土壤温湿度测定仪有什么用

    土壤温湿度测定仪有什么用

    山东云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土壤温湿度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土壤中温度和湿度的仪器,它在不同领域有多种用途,包括:  农业管理:  农民和农场主可以使用土壤温湿度测定仪来监测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以确定最佳的种植时机和灌溉管理策略。不同作物对温湿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这些数据可以用于优化农业生产。  灌溉控制:  在农业和园艺中,土壤温湿度测定仪可以帮助确定何时需要灌溉植物。通过监测土壤湿度,可以避免过度灌溉或不足灌溉,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植物生长研究:  研究人员和植物学家使用土壤温湿度测定仪来监测土壤条件,以了解不同植物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生长反应。这对于研究植物生态学和生理学非常重要。  土壤健康评估:  土壤温湿度数据可以用于评估土壤的健康状况。异常的温湿度条件可能会表明土壤质量下降或受到污染。  环境监测:  土壤温湿度测定仪可用于环境监测,例如监测湿地、湿地和沼泽地区的土壤条件。这些数据对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  建筑和工程:  在建筑和工程领域,土壤温湿度测定仪可用于监测土壤的条件,以确保土壤满足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的要求。  气象预测:  土壤温湿度数据可以用于改进气象模型和预测,从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土壤温湿度测定仪在农业、生态学、环境科学、建筑工程和气象学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土壤条件,并支持相关决策和研究工作。[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9/202309211006218954_5224_5604214_3.jpg!w690x690.jpg[/img]

  • 【分享】土壤监测基础知识介绍

    监测类型 monitoring type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有4种主要类型: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和土壤污染事故监测。监测单元 monitoring unit按地形—成土母质—土壤类型—环境影响划分的监测区域范围。土壤采样点 soil sampling point监测单元内实施监测采样的地点。土壤剖面 soil profile按土壤特征,将表土竖直向下的土壤平面划分成的不同层面的取样区域,在各层中部位多点取样,等量混匀。或根据研究的目的采取不同层的土壤样品。土壤混合样 soil mixture sample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5~20个。农田土壤 soil in farmland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土壤背景 soil background区域内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和不受或未明显受现代工业污染与破坏的情况下,土壤原来固有的化学组成和元素含量水平。但实际上目前已经很难找到不受人类活动和污染影响的土壤,只能去找影响尽可能少的土壤。不同自然条件下发育的不同土类或同一种土类发育于不同的母质母岩区,其土壤环境背景值也有明显差异;就是同一地点采集的样品,分析结果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土壤环境背景值是统计性的。土壤环境 soil environment地球环境由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大气圈构成,土壤位于该系统的中心,既是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又是各圈层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枢纽。受自然和人为作用,内在或外显的土壤状况称之为土壤环境。

  • 【分享】土壤检监测础知识

    监测类型 monitoring type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有4种主要类型: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和土壤污染事故监测。土壤混合样 soil mixture sample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要在5~20个。土壤剖面 soil profile按土壤特征,将表土竖直向下的土壤平面划分成的不同层面的取样区域,在各层中部位多点取样,等量混匀。或根据研究的目的采取不同层的土壤样品。土壤采样点 soil sampling point监测单元内实施监测采样的地点。监测单元 monitoring unit按地形—成土母质—土壤类型—环境影响划分的监测区域范围。农田土壤 soil in farmland用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和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作物的农业用地土壤。

  • 土壤也要做“体检”?江苏“土壤三普”工作正加速推进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而耕地的土壤质量如何,则要用一次“全身体检”来说话。自2022年启动并开展试点,目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已进入全面铺开阶段。根据国务院部署,土壤三普将于2024年11月底完成全部外业调查采样,2025年形成普查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于1958年和1979年开展全国土壤普查。四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土壤三普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重点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开展调查。如何为土壤做“体检”,要查哪些项目?记者跟随土壤普查工作人员,探索“土壤体检”中的秘密。[img]https://sghimages.shobserver.com/img/catch/2024/03/26/ae168652-61cc-46bf-b2c2-9b3b00c9800f.jpg[/img]走进田间地头,“挖掘”土壤的变迁故事初春之时,苏北大地仍处于乍暖还寒的时节。大清早,记者跟随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土壤普查队员开车奔赴当日第一个土壤采样地点——连云港市赣榆区墩尚镇小东关村。车辆穿过田间小路,停在距离普查点几百米的农耕路边。外业调查,即野外作业,是通过挖掘土壤剖面、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来了解土壤空间变化规律。“外业调查不是对地表的每一寸土壤进行调查,而是用一个采样点的土壤性状代表类似的一片区域,可分为表层采样和剖面采样。今天在小东关村,进行的是剖面采样工作。”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文立向记者介绍。采样点位于一片嫩绿的麦田之中,前一天的一场雨,让用于采样的深1.2米剖面积聚了一夜的雨水。用抽水泵处理后,土壤中不断渗出的泥水还是溅上了土壤普查队员的胶鞋和裤腿。时常在田间地头奔忙的研究人员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小插曲”,与辛苦的工作日常相伴的是严格的标准化外业调查采样环节。“剖面样品采集分为几个步骤,首先要进行点位踏勘、做好前期功课,确定好点位后,就要来到现场挖掘剖面并拍照记录。采样过程中,还要根据土壤发生学原理将土壤剖面划分为各个发生层,对每一层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冯文立解释。对于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如何定性是关键。不仅要通过眼看、手搓、比对专业色卡,来仔细确认土壤样品的质地、斑纹、颜色,也要和农户们询问地块的种植、施肥状况,“种了什么庄稼,这两年收成如何?”“肥料有哪几种?分别施了多少斤?”对于这些问题,队员们一一进行了详细记录。[img]https://sghimages.shobserver.com/img/catch/2024/03/26/eb7f58cf-707f-469f-bfdc-5e4f790d0d86.jpg[/img]小东关村外业调查现场采完土壤样本,已是中午一点,采样人员们对于土壤的定性也有了初步的讨论结果。“在二普中,小东关村点位的土壤被鉴定为‘盐土’,随着几十年来的自然恢复和人为改造,目前的土壤已经变成了‘潮土’,同时因为多年种植水稻,土壤肥力、土壤结构也有所改变。”随此次外业调研团队一起来到现场的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黄标告诉记者,摸清了土壤“家底”,未来就能够因地制宜选择合理利用土壤、保护土壤的方法。不仅在农业方面,电力部门也可以参考土壤含盐量,确定电线、管道等设施的保护方式。“土壤三普”工作开展以来,省地调院团队已奔赴全省8个区县,完成了3000多个表层样点、近60个剖面样点的调查与采集工作。外业调查采样的高效开展,离不开技术支撑。曾经要靠罗盘仪找采样点位,现在利用卫星图片等遥感资料就能获取地面景观信息,采用规则算法选定采样点。同时,“土壤三普”采用了统一的国家级土壤普查工作平台系统,每个点位有自己的“身份证”,详细记录调查采样、样品流转和质量控制的过程,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更新信息。“以往我们在开展土壤样品采样时,通过填报传统纸质表格记录,往往会造成信息错漏、逻辑错误等问题,现在有了这个采样工作系统,极大提高了信息填报准确性和效率。”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华明向记者介绍。[img]https://sghimages.shobserver.com/img/catch/2024/03/26/0a9d1fce-4c19-43d5-9608-79ee50462e82.jpg[/img]检测速度大幅提升,科学仪器助力内业调查内业测试化验是土壤三普数据的重要来源。通过外业调查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将会流转到全国具有资质的检测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检测。在实验室里,检测人员对土壤样品的有机质、酸碱度、水溶性盐、重金属含量等多项指标进行测试化验,为后期开展土壤质量状况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分析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位于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制备室里,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进行土壤样品制备,为满足不同的检测需求,土壤样品被加工至不同粒径,再根据粒径被筛选分装到不同的容器,最后流转到检测实验室开展40多个项目的检测。[img]https://sghimages.shobserver.com/img/catch/2024/03/26/703e4c73-4c62-41ba-906d-b2f26909e9ac.jpg[/img]位于江苏省地调院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室内业检测中,土壤的理化性状是直接反映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一项“重头戏”。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室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室,几台大型检测设备正在安静地运转着。江苏省地调院测试所副所长李明介绍,[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color][/url]、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这两项设备都已经运用于土壤样品的有效态元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等一系列指标检测中。同为理化性状指标,含量范围也千差万别,如土壤中的钾元素含量能达到3%。而一些有效态项目,如有效硼,在一公斤的土壤中,可能仅有零点几毫克,与常见元素差了十万倍。“对于有些理化性状指标,过去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一个人可能要花一天时间才能手工检测完50个土壤样品,而使用仪器分析可以同时检测出一个样品中多项元素的含量,50份样品仅仅是大约一小时的工作量。”李明说。土壤三普作为一次土壤的“全面体检”,检测指标和日常相比也变得更加繁杂,江苏省农业厅耕地质量处处长阎海伦介绍,“相比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调查项目,三普的调查项目更为全面,除了要调查成土环境和土壤利用信息外,针对采集的表层样点和剖面样点,分别要测试化验一系列的土壤指标。针对表层样点,检测30余个指标;针对剖面样点,调查40余个指标。除此之外,三普还开展了前两次土壤普查中没有涉及的土壤生物调查。”“在土壤三普的前期试点调查中,我们发现近几十年来耕地建设占用、水田改旱地、旱地改水田、耕层浅薄化、施肥不合理等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土壤的性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顺华告诉记者。“比如,沿海地区大量的盐碱荒地被改为水田后,很多原有的盐碱土变成了水稻土。又比如,苏南区域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的现象尤为明显,二普时有的土壤,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常熟原有很多土壤肥力高的‘鳝血土’,但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特点和显现出的问题,可以针对性地发展土壤改良技术,比如易涝的开深沟排水,不易灌溉的山地丘陵土壤可用于建设果园、茶园……土壤普查的结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种植业结构调整、土特产品产区的优化布局都至关重要。”杨顺华说。普查成果加快形成,交出坚实“土壤答卷”“目前,江苏土壤普查工作进展良好,进度处于全国前列。”阎海伦表示,截3月18日,平台显示全省已完成外业调查采样67480个,进度为99%,剩余的550个样点主要为正处于盐碱地采样季节的盐碱地样点;已完成样品制备66062个,进度为90%;已完成样品检测13474个,进度为20%。阎海伦介绍,综合看,土壤二普与三普总体目标虽一致,都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在普查背景、具体目标、调查内容、调查方式等方面还是存在不同的地方。“此次土壤三普中,我省采用‘政府+市场+科研院校+基层农技人员’组织推进机制,形成政府部门管理、市场主体承担、科研院校支撑、基层农技人员参与的合力推进方式。再就是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国家建立统一的普查工作平台,用以汇集信息数据、强化调查质量控制等。也正是调查方式的变化,使得此次土壤普查较第二次普查的时间大大缩短。”阎海伦表示。仪征市耕地质量管理站站长王长松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我刚毕业不久就参加了‘二普’工作,没想到在快退休时又有幸参加了‘三普’。”对于三普在二普基础上的改进,他深有感触。“当年参与‘二普’时,许多操作都是从基层开始摸索,之后上级部门再逐步完善。但‘三普’中,一开始就有很好的顶层设计作为指导,地方根据总体要求开展调查,且引入了许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土壤三普的相关成果也在加快形成,并已经得到有效应用。自2022年起,江苏在徐州新沂、盐城大丰、南通海安、泰州泰兴、扬州仪征、苏州太仓和昆山等7个试点县开展了省市县三级联动试点普查。作为最早开展土壤普查工作的试点县之一,土壤普查成果已经在仪征市的土壤上“开花结果”。茶产业是仪征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仪征绿杨春”是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眼下正值栽种茶苗的关键时期,仪征正在对部分茶田进行土地深耕、修整梯坎、改种换植。“借助土壤三普试点的机会,我们在规定任务外新增了茶园土壤调查,为后续更好地开展普查成果应用提供依据。”王长松介绍。茶叶适合种在哪里?可以在哪里扩大茶园产业?这些都是普查团队调研的课题,也是政府部门、投资商关心的问题。“根据普查结果,仪征市开发了含有中微量元素的茶叶专用肥,示范效果很好。”王长松说。“下一步,我省三普的结果数据,将用于多个层面的农事指导。三普成果中的土壤类型图、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等信息,将有利于我们更具针对性地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更好地助力优化农业种植布局,优化优质和特色农产品布局,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对于我省盐碱地的专题评价等信息,也将促进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尤其是盐碱地的综合利用。”阎海伦表示,土壤三普的成果,将为因地制宜开展种植、施肥、改土、治理、养地等提供精准指导,为江苏谱写一份更加坚实的“土壤答卷”。

  • 【讨论】最近在做湿地的项目,问个关于土壤PH的问题。

    如题,最近做的是湿地的项目,其中一项是测定土壤的PH。在高潮位,中潮位,低潮位各取了三个点,每个点做五个平行样。快测完了,看着数据,看不出什么相关性。请问像这种情况,测定PH有什么意义呢?问题比较囧,但请大家帮帮忙啦,谢谢。

  • 【分享】国内对土壤墒情预报的实用化进程已有一定的进展

    开展土壤墒情预报的缘由和目的意义简单地说,就是为了解决灌溉时机难,实现适时适量灌溉,充分发挥水资源和灌溉工程效益,从而达到节水增产、增效益的目的。国内科技工作者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和经验,对农田土壤水分交换及水分消耗、墒情或旱情监测与预测等重点进行了持续、大量的探究工作,促成了国内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研究的全面、快速发展。通过对国内有关资料的归纳与分析,我国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以及全面发展的时期,下面来展开具体说明。起步期:20世纪70年代。此间,国内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研究的特点是:研究对象空间性在土体尺度上,主要研究分析土壤含水量与某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比如曹治斌等研究了时段始末土壤含水量与降雨量的相关关系,土壤水分消退系数与土壤含水量、月份之间的相关关系。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预报的情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研究的空间性取得突破,完成了以土体尺度为主向土体尺度和农田尺度并重的转变。科研专家根据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把地面水和地下水看作是土壤水分运动的边界条件,输入作物各个生育期内的降雨(或灌溉)、有关气象因素及根系吸水层深度等参数,进行了土壤剖面含水量变化的预报;2.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研究的方法少,建立的模型种类少,其中水量平衡模型和土壤水动力学模型的预报研究开展较深入。一些研发人员根据土壤水量平衡原理,分别建立了预报土壤含水量的经验模型;另外一些专家利用降雨径流模型以及土壤水量平衡原理实现了土壤墒情检测仪对土壤墒情的预报;姚建文采用土壤水动力学原理,根据作物生长条件下土壤负压和土壤含水量的试验数据,求得根系吸水率在剖面上的分布,进而根据一些较易获得的参数来进行土壤含水量的预报。全面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研究的空间性有了重大转变,完成了从土体尺度和农田尺度并重向农田尺度和区域尺度共同发展的转型。2.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种类趋于多样化,一些研究者分别建立了土壤墒情预报的随机水量平衡模拟模型、SPAC水热耦合传输模型、幂函数统计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遥感估算模型。3.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趋于信息化和自动化,土壤墒情的监测技术已进入应用研究阶段,土壤墒情速测仪等相关仪器已开始投入市场推广使用。相关专家在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研究中都运用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目前,国内对土壤墒情预报的实用化进程已有一定的进展,很多省市地区已经建立了土壤墒情的监测系统。

  • 【求助】土壤纵剖面如何分样

    如题,第一次做土壤实验,还请高手指教!采集的是一个湖泊沉积剖面,这是我导师以前采好的,马上要开始做实验了,现在要写实验大纲,却无从下手,拜求各位高手指教!急............

  • 【转帖】世界湿地日: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

    【转帖】世界湿地日: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2/200902082105_131843_1615922_3.jpg[/img]今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旨在呼吁人们关注河流流域,共同保护流域的生态环境。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地带等。由于兼具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点,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生态类型,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也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湿地不断遭到过度开发和破坏。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这一公约于1975年12月正式生效。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目前,《湿地公约》已成为国际重要的自然保护公约之一,缔约方达158个,全球有1831块在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湖沼学或水文学方面具有独特意义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中国湿地资源丰富,单位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保护湿地,目前已有超过4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湿地概述湿地这一概念在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积水体。《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广义定义。按照广义定义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一个地区内常常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又常常分布于多个地区。中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截至目前,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已达30处。其实中国独特的湿地何止30处,许多湿地因为养在深闺无人识,至今仍无人问津。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

  • 气象站监测系统湿地公园环保气象仪

    气象站监测系统湿地公园环保气象仪

    气象站监测系统湿地公园环保气象仪气象站监测系统观测项目主要包括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要素,经扩充后还可测量其它要素,数据采集频率较高,每分钟采集并存储一组观测数据。气象站监测系统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等组成,随着气象要素值的变化,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量被CPU实时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经过线性化和定量化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得出各个气象要素值。[img=气象站监测系统,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210921599667_117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气象站监测系统是一种能自动地观测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通讯接口、系统电源等组成,随着气象要素值的变化,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量被CPU实时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经过线性化和定量化处理,实现工程量到气象要素量的转换,再对数据进行筛选,得出各个气象要素值。气象站监测系统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站,输变电线路,学校科普,农业,水文水利,环保,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等场景,具有教学科研,气象灾害预警和提供气象服务等功能。[img=气象站监测系统,400,40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210923088861_9368_4136176_3.jpg!w690x690.jpg[/img]

  • 【分享】中国土壤信息系统介绍

    【分享】中国土壤信息系统介绍

    最近1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中国土壤信息系统(SISChina: Soil Information System of China)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建立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中国土壤信息系统,它包含了不同尺度的土壤空间数据、土壤剖面属性数据、土壤空间与属性融合后的土壤专题区域空间化数据、土壤类型参比数据以及应用国际土壤主流分类的中国土壤分布特征数据,基于WebGIS建立的中国土壤信息查询系统和中国土壤参比查询系统。一、基础数据源  中国土壤数据包括数字化的土壤空间数据、土壤属性数据和土壤参比数据。这些数据一部分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长期研究工作中所积累的各种土壤数据,包括所编制的各种土壤图、土壤属性图和区域土壤调查报告,另一部分来自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这次土壤普查,依据全国统一的调查技术规程和土壤分类系统,从县和乡的土壤详查做起,在土壤普查过程中分别采集土壤样品和编制大比例尺土壤详查图,然后按地级市、省级和全国逐级汇总成图。调查工作由经过培训的专业队伍进行,并普遍应用了航片和卫片土壤解译成图技术,保证了基础图件具有较高的精度。二、数字化土壤空间数据    数字化土壤空间数据基于原始纸质土壤图件通过数字化编制而成,共有七种不同比例尺,即1:1400万系列、1:400万系列、1:250万系列、1:100万系列、1:50万系列、1:20万系列和1:5万系列。根据承载土壤信息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土壤图系列、土壤基本属性图系列、土壤养分图系列和土壤微量元素图系列。已出版的全国范围的土壤图只有4种尺度,即1:1000万或1:1400万、1:400万、1:250万和1:100万。1:50万系列、1:20万系列和1:5万系列到目前为止还没编制出全国性统一的土壤图,但已编出分省、分地市和分县土壤图。全国土壤基本属性图系列共计9种,其中1:1400万的图件包括粘粒矿物图、侵蚀土壤分布和分区图及土壤侵蚀点图、土壤利用现状和分区图、成土母质类型图、酸碱度图和质地图;1:400万的图件包括质地图和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图。全国土壤养分图系列,共计8种,其中1:1400万的图件包括有机质含量图、磷素养分潜力图和钾素潜力图;1:1200万的图件包括速效磷含量图和速效钾含量图;1:400万的图件包括有机质含量图、全磷含量图和全钾含量图。全国土壤微量元素图系列,共计11种,其中1:1400万的图件包括有效铜含量图、有效锌含量图、有效锰含量图和有效硼含量图;1:1200万的图件包括有效铁含量图和有效钼含量图;1:400万的图件包括有效铜含量图、有效锌含量图、有效铁含量图、有效锰含量图和有效硼含量图。三、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    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是通过相同比例尺的数字化空间数据与土壤剖面属性集成而建立起来的。1、中国1:100万土壤空间数据  中国1:100万土壤空间数据通过相同比例尺的土壤图数字化而得到的,中国1:100万土壤图的主要基础资料是各省、市、自治区编制的省级土壤图、相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卫片,并广泛参考各省土壤志,有关的地质图、森林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过去的土壤调查资料如华北平原土壤图等。中国1:100万土壤图的制图单元共计909个。最小图斑面积林牧区是25mm2,农区是16 mm2,学术上或生产有重要意义的土壤类型为4mm2。这是中国在丰富的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数据基础上编成的第一套1:100万土壤图,也是到目前为止最为详细的全国性土壤图。数字化土壤图如实地反映了原纸质土壤图的原貌,继承了原纸质土壤图编制时的制图单元,其基本制图单元大部分为土属,共有12个土纲,61个土类,235个亚类和909个土属。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12/200912171913_190580_1615922_3.jpg[/img]图 基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的中国1:100万数字化土壤图(土纲)

  • 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

    2011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 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安全更是农产品安全的基本保障。为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强化土壤环境监测和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国家环境监测网,确定土壤环境监测国控点位,建立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实施全国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的第一年,为开好局起好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监测范围监测范围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个省级环境监测站在本辖区内各选取不少于5个地级市(州)开展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以污染源作为污染场地,首选国控重点源,重点监测污染场地周边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各省份必测监测场地信息详见附表。二、布点和采样(一)点位布设以污染场地为监测单元,在其周边800米范围内(尽可能选择耕地土壤)布设5~7个监测点,在距场界2000米以外(主导上风 向)布设1个对照监测点,共计6~8个监测点位。(二)采样方法首先记录点位坐标,拍摄数码照片。然后在采样点采集0~20cm表层土壤。每份土壤样品采样量为2kg。根据污染物扩散特点,也可以采用120cm剖面(A、B、C)三层采样方法,三层采样量各为2kg。(三)样品制备1、风干样品的制备风干:在风干室将土样放置于风干盘中,除去土壤中混杂的砖瓦石块、石灰结核,根茎动植物残体等,摊成2~3厘米的薄层,经常翻动。半干状态时,用木棍压碎或用两个木铲搓碎土样,置阴凉处自然风干。粗磨并分样:粗磨后过2mm筛的样品全部置于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充分搅拌、混合直至均匀,用四分法弃取、称重,保留三份样品,其中一份500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注明国家样品库样品(2mm);另一份500克样品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注明省级样品库样品(2mm);剩余样品称重(保留大约分析用量四倍的土样),研磨过1mm尼龙筛后分成两份。一份装瓶备分析用(1mm),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等项目的分析。另一份继续进行细磨。[font=Times

  • 【世界环境日】青海省2023年度土壤普查工作基本完成

    近日,2023年省内28个县开展了20737个表层样点普查任务,启动了全省44个县1357个剖面样点普查任务。截至目前,2023年度任务共完成外业调查与采样21226个,完成率96%;制备样品22954件,完成率86%;流转至检测实验室22235件,检测完成并上传平台15481件,完成率70%。土壤作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基础,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通过土壤普查查明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状况,是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严守耕地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自普查工作启动以来,青海省深刻认识开展土壤普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主动入位,积极作为。全省第三次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样点共37341个,其中,表层样点35955个,剖面样点1386个,涉及农用地约6.66亿亩。2022年三普试点期开展采样996个(其中剖面样点29个,表层样点967个),盐碱地普查专题1948个。按照国务院“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一年收尾”的工作安排,2022年试点,2023至2024年全面铺开,2025年进行成果汇总、验收、总结。到2024年6月底前,青海将完成盐碱地外业调查采样、内业测试化验和西宁市市级成果汇交汇总工作;8月底前,将全面完成全省所有样点外业调查采样、样品制备和内业测试化验工作;9月底前,将全面完成省级盐碱地专题成果汇交汇总工作;12月底前,将基本完成县级成果编制。今年是土壤普查工作开展的关键年,时间紧、任务重,青海将采取省土壤普查办负总责,市州县各司其职,严选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的方式来推进。同时,将高标准完成外业调查与采样、样品制备和内业测试化验、严格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加快推进盐碱地专题调查、及时形成普查成果、严格做好各项招标工作等六项工作,对标国家要求,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压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合力推动土壤普查工作走深走实。

  • 【实战宝典】检测土壤中无机化合物时,采样是要采集混合样吗?

    【实战宝典】检测土壤中无机化合物时,采样是要采集混合样吗?

    [font=宋体]发帖人:[/font][font='Times New Roman']Insp_ea4dd0b9[/font][font=宋体]链接:[/font][u][font=宋体][color=#0000ff][font=Times New Roman]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232038[/font][/color][/font][/u][font=黑体]问题描述:[/font][font=宋体]土壤采集的时候,采集检测无机化合物时,采样是要采集混合样吗?应该用哪种方法进行采集?是否只有农田土壤样品需要采集混合样?[/font][font=黑体]解答:[/font][font=宋体]根据土壤污染类型、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可分为剖面样、分层样、单独样和混合样。剖面样的采集多用于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的采集;分层样适用于建设项目土样环境评价监测采样及污染事故土壤监测;单独样适用于大气沉降污染性和固体废物污染性土壤监测及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的测定。[/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针对[/font][/font][font=宋体]农田[/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土壤无机污染物样品的采集,应[/font][/font][font=宋体]采集[/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混合样[/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混合样的采集主要有四种方法:[/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对角线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设[/font]5~9[font=宋体]个分点;[/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梅花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比较均匀的地块,设[/font]5[font=宋体]个分点;[/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棋盘式布点法:适宜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地块,设[/font]10[font=宋体]个左右分点,如受固体废物污染土壤,设[/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font][font=宋体]个以上的分点;[/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4)[/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蛇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土壤不够均匀且地势不平坦的地块,设立[/font]10~30[font=宋体]个分点,多用于农业污染性土壤。[img=,591,22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3/202303202115551636_4140_3389662_3.jpg!w591x220.jpg[/img][/font][/font]

  • 土壤中农药残留检测仪优点介绍

    土壤中农药残留检测仪具有多个显著的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它在土壤污染监测和农产品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其主要优点:  高灵敏度和准确性:土壤中农药残留检测仪能够高灵敏度地检测土壤样品中的农药残留,即使残留量极低也能被准确识别。同时,该仪器具有高稳定性,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快速检测:检测仪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这对于农业生产者和相关部门来说,意味着可以更快地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环境健康。  高选择性:该仪器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的农药种类,通过与数据库比对来确认分析结果。这使得用户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土壤中存在的农药种类和浓度。  操作简便:检测仪的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降低了操作难度。这使得用户无需具备专业的技术背景也能轻松使用。  智能化程度高:许多土壤中农药残留检测仪采用了先进的智能系统,如安卓智能系统,配备高性能的处理器,运转速度更快速,稳定性更强。同时,仪器还具有自动识别比色皿检测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自动化程度。  便携性:检测仪通常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轻的重量,便于携带和移动。这使得用户可以在实地进行现场检测,快速监测不同农田的农药残留情况。  环保节能:部分检测仪采用交直流两用供电方式,可连接车载电源,也可配备大容量充电锂电池,方便户外流动测试。这种设计既保证了仪器的便携性,又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  综上所述,土壤中农药残留检测仪具有高灵敏度、准确性、快速检测、高选择性、操作简便、智能化程度高、便携性和环保节能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它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img=,690,51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5/202405131540481298_8342_4214615_3.jpg!w690x517.jpg[/img]

  • 【实战宝典】检测实验室样品保存应注意什么?保存期限是多久?

    [font=黑体][b]解答:[/b][/font] [font=宋体]土壤三普的样品保存工作由省级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保存样品主要包括土壤样品库样品、留存样品、预留样品和剩余样品。[/font]1.[font=宋体]土壤样品库样品保存[/font][font=宋体]土壤样品库需保证样品性质安全、样品信息安全、设备运行安全,确保样品信息准确、样品存取位置准确、人为操作准确,做到工作流程便捷﹑系统操作便捷、信息交流便捷。土壤样品库光照、温度、湿度等应能满足土壤样品长期保存要求。土壤样品库中样品不得擅自使用。[/font][font=宋体]土壤样品库接收剖面分层样品后,应及时装入棕色玻璃样品瓶中,瓶口处蜡封,填写样品信息生成标签(至少包括样品编号、采样时间、采样地点、经纬度、海拔高度、土壤类型、采样深度、取样人等信息)贴在玻璃瓶表面,同时瓶内放置内标签。[/font]2.[font=宋体]留存样品保存[/font][font=宋体]承担样品制备任务的实验室负责留存样品保存。实验室样品保存室集中造册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font]2[font=宋体]年,并根据国务院第三次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要求再处理。实验室保存样品须密封存放,存放温度不高于[/font]25 ℃[font=宋体],保持室内干燥,避免日光、潮湿、高温和酸碱气体等的影响。[/font]3.[font=宋体]预留样品保存[/font][font=宋体]承担检测任务的实验室负责预留样品保存。耕地园地一般样品的预留样品每份不少于[/font]200 g[font=宋体],耕地园地剖面样品的预留样品每份不少于[/font]15 0g[font=宋体],林地草地一般样品的预留样品每份不少于[/font]150 g[font=宋体],林地草地剖面样品的预留样品每份不少于[/font]180 g[font=宋体]。预留样品须移交本实验室保存室造册保存,保存时间不少于[/font]2[font=宋体]年。保存条件同留存样品要求。[/font]4.[font=宋体]剩余样品保存[/font][font=宋体]样品检测完成后,承担检测任务的实验室须保存检测剩余样品,保存时间不少于半年。保存条件同留存样品要求。[/font]

  • 梯度法的传递

    [align=center]开发了一个梯度方法,当我在我的系统上运行它重复性很好,但我不能在另一个系统上得到相同的结果?[/align]当梯度法从一个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时,偶尔会出现一些困难。除非系统完全相同,否则用户通常会在保留时间上发生一些变化。大多数情况下,留存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到解决方法的效果,人们通常可以忽略这些差异。另一方面,通过对潜在原因的正确理解,我们可以调整梯度,以从不同的HPLC系统获得相同的性能。梯度驻留体积:它是梯度混合点和柱顶之间的体积。在你通过注入样品开始分析后,梯度将不会到达柱的顶部,直到梯度停留体积被清除。这意味着你的样本最初要经历一段等稳迁移的时期,直到梯度赶上。由于不同系统的梯度停留体积不同,这种等稳偏移时间也会不同,可能导致滞留时间的差异,甚至影响分辨率。另一种可能是梯度本身。系统与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组成差异。对于今天生产的大多数HPLC系统,这应该只是次要的问题。但是,一般来说,任何梯度系统都能在成分的中间范围,即50% a和50% B的混合物中,提供具有最高准确度的成分。当非常不成比例的a和B混合时,例如5% a或95% a,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align=center]哪些可能导致我的方法传输问题?[/align]最简单的事情是比较你的梯度两个系统。为了做到这一点,你断开色谱柱,并在梯度的b溶剂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如果你使用的是反相体系,你可以在b溶剂中加入10mg /L的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然后在两个系统上运行渐变并记录基线。然后将这两个情节相互比较。你需要找到梯度开始的点,你还需要测量梯度剖面。如果你的梯度是线性的,那么你只需要检查梯度的斜率。很有可能你会发现两种仪器之间的梯度开始是不同的,而轮廓是非常相似的,只是被一些时间抵消了。在这种情况下,你有一个不同的梯度停留体积。[align=center]是否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补偿驻留体积的差异?[/align]有一个解决方案大多数时候都是有效的。如果梯度停留体积在你的方法转移到的系统上较小,你可以通过在梯度开始时设计一个补偿体积差异的等稳部分来补偿停留体积的不足。剩下的梯度保持不变。另一方面,如果第二个系统的梯度停留体积比第一个系统的梯度停留体积大,则情况更困难。原则上,您可以启动梯度,然后在延迟一段时间后注入样品,这段时间可以解释两种系统之间梯度停留体积的差异。但在自动系统上,这可能是不可能的,因为注入会触发梯度的开始。在这种情况下,您可能需要回到原点并重新开发该方法。[align=center]我能做什么来防止这种情况在未来发生?[/align]您可以通过为最终将使用该方法的HPLC系统开发该方法来避免这种情况。这需要一些远见和一些计划,但通常不是不可能的。您首先需要做的是描述可能用于您的方法的系统。对于每个系统,你需要知道两件基本的事情:梯度驻留体积和合成精度。你可以在一个实验中得到这两个信息:如上所述,你在你的b溶剂中添加一个紫外线吸收剂。然后你在0% B到100% B的增量5%的多个步骤梯度。流量应该是通常使用的流量,所以最有可能你将使用1毫升/分钟的流量。步骤之间的间隔应该是几分钟,或者5分钟。现在在不同的系统上运行这个梯度,而不需要一个柱,并记录检测器的响应。为每一步编程的时间和实际发生的步骤之间的时间延迟给你梯度延迟时间。台阶的高度给了你构图的一个度量。步骤会被抹去一点,这是系统中混合体积的函数。现在您已经确定了系统的特征,您可以围绕系统的特征设计您的方法。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最大的问题通常是渐变驻留体积。如果您知道需要转移您的方法的系统比开发您的方法的系统有更大的驻留体积,那么您应该在您的方法开发中自动添加一个等稳步骤,以补偿这种差异。如果目标系统的驻留体积小于开发系统的驻留体积,那么您应该能够通过在转移方法时在方法的开始部分添加一个梯度延迟时间来简单地补偿这一点。如果在渐变过程中存在组成差异,你也可以通过调整渐变轮廓来弥补这些差异,但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本讨论假设柱与起始流动相处于完全平衡。我偶尔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常规分析中,梯度彼此跟随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柱在起始流动阶段永远不会恢复平衡。你会发现,如果你的第一个梯度总是给出不同于后续梯度的结果,你就会遇到这种情况。这可能有利于加快方法的速度,但当将该方法转移到具有不同驻留体积的另一个系统时,这可能会造成困难。

  • 土十条如期而至,土壤监测势在必行,迪马科技如何应对呢?——6月加3钻石币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在其中表述中,我认为值得引起关注的是:(五)系统构建标准体系。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2017年底前,发布农用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完成土壤环境监测、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技术规范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修订工作;修订肥料、饲料、灌溉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等标准,进一步严格污染物控制要求;修订农膜标准,提高厚度要求,研究制定可降解农膜标准;修订农药包装标准,增加防止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土壤的要求。适时修订污染物排放标准,进一步明确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完善土壤中污染物分析测试方法,研制土壤环境标准样品。各地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环境保护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等参与)  (六)全面强化监管执法。明确监管重点。重点监测土壤中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重点监管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以及产粮(油)大县、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等区域。(环境保护部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等参与) 尤其是在第六中,壤中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土壤中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大家有什么行之有效,而且简单易行的方法?迪马在科技支撑方面有什么事情在做呢? 这中间涉及到那些耗材和色谱柱呢?请大家罗列探讨下一下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