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矿井自然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仪器信息网矿井自然火灾束管监测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矿井自然火灾束管监测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矿井自然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矿井自然火灾束管监测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矿井自然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矿井自然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矿井自然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矿井自然火灾束管监测系统相关的资讯

  • 捷锐完成全国首例矿井救生舱供气系统
    捷锐公司作为流体控制系统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导者,此次,捷锐与山西地宝科技公司、山西长治霍尔辛赫公司合作,对救生舱、安全避难硐室的供气系统,做出了相关规范与整合。 众所周知,在矿井、隧道工程、石油化工等工作环境的紧急救援措施中,应急救生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些高风险的作业环境中,水灾、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中毒窒息、顶板垮塌等事故灾害时刻威胁着作业人员宝贵的生命。救生舱内,供气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就是维持避难,等待救援人员来之前的必要条件。 捷锐设计、规划、安装的供气系统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使用现场的特殊环境,包括使用气体、布局、维护、监测等因素和功能,为其设计包括供氧系统、压缩空气系统、二氧化碳系统。捷锐供气系统,产品包括特气控制面板、不锈钢管路、不锈钢接头、不锈钢阀门产品。捷锐不锈钢系列产品,采用优质进口原材料,每一批次都有编号,便于原材料追溯查询,从源头严格把关。产品加工在进口数控加工中心完成,且经过抛光处理,是产品内壁粗糙度达到5Ra,经由CLASS 10/100无尘室包装,产品能达到高洁净品质要求,有效保证经过管路及产品的气体不受污染或掺入杂质。捷锐不锈钢系列产品经过多重检测测试,包括放震动测试、粗糙度测试、高低温测试、氦气检漏测试等,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应对各种变化,且品质不受影响。关于捷锐 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专精研发制造高洁净之集中供气系统及流体控制相关零件、组件、系统设备、焊割器具、仪器仪表等。产品主要应用在半导体、气体、化工、生物科技、核电、航天、食品等行业。厂区内配备欧美最先进的高科技生产设备,并设置中央实验室、检测室及Class 10/100/1000无尘室。GENTEC捷锐荣获ISO 9001,ISO13485,API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获权使用美国UL及欧盟CE标志。 GENTEC拥有全球40余年的市场、研发及制造经验,提供流体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遍布全球的行销服务网络,赢得全球用户的信赖。 欲了解捷锐详细介绍,请公司登录网站http://www.gentec.com.cn媒体联络人: 部门:市场部 联系人:汪蓉蓉 电话:021-67727123-116 行销联系人:部门:工业产品行销部联系人:曹永年电话:13701757351
  • 矿井灾害源探测仪器专项召开成果交流会
    3月15日,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矿井灾害源探测仪器研制与产业化应用》2013年度工作总结及成果交流会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  该项目牵头单位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合作单位有安徽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神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化支撑单位为河北博路天宝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应项目组邀请,项目监理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金国藩,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林君教授出席了会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孙继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科研处负责人钱晓红,财务处处长黄连香,科研处纵向项目负责人王玉芬出席会议。应用企业单位领导、子任务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以及研究生等40余人参加了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彭苏萍主持了会议。  会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孙继平教授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对项目监理组专家对项目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项目组织实施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表示学校将按照科技部对重大仪器专项项目管理的要求,认真做好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服务工作。  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国藩教授致辞,他从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的产生由来谈起,强调了国家基金委、科技部对国家重大仪器项目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支持力度,继而从仪器专项的管理改革出发阐明了项目监理组的责任和职能,并分析了基金委和科技部组织的仪器专项项目的区别,明确了本项目应加强仪器稳定性、可靠性研制测试工作,从而实现工程化、产业化为目标。  项目负责人彭苏萍院士介绍了项目的整体研究计划、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对该项目2013年度项目任务目标、项目任务执行情况以及经费执行情况进行了汇报,在总结现有问题基础上对2014年度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进行了详细部署。  各子任务负责人分别对所承担任务的研究内容、2013年度研究目标、任务执行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向项目监理组专家做了汇报。整个汇报过程中,与会专家针对各子任务汇报内容进行了讨论和质询,并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强调了项目要始终以解决用户实际问题为原则实现仪器开发的工程化和产业化,为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完善和推进矿井开采地质安全保障系统,尽快实现&ldquo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rdquo 中煤矿安生生产的目标。
  • 江苏煤矿井下安全监控检测工程中心获批
    3月16日,据悉,中国矿业大学与徐州江煤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江苏省煤矿井下有害气体安全监控检测工程中心已获审批。该中心将为加速江苏物联网产业技术进步,加快领域专家集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以矿山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该中心将采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提升对煤矿生产所需多种要求的响应能力,为煤炭生产企业提供先进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仪器、仪表及传感器,产品采用数字化技术和先进的浏览器/服务器,模拟实现监控信息共享。  工程中心建设将充分依托中国矿大在矿山领域的技术、人才和产业资源优势,针对煤矿安全行业关键技术,进行创造性开发,努力在信息采集、识别与处理等核心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形成国际领先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
  • ASD丨ASD Fieldspec 3地物光谱仪在矿井水中煤浓度探测方面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但是,煤炭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煤矿污水排放问题是其中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煤矿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会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治理煤矿污水排放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文章,是关于研究人员在矿井水质的检测的中,建立光谱反演模型,以助力高光谱技术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该方法的出现对于解决煤矿废水治理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矿井水中的煤炭污染主要来自煤矸石的富集和浸出、洗煤废水、煤矿渗水灾害等,主要表现为水中煤浓度过高,这种矿井水用于农田灌溉时会使土壤累积形成“黑土”,从而导致土壤硬化,进而导致植被退化、作物枯萎、产量下降等。矿井水渗入地下水或下水道直接进入河流,一方面,其导致水资源浪费和河流污染,另一方面,因为矿井水中有很多煤粉,岩粉和细菌,长期排放也会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健康。在土壤中,煤源碳不同于植物源有机碳,其元素组成缺乏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所需的氮、磷、钾等矿质营养物质,它稳定性较强,不仅使生物体的分解和利用变得极其困难,而且还干扰土壤有机碳的识别。并且矿井水中的煤浓度是矿井排水的主要指标,煤浓度的准确测定对矿井水的净化和二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然而目前,凝结沉淀+过滤工艺被广泛用于去除矿井水中的煤,其在处理过程中加入大量活性剂、絮凝剂等化学物质,由于对化学试剂的数量并没有严格的控因此,如果不能准确测量矿井水中的煤浓度,在处理过程中仍会形成二次污染。随着高光谱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低成本、高效的优点使其成为水污染监测的重要手段,对叶绿素、重金属离子和水中可溶性有机物等光学活性物质浓度的遥感反演研究相对成熟,对这些指标参数建立了许多反演模型,但在矿井水质参数的反演过程中,水中煤浓度的反演模型尚未得到研究。基于此,在本研究中,为了实现矿井水中煤浓度的准确测量,来自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土地信息工程学院的一组研究团队,首先制备了不同煤浓度的样品(0mg/L-1000mg/L),并利用ASD Fieldspec 3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量不同煤浓度矿水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再使用CARS算法(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提取敏感波段,最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CNN)建立矿水煤浓度光谱反演模型(CKCNN模型),并采用k倍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优化,以预测矿井水中的煤浓度,控制化学试剂的量,减少二次污染的影响,实现煤浓度的反演。并同时使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相关系数(R)等评估指标评价模型。样品煤浓度【结果】不同煤浓度水平下的光谱曲线由CARS选择的敏感波段反演模型精度评价六种模型的反演结果【结论】本研究以焦煤集团中马煤矿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ASD FieldSpec3测量了不同煤浓度的矿井水样可见-近红外的光谱数据,研究了矿井水中煤浓度的光谱特性,基于CKCNN煤浓度估算模型(模型反演精度为R2=0.9994,RMSE=6.1401,RPD=41.9692),反演矿井水中煤浓度,得出以下结论:● 水样的光谱反射率集中在可见光波段,而在近红外波段几乎为0;光谱反射率随煤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500~550nm和760nm左右分别形成了一个反射峰和一个吸收谷,并随着煤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与SPA+BF、CARS+BF、SPA+CNN、All Band +CNN、CARS+CNN五种建模方法相比,CKCNN浓度估计模型的反演效果最好,反演误差为0.17mg/L,反演结果符合GB11901-1989中实验室测量的要求;基于高光谱数据的CKCNN模型可作为预测矿井水中煤浓度的方法。总之,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高光谱遥感可以快速探测到矿井水中的煤浓度,CKCNN模型为测定矿井水中的煤浓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在推进矿井水中煤浓度对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影响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东西分析10年老客户优秀征文之二 “东西分析”煤矿专用色谱仪在萍乡
    “东西分析”煤矿专用色谱仪在萍乡 萍乡矿业集团安全仪表检验站 黄水平编者按:本期的“东西分析10年以上老客户征文”,撰稿嘉宾是江西萍乡矿业集团的黄水平工程师。萍乡矿业集团是大型综合型企业。其前身安源煤矿,始建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工业十大厂矿之一,生产经营范围涉及煤电焦化、管道、电力、焊接材料、矿山机械、制冷和热能设备、旅游休闲、医疗卫生、高等教育等。 自序:我叫黄水平,1964年出生,1985年参加工作,分别在江西萍乡矿务局生产处、通风处、安全监督局工作。曾就读淮南矿业学院和江西理工大学,并取得大专和本科学历,现职通风与安全工程师。目前在江西煤业集团萍乡分公司安全仪表检验站,分管通风测试、仪表检测业务工作,参加工作三十余年,多次在《煤矿安全》和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借由此篇文章,分享我在三十多年的工作中,特别是与“东西分析”结缘的这十几年来的一些知识积累和经验体会,也算是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老朋友“东西分析”的煤矿专用仪器吧。先让我从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煤自燃火灾讲起...... 一、煤自燃火灾早期预测预报煤自燃火灾的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要经过潜伏期、自热期和燃烧期三个阶段,即在煤层被揭露(或与空气接触)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自然发火。科研工作者研究发现,煤在氧化自燃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反映煤自燃特征的气体(指标气体),可以用于煤自燃火灾的早期预测预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此原理的气相色谱仪和束管监测系统开始应用于煤自燃火灾的预测预报,使得预报自然发火的装备水平大大提高。研究人员对常见的指标气体分析手段做过比较:1便携式甲烷和一氧化碳分析仪目标产物是甲烷,实际上它对可燃气体都能产生信号,数据的真实性受到质疑。2、红外分析仪可分析的气体组份太少,且不能分析乙烯、乙炔等重要指标气体。3、一氧化碳鉴定管检测的诸多气体都对它有影响,且是手动推,接测结果与推动的速度快慢有关,结果准确性受质疑。4、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井下的气体成分,它可以安装在地面专用房间内,通过采集气体样送至地面进行分析。束管监测系统用抽气泵通过塑料管束将井下气体抽至地面,束管管路的采样点可放置在井下的任何地方,解决了自动和连续采样的问题。气相色谱仪是把井下气体跟标准气体做对比,无其他成分的干扰。分析气体组份的种类全,精度高,是非常成熟的方法。由于煤层自燃指标气体的选择不存在统一的模式,必须根据本矿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所以提出适合本矿的煤炭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的指标气体,建立预测预报系统,制定适合本地的防灭火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二、萍乡矿业集团基本情况萍乡矿业集团(原萍乡矿务局)下属7个矿井,其中6个矿井有煤矿色谱仪器,萍乡煤业分公司安全仪表检验站(原萍乡矿务局通风实验室)于2001年6月购置“东西分析”GC-4008型煤矿专用气相色谱仪,2006年3月购置GC-4085型矿井气体多点参数色谱自动仪,下属其他煤矿分别于2003年4月后购置了GC-4008型煤矿专用气相色谱仪,开始对各煤矿的井下气体样品进行色谱仪器分析。我集团所属煤矿,均采用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下称“东西分析”)生产的煤矿专用气相色谱仪,主要对开采有自然发火的煤层,己采区的密闭、发热地,机采架前、架后、上下顺槽等地点进行分析,应用一氧化碳(CO),乙稀(C2H4),乙块(C2H2)三个主要指标,对未曾发火的采空区和已经发火并采取处理措施的火区、火点火情进行预测预报,多年来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当时,我们选择“东西分析”煤矿专用气相色谱仪系列,是因为它填补了国内空白,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煤矿重大恶性事故防治》子课题“矿井火灾多参数色谱监测系统”(子专题合同号:85-202-03-02-1)的科研成果。经过原煤炭部科教司组织鉴定(证书号:煤部科鉴字[1995]第204),取得煤矿“安全标志”(煤安编号: 20041730)认证。生产单位自1991年起就开始煤矿安全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在业界拥有良好口碑。 三、煤层发火标志气体的指标分析与应用实例实例1:2005年10月20日早班,青山煤矿西519三层采面,顶板老塘取样的分析检测到一氧化碳(CO)363.27ppm,乙稀(C2H4)20.66ppm,煤温有29℃。第二天中班,采样检测到一氧化碳(CO)485.46ppm,乙稀(C2H4)28.74ppm。第三天早班,采样检测到一氧化碳(CO)639.80ppm,乙稀(C2H4)33.49ppm,煤温有时达35℃,出现少余轻微的雾气,有时还能闻道煤焦的油味的气味,于是立即采取相对防火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再采样再观察,经采煤分析,一氧化碳(CO)下降到3.69ppm,乙稀(C2H4)下降到4.26ppm。11月3日采煤分析,一氧化碳(CO)下降到0.07ppm,乙稀(C2H4)下降到0.03ppm,随后分析己消失,确保了安全生产。该地点气体分析结果见下表1。萍乡矿业集团安全仪表检验站气体分析报告(表1)送样单位:青山煤矿 实例2:2014年9月28日,白源煤矿井下2052密闭内的气体检测一氧化碳(CO)859.87ppm,乙稀(C2H4)300.15ppm,同时现场发现冒青烟,立即采取有力的灭火措施,启动灭火应急预案,经处理后,乙稀(C2H4)降至15.20ppm,随后逐渐消失,没有造成影响生产。该地点气分析结果见下表2。 萍乡矿业集团安全仪表检验站气体分析报告(表2)送样单位:白源煤矿 通过实例1、2可以看出,必须选择正确的有利的措施,根据气体分析报告及数据,进行观察和具体情况仔细分析,利用分析结果指标对比,准确地预测预报煤层自然发火的过程,应用一氧化碳(CO),乙稀(C2H4),乙块(C2H2)三个标志气体指标综合判断,分别指导井下火灾防治措施,对矿井生产和安全是有利的保证,从而取得明显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东西分析”煤矿专用气相色谱仪器安装启动数十年来,在我检验站持续安全工作,未发生过大的故障,保障了我集团安全生产,无人员事故发生。 四、煤矿专用气相色谱仪的使用色谱仪在使用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1、色谱仪显示两种气体不分离,如O2与N2不分离,空气峰与CO不分离2、色谱仪分析中有某种气体分析不出,如分析中CO不出峰 3、色谱仪分析某一样品的分析值结果相差较大4、色谱仪对同一标准气体分析结果有差值5、色谱仪点火不起,仪器突然熄火,影响操作。气相色谱法检测煤自然发火过程中指标气体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这些问题的产生大多是因为操作人员使用不当造成的。专用色谱仪对操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操作人员需到厂家去进行系统培训学习,没有电子理论基础,只会简单仪器操作方式,仪器在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不正常的现象。一个样品气体在两个矿井或三个矿井色谱仪进行分析,其结果出现数据不一致其相差之大超过仪器分析标准误差值,这种情况和现象的发生,是因为标准物质的浓度没有统一。我们安全仪表检验站针对这一问题, 对6个矿井和检验站色谱仪进行比对试验和分析,统一标准物质浓度大小。在日常工作中,定期检查和标定仪器,对矿井色谱仪操作员进行培训学习,有些仪器故障请厂家来人进行维修及更换配件,要求煤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总结经验,对仪器的性能,试验项目,分析标准,质量要求和相关知识需进一步了解全面和提高。这样,消除了仪器的误差和操作不正确出现的问题,确保仪器分析值准确,可靠,先进的设备就能发挥作用,技术人员和色谱操作人员才能正常使用好仪器,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最后,晒晒我和我老朋友的合影吧。它看起来是不是一点儿都不老!喜欢的朋友,欢迎点个赞吧!关于我们: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拥有二十多年的分析仪器研发、制造、服务的历史,系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分析仪器制造行业国际化企业。在行业内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多个产品取得欧盟CE认证,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卫检专用委员会产品信得过单位。“完美分析,辉映东西”。公司以科研技术实力为后盾,以质量管理为保证,以完善的售后服务为支撑,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分析仪器产品。
  • 安捷伦490微型气相色谱仪用于矿井气体中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快速
    安捷伦490微型气相色谱仪用于矿井气体中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快速检测 2012年9月14日, 北京&mdash &mdash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 A)生产的490微型气相色谱仪,可以作为用于在煤矿环境下快速检测矿井气体中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有效检测工具。该系统及可以便携放置在任意需要测定的区域,或是设置在特定区域做实时在线分析。 在煤层的形成过程中,某些气体,主要是甲烷和乙烷以及氢气被捕集在煤层中。在煤层被开采的过程中,这些气体被释放出来。甲烷和其他爆炸性气体在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达到适当的比例时会非常容易爆炸。为了防止爆炸危害,对可燃性气体如甲烷、氢气和C2 的碳氢化合物进行监测非常必要。因此,有效地监测了解矿区的可燃、有害气体浓度,做好预防工作,对防止矿难,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澳大利亚昆士兰矿业安全检测和研究中心(SIMTARS)20 年以来,一直向采矿行业提供和支持以气相色谱为基础的分析系统以降低矿井爆炸的风险并在矿难过后提供帮助。 安捷伦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测量测试仪器公司,其化学分析市场服务于能源化工、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法医毒理行业,多年来赢得行业用户的信任,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安捷伦不断创新和拓展的产品线将给行业用户带来更多的解决方案。 如欲了解他们如何利用490微型色谱对地下矿井气体提供完整、快速的现场分析,请点击这里。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 20,000 名员工为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在 2011 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 66 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智慧消防:实时监控物体升温情况,实现早期的火灾预警!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达,智慧消防的概念也是越来越被大众熟知。智慧消防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未雨绸缪”——室内环境中,着火的过程一般需要经历物体温度先升高,冒出烟雾,再起明火。所以,一个新思路是:通过物体温度异常报警功能,实现早期的火灾预警。火灾给企业带来的危害众所周知,起火情况若未能及早发现或迅速扑灭,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财务、环境和商业危机,也会给社会带来灾难。火灾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让许多公司尽力优先考虑预防和缓解潜在火灾。大多数现行消防系统将重心放在起火后的遏制,这往往不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储存设施的监测FLIR固定安装式红外热像仪火灾是由热量快速增加和累积引起的。随着物体的温度持续上升,物体最终会突然起火,加快燃烧,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但是,如果部署一台固定安装式红外热像仪瞄准目标区域,那么就可以监测温度,在目标起火之前发现升温情况。FLIR固定安装式红外热像仪能以每秒高达60次的频率捕捉实时温度数据,以便在起火之前发现快速升温区域。这些智能红外热像仪可利用内置软件圈出关注区域(ROI)并向用户报告该区域的温度MIN值、平均值和MAX值。可使用热像仪对实时数据进行内部分析以报告危险情况,也可将热像仪连接至其它设备(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电脑)以实施其它火灾预防措施。部分公司选择,通过将定制早期火灾探测解决方案与FLIR自动化热像仪相结合,制定更先进的解决方案。这些系统可以在发现升温的早期征兆时发出报警,使公司能够挽救大量资产或关闭有发生灾难性故障趋势的设备。FLIR红外热像仪的分析和报警软件FLIR推出一系列固定安装式智能热像仪,内置具有分析和报警功能的软件。通过在简单易用的基于网络的配置窗口中利用框中的测量形状(如测温点、方框或自定义绘图区)配置至多10个关注区域(ROI)监测资产。设置报警参数和响应的条件,如数据采集输出类型。利用标准通讯协议,包括RTSP、MQTT、RESTful API、MODBUS TCP & Master、以太网IP和FTP等,将FLIR智能热像仪集成到各种控制过程中。用于持续监测和安全监控的FLIR AX8红外热像仪和FLIR A615机器视觉热像仪FLIR红外热像仪可按需定制除了智能热像仪,FLIR还推出一系列能通过GigE Vision和RTSP等通讯协议传输温度线性数据或辐射测量数据的自动化热像仪。这些红外热像仪利用Cognex Designer Pro、NI Software、Pleora Ebus、Teledyne和Spinaker SDK等软件判读图像。红外探测器阵列可靠地、可重复地生成320×240或640×480分辨率可选的无损数据,在-40℃至2000℃温度范围内精度可达±2℃。FLIR红外热像仪可根据您的应用需求进行定制:当需要更改视场角时,可选择手动或自动调焦或更换镜头。得益于独特的压缩辐射测量输出,这些热像仪能有效避免处理器超负荷。此外,内置可见光数码相机镜头和LED照明灯与红外热像仪镜头相结合,能实现系统增值。
  • 火灾助燃剂/爆炸物检测解决方案
    火灾爆炸检测的样品1爆炸物检测2助暴剂,助燃剂的检测3现场遗留物材料类型鉴定及对照物同一性比对 所需要检测仪器类型1元素检测、有机成分检测2化学成分判断及爆炸成因分析3材料学检测 岛津爆炸物检测分析方案汇总1气质联用产品分析爆炸物2原位解析质谱分析爆炸物3光谱分析爆炸物4高分辨质谱分析爆炸物 气质分析方案气质联用产品分析爆炸物检测要点:丙酮浸泡制备样品溶液进样口温度180℃,传输线温度200℃色谱柱选型:Rtx-8m0.25mmx0.25μm线性及定量分析:采用二次曲线方式制作工作曲线,相关系数0.999以上GCMS-QP2020NX三重四极及原位离子源分析方案 岛津DPiMS-8060建立了快速测定土壤中爆炸物残留DPiMS-8060 DPiMS-8060可在1min完成四种爆炸物的分析检测。本实验分别针对标准溶液和基质匹配溶液进行重复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在LabSolutions Insight软件中使用MSn谱库搜索功能,对爆炸残留物中4种爆炸物进行定性筛查,结果显示目标物匹配度良好。本方法具有方法简便、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的特点,为土壤中爆炸物的快速筛查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快速鉴定爆炸物 根据各类爆炸物的主量元素不同,通过X射线荧光的定性-定量分析即可初步筛查为何种爆炸物,这为公安司法机关的快速查明爆炸物的来源提高了效率。 EDX-8100 根据爆炸物定性主要元素进行爆炸物来源的初步判定程序得出,上述样品定性-定量结果中主要元素为S/K,无高Cl, 无高Mn,无高Al/Cu/Fe,故样品判定为黑火药类爆炸物。进行以C(炭)作平衡、K以KNO3的形式表示的数据重新处理后,硝酸钾、硫磺、石墨的比例也接近实际黑火药的比例,数据处理后结果如下图。 高分辨液质LCMS-9030爆炸物分析方案 LCMS-9030 可疑爆炸物样品的紫外色谱图可疑爆炸物的 254 nm 下紫外色谱图4.72min 处有明显色谱峰,疑似未知爆炸物。 为RT4.72的一级质谱图及放大图。对RT4.72进行高分辨质谱解析,m/z331.0156与 m/z333.0120满足3:1的关系,推测其为[M+Cl]-。利用岛津LCMS-9030高质量精度的特点,内标法质量轴准确度小于1 ppm/hr。 使用FormulaPredictor软件预测其分子式,设置C、H、O、N、Cl各元素最大数目分别为:150、300、12、10、1。m/z331.0156预测结构。得到唯一可能的分子式为C4H8N8O8,质量数偏差-0.90ppm。为m/z331.0156与m/z341.0447 的提取离子流图,图中显示两者均有相同的出峰时间,极有可能指向同一个化合物。对m/z341.0447进行预测。综合判定其为[M+HCOO]-, 质量数偏差-0.11ppm,在预测列表中排名第一。 将预测出的C4H8N8O8导入ChemSpider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唯一的候选化合物为HMX。其中文名称为奥克托金,熔点282℃,密度1.96g/cm3 ,常温下为白色结晶体,易溶于丙酮、乙腈、氯仿等溶剂。是一种军用猛炸药,爆炸威力相当于1.5倍的TNT当量。 2022年新实施的相关行业标准GA/T 1940-2021 黑索金、太安和特屈儿检验GA/T 1941-2021 重质矿物油检验GA/T 1942-2021 硝化纤维素检验GA/T 1943-2021 硝酸铵等16种炸药检验GA/T 1944-2021 三硝基甲苯等6种有机炸药及其爆炸残留物检验GA/T 1946-2021 盐酸、硫酸和硝酸检验GA/T 1937-2021 橡胶检验GA/T 1938-2021 金属检验GA/T 1939-2021 电流斑检验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突发!广东山火,多架直升机救援!火灾智能巡检预警愈发“关键”
    2021年1月3日,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突发山火,事发当日晚上9:30左右,相关记者从当地消防部门了解到了具体情况表示,对于这次火情,该部门正在紧张进行抢救之中,目前没有发现人员伤亡情况。据悉,此次山火中还动用了直升飞机参与救火。火灾现场不时传来炸裂声和直升飞机的轰鸣声。救援行动可谓是惊心动魄,目前导致火灾的原因还在调查之中。无独有偶,根据澳大利亚西澳州火情应急服务部(DFES)当地时间4日消息,位于西澳州首府以南的奎那那市(City of Kwinana)郊区的山火正在肆虐,该部门已经发布了火情紧急警告。此次火情始于当地时间2日中午,目前山火的过火面积已经超过230公顷,但起因不明。山火,是一种发生在林野难以控制的火情。通常是由自然环境变化引起,其他一些常见的原因有人类的粗心大意和故意纵火。世界上90%以上火灾是由人为引发的,德国弗赖堡大学全球火灾监测中心研究表明:虽然全球气温变暖导致森林火灾多发,但改变城镇及周边地区居民安全行为,杜绝火灾隐患是控制森林火灾的关键。传统的林业资源监测、巡查工作,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效率低,并且难以迅速掌控全局;而卫星巡检周期长、时效性差、空间分辨率差,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传统载人飞机改善了时效性、人工巡检的问题,但是在森林火灾等环境恶劣的环境下,飞行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且受环境、空域等影响较大,维护成本高,难以满足林业的日常化巡检需求。寻求一门新的高科技手段应用到森林资源监测、森林防火及林业执法中,已成为林业管理的一项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当前森林防火的需求,奥谱天成的无人机森林巡检及火灾预警系统GA900已经应用于全国多个地区防火领域。它可以巡视森林情况,并可以提前预警火灾的发生,防患于未燃,减少火灾的受灾面和受灾损失。同时,它还可以挂载灭火粉等灭火设备,进行火灾扑灭;另外,它还挂载远距离喊话器,可以进行现场指挥、调度现场工作人员。更多关于GA900的特点和详细资料,私信领取!
  • 新方法能在火苗出现前检测火灾
    俄罗斯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方法,能基于各种传感器收集的空气中气体成分的数据,进行神经网络处理分析,及早发现火灾。专家指出,新方法将大大减少对火灾的反应时间并提高灭火系统的效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工程物理学和热物理学杂志》以及《消防安全杂志》上。  现代火灾探测器在火灾已经在室内蔓延时才会被触发。更现代的方法是在火苗出现之前就发现燃烧,这可通过分析空气中的气体成分来实现。研究团队在一个专门装置上进行了800多次实验,分析了木材、PVC板、油毡和其他可燃建筑和装饰材料的整个燃烧过程。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高能过程物理研究所斯韦特兰娜克罗波托娃介绍说,新方法可通过气体浓度来确定火源的类型和其中的主要物质。了解这些参数可确定最佳灭火策略。正确选择有效的灭火方法,把燃烧过程中的有毒物质排放最小化,有助于更安全地疏散人员。
  • FLIR红外热像仪模块Lepton用于EOC早期火灾探测摄像机
    FLIR Lepton可为建筑环境和电动汽车充电站提供超灵敏的24/7早期火灾探测功能。近期,Teledyne Technologies旗下的Teledyne FLIR宣布,韩国视频安全和热成像IP摄像机公司Eye on Cloud(EOC)将在其早期火灾探测(EFD)系列IP摄像机中采用Teledyne FLIR红外热成像仪模块Lepton。EOC推出的早期火灾探测系列产品,是“Thermal by FLIR”合作的一部分。Teledyne FLIR红外热像仪模块Lepton在美国制造,并且不受《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约束,是世界上产量甚高的长波红外(8 µm至14 µm)热成像模块。Lepton结构紧凑、经济高效,实现了各种热成像创新应用,已被数百万客户采用。Lepton提供多种分辨率和视场(FoV)选项,并且特定型号还提供绝对温度输出。Lepton的低功耗、卓越的图像质量和集成支持,可助力客户实现移动、小型电子产品和无人值守传感器的创新性产品开发,适用于智能建筑、火灾探测、占用跟踪、设备状态监控等。红外热像仪模块Lepton技术参数为了降低开发成本并缩短上市时间,Teledyne FLIR不断改进Lepton的在线集成工具箱。应用说明、集成视频、快速入门指南,以及用于在Windows、Linux、Raspberry Pi和BeagleBone上进行测试的补充源代码可确保高效的集成。对于高级、大规模计划,Teledyne FLIR技术服务团队可对MyFLIR®应用软件和图像增强MSX®,以及Vivid-IR™的许可提供支持。EOC开发的HI1612-OH和HI1612-MW系列早期火灾探测摄像机提供多种分辨率选项,可用于持续监控电动汽车(EV)充电站和其它关键的基础设施、安全设施等。通过非接触式温度测量,FLIR Lepton可以在火灾前识别升高的热量,然后触发警报系统。EOC符合ONVIF标准的早期火灾探测摄像机有助于提高安全性,同时使消防人员能够比依靠传统的烟雾报警器更快地扑灭潜在火灾。EOC部分产品展示,其中第二个为早期火灾探测摄像机Teledyne FLIR产品开发副总裁Mike Walters表示:“我们开展了‘Thermal by FLIR’计划,以支持客户针对新的和正在开发的应用进行创新。EOC及其在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其它建筑环境中的早期火灾检测工作是FLIR Lepton和‘Thermal by FLIR’计划的自然合作基础。”“Thermal by FLIR”计划是一项合作产品开发和营销计划,支持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将Teledyne FLIR红外热像仪模块集成到产品中,并为后续产品创新提供上市支持。EOC首席执行官(CEO)Dong Gyun Shin表示:“变电站、建筑和电动汽车停车设施的管理人员(包括购物中心和办公楼)需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检测可能威胁生命和财产的火灾的解决方案。我们的早期火灾探测系列摄像机采用‘热成像+可见光’双成像,提供了一种成本相对较低但有效的方法,可以在潜在火灾发生之前就识别出来。”关于Teledyne FLIRTeledyne FLIR专注于设计、开发、生产用于增强态势感知力的专业技术。通过热成像、可见光成像、视频分析、测量和诊断以及先进的威胁检测系统,Teledyne FLIR将创新的传感解决方案带入日常生活中。Teledyne FLIR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服务于政府与国防、工业和商业市场中的众多应用。Teledyne FLIR产品帮助救援和军事人员保护和挽救生命,提高行业效率,并创新面向消费者的技术。Teledyne FLIR致力于加强公共安全与人们的生活福祉,提高能源和时间效率,为健康和智能的社区做出贡献。
  • 东西分析介绍《东西分析食品安全文集 2011》-CFAS 2012食品、农产品检测新技术系列视频采访
    仪器信息网讯 2012年6月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业仪器应用技术分会主办,北京雄鹰国际展览公司承办的2012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国际论坛暨展览会(CFAS 2012)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为构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推动食品、农产品检测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完善食品与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为主题,特别邀请到了多位食品、农产品监管部门的领导和食品质检领域的著名学者做主题报告,并同期举行展览会,汇聚了70余家国内外科学仪器相关厂商,吸引了600余位来自各界的专家、代表参会。  展会期间,仪器信息网特别制作了“食品、农产品检测新技术系列视频采访”,与会的部分参展仪器厂商分别针对目前食品、农产品检测当中面临的技术、应用与市场需求,介绍了各自所能提供的解决方案。   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鸥先生介绍了东西分析在食品安全方面做的一些工作,重点介绍了《东西分析食品安全文集 2011》。据介绍,该文集汇集了东西分析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累积的一些实验,并且通过这些实验的分析报告进一步验证了东西分析产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李晓鸥先生介绍说,文集精选了50多篇分析报告,前20多个是用东西分析自己的GCMS 3100做的,包括塑化剂、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等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也涵盖了食品中的一些水、饮料、食品添加剂、农残等与食品和农产品相关的一些分析工作。另外,文集中还有一些光谱仪器,色谱仪器的分析报告。李晓鸥先生表示:“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需要,欢迎联系我们。另外,也非常欢迎一些老师和我们做一些报告的联合开发”。  更多详细信息,请点击查看采访视频。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专业分析仪器制造厂商,现已成为中国高速成长的民营分析仪器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分析仪器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应用服务与生产销售。 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已成功地自主开发生产出多个系列的先进分析仪器产品,并申请了多项国家专利。  主要产品有:色谱仪系列、光谱仪系列、质谱仪系列等。产品形成系列化,多档次。其中包括通用与专用的气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通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便携式光离子化气相色谱仪、中压与低压制备液相色谱仪 及气相/液相/离子色谱的数据处理工作站。光谱仪器有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紫外仪器等。专用产品有矿井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分析煤矿地下气化站煤气的专用自动气相色谱仪,煤自燃性测定仪、分析汽油品质的专用色谱仪、矿井救灾气体化验车、监测水质的COD在线自动分析仪等。
  • 2013矿用安全装备新产品新技术交流会隆重举行
    2.28日2013矿用安全装备新产品新技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交流会由中安科工(北京)能源技术研究院、中国煤矿网(www.zgmk.com.cn)主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孟斌成主任、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常纪文副局长、中国职业健康协会尹烈副理事长、煤炭工业协会物资流通分会靳雨桐理事长、煤炭工业协会物资流通分会张天力秘书长、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检测分院马培良院长等领导出席本次会议,来自煤矿、科研院所、矿山救援机构的近200人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上,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常纪文副局长、中国职业健康协会尹烈副理事长、煤炭工业协会物资流通分会靳雨桐理事长、中安科工(北京)能源技术研究院丁力院长分别致辞,本次交流会突破了以往的举办形式,采用灯光、音响及专业模特走秀展示我国煤矿安全科技的最新成果,与会人员反映非常好!  本次交流会展示了煤矿火灾、瓦斯、粉尘、职业健康、矿山紧急救援等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包括高端通风检测仪、八合一、九合一气体检测仪,本安型噪声检测仪、六合一通风多参数检测仪、可测量10000ppm一氧化碳的气体检测仪、本安型氢气测定器、本安型二氧化硫测定器、悬挂式多参数气体测定器、本安型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测定器、爆炸三角形测定仪、本质安全型红外热像仪、气动金刚石链条锯、瓦斯抽放综合检测仪、灾区超前环境检测系统,可远程采样的便携式气相色谱仪,无线可视化指挥系统、可重复使用的气动式快速密闭喷涂机、新型高压脉冲水枪、一体化照相摄像一体机等几十种煤矿用高端仪器仪表。  本次交流会展出了国内首款本质安全型噪声检测仪,该仪器可用于煤矿井下,长期以来井下噪声对矿工的危害极大,但因缺少准确的噪声数据,相关标准及治理依据缺少基础数据,矿井噪声的治理始终落后于其它行业,本质安全型噪声检测仪打破了这一技术空白。  目前高度集成化,可与物联网对接的仪器还未在煤矿得到应用,JFY-6通风多参数检测仪、八合一、九合一气体检测仪可以和目前的煤矿互联网互联互通,体积重量是传统的一半以上,一机多用。国内内首款可温度成像可拍照可摄像的本质安全型红外热像仪也在这次交流会上展示出来,红外温度成像法开辟了矿井火灾的新途径。     领导致辞     八合一、九合一气体检测仪     气动金刚石链条锯        50升推车式脉冲气压喷雾水枪     远程智能在线采样系统     大会现场     颁发2012矿用安全装备优秀供应商
  • 虹科分享 | 终于,AR眼镜成为火灾现场的救命利器
    地震、雷雨灾害、火灾、电梯事故等灾害经常会带走很多宝贵的生命,各地救援机构的救援者也冒着生命危险在一线与时间赛跑,争取救下更多的生命。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各种高科技设备与技术也运用于灾害救援场景中,而AR毫无疑问是灾害救援中的一项有重大意义的技术。1 AR头显- 可免提探测现场,在火灾中拯救生命早在几年前,就有AR头盔和AR系统运用于救援行动中。通过将集成了AR投影显示、热成像摄像头、生命探测器、空气毒性探测器、云计算、选择性主动噪音消除等功能的AR系统内置在AR头盔里,即可实现在浓烟密布的环境里完成即时扫描与导航,将现场情况清晰地显示在消防员的视线内,帮助他们迅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并能在建筑物内无障碍地快速移动进行救援工作,使用AR技术能让消防员的行动比平时快5倍左右。纽约萨拉托加矿泉城消防局的18年老兵马克德伊诺茨卡表示:“在火灾环境中,一秒钟就会发生很多事情。AR技术给予消防员的是最重要的分秒先机,帮助他们在大火中占取时间优势,快速扑灭大火并就出被困人员,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马克还说:“我们平时用的摄像头有2-3磅,很沉重。用的时候你的双手就被占据了,无法更好地行动。而AR头显让我们解放了双手,帮助我们减少了大部分的负担,这无疑提高了我们灭火的机会,也让我们的工作环境变得安全一点。”消防员在进入浓烟滚滚、视线不明的火灾现场时,通常只能趴在地板上爬行,或紧靠墙壁挪动,站着对于救援活动是非常不利的,会因行动缓慢导致失去宝贵的黄金救援时间。AR显示屏可以帮助消防员扫描现场环境,描绘出明亮的3D线框、墙壁、门、甚至人的轮廓,从而为消防员清晰地指明逃生通道。而且通过在AR设备中集成“选择性主动噪音消除”功能还可以消除沉闷的呼吸声,不仅加强了团队成员之前的沟通,还可以增大受害者的呼救声,以及墙壁破裂、地板坍塌的危险声音。虹科Vuzix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持续助力消防领域,将AR急救资源带到更多地区,让更多人能够享受生命的美好。2虹科Vuzix AR眼镜M400&M4000 参数对比M400&M4000 参数特点
  • 厂房仓库火灾频发损失惨重,该如何预警风险?
    众所周知,厂房仓库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损失大、影响广!虽然仓库管理时时强调要注意防火安全,但仓库火灾还是不定时发生!山东省青岛一物流园仓库火灾上海市宝山区物流仓库火灾图片源于网络,侵删堆积生热,防范自燃由于堆积容易产生热量的原因,在废料存储、仓库、燃料堆和类似位置储存某些材料会有自燃的风险,这可能是由于压力上升或储存材料内的不可见反应造成的。例如,在将材料组织成“绒毛”堆(布、塑料、金属和橡胶的组合,所有这些都可能被油浸透)的回收设施中,绒毛、化学品和环境条件的正确组合可以引发快速蔓延的火灾。防止此类火灾不仅仅是人员和环境安全问题:这也是一项经济问题。但大多数消防系统的设计都是在火灾发生后立即灭火。一个能够帮助公司避免火灾或阻止火灾发生的系统才可以真正拯救生命、节省资金并防止停机。捕捉热量,实时警报自燃可能是由易燃材料内热量的快速增加引起的。在易燃材料上安装固定式红外热像仪可以观察温度的变化,在目标燃烧之前捕捉到上升的热量。装满化学品桶的仓库,显示出高温迹象红外热图像显示生物燃料堆的热量分布由于这些热像仪依靠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因此无论光照条件如何,这种监控系统都可以在白天或黑夜提供防火预警覆盖。许多热像仪系统提供快速的温度数据更新,当温度达到危险峰值时,可以触发警报,使公司能够保护材料或关闭可能导致或蔓延火灾的设备。堆砌的木材,显示出热量的分布FLIR A50:专为火灾监测,小巧便集成FLIR A50固定安装式智能传感器热像仪专为早期火灾探测和其他状态监测的解决方案而设计,提供内置的热特性相关分析和报警功能,根据内部软件,可划分感兴趣的区域,并报告这些区域的温度范围与分布。智能传感器配置意味着FLIR A50可以执行报告温度峰值所需的基本分析,并且由于ONVIF S的兼容性,可以同时提供VMS视频和报警集成。这款小巧的热像仪可以安装在任何地方,因为它的尺寸仅107x67x57毫米(4.21 x 2.64 x 2.24英寸),并具有防护等级为IP66的坚固外壳,以确保其在恶劣的室内或室外环境中依然保持运行。FLIR A50的镜头采用砖石镀膜工艺,可防刮防烟。不论是室内,还是环境恶劣的室外场所,均可保证有效工作。对于这款小巧便捷、容易集成,功能强悍的FLIR红外热像仪,小伙伴们是不是很想上手试用呢?今天小菲就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Teledyne FLIR新品免费试用活动FLIR A50固定安装式热像仪正参与其中看再多资料也不如亲手试用机会很难得,各位千万不要错过呀~
  • 芬兰SPECIM机载全光谱遥感系统AisaFENIX1K为林火监测做出重要贡献
    森林火灾是一种危害大的自然灾害,是森林扰动的主要类型之一,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碳循环甚至全球气候的变化。近年来,航空平台和传感器的技术进步有效地提升了机载遥感系统探测和监测森林火灾的能力,推动了机载遥感在森林可燃物调查及载量评估、火险测报预测、火场态势及火情监测、灾害损失评估以及火烧迹地生态修复治理等方面的应用。本文将主要介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机载光学全谱段遥感系统CAF-LiTCHy (即芬兰SPECIM AisaFENIX1K机载光学全谱段遥感系统)和如何利用系统所采集的多源遥感数据即正射影像、冠层高度模型、高光谱影像、热红外影像,分析其在森林火灾监测评价中的潜力,并以四川省西昌市“3.30 森林火灾”作为该系统火后灾情遥感调查和灾情评估应用示例,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分析森林火灾的灾情信息、火场及火环境参数,可为预防、预报预警、扑救指挥、灾害评估和生态修复提供支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机载光学全谱段遥感系统CAF-LiTCHy (即芬兰SPECIM AisaFENIX1K机载光学全谱段遥感系统),是由芬兰SPECIM公司针对中国林业科学院光学全谱段地空综合森林观测系统及动态数据驱动森林火场全息模拟科研平台定制产品,共包含5个传感器:AisaFENIX1K全光谱高光谱相机、激光雷达、中波热像仪、长波热像仪以及高精度惯导系统,如图1所示。这套系统也是上套可同时采集380-2500 nm高光谱以及中长波热红外数据的航空机载系统,将获取用于林火监测预警、森林参数估测的温度场影像和高光谱影像以及相匹配的数字地面模型,为我国森林防火预警做出重要贡献。图1 CAF-LiTCHy即芬兰SPECIM AisaFENIX1K机载遥感观测系统此次研究的数据采集主要是针对2020-03-30发生森林火灾的泸山风景区,在明火全部扑灭后,完成航飞采集任务。该地区的乔林木主要以云南松为主,零星分布少量赤桉、杨树和栎树,林下有马桑、杜鹃、坡柳等灌木,以及黄茅、草、 莎草、 紫 茎 泽 兰等地被物。在春末干燥高温环境下,易于发生森林火灾,数据如图2所示。(a)CCD 影像(b)高光谱假彩色图像图2 西昌森林过火区机载高光谱数据结合高空间分辨率的机载 CCD 影像以及相关研究 (Lentile 等,2006; Veraverbeke 等, 2012;Meng 等,2017),将本次西昌森林火灾的林火烈度分为未过火、轻度过火、中度过火以及重度过火等4个等。对于单株林木的林火烈度判读标准如下:(1) 未过火:冠层为绿色且保持原本形状,枝叶结构未见火烧痕迹;(2) 轻度过火:树冠未全部被烧,绿色冠层占比 70% 及以上;(3) 中度过火:树冠的枝叶多数被烧黄或烧毁,绿色冠层占比 25%—70%;(4) 重度过火:树冠全部被烧,裸露出烧焦的黑色树干,绿色冠层占比 25% 及以下。图3(a)、(b)分别展示了不同林火烈度的高分辨率机载CCD影像和高光谱影像,不同林火烈度的区域在真彩色和假彩色显示影像中均可明显区分,尤其在中度和重度过火区。(a) 不同烈火程度的CCD影像(b) 不同林火烈度的高光谱影像(R = 887.07 nm,G = 668.89 nm,B = 580.26 nm)图3 不同烈火程度的CCD影像和高光谱影像图4展示了机载高光谱影像中火烧迹地、正常冠层、中度过火冠层、水体、裸土、柏油路的光谱曲线特征的光谱特征的变化,以此作为高光谱数据用于过火区森林冠层评估的理论依据,从该图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相较于未过火的正常冠层,中度过火冠层由于叶片由绿变焦黄、叶绿素丧失,导致蓝、红光的吸收作用减弱,同时由于火烧导致叶片细胞结构发生变化,其叶片在800 nm—1100 nm 的反射峰明显削弱,另外叶片含水量的降低导致其在 1450 nm、1950 nm 的吸收率降低,反射率升高。此外,重度过火区的树木已成碳灰状,使得该火烧灰烬区域在 400 nm—2500 nm区间内的反射率在 0.1 附近。由此可见,过火区不同典型地物的光谱曲线反映了本次采集和处理后的机载高光谱数据具备有效刻画地物光谱特性的能力,对确定过火区的林木冠层受害程度以及估测森林火灾受害面积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图4机载高光谱数据典型地物光谱曲线其次高光谱影像以及其波段衍生的指数可以在空间上更有效地反映林火烈度,结合Haboudane 等(2008)和Huesca 等(2013)的研究结果,利用高光谱数据的优窄波段信息分别计算了修正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 (MSAVI)]和归一化燃烧率指数 (NBR),本文选取机载高光谱影像的673.34 nm(红 光 波 段)、804.22 nm(近红外波段)以及2132.65 nm (短波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来计算MSAVI与NBR,如图5所示。在未过火区,MSAVI和NBR 均较高;在重度过火区,MSAVI 和 NBR 均较低。同时,结合CCD影像的林火烈度标准的目视判读结果,利用阈值划分法对 NBR 进行林火烈度划分。图 5(d)展示了该区域林火烈度的空间分布,其中房屋、道路和裸地等非植被区也被归类为重度过火区域,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可以结合分类结果或光谱特征进行剔除。由上述结果可见,利用高光谱数据及其衍生产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此次森林火灾的受害程度,生成的林火烈度图在空间上与林内实际过火状况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a)机载高光谱影像 (b)修正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 (c)归一化燃烧率指数 (d)林火烈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机载光学全谱段遥感系统 CAF-LiTCHy集成了激光雷达扫描仪、热红外相机、CCD 相机、高光谱传感器等 4 种对地观测传感器,可同时获取观测区域内地物的垂直和水平结构、光谱以及温度等信息,其中,CCD 相机和高光谱相机具备对地物类型、植被状态 (树木冠幅、植被长势、水分含量、叶面积指数等)、火灾损失程度等灾情信息观测能力,其影像可用于地物类型识别、植被参数提取、火烧迹地识别、以及灾情评估等,从而为火行为预报模型提供的可燃物及环境参数。 参考文献:[1]. 庞勇,荚文,覃先林,斯林,梁晓军,林鑫,李增元 .2020. 机载光学全谱段遥感林火监测 . 遥感学报,24(10):1280-1292[2]. Pang Y,Jia W,Qin X L,Si L,Liang X J,Lin X and Li Z Y. 2020. Forest fire monitoring using airborne optical fullspectrum remote sensing data.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Chinese),24(10):1280-1292[DOI:10.11834/jrs.20200290] 公司背景:芬兰SPECIM公司是上早制作商用高光谱相机的厂商,从1995年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生产历史,累计有5000余套设备应用于全球各个领域,其产品拥有优异的数据质量。AISA 航空高光谱相机系列是针对航空和国防应用开发的专业解决方案,涵盖VNIR (380-1000 nm), SWIR (1000-2500 nm) 和用于热成像的LWIR (7.6-12.4um) 光谱范围。产品包括:AisaKESTREL系列—高端无人机载高光谱相机、AisaIBIS—超光谱植物荧光探测高光谱相机、AisaFENIX系列—全光谱(400-2500nm)采集高光谱相机、AisaOWL—热红外(7.5-12.5um)高光谱相机。其高光谱传感器无与伦比的性能,使ASIA系统成为在航空高光谱领域的佼佼者,已有近100套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使用。Quantum量子科学仪器贸易(北京)有限公司作为芬兰SPECIM公司的中国区的官方代理,将竭诚为新老客户服务。
  • 新生实验误操作致上海有机所发生火灾
    今天中午有网友爆料,零陵路上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实验室发生一起火灾。从现场图片看,大楼有浓烟。据消防部门消息大火于11点左右被扑灭。  从消防部门了解到,起火原因系新生做金属钠试验,误操作引发火灾,后经过黄沙覆盖和废液清洗等方法将初期火灾扑灭,东安消防队到场时火已被灭。  金属钠的物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金属钠Na 23.0:本品属于GB4.3类遇湿易燃物品格  物化性质 银白色有光泽的极活泼轻金属。无臭。在低温(-20℃)时性质脆硬,常温时质软如蜡,容易用刀切开。呈棒状、丸粒、颗粒或块状。暴露在空气中即生成灰白色氧化膜、覆盖在金属表面。相对密度0.968。熔点97.8℃。沸点881.4℃。蒸汽压133.3Pa(400℃)。100℃时开始蒸发、蒸汽可侵蚀玻璃。易与氧反应、产生黄色的火焰而燃烧。溶于金属汞而形成钠汞齐。遇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不溶于苯类和煤油。  危险特性 高度反应性的易燃,易爆物品。自燃点115℃(干空气中)。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着火或爆炸。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或氧气中能自行着火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剧烈反应。金属钠的毒性是基于它有溶解蛋白质的作用,而对局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钠的蒸汽或烟雾和钠发火时产生的氧化钠烟雾等对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而引起化学性上呼吸道炎。潮湿的皮肤和粘膜接触则可引起严重的腐蚀性灼伤。  应急措施 消防方法:不可用水、卤代烃(如12111灭火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作用灭火剂。而应使用干燥氯化钠粉末、干燥、石墨粉、碳酸钠干粉、干砂等灭火。急救:接触金属钠能吸湿放热引起灼伤。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使眼睛和皮肤造成灼伤。眼睛刺激用大量水冲洗并就医诊治。皮肤接触应擦去附着金属、用大量水冲洗、灼伤须就医诊治。误服立即漱口、并送医院诊治。  储运须知 包装标志:遇湿易燃物品。包装方法:(Ⅱ)类。1)浸没在装有闪点在50℃以上的矿物油(煤油等)或液体石蜡的坚固金属容器内、油面高出金属钠5~10cm,严密封口再装入水箱内 2)装入盛有闪点在50℃以上矿物油(煤油等)或固体石蜡的玻璃瓶内。或装入盛有矿物油或固体石蜡的金属容器、物品必须完全浸没,严封后装入木箱,金属钠不可浸入含有水份的矿物油中、同时也不可浸入卤代烃中。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仓间内。避免高温,严禁屋顶漏水。防止容器破损。库房内应备有矿物油罐,必要时可将渗漏听浸入罐内,不可接触酸、水。两天不可搬运,并与酸类、卤素、硅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及重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和含水物品隔离储运。  辨识事故类型:火灾、爆炸、腐蚀、灼伤。
  • GC-4195煤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为井下作业环境安全护航
    煤炭矿井行业是一个具有特殊性和危险性特点的高危行业,为确保井下每位工人的生命,安全无疑是煤矿的“天字号”工程。对于矿井而言,在地质构造及地层沉积过程中在岩体内掩蔽着一系列有毒或易燃易爆的气体,为确保井下施工安全无事故,需要监测井下诸如CO、CO2、CH4、C2H4、C2H6、C2H2、O2、N2等气体含量,并通过气体成分的变化趋势,判定发火趋势和火情,预报煤炭自燃的趋势等。煤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因其能实时探测煤矿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控制灾害的传播与加重,可以减少矿难的发生,所以在当下及未来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GC-4195煤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GC-4195煤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是东西分析研发生产的新一代煤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仪器通过国家安标中心矿用产品标志认证,获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和防爆认证,符合矿用安全和防爆要求。仪器特点可分析CO、CO2、CH4、C2H4、C2H6、C2H2、O2、N2等组份;采用高精度气体热传导传感器,采用硅微技术,功耗低、温度范围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检测精度高;十通阀进样,一次进样,即可分析多组分矿井气体含量;三通道设计,全分析不大于8min:通道A:O2、N2、CH4;通道B:CO2、C2H6、C2H4、C2H2;通道C:CO;具有无线通讯功能,实现井下数据上传;配合EW-GC-195煤矿用气体分析数据处理系统(内置爆炸三角形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矿井多组份气体含量分析结果示例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矿井下空气成分分析,可用于矿井作业现场或实验室的矿井气体全组份分析、监测煤自燃过程中气体组份浓度变化规律,防治自燃发火和瓦斯爆炸。东西分析自1994年开始研发、生产煤矿安全仪器装备,至今已有近三十年历史。这些产品都是用来监测煤矿、检测瓦斯气体及煤炭中易燃性气体的组份含量,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和工人生命安全的质量过硬的产品。值得骄傲的是,目前全国大多数煤矿采用的是“东西分析”不同型号的煤矿专用气相色谱仪。这些仪器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保持良好的运行。煤矿产品至今近三十年,没有由于仪器误报/不报而产生的一例死亡事故,挽救了千万矿工兄弟的生命!煤矿安全无小事,井下设备系生命。选择具有煤安标志、防爆合格证等相关资质的仪器,共同擎起矿区一片安全蓝天!
  • 喜讯|东西分析GC-4095(A)煤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喜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近日,根据《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证管理办法》的评选规则,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研发的GC-4095(A)煤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荣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该证书经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五大委办局联合认证并颁发,旨在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挑选出技术先进、产权明晰、质量可靠、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服务),以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产品(服务)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资质证明,同时也是企业研发实力的象征,有五大委办局背书,更是公司提高产品(服务)市场竞争力的有力证明材料之一。GC-4095(A)煤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GC-4095(A)煤矿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主要是应用于矿井下空气成分的多组份分析,可用于矿井作业现场或实验室的矿井气体全组份分析,监测煤自燃过程中气体组份浓度变化的规律,判断自燃发火和瓦斯爆炸。安全标志编号:MAK150037。仪器特点重量轻、体积小、自带锂电池,可用于应急监测和现场分析;采用高精度气体热导传感器、硅微技术,低功耗、高灵敏度、低检出限、高检测精度;可分析气体成分有:O2、N2、CH4、C2H4、C2H6、C2H2、CO、CO2等;分析周期短,全分析不大于18min;非破坏性检测,可对待测气体进行二次分析、检测;操作简单,进样后自动出具含量报告。后记东西分析自1994年开始研发、生产煤矿安全仪器装备已有二十八年的历史,这些产品都是用来监测煤矿、检测瓦斯气体及煤炭中易燃性气体的组份含量,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和工人生命安全的质量过硬的产品。值得骄傲的是,米钱全国大多数煤矿采用的是“东西分析”不同型号的煤矿专用气相色谱仪。这些仪器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保持良好的运行。煤矿产品至今近三十年,没有由于仪器误报/不报而产生的一例死亡事故,挽救了千万矿工兄弟的生命!
  •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煤矿安全高可靠性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推进会召开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煤矿安全高可靠性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实施推进会在京召开  为强化科技支撑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科研成果与安全生产实际的对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召开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煤矿安全高可靠性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实施推进会。  该项目主要针对目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可靠性差、抗干扰能力低、传感器性能不强、预警性能不够等重点问题,开展高可靠性传感器自诊断及安全检测仪表无线接入技术、本质安全系统配接技术、煤岩动力灾害监测子系统等5个课题的研究,构建新一代高可靠性煤矿安全监控技术平台 突破高可靠性数据获取、本质安全系统配接、煤岩动力灾害在线监测等4类关键技术 研究形成一批自诊断传感器、便携仪表无线接入、监控系统数据层网络协议、监测设备抗干扰技术、井下电网故障监测、煤岩动力灾害在线监测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升级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控有效”。  目前,各课题基本完成了有关研究任务的方案设计、调研和实验室准备工作,开展了煤矿井下主要电磁干扰的类型、分布和影响特征规律系统分析,井下监控系统的伪数据产生原因、分特征规律及滤除原则研究等工作。各课题总体上完成了计划的研究内容,达到了预期的阶段性目标。通过会议,专家组为课题组的下一步研究工作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方向,明确了攻关的重点和难点。各课题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量化考核指标,完善技术方案,细化进度安排。  本次会议召开有利于项目研究形成高水平成果,有利于强化科研直接来源并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实际,有利于加快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
  • 电动汽车火灾频发,该如何从源头预防事故发生?
    2023年6月5日,某电动汽车沿沪杭高速驶出杭州收费站时,因碰撞收费站设施后起火,造成车上4人死亡 ;2023年8月1日,在浙江义乌机场路,一辆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撞向路柱,导致车辆起火。据通报,该事故造成驾驶员死亡;仅仅一周后,另一辆电动汽车在成都市二环高架路上,因撞上道路分岔路口隔离岛,随后车辆发生严重火灾并引起爆炸,驾驶员被困在燃烧的车内无法逃生,最终丧生。 据应急管理部门统计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仅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自燃率就上涨了32%,平均每天就有8辆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含自燃)。电动汽车自燃的原因,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电失控”、“热失控”。“热失控”指的是电池内部温度持续升高。导致电池出现热失控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电池材料的化学活性、电池管理软件故障、电芯或电池包遭遇外力破坏等。 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后,容易导致电池包和电芯变形,从而引起电池短路出现“热失控”,是目前引起新能源汽车自燃频率高的原因之一。那么,该如何从源头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呢?电动汽车产量的激增也引发了多起火灾事件的头条新闻经过事实验证热像仪在减少电动汽车火灾方面颇有成效具体是如何操作的?一起来瞧瞧1非接触检测焊接,避免电池破裂电动汽车的电池组是将所有合格的单个锂电池以串联或并联的形式焊接为电池组。但如果焊接不当,最终产品可能会出现故障。电阻和输出可能会受到影响,直接影响电池的寿命。通常,焊接由工厂工人手动检查,不过这是一种破坏性的测试方法,电池可能会破裂。现如今,检查焊接接头的一种非破坏性和非接触式方法是使用热像仪。由于焊缝显示的温度略有不同,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到焊接不良的接头,比如接缝不平整或温度略微升高表明焊接有缺陷。这种检测方法已经在美国各行各业盛行。2迅速检测漏液,保护人员安全制造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电池漏液,从而导致电池组损坏。泄漏的液体一旦接触到皮肤,就会带来极大危险。选择FLIR红外热像仪,即使微小规模的漏液也能检测到。使用FLIR T系列热像仪识别电池漏液当电池的密封破裂时,液体沉积在电池外层,此时可检测到温差。如图所示,高分辨率的FLIR T系列红外热像仪无需接触,即可在几秒钟内高效识别此类微小规模漏液。3大范围监测电池的微小升温变化尽管每个阶段都会进行充分测试,但偶尔仍会有故障电池进入生产线。在测试阶段中,故障电池可能会呈现出微小温差。肉眼可能无法看到,而使用FLIR热像仪则可轻松捕捉。锂电池装置呈现升温不均使用FLIR热像仪检测,其结果的温度读数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能够捕捉微小温差。制造期间升温不均的另一个例子发生在组装电池组后的测试过程中。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池组容易发热。而在此测试阶段中,若不监测温度,电池组极有可能起火。这可以使用热电偶(一种非破坏性接触方法)来完成,但一次只能监测一个点的温度。锂着火速度极快,且一旦与水接触就会发生反应,因此若锂电池在工厂中起火,灭火将非常困难。4实时监控电池组充放电,避免火灾发生测试的最后阶段包括电池的充放电。在此阶段中,电池组的温度可能会升至高出环境温度5至6℃。我们可以使用FLIR热像仪记录锂电池组的表面温度,并在不接触电池组的情况下估计其内部温度。正在进行充放电循环的电池充电循环中的电池组在电池组充电时,我们可以透过表面清晰地看到其中的热点。这有助于我们查明潜在问题并定位问题。由此,制造商们可选择FLIR监控用红外热像仪全天候监测被测电池,以防任何电池发热引发火灾。5看透EV车内部,监控温度变化电动汽车由电池、电机和逆变器3个主要部件组成。新能源汽车组装完毕后,可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其温度变化。考虑到最近在各地电动汽车起火次数攀升,这项应用极具价值,因为它不仅为电池制造过程提供了解决方案,还能监测机器的其他部件。EV电动汽车内部图像尽管在电动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有很多预防方法,但FLIR红外热像仪提供的解决方案从源头减少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未来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为避免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应严格控制动力电池的质量。事实证明,FLIR红外热像仪在动力电池的研发、制造、使用过程中都能参与!目前FLIR有多款动力电池检测相关产品正在火热开展粉丝福利活动只要你有检测需求都可参加联系我们告知需检测的设备获得免费巡检一次的机会
  • 科研诚可贵 生命价更高——放假了,实验室火灾不得不防的事
    2013年10月18日,武汉大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们因忙于出成果,不慎将实验室给烧着了。2013年12月6日,浙江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检大楼)十二层左侧一实验室发生火灾。2014年6月2日,在端午小长假期间,成都某高校实验室起火,部分实验仪器被毁。2014年10月21日,四川大学药学院实验室起火,有一学生受伤,现场一片狼藉。  打开百度,输入&ldquo 实验室&rdquo 、&ldquo 火灾&rdquo 这样的字眼,你就会发现来自国内外的实验室火灾事件层出不穷,曾经实验室中的那些伤痛依然历历在目,&ldquo 死亡&rdquo 、&ldquo 重伤&rdquo 等字眼震撼人心。  实验室为何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在各类实验室中,化学实验室因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数量大、种类多、实验条件复杂等因素,火灾危险性也最大。  据100起实验室火灾事故的调查结果表明:电气设备引起火灾占21%;易燃溶剂使用不当占20%;各种爆炸事件引起火灾占13%;易燃气体或自燃所致的各占7%与6%。  71%的事故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不慎、操作失误所致:  (1)实验室易燃易爆物品保存不当或打碎洒落;  (2)实验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  (3)实验过程缺少专人指导;  (4)实验项目缺少防火措施;  (5)试剂混存。  56%的起火发生在下午6时至清晨6时;89%的事故是由于没有必要的灭火器具,无法及时扑灭火源,从而酿成重大灾情的。  Tips:  1)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乙醇、苯等非常容易燃烧,大量使用时室内不能有明火、电火花或静电放电。实验室内不可存放过多这类药品,用后还要及时回收处理,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聚集引起火灾。  2)有些物质如磷、金属钠、钾、电石及金属氢化物等,在空气中易氧化自燃。还有一些金属如铁、锌、铝等粉末,比表面大也易在空气中氧化自燃。这些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当实验室火灾发生时,如何自救和灭火?  实验室如果着火不要惊慌,应根据情况进行灭火:  (1)对于初期火灾,应首先熄灭附近的所有火源,切断电源,移走可燃物质。  (2)小容器内物质着火可用石棉或湿抹布覆盖灭火。  (3)较大的火灾应根据着火物质性质选用灭火器扑救。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使用。  使用水灭火时应采用喷雾水流,少用直流水流,以免冲碎化学品瓶子,增加灭火的难度。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灭油类及高级仪器仪表着火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灭油类可燃气体、电气设备及精密仪器着火   "1211&rdquo 灭火器用于扑救电气设备以及贵重精密仪器着火的效果更好   干燥沙土、石棉毯应隔绝空气灭火,用于不能用水灭火的着火物的扑救   以下几种情况不能用水灭火:  (a)金属钠、钾、镁、铝粉、电石、过氧化钠着火,应用干沙灭火。  (b)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笨、丙酮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  (c)有灼烧的金属或熔融物的地方着火时,应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  (d)电器设备或带电系统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下表中列举的不同火灾类型灭火器的选择,可以参考  最后,当火势猛烈,确已无法抢救时,赶紧撤离现场!实验室数据还可以重来!养成良好习惯,事先实验室数据备份,就不用担心了!  科研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实验室防火,且实验且注意......
  • 小菲课堂|详细解析工业火灾有效防治的三大关键技术
    在工业环境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特殊的危险场景,这些场景在传统的住宅甚至商业建筑中都找不到。这些空间通常覆盖大面积,可能包括从仓库到海上油田的多种环境类型,还可能泄漏各种危险化学品和气体,如甲烷和氨。总之,这些场景为应急响应人员和运行这些设施的工作人员呈现了一个复杂而危险的环境。今天,小菲就来给大家介绍工业火灾有效防治的三大关键技术!预防火灾:安装固定式热像仪持续监控在火灾发生之前,工业企业可以采取主动措施,通过安装能够在火焰或烟雾出现之前检测到异常热点的物联网热成像设备,创建始终在线的状态监测程序。FLIR AX8尺寸小巧,是一款结构紧凑且易于安装的固定式状态监测红外热像仪。它提供24/7全天候监控,非常适合监控电气柜、工艺设施、制造设备、数据中心、能源生产、能源分配、运输、公共交通、存储设施、冷藏仓库和其他具有潜在危险的工业设备和环境。为了尽可能覆盖面积广,可以固定安装在电线杆或墙壁上的FLIR 红外热像仪,还可以提供实时视频和视频分析,来自动检测潜在的危险情况。当温度达到阈值,或者检测到有害气体超过可接受的工作水平时,设备可以通过编程发送自动警报。警报可以发送给控制室的工作人员,甚至可以直接发送给应急响应小组,提前发现危险的苗头,避免更大的损失。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使用固定安装的监视装置和云台变焦(PTZ)红外热像仪监控储气罐还可以防止火灾或其他灾难。比如,红外热像仪可以检测储罐的存储液位、发现泄漏点,甚至可以检测材料上方的气体积聚,从而避免潜在的爆炸性火灾事件。Teledyne FLIR 合作伙伴 CleanConnect.ai 曾开发了一个自动化软件套件,可为大型工业气体储存设施提供自动状态监测。实际案例分析:FLIR新型智能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节约数百万美金!评估现场:无人机用热像仪进行巡查在已经发生的事故场景中,无人驾驶的ariel系统可以在评估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众所周知的“空中之眼”,配备多种传感器类型和有效载荷的UAS,可以通过无人机安装热成像设备和可见光摄像头,快速评估并向事故指挥官提供关键情报。比如,配备有可见光和FLIR VUE PRO R热像仪的无人机可以在热区过热时向事件指挥官提供实时信息,使他们能够将人员引导到更安全的位置,或更好地参与救援,尤其是快速移动和发展的事件。特别是对于结构火灾,配备热像仪的无人机可以提供屋顶的详细视图,这通常是结构中最难从地面评估的部分。为了解热量集中在哪里以及热量在何处移动提供了宝贵的情报。无论是住宅火灾还是工业事故,消防员都可能需要在屋顶上挖洞散热。配备热像仪的无人机可以找到屋顶的哪些部分对人员来说是安全的,同时还有助于确定应该在哪些地方战略性地开凿这些洞。拓展视野:穿透浓雾,看清现场对于地面人员,FLIR K 系列等手持式红外热像仪 (TIC) 可提供重要的态势感知能力,使消防员能够看穿烟雾并立即做出决策。在建筑物内,FLIR K系列消防用红外热像仪还可以帮助消防员避开那些温度过高、无法使用PPE设备的区域,这样不仅保障了消防员和受困者的安全,还提高了机组人员应对事件的效率。消防还可以使用FLIR K系列红外热成像仪预测火灾附近即将起火的结构或材料。某些类型的液体或化学火灾可能会燃烧得非常热,从而使结构的完整性甚至附近的建筑物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在这里,热像仪可以检查附近建筑物的外部,看看它是否需要冷却以帮助减缓或阻止火势蔓延。即使没有明火,FLIR热像仪也可以显示环境是否过热以至于消防员无法进入,特别是对于某些类型的化学烧伤,其中材料可能不会发出火焰但会释放大量热量。由于防火热成像设备的尺寸、重量和成本不断下降,加上传感器分辨率的提高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备设计以及直观的软件,消防部门现在可以更轻松地为每位消防员配备红外热像仪,例如高性价比的FLIR K1,它的重量仅为680克,可承受极端火灾条件。更多FLIR K系列消防用红外热像仪的具体详情,戳这里:Return of the King——菲力尔消防用红外热像仪大合集!我们总是不希望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安装固定式红外热像仪进行状态监控,提前发现火灾的苗头。如果不幸发生火灾,也要通过现场部署配备热像仪的无人机和手持技术相结合,尽快消灭火灾,将工业企业损失降低。
  • 想酒驾?先过了车载酒精检测系统这一关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大约50%到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相关,这种害人害己行为已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诱因。日前,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高灵敏度的车载酒精检测系统,一旦检测出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超标,汽车就无法启动。其应用将大大减少酒驾行为,将酒驾所致交通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该系统被命名为司机酒精安全检测系统(DADSS),其使命是将酒精检测技术用在车辆上。据称该系统能够在一秒钟内检测出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如果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超过0.08%(美国法律规定的酒驾标准),汽车将无法启动。对于21岁以下的司机,则采取零容忍政策,只要检测到酒精,无论多少都无法使用车辆。  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分别基于呼吸和接触的两种检测技术。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公布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车载酒精检测系统原型。  该系统安装有能够监测司机呼吸的传感器。传感器可以被安装在驾驶员一侧的车门或方向盘上,可发射出红外线检测气体分子。因为二氧化碳和酒精分子对光的吸收不同,传感器在收到数据后会对两者进行比较,即使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也能精确测定出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如果酒精分子与二氧化碳的比例超过一定的范围,就表明此时的酒精含量超标。  此外,还有一套基于皮肤接触的酒精检测技术。传感器会被安置在汽车的点火按钮或挡把上,在司机接触这些地方的时候,位于其下的传感器会检测出司机皮肤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水平。  未来这套系统获准商用后,人们将能像选配紧急制动辅助系统和车道偏离警告系统一样,在购车时选配或在之后加装这种系统。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局长马克· 罗斯金德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套系统为车主提供了一个选择,同时也为打击酒驾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新工具。  参与这套系统研发的有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和美国汽车交通安全联盟,后者代表汽车制造商,研究和测试则由独立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进行。此外,该计划还得到了不少美国酒类行业协会的支持,其中就包括美国蒸馏酒理事会、美国啤酒批发商协会和美国葡萄酒和烈酒批发商协会。  显然,这种系统需要极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研究人员将对集成到车辆当中的原型进行实车测试。他们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在几年内进行测试,并首先在商业和政府车队中获得应用。
  • ASML光刻机工厂突发火灾
    光刻机大厂阿斯麦尔(ASML )1月3 日晚间表示,它在德国柏林的一家工厂发生了火灾。不过,过程中说没有人受伤。至于,现在评估火灾对其营运的影响状况还为时过早。ASML 是当前所有先进半导体芯片制造商的关键生产设备供应商。由于全球半导体芯片目前面临供应短缺的问题,使得该公司目前正在加紧生产设备当中。因此,任何事件造成出货时间的延迟状况,都会冲击到全球半导体产业中那些企图扩大产能的客户们。起火的公司前身是Berliner Glas,是ASML的供应商。ASML公司2020年才收购了这家公司,当时该公司的年营收约为2.3 亿欧元。Berliner Glas主要为ASML光刻机制造光学系统,这是光刻机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Berliner Glas 所生产的零组件主要包括晶圆(wafertables)、光罩盘(reticle chucks)、以及反射镜(mirror blocks) 等产品。 报道进一步指出,ASML 对于火灾的状况强调,目前对火灾损失,或是事件本身是否会对ASML 在2022 年的生产计划产生任何影响,其发表任何声明都为时过早。现阶段预估将需要几天时间来统计损失,其结果也将尽快向市场发布最新资讯。不过,ASML 的股价,在传出发生火灾之前持续维持上涨约1% 的态势。但是,在传出发生火灾事件之后,则是股价下跌约0.3% 幅度,来到每股704.4 欧元的价位。2021年10月底,ASML发布了Q3财报,净销售额52亿欧元(约合386亿元),毛利率51.7%,净利润17亿欧元(约合126亿元)。官方预计四季度销售额49亿到52亿欧元,毛利率在51%到52%。ASML称,三季度,EUV光刻机系统的订单量达到了29亿欧元,且当季的出货量和收入创下历史新高。目前,ASML主力EUV光刻机是TWINSCAN NXE:3600D,其在客户那里也达到了每小时加工160片晶圆的创纪录效率。DUV(深紫外)光刻机方面,完成出货1000台ArF(氟化氩浸没式光刻系统),这距离第一台浸没式光刻机(XT:1700Fi)出货过去了15年。此外,ASML的第一台高NA EUV光刻机预计将在2023年开放早期访问,2024年到2025年开放给客户进行研发并从2025年开始量产。据悉,相较于当前0.33NA的EUV光刻机,0.55NA有了革命性进步,它能允许蚀刻更高分辨率的图案。分析师Alan Priestley称,0.55NA光刻机一台的价格会高达3亿美元(约合19亿元),是当前0.33NA的两倍。
  • 中国科大教授:上海高楼火灾提出保温材料新课题
    11月15日下午14时15分,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一栋28层的高层住宅发生严重火灾。火灾发生后,上海市公安、消防、卫生、应急办等部门闻警而动,25个消防中队的百余辆消防车参与扑救。15日18时30分,也就是4个小时后,现场大火基本扑灭。截至16日16时,已有53人遇难,总共救治伤员126名,重症伤员15人。  “上海高楼火灾系典型的立体火灾,蔓延非常快,扑救难度非常大。”11月16日深夜,中国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和平教授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是世界性难题,这次上海高楼火灾火势大,伤亡严重,引发全国关注,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高层建筑火灾防治的警钟。  据上海市消防局局长陈飞在11月16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起火建筑位于上海市胶州路728弄1号,28层,高度85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8472平方米,1997年12月竣工,1998年3月入住。大楼底层为商铺,2至28层为住宅,其中有5家单位、156户居民,实有人口440余人。火灾发生时,该建筑正在实施静安区政府实事工程建筑节能综合改造项目,总包方为静安区建设总公司,分包方为上海佳艺装饰公司。  有媒体报道,贴在失火大楼附近的《施工告示牌》表明:对居民楼进行外墙节能改造的施工内容包括屋面粉刷油漆,外墙保温,调换铝合金外窗,室内走道、楼梯间刷乳胶漆及大堂装修。显然,这次整修是一种立体、多工种、交错的施工。  “有些材料,例如本次火灾中被报道的大量尼龙网以及目前广泛使用的诸多外墙保温材料等,燃烧时毒性很大,浓烟有毒,烟气的毒性和窒息性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由于我们没去现场,具体情况要检测后才知道。”张和平说。  这与伤员病情多为吸入烟尘窒息导致,烧伤烫伤并不多的现实情况相吻合。  据悉,由于高层建筑本身所要求的内部气体自循环系统,建筑保温隔热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所采用的保温材料绝大部分都是高分子有机发泡保温板,如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XPS)等。  “这些保温材料一旦发生燃烧,过火很快,同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烟气,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张和平告诉《科学时报》记者,2009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北配楼发生的火灾,就是由于烟花点燃了北配楼构造中的保温材料XPS,之后迅速蔓延,最终点燃了整栋大楼。2007年7月2日北京大学乒乓球馆火灾也是由于保温材料着火而引发的。  据统计,仅北京市内,90%以上的高层建筑保温材料采用的都是这类高分子发泡保温板。因此,“亟须研究高层建筑典型保温材料在风速、湿度、辐射强度等多环境参数与复杂安装条件下的产烟特性、烟雾毒性及其火蔓延特性”,从而为高层建筑火灾的逃生、救援和高层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设计提供技术指导,为消防管理部门规范保温材料的使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据张和平介绍,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可概括为楼层多、室内装修多、电气设备多、管道竖井多、聚集人员多和建筑功能多,这“六多”决定了高层建筑较其他民用建筑潜伏着更多的火灾危险性。高层建筑防灭火是国际性的消防难题。  “这次上海高楼火灾,火势蔓延非常快,一是因为高楼火灾有烟囱效应,烟气上升快,楼层有七八十米高,风力会比较大,火借风势,风借火威,供氧充足,使火猛烈燃烧,顷刻间整幢大楼成为一片火海。二是因为高楼在装修,搭满了脚手架,而且防止装修材料撒落和人员跌落的尼龙网是可燃的,踏脚板也可能存在可燃的竹片板,导致火势迅速上下左右蔓延。再加上居民家庭中的可燃物比较多,管道燃气关闭后还有一定余量,燃烧迅速。一般是火势从里往外烧,这次是火势从外往里烧,火灾在外立面迅速蔓延,三管齐下,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立体火灾。”张和平说,立体火灾使得人员疏散非常困难,这可能是这次伤亡较重的原因。  “高层建筑火灾中除个别灭火救援人员可利用直升机和举高车登高进行灭火救援外,主要还是立足于自救,也就是依靠高层建筑自身的消防设施抑制火灾的发生、发展和蔓延。”  “一是需要室内灭火设施完善,二是居民在火灾燃起初期要把消防设施用上去。因为目前普通灭火装备达不到许多高层建筑的上层,一般云梯式消防车登高只有24米,最先进的也就101米左右 灭火用的高喷车曲臂约30米,加上喷水高度大约五六十米,对于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度大于100米的超高层建筑,这些装备的性能和数量都明显不足。”张和平认为,针对这次火灾,消防部门尽了很大力量,但作业条件受到现场情况的限制——起火的高楼为塔式建筑,体量大,火灾控制难度大 而且起火建筑的东侧、南侧都没有消防登高面,云梯车、举高车无法靠近。  据报道,11月15日15时50分,3架警用直升机飞抵着火大楼顶部,实施索降救援被困在楼顶的居民。16时,警用直升机飞离顶楼。  这是否是上海的消防设备较为落后,且上海没有消防专用直升机用于高层建筑救援呢?张和平对此表示了不同意见,“1997年的高层建筑还没有设置楼顶停机坪,再加上火灾时楼顶浓烟太大,上海市消防部门即便出动了直升机,也无法展开救援。英雄无用武之地。”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部有关直属单位,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支撑和管理手段。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科学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面临形势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强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下,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海岸带地区受高强度开发干扰显著,海洋生态问题存量较多,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丧失及破碎化问题突出,入海污染物总量依然很大,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多发,生态保护任务仍然复杂艰巨。 面对新发展阶段,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顶层设计亟需加强,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完善,业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加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为系统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供有力支撑。二、准确把握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体系布局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准确把握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需求,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构建中央和地方分工协作、高效运行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业务体系,实施业务化海洋生态调查、监测、评估、预警,逐步掌握全国海洋生态家底,分析评估受损状况及变化趋势,预警生态问题与潜在风险,提出保护措施建议,实现“三清楚”,即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清楚、对典型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演变趋势清楚、对重大生态问题和风险清楚。 (二)体系布局。 构建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我国管辖海域、辐射极地和深海重点关注区的业务化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在近岸海域,重点聚焦重要河口、海湾、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高生物多样性或高生产力区域,以及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生态灾害高风险区等,优先布局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测。在管辖海域,对主要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实现全覆盖式大面监测。拓展极地、深海生态监测,积极参与公海保护有关工作。 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是中央和地方共担事权事项。自然资源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负责承担所辖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加强对所辖市县工作的监管。自然资源部极地办和大洋办分别承担极地和深海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三、明确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主要任务 (一)摸清我国海洋生态家底。开展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和基线调查,掌握近海生态类型、保护目标的分布和基本特征。针对重要生态类型细化掌握数量、质量、受损情况和保护利用状况,跟踪海洋生态变化趋势。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 构建海洋生态分类分区框架。建立海洋生态分类标准体系,基于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特征,统一划定国家级海洋生态分区,为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提供基本框架。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重点聚焦近岸海域,进一步细分各生态分区内的小尺度生态类型,构建精细化的区域海洋生态图。 开展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聚焦分区生态特征,完善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内容、方法与频次,优化站位布局。健全以生物为核心,涵盖地形地貌、底质和水体环境的海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形成以国控站位为主干、地方站位为补充、长期稳定的趋势性监测框架布局。开展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监测评估,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 实施典型生态系统基线调查。建立典型生态系统定期调查制度,掌握类型、分布、重要生物类群、生境和相关保护利用活动等情况,查找分析生态问题,评估受损程度。实施海草床、红树林、盐沼等典型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到2025年,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完成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牡蛎礁、海藻场、盐沼、泥质海岸、砂质海岸、河口、海湾等10类典型生态系统的全国性调查,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的典型生态系统调查工作。 (二)推进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对完成基线调查的典型生态系统开展长期定点监测,探索建立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发布预警产品,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各海区局针对涉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系统开展预警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围绕当地生态保护需求,做好辖区内的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 开展典型生态系统监测。选取代表性区域建设生态监测站,针对生态受损问题和潜在风险,遴选关键物种、关键生境指标、关键威胁要素实施动态跟踪监测。 发布典型生态系统预警。依据面临威胁的严重与迫切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探索建立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等级,制订珊瑚礁、红树林、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预警技术指南,制作发布预警产品。 (三)强化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继续做好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拓展马尾藻、水母等新型生物暴发和海洋缺氧、酸化、微塑料等潜在生态风险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生态灾害监测工作,各海区局承担近岸海域以外和跨区域生态灾害应急监测。 提升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及时更新赤潮应急预案,开展赤潮高风险区立体监测,掌握赤潮暴发种类、规模、影响范围及危害,提高预警准确率。加强浒苔绿潮监测与防控效果评估,全过程跟踪浒苔附着生长、漂浮、聚集、暴发情况。针对水母、毛虾等局地性生物暴发,实施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监视监测,及时发布信息。开展黄东海马尾藻暴发长期监测评估。 拓展海洋缺氧、酸化和微塑料监测。依托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掌握我国海洋缺氧和酸化分布情况,在重点区域布设长期固定监测站点,开展趋势跟踪和影响评估,探索形成预警能力。在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入海口海域,布局海洋微塑料监测。 (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同监测。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国家战略,系统分析区域海洋生态保护需求,建立分工协调机制。对核电、油气等重大用海项目,明确用海企业监测主体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原则做好监管。各海区局牵头构建区域协同监测网络,对区域生态状况开展专题评价,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五)实施极地深海生态监测。极地办组织开展南北极生态分类分区,在南大洋、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科考站周边区域,开展基础环境、海洋生物和陆地植被、动物等要素长期监测,加强评估和预警。大洋办组织在国际海底区域开展生态本底调查和自然变化规律监测。在公海保护重点关注区,聚焦关键生境、脆弱冷水珊瑚、保护物种、洄游通道等,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在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开展大洋真光层、弱光层和深海碳循环关键要素监测。 (六)强化监测评价预警成果产出。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海洋生态状况评价,定期发布海洋生态状况报告。根据管理需求发布专题评价产品,对重大生态问题风险发布预警,拓展预警产品发布渠道。各类监测数据成果逐级汇交、集成至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实现对海洋生态信息的集中管理、共享服务,支撑监管督察、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城市体检评估等工作。相关成果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 (七)严格质量管理。坚持监测质量是海洋预警监测工作生命线,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质量分级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抓紧制修订生态分类分区、生态现状调查、生态预警等级、生态监测站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技术标准规范。 (八)加强能力建设。统筹中央地方力量,构建“岸-海-空-天”立体化监测能力。升级船舶监测设施设备,发展卫星、无人机、无人艇等大面监测能力,着力提升监测工作效率和覆盖水平。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站,发展野外定点精细化监测能力和配套室内测试、分析评价、样品数据保存能力,强化视频、原位在线等技术手段应用。依托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统一设计、分级建设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四、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保障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自然资源部负责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和整体协调。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要充分发挥属地优势和技术优势,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辖区各项任务组织实施,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与管理制度,加强关键环节监督。 (二)建立多元投入渠道。按照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推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纳入各级财政的重点支持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强化生态预警监测在海洋生态保护补偿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级业务中心,发展海区级业务中心,强化基层台站建设,健全完善地方各级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人才培养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健全人才交流培训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学科业务带头人培养。 (四)强化开放共享。联合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组织建立生态监测伙伴关系,开展监测协作和成果共享,鼓励支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积极开展生态预警监测领域国际合作,加强交流借鉴,输出我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推动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规则制定,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 高等院校杜绝火灾的“实用操作手册”
    高校杜绝火灾的“实用操作手册”  ——访《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起草小组负责人  【提示阅读】  ●学生宿舍、实验室等地是高校消防安全工作重点中的重点。  ●从2010年开始,消防安全教育将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各高校要根据《规定》修改完善已有的管理制度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排查安全隐患 落实安全检查巡查制度 积极开展学生自救、逃生等防火安全常识的培训。  由教育部、公安部共同制定的《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09年10月19日公布,201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日前,记者采访了《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起草小组有关负责人,就该法规制定和实施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规定》填补高校安全管理立法空白  问:《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已经正式施行,为什么要制定这样一部法规?  答:高校的安全稳定关系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稳定,我们制定这个《规定》,就是要承担每一个学生家庭的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责任,承担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对人民生命负责的重任。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在高校校园内的火灾案例触目惊心,如2002年北京市海淀区石油大院蓝极速网吧火灾、2008年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楼火灾、2009年中央美院火灾等,无不给大学及师生员工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来自公安部消防局的统计,2009年1月至11月,全国各类学校发生火灾700余起,虽然比2008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形势依然严峻。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早已颁布实施,但针对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却是一个空白,我们觉得这项工作因形势需要变得刻不容缓,所以早在2006年5月,教育部就委托北京科技大学先期启动了《规定》的起草筹备工作,在完成初稿第4次修改后,2007年11月,正式成立了由18所有代表性高校参加的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规定》终于制定出来,填补了高校安全管理的立法空白。  部分高校职责不清程序不规范  问:目前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存在哪些薄弱点?  答:高校消防安全工作主要是防止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所以比较难抓,而学校里的学生宿舍、实验室等地是高校消防安全工作重点中的重点。  首先,高校领导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认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发生在高校校园内的几起火灾案例,让各高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一些高校领导对于消防工作还是“说起来重视、做起来漠视”。  其次,高校消防安全工作还存在职责不清,消防安全工作程序不规范的问题。  再其次,一直以来,高校内消防管理部门在消防安全监督和管理上无执法权,无论是对校内师生、外来人员和家属,还是对驻校内其他单位都缺乏制约力。这一点也使依法立规工作变得格外重要。  最后,师生处理火险、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也亟待提高。  问: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在《规定》中是否都有所涉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答:是的,《规定》共有九章,对刚才提到的这些问题都有明确要求。该《规定》基本覆盖了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明确了以前许多模糊不清的职、权、责界定范围,尽可能消除推诿扯皮的现象,可以说为高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一部“实用操作手册”。  针对高校领导以及师生员工的认识问题和职责不清等问题,在《规定》的第二章消防安全责任各条文中予以了明确,“学校法定代表人是学校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分管学校消防安全的校领导是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人,协助学校法定代表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学校必须设立或者明确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工作的机构,配备专职消防管理人员”。  针对消防安全工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规定》的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和第四章消防安全检查和整改相关条文中对此进行了明确。在第三章列出了11类校内消防安全重点区域,并严格规范了校内各类大型活动、土建施工、地下室、人员密集区等的防火审批程序。在第四章明确了消防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检查的频次,提出“校内各单位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校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校医院、学生宿舍、公共教室、实验室、文物古建筑等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  《规定》的出台,还可以督促高校大学生积极参加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学校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和组织引导学生疏散能力。如在《规定》的第五章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及在第六章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中提出,从2010年开始,消防安全教育将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消防安全知识将纳入教学和培训内容 每届大学新生都必须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对于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程培训 每个高校要积极开展学生自救、逃生等防火安全常识的模拟演练,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学生消防演练等。  抓落实使消防安全责任全覆盖  问:有了条文规定,但最重要的还是抓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应如何贯彻落实好这部法规?  答:教育部将要对《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全国范围的法规性检查。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当地公安消防、文保、治安部门,研究落实《规定》,特别是要借助当地的媒体宣传《规定》,让高校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知道在校园如何安全地学习和生活,在有险情发生的时候如何避灾逃生。  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各高校相关责任人对《规定》内容进行培训,并组织建立一支由公安、消防、文保等部门组成的安全消防督察队伍,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用半年时间对高校安全消防工作进行检查,褒奖先进,惩戒落后。  各高校也要广泛地宣传《规定》和一些消防知识,不仅从事消防安全工作的人要懂,还要尽力做到《规定》进宿舍、进师生头脑。  同时,各高校还要拿出贯彻落实《规定》的办法。一是要根据《规定》修改完善学校已有的管理制度,按要求进一步细化二级单位内部责任制和全员消防安全责任,使消防安全责任全覆盖。二是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按《规定》要求对入校新生进行不低于4学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规程培训。三是要排查安全隐患,落实安全经费,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四是落实安全检查巡查制度,完善检查程序。五是要积极开展学生自救、逃生等防火安全常识的培训,提高师生的逃生自救技能,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学生消防演练。
  • 自然资源部: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对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进行了部署。谁来监测?《通知要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是中央和地方共担事权事项。自然资源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负责承担所辖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加强对所辖市县工作的监管。也就是说,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将以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为主要承担单位。监测什么?《通知》要求:聚焦分区生态特征,完善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内容、方法与频次,优化站位布局。健全以生物为核心,涵盖地形地貌、底质和水体环境的海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形成以国控站位为主干、地方站位为补充、长期稳定的趋势性监测框架布局。开展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监测评估,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开展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继续做好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拓展马尾藻、水母等新型生物暴发和海洋缺氧、酸化、微塑料等潜在生态风险监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主要是有机碳),是海洋储碳的重要机制之一,还获得了专门的称号,“蓝碳”。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是未来碳中和重要的工作之一。微塑料是近日备受关注的污染物之一,此次《通知》要求在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入海口海域,布局海洋微塑料监测。怎么监测?在能力建设方面,《通知》要求,统筹中央地方力量,构建“岸-海-空-天”立体化监测能力。升级船舶监测设施设备,发展卫星、无人机、无人艇等大面监测能力,着力提升监测工作效率和覆盖水平。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站,发展野外定点精细化监测能力和配套室内测试、分析评价、样品数据保存能力,强化视频、原位在线等技术手段应用。能力建设要求覆盖的仪器既包括实验室仪器、便携式仪器、在线式仪器等传统类型的仪器,也包括无人机、卫星等更加机动化的仪器设备。对各大仪器厂商来说是一个好机会。全文如下: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部有关直属单位,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支撑和管理手段。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系统科学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面临形势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强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压力下,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总体形势不容乐观。海岸带地区受高强度开发干扰显著,海洋生态问题存量较多,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境丧失及破碎化问题突出,入海污染物总量依然很大,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多发,生态保护任务仍然复杂艰巨。面对新发展阶段,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顶层设计亟需加强,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完善,业务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加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为系统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供有力支撑。二、准确把握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体系布局(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准确把握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需求,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构建中央和地方分工协作、高效运行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业务体系,实施业务化海洋生态调查、监测、评估、预警,逐步掌握全国海洋生态家底,分析评估受损状况及变化趋势,预警生态问题与潜在风险,提出保护措施建议,实现“三清楚”,即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格局清楚、对典型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演变趋势清楚、对重大生态问题和风险清楚。(二)体系布局。构建以近岸海域为重点、覆盖我国管辖海域、辐射极地和深海重点关注区的业务化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在近岸海域,重点聚焦重要河口、海湾、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高生物多样性或高生产力区域,以及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生态灾害高风险区等,优先布局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监测。在管辖海域,对主要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实现全覆盖式大面监测。拓展极地、深海生态监测,积极参与公海保护有关工作。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是中央和地方共担事权事项。自然资源部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全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负责承担所辖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加强对所辖市县工作的监管。自然资源部极地办和大洋办分别承担极地和深海生态预警监测工作责任。三、明确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主要任务(一)摸清我国海洋生态家底。开展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和基线调查,掌握近海生态类型、保护目标的分布和基本特征。针对重要生态类型细化掌握数量、质量、受损情况和保护利用状况,跟踪海洋生态变化趋势。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构建海洋生态分类分区框架。建立海洋生态分类标准体系,基于自然地理格局和生态特征,统一划定国家级海洋生态分区,为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提供基本框架。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重点聚焦近岸海域,进一步细分各生态分区内的小尺度生态类型,构建精细化的区域海洋生态图。 开展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聚焦分区生态特征,完善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内容、方法与频次,优化站位布局。健全以生物为核心,涵盖地形地貌、底质和水体环境的海洋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形成以国控站位为主干、地方站位为补充、长期稳定的趋势性监测框架布局。开展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监测评估,掌握中国近海碳源-汇格局。实施典型生态系统基线调查。建立典型生态系统定期调查制度,掌握类型、分布、重要生物类群、生境和相关保护利用活动等情况,查找分析生态问题,评估受损程度。实施海草床、红树林、盐沼等典型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到2025年,各海区局会同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完成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牡蛎礁、海藻场、盐沼、泥质海岸、砂质海岸、河口、海湾等10类典型生态系统的全国性调查,沿海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的典型生态系统调查工作。(二)推进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对完成基线调查的典型生态系统开展长期定点监测,探索建立生态预警指标体系,发布预警产品,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各海区局针对涉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系统开展预警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围绕当地生态保护需求,做好辖区内的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开展典型生态系统监测。选取代表性区域建设生态监测站,针对生态受损问题和潜在风险,遴选关键物种、关键生境指标、关键威胁要素实施动态跟踪监测。发布典型生态系统预警。依据面临威胁的严重与迫切程度,以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探索建立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等级,制订珊瑚礁、红树林、盐沼等典型生态系统预警技术指南,制作发布预警产品。(三)强化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继续做好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拓展马尾藻、水母等新型生物暴发和海洋缺氧、酸化、微塑料等潜在生态风险监测。沿海地方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承担本行政区近岸海域生态灾害监测工作,各海区局承担近岸海域以外和跨区域生态灾害应急监测。提升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预警监测能力。及时更新赤潮应急预案,开展赤潮高风险区立体监测,掌握赤潮暴发种类、规模、影响范围及危害,提高预警准确率。加强浒苔绿潮监测与防控效果评估,全过程跟踪浒苔附着生长、漂浮、聚集、暴发情况。针对水母、毛虾等局地性生物暴发,实施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监视监测,及时发布信息。开展黄东海马尾藻暴发长期监测评估。拓展海洋缺氧、酸化和微塑料监测。依托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掌握我国海洋缺氧和酸化分布情况,在重点区域布设长期固定监测站点,开展趋势跟踪和影响评估,探索形成预警能力。在长江、黄河、珠江等主要河流入海口海域,布局海洋微塑料监测。(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同监测。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国家战略,系统分析区域海洋生态保护需求,建立分工协调机制。对核电、油气等重大用海项目,明确用海企业监测主体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原则做好监管。各海区局牵头构建区域协同监测网络,对区域生态状况开展专题评价,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五)实施极地深海生态监测。极地办组织开展南北极生态分类分区,在南大洋、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科考站周边区域,开展基础环境、海洋生物和陆地植被、动物等要素长期监测,加强评估和预警。大洋办组织在国际海底区域开展生态本底调查和自然变化规律监测。在公海保护重点关注区,聚焦关键生境、脆弱冷水珊瑚、保护物种、洄游通道等,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在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开展大洋真光层、弱光层和深海碳循环关键要素监测。(六)强化监测评价预警成果产出。各级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组织开展海洋生态状况评价,定期发布海洋生态状况报告。根据管理需求发布专题评价产品,对重大生态问题风险发布预警,拓展预警产品发布渠道。各类监测数据成果逐级汇交、集成至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实现对海洋生态信息的集中管理、共享服务,支撑监管督察、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城市体检评估等工作。相关成果纳入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七)严格质量管理。坚持监测质量是海洋预警监测工作生命线,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质量分级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制度,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抓紧制修订生态分类分区、生态现状调查、生态预警等级、生态监测站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技术标准规范。(八)加强能力建设。统筹中央地方力量,构建“岸-海-空-天”立体化监测能力。升级船舶监测设施设备,发展卫星、无人机、无人艇等大面监测能力,着力提升监测工作效率和覆盖水平。建设海洋生态监测站,发展野外定点精细化监测能力和配套室内测试、分析评价、样品数据保存能力,强化视频、原位在线等技术手段应用。依托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统一设计、分级建设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信息化平台。四、落实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保障支撑(一)加强组织领导。自然资源部负责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和整体协调。自然资源部各海区局要充分发挥属地优势和技术优势,强化对省(区、市)工作的监督指导。沿海各省(区、市)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辖区各项任务组织实施,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与管理制度,加强关键环节监督。(二)建立多元投入渠道。按照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推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纳入各级财政的重点支持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强化生态预警监测在海洋生态保护补偿中的基础性作用。(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级业务中心,发展海区级业务中心,强化基层台站建设,健全完善地方各级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技术支撑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人才培养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健全人才交流培训机制,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学科业务带头人培养。(四)强化开放共享。联合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组织建立生态监测伙伴关系,开展监测协作和成果共享,鼓励支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积极开展生态预警监测领域国际合作,加强交流借鉴,输出我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推动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规则制定,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 河北省某县一化工厂突发火灾,环保黑科技再次大显身手!
    3月10日上午,河北省某县一化工厂突发火灾。现场浓烟滚滚数公里之外都能看得到,还伴有极其刺鼻的气味。为尽快判明污染物质,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在险情发生后,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信仪器”)应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邀请,立即调动“大气VOCs秒级多组份走航监测系统”赶往现场,对现场进行走航监测。此次事故中,禾信仪器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利用“大气VOCs走航监测系统”对事故现场进行走航监测,迅速出具监测报告,为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享誉业界的“黑科技”上述的“大气VOCs秒级多组份走航监测系统”,是由禾信仪器针对环境监测需求推出的一款产品,集成了在线挥发性有机物质谱仪SPIMS 2000、气象五参数仪和无机八参数。可秒级响应、实时在线监测300多种VOCs,实时获取不同物种浓度分布和变化规律,快速建立区域大气VOCs污染时空“画像”;能够快速、深入了解区域污染物分布情况,锁定关键物种,实时追溯污染物来源,精确判定污染区域、行业,甚至是污染企业。既可进行应急监测,也可形成业务常态巡查,为实施空气VOCs污染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是业界内赫赫有名的“黑科技”。截至目前,禾信VOCs走航监测已覆盖全国29个省、230多个地市,累计走航超20万公里。系统特点快速响应,高时空分辨最快可达至到秒级响应,100谱/秒监测物质丰富多成分同时高灵敏检测300多种系统功耗低,续航能力强系统运行功率小于300WUPS电池续航时间10小时以上系统稳定不会因温度变化而导致峰窗飘移在车载震动环境下可以稳定工作数据运程实时展示软件功能全面,可按需定制软件人机界面友好,自动输出报表功能可按需定制耗材少,运维简便系统高度集成,运维简单基本免维护,使用成本低典型应用[ 应急监测 ]实时获取VOCs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现场近距离观测,实时反映污染物浓度变化▲ 周边快速走航,划分污染等级,评估扩散范围,实现挂图作战▲ 敏感点监测,反映污染变化及消散情况,保障居民环境安全 [ 日常巡查 ]排查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业务化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污染发生▲ 评估管控效果,为决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污染溯源,解决纠纷及管理痛点 [ 污染画像 ]VOCs精准管控方案▲ 建立污染画像,全面、快速、精准诊断区域污染状况▲ 实现区域分级、企业分级,明确管控重点,精准把脉治疗▲ 排查问题企业、问题工段,寻找污染源头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