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细胞与微生物工程温控系统

仪器信息网细胞与微生物工程温控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细胞与微生物工程温控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细胞与微生物工程温控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细胞与微生物工程温控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细胞与微生物工程温控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细胞与微生物工程温控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细胞与微生物工程温控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细胞与微生物工程温控系统相关的资讯

  • 对生命进行远程控制:无线生物工程学成为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近日报道,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和交叉融合,现在,科学家们已经能够使用无线电信号来对细胞、药品甚至动物等进行控制了。尽管远程无线控制医学这一前沿领域可能面临着安全性等问题,但是,其发展潜力和蕴藏的好处都让人不容小觑。  无线生物工程学方兴未艾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阿诺德普拉勒制造出的线虫看起来与其他蠕虫毫无二致,体长约为1毫米。接着,当普拉勒打开一个磁场,这些滑溜的、不断蠕动的蠕虫会停止动作,随后,在犹豫了片刻之后,接着开始向后退。然后,普拉勒将磁场关闭,再打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动作,蠕虫会随着他的拍子跳舞,协调一致地前后移动。  这些都是可以进行远程控制的蠕虫。此前,普拉勒和同事已经将纳米大小的接收器植入线虫头部的神经细胞中。无论何时,只要该接收器探测到高频磁场,神经细胞就会通电,蠕虫也因此会转动。  普拉勒的远程控制蠕虫仅仅只是个开始。目前,生物学家们正在研究对其他宿主进行控制 也在研究将接收器植入离子通道、DNA片段和抗体中。他们的目标是使用比无线电更小的电波来控制活体细胞。  这个方兴未艾的无线电远程医学技术融合了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无线电物理学技术,该领域目前正在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强大的研究工具,而且也在创造一类新科学:科学家们将其称为无线生物工程学或者电磁药理学。不管叫什么名字,该领域目前正吸引着很多科学家为之而倾倒,而且,其应用潜力也非常大。  美国西北大学的物理学家贝纳尔多巴尔别利尼-阿米德去年帮助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织了一场与这个课题有关的研讨会。巴尔别利尼-阿米德指出,一个新的医学领域正慢慢向我们走来。很多疗法,包括基于免疫系统、基因甚至干细胞的疗法都有潜力被远程控制。  与传统药物需要经过几小时才会起作用而且会一直停留在身体里不同,使用无线方法激活的药物几乎能立刻起作用或者随时关闭。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萨拉史坦利表示:“使用无线电场能诱导细胞提供具有治疗效果的蛋白质,而采用其他方法做到这一点的成本很高。”  他所在的研究团队也已经找到了使用无线电波来控制胰岛素的生产和释放的方法。我们甚至能够大胆设想:下一代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激活并起作用的药物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了。巴尔别利尼-阿米德说:“纳米无线系统在医学治疗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电磁场能“遥控”体内细胞  在很多疗法中,科学家们和医生都会使用强大的磁场来作为治疗手段。例如,名叫经颅磁刺激(TMS)的技术通过诱导大脑内的电流来工作,鉴于其具有一定的疗效,使用该技术治疗抑郁症在美国已经获批。  但是,TMS并非一种十分精确的方法,而且,目前,很多科学家正在研发其他专门使用磁场进行疾病治疗的方式。2005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综合理工大学纳米机器人实验室的西尔万马特尔就想出了一个点子:使用磁感应细菌来制造“迷你型”的药物递送系统。  马特尔的具体想法是,使用一种名为MC-1的菌株作为小拖船。MC-1会沿着地球磁场的磁力线游动——它们使用嵌入身体内名为磁小体的结构中的氧化铁粒子链来感应地球的磁场。马特尔解释道:“每个磁小体就像一根指南针或者一个纳米导航系统。”  2007年,马特尔的团队将细菌同大小为其数倍的塑料小珠连接在一起,并且使用由一台MRI扫描仪产生的、由计算机控制的磁场证明,细菌会遵循精确的路线行进,并且,将它们身上负载的东西铺展在特定的目标上。随后,该研究团队用像细胞一样的胶囊(脂质体)替换下这种塑料小珠子,接着,再让脂质体胶囊负载抗癌药物,该计算机控制的磁场能引导该脂质体胶囊通过血管到达肿瘤所在地。  科学家们已经使用这种方法,引导了很多同纳米尺度的磁体依附在一起的抗癌药物阿霉素通过一只实验老鼠的肝脏的动脉到达肿瘤。科学家们认为,最新方法可以让健康的细胞尽量少暴露在强大的药物下,因此,在治疗时副作用应该可以达到最低。马特尔团队目前正在研究如何使用这一方法治疗直肠癌。  科学家们表示,这一方法真的好处多多,电磁场或许可以通过操控身体内细胞的生物化学特性,从而直接干预身体内的这些内部细胞。这样的无线控制方法提供的精确度很少有药物能够做到。  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瑟夫雅各布森领导的科研团队证明了这一点。在研究中,他们认识到,金属纳米粒子能够像天线一样并从以无线电频率振动的磁场那儿吸收能量。这些能量可以被转化为热,而且,雅各布森还认为,这或许对触发细胞内部的生物化学变化非常有用。  随后,他和同事决定用DNA来测试这一想法。他们制造出了DNA片段,其中的碱基对相互依附在一起形成一个像束发夹一样的圆环。接下来,他们让一个个金纳米粒子依附到每个DNA片段上。当他们打开一个高频磁场时,来自于纳米粒子的热量会破坏这些碱基对之间的链接,而且,这个束发夹一样的圆环也会弹开。随后,他们将磁场关闭,分子冷却下来,链接也重新形成。这个循环能够一遍一遍地重复进行,而且,雅各布森也表示,它或许会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用它来控制基因的功能。  普拉勒则认为,这种方法还有其他用途:打开和关闭细胞壁上的小孔。这些以蛋白质为基础的小孔调节着离子进出细胞的通道,如果能对这一关键的过程进行很好的控制,会有非常大的用处。  作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后研究员,普拉勒已经研究了一个名为TRPV1的离子通道,疼痛感应神经元中经常会发现这个离子通道。在身体体温为正常的37摄氏度时,这个离子通道是关闭着的,但是,如果温度上升到43摄氏度,TRPV1会打开,而且,钙离子会通过该通道,触发一个会制造出热感的神经脉冲。具体到人体上,辣椒等产生的灼热感也同TRPV1通道脱不了干系。  刚开始,普拉勒考虑使用一个红外激光器来打开该通道,但随后,他无意中看到了雅各布森的研究。他说:“我开始思考另外一个方法,那就是我们能够使用温度来直接刺激TRPV1。”计算结果显示,单个纳米粒子无法聚集到足以打开离子通道那么多的能量。但是,他推断,固定到嵌入有TRPV1的细胞膜上的一小撮纳米粒子提供的热量足以将小孔加热到43摄氏度。  为了测试这一想法,普拉勒和同事修改了位于细胞膜内的TRPV1附近的一个蛋白质,使得该蛋白质同几个由铁锰制成的磁纳米粒子依附在一起。随后,事情果然按照普拉勒他们所想象的那样进行:他们打开一个强大的40兆赫兹的磁场,在短短的10秒钟内,通道的温度上升了6摄氏度,并且,细胞壁上的小孔张开了。  普拉勒的团队使用秀丽隐杆线虫(现代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重要的模式材料)进行了同样的测试。他们将他们制造出的TRVP1天线系统添加到线虫对热敏感的“鼻子”内,果然不出所料,当鼻子内经过修改的神经细胞探测到磁场时,线虫避开了对它们来说像热源一样的事物。  科学家们几个月前才开始关注这个开关并研究这个开关的应用前景(《科学》杂志第336期第604页)。由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杰弗瑞弗里德曼领导的科研团队制造出了经过遗传修改的细胞,在这些细胞中,由TRVP1通道释放出的钙离子触发了胰岛素的产生。接着,科学家们直接将铁纳米粒子添加到TRVP1通道内,并将细胞直接注射进入实验老鼠体内。当他们开启一个以无线电频率震动的磁场时,实验老鼠的血糖浓度下降,这意味着胰岛素已经生成并开始在老鼠体内“发威”。  弗里德曼的团队甚至想出了方法让细胞制造出自己的铁纳米粒子,他们的方法就是赋予细胞合成铁蛋白(铁蛋白是一种将铁原子收集成簇的蛋白质)所必需的遗传机制。科学家们表示,他们也可以对这一方法稍作改变,使用其来远程触发诸如依靠钙离子的肌肉收缩等过程。它甚至可以用来处理大脑内的肿瘤,这里的肿瘤很难对付,因为血脑屏障让血液中的大分子无法进入大脑中。  史坦利表示,他们可以通过修改病人自己的干细胞,制造出一种对无线电信号做出反应的重组抗体,而且,他们也可以将其植入中央神经系统中以递送治疗抗体。普拉勒表示:“很多无线控制方法都有望通过这种方法或者其他方法来实现,这很酷。”  如果这类远程加热方法能起作用,那么,这种方法也不必破坏铁通道中的蛋白质或者伤害附近的分子。普拉勒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它使加热过程变得更有效。如果他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找到方法减少提高离子通道的温度所耗费的时间,那么,让附近的分子受到影响的热能也会相应减少。为此,他正在设计更好的纳米大小的热吸收器。  无线拉伸细胞可诱使肿瘤细胞凋亡  科学家们发现,除了可以使用热来对细胞进行远程控制之外,还有其他方法也能对细胞进行远程控制。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唐因格伯进行的研究表明,细胞会通过使用自己身体的扭转来相互交流。他的团队发现,他们可以仅仅通过采用特别的方式来拉伸细胞,从而改变细胞内的基因活动的模式甚至触发细胞自杀——也就是所谓的细胞凋亡。  因格伯的研究团队采用的方法是,将具有磁性的纳米小珠依附到整联蛋白上,整联蛋白是一种出现在细胞的外膜内的蛋白质,其会将纳米小珠锚定到细胞的外基质上。打开一个磁场会对塑料小珠施加一种力,这个力会拖动整联蛋白并将细胞拉变形。  2007年,因格伯就已经证明,他能够将细胞拖成扁平的形状,而且,当磁场关闭时,细胞会死亡。他表示:“这表明,我们可以通过磁场的关闭这种方式来控制细胞的命运。”而且,他和他的团队也已经发现,让一个干细胞变形可以决定它会发育成为哪类身体组织。因格伯解释道:“力学在发育过程中和基因一样重要。”  使用磁场拖拉细胞也能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在另外一套实验中,因格伯团队让磁性纳米粒子依附到肥大细胞表面的抗体受体上,这种抗体受体会对特定抗原产生过敏免疫反应。在一个磁场中,纳米粒子形成一簇,将这些抗体受体聚拢到一起,其采用的方式与抗原依附于其上一样。在一般情况下,这个聚簇行为会触发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事件,导致组织胺释放出来——这是一种免疫反应。结果表明,磁场是这一切事件背后的幕后推手。因格伯说:“磁场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好。”  因格伯表示,这样通过无线触发方法释放出的组织胺可以更好地控制炎症。组织胺影响血管扩张、肌肉收缩以及肠道内的胃酸分泌。它也能像神经传递素一样影响人的清醒和睡眠状态。而且,这种聚簇效应也能同细胞表面的其他分子结合在一起以制造抗癌药物,例如,制造能触发肿瘤细胞死亡的抗癌药物。  目前,普拉勒打算厘清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种远程加热技术是否能通过激活动物嗅球内特定的神经元(嗅球是大脑内与处理气味有关的组织)来刺激老鼠的触觉。实际上,也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让老鼠“闻到”并不存在的物质。去年,他的团队接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供的130万美元的资助来研发这项技术。他说:“嗅觉提供了一个大的实验场地,因为嗅球能够从外面送达,因此,递送纳米粒子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  细胞自身或许就拥有无线机制  要想对细胞进行无线控制,小磁铁可能并非最好的接收器。据《科学美国人》杂志报道,早在2007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亚历克斯策特尔就已经证明,纳米管完全可以作为无线电接收机来使用:可以被当做一个配备了放大器和谐调器的天线来使用。  为了制造出一个能对无线电波做出反应的纳米管,策特尔团队在该碳纳米管的尖端施加了一个电荷。当出现无线电波时,电荷会在管内制造出振动,这种振动能被转化回来成为一个震动的电磁信号。通过改变碳纳米管的长度可以改变其共振频率——策特尔发现,采用这种办法能让纳米管与特定的无线电频率保持一致。策特尔甚至也证明,他的碳纳米管无线电接收机能够通过播送与披头士乐队齐名的沙滩小子乐队的歌曲《Good Vibrations》来重复产生传送信号。在纳米管接收器的音频输出那儿,很容易看到这种谐调。  策特尔宣称,纳米收音机可以被“轻松嵌入一个活细胞中,届时,科学家们可以制造出一个与大脑或肌肉功能接口的装置,用无线电控制在血管中游动的器件也将不再只是梦想”。  然而,甚至纳米无线电接收机可能也并不是必须要有的。科学家们表示,细胞或许拥有自己的无线机制。2009年,法国免疫学家、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吕克蒙塔尼断言,DNA分子可以使用无线电波来传送信息,他之所以做出这一判断是因为,他找到了从富含细菌的水中传来的无线电信号,而且,即使当细胞被杀死时,只要他们的DNA完好无损,信号就会保持。  不过,很少有科学家接受这个观点。但是,去年,美国西北大学的物理学家阿兰维多姆计算出,这样的信号可能源于细菌染色体内的DNA环周围的电子,此前,科学家们就认为,循环的电荷能产生电磁波。维多姆指出,人们很早就知道,有些古老的细菌能够通过导电的纳米线将其同电网相连。维多姆预测道:“那么,或许会有很多现代细菌会使用无线电来做事。”  安全问题首当其冲  然而,尽管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这项技术的应用潜力似乎也非常大,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关键的挑战是,如何将所有这些功能(包括感应无线信号并将其变成有用的反应)整合为一个安全的集成系统。很多科学家们也认为,手机等发射出的电磁信号对细胞具有危险的影响,其会改变基因表达甚至诱发癌症。因此,迄今为止,无线生物工程学这一理念还存在诸多争议。  安全问题则紧随其后。今年2月,西雅图信息安全测试公司McAfee的主管巴纳比杰克表示,他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用无线信号探测糖尿病患者所携带的胰岛素泵,同时控制这些胰岛素泵。他随后进行的初步研究也证明,依靠无线连接的胰岛素递送系统、起搏器、除纤颤器有可能受到黑客的攻击或者被修改。有鉴于此,美国政府问责局目前正着手进行调查,以弄清楚是否应该为医疗设备工业制定更加严苛的安全规则,研究报告预计今年出炉。  显然,不管是无意的还是有意为之的,任何这样的干扰和破坏都会带来令人担忧的问题。巴尔别利尼-阿米德表示:“我们应该关注纳米世界内计算机和通讯领域的安全问题。未来的医用无线纳米设备必须包含更加严谨的安全机制。”  科学家们也表示,尽管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但是,我们应该花大力气来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这是值得的,因为,无线生物工程学具有非常巨大的应用潜能。
  • “定制+开源” 助力实验室高度自动化——访合创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窦浩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生命科学产业下游应用发展领域不断延伸,对实验室效率的追求也在不断加深。面对低成本和检测结果高准确性兼备的巨大挑战,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的出现为提升实验室效率指引了方向。生命科学自动化设备著名品牌——合创生物,2017年开始从事实验室自动化仪器和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当前实验室自动化的市场格局、未来发展趋势、各领域应用前景等问题,仪器信息网特别采访了合创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窦浩桐。更多详情请见下方视频窦浩桐:曾担任多家科技公司负责人,在2012至2016年,曾创建了多家3D打印机生产制造以及销售品牌企业,并且其中两家公司成为了创立3D打印行业的缔造者之一,并且五年间共计发明了多款激光与蓝光光固化技术3D打印机,申请了60多项发明专利及各类知识产权。自2017年以来任Opentron大中华区总经理,全面负责中国地区业务及全球供应链管理。Opentron在全球市场已经成为自动化移液站相关设备生产和销售的领导者,窦浩桐所带领的Opentrons中国团队一直致力于推广先进的生命科学实验自动化技术,努力为中国市场各类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移液及NGS前处理和质谱前处理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品牌知名度,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创造极致客户体验。业绩表现突出,布局分子诊断临床应用合创生物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当前主营产品是OT-2移液工作站以及一系列分子诊断的实验室模块,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NGS以及质谱前处理的实验室场景。2022年疫情期间,核酸检测需求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实验室自动化系统为快速检测提供了助力。在谈到合创生物2022年的业绩表现时窦浩桐表示:“去年我们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将近20亿人民币。”后疫情时代,合创生物将会集中布局在分子诊断临床应用方向。“不参与竞争”也是核心竞争优势实验室自动化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市场,典型的市场细分是分子诊断和理化应用。在这两个细分市场,自动化企业竞争十分激烈。“如何做好差异化竞争主要取决于选择哪种技术路线,具体应用和市场细分的不同、用户群体的不同、具体生物实验室应用需求的不同都是他们产生不同技术路线的原因。”窦浩桐这样说。窦浩桐认为合创生物在当前实验室自动化竞争格局中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就是不参与竞争。“合创生物的定位是这些竞争者的上游厂商,由于我们实验室自动化模块是开源的,可以被他们整合到他们自己的实验室自动化终端解决方案中。”高度自动化助力实现联动一体化在谈到实验室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时,窦浩桐认为:“目前实验室自动化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小型化、便捷化;从中控软件的角度讲,它的技术和解决方案都是高度集成化,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那么从技术路线来讲,未来是高度自动化的实际应用场景,实验室的人员、仪器和各种数据都会被全面联动。所以,实验室高度自动化将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当实验室的各项技术经过深入的发展后会实现方案的整合,从而实现所有方案的联动。“无论是中控软件,还是现场的无人车、机械臂都会跟各种各样的生物实验前处理设备以及生物实验分析仪器进行联动,这种联动会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实现一体化。”窦浩桐说,“当联动一体化真正实现的时候,我们未来就会拥有一个无人、全自动生命科学智慧化实验室。”服务用户秘诀:定制化、开源化关于如何更好地服务中国用户窦浩桐表示:“我们将会为实验室自动化方案的提供商们量身定制实验室的具体实验模块。除此之外,我们现有的OT-2移液工作站主机也可以被整合到他们的终端解决方案中。”以后,合创生物将会推出更多开源的分子生命科学实验模块和自动化移液工作站,以便更好地与其他自动化方案商的方案进行整合。走好国产科学生命仪器之路,推动行业发展趋势在由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3)特别设立的“细胞科学前沿技术创新与仪器成果转化”论坛上,窦浩桐分享了题为《测序与质谱检测的前处理环节智能化方案》的报告,与现场嘉宾从产业角度分享小型化前处理设备的应用前景,并探讨如何走好国产科学生命仪器之路,推动行业发展趋势。窦浩桐表示:“走好国产科学生命科学仪器道路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客户合作,甚至跟友商合作,这样才能在技术上显现、在市场上赶超。同时要专注于解决客户的问题、做好创新。”在谈到如何引领行业发展时,窦浩桐表示:“对于客户来讲的话其实我们主要依靠两点:性价比和高品质,而对于友商来说我们还有隐含的第三点:开源。我们Opentrons设立之初,创始人的愿景就是让全球400万生命科学家,都可以买得起任何一款生命科学仪器。”窦浩桐在“细胞科学前沿技术创新与仪器成果转化”论坛上分享报告关于合创生物:合创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是Opentrons集团于2017年7月成立的全资子公司,隶属于机器人事业部,集实验室自动化仪器和耗材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移液机器人、高精度移液器、专业配套的硬件模块(磁性、热循环、温控、HEPA模块)和实验器具耗材等。Opentrons是一家生命科学集团,旗下包含Robotic机器人、PRL诊断实验室、NEO细胞工程和AI人工智能四大事业部。Opentrons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生物化学制品企业,在分子生物诊断、生物技术、医疗、食品、法医鉴定、基因测序、蛋白质工程等行业广泛使用。目前我们的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在超过3000个科研实验室中投入使用,受到业界的广泛好评和关注。2021年Opentrons获得由软银领投的2亿美元C轮融资,未来将继续为生命科学领域做出更大贡献。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立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检测技术规范》《干细胞体内短波红外活体光学成像试验方法》团体标准
    各会员单位,有关单位:根据《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学会组织专家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检测技术规范》《干细胞体内短波红外活体光学成像试验方法》两项团体标准进行了立项审查,上述两项团体标准符合立项条件,同意立项。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二〇二三年八月十四日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检测技术规范》《干细胞体内短波红外活体光学成像试验方法》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pdf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通知
    随着生物工程学科的发展,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渗透到医药、工业、农业、海洋、食品安全和国防等各个领域。为推进和提升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搭建生物技术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定于2012年8月31日-9月2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此次大会是中国生物工程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会议将邀请在生物工程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知名院士、专家作大会报告,众多高水平的一线研究人员将到会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有关会议的具体信息通知如下:  一、 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生物工程学会  二、 会议时间、地点:  2012年8月31日-9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三、 会议内容:  1. 大会特邀报告  2. 分会场学术交流  3. 学术墙报展示  4.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颁奖  5. 赞助单位产品展示  四、 大会主旨报告嘉宾  杨胜利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欧阳平凯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旭日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内蒙古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  范云六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  饶子和 清华大学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君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志南 第四军医大学细胞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  麦康森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 京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康 乐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五、 分会场设置与征文范围  1. 医药生物技术分会场  承办单位: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征文范围: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基因药物(生物药物) 基因疫苗 抗体工程与蛋白质工程 转基因与克隆技术 基因打靶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 生物安全 仿生学 生物药物新剂型 生物技术产业中试工艺。  2. 农业生物技术分会场  承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农业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协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征文范围: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为基础,与农业科学有关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在组织、器官、细胞、染色体、蛋白质、基因、酶、发酵工程等不同水平上的研究成果 以及与农业有关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环境与生态、医学、病理学、能源和药物开发等应用基础研究成果。  主要议题包括:(1)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2)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技术方法改进与创新   (3)农业生物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4)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概况及展望。  3. 工业及环境生物技术分会场  承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工业及环境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  南京工业大学  征文范围:  工业生物技术:工业微生物催化剂的选育与改造(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应用工业酶的发现与改造(酶的功能基因组学、酶结构模拟与设计、酶的定向改造技术及应用)、工业生物过程技术(反应器设计、生物加工过程模型、生物加工过程单元技术及集成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工程、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加工过程、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工业废物的环境生物技术。  4. 糖生物工程分会场  承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糖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征文范围:寡糖的降解与制备技术 寡糖生物工程产品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寡糖产品在畜牧业养殖中的应用。  5. 海洋生物技术分会场  承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海洋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海洋大学  征文范围:海洋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海洋生物产品和生物活性物质,可持续海水养殖技术,藻类海洋生物技术,海洋微生物技术,海洋生物矿化、生物材料和纳米生物技术,海洋生物能源与工程,海洋资源与环境生物降解,宏基因组学。  6. 资源生物技术分会场  承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筹)  南京工业大学大丰海洋产业研究院  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盐城师范学院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  征文范围:生物质规模化应用过程中的理论与技术问题 物种信息资源的挖掘、标记和利用 耐盐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型生物反应器与细胞育种 固碳和纤维生物质的工业用途 生物废弃物资源化。  7. 营养、食品安全与生物技术分会场  承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征文范围:生物技术在营养、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防控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  8. 院士专家恳谈会  9. 地方学会工作交流会  六、会议注册  2012年8月15日前缴纳会议费的参会代表,会议费标准:非会员900元,会员700元,学生500元 参会代表现场报到注册,会议费标准:非会员1000元、会员800元、学生(凭有效证件)600元。会议报到现场接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申请。参会代表的差旅及会议期间的食宿等费用自理。  七、青年优秀论文奖  为鼓励广大青年生物工程工作者和在学研究生在我国生物工程研究和开发领域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表彰其在科研工作中所做出的突出成绩,大会将设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经专家委员会评议,大会将评选出青年优秀论文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八、报告及论文征集  年会征文要求:研究论文要求报道比较完整、全面的原创性研究工作 综述性文章要求分析和评述本领域相关的现状和发展、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动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内容,要有独到见解和指导性意见。征文可以只提交详细摘要(1000字左右),参加优秀论文评奖或希望在年会指定学术期刊发表者需按相应期刊著录格式提交全文。  本次学术年会除编辑出版会议论文摘要集外,会议论文将优先在学会会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及相关核心刊物上发表。获奖的青年优秀论文及通过专家评审的学会会员提交的论文,将优先发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主办和协办期刊免收版面费。  学会主办期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刊)、《生物产业技术》  学会协办期刊:《生物加工过程》  其他合作的核心期刊或一级期刊:《生物工程学报》、《过程工程学报》、《生物技术进展》、《生物技术通讯》  论文摘要或全文截稿时间:2012年7月31日,文后附作者简况,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现工作单位、职称、拟投稿期刊及详细联系方式等。  论文提交信箱:csbt@im.ac.cn  大会网址:http://csbt2012.biotechchina.org  九、汇款账户  单位名称: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开户银行:北京银行中关村支行  银行账号:0109 0302 9001 2010 5051 305  十、会议联系人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蒋玉清 010-64807678(电话/传真)  王连琴 010-62539102  任红梅 010-82624544  电子邮件:csbt@im.ac.cn  内蒙古生物工程学会:杨倩 0471-4304172(电话/传真)  电子邮件:ruigangwang@imau.edu.cn  二○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  会 议 回 执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联系电话E-Mail 是否论文投稿: □ 是 □ 否论文投稿(可多选)□ 医药生物技术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 农业生物技术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 工业及环境生物技术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 糖生物工程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 海洋生物技术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 资源生物技术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 营养、食品安全与生物技术分会场 □ 论文全文 □ 论文摘要论文拟发表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生物产业技术》 □ 《生物加工过程》 □ 《生物工程学报》□ 《过程工程学报》 □ 《生物技术进展》 □ 《生物技术通讯》  特别提醒:  论文投稿请务必于2012年7月31日前通过电子信箱csbt@im.ac.cn传至会务组。  参会代表回执请于2012年8月15日前通过电子信箱csbt@im.ac.cn传至会务组。
  • 科研人员揭示母体体温控制对神经细胞发育的重要性
    据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网站消息,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东京都健康安全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胚胎母体体温控制与胚胎神经细胞发育之间的关联。该项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Nano Letters》,题为:“Microscopic temperature control reveals cooperative regulation of actin–myosin interaction by drebrin E”。  神经细胞轴突的前端是决定轴突生长导向的生长锥(growth cone),其中含有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丝(actin filament)和胚胎型脑发育调节蛋白(drebrin E)。前期研究表明,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丝相互作用决定细胞的形态,而drebrin E抑制两者的相互作用。在动物胚胎成长初期,随着神经细胞的发育成熟,drebrin E的浓度逐渐降低。但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drebrin E的浓度变化对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丝相互作用的影响尚不明确。  此次,科研人员着眼于动物胚胎神经细胞中的蛋白质以及温度对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运用上述三种蛋白质,在人工环境下再现细胞内部的现象。科研人员运用局部热脉冲法进行实验,克服了肌球蛋白因加热而失去活性的技术难题,实验显示,在室温的情况下,drebrin E会阻碍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丝的相互作用,与前期研究一致。此外,科研人员发现温度在37度且drebrin E浓度在活体浓度范围内的情况下,drebrin E浓度的些许变化便可影响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丝相互作用的强弱,通过调节drebrin E的浓度可以有效控制相互作用的强弱。但是,如果温度低1度,即便大幅改变drebrin E的浓度,相互作用的强弱也无法出现相应的变化。  研究显示,drebrin E的浓度变化对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丝相互作用强弱的调控仅在生理温度下有效,即使周围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只要胚胎母体体温控制在37度左右,胚胎神经细胞就可正常发育,揭示了母体体温精准控制对于神经细胞正常发育的重要性。   原文链接:  https://www.jst.go.jp/pr/announce/20211109/index.html
  • 贝克曼CTO陈永勤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2016年4月18日,丹纳赫公司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事业部首席技术官陈永勤博士当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 (AIMBE) 院士,陈博士因在医学与工程学发现和创新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荣誉当选。AIMBE是致力于医学与工程学发现和创新的全球领导机构之一,目前,该机构已完成对陈永勤博士的授聘。陈永勤博士  这是继该公司创始人 Arnold Beckman 和 Wallace Coulter 当选 AIMBE 院士以来,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第三位当选该组织院士的杰出科学家。  2012 年,陈永勤博士在中国创建了赛景生物科技公司 (Xitogen Technologies),专门研发具有变革意义的生命科学仪器。两年前,丹纳赫收购了赛景公司,自收购以来,陈永勤博士一直集中精力开发第一代新款仪器,即贝克曼库尔特CytoFLEX 流式细胞仪。  据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命科学事业部细胞分析业务部副总裁兼总经理 Mario Koksch 介绍:“在陈博士的授聘仪式上,AIMBE充分肯定了CytoFLEX流式细胞仪在技术方面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由于采用颠覆性技术,CytoFLEX为荧光灵敏度设定了新的标准,使科学家们能够利用紫激光侧向散射功能强化纳米颗粒的检测,从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谈到获奖感受,陈永勤博士说道:“能够得到AIMBE的肯定并当选这个伟大组织的院士,我感到非常荣幸,在研究中,贝克曼提供了大量先进的研究设备,不仅仅在流式细胞术领域,同时,还为我们创造了令人振奋和富有创新性的研究环境,使我们可以在研究中任意驰骋,探索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的前沿技术。”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 (AIMBE) 是一家非营利机构,目前拥有五万成员,汇聚了医学及生物工程领域最杰出的精英 (Top2%)。2016年4月3-4日,AIMBE于华盛顿美国国家科学院举行第 25届年会,会上为陈永勤博士举行了授聘仪式。  AIMBE 执行理事 Milan Yager 先生说道,“AIMBE 代表了医学和生物工程学研究的最强音,并倡导将研究成果惠及大众。陈永勤博士当选院士,是对他杰出科学事业的褒奖,也为进一步拓展他的研究成果在生命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影响提供了机会。”  陈永勤博士简介  陈永勤博士在中国出生长大,后获得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被美国化学学会评选为当年最佳论文,并荣获199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签名奖。毕业后,他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学院的助理教授,并兼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教授级研究员。  在伯克利工作期间,陈永勤博士创建了加州大学系统的第一个飞秒化学实验室,曾担任斯隆研究员,还荣获 Henry Dreyfus 青年发明家奖以及 NSF 美国总统杰出青年化学奖。之后,陈永勤博士加入贝尔实验室,现已拥有超过20项已获授权和待审批的美国以及国际专利。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6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通知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2016年8月10-13日| 中国.哈尔滨 生物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新科学、新知识的产生与应用,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正在发生质的飞跃。目前,生物技术发展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生物技术创新及其引领的生物产业与生物经济加速着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到来,在揭示生命规律、推动医学革命、推动绿色革命、改造传统工业、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学科交叉等多方面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此形势下,为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专业人员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探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与关键科学问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定于2016年8月10-13日在哈尔滨召开第十届学术年会暨2016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本次大会将邀请国内生物工程领域知名科学家作大会报告,并将安排多个专题分会场,同时面向国内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征集大会论文,并颁发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承办单位:黑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科学院二、会议时间、地点2016年8月10-13日,哈尔滨报到时间:2016年8月10日三、会议内容1.大会特邀报告 ? 十三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报告人:黄晶,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 ? 由大数据到智慧医学报告人:杨胜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 ? the hgp and innovation in bioindustry 报告人:杨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长 ? current status of afob and tissue engineering reaearch at dongguk university报告人:朴正克,韩国东国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 roles of chemical engineers in biomedical and bio chemical engineering报告人:胡育诚,台湾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 ? 作物耐寒性与分子设计报告人:种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膜蛋白生物学功能以及结构报告人:颜宁,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 植物防御第一道防线的氧化还原蛋白质组学研究报告人:陈思学,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佛罗里达大学蛋白质组学实验室主任2.分会场学术交流(1)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研讨会(2)医学生物技术暨军队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3)农业生物技术研讨会(4)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研讨会(5)第三届全国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峰会(6)组学技术在农业及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研讨会(7)全国生物技术职业教育年会(8)两岸四地生物技术论坛3.学术墙报展示4.颁发“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5.赞助单位技术、产品、服务与形象展示,等上海嘉鹏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紫外分析仪、三用紫外分析仪、暗箱式紫外分析仪、暗箱三用紫外分析仪、暗箱紫外分析仪、手提式紫外分析仪、三用紫外分析仪暗箱式、紫外检测仪、部分收集器、恒流泵、蠕动泵、凝胶成像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化学发光成像分析系统、光化学反应仪、旋涡混合器、漩涡混合器、玻璃层析柱、梯度混合器、梯度混合仪、核酸蛋白检测仪、玻璃层析柱、荧光增白剂测定仪、馏分收集器、切胶仪、蓝光切胶仪、层析系统等产品。欢迎来电咨询。
  • 合创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诚邀您共赴ACCSI2023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
    2023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3)将于2023年5月17-19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ACCSI2023作为科学仪器行业高级别产业峰会,经过16年的发展,已被业界誉为科学仪器行业的“达沃斯”论坛。ACCSI2023以“创新发展 产业互联 — 助力北京怀柔打造科学仪器技术创新策源地”为主题,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搭建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媒”等各方有效交流平台,助推北京市“两区”建设。合创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部分高管应邀出席此次盛会,并出席同期举办的“3i奖:仪器及检测风云榜颁奖盛典”。 合创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作为ACCSI2023赞助商,特设专业展区——“A2” ,携多款当家产品亮相,诚邀您赴会参观! 公司简介::美国Opentrons Labworks是一家生命科学集团,旗下包含Robotic机器人、PRL诊断实验室、NEO细胞工程和AI人工智能四大事业部。合创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是Opentrons集团于2017年7月成立的全资子公司,隶属于机器人事业部,集实验室自动化仪器和耗材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主要产品包括自动化移液机器人、高精度移液器、专业配套的硬件模块(磁性、热循环、温控、HEPA模块)和实验器具耗材等。Opentrons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生物化学制品企业,在分子生物诊断、生物技术、医疗、食品、法医鉴定、基因测序、蛋白质工程等行业广泛使用。目前我们的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在超过3000个科研实验室中投入使用,受到业界的广泛好评和关注。2021年Opentrons获得由软银领投的2亿美元C轮融资,未来将继续为生命科学领域做出更大贡献。
  • 西湖大学引进德国工程院华人院士 正筹建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实验室
    进入21世纪,合成生物技术开始成为国际间前沿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之一:美国将其列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六大颠覆技术”,欧盟将其列为“未来的关键技术”,中国也将其列为战略性前瞻性重点发展方向。而与它并列的,有脑科学、量子信息、超材料等同样具有颠覆性应用前景的领域。为什么合成生物学如此重要?往近处看,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大流行中,合成生物学成为药物与疫苗研发的主要力量之一;往远处看,在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气候与能源问题上,合成生物学也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日西湖大学官方网站发布消息,德国工程院第一位留德华人教授院士曾平安,决定全职加入西湖大学,任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讲席教授、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创始主任。曾安平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生物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蛋白质工程、系统代谢及合成生物学。位于工学楼的曾安平实验室正在建设中 (图片来源西湖大学官方网站)他曾讲到:“理论上,全球60%以上的重要化学品、燃料、天然产物及原材料等,都可以采取生物合成的方法得到,这是从零到一的基础研究角度;但事实上,目前真正实现的生物合成制造只有不到6%,这是从一到一百的工程研究角度。”曾安平正式加入西湖大学后,将组建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实验室,同时打造一个全新的校级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而遵从兴趣的研究方向,将聚焦于新一代生物药物、生物材料以及基于二氧化碳和太阳能的大规模绿色生物制造核心技术。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2016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在哈尔滨召开
    p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2016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于2016年8月10-12日在哈尔滨隆重举行。大会旨在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专业人员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探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与关键科学问题。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黄晶主任、华大基因理事长杨焕明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种康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胡育诚教授、韩国东国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朴正克教授、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蛋白质组学实验室主任陈思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温廷益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张学敏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金宁一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所长以及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高福院士等近9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在大会及9个分会场作了了精彩报告。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成员、学会各分支机构委员、地方生物工程学会代表、学会会员及会员单位代表、学术年会论文作者以及来自全国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专业人员等450位专家参加了会议。/pp  大会同期安排了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研论会、全国医学生物技术暨全军第十三届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农业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研讨会、第三届全国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峰会、组学技术在农业及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研讨会、全国生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6年年会、海峡两岸及港澳生物技术论坛、生物医药产品药学研究和市场发展论坛暨中国药学产学院机构联盟成立大会等九个专题分会场。/pp  会上颁发了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中生华美”青年优秀论文奖,还安排了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产品展览、观摩及技术交流活动。/pp style="text-align: right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供稿/ppbr//p
  • 发酵产业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访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庄英萍教授、郭美锦教授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5年国内最早成立的抗生素制造工学专业,是我国长期从事生物制药的药厂建设工艺设计、生物反应器装备以及产品分离纯化生产工艺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力量。学院成立至今,累计为国家培养出杨胜利院士、李永舫院士、刘昌胜院士为代表的9000多位具有扎实工程学基础和生物学基础、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建设了微生物发酵、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酶工程、分离工程与海洋生化工程等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并于1991年获批全国第一个生物化工博士点,1995年建成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6年成立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5年又获批全国首个生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在2016年国家生物类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  在我国生物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制药、食品等领域对创新生物工艺、设备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近日,仪器信息网来到了华东理工大学的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采访了strong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庄英萍教授和郭美锦教授/strong,对strong发酵工程/strong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职能、仪器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0bf8ebf4-8554-49b1-b200-5f6ef022e292.jpg" title="001.png" alt="001.png" width="588" height="392" style="width: 588px height: 392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庄英萍教授/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庄英萍研究员,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 “863”生物和医药领域工业生物技术主题专家。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973”课题、上海市重大项目的负责人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奖三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 发表论文16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获授权专利35项。/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a8fb8c76-52b6-4b3d-a229-329069f1ac26.jpg" title="002.png" alt="002.png" width="586" height="389" style="width: 586px height: 389px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郭美锦教授(右)与研究生/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郭美锦教授,主持负责多项国家“863”、“973”研究课题。主要从事工业微生物发酵与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以及动物细胞(干细胞)大规模培养与抗体、疫苗的表达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部级奖两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8项。/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发酵工程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活性离体酶的某些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人们熟知的利用粮食在酵母菌发酵下生产各类酒、酒精,利用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等药物都是这方面的例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已经进入能够人为控制和改造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为人类生产更多类别产品的现代发酵工程阶段。现代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用基因工程方法有目的地改造原有的微生物并且提高其产量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蛋白药物的药品,如人胰岛素、干扰素和生长激素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据庄英萍教授介绍,目前全球传统的生物发酵研究与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国,生物发酵对于国民经济十分重要,其应用主要涉及到医药卫生、食品加工、环保、化工、农业、能源与土壤治理等方面,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目前传统发酵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效率还不够高、能耗还比较大,目前产物产量最高只能做到每升克级的级别,所以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绿色生物制造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提高微生物发酵效率、利用细胞培养等技术获取抗体、疫苗等生物制剂是我国在生物制药领域重要的发展内涵。/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仪器设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拥有价值过亿仪器设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怎样进行仪器平台建设的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据悉,该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平台建设目前还是以高端进口的分析类仪器为主,包括流式细胞仪、DNA测序仪、生物显微镜、液质、气质、红外、核磁等大型分析仪器设备。郭美锦教授表示,实验室目前侧重于工业规模的放大反应研究,用以工业发酵的大中型仪器设备有:净化工作台(用于接种)、摇床(用于菌种的培养筛选)、离心机、分离纯化设备、膜过滤技术设备以及大中型生物反应器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庄英萍教授说,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职能一方面是进行构建高效菌种,并进行过程优化研究 另一方面则是直接在工业规模实现优化与放大策略(可实现100-300吨规模),即先在实验室50L的反应器上进行小试优化,而后直接放大到百吨级规模进行生产,这是课题组最主要的工作。仪器信息网编辑在两位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实验室自主研发设计、自主生产的各类生物反应器及产品,实现微生物细胞生理代谢特性参数的在线检测是该实验室反应器的特色之一,实验室自主开发或应用各种在线传感器,并且应用到发酵罐和摇床中,可以对发酵过程进行中间代谢物的实时检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1a1a6529-af0c-4fd0-92bd-e5b938a66bc8.jpg" title="3.jpg" alt="3.jpg" width="579" height="386" style="width: 579px height: 386px "//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实验室自主研发生产的小、中、大型反应器设备/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a94e0033-6995-4426-bc9b-486146bce993.jpg" title="4.jpg" alt="4.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产品成果展示(葡萄糖酸钠、纤维素乳酸、头孢菌素C、纤维素乙醇与红霉素)/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是实验室长期的工作目标。实验室已累计获得四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次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已获授权多项发明技术专利。庄英萍和郭美锦一致认为,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最大的特色在于过程工程研究方面,目的是为了研制出适合细胞、微生物生长的反应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生物发酵前期重要的步骤,菌种的培养与筛选优化尤为关键,高效完成前期工作可以与后期工业化实验操作进行更好地对接。”庄英萍介绍说。那么菌种的高效培养与筛选过程面临哪些问题呢?需要用到怎样的技术手段或科学仪器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呢?/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庄英萍指出:“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摇床是很重要的仪器。我们实验室研究开发了在线OD值检测系统,将过程工程应用理念运用到仪器中,与智城合作开发了相应的摇床设备,而这种精确控制过程的摇床非常适合菌种的筛选工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d7a5b1a6-f55f-4bc0-a04e-75dfb832a8ad.jpg" title="image005.jpg" alt="image005.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上海智城ZWYC-290B细胞生长智能检测振荡反应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郭美锦表示,市面上的摇床大多功能简单,在实验过程中需人工多次取样测试,费时费力。课题组在十几年前就针对这一问题申请了发明专利,并且基于该专利与上海智城合作推出了ZWYF-290B型细胞生长智能检测振荡反应器(摇床)。随后他的研究生介绍了日常实验中这台反应器对他的帮助,“这台摇床配备了在线OD值检测系统,可以实时观察菌群的生长曲线,能够节省大量时间,操作简便。”郭教授进一步解释道,菌种的筛选过程中要进行扩增培养,期间不仅要关注化学参数,还要检测微生物、细胞的生理代谢特征等参数。这款摇床的在线检测OD值功能可以避免间隔取样测试的繁琐操作与引入杂菌的可能,从而保证菌种的高纯度。另外,该摇床可以同时在线检测16组样品的OD值,提高实验效率。/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2/uepic/604700fb-3219-4ecb-914f-aff6c4db6d74.jpg" title="image006.jpg" alt="image006.jp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trong上海智城精准pH自控脉冲补料振荡反应器/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随后郭老师又介绍了实验室另一款仪器——上海智城ZWYF-290A型精准pH自控脉冲补料振荡反应器,该仪器是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郭老师表示这台仪器在实验室工作期间运行十分平稳且具备灵敏度高、精确度高的特点,对于微生物反应体系的pH值控制可精确到0.05,对于监控微生物反应过程中的菌种本身浓度与代谢产物浓度非常便捷有效。该产品将“pH在线精准检测技术”和“微量脉冲精准补料技术”相结合,为微生物菌种筛选和培养条件优化提供了一高通量、高效率的反应场所。可实现对菌种生长过程的观察了解、菌种的筛选和最佳生长环境的确定,能大幅度提高生物发酵研究的工作效率。郭老师表示这两台仪器各有特点,希望可以将两款仪器的功能整合在一起,为微生物发酵实验研究提供更多便利。/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庄英萍教授与郭美锦教授一致认为拥有“工匠精神”在做科研、制造过程中十分重要。不能只是为了做事而做事,应该把精益求精的精神贯穿其中。我国在精密仪器制造方面与国外有一定差距,希望国产仪器厂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秉持工匠精神,在科研生产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span/pp style="text-align: right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 楷体_GB2312, SimKai "(摄影:赵仪)/span/p
  • 岛津温控型生物制药聚合体分析系统上市
    岛津公司近日推出温控型生物制药聚合体分析系统。温控型生物制药聚合体分析系统是在常规的生物制药聚合体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温控组件。产品主要特点如下:1、定量评价亚可见颗粒(SVP)的浓度  温控型生物制药聚合体分析系统能够测定7纳米至800微米范围内的聚合体颗粒的粒度。使用生物制药定量软件可实现亚可见区颗粒区(100纳米- 10微米)的浓度定量分析(单位:毫克/升)2、 高灵敏度的测定聚合过程  可测定浓度 106个/ml 的1μm的粒子,对于生物药样品,一次分析仅需要0.4mL样品3、以1秒间隔高速定量监测聚合过程  能够以1秒间隔连续监测聚合物中的粒径和量的变化, 能够对各个中间态进行监测,从而评估反应速率。使用微量样品池( 5ml样品容量)能够对机械剌激导致的聚合过程进行观测4、具有温控系统以及搅拌功能  可以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一边施加物理压力一边实时监测聚合体生成量,从而实现蛋白质稳定性的加速试验,通过加速试验可以快速确定蛋白质合适的包装容器材质,了解其稳定温度,有助于提高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和生产流程的工作效率。
  • 240万!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原子力显微镜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350200]XMZS[GK]2022096项目名称: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原子力显微镜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2400000元 包1:采购包预算金额:2400000元采购包最高限价:2400000元投标保证金:0元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品目号品目编码及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允许进口简要需求或要求品目预算(元)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1-1A02100301-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1(台)是1.扫描器:2.样品台:3.控制器:4.功能配件:原位光学显微模块、液体环境原位成像模块、海洋食品样品前处理系统、隔音减震系统、标准光栅样品、大气环境成像探针等。其他详见招标文件.2400000工业合同履行期限: 无本采购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 岛津温控型生物制药聚合体分析系统上市
    岛津公司近日推出温控型生物制药聚合体分析系统。温控型生物制药聚合体分析系统是在常规的生物制药聚合体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温控组件。 产品主要特点如下:1, 定量评价亚可见颗粒(SVP)的浓度温控型生物制药聚合体分析系统能够测定7纳米至800微米范围内的聚合体颗粒的粒度。使用生物制药定量软件可实现亚可见区颗粒区(100纳米- 10微米)的浓度定量分析(单位:毫克/升)2, 高灵敏度的测定聚合过程可测定浓度 106个/ml 的1μm的粒子,对于生物药样品,一次分析仅需要0.4mL样品3, 以1秒间隔高速定量监测聚合过程能够以1秒间隔连续监测聚合物中的粒径和量的变化, 能够对各个中间态进行监测,从而评估反应速率。使用微量样品池( 5ml样品容量)能够对机械剌激导致的聚合过程进行观测4, 具有温控系统以及搅拌功能可以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一边施加物理压力一边实时监测聚合体生成量,从而实现蛋白质稳定性的加速试验,通过加速试验可以快速确定蛋白质合适的包装容器材质, 了解其稳定温度,有助于提高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和生产流程的工作效率。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2016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 会议通知
    p  生物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新科学、新知识的产生与应用,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正在发生质的飞跃。目前,生物技术发展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的起始阶段,生物技术创新及其引领的生物产业与生物经济加速着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在揭示生命规律、推动医学革命、推动绿色革命、改造传统工业、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学科交叉等多方面全面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此形势下,为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专业人员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探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与关键科学问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定于2016年8月10-13日在哈尔滨召开第十届学术年会暨2016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pp  本次大会将邀请国内生物工程领域知名科学家作大会报告,并将安排多个专题分会场,同时面向国内外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征集大会论文,并颁发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pp  一、会议组织机构/pp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pp  承办单位:黑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科学院/pp  二、会议时间、地点/pp  2016年8月10-13日,哈尔滨/pp  报到时间:2016年8月10日/pp  三、会议内容/pp  1.大会特邀报告/pp  v 十三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pp  报告人:黄晶,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pp  v 由大数据到智慧医学/pp  报告人:杨胜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pp  v The HGP and Innovation in Bioindustry/pp  报告人:杨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长/pp  v Current Status of AFOB and Tissue Engineering Reaearch at Dongguk University/pp  报告人:朴正克,韩国东国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pp  v Roles of Chemical Engineers in Biomedical and Bio chemical Engineering/pp  报告人:胡育诚,台湾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pp  v 作物耐寒性与分子设计/pp  报告人:种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pp  v 膜蛋白生物学功能以及结构/pp  报告人:颜宁,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pp  v 植物防御第一道防线的氧化还原蛋白质组学研究/pp  报告人:陈思学,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佛罗里达大学蛋白质组学实验室主任/pp  2.分会场学术交流/pp  (1)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研讨会/pp  (2)医学生物技术暨军队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pp  (3)农业生物技术研讨会/pp  (4)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研讨会/pp  (5)第三届全国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峰会/pp  (6)组学技术在农业及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研讨会/pp  (7)全国生物技术职业教育年会/pp  (8)两岸四地生物技术论坛/pp  3.学术墙报展示/pp  4.颁发“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pp  5.赞助单位技术、产品、服务与形象展示,等/pp  四、学术年会征文/pp  1.请根据论文内容按照已设立的分会场主题投稿,来稿请用word格式,邮件主题、文件名设为:“分会场名称+第一作者姓名+篇名”,发至电子邮箱xh@im.ac.cn。/pp  2.大会征文可以只提交详细摘要(1000字左右),参加优秀论文评奖或拟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发表者需按期刊著录格式提交全文。/pp  3.论文要求:研究论文要求报道较为完整和全面的原创性研究工作 综述性文章要求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分析和评述本领域相关的现状和发展、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动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内容,要有独立见解和指导性意见 未在公开出版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过。/pp  4.论文摘要格式要求请参照附件。文后请附作者简况,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现工作单位、职称以及详细联系方式等。/pp  5.论文提交截至时间:2016年7月15日。/pp  6.优秀论文评选:/pp  本次大会设置青年优秀论文奖,由专家对大会论文进行评选,获奖论文作者需参加会议方可获得证书和现金奖励,同时可参与分会场以及墙报交流展示机会。获奖的青年优秀论文将优先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刊、全国生物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发表并免收版面费。/pp  五、会议注册/pp  参会代表请于登录http://csbt2016.biotechchina.org/register2016进行网上注册,或者填写会议回执Email至xh@im.ac.cn。/pp  会议费标准:7月15日前,每人1600元,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每人1200元,在读研究生每人900元(凭有效证件) 7月15日后及现场注册,每人1800元,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每人1400元,在读研究生每人1100元(凭有效证件)。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会议报到现场接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申请。/pp  账号信息:户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开户银行:北京银行中关村支行,账号:0109 0302 9001 2010 5051 305/pp  提示:会前转账的参会代表,报到时可领取正式发票 现场缴费的参会代表,发票需会后邮寄。/pp  会务联系方式:/pp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蒋玉清、常丽娟,010-64807678,xh@im.ac.cn/pp  黑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于丽萍,13796095777,YLP6202@163.com/pp  黑龙江大学:李海英,13804580933,lvzh3000@sina.com/pp  六、会议赞助/pp  大会为生物技术企业提供协办、分会场冠名、青年优秀论文奖冠名、会议资料单品赞助、会刊广告、标准展位等形式的展示方式,也可根据企业需求个性化定制。/pp  联系方式:任红梅,13641036700,renhm@mail.las.ac.cn/pp  更多会议信息,请关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网站a href="http://www.biotechchina.org" target="_self" title=""www.biotechchina.org/a/pp style="line-height: 16px "img src="http://www.instrument.com.cn/admincms/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607/ueattachment/68e6ac86-4877-4663-8978-62a0af5b86a0.doc"附件1: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参会回执表.doc/a/pp style="line-height: 16px "img src="http://www.instrument.com.cn/admincms/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oc.gif"/a href="http://img1.17img.cn/17img/files/201607/ueattachment/37ff3a3d-b5e1-4c88-9fa2-eed48c2987d8.docx"附件2:论文撰写规范与模板.docx/a/ppbr//p
  • 2023年上海生物工程学会“曼森”生物工程 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候选人推荐通知
    2023上海生物工程学会“曼森”生物工程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关于奖项01.奖项背景上海生物工程学会“曼森”生物工程优秀青年科学家奖由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2017年设立,原名上海生物工程学会“东富龙”生物工程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从2023年起由上海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资冠名。该奖旨在推动上海地区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挖掘和奖励优秀的青年科学工作者,为培育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管理人才作出贡献。优秀青年科学家奖每年评选一次,今年评选2-3名获奖者,奖金为每人20000元人民币(税前)。该奖项可以个人申请或是由单位推荐。02.申报人基本条件1.上海地区近三年内在生物工程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青年科研或科研管理工作者;2.候选人为已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后或青年PI;年龄不超过40周岁,即1983年9月(含9月)以后出生。3.个人申请该项奖候选人必须是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会员;非会员申请可以由学会的会员单位、理事单位推荐为候选人,推荐时须附有推荐单位意见;4.未获得过上海生物工程学会的生物工程优秀青年科学家奖。03.奖评流程每年8月评奖通知发布每年9月评审团评奖每年10月获奖名单公示每年10-11月年会颁奖04.申报方式1.候选人推荐表:可从学会网站的“下载中心-表格下载-2023年“曼森”生物工程优秀青年科学家候选人推荐表”下载,下载链接:https://www.ssbt.org.cn/upload/20230802152131_628.docx;2.成果材料: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代表性论文、代表性专利或代表性产业化成果(代表性证明材料数量不超过5项,其他成果可以写明名称和数量)、获奖证明材料复印件以及其它能证明参评人员成绩的材料复印件;3.推荐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合订成册,一式1份;4.书面材料提交截止日期:2023年9月9日17:00点前。关于曼森生物01.基本情况上海曼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曼森”),于2017年正式成立,是一家以技术创新驱动生物产业升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生物反应器高通量实验室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利用自动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技术来为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赋能,经过六年时间的产品打磨,针对合成生物学DBLT(Design-Build-Learn-Test)循环中“Test”环节,曼森研发了平行生物反应器,以及配套平行生物反应器的实验室自动化系列产品,为实现全流程、高通量、自动化发酵奠定基础。这些产品的上市及使用,将大大提高底盘菌株筛选、培养工艺优化的通量及效率,打破制约合成生物学产品从实验室规模到量产放大的瓶颈。02.曼森JOY系列平行生物反应器03.曼森生物自动化实验室技术工程文章来源:上海生物工程学会公众号
  • 英国基尔大学细胞及组织工程研究案例
    ——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并购买他们的解决方案所带来的益处将超过投资这种新型本设备所存在的风险。在英国基尔大学的多学科生物工程和治疗性小组中,研究人员开展了多个着重于细胞及组织工程学和使能技术的研究项目。这些内容包含在他们给诊所的介绍中。其中一个研究领域是再生机制,由医学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主管Alicia El Haj教授领头。挑战随着对结缔组织的组织生物工程学的关注,其中包括对骨头,软骨,肌腱和韧带的关注,El Haj教授和他的团队-博士后Dr. Yvonne Reinwald和Dr. James Henstock以及博士生Joshua Price,需要一个更为复杂的系统来对细胞和组织进行静水刺激。他们现有的机械压缩系统无法对多孔他们现有的机械压缩系统无法对多孔组织培养板上的组织再造生理压力,从而测试不同的模型组织,并允许实验中存在大量的样本。他们知道,在组织内部制造生物反应器不仅消耗时间,而且还需要一支跨专业团队,这在其他实验室很难进行。作为一个早期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本土系统,他们需要行业合作伙伴提供一个可靠的生物反应器,确保可重复性结果,增加处理量,并由不同部门提供使用的灵活性。最重要的是,这一系统要求在这些新型实验过程中保证细胞处于存活状态,并保持健康。购买静压生物反应器后,El Haj教授就能够进行不同种类的刺激,这是他们现有试验所无法完成的。但是变化会带来不确定性。El Haj说:“因为这是一种不同的类型,需要把所产生的结果与之前已经发表的数据进行仔细比较。此外,增加样本数量会带来风险-如果无法很好地控制系统,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变数。”因为了解到所存在的这些风险因素,因此El Haj希望从一家有声望的高端设备制造商处购买生物反应器。寻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并购买解决方案所带来的益处超过了投资这种新型设备可能存在的风险。解决方案El Haj教授和Instron共同设计了一个可以工业化生产的生物反应器。CartiGen HP生物反应器能提供静态或动态的静水压力,通过模拟生理条件,促进实验室中192份独立、同步样本中自然细胞的生长。在收集基准数据后,她就能够确定,HP生物反应器系统中所使用的多孔细胞培养板上产生了蒸发作用。“启用一个新系统的基本要求是能够保证细胞存活,”El Haj说,“细胞需要生存在含水和养分的环境中,过度的蒸发作用会对细胞产生很大的破坏。”在了解其重要性后,Instron团队做了一个小改变,以保证细胞连续和持续性的水化。他们在仪器的顶部粘贴了一张现成的薄膜,以减少蒸发作用,但同时能保证气体流通,确保细胞处于存活状态。结果生物反应器为基尔大学的再生医学团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为净水压力在众多的生物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员能借助于新的生物反应器在实验室再造一个必需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观察了解发育生物学,将来还能把发育生物学用于改善TERM疗法。El Haj说:“如果没有这套系统,现在进行的很多操作都无法实现。这套系统彻底提高了我们在3D模型上进行的生理力量研究的能力。”
  •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马汉彬团队:在高分辨有源数字微流控单细胞操纵领域取得突破
    近些年来,基于单细胞的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已经被证明有利于促进单细胞多组学研究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更多前沿的单细胞多组学研究方法的出现。其中也包括了高效、无损、可控的单细胞样本处理平台型技术。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马汉彬研究员课题组与广东奥素液芯微纳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发出了一套基于大面积薄膜晶体管开关阵列的有源数字微流控平台(Active-Matrix Digital Microfluidics, AM-DMF),并且基于AM-DMF技术实现了单细胞液滴样本的高效生成、操控和片上培养。相关研究成果以 Large-Area Electronics-Enabled High-Resolution Digital Microfluidics for Parallel Single-Cell Manipulation为题,在Analytical Chemistry正式发表,并被选为当期的封面论文。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AM-DMF技术是将电润湿数字微流控、薄膜晶体管和显示平板技术相结合,利用电场和程序化的驱动电信号来控制表面张力进行液滴可编程操控。研究人员在高度可扩展的薄膜半导体技术支持下,开发了一款可独立寻址可控电极的AM-DMF芯片,实现了直径约为100微米,单像素液滴体积仅为500皮升的高分辨数字液滴在二维平面上的可编程、并行、实时操控。基于AM-DMF芯片系统,奥素科技配套开发的BOXmini工作站集成了AM-DMF驱动核心机、主控板、位移平台、温控模块和光学成像模块。通过优化芯片结构、驱动信号和试剂配比等参数,在BOXmini上实现了细胞悬液载入、分配、单细胞液滴生成和操控等流程。该系统单液滴生成的成功率高达98%以上,能在10秒内实现29%的原始单细胞液滴生成率,且可对液滴中的单细胞直接进行片上培养。初步验证,经过20小时的培养,约有12.5%的单细胞液滴内显示出了明显的细胞增殖。该研究结果展示了AM-DMF平台技术在单细胞多组学以及其他的生物科学研究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基于单细胞或者微量生物样本研究的高精度、流程自动化可控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思路。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JqaMHdn_cVzE3a2_8UXrkQ论文原文: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3c00150引用格式:Anal. Chem. 2023, 95, 17, 6905–6914mistry正式发表,并被选为当期的封面论文。
  • 2011中国(威海)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前沿论坛(第一轮通知)
    干细胞和组织工程是国际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其成果与技术的应用将孕育治疗及再生医学的重大突破。我国十分重视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的前沿技术研究,国家973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均对其进行了重点部署,并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为促进我国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深入健康发展,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定于2011年7月在山东威海举办“2011中国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前沿论坛”。论坛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与学者,围绕干细胞、组织工程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新方法等进行专题报告,并安排优秀论文交流,进行学术研讨。会议现向全国本领域开展征文活动,会议将出版专题文集。  会议征文范围(会议研讨主题):  1、干细胞技术  各种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肿瘤干细胞、iPS细胞等)的分离、培养、鉴定  各种干细胞的三维培养及分化条件  无血清培养基  干细胞库的建立及维护  2、支架材料技术  新型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原理及制作方法  仿生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型材料在组织工程支架制作中的应用  细胞-支架材料-新生组织的相互作用  3、生物反应器技术  干细胞培养扩增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应用  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应用  4、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临床治疗技术  干细胞移植与治疗方法  组织或器官再生方法  各种干细胞在重大疾病(包括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治疗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包括原位组织工程)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  干细胞或组织工程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5、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面临的技术伦理挑战  干细胞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挑战及对策  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挑战及对策  6、其他相关技术  核移植胚胎干细胞技术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技术  再生医学  会议征文要求:  1 论文所反映的信息和学术成果应是近期完成的,大会文集收录未曾发表的论文摘要,论文请勿涉及保密内容,请作者确保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文责自负。  2 论文摘要投稿截止日期为2011年6月15日。  3 格式要求  3.1 论文摘要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字数不超过1500字。  3.2 论文应简洁扼要,原则上不附图表,内容应能反映研究成果信息。  3.3 论文摘要结构:  3.3.1大标题(第一行):三黑字体,居中排。  3.3.2作者姓名(第二行):4仿字体,居中排。  3.3.3作者单位(第三行):按单位名称、城市及邮编顺排,用五宋字体。  3.3.4摘要。五号宋体。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3.5关键词。需列出4个关键词,五楷字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T13745-92)。  会议征文经专家评审,将安排优秀论文进行大会交流,并可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刊、全国生物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上全文发表。  论文摘要请以电子邮件方式于2011年6月15日前寄至:biotech@mail.las.ac.cn(邮件主题: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论坛+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文后请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并注明详细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电话、手机、传真、E-mail等)。  会议时间、地点:  2011年7月16-18日(15日全天报到)  山东威海博力康博尔康复疗养基地国际会议中心(0631-3669308)  参会办法:参会代表请于7月10日前填写会议回执后E-mail或传真至会议主办单位,会议费每人1500元,在读研究生每人1200元(凭有效证件)。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联系方式: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  通信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100190)  联 系 人:任红梅  电 话:(010)82624544(传真),82626611-6511,13641036700  传 真:(010)82624544  电子信箱:renhm@mail.las.ac.cn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  通信地址:北京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16号  联 系 人:张艳梅  电 话:18701376506  电子信箱:zyanm109@163.com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  2011年5月9日  2011中国(威海)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治疗前沿论坛报名回执表 单位名称: 学院/部门:通信地址:邮 编:姓名性别职称电子邮箱电话 是否住宿住宿日期
  • 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开放式微流控及其在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细胞操纵是生化研究的基础,它需要用户友好,多功能和精确的工具。基于流动限域原理,开放式微流控技术可以精准控制液体在微尺度开放空间中的运动。不同于传统的封闭式微流控体系,开放式微流控系统中的任意位置都可以被外部装置所触及,因此人们可以对该体系内任意目标位置的细胞样品选择性地进行高时空精度的刺激、取样、原位分析等操作。得益于该系统独特的优势,图案化细胞培养、3D 组织建模、原位在线细胞因子分析、单细胞局部化学刺激、原位单细胞采样、亚细胞修饰等多种操作可轻易实现。在本文中,作者总结了开放式微流控设计的两个基本思想,解释了主流开放微流控方法的原理,介绍了它们最近的重要应用,并讨论了开放微流体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两个基本设计思想是开放式微流控网络和探针。微流体网络可以通过移除封闭通道的固体壁得到,它可以被用来操控流体在 X-Y 方向的流动,适用于大规模、长时间、多功能的细胞培养和刺激操作,典型的方法有槽状通道、悬浮微流控、“free style”微流控等。微流控探针可以被认为是将封闭通道折断,然后将通道折起来,使其断口对准细胞进行操作:它通常是在竖直(Z)方向上操控流体流动,适用于高时空分辨率的细胞操作,典型的装置有微纳玻璃管、流体力显微镜、推拉式探针及多出口微流控探针等。微流控网络和探针相互配合可以很好地满足多种多样的细胞研究需求,尤其是在单细胞乃至亚细胞水平。该成果以题为" Emerging open microfluidics for cell manipulation "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 上,该文章被选为封面文章(front cover)。该工作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张强,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和北京工商大学生物工程系林玲教授。本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2034005, 21727814, 21804026, 21621003)。论文信息• Emerging open microfluidics for cell manipulationQiang Zhang, Shuo Feng, Ling Lin,*(林玲,北京工商大学) Sifeng Mao and Jin-Ming Lin*(林金明,清华大学)Chem. Soc. Rev., 2021, 50, 5333–5348http://doi.org/10.1039/D0CS01516D第一作者• 张强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现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用于单细胞研究的开放式微流控探针方法开发工作。通讯作者林金学 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化学系1984 年福州大学本科毕业,1992-2002 年在日本留学和工作,1997 年 3 月获得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0 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受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 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引进”,2008 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目前主要从事微流控细胞分析、空气负离子制备与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研究。在 Angew. Chem.、Adv. Sci.、Chem. Sci.、Anal. Chem.、J. Chromatogr. A 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400 余篇,授权专利 30 项,并在专利基础上研制成功多款仪器设备,得到普及推广。目前兼任中国化学会监事会监事、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等多种学术委员会委员。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责任编辑,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Luminescence、J. Pharm. Anal.、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质谱学报》和《分析试验室》等期刊副主编。《分析化学》、《药物分析杂志》、 Sci. Rep.、Talanta、Anal. Chim. Acta、Science China Chemistry 等多种国内外期刊编委。林玲 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生物工程系2016 年 3 月获得东京大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从事纳米/微流体活体单细胞分析。2016 年底加入国家纳米科学和技术中心担任助理研究员,2020 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21 年受聘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目前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生命科学仪器》编委、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青年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 3D 细胞微球培养和细胞药物代谢分析方法研究,系统地研究了细胞在不同微环境条件下,药物分子对特定细胞的作用机制,为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在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Anal. Chem., Small, Biosens Bioelectron, Chem. Comm. 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 32 篇,参编书籍 2 章。(文源RSC英国皇家化学会)探索细胞分析技术的奥秘细胞是生命组成结构的基本单位,同时细胞研究是生命科学的根基。近年来,单细胞分析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其揭示在形态、功能、组成和遗传性能上看似相同的细胞的异质性。得益于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单细胞分析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和发展。单细胞分析技术的进步极大了推进了单细胞生物学,为生命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然而,如何精准研究单个细胞,特别是细胞与基底间的关系,是当前单细胞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更好地了解中国科学仪器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仪器应用现状,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走进宝藏实验室”系列活动,以生动细腻的文字记录各行各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以极具风格的拍摄手法呈现科学仪器行业实验室的多样性,领略国内顶尖实验室的独特魅力!仪器信息网特别策划了“走进宝藏实验室”系列活动,第二期我们就走进清华大学化学系林金明教授实验室,近距离接触国内顶级学府科研实验室的风采。林金明教授为广大网友介绍了课题组实验室的背景情况、主要仪器设备和其在实验室相关测试、研究业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我们也随机对林金明教授研究组三位同学进行了快问快答对话,听听他们的研究方向,以及揭秘他们在繁忙科研工作中缓解压力的小窍门… … 快来点击查看!
  • 沃特世携手新加坡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院 开发肿瘤标志物鉴定技术
    美国马萨诸塞州米尔福德市,2016年6月28日 — 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今日宣布与隶属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院(Bioprocess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BTI)合作开发新方法,用于新型肿瘤标志物的鉴定以及糖基化修饰通路的研究,以帮助开发新型治疗方案。  此次研究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开发一个基于实验数据的与疾病相关的鞘糖脂(GSL)头部基团数据库,该数据库将包含GSL多糖名称、葡萄糖单位(GU)校正后的色谱保留时间[1]和碰撞截面(CCS)数值以及对应的质谱图。  GSL的结构高度复杂,其中多糖头部基团与脂肪酰基团相连。要分析这类物质的分子组成,必须解析其分子序列、端基异构性、分支结构、寡糖基的连接位置,以及脂肪酰基团的基序。GSL对细胞的生长、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送非常关键,它的结构变化可能会引发疾病或促使不同类型的肿瘤发生恶化。多糖头部基团的分析一直以来都是糖科学领域的一大难题,单独使用液相色谱(LC)或质谱(MS)技术都无法轻松区分出异构体结构。  BTI的科学带头人、研究科学家Susanto Woen博士表示:“通过本次合作,BTI能够充分应用沃特世的糖组学专业知识开发新的分析方法,并建立前所未有的GSL信息数据库。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对潜在临床标志物的探索,还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经过治疗干预之后的疾病发展与患者复原情况,从而在改善人类健康的同时解决生物制药行业的某些需求。此次合作让我们有幸成为国际糖组学研究网络中的一员,我们将致力于开拓新技术,以确定疾病或疾病状态中GSL糖基化与任何表型/基因型特征之间的潜在联系。”  沃特世公司健康科学市场总监Jose Castro-Perez博士说道:“通过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我们将更深入地帮助BTI开发创新型分析方法,并建立以鞘糖脂为重点的肿瘤糖生物学综合实验性多糖数据库。我们希望此次合作能够开发出先进的方法,用以研究肿瘤分类和生物标志物发现过程中涉及的GSL糖基化。”  在此次合作中,沃特世将提供专业的科学知识以及Waters SYNAPT G2-S High Definition Mass Spectrometry 行波离子淌度高清质谱系统。这款仪器采用的行波离子淌度质谱技术能够对离子进行快速分离,不仅可按照离子的大小、质荷比进行分离,还能够根据离子的形状实现分离。CCS值是一项精确的化合物物理化学性质,与气态离子的大小、形状和所带电荷有关。这套系统可根据每个多糖头部基团的CCS值实现分离,深入揭示它们独有的化学结构,随后,获得的结构数据可用于更详细地描述待研究的GSL。相较于单独使用质荷比的方法,行波离子淌度能够提供更高的分析专属性。  沃特世与BTI的合作始于2014年,合作之初的主要目标是评估专为生物制药应用而开发的新型 GlycoWorks RapiFluor-MS N-糖标记分析试剂盒的性能,以及开发此试剂盒相关的糖基化分析完整工作流程,涵盖样品前处理到样品分析。  关于沃特世公司(www.waters.com)  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专注于为实验室相关机构开发和生产先进的分析和材料科学技术。50多年来,公司开发出一系列分离科学、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分析和热分析技术。  ###  Waters、SYNAPT、High-Definition Mass Spectrometry、GlycoWorks和RapiFluor-MS是沃特世公司的商标。  [1]Albrecht, S. Vainauskas, S. Stockmann, H. McManus, C. Taron, C. H. Pauline M. Rudd, Anal. Chem. DOI:10.1021/acs.analchem.6b00259.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质谱技术临床应用”专辑征稿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CHINA BIOTECHNOLOGY)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刊,月刊,创刊于 1976 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共同主办。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D)核心期刊,并被多个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拟于 2023 年上半年出版“质谱技术临床应用专辑”。本期专辑由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董书魁主任担任执行主编,马庆伟、贾辰熙、宋文琪、李维、王晓东等质谱技术领域专家担任副主编,现邀请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投稿。  征稿栏目:研究报告、技术与方法、综述等征稿主题:  1、质谱技术发展历程  2、质谱技术在精准医学的应用进展  3、质谱技术在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4、质谱技术与精准用药指导  5、质谱技术与微生物检测  6、质谱技术与微量元素检测  7、质谱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等  投稿方式:请将投稿发送至邮箱:biodata@sina.com,邮件主题请标明“质谱技术临床应用专辑稿件——稿件名称”。通过初审后的稿件将通知作者正式网上提交,并组织开展同行评审。稿件写作格式请登录期刊网站 www.biotech.ac.cn,查看《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投稿须知》。  投稿截止日期:2022 年 12 月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编辑部  2022 年 9 月 30 日
  • “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落户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以“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核心,努力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获得科技部批准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0月8日,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为该基地授牌。    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拥有55名国家和省杰出人才、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为主体构成的固定研究团队,同时与国内外多家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08年成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近年来,该基地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项目、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16项,获科研经费8000余万元。   该基地公开发表国内外有影响SCI收录学术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十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而今,该基地在国内外精细农药化工及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具有较高影响,是国内本领域的重要学术机构。
  • 江南大学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岛津联合实验室扬帆起航
    3月26日下午, 江南大学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岛津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江南大学生工学院隆重举行。江南大学校长陈坚院士、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刘龙教授、研究室主任李江华教授、周景文教授,岛津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吴彤彬事业部长、华东大区营业经理张淳先生、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吴国华经理、李佳萍经理以及岛津分析中心范军经理等嘉宾出席签约仪式。3月26日午后的江南大学一角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始建于1985年,是国内最早从事生物转化过程优化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室以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为导向、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从而推动产业进步为宗旨、以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研究为主要任务。岛津公司历史悠久,自1875年创业以来,秉承“以科学技术向社会做贡献” 的创业宗旨,以领先时代的科学技术,不断钻研与创新,为全球广大用户开发生产出大量优质产品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其分析仪器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广大用户中也拥有良好口碑。双方本着战略需要、优势互补的原则,经友好协商,签订合作协议书,共同组建“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岛津合作实验室”(以下称合作实验室),以期发挥双方优势力量、加强生物工程新技术及其分析方法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与技术开发。合作实验室签约仪式现场传真 签约仪式由江南大学周景文教授主持。实验室主任李江华教授率先致欢迎辞,为合作实验室的成立献上了热情的祝福。他在致辞中回顾了江南大学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多年来所取得的卓越的科研成就,并特别强调江南大学的教育理念与岛津公司的经营理念的内涵非常一致,期待通过双方的合作推动师生使用仪器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工作,共同促进生物工程新技术及其分析方法的创新。随后,岛津公司吴彤彬事业部长致辞,对合作实验室的成立表示了衷心的祝贺。他在致辞中高度评价江南大学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为我国的发酵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还在致辞中谈到岛津公司从用户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与中国各行各业开展了广泛而升入的合作,结合岛津先进分析技术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他在致辞的最后强调本次合作实验室的建立是双方深化合作的开端,期待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提升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并结出丰硕成果。江南大学周景文教授主持签约仪式 实验室主任李江华教授致欢迎辞岛津公司吴彤彬事业部长致辞致辞结束后,李江华主任与吴彤彬事业部长分别在合作实验室协议书上签字。在出席仪式嘉宾们热烈的掌声中江南大学校长陈坚院士与吴彤彬事业部长共同为合作实验室揭牌。合作实验室扬帆启程,双方的合作迈向了新的高度。李江华主任与吴彤彬事业部长签订合作实验室协议书江南大学校长陈坚院士岛津公司与吴彤彬事业部长为合作实验室揭牌签约仪式结束后举办了小型学术报告会。首先,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张歆媛女士做题为《细胞培养上清液成分分析方案》的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细胞培养基上清液分析工具突破传统细胞培养监测的手段,可以在17分钟内同时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超过95种细胞培养基成分和代谢产物。岛津可以提供基于LCMSMS、GCMSMS以及ICPMS平台的细胞外环境和细胞内环境的代谢流分析,精准解读生物发酵转化培养过程,助力从高端科学研究到大规模发酵应用。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张歆媛女士做报告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宋巍先生做题为《岛津GCMS/GCMSMS数据库及代谢物分析解决方案》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岛津GCMS,GCMSMS定制分析系统为检测和科研用户提供专属性解决方案,定制分析系统含GCMS,GCMSMS主机,专用数据库(Smart SIM,Smart MRM)和前处理相关耗材,形成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使用专用数据库(Smart SIM,Smart MRM),实现无需标准品,快速创建仪器方法,并实现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岛津Smart MRM 数据库(代谢物版)包含651个生物体代谢物衍生体(尿液 、血清、细胞),是业界唯一的商用GCMSMS MRM代谢物数据库;融合Smart MRM功能,自动创建最佳仪器方法。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宋巍先生做报告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吴国华经理做题为《在线细胞培养液分析细胞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方案》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所介绍的细胞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技术,是岛津公司和清华大学共同开发的新技术,利用微流控芯片和质谱联用,进行细胞代谢物质研究的新方法。适用于细胞培养、药学、环境、营养物质、疾病诊断等领域。该技术提升了分析操作的自动化、减少消耗,在线监测使研究数据“量”“质”双双提高。岛津公司分析测试仪器市场部吴国华经理做报告嘉宾参观合作实验室,深入探讨未来合作项目 参加签字仪式的嘉宾合影留念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420万!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透射电子显微镜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350200]ZW[GK]2022004项目名称: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透射电子显微镜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4200000元 包1:采购包预算金额:4200000元采购包最高限价:4200000元投标保证金:0元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品目号品目编码及品目名称采购标的数量(单位)允许进口简要需求或要求品目预算(元)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1-1A02100301-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1(套)是1环境条件: 1.1 电源:220V(±10%),50Hz/60Hz;1.2 工作环境温度:15~23度1.3 工作环境湿度:<60%RH1.4 运行持久性:连续使用1.5 安装条件:地线独立接地,电阻小于100欧姆即可2 应用范围:用于对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医药和生物医学等样品进行高分辨观察;3. 技术要求:3.1 加速电压:20-120KV(以100V为步长调节)3.2 分辨率:≤0.2nm3.3 ▲电子枪:钨灯丝,具有电流自动控制,灯丝计时,气压式自动升枪等功能,可选配LaB6灯丝3.4 ★观察模式:不更换硬件的前提下,可在同一台仪器上实现物镜的高分辨(HR)和高反差模式(HC)的一键切换(提供两种模式切换的截图)。适合纳米材料及病毒的高分辨观察和生物组织的高反差观察。3.5 放大倍数:高反差模式:X200~X200,000高分辨模式:X4,000~X600,000低倍模式:X50~X1,0003.6 ▲图像旋转:最大范围X1,000~X40,000,旋转角度:±90度(15度/步)3.7 ★物镜焦长:高反差模式焦长:≥8.8mm,保证高反差观察效果。3.8 ★使用高速、高灵敏的COMS荧光屏相机(帧率≥160fps)取代了传统的荧光屏观察窗,将TEM操作统一于显示器上。3.9 ★一体化直插式CMOS相机,≥1200万像素,兼顾高分辨和大视野观察;一体化主相机具有自动保护功能,防止电子束过强对CMOS的损伤。3.10 具有自动聚焦功能,适用范围:×1,000~×20,000,误差:<7um(×10,000),可设定自动欠焦量。3.11 具有自动消像散功能,适用范围:×3,000~×20,000,误差:<1.2um(×20,000)3.12▲自动图像导航:Whole View功能,超低倍观察,观察范围φ2mm;利用Whole View图像在设定倍率下自动拍照,并利用所得图片进行导航,同时保留坐标导航和图片回溯功能。3.13 自动拼图功能:高低倍下均可实现拼图,可以实现4 x 4张图片快速自动拼图(仅需4分钟),最大像素13k x 10k2.14 具有自动聚焦、自动定位可无人值守拍摄多张图片的功能,准确定位并自动拍摄数量≥99★2.15 配备自动倾斜图像捕捉系统及3D重构软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倾转样品台、马达自动对中样品、自动拍照、EMIP-3D自动计算3D结构信息。2.16 辅助功能实时测量:测量图片或衍射图案漂移校正:对漂移图像进行校正Rizm功能:可用鼠标控制样品位置的移动(高倍)2.17 样品低损伤观察低剂量电子束观察,软件界面上电子束剂量实时显示自动预辐照功能2.18 ★两端支撑式高稳定样品杆,有效防止样品漂移、抖动(提供样品杆两端的实物图片)。2.19样品平移:X/Y ±1mm(CPU控制马达驱动),Z ±0.3mm。2.20 样品台倾斜角:±70度,可显示样品位置、倾角等。2.21 ▲物镜活动光阑:4孔光阑,最小光阑孔≤15um。2.22 真空系统:2.22.1真空逻辑由测量值控制;2.22.2★真空交换仓预抽时间≤15s,抽真空到可以显示样品图像≤20s(提供抽真空开始到显示图像的视频图像);2.22.3配有全量程规,操作界面上实时监测镜桶内真空的变化;2.22.4不使用扩散泵,配置分子泵,抽速不低于300L/s,旋转泵,抽速不低于135L/min。3. 必要配置:3.1 透射电镜主机 1台3.2自动升枪电子枪 1套3.3两级照明镜系统 1套3.4五级成像镜系统 1套3.5分子泵(流速≥300L/s) 1台3.6机械泵 1台3.7空压机 1台3.8冷却循环水 1台3.9 COMS荧光屏相机(帧率≥160fps) 1台3.10直插式1200万像素CMOS相机 1台3.11 CMOS相机与电镜一体化操作软件 1套3.12自动倾斜图像捕捉系统及3D重构软件系统 1套3.13高反差和高分辨物镜极靴 各1套3.14两端支撑式高稳定样品杆 1套3.15控制单元,包括电脑主机、键盘、鼠标、旋钮板 1套4.技术服务:为用户培训使用仪器的工作人员。其培训内容指的是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安装、调试、操作使用和日常保养维修等。5.性能试验与质量保证:5.1应对仪器设备的质量、规格、性能、数量进行详细和全面的检查,并出具检验证明,如有缺失,应负责赔偿。5.2仪器设备的保修期为一年。5.3售 后 服 务:厂家在福建设有办事处并配有专职的电镜维修工程师。4200000工业合同履行期限: 合同签订后(180)天内交货本采购包: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 沃特世携手新加坡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发肿瘤标志物鉴定和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新策略
    此次合作旨在促进分析方法的开发,建立以鞘糖脂为重点的癌症糖生物学多糖数据库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今日宣布与隶属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院(Bioprocess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BTI)合作开发新方法,用于新型肿瘤标志物鉴定以及研究糖基化修饰通路以帮助开发新型治疗方案。此次研究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开发一个基于实验数据的与疾病相关的鞘糖脂(GSL)头部基团数据库,该数据库将包含GSL多糖名称、葡萄糖单位(GU)校正后的色谱保留时间1和碰撞截面(CCS)数值以及对应的质谱图。GSL的结构高度复杂,其中多糖头部基团与脂肪酰基团相连。要分析这类物质的分子组成,必须解析其分子序列、端基异构性、分支结构、寡糖基的连接位置,以及脂肪酰基团的基序。GSL对细胞的生长、相互作用和信号传送非常关键,它的结构变化可能会引发疾病或促使不同类型的肿瘤发生恶化。多糖头部基团的分析一直以来都是糖科学领域的一大难题,单独使用液相色谱(LC)或质谱(MS)技术都无法轻松区分出异构体结构。BTI的科学带头人、研究科学家Susanto Woen博士表示:“通过本次合作,BTI能够充分应用沃特世的糖组学专业知识开发新的分析方法,并建立前所未有的GSL信息数据库。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探索潜在的临床标志物,还能深入了解经过治疗干预之后的疾病发展和患者复原情况。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在改善人类健康的同时解决生物制药行业的某些需求。此次合作让我们有幸成为国际糖组学研究网络中的一员,我们将致力于开拓新技术,用以确定疾病或疾病状态中GSL糖基化与任何表型/基因型特征之间的潜在联系。”沃特世公司健康科学市场总监Jose Castro-Perez博士说道:“通过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我们将更深入地帮助BTI开发创新型分析方法,并建立以鞘糖脂为重点的肿瘤糖生物学综合实验性多糖数据库。我们希望此次合作能够开发出先进的方法,用以研究肿瘤分类和生物标志物发现过程中涉及的GSL糖基化。”在此次合作中,沃特世将提供专业的科学知识和Waters SYNAPT G2-S High Definition Mass Spectrometry行波离子淌度高清质谱系统。这款仪器采用的行波离子淌度质谱技术能够对离子进行快速分离,不仅可按照离子的大小、质荷比进行分离,还可根据离子的形状实现分离。CCS值是一项精确的化合物物理化学性质,与气态离子的大小、形状和所带电荷有关。这套系统可根据每个多糖头部基团的CCS值实现分离,深入揭示它们独有的化学结构,随后,获得的结构数据可用于更详细地描述待研究的GSL。相较于单独使用质荷比的方法,行波离子淌度能够提供更高的分析专属性。沃特世与BTI的合作始于2014年,合作之初的主要目标是评估专为生物制药应用而开发的新型 GlycoWorks RapiFluor-MS N-糖标记分析试剂盒的性能,以及开发此试剂盒相关的糖基化分析完整工作流程,涵盖样品前处理到样品分析。 关于沃特世公司(www.waters.com)沃特世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WAT)专注于为实验室相关机构开发和生产先进的分析和材料科学技术。50多年来,公司已开发出一系列分离科学、实验室信息管理、质谱分析和热分析技术。###Albrecht, S. Vainauskas, S. Stockmann, H. McManus, C. Taron, C. H. Pauline M. Rudd, Anal. Chem. DOI:10.1021/acs.analchem.6b00259.Waters、SYNAPT、High-Definition Mass Spectrometry、GlycoWorks和RapiFluor-MS是沃特世公司的商标。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生物芯片技术专题研讨班通知
    生物芯片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在疾病诊断、药物筛选和新药开发、中药基因组学研究和中药现代化、环境保护及其他等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均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生物芯片技术将会为疾病检测和诊断、新药开发与药物筛选、分子生物学、农作物优育优选、航空航天、司法鉴定、食品卫生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带来一场革命,甚至还将改变生命科学研究方式。为帮助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与应用领域的专业人员更快、更直接地了解与掌握生物芯片的应用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特举办“生物芯片技术专题研讨班”。   本期研讨班邀请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国内从事生物芯片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一线专家授课,采用专家讲座为主、辅以引导学员讨论实际案例的学习方式;根据以往研讨班上的意见反馈,特别增加了生物芯片如何与测序技术相结合进行应用的专题。 研讨班主要内容: ◆美国FDA批准的应用于辅佐肿瘤临床治疗的基因芯片应用现状◆世界范围内学术机构和商业公司正在开发的生物芯片类型◆如何把现代测序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进行结合◆生物芯片技术用于微生物的检测,包括:(1)细菌类检测应用型芯片(2)病毒类检测应用型芯片(3)能同时高通量检测多种微生物包括未知病毒的应用型芯片◆在基因组序列不清楚的情况下如何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包括:(1)在DNA水平上筛选不同物种特异的DNA片段用于农作物分子育种或品质保护(2)在RNA水平上发现新功能的基因◆利用蛋白芯片检测小分子化合物◆从基因芯片出发最终筛选到蛋白水平的分子标记物用于疾病的诊断 会议时间、地点:2009年4月11-12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国家科学图书馆),报到时间:2009年4月10日,报到地点:《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编辑部。 参会办法:参会代表请于4月6日前填写会议回执后Email/邮寄/传真至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会议费每人1200元,在读研究生每人1100元(凭有效证件),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联系方式: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100190)联 系 人:任红梅13641036700电 话:(010)82624544,82626611-6511 传真:(010)82624544电子邮件:renhm@mail.las.ac.cn 生物芯片技术专题研讨班报名回执表(参会代表请于4月6日前Emial/传真/邮寄至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社)单位名称 通信地址邮编姓名性别职称电话传真E-mail是否住会 生物芯片技术专题研讨班住宿预定表(会议住地:中科院第一招待所,需住会者请务必于4月6日前回传本表)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手机电子邮件代表姓名性别是否需要单人间入住日期离店日期 会议驻地:中科院第一招待所(010-62564642),标准间每天150元。公交线路:913、983、740、696、826、466、641、26、47、320区间、运通113等各路公交车至中关村一街站即到。
  • 【深化交流 共叙合作】-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岛津合作实验室签约暨岛津食品特色科研技术分享会
    2024年7月3日,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岛津合作实验室签约暨岛津食品特色科研技术分享会在四川成都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围绕在食品领域的各类极具特色的新品技术及系统方案,与前来参会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 本次会议由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杨潇教授主持。首先由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熊华书记致辞。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熊华 书记熊华书记介绍了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的情况。学院设有食品系、生物工程系、制药工程系、环境工程系及教学实验中心 并配备高水平教师队伍以及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学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省内外的影响及广泛的产学研合作为基础,以学科交叉为优势,充分整合优势资源,围绕食品、生物、制药与环境学科基础问题及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与学院和岛津的深入合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希望在本次合作实验室签约后双方可以进一步畅通拓宽校企合作桥梁,不断深化合作产出,携手共创协同发展新辉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西南大区经理郑健先生致辞。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西南大区经理郑健先生郑健经理表示,岛津制作所已成立将近150年,更是受到中国广大用户支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岛津与西华大学更是一直保有深厚的合作之谊,今日双方共建合作实验室,将开展更广阔更具深度的科研合作。岛津团队会持续强化服务、提供科研助力,为合作实验室平台产出更多高层次、多样性、创新型的合作成果而努力,为学院、学校的科研产出而努力。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唐洁院长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唐洁院长介绍学院以及学校平台对于分析仪器的需求,要求以及建设规划,对于未来与岛津开展更高层次合作提出期待。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杨潇 教授杨潇教授与在座嘉宾分享日常科研工作中使用岛津仪器的心得感受,肯定了岛津优质耐用的产品性能以及快速高效的服务支持。揭牌仪式随后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唐洁院长、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西南大区经理郑健先生正式签定合作协议,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熊华书记、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罗天雪女士共同为合作实验室揭牌。学术交流揭牌及签约结束后,进入学术交流阶段。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杨潇教授进行题为《风味组学的研究方法-以挥发性风味物质为例》的发表。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杨潇教授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创新中心应用拓展专家罗世恒先生带来题为《岛津靶向及拟靶向代谢组学特色创新成果》的发表,介绍岛津在靶向和拟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GCMS代谢物数据库和拟靶向方法包的开发背景、产品特色以及合作研究成果等。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创新中心应用拓展专家 罗世恒先生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GCMS产品担当栗真真女士发表了题为《岛津特色气味分析系统及智能积分软件在食品科研中的应用》的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基于气质联用系统开发的岛津特色气味分析系统,其包含香味物质和异味物质两个特色的数据库,可以轻松实现数百种风味物质的快速筛查。此外还介绍了专门用于气质和液质数据后处理的Peakintelligence智能积分软件,该软件结合AI的全新算法,无需设置积分参数,即可达到媲美专家级别的数据处理水平,能够大幅度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GCMS产品担当 栗真真女士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教育行业担当张玥女士进行题为《岛津特色技术助力食品科研》的发表。报告主要介绍岛津在食品科研中可应用于特殊成分分析,营养品质机理研究以及食品工艺技术领域的特色技术及应用方案。岛津分析计测事业部市场部教育行业担当 张玥女士学术交流后在杨潇教授的引领下,双方前往参观中心的实验室。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全球首个多能干细胞质控标准发布
    近期,干细胞转换医学与再生医学界的学术交流气氛异常活跃。据悉,2014年4月25日至28日,全球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领域最专业、最前沿的国际会议&mdash &mdash &ldquo 第四届国际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大会&rdquo 在大连举行,11位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以及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该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聚大连。此间,SCL圣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郭镭教授受邀作为此次&ldquo 诺贝尔奖专家论坛主席&rdquo 出席大会。会上,他与11位诺贝尔奖得主同台演讲,并首次发布了SCL圣释的核心产品&mdash &mdash 全球唯一带有专利质控证明的多能干细胞(SCL圣释多能干细胞),同时,已经获得国际高标准量化成有形质控专利的&mdash &mdash SCL圣释多能干细胞出生纸产品也正式发布(国际专利:201330651446.7、2013Z11S036414)。SCL圣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郭镭教授受邀作为&ldquo 诺贝尔奖专家论坛主席&rdquo 在大会上发言  4月28日,&ldquo 第四届国际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大会&rdquo 落幕后,诺贝尔奖得主达尼埃尔&bull 谢赫特曼(DR.danny Shechtman) 与&ldquo 诺奖大师论坛主席&rdquo 、SCL圣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郭镭教授一起来到北京SCL圣释园区考察,他们就&ldquo 干细胞转换医学与再生医学临床研究与应用以及SCL圣释多能干细胞出生证明&rdquo 进行了深层次的科学及产业对话。  &ldquo SCL圣释是以干细胞转换医学和再生医学相结合的全产业链企业,我们倡导这样一种生活SCL Life Stely&mdash &mdash 干细胞的美好生活,这是SCL圣释推崇的一种全新人生理念。&rdquo SCL圣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郭镭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  郭镭对记者介绍说,干细胞转换医学和再生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亮点,目前中国在该领域有很多研究与国外同步,某些方面还处在领先地位。在干细胞转换医学与再生医学临床研究与应用方面,SCL圣释生物已经走在了世界技术的前沿。SCL圣释园区由SCL Bank圣释干细胞生命银行(Stem Cell Life of Bank)、SCLGL圣释再生医学实验室(Stem Cell Life is Good Life Lab Stem Cell Life of GuoLei Lab)、SCLIC圣释再生国际诊疗机构(Soul Cozy Life InternationalClinic)、SCLCC圣释再生医学云中心(Stem Cell Life Cloud Center)构成,SCL Bank圣释干细胞生命银行以储存神奇再生种子业务为基础, SCLGL圣释再生医学实验室以科研和创新为原动力,SCLIC圣释再生国际诊疗机构标准化三大检测系统和HIS电子诊疗为临床应用积累数据,SCLCC圣释再生医学云中心的数据积累,将 SCL圣释再生医学成果、标准推广至全球。诺贝尔奖得主达尼埃尔&bull 谢赫特曼在SCL圣释园区与业内专家交流  &ldquo 在中国与SCL圣释再生医学实验室进行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及数据化成果分享,让他真正体验了再生医学大数据没有国界。&rdquo 达尼埃尔&bull 谢赫曼认为:今后,有了多能干细胞(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帮助人们治疗疾病,也可以在组织工程、器官再造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童话世界中的幻想有望变为现实。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4年,全球干细胞技术市场将达1500亿美元。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再生医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其中多能干细胞已成为日本、英国等国家医学研究热点。《Science》、《CellStemCell》、《Nature》等世界级高端科研杂志已陆续刊登了脐带干细胞的相关研究与进展。《Science》杂志曾公布干细胞为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榜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领域研究为各种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而与胚胎干细胞、脐血干细胞、胎盘干细胞相比,新生儿脐带来源的多能干细胞具有高纯度、多能性、稳定性等更多优点,脐带多能干细胞移植技术作为一种继药物与手术治疗疾病后的第三类诊疗技术将造福于人类,为改善亚健康、再造年轻活力、延缓生命衰老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  SCL圣释公司技术负责人对记者说:&ldquo SCL圣释脐带多能干细胞,储存40天后便可使用,一次可提存100份,无需配型,该技术创造了干细胞行业的新记录,未来很多人都会储存属于自己私人定制的SCL圣释多能干细胞,并且这份珍贵的SCL圣释多能干细胞种子,将会成为生命必需品。&rdquo 该负责人解释说,&ldquo SCL Bank不是存钞票,而是储蓄私人健康的再生种子&mdash &mdash SCL圣释多能干细胞。据统计,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每天都有很多新生儿诞生,新生儿的家长可以选择储存专属于自己孩子的脐带多能干细胞。这是一份最珍贵的生命厚礼,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妈妈生产前应提前作好规划,为孩子未来的健康储存这份生命密码。&rdquo 诺贝尔奖得主达尼埃尔&bull 谢赫特曼夫妇(左一二)与SCL圣释CEO里程(右二)及郭镭教授(右一)一起在SCL圣释北京园区展开交流  &ldquo 以干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再生医学,将成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另一种疾病治疗途径,从而成为新医学革命的核心。&rdquo 科技部《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ldquo 十二五&rdquo 专项规划》对干细胞治疗的地位作了上述评估。不过,干细胞产业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国内干细胞技术的科研成果转换目前还存在一定障碍。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曾表示:&ldquo 干细胞再生医学产品研究开发代表着新方向,但是目前只有干细胞库技术服务产生了经济效益,其他干细胞产品还不能走入市场。干细胞药物上市审批存在障碍,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转化、VC/PE不敢投资、企业不愿投入科研资金。&rdquo
  • 全日程!“微生物发酵与代谢工程前沿技术及应用”网络研讨会即将召开
    生物制造将生物体作为细胞工厂,以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生物技术为基础,利用菌种、细胞、酶等生命体生理代谢机能或催化功能,通过工业发酵工艺,规模化生产目标产物,将生物质(生物体或其代谢产物形成的可再生资源)原料转化为生物产品,相较于传统制造具有绿色、环境友好等显著优势,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广泛应用于化工、材料、能源、食品等重要工业制造领域。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制造作为覆盖面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颠覆性技术,正在成为重塑未来经济形态的决定性力量。生物制造有望占全球制造业1/3,达到30万亿美元市场,未来10-20年间生物技术将为全球每年带来2-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但目前仅有小于6%化学品真正实现了生物制造(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对微生物细胞调控规律以及发酵过程规律认识的局限性,对其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分析挖掘不充分,这极大地限制了整个生物制造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生物制造的过程中,微生物代谢工程通过精确调控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优化生物合成过程,极大地提升了目标产物的产量和纯度;而微生物发酵工程则利用微生物的发酵能力,在控制条件下进行高效转化,生产出各种有价值的生物产品。这两大工程技术的结合,对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某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已有134个现代微生物制造的工业化案例,其主要发酵产品产值约为140多亿美元,预计2029年全球微生物发酵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8354.2亿美元,在药物、食品、化工等行业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为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及时了解微生物代谢工程与发酵工程的前沿学术、技术进展,及在生物制造产业中的应用。仪器信息网将于2024年6月28日举办“微生物发酵与代谢工程前沿技术及应用”网络主题研讨会。点击报名《《《报告嘉宾:发酵工程篇邢新会报告题目:《合成生物学表型测试生物反应器及其装备化研究进展》邢新会,1992年获得东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被聘清华大学“百人计划”教授,加入化工系,工作至2022年8月。2019年6月至今担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长聘教授、执行工作副院长。长期从事生物化工、高通量生物育种技术与装备、合成生物技术、酶工程、循证健康工程、糖类药物及天然活性肽创制等研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多项技术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00余件,其中20余项专利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参与制定5项生物育种国家标准。担任十余种国内外学术刊物副主编或编委。近年获得5项省部级和国际级奖励或荣誉。报名参会庄英萍报告题目:《生物反应器与智能生物制造》庄英萍,女,研究员,博导。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863”生物医药领域工业生物技术主题专家。长期从事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曾承担“973”课题等项目,目前在研“绿色生物制造”重点研发“生物反应器与智能生物制造”项目,在智能生物制造方面,从过程传感、数据科学和智能决策等方面取得突破,并在20余个企业应用推广。报名参会方柏山报告题目:《微生物发酵过程智能调控与代谢通量分析》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市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创始主任。先后于1982年1月和2000年9月获得浙江大学和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和博士学位;分别于1991~1993年留学斯图加特大学、2000~2001年留学德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2018年12月作为高级研究员访问了华盛顿大学;曾任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名化工学院)院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工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微生态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化工学会监事长、福建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获“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教育名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等称号。以通讯作者身份于Nat Catal,AIChE J、Biotechnol. Bioeng等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独著《生物技术过程模型化与控制》等多部。报名参会报告嘉宾:微生物代谢工程篇罗玮报告题目:《基于合成生物技术的氨基酸(含衍生物)及高值医药用酶/蛋白和化妆品原料的生物制造》罗玮,男,博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毕业于浙江大学。长期从事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酶/蛋白质工程的研究,主讲《发酵工程》、《酶工程》等课程。近年来共发表论文七十多篇(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知名SCI期刊论文近四十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近二十项;主持包括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十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商联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科技奖三项。现为《南方农业学报》青年编委、SCI期刊《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客座编辑、江苏省科技副总。报名参会江会锋报告题目:《DNA生物合成技术及应用》从事新酶改造设计研究,通过自然元件解析和人工元件构建,创建了紫杉烯等天然产物异源合成细胞工厂,搭建了Kb级DNA生物合成仪,实现了CO2从头合成人工淀粉路线,已在Science、Molecular Plant,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Catalysis、PLoS Biology、Green Chemistry、ACS Synthetic Biology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40余项;曾获2018年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020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2022年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报名参会田平芳报告题目:《基于碱基编辑改造微生物代谢途径》田平芳,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自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到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访问学者,美国佐治亚大学(UGA)高级研究学者;研究方向为微生物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863课题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其他省市和企业课题10多项,参与课题多项;发表SCI和核心刊物文章150多篇,授权专利16项;开展基因组编辑及3-羟基丙酸、1,3-丙二醇、吡咯喹啉醌、阿克拉霉素等化学品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研究;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0多名;研发的生物农药已在全国范围推广;担任Nature Comm, Metab Eng, Appl Envir Microbiol, Biotechnol Adv, Appl Microb Biotechnol等30多个SCI刊物审稿人,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报名参会温馨提示:1) 报名后,直播前一天助教会统一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发送参会链接给报名手机号。填写不完整或填写内容敷衍将不予审核。2) 通过审核后,会议当天您将收到短信提醒。点击短信链接,输入报名手机号,即可参会。会议报名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microbialfermentation240628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