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融合槽

仪器信息网融合槽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融合槽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融合槽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融合槽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融合槽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融合槽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融合槽相关的解决方案。

融合槽相关的资讯

  • “小动物光学多模融合分子影像成像设备”项目启动
    3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田捷研究员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小动物光学多模融合分子影像成像设备”项目召开项目启动会,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动。   本项目由自动化所牵头,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以及第四军医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四家单位共同参加,是迄今为止自动化所资助额度最高的国家基金委项目。  针对重大疾病防治和重大新药创制的国家战略需求,该项目拟研制小动物光学多模融合分子影像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以光学分子成像模态为核心,同机融合核素和结构成像模态,从细胞分子、功能代谢和解剖结构等多个层面系统全面地提供生物体生理病理信息。围绕多模成像设备研制这一核心目标,该项目涉及到成像模型、重建算法、成像设备、融合平台、验证评价以及医学生物应用等多方面的研究。该设备将用于开展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理、早期精确诊断以及药物疗效定量评价的医学生物应用研究,为肿瘤早期精确诊断和药物定量疗效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该项目的实施对推动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科学研究、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启动会上,田捷研究员还就项目总体情况、“小动物光学、结构、代谢三模态同机成像设备构建与研发”课题研究方案的报告、项目各子课题分别就课题定位、研究内容、实施方案、具体指标、研究计划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汇报。  基金委医学部常务副主任董尔丹、综合计划局郑永和副局长、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曹凝副局长、院高技术局杨永峰处长、基金委综合计划局谢焕瑛处长、医学部三处李恩中主任,中科院项目评估监理中心金启宏研究员、刘涛副研究员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戴建平教授、中国科学院吴培亨院士、沈绪榜院士等九位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莅临启动会。
  • “互联网+”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
    “国防军工科研院所向我们开放大型科学仪器,我们孵化器内的企业再也不用为测试发愁了。”得知绵阳成立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绵阳融鑫孵化器负责人张文博有些激动。  军民深度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对社会开放无疑是一个重要风向标。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拥有中物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军工科研院所里有许多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  为充分发挥军工的科技优势,整合和优化四川涉密军工单位的仪器和人才资源,1月12日,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下称共享平台)揭牌。该平台通过“互联网+”模式,有效聚集军工科研院所、军民融合企业、检测专家、仪器服务机构等军民融合资源。绵阳计划到2020年,平台实现整合仪器资源10000台以上,年服务企业5000家以上,打造具有军民融合特色的国家级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盘活设备 开放服务  近年来,绵阳科技型中小企业迅猛发展,目前已达近万家。创新创业过程中涉及大量检验和测试,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无力购置和运行维护大型科学仪器而发展受限,这曾是张文博的一块心病,“我们只有托各种关系去打听,但效率太低,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科研成本。”  2011年,绵阳启动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当起了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红娘”。2016年,在前述平台建设基础上,绵阳依托四川省分析测试中心、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绵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启动了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设。  事实上,在共享平台成立前,绵阳的军工科研院所已在开放大型科学仪器方面进行了探路。  为充分盘活中物院大型科学仪器存量资源,打造具有四川特色军民融合的分析检测服务产业,省科技厅与中物院经过多次研究、协商,中物院部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被纳入了共享平台。  中物院自身也积极探索军民融合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成立了由机械研究所(六所)牵头的中物院理化分析与无损检测平台。经过涉密性梳理后,平台现已整合包括分析、物理性能测试、计量、核、特种检测五个类别的仪器,总价值2.5亿元,形成了中子照相技术、射线数字化成像技术、表面组分分析技术等检测能力。  参与共享的军工科研院所不止中物院。2016年12月25日,中国商飞公司C919国产大型客机首架机交付试飞中心,鲜为人知的是,空气动力新城核心项目—总装29基地科研试验新区,参与了C919空气动力方面的测试。此外,总装29基地科研试验新区还实施了中国中车公司高速列车项目测试。  “一升一降”互利共赢  “过去,我们院内的仪器也对外开放,但每年的业务量很少,检测费收入只有10余万元。”中物院理化分析与无损检测协作网副主任黄姝珂说,中物院理化分析与无损检测平台成立后,检测费收入达到了60多万元。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军工科研院所大型科学仪器向社会开放后,形成了“一升一降”的局面: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升了,企业的研发成本下降了。“我们有时要做零部件失效分析检测,这需要中子照相等六七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价值上千万元。如果自购,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何况设备使用频率并不高,每年还需要不菲的运行和维护费用。”富临精工公司董事长曹勇说,“通过与中物院的合作,购置设备的钱省了。过去,我们做检测是一次一付,去年我们签订了年度合作协议,合作金额不到10万元。”  只有共赢,才能让开放共享可持续。军工科研院所不止赢在收取测试费用。“有些精密仪器有10个功能,但我们可能只用了其中一个,其余9个功能就浪费掉了。”黄姝珂坦言,“通过与外界的业务往来,拓宽了军工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科研水平。”  而科技型中小企业赢得了发展。绵阳菲纳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利用核测井技术生产在石油勘探领域广泛运用的“可控源中子发生器”。发生器样品需要进行仪器匹配,样品试制出来后,需要中物院的测试设备。“有了这个共享平台,今后在家门口就能搞定。”总经理张小隆说。  共享平台成立后,也让黄姝珂所在单位找到了业务新方向,“以前,到我们这儿来检测的大多是绵阳及成都周边的企业。今后,我们要向全国拓展。”  整合资源 平台共享  “与其他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相比,我们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就是军民融合。”绵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蒲良驹介绍,通过共享平台,一些企业可以做射线探伤、超声波无损检测等测试。“这些设备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  共享平台建立了分产业、分领域、分地域的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数据库,检索更方便,服务性更强,军民融合企业能快捷地享受查询设备信息、在线检测预约、线下专业检测等一条龙服务。  共享平台提供的不只是仪器共享和检验检测等核心服务,还将是一个仪器设备领域的“淘宝网”,“仪器设备研发生产机构可以在平台上发布供需信息,闲置仪器也能在平台上拍卖,仪器设备还能抵押融资。”绵阳市科知局局长刘青川介绍,平台还将采集平台仪器数据、机构数据、检测数据、设备供需数据、设备使用数据、设备耗材数据,建立大数据库,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数据分析。  黄姝珂所在的中物院六所有120多台套大型科学仪器,检测人员却只有20多人,“一个人要分管几台设备。”黄姝珂说,我们打算依托平台搞“自助”模式,开展培训服务,培训企业的操作人员,“这样既解决了我们人手紧张的问题,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黄姝珂说,在做测试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面临同样的技术难题,他们可以一起协同创新去攻关。
  • 思看科技 X 浙大机械工程学院产教融合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年6月6日,思看科技联合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展“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与三维视觉技术产教融合”主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集结众多学术与产业界的精英,共同探讨智能制造领域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策略,以及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的最新应用,旨在促进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开幕致辞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振宇教授率先发表致辞,介绍了浙大机械工程学院发展情况,并列举了学院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上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和成就,生动诠释了浙大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的大学精神。 刘院长表示在智能制造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新工科人才格外重要。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科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希望通过这次交流与分享,能够激发出更多创新思维的碰撞,让我们的教育更贴近产业需求,培养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思看科技CEO王江峰先生作为企业家校友进行开场致辞,王总回顾了思看与浙大机械工程学院的深刻渊源,感恩母校的培养与勉励。 王总表示随着智能制造的加速推进,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正在成为产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直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希望借此机会与学院师生、高校研究所、企业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探索和推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及三维视觉技术的创新发展。 嘉宾演讲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制造工程及自动化系副主任杨将新教授担任主持,带来首场“新工科人才培养”专题报告。 与会嘉宾纷纷就各自学院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讨论了多学科融合课程设置改革、项目制教学与实践、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实验室、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科研项目与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向的重要议题,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时代的新工科人才进行交流互鉴,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倪敬教授 江苏省教学名师、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程志红教授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裴植教授 浙江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岁繁教授 短暂茶歇过后,由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系副主任顾大强教授担任主持,开启下半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题报告。 嘉宾演讲 与会嘉宾深度探讨了视觉检测技术,尤其是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创新应用,重点涵盖了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精密制造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实例和前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脑机智能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魏明强教授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曹彦鹏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焦素娟副研究员 中国商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智慧检测产品部部长范晓骏先生 思看科技产品与支持中心高级总监王俊亮先生 会后,各位参会嘉宾、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师生代表,以及思看科技企业代表成员进行了合影。 此次产教融合主题研讨会上,通过深入探讨智能制造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三维视觉技术的应用,我们不仅为当下的教育和产业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为未来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面对智能制造时代的加速到来,我们肩负着培养高素质、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思看科技将通过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科技与教育共同进步,以迎接未来智能制造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悟空助力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
    5月27日-28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主办,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天然血管药物筛选与分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CMC-药理学实践培训”顺利举行。本次培训班分为仪器示教、培训讲座、药理学研究创新研讨会、实验教学等环节。徐宗本院士、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医学院的师生、海能技术总裁刘文玉先生及技术工程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培训使用的CMC/RL-2020型分析仪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贺浪冲教授团队与海能旗下悟空仪器团队共同合作开发的,该仪器实现了生物体内配体-受体特异性结合现象在体外的仿生模拟,为认识靶向药物作用规律、发现新的药物先导物提供了有效分析手段。药理学实践《型分析仪》培训班在仪器示教环节,贺浪冲教授团队的师生以理论讲授+仪器实操示范相结合的形式,深入介绍了《CMC/RL-2020型分析仪》在研究配体-受体亲和作用的应用。徐宗本院士提出将人工智能与分析仪器进行有机结合,对《CMC/RL-2020型分析仪》应用于药物筛选发现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贺浪冲教授介绍《CMC/RL-2020型分析仪》的设计、研制与应用背景等。来自陕西省内四所医学类高校的近80名师生就细胞膜色谱(CMC)分析仪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使用感受和用户需求等内容进行现场探讨和互动交流。在CMC-药理学实践《CMC/RL-2020型分析仪》培训暨药理学研究创新研讨会上,贺浪冲教授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介绍了自主研制的“CMC/RL-2020型分析仪”从提出CMC理论与技术,到研制成分析仪器,再到应用于药物发现与药物分析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新时代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的进步,开辟“生物分析装备产业”新赛道,全力提升国产分析装备竞争力。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龙建纲教授从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出发,指出项目驱动、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期待在各方力量支持下院校团队与海能合作共赢,促进以CMC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分析装备应用落地。刘文玉先生提到,创新引领科学发展,充分展现了科学仪器国产化的家国情怀和企业凡人匠心的“螺丝钉”精神,并诚邀与会师生到海能参观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张彦民教授总结,本次活动是CMC药理学实践的新延续,期望海能的科学仪器真正成为中国式标杆,助力生物色谱的发展。CMC技术实验教学环节,学员们在演练学习中掌握CMC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熟悉海能的仪器操作。悟空助力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能够参与到这一产教融合项目中,悟空仪器深感荣幸,也期待与更多科研工作者携手,不断探索与创新,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国产仪器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 科学家发明细胞融合新法
    新华社华盛顿1月4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4日发表公报称,该学院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高效的细胞融合新方法,大大提高了细胞融合的准确率。  细胞融合又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现象。自发的动物细胞融合几率很低,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工诱导细胞融合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发展起来,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各个领域。  据麻省理工学院介绍,过去,人工诱导细胞融合技术面临的最大障碍是难以高效地将细胞正确配对。例如,科学家希望将分属不同类型的细胞A和细胞B进行配对融合,通常情况下,除了得到所需的AB型细胞外,还会得到很多不需要的AA型和BB型细胞。而该学院科学家开发出的新方法,则能够保证获得所需要的配对细胞,提高了细胞融合的准确率。  细胞融合技术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例如,可通过把病变组织和器官的细胞与健康干细胞融合,对患者进行治疗 还可通过阻止癌细胞融合控制癌症发展等。  这项研究成果已刊登在4日的《自然• 方法学》杂志网络版上。
  • Nature技术突破:质谱和显微技术首次完成“图像融合”
    来自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了质谱分析和显微技术的第一次&ldquo 图像融合&rdquo ,这一技术突破将能极大的提高癌症的诊断效率和治疗疗效。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Method杂志上。  显微技术能帮助研究人员获得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但&ldquo 这种技术无法给你具体的分子信息,&rdquo 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生化和质谱研究中心主任,文章的通讯作者Richard Caprioli博士说。  而质谱技术能完成组织中蛋白,脂质及其它分子的各种精确分析,但是图像处理过于粗糙。如果能将这两种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将能令研究人员获得高分辨率的体内分子构成。  &ldquo 对我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rdquo Caprioli博士说。  Caprioli表示这项技术能重新定义外科范畴,比如肿瘤外科手术时癌细胞与正常细胞边界的界限。目前这一界限是由组织学决定的,也就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外观获取的。但是不少癌症患者在手术后又会复发,这有可能是因为一些癌细胞看上去像是正常细胞,如果利用质谱技术进行蛋白成分分析,那么就能精确标记癌细胞范围了。  这一技术成果由多名研究人员完成,包括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Raf Van de Plas博士,范德比尔特大学Junhai Yang博士等。  在这项研究中,他们采用了一种称为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编者译)的数学方法,从而能将质谱信息的每个像素投射到显微成像的对应位置上,获得一个全新的&ldquo 预测&rdquo 图像。  这在概念上类似于绘制标准曲线的实验点,Caprioli 说,虽然在这些真实测量点之间没有&ldquo 实际点&rdquo ,但是可以通过之前的实验进行预测。&ldquo 我们预测数据也采用了相同的方法,&rdquo 他说。
  • 军民融合&仪器共享!
    p 过去一项检验检测要把零部件快递到广州、上海等地,需要15天左右。”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的上市企业。公司负责人介绍,如今他们通过平台在绵阳本地对接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只需2至3天就能完成相关检测服务,研发效率大幅提升。/pp  这个平台,就是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pp  位于我国西南的四川绵阳,拥有众多国家级科研院所,以神光三、亚洲最大风洞群、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实验台等为代表的重大科学装置汇聚于此。/pp  然而,多年以来,这些科学仪器装置大多养在深闺人未识,大量科研资源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众多企业创新研发往往缺乏特定的试验设备。/pp  近年来,我国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向社会开放,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释放科研资源潜能。2017年1月,由四川省科技厅、绵阳市政府共建的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揭牌运营,促进军工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开放共享,实现军民互动、共享共赢。/pp  绵阳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局长刘青川介绍,共享平台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集合仪器共享方、设备销售方、检测服务方、数据服务方、物流服务方、科技金融机构等,形成了涵盖全部线上服务功能的仪器共享网;业务资源库、运营数据库、专业报告库3个数据库;仪器共享、仪器金融、仪器研发、仪器首发、报告溯源、认证培训等六大服务功能。/pp  在共享平台现场,各式各样大型科学仪器通过荧屏、展板、实物等方式呈现,琳琅满目。“通过这个平台,很容易找到某项服务哪个单位能够提供,价格是多少,地点在哪里等。”刘青川说。/pp  目前,共享平台囊括了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为代表的30余家军工院所、以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为代表的20余家服务平台;整合了以风洞设备、核测试相关设备、物理性能测试仪器为代表的15个大类4316台套、总价值超40亿元的仪器设备;聚集了以3位院士为代表的各类专家215人,专业领域涵盖材料学、应用化学、仪器分析等多个领域,形成1万余项指标的检测能力。/pp  中物院某研究所拥有一大批先进大型科研仪器。尽管过去该所的部分仪器也对外开放,但只是等客上门,业务量很少,每年检测费收入只有10余万元。通过共享平台,2017年该所的仪器利用率提高了3倍,检测费收入达到近100万元。/pp  绵阳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昆明说,公司的直驱电机与控制系统研发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若要自建实验室,至少需投入120万元。公司通过共享平台联系到了本地某研究所的电磁兼容实验室,顺利完成了相关测试,节约了资金,加速了研发。/pp  共享平台坚持需求引领,聚焦优势行业和重点企业,积极掌握产业链条各阶段的创新服务需求,加强信息沟通对接,从需求领域、时间要求、检测指标、资金成本等方面,运用已整合的军地资源和信息,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pp  目前,共享平台累计对外提供服务达3000多次,服务用户1000多家,合同服务金额达1300余万元。/p
  • 把握三网融合机遇 建立良好监测环境
    三网融合的话题在今年再次激起中国IT业界的极大热情。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作为中国广电行业最大的年度盛会之一,是业界企业和媒体观测行业发展趋势的“气象站”,而今年的展会中“三网融合”的概念无疑是最显著的风向标,无论是各方人士的言论还是展商的宣传热点,三网融合都成了最闪亮的关键词。广泛关注的背后是三网融合将带来的巨大产业发展机遇,某市场调研公司分析认为,未来3-5年之内三网融合的各个领域每年将保持30%-50%的增长,预计将达到5000-8000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  “三网融合给我国有线网络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今年的CCBN上曾明确指出。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近期也给出过类似的观点:“三网融合的过程中,电信营运商、广电以及周边产业都将是受益群体,但同时三网融合也将面临技术、体制以及市场等方面的巨大挑战。”在三网融合业务的开展上,有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带宽和服务质量需求,这要求工程师们必需使用恰当的测试设备,并在整个网络中正确地配置仪器监测点的位置,以便提供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等重要数据。如何通过有效的测试测量技术实现更高服务质量保障和用户体验的提升,是关系着营运商、设备提供商以及内容提供商等相关业者在三网融合后更强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胜出的关键。  应对更多业务、更多内容及QoS、QoE带来的测试新需求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会出现一些包括IP、音视频、互联网业务的整合服务,这些服务对不同的技术需求必然会增加,这就带来更多的标准、接口、制式的检测需求增加。”泰克公司大中华区市场总监王中元曾指出。三网融合的结果必将是电信、广电及周边企业更广泛地开展多重播放(Multi-play)宽带业务如BOD、VOD、IPTV等,如何利用先进的测试测量设备来保障新推业务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十分关键。特别是随着高清平板电视的普及以及数字电视频道增加、高清节目源的丰富,用户对节目音视频质量的体验期望不断提高,提高用户体验成为营运商的最大挑战,而通过部署恰当的测试测量设备进行内容、设备及网络优化和监测成为有效的应对手段。  从设备到内容、从采集到传输,所有环节的检测都非常关键,其中某一个技术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图像质量,进而影响到最终用户体验。就内容而言,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将涌现更多的内容提供者,如何在包括后期制作、高清制作、广告制作等方面检测图像颜色、幅度、亮度、色域等质量指标,特别是涌现的大量基于文件的视频的质量检测对于传统的检测和监测模式带来很大的挑战。在设备方面,要开展和享受新的IP业务,电视台、网络公司或者电信公司需要采购新的系统设备,用户也要配备新的终端,如互联网电视机、IP机顶盒等,这些设备的选购和测试都必须借助于功能强大的检测和监测工具。  在网络传输方面,由于IP网络本身就是一个不可靠的网络,IPTV等三网融合新业务又是一个需要高带宽、低传输时延和低时延抖动的业务,整个网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用户观看电视时出现马赛克、声音断断续续,甚至导致无法观看,因此必须对网络进行监测。在现有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下如何提供稳定的三网融合业务,保证服务质量、提高用户体验对营运商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一些新的功能、业务与现有的网络终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终端产品的操作便利性、性能稳定性以及包括节目切换延时在内的多种用户体验依然有待持续改进。  随着HD频道的迅速增多以及随之而来的带宽管理问题——有线运营商正在寻找既经济又高效的方法,来监测影响客户观看体验的内容损伤。除了传统的服务质量(QoS)监测之外,目前的新手段也开始关注QoE监测。利用泰克公司网络探测产品系列的这些独特的质量损伤的检测方法和可视化的察看方式,有线运营商就能够迅速地检测到那些真正影响到观众收看体验的故障,从而可以采取准确的步骤识别并解决这些问题。为了查找引起网络故障的根源,进行QoS监测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不采取QoE监测,运营商就不能轻易地判断究竟是哪类QoS问题对观看体验带来了实际影响。  泰克公司端到端解决方案的关键组成是一系列用于网络探测的产品和VQNet网络元素管理系统。这些网络探测产品以及相关的关键视频质量测试产品包括:能够接收QPSK调制方式或符合DVB-S2标准RF信号的MTM400A、能够接收采用8VSB调制RF信号的RFM300、用于千兆比特以太网IP分发系统的IPM400A 以及用于QAM调制器输出监测的QAM400A。  对三网融合应建立怎样的测试测量环境?  从模拟到数字有线电视、双向交互视频服务以及三网融合后的整合业务,所涉及的无论是头端、网络还是终端的测试测量需求越来越复杂,而监测问题的及时响应对保障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来说也至关重要。因此,整合、高效率、简便易用的检测和监测设备非常重要,基于这些设备建立的良好测试测量环境将有助于系统设备厂商、终端设备提供商、营运商以及内容提供商把握三网融合的商机。泰克凭借在数字电视网络监测方案方面的一贯优势,提供全面支持三网融合的监测和检测设备,包括:  - 网络接入点(如内容采集、内容传输和内容存取)的前端监视   - 基于IP网络的设备部件(如编码器和IP交换机)的现场安装测试   - 网络基础设施(如编码器/机顶盒)的选择和质量评测等。  (一)网络化、支持多格式的监测方案解决整合业务挑战。业务的融合必然带来测试测量环境的融合化需求。三网融合条件下,营运商可能需要分别检测QAM接口和IP接口,众多的检测点和不同格式的信号检测对传统的测试设备提出了挑战。“我们开发的远程监控软件平台——VQNet很好的考虑了这类融合化的需求,它支持所有的泰克数字电视监视器检测点的网络检测方案。可以支持多达500个检测点,且这些检测点可以位于该视频分配系统中的任意位置。”王中元表示。不管是IP接口还是QAM接口(泰克于今年CCBN上新推出的QAM400A QAM/传输流监测仪可于任一QAM信道上进行射频及码流信号的置信度测试、 验证和诊断),或者是卫星接收的信号,利用该软件都可以直接去监控每个检测点。  类似的测试需求还体现在对三网融合后多种标准的测试上,即一台仪器能够实现几乎所有标准的测试。以自动视频测量系统为例,当前一些领先的系统可以配置为模拟分量SDTV、HDTV和RGBHV视频格式的任意组合,能够支持众多的视频格式。例如,自动视频测量系统VM6000就将信号采集、优化的视频测量算法、测试信号文件和各种测试附件整合在一体化的测试系统解决方案中。以前在进行视频产品验证测试时,往往需要耗费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才能完成,现在使用VM6000仅需几秒或几分钟即可完成。  (二)自动化的测试测量手段提高效率。三网融合后的整合业务的复杂测试需求必须提高测试测量效率,需要更加自动化的测试工具。传统有线电视营运商利用电视墙的方式对节目质量进行人工监测,在出现问题时进行手工记录,无法保存当前的原始数据,因此就无法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解决,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当前领先的图像质量分析仪如泰克PQA500已经采用了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概念,提供了一整套可重复的、并与主观人眼视觉评估十分接近的客观图像质量测量解决方案,为工程技术人员优化视频压缩和图像重现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够为用户和观看者提供高质量的通用载体和分配传输业务。泰克公司的PQA系列的客观评价结果跟主观评价结果的相关系数已经达到了0.94,跟主观评价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而效率则大大提高。  三网融合的整合业务越来越多地采用基于文件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质量检测管理是营运商面临的一个新挑战。测试设备提供商专门针对基于文件的内容监测和验证开发了完全自动的系统,营运商可以将该系统整合到其网络中即可自动检测基于文件的内容正确性,检测的标准可以在网络的很多级进行设置。类似的高效率测试测量方法在当前IPTV等三网融合业务的前端、网络和终端设备的测量中已经有广泛应用。  结束语:互联网的应用使人类真正走入了信息化时代,而三网融合将为互联网应用在中国广泛开展提供强大的物理平台和体制保障,基于三网融合带来的各种创新应用和巨大市场潜力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无限的商机。在三网融合的业务部署中,营运商将把关注的重点从系统诊断工具转向提供24/7实时监视和服务质量保证。而具有视频测试、网络管理和网络诊断方面广泛应用经验和专业知识的领先测试测量设备提供商泰克科技,将发挥提供整合测试测量解决方案的最大优势,帮助中国广电及电信相关业者迎接三网融合带来的商机,为终端用户带来最佳的应用体验。
  • 军民融合潜力巨大,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p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专家指出,我国军用和民用领域在科研创新、市场整合、要素交换、产业布局等方面的融合潜力非常可观,按照《意见》部署有序推动融合措施,将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贡献巨大的推动力。/pp  《意见》提出,加快军民融合式创新,整合运用军民科研力量和资源,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和潜力,开展联合攻关,加强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技术研究,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例如美国,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往往与其军工领域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军民融合对于高端产业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意见》的实施将为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带来长期利好。”/pp  军工是尖端技术优先应用领域,也是颠覆性创新的汇聚之地。光电成像,探测器,光模块、电子信息、微波器件、卫星导航、计算机软硬件、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军民融合,军工产业和民营企业同步发展,规模优秀、产业特征明显、注重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等特点。并且,民营企业众多。/pp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指示精神,促进军民融合加快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发展,由业内数十位知名院士、重量级专家领衔,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上海政府部门指导的“2016中国(上海)军民融合发展暨国防光电子信息化装备展览会”将于 2016年10月10-12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活动推动军工开放、军转民、民参军、军民资源共享和军民结合产业发展 鼓励民口单位利用民用科技成果,推进民用先进技术向军用领域转化应用,积极为军工、军方提供符合需要的产品 获取最新军方采购需求信息,与军方用户面对面交流和对接,并让军方直接了解企业的高新技术与产品。/pp  咨询参展(会)事宜,请致电组委会秘书处010‐83739883/ppbr//p
  • 院士支招军民融合:围绕技术两用做文章
    军民融合是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的重头戏。9月25日下午,军民融合院士专家座谈会在西安举行,多位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陕西省省长胡和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作为来自民口高校的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直言,军工科研系统由于其特殊性,相对自成体系,军工项目集中在少数高校和研究院所里,民口高校参加国防研究的体量与其总体科研实力并不相称。  他认为,军工科研体制要有更大的包容性,对接最前沿的科技思想,共同在科学前沿开展工作,为国防建设作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以陕西为例说,军工项目可以考虑适当吸收外地区的有关单位作为合作单位共同参与。比如在西安造火箭,但有些材料省内做不了,不与生产原料单位相结合,可能会使军工产业发展受限。  科技成果转化的时候往往缺少一座“桥梁”,蒋壮德认为“军转民”同样面临该问题。“技术、资本、市场相结合,把合适的项目放在合适的对接上,‘桥梁’很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认为,陕西有很强的教育、科研力量,同时还有很多核相关的企业。以核工业为例,他希望能够建立核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产业链,促进军民融合。  在军民融合方面,美国坚持技术军民两用,即当国防研究产出一种新技术后,就开始研究如何民用 还有的技术是军用、民用同时开发。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委员会秘书长吴志坚指出,陕西是军工大省、科教大省,可以围绕技术两用做好文章,打造一批产业集群。这是其他省市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  目前,陕西全省现有军民融合型企事业单位500多家,从业人员约30万人,人才、技术、装备等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胡和平表示,军民经济成为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未来的发展,他提出五个“强化”:强化产业牵引、强化平台支撑、强化技术创新、强化人才引用、强化体制机制建设。
  • 数智融合,向新而行:海克斯康上海双智赋能中心盛大开幕
    3月15日,以“夯实数智融合应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海克斯康上海双智赋能中心开业典礼盛大开启。海克斯康集团全球副总裁、海克斯康大中华区总裁李洪全,海克斯康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Norbert Hanke,北京天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柴志坤,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宏斌,临港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孙萌,临港控股公司党委书记、总裁刘德宏,松江区新桥镇党委书记黎轶等出席典礼。与此同时,行业专家、企业高层、媒体及研究员等众多嘉宾共聚赋能中心,共话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李洪全总裁在致辞中介绍到,海克斯康的“双智”战略,与上海、长三角地区的新兴产业布局十分契合。海克斯康上海双智赋能中心将打造一个服务于行业、服务于客户、服务于中小企业、服务于科研院所、服务于学生的生态级共享平台,持续为G60科创走廊、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提供世界一流的、高质量发展的、可落地的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海克斯康集团全球副总裁、海克斯康大中华区总裁李洪全孙萌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海克斯康作为一家行业领军企业,能够加强园区内外企业的创新协同,助力园区工业互联网产业持续繁荣。临港集团和临港松江科技城也将充分发挥园区应用管理方面的专业模式,为海克斯康等优质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撑。临港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孙萌Norbert Hanke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双智赋能中心全面展示了海克斯康在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两大领域丰富的数字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实力。未来,双智赋能中心将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建数字世界的美好未来。海克斯康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Norbert Hanke海克斯康上海双智赋能中心位于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经过2021年至2022年两年的筹备,于2022年7月18日正式签约落地。赋能中心占地10900多平方米,包含16个行业展岛,100余种设备,以及120余种展示方案。自筹备至今,海克斯康上海双智赋能中心得到了来自上海市政府和松江区各级部门领导的广泛关注和有力支持。赋能中心的成功开业将加快松江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赋能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智融合,打造展用一体的全新生态赋能模式海克斯康制造智能上海事业部运营总监谷进向各位嘉宾介绍了海克斯康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能力,并指出海克斯康通过建设“产业园区+数字化赋能中心”,将旗下先进的数智化传感器、工业软件与系统集成技术等赋能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加速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加速器”,为平台应用推广提供“练兵场”,以及为政府和园区管理者提供治理决策的“工具箱”。海克斯康赋能中心以“数智融合、展用一体”为设计理念,打造的“一平台+四中心”、线上线下结合的生态模式新场景。“一平台”即强工业特征、富软件生态的iiMake工业软件生态平台;“四中心”是数字化体验中心、创新孵化中心、数字化服务中心和人才培育中心。未来,赋能中心将充分发挥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功能,聚集线上线下资源,构筑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为全面推动区域转型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源池活水。向新而行,构筑辐射长三角的数字经济新样板上海,作为中国新锐技术与应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向“新”而行的中国新质生产力正为全球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能。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成功建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优异,一批批上海成果正成为国家产业创新的亮眼“名片”。海克斯康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多年来立足本土企业实际需求,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助力国产大飞机、国产邮轮、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超级工程、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上海双智赋能中心的开业运营,将是海克斯康进一步夯实数智技术集群融合应用的又一里程碑。未来,海克斯康将依托 “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的技术优势,全面赋能设计研发、供应链金融、精益生产与供应链管理。扎根上海,力求打造立足华东、辐射长三角及周边产业的产业服务中心、智能制造高地和数字经济样板。
  • 奥然科技LF301电融合仪中标
    奥然科技于2009年10月在中国农科院海南香饮所的设备采购中,中标一套日本BEX* LF301细胞电融合仪。 日本BEX是世界知名的电穿孔仪、细胞融合仪生产商,LF301是其最新型号的细胞电融合仪。奥然是BEX的中国总代理。
  • 碳中和与产业融合推动未来能源革命
    2022年7月20~21日,以“碳中和与全球产业融合”为主题的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指出,“十四五”是加快推进我国传统能源向现代化能源,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关键阶段。能源行业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开放合作的高质量发展思路。政府与企业要共同发力,跨行业,跨部门协同合作,多措并举,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张凤指出,能源产业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产业融合的关键是加速提升协同创新的能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多学科知识交叉会聚,多领域技术融合集成的特点日益突显,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的关系更加鲜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能源的故事与双碳目标”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发展和人均碳排放脱钩是碳达峰实质。要坚持行业和地区递次有序达峰的原则,鼓励应达峰的地区不再增长,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表示,实现“双碳”目标将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新能源比例大幅度上升,给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带来新的挑战。另外,新能源具有间接性、随机性和波动性,未来需要进一步提高系统调节的灵活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认为,从路线图角度来说,到“十五五”时期,我国二氧化碳总量控制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在顺序上,首先是国家碳排放总量控制,然后进行地方碳排放总量控制,最后是行业的碳排放总量控制。  本次大会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能源网主办、阳光新能源开发公司联合主办。会上还发布了《碳中和产业合作发展报告》阶段成果、《中国能源低碳发展报告》阶段成果、《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法规文件汇编(2022版)》、《碳核查机构自律倡议书》等一系列碳中和相关的研究成果、报告。
  • 【融合• 发展】睿科仪器闪亮现身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
    人间四月,草长莺飞,“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于2017年4月24-25日在南京国际青年会议酒店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融合与发展”,齐聚科学仪器及分析测试行业的顶级专家学者、行业巨头及企业代表,吸引来自“政、产、学、研、用、资”等方面的800余位高端人士与会,睿科仪器也在其列。 深刻了解科学仪器行业的趋势,见识各仪器厂商、检测用户高手过招,此次年会可谓高潮迭起,休息期间,在各展位前也是人头攒动。 在睿科仪器的展台上,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全自动均质器、全自动浓缩仪齐亮相,更有新品——Auto Prep 100全自动液体样品处理工作站、AutoGDA-72全自动石墨消解现身其上,吸引众多与会人员前来咨询。在样品前处理领域上,从样品的提取,净化,浓缩,定容,再到最后分析检测环节,睿科产品扮演“贴心小助手”的角色,准确高效的完成样品前处理的全部流程,省心又省力。 睿科仪器进入分析检测行业多年,一直致力于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及发展,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个行业添砖加瓦。
  • Hybrid SIMS:超高质量分辨双分析器融合系统
    TOF和OrbitrapTM 双分析器融合系统,超高质量分辨(>240000),高质量精度(<1ppm)。适用于定性需求较高的蛋白、脂类等生物样本及未知有机物的定性。01 背景SIMS非常适合从亚微米样品区域获取有机和无机化学信息。这种能力对生命科学应用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尤其有趣。在过去的几年里,在亚细胞水平上成像和精确识别分子特征的愿景一直在推动仪器和应用的发展。虽然新的团簇离子源扩大了SIMS仪器在生物应用中的可用性,但使用中的质谱仪缺乏质量分辨率、质量精度和质谱联用能力。除了质量精度之外,高质量分辨率也是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下图中的这两个质量峰,它们的质量分数非常接近,但横向分布却截然不同,若想要解析这些峰,质量分辨率必须大于80000。02 Hybrid SIMS为了满足上述高质量分辨的需求,在现有TOF-SIMS M6的基础上搭载Q ExactiveTM扩展,IONTOF推出了首款商用Hybrid SIMS仪器,该仪器基于TOF和OrbitrapTM双分析器融合系统,可以实现最高质量分辨率( 240,000)和最高质量精度( 1 ppm)以及高质量分辨率SIMS成像。最新一代的气体团簇离子源可以结合亚微米成像与超高质量分辨率,即使在极端复杂的有机系统中(如组织或细胞),也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的特征物质。Hybrid SIMS 示意图:Hybrid SIMS 主要性能优势: - 使用ToF和Orbitrap TM双分析器配置 - 超越静态SIMS极限的高分辨成像和质谱测定 - 最高质量分辨率( 240,000) - 最高质量精度(1 ppm) - 扫描频率高达18 Hz - 高传输率高质量分辨率的离子预选择 - 最佳质量分辨率的碎片全谱 - 高质量分辨MS / MS功能 - 包含Thermo完备的数据库03 Hybrid SIMS应用案例案例一:在以下例子中,代表骨髓内胶原纤维的肿块间隔用红色表示。蓝色为C5H15NPO4+的分布,对应于磷脂酰胆碱头基团。案例二:由于质量分辨能力和质量精度,根据Orbitrap分析仪的精确质量,从图中给出的类别中划分出140个不同的物种。案例三:因高质量分辨能力,可以通过共定位分析找到与这个质量为1121.5(番茄苷A)的信号相关的片段,从而判断番茄苷A的分配。案例四:在下列人体纹身皮肤的切片上,ToF-SIMS成像显示在红墨区域有318.14的增强信号。高分辨率Orbitrap的结果分析表明,此处的信号由至少3种不同横向分布的离子组成。案例五:对利用硅片和红/黑记号笔自制的样品进行分析,下图是结合双分析器的3D分析结果。04 总结Hybrid SIMS系统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1、高质量分辨率和质量精度,可以进行精确的信号识别,减少由于大量干扰而造成误判的风险2、即使是粗糙和绝缘的样品也可以在不影响质量分辨率和质量精度的情况下进行深度成像和分析3、基于双分析器的3D分析能够结质量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成像速度和低质量离子的信息,使用TOF-SIMS具有Orbitrap&trade 测量的质量分辨率和精度,包括高性能MS/MS。
  • 朱旭华:让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植保专业深度融合 推进植保智能测报的进程
    为进一步推广普及大数据应用技术,加快病虫测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5月28日-30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云南昆明举办植保大数据及智慧测报应用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国司各省(区、市)植保(植检、农技)站(局、中心)分管领导、测报科科长、防治科长和有关专家以及有关智能测报工具研发单位代表等共一百余人参加会议,托普云农作为植保智慧测报应用技术的先行企业代表之一出席会议。 会上,托普云农常务副总经理朱旭华作了专题汇报,报告围绕托普在智能型虫情测报灯的研发过程与应用成效等内容展开。朱副总经理在汇报里提到,托普从2012年开始研发智能型虫情测报灯,中途遇到了不少技术与应用难题,例如设备如何克服高温、低温、台风等恶劣环境,他对这些主要的关键难点与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向友商敞开心扉,共享经验心得。 副总经理还表示,托普云农研发的虫情测报灯的诞生,离不开产学研模式的深度结合,他强调,智能测报灯是电子及信息技术与植保专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产品的成功需要我们厂家深厚的技术实力与体系内专家的专业紧密融合。目前,基于这种模式,托普研发的虫情测报灯在各种应用环境下的测试验证,优化迭代,已在二十多个省份的进行推广应用,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我们的智能型测报灯在各地有效地进行了虫情的自动识别和测报,对植保系统机器换人,减轻工作量,提高测报及时性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内蒙古草地螟的及时监测发现。” 据资料显示,去年6-7月份,托普云农在兴安盟科右前旗境内负责搭建的两个测报点内单灯诱蛾分别为3.76万头、1.12万头,这些数据帮助相关部门快速获取、分析、判断虫情,及时制定防治方案,指导虫情防治工作,快速、有效地遏制了虫情的大规模蔓延,成功守护了区域内350万亩种植地的粮食安全。托普云农在兴安盟的植保支撑工作受到了认可与感谢 在报告的最后,朱副总经理呼吁道,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使产品不断优化和迭代升级。基于推动加快病虫测报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互通有无,深入交流,针对问题难点,凝练解决方案,并建立行业执行标准,有效推进相关任务的工作进程。“如今,虫情测报工作形式严峻,我们更应敢作敢为,担起更大的责任。众人拾柴火焰高,托普愿与大家携手并进,为推动植保信息化乃至农业信息化的进程而贡献一份托普力量。”
  • 告别盲人摸象,传感器融合才是智能社会的标配
    今天,我们的生活高度依赖传感器。传感器作为人类“五感”的延伸,去感知这个世界,甚至可以观察到人体感知不到的细节,这种能力也是未来智能化社会所必须的。不过,单个传感器的性能再卓越,在很多场景中还是无法满足人们要求。比如汽车中昂贵的激光雷达可以根据生成的点云,判断出前方有障碍物,但想准确得知这个障碍物是什么,还需要车载摄像头帮忙“看”一眼;如果想感测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还需要毫米波雷达来助阵。这个过程就好比我们熟悉的“盲人摸象”,每个传感器基于自己的特性和专长,只能看到被测对象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而只有将所有特征信息都综合起来,才能够形成更为完整而准确的洞察。这种将多个传感器整合在一起来使用的方法,就是所谓的“传感器融合”。对于传感器融合,一个比较严谨的定义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来自多传感器或多源的信息和数据,在一定的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和综合,以完成所需要的决策和估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这些作为数据源的传感器可以是相同的(同构),也可以是不同的(异构),但它们并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要从数据层面进行深度地融合。实际上,传感器融合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归纳起来,使用传感器融合技术的目的主要有三类:●获得全局性的认知。单独一个传感器功能单一或性能不足,加在一起才能完成一个更高阶的工作。比如我们熟悉的9轴MEMS运动传感器单元,实际上就是3轴加速传感器、3轴陀螺仪和3轴电子罗盘(地磁传感器)三者的合体,通过这样的传感器融合,才能获得准确的运动感测数据,进而在高端VR或其他应用中为用户提供逼真的沉浸式体验。●细化探测颗粒度。比如在地理位置的感知上,GPS等卫星定位技术,探测精度在十米左右且在室内无法使用,如果我们能够将Wi-Fi、蓝牙、UWB等局域定位技术结合进来,或者增加MEMS惯性单元,那么对于室内物体的定位和运动监测精度就能实现数量级的提升。●实现安全冗余。这方面,自动驾驶是最典型的例子,各个车载传感器获取的信息之间必须互为备份、相互印证,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无虞。比如当自动驾驶级别提升到L3以上时,就会在车载摄像头的基础上引入毫米波雷达,而到了L4和L5,激光雷达基本上就是标配了,甚至还会考虑将通过V2X车联网收集的数据融合进来。总之,传感器融合技术恰似一个“教练”,能够将性能各异的传感器捏合成一个团队,合而为一又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去赢得一场比赛。选定了需要融合的传感器,怎么融合则是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传感器融合的体系结构,按照融合的方式分为三种:●集中式:集中式传感器融合就是将各个传感器获得的原始数据,直接送至中央处理器进行融合处理,这样做的好处是精度高、算法灵活,但是由于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大,对中央处理器的算力要求更高,还需要考虑到数据传输的延迟,实现难度大。●分布式:所谓分布式,就是在更靠近传感器端的地方,先对各个传感器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再将结果送入中央处理器进行信息融合计算,得到最终的结果。这种方式对通信带宽的需求低、计算速度快、可靠性好,但由于会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和处理,会造成部分信息的丢失,因此原理上最终的精度没有集中式高。●混合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以上两种方法相结合,部分传感器采用集中式融合方式,其他的传感器采用分布式融合方式。由于兼顾了集中式融合和分布式的优点,混合式融合框架适应能力较强,稳定性高,但是整体的系统结构会更复杂,在数据通信和计算处理上会产生额外的成本。对于传感器融合方案,还有一种按照数据信息处理阶段进行分类的思路。一般来说,数据的处理要经过获取数据、特征提取、识别决策三个层级,在不同的层级进行信息融合,策略不同,应用场景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按照这种思路,可以将传感器融合分为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数据级融合:就是在多个传感器采集数据完成后,就对这些数据进行融合。但是数据级融合处理的数据必须是由同一类传感器采集的,不能处理不同传感器采集的异构数据。●特征级融合:从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中提取出能够体现监测对象属性的特征向量,在这个层级上对于监测对象特征做信息融合,就是特征级融合。这种方式之所以可行,是由于部分关键的特征信息,可以来代替全部数据信息。●决策级融合:在特征提取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判别、分类,以及简单的逻辑运算,做出识别判断,在此基础上根据应用需求完成信息融合,进行较高级的决策,就是所谓的决策级融合。决策级融合一般都是应用导向的。如何选择传感器融合的策略和架构,没有一定之规,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应用而定,当然也需要综合算力、通信、安全、成本等方面的要素,做出正确的决策。不论是采用哪种传感器融合架构,你可能都会发现,传感器融合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软件工作,主要的重点和难点都在算法上。因此,根据实际应用开发出高效的算法,也就成了传感器融合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优化算法上,人工智能的引入是传感器融合的一个明显发展趋势。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模仿人脑的判断决策过程,并具有持续学习进化的可扩展能力,这无疑为传感器融合的发展提供了加速度。虽然软件很关键,但是在传感器融合过程中,也并非没有硬件施展拳脚的机会。比如,如果将所有的传感器融合算法处理都放在主处理器上做,处理器的负荷会非常大,因此近年来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是引入传感器中枢(Sensor Hub),它可以在主处理器之外独立地处理传感器的数据,而无需主处理器参与。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轻主处理器的负荷,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减少主处理器工作的时间降低系统功耗,这在可穿戴和物联网等功耗敏感型应用中,十分必要。有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对传感器融合系统的需求将从2017年的26.2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75.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9.4%。可以预判,未来传感器融合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将呈现出两个明显的趋势:●自动驾驶的驱动下,汽车市场将是传感器融合技术最重要的赛道,并将由此催生出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案。●此外,应用多元化的趋势也将加速,除了以往那些对于性能、安全要求较高的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传感器融合技术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总之,传感器融合为我们洞察这个世界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让我们远离“盲人摸象”般的尴尬,进而在这个洞察力的基础上,塑造更智能的未来。
  • 广东省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
    3月22日,广东省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2023年年会在广州举行。大会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为主题,设1场主论坛、3场分论坛。来自16个地市相关政府部门、17个行业协会、88所院校和100家企业的400多位嘉宾集聚一堂,聚力探索广东产教深度融合新范式,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应用型人才支撑。 会议现场大会由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工信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主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我省高职院校的规模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广大院校要特别做好学科和专业优化建设,围绕广东重大战略部署,优先发展好战略性新兴专业,加快建设社会紧缺专业,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做到以产业需求、社会需求为导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顾万君表示。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顾万君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吴艳玲表示,大会将进一步广泛凝聚各方力量,为广东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注入新动力。 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吴艳玲会上,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凌靖波代表促进会作工作报告。2023年,促进会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协会等方面的合作,新增5个专业委员会,分别是智能机器人产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托幼服务与师资支持专业委员会、高端装备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装备专业委员会、粤菜师傅专业委员会、汽车产业&新能源智能汽车专业委员会,推动省级和国家级产教融合案例征集工作和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凌靖波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执行会长、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卢坤建表示,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对人才培养和产教深度融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拥抱新技术、转换新赛道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执行会长、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卢坤建 主论坛上,产学研各界的多位与会嘉宾聚焦高校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共谋未来发展,共同探讨产教融合新方向。当天下午,大会同步举办三场分论坛,职业院校代表、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等分享产教融合实践经验,推动协同育人。食品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共同体代表参加了分论坛2,副秘书长张艳作了《食品安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主题报告,介绍共同体的建设思路及创新发展。食品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华南农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广东达元绿洲食品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牵头,行业组织、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13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跨区域、行业性产教融合型社会组织,共同体成员覆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体建立初见成效,申报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2024第八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针对高职及应用型本科开发教材,举办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高级研修班,建立信息管理平台,解决人才供需对接问题等等,全方位整合产教资源,有效促进食品安全行业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支撑全国食品安全行业高质量发展。 食品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秘书长张艳
  • 三德科技顺利通过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
    近日,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取得评定机构颁发的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对有关业务财务一体化管控能力建设相关的两化融合管理活动评定有效,并成为湖南省首批获得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的企业之一。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两化融合即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为推动管理创新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德科技锐意创新,砥砺前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管理体制变革与信息化建设。目前,公司采用第四代智能化信息系统SAP(ERP&CRM),已经实现了计划、生产、销售、仓存、商机、售后服务全生态链的管理。SAP(ERP&CRM)系统助力三德科技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通过支持灵活性的架构变革、模块化的功能扩展,从而达到主数据统一共享,实现多业务协同。2021年2月,三德科技正式启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先后经历了贯标启动、调研培训、分析与策划、体系文件编写、试运行等阶段。经过现场专家评审以及社会公示,于2021年12月顺利通过评定。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的取得,标志着三德科技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获得权威认可,这是三德科技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进程中的里程碑,也是在两化融合道路上持续发展的动力。三德科技未来也将继续贯彻两化融合的战略目标,将信息化广泛应用到生产和管理的各个领域,打造三德独有的技术、管理双重优势,助推企业进入稳定快速发展的新通道!
  • 中机试验召开“业管融合”专项行动启动会
    近日,中机试验召开“业管融合”专项行动启动会,中国农机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机试验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敬春出席会议并讲话。中机试验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宝瑞、经营班子成员、各体系负责人及职能部门全体职工以现场和视频的形式参加会议,会议由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白爽主持。启动会上对开展“业管融合”专项行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分析了职能部门的现状,对专项行动的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资产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对本部门的“业管融合”工作方案进行了现场分享。马敬春结合中机试验“四个坚持”发展道路,对开展“业管融合”专项行动的目的和意义作进一步说明,同时对职能部门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加强对“业管融合”专项行动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按照计划认真组织落实;二是要加大学习力度,全方位的深入了解公司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科改示范、产品知识、业务流程等内容;三是要严格考核并灵活运用考核结果,在考核的过程中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给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业管融合”专项行动是中机试验2022年党建促进经营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职能部门快速融入产业管理,提升职能部门综合业务能力,加深职能部门职工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认识,促进职能部门实现管理专业化、服务精细化、职能全面化的一项重点工作。专项行动的开展将进一步强化职能部门“服务本部、价值本部”的目标定位,为中机试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东胜创新电转化/电融合仪培训会将举办
    尊敬的东胜用户:  东胜创新一贯注重技术与服务,致力于向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技术和全方位的服务。不仅要让用户买得好,还要让用户用得好。  为此为用户提供培训和交流的机会是我们做好服务的内容之一。转基因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环节,东胜创新从美国引进的BTX电转化、电融合仪代表着当今世界该领域的最高水平,其技术广泛应用于转基因的各个领域,被列为经典实验规程。  为了帮助广大BTX用户更好地用好BTX仪器,扩展更多的应用 也为了促进BTX用户间的交流,特此组织本次培训与经验交流会。  除安排主题培训活动外,我们还特别安排了经验交流环节,特邀经验丰富的用户与大家分享实验心得和研究思路,就热门话题进行讨论。  热忱欢迎广大BTX用户,到会参加培训和交流经验,促进共同提高。也欢迎已开展转基因研究或正准备要开展相关研究的老师与同学,到会交流。  特此通知!  北京东胜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10日  培训讲师:Mrs. Robin Butler,美国Harvard Apparatus公司BTX产品专家  议程安排:  1) 用户培训阶段:“电转化、电融合技术和应用介绍及常见问题”,现场解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2) 经验交流阶段:有经验的用户,介绍自己的实验心得和研究思路,提出热门话题,大家进行探讨交流。  时间和地点:  2009年11月19日下午——上海  2009年11月20日下午——北京  2009年11月23日上午——沈阳  积极参与鼓励:对于现场积极发言的用户,我们将提供小礼品一份,以示鼓励。  报名参会方式:感兴趣参会的用户,请与东胜创新各地办事处联系报名参会  上海:021-64814661,北京:010-51660023,沈阳:024-22814181  也可来电来邮总部咨询报名,电话:010-51663168-6204,联系人:闫小姐  信箱:marketing@eastwin.com.cn  东胜创新——生命科学产业的助推器,服务并推动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  网址:www.eastwin.com.cn 客服热线:800-8108-897
  • 高光谱&激光雷达&倾斜摄影融合
    8月12日,北京安洲科技有限公司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410-Shark机载高光谱、Lidar50机载激光雷达以及AZ3D-2机载倾斜摄影进行了设备验收,在同一地块分别进行了不同传感器的影像数据飞行实验,并进行了高光谱与激光雷达的数据融合处理,实验结果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410 Shark机载高光谱Lidar 50机载激光雷达AZ 3D-2 机载倾斜摄影410 Shark机载高光谱处理结果ENVI中打开高光谱影像数据高光谱3D Cube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Lidar 50机载激光雷达处理结果Lidar 50点云实时预览Lidar 50样区正摄影像图Lidar 50解算完成点云图AZ 3D-2 机载倾斜摄影处理结果角度1 观测角度2 观测410 Shark机载高光谱与Lidar 50激光雷达 数据融合结果RGB与lidar点云融合结果CIR与lidar点云融合结果NDVI与lidar点云融合结果
  • 中科融合获数千万A+轮融资 打通MEMS制造工艺
    中科融合获得华映资本领投,万讯自控、老股东硅港资本、海南颐和跟投的数千万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芯湃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芯片研发及3D感知模组产品量产。  中科融合成立于2018年,孵化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以MEMS结构光3D感知模组切入3D成像市场,提供3D视觉传感器解决方案,可用于机器人、医疗等领域。公司自主研发了3D视觉智能传感模组,具备MEMS精密光学、精度3D与人工智能算法、高性能低功耗3D SoC算力芯片等产品。  当下机器视觉产业链里的公司,大多从3D相机、机器视觉算法等维度切入,中科融合则从芯片和算法角度,提供3D视觉的眼睛和处理数据信息的大脑,形成更清晰的图像。  3D结构光技术利用光学方法进行三维成像,其过程大致为先将特定图案的主动光源投射到被测物体上,再利用相机或传感器捕捉被测物体上形成的三维光图形,最后通过计算、处理并输出3D点云,从而生成可供机器进行各种计算的数据。  目前高精度专业领域的3D技术存在昂贵和复杂的痛点,大部分视觉芯片采用的是国外公司产品,如美国德州仪器的DLP、英伟达的GPU,价格昂贵,成本较高。中科融合同时具备成像和数据处理部分需要的MEMS和 VDPU智能处理SoC芯片两颗芯片,并具备整体解决方案。  在芯片进度上,中科融合的VDPU智能处理SoC芯片已经迭代到第二代,采用40nm工艺生产,且从前一代仅支持自己的成像算法,到目前具有向下兼容的能力,未来也可以支持其他类型的三维成像算法,覆盖更多应用场景。其SoC芯片第一代已点亮,并于2022年8月拿到量产版本,预计年底正式发布。  据中科融合介绍,相对目前进口的产品,公司的MEMS微镜芯片可以价格下降4倍、功耗下降10倍、芯片体积下降20倍 而其核心器件VDPU智能处理SoC芯片则可以做到价格下降10倍、功耗降低30倍、体积下降10倍,公司基于这两款芯片已打磨形成了一套高精度、低功耗、高集成度的智能传感器芯片模组。  中科融合芯片  在技术难度上,MEMS精密芯片每秒钟会产生数万次的振动,整个生命周期就需要数千亿次,且每一次光学扫描都要非常精准,对可靠性、准确性要求很高 算法层面,需要处理数千万点云高密度成像。中科融合的产品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  中科融合基于其光学和算法层面的积累,可以做到几十微米的高精度成像,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鲁棒性好的特点。  硬件上,其SoC芯片算法底层代码、硬件算子都是自主研发,集成了多个计算加速引擎,可以对数据的实时闭环处理,更好地保证光学成像的精准性。作为一颗算力芯片,它支持多种通用外设,包括摄像头、千兆以太网、USB2.0/3.0等,可以被当作嵌入式系统开发使用。从商业角度上,这能为客户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在应用场景上,中科融合CEO王旭光告诉36氪,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对高精度图像有需求的场景,如工业场景、医疗场景等。以医疗领域为例,牙齿矫正、颈椎腰椎间盘突出、女生医美等项目,都需要基于人的身体特征进行治疗,中科融合可以帮助机器更好获得人体3D信息,为医生提供辅助诊疗意见。  在商业模式上,据王旭光介绍,中科融合向工业、医疗、汽车等领域的头部客户提供的是智能3D视觉解决方案 未来,也会为3D视觉相机厂商提供核心芯片模组、为机器视觉厂商提供3D视觉相机Turnkey解决方案。在产品价格上,公司的智能3D视觉核心模组及3D视觉相机Turnkey解决方案的价格具有压倒性优势。  在团队背景上,创始团队成员上,创始人王旭光从美国UT Austin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AMD/Spansion和Seagate工作,研究底层材料和工艺,2010年回国作为技术负责人负责SSD控制器研发,具备芯片工艺,器件,电路设计,算法和系统的完整研发和产品开发经历。联合创始人及CTO刘欣博士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归国前在新加坡科技局(A*STAR)微电子研究院(IME)担任智能芯片部主任。整体团队上,公司有着MEMS精密光学、3D算法和SoC设计团队,是一支成建制、跨领域、国际化的团队,且团队负责人都有着多年工作经验,为来自美国和新加坡的海归芯片技术专家、外企高管以及创业者。目前公司共有近百名员工,其中有70多名硕士,10余名博士。  投资人说  华映资本管理合伙人章高男表示:“3D视觉技术在产业端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是巨大的增量市场,同时也是华映智能制造投资大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映在3D视觉领域已经有相对完整的布局,从高精度纳米级检测到远距3D识别以及3D AI检测等,基本实现了全场景的覆盖。 在10米以内近距微米级别高精度高速检测领域,中科融合了打通了完全自主的MEMS动态结构光底层核心制造工艺和驱动控制技术,同时在前端集成了超低功耗专用AI处理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中科融合的MEMES动态机构光技术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和稀缺性,其核心3D智能相机模组和模组产品,可以广泛应用在诸如生物识别、机器视觉、医疗影像、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游戏影视、AR/VR设计等众多需要3D建模和空间识别的应用场景。华映长期看好中科融合的未来发展,期待和公司共同努力,加速国产技术的智能化进程。”  万讯自控认为中科融合的开发的SoC芯片算力和功能,也满足工业信号链领域产品的应用,在国产化替代的刚需中,替换外国产工业控制芯片,满足智能物联网多种场景中,自动化仪表产品专用芯片需求,从而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同时保障供应链的自主可控。
  • 51家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机构推荐名录发布
    p  近日,“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机构推荐名录”编制完成,推荐名录旨在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参与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和军民设备设施资源共享。/pp  推荐名录设置了供需对接、创业孵化、科技评估、管理咨询和科技投融资5个业务类别,共计遴选了51家服务热情高、社会信誉好、综合实力强的机构。推荐名录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评估新申报机构和已入编机构的工作成效情况,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更新。编制发布推荐名录将为引导社会力量服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探索经验。/ppstrong span style="COLOR: #ff0000" 供需对接类(10)/span/strong/pp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pp  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pp  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pp  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pp  上海得民颂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pp  中国兵器工业新技术推广研究所/pp  北方技术交易市场/pp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pp  中关村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孵化中心/pp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pp  strong业务范围/strong:利用各类军民融合信息资源,为技术转移和设备设施共享的供需方提供信息检索、加工与分析、技术经纪等服务。/ppstrong span style="COLOR: #ff0000" 创业孵化类(11)/span/strong/pp  湖南麒麟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pp  北方发展投资有限公司/pp  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pp  中壹发展八五零电子有限公司/pp  四川中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pp  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pp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pp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有限公司/pp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pp  河南省863软件孵化器有限公司/pp  江苏软件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pp  strong业务范围/strong: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辅助、咨询,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以及政策、制度、法规、财务等方面的服务,培养从事军民两用技术科研生产的科技企业。/ppstrong span style="COLOR: #ff0000" 科技评估类(10)/span/strong/pp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pp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pp  中关村兰德科教项目评价研究院/pp  湖南思龙科技评估有限公司/pp  中评信(北京)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pp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pp  航空工业信息中心/pp  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pp  北京远望智库科技咨询有限公司/pp  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pp  strong业务范围/strong:对科技活动及相关责任主体进行专业化评价,考察各类科技活动的必要性、合理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具体服务包括技术解释、技术成熟度评价、技术价值与市场价值评估等。/ppspan style="COLOR: #ff0000" strong 管理咨询类(12)/strong/span/pp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pp  中勍科技有限公司/pp  航空工业信息中心/pp  中计信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pp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pp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pp  中国兵器工业新技术推广研究所/pp  西安航天神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pp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pp  钢铁研究总院/pp  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pp  湖南福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pp  strong业务范围/strong:提供政策、制度、法规、财务、管理、资源、市场等咨询服务以及相关培训/pp  span style="COLOR: #ff0000"strong科技融资类(8)/strong/span/pp  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pp  盛世景资产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pp  新疆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pp  北京国鼎科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pp  中兵北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pp  北京中军融合信息技术研究院/pp  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pp  银河资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pp  strong业务范围/strong:提供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服务以及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pp /p
  • 江苏弗泰生物科技融合蛋白试剂首次出口美国
    生意社7月26日讯 日前,江苏弗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融合蛋白试剂获得泰州海关出境通关许可,远销美国,成为国内首批经过海关允许出口的同类试剂。  据介绍,融合蛋白是目前世界上为数很少的以抑制为作用机理的重组药物,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器官移植。泰州中国医药城引进以海外科学家郑心校教授为技术领军人,以高层次人才张栋博士、黄序博士等为骨干的技术团队,建立了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重组蛋白类药物研发技术服务平台——细胞及蛋白质治疗研发中心。目前,弗泰生物已建成哺乳动物细胞、原核细胞表达等产品生产线,创制出数十种具有全新功能的融合蛋白试剂,并接到了来自日本、美国的订单。 (金陵)
  • 中科融合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轮融资 专注智能光学传感模组
    1月8日消息,中科融合宣布已于2023年底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老股东万讯自控及海南明沣等联合投资,华兴资本担任财务顾问。相关资金将用于公司先进光学智能传感核心模组工厂建设、工业信号链芯片研发、核心技术产品优化升级、人才团队建设及市场化推广。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MEMS技术的科研院所,作为其孵化的企业,中科融合在智能光学传感领域持续追求科技创新,专注于完全自主研发的AI+3D芯片和模组产品,构建从“MEMS芯片+AI算法+SOC芯片”的闭环技术链路。公司致力于将这些创新技术和成果推动产业化落地。在工业级机器视觉领域,中科融合2023年内推出新产品PIXEL系列和MINI系列。PIXEL系列成像模组同时实现了高精度、高环境适应性、高宽容度;为Bin picking等应用场景解决了因金属件反光、工件结构复杂、工件尺寸过小等特性导致成像效果差的问题。MINI系列成像模组专为协作机器人设计开发,其模组重量240克,可以内嵌在机械臂内部,也可以安装在协作机器人的手臂上。凭借其过硬的技术能力,中科融合提供的智能光学传感模组已经在工业及医疗领域交付规模订单,覆盖了新能源车、重型机械的上下料、焊接、切割、装配、缺陷检测等众多场景。中科融合的智能光学传感模组还可以广泛应用于诸如生物识别、智能家居、自动驾驶、HUD、游戏影视、AR/VR等领域,在众多需要高精度3D建模和空间识别的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和潜力。中科融合本轮融资部分资金将用于公司自建先进光学智能传感核心模组工厂,工厂建成后年产能将达5万套以上。中科融合将持续为客户和公司投资者赢得长期稳健的可持续回报。
  • 可持续化学和工艺的未来:人工智能、数据和硬件的融合
    本期推文主要编译整理了 Xin YeeTai 等发表在 Energy and AI 的综述《可持续化学和工艺的未来:人工智能、数据和硬件的融合》(The future of sustainable chemistry and process: Converge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and hardware)。论述了在工业 4.0 的背景下,可持续的化学过程可能会成为一个智能实验室,将网络物理系统与先进的人工智能和稳健的检测技术连接起来。它还将创建一个闭环系统,包括合作和协调机器、自我决策系统、自主问题解决和学习系统。此外,还讨论了闭环系统在可持续化学过程中的发展前景和关键挑战。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绿色合成的可持续化学是一个及时的研究课题,其愿景是在不损害子孙后代的情况下满足当前需求。在工业 4.0 时代,可持续化学和过程正经历着从连续流系统到下一层级操作的剧烈转变,例如通过将人工智能、数据和硬件集成到网络物理系统中的协作和协调机器、自决策系统、自主和自动问题解算器。由于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之间缺乏融合,开环系统面临着数据隔离、周期时间慢和资源管理不足等挑战。新兴的研究致力于加速这些循环,通过增材制造、内置在线监测和人工智能减少多步骤过程和实时表征之间的时间。最终目标是同时提出可持续化学过程中的工艺配方、流程合成和分子表征,每个步骤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这一过程被称为“闭环”,它将潜在地创建一个具有高度集成系统的未来实验室,并生成一个面向服务的平台,用于端到端同步、自进化、反向分子设计和自动科学发现。该观点提供了一种方法,分别通过人工智能和增材制造,结合内置在线监测,分别理解网络和物理系统。此外,还讨论了闭环系统在可持续化学过程中的发展前景和关键挑战。01 引言可持续化学过程是一个科学概念,它寻求在不牺牲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满足当前的需求。近年来,连续流化学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从基本的实验室技术发展到实践中复杂的多步骤工艺。与传统的间歇系统相比,它具有搅拌快、传热快、反应时间控制有效、对有毒和高活性化学品实验安全等优点。此外,连续流化学可以更快地发现绿色化学产品和合成路线,大大减少了实验室和工业规模的污染物排放。连续流化学是实验室里的微型连续装置。它被认为是可持续化学工艺从科学研究向工程生产规模化发展的垫脚石。以层流为基础的燃料电池是可持续化学过程的一个显著例子,它利用液体燃料作为可持续资源,在微通道中持续产生能量,并产生水作为副产品,而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太阳能是一种巨大的、可靠的、实际上用之不竭的能源,具有均匀的辐照,可以很容易地与连续流反应器集成在一起,在流太阳能电池中产生化学能和电能,如产生单重态氧和去除水中的有毒成分。可持续化学过程的概念也体现在碳捕获和利用上,即以微胶囊或微流体装置的形式持续捕获温室气体,然后转化为绿色合成产品。第四次工业革命,又称工业 4.0,正在形成一种演变,其影响已遍及各个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工业 4.0 的背景下,可持续的化学过程可能会成为一个智能实验室,将网络物理系统与先进的人工智能和稳健的检测技术连接起来。它还将创建一个闭环系统,包括合作和协调机器,自我决策系统,自主问题解决和学 习系统。可持续化学过程的智能实验室的目标是通过适应“即插即用”的原则,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全灵活的生产。鲁棒的传感技术可以灵活地嵌入到多步反应和分离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因此,3D 打印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因为其灵活和可定制的独特属性,使“即插即用”的原则快速实现。此外,在智能实验室中采用数据驱动策略,可以提高灵活性和智能制造水平。这一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的质量和数量,这可以通过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通过内置在线监测过程来保证。此外,智能实验室也被称为“黑暗实验室”、“熄灯实验室”或“无人实验室”,不需要人力。[来源:曼森生物视频号] 曼森无人化实验室检测全流程自动化,实现检测全流程黑灯作业它运用人工智能实践预测、自动化和自主、自行为和自决策的方法,在可持续化工过程中进行智能控制、调度、设计、过程控制质量和维护。例如,巴斯夫正在实施工业 4.0,将 3D 打印应用于现场设施、连接系统以及用于过程管理和控制以及虚拟工厂调试的先进预测和分析模型。施耐德电气采用了 3D 打印、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先进的传感器,使生产率提高了 2-7%,能源利用率提高了 30%,运营成本降低了 50%。将增材制造、先进 AI 和鲁棒传感器应用于工业规模工艺,在提高工艺效率、能源利用率和成本效益方面显示出显著的势头。如前所述,AI、数据和硬件是智能实验室的基础模块。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一种模拟,它被编程在机器中,使它们能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行动,比如学习和解决问题。在可持续化工过程中,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和遗传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是监测、优化和控制中常见的数据驱动方法。因此,将先进的传感技术嵌入到多步骤过程中进行在线监测,可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数量,这是数据驱动方法的主要关注点。通过内置在线方法,可以获得化学过程的实时数据,如反应物使用量、产品收率以及操作条件,如 pH、温度和压力,这些都是离线分析技术无法获得的。在线方法直接测量工艺流程,不需要去除或转移样品,而在线方法自动分析样品材料,不需要分配工艺。将先进的传感技术集成到反应室需要灵活的硬件设计,这可以通过增材制造(AM)方便。AM 也被称为 3D 打印,是一种绿色制造技术,从数字输入建立三维物理输出,而不需要传统的工具。该定制工具为需要定制、灵活性和设计复杂性的应用程序提供了优势。AM 在燃料电池、流动化学等能源产生装置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讨论。除此之外,人们还非常希望将人工智能、数据和硬件结合到实验室规模的研究中,以简化之后的升级过程。到目前为止,许多工作已经分别讨论了智能工厂的网络和物理系统。网络系统指的是人工智能和数据的融合,数据通过先进的感知技术产生,并被人工智能算法用于执行任务,如在云空间的自我优化和预测。相比之下,物理系统描述了智能实验室的硬件,如多步反应器、分离器和检测技术,它们可以通过 AM 技术实现物理集成,用于内置在线监测。在这样的网络和物理系 统中,如果没有 AM,网络系统的鲁棒性将受到低自定义能力与强大的检测技术 连接的阻碍,从而导致构建可靠模型的高质量数据的丢失。另一方面,如果没有 人工智能,物理系统将只能执行实时监控,而没有智能反馈和控制,限制了物理 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功能。因此,人工智能、数据和硬件的融合可以实现智能可持 续化学的物理和虚拟意义。02 通过增材制造和在线监测实现的智能物理系统这里的物理系统指的是用于反应器、分离器和先进检测等可持续化学过程的智能实验室的硬件。由于对实时信息的需求,有必要通过增材制造将它们集成到外壳和套管中,以便进行内置在线监测。AM 可以减少生产集成先进检测的定制反应室的周期时间。这种无与伦比的方法可以鼓励研究人员执行一种更迭代的方法,在现有的硬件中嵌入特定的几何形状。因此,可以根据工艺的要求,立即修改设计。此外,它还可以避免有价值但寿命较短的中间体检测的损失。目前,各种检测技术,如温度监测、光谱学和成像,已通过 3D 打印用于在线监测在可持续化学应用中得到了报道。例如,Monaghan 通过超声波添加剂制造(UAM)开发了多材料结构光谱学,将纤维药物嵌入金属微反应器中,用于 B维生素烟酰胺和荧光素的现场监测,如图 1 A 所示。通过启用 AM 的现场监测,研究人员可以从反应物的使用中获得实时数据,而使用离线分析技术无法看到产品形成和中间体生成。Maier 等人通过选择性激光熔化(SLM)开发了带有在线氧传感器的不锈钢反应器。这被证明是研究格氏试剂在流动中氧化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这两项工作都表明了 AM 技术在制造高度复杂的金属器件方面的稳健性,这些器件适用于可持续化学过程中的高温高压应用,同时在更自由的设计中保持高精度的测量。在空气污染监测的另一个应用中,熔融灯丝制造(FFF)用于制造带有嵌入式半导体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光催化气相反应器,该传感器测量电阻变化。这种 3D 打印气体传感器采用廉价的方法制造,并配有现成的组件,如光催化过滤器和模数转换器。采用 AM 技术还可以安装更强大的检测单元,并改进系统性能评估。例如,在燃料电池系统中,电流密度和功率密度是评估性能的标准实时信息。采用熔融沉积模型(FDM)在高温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上嵌入电子顺磁共振(ERP)光谱,用于阴极电导率测量。Polyjet 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且经济高效的方法,当使用商业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提供的低强度 X 射线进行水分布可视化(图 1 B)时,设计足够小的夹具,以实现良好的信噪比,否则很难通过常规机加工制造。这项工作突出了使用鲁棒传感器实时监测层流燃料电池的机会。Menzel 等人通过 FDM 提出了一个 3D 打印化学合成系统,包括反应器、分离器、压力调节器和泵,如图1 C所示,该系统为多步化学合成创建了一个完整的连续流系统。 在低成本 3D 打印技术上对耐高温和耐化学腐蚀的聚合物(如聚醚醚酮)进行 3D 打印,为可持续化学过程中的高温和腐蚀应用创造了机会。图 1 (A)UAM 池光谱测量示意图,其特征是垂直于微流控通道嵌入涂层光纤,用于分析荧光素溶液 (B)具有三维打印池支架和流场夹具的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内的可视化设置 (C)使用三维打印反应器、泵、BPR 和膜分离器曼森人工智能自动化实验室产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日益渗透,借助先进信息技术与前沿管理理念打造智慧实验室,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创新变革浪潮之下,曼森生物全自动化检测检验实验室解决方案从精益化、智能化、持续化三大方向持续深化创新,为实验室的运营管理与未来发展带来无限可能,成为助力实验室实现自我革新的新引擎。NO.1高通量发酵平台平行生物反应器:由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嗣良教授技术团队研发的平行生物反应器,区别于传统的生物反应器,具有高度平行性(同步性和重现性),利于高校实验室和企业研发实验室使用。NO.2液体处理机器人全自动分液机器人:采用协作机器人进行分装液体,通量高、速度快、灵活性大、兼容试管、离心管、三角瓶、蓝盖瓶、容量瓶、微孔板等多种形式容器,特别是可以分装接触皿将液体自动定量分装到各种容器中。梯度稀释机器人:样品的梯度稀释、复制和重排组合,适用于试管间、孔板间稀释;有吹吸混匀功能。可以同时稀释4种样品。NO.3四通道平板分装仪四通道平板分装仪:该设备拥有智能操控、分装准确、可自定义分装参数等特点,可以同时分装1-4种培养基。仪器启动后无需管理,自动进行培养基的分装及平皿堆叠,可大幅度减少操作人员工作量,是实验室分装平板培养基的优选设备。未完待续参考文献:Xin Yee Tai, Hao Zhang , Zhiqiang Niu, et al. The future of sustainable chemistry and process:Convergr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date and hardware. Energy and AI 2 (2020) 100036文章来源:本文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与曼森生物合作供稿排版校对:刘娟娟编辑内容审核:郝玉有博士
  • 共享大型科学仪器 军民融合推动科技创新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四川绵阳国家科技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去“养在深山”的军工科研资源宝库不断转化为转型升级新动力,军转民、民参军呈蓬勃发展之势,昔日的“三线腹地”正在成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排头兵”。/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font-size: 18px color: rgb(128, 100, 162) "strong共享理念找到军民融合“金钥匙”/strong/span/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为了给自己研发的新产品进行专业测试,绵阳赛恩新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刘昆明曾经伤透了脑筋——自己建实验室,设备根本买不起,委托检测又必须到省外,排队都得2个月。/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去年1月绵阳建立的全国首个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通过平台资源库,我们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找到了测试设备。”刘昆明说,“不仅时间缩短到7天,原本3万元的检测费用直接降到2000多元,大大加快了产品研发进程。”/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基地,绵阳聚集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众多“国宝级”科研院所,集中了一大批全国乃至全球顶尖的科研仪器设备。另一方面,绵阳上万家中小企业却因仪器设备购买、使用成本太高而“望洋兴叹”。/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如何打开这座军工科研资源宝库,是科技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大胆引入共享经济理念,将科研院所的仪器设备与中小企业研发需求成功对接,这在全国也是首创。”共享平台运营负责人陈俊岗说。/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不到两年,共享平台就整合了百余家单位的4100余台(套)大型仪器,形成了一万余项指标的检验检测能力,累计服务用户约1100家,许多服务成果已成为绵阳科技城经济发展的生力军。/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28, 100, 162) "strong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试验田”/strong/span/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近年来,绵阳科技城先后探索建立国内首个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电子信息军民融合创新实验室、首家军民两用技术再研发中心,率先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认定。一系列制度创新让军民融合领域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瓶颈逐渐被突破,科技城正在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试验田”。/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位于绵阳的四川华丰集团是我国成立的第一家军用连接器科研生产型企业,过去与地方隔离、离市场太远,抱着“黑科技”却不能为地方所用,甚至出现过整个技术团队被挖走的情况。/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随着华丰集团并入四川长虹,职务发明所有权、混合所有制等一系列改革推动,企业重现生机。日前,华丰申报的“军民两用高可靠连接器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相关部门认可,项目建成后产品有望全面替代进口,大幅提升我国连接器产业的核心竞争力。/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在绵阳科技城“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来自全国的2万多项各类成果实现在线发布。到目前为止中心促进了1000项技术合同转让,交易金额近20亿。/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28, 100, 162) "strong科技创业迎来“新时代”/strong/span/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2017年,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达70.6%,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今年上半年,科技城GDP实现近800亿元,增长9.5%,呈现蓬勃生机。/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要买一台仪器设备可能都要砸锅卖铁。我们针对这个痛点,与共享平台、政府三方合作推出‘仪器设备贷’,企业不需要抵押就可申请。”工商银行绵阳分行行长李思林说,“贷款利息仅为基准利率,期限可达3年,额度在3000万元以内,完全可以满足初创阶段的企业研发需求。”/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订单贷、专利贷、仪器设备贷,军民融合保险、担保基金,在科技城良好的创业环境中,只要有技术、有梦想,企业和人才总能找到用武之地。/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line-height: 1.5em text-align: justify "  据统计,绵阳科技型中小企业从5年前的不到1000家,发展到目前的1万家以上,科技创业迎来了新时代。创业环境也带动高端产业不断落地,近年来绵阳累计引进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03个,为产业升级转型注入新动能。/ppbr//p
  • 深度融合|仪思奇与彼奥德共建战略同盟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仪器信息网讯/span/strongspan style="text-indent: 2em " 12月11日,汇聚3000人的碳材料行业盛会——第三届国际碳材料大会在中国· 上海跨采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大会期间,知名颗粒特性表征产品供应商仪思奇(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主营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国产劲旅北京彼奥德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正式达成战略同盟协议,将进行深度融合,携手共同发展。/span/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根据协议,仪思奇总经理杨正红将出任彼奥德技术总监,并将双方各业务板块和分散资源进行全面融合、统一组织和管理。仪思奇将承担彼奥德海外事业部的角色,彼奥德则将成为仪思奇的研发和生产加工基地。杨正红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化学专业,参与过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并担任相关仪器组的组长。他长期担任著名的比表面和孔径分析厂商美国康塔仪器公司的首席代表,曾任康塔克默仪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后联合业界几位资深的材料物性分析测试大咖正式创立仪思奇(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在颗粒特性表征行业浸润20余年的专家,杨正红长年致力于激光粒度仪和比表面分析仪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为国内各厂商提供建议和咨询,在业内享有盛誉。/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205860af-8278-49af-a457-644accab5e0c.jpg" title="123.jpg" alt="123.jpg"//ppbr//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仪思奇成立于2016年8月19日,作为一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是美国DT超声法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比利时Occhio仪器公司图像法粒度粒形分析仪和法国CAD公司图像法zeta电位分析仪的中国总代理,也是上述公司的授权中国技术中心或Office。在推广新一代粒度分析技术的同时,仪思奇还致力于寻求将自主研发的仪器技术和高校科研院所仪器研发成果进行快速的产业化,并进行市场化转化。彼奥德成立于2003年1月9日,是一家集项目研发、产品生产、测试咨询于一身的研发制造型科技企业。公司拥有独立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组装测试及客户服务团队,并拥有完整的CNC数控加工平台与机械设计团队,主营仪器产品有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真密度仪、物理及化学吸附仪等。/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经过考察,我们认为彼奥德是相关行业界内规模程度和团队完善度最好的技术服务型企业之一,具备精密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制造所必须的条件。”谈到彼奥德,杨正红这样说到。他表示,自己的团队10多年来与彼奥德有过多次合作,曾一起开发配套产品,并取得良好效果。“彼奥德的领导层和员工平均年龄较低,有冲劲,有想法,开发能力强,做事情兢兢业业,近年来已引起美方的注意和赞誉。” /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 img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12/uepic/bf630a3b-f6ff-4aa6-8f75-6afccfb647a6.jpg" title="合影.jpg" alt="合影.jpg"/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彼奥德公司总经理丁辉(左)和仪思奇总经理杨正红(右)在签约后合影留念/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justify "惺惺相惜的能力认可、良好的合作基础、再加上一致的价值观,仪思奇和彼奥德的深度融合和重组可谓水到渠成。杨正红表示,这是一次理念高度契合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此次融合,使仪思奇和彼奥德真正形成了“产学研商网”一体的仪器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加速了双方拥有的先进仪器市场化和国产仪器的国际化进程,并对推动仪器行业创新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目前国内仪器界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和竞争的弊病,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的建立吸引大家相互融合,发挥各自优势,避免恶性竞争,最终能捏紧拳头,形成集团优势,向高水平高技术看齐,以超越国外为目标,为国产仪器的快速腾飞共同奋斗!”/p
  • 跨专业融合 近红外分会云南-山东工作站交流研讨会顺利举办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2020年11月28日-2020年12月1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主办,近红外光谱分会云南工作站承办的“近红外光谱分会云南工作站-山东工作站工作交流研讨会”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云南工作站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促进近红外光谱分会工作站之间的合作交流,推进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生产过程分析中的应用,山东工作站臧恒昌教授、云南工作站王家俊教授以及相关企业等人员参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234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339ebe2d-ba1b-418d-bd34-60e043f9a9ae.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203152920.png" alt="微信图片_20201203152920.png" width="600" height="234"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会议主要探讨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作为PAT在工作实践中的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并就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两个工作站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研讨会期间,臧恒昌教授一行还对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红河卷烟厂和红河复烤公司的近红外应用实际情况进行了考察。在国内,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行业的应用起步较早,之后又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该成果转化案例将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行业的应用提供有力借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600px height: 475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e83f525d-1ad6-48c5-8ab9-88b882274a00.jpg" title="微信图片_20201203152951.png" alt="微信图片_20201203152951.png" width="600" height="475"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此外,研讨会期间,上海创和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庆逾还就开发近红外光谱数据采集系统、构建近红外光谱和化学成分数据库等问题与山东工作站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形成行业共享的近红外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规范、中心建模、资源共享、智能分析的目标,为制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50px height: 336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12/uepic/4a499b3e-4f87-4755-8f0f-3b8f5c9a23ab.jpg" title="合影.jpg" alt="合影.jpg" width="450" height="336" border="0" vspace="0"//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在近红外光谱分会平台的支持下,此次工作站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不仅加强了不同行业之间的学习、合作与交流,也促进了不同专业之间的转化与融合。/ppbr//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