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土壤柱

仪器信息网土壤柱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土壤柱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土壤柱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土壤柱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土壤柱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土壤柱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土壤柱相关的解决方案。

土壤柱相关的论坛

  • 【求助】土壤柱的制备方法

    http://simg.instrument.com.cn/bbs/images/brow/emyc1010.gif有没有填充过土壤柱的,能告诉我如何能获得填充均匀却易于水流过的土壤柱的方法吗?多谢!

  • 土壤样品过柱

    做土壤有机氯的前处理过程中,过完硅酸镁小柱,容易的颜色还是很深的黄色,这样对色谱柱有影响吗?还需要怎么处理呢[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9/201809041609388362_2466_3338893_3.jpeg[/img]

  • 土壤柱状样品的采集

    我想请教一下论坛里的各位大佬,如果环境监测中需要采集柱状样品,那这个样品可以用取土钻机取吗,还是需要挖一个回字形,使点位中间是一个柱状的土壤样品

  • 【实战宝典】如何采集土壤柱状样品?

    [font=宋体][font=宋体]发帖人:[/font][font=Times New Roman]Insp_ea4dd0b9[/font][/font][font=宋体]链接:[/font][u][font=宋体][color=#0000ff][font=Times New Roman]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7337184[/font][/color][/font][/u][font=黑体]问题描述:[/font][font=宋体]当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采集柱状土壤样品,是否需要挖剖面坑进行取样,可以使用取土钻机吗?取土钻采样是否会对重金属检测产生影响?[/font][font=黑体]解答:[/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柱状土壤样品的采集主要应用于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font][font=Times New Roman]HJ/T 166-2004[/font][font=宋体])中有关规定,小型建设项目设立[/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宋体]个柱状采样点,大中型建设项目不少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宋体]个柱状采用点,特大型建设项目或对土壤环境影响敏感的建设项目不少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5[/font][font=宋体]个柱状样采样点。采集柱状土壤样品时不需要进行土壤剖面工作,采集时需注意取土钻应垂直于土壤平面钻入。[/font][/font][font=宋体][font=宋体]取土钻可分为手动土钻和动力土钻,钻头和采样管多为不锈钢材质,可直接用于采集土壤有机污染物样品。当采集土壤重金属样品时,需选用带有[/font][font=Times New Roman]PVC[/font][font=宋体]衬垫的取土钻,防止对土壤样品造成污染。[/font][/font]

  • 土壤柱淋溶实验加固体废弃物

    土壤柱淋溶实验:土壤与固体废弃物混合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淋溶还是说要把固体废弃物放在土壤的表面进行淋溶?淋溶是用蒸馏水还是用0.01mol/L氯化钙?需要在第一次淋溶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淋溶吗还是说第一次淋溶后将土壤取出,之后用土壤固体废物混合两个月后的再进行淋溶?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即《土壤导则》)已经实施,这些问题你注意了吗?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即《土壤导则》)已经实施,这些问题你注意了吗?

    2017年初《土壤导则》编制正式启动,与《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制修订工作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同步调整。[b]2018年9月13日紧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试行)》之后发布。过渡近一年时间之后,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土壤导则》2018主要内容[/b]本次《土壤导则》将土壤环境的影响放在建设项目对土壤组分的物理、化学影响上,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b]一、注重土壤环境影响识别。[/b]需在识别土壤环境影响项目类别的基础上,识别影响源、影响途径及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并据此判定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b]二、着重强调土壤环境现状调查。[/b]包括土壤理化性质调查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且重点关注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内外的监测点数、层位和指标要求。[b]三、强调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措施。[/b]即建设项目在环评阶段可采取相应的环境保障措施确保项目用地符合相应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求。[img=,690,74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9/08/201908301533295210_5620_3868143_3.jpg!w690x746.jpg[/img]下面我们重点探讨一些[b]土壤剖面[/b]的调查与监测取样规范。[img=图片2.jpg,235,352]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908/uepic/07bbc47e-b6ff-4abc-9db0-b578fb4fa429.jpg[/img][b]1.土壤剖面定义:[/b]按照土壤特征,将表土竖直向下的土壤平面划分成的不同层面的取样区域。[b]2.土壤剖面采样:[/b]需根据监测要求和土壤发育完整程度在土壤剖面各层中部位多点分层采样,并等量混匀。[b]3.采样设备:[/b]主要分为新型声波钻机、声波(声频)钻进低扰动采样器、手动取土器、锤击式取土钻机、锤击式液压取土钻机、geoprobe钻机和声波钻机等。目前很多机构采用[b]挖掘机[/b]采取刨面样,这样就破坏了土壤的刨面采样要求,造成[b]采样不规范[/b]。有些机构采用[b]洛阳铲[/b],由于土壤样品复杂,洛阳铲采样能力有限,采样深度最多为1.5m,[b]无法满足剖面采样要求[/b]。[b]4.记录:[/b]采样结束后,填写土壤样品标签,主要有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层次,特征描述,采样深度,监测项目,采样日期和采样人员等信息。[b]5.制样:[/b]样品采集后需要进行制样程序,主要有风干,样品粗磨,细磨样品,样品分装等程序。此时需要注意的是应选用相对应的20目、60目和100目尼龙筛。[b]不同的检测项目,样品筛分是用的尼龙筛也不同。[/b]例如: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量等项目分析,则需要全部过60目尼龙筛。[b]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或可萃取有机物无需上述制样[/b],取新鲜土样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即可。制样结束后即可按照相关标准对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综上,[b]土壤采样环节是整个工作的开端,这些你做对了吗![/b]采样不规范将使检测数据不具备代表性,对后续工作造成一系列的影响,需要我们每一位从业者的高度重视![b]关注【仪课通】公众号,免费领取学习大礼包!更多行业干货请关注仪课通。[/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ykt/video/317_0.html][color=#ff0000][b]《工业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专题课程》[/b][/color][/url][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ykt/video/186_0.html][color=#ff0000][b]《土壤无机样品的前处理技术》[/b][/color][/url][color=#ff0000][b][url=https://www.instrument.com.cn/ykt/video/307_0.html]《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与相应地下水标准及分析方法解读[/url][/b][/color]附件上有最新版《土壤导则》,感兴趣的同仁可自行下载查看~

  • 测定土壤硝酸盐氮所需的镉还原柱

    根据国标HJ634-2012测定土壤硝酸盐氮,需要制备镉还原柱。我根据标准要求用浓盐酸浸泡镉粉后,镉粉都凝结成很多小块了,捣不碎也磨不动。想请教下大家是怎么制备镉还原柱的。第一次做土壤参数的分析,希望能不吝赐教,谢谢·

  • 【分享】土壤小知识(土壤酶活性)

    [size=3][font=宋体]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情况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酶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脲酶活性较高的羽扇豆。微生物是土壤酶的重要来源。脲酶的活性与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及土壤交换性量有明显相关性,增加土壤湿度,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font][font=Times New Roman]C/N[/font][font=宋体]比、全氮、速效氮、盐基饱和度及物理性沙粒有明显相关性,增加土壤湿度,过氧化氢酶活性液增强,土壤干燥时,活性下降。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关,增加可溶性磷,酶活性逐渐提高,以后便逐渐下降,当大量供给磷肥时(如达[/font][font=Times New Roman]60~80mg/100g[/font][font=宋体]土),则完全察觉不到磷酸盐水解酶的活性。一般认为,富含腐殖质的高肥力土壤,脲酶的活性也最高。总之,许多研究者认为,酶的功能是明显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font][/size]

  • 土壤检测气相色谱柱选择

    为了检测土壤有机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酚类化合物,有机氯农药等,实验室买了赛默飞的trace1300[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色谱仪[/url],我们只有配套的TG-5SILMS和TG-624的色谱柱,请问各位大神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以上污染物时你们都用的什么柱子?或者有没有推荐的等效色谱柱替代?新人小白,万分感激!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土壤的用途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关系十分紧密, 有机质含量高低往往决定了土壤的生物活性,同时许多有机物能借助微生物的作用分解转化为有机胶体,大大增加了土壤的吸附表面积,并且产生许多胶粘物质,使土壤颗粒胶结起来变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和透气的性能及调节土壤温度的能力,为植物根系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土壤养分测定值的大小反映出土壤养分含量多少和供肥状况,是衡量施肥效果和确定是否需要施肥的依据,常用来进行不同土壤或不同田块土壤养分状况的比较,同时在田间施肥试验、植株营养诊断和施肥诊断有着广泛的应用及指导作用。在测土配方施肥中,土壤养分测定值和田间试验结果是确定用什么肥?施多少量?是制定肥料配方和施肥措施的主要依据。

  • 【资料】-采集土壤样品有哪些方法和注意事项

    采集土壤样品有哪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对分桥结果和评价至关重要。因此,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由于土壤自然条件、类型和污染状况不同,采样的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方法有: (1)对角线采样法。这种方法适宜于受到废水污染或污水灌溉的田块。由田块进水口向对角引一条斜线,将此线分成三等份或五等份,在每等份的中央点取样。 (2)蛇形采样法。这种方法适宜于面积较大,地形不平坦,土壤不均匀的田块。采样品按蛇形多布置一些。 (3)棋盘形采样法。对于面积适中、地势平坦,地形完整的田块,适合用这种采样法。如土壤不均匀,布置10个以上的采样点.土壤均匀,采样点可少些。 (4)梅花形采样法。对于面积不大,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适合用这种方法。梅花形采样的布点以5—10个为宜。用上述采样法采样应注意采样深度、采样时间、采样量及样品的处理和保存。 (1)采样深度,对一般土地采样深度15—30cm即可。对根深的作物可取至50cm的深度。 (2)采样时间,可在作物的收获季节采集土壤样品.随时采样分析。 (3)采样量,1—2kg土量。 (4)预处理及保存.将采集的样品平摊在聚乙烯塑料布上,在室温下阴干,土块捏碎,并拣除植物根、茎、叶及石块杂物,经20号筛筛分。来源:中国环保产业信息网

  • 【实战宝典】土壤样品运输交接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

    [font=黑体][b]问题描述:[/b][/font][font=宋体]完成土壤样品的采集后,需要寄回或运回实验室,运输和交接过程需要关注哪些问题?[/font][font=黑体][b]解答:[/b][/font][font=宋体]土壤样品采集完成后,样品的装运和交接同样应该受到重视,避免在流转过程中造成土壤样品的损失、混淆和玷污。[/font][font='Times New Roman']1. [/font][font=宋体]土壤样品信息核对:[/font][font=宋体]采样工作组应对照土壤样品采集计划或终端设备对样品份数、样品重量、样品的标签是否牢固和清晰、包装容器是否完整、保存条件等信息逐一核对确认,发现错误和缺失应及时补齐、修改后方可装箱寄运,特别是样品标签要选择防水和不易脱落的。[/font][font='Times New Roman']2. [/font][font=宋体]土壤样品的寄运:[/font][font=宋体][font=宋体]样品的寄运过程需选择合适的样品保存箱或运输箱,装箱时做好隔离防护措施,防止样品碰撞摩擦造成土壤样品的破损以及标签的丢失,有机样品运输过程中要求[/font][font=Times New Roman]4 [/font][font=宋体]℃下避光保存的,需使用保温箱并放置冷媒。同时,应关注样品的保存时间,选择合适的寄运方式,力争当天流转,为实验室内分析测定预留充足时间。[/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3. [/font][font=宋体]土壤样品的交接[/font][font=宋体]当土壤样品到达实验室内,交样人和接样人双方同时清点核对样品,对破损及样品标签不清的样品做退样处理,核实完毕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确认,双方各保留一份交接单备查。[/font]

  • 【实战宝典】 土壤有机碳指标测定时,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font=宋体][font=宋体]发帖人:[/font][font=Times New Roman]wangna1986123 [/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链接:[/font][/font][u][font=宋体][color=#0000ff][font=Times New Roman]https://bbs.instrument.com.cn/topic/2913297[/font][/color][/font][/u][b][font=黑体]问题描述:[/font][/b][font=宋体]关于土壤有机碳的几个指标,土壤有机碳、土壤可矿化碳、土壤微生物碳测定时需要关注哪些问题?[/font][font=黑体][b]解答:[/b][/font][font='Times New Roman']1.[/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做土壤有机碳(有机质)实验的关键在于预备实验,[/font] [font=宋体]做好预备实验,可以减少重复工作。按照国标法测定土壤有机碳时,可以通过预备实验知道土壤有机碳的大体含量,确定正式实验时的土壤称量重量。称土原则为:一是根据消煮液判断。消煮液颜色过绿,则说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应减少称量重量;过黄,则说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应增加称量重量。二是根据样品滴定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毫升数来判断。设[/font]A[font=宋体]是空白标定所耗硫酸亚铁准溶液毫升数,[/font][font=Times New Roman]X[/font][font=宋体]是样品滴定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毫升数,[/font][font=Times New Roman]X[/font][font=宋体]的值应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A[/font][font=宋体]值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若[/font][font=Times New Roman]X[/font][font=宋体]不在这个范围,值偏小,则说明剩余重铬酸钾多,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应减少称量重量,值偏大,则说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应增加称量重量。[/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土壤可矿化碳的测定,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实验的关键则在于培养装置的密封性,根据[/font][/font][font=宋体]土壤[/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可矿化碳的概念,一般土壤培养时间为一个月,而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所以培养装置的密封情况是否好对实验成败至关重要。[/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土壤微生物碳的测定,土壤的培养和熏蒸过程很重要,有以下需要注意:[/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font]1[font=宋体])在培养的一周内,要每天对土壤喷水,保持微生物活性,喷水标准则是土壤不粘手;[/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font]2[font=宋体])熏蒸过程是用真空泵抽气至氯仿沸腾保持[/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分钟~[/font][font=Times New Roman]3[/font][font=宋体]分钟,将氯仿抽沸腾的关键就是氯仿要放在干燥器底部的中心,并且干燥器要密封好;[/font][/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宋体]([/font]3[font=宋体])一般情况下,样品的储存温度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4[/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而测定微生物碳浸提液储存温度是[/font][/font][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15[/font][font=宋体] [/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因为在[/font][font=Times New Roman]4[/font][/font][font=宋体] [/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条件下,会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影响实验。[/font][/font]

  • 【资料】土壤基础知识--土壤的形成

    土壤是怎么形成的 1,土壤的由来地球作为一个天体出现于宇宙,据说距今约45亿年.可是在那时候既无空气也无水分,当然也没有生物,所以也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土壤。利用太阳能形成自身的原始生物,出现在地球的时间,据推测距今约二十亿年,所以地球上土壤的发生,估计也在这个时期。 土壤与此种原始生物同时出现于地球上以后,就不停息地继续生存变化着,直至现在。相应地,虽然和地球几乎同时出现于宇宙的月球,距今已几十亿年了,但仍旧停留在原始的岩石状态,而没有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土壤。这是由于月球上既无空气也无水分,因而也没有生物。因此,要形成土壤,生物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也有一个时期认为土壤是岩石破碎后所生成的最终产物,土壤是静止不变的物质。然而,由 于参与了生物活动,土壤实际上继续不断地变化着,今后也将变化,它是活动的物质。特别对于耕作土壤,一方面由于作物的根引起化学变化,一方面由于施用有机物和化学肥料,而引起惊人的变化。当仔细观察土壤时,就可以发现土壤有千差万别的姿态。2,生物活动过程最初,地壳由大块坚硬的固态岩石组成。后来,这些岩石的外层缓慢地碎裂成越来越小的碎片。最终形成了石头、卵石和沙砾。它们置于空气中,经常处于适宜的湿气里,受到适宜的太阳能的作用,起初苔藓类生物滋生进来,苔藓能分解岩石,当苔藓死后,躯体变为粉末状,这种粉末中包含它们从岩石中吸收的矿物质,经过多年堆积,变成了最初的土壤。 于是不久,一些高等植物在上面依次发展起来。随着高等植物的生长,在地面以下,由于植物根的活动和腐植质逐渐增加,而形成了土壤,因而地下岩层逐渐变为土层。上述土壤形成的过程长的达几亿年,最快的也有几百万年的周期。3,地球运动过程从地球整体成土过程来看,土壤要经过不断地产生、消失和再产生的反复过程。地表部分的土壤不断地被剥蚀而搬运入海,但由于岩石从下方上升,所以陆地的容积自从陆地在地球上形成以来,古今变动不大。沧海良田,环境变迁。通过几百万年至几亿年的周期,土壤一面在地表显露出来,一面深入到地壳以内。我们通常遇到的冲积土和洪积土就是这种运动模式的产物。 冲积土和洪积土是已出现的土经过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这些土中仍含有岩石和矿物质的碎片和细粒。为了形成土壤,必须在上面生长植物,植物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 这就是说,土壤的形成是巨大地球运动中的一环,如果没有生物的作用, 就既不能形成土壤,也不能继续生存和变化。

  • 【世界环境日】场地土壤与农田土壤质量检测的差异项

    场地土壤与农田土壤质量检测在目的、方法、标准以及关注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是两者的一些主要差异项:1. 检测目的: - 场地土壤检测:通常是为了评估场地污染程度,确定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为场地修复和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 农田土壤检测:主要是为了评估土壤的健康状况和耕作适宜性,确保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安全和土壤的生产力。2. 检测方法: - 场地土壤检测:可能需要使用更高级别的分析技术,如[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色谱[/color][/url]-质谱联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bp][color=#3333ff]GC-MS[/color][/url])等,以检测低浓度的污染物。 - 农田土壤检测:通常使用较为常规的分析方法,如[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Wp][color=#3333ff]原子吸收[/color][/url]分光光度计(AAS)、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AFS)等,重点在于检测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可能影响农业生产的污染物。3. 检测标准: - 场地土壤检测:依据的是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标准,关注的是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如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 农田土壤检测:依据的是农业标准,关注的是土壤肥力标准(如NY/T 897—2002《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4. 关注点: - 场地土壤检测:关注点在于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 农田土壤检测:关注点在于土壤的肥力、污染状况及其对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的影响。5. 检测频率: - 场地土壤检测:可能是一次性的或定期的,取决于场地使用情况、环境变化等因素。 - 农田土壤检测:通常与农作物的种植季节相关,以便及时调整施肥和土壤管理策略。总的来说,尽管两者都关注土壤质量,但场地土壤检测更侧重于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而农田土壤检测则更侧重于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

  • 土壤怎么变脸了呢? —土壤液化与下陷的研究

    一.研究动机: 我们看到电视和报纸有关土壤下陷的各种报导,有提到中部好多地方出现了「土壤液化」的现象,我们不了解「土壤液化」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什么会造成灾害呢?研究目的: (一) 了解土壤液化的意义、成因和现象。 (二) 由模拟实验了解土壤液化的基本状况。 (三) 探讨不同水量对土壤液化的影响。 (四) 探讨不同大小的外力对土壤液化的影响。 (五) 探讨震动力量对土壤液化的影响。 (六) 探讨土壤液化的程度与承载力的关系。二.研究设备与器材: (一)250cc的塑料杯、700cc的塑料筒、注射针筒、量筒、量杯、砝码(500公克、100公克)、水桶、铲子、米达尺、1公升的塑料筒。(二)六种土壤―灾区现场喷砂口的2种细砂土、种花的细砂土、荒地的土、田里的土、工地的土。(三)照相机、简易摆动碰撞器、简易震动器(旧电风扇改装)。三.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一】了解土壤液化的意义、成因和现象。 1.(文献探讨)从各种报纸和相关研究报告加以讨论、分析,得到下面的结论: (1)土壤液化的意义和成因―它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是松软的砂土层,它受到强大的外力时,使地下水有机会进入土壤中,进而造成土壤的水分饱和,就变成像泥浆一样的液体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土壤液化」。 (2)土壤液化造成的现象―有:喷砂或喷泥水现象、土壤承载力减弱、地层下陷或断裂、建筑物倾斜或塌陷等现象。 2.(现场勘查) 88年12月5日和12月11日两次我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 下,前往中部作现场的勘查: (1)勘查结果与纪录 【研究二】各种土壤成分的分析和比较。1.实验材料:6种土壤—甲(大肚溪喷砂口细砂土)、乙(仑雅里水井的喷砂)、丙(种花的细砂土)、丁(荒地的土)、戊(稻田的土)、己(工地的土) 。2.实验方法: (1)将6种土壤分别晒干并捣碎,观察各种土壤的土质、粗细。 (2)6个试管各倒进10cc的水。 (3)每种土壤各拿10立方公分,分别放进试管中。 (4)封住管口然后用力上下摇晃,使土壤完全混合。 (5)静放一天,观察沉淀后的土壤分层情形。3.实验结果:4.讨论: 经过观察和沉淀分析法的比较,发现丙(种花的细砂土)的土质、粗细与成分,最接近甲和乙土壤样本的成分,因此就采用丙做为下面实验的材料。 【研究三】土壤液化的简单模拟实验。 1.实验材料:种花的细砂土、水。 2.实验方法: (1)在10个塑料杯中装入细砂土(5个150立方公分,5个200立方公分)。 (2)用针筒将水打入杯中(先打入20cc的水,每次再加10cc的水)。 (3)每次打完水观察1分钟,等整杯土壤都潮湿时再摇晃杯子。 (4)观察、比较并纪录土壤液化的情形。 3.实验结果: 4.讨论: (1)土壤中水分向上扩散的高度,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升高,速度也越快。 (2)土壤也会随着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陷,水不再增加会停止下陷。 (3)整杯土壤都潮湿再摇晃,摇晃次数越多表土渗出的水量越多。当表土开 始渗水时有软化的情形,用手轻压表土感觉软软的,用手挤压杯子,表土 会上升,放手就恢复原状,整杯土壤就像果冻一样。这应该就是土壤液化! (4)所以足够的水和适当的外力是土壤液化的主要因素。 【研究四】不同水量对土壤液化的影响。1. 实验方法:(1) 在5个塑料杯中各装入200立方公分的细砂土。(2) 用针筒将水打入杯中(先打入30cc的水,每次再加10cc的水)。(3)注水到土壤渗水软化为止,观察、比较并纪录土壤变化的情形。2. 实验结果: 3.讨论: (1)水会造成土壤的液化,水量越多土壤越快液化,下陷也越深。 (2)当水量达到一个限度后土壤会停止下陷。 (3)实验之后的整杯土壤静放到隔天,表土的水会减少,土壤还会下陷大约0.1〜0.2公分。【研究五】不同大小的外力对土壤液化的影响。 (实验一)向下碰撞法:1. 实验方法: (1)在5个塑料杯中各装进200立方公分的细砂土。 (2)每个杯子用针筒打进60cc的水。 (3)经3分钟后,将杯子在1公升的塑料容器内5公分的高度放下,碰撞容 器底部,到土壤全面渗水液化为止。 (4)观察、比较并纪录土壤变化的情形。 (实验二)重物侧面碰撞法: 1.简易摆动碰撞器:铁杆加摆长80公分(包括长12公分的500公克砝码)2.实验方法: (1)在5个塑料筒中各装进500立方公分的细砂土。 (2)把160cc的水打进塑料筒中。(3)用简易摆动碰撞器碰撞塑料筒的侧边,到土壤完全渗水液化为止。 (4)观察并记录土壤变化的情形。3.实验结果: (每次碰撞塑料筒都变换侧边) 4.讨论:﹝实验一和实验二﹞(1)碰撞次数会影响土壤液化:次数越多土壤液化越严重,土壤下陷更深。(2)开始碰撞时土壤会裂开,有些部分会裂成大小不同的小土块,再经过碰撞后小土块会逐渐变成小圆球形,越来越小越潮湿,最后完全不见。(3)当土壤渗水时就是液化的现象,轻轻压下软软的,好像果冻一样。【研究六】震动力量对土壤液化的影响。 ﹝实验一﹞时间相同,震动力量不同:1. 实验方法:(1) 9个塑料杯各装进200立方公分的土壤,各打进50cc的水。(2) 每3杯为1组,分别放在简易震动器上,用3种不同的震动力量(电风扇转动的速度)来震动。(每次震动时间3秒钟)(3) 比较土壤液化的速度。2. 实验结果: (1速最快,2速第二,3速最慢)(液化速度¬最快第二®最慢) ﹝实验二﹞震动力量相同,时间不同:1.实验方法:(1)把200立方公分的土壤装进塑料筒中,打入50CC的水。(2)把塑料筒放在震动器上开第3速的力量,震动到土壤完全液化为止。 (3)实验5遍,计时并观察土壤的变化情形。2.实验结果: 3.讨论:﹝实验一和实验二﹞ (1)震动速度越快,土壤液化越快,越容易下陷。 (2)震动的时间越长,土壤液化的情形越严重,下陷也越深。 (3)震动的力量比碰撞的力量更容易使土壤液化和下陷。【研究七】土壤液化的程度与承载力的关系。1. 实验方法:(1)将200立方公分的土壤分别装进5个塑料杯中,都打进40CC的水。 (2)把100公克的砝码放在塑料杯内的土壤上面。 (3)再把杯子放在电风扇上,开第三速的力量来震动。(4)每3秒钟把杯子拿下来,观察并记录砝码下陷的情形。(5)最后把100公克的砝码放在【研究六】﹝实验二﹞中已液化的五杯土壤 中,观察砝码下陷情形。3. 讨论:(1)把砝码放在干燥的土壤上不会下陷,表土顶多留一点小痕迹。(2)当土壤含有水分变潮湿时,砝码会有些下陷,再加上外力砝码下陷越深。(3)震动越久土壤液化越严重,承载力量也越小,砝码陷得越深。(4)把100公克的砝码放在液化的土壤上,会慢慢下陷。如果再加上外力 (如敲打、碰撞、震动),砝码下陷的速度变快,甚至完全沉没。四. 结果与讨论: (一) 综合以上的实验结果,我们的结论是:1. 松软的砂土层含有足够的地下水再受到强大的外力,会造成土壤液化和下 陷的现象,所以「水」和「外力」是造成土壤液化和下陷的两个重要因素。 2.土壤含水量越多越容易液化,也越容易下陷。 3.土壤液化时通常会渗水,会变软,像泥浆也像果冻一样。 4.土壤含水后,加上外力(摇晃、碰撞、震动)的影响,土壤越容易液化和下 陷;外力越大或作用越久,液化和下陷的情形越严重。 5.土壤逐渐液化,承载重物的力量变小;液化越严重,承载的力量越小。 (二)在本实验后我们了解到:1. 土壤中水分越多外力越大,土壤的液化和下陷越快越严重;土壤液化时,土 质变软、出现裂痕、大量渗水,甚至喷砂,变得像果冻或流沙一样;结果承 载力量变弱,上面如果有重物,会倾斜,甚至塌陷。2. 我们再对照921地震有关的灾害报导以及几次现场的勘查,发现彰化县员林仑雅里、伸港大肚溪口等受灾地区,大多是粉砂或细砂土壤,比较疏松,含水量较多,所以

  • 土壤石墨消解仪消煮测定铅镉求助?!

    土壤石墨消解仪消煮测定铅镉求助?!

    称取土壤标注样GSS3和GSS8各0.25g土样,先加入10ml硝酸于聚四氟管中过夜,第二天早上再加入4ml氢氟酸和1ml高氯酸,先在石墨消解仪上100度消解1h,再120度消解1h,最后升温到150度一直消解到差不多近干再揭盖,到黄豆粒大小,取下用水定容,有如下问题,请各位大神帮忙解答: 1、先前只用硝酸和氢氟酸消解,土壤标准样消解以后有残渣沉淀,测定值比参考值偏低,所以这次加了1ml高氯酸,但是看到论坛中说高氯酸比较危险,没敢多加,也不敢用太高温度,所以150度消解差不多用了15个小时才消煮完。请大神帮看看用多少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合适,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升温过程? 2、消煮完毕以后基本是澄清透明的,上机测定铜元素,都在土壤标准样参考值范围之内(可能铜比较容易测定),但是测定铅镉时,就明显比参考值低很多,但是消煮液又没有沉淀,这部分铅镉去哪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151543_605053_3052158_3.jpg 刚从事土壤重金属检测,主要做Cu、Pb、Cd、Cr、Zn、Ni,还请各位专家多指导,样品前处理一直做不好,试了多种办法也找不到能全部测定Cu、Pb、Cd、Cr、Zn、Ni的消煮方法,谢谢各位提提意见,没多少积分,全部奉上了!

  • 土壤石墨消解仪消煮测定铅镉求助?!?

    土壤石墨消解仪消煮测定铅镉求助?!?

    称取土壤标注样GSS3和GSS8各0.25g土样,先加入10ml硝酸于聚四氟管中过夜,第二天早上再加入4ml氢氟酸和1ml高氯酸,先在石墨消解仪上100度消解1h,再120度消解1h,最后升温到150度一直消解到差不多近干再揭盖,到黄豆粒大小,取下用水定容,有如下问题,请各位大神帮忙解答: 1、先前只用硝酸和氢氟酸消解,土壤标准样消解以后有残渣沉淀,测定值比参考值偏低,所以这次加了1ml高氯酸,但是看到论坛中说高氯酸比较危险,没敢多加,也不敢用太高温度,所以150度消解差不多用了15个小时才消煮完。请大神帮看看用多少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合适,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升温过程? 2、消煮完毕以后基本是澄清透明的,上机测定铜元素,都在土壤标准样参考值范围之内(可能铜比较容易测定),但是测定铅镉时,就明显比参考值低很多,但是消煮液又没有沉淀,这部分铅镉去哪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151543_605053_3052158_3.jpg 刚从事土壤重金属检测,主要做Cu、Pb、Cd、Cr、Zn、Ni,还请各位专家多指导,样品前处理一直做不好,试了多种办法也找不到能全部测定Cu、Pb、Cd、Cr、Zn、Ni的消煮方法,谢谢各位提提意见!

  • 土壤石墨消解仪消煮测定铅镉求助?!?

    土壤石墨消解仪消煮测定铅镉求助?!?

    称取土壤标注样GSS3和GSS8各0.25g土样,先加入10ml硝酸于聚四氟管中过夜,第二天早上再加入4ml氢氟酸和1ml高氯酸,先在石墨消解仪上100度消解1h,再120度消解1h,最后升温到150度一直消解到差不多近干再揭盖,到黄豆粒大小,取下用水定容,有如下问题,请各位大神帮忙解答: 1、先前只用硝酸和氢氟酸消解,土壤标准样消解以后有残渣沉淀,测定值比参考值偏低,所以这次加了1ml高氯酸,但是看到论坛中说高氯酸比较危险,没敢多加,也不敢用太高温度,所以150度消解差不多用了15个小时才消煮完。请大神帮看看用多少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合适,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升温过程? 2、消煮完毕以后基本是澄清透明的,上机测定铜元素,都在土壤标准样参考值范围之内(可能铜比较容易测定),但是测定铅镉时,就明显比参考值低很多,但是消煮液又没有沉淀,这部分铅镉去哪了?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6/08/201608151543_605053_3052158_3.jpg 刚从事土壤重金属检测,主要做Cu、Pb、Cd、Cr、Zn、Ni,还请各位专家多指导,样品前处理一直做不好,试了多种办法也找不到能全部测定Cu、Pb、Cd、Cr、Zn、Ni的消煮方法,谢谢各位提提意见!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土壤的保护

    土壤作为独立的自然体,是指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包括具有浅层水地区的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舒松层,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物质组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对于土壤的保护,发达国家从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有了农业立法和相关的土壤保护法规;现在有一些国家也有专项有土壤环境保护法:如日本、瑞典;而我们现在还不如重农的封建时代注重土壤质量保护,过去有土地的轮作、休耕制度,目前关心的更多是土壤的经济利用、从土地中获取更多的收益。制约土壤保护关键的因素是我国的人口膨胀,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减少人压力,但如果因为人口压力过大而无视土壤的破坏速度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特别是以土壤为基础的农业生存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光靠化肥和农药堆积出来的农产品不仅有害于人体健康,更是破坏了我们生存的基础。 历历在目的水泥地面对土壤的破坏是毁灭性,人口膨胀所导致的城市化的进程,我们难以阻止,一步步侵蚀和毁灭土壤的肥力;过度过滥农药化肥的使用,使土壤质量急剧下降、土壤的可利用度直接降低;污水灌溉、污泥肥田、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土壤填埋、土壤的盐碱化、土地沙漠化对土壤的污染和破坏显见又难以根治。而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土壤退化与土壤污染更甚,仅西北五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就达21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面积的81%其中重度荒漠化土地就有102万平方公里。目前我国受污染的耕地近二千万平方公顷,占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而西北地区由于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赞成了目前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和危机,严重的生态危机日益影响着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存,必然会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破坏。土壤的完全退化与破坏是造成生态难民形成的重要原因。 另外,从资源经济学角度来看,土地资源一直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稀缺品,而我国现行法律对土壤的保护注重的仅仅只是其经济利益的可持续性,而对作为环境要素的土壤保护是很不够。与土地关系最为密切应该是农民,而农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都是处于弱势群体,对他们生息繁衍之地进行保护,也是国家长久发展与安全的保障,也就是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护。西部大开发中的土壤保护问题,应该是西部环境最应关注的,失去了生存与生活的基础,又谈何发展,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西部的环境保护应重于西部的经济开发。

  • 土壤重金属分析采样的注意细节有哪些

    请教做土壤重金属检测的话采样都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我们用的是HDXRF的[url=http://www.hach.com.cn/product-categories/294zhongjinshufenxiyi]重金属检测仪[/url]。对于土壤采样的话,看到有介绍说新鲜土壤样品,放在玻璃瓶中,置于低于4℃的冰箱内存放,可以保存半个月,应注意避免日光、高温、潮湿和酸、碱气体等的影响。但是玻璃容器比较贵一点,请问用塑料的容器影响大吗?我们保存时间不会半个月那么久,只有几天的样子。

  • 【分享】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其类别和特点,主要是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其中,砂土抗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因此土壤养分少,加之缺少粘粒和有机质,故保肥性能弱,速效肥料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而且施用速效肥料效猛而不稳长,因此,砂土上要强调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并掌握勤浇薄施的原则;粘土含土壤养分丰富,而且有机质含量较高,因此,大多土壤养分不易被雨水和灌溉水淋失,故保肥性能好,但由于遇雨或灌溉时,往往水分在土体中难以下渗而导致排水困难,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阻碍了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对此类土壤,在生产上要注意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避免或减轻涝害,并选择在适宜的土壤含水条件下精耕细作,以改善土壤结构性和耕性,以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壤土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是较理想的土壤,其耕性优良,适种的农作物种类多。

  •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土壤的性质

    【分享】土壤基础知识--土壤的性质

    土壤的性质 土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因为土壤分布在地球表面,所以其中也含有水分和空气。这些物质的含量和性质,极大地左右着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理解土壤的各种性质,必须知道构成土壤的要素和成分,就是说,必须了解土壤的组成。 土壤的三相 如果抓一把土放到手掌上仔细观察,就可以注意到,有的部分松散,有的部分粘粘糊糊。这是因为在土壤中含有岩石的细小碎片、粘粒、有机物的腐解物和半腐解物。另外,在土壤中还含有水分,当以干手握住土壤时,从手变湿可以知道含有水分。把一块土放到水中,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并跑到空气中去。这 是因为土壤孔隙中藏着的空气被水赶出的缘故。这就是说,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成分组成的,而把它们分别叫做土壤的固相、液相和[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气相[/url],统称土壤的三相。由于土壤三相比例不同,表现为土壤的透水性、保水性、通气性以及保肥能力也不相同。 [im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09/02/200902271731_135828_1615922_3.jpg[/img]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由砂粒、粉粒和粘粒在土壤中的数量不同决定的。土壤颗粒越小越接近粘粒,越大越接近砂粒。人们按砂粒、粉粒和粘粒在土壤中的含量,将土壤分为砂土、粘土和壤土。 砂土的砂粒含量高,它们之间就会有许多大空隙。这些空隙里大多有空气。有时这些空隙里有水。但是水很快通过这些空隙流失。水流过后,砂土很快又变干。 粘土主要由非常小的粘粒组成。这些颗粒互相靠得很近,它们之间的空隙非常小,不含有很多空气。如果你拿起一些干粘土,就会感到它是粉末状的。湿粘土很粘,而且干得很慢,水不能很快从中流出。粘土能保持水分。 当砂砾、粉粒和粘粒在土壤中比例相等时,该土壤称作壤土。壤土含有合适比例的空气、水和由动植碎片组成的腐殖质 。是最佳土壤类型。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随着土壤在风化过程中形成,一些矿物和有机质被分解成极细小的颗粒。化学变化使得这些颗粒进一步缩小,肉眼便看不见。这些最细小的颗粒叫做“胶体”。每一胶体带净负电荷。电荷是在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它能够吸引保持带正电的颗粒 ,就像磁铁不同的两极相互吸引一样。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养分离子,如钙(Ca)、镁(Mg)、钾(K)、钠(Na)、氢(H)和铵(NH4)。粘粒是土壤带负电荷的组份。这些带负电的颗粒(粘粒)吸引、保持并释放带正电的养分颗粒(阳离子) 。有机质颗粒也带有负电荷,吸引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砂粒不起作用。 阳离子交换量(CEC)是指土壤保持和交换阳离子的能力,也有人将它称之为土壤的保肥能力。不同CEC的土壤性质不同,主要不同见下表: CEC 11-50的土壤 CEC 1-10的土壤 粘粒含量高 砂粒含量高 矫正一给定的pH需石灰较多 氮、钾易淋失 保持养分能力高 矫正一给定的pH需石灰较少 土壤持水量高 土壤持水量低 土壤生物一些生活在土壤里的植物和生物小到我们看不见它们。细菌或微生物是显微镜可见的生命形态。许多细菌生活在土壤里。这些细菌中有一些能致病。有一些有益处,它们以死去的动物和植物为食。能将有机物分解,所以土壤微生物能把作物不能利用的物质变为有效的养分。这是很重要的作用。除了细菌之外,还有叫做水藻的其他带状植物生活在土壤里。在土壤里还能找到叫做原生动物的用显微镜可见的动物。 有许多昆虫生活在土壤里。它们中由一些终生都生活在土壤里,如白蚂蚁和蝼蛄。大多数生活在土壤中的昆虫以枯叶之类等死的植物为食。还有许多蠕虫生活在土壤里。它们是蚯蚓、线虫。对它们来说,肥沃的土壤是最佳的土壤,因为这种土壤含有大量死去的植物体。

  •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如何检测土壤中土壤铵态氮吗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如何检测土壤中土壤铵态氮吗

    [size=16px]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是用来快速测量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的仪器,其中包括土壤铵态氮。土壤铵态氮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营养元素,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以下是一般步骤,说明如何使用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来检测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  准备样品: 从你要测试的土壤样品中采集一部分,通常会根据仪器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样品量,一般为几克。  处理样品: 样品可能需要进行前处理,如干燥、研磨等,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仪器校准: 在进行测试之前,你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校准通常涉及使用标准样品,以确保仪器能够准确地测量样品中的铵态氮含量。  取样测量: 将处理后的土壤样品放入仪器的样品槽中。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可能需要将样品与一定的试剂或溶液混合,以便测量铵态氮。  测量过程: 启动仪器,让其进行测量。仪器会根据样品中的反应或特性,测量出样品中铵态氮的含量。  记录结果: 一旦测量完成,仪器会显示或输出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将这个数据记录下来,作为土壤养分含量的参考。  数据解释: 根据测量结果,你可以判断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是高还是低,从而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适当调整施肥量或种植策略。  请注意,不同的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可能有不同的操作步骤和原理,因此在操作仪器之前,务必详细阅读仪器的操作手册和使用说明。同时,定期校准仪器以及遵循正确的样品处理步骤都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8/202308281534204968_1351_6098850_3.jpg!w690x690.jpg[/img][/size]

  • 【分享】土壤学讲义

    绪 论第一节 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一、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概括了人类—农业—土壤之间的关系。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土壤是农业的基础。一、 (一)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生物生产的基地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生产出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其中最基本的任务是发展植物赖以生存的绿色植物的生产。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五个要素:光、热、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分和养分。其中养分和水分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植物能立足于自然界,依靠根系伸展在土壤中,获得土壤的机械支撑,才不至于倒下。1、营养库的作用 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除主要来自空气外,及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水分则主要来自土壤。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无机物通过生物作用转为有机物(光合作用),有机物质经过矿质化作用变无机物,此过程在土壤中完成,3、雨水涵养作用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多孔结构的物质,具有很强的吸水和持水能力。据统计,地球上的淡水总贮(zhu )水量为0.39亿㎞3,其中被冰雪封存和埋藏在地壳深层的水有0.349亿㎞3。可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循环淡水总贮量只有0.041亿㎞3,仅占总淡水量的10.5﹪。在0.041亿㎞3的循环淡水中,循环地下水占95.12﹪湖泊水占2.95﹪,土壤水占1.59﹪,江河水占0.03﹪,大气水0.34﹪,土壤贮水量明显大于江河和大气的贮水量。土壤的雨水涵养功能与土壤的总孔度、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植被覆盖度有密切关系。4、生物的支撑作用 土壤不仅提供给植物的营养物质,还是植物根系的伸展和穿插,获得机械支撑的物质环境。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土壤处于大气圈、水圈、岩圈及生物圈的交界面,是地球表面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反应界面,是物质和能量交换、迁移等过程最复杂,最频繁的地带。

  • 【讨论】从源头上关注我们的“绿色食品”---土壤

    “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据报道,浙北、浙中和浙东沿海地区因土壤污染,有近20%农用地不能种植绿色农作物,也就是因土壤污染近 20%农用地不产绿色农产品。这样看来,大家所推崇的绿色食品,要从它的的源头即土壤上就开始“绿色”,倒是这点又是大家所忽略的,试想下,好像不会有人去购买自认为的“绿色食品”时会考虑它曾长于何处?要是大家都能关注起来,是否土壤污染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呢? 欢迎大家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