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稀释仪

仪器信息网稀释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稀释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稀释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稀释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稀释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稀释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稀释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稀释仪相关的论坛

  • 逐级稀释和一步稀释的比较

    今天配溶液的时候和同事谈到了逐步稀释和一步稀释哪个好,同事们都说逐步稀释比一步稀释要好,逐步稀释误差比一步稀释要小,我不同意他们的说法,和他们挣了半天也没出结果。他们的观点是无论怎么样逐步稀释都比一步稀释准确,只是实际操作可能一步稀释简单一些,都不使用逐步稀释;我的观点是如果取同样体积的原液稀释100倍,一步稀释比逐步稀释要好一些,例如A:取1ml直接定容至100ml,B:取1ml先定容至10ml,再取1ml定容至10ml,我的观点就是A比B要准确一些,但是我同事都说B比A准确。C:取1ml定容至100ml,D:取10ml定容至100ml,再取10ml定容至100ml,这种情况我和我同事的观点都一样,D要比C准确一些。CD这种情况基本没什么可说的了,D就是比C准确,但是AB这种情况我还是坚持A要好一些,但是我没法用数据来说服他们,他们也找不到能让我心服口服的数据,有没有人能用数据来说一下AB哪个更好?我来说一下为什么我觉着A要比B准确吧。因为我觉着同样取1ml溶液,取一次的误差就是比取两次的误差要小,一步稀释定容至100ml在取样上只会产生一次误差;但是逐步稀释需要2次取样,会产生2次误差。有可能2次取样会产生正负互补,但是如果2次取样都是正正或者都是负负呢?如果一次取样的误差范围是±0.1,而2次取样的误差范围就有可能是±0.2了(数据是随便编的,但是2次取样误差范围一定会比1次取样要大),这种情况下还是一步稀释要准确一些。总体来说我的观点就是:如果取的母液容积一定,一步稀释要比逐步稀释准确,不管你稀释10倍、100倍还是1000倍。还有一点就是,通常说的稀释倍数不能超过100倍,我认为这个也是要看情况的,我还是上面的观点,如果你只有1ml的母液要稀释1000倍,直接取1ml定容至1000ml要比取1ml定容至10ml、再取10ml定容至1000ml(或其他逐步稀释的方法)要准确。如果母液充足,逐级稀释要比一步稀释准确。求大神用数据来支持或反驳我的观点,如能说服我改变观点,感激不尽!!!!!!!

  • 溶液稀释:逐步稀释还是一步到位?

    溶液稀释是一步到位还是逐级稀释好,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实质是被稀释溶液取样的绝对误差对稀释后溶液浓度相对误差的贡献大小问题。如果注意到无论是体积还是质量,取样的时候都是产生的绝对误差就明白了。例如溶液稀释100倍,假设取样误差是0.02ml,:方式1:一步到位稀释,取1ml浓溶液稀释到100ml,那么会造成稀释后稀溶液浓度存在2%的相对误差。方式2:分2次逐级稀释,每次稀释10倍,每次要取10ml浓溶液,稀释到100ml,取样误差这时候仍然是0.02ml,那么每次带来的稀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对误差就只有千分之二。方式3:分2次的时候是每次取1ml,稀释到10ml,相对误差为4%(不考虑正负误差相消的情况)。从上面的实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逐级稀释并不一定比一步到位更好,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最终的相对误差。如果每次稀释后体积相同,逐级稀释比一步到位稀释会更好。2.取样大体积比小体积相对误差小,稀释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取大一点的体积来稀释;3.在稀释过程中,误差有正有负,逐级稀释可以带来正负误差相抵,使得最终误差会更小,而一步到位稀释没有这种正负误差相抵消的功能和作用。

  • 【原创大赛】逐级稀释和一步稀释的比较

    这样能挣上金币吗?逐级稀释和一步稀释的比较在日常分析中常常需要对溶液进行稀释。我们知道由于稀释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随机误差,而且误差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误差也随之增加,所以有些标准里会有逐级稀释到多少多少浓度,或者是每次稀释倍数不能超过20倍的明确要求。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当需要较大的稀释倍数的情况下,逐级稀释显然是费时费事的。那么可不可以进行一步稀释呢?我的同事找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当然是想省事了。尤其因为大多水样的矿化度很高,大量稀释的需要是在所难免的。我个人认为在保证质量可靠的情况下是可以一步稀释的。我建议同事做一下比较。同事于是对同一个未知样品分别进行两级稀释和一步稀释作为两个样品,然后对两个稀释样品进行了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测定。一步稀释方法:用1.00mL移液器吸取1.00mL原液样品定容到100mL。此溶液为A液。两级稀释方法:先用5.00mL移液器吸取100mL原液样品定容到100mL。再用10mL大肚移液管从一级稀释液中吸取10.00mL溶液定容到50mL。此溶液为B液。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钙离子,离子色谱法测硫酸根。测定结果:A液B液均值相对偏差钙离子mg/L10.3810.4710.420.38%曲线方程y=117800x-1750 r=1.000000硫酸根mg/L10.1510.1210.140.20%曲线方程y= r=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一步直接稀释100倍。有这个数据作依据,我说你这么做就是了。可这个同事却去找领导,希望领导肯定并支持这样做法。很可惜领导没有同意。所以这个同事不得不仍然重复着大量的稀释和大量的清洗工作。不能理解同事这样做法。除非这组数据是编出来的,要么就是对自己的操作水平没自信,不然为何自讨苦吃?[f

  • 问题:溶液稀释是一步到位还是逐级稀释好?

    [font=微软雅黑][size=16px][color=#666666]问题:溶液稀释是一步到位还是逐级稀释好?[/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color=#666666]这个问题实质是被稀释溶液取样的绝对误差对稀释后溶液浓度相对误差的贡献大小问题。如果注意到无论是体积还是质量,取样的时候都是产生的绝对误差就明白了。[/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color=#666666]举例说明:溶液稀释100倍,假设取样误差是0.02ml,采取如下3种方式:[/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color=#666666]方式1:一步到位稀释,取1ml浓溶液稀释到100ml,那么会造成稀释后稀溶液浓度存在2%的相对误差。[/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color=#666666]方式2:分2次逐级稀释,每次稀释10倍,每次要取10ml浓溶液,稀释到100ml,取样误差这时候仍然是0.02ml,那么每次带来的稀溶[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对误差就只有千分之二。[/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color=#666666]方式3:分2次的时候是每次取1ml,稀释到10ml,相对误差为4%(不考虑正负误差相消的情况)。[/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color=#666666]从上面的实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color=#666666]1.逐级稀释并不一定比一步到位更好,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最终的相对误差。如果每次稀释后体积相同,逐级稀释比一步到位稀释会更好。[/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color=#666666]2.稀释取样大体积比小体积相对误差小,稀释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取大一点的体积来稀释;[/color][/size][/font][font=微软雅黑][size=16px][color=#666666]3.在稀释过程中,误差有正有负,逐级稀释可以带来正负误差相抵,使得最终误差会更小,而一步到位稀释没有这种正负误差相抵消的功能和作用。[/color][/size][/font]

  • 【原创大赛】仪器自稀释与人工稀释之比较测试

    【原创大赛】仪器自稀释与人工稀释之比较测试

    [align=center]前言[/align]自从用上了带有自动进样器的机子,感觉自己终于脱离了苦海。想当初,手持[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往那小小的石墨管进样孔里面打样品溶液,啥也看不见,就象闭着眼睛一样,一下一下约摸着把那几微升样品溶液打进去!单说每天进几百枪的辛苦,能向谁述说?何况进样时擦碰刮蹭,导致测出来的数据昏天黑地,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现在有了它,一切便有了一个改观。而且,用上了自动进样器以后,我的测试数据也一天天地好了起来,而且连配制标液做标曲也可由它代劳了,于是对自动进样器这一神器感觉有点膜拜了。后来在论坛上看到安老师淡然谈到时说手动进样比自动进样更准确,我当时很不服气。然而,常言道:上的山多终遇虎。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我发现仪器自稀释与人工手动稀释有所差异,这才不再迷信盲从,于是有了下面的实验。1 方法与过程1.1 见图1.人工手动配制铅标准溶液系列:10ug/L、20ug/L、30ug/L、40ug/L、50ug/L,上机做校准曲线。标准物质GSB-6(菠菜)微波消解、赶酸定容后,再人工稀释4倍,上机测定。图1中红色方框内GSB-6的测定均值为10.16mg/kg,稍低(GSB-6的标值范围为11.1mg/kg±0.9mg/kg)。[align=center][img=,690,46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21502561314_1930_2076515_3.jpg!w690x462.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align][align=left]1.2 见图2 仪器自稀释配制铅标准溶液系列:12.5、25.0、37.5、50.0ug/L,做校准曲线。标准物质GSB-6(菠菜)与上述图1中所用为同一样品,即经微波消解后,再赶酸、定容,然后人工稀释4倍后,上机测定。图2中红色方框内GSB-6的测定均值为9.80mg/kg,明显低于图1中GSB-6的测定值。GSB-6(菠菜)的标值范围:11.1mg/kg±0.9mg/kg。[/align][align=center][img=,690,46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21503378227_7192_2076515_3.jpg!w690x462.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2[/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1.3 见图3 仪器自稀释配制铅标准溶液系列,12.5、25.0、37.5、50.0ug/L,做校准曲线。标准物质GSB-6(菠菜)经微波消解、赶酸定容后,再经仪器自稀释4倍后测定。图3中红色方框内GSB-6的测定值为12.31mg/kg,明显超过了标值上限。GSB-6(菠菜)的标值范围:11.1mg/kg±0.9mg/kg。[/align][align=center][img=,690,46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8/201808021504049511_5133_2076515_3.jpg!w690x462.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3[/align][align=left]2 分析与讨论[/align][align=left]2.1 通过对比1.1与1.2可以看出,由仪器自稀释配制标液做标曲测出同一个样品GSB-6的铅含量低于人工配制标液做标曲的测定值。这表明这两种配制标液的方式不尽相同,仪器自稀释与人工手动稀释之间存在较大差异。[/align][align=left]图1中蓝色方框内为1.2中红色方框内GSB-6的测试数据代入1.1中校准方程进行计算,结果为10.21mg/kg,进入GSB-6的标值范围。[/align][align=left]图2中蓝色方框内为1.1中红色方框内GSB-6 的测试数据代入1.2中校准方程进行计算,结果为9.75mg/kg,明显低于GSB-6的标值下限。[/align][align=left]2.2 通过对比1.2与1.3可以看出,人工手动稀释GSB-6后的测定值显著低于仪器自稀释GSB-6后的测定值。由此可知仪器自稀释的取液量比人工手动偏大,将导致校准曲线的信号值偏高,而使测定值偏低,这一点从1.1与1.2的对比中得到印证。[/align][align=left]3 结论[/align][align=left]结论似乎就是一句话:仪器的自稀释不可靠啊!但是这样讲,未免太过武断。没有经过大量重复性的验证试验,没有看到大量重现性的验证结果,就这样简单地否定广大仪器公司殚精竭虑为我们制造出来的自动进样器不仅厂家不答应,广大自动进样器的忠实拥趸们也是不会答应的。实际上,就连本人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但是,这些数据毕竟是真实存在的现实。在这里,我只想提醒我们的同行,对此要留一个心眼。如果有不服的版友采用实验数据驳倒了我的结论,哪怕是把我体无完肤了,我心亦热。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自动进样器![/align][align=left]谨以此文向安老师致意![/align][align=left] [/align]

  • 农残样品稀释前和稀释后响应值一样

    各位老师好,本人这几天参照gb/t20769做菠菜粉中农残,具体步骤如下:1.称取5.00g菠菜粉准确加入50ml乙腈匀浆提取2分钟后离心,再准确移取出25ml溶液,水浴旋蒸浓缩,然后净化。2.根据标准净化步骤进行净化,现象如下图3.净化液旋蒸浓缩近干后加入2ml甲醇,涡旋混匀,滤膜过滤上机检测。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一、2ml的甲醇待测样,颜色很深,呈墨绿色,这不是不是过柱效果不好?二、我的标曲浓度范围是1.75-44;菠菜样品有两个不同浓度,应该是一个高一个低,高浓度测得的结果为43,我认为这个浓度太高,应该稀释一倍让其位于标曲中间,数值才比较可靠,但是稀释一倍之后发现,稀释前和稀释后两个测到的数值居然是一样的;然后将低浓度(检测值为14)也稀释一倍之后再检测,发现低浓度稀释前后检测到的数值为13,变化不大。综上,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请各位有经验老师指点一下,谢谢[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091051346415_846_3972820_3.png[/img][img]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6/202206091051346444_2349_3972820_3.png[/img]

  • 【求助】关于稀释仪

    最近看见关于稀释仪的广告,觉得还不错,请问使用过的朋友,用起来怎么样,好使不,你们都使用过那些品牌?

  • 标准溶液配置逐级稀释好还是一步稀释好?

    本人现在遇到一个问题:在配标准溶液时,是逐级稀释好还是一步稀释(都从母液中吸取,然后定容)好?要提供数学计算依据。这个与误差传递有关,但我不会计算,哪位高人帮帮小弟。谢谢!急等![color=red][size=4]calfstone老师就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详情请点击:[/size][/color][URL=http://www.instrument.com.cn/bbs/shtml/20080520/1269771/]标准溶液稀释中的不确定度分析-兼对逐级稀释还是一步稀释哪个好的回答[/URL]

  • 【求助】稀释溶液时,稀释倍数多少合适?

    稀释溶液时,稀释倍数多少合适?比如把一个溶液的浓度稀释一千倍,是先稀释一百倍,再稀释十倍,还是一次性稀释到一千倍呢?哪个方法比较合适,误差较小?或者稀释到更小的浓度是按百倍稀释还是其他方式稀释?有没有什么规定呢?

  • 溶液的一步稀释和逐步稀释,实际运用中到底谁的误差大

    各位老师,讨论一下,如果要稀释100倍的溶液,我用1ml检定过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9p][color=#3333ff]移液枪[/color][/url][/color][/url]一步稀释准,还是用移液管每次稀释10倍逐步稀释准。请各位老师积极参与讨论,并给出解释。

  • 【“仪”起享奥运】+什么是样品稀释测试?

    [b]稀释测试是指[/b][size=16px]每一分析批次选择一具代表性之样品进行系列稀释,以决定是否有干扰存在。待测物的浓度必须至少是预估侦测极限的25倍。先测定未稀释样品的粗浓度后,稀释至少5(1 4)倍再重新分析。假如此批次的所有样品浓度皆低于侦测极限的10倍,则以下节所述的添加回收分析为之。如果未稀释的样品浓度与稀释样品浓度的5倍值相差在10%以内则表示无干扰存在,则不需使用标准添加法分析。[/size][size=16px][/size]

  • 【求助】铜、铁稀释后反而比不稀释的数值大

    测一样品中的铁和铜,稀释过后测出的数值反而比不稀释测出来的还要大,并且稀释前后测出的数值都在线性范围内,怎么回事?[em09512]测铜稀释100倍后测得数值为2.1847ppm,稀释500的值为1.0915ppm,俩个均乘以稀释倍数后分别为218.47和545.75,差别这么大,怎么回事?

  • 逐级稀释问题

    新手求助:我们实验室稀释一般用重量法稀释,最近比较关注逐级稀释的问题。目前操作的时候,一般直接称重,比如1g样品稀释到10g,算是10%的浓度的,按重量称,不按体积稀释。看大家说稀释超过100倍需要逐级稀释来减小误差,但是我看到的逐级稀释都是称一定重量的样品再用容量瓶加稀释溶剂,比如1g样品用容量瓶加到100ml。现在有个问题,逐级稀释是针对体积稀释还是重量稀释?假如用分析天平,精度为0.00001g,准确称取0.02g左右的样品(这个数字我用天平可以准确读出),再稀释至10g,这样算是2000ppm?这个稀释算1000倍,应该用逐级稀释吗?其实最纠结的点在于:1.天平可以准确的读出这个数字,那么是否还需要逐级稀释,也就是存在的称量的误差是否可以用天平消除2.体积稀释需要用逐级稀释,是否称重法也需要3.如果需要逐级稀释,是否溶质的质量不能太小?比如在天平准确称量的前提下稀释至10%,是1g稀释到10g好还是0.1g稀释到1g好?

  • 问一个稀释问题。

    方法A:取1ml 1000ppm浓度的溶液定容100ml,浓度10ppm,稀释了100倍。方法B:从1000ppm取10ml定容100ml,浓度是100ppm,在从100ppm取10ml定容100ml,浓度10ppm,稀释了10倍。 问题1:方法B逐级稀释是不是更好点啊?逐级稀释倍数是10倍还是10*10=100倍?问题2:一般配置标准溶液稀释多少倍好点?

  • 稀释后样品峰后移

    溶剂稀释做苯系物,但是稀释十倍后样品峰都会后移大概两分钟,什么情况呢,溶剂峰不变

  • 稀释平板计数

    一、实验目的了解稀释平板计数的原理,掌握涂抹平板培养法和混合平板培养法,认识细菌、放线菌、霉菌的菌落特征。二、实验原理 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此法所计算的菌数是培养基上长出来的菌落数,故又称活菌计数。一般用于某些成品检定(如杀虫菌剂等)、生物制品检验、土壤含菌量测定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检验。三、实验器材 1.活材料: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菌剂。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附录三、1)3.器材:90ml无菌水、9ml无菌水、无菌平皿、lml无菌吸管、天平、称样瓶、记号笔、玻璃刮铲等。四、实验方法 1.样品稀释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待测样品l0g,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并放有小玻璃珠的250ml三角瓶中,用手或置摇床上振荡20 min,使微生物细胞分散,静置20-30s,即成10-1稀释液;再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0-1稀释液l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让菌液混合均匀,即成10-2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0-2稀释液1 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也吹吸三次,即成l0-3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4、10-5、10-6、10-7、10-8、10-9等一系列稀释菌液(图22-1)。图22-1 平板计数法中样品的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培养用稀释平板计数时,待测菌稀释度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确定。样品中所含待测菌的数量多时,稀释度应高,反之则低。通常测定细菌菌剂含菌数时,采用10-7、10-8、10-9稀释度,测定土壤细菌数量时,采用10-4、10-5、10-6稀释度,测定放线菌数量时,采用l0-3、10-4、10-5稀释度,测定真菌数量时,采用10-2、10-3、10-4稀释度。2.平板接种培养 平板接种培养有混合平板培养法和涂抹平板培养法两种方法。 (1)混合平板培养法 将无菌平板编上10-7、10-8、10-9[fo

  • 【原创】标准溶液稀释中的不确定度分析-兼对逐级稀释还是一步稀释哪个好的回答

    现有的分析大多基于相对分析,所以标准溶液的稀释是分析相关实验室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于逐级稀释还是一步稀释哪个好确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1、引言 分析科学中什么是好,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其实答案很明显:适合就是好 测量实际是一个确定真值所在区间的一系列活动,基于相对测量的分析过程就是用实验室的仪器同标准之间的比较来确定样品物理化学属性的数值范围。标准/或标准溶液本身是有不确定度的(实际就是以前的误差,但不确定度的理论更完备些,所以现在流行),加上我们测量过程中的所有不确定度,最后汇集到最后测试结果上。经常计算不确定度的人应该有这样的体会。2、以配制1mg/L Zn标准溶液作为计算稀释过程的不确定度计算的借鉴: A稀释法:取1ml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1mg/ml Zn标准溶液,定容到1L。 B稀释法:取1ml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1mg/ml Zn标准溶液,定容到100mL,再取10ml,定容到100ml。 2.1 在不考虑温度效应的情况下,分析下两法引入不确定度的实验用具: A法:1ml刻度吸管;1L容量瓶 B法:1ml刻度吸管;100mL容量瓶;10ml吸管;100mL容量瓶 2.2 所有不确定度按B类评定方法,并以A级容量允差作为半宽度;不确定度按相对不确定度合成:就是相对误差的平方和再开方。 2.3 结果 按上述两种方法配制出来的标准应用液的浓度为: A法: 1+- 0.00707 mg/L B法: 1+-0.00711 mg/L3、结论3.1 容量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非常的小,A,B两法所配制的溶液基本上差异不大(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2 不确定度跟具体使用的量具有重要关系3.3 考虑不确定度的合成过程,采用相对不确定度小的量具可降低不确定度。4、推论4.1 不建议使用相对误差大的量具如微量加样枪作为标准溶液配制的工具,即使用,也建议用大容量的如10ml的加样枪4.2 逐级稀释还是一步稀释都对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较小,前提是采用高质量的A级量具。PS:根据我不确定度计算的经验,实际上整个测定过程中最大的不确定度来源是标准曲线,重复性和回收率

  • 怪:稀释1000倍和稀释10000倍差别太大

    我用ICP测试消解的玻璃材质ROHS重金属含量时,由于害怕HF腐蚀进样系统,先将样品稀释了10000倍,测试结果均为ND,我有点怀疑稀释倍数太大就有将同一样品溶液稀释了1000倍,测试结果确为1100PPM。不知道为什么二者相差这么大?是不是ICP检出限不允许稀释太大?

  • 【求助】稀释的问题

    石墨炉测Cd,标曲最高是4ppb。。测得样品的浓度很高,远远超过标曲,稀释25倍后,测得结果是62ppb。请问是不是需要乘以一个稀释因子呢?经多少稀释后,会不会对结果造成很大影响呢?一般稀释多少倍在可接受范围内呢?PS:湿法消解的样品,可直接用火焰测Cd吗?国标上面石墨炉法和火焰法测Cd的前处理明显不同,火焰法的样品还要萃取分离?感觉很麻烦。谢谢!!!

  • 【“仪”起享奥运】BOD 的稀释水如何制备?

    问题描述:稀释接种法对于稀释水有要求吗?稀释水之差大于 0.2 是否不准确?如何制备五日生化需氧量的稀释水?解答:先取花园土 150mg~200mg,用纯水定容至 1L,将上清液过滤后取 10mL 再定容至 1L 即为接种水(注意空白值最好控制在 3mg/L~4mg/L)。然后将蒸馏水用鱼缸增氧泵曝气 2h 后,按每 L 加入氯化铁、氯化钙、硫酸镁和磷酸盐四种营养液各 1mL,接种水 5mL~10mL 即为稀释水。稀释水的质量应满足下述要求:溶解氧含量应充分;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pH=7 左右);本身的有机物含量低,空白 BOD5 应小于 0.5 mg/L。

  • 【讨论】标准溶液的稀释:重量法与传统体积稀释法

    大家讨论下,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要稀释标准,以前都用容量瓶逐级稀释,由于标准放在冰箱中(4度左右),拿出后要放到室温再稀释。后面偶尔想质量是不变的,就在电子天平上按重量逐级稀释标准,这样做和传统做基本一致,大家觉得重量稀释有什么利弊?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