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蛋白质稳定性定量分析仪

仪器信息网蛋白质稳定性定量分析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蛋白质稳定性定量分析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蛋白质稳定性定量分析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蛋白质稳定性定量分析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蛋白质稳定性定量分析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蛋白质稳定性定量分析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蛋白质稳定性定量分析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蛋白质稳定性定量分析仪相关的论坛

  • 【原创大赛】蛋白质热稳定性的研究机理

    [align=center]蛋白质热稳定性的研究机理[/align][align=center]西安国联质量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lign][align=center]食品事业部:魏娜[/align] 疏水作用被认为是决定蛋白质结构的主要作用力。蛋白质的天然结构是由以下类型的共同作用力维持其结构的热稳定性(例如,H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德国专家Dil回顾了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一)非极性溶剂使蛋白质变性 (二)疏水残基可以很典型的把核心部位分开,在其核心部位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接触水 (三)在蛋白质核心部位的残基和疏水基团比任何其他一种残基具有更坚固的保守区和结构(核心部位疏水残基的取代物一般比任何一种代替物更具有破坏性)。(四)蛋白质展开涉及大量增加的热容量。给定的疏水作用的中心对在蛋白质折叠也有一定的影响,很容易以为疏水作用还是负责蛋白稳定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20年里,序列、结构和诱变等信息的积累证实了疏水作用,事实上,更是蛋白质稳定性的主要动力。两个观察报告指出常温的和极端嗜热的微生物的同源体具有相同的最基本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由保守的蛋白质核心提供:(1)疏水相互作用以及中心残基所影响的二级结构比特征区域表面更保守。(2)在有溶解能力的被暴露的区域发现了大量稳定的代替物(可以在常温及极端嗜热蛋白质结构的比较以及在蛋白质定向突变的实验中观察到)。常温以及嗜热蛋白质同源体的核心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些性质表明常温蛋白质尽可能高效的与那些在核心外部的没有太多空间稳定性的蛋白质进行折叠。极端嗜热蛋白质稳定的相互作用经常在蛋白质的不保守区被发现。如下所示,如表面离子对减少了溶剂暴露疏水面,和与之稳定结合(即N和C末端以及氨基酸循环)的蛋白质表面似乎有助于极端嗜热蛋白质的热稳定性。 在近年来足够的实验证据(如序列,诱变,结构,和热力学)被积累,但没有一个单一的机理可以解释极端嗜热蛋白质的显著的稳定性。增加的热稳定性可以在数量很少的精确突变中找到,这样的突变常常不遵循任何一种固定的法则。[b] 氨基酸组成和内在倾向[/b]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其热稳定性有关。第一个数据分析对比了常温和极端嗜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发现趋向于Gly→Ala,Lys→Arg的替换,嗜温蛋白质的组成中含有大量Ala,主要是由于Ala最易于螺旋结构的形成。随着更多实验数据的积累(尤其是,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序 ),通常的嗜热适应规则不能依据显著性差异来定义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了。通过对8个常温和7个极端嗜热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的对比得出常温和极端嗜热蛋白质的残基存在这种趋势的差异(如表4所示)。另外发现,极端嗜热蛋白质比常温蛋白质带有更多的带电残基(多3.24%),以及较少的极性未荷电残基(-4.98% 特别是谷氨酰胺,-2.21%)。嗜热蛋白质比常温蛋白质还含有更多的疏水残基和芳香残基。从基因组测序中获得的这些数据不能普遍化,在极端嗜热的微生物基因组中自身存在着很多的突变。敏捷气热菌实际上比在表4中列出的嗜温菌含有有更少的带电残基(23.64%),更少的大体积的疏水残基(27.29%),以及更少的芳香性残基(7.42%)。相反,敏捷气热菌含有较多的Ala,Gly,Pro,Ser,和Thr残基。因此,极端嗜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可能经常和突变性有关,而不是与其适应高温的指标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残基的分布与其相互作用比氨基酸残基的组成对蛋白质的热稳定性更相关。这两种同源蛋白酶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蛋白酶BPN9和普通高温放线菌嗜热蛋白酶包含数量相同的带电残基,但嗜常温酶的嗜热蛋白酶包含比八个更多的离子对。有关的想法,蛋白质的稳定性取决于稳定的紧密包裹的疏水内核,个别残基的固有倾向是参与螺旋或链结构,这作为一个潜在的稳定机制被研究。比较嗜温和嗜热蛋白结构,Facchiano等人观察到嗜热蛋白质的螺旋结构通常比的嗜温蛋白质更稳定。他们检测到的唯一的趋势是在嗜热蛋白质的螺旋(二支链残基没有得到很好的耐受性螺旋线性残留有)中C[sub]β[/sub]分支残基的减少(Val,Ile,和Thr)。许多实例存在于未遵循这一趋势。该P.球菌和T. litoralisGDHs包含更多数量的Ile。如果将Leu和Ile残基进行比较,这两个残基具有最高的(和等同的)部分特定卷。在蛋白质中,Leu侧链最常发现两种旋转异构体的构象(180°和300°×1),但不是在一个与X1 =60°。在Ile侧链频繁采用四种不同的旋转异构体的构象,以及三个X1值被发现。随着这种构象的柔性,Ile可能能够更好地填补在蛋白质内核折叠时出现的空缺。Dil还指出,环境的影响(例如,盐桥的形成,芳烃相互作用,疏水表面的包埋,以及填充膜腔)可以作为重要内在的螺旋倾向。在许多情况下,二级结构在蛋白质结构不对应于所找到的二级结构预测的内在倾向,表明该固有倾向不足以解释蛋白质中α-螺旋的稳定性。Arg残基的几个特性表明,他们将比Lys残基更好地适应高温:该Argδ-胍基部分由于其高的pKa和共振稳定而降低的化学反应活性。δ-胍基部分比Lys氨基为带电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更多的表面积。Arg参与多种非共价相互作用的能力。因为在Arg侧链比Lys少一个亚甲基,它具有开发较少不利触点的电位与溶剂。最后,因为它的pKa值(约12)是Lys的1倍以上(11.1),在温度升高的时候,精氨酸更容易保持离子对和净正电荷(因为温度的增加,pKa值下降)(252,354)。在嗜温菌的蛋白质池和在表中列出超嗜4(0.73+ - 0.37和0.87+ - 0.60,分别)平均精氨酸/赖氨酸的比率与大标准偏差相关。(其中超嗜热,精氨酸/赖氨酸的比率范围从Aquifex0.52超嗜热菌蛋白到2.19敏捷气热菌。)这些结果表明,如果增加精氨酸确实会变得稳定,这种机制是不能够普遍使用于极端嗜热菌中。[b] 二硫键 [/b]二硫键被认为主要是通过降低蛋白质裂解状态的熵维持蛋白质的稳定。当两个半胱氨酸键断裂时,二硫键的熵效应成比例地以对数方式增加残基的数量。 因为在高温下,半胱氨酸和二硫键的敏感性遭到破坏,,100℃被认为是蛋白质维持二硫键稳定性的上限。这一概念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早期的研究描述蛋白质活性的研究机理,在那个时期仅形成了一种可利用的酶:常温酶。这些研究确定了所有蛋白质研究,研究包括的二硫键在100℃时β-消除有相同的速率。这个速率不依赖于蛋白质的结构并且在pH=8.0(半衰为1小时)比在pH =6.0(半衰期为12.4小时)时速度快。这些研究的限制是在100℃时所有蛋白质是在展开状态时进行研究的。在最近包括二硫键的蛋白质的描述中,在100℃时这些蛋白质具有最大的活性和稳定性,表明在100℃时二硫键维持了这些蛋白质的稳定性并且构象环境和溶剂可被决定因素保护,防止破坏二硫键。当描述大肠杆菌时,S.solfataricus 5’-甲硫腺苷磷酸化酶形成了不正确,不稳定的二硫键。这一观察间接反映了,二硫键在天然酶中表现出的稳定性。嗜火液丝氨酸蛋白酶被描述为包含8半胱氨酸(无存在于枯草杆菌蛋白酶BPN')。处理二硫苏糖醇从半衰期为90 小时 85℃,减少到少于2小时。在高温下二硫苏糖醇不稳定进一步表明这种酶的确含有二硫键并且它们是高度不稳定的。这种酶在半衰期为6小时 温度为105℃ pH=9.0时,要比它在蛋白质展开中pH=8.0 半衰期为1小时二硫键计算的长,表明这种酶的二硫键通过蛋白质中二硫键的无法靠近以保护二硫键不被破坏。因此,不是所有的二硫键对热稳定破坏具有相同的易感性。[align=center][b]疏水作用[/b][/align] 在极端嗜热蛋白质中,疏水作用是蛋白质热稳定性的一个机理。平均增加1.3千卡/摩尔(±0.5)的稳定性对于增加甲基埋在蛋白质折叠(取决于腔产生突变,这种突变中,大的脂族残基被替换为一个较小的脂族残基)。当突变产生了往往需要局部重排的不利的范德华力作用时,突变试图填充凹处往往是更不稳定的。疏水性相互作用在蛋白质结晶中的热稳定作用的,实验证据是可用于确认所述极端嗜热蛋白质中疏水作用的区域。存在于沃氏甲烷球菌和M.jannaschiladenylate激酶中的这种酶嵌合体的结构的稳定部分表明,更大和更具极端嗜热酶疏水酶核心(这是由于增加的脂肪族残基含量和脂族侧链体积)可能是负责分枝詹氏甲烷球菌的腺苷酸激酶的热稳定性。该从嗜热栖热菌3-异丙基苹果酸脱氢酶热包含亚基间的疏水相互作用的没有在大肠杆菌中酶存在。嗜三异丙基脱氢酶Leu246Glu/ Val249Met和大肠杆菌Glu256Leu/Met259Val突变衍生物构建了动摇并稳定在栖热和大肠杆菌酶,分别的突变体和野生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尿素的存在下酶表明,疏水性相互作用使二聚体解离更有抵抗力。[b]氢键[/b]由于氢键的作用使得核糖核酸酶T1趋于稳定。核糖核酸酶T1平均长度86 H键。他们的核糖核酸酶T1稳定(约贡献110千卡/摩尔,如通过诱变和展开实验确定),H键贡献(307)1.3千卡/摩尔能力。因为识别H键的高度依赖于距离截止和因为一批超嗜热蛋白质结构没有被细化到足够高的分辨率,通过结构研究的热稳定性H键的作用分析没有提供明确的答案。一项研究由唐纳等人完成的。H键使得蛋白质的热力学稳定:(i)关联的去溶剂化罚与掩埋诸如H键小于去溶剂化罚掩埋离子对的(即包括两个电荷的残基),和(ii)一个充电中立H键的焓奖励是大于由于中性中性H键的电荷 - 偶极相互作用。chargedneutral之间的这种相关性H键和GAPDH稳定性表明的作用在稳定蛋白质电荷的残基可以不限于形成离子对。带电中性h的人数增加债券还发现了T. maritima的铁氧还蛋白(表5)。这些H键或者稳定转弯或锚的结构变为另一个。[b]离子对[/b]因为离子对通常存在于在少量蛋白质和因为它们不是高度保守的,它们是不驱动在蛋白质折叠的力。去溶剂化作用8筒体螺旋A8和A1)还通过测试SDM。在85.5°C,突变Arg241Ala增加酶变性率几乎3.酶的EA的一个因素展开在85℃下降3.2千焦耳/摩尔,这表明Arg241-Glu73对参与的动力学稳定这种酶。在P.球菌确定的离子对网络,P. kodakaraensis,和T. litoralis的GDH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由SDM。这三种酶是83至87%相同,但它们的thermostabilities减小的方向P.球菌GDH。P. kodakaraensis GDH。T. litoralis的GDH。它们都含有相同的18离子对网络在它们的六聚体界面。突变Glu158Gln,其中去掉2离子对的该网络的中心,显著不稳定P. kodakaraensisGDH的。一个离子,包括六对网络被控残留物只存在于P.球菌GDH。相同的离子对网络在P.kodakaraensis GDH和T. litoralis的创建GDH由SDM。这两种酶是由新稳定的介绍离子对网络(280,348)。这些研究证实离子对网络在巴斯德球菌,P的作用kodakaraensis和T. litoralis的GDH thermostabilities。 Lebbink等。 (203)介绍了16个残基的离子对网络的在T. maritima的GDH亚基界面来创建一个界面类似于在体育球菌的GDH在18离子对网络。该三不稳定的突变组合产生了三重突变酶(Ser128Arg-Thr158Glu-Asn117Arg),这是稍微更稳定和嗜热比野生型酶。这个结果示出合作的高级别存在这种离子对网络的不同成员之间。该结果还支持18个残基的离子对的作用网络中的P.球菌GDH稳定。在早先的研究中,Tomschy等。(337)已拆除2位于两个α-螺旋在T. maritima的表面上的离子对GAPDH。由于这些突变不影响所述酶稳定性,作者得出结论认为,表面离子对不能被认为是热适应的总体战略。选择在本研究Bothion对分别螺旋内的离子对。这些2双可能已经位于蛋白质领域的人过约束,而不是蛋白质的地区之一最容易展开。与此相反,在其它实施例上述说明的热稳定效果非本地离子对和离子对网络,连接不相邻的残基(和二级结构)的序列中。离子配对中的作用的附加的,间接的证据热稳定性是来自基因组测序。与嗜热蛋白质带电残基相比,常温蛋白,主要是在不带电荷的极性为代价残留物。[b]脯氨酸及脯氨酸展开过程中的熵的减少[/b]Matthews等人提出已知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可以通过展开时他们的熵的减少维持稳定。在展开状态下,甘氨酸是带有最高构象熵的残基,没有C[sub]β[/sub]。脯氨酸,可以采用只有几个配置并限制允许前述残余物的配置(313),具有最低的构象熵。因此,该突变Gly3Xaa或Xaa3Pro应该减少熵及的蛋白质的展开状态稳定的蛋白质,只要作为改造的残留不引入不利菌株中的蛋白质的结构。这一技术已被用来工程师酶是热力学更稳定。例如,杆状stearothermophilus中性蛋白酶失活通过自溶,其中针对特定柔性表面环(残基63到69)(93)。脯氨酸在循环中引入使其不易展开。只有定位65至69是适合脯氨酸替换。在其他位置,一脯氨酸将消除非共价相互作用,产生构象株,或有不恰当的扭转角度。许多嗜热和嗜热蛋白也利用这个稳定机构(255)。Pro177和Pro316在两个N个末端螺旋和Pro24中的B-转弯位置2被证明是稳定(215)。(脯氨酸分别在相应的引入地点在拜氏梭菌的酶。)至少有其中仅发生在嗜热芽孢杆菌脯氨酸22位置寡聚1,6-葡糖苷酶。其中大多数脯氨酸是在位置2的溶剂暴露B-圈(七个脯氨酸的),在循环内的线圈(9人),或在N帽一个螺旋在桶结构(其中四个)。脯氨酸是在嗜温的相应位置引入蜡状芽孢杆菌寡-1,6-葡糖苷酶。热稳定性一般随着引入脯氨酸的数量。稳定性增长最为显著时添加的脯氨酸位置两个B-转弯或在一个螺旋瓶盖ñ 。少稳定的突变可能引入不利范德范德华相互作用或删除稳定H键(361)。在那不勒斯栖热袍木糖异构酶包含两个脯氨酸在参与亚基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循环。这些脯氨酸缺席在不太稳定的Thermoanaerobacteriumthermosulfurigenes酶。动力学稳定性两个T的性能thermosulfurigenes木糖异构酶突变体Gln58Pro和Ala62Pro说明如何重要突变位置为SDM(313)的结果。两Gln58和Ala62有骨干二面角这使得为脯氨酸,既不参与非共价稳定相互作用,以及Asp57和Lys61不得不二面角那允许前面的脯氨酸残留。的构象在Gln58侧链非常接近的脯氨酸吡咯烷酮环,并且因此没有构象菌株由临介绍 突变Gln58Pro稳定的蛋白质主要是通过降低展开的熵。相反,突变Ala62Pro之间创建一个卷的干扰脯氨酸吡咯烷酮环(镉原子)和Ly61侧链(CB原子),这可能导致不稳定的构象变化。突变Ala62Pro降低了酶的T1 /2为85℃下的10倍。[b] 构象应变作用力的作用[/b]左手螺旋构象的残基(Φ=40至60°,Ψ=20〜 80°)有着末端构象稳定性除非它们通过分子内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来稳定。(左旋螺旋构象非甘氨酸残基被认为比右旋结构少0.52.0千卡/摩尔而不太稳定)。在左手螺旋构象的残基中,β- 碳和羰基氧的紧密相连在蛋白质结构中产生了一个局部的构象张力。左手螺旋构象的两个残基,谷氨酸15在枯草芽胞杆菌的DNA结合蛋白HU和赖氨酸95大肠杆菌核糖核酸酶H1,在旋转区域,是通过在嗜热酶的相应部分甘氨酸残基取代。突变体谷氨酸15甘氨酸和赖氨酸95甘氨酸分别在枯草杆菌DNA结合蛋白HU和大肠杆菌RNA酶H1,消除在左旋螺旋构象中由残基产生的构象张力,以及两种蛋白质的热力学稳定性的显著增加。在这两个例子中,由于构象张力的释放增加的蛋白质的稳定,通过它的稳定性影响二级结构的相互作用被加强。大肠杆菌核糖核酸酶H1包含两个额外左旋螺旋构象的非甘氨酸残基。残基色氨酸90和天冬酰胺100,而相比之下,赖氨酸95,酶内部的点,并且它们弥补了极性或疏水的相互作用。左旋螺旋构象中,常温的铁氧还蛋白含有三个残基在他们簇结合区域。在海栖热袍菌和T. litoralis的同系物中,簇结合区域的空间位阻通过具有三个甘氨酸残基的左旋螺旋构象的残基取代物被释放。这三个甘氨酸残基都涉及了拥有硫原子簇的H键。其他类型的构象张力释放作为稳定机制已经被提及。例如在α-螺旋中,具有低螺旋倾向的残基可以通过具有高螺旋倾向的残基被替换。这样的替代物通常发生在残基的侧链没有得到很好的安置的α-螺旋时。位于α-螺旋的一个特殊取代物是C末端(或C帽)。因为它缺乏了的支链以允许它采用没有张力的左手螺旋构象,并且由于主链羰基氧可以与溶剂分子形成氢键,所以在C帽甘氨酸是最有利的残基。该P.furiosus柠檬酸合成酶至少包含了7个具有C-帽的甘氨酸螺旋。他们的对稳定性的影响仍是未知的。虽然,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构象张力释放的类型不被期望提供显著的稳定性,并且它们在极端嗜热蛋白结构中没有扮演细致的角色。他们还与其他稳定机制相竞争(如倾向疏水相互作用,H键,或离子对)。[b] 螺旋偶极作用力对结构稳定的作用[/b]螺旋偶极可以通过邻近N-末端带负电荷的残基,以及邻近C-末端带正电荷的残基维持稳定。在S.solfataricus吲哚-3-甘油磷酸合成酶中,螺旋的偶极。也被稳定在杆状stearothermophilus和海栖热袍菌PGKs中:常温酶只有9 N帽和12 C帽(猪PGK)和10 N帽9 C帽(酵母PGK)通过相反的电荷被稳定。嗜热脂肪芽孢PGK数量稳定的N和C帽提高到16 N帽和13 C和在海栖热袍菌的PGK的提高到17 N帽和14C帽。尼克尔森等人展示N帽可通过约0.8千卡/摩尔增加酶的△Gstab。虽然,在一般情况下,N和C帽子和其他稳定的以及不稳定机制相竞争(例如,倾向H键或离子对)。[b]金属键对稳定性的影响[/b]长久以来,金属键以稳定和激活酶而众所周知。木糖异构酶连接两个金属离子(选自Co[sup]2+[/sup],Mg[sup]2+[/sup]和Mn[sup]2[/sup][sup]+[/sup])。一种阳离子是直接参与催化 第二种主要是结构。两种金属结合位点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并且一种阳离子与另一种阳离子的替换经常显著的改变酶的活性,底物特异性,热稳定性。存在和不存在于地衣芽孢杆菌木糖异构酶的金属键其酶稳定性的研究稳定结果表明的演变动力学稳定性遵循的热力学稳定性以及这两种类型的稳定性是金属呈现出的固有的功能。这些观察表明,主要稳定力与呈现在全酶中的金属相连。 对于金属在极端嗜热蛋白质中的稳定性起的作用的间接证据是在酶中除去金属遇到困难。α-淀粉酶特殊结合Ca[sup]2[/sup][sup]+[/sup]。α-淀粉酶催化位点位于两个领域的分裂结构之间(具有8管和一个回路)。属于这两个领域的配体相调整,Ca[sup]2[/sup][sup]+[/sup]配体对酶的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是必不可少。巴斯德球菌胞外α-淀粉酶最初描述为Ca[sup]2[/sup][sup]+[/sup]无关的酶,因为室温下EDTA处理对其活性没有任何影响。进一步鉴定表明,这种酶包含至少两个Ca[sup]2[/sup][sup]+[/sup]阳离子,这种阳离子在70℃以下不能被EDTA去除。在90℃下处理EDTA30分钟除去大约60%至70%的结合的Ca[sup]2[/sup][sup]+[/sup]。Thermococcus profundusα-淀粉酶做出类似的观察结果(约80%相同的P.furiosua,胞外α-淀粉酶)。这种酶被激活并通过Ca[sup]2[/sup][sup]+[/sup]使其稳定,但室温处理EDTA对活性没有任何影响。 一些嗜热和极端嗜热酶曾被描述为含有金属原子,这些原子不出现在它们同源的常温酶中。来自于Sulfolobus sp.de 铁氧化还原蛋白张力7包含一个额外的40残基的N-末端延伸,这个延伸通过Zn结合位点被连接到核心蛋白上。锌原子通过N-末端结构域的三个组氨酸残基与核心结构域的1个天冬氨酸残基相连接。这种结构(N-末端延伸加锌结合位点)是不存在于真细菌同源微生物中的但是被保存在所有其他的嗜热嗜酸菌中 。逐行N末端缺失和两三个定向突变的配体表明,N端延伸和这两个锌原子对热力学稳定性很重要。虽然,它们的存在或缺失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影响着铁氧还蛋白功能。锌原子是负责9°C增加Tm值。它是如此的紧密结合在蛋白质内,在没有移除这两个FeS时锌原子不能被移除。普通嗜热放线菌枯草杆菌蛋白酶型丝氨酸蛋白酶的嗜热蛋白酶包含了三个Ca[sup]2[/sup][sup]+[/sup]结合位点 它们中的一个不出现在其常温酶同系物中(331)。嗜热酶的嗜热同系物,芽孢杆菌AK1蛋白酶比嗜热酶包含更多的Ca[sup]2[/sup][sup]+[/sup],并且它比在嗜热酶中出现的Ca[sup]2[/sup][sup]+[/sup]具有更显著的动力学稳定(半衰期为15小时80℃下与19分钟为嗜热酶)。因为Ca[sup]2[/sup][sup]+[/sup]优先与羧酸盐以及其他含氧等配体结合(它是最有可能被位于蛋白质表面上的金属配位体),这种金属比其他金属在蛋白质稳定性可能扮演更显著的稳定作用。[b] 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作用[/b] 蛋白质糖基化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的酶上,以及一些细菌的胞外酶被糖基化。只有几个例子是公知的被糖基化的极端嗜热蛋白,并且它们的碳水化合物部分还没有被广泛表征。虽然,大多数的酶被糖基化(细菌,古细菌和真核微生物),但在细菌中仍然保留了其催化作用和稳定性。一些研究使用天然糖基化的真核生物蛋白质表明,糖基化可能在不影响蛋白质折叠的方式或它们的构象下造成显著地热稳定作用。较高倾向去糖基化的酶在热失活下聚集,表明糖基化也可以防止部分折叠或来自于聚合蛋白质的展开。牛科胰核糖核酸酶A和核糖核酸酶B区别仅在于连接核糖核酸酶B的Asn34部分的碳水化合物不同。这碳水化合物解释说明了核糖核酸酶B更高的动力学以及热力学稳定性。先进的碳水化合物部分的假说表明,稳定性的不同是由于在第一个糖单元连接到Asn34。 糖基化对热稳定性的影响两个杆菌β-葡聚糖酶在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的表达。这两个之一酶在70℃时,通过糖基化有强烈的动力学稳定性,其最佳动力学稳定活性温度更高。对热稳定水平比对糖基化的程度更依赖于碳水化合物部分在蛋白质中的位置。虽然在自然界中糖基化可能不是大众的热稳定方法,上述被引用的几个例子表明,对于酶的热稳定或是溶解,糖基化可能代表了一种替代方法。 翻译后赖氨酸甲基化(形成于 N-ε-单甲基赖氨酸)已经描述为许多硫化的蛋白。天然的小的来自的 S.嗜酸热的DNA结合蛋白Sac7d(单甲基化赖氨酸 Lys5和Lys7)在100℃下发生可逆地变性(pH为7.0)。该重组Sac7d在92.7℃下变性。天然和重组的Sac7d之间的Tm 7°C的区别已被归因于赖氨酸的甲基化,赖氨酸的甲基化不存在于重组蛋白之中。由于Sso7d的稳定性(在S.Sulfolobus中是Sac7d的同系物)是不依赖于甲基化的,赖氨酸的甲基化在Sulfolobales是否是一般的热稳定机制。[b]盐离子的稳定性[/b]无机盐稳定蛋白有两种方式:(ⅰ)通过特定的影响,其中,金属离子于一个构象方式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参见“金属键”),(ii)通过一般盐的影响,主要影响水活性。 Thauer以及他的同事研究了盐对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及5种如甲烷噬热菌产甲烷的酶的活性(36,37,181,224,225)。然而这5种酶通过盐被激活以及机械的被稳定,盐影响的程度是酶的依赖性。 K[sup]+[/sup]和NH[sup]4[/sup][sup]+[/sup]通常比其他阳离子更有效地稳定酶。所有的阴离子,SO4[sup]2[/sup][sup]-[/sup]和HPO4[sup]2[/sup][sup]-[/sup]有最强的激活效应。酶盐的要求并不总是由细胞内盐浓度满足。分枝如甲烷噬热菌细胞内的盐浓度(大于1M钾加1M的环状2,3-二磷酸甘油酸)似乎对MkCH活性有利(最大浓度为1.5M盐)在其稳定(最佳浓度低于0.1M盐)。盐对来自于如甲烷噬热菌,M.thermoautotrophicum, Archaeoglobus fulgidus以及Methanosarcinabarkeri的CHOtetrahydrormethanopterin(H4MPT)甲酰基转移酶的影响进行比较。通过盐在甲酰基转移酶活性的不同是与在不同的生物体细胞内cDPG浓度直接相关。通过盐按照MkFT的活性分析了MkFT的结构。两种功能被提出相关的性质:(一)在疏水性表面MkFT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以及亚基间的界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疏水的 和(ii)四聚体表面呈现与24个基本过量的负电荷残基(48个残基)。酸性残基可以形成较强的氢键和多H键的水分子,确保这些残基与无机阳离子或水竞争。所有的残基中,谷氨酸具有结合水分子的最高容量。48个表面带负电荷的,33个是谷氨酸和15是天冬氨酸。高易溶的盐浓度被认为由于在负电荷残基表面增加的无机阳离子增加了表面离子作用,并且间由于盐析的影响提高了亚基疏水相互作用效果。MkFT寡聚物构象显示出了需要比磷酸钾更高的NaCl浓度(更强易溶的盐),表明在MkFT热稳定中盐析的影响起主导作用。这种蛋白质可能有演变为最佳地稳定性表现在高的胞内盐浓度中。 当在98℃时,如甲烷噬热菌细胞中含有约的1M cDPG。cDPG中的钾盐,2,3-DPG以及磷酸盐在激活如甲烷嗜热酶环化酶中同样有效。然而,在同等离子浓度cDPG比在稳定的MkFT中更有效。在如甲烷噬热菌中,cDPG浓度对MkCH和MkFT的活性以及稳定性是最佳的。合成CDPG需要4 分子ATP。在这个合成的最后反应是唯一一个能够放出足够的能量来驱使合成cDPG而非其前体2,3-DPG。此外,在pH=7.0,cDPG是三阴离子,而2,3-DPG是五阴离子 因此cDPG比2,3-DPG在离子强度方面有更小的影响。[color=#ff0000] [/color]M. fervidus[color=#ff0000] [/color]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本质上动力学稳定仅达到75℃。通过盐来研究这种酶的热稳定性表明,相对于盐的效果—K[sub] 3[/sub] PO[sub] 4[/sub]Na[sub]3[/sub]PO[sub]4[/sub][sub] [/sub]K[sub]2[/sub]SO[sub]4[/sub]Na[sub]2[/sub]SO[sub]4[/sub]KCLNaCL—都与他们保持一致各自的能力以减少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它们的盐析影响了他们活性的分布。 M. fervidus GAPDH可能由cDPG被稳定在体内,它以约为0.2〜 0.3M出现在生物体中。有趣的是,其他的M.fervidus酶是唯一依赖于低于生物体的最佳生长温度的以维持稳定,这表明在该生物体中通过盐的稳定性是共同的机制。 [b]压力的影响[/b] 因为许多高温环境同样也是高压环境并且因为微生物无法逃避压力和温度,所有的大分子细胞成分必须能适应高的压力。因此,并不奇怪的是找到极端嗜生物体也是嗜压微生物(如嗜热barophilus),并发现通过高压使这种酶被稳定以及被激活(例如,M。詹氏甲烷球菌的蛋白酶和氢化酶)。通过压力这种稳定性背后的理论说明压力有利于体积最小的结构。蛋白质主要通过疏水被稳定因此,预计在高呀下被稳定,而通过离子相互作用被稳定的蛋白质应该是不稳定的。例如,P.furiosus 红素氧还蛋白主要是由静电相互作用稳定。这种酶在高压力不稳定。由于许多化学反应在高温高压进行的,在高压下酶的稳定性可能很大程度上对生物催化作用有利。

  • 蛋白质检测仪有什么作用

    云唐蛋白质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测定食品、生物样品等中蛋白质含量的仪器设备。它在食品科学、生物学、医学和生化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其主要作用:  食品质量控制: 在食品工业中,蛋白质是食品的主要组分之一,其含量影响着食品的口感、质地、营养价值等。蛋白质检测仪可以用于监测食品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生物学研究: 在生物学研究中,蛋白质是细胞功能和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检测仪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测定生物样品(如细胞提取物、血清等)中蛋白质含量,从而深入了解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疾病机制。  医学诊断: 在临床医学中,某些疾病的发展可能会导致血清蛋白质含量的改变。蛋白质检测仪可以用于测定血液和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监测。  药物研发: 药物研发过程中,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是评估药物效果的重要环节。蛋白质检测仪可以用于分析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评估药物对蛋白质的影响。  生化实验: 在生化实验室中,蛋白质检测仪常用于定量测定蛋白质样品,用于分析实验数据和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环境监测: 在环境科学领域,蛋白质检测仪可以用于监测水体、土壤等环境中蛋白质的含量,从而评估环境质量。

  • 带你领略ICP-MS的应用前沿——基于ICP-MS的蛋白质定量分析

    带你领略ICP-MS的应用前沿——基于ICP-MS的蛋白质定量分析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技术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分析测试技术。它以将ICP的高温(8000K)电离特性与四极杆质谱计的灵敏快速扫描的优点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最强有力的元素分析、同位素分析和形态分析技术。该技术提供了极低的检出限、极宽的动态线性范围、谱线简单、干扰少、分析精密度高、分析速度快以及可提供同位素信息等分析特性。目前,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olor][/url]技术上面的突破性技术已经越来越少,但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应用方面却在不断的扩大,比如应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对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一般来说蛋白质的定量分析主要借助于生物质谱,但是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凭借其诸多优点也开始进入并活跃在蛋白质分析领域。本文就带你走进[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的应用前沿,领略下基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蛋白质定量分析的几种相关技术。基于[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 的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如下图所示,本文将一一叙述。[color=teal][/color][img=,538,358]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041432166086_2066_1615758_3.png!w538x358.jpg[/img]一、基于金属元素的蛋白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定量技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对蛋白的定量主要是通过测定金属元素的含量,再根据每种蛋白质所含金属的计量比,计算出蛋白质的绝对量。有文献利用65Cu作为稀释剂,采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同位素稀释法法对含铜的蛋白进行绝对定量。[img=,578,314]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041433401796_21_1615758_3.png!w578x314.jpg[/img]二、基于硒元素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蛋白质定量技术硒在体内主要通过硒蛋白发挥作用,人体血液中96%~98%的硒是和蛋白质结合的,一般以硒代半胱氨酸(Sec)、硒代甲硫氨酸的形式结合在蛋白质中。同位素稀释质谱[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 定量法利用标记77Se 的硒代甲硫氨酸作为稀释剂,通过测定硒代甲硫氨酸77Se 和80Se 的丰度比从而进行定量。[img=,664,30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041446313436_7795_1615758_3.png!w664x306.jpg[/img]三、基于硫元素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蛋白质定量技术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 可以测量的所有元素中,硫是最适合作为蛋白质定量分析的内标元素.这是由于S 是蛋白质中一种常见的元素,S 原子多以共价键稳定地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蛋白质有两种氨基酸,即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有硫元素。如果某种蛋白质已经由生物质谱鉴定,或者这种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序列和其中含有的S 原子数已知,那么就可以通过[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 直接测定半胱氨酸或甲硫氨酸中硫的含量实现蛋白质的绝对定量。[img=,664,269]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041449050956_1648_1615758_3.png!w664x269.jpg[/img]四、基于磷元素[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 测定的蛋白质定量技术磷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磷酸化过程是调节蛋白质活性的重要过程,揭示蛋白质磷酸化修饰发生规律是理解生物体复杂多样的生物进程的一个重要前提。磷酸化蛋白在样本中含量低且动态范围广、蛋白质磷酸化水平不均一、磷酸化修饰类型多,这些特点决定了对磷酸化蛋白的研究具有挑战性。蛋白质分子中磷的测定可以对蛋白质的磷酸化状态提供重要信息。[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 对元素的测定与分析物的结构无关,只与分析物中元素的含量有关,因此[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 不仅能够鉴定蛋白质中磷的存在,而且可准确测定蛋白质的磷酸化程度。[img=,563,296]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041449182306_4389_1615758_3.png!w563x296.jpg[/img]五、基于元素标记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蛋白质定量技术稀土金属元素的化学物理性质非常相近,在液相上能共金属元素的化学物理性质非常相近,在液相上能共洗脱。与硫、磷等元素相比,稀土金属元素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 中质谱响应更强,受到的同量异位素干扰较少,更容易检测。因此,利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 检测蛋白质标记的稀土金属从而进行蛋白质定量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将标记元素引入蛋白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通过共价键直接将杂原子与特定氨基酸结合;通过配位化合物引入金属元素。标记时既可以标记蛋白质或肽的主链(N或C端) ,也可以标记其中的氨基酸(Cys、Met、Lys 等)。主要有碘、汞、稀土等。[img=,639,345]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041451025126_6783_1615758_3.png!w639x345.jpg[/img][img=,615,352]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04/201804041451027144_9325_1615758_3.png!w615x352.jpg[/img][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 作为元素的分析手段, 需要ESI-MS、MALDI-TOF 等生物质谱提供蛋白质结构信息,将元素定量分析的无机质谱和蛋白质结构分析的生物质谱有机地结合。基于分离技术的发展和其他质谱技术的辅助,蛋白质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 定量技术在生物样本的蛋白质定量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会具有潜在广泛的应用价值。

  • 【讨论】便携式近红外定量检测酶力肽的蛋白质含量的模型建立及问题

    最近使用新买的便携式近红外设备,对酶力肽进行了蛋白质的湿化学方法检测,然后对样品光谱进行采集,通过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优化,尝试对样品进行回归测定。蛋白质采用凯氏定氮法,按同一标准,粉碎蛋白有一定差异的样品(同一粉碎机、粉碎时间),测定出样品蛋白质含量的真值:70-90%(主要是含水量不同造成的差异)。光谱采集分粉碎样品和原始样品两种类型,分别建模。结果:总体不错。但有几个问题需要大家注意。1. 粒度对模型和检测结果影响非常大,一定要粉碎一致。不同粒度下建立的模型检测结果误差很大,尤其是未粉碎的,误差更大。粉碎的样品结果一致性很好2.由于采用漫发射光谱,光源直接贴近样品照射,同一位点进行定量检测时如果不移动,每次的检测结果都会变化,但按绝对值增大约1%的幅度增加。我感觉可能与长期一直照射的情况下,样品内部温度发生变化导致水分发生移动,或漫反射的能量加强导致检测结果不稳定。但哪个是主要原因呢???

  • 【天研】牛奶蛋白质分析仪在乳制品生产线上有哪些应用

    牛奶蛋白质分析仪是一种专业的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该仪器在乳制品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消费者了解牛奶的质量和营养成分,同时也能为乳制品生产企业提供科学的指导,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牛奶蛋白质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谱分析技术,通过测量牛奶中蛋白质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乳制品的生产、加工、质检等领域。  具体来说,牛奶蛋白质分析仪在乳制品生产线上具有以下应用:  原料奶检测:确保原料乳的质量符合生产要求,通过快速检测原料奶中蛋白质的含量,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质量稳定。  加工过程控制:实时监测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情况,指导生产商及时调整工艺参数,确保产品品质。  产品质量检验:质检部门和乳制品企业可以利用牛奶蛋白质分析仪对市场上的乳制品进行抽检,判断其蛋白质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这有助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牛奶蛋白质分析仪还可以检测牛奶中的其他营养成分,如脂肪、糖等,从而全面评估牛奶的营养价值。通过使用这种仪器,乳制品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保障食品安全。  总之,牛奶蛋白质分析仪是乳制品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测工具,其在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需更多信息,可以访问牛奶蛋白质分析仪生产厂商官网或咨询乳制品行业专家。[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4/202404291700285525_1260_6238082_3.jpg!w690x690.jpg[/img]

  • 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分析方法

    2003年人类基因组精细图绘制完成,是人类科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重点自然落在了蛋白质头上。为啥?因为中心法则告诉我们,基因的产物——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与基因组类比,研究生物体内全套蛋白质的科学,就是蛋白质组学。基因组计划完成的同年,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启动,令人激动的是,2014年人类蛋白质组的草图也完成了。而蛋白质组学能够飞速发展的最大功臣非质谱莫属。质谱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但这里只讨论蛋白质组学中的质谱。简单地说,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就是对肽段离子的重量(质荷比,m/z)进行测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质谱仪(mass spectrometer)检测得到质谱图(mass spectrum),通过对质谱图的分析就可以对样品中的蛋白进行鉴定、定量。亲,图1的这种典型的蛋白质组学流程都很熟悉吧。蛋白首先都要被特异性的酶(通常为Trypsin)切割为肽段,再进行后续分析,这在蛋白质组学中被称为“自下而上”的研究策略(Bottom-up proteomics)。我们平时见到的质谱分析基本都是这种类型。提到蛋白质组,即会联想到一系列高大上的名词,iTRAQ、SWATH、SILAC、Shotgun、Label-free等等。很多概念容易弄混淆,下面我们就来理理清楚。图1. 典型的蛋白质组学流程大体上,质谱研究蛋白主要是鉴定和定量。通过二级质谱图(MS2或者MS/MS)进行数据库搜索匹配鉴定蛋白。通过各种标记或非标记的手段对不同样品中的蛋白进行比较就是定量。蛋白定量比较是质谱最重要的用途,图2是对定量方法的一个简单总结。非标定量(Label-free)不需要标记,不同样品分别处理、分别进质谱检测;优点是处理简单、无需标记、价格便宜、可以比较很多组样品,缺点是对操作步骤、LC、质谱稳定性要求严格。SILAC是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稳定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在代谢水平标记蛋白,一级质谱图进行定量,可以做到三组样品混合后进行比较,定量准确,但是不能标记组织样本,养细胞成本也较贵。双甲基化标记是通过化学反应的办法在肽段水平进行标记,一级质谱定量,也可以三组对比,标记试剂都比较便宜,而且可以标记任何来源的样品。iTRAQ和TMT是商品化的试剂盒,肽段水平标记,二级质谱定量;分别可以做到最多8组和10组样品间蛋白质组的比较。图2. 质谱定量方法以上这几个是一家的,还有几个名词是属于另外一家,比如Shotgun (DDA)、SWATH/DIA、SRM (MRM)、MRMHR/PRM。质谱进行数据采集的方式大致分为三种:鸟枪法(Shotgun)、选择反应监控(SRM)和全景式的SWATH/DIA。下面对照图3再来简单介绍一下。图3. 质谱扫描方式DDA、IDA、Shotgun和鸟枪法说的是相同的东西,意思是质谱在每个循环的中从一级里挑选丰度高的TopN个肽段去打碎做二级扫描,得到的结果通过与已知数据库中的理论蛋白进行匹配。DDA简单有效,分析流程比较成熟,也是目前质谱分析的主流方式。DDA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即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偏向于检测丰度较高的肽段,而抑制了低丰度肽段的检测。靶向策略被称为质谱领域的Western blot。质谱只去采集目标肽段大小的离子信息,因而提高了灵敏度和特异性。这种方法用来研究感兴趣的特定蛋白,定量准确,但是通量很有限。SWATH/DIA这种全景式的数据采集方式在最近几年突然火了起来,被认为在不远的未来可能会取代DDA的主流位置。该方法采取的策略是将扫描范围内的所有肽段按照质荷比分为若干个窗口,再对每个窗口里所有的肽段一起打碎,采二级,数据分析时通过抽提蛋白的子离子信息进行定量。SWATH/DIA解决了DDA中随机性选择肽段的缺陷,所以重复性更好,定量的准确性基本达到了SRM的水平,而且可以实现大规模定量。借用听来的一个比喻来说明:DDA就像机关枪扫射,数量多、体积大的目标命中的概率要大一些。靶向扫描(SRM或PRM)就像精准狙击,排除干扰,目标明确,每一枪直指目标,但是难以大规模消灭敌人。SWATH/DIA就是地毯式轰炸,只要暴露在我方攻击范围内的敌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炸完。图4. 定量方法与采集方式结合如果将上述的定量方法(图2)和质谱数据采集方式(图3)结合起来,就得到了现在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各种策略(图4)。再打个比方,保证吃货们一听就懂:鸡、鱼、肉、蛋、蔬菜要通过炒锅、烤箱、高压锅、微波炉等烹调之后才能变为美食,填饱肚子。同样的,各种定量方法(非标的和标记的)处理的样品,要通过质谱各种采集方式变为电脑中的数据,才能分析并从中得到蛋白的信息。本次的介绍就先到这里了,如果其中有什么问题,欢迎您批评和建议,我们会努力变得更好;如果需要跟我们进行技术交流和讨论,欢迎大家联系武汉金开瑞。后续我们还会继续推出对质谱技术各方面进行解析的文章,敬请期待。ReferencesA draft map of the human proteome. Nature 509: 575–581 (2014)Mass-spectrometry-based draft of the human proteome. Nature 509: 582–587 (2014)A review: Annu. Rev. Biochem. 80: 273–99 (2011)SILAC: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1: 376-386 (2002)iTRAQ: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343: 91–99 (2010)SRM: Nature Methods 9: 555–566 (2012)SWATH: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11: 1–17 (2012)

  • 蛋白质化学与蛋白质组学(推荐)

    蛋白质化学与蛋白质组学夏其昌 曾嵘 等编著2004年4月出版ISBN 7-03-012401-4/Q.133116开,平装,580页定价: 75.00元 本书系统论述了蛋白质化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巧,也反映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内容包括:蛋白质的表征,蛋白质的组成分析和序列测定,与此相关的实验方法,包括各种色谱、电泳、质谱技术等,以及应用在蛋白质表征研究和基因工程产品的质检方面的实际范例。在蛋白质组学领域介绍了基本概念、样品制备、双向凝胶电泳的图像分析和定量分析、质谱等常规方法,并介绍了国际上最新的多维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充分体现了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重要性。 本书可作为生物学、医学、化学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和教学人员的参考书,也是从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中分离分析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 【转帖】磷酸化蛋白质及多肽相关研究的技术进展

    磷酸化蛋白质及多肽相关研究的技术进展 摘要磷酸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化学修饰,对蛋白质功能的完成或改变起到重要作用。该领域的研究存在很多技术难点,对该领域研究形成了挑战。近年来相关技术有了很多突破,磷酸化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新的成就。文章将从磷酸化蛋白的检出、磷酸化蛋白质和肽段的富集、生物质谱技术的改进以及磷酸化蛋白和多肽的定量与比较几个方面介绍该研究领域的技术进展。关键词磷酸化蛋白磷酸化肽生物质谱定量分析生命活动与蛋白质的动态变化密切 摘要 磷酸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化学修饰, 对蛋白质功能的完成或改变起到重要作用。该领域的研究存在很多技术难点, 对该领域研究形成了挑战。近年来相关技术有了很多突破, 磷酸化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新的成就。文章将从磷酸化蛋白的检出、磷酸化蛋白质和肽段的富集、生物质谱技术的改进以及磷酸化蛋白和多肽的定量与比较几个方面介绍该研究领域的技术进展。 关键词 磷酸化蛋白 磷酸化肽 生物质谱 定量分析

  • 质谱技术在肿瘤蛋白质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20世纪基因组学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蛋白质组学是从整体水平上分析生命体、组织或细胞的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以基因表达产物为研究对象,延伸了基因组学研究深度,更深层次地揭示了生命活动规律。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表达存在方式(修饰形式)的鉴定、结构与功能分析、蛋白质定位、蛋白质差异表达以及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分析等[1]。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主要包括:二维电泳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质谱技术等[2]。其中,二维电泳技术是早期蛋白质组学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是由于实验步骤多,耗时长,重复性差等特点,已经逐步被新型技术所取代。蛋白质芯片技术是将多种蛋白质纯品点于芯片表面,形成蛋白质矩阵进行免疫等标记反应,主要受限于很多蛋白质无法获得纯品而不能用于芯片制备。质谱技术由于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分析范围宽等优点逐渐成为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手段,可以对特定生命过程中的功能性蛋白质分子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因此在基础科研和临床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4]。一、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1.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定性技术:蛋白质定性鉴定的基本原理在于:蛋白质组的基本序列已经通过基因组学信息获得,可以用来鉴定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并且获得多肽与蛋白质的对应关系[1],即质谱提供的多肽碎片数据可以与蛋白质数据库自动匹配来确定多肽序列与蛋白质归属。基本技术策略分为:(1)自上而下(Top–down)策略[5],即完整蛋白质在质谱中进行分析,可以提供完整蛋白质的质量数,但是由于质谱仪受到质量分析范围的限制,此方法在常规实验室不易实现。(2)自下而上(Bottom–up)策略[6],即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成多肽,然后对多肽进行质谱分析和碎裂。基于这条策略的大致步骤为:蛋白质样品首先经过酶解降解为多肽,然后对多肽进行色谱–质谱分离与鉴定,最后通过搜索引擎(MASCOT:http://www.matrixscience.com/server.html, SEQUEST:http://fields.scripps.edu/sequest等)在公共蛋白质组学数据库(SWISS–PORT: http://web.expasy.org/groups/swissprot, NCBI: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等)中自动完成质谱数据的解析,确定多肽序列与蛋白质种类。该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仪器自动化程度高,可以鉴定出生物样品中成千上万种蛋白质,被认为是大规模、高通量蛋白质定性检测的首选方法。2.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相对定量技术:对于大多数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来说,仅完成样品中蛋白质组的定性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蛋白质组进行定量分析。由于组学的研究对象是多个蛋白质,单次检测很难实现所有蛋白质的绝对定量,因此蛋白质组学定量多为相对定量检测。蛋白质组学定量的质谱技术包括谱图计数、质谱峰强度定量、同位素定量技术等。其中使用同位素作为内标定量的方法是目前质谱定量的最佳手段,即对整体蛋白质组进行同位素标记,并使用每一种天然蛋白质与同位素蛋白质的比值进行相对定量分析。主要分为细胞层面标记和蛋白质层面标记两种技术路线:(1)细胞层面标记的细胞培养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stable isotope labeling with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SILAC)方法[7]:即在两种细胞样品中分别加入轻重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经过传代培养后,两种细胞样品中的全部蛋白质中分别嵌合了轻重同位素,可以在质谱上根据同位素的不同质荷比直接判断样品来源并进行定量比对。(2)蛋白质层面标记:使用含有同位素的小分子与样品全部蛋白质直接标记,如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8]、同位素编码亲和标记(isotope–coded affinity tag,iCAT) [9]、18O标记[10]等方法,此类方法使用带有稳定同位素的小分子与特定氨基酸侧链反应,使得多个样品可以分别连接含有不同同位素个数(多至8个)的小分子,从而产生一级数据相同但是二级数据不同的质谱谱图,通过二级谱图强度比对进行多个样品的定量分析。3.基于质谱的目标蛋白质绝对定量技术:质谱技术对目标蛋白质的绝对定量检测主要通过质谱多反应监控技术与同位素多肽内标技术联用来实现[11]。该方法首先选定目标蛋白质的一个或多个多肽,合成序列相同但含有稳定同位素的多肽作为内标,定量加入样品中,通过监测特定多肽及其同位素多肽的质谱峰强度进行比对和计算获得目标蛋白质的定量值。质谱多反应监控技术通过进行母离子筛选与子离子筛选等二次选择过程,筛选出目标蛋白质,而非目标蛋白质由于无法通过筛选达到检测器,极大降低了噪音干扰。因此,此方法针对性强,本底噪音低,是目前质谱技术中定量能力最好的一种,可以控制变异系数小于15%,检测限低至纳克每毫升,适合血液、组织等临床样品的定量检测[11]。二、质谱技术发现肿瘤蛋白质标志物质谱技术作为一项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在肿瘤相关研究中,目前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肿瘤标志物包括多种蛋白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PSA),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糖类抗原CA125等,均揭示了蛋白质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些已有成果极大促进了质谱技术在肿瘤蛋白质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并取得了标志性进展。例如: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han课题组发现了新型卵巢癌蛋白质标志物,他们使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技术(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and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SELDI–TOF MS)技术对503个妇女的血清进行了蛋白质组学的分析[12],在随后的大量临床验证中最终确定CA125、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甲状腺运载蛋白和载脂蛋白A1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卵巢癌的新型临床诊断指标。2009年9月该试剂盒OVA1(商品名称:http://ova–1.com)获得了美国FDA的认证,进入临床使用,被认为是国际肿瘤蛋白质标志物研究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同时,肿瘤仍然是国际上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缺乏早期检测技术和有效治疗方案,临床中还存在着大量问题需要解决,新型标志物的研发迫在眉睫。由于肿瘤蛋白质标志物研究的难度大,风险高,因此近十年来仅有几例试剂盒获得了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使用。大量标志物研究还停留在论文研究水平,其中临床问题、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案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成功与否。1.临床问题选择:在肿瘤蛋白质标志物研究中,临床问题的选择是研究核心。在肿瘤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往往包括肿瘤早期检测、肿瘤分期检测、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疗效评估等多个方面。研究者需要根据不同肿瘤的临床情况,具体分析并凝练不同肿瘤的主要临床问题。例如,对于病程发展快、五年存活率低、没有有效手术或化疗手段的肿瘤,早期诊断是研究重点,如胰腺癌、卵巢癌、肺癌等;对于病程发展慢、手术效果明显的肿瘤,肿瘤的愈后与复发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如前列腺癌、肠癌等;还有一些肿瘤有特殊的检测需求,如乳腺癌虽然有临床有效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HER2等基因标志物,可以进行药物靶点治疗,但是三阴性乳腺癌的检测还缺乏有效的标志物与治疗方案。因此,在肿瘤蛋白质标志物研究实验开展之前,明确临床问题,并以此确定临床样品入组标准,是研究成功的核心基础。2.研究思路设计:不同于基础科学实验,临床实验需要在大量样本中进行实验结果的验证,因此肿瘤蛋白质标志物研究往往包括新型标志物发现和验证两部分。标志物发现实验是在疾病组和对照组之间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样本中的未知蛋白质组并进行相对定量比较,分析数据选择出在两组样本中差异最大的一个或几个蛋白质作为新型标志物的候选物。随后,标志物验证实验在大量未知样本中进行蛋白质候选物的定量检测,使用发现实验中建立的区分标准进行判读,计算检测灵敏性(sensitivity)和特异性(specificity)。有效的蛋白质标志物研究往往需要发现与验证的两步设计思路来相互保证。3.技术方案选择:根据蛋白质标志物研究的两步设计思路,发现实验中使用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定性技术与相对定量技术对样本中的大量未知蛋白质进行分析,获得标志物候选物名单。验证实验中根据已有名单,进行目标蛋白质(非蛋白质组学)的精确定量检测。这几种质谱技术的配合使用,可以满足不同实验情况和目的,最终实现新型蛋白质标志物的成功研发。三、展望质谱技术是现阶段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分析通量大等优势,特别是其与同位素内标的联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质谱定量能力,因此在多种肿瘤标志物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被广泛应用。目前,大量肿瘤蛋白质标志物候选物已经通过使用质谱技术被从血液、组织、体液中筛选出来,预计在完成大规模临床验证后可以作为新型标志物在临床使用,促进肿瘤检测水平的发展。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质谱技术还不具备进行蛋白质组的绝对定量能力。相对于免疫等传统蛋白质检测技术,仪器昂贵,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这些因素决定了质谱目前适用于蛋白质的临床研究,但不适用于蛋白质的临床检验,这是质谱技术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参考文献[1]何华勤. 简明蛋白质组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1,76,85-95,119,125-138.[2]RuediA, MatthiasM. Mass spectrometry-based proteomics[J]. Nature, 2003, 422(13):198-207.[3]甄艳, 施季森. 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5(1):103-108.[4]孙瑞祥, 付岩, 李德泉,等. 基于质谱技术的计算蛋白质组学研究[J]. 中国科学E辑信息科学, 2006, 36(2):222-234.[5]WhiteleggeJ,HalgandF,SoudaP, et al. Top-down mass spectrometry of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s [J]. Expert Review Proteomics, 2006, 3(6):585-596.[6]ChaitBT. Mass spectrometry:bottom-up or top-down? [J]. Science, 2006, 314(5796):65-66.[7]TranDT, AdhikariJ, FitzgeraldMC. StableIsotope Labeling with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 (SILAC)-based strategy for proteome-wid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protein-ligand binding interactions [J]. Mol Cell Proteomics, 2014,13(7):1800-1813.[8]DytfeldD, KandarpaM, StrahlerJR, et al. Proteomic Profiling of Multiple Myeloma (MM) Cells Using iTRAQ and Label-Free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for the Prediction of Complete or near Complete Response (CR/nCR) In Frontline Treatment with Lenalidomide,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J]. Blood, 2010, 116(21):271-272.[9]García-SantamarinaS, BoronatS, DomènechA, et al. Monitoring in vivo reversible cysteine oxidation in proteins using ICAT and mass spectrometry [J]. Nat Protoc,2014,9(5):1131-1145.[10]MirzaSP, GreeneAS, OlivierM. 18O labeling over a coffee break:a rapid strategy for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J]. J Proteome Res, 2008,7(7):3042-3048.[11]曹冬, 张养军, 钱小红. 基于生物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绝对定量方法研究进展[J]. 质谱学报, 2008, 29(3):185-190.[12]ZhangZ, BastRC, YuY,et al. Three biomarkers identified from serum proteomic analysis for the detection of early stage ovarian cancer[J]. Cancer Res,2004,64(16), 5882-5890.

  • 【原创】化工原料等各种成份定性定量分析(未知物成分分析)

    化工原料等各种成份定性定量分析(未知物成分分析)广州中科检测 罗工 134164364491、1、提供新的测试项目和方法建立、配方研制以及产品开发 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一些新的测试项目和方法建立、配方研制以及产品开发等。 02、化工原料等各种成份定性定量分析(未知物成分分析) 化工原料、化工产品(塑胶、橡胶、纤维、树脂、粘合剂、涂料、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润滑剂、燃料、有机溶剂和各种助剂等)、天然挥发性产物、矿物和石油化工产品等各种成份定性定量分析。 03、有机物、天然产物的结构分析和鉴定 04、药品报批全项分析(药品结构确认) 05、工商注册和货物运输安全检查报告书 工商注册和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所需的安全检查报告书(我中心是广东省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办公室指定测试单位)。 06、介电常量、损耗因子、固化度、固化速率、离子导电率、次级转变温度和聚合物相态 07、高分子材料的老化试验 08、热塑性高聚物熔体流动性质和熔体流动速率 09、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等测定 10、高分子材料的马丁耐热性能、热变形温度和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 11、高分子材料的燃烧性能分析 12、高分子材料熔体的流变性能、加工性能和平行扭矩 13、各种材料、化工产品、药物的分解温度及失重量 14、含水材料的结合水量及非结合水量 15、蛋白质的变性温度、变性热 16、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分析 17、各种物质颗粒形貌观察、粒径大小及分布 18、高分子材料、纤维的结晶度、晶粒大小的测定 19、有机物、无机物、矿物的晶型分析 20、脂溶性及水溶性高分子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21、化工产品的灰分、PH值、密度等检测 22、无机阴离子定性定量分析 无机阴离子(F-、Cl、、Br-、I-、NO2-、NO3-、PO43-、SO42-等)和有机阴离子(甲酸根、乙酸根、柠檬酸根、酒石酸根等)定性定量分析。 23、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金属元素(Ag、Au、Ca、Cd、Cr、Cu、Al、Fe、K、Na、Mg、Pb、Pd、Pt、Zn、Ni、Sb、Li、Mo、Se、Ti、Co等)含量分析。 24、多糖的含量测定 25、有机物含量测定 有机物含量测定,药物:丙酸氯倍他索、醋酸氟氢松、倍他米松二丙酸酯、对乙酰氨基酚、VC、盐酸二甲双胍、氯氮平等;农/兽药:草甘膦、多菌灵、喹烯酮等;天然产物:叶黄素、大豆异黄酮、厚朴酚等;食品添加剂:牛磺酸、苯甲...... 26、有毒有害物质及限制性物质的定量分析 各种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及限制性物质(重金属:PbCdCrHgAs、农药残留物及恶臭成份、食品添加剂、挥发性有机物、阻燃剂、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偶氮燃料、己二酸酯、有机锡、甲醛等)的定量分析...... 27、物残留物质含量的测定 28、一维氢谱、碳谱(含DEPT)、磷谱、硅谱等检索 29、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熔化热等 30、热固型树脂的固化温度、固化热、固化反应动力学 31、液晶的相变温度、相变热

  • 蛋白质检测仪测量指标有哪些

    [font=-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color=#05073b][size=16px]  蛋白质检测仪测量指标有哪些,蛋白质检测仪的测量指标可以因不同型号、品牌和用途的仪器而有所差异。然而,一般来说,蛋白质检测仪的测量指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测量参数  检出下限:这是仪器能够检测到的最低蛋白质含量,通常以百分比或具体浓度值表示。例如,某些蛋白质快速检测仪器的检出下限为0.5%。  检测范围:仪器能够测量的蛋白质含量的范围,这通常是一个区间值。例如,某些仪器的检测范围为(0~50)%。  吸光度值范围:在光度法中,吸光度是衡量物质对光吸收程度的物理量,蛋白质检测仪通常会给出其吸光度值的测量范围,如0.000-4.000A。  重复性:这是衡量仪器测量结果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比或具体数值表示。例如,某仪器的重复性为±0.1%(A)。  重复性误差:与重复性相关,但更具体地描述了多次测量同一样品时结果之间的差异,如吸光度(A)≤0.003。  稳定性:指仪器在长时间运行或不同时间点测量时,结果的一致性。例如,光电漂移(A)±0.002(3分钟)可以反映仪器的稳定性。  二、特定功能指标  多通道检测:一些先进的蛋白质检测仪支持多通道检测,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样品,提高检测效率。  样品类型:仪器能够检测的样品类型,如食物、饮品、血清、血浆、尿液等。  分子量范围:对于能够检测蛋白质分子量的仪器,其分子量范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如2-440kDa。  样品处理量:一次运行能够处理的样品数量,如某些全自动蛋白质定量检测仪一次可以处理25个样本/每轮。  检测速度:完成一次检测所需的时间,这也是衡量仪器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高级功能指标  智能化程度:包括仪器的自我保护功能、数据储存方式(如支持U盘储存)、以及是否具备自动校准、自动清洗等高级功能。  检测精度和误差:除了上述的重复性和重复性误差外,还包括仪器的整体检测精度和误差控制水平。  软件支持:是否配备有用户友好的软件界面,用于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  兼容性:仪器是否兼容不同类型的试剂盒和样品处理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指标并非所有蛋白质检测仪都具备,具体指标会根据仪器的设计、用途和性能而有所不同。在选择蛋白质检测仪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综合考虑各项指标。[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7/202407030956049224_5772_6098850_3.png!w690x690.jpg[/img][/size][/color][/font]

  • 7月17日一起揭秘用于定量蛋白质组学的革新性解决方案

    7月17日一起揭秘用于定量蛋白质组学的革新性解决方案

    http://img3.17img.cn/bbs/upfile/images/20100518/201005181701392921.gif用于定量蛋白质组学的革新性解决方案—配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6/201406201436_502607_2507958_3.jpg采集技术2.0 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6/201406201438_502608_2507958_3.jpg系统讲座时间:2014年7月17日 12:00 主讲人:靳文海 博士 AB SCIEX中国区应用支持经理,组学和科研市场 Shi Yang , AB Sciex 全球食品安全市场发展经理http://img3.17img.cn/bbs/upfile/images/20100518/201005181701392921.gif【简介】 具备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6/201406201436_502607_2507958_3.jpg采集技术 2.0 的全新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6/201406201438_502608_2507958_3.jpg系统在每一次运行中可捕获每一个可检测到的蛋白和肽段,从而深入洞察蛋白质组 AB SCIEX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6/201406201436_502607_2507958_3.jpg 采集模式采用非数据依赖的采集方法,通过检测样品肽段的碎片信息重新唤起了蛋白质组学领域对全面数据的兴趣,目的是为了获取定量MS/MS数据。该方法使得靶向蛋白质组学实验的分析能力提高30倍以上,同时减少90%的研究时间。现在,凭借提高动态范围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6/201406201438_502608_2507958_3.jpg系统,研究人员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复杂样品。结合创新的可变化的窗口采集与SWATH 2.0处理软件,使得定量分析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通过早期试验对比,拥有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6/201406201436_502607_2507958_3.jpg 2.0独有技术的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4/06/201406201438_502608_2507958_3.jpg系统与其它分析仪器相比,已被证明能够定量分析90%以上的肽段,同时CVs小于20%(该阈值通常判断LC/MS定量分析数据是否在较好的限定范围内)。性能和数据完整性方面的进步可预期使得大规模的生物学实验,例如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整合更加容易。-------------------------------------------------------------------------------1、报名条件:只要您是仪器网注册用户均可报名参加。2、报名并参会用户有机会获得100元京东卡一张哦~3、报名截止时间:2014年7月17 日 11:30 4、报名参会:http://simg.instrument.com.cn/meeting/images/20100414/baoming.jpg

  • FTIR定量分析

    如何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定量分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含量?

  • 牛奶蛋白质分析仪可以用于检测乳蛋白制品嘛

    牛奶蛋白质分析仪可以用于检测乳蛋白制品。以下是详细解释和相关信息:  功能与应用:牛奶蛋白质分析仪是一种专门用于分析牛奶及其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仪器。它基于先进的生化分析技术,如比色法、光谱法或电化学法等,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乳蛋白制品的检测:乳蛋白制品,如奶粉、酸奶、奶酪等,其蛋白质含量是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牛奶蛋白质分析仪可以有效地检测这些乳蛋白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为生产厂家提供准确的质量控制手段。  优点与特点:  准确性高:牛奶蛋白质分析仪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能够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快速便捷:该仪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快速得出测量结果,提高检测效率。  适用范围广:除了牛奶及其制品外,还可以用于其他含蛋白质样品的检测,如豆类制品、肉制品等。  在乳品工业中的重要性:随着乳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乳制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牛奶蛋白质分析仪在乳品工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可以帮助乳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乳制品。  综上所述,牛奶蛋白质分析仪是一种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检测仪器,完全可以用于检测乳蛋白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5/202405271615421543_8284_6238082_3.jpg!w690x690.jpg[/img]

  • 氨基酸分析仪和蛋白质测序仪的区别以及价格

    大家好,氨基酸分析仪与蛋白质测序仪有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呢?目前实验室需要进行氨基酸的测序分析,究竟买一台蛋白质测序仪好呢,还是氨基酸分析仪好呢?价格大概有多少呢?这些仪器有没有国产的呢 QQ:2392795357

  • 天研|牛奶蛋白质分析仪的原理是什么

    牛奶蛋白质分析仪的原理主要基于光学测量技术,特别是光谱分析法。具体地说,它采用红外光谱法来测量牛奶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含量。首先,将牛奶样品制成透明薄片,然后使用近红外光电传感器和光源对其进行扫描。牛奶中的蛋白质对特定波长的红外光有特定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这些吸收特性,可以分析出牛奶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此外,仪器会将牛奶光谱与事先建立的标准光谱进行比较,通过复杂的算法处理,从而得出各种蛋白质形态的含量。这种比较和计算过程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总的来说,牛奶蛋白质分析仪通过光学测量和光谱分析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和种类,为乳制品生产、质量控制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4/202404291701212298_2595_6238082_3.jpg!w690x690.jpg[/img]

  • 【原创大赛】束流稳定性与分析正确性的辨析

    扫描电镜的微区分析包括能谱分析、波谱分析、CL谱、EBSD。这其中能谱分析简单、便捷、快速、元素分析范围广而被广泛的使用。而波谱分析、CL谱分析以及EBSD等由于样品适用范围相对狭窄,技术要求较高且结果分析解读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用的就很少了,即便是目前购置越来越多的EBSD能用起来的,用得好的用户是屈指可数的。因此这些分析手段大多是相对于特定的用户才有意义,而绝大部分的所谓微区分析是相对于能谱来说的。而对于大量使用能谱的用户90%都只做能谱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一般也很少有用户使用。下面我们将将对能谱分析的正确性做一讨论。 在坛子里面有些人将能谱分析的正确性对应于束流的稳定性,这可以说是一个极其片面的论断。对元素的能谱分析来说定性分析结果的好坏与激发能(加速电压)和计数量有关。选择正确的加速电压和足够的计数量是定性分析可靠与否的基本保障。计数量是输入计数率和活时间的乘积。对于一定的计数量如果输入计数率越高所需要的活时间就越少。而输入计数率和组成样品的元素、样品的组成形态、能谱仪窗口面积以及束流强度有关。早期的能谱仪由于输入窗口较小所以要求束流大一点能保证有足够的输入计数率,而目前随着窗口面积的增大这个要求就越来越小了。输入计数率也不能无限的增大,因为能谱仪有一个处理时间的选择。处理时间越长能谱的分辨率越好,但是对于相同的输入计数率其处理的死时间也就会越长,死时间过长对仪器的分析结果也会产生影响的,同时分析时间也会加长。所以处理时间和输入计数率是一个矛盾体。我们在选择能谱仪分析设置时,死时间的因数是最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这就要求我们选择最合适的输入计数率和处理时间使得死时间不超过30%。一般来说输入计数率基本都选在2500CPS(在过去)左右,现在可以高一点。具体到电镜上束流强度较高的电镜对小窗口能谱仪在分析上有时间优势,而对于目前的大窗口两者基本没有差别。束流的稳定性对能谱分析正确性的影响应该是相对于定量分析来说的。定量分析又分为有标样和无标样定量分析,无标样定量分析采用能谱自带的数据库因此它的正确度较低对仪器束流稳定度要求较小,冷场在工作3小时以后就能满足需要。有标样定量分析精度较高,但是11号以前的元素是不做定量要求(原子序数太低,X射线能量也低无法正确定量),因此所谓的有标样定量只是针对于Na以后的元素来说。它们的定量正确度国家标准要求是主元素(含量大于20%)正确度在1-3%,检测限为0.1%,相对于化学分析法来说这个精度是很低的,所以这个分析是对于某些特定单位的特定要求才有意义。这个分析对于仪器的束流稳定性要求就比较高了冷场无法满足。但是这个分析对样品要求也很高,不是任何样品都可以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要求:1.在真空和电子束轰击下稳定,2.试样分析面平、垂直于入射电子,3.试样尺寸大于X射线扩展范围,4.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5.匀质、无污染。从这个要求看来纳米材料、有机物、高分子物质、元素不均匀分布的样品基本要排除。场发射电镜主要就是用来观察纳米结构的而这样的样品又不能进行能谱的定量分析所以对于场发射电镜来讨论元素的定量分析有意义吗?既然没有意义还要求这个稳定度干什么?能谱的有标样定量分析过程极其的复杂,要求样品和标样的平面一致,在同一个工作条件下先要做仪器的定量优化,再者测标样和检测样需要同时进行。标样的管理和保存,标样的价格我想一般用户是不会接受的吧。所以说呢扫描电镜的微区分析对于绝大部分用户来说是没有用的。过分强调这个主要是热场的经销商的商业语言,我们不能陷在这样的误区不能自拔。

  •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仪优点有哪些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仪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检测速度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使食品生产厂家能够快速获取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生产策略。  操作简单:仪器操作简单易用,用户只需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即可完成检测,无需复杂的操作步骤和专业技能,降低了操作难度。  准确度高: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光谱技术、化学分析方法等,能够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食品生产厂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应用广泛: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如乳制品、肉制品、豆制品等,满足了不同食品生产厂家的检测需求。  安全性高:使用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仪可以避免直接接触样品,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了检测人员的安全。  智能化程度高:一些先进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仪还采用了安卓智能操作系统,具有网线连接、Wi-Fi联网上传、GPRS无线远传等功能,可以快速上传数据,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稳定性强:仪器具有稳定的工作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保证了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仪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应用广泛、安全性高、智能化程度高和稳定性强等优点,为食品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5/202405151149314403_9648_4214615_3.jpg!w690x690.jpg[/img]

  • 【转载】在线分析仪的核心问题是长期稳定性

    (本文转载) 1 在线分析仪是在线分析系统的核心技术  从系统学理论分析,在线分析仪是在线分析系统的次一层级子系统,在线分析仪是在线分析系统最强大的技术基础之一,在线分析仪无疑是在线分析系统的核心技术。  2 在线分析仪及其系统工程应用的终极目的  在线分析仪以在线分析系统形式和业态进入工程现场,在线分析仪的检测准确度就是在线分析系统工程应用的准确度。  在线分析仪是计量仪器,从技术本质上讲,在线分析系统就是计量设备。检测准确度是工程项目采用在线分析系统的终极目的。  3 在线分析仪的核心技术指标  在线分析仪的技术指标,单就出厂检验来讲,就有11项之多(完整测试有19项)。出厂检验最费时费事的是分析仪的稳定性检验,一般至少要七天以上,一线产品的合格指标,零点稳定性和量程(终点)稳定性要达到≤±1%/7d。  稳定性指标也是所有出厂检验项目中最困难、最不容易通过的,特别是微量红外分析仪,例如0~10ppmCO2,有的企业即使反复挑选检测器,仍然颇感困难。  在线分析仪的出厂检验项目中,还有重复性(误差)、输出波动、预热时间等都和分析仪的稳定性绝对直接相关。  根据对在线分析仪高精度应用的长期研究,我于2009年又延伸为在线分析系统高准确度应用的研究,新的结论是:在线分析仪,进而在线分析系统的基础技术指标可以认为是重复性误差,一线产品的合格指标是其相对标准偏差Cv≤0.5%,实测值可达到0.1~0.2%。所谓基础技术指标,就是其它技术指标的大小,都是根据它来确定。从技术本质上讲,分析仪的检测准确度也取决于它,这在在线分析仪的国家标准中能够得到印证。  根据以上事实和分析,早就该有核心技术观念的转变,应该认定稳定性是在线分析仪,也是在线分析系统代表性的核心技术指标,更简洁明了的表达是“稳定性第一”。  4 广义在线的技术思考  北京化工大学袁洪福教授对“在线”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和表述:在线不但是指工业生产工艺过程,还包括生产(及工艺过程),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还有炉前分析和便携式。甚至还包括物流运输(如液化天然气的海运)、航天(如航天员训练)、医疗(如高压氧仓治疗)等,以及广泛领域的科学研究,这就有了“广义在线”这个全新的技术概念。  在线有两个突出的典型特征:一是与应用对象有直接的“在线”联接,二是工程应用状态下的长期连续性。  此时应将序3的结论予以修正:长期稳定性是在线分析仪,也是在线分析系统代表性的核心技术指标。  5 在线分析仪的稳定性优先原则  《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关键内容的表述中,都是将稳定性置于可靠性之前,例如,存在问题的第一条题目就是“国产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和国外产品有明显差距。”这是令人佩服的十分高明的技术见解。当然这并不是为了否定可靠性的重要,而是因为稳定性有很客观的必须检验的技术指标,本行业的所有参与者对国家技术标准不会没有异议,对检测准确度的终极目的也有最大程度的共识,因此稳定性指标的可操作性就特别强。而可靠性就显得很抽象和概念化,就连无故障连续工作时间MTBF(h),大型专业厂也很少试验过。所谓很少,几十年才一两次吧。  在技术表达上,将稳定性置于可靠性之前,应该说是有技术根据的,有充分理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  6 在线分析仪检测器研发的制高点  在线分析仪检测器(即传感器)是在线分析仪的心脏,其研发的制高点定然是稳定性。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很多不成熟的工程师却止步于仅仅是传感器的灵敏度达到了要求,对稳定性不是盲目疏忽,就是根本无能为力,使得该在线分析仪的技术成熟度很不够。为该产品的技术生命和今后的大批生产就此埋下了“定时炸弹”般的巨大隐患。  因此在线分析仪的检测器研发,定然也是“稳定性第一”。

  • 食品中蛋白质测定仪详细信息

    食品中蛋白质测定仪是一种用于快速准确地测量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设备。以下是关于食品中蛋白质测定仪的一些详细信息:  一、工作原理  食品中蛋白质测定仪的工作原理通常基于蛋白质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产生颜色变化,通过测定颜色的强度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常用的化学试剂有比色法、尿素法、低丙酮酸法等。其中,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与双糖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通过比色法测定紫色化合物的吸光度来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二、应用领域  1. 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蛋白质测定仪可以用于检测食品的质量,确保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 食品安全监管:蛋白质测定仪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食品安全指标,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 科学研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测定仪可以用于研究食品中的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等,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4. 教学实验: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蛋白质测定仪可以用于教学实验和研究工作。  三、使用方法  使用蛋白质测定仪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准备:取一定量的食品样品,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前处理,如稀释、过滤等。  2. 试剂添加: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的化学试剂,使其与蛋白质发生反应。  3. 反应与测定:等待一定时间,使反应充分进行,然后使用蛋白质测定仪测定反应液的颜色强度。  4. 结果计算:根据仪器测定的颜色强度,结合标准曲线或公式,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蛋白质测定仪可能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和要求,因此在使用前需要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四、注意事项  1. 仪器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尘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强烈震动。  2. 在使用前应对仪器进行预热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试剂溅出或吸入有害气体。  4. 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清洗、更换试剂等,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 豆制品蛋白质检测仪有什么用

    豆制品蛋白质检测仪,通常也被称为大豆蛋白仪或大豆蛋白分析仪,是一种高科技设备,具有多方面的用途和应用价值。以下是对其用途的详细阐述:   一、核心功能   1. 快速准确测定蛋白质含量   高效性:豆制品蛋白质检测仪能够快速测定大豆及其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准确性:采用先进的[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或其他高精度检测方法,通过测量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特性来推断蛋白质含量,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应用领域   1. 食品加工企业   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如豆腐、豆浆、素肉等的制作中,该检测仪可帮助企业确保产品蛋白质含量符合营养标准和口感要求,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快速检测,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蛋白质含量异常的问题,减少次品率,提高生产效益。   2.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作为监管工具,豆制品蛋白质检测仪可用于对市场上的豆制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权益。   3. 科研机构   在农业科研中,大豆蛋白分析仪可用于研究大豆种植、品种选育、施肥管理等农业领域的问题,为农业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在食品科学研究中,该仪器可用于研究豆制品中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推动食品科学领域的发展。   三、技术特点   1. 先进的检测技术   采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1p][color=#3333ff]近红外光谱[/color][/url]技术或其他高精度检测技术,实现了非破坏性检测,确保了样品的完整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智能化的数据分析   配备强大的数据库和智能分析软件,能够根据不同的样品和实验条件自动进行数据校正和误差补偿,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批量处理能力   能够对大量样品进行快速、批量处理,满足大规模生产和检测的需求。   综上所述,豆制品蛋白质检测仪在食品加工、食品安全监管、农业科研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现代食品工业和科研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img=,690,69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4/08/202408131424338910_5357_6238082_3.jpg!w690x690.jpg[/img]

  • 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及研究技术路线

    基因组(genome)包含的遗传信息经转录产生mRNA,一个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表达的所有种类的mRNA称为转录子组(transcriptome)。很显然,不同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转录子组包含的mRNA的种类不尽相同。mRNA经翻译产生蛋白质,一个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表达的所有种类的蛋白质称为蛋白质组(proteome)。同理,不同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所表达的蛋白质的种类也不尽相同。蛋白质是基因功能的实施者,因此对蛋白质结构,定位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将为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提供直接的基础。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因此生命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实验技术的发展。以DNA序列分析技术为核心的基因组研究技术推动了基因组研究的日新月异,而以基因芯片技术为代表的基因表达研究技术为科学家了解基因表达规律立下汗马功劳。在蛋白质组研究中,二维电泳和质谱技术的黄金组合又为科学家掌握蛋白质表达规律再铸辉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就是指研究蛋白质组的技术及这些研究得到的结果。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试图比较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蛋白质表达的异同,对相关蛋白质进行分类和鉴定。更重要的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要分析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和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蛋白质鉴定:可以利用一维电泳和二维电泳并结合Western等技术,利用蛋白质芯片和抗体芯片及免疫共沉淀等技术对蛋白质进行鉴定研究。2.翻译后修饰:很多mRNA表达产生的蛋白质要经历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糖基化,酶原激活等。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调节功能的重要方式,因此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研究对阐明蛋白质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3.蛋白质功能确定:如分析酶活性和确定酶底物,细胞因子的生物分析/配基-受体结合分析。可以利用基因敲除和反义技术分析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功能。另外对蛋白质表达出来后在细胞内的定位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蛋白质功能的了解。Clontech的荧光蛋白表达系统就是研究蛋白质在细胞内定位的一个很好的工具。4.对人类而言,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最终要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主要指促进分子医学的发展。如寻找药物的靶分子。很多药物本身就是蛋白质,而很多药物的靶分子也是蛋白质。药物也可以干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基础医学和疾病机理研究中,了解人不同发育、生长期和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及不同细胞类型的基因表达的特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些研究可能找到直接与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相关的分子,进一步为设计作用于特定靶分子的药物奠定基础。不同发育、生长期和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不同的细胞类型的基因表达是不一致的,因此对蛋白质表达的研究应该精确到细胞甚至亚细胞水平。可以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达到这个目的,但该技术的致命缺点是通量低。LCM技术可以精确地从组织切片中取出研究者感兴趣的细胞类型,因此LCM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原位技术。取出的细胞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制备,结合抗体芯片或二维电泳-质谱的技术路线,可以对蛋白质的表达进行原位的高通量的研究。很多研究采用匀浆组织制备蛋白质样品的技术路线,其研究结论值得怀疑,因为组织匀浆后不同细胞类型的蛋白质混杂在一起,最后得到的研究数据根本无法解释蛋白质在每类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虽然培养细胞可以得到单一类型细胞,但体外培养的细胞很难模拟体内细胞的环境,因此这样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很难用于解释在体实际情况。因此在研究中首先应该将不同细胞类型分离,分离出来的不同类型细胞可以用于基因表达研究,包括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LCM技术获得的细胞可以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制备。可以根据需要制备总蛋白,或膜蛋白,或核蛋白等,也可以富集糖蛋白,或通过去除白蛋白来减少蛋白质类型的复杂程度。相关试剂盒均有厂商提供。蛋白质样品中的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可以通过二维电泳进行分离。二维电泳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按照等电点和分子量差异进行高分辨率的分离。成功的二维电泳可以将2000到3000种蛋白质进行分离。电泳后对胶进行高灵敏度的染色如银染和荧光染色。如果是比较两种样品之间蛋白质表达的异同,可以在同样条件下分别制备二者的蛋白质样品,然后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二维电泳,染色后比较两块胶。也可以将二者的蛋白质样品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然后两种蛋白质样品在一块胶上进行二维电泳的分离,最后通过荧光扫描技术分析结果。胶染色后可以利用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成像,然后通过分析软件对蛋白质点进行定量分析,并且对感兴趣的蛋白质点进行定位。通过专门的蛋白质点切割系统,可以将蛋白质点所在的胶区域进行精确切割。接着对胶中蛋白质进行酶切消化,酶切后的消化物经脱盐/浓缩处理后就可以通过点样系统将蛋白质点样到特定的材料的表面(MALDI-TOF)。最后这些蛋白质就可以在质谱系统中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蛋白质的定性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构建数据库或和已有的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实际上像人类的血浆,尿液,脑脊液,乳腺,心脏,膀胱癌和磷状细胞癌及多种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样品的二维电泳数据库已经建立起来,研究者可以登录www.expasy.ch/www/tools.html等网站进行查询,并和自己的同类研究进行对比分析。Genomic Solution可以为研究者提供除质谱外的所有蛋白质组学研究工具,包括二维电泳系统,成像系统及分析软件,胶切割系统,蛋白质消化浓缩工作站,点样工作站等;同时还可以提供相关试剂和消耗品。LCM-二维电泳-质谱的技术路线是典型的一条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路线,除此以外,LCM-抗体芯片也是一条重要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路线。即通过LCM技术获得感兴趣的细胞类型,制备细胞蛋白质样品,蛋白质经荧光染料标记后和抗体芯片杂交,从而可以比较两种样品蛋白质表达的异同。Clontech最近开发了一张抗体芯片,可以对378种膜蛋白和胞浆蛋白进行分析。该芯片同时配合了抗体芯片的全部操作过程的重要试剂,包括蛋白质制备试剂,蛋白质的荧光染料标记试剂,标记体系的纯化试剂,杂交试剂等。对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酵母双杂交和噬菌体展示技术无疑是很好的研究方法。Clontech开发的酵母双杂交系统和NEB公司开发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可供研究者选用。关于蛋白质组的研究,也可以将蛋白质组的部分或全部种类的蛋白质制作成蛋白质芯片,这样的蛋白质芯片可以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表达研究和小分子蛋白结合研究。Science,Vol.293,Issue 5537,2101-2105,September 14,2001发表了一篇关于酵母蛋白质组芯片的论文。该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将酵母的5800个ORF表达成蛋白质并进行纯化点样制作芯片,然后用该芯片筛选钙调素和磷脂分子的相互作用分子。最后有必要指出的是,传统的蛋白质研究注重研究单一蛋白质,而蛋白质组学注重研究参与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的所有的蛋白质种类及其与周围环境(分子)的关系。因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通常是高通量的。适应这个要求,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工具通常都是高度自动化的系统,通量高而速度快,配合相应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研究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最多的数据。

  • 【求助】:亚硫酸钠溶液的稳定性的定量分析

    [em06] 亚硫酸钠在空气中易氧化为硫酸钠,其10%浓度溶液的稳定性如何?在常温常压下,能否全部氧化为硫酸钠?如果能,需多长时间?如果不能,达到平衡时,亚硫酸钠和硫酸钠的比例如何?拜托各位![em61]

  • 怎么提高FPD检测器分析微量硫化氢的稳定性、重复性?

    最近检测硫化氢,定量分析10/20/50ppm,色谱天美7980,FPD检测器,色谱柱GDX301(聚四氟乙烯管),VICI惰性阀进样,0.5mL定量环(peek管),检测器灵敏度10,正常60ppm左右平头。分析前需要使用25ppm标气进行预饱和,检测平行稳定后,再检测样品,重复性差。求教:是否能通过加大定量环(比如5mL),提高进样量,降低检测器灵敏度的方法,来检测样品,提高稳定性、重复性。 或者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来提高检测的稳定性、重复性?

  • 蛋白质浓缩、干燥及贮存

    一、样品的浓缩生物大分子在制备过程中由于过柱纯化而样品变得很稀,为了保存和鉴定的目的,往往需要进行浓缩。常用的浓缩方法的:1. 减压加温蒸发浓缩通过降低液面压力使液体沸点降低,减压的真空度愈高,液体沸点降得愈低,蒸发愈快,此法适用于一些不耐热的生物大分子的浓缩。2. 空气流动蒸发浓缩 空气的流动可使液体加速蒸发,铺成薄层的溶液,表面不断通过空气流;或将生物大分子溶液装入透析袋 内置于冷室,用电扇对准吹风,使透过膜外的溶剂不沁蒸发,而达到浓缩目的,此法浓缩速度慢,不适于大量溶液的浓缩。3. 冰冻法 生物大分子在低温结成冰,盐类及生物大分子不进入冰内而留在液相中,操作时先将待浓缩的溶液冷却使之变成固体,然后缓慢地融解,利用溶剂与溶质融点介点的差别而达到除去大部分溶剂的目的。如蛋白质和酶的盐溶液 用此法浓缩时,不含蛋白质和酶的纯冰结晶浮于液面,蛋白质和酶则集中于下层溶液中,移去上层冰块,可得蛋白质和酶的浓缩液。4. 吸收法 通过吸收剂直接收除去溶液中溶液分子使之浓缩。所用的吸收剂必需与溶液不起化学反应,对生物大分子不吸附,易与溶液分开。常用的吸收剂有聚乙二醇,聚乙稀吡咯酮、蔗糖和凝胶等,使用聚乙二醇吸收剂时,先将生物大分子溶液装入半透膜的袋里,外加聚乙二醇复盖置于4度下,袋内溶剂渗出即被聚乙二醇迅速吸去,聚乙二醇被水饱和后要更换新的直至达到所需要的体积。5. 超滤法 超滤法是使用一种特别的薄膜对溶液中各种溶质分子进行选择性过滤的方法,不液体在一定压力下(氮气压或真空泵 压)通过膜时,溶剂和小分子透过,大分子受阻保留,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最适于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质和酶的浓缩或脱盐,并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条件温和,能较好地保持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回收率高等优点。应用超滤法关键在于膜的选择,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膜,水的流速,分子量截止值(即大体上能被膜保留分子最小分子量值)等参数均不同,必须根据工作需要来选用。另外,超滤装置形式,溶质成份及性质、溶液浓度等都对超滤效果的一定影响。Diaflo 超滤膜的分子量截留值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3/10/A1381571714_small.jpg 用上面的超滤膜制成空心的纤维管,将很多根这样的管拢成一束,管的两端与低离子强度的缓冲液相连,使缓冲液不断地在管中流动。然后将纤维管浸入待透析的蛋白质溶液中。当缓冲液流过纤维管时,则小分子很易透过膜而扩散,大分子则不能。这就是纤维过滤秀析法,由于透析面积增大,因而使透析时间缩短10倍。二、干燥生物大分子制备得到产品,为防止变质,易于保存,常需要干燥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适用于不耐高温,易于氧化物质的干燥和保存,整个装置包括干燥器、冷凝器及真空干燥原理外,同时增加了温度因素。在相同压力下,水蒸汽压随温度下降而下降,故在低温低压下,冰很易升华为气体。操作时一般先将待干燥的液体冷冻到冰点以下使之变成固体,然后在低温低压下将溶剂变成气体而除去。此法干后的产品具有疏松、溶解度好、保持天然结构等优点,适用于各类生物大分子的干燥保存。三、贮存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性与保存方法的很大关系。干燥的制品一般比较稳定,在低温情况下其活性可在数日甚至数年无明显变化,贮藏要求简单,只要将干燥的样品置于干燥器内(内装有干燥剂)密封,保持0-4度冰箱即可,液态贮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样品不能太稀,必须浓缩到一定浓度才能封装贮藏,样品太稀易使生物大分子变性。一般需加入防腐剂和稳定剂,常用的防腐剂有甲苯、苯甲酸、氯仿、百里酚等。蛋白质和酶常用的稳定剂有硫酸铵糊、蔗糖、甘油等,如酶也可加入底物和辅酶以提高其稳定性。此外,钙、锌、硼酸等溶液对某些酶也有一定保护作用。核酸大分子一般保存在氯化钠或柠檬酸钠的标准缓冲液中。贮藏温度要求低,大多数在0度左右冰箱保存,有的则要求更低,应视不同物质而定。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