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质谱扫描碰撞能量

仪器信息网质谱扫描碰撞能量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质谱扫描碰撞能量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质谱扫描碰撞能量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质谱扫描碰撞能量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质谱扫描碰撞能量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质谱扫描碰撞能量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质谱扫描碰撞能量相关的解决方案。

质谱扫描碰撞能量相关的论坛

  • 二级质谱碰撞能量的选择

    有一个问题想跟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实验室有一台varian 1200 的MS/MS. 在设定二级质谱参数时,有两个选项可以调节,从而改善方法。一个是反应室氩气的气压(单位是mTorr),一个是在方法里面改变碰撞能量 (单位是eV). 我理解氩气气压高但是不一定碰撞能量强。但是氩气气压高的话通过一级质谱的离子发生碰撞的几率就大,从而更有可能被打成碎片。这个跟提高碰撞能量感觉上有相似的效果。所以我想知道有没有哪位大侠有更好的理解。谢谢!

  • 急!关于碰撞能量CE的描述

    各位大虾,请教个问题。在写文章描述质谱方法时,碰撞能量collision energy(CE)描述为多少伏(V),还是多少电子伏(eV)?按道理能量应该是电子伏比较合适, 但是许多仪器工作站里其实是设置的电压,其实是多少伏特。

  • 质谱扫描时子离子强度很弱或者扫描不出来???

    各位质谱大枷,小弟最近做质谱遇到了问题,望讨论交流,感激不尽! 仪器:Waters H Class TQD(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 药物:盐酸贝那普利,正离子模式,母离子425.3,子离子351.2 问题:质谱调谐步骤:关掉氩气,MS Mode下进行母离子扫描,母离子425.3的响应达到10的7次方;打开氩气,MS/MS Mode下进行子离子扫描,调节碰撞能量(CE),351.2子离子响应很低,不管CE值怎么调,这个子离子的响应都很低,最高的时候也就在10的4次方。想问问大枷,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问题出在哪里?

  • 为什么qtof的一级质谱也有碰撞能量的选项

    [font=&]新手求助[/font][font=&]安捷伦6530qtof, data acquisition b9.0 版本,一级质谱方法设置那里也有个colision energy大小的选项,[/font][font=&]碰撞能不是用来打碎分子采集二级质谱的吗?那么一级质谱这个设置的作用是什么,有必要设置吗[/font]

  • 常见质谱扫描模式归纳

    质谱仪作为目前较常用的对纯物质鉴定的工具,在生产生活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一般常见的质谱仪具有全扫描、单离子监测、选择离子扫描、中性碎片丢失扫描等。以下收集了一些质谱扫描模式相关信息,以便更具体了解质谱:  [b]1.全扫描 Full?Scan[/b]  全扫描是指在进行质谱采集时,扫描一段自己来设定的范围,然后覆盖对被测化合物的分子离子以及碎片离子的质量,一般想要得知未知物质的分子量以及相应的所有的碎片离子,都会进行全扫描,通过扫描得到的全谱,进行相应的谱库检索从而得到未知物质的相应信息。[b]  2.单离子监测 SIM[/b]  单离子监测也称选择离子扫描,是指针对一级质谱而言,进行只扫一个离子的模式,并不是连续扫描某一范围内的质量,而是通过设定有针对的扫描某几个选定的质量。一般对已知物质,为避免其他离子对实验的干扰并提高某一离子灵敏度,通常仅需要扫描一个离子。一般用于化合物检测和复杂混合物中杂质的定量扫描检测。  [b]3.中性碎片丢失扫描 Neutral Loss[/b]  在进行中性碎片丢失扫描时,质量分析器选择所有离子进入碰撞室,与碰撞室内的碰撞气体发生碰撞诱导裂解,另一个质量分析器以与前一个质量分析器固定质量差联动扫描,检测丢失该固定质量中性碎片的离子对,得到中性碎片质谱。  [b]4.选择反应监测 SRM[/b]  选择反应扫描也称作选择反应监测,是一种针针对二级质谱或多级质谱的某两级之间的扫描模式。当母离子选一个离子发生碰撞后,从形成的子离子中也只选一个离子。选择反应监测由于两次都只选单离子,因此能排除掉大部分的干扰信息,在相对复杂且基质背景高的样品检测中,其灵敏度信噪比会较高,抗背景排干扰的能力也较强。  [b]5.多反应扫描 MRM[/b]  多反应扫描既多反应监测,是在进行多个化合物检测过程中,多个选择反应监测一起进行。因此多反应扫描的特点与选择反应监测特点相似,因此在实际操作生产中并不会对选择反应监测与多反应监测进行区分,在实验过程中只要同时进行多个选择反应监测便是多反应监测了,彼此之间区分仅是数量上的分别。  在一般进行质谱实验的过程中,对于检测物质定性扫描时,因为想观测到更多的离子因此会选择全扫描模式。当定量检测时,一般会想要提高已知的信息强度在复杂的基质环境下的测量,会选择单离子监测、选择反应监测以及多反应监测等

  • 关于二级质谱SRM中的scan event

    在SRM的一个segment 中可以设定多个scan event,是不是同一个scan event 只能设定一种碰撞能量,要是想设定不同的只能再增加scan event重新设定? 质谱每完成一次扫描,就会出一个点,足够多的点连起来就成了一个峰型比较好的曲线,我想问下,是不是质谱每完成一次扫描(即出一个点),所有的scan event都会按照设定的好的扫描条件扫描一次(每次设定的可能碰撞能量各不相同)?还是说出一个点只是扫描其中的某一个 scan event?设定的scan event 那么短,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变碰撞能量呢?

  • 玩转质谱|3|:液质(LCMS)中化合物常用的几种扫描模式

    [font=Arial, sans-serif][size=16px][color=#1f497d][b]▉ 导读[/b][/color][/size][/font][size=14px]在使用质谱扫离子的时候,是不是对全扫描(SCAN)、选择离子监测(SIM)、中性丢失扫描等扫描模式不知如何选择?对它们的工作模式还是傻傻的分不清?[/size][size=14px]下面让我们花个几分钟了解下这几种扫描模式的区别吧[/size][size=14px][/size][b][font=宋体][color=#4f81bd]▉[/color][/font][color=#4f81bd]全扫描(SCAN)[/color][/b][size=14px]全扫描是指在进行质谱采集时,[/size][b][size=14px][color=#0080ff]扫描一段自己来设定的范围[/color][/size][/b][size=14px],然后覆盖对被测化合物的分子离子以及碎片离子的质量,一般想要得知未知物质的分子量以及相应的所有的碎片离子,都会进行全扫描,通过扫描得到的全谱,进行相应的谱库检索从而得到未知物质的相应信息。[/size][size=14px]举个栗子:扫描下全班有多少个可爱的小朋友体重在10~20kg范围内,因为大多数小朋友的体重不一样,可以很好的区分开来。[/size][align=center][/align][b][font=宋体][color=#4f81bd]▉[/color][/font][color=#4f81bd]选择离子监测(SIM)[/color][/b][size=14px]单离子监测也称选择离子扫描,是指针对一级质谱而言,进行[/size][b][size=14px][color=#0080ff]只扫一个离子的模式[/color][/size][/b][size=14px],并不是连续扫描某一范围内的质量,而是通过设定有针对的扫描某几个选定的质量。一般对已知物质,为避免其他离子对实验的干扰并提高某一离子灵敏度,通常仅需要扫描一个离子。一般用于化合物检测和复杂混合物中杂质的定量扫描检测。[/size][size=14px]举个栗子:扫描下全班有多少个可爱的小朋友体重在15kg,但这无法区分体重都在15kg的小明和小丽。[/size][size=14px][/size][b][font=宋体][color=#4f81bd]▉[/color][/font][color=#4f81bd]子离子扫描[/color][/b][size=14px]在Q1中选择一个特定的质荷比,用碰撞气体填充Q2使所选质荷比碎裂,然后扫描Q3的整个(或部分)质量范围。该实验可以查看所选前体离子的所有碎片/产物离子[/size][size=14px]举个栗[/size][size=14px]子:就是把一个小朋友的手臂的重量、腿的重量,单独进行称重[/size][b][color=#4f81bd][/color][font=宋体][color=#4f81bd]▉[/color][/font][color=#4f81bd]多反应监测[/color][/b][size=14px]选择(或多个)反应监测(SRM或MRM) :在Q1中选择一个特定的m/Q,用碰撞气体填充Q2,将选定的m/Q碎裂,然后Q3从这些片段中选择一个特定的m/Q进行分析。这个实验可以对在Q1中的m/Q的分析物进行特定的检测,已知该m/Q是特定于Q3选择的产物离子的片段。对于这个特定的离子对,检测灵敏度也大大提高,因为检测器现在主要处理这个单一分析物特定的离子对,并且可以在几个周期内重复这样做。[/size][size=14px]举个栗子:虽然小明和小丽的体重都在15kg,但是通过上一步的子离子扫描,我们发现他们的手臂的重量的是不一样的。因此通过多反应监测我们是可以成功的在全班小朋友中准确的找到小明的,那如何寻找了?第一次过滤全班小朋友的体重,筛选出小明和小丽,第二次通过小明和小丽手臂重量的差异,就可以成功的找到小明了。[/size][size=14px]([/size][size=14px]是不是有点残忍,感觉这栗子举的有点不太好)[/size][b][font=宋体][color=#4f81bd]▉[/color][/font][color=#4f81bd]中性丢失扫描[/color][/b][size=14px]在[/size][size=14px]进行中性碎片[/size][size=14px]丢失扫描时,质量分析器选择所有离子进入碰撞室,与碰撞室内的碰撞气体发生碰撞诱导裂解,另一个质量分析器以与前一个质量分析器固定质量差联动扫描,检测丢失该固定质量中性碎片的离子对,得到中性碎片质谱[/size][size=14px](栗子太残忍我就不列举了。。。)。[/size][size=14px]该实验可以识别失去选定的通用化学基团的所有前体,例如失去与甲基相对应的质量的所有前体。[/size][align=left]关注微信公众号“质谱学堂”, 即可领取 ”色谱系列丛书 ” 相关书籍,共12本以及 2020版 《中国药典》1~4部。[/align]

  • Qtrap 扫描模式的问题

    1, Qtrap中的 EPI扫描与普通三联四极杆的Product ion scan 有何区别?个人认为:两种仪器都可以得到MS2质谱图. 但是,Qtrap 中, 由于对碎片离子进行了储存(富集)势必会造成MS2中相对离子强度发生变化,所以Qtrap和普通三联四极杆的MS2质谱图的碎片相同,但是Qtrap中相对离子强度变化,对解谱不利.请问这样理解对么?2, Qtrap中MS3扫描时, 二级离子在Q3中裂解的能量那里来的?有碰撞气么?

  • 质谱试验参数名词解释 求助 谢谢

    质谱试验参数名词解释 求助 谢谢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1/12/201112012024_334685_1929069_3.jpg看文献遇到“ESI源,喷雾电压4.00kV,金属毛细管温度180度,毛细管电压19V,管透镜电压4.5V,工作气为氮气,样品以5ul/min速度连续注入电喷雾源。源内碰撞诱导解离(CID)能量为25%,50%。源内离子阱内MSMS的碰撞能量为23%, MS3的碰撞能量为22%,MS4的碰撞能量为25%。扫描范围200-600 m/z。”“源内碰撞诱导解离(CID)能量为25%,50%”是什么意思?怎么会有25%,50%同时出现,都代表什么意思?“源内离子阱内MSMS的碰撞能量为23%, MS3的碰撞能量为22%,MS4的碰撞能量为25%。”是什么意思,做串联质谱实验前碰撞能量就能设定好百分含量吗?求助大侠们解释下,质谱门外汉,或推荐下一两篇相关文献,不胜感激~

  • 【我们不一YOUNG】碰撞活化分解

    [font=&][size=15px]利用软电离技术(如电喷雾和快原子轰击)作为离子源时,所得到的质谱主要是准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很少,因而也就没有结构信息。为了得到更多的信息,最好的办法是把准分子离子“打碎”之后测定其碎片离子。在串联质谱中采用碰撞活化分解(Collision activated dissociation, CAD)技术把离子“打碎”。[/size][/font][font=&][size=15px]碰撞活化分解也称为碰撞诱导分解(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 CID),碰撞活化分解在碰撞室内进行,带有一定能量的离子进入碰撞室后,与室内情性气体的分子或原子发生碰撞,离子发生碎裂。为了使离子碰撞碎裂,必须使离子具有一定动能,对于磁式质谱仪,离子加速电压可以超过1000V,而对于四极杆,离子阱等,加速电压不超过100V,前者称为高能CAD,后者称为低能CID。二者得到的子离子谱是有差别的。[/size][/font]

  • 阿莫西林二级质谱没有峰

    这两天在做阿莫西林,标准上选脱掉三个水的加氢峰366作为母离子,这个没问题。sim模式366在ESI+下响应不错,但做子离子扫描时就郁闷了,裂解电压碰撞能量怎么调节都看不到二级质谱碎片,能量增加366确实被打碎了,但在50-500扫描范围就是看不见任何碎片,真是太奇怪了,它碎掉成什么东西了呢,不会都是50以下的基团吧,有没有人遇到和我相同的问题?要实在不行打算重新买标样了

  • 八极杆反应池的氦碰撞模式,高效消除ICP-MS干扰!

    (转帖)摘要 由于 ICP-MS 具有多元素同时分析能力,操作简单,许多常规分析实验室采用它作为元素分析的主要技术。其中,新兴的ICP-MS 的碰撞/反应池 (CRC) 技术对一些特定的质谱干扰具有很好的消除性能,然而,就 CRC 技术的多元素同时分析能力而言,它仍仅仅是一种替补分析技术。本研究的工作应用Agilent 7500ce ICP-MS 碰撞/反应池的单一 He 气工作条件,同时有效消除难分析的基体复杂的样品中多种干扰,证明了其多元素同时分析的强大能力。前言 ICP-MS 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多元素分析技术,但长期研究也证明了它的确受到一些特定的质谱干扰,尤其是当样品基体复杂、类型多变时更成问题。ICP-MS中大多数 干扰是来源于等离子体中产生的分子(或多原子)离子与目标元素的名义质量相同而发生质谱重叠。常见于报道的干扰主要可分为两组:来源于等离子体本身和水的 干扰(基于等离子体的),如 40Ar,40Ar16O,和 40Ar38Ar 等;来源于样品基体组分的干扰(基于样品基体的),如 35Cl16O,和 32S34S 等。基于等离子体的多原子离子干扰是可预知的而且基本不发生改变,它与样品基体无关。而基于样品基体的多原子离子干扰很难预知,并且干扰大小和类型随着样品基体组分和它们的相对浓度的不同而变化。 碰撞反应池(CRC)技术的最新发展,使得在某些样品基体中以前被证明很难或无法检测的低浓度受干扰元素的分析取得重大改进。在 CRC ICP-MS 中,一般在反应池中压入一种反应气体与干扰物反应(称作反应模式)。反应模式有多种工作机理,其中某一种反应过程机理可使干扰粒子减弱,这取决于所选择的 气体类型和干扰类型。不过,在实际工作中,只使用高活性气体的“纯反应模式”的 CRC 系统一般仅应用于分析特定的目标元素,清除已知的特定一种干扰离子 。另一些仪器使用“更简单”或较少活性的反应池气体,如 H2 ,但是它主要用于消除基于等离子体本身的分子离子干扰,因为它与难消除的基于基体的分子离子反应慢或根本不反应。氦 (He) 碰撞模式 安捷伦八极杆反应池系统 (ORS) 引进了一个新的更强有力的 CRC 操作模式—He 碰撞模式。它可以用一种惰性气体碰撞消除所有多原子粒子。它的消除干扰的原理是基于干扰粒子与目标元素的直径大小,而不是它们与反应气的相对反应活性不 同。因为所有的多原子干扰都比同等质量的分析物离子直径大,它们较大的横截面意味着它们在碰撞池中与碰撞气有更多的碰撞几率,所以当它们通过加入气体的碰 撞池前进时将损失更多动能。当到达碰撞池出口处时,(由于它们与 He 碰撞池气的碰撞)大横截面的多原子粒子的离子能量都比分析物离子的离子能量明显低,这样,用一个适当的截止电压(形成势能壁垒)即可阻止它们离开碰撞池, 而只容许能量较高的分析物离子通过碰撞池到达分析器。这个分离过程叫做动能歧视效应(KED),这个简单但极为有效的方法比反应模式具有许多重要的分析优 点。He 碰撞模式的优点:• 与反应池气相比,He 是惰性气体,因此不与样品基体反应,在碰撞池中不形成新的干扰物• 由于 He 是惰性气体,它不与分析物或内标离子反应并引起它们的信号损失• 所有干扰(基于等离子体本身的和基于样品基体的)均可被清除或极大减弱,因此有效干扰消除功能可以与多元素同时扫描或半定量分析功能相结合• 因为 He 碰撞模式不是仅针对某种特定的干扰,所以可以同时消除对同一个目标元素的多种可能的干扰(或同一基体产生的对多个元素的不同干扰) • 不需要预先知道样品基体情况,并且不需要建立特定的消除干扰方法;与此相反,应用强反应气体模式来消除干扰时,必须针对不同的目标元素,以及不同的样品基体分别建立不同的消除干扰的反应条件,使操作参数相当复杂 • He 碰撞模式可以应用于不同样品目标元素、不同样品基体,而却只采用相同的工作参数(如气体及流速)• 不用设置或优化碰撞池电压等参数• 不用建立干扰校正方程为什么其他 CRC-ICP-MS 不能使用 He 碰撞模式? 为了适当地消除干扰,He 碰撞模式需要采用动能歧视效应 (KED) 提供的高效率的目标元素/干扰离子的分离,这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所有进入碰撞池的离子(初始离子)的能量必须受到严格的控制(动能基本相同并且不发 生能量扩散)。安捷伦独特的屏蔽炬 (Shield Torch) 接口确保进入碰撞池的离子能量扩散很窄 (1 eV);与其它类型的电子接地的等离子体设计(象平衡的、中心抽头的或交错的线圈)相比,屏蔽炬的物理接地原理提供了更好的初始离子能量控制。第二,在碰 撞池中,多原子粒子必须经历足够多次数的碰撞(以尽量降低动能),以便在碰撞池出口处与目标元素离子分开,在 Agilent ORS 碰撞池中(唯一使用八极杆碰撞池的 ICP-MS),这是通过采用八极杆进行离子聚焦与导引来实现的。使用八极杆碰撞池有两个主要好处:• 八极杆池的内径小。因此,碰撞池的入口和出口就小—所以碰撞池的工作压力比四极杆或六极杆碰撞池的操作压力高,增加了离子/气体的碰撞次数• 八极杆比六极杆和四极杆离子导引系统具有更好的聚焦效率。离子束紧密聚焦,确保了其在高碰撞池工作压力下仍然保持较好的离子传输效率,目标离子损失少,灵敏度高 只有 Agilent ORS 将屏蔽炬接口技术与八极杆碰撞池技术紧密相结合起来,所以只有 Agilent ORS 才可以有效地使用 He 碰撞模式。He 碰撞模式性能测试—最困难的基体情况设想 本试验制备了一个合成样品基体以产生多种常见的对多个目标元素的多种干扰,测试 He 碰撞模式消除所有的多原子粒子干扰的能力。表 1 列出了此样品基体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多原子粒子干扰及受干扰的元素。实际上,在这一样品中,在中等质量数区域(从 50到 80 amu),几乎每个元素都会受到多种干扰。这使得复杂样品基体中的这些元素的准确测定对常规的 ICP-MS 极具挑战性,因为多种干扰同时存在的复杂性意味着数学校正将根本不可靠。这也同时说明为什么采用强反应气体的反应池对复杂样品基体中的多元素分析不适合; 因为每一个多原子离子干扰对任何给定的反应池气体都有不同的活性,所以没有一个单一反应气体对一批多原子离子同时是有效的。然而,表1 显示的每种干扰都是多原子的离子,因此采用 He碰撞 KED 模式的一套条件就可以有效地消除干扰。 本试验采集了两组质谱图来说明 He 碰撞模式消除多重干扰的能力:一个是无气体模式下采集,第二种是将 He 加入到碰撞池后采集。不用数据干扰校正或背景扣除等数学校正方法。最后,在该样品基体中加入5 ng/L(ppb)的多元素标准溶液,采集(加 He 时)质谱图,计算目标元素的回收率,同时验证目标同位素比与天然同位

  • 【求助】关于质谱扫描速度的问题

    仪器参数如下(agilent6890-5973)1.质量范围:1.6~800u,2.精度0.1u 3.扫描速度:在0.1u步进速度下,最大可达5200u/s4.一般分析情况下,可选择速度800u/s 如果仪器在scan状态下采集数据,设定质量范围为50u-350u,扫描速度为900u/s(扫描速度不知道在工作站哪里设置,是不是用数据采集那里2的几次方有关?)这样设置参数的话,是不是就是说质谱在1s内,可以从50u扫描到350u扫描3次,也就是在一秒内可以得到3张质谱图?望各位高人指点,希望用这款仪器的同行告诉我扫描速度在工作站中的设定。中国心

  • 【求助】请教如何提高离子阱质谱的扫描速度?

    菲尼根的Trace [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gc[/url]-Polaris Q,峰形太差,经常呈明显台阶状,应该是跟扫描速度慢有关;请教如何提高其扫描速率呢?需要设置哪些参数?前面有资料说限速步是离子注入,注入时间可调吗?对比安捷伦的四级杆质谱,可以通过调节离子的驻留时间,保证每秒不少于四次扫描,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峰形。离子阱质谱有类似的参数吗?谢谢~~~

  • 质谱扫描范围

    [color=#444444]我的样品分子量大约是700,在计算时候却算成了300,质谱谱图回来时候看见扫描范围仅到500. [/color][color=#444444]问:做质谱的老师会不会因为没扫那个范围而把分子离子峰屏蔽了?还是在我要的700处根本就没有那个分子离子峰?做质谱时候扫描范围都定在多少区间?[/color]

  • 日冕物质抛射之间碰撞可能是超弹性碰撞

    新发现对保障航空航天安全具重要意义2012年10月12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杨保国 吴长锋 最新发现与创新 中国科技网讯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汪毓明教授领导的日地物理研究组与在美科学家合作,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日地关系观测卫星(STEREO)的数据,首次发现行星际空间中最大的等离子体团——日冕物质抛射之间的碰撞可能是超弹性碰撞。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物理》10月7日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大气中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之一,其速度可高达每秒数千公里,携带的能量相当于数亿颗大型原子弹同时爆炸产生的能量,是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的最重要的驱动源。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平均每天有4—5次日冕物质抛射。通常情况下,固体之间的碰撞处在完全弹性和完全非弹性之间,碰撞之后,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或减少。而对于液体和气体,它们之间的碰撞则是扩散和相互渗透的过程。日冕物质抛射是气体状态,它们之间的碰撞是否跟普通气体一样?中国科大申成龙和汪毓明等人通过对STEREO卫星观测到的一次日冕物质抛射碰撞事件的细致分析,发现日冕物质抛射之间的碰撞类似于弹性球之间的碰撞,在碰撞过程中,它们的方向和速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令人惊奇的是,碰撞之后系统总动能增加了7%,碰撞过程的弹性系数达到5.4,明显高于完全弹性碰撞的系数1。该研究表明,通过碰撞挤压,日冕物质抛射内部的热能和磁能会被进一步激发转换成动能。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日冕物质抛射之间的超弹性碰撞现象,对磁化等离子体团的碰撞过程、日冕物质抛射的动力学研究,以及对建立更为准确的空间天气预报模式以保障航空航天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杨保国 记者 吴长锋) 《科技日报》(2012-10-12 一版)

  • 质谱计扫描速度是什么?

    质谱计扫描速度是什么?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质谱计扫描速度是什么? 这是安捷伦公司提供的一幅两种质谱检测结果表示方法的对照和说明: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10/2015033009161697_01_2991869_3.jpgQuadrupole DescriptionProfile versus spectrum scansIn the upper plot, a profile scan of an ion at m/z 109 is shown. In a typical benchtop mass spectrometer, abundance measurements are collected at 0.10 m/z increments as shown.When this data is presented in a mass spectrum, a single line is shown. The height and position are derived from the profile scan. Notice that in the plot of the spectrum, a single line is used to indicate that a single mass is present.译文: 四级杆简介 峰截面轮廓曲线图与与之相对应的各质谱图数据子集扫描 在上面的图中, 展示了对m/z 109离子的扫描结果。 在标准的台面型质谱计中, 丰度测得值是以0.1 0 m/z为单位步进收集的。 当这一数据集以质量谱图的形式表达时, 我们只能看到一根直线。 直线的高度和位置来自对峰截面轮廓线式扫描结果的解释。 注意在谱线式图形中, 只用了一根直线表示只存在一种质量数。 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意思呢? 说明了一般所讲的质谱计扫描速度, 指的是“驱动不同质量离子的动力变化速度”。 什么东西能以“0.1m/z”为单位步进呢? 击中探测器的离子数不行, 离子的质量数都大于1。 在高分辨质谱图中最少也是一点几几几, 在低分辨率质谱图中就是1(氢)、 2(氦)、 ... ... 、 12(碳), 等等之类。 探测器也只会记录电脉冲数, 分不出来离子质量。 “机器的检测时间(莫专家语)”不行, 时间的单位是时、分、 秒、 毫秒(ms)、 纳秒(ns)等等之类。 只有使不同质量的离子分开的加在四级杆和离子阱上的电压可以。 电压是可以“步进”并被精准记录的, 可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那么, 只有将可以只驱动0.1m/z质量的微粒进入四极杆飞向探测器, 或者只可以将0.1m/z质量的微粒驱出离子阱飞向探测器的电压伏特数, 在质谱计中可能是“纳伏数”, 计算转换表达为m/z值, 就有了“以0.1 0m/z为单位步进收集”的“丰度测得值”。 为什么上面的“峰截面轮廓线图”会变成下面的“直线图”呢? 这是因为在电压以0.1m/z步进到到109m/z之前, 因为没有107.99、108.00、 108.10、 108.20的离子, 高分辨力质谱计的高灵敏探测器能测到108.***的离子和109.***的离子, 低分辨力质谱计的探测器啥也测不到, 所以这时没有“丰度”被探测器收集到; 在109m/z之后, 同样没有109.10、 109.20、 ... ...、 110.00、110.10之类的离子, 探测器又啥都收集不到了, 只有在电压步进到109.00m/z时, 探测器才能收集到m/z 109的离子, 在低分辨力质谱计中将109.00左边的108.5**以上的离子和右边的109.500以下的离子(大致是这样吧)统统归入这个m/z109离子的计数值(丰度), 再将其与质量数对应起来, 就是下面的“直线图”或曰“柱状图”。 我们知道, 质谱计的探测器只能记录电脉冲数,1amu的氢离子是一个脉冲, 几千amu的蛋白质分子也是一个电脉冲, 如果只从探测器的结果记录, 则只有时间-电脉冲数记录, 而这些电脉冲是多大质量的离子产生的, 则无法分辨。 那么只有让一种质量的离子在一个时间段到达探测器, 才能分辨出来时间序列上的每组计数的离子质量(m/z值)。 用什么办法使不同质量的离子在一个时间段有序到达探测器呢, 只有改变施加在四级杆和离子阱上的控制电压, 射频(RF)或者直流(DC), 才能做到, 而电压的变化是能被仪器精确记录的, 精确记录的电压与粒子质量是精确对应的, 所以就可以将由小到大变化的, 驱动质量由小大的离子顺序飞向探测器的电压变化速度表达为单位时间内质量数的变化率, 也就是质谱计的以amu/秒为单位的“扫描速度”, 质谱计的5600amu/sec的扫描速度的意思, 就是仪器可以在一秒钟之内顺序将质量数从1amu到5600amu的离子顺序驱离出阱或者分质量过杆, 只是这个扫描速度是驱动离子分质量“过杆”或者“弹出离子阱”的电压变化速度, 不是探测器实际测到的脉冲数。 安捷伦公司的文章作者和译员喜欢将“驱动离子出阱”写成“扫描离子出阱”, 在这里, 我不愿意用“scan”这个词。

  • 质谱扫描方式如何选择?

    超级新手,刚接触液质,现在还没怎么理顺思路。问一下,质谱那么多是扫描方式,在应用的时候怎么进行选择啊?MS 、MS1这个我知道,但SIM、MRM等等其他的不太了解。工程师培训的时候讲过,忘的差不多了。如果我有一个化合物,是只扫描看看样品中含不含有,是采用MS scan吗?

  • 实验分析仪器--质谱仪的基本结构及功能介绍

    质谱仪一般由进样系统、电离源、质量分析器、真空系统和检测系统构成[b]一、进样系统[/b]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联用[/color][/url]中一般有两种进样方式。第一种是输注,即用注射器泵(syringe pump)将样品溶液直接缓慢输入到离子源。这种方法虽然简便、快速,但是需要相对多的样品,且难以实现自动进样分析。第二种是流动注射,即将样品溶液注入HPLC进样系统,由LC泵缓慢推动溶剂将样品溶液直接注入离子源。这种方法既简便、快速,样品溶液的用量较小,易于实现自动进样分析。[b]二、电离源[/b][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联用[/color][/url]中最常用的电离源有大气压电喷雾电离源(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两者同属于大气压电离(API)技术,其离子化过程发生在大气压下。[b]1、电喷雾(ESI)[/b]工作原理:电喷雾电离(ESI)是在液滴变成蒸汽,产生离子发射的过程中形成的,溶剂由[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5p][color=#3333ff]液相[/color][/url]泵输送到ESI Probe,经其内的不锈钢毛细管流出,这时给毛细管加2-4kv的高压,由于高压和雾化气的作用,流动相从毛细管顶端流出时,会形成扇状喷雾,使液滴生成含样品和溶剂离子的气溶胶。电喷雾离子化可分为三个过程:[b]1)形成带电小液滴[/b]:由于毛细管被加高压,造成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带电液滴。[b]2)溶剂蒸发和小液滴碎裂:[/b]溶剂蒸发,离子向液滴表面移动,液滴表面的离子密度越来越大,当达到Rayleigh (瑞利)极限时,即液滴表面电荷产生的库仑排斥力于液滴表面的张力大致相等时,液滴会非均匀破裂,分裂成更小的液滴,在质量和电荷重新分配后,更小的液滴进入稳定态,然后再重复蒸发、电荷过剩和液滴分裂这一系列过程。[b]3)形成[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color][/url]离子[/b]:对于半径10nm的液滴, 液滴表面形成的电场足够强,电荷的排斥作用最终导致部分离子从液滴表面蒸发出来,而不是液滴的分裂,最终样品以单电荷或多电荷离子的形式从溶液中转移至[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color][/url],形成了[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Mp][color=#3333ff]气相[/color][/url]离子。[b]2、大气压化学电离 (APCI)[/b]工作原理:APCI电离是在大气压条件下利用尖端高压(电晕)放电促使溶剂和其他反应物电离、碰撞,及电荷转移等方式,形成一个反应气等离子区,样品分子通过等离子区时,发生质子转移,形成了(M+H) 或(M-H)离子或加和离子。[b]三、质量分析器[/b]任何质谱仪的基本功能都是分析气态离子。样品的电离过程和蒸发都在离子源中进行。质量分析器分析那些离子,当它们进入检测器时,控制它们的移动,并将它们转化为实际信号。[b]1、单四极杆质谱仪[/b]四极杆工作原理:四极杆质量分析器由四个平行的杆组成,DC和 RF电压被加载在四极杆上,用于过滤除了某个特定的质荷比数值离子以外的所有离子。四根杆都施加 RF电压,但是负“–”极杆与正“+”极杆相差了 180度。杆根据施加的DC电压标记了 +和 –。当施加某个电压时,只有某个特定数值的质荷比的离子能通过四极杆到检测器中,就算所有的样品都在源中产生离子。当电压变化成其它数值,其他质荷比的离子也能通过。因此,一个完整的质谱扫描就是应用到四根杆上的 DC和 RF电压不断的变动。一个精确设定的RF和 DC电压被加载到杆上,该电压允许某个质荷比通过。如果对于DC和 RF电压对来说质量过大的离子将会漂到负极杆,因为 RF力不足以克服离子动力。当正极杆有一个负电压的时候,质荷比低于所选择的质荷比的离子将会加速而漂到正极杆。这个过程将过滤超过带宽的质量。这个带宽是通过在调谐文件中设定的 DC和RF的比值确定的。施加于杆的DC和 RF电压会改变,这样下一个质量数就可以通过进入检测器。[b]2、多级串联质谱仪——三重四极杆[/b]为了使用四极杆进行多级质量分析,需要按顺序摆放三个四极杆。每个四极杆独立的功能:第一个四极杆 (Q1) 用于扫描目前的质荷比范围,选择需要的离子。第二个四极杆 (Q2), 也被称为碰撞池,它集中和传输离子,并在所选择的离子的飞行路径引入碰撞气体(氩气或氦气)。离子进入碰撞池和碰撞气体进行碰撞,如果碰撞能量足够高的话,离子就会分解。碎裂的方式取决于能量、气体和化合物性质。小离子只需要很少的能量,更重的离子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碎裂。第三个四极杆 (Q3)用于分析在碰撞池(Q2)产生的碎片离子。三重四极杆的扫描模式:[b]1)子离子扫描[/b]:MS1选择了某一特定质量的母离子,碰撞池产生碎片离子,然后在MS2中分析。即第一个四极杆在选择性离子监测模式,第二个在全扫描监测模式。[b]2)母离子扫描[/b]:MS1进行全扫描,碰撞池产生碎片离子,MS2进行选择特定的碎片离子扫描。[b]3)中性丢失扫描[/b]:MS1和MS2同时扫描,监测母离子特定的中性丢失。[b]4)单个反应监测[/b]:MS1选择某一质量的母离子,碰撞池产生碎片离子,MS2只分析一个碎片离子。此过程产生一个简单的单个离子碎片谱图。[b]5)多重反应监测[/b]:MS1选择某一质量的母离子,碰撞池产生碎片离子,MS2用于搜寻多个选择反应监测。[b]四、真空系统[/b]真空系统包含以下元件:前级泵(机械真空泵)、高真空泵(分子涡轮泵或扩散泵)、真空腔、真空规。[b]1、真空腔[/b]真空腔是由铝制成,有出口连接其它的元件或和质量分析器。真空腔由密封圈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压力逐渐降低。第一阶段压力是1torr(初级压力大约是2torr),第四阶段压力是 10-5torr(高真空)。真空腔表面是一个平的铝板,覆盖了真空腔顶部大的出口。真空腔的O形环可提供必要的密封。表面有螺母将其上紧。[b]2、前级泵[/b]前级泵降低真空腔的压力,以便高真空泵可以运作。它也泵走从高真空泵来的气体。前级泵与真空腔和大涡轮泵的出口连接。前级泵有一个内在的反倒吸阀,帮助防止在断电时倒流。 前级泵装有一个油肼和一个油返流管,这个返流管可以将捕集的油排回泵。一个软管将前级泵的废气放空到外面或者烟囱。机械泵在系统中降低真空至10-1到10-2 torr。它也作为高真空的”后备泵”。前级泵通常是灌满油的机械泵。这个泵一段时间就需要维护,需要更换泵油、过滤器。在维护时,总是确保出口正确放空。[b]3、真空泵[/b]高真空泵制造低压(高真空),要求正确的分析器操作。他们通常被称为“涡轮”泵。一个控制器调整供应到泵中的电流,监测泵马达的速度。高真空泵将系统真空降至10-5torr。分子涡轮泵可以提供高真空(“涡轮”泵),分子涡轮泵在进口安装了马达,可以以 60,000转速/分钟旋转。这种旋转可使在泵中的气体向下压缩偏转到另一个扇叶最终排到泵的出口,被机械泵带走。[b]4、真空规[/b]真空规被用于测量压力。不同的真空规测量不同范围的压力。[b]五、检测系统——电子倍增器[/b]在[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LC-MS[/color][/url]/MS中的检测器是一个高能打拿极(HED)电子倍增器。检测器接受在四级杆质量过滤器中的离子。产生与它接收到的离子的数量成正比的电流信号。信号被传递到电极进行放大和处理。在调谐过程中,为透镜优化电压时(这是电子倍增器的一个要素),持续变化电压。透镜的功能是直接将离子引导入高能量打拿极。被释放的电子将被引导入 CDEM喇叭口。在调谐的过程中,产生的信号数量与其它的功能有关。 增益根据需要得到的一个离子的目标丰度所需的电压设置

  • 第六届AOHUPO大会质谱仪器厂商扫描

    仪器信息网讯 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亚太人类蛋白质组组织(AOHUPO)大会”于2012年5月5日-7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北京)隆重召开,这也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AOHUPO已经成为亚太地区人类蛋白质组领域高级别的峰会,也是厂商、知名专家以及用户之间相互交流的最好机会。此次大会的金、银、铜牌赞助商分别是赛默飞、AB SCIEX和BIO-RAD。本文将简单介绍此次大会的部分质谱参展仪器厂商以及其与蛋白质领域相关的特色产品。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25/201251183718750.jpg赛默飞公司展台  赛默飞具有很宽的产品线,从大型仪器、实验室设备、试剂以及解决方案,都与蛋白质组学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此次大会的投入可谓“大手笔”。色谱质谱是赛默飞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随着其色谱实力的加强,赛默飞有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的色谱质谱公司”的雄心。赛默飞在高分辨质谱如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和串联四极杆质谱方面有雄厚的实力,自然会将这些技术发挥到极致,例如Velos Pro双离子阱质谱,提高了离子捕获能力和碎裂能力;将Orbitrap与Velos整合之后推出了Orbitrap Elite离子阱系统,在m/z为400时其分辨率高于240,000 FWHM;将四极杆质谱与Orbitra相结推出了Q Exactive,能够在单次分析中鉴定、定量和确认复杂混合物中更多痕量级的代谢物、污染物、肽类和蛋白质。  赛默飞在大会同期组织了两场学术交流会,题目分别为“Software Solutions for Mining Glycoslate Proteomics”和“The Impact of High-Performance Mass Spectrometry in Biology Research”,主要报告人分别是赛默飞蛋白质组学软件战略营销经理David Horn先生和蛋白质组学市场总监 Andreas FR Huhmer博士;每次交流会参加人数达200人,现场讨论非常热烈。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25/201251183744351.jpgAB SCIEX公司展台  AB SCIEX是专业的质谱提供商,而且只专注于液质联用系统,2010年AB SCIEX迈出了战略发展的很重要的一步,收购了微液相系统著名提供商Eksigent,努力为用户提供一套完整的LC/MS/MS工作流程解决方案。AB SCIEX的三重四极杆质谱在业内有很好的口碑,另外其创造性地将串联四极杆与线性离子阱系统耦合在一起形成Qtrap,弯曲LINAC®碰撞室提高了离子传输速度,有效地防止交叉污染,改善了质谱数据质量,是超低含量组分的快速、自动化定量、定性分析的最理想工具。  AB SCIEX于2010年推出的TripleTOF™ 5600结合了三重四级杆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超快扫描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00张质谱图,分辨率高达40000 FWHM以上。据介绍,在全定量分析中,TripleTOF™ 5600系统是唯一能在高分辨率条件下达到高端三重四级杆MRM灵敏度的系统。针对蛋白质分析,AB SCIEX有5500(QQQ和QTRAP)和TripleTOF™ 5600(Q-TOF)两个系列的高端质谱产品可供用户选择。2012年,基于市场细分,为了让更多的科研人员使用高性能质谱产品,AB SCIEX推出了同类中端产品4500(QQQ和QTRAP)和TripleTOF™4600(Q-TOF)两个系列,并且首次在中国举行了最新产品的发布会。  AB SCIEX独家赞助了此次大会的歌剧晚宴,并在大会同期举办了学术交流会和TripleTOF™4600新品发布会,AB SCIEX亚太市场总监Matthew Grigg博士、中国蛋白质市场业务发展经理孙世新博士和AB SCIEX科学家Steven Tate博士分辨做了“追求蛋白质组工作流程的极限,Triple TOF平台介绍”、“利用MS/MSALL 和 SWATHTM采集技术加速定量蛋白质组工作流程”和“多肽定量增强灵敏度的新技术”的精彩报告。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25/201251184010971.jpg岛津公司展台  岛津是少数能够同时生产色谱和质谱的仪器公司之一,并且于2010年首次推出了三重四级杆质谱LCMS-8030,虽然推出时间相对较晚,但是其产品很具竞争力,超快速是其最大特点,可以实现最大500通道/秒(最小驻留时间1msec,最小延迟时间1msec)、 正负极性切换时间15msec的超快速MRM测定,最高15000 u/sec的超快速扫描测定。  2012年,岛津将其定义为“岛津质谱腾龙年”,不仅推出了LCMS-8030的升级产品LCMS-8040,还推出了另外一款全新设计的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8080,独特的竖直离子通道,设计紧凑,最大限度的减少仪器的占地面积。另外岛津首次推出了全新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TQ8030,并融合了LCMS-8030的专利碰撞室技术,独特的Q3离轴设计。那么在2012年,岛津的三重四极杆质谱产品基本“全”了,系列新产品会估计会在即将召开的ASMS上隆重发布,为三重四极杆质谱市场爆炸性增长做好了准备。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25/201251185025399.jpg安捷伦公司展台  安捷伦在与蛋白相关的质谱方面有两大主力产品6400系列(三重四极杆)和6500系列(Q-TOF)。最新推出的6460三重串联四极杆液质联用仪采用喷射流离子聚焦离子化技术,在提高雾化温度的同时,提高了电场密度,使离子化效率得以显著提升;芯片液相色谱技术将纳流分离与电喷雾离子化过程合二为一,完全消除管线连接等因素造成的柱外体积扩散。6550 Q-TOF引入了iFunnel 技术,具有高分离度和精确质量,灵敏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飞克级,适用于药物研究、代谢物鉴定、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等领域。  安捷伦的色谱在业内有很好的口碑。其1290 Infinity LC不会再受到选择色谱柱规格、填料类型、流动相和固定相、流速,以及压力的限制。可以与任何安捷伦或非安捷伦UHPLC和HPLC系统进行方法相互转移的系统。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25/201251184114867.jpg布鲁克公司展台  布鲁克2011推出了maXis 4G,这是一次非常大的突破;其分辨率达到了60,000 (FWHM),质量准确度达到了600ppb,扫描速度达到了30张全谱/秒,动态范围达4个数量级,完全可以满足UHPLC快速分析的要求。同时又推出了高性价比的maXis impact,主要是针对提高实验室生产效率以及质量控制;其分辨率达40,000 (FWHM),质量准确度达1ppm,每秒可以获得50张全谱,是实验室进行高通量分析的最佳选择。收购瓦里安之后,布鲁克大大扩展了其产品线,其产品涉及飞行时间、傅里叶变换、离子阱,四极杆以及ICP-MS,正在打造一个“从无机到有机、从小分子到大分子、从定性定量到成像的全方位质谱产品的综合性质谱公司”。http://bimg.instrument.com.cn/lib/editor/UploadFile/20125/201251183922961.jpg好创生物公司展台  浙江好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由朱一心先生于2011年回国创立。2011年4月,成功推出“封闭可调气氛电喷雾离子源”,得到中国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专家的一致好评,并于2012年1月9日,通过了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组织、张玉奎院士

  • 不同质谱扫描方式

    我们单位最近已申购下了一台三重四级杆的液质质谱仪,请问全扫描的离子监测模式定性、选择离子模式离子定性及多反应监测模式MS/MS在定性分析时,要如何去选择及它们的区别。令有三个四级杆的质谱仪相串联,分析时我可以根据需要只选择一个四级杆质谱进行定性分析吧,同理也可以只要选择二个四级杆质谱进行定性,而不是非每次都地用三重四级杆质谱来定性吧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