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稻谷水稻自动考种分析

仪器信息网稻谷水稻自动考种分析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稻谷水稻自动考种分析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稻谷水稻自动考种分析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稻谷水稻自动考种分析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稻谷水稻自动考种分析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稻谷水稻自动考种分析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稻谷水稻自动考种分析相关的解决方案。

稻谷水稻自动考种分析相关的资讯

  • 稻谷穗形粒数考种仪|水稻整穗考种测量系统
    快来用托普云农生产的稻谷穗形粒数考种仪器“水稻整穗考种测量系统”吧!不脱粒不清选,一键即可测量水稻穗部形态数据,10秒内出结果!对指导超高产育种中的亲本选配、优化穗部性状组配和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 万深检测科技推出新品人工智能稻谷、小麦穗形粒数考种仪
    万深新近推出2款人工智能落地的新品:稻谷穗形粒数考种仪、小麦穗形粒数考种仪 万深的SC-S型稻谷穗形粒数考种仪和SC-T型小麦穗形粒数考种仪,均由800万像素自动对焦拍摄箱体、智能化稻穗分枝数粒测长分析软件、或智能化小麦穗形粒数测长考种分析软件、穗子放置与尺寸标定板等组成。是免培训的傻瓜式分析仪,其专用于水稻快速测产与育种考种,以及灌浆成形后到半成熟期的小麦快速测产与育种考种,可大幅度提高测产考种工作效率。万深SC-S型稻谷穗形粒数考种仪可以一键化自动分析稻谷大穗中各小穗粒数、一次枝梗长、着粒密度及各平均值等,按分枝序列来定位自动分析最多34个一次枝梗长、对应穗粒数、枝梗着粒密度及各平均值的总耗时20秒,鼠标点击确定对应枝梗上的秕谷粒后,自动算出各枝梗结实率及总结实率,自动数粒误差±2.0%,极少量添加、删除修正,可达100%正确,枝梗长可编辑。 万深SC-T型小麦穗形粒数考种仪可以按分枝序列来定位一键化自动分析20个小麦穗的各穗粒数、穗长穗宽、及各穗平均值等,自动数粒误差±2.0%,极少量添加、删除修正,可达100%正确,麦子穗长穗宽尺寸可编辑,自动分析20个小麦穗各项参数的总耗时20秒。 万深检测科技这2款新近推出人工智能新品,皆操作人性、简洁、智能,可查看和保存结果标记图,并导出至EXCEL表。展现出了落地后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魅力。万深检测历来聚焦用户的各类痛点问题,以智能科技实力说话,在业界具有广泛、良好的用户口碑。应用万深系列仪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中外高端学术论文已逾938篇(详见万深检测科技官网)
  • 全自动水稻考种仪助力育种攻关
    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意思就是说: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粮食。然而,实际情况该做的都做了,那么,究竟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在排除旱情、品比、试验等原因后,我们有检查过考种方面的原因吗?▼ 考种也叫选种,是一种考察作物品种特征特性的方法。在农业科学实验中,考种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度。而且考种是作物品种选育的主要环节之一,可为育种家的决选提供重要依据。在传统的考种工作中,数穗粒、测长短占用了大量的人工,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影响考种数据的准确性和对农作物品种生物学特性的正确评价。 现在,利用自动考种仪即可自动测量籽粒数量、重量、千粒重、长宽比等数据,帮助科研人员快速获取基础数据,进行“优中选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自动考种仪、测产系统等智能设备开始应用于作物种子领域。自动考种仪采用智能系统获取作物种粒图像,并进行图像处理,从而实现作物种粒数的提取,具有快速、简单、准确、高效的优点,对于推动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杰莱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这款:自动考种仪Mini 1600,是一款室内考种专用仪器,该仪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考种工作,是现代育种考种、种子研发中的常用仪器之一。 👇 👇分析图像结果可保存,自动形成总报表,统计分析结果能输出至Excel表: ↓↓↓ 那我们这款Mini 1600的自动考种仪究竟能测量哪些种子呢? 我们的自动考种仪啊,它可用于各类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实粒种子的精确考种、虫口计数分析,以及出苗数、整齐度、均匀度分析、可兼做表面光滑的昆虫计数或虫卵计数。 更值一提的是:杰莱美自动考种分析仪Mini 1600助力水稻粒型和穗粒数QTL定位,该研究中粒型和千粒重考种由杰莱美自动考种分析仪Mini 1600完成。▼ 籽粒大小和穗粒数均为数量性状,是直接影响水稻产量的两大因素,其背后的遗传机制十分复杂,目前研究还很不清楚。四川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研究所李仕贵教授团队在以93-11为受体亲本,日本晴为供体亲本构建的一套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材料中鉴定到一个粒长显著增加,但穗粒数减少的代换系CSSL28。近日,该团队将控制CSSL28粒型和穗粒数的QTL位点精细定位到第5染色体长臂端的85.60 Kb区间,命名为grain size and grain number 5 (qGSN5)(图1)。遗传分析表明,qGSN5位点是半显性,作者将9311和单片段代换系SSSL-qGSN5分别与两个不育系进行测配,证实qGSN5位点对改善杂交稻粒型,培育大粒型杂交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此外,作者在相同的9311背景下研究了qGSN5与粒型主效QTL GS3的遗传互作效应,发现qGSN5的效应被GS3几乎完全掩盖,推测GS3可能是qGSN5的抑制子。该研究结果为后续克隆该粒型和穗粒数基因奠定了基础,为长粒型杂交稻培育提供了良好的遗传材料。相关研究成果“Fine mapping and candidate gene analysis of qGSN5, a novel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coordinating grain size and grain number in rice”于2021年10月23日在线发表于中科院一区TOP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IF=5.699。袁华博士、博士研究生高鹏和硕士研究生胡潇翎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陈薇兰博士和李仕贵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资助。 该研究中粒型和千粒重考种由杰莱美自动考种分析仪Mini 1600完成。▲ 图1 9311和SSSL- qGSN5表型对比 四川杰莱美科技将一如既往,保持高水平的研发和服务质量,为全国范围内的客户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责任于心,技术于行
  • 努力推动稻谷品质快速检测装置向国产化迈进---访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王一鸣教授
    【人物专访】中国是一个稻谷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但目前我国现有的稻谷品质检测方法已经严重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需要。现有检测方法以人工检测为主,主观性强,精确度低,可重复性差,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仅造成了生物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同类的进口仪器大多价格昂贵,不适宜在我国推广应用。因此尽快开发具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稻谷品质快速检测装置,就紧迫地摆到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面前。  2004年1月6日,从中国农业大学传来喜讯,由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王一鸣教授主持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稻谷品质快速检测装置研制与开发”通过了农业部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装置达到了国家标准GB 1350-1999和GB/T 17891-1999要求的检测精度。其中采用激光光源的直链淀粉含量检测仪和CCD稻谷外观品质图像分析与识别软件系统属创新性成果,填补了我国仪器仪表在稻谷品质测试领域的空白,为国内首创,属国际先进水平。  王教授在接受本网采访时介绍说,我国是世界上产大米最多的国家,稻谷的播种面积大,种植水平高,品种多,产量高,稻谷年总产量在2亿吨,占世界稻谷年产量的35%左右。大米又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大米的年消费量在1.38亿吨至1.40亿吨,且年消费量不断上升。需求和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是优质大米。因此,在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稻谷品质的同时,还必须提高加工水平以及品质检测水平的科技含量,尤其是迫切需要准确、快速、操作方便的检测装置,能够数字化给出的各个大米指标。  王教授谈到,这个项目的想法是在1999年提出的,当时,国内农产品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装置基本属于空白,品质检测主要还是用肉眼观测为主。课题组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前期调研之后,决定将主攻方向放在优质稻谷的品质快速检测方面,尤其是直链淀粉含量、外观品质和水分含量这三个重要指标上。  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大米蒸煮和加工特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区别优质大米和普通大米的主要指标。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大米蒸煮后表现为粘性大、米饭软且有光泽,而直链淀粉含量高的大米蒸煮时会吸收较多的水分而不断膨胀,饭粒干燥、蓬松且色暗。而大米的外观品质是指垩白度、垩白米率、碎米粒、黄米粒等,垩白指米粒胚乳中的白色不透明部分,黄米粒指米粒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色泽明显不同。垩白度高,垩白米率高,碎米粒多,带有黄米粒,都会造成大米的外观透明度不好,整精度低,感观颜色差。  在同王教授交谈中,笔者了解到,目前在我国粮食检测部门和科研单位使用的测定直链淀粉的仪器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使用最多的是德国BRAN-LUEBBE公司研制的全自动直链淀粉含量分析仪、美国BECKMAN公司的DU-7分光光度计、美国ALPKEM公司的FS-IV化学自动分析仪。这些进口仪器价格昂贵,例如从美国进口的ALPKEM公司的FS-IV化学自动分析仪,到岸价为4.9万美元,不适宜在我国推广应用。而国内目前还没有测定大米直链淀粉的仪器,大米的外观品质也是通过人工肉眼观测的,因此,独立研制与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稻谷品质快速检测装置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当谈到攻关项目的立项以及随后的实施过程,王教授说,这首先要感谢农业部农机化司的大力支持,才使得项目得以平稳,顺利的展开。从2001年攻关项目正式启动,前后历时两年多时间,经过课题组全体同志的艰苦攻关,研制成功DPCZ-1型稻谷品质快速检测装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随后,王教授向笔者详细介绍了一些关于DPCZ-1型稻谷品质快速检测装置的情况。该装置由4个单元组成,即:直链淀粉检测单元、外观品质检测单元、水分检测单元和稻谷品质综合评价软件,除水分检测单元的硬件部分是外购外,装置的其余部分都是课题组自主研制开发的。例如:考虑到经化学处理后,稻谷样品中的直链淀粉只是对620~658这个波段的波长吸收最强,因此我们利用激光作为直链淀粉含量检测装置的光源,这是由于装置采用了固定波长扫描,无需分光系统,所以使得选用激光光源成为可能,并且激光光源的单色性,稳定性、灵敏度均要优于可见光光源,此外,该技术的应用也部分简化了稻谷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尤其是样品的脱脂过程。再譬如:我们自己开发的稻谷品质综合评价软件,智能化程度很高,在一套软件中可完成对三种指标测试的数据处理,一个样品的测试过程1~2分钟即可完成。  当谈到下一步的工作时,王教授表示,主要将侧重于在听取用户意见反馈的基础上,对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完善方面,使装置符合小批量生产的条件,特别是要从结构、安装、调试、使用、稳定、可靠等诸多方面适合一个产品的要求,同时要降低成本,力争将价格控制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下,以符合广大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目前,已经有一些兄弟单位找到我们,像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杭州水稻所,希望能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因此对于该项目在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外延拓展我们是有信心的。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将来如何将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发展,真正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作用,在这方面我们的经验是不够的,这需要国内相关企业的参与,需要资金、人员的投入,需要外力的推动。  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王教授表示,希望能够通过“仪器信息网”这一媒体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大家共同努力,一起推动稻谷品质快速检测装置向国产化迈进。  联系电话:010-62336792    E-mail:ymwang@bjaeu.edu.cn  单位地址:北京清华东路 100083
  • 陈锡文称:国家从未批准生产转基因水稻
    3月6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举行“稳中求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主题记者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委员结合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就当前“三农”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稳定粮食产量重在提高单产  “粮食产量‘八连增’来之不易。从2003年的8614亿斤,到2011年的1.142万亿斤,八年间粮食产量增加了2810亿斤,这个增量中40%来自于面积的扩大,60%来自于单产的提高,而且靠单产提高的趋势越往后越明显。”陈锡文说,“正是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如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要适当提高价格,使粮食生产有一个合理的回报。”陈锡文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要比上一年每斤提高7.4分钱,稻谷每斤提高1.6毛钱,这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对转基因农产品非常慎重  国家对于转基因农产品的政策是清晰的。陈锡文说,农作物转基因育种技术是当前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作为一个大国,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不能落后,所以在科学研究上我们应努力站在这项技术的最前沿。但转基因农产品特别是人直接食用的产品,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国家对此非常慎重,未经批准任何单位都不能生产商品性的转基因农产品,并严禁销售 即使科学家能够证明有些转基因产品没有危害,但毕竟是让百姓消费的,因此一定要让百姓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出售产品中如果含有转基因物质,一定要在商品的商标上注明,由百姓选择买还是不买,这是一个基本政策。”  “一些传言说,有些地方生产了转基因水稻,据我所知这是绝没有经过国家批准的。一些实验室从事转基因水稻培育这种现象有,但是没有进入市场,为了让社会更加放心,所以在这次新修改的粮食流通法中明确规定,未经批准不可将转基因技术用于主粮上。”陈锡文说,之所以强调主粮,是因为百姓作为口粮消费的主要是小麦和稻谷,这两个品种在我国现在都没有批准可以生产转基因的品种。而就另一大作物玉米来说,国际上有转基因玉米品种,但我国自己并没有生产,进口的一些玉米中如果有转基因物质,都是被用来作生产饲料和其他工业用品的。  农业科技地位必须强化  一些农业基层工作者反映目前我国农机和农艺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对此,陈锡文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包括农机和农艺在内的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显示,2011年农业增长中,来自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占53.5%,而我国农业机械的综合运用率达54.5%。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才能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当前,农机和农艺相脱节问题确实存在,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如何通过农机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更好的运用,这确实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陈锡文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农业进步除了研究良种和先进的植保技术外,还提出农业机械要适应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提高农业机械的综合利用水平,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实现农艺设计目标。
  • 稻谷质量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取得积极进展
    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谷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我国稻谷的质量检验手段和检测水平落后,多采用感官评价法,主观性强、检测速度慢、检测精度受到影响。尤其是前几年“转圈粮”等问题的出现,对收购过程中新鲜稻谷的合理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满足稻谷质量检测的需要,经过10多年的努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制了多项先进的稻谷质量检测技术,开发了多套专用的稻谷质量检测仪器,制定了相应指标的快速检测方法,多套成熟技术已经在行业内推广应用。/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1.图像处理技术在稻谷加工及外观品质检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span/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近10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粮食行业内逐渐应用。目前已经研制成功并推广应用的仪器为JMWT12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该仪器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采用专用分析处理软件检测稻谷品质指标,利用米粒表面颜色检测大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不完善粒、黄粒米等指标,利用米粒长度检测大米的整精米率、碎米率等指标,具有快速、准确、客观的优点;无需任何仪器调整即可快速同时检测稻谷的整精米率、垩白度、黄粒米、不完善粒、碎米等多项指标,评价结果完全符合国标的要求,具有重复性和再现性好等优点。2012年原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组织制定了行业标准《LS/T 6104-2012粮油检验稻谷整精米率测定图像分析法》,国标《GB/T 35865粮油检验稻谷整精米率测定图像分析法》于2018年12月1日颁布实施。两项标准目前已在600多家科研单位、检测单位和粮油加工、流通企业应用。/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近年来,在进出口贸易交易过程中,随着我国大米对长粒米和中短粒米的准确分类和判定要求的提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组织相关研究人员在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的检测应用基础上,对进口大米粒型分类判定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已有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和图像分析方法,在全国稻谷以及进口大米粒型的检测数据分析基础上,结合国际食品法典标准(CAC)CODEX STAN 198-1995中的第三种分类方法,组织制定了《LS/T 6116-2017大米粒型分类判定》,并于2016年6月14日颁布实施。目前该成果已经在海关等检验部门得到广泛应用。/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2.大米加工精度检测仪器和检验方法引入国标/span/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加工精度是稻谷整精米率等质量指标正确评价的前提条件,也是大米品质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米粒加工精度的检验主要依据《GB/T 5502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规定,通过直接比较法和染色法2种方法判定。直接比较法操作方便快捷,但是由于通过人眼目测米粒皮层并判定留皮程度较困难,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加工精度等级标准样品制作缺乏手段,可比性不强。/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国标染色法也是通过目测与标准样品对比判断大米的加工精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皮与胚乳的差别,使人眼较易区分,但是染色法稳定性不好。这些判定方法极易造成检测不准,加工企业会因此对大米过度加工,不仅降低了大米的营养价值,更给加工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为了满足行业的需求,院属企业北京东方孚德技术发展中心与日本佐竹公司合作研制出了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大米留皮程度检测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新的染色技术对加工后的大米进行准确染色,提高染色的稳定性。然后对染色后大米采用图像分析方法,快速、准确检测出大米的留皮百分比,准确检测出大米的加工精度。/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目前大米加工精度检测仪已经研制完成,大米加工精度的国标方法《GB/T5502-2018》已经修订完成,成果在行业内推广应用200多套。该技术辅助大米加工精度标准样品的研制单位准确研制出了LS/T 15121~15123系列大米加工精度标准样品。该标准方法和标准样品被引入《GB1354-2018大米》。/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3.近红外法检测稻谷食味等品质,制造适用于中国的大米食味计/span/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大米的食味值是评价稻谷和大米质量的关键指标,在稻谷的流通和加工方面应用广泛。但是食味的评价方法一直采用感官评价方法,检测效率低,主观性强,重复性和再现性差。2009年北京东方孚德技术发展中心与日本佐竹公司合作,在日本成熟技术基础上,研制出了适用于中国使用的大米食味计。该仪器利用近红外分析原理,采用先进的固定式光栅光谱仪,利用智能模糊理论与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结合,综合评价大米食味,并直接对未经蒸煮的大米或糙米样品的食味值、水分、蛋白质、直链淀粉等指标进行客观判定。操作简便,样品无需前处理,避免人工和前处理条件造成的误差;分析快速,从进料到结果显示只需60秒,可以快速检测多项指标;仪器精度符合近红外仪器对水分、蛋白等检测指标的要求,符合GB/T24895、GB/T24896、GB/T24897要求;大米食味计较人工感官评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良好,可以保证稳定的检测需求。该技术已经被“中国好粮油”标准引用,仪器食味值检测符合好粮油LS/T3108-2017和LS/T 3247-2017的要求。/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4.稻谷新鲜度快速检测技术已成为国家“推陈储新”政策执行的关键检测手段/span/strong/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稻谷新鲜度快速测定技术是检测稻谷品质是否新鲜的专有检测技术,是为了保证国家储粮安全、推进国家“推陈储新”政策执行的关键检测手段。/span/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SimSun "前些年由于“转圈粮”等问题的出现,粮食收储监管手段不断加强。为了保证储粮安全,避免收储粮食过程造成的纠纷,北京东方孚德技术发展中心与日本佐竹公司合作研制了稻谷新鲜度测定仪。该仪器基于稻谷加工成的大米与染色试剂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不同,利用光学比色法的快速检测技术准确检测稻谷的新鲜程度,5分钟即可检测一个样品,多样品检测时15分钟即可检测6个样品,非常适合于新鲜稻谷的快速筛查。该仪器将不同新鲜程度的稻谷检测结果进行了数值化,免受人为因素影响,检测准确、客观,再现性良好,方法的稳定性良好。5年来全国范围大量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检测的稻谷新鲜度值与其储藏时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当年新稻谷与往年陈稻谷新鲜度值有明显区分,区分度均达到85%以上,满足国内稻谷新鲜程度的检测。公司在大量稻谷普查和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制定了新鲜稻谷的判定方法,通过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适用性验证评审。制定了行业标准《GB/T 6118-2017粮油检验稻谷新鲜度测定》。目前新鲜度检测技术已经应用于稻谷收储现场新鲜稻谷的快速筛查,为保证我国的储粮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span/ppbr//p
  • 189万!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JXSRH-2022026项目名称: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仪器设备采购项目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893100.00 元最高限价:无采购需求:采购条目编号采购条目名称数量单位采购预算(人民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赣购2022F000644834小型高压蒸饭装置1台12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48电泳仪2台76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38植物效率分析仪1台26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40垂直电泳槽2台7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36气相色谱仪1台85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53大米食味计1台149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35稻谷鲜度仪1台72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46双开门冰箱5台22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43迷你离心机3台9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44食品安全快检1台5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49PH计1台38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47垂直电泳槽15台24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51光照培养箱2台48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41多功能酶标仪1台25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50多样品组织研磨仪1台48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42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系统1台145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52谷物近红外分析仪1台562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37SPAD 叶绿素仪1台95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赣购2022F000644839低温超高压连续流细胞破碎仪1台140000.00元详见公告附件合同履行期限:签订合同后6个月之内完成所有产品的供货及安装调试,并交付使用。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 新品发布|稻谷新鲜度测定仪生产厂家【恒美】
    稻谷新鲜度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稻谷新鲜度的仪器,它通过测量稻谷的呼吸强度来评估其新鲜程度。在农业生产方面,稻谷新鲜度测定仪具有以下作用: 产品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4275/C525111.htm1.监测稻谷品质:稻谷新鲜度测定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稻谷的新鲜度,帮助农民和企业了解稻谷的品质状况。这对于判断稻谷的适宜储存、加工和食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指导农业生产:通过使用稻谷新鲜度测定仪,农民可以及时了解稻谷的新鲜度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农业措施,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例如,根据稻谷的新鲜度调整灌溉、施肥、农药使用等农业操作。 3.提高储粮安全性:稻谷新鲜度测定仪可以帮助农民和企业判断稻谷的储存条件是否适宜,避免因储存不当而导致稻谷变质或产生有害物质。这对于提高储粮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4.优化加工流程:在稻谷加工过程中,新鲜度检测对于优化加工流程和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通过使用稻谷新鲜度测定仪,企业可以了解稻谷的新鲜程度,从而调整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之,稻谷新鲜度测定仪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监测稻谷品质、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储粮安全性和优化加工流程。通过使用该仪器,农民和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稻谷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 哀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因病离世 享年91岁
    据湖南日报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 托普云农自动定氮仪检测每天水稻氮的吸收和积累
    水稻是稻田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作物,氮素是影响水稻生长的一个重要营养元素,磷和钾是除氮素外对水稻生长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营养元素。植物体内碳几乎全部是由植株自身光合作用同化 CO2 形成碳水化合物,而光合碳代谢与氮素的投入、植株氮素同化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因此,研究稻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耦合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以稻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分析等氮投入不同氮源、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二种施肥方式下水稻植株体内碳、氮的积累与分配特征,探讨不同施肥水平下水稻植株碳氮累积关系,为稻田生态系统中碳氮循环耦合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使用定氮仪检测得到如下主要结果:   (1)基于等氮投入、不同氮源施肥长期定位试验,分析水稻植株碳、氮积累与分配。结果表明,水稻各器官的碳含量在不同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氮含量有明显的差异。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的茎叶、籽实中氮含量分别为 8.9 ~ 10.2 g.kg-1 和 11.9 ~ 14.8 g.kg-1,比施用化肥处理的高 13% ~ 53%和 9% ~ 19%,比对照(不施肥)高 12% ~ 77%和 23% ~ 32%。水稻碳、氮储量大部分积累在植株的地上部分,其中,有机–无机施肥处理的籽实中碳、氮储量较大,分别为 3467.8 ~ 4323.9 kg.hm-2和 120.3 ~ 135.2 kg.hm-2,比施用化肥处理分别高 13% ~ 23%和 26% ~ 45%。茎叶和籽实中碳储量占整个植株中储量的 34% ~ 38%和 51% ~ 60%;氮储量占总氮储量的 28% ~ 34%和 61% ~ 68%。结果表明,籽实是水稻植株主要的碳、氮汇,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有利于水稻氮的吸收和积累,对于水稻碳氮固定和累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基于我国南方双季稻田区 20 a 施肥处理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水稻碳、氮积累与分配。结果表明,水稻籽实和茎叶中的碳含量普遍高于根部碳含量;籽实碳含量在 N 处理下最高,为 432.79 g.kg-1,其余施肥处理下籽实碳含量的差异不显著。而氮含量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差异较大,以 N 处理下最高,为 18.90 g.kg-1,其次是 NPK 处理,为 17.93 g.kg-1。水稻碳、氮储量大部分积累在植株地上部分的籽实和茎叶中,分别是地下储量的 6.8~9.2 和 9.8~14.1 倍。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水稻籽实中的碳储量也相应增加,而在相同的施氮水平下,偏施氮肥处理水稻籽实中的碳氮储量明显低于 NPK 处理,NC 处理的籽实碳氮含量低于 NPKC。因此,与偏施氮肥相比,氮磷钾三大元素的综合施用更有利于水稻生长过程中碳氮的累积和分配。   (3)利用等氮投入不同氮源和不同氮磷钾投入两种施肥方式对不同生育期水稻植株生长过程中碳氮的积累与分配分析表明,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相对于其它施肥处理单施化肥处理显著增加水稻植株体内氮含量,如孕穗期时,宁乡点根部和地上部分水稻氮含量在NPK处理下最高,分别为11.87 g.kg-1和20.06 g.kg-1;从抽穗期至成熟期时,有机-无机结合的施肥方式有效促进了水稻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和碳氮的积累,如宁乡点晚稻成熟期籽实氮含量在 LOM 和 HOM 处理下显著最高,分别为 20.36 g.kg-1和 21.22 g.kg-1。研究表明,合理的施肥能在水稻不同生长时期有效促进植株内碳氮的吸收和累积。   (4)在等氮投入不同氮源的条件下,有机-无机结合配施显著降低了成熟期籽实碳氮比,其比值为 28.0~35.0,是 NPK 处理的 84%左右;不同氮磷钾配施下,除CK 处理外,籽实碳氮比在其余施肥处理下没有显著性差异,茎叶 C/N 以 N 处理下显著最高,为 67.6。在水稻各个生育期,有机肥-无机结合配施均降低了植株中碳氮比,不同氮磷钾投入下,添加有机物循环的处理(NPC 和 NPKC)下水稻植株碳氮比均低于无循环处理(NP 和 NPK),主要是因为配施有机肥增加了水稻植株体内氮素的含量。   在介绍了以上的介绍后,我们了解到稻植株地上部分是主要的碳氮汇,其中籽实碳氮储量较高。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水稻籽实中的碳储量也相应增加,在相同的施氮水平下,氮磷钾综合施用比偏施氮肥处理更有利于水稻生长过程中碳氮的累积。在等氮投入不同氮源下,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了水稻植株体内氮素的含量;在不同氮磷钾投入下,添加有机物循环处理下水稻植株体内碳氮含量及储量均普遍高于无有机物循环处理,可见添加有机养分能促进了生长过程中水稻碳氮的同化与吸收。研究表明,合理的施肥能有效促进水稻植株碳氮的固定和累积,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有利于水稻氮的吸收和积累,对于促进水稻植株碳氮的固定和累积还具有一定的潜力。
  • 岛津4in1代谢组学高效分析方案,为杂交水稻的高水平研究提速增效!
    导读代谢组学分析,尤其是非靶向代谢组学样品分析对仪器、方法有极高的要求:色谱分离、质谱检测需要尽可能覆盖未知化合物,组学样品又存在样品珍贵、总分析时间长、样品基质复杂、对质谱负荷较重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最短的分析时间内,消耗最少的样品,覆盖尽可能多的未知物,对质谱端产生最小的污染负荷并维持数据稳定性,是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一直面临的挑战。岛津4in1技术方案:全谱二维+高分辨质谱或三重四极杆质谱岛津4in1技术方案,通过全谱二维宽极性分离+LCMS-9050的正负极同时扫描功能,相比常规液质分析方法,可以节省3/4的样品和总分析时间,减少质谱3/4的分析负担,并通过平行设计实现充分平衡和清洗,减少了交叉污染和记忆效应,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重现性。利用4in1技术方案,岛津与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合作开展不同口感黑米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优异,一起来看看吧!代谢组学包含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前者对不同组别样品中的未知目标物或全组分进行分析,后者针对已知目标物进行分析检测,两者最终目的均是通过对比不同组别样品中的成分差异,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具体差异代谢物,从而指导、分析、解读组别差异的因果、机理并展开差异物的实际筛查应用。目前的通用分析配置是:液相色谱作为前端分离系统,高分辨质谱或三重四极杆质谱作为检测器(前者用于非靶向,后者用于靶向)。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的三大难点代谢组学分析对色、质谱的分离检测能力、软件数据里处理和统计分析功能、应用人员方法设置等均有较高的门槛和要求,而非靶向代谢组学还有以下几个特殊需求,增加了分析难度:01对液相色谱的分析要求:因非靶向代谢组学面对的是完全未知的目标物,其极性范围、化合物数量、分离条件等均无法预设,因此无法使用单一色谱柱,如反相色谱柱或亲水色谱柱做分离;02对质谱端的分析要求:同样因为目标物完全未知,无法判断目标物的电离能力,因此正离子和负离子必须都要扫描检测;03样品特殊性:样品通常较珍贵,如动物组织样品、细胞样品、血液样品等,因此要求样品消耗量/进样量尽可能少;样品数量多,通常有2-5组样品,每组样品数必须大于6个,因此总分析时间长,如果样品分析循环次数增加,则总分析时间更为成倍增加;样品基质复杂,对质谱污染负担较大。样品特殊性在非靶向和靶向样品都存在。基于以上原因,如何在最短的分析时间内,消耗最少的样品,覆盖尽可能多的未知物,对质谱端产生最小的污染负荷并维持数据稳定性,是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一直面临的挑战。岛津4in1代谢组学技术方案两大硬件部分为了解决以上非靶向代谢组学三方面的难点,岛津推出了4in1代谢组学技术方案。该方案硬件组成分为两部分:前端系统为全谱二维液相系统。该系统基于两个授权发明专利:极性分流技术、在线稀释技术,是岛津独家产品,适合于未知物和全组分分析,可作为宽极性多目标物数据库的通用分离平台,并适用于极限相差较大的两类关联物质的同时分析,而且该系统内含一个UHPLC子系统,方便日常常规检测;而且该系统具有平行设计,可实现1D和2D的充分平衡和清洗,减少了交叉污染和记忆效应,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重现性。全谱二维液相系统质谱端为LCMS-9050高分辨质谱(非靶向)或三重四极杆系列产品(靶向)。LCMS-9050是岛津最新推出的新一代高分辨QTOF。这一款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液质联用仪传承了岛津LCMS-9030的优秀设计,依然保持准确度高,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高分辨率的卓越性能。相对于其他品牌Q-TOF,其优势是极性切换时间大大缩短,最大采集速度提升至200Hz,可在同一时段进行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完成普通Q-TOF需要两次进样才能完成的工作。方案优势基于以上两个技术,组合成为岛津4in1技术方案。对于普通色谱系统,为了覆盖高低极性化合物,需要分别用HILIC和RPLC进行分离;为了完成未知物正负离子扫描,需要各进一针完成正离子和负离子分析,而岛津4in1方案=全谱二维+LCMS-9050,具有以下两方面优势:(1)通过宽极性分离+正负极同时扫描,实现4in1分析模式,从而节省3/4的样品和总分析时间,并减少质谱3/4的分析负担;(2)通过平行设计实现1D和2D的充分平衡和清洗,减少了交叉污染和记忆效应,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重现性。岛津4in1一针分析=普通系统4针分析案例分享-不同口感黑米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首批批复建设的20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其检验检测中心的分子检测与品质安全两项工作在杂交水稻科技创新中起到了关键支撑作用,为杂交水稻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岛津与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合作,利用4in1技术方案,尝试不同个口感黑米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取得优异成果,并由此促成成立了“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岛津合作实验室”。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计测事业部营业部副部长朱精华(左)与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孙传清(右)为合作实验室揭牌利用4in1方案分析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提供的30个不同口感黑米,并混合制作了一个QC样品。为了评估、校准系统稳定性,在批处理过程中加入10针QC样品分析,进样序号分别是1-4号,20号,36-40号,时间跨度26小时。最后将正负离子同事采集的10个QC样品的TIC图做叠加展示,可见数据重现性非常优越;另外,在样品中添加两个内标,一个为高极性正离子响应,一个为低极性负离子响应,并提取计算10个QC样品中这两个内标的质量稳定性,结果两个内标质量偏差均小于0.85ppm,结果理想,符合4in1分析的预期。基于稳定的色、质谱表现,通过统计分析得到了优异的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正离子模式共检测到代谢特征峰11780个,负离子模式共检测到代谢特征峰13637个;统计分析显示组内相对聚集,组间区分明显,满足后续代谢组学分析要求;最后通过分组PLS-DA分析及置换验证模型验证,两两对比(好口感黑米vs差口感黑米)得到1473个差异代谢物,并通过数据库鉴定了其中767个差异物,包含了脂肪酰基、黄酮类、氨基酸、萜类、芳香族、苯类等物质。10针QC样品TIC重叠图10针QC样品中内标质量数偏差分析对比筛选出大量差异代谢物 (其中BMZ、SB为口感好黑米、YHM、HH为口感差黑米)结语为了解决非靶向代谢组学难点,岛津推出了4in1代谢组学技术方案:通过全谱二维宽极性分离+LCMS-9050的正负极同时扫描功能,可以节省3/4的样品和总分析时间,减少质谱3/4的分析负担;另外,系统采用了1D和2D的平行设计,实现了充分平衡和清洗,减少了交叉污染和记忆效应,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重现性。将该方案应用于不同口感黑米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数据优异,结果可靠,获得了合作方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的高度肯定!如对本技术感兴趣,欢迎联系技术负责人钟博士skczqs@shimadzu.com.cn. 撰稿人:钟启升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如需深入了解更多细节,欢迎联系津博士sshqll@shimadzu.com.cn
  • 共聚焦成像如何助力水稻病菌稻热病研究?
    稻热病是最严重的水稻病害。稻热病菌透过分生孢子散播,其分生孢子在植株上萌发后,可形成特化的构造附着器以穿透植物组织,菌丝可经原生质丝在组织间生长蔓延,并再度产生分生孢子,在空气中以气流传播。子囊菌真菌稻热病菌被称为引起稻瘟病的半营养型病原体。稻热病菌感染水稻的叶子、茎和穗,并导致产量严重下降。为了建立对这种疾病的新的控制方法和开发抗性水稻品种,研究稻热病菌与水稻之间基因间和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细节。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个使用CFI Apo Lambda S 40XC 水镜拍摄稻热病菌微分干涉成像(DIC)和共聚焦扫描成像的应用实例,东京农业大学Hiromasa Saitoh 教授研究使用植物病原真菌中差异基因表达鉴定新病原基因。实验概述通过对接种水稻子叶的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悬液的进行 RNA-Seq 分析,发现假设的多个效应蛋白基因表达增加,并在接种12 至 24 小时后 (hours post-inoculation , hpi) 达到峰值(随着渗透和扩散逐渐增长),但在36 或 48 hpi 出现下调。在这些效应蛋白基因中,研究人员选择了7 个高表达基因,并制备了相应的稻瘟病菌干扰突变体。其中一个基因突变的菌株表现出低的致病性,该基因被命名为 MoSVP。为了调查MoSVP 在真菌中表达的时间和位点,稻瘟病菌转染报告质粒(MoSVP::mCherry),在该质粒中mCherry (红色荧光蛋白) 的基因被插入到MoSVP启动子的下游。作为实验对照组,另一个报告质粒(Rp27p::mCherry),插入在稻瘟病菌核糖体蛋白27基因的下游。每一个转化株的孢子悬浊液在盖玻片上孵育或接种在水稻叶鞘内测的上皮,使用DIC 和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感染相关的形态和mCherry荧光的表达进行观察。Figure1. 水稻叶鞘接种和样本准备。Figure2. 表达有MoSVPp::mCherry的水稻瘟病菌的mCherry(红色)和DIC。分生孢子在胚管顶端萌发并发育出附着胞,然后渗透到宿主细胞中并形成侵入性菌丝。通过使用CFI Apo Lambda S 40XC 水镜进行DIC 和荧光观察,发现mCherry 荧光蛋白在玻片孵育18小时后可开始表达,同时接种在水稻叶鞘细胞上的菌丝在接种24小时后可以被观察到。Figure3. 在MoSVPp::mCherry突变菌株中, mCherry荧光的表达在18或24 hpi后在附着胞有明显的增强,然后表达下降。在Rp27p::mCherry 转化菌株中,mCherry荧光的在观察的时间点内表达量稳定。另外, mCherry 荧光在附着胞、分生孢子和胚芽管(12,18,24 hpi)和入侵的菌丝内(30 hpi)内均表达明显. 因此,该文揭示MoSVP 启动子在稻瘟病菌早期渗透到宿主细胞时被激活,表达在附着胞内。实验小结本文制备了一个由 MoSVP 启动子控制的表达mCherry 的稻瘟病菌株,并使用CFI Apo Lambda S 40XC 水镜对其感染相关的形态学进行DIC 和共聚焦观察。 结果证实,MoSVP 表达在稻瘟病菌感染后的早期阶段的附着胞内。这些结果显示,结合高精度的物镜和共聚焦扫描系统可以清晰的对植物致病真菌的荧光信号的定位和表达时间窗进行可视化。参考文献RNA-Seq of in planta-expressed Magnaporthe oryzae genes identifies MoSVP as a highly expressed gene required for pathogenicity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infection.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2019) 20 (12), 1682-1695.
  • 我国科学家主导完成50个水稻基因组重测序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主导完成的50个水稻基因组重测序及遗传变异数据库构建等研究成果,本月初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生物技术》上在线发表。该研究首次对栽培稻和野生稻基因组进行了大规模的遗传变异分析,为科学家深入挖掘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及促进水稻分子育种改良等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  据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有关方面介绍,亚洲栽培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物种之一,具有籼稻和粳稻两个主要亚种。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希望能从基因组水平上解析不同栽培和野生稻基因组序列的遗传变异情况,以利于培育高产、优质和抗逆的水稻新品种,提高育种技术和水平。  文章的第一作者、华大基因该项目负责人刘心说:&ldquo 研究证明籼稻和粳稻的起源的确是独立的,而且粳稻起源于中国普通野生稻。接下来我们还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希望能为水稻育种改良等研究提供指导作用。&rdquo   据介绍,研究人员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40个栽培稻品系和10个不同地理来源的野生稻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共发现650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808000个小片段的插入/缺失,其中大部分为稀有突变 94700个长片段的结构变异和1.676个拷贝数变异。  基于这些遗传变异数据,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数千个与人工选择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有些基因与水稻的农艺性状具有重要的相关性,而大部分基因的功能尚不清楚。但是据科研人员推测,这些未知功能的基因也可能与水稻的相关农艺性状具有重要关联。
  • 水稻种子脱芒清选机介绍
    托普云农厂家生产的5S-200水稻种子脱芒清选机是用于水稻育苗时稻种脱芒(枝梗)作业的机器。水稻种子清选机由筛选装置、风选装置、电控装置和支架装置组成,作业效率高、操作简单,加工时稳定、可靠,移动方便,广泛应用于小区实验,有利于工厂化育秧作业。功能特点:1、水稻种子脱芒清选机由筛选装置、风选装置、电控装置和支架装置组成。占地小,操作简单,加工净度高,清机方便,能有效地防止混杂,保证种子的纯度。2、清筛橡胶球采用特殊配方制成,弹力较传统橡胶球大幅度提高,且耐低温、耐老化,能保证良好的清筛效果。3、筛片为镀锌钢板,由电脑全自动冲床加工完成,具有良好地防锈能力和精确度。4、适用于各种谷物,特别对小麦、玉米、水稻种子具有良好的精选分级效果。技术参数:最z大生产率(以小麦计):200 kg/h筛片层数:三层,可任意选一种作物的筛片。外形尺寸(长×宽×高 ):1600×800×1700 mm电 源:220V 50Hz总 功 率:1.22 kW
  • 星创众谱仪器:助力晚稻丰产丰收
    星创众谱仪器:助力晚稻丰产丰收金秋时节,水稻进入收割期。10月27日上午,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广东北部山区五市近500万亩水稻开始大面积收割,当地通过全链条服务,助力丰产丰收。在视频资料中显示,当地产业园配备的移动农情信息采集车上使用了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仪器(以下简称“星创众谱”)G3020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可对刚收割上来的稻谷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多点采集分析来鉴定稻米的品质。图片来源于CCTV节目官网-央视网栏目《朝闻天下》广东 全链条服务,助力晚稻丰产丰收https://tv.cctv.com/2023/10/27/VIDEr6sl20F1k5xYclaNu8l3231027.shtml?spm=C53156045404.P4HrRJ64VBfu.0.0 星创众谱G3020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是一款适用于大豆、小麦、玉米、稻谷等谷物的收购、储存、加工等多个环节的快速、无损、多指标的定量检测分析仪器,为谷物品质鉴定提供快速检测方法。仪器可应用于实验室、车间、野外现场等不同场合。广东星创众谱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据广东省光学工程院士工作站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精神创建的创新型企业,秉承“科技报国”的精神,以振兴光谱科学仪器民族产业为己任,致力于发展先进光谱分析技术,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为国家粮食部门、粮油领域企事业单位、中小企业经营者提供优质的粮食质量和安全快速检测产品与解决方案,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品质与安全”。
  • 岛津稻谷中镉含量快速测定法通过国粮局评审
    稻米是超过六成中国人的主食,而现在稻米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渐突出。镉污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会致慢性中毒和癌症。中国重工业的发展以及农民耕作习惯让重金属污染将取代农药,成为危及粮食安全的潜在杀手。 大米中镉的快速筛查技术是国家粮食局重点推进项目之一,国家计划在重金属污染较重各省的地市级粮站和收粮点完善快筛技术装备,以便在粮食收购现场进行快速重金属检测。前不久,国家粮食局组织了的粮食中镉含量快速测定方法验证评审。评审仪器涉及多个厂家的阳极溶出法、原子吸收、原子荧光、X射线荧光等方法。岛津分析中心开发的“琼脂悬浮液直接进样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大米中镉的方法通过评审,获准在粮食行业推广。 测试结果表明,岛津该方法符合CB/T 5009.15-2003等标准,简单快速,连同前处理及上机15分钟即可完成测定过程。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试剂用量少,成本低,有利于环境保护。 在国粮局标准质量中心网站上已发布此次快速方法的验证评估信息(http://www.cngrain.org/read.php?id=1027 )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更多信息请关注岛津公司网站www.shimadzu.com.cn/an/ 。 岛津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chinashimadzu。 岛津微信平台
  • 袁隆平国际杂交水稻种业硅谷项目在成都开工建设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0b140a78-b88e-446a-88aa-07b8bedc1f8d.jpg" title="640-6.jpeg"/  /pp  3月23日,袁隆平国际杂交水稻种业硅谷项目(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新址)在成都市郫都区启动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000余万元,预计于今年8月底前完工,将建设硅谷研发中心、院士工作坊、杂交水稻展览馆、硅谷双创中心等功能区,同时建设水稻育苗中心以及日处理量30吨的水稻烘干加工中心。/pp  据了解,袁隆平国际杂交水稻种业硅谷项目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德源街道,建设用地29.1亩,总建筑面积8570平方米,建设中还将保留其川西林盘原始田园风貌,并收集保留当地川西传统的劳动生产工具。根据规划,项目将分为两个林盘,西侧林盘重点修建硅谷研发中心等,东侧林盘重点修建国际会议中心、杂交水稻展览馆、硅谷双创中心等,同时,还将在周边建设200亩的水稻试验田。/pp  “以袁隆平国际杂交水稻种业硅谷项目为核心,将带动周边形成1900亩的农创产业园和46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德源街道党工委书记姜克锦介绍。/p
  •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2014年5月29日,依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联合共建的&ldquo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rdquo 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验收专家组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的总体要求,对实验室建设期间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实验室研究方向明确,特色鲜明,圆满完成实验室建设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获科技部批准建设。根据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和杂交水稻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结合自身优势,实验室主要从水稻杂种优势机理、水稻发育与育性机理、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基因挖掘、超级杂交稻育种、杂交水稻繁育与种子学、杂交水稻超高产生理生态6个方向,开展杂交水稻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建设期间,实验室承担973、863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及国际合作课题1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6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2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2项,审定以超级杂交稻Y两优2号为代表的杂交稻品种35个,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奖8项。在水稻不育系育性调控关键基因的克隆及作用机理研究、两系法广适性超高产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
  • 转基因水稻受困舆论 中国年损失200亿
    近日,云南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所特聘教授顾秀林表示,已经占到中国大豆使用量80%以上的进口转基因大豆,其进口检测审批程序存在缺陷。顾秀林的上述表述再次将“转基因危害”摆在公众面前。  “媒体都说转基因食品吃了不好,我们家买油基本上都选非转基因的。”《投资者报》记者日前在家乐福北京某超市随机询问几位食用油的购买者时,一位略显富态的中年妇女表示,“最好别吃大豆油,花生油比较好。”  而货架一旁忙碌的促销员则使劲吆喝自己的产品非转基因,营养价值高,记者以顾客身份上前询问,发现该促销人员无法解释清楚为什么非转基因油更安全、健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黎志康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目前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知识知之太少,存在各种各样的误解。“就拿大豆油来说,我们食用的主要是油脂,而转基因性状表现为蛋白质,所以原料是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对于大豆油来说没有任何区别。”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的转基因水稻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受困于负面舆论的影响,迟迟不能够商业化。业内人士估算,如果我国不进行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推广,就相当于每年放弃了200亿元的收入。  被妖魔化的转基因食品  据了解,反转基因调门最高的是乌有之乡等网站,他们呼吁拒绝“帝国主义转基因食品及种子的入侵”,并将转基因食品的输入视为“一场无硝烟、不流血的生物战争”。这种反对的声浪越来越意识形态化,已经脱离了科技与产业的范畴。  记者发现,顾秀林对于孟山都公司的质疑同样由来已久。一位熟悉她的媒体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耐人寻味的是,作为顾准之女的她却经常活跃在乌有之乡。  面对妖魔化转基因食品的言论,黎志康教授向记者详细地做了澄清。  黎志康认为,首先,对于转基因技术只有真正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少数人懂得是怎么回事,大多数人包括一些其他领域的专家都知之甚少,比如说转基因水稻中导入的BT蛋白,它是仅对于鳞翅目害虫有毒的,进入人的消化器官后,会像普通蛋白一样,消化成氨基酸或短肽等等通过小肠吸收了,而且BT农药作为可以使用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生物农药已经被使用多年。  其次,各国对转基因的态度不一也被作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证据,尤其是因为欧洲对转基因食品监管得非常严格。黎志康表示,欧洲国家的粮食原本比较富余,转基因作物就显得可有可无,而这种对转基因技术的质疑,实际上成为欧洲建立农产品贸易壁垒的有效工具。  此外,就是一些环保组织和食品企业的不恰当宣传,比如一些食用油企业打非转基因概念,让老百姓以为更安全,健康,实际上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原料榨出的油根本无区别。  绿色和平是知名环保公益组织,其食品与农业项目主任方立锋长期关注转基因议题。他在5月30日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并不反对转基因农作物领域的研究,我们坚决反对的是大规模商用化生产,因为目前转基因食品不能完全排除对人体有害的风险。”  对于社会上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极端抵制态度和一些夸大其词的谣言,方立锋也并不认可,不过他认为至少代表了一部分人群的态度。“我们在欧洲以及中国的调查显示,60%以上的人群不能接受转基因食品。”  为此他们专门制作了一份《避免转基因食品指南》,每年发布一次,列出乳制品、果汁饮料、休闲食品等多个领域承诺不使用转基因食品原料的企业名单。  黎志康在记者提到绿色和平组织时直摇头,强烈表示不愿意看他们的东西。“科技是中性的,我们通常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滥用这种技术确实会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使用它。”黎志康表示。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朱祯教授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也强调,“转基因技术如同其他科学,没有绝对安全之说,但是在能检测到和可预测的范围内是安全的。”  中国转基因技术已经落后  尽管伴随着持续不断的争议,但是,近年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呈现直线上升趋势。  国际农业应用服务组织(ISAAA)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从1983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诞生,经过1996年转基因作物大规模推广,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6亿公顷,比2010年增加了8%,大约占全球耕地面积的10%。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由最初的6个增加到29个。其中,美国是绝对的种植大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43%,中国仅排名第六,且主要集中在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上。  “现在再不重视,将来要吃大亏。”黎志康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他目前并不直接从事转基因领域的研究,但了解转基因技术。他告诉记者,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中国曾经在转基因作物研究领域吃过大亏。“1994年以前,我国一直是大豆的出口国,由于没有及时跟进转基因大豆技术,现在严重依赖进口,每年进口大豆5400万吨,80%是转基因大豆,失去了自主定价权。”  据了解,目前大豆的主要生产国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除了中国其他三个国家都采用了转基因大豆,其中美国和阿根廷,97%的面积已经都种了转基因大豆,经济效益十分巨大。  投资者报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对于转基因技术态度相当积极。据了解,巴西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连续4年呈现两位数的同比增幅,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2011年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030万公顷,相比2010年增加了20%,目前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并成为为数不多的自主研发转基因产品进入商业化生产的发展中国家。  这无疑让中国政府感到不小的压力。  2006年中国政府通过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确定为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200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种子行业里最大的央企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靠上中化集团这棵大树,曾让外界对于中种集团在最炙手可热的转基因育种领域寄予厚望。  “我国有8000多家种子企业,做育种的不到100家,绝大多数只能称之为销售公司。”黎志康告诉本报记者,“中种集团可能是国内转基因水稻育种研发能力最强的大型央企。”  据了解,中种集团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发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于2009年12月获得农业部首次发放的关于转基因粮食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当时各方一致认为,转基因水稻商品化种植应该是两三年间的事。  然而转基因水稻至今未被许可商业化生产。近日,中种集团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共同研制出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声称将大幅提高种子真实性检测准确性,提高育种效率。近年来,“原来一个品种平均8到10年的育种周期,现在只要3到5年就可完成。”  不久之前,中种集团立项投资50多亿元建设国家级种子生命科技中心,采用基因等高技术手段,依靠商业化育种模式,加快育种进程。  记者日前联系中种集团战略规划部,询问转基因水稻商业化进展,工作人员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不过该公职人员表示,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进程完全得看国家的政策许可,目前他们只是在做研发工作。  审批慢错失良机  2008年7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正式启动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计划在15年左右时间里投入资金200亿元。朱祯对《投资者报》表示,加快转基因技术研发已成为各主要农业国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抉择。  “与美国等种业强国相比,中国农作物种业研究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多、小、散,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突出。”黎志康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持证种子经营企业多达8700余家,99%没有研发能力,前10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仅为13%。”  黎志康认为,育种技术的落后很大程度归因于科研与生产相脱节,“我们很多优良的转基因作物种子,培育出来了却不能商品化生产,只能躺在实验室睡大觉。”  2011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也指出,“目前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科研与生产脱节。”  “现在转基因育种的技术更新很快,一个品种的研发只要3-5年,而从实验室到市场化这一过程的审批可能要走5到10年,一个好的品种很可能在申请审批的过程中已经过时,不具有市场竞争力了。”黎志康说,这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美国转基因技术的发达与其宽松而有效的管理体制息息相关”。  国际农业应用服务组织(ISAAA)报告预计,2011年仅全球转基因种子的市场价值即超过132亿美元,是2011年全球商业种子市场370亿美元的36%。2010年全球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粮食及其他产品的价值大约是1600亿美元,年增长率约10%。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批准抗虫棉花、抗虫杨树、抗病毒木瓜等转基因作物进行商业化种植生产。2009年首获批转基因粮食作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至今没有商业化生产。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转基因作物获得安全生产证书后,还需通过品种审定,并获得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进入商业化生产。  玉米作为最主要的饲料作物,在中国播种面积在4亿亩以上,年总产量在1.5亿吨左右,目前是批准转基因市场化呼声最高的作物。  黎志康告诉记者,“出于粮食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国家需要加快发展玉米生产,这是放行转基因玉米安全认证的主要背景。”一位农业领域的资深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如果不推广转基因玉米,到2020年,我国玉米需求量将超过2亿吨,但产量只有1.7亿~1.8亿吨,供需缺口在2000万吨以上。”  水稻转基因受困 年损失200亿  2011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出台,把“推进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列入重点任务。  2012年1号文件,再次强调了转基因技术,“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在农业生物基因调控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  “我国转基因研发起步比较晚,在主要作物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朱祯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但在转基因水稻领域我们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因为水稻并不是美国的主要粮食,对该项转基因并不重视。”  据了解,中国的转基因水稻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本世纪以来,中国科学家相继完成了一系列水稻品种基因组“精细图”的测序及序列分析,同时,还培育了世界一半以上的转基因水稻材料,用于水稻转化的目的基因达50多个,性状涉及抗逆、品质、生物反应器、高产等。  “转基因水稻商品化从技术上来说已经完全成熟了,之所以迟迟不能推广应用问题在于其他方面。”朱祯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各种对于转基因粮食作物的误解和争议使得政府“慎之又慎”。  黎志康认为,偏于负面的舆论环境使决策层对于放行转基因水稻过于谨慎,“没有人拍板”,“以已经拿到安全证书的两种转基因水稻为例,如果从2001年环境释放试验算起其审批过程已长达10年。”  无法商品化显然阻碍了转基因研究的进一步投入和技术更新。黎志康告诉记者“部分以转基因项目名义申请的经费只好被用到别的研究领域了”,“国家在转基因研究领域投入这么多钱,但消费者享受不到这一技术带来的好处。”黎志康觉得特别惋惜。  水稻是亚洲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50%以上人口的主食,据了解,中国目前水稻种植面积约2667万公顷,每年的农药用量在十几亿元以上。  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黄季焜研究员做过研究,转基因水稻节约农药80%,增产6%-9%。据业内人士估算,“如果我国不进行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推广,就相当于每年放弃了200亿元的收入。
  • 中国水稻研究所采购一批仪器设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浙江省成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受中国水稻研究所委托,就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国内合格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一、招标项目编号:CTZB-H130916AWZ  采购组织类型:分散采购委托代理  二、招标项目概况(内容、用途、数量、简要技术要求等):标段标项内容数量单位1荧光高变倍体视显微镜1.0套激光共聚焦显微镜1.0套2基因二代测序分析系统1.0套3多功能凝胶成像仪1.0套全自动DNA/RNA分析仪1.0套脉冲场电泳仪1.0套4基因枪1.0套5反应自动工作站1.0套61000-2500nm农产品高光谱检测系统1.0套7光纤式氧监测仪1.0套8气质联用仪1.0套  三、投标供应商资格要求:  1、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投标人资格条件: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2、有能力提供本次采购内容及在杭州地区的长期服务  3、供应商及产品在以往招标采购中无不良记录,在市场中有良好的信誉。  四、招标文件的发售时间及地点等:  时间:2013年9月24日至2013年10月8日(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除外)  上午:8:30-11:30  下午:14:30-17:30  地点:杭州市文晖路42号现代置业大厦西楼1703室  标书售价(元):每本500(售后不退)  五、投标截止时间:2013年10月14日 14:30  六、投标地点:杭州市文晖路42号现代置业大厦西楼17楼大会议室  七、开标时间:2013年10月14日 14:30  八、开标地点:杭州市文晖路42号现代置业大厦西楼17楼大会议室  九、投标保证金:  投标保证金:10000.0  交付方式:汇票/支票/银行转帐/  收款单位(户名):浙江省成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中信银行杭州西湖支行  银行账号:7331610182600126385  十、其他事项:  1、投标人购买标书时应提交的资料:1、单位介绍信或授权委托书(原件)  2、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复印件加盖公章)  3、被授权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4、拟参加报名企业及制造商简介、产品资料  5、其它涉及特许经营、许可的须提供经营、许可证书的复印件。  十一、质疑和投诉:  投标人如认为招标文件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于自领取标书之日起七个工作内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代理机构和采购人提出质疑 投标人如认为采购过程或采购结果的产生过程存在违法行为,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代理机构和采购人提出质疑 投标人对采购代理机构和采购人的质疑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和采购人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向采购监管部门投诉。  十二、其他:  (1)招标文件发售截止时间之后潜在供应商仍然可以购买招标文件,但该供应商如对招标文件有疑问应按招标文件规定的询疑时间前提出,逾期提出的,采购组织机构可以不予受理、答复。  (2)潜在供应商可在浙江政府采购网http://www.zjzfcg.gov.cn进行免费注册,成为浙江政府采购正式注册入库供应商,具体详见浙江政府采购网供应商注册要求  联系方式  招标人联系人:颜老师 联系电话:0571- 63370389  地址:浙江省富阳市水稻所路28号  采购代理机构名称:浙江省成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地点:杭州市文晖路42号现代置业大厦西楼1703  联系人:谢海宁  联系电话:0571-87682214  传真:0571-85806601
  • 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克剑:让杂交稻优良基因代代相传
    “最近,我们团队正在整理刚从海南南繁基地收回来的杂交稻种,准备这几天播种下去,以查看无融合生殖水稻的综合性状。实验人员会对稻种进行实验室育苗监测,跟踪其生长情况… … ”刚见到记者,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克剑便迫不及待地分享团队的工作进展。◎洪恒飞 科技日报记者 江 耘绘图:央美互动  过去十几年,“杂交水稻种子”几乎占据了王克剑人生的全部。“我们团队深耕无融合生殖水稻种子创制,致力于培育杂种优势固定作物。”他说。  杂交水稻对推动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其种子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无法保持杂种优势,因此种子公司必须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制种工作。  “无融合生殖能解决这个难题。”王克剑说,“无融合生殖是一种通过种子进行无性繁殖的生殖方式,可以随着世代更迭而不改变杂交品种的杂合基因型,从而固定杂种优势,这将给农业生产带来一次新的革命。”  面向需求,解决农户生产难题  上世纪三十年代,国外科学家提出利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的设想,随即引发研究热潮。然而,由于其形成机制复杂,科学家们钻研多年,相关研究依然进展缓慢。  生长在江苏农村的王克剑,从小在稻田间奔跑,大学期间又在机缘巧合下“结识”农学,尤其在发现遗传学的妙趣后,决心在此领域继续深造。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后,他选择留所工作,开展水稻前沿基础理论的系统研究。  2013年,王克剑遵循导师“面向生产需求,迎接更多挑战”的建议,毅然南下,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的中国水稻研究所任研究员,将基因组编辑以及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作为研究方向。  入职后,王克剑做的第一件事是下乡。他走进田间地头,和水稻种植户交流。农户们向他“投诉”最多的,就是杂交作物的育种问题——杂交水稻的优良基因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农民不得不每年购买昂贵的杂交种子。  “理论上讲,通过克隆种子进行无性繁殖,永久固定杂交种的杂种优势,将大幅降低制种成本,也就能减轻农户负担。”王克剑认为,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并非不可行,以往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是实验技术不成熟。  王克剑决定奋力一试。  不断突破,努力实现从0到1再到10  实验室内的测试数据看似完美,一到田间实验就状况频出——对农业领域的科研人员而言,这种情况不可避免,但一次次的推倒重来,团队成员难免情绪低落。  对此,王克剑的处理方式是自我勉励、带头反思、查漏补缺。项目攻坚期间,他带领团队成员在稻田和实验室交替试验,累了就在单位宿舍就近休息。  2018年,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籼粳杂交稻品种——“春优84”中4个内源基因,获得了可以进行无融合生殖的水稻材料,建立起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得到杂交稻的克隆种子,实现了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从0到1”的关键突破。  彼时,“杂交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对该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应用角度来看,仅实现‘从0到1’的突破是不够的。近两年,我们仍在跟进这项研究,相继建立了水稻多基因编辑系统,创建了多个变体基因组编辑系统,大幅提高了水稻遗传重组频率。”王克剑表示,按研究程度划分,如果将10视作达到大规模产业化水平,8视作小范围生产水平,目前团队的研究进度处于4这一阶段,正朝着小范围生产的目标迈进。
  • 基于地物光谱应用,干旱胁迫下的水稻反射率表现
    水资源短缺是目前制约农业生产的一个全球性问题,近年来,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对于中国而言,有43%的面积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并且中国的水量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存在非常巨大的不均衡性,这使得中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是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自21世纪以来,中国每年都会发生大强度的干旱,受灾面积往往波及数个省,如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的大旱灾,有将近5000000hm2的农作物受害,造成19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水稻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对水稻的影响以及研发出抗干旱品种对农业发展尤为重要。在遥感领域中,为了研究各种不同地物或环境在野外自然条件下的可见和近红外波段反射光谱,需要适用于野外测量的光谱仪器。地物光谱仪在户外主要利用太阳辐射作为照明光源,利用响应度定标数据,可测量并获得地物目标的光谱辐亮度 利用漫反射参考板对比测量,可获得目标的反射率光谱信息。实验过程及结果本实验旨在理解不同干旱胁迫下水稻基本型的表现,测量了10种在不同干旱威胁水平下导致相对含水量(RWC)不同的水稻的光谱数据,如图1所示。图1该实验显示了不同干旱胁迫下水稻的反射率模式。1) 在水稻含水量(RWC)降低时,由于1400nm和1900nm这两处水吸收特征峰减弱,导致近红外区域反射率增加。2) 对于350-700nm波长区域也有着类似的变化,在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收范围中,反射率随着RWC降低而升高。3) 其次,随着RWC的降低,1400-1925nm波长向较短波长移动,且反射率增加。4) 在810-1350nm的海绵状叶肉中的散射也反映出反射率随RWC降低而增加的相同趋势。5) 最?后,在1100-2500nm波段位置的吸收也是一个强烈的吸收区域,随着RWC降低,叶片枯萎主要通过新鲜叶片中的水,其次是通过如蛋白质、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干物质而变得更加明显。结论这项实验的结果表明不同干旱威胁下的水稻的光谱反射率具有明显且规律的特征。因而可根据特征位置的差异建立预测模型,在精?准的模型分析下定量的分析出水稻含水量乃至干旱威胁程度,最终用于开发抗旱水稻品种的研究,为我国的农业生产作出巨大的贡献。
  • 水稻种子活力无损检测分选设备顺利通过验收
    2022年12月3日,湖南省农学会组织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为组长的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研制的“水稻种子活力光学无损检测分选技术与设备研究”成果进行了现场评议,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到会致辞。   种子活力是种质质量的核心指标,提高种子活力,提升农业用种质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个体种子活力精确检测,助力水稻种子活力分级加工,自2018年起,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我所组建了交叉学科研究团队,探索利用光学与信息科学手段解决水稻个体种子活力识别与分选这一种业瓶颈问题。   该成果首次采用超连续激光光源,获取种子透射光谱,关联“光谱数据集”与“种子活力表型数据集”,建立水稻个体种子活力光学无损检测的模型,率先研制出水稻种子活力无损检测分选样机,成功实现不同活力水稻种子自动分选,样机分选后的种子发芽率较分选前提高15%以上。   专家组评价认为:该成果填补了光学无损检测与分选水稻种子活力研究的空白,居国际较高水平。建议进一步提高水稻种子活力无损检测的精度及速度,尽早批量生产。   2018年,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余应弘课题组联合长春光机所梁静秋课题组开展了水稻种子活力无损检测研究,历经检测方法探索、检测平台搭建、设备迭代等多环节。此次验收的水稻种子活力无损检测分选样机由光学系统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刘钰副研究员负责研制。种子活力无损检测研究与设备研发得到了长春光机所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贾平所长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勉励大家再接再厉,为种业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长春光机所力量。副所长王建立、所务委员黎大兵、所务委员孙守红,光学系统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基础科研处以及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处领导等亲临实验室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长春光机所与湖南省农科院将进一步通力合作,为提升农业用种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 种子尺寸分析仪-种子分析仪型号TPKZ-1型
    托普云农TPKZ-1型作种子尺寸分析仪专业用于玉米果穗、截面、作物籽粒的精确考种以及出苗数、整齐度、均匀度分析。  种子尺寸分析仪适用于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豆类、花生、芝麻等各种作物种子考种。  【TPKZ-1型种子分析仪功能特点】  1、配A3幅面最大分辨率1600dpi × 1600dpi、紫光M1彩色扫描仪。可分析各类种子的种粒直径1~20mm。扫描仪分析工作区尺寸:A3幅面(431.8mm×304.8 mm)   2、分析仪分析速度:可同时成像分析10个玉米果穗、35个玉米截面、1000粒左右玉米籽粒   3、自动数粒速度:1500~3000粒/分钟(玉米籽粒),其它籽粒为1200~20000粒/分钟,数粒误差≤±0.1~0.4%,可监视修正结果。具有相机画面畸变、背光板均匀性的自动矫正特性,有效减小尺寸测量误差   4、自动测出籽粒数、各籽粒的粒形参数(长、宽、长宽比、面积、等效直径、周长等),以及其平均值,并排序输出。自动千粒重分析的精度误差:≤±0.5%。并能对不同品种的种子进行长和宽的对比,并输出矢量图   5、同时成像分析玉米果穗:10个/次/分钟、玉米截面:35个/次/2分钟。自动测出各玉米穗长、穗粗、秃尖长、左右穗缘角、穗行角、平均行粒数、粒厚、截面穗行数、穗粗、轴粗,颜色以及其平均值,可测出各玉米截面上的粒长、粒宽、颜色(RGB具体数值表示)、粒高等参数   6、水分测定:通过水分测定仪,数据能输入到软件中,最后统一输出   7、图像分析:有任意放大、缩小,方便查看标记结果   8、有被测种子样本条码、电子天平RS232重量数据的自动输入接口,插上电脑条码枪即可刷入样本条码编号 电子天平上的被测样本重量数据可一键送到电脑保存为EXCEL表   9、分析仪的分析过程为全程电脑控制,高效、准确、简便易用,真正一键式操作,鼠标一点,结果即现   10、辅助删补:用鼠标选择增加/删除,或直接用鼠标在屏上手工计数,以确保结果准确性。目标区的个性化计数:对工作区视野中任选范围或矩形范围内的计数   11、分析仪数据导出:分析图像结果可保存,自动形成总报表,统计分析结果能输出至Excel表,考种系统有云平台的支持,通过云平台可以上传或是下载TPKZ-1种子尺寸分析仪数据   12、软件加密:采用动态二维码+密码狗加密,登记具体使用单位的信息,防止加密狗的丢失。
  • 种子尺寸分析仪-玉米种子粒型参数分析仪器
    托普云农作物考种分析系统TPKZ-1型,专业用于各种作物籽粒的考种,同时也适用于测量玉米果穗、截面。种子尺寸分析仪-玉米种子粒型参数分析仪器。  种子分析仪适用范围:  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豆类、花生、芝麻等各种作物种子。  种子尺寸分析仪功能特点:  1、配A3幅面最gao分辨率1600dpi × 1600dpi、紫光M1彩色扫描仪。可分析各类种粒的种粒直径1~20mm。扫描仪分析工作区:A3幅面(431.8mm×304.8 mm)。  2、分析速度:可同时成像分析10个玉米果穗、35个玉米截面、1000粒左右玉米籽粒。  3、自动数粒速度:1500~3000粒/分钟(玉米籽粒),其它籽粒为1200~20000粒/分钟,数粒误差≤±0.1~0.4%,可监视修正结果,监视修正即达准确。具有相机画面畸变、背光板均匀性的自动矫正特性,有效减小尺寸测量误差。  4、自动测出籽粒数、各籽粒的粒形参数(长、宽、长宽比、面积、等效直径、周长等),以及其平均值,并排序输出。自动千粒重分析的精度误差:≤±0.5%。并能对不同品种的种子进行长和宽的对比,并输出矢量图。  5、同时成像分析玉米果穗:10个/次/分钟、玉米截面:35个/次/2分钟。自动测出各玉米穗长、穗粗、秃尖长、左右穗缘角、穗行角、平均行粒数、粒厚、截面穗行数、穗粗、轴粗,颜色以及其平均值,可测出各玉米截面上的种子粒长、粒宽、颜色(RGB具体数值表示)、粒高等尺寸参数。  6、水分测定:通过水分测定仪,数据能输入到软件中,然后统一输出分析数据。  7、图像分析:有任意放大、缩小,方便查看标记结果。  8、有被测样本条码、电子天平RS232重量数据的自动输入接口,插上电脑条码枪即可刷入样本条码编号 电子天平上的被测样本重量数据可一键送到电脑保存为EXCEL表。  9、分析过程为全程电脑控制,高效、准确、简便易用,真正一键式操作,鼠标一点,结果即现。  10、辅助删补:用鼠标选择增加/删除,或直接用鼠标在屏上手工计数,以确保结果准确性。目标区的个性化计数:对工作区视野中任选范围或矩形范围内的计数。  11、种子尺寸分析数据导出:分析图像结果可保存,自动形成总报表,统计分析结果能输出至Excel表,考种系统有云平台的支持,通过云平台可以上传或是下载数据。  12、软件加密:采用动态二维码+密码狗加密,登记具体使用单位的信息,防止加密狗的丢失。
  • 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关于《水稻中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等3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的通知
    相关单位:按照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团体标准工作程序,标准起草组已完成《水稻中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枸杞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稳定同位素分析仪法》、《枸杞中稀土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现公开征求意见。请有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并将征求意见表(附件)于2023年4月3日前反馈给秘书处。联系人:张小飞 电 话:13995098931邮箱:1904691657@qq.com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2023年3月3日附件下载关于团标征求意见函 -3.3.pdf团标表格7-专家意见表.doc《枸杞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稳定同位素分析仪法》.pdf《枸杞中稀土元素的测定 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df《水稻中噁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文本)-终稿.pdf
  • 中国组建首个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新社长沙6月25日电 (记者 邓霞)经科技部批准成立的中国首个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25日在湖南长沙挂牌。这个集合国内杂交水稻最强科研力量的专业机构将致力于实现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  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共同组建的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围绕杂交水稻持续增产这一核心目标,启动杂交水稻种子创新与基因挖掘、杂交水稻繁育、杂交水稻超高产等6大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为中国水稻持续增产和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该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  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指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专业科研机构,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武汉大学水稻研究历史悠久,基础理论研究实力雄厚。两方合力组建实验室,有利于整合双方在资源、技术和人才上的优势。他表示,要将其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实验室。  实验室实行学会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袁隆平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符习勤研究员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奉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袁隆平表示,这个开放式的实验室不仅和武大合作,还会引进全国的优势单位和专家来此工作,共同研究杂交水稻。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表示,实验室成立后,将尽快把杂交水稻父本、母本和杂种的基因分析清楚,进一步提高杂交稻的产量,为实现袁隆平院士培育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的愿望努力。  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在国际上领先,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帮助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了温饱问题。中国每年种植杂交水稻所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 水稻转基因成分测定可望增加一项快速便捷国标
    日前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获悉,2月5日完成征求意见的《水稻中转基因成分测定膜芯片法》国家标准目前已进入报批程序,我国水稻转基因成分测定可望增加一项快速便捷的国家标准。  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与食品标准化研究所专家介绍,自2004年起,我国就发布了一系列转基因成分测定国家标准,其中的方法标准包括核酸定性PCR检测方法、核酸定量PCR检测方法、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蛋白质检测方法。但目前检测转基因的方法,或者检测转基因的指标数目少,容易漏检,或者检测过程复杂繁琐,难以满足批量大、高效快速的检验要求。而膜芯片法则克服了目前方法学的缺陷,可以实现高通量、自动化和可视化的转基因成分测定。  1998年,我国育成首例转基因抗虫水稻后多个转基因水稻品系相继研发出来,随着国际国内粮食贸易量的增加,转基因水稻可能在未来全球市场中大量涌现。专家认为,无论对转基因作物支持或反对,信息透明都是必要的 要实现信息透明,监管方首先要弄明白是否是转基因水稻,才能为贸易双方和消费者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已有的基于荧光标记的基因芯片方法所需检测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有的甚至高达近百万元,基层县甚至市的实验室无力购置,而膜芯片法在继承了基因芯片高通量的技术优势上,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购置成本大幅度降低。膜芯片技术用于转基因水稻检测对提高检验检疫工作效率,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这项标准制定过程中经过了严格的实验验证,在对9批共1000多个样品的检测中,特异性、稳定性和再现性良好,最低检测限达到了0.1%。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期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已向可能使用这种方法的30多个部门、行业和机构征求了意见。
  • 稻田中浮萍(Lemna minor L.)生长对水稻产量及其潜在原因的影响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透过浮萍,诗人的眼里看到的是其和水中菱叶相映成趣的景象,是夏日池塘的勃勃生机。而在科研学者的眼中,看到的是天南星目浮萍科的水生植物,是潜藏在水稻种植中的双刃剑。营养物质的争夺?自然光照的遮挡?生存空间的占据?在一片生机之下,浮萍和水稻之间塑造着另一番景象..由于气候变暖/或灌溉水富营养化的影响,稻田中的浮萍(DGP)大幅增加。本研究考虑到生态因素、光合能力、光谱变化和植物生长等因素,对三个代表性水稻品种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确定DGP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GP显著降低pH值0.6,日水温降低0.6℃,水稻抽穗期提前1.6天,并平均增加了叶片的SPAD和光合速率分别为10.8%和14.4%。DGP还显着提高了RARSc、MTCI、GCI、NDVI705、CI、CIrededge、mND705、SR705、GM等多种植被指数的数值,并且水稻冠层反射光谱的一阶导数曲线在DGP处理后呈现出“红移”现象。上述因素的改变可导致株高平均增加4.7%,干物质重量平均增加15.0%,每平方米穗数平均增加10.6%,千粒重平均增加2.3%,最终籽粒产量增加10.2%。 DGP诱导的籽粒增产可以通过降低稻田水的pH值和温度来实现,从而提高SPAD值和叶片的光合作用,刺激水稻植株生长。这些成果可以通过水稻和浮萍之间的生物协同作用,为未来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图形概要图1. 实验地点((a),用红点标记)和浙江省(b)和江苏省(c)的样地。 (d,e)分别显示了浙江省和江苏省的样地水稻生育期的温度变化。浙江地块整个生育期水稻抽穗前和抽穗后的平均气温分别为29.3℃和24.1℃(蓝色),而江苏地块的平均气温为27.8℃和22.3℃(蓝色)。水稻冠层的光谱数据是在预灌浆、灌浆中期和成熟期的 10:00 至 14:00 晴朗无风的天气条件下使用ASD FieldSpec 4 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收集。波段范围为350~2500 nm,其中350~1350 nm光谱分辨率为3 nm,1001~2500 nm范围为8 nm,光谱数据采集间隔为1 nm。测量每个地块中的五个代表性区域,每次进行六次测量。然后将平均值用作绘图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并在每次测量之前进行白板校准。为避免光强干扰,尽可能在短时间内采集同批次样品。图 2. 稻田浮萍 (DGP) 对水稻冠层光谱特征的影响。 Control-R,控制中的反射光谱数据; DGP-R,稻田浮萍的反射光谱数据; Control-D,对照中的导数光谱数据; DGP-D,稻田中浮萍的导数光谱数据。 NJ5055和YY1540在预填充阶段的光谱特性分别由(a)和(b)表示; NJ5055、YY1540、JFY2在充填中期的光谱特性分别用(c)、(d)、(g)表示。 NJ5055和YY1540成熟期的光谱特征分别用(e)和(f)表示。DGP显著增加了干物质重量、植株高度(见图3)和谷物产量(见表5),分别增加了15.0%、4.7%和10.2%。对粳稻NJ5055的产量影响较大(增加了12.3%),而对其他两个杂交水稻品种的影响较小(平均增加了9.1%)。无论是粳稻还是杂交品种,均未检测到对收获指数的显著影响。在DGP处理下,三个品种的抽穗期平均提前1.6天,其中粳稻的影响更大(提前了2.4天),而杂交品种的影响较小(平均提前了1.2天)。籽粒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每平方米穗数的增加(增加了10.6%)引起的,其次是千粒重的增加(2.3%)。 然而,DGP对每穗的小穗数或结实率影响不大。除结实率外,这些指数均未检测到显著的交互作用效应。表 1 稻田种植浮萍(DGP)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图3. 稻田中生长的浮萍(DGP)对水稻植株生长的影响。(a)每株的干物质重量(克);(b)收获指数;(c)植株高度(厘米);(d)抽穗天数(天);浙江,浙江省;江苏,江苏省;** p ≤ 0.01,* p ≤ 0.05,+ p ≤ 0.1,ns,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1,由 t 检验确定。本研究对三个代表性水稻品种进行的稻田浮萍(DGP)种植试验表明,DGP 显着提高了籽粒产量,这解释了 DGP 导致水稻植株生长的增加,特别是在植株高度、每平方米穗数和干物质重量方面。DGP 导致稻田水的 pH 值和温度降低,同时提高了叶片的 SPAD 值和光合速率。 此外,它还优化了冠层结构,提前了水稻抽穗期,最终促进了水稻的生长。这些发现为实施可持续的水稻生产提供了实用的基础。然而,在广泛的时空背景下全面理解DGP对水稻生长和谷物品质的影响模式尚不清楚。因此,未来应进行跨数年的研究,以探讨DGP影响水稻的机制。
  • 华大基因与美国Arcadia公司合作水稻基因测序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img title="u=1800419674,211209723& fm=21& gp=0.jp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512/insimg/7f4b7abe-711d-4f45-a6aa-6e4d1169d219.jpg"//pp  美国农业技术公司Arcadia Biosciences 于12月8日宣布,已经与华大基因合作来创建一个水稻基因资源库,以促进粮食作物研究和开发。/pp  根据协议,深圳华大基因和Arcadia将共同创建、测序和特征化数百万的新水稻基因等位基因,专注于5000个高密度基因组变异的专利型籼稻品种。/pp  华大基因将确定这些品种的基因组DNA序列,并且免费提供在线分析数据。华大基因将通过中国国家基因库保存水稻种子,同时给研究人员分配水稻类型,以换取用户在线获得他们的研究成果。/pp  Arcadia将保留该水稻研发合作项目中任何结果的权利,包括水稻发育性状的氮利用效率和耐盐性。/pp  合作的其他条款尚未披露。/pp  Arcadia总裁兼CEO Eric Rey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些结果的共享有可能加快水稻品种发展,并最终扩展到其他关键粮食作物。我们经济高效地连接全球主要的遗传学研究基地,主要原因是,面对人口的不断增长、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及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他们能够将相关知识应用于实践,以支持全球粮食安全。”/pp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4px "关于Arcadia Biosciences/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 SimKai font-size: 14px "  Arcadia Biosciences是一家农业技术公司,总部位于加州戴维斯,专注于开发可造福环境和增进人类健康的农产品。Arcadia的农艺性状,包括氮利用效率、水利用效率、耐盐性、耐热性和除草剂耐受性等,都旨在让农业生产更经济高效且更健康环保。Arcadia的营养技术和产品带来了生产成本较低却更健康的成分和天然食物。公司被MIT技术评论提名为50家最智能公司之一。/span/p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