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草地蒸腾自动测量系统

仪器信息网草地蒸腾自动测量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草地蒸腾自动测量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草地蒸腾自动测量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草地蒸腾自动测量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草地蒸腾自动测量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草地蒸腾自动测量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草地蒸腾自动测量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草地蒸腾自动测量系统相关的资讯

  • 智能虫情测报灯:可自动识别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已经对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农作物危害。同时,由于在当前的防治过程中发现,草地贪夜蛾有明显的抗药性,而我国目前还没有防治该害虫的登记农药,因此草地贪夜蛾已对我国当前的农业及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全力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严防虫害暴发成灾,避免对粮食和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7月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印发《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方案》的通知。 《方案》明确,按照严密监测、全面扑杀、分区施策、防治结合的要求,对害虫适生区特别是玉米主产区,全面准确监测预警,及时有效防控处置,确保草地贪夜蛾不大规模迁飞危害,确保玉米不大面积连片成灾,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根据目前掌握的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划分三大区域落实防控任务,包括周年繁殖区、迁飞过渡区和重点防范区。其中,重点防范区位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天津、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省(区、市)的温带气候区。重点保护玉米生产,降低危害损失率,5月-9月份全面监测虫情发生动态,诱杀迁入成虫,主攻低龄幼虫防治,将危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为了预防草地贪夜蛾的入侵,必须用测报灯做好监测。托普云农研发的智能虫情测报灯全新升级重磅上线,具有AI人工智能自我学习功能,采用草地贪夜蛾专用光源,可自动识别自动计数,真正做到严密监测,全面扑杀。在线拍照远程上传,可通过Web或APP随时随地联网管理。 对付草地贪夜蛾,最快的方法就是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同时,杀虫灯诱杀技术、性诱剂监测与诱杀技术、生物农药选用等效果也不错。还可以通过间套作技术提高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来减少虫源基数。有药剂可用,有技术可支撑,有力量可调配,有经验可借鉴,只要监测到位、防控及时,草地贪夜蛾是可防可控的。
  • 首次在集约化管理草地上进行N2O的在线同位素表征测量
    首次在集约化管理草地上进行N2O的在线同位素表征测量 文献信息:B. Wolf1, L. Merbold, C. Decock et al. First on-line isot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N2O above intensively managed grassland. Biogeosciences, 2015. doi:10.5194/bg-12-2517-2015 文献摘要:对四种主要的N2O同位素(14N14N16O,14N15N16O,15N14N16O,14N14N18O)进行了分析,特别是15N的分子内的分布(“位置偏好”,SP)被认为是区分源过程和帮助限制全球N2O预算的工具。然而,由于离散烧瓶取样和随后的实验室质谱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受到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限制。量子级联激光吸收光谱(QCLAS)可以选择性高精度地分析痕量的N2O同位素,用于原位测量。这里,我们介绍了第一次实地考察的结果,这是在瑞士中部一个集中管理的草地上进行的。利用连接到自动N2O预浓缩装置的改良光谱仪,以高时间分辨率测定了大气表层(2.2m高度)的N2O摩尔分数和同位素组成。通过对压缩空气罐的重复测量确定了分析性能,结果表明δ15Nα、δ15Nβ和δ18O的测量重复性分别为0.20、0.12和0.11‰。同步涡动协方差N2O通量测量确定了土壤中N2O的通量平均同位素特征。我们的测量结果表明:总体上,硝化反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活动期间N2O的主要来源,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是由于N2O被还原为N2而不是其他途径,例如羟胺氧化。管理和灌溉事件表现为分子内15N位点偏好(SP)、δ15Nbulkandδ18O值较低,表明了硝化菌反硝化和不完全异养细菌反硝化对诱导干扰的响应最强烈。集约经营草地N2O的通量平均同位素组成SP、δ15Nbuk和δ18O分别为6.9±4.3、-17.4±6.2和27.4±3.6‰。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为其他N2O排放生态系统提供长期数据集,可用于进一步限制全球N2O库存。文献监测方案:从注入S1(锚定)开始,动态稀释至50ppm,预浓缩后环境N2O的摩尔分数。用合成空气冲洗吸收池后,注入S2(校准标准)并稀释至50ppm。为了确定已经报告的轻微浓度依赖性,再次注入S1,但注入的摩尔分数更高,为67ppm(后来称为S1h)。该摩尔分数表示高浓度表层空气预浓缩后预期的摩尔分数。随后,再次注入S1并稀释至50ppm,然后将然后将细胞充满预先浓缩的环境N2O(A)。注射S1和预浓缩环境N2O的子程序(S1+A)耗时35分钟,重复三次。为了独立测定重复性,第四个样品是预先浓缩的压缩空气(目标气体)。在实验中,使用了两个压缩空气钢瓶(C1和C2,称为目标气体)。试验开始前,在实验室测定了两个储气罐的同位素组成和N2O混合比(表1)。实验室和现场分析的N2O摩尔分数和同位素组成在其分析不确定度范围内。表1为实验期间使用的参考气体和压缩空气罐。S1和S2代表锚定和校准标准。C1和C2是用于确定系统性能的目标气体。报告精度为1σ。 N2O同位素比值分析仪器装置:四种最丰富的N2O同位素物种采用了改良的QCLAS(Aerodyne Research Inc.,Billerica MA,USA)进行量化,该系统配备了光谱发射为2203cm?1的连续波量子级联激光器(cw-QCL)、像散的Herriott多通道吸收池(204 m路径长度,AMAC-200)和一个短(5 cm)的参考路径充满N2O的吸收池,以锁定激光发射频率。实验期间,QCLAS在位于涡流协变(EC)塔以西60米处的空调拖车中运行。该拖车位置对主通量的贡献小于20%,且位于主导风向的远端。样品空气入口装置布设在EC塔入口附近(2.2m高)。样气经过一个膜泵(PM 25032022,KNF Neuberger,Switzerland)通过聚四氟乙烯管(内径4mm)吸入。在泵的上端,用渗透干燥器(MD050-72S-1,PermaPure Inc.,USA)对样气进行预干燥。继泵之后,使用减压阀将压力维持在4棒过压。通过使用一个包住Mg(ClO4)2的烧碱石棉的化学捕集器定量去除气流中的湿度和CO2。最后,样气通过烧结金属过滤器(SS-6F-MM-2,Swagelok,USA)并被引导至之前详细描述的预浓缩装置。为了将N2O混合比从环境水平增加到约50 ppm N2O,需要预浓缩大约8 L的环境空气。然后,预浓缩的N2O被引入QCLAS的真空多道吸收池中。预富集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δ15Nα、δ15Nβ和δ18O分别增加0.31±0.10、0.34±0.16和0.29±0.07‰)通过具有已知同位素组成的N2O的预富集来量化并随后进行校正。最近在实验室间比较活动中证明了通过QCLAS进行的N2O同位素组分分析与同位素比值质谱(IRMS)实验的兼容性。 测量和校准策略确保分析系统的高精度和可重复性,测量和校准策略采用了类似于Mohn等人(2012)提出的一种方法。它基于两种不同于N2O同位素组成的标准气体,这两种气体是由纯医用N2O(瑞士Pangas)的动态稀释产生的,包含其同位素纯度(98%)14N15N16O(美国剑桥同位素实验室)和(99.95%)14N14NO(ICON Services Inc.,USA)的规定量。随后用高纯度合成空气(99.999%,Messer-Schweiz AG)进行重量稀释,得到含有90 ppm N2O(每摩尔干空气含有10-6摩尔微量气体)的加压气体混合物。这两种标准都是根据东京理工学院(TIT、Toyoda和yoshida)先前测量的主要标准进行校准,以将δ值固定在国际同位素标准刻度上。第一个标准(S1,表1)用作国际δ标度的锚定点,并用作数据分析算法的输入数据(见数据处理)。数据采集方式及频率:数据处理基于仪器软件(TDLWintel,Aerodyne Research Inc.,Billerica,MA,USA)记录的四种主要N2O同位素物种的单独混合比和光谱仪特征。 结果:(1)δ值和N2O摩尔分数无明显漂移,表明所用测量技术的稳定性。(2)土壤中N2O摩尔分数的增加与δ值的降低有关,表明土壤释放到表层的N2O比大气背景下的N2O减少了15N。(3)相比之下,溶解有机碳浓度(DOC)对管理事件没有反应,但在活动的干燥阶段较高(p0.001)。(4)该滤波器导致SP、δ15Nbul和δ18O同位素源信号的最大和平均标准误差分别为6.8(μ=2.2)‰、4.5(μ=1.4)‰和2.2(μ=1)‰。(5)在所有被调查的δ值中,只有ManaⅡ组和ManaⅢ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6)对于上述平均值中包括的一些中午至中午时段,因此包括夜间N2O摩尔分数至少增加12 ppb,EC系统检测到负的N2O通量(?0.17±2.1 nmol m?2s?1;n=14)。 Aerodyne仪器特点:(1)可以区分多个N2O同位素,可以实现14N14N16O,14N15N16O,15N14N16O,14N14N18O的测量;(2)量子级联激光吸收光谱(QCLAS)可以选择性地高精度地分析痕量的N2O同位素,弥补其他仪器的不足;(3)该方法能够为其他N2O排放生态系统提供长期数据集。 咨询联系电话:010-82675321
  • 草地贪夜蛾来势汹汹,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助力科学防治
    草地贪夜蛾危害力极强  2019年1月,在云南省普洱市宝藏镇,有一个小小的“外国游客”正在田里享受中国美食。经过专家确认,这就是草地贪夜蛾。仅仅6个月时间,草地贪夜蛾就成为了我国重大害虫,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此后,草地贪夜蛾防治工作就成为我国病虫害防治的重点。  为做好2021年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3月11日,全国农技中心发布《2021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指出2021年草地贪夜蛾发生区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及以南地区,全国预计见虫面积约4000万亩。在与人类争夺粮食的“侵略战”中,草地贪夜蛾具体有哪些危害特点呢?  1、寄主广泛。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多食性,可危害80余种植物,最易危害玉米、水稻。  2、产卵量大。一只雌蛾每次可产卵100-200粒,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  3、迁飞扩散性强。草地贪夜蛾成虫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每晚可飞行100km。  4、危害严重。草地贪夜蛾是暴食害虫,群体作战,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啃完后列队迁移下一片地。  有没有办法消灭?  针对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作为最传统的方法已经用了几十年了。然而,研究表明,草地贪夜蛾已经通过基因突变,对传统农药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化学防治的方法正在逐渐失去效果。  随着农业科技手段的发展,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也出现新进展,性诱测报作为绿色防控手段之一正在成为草地贪夜蛾防治新趋势。通过性诱剂来诱捕草地贪夜蛾成虫,一方面可以监测草地贪夜蛾的实时动态,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雌虫交配繁殖机会,减少子代幼虫的发生量,有效防治虫害。  目前,传统性诱测报产品往往存在误报、误计数、虚预警等痛点,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的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可以提高性诱测报的专一性和准确性,有效解决这些痛点。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将人工智能、物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害虫性诱捕器相结合,可以有效开展草地贪夜蛾的性诱测报工作,实现对草地贪夜蛾虫害的可防可控可治。  通过利用深度学习、AI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可将获取的草地贪夜蛾照片与AI识别数量相互验证,有效提高数据准确度。同时,托普云农自主研发了手机端APP,可实现线上远程查看草地贪夜蛾虫情数据和图像列表,利用AI算法技术自动识别草地贪夜蛾数量并生成统计折线图,有效监测预警草地贪夜蛾重大虫情灾情。  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可以实现及时监测草地贪夜蛾迁飞入侵动态,为智能预警测报提供基础数据,有效提高草地贪夜蛾的数据监测准确度,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同时系统具有安装方便、安全环保等特点。  托普云农作为一家服务于农的科技企业,致力于探索农业多种场景的数字化技术应用,益特IT智慧性诱测报系统只是托普云农在病虫害测报领域的一个产品缩影。未来,托普云农将持续优化升级产品,通过AI核心能力,在病虫害监测预警方面探索更多延展和提升空间,切实解决农业领域更多病虫害痛点!
  • 西藏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呼吸与甲烷通量的流域尺度格局及控制因素
    生态系统呼吸(Re)和甲烷(CH4)通量是两个重要的土壤-大气碳交换过程,已经在局地尺度上得到充分记录。然而,在流域尺度上,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这些过程的空间格局和控制因素尚不清楚。基于此,为了填补研究空白,在本研究中,来自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和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青藏高原风火山(34°40′-34°46′ N和92°50′–92°62′ E;4580-5410 m a.s.l.;图1a)测量了两个生长季节(2017年和2018年)不同坡向(北向(阴坡)和南向(阳坡))和不同海拔(低、中和高坡位)的生态系统呼吸(Re)和CH4通量,旨在阐明青藏高原草地流域尺度的Re和CH4通量模式并量化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调节Re和CH4通量的相对贡献。作者利用LGR UGGA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PS-3000便携式土壤呼吸系统(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SC-11便携式呼吸室(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和2018年生长季节(6-12月)每30天测量一次Re和CH4通量。同时,还测量了土壤温度、体积含水量、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土壤有机质、pH、土壤全氮、土壤容重、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土壤蔗糖酶活性、NH4+-N和NO3--N浓度。 图1 西藏高寒草地研究区和样地位置。(a)青藏高原植被类型图显示了研究区位置。(b)2个沟谷的2个坡向的3个海拔位置的18个研究地块。(c)山坡上的高寒草甸。(d)阳坡低坡位的高寒沼泽草甸。【结果】微生物因子对高寒草地流域Re空间变异具有控制作用。在高海拔阴坡位置,较低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抑制了Re的产生。作者发现高寒草地是大气CH4的净汇,流域内平均CH4通量率表现出很大的空间变异性,范围为-1.6~-10.48μg CH4 m-2 h-1。土壤体积含水量的空间变异解释了流域内76%的CH4通量变异。作者认为在高寒草地流域,永冻层对水文状况的影响可能会增加土壤水分(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充水孔隙空间)的空间变异性,通常在Re和CH4吸收受到抑制的低坡位形成排水不良的地貌。结果强调了地形和永冻层通过对生物物理化学因子的影响间接影响着Re和CH4通量。作者建议在地球系统模型中应重视青藏高原草地流域尺度上Re和CH4通量的空间变异性,尤其是CH4通量随海拔位置的变异性。 图2 两个生长季节生态系统呼吸(Re)速率(a-c)和CH4通量(d-f)及其范围(g和h)的季节性变化。 图3生态系统呼吸(Re)和生物物理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 图4 变异划分分析(a)和结构方程模型(b)研究了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呼吸(Re)的多变量影响。图(a)中,ST代表土壤温度,SOM代表土壤有机质。图(b)中,实线箭头表示显著相关(P<0.05);虚线箭头表示无显著相关(P>0.05);箭头宽度与关系强度成正比。多层矩形表示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的第一成分;土壤有机质包括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全氮(STN),微生物因子包括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蔗糖酶活性。 图5 CH4通量率和土壤温度(a)、土壤体积含水量(b)、充水孔隙度、NH4+-N(d)和NO3—N(e)之间的关系。【结论】为期两年的西藏高寒草地野外研究发现,由于流域内沟壑斜坡沿线的土壤水分差异,海拔位置显著影响CH4通量。在流域尺度上,生物和微生物因子相互作用影响Re,微生物因子对Re具有直接调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山坡水文中永冻层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这可能会改变高寒草地的碳交换,尤其是考虑到低坡CH4净吸收率弱于其他坡位。这些发现对于估算西藏多年冻土区山地的碳交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山地覆盖了青藏高原约60.58%的区域,忽视流域尺度Re和CH4通量的空间变异性可能会误导对碳交换的评估。因此,作者建议在地球系统模式中应该考虑流域尺度Re和CH4通量的空间变异性,以改进对西藏高寒草地碳交换的评估。请点击如下链接,下载原文:西藏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呼吸与甲烷通量的流域尺度格局及控制因素
  • 甘肃新增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4月14日,记者从省科技厅了解到,科技部2010年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审工作于日前结束,兰州大学申报的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甘肃省获批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省第七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立项建设将对加强我国草业科学基础研究,培养草业科学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生态安全、食物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等战略目标及甘肃省富民强省战略提供科技支撑。为保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质量,科技部将组织专家对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名称、研究方向、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等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可行性论证后科技部将正式批准立项建设。
  • 兰州大学召开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会
    2011年1月5日,兰州大学召开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动员大会。兰州大学副校长陈发虎,中国工程院院士、草地农业科技学院院长、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学术委员会主任南志标,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凤民出席会议。兰州大学科技处、发展规划处、基建处、国资处、人事处、财务处、后勤管理处、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负责人和全体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大会由兰州大学科技处处长张迎梅主持。  陈发虎结合国内外科技工作情况,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兰州大学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实验室申报动员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各职能部门统一思想,把实验室申报工作作为当前学校的大事抓紧抓好 二是两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要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是要认真思考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确保实验室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的态势。  南志标汇报了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有关工作情况。他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是学校的大事,取得目前的阶段性成绩是大家努力的结果,团结一致是最终取得成功的保证。他简要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与内容。希望两个实验室群策群力,发挥集体力量,团结一致积极做好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后续工作。  李凤民回顾了生态学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史,希望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向更高更好的目标迈进,为实验室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张迎梅简要介绍了实验室申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并要求全体科研人员以大局为重,要有主人翁精神,以对自己学术生涯高度负责的精神支持好实验室申报与建设工作。
  • 测报草地贪夜蛾,保障全球粮食安全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全球草地贪夜蛾防控行动东北亚区域第一次协调会(视频会),宣布东北亚区域草地贪夜蛾联合防控协调行动正式启动。中国、菲律宾分别作为东北亚、东南亚区域示范国家作报告,分享本国防控对策和区域示范经验;日本、韩国、朝鲜作为东北亚区域试点国家,分别介绍了本国发生与防控进展。  协调会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徐树仁代表东北亚区域示范国家表示,中国愿意在FAO全球行动框架下,积极承担示范国家任务,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携起手来面对共同的敌人,共同提升全球草地贪夜蛾监控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植物生产与保护司司长兼全球草地贪夜蛾防控行动秘书处秘书长夏敬源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了中国在全球草地贪夜蛾防控行动中的治理经验和示范作用,他希望中国继续发挥示范国家作用,深入开展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积极筹备东北亚区域技术培训会,同时加强与粮农组织及东北亚区域试点国家的信息交流,为共同提升亚太区域草地贪夜蛾防控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草地贪夜蛾的出现以及危害  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会在每年气温转暖时迁徙至美国东部与加拿大南部各地,美国历史上就发生过数起草地贪夜蛾的虫灾。2016年起,草地贪夜蛾散播至非洲、亚洲各国,2019年最早出现在中国大陆18个省份与台湾岛,给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一定损失。  草地贪夜蛾在农业上属于害虫类,其发育的速度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加快,一年可繁衍数十代,而一只雌娥一次可产下超过1000颗卵。其幼虫会大量啃食禾本科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之类细粒禾谷以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害全球粮食安全。  托普云农多种产品防治虫害  为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去年4月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就已下发了《关于草地贪夜蛾“三区三带”布防任务的通知》,要求处于“三区三带”区域内的17个省份的205个重点县采取布防措施。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的高空测报灯、高空杀虫灯等产品充分满足了对于草地贪夜蛾的防控要求。高空测报灯是一款依赖虫类近光性原则,利用光波引诱草地贪夜蛾飞入撞击的测报灯,在技术上,针对草地贪夜蛾的生物习性做了一定的适配与功能优化,可以在开展防控工作的同时辅助植保人员完成草贪测报工作,为全国布防一盘棋做好基层数据采集工作。  去年一整年,托普云农在全国一共布防了600余台高空测报及杀虫灯,托普云农售后服务部的小伙伴们在前线布下的“智能监测网”,提供了丰富的虫情测报信息,为全国防治草地贪夜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灯诱技术捕获沿途虫情动态,物联网技术提供及时的情报反馈,这批由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空测报灯将持续为全国整体的草贪防控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除了布设高空测报灯外,托普云农新设计的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通过性诱剂也可以对草地贪夜蛾等农业害虫进行定向诱补、分类数据统计、自动计数并且发出虫害预警。与以往的害虫测报系统不同的是,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使用太阳能供电,手机端远程控制,GRPS无线传输,用户可以清楚了解害虫的相关数据。  布设高空灯、性诱补器等仪器设备,监测迁飞动态,统防统治和点杀点治措施相结合,及时扑杀幼虫,降低草地贪夜蛾等农业害虫的发生基数,减轻粮食危害损失。托普云农将继续以产品和服务帮助防治草地贪夜蛾等农业害虫,为全球人民的粮食安全出力。  据了解,此次全球草地贪夜蛾防控行动东北亚区域协调会有联合国粮农组织植物生产与保护司项目官员、驻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办事处及驻东北亚各国代表,中国、菲律宾、日本、韩国、朝鲜的国家联系人和专家共计20余人参会。
  • 托普云农朱旭华:草地贪夜蛾不是终点,而是单个需求
    导语: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格外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鼓励在农业应用高新技术,是因为技术能为农业带来巨大的应用价值与经济效益。当下,草地贪夜蛾虫情肆虐,财政部紧急下拨5亿资金作为防治补贴,AI作为前景广阔的新型技术之一,对虫情防治有着重大的实用价值。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其实,人工智能离我们真的很近,百度的智能搜索,支付宝的人脸识别,微信的语音转换… … 都是人工智能的技术成果,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而在未来,它与物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结合,人工智能还将解锁更多应用场景。 农业产业化应用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之一。农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急需高新技术的注入,为其产业赋能,同时,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农业能为人工智能提供多种多样的应用场景。 病虫害识别、无人机喷药、机器人除草… … 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场景十分多样。托普云农作为国内先行的智慧农业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对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探索已有五六个年头,2016年,托普云农正式成立智慧农业研究院,聚焦AI图像识别等5大领域进行研究与实践,并结合产业需求进行产业化应用探索,输出了不少智慧农业服务理论与技术成果。 截至目前,智慧农业研究院旗下出品的智能虫情测报灯、考种系列仪器、见虫APP等都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在相关领域都有不少成功的应用案例,赢得了农政部门与技术专家的认可。 当下,草地贪夜蛾虫情肆虐,这个来自北美的“妖蛾子”大军从今年1月份自云南边境入侵我国,沿途为害玉米、甘蔗、高粱等农作物,截止7月5日,虫害已经席卷全国20个省区市的1128个县,祸害面积高达831万亩,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不过,尽管“行军蛾”来势汹汹,但虫情为害程度还尚在可控范围之内,比起它们在非洲的“肆意妄为”,着实逊色不少。为何中国对草地贪夜蛾的防范能有这种效果?这得益于中国现有病虫害监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防治运转体系的逐步成熟。 自东南亚爆发虫情以来,相关研究团队便开始在云南增设高空测报灯进行布点测报,及时发布虫情,而在首次检测到虫情后,农业农村部也邀请专家进行讨论输出防治方案,指导基层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有现在的早预防、早测报、早预警、早防治的成效。 企业也该有所作为。托普云农副总经理朱旭华谈及草地贪夜蛾时说道,在这“全员防治,虫口夺粮”的背景下,更能凸显企业的技术实力与行业担当。托普云农作为一家技术型农业服务企业,善于利用自身产品及研发技术优势,为行业客户提供服务,解决痛点需求。 据专家预测,草地贪夜蛾还有向北蔓延的趋势,全国范围内的后续防治工作将围绕“测报”与“杀虫”两个方向展开,针对这类产业化需求,托普云农同样有着对应的技术积累与产品输出。 托普云农出品的虫情测报灯依托AI图像识别技术能在其中而发挥巨大的价值: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让机器掌握虫体识别与计数技能,能够对虫情进行测报,以机器换人,24小时“站岗”,提升植保监测效率与准确度,从而助于植保部门对虫情防治进行及时部署,减少作物损失,保护粮食生产安全。目前,该产品已实现草地贪夜蛾的自动识别和计数。 而另一款由托普精心研制、迭代升级的高空测报灯,它采用专用灯源,在夜间能够在大范围内诱杀草地贪夜蛾成虫,以物理防治的方式减少虫群基数,缓解虫情,守护田间作物。相信在信息化测报技术与防治技术的支撑下,草地贪夜蛾的势头将会被慢慢压制下来。 当然,草地贪夜蛾只是当下的一个行业热点,未来还将有更多的热点与话题,而技术的应用场景也不仅限于此,对于农业的常态化需求,AI技术还有着许多亟待探索的课题。“草地贪夜蛾不是终点,而是单个需求”,朱旭华表示,除却病虫害识别,托普云农智慧农业研究院还对作物表型分析、考种识别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 相信随着AI与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结合,以及中国工业体系制造工艺的日趋成熟,托普云农的智慧农业技术成果将会逐步走出实验室,并由试点样板辐射为大规模应用,这些应用将极具智能化、精细化、自动化的特点。为实现这一愿景,托普云农智慧农业研究院也将在AI、大数据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智慧农业开垦更加广阔的耕耘土地。 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托普云农一直在路上。
  • 抗战草地贪夜蛾,托普云农有绝招
    草地贪夜蛾是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蛾,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成虫的寿命约为12天,完整周期仅为30天,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禾本科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之类细粒禾榖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跨国界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已经对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农作物危害。同时,由于在当前的防治过程中发现,草地贪夜蛾有明显的抗药性,而我国目前还没有防治该害虫的登记农药,因此草地贪夜蛾已对我国当前的农业及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全力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严防虫害暴发成灾,避免对粮食和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7月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印发《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方案》的通知。 《方案》明确,按照严密监测、全面扑杀、分区施策、防治结合的要求,对害虫适生区特别是玉米主产区,全面准确监测预警,及时有效防控处置,确保草地贪夜蛾不大规模迁飞危害,确保玉米不大面积连片成灾,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根据目前掌握的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划分三大区域落实防控任务,包括周年繁殖区、迁飞过渡区和重点防范区。其中,重点防范区位于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天津、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省(区、市)的温带气候区。重点保护玉米生产,降低危害损失率,5月-9月份全面监测虫情发生动态,诱杀迁入成虫,主攻低龄幼虫防治,将危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为了预防草地贪夜蛾的入侵,必须用测报灯做好监测。但草地贪夜蛾飞的快、飞的高,普通测报灯很难进行监测。 托普云农研发的高空测报灯为1000W金属卤化物灯,360°有效撞击结构设计,雨天不断电正常工作,不错过迁飞性害虫,具备光控和时控功能,可按设置方式自动开关灯。可以有效诱集高空的草地贪夜蛾,监测迁飞性害虫的田间种群动态。高空测报灯可设在楼顶、高台等相对开阔处,或安装在病虫观测场内,集中诱杀高空虫害。自带联网功能,可通过Web或APP远程管理区域内测报设备。 切实做好监测防控工作,严防草地贪夜蛾暴发成灾,确保秋粮生产安全,同时结合田间调查,准确掌握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及时发布虫情预报预警,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
  • 多地迎来草地螟迁飞活跃期,托普云农做了一件重要的事
    7月至8月,是草地螟迁飞活跃期。据《中国三农报道》报道:近期,在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北部、辽宁西部等地都出现了草地螟的明显蛾峰。6月下旬以来,最 高单日单盏智能设备可监测到草地螟超过2万头。《CCTV 17 中国三农报道》有效应对草地螟等迁飞害虫的迁飞高峰期,最 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提前预测,布好防控,进而确保粮食稳产增收。托普云农智能虫情测报灯、风吸式杀虫灯、高空测报灯、高空杀虫灯作为国内领 先的数字农业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托普云农围绕智能植保测报装备、绿色防控装备、模型和算法能力,在病虫害测报领域进行了深入实践与探索,研发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系统利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等技术,以智能虫情测报灯、风吸式杀虫灯、高空测报灯、高空杀虫灯等智能装备为载体,实现对害虫的自动识别与计数、气象数据的监测与记录、土壤数据的监测与记录… … 这些数据经由物联网络上传至云平台,通过智能算法,形成相应的病虫害发生趋势图,有效帮助农户做好虫害防治工作,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在今年草地螟监测预警工作中,托普云农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有效实践,也为宁夏、内蒙古、辽宁等多地草地螟监测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参考。↓ ↓ ↓宁夏回族自治区智慧农业云平台7月检测到的草地螟数据图内蒙古自治区智慧农业云平台7月检测到的草地螟数据图辽宁省智慧农业云平台7月检测到的草地螟数据图针对虫害监测预警,我们能做什么?以“浙江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智慧监测预警”项目为例,托普云农担任技术支撑单位,多次成功监测预警省内迁飞病虫害趋势。2021年7月底,台风“烟花”过境浙江省,系统监测到桐庐等地出现了明显的稻纵卷叶螟迁飞高峰,龙游等地水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有潜在流行趋势,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当地植保部门,指导农户采取措施,加强预防,确保了水稻生产安全。可见先进信息技术的加持,不仅能实现主要虫害发生情况的实时动态采集,还能按地区、栽培作物等精 准化推送病虫测报,以确保生产主体能准确、适时防治,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据统计,自2017年至今,浙江省统一布局水稻智能监测点110余个。如需建设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可以联系我们。
  • 科研人员研创出草地贪夜蛾取食新驱避剂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资源昆虫与生物工程中心联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花都区农技推广中心研创出一种新的草地贪夜蛾取食驱避剂。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硕士研究生孔祥鑫和唐睿博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曹莉研究员和金永玲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原产于北美,其凭借长距离迁飞优势和超350种取食寄主范围,近年来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跨境经济害虫,2019年进入我国以来,目前呈大面积分布态势,严重威胁以玉米为主的粮食和蔬菜生产。昆虫病原线虫EPN是针对该虫较好的化学农药替代绿色方法,其核心杀虫功能与共生细菌有关,但背后的化学和分子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在该项工作中,研究人员首先利用取食驱避实验和气象色谱-质谱小分子代谢分析,鉴定了EPN共生菌All、X-7和SN三个关键品系中657个挥发性气味物质;进一步通过神经电生理和行为生测实验,锁定了30种潜在的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具生物活性物质,最后发现化合物2-己炔酸在共生菌通过嗅觉感受抑制幼虫取食活动中表现出主导作用;利用2-己炔酸和EPN制剂在玉米田间结合施放,显著提高了保苗效果,证实该驱避剂具备极佳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从化学通讯角度首次阐述了线虫共生菌对夜蛾科害虫的取食行为调节机制,对后续研发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治方法具有指导意义。上述研究得到广东省重点领域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的资助。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pestbp.2022.105286
  • Picarro+LI-2100 | 中国黄土高原天然草地和人工林地小流域生态水文分离——一年周期稳定
    黄土高原“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这是已故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对黄土高原的描述,也是三、四十年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水土流失严重,荒凉贫瘠。如今经过前辈们的不懈努力,这片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植被恢复与人工造林成果显著,生态环境大幅改善。现在的黄土高原“植被”与“水”已经成为这片土地上绑定的话题。生态改善的同时,人们对于此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关于植被在这片土地的恢复过程中,如何影响到生态水文的变化?今天来了解一篇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团队的相关论文。中国黄土高原天然草地和人工林地小流域生态水文分离——一年周期稳定同位素观测的证据陆地生态水文是地球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功能和相关服务的理解至关重要。土壤可调节局部到全球范围的生态水文过程。植物作为生态水文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贡献了50%-90%的蒸散量。因此,研究植物和周围土壤之间水的相互作用对于深入理解生态水文过程至关重要。生态水文分离假说是同位素生态水文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涉及到两个水世界。已有许多研究在不同气候带进行了生态水文分离调查。黄土高原一直进行人工林和自然恢复,显著改变了土壤性质、植被群落、微生物群落和生态水文过程,然而植被恢复如何影响生态水文过程仍不清楚。基于此,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对甘肃省庆阳市南小河沟(107°370′E, 35°420′N)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对比了其中两个相邻小流域中不同类型水的δ18O和δ2H(利用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LI-2100 Pro,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提取植物(根/茎,叶)和土壤水,利用Picarro L2130-I水同位素分析仪测量降水和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组成)以测试是否存在“生态水文分离”,阐明植被恢复如何改变黄土高原林地和草地之间的同位素生态水文,并探索两个小流域根系/茎水和土壤水之间是否存在同位素分馏。黄土高原两个相邻小流域中采样点【结果】两个相邻小流域(森林vs.草地)土壤mobile和less-mobile水的氢和氧同位素变化相邻小流域不同类型水的氢和氧同位素示意图【结论】黄土高原相邻小流域生态水文同位素分析调查支持生态水文分离假说,即土壤mobile和less-mobile水氢和氧同位素比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两者之间存在动态交换。另外,研究也发现植物根系/木质部水和土壤(Mobile和less-mobile)之间存在同位素差异,暗示植物根系吸水可能发生了同位素分馏,该结论尚需进一步研究。
  • GEODERMA丨肖春旺教授团队在草地土壤碳激发效应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2018年,由北京普瑞亿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PRI-8800全自动变温培养土壤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系统,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泛关注。该系统在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Q10及其调控机制方面提供了一整套高效的解决方案,为科研人员提供室内变温培养模拟野外环境的条件,让科研可以更广、更深层次地开展。目前以PRI-8800为关键设备发表的相关文章已达23篇。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肖春旺教授团队在草地土壤碳激发效应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在该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PRI-8800对来自外源碳和土壤有机质的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快速、连续、高频观测,为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来自植物根际和凋落物层淋溶的易分解外源碳(LOC)输入土壤是生态系统常见的自然现象,其在微生物介导的土壤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植物根系密集的草原生态系统。然而,外源碳的输入并不总是意味着土壤碳的净增加,因其能为异养微生物群落提供可用的碳和能量,进一步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产生影响,即激发效应(Priming Effect,PE)。长期以来,尽管许多研究已经探讨了由外源碳添加诱导的激发效应,但很少有研究关注其短期效应。其次,输入土壤的外源碳是高度动态变化的,会迅速融入微生物、土壤有机质,或分解为CO2,但由于土壤微生物对外源碳输入的反应很快,来自外源碳的呼吸作用对微生物呼吸作用的相对贡献及其影响因素仍不确定。此外,围栏禁牧被认为是实现草地生态系统自我恢复的重要途径,其对土壤碳氮特性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而围栏禁牧所导致的土壤碳氮特征变化可能进一步影响微生物对外源碳和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但目前仍然缺乏对此的全面了解。 针对以上科学问题,肖春旺教授团队在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站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人员采集了3个不同围封禁牧时间(42年、22年和0年[自由放牧])和4个不同土层深度(0–10、10–30、30–50、50–100 cm)的土壤。通过向土壤中添加δ13C标记的葡萄糖以模拟自然界的碳输入,并使用北京普瑞亿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PRI–8800全自动变温培养土壤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系统,在105-h内实现了分钟尺度上对来自外源碳和土壤有机质的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快速、连续、高频观测,主要探究了土壤碳氮特征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响应外源碳输入的短期过程以及对外源碳和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影响及机制。 研究结果发现,土壤微生物对外源碳的输入反应迅速,由土壤有机碳和碳氮比控制的微生物生物量是直接影响微生物对外源碳输入反应强度的最重要因素。放牧和较深的土壤层减少了来自外源碳的呼吸作用及其对总呼吸作用的相对贡献(图1),主要归因于土壤碳氮比和真菌/细菌的变化。此外,外源碳添加促进了所有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使土壤有机质的呼吸作用增加了11.3–92.4 mg C g-1 SOC,相当于18.7–266.1%的激发效应。放牧和土壤深度增加导致了更大的激发效应和土壤碳损失,其中土壤碳氮比和有机碳含量是最重要的调节因素。图1 不同土壤中来自外源碳和土壤有机质的累积碳矿化量及其比值注:GE42(10)、GE22(10)和GE0(10)分别代表围栏禁牧42年、22年和0年样点的0–10 cm土壤;GE42(10)、GE42(30)、GE42(50)和GE42(50)分别代表围栏42年样点的0–10、10–30、30–50、50–100 cm的土壤。 禁牧被认为是实现草原生态系统自我恢复的重要途径,了解放牧对外源碳输入下草原碳循环的影响可能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未来草原土壤碳动态的预测。因此,结合本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概念框架,阐明了禁牧年限和土壤深度变化对外源碳输入下草原土壤微生物呼吸和土壤碳动态的影响(图2)。禁牧对植被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土壤有机质的质和量,进而通过影响微生物特性导致更多的外源碳被微生物呼吸代谢,并增大其对总微生物呼吸的贡献,但是却会减小其诱导的激发效应和土壤碳损失。然而,对于不同深度的土壤而言,增加土层深度会影响土壤有机质的质和量,导致来自外源碳的呼吸及其对总微生物呼吸的贡献均减小,但是却会减小其诱导的激发效应和土壤碳损失。目前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原正面临着严重退化的困境,而禁牧可能是实现表层土壤碳固持的有效措施。图2 禁牧和土壤深度变化对外源碳输入下草原土壤微生物呼吸和土壤碳动态影响的概念图 相关研究成果以“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SOM determines the mineralization of recently added labile C and priming of native SOM in grazed grasslands”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土壤学领域主流期刊《Geoderma》(中科院一区Top,IF5 = 7.444)上。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李超为本论文第一作者,肖春旺教授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何念鹏研究员为本研究的重要合作作者,另外,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徐丽副研究员和李明旭博士也参与了本研究。来源丨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官网相关论文信息:Li C, Xiao C, Li M, et al.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SOM determines the mineralization of recently added labile C and priming of native SOM in grazed grasslands[J]. Geoderma, 2023, 432: 116385.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eoderma.2023.116385. 自2018年上市以来,PRI-8800全自动变温培养土壤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系统得到了广泛关注。该系统在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Q10及其调控机制方面提供了一整套高效的解决方案,为科研人员提供室内变温培养模拟野外环境的条件,让科研可以更广、更深层次地开展。目前以PRI-8800为关键设备发表的相关文章已达23篇。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针对国内“双碳”行动有效性评估,普瑞亿科全新升级了PRI-8800 全自动变温培养土壤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系统,结合了连续变温培养和高频土壤呼吸在线测量的优势,模式的培养与测试过程非常简单高效,这极大方便了大量样品的测试或大尺度联网的研究,可以有效服务科学研究和生态观测。PRI-8800的成功推出,为“双碳”目标研究和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R)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温度敏感性参数(Q10)可以刻画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程度。Q10是指温度每升高10℃,R所增加的倍数;Q10值越大,表明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温度变化就越敏感。Q10不仅取决于有机质分子的固有动力学属性,也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Q10能抽象地描述土壤有机质分解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在不同生态类型系统、不同研究间架起了一个规范的和可比较的参数,因此其研究意义重大。 以往Q10研究通过选取较少的温度梯度(3-5个点)进行测量,从而导致不同土壤的呼吸对温度变化拟合相似度高的问题无法被克服。Robinson最近的研究(2017)指出,最低20个温度梯度拟合土壤呼吸对温度的响应曲线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PRI-8800全自动变温土壤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系统为Q10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不仅能用于测量Q10对环境变量主控温度因子的响应,也能用于测量其对土壤含水量、酶促反应、有机底物、土壤生物及时空变异等的响应。PRI-8800为Q10对关联影响因子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快捷、高效、准确的整体解决方案。可设定恒温或变温培养模式;温度控制波动优于±0.05℃;平均升降温速率不小于1°C/min;150ml样品瓶,25位样品盘;大气本底缓冲气或钢瓶气清洗气路;一体化设计,内置CO2 H2O模块;可外接高精度浓度或同位素分析仪。 为了更好地助力科学研究,拓展设备应用场景,普瑞亿科重磅推出「加强版」PRI-8800——PRI-8800 Plus全自动变温培养土壤温室气体在线测量系统。 1)原状土冻融过程模拟:气候变化改变了土壤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的频率和强度。这些波动影响了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关键驱动力,即土壤水分利用率。虽然这些波动使土壤微生物结构有少许改变,但一种气候波动的影响(例如干湿交替)是否影响了对另一种气候(例如冻融交替)的反应,其温室气体排放是如何响应的?通过PRI-8800 Plus 的冻融模拟,我们可以找出清晰答案。 2)湿地淹水深度模拟:在全球尺度上湿地甲烷(CH4)排放的温度敏感性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位变化,而二氧化碳(CO2)排放的温度敏感性不受水位影响。复杂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不同水位的变化及不同温度的变化如何影响和调控着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该如何量化不同水位的变化及不同温度的变化下湿地的温室气体排放?借助PRI-8800 Plus,通过淹水深度和温度变化的组合测试,可以查出真相。 3)温度依赖性的研究:既然温度的变化会极大影响土壤呼吸,基于温度变化的Q10研究成为科学家研究中重中之重。2017年Robinson提出的最低20个温度梯度拟合土壤呼吸对温度响应曲线的建议,将纠正以往研究人员只设置3-5个温度点(大约相隔5-10℃)进行呼吸测量的做法,该建议能解决传统方法因温度梯度少而导致的不同土壤的呼吸对温度变化拟合相似度高的问题,更能提升不同的理论模型或随后模型推算结果的准确性。而上述至少20个温度点的设置和对应的土壤呼吸测量,仅仅需要在PRI-8800 Plus程序中预设几个温度梯度即可完成多个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自动测量,这将极大提高科学家的工作效率。 除了上述变温应用案例外,科学家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诸如日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甚至年度温度变化的模拟培养,通过PRI-8800 Plus的“傻瓜式”操作测量,将极大减少科学家实验实施的周期和工作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PRI-8800 Plus除了具有上述变温培养的特色,还可以进行恒温培养,抑或是恒温/变温交替培养,这些组合无疑拓展了系统在不同温度组合条件下的应用场景。 4)水分依赖性的研究:多数研究表明,在温度恒定的情况下,Q10很容易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水分依赖特性。PRI-8800 Plus可以通过手动调整土壤含水量的做法,并在PRI-8800 Plus快速连续测量模式下,实现不同水分梯度条件下土壤呼吸的精准测量,而PRI-8800 Plus的逻辑设计,为短期、中期和长期湿度控制条件下的土壤呼吸的连续、高品质测量提供了可能。 5)底物依赖性的研究:底物物质量与Q10密切相关,这里的底物包含不限于自然态的土壤,如含碳量,含氮量,易分解/难分解的碳比例、土壤粘粒含量、酸碱盐度等;也可能包含了某些外源底物,如外源的生物质碳、微生物种群、各种肥料、呼吸促进/抑制剂、同位素试剂等。通过PRI-8800快速在线变温培养测量,能加速某些研究进程并获得可靠结果,如生物质炭在土壤改良过程中的土壤呼吸研究、缓释肥缓释不同阶段对土壤呼吸的持续影响、盐碱土壤不同改良措施下的土壤呼吸的变化响应等等。 6)生物依赖性的研究:土壤呼吸包含土壤微生物呼吸(90%)和土壤动物呼吸(1-10%),土壤微生物群落对Q10影响重大。通过温度响应了解培养前后的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的变化以及对应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有重要意义。外源微生物种群的添加,或许帮助科学家找出更好的Q10对土壤生物依赖性的响应解析。1.Li C, Xiao C, Li M, et al.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SOM determines the mineralization of recently added labile C and priming of native SOM in grazed grasslands[J]. Geoderma, 2023, 432: 116385.2.Ma X, Jiang S, Zhang Z, et al. Long‐term collar deployment leads to bias in soil respiration measurements[J]. 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23, 14(3): 981-990.3.He Y, Zhou X, Jia Z, et al. Apparent thermal acclimation of 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mainly mediated by substrate availability[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23, 29(4): 1178-1187.4.Mao X, Zheng J, Yu W, et al. Climate-induced shifts in composition and protection regulat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carbon decomposition through soil profile[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22, 172: 108743.5.Pan J, He N, Liu Y, et al. Growing season average temperature range is the optimal choice for Q10 incubation experiments of SOM decomposition[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2, 145: 109749.6.Li C, Xiao C, Guenet B, et al. Short-term effects of labile organic C addition on soil microbial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in a temperate steppe[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22, 167: 108589.7.Jiang ZX, Bian HF, Xu L, He NP. 2021. Pulse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spatial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of soil carbon emissions.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9: 673310.8.Liu Y, Xu L, Zheng S, Chen Z, Cao YQ, Wen XF, He NP. 2021.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in soils with lower substrate availability is enhanced more by labile carbon input.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54: 108148.9.Bian HF, Zheng S, Liu Y, Xu L, Chen Z, He NP. 2020.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rate and its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along water table gradients in cold-temperate forest swamps. Catena, 194: 104684.10.Xu M, Wu SS, Jiang ZX, Xu L, Li MX, Bian HF, He NP. 2020. Effect of pulse precipitation on soil CO2 release in different grassland typ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101: 103250.11.Liu Y, He NP, Xu L, Tian J, Gao Y, Zheng S, Wang Q, Wen XF, Xu XL, Yakov K. 2019. A new incubation and measurement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temperature response of soil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138, 107596.12.Yingqiu C, Zhen Z, Li X, et al. Temperature Affects new Carbon Input Utilization By Soil Microbes: Evidence Based on a Rapid δ13C Measurement Technology[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 10(2): 202-212.13.Cao Y, Xu L, Zhang Z, et al. Soil microbial metabolic quotient in inner mongolian grasslands: Patterns and influence factors[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9, 29: 1001-1010.14.Liu Y, He NP, Wen XF, Xu L, Sun XM, Yu GR, Liang LY, Schipper LA. 2018.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of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Patterns and control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21: 35-42.15.Liu Y, Wen XF, Zhang YH, Tian J, Gao Y, Ostle NJ, Niu SL, Chen SP, Sun XM, He NP. 2018.Widespread asymmetric response of 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to warming and cooling. 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 635: 423-431.16.Wang Q, He NP, Xu L, Zhou XH. 2018. Important interaction of chemicals, microbial biomass and dissolved substrates in the diel hysteresis loop of 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Plant and Soil, 428: 279-290.17.Wang Q, He NP, Xu L, Zhou XH. 2018. Microbial properties regulate spatial variation in the differences in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and its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forests from tropical to cold-temperate zones. Agriculture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62, 81-88.18.He N P, Liu Y, Xu L, Wen X F, Yu G R, Sun X M.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soil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New insights into models of incubation and measurement.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8, 38(11): 4045-4051.19.Li J, He NP, Xu L, Chai H, Liu Y, Wang DL, Wang L, Wei XH, Xue JY, Wen XF, Sun XM. 2017. Asymmetric responses of 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to rising and decreasing temperatures.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106: 18-27.20.Liu Y, He NP, Xu L, Niu SL, Yu GR, Sun XM, Wen XF. 2017. Regional variation in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soil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in China’s forests and grasslands. Global Change Biology, 23: 3393-3402.21.Wang Q, He NP*, Liu Y, Li ML, Xu L. 2016. Strong pulse effects of precipitation event on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in temperate forests. Geoderma, 275: 67-73.22.Wang Q, He NP, Yu GR, Gao Y, Wen XF, Wang RF, Koerner SE, Yu Q*. 2016.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rate and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along a north-south forest transect in eastern China: Patter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Biogeosciences, 121: 399-410.23.He NP, Wang RM, Dai JZ, Gao Y, Wen XF, Yu GR. 2013. Changes in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SOM decomposition with grassland succession: Implications for soil C sequestration. Ecology and Evolution, 3: 5045-5054.
  • 【仪器百科】光合作用测定仪工作原理与参数指标
    工作原理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是一款用于检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实验仪器,适用于人工气候室、温室、大棚、大田等环境。该测定仪通过多项参数的测量,分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情况。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CO2分析:采用非扩散式红外CO2分析技术,测定空气中的CO2浓度,通过监测植物周围CO2浓度变化,计算出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温湿度测量:利用高精度传感器,测量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叶室温度、叶室湿度及叶面温度,提供植物生理状态及环境条件的全面信息。光合有效辐射(PAR):通过光传感器测定植物接收到的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了解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气体交换测量:通过测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胞间CO2浓度,评估植物叶片的气体交换效率和水分利用情况。通过上述测量数据,光合作用测定仪可以计算出植物的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率(WUE)、呼吸速率(Rd)及蒸腾比(TR)等重要生理参数,为植物生长生理、光合生理及胁迫生理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了解更多光合作用测定仪产品详情→https://www.instrument.com.cn/show/C561710.html参数指标1、空气CO2浓度测量技术:非扩散式红外CO2分析测量范围:0-3000 μmol/mol (ppm)分辨率:0.0005 ppm误差:≤ 3% FS2、环境温度测量范围:0-50℃分辨率:0.001℃误差:≤ ±0.2℃3、环境湿度测量范围:0-100% RH分辨率:0.001% RH误差:≤ ±1% RH4、叶室温度测量范围:0-50℃分辨率:0.001℃误差:≤ ±0.2℃5、叶室湿度测量范围:0-100% RH分辨率:0.001% RH误差:≤ ±1% RH6、叶面温度测量范围:0-50℃分辨率:0.001℃误差:≤ ±0.2℃7、大气压力测量范围:30-110 kPa分辨率:0.01 kPa误差:≤ ±0.06 kPa8、光合有效辐射(PAR)测量范围:0-3000 μmol/(m² s)分辨率:0.001 μmol/(m² s)误差:≤ ±5 μmol/(m² s)9、光合速率(Pn)单位:μmol/(m² s)分辨率:0.001 μmol/(m² s)10、气孔导度(Gs)单位:mmol H₂ O/(m² s)分辨率:0.001 mmol H₂ O/(m² s)11、蒸腾速率(Tr)单位:mmol H₂ O/(m² s)分辨率:0.001 mmol H₂ O/(m² s)12、胞间CO2浓度(Ci)单位:μmol/mol分辨率:0.001 μmol/mol13、水分利用率(WUE)单位:μmol CO2/mol H₂ O分辨率:0.001 μmol CO2/mol H₂ O14、呼吸速率(Rd)单位:μmol/(m² s)分辨率:0.001 μmol/(m² s)15、蒸腾比(TR)单位:μmol H₂ O/mmol CO2分辨率:0.001 μmol H₂ O/mmol CO2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的高精度和多参数测量能力,使其成为农业科研、教学、园艺、草业、林业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农业科研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在农业科研中用于评估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筛选高效能品种,优化栽培技术,并研究环境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而提升农业生产力。教学在教学中,该仪器为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课程提供实验平台,帮助学生理解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培养科研能力和实验技能,通过多参数测量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响应。园艺园艺领域利用该仪器监测花卉和观赏植物的光合作用,调节温室环境,优化生长状态。它还能帮助选育具观赏价值和抗逆性的品种,并评估病虫害防治效果。草业在草业中,该仪器用于评估牧草生长状况和生产力,研究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生产潜力。还可用于草地改良和生态修复,指导草地管理和保护措施。林业林业领域通过测定仪监测树木光合作用,评估森林健康状况和碳吸收能力。它提供树木生理响应数据,帮助制定森林管理策略,并研究树木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机制,指导林木品种选育和改良。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在以上各领域中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促进了科研进步和产业发展。
  • LI-COR新产品介绍——LI-710蒸散测量仪
    蒸散(Evapotranspiration)是地表水分循环和能量平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蒸散发,由地表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耗水两部分组成。它在分析气候干燥度、评估水资源利用、管理草坪/作物灌溉以及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如荒漠化)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蒸散的两个组分: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图源/Wikipedia)目前,有两种方法可用于获取蒸散数据:间接获取法和直接测量法。间接获取蒸散量的方法往往需要获取两个参数:作物系数和潜在/参考蒸散量,这无疑增加了数据估算的不确定性。涡度相关通量测量技术可用于直接测量地表蒸散量,但由于方法复杂性等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LI-COR公司开发了LI-710蒸散测量仪,该仪器基于得到广泛认可的涡度相关通量测量技术,可直接测量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水汽交换通量,成为直接测量样地蒸散的理想选择。LI-710蒸散测量仪的主要特点可验证的精准度LI-710采用涡度相关通量测量技术,以10Hz的频率测量垂直方向上的风速和水汽浓度。通过成熟的涡度相关通量数据算法,每30分钟得到水汽通量数据和蒸散量。与传统涡度相关仪器采集的数据以及根据彭曼公式计算得到的潜在蒸散量数据相比,LI-710数据显示出很好的一致性(详见下图)。直接输出计算完毕的蒸散数据LI-710内嵌计算模块,直接输出计算完毕的蒸散数据,这使得用户无需花费额外时间和精力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不仅如此,该模块的算法遵循成熟的涡度相关通量数据处理方法,确保了蒸散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便快捷的安装极简式设计,即连即用。这大大减少了用户的野外工作时间,降低了安装和操作的门槛,即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上手。SDI12数据输出采用一根线缆输出数据,方便数据采集和集成到现有测量系统中。低功耗1.5w的低功耗设计,方便在野外部署。无需校准,维护量极低可方便地进行多点布设,无需校准和频繁维护。选择 LI-710 ,还是传统涡度相关通量测量系统?先看下面的对比表综上所述,如果您需要简便地获取蒸散量数据,LI-710 是更适合的选择;如果您需要同时获取CO2通量数据,或者对涡度相关数据有专业需求,传统涡度相关测量系统可能更适合您。应用案例(一): 安装在US-PAS站点(美洲通量网)的LI-710 US-PAS站点(美洲通量网)位于佛罗里达坦帕东南的牧场上。站上配备了一套完整的LI-COR涡度相关通量观测仪器(以下简称EC)。Bracho-Garrillo是该站的首席调查员,同时也是佛罗里达大学的老师。他对LI-710蒸散传感器进行了测试。对比数据显示,LI-710和EC取得的蒸散结果一致性非常高。US-PAS站点的LI-710(左),右侧是LI-COR涡度相关通量测量系统Bracho-Garrillo表示:“LI-710布设起来非常容易,耗电少,不需要额外的电源配置,这对于野外台站来说太方便了。”他认为LI-710能有效指导人们进行灌溉管理。“人们习惯于使用作物系数来估算ET,因为不是实测,这会带来较大的误差。”他解释道,“LI-710能非常方便的实测ET,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进步。”应用案例(二):Land IQ 公司科学家们利用 LI-710 分析加州地区的农业需水Land IQ 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农业科学咨询和遥感服务的企业。他们推出了Land IQ ET,这是一款基于数据驱动的实地用水模型,利用了来自80多个气象站的地面数据。Land IQ 公司的主要客户是当地的水资源管理部门,其中包括近40个地下水可持续发展机构(GSA)。这些机构监测着35-40种不同作物的蒸散量,总面积达300多万英亩,主要覆盖Stanislaus、Madera、Fresno、Tulare、Kings和Kern六个农业县。该公司的科学家Frank Anderson每月收集并分析来自气象站的数据,作为蒸散量ET模型的数据基础。他表示:“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收集全面且准确的蒸散量数据。”自2022年11月以来,Land IQ公司已在其研究网络中安装了5套LI-710蒸散测量仪,这些新设备安装在现有气象站旁边。Anderson表示:“我们计划在不同覆盖类型的样地上部署LI-710,包括休耕地、开心果树林、杏树林、柑橘林和苜蓿地等。特别是对于苜蓿地,由于其需要定期插播,这使我们能够分析蒸散量数据的变化。”他们选择在蒸散量ET较低的时段安装LI-710。Anderson对LI-710采集的数据很满意,他说:“LI-710在蒸散量较低的情况下采集的数据可靠性很高。”在一家奶牛场旁的苜蓿样地上,他们安装的LI-710在高粉尘环境中运行。Anderson表示:“这是一个挑战,因为样地空气中存在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灰尘颗粒等。”为此,LI-COR公司开发了一个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轻松更换过滤器。Anderson认为,LI-710的安装和维护非常简单。两个人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将LI-710安装到了现有的气象站系统中。他对LI-710采集的数据非常满意,表示:“我们的整个数学模型都需要建立在可靠的蒸散实测数据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够在更多地点部署LI-710并实现联网观测。”
  • “针叶气孔导度低,不好测?”这都不是事!LI-COR发布了LI-600N针叶/狭叶荧光-气孔测量仪
    2020年,LI-COR公司开发出LI-600荧光-气孔测量仪,凭借其准确的数据,高效的测量能力,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然而,LI-600并不适用于针叶测量。为此LI-COR潜心钻研,于今年正式发布了LI-600N针叶/狭叶荧光-气孔测量仪。下面,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LI-600N 针叶/狭叶荧光-气孔测量仪“嗖的一下,测量完毕”5-15s测量针叶或狭叶的气孔导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最适合大样本调查,不改变环境条件:如光照、气温、CO2浓度、VPD等。“Perfect method results to accurate data ”开路差分式测量原理(详见下文)。“你设标准,我采数据”仪器会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稳定性标准智能Log数据。“单手持握,一键采集”全机仅重1.46斤,仅需点击一个按键,就可以完成对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同步测量。开路差分式测量针叶/狭叶气孔导度首先,LI-600N测量进出样品腔室的空气流速和水汽浓度来量化叶片蒸腾速率E。之后,根据蒸腾速率E和叶片内外的水汽浓度梯度,计算叶片对水汽的总导度gtw。最后,将总导度 gtw中的叶片边界层导度gbw扣除,得到叶片的气孔导度gsw。“针叶气孔导度低,不好测?” 直接上数据!图1. 温室生长的4株不同落叶松(Pinus taeda)苗木;光合有效辐射150-200 µ mol m-2 s-1 ;两种水分处理:充分灌溉(WW)和水分胁迫(WS);n=4。图2. 使用LI-600N,在晴天测得的Pinus mugo针叶的气孔导度(gsw)和PSII的量子产率(PhiPS2),n=3。图3. 在光强为670 µ mol m-2 s-1时,对温室生长的Buffalograss(Bouteloua dactyloides)单叶进行的 Multiphase Flash&trade (MPF) 测量。LI-600N,让我们有能力更准确、快速的评估针叶/狭叶的气孔导度!
  • 坐标测量机上的全自动表面粗糙度测量
    雷尼绍的创新REVO五轴测量系统又添新品 &mdash SFP1,它首次将表面粗糙度检测完全整合到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程序中。SFP1表面粗糙度检测测头的测量能力从6.3至0.05 Ra,其采用独特的&ldquo 单一平台&rdquo 设计,无需安装手持式传感器,也不需要将工件搬到价格昂贵的表面粗糙度专用测量仪上进行测量,既降低了人工成本又缩短了检测辅助时间。坐标测量机用户现在能够在工件扫描与表面粗糙度测量之间自动切换,一份测量报告即可呈现全部分析数据。高质量表面粗糙度数据SFP1表面粗糙度检测测头作为REVO五轴测量系统的一个完全集成选件,提供一系列强大功能,可显著提升检测速度和灵活性,令用户受益。测头包括一个C轴,结合REVO测座的无级定位能力和特定测针,该轴允许自动调整测头端部的任意角度来适应工件,确保获得最高质量的表面粗糙度数据。SFP1配有两种专用测针:SFS-1直测针和SFS-2曲柄式测针,它们在测量程序的完全控制下由REVO系统的模块交换架系统 (MRS) 选择。这不仅有助于灵活测触工件特征,还兼具全自动数控方法的一致性。SFP1表面粗糙度检测测头为平滑式测尖,含钻石成份的测尖半径为2 &mu m,它按照I++ DME协议,通过雷尼绍的UCCServer软件将Ra、RMS和原始数据输出到测量应用客户端软件上。原始数据随后可提供给专业的表面分析软件包,用于创建更详细的报告。 表面粗糙度检测测头自动标定传感器校准也通过坐标测量机软件程序自动执行。新的表面粗糙度校准块 (SFA) 安装在MRS交换架上,通过SFP1检测测头进行测量。软件然后根据校准块的校准值调整测头内的参数。更多信息详细了解雷尼绍的坐标测量机测头系统与软件,包括全新的坐标测量机改造服务。
  • PRI-3000全自动水分提取系统
    table width="61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1" align="center"tbodytr style=" height:25px" class="firstRow"td style="border: 1px solid windowtext padding: 0px 7px " width="132"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成果名称/span/p/tdtd colspan="3" style="border-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solid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1px 1px 1px medium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valign="bottom" width="479" height="25"p style="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150%"strong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PRI-3000/span/strongstrong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全自动水分提取系统/span/strong/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width="132"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单位名称/span/p/tdtd colspan="3"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padding: 0px 7px " width="479"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北京普瑞亿科科技有限公司/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width="132"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联系人/span/p/td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padding: 0px 7px " width="168"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寻梅梅/span/p/td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padding: 0px 7px " width="161"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联系邮箱/span/p/td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padding: 0px 7px " width="150"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info@pri-eco.com/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width="132"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成果成熟度/span/p/tdtd colspan="3"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padding: 0px 7px " width="479"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正在研发 □已有样机 □通过小试 □通过中试 √可以量产/span/p/td/trtr style=" height:25px"td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width="132"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合作方式/span/p/tdtd colspan="3"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currentcolor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none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medium padding: 0px 7px " width="479" height="25"p style="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技术转让 □技术入股 □合作开发 √其他/span/p/td/trtr style=" height:198px"td colspan="4"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width="611" height="198"p style="line-height:150%"strong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 宋体"成果简介:/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img1.17img.cn/17img/images/201803/insimg/4cdcd124-360c-4e60-a20f-15dbb94eb7da.jpg" title="28.jpg"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377px " width="400" vspace="0" hspace="0" height="377" border="0"//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PRI-3000/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全自动水分提取系统可用于抽取植物、土壤或组织中的液态水和气态水,同时冷凝形成液态水,以便进行水(汽)的理化性质和同位素分析,土壤和植物水分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测定,广泛应用于植物蒸腾蒸散的拆分、根系水分利用效率、植物水分运输与吸收机制等研究中。/span/pp style="line-height:150%"strong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 宋体"主要技术指标:/span/strong/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1/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真空抽提管:标准15通道真空抽提管(可同时提取15个样品),每一个真空挡板阀单独控制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2/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极限真空泵压力:2 Pa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3/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提取块加热能有效的去除管路里的水汽,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4/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压力测量范围:测量范围 1~1000 Pa;分辨率 0.1 Pa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5/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操作界面:LCD液晶显示屏,触摸式操作界面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6/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电加热,最高制热温度:150℃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7/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冷却:内置压缩机全自动制冷 制冷温度:最低-100℃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8/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抽提效率:120样品/天(根据提取难易程度,数量会发生变化)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9/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系统漏率: =1 Pa/min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10/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样品管体积:5 mL-15 mL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11/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抽提率:大于98%;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12/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回收率:98%-100%;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13/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玱璃真空套件和样品试管需要法兰接口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14/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真空泵流速:5 L/s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15/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尺寸:100*60*95 cm /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16/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柜式结构,一体式设计,便于操作 /span/pp style="line-height:150%"strong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 宋体"技术特点:/span/strong/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1/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PRI-3000全自动水分提取系统可现实全过程无人值守,操作简便,放置样品后一键操作,无需有经验的操作人员;/span/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2/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PRI-3000全自动水分提取系统可现实快速高效的抽提速率,标准15通道真空抽提管(可同时提取15个样品),每一个真空挡板阀单独控制,每天可达到120个/天的速率,极大缩短了样品前处理的时间。/span/p/td/trtr style=" height:75px"td colspan="4"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width="611" height="75"p style="line-height:150%"strong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 宋体"应用前景:/span/strong/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植物、土壤中的水作为参与水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了解叶片水和土壤水稳定同位素与大气水汽和降水等不同水体中稳定同位素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揭示其在局地水体稳定同位素循环中的分配和贡献。在实际研究中,对于植物圈的叶片水稳定同位素与水循环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到近几年逐渐受到科学家们的青睐,而水分抽提系统是测试植物、土壤水的重要的前端处理装置,随着科学家们对基质水研究的重视,其配套的前端处理装置也会受到青睐。土壤水分的蒸腾与蒸发的研究是全球水循环的重要部分,目前全球具有266个全球通量研究的观测站点,其中H2O的通量研究是其重要的一部分。/span/p/td/trtr style=" height:72px"td colspan="4" style="border-color: currentcolor windowtext windowtext border-style: none solid solid border-width: medium 1px 1px border-image: none 100% / 1 / 0 stretch padding: 0px 7px " width="611" height="72"p style="line-height:150%"strong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 宋体"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span/strong/pp style="text-indent:28px line-height:150%"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 宋体"PRI-3000/spanspan style=" line-height:150% font-family:宋体"型全自动水分提取系统核心技术为自主研发/span/p/td/tr/tbody/tablepbr//p
  • 进击的类器官技术|瑞孚迪携手嘉士腾医药共推类器官培养全自动化技术普及
    2024年1月6日瑞孚迪(Revvity)与重庆嘉士腾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士腾医药”)宣布将在类器官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基于各自在生命科学自动化工作流程平台和类器官领域领先技术的优势,携手打造嘉睿腾™全智能自动化类器官工作站。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开发和推动类器官培养全自动化技术普及,更好地服务中国及全球类器官临床和科研客户。图: 嘉士腾医药创始人、董事长黄璘先生(左) 瑞孚迪中国区生命科学业务总经理刘疆先生(右)类器官已成为革命性的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精准医疗、临床科研、药物研发、再生医学等多学科前沿生命科学领域。类器官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先进生物模型,广大临床及科研用户期待获得更为成熟的类器官技术体系和更为标准的培养及应用方案。在此背景下,瑞孚迪与嘉士腾医药达成战略合作,将瑞孚迪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生命科学自动化仪器装备优势和嘉士腾医药创新的类器官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互融互通,携手开发嘉睿腾™全智能自动化类器官工作站,致力于将类器官技术发展推向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图:嘉睿腾全智能自动化类器官工作站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瑞孚迪与嘉士腾医药将共享资源和信息,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嘉士腾医药以其在类器官、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专业经验,联合瑞孚迪仪器平台为类器官研究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瑞孚迪(Revvity)中国区生命科学业务总经理刘疆先生表示:作为全面的生命科学方案提供者,瑞孚迪持续专注于类器官这一前沿研究领域。此次能与嘉士腾医药达成战略合作,也代表着瑞孚迪与业内领先的类器官企业共同深耕类器官研究领域的决心,共同助力类器官自动化培养工作站的广泛应用。嘉士腾医药创始人、董事长黄璘先生表示:嘉士腾医药已拥有深厚的类器官技术储备,专注于为类器官客户提供嘉睿腾™全智能自动化类器官工作站+嘉必利®全系列类器官试剂耗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嘉士腾医药依靠自身特有的类器官技术与先进的AI技术,与仪器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瑞孚迪强强联合,共同推动类器官技术走向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为类器官技术的普及应用贡献力量。双方期待嘉睿腾全智能自动化类器官工作站在未来类器官的研究和应用中得到广泛普及,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探索类器官技术的更多可能性,为类器官技术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关于瑞孚迪(Revvity)在瑞孚迪(Revvity),我们将“ 不可能 ” 视为灵感,将“ 做不到 ” 视为原动力。瑞孚迪提供健康科学解决方案、前沿技术和专业服务,业务涵盖科研探索、开发、诊断、治疗的端到端全流程。依托在转化多组学技术、生物标志物鉴定、成像、疾病的预测、筛查、检测与诊断、信息学等领域的多年深耕,瑞孚迪正以科技之能,突破人类潜能的边界。2022年瑞孚迪的营业额超过30亿美元,全球拥有11,000多名员工,为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诊断实验室、科研机构和政府机构等客户提供多样化服务。公司是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成员,客户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关于嘉士腾医药嘉士腾医药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类器官平台。嘉士腾医药通过将前沿的类器官生物技术与精准医学、药学、生物工程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技术整合,把先进的技术成果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公司拥有先进的肿瘤类器官(PDO)与iPSC/ESC来源类器官双管线类器官技术,持续向精准医疗、药物研发、再生医学等应用场景输出多元化产品。同时,公司将芯片与人工智能技术与类器官相结合,开发出多款不同设计理念的类器官芯片产品以及基于AI的全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使类器官实现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更加贴近人体的微生理系统。嘉士腾医药致力于将先进的技术转化符合应用场景需要的高品质产品,通过不断升级的类器官多元化产品与精准治疗配套药物,服务大众,给社会和产业带来价值。
  • 理加LI-2100全自动真空抽提系统的海外之旅
    不同水体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可用于植物水分利用来源、水汽输送、土壤水运移和补给机制、补给源和地下水机制、水体蒸发、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区分、径流的形成和汇合、重建古气候等方面的研究。因而引起了水文学家,生态学家以及气候学家等的广泛关注。但问题是:在进行水稳定同位素测试之前如何将植物木质部和土壤中的水分无分馏的提取出来?LI-2100是LICA自主研发的一款全自动真空冷凝抽提系统,且已通过CE认证。从根本上解决了植物和土壤水分提取的难题,克服了传统液氮冷却的繁琐,不仅可以防止同位素分馏,而且安全高效,不会对植物和土壤造成破坏。可与LGR水同位素分析仪和质谱仪配套使用。许多科学家已经结合LI-2100和LGR的水同位素分析仪进行了诸多研究。从研发生产至今,LI-2100在国内已经销售了近百台,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利用这台仪器发表了诸多文献,得到了用户的众多好评。随着LI-2100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及众多文献的发表,国外的一些科学家也开始关注理加公司研发生产的LI-2100,理加公司也积极在海外推广该产品,由此拉开了LI-2100走出国门、走向海外的序幕。LI-2100在海外的安装案例1.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应用:利用LI-2100抽提土壤、植物中的水,进行同位素相关研究。科学家简介:Laura De Simone Borma (劳拉德西蒙娜博尔玛)1988 年毕业于欧鲁普雷图联邦大学土木工程专业,1991 年获得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以及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土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博士学位(1998)。自 2009 年起在 INPE(国家空间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从事生态水文学和土壤物理学领域的工作,重点是实地观察陆地和极端天气事件对土壤-植物-大气相互作用以及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的影响。她目前是 INPE 的 PGCST(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生)和 PGSER(遥感研究生)的教授。协调 CCST/INPE 的生态水文学 (LabEcoh) 和生物地球化学 (LapBio) 实验室。她是 ISMC(国际土壤建模联盟)的成员。她对巴西不同生物群落中土壤-植物-大气相互作用、生态水文学以及水和气候调节的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研究感兴趣。LI-2100在海外的安装案例2. 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应用:利用LI-2100抽提土壤、植物中的水,进行同位素相关研究。 LI-2100在国内的部分安装案例1、沈阳气象局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3、广西植物园4、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发表文献1. Qiu X, Zhang MJ, Wang SJ. 2016.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hydroge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water bodies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northwestern Tibetan Plateau.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75(23):1491.2. Wang J, Fu BJ, Lu N et al. 2017. Seasonal variation in water uptake patterns of three plant species based on stable isotopes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09: 27-37.3. Huang XY, Meyers PA. 2018. Assessing paleohydrologic controls on the hydrogen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leaf wax n-alkanes in Chinese peat deposit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doi: 10.1016/j.palaeo.2018.12.017. 4. Sun L, Yang L, Chen LD et al. 2018. Short-term changing patterns of stem water isotopes in shallow soils underlain by fractured bedrock. Hydrology Research, doi: 10.2166/nh.2018.086. 5. Zhang YG, YU XX, Chen LH. 2018. Comparison of the partitioning of evapotranspiration –numerical modeling with different isotopic models using various kinetic fractionation coefficients. Plant and Soil, 430: 307-328, https://doi.org/10.1007/s11104-018-3737-z. 6. Zhao X, Li FD, Ai ZP et al. 2018. Stable isotope evidences for identifying crop water uptake in a typical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rotation field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21-131.7. Zhu G, Guo H, Qin, D et al. 2018. Contribution of recycled moisture to precipitation in the monsoon marginal zone: estimate based on stable isotope data. Journal of Hydrology, doi: 10.1016/j.jhydrol.2018.12.014. 8. Che CW, Zhang MJ, Argiriou AA et al. 2019. The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water bodies at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PAC) of the western Loess Plateau, China, Water, doi:10.3390/w11091742.9. Li EG, Tong YQ, Huang YM et al. 2019. Responses of two desert riparian species to fluctuation groundwater depths in hyperari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Ecohydrology, 1-12. 10. Liu JC, Shen LC, Wang ZX et al. 2019. Response of plants water uptake patterns to tunnels excavation based on stable isotopes in a karst trough valley. Journal of Hydrology, 571: 485-493.11. Liu Y, Zhang XM, Zhao S et al. 2019. The depth of water taken up by walnut trees during different phenological stages in an irrigated arid hilly area in the Taihang Mountains. Forests, doi:10.3390/f10020121. 12. Liu Z, Ma FY, Hu TX et al. 2019. Using stable isotopes to quantify water uptake from different soil layer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heat under long-term tillage and straw return practices.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19.105933.13. Luo ZD, Guan HD, Zhang XP et al. 2019. Examination of the ecohydrological separation hypothesis in a humid subtropical area: Comparison of three methods. Journal of Hydrology, 571, 642-650. 14. Qiu X, Zhang MJ, Wang SJ et al. 2019. The test of the ecohydrological separation hypothesis in a dry zone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Eco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02/eco.2077.15. Qiu X, Zhang MJ, Wang SJ et al. 2019. Water stable isotopes in an Alpine setting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ater, doi:10.3390/w11040770.16. Wang J, Fu BJ, Lu N et al. 2019. Water us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ve and exotic shrub species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using an isotope technique.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76: 55-63. 17. Wang J, Lu N, Fu BJ. 2019. Inter-comparison of stable isotope mixing models for determining plant water source partitioning.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66: 685-693. 18. Wu X, Zheng XJ, Li Y, Xu GQ. 2019. Varying responses of two Haloxylon species to extreme drought and groundwater depth.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158, 63-72.19. Xu YY, Yi Y, Yang X, Dou YB. 2019. Using stable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to distinguish the sources of plant leaf surface moisture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Water, doi:10.3390/w11112287. 20. Dai JJ, Zhang XP, Luo ZD et al. 2020. Variation of the stable isotopes of water in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of a Cinnamomum camphora woodland i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region.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0.125199. 21. Jiang PP, Wang HM, Meinzer FC et al. 2020. Linking reliance on deep soil water to resource economy strategies and abundance among coexisting understorey shrub species in subtropical pine plantations. New Phytologist, doi: 10.1111/nph.16027. 22. Liu L, Bai YX, She WW et al. 2020. A nurse shrub species helps associated herbaceous plants by preventing shade‐induced evaporation in a desert ecosystem. 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 https://doi.org/10.1002/ldr.3831. 23. Liu Z, Ma FY, Hu TX. 2020. Using stable isotopes to quantify water uptake from different soil layers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heat under long-term tillage and straw return practices.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19.105933. 24. Pan YX, Wang XP, Ma XZ et al. 2020. The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 plants and water sources in an artificial revegetation ecosystem in Northwest China. Catena, 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0.104499. 25. Su PY, Zhang MJ, Qu DY et al. 2020. Contrasting water use strategies of Tamarix ramosissima in different habitats in the Northwest of Loess Plateau, China. Water, 12, 2791 doi:10.3390/w12102791. 26. Wang J, Fu BJ, Wang LX et al. 2020. Water u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on tree species in different plantation types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0.108020. 27. Xiang W, Evaristo J, Li Z. 2020. Recharge mechanisms of deep soil water revealed by water isotopes in deep loess deposits. Geoderma, https://doi.org/10.1016/j.geoderma.2020.114321. 28. Xiao X, Zhang F, Li XY et al. 2020. Hydrological functioning of thawing soil water in a permafrost-influenced alpine meadow hillslope. Vadose Zone Journal, doi: 10.1002/vzj2.20022.29. Yang B, Meng XJ, Singh AK et al. 2020. Intercrops improve surface water availability in rubber-based agroforestry systems.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98, 106937.30. Yang B, Zhang WJ, Meng XJ et al. 2020. Effects of a funnel-shaped canopy on rainfall redistribution and plant water acquisition in a banana (Musa spp.) plantation. Soil, Tillage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16/j.still.2020.104686.31. Yong LL, Zhu GF, Wan QZ et al. 2020. The soil water evaporation process frommountains based on the stable isotope composition in a headwater basin and northwest China. Water, 12, 2711 doi:10.3390/w12102711. 32. Zhang Y, Zhang MJ, Qu DY et al. 2020. Water use strategies of dominant species (Caragana korshinskii and Reaumuria soongorica) in natural shrubs based on stable isotopes in the Loess Hill, China. Water, doi:10.3390/w12071923. 33. Zhang YG, Wang DD, Liu ZQ et al. 2020. Assessment of leaf water enrichment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using numerical modeling with different isotopic models. Ecological Indicators, 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19.105995. 34. Li Y, Ma Y, Song XF et al. 2021. A δ2H offset correction method for quantifying root water uptake of riparian trees.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0.125811. 35. Yang B, Meng XJ, Zhu XA et al. 2021. Coffee performs better than amomum as a candidate in the rubber agroforestry system: Insights from water relations.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doi.org/10.1016/j.agwat.2020.106593. 36. Qiu X, Zhang MJ, Dong ZW et al. 2021. Contribution of recycled moisture to precipitation in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 case study based on Bayesian estimation. Atmosphere, 12, 731. https://doi.org/10.3390/ atmos12060731. 37. Zhao Y, Wang L. 2021. Insights into the isotopic mismatch between bulk soil water and Salix matsudana Koidz xylem water from root water stable isotope measurements.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5, 3975-3989.38. Shi PJ, Huang YN, Yang CY et al. 2021.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in the thick loess deposits using multiple environmental tracers and methods.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1.126895.39. Zhu GF, Yong LL, Zhang ZX et al. 2021. Infiltration process of irrigation water in oasis farmland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optimization of irrigation mode: Based on stable isotope data.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21.107173.40. Fang FL, Li YJ, Yuan DP et al. 2021. Distinguishing N2O and N2 ratio and their microbial source in soil fertilized for vegetable production using a stable isotope method.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1.149694.41. Wang JX, Zhang MJ, Argiriou AA et al. 2021. Recharge and infiltration mechanisms of soil water in the floodplain revealed by water-stable isotopes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Sustainability, 13, 9369.42. Zhu G F, Yong L L, Xi Z et al. 2021. Evaporation, infiltration and storage of soil water in different vegetation zones in Qilian mountains: From a perspective of stable isotopes.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s://doi.org/10.5194/hess-2021-376.43. Qiu GY, Wang B, Li T et al. 2021. Estimation of the transpiration of urban shrubs using the modified three-dimensional three-temperature model and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0.125940.44. Tang YK, Wang LN, Yu YQ et al. 2021. Differential response of plant water consumption to rainwater uptake for dominant tree species i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s://doi.org/10.5194/hess-2021-351.45. Lin W, Ding JJ, Li YJ et al. 2021. Determination of N2O reduction to N2 from manure-amended soil based on isotopocule mapping and acetylene inhibiti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https://doi.org/10.1016/j.atmosenv.2020.117913.46. Liu JZ, Wu HW, Zhang HW et al. 2021. Controls of seasonality and altitude on generation of leaf water isotopes.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https://doi.org/10.5194/hess-2021-289.47. Qin WY, Chen G, Wang P et al. 2021. Climatic and biotic influences on isotopic differences among topsoil waters in typical alpine vegetation types. Catena, 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1.105375.48. Zhang X, Zhang QL, Xu ZH et al. 2021.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gulating water consumption of Larix gmelinii forests.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https://doi.org/10.1007/s11368-021-03025-7.49. Zhu WR, Li WH, Shi PL et al. 2021. Intensifie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for water after afforestation with Robinia pseudoacacia into a native shrubland in the Taihang Mountains, northern China. Sustainability, 13(2), 807 https://doi.org/10.3390/su13020807.50. Liu ZH, Jia GD, Yu XX et al. 2021. Morphological trait as a determining factor for Populus simonii Carr. to survive from drought in semi-arid region.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https://doi.org/10.1016/j.agwat.2021.106943.51. Zhu GF, Yong LL, Zhang ZX et al. 2021. Effects of plastic mulch on soil water migration in arid oasis farmland: Evidence of stable isotopes. Catena, 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1.105580.52. Zhao Y, Wang L, Knighton J et al. 2021. Contrasting adaptive strategies by Caragana korshinskii and Salix psammophila in a semiarid revegetated ecosystem.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agrformet.2021.108323.53. Shi Y, Jia WX, Zhu GF et al. 2021.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nd the recharge sources in subalpine of Qilian Mountains, China. 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30, 3, 2325-2339.54. Wu A, Behzad HM, He QF et al. 2021. Seasonal transpiration dynamics of evergreen Ligustrum lucidum linked with water source and water-use strategy in a limestone karst area,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1.126199.55. 周盼盼, 张明军, 王圣杰等. 2016. 兰州城区绿化植物稳定氢氧同位素特征. 生态学杂志, 35(11): 2942-2951.56. 李亚飞, 于静洁, 陆凯等. 2017. 额济纳三角洲胡杨和多枝柽柳水分来源解析. 植物生态学报, 41(5): 519-528.57. 李桐, 邱国玉. 2018. 基于稳定氢氧同位素的盐水与纯水蒸发差异分析. 热带地理, 38 (6): 857-865.58. 霍伟杰, 蒲俊兵, 李建鸿等. 2019. 断陷盆地高原面典型岩溶洼地旱季土壤水氢氧同位素时空差异特征.中国岩溶,38(3): 307-317.59. 戴军杰, 章新平, 罗紫东等. 2019. 长沙地区樟树林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运动的指示. 环境科学研究,32(6): 974-983.60. 胡士可和叶茂. 2020.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柽柳水分来源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47(2):54-60.61. 李盼根, 王震洪, 李赫等. 2020. 基于稳定氢氧同位素的黄土高原不同生长年限油用牡丹水分来源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40(1): 108-115.62. 史佳美, 余新晓, 贾国栋等. 2020. 不同动力学分馏系数对北京山区侧柏叶片水δ18O的模拟. 应用生态学报, 31(6): 1827-1834.63. 苏鹏燕, 张明军, 王圣杰等. 2020.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黄河兰州段河岸植物水分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31(6): 1835-1843.64. 孜尔蝶巴合提, 贾国栋, 余新晓. 2020. 基于稳定同位素分析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31(6): 1807-181665. 王露霞, 梁杏, 李静. 2020. 基于典型钻孔的江汉平原地下水成因分析. 地球科学, 45(2): 701-710.66.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等. 2020. 亚热带地区不同林分下植物水分利用的季节差异. 生态环境学报, 29(4): 665-675.67.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等. 2020. 亚热带典型植物水分利用来源变化的水稳定同位素分析. 水土保持学报, 34(1): 202-209.68.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等. 2020. 亚热带湿润区樟树吸水的土层来源及研究方法对比. 水土保持学报, 34(5): 267-276.69. 郝帅和李发东. 2021. 艾比湖流域典型荒漠植被水分利用来源研究. 地理学报, 76(7): 1649-1661.70. 李雨芊, 孟玉川, 宋泓苇等. 2021. 典型林区水分氢氧稳定同位素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分布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32(6): 1928-1934.71. 刘秀强, 陈喜, 刘琴等. 2021. 西北干旱区尾闾湖过渡带陆面蒸发和潜水对土壤水影响的同位素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35(6): 52-59.72. 王家鑫, 张明军, 张宇等. 2021. 基于稳定同位素示踪的黄河兰州段河漫滩土壤水特征分析. 干旱区地理, 44(5): 1449-1458.73.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等. 2021. 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中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生态环境学报, 30(6): 1148-1157.74. 王欣, 贾国栋, 邓文平等. 2021. 季节性干旱地区典型树种长期水分利用特征与模式. 应用生态学报, 32(6): 1943-1950.75. 武昱鑫, 张永娥, 贾国栋. 2021. 基于多种同位素模型的侧柏林生态系统蒸散组分定量拆分应用生态学报, 32(6): 1971-1979.76. 张泽, 孙贺阳, 李陶珂等. 2021. 拆分典型草原群落蒸散组分方法研究. 中国草地学报, 43(4): 87-95.LI-2100特点1. 沿用传统经典的真空蒸馏冷冻方法,数据可靠2. 无需液氮:压缩机制冷,提高安全性3. 快速高效:一次可同时提取14个样品4. 全自动抽提:全过程无人值守5. 安全便捷:自我断电与自我保护功能6. 质量控制:故障提示与自动报警7. 全球首创:专利技术8. 氢氧稳定同位素前处理 性能指标提取速度>110 个/天可同时提取样品数14 个系统真空度<1000 Pa系统漏率<1 Pa/s抽提率>98%回收率99%-101%真空泵5 L/min, 24 V, 最大压力, 0.3bar制冷无需液氮,压缩机与冷阱结合,最低制冷温度可达 -95℃制热电磁制热,最高制热温度可达 130℃显示与操作TFT LCD (7寸, 800*480 65536). 触摸式人机友好交互界面自动保护温度过高或超出设定温度值,加热系统自动关闭自动报警制冷系统故障提示并报警与真空泄露故障报警尺寸90 cm (H)×74 cm (W)×110 cm (D)重量120 KgLI-2100是国际上第一款全自动植物土壤真空抽提系统,也是国内全自动植物土壤真空抽提系统的领导品牌。LI-2100为客户取得更为准确的数据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和保障。理加公司专注国产生态仪器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生态领域自主研发比较早、国产化比较好的一家公司。相信随着加大研发的投入和市场及时间的积累,理加公司一定会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态仪器,给更多的国内外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海外市场的拓展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但理加会坚定地走出去。
  • 泽泉科技应邀参加第九届国际牧草与草坪草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
    2016年8月15-19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草学会草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国际牧草与草坪草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lecular Breeding of Forage and Turf, MBFT)和第三届全国草业生物技术大会在甘肃兰州隆重召开。国际牧草与草坪草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是草类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世界性学术与技术盛会,会议每2-3年举办一次,迄今已举办过8届。这是该学术研讨会首次在中国和发展中国家举办,彰显了我国牧草与草坪草分子育种方面的科技实力已被国际学术界认可。 会议现场 本届研讨会会期4天,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英国、荷兰、墨西哥、日本、韩国、巴基斯坦、中国等国草业科学研究领域的相关专家250余人参会。与会专家围绕&ldquo 种质资源多样性及其对育种的影响&rdquo 、&ldquo 非生物和生物胁迫&rdquo 、&ldquo 生物质能源&rdquo 、&ldquo 牧草和草坪草研究的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方法&rdquo 、&ldquo 功能基因组学和遗传图谱构建&rdquo 、&ldquo 植物微生物互作&rdquo 等议题探讨牧草与草坪草分子育种的国际前沿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寻求未来分子育种发展方向。澳大利亚German Spangenberg教授和王增裕教授分别作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主旨报告。 泽泉展台 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邀出席本次研讨会,并在会议期间向广大用户展示了德国WALZ公司光合作用测量仪器、美国CID公司便携式测量仪器、种子质量评价与检测方案(种子成熟度和活力检测新方法)、植物CT三维成像系统等,吸引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们前来展台交流。泽泉科技工程师与现场参会的老用户交流了仪器的使用技巧,如CI-600根系成像输出等,专业耐心的解答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与好评。部分用户对泽泉科技在上海浦东建立的AgriPheno&trade 高通量植物基因型-表型-育种服务平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表达了亲自前往平台参观考察的意愿。 展台交流 本次参会得到了会议承办方中国草学会草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和与会专家们的大力支持,泽泉科技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 SoilScope生态水文过程观测模拟设施在红壤地区观测农作物蒸散量中的应用
    SoilScope生态水文过程观测模拟设施在红壤地区观测农作物蒸散量中的应用一、观测背景季节性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着我国红壤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位于九江市德安县的生态科技园内,利用SoilScope自动称重式蒸渗仪,为红壤地区水文循环过程中的土壤下渗、地下径流和蒸散发等精确测定提供数据支持;为南方红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研究提供试验手段;为四水(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转化、SPAC(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系统水分循环研究提供支撑。图1 SoilScope生态水文过程观测模拟设施顺利验收二、观测系统布设 SoilScope自动称重式蒸渗仪以第四纪红壤为研究对象,整套系统由罐体、称重系统、地下水连通系统、产流系统、土壤传感器、溶液取样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图2 SoilScope生态水文过程观测模拟设施外观 三、观测数据采集罐体高2m,面积1㎡,称重范围0-10t,称重系统精度0.1mm。数据每10min自动实时测定和采集,如下图3所示,通过称重数据的变化就可以计算出实时蒸散量图3 称重系统精度和数据实时测定展示 • 采用TDR水分传感器、水势传感器观测20cm、40cm、80cm和180cm深度土壤水分、水势、温度和电导率数据,如下图4所示,数据每60min自动实时测定和采集。图4 自动实时测定和采集不同层次的传感器数据展示• 采用澳作公司自主研发,集数据传输与远程诊断于一体的云服务中心软件Envidata,如下图5所示,独特的多参数曲线同时显示功能,能更好的展示出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图5 云服务中心软件Envidata多参数曲线同时显示功能展示四、观测数据分析以花生为例,在2019年5月8日至8月24日期间,开展了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研究。试验设置2个处理,裸地对照和种植花生处理。图6 SoilScope生态水文过程观测模拟设施观测案例结果显示,降雨过后,土壤含水量增加,而降雨停止,随着时间的延长,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累计降雨量数据和累计罐体重量变化量关系发现,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降雨增加,累计罐体变化量随之增加。作物蒸散发根据水量平衡公式进行计算,计算方程如下: ET = I + P - R - D + ΔWET是作物蒸散发,mm; I是灌溉水量,mm;P是降雨量,mm R是地表径流量,mm;D是深层渗漏量,mm;ΔW是土壤水分变化量。图7 SoilScope生态水文过程观测模拟设施观测结果结果显示,裸地处理总蒸散量是264mm,而花生则高达392mm,结果符合物理常识。五、观测应用扩展SoilScope蒸渗仪不仅能够为研究作物生长过程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测,提供完整的和精确度高的数据支撑,而且能够结合气象站、水势仪等设备进行联动试验和拓展运用。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水势调节观测系统、水文观测系统、气象蒸散观测系统和森林生态观测系统等众多领域。图8 SoilScope蒸渗系统工程项目全国分布图更多详情请关注北京澳作生态仪器有限公司网站:www.aozuo.com.cn查询相关仪器资料。更多详细信息请联系 sales@aozuo.com.cn 索要相关资料。
  • 科技部:批建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等69个国家野外站
    11日,科技部官网公布《关于批准建设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等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经部门(地方)推荐和专家咨询,科技部决定批准“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等69个野外站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国家野外站”)。这69个国家野外站依托相应单位而建,比如,依托兰州大学建设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依托东北师范大学建设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依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建设西藏羊八井高海拔电气安全与电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记者获悉,国家野外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野外站面向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依据我国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布规律布局建设,经过多年发展,获取了大量第一手定位观测数据,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锻炼培养了大批野外科技工作者,促进了相关学科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附件:批准建设的69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名单序号国家野外站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1甘肃甘南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兰州大学教育部、甘肃省科学技术厅2吉林松嫩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3江苏南京长三角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南京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4福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厦门大学教育部、福建省科学技术厅5上海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6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兰州大学教育部、甘肃省科学技术厅7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8河北曲周农业绿色发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9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育部10陕西神木侵蚀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部11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12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13北极黄河地球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14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15河北沧州平原区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16广东大湾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环境部17北京大杜社公路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运输部18青海花石峡冻土公路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19广东港珠澳大桥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交通运输部20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21山西寿阳旱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22云南大理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农村部23海南儋州热带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24山东长岛近海渔业资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25江苏南京水稻种质资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教育部26云南昆明电磁波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国资委27河南宝天曼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林草局28河南黄河小浪底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草局29陕西秦岭大熊猫金丝猴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30浙江钱江源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31黑龙江兴凯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科院、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32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科院33江西千烟洲红壤丘陵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科院34北京燕山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35海南西沙海洋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36西藏纳木错高寒湖泊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37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科院38西藏珠穆朗玛特殊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39北京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科院40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41青海北麓河高原冻土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科院42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地震局43河北红山巨厚沉积与地震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北省地震局、北京大学地震局44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气象局45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局46天津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天津大学天津市科学技术局47河北塞罕坝人工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大学河北省科学技术厅48辽宁盘锦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科学技术厅49吉林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科学技术厅50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51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复旦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52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科学技术厅53江西鄱阳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西省科学技术厅54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南大学河南省科学技术厅55湖南洞庭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省科学技术厅56广东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57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南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局58湖南雪峰山能源装备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庆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局59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国家民委60贵州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科学技术厅61云南洱海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云南省科学技术厅62云南丽江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科学技术厅63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64西藏羊八井高海拔电气安全与电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65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省科学技术厅66陕西关中平原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陕西省科学技术厅67青海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青海省科学技术厅68新疆吐鲁番材料腐蚀与装备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吐鲁番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69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保护局
  • 植物茎流仪、果实生长变化仪、茎秆生长变化计应用于上海市农科院
    2020年5月,我公司为上海果蔬种植基地(上海清澄果蔬专业合作社)提供植物茎流仪、果实生长变化仪、茎秆生长变化计等数据采集系统。 上海清澄果蔬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480亩,先后被评为中国农业部和财政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先进科技示范户、2017年上海农业科学院梨树试验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合作社坚持农旅结合,打造特色农业生态合作社,并利用网络平台开设微店,生产的各种特色果品深受市民喜爱。 PEM1000X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是北京博伦经纬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型的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分别有监测部分、采集部分、传输部分组成,监测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和供电部分;采购部分包括:数据记录仪、数据存储部分和支架配件部分;传输部分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此系统包括:茎秆生长变化、果实生长变化、茎流等指标,可根据客户的需要酌情添加或减少传感器,可以长期地监测植物的生理变化和影响植物生长变化的监测系统。HPV茎流量传感器是一款校准型、低成本的热脉冲液流传感器,输出校准液流量、热速、茎水含量、茎温等数据,功耗低,内置加热控制,同时改善了传统的加热方式,其原理采用热脉冲速率法(HPV),测量范围:-200~+1000cm/hr(热流速度)或-100~+2000cm3/cm2/hr (茎流通量密度),可广泛用于于茎流量监测、植物茎流蒸发计算、植物茎流蒸腾量、植物灌溉等植物茎流是树木内部的“水”运动,而蒸腾是从叶片通过光合作用蒸发流出的水分。树液流量和蒸腾量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通常理解是同一回事。但是,严格地说,它们是不同的,这体现在它们是如何被测量的。SAP流量以L/hr(或每天、每周等)为单位进行测量。蒸腾量以每小时、每天、每星期等毫米(mm)为单位测量。 蒸散量=蒸腾量+蒸发量 蒸腾量以毫米为测量单位,可与降雨量以毫米计作比较。随着时间的推移,降雨量(水输入)应与蒸腾量(输出)相匹配。如果蒸腾作用更高,通常是树木作物的蒸腾作用,那么这种差异必须通过灌溉来弥补。 蒸发量(evaporation),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由土壤或水中的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1mm(降雨量)=1㎡地面1kg水1mm(蒸腾量)=1㎡叶面积的1升树液流量(水) 例如:在果园和葡萄园等有管理的树木作物系统中,蒸发量与蒸腾量相比非常小。因此,为了简化测量,通常忽略蒸发量,将蒸腾量取为平均蒸散量(ETo)。 技术指标测量范围:-200~+1000cm/hr(热流速度)分辨率:0.001cm/hr准确度:±0.1cm/hr探针尺寸:φ1.3mm*L30mm温度位置:外10mm,内20mm针距:6mm探针材质:316不锈钢温度范围:-30~+70℃响应时间:200ms加热电阻:39Ω,400J/m电源:12V DC电流:空闲5mA, 测量270mA线缆:5m,Max 60mDE-1T 树木生长变化传感器茎秆直径范围:60mm茎秆变化测量范围:0~10mm分辨率:0.005mm温度响应: 0.02% /℃工作环境:0~50℃预热时间:5s电源:10~30V DC功耗:1.5W防护等级:IP64尺寸:90 W × 60 H × 23 Dmm测量杆尺寸:160 L × 4Φ螺纹管口尺寸:10 L × 5Φ标准线缆:4m长,可选择10mFI-LT果实生长传感器是一个系列位移传感器,主要用于记录完全圆形的果实的生长尺寸和生长速度,在7 -160毫米范围内,通过三个直径变化测量。移动臂原始设计为平行四边形,提供牢固的笔直的传感器位置,用于果实研究。FI型传感器由一个安装在特殊夹子上的LVDT变送器,以及一个DC电源信号调节器组成。测量范围:30~160mm分辨率:0.065mm准确度:±0.3mm温度响应: 0.02% /℃工作环境:0~50℃预热时间:5s电源:10~30V DC功耗:1.5W防护等级:IP64标准线缆:4m长,可选择10m
  • 浙江大学研制出植物可穿戴径流传感器
    最近,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IBE团队刘湘江、应义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汪小知和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胡仲远,为植物联合发明一款穿戴式“电子皮肤”。时至今日,通过穿戴电子设备监测心率、脉搏等,已经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  这种植物可穿戴茎流传感器,通过将柔性穿戴电子技术应用到植物体表,成功在自然生长状态下,首次持续监测草本植物体内水分的动态传输和分配过程。同时,科研人员还发现植物果实生长与光合作用不同步的现象,这不仅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基本认识,更将为作物高产育种及栽培技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这项研究,近日刊发在《先进科学》上。  柔性传感器实现植物生理监测  众所周知,血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能够把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运输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植物也有类似也“血液”的物质,被称为茎流,是植物在蒸腾作用、渗透势等内外部压力下茎秆中产生的上升液流。茎流也是植物水分、养分、信号分子运输的载体。因此,实现对茎流的长期实时监测就能够探究植物生长过程水养分分配、信号传导以及植物对环境的响应机制等奥秘。  然而,现有的茎流检测方法多为大型侵入式探测器,在测量时会对植物造成物理伤害,而且仪器体积大限制了它们在草本植物上的应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界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在自然生长状态下长期监测植物茎流。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来自浙江大学的智能生物产业装备创新团队(IBE)、智能传感与微纳集成团队、蔬菜种质创新与分子设计育种团队开展了跨学科交叉研究,针对植物茎秆特殊的生理特性,利用芯片级的微纳加工工艺,制备了一种植物可穿戴式茎流传感器。  这款传感器薄如蚕翼,厚度仅0.01毫米,重0.24克,如同“纹身”一样,能贴附在植物茎秆表面进行茎流监测。  另一个工程难题是避免传感器对植物生理产生影响。研究团队通过特殊设计,使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阳光、氧气、水和二氧化碳能够自由通过传感器,实现了传感器与植物的长期“和平共处”,最终实现在自然生长状态下长期观察茎流的目的。  “这项工作为今后研制植物可穿戴传感器提供新的研究范式。”汪小知介绍,未来如何针对特定植物表面结构和生理特性,设计制备可穿戴传感器,如何评估传感器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都可以从他们的研究中找到技术路径。  发现西瓜生长竟在夜晚生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么好的检测“传感器”,科研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研究。  浙大科研人员在西瓜茎干上几个关键位点部署了茎流传感器,长期无损的观察了水分在西瓜叶片、果实、茎秆等不同器官上的动态分配情况。通过对茎流数据的分析,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西瓜果实生长与光合作用不同步的现象。  西瓜果实绝大部份是水(95%左右),然而径流传感器测量发现:在白天只有极少部分水被运输入果实用于生长(5%),绝大部份水被叶片蒸腾作用消耗掉 但是到了夜间,几乎所有的水分都被运输到果实,绝对茎流量相对日间增加了10倍。  “白天积累的光合产物导致的渗透势差应该是夜晚径流激增的主要原因。同时,夜晚没有蒸腾作用消耗水分,促使大量径流输入到西瓜果实,从而实现了果实的重量增加与体积膨大” 胡仲远表示,这一发现也间接证明西瓜果实生长主要在夜间。  这一发现改写了对于植物果实生长的传统认识。教科书中一般认为,植物生物量积累主要靠光合作用,而夜间以消耗生物量的呼吸作用为主。  这个反常识性的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浙大科研团队表示,水是珍贵的农业资源,基于茎流对西瓜等耐旱作物体内水分运输和抗旱机理的解析,将为全球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节水灌溉、抗旱作物选育提供了新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
  • 新品上市——奔腾自主研发的BT-801恒温浴槽(可定制温度)已上市
    奔腾自主研发的BT-801恒温浴槽(可定制温度)已上市,该仪器配备高质量的不锈钢槽体和透明玻璃视窗,结构坚固,耐有机溶剂的腐蚀,双视窗可观察方便实验,强力循环泵保证了液体循环效果和温度分布均匀;可选配背景灯板,视野清晰,清洗简单,外观简洁大方。可广泛应用于石化、电力、计量科研等有温控需求的实验室。仪器特点1、双侧透明真空玻璃视窗,高温不烫手,低温不结霜,测量观察方便,摆放美观大方。2、强力泵循环搅拌,低噪音,温度分布均匀,从玻璃视窗看不到搅拌,观测更方便。3、PID控温,温度稳定性 ±0.05℃,温度范围可以扩展,需定制。4、具有漏电保护、低水位保护、温度失控等多重保护功能。5、浴槽可应用对毛细管粘度计和密度计的恒温。浴槽可放置多达4个手动粘度管。技术参数• 控温范围:20℃~+80℃• 恒温精度:±0.05℃• 显示精度:±0.01℃• 浴液体积:30L• 浴槽开口:360*140mm• 泵流量:<25 L/min• 加热功率:2000W• 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环境温度:5℃~40℃• 外形尺寸:660*250*640mm• 重 量:33.4kg
  • 坛墨质检十周年活动之欢乐草原行
    一路欢歌,一路笑语,坛墨质检十周年之际,全体员工开启欢乐的草原之旅,尽享草原风光!蓝天白云青草地,美食美景好心情!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坛墨质检的小伙伴们热情饱满,尽情嬉戏!“让我们红尘做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坛墨质检的帅哥美女演绎马背上的狂欢!晚霞灿烂,夜幕降临,篝火晚会开始啦!清香诱人的马奶酒、绚烂的烟花、醉人的歌声,大家手拉手围在篝火旁欢乐起舞,热情的蒙古族朋友献上精彩表演,坛墨质检的小伙伴们一展歌喉!歌声吸引来许多周边的牧民朋友及游客,大家一起唱歌一起跳舞,欢声笑语感染着每一个人。
  • LI-COR发布LI-600 气孔-荧光速测仪新品
    LI-600是一款同时测量气孔导度和脉冲调制式(PAM)叶绿素荧光的紧凑型仪器,它能够测量同一叶片的同一区域。LI-600设计的初衷是用于快速、精准调查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蒸腾、光合变化,为科学家提供野外调查植物生理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仪器可以在参数稳定时自动记录测量值,也可通过按钮手动测量。主要特点快速调查使用方便● USB—充电数据下载● 日光下清晰可见的显示屏,显示仪器的状态,实时读数,以及最近的测量结果● 条形码扫描器直接读取样品信息,减少手工错误● 内置可充电电池,持续工作8小时以上● 人体工程学设计及轻巧的外观,方便握持● 几秒钟即完成测量持续测量数据可靠● 红外温度传感器可快速准确测量叶片温度● 内置光量子传感器记录叶片附近环境的光合有效辐射● 自动,或手动匹配相对湿度传感器确保测量真实的差值● 柔软的垫圈材料贴合叶片,以尽量减少扩散和大流量泄漏● 自动漏气检测,确保准确测量孔径内叶表面技术参数 测量时间: 气孔导度:典型5~15S,取决于物种、叶片表面特性,以及叶片健康状况 叶绿素荧光:1s 工作环境: 温度:0~50℃ 气压:50-110kPa 湿度:0~85%RH,无冷凝 重量: 0.68kg(仅气孔计);0.73kg(含荧光仪) 尺寸: 32.4 cm x 16.9 cm x 6.2 cm (L x W x H) 显示: 尺寸:对角线6.8cm 分辨率:400 × 240 像素;单色,日光下可读 键盘: 5键 电池: 内置锂电池 工作时长:典型8小时 电池容量:5200mAh 充电时间:典型3.5小时,Qualcomm Quick Charge™ 2.0 或 3.0可2小时快充 数据存储容量: 128MB USB技术参数: 通讯及充电接口:Micro-USB Qualcomm Quick Charge™ 2.0或3.0快充 通用充电适配器: 输入:90~264VAC; 50~60Hz 输出:5VDC;1Amp 配置软件: Windows 及 MacOS应用程序 数据文件: 与任何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或数据分析程序兼容的纯文本数据,输出:csv格式 条码扫描器: 1D和2D CODE 39,COD 128 PDF417 100% UPC 数据矩阵;二维码 光合有效辐射测量: 单位: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μmol m-2 s-1 校准准确度:读数的±10%,NIST可追溯, 余弦校正:余弦校正至60°入射角 气孔导度测量测量孔:0.75cm直径流速:低75μmol/s, 中100μmol/s,高150μmol/s相对湿度传感器准确度:±2%参考温度:±0.2℃叶片温度传感器准确度:±0.5℃进气流速测量:读值的±1%@75~150μmol/s出气流速测量:全量程的±5%,上限150μmol/s测量参数气孔导度gsw(mol m-2 s-1);边界层导度gbw(mol m-2 s-1);总导度gtw(mol m-2 s-1);蒸腾速率 E(mol m-2 s-1)叶室水汽压VPcham(kPa);参考水汽压VPref(kPa);叶片水汽压VPleaf(kPa);饱和水汽压亏缺 VPDleaf(kPa)参考腔室水汽浓度H2Oref(mmol/mol) 样品腔室水汽浓度H2Osamp (mmol/mol) 叶片水汽浓度H2Oleaf(mmol/mol)荧光计技术参数饱和闪光类型:矩形饱和闪光和多相饱和闪光(MPF)测量光峰值波长:625nm峰值光强:0-10000μmol m-2 s-1饱和闪光强度:0-7500μmol m-2 s-1LED风险组:符合IEC 62471:2006的豁免组。LED不会造成任何光生物危害可获取参数Fo 暗适应下最小荧光信号值Fm 暗适应下最大荧光信号值Fv/Fm 潜在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 实时荧光信号值Fs 光下稳态荧光信号值Fo’光下最小荧光信号值Fm’ 光下最大荧光信号值φPSII 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ETR 电子传递速率Fv’/Fm’ 既定光强下光系统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q’/Fv’ 即qP,光化学淬灭系数NPQ 非光化学淬灭qN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E非光化学淬灭快相组分qI非光化学淬灭中光抑制淬灭组分qL光系统ll反应中心开放比例(湖泊模型)可选配置PF型气孔-荧光仪 P型气孔计(日后可以加配600-01F 荧光仪升级套装,成为PF型)产地与厂家:美国LI-COR公司创新点:LI-600是一款同时测量气孔导度和脉冲调制式(PAM)叶绿素荧光的紧凑型仪器,它能够测量同一叶片的同一区域。LI-600设计的初衷是用于快速、精准调查环境条件下植物的蒸腾、光合变化,为科学家提供野外调查植物生理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仪器可以在参数稳定时自动记录测量值,也可通过按钮手动测量。LI-600 气孔-荧光速测仪
  • 会议通知 | 2024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
    会议时间:2024年4月19日参会方式:线上参会主办方: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方:英国ASD公司美国Resonon公司加拿大Itres公司01 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高光谱遥感技术已经成为遥感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相较于传统的多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不仅可以捕捉到多光谱技术所无法观测到的光谱信息,而且可以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数据支持。目前,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农业、环境、林业监测、土壤科学、水色遥感、大气科学、材料研究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业领域,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诊断病虫害、优化施肥方案等;在环境领域,可以用于监测水质、土壤污染、植被覆盖等;在大气科学领域,可以用于监测大气组成、空气质量等。这些应用展示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为了促进科研工作者对高光谱遥感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的了解,并推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各个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2024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将于4月19日举办。届时相关专家学者将分享他们在高光谱遥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和应用案例,共同探讨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02 会议目的面向广大科研人员,开展以高光谱遥感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进展等多方面为主的技术交流和培训,以解决仪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仪器测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促进和拓宽高光谱遥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03 会议内容1)高光谱遥感技术前沿的科学问题2)高光谱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3)高光谱技术的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4)高光谱和激光雷达相融合的最新技术及应用04 会议日程9:00~9:05致辞王天星 副院长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9:05~9:10致辞孙宝宇 总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9:10~9:50基于多源光谱信息的东北耕地土壤有机碳遥感反演研究耿静 助理教授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9:50~10:30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生物量遥感反演研究王秀梅 副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10:30~10:40休息10:40~11:20“空-地”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设备的升级韩善龙 低空遥感工程师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1:20~12:00基于多尺度遥感技术的农田杂草防控研究权龙哲 教授安徽农业大学休息时间13:30~14:10遥感环境指标的云计算系统宋挺 高级工程师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14:10~14:50基于高光谱遥感影像的数字土壤制图研究郭龙 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4:50~15:30国产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及相关高光谱系统最新研发进展郑宁 应用科学家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15:30~15:40休息15:40~16:20黄土高原麦田土壤有机碳及其因子的高光谱响应机理和定量监测王超 副教授山西农业大学16:20~17:00基于光谱指数的光照与阴影冠层和背景分离方法方美红 副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17:00~17:30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立体监测方案及实践孙宝宇 总经理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05 会议时间、形式1.会议时间:2024年4月19日2.会议形式:线上(腾讯会议,届时将发送会议链接至报名邮箱)06 注意事项本次研讨会不收取费用。07 报名方式关注“理加联合”微信公众号,回复“2024”,获取报名链接08 联系我们BeijingLICA (工作人员微信号)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邀请您进入此次会议交流群(请备注单位及姓名)09 专家一览耿静 助理教授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耿静,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硕士导师。主要从事土壤遥感、全球变化与土壤碳动态等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广东省区域联青年基金、井冈山农高区省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课题、中科吉安生态环境研究院院长基金等多项课题。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担任中科院二区SCi期刊Agriculture客座编辑及《Geoderma》、《Soiland Tillage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审稿人。王秀梅 副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王秀梅,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内蒙古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高光谱遥感。主持内蒙古自然基金项目 目“基于多源信息的草原蝗虫遥感监测与预测方法研究”和“基于多尺度数据源的生物多样性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影响研究” ”出版著作《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一种高光谱成像设备,实用新型专利》和《一种便携式野外高光谱相机系统,实用新型专利》。权龙哲 教授安徽农业大学权龙哲,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制造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农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获东北农业大学学士/硕士学位、吉林大学博士学位,在哈工大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美国UIUC脱产访学多年,于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获安徽省领军人才(特聘教授)、黑龙江省高校人才、东北农业大学青年才俊、东北农业大学学术骨干等人才称号,2021年被安徽农业大学以高层次人才引进;现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省创新方法学会理事等9项学术兼职;担任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COMPAG/BE/RS/IJABE/ASABE等国内外农业工程领域知名期刊的审稿专家,同时还担任国家基金/博后基金/各地省市基金等函评专家,以及各类人才项目/优秀教师奖/科技奖的评审专家。宋挺 高级工程师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宋挺,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环境遥感和生物生态研究,参与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5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Remote Sensing”、“遥感学报”、“湖泊科学”、“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科学学报”、“遥感技术与应用”、“中国环境监测”等期刊发表20多篇学术论文,多篇论文被录入《学术精要数据库》前0.1%或前1%。发明专利三项,软件著作四项,获得生态环境监测三五人才“技术骨干”称号。郭龙 副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郭龙,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专注于利用多源异构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数据进行土壤属性(土壤有机碳、黑碳、多环芳烃等)反演制图、农作物长势监测和生态环境评估等。近年来在国内外知名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8篇,SCI论文14篇(Top期刊7篇),发表在Geoderma,Soil&TillageRe-search和土壤学报等知名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面上项目二等资助,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剖面样点布设技术负责人,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技术规范编委,湖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专家成员。王超 副教授山西农业大学王超,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山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岗位专家,长期从事智慧农业研究,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基础研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等课题8项,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国际和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I论文18篇,授权国家专利2项,荣获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称号,是2016年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方美红 副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方美红,杭州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硕导。南京大学资源环境遥感博士、地理学博士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10 余项,已累计在国际主流 SCI/SSCI 刊物发表论文10 余篇,获得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多项;担任多个SCI 期刊审稿人。研究方向:植被冠层结构和叶片生化参数遥感定量反演、陆地碳水循环模拟和湿地生态环境监测。
  • 博鹭腾· 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AniView100隆重上市
    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是广州博鹭腾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全新推出的高灵敏度、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其采用一级背部薄化、背部感光超低温CCD相机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而经过特殊设计的暗箱能够有效避免外界光线及宇宙射线对成像的影响。大功率全波长卤素灯激发光源配合精密复杂的全局光源和万向鹅颈管点状光源光路系统,再加上顶级的光谱转换能力和滤光片组合,极大地提高了荧光信号的特异性,并大大缩短曝光时间,减少实验对小鼠的影响。 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包含专业化的软件,简洁的全中文软件操作界面,可预设多种实验方案,一键快速成像,具备成像和多图层定量分析功能,符合GLP原始数据、操作记录规定,可直接输出实验报告。产品特点1.超灵敏 全密闭抗干扰暗箱,避免外界光源及宇宙射线对拍照影响的同时,配合零缺陷、科研级高灵敏背部薄化、背部感应型冷CCD相机,极大地提高成像的灵敏度。AniView100可以检测到小鼠体内100个luciferase标记细胞或10ng FITC,精确实验结果,减少实验误差。2.低背景 荧光成像模块配备了150W全波长卤素灯、多种可自由组合的滤光片、全局照射和万向鹅颈管点状荧光照射装置,配合顶级的光谱转换能力以及荧光自发光干扰扣除功能,完全满足荧光成像实验“低背景”的要求。3.超大视野 AniView100的广角镜头和硬件结构的完美结合造就了超大的成像视野,最大可实现6只小鼠或1只兔子同时成像。并且软件预设实验方案,可根据样品尺寸自动调整视野大小,自动对焦,实现一键成像。4.人性化 人性化的软件可自动控制仪器载物台升降、温度及各种光源;多种荧光强度表达方式可选,量化分析功能,直接输出实验报告,简化仪器操作,节约您的时间。5.简便化 内置动物温控床、X-ray动物结构成像系统、气体麻醉模块,可根据实验需求,快速选用相应系统。6.多样化 仪器内部还配备多个法兰接口及电源插口,可连接显微镜、上转换荧光UCNPs检测系统等,实验方法更加多样,功能更加强大。应用范围癌症与抗癌药物研究,免疫学与干细胞研究,细胞凋亡,病理机制及病毒研究,基因表达和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转基因动物模型构建,药效评估,药物甄选与预临床检验,药物配方与剂量管理,肿瘤学应用,生物光子学检测等。 肿瘤学应用AniView100可以直接快速地测量各种癌症模型中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能够无创伤定量检测原位瘤、转移瘤及自发瘤。可以在早期就能区别正常的癌细胞与凋亡的癌细胞,能够方便的观察肿瘤转移与复发的情况。 Luciferase标记肿瘤转移模型 动物基因功能研究AniView100能够直接反映细胞或基因表达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从而了解体内的特异性基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胚胎发育等生物学过程。 GFP转基因小鼠 进口品质,国产价格。AniView100多模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绝对是您研究动物在体实验的最佳选择。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