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细胞工程监测系统

仪器信息网生物细胞工程监测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生物细胞工程监测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生物细胞工程监测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生物细胞工程监测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生物细胞工程监测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生物细胞工程监测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生物细胞工程监测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生物细胞工程监测系统相关的资讯

  • 细胞工程:应用研究待突破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展生物技术药物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细胞治疗等新技术与装备。细胞工程又一次备受瞩目。   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地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性状,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对于我国细胞工程研究现状,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磊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一方面,文章发表量和专利申请量增幅很大,基础研究成果显著 而另一方面,应用研究缺乏监管和规范,基础平台和研究项目总体处在跟随欧美国家的状况,缺少有导向性的重大创新性技术。”   据介绍,作为细胞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治疗技术存在的问题较为典型。细胞治疗技术,一类是免疫细胞治疗,另一类是干细胞治疗。   张磊说,免疫细胞治疗已列入国家第三类医疗技术,医疗机构陆续开展相关方面应用,但都处在小规模、不规范的状态。干细胞治疗中,只有造血干细胞技术相对成熟,但需突破其扩增技术,其他干细胞产品尚未建立起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规范的技术评价体系。   对于细胞工程的发展前沿,张磊表示,一是3D人体细胞打印,将人体细胞作为“生物打印机”的原料,将事先提取好的活体细胞进行组合排列,“打印”出所需要的组织和器官 二是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开发标准的“生物元件”,装配成各种功能的“生物装置”,并构建出新的“生物系统”,对细胞进行有目的的改造,合成出需要的药物和其他材料。
  • 我国著名植物细胞工程专家陈惠民教授逝世
    著名植物细胞工程专家、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惠民教授于2010年9月14日辞世,享年89岁。  1980年,陈惠民教授最先将小麦叶片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成为我国小麦组织培养的奠基人。陈惠民教授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创立了小麦体细胞杂交转移异源染色体小片段的新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选育了国际首例高产、耐盐/耐旱的小麦渐渗系新品种山融3号和多个新种质;在小麦基因工程育种方面,获得世界上首例抗大麦黄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新种质,该成果被国家科委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陈惠民教授治学严谨,淡泊名利,追求真理,成就斐然,以渊博的知识精心培育了很多优秀学生,以大仁大爱无私帮助过许多同事和学生,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着他的学生,曾被评为山东大学先进工作者、山东大学优秀教师和驻济高校十大杰出教工,并荣获“山东大学特殊贡献奖”、“全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和“全国民主同盟先进个人”称号等。 (http://www.shunstar.com.cn)
  • 岛津公司携HPLC/MS与东京电子共同开发干细胞工程
    岛津公司于2015年4月9日宣布,已经研发出一种新型细胞分析方法, 即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该方法允许同时分析包含在多功能干细胞培养基的95种成分,仅需17分钟即可完成检测。该方法有利于多能干细胞质量控制技术的建立,并且该方法的发展表明岛津公司的业务开始进入细胞分析领域。   岛津公司还宣布,已经参加由东京电子领导的日本英国工业界政府项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开发自动细胞培养和检验过程的技术。   在中期管理计划中(2014-2016年),岛津公司已经确定将&ldquo 生命科学创新&rdquo 作为核心业务战略,尤其注重细胞(iPS,ES细胞等)分析业务。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已经商业化,岛津公司同时推出LC / MS / MS&ldquo 细胞培养分析&rdquo 方法软件。该软件允许同时分析营养培养基的多种成分,包括痕量组分,如维生素和多胺类物质,高浓度组分,如葡萄糖和谷氨酸盐等物质。   再生医学需要使用多功能干细胞,而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可以持续监测细胞、来评估细胞在培养期间是否增殖的方法和技术。利用高速和高灵敏度的质谱技术, 可以监控培养基成分的变化与细胞培养或细胞代谢产物的关系。该方法有希望应用于寻找重要的控制指标,尤其是细胞培养过程和细胞质量等方面。   东京电子一直在推动智能细胞加工项目,目的在于应用东京电子现有的清洁和处理技术,建立和标准化技术智能为细胞加工项目培养高素质的干细胞。这个项目涉及到拥有各种技术的15个合作公司。作为这个项目的一部分,东京电子在欧洲的子公司于2014年在英国建立了&ldquo 开放创新干细胞技术中心&rdquo ,参与英国细胞疗法Catapult中心以及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   为了使再生医学中使用的多能干细胞可以作为医学上常用的一种方法,关键在于为细胞培养的原料建立过程控制技术,为保证细胞安全建立质量控制技术,以及提供低廉细胞建立自动化技术。与东京电子合作后,岛津将继续使用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培养检查处理系统获得的分析信息,得到优质干细胞。   2014年11月,日本颁布了再生医学安全法案,使医疗机构将细胞培养和处理成为现实。这将满足这些医疗机构客观、科学地控制细胞培养过程和质量的需求。岛津公司的质谱仪具备对复杂样品检测快速、同时分析多个组分、灵敏度高的特点,在细胞分析领域展示出自己的优势。质谱技术将促进再生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编译:张葳
  • 会议邀请|6月8-9日,2023北京细胞暨生物医药产业大会
    前言介绍随着恶性肿瘤、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类疾病等慢病和难治性疾病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多,释放了大量对干细胞疗法、免疫细胞疗法、基因疗法、新型抗体等药物的临床需求。在政策利好、市场需求增大、技术创新、研发力度加大以及资本涌入等因素的驱动下,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快车道,许多创新疗法得到在临床转化和商业化上得到突破,将引起一场深远的医学革命。在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由正和会展等单位组织的2023第七届CBIC细胞生物产业大会暨第五届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将于6月8-9日在北京隆重举办。本次会议将重点围绕干细胞、免疫细胞、类器官、单细胞测序、外泌体、基因治疗、溶瘤病毒、抗体等领域的热点话题开展数十场论坛,近百家生物医药行业专家和大咖将进行报告分享。同时,一批生技企业将集中展出生物医药产业上中下游的新产品和服务,涉及实验室仪器与服务,细胞耗材与原料、创新生物技术与服务等。大会暨展览会预计吸引1500余生物医药领域的医院与科研单位、知名药企、生物技术公司、投融资机构等专家和代表将莅临会场交流,打造一场高质量的生物医药产业盛会。邀您6月相聚北京,共襄盛会!除了巡展6月巡展北京,CBIC细胞生物产业大会还将于9月7-8日在上海,11月29-30日在成都举办,每场大会将进一步结合当地的政策优势和产业优势,整合细胞和生物医药产业资源,赋能行业发展。参展/报告分享/参会/参观请联系:廖小姐- 18023374070(微信同号)大会议程专题一:细胞疗法创新与应用靶向恶性实体瘤免疫细胞治疗新技术的研发及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无支架载体的细胞薄膜制备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超微创肿瘤自体免疫治疗靶向 BCMA 的 CAR-T 研发和临床进展免疫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评价策略新型 CAR-T 细胞的研发和机制研究诱导多能干细胞在心血管精准医学中的应用靶向间皮素 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研究探索与思考中国细胞治疗产业链新进程基于 NKT 的新一代免疫治疗技术健康人免疫细胞治疗晚期肿瘤临床应用研究,机遇与挑战CGT 药物快速无菌检测挑战与解决方案CAR-NK 细胞临床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细胞产业化体系思考与思路培养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通用型细胞疗法细胞治疗药物上市申报经验分享及答疑专题二:干细胞临床应用与产业转化干细胞药物研发的思考与探索IPSC 及衍生细胞制备与产业化应用核心法律问题研究基于可降解微载体的规模化3D 细胞“智”造工艺干细胞药物-非临床药效评价策略与案例分享先进医疗在长寿医学中应用脐带血干细胞临床应用与新技术开发干细胞基分子诊断靶向治疗技术与进展干细胞与美容抗衰老、干细胞在优生领域中的应用微环境间质细胞在骨再生和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干细胞及细胞片无损培养的全新解决方案工具,助力干细胞来源的细胞药物开发与产业转化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的现状与挑战3D 打印与细胞递送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的现状与挑战人间充质干细胞质量控制策略及相关问题研究专题三: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临床应用肿瘤类器官的培养及其在精准医学的应用类器官与干细胞工程精科类器官研究的现状和展望类器官药敏指导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治疗的价值与前景展望肿瘤类器官相关转化研究类器官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与进展类器官与将来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基于工程化人肝类器官阐明与预测药物肝毒性微肿瘤 PTC 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和探索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的构建及应用肿瘤原代细胞模型在新药研发和精准医疗中的应用中国原代肝细胞库建设与应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类器官与器官芯片——药物临床前评价新技术类器官芯片在药物研发及转化医学中的应用呼吸道和肺类器官应用及标准化培养方案类器官药物筛选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类器官在细胞与基因治疗新药研发的应用高通量类器官模型在药物毒性评价和活性筛选中的应用肿瘤类器官在精准医疗和科研领域应用分享专题四:外泌体研究和临床应用细胞外囊泡分离提纯与检测技术进展细胞外囊泡发展趋势与前景挑战干细胞外囊泡研究应用外泌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新型外泌体免疫抑制剂的研发和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外泌体的规模化制备及其在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纳米流式检测技术在细胞与基因治疗载体综合表征中的应用单外泌体高通量识别技术与液态活检自动化大规模外泌体收获系统外泌体的高效纯化技术及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蛋白组学技术在外泌体疾病标志物发现领域的应用专题五:单细胞多组学研究与应用单细胞空间多组学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单细胞技术助力临床应用研究单细胞水平探索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奥秘细胞测序双平台如何加速细胞产业发展单细胞质谱流式在细胞治疗中的应用质谱流式技术助力血液系统疾病转化医学研究、单细胞空间多组学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代谢组学与空间多组学在肿瘤中的应用研究专题六:基因治疗和溶瘤病毒溶瘤病毒规模化生产工艺、质量分析及质量控制溶瘤Ⅱ型单纯疱疹病毒临床研究进展及相关管线介绍溶瘤病毒临床研究进展和展望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放行标准思考:基因编辑脱靶检测及验证基因治疗结合热放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核酸行业发展机遇与 GMP 环境下的生产支持平台构建溶瘤病毒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细胞基因编辑与脱靶检测及验证专题七:新型抗体研发与工艺创新技术抗体药物 CMC 的质量控制策略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抗体检测方法答疑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抗体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及研究进展抗体药物的发展与应用双特异性抗体及纳米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方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单克隆抗体技术进展及上市药物分析纳米抗体在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中的应用纳米抗体在肿瘤分子影像诊断中的研究进展注:实际议程以主办方最后公布为准,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敬请继续关注。往届出席嘉宾李长明,苏州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卢洪洲,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陈有海,欧洲科学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院长田卫东,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授,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寒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张 宇,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官中源药业 CEO李定纲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医疗执行院长张明徽, 清华大学医学院细胞治疗实验室主任夏建川,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体细胞治疗与保健研究中心主任应志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徐广贤,广东医科大学二级教授,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费 嘉,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小核酸药物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解正刚,迪必尔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巫国谊,(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研究员,医学博士黄海,复星凯特CEO戴永辉,北科生物 CAR-T 研究项目经理、南方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宫玉艳 ,北京寻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韩治国, 安捷伦科技应用工程师宫世玲 ,维通利华首席产品专家汪 洋,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韩 冰,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细胞治疗首席专家张继帅 ,深圳普瑞金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汪溪洁,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毒理事业部总监刘 韬,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肿瘤免疫科副主任黄卫人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研究员蔡延玲 ,深圳泌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刘亚林 ,药明生基 AAV 产品策略副主任苗振川 ,北京维通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侯 娟,PhD,原 STEMCELL Technologies研发部资深培养基研发科学家胡 毅, 丹望医疗类器官药物平台副总裁谢胜华,金斯瑞蓬勃生物病毒工艺开发&生产部总监江汝彬,金斯瑞蓬勃生物抗体工艺开发 & MSAT 总监蒋晨晓,药明康德 HitS事业部-生化及细胞平台负责人贾晓鹏,山东省齐鲁干细胞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四、会务注册VIP尊享票早鸟票:1280元/人;VIP尊享团体票(4人):3840元权益:1.通用门票;2.两日午餐;3.现场专属座位;4.会议资料;5.专属礼品;组委会:广州正和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地 址: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大道东8号国际采购中心1118房联系人:廖小姐 18023374070(微信同号) ,欢迎咨询!
  • 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大楼在新区奠基
    9月25日讯 对于艾滋病、癌症等一些目前尚无有效疗法的疾病来说,细胞治疗或许就是那片“绿洲”。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大楼昨日在滨海新区奠基,标志着在未来细胞治疗领域,新区将成为国内排头兵。   该研发大楼将建在开发区十三大街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内。建成后,原位于开发区天大科技园内的工程中心药品研发部将全部迁入新址,届时工程中心的研发能力将得到极大增强,成为国内领先的细胞产品研究、开发、存储和应用中心,将继续引领我国细胞治疗产业走在国际先进行列。   该大楼建成后,将依托国内最权威性的专业科研机构和临床医疗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建立一个高水平的细胞研究及产业化发展平台,有效整合我国优势资源条件,把细胞工程产品、细胞治疗的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结合起来,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为疑难疾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使细胞治疗等相关产品和技术直接造福于人类。   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批准成立“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几年建设,工程中心已具备一定的细胞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的基础资源条件,现已在全球率先开发出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的脐带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开创了我国干细胞技术产业化的先河。   又讯昨日,“2010细胞治疗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前沿研讨会”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开幕。500余名国内顶尖细胞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滨海,针对“细胞治疗”这一人类新型疾病治疗手段的各项热门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为国内细胞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搭建智力共享平台。
  • 战略合作 | 华龛生物与北正干细胞就细胞创新药CDMO项目展开深度合作
    近日,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龛生物)与江西北正干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正干细胞)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通过本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本着强强联合、创新发展的理念,推动干细胞规模化均质化培养及临床应用治疗领域的研究发展。北正干细胞集聚了国内有影响力的院士、国千等教授以及国外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科研团队,为生命科学研究和再生医学应用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提供坚实的基础。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干细胞技术及各种临床产品、衍生物的生物制品,以及提供与人体具有相融性的生物材料、修复再生的组织工程产品,在相关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华龛生物建设了3D FloTrix® 细胞技术平台,基于华龛生物独有可降解微载体技术及其3D细胞制备工艺,解决了目前细胞治疗产品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瓶颈问题,帮助多家企业建立了全封闭自动化细胞药物生产线,实现规模化、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细胞药物及其衍生产品的生产制备。提供区别于现有CGT细胞制备工艺的CDMO服务,实现包括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外泌体、病毒规模化生产制备工艺开发等在内的技术研究、工艺开发和 GMP 生产服务,助力创新成果实现产品转化与临床申报。华龛生物与北正干细胞共同携手,整合优势资源,通过微载体3D细胞应用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围绕干细胞治疗研发项目,打造创新性产品,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未能满足的临床需求提供品质标准化的干细胞治疗解决方案。北正干细胞总经理赵涌先生,华龛生物总经理刘伟博士、细胞转化研究中心总监孙彦洵博士、市场营销中心总监王志骞先生等双方合作代表共同出席了此次签约启动仪式。关于北正干细胞北正赛欧(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起源于2008年,专注于干细胞、免疫细胞技术产业链。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生命科技园核心区-北大医疗产业园。园内建立有我国北方地区最大规模细胞存储库。左:公司总部所在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大医疗产业园;右:江西公司赣州国际企业中心京赣联动,与革命苏区共同发展。北正干细胞于2017年在江西建立组织样本库,并于2021年通过国家四部门联合评审,正式开始运营赣南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同时启动建设赣中区域细胞制备中心。致力于成为赋能行业的基础资源平台。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及技术规范,建设细胞存储制备、研发应用、药械注册的产业化生产基地。赣南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及自建实验室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学科、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病造血重建和免疫重建细胞学研究专家技术支持下,为临床疾病治疗长期提供干细胞、免疫细胞技术及产品、细胞相关生物制品,提供与人体具有相融性的生物材料、修复再生的组织工程产品。已取得国内外多项干细胞、免疫细胞技术发明专利。公司取得的部分专利证书公司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建设组织样本生物资源存储、细胞规模化制备、细胞药物研发、临床应用研究等细胞工程与研发基地,是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会员单位、建国70周年中国科技创新单位、2019年中国健康产业年度十大领军企业。关于华龛生物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清华大学医学院杜亚楠教授科研团队领衔创建,清华大学参股共建。核心技术源于清华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司专注于打造原创3D细胞“智造”平台,提供基于3D微载体的细胞规模化、定制化扩增工艺整体解决方案。华龛生物核心产品3D TableTrix® 微载片(微载体),是自主创新型、首款可用于细胞药物开发的药用辅料级微载体。已通过中检院等相关权威机构的检验报告,并获得2项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资质(CDE审批登记号:F20210000003、F20200000496)。同时,产品获得美国FDA DMF药用辅料资质(DMF:35481)。 华龛生物的产品与服务,可广泛应用于基因与细胞治疗、细胞外囊泡、疫苗及蛋白产品等生产的上游工艺开发。同时,在再生医学、类器官与食品科技(细胞培养肉等)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公司拥有5000平米的研发与转化平台,其中包括4000平米的GMP生产平台,1000余平的以3D细胞智造及微组织再生医学治疗产品为核心的CDMO服务平台;新建1200L微载体生产线。相关技术已获得100余项专利成果,30余篇国际期刊报道。核心技术项目已获得多项国家级立项支持与应用。
  • 五洲东方携新产品成功参展“第十二届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2011年7月16&mdash 18日,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ldquo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二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rdquo 在北京九华山庄举办,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赞助商亮相本次大会。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ldquo 细胞活动、生命活力&rdquo 。会议除关注细胞生物学基本科学问题外,还特别关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殖细胞与发育、细胞稳态与疾病、基因、蛋白与细胞工程等重要应用和交叉领域的研究进展。会议邀请了细胞生物学领域著名专家报告当今细胞生物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共有超过千位全国各地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参加大会。 五洲东方展台   本次大会,北京五洲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示的产品除全国独家代理的德国Memmert CO2培养箱、德国BRAND全套移液体系列产品(移液器、瓶口分配器等)外,隆重展出公司新代理的德国TILL Photonics GmbH公司的活细胞实时成像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此系统以八角形开发性模块化的设计理念,能完成从荧光显微镜到共聚焦显微镜到双光子显微镜的多种组合,在大会上引起了细胞生物研究师生的热情关注和询问,共有上百位客户表现出对此系统的浓厚兴趣。 活细胞实时成像激光激光共聚焦系统   本次大会,五洲东方也为参展客户带来了全新的实验室全面解决方案,给广大实验室用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服务! 客户关注
  • 实时细胞分析系统研究获突破 为生物检测作出贡献
    为推动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来自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各研究领域的专家日前齐聚北京,召开了生物检测领域的新前沿技术——xCELLigence高峰论坛。   这项新技术为药物研发、毒理学、肿瘤、医学微生物和病毒学研究的分析应用提供了一个无须标记、同时又可对细胞进行实时监测的新型细胞分析平台。这不仅改变了多步骤、长时间的人工操作所带来的主观性判断偏差,也缩短了研究周期,减少了动物实验等巨大研究成本,向我们呈现出更为实时、精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与会专家希望通过xCELLigence系统平台的不断完善,对无标记的动态细胞检测技术的发展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从而为生物检测领域作出贡献。
  • 单个活细胞&细胞器操纵新突破丨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技术首次实现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
    前所未有的全自动高精度单细胞操纵平台!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首次将原子力系统、显微成像系统、微流控系统、活细胞培养系统融为一体的单细胞显微操作平台,其核心技术——FluidFM技术采用了纳米级别中空探针,完美实现了单个细胞水平、fL级别超高精度、全自动化的细胞及细胞器的操作。是一套超温柔,纳米级,全自动的细胞操纵方案。这项技术将传统细胞显微操作实验无法触及领域的大门彻底打开,科学家可以在单个细胞上实现前所未有的精妙操纵。其主要功能包括单细胞提取、单细胞分离、活细胞细胞器移植、单细胞注射、单细胞力谱等。图1 FluidFM技术整机外观及原理示意图在活细胞中也能进行细胞器操纵?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首次实现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线粒体和复杂的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特征。到目前为止,对活细胞内的细胞器进行操纵仍然十分困难。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能够从活细胞中提取、注射细胞器,将定量的线粒体移植到细胞中,同时保持它们的活力。近期,Julia A. Vorholt课题组使用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将线粒体移植至培养的细胞中,并实时跟踪线粒体注射后的情况,监测它们在新宿主细胞中的命运。通过跟踪,作者发现与受体细胞线粒体网络融合发生在移植后20分钟,持续16小时以上。活细胞之间移植线粒体不仅为细胞器生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也为机械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该篇文章以” Mitochondria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living cells.”为题,发表在BioRxiv.上。1从活细胞中提取线粒体在FluidFM负压下的线粒体小体会经历形状的转变,类似于“串上珍珠”的形态。其特征是离散的线粒体基质球体状,并且通过细长的膜结构相互连接,在进一步负压拉力的作用下,这些球状结构最终被拉断,并在悬臂中呈现为球状线粒体(图2)。当牵引力保持数秒后,OMM在先前形成的“珍珠”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收缩点分离,从而产生独立的球形线粒体,而管状结构的其余部分放松并恢复。图2 提取线粒体后的FluidFM悬臂探针的显微图像及示意图2线粒体移植至新细胞研究人员的下一个目标是将线粒体移植到新的宿主细胞中,并保持细胞活性。FluidFM技术为线粒体转移提供了最佳的两步走方案:第一步,用FluidFM技术直接提取线粒体,第二步,将提取的线粒体注入到新的宿主细胞中。该方案的成功率高达95%,而且保持了细胞活力,其优点是细胞器在细胞外停留的时间短(作者标记供体细胞的线粒体(su9-mCherry)和受体细胞的线粒体(su9- BFP),能够观察移植细胞线粒体网络的实时状态(图3)。实验跟踪了22个细胞的移植命运:18个细胞显示移植的线粒体完全融合,4个细胞的线粒体发生降解。多数细胞样本(18个细胞中的14个)在移植后30分钟内首次观察到融合事件而后扩展到线粒体网络。综上所述,作者建立了将线粒体转移到单个培养细胞的方法。该方案显示移植后细胞活力高,允许观察移植后线粒体的动态行为,是一种高效方案。图3 单个移植线粒体的延时图像序列(su9-mCherry)。细胞器供体为HeLa细胞,受体细胞为U2OS细胞,带有荧光标记线粒体网络(su9-BFP)。Scale bar = 10 μm。本文使用的FluidFM技术采用微型探针,可以在微环境中以高时空分辨率操纵单细胞或者对单个细胞进行采样,并与组学方法相结合,使细胞器的研究成为可能。FluidFM技术将原子力显微镜的高精度力学调节手段与光学检测下的纳米尺度微流控系统相结合,提供与单细胞操作相关的力学和定量的体积控制。这些特性在现有微型探针中是独一无二的,在本研究中,作者将FluidFM单细胞技术用于活细胞真核内和细胞间的细胞器微操作。成功实现了活细胞之间的线粒体移植。单个线粒体移植视频该研究将启发人们将FluidFM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例如,干细胞治疗中低代谢活性细胞的再生,作为线粒体替代治疗方法的一种备选方案等。此外,FluidFM技术为解决细胞生物学、生物力学和细胞工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 议程出炉|3月23-24日:CBIC深圳细胞产业大会暨生物医药大会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国家及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多项举措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回顾2021年,行业在新冠疫苗、新冠特效药物、细胞治疗产品等领域均有重大创新突破,产业投融资热情高涨,显示了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巨大创新活力和增长潜力,借势时机,2022CBIC细胞生物产业大会(即第三届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大会、2022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将于3月23-24日于深圳隆重举办,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跑”。本次大会设置“生物医药”和“细胞治疗”两大会场,从技术创新、临床研究、新政法规、工艺产业化等角度,探讨“新型疫苗研发与应用、新型抗体药物开放与靶点筛选、基因治疗与溶瘤病毒、细胞生物发展新趋势、细胞疗法创新与应用、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临床应用、外泌体与再生医学的应用”7大专题话题,共设置60余场报告,特邀来创新药企、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生物技术和服务企业、投融资机构、行业协会等多位权威专家与产业先锋进行报告分享和产品展示,为参与者搭建一站式“学术交流”、“渠道对接”、“市场拓展”及“品牌推广”平台,赋能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大会详细内容如下1) 组织单位:深圳市细胞治疗技术协会、深圳市生命科学行业协会、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广州市仪器行业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救援资源保障分会、上海市室内和环境净化行业协会、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上海实验室装备协会、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武汉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广州正和会展服务有限公司2) 时间与地点:2022年3月23-24日,深圳好日子皇冠假日酒店3)大会规划议程:第三届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大会议程规划专题一:细胞生物发展新趋势—待定夏建川,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 任医师—CAR-T创新的价值体现黄海,复星凯特CEO—细胞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国际进展—基因与细胞治疗药物的申报指导原则—肿瘤超微创精准免疫治疗于保法,山东保法肿瘤治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专题二:细胞疗法创新与应用—干细胞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陈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免疫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评价策略汪溪洁,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毒理事业部总监—细胞层片科技简介毕馨文,中科医学投资控股(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总裁—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K cell functional Assay刘韬,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肿瘤免疫科副主任—隔离器系统及A级环境下细胞培养系统在细胞无菌生产工艺中作用陈超,温州维科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新型CAR-T细胞的研发和机制研究李鹏,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干细胞在心血管精准医学中的应用张喆,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物联网智慧细胞制备全场景解决方案创新应用于洪冬,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培养场景总监—纳米抗体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助力”CAR-T细胞治疗徐广贤,广东医科大学二级教授,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专题三: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临床应用—Omicron来袭,类器官如何助新冠病毒研究一臂之力李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肿瘤类器官相关转化研究姚晔,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医师/临床博士后—类器官在动物营养与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周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类器官与干细胞工程马少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待 定蔡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鼻粘膜,气管与肺的3D类器官模型的构建与应用—3D细胞培养与新材料—圆桌会议:类器官精准医学病例剖析专题四:外泌体与再生医学的应用—外泌体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杨令延,广州国家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副研究员—新型外泌体免疫抑制剂的研发和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程芳,中山大学副教授—外泌体的规模化制备及其在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陈红波,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副教授—纳米流式检测技术在细胞与基因治疗载体综合表征中的应用吴圣福,厦门福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外泌体在皮肤损伤再生修复中的应用—干细胞再生医学国际发展最新趋势—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在抗衰老中的应用—衰老共性机制与干预—脂肪源干细胞对未来医美及大健康产业的影响2022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议程规划:专题一:新型疫苗研发与应用—miRNA反义核酸新药开发策略费 嘉,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小核酸药物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机器学习算法加速推进mRNA递送系统的研发进程欧阳德方,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慢病毒RNAi载体构建—揭秘mRNA疫苗背后的科学:mRNA从萌芽到初步成熟走过50年历程—siRNA药物研发—腺病毒作为疫苗载体的设计与考虑—mRNA新冠疫苗的研发和应用—类器官平台在mRNA药物研发转化中的应用—麻疹与腮腺炎中国疫苗株反向遗传系统及其在新冠重组载体候选疫苗上的应用专题二:新型抗体药物开发与靶点筛选—基于安捷伦分析平台的ADC药物深度表征陈熙,安捷伦科技Principle Application Scientist—类器官与新药研发的应用陈泽新,创芯国际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生物技术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临床研究钟国平,中山大学药学院副教授—AI+疾病模型的创新靶向药研发 张海生,希格生科(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中国心脏安全与心肌毒检测技术最新进展李立,北京美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医学总监—双特异性抗体开发中的机制创新吴辰冰,上海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总裁专题三:基因治疗与溶瘤病毒—待定毛化,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待 定彭姣,深圳源兴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溶瘤病毒临床研究进展和展望 倪东耀,深圳市亦诺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研发官—待定汪洋,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生产挑战及解决方案 刘亚林,药明生基AAV产品策略副主任 —溶瘤病毒产业的全球现状和发展趋势—腺相关病毒载体肿瘤基因疗法—AVV介导的神经再生型基因疗法。4)会务注册VIP尊享票:早鸟价:1280元/人,(原价:1980,3月1日恢复原价)权益:1.大会通用门票一张;2.3月23-24日两日午餐;3.大会现场专属座位;4.大会会议资料一份;5.专属纪念礼品一份;VIP尊享团体票(4人):团体价:3840权益:1.大会通用门票四张;2.3月23-24日两日午餐四份;3.大会现场专属座位四个;4.大会会议资料四份;5.专属纪念礼品四份;联系方式:廖小姐-18023374070(微信同号)大会官网:www.ctae.cn
  • "集"智入"微",尽收眼底! 瑞明生物高通量活细胞监测与分析系统上市发布会
    2023年5月18日,瑞明生物将携手仪器信息网,于ACCSI2023现场举办高通量活细胞监测与分析系统新品发布会。届时,微型活细胞监测系统三款MC-B100、MC-F100、MC-S100都将与观众见面,我们将通过线下会场的形式进行新品揭幕,带来MC-S100新品的详细介绍。“集”智入“微”,尽收眼底!瑞明生物高通量活细胞监测与分析系统上市发布会细胞增值、分化、代谢等活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探究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活动复杂性的基础,细胞成像技术为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打开了大门。但常规的细胞分析实验需要频繁进出细胞间,将细胞拿出培养箱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后再放回培养箱。容易对细胞生长造成影响,或造成交叉感染,更重要的是会错失细胞的动态变化,不便于观察和分析细胞的动态过程,实时跟踪细胞变化和关键事件。因此开展活细胞动态成像十分关键。与现有的活细胞工作站或高内涵成像方案相比,培养箱内的活细胞成像方案更具灵活性和经济性。培养箱能够保证稳定的CO2和湿度等要求,确保适合的细胞培养条件,使细胞处于最佳生长状态,而活细胞成像设备可以获取细胞的动态数据。2023年5月18日瑞明生物将携手仪器信息网举办新品发布会,带来高通量活细胞监测与分析系统,本系统可提供培养箱内活细胞长时成像解决方案,通过扫描的方式获取整孔或整板细胞数据,结合AI智能分析系统快速、准确合成细胞动态视频,计算细胞汇合度、细胞数量,生成细胞生长曲线。具有整孔成像、智能分析、简单易用、紧凑稳定的特征,将解放您的双手,成为您细胞培养监测的智能管家。发布会不仅将让大家全面了解新品,同时还邀请业内专家,分享精彩技术前沿报告。期间还有多轮抽奖,期待广大专家、新老客户和行业同仁的参与!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3)5月18日-5月19日 09:00-17:00展位号:A62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西路16号院 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集"智"入"微",尽收眼底—瑞明生物高通量活细胞监测与分析系统上市发布会5月18日 16:50-17:50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321会议室)——会议日程——时间活动环节嘉宾16:50--17:05新品发布活动致辞徐 艇江苏瑞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17:05--17:15特约嘉宾致辞张 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员17:15--17:20互动抽奖龚 婷江苏瑞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17:20--17:25新品亮相:MC-S100徐 艇江苏瑞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17:25--17:30互动抽奖17:30--17:45高通量活细胞监测与分析系统郭正飞江苏瑞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技术经理17:45--17:50互动抽奖冯 凡江苏瑞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新品介绍MC-S100高通量活细胞监测系统,可放入培养箱内,对活细胞进行长时间无标记明场成像,通过扫描的方式获取整孔或整板细胞数据,利用AI智能分析系统快速、准确合成细胞动态视频,计算细胞汇合度、细胞数量,生成细胞生长曲线。MC-S100具有整孔成像、智能分析、简单易用、紧凑稳定的特征,将解放您的双手,成为您细胞培养监测的智能管家。发布会预热活动来啦!对微型活细胞监测系统三款型号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微信扫描图下二维码填写试用信息,前50名申请的用户可以获得产品的免费试用资格!等发布后会有相关工作人员联系您。
  • 千人齐聚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学术大会在京召开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大会暨第八届全体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仪器信息网北京讯 2011年7月15-18日,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盛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大会暨第八届全体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九华山庄隆重举行,会议主题为“细胞活动、生命活力”。 大会现场   15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中国科协副主席程东红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裴钢院士在大会开幕式上作报告时指出,报名参加本届大会的青年学者与在校学生明显超出了预期,反映出中国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正在兴起,中国细胞生物学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裴钢院士还透露,最近我国利用IPS细胞克隆的小猪已经诞生,正待命名,这是我国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进展。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裴钢院士在大会上作理事会工作报告   本届大会既关注细胞生物学基本科学问题,还特别关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殖细胞与发育、细胞稳态与疾病、基因、蛋白与细胞工程等重要应用和交叉领域的研究进展,蒲慕明、林鸿宣、贺福初、曹雪涛、尚永丰、陈志南、候凡凡、朱学良、周琪、舒红兵等十几位著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 报告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蒲慕明研究员 报告题目:Development of Neuronal Polarity 报告人: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林鸿宣院士 报告题目: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研究 报告人:第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 报告题目:肿瘤细胞生物学与转化研究的未来与发展 报告人:南方医科大学侯凡凡院士 报告题目:蛋白质氧化损伤对肾脏细胞的病理生物学作用   本届大会还设立了11个分会场,主题分别为: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殖细胞与发育、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细胞结构与细胞行为、免疫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稳态与疾病、基因蛋白与细胞工程、植物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每个分会场均设有主报告,其余分会场报告则从投送的摘要中遴选产生。   本次大会十分重视墙报的运用,共展示了300余篇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殖细胞与发育、细胞通讯与细胞转导等相关的最新论文摘要,每个墙报前都有专人负责讲解。 墙报展厅现场   大会还特别颁发了CST杰出贡献奖、CST杰出成就奖、CST青年优秀论文奖以及CST优秀墙报奖。CST杰出贡献奖由兰州大学郑国锠教授获得,表彰其为中国细胞生物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主办方为获奖者将颁发了奖杯、证书及1万元奖金奖励。CST杰出成就奖分别由清华大学陈晔光教授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朱学良研究员获得,表彰其近五年来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内获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对我国细胞生物学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主办方为获奖者将颁发了奖杯、证书及6000元奖金奖励。 颁发CST杰出贡献奖、CST杰出成就奖   大会同期还举办了仪器、试剂和耗材展览活动,蔡司、碧迪、艾本德、Life Technologies、默克密理博、贝克曼库尔特、赛默飞世尔、珀金埃尔默、罗氏、尼康、赛信通、美迪希、Abcam、普洛麦格、北京傲锐东源、北京东胜创新、安迪、北京五洲东方、吉泰、优宁维等近40家知名厂商参展。 展会现场一角   据了解,细胞生物学是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前沿学科之一,也是当今发展最快、最活跃、与其它学科广泛交互的学科之一,本次盛会为促进我国细胞生物学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一届会议将于2013年在武汉召开。
  • "集"智入"微",尽收眼底!| 瑞明生物MC-S100 高通量活细胞监测系统上市发布
    仪器信息网讯 2023年5月18日,第十六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3)在北京怀柔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大会首日瑞明生物高通量活细胞监测与分析系统上市发布会在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成功举办。江苏瑞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艇为新品发布会致词,希望未来产品能逐步实现国产突破、国产替代、国产超越。江苏瑞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艇特约嘉宾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员张争和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鑫在会上致辞。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员张争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鑫随着江苏瑞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艇和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鑫共同为MC-S100启动揭牌仪式的启动,MC-S100正式亮相。随后,江苏瑞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技术经理郭正飞对MC-S100的开发目的、主要功能、特点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详细分享。江苏瑞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技术经理郭正飞Monicyte MC-S100 高通量活细胞监测系统可放入培养箱内对活细胞进行长时间动态监测,利用AI智能分析系统快速、准确得到细胞生长数据,由于采用了扫描方式获取整孔或整板细胞数据,可对大区域活细胞进行长时间无标记明场成像,是一款高通量活细胞监测系统。该产品实现了手机实时监控,用户可随时随地查看细胞状态,极大地解放了实验人员的双手。MC-S100高通量活细胞监测系统产品优势:• 整孔成像• 智能分析• 简单易用• 高性价比会议期间江苏瑞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艇、销售经理龚婷、销售经理冯凡多次组织互动抽奖环节,调节会场气氛,场面轻松融洽。
  • 新品速递|瑞明生物发布微型活细胞监测系统,实现整机放入培养箱云端同步数据
    仪器信息网讯 今日,瑞明生物官宣新品MoniCyte微型活细胞监测系统发布上线。MoniCyte微型活细胞监测系统可整机放入细胞培养箱中进行定时图像采集,并将细胞图像实时传送到云端,实现实时细胞计数,汇合度分析及划痕实验等功能,并可在异地通过PC、手机、平板即时登录查看,是细胞培养监测的智能管家。产品应用细胞监测:跟踪细胞随时间的增殖,以监测细胞生长和分布情况; 细胞增殖:无标记活细胞成像工具观察细胞随时间的增殖; 细胞毒性:评估药物/化合物/有毒物对细胞活力影响;细胞迁移:使用划痕分析研究细胞迁移的特定治疗效果;集落监测:跟踪细胞集落随时间推移的数量和大小的变化; 3D微组织:用于临床前药物开发和基础研究中的微组织形态学观察。图像采集参数设置人工智能细胞识别细胞生长曲线分析产品优势传统观察细胞的方式需要频繁将细胞从培养箱中取出,之后在普通生物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环境干扰大,费时费力。微型活细胞监测系统采用集成化结构设计,小巧便捷,可放置于细胞培养箱、超净台、实验台等地方实时对细胞进行观察。 微型化:体型小巧,移动方便,多台设备可放置于一个培养箱,提高效率;智能化采用AI技术进行实时计数及汇合度分析; 远程查看:支持远程通过平板、手机、PC等终端随时随地查看细胞数据;无干扰:电动物镜对焦和荧光切换,免除开箱干扰,稳定性好。规格型号型号MC-B100MC-F100明场照明LEDLED荧光通道——双通道荧光:470nm蓝光LED;530nm绿光LED放大倍数10×固定物镜10×固定物镜传感器6MP CMOS5MP CMOS物镜对焦电动电动培养容器培养皿、培养瓶、玻片、多孔板培养皿、培养瓶、玻片、多孔板尺寸150×170×180mm220×200×220mm重量2kg4kg工作环境温度:5℃-40℃;湿度:20%-95%温度:5℃-40℃;湿度:20%-95%
  • 在博鳌,华龛生物与同写意共同发起,成立干细胞产业俱乐部!
    2012年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成立,成为中国新药英才的精神家园和中国新药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此后,同写意不断汇集各专业领域有远见和使命感的先锋人物“领航中国新药,赋能创新发展”,先后成立了“新药临床研发俱乐部”、“BD俱乐部”、“制药工程俱乐部”等20余个专家委员会组织。2019年10月,同写意细胞基因治疗俱乐部(CGT俱乐部)成立,并选举出三届理事会成员,华龛生物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位列其中。如今干细胞疗法在国内外迅猛发展,干细胞产业正快速崛起。恰逢其会,在“2024细胞疗法海南发展机遇研讨会”期间,5月31日,华龛生物与同写意共同召集十余位干细胞药物专家,在博鳌“海的故事”餐厅举办了干细胞俱乐部筹备讨论会;6月1日,同写意“干细胞产业俱乐部”在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中心正式成立!同写意干细胞产业俱乐部理事会名单顾问姬广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工程研究院院士河南省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细胞与基因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黄文林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理事长赵春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任973首席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联席理事长杜亚楠清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宇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SO秘书长刘伟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理事袁宝珠:上海质鼎生物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拥军:北京贝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 靖: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魏 君:武汉睿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EO赵 涌:北正赛欧(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于阗:广州赛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CEO刘 招:武汉市细胞工程中心有限公司CEO黄文韬:江苏睿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联席总经理杨 曦:奥辰生物(云南)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齐明科:博品骨德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红武:上海思德克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立新:新东澳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廉云飞:中国药科大学专家郑春兵:源品细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事业部总经理刘滨磊: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月明:北京瑷格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同写意干细胞产业俱乐部在博鳌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立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检测技术规范》《干细胞体内短波红外活体光学成像试验方法》团体标准
    各会员单位,有关单位:根据《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学会组织专家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检测技术规范》《干细胞体内短波红外活体光学成像试验方法》两项团体标准进行了立项审查,上述两项团体标准符合立项条件,同意立项。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二〇二三年八月十四日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检测技术规范》《干细胞体内短波红外活体光学成像试验方法》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pdf
  • Life Tech积极参加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二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
    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二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 于2011年7月15-18日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大会以“细胞活动、生命活力”为主题,邀请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一千五百名细胞生物领域的专家莅临参加,大会除关注细胞生物学基本科学问题外,还特别关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殖细胞与发育、细胞稳态与疾病、基因、蛋白与细胞工程等重要应用和交叉领域的研究进展。Life Technologies以专项赞助的身份参与了此次盛会。 大会展览期间,Life Technologies以细胞生物为主题展出了“Neon电转染系统”以及“Countess™ 自动细胞计数仪”两台仪器,这两台仪器分别以“高效、灵活、简单、易用、多功能”以及“快速、准确、简便、节约”的特点吸引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参观及咨询。 业内专家和学者参观Life Tech公司展台 7月17日晚以“现代细胞生物技术”为主题的大会报告上,Life Technologies美国流式细胞战略发展经理Michael W Olszowy博士为大家带来了题为《Next generation Cell analysis technology:Acoustic tocusing cytometer,image – based cytomet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are event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analysis》的精彩报告,介绍了Life Tech最新产品Tali TM 成像型多色细胞分析仪及AttuneTM 声波聚焦细胞分析仪的性能与特点。现场来宾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Michael W Olszowy博士为大家阐述精彩报告 关于LIFE TECH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Nasdaq: LIFE) 是一家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性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的仪器、耗材和服务可协助研究人员加快推进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从而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该公司的客户遍及生物学各个领域,包括筛选与转化研究、分子药物、干细胞治疗、食品安全和动物保健以及21世纪的法医鉴定等。该公司生产供分子诊断和仅供研究使用的产品。Life Technologies的业界领先品牌,包括创新型Applied Biosystems和Ion Torrent品牌仪器以及Invitrogen、Gibco、Ambion、Molecular Probes和Taqman等被全球各地的生命科学实验室所广泛使用。该公司2010年的销售额为36亿美元,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员工约11,000人,公司持有将近3900项知识产权专利及专有许可证,堪称生命科学界最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资产。如蒙垂询,请访问:http://www.lifetechnologies.com,或浏览Life Technologies的新浪微博网站http://weibo.com/2170956285/profile
  • 生物量监测在微生物(细胞)培养条件优化的应用
    上一篇推文,介绍了WIGGENS的CGQ生物量在线监测系统,在微生物(细胞)效能评价/菌种筛选的应用。 本期介绍生物量监测在微生物(细胞)培养条件优化中的应用。培养基为微生物(细胞)的生长提供环境条件以及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培养基具有通用性,但每种培养物都有特殊性。在通用培养基的基础上针对培养物的特性做适当的调整或成分添加,对目的产物的高效产出,具有重要正作用。 下图是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使用CGQ生物量监测系统对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一种酿酒酵母)在不同碳源组分中的生长曲线。 三种碳源Glc(葡萄糖)、Gal(半乳糖)、Mal(酰胺)不同浓度对酿酒酵母的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对迟缓期和对数期的影响显著。碳源各组分浓度不同,对酿酒酵母进入平台期的时间甚至有超过6小时的差距影响。这对注重效率的工业发酵来说,减少迟缓期的时间段,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下图是,在M9培养基中,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甘油,Escherichia coli (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 从上图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可以看出,在M9培养基中,甘油浓度是对大肠杆菌最终生长量的最大影响因素。0.4%的甘油浓度对比0.1%的甘油浓度,对数生长期有明显提升,最终得到的生物量也是低浓度甘油的4倍以上。 下图是通过培养过程的摇瓶补液,CGQ进行的实时生物量监测。 在大肠杆菌培养中,通过LIS摇瓶补液系统,在摇瓶培养过程中进行在线补入缓冲液,缓冲液对pH值进行了调节。在使用LB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对生物量的限制的最大因素不是培养基组分,而是pH值,持续的进行pH调节,可以有效的增加生物量,提高培养基的利用率。更多的CGQ生物量监测应用,请参考如下文献:[1]Tripp et al (2017):Establishing a yeast-based screening system for discovery of human GLUT5inhibitors and activators (Nature – Scientific Reports)[2]Bruder, S. &Boles, E. (2017): Improvement of the yeast based (R)-phenylacetylcarbinol productionprocess via reduction of by-product formatio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3]Gottardi et al. (2017):De novo biosynthesis of trans-cinnamicacidderivatives in Saccharomycescerevisiae (Applied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4]Bracharz et al. (2017):The effects of TORC signal interference on lipogenesis in theoleaginous yeast Trichosporonoleaginosus (BMCBiotechnology). [5]Bruder et al. (2016):Parallelised onlinebiomass monitoring in shake flasks enables efficient strain and carbon sourcedependent growth characterisation of Saccharomycescerevisia (MicrobialCell Factories).
  • 会议邀请|3月2-3日,2023深圳细胞大会&暨生物医药大会&合成生物产业大会
    一、会议介绍生物医药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以及老龄化问题加剧,服务于民生健康需求,面临广阔的市场新机遇:创新细胞疗法、基因疗法、新一代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等创新药为慢性病、肿瘤等重大疾病和罕见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市场庞大需求,新药研发投资热度高涨,国产替代加速,迎来发展黄金期。合成生物学继“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以工程化的手段设计合成基因组为标志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底层技术涉及领域包括系统生物学、基因工程、信息论、物理学、纳米技术等交叉性创新结合技术,推动医药、农业、能源、制造业及消费品等领域产业升级转型,未来60%的产品都可通过合成生物生产制造。目前我国生物医药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产业集群,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积极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力争到2025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当下,细胞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与合成生物产业正值快速发展之际。于此背景下,由正和会展等单位主办的CBIC第六届细胞生物产业大会、第四届生物医药创新合作论坛、SBIC 2023合成生物产业大会将于2023年3月2-3日在深圳举办(6月在北京,9月在上海,11月在成都举办),会议将邀请200+生物医药权威专家和行业先进,分享细胞治疗、干细胞、类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外泌体、溶瘤病毒、核酸药物、mRNA疗法、递送系统、生物药研发等领域的临床应用、技术进展、工艺提升、产业化进程、投融资机遇、政策动态和产业趋势等前沿资讯,优质企业将展出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合成生物产业大会则将围绕国内外合成生物行业政策发展机遇和先进的技术探索,邀请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研发实业、投融资等相关单位,从“上游工具、中游平台、下游产品”,进行多学科,产学研,资本与政策融合等多个维度分享,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尖人才、项目、企业、资本,打通各方资源,真正拉近科研与产业的距离,推倒产业与学术之间的“高墙”,加快相关产品技术转化应用,促进跨产业的有机合作发展。本次大会暨展览会将一站式链接生物医药产学研资多方平台,推动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成渝地区细胞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合成生物学产业间的协同联动,加快相关技术产品转化和临床应用,促进行业合作和发展,邀您相聚,共襄盛会!二、 会议关键词细胞治疗、干细胞、类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外泌体、溶瘤病毒、核酸药物、mRNA疗法、递送系统、生物药研发;DNA/RNA、基因工程、基因测序、基因合成、基因编辑、细胞工厂、菌种培育优化,发酵分离纯化、改性合成开发、转化生产速率、生物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生物体设计、自动化设计平台、生物基、生物医药、新农业食品、绿色化工能源、抗逆性改造、CXO等等三、议题规划(一)细胞会场1.创新细胞疗法与应用全球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嵌合抗原受体 T (CAR-T) 细胞药品,开启中国肿瘤细胞治疗新未来新一代细胞治疗的希望-IPSC-CAR-NK基于 NKT 的新一代免疫治疗技术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挑战与前途同种异体CAR-T细胞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开发进展通用型细胞疗法NK细胞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T细胞肿瘤的CART治疗新冠疫情下细胞产业发展的新常态CAR-NK 细胞临床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2.干细胞临床应用与产业转化干细胞药物研发的思考与探索间充质干细胞药物的免疫调控机制与适应症开发干细胞药物—非临床药效评价策略与案例分析干细胞或免疫细胞大规模扩增方向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的现状与挑战干细胞 3D 微载体规模化生产工艺及其质量控制动物模型在细胞免疫治疗非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人间冲质干细胞质量控制策略及相关问题研究探索IPSC诱导的心脏细胞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干细胞制剂制备质量控制要点及方法CGT药物快速无菌检测挑战与解决方案3.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临床应用肿瘤类器官在精准医疗和科研领域应用分享类器官与器官芯片——药物临床前评价新技术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的构建及应用人源类器官模拟发育与疾病患者来源的类器官及其在肿瘤精准医学研究研究中的应用类器官与将来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微肿瘤PTC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和探索类器官在动物营养与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类器官药敏指导结肠癌腹膜转移的治疗价值与前景展望利用人肝类器官发现铁死亡引发肝病的病理4.单细胞多组学与外泌体再生创新应用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探索人类发育和疾病中的分子机制基于深度生成模型的单细胞分析流程优化单细胞空间多组学技术的开发与运用质谱流式技术助力血液系统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代谢组学与空间多组学在肿瘤中的应用研究单细胞多组学解析恶性肿瘤区域异质性单细胞水平探索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奥秘外泌体的高校纯化技术及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蛋白组学技术在外泌体疾病标志物发现领域的应用外泌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外泌体的规模化制备及其在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单外泌体高通量识别技术与液态活检自动化大规模外泌体收获系统新型外泌体免疫抑制剂的研发和皮肤疾病中的应用(二)生物医药会场1.新型抗体药物临床研发与新应用中国抗体药物研发现状,展望与差异化开发策略ADC创新药开发实例及策略双靶向重组蛋白/药物欧连体的生物学特性和抗肿瘤活性新兴抗体药物生物分析及免疫毒性评估XDC-双配体欧联药物临床开发抗体药物专利解读及布局策略伴随诊断赋能抗体药物研发及用药指导靶向肿瘤可索性的抗体及其偶联药物开发双特异性抗体开发与技术的策略考量与难点开发 CTLA-4 未被开发的潜力ADC 新星靶点药物闪亮 SABCS第四代双特异性抗体的研发现状及未来展望2.新型抗体药物上下游工艺创新技术抗体药商业化及国产化面临的挑战细胞培养基开发与优化以提高上游工艺的产量与质量细胞株平台加速抗体药研发全自动单克隆抗体分泌细胞快速筛选技术研究探索双特异性抗体下游工艺解决方案及其展望连续捕获及整合的连续下游工艺开发层析技术在生物药物病毒清除中的应用及验证分析层析和除病毒过滤在生物药物病毒清除中的应用PAT技术在抗体药物冻干工艺开发与生产中的应用开发填料潜在功能打造双抗下游纯化平台连续捕获及整合的连续下游工艺开发3.基因治疗药物开发与新技术应用AAV大规模制备技术突破,提高基因治疗药物可及性AAV三质粒转染生产体系最新进展基于AAV载体的基因治疗前沿研究创新大规模生产工艺,全面提升基因治疗产品可生产性和可及性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病毒载体工艺开发与质量控制基因治疗载体CDMO从“AAV 载体生产和 CDMO 管理”溶瘤病毒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溶瘤病毒的工艺及质量控制溶瘤Ⅱ型单纯疱疹病毒(OH2)临床研究进展及管线介绍乙肝病毒基因治疗载体平台及其在治愈乙肝中的应用4.mRNA核酸药物与递送系统新技术应用全球核酸药物发展现状中国药企RNA药物研发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优化和加速mNRA递送系统的研发新型递送载体驱动mRNA创新药物研发酶促体系高通量优化赋能mRNA药物开发mRNA体外转录原料与工艺选择策略分享如何设计和生产功能性IVT mRNA修饰核苷酸在药用mRNA功能调控中的应用核酸药物领域能否变其他药物研发式的同质化竞争趋势mRNA反义核酸新药开发策略(三)合成生物学会场1.合成生物政策与发展新趋势我国合成生物学市场及投资分析合成生物学与健康中国合成生物学路线图和政策解读合成生物制造与“碳中和”合成生物学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成生物上游创新技术工具:(DNA相关,测序、合成,基因编辑)创新DNA合成与生物元件设计DNA储存的全流程技术闭环高通量基因编辑、工业菌种筛选技术高通量自动化科学装置加速合成生物研发底层CRISPR-Cas基因编辑平台开发碱基编辑与先导编辑系统开发CRISPR介导的定向转座系统开发3.定向改造,枝繁叶茂,合成生物中游创新技术平台:(对菌株的筛选与改造、培养成分开发等)创新酶催化法和定向进化技术应用工业丝状真菌底盘细胞构建人工酵母基因组的设计构建与应用探索定量合成(工程)生物研究利用细胞工厂异源合成单萜化合物解脂耶氏酵母 —— 高效的合成利器利用微生物代谢工程技术生产单萜类化合物的进展4.深耕赛道,百家争鸣,合成生物下游创新产品应用:(各类下游创新项目+投融资案例分享)四、展示范围生物医药CDMO企业;实验室仪器/耗材/装备提供方;动物模型技术服务企业;药物分析/临床前/CRO服务机构;生物工艺、制造及解决方案提供方;检测/冷链/信息化/数据情报/医学翻译等相关服务提供方;抗体/蛋白/细胞等原料提供方;生物产业园区等等五、往届出席嘉宾复星凯特CEO黄海苏州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长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成都岷山细胞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寒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华西医院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邓洪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遗传医学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丁显平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官中源药业CEO张宇清华大学医学院细胞治疗实验室主任 张明徽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夏建川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应志涛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细胞治疗首席专家韩冰安捷伦科技应用工程师韩治国药明康德Hits事业部-生化及细胞平台负责人维通利华首席产品专家宫世玲赋成生物分析配方科学总监白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陈俊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毒理事业部总监汪溪洁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中国药房》杂志副主编童蓉生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医疗执行院长李定纲迪必尔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解正刚PhD,丹望医疗类器官药物平台副总裁胡毅武汉珈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从义(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研究员,医学博士巫国谊金斯瑞蓬勃生物病毒工艺开发&生产部总监谢胜华注:上述为往届大会部分专家,更多专家阵容和动态请联系主办方咨询。六、会务注册VIP尊享票:1280元/人;VIP尊享团体票(4人):3840元权益:通用门票两日午餐现场专属座位会议资料专属礼品组委会:广州正和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地 址: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大道东8号国际采购中心1118房联系人:廖小姐 18023374070(微信同号) ,欢迎咨询!
  • 议程出炉|7月28-29日,北京细胞暨生物医药产业大会邀您参与
    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和活力的科技领域之一,近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给很多难治性疾病带来了治愈希望:干细胞疗法和免疫细胞疗法在治疗恶性肿瘤、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领域展现出了较大的应用潜力;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发展,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应运而生,成为研究疾病的又一利器;类器官技术在疾病建模和药物发现、药物筛选和药敏检测和再生医学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抗体药物研发高速增长,形式不断增加,并研究应用于癌症、血液病和自身免疫病等多个领域。正值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之际,2022CBIC第四届细胞生物产业大会、第二届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将于2022年7月28-29日在北京隆重举办,会议将邀请100+生物医药权威专家和行业先进,分享相关细胞治疗、干细胞、类器官、单细胞、抗体和新药等领域最前沿的资讯和政策动态,一站式链接产学研资多方平台,促进行业合作和发展。 诚邀您7月相聚北京,共襄盛会!大会详情一、会议架构1)组织单位北京生命科技产业协会、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实验室装备协会、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深圳市细胞治疗技术协会、广州市仪器行业协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救援资源保障分会、上海市室内和环境净化行业协会、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深圳市生命科学行业协会、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深圳市洁净行业协会、珠海高新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协会、广州正和会展服务有限公司等2)时间与地点2022年7月28-29日,北京朝阳区渔阳饭店3)合作媒体中国益生菌网、生物探索、中美健康咨询网、药路通网、环球医疗器械网、云同盟、O距离信息网、华夏医界网、爱爱医、测序宝网、中国仪器批发网、肽度、前瞻网、再生医学、优年网、药源网、分析测试百科网、现代实验室装备网、泛互联网BTOB平台、医脉同道、细胞世界、南京生物医药谷、制药在线、露森科研、药方舟、风云药谈、世易医健、肿瘤免疫资讯、会会药咖、化学+、盖德化工网、仪器信息网、3618医疗器械网、医药英才网、医疗器械创新网、康强网、药咖荟、戊戌数据、药启程、医世象、知了干细胞、肽研社、生物船、风云药谈、生物咖啡茶、医脉同道、药启程、3156 医药网、医盟网、投资界等数十家二、大会议程专题一、细胞疗法创新与应用1)主题:待 定 —张 宇,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官中源药业CEO主题:探索肿瘤细胞免疫治疗与传统中西医的多元融合—李定纲,北京陆道培血液医院执行院长主题:CSCO CAR T治疗淋巴瘤指南解读 —应志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主题:健康人免疫细胞治疗晚期肿瘤:临床应用研究,机遇与挑战 —祁岩超,广州药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主题:光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毕馨文,中科医学投资控股(深圳)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深圳干细胞库首席科学官、泰成分院肿瘤康复科主任主题:超微创肿瘤自体免疫治疗 —于保法,山东保法肿瘤治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专题二、干细胞临床应用与产业转化主题:IPSC及衍生细胞制备与产业化应用核心法律问题研究 —左玉杰,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主题:待定—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题:隔离器系统及A级环境下细胞培养系统在细胞无菌生产工艺中作用 —陈 超,温州维科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主题:CAR-NK细胞临床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 —任 伟,卡恩细胞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主题:干细胞药物-非临床药效评价策略与案例分享 —陈芙蓉,天津天诚新药评价有限公司药效学技术总监主题:信息化助力细胞质量管理能力提升 —杜保昊,青岛大数华创科技有限公司细胞全流程质量管理系统软件负责人,销售总监 主题:先进医疗在长寿医学中应用 —周光前 深圳大学抗衰老与再生医学中心主任专题三、3D细胞培养与类器官临床应用主题:类器官与将来心脑血管疾病研究 —郑乐民,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主题:类器官与器官芯片的构建及应用 —丁卫平,安徽骆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主题:微肿瘤PTC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和探索 —尹申意,北京基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主题:中国原代肝细胞库建设与应用 —周 明,立沃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主题:肿瘤类器官和原代细胞药物筛选在临床的应用和研究-肿瘤精准治疗 —马永贤,爱克精医(北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专题四、细胞外泌体与单细胞测序多组合应用1)主题:单细胞水平探索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奥秘 —高 帅,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青年新星A类特聘青年研究员主题:待 定 —北京寻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题:单细胞质谱流式在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曾 浔,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担任研究员4)主题:外泌体的高效纯化技术及其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李 萌,深圳汇芯生物科技医疗有限公司产品经理5)主题:外泌体方面蛋白组—赵 焱,北京青莲百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精准医疗时代的外泌体研究:机遇与挑战细胞外囊泡/外泌体作为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和前景新型外泌体免疫抑制剂的研发和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单外泌体高通量识别技术与液态活检专题五、新型抗体药物研发与应用主题:安捷伦技术平台在ADC药物结构表征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韩治国,安捷伦科技应用工程师主题:全景组织切片扫描及分析应用方案—马英杰 丹吉尔产品应用工程师主题:抗体药物CMC的质量控制策略 —白 羊,赋成生物分析配方科学总监抗体药物产业化发展之路抗体药物设施与连续化生产的展望新型抗体药物研发的核心策略多抗药物研发如何实现差异化设计专题六、基因治疗与溶瘤病毒主题:三维基因组学与疾病 —李 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统计科学中心、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主题:金斯瑞CAR-T临床前研究一站式解决方案 —李一行,中国业务部应用科学家团队负责人主题:溶瘤病毒的工艺及质量控制—彭 姣,深圳源兴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主题:基因治疗结合热放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 —肖绍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主题:核酸行业发展机遇与GMP环境下的生产支持平台构建 —蒋 云,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常务副总经理主题:溶瘤病毒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范宇飞,北京燕化医院肿瘤科主任主题:溶瘤Ⅱ型单纯疱疹病毒(OH2)临床研究进展 —汪 洋,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主题:慢病毒插入位点检测技术与应用 —张静宇,北京阅微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专题七、CXO助力生物医药新发展主题:动物模型如何助力于细胞治疗药物的临床前药效评估? —宫世玲 维通利华首席产品专家●新挑战与新机遇 CDMO+细胞培养生态圈平台●MAH制度下CDMO在中国发展的祛湿和挑战●MAH制度下,生物制药企业该如何建设自身平台,以及与外包企业合作模式●CDMO规模化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新一代高质量、灵活和完善的CDMO平台满足未来激烈市场竞争的挑战●控制抗体类药物从基因序列到IND研发时间的策略●新药研发的专利策略注:实际议程以主办方最后公布为准。三、展示范围生物医药CDMO企业;实验室仪器/耗材/装备提供方;动物模型技术服务企业;药物分析/临床前/CRO服务机构;生物工艺、制造及解决方案提供方;检测/冷链/信息化/数据情报/医学翻译等相关服务提供方;抗体/蛋白/细胞等原料提供方;生物产业园区等等四、会务注册VIP尊享票:1280元/人,原价1980元,VIP尊享团体票(4人):3840元,7月20日恢复原价权益:1.大会通用门票;2.两日午餐;3.大会现场专属座位;4.大会会议资料;5.专属纪念礼品;组委会:广州正和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大道东8号国际采购中心713房 联系人: 廖小姐电话/微信: 18023374070
  • 岛津推出《细胞培养上清液及培养基组分分析应用文集》
    现代生物技术一般认为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而这些技术的发展几乎都与细胞培养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医药领域的发展。比如基因工程药物或疫苗在研究生产过程中很多是通过细胞培养来实现的;细胞工程中更是离不细胞培养,杂交瘤单克隆抗体,完全是通过细胞培养来实现的。正在倍受重视的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也要经过细胞培养过程才能实现,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有的也与细胞培养密切相关。总之,细胞培养在整个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核心作用。开发合适的培养基配方与优化细胞培养条件是保证产品质量、产量以及批次之间一致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抗体药物偶联物、双靶点/特异抗体类药物、抗体片段融合蛋白等相对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的抗体类药物,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生物类似药的研发与质量控制来说,尽可能通过优化工艺缩小差异,更有利于生物类似药与原研参比品的质量对比研究,提高生物类似药的质量研究结果与参比品之间的相似性,从而使各项质量属性达到预先设置的可接受范围。目前生物制品公司的生物过程工艺开发与优化偏重于监测常规的温度、搅拌、溶解气体、OD值等理化条件和少数培养基成分与代谢物等的变化,缺乏对于细胞培养上清液组分直接、全面且快速的客观动态数据分析,因此无法精准优化细胞培养工艺条件,甚至影响抗体类药物等的产品品质;而培养基生产商为了开发高效低成本培养基配方,并且要保证批次间一致性,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配备不同检测功能的仪器来实现培养基成分的全方位检测。 为满足快速全面分析细胞培养上清液组分和培养基组分,将基础碳源、氮源、核酸、维生素和其他主要代谢物同时检测分析的需求,我们开发出“细胞培养上清液方法包”。该技术平台采用超快速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仅需17分钟,即可同时监测95种细胞培养上清液营养成份和代谢物等的相对丰度变化 。无需用户自行开发方法,即装即用。所有目标化合物信息与实验方法全内置,且根据需要可增加,可拓展。为增进用户对“细胞培养上清液方法包”的深入了解和方便使用,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分析中心整理编写了本册《细胞培养上清液及培养基组分分析应用文集》。本册文集介绍了“细胞培养上清液方法包”在不同培养基组分分析以及细胞培养过程监控中的应用,共收录应用文章 10 篇,为相关领域的客户使用该系统提供参考。 关于岛津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是(株)岛津制作所于1999年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现地法人公司,在中国全境拥有13个分公司,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下设有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成都分析中心,并拥有覆盖全国30个省的销售代理商网络以及60多个技术服务站,已构筑起为广大用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完整体系。本公司以“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为经营理念,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和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 微生物(细胞)生长阶段时期监测
    菌种是微生物培养的前提条件。优良的菌种,是微生物高效培养的前提。无论是摇床培养还是发酵培养,优良的菌种对培养的效果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会经历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微生物在培养和传代过程中会发生变异,次生产物,细胞活力变化等。微生物在生长过程 微生物对数期生理状态相对稳定,较稳定期次生代谢物少,且生命力旺盛。对数生长期是保持菌株优良性状不退化和存活率的阶段,也是最佳菌种保存期。 如何对培养过程中的微生物处于某个生长阶段进行判断?目前较多采用的方法是取样检测。取样检测会产生培养间断,染菌风险,无法连续获取数据等制约。无法获得准确的微生物生长过程信息取样检测 WIGGENS生物生长量在线监测设备CGQ系统,可以通过外置式光学传感系统,对培养的微生物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数据收集器会根据光学传感器的数据值,反应微生物生长情况,准确的把握微生物的生长状态。通过显示器直接读取生长曲线,可以判断微生物在当前培养条件的所处的生长时期。摇瓶培养在线监测 | 发酵罐培养在线监测 CGQ系统实时监测生长曲线,能够让操作者及时掌握微生物生长状况。举例:在发酵中,一般要控制发酵条件时,控制在微生物生长曲线稳定期结束前,比如酸奶发酵,时间过短,微生物还处于繁殖期,发酵效果不好;发酵时间过长,微生物处于衰退期,衰退期将产生很多代谢物,使产品风味发生变化,甚至影响质保;在污水处理中,需要根据不同稳定期选择不同菌种;酿造工业中,发酵时间的选择尤为重要。生物量实时监测 CGQ系统对微生物生长状态的监测,也直接反映了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变化。通过对微生物生长状态的监测,对培养基成分优化,培养条件改进,工艺流程探索等具有重要指导性作用。 CGQ系统适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培养物实时监测。
  • 细胞智药,未来疗法|华龛生物永不止步,为CGT产业发展赋能
    细胞和基因疗法(CGT)正引领医药产业新一轮变革。在产业蓬勃发展之际,构建一个健康、有活力的细胞制药产业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在日趋激烈竞争形势下,差异化技术创新更将成为本土企业寻求突破的核心要义。与此同时,如何稳妥实现研究转化落地并成功推向市场,也是本土企业面临的“必修课”。为进一步了解产业前沿技术发展,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加深多领域技术交流,8月26-27日,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部联合主办,北京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细胞智药,未来疗法】2023首届(北京)细胞制药产业发展大会暨华龛生物五周年庆典,在北京昆泰酒店盛大召开。点击视频,一览大会及庆典盛况 开幕式及主旨论坛大会主席◈ 陈香美中国工程院院士、肾脏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分享:再生医学在肾病治疗中的进展和挑战◈ 王福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分享:干细胞治疗重大传染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与机遇开幕致辞◈ 刘慧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主任从政府视角,展望CGT行业未来。面对同质化竞争等行业难题,北京市委充分发挥领域原始创新和临床资源两方面优势,政府搭台,揭榜挂帅。为凝聚北京市产业集群力量,加强CGT临床与产业的转化协同,一批在京CGT特色产业园正拔地而起。◈ 吴朝晖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驻会副理事长在细胞制药飞速发展的今天,从药品申报的角度,干细胞占比60%。但在细胞制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本次会议,希望大家能从行业不同角度寻求解读之法,以亲身经历,助力新药研发。◈ 杜亚楠清华大学医学院长聘教授华龛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差异化技术创新已经是本土企业寻求突破的核心要义,但仍有更大的矛盾指向如何稳妥实现研究转化落地并成功推向市场。唯有创新才是破除内卷,对抗不确定因素的利器。主旨论坛主席及报告专家◈ 论坛主席:裴雪涛军事医学研究院全军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分享:造血细胞工程与血细胞治疗◈ 论坛主席:杜亚楠清华大学医学院长聘教授,华龛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 研究分享:微组织工程革新生物制造和再生医学干细胞作为细胞治疗的重要分支,在很多临床难治性疾病的治疗上都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被称为继药物疗法和手术疗法之后的第三次医学创新“高地”。放眼全球,已有10余款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疗法获得FDA批准。而国内,干细胞新药研发也竞赛激烈。目前,我国的市场规模已接近1500亿元。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干细胞疗法离真正在实际临床治疗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例如如何确保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及标准制备的实现等问题还亟待解决,诸多研究成果也需要更多的临床循证。主旨论坛中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军事医学研究院、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以及清华大学的多位专家各抒己见,展示了全球细胞科学前沿技术与转化医学现阶段取得的突破进展;对产业发展面临得诸多挑战,也以国际化视野带来更多启示。◈ 韩忠朝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汉氏联合集团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 研究分享:间充质干细胞新药研发及其应用◈ 孟淑芳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生物制品检定所细胞室主任◈ 研究分享: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效力质量研究的探讨龛护细胞,硬核智造华龛生物2023新品发布会华龛生物更是将前沿技术理念落地转化,打造出众多创新产品。在主论坛中由华龛生物联合创始人、CTO鄢晓君博士隆重发布三款新品——3D RecomTrix&trade 微载体CW系列、3D FloTrix® vivaFILL细胞灌装系统和3D FloTrix® megaSPIN 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掀起了大会又一轮高潮,引起嘉宾们的热烈关注与讨论。点击图片,回顾发布会精彩华龛生物成立五年来,赋能CGT产业的步履从未停歇,准确定位产业需求,通过技术落地转化,建设成3D细胞智造平台,实现封闭式、自动化、规模化的大规模细胞生产制备。在保证细胞药物质量的同时,大幅提高产能,充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助力生物制药企业实现弯道超车。此次华龛生物推出的重磅新品,更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持。五大论坛,别开生面本次会议还另设五个平行分论坛,覆盖干细胞药物开发、基因治疗药物开发、免疫细胞、外泌体等不同细分领域。特邀40余位海内外知名专家,与近千位业界翘楚齐聚一堂,共同问道CGT产业的前沿科学技术成果。报告内容从干细胞整体开发路径探索到临床应用难点;从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到临床转化研究;从CAR-T研究到γδ T等细化免疫细胞治疗;从外泌体引申到再生医学技术产品......更有投融资论坛近十家企业带来的项目路演,也备获投资人青睐。论坛一干细胞药物开发◈ 论坛主席:周家喜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论坛主席:于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论坛二基因治疗药物开发◈ 论坛主席:王皓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论坛主席:叶海峰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论坛三免疫细胞◈ 论坛主席:林欣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基础医学系主任◈ 论坛主席:韩为东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教授论坛四外泌体&再生医学技术产品◈ 论坛主席:尹航拓领博泰创始人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 论坛主席:郭全义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主任医师、教授论坛五投融资(项目路演)于华夏,龛未来|华龛生物5周年庆典华龛生物成立五年,离不开行业上下的关注与支持。为向一路支持陪伴,见证华龛生物走向壮大的挚友表示感谢,8月26日晚,大会首日收官之时,华龛生物特举办了5周年庆典,定向邀请百余位嘉宾,共享这份喜悦。每一颗华龛3D微载体,不仅承载着生命种子的希望,更寄托着“中国智造”的雄心;每一台华龛自动化产线的设备不仅孕育着再生之源,更汇聚了细胞与基因治疗的渴求。华龛生物将继续秉承“共赢、诚信、创新、专注、品质”的核心价值观,践行“以3D细胞规模化智造技术赋能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惠及更多患者”的使命,完成“开启细胞产业化发展新时代”的愿景。愿行业上下与我们携手并进,一同期待并见证!
  • 细胞分泌物的实时纳米等离子体成像 ——新的纳米等离子体成像系统允许对单细胞分泌物进行时空监测
    • Inara Aguiar来自生物纳米光子系统实验室(BIOS)、EPFL和日内瓦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光学成像方法,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提供细胞分泌物的四维视图。通过将单个细胞放入纳米结构镀金芯片的微孔中,并在芯片表面诱导一种称为等离子体共振的现象,他们可以在分泌物产生时绘制分泌物的图谱。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杂志上,详细介绍了细胞的功能和交流方式,有助于药物开发和基础研究。芯片上的单个单元。(图片来源:BIOS EPFL)细胞分泌物(即蛋白质、抗体和神经递质)在免疫反应、代谢和细胞之间的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细胞分泌物的过程对开发疾病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方法只能量化分泌物,而不能提供其产生机制的任何细节。BIOS负责人Hatice Altug表示:“我们工作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它使我们能够以高通量的方式单独筛选细胞。对许多细胞平均反应的集体测量并不能反映它们的异质性……在生物学中,从免疫反应到癌症细胞,一切都是异质性的。这就是为什么癌症如此难以治疗。”筛选细胞分泌物该方法包括一个1cm2的纳米等离子体芯片,由数百万个小孔和数百个用于单个细胞的腔室组成;该芯片由覆盖有薄聚合物网的纳米结构金基底组成。用细胞培养基填充腔室以在测量过程中保持细胞存活。Saeid Ansaryan说:“我们仪器的美妙之处在于,分布在整个表面的纳米孔将每个点都转化为传感元件。这使我们能够观察释放蛋白质的空间模式,而不考虑细胞的位置。”使用这种新方法,可以评估两个重要的细胞过程,细胞分裂和死亡。此外,还对分泌精细抗体的人类供体B细胞进行了研究。研究小组可以看到两种形式的细胞死亡过程中的细胞分泌,细胞凋亡和坏死。在后者中,内容以不对称的方式释放,产生了图像指纹——这是科学家首次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捕捉到细胞特征。由于测量是在营养丰富的细胞培养基中进行的,因此与其他成像技术一样,它不需要有毒的荧光标记,并且所研究的细胞可以很容易地回收。根据作者的说法,“该系统的多功能性和性能及其与粘附细胞和非粘附细胞的兼容性表明,它可以为全面了解单细胞分泌行为铺平道路,应用范围从基础研究到药物发现和个性化细胞治疗。”原始出版物:Ansaryan, S., Liu, YC., Li, X., et al.: High-throughput spatiotemporal monitoring of single-cell secretions via plasmonic microwell arrays. Nat. Biomed. Eng. (2023) DOI: 10.1038/s41551-023-01017-1作者简介Inara AguiarInara是一位拥有无机化学博士学位的科学编辑和作家。在获得计算化学博士后后,她开始在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和生物化学领域担任科学编辑。她一直在几家科学出版商担任技术作家/编辑,最近加入威利分析科学公司,担任自由职业内容创作者。本文来源:Real-time nanoplasmonic imaging of cell secretions——New nanoplasmonic imaging system allows spatiotemporal monitoring of single-cell secretions。Microscopy Light Microscopy ,13 April 2023供稿:符 斌,北京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有限公司
  • 生物量监测在微生物(细胞)效能评价/菌种筛选的应用
    上一篇推文,我们介绍了WIGGENS的CGQ生物量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微生物或细胞的生长阶段,本期我们介绍生物量监测对微生物(细胞)效能评价/菌种筛选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篇使用CGQ系统监测生物量的已发表文献。 Bruder et al. (2016):Parallelised onlinebiomass monitoring in shake flasks enables efficient strain and carbon sourcedependent growth characterisation of Saccharomycescerevisia (MicrobialCell Factories). Bruder对酿酒酵母的高效菌株(CEN.PK2-1C)和碳源依赖性生长特性监测。 上图中生物量曲线(OD值)是CGQ系统实时在线测量。葡萄糖浓度和酒精浓度用在线生化分析仪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的数据。 从上图的数据曲线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生物生长量与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和酒精产量三者的关联性。发酵过程希望使用的菌种是能够更高效率的将糖类等底物转化为酒精。底物与产物的效能比是对酿酒酵母菌株效能的最直接评价。 CGQ和生化分析仪的在线监测联合使用,可以对菌种的综合效能进行直观评价。 对微生物或细胞的突变体研究,是寻找高效菌种的一种有效手段。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对比研究,用于对突变体进行效能评估。 上图是德国最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成立于1456年),使用CGQ系统对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葡萄球菌)野生型和突变体生物量分析。 作为菌种筛选的有力工具,CGQ系统可以对同一培养条件下,或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物量进行实时监控,根据生物量的监测数据对菌种筛选提供数据支持。 CGQ与生化分析仪同时使用,可以对多参数相关性进行综合评估,有效的拓展了应用范围,可以通过多参数变化,对微生物效能进行综合评价。更多的CGQ生物量监测应用,请参考如下文献:[1]Tripp et al (2017):Establishing a yeast-based screening system for discovery of human GLUT5inhibitors and activators (Nature – Scientific Reports)[2]Bruder, S. &Boles, E. (2017): Improvement of the yeast based (R)-phenylacetylcarbinol productionprocess via reduction of by-product formatio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3]Gottardi et al. (2017):De novo biosynthesis of trans-cinnamic acidderivatives in Saccharomycescerevisiae (Applied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4]Bracharz et al. (2017):The effects of TORC signal interference on lipogenesis in theoleaginous yeast Trichosporonoleaginosus (BMCBiotechnology). [5]Bruder et al. (2016):Parallelised onlinebiomass monitoring in shake flasks enables efficient strain and carbon sourcedependent growth characterisation of Saccharomycescerevisia (MicrobialCell Factories).
  • 流式细胞仪大显身手 高通量纳米材料生物毒性检测技术取得进展
    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纳米材料不断出现并迅速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因此,发展快速、高通量的生物检测手段对纳米毒性的快速安全评估极为重要。流式细胞术是毒理学检测的常用技术,具有高通量、快速、准确的特点。但由于团聚的纳米材料在尺寸上同细菌相近,严重干扰检测结果,使得流式细胞术难以运用于纳米材料对细菌的毒性评估。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吴李君、陈少鹏课题组建立了基于PI-GFP双荧光标记的纳米材料细菌毒性检测方法:GFP绿色荧光表征细菌的生长,碘化丙啶PI红色荧光标记区分死、活细胞,在流式细胞仪上准确区分细菌与纳米材料,通过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细胞的相对比例,反应纳米材料的毒性。对比单荧光标记,双荧光标记可以更准确地检测纳米材料的毒性。运用上述建立的双荧光报告系统,他们研究了水环境中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银毒性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环境因子对纳米银细菌毒性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双荧光报告检测系统可以较准确地反应纳米材料的毒性,适用于环境纳米材料生物学效应的评估。该研究成果已被国际毒理学期刊Cheomsphere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16.04.074)接收。  该研究受到国家重大研究计划、中科院先导专项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研究院院长基金资助。  双荧光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纳米银生物毒性
  • 活细胞也能进行细胞器操纵?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首次实现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
    摘要:线粒体和复杂的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特征。到目前为止,对活细胞内的细胞器进行操纵仍然十分困难。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能够从活细胞中提取、注射细胞器,将定量的线粒体移植到细胞中,同时保持它们的活力。近期,Julia A. Vorholt课题组使用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FluidFM技术,将线粒体移植至培养的细胞中,并实时跟踪线粒体注射后的情况,监测它们在新宿主细胞中的命运。通过跟踪,作者发现与受体细胞线粒体网络融合发生在移植后20分钟,持续16小时以上。活细胞之间移植线粒体不仅为细胞器生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也为机械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和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该篇文章以” Mitochondria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living cells.”为题,发表在BioRxiv.上。 结果:1. 从活细胞中提取线粒体为了检测FluidFM探针对单细胞细胞器采样的能力。作者使用了两种探针,分别是锥型探针(A=1.2 um2)和圆柱型探针(A=1.6 um2)(图1B)。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这两种探针都可以对线粒体及单个线粒体进行提取或大量抽提。作者对内质网(ER)和线粒体提取后的细胞活力进行了检测,发现细胞仍保持较高的细胞活力 (95%)。为了进一步确保FluidFM提取方案在探针插入时不会破坏细胞质膜,作者使用荧光探针(mito-R-GECO1)监测细胞培养基中可能发生的Ca2+内流。实验显示,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后都没有Ca2+流入,表明细胞器提取过程中细胞质膜的完整性。本研究还发现暴露在FluidFM负压下的线粒体小体会经历形状的转变,类似于“串上珍珠”的形态。 其特征是离散的线粒体基质球体状,并且通过细长的膜结构相互连接,在进一步负压拉力的作用下,这些球状结构终被拉断,并在悬臂中呈现为球状线粒体(图2E)。进一步探究显示,施加FluidFM负压后,力诱导的形状转变沿线粒体小管在毫秒到秒的范围内传播了数十微米。形状转变沿这一方向均匀传播,而外层线粒体膜(OMM)保持了初的完整性。当牵引力保持数秒后,OMM在先前形成的“珍珠”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收缩点分离,从而产生立的球形线粒体,而管状结构的其余部分放松并恢复。结合线粒体牵引实验和线粒体定位的钙流实验,结果证明线粒体的串上珍珠表型的形状转变以及随后细胞质内的线粒体裂变是不依赖钙的。 图1:(A) 示意图:使用FluidFM技术进行细胞器提取。通过调整悬臂探针中的负压(-Δp)进行提取。(B) 通过调节孔径大小和流体作用力的适用范围,选择性地提取不同的细胞器成分。1行:用悬梁臂探针提取单细胞细胞器的示意图。2行:不同孔径的悬臂扫描电镜图。3行:FluidFM悬臂探针孔径与对应的流体力范围。(C) 示意图:使用FluidFM技术进行细胞器注射。通过调整悬臂探针中的正压(+Δp)进行将探针中的细胞器注射到受体细胞内。 图2:(A) FluidFM悬臂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具体尺寸参数是:L = 200 μm, W = 35 μm, H = 1 μm。Scale bar= 5 μm。(B) 提取线粒体后的FluidFM悬臂的荧光显微镜图像。由于折射率不同,可以看到提取物和悬臂探针填充物之间的边界。Scale bar = 10 μm。(C) 是图(B)的示意图,提取物的体积是1170 fL。(D- F) 活细胞器提取的延时图像和提取后金字塔悬臂图像。黄框表示细胞内的悬臂的位置。(D) 对表达su9-BFP(线粒体)和Sec61-GFP (ER) 的U2OS细胞进行提取。箭头表示ER区域。使用孔径为0.5µm2的悬臂梁探针。Scale bar = 10 μm。(E) 从表达su9-BFP的U2OS细胞中提取单个线粒体。使用1µm2孔径的悬臂梁探针。Scale bar = 10 μm。(F) 从表达su9-BFP的U2OS细胞中提取数个线粒体。使用1µm2孔径的悬臂梁探针。Scale bar = 10 μm。 2. 线粒体移植至新细胞研究人员的下一个目标是将线粒体移植到新的宿主细胞中,并保持细胞活性。FluidFM技术为线粒体转移提供了两种可能性方案:方案一、用FluidFM技术直接提取线粒体而后注入到新的宿主细胞中;方案二、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线粒体回充入FluidFM探针,然后注射(图3A-D)。作者比较了两种方法,为了实现可视化的线粒体的转移,作者在供体和受体细胞中分别对线粒体进行了差异化标记 (图3E-F 供体细胞线粒体su9-mCherry和受体细胞线粒体su9-BFP)。当使用FluidFM直接将线粒体从一个细胞移植到另一个细胞时,成功率高达95%,而且保持了细胞活力(图3G, 41个移植细胞中有39个)。在注射纯化线粒体后,作者观察到46%的样本(19/41)发生了线粒体转移且保持了细胞活力(图3G)。移植的定量结果显示,这些实验中移植的线粒体数量从3到15个线粒体每个细胞不等(图3H)。两种替代方案的不同成功率可以由线粒体分离获取的条件差异来解释。在评估线粒体提取方案时,作者观察到部分提取的线粒体外膜发生破裂。线粒体的不可逆损伤导致细胞内降解,细胞色素C释放可能导致细胞凋亡。虽然线粒体的细胞间移植降低了通量,但它的优点是细胞外时间短(如上所述,细胞间移植即方案一的效率高,并可以直接观察单个移植线粒体的命运。为了展示这一点,作者将标记好的线粒体(su9-mCherry)从HeLa细胞移植到差异标记的U2OS细胞(su9-BFP)中,这种细胞通常用于研究动态线粒体行为。高灵敏度相机可以用于追踪受体细胞内的单个线粒体(图3L)。作者观察到荧光线粒体基质标签在移植后23分钟的发生初始融合而后扩展到线粒体网络。综上所述,作者建立了两种将线粒体转移到单个培养细胞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活细胞间移植。该方案显示移植后细胞活力高,允许观察移植后线粒体的动态行为,是一种高效方案。二种方法是大量纯化线粒体并将其注射到受体细胞中。 注射速度相当快,但不可避免地损害线粒体和细胞功能。图3:(A) 方案一示意图(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通过FluidFM吸入法提取线粒体。 随后,将带有提取物的悬臂探针移至受体细胞插入并注入提取物。(B) 方案一预填充C8F18的FluidFM悬臂梁的图像,被移植线粒体通过su9-mCherry标记,提取量~0.8 pL。Scale bar = 10 μm。(C) 方案二示意图(纯化线粒体注入细胞):使用标准线粒体纯化方案纯化的线粒体进行线粒体移植的方案。 将纯化的线粒体重悬在HEPES-2缓冲液中,直接填充到FluidFM探针中并对细胞进行注射。(D) 方案二由su9-mCherry标记的FluidFM悬臂充满线粒体的图像。Scale bar = 10 μm。(E) 通过方案一(活细胞间线粒体移植)进行线粒体移植后的宿主细胞图像。宿主细胞的线粒体通过su9-BFP标记,移植细胞线粒体通过su9-mCherry标记。Scale bar = 10 μm。(F) 通过方案二(纯化线粒体注入细胞)进行线粒体移植后的受体细胞图像。宿主细胞的线粒体通过su9-BFP标记,移植细胞线粒体通过su9-mCherry标记。Scale bar = 10 μm。(G) 通过光学成像对两种方案注射的细胞进行评估。每种方法评估了40个细胞。(H) 两种方案的线粒体的计数评估。每种方法评估了22个细胞。(I) 方案一移植线粒体后,对移植线粒体(su9-mCherry)和宿主线粒体网络(su9-BFP)使用不同的荧光标记进行成像,融合。Scale bar = 5μm。(J) 方案二注入纯化线粒体后移的融合状态,标记方案同(I)。Scale bar = 5 μm。(K) 移植线粒体发生降解,分裂成多个更小的荧光囊泡(su9-mCherry),荧光与标记的宿主细胞线粒体网络(su9-BFP)没有重叠。Scale bar=5 μm。 (L) 单个移植线粒体的延时图像序列(su9-mCherry)。细胞器供体为HeLa细胞,受体细胞为U2OS细胞,带有荧光标记线粒体网络(su9-BFP)。Scale bar = 10 μm。 讨论单细胞的操纵一直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尤其是在不损害细胞活力的情况下从细胞中提取细胞器或将外源物质直接导入到细胞中。截止到目前,尽管单细胞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要实现将细胞器从一个细胞移植到另一个细胞,除了更大的卵母细胞外,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的核心,与细胞代谢和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线粒体含有自身的遗传成分(mtDNA),通常是严格垂直遗传给子细胞的。目前将线粒体地转移到细胞的手段有限,对于线粒体移植后的剂量-反应关系分析更是十分困难,这样我们就很难从机制上了解健康或疾病细胞的线粒体移植后的生物学效应。本文使用的FluidFM技术采用微型探针,可以在微环境中以高时空分辨率操纵单细胞或者对单个细胞进行采样,并与组学方法相结合,使细胞器的研究成为可能。FluidFM技术将原子力显微镜的高精度力学调节手段与光学检测下的纳米尺度微流控系统相结合,提供与单细胞操作相关的力学和定量的体积控制。这些特性在现有微型探针中是的,在本研究中,作者将FluidFM单细胞技术用于活细胞真核内和细胞间的细胞器微操作。成功实现了活细胞之间的线粒体移植。该研究将启发人们将FluidFM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例如,干细胞治疗中低代谢活性细胞的再生,作为线粒体替代治疗方法的一种备选方案等。此外,FluidFM技术为解决细胞生物学、生物力学和细胞工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多功能单细胞显微操作系统- FluidFM OMNIUM参考文献[1].C. Gäbelein, Q. Feng, E. Sarajlic, T. Zambelli, O. Guillaume-Gentil, B. Kornmann & J. Vorholt. Mitochondria transplantation between living cells. (2021). BioRxiv.
  • 是时候介绍这套靠谱的低氧活细胞检测系统了
    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授予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及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领域的卓越贡献。我们都知道,这次诺奖的核心发现就是围绕HIF-1(低氧诱导因子)这条信号通路,小编在这里不再赘述这条通路伟大而精妙的丰富内核,而要强调的是,人类的多种疾病都和常氧/低氧的调节有关,比如恶性肿瘤,肾性贫血,损伤修复,循环障碍疾病等,这次的三位诺奖得主已经为我们发现并阐明了生物体启动氧感知的重要钥匙,而仍然有太多未知的关键节点等待同道中人去探索发现。常用的方法包括体外化学模拟和体外物理模拟,说白了就是给细胞加工具药物(例如CoCl2)或者是低氧环境培养。对于有些细胞模型或研究方向来说,低氧环境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往往很多实验室的低氧培养设备和其他检测设备是分家的,或者甚至缺少低氧培养的相关设备,给许多实验设计造成了不大不小的困扰。点点点点一下嘛解决方案靠谱的隆重介绍所以Cytation & Lionheart氧浓度可调节活细胞检测系统上图便是能够便捷控制CO2和O2的气体控制装置,在面板上可以方便设定CO2和O2的浓度范围,比如上图,O2的浓度已经从常规的20%降低到5%。是不是惊讶于她的轻盈体型?咱们就是这么节约空间资源有木有!当然,作为控制器,是需要和咱们的核心检测设备Cytation或Lionheart搭载使用的,这样就能够完美实现低氧环境控制和灵活多样的活细胞检测同步进行(传送门)。新鲜小案例:研究一下3D细胞球的缺氧变化此前我们已经介绍过非常多的3D细胞的应用案例,由于3D细胞能够更好地模拟体内细胞的微环境,因此针对3D细胞培养的缺氧水平下的研究需求也是非常多的。11个小时内,人源肝细胞球内的低氧水平逐渐增加(Cyto-ID Hypoxia 染料用于标记细胞内缺氧水平,红色荧光信号增加,表示细胞低氧状态加剧) 请向后滑动_____通过Gen5软件的细胞圈选识别,可以对Cyto-ID标记的细胞缺氧信号定量分析。_____这个图展示了不同的分析方式下的信号倍比变化,数据说明一切,咱们还是需要选择对合适的分析方法__________使用低亲和力球形96板 ,能够快速的构建3D细胞模型(相关案例传送门),接入CO2和N2后,通过气体控制装置设定CO2条件5%,氧气条件8%,放入细胞培养板,即可在长时间内实时监测细胞球的形态或其他需要检测的指标。来自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案例首先,Dr. Gilkes团队在分子水平,研究了多种乳腺癌细胞系在低氧(1%)培养条件下的HIF-1和RohB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在发现显著差异后,当然是要研究一下这个关键的RohB在活细胞水平,特别是3D细胞培养模型中, 如何影响肿瘤细胞的表型变化,于是,Cytation和Lionheart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啦。__
  • 440万!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超分辨单细胞荧光原位空间转录检测系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OITC-G220221221项目名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22年改善科研条件专项-超分辨单细胞荧光原位空间转录检测系统采购项目预算金额:440.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包号货物名称数量(台/套)是否允许采购进口产品采购预算(人民币)1超分辨单细胞荧光原位空间转录检测系统1是440万元投标人可对其中一个包进行投标,须以包为单位对包中全部内容进行投标,不得拆分,评标、授标以包为单位。2、技术要求详见公告附件。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后6个月内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曹雪涛、邓宏魁当选《细胞》杂志新一届编委
    邓宏魁(左)、曹雪涛首次当选《细胞》(Cell)杂志编委   日前,Cell杂志公布新一届编委名单,编委中第一次出现中国科学家的名字:中国医学科学院曹雪涛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宏魁教授。据悉,Cell杂志编委们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曹雪涛、邓宏魁成为Cell杂志新编委,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科学家的工作正在逐步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Cell杂志是学术界公认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顶级杂志,自1974年创刊迄今近40年间,其一向以学术严谨、评审严格、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论文为主而且发表的论文系统性非常强而著称.   2009年Cell杂志编委换届时有4位华裔编委,分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钱泽南(Robert Tijan),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伯克利分校联合納米医学中心主任林温德(Wendell Lim)、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庄小威、耶鲁大学遗传系分子遗传学系副主任许田。这四位华裔科学家均是HHMI研究员,其中,钱泽南教授自2009年起任美国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所长,庄小威教授是最年轻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目前Cell杂志编委中华人科学家增至6位,   曹雪涛教授是著名免疫学家,1964年出生,是国内自主培养出来的学者,1986年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并于1990年在该校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年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目前是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亚洲大洋洲免疫学联盟主席、全球慢性疾病防控联盟候任主席。 在天然免疫、免疫调控与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系列成绩, 以通讯作者在Cell、Cancer Cell、Nature Immunology等SCI杂志发表论文210余篇。培养的10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博论文。   邓宏魁教授是著名细胞生物学家,1963年出生,1984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1995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于纽约大学DAN LITTERMAN院士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1年4月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了细胞分化与细胞工程实验室,主要从事细胞分化、干细胞工程及其再生医学研究。曾经在Cell、Nature、Science等杂志发表过多篇论文。今年7月18日, Science刊登了其研究团队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该成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实现体细胞重编程的途径,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希望。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