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生物标签真蛋白测试仪

仪器信息网生物标签真蛋白测试仪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生物标签真蛋白测试仪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生物标签真蛋白测试仪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生物标签真蛋白测试仪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生物标签真蛋白测试仪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生物标签真蛋白测试仪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生物标签真蛋白测试仪相关的解决方案。

生物标签真蛋白测试仪相关的资讯

  • 纯化标签蛋白时填料的选择
    基因工程提供了人们改变蛋白质性质的机会,因而可以借此改善蛋白质的纯化特性。通过在目的DNA的3’端或5’端插入DNA序列,可以改变蛋白质两端的氨基酸序列,进而作为可纯化的融合蛋白。这些融合子可帮助蛋白质形成包含体,用于稳定蛋白质,免受蛋白酶的攻击,还可以赋予蛋白质特定的纯化性质,使其适用于免疫亲和、金属螯合、离子交换、疏水色谱以及其他分离操作。此外,对于已知特性的蛋白质,改变其中特氨基酸可引入具有特定基质吸附亲和力的片段。市面上有两种很常见的标签,分别为组氨酸标签和GST标签,这两种标签可插入蛋白形成重组蛋白,月旭科技现有针对这两种标签蛋白纯化的填料可供选择。His-Tag(组氨酸标签)是重组蛋白表达最常用的标签,无论表达的蛋白是可溶的或者包涵体都可以用固定金属离子亲和层析纯化。6×His-tag是指六个组氨酸残基组成的融合标签,可插入在目的蛋白的C末端或N末端。纯化组氨酸标签蛋白最常用的配体是亚氨基二乙酸(IDA)和次氨基三乙酸(NTA),可使用月旭科技Ni Tanrose 6FF(NTA)或Ni Tanrose 6FF(IDA)来纯化。技术参数✦✦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一种亲和标签,用GST标记真核蛋白可增强融合蛋白的溶解性。此外,带有 GST 标签的蛋白可以在细菌中高水平表达,但可能会由于蛋白聚集而形成包涵体。一般将GST标签添加到目标蛋白质的N或C末端。 GST对谷胱甘肽具有很相对强的亲和力,这意味着可以在固定的基质(如键合谷胱甘肽的填料)上捕获GST蛋白融合物。这种结合特性可用于蛋白质纯化以及通过蛋白质的结合,来捕获对应的蛋白质。因此可使用月旭科技GST Tanrose 4FF来纯化GST标签蛋白。
  • Flag标签蛋白检测抗体实验应用说明
    Flag标签蛋白检测抗体  远慕生物提供可用于WB,IF,IP应用的Flag抗体,特异性检测Flag标签融合蛋白,Flag标签抗体可识别在细胞内表达的Flag标记重组蛋白,包括Flag位于氨基末端、中段以及羧基末端的重组蛋白。  Flag标签系统利用一个短的亲水性八氨基酸肽( DYKDDDDK)融合到目标蛋白。Flag标签可位于蛋白质的C端或N端,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细菌、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相应的Flag标签抗体也被广泛应用。由于Flag标签系统的纯化条件是非变性的,因此可以纯化所有有活性的融合蛋白。Flag标签可以通过加入肠激酶处理去除,肠激酶专一识别该肽序列C末端的5个氨基酸残基。Flag抗体可以用于检测和Flag标签融合表达蛋白的表达、细胞内定位,以及纯化、定性或定量检测Flag融合表达蛋白等。  由于Flag标签蛋白检测抗体亲水特性,Flag标签往往位于融合蛋白的表面上,因此比较容易被抗体接近并识别。不同的Flag标签抗体与Flag标签 有不同的识别和结合特性。  Fig. 1. Flag标签蛋白IP实验,IP (1:200) - WB (1:5,000):未转染的293细胞裂解液(lane A), 转染了Flag标签蛋白的293细胞转染裂解液 (lane B), 使用小鼠IgG作为阴性对照免疫沉淀293细胞裂解液(lane C),使用Flag单克隆抗体(1B10)IP转染后的293细胞裂解液(lane D), 293细胞裂解液 中仅加入Protein G Beads (lane E).  Fig. 2. 使用Flag标签单克 隆抗体,通过免疫荧光实验(1:2000),分析转染的Flag 重组蛋白在293细胞中的定 位,二抗为IFKine? Red 驴抗 小鼠,蓝色为DAPI染色的细 胞核。
  • 李灵军与叶慧团队合作成果:生物素硫醇标签辅助质谱法对蛋白质瓜氨酸化进行全局分析
    瓜氨酸化是影响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键的翻译后修饰。尽管它与各种生物过程和疾病发病紧密相关,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方法来富集、检测和定位该翻译后修饰,其潜在机制仍然知之甚少。近期,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李灵军教授课题组报道了生物素硫醇标签的设计和开发,该标签能够通过质谱法对瓜氨酸化进行衍生化、富集来实现可靠的鉴定。作者对小鼠组织的瓜氨酸化蛋白质组进行了全局分析并且从432种瓜氨酸化蛋白质中识别出691个修饰位点,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瓜氨酸化数据集。作者发现并阐述了这个翻译后修饰的新的分布和功能并且表示该方法有希望为进一步破译瓜氨酸化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奠定基础。这项工作以“Enabling Global Analysis Of Protein Citrullination Via Biotin Thiol Tag-Assisted Mass Spectrometry”为题发表在国际化学权威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上 (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3844),文章作者为Yatao Shi#, Zihui Li#, Bin Wang#,Xudong Shi , Hui Ye, Daniel G. Delafield, Langlang Lv, Zhengqing Ye, Zhengwei Chen, Fengfei Ma,Lingjun Li*。此外,李灵军教授课题组进一步拓展了此方法的实用性。作者通过应用二甲基化亮氨酸(DiLeu)等重标记策略第一次实现了瓜氨酸化的高通量定量研究,并利用这一方法揭示了瓜氨酸化在人体细胞DNA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关成果以“12-Plex DiLeu Isobaric Labeling Enabled High-Throughput Investigation of Citrullination Alterations in the DNA Damage Response”为题同样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1c04073),文章作者为Zihui Li, Bin Wang, Qinying Yu, Yatao Shi, Lingjun Li*。  研究的主要内容  作者设计了一种生物素硫醇标签,它可以很容易的以低成本合成并且可以与瓜氨酸残基和2,3-丁二酮发生特异性反应(图 1a)。这种衍生化不仅增加了质量转移以允许更可靠的鉴定,而且还引入了生物素部分,使修饰分子的后续富集成为可能。该生物素硫醇标签设计具有紧凑的结构,在高能碰撞解离 (HCD) 期间仅产生两个碎片/诊断离子(图 1b)。 因此,肽主链可以保持良好的裂解效率,并在 HCD 或电子转移解离 (ETD) 期间分别产生丰富的b/y或c/z离子系列。在 HCD(图 1c)、ETD或电子转移/高能碰撞解离(EThcD)碎裂下,衍生化肽标准品的序列收集质谱图几乎完全覆盖相应的肽序列。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素硫醇标签衍生的瓜氨酸化肽可以产生用于解析及标注的高质量的串联质谱图,并且与各种裂解技术相结合时可以提高瓜氨酸化位点的识别可信度。  图1|用于瓜氨酸化分析的生物素硫醇标签设计。a,使用生物素硫醇标签和 2,3-丁二酮对瓜氨酸肽进行衍生化。 b,HCD、ETD 或 EThcD 片段化后生物素硫醇标签衍生的瓜氨酸化肽的片段化位点。c,HCD 裂解后生物素硫醇标签衍生的瓜氨酸肽标准品 SAVRACitSSVPGVR 的串联质谱图。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作者使用该生物素硫醇标签和基于质谱的自下而上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对瓜氨酸化进行分析(图2a)。作者在体外利用 PAD(一种可以催化瓜氨酸化的酶)催化的人组蛋白 H3 蛋白来验证这个过程。作为未被PAD催化的阴性对照,未发现组蛋白的肽段被鉴定为瓜氨酸化,证明了生物素标签反应的高特异性(图 2b)。在体外 PAD 处理后,作者 发现许多精氨酸残基被催化为瓜氨酸,并且大量的位点被高可信度的鉴定为瓜氨酸化位点(图 2c),进一步表明该方法的高效性。在 HCD 碎裂后,其产生了一系列丰富的 b/y 离子,可以帮助准确的表征在同一肽段上单个(图 2d)以及多个(图 2e)瓜氨酸化位点。  图2|使用生物素硫醇标签进行体外瓜氨酸化分析。a,使用生物素硫醇标签进行蛋白质瓜氨酸化分析的实验工作流程。b、c,在体外 PAD 处理之前 (b) 和之后 (c) 组蛋白 H3 蛋白的瓜氨酸化分析。 已识别的瓜氨酸化位点在序列中以蓝色字母突出显示。 序列下方的红色矩形表示鉴定的瓜氨酸化肽,而瓜氨酸化位点以蓝色显示。 d,PAD处理的组蛋白 H3 (R64Cit) 的已鉴定瓜氨酸化肽的串联质谱图示例。 e,PAD 处理的组蛋白 H3 的同一肽上鉴定的两个瓜氨酸化位点(R70Cit 和 R73Cit)的串联质谱图示例。  接下来,作者们尝试利用所开发的方法对复杂的生物样本中的瓜氨酸化进行全局分析,并希望能够以此提供阐明生物体中瓜氨酸化调节机制的依据。首先,作者对小鼠的六个身体器官和五个大脑区域进行了深入的瓜氨酸组分析,生成了第一个小鼠瓜氨酸组组织特异性数据库。作者从432种瓜氨酸化蛋白质中以高置信度的方式鉴定了691个瓜氨酸化位点(图 3a)。更重要的是,这些蛋白质中约有 60% 未曾在UniProt 数据库检索并被报道,这一结果极大地扩展了对瓜氨酸化以及这些底物蛋白质如何受到瓜氨酸化影响的理解。作者发现结果中与 UniProt 数据库的已知的瓜氨酸位点重叠部分较少(图 3b),这可能是因为 UniProt 中描述的近 40% 的瓜氨酸化位点是基于相似性外推理论而没有实际的实验证据。此外,许多报道的位点位于组蛋白上,尤其是蛋白质末端,可能会逃过自下而上质谱策略的检测(图 3b)。图 3c 展示了单位点瓜氨酸化和多位点瓜氨酸化蛋白质分布情况,其中 70% 的已鉴定蛋白质仅有一个瓜氨酸化位点被检测到。  这个新发现的瓜氨酸化蛋白质组为推测瓜氨酸化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例如,作者在髓鞘碱性蛋白(MBP)上鉴定到了九个瓜氨酸化位点,而在 UniProt 数据库中只有四个(图3d)。作者的结果提供了高质量的串联质谱图,不仅证实了已知修饰位点的存在(图3e),而且还高可信度的识别了未知的位点(图 3f)。然后作者进行了瓜氨酸化肽段的序列分析,发现在鉴定的瓜氨酸化位点两侧并没有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模式(图3g),但是谷氨酸残基更频繁地出现在瓜氨酸的N末端侧附近。这与Fert-Bober 等人报道的小鼠瓜氨酸组分析结论一致。另一方面,Tanikawa 等人发现在人体组织和血浆中大约五分之一的 PAD4 底物含有 RG/RGG 基序。同样,Lee 等人及相关研究人员观察到天冬氨酸和甘氨酸残基在瓜氨酸化位点出现频率偏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使用了不同的人源细胞系或组织,因此作者的结果可能表明在不同物种之间瓜氨酸化位点周围的序列模式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辨别瓜氨酸化蛋白质所涉及的功能,作者展示了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的热图,其显示了二十个最显著富集的细胞成分(图3h)以及KEGG途径(图3i)。作者发现小鼠大脑组织和身体器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而瓜氨酸蛋白更多地参与大脑功能。具体来说瓜氨酸化蛋白质集中在轴突、髓鞘、核周体和突触中,因此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图3|不同小鼠组织的大规模瓜氨酸组分析。a,不同小鼠组织中已鉴定的瓜氨酸化蛋白和瓜氨酸化位点的数量。 b,本研究中鉴定的瓜氨酸化位点与 UniProt 数据库中报告的位点比较。 c,每个鉴定的瓜氨酸化蛋白质的瓜氨酸化位点数量分布。d,本研究中确定的瓜氨酸化位点与 UniProt 数据库中关于髓鞘碱性蛋白的瓜氨酸化位点的比较。e、f,在髓磷脂碱性蛋白 R157Cit (e) 和 R228Cit (f) 上鉴定的两个瓜氨酸化位点的示例串联质谱图。g,鉴定的瓜氨酸化肽的序列。瓜氨酸化位点位于中间的“0”位置。字母的高度表示每个氨基酸在特定位置的相对频率。 h,i,使用 Metascape 生成的热图显示不同小鼠组织中显着丰富的(p 值 0.01)细胞成分 (h) (KEGG) 通路 (i)。  为了进一步拓展该方法的实用性,作者应用了二甲基化亮氨酸(DiLeu)等重标记策略,第一次实现了对瓜氨酸化进行高通量的定量研究。作者首先使用瓜氨酸化标准肽段进行测试,证明在优化反应条件下DiLeu标记和生物素硫醇标记反应可以分步进行而不互相干扰(图 4B,4C)。同时,将标准肽段按照已知比例进行4-plex DiLeu标记并混合,再进行生物素硫醇标记和瓜氨酸化分析,结果显示了非常好的定量准确性(图5)。作者进一步优化了运用该方法在复杂生物样品中进行定量分析的实验方法,并且证明此方法依然可以实现极佳的定量准确度和精确度(图6)。  图4|瓜氨酸化标准肽段测试DiLeu标记和生物素硫醇标记分步反应的特异性和效率  图5|瓜氨酸化标准肽段测试DiLeu标记和生物素硫醇标记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图6|复杂生物样品测试DiLeu标记和生物素硫醇标记定量分析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作者接下来应用该方法对DNA损伤中瓜氨酸化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作者在MCF7细胞中用三种方法造成了DNA损伤,并定量分析了蛋白质瓜氨酸化的变化。作者一共鉴定到63种瓜氨酸化蛋白以及其包含的78个瓜氨酸化位点,并发现三个实验组中的瓜氨酸化表达相比于对照组呈现出非常不同的趋势(图7A),这一结果表明瓜氨酸化在不同类型的DNA损伤模型中具有差异性的作用。通过对实验组中显著变化的瓜氨酸化蛋白进行生物过程网络分析,作者发现瓜氨酸化主要对DNA代谢,蛋白结构变化,翻译以及DNA修复等过程进行调控(图 7B,7C)。该实验结果表明蛋白瓜氨酸化对DNA损伤以及相关发病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7|高通量定量分析研究瓜氨酸化在DNA损伤中的变化及作用(来源:Anal. Chem.)  小结  本文章介绍了一种生物素硫醇标签的设计和开发,该标签可与瓜氨酸化肽段发生特异性反应并极大地提高了瓜氨酸化的富集和检测效率。在使用标准肽和重组蛋白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后,作者进一步优化了从复杂生物样品中检测瓜氨酸化的实验过程。通过此方法对小鼠五个大脑区域和六个身体器官的蛋白质瓜氨酸化进行分析,作者鉴定出432个瓜氨酸化蛋白以及691个瓜氨酸化位点,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数据集。该研究揭示了这种翻译后修饰可能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表明它们在包括呼吸和糖酵解在内的许多代谢过程中也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的来说,实验结果表明蛋白质瓜氨酸化在不同组织中具有广泛分布并参与各种生物过程,这扩展了目前对蛋白质瓜氨酸化生理作用的认知和理解。此外,作者进一步拓展了此方法的实用性,通过应用DiLeu等重标记策略第一次实现了瓜氨酸化的高通量定量研究,并利用这一方法揭示了瓜氨酸化在人体细胞DNA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该方法可以提供一种普适、简单而强大的检测方法来明确鉴定蛋白质瓜氨酸化,这也将启发和有益于未来对这种翻译后修饰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功能作用的研究。  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的两篇文章中, 通过生物素硫醇标签辅助质谱法对蛋白质瓜氨酸化进行全局分析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生石亚涛,李子辉,王斌,并与中国药科大学叶慧教授课题组合作 应用二甲基化亮氨酸等重标记策略进行蛋白质瓜氨酸化高通量定量研究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生李子辉,两篇文章通讯作者为李灵军教授。更多关于李灵军教授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欢迎登陆课题组网站:https://www.lilabs.org/
  • 纯化GST标签蛋白得靠它
    亲和层析是利用生物大分子与某些相对应的专一分子特异识别和可逆结合的特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离生物大分子的层析方法。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一种亲和标签,用GST标记真核蛋白可增强融合蛋白的溶解性。此外,带有 GST 标签的蛋白可以在细菌中高水平表达,但可能会由于蛋白聚集而形成包涵体。一般将GST标签添加到目标蛋白质的N或C末端。GST对谷胱甘肽具有很相对强的亲和力,这意味着可以在固定的基质(如键合谷胱甘肽的填料)上捕获GST蛋白融合物。这种结合特性可用于蛋白质纯化以及通过蛋白质的结合,来捕获对应的蛋白质。虽然带有GST标签的蛋白质可以高表达并更易溶解,但标签的大尺寸会干扰下游应用中的蛋白质功能。可以从GST标签上切割蛋白质,从而减少可能的功能干扰。要使用GST标签,应先将目标蛋白的编码区克隆到载体中,然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标记的蛋白。使用诱导型启动子控制靶蛋白表达可以帮助处理对细菌细胞有毒的蛋白。细菌细胞裂解后,使用基于谷胱甘肽的填料纯化带有GST标签的蛋白质。接着利用蛋白酶将GST标签去除,进行下一步分析。GST标签的适用范围广,特异性好,可在不同宿主中表达,可用不同的蛋白酶进行去除,能够保持蛋白的抗原性与生物活性,提高外源蛋白的稳定性。缺点是分子量较大,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和下游实验,并且仅能纯化可溶性蛋白。月旭科技GST Tanrose 4FF谷胱甘肽亲和介质
  • 三氯氰胺问题溯源—关键控制因素真蛋白检测的缺失
    培安公司1. 三聚氰胺-中国食品安全评估体系综合缺陷的爆发点 中国食品安全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最大的事故,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轰动,就是三鹿公司的三聚氰胺事件。回溯起因,三聚氰胺问题在中国至少存在了10年以上,从奶农开始到各地的收购站,再到中国政府部门以及所有的乳制品公司都逃不了干系。 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及涂料工业,也可作纺织物防摺、防缩处理剂,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一种主要用于工业,并且具有毒性的物资为何会出现在奶粉食品中呢?因它的性状是白色无臭无味粉末,与蛋白粉极为相似,且又价格低廉、易于生产购买。不法商贩为了追求更大利益,将三聚氰胺改名&ldquo 蛋白精&rdquo ,误导奶农向饲料和原料奶中添加。缺乏科学知识的奶农,并不懂得此事的后果,为了奶好卖而添加。多年来,由于三聚氰胺对成人肾脏的伤害没有明显广泛的临床症状,使之在乳品行业潜伏,成为一个乳品和饲料企业公开的行业秘密,一直得不到政府部门和厂家的重视。直到大规模的爆发婴幼儿肾结石病例,才东窗事发。此事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恶劣且巨大的,造成的后果是人民付出巨大的健康代价,企业信用遭质疑,国家声誉损失惨重。一味把责任推给农民道德水准低的想法是非常片面的,而作为化学材料的三聚氰胺,一直都在各领域内使用。如何从根本上防止此类现象在中国再次发生,如何在复杂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宏观系统内,找到造成严重后果的关键控制因素,是我们企业、学术、科技届和政府都必须要思考的一个课题。 追究出现三聚氰胺现象的原因,既是经济问题,更是体系问题。一方面,在于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散失了最起码的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于中国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中,相关法规存在三大直接先天性的重大缺陷: 1、中国牛奶里蛋白质含量标准脱离中国实际情况,一味迎合国外标准,规定得太高,高到比中国平均真正牛奶里蛋白质水平还高。这是因为,中国土地经过五千年的耕种养分缺失,导致草地营养含量和奶牛品质下降。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和西方牛奶本身蛋白质含量就足够,企业不需要额外添加蛋白质来迎合标准。 2、蛋白质检测方法和相关法规存在缺陷,传统蛋白质检测方法是凯式定氮法,这种方法检测蛋白质是间接法,先测总氮含量,根据总氮含量再计算出蛋白质含量,而非直接测定蛋白含量。在奶源紧张遭抢购、原料奶粉暴涨近一倍的情况下,一些不法厂商就利用这个检测漏洞,加入高含氮量的三聚氰胺,骗过凯氏定氮法获得虚假的蛋白质含量,造成蛋白质检测值虚高,来蒙混过关。只要三聚氰胺含量添加到限量范围内,既不违背国家技术标准,又能节约成本。 3、牛奶生产涉及环节和监管机构复杂繁多,生产奶粉涉及奶牛饲养、中间商收购、乳品厂加工、中间商批发、终端商销售等环节,由农业、卫生、工商、质检等多个部门监管,这导致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对整个生产、销售链条全程监督。直到2009年3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近半年后,国务院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对中国来说,一切犯错误的理由都具备的时候,就出现了三聚氰胺事件。三聚氰胺是中国食品安全评估体系的综合缺陷的爆发点。问题是,为什么西方用凯式定氮法检测蛋白质多年也没有出问题,而在中国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当然,我们会认为中国的企业家,如蒙牛的牛根生等,在早期市场经济环境下,往往通过恶劣竞争胜出,道德素质普遍偏低,思想上不能马上转型,与他们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相匹配。加之奶农的科学知识水平低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缺失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了这场恶劣事件的发生。而由于西方健全的商业法制系统和个人的法律意识,企业不敢冒这个风险添加三聚氰胺。 蛋白质检测方法的缺陷导致了致命的造假。在三鹿事件后经过反思,2008年9月14日起,检测项目中增加了三聚氰胺,成为乳制品必检项目。这种利用排他法来确保蛋白质含量的措施,虽然堵住了三聚氰胺添加到牛奶中的渠道,却并不能保证其他含氮量高的添加剂被加入。无疑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我们目的是为了检测蛋白质,而不是为了测三聚氰胺。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无奈之举,如果有未为列入检测范围的高含氮量添加剂出现,依然能骗过凯氏定氮法。 必须指出,从中央层面国家来看,非常重视食品安全,每次事故后都进行搞运动式的大量投资,而食品安全体系不完善的客观原因造成收效甚微,造成这些投资大量浪费,很多地方上连耗材都用不起。反问我们的专家系统,有没有责任帮国家和社会找到并建立更有效管理宏观经济的方法和勇气? 我们认为,许多事故原因的专家分析都拘泥表层现象,用行政政策取代科学和法制精神,结果治标不治本。目前,中国食品安全体系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一个需要反省传统方法和思路,并从思想上转变的创新时刻。食品安全评估应该从宏观控制系统中找到关键控制因素,利用巧实力进行安全质量管理。改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思路已经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时刻,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体系,如何建立更开放的专家体系,如何引进更深刻的全新思想概念。否则,中国的食品安全质量体系就会形成安全事故越多,投资越大,成本越高,成效越微这样的劳民伤财的恶性循环。 2. 非蛋白氮&mdash 传统蛋白质表征方法的本质缺陷 检测蛋白质含量的传统和现行标准方法依然是凯式定氮法和杜马斯燃烧定氮法,即还原无机氮或单质氮,用还原后无机氮或单质氮元素含量表征氨基酸,并反推蛋白质含量。在没有人往被测物里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等无机氮的前提下,传统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有人就把无机氮加到系统中去,干扰反推法检测蛋白质的含量,因为含氮量的提高有助于蛋白质含量反推结果的提高,会导致蛋白质含量的虚高。 1.凯氏定氮仪:这种方法是Mr. Johan Kjeldahl在1883年发明的。凯氏定氮法,即采用化学方法,样品消解后含氮化合物转化成氨气,被吸收后经滴定后,测定出总氮元素含量,后经换算转化成蛋白质含量,由于不同的氨基酸序列,凯氏定氮法需要许多不同的校正因子。并且需要使用浓硫酸和较长时间的加热。所以造成了凯氏定氮法只能粗略的测量总蛋白质含量。更致命的缺陷是,测总氮指标后再换算成蛋白指标,造成非蛋白氮会干扰测定的漏洞和机会。 2.杜马斯燃烧定氮法:样品经完全燃烧后转变为氮气,后经测定出的总氮含量后转化为蛋白质含量,步骤是:燃烧&rarr 还原&rarr 净化&rarr 检测,问题依然在于只测总氮指标后再换算成蛋白指标,非蛋白氮会干扰测定,造成蛋白含量值虚高。 无机氮或单质氮在蛋白质里面是不存在的。只有把他烧完以后,有机物质经氧化还原后才会出现无机氮或单质氮。检测蛋白质这些传统方法如凯氏定氮、杜马斯定氮、都是需将蛋白质里面的有机氮经过还原转化为无机氮或单质氮元素来定量,造成不法商贩只要把无机氮或单质氮加进去以次充好,反正用反推法算出来就变成蛋白质含量了。都是以无机氮或单质氮含量来反推蛋白质含量,并不能分辨氮的来源。 无机氮或单质氮&ne 蛋白质 蛋白质中含有氮,不等价于测出的氮都是蛋白质中的氮。所以,用无机氮或单质氮来表征蛋白质含量是有问题的。只要无机氮或单质氮反推法依然是现行的蛋白质测试标准,就会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的系统,利用反推原理,在这个动态系统中,在利益驱使下,不断有人往里面加各种含氮化合物,提高总氮含量,没完没了,防不胜防。 传统蛋白质测定一直采用凯氏定氮法。该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低价氮为氨盐,通过标定氨盐中总氮元素的量进而换算成蛋白质的含量。凯氏定氮主要针对有机氮化合物,包括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核酸、尿素等N3-化合物。检测过程中非蛋白氮同样被消化成氨盐,不能反应真实的蛋白质含量,使检测结果虚高,造成严重的国家食品安全的信用危机。只有真正基于蛋白质结构的真蛋白检测方法才能这个解决问题,才能从源头上杜绝再次出现三聚氰胺或其他非蛋白氮事件。寻找一个真蛋白的测定方法迫在眉睫。 3. 蛋白质的组成结构 事实上,蛋白质的基本组成结构是多肽,而多肽的基本组成是氨基酸分子,当然组成氨基酸的主要元素为碳、氢、氧、氮等元素。所以,从根本上说,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不是由无机氮或单质氮组成,无机氮或单质氮在蛋白质里面是不存在的。 蛋白质的组成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长链。组成蛋白质的常见氨基酸有20种。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C、H、O、N、S。蛋白质的含氮量约为16%。凯氏定氮和杜马斯燃烧法都是基于蛋白质的含氮量来计算的。目前,实践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个方法的缺陷,并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20种常见的氨基酸天冬氨酸 Asparagine丙氨酸 Alanine精氨酸 Arginine天冬酰胺 Aspartate胱氨酸 Cystine酪氨酸 Tyrosine谷氨酰胺 Glutamate甘氨酸 Glycine组氨酸 Histidine异亮氨酸 Isoleucine亮氨酸 Leucine赖氨酸 Lysine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蛋氨酸 Methionine脯氨酸 Proline丝氨酸 Serine苏氨酸 Threonine缬氨酸 Valine色氨酸 Tryptophan谷氨酸 Glutamine 4. 回到氨基酸的蛋白质表征方法&mdash 关键控制因素 事实证明,凯氏定氮的总氮(无机氮或单质氮),不能作为蛋白质表征的关键因素,继续下去,后患无穷,如果能找到以通过氨基酸为表征的原理测试蛋白质,以这个点为中心,进行宏观控制,这样就从本质上,杜绝了加三聚氰胺的风险。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找到特征氨基酸标示,进行分子级别的身份证明,根据氨基酸的含量反推蛋白质的含量,从源头上,使加任何东西都没有用,包括添加皮革边角料,也都没有用。所以,如果找到一个以氨基酸为基础的方法,以氨基酸标示蛋白质。国家蛋白质检测标准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就不会有厂家再去加不需要加的东西,因为以特征氨基酸为表征蛋白质含量的时候,即使添加类似三聚氰胺的无机氮,也起不到提高蛋白质含量的作用。这是利国利民的、很有意义的事情。找到这个关键因素进行控制,今后没有人往食品里添加三聚氰胺,因为加了对检测结果也毫无影响。 解决检测漏洞最根本的办法是,检测牛奶中蛋白质的真正含量。为了解决以上这个问题,我们提出并研发了以特殊氨基酸作为蛋白质表征的iTAGTM的标签技术,iTAGTM的标签技术的核心,是基于用特殊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表征的原理。 iTAGTM的标签技术,直接检测真蛋白质含量,而非总氮含量传统的蛋白测定方法,通过iTAGTM标签技术实现了对真蛋白含量的测定,避免了非蛋白氮添加物、残留物对于测试结果的影响。使得蛋白测定结果更为科学可信。例如三聚氰胺、尿素、皮革水解蛋白等非法添加物不会造成测定结果虚高。 这和国家整体的思路有关系,如果中国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整体思路,回归到从复杂宏观系统找到并建立关键控制因素,如果以氨基酸为标示蛋白质的方法得到推广普及,从而今后没人有必要向牛奶中加非蛋白氮的物质,中国人民今后就不会受到三聚氰胺的困扰。用特殊氨基酸作为蛋白质的表征,这是我们研发iTAGTM的标签技术的理念。 5. 真蛋白质测定技术从根本解决三聚氰胺皮革奶的问题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不是由无机氮或单质氮组成的。iTAGTM标签技术是直接测量法,用氨基酸表征蛋白质,根据氨基酸含量反推蛋白质含量,非常精确。目前,iTAGTM标签技术非常成熟,与传统方法有本质的区别。目前凯氏定氮法和杜马斯燃烧定氮法都无法排除非蛋白氮的干扰,无法直接测定真实蛋白质含量。iTAGTM标签技术彻底超越了用无机氮或单质氮表征蛋白质含量,即凯式定氮法所出现的问题。 如果在中国采用这种欧美非常流行的方法检测真蛋白质,就不会出现以前企业为提高总氮含量,而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或皮革奶的问题,因为往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只是提高假蛋白的含量,不会提高真蛋白质数据值。如果中国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中检测蛋白质时,以氨基酸为标示的方法得到推广普及,中国人民就不会受到三聚氰胺皮革奶等的困扰。 CEM特殊配方的蛋白质标签技术iTAGTM标签技术,基于传统AOAC、AACC方法 Method 46-14B的技术突破,试剂经改性优化后具备更高的目标性和抗干扰能力,可直接区分及测量蛋白质含量(而非总氮元素),不受样品中过量含氮物质添加或被含氮物质污染所造成的结果失真的影响。iTAGTM 标签技术,直接标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该技术优化了目标性和针对性,几乎没有干扰物质,因此结果更精确,重复性和再现性更好,优于并超越了传统标准的结果。绿色iTAGTM标签技术,直接准确检测真实蛋白质含量,不受非蛋白氮干扰,安全性更高、目标性更强、所以准确性更好。iTAGTM标签技术快速、安全、环保! iTAGTM 标签技术结合生物与食品技术,进行快速精确的蛋白质测定,可在2min得到准确的结果,精确度达到0.01%。当添加小麦面筋蛋白时不会产生蛋白质测量错误结果,加入三聚氰胺时也不会产生错误结果; iTAGTM标签技术解决了凯氏定氮检测缺陷,即非蛋白氮干扰,区别蛋白质与非蛋白氮的意义在于可以获得精确的蛋白质含量。这对需要进行准确蛋白质检测的行业如食品、饲料和蛋白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iTAGTM 标签技术覆盖AOAC 967.12 ,适合分析:乳品(成品或半成品)蛋白、巧克力饮料、脱脂奶及冰激淋等。 另外,iTAGTM 标签技术也符合美国联邦法规(CFR)Title 47。iTAGTM 标签技术可用于所有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如乳制品、肉制品、粮油制品、果蔬、种子、坚果等。适合分析:谷粒、油籽、豆类、饲料(包括草料)、动物制品、乳制品等。iTAGTM技术与凯氏法结果平行性对比 iTAGTM技术与凯氏法测试结果对比MilkRunSprintKjeldahl13.133.1523.123.1633.123.1343.123.1753.123.1263.133.1873.123.1383.123.16Average3.123.12Std dev0.0050.017% RSD0.1%0.5% Milk (Sample spiked with 0.3g melamine/100 g)RunSprintKjeldahl13.124.5323.134.4433.124.3743.124.4053.144.4463.124.3273.124.4183.134.35Average3.144.41Std dev0.010.06% RSD 0.2%1.4%注:iTAGTM标签技术结果的平行性更好 注:iTAGTM标签技术结果不受非蛋白氮影响 iTAGTM标签技术为绿色科技,使用CEM特殊优化的生物配方试剂,检测过程不使用危险化学试剂,不产生有害气体。iTAGTM试剂安全无毒,甚至可以直接饮用。iTAGTM标签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食品行业 针对食品行业蛋白质检测受非蛋白氮干扰的问题,iTAGTM标签技术可用于监控食品加工过程中所有关键环节中蛋白质含量,包括原料采购、灭菌、浓缩、干燥、贮存等过程,彻底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2.饲料行业 饲料行业同样面临NPN造成的危害。饲料中粗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两部分含氮物质,后者主要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氨等,不能反映出饲料蛋白质对动物的真正营养价值。目前,部分养殖场户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标签上标注的粗蛋白质高,营养价值就高。为此,部分饲料生产企业利用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在饲料生产中添加羽毛粉、血粉、尿素等不易被动物肌体吸收的物质,饲料产品中粗蛋白含量上去了,但却没有相应的营养价值,造成养殖效益的低下。iTAGTM标签技术可检测饲料中真蛋白含量,可提高农户效益。 3.蛋白研究 植物原料中非蛋白氮的含量随季节、地域及品种变化很大。精确检测蛋白质含量,排除非蛋白氮干扰对于保证蛋白质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三聚氰胺、皮革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经验教训,应该唤起我们的反思。如何从根本上防止此类现象在中国再次发生,如何在复杂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宏观系统内,找到造成严重后果的关键控制因素,找到中国食品安全评估体系的综合缺陷的根本原因。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体系,如何建立更开放的专家体系,如何引进更深刻的全新思想概念。否则,中国的食品安全质量体系就会形成安全事故越多,投资越大,成本越高,成效越微这样劳民伤财的恶性循环。 培安公司和CEM公司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 张锋《自然》重磅:首次在真核生物中找到类Cas蛋白
    近日,《自然》杂志刊登张锋团队新研究成果,研究者首次在真核生物中找到受R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Fanzor(Fz),并可组装能对人类基因组进行编辑的类CRISPR/Cas系统,经初步改造编辑活性可达18.4%。该蛋白的真核起源和较小体积,都预示着它可能具有比目前CRISPR/Cas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论文题图毫不夸张地说,CRISPR/Cas的出现为生物学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起源于原核生物的CRISPR也让人好奇,是否在真核生物中也存在类似的系统。2021年,张锋团队在《科学》发文,他们发现了一种类CRISPR系统OMEGA(obligate mobile element–guided activity)。OMEGA系统由转座子末端转录的非编码RNA(ωRNA)和内切酶组成,其中3种转座子编码蛋白IscB、IsrB、TnpB是天然存在的RNA引导的核酸酶,且IscB和TnpB分别为Cas9和Cas12的可能祖先。而早在2013年,Fanzor蛋白就被报道为一种真核TnpB-IS200/IS605样蛋白,这不由得让人怀疑,Fanzor就是那个我们还未知的真核生物中的Cas。经公开遗传数据库搜索,研究者发现Fanzor蛋白广泛存在于真菌、原生生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巨病毒等物种,可分为Fz1和Fz2两种不同的独立起源,并发现了细菌TnpB向真核生物水平转移并进化为Fanzor的痕迹。与TnpB和Cas12的结构对比可以看出,Fanzor结构与它们非常相似,这无疑说明Fanzor可能具有类似的功能。Cas12、TnpB、Fanzor的结构对比研究者猜测,Fanzor可能以ωRNA 3端侧翼序列为向导RNA,在目标DNA序列执行切割功能。为此,他们构建了Fz OMEGA系统,并与质粒文库匹配进行切割实验。实验结果可见,不同Fanzor蛋白具有特定的切割模式,并具有针对双链DNA(dsDNA)的特异性。不同Fanzor蛋白具有特定的切割模式Fanzor表现出ωRNA引导的、TAM和靶序列依赖的dsDNA切割研究者在人类细胞中测试了Fz OMEGA的编辑效率,针对8个不同基因位点,4个Fanzor同源物中有3个表现出了可测量的编辑活性,效率最高达11.8%,总体水平与AsCas2f1相当。编辑效率最高达11.8%为提升编辑效率,研究者还尝试了修饰ωRNA和向Fanzor中引入突变。多方尝试之下,可将编辑效率最高提升至18.4%。不同修饰ωRNA(上)和Fanzor突变(下)后的编辑效率研究者还通过冷冻电镜技术分析了SpuFz1的结构,在2.7Å下可见典型的双球形结构,REC和WED结构域识别包含TAM的DNA双链,NUC和RuvC结构域则形成了类似Cas的沟槽,容纳ωRNA与DNA形成的异源双链。Fanzor结构最后,研究者还对SpuFz1的天然ωRNA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其中tem2的区域是功能所不需的,去除后ωRNA总长为96nt,可令结构更紧凑、便于应用。ωRNA结构中tem2不影响活性不过,目前为止,研究者们还没有搞清楚Fanzor蛋白的生理功能,仅猜测与转座有关。Fanzor的真核生物起源和它相较Cas12等更小的大小,使得它有潜力成为新一代的基因编辑手段,但是它的天然功能使其可能面对在生物体内活性低、作用严重受控等问题。研究者认为,这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来优化。今日,《自然》杂志刊登张锋团队新研究成果,研究者首次在真核生物中找到受R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Fanzor(Fz),并可组装能对人类基因组进行编辑的类CRISPR/Cas系统,经初步改造编辑活性可达18.4%。该蛋白的真核起源和较小体积,都预示着它可能具有比目前CRISPR/Cas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论文题图毫不夸张地说,CRISPR/Cas的出现为生物学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起源于原核生物的CRISPR也让人好奇,是否在真核生物中也存在类似的系统。2021年,张锋团队在《科学》发文,他们发现了一种类CRISPR系统OMEGA(obligate mobile element–guided activity)。OMEGA系统由转座子末端转录的非编码RNA(ωRNA)和内切酶组成,其中3种转座子编码蛋白IscB、IsrB、TnpB是天然存在的RNA引导的核酸酶,且IscB和TnpB分别为Cas9和Cas12的可能祖先。而早在2013年,Fanzor蛋白就被报道为一种真核TnpB-IS200/IS605样蛋白,这不由得让人怀疑,Fanzor就是那个我们还未知的真核生物中的Cas。经公开遗传数据库搜索,研究者发现Fanzor蛋白广泛存在于真菌、原生生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巨病毒等物种,可分为Fz1和Fz2两种不同的独立起源,并发现了细菌TnpB向真核生物水平转移并进化为Fanzor的痕迹。与TnpB和Cas12的结构对比可以看出,Fanzor结构与它们非常相似,这无疑说明Fanzor可能具有类似的功能。Cas12、TnpB、Fanzor的结构对比研究者猜测,Fanzor可能以ωRNA 3端侧翼序列为向导RNA,在目标DNA序列执行切割功能。为此,他们构建了Fz OMEGA系统,并与质粒文库匹配进行切割实验。实验结果可见,不同Fanzor蛋白具有特定的切割模式,并具有针对双链DNA(dsDNA)的特异性。不同Fanzor蛋白具有特定的切割模式Fanzor表现出ωRNA引导的、TAM和靶序列依赖的dsDNA切割研究者在人类细胞中测试了Fz OMEGA的编辑效率,针对8个不同基因位点,4个Fanzor同源物中有3个表现出了可测量的编辑活性,效率最高达11.8%,总体水平与AsCas2f1相当。编辑效率最高达11.8%为提升编辑效率,研究者还尝试了修饰ωRNA和向Fanzor中引入突变。多方尝试之下,可将编辑效率最高提升至18.4%。不同修饰ωRNA(上)和Fanzor突变(下)后的编辑效率研究者还通过冷冻电镜技术分析了SpuFz1的结构,在2.7Å下可见典型的双球形结构,REC和WED结构域识别包含TAM的DNA双链,NUC和RuvC结构域则形成了类似Cas的沟槽,容纳ωRNA与DNA形成的异源双链。Fanzor结构最后,研究者还对SpuFz1的天然ωRNA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其中tem2的区域是功能所不需的,去除后ωRNA总长为96nt,可令结构更紧凑、便于应用。ωRNA结构中tem2不影响活性不过,目前为止,研究者们还没有搞清楚Fanzor蛋白的生理功能,仅猜测与转座有关。Fanzor的真核生物起源和它相较Cas12等更小的大小,使得它有潜力成为新一代的基因编辑手段,但是它的天然功能使其可能面对在生物体内活性低、作用严重受控等问题。研究者认为,这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来优化。参考资料:[1]Saito, M., Xu, P., Faure, G. et al. Fanzor is a eukaryotic programmable RNA-guided endonuclease. Nature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356-2[2]https://www.broadinstitute.org/news/researchers-uncover-new-CRISPR-like-system-in-animals-that-can-edit-the-human-genome
  • 一种快速测定牛奶中乳清蛋白/酪蛋白比的方法
    21世纪,全球各个国家都处在一个经济、信息、科技多方面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绝大多数人们的生活水平,信息科技的大爆炸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和见识,科技的进步为人类的持续发展和安全提供源动力。然而,事物通常都具有两面性,给我们带来便捷和效益的同时,也将衍生诸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愈发严峻,便是当今经济、信息、科技发展的副产物。食品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时,往往利用一些不法的伪科学手段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安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尤其在乳制品行业年年都接连不断地爆发,如同挥之不去的梦魇,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迅速传播,不断地刺痛着人们越来越越敏感脆弱的神经。 日前,香港商业调查机构CER公司公布报告称,某洋品牌配方奶粉远未达到国际标准甚至是中国所能接受的最低标准,被指最差洋奶粉。质量最差门主要是该品牌1段婴幼儿配方奶粉,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不合格。说明称,乳清蛋白中含有高浓度、比例恰当的必需氨基酸,还含有为新生儿必需的半胱氨酸。乳清蛋白还含有包括免疫球蛋白和双歧因子等免疫因子。对于宝宝而言,乳清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因为它容易被消化,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高,从而有效减轻肾脏负担。酪蛋白中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还含有婴儿特别需求的蛋氨酸、苯丙氨酸及酪氨酸。酪蛋白中结合了重要的矿物元素,如钙、磷、铁、锌等。但是,酪蛋白是一种大型、坚硬、致密、极困难消化分解的凝乳。过量的酪蛋白会产生较高的肾溶质负荷,给宝宝肾脏带来较重的负担,对宝宝是不安全的。 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各有好处,但合适的比例还是应该以母乳作为黄金标准。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为60 : 40(而普通牛奶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为18 : 82)。而此次被检测出的该品牌奶粉,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列为41 : 59。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在&ldquo 婴儿配方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rdquo 标准中,没有对产品中乳清蛋白的比例提出要求,而推荐以必需和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是否接近母乳作为婴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质量的判定依据。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均未规定乳清蛋白在蛋白质中所占比例。我国国家标准GB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中,要求&ldquo 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ge 60%&rdquo ,即以乳或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所占总蛋白质的比例应大于等于60%。该要求主要是参考了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沿用了我国GB10766-1997《婴儿配方乳粉ⅡⅢ》中关于乳清蛋白比例的相关规定。 各种品牌的婴儿奶粉都在宣称"接近母乳",其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它能提供最接近母乳的氨基酸组合,更好地满足宝宝的成长需要。实际上,牛奶中酪蛋白含量的测定对于乳制品和奶酪制品生产商也都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厂商通过测定酪蛋白含量,可以精确预测利用牛奶生产奶酪的产量。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种快速测定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的方法,是由美国CEM公司提出,在一些实验室应用推广。原理上是利用快速真蛋白测定仪,测得总蛋白含量后,沉淀及过滤酪蛋白,再测量乳清蛋白含量,能够快速精确得出酪蛋白含量,从而确定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整个过程仅需约15分钟,精确度和重复性相比其它凯氏定氮法和凝胶色谱法等更高,且没有污染性、腐蚀性试剂。这种高效而环保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美国 CEM SPRINT 真蛋白质测试仪更多详情,请联系培安公司:电话:北京:010-65528800 上海:021-51086600 成都:028-85127107 广州:020-89609288Email: sales@pynnco.com 网站:www.pynnco.com
  • 获证上市|指真生物流式荧光发光免疫分析仪可实现多种分泌性蛋白多联检
    日程&报名: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icfcm2023/指真生物经过多年流式细胞仪研发生产积累,以及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多重磁性荧光编码微球技术积累,突破掌握了全自动流式荧光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并设计开发了领先的重磅新品:HighFlux系列全自动流式荧光发光免疫分析仪。此系列仪器近期在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批上市。该技术平台融合流式检测技术、激光分析技术、荧光编码微球技术、生物标记技术及数字信号转换技术为一体,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可对多种指标进行快速、定量检测,从而实现多种分泌性蛋白多联检,满足临床诊断或基础科学研究需求。HighFlux系列全自动流式荧光发光免疫分析仪技术原理基于指真生物自主研发的荧光编码微球系统,通过微球内部两种不同浓度荧光染料的排列组合,形成数十种不同荧光编码微球。将不同种类单克隆抗体偶联至荧光编码微球表面,形成“抗体-荧光编码微球”复合物,再利用“夹心法”或“竞争法”检测样本中对应待测物的浓度,实现多联检。解决的问题与痛点在医院检验科,目前最常用免疫检验技术---化学发光法,但化学发光法也有技术瓶颈---单指标检测。在二甲以上医院,它的检测效率往往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临床检测量,让院方非常头疼。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常规方法一是增加检测仪器,但这对医院场地和科室成本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二是增加单机检测效率,如使用联检技术等。指真生物HighFlux系列产品同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1、解决单指标检测,HighFlux实现多联检、高通量HighFlux产品最大检测通量为120样本/h,每管内可实现多指标联检。举例来说,12因子检测可以实现1440测试/h,单位时间大幅度提高了检测通量。2、HighFlux体积小巧,节省实验室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HighFlux产品为桌面机,产品尺寸:70cm(W)×90cm(D)×65cm(H)。1台化学发光仪器空间可以摆放3台HighFlux仪器,极大节省实验室空间。配套检测菜单细胞因子系列产品包含临床上常用的细胞因子检测试剂,主要有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IL-17/TNFα等。主要临床应用:辅助疾病诊断、感染早期诊断;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细胞因子风暴监测;免疫状态评估、用药检测及预后等。肿瘤标志物覆盖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包括肺癌测定试剂盒、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感染评价指标涵盖临床常用的四种感染评价指标,实现一机检测感染。主要检测试剂有SAA/CRP联检试剂(1:200)、C-反应蛋白(CRP)(1:200)、PCT/IL-6联检试剂、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性激素检测八种性激素检测试剂,主要有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抗缪勒管激素(AMH)、泌乳素(PRL)、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睾酮(T)、孕酮(P)、雌二醇(E2)。持续开发中......
  • 布鲁克推出多重蛋白MALDI成像和空间蛋白组学新产品
    摘要* 布鲁克使用 AmberGen 的 HiPLEX-IHC 肽编码抗体探针,结合全覆盖脂质组学、糖组学和代谢组学成像技术,为 timsTOF fleX 推出新型 MALDI HiPLEX-IHC 组织成像解决方案。* 新的 Canopy CellScape™ 单细胞、高度定量的空间蛋白质组学 ChipCytometry™ 平台具有全自动迭代染色功能,使用开源抗体对 TME 和转移研究的整个组织切片进行几乎无限的免疫肿瘤标记分析。* 对于癌细胞系和生物活检样本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在 timsTOF 4D 平台上采用 dia-PASEF 可以鉴定高达 13,000 种蛋白质(控制1% FDR);采用库检索方式,在 35 分钟内可鉴定和定量 8000 多种蛋白质;使用新的 TIMScore 算法磷酸化肽段鉴定增加了 25% 以上。* 新型 timsTOF SCP 平台支持无偏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是空间生物学癌症研究中 sc-RNA-seq 的重要补充。* 独特的高通量 timsTOF Pro 2 平台可以使液体活检生物标记物研究能够通过各种无偏的深层血浆蛋白质组学和 PTM 方法进行。2022年4月11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在2022年AACR年会上,布鲁克(纳斯达克股票代码:BRKR)推出并展示了针对空间多组学、单细胞蛋白质组学以及细胞系、组织和血浆蛋白质组学癌症的独特而新颖的研究。继最近对AmberGen公司的战略投资之后,布鲁克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Ambergen Miralys™ 肽标签抗体试剂盒应用于布鲁克timsTOF fleX新型MALDI HiPLEX-IHC工作流程,用于组织中的靶向蛋白质表达谱分析。通过将用于蛋白质识别的系列肽标签报告特征抗体探针与布鲁克灵活的MALDI成像工作流程相结合,研究人员可以在标准载玻片的组织切片中生成靶蛋白的高度多重图像。布鲁克timsTOF fleX平台将MALDI HiPLEX-IHC蛋白质图像与来自同一组织切片的小分子全谱成像(脂质、聚糖、代谢物、外源性物质)相结合,这是一种新颖独特的多组学分析能力,可用于新鲜冷冻或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切片的癌细胞系、组织和肿瘤微环境(TME)成像研究。布鲁克生命科学质谱成像业务总监Michael L. Easterling博士评论说:“空间蛋白表达图谱可以阐明免疫肿瘤学以及TME和癌转移研究中的过程。基于AmberGen肽标签抗体组合的MALDI HiPLEX-IHC工作流程提供了靶向蛋白质定位,并增加了在同一组织切片上绘制重要脂质、聚糖和代谢物分子图像的能力。此外,布鲁克还展示了新的CellScape™ 高精度靶向空间蛋白质组学仪器,该仪器最近由Canopy生物科学部门推出。Canopy生物科学的CellScape是新一代的Chipcytometry™ 仪器,它能够以单细胞和亚细胞分辨率对多种样本类型中的蛋白质生物标记物进行高倍数空间成像和量化。CellScape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分辨率,提供高达 8 倍的通量和无人值守自动化。CellScape在定量生物学方面是独特的,它具有 8 个量级的极高动态范围(HDR)成像,可以定量同一样本中的低表达和高表达蛋白质,解决了高复合物成像固有的一个关键挑战。在癌症生物学中的应用非常丰富,包括肿瘤微环境(TME)中各种肿瘤和免疫细胞类型的空间表型。Canopy还推出了用于芯片细胞仪平台的空间免疫分析试剂盒。空间免疫谱 试剂盒是一种用于FFPE组织的定量、多重检测,旨在为芯片细胞研究人员(例如免疫肿瘤学)提供即用型预验证抗体试剂。这些试剂盒使研究人员能够跳过检测开发,直接进行转化和临床研究检测。
  • 北航团队研发新型分析生物芯片平台(CPR) 可用于活细胞中核蛋白分析
    细胞核内的蛋白质在基因的调控、翻译和表达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常与肿瘤发生、转移以及耐药性有关。但核蛋白被细胞膜和核膜的双重屏障包围,实际检测中,面临比细胞质蛋白检测更多困难。常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沉淀法均需要将细胞裂解,无法满足活细胞实时检测。而活细胞状态下检测细胞核蛋白主要方法,如分子荧光染料法和质粒表达法,需要特定筛选条件而缺乏一定的适用性,不能满足需求内源核蛋白的精准检测。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课题组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发表了题为Companion-Probe & Race Platform for Interrogating Nuclear Protein and Migration of Living Cell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设计了一种新型分析生物芯片平台(CPR),能在活细胞中探测核蛋白,同时实时追踪细胞的迁移;该芯片结合纳米电穿孔技术(课题组标签技术),将一种携带有识别细胞核内蛋白特异性识别肽的相伴型组合探针递送进活细胞核内,到检测到靶蛋白后产生绿色荧光。为了追踪活细胞的迁移,作者在平台上设计了多个带有标志点的放射状微通道,作为细胞的可寻址跑道。通过记录细胞在一定时间内经过的标志点的数量,可以监测细胞的迁移距离和估计迁移速度(图1)。图1. 用于探测活细胞核内蛋白和迁移行为的CPR平台原理图作者将40个标记点定义为四个部分,从细胞内探测区域的边缘(起点)到微通道的静脉孔,每十个标记点设为一组间隔。课题选择与细胞迁移率相关的MDM2蛋白作为检测蛋白,其表达水平与细胞迁移速度呈正相关。综合分析结果显示,45%以上的MDM2蛋白过表达的细胞迁移到20号-40号微标记,而对照组细胞只在20号微标记内迁移,表明MDM2蛋白过表达的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作者根据在迁移观察区移动的时间和细胞的迁移距离估计了这些细胞的迁移速度,并验证了MDM2蛋白过表达的细胞的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细胞。通过CPR平台和MATLAB软件计算的迁移速度具有可比性,证明了CPR平台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简单地计算标记点来评估细胞迁移速度的可行性。根据MDM2蛋白表达和细胞迁移速度的关系分析,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细胞迁移速度呈正相关关系(图2)。这一结果与报道的MDM2蛋白高表达促进肿瘤迁移的研究一致。图2. 细胞迁移分析的CPR平台为评估CPR平台的多功能性,作者在CPR平台上分析了六个原发性肺肿瘤细胞样本 (T1-T6) 和六个原发性正常肺细胞样本 (N1-N6) 细胞核内MDM2表达。在所有六个原发性肺肿瘤细胞的细胞核中都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表明MDM2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高表达。研究发现,相同时间内,原发性肺肿瘤细胞比原发性正常肺细胞迁移得更远(图3)。原代细胞的成功检测显示了CPR平台在分析不同来源的细胞样本方面的高度通用性。图3. 用于跟踪原代细胞迁移的CPR平台该研究第一单位为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常凌乾教授为主要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孙宏博士、董再再博士和张清洋博士。文章的其他主要共同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任培根研究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楠教授。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56566322003219
  • 化学蛋白质组学揭示高铁血红素-蛋白互作谱
    大家好,本周为大家分享一篇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的文章,A Chemical Proteomic Map of Heme−Protein Interactions1。该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Christopher G. Parker研究员。高铁血红素(heme)是人体中许多蛋白质的辅助因子,也是血液中氧气的主要转运体。最近的研究也证实了高铁血红素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分子,通过与伴侣蛋白质结合而不是通过其金属中心反应来发挥其作用。然而,目前关于血红素结合蛋白的注释还不够完整。因此,本文采用化学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去揭示人体中与高铁血红素发生互作的蛋白质谱。化学蛋白质组学是揭示蛋白质功能和发现药物靶标的重要工具。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活性的蛋白质分析(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ABPP),通过结合活性分子探针标记及串联质谱分析,实现对靶标蛋白的鉴定。如图1b,本文设计了一个“全功能”活性分子探针(HPAP),共包含3个部分:1. Hemin母核,用于与靶蛋白非共价结合;2.光活化基团-双吖丙啶,可在UV光照下生成卡宾,促使分子探针与蛋白发生共价交联;3. 炔基,可在铜催化下与含有叠氮的试剂(荧光标签,生物素)发生点击化学反应,后两者组成FF-control。具体实验流程如下图1a所示,用HPAP处理不同细胞(In Situ)或不同细胞来源的蛋白质组(In vitro),HPAP中的hemin母核可与靶蛋白发生非共价结合,经UV光照,HPAP-蛋白间形成共价交联,再利用点击化学可将HPAP-蛋白与荧光素(TAMRA)或者生物素标签相连,用于后续的荧光成像(In-gel fluorescence)或者链霉亲和素纯化、LC-MS鉴别定量(MS-based I.D. and quantitation)。 图1. (a)使用基于高铁血红素的光亲和探针(HPAP)识别血红素结合蛋白的流程示意图。(b) HPAP、hemin和FF-control的结构;(c) HEK293T裂解物中与HPAP结合的蛋白的荧光成像;(d) hemin加入对HPAP与蛋白结合的影响。作者首先使用了SDS-PAGE去评估了HPAP标记蛋白的能力。如图1c所示,随着HPAP浓度的提高,胶图上条带颜色也逐渐加深,说明HEK293T细胞裂解液中与HPAP结合的蛋白在逐渐增加。如图1d所示,在10 μM HPAP的条件下,逐渐加入hemin,可以看到胶图上条带颜色逐渐变浅,说明hemin与HPAP之间发生了竞争,HPAP模拟了hemin与蛋白的结合过程。随后,作者又使用已知的hemin结合蛋白来确认HPAP捕获目标蛋白的能力。如图2所示,这些已知蛋白被HPAP成功的标记上,但由于hemin的加入,条带的颜色在逐渐变浅(TAMRA)。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蛋白的总量并无太大变化,但hemin的竞争结合,导致与HPAP结合的蛋白量在下降。以上实验均说明,HPAP具有较好的选择性标记能力,能够模拟hemin与靶蛋白的结合,并以共价交联的方式标记在蛋白上。 图2. 用已知的高铁血红素结合蛋白确认HPAP捕获目标蛋白的能力。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后,作者将HPAP与定量蛋白质组学结合用于绘制高铁血红素-蛋白质互作谱。考察了多种细胞系,包括: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以及人原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每种细胞系设置了两种实验形式:1)特异性结合实验(Enrichment):通过将HPAP识别出蛋白与FF-Control识别出的蛋白进行对比,排除非特异结合的干扰(图1b),如果同一蛋白通过HPAP富集到的量是FF-control富集到的量4倍以上,则认为该蛋白是HPAP特异性结合蛋白。2)竞争性结合实验(Competition):观察HPAP富集的蛋白在hemin和HPAP同时存在时富集到的量的变化,变化大于3倍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的蛋白被认为是HPAP与hemin竞争性结合的蛋白。最终确定的高铁血红素结合蛋白应满足以上两种实验的筛选标准(图3a)。如图3b-d所示,总共鉴定出378个的高铁血红素结合蛋白,其中214个来自HEK293T, 182个来自K562, 107个来自PBMC。尽管三种细胞类型之间的结合蛋白有一些重叠,但大多数靶点蛋白只存在于一种或两种细胞类型中(图3b),这暗示血红素在不同细胞中可能发挥不同的功能。其中,19个靶点蛋白是在UniProt上已经注释为高铁血红素的结合蛋白,剩余都是未揭示的结合蛋白。这些结合蛋白按照功能可划分为:转运蛋白,转录因子,支架蛋白和酶(图3c),根据代谢通路又可进一步划分(图3d)。作者最后对几个新发现的结合蛋白进行了验证,并选择IRKA1进行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IRKA1在调节炎症信号通路中起着关键作用,IRAK1被IRAK4磷酸化,然后自磷酸化,产生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经实验确认(图4),hemin是IRKA1的一种变构活化配体,可增强其酶活性,促进IRAK1的自磷酸化。 图3.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HPAP-蛋白互作分析。 图4. Hemin对IRKA1的调节作用。总之,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高铁血红素的光亲和探针,它可以与化学蛋白质组工作流程结合,以识别不同蛋白质组中的高铁血红素结合蛋白。利用该方法也可拓展至其他分子配体靶标蛋白的识别。 撰稿:刘蕊洁编辑:李惠琳原文:A Chemical Proteomic Map of Heme-Protein Interactions参考文献1. Homan, R. A., Jadhav, A. M., Conway, L. P., & Parker, C. G. (2022). A Chemical Proteomic Map of Heme-Protein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44(33), 15013–15019.
  • 请查收!您的全自动高通量蛋白纯化方案已发布!
    在绿色生物制造和合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中,高质量的蛋白分离和纯化是研究目的蛋白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步骤。传统的分离纯化方法通量低、耗时长、均一性差,全自动高通量蛋白纯化系统在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制药领域已开始广泛运用,从样本前处理工序,到不同类型的蛋白纯化流程,可实现多管线自动化平行实验,具有稳定的工艺流程,可极大提高实验效率,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交互,实现样本溯源和实验数据管理。今天小贝给大家整理了几种常见好用的蛋白纯化方案助力您的科学研究。磁珠捕获特异性标签蛋白,因其纯化步骤精简成熟被广泛应用,图1是磁珠纯化流程示意图。小贝为您量身定制蛋白纯化全流程自动化方案:使用Biomek i系列液体工作站,整合核酸/蛋白提取仪,实现高效高通量自动化蛋白纯化,极大节省实验时间和科研精力。图1 磁珠纯化流程图2 Biomek i系列液体处理工作站展示图Biomek i系列液体工作站配置96通道和灵活8通道加样器,适配各种商品化试剂盒和用户自配试剂,轻松实现试剂分装和高通量样本纯化。同时工作站支持多设备整合,可进行后期无限升级,添加离心机、酶标仪等设备助力全流程自动化实验。图3 磁珠纯化方法截图及纯化结果高通量磁珠法蛋白纯化模块可以通过结合核酸/蛋白提取仪实现极简快速蛋白纯化,也可以通过自动化液体工作站结合磁力架完成。使用该功能时仅需要通过软件的简易命令行即可完成,如图3所示,工作站机械抓手会根据纯化流程将Binding Buffer、Beads、Washing Buffer等试剂自动搬运到指定位置,使用磁套进行磁珠转运,单次可以完成96个样本纯化,浓度稳定在0.5-0.8mg/ml,96孔板纯化时间约60min,节省枪头成本,省时省力。图4 亲和层析柱蛋白纯化法实验流程RoboColumn是一种小型色谱柱,用于抗体、蛋白质、多肽等的全自动平行色谱分离,其纯化流程如图4所示。高通量的RoboColumn ALP 与Biomek i系列液体工作站相结合,配置Span8固定针,可实现多通道自动化的平行层析实验流程,显著缩短工艺开发时间;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追踪,实现样本溯源,减少重复工作。图5 RoboColumn ALP模块结构及Span8固定针示意图W1:废液槽;B1:收集板载架;C1:柱载架Biomek液体工作站可以实现台面整合RoboColumn ALP模块,通过软件流程式编辑方法,控制ALP板位自动位移,实现液体收集,轻松完成蛋白纯化,图6展示了软件控制ALP板位收集液体的方法以及RoboColumn纯化结果,实验中1.56mg蛋白上样,经0.1M Gly-HCl(pH2.7)洗脱回收得到蛋白含量1.31mg,纯化得率达到84%,8通道操作时间约为80min。图6 调用RoboColumn方法界面及纯化结果展示图7 PhyTip法自动化纯化关键流程PhyTip为枪头式分散固相亲和色谱柱,采用枪头式装置,纯化树脂被填充于枪头尖端,由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加载PhyTip,可以实现单通道到96通道灵活样品数纯化,其纯化流程如图7所示,可对微克级到毫克级的蛋白进行纯化。图8 PhyTip实物图、PhyTip纯化方法及结果展示图Biomek液体工作站与枪头式纯化色谱柱相结合,利用工作站加载PhyTip让纯化流程变得如移液流程一样简单!如图8所示,加样器加载PhyTip,分别在平衡液、蛋白样品、洗杂液和洗脱液中混匀即可完成高通量蛋白纯化,单次可处理96个样品,收集10mL菌液使用PhyTip(40uL填料),纯化后经BCA蛋白定量测定蛋白含量稳定在400ug左右,优于手工对照实验340ug的结果,96孔板操作时间约为90min。小 结
  • 湿巾不干胶标签应测试初粘力、持粘性、剥离强度以提高反复使用性能一致
    湿巾不干胶标签的粘接性能是影响湿巾使用体验和包装完整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湿巾在反复使用过程中的性能一致性,对不干胶标签的初粘力、持粘性和剥离强度进行测试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对这些测试的详细介绍:1. 初粘力测试初粘力是指不干胶标签在初期接触时的粘接能力,它反映了标签与湿巾包装或其他表面接触时的即时粘附性。这项测试对于确保标签能够在第一次使用时迅速粘附,并在后续使用中保持其粘性至关重要。2. 持粘性测试持粘性测试用于评估不干胶标签在一定时间内抵抗分离的能力。这项测试模拟了湿巾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条件,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以确保标签在这些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粘接性能。3. 剥离强度测试剥离强度测试测量的是不干胶标签从湿巾包装或其他表面分离时所需的力。高剥离强度意味着标签更难被意外剥离,这对于保证湿巾包装的完整性和防止内容物泄漏非常重要。测试的必要性:提高用户体验:通过确保标签的粘接性能,可以提高用户在反复使用湿巾时的便利性和满意度。增强包装完整性:良好的粘接性能有助于保持湿巾包装的密封性,防止湿巾干燥和污染。质量控制:定期进行粘接性能测试可以监控和保证不干胶标签的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符合标准:满足相关的国家和国际标准,如ISO、ASTM等,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信任。测试方法:初粘力测试:通常使用初粘力测试仪,通过一定重量的钢球在一定高度自由落体,落在不干胶表面,评估标签的初粘性能。持粘性测试:持粘性测试仪将标签粘贴在测试板上,然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持一定时间,评估标签的粘附持久性。剥离强度测试:使用剥离强度测试仪,将标签粘贴在标准的测试材料上,然后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剥离,测量所需的力。结论对湿巾不干胶标签进行初粘力、持粘性和剥离强度的测试,对于提高湿巾产品的整体性能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些测试,制造商可以优化不干胶标签的设计和材料选择,确保湿巾包装在各种使用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粘接性能,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139万!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平台蛋白纯化仪和蛋白质稳定分析仪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JSHC-2022121190C2项目名称: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平台蛋白纯化仪采购预算金额:96.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平台采购蛋白纯化仪一套,主要功能要求如下:可以进行生物大分子的范例纯化,已知和未知蛋白质的纯化,蛋白质的结构动力学药物作用靶点研究,药物蛋白的分离,蛋白质工程药物的合成,蛋白质的定性,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蛋白纯化系统主机部分系统泵:精确的全自动微量柱塞泵,双泵四泵头,每个泵头都有独立除气阀。流速:0.001-25ml/min;装柱可以双泵模式运行,达到0.1–50ml/min。压力范围:0–20 MPa (200bar,2900 psi);梯度流速范围:0.5-25ml/min。具备恒压调速功能,自动根据压力调节流速输出,使压力保持稳定。项目编号:JSHC-2022121193C7项目名称: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平台蛋白质稳定分析仪采购预算金额:43.0000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东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平台采购蛋白质稳定分析仪一套,主要技术要求如下:(1)适用范围:可分析任意类型的蛋白样品:病毒颗粒、膜蛋白、标签蛋白、酶、抗体、激酶、多聚复合物等。(2)样品数量:≥6 个(3)测量时间:≤3 分钟(4)样品消耗量:≤10 µL合同履行期限:详见采购文件本项目( 不接受 )联合体投标。
  • 打破国外垄断:我国研制成功蛋白指纹图谱检测试剂盒
    p 此前一直被国外产品所垄断的蛋白指纹图谱检测试剂盒,日前由浙江湖州赛尔迪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pp 据介绍,与该试剂盒配套使用的蛋白指纹图谱仪可广泛用于医学、食品、环境、药物开发和国家安全等分析测试领域,但却长期依赖进口,目前其国产化工作正在积极研制中,预计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1/3。/pp 蛋白指纹图谱技术有多神奇?采访中,湖州赛尔迪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洋博士告诉记者,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人类拥有了解码生命本质的钥匙。但人类基因只有3万个左右,大大少于预期数量,这与人类千变万化的个体差异及疾病表现不相匹配。实际上,生命的万千景象是通过基因的产物蛋白质表现出来的,人类的蛋白质数量约有10万多个。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蛋白质中极其丰富的信息对于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检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pp 据美国权威杂志《肿瘤研究》报道,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可以测出前列腺癌形成5年前的蛋白指纹。因为肿瘤标志物较敏感,当肿瘤细胞数达到数千万个时,就可从血清、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酶或癌基因等生化变化。/pp 蛋白指纹究竟是什么概念?许洋博士解释说,就像每个人的指纹不同于他人一样,每种疾病的特定蛋白质表达物也不一样,称之为指纹图谱是种形象比喻。蛋白指纹图谱技术是由蛋白质芯片及分析仪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编者注:原文如此,通常称为“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两部分组成,可以将病人血清中蛋白质成分的变化记录下来,绘制成蛋白指纹质谱图,并显示样品中各种蛋白的分子量、含量等信息。将这张图谱与正常人、某种疾病病人的谱图,或基因库中的谱图进行对照,就能最终发现和捕获新的特异性相关蛋白及其特征,整个测定一般几十分钟就全部完成。/pp 人在一生中的蛋白指纹图谱处于动态的不断变化过程,通过这项技术,将来人们有可能拥有自己的生命光盘,记录下个人有生以来不同阶段的蛋白指纹图谱,从分子水平了解并观察自己的生理变化,或作为治疗前后的比对参照。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各大医院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动态观察和疗效评估。五百元一次的检测颇受市场追捧。/p
  • 安琪儿金装DHA高蛋白婴幼儿营养米粉抽检不合格
    昨日,广州市消委会发布了婴幼儿配方米粉抽检结果,结果显示质量符合率达到95%,20个抽检产品中有1批次样品是维生素A不达标。市消委会表示,维生素大多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经由食物供给,如果维生素摄入量不足,会影响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严重者会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本次婴幼儿配方米粉的抽检样品是由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各超市、商场以及个体户购买,20个样品的价格为每盒(罐)14.5元-39.1元不等,其中价格最高的是"安琪儿"金装DHA高蛋白婴幼儿营养米粉,最低的是"亨氏"AD钙高蛋白营养米粉。样品的产地有江西、黑龙江、杭州、深圳、广州等地。  市消委会表示,本次抽检的20批次产品中,所检项目全部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有19批次,符合率为95.0% 理化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的样品有19批次,符合率为95.0% 标签单项全部符合标准要求 微生物指标全部符合标准要求。  市消委会表示,本次抽检的总体质量状况较好,样品质量符合率达到95%。各品牌的婴幼儿配方米粉在标签、微生物指标等方面的情况都较好,只有1批次样品是维生素A不达标。根据GB10770-1997标准规定,维生素A在产品中最低含量是1000 IU/100g,但是江西绿欣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安琪儿金装DHA高蛋白婴幼儿营养米粉则实测只有181 IU/100g,远低于标准规定的数值。  据悉,在各种营养素中,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活所必需的,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维生素A能维持视觉和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能力。市消委会表示,维生素大多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经由食物供给,如果维生素摄入量不足,会影响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严重者会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婴幼儿配方米粉是指以谷物或大豆、奶粉为主要原料,加入白砂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经加工制成的食品。由于是提供给断奶期婴幼儿食用的辅助性补充食品,因此在配方和生产工艺方面都需要有很高的要求。市消委会表示,江西绿欣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收到市消委会送达的检测报告后,表示非常重视,声称现正进行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将进一步督促厂家把好质量关。  广州市消委会权威消费警示:  1、选购标签标识完整的产品。特别要注意是否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食品标签是联系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桥梁,消费者应擦亮双眼,认真看清标签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维护自己的知情权、健康权。  2、细看产品包装说明,选择适合孩子成长发育的产品。如可以根据食品营养成分表中所标注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来进行选购。  3、留意产品的外观和气味。婴幼儿米粉在开封时应是干燥松散,均匀无结块 质量好的米粉应是大米的白色。在气味上应是米粉的香味,无其它气味,如香精味等。  4、虽然婴幼儿米粉是断奶期婴幼儿食用的辅助性补充食品,但家长应注意仍需辅以婴幼儿其他食品,如蛋黄、肉松或肉沫、鱼肉松等,更好地补充婴幼儿的营养。
  • AlphaFold的新对手?新AI预测微生物六亿多蛋白结构
    Meta(前身为 Facebook,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的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 (AI) 来预测来自细菌、病毒和其他尚未表征的微生物的约 6 亿种蛋白质的结构。负责人Alexander Rives说:“这些是我们最不了解的神秘蛋白质结构。我认为它们为深入了解生物学提供了潜力。”该团队使用“大型语言模型”生成了预测工具——人工智能AI,这是可以从几个字母或单词预测文本的工具的基础。通常,语言模型是在大量文本上进行训练的。为了将它们应用于蛋白质,Rives 和他的同事将它们输入已知蛋白质的序列,这些蛋白质可以由 20 种不同氨基酸组成的链表达,每一种都用一个字母表示。然后,该网络学会了“自动完成”蛋白质,其中一部分氨基酸被遮蔽。蛋白质“自动完成”Rives 说,“这种培训使网络对蛋白质序列有了直观的了解,这些蛋白质序列保存了有关其形状的信息。第二步,受到 DeepMind 开创性的蛋白质结构 AI AlphaFold 的启发,将这些见解与有关已知蛋白质结构和序列之间关系的信息结合起来,从蛋白质序列中生成预测结构。Meta 的网络,称为 ESMFold,不如 AlphaFold 准确,但它在预测结构方面快了大约 60 倍,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结构预测扩展到更大的数据库。”做一个测试案例,研究人员决定将他们的模型应用于来自环境(包括土壤、海水、人类肠道、皮肤和其他微生物栖息地)的批量测序“宏基因组”DNA 数据库。其中绝大多数编码潜在蛋白质的 DNA 条目来自从未被培养过且科学未知的生物体。Meta 团队总共预测了超过 6.17 亿种蛋白质的结构。这项工作只用了 2 周时间(AlphaFold 可能需要几分钟才能生成一个预测)。Rives 说:“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些预测,就像模型底层的代码一样。”AlphaFold 和 AI 蛋白质折叠革命的下一步是什么在这 6.17 亿个预测中,该模型认为超过三分之一是高质量的,因此研究人员可以确信整体蛋白质形状是正确的,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辨别更精细的原子级细节。数以百万计的结构是全新的,与通过实验确定的蛋白质结构数据库或已知生物体预测的 AlphaFold 数据库中的内容不同。首尔国立大学的计算生物学家 Martin Steinegger 说:“AlphaFold 数据库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彼此几乎相同的结构组成的,而“宏基因组”数据库应该涵盖了以前看不见的蛋白质宇宙的很大一部分,即现在有一个很大的机会来解开更多的谜底。”Sergey Ovchinnikov教授对 ESMFold 做出的数以亿计的预测感到疑惑:有些可能缺乏明确的结构,至少是孤立的,而另一些可能是非编码 DNA,被误认为是蛋白质编码材料。似乎我们对仍有一半以上的蛋白质空间一无所知。更精简、更简单、更便宜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计算生物学家 Burkhard Rost 对 Meta 模型的速度和准确性印象深刻。但他质疑在预测宏基因组数据库中的蛋白质时,它是否真的比 AlphaFold 的精确度更具优势。基于语言模型的预测方法,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更适合快速确定突变如何改变蛋白质结构的方法,显然AlphaFold 无法做到这一点。据称,DeepMind 目前没有将宏基因组结构预测纳入其数据库的计划,但并未排除未来发布的可能性。Steinegger 和他的合作者已经使用了一个 AlphaFold 版本来预测大约 3000 万个宏基因组蛋白的结构。他们希望通过寻找新形式的基因组复制酶来发现新型 RNA 病毒。他认为我们很快就会对这些宏基因组结构的分析产生爆炸式的兴趣。参考资料: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2-03539-1
  • 蛋白质含量测定新方案——排除假蛋白氮(NPN)的干扰
    不法商人添加非法添加物的根本原因是,本来劣质产品中蛋白质含量就很低,需要添加用凯氏定氮法查不出的含氮物质充数。因为现行的凯氏定氮蛋白质测定方法局限于:只能测试总有机氮含量,而非特定的蛋白质中氮含量,因此,方法缺陷被不法商人所投机利用,使伪劣产品蒙混达标。 传统上,蛋白质的测定一直采用凯氏定氮法。该法的误区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把低价氮氧化并转为氨盐,再通过氨盐中氮元素的量换算成蛋白质的含量。凯氏定氮针对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是指蛋白质,aa,核酸,尿素等N3-化合物。非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如三聚氰胺等,在凯氏定氮过程中,被同样消化成(NH4)2SO4,造成蛋白值虚高,我们统称这些化合物为假蛋白氮(NPN)。 从食品安全控制可靠性上考虑,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直接测试食品中的真蛋白质含量。因为,如果能够一次直接测定食品中真蛋白质含量,那么就堵住了市场监管上的漏洞,使伪劣产品无所遁形。因此添加假蛋白质物质,如三聚氰胺等就毫无意义了。区别蛋白质与NPN的意义在于可以获得真实准确的蛋白质含量。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厂商只能提供达标产品。这对需要进行蛋白质检测行业如食品、饲料及蛋白研究和管理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呼吁中国国家有关部门将真蛋白质检测尽快纳入预防性安全监控标准。 1.食品行业的蛋白质问题 监控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所有流程节点,包括原料采购、浓缩、勾兑、干燥、储存等。如假劣奶粉的危害就在于产品未达到国家蛋白标准限定,但在&ldquo 国标&rdquo 的凯氏定氮法检测后通过检测,其原因就在于搀加大量的NPN,造成蛋白质含量虚高。所添加的NPN大部分是化工产品,严重威胁食品安全。 2.饲料行业的蛋白质问题 饲料行业同样面临NPN造成的危害。例如最近引起社会关注的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含氮量达66%,白色无味,与蛋白粉外观相似,是被不法厂商大量使用的NPN。与&ldquo 瘦肉精&rdquo 、&ldquo 苏丹红&rdquo 等少数违禁添加剂一样,损害动物机体健康,并最终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体内。三聚氰胺高温下会形成氰化物,长期或反复接触对肾脏器官形成巨大损害。 3.其他研究领域的蛋白质问题 植物原料中NPN的含量随季节、地域及品种变化很大。精确检测蛋白质含量,排除NPN干扰对于保证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CEM 公司的真蛋白质SPRINT分析仪,是目前唯一的真蛋白质测试仪,其主要特点: 1.直接测量&ldquo 真蛋白质&rdquo ,而非总氮含量 2.所有类型样品检测(液体、固体、粉末状、奶油、肉类、坚果类、谷物、种子等); 3.测量时间只需两分钟;全自动操作,无需有经验的化学家; 4.对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剂,不会产生错误的蛋白质测量结果,精确性和准确度等优于凯氏定氮法; 5.对非氮蛋白质的测定无需校准,直接测量; 6.无需化学试剂;相比目前的检测方法,具有更低的操作成本;http://www.analyx.com.cn/products/list.asp?classid=122
  • 天津科技大学研制SO2比色检测标签,助力破解微生物侵染食物难题
    “楚女雾露中,篱上摘牵牛”。在中国,无论在乡野还是在城市,一到夏天总能看到牵牛花。秦观、杨万里等古代名家都曾为它专门写诗。谁能想到,千年之后竟有科学家以牵牛花为灵感,完成了一项科学研究。神奇的牵牛花色素此前天津科技大学阎瑞香教授团队发现,SO2 气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因此会让多数常规染料脱色,这给开发 SO2 响应的比色型智能标签带来了困难,也是该类标签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的原因。图 | 从左到右:阎瑞香、高萌(来源:资料图)在近期一项研究中,该团队对八种天然复合色素做高萌了筛选和验证,结果发现牵牛花色素和 SO2 气体接触之后,表现出高度敏感的比色响应,其总色差(∆E)调制可达 74.8,而在其他色素中暂未观察到该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果阎瑞香课题组开发出一种 SO2 比色检测标签(PD-SDL),其基于天然牵牛花染料(PD,petunia dye),具备安全环保、灵活性大、稳定性好、高灵敏度、全组分可降解等优势,可用于 SO2 气体浓度检测、以及食品品质预测。这种基于天然生物质包装材料的应用,既能减少对于环境的影响,也能提高食品包装的可持续性。同时,对于后续 SO2 响应智能标签的开发,该成果也能提供一定经验和参考,并能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测、以及敏感气体测定带来积极作用。(来源:ACS Nano)日前,相关论文以《一种用于智能包装的生物质比色二氧化硫气体传感器》(A Biomass-Based Colorimetric Sulfur Dioxide Gas Sensor for Smart Packaging)为题发在 ACS Nano 上[1],袁留波是第一作者,高萌担任共同一作兼共同通讯,阎瑞香担任共同通讯作者。图 | 相关论文(来源:ACS Nano)现阶段研究表明,该标签可用于检测葡萄包装内的 SO2 气体浓度,并能根据标签的颜色变化,来预测葡萄新鲜度和货架期。基于此,在食品储藏、供应链的质量和安全控制上、以及敏感气体的定量上,该标签具备不错的应用潜力。首先,在食品储藏、供应链的质量与安全控的应用中,鉴于 SO2 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故能损伤和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以及蛋白质结构,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在食品生产中,可将其用于果酒加工、肉制品、果蔬防腐保鲜、以及贮藏加工车间的消毒。基于目前的研究,该团队发现这种标签可以通过跟踪相对密闭环境之内的 SO2 气体浓度,来监测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当微生物发生变化时,标签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据此可以预测食品的保质期。在食品储存和供应链中,这款标签可被用于各种 SO2 改性包装系统。其次,当用于敏感气体的定量检测时,课题组发现面对不同 pH 的气体尤其是碱性挥发性气体,这种标签同样具有灵敏响应,即通过比色就能检测待测物的 pH 值。因此,在特定条件之下,该标签有望检测挥发性碱性气体的浓度检测,从而减少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来源:ACS Nano)微生物侵染食物已成“头号食安难题”据介绍,致病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会导致人类、动物和植物生病或产生病害,在造成巨大浪费的同时还会带来安全隐患。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在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上,每年约有 13 亿吨的粮食被损失或浪费掉,占人类每年平均总粮食产量的 1/3。生鲜农产品/食品在储存和配送过程中,微生物侵染引发的腐败损失占总损失率的 50%,并会导致各种食源性感染或毒性,堪称是全世界“头号食品安全难题”。另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受污染的食品每年导致全球 42 万人死亡、6 亿人患上食源性疾病。为了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确保安全优质食品的供应并延长其储存寿命,人们开发了改性气调包装系统,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一般来说,改变包装内的气体组成和浓度是最常见的方式,这些气体一般是 CO2、O2、SO2、ClO2 等。只有适宜的气体浓度才能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因此,及时检测并调整包装内的气体浓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智能标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技术,因可视化程度较强而受到关注。尤其是具有诊断功能或检测功能的智能标签,比如时间温度指示标签、CO2 指示标签、O2 指示标签等,已被广泛用于食品储存、运输和销售。但是,关于 SO2 气体标签的报道却鲜少见到。SO2 检测主要依靠精细昂贵的仪器设备、以及基于化学合成的指示标签,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的食品包装 SO2 气体检测。对于智能包装来说,发展一种简单、经济、快速、生物友好度较高、检出限较低的 SO2 比色感应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阎瑞香团队开展了本次研究。(来源:ACS Nano)从一颗葡萄说起该成果的灵感源于葡萄包装内的 SO2 浓度测定。目前,国际通用的葡萄保鲜剂里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SO2 气体,而 SO2 气体浓度与葡萄的品质直接相关。SO2 浓度过高,容易造成葡萄漂白;SO2 浓度过低,则会导致杀菌不彻底从而致使葡萄腐烂变质。因此,及时测定包装内的 SO2 浓度并加以调节,对于葡萄保鲜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检测 SO2 气体主要依靠一些精密的仪器设备,不仅价格高昂而且操作复杂。而市面上已经出现多种 CO2、O2 等气体的智能标签,通过观察标签的颜色变化,即可判断对应 CO2、O2 等气体的浓度。受此启发,该团队定下了本次课题:开发一种针对 SO2 气体的比色型智能标签,以实现方便快捷地检测葡萄包装内的 SO2 气体浓度。设定好课题之后,首先得寻找一种生物安全性好、且能与 SO2 气体产生特异性颜色反应的色素。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他们发现从牵牛花种提取的牵牛花色素,可以满足上述所有要求。参考其他气体指示标签的制备方法,结合对于标签具体性能的要求,该团队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完成了标签的制备。接着,他们验证了这款标签对于 SO2 的比色响应灵敏性,建立了 SO2 浓度与标签颜色变化的关系模型,并在葡萄改性包装内进行演示,以将其用于检测对应的 SO2 气体浓度。然后,课题组又对标签的机械性能、稳定性等加以测试和改善,让其能够准确、灵敏、稳定地显示颜色的变化,并预测出了相应的葡萄品质与货架期。(来源:ACS Nano)阎瑞香表示:“科研有时是枯燥无味的。在葡萄贮藏和物流运输过程中,极易因为感染灰霉菌而腐烂。国际上通常使用二氧化硫缓释剂来杀死灰霉菌,以便保持葡萄果梗的鲜绿。”2018 年,该实验室开始研究复合型二氧化硫缓释保鲜纸。那时,他们每天都需要在温度为 4℃ 的冷库里,通过测定包装内的 SO2 气体浓度,来分析保鲜纸中 SO2 气体的释放速率。当时,他们采用的是便携式手持二氧化硫测定仪,管状探头直径为 0.8cm 左右。在测试时,需要将探头塞入包装,但又得确保包装内气体不会泄漏,因此必须谨慎操作,整个测试过程也极为耗时。阎瑞香表示:“那时我们组的袁留波同学和其他团队成员每天在冷库中待 2-3 个小时,把这种机械式动作持续了将近 2 个月。这种工作是枯燥而繁琐的,毫无乐趣可言,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也为后续建立 SO2 气体浓度以及葡萄品质变化的模型,提供了大量数据和素材。”阎瑞香继续表示:“科研也是充满乐趣的。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枯燥而繁琐的机械式操作,我们萌生了制作 SO2 智能标签的想法。有了智能标签就可以快速识别包装内气体浓度。”那么,哪种物质能与 SO2 气体反应,并能呈现出“可视”的颜色变化呢?一开始,他们尝试了精密度各不相同的 pH 试纸,无一例外全部变为白色,根本无法与比色卡匹配。然后,他们又从植物花、果实、茎中提取的不同色系里,提取了八种色素,一一筛选了它们对于 SO2 气体反应的敏感性。结果发现牵牛花色素对于 SO2 气体,表现出高度敏感的比色响应。阎瑞香继续说道:“科研也是循序渐进的。论文投到 ACS Nano 以后,收到了 6 位审稿人的质询提问,期刊编辑给了半年时间让我们修改。后来,我们从分子结构、溶剂的电离能力、CO2 与 SO2 的变色原理差异、pH 的影响、其他色素的响应机理等多个角度,探索变色团的化学式和变色机理。其中,材料专业出身的高萌老师提供了许多帮助。”那时,实验做得特别艰辛,因为新冠疫情原因实验室也无法开放。阎瑞香回忆称:“当时已经本科毕业的袁留波也要去四川大学继续他的研究生涯。针对标签在各类食品中的普适性实验,我直接搬到家里做。我之前在研究所工作过,家里有许多实验设备,没想到还派上用场了,真是又心酸又欣喜。”经过一番修改,她和其他组员终于得出了较为透彻的机理解释。(来源:ACS Nano)科学家眼中的“民以食为天”目前,这款智能标签已能实现对于 SO2 气体的精准响应,也已被成功用于葡萄保鲜。但是,仍然具有一定改进空间。因此,课题组计划针对标签的颜色变化范围、SO2 响应精度以及标签的呈现形式,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其一,目前标签的宏观颜色变化,会随着 SO2 浓度的提高从红色变为无色,△E 的变化范围在 50 以上。阎瑞香打算在现有牵牛花色素的基础上,添加一些其他的天然色素,让标签随着 SO2 浓度可以呈现更丰富的颜色变化,从而更容易用肉眼识别。其二,目前该标签对于 SO2 气体的响应精度在 1.5ppm 左右,相比 SO2 精密仪器设备的检测精度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故打算通过进一步优化制备过程或改变制备方法,进一步提高标签的响应精度。其三,在目前的工作中,该团队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式,制备了这种长条形的标签。后续,他们将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开发呈现形式更多样、单向性能更优的标签。另据悉,活性包装材料、智能包装材料,是阎瑞香的主攻方向,在国内聚焦于该领域的学者并不算多。谈及为何投身这一领域,她表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生鲜产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适宜的活性包装,是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而且还能延长食品保质期;智能包装,则是新消费时代的必然产物,不仅能检测食品新鲜度,还能预测食品保质期,这也是我选择深耕于此的主要原因。”参考资料:1.Yuan, L., Gao, M., Xiang, H., Zhou, Z., Yu, D., & Yan, R. (2023). A Biomass-Based Colorimetric Sulfur Dioxide Gas Sensor for Smart Packaging. ACS nano.
  • 广州地铁装空气测试仪器 被市民当成炸弹
    广州地铁上安装了测试仪器用来测试列车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舒适度等,为以后改善车内的舒适程度做参考,但因为安装使用不当加上没有说明和提示,还未提升乘客的服务体验,反倒先把乘客给吓着了。此事提醒我们,在应用于公共场合时,仪器的安装使用一定要注意人性化,注意细节才行。 广州地铁官方微博贴出了测试仪在地铁里的安装位置,网友称"绑得太像定时炸弹"。   “今天二号线是怎么了?某一节车厢每根柱子都有这个东西!怪吓人的!因为挺像炸弹啊!”6日晚,一名网友在微博上晒出了被用白色胶带牢牢缠在扶手上的不明立方体,并表示:“每条柱都有!想唔体到都难(想看不到都难)!”  昨日,广州地铁官方微博就该网友的疑问作出答复:其实这些“小家伙”是联合同济大学,对列车客室的湿度、温度等空气舒适性进行测试的仪器。  对此,“虚惊一场”的网友们纷纷表示,地铁公司应在旁边加注文字说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谎。  “有些乘客会好奇去拆,所以缠得比较紧”  昨日,广州地铁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测试仪主要是用来测试列车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舒适度等,为以后改善车内的舒适程度做个参考。  “这个工作前两天就开始了,非工作日和工作日都会进行,先从客流量大的客车开始,因为这个项目是跟同济大学合作的,现在还只是搜集数据的试行阶段,还没有具体规划,所以不希望引起那么多人注意,暂时不会张贴告示。”该负责人解释说,之前在三号线的时候绑得没那么像“炸弹”,但有些乘客会好奇去拆,所以后来为避免破坏,缠得比较紧。  “现在看到乘客的反映后,会考虑在测试仪上加设相关标识。”该位负责人补充道。  网友建议应“在仪器旁加上文字说明”  “不知道的以为定时炸弹”,“就不能不要绑得那么吓人吗?”……尽管在微博上,“@广州地铁”就此作了说明,“@中国广州发布”和“@广州市政府新闻办”等政务微博也转发了回应帖,提示街坊大家不必惊慌,但不少网友仍然“惊魂未定”,在回复中建议广州地铁应加强人性化管理,在仪器旁加上文字说明,以消除乘客的疑虑。  网友“葡萄藤下有只猫”就表示:“贴个标签注明一下是可以的吧,毕竟不是每个乘客都会上网看微博的,不然看到其实很害怕。”  也有网友抱怨,三号线北延段“似乎不开空调一样,每天早上上班时车厢里面就热爆了”,希望这样的测试能够帮助改进车厢环境。  原帖  @广州地铁:#网友回复#网友@黄美群mickey坐二号线时看到车厢每根柱子都绑了个像炸弹的物品,觉得怪吓人的——其实这些“小家伙”是联合同济大学,对列车客室的湿度、温度等空气舒适性进行测试的仪器,目前三号线北延段已完成测试,二号线正在进行中——大家看到它们不必惊慌哦。  网评  “在人性化管理方面要加油”  @88taigong:广州地铁人性化设施缺失的又一例证,管理层水平低下的产物。要在香港我想早就有人报警求助了。不明物体,问题可大可小、可善可恶,没有顾及乘客的感受,广州地铁在人性化管理方面要加油啊!  @悲酥清风:就不能不要绑得那么吓人吗?  @博士伦_MelonVampire:@广州地铁亲,你唔好包到成个炸弹咁先得噶。
  • AOAC通过了Sprint真蛋白质快速测定仪用于肉类产品的蛋白质快速测定方法
    CEM 公司&mdash &mdash 全球领先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供应商,近日宣布AOAC(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已经通过了Sprint蛋白质快速测定方法为官方正式方法2011.04,该方法依据蛋白质标签技术适用于猪肉、牛肉和家禽的原料肉和加工肉以及肉制品的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测定。 &ldquo 我们非常高兴AOAC①国际协会能够认可并通过这些方法&rdquo ,CEM公司总裁兼CEO Michael J. Collins说,&ldquo 这确实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非常有价值,可以广泛地应用在食品领域,但一直缺少官方认可。现在,随着这个方法的被公众的普遍接受,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公司享受到Sprint带来的省时、准确、高效和绿色环保。 在该方法的批准进程中,CEM 公司的Sprint蛋白质快速测定仪被作为该方法研究的指定仪器。方法有效性和准确性的验证过程建立在蛋白质含量在9%-40%之间的牛肉、猪肉及家禽肉和肉制品等具有广泛代表性产品蛋白含量数据之上。 Sprint 采用了iTAG这种专门的、无毒的蛋白质标签溶液,该溶液可以和原料肉、加工肉中蛋白质的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及N末端结合并自动计算出蛋白质含量。一体化、操作简便的Sprint机器可以在2分钟内快速测出多种产品的蛋白质含量。该方法比传统的凯氏定氮法更加安全,无需高温以及强腐蚀性化学试剂。2009年,Sprint蛋白质快速测定仪基于它的绿色环保的反应条件,被美国国家环保局(US EPA)授予&ldquo 总统绿色化学挑战者奖&rdquo 。 目前,Sprint 蛋白质快速测定仪广泛应用于乳品、谷物蛋白含量的检测并作为标准方法得到AOAC和AACC认可: AOAC Method 967. 12 液态奶、花色奶、调味乳饮料、咖啡伴侣、黄油等; AOAC Method 930. 33 冰激凌、速冻甜食、雪糕等; AOAC Method 930. 29 全脂奶粉、脱脂奶粉、营养强化奶粉、婴幼儿配方奶粉等; AACC② Method 46-14B 适用于谷物、宠物食品、动物饲料等。 ①AOAC------Association of Analytical Communities(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的缩写.是一个拥有127年历史的非营利性科学组织,在分析结果领域赢得了世界的信任,是美国食品生产领域的权威标准机构.经AOAC批准通过的方法,对于方法结果的准确性是一种认可,对采用AOAC方法的厂家生产产品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信任。②AAC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ereal Chemist(美国谷物化学师协会标准是由美国谷物化学师协会)的简称,负责制订的谷物分析与测试方法标准。AACC标准自1922年问世以来,一直是谷物科技领域的重要检验依据。此外用这些方法分析的结果还常常被用作诉讼或司法的依据。 参考 http://www.cem.com/{e_BASE}page74.html更多详情,请联系培安公司:电话:北京:010-65528800 上海:021-51086600 成都:028-85127107 广州:020-89609288Email: sales@pynnco.com网站:www.pynnco.com
  • Digital Western Blot在领先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公司研发中应用
    靶向蛋白质降解 蛋白表达和功能异常调控可极大地改变细胞生理学并导致许多病理生理状况如癌症、炎症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内源性蛋白质的稳态表达由从头合成和降解速率的平衡来控制。靶向蛋白质降解(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TPD)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通过蛋白酶体对致病靶蛋白进行降解。从目前药物研发进展来看,靶向蛋白降解的概念提供了革命性的药物开发机会,预计将带来现代小分子药物研发的转变。 在靶向蛋白降解领域,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WB)是观察细胞中浓度依赖性蛋白质降解的经典方法。然而,传统的蛋白质印迹非常耗费资源,需要多个洗涤步骤和长孵育时间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印迹,导致技术操作复杂、通量低、定量不准和重复性差等劣势,难以推动选择性诱导、快速和可持续性的蛋白质降解疗法的快速发展。 根据药物研发需求,工业界迫切需要建立高效、灵敏、可量化和可重现的蛋白质降解技术平台,满足不同通量和不同研发阶段需求。目前全球领先的靶向蛋白质降解药物研发公司基本建立了高低通量结合、筛选和验证一体化的研发平台。下面文章一窥行业领先的药物公司平台建设思路。SLAS Discovery:C4 Tx团队总结加速靶向蛋白降解疗法开发和优化的高通量技术 本文总结了靶向蛋白降解领域最常采用的从低通量到高通量的几种不同方法。详细说明了传统Western blot、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Digital Western Blot(ProteinSimple)、高通量流式细胞术(HTFC)、AlphaLISA SureFire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TR-FRET)技术和Nano-Glo HiBiT技术。01 Digital Western Blot技术 Digital WB技术是传统WB实验系统的高效替代方案。使用该技术,可在同一根毛细管中完成样品分离、捕获、固定、免疫检测和定量分析,从而实现传统WB的所有实验步骤(包括蛋白质上样、分离、免疫印迹、洗涤、检测以及数据分析)自动化,有效提高蛋白质表达定量结果的精确性和重复性。全自动Digital WB技术显著地缩短了样本检测时间到3小时,直接采集化学发光或荧光信号值,利用数字化信号峰面积来表征蛋白含量,短时间内实现了目的蛋白的可视化精准定量分析。ProteinSimple旗下具有系列的Digital WB系统,从25到96个样本通量,可满足靶向蛋白降解药物研发过程中对中低通量检测需求。 本技术可相对和绝对定量检测目的蛋白丰度,适用于内源性的或未修饰靶蛋白分析,如果抗体表位不受干扰,也可检测修饰的标记过的蛋白质。与传统WB相比,Digital WB可实现高分子量蛋白质可靠捕获和定量分析如BRD4案例。同时,需要样本量少,只需要3 μL上样量,特别适用于细胞或降解剂有限的条件下,96孔板中收集处理过的细胞可满足检测需求。除了自动化和标准化之外,批次数据差异CV值较低,重复性好。软件符合21 CFR Part11,数据全程可记录。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工业领域蛋白表达检测平台的标准配置。02高通量流式细胞术(HTFC)和In-Cell Western (ICW) 流式细胞技术可分析细胞表面和细胞内蛋白质表达水平,技术进步已使流式可作为中高通量筛选方法来辅助药物发现。紧凑型流式细胞仪可检测96孔板中细胞配体或蛋白质的不同荧光强度。本质上,高通量流式细胞术一次检测单个细胞,提供单个细胞信号。而ICW对孔内所有细胞进行批量读取。两种方法使用比率荧光读数来提高重现性和降低标准偏差,进而提高整体数据质量。与传统流式比,这两种技术方案需要更少的样本体积和检测抗体可有效降低成本。但无法根据蛋白质分子量参数来区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信号。03AlphaLISA SureFire技术 AlphaScreen是一种多功能的基于微珠相互靠近实验技术,基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可测定各种分析物包括标记的或内源性蛋白。本技术提高了检测灵活性,微珠种类被设计识别各种不同的工程化蛋白质标签,或AlphaLISA每个微珠能包被针对目标蛋白不同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当与同一蛋白质结合时,Alpha供体和受体微珠会靠近,采用680nm近红外光激发,供体微珠导致单线态氧分子释放。单线态氧的产生本身不足以产生信号,但当受体微珠靠近时,会引发能量转移反应,进而产生放大的荧光信号。AlphaLISA SureFire技术采用改进光谱特性的微珠,只能进行终点分析,需要细胞裂解来观察感兴趣蛋白质信号。对于时效性降解曲线,可通过多个高通量筛选细胞培养板在不同时间点裂解来实现。该技术优势是有助于更快地优化、自动化和小型化,适用于化合物常规和高通量筛选。可减少实际操作时间和信号读取需要的总时间,加速药物发现。具有飞克级灵敏度和 4-5 log 宽动态范围,使其适合于细胞内、分泌或膜结合蛋白检测。 对于靶向蛋白质降解的细胞学实验,384孔板可显著缩短实验时间。使用合适的抗体,通过使用针对靶蛋白翻译后修饰的抗体来区分靶标蛋白。例如使用特异性识别磷酸化蛋白的抗体直接评估具有自磷酸化活性激酶的化合物BiDAC抑制和降解影响,可与总蛋白(磷酸化和未磷酸化)测量值进行比较。获得这两个数据可能会提高降解剂与抑制剂前体区分机制的理解,进一步了解目标蛋白调节对表型影响。 尽管有这些优点,该技术有一些局限性。Alpha 微珠价格昂贵且对环境光高度敏感,需要在暗室环境添加实验试剂,上机前孵育期间尽可能避免在光线下长时间暴露。此外,读板机温度会影响单线态氧的生成和扩散速率,每摄氏度可高达10%。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批次间差异,实验微孔板和读板机应保持在温度良好可控环境中。最后需要注意过渡金属可导致单线态氧猝灭效应。04时间分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TR-FRET)实验 TR-FRET实验可用于检测细胞内蛋白质水平变化,有助于高效快速的靶向蛋白质降解领域的药物发现。与AlphaLISA SureFire 技术类似,TR-FRET 是一种直接的均质混合和读取夹心免疫分析方法,信号检测前不需多次洗涤步骤。通过量化两种荧光团标记的抗体之间的比率信号来确定蛋白降解水平,这些抗体结合同一蛋白质上的两个不同表位,采用供体和受体荧光团标记。 TR-FRET是终点实验,需要细胞裂解来观察检测感兴趣蛋白质的信号。如蛋白降解动力学曲线,必须使用多个高通量筛选细胞板并行设计TR-FRET实验,以便裂解细胞并在每个时间点后添加检测抗体。将这些数据叠加可提供DC50、Emax偏移以及时效曲线。对于生物标志物分析,重要的是两种抗体使用不同表位与同一蛋白质结合,以启用 FRET 信号,同时将背景信号降至最低。与Alpha 技术一样,该方法可用于测量目标蛋白质翻译后的抑制,从而可对通路抑制以及总蛋白质水平进行定量。也可区别癌症样本突变体和正常组织中相同蛋白质野生型具有选择性的降解剂。本技术需要购买高质量特异性抗体,长期药物发现工作时,TR-FRET 分析每个数据点成本可能是该技术的最大缺点,尽管成本可通过批量定制标记抗体降低。TR-FRET实验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转移性具有优势。一旦针对某个细胞系靶蛋白的 HTRF方法建立,通常很容易转移到表达相同蛋白质的其他细胞系中。HTRF技术具有宽动态范围和信号稳定,而无需担心环境光的猝灭效应。05Nano-Glo HiBiT技术 Nano-Glo HiBiT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靶向蛋白质降解药物筛选系统。本技术基于分成两部分互补NanoLuc荧光素酶系统,11个氨基酸的HiBiT标签和 17.6 kD LgBiT多肽。采用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11个氨基酸的 HiBiT标签引入到编码目标蛋白基因内,或设计为可通过质粒转染或慢病毒感染的重组DNA表达载体,两种方式都可实现将标签与感兴趣目的蛋白相连。加入特有的裂解检测试剂,HiBiT会自发的与检测试剂中与HiBiT互补的多肽LgBiT结合,二者结合后可形成有催化功能的NanoLuc 荧光素酶,可催化底物产生明亮的发光信号。该信号强度与细胞裂解物中的 HiBiT 标记蛋白含量成正比。 本技术检测蛋白质浓度线性范围有几个数量级,产生的发光信号可稳定数小时,因此适用于蛋白质降解剂药物发现阶段的高通量筛选。将HiBiT标签基因编辑敲入到感兴趣的蛋白质序列中,并生成稳定表达 HiBiT 标签目的蛋白的细胞系,整个实验开发时间至少需要3-4周。如需要挑取高表达HiBiT信号的单细胞克隆,则这个系统开发时间额外增加2-3周。与不需要基因编辑开发表达HiBiT细胞系技术相比,开发时间长是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然而,一旦产生稳定表达的具有足够信号的细胞克隆或细胞群,操作只需加样、直接均匀混合和读取检测,比较简单。 HiBiT 技术也可进行实时动力学蛋白降解检测。LgBiT蛋白通过慢病毒转染到已经表达HiBiT标记的目标蛋白细胞中,同时表达HiBiT和LgBiT标签,整个实验过程中重组发光NanoBiT酶都存在,通过与特定底物作用来检测信号随时间变化值。作为单一的非裂解试剂添加步骤,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到几天时间内实时测量目的蛋白质降解,所以这种方法检测板和HiBiT试剂成本方面更具成本效益,但长时间实验需要配置自动化系统。靶向蛋白质降解平台建设策略 纵观目前市面上几种不同通量的靶向蛋白质检测技术,每种技术都各自优势和相关局限性。如何构建高效的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平台来推动药物发现计划,需要注意整体策略选择,综合考虑成本、时间和可行性等多种因素。根据具体研发目标,选择最可能受益技术方案。针对某些靶标蛋白可能需要采用分层筛选漏斗原理,根据C4团队的经验,这种分层方法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收集效率,以推动BiDAC降解剂早期发现和优化工作。各种策略前提是针对目标蛋白的抗体,及所有检测方法和试剂都必须在化合物筛选前完整验证。如有Nano-Glo HiBiT技术平台,可作为快速优化降解剂效力的高通量筛选的首选方法,它适用于终点法和连续读取方法,以与TR-FRET相当的成本,但提供更多的数据类型和检测灵活性。如有针对目的靶标高度特异性且经过验证的抗体,同时有相关即用型试剂盒,TR-FRET是一种合适的高通量药物发现工作的替代方案。TR-FRET可为表达相同目标蛋白的不同细胞系后续筛选提供有吸引力的选择。具体那种方案作为高通量筛选阶段优先选择,取决于研发阶段和目标。 本团队建议高通量筛选平台需与其他技术平台配合使用,才能更充分表征异双功能蛋白降解剂。如采用Digital WB确认内源性蛋白质降解,以确保与初步筛选实验中利用HiBiT高通量技术获得一致性实验结果,防止初级筛选试验中数据结果被错误解读。不管首选策略是什么,随着未来几年靶向蛋白降解领域的研究不断加强,利用更高通量技术和更自动化平台来加速药物发现是一项有价值的投资。SLAS Discovery:C4 Tx团队开发一种小分子诱导泛素化动力学检测方法 目前大多数靶向蛋白降解化合物借助最常见的E3泛素连接酶,主要是Cullin环连接酶CRBN或VHL。化合物在E3连接酶和靶蛋白之间形成三元复合物,并促进E3连接酶催化靶蛋白泛素化,多泛素化靶蛋白随后被细胞蛋白酶体降解。BiDACs以催化方式驱动靶蛋白泛素化,时间依赖性的诱导靶蛋白持续降解。作为新兴的治疗策略,理解蛋白质降解的催化基础对于靶向蛋白质降解表征和效用至关重要。 依赖CRBN双功能蛋白降解化合物(BiDAC)的催化速率是药物发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C4基于毛细管的全自动数字化WB技术,开发了一种无细胞裂解物泛素化的体外系统来检测BRD4溴结构域1(BD1)泛素化的动力学。采用全自动Digital WB来进行BD1和BRD4泛素化水平,研究发现 BiDAC 在泛素化速率、亲和力和协同性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并遵循快速平衡模式。此外,量化发现不同化合物之间泛素化模式有所不同。本研究提供一个框架来优化BiDAC,进而提高三元复合物形成亲和力和泛素化率。只有在形成稳定的靶蛋白-BiDAC-E3泛素连接酶三元复合物时才能高效特异性泛素化靶蛋白,但三元复合物形成不一定决定泛素化率。通过检测无细胞裂解物中BD1结构域泛素化初始速率,来了解相同化学系列BiDAC是否在催化效率方面和热力学参数方面差异。 下图A中 3个化合物CFT-0251,CFT-0743和CFT-0660在不同浓度下,90min时BD1泛素化免疫印迹条带。下图B中用 DMSO或300nM CFT-0251处理样品,不同时间点的BD1和 BD1_Ub代表性化学发光定量峰图。通过Digital Western检测在4个时间点,根据每个时间点获得的曲线下峰面积AUC测量BD1转化为泛素化偶联BD1的量。90分钟时间内DMSO对照显示很低背景泛素化水平。相比之下,CFT-0251在300nM浓度时泛素化水平最高,BD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发生明显的泛素化,进而导致蛋白降解。 BiDAC诱导的BD1泛素化水平在不同泛素化位点可变的。下面A图 BD1泛素化模式量化10个化合物对BD1结构域无赖氨酸泛素数量。随着时间变化,最大活性浓度下测试各种BiDAC,只有CFT-0743结果双泛素化比单泛素化更多。 了解泛素化率有助于深入了解BiDAC系列化学过程,可优化E3连接酶降解目标蛋白质过程。特别是对于挑战性的目标蛋白,其中泛素化率可能被证明是需要优化的关键参数。需要开发定量描述热力学和降解动力学的方法工具,来全面了解BiDAC诱导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以及循环的每一步对整体降解速率的影响。降解标签(dTAG)技术验证蛋白质降解靶标 常规的靶标确认策略包括RNAi或 CRISPR/Cas9破坏基因表达,从而导致细胞总蛋白水平降低 ,或使用小分子拮抗剂抑制蛋白功能。小分子药理学方法较单纯的基因方法具有许多优势,包括剂量依赖性效应以及快速且可逆的作用。相比之下,基因方法提供的动态控制较少、无法确定有效剂量且通常完全不可逆。dTAG 靶标确认技术结合了基因和药理学策略的技术优势,可快速提供细胞总目的蛋白丰度的剂量依赖性效应,且在降解剂洗脱方面,这种效应是可逆的。靶向蛋白降解剂会敲低整个蛋白质,影响蛋白功能。因此,新的降解剂开发需要评估潜在靶点,靶点验证是一项重要工作。dTAG降解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复制推广的策略,原则上可降解任何细胞内感兴趣的蛋白质(POI)。它主要优点是不依赖于蛋白配体或PROTAC的预先存在,具有广泛地适用性,使其成为蛋白靶标发现和确证的有效策略。dTAG 的作用机理 通过CRISPR/Cas9 介导的基因座特异性敲入或慢病毒转基因表达,靶蛋白表达为一种具有 FKBP12F36V 突变体的嵌合体。dTAG-13等 dTAG 化合物由一个高选择FKBP12F36V 配体与 E3 连接酶配体连接组成,该配体在融合蛋白和 E3 连接酶之间形成一个三元复合体,从而引起靶蛋白多聚泛素化和降解,dTAG-13 已被用来检测和验证癌症新靶点。 下图利用dTAG降解剂处理表达FKBP12F36V 融合蛋白,评估探索剂量依赖性降解反应。利用Digital WB检测蛋白降解水平,最高剂量500nM下观察到最大降解。在这种情况下,与 5nM dTAG-13 处理相比,用相应的阴性对照 (dTAG-13-NEG) 处理似乎略微降低了目标蛋白水平。A图CRBN募集dTAG降解剂dTAG-13,B图是VHL募集的dTAG降解剂dTAGV-1。与 dTAG-13处理一样,观察到剂量依赖性降解,最高测试剂量 (500 nM) 下观察到最大降解。右图条带图和峰面积图定量数据显示两个dTAG降解剂之间的灵敏度差异。与 dTAG-13相比,用dTAGV-1处理后的降解更敏感,在这种情况下,dTAGV-1将用于后续实验的首选降解剂。 采用dTAGV-1处理野生型FKBP12和FKBP12F36V 靶标2细胞,Digital WB可直接反应融合蛋白与野生型分子量变化,同时准确检测dTAGV-1剂量依赖性降解反应。 通过以上案例,可知传统免疫印迹方法重复性较差、定量不准确和操作时间长等技术限制,很难满足蛋白泛素化水平检测和靶标验证的精准定量需求。Digital WB技术是基于毛细管电泳的快速定量免疫学检测方法,可检测靶蛋白和泛素化蛋白表达水平,进而准确反应靶向蛋白降解研究过程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Digital WB技术可灵敏地、快速地、可重复性确认内源性蛋白降解,以确保与初步筛选实验中高通量技术获得一致性实验结果,是RPOTAC技术平台构建的必备技术。已被GSK、Pfizer、Arvinas、Kymera therapeutics、C4 therapeutics,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等领先RPOTAC药物研发和服务公司采用。PROTAC 是 Arvinas, Inc. 的注册商标,BiDAC是C4 therapeutics的注册商标。其他商标和注册商标是其各自所有者的财产,本文引自如下文献:1. Jeffrey R. Simard, Linda Lee etc. (2021). 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Assay Technologies for Accelerating the Discovery and Optimization of 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 Therapeutics. SLAS Discovery. Vol. 26(4) 503–5172. Ellen F. Vieux, Roman V. Agafonov etc. (2021).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Kinetics of Small-Molecule-Induced Ubiquitination. SLAS Discovery. Vol. 26(4) 547–559
  •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马英新团队开发新冠S蛋白检测的比率荧光免疫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马英新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上发表了题为:Construction of ratiometric Si-Mn:ZnSe nanoparticles for the immunoassay of SARS-CoV-2 spike protei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比率型荧光探针(Si-Mn:ZnSe NPs),通过结合酶联免疫反应(ELISA)模型,建立了一种新冠病毒(SARS-CoV-2)刺突蛋白(S蛋白)的免疫荧光检测方法。 以SARS-CoV-2假病毒和VSV-G假病毒作为实际样本考察该方法的传感性能,结果显示该方法对SARS-CoV-2假病毒响应特异性良好,具有与商品化试剂盒相当的检测灵敏度,为诊断SARS-CoV-2感染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潜在思路。 S蛋白是新冠病毒侵染过程中的关键成分,具有识别目标细胞和促进膜融合的作用。因此,快速检测S蛋白对新冠疫情的防控至关重要。 目前,新冠感染早期诊断的主流方法有三种,包括分子检测(检测病毒RNA)、抗体检测(检测IgG和IgM抗体)和抗原检测(检测病毒蛋白)。相比其他两种方法,抗原检测特异性好且反应时间短,在大批量SARS-CoV-2阳性筛查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当下市场上的抗原自测试剂盒多数依托胶体金免疫测流层析技术,灵敏度低限制了其应用场景。 量子点(QDs)具有吸收光谱宽、斯托克斯位移大、荧光强度高和生物毒性低的优势,是一类理想的荧光探针,在生化分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据研究,荧光法的灵敏度是比色法的10~100倍,荧光免疫分析有望提升病毒抗原检测的灵敏度。本研究构建的比率荧光法采用Si-Mn:ZnSe NPs双发射探针,相当于在检测系统中添加了一项内标校准,解决了单发射探针强度受环境变化、探针浓度变化和仪器波动的影响较大的局限性,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图2:(A)Si-Mn:ZnSe NPs探针构建;(B)比率荧光ELISA法检测SARS-CoV-2 S蛋白原理。通过形成固定化CAT的免疫复合物,可将检测S蛋白含量转化为检测体系内H2O2含量。 根据上述原理图,该团队通过Si dots和Mn:ZnSe QDs的自组装作用制备了Si-Mn:ZnSe NPs探针。首先考察了Si-Mn:ZnSe NPs的荧光强度对H2O2浓度的响应。随着H2O2浓度从0μmol/L增加到50μmol/L, Si-Mn:ZnSe NPs在610nm处的荧光被明显猝灭,而440nm处的荧光没有明显变化。这证明通过比率荧光的方法检测体系中的H2O2浓度是可行的(图3)。过氧化氢酶(CAT)可以催化H2O2分解,因此,CAT介导的ELISA可以用于S蛋白的免疫分析。图3:Si-Mn:ZnSe NPs对H2O2响应的荧光光谱 在最优反应条件下,S蛋白浓度与Si-Mn:ZnSe NPs的荧光强度比呈线性关系。如图4A和4B所示,随着S蛋白浓度从0.05ng/mL增加到300ng/mL, Si-Mn:ZnSe NPs在610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逐渐增强。如图4C所示,lg(S)与荧光信号比(F610/F440)在0.05~10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 = 0.2318x + 0.3378, R2 = 0.9904)。图4D显示,S蛋白浓度与荧光信号比(F610/F440)在5~50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 = 0.0116x + 0.4479, R2 = 0.9987)。本方法对S蛋白检出限为0.032ng/mL。图4:不同浓度SARS-CoV-2 S蛋白存在下Si-Mn:ZnSe NPs的荧光光谱(A)与信号比(B);SARS-CoV-2 S蛋白浓度与荧光信号比的线性拟合(C-D) 前期工作中,该团队将SARS-CoV-2 S蛋白整合到HIV假病毒合成系统中,构建SARS-CoV-2 S蛋白假病毒(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1, 13, 21, 24477-24486.)。 本研究以上述SARS-CoV-2 S蛋白假病毒作为实际样本模型考察了本方法的准确性与重现性,并与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图5)。结果显示,所建比率荧光ELISA法测定的S蛋白浓度与商品化试剂盒相似,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构建VSV-G假病毒作为阴性对照,采用比率荧光ELISA法检测SARS-CoV-2假病毒和VSV-G假病毒中的S蛋白,结果如图6所示,10组SARS-CoV-2假病毒均有检出,而10组VSV-G假病毒均无检出,表明该方法对SARS-CoV-2 S蛋白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图5:商品化试剂盒和本方法测定SARS-CoV-2假病毒S蛋白的结果。n.s.表示不显著,*表示p<0.05。图6:比率荧光ELISA法检测SARS-CoV-2假病毒和VSV-G假病毒S蛋白的结果 本研究以水热法制备了Si dots,水浴法制备了Mn:ZnSe QDs,通过二者静电相互作用自组装合成具有良好pH稳定性和光稳定性的Si-Mn:ZnSe NPs。H2O2可以特异性猝灭探针位于610nm处的荧光而对440 nm处的荧光无影响。在ELISA体系中,通过固定化CAT免疫复合物巧妙地将检测S蛋白浓度转化为检测体系内H2O2浓度。结果显示,在0.05~10ng/mL和5~50ng/mL浓度范围内,S蛋白浓度与荧光信号比(F610/F440)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32ng/mL。构建SARS-CoV-2假病毒作为实际样本模型,所构建方法的检测结果与商品化试剂盒相当。综上,所构建的比率荧光ELISA方法对SARS-CoV-2 S蛋白具有较高准确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一种新型诊断方法协助病毒感染筛查。
  • CEM 真蛋白质快速测定仪“全国征询合作伙伴”活动正式启动
    CEM SPRINT 真蛋白质快速测定仪,进入二十一世纪的蛋白质检测,不受&ldquo 三聚氰胺&rdquo 、&ldquo 皮革奶&rdquo 影响的创新性检测方法。经大量实验证明,SPRINT&ldquo 真蛋白质&rdquo 测量结果不受皮革奶影响,欢迎相关乳制品厂家、研究机构与培安公司合作,共同探讨真蛋白质检测方法。 皮革奶简介 皮革奶是是用皮革水解蛋白生产出来的乳制品,这是一种类似于三聚氰胺的物质,加入到乳制品中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蛋白含量。&ldquo 皮革奶&rdquo 的毒害就出在这个&ldquo 皮革水解蛋白&rdquo 上,它是利用皮革厂制作服装、皮鞋之后剩下的下脚料甚至是动物毛发等物质,经过水解提炼而成的一种粉状物,因其蛋白含量较高,故而被称为&ldquo 皮革水解蛋白粉&rdquo 。中国农业部发出2011年安全检测计划文件,要求各地除要检测三聚氰胺外,还要严格检测皮革水解蛋白和碱类物质。 皮革奶的主要添加物,皮革水解物的主要成分是皮革水解蛋白,而劣质水解蛋白的生产原料主要来自制革工厂的边角废料。制革边角废料中含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用这种原料生产水解蛋白,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自然就被带入产品中,被人体吸收。食品专家介绍,皮革水解物主要添加的食品是乳与乳制品及含乳饮料,作用是增加蛋白质含量量。也就是说这又是一种类似于三聚氰胺的物质,而它与三聚氰胺的不同之处在于,皮革水解物的检测难度比三聚氰胺更大,轻则关节疏松重则死亡。长期食用将致癌。 CEM SPRINT真蛋白质检测仪简介 CEM SPRINT&mdash 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真蛋白质快速测仪,诞生于2007年,2008年获IFT创新奖,2009年获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该仪器采用了生命科学领域的iTAG&ldquo 蛋白质氨基酸分子标签&rdquo 技术,这项技术可以给蛋白质贴上&ldquo 标签&rdquo ,提供一种在样品中直接测量真蛋白质含量的手段。 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直接测量&ldquo 真蛋白质&rdquo ,而非总氮含量; 2.所有类型样品检测(液体、固体、粉末状、奶油、肉类、坚果类、谷物、种子等); 3.测量时间只需两分钟;全自动操作,无需有经验的化学家; 4.对&ldquo 三聚氰胺&rdquo 、&ldquo 皮革水解蛋白&rdquo 等非法添加剂,不会产生错误的蛋白质测量结果,精确性和准确度等优于凯氏定氮法; 5.测量过程无需校准,直接测量; 6.无需危险化学试剂,相比目前的检测方法,具有更低的操作成本。 更多详情,请联系培安公司:电话:北京:010-65528800 上海:021-51086600Email: sales@pynnco.com网站:www.pynnco.com
  • 鲲羽生物原位检测新品,助力空间转录组和蛋白组研究!
    新品一:3D空间组,真正3D成像的原位空间组,告别2D时代!新品二:30个免疫蛋白检测panel--通过蛋白核酸偶联技术实现多个免疫蛋白的共检!新品三:FFPE样本的超高分辨率空间组学检测,让久远临床宝藏样本重见天日、回顾性队列分析如虎添翼! 鲲羽生物立足基因原位测序(in situ sequencing)和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核心成员从事相关研究20年,拥有本细分领域国际一流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作为少数从事基因原位检测的研发型公司,鲲羽生物以解码生命空间奥秘、革新临床精准诊断为目标,结合基础科研和临床发展实际需要,重视研发不断拓新,在前期快速DNA FISH试剂盒/RNA FISH试剂盒/原位空间测序技术服务及自动化杂交、成像仪器的基础上,隆重推出新品三连发!20233D空间组重磅来袭2022年,空间组学技术被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评为年度七大颠覆性技术;2023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23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空间组学与柔性电池、人工智能辅助医疗、可持续航空燃料等创新技术被评为最有潜力、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十大技术。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空间组学仅是基于一张切片来检测的2D空间组。鲲羽生物推出两种3D空间组:一种通过连续或半连续切片做2D检测后,将多张切片成像数据对准后实现厚组织的检测;第二种是对厚组织直接透明检测成像,在获取X轴和Y轴信息基础上,同步获得Z轴信息,实现真正三维空间组的检测!小脑三维空间图谱构筑斑马鱼端脑三维空间图谱构筑202330个免疫蛋白检测panel--蛋白基因偶联检测重磅来袭蛋白是生命活动功能的主要执行者,过去的研究通过绘制转录表达谱来推测单细胞中相关的蛋白丰度,但大量数据显示这两者的相关性较差。传统的免疫荧光检测通量受限于二抗属源或染料数目,然而仅凭少数蛋白难以对细胞身份及功能进行注释。目前大尺寸的研究单细胞及空间分辨率的蛋白图谱依旧具有挑战性。鲲羽生物历经多年专研打磨,突破分辨率、灵敏性、特异性、大视野等限制,推出单细胞分辨率高灵敏高保真大视野的寡核苷酸抗体多重免疫组合空间蛋白组学。其主要原理是将特定抗体和特定核酸序列进行偶联,将蛋白信息转化为核酸序列信息,通过检测抗体偶联上的核酸序列从而获得蛋白的原位表达图谱。目前已实现在一张切片上检测30个免疫蛋白和多个RNA分子的同时检测,深度解析免疫微环境,助力免疫方向的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2023FFPE样本的超高分辨率空间组学检测重磅来袭FFPE(formalin fixation and paraffin embedding)样本是指福尔马林固定后经石蜡包埋的组织样本。过去几十年中,按照此方法保存了大量的生物样本。FFPE样本承载着众多疾病信息,是当之无愧的病理“瑰宝”。但是FFPE样本取材不严格,存放时间长,存放条件不稳定等因素,增加了RNA检测的困难,大大制约了珍贵样本的信息挖掘。鲲羽生物自主研发的原位检测技术对存放一年以上的FFPE样本仍有极佳的检出效果。 目前鲲羽生物已助力客户在Cell、Nat Commun、Dev Cell、Nat Plants等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鲲羽生物目前已拥有多种DNA、RNA、蛋白原位检测产品以及高通量自动化FISH操作与成像平台、原位测序仪器等,拥有完全自主的基因原位检测相关技术核心知识产权多项,打破了国外在新一代单细胞组学技术的垄断,推动民族生物原始创新技术走向世界、服务全球。鲲羽已助力客户在 Cell、Nat Plants、Dev Cell、Nat Commun、SciAdv、Elife 等国际顶流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 胰蛋白酶,组织解离、细胞消化的小帮手
    胰蛋白酶(胰酶,Trypsin),CAS:9002-07-7,为蛋白酶的一种,EC3.4.4.4,是从牛、羊、猪的胰脏提取的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来源于胰腺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由2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底物特异性是带正电荷的赖氨酸和精氨酸侧链。胰酶主要切割赖氨酸和精氨酸羧基端,当两者之一紧随为脯氨酸的情况除外。另外,当切割位点任一边紧邻酸性残基,胰酶水解速率也会减缓。在组织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原代细胞培养中的组织细胞分散(将组织块制备成单个细胞悬液)以及传代细胞培养中,贴壁生长细胞的消化分散均要使用组织细胞消化液。常用的消化液为胰蛋白酶,EDTA等,其功能主要是使细胞间的蛋白质(如细胞外基质)水解,使组织或贴壁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用于进一步的实验。以下是absin胰酶部分产品,全部现货供应哦~胰蛋白酶(猪源)1:250 abs47014936本品是由猪胰提取而得的一种肽链内切酶,白色至淡黄色粉末。可用于制备单细胞悬浮液,胰蛋白酶在用于细胞培养时,可用PBS溶解成浓度为0.25%,也可以加入0.02%EDTA ,过滤除菌后使用。溶于水≥10mg/ml,不溶于乙醇、甘油、氯仿和乙醚。本品具有以下特点:1、对电点pI 10.5。Ca2+对酶活性有稳定作用。 2、重金属离子、有机磷化合物、DFP、天然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其活性有强烈抑制。 3、可用于制备单细胞悬浮液或贴壁细胞的消化、分离。货号名称abs47014936猪源胰蛋白酶1:250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0.25%) abs47014938本产品含0.25%胰酶,溶于无钙镁平衡盐溶液中,经过滤除菌,可以直接用于培养细胞和组织的消化。货号名称abs47014938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0.25%) 不含酚红 abs47047375本品含 0.25%胰酶和 0.02%EDTA(0.53mM),溶于无钙镁平衡盐溶液中,经过滤除菌,可以直接用于培养细胞和组织的消化。本产品具有方便快速、稳定安全、细胞状态好等特点。货号名称abs47047375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0.25%) 不含酚红胰蛋白酶(牛胰) 1:2500 abs9154本品是由牛胰提取而得的一种肽链内切酶,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甘油、氯仿和乙醚。其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科研方面。是一种专一性催化水解赖氨酸、精氨酸羧基形成的肽键,可用于蛋白质化学研究。货号名称abs9154胰蛋白酶(牛胰) 1:2500更多absin胰蛋白酶相关产品 :货号名称abs47014938胰蛋白酶-EDTA溶液abs9154胰蛋白酶(牛胰腺)abs47047375胰蛋白酶-EDTA消化液(0.25%) 不含酚红abs44073474重组牛胰蛋白酶abs47014937Trypsin (0.25%), Phenol Redabs47014936猪源胰蛋白酶1:250abs47014940胰蛋白酶,蛋白测序级abs47014939胰蛋白酶,组织培养级Absin特色产品线(全部现货):WB相关:ECL发光液、预染marker、预制胶;IHC相关:二抗试剂盒、组化笔;IP/CoIP试剂盒;激动剂/抑制剂;血清、BSA、蛋白酶K、CTB、TTX、CEE;凋亡试剂盒;呼吸爆发试剂盒;ELISA试剂盒;重组蛋白;抗体: 二抗、标签抗体、对照抗体;定制服务(抗体/多肽/蛋白/标记/检测)...
  • 微生物蛋白指纹图谱数据库首次亮相
    以“跨界开拓检验行业视野 系统提高检验诊断能力”为主题,由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主办的“2016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年会暨第十一届全国检验与临床学术会议”近日在厦门会展中心召开。  依托本次会议的契机,紧扣“精准检测和精准诊断”的主题,由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卫星会同时举办。与会期间,由北京协和医院与北京毅新博创生物公司合作建立的微生物蛋白指纹图谱数据库首次亮相,引发关注。毅新博创基因组技术负责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琛博士介绍了一种新的应用于临床常规检测的技术,可满足循环肿瘤DNA和甲基化定量检测,即质谱技术在临床微生物鉴定及循环肿瘤DNA精准检测方面的应用,向更多人传播了临床检测的最前沿技术。  本次大会的第九专题会会以“精准检测和精准诊断”为主题,由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助组织,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主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验(POCT)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会长康熙雄教授主持并做报告。期间,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肖盟〔协和研究实习员,北京协和微生物与感染网站责任编辑〕提出,由于当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微生物蛋白指纹图谱数据库,临床菌库多引自国外,因人种的个体差异及地域的差异,造成国外菌库在中国临床的应用有所偏差,因此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微生物蛋白指纹图谱数据库迫在眉睫。  此外,毅新博创在企业展位重点介绍了质谱技术在临床微生物鉴定、循环肿瘤DNA 精准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吸引了众多专家和业内同行关注。
  • 原位变温低场核磁共振系统用于抗冻蛋白分子动力学分析
    原位变温低场核磁共振系统用于抗冻蛋白分子动力学分析什么是抗冻蛋白?抗冻蛋白是一种能抑制冰晶生长的蛋白质或糖蛋白质.自二十世纪发现以来,研究对象先后从极区鱼类,昆虫,转移到植物材料上。抗冻蛋白是生活在寒冷区域的生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产生的一类用于防止生物体内结冰而导致生物体死亡的功能性蛋白质。对于抗冻蛋白抗冻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开冰晶成核、生长和冰晶形貌调控的分子层面的机理。抗冻蛋白生长机制的模型抗冻蛋白吸附在冰晶表面,通过EAFC3效应抑制其生长.机制的模型为:一般晶体的生长垂直于晶体的表面,假如杂质分子吸附于冰生长通途的表面,那么需要在外加一推动力(冰点下降),促使冰在杂质间生长.由于曲率增大,使边缘的表面积也增加.因表面张力的影响,增加表面积将使体系的平衡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冰点降低。通过对抗冻植物抗冻活性的研究,认为抗冻植物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控制胞外冰晶形成的机制,即抗冻蛋白和冰核聚物质的协同作用.在植物体内,热滞效应并不明显,而冰重结晶抑制效应显著.吸附抑制学说是否适应于植物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原位变温低场核磁共振系统用于抗冻蛋白分子动力学分析原位变温低场核磁共振系统是指可以实现在线原位改变样品温度,并在设置温度下对样品进行原位测量的低场核磁共振系统。该系统可同时实现弛豫分析和磁共振成像功能。传统的低场核磁共振系统是常温测试系统,测试过程中样品的温度保持与实验室温度(环境温度)一致,检测到的数据与样品在室温下的特性相关。而原位变温低场核磁共振系统可对样品进行程序控温(高低温),并进行原位检测,可研究不同温度下样品的特性。可对样品进行冷冻过程、干燥过程、蒸煮过程、样品冰点、食品变性过程等相关研究。 原位变温低场核磁共振系统是在常规低场核磁共振系统上加配了变温探头、控温硬件以及控温软件。系统样机如下图:
  • 新型生物传感器可快速检测新冠病毒蛋白和抗体
    目前,大多数医学实验室主要仰仗逆转录PCR(RT-PCR)技术来诊断新冠病毒感染。PCR技术可以放大病毒的遗传物质,使其可被检测出来。但这项技术需要专门的人员和设备,供应链短缺导致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检测能力严重不足。为了在不需要基因扩增的情况下直接检测出患者样本内的新冠病毒,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蛋白质设计研究所所长大卫贝克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计算机,设计出了一款生物传感器,可识别病毒表面的特定分子并与之结合,然后通过生化反应发光。抗体测试可以揭示某人此前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科学家们用此来追踪新冠肺炎的传播情况,但这种测试也需要复杂的实验室设备。鉴于此,该研究团队还发明了另一款生物传感器,当与新冠病毒抗体混合时,这款传感器也会发光。而且,这款传感器不会对血液中的其他抗体——包括针对其他病毒的抗体产生反应,这对于避免假阳性非常重要。贝克说:“我们已经在实验室证明,这些新传感器可以轻而易举地检测到模拟鼻腔液或血清样本中的病毒蛋白或抗体,接下来,我们将证明它们是否能可靠地用于诊断环境。”研究小组还表示,除用于检测新冠病毒外,这些生物传感器还可用于检测其他人类蛋白,如Her2(某些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和Bcl-2(在淋巴瘤和其他一些癌症中具有临床意义),以及针对乙肝的细菌毒素和抗体病毒等。
  • 重磅!《复合蛋白饮料》行业标准发布!
    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涉及食品、乳品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形成了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对于规范蛋白饮料企业生产经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3第38号公告,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牵头起草的《复合蛋白饮料》(QB/T 4222-2023)行业标准获得批准,将于2024年7月1日正式实施。复合蛋白饮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和不同的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行业标准《复合蛋白饮料》(QB/T 4222-2023)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组织国内多家复合蛋白饮料生产企业修订完成。在该标准修订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行业调研、专家审定等相关工作。该标准规定了复合蛋白饮料的原辅料、感官、理化、食品安全等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规定了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内容,在修订时充分考虑了目前蛋白饮料产品在原辅料等方面的创新需求,兼顾了产品质量分级的市场需求。与2011版相比,该标准对复合蛋白饮料的定义、蛋白质贡献率进行了修改完善,提高了蛋白质含量,并且根据产品质量分级,新增了浓型复合蛋白饮料、特浓型复合蛋白饮料,为复合蛋白饮料产品质量升级奠定了基础,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蛋白质含量的消费选择。同时对复合蛋白饮料产品的标签标示进行了完善,更有利于向消费者明示产品信息。复合蛋白饮料是我国蛋白饮料的主要品类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复合蛋白饮料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行业对主要生产企业的统计,复合蛋白饮料年产量达到60万吨以上。行业标准《复合蛋白饮料》(QB/T 4222-2023)的实施将在饮料健康产品的丰富度方面起到促进作用。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中明确“碳达峰、碳中和”为国家整体规划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国民营养计划》明确“植物蛋白”为主要的营养基料,植物基产品发展前景广阔。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