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模拟批量自动点火装置

仪器信息网模拟批量自动点火装置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模拟批量自动点火装置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模拟批量自动点火装置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模拟批量自动点火装置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模拟批量自动点火装置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模拟批量自动点火装置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模拟批量自动点火装置相关的解决方案。

模拟批量自动点火装置相关的论坛

  • PE AA 800自动点火装置的问题?

    仪器是08年买的,差不多刚刚过了一年,自动点火装置就坏了,因为是过了保修期,换一个差不多要6000多,所以领导建议用手动点火。前两天用手动点火都不行,提示自动点火出问题,咨询工程师,说是需要更换自动点火装置,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

  • 看看这个专利-原子荧光氩氢火焰自动低温点火装置

    摘要:一种原子荧光氩氢火焰自动低温点火装置,它包括炉丝、陶瓷压块、石英炉管,所述的炉丝固定在陶瓷压块上,炉丝的两端与专用电源开关连接,炉丝在炉管端口下方盘绕一圈;所述的炉管顶端开两个竖槽,该点火装置位于原子化器的顶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可自动快速点燃氩氢火焰,有效地提高分析灵敏度,且显著减小记忆效应。权利要求:原子荧光氩氢火焰自动低温点火装置一种原子荧光氩氢火焰自动低温点火装置,它包括炉丝、陶瓷压块、石英炉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炉丝固定在陶瓷压块上,炉丝的两端与专用电源开关连接,炉丝在石英炉管端口下方盘绕一圈;所述的石英炉管顶端开两个竖槽。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专利号: 00234438申请日: 2000年5月10日公开/公告日:授权公告日:2001年2月28日申请人/专利权人: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国家/省市: 北京(11)申请人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直门外西八间房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吸收部邮编:100015发明/设计人: 张锦茂、董芳代理人: 孙皓晨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11139)专利代理机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逸夫楼国际培训中心214-216(100088)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号: 0000000公告日: 2001年2月28日授权日: 20公告号: 2421643优先权: 审批历史: 2006年7月5日因费用终止日附图数: 2页数: 2权利要求项数: 4

  • 美国家点火装置释出能量超过燃料吸收能量

    美国家点火装置释出能量超过燃料吸收能量标志着核聚变能源研究步入新阶段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核物理学的一项新进展使核聚变能源正在“升温”。2月13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论文称,美国国家点火装置的科学家现已通过实验证明,核聚变反应释出的能量比燃料(用于引发核聚变反应)吸收的能量多。这项发现标志着核聚变能源将步入新时代,研究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实现“总增益”,即系统产生的能量必须超过进入系统的能量。 惯性约束核聚变是一种产生核聚变能量的方法,其操作原理是把燃料芯块的温度提高,从而引发内爆和燃料压缩。实现受控核聚变条件比较苛刻,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要求密度和约束时间的乘积达到一定要求。 而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拥有的世界最大激光器——被称为“人造太阳”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其有能力产生类似恒星内核的热与力。尽管设计初衷是用来模拟核爆,属于美国“无爆炸核试验”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该装置自落成起就让世人广泛注意到它更具魅力的一点——实现核能发电。人类能于实验室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核聚变能源,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相比世界范围其他类似计划,NIF主打的卖点在于其计划成为“第一个突破平衡点”的设施。这个突破平衡点,即指产生的能量大于启动它所需要的能量,也是所谓“能量增益”。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核聚变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目标。 此次通过国家点火装置,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奥马尔·哈瑞肯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在惯性约束聚变中成功克服障碍,实现了“燃料增益”。在实验中,他们使用192支激光,替一颗燃料芯块进行加热和压缩直至核聚变反应发生。研究结果表明,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约是以前纪录的10倍。 但论文作者提醒,这次观察到的“燃料增益”,是指核聚变能量高于燃料中能量,而不是用于压缩燃料芯块的总能量。 据英国BBC网站此前报道,他们已了解到去年9月下旬该装置通过核聚变反应释出的能量超过了燃料吸收的能量。这是世界第一台能将其得以实现的装置,被认为是最终目标达成前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当时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 总编辑圈点 “能量增益”和“燃料增益”都像是经济学名词,企业经营讲究产出大于投入,实现盈利才能可持续发展,而核聚变研究的核心是能量的投入和产出,实现能量盈利,可控核聚变才能真正成为永久的清洁能源。本试验就像全面亏损的企业实现了个别部门的盈利,虽离总体扭亏为盈还有几十年时间,但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信心。当然,如同企业实现盈利有多种模式一样,我们除期待NIF的更多好消息,还可对我国参与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报以期待。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2014年02月13日

  • 瓦里安710的点火装置在哪里?

    瓦里安710的点火装置在哪里?以前用过PE7000 DV,炬管外层下方有一块小铜片,铜片和金属点火装置接触,点火的时候产生火花引燃等离子体。瓦里安710的看不到类似的装置,不知是怎么点火的?

  • 关于安捷伦ICP710的点火装置

    想请问一下大伙点火的问题1.形成等离子体首先得要少量氩气电离,那点火装置是怎么使得这少量的氩气电离的?有的资料说是一个点火针释放出一些自由电子如果是这样,那等离子体呈电中性,开始点火时候点火针释放的自由电子又去了哪里?点火针在哪个位置?还有人说是高压电弧所成?这又是什么意思?点火究竟是怎么样才使得氩气电离的?谢谢大家

  • 我又要麻烦大家帮帮我了!!!下面的点火装置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

    我又要麻烦大家帮帮我了!!!下面的点火装置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

    前一次通过各位大神的解答,我知道了下面这幅图是点火装置中的各部件,但是它们各自的作用的是什么???到底是怎么点的火???工作原理是什么呢????跪求大家帮帮我了!!!谢谢谢谢!!!这是其前视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4/201504210943_542782_2996222_3.jpg这是其后视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4/201504210944_542783_2996222_3.jpg

  • 对PE ICP-MS点火装置的吐槽

    对PE ICP-MS点火装置的吐槽

    根据工作频率不同,ICP-MS 射频发生器(Radio Frequency Generator)可分为两类: ① PerkinElmer 公司使用 【40.68MHz】变频自激式振荡器 (Variable frequency free-running oscillator);PE公司的RF线圈是气冷——15L/min 的Ar冷却气先从RF线圈一进一出,再沿切线方向进入炬管。② Agilent、Brucker(原Varian)、Thermo 公司使用【27.12MHz】固频晶体控制式振荡器(Fixed-frequency crystal-controlled oscillator);这三家公司的RF线圈是由循环水机负责水冷。 就我的实践经验(Thermo Element、PE Elan DRC-e、Agilent 7700x、Bruker Aurora M90都有),40.68MHz 或是27.12MHz 没有太大差别。但仪器销售代表在商言商,当然是各家说各家的好。PE产品专员说:“PE的RF线圈具有 PlasmaLok® 专利技术,能消除二次放电。而Agilent、Thermo 的ICP-MS 必须在炬管顶端套上极其昂贵的屏蔽炬(Shielded Torch),才能消除二次放电。”好吧,我想吐槽的是:Agilent、Thermo 不套屏蔽炬照样能测试,只不过灵敏度偏低。PE PlasmaLok® RF线圈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172332_367572_1984479_3.jpgThermo Element 型 SF-ICP-MS 使用的 Plasma Screen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172334_367573_1984479_3.jpg以上为背景,接下来我要对PE的点火装置吐槽。首先介绍点火针,先由它在炬管内释放出若干自由电子,经RF线圈高频振荡的电磁场加速、获得动量。这些高速电子撞击 Ar中性原子,将其“撞裂”成 Ar+正离子 和 e-电子。于是更多的电子又被高频振荡的电磁场加速,参与链式反应,直到形成稳定的等离子焰。PE是一根金属点火针插在炬管冷却气路、并伸入炬管内(见下图)。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172311_367566_1984479_3.jpgBruker(原Varian) 的点火针可能藏在冷却气路深处。Aurora M90 装机工程师给我演示过:一个火花(自由电子)从冷却气路中窜出,在炬管内螺旋前进。Agilent、Thermo 在炬管尾部贴着一块金属片,利用它“隔山打牛”释放出自由电子。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181036_367610_1984479_3.jpg 我这台PE Elan DRC-e 每次点火,有60%以上的几率会放电,只听见啪啪作响,炬管架尾部能看到绿色闪光——应该是RF铜线圈放电。正当你觉得情况不妙、想要点击 Plasma Off 时,它却点着火了。哎,真是无奈啊。可能有人会说:你的RF线圈、炬管脏了,所以才会频繁放电。实在冤枉!我经常更换、清洗炬管,用砂纸将RF线圈打磨得锃亮锃亮,用高速氩气吹掉炬箱内的积尘。但即便换上新的RF线圈、新的炬管,点火时还是会频繁放电。 接下来看看我这台PE Elan DRC-e 的遭遇,这种情况是第二次发生了。那天正在测试中,突然间啪啪两声,只见炬管架尾部呈现砖红色火焰(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亮白色火焰)。我心里一沉,正要按仪器上的 Plasma Off 紧急按钮,却自动熄火了。取出炬管架一看,晚矣,炬管顶部已经熔融。下面是细节图:特氟龙材质的伸缩波纹管(传输15L/min 冷却气),被放电击穿一个洞。 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172312_367567_1984479_3.jpg这两个RF线圈上 分别有个洞。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172314_367569_1984479_3.jpg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172313_367568_1984479_3.jpg我就不卖关子,直接分析原因: 在测试过程中不知何故发生放电,击穿冷却气路波纹管,漏气;这导致炬管内【冷却气实际流量】降低,不足以保护炬管,于是炬管顶部熔融、呈现砖红色焰色;失控的等离子焰又将RF线圈烧出个洞——前面说过PE的RF线圈是借助 15L/min 的冷却气实现气冷——这下子漏气更严重了,炬管内【冷却气实际流量】更低,无法维持等离子焰遂自动熄火。 这根特氟龙材质的伸缩波纹管售价不菲,650元。前后两次发生这种事故,连带着烧了2根炬管、2个RF线圈,损失惨重!更头疼的是,点火时频繁放电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炬管架左孔刻着字母P,代表 Plasma 等离子气(又称 冷却气);右孔刻着字母A,代表 Auxiliary 辅助气;炬管架底部黄颜色的金属凸接头,是与仪器相连的点火针尾端。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221024_368054_1984479_3.jpg炬管顶部的特氟龙接头,左端是冷却气路,右端是点火针接线,两者汇合后插入炬管内。可以看到,右孔的冷却气路不得不绕一段路——无论是从下绕(下面第一张图),还是从上绕(下面第二张图)——才能连入特氟龙接头左端。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2/05/201205221025_368055_1984479_3.jpg如果PE工厂按照下图设计炬管架:左孔是 P等离子气、右孔是 A辅助气,显而易见气体管路会更紧凑些。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7/01/201701191656_647228_1984479_3.jpg

  • 月壤环境地面模拟试验装置中的真空度精密控制技术方案

    月壤环境地面模拟试验装置中的真空度精密控制技术方案

    [size=14px][color=#ff0000]摘要:在探月工程中需要在月面真空环境下采集月壤样品,需要建立地面试验装置来模拟月面的真空热环境,以测试采样器在真空热环境下的性能,由此要求真空度能实现精密控制。本文针对真空热环境地面模拟试验装置,提出了真空度精密控制的技术方案,真空度控制范围为0.1Pa~0.1MPa,全量程的控制精度为±1%。[/color][/size][size=14px][color=#ff0000][/color][/size][align=center][size=14px][color=#330033]~~~~~~~~~~~~~~~~~~~~~~~[/color][/size][/align][size=18px][color=#330033]一、问题的提出[/color][/size]在探月工程中需要在月面真空环境下采集月壤样品,由此需要建立地面试验装置来模拟月面的真空热环境,以测试采样器在真空热环境下的性能,并要求真空度能实现精密控制。由于月壤的特殊性,目前的月壤地面模式试验装置中的真空度控制还需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size=14px](1)月壤和模拟月壤样品,一般为粉末状颗粒,因此在开始阶段的抽气速率要进行严格控制以避免产生扬尘。[/size](2)目前的真空度测量和控制还采用皮拉尼真空计,使得配套的控制系统无法实现真空度的精密控制,造成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很差。[size=14px](3)月壤地面模拟试验装置普遍体积较小,在宽泛的真空度范围内,实现精确控制一直存在较大难度,真空度的波动性较大,也是造成试验结果重复性差的原因之一。[/size][size=14px]针对月壤地面模式试验装置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并介绍了详细的实施过程。[/size][size=18px][color=#330033]二、技术方案[/color][/size][size=14px]月壤环境地面模拟试验设备真空度密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主要包括真空计、数控针阀、电动球阀、PID控制器和真空泵。为了进行真空度全量程的精密控制,一般需要配备三只电容真空计,真空计的测量精度为0.25%。为配合电容真空计的测量精度,控制器采用了24位A/D和16位D/A的高精度PID控制器,独立的双通道便于进行上游数控针阀和下游电动球阀的气体流量调节和控制。[/size][align=center][size=14px][img=真空度控制好,500,48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2/04/202204191021365551_7090_3384_3.png!w690x676.jpg[/img][/size][/align][size=14px][/size][align=center]图1 真空度精密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align][size=14px]真空度的精密控制使用了动态控制模式,即在低真空条件下调节电动球阀,在高真空条件下调节数控针阀,这是一种典型的正反向控制方法,可有效保证真空度的控制精度。[/size]总之,通过此经过验证的真空度控制方案,可实现全量程范围内真空度的控制精度优于1%。[size=14px][/size][align=center]~~~~~~~~~~~~~~~~~~~~~~[/align][size=14px][/size][size=14px][/size][size=14px][/size]

  • 什么是仪表的开关量,模拟量和数字量?

    什么是仪表的开关量,模拟量和数字量?

    [align=center][b]什么是仪表的开关量,模拟量和数字量?[/b][/align] 开关量和模拟量是电子技术和电力系统中,接触最多的概念,不论是学习PLC,还是学习继电保护,都涉及到这两种输入输出方式。什么是开关量?什么是模拟量?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清楚的明白这个概念。[b]一.概念开关量[/b] 开关量为通断信号,无源信号,电阻测试法为电阻0或无穷大;主要指开入量和开出量,是指一个装置所带的辅助触点,譬如电机的温控器所带的继电器的辅助触点(电机超温后变位)、阀门凸轮开关所带的辅助触点(阀门开关后变位),接触器所带的辅助触点(接触器动作后变位)、热继电器(热继电器动作后变位),这些点一般都传给PLC,电源一般是由PLC或综保装置提供的,自己本身不带电源,所以叫无源开关量接点,也叫PLC的开关量。 也可以是有源信号,专业叫法是阶跃信号,就是0或1,可以理解成脉冲量,多个开关量可以组成下面给出的数字量。[b]模拟量[/b] 模拟量是指一些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压力、速度、流量等信号量,模拟信号是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通常电压信号为0~10V,电流信号为4~20mA,可以用PLC的模拟量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其经过抽样和量化后可以转换为数字量。[align=left][b]数字量[/b][/align] 通常所说的数字量是“0”和“1”组成的信号类型,通常是经过编码后的有规律的信号。对于开关量来说,触点闭合可以认为是“1”,触点断开是“0”,作为数字量采集信号。模拟量可以设置临界值量化,小于临界值为“0”,大于等于临界值为“1”。[b]二.区别[/b]1.数字量定义为:在时间和数值上都是断续变化的离散信号。2.模拟量定义为:在时间和数值上都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如:电量测量数值(电流、电压)。3.开关量:反映的是状态信号(如开关开、合)。[b]三.举例说明[img=,628,35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4/202104080516341832_8093_1626275_3.jpg!w628x352.jpg[/img][/b][align=left] 上图是一个典型能输出开关量信号的器件。压力高时C和B两个触点闭合接通,输出压力高信号,压力低时C和A两个触点闭合接通输出压力低信号。这样的压力表被称为电接点压力表。[/align] 有了这样的信号就能实现把就地的高、低压力信号,远传到远处的电气控制柜去参与自动远程控制了,其中C和B是一个开关量,C和A也是一个开关量。所以一个开关触点就是一个开关量,它的特性是同一时刻要么接通要么断开。接通就是1,代表有有信号,断开就是0,代表没有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开关量信号。 这样的电接点压力表虽然能把压力信号传到远处,但它传输的只是有无压力这样的信号,无法知道实时压力值到底是多少。[img=,632,29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1/04/202104080522253559_379_1626275_3.jpg!w632x297.jpg[/img] 上图中的器件叫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的内部就是一块电路板,电路板连接着一个压力传感器F。 它的工作原理是压力传感器F把检测到的压力传到电路板的C,检测信号进入电路板后,通过电路板的转换与计算,把这个压力信号转换成一个电流信号由A和B这两个点输出。图中右边就是转换过程的示意图,它可以把一个0-10kpa的压力信号转换成一个4-20mA的电流信号,由A和B这两个点输出。这时我们就说A和B这两个点输出的就是一个模拟量信号。模拟量信号的特点是它的值是在一个数值范围内是连续可变的。[b]四.问答[/b]问:为什么都把模拟量信号转换成4-20mA的电流信号,而不是0-20mA的电流信号或0-10V的电压信号?答:(1)0-10V的电压信号容易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特别是电缆长度很长时,导线的电压降干扰更明显。 (2)用0-20mA的电流信号的话,就无法判断在电流信号是0mA时,到底是电缆断线引起的故障0mA,还是压力本身就是0kpa而输出的正常的0mA。

  • 【讨论】关于批量样品分析

    尽管[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ICP-MS[/color][/url]测定具有比较宽广的线性范围,但是在实际样品分析中还是尽量避免对高浓度样品进行直接测定,因为这样做通常会导致锥口效应,系统污染以及检测器寿命缩短。那么对于大量样品分析,人工稀释显然费时费力,采用自动进样器又会明显降低分析速度。我个人认为最佳方法还是采取离线的自动稀释仪进行稀释。不知各位同仁有多少在批量分析中在使用自动稀释装置?其品牌又有哪几种?

  • IVIVC模拟在制剂中的应用

    近年来,FDA鼓励及呼吁制药企业通过建立IVIVC (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制剂的体内外相关性)方法,指导药物的研发并力争豁免生物等效性。其目的一为建立可说明生物利用度的体外质量标准;为制剂批量生产的指控提供依据。建立制剂的IVIVC,可更合理地开展仿制药(特别是缓控释制剂)、创新药物研究;FDA也颁发了IVIVC相关的研究指南。美国Simulations Plus开发的制剂模拟软件GastroPlus IVIVC模型基于独有的机制性的去卷积方法,基于BCS分类创始人Amidon教授的胃肠道CAT模型开发了ACAT模型。FDA药品审评中心仿制药司采用GastroPlus IVIVC模型进行大量缓控释制剂研究。2014年3月美国Simulations Plus与FDA合作开发机制性吸收模型(MAM,mechanisticabsorption modeling)。2014年9月获得FDA总计60万美金共同开发眼部模型。如需了解更多资料可下载附件

  • 太阳模拟器光源等级对太阳能电池测试的影响

    光伏行业发展初期,晶体硅电池和组件达到批量化生产时,BAA级的模拟器被行业普遍使用,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在各种不同技术类型和不同规格的光伏电池/组件的产品的涌现,其B级光谱的限制性和对多标准板的要求以及测试误差的过大,对AAA级的模拟器成为行业的必然需求,即  A(光谱等级)A(辐照不均匀度等级)A(辐照不稳定性等级,通常指LTI)。  1.光谱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不同基材的电池光谱响应差别很大。实际上,即使基材相同的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晶体生长或其它条件和工艺等的差异,也会导致光谱响应的差异,由于无法保证校准设备时使用的标准电池和其它被测电池的绝对一致性,因此如果要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就需要高等级光谱的太阳模拟器。  2.光强均匀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中单体电池之间焊接不良及同串单体电池IV特性不匹配等因素会导致输出功率降低。在工业上,为了防止由以上原因造成的热斑效应和功率消耗,在组件制造时一般都会在每十几片串联的电池片两端并上旁路二极管。这样做虽可降低组件的热斑效应,但同时也可能会使组件的IV特性曲线出现畸变。造成热斑效应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两个主要的原因是:一是电池组件本身工艺或品质造成的单体电池IV特性不匹配,二是遮盖等外界原因造成的组件受光不均匀。  因此,一个光强均匀性良好的太阳模拟器,可以通过测试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太阳电池组件的单体电池IV特性不匹配的问题。  模拟器的光均匀性还会影响测试结果的FF,如果模拟器的光均匀度不好,一般情况下,测试IV曲线的FF就会比实际值偏小。  3.辐照不稳定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辐照稳定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是很容易理解的,模拟器辐照不稳定,就必然会造成测试结果不稳定,辐照稳定度保证了所测试的I-V特性是在同一条件下量测的,为数据的可参考性提供了前提。

  • 大批量PH值测定工作的福音

    有哪位实验室里面,大批量的测定溶液的pH值,此工作如果用简单的pH计测量,费时费力费人工,结果平行性也不好,我这边见过一个美国的一个品牌,配有6个pH探针、60个样品位的全自动pH测定系统,很好用。有兴趣的可以一起交流一下。

  • 【讨论】人造太阳,你见过没?

    【讨论】人造太阳,你见过没?

    人造太阳”美国国家点火装置日前完成了首次综合点火实验。  信息时报综合报道 位于美国加州利弗莫尔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称,被称为“人造太阳”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日前完成了其首次综合点火实验——192束激光系统向首个低温靶室发射了1兆焦激光能量,使中心最高温度达到华氏600万度,相当于恒星或大行星核心的温度。而太阳中心的温度为华氏2700万度。英国媒体14日报道,虽然说,NIF这一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科学家依然对NIF的未来充满信心。  NIF是全球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装置,研究人员致力于尝试如何“驾驭太阳的能量”,从1997年开始建造NIF,但直到2009年5月29日,NIF才最终落成。整个计划花了2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35亿元)。启动时,激光束会聚焦到一个很小的点上,从而产生上亿摄氏度高温,模拟出像恒星内核或核爆炸那么强烈的温度与压力。阿景  三大任务  1 让科学家用它模拟核爆炸,研究核武器的性能情况,保证美国在无需核试验的情况下保持核威慑力。  2 模拟超新星、黑洞边界、恒星和巨大行星内核的环境,进行科学试验将为科学界提供大量此前无法获取的数据。  3 保证美国的能源安全。科学家希望从2010年开始借助国家点火装置来制造类似太阳内部的可控氢核聚变反应,最终用来生产可持续的清洁能源。  NIF承载人类清洁能源之梦  NIF承载了人类的清洁能源之梦。最简单的描述核聚变,就是两个轻的原子核相碰,形成一个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反应。在自然界,太阳的内部连续不断地进行着氢聚变成氦过程,因而太阳产生的光和热就是由核聚变带来的。  这是人类无法不觊觎的巨大能量。但“人造太阳”要能为我们所用,就必须使核聚变在人为控制下进行,掌握核聚变的速度和规模,实现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  受控核聚变前景之诱人,还不仅仅因为能量的产生,而且由于核聚变所需的原料——氢的同位素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据估测,1升海水中提取出的氘完全聚变反应,放出的能量能达到100倍数量级的汽油燃烧释放的能量,因此受控核聚变的研究成功几乎能使人类摆脱能源危机的困扰。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0/12/201012141006_266816_1611705_3.jpg

  • 电池热失控试验中精确模拟大气环境压力变化的解决方案

    电池热失控试验中精确模拟大气环境压力变化的解决方案

    [size=16px][color=#990000][b]摘要:针对目前新能源电池热失控和特性研究以及生产中缺乏变环境压力准确模拟装置、错误控制方法造成环境压力控制极不稳定以及氢燃料电池中氢气所带来的易燃易爆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案的关键一是采用了低漏率电控针阀作为下游控制调节阀实现压力可编程精密控制,二是采用高压气体型真空源避免机械式真空泵的电火花造成引燃,三是在压力控制的同时也对电池加热温度进行自动控制。整个装置控制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较高。[/b][/color][/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990000][b]==================[/b][/color][/size][/align][size=18px][color=#990000][b]1. 问题的提出[/b][/color][/size][size=16px] 随着现代新能源行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能源电池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对低压环境下新能源电池的使用、储存和运输也提出更高技术要求。例如高原地区和飞机运输中新能源电池的性能变化特征以及热失控传播特性,都是电池发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新能源电池在低压环境下的热失控特性和性能变化特性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size][size=16px] (1)目前的新能源电池热失控的测试设备主要集中在研究常压下的热失控行为,环境压力对电池热失控特征的研究较为缺失,对压力变化影响热失控行为的研究仍需进行更深入研究。[/size][size=16px] (2)研究变环境压力下电池燃烧爆炸行为的特性与特征,对于新能源电池的前期研发、中期使用以及后期预防热失控都有着尤为重要的参考意义。但目前缺乏变环境压力的准确模拟装置,控制方法存在严重问题而造成环境压力控制极不稳定,难以准确观察压力室内电池特性的变化,实验的可信度较差。[/size][size=16px] (3)另外,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电池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同样需要在不同海拔工况下验证电池的运行性能和可靠谱。但由于氢燃料电池的特殊性,特别是由于氢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在环境压力模拟设备运行时流道内的旋转机械有可能在高速运转情况下产生火花,继而引燃氢气形成爆炸,这对于环境模拟实验设备而言是绝对不允许的。同时,氢气与空气在燃料电池内反应生成水,故而在排气中含有液滴,这部分液滴在进入设备时可能对旋转部件造成损害,影响设备可靠性。因此,对于氢燃料电池的环境压力模拟装置,需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size][size=16px] 针对上述新能源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中环境压力准确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size][size=16px] (1)针对现有的锂电池环境压力模拟装置进行技术改造,采用下游控制模式实现模拟箱内环境压力的可编程准确控制,以满足绝大多数新能源电池的环境压力模拟需要。[/size][size=16px] (2)针对氢燃料电池的环境压力模拟,提出更安全的环境压力准确控制解决方案。[/size][size=18px][color=#990000][b]2. 解决方案[/b][/color][/size][size=16px] 锂离子电池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热失控,具有一定危险性,会发生着火甚至爆炸。为了给电池的测试试验同时提供高温和环境压力的模拟条件,解决方案是将电池放置在密闭的测试环境箱内,并对环境箱内部进行气压控制,使电池处于所需环境压力。然后通过对锂离子电池外部加热的方式给予电池达到热滥用的条件,再通过热电偶、数字天平等装置研究温度与质量等参数的变化。热电偶测量热失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数字天平测量热失控过程中电池质量参数的变化,整个测试装置的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990000][b][img=电池环境压力和高温温度模拟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690,39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10/202310161757014248_9888_3221506_3.jpg!w690x394.jpg[/img][/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990000][b]图1 电池环境压力和高温温度模拟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b][/color][/size][/align][size=16px] 如图1所示,整个控制系统主要由环境压力控制回路、电池加热温度控制回路、质量测量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构成,它们的各自功能和技术内容如下:[/size][size=16px] (1)环境压力控制回路:其功能是对测试环境箱进行可编程气体压力控制,可对一系列不同的设定压力进行自动控制。控制回路由数控针阀、真空计、真空泵、真空压力控制器和真空管路组成,其中一个数控针阀控制进气流量、另一个数控针阀控制排气流量,真空计测量环境箱内的真空度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到的真空度信号与设定值比较后驱动数控针阀的开度变化,并快速使得环境箱内的真空压力达到设定值。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控制采用了固定进气针阀开度而改变排气针阀开度的下游控制模式,这样可以实现更高精度和稳定性的环境压力控制。[/size][size=16px] (2)电池加热温度控制回路:其功能是对电池进行加热和温度控制,以模拟电池热失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控制回路由加热器、电池组件、固定夹板、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和双通道控制器组成,其中热电偶采集电池温度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与设定值比较后驱动加热器通电加热,并使电池温度快速达到设定值。[/size][size=16px] (3)质量测量装置:其功能是测量电池本体在热失控过程中的质量损失。质量测量装置主要是悬挂式数字天平,放置在环境箱外部的数字天平通过悬丝测量电池质量。[/size][size=16px] (4)数据采集装置:其功能是同时采集电池温度、环境压力和质量测量数据,并以曲线形式进行显示和存储。数据采集装置主要由多通道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多通道数据采集器连接相应的温度压力传感器和数字天平,计算机与采集器进行通讯并用软件显示和存储采集结果。[/size][size=16px] 需要说明的是,在解决方案中,计算机或上位机也可以与真空压力控制器和温度控制器进行通讯,并通过各自的软件对控制器进行参数设置、运行控制和控制过程参数变化曲线的显示。[/size][size=16px] 图1所示的电池环境压力模拟控制系统并不适合氢燃料电池的性能测试,这主要是机械式旋转型的真空泵有可能在高速运转情况下产生火花而引燃氢气形成爆炸,同时氢燃料电池测试过程中会在真空管路内形成水滴而造成阀门和真空泵旋转部件的损伤。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本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采用了以下两项技术:[/size][size=16px] (1)将真空泵更换为真空发生器,即通过高压气体来形成真空,这样可以避免机械式旋转部件所带来的火花引燃危害。[/size][size=16px] (2)环境压力的调节还是采用前面所述的电动针阀,因为这种NCNV系列具有非常好的真空密封性能,电机转动部分与所通气体完全隔离,不会带来引燃隐患。[/size][size=18px][color=#990000][b]3. 总结[/b][/color][/size][size=16px] 综上所述,解决方案通过改进后的环境压力下游控制技术、高压气体真空发生技术和温度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很好的实现各种新能源电池在可变环境压力和高温温度下的热失控特性和运行特性变化测试和试验考核,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size][size=16px] (1)可实现环境压力和温度的高精度控制,更有利于电池特性的精密研究和测试考核。[/size][size=16px] (2)环境压力和温度控制可按照不同设定值进行编程控制,可自动实现电池特性测试的全过程。[/size][size=16px] (3)通过使用控制器和数据采集器自带的计算机软件,可快速搭建起电池特性测试装置,无需再专门编写计算机程序,大幅减小了装置组建的工作量。[/size][align=center][size=16px][color=#990000][b][/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990000][b][/b][/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size=16px][color=#990000][b]~~~~~~~~~~~~~~~[/b][/color][/size][/align]

  • 如何用石墨炉自动进样做大批量样品?

    我用的是安捷伦PSD120的自动进样器,上面有50个进样位置,本来一般是够了的……但这次要做60个水样,我在操作系统里又没找到重复进样的指令,分两批做有些麻烦,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在进完50个样后继续进样嘛?谢谢大家!

  • 【色谱技巧】+大批量样品进样时,软件设置技巧

    大批量样品进样时,软件设置技巧 当有近百个样品放在你面前,你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动进样器,但是当这些样品要做有机磷、有机氯的检测时,要分别用到不同柱子与不同的进样器,而且只有一台气相,该如何来做?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61736_545048_1645480_3.jpg满满一进样盘的样品,等待进样。 蔬菜中有机磷、有机氯的检测,前处理要用到NY761-2008,有机磷、有机氯是分开前处理的,所以一个样品有两个进样瓶,一个做有机磷,一个做有机氯。 瓦里安气相GC450,自动进样器,100位进样盘,PFPD、ECD检测器,两个进样口,柱箱里安装DB-1柱、DB-1701柱两根柱子。 前处理每天20个样品,有20个有机磷样品与20个有机氯样品,放在进样盘里,需要先用PFPD,再用ECD,还要调用不同的程序升温的方法,看下面的图,在软件上可以这样设置。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61737_545049_1645480_3.jpg1、在方法中选择有机磷的方法,输入样品名称,进样次数,小瓶号。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61737_545050_1645480_3.jpg2、在有机磷的下面,增加行数,选择有机氯的方法,输入样品名称,进样次数,小瓶号。http://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5/05/201505061737_545051_1645480_3.jpg3、当有新样品到来,继续增加行数,选择方法,输入样品名称,进样次数,小瓶号。4、当样品全部结束后,可在最后一行,选择关机方法,进行关机,可切断气体来源,节省气体,当然硬关机还需要人来操作。 这样气相就会一段时间用PFPD检测器,一会用ECD检测器,当然条件是柱箱的最高温度,不要超过两根柱子的最高温度,否则会烧坏最高温度较低的柱子。 瓦里安气相在做大批量样品时,软件设置很简单方便,可以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检测器之间来回切换,给用户带来大大的便利。希望软件设计者能够为用户着想,设计出更简单快捷的软件。

  • 【资料】-一个专门用来解压分卷RAR的软件,支持批量解压、密码自动记忆等

    作者:马健 邮箱:stronghorse@tom.com 主页:http://stronghorse.yeah.net FAQ 使用说明 一、软件安装/删除 二、软件使用 附录A 鸣谢 附录B 版本更新记录 FAQ Q:BatchUnRar是什么? A:这是一个专门用来解压分卷RAR的软件,支持批量解压、密码自动记忆等。 当然一般分卷压缩的RAR文件,都已经在压缩时自动编号,解压时WinRAR能够自动识别,用不着我多事。但是对于从某些BBS上下载的分卷压缩文件,可能因为BBS本身的原因,分卷压缩文件下载后,名字变成了200512310423834.rar、200512311289544.rar之类的东西,在用WinRAR解压时,就会提示用户手工选择后续卷,一旦选错就不能正常解压,很不方便。BatchUnRar就是专门针对这种情况的:能够按照分卷压缩文件的卷号(WinRAR 3.4以上压制的文件)或创建时间(WinRAR 3.4以下版本压制的文件)对文件进行排序,然后批量解压,不再需要用户手工选择后续卷。当然对于正常的RAR文件,如果您一次下载很多,懒得用WinRAR解,也可以用BatchUnRar批量解。 Q:为什么要开发BatchUnRar? A:我平时没事喜欢翻翻书,所以经常到rbook、52ebook等BBS上下载电子书。但是在这些地方,很多电子书只有分卷上传才能符合BBS对文件大小的限制,而在上传后,BBS又会按照文件上传日期对文件重命名,出现200512310423834.rar、200512311289544.rar之类的怪名字,下载后根本不能用WinRAR自动解压分卷文件。因此在这些BBS上,“如何解压分卷文件?”之类的帖子就成了“月经贴”,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帖一次。而每次的回答也都大同小异:在下载时请用IE右键菜单“另存为”,然后在弹出保存对话框时按照顺序,将文件名手工改成01、02的顺序,全部下载完后再用WinRAR解。这样的回答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看多了难免觉得有点怪异: 身为万灵之长的人类,俺为什么要去做这么机械的事情,俺花钱买的电脑是干什么用的? 分卷压缩文件往往都很大(所以才会分卷),下载这样的大文件如果用“另存为”,不仅显得太呆,而且还不保险,至少我都是用FlashGet下载,尤其在卷数很多的时候,批量下载似乎是目前最省力的办法,而这时是没有更名机会的。 所以差不多从我开始自这些BBS下载电子书开始,我就写了一个小软件AutoNum,按文件创建时间(读RAR文件的卷号很麻烦的)顺序重新编号分卷RAR文件,再用WinRAR解压。这个软件本着“够用就好”的原则,写得比较粗糙(一共花了不到两个小时),所以一直没有发表。但在用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也对这种分步操作的方式感到厌烦,就在AutoNum基础上加上RAR解压代码,顺便将按时间排序改为按卷号排序,凑出现在这个东东,再对功能和界面进行加强,终于可以公开发表了。 Q:BatchUnRar在使用上有什么限制? A:因为我是个超级大懒人,而且也不准备通过BatchUnRar发财,所以在开发时免不了偷工减料: 如果上传文件的人没有按照顺序上传,而是跳着上传,而且这些文件正好又是用WinRAR 3.4以前的版本压制的,那么我也帮不了你:在用WinRAR 3.4以前版本压制的RAR文件中,只记录了文件是否是起始卷或后续卷,但是没有记录卷号,因此我只能按照时间判断卷的先后顺序。如果真的下载到这样的文件,大概只能手工改文件名,然后再解压。不过这种情况应该属于小概率事件:使用低版WinRAR的人越来越少,而且除非出错,也不见得有谁会喜欢跳着上传。 如果解压时因为文件同名而可能发生文件覆盖,BatchUnRar不会给出任何提示,直接覆盖。如果真的想看提示,也可以先用BatchUnRar重新编号RAR文件,再用WinRAR解压。 解压时如果发生错误(包括分卷文件没有下载完全),BatchUnRar不会报告错误原因,只会报告有文件解不开。如果需要查看详细的错误原因,可以先用BatchUnRar对文件重新编号,再用WinRAR解压。 如果以上种种限制给您带来不便,请不要犹豫,立刻放弃BatchUnRar,用回WinRAR吧。 Q:BatchUnRar收费吗? A:BatchUnRar是一个“友情软件”(Friendware),用户在承诺不用于商业目的,也不对文件及其附件进行任何更改的条件下,不需要为使用该软件 支付任何费用,最多是在某个讨论区看到我发帖子灌水时(我的ID一般是strnghrs),进去捧个人场,作为友情回报;或者在年节时发个email问声好(所以叫“友情软件”)。我承诺绝不在程序中暗藏任何商业广告、木马,但不承诺为使用BatchUnRar的后果承担任何责任。如果您需要将它用于商业目的,或加入您的网站,请与我联系,否则保留追究一切责任的权利。 使用说明 一、软件安装/删除 本软件安装非常简单:创建一个目录,用WinZip将下载下来的ZIP包解压缩到该目录即可。 本软件的删除也很简单:直接删除从ZIP包中解压缩出来的所有文件及运行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即可。 ZIP包中包括下列文件: BatchUnRar.exe。这是软件的主程序。 BatchUnRar.htm。本帮助文件。 如果您下载到的ZIP包中还包括其它文件,毫无疑问不是我放进去的,有广告之嫌疑,请立即删除。 另外程序运行过程中还会生成以下文件: BatchUnRar.ini。这个是参数保存文件,第一次更改参数后生成。退出BatchUnRar,删除此文件,再重启BatchUnRar,即可恢复缺省参数。 BatchUnRar.pwd。密码表文件,删除、备份此文件即可删除、备份密码表。

  • 采用MapleSim软件进行缩短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试时间的温度控制方法仿真模拟计算研究

    采用MapleSim软件进行缩短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试时间的温度控制方法仿真模拟计算研究

    [color=#cc0000]摘要:防护热板法是低导热材料导热系数测试的经典方法,尽管防护热板法测量精度高,但相应的测试时间长,被测样品的热面温度很难准确控制在设定点温度上,不利于材料导热系数重复性测量结果在相同温差下进行对比,更无法满足大批量隔热材料快速测量的需求。为解决这些问题,上海依阳实业有限公司对防护热板法计量加热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研究的技术路线,采用MapleSim软件模块化的动态数值模拟计算验证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通过动态模拟计算结果可以直观的看到测试时间大幅度的缩短,同时本文还通过模拟计算结果介绍了在大热阻材料防护热板法测试中较低的加热功率会使得漏热现象更加明显,需要大幅度提高温差探测的灵敏度。  关键词:缩短时间,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加热方式,数值模拟,MapleSim[/color][hr/][b][color=#cc0000]1.引言[/color][/b]  防护热板法作为一种经典的稳态方法,多用于防隔热材料和组件的热阻和导热系数测试中。防护热板法的测试模型就是通过周边防护手段使得计量热板中的热量只向被测样品方向进行一维传递,并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因此在防护热板法测试中,计量热板中加热器的加载电功率控制及其测量是整个测试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载的电功率要非常稳定,特别是达到一维热流稳态后,加载的电功率要求是稳定值,电功率的波动会对测量结果带来直接误差。  (2)对于任何被测样品,加载的电功率最好能将样品热面温度控制在一个整数值左右。结合同样受控的样品冷面温度,由此可以保证样品厚度方向上冷热面之间的温差基本都是固定值,从而提供可重复且一致的样品温差,有利于样品的重复测试结果对比,这对于非均质和各向异性隔热材料尤为重要。  (3)防护热板法作为一种稳态法,原理上就存在测试时间较长的特点,样品的热阻越大或导热系数越小,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就越长。为此希望采用更新的技术手段缩短达到稳定的时间,提高测试效率,这点在真空隔热板和大厚度隔热材料测试中的需求十分迫切。  目前国内外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量装置中大多数还是采用直流恒流加热方式,以期首先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要同时满足上述三方面的要求还十分困难。尽管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发展多年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防护热板装置中计量加热器的温度控制和功率测量方面还未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因为对计量加热器采用PID控制往往会使得加载功率波动较大而造成很大的测量误差。国内外现有防护热板法装置大多采用上述折中方法,即根据经验找出热面温度设定点与加热功率的经验关系,在测试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恒定电流直接加载到计量加热器上。这种加热控制方式尽管可以保证计量加热器上加热功率的稳定和准确,但随之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样品热面温度无法准确恒定在设定温度点上,总是与设定温度点(一般为整数)存在较大偏差,每次测量的热面温度都不一样。这非常不利于对样品的重复性测试考核,特别是对低导热样品的测试评价尤为明显。  (2)这种恒定功率加热方式往往伴随着漫长的热场稳定时间,对低导热大热阻材料的测试耗时往往以天为单位计算。  为了同时满足加热功率稳定准确和热面温度准确控制在设定温度上,并大幅度降低热场稳定时间,满足用户大批量样品的测试需求,上海依阳实业有限公司对防护热板法计量加热器的自动化控制以及测量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研究的技术路线,采用MapleSim软件模块化的动态数值模拟计算验证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通过动态模拟计算结果可以直观的看到测试时间大幅度的缩短。2.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试中的加热方式  依据以下一维稳态传热的傅立叶公式,要实现样品导热系数的测量,只有两个可用来进行控制的变化参数,一个是热量Q,另一个是温差ΔT。[align=center] λ=(Q×d)/(A×ΔT)[/align]  由此,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试中建立一维稳态的加热方式基本可分为恒功率加热方式和恒温加热方式两种。  (1)恒功率加热方式是指样品冷面保持恒定温度,样品的热面则采用一恒定的电功率进行加热,对于固定的样品尺寸而言就是采用恒定的热流密度进行加热,即使得Q/A为恒定值。这种加热方式所带来的结果是就是样品热面温度并不受控,即样品冷热面温差ΔT并不会控制在指定值上。  (2)恒温加热方式是指样品冷面保持恒定温度,样品的热面也通过加热保持一恒定温度,也就是将样品冷热面温差ΔT控制在指定值上。但这种控温方式带来的问题就是相应的热流密度Q/A存在波动而很难准确测量。  上述这两种加热方式适用于防护热板法测量装置中的所有加热部件,需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对研制或定型中的测量装置进行考核评价,希望装置中所有加热部件的加热功率在达到稳态时都可以精确测定。[b][color=#cc0000]3.典型材料测试模型和数值模拟计算软件3.1.典型材料[/color][/b]  在防护热板法加热方式数值模拟计算中,选择了三种典型材料以期覆盖绝大多数被测材料类型,以下分别为三种材料在室温下的热物理性能参数。  (1)NIST 1450d标准参考材料  NIST 1450d标准参考材料参数如表3-1所示。[align=center][color=#cc0000]表 3-1 标准参考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color][/align][align=center][img=,690,11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29560486_6248_3384_3.png!w690x119.jpg[/img][/align]  (2)真空隔热板(VIPs)  真空隔热板的参数如表3-2所示。[align=center][color=#cc0000]表 3-2 真空隔热板热物理性能参数[/color][/align][align=center][img=,690,10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30567848_7200_3384_3.png!w690x108.jpg[/img][/align]  (3)大厚度高热阻复合隔热材料  大厚度高热阻复合隔热材料是一种"蒙皮+隔热材料+空气隙+树脂板"形式的多芯夹层结构,如图3-1所示,其作用是起到隔热和隔声功能。[align=center][img=大厚度高热阻复合隔热材料分层结构,690,240]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34368816_4277_3384_3.png!w690x240.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cc0000]图3-1 大厚度高热阻复合隔热材料分层结构[/color][/align]  大厚度高热阻复合隔热材料的整体最大厚度为130 mm,其中蒙皮和树脂板厚度保持不变,而隔热材料和空气隙会根据不同材料及其组合而发生变化。其中蒙皮为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内饰板为树脂基复合材料,隔热材料为玻璃纤维类低密度隔热材料。这里我们选择了最大热阻结构设计以计算最大热阻时的加热稳定时间,即空气层设计为10 mm厚,使得低导热隔热材料的厚度尽量大以实现最好的隔热隔声效果。高热阻复合隔热材料中各分层材料室温下的热物理性能参数如表3-3所示。[align=center][color=#cc0000]表3-3 大厚度高热阻复合隔热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color][/align][align=center][img=,690,26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31455126_6783_3384_3.png!w690x268.jpg[/img][/align][b][color=#cc0000]3.2. 防护热板法测试模型[/color][/b]  为了计算分析方便,防护热板法测试模型为正方形单样品形式,如图3-2所示。整体护热板面积尺寸设计为500 mm×500 mm,计量热板尺寸设计为250 mm×250 mm,材质都为纯铝。室温和冷板温度都设为25℃,并且假设上述三种样品材料和冷热板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在室温附近不发生变化。[align=center][img=防护热板法测试模型,690,31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33320326_368_3384_3.png!w690x315.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cc0000]图3-2 防护热板法单样品测试模型[/color][/align][b][color=#333399]3.3. 模拟计算分析软件[/color][/b]  在传热学中可以使用很多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一般常用的多为有限元分析软件,如ANSYS、COMSOL、SOLIDWORKS等。但对于本研究中涉及的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模拟计算分析,有限元法则显着笨重和繁琐,一个物理量动态变化全过程的计算分析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为此,我们选择采用基于语言的MapleSim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这种模型化的软件因为是基于物理基本模型和解析解,所以更适合动态模拟计算,十几秒钟就可以完成一个物理量动态变化全过程的计算分析。  有关数值模拟计算软件在材料热物理性能测量方法和测试技术中的应用,我们将撰文进行专门介绍。[b][color=#cc0000]4.模拟计算结果[/color][/b]  采用MapleSim软件分别对上述三种典型材料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计算中设置的初始温度为25℃,样品冷面温度也设置为25℃,冷热面温差控制在20℃。[b][color=#cc0000]4.1. 标准参考材料1450d两种加热方式计算结果[/color][/b]  (1)恒功率加热方式计算结果  为将样品冷热面温差控制在20℃整数上,模仿实际测试中选择的加热功率1.375 W,对于纯样品的模拟计算结果如图4-1所示,对于带10mm厚铝质冷热板的模拟计算结果如图4-2所示。图中红线为恒功率加热过程中样品热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蓝线为样品内部温度变化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align=center][img=,690,37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55066033_5181_3384_3.png!w690x378.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cc0000]图 4-1 单纯参考材料1450d样品恒功率加热方式模拟计算结果[/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333399][img=,690,39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56342530_4622_3384_3.png!w690x395.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cc0000]图 4-2 带铝质冷热板和参考材料1450d样品恒功率加热方式模拟计算结果[/color][/align]  从这些曲线可以看出,对于纯样品的恒功率测试,从第3个小时开始进入稳态;而对于带10mm厚铝质冷热板和样品,则要从第40小时才能开始进入热面温度为45℃的稳定状态。由此给出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就是,采用恒功率加热方式,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金属冷热板的热稳定上,而花费在被测样品上建立稳态所需要的时间并不长。  (2)恒温加热方式计算结果  恒温加热方式是直接将样品冷热面温差控制在20℃整数上,即使得热面温度为45℃。对于纯样品和带铝质冷热板时的模拟计算结果没有差别,如图4-3所示。图中红线为恒问加热过程中样品内部热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蓝线为样品内部温度变化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这些曲线可以看出,基本在40分钟后样品就开始进入热流为1.375 W的稳定状态,这显然要比恒功率加热方式能让样品更快的进入稳定状态,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稳定时间不受金属冷热板的影响,这在工程实现中也有重要意义。[align=center][img=,690,388]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57020259_343_3384_3.png!w690x388.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cc0000]图4-3 参考材料1450d样品恒温加热方式模拟计算结果[/color][/align]  从上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恒温加热方式中样品内部的温度变化速率要明显快于恒功率加热方式,这主要因为热量传递是以温差为动力的,而恒温加热时样品是在设定温差下进行热量传递和累积,同要实现相同温差传递的恒功率加热方式相比,恒功率加热则首先必须消耗很多时间来使得金属冷热板达到冷热面温度,并建立样品冷热面之间同样的温差,这也是恒功率加热时内部温度变化速率缓慢的原因。  (3)恒温加热方式中不同温度时的计算结果  由于恒温加热方式是采用温差为动力使得样品内部热流和温度变化速度加快,会使得样品可以很快达到热平衡。这等同于电学中的欧姆定律,电压等同于温差,电流等同于热流,电压越大相应的电流也就越大。  为了验证这种现象,在恒温加热方式中在样品热面加载不同的温度45、245、445和645℃,每个温度点恒温加热时间都为2小时,模拟计算结果如图4-4所示。为便于观察,图中将纵坐标放大后进行了显示。从图中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热面温度的不断增大,样品达到稳定的时间并没有缩短,而是略有延长。这种与实际试验中的结果并不相同,这可能是样品内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引起。[align=center][img=,690,39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57200767_4264_3384_3.png!w690x396.jpg[/img][/align][color=#333399][/color][align=center][color=#cc0000]图4-4 不同恒温温度加热时的样品内部温度变化速率对比[/color][/align]  恒温加热方式目前常用在稳态热流计法导热系数测试过程中,这主要是由于其中的热流测量采用了独立的热流传感器,而无需精确测量加载在电加热器上的电功率并换算成热流量。大量测量试验证明恒温加热方式的稳态热流法导热系数测试的时间要大大小于稳态防护热板法,如上海依阳实业有限公司出品的高温热流计法导热系数测试系统基本可以在不到48小时内完成室温-1000℃范围内10个整百度温度设定点下导热系数的连续测量,试验耗时基本与上述理论计算值接近。[b][color=#cc0000]4.2. 真空隔热板两种加热方式计算结果[/color][/b]  真空隔热板(VIPs)是目前隔热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材料,很薄真空隔热板可以具有很大的热阻。我们选择真空隔热板进行模拟计算就是为了观察防护热板法测试这类大热阻样品时的消耗时间。  (1)恒功率加热方式计算结果  为了将样品冷热面温差控制在20℃整数上,模仿实际测试中选择合适的加热功率0.15375 W,然后分别对纯真空绝热板样品和加上两块10mm厚冷热板后的测试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结果如图4-5和图4-6所示。图中红线为恒功率加热过程中样品热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蓝线为样品内部温度变化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这些曲线可以看出,对于纯粹的真空绝热板样品,约在30个小时后样品进入稳定状态,而增加了铝质冷热板后,则样品则会从第350小时(将近15天)后开始才进入热面温度为45℃的稳定状态,这基本上是无法接受的测试时间。[align=center][img=,690,39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57513448_487_3384_3.png!w690x395.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cc0000]图4-5 单纯真空绝热板样品恒功率加热方式模拟计算结果[/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333399][img=,690,396]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58139761_1197_3384_3.png!w690x396.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cc0000]图4-6 带铝质冷热板和真空绝热板(30mm厚)样品恒功率加热方式模拟计算结果[/color][/align]  上述模拟计算结果也再次证明了恒功率加热过程中大量加热时间消耗在了金属冷热板的稳定上,对于真空绝热板这种超低导热系数和大热阻材料而言,采用经典的防护热板法需要漫长的测试时间,这也是极少看到有机构采用防护热板法进行真空绝热板测试的主要原因。  (2)恒温加热方式计算结果  恒温加热方式是直接将样品冷热面温差控制在20℃整数上,即使得热面温度为45℃。对于纯真空绝热板样品和带铝质冷热板时的模拟计算结果没有差别,如图4-7所示。图中红线为恒问加热过程中样品内部热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蓝线为样品内部温度变化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这些曲线可以看出,从第7小时开始样品进入内部热流为0.15375 W的稳定状态,显然要比恒功率加热方式能让样品更快的进入稳定状态而具有实际意义。同样,另外重要的一点是稳定时间不受金属冷热板的影响。[align=center][color=#333399][img=,690,39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58395005_4648_3384_3.png!w690x393.jpg[/img][/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cc0000]图4-7 真空绝热板(30mm厚)样品恒温加热方式模拟计算结果[/color][/align]  由上述针对真空绝热板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测试所进行的两种加热方式模拟仿真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针对大热阻样品的测试,只有恒温加热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接受,但存在的问题则是很难准确测量加热稳态时的加热功率。为了规避这个难题,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是稳态热流计法,即采用独立的热流计来测量流经样品的热流密度,但代价是降低测量精度。这是因为热流计精度较差,还需要采用防护热板法装置进行校准,但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效提高测试效率。[b][color=#cc0000]4.3. 大厚度高热阻复合隔热材料两种加热方式计算结果[/color][/b]  为了说明问题,将复合结构隔热材料简化为单一固体材料构成的大厚度高热阻样品,其总厚度为130mm,导热系数为0.02W/mK,总热阻为6.5m^2K/W。  (1)恒功率加热方式计算结果  为了将样品冷热面温差控制在20℃整数上,模仿实际测试中选择合适的加热功率0.1923 W。经过模拟计算后分别到纯样品和带金属冷热板样品的结果如图4-8和图4-9所示。[align=center][img=,690,393]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58567443_1378_3384_3.png!w690x393.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cc0000]图4-8 单纯复合材料样品恒功率加热方式模拟计算结果[/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333399][img=,690,394]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59113998_3826_3384_3.png!w690x394.jpg[/img][/color][/align][color=#333399][/color][align=center][color=#cc0000]图4-9 带铝质冷热板和复合隔热材料(130mm厚)样品恒功率加热方式模拟计算结果[/color][/align]  图中红线为恒功率加热过程中样品热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蓝线为样品内部温度变化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这些曲线可以看出,对于纯粹的复合材料样品,约在150个小时后样品进入稳定状态,而增加了铝质冷热板后,则样品则会从第400小时后开始才进入热面温度为45℃的稳定状态,这些显然要比真空绝热板稳定时间还要长很多。  (2)恒温加热方式计算结果  恒温加热方式是直接将样品冷热面温差控制在20℃整数上,即使得热面温度为45℃,模拟计算结果如图4-10所示,其中有无金属冷热板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align=center][img=,690,392]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18/11/201811051959396346_372_3384_3.png!w690x392.jpg[/img][/align][color=#333399][/color][align=center][color=#cc0000]图4-10 大厚度高热阻复合隔热材料(130mm厚)样品恒温加热方式模拟计算结果[/color][/align]  图4-10中红线为恒温加热过程中样品内部热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蓝线为样品内部温度变化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这些曲线可以看出,从第30小时开始样品进入内部热流为0.1923 W的稳定状态,显然要比恒功率加热方式能让样品更快的进入稳定状态而具有实际意义,可见对于大厚度高热阻复合材料的测试,每个温度点导热系数测试耗时基本也要在1~2天左右。[b][color=#cc0000]5.分析和结论[/color][/b]  针对三种不同热阻范围的典型隔热材料,利用MapleSim软件对恒功率和恒温两种加热方法的模拟分析可以发现:  (1)恒功率加热时材料内部的温度场变化比较缓慢,热量在材料内部传递是一个由加热面逐渐扩散到内部的缓慢的过程。但恒功率加热方法简单,并且由于功率值恒定,而稳态时加热功率和温度波动较小,所以精度比较高。加上这种加热方式工程上易于实现,使得恒功率加热是目前国内外防护热板法导热仪中最常用的加热方法。  (2)恒温加热时材料内部温度场变化比较快,热量可以快速的由加热面传递到材料的内部并达到稳定,稳定时间要远小于恒功率加热法,而且样品热面温度可以准确控制在设定点温度上以保证样品厚度方向上的温差为规定常数,这些在低导热材料防护热板法测试中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一般恒温加热方法普遍采用PID控制技术实现,但PID控制热面温度稳定时,加热功率并不是连续恒定不变,而且还存在波动,实现准确测量对控制系统硬件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3)目前国内外大多数防护热板法导热仪基本都采用的是恒功率加热方式,主要是由于没有很好解决PID恒温加热方式中的加热功率准确控制和测量这两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高热阻(大厚度和超低导热系数)材料的测试,样品热面温度控制过程中的过冲超调,温度过冲后回调非常缓慢,因此对PID算法的要求也非常高以避免过冲超调,否则体现不出恒温加热方式的优越性。  (4)由于恒功率和恒温加热方式各具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相应的技术难题。为了扬长避短,对于高热阻(如真空绝热板)材料导热系数测试,有些导热系数测试仪器采用了达到稳态时间更短的恒温加热方法以满足工业生产质量品控需要。但为了规避热流测量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则采取了牺牲精度保速度的策略,即采用热流计法在一维传热回路中介入独立的热流计来测量热流密度。这种热流计法充分发挥了恒温加热方式的特长,但存在热流计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另外,热流计需要采用防护热板法进行校准,特别是对于高热阻导热系数测试中的低热流密度的测量误差较大,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粗放式检测。  (5)从上述三种典型隔热材料模拟计算中可以看出,对于高热阻材料的导热系数测试,达到稳态时的热量非常小。这也就是说由于材料的隔热性能太优异,使得只要加载很小的热量就能达到设定的冷热面温差,而这种小热量则对防护热板法护热装置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计量热板所需热量小,热板防护装置引起的温度不平衡会使得漏热效应显著提高,同时也对温差探测器提出更高灵敏度要求。如在上述标准参考材料测试中稳态时的热量为1.375 W,对于这种热量下的可接受的漏热百分比所对应的护热能力,如果应用在上述真空绝热板和高热阻复合材料测试中稳态时的热量中(0.15375 W和0.1923 W),那么相同的护热能力所带来的漏热误差将由于热量降低10倍而使得误差增大10倍。另外,高热阻小热量防护热板法中的漏热问题在单样品测试中特别显著,对于大尺寸样品更为突出,这是因为单样品测量中护热面积为整个样品的横截面加四周侧面,具有巨大的护热面积和漏热通道,而这在双样品测试中则只存在较小面积的四周侧面护热,这也是高精度防护热板法装置普遍采用双样品模式进行测量的原因。因此,为了减小单样品高热阻材料防护热板法测试中大面积漏热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温差探测器的灵敏度,并尽可能减少温差探测器引线数量避免带来相应的引线漏热问题。[align=center]~~~~~~~~~~~~~~~~~~~~~~~~~~~~~~~~~~~~~~~~~~~~~~~~~~~~~~~~~~~~~~~~~~~~~~~[/align]

  • 怎么解决液质大批量上样溶剂挥发的问题呢

    怎么解决[url=https://insevent.instrument.com.cn/t/Yp][color=#3333ff]液质[/color][/url]大批量上样溶剂挥发的问题呢,因为样品比较多,做一次需要一天多时间,还要正负模式,发现几天后内插管的样品溶剂已经挥发的差不多了

  • TEC半导体高精度可编程温度控制技术在红外目标模拟器中的应用

    TEC半导体高精度可编程温度控制技术在红外目标模拟器中的应用

    [b][color=#339999][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摘要:针对红外目标模拟器的高精度可编程温度控制功能,本文介绍了实现高精度温控的温控装置,给出了温控方案。温控装置主要包括[/font]TEC[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半导体制冷加热模组、电源自动换向器、传感器和超高精度[/font]PI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控制器。从超高精度温度控制,关键是[/font]PI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控制器具有[/font]24[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位[/font]A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font]16[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位[/font]DA[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和[/font]0.01%[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最小输出百分比的高性能指标,同时还具有可手动和通讯软件编程功能。[/font][/color][/b][align=center][img=常温黑体中TEC半导体可编程高精度温度控制解决方案,600,337]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2/202302220435170646_2129_3221506_3.jpg!w690x388.jpg[/img][/align][align=center][color=#339999]~~~~~~~~~~~~~~~[/color][/align][b][size=18px][color=#339999]1. [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红外目标模拟器工作原理[/font][/color][/size][/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 红外目标模拟器([/font]Infrared Target Simulator[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广泛应用于红外探测器和红外热像仪整机的工艺测试和评价测试,它为被测装置提供标准的红外测试图像,用于测试关键指标,如[/font]NET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噪声等效温差)、[/font]MRT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最小可分辨温差)、[/font]MDR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最小可探测温差)、[/font]SiTF[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信号传递函数)等,以及整个系统的性能评估。[/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 [/font]红外目标模拟器的重要指标包括发射率、辐射均匀性、温度控制精度、温度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等,其中前两个指标取决于所用黑体的结构、辐射面材质和黑漆喷涂技术,其余指标则取决于温控系统的性能。红外目标模拟器一般通过单黑体或双黑体实现,但无论采用哪一种黑体结构,高精度的温控技术都是其中的技术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红外目标模拟器的性能,是实现红外系统指标测试的关键因素。红外目标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font]1[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所示。[/font][align=center][size=14px][b][color=#339999][img=红外目标模拟器原理示意图,500,365]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2/202302220437236876_9226_3221506_3.jpg!w690x505.jpg[/img][/color][/b][/size][/align][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9999][/color][/font][align=center][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图[/font][font=&]1 [/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红外目标模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font][/b][/align][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 [/font]如图[/font]1[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所示,目标位于准直器反射器焦平面上。热辐射图样将由热辐射表面和目标之间的温差产生,并由准直器转换成平行光以模拟无限远的红外目标,供被测红外系统的成像探测器使用。[/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 [/font]温控系统由温度传感器、[/font]TEC[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半导体模组、散热器、风扇、[/font]PID [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控制器、自动电源换向器等组成。温度传感器[/font]A[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检测的是目标温度,温度传感器[/font]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检测的是辐射表面温度。根据目标的设定温度,控制器通过[/font]PI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控制算法计算加热或制冷的控制量并驱动电源换向器工作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使得[/font]TEC[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半导体模组进行加热或制冷输出。[/font][b][size=18px][color=#339999]2. TEC[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半导体高精度温度控制标准装置[/font][/color][/size][/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 [/font]根据红外测试设备的检测指标,要求红外目标模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font]0~50[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温度分辨率为[/font]0.001[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控温精度为[/font]0.03[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要实现此技术指标,温度控制系统需包括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执行器和[/font]PI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控制器这几部分内容,而且需要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为此,专门针对温控系统本文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具体结构如图[/font]2[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所示。以下为图[/font]2[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所示温控方案的详细描述:[/font][align=center][size=14px][b][color=#339999][img=温度控制系统方案示意图,550,559]https://ng1.17img.cn/bbsfiles/images/2023/02/202302220437516841_6377_3221506_3.jpg!w690x702.jpg[/img][/color][/b][/size][/align][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339999][/color][/font][align=center][b][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图[/font][font=&]2 [/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红外目标模拟器温度控制系统方案示意图[/font][/b][/align][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 [/font]([/font]1[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加热方式:有很多种加热方式可供选择,如电加热、循环水加热和[/font]TEC[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半导体制冷加热等,但考虑到红外目标模拟器对工作温度范围和超高精度温度控制的要求,目前也只有[/font]TEC[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热电半导体制冷加热方式比较适用。[/font]TEC[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温度控制除能满足温度范围之外,与其他加热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控温精度、更快的冷热变化控制速度、结构简单以及造价低的突出特点。[/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 [/font]([/font]2[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执行机构:为了实现[/font]TEC[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的加热制冷功能,除了需要对[/font]TEC[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模组的加载电流进行自动调节之外,还需在调节过程中能自动改变电流方向,为此,[/font]TEC[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执行机构配备了电源自动换向器。换向器接收加热和制冷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大小和方向输出相应的工作电流。[/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 [/font]([/font]3[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决定温度控制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方案中配置了高等级的铂电阻温度计(如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或高等级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使得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分辨率能达到[/font]0.001[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以及测温精度能达到[/font]0.01~0.02[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 [/font]([/font]4[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超高精度[/font]PI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控制器:决定温度控制精度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温度控制器的数据采集精度、控制算法和控制输出精度。为此,在本解决方案中采用了目前控制精度最高的[/font]VPC2021-1[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系列的工业用[/font]PI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程序调节器,除具有不超过[/font]96mm[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font]96mm[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font]87mm[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的小巧尺寸外,关键是此[/font]PI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调节器的模数转换[/font]A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为[/font]24[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位、数模转换[/font]DA[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为[/font]16[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位、双精度浮点运行运算以及[/font]0.01%[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的最小输出百分比,并可对控制程序进行编辑设计,适合红外目标模拟器在全温度量程内多个设定点的自动温度恒定控制。同时,此调节器采用了高级无超调[/font]PI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控制模式,并具有[/font]PI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参数自整定功能,结合超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控制输出,可实现十分精细的温度变化调节和控制。另外,此调节器附带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件,通过计算机运行此软件可快速进行[/font]PID[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控制器的远程设置和运行操作,同时能图形化的显示和记录所有设置参数、控制程序曲线和温度控制变化曲线。[/font][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font=微软雅黑, sans-serif] [/font]总之,本文所述的采用[/font]TEC[font='微软雅黑',sans-serif]模组进行的温度控制系统,已经成为超高精度可编程温度控制的一种标准和通用性方案,完全适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高精度温度控制。[/font][align=center][color=#339999]~~~~~~~~~~~~~~~[/color][/align]

  • 【求助】ICP点火装置坏了,点不着火咋办?

    昨天下午发现ICP(利曼的Prodigy)不能点火,以为是氩气的原因,于是更换氩气仍然不行,后来仔细才发现,仪器在点火瞬间没有“啪啪啪啪”的点火声音,可以估计是仪器的点火线圈那条路上出了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求解!

  • 中等批量,经常更换弹簧品种要全检怎么办

    [b][font='等线','serif']灵活性弹簧负荷分选试验机[/font][/b][font='等线','serif']该试验机,特别适用于中等弹簧批量、弹簧测试精度高、企业的弹簧品种多且更换频繁、弹簧的外形不适于用振动筛上料管、或异形弹簧等情况,与常规的负荷分选所覆盖的弹簧种类有所不同,能起到相互互补的作用。有以下几种方式使用本机更方便、效率最高。[/font][font='等线','serif']优点[/font]1[font='等线','serif']、凡是振动筛自动上料难以实现的,可以用本机[/font]2[font='等线','serif']、常规的负荷分选试验机要配备与弹簧外径和高度密切对应的辅助套管和料筒,如果企业的弹簧品种很多,小有批量,制作和更换辅助套管和料筒的成本和时间非常制约生产效率;而本机恰恰适合品种多、小有批量、经常频繁更换品种的模式,由于更换品种方便、参数调整方便,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font][font='等线','serif']主要功能和优点:[/font]1[font='等线','serif']、该分选试验机具有从上料、测试、判断、自动出口、分类功能、安全、防护等全流程的控制系统,通过订制自动上料的方式,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分选,也可以仅人工上料、其余动作全部自动控制的方式。弹簧出口有[/font]5[font='等线','serif']个(出口的数量可以定制)。[/font]2[font='等线','serif']、测试效率高,最高能达到[/font]25[font='等线','serif']件[/font]/[font='等线','serif']分钟以上。[/font]3[font='等线','serif']、可提供[/font]“[font='等线','serif']剩余高度[/font]—[font='等线','serif']负荷[/font]”[font='等线','serif']和[/font]“[font='等线','serif']变形量[/font]—[font='等线','serif']负荷[/font]”[font='等线','serif']两种测试方式。[/font]4[font='等线','serif']、两种测试方式分别提供自动对零功能。[/font]5[font='等线','serif']、系统提供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font]6[font='等线','serif']、批量试验采用集约式试验参数管理,试验参数设置简单,参数设置完成后一键试验,自动保存试验结果。[/font]7[font='等线','serif']、试验数据可以直接导出到[/font]Excel[font='等线','serif']电子表格中,打印和存储试验数据方便快捷。[/font]8[font='等线','serif']、可适用的力值范围[/font] 200N[font='等线','serif']、[/font]500N[font='等线','serif']、[/font]2000N[font='等线','serif']、[/font]5000N[font='等线','serif']等[/font]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