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车载一体化等度系统

仪器信息网车载一体化等度系统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车载一体化等度系统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车载一体化等度系统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车载一体化等度系统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车载一体化等度系统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车载一体化等度系统相关的最新资讯、资料,以及车载一体化等度系统相关的解决方案。

车载一体化等度系统相关的资讯

  • 华大智造首批“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交付四川
    div class="article f_zwnr"div id="printContent" class="pages_content"div class="content"p style="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首批“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正式下线! 在蜀都客车的生产车间内,由华大智造与蜀都客车等单位共同研发的全国首辆高通量智能化核酸检测车——“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正式下线并交付四川省疾控。该检测车装备华大智造自动化设备与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日通量最高2万。/span/pp style="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44d6fe7b-b10c-4187-817a-355f30f4ba5f.jpg" title="34797d7c2d214b3fb0a1126391826add.jpg" alt="34797d7c2d214b3fb0a1126391826add.jpg"//span/pdiv style="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随着全国首批4辆车载式“火眼”实验室正式交付四川省疾控中心等单位,意味着由华大智造提供技术支持的“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解决方案将全面支撑今年秋冬期的疫情防控工作。/span/divdiv style="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四川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张丽表示:“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或局部爆发风险仍在,我们需要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常态化准备,做好大规模人群筛查准备。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各个单位互相配合,完成了方案设计、装备制造、系统验证等工作,最终成功研制出高通量智能化的移动核酸检测车。”/span/divdiv style="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表示:“ 希望‘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不光可以在病原检测发挥作用,未来,还可以应用到肿瘤筛查、生育健康等领域,相信移动‘火眼’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span/divdiv style="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公共卫生“新基建”的体系建设亟需广泛配置快速且灵活的病原微生物检测一体化解决方案。如何在跨区域和多场景下,实现灵活机动、准确高效、大规模自动化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成为后疫情时代的防控关键。/span/divdiv style="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对比传统的P2实验室,车载式核酸检测车的优势在于可灵活调动,突破地域限制,节省了人力和场地投入。在同样的内部车厢空间下,“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的检测通量(不混样)可达2000人份,在混样检测的情况下,最高可达2万人份。与同类车载实验室相比,车载式“火眼”的日通量远高于同类产品,兼容多个品牌的耗材和试剂,是目前市面上通量最高的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span/divdiv style="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高通量的“底气”来源于该车配备华大智造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和自动化样本分杯处理系统等战疫“硬核”科技设备。据华大智造COO蒋慧介绍:“车内装备的华大智造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MGISP-960,解决了在小空间内的检测通量瓶颈,提升了提取检测病毒核酸的效率。该设备在全球多个“火眼”实验室运行,已经在全球超过30个国家地区装备超过500台。”/span/divdiv style="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另外,华大智造自动化样本分杯处理系统MGISTP-7000配合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能实现自动化样本条码扫描、录入和样本分装程序。全程样本零接触,可在40分钟内完成192样本的分装以及信息处理,解决了核酸检测中最耗费人力和感染风险最高的样本分装工序工作。/span/divdiv style="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据介绍,“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采用自行式大型客厢式专用车基础平台,运用了智能复合电能供给、电控空气悬架、电控液压调平等新技术,配备HEPA负压过滤系统及紫外消毒系统,有效防止污染泄露,符合P2(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span/divdiv style="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由于在最耗费人力的检测环节都采用华大智造的两款全自动化设备替代,“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的整套设备最少只需要4个人操作,即:试剂准备间1人,样本处理室2人,检测室1人。更值得一提的是,华大智造的全自动化设备操作简单,技术人员能够快速经过培训上岗,响应了“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整体防控方针。/span/divdiv style="margin-bottom: 0.5em text-indent: 2em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此外,该车还装备基于5G技术的车载网络信息系统,检测报告数据可及时进行网络传输,助力疫情防控和决策部署。/span/div/div/div/div
  • 收藏!史上最全的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应用案例集!
    TESCAN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RISE显微镜)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实用化的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一体化系统,通过实现原位、快速、方便和高性能的拉曼分析,弥补了传统电镜和能谱的分析能力的不足。尤其是针对有机结构解析、碳结构解析、无机相鉴定、同分异构分析、结晶度分析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扩展了扫描电镜的分析应用领域(如地质、矿物晶体、高分子聚合物、医学、生命医药、宝玉石鉴定),一下子变成全方位的分析,应用前途豁然开朗。引领变革,全方位拓展分析电镜-拉曼的联用概念并不新鲜,早在十年多前,就有拉曼厂商开始在扫描电镜上安装拉曼光谱仪,实现SEM-Raman的初步联用。不过由于技术和适用性的限制,拉曼联用技术未能像EDS那样获得成功,在电镜上配备拉曼联用的寥寥无几,甚至很多人都未知晓SEM和拉曼的联用,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传统的拉曼联用技术有着非常严重的技术障碍。TESCAN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RISE显微镜是一款新颖的显微镜技术,在一个集成的显微镜系统中结合了共焦拉曼成像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这种独特的组合为显微镜用户对样品进行综合表征,提供了明显的优势。TESCAN电镜-拉曼(SEM-Raman)一体化系统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有别于传统的联用系统,它并不是简单的将两个独立的仪器拼凑到一起,要使得它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需要对原来各自的仪器的硬件和软件都进行改进和新的设计。传统电镜-拉曼联用的共轴式设计有太多的缺点,很难在实用性上达到令人满意的要求,所以在设计开发全新的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RISE显微镜时摒弃了共轴式设计的方案,而采用了平行轴式设计,即电子束和激光束不重合,而是两者相平行。传统的电镜-拉曼联用系统设计方案TESCAN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这样做首先不影响电镜各种探测器工作的需要,如BSE、CL、EDS等;而拉曼也保留了包括物镜在内的全部光学装置,这样和普通独立的拉曼在硬件上保持一致,也保证了拉曼信号的采集效果。TESCAN专门设计了特殊的样品台,它负责试样在电子束下和激光束下的切换传输。该样品台定位极其精准,可以确保试样能够在两个分析束下的精准定位。此外,为了确保电子束和拉曼激光束的绝对重合,还专门开发了相关校准技术。TESCAN高精度样品台全新设计,独一无二的应用优势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个很好的表征纳米范围内样品表面结构的可视化技术,而共焦拉曼成像是表征样品化学和分子组成的成熟光谱方法。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还可以同时得到样品的2D、3D图像,以及样品中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可视化分布结果。鉴于TESCAN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RISE全新的设计和工作方式,相比于传统电镜-拉曼联用的优势自然就不言而喻了。1. 对试样的体积限制:RISE显微镜是基于TESCAN常规级最大仓室GM的平台,有着丰富的接口和很大的空间,此外对试样高度和重量还具备极强的承载能力。2. 定位:传统的联用只能通过电镜进行定位,视野小,且没有色彩信息;传统的拉曼只能进行光学显微镜定位,分辨率和景深受到限制。所以各自都有较大的缺憾。而RISE显微镜同时具备电镜和光镜,电镜具有5cm-10cm的超大无畸变视场,再配合TESCAN的X-Position功能,可以和任意其他的光学照片(如手机相机、体式镜照片等)或者Mapping数据(如EDS、EBSD、AFM等)进行联用,更加容易进行感兴区域的定位。3. 对电镜使用的影响:传统联用方案,拉曼探测器需要移到极靴下方,且有严格的工作距离限制,所以电镜的很多探测器及附件,如BSE、Cl、EDS等都不能使用,而在RISE显微镜上由于采用平行轴设计,电镜的各种探测器和附件在使用联用功能时没有任何影响。4. 拉曼图像功能:这是RISE显微镜最大的优势所在。传统联用均只有单点拉曼光谱数据,而RISE可以进行点、线、面的分析和共聚焦3D分析,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拉曼成像。从单点数据,到图像数据是一个质的飞跃。很多单点数据无法表达和分析的问题,可以通过图像轻易的得到答案。RISE整合了单独拉曼光谱的软件系统,拥有极其强大的功能,除了常规的拉曼光谱操作,如标定、扣除背底外,在拉曼成像上更是功能强大。用户可以对面扫描区域的成千上万个点数据自动进行识别和归类,可以用拉曼峰的积分强度、半高宽、峰的位移、光谱匹配度,以及光谱各类特征的数据计算(比如石墨烯2D和G的比例)等进行拉曼光谱成像。并且把拉曼图像和光镜、电镜、EDS等图像进行混合叠加,得到信息量极其丰富的数据。5. 拉曼图像分辨率:传统拉曼由于没有光学物镜,所以分辨率受限于激光束斑大小,难以达到理论上的衍射极限,处于几μm的水平。而RISE不但拥有高数值孔径的光学物镜聚焦激光束斑,还通过束斑的扫描运动来进行成像,最终的拉曼图像分辨率突破了传统的衍射极限,达到了360nm(532nm激光)。6. 共聚焦的优势:RISE显微镜上配备的拉曼光谱是一个共聚焦拉曼系统。共聚焦系统可以不接收垂直方向非焦点处的拉曼信号,使得信号更加的纯粹,有助于减少背底,提高分辨率;另外共聚焦功能还可以通过光学物镜的三维逐层扫描,进行三维拉曼光谱的成像。7. 拉曼光谱性能:RISE虽然是一个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但是在硬件上,基本完全和一个独立的拉曼光谱没有差别,所以其拉曼部分的性能相对于任何一个普通的拉曼也丝毫没有减弱。可以配备多种波长的激光器,并且功率连续可调,拉曼光谱范围、光谱分辨率也都是主流配置。8. 1 (SEM) + 1 (Raman) = 3(SEM, Raman, RISE)RISE可以打开仓门,不抽真空,直接当一个独立的拉曼光谱仪使用;RISE本身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扫描电镜使用,也包括电镜附件;当然,更强大的是将电镜和附件的图像数据和拉曼光谱图像非常方便的进行完全重合的联用。所以RISE显微镜是一个非常好的将SEM和Raman硬件一体化,却获得了1+1=3的功能上的设计。? 对比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和传统联用方案,在任何一个性能上都是领先很多。? 相比与传统的拉曼光谱,电镜的引入直接将分辨率从微米提升至纳米。? 相比传统的SEM-EDS,RISE更是将电镜系统的分析能力向前突破了一大步。 无论哪个领域,RISE显微镜都会给您提供独特的方案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特别适合于有机结构解析、碳结构解析、无机相鉴定、同分异构分析、结晶度分析等领域的分析应用。目前,RISE显微镜在地质、矿物晶体、高分子聚合物、医学、生命医药、宝玉石鉴定等领域均有了非常丰富的应用。碳材料分析应用案例集(关注微信获取)有机材料分析应用案例集(关注微信获取)二维材料分析应用案例集(关注微信获取)无机材料分析应用案例集(关注微信获取)共聚焦分析应用案例集(关注微信获取) TESCAN 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进入中国市场后,其出色的性能、革命性的应用拓展、结合TESCAN“All-In-One”的显微综合分析解决方案,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目前在国内已经有了多个用户,比如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上海交通大学先后采购了该台设备。为了向国内用户更好地展示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的最新应用,TESCAN今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安装了一台DEMO机,在这半年期间,诸多单位都来对RISE系统进行过现场考察,都对RISE显微镜的功能给予高度肯定。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也给上海交通大学校内很多课题组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数据,这为科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相信随着RISE显微镜用户的增多,有一天扫描电镜加载拉曼光谱也会像现在加能谱一样普遍。RISE电镜-拉曼一体化系统,将不负您的期待,您准备好了吗?如果文章太长,收藏了还是记不住,这里有一首诗,送给大家:《永遇乐 RISE电镜》 作者:李威万千材料,百十元素,分子排布。百年光学,瑞丽判据,解析力不足。阴极射线,电磁透镜,汇聚电子束。众厂商,各显神通,令人折舌瞠目。形貌成分,相与取向,异结构结晶度。不得出路,分辨?分析?瓶颈在何处?能谱电镜,似有不足,还需拉曼光谱。必原位,RISE成图,方知缘故。关于TESCANTESCAN发源于全球最大的电镜制造基地-捷克Brno,是电子显微镜及聚焦离子束系统领域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有超过60年的电子显微镜研发和制造历史,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拉曼光谱仪联用技术、聚焦离子束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以及氙等离子聚焦离子束技术的开拓者,也是行业领域的技术领导者。更多拉曼-电镜一体化系统应用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SCAN公司”获取 ↓高碳材料带来低碳生活,TESCAN带你了解“神器”的神奇有机结构解析难?RISE显微镜给你新方法在扫描电镜下衬度较低的二维材料,如何准确表征?"拉曼-电镜-能谱 +",SEM Plus带你玩转无机材料分析电镜-拉曼一体化技术—共聚焦分析应用篇
  • “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
    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条件下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扬尘源具有开放性、空间多源性、广泛性、排放随机性等特征。当前城市区域扬尘来源分为一次扬尘和二次扬尘。一次扬尘是在处理散状物料时,由于诱导空气的流动,将粉尘从处理物料中带出而污染局部地带。二次扬尘是由于流动空气及设备部件转动生成的气流,把沉落的粉尘再次扬起而导致的。城市扬尘种类  工地扬尘主要成分粒径分布排放特点影响程度矽尘、水泥厂、木屑粉尘、石膏粉尘、岩棉泡沫尘等粒径10um的颗粒物约占65%;粒径1um的颗粒物约占95%面源排放25%~40%市区施工工地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交通扬尘主要成分粒径分布排放特点影响程度块、沙土、垃圾、废物、生物碎屑、路面老化破损、尾气排放、机动车刹车片、轮胎磨损等粒径10um的颗粒物约占47%;粒径1um的颗粒物约占95%线源排放25%~35%;主干交通车流、人流量大,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工业粉尘、烟尘主要成分粒径分布排放特点影响程度金属粉尘、木材粉尘,水泥粉尘、生物粉尘、金属融粒,木油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等粒径分布范围广,机械加工和粉碎产生的粉尘粒径较大,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和冶金产生的金属融粒粒径较小。室内排放为主,封闭性较好,烟尘主要通过点源对外排放15%~30%一般离市区比较远,封闭性较好,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城市扬尘监控现状  当前城市扬尘在线监测手段可进行颗粒物浓度、噪声、视频、温湿压、风等多重参数综合监测,但由于城市扬尘排放具有无组织排放、排放源类型复杂、易扩散及存在偷排、漏排现象等特点,导致城市扬尘监控仍面临以下问题:  监控难:工地多、无组织,扬尘布点监控难,监测人力少;  分析难:局地以及外源传输的一次、二次粗、细颗粒物混杂,扬尘监控网络未建立,数据积累不足,监测数据简单堆积,需要逐一甄别,效率低;近地面点式监测,难以说清楚区域内扬尘的来源、分布和变化趋势;  追责难:收集证据难,且未建立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依法追责制度,难以实现追责和有效管理。 “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   中科光电“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由扬尘噪声在线监控系统和颗粒物扫描激光雷达两大部分组成。  扬尘噪声在线监控系统  扬尘噪声在线监控系统智能化地集成了颗粒物、噪声、云台摄像机、风速风向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可全面布设在区域内各主要建筑工地、道路、码头、混凝土搅拌站、重点工业工矿企业等颗粒物污染排放源附近,实时获得tsp、pm10、pm2.5、噪声、视频、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近地面数据;  颗粒物扫描激光雷达  颗粒物扫描激光雷达不断扫描,通过监测区域内的消光系数,退偏振度、边界层高度、能见度等信息,获得区域立体空间内扬尘分布,沉降情况,还可以识别粗细粒子,判断是二次源还是一次源,了解区域间扬尘的输送,从而实现对整个城市区域内扬尘来源、现状、发展变化趋势的掌握。  应用“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微观上可进行浓度数据和视频实时查看、报警抓拍;宏观上可实现对城市区域空间内的扬尘污染作全天候监控,为巡查人员监控取证、行政干预、应急响应、纠纷处置,为管理部门确定扬尘来源、了解扬尘减排治理措施的效果,为政府制定政策规划、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为各部门信息联网共享、协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依据。 “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 “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平台  “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平台包括实时监测、工地管理、设备管理、历史查询、统计分析、视频观看、报警处理、评价方法等多项功能,同时,系统平台将颗粒物扫描激光雷达的垂直监测、垂直扫描、水平扫描、一定仰角(如45°)探测、走航观测等探测模式进行高度集成,实现了区域内扬尘分布、来源、变化趋势的全方位立体化监测。高效、精细的实时监控,为政府监察部门的多维取证、依法追责提供有效数据支撑。登录页面实时监测——近地面数据实时监测——水平遥感污染源监测实时监测——走航道路交通监测历史查询设备管理“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系统优势  基于物联网思维的智能联动技术,云台摄像机除了预置位抓拍之外,还可以根据颗粒物和噪声报警信息,风速风向信息、智能判断方向进行抓拍,更加准确获取污染源头的位置信息,满足实时性与精细化监管的需求。  近地面监测和立体监测的集成创新。多要素多手段综合监测,不仅有量化数据,视频图像取证,还有区域立体空间的颗粒物分布现状、发展变化趋势分析,微观和宏观结合,证据丰富有力,结论一目了然,突破无组织排放监控的技术难题。  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的环保云应用平台。可以实现海量扬尘监测数据、环境空气监测站数据的多角度统计分析和比较,满足大数据的价值挖掘和应用,实现监测系统的云端运营、大数据的云端分析,为政府、企业提供环境治理的技术咨询,同时手机app的应用能让公众随时掌握所在地的颗粒物、噪声等环境指标。  核心设备采用行业标杆公司顶级产品,成熟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该产品内置了加热器控制湿度水平,不仅保护电子和光学系统,还可以排除湿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更加准确;  海量数据的高速存储,本地数据存储容量大于等于1t,通讯接口具备可扩展。  停电后可长期保存系统设置参数,电源恢复后可自动启动,进入工作状态。  “地空一体化”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实现了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在线监测、管理一体化,提升了科学管理的效率和能力。该系统对掌握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现状的真实状况,以及采取控尘措施的效果具有权威性。该系统可用定量化、可视化的数据反映扬尘污染治理的水平,是建设智慧环保的有效手段。
  • 太赫兹安检+红外测温一体化系统助力战“疫”
    p  太赫兹波是介于毫米波与远红外线之间的电磁波,具有低能量、宽频谱、强穿透、瞬态性等优越特性。太赫兹技术因其在安防安检、国防军工、工业检测等众多领域具有的广泛研究与应用价值,被列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据多家媒体报道,日前已经有太赫兹安检+红外测温一体化仪器现身深圳、上海地铁,助力战“疫”。br//pp  其中,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过程无接触测温安检一体机”,在上海市公安局联合攻关支持下,已在上海地铁正式启用。/pp  据介绍,“无接触”测温安检功能一体化的智能安检系统,以太赫兹人体安检仪为核心,将红外测温设备与太赫兹人体安检仪相结合,仅需被检人员正常步行通过安检区域,即可在无需停留的情况下,完成测温及安检,真正实现了“全过程无接触”模式,大大降低了安检人员与被检人员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时,无停留的快速通行效率,将原有的300人/小时增至1500人/小时,提升5倍,有效缓解了地铁人流聚集压力。/pp  另外,重投华讯太赫兹集团研发的“太赫兹+红外”系列产品之一——太赫兹红外人体安检测温系统,已在福田交通枢纽测试,并已在深圳地铁集团推广使用。/pp  据悉,该系统是深圳市发展改革委重点扶持的一批防控战疫重点项目之一。系统实现了“太赫兹技术+人工智能+红外测温”高度集成,创新使用非接触式的精准人体安检和测温功能,大幅提升安检工作效率,真正做到隔离式非接触安检测温。此次有针对性研发的太赫兹红外人体安全测温系统中加载的红外测温模块具有检测精度高、体温筛查快等显著特点,对体温超标目标实施实时拍照留存和及时自动报警。该系统投入使用,将大大降低安检人员与被检人员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有效缓解人流密集场所安检压力。/p
  • 耐超高温隔热-承载一体化轻质碳基复合材料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热结构复合材料团队采用高压辅助固化-常压干燥技术,并通过基体微结构控制、纤维-基体协同收缩、原位界面反应制备出耐超高温隔热-承载一体化轻质碳基复合材料。近日,《ACS Nano》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航天航空飞行器在发射和再入大气层时,因“热障”引起的极端气动加热,震动、冲击和热载荷引起的应力叠加,以及紧凑机身结构带来的空间限制,给机身热防护系统带来了异乎寻常的挑战,亟需发展耐超高温并兼具良好机械强度的新型隔热材料。碳气凝胶(CAs)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热绝缘性,有望成为新一代先进超高温轻质热防护系统设计的突破性解决方案。然而,CAs高孔隙以及珠链状颗粒搭接的三维网络结构致使其强度低、脆性大、大尺寸块体制备难,大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国内外普遍采用碳纤维或陶瓷纤维作为增强体,以期提升CAs的强韧性及大尺寸成型能力。然而,由于碳纤维或陶瓷纤维与有机前驱体气凝胶炭化收缩严重不匹配,导致复合材料出现开裂甚至分层等问题,反而使材料的力学和隔热性能显著下降。目前,发展兼具耐超高温、高效隔热、高强韧的碳气凝胶材料及其大尺寸可控制备技术仍面临巨大挑战。 超临界干燥是碳气凝胶的主流制备技术,其工艺复杂、成本高、危险系数大。近年来,热结构复合材料团队相继发展了溶胶凝胶-水相常压干燥(小分子单体为反应原料)、高压辅助固化-常压干燥(线性高分子树脂为反应原料)2项碳气凝胶制备新技术。为了实现前驱体有机气凝胶和增强体的协同收缩,本团队设计了一种超低密度碳-有机混杂纤维增强体,其碳纤维盘旋扭曲呈“螺旋状”,有机纤维具有空心结构,单丝相互交叉呈“三维网状”,赋予其优异的超弹性。该超弹增强体的引入可大幅降低前驱体有机气凝胶干燥和炭化过程的残余应力,进而可获得低密度、无裂纹、大尺寸轻质碳基复合材料。该材料在已知文献报道的采用常压干燥法制备CAs材料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可实现大尺寸样件(300mm以上量级)的高效、低成本制备,并具有低密度(0.16g cm-3)、低热导率(0.03W m-1 K-1)和高压缩强度 (0.93MPa)等性能。相关工作在Carbon 2021,183上发表。 在此基础上,本团队以工业酚醛树脂为前驱体,采用高沸点醇类为造孔剂并辅以高压固化,促使有机网络的均匀生长及大接触颈、层次孔的生成,实现了骨架本征强度的提升,同时采用与前驱体有机气凝胶匹配性好的酚醛纤维作为增强体,通过纤维/基体界面原位反应,实现了炭化过程中基体和纤维的协同收缩及纤维/基体界面强的化学结合,最终获得了大尺寸、无裂纹的碳纤维增强类碳气凝胶复合材料。该材料密度为0.6g cm-3时,其压缩强度及面内剪切强度分别可达80MPa和20MPa、而热导率仅为0.32W m-1 K-1,其比压缩强度(133MPa g-1 cm3)远远高于已知文献报道的气凝胶材料和碳泡沫。材料厚度为7.5–12.0mm时,正面经1800°C、900s氧乙炔火焰加热考核,背面温度仅为778–685°C,且热考核后线收缩率小于0.3%,并具有更高的力学强度,表现出优异的耐超高温、隔热和承载性能。相关工作在ACS Nano 2022,16上发表。 此外,上述隔热-承载一体化轻质碳基复合材料还首次作为刚性隔热材料在多个先进发动机上装机使用,为型号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联合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科学中心以及中科院青促会会员等项目的支持。 图1. 轻质碳基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承载能力、抗剪切能力以及大尺寸成型能力图2. 高压辅助固化-常压干燥可实现较大密度范围轻质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其压缩强度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气凝胶和碳泡沫
  • 重磅!赛默飞发布微流体阵列式全自动一体化数字PCR系统
    2021年,QuantStudio系列再添新成员——Applied Biosystems™ QuantStudio™ Absolute Q™ 数字PCR系统。更简便、更快速、更精准微流体阵列式全自动一体化数字PCR系统:Applied Biosystems™ QuantStudio™ Absolute Q™ 数字PCR系统采用具有专利的微流体阵列式芯片技术。相比于其他数字PCR平台,该系统可在20480个固定纳米级微孔中生成95%以上的有效反应液滴,具有更少的死体积,从而获得更精准的实验结果。优势亮点1简便的工作流程:其实验流程如同qPCR 实验,一台机器完成液滴制备、PCR 扩增、荧光信号收集,数据分析。2实验运行快速:从反应体系制备到结果判读只需1.5小时。3多重检测功能:最多支持5色荧光通道检测(工厂校正)。4结果更精准:固定纳米级微孔中生成95% 以上的有效反应液滴,死体积5%;且ROX通道具有质控功能,非正常液滴予以排除分析;PCR扩增前后信号采集,自动排除假阳性。5灵活的样本通量:每次检测4个、8个、12个或16个样本。6全自动一体机:安装后无需校正,维护成本低。简便快速的工作流程QuantStudio™ Absolute Q™ 是基于微流体阵列式芯片的数字PCR系统, 该系统将液滴生成,液滴扩增和数据分析集成到一体化仪器中, 其实验流程如同qPCR实验一般,实现在1.5小时内从样本到数据结果的快速简便工作流程。微流体阵列式芯片(MAP16)板QuantStudio™ Absolute Q™ 数字PCR系统采用MAP16微流体阵列式芯片板进行液滴制备,该芯片板利用微注射成型技术,可克服液滴制备不均一以及死体积较高的常见问题。这种新颖的方法具有诸多优势,如液滴体积精确、样本分隔均一以及 95% 以上的上样量分析。• 每块板具有16个芯片• 每个芯片可分析20,000个液滴• 每个反应死体积5%每块MAP16芯片板上16份样本的分析液滴数量,共对10块MAP16芯片板(160份样本)进行了评估。微孔填充率为99%。增强型光路系统QuantStudio™ Absolute Q™ 数字PCR系统配备3个LED光源,最多支持5个荧光检测通道(工厂校正),每份样本中可进行多靶标检测,从而节省时间和试剂,获得更多实验数据。其中,ROX通道为液滴质控通道,可根据ROX染料的荧光信号强度评判所有微孔内液滴是否正常生成,非正常液滴予以剔除分析,从而获得更准确结果。便捷易用的分析软件该控制分析软件,可轻松编辑板面布局、荧光通道和热循环程序等参数,可以快速运行实验。设置后,可以保存和重新加载特定程序,简化您的工作流程。检测结果可视化或技术重复样本联合分析既快速又简单。结果可轻松导出,进行下游分析,或编译成报告。PCR扩增后信号扫描值减去PCR扩增前扫描值,以剔除任何异常如异物、发光颗粒导致的假阳性液滴。应用广泛对于需要高灵敏度、高精度和准确度的检测,QuantStudio™ Absolute Q™ 数字PCR系统是一种理想选择。本产品仅限科研使用,不作为临床诊断。
  • PEMS车载排放分析系统的功能特点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专用压燃式及气体燃烧点燃式发动机的汽车排气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18年6月22日发布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即可依据本标准进行型式检验。自2019年7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燃气汽车应符合本标准要求;自2021年7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重型柴油车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厦门通创创立于2008年,是专业的汽车排放检测仪器研发、制造及销售和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与国外知名科研院所及企业建立了长期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车载排放检测系统PEMS的主要研发企业之一。先进的设计理念及行业内丰富的经验,使我们拥有与同行业竞争者的领先性技术优势。车载排放分析系统可以对行驶车辆中的CO、CO2、THC、C3H8、NO、NO2、NOx、烟度、颗粒物数量PN(#/m3)、颗粒物质量浓度(mg/m3)、车速VSS、加速度等进行连续检测,可实现实际道路上汽柴油车辆行驶时的排放真实数据,用于建立更加精确的机动车排放因子及模型服务,实现车载排放测试,通过车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防治汽车排气对环境的污染。车载排放分析系统集成化、高精度车载排放分析系统,可以同时应用于汽油、柴油、LPG、CNG发动机及车辆上车载测试。它集高精度气体排放污染物分析模块、高精度烟度测试模块、车辆参数OBD诊断仪、全球卫星GPS/北斗定位系统、大气参数仪、高温排气质量流量计于一体,使之非常适合于车载实际道路行驶工况下的汽车尾气排放测试,应用于轻重型发动机及汽车、重型机动车、工程车辆、火车头、轮船、飞机等实验室台架测试困难的场合。
  • 谱育科技 | 助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联合应急监测体系构建
    2023年6月2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质应急监测预案编制及应急演练项目验收会在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举办。验收内容主要包括应急监测预案、应急演练、应急监测培训等,验收专家组经过实地考察、听取报告、审核材料后,一致同意“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质应急监测预案编制及应急演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应急监测技术培训现场谱育科技结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两区一县”(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嘉兴市嘉善县)环境监测站实际应急监测业务需求,开展了以“长三角一体化“三统一”制度规范统一的应急监测管理体系建设”、“环境应急监测发展需求及方向”、“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及案例分析”、“新型环境应急监测技术平台”等专项培训课题的制作培训,给客户带来全面且专业的应急监测技术培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演练谱育科技项目执行团队综合分析示范区“两区一县”水系分布特点、环境风险源信息以及历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经现场踏勘后,设计了示范区联合应急监测演练方案。演练实操过程中统一协调三地人员及设备等资源,根据实际应急监测场景需求调配了自主研发应急监测技术平台、派出了多支应急监测服务团队,高质量完成了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太浦河流域跨界水污染事件”为主题联合应急监测演练。从应急监测预案编写、应急监测培训开展以及应急监测演练的执行,为示范区“两区一县”提供了优质、专业、全面的水质应急监测技术服务,助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联合应急监测体系构建。谱育科技在先进工业、生态环境、医疗诊断、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应急安全等领域为全球用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科学仪器、解决方案与服务。在应急监测领域,谱育科技通过定制化研发,实现了ICP-MS、GC-MS、LC-MS/MS等高端分析仪器的车载化,组合搭配现场便携监测仪器,构建了较完善的应急监测技术平台与产品体系,有效应用于水质、土壤、大气等方面关键指标检测。谱育科技始终坚持“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能胜”的理念,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保障、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应急供水救援、重大赛事会议饮用水和食品安全保障、突发事故现场应急监测演练等方面提供强力保障。
  • 捷报丨泰思肯(TESCAN)拉曼-电镜一体化系统RISE中标中国地质大学!
    近日,捷报连连,TESCAN拉曼光谱-扫描电镜一体化系统中标中国地质大学!这是在今年6月TESCAN拉曼-电镜一体化系统RISE中标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后,又一台TESCAN 一体化RISE系统落户中国。 TESCAN拉曼光谱-扫描电镜一体化系统RISE是世界上第一台集成共聚焦拉曼成像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它突破并解决了传统电镜-拉曼联用的种种问题,采用了电镜-拉曼光谱一体化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使得联用变得更为简单,将传统扫描电镜的功能进行了极大的拓展。中国地质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是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总部设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是世界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领域重要的科研中心,在地质学、矿产资源能源、地质工程、地球物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在相关领域进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也就需要最前沿的科研分析利器,而此次中标中国地质大学的RISE一体化系统区别于常规分析系统,解决了传统分析方案的不足。能谱作为传统的电子显微分析手段,分析功能单一,只能进行元素成分分析,具有很大的分析局限性。而拉曼光谱可以非常好的进行碳材料、有机材料的化学结构解析,可以对物相进行鉴定,对同分异构的无机材料也可进行结构分析,还能进行结晶度、纯度、应力等性质进行解析,而这些正是传统电镜及附件的薄弱环节。但也并不是所有试样都适合拉曼光谱,绝大部分金属、碱金属卤素盐之类的物质就无拉曼信号,而这却又是能谱仪分析的长处。此次中标中国地质大学的TESCAN一体化定制系统结合了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拉曼光谱仪的所有分析优势,在其分析领域形成互补,组成了相对完备的测试系统。TESCAN拉曼光谱-扫描电镜一体化系统RISE MicroscopyTESCAN的拉曼光谱-扫描电镜一体化系统RISE能够中标中国地质大学,这正是TESCAN创新技术带来的应用革新的实用化证明,我们也将继续保持对于技术、应用和服务的不断创新和提升,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更多、更专业的综合解决方案。关于TESCANTESCAN发源于全球最大的电镜制造基地-捷克Brno,是电子显微镜及聚焦离子束系统领域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有超过60年的电子显微镜研发和制造历史,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拉曼光谱仪联用技术、聚焦离子束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以及氙等离子聚焦离子束技术的开拓者,也是行业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关注TESCAN中国官方微信“TESCAN公司”,更多精彩资讯。
  • 华科仪发布多通道两虫检测一体化预处理设备及辅助自动识别系统新品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水质安全是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但是说起饮用水的监测,人们往往想到的只有物理、化学以及细菌等指标,却忽略了被认为世界上最容易导致人体腹泻的水源性耐氯人畜共患原生动物寄生虫——贾第鞭毛虫(Giardia)和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简称“两虫”。“两虫”传播影响面大,容易暴发感染。其分布与供水的范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绝大多数感染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既往史。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鞭毛虫包囊在外界环境中能较长时间保持感染性。 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通过开展深入合作,参照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国内水质检测的实际情况,以降低设备和检测成本为目标,围绕“两虫”检测方法、仪器研制、自动识别系统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发,开发出基于“滤膜浓缩/密度梯度分离荧光抗体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多通道两虫检测一体化预处理设备及辅助自动识别系统,彻底解决了我国饮用水“两虫”检测过程中检测成本高昂、人工识别主观性和技术性、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等诸多问题。 两虫样品富集前处理装置我公司基于“滤膜浓缩/密度梯度分离荧光抗体法”研制的两虫样品富集前处理装置内置多种类型传感器和自动控制器以代替人工操作,预处理过程无需人员值守,实现了两虫样品富集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批量化,极大地降低了两虫检测成本,检测成本仅为美国EPA1623方法的20%左右。该设备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并正式推向检测市场,受到了检测行业用户的大力赞扬。与此同时,该设备为水质检测部门极大节约检测成本的同时满足不同规模供水单位检测部门“两虫”检测的需求,这对于保证新国标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特点:1.设备配有大尺寸触摸屏,内置微孔滤膜法和碳酸钙沉淀法操作指导,引导用户使用2.设备支持样品浊度检测,能引导用户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不同类型样品3.使用滤膜法,设备支持用户自定义报警和换膜压力,设备实时提醒和自动换膜4.使用滤膜法,设备支持用户自定义处理样品体积,设备实时提醒和自动停止5.使用沉淀法,设备可批量自动处理样品,无需人员现场值守6.设置内置真空系统,辅助完成吸取上清液和真空抽滤操作7.设备能够将样品体积由10-20L富集至200mL,两虫回收率满足标准要求技术参数:外形尺寸:1540*560*1360mm 输入电压:220VAC 50Hz 设备功率:≤300W 触摸屏:10寸工业触摸屏传感器量程:浊度0-100NTU ;压力0-1.6MPa;PH传感器0-14 滤膜法样品处理量设置范围:0-9999L 滤膜法泵流量参数:1.2L/min沉淀法一个样品处理时间(除静置时间)≤15min真空泵参数:真空速度0-12L/min 极限真空度24KPa回收率满足标准要求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两虫自动识别系统为解决人工识别的技术性和主观性难题,我公司研制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两虫自动识别系统,以基于形态学半监督学习神经网络识别算法结合多维度判别方法对两虫进行辅助快速判别定量,可替代传统人工肉眼手动方法,大幅降低人工识别劳动强度和错误率。该仪器实现了多通道检测可扩展模块和载物台和显微镜自动控制等关键部件模块化和智能化,包括:样品扩展阵列和膜过滤自动切换控制系统模块化并集成于一体,形成成套“两虫”检测前处理仪器,建立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形态图像数据仓库,通过神经网络识别算法和多维度判别分析,解决传统分析方法的费时、效率低、依赖人工经验等难题。主要特点1. 显微镜操作遵照国家标准要求2. 自动扫描全片,自动拍照3.发现两虫存在,系统自动拍照并记录坐标并进行数据库存档4.系统自动出具检测结果报告5.支持人工验证,点击系统发现两虫坐标点,显微镜自动移动到该坐标点并自动配置观察倍数和观察模式技术参数:卤素灯主机,12V100W22mm视场,10×可调目镜三目观察镜筒,30°倾斜,47-78mm瞳距半复平场荧光物镜高精度电动载物平台,行程125*75mm,最小步长0.1um投射起偏、转盘DIC聚光镜和微分干涉附件100W汞灯灯室、100W汞灯电源箱和6激发位荧光垂直照明器显微镜运动控制程序:定义扫描区域,控制电动载物台三轴运动,切换物镜,控制CCD相机拍照,记录目标物坐标和镜头信息,能自动还原记录状态辅助人工复核两虫图像识别系统:采用嵌套循环逐像素扫描识别图片,采用DBSCAN聚类技术实现两虫标记,基于大数据利用积卷神经网络技术识别两虫类别,识别率超过80% 应用领域疾控中心自来水厂矿泉水厂环境监测站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创新点:北京华科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通过开展深入合作,参照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国内水质检测的实际情况,以降低设备和检测成本为目标,围绕“两虫”检测方法、仪器研制、自动识别系统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发,开发出基于“滤膜浓缩/密度梯度分离荧光抗体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多通道两虫检测一体化预处理设备及辅助自动识别系统,彻底解决了我国饮用水“两虫”检测过程中检测成本高昂、人工识别主观性和技术性、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等诸多问题。多通道两虫检测一体化预处理设备及辅助自动识别系统
  • 安捷伦科技公司推出一体化UHPLC-DAD系统
    安捷伦科技公司推出一体化UHPLC-DAD系统 2012 年 4 月 19日,北京&mdash &mdash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宣布推出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 Agilent 1220 Infinity 液相色谱系统,这款全新的一体化系统现以超低的价格提供 UHPLC 分析性能和二极管阵列检测能力,倘若用户对模块化系统的灵活性要求不高但对质量有极高要求,该系统将是最佳选择。 安捷伦副总裁兼生命科学事业部液相分离业务总经理 Patrick Kaltenbach 说道:&ldquo 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 1220 Infinity 液相色谱系统扩展了现有的一体化 UHPLC 系统产品线。该系统采用与模块化 1260 Infinity DAD 系统相同的零配件,从而获得可与之媲美的性能和质量,由于整合了专用于模块化设计系统中的一些重复部件,因而产品价格得以大幅降低。&rdquo 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新型 Agilent 1220 Infinity 液相色谱仪是一款一体式的二元梯度液相色谱系统,耐压能力达 600 bar,可支持 HPLC 和最新的 UHPLC 色谱柱技术,包括亚二微米色谱柱和表面多孔色谱柱。内置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提供 80 Hz 的全光谱数据采集速率,完全可以胜任于检测UHPLC应用中出现的超窄色谱峰。功能强大的安捷伦 OpenLAB CDS 软件可以对这套系统提供全面支持,此外第三方色谱数据系统通过安捷伦仪器控制体系(ICF)也可以提供全面支持。 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 1220 Infinity 液相色谱仪是一体化液相色谱系统系列产品的最新成员,其性能和功能与模块化 1260 Infinity 液相色谱系统不相上下。倘若用户追求安捷伦液相色谱系统的高性能和高质量,但对模块化系统的灵活性不做要求,那么这套系统无疑是您的最佳选择。 除了推出配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 1220 Infinity 液相色谱外,&ldquo 移动套装&rdquo 和&ldquo 步入式套装&rdquo 也将同步推出。移动套装包含减震部件,可将 1220 Infinity 液相色谱系统安装到作为移动实验室的车辆内。安捷伦 EasyAccess 软件与步入式套装的结合使 1220 Infinity 液相色谱系统极好的应用于开放式 HPLC 使用环境,实现多用户间的仪器资源共享。 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agilent.com/chem/1220。 关于安捷伦科技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全球领先的测量公司,同时也是化学分析、生命科学、电子和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公司的 18,700 名员工为 100 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在 2011 财政年度,安捷伦的业务净收入为66 亿美元。要了解安捷伦科技的信息,请访问:www.agilent.com.cn。
  • 国家三七研发中心落户石林,将建成系统一体化的三七科技链
    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近日,从石林生态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获悉,目前,云南省三七生物技术与制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土地平整,建成并投产两个三七标准化生态种植车间 预计2016年将完成50亩标准化生态种植车间的施工建设、投产,启动办公大楼及配套设施建设。/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据介绍,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高技〔2015〕3173号文件)批复,“三七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落户石林生态工业集中区。该项目由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内容为建设三七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基地及博览园、生态工业加工区、生态种植工程等及相关配套设施。通过石林基地的建设,形成三七全科技链研发平台:包括三七资源保护平台、三七资源利用平台、三七资源信息平台、三七分析测试平台。/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该项目正式建成投产之后,在三七资源保护方面,能重点解决三七品种培育、三七资源评价等制约三七产业发展的问题 在三七资源利用方面,重点解决有机三七种植模式、无轮作种植模式以及LED植物工程育苗和毛状根培养的问题,扩展三七资源的来源 同时针对三七下游产品包括饮片、健康产品、大品种二次开发、创新药物开展系统研究,延长三七产业链的长度和宽度 并引入自动控制与在线检测技术,以达到质量全程控制的目的。/pp style="line-height: 1.75em "  在三七资源信息方面,通过构建三七大数据库,将三七产业链共性技术节点,借助物联网思维和技术,有机整合为系统一体化技术体系,形成三七科技链,实现对三七全产业链的推动作用。建设有机三七种植基地、三七无轮作障碍工厂化种植基地、自动控制与在线检测试验基地、产品中试生产等示范基地,形成以三七“品质性效用”系统一体化研究模式的科技链对产业链促进作用的示范基地。/ppbr//p
  • 工业园区安环一体化方案
    规划背景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工业企业呈现明显的集聚态势,各类工业园区和工业集聚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国内许多化工园区由于盲目促经济增长,园区初期规划不合理、企业内部及政府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环境风险隐患底数不清,监管设施建设滞后,污染源、风险源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日常管理,监控、预警和应急技术缺乏等问题,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环境异味扰民,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社会和谐安定,园区经济发展受阻。  本方案围绕化工园区安全风险与环境恶化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安环”一体化管理思路,为全国化工园区“智慧园区”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方案规划树立并贯彻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公众健康为核心,以污染防治为重点,系统管控污染源头,提升治理修复手段,防范环境风险,推进园区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引导园区走出一条“产业高端、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转型发展道路,打造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绿色发展的循环型生态园区,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总体设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等政策,建议工业园区安环一体化方案采取分阶段、有计划的分期建设形式,在十三五期间,将通过5年的努力使得化工园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更协调,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园区安全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公众健康得到保障,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政府执法、监测、监控、监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建立起与自身定位、环境承载力、发展水平、区域特征相适应的园区“安环一体化”管理体系,形成智慧产业园区。  基于园区管委会一体化协同管理目标和化工园区当前迫切管理需求,重点围绕安监、环保、消防三部门的协同管理,打造互联互通、协同共治的园区空间治理体系。设计思路上兼顾考虑多部门的公共联动部分和部门私有部分的区别,以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为原则,打破各自为政、信息封锁、职能交叉重叠的传统状态,构建交互一体化的园区管理模式。  平台总体设计根据园区业务需求,在同一平台框架下,根据短、中、长期目标进行内容和阶段的规划,分为智慧环保、智慧安监、安环联动三大平台建设。  1、智慧环保平台  围绕园区环境管理核心需求,构建“环境监控预警、污染溯源分析、环境风险防控、综合管理决策”几大业务板块。先通过对园区进行系统调研,形成园区咨询规划方案,基于调研筛选优控因子,建立环境监测网与监控预警平台,再通过污染溯源平台、环境风险防控平台、综合管理决策平台的层层构建,实现园区科学预警溯源、智慧管理决策。  2、智慧安监平台  围绕园区安监管理核心需求,实现园区安全智能监控与安监综合管理的联动应用,建立园区内重点企业的生产安全监管和泄漏侦测,重点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与辨识,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测预警能力,有效预防园区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科学化,降低区域风险。  3、安环联动平台  安环联动平台针对化工园区安监、环保公共需求,建立园区公共应急联动平台、园区“一张图”及园区监控预警指挥中心,实现园区安监、环保公共联动业务的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三、方案特点  1、提出安环一体化的管理思路,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  基于资源共享与协同联动的政府管理需求,打造工业园区“安全、环保一体化” 平台,由“单一闭塞”向“联防联控”转变。考虑部门管理机制的差异性,平台关注公有应用的同时,又考虑独立的私有应用,实现高度交互、无缝衔接,保障各部门之间无论在平时还是战时都能实现有序无碍的资源共享、智慧管理,共同开展园区风险防控工作,维护园区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应急联动时,做到应急救援功能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2、提出园区环境“测、管、治”联动,打造园区环保大数据  针对园区环境问题,提出从智能感知(测)、智慧管理(管)到科学治理(治)的全生命周期科学管理平台,实现测管联动、管治联动、测治联动体系,真正打造园区环境大数据,基于大数据,实现从监测发现问题、管理评估分析问题到治理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理念,提高靶向整治效率。  3、 提出风险管理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全过程管理转型  我国的环境管理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预防,应将应急管理变被动为主动,从事后处置为主向全过程管理转变,提高主动防控能力。方案中从日常监控预警网络的构建、监控预警能力建设、预警和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应急体系保障等多方面提出建设思路,以风险源头全过程管控为重点,全面提升区域风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变被动为主动。  4、提供多样化的项目商业运作模式  根据项目投资及政府运营需求,聚光可提供多种项目建设模式,如BOT/BTO、PPP 、EPC等模式。
  • 615万!吉林大学电镜拉曼一体化显微镜联用分析系统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GXTC-A1-22680196、[JLU-WT22218]项目名称:电镜拉曼一体化显微镜联用分析系统预算金额:615.4575000 万元(人民币)最高限价(如有):615.4575000 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货物名称:电镜拉曼一体化显微镜联用分析系统 采购数量:电镜拉曼一体化显微镜联用分析系统1套。交货时间:收到信用证后 210 日内发货。交货地点:CIP长春机场。质保期:货到验收合格之日起12个月。付款方式:100%信用证(其中90%凭运单支付,10%验收合格后支付)。是否接受进口产品投标:是其他:投标人必须对招标货物同一包内所有货物进行投标,不允许只投标其中的一部分,否则作为无效标处理。合同履行期限:收到信用证后 210 日内。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采购公告(电镜拉曼系统).docx
  • 岛津推出一体化高效液相色谱系统i-Series
    仪器信息网讯 2014年9月24日,岛津在上海举行一体化高效液相色谱系统i-Series新产品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岛津全球液相色谱事业部部长富田先生介绍了岛津液相色谱产品线的相关情况,岛津(中国)液相色谱产品经理尹宏瑞先生详细介绍了一体化高效液相色谱系统i-Series的特点。岛津全球液相色谱事业部部长 富田先生岛津(中国)液相色谱产品经理 尹宏瑞先生  据介绍,一体化高效液相色谱系统i-Series的i取自Innovative(创新)、Intuitive(直观)以及Intelligent(智能)三个单词的首字母。一体化高效液相色谱系统i-Series  Innovative&mdash &mdash 创新理念构建未来型实验室  i-Series采用网络及智能终端实现远程监控,通过彩色触控屏上的流路图可以直观评价系统状态 实现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大化,1µ L以下体积进样重现性可以达到1%RSD以下(0.5µ L-0.9µ L) PDA及UV检测器流通池和光学系统的双重调温功能实现出色的基线稳定性。  Intuitive&mdash &mdash 直观设计增强用户易用感受  i-Series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可以是仪器端彩色LED触控屏、电脑端LabSolutions工作站控制,也可以是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进行装置控制,可以实现无PC的分析实验室 相比LC2010,操作更方便灵活,即使在进样针移动中,分析对象外的样品架可在任意时间推拉。  Intelligent&mdash &mdash 智能方案提升分析工作效率  i-Series分析通量得到大幅提升,较LC2010系统,分析速度提升一倍,分析4块96-well MTPs(384个样品)可节省47分钟 而且良好的系统间重现性保证了数据的重现性,i-Series可以实现不同实验室之间无缝转移分析方法,并无视型号及品牌的差异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分析工作的效率,i-Series可以实现从装置的启动、实施分析直至关机的一系列操作的完全自动化,独创的关机功能可降低能耗95%。  i-Series产品线包括Nexera-i(LC2040C和LC2040C 3D)和Prominence-i(LC2030、LC2030C、LC2030C 3D)。其中C表示自动进样器支持样品制冷,3D代表支持PDA检测器。LC2030和LC2040 的区别在于耐压不同,LC2030系统耐压44MPa,LC2040系统耐压66MPa。岛津全球液相色谱事业部部长富田先生在展位介绍i-Series产品  新品发布会之后,富田先生还接受了媒体的访问,据其介绍,在研发这款产品之前,岛津进行了大量的用户拜访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发现现在用户需要处理的样品越来越多,对分析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现在实验室中的分析人员很多并不是学化学出身的,这对仪器操作简便性的要求比较高,于是分析速度和易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发布会是i-Series新品发布的第三站,之前已经在日本和印度发布并销售,目前用户对智能终端监控和不同品牌仪器之间的分析方法无缝转移这两个方面好评最多。因此,岛津未来在这款产品推广的时候会侧重让用户通过实际操作来直观的感受仪器操作的便捷性。  富田先生说,相比LC2010,虽然i-Series的价格会提升一些,但从仪器的使用层面来说,分析速度与原来的系统相比得到大幅提升,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对于未来产品的研发计划,富田部长透露说,鉴于食品安全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岛津会针对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开发适合用户的相关分析仪器。岛津展位
  • 上海微系统所制备出微型光电一体化集成钻石量子磁传感器
    近日,上海微系统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采用微纳加工技术制备了一种基于氮空位(NV)色心的微型光电一体化集成钻石量子磁传感器。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5月9日以“Amicrofabricatedfiber-integrated diamond magnetometer with ensemble nitrogen-vacancy centers”为题发表在当期的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 钻石,不仅可以作为珠宝装饰品,更是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新型量子材料。氮空位缺陷——NV色心,是钻石晶体结构中最常见的点缺陷,由氮原子取代碳原子和相邻空穴而形成,利用其在磁场中的量子顺磁共振效应及荧光辐射特性可以进行精密磁测量。NV色心在常温下也具有稳定的量子态,可以在非制冷的室温下工作。同时,钻石量子磁传感器以其高空间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生物兼容性等技术优势,在近场微观磁共振、磁异常探测、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小型化、集成化、便携化是钻石量子传感器取得实际应用的重要条件。该团队基于晶圆级微机电工艺平台,利用标准微纳加工技术,制备出钻石量子磁传感器的核心——钻石芯片。芯片内部集成了微波辐射结构,实现了原位微波量子态操控。采用金属热压键合技术实现了钻石单晶与硅晶圆的异质集成,确保了机械稳定性。钻石芯片耦合带有梯度变化折射率透镜的光纤模块,实现了“光进光出”的工作模式,大大缩小了探头尺寸,实现了钻石磁强计探头的高集成度。并进一步指出,采用双频共振技术可以同时进行磁场和温度场的同步实时测量,不仅通过温漂抑制提高了磁场测量的信噪比,还确保了传感器的温度稳定性。 该团队提出的制备工艺可以在晶圆级进行拓展,具有批量化制备的潜力,为建立高一致性、高灵敏度的可穿戴传感器阵列提供了可能性。目前钻石量子磁传感器整体尺寸仅有20×15×1.5 mm3,灵敏度达到2.03nT/√Hz。同时,该钻石磁传感器可以对小于0.5 mm(甚至更小)的目标区域进行近距离测量,具有在心磁、脑磁等弱磁信号探测场景的应用潜力,为后续实用化的可穿戴生物磁传感器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单位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谢非,通讯作者为武震宇研究员和陈浩副研究员。该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C070302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B3202500)、中科院科研仪器装备研制(YJKYYQ20190026)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63/5.0089732
  • “水十条”强调水质、量、生态一体化管理
    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国务院即将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ldquo 水十条&rdquo )。  在12月27日召开的2014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以下简称&ldquo 峰会&rdquo )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永会透露,&ldquo 水十条&rdquo 有望近期对外公布。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峰会上透露,目前&ldquo 水十条&rdquo 已基本编制完成,《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加快推进,专家预计大气、水和土壤这三大环保行动计划涉及环保投资需求将超过6万亿元。  在三大环保行动计划中,《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任务艰巨。对此,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公开介绍,&ldquo 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欠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仍然过大,造成不少地区环境容量超载。据国内有关专家测算,目前的污染物要再削减30%~50%以上,水环境才会有明显的改善。&rdquo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十二届人大已经把《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纳入2015年的立法计划。&ldquo 水环境质量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建议国家要处理好法律、标准和规划之间的关系,建立以法律、标准引领规划的机制。&rdquo 一位地方环保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水体污染呈现九大特点  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公开介绍: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 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农村有近3亿人口饮水不安全,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的水资源利用仍然不合理,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根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在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仍有近十分之一的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劣于Ⅴ类 在4778个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监测点中,59.6%的水质较差甚至极差 在全国9个重要海湾中,7个水质差或极差。  &ldquo 根据《公报》,2013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97.3% ,即达到Ⅲ类水标准。&rdquo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会给水委员会副主任王占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ldquo 实际上,II类水源很少,自来水厂取的水大都是Ⅲ类水。让人存疑的是,97.3%的水是否真的已经达到Ⅲ类水的标准?我也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未来水源地水质要提标,要达到Ⅱ类。&rdquo   宋永会介绍,基于水专项的研究发现我国水体污染呈现九个特点:河流干流和重点湖泊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支流污染严重 城市水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城市供水能力全面提升,但水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供水能力不足,水质水量保障率低 流域C0D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氮污染物排放上升为河流水质改善的首要问题 常规污染物控制成效明显,但有毒有害物问题凸显,跨界污染事故频发,环境风险居高不下。  &ldquo 河湖生态健康恶化,服务功能与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严重下降,成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瓶颈 目标总量控制对污染负荷减排效果显著,但与水环境容量脱节,制约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层面推广水质目标管理势在必行。&rdquo 宋永会介绍,&ldquo 常规监测监管能力大幅提升,但风险监控与预警能力不足,饮用水安全与流域水环境监管能力需进一步强化提升 当前法律与标准体系对水管理成效明显,但制约着分区、分级、分期差异化管理的要求,应当继续完善相关的法律、标准和政策体系。  &ldquo 水十条&rdquo 主要包括六大重点  &ldquo 基于水专项的研究,我们对&lsquo 水十条&rsquo 提出了十项建议,包括河流干流全面达标与支流综合整治、湖泊藻化治理与富营养化控制、城乡水环境改善与功能达标、城乡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重点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清洁小流域与农村环境治理、有毒有害物质减排与风险控制、良好水域生态保护与受损水体修复、流域容量总量控制与水质目标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与流域监管。&rdquo 宋永会介绍,它们都被纳入了&ldquo 水十条&rdquo 。  宋永会介绍,目前&ldquo 水十条&rdquo 涉及到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六大重点:基于综合产业结构、产业技术水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业污染防治 基于城市流域一体化的物质流管理的生活污染防治 基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农业和农村污染防治 基于从源头到龙头的饮用水安全保障系统构建和运行维护 基于水质、水量和水生态一体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也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ldquo 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一体化&rdquo 的管理 严格的法律与制度保障,市场化机制和科技支撑。  &ldquo 在城市水污染治理领域,&lsquo 水十条&rsquo 提出到2020年将城市黑臭类水体要控制在10%以下。&rdquo 宋永会分析,尽管城市的楼都盖得很漂亮,路建得很平坦,但是很多城市河湖惨不忍睹。所以&ldquo 水十条&rdquo 对黑臭水体处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宋永会进一步指出,目前对于什么是&ldquo 黑臭水体&rdquo ,还没有明确的标准。&ldquo 标准关系到能否满足老百姓的期望,所以我们正在研究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rdquo   同时,&ldquo 水十条&rdquo 提出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治理协调难度大。&ldquo 我们在主要流域,设有水资源保护局,在一个时期内该机构形式上曾实行水利部和环保部双重领导,但是两个部门在预算、人员安排、信息分享等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导致这个机制无疾而终。目前,流域委员会只是水利部的派出机构,而不能代表环保部,也不能代表水域的各个利益相关方。&rdquo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王毅进一步建议,应优先开展流域环境管理派出机构的试点工作,负责流域环境质量的监管和协调,也可以考虑通过流域机构的重组将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管理统一起来。&ldquo 流域治理的机制亟待改善和突破。&rdquo   &ldquo 水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即所谓的&lsquo 九龙治水&rsquo :环保部管水环境质量,住建部管基础设施,水利部管水量,国土部负责地下水监测,卫生部管龙头水的水质监测等。每一条&lsquo 龙&rsquo 都有明确职责,这些&lsquo 龙&rsquo 应该一起工作,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分工更为明确的协作机制。&rdquo 宋永会建议。  &ldquo 值得注意的是,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我们的各类规划已经够多了。我们缺的不是规划,而是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阙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经年失修,建议国家尽快起草和修订相关标准,促使企业排放达标和提标。&rdquo 前述地方环保官员指出。
  • 首批华大“火眼”车载核酸检测车交付四川省疾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装备华大智造自动化设备!首批“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交付四川省疾控/h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2020年9月29日上午,在蜀都客车的生产车间内,由华大智造与蜀都客车等单位共同研发的全国首辆高通量智能化核酸检测车——“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今天正式下线并交付四川省疾控。该检测车装备华大智造自动化设备与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日通量最高2万。/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随着全国首批4辆车载式“火眼”实验室正式交付四川省疾控中心等单位,意味着由华大智造提供技术支持的“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解决方案将全面支撑今年秋冬期的疫情防控工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img style="max-width:100% max-height:100%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f971208a-f9de-4d21-abbc-82855a7a12c3.jpg" title="火眼下线.png" alt="火眼下线.p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margin-bottom: 10px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font-size: 14px "strong“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正式下线/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四川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张丽对攻坚该项目的各个单位表示感谢,她表示:“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内零星或局部爆发风险仍在,我们需要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常态化准备,做好大规模人群筛查准备。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各个单位互相配合,完成了方案设计、装备制造、系统验证等工作,最终成功研制出高通量智能化的移动核酸检测车。”/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17px height: 476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ae1a73a8-23e1-4bba-b7ae-3ffba5a9603c.jpg" title="疾控中心.jpg" alt="疾控中心.jpg" width="317" height="476"//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margin-bottom: 15px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font-size: 14px "strong四川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张丽/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表示:“ 希望‘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不光可以在病原检测发挥作用,未来,还可以应用到肿瘤筛查、生育健康等领域,相信移动‘火眼’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90px height: 25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5c7e087c-42c1-4cd9-ab9a-8f81d4285f9c.jpg" title="汪建.jpg" alt="汪建.jpg" width="390" height="259"//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margin-bottom: 15px "span style="font-size: 14px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span/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仪式最后,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刚宣布,首批“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正式下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68px height: 245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a9e4c9b6-eb39-4543-a7c9-7c6d54b92fa6.jpg" title="副省长.jpg" alt="副省长.jpg" width="368" height="245"//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font-size: 14px "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左一)在车载“火眼”内向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刚(右一)介绍华大智造的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span/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0em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font-size: 14px "/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63px height: 238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944c9051-3067-41df-b459-4dae2d3eda1d.jpg" title="4辆车.jpg" alt="4辆车.jpg" width="363" height="238"//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5px "span style="color: rgb(89, 89, 89) font-size: 14px "strong4辆“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集体亮相/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5px "strong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装备华大智造自动化设备与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 ,日通量最高2万!/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公共卫生“新基建”的体系建设亟需广泛配置快速且灵活的病原微生物检测一体化解决方案。如何在跨区域和多场景下,实现灵活机动、准确高效、大规模自动化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成为后疫情时代的防控关键。/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四川省经济与信息化厅副厅长翟刚表示:“我国的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四川积极响应国务院加强各地核酸检测能力部署和要求,各单位、企业通力合作,连续奋战,车载式火眼可以应对突出、长距离、高海拔环境,将对提升四川乃至全国的移动核酸检测能力发挥积极作用。”/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对比传统的P2实验室,车载式核酸检测车的优势在于可灵活调动,突破地域限制,节省了人力和场地投入。在同样的内部车厢空间下,“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的检测通量(不混样)可达2000人份,在混样检测的情况下,最高可达2万人份。与同类车载实验室相比,车载式“火眼”的日通量远高于同类产品,兼容多个品牌的耗材和试剂,是目前市面上通量最高的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高通量的“底气”来源于该车配备华大智造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和自动化样本分杯处理系统等战疫“硬核”科技设备。据华大智造COO蒋慧介绍:“车内装备的华大智造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MGISP-960,解决了在小空间内的检测通量瓶颈,提升了提取检测病毒核酸的效率。该设备在全球多个“火眼”实验室运行,已经在全球超过30个国家地区装备超过500台。”/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另外,华大智造自动化样本分杯处理系统MGISTP-7000配合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能实现自动化样本条码扫描、录入和样本分装程序。全程样本零接触,可在40分钟内完成192样本的分装以及信息处理,解决了核酸检测中最耗费人力和感染风险最高的样本分装工序工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390px height: 259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b7cac2ca-7e62-4a15-860e-79299fddafc4.jpg" title="演示操作.jpg" alt="演示操作.jpg" width="390" height="259"//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0em "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4px color: rgb(89, 89, 89) "华大智造工程师现场车内演示设备操作/span/strong/pp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0em margin-top: 15px "span style="color: rgb(0, 112, 192) "strong新“火眼” 模式助力秋冬疫情防控,一辆车仅需4人操作!/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据介绍,“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搭采用自行式大型客厢式专用车基础平台,运用了智能复合电能供给、电控空气悬架、电控液压调平等新技术,配备HEPA负压过滤系统及紫外消毒系统,有效防止污染泄露,符合P2(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由于在最耗费人力的检测环节都采用华大智造的两款全自动化设备替代,“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的整套设备最少只需要4个人操作,即:试剂准备间1人,样本处理室2人,检测室1人。更值得一提的是,华大智造的全自动化设备操作简单,技术人员能够快速经过培训上岗,响应了“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整体防控方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此外,该车还装备基于5G技术的车载网络信息系统,检测报告数据可及时进行网络传输,助力疫情防控和决策部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据介绍,“火眼”实验室在全球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6月30日,累计在海外建设58个,分布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已启的用“火眼”实验室最大日检测通量超过20万人份,持续确保全球抗击疫情的检测需求,在全球范围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0px "img style="max-width: 100% max-height: 100% width: 413px height: 275px " src="https://img1.17img.cn/17img/images/202009/uepic/221fe59b-27a4-4c96-8e4f-a87c22ec3422.jpg" title="核酸检测车.jpg" alt="核酸检测车.jpg" width="413" height="275"//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margin-top: 10px "除了传统的“火眼”实验室外,华大已陆续推出了方舱式、硬气膜式、软气膜式、车载一体式等多种类型和更加灵活机动的“火眼”实验室,都有助于快速提升核酸检测机动能力的建设,为着力打造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新基建”的“中国样板”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em "华大智造参与研发的“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是华大“火眼”模式的又一创新性探索。随着今天正式交付并投入运营后,“火眼”车载一体式核酸检测车可实现快速部署、灵活调动,机动地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核酸检测服务,满足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常态化的需求。/p
  • 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谱写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新篇章
    7月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支持政策》)《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近一周年之际,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听取生态环境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高度重视。要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加快建立美丽中国建设“1+N”实施体系。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构建生态环境领域促进新质生产力“1+N”政策体系,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研究工作。加快美丽中国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充分发挥考核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指挥棒作用。会议强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制定出台《支持政策》,是生态环境领域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1+1”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示范区在推进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重要举措。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放在引领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中定位思考、谋划推动,大力支持示范区制度创新,共同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新篇章。会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制定出台《若干措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对于引导生态环境部门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立足职责,坚持改革创新,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扎实做好帮扶指导。要强化《若干措施》实施保障,充分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及时解决反映问题,回应关切诉求,强化宣传推广,引导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民营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上迈出更大步伐。其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依托,统筹各类专项规划,完善区域一体化空间治理机制;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实现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强三省一市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共同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深入开展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建设区域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促进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增效,做强做优绿色低碳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
  • 和诚环保发布青岛和诚H7000 型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LED一体化)新品
    H7000 型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LED一体化)产品简介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地理信息技术、实时监控技术等,对环境空气中噪声、气象参数实现7*24小时在线监测的综合实时监控系统。主要特点:*模块化设计,配置任意组合,便于按需设定不同监测因子,适合大规模网格化布点;*电路采用工业级嵌入式处理器,可适合严苛室外环境,工作环境温度范围(-40~70)℃;*选用工业级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外置声光一体化报警灯,可远程修改阈值;*温度、湿度采用高精度电容传感器;*噪声符合国际1级声级计或2级声级计;*风速风向采用机械式外接传感器;*系统采用双通道通信方式,在极端情况下实现通信,保证数据连续性;*模块化设计,模块之间采用高可靠性的CAN总线通信,采用汽车电子通信协议,保证系统稳定性;*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数据传输,也可远程读取系统状态信息,并可实现远程控制,实现远程修改仪器参数,故障状态信息上传如断电信息,模块故障,数据超标等;*终端设备可通过FTP服务器,远程升级终端的应用程序,实现远程维护,保证用户能使用最xin的应用程序,及时更新系统功能;*可选配各种参数IP摄像头,保证夜间和视距拍摄要求,可自动抓拍,也可供用户实时查看;*现场实时数据显示:终端仪表5s显示一次数据;*选配数据服务平台可显示分钟、小时均值、日均值。报表分析功能,可生成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趋势分析等功能。支持同屏多点位显示,支持移动终端数据查询,也可向显示终端推送数据;*安装方式多样,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支架安装,挂杆安装等多种方式,任何一种安装方式均牢固可靠,可抵抗瞬间12级风力。噪声技术参数: 噪声IEC61672:2002 2级GB/T3785-2012 2级也可升级1级声级计噪声传感器原理高精度电容式自由场麦克风频率响应16~20KHz频率计权A、C、Z测量范围30~140dB超标报警外置声光一体报警灯显示LED显示,彩色(可选单色)P10 P5,大小可以定制湿度0~99%RH数据储存长达一年 气象技术参数 温度量程:-40~70℃湿度量程:0~百分之百RH分辨率:0.1℃分辨率:0.1%RH准确度:±0.5℃准确度:±3%RH大气压量程:10~1100hpa风速量程:0~70m/s分辨率:0.1hpa启动风速:≥0.5m/s准确度:±0.5hpa分辨率:0.1m/s准确度:±0.3m/s风向测量范围:0~360°启动风速:≥0.5m/s分辨率:±0.1°准确度:±3° 创新点: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地理信息技术、实时监控技术等,对环境空气中噪声、气象参数实现7*24小时在线监测的综合实时监控系统。青岛和诚H7000 型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LED一体化)
  • 四川“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保障“绿色”大运会
    2023年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正式在成都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青年运动员齐聚“天府”,共同展示青春活力和体育风采。作为主办城市,成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各项保障措施也得到了全面落实,确保大运会的顺利进行。其中,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联合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部门,共同负责空气质量监测及预报预警相关工作,为顺利完成大运会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四川省站利用“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为大运会保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打造了一个绿色、智慧、生态和环保的赛事环境。该平台集成了空基、天基、地基一体化监测与应用,以“实现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为目标,以“污染溯源-污染防控-效果评估”为链条,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大气污染物精细化溯源体系,在大运会期间为污染溯源与防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支持。   一、以“实现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为目标,构建由“污染溯源-污染防控-效果评估”三部分组成的一体化精细化溯源体系。   四川盆地独特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和局地气象条件不仅是影响大气污染物生成、积累和清除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区域输送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的指导下,四川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成效显著,但伴随着污染防治要求的不断升高,原来的大气精细化防治支撑力度已经逐渐显露出瓶颈,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与环境治理压力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成效还需进一步巩固,采取更加精细化的环境污染管控措施和联防联控措施已成为未来环境污染治理的总体趋势。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在深入总结分析区域-城市污染特征、形成机制、主要来源和减排潜力的基础上,以“实现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为目标,构思了由“污染溯源-污染防控-效果评估”三部分组成的一体化精细化溯源体系:一是污染溯源主要从城市近地面常规监测向区域三维立体尺度的污染诊断监测延伸,开展多来源、多因子、多维度、多手段、多过程的“空天地”一体化大气污染物精细化溯源,摸清城市及周边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识别重点管控区域和污染源,为区域和城市大气精细化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决策和数据支撑;二是污染防控以污染源排放清单为主,采用现场调查和核算的方式,全面评估各类源(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其他面源等)对当地空气质量的影响,精准锁定重点管控对象;三是效果评估指利用空气质量数值模型系统,开展减排措施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污染物减排控制的最优组合、最佳方案、合理减排空间。   二、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精细化溯源体系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整合遥感监测、空气质量联网监测和环境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综合技术,实现了大气污染防控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平台汇集了大量多源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社会活动水平数据、模拟数据,基于WebGIS、专题图等多种可视化表达,快速揭示区域、城市及周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和转化迁移等过程;利用空气质量数值模型模拟提出影响城市的主要污染输送影响路径和通道,计算周边区域对本市的贡献值和排序,并结合空基监测系统、天基监测系统、地基监测系统开展的“空天地”一体化大气污染物精细化溯源结果,快速获得城市及周边各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识别重点管控区域,确定重点管控方向,为大气精细化的管理和污染防治管控提供及时的科学决策和基础数据支撑。三、补齐效果评估短板,构建监测-防控-评估全链条式闭环,为污染源强化监管、制定精细化污染减排策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在前期“空天地”一体化大气污染物精细化溯源发现的污染特征、前体物排放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城市“核心控制区”和“协同控制区”,制定差异化的城市具体减排方案,明确各城市的主要减排污染物、重点减排行业及企业、减排量;对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餐饮源等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摸排和全面核算。基于核算结果,利用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型,建立细分源排放敏感性分析及动态减排分析模块,进行动态减排敏感性分析影响模拟,明确评估各热点网格区域排放、污染应急减排对于区域、城市及各区县影响程度,有效识别、评估各类源对当地和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为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掌握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加强污染源监管、制定精细化污染减排策略提供支持,避免“一刀切”,减少重污染应急过程中的人力、财力、物力消耗。   四、实现了从技术研究到业务化应用,为大气精细化的管理和区域联防联控提供科学决策和数据支撑。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覆盖了卫星遥感(空基)、臭氧激光雷达(天基)、空气子站常规监测+组分监测+走航监测(地基)等多种监测网络,集成了WRF、CMAQ、CAMx、OBM、hysplit、flexpart等多种空气质量模型和轨迹模型,为大气精细化的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决策和数据支撑。基于地基观测、卫星遥感等基础数据,结合空气质量数值传输模拟,采用多种方法动态预测污染城市与上风向城市或区(县),提升污染过程输送通道的研判准确率和精度(到区(县)的尺度),构建支撑业务化应用的污染传输通道预报预警技术。每次污染过程应对,先根据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产出的风场预报信息、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信息,提前确定预报污染过程的传输通道及过境城市与区(县)。采用后向轨迹模型、潜在源贡献和聚类分析方法识别污染物传输通道,根据传输通道特征,将联防联控城市划分为“核心控制区”城市和“协同控制区”城市,对区域联防联控提供定量化数据支撑。   五、智慧监测助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推动新时代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2年,生态环境部下发《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要求以四川等地作为创新试点,加大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运用,建立完善现代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具有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应用智能化、测管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等优势特点,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监测的数字化转型,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数字中国、数字政府,推动政务一体化趋势下的积极响应。   通过加快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区域-城市“空天地”一体化大气污染物精细化溯源体系,能够进一步揭示区域、城市及周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和转化迁移等过程,实现百米级别的污染源精确化锁定、从城市近地面常规监测向区域三维立体尺度的污染诊断监测转变、从污染物浓度监测向污染全过程监控的转变,最终形成区域、城市、区(县)三级“污染溯源-污染防控-效果评估”全链条防控体系,真正用数智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 深圳朗石一体化水环境及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入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
    随着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超低排放和特别排放限值等环保要求的实施,为引导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简称“目录”),目录涵盖了包括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在内9个重点领域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在目录中,朗石的一体化地表水及污染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被三部门联合推荐的水质监测类“推广类技术装备”,朗石成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支撑单位。被推荐的技术装备分别处于开发、应用及推广阶段。其中,推广阶段是指技术成熟、推广潜力大、经济适用且有成功应用案例的技术装备。那么,朗石的一体化地表水及污染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云南程海某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测项目现场技术创新监测参数多。一体化地表水及污染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线监测因子种类数量为业内最多:36种(含14种重金属)。高度集成。在减小产品占地面积和空间的前提下,实现可高度集成15个监测因子,监测仪表的导轨式设计方便一体化地表水及污染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扩展、运维和升级改造。试剂配方升级。降低试剂用量,延长试剂保质期,全面降低试剂成本和维护工作涉及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深度绑定物联网实现远程运维。微信小程序方便查看设备状态,一体化地表水及污染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可实现远程反控和质控操作,可以全面又具体地掌握实时信息,并对现场情况进行快速反应。应用创新首创3个月免维护的一体化地表水及污染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首创水务监测的数字化应用模式。降低监测的技术门槛,扩大水质监测的应用场景。该系统应用于城市/农村水源地水质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放监测、地下水质量监测、岸基近海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业特殊用途回用水水质监测、景观水水质监测等多种监测场景。服务创新一体化地表水及污染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突破传统仪器生产厂家仅提供仪器的服务模式,开创性地提供数据服务、监测方案服务、水质问题咨询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利用先进的软件平台和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为各级机构提供仪器仪表、监测方案、数据、分析报告和咨询建议等多层次服务模式。项目案例乌洲断面相关流域第三方水质自动监测朗石的一体化地表水及污染源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对各闸口实施的连续自动监测,随时了解水质状况,实时监测沿岸污水排放口依法排放情况,为正确评估乌洲断面相关流域水环境整治效果及区域性水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料。
  • 济南初步建成温室气体“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监测网络
    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的“黄河河务局”点位,记者看到高大的铁塔顶端探出了一根横梁,温室气体采样头就固定在上面,距离地面大约50多米。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山东省济南中心)预报室副主任付华轩告诉记者:“黄河河务局点位属于济南市高精度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网,配置高精度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气象参数监测设备,可实现对空气中温室气体的实时高精度自动监测,于今年1月建成并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完成数据联网,由山东省济南中心负责日常管理,监测数据上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据悉,像这样的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站点,济南市已建成8个。济南市通过利用高塔高精度监测、中精度监测、卫星遥感、无人机、走航、地基遥感和手工监测等多种方式,实现温室气体“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监测。山东省济南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潘光对记者说:“济南市自2021年9月承担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以来,投资近4000万元,初步建成温室气体‘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监测网络,创新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温室气体多维立体协同观测,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实现对温室气体全市域、多指标、长时间智能跟踪监测,科学支撑济南市碳减排工作成效评估和降碳增汇潜力预测。”开展地面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监测,支撑城市碳排放核算校验山东省济南中心综合室主任王兆军告诉记者:“济南市开展城市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开展地面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监测,探索自上而下的碳排放反演方法,初步形成技术指南,做好可推广、可应用、可示范的技术储备,为城市碳排放核算结果提供校验参考。”为加快推进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济南市成立了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其中,技术小组由技术支持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和山东省济南中心技术骨干组成,对试点工作关键内容如技术路线、项目招标等,持续加强技术研讨,做好技术支撑。山东省济南中心碳监测工作专班成员、综合室副主任刘杨告诉记者:“碳监测工作专班建立了‘围绕一个中心目标,开展四项基本工作,建立一个技术支撑体系,形成一个业务化工作机制’的相对清晰、完善的技术路线。”据了解,“一个中心目标”就是支撑城市碳排放核算校验,科学评估城市碳减排工作成效及降碳增汇潜力;“四项基本工作”是开展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与通量监测,编制“自下而上”高空间分辨率温室气体清单,开展生态系统碳汇、碳储量调查与监测,开展“自上而下”碳排放同化反演;“一个技术支撑体系”是建立城市“天空地”一体化碳监测评估技术支撑体系;“一个业务化工作机制”是持续开展“业务化”碳监测评估工作,服务支撑“双碳”战略目标实施。加大温室气体中精度和高精度监测力度,深化数据分析围绕“测什么?在哪测?怎么测?”三个问题,济南市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着力探索碳监测评估试点的“济南经验”。在山东省济南中心院内,一辆车顶戴着方盒“帽子”、标注着“生态环境走航监测”字样的走航车格外引人关注。进入走航车,记者看到车里配置有高精度CO2/CO气体分析仪等,能够实时捕捉多项污染物的高值及其他异常情况,查溯污染源。山东省济南中心生态与遥感室副主任杨晓钰对记者说:“我们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地基遥感、无人机、走航车各自优势,搭载温室气体监测仪、气象集成设备等,在高精度站点和重点工业园区范围内及周边开展协同监测,获取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情况和气象参数。通过将遥感数据算法反演结果与实时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对校验,了解在局地平面涉及区域和垂直高度上的浓度分布;将碳立体遥感监测结果与高精度点位监测的结果进行比对,为济南市碳排放及通量的核算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据了解,济南市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签署碳中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率先引进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中精度监测设备,目前,已建成20个二氧化碳中精度监测站点和35个甲烷中精度监测站点。中精度监测结果为探究济南市二氧化碳浓度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提供第一手资料,规划建设的9个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站点目前已经建成8个。上万次测试寻找最优解,精准分析温室气体组分走进山东省济南中心的中心实验室,只见一个个装有温室气体样本的银色“苏玛罐”整齐排放着。拿起一个“苏玛罐”,工作人员娴熟地用扳手将其安装到自动进样器上,再通过气相色谱仪,就能够准确检测出样本中含有的5种温室气体。一次进样,同时分析CO2、CH4、N2O、SF6、CO共5种气体组分,山东省济南中心创新研究的这种温室气体仪器分析方法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温室气体手工监测实验平台也成为国内首家能够对5种温室气体同时进行分析的手工监测实验室。采用气相色谱法达到高精度要求非常困难,没有现成的手工监测经验可以借鉴。中心实验室高级工程师葛璇对采样过程和每一个分析条件进行了上万次测试和条件优化,才摸索出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温室气体更为精准的分析方法,并与高精度监测设备比较,达到高精度误差分析要求。济南市还自我加压,创新做实做优“自选动作”。在重点行业企业试点开展温室气体自动监测,并依托现有环境监测监控平台,开发温室气体管理模块,实现温室气体数据自动联网传输。同时,创新开展重点行业基于排放因子法和在线监测法CO2排放量的核算校验工作,探索建立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山东省济南中心监控与统计室主任闫学军告诉记者:“我们依据不同行业特点和企业现有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现状,设计了‘原有设备软硬件升级’等3种不同的改造路径,最终在生活垃圾焚烧、火电、碳素、钢铁4个行业完成了10家企业25个点位的温室气体连续自动监测。固定源温室气体连续自动监测工作的开展,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此外,为推动碳污协同管控,济南市将常态化污染源清单编制工作与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一同推进。编制完成2020年、2021年济南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并完成1km×1km网格化分配,明确了温室气体区域和行业排放特征。引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两套城市碳同化系统,具备城市尺度1km逐小时的碳同化能力;积极协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服务器资源,完成同化反演系统的本地化安装调试,初步得到了碳排放同化反演结果。
  • 捷报丨泰思肯(TESCAN)拉曼光谱—扫描电镜一体化系统RISE即将走进核安保示范中心!
    捷报传来,TESCAN拉曼光谱-扫描电镜一体化系统RISE即将进入核安保示范中心。这是继2016年FIB与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联用系统进入中国后,又一TESCAN首创的联用技术被中国客户接受。RISE拉曼光谱-扫描电镜一体化系统发布于2014年,是世界上第一台集成共聚焦拉曼成像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可同时完成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分析。核安保示范中心是中国与美国两国政府共同在北京建设的中心,由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负责管理运行,该中心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长阳科技园,于2016年3月18日正式投入运行,是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核安保示范中心,主要发挥核安保、核材料管制、核进出口管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与培训、测试与认证和新技术展示与研发的四大平台作用,是迄今中美两国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的核领域最大合作项目。核安保示范中心显微拉曼对微米或亚微米级材料的分子组分分布分析,功能非常强大。基于应力下某些拉曼谱峰发生频移的原理,还可进行微区和高温条件下的原位测量,建立测量核材料高温氧化膜残余应力的方法体系。在核材料分析研究中,例如钚污染灰烬等复杂混合组分的分析,应用显微拉曼等技术可获得原子和分子的空间分辨信息。这种技术对极小样品测试非常有利。而在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应用元素和分子联合成像对样品进行表征和研究,也可更好的理解材料组分及其空间分布。TESCAN拉曼光谱-扫描电镜一体化系统RISE Microscopy核安保示范中心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全面的综合性核安保示范平台,此次与TESCAN的成功牵手意义重大,这是TESCAN RISE拉曼光谱-扫描一体化系统首次落户中国,为核安全事业保驾护航!关于TESCANTESCAN发源于全球最大的电镜制造基地-捷克Brno,是电子显微镜及聚焦离子束系统领域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有超过60年的电子显微镜研发和制造历史,是扫描电子显微镜与拉曼光谱仪联用技术、聚焦离子束与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以及氙等离子聚焦离子束技术的开拓者,也是行业领域的技术领导者。
  • 基于Pμ SL技术的微米级可拉伸电子一体化制造
    柔性可拉伸电子器件具有可弯曲、可拉伸和可扭曲的优异力学特性,其在生物医学工程、机器人技术、人机界面等各个领域的应用重要性日益凸显。常见制备方法一方面是开发本征可拉伸的导电材料,例如掺杂导电纳米材料的软弹性体、导电聚合物和水凝胶等。但是,这些新型材料通常电导率较低、机电稳定性能较差和易对实际应用中的电信号造成干扰。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构建如平面蛇形等几何结构来提升传统导电材料(包括金属等)在力学服役下的最大可拉伸应变。虽然以上两种(结合)方法都已有大量报道,然而大部分的可拉伸电子受限于加工方式的难度,制备的结构大多集中在二维平面尺度,限制了可拉伸电子在三维方向的应用扩展。近日,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学系陆洋,南方科技大学葛锜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立波等合作报道了一种相对便捷、灵活和可批量制造的可拉伸微电子的高精度制作方法。通过利用摩方精密开发的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的3D打印技术(nanoArch P130, S140, BMF Precision, Shenzhen, China),实现了一种通用的微加工工艺,可以以2μm的高分辨率获得以前无法实现的复杂3D几何形状。后续结合磁控溅射工艺,可制备3D导电结构,该结构具有出色的可拉伸性(~130%)、贴合性、稳定的导电性(在100%拉伸应变下电阻变化小于5%),以及循环载荷下的稳定性。与2D结构相比,3D微结构具有紧凑的几何形状,并且其可以在平面外自由变形的特点使适应更大的拉伸应变成为可能。图1. 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3D打印的可拉伸微电子的制作过程:3D几何设计、PμSL 3D打印、磁控溅射导电金属薄膜、组装和应用此外,利用基于PμSL的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高度复杂几何结构的优势,该方法可实现集成电路的一体化制造。例如,研究者们制造了由三维可拉伸微结构连接的复杂三维电容式压力传感器阵列。凭借其结构设计高通量性、加工方式便利性和器件制造一体化性,该研究成果在集成3D可拉伸电子系统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图2. 三维可拉伸导电微结构的力学和电学鲁棒性测试:拉伸、弯曲、循环和面外压缩加载下的电阻变化图3. 3D打印三维可拉伸电子网络结构表征和变形能力测试图4. 三维可拉伸电容式压力传感器阵列示意图、细观实物图和性能测试结果该项研究成果获得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项目支持,以“Three-Dimensional Stretchable Microelectronics by 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 (PμSL)”为题发表于新一期国际知名期刊《ACS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香港城市大学王月皎博士生为第一作者)。文章链接:https://dx.doi.org/10.1021/acsami.0c20162
  • 基于Pμ SL技术的微米级可拉伸电子一体化制造
    柔性可拉伸电子器件具有可弯曲、可拉伸和可扭曲的优异力学特性,其在生物医学工程、机器人技术、人机界面等各个领域的应用重要性日益凸显。常见制备方法一方面是开发本征可拉伸的导电材料,例如掺杂导电纳米材料的软弹性体、导电聚合物和水凝胶等。但是,这些新型材料通常电导率较低、机电稳定性能较差和易对实际应用中的电信号造成干扰。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构建如平面蛇形等几何结构来提升传统导电材料(包括金属等)在力学服役下的最大可拉伸应变。虽然以上两种(结合)方法都已有大量报道,然而大部分的可拉伸电子受限于加工方式的难度,制备的结构大多集中在二维平面尺度,限制了可拉伸电子在三维方向的应用扩展。近日,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学系陆洋,南方科技大学葛锜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立波等合作报道了一种相对便捷、灵活和可批量制造的可拉伸微电子的高精度制作方法。通过利用摩方精密开发的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的3D打印技术(nanoArch P130, S140, BMF Precision, Shenzhen, China),实现了一种通用的微加工工艺,可以以2μm的高分辨率获得以前无法实现的复杂3D几何形状。后续结合磁控溅射工艺,可制备3D导电结构,该结构具有出色的可拉伸性(~130%)、贴合性、稳定的导电性(在100%拉伸应变下电阻变化小于5%),以及循环载荷下的稳定性。与2D结构相比,3D微结构具有紧凑的几何形状,并且其可以在平面外自由变形的特点使适应更大的拉伸应变成为可能。图1. 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3D打印的可拉伸微电子的制作过程:3D几何设计、PμSL 3D打印、磁控溅射导电金属薄膜、组装和应用此外,利用基于PμSL的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高度复杂几何结构的优势,该方法可实现集成电路的一体化制造。例如,研究者们制造了由三维可拉伸微结构连接的复杂三维电容式压力传感器阵列。凭借其结构设计高通量性、加工方式便利性和器件制造一体化性,该研究成果在集成3D可拉伸电子系统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图2. 三维可拉伸导电微结构的力学和电学鲁棒性测试:拉伸、弯曲、循环和面外压缩加载下的电阻变化图3. 3D打印三维可拉伸电子网络结构表征和变形能力测试图4. 三维可拉伸电容式压力传感器阵列示意图、细观实物图和性能测试结果该项研究成果获得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项目支持,以“Three-Dimensional Stretchable Microelectronics by Projection Micro Stereolithography (PμSL)”为题发表于新一期国际知名期刊《ACS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香港城市大学王月皎博士生为第一作者)。文章链接:https://dx.doi.org/10.1021/acsami.0c20162官网:https://www.bmftec.cn/links/10
  • 【卫家动态】南北联动,先河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同时亮相两大国际化舞台!
    2017年12月8日,先河环保作为环保领域创新发展的领军企业,携旗下大气监测设备、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空气净化器等产品,惊艳亮相“2017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和“2017中国(成都)国际绿色产业博览会”两大国际性展会,与诸多创投大咖、业内专家一起站在创新驱动风口,共同分享绿色产业创新盛会。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 先河展位作为备受瞩目的国际性展会,此次创博会和绿博会的举办,都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吸引了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瑞典、挪威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机构参展。展会的召开,不仅充分切合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和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要求,更为国内外产学研机构、创客、企业及投资机构搭建了国际性展示、交易、交流、招商、合作的平台。中国(成都)国际绿色产业博览会 先河展位 会中,作为节能环保领域创新发展的优秀代表,先河环保的表现尤为出色。北京创博会共设置了8大展区,位于省市展区1A12号展位的先河环保凭借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等创新产品令参观的专业观众称赞不已,在使得不少意向客户驻足的同时,还吸引了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聚焦。在四川绿博会中,先河风头更是一时无两,成都市副市长刘宏葆参观展位时详细了解了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及产品,并对先河在大气及水质监测治理方面做出的持续创新探索表示了高度赞赏。 创博会中中国青年报媒体专访绿博会中成都市副市长刘宏葆参观先河展位 会中展出的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是依托集团20余年水质监测及治理技术积累,在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级同步A2/O、MBBR等生物处理工艺基础上,以经济高效设计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的新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该系统拥有安装成本低、运行稳定、治理效果好、不用专人值守等优点,广泛适用于污水排放分散的城中村、偏远山区、自然村落等领域,目前已为北京、河北、贵州、四川、山东等地区诸多村镇居民解决了生活污水处理问题。系统农户安装实例 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在展会中的优异表现,不仅向与会观众展示了公司的创新技术、新型产品以及专业素养,更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公司的实力与发展潜力。我们愿借助参与国际化会展交流平台的契机,与更多环保人士及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创新发展。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2021-2035年)
    9月2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2021-2035年)》正式对外发布,该规划主要为解决示范区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管控不一致、基础建设不统一、产业布局不协调等问题。根据规划,到 2025 年,基本形成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生态格局,基本构建生态与发展相得益彰、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多元化协同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新体系,打造生态优美、创新活跃、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著名湖区和绿色发展价值高地。到 2035 年,全面彰显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引领示范作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生态服务价值体系,建成世界级湖区生态体系,全面实现绿色发展价值高地建设,成为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文件全文如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2021-2035年)前 言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的要求,示范区旨在打造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集中彰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理念,率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充分探寻示范区绿色发展路径,特制定本生态环境专项规划。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以下简称“两区一县”)全域,面积约 2413 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规划范围包括金泽镇、朱家角镇、黎里镇、西塘镇和姚庄镇全域,面积约 660 平方公里。紧邻示范区边界的三个区域作为规划协调区,包括虹桥商务区除青浦区以外的区域,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和油车港镇,昆山市淀山湖镇、锦溪镇和周庄镇,面积约 486 平方公里。规划近期至 2025 年,展望至 2035 年。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一体化发展导向,着力推动形成区域绿色发展新格局,着力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着力创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将示范区建设成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二)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生态+”的发展理念,突出对生态资源服务功能的提升,对标国际先进地区保护和发展经验,探索一条区域生态引领的绿色发展道路。加大生态功能重构和环境品质提升力度,积极保护增值区域生态优势,实现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重点突破、问题导向。突出“+生态”的实施路径,聚焦示范区特征生态环境问题,重点突破水生态安全保障、生态空间格局建设、基础设施共享和环境政策制度共建体系。以更高要求、更严标准加强示范区生态资源的高效保护。共保联治、共建共享。完善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强化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和信息共享,加快推动形成全覆盖的污染联防联治协作机制,推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整体提升区域污染治理能级。前瞻引领、制度创新。围绕示范区建设目标要求,突出示范区核心价值,明确示范区对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义,打破行政边界藩篱,形成一批体现融合、共治、共享的集聚政策和创新制度。(三)总体目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指引,加快推进“生态+”和 “+生态”发展模式,着力实施减量、增容、提质,共筑协调共生的生态体系、搭建绿色创新的发展体系、建立统筹协调的环境制度体系、完善集成一体的环境管理体系,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到 2025 年,基本形成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生态格局,基本构建生态与发展相得益彰、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多元化协同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新体系,打造生态优美、创新活跃、宜居宜业宜游的世界著名湖区和绿色发展价值高地。到 2035 年,全面彰显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引领示范作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生态服务价值体系,建成世界级湖区生态体系,全面实现绿色发展价值高地建设,成为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二、建设协调共生的生态体系紧密围绕减量、增容、提质的污染治理基本路径,突出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逐步打造清洁、安全、美丽的河湖水系,建立功能融合、廊道联通、服务多样的生态系统,筑牢示范区生态绿色发展基底。(一)提升“一河三湖”水生态功能加强区域饮用水安全保障。开展统一规范的示范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加强水源保护区保护力度。联合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法规,严格执行并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各项环境管理措施。加强重点区域空间管控,强化太浦河两岸生态涵养功能,强化太浦河干、支流污染控制,加强流动源风险防范和面源污染治理,确保下游水源地水质安全。联合制定太浦河区域预警监测方案,建立行业、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深化太浦河区域生态环境应急联动合作机制,建立完善太浦河区域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开展跨区域应急联动,强化联防联控,共同防范和应对跨界环境污染。建立完善的太浦河流域水资源应急调度和水质优化调度机制。建立基于水质目标的环境管理体系。针对太浦河、淀山湖、元荡和汾湖提出明确的水质目标,协调统一区域水环境功能目标。到 2025 年,太浦河干流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淀山湖水质达到 IV 类-V 类(湖泊标准);元荡水质达到 IV 类(湖泊标准);汾湖参照太浦河干流水质目标,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参照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对入湖河流的管控方式,明确入湖河流总氮、总磷控制要求和水质目标,将水质目标列入考核评估体系并探索建立淀山湖-元荡氮磷总量控制体系。编制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及生态建设实施方案。针对一河三湖分别编制水生态功能提升方案,确定水质达标和水生态改善的路径和主要措施,提出近期重点工程并明确实施效果。制定并落实太湖生态水位实施方案,先行在示范区探索建立跨省级行政区应急水源一网调度体系。联合制订并深化落实太浦河、淀山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深化落实示范区跨界河(湖)一河(湖)一策方案。建立系统跟踪评估考核体系。在现有河湖长制的基础上明确断面水质达标职责,将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作为管理职责,通过统一的监测、管理和考核平台进行水环境质量的跟踪评估和绩效问责。至 2035 年,水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国控断面优 III 类比例 100%,太浦河水质达到Ⅱ类-Ⅲ类,其他水体水环境不低于 IV 类。进一步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运行水平。共同推进水源涵养保护和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能力提升。以“四大服务片区、城区组团集约、镇区适度集中”的布局为引领,截污和治污相协调,提高污水收集处理及污泥处理水平。统筹衔接两区一县污染排放标准,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建设,进一步削减氮、磷等污染物,强化水、泥、气同治,加强主要污水厂互通,推进“厂-网-河(湖)”智慧协同管理,实现管网全覆盖、污水零直排。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截污纳管工作。结合城镇集中居住区旧城改造、道路改造、新建小区建设等工程,推进城镇生活污水纳管,逐步实现示范区范围内“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村庄全治理”,并积极探索两区一县及周边地区污水、污泥处理以及中水回用等设施的共建共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优先推进太浦河、淀山湖流域等重点区域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有纳管条件的地区优先进行污水纳管工作,无纳管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分散式等污水治理技术。加强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着力推进市政设施污染控制。结合城镇集中居住区旧城改造、道路改造、新建小区建设等工程,推进区域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提高雨水利用率及污水处理效率。至 2035 年,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均达到 100%。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雨水资源化利用。通过可渗透铺装、生态屋顶、绿色道路、下凹式绿地等技术降低地表径流系数。充分结合社区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等公共设施新建和改造计划,设置海绵设施。试点“道路雨水花园”等雨水生态处理处置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建成区地表径流总量。至 2035 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 75%,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 50%(以固体悬浮物计),城镇建成区 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全面强化各类水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工业污水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国家相关工业行业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技术标准,制定并实施分年度的落后产能淘汰方案,依法依规关停退出落后产能。提高工业集聚区集中防污治污水平,持续推进工业集聚区截污纳管,工业园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建立并完善雨污水管网破损排查、修复和养护制度,禁止偷排漏排。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种植业生态循环农业工程,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降低农田径流污染。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持续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推广水产养殖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强化航运污染控制。进一步完善船舶污染物(油污水、生活污水、垃圾)接收转运处置体系,持续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全区域水体实行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零排放”。(二)建设协调共生的生态格局打造一体化生态空间格局。基于示范区生态景观格局特征以及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系统性保护,识别生态关键节点并实施重点保护,统筹示范区水系连通,建立以河网水系为基质、以林地绿地为斑块的生态空间格局,打造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点-线-面-基”一体的区域景观自然格局,凸显江南水乡传统生态特征;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优化城镇与湖荡之间、组团与组团之间的生态空间结构,形成城镇和产业生态防护体系。在集建区尺度上,重点考虑人居生活保障功能,推进公园绿地、沿湖沿河绿道建设。构建“一心三区,三廊三链”的先行启动区生态格局,协调景观游憩、调节小气候、栖息地营造等多重生态功能,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一心两廊、三链四区”建设。打造淀山湖、元荡生态绿心,强化生态要素保护与修复,保障蓝绿空间完整性和贯通性,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建设太浦河、京杭运河两条清水绿廊,聚焦水体优化提质、土地功能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公共空间连通、环境景观塑造等方面,依法依规清退两侧污染源,打造集聚防洪、排涝、航运、生态等功能的综合绿色生态廊道;构建北部、南部和中部三条连通主要湖荡的蓝色珠链,促进水体有序流动,提升水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根据水乡基底特征,构建大湖区、溇港区、湖荡区、河网区四片以不同水形态为特色的生态片区。结合古镇保护和美丽村庄建设,利用生态廊道将风貌各异的森林、农田、草地与古镇、乡村有机连接,充分体现生态绿色人文风貌。推动水生态涵养区划定和保护,通过实施河湖岸线治理修复、水景观塑造、水系连通、生态清淤等综合措施,打造生态河湖群。统筹推进示范区湿地保护和修复。建立示范区重要湿地清单和示范区湿地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对示范区不同类型的湿地开展主导生态功能和重要性评价,提出不同类型、功能和重要性湿地的分级保护与建设要求,对示范区湿地实施统一保护与管理,力争湿地面积在 2020 年现状基础上不再减少。推动湿地保护政策体系一体化,统一湿地保护管理政策法规、湿地修复规范、湿地生态补偿补贴和湿地生态产业发展政策等制度体系。保持湿地面积,提高湿地保护率和保护水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地标和城市湿地保护示范区域,积极推动青浦区先行开展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在水流速度较慢的支流与主干河道交汇处、大湖荡、绿廊、水源地周边恢复自然湿地、建设人工湿地,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重点推进太浦河两岸支流及其连通湖荡水系的湿地建设,加强对东太湖、汾湖及周边湖荡、金泽水源地-长白荡水源地、淀山湖-元荡等重要自然湿地的保护力度,综合开展滨岸带和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工作,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至 2035 年,骨干河道和主要湖泊生态生活岸线比例不低于 90%。(三)强化示范区污染综合防治持续推进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重点针对化工、工业涂装、纺织印染、橡胶和塑料制品、包装印刷等行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或升级改造。先行启动区上述行业优先完成升级改造。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并建立动态监管机制,杜绝污染回潮现象。依法依规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开展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加大不达标工业炉窑淘汰力度。实施燃料清洁低碳化替代。深入开展锅炉综合整治。全面淘汰小型燃煤(重油)和生物质锅炉,实施燃油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对区域内每小时 65 蒸吨及以上燃煤(重油)锅炉和生物质锅炉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提升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水平。区域内禁止高VOCs 含量有机溶剂涂料、油墨、胶黏剂生产的新、改、扩建项目。逐步推进区域内家具、集装箱、船舶制造、汽修、印刷等行业实施源头低VOCs 替代和推行环保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先行启动区 2025 年底前全面完成。全面加强含 VOCs 物料储存、转移和输送、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敞开液面逸散以及工艺过程等五类排放源 VOCs 管控。加强扬尘综合治理。严格施工和道路扬尘监管,推广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强化施工扬尘监管,推广运用车载光散射、走航监测车等技术,检测评定道路扬尘污染状况。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突出预防为主、强化风险防范,整合示范区土壤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土壤和地下水统一监测体系和监管制度。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加快推进示范区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成果共享,统筹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协同制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工作方案,优化融合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预警网络。实施耕地分类管理,加强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品、包装物以及灌溉用水等质量控制,积极提升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至 2035 年,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100%。建设用地治理领域,建立建设用地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整合集成示范区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逐步形成优先管控名录和污染地块清单,研究完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管控相关制度体系,推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信息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实现“一张图”管理。建立示范区统一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实行动态更新,向社会公布,并落实相应环境管理要求;注重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土地用途变更引起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统筹完善的固废治理体系。加强区域内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等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积极建设无废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补齐城市污泥与工业固体废物终端处理处置短板,完成青浦区生活垃圾焚烧(天马焚烧厂二期)及干化污泥处理设施、吴江区生活垃圾发电扩容等项目建设,并实现稳定运行。通过共享示范区周边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设施,兜底消纳农林废弃残余物、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处理厂水体污泥等生物质资源。提升示范区内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整体运营管理水平,加快推动再生资源高效利用及产业规范发展,形成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上下游行业联动格局。生活垃圾方面,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模式。鼓励湿垃圾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处理方式;以可回收物为重点,建立两网融合的回收体系;以城市包装废物减量化为突破口,在快递行业推广逆向物流,减少城市快递包装废物;党政机关带头践行绿色生活,通过与市民贴近的“衣食住行”开展生活类固体废物减量及资源化行动。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探索邻避设施共建共用机制。建筑垃圾方面,建立建筑垃圾属地化分类处理消纳体系,建立统一的建筑垃圾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建筑垃圾产生、收集、中转、运输、分拣、处理处置等全过程监管。发布长三角再生产品目录,并普及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与产品循环化利用。工业固废方面,通过推动企业清洁生产,实现工业生产减废。鼓励创建生态工业园区,推动园区消废。合理布局资源化网点,引领循环无废。互联网+挖掘废物市场价值,实现供需匹配零废。深入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再制造业态,实现产业体系低废。完善固体废物消纳应急机制,兜底紧急情况清废。监管体系方面,依托国家信息平台,全过程严格监管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行为。三、构建绿色创新的发展体系围绕示范区低碳绿色发展先行区的核心定位,聚焦绿色创新发展和生态优势转化,重点推进清洁生产、生态园区、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最终形成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完整链条,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建设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积极探索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强示范区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增长、污染整治和转型升级的互动关系研究,适时构建包括亩均产出、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和能耗水平等重点指标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绿色发展评估考核机制,更加全面地衡量示范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效益和水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到 2030 年前,整体率先实现高质量达峰并稳步下降。基于示范区空气质量达标目标和碳排放达峰目标,有效降低煤炭使用增量及占比,鼓励清洁能源、尤其是零碳能源的增长。在先行启动区率先开展“近零碳”或“净零碳”试点研究,编制实施水乡客厅近零碳专项规划。协同推进区域源头降碳。加强绿色发展源头管控,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转变,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目标措施。以低碳技术推广为抓手,提升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效率和效能。强化温室气体与传统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加强绿化碳汇建设。通过小型绿地、立体绿化、蓝绿复合等方式,提高绿色开放空间碳汇效率,构建蓝绿融合、林田复合的生态碳汇空间。打造绿色低碳多元共治体系。基于现有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及政策体系,探索整合节能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管理要求,推动形成横向统筹、纵向协调、区域联动的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各领域绿色低碳试点工作,深化全社会低碳实践,逐步推动区域绿色低碳转型从行政主导向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共治转型,逐步构建区域碳普惠制度。(二)建立一体化绿色产业架构积极发展绿色创新产业。结合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打造以数字经济、创新经济、服务经济、总部经济、湖区经济为核心的绿色创新经济体系。集中科技、资金和地缘优势,大力扶植示范区内高新科技研发、测试和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产业发展。融合科技、人文等元素,培育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新模式。发展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大力推进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第三方服务及绿色金融、绿色新能源(如氢能)等产业,培育绿色新动能。打造绿色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创建绿色技术创新综合示范区;创新“科学+技术+工程”的组织实施模式,针对太湖蓝藻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和难点,研究建立示范区生态环境领域的联合科技攻关机制。创建绿色项目投融资服务平台,支持绿色技术银行设立绿色产业发展中心,提供“技术+金融”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推进长三角示范区供应链环境服务建设。以绿色供应链带动企业协同发展,针对目前企业供应链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第三方治理服务平台,为示范区内的工业园区和企业提供有关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国内外先进环保技术以及环境法律、标准、环境风险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资讯。全面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开发区生态园区创建工程,逐步实现全覆盖。以园区减排降耗指标为引领,通过系统规划、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重点项目落地,着力推进园区清洁生产化、循环化改造行动,规范第三方环保服务,促进园区工业生态化,构建产业间横向耦合、纵向闭合的生态工业发展模式。推动新建、改扩建工业厂房按照绿色工厂标准建造和管理。统一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以推进清洁生产为抓手,推动示范区内企业定期开展清洁生产,依托绿色制造体系,建立企业减废责任制,鼓励从产品设计与原辅材料选择形成废物减量化思维,从源头削减或避免污染物产生,推进有毒有害物质替代,以低废工艺提升物质循环效率,推动企业形成自愿减废机制,实现企业主动向减废低废的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三)打造一体化绿色交通体系全面提升低碳绿色交通体系。加强示范区轨交联通、公交优化、慢行友好的城市交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至 2035 年,包括公共交通、非机动车、步行、水上交通等在内的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 80%。加快推进内河水运航道网络建设和提升,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和布局优化。结合区域航道规划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分流太浦河航运量。研究推进示范区码头、铁路等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集疏港实现由水路或铁路运输。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推进船舶更新升级,全面实施新生产船舶发动机第二阶段排放标准;依法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鼓励具备条件的可采用对发动机升级改造(包括更换)或加装船舶尾气处理装置等方式进行深度治理。提升非道路移动机械控制要求,持续推进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加强日常排放监督管理,大力淘汰老旧工程机械。强化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区管控,不符合排放要求的机械禁止在控制区内使用。以公共领域为重点,推进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新能源化。实现移动源全过程监管。依托国家信息平台,实现示范区柴油车和非道路柴油机械排放信息共享,实施移动源全过程监管。结合遥感监测、路查路检、远程监控等手段,开展移动源联合执法检查,建立示范区高排放移动源“黑名单”并动态更新,实施生态环境、公安、交通等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根据长三角区域相关要求,同步实施更为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全面加强车用油品、车用尿素等检查和监管,集中打击和清理取缔黑加油站点、流动加油车。开展企业自备油库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加油船、水上加油站、船用油品等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船舶使用符合标准的燃油。完善示范区内水源地过境船舶信息共享机制,健全联合会商、协同处置工作机制,联合预防、应对示范区内水源地过境船舶引发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同步推进绿色港口码头建设。内河主要港口的港作船舶、公务船舶靠泊主要使用岸电,试点推进码头作业机械电动化,逐步实现全覆盖。推进内河主要港口泊位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的能力,新建码头(危险货物泊位除外)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岸电设施。统一监督港口企业落实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配置责任,具备靠港作业船舶送交的污染物“应收尽收”的能力。加快港口码头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与监管设施的建设和提升,干散货堆场码头全面建设防风抑尘设施或实现封闭储存,并安装粉尘在线监控设施。(四)建设示范区健康农业体系推进绿色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升农业规模经营水平,以科技为引领,高标准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广精准农业、立体农业。在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全面推动种植业、养殖业绿色食品认证,试点建立各形态高科技农业的研发中心和应用基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统筹优化种养结构。根据示范区水环境功能要求,形成基于不同水环境污染风险程度的种植业、水产养殖业总量控制和布局调整策略,因地制宜依规划、按计划逐步推进退渔还湿、退渔还湖等措施。逐步退出高强度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降低复种指数;逐步退出高污染养殖品种,调整水产养殖结构,构建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循环链。在此基础上,制定种养业一体化绿色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建立绿色农业发展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统一绿色农业规范。构建规模化经营、组织化管理、生态化种养的循环农业生产新模式,形成统一的农业绿色生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用地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快森林生态建设。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覆盖率提升,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扩大城市建成区核心片林规模。加强城市新区和新建园区绿化建设,有效增加森林面积。加强城市周边森林建设,打造以森林为主体的郊野公园。推进乡村森林建设,大力建设道路风景林、河道生态林、“四旁”果木林、农田防护林、公园休闲林。加大公路、铁路沿线两侧森林新建、加宽和提升改造力度。至 2035 年,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到 12%。(五)推进示范区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产、流通、回收等环节绿色化。鼓励开发绿色产品,增加绿色供给,推进具有地域特点和产业优势的绿色产品和服务认证。加强对包装印刷及物流企业的监管力度,鼓励商家建立绿色物流体系。推动绿色回收体系建设,健全废旧机动车、废旧电子产品等大宗废旧商品的回收处置体系。运用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等市场手段,探究对获得绿色标识等相关认证的生产商和经销商给予鼓励和减征税收的激励。引导居民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引导消费者购买具有绿色标识的产品。探索将具有绿色标识或获得国家能效领跑者认证的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制度,充分发挥政府绿色行为转型的带动与示范作用。依托六五环境日、低碳日、节能宣传周、无车日、地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开展节能绿色主题宣传活动,探索建立基于绿色行为的市民绿色生活积分体系,倡导市民参与衣物再利用、光盘行动、低碳出行、造林增汇、节约用水等活动。搭建绿色生活方式宣传体系。研究示范区《绿色生活行动指南》,建立绿色生活服务体系,帮助消费者获取节能环保低碳产品信息。鼓励依托专业宣传机构和团队主导生态环境宣传,借助社会组织、第三方专家等多渠道,将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社会化、渗透化和立体化,在示范区内构建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四、建立统筹完善的制度体系结合长三角各地在绿色发展和污染治理体系的政策优势,在示范区内突出机制创新和改革成果有机整合,重点突破污染防治体系、区域治理政策和空间管控制度的不协调、不统一,探索建立可示范推广的制度建议。(一)共同编制饮用水水源保护法规统一水源保护区管控要求。制定示范区水源保护法规,统筹衔接两区一县污染排放标准,统一水源保护区保护力度。按照法律法规、国家统一技术规范和区域联防联控要求研究优化水源保护区划方案,明确管控范围。根据保护区要求以及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相关规划方案,明确管控标准和管控措施,分类分级提出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和准入方面的要求和建议。(二)建立一体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的跨界衔接,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基于各省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结果,以一体化区域作为整体,协同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区域联合监督的工作机制,做到应保尽保,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形成统筹一致的生态空间分类管控要求。协调跨界区域生态功能定位,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一划定生态空间。针对跨省界重要生态功能区,如淀山湖(上海-江苏)、太浦河(上海-江苏-浙江),通过协调功能分区目标和定位,统一确定生态空间范围、类别与管控要求,实现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区域统筹保护与管控。建立区域统一的环境准入体系。制定发布示范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根据示范区建设发展要求和形势变化,建立动态更新与定期调整相结合的更新调整机制。(三)系统建设污染源综合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区域排污总量控制机制。顶层设计方面,研究制定示范区范围内基于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探索建立突破原有行政区划管理约束的区域排污总量控制机制,设定示范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个行业,通过排污许可证核发逐级分解到企业。深入推进示范区环评制度改革。强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发挥规划环评宏观把控和引导作用,促进项目环评提质增效。实施项目环评管理“正面清单”制度,实行差别化的建设项目环评管理。探索“两证联办”模式,在先行区域试点开展对固定污染源项目环评与排污许可两套手续的集成融合,探索实行一链式高效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环境监管,按分级分类监管要求,采取差别化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加快促进环境经济政策体系融合。研究制定示范区近、远期环境经济政策配套方案,将区域范围内现行推进的总量减排考核、亩产论英雄、碳排放交易等机制进行统筹集成,加强区域层面污染源管理核心制度对接,逐步推动区域减排从行政主导向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共治转型,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挥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引领作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推动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创新发展绿色保险,发展绿色普惠金融、气候投融资和碳金融,建立绿色信息共享机制。五、完善集成一体的管理体系重点针对环境管理领域的核心架构,从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监管三个领域优化整合示范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协调统一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一河三湖”等主要水体的环境要素功能目标、污染防治机制以及评估考核制度,建立协调高效的一体化环境管理体系。(一)统一标准,建立协同管控要求框架分步推进标准实施。落实重点行业执行严格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排放限值和特别控制要求,推进示范区所有行业实施国家和地方特别排放限值要求。研究示范区内污水处理厂统一执行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等主要污染物指标更高排放限值要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严格落实国家涂料、油墨、胶黏剂等产品 VOCs 含量限值标准。共同编制技术规范。从共同的环境管理需求出发,开展统一的监测技术法规研究。以挥发性有机物为重点监管对象,围绕区域走航、固定污染源现场监测等方向,开展相关技术规范研究;以支撑区域环境情况质量预测预报为重点,研究发布相关技术规范。(二)统一监测,实现环境数据共管共享加强示范区水环境信息共享。统一水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先行衔接跨界地区水环境自动监控站点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太浦河水系监测断面布局,持续完善锑、致嗅物质等特征污染预警监测和评估,并实现示范区水质监测数据及时共享。依托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尽快实现近期水生态环境相关信息共享,包括各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采集和获取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相关信息资源。开展示范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建立协同的大气环境监测评估体系。依托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长三角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实现大气环境质量、气候气象资料和近地面高程等信息和数值模拟体系的信息共享。依托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整合两区一县生态环境、气象部门的现有资源,建立示范区大气环境质量统一预报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一体化综合信息共享体系。依托示范区“智慧大脑”系统的技术基础,整合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地形、遥感影像等基础地理数据,水生态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数据,污染源普查数据等,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研究探索污染源与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建设与绩效、生态损害评估、生态质量气象预报、生态安全气象预警、环境应急响应与快速决策等技术体系,逐渐形成支撑区域共同管理、共同决策的生态环境综合决策支持体系。(三)统一监管,形成跨区执法系统架构统一示范区执法裁量基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在示范区范围统一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实现裁定规则的互认、互通。裁量因素应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程度、社会影响、当事人的过错程度、违法行为的具体方式或者手段、违法行为危害的具体对象、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的态度、当事人所采取的改正措施及效果。组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授权赋予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数量一致的骨干人员组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伍,在示范区范围内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巡查,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执法队伍人员编制关系不变)。强化与公安、检察院、法院在调查取证和损害评估方面的协调,构建生态环境跨部门联防联控机制。优化执法模式,深化公众参与。推进引入相关行业专家予以环境执法专业指导,将行业协会、产业协会、生态环境非政府组织、专家以及市民等公众力量引入执法监督实践中。一方面提升环境违法行为判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公众认可度。对接信用联动实现跨部门共享,提升执法效力。将生态环境严重失信名单、企业环境行为信息评价结果共享至信用长三角平台和长三角环境信息大数据平台,提升环境执法信息的公开性和应用于金融等部门的效力性。探索建立企业守法激励制度,积极引导企业守法。六、加快推进一体化项目建设(一)建设一体化生态绿色廊道体系结合空间规划,依托太浦河、京杭大运河两条清水绿廊与示范区北部、南部和中部三条串联主要湖荡的蓝色珠链建设工程系统结合,系统整合重要湖泊、湿地的栖息地保护与重要湿地修复保护等工作,在廊道、节点的建设体系中增加古镇水乡的联通体系,慢行步道、景观设计与古镇生活功能有机衔接,还原江南水乡本土特色,充分体现“生态+”理念。在先行启动区率先打造太浦河清水绿廊先导段和蓝色珠链样板区。(二)实施“一河三湖”水环境治理统筹谋划打造世界著名湖区,稳步推进水乡客厅建设,整体提升示范区生态品质,构建更富魅力、特色彰显的江南水乡文化景观风貌。结合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落实,聚焦“一河三湖”等重点水体水质的整体改善,系统谋划实施相关水环境治理项目,重塑示范区江南水乡生态系统,共同推进淀山湖、元荡环湖岸线贯通工程、“一河三湖”沿岸综合整治、吴淞江工程、青浦蓝色珠链等一批生态环境治理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太浦河整治后续工程和沪浙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工程,以及淀山湖主要入湖河流和湖体水质提升工程。完善跨流域、区域重大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规划建设、联合会商、技术协同和滚动更新机制,统筹协调跨区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风貌、建设标准、推进时序,推动空间功能复合发展和融合渗透。(三)加快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能力提升逐年制定实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年度建设计划,逐步推进一批有显示度、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体提升示范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能级。建立工程进度逐月调度机制,确保工程按既定时间节点保质保量推进。加快推进新塘港河道综合整治、嘉善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完成嘉兴市北部湖荡整治及河湖联通工程(嘉善片)、姚庄镇太浦河长白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提升工程、元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嘉善县西塘污水处理厂扩容、吴江西部污水处理厂二期、吴江芦墟污水处理厂二期等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圩区整治工程、产业园区环保提升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提标改造工程,建设国家级生态绿色农业先行示范区。七、规划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加强对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在示范区理事会统筹协调下,示范区执委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要任务和改革事项落地的督促、指导和综合协调。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和有关派出机构、沪苏浙生态环境厅(局)和相关部门加强专业指导协调。充分发挥青浦区、苏州市、嘉兴市、吴江区、嘉善县的积极性,全面落实责任,强化协同配合,加快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切实保障规划实施。(二)强化跟踪评估建立跨区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评估考核体系。探索建立跨区域统一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建立完善跨区域多部门协同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统计制度。定期反馈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纳入地方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体系。(三)落实多元资金保障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的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充分总结、吸收两区一县生态环境建设投融资创新机制和浙江、江苏绿色金融改革成功经验,大力推广示范区绿色金融、绿色保险、绿色信贷政策,鼓励和引导低息贴息贷款优先支持示范区生态环境建设。在示范区发展基金和平台公司设立过程中,纳入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的投融资需求,有机结合实体发展契机,加强国资运营平台跨区域合作,鼓励行业协会、产学研联盟等多方参与,积极支持推动示范区生态环境资产证券化,打造示范区多元共治的创新模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治理市场化平台和生态项目共同投入机制,激发投入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四)加强科研创新合作积极挖掘现有长三角科技力量和科研平台潜力,整合政府研究机构、高校和大型企业的研发优势,集中打造示范区生态环境科研创新技术合作平台。加大对水、大气环境源解析及达标路径研究,加强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监控技术、新型污染和区域污染防治技术、特征生态建设和生态功能恢复技术、政策制度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和投入,为加快解决示范区乃至长三角生态环境重点问题、推出先进有效的绿色发展政策、提升示范区科创综合水平、建立产学研一体的绿色创新体系提供有效的科研技术保障。
  •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120.00万元采购CO、CO2,空气监测系统,氧分析仪,零气...
    详细信息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乡镇空气监测站升级改造项目招标公告 河南省-南阳市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08-21 中小微企业融资申请 项目概况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乡镇空气监测站升级改造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ggzyjy.nanyang.gov.cn);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3年09月12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编号:2023-08-2 2、项目名称: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乡镇空气监测站升级改造项目 3、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4、预算金额:1,200,000.00元 最高限价:1200000元 序号 包号 包名称 包预算(元) 包最高限价(元) 1 2023-08-2-1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乡镇空气监测站升级改造项目第一标段 1200000 1200000 5、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 5.1采购内容:序号 产品 数量 单位 备注1 二氧化硫分析仪 2 台 核心产品2 氮氧化物分析仪 2 台 核心产品3 一氧化碳分析仪 2 台 核心产品4 臭氧分析仪 2 台 核心产品5 动态校准仪 2 台 /6 零气发生器 2 台 /7 环境监控与质控联动设备 2 台 /8 配套采样系统、机柜等辅助设施 2 套 /9 运维服务 1 年 /(详细参数见招标文件)5.2标段划分: 本项目共分为1个标段;5.3质量要求:合格;5.4交货时间:合同签订后10日历天内交付使用;5.5资金情况:财政资金,已落实;5.6质 保 期:二年; 5.7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6、合同履行期限:/ 7、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8、是否接受进口产品:否 9、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否 二、申请人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满足的资格要求: 本项目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促进监狱企业发展等政府采购政策,支持河南省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政策。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3.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提供统一有效的营业执照)3.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2022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或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成立年限不足的提供相应财务报表)3.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提供承诺或证明材料)3.4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提供企业近6个月中任意3个月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关材料;(新成立公司以成立时间为准),依法免税或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供应商,应提供能够证明其依法免税或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证明资料)3.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近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3.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3.7投标人需提供无行贿犯罪记录承诺函(承诺对象包括:投标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人),并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承诺不实,所造成的后果由投标人承担;3.8依据《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6〕125 号)的要求,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供应商,拒绝其参与本项目招投标活动。依据《关于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实施信用监管的通知》(宛公管办〔2020〕22号)文,投标人(供应商)在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时须提供规范的信用报告,信用报告应通过“信用中国”网站下载,信用报告的生成日期为本项目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10日内,提供的内容要完整清晰;3.9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同时参加本项目的投标;3.10本项目实行资格后审,审查内容以投标截止时间前填报上传企业诚信库信息为准,过期更改的诚信库信息不作为本项目评审依据。开评标现场不接受诚信库信息原件。诚信库上传信息必须内容齐全,真实有效,原件扫描件清晰可辨。否则,由此造成应得分而未得分或资格审查不合格等情况的,由投标人承担责任。 三、获取招标文件 1.时间:2023年08月22日 至 2023年08月28日,每天上午08:00至12:00,下午12:00至18: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2.地点: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ggzyjy.nanyang.gov.cn); 3.方式:本项目实行网上下载文件;凭CA数字证书登录会员系统,按网上提示即可下载招标文件及资料。(详见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下载中心栏目里供应商操作手册)。 4.售价:0元 四、投标截止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3年09月12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2.地点:本项目使用不见面开标,供应商无需前往现场来参与投标。具体操作流程详见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下载专区栏发布的南阳不见面开标-操作手册(投标人)。 五、开标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3年09月12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2.地点:本项目采用“远程不见面”开标方式,不见面开标大厅地址http://ggzyjy.nanyang.gov.cn:8090/BidOpening,供应商无需到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现场参加开标会议,无需到达现场提交原件资料。供应商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登录远程开标大厅,在线准时参加开标活动并进行文件解密、答疑澄清等。各供应商应在规定时间内对本单位的投标文件现场解密,因加密电子投标文件未能成功上传或误传而导致的解密失败,投标将被拒绝。 六、发布公告的媒介及招标公告期限 本次招标公告在《河南省政府采购网》、《南阳市政府采购网》、《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发布, 招标公告期限为五个工作日 。 七、其他补充事宜 1、因投标人无需现场参与开标,所有准备工作需要自行到位。开标过程中如遇到紧急事项,可在不见面开标大厅中进行提出异议或文字交流,严重问题可拨打技术支持电话0377-61176137。2、不见面开标过程中,如投标人准备不到位,造成无法及时解密、网络问题等情况造成开标无法继续的,视为该供应商自动放弃投标(30分钟内),将被退回投标文件。3、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采购人不予受理。 八、凡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照以下方式联系 1. 采购人信息 名称: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 地址: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第二办公区416室(李八庙安置社区东苑) 联系人:朱先生 联系方式:0377-61168977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如有) 名称:河南求实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53号(中原广告产业园)2号楼908室 联系人:张雨 联系方式:0377-63223776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张雨 联系方式:0377-63223776 × 扫码打开掌上仪信通App 查看联系方式 基本信息 关键内容:CO、CO2,空气监测系统,氧分析仪,零气发生器,臭氧分析仪,氮氧化物分析,硫氮分析仪 开标时间:2023-09-12 09:00 预算金额:120.00万元 采购单位: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 采购联系人:点击查看 采购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招标代理机构:河南求实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点击查看 代理联系方式:点击查看 详细信息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乡镇空气监测站升级改造项目招标公告 河南省-南阳市 状态:公告 更新时间: 2023-08-21 中小微企业融资申请 项目概况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乡镇空气监测站升级改造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ggzyjy.nanyang.gov.cn);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3年09月12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编号:2023-08-2 2、项目名称: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乡镇空气监测站升级改造项目 3、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4、预算金额:1,200,000.00元 最高限价:1200000元 序号 包号 包名称 包预算(元) 包最高限价(元) 1 2023-08-2-1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乡镇空气监测站升级改造项目第一标段 1200000 1200000 5、采购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数量、简要技术需求或服务要求等) 5.1采购内容:序号 产品 数量 单位 备注1 二氧化硫分析仪 2 台 核心产品2 氮氧化物分析仪 2 台 核心产品3 一氧化碳分析仪 2 台 核心产品4 臭氧分析仪 2 台 核心产品5 动态校准仪 2 台 /6 零气发生器 2 台 /7 环境监控与质控联动设备 2 台 /8 配套采样系统、机柜等辅助设施 2 套 /9 运维服务 1 年 /(详细参数见招标文件)5.2标段划分: 本项目共分为1个标段;5.3质量要求:合格;5.4交货时间:合同签订后10日历天内交付使用;5.5资金情况:财政资金,已落实;5.6质 保 期:二年; 5.7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6、合同履行期限:/ 7、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8、是否接受进口产品:否 9、是否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否 二、申请人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满足的资格要求: 本项目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促进监狱企业发展等政府采购政策,支持河南省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政策。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 3.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提供统一有效的营业执照)3.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2022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或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成立年限不足的提供相应财务报表)3.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提供承诺或证明材料)3.4具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提供企业近6个月中任意3个月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关材料;(新成立公司以成立时间为准),依法免税或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供应商,应提供能够证明其依法免税或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证明资料)3.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近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的书面声明;3.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3.7投标人需提供无行贿犯罪记录承诺函(承诺对象包括:投标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人),并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承诺不实,所造成的后果由投标人承担;3.8依据《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6〕125 号)的要求,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供应商,拒绝其参与本项目招投标活动。依据《关于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实施信用监管的通知》(宛公管办〔2020〕22号)文,投标人(供应商)在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时须提供规范的信用报告,信用报告应通过“信用中国”网站下载,信用报告的生成日期为本项目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10日内,提供的内容要完整清晰;3.9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同时参加本项目的投标;3.10本项目实行资格后审,审查内容以投标截止时间前填报上传企业诚信库信息为准,过期更改的诚信库信息不作为本项目评审依据。开评标现场不接受诚信库信息原件。诚信库上传信息必须内容齐全,真实有效,原件扫描件清晰可辨。否则,由此造成应得分而未得分或资格审查不合格等情况的,由投标人承担责任。 三、获取招标文件 1.时间:2023年08月22日 至 2023年08月28日,每天上午08:00至12:00,下午12:00至18:00(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2.地点: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网(http://ggzyjy.nanyang.gov.cn); 3.方式:本项目实行网上下载文件;凭CA数字证书登录会员系统,按网上提示即可下载招标文件及资料。(详见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下载中心栏目里供应商操作手册)。 4.售价:0元 四、投标截止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3年09月12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2.地点:本项目使用不见面开标,供应商无需前往现场来参与投标。具体操作流程详见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下载专区栏发布的南阳不见面开标-操作手册(投标人)。 五、开标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23年09月12日09时00分(北京时间) 2.地点:本项目采用“远程不见面”开标方式,不见面开标大厅地址http://ggzyjy.nanyang.gov.cn:8090/BidOpening,供应商无需到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现场参加开标会议,无需到达现场提交原件资料。供应商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登录远程开标大厅,在线准时参加开标活动并进行文件解密、答疑澄清等。各供应商应在规定时间内对本单位的投标文件现场解密,因加密电子投标文件未能成功上传或误传而导致的解密失败,投标将被拒绝。 六、发布公告的媒介及招标公告期限 本次招标公告在《河南省政府采购网》、《南阳市政府采购网》、《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发布, 招标公告期限为五个工作日 。 七、其他补充事宜 1、因投标人无需现场参与开标,所有准备工作需要自行到位。开标过程中如遇到紧急事项,可在不见面开标大厅中进行提出异议或文字交流,严重问题可拨打技术支持电话0377-61176137。2、不见面开标过程中,如投标人准备不到位,造成无法及时解密、网络问题等情况造成开标无法继续的,视为该供应商自动放弃投标(30分钟内),将被退回投标文件。3、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采购人不予受理。 八、凡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照以下方式联系 1. 采购人信息 名称: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心 地址: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第二办公区416室(李八庙安置社区东苑) 联系人:朱先生 联系方式:0377-61168977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如有) 名称:河南求实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53号(中原广告产业园)2号楼908室 联系人:张雨 联系方式:0377-63223776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张雨 联系方式:0377-63223776
  • 共话光电一体化核酸迭代检测系统|吴文明教授应邀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百余名师生做学术讲座
    近日,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文明教授应邀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基于芯片实验室的光电一体化核酸迭代检测系统研发”的学术讲座,学校约150名老师与研究生参加此次讲座。吴教授介绍了他的研究团队在光电一体化核酸迭代检测系统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有望在医疗诊断、生物安全监控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积极提问,就新型金标准核酸迭代技术在便携式PCR、气体扩散微泵、单恒温式热循环控制,实时荧光-数字PCR等关键技术优势,以及讲座所提到的“超眼”基因健康诊疗平台,相关基因芯片光电技术及科研成长规划等方面与吴教授进行深入交流。吴文明教授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心得体会。此次讲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吴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以及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和执着,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注:哈尔滨工程大学是我国军事科学领域顶级学府,素有“国防七子”的美誉。2023年9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调研,强调哈尔滨工程大学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